信息化教学的要素范文
时间:2024-01-05 17:42: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信息化教学的要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要素;要素内容;要素特征;结构关系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10-0012-03
[作者简介]詹慧芳(1974―),女,江西南昌人,硕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外语教学法;莫小泉(1980―),男,广西北海人,硕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教务处讲师,研究方向:教学管理,科学管理。
一、引言
2012年我国颁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提出要“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1],因为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2],所以实现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必然是现代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全面深度融合的主要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就要先了解原有课堂教学要素,再了解现代信息技术加入课堂教学后课堂教学要素的变化,只有这样,才可能控制教学结构的变化,优化结构,提高教学效果。
二、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学基本要素的内容、特征和要素关系
课堂教学离不开六个基本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时间和教学空间。在传统课堂教学中,这六个基本要素的内容具有各自的特征:1.教师和学生作为人员要素,具备各自的素质、情感和态度、知识和经验、认知方式、教或学的方法、生活环境,因而表现出各自的生理、情感和文化特征。2.教学内容作为师生间传递的信息要素,包括学科知识和人类经验,也包括教学所要实现的目标能力,而传统教学内容往往只有唯一的载体形式――教材,固定的教材使得教学内容所展示的知识呈固定封闭状态,教学目标也只是实现学科知识的机械记忆。3.教学手段通常是口头语言、黑板、粉笔、实物、挂图等,非常有限,因而也限制了教学方法。4.时间和空间属于环境要素,时间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固定安排的上课时间,即某课程每周安排在什么时间上课,另一方面是课时,1次课通常为1~4个课时不等,1课时有40分钟、45分钟、50分钟之别;空间环境局限于教室,讲台、黑板、清一色横竖排列的桌椅,教师凭借一本教材、一支粉笔进行讲解,课堂氛围完全依赖教师口头语言的魅力、师生课堂上的互动或教室实体环境的布置(画、板报等)。
课堂教学要素按一定方式组合形成了教学结构,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整体。传统课堂中,首先,作为人员要素的教师具有对其他教学要素内容的选择权,而学生自由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时间和空间的权利未能实现。教师为了在单位时间内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采取“满堂灌”的方式,形成教师讲、学生听,“以教师为中心”的结构。课堂大部分时间里教师借助口头语言、板书、教具讲解教材上的知识,补充课外内容或个人经验,学生以听、记笔记等形式接受知识,教师关注的是自己是否把教学内容讲完了、讲清楚了,而很少关注每个学生是否实现了有意义的学习,虽然教师会用提问或其他方式进行师生互动,但课堂中教师仍占主导,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这种结构很难实现多数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和学习。其次,时空要素有限组合,即固定时间的固定教室,这种组合关系限制了教学的其他要素,例如师生的活动被限制在教室中;教学内容根据课时确定,不宜过多或过少;教学手段必须是在教室环境下可利用的设备。
三、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课堂教学基本要素内容及其特征的变化
(一)教师和学生的变化
教师和学生作为人的要素,仍是教学系统中的两大主体,但已经成为深受技术影响的主体。信息技术深刻地改变了他们教和学的观念、生活和学习环境、认知方式和行为方式。随着信息和技术手段的进步,他们获取的信息越来越丰富,接受新事物、新观念和新生活方式的能力增强,他们的素质、道德品质、学识、技能提高,思想观念、情感态度、知识结构和经验进一步丰富。
(二)教学内容的变化
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信息快速增长,作为人类宝贵经验财富的知识也越来越丰富。学科知识不断增加,知识更新步伐加快。以往的教学内容仅限纸质教材这一种资源,信息技术却提供了丰富的网络资源,这些网络资源在经过选择和整理后都可以成为教学内容,这些教学内容可以更丰富、更全面、更系统、更前沿。资源获取渠道多样化、纸质资源数字化丰富了教学内容,各类人群提供的知识和经验、专家的讲解和分析借助网络得以即时共享,教学内容也得以即时更新。此外,负载教学内容的资源形式也不仅限于书面文字和图画,还有数字化的图文、音频和视频,视频有动画、仿真模拟、现实场景等,使教学内容更具趣味性和新颖性。
(三)教学手段的变化
教学手段的极大丰富是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后教学要素最直接、最显著的变化。相对于传统教学手段的教材、粉笔、黑板、挂图等而言,信息技术为教学提供了更丰富的媒体工具:录像机、幻灯机、投影仪、计算机、网络、手机等,教学使用的多媒体设备、激光笔等,还有存储数字化资源的U盘、光盘、移动硬盘等。教学内容的载体形式也表现为丰富的电子教材、教学课件、视频或音频教学材料、各类学习软件等,教学手段呈现多样化,要素内容不断增加,为探索教学方法提供了可利用的手段。
(四)教学时间和空间的变化
一般认为教学的时空环境是影响教学过程外在因素的慢变量,是一种变化较小、相对稳定的外部条件因素。[3]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教学时间变化较小,但教学空间内媒体设备的增加使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有形环境和无形环境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多媒体设备、网络技术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多媒体教学环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提高,课堂学习氛围得以改善。以往,如果错过了某一次内容的课堂教学,就只能请教师重讲才能再现课堂教学的魅力,多媒体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复制课堂教学提供了可能。在互联网的条件下,教学时间成为可有可无的要素,教学空间已不取决于实体教室,而取决于互联网。教学突破实体教室的限制,对固定时间和固定场所的依赖程度减小,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入学习状态,教学移动学习、泛在学习日益普遍。
四、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课堂教学要素关系的变化
与传统条件下相同的是,师生作为人员要素,对其他四个物的要素在使用时间、使用量或使用方式上进行选择,同时,各要素之间也会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但信息条件下,由于要素内容和特征发生了变化,要素间的关系必然发生变化,这些关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呈动态发展,较为复杂。从要素性质看,要素关系分为物与物、人与物、人与人三类,其变化情况分析如下。
(一)物与物关系的变化
物与物的关系是指四个物的要素――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空间――之间的关系。物与物关系最突出的变化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教学手段丰富,媒体设备多样化,进而引起了其他三个要素的变化:教学内容不仅极大地丰富,而且更新加快,呈现方式变得有趣;教学时空的限制减小,任何能够登录互联网的人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快速获取更新、更系统、更全面、更广博的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一般是先确定教学内容,再根据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手段,在传统条件下教学手段受时空限制较大,但在信息技术条件下,教学手段的功能强大到可以决定教学内容,甚至影响教学时空,例如:借助互联网这一手段可以进行任何内容的教学,其方法是采用网络教学,其时空环境只受互联网的限制,尤其是当教学内容为最新的学科知识时,教学内容只有借助网络这一手段才能获取,因为其他手段相对滞后。
在信息技术条件下,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虽然还是纸质教材,但教学手段使得教学内容的载体更为多样化,反之,对教学内容的高质量要求也使得教学手段不断推陈出新。此外,课堂教学时间可以与任何空间无限组合,借助互联网等教学手段,教学内容在任何时空条件下都能呈现。
(二)人与物关系的变化
人与物的关系即教师、学生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时间、教学空间的关系。无论在传统条件还是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物的要素都由人的要素――教师和学生进行选择。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教学手段增加,教学手段的增加拓宽了师生对其他四要素的选择,由于信息获取便捷,教师在教学内容上有了更大的选择范围,教师可以不再依赖封闭的教材,而选择优质的教学内容和最新的知识,选择自由度变大;在信息技术支持下,教师更可能利用更多新的媒体设备,探索更多的教学方法,选择与以往不同的时空条件,实现虚拟课堂教学、实体课堂和虚拟课堂相结合的教学。
信息技术条件下,学生对教学的认识不再只是通过教师告知而获得。借助网络学生对信息的获取可能与教师同步,学生可以自己选择学习媒体设备、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时间、学习环境。由于学生的选择范围和能力范围扩大,学生与其他四要素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参与教学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大。教学内容的丰富、技术手段提供的良好的交互性都可能增加对学生的吸引力,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物能否尽其用还有赖于人员要素,因此,人在这些要素中起了决定性作用,但物的要素的使用也会影响教师和学生的课堂表现。一方面,在师生所选择的时空条件下形成的学习氛围会受师生所选择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影响,例如:选择的教学内容比较有趣,媒体手段运用恰当,这时学习氛围好,教学整体效果好。另一方面,学习氛围也会影响教师和学生的课堂情绪和积极性,甚至影响教学手段功能的发挥,进而影响教学效果。由此,物与人的要素会相互影响,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影响,需要师生在教学中很好地控制和利用。
(三)人与人关系的变化
人与人的关系即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基于对教学对象的分析,在教学前先行确定了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师生活动营造课堂教学氛围。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和地位发生了变化。[4]在现代信息技术时代,受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等教育理念的影响,教师认识到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学生既是知识的接受者,更是主动的学习者、建构的学习者,教师认识到自己可以不再承担知识灌输者的角色,而将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时空环境的选择权有意识地“下放”给学生,由学生自主选择,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
在信息技术使用上和信息面前,教师和学生处于同一起跑线。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已经不再只有教材和教师的讲解,教师可以不再是学生求助的唯一对象,课内或课外,教师都不再是学习的唯一促进者,学生通过网络可以随时寻求专家或其他个人的帮助,任何一个学生也可以把自己了解的知识告诉别人。教师在学生面前已经不再拥有绝对权威,教师在教学中不再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在教学过程中,最关键的不是以谁为主体的问题,而是在什么教学活动中以谁为主体的问题。教师和学生的差异更多地体现在某一学科知识系统上和人生阅历上,师生关系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和接受者的关系,更是民主平等、双向互动的人际关系。
此外,由于对学生个体差异的认识和技术的支持,课堂教学可以不再只是针对中等群体,学科知识在课前就能获取,这使得课堂教学面向每个学生成为可能。教学反馈和评价变得非常重要,这对教师作为导学者和评价者的要求更高。
五、结语
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虽然改变了教学要素内容和特征,但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系统结构却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教学效果也没有得到显著提升,这是因为系统借助它的自调功能维持了自身的稳定,而对传统课堂教学的改革总是停留在要素自成的内部系统的变化上或师生对物的要素选择这一层次的结构变化上,并未触及教学系统顶层的师生结构的改变。因此,当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角色地位变化、各种要素关系变化如果不能实现系统良性发展时,就必须进行人为干预,实现课堂教学结构优化,这样才能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了解传统教学要素、教学结构以及信息技术条件下教学要素和要素关系的变化,有助于把握教学改革的方向。技术的应用最终还在于人的掌握,因此,师生教与学的理念和对技术的应用至关重要,师生如何更好地运用技术重组结构、实现结构最优化是现行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EB/OL].(2012-03-13)[2013-08-20]..
[2]何克抗.学习“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对“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解读[J].中国电化教育,2012(12):19-23.
篇2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环境 教学设计 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3-139-02
21世纪以来,教育信息化浪潮风起云涌,各种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方案、产品纷纷粉墨登场,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学资源等为教学提供了良好的信息化环境。但是,如何能使得学习者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支持,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从而达到有效教学目的,其相应的方法和模式值得探究。
一、什么是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在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的教学效能核定运动后,引起了世界各国教育学者的关注。20世纪以前在西方教育理论中占主导地位的教学观是“教学是艺术”。但随着20世纪以来科学思潮的影响,以及心理学特别是行为科学的发展,人们意识到,教学也是科学,即教学不仅有科学的基础,而且还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于是,人们开始关注教学的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的理论基础,以及如何用观察、实验等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教学问题。‘有效教学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来的。
从广义上来讲,有效教学就是在符合时代和个体积极价值建构的前提下其效率在一定时空内不低于平均水准的教学。
有效教学的“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种先进教学理念指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有效教学的“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和策略。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引发学生的学习意向、兴趣。教师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教学在学生“想学”“愿学”“乐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二是明确教学目标。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什么”和“学到什么程度”。三是采用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教学方式。
二、信息化教学媒体环境的构成
信息化的教学环境改变着教学方式。在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室、校园网和因特网等信息技术,作为新型教学媒体进入课堂的环境下,教师的作用不仅是向学生传递知识,整个教学活动以教师为中心,利用板书等教学手段和方法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促使整个教学以实践学习活动为中心。教师扮演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角色。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担当起一个导航者和帮助者的作用。
信息化教学媒体环境是影响教学媒体应用的一切条件的总和。所以信息化教学媒体环境的构成要素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社会环境方面的要素
信息化教学媒体环境的社会环境要素主要包括思想观念、应用体制、人员素质以及文化氛围等。
思想观念是构成信息化教学媒体环境的因素之一,思想观念因素决定了教学媒体的应用方式,决定了教学媒体的应用效率,也决定了信息化教学媒体应用的有效性,所以思想观念是构成信息化教学媒体环境的重要因素;应用体制规范着信息化教学媒体的应用方式,制约着信息化教学媒体的应用范围。同时也给信息化教学媒体的应用提供制度上的保障。应用体制是教学媒体环境的重要组成因素;人员素质因素决定着信息化教学媒体的应用程度和水平;文化氛围是指信息化教学媒体应用过程中有关的人文、传统、习惯等因素。
(二)信息环境方面的因素
信息环境因素包括信息本身构成的影响因素以及信息技术。信息本身的因素是指信息化教学媒体所传输的信息的类型、内容和特征共同构成的对教学媒体应用的影响。信息技术因素是指包括信息压缩技术、信息存储技术以及信息处理技术等一系列技术在内的信息化技术。
(三)物质环境方面的因素
物质环境方面的因素是指在信息化教学媒体应用过程中对其产生影响的一系列的物质方面的集合。包括软媒体及其技术,硬媒体及其技术。软媒体主要是指软盘、光盘等存储介质,还包括红外传输等。硬媒体主要是指一切硬件设备。
三、信息化教学环境下的有效教学途径
要做到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下的有效教学,笔者以为,可以从构建合理的信息化媒体教学环境、做好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两个方面人手。
(一)构建合理的信息化教学媒体环境
信息化教学媒体环境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这个系统对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媒体作用的发挥有着约束或者促进的作用。构建完整的媒体环境体系就要从影响和制约教学媒体的诸方面因素下手,以适应和促进教学媒体作用发挥为目的,以上述的构建原则为指导,从实际媒体应用出发建构起来的教学媒体应用环境体系。
1.建立合理的信息化教学媒体应用制度,构建信息化媒体制度环境。信息化教学媒体的制度环境是指由媒体应用制度和媒体应用规范等构成的并对信息化教学媒体的应用起到制约和规范作用的一系列因素的综合。合理的信息化教学媒体应用制度是优化教学媒体组合、提高教学效率的基本前提。
建立合理的信息化教学媒体应用制度,构建信息化媒体制度环境是信息化教学媒体环境的重要组成要素。合理的信息化教学媒体应用制度涵盖面比较广,进行信息化教学媒体制度环境的构建必须明确这些应用制度的内容和作用范围。由于信息化教学媒体自身的特点,合理的应用制度体系应该包括教学媒体应用规范方面的制度、教学媒体技术规范方面的制度、资源建设原则方面的制度、信息安全性方面的制度、评价策略和规范等等。这些制度目前都已经零零散散的制订了。构建信息化媒体制度环境的方法就是根据信息化教学媒体的特点和教学的需求重新组合这些零零散散的制度,从教学媒体的选择到教学媒体的评价都具有开放性的制度约束。这样,信息化教学媒体的应用就会日趋规范化,而且这种规范化对信息化教学媒体的应用具有重要的作用。
2.更新使用人员的信息化媒体应用观念,构建信息化媒体主观环境。信息化教学媒体使用人员包括教师和学生以及信息化教学保障管理人员。使用人员对信息化教学媒体的应用观念直接影响到信息化教学媒体的应用效率。构建信息化媒体主观环境是信息化教学媒体环境中的人的因素。这也是信息化教学媒体环境构建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直接影响到教学媒体的最终应用效果。
进行信息化媒体主观环境的构建主要应该从教师、学生、以及教学保障和管理人员人手,还包括教学媒体制作人员。向他们传输媒体价值、使用方法、媒体的作用等等。通过引导和培训,使得使用人员能够建立媒体优化组合意识、媒体服务于教学意识、媒体价值观念等。这样的教学媒体主观环境就具有了初步的信息化教学媒体应用的人员队伍模型。
3.优化教学媒体应用平台的软硬件设施,构建信息化媒体客观环境。信息化教学媒体的应用平台是支撑教学媒体发挥作用的物理空间,
属于媒体环境中的客观范畴,同时也是信息化教学媒体环境的核心部分。为信息化教学媒体应用构建合理的媒体环境的关键部分是构建合理高效的软硬件环境,包括操作系统的选择、开发平台的选择、技术保障以及相关的硬件设施。
构建信息化教学媒体的软硬件环境要本着上述原则特别是实用、高效、经济的原则,从客观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当前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教学媒体的软件技术与开发平台、硬件设施与媒体功能的有效整合,从而为信息化教学媒体提供基础支撑。比如构建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平台.有效整合多种媒体的优化组合,构建开放性的网络课程平台,构建虚拟实验室,构建多媒体积件库等。从软件开发和硬件配套设施的建设都为信息化媒体环境的客观软硬件环境提供实践支持。
4.完善信息化教学媒体环境的评价体系,建立媒体环境作用监督机制。信息化教学媒体环境的评价体系,是指从教学媒体优化组合的效果角度,对已构建的信息化教学媒体环境的理论研究、实践探索、技术手段等方面进行衡量和评价,从而为信息化媒体环境的构建提供实践效果方面的反馈,使得系统不断完善。
(二)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
其目的就在于帮助全体教师在自己的日常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业成就。做好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1.明确教学与学习任务以及问题的设计。教师要设计出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任务和问题,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借助丰富多彩的信息化手段将知识的学习和知识的应用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为知识的学习提供必要的“真实的”应用情景,并注重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2.通过网络化手段查找学习资源。信息化教学设计特别强调教师要掌握在互联网上获取信息的能力。能够在网络上找到相关的网址,这样便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从教师提供的网址出发去网络学习。
3.积极传播学生电子作品。教师要模仿学生。利用学校可以提供的资源和办学条件,创作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时的成果(如研究报告)。并且学会如何传播自己的电子作品。
篇3
SITES是IEA即教育成就评估国家协会所支持的有关信息技术在基础教育中应用比较研究项目,SITES2006是该项目开展的第三阶段,关注信息技术在数学和自然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该阶段项目主要有3个任务:①调查分析被认为有助于发展21世纪技能的教育实践相比传统重要教育活动的发展情况;②调查分析教师和学生如何应用信息技术,以及信息技术是否应用对21世纪技能发展相关的学习活动的影响;③从不同教育实践活动和在教育实践活动中不同信息技术应用方式两方面出发,研究分析如何从体制、学校、教师三个层面上促进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即为了促进教育信息化发展,体制、学校和教师三个层面上应具备什么条件。该研究所构建的教育信息化应用系统模型如图3所示。Lawetal.等人对此架构做如下解释:对教师来说,他们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方式取决于他们基本的教育观念和能力。当然,教师的教学实践不单由教师自身因素(学科能力和信息技术能力)所决定,还受学校和教育系统内的各种因素的影响。当我们希望学生学习结果由于他们所经历的教育实践活动而发生改变时,需要认识到学生的学习结果同时也在影响着教师系列教学策略的选择,这就是教师层面、学校层面以及体制层面的要素经常主动或被动发生变化的原因。通过图3可知,该系统可划分为5个层面:体制,学校管理层次、教师与学生、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实践活动、学习结果。有关各层次要素间的关系,该研究做了如下阐述。体制层面要素与基于信息技术教学实践活动间的关系:信息技术应用深度不仅依赖国家或区域层面的信息化政策和学校层面的因素,还深受国家课程建设政策的影响;学校层面要素与教育实践活动层的关系:学校所提供的服务支持(技术和管理)与教师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始终具有正相关关系;专业合作中所共享的决策与教师在教育中应用信息技术间具有正向相关关系;校长关于信息技术支持终身学习的愿景和校长领导力的发展会影响教师在教学中(特别是促进学生21世纪技能发展的教学实践中)的信息技术应用行为。教师特征与其教学实践活动间的关系:性别和年龄对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教学的行为没有明显影响;教师教育理念、专业技能、教育技术能力和参与信息技术相关专业培训的次数对其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具有明显的影响(正相关关系)。教学实践活动与学习结果间的关系:信息技术应用对学生的影响(21世纪技能)主要取决于其所接受的信息技术干预下的教学方式,另外,研究发现,在传统教学中的信息技术应用与学生的学习结果间没有显著的相关性。
2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数据统计中心的《GuideToICTinEducation》研究
该研究指出,从可操作性角度来看,教育信息化影响要素框架由政策/策略———投入———过程———产出/结果几个环节组成,如图4所示。通过图4可知,教育信息化系统是一个非线性的循环系统:学生行为绩效影响教育信息化政策、目的和激励机制;各类信息化政策和目标直接对信息化硬件设施产生影响;各类硬件设施是教师培训和相关基于信息技术活动开展的基础;通过开展教师培训、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教育活动,和课程和数字内容建设,以及在教与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等一系列活动提升学生的行为绩效;行为绩效又反作用于教育信息化政策,依次循环。
3结语
篇4
1 提高对地理环境信息的认识,增强军事地理信
息保障意识
战争是在一定的地理空间进行的,信息化作战也不例外。军事地理信息作为战场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信息战中的作用已被世界各国所认识,它不仅是各级指挥员指挥决策的基本依据,而且量化的海量地理空间信息确保了C4ISR系统的有效运行,并已成为信息化智能武器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参与作战行动。因此,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对全球空间地理信息,尤其是重点、热点地区的军事地理信息特别关注。早在2000年,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执行了被称之为“航天飞机雷达地形测绘”的计划,其覆盖面积之广、数据量之大、精度之高是前所未有的,其中当然包括了伊拉克及其周边地区大量详细准确的地理环境信息。在伊拉克战争打响之前,美军又运用了各种先进的侦察卫星、无人侦察机等多种传感设备,不间断地获取伊国境内的地理空间情报,为美军的作战行动提供了包括自然要素、人文要素、高程数据、精确定位数据等在内的大量军事地理信息,有效地保障了各军兵种的联合作战及行动的安全。由于美英联军凭借地理信息体系,夺取了信息化战场中的信息优势,通过对信息的绝对控制和武器装备的绝对优势,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
信息化作战的实践表明,军事地理信息已成为实施信息化作战的重要物质基础。因此,在军事地理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必须密切关注战争形态的发展,把握信息化作战特点及其对军事地理信息保障的要求,切不可因智能武器在某些方面克服自然环境制约能力的提高,而否定地理环境在信息战中的地位和作用。另一方面要将军事地理信息系统等先进的地理保障技术引入课堂,拓宽学员的视野,使其充分认识到军事地理信息系统、远程武器制导技术等的应用,是在军事地理保障技术日益成熟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是军事地理信息保障向深层次拓展、深化的结果,进而增强军事地理信息保障的责任和意识。
2 着眼于信息化作战的特点,拓展军事地理教学
研究的范围
信息化条件下,各种智能化远程打击武器、外层空间武器广泛应用于战场,使战场环境呈现出大范围、多层次的特征,使各种作战力量在“陆、海、空、天、电”五维一体的战场空间内协调行动,联合作战。因此,军事地理教学研究必须拓展范围,提高层次。
一是走出狭隘认识,着眼大环境。从伊拉克战争可以看到,美英联军的部署近在伊拉克的周边国家及地中海和波斯湾,远到英国的费尔福德及印度洋上的迪戈加西亚,智能化武器从数千公里之外便可实施精确打击。在太空,美军动用了60多颗侦察、监视和干扰卫星,甚至租用了数枚商用卫星,及时地为参战部队提供各种战场情报(包括地理空间信息)和电磁支援。通过卫星战、电磁战,伊军被致聋致盲,而战场环境和态势始终对美英联军保持着单向透明。因此,信息化战争战场环境的教学研究必须针对急剧扩大了的地理空间和范围,加强对热点地区和周边国家、水域、空域的研究。
篇5
随着信息化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给高职院校的教师和学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本文就这一热点问题,分析了产生背景,并阐述了当前我国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的现状,最后给出建设思路和对策,为高职院校迈向现代化提供明确方向。
【关键词】
信息化;信息技术;深度融合
一、高职院校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提出的背景
2015年5月23~2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青岛召开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主题是“信息技术与未来教育变革”。会议上,刘延东副总理提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指导方针。以现代信息化技术为基础,争取打造出推动“网络共享资源校校通的局面”,努力改变和提高高职院校的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现状;同时大力推动“优质资源班班通”,还要加快网络内容的建设和共享;推动“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促进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变革;推动“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为教育信息化提供坚实支撑的“三通两平台”局面。当前流行的信息化技术包括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利用这些技术,可以打破传统的高职院校在教学上的时空限制,合理整合数字资源,极大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从而可以更好地实现智慧校园,建设现代化大学。
二、高职院校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中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不够重视,任课教师教学信息化意识不够强。
有些高职学院对于网络资源课程的申报以及信息化教学大赛等已经高度重视,但是仍存在各校指标不平衡和本校内各别专业之间的不平衡现象。绝大多数工作在教育一线的高职教师并没有将教学信息化作为自己的教学重点,同时也没有紧跟信息技术发展的大潮不断提高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原因就是没有从根本上重视信息化教学。
(二)学校和各级管理部门给予的支持不够,体现在投入的经费严重不足,直接导致基础设施薄弱。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约有五分之四的高校已经实现宽带接入,可以提供给师生不同程度的网络学习环境。可是还有一些高职院校学生的人均计算机数严重不足,所以更不谈不上“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的学习环境。
(三)教师的技术应用水平还低,人员培训和服务体系尚未形成。
传统的教学模式就是一张嘴、一个PPT课件,其他现代化教学设施全无,更别提什么远程网络课件和网络考试测评等。这种教学模式根本无法调动当代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四)真正优质的、实用的教学资源严重不足。
很多高职院校在信息化教学项目的建设过程中虽然投入了大量的硬件设备,但是软件建设力度严重不足,或者使用效率非常低。所以学校建设的优质教学资源也就非常有限,尤其是实践教学环节资源非常稀少,学校之间的资源共享也非常困难。高职院校的信息化建设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迭代式发展的系统工程,它的全面建设需要全校师生共同参与、共建共用,而不是某个部门或某个人就可以完成的。但是绝大部分学校将关注点放在了多媒体和网络信息技术上,认为只要有先进的信息技术,就能实现教育信息化,因此这些学校将信息化建设的推动主体放在了网络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等信息技术部门。
三、高职院校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思路与对策
(一)当地政府和教学管理机构要大力推广和支持信息化教学。
要实现高职院校的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各级政府和学校都要坚持创新。教育教学的信息化范畴非常广,不仅包括教育教学所用到的基础设施和教学资源,还包括了支撑信息化教学的硬件和软件运维。各级政府和管理机构之间必须建立完善的推广管理机制和多方参与的竞赛机制,注重信息化在教育教学的实用性,以人员应用作为动力来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二)学校要构建完整的信息化教学平台和优质教学资源。
1.构建信息化教学平台。
如果要从高校教学和信息化教学这两个重要的要素来看,信息化教学应该是指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基础,运用分布在校内和校外以及世界各地的计算机等网络设施,对教学内容进行各种信息的生产、加工等。从硬件要素标准来讲,教学信息化的实现需要的已经不是传统的单机版电脑或是一个多媒体教室,而是利用局域网和广域网内的多台电脑进行辅助教学,同时还需要有音响等其他硬件设备。从软件要素标准来看,教学信息化则应包括优质的网络教学视频,比如MOOC视频和微课视频,还要有网络考试软件以及打分软件。
2.开发优质的教学资源。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明确提出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首先要加强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应用。优质的教学资源是实现现代化教学和信息化教学的基础,如果一所大学没有高质量的教学资源,信息化就成了无木之本和无水之源。如果能够让学生享受到更专业的教学资源,学校就应该大量开发优质资源库,完成跨区域跨校园的共享资源。所以要想实现“信息化教学”,学校必须具备信息化的教学平台,加大信息化平台建设,加强教学优质资源的开发与使用。
(三)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
1.切实提高教师对信息化重要性的认识,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更新过时陈旧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第一,变传递型为引导型。教师将来要从事的是重述者和经验的传递者,直接转变成学生学习的刺激者和协作者。教师要做“领路人”,同时强调以学生以“探究”为主。第二,变复制型为创造型。用创造性的思维和敏锐的观察力来引发学生进行思考,而不是照本宣科,做一个有独立思想的高校教师。第三,变专科型为通识型。信息化和网络化时代的高职院校老师不但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实际动手能力,还要熟练运用信息化教育教学工具,比如:MOOC和微课制作软件等。第四,变专制型为交流型。信息化和网络化时代的高校教师必须充满生机和活力,原因是网络世界本来就是一个开放性的、充满活力的新产物,所以教师要具备积极引导学生吸取新事物的交流型教师。
2.强化培训机制。
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培训的重点应该放在信息化教学能力上。原因是有些教师虽然掌握了信息技术,但不一定能够将其与教学内容深度融合,而有些教师虽然能够很好地把握学科课程,但又不能熟练运用信息化工具进行教学。所以把两项资源进行融合加工,就可以培养出既懂学科教学又能熟练应用信息化工具的教师。培训的内容当然也不仅局限于对多媒体设备的使用,而应该把眼光放在更广泛的信息化教学的常用软件和网络共享资源平台当中。
【参考文献】
[1]朱蕾.信息技术与高职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应用研究[J].当代职业教育,2014
[2]何克抗.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J].学科教学与教研,2014,2
[3]张长利,张宏伟.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教与学探析[J].继续教育研究,2015,3
篇6
2010年美国国家教育技术部在规划中构建了21世纪基于技术的学习模式,规划内容针对该模型的5个关键领域提出了目标和建议:①学习。指所有的学习者在校内外都能获得具有吸引力的、充分授权的学习经历,这有助于他们成为未来全球化社会中的积极的、具有创造力的、知识渊博的和合乎伦理道德的参与者;②评估。各个层面的教育系统通过测评关键要素,应用评估数据来发挥技术的杠杆效益来促进教育的持续改善;③教学。教师能获得个别地和团队地支持,通过技术教师能获得数据、学科内容、资源、专家意见等方面的学习服务,这些学习经历将会激发教师为学生提供更为有效的教学;④基础架构完善(Infrastructure)。所有的教师和学生都能在他们需要的时间和地点应用综合基础架构设施(如网络带宽、应用终端、网络资源、应用标准规则等)来支持自己的学习;⑤改进效益(Productivity)。各个层面的教育系统重新设计应用信息技术提升学习的架构与方法,以确保资金、时间和人力资源的投入更为有效。该规划将教育技术完全溶入了教育生态系统,如余胜泉教授所指的教育信息生态观,使信息技术不再游离于教育系统之外,而是成为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这也是教育信息化能对教育教学产生充分效益的前提条件。
美国4个国家教育技术规划和《教育信息化政策20年回顾》的研究报告,反映了美国教育信息化在过去10多年的发展状况,由此可知:①美国教育信息化正从初期技术与教育分离逐步走向技术与教育融合,并最终使信息技术成为教育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产生教育信息化应有效益。如1996年的规划中的4个方面几乎全是关于信息技术而非教育,到2010年规划将所有信息技术问题缩减为基础架构设施,关注教育本身,关注技术应用如何符合教育需求,关注技术与学习科学理论的研究成果的整合;②美国非常重视促成技术与教育融合的条件建立。首先,表现在对教育信息化中评估工作日益重视,如1996年第一个规划中未涉及,2000年规划指出,通过研究和评估提高下一代人在教与学中应用技术的水平,2010年规划中将评估与信息技术即基础架构并列,可见评估在未来教育信息化发展将起到非常关键作用,评估将有助于促进教育信息化的持续发展;其次,对教育信息化投入资金的应用效益日益关注,如2005年规划指出创造性地应用预算内经费,到2010年规划将效益(其中重要一块关于资金的投入产出效益)单独罗列,与学习教学和基础架构并行。
1中国的基础教育信息化政策特点分析
我国没有专门的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有关教育信息化发展内容一般整合到国家或地区的五年教育发展规划之中。通过梳理文献和网络查询,在国家层面,笔者选取了19982010年相关政策文件,具体如表3所示,其中2008年和2009年未找到相关的重要政策文件。上述政策文件提炼出了某个期间的阶段性重点政策文件特别是行动计划或规划之类政策文件,以此为核心,将该阶段其他相关政策纳入为分析范围,总结出不同阶段国家教育信息化政策的特点。19982000年间的政策核心,该计划指出:国家投入3.6亿人民币进行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资源开发。有关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文件如《关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以及促进学生信息技术应用的课程资源开发的文件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可以说这一阶段政策实施主要是为了确保学生全面接受信息技术教育做准备。
①加速建立覆盖全国各级各类教育的信息化网络,到2005年,绝大多数高中阶段学校和部分初中、小学均能联接国际互联网;远程教育工程基本覆盖全部初中阶段教育和部分小学;②全国初中以上学校基本上均开设信息技术教育必修课;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地区,每所独立建制的中小学都应设立计算机教室;④全国农村地区绝大多数中小学能够收看教育电视节目;⑤公共教育信息资源初步实现全面共享;⑥要通过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推动教育观念、教育手段、教学内容、教育技术和教育管理等的现代化;⑦要加快培养信息化人才,造就大批高水平的信息化技术和管理人才,为新经济发展服务。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希望在十五期间实现从教育信息化准备阶段(E-readiness)向信息技术全面在教育教学广泛应用的阶段(E-in-tensity)的转变,其目的促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各方面如管理、学科教学等等方面的广泛应用,为下一阶段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全面应用做准备。加快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信息资源建设和人才培养;全面提高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系统的应用水平;加强信息技术教育,普及信息技术在各级各类学校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为全面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提供技术支持。该规划是对十五规划的重要补充,旨在更好地促进教育信息化发展阶段间的转变,也希望能更好衔接十五和十一五教育信息化发展政策与措施。该行动计划相对于十五规划纲要,其所描述的行动更多倾向于教育信息技术广泛应用阶段(E-intensity)的特点。2007年《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①加快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提高教师和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有机结合;②加快教育管理信息化,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努力构建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③继续加强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学校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建设和高校校园网建设,创建国家级教育信息化应用支撑平台;④加快教育信息资源开发,形成国家信息教育资源服务体系;⑤加快教学科研网络、教育政务信息化等应用工程建设;⑥加强教育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和专业人才培养,组织对关键技术问题的攻关,为教育信息化提供保障。规划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公开征求意见稿)》提出:①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优质资源和先进技术,创新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整合现有资源,构建先进、高效、实用的数字化教育基础设施。重点加强农村学校信息基础建设,缩小城乡数字化差距,制定教育信息化基本标准,促进信息系统互联互通;②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加强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引进国际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建立开放灵活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③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加快全民信息技术普及和应用;④构建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制定学校基础信息管理要求,加快学校管理信息化进程,促进学校管理标准化、规范化。整合各级各类教育管理资源,搭建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为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社会公众提供公共教育信息,不断提高教育管理现代化水平。
2两国基础教育信息化政策比较分析
篇7
一、 在教学理念上,
优化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这就要求教师优化处理好“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关系,要把以教师、教材为主转向以学生学习为主,把以知识传授为主转向以能力发展为主,努力让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帮助者和引导者,努力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行动者和体验者。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融合,同样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使“教师的课堂”成为“学生的课堂”,使“我的课堂”成为“大家的课堂”,成为教师、学生、媒体、技术、资源等交往互动、交集生成、深度融合的课堂;反之,教师会变成媒体技术的演示者和炫技人,学生会变成媒体技术的旁观者和局外人,课堂会变成新产品新工具的展览馆,课堂教学会成为新媒体新技术的会。
二、 在价值取向上,
优化处理好主道与辅道的关系
教学过程中融入新媒体新技术,是信息化课堂区别于传统课堂的重要特征,但这并不意味着课堂教学的信息化活动与非信息化活动主辅不分。
北京师范大学李芒教授在《交互式电子白板有效教学应用》的前言中指出,“无论信息技术如何先进,如何神奇,它毕竟只是构成教学活动的要素之一,而且充其量只属于工具性要素”。中国教育学会原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顾明远先生则十分明确地说:“技术并没有改变教育过程的实质,但技术改变了整个教育过程的模式,改变了教育过程的组织序列,改变了分析和处理教育教学问题的思路。”由此可见,信息化教学活动与非信息化教学活动的关系,正如城市中的辅道和主道,辅道是为了疏散主道的拥堵、减轻主道的压力才产生并发挥其作用的。信息化教学的价值在于其工具性,在于服从和服务于非信息化教学活动,在于依靠其技术优势支持非信息化教学活动解决问题;否则,课堂教学实践就可能迷糊于新产品新工具的新奇,迷失于新媒体新技术的新鲜,迷醉于现代信息化教育技术的新潮,最终走向技术主义的泥沼,不仅无益于课堂教学,反而会干扰或损害教学的本质。
三、在设计应用上,
优化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在教学设计上,教师要尽可能做到“不预设不应用,先预设后应用,有预设才应用”,保持预设与应用的一致性,避免出现三种不良倾向:一是“一头热”,教学设计引入了信息技术思维,教学应用却没有发生相应的信息化活动;二是“两头空”,设计和应用均停留于表层,如使用电子白板等只是为了显示、播放、书写时省时、省力、省心;三是“两张皮”,设计和应用“各说各话”,既不对应,也不对位,更不对榫。
学生差异、学情差别、教学活动的发展使教学设计在实际执行中往往与预期有出入,这就需要教师灵活处理,适时动态生成。
生成是预设的生长和形成,也是对预设的丰富和拓展、改变和批判,生成更加重视教学的过程性、开放性、互动性、多元性,反对机械化地塑造和训练学生。要使信息化的课堂教学成为动态生成的过程,教师一方面要在课前做足准备:精研教材内容,把准教学目标,熟稔班情学情,深知媒体技术优势,努力让教学设计既不摆样子、走形式,也不贪其多、求其全。另一方面,要把对课堂教学信息化的预判变为教学设计的预案,对难点多一种处理思路,多一种解决方式,在课堂上才能更关注学生的实时差异和状态,灵活变通,机敏化解与预设相左的教学难题。那些不顾学情变化和教学发展,静止地、机械地、照本宣科地执行教学设计的做法,不仅不是深度融合,反而从根本上违背了主导与主体的教学理念,违背了主道与辅道的价值取向。
四、在教学实施上,
优化处理好繁密与简明的关系
“繁密”为繁复、密集之意,“简明”为简约、明净之意。繁简得当,才能各尽其用、各展其妙;繁简失当,易致架床叠屋、杂乱无章。
2015年和2016年,笔者在连续两届担任全国中小学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大赛中学语文视频课例的主审评委时发现,参赛课例主要存在四大问题。一是多,有的课堂,几乎从始至终没有停止过使用信息技术,导致师生手忙脚乱。二是长,如连续用数张PPT页面呈现一个教学资源,以简单呈现替代生动讲解;一段视频、音频播放十几分钟,挤占了本应互动探究的宝贵时间。三是杂,能用则用,无选择地十八般兵器齐上阵。四是乱,想用就用,不讲究教学内容的难易深浅,不顾及知识结构的内在逻辑,不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这四大问题,损害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侵害了学生的思维过程,妨碍了教学目标的实现。
新媒体新技术教学的使命,是要借助科技进步的力量,发挥优势,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因而教师必须以信息技术服从教学目标达成为根本旨归,破除技术主义思维,准确分析媒体技术优势,避免炫技逞能,做到繁简得当――“简”在一般性的教学应用上,“繁”在深度融合的关键节点处。
深度融合的关键节点,通常与教学目标紧密相连,如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疑点、盲点和痛点,教学情节的拐点、爬坡点和推进点等。所谓“繁”在深度融合的关键节点处,就是在应用信息技术时要始终突出教学重点、有效突破难点、深入探究疑点、及时消除盲点、准确触动痛点。如使用“遮罩”强化重点,以步步推进化解难点,以交互探究澄清疑点,以提取资源扫除盲点,以问题、画面、音频、视频等触发痛点,做到用在其时,用在其点,行至深处,恰到妙处,当用则用,不宜则去,可用可不用则尽量不用,从而集中力量解决传统方法不能解决、难以解决或解决得不理想的问题。
五、在工具使用上,
优化处理好新器与旧器的关系
如何处理课堂教学信息化中新旧媒体技术的关系,体现了教师的媒体观,显示了教师对新旧媒体技术的理解和把握。
以电子白板和普通黑板为例,常见问题如下:将电子白板作为课堂装饰物搁置不用;以电子白板取代黑板,将黑板隐于白板之后;虽然白板和黑板兼用,却错位地应用了两者的功能。其实,代表新媒体技术的白板和代表传统媒体的黑板,各有各的优势和功能。虽然白板具有集书写、显示、储存和控制于一体的强大优势和便利交互的核心功能,却并不能简单地取代黑板等一切旧工具。正如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黑板优于电子白板的最大特点是,记录即时快捷,便于明确体现教学设计的逻辑步骤,便于简洁呈现课堂教学的完整内容,便于师生进行课堂教学总结和反思。
由此可见,在优化处理新器与旧器之间的教学关系时,应该依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要,结合各自特点予以综合运用,力争各扬其优,各展其功。
六、在专业发展上,
优化处理好内能与外功的关系
宋代诗人陆游在晚年告诫儿子陆y“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诗外功夫”指的是在思想、精神、德行、才智、学养等方面的修炼,而非诗的形式、辞藻、技巧这些“诗内之能”。这个道理也同样适切于教师课堂教学信息化的专业发展。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杏坛中学教师刘朝明在2013年参加第六届教学大赛后说:“技术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技术不是教学效果的决定因素”。著名媒体专家克拉克说:“是教学设计而不是传递教学的媒体决定了学习者的学习。”显然,这里的教学设计就相当于“诗外功夫”,教学设计展示了教师对为什么教、为谁而教、怎样教、教到什么程度、用什么技术和怎样用技术支撑教学等基本问题的思考,集中呈现了教师在教育理念、价值取向和教学能力上的综合修为。广州市东风东路小学廖茜老师接触电子白板的时间并不长,2013年参赛前甚至对电子白板的知名品牌都不了解,但这并不妨碍她获得现场说课比赛一等奖。专家点评,廖茜老师之所以能够成为参赛选手中的佼佼者,根本在于其教学理念先进,教学功底深厚,教学创新能力较强,善于将电子白板的功能优势和网络资源与课堂教学活动的关键节点进行有机有效的结合。
可见,决定课堂教学信息化深度融合的核心要素,不是所谓的“内能”――掌握和运用新媒体新技术的熟练程度,而是“外功”――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久炼而成的综合修为。舍此而求彼,无异于缘木求鱼。比如,撰写信息化教学反思,是磨砺“外功”的重要一环,既是对已然课堂教学的分析、检讨和批判,又是对未然课堂教学的研究、预判和完善,目的在于发现亮点、肯定长处、坚持优良做法,查找短处、分析归因、研究补救之策。然而,有些教师在撰写反思时,不是流连于孤芳自赏式的自我赞美,就是停留于浮光掠影式的自我检视,基本不触及关键问题,既没有查在实处、查清问题,也没有找对病因、找准对策、明确努力方向。这种不重视反思的做法,就是一种典型的忽视“外功”的表现,必然有害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无益于课堂教学信息化的深度融合。
篇8
【关键词】信息化教育;教育问题
一、信息化教育的观念问题
1.“校校通”不等于“校校网”
在目前的情况下,“校校通”不等于“校校网”,没有必要着急忙慌地在条件不成熟的学校实现网络化,实际上,没有网络照样可以搞信息化教育,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之外的信息技术,这个思路对我国广大地区,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具有十分重要的启发意义。根据自身条件进行的信息化教育才真正具有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
2.“使用光盘已经落后了”
有人认为使用光盘也落后了,我们都有Internet了,怎么还能用光盘。有的地区甚至有不成文的规定,教师上观摩课必须使用网络,否则就叫拿不出手。作为行政措施是否有道理还可以商量,但作为一种观念绝对有问题,光盘也能起到很好的作用,而且光盘有时能起到网络起不到的作用。
3.“越大越好,越先进越好”
在添置设备方面往往存在着好大喜功、越大越好,越先进越好的倾向。好象我们用了最先进的东西就可以解决问题,实际工作中并不是越先进越好,这是技术的飞速发展的事态给我们带来的一种美好错觉,因为我们有时太迷信技术的作用了,因为我们人类自身到目前为止对提高学习和教学效率的办法还不多,希望技术的引入能够帮我们的大忙,此时难免会产生越先进的技术就越能帮大忙的想法,就会无限地夸大信息技术的作用,另外,还有一个原因使得“越大越好、越先进越好”的观念盛行,那就是商人的炒作,在此我们想起了西南师大陈承志教授的一句名言,我们千万不能上商人的当。为什么呢?因为信息技术企业当然希望所有的教师和学生,甚至十二亿中国人都用上计算机,这样他们才能有很好的收成,他们除了有教育目的之外,还有十分明显的营利性目的,因此他们容易夸大机器的作用。
4.信息废墟问题
在此我想问一句,每天有多少人向网络上倾泄信息垃圾?网络上又有多少内容是对教师和学生真正有意义的?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产生了大量的信息废墟,说它是废墟,是因为很少有人去使用。实际这里面有很多问题值得研究,我们要制造对我们教育教学真正有意义的信息,而不能去生产信息垃圾。
二、如何进行信息化教育?
我们国家的信息化教育的水平还不很高,那么,可以说关键问题是对信息化教育的本质没有一个科学的认识,有很多时侯我们都是陷在具体之中,只顾埋头拉车,不顾抬头看路。搞信息化教育最少应该注意:信息化教育必须有一定的理论作为指导,如果没有理论体系指导教学设备的使用和管理,如果教师使用时不给机器一个魂,那么这些机器就只能是一堆废铜烂铁。绝不应该对任何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失去信心,只要我们注意不断完善充实,不断创新发展,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都能发挥积极作用,都能拓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都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一定要有效地、合理地利用一定的信息技术和方法。因为各种信息技术和方法是信息化教育区别于其它教育教学的重要指标。信息化教育有很强的应用性和工具性色彩,但是我们只是把它做为一种实体工具来认识是不够的,技术本身有精神的内容。信息化教育应该积极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新出现的实际问题,信息化教育是指向未来的,它具有强大的实践性。运用临床这个概念可以表现出希望尽量地观察实际的教学活动,并对观察到的内容进行充分研究的意愿。
三、怎样才能真正转变教师的观念?
教师观念的转变是信息化教育的核心问题及首要任务,教师落后的教育教学观念桎梏着教育教学改革,无法有效地整合信息技术。教师的观念转变不是只靠听一两场报告就能解决的。那么,教师的观念是从哪里来的?怎样才能转变教师的观念?是先有观念还是先有实践?我们必须研究教师的先进教育教学观念是怎样产生和形成的。只有经过听者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以及不断地、自觉地反思,学到的理论才能成为个人的观念和理论。因此,教师自身的信息化实践活动是转变教师观念的重要环节,可以说,没有实践就不会产生观念,不使用信息技术就不会具有关于信息技术的先进观念。
四、为什么现代教与学需要信息技术?
现代教学确实发生了一些变化。因为网络、多媒体和一些现代教具、学具给我们教师、学生提供了一个资源性概念,也就是从理论上说我们的学习资源和教学资源是无限的,已经从四壁围墙的空间扩展到世界,扩展到地球村概念,为我们提供了非常好的教学和学习的平台。使用信息技术绝对不是为了代替黑板和粉笔,如果仅仅是用信息技术代替黑板和粉笔,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其视为一种替代关系。使用信息技术应该把重点放在解决那些传统教学不便解决或无力解决的教学和学习问题上,应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才对。交互性也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无限的空间,可以在世界的任何角落,对世界的任何一点进行访问,相互交流。创造性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创造性空间,学生利用技术寻找、评估和收集信息,应用技术处理数据,根据具体的任务,评估并选择新的信息,学生应用技术资源解决问题和作出决策。现在是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最终目的,在这方面运用信息技术完全可以获得好的效果。
五、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改革?
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是目前素质教育的关键问题,也是学习化社会的基本要求。为此,信息技术应该促进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改变,应该从强迫式学习转换为自我要求的学习;从知识的并列性、片段性学习转换为融合性、关联性学习;从书桌上的学习转换为实践力、行动力的体验性学习;从以记忆为中心的学习转换为研讨学习方法的学习;从固有体系的学习转换为对应生活主题的学习。
美国国际教育技术协会(ISTE,2000)则强调技术是学生的学习工具。他们制定了全美学生教育技术的六条标准,这个标准给我们的最大启示则是信息技术用于教学和学习之中的作用应该是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发挥,使得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信息技术不仅可以作为教师的教具,而且更能成为学生的学具,作为学生的学习工具,我们应该从学生这条线去考虑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应该关注整合中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应该强调信息技术教育的目的,是获得对信息技术更深刻的理解,而不是仅仅能够使用一些信息技术工具;应该强调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重要性,信息技术教育不只是教信息技术,而是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和处理信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应该重视信息技术的人文元素,包括文化、道德及态度等。
关于信息技术教育的基本原则,我们认为有四点。第一,必须强调加强动手活动。因为信息技术主要表现为一种能力而不仅仅是知识。这就像我们学外语一样,我们学了一辈子外语,却还是说不出来,不能当作交流工具使用,为什么?因为我们将外语作为知识来学,而没有将其作为能力来掌握。所以,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加强动手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第二,要运用各种媒体。信息技术的内涵包括各种媒体,不单指网络和多媒体,摄像机、照相机、录音机、电视机等都可以作为信息技术来看待。第三,应该基于一定的任务和课题进行学习,强调创造性的学习。第四,应该使学生的学习结果作品化,发表给他人。
六、信息技术对教学模式的影响?
教学模式能够概括出人类对于教学媒体发展的认识,而教学模式的发展历程又会带给我们很多启示。模式一,人类的早期教学并没有媒体,只是长者对幼者的口耳相传,主要是利用人自身的器官作为教学工具,并且只存在两个教学要素,教师和学生。这种模式的交互属于无障碍交互,但是也有些问题,因为教师虽然是与学生畅通无阻地人人交流,但有些内容表现起来存在困难。因此需要一些媒体的帮助。模式二,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出现了一定的媒体。由于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使得媒体的作用越来越大,因而模式中存在三个要素,教师、学生和媒体。模式三,由于媒体的作用越来越大,使得它与教师产生了一个平行的作用。学生既可以与媒体交互,也可以与教师交互;既可以向媒体学习,也可以向教师学习。模式四,又回到了两个要素,教学一方可以由人变成媒体,媒体与学生组成了一个模式,但是,媒体还是由人控制的。从两要素变成三要素,又从三要素变成两要素的过程,给我们研究者提出了许多问题,这种人机交流的学习效果到底能否满足教学要求,确实值得我们认真研究。
七、如何认识信息技术媒体?
首先,媒体是灵活的,是可替换的,关键是在一定条件下采用什么样的媒体更合适?能用简单媒体解决问题就无须用复杂媒体。
其次,没有对任何教学目标都适用的万能媒体,或者说不存在超级媒体的概念,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教师作为教学传播的工具,优势没有被开发出来,这种损失比任何损失都大。只要我们能够“想”出合理的方案,技术都能为我们实现。如何设计信息化学习和教学活动,如何发挥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是重要的。
技术与学校改革的结合是一条成功的道路,技术可以成为学校改革的有效促进者,但是也有很多例证说明技术与学校的结合是不成功的,没有显示出技术的巨大威力。这说明如果不能正确的使用技术,没有科学理论指导,技术本身不能自动的发挥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小林道夫(日).IT与教育——信息教育的实践与方案.御茶水书房,2001,10.
篇9
关键词 基础教育信息化;教师角色;教师素养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24-0007-04
New Positioning of Role of Teachers and Literacy in Process of Elementary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Li Jianpeng
Abstract The education information is necessary to achieve the modernization of education. Promote the process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information, the establishment of a high-quality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is the basis and premise. In this paper, the concept of elementary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and their characteristics as the entry point to explore the new positioning of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roles and literacy.
Key words elementary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role of teachers; teachers in literacy
Author’s address Modern Education Technology Center of Baoj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 Baoji, Shaanxi, China 721016
1 引言
人类社会以不可阻挡的步伐迈入21世纪,同时也步入一个崭新的信息化社会。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科学技术为人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和极大的发展潜力,信息技术迅猛地影响、渗透、冲击着教育,由此带来教育思想、内容、方法、手段的深刻变革。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教育信息化已经不容置疑地成为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实现教育现代化所必须的。基础教育是教育中的一个范畴,包括幼儿教育、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随着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发展,作为教育活动中重要角色的教师无法回避信息化的巨大冲击,而冲击最大的莫过于对其旧有角色和素养的挑战,基础教育信息化呼唤中小学教师角色和素养的新定位。
2 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概念及其特征
信息化是将信息作为构成某一系统、某一领域的基本要素,并对该系统、该领域中信息的生成、分析、处理、传递和利用所进行的有意义活动的总称。一般把信息技术称为是对信息的生成、分析、处理、传递和利用。因此,对某一系统、某一领域的信息化是将信息作为构成该系统、该领域的基本要素,并在该系统、该领域中广泛地应用信息技术的有意义活动的总称。
信息化包含两层含义。一层是认识信息的重要性,即将信息作为一种基本的构成要素。因此,信息化的过程中,首先应对系统进行信息化分析,它是信息化的基础。另一层是广泛应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是在前一层的基础上进行的。没有对系统深入的信息化分析,就不可能实现信息技术在系统中的有效应用。
教育信息化是将信息作为教育系统的一种基本构成要素,并在教育的各个领域广泛地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应高度重视对教育系统以信息的观点进行信息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有效应用[1]。 那么,基础教育信息化有什么特点呢?虽然基础教育信息化现在只是初露端倪,但已经可以看到在技术层面和教育层面与传统的基础教育相比,有其明显特征。
现代化信息技术支撑着信息化基础教育,技术层面的特征可概括为4点: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数字化使得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信息存储简易、信息传输可靠、信息处理技术统一。网络化使得信息资源共享,使人们的信息活动能够突破时空的限制。多媒化使得信媒设备一体化、信息表征多元化、复杂现象虚拟化。智能化使得系统能够做到教学行为人性化、人机通讯自然化、繁杂任务化[2]。而教育层面的特点可概括为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协作性。
基础教育信息化可以看做一个追求信息化基础教育的过程。
3 基础教育信息化进程中教师角色的新定位及角色转
变的措施
随着计算机、网络和远程通信技术的发展并广泛地运用于基础教育,信息技术对基础教育产生重大影响,促使人们必须认真研究基础教育信息化进程中中小学教师角色的新定位。
3.1 教师角色的新定位
篇10
1人本主义理论的核心思想
1.1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人本主义理论认为,人类具有天生的学习愿望和潜能,这是一种值得信赖的心理倾向,它们可以在合适的条件下释放出来;每个人在其内部都有一种优异的自我实现的潜能,而学习就是这种天生的自我实现的表现。人本主义理论要求学校和教师必须把学生当“主体——人”来看待,真正尊重学习者,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非指导性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就是要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作用,相信学生本身具有一种内在的成长能力,只要给予适当的、自由的环境,学生就能够发展自己的潜能,进行自我实现。而教学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推动学生进行自我实现的过程[1]。因此,人本主义倡导,教学必须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1.2教师是学习的促进者人本主义理论认为,教师的角色应当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的任务不是教学生知识,而是要为学生营造自由的学习环境,提供有效的学习手段,至于如何学习则由学生自己决定。作为“促进者”的教师,在教学中主要承担以下任务。(1)为学生营造自由的学习气氛和良好的学习环境;(2)了解学生的学习目的,进而激发学生的内驱力,推动学生实现学习目标;(3)组织广泛而易于利用的学习条件;(4)要使自己成为学习的参与者,真诚、自由、平等的与学生交流思想感情;(5)要推动学生进行自我评估。
1.3情感、态度对学习成败至关重要人本主义非常重视情感因素对于教学的重要意义,强调营造一种平等的、开放的、自由的心理氛围,保证个体能够在自由的学习情境和学习氛围中,开发自身的潜能,达到“自我实现”。人本主义教育心理学家罗杰斯强调,教学成败的关键在于师生之间情感和态度的交流,教师对学生的真诚、理解和尊重,对于教学的成败至关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真诚的态度倾听学生的意见,重视学生的情感需求和情感表达,维护学生的尊严。教师的作用不仅仅是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提供学习材料,作为“教学的促进者”,教师必须致力于创造良好的师生关系,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尊重学生的情感、意愿和个性,使学生在自由的氛围中,形成知识和技能的“自我实现”,从而达成教学目标[2]。通过对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解读,我们可以看到,人本主义为信息化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理念支撑。信息化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信息化是方法是手段,信息化教学的精神实质正是人本主义所追求的学生“天赋潜能”的开发,是知识和技能学习的自我实现。在信息化教学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化学习资源,引导学生掌握信息化学习方法,创造广泛而易于利用的学习条件,并且使自己成为学习的参与者,采用自由的方式与学生交流思想感情。同时,在信息化教学中,必须重视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这点至关重要。我们要警惕“泛信息化”,防止信息化带来的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的缺失。人本主义理论所倡导的真实、尊重和理解,对于师生之间情感和态度的重要性的肯定,为信息化教学提供了非常有益的警示和借鉴。
2建构主义——信息化教学的模式选择
建构主义的贡献在于对信息化教学提供了模式和方法的选择。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是由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J.Piaget)最早提出来的,前苏联教育心理学家维果斯基和美国教育家布鲁纳也对建构主义教育思想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对于理解学习内容和知识的意义起着关键作用。学习是个体主动建构的过程,这种建构一方面是对新信息的意义的建构,同时又包含着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整个学习过程可以分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4个基本阶段或4个基本要素,教师要利用这四个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最终使学生完成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实现教学目标[3]。
2.1创设情境建构主义认为,学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创设学习情境,不仅可以使学生把新知识技能与先前已有的知识技能建立联系,从而更有效地掌握新的知识技能,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因素,使原来枯燥、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因此,在信息技术环境中,利用多媒体和网络优势能创设丰富的、有意义的社会、文化和问题情境,唤醒已有的相关知识经验,能够有效激发学生进行意义建构[4]。
2.2协作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即对知识意义的建构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通过互动、协作,讨论等一系列活动,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知识和思维可以互相交流,使学习者在互动中完成知识的意义建构。
2.3会话协作学习过程也是会话过程,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必须通过会话商讨如何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计划;同时,通过“会话”使学习者之间达到思维成果的共享。
2.4意义建构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在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即特定的“情境”中,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对知识新的理解,达到知识的“顺应”和“同化”,这就是“意义建构”。教学即是围绕“意义建构”这个中心而展开,这也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为达到这一目标,建构主义还提供了多种教学方法,比如“认知学徒式教学”、“合作学习”、“支架式教学”、“抛锚式教学”等多种方法以帮助学生完成“创设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这一学习过程。
3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模式
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共分为7个步骤,具体教学设计内容见表1。结合这一教学设计模式,需要将3方面的内容融会贯通、渗透进教学设计环节,分别是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学任务分析、教学总结与评价。
3.1学习者特征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是对学生的认知程度、智力水平、学习风格、情感特征等方面的分析。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是教学的主导。研究表明:“不同认知风格对学生学习有不同的影响,适合认知风格的教学更易发挥学生的潜力,并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6]。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情感的维度对学习者特征进行研究,利用信息化手段有针对性的因材施教,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促进教与学的相互适应,实现信息化与学习者的有效整合。
3.2教学任务设计教学任务设计是指教师对学习者要完成的具体学习活动的内容、形式、过程、结果等方面的描述。教学任务可以是问题、案例、项目或分歧。教学任务设计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内容:(1)教学目标明确具体;(2)教学任务切实可行;(3)教学内容符合学习规律;(4)任务设计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可见,将教学任务进行有效整合是教学设计的核心和重点。
3.3教学总结与评价教学总结是师生在课后将学习效果进行评价的过程。教学评价是对教学活动和结果进行的价值判断。教学评价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小组评价。评价的过程结合教学目标,并辅以教学资料给出客观评价,旨在纠正或改进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帮助学生获得知识上的深层理解。在评价过程中既要注重学生的态度、情感、意志品质等非智力因素,又要注重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知识水平等智力因素,因此,教学总结与评价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3.4教学设计模式整体评价建构主义为信息化教学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模式和方法选择。“创设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已经成为信息化教学的一种典型模式。学习情境的创设是学生进行“意义建构”的前提。信息化教学过程首先就要利用信息化资源为学生创设有利于知识和技能学习的一个个“情境”。在此“情境”中,师生通过信息化手段进行协作与会话。当然,多种信息交流媒体的开发和应用也有力地促进了这一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得到教师的帮助与支持,而且学生之间也可以相互协作和支持。信息化的教学情境、信息化的协作与会话,必然推动学生的“意义建构”,达成信息化教学的最终目标。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