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暴力对社会的影响范文
时间:2024-01-05 17:42: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网络暴力对社会的影响,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2012年3月20日,舒淇在微博中表态支持甄子丹,随即引发支持赵文卓的网友炮轰,许多网友到舒淇的微博上留言,谩骂声不断,甚至有网友将她成名前所拍的古装艳照都翻了出来。不堪忍受的舒淇于3月26日凌晨一条一条地把1000多条微博全部删除,并取消了全部关注,关闭了微博。众多公众人物纷纷声援舒淇,引起一片混乱。力挺舒淇的香港演员杜汶泽随即宣布以后再也不上微博,著名导演王晶则效仿舒淇把微博全部删除。
这一系列事件让网络暴力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我们不禁要问,网络暴力何以再一次猛烈来袭?互联网如何实现理性回归?
何为网络暴力
在网上发表具有攻击性、煽动性和侮辱性的言论,造成当事人名誉受损,人们习惯称之为“网络暴力”。网络暴力在突破了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交往的道德底线的同时,往往也伴随着侵权行为。一些事件还未经证实,就有网民发表具有攻击性、侮辱性的言论,造成当事人名誉受损,心理承受重压:甚至一些网民还挖掘出当事人的个人隐私,侵犯其隐私权。网络暴力并不仅仅局限于语言暴力,网上频频出现的人肉搜索、“水军”围攻等事件,都可以归入网络暴力的范畴。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知道如何礼让,也知道不该随便问别人的工资,不问女士的年龄,这是礼貌所在。但是在网络空间中,还没有形成这样的网络文化。
网络暴力的形成,具有一定的盲从性。往往是一条信息发出以后,很多人就假定这条信息是真实的,于是进行转发、评论等。但很多事件都证明,初始的信息可能是不真实的,或者是存在误导的。信息的人,有一些出于善意,但没有核实信息的来源,也有一些在主观上确实具有一定的恶意。
此外,现实生活的紧张忙碌,让部分网友积蓄了较多的压力和负面情绪,为这些压力和情绪找一个发泄口,是网络暴力产生的—个重要因素。需要注意的是,你可以通过网络发言缓解现实压力和负面情绪,但是这种发言本身,不能骚扰、打扰别人,更不能侵犯别人的隐私和正当的权利。
环境影响态度
“网络暴力”这个概念并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随着网络的发展,由民间开始使用,后进入了学术界,成为一个值得讨论的社会现象。
为什么有些平常生活中循规蹈矩,甚至温文尔雅的人在网络上就会变成谣言的制造者和毫无理性的谩骂者呢?人不是天使,也不是野兽,人本身具有两面性,而且也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在一个道德水准普遍不高的社会中,当监督力量减弱的时候,即使具有较高的道德素养,某些人对自我的控制力有时候也会大大减弱,在网络这个空间进行交流的时候,就很容易超越日常人们交往的底线,出现一些道德方面的问题。
浮躁心态的反映
网络暴力是现实社会浮躁心态的反映。在当下社会转型期的大背景下,人们焦虑、浮躁的心态有所增加,在网络这个虚拟空间,由于缺乏监管和约束,人们的文明意识和自我控制的能力会降低,于是出现了在网上随意发泄,甚至对他人进行攻击、侵犯的行为。此外,网络的隐匿性,也使人们从众心态加强,容易让个人宣泄转变为群体表现形式。
“非理性网友+网络水军”造就暴力
在网络这个开放的、相对宽松的虚拟空间中,一些非理性网友习惯于把自己的压力与不满发泄到网络上,还有人则出于无聊,制造事端,于是网络暴力时有所见。这样的网络暴力不仅侮辱了当事人的人格,也损害了网络的公信力。
实际上,在此次事件中,大部分网民都对舒淇表示同情和理解,王晶、杜汶泽、冯小刚、姚晨、陈坤、曹方、宁财神等众多名人也都力挺舒淇。尽管如此,为什么多数响亮支持的声音却还是比不过只占少数的“网络暴力”呢?有专家分析说:“实质上,短期内有组织的网络暴力只有一部分来自非理性的网友,大部分还是来自行动有素的网络水军,他们往往知道攻击对象的痛处,攻其一点便达到目的。”
网络暴力上危害
网络暴力不是个人的问题,而是社会的问题。网络暴力看似针对个人,但观众是谁呢?观众是整个社会的人。这些人作为旁观者,他们在看热闹。经常处于这种状态下的人会失去道德感,失去对人的爱心,而且往往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这是网络暴力对社会的一个根本危害,而这个危害可能很多人意识不到,因为这个事情没有摊在自己头上,而一旦摊在自己头上,大家恐怕就会深刻认识到网络暴力的危害。
还有一些不那么明显的网络暴力事件,危害同样不容小觑。比如泄露他人隐私,表面上看无关痛痒,不过是说了几句话,但它造成的后果有时候是非常严重的,会给当事人带来很大的困扰。所以,网络暴力的危害不存在大小之分,彻底将其根除才是正道。
如何根除网络暴力
文明理性表达
网络是公共空间,好的网络环境需要大家共同营造,这需要网民们加强网络自觉、提高网络自律,重视网络隐私保护。网络的确给了每个人畅所欲言、充分交流的空间,但这并不意味着你可以肆无忌惮地使用网络暴力。现在反对网络暴力,并不是不让网民们在网上说话,而是要求网民们文明理性地表达,不要造谣、谩骂,更不要侵犯别人的正当权利。如今网络趋于透明化,每个人都犹如生活在显微镜下,一言一行随时可能曝光于网络之上,这更提醒网民们应对自己在虚拟世界的言行负责。
守卫道德底线
现在上网的网民中未成年人的比重是相当高的,而网上的暴力行为很可能诱发未成年人去模仿。随着他们的成长,这一代人如果习惯于在网上恶搞、谩骂、造谣、诋毁,甚至随意搜寻、曝光他人的隐私,那我们这个社会的道德水准就会大大降低。我们现在需要做的就是牢牢守卫道德底线。守卫道德底线最基本的就是要尊重别人的隐私和正当权利。你尊重别人,别人才有可能尊重你。
强化制度监管
篇2
很多人都不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去研究学术著作和比较有实体价值的文献,让论文在一定程度上变成了一种学术垃圾,这样的论文缺乏创意,是根本没有任何现实价值可言的,下面是学术参考网的小编整理的关于网络暴力论文参考文献,欢迎大家阅读借鉴。
网络暴力论文参考文献:
[1]刘辉,陈红莲.网络暴力产生的原因及对策[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3).
[2]刘伟锋,安晓静.网络暴力现象解读[J].民主与法制,2010,(1).
[3]陈秀丽.网络暴力现象内涵及原因分析[J].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5).
[4]孙召路.网络暴力与少年暴力:从涵化理论说起[J].青少年研究,2004,(2).
[5]杨奎臣.网络暴力亚文化对青少年侵犯行为的助长及对策[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2,(2).
网络暴力论文参考文献:
[1]中国大百科全书编委会(1992),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侯晓红(2005),从网络社会的去个性化现象看网络道德建设,哈尔滨学院学报第26卷第2期.
[3]王椿阳(2007),网络情境中去个性化现象浅析,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第19卷第1期.
[4]沈燕清(2007),论网络中去个性化的负面影响及防范,新西部第20期.
[5]郑艳(2009),心理学理论视角的网络去个性化现象分析,哈尔滨学院学报第30卷第2期.
[6]兰玉娟(2009),去个性化效应的社会认同模型,心理科学进展第17卷第2期.
[7]谭斌(2009),高校网络社团中的去个性化现象的研究与分析,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
[8]王兆芬(2011),去个性化在社交困难学生成长中的作用探索,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179期.
[9]姜方炳(2011),网络暴力的概念根源及其应对,浙江学刊2011年第6期.
[10]江根源(2012),青少年网络:一种网络社区与个体生活环境的互动建构行为,新媒体第111期.
[11]刘艳(2013),网络暴力问题的危害、成因及预防,浙江师范大学.
[12]陈代波(2013),关于网络暴力概念的辨析,湖北社会科学2013年第6期.
网络暴力论文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DB/OL].http://cnnic.net.cn/html/Dir/2010/07/15/5921.htm.
[2]张慧中.网络暴力第一案的思考[N].人民日报,2008-12-01.
[3]彭兰.如何认识网络舆论中的暴力现象[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08-25.
[4]周国平.“网络暴力”何时休[N].人民日报,2006-7-12.
[5]李亚诗.从“网络暴力”看我国隐私权的民法保护[J].中国商界,2009,(11).
[6]郑永晓,汤俏.“网络暴力”喧嚣背后的政治与文化——兼论近年来网络文化的监管与疏导[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
[7]思哲.“人肉搜索”并非全是“网络暴力”[N].中国文化报,2008-9-26.
[8]刘亚奇.“网络暴力”事件中传统媒体的角色[J].新闻窗,2010,(4).
[9]罗昕.网络舆论暴力的形成机制探究[J].当代传播.2008,(4).
[10]程少华,傅丁根,孝金波,游海滨网络监督:蓬勃中呼唤规范[N].人民日报,2009-2-3.
[11]何新华.网络暴力事件中的受众心理机制[J].新闻爱好者,2008,(10).
[12]王刚.从“铜须事件”看网络暴力的成因[J].传媒观察,2007,(1).
[13]易文.“网络暴力”的心理解析[N].南京日报,2008-6-23(Al0).
[14]戴玉磊.浅析网络语言暴力的心理机制[J]开封大学学报,2009,(3).
[15]霍晓丹网络暴力现象中的青年心理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8).
[16]徐源.网络舆论暴力的意识形态解析——由“人肉搜索”引发的些许思考[J].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3).
篇3
如今,网络已无孔不入地渗入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深刻影响并颠覆着惯常的思维模式。吸引人们眼球的重磅“新闻”层出不穷,一些新词汇也不断地被创造出来。从“艳照门”到“俯卧撑”、“躲猫猫”之类的词汇诞生,从邓玉娇、杨佳等人成名于网络,从“天价烟局长”周久耕被人肉到如今的“烟草局长”韩峰,还有近期火爆网络的“犀利哥”等等无数令人瞠目结舌的“新闻”实在让人应接不暇,以至于人们大呼“人肉搜索”时代来临。
一、何为“人肉搜索”
“人肉搜索”是“猫扑”首创的一种搜索方式,和搜索引擎技术不同的是,它更接近于“爱问”“知道”一类的提问回答网站。提问者提出问题,其他网民通过搜索对象之前上网所留下的痕迹,对其进行查询,或通过网络查找与知晓搜索对象的人,进而找到搜索对象。因此,其常用的手段包括:利用搜索引擎进行搜索;从被搜索的目标对象入手,查其本人及朋友的博客、论坛等寻找线索;利用一些常用及社区类网站搜寻目标对象可能留下的注册痕迹;通过被搜索目标的注册痕迹,查其IP号,锁定目标现实生活中的活动范围,进而确定其真实身份等。
二、“人肉搜索”现象产生的原因
“人肉搜索”作为一种网络集合行为,其产生和流行有着社会背景方面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环境条件和结构性压力。
网络的普及和网民数量的迅速增长,为“人肉搜索”提供了广阔的虚拟公共空间,这成为“人肉搜索”产生的环境条件。不仅如此,网络的高互动性和网民的匿名性使人们可以放下现实羁绊敢于言说,无须为自己的行为承担任何责任,风险趋于零。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变革和转型时期,由此所引起的结构性压力和变革,使既有的伦理道德难以适应现实生活的需要,规范引导作用减弱,信仰危机、伦理困惑,各种道德滑坡和社会失范现象不断出现。这些现象突破了社会公认的基本伦理道德底线,而现实社会中法治又往往失语或缺位,在这种情况下,网民自发地试图重构伦理道德秩序的“人肉搜索”现象出现了。
此外,在一个网络的时代,眼球经济成了主流,无论是网民、网站还是媒体本身都在事件中推波助澜,这也是“人肉搜索”现象出现的原因之一。
三、“人肉搜索”现象的积极价值
一是有利于个人情绪的平衡。封建臣民伦理强调的是民众的顺从,这一影响至今尚存。这使得人们在现实社会中压抑个性,情绪抑郁。网络虚拟社会给个体提供了一个相对自由表达的平台,人们可以以一个本真的自我在这个社会中存在,使现实社会积聚起来的不满得以释放,有利于个体身心的发展。
二是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人肉搜索”现象的出现,有利于网络社会的德治与现实社会法治的结合。通常情况下,来自社会的道德监督的声音通常比较微弱,道德一向都以自律来发挥作用,然而两种方式的效果都较差。有了“人肉搜索”就有了“道德法庭”,这样就能使德治和法治双管齐下,社会更稳定。
四、“人肉搜索”现象的消极影响
“人肉搜索”使用不当,容易引起网络暴力等消极影响。“人肉搜索”事件中,当被搜索对象的个人隐私被毫无保留地公布,他所面对的不仅仅是人们在网络上的口诛笔伐,甚至在现实生活中也遭受到人身攻击和伤害。对于被搜索对象的搜索一旦失去控制。“人肉搜索”超越了网络道德和网络文明所能承受的限度,就容易成为网民集体演绎网络暴力非常态行为的舞台,侵犯了个人隐私权等相关权益,阻碍了“人肉搜索”发挥网络舆论监督作用。
五、“人肉搜索”现象的规制
世界上没有不受限制的绝对自由,不断发展的网络作为新兴媒体也必须承担起应负的社会责任。尤其是一些商业性网站,更不能只享受网络自由的好处,而远离现实社会的道义和责任。当然,网络有其独特的属性,加强监管不应该扼杀网络开放互动的基本特点,理性负责的网络是我们希望达到的理想目标,需要逐步靠拢。网络是目前沟通民意的一个有效渠道,对它的监管应该是疏通而不是堵塞。
为了充分发挥“人肉搜索”网络互助工具和社会监督公器的积极作用,首先,“人肉搜索”应以尊重他人的隐私权为原则,不要使其成为“泄愤”的手段和渠道。其次,“人肉搜索”应以提高网民的媒介素养为前提,使其与我国媒介尤其是网络发展的速度相适应。第三,“人肉搜索”应以加强网站的监督管理为基础,无论网络信息的传播者还是接受者,都应强化“把关意识”,共同构建健康的网络环境。最后,“人肉搜索”应以维护社会的和谐发展为目标,使网络用户充分认识到网络是现代社会人们获取各种资讯的基础设施,维护网络的正常秩序符合大家的共同利益。
篇4
网络舆论监督与网络暴力之间的距离近在咫尺。如何找到一个平衡点,让网络有效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而不至于产生网络暴力呢?
首先,传统媒体必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网络媒体由于缺乏把关人,其公信力显然不能和传统媒体相提并论。作为党和人民喉舌的传统媒体如果在事件发生之后能迅速地利用自身的优势,调查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并及时准确地对该事件进行相关的追踪报道,就能确保网络媒体信息来源的可靠性,也能利用自己的公信力正确地引导舆论向有利于事情解决、有利于社会发展稳定的方向发展。
其次,必须加强相应的法律法规建设。
篇5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 暴力犯罪 原因 特点 措施
“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是指80年代后出生的,进入城市以谋生和发展为目标的农村外出务工青年。也是在计划生育下出生成长的第二代农民工。这批人目前在农民工外出打工1.5亿人里面占到60%,与上一代农民工相比,他们更加渴望融入城市,重视社会保障,维权意识更强。
一、新生代农民工暴力犯罪特点
新生代农民工暴力犯罪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犯罪年龄低龄化
新生代农民工犯罪案件的被告人年龄偏低。据统计,被告人中未成年的占10.2%,18至23岁的占54.8%,被告人多低于23岁,低龄化犯罪情况比较严重。
(二)是团伙犯罪倾向突出
在2009年苏州相城法院所审理的涉及新生农民工犯罪的261起案件中,两人或两人以上共同犯罪的就有159件,占新生代农民工犯罪案件总数的60.92%,表现出显著的共同犯罪特征。
(三)主要以侵财为目的
新生代农民工暴力犯罪案件主要包括盗窃、抢劫、、故意伤害等,其中侵财性案件所占比重最大。根据上海监狱中对新生代农民工犯罪情况的调查资料显示,以侵犯财产为目的的犯罪达到81.0%。
(四)犯罪时间地点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主要发生在街道里巷,出租屋,宾馆饭店和网吧,侵害对象主要是本地人和外来务工人员,多数为夜间作案。
二、新生代农民工暴力犯罪原因
新生代农民工暴力犯罪的不断增长,是多方面原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归纳起来,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
(一)主观原因
1、受教育程度低,法律意识淡薄。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虽然受教育程度有所提高,但在同龄人中,其整体文化水平仍然偏低,法律知识匮乏,加之年龄偏低,自控能力差,这就增加了暴力犯罪发生的几率。
2、缺乏归属感和责任感。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中长期处于边缘化状态,缺乏归属感。归属感的缺失使他们容易陷入放任自流的状态,同时就业机会的不均等容易使其对社会的仇视心理,缺乏社会责任感,无法以主人翁的身份融入到城市生活中去。
3、不良消费观的影响。与上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大都更加追求时尚和享乐,消费观念也更加开放,攀比心理严重。他们在接受城市消费观念和消费水平的同时,工资收入却没有随之增长。其过高的物质精神享受要求与其工作能力和耐受力不成正比。由此引发的心理失衡也是其暴力犯罪多以侵财为目的的重要原因。
4、易受不良风气的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多出生于80年代以后,尚属于青少年,其思想大多尚不够成熟理性,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和干扰。
(二)客观原因
1、经济方面,马克思曾经指出:私有财产造成了贫困,而贫困的结果就是要产生犯罪。通过调查发现,贫困是新生代农民工犯罪最主要的内在动因。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中就业机会少,竞争力不足,常常面临着收入低,工作环境差,失业等问题。他们长期无法摆脱贫困状态,不能同其他人一样分享现代文明的成果,甚至被排斥在现代化进程之外,将会产生与社会的对立情绪,其不满、怨恨、躁动的心理积累的结果,可能会形成所谓的“绝望群体”。遇到适当的机会,久积不满的情绪必然予以释放,这是个体实施极端暴力犯罪的重要原因。
2、社会方面,教育与法制是影响新生代农民工暴力犯罪的重要因素。首先,在教育方面,据调查显示,新生代农民工有相当一部分人曾经是留守儿童,以父母为主的家庭教育的缺失和学校教育的偏差直接影响了这部分人的成长和发展。尤其是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直接导致了新生代农民工在年幼时期就产生暴力倾向。其次,在法制方面,公安司法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存在疏漏,各个机关相互推卸责任,尤其是不能认真对待农民工的利益诉求,使其无法通过正常的法律途径解决问题,因而只能通过私力,采取暴力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
3、文化方面,农民工与城市中的大部分人处于不同的社会阶层,其社会政治、经济地位不同,占有社会财富的多寡和享受的福利不同,从而形成了不同的群体文化。当不同的群体文化发生冲突时,就会导致犯罪行为的发生。新生代农民工更多的受到网络文化、暴力文化等的影响。尤其是网络游戏使尚处于青少年时期的新生代农民工人格心理发生异化,导致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模糊难辨,游戏中的暴力内容直接引发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暴力犯罪。
三、预防和减少新生代农民工暴力犯罪的措施
(一)完善教育机制
完善城市教育体系中对非居民的就学机制,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就学机会,改善其教育环境,要将农民工子女纳入到当地义务教育体系,使其与城市中的孩子平等的享受优质教育。同时,政府应给予农民工子女相应的生活补贴,以减轻其家庭教育负担,减少农民工子女因经济困难而辍学的情况。政府劳动管理部门可以通过利用其下属的职业技术学校,对有继续接受教育或者劳动技能低下的农民工进行免费培训,提升其劳动技能。总体上,要注重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层面的建设,通过开展讲座、开设面向农民工的远程教育网站和发放学习手册等方式,提高其文化素质和法律意识,引导其通过协商或者正确运用法律手段解决所面临的问题,自觉抵制暴力亚文化对自身的影响。
(二)建立和完善相关保障制度
首先要改革流动人口管理体制,创新管理模式,改革户口管理制度,并以立法的形式加以确认,消除各种政策性歧视,增强新生代农民工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提高其社会责任感。
其次政府部门要逐步建立起完善的针对农民工的劳动保障体系,建立进城务工人员的最低工资制度,同时从医疗、教育、住房、养老等各个方面完善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逐步消除农民工现实存在的生存危机,以长效机制保障新生代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而不是让农民工去适应社会发展的滞后机制,使农民工真正融入到城市生活中去。
(三)公安机关加强监管
公安机关在加强网络监管的同时,更要加强对网吧,KTV,酒吧等娱乐场所以及城市郊区等偏僻地区的管控,尤其要加强对学校附近和新生代农民工集中居住工作的地区的娱乐场所的监管力度,定期对这些场所进行检查,消除滋生暴力犯罪的温床,营造和谐氛围,从源头上减少不良文化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影响。
(四)实行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
首先,对犯罪手段残忍、社会影响恶劣或是惯犯、累犯的,要坚决予以严厉打击,以维护刑罚的威慑力,教育和警告社会上的不安分子,维护社会的长治久安。
其次,对犯罪情节较轻的初犯、偶犯、过失犯、未成年犯等,根据其悔罪表现和再犯可能性,具备社区矫正条件的,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尽量适用管制、缓刑、单处罚金或免予刑事处罚,消除他们因一时犯罪而给家庭造成的不良影响,减少他们落下的不良印记,降低他们的再犯罪率。
再次,对在监的新生代农民工罪犯应贯彻教育挽救为主、惩处为辅的原则,充分运用社会帮教力量,鼓励他们积极接受改造。
(五)发挥大众传媒和社区的作用
社会排斥是新生代农民工最直接最敏感的社会体验,也是催生暴力犯罪的重要因素。因此,首先,需要利用媒体的传播平台,培养社会民众平等的社会权利观念和文化氛围,对社会进行积极正面的舆论引导,去除社会性排斥,同时帮助新生代农民工培养适应城市文明所需要的现代思维,为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提供和谐的社会容纳文化氛围。其次,发挥社区的作用,积极组织各种活动,增强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参与积极性,使他们接受开放、文明的城市生活方式,走出仅以地缘或者血缘为纽带的社交方式,避免因交际圈过于狭窄而受到不良文化,尤其是犯罪亚文化的影响,使新生代农民工从心理上增强对城市的归属感。
(六)加强农民工自身心理和文化建设。
通过设立心理咨询点和建立针对农民工的心理咨询网站等方式,帮助新生代农民工加强自身心理建设,培养其竞争意识和抗压能力,使新生代农民工在社会和工作压力面前保持健康心理,学会正确对待挫折。引导其建立与城市文化相协调的价值理念,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学会适应城市文明,避免因文化冲突而导致的暴力犯罪。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80后;婚姻冲突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4)01-021-02
一、“80后”群体概念
在《关于“80后”的研究文献综述》中,对于“80后”这个词的产生发展有比较详尽的论述,文中提到“80后”这个词最早出现在2001年的网络论坛中,指的是一批活跃于网络论坛的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诗人;后来,“80后”的内容发生了变化,从年轻到《时代》周刊亚洲版把这群“另类”青年和美国60年代“垮掉的一代”相提并论,“80后”开始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而现在,“80后”从单单指称1980-1989年出生的写作者,到被用来指称整个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青年群体。研究不再局限于对“80后”文化现象的分析,而是转向了对“80后”青年本身的研究,社会学、管理学等开始跟进并壮大。
由于当前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市场经济快速发展,文化价值观多元化,带来了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变化,使得“80后”自身的价值观也不断变化,对婚姻质量的要求比以往更高,不再是凑合着过日子,更注重情感的交流。“80后”的婚姻带有和传统婚姻很不相同的特点,感情上不稳定,周期变化快,经济观上差异大,更有的父母介入,这些使得“80后”婚姻冲突更加明显。
二、“80后”群体婚姻冲突具体表现
通过调查访谈,“80后”群体的婚姻冲突体现在很多方面,总结下来包括家庭经济观、夫妻忠诚度、家务劳动分配、生育抚养观、休闲娱乐生活方式等领域,这些领域既包含夫妻双方之间,也包含代际之间,最终都会对家庭中的人际关系产生很大影响。
(一)家庭经济中的冲突
1.“啃老”族现象
“80后”是独生子女的第一代,从小对父母有强烈的依赖,尤其在经济方面,在现代社会买车买房的压力下更是加重了他们对父母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多的“80后”认同“啃老”这一现象。汪清在《“80后”青年婚姻家庭观的伦理思考》中提到,啃老族又称尼特族,尼特族是NEET(Not currently engaged in Employment,Education or Training)在台湾的译音,是指一些不升学、不就业、不进修或参加就业辅导,终日无所事事的族群。“啃老”这一现象对于家庭的稳定发展是一种挑战,同时也不利于社会进步发展,如果支撑社会发展的一代人选择啃老,那么社会会停滞不前,难以发展下去,难以应对激烈的国际竞争与挑战。
2.“裸婚”带来经济问题
近些年来,随着“80后”思想观念的开放,生活压力的增大,结婚越来越不受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裸婚”现象逐渐增多。“裸婚”,是指不买房、不买车、不办婚礼甚至没有婚戒而直接领证结婚的一种简朴结婚方式。
“裸婚”的出现主要是由于经济压力和思想观念。一部分人是为经济所迫不得不裸,对他们来说“裸婚”是无奈的;另一部分人是思想独特自由开放,觉得婚礼钻戒这些形式主义没有必要,追求“裸婚”的时尚潮流。“裸婚”如果处理不好,会有很严重的婚姻问题,住房的不稳定、开销的增长等等。如果没有坚定地信心、不懈的拼搏,“裸婚”之后会很难走下去。
3.经济观、消费观差异
人们对金钱有不同的理解。有些人并不看重,淡薄名利;而有些人却视之为宝。在婚姻家庭中,若一方看重,而另一方却无法满足其要求,就会产生冲突。不同的人在生活环境和价值观念的影响下有不同的消费观。这些消费观包括节俭型的、奢侈型的、适度型的。在婚姻家庭中,夫妻之间、代际之间会有不同的消费观。“80后”个性鲜明,有明确的经济观消费观,若不能很好处理这类问题,婚姻更容易产生危机。
(二)夫妻感情中的冲突
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人们交往日益密切,思想观念越来越开放。恋爱不仅可以发生在现实生活里,更可以发生在网络世界里;爱情不仅仅局限于发生在异性之间,同性之间也会产生。但这些现象影响了正常的夫妻感情,对于夫妻忠诚度产生巨大挑战。
1.网恋
现代科技的发展,互联网的产生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陌生的人通过神奇的网络而变得没有距离感。在网络世界中,那种虚拟感让人摘下面具卸下重压,释放自己的真心情。基于上述原因,“网恋”产生地越来越频繁,刮起一股时尚风。
基于虚拟网络建立起来的感情往往基础比较薄弱,易破碎。如果放弃了现实生活,一味沉浸在虚拟世界里,会造成危害。如果是已婚人士,应杜绝网络上的虚拟爱恋,以免影响正常的夫妻生活。
2.婚外情
唐凯麟在《家庭伦理三题散论》中指出,婚外恋是指已婚者同非配偶的异性之间形成的情感关系。“小三”、“”这些名词在近几年被越来越多的提及。婚外恋产生一方面由于性需要,即生理导致的出轨;另一方面由于感情需要,即心理导致的出轨,由于精神上的空虚、失落或者感情缺失。
婚外情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婚外情会危害正常的婚姻家庭生活,对社会也会造成一定的危害,影响社会的稳定,破坏中国“一夫一妻制”的家庭模式。
(三)家务劳动分配冲突
“80后”家庭中的女性在教育、收入、职业等方面与以往家庭中女性相比变化很大。大多“80后”女性接受过高等教育,教育程度高,工作上也有自己的事业追求,个人的收入高,这些都极大地冲击了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生活方式,导致女性社会地位的根本改变。在家务劳动分配中,如果双方意见不一致,不沟通好,很容易产生矛盾。
(四)生育观、抚养观冲突
在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下,大部分“80后”持生育一个孩子的观点,不再有重男轻女的思想;也有部分人追求个人自由和生活质量而选择不生育,这可能有违传统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思想观念,但现在却为“80后”群体所接受。
在抚养子女方面,“80后”群体更加注重对下一代的培养,不仅仅学习书本知识,还在于才艺、技能、素养等的培养,抚养方式也更为科学,民主的观念深入家庭。孩子是婚姻家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孩子寄予一定期望有助于孩子的发展,期望过高则会产生负面影响。
“80后”在生育观、抚养观方面与上一代人存在差异,这些差异的大小或多或少影响着“80后”的婚姻家庭生活,尤其是在大家庭中。
(五)生活休闲方式冲突
随着社会发展进步,“80后”在上班之余,闲暇时间的休闲娱乐方式也丰富多彩。休闲娱乐方式的增多,使越来越多的人享受自己的世界而忽视了婚姻家庭生活。无数男性沉浸在网络游戏的快乐中,魔兽世界,诛仙等带给他们充满刺激的体验,以至于下班后的他们就在电脑前厮杀。
当两个“80后”重新组建家庭,每个人有不同的爱好,如果都按着自己的生活方式生活,就会产生不协调。当这些不适应不协调越来越恶化,从小吵小闹变成拳脚相加,有一些极端的人就会做出极端的事。家庭暴力在现在的社会中极其普遍。家庭暴力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包括肉体、精神和性方面的暴力。家庭暴力不仅直接对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和伤害,而且还会破坏家庭的稳定和团结,甚至影响社会的安定和发展。
三、“80后”群体婚姻冲突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环境的影响
1.市场经济促进婚姻环境自由
市场经济平等竞争的特点,使个体更注重自由和独立性,经济依赖性变弱,尤其是妇女地位明显提高,平等参与市场竞争,拥有自己的工作、事业,经济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重提高,对男性的依赖大大减弱,甚至不少女性有“女权主义”的呼声。主体地位上的增强使夫妻双方在婚姻决策中更加注重婚姻质量。
2.网络技术发展使婚姻观念更开放
互联网的产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改变。信息更丰富、交流更方便。一方面,在网络这个自由的平台,人们可以平等表达自己的观点想法,也能宣泄在现实生活中不能轻易宣泄的情感。另一方面,网络是把双刃剑。信息量的增大、沟通交流更方便,“网恋”、“网婚”在“80后”群体中越来越常见,婚姻家庭的生活受到网络上隐形第三者的破坏。也有部分“80后”沉迷于网络游戏网络世界,不务正业,与配偶产生矛盾冲突,影响婚姻家庭生活质量。
(二)思想观念的变迁
1.民主法治发展,文化观念改变
随着民主政治的推行,个体的民主意识也不断得到加强。“80后”青年树立起的平等观念,如“AA制”和婚前财产公证等现象都体现了这一点。
在社会主义国家里,社会对家庭的决定和制约作用,不仅通过社会生产方式和经济制度,还通过社会政治法律制度、思想和道德等因素同时对家庭发生作用。如新婚姻法明确规定的“一夫一妻”、“禁止重婚”、“男女平等”和“禁止家庭暴力”等内容,都是爱情的忠实性、专一性排他性以及婚姻家庭关系的平等性等道德原则在法律上的体现。
文化观念转变。“80后”青年长期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在新时期下,他们对外域文化更感兴趣,更乐于接受新的社会文化观念,并且注重新知识、新信息和新经验的吸收、转化和运用,注重提高家庭成员的科学技术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这对我国“80后”青年的婚姻家庭观念的变化有积极地影响。
2.“80后”群体自身价值观
独立平等要求强烈。随着个性解放和自我独立意识的增强,大多数“80后”青年认为自主婚姻是婚姻质量的必要前提。“80后”青年择偶的自我选择机会和自由不断递增,要求独立地决定自己的婚姻。
角色期望与婚姻冲突。婚姻关系不仅仅受到丈夫对妻子的角色期望以及行为的影响,同样也受到妻子对丈夫的角色期望和行为影响。独生子女家庭的溺爱,女性对自己的另一半期望要求过高,但事实是男性也同样渴望着妻子如母亲般的爱,在这样的理想与现实差距下,冲突也很容易产生。
“80后”的女性群体在“男女平等”国策的影响下参加社会工作,有独立的经济收入,提高了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不再是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了,夫妻双方重新定义“妻子”和“丈夫”的角色。由于双方对家庭分工理解不同,导致双方对角色的期望和评价不同,引起婚姻权力关系冲突。
篇7
为贯彻落实在全国宣传思想上的工作会议的重要讲话精神,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充分发挥网络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积极作用,全国百家网络实施的“绿色网络,助飞梦想”网络关爱青年行动于9月16号正式启动,让绿色网络成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乐园。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只有好好地利用它,才能得到真正的收获,而如果只是一味地沉迷,难以抵挡网络的诱惑,就会给身心带来巨大的伤害。在现代的社会中,网络已经成为青少年获取信息、在线交流等的娱乐平台,它不仅有着无与伦比的知识宝库,也有着许多令青少年落入无法自拔的深深陷阱。网络使青少年的观念得到更新,如学习观念、效率观念、全球意识等。它使青少年不断接触新事物、新技术,接受新观念的挑战。对于青少年来说,网络是不可回避的,无论你喜不喜欢,它都要注定成为他们生活不可或缺的内容,不让他们上网,反而对其成长不利。那么青少年上网到底有什么益处和弊端呢?
网络的益处:
1、开阔视野
网络是一个信息极其丰富的百科全书式的世界。信息量大、交流速度快、自由度强,实现了全球信息共享。青少年在网上可以随意获得自己的需求,在网上浏览、认识世界,了解世界最新的新闻信息,科技动态,极大地开阔了他们的视野,给学习、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和乐趣。
2、加强对外交流
网络创造了一个虚拟的新世界。每个人可以超越空间的制约,十分方便地与相识或不相识的人进行联系和交流,讨论共同感兴趣的话题。由于网络交流的“虚拟”性,避免了人们直接交流时的摩擦与伤害,从而为人们情感需求的满足和信息获取提供了崭新的交流空间。其次,网络可以跨越时空、职业、性别和年龄的限制,并且节省了大量选择时间。
3、促进青少年个性化发展
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人的发展也应该是丰富多彩的。网络提供了这个无限多样的发展机会环境。青少年可以在网上找到自己发展方向,也可以得到发展的资源和动力。利用网络就可以学习、研究乃至创新。网上可供学习的知识浩如浩瀚大海,这给他们提供了更多展现自己的机会,收获到更多属于自己的精神财富
网络的弊处:
1、黑色信息的漫布:在网络上有许多品性不良的人,他们在网络上肆无忌惮地散布谣言与不利于青少年成长的信息。例如危害他人声誉的诽谤、侮辱性语言、出售假药、、窃取他人隐私信息等等。这些不法分子只会带来青少年内心的黑暗与纠结,社会的混乱。
2、网上暴力文化:网络上的人群与娱乐工具,据统计有70%都带有暴力以及攻击性语言、精神上的感受。由于青少年受骗经历太少、自我控制力的薄弱、是非观念不清,因而容易受到这些暴力文化的感染和自我意识的误导,受到一点生活中的挫折、失意而导致各种暴力行为和犯罪。例如:2006年2月,湖北一名16岁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竟半夜持刀砍伤母亲,抢走8000元钱。
3、网络对青少年思想品德素质的消极影响:网上信息泛滥可能造成青少年思想的倾斜,影响青少年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互联网上信息接受和传播的隐蔽性,有可能引起青少年道德意识弱化、社会责任感下降;网络交流的隐藏性、无约束性,极容易使青少年做出一些违反常规的事情,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网络的弊处和益处还有很多,造成的影响引人深思。
然而对于网络,正确的态度与责任心却可以减少网络带来的消极影响:
1、政府应加强对网络的监管与保护措施,尽可能减少网络的弊处。对于散播不良信息、散布不适合青少年的游戏、利用网络获取“黑色”利益的不法分子给予最严厉的处罚。打击各种各样的钓鱼网站,增加更多有利于青少年正确使用网络的书刊、网页、影片,将青少年浪费在网络上的时间减少,有限制性的网游。
2、在上网的同时,青少年也应该有属于自己的意识。克制自己的好奇心,不去探究与自己无关的不良信息。有自控性,能有计划的安排自己上网的时间。能自主在网上寻找科普、学习知识,只有在闲暇时才安排一点时间娱乐,放松心情。
3、家长对于儿女的检查。在子女上网浏览网页时,多阅读他们所在浏览的信息;看到子女和陌生人交谈,应加强警惕性,谨防个人信息的泄露和财产的损失。能教导子女学习有趣、有益、有用的知识,引导他们正确的上网方式。
篇8
关键词:大学生犯罪;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2-0214-02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既是青年中有较多机会接受现代科学技术教育的一部分人,是“科教兴国”战略的受益者;又是 “科教兴国” 战略的实践者和完成者,承担着振兴祖国科技事业、迎接新技术革命挑战的重担,从而成为祖国振兴的中坚力量。正因为如此,他们承载了更多的关注与期待。然而,近几年来大学生的违法犯罪事件让人记忆犹新:长沙医学院女大学生李爱娟62刀砍向同室好友致其6级残疾、陕西某高校女大学生因无钱购买手机而绑架四岁男孩勒索赎金、苏州科技大学学生何饶炜多次盗窃学校电脑主板和网卡、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博士生黄小庭多次参与制毒……一系列的犯罪行为,撞击着人们的神经、震颤着人们的心理、引发着人们的思考。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大学生违法犯罪案件如此地快速上升?又是什么让他们这些“天之骄子”变得如此残忍?
一、大学生犯罪的基本情况
(一)侵财犯罪案件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深刻地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加之贫富差距加大、地区间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大学生就业压力大、就业后收入少;低收入以及高房价等问题,都对大学生思想、心理、行为产生了许多不利的影响。特别是社会上盛行的“有钱就有一切”、“拜金主义”、 “享乐主义”使得社会涉世不深、判断力较弱的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出现偏差,追求享受奢侈生活,进而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获取金钱。据《中国教育报》 2004年11月12日消息, 大学生犯罪案件中其中盗窃犯罪约占总数的50%。来自陕西渭南、宝鸡两市高校大学生因违法犯罪受到行政拘留。以上处理的案件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所犯罪刑中盗窃类犯罪所占的比重约在45% - 55% 之间, 且逐年上升。
(二)暴力犯罪案件性质恶劣,社会反响强烈
暴力犯罪以往在大学生犯罪中所占比例不是很大,但近些年来呈迅速增长趋势。如今在大学生的违法犯罪案件中暴力犯罪案件所占比重较大,据调查该类案件约占大学生违法犯罪案件的30%左右。大学生暴力犯罪屡见不鲜,后果非伤即残,甚至出现一些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恶性案件。
(三)涉性犯罪问题比较突出
大学生涉性犯罪是当代大学生犯罪中的一个突出问题,虽被高度重视,但犯罪率仍呈上升趋势。而且涉性犯罪手段日趋恶劣,大学生涉性犯罪多使用暴力、胁迫等极端的手段, 同时还采取诱骗、药物麻醉等方式妇女, 奸劝女, 强迫妇女, 性骚扰, 侮辱调戏妇女,甚至杀害被害人。
(四)智能化犯罪逐渐增多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高科技智能化犯罪是当前大学生犯罪呈现出的一个新特点,表现为大学生在犯罪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科技优势和智能优势,如云南大学马加爵杀人前先在网上查阅了许多资料, 确定作案时使用的工具以及如何出逃,这个计划相当周密。
另外, 以计算机网络为载体的大学生犯罪案件日益增多, 且由单纯的制造病毒对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危害逐渐向其他犯罪对象及领域蔓延。网络犯罪已经涉及网络盗窃、网络虚假信息、网络、网络诽谤、网络恐吓、网络赌博、网络诈骗等领域。
二、原因分析
(一)家庭影响
俗语说:近墨者黑,近朱者赤。可见社会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很重要,而家庭这个小环境是一个人社会化的开始,或者说是人生的第一环境。从子女出生的那一刻起,他们就注定要对家庭产生强烈的依赖性,而家庭的自身状态、父母自身素质以及对子女的教育方式等家庭因素也自然而然地影响着子女的成长、成才。
1.残缺家庭。在单亲家庭和离异家庭中,由于父母一方死亡或者离婚导致子女的监护、教育责任落在父母亲中的一方身上。各种因素导致父母亲一方精力有限难以教育引导子女,而且单亲和离异家庭中的父母一方陷入个人痛苦和不幸之中往往对忽略对子女的关爱、照顾,从而在子女的心灵中孕育了潜在的心理危机。在这样一个缺乏温暖气氛和父母亲情呵护的家庭里,子女们往往呈现性格扭曲、感情片面发展的状况,再加上外部的不良诱惑和自身认知能力、自制能力不强, 极易走上犯罪道路。
2.教育方法不当。父母过度地溺爱子女,对子女有求必应,对子女的错误过度迁就和忍让,这些造就子女的自私、冷漠、感情的脆弱,一旦有外界刺激时, 就容易导致违法犯罪的发生。而某些家庭对子女任意打骂忽略子女的人格尊严和心理需求,这种教育方式大大地削弱了子女与家庭的感情,加深了子女与父母的隔阂。从而使这些家庭的子女具有更多的攻击性和叛逆性,也极其容易走上犯罪道路。
由此可见,一个充满温馨、民主氛围且和睦的家庭环境会对子女产生积极的影响,使其更加对家庭产生依恋之情;而问题家庭则会对子女产生消极的影响,使他们在进行某种行为很少考虑家庭成员的感受,凭自己的感情用事,极易导致犯罪行为的发生。
篇9
【关键词】大众传媒;互联网;儿童影响
21世纪由于全球经济的快速增长和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大众传媒日益发达并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并且越来越多地影响着受众对大众传媒的依赖,人们已生活在一个媒体无处不在和“高度依赖”媒体的社会。
大众传媒的日益发展壮大,对儿童产生的影响已经越来越凸显,这已成为社会各界学者及家长老师的共识。中国进入市场经济以后,我国的儿童频道、儿童报刊等都获得快速发展,电视等大众传媒对儿童心理行为、生活方式都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大众传媒丰富儿童的发展环境
广大儿童由于日常接触面过窄,时常出入的就是家庭和学校,在家人、老师的看护下,直接经验太少,对世界又充满着好奇心,这时他们就会利用大众传播媒介认识和解释社会现实,逐步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由于儿童思想的天真,他们对传媒提供的东西常持肯定态度,这样,他们就在不知不觉、潜移默化中形成或改变着自己的是非判断能力。
大众传媒是一个知识的海洋,充斥着各方面的求解与探索,它既可以锻炼儿童运用科技的能力,偶尔的娱乐游戏消遣也能提高儿童的逻辑思维能力,又可以为他们的学习提供大量的资料,对他们感兴趣的内容提供更多详细信息,开阔他们的视野;但也有一些虚假信息的存在,会影响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同时,传播媒介提供的信息不需要运用多少大脑就能接受,这也会影响到儿童思维能力的开发。
上世纪90年代后,电视作为新兴的传播媒介,人们对它的依赖性在逐年增加,这就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儿童的社会化。小学生多会关注儿童频道,中学生随着心智的渐渐成熟,接受媒介信息的范围也相对大些。
在电视还没成为主流媒介时,儿童接收信息和学习实践都是通过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来实现的,更多的是在学校里接受老师知识的传授。而在现代社会,儿童接受大众媒介的年龄段在逐渐趋于小龄化,当家人使用大众媒介时孩子们或多或少就开始接触并学习使用了。作业完成后,课余时光大多数孩子还是会选择观看电视的。
电视中的多数内容是超出儿童所应接触的知识范围的。例如百科知识、名人逸事、社会要闻、经济娱乐事件等都可以开阔儿童的视野、增强他们的文化素养与内涵、拓宽他们的所见所闻。但是他们在不知不觉中也会吸收到很多不符合自身年龄段的事物,如反叛的、情爱的…儿童还不能区分媒体与现实生活的差距,他们比成人更多地相信并接受媒体传播的知识与信息,而在大众传媒中,不少内容是不符合现实生活或不适合儿童的。
历史上每一个传媒的出现和普及都推动了文化的传承和信息的传播,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尤其是互联网。互联网信息传播的发展造就着一个全新的网络受众群。其中儿童也是受众群的一部分。可是网络媒体上存在着大量的冗余信息,这就很容易成为儿童认识领域的障碍。同时黄色信息也充斥着互联网,这很容易影响儿童的心理生理健康,新的社会问题也就会在此基础上滋生。
大众传媒对儿童正负方面的影响
当今社会,儿童身心发展主要是通过受教育来实现的,那么学校就承担着儿童教育的重大责任。可是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大众传媒在日益充斥着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从积极方面来说可以促进儿童的发展,启发孩子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主动自觉地学习。电视、网络正是一种以生动的画面,辅以语言、音乐的视听媒体。其画面、动作与声音同时刺激孩子的感官而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开阔了儿童的视野,丰富了知识、经验,提高了他们形象思维的能力,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儿童思考,激发了孩子的想象力。所以,家长应该充分利用它,引导和帮助孩子懂事明理,增长知识,开阔视野。
大众传媒对儿童的消极影响也是同时存在的,如果这种影响长期存在,很可能会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
大众传媒中的暴力,并非是杀人、放火、流血等,任何有明显而具体的语言或行为的使人屈服,无论是否有伤亡的情景均属暴力。口语暴力、武器暴力、物品暴力均为暴力的展示方式。传媒中渲染的暴力或“软暴力”容易给儿童形成先入为主的定性的观念,以为现实世界就是这样。另外儿童还有极强的模仿能力,容易模仿暴力节目中的情节、手段,因此产生的影响更甚。
根据上述所讲的大众传媒对儿童产生的正面或负面的影响,我们要不断整合多种新媒体资源服务于教育现代化,来指导儿童对大众传媒的选择。
首先,在家庭中应当注重大众传媒的使用。在与孩子共同享用大众传媒时,应选取利于孩子成长的内容进行观看,如科普知识、竞技赛场、新近新闻事件的发生、艺术作品的欣赏等。
其次,加强对儿童的教育关爱。儿童过分依赖某些媒体可能会引起生理或心理上的不健康状况。如果儿童过分依赖媒介,对问题的思考就会产生懒惰情绪,对网络资料的查询就相应会产生过多的依赖性。这样既耽误了儿童吸收课本知识的时间,又减弱了大脑的思维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再次,指导孩子对传媒传播信息的鉴别和选择。指导孩子应选取知名网站去找寻新闻、资料。在阅读刊物、观看电视时应选取那些能够拓宽自己知识面的东西去看,而不是一些花边新闻,这些内容不仅耽误时间,而且对他们的成长起不到好的作用,切记一定要正确对待媒介所传递的文化信息。
最后,家长对儿童给予恰当的管束,帮助儿童合理利用自己的课外时间。家长可以在孩子的课余时间安排些提高艺术修养的培训班,一方面充实了休闲时间,另一方面也加强了对孩子的艺术教育。很多家长由于对孩子存有溺爱心理,并没有过多约束孩子们接触大众传媒的时间,长此以往很容易造成儿童不良的生活状态。因此家长应严格控制他们在家看电视或上网的时间,并对他们接触的媒介进行正确的引导。如果孩子能学会适度控制上网的时间可能也就没有沉迷的问题了。所以时间的控制非常重要,网并非不可上,电视并非不可看,孩子和大人一样,同样有娱乐和休闲的需求,同样有享受现代化娱乐工具的权利,关键是父母要引导孩子知道如何自控。这点要以家庭为基础实施保护。
学校引导儿童正确对待网络等大众传媒
学校应该引导儿童正确对待网络等大众传媒。学校可适时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积极引导学生正确利用网络,以减少和预防儿童不良行为的出现。
首先,应针对儿童的兴趣爱好指定可实施不同体例、不同方法的教材,因材施教。与此同时,一定要以现实生活实践经验为基础,不能脱离实际进行说教。儿童进入学校后,对于教师传授的知识是非常信任的,老师的职责就是传道授业解惑,所以一定要对儿童不明白的问题进行耐心说教,要让孩子们知道哪些是正确的价值观、哪些应当摒弃、哪些应当记忆。所谓伦理道德就是要遵循和谐的人际交往关系,正确的为人处世原则,正确的价值观念,高尚的人生情感和敏锐的思维及处世能力等,这些都是需要孩子们亲身经历的,而不能一味地通过大众传媒对自己进行灌输,这样只能滋长自己的懒惰行为和不良意识。
其次,对于现在网络媒体的覆盖情况,学校应该积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和使用网络。在学校安排的计算机课上,老师一定要起到关键性的指导作用。现在社会由于网络信息冗杂现象严重,黄色信息也在侵蚀着网络,儿童对这些新奇的尚未接触的事物是带有很强好奇心的,所以一定要帮助儿童树立科学的大众传播理念,坚决杜绝网络不良信息侵蚀儿童的意志。
总之,大众传媒虽然存在着劣势,但是对人们产生的积极影响还是占主流地位的。它给人们的生活注入了新的活力,对儿童的成长也起到了开阔视野、丰富童年想象力的举足轻重的作用。只要我们能够正确使用大众媒介,正确引导儿童对它的接触,就一定可以发挥其优势,使儿童能够健康成长。而大众传媒本身也要拥有社会责任感,以社会道德与社会责任来约束自己的传播行为,从而走上更加积极健康的信息传播轨道。
参考文献:
[1]周庆山.传播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王彬.大众文化对青少年一代的影响[J].青年研究,2001(1).
[3]李季湄.幼儿教育学基础[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徐耀魁.大众传播新论[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5(3).
篇10
自1978年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来,我国就进入了由计划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期。在这个集中精力搞建设的过程中,党和政府也在高度重视青少年的发展。通过制定相关政策、采取立法手段、设立专门的青少年组织和加强青少年儿童基础服务设施建设等措施的推行,我国取得了在世纪之交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男女受教育差距在逐步缩小,高等教育大众化基本得以实现等成就。但就我国目前青少年发展的总体情况来看,现实与理想目标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我们必须正视这个现实问题,不断改善,这是在青少年发展问题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一、社会转型期青少年发展存在的问题
社会转型在经济、政治、文化转型的同时还表现为人们在心理行为、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变化,由此,青少年发展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总的来说,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青少年发展权不平等问题
根据《宪法》、《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法律规定,青少年发展权的主要内容包括受教育权、生存权、受保护权、参与权,但在现实中,青少年的平等发展权得不到很好的保护,由于地区不平衡、城乡差别、家庭经济差别等原因产生的青少年受教育权、生存权不平等问题较为突出。另外,青少年发展权不平等还表现为青少年殊群体保护不力问题。青少年中的特殊群体即孤残青少年、不在学、无职业青少年及女童等遭受不公正待遇以及女青年遭遇就业歧视等问题,也应引起重视。
(二)青少年人身伤害问题
近些年来,青少年儿童所受到的校园人身伤害和家庭暴力伤害有增加的趋势,如何保护青少年儿童的人身权利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三)网络伤害问题
网络带给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负面影响,一是网络成瘾,青少年接触不良信息增多而增加其心理人格受到伤害的机会,并可能由此而引发校园暴力、违法犯罪等不良行为;二是使用电脑时间过长可能会给青少年身体造成伤害,如近视、肌肉劳损、脊椎病等。
(四)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
近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人数逐年增多,呈现低龄化、智能化、恶性化特征,且“好学生”犯罪现象增多,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形势较为严峻。
(五)青少年权利救济缺失问题
现实中各种侵害青少年权利的行为没有受到有效干预,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这也是一个需要立法加以改善的问题。
二、青少年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环境对青少年发展的影响
转型时期开放的社会环境广泛、深刻地影响着青少年的发展成长,既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而每一方面又有其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下面分别就政治、经济、文化的消极影响方面进行分析。
1. 政治方面。党风政风、社会风气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由于法制及民主监督制度不健全导致官僚主义和各种特权现象以及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难以制约等等,影响甚至毒害着正处于成长期的青少年。
2. 经济方面。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利益不均和社会不平等现象增多,而新的道德规范体系及法律制度建设的相对滞后,一些扭曲的价值观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给青少年的成长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他们在追求物质享受的同时,自身也产生了嫉妒、自卑等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对于贫困青少年这种现象更为严重。另外,社会的两极分化、贫富差距加大,是青少年发展权不平等问题的主要成因;同时,由于贫困导致的思想文化落后,家长缺乏法律意识也是家庭暴力伤害的成因之一,如去年媒体报道的贵州虐童案就是贫穷而愚昧无知的家长对女儿施暴的典型案例;另外,由于追求利益最大化,某些厂家、社会组织漠视对青少年的保护而兜售质量不合格的产品,一些校园伤害事件则源于此。
3. 文化方面。互联网等新兴媒体极大地丰富了青少年的精神世界,但是,不良网络行为给青少年的思想成长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容低估。青少年的网络沉溺行为、校园暴力行为、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很大程度是受了不良网络游戏、不良文化制品的熏染而引发的。
(二)学校及教育体制的影响
教育体制的弊端得不到很好解决,尤其是应试教育使接受知识、培养能力、养成良好个性不能协调统一,一些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学生权利和对学生的道德教育,这些都严重阻碍了青少年身心的健康发展。例如高校刑事案件近年就发生多起,2004年马加爵案,去年4月份的复旦大学投毒案,犯罪者都是成绩优秀的“好学生”,我们真的应该好好反思一下现阶段的教育体制对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影响。
(三)家庭的影响
随着社会变迁出现的家庭结构变化以及教养方式、父母观念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青少年的发展。例如,现代快节奏的生存环境,使许多青少年与父母的交流沟通机会减少,这就使得某些本来应由家长灌输给青少年的必要的社会道德规范失去了传递的机会;一些家长采取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经常打骂孩子,使孩子产生孤独感和不安全感以及自卑或逆反心理;有的家长则过于溺爱孩子而包庇纵容其不良行为,易使孩子养成自私霸道的性格等等,这些都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另外,父母或监护人网络知识缺乏或者疏于对未成年人网络行为的引导、监控,是青少年网络伤害问题的主要成因。
(四)青少年发展相关工作机制不健全,监督措施不到位
社会、政府、学校、家庭在青少年发展方面的工作缺乏联动互补的运行和监督管理机制,这直接导致了青少年殊群体保护不力问题和青少年权利救济缺失问题长期得不到妥善解决。
三、促进青少年发展的对策
青少年是的祖国未来、民族的希望,针对社会转型期青少年发展存在的问题,我们应采取积极措施加以改善,从根本上消除影响青少年发展的不利因素,培养高素质的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国家建设人才。
(一)完善青少年发展的政策法律体系,维护青少年平等发展权
首先,应从保障青少年发展权出发,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从重点保护的角度制定和完善促进青少年发展的政策法律。
其次,实施均衡发展的教育,维护青少年平等发展权。各级政府应当加强对贫困地区和薄弱学校的扶持工作,加大薄弱学校改造的力度。要严格规范办学行为,保障儿童青少年享有相同质量要求的教育,不但要解决儿童青少年都有学上的问题,还要解决上好学的问题,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整体提高。
(二)明确政府、学校、父母及其他监护人、相关社会组织对于青少年发展的义务和法律责任
对于青少年发展而言,政府、学校、父母及其他监护人、相关社会组织具有不可推卸的义务和责任,必须在政策及立法中予以明确。
1. 明确政府职责。在维护青少年生命安全、网络安全和身心健康、保护青少年受教育权方面,政府应当发挥起主导作用,应当强化行政监管力度。一方面要明确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积极作为的义务,建立健全青少年保护相关制度,改变各职能部门权责不清、各自为政的工作模式。另一方面,对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不履行法定职责应负的法律责任作明确规定,加大执法力度。
2. 强化学校责任。学校的职能,除了“教书”以外,还要发挥“育人”功能,应该积极保护学生免受各方面的侵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首先,在教育内容上,要重视实施健康教育、青春期教育、网络教育,鼓励学生养成科学、健康的行为习惯。其次,加强与未成年人父母或监护人的联系,促进父母或监护人实施家庭教育。第三,转变观念,从根本上纠正区别对待学生、侵害学生平等受教育权利的行为。
3. 强化父母或监护人责任。父母或监护人应对青少年尽到教育和监管义务。首先,父母或监护人应当适时接受相关的教育,包括对网络技术知识的学习、更新教育观念、掌握正确的教育方式方法。其次,父母或监护人应积极履行抚养、教育和监督未成年子女的义务,促使子女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提高自我管理能力。第三,强化父母或监护人对未成年子女实施暴力行为或不履行法定义务的法律责任。
4. 明确相关社会组织的责任。首先,应明确相关社会组织的义务,规范相关社会组织的行为,是青少年保护的重要内容。其次,明确相关社会组织不履行法定义务的法律责任,加大惩罚力度。在适用处罚种类上,除了行为罚,还应当酌情考虑适用财产罚和人身罚。同时,针对一些累犯不改或情节严重者,还应在刑法体系中进一步完善相关规定,发挥法律的惩戒作用。
(三)进一步将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法治化,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
应当加强青少年犯罪改造的力度,注重改造效果以及对刑满释放和解除劳动教养的青少年予以妥善安置,预防再次犯罪,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
(四)创新青少年工作体制机制,完善监督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社会、政府、学校、家庭促进青少年发展工作联动互补的运行和监督管理机制,首先要加强对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青少年儿童发展规划实施情况的监测评估,将相关工作指标纳入政府工作目标考核体系;其次,应加强社会、政府、学校、家庭在为青少年发展服务方面的相互监督,以此环环相扣,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网络监督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