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桥梁工程施工技术范文
时间:2024-01-05 17:42: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道路桥梁工程施工技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道路桥梁;施工管理;技术管理
随着人们对交通的要求越来越高,道路桥梁工程受到的关注程度也越来越大,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经常容易出现一些技术问题,比如路面问题、主体工程问题、渗漏问题、混凝土施工问题等,这些都会对道路桥梁工程的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当前很多道路桥梁都采用钢筋混凝土作为主要材料,混凝土工程的质量控制成为一个重要的部分,然而混凝土工程很容易出现各种病害,比如裂缝、渗漏等,从而对道路桥梁工程的使用形成产生严重影响。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应该要积极加强对施工技术的管理,从而不断提高道路桥梁的施工质量。
1 道路桥梁工程施工管理常见问题
在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一些质量问题,出现各种那个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不到位,在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常见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施工技术管理不到位
道路桥梁施工技术管理是影响工程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在当前很多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技术管理不到位,因此导致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很多设计方案得不到积极有效的落实,同时,由于施工技术管理不到位,因此导致很多工程细节处理存在问题,而且在施工过程中,没有按照统一的技术规范进行施工,从而导致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越来越多。
1.2 质量管理意识比较淡薄
道路桥梁施工管理是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当前很多施工企业的质量管理意识比较淡薄,在对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过程进行管理的时候忽略了质量检测、安全管理等方面,从而使得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质量不高。
2 道路桥梁施工技术管理
2.1 加强对地基施工技术的控制
地基施工是道路桥梁施工的基础,地基的质量影响了整栋道路桥梁的安全性,因此在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地基工程的重视,尤其是对于道路桥梁工程而言,必须要确保地基的稳固。地基施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基础就是要进行地基开挖,在挖地基的过程中,需要按照施工图自上而下有顺序地挖,在地基开挖的过程中要进行相应的排水处理,防止积水在地基中沉积,影响地基的稳固性。
另外,在地基开挖结束之后要进行回填和加固,回填一般是利用开挖的泥土进行回填,同时还应该要进行压实处理。另外,要及时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对地基进行加固的方式有很多种,比如混凝土加固、灌注法等,都是常用的加固方法,由于道路桥梁施工大多是在野外,适当的加固可以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的软弱地基问题进行处理。
2.2 道路桥梁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控制
混凝土施工是道路桥梁的主体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包括很多方面的内容,比如混凝土的制备、浇筑、养护等,任何一个环节都有可能会影响到道路桥梁质量。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混凝土施工的质量监测以及控制。首先,在制备混凝土的过程中,要对各种材料的性能以及标号等进行了解,并且要对各种基础材料进行合理地选择,应当尽量降低水灰之间的配合比。同时也要合理地使用外加剂,并且要对外加剂的品牌、含量等进行确定,从而确保混凝土主体工程质量。其次,要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和振捣,混凝土浇筑时混凝土工程的重要部分,在进行浇筑时应该要对混凝土模板进行湿润处理,并且要及时进行振捣,直到将混凝土中的气泡完全排出为止。需要注意的是,在浇筑结束之后应该要及时进行抹压,确保混凝土表面光滑,防止杂物进入到混凝土表面引起不平整的情况。在浇筑结束之后应该要判断混凝土是否压实,一般来讲可以通过敲击混凝土来判断,如果混凝土模板中的声音比较空洞,则f明其中还没有填实,还需要进一步处理来确保混凝土质量。最后要进行混凝土养护。道路桥梁工程的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当混凝土成型并且投入使用之前,还应该要静置一段时间,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在养护过程中要对温度进行控制,防止出现较大的温差,对混凝土质量产生影响。在进行养护时也应该要使用覆盖物进行遮盖,避免其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受到污染。
2.3 提高道路桥梁施工质量管理意识
在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管理水平与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高低有很大关系,尤其是施工人员,他们的质量控制意识对整个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以及质量有很大影响。在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应该要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从而使得他们在施工过程中能够按照相应的施工标准和施工要求进行施工,同时,要对他们进行培训,从而使得他们能够掌握更多先进的施工技术,对施工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进行处理,提高施工管理水平。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管理是提高道路桥梁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当前在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还容易出现一些问题,比如地基问题、混凝土施工问题等,同时,由于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比较缺乏,因此导致施工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较多,在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应该要积极加强对施工技术的管理,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从而不断提高道路桥梁的施工水平。
参考文献
[1] 郝雪臣.桥梁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分析和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7).
[2] 匡三宁.道路桥梁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研究[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6(02).
篇2
工程地基产生沉降不均匀也是路桥工程常见的一种病害现象,这类病害也是造成桥面出现裂痕的主要诱发原因。不仅影响了路桥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同时还会产生路桥倒塌的安全隐患。造成这类病害出现的原因有施工单位在施工监管力度上有所松懈,没有严格要求施工人员按规范操作,施工中使用到的材料质量也没有进行相应的控制,加之在施工的环境和条件也没有加以控制,使得施工的整体质量没有达到施工设计的标准要求,直接造成了工程地基产生沉降不均匀现象。
2改善道路桥梁工程病害的几项施工技术
2.1针对裂痕病害采用混凝土裂痕修补技术
路桥施工中常用的裂痕修补技术有表面修补技术、填充技术、灌浆技术和涂抹技术等。要结合实际不同的裂痕大小采取对应的修补技术。如果是裂痕相对较小的,即当裂痕大小<0.2cm时,可在表面涂抹环氧树脂浆液,先将裂痕的表面清理干净,在裂痕表面涂抹一层酒精或丙酮后,用环氧树脂浆液进行涂抹,间隔5分钟就涂抹一次,直至涂抹层厚度为1mm左右。当裂痕的大小>0.2cm的,可采用灌浆技术,采用低速和低压的方式进行灌浆,材料也是环氧树脂浆液,从整体上提高路桥桥面的稳定性,防止裂痕出现扩展。下面介绍两种常用的混凝土裂痕修补技术,即表面修补技术和填充技术。(1)填充技术。该项技术主要使用于裂痕较宽的现象。通常是在桥面裂痕中凿出一条较深的槽,将具有化学补强效果的材料如沥青、水泥砂浆、膨胀水泥浆或是树脂等填充到槽内,也可在其中填充有较好防水性能的材料如丁基橡胶等,以此来发挥上述材料的加固效果,控制裂痕的进一步扩展,提高桥面的整体稳定性。(2)表面修补技术。该项技术是一种比较简单而且使用频率相当高的修补技术。主要使用于裂痕表面较浅或是没有影响桥面整体负荷承担力的较深裂痕等现象。修补的操作流程可按以下步骤继进行:找到混凝土出现裂痕的地方,将裂痕的表面清理干净,在裂痕表面涂抹一层酒精或丙酮后,用环氧树脂浆液进行涂抹。等干燥后,在混凝土表面涂刷一层有较好防腐功能的材料,可以用沥青或油漆等,最后用玻璃纤维布将处理好的裂痕覆盖起来,防止裂痕出现进一步的扩展。
2.2针对沉降病害采用桥梁加固增强技术
针对工程地基产生沉降不均匀导致的路桥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受到影响现象,可以采用桥梁加固增强技术来进行处理。通过对桥梁上方结构进行加固,可以提高路桥整体结构的稳定性。通常使用的加固方法有外部粘贴覆盖、增大截面积、加设竖直方向的桥梁或是改变整体结构体系等。外部粘贴覆盖法是御用类似环氧树脂等粘合剂,将外部结构和玻璃钢、型钢等进行粘连,整体覆盖,从而有效提高路桥整体结构的负荷承担力。增大截面积有增加钢筋配比比例和增大截面面积这阆中加固方式。采用增大截面积来巩固桥梁上方结构的方法是增加路桥整体结构的构件面积,从而提高路桥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同时也应结合预应力的相关原理,在原本结构的基础之上增加相印的预应力,在承受范围之内增加压力,可以有效缩短裂痕的宽度,将裂痕闭合等作用。
2.3针对路桥整体的稳定性采用锚喷技术
针对路桥整体的稳定性,可在路桥上方结构采用锚喷技术进行加固。因喷射硅具有强度高、凝结速度快的优势,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通常是采用喷射硅材料。锚喷技术操作非常简单,使用到的设备也是非常少,只需侧向模板,结合浇注和捣固等工序进行联合操作即可。
3结束语
篇3
关键词:道路桥梁;软土地基;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U44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桥梁道路建设也越来越完善,在道路桥梁的建设中,软土地基是不可缺少的。处理好软土地基能够帮助提高道路的稳定性,进而提升道路的使用性能。随着桥梁道路的建设规模的扩大,对于技术的要求也就相对较高,特别是在桥梁道路软土地基建设这一方面对于技术的要求尤为严格,软土地基的处理在桥梁道路工程当中是最为关键的根基,对此,本文就一些道路桥梁工程中软土地基的施工处理措施进行了简单的探讨。
一、软土基地的概述
(一)软土地基的主要特征
软土地基的主要成分是软土,还有一少部分的粉砂、粉土,同时此类地基内含有较多的水分。因此,这类地基稳定性较差,使得地基有较强的塑性,造成地基承载力较差。所以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如果没有对软土地基进行有效的处治,将会给今后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埋下隐患。
(二)软土地基的危害
软土地基如果不进行很好的处理,将会出现地基下沉,而地基出现下沉又会导致软土地基上的路堤出现沉降,而且自沉降的过程中路面会出现非常大的变形,同时沉降的过程也非常长。在道路建设过程中,软土一旦受到振动,就会导致强度降低,这样就会出现软土形成流动的状态。对地基进行处理的时候,处理的方法不当也是会导致道路在行车之后出现很多的问题。道路在使用过程中非常容易出现路基发生不均匀沉降,这样就会导致路面结构出现裂缝,不但会对行车安全带来很大的影响,同时,在维修费用方面也是会出现很大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再进行处理是非常困难的。在道路工程施工的时候,要对路基施工质量非常重视,在路基施工中也要对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和质量引起足够的重视,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道路建设工程的稳定发展,同时也能更好的保证道路工程未来的使用安全。
二、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分析
(一)塑料板排水法处理软土地基技术
1.工作的准备
在施工前,需要先铺设盲沟,然后在其上方加铺一层厚度约为40―50cm左右的砂砾层,使用压路设备进行压实,进而为插板设备提高土壤的承载能力。之后将排水板的边界线及插板坐标放出,配备其他插板的用具。
2.插板设备抵达现场
在施工期间,选用门式插板设备进行工作。当调试完插板设备后,需要在制定位置实施试打活动,进而对土壤的情况、插板的方法及设备的性能进行检查,假如符合相关要求,可以铺设轨道、枕木等,把设备转移到施工场内,进行插板活动。
3.插入排水板
在卷筒内加入排水板,然后利用门架位置的滑轮把排水板带入套内。从套管的端头把排水板引入,连接上短钢筋,并使用订板设备进行固定。将排水板拉近,使套管精确对准桩位。将卷扬设备松开,开启振动锤,把套管打入地基内。当到达规定的深度后,利用卷扬设备拔出套管。将砂垫层上方50cm的排水板间断,并人工把其弄弯,使其平贴在砂垫层上,在其上方覆盖砂砾,预防移动机械设备期间损坏排水板。
4.封堵排水板孔
当塑料材质的排水板插入软土基层后,在孔洞收缩前,使用中粗砂进行回填,预防杂质、泥土等掉入排水孔中。当所有的排水排装设完成后,在其上方加铺厚度约为30―40cm左右的砂砾层,预防发生排水板在外导致老化问题。
5.修筑路基,进行预压
将路基进行回填,保证其同设计标高相一致,并且使用超载设备对土层进行预压。
(二)粉喷桩处理软基的施工
1.粉喷桩的设计
粉喷桩的桩径一般情况下要在五十厘米,这样能够更好的实现穿透软土地基的情况,在桩距方面,通常要保持在一个合适的范围内,在平面上桩位可以呈现规定图形布置。为了更好的改善路堤底面的受力条件,在进行粉喷桩处理的时候,要在路堤下铺设垫层,这样能够更好的对沉降量情况进行控制。
2.施工工艺
进行粉喷桩施工的场地,事先应预平整,清除桩位处地面、地下的一切障碍物,如石块,树根等,并进行清表处理。场地低洼时,应先填粘性土。沟塘处需打设粉喷桩时,应优先考虑抽水,清淤及整平等。粉喷桩主要施工工艺为:粉体喷射搅拌机械就位预搅下沉喷粉搅拌提升至离地面0.3m处重复搅拌下沉重复搅拌提升直至离地面0.3m关闭搅拌机械。
(三)抛石挤淤法
抛石挤淤法就是通过向软土表面大量集中抛填土石填料,依靠填筑体的自重,挤开淤泥,强制置换饱和软土地基的地基处理法。抛石挤淤法较其他软基处理经济、且施工周期短、施工机械设备简单、施工管理方便,已较为广泛地应用于软土地基的处理之中。
1.抛石挤淤材料要求
片石、块石:不易风化质硬、坚实,粒径一般为50―80cm明水较深地段可采用50cm~100cm,岩石单轴抗压强度一般不小于25 Mpa ;
细骨料:粒径一般小于lOcm,强度不小于25 Mpa的碎石或砂砾石。
垫层:粒径不大于53 mm,含泥量不大于5%且具有良好透水性的砂、砂砾或其他透水材料。
2.抛石挤淤施工工艺
抛石挤淤整体施工工艺:清表抛石至软上而或水而,并采用较小石块填塞垫平分层抛填片石并采用较小块石填塞垫平用击振力不小于40吨的重型压路机碾压重复(分层抛填片石并碾压)抛填碾压后至原地而上50cm填细骨料并碾压填垫层正常填筑路堤。
根据《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要求,抛石挤淤属于填石路堤及特殊地段堤,人而积施工前应进行试验路段施工,试验路段选择在地质条件、断而型式等工程特点具有代表性地段,路段长度根据现场情况确定,条件限制可选取10 - 20米作为基本单元。路堤试验路段施工包括以下内容:(1)填料试验、检测报告;(2)压实工艺主要参数:机械组合,压实机械规格,松铺厚度、碾压遍数、碾压速度;(3)过程质量控制方法、指标;(4)质量评价指标、标准;(5)优化后的施工组织方案及工艺;(6)原始记录、过程记录;(7)对施工设计图的修改建议等。
(四)冲击法土桩挤密施工技术
1.成孔挤密
冲击法成孔主要是利用定型或简易冲击机来进行,施工工艺是将锤头升高到一定高度后,再任其自由下落,这样就会对土层造成严重的冲击,重复这样的操作,直至成孔结束,通过这种方式得到的孔,孔深通常超过20米,孔径范围为500―600mm。
为了保证孔的质量,需要做到下面几点:
(1)要根据现场土质状况与孔径设计直径来选择适合的机型来进行施工,为避免锤头入土位置错误或在冲击过程中造成孔口损坏,需要装设钢管导向器在钻机上。
(2)不能再开孔前,将锤提的过高,要控制在较低的位置,并且冲击次数要频繁,当锤头完全入土后,则转换成正常的冲程锤击,这时候,仍然不允许过多的使用高冲程。
(3)为了方便观测冲孔的深度,从而对其进行控制,必须要在钢丝绳上设置长度标志。
2.填料夯实
在进行正式的回填夯实施工前,必须要先进行回填试验,明确填料数夯量和夯击数。使用的夯实器具通常是电动卷扬机提升式夯实机,它不但夯机能量大,而且夯实效果好,这是由于其锤重高达450千克。另外,偏心轮夹杆式夯实机也比较常见,它的夯锤钢管长约 6―8m,管径为6mm―8mm,锤重为 100kg―150kg,特点是钢管和夯锤被焊成一个整体,钢管被一双同步向偏心轮夹在中间。为了确保夯实质量,要确保锤重大于100kg,锤径最大值小于桩孔孔径10―60cm,同时,确保锤机平衡就位,而且位于桩孔中。另外,还要保证桩孔没有积水或其他杂物,严禁送料车将填料直接倒入孔中,要采用专业人员进行填料,并预留70cm―100cm的土层在基础地面上。结束操作后还需要采取一定的防雨防冻措施。
结束语
在道路桥梁工程建设中,软土地基具有很大的危害性,直接关系到道路桥梁的沉降,进而导致地基失稳和路面结构破坏。在软土地基的施工中有很多方法,但是每一种方法都有适合自己的范围、地质条件,面对这种局限性。因此,在实际工程中,应掌握并合理利用道路桥梁软土地基施工技术,积极使用新工艺和新技术,以提高工程施工质量,保证道路桥梁工程建设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参考文献:
[1]张帅民.关于道路桥梁工程施工技术及管理的探讨[J].科技与企业,2013,24:297.
篇4
关键词:道路与桥梁 施工技术 工程管理
前言
道路和桥梁施工过程中存在技术问题是普遍的现象,我们需要通过对于问题的分析,不断的寻找可行的解决方法,从思想上重视技术的改革和管理水平的提升,从行为上从头做起,才能够为道路强梁工程保质保量的完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1、道路与桥梁工程施工技术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1.前期道路桥梁的测量技术问题
相比于道路桥梁修筑所需要的其他技术,例如施工技术,我们国家的道路桥梁的测量技术的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和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差距也较大。这和我们国家长期以来的粗放施工方式有关,不重视道路和蛄旱牟饬砍晌全国的通病。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我们的建筑单位应该从自身做起,不断的通过测量设备的更新,以及相关专业人才的引进去解决这个问题。帮助桥梁和道路施工过程中测量技术的良好运用和实施。特别是在进行路桥工程设计的时候,一定会对施工材料的规格、型号等方面进行相应的测量,绘制出相应的施工图纸,并以此明确各种施工材料的用量与进货时间,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2.中期原材料的质量以及使用技术问题
因为,施工单位选择建筑材料,例如钢筋、木材、混凝土等等都会派专人进行负责。然而,负责采购材料的人由于自身的水平有限,或者和原材料经销商串通一气情况出现,导致原材料的质量并不能绝对保证。这也是导致后期路面开裂以及脱落等问题出现的罪魁祸首。当然,这并不仅仅是原材料不合格的唯一愿意,在运输过程中的损坏也是不可以忽略不计。即使,有了好的原材料,我们的一线工人们在使用的过程中也难免存在偏差,大大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因此,对于原材料这一环节我们的建筑公司要慎之又慎,要尽可能的选择经验丰富,老实诚恳的材料采购员进行采购。在原材料运输和保存的途中也要格外的注意,务必按照规定行事,万万不可自以为是。最后,对于我们的一线工人要进行原材料使用方面的培训,方便其掌握使用技术,更好服务于道路桥梁的建设。
3.道路桥梁的后期验收技术问题
通常来说道路和桥梁施工的后期,也就是所谓的验收环节,往往会放松警惕,成为最薄弱的一环。截至目前,我们国家的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监测市场运行机制不能适应验收行业社会化发展的要求。具体表现为:桥路桥梁工程的验收机构往往依附于学校或者科研单位,没有独立的法人地位,若是出现虚假出具检测报告的行为难以追究其刑事责任。大多数道路桥梁验收机构都属于有偿的收费机构,为了盈利甚至会铤而走险,开具虚假的检测报告,让不合格的工程堂而皇之的通过最后的验收。
2、道路与桥梁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的资金管理问题
激烈的竞争以及低廉的中标价格往往使得建筑公司拿到的资金少之又少。但是,为了压缩成本尽可能的盈利,建筑公司还是会要求施工单位尽可能的开源节流。但是事实上,让资金合理化的使用并非是一个简单的问题。要有认真负责的财务会计人员,以及资金利用体系才有可能做到这一点。为此,施工单位必须开展成本核算环节,万万不可随意简化,争取让实际成本与预算出入不大。只有如此才能满足成本的需要,不至于让建筑施工过程陷入资金方面的困局。
2.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的人员管理问题
对于一个施工单位来说,人员的稳定是其成功的关键因素。为此我们的施工单位应该加强人才的引进工作,不断将优秀的人才汇聚到一线。因为只有最大限度的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才能为道路桥梁的建设谈砖加瓦。当然,培养人员的竞争意识,通过金钱上的奖惩和职位上的调动来激发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或许,做到了赏罚分明,权责一致,施工人员们才能充满干劲,既为了自己的美好明天而拼搏,又为了道路桥梁施工效率的提高而奋斗。
3.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的材料管理问题
上文有在道路强梁的技术问题中介绍到原材料保管和运输的重要性。不光对于原材料的管理,对于生产工具的管理也是不容忽视。施工单位应该制定相应的规范,并派选出相应的负责人去负责材料的保管材料。除了要对生产工具和原材料保管重视之外,对于施工过程中的资料保管问题也是不容小觑。在道路桥梁的施工过程中,尤其是在最后的验收之前,一定要注意施工 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并保证其完整性,发现有遗失或者遗漏的现象,一定要及时想办法补救,避免导致更严重的损失。必要时可以设置专门的档案管理机构,专门负责相关资料的编撰整理工作。
3、加固技术的发展
(1)混凝土喷射加固技术,在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可以采用高压器材产生高速混凝土喷射流,对道路桥梁薄弱部位的钢筋和模具进行喷射,以此来加强道路桥梁的整体结构,优化道路桥梁的受力形式,使道路桥梁施工更加高效,让道路桥梁的结构更加合理,达到稳定支撑、长期固定的效果。(2)碳纤维加固技术,利用高分子结构碳纤维对道路桥梁进行加固,碳纤维具有结构稳定、质量轻巧、性能坚固等优点,可以作为加固钢筋的替代品,道路桥梁施工中利用碳纤维加固技术可以避免钢筋的锈蚀,提升道路桥梁整体的稳定性。
4、信息技术的发展
信息技术进入道路桥梁施工领域构成新型道路桥梁施工技术是道路桥梁行业发展的必然,当前信息技术应用于道路桥梁施工主要依靠自身与施工特点的融合,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道路桥梁施工技术与信息技术将会更为有效地融合,发展出更利于道路桥梁建设的新型施工技术。
总结
对于目前的道路桥梁的施工来说,技术上的成熟和管理方法上的创新是趋势。为此,我们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精力去研究相关问题,并以此更好的服务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混凝土 施工技术 道路桥梁工程
中图分类号:S8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0-0134-01
前言
在基础工程建设中,道路桥梁施工占据很大比例,尤其在一些二三线的城市道路桥梁建设非常重要。在道路桥梁建设中,施工技术对工程质量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如今的混凝土已然是道路桥梁施工的主体材料。虽然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我国目前已经算是成熟的技术之一,但是为了保证施工质量还需要注意相应的问题,在提升施工水平的同时,延长道路桥梁的寿命,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提供更多的帮助。
一、 混凝土在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交通事业由于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引入,其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各地开始掀起建设道路桥梁的热潮。虽然建设数量增多,但是相应的问题也层出不穷,比如近几年的桥梁在使用时会出现混凝土开裂、桥梁主体开裂、道路坍塌等事故,这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去了一定的麻烦。
一般来讲,混凝土的材料是由砂子、水泥、添加剂等经过均匀搅拌而形成的,但是混凝土自身的抗拉、弹性等性能较差,如果在使用时受到过大的拉应力或者是承受到不均匀的偏压力时,就会导致混凝土自身超过可承受范围,产生裂痕,破坏整个混凝土的结构。
除此之外,混凝土由于自身的特性会导致水泥出现热化现象,进而引起热胀冷缩,当混凝土内外温度形成一定差别的时候,混凝土就会产生收缩性裂痕。另外,近年来我国的环境不断恶化,一些已建成的桥梁会受到酸性物质的腐蚀,时间一长就会让混凝土结构出现小裂痕,一些有害物质会逐渐渗透到其内部当中腐蚀其钢筋,最终影响道路桥梁的整体结构。
二、 混凝土施工的流程及要求
混凝土在施工时其流程是:材料准备―混凝土搅拌与运输―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振捣与养护。每一个环节对于道路桥梁来讲都至关重要,首先就是要准备主要材料,材料包含水泥、水、掺合剂等,这些材料在选择时必须要严格依照相关的要求,严禁一些不符合质量规格的材料进厂。
在确定好材料之后需要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抽取一些样本进行混凝土配比,之后根据配比对混凝土进行配置,当配置合格之后需要对其性能进行检测。保证混凝土的配比就是保证桥梁的质量。
在运输环节中,施工方要依据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运输工具,每次运输都要保证车辆行驶的平稳性,防止混凝土出现不均匀的问题。在垂直运输阶段一般会采用提升架或者是起重机等,如果在运行现场进行搅拌,常采用小型的翻斗车或者是手推车等运输混凝土。
运输混凝土之后就是浇筑环节,首先要对钢筋等材料进行检查,保证偏差的合理性,这样才能为浇筑提供良好的基础。之后的浇筑需要结合实际选择对应的浇筑方式,保证浇筑的合理性,当浇筑完毕之后还需要施工人员对混凝土进行振捣,切实保证其密实程度,保证其强度符合工程的设计要求。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振捣过程中不可以出现漏振荡或者是过振的出现,振捣之后也要及时根据混凝土的情况进行保养,保养时要确定混凝土表面是湿润的,具体的保养时间需要根据情况而定,通常的时间不可以小于14天。
三、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中的具体应用
(一) 道路桥梁施工时需进行混凝土配比
第一,根据施工要求,结合施工实际,混凝土配比时需要有效地控制水灰比以及坍落度,为了能够减少泌水现象,施工方会将坍落度把控在80-100mm之内。
第二,混凝土配比时还需要严格控制初凝时间,通常施工方会将初凝时间控制在7h,而且混凝土中还要保持大约1.7%的含气量。
第三,为了保证骨料的标准性,大都会选择强度较高且级配连续的一些碎石,碎石中的含泥量会保证小于1%,碎石粒径控制在5-31.5mm之间,碎石中不可以混有杂质,特别的是要注意其细密度与产地。
第四,减水剂的选择要保证高效能,而且还需要结合实际的需求,对外加剂掺入量进行把控,外加剂需要符合混凝土材料的特征,而且为了防止影响坍落度与泌水率要特别注意减水剂与水泥是否匹配。
第五,掺和料的选择最好是矿物掺和料,这样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既要保证混凝土的活性,又要发挥出混凝土内部的密实性。
(二)施工时需要依照施工工艺,保证质量
1、分析混凝土模板
在桥梁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模板进行一定的设计,既要考虑到模板安装以及摘除的便利性,又要保证模板支撑时候的稳定性。模板在设计时主要考虑的是材料选择,首先一点就是材料要具备吸水性、耐腐蚀性,而且其表面必须要光滑、整齐,每一次施工都要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模板材料,如果遇到E型或者T型的构件大都会选择竹胶板;若是圆形构件,大都会选择钢模板。
2、控制混凝土浇筑质量
混凝土浇筑必然是施工中最为关键的一环,因此必须要全程进行掌控。首先,送料时间需要施工方特别注意,送料必须要求在混凝土初凝之前就送到。在浇筑之前还必须要同上一次的混凝土进行色彩比对,待合格后方可进行浇筑,浇筑的方式要选择分层浇筑,每一层的厚度也需要得到合理的控制。
混凝土的振捣需要保证充分性,防止振捣过度与振捣不足,为了保证其均匀与充足,一般会选择两次振捣,这样就可以减少被振捣的混凝土表面产生的气泡。
(三)混凝土施工需得到充足的养护
第一,以水硬性特点为依据,对其强度进行保障。在保养时,如果保养不当就会造成水分流失,混凝土就会产生裂纹现象。
混凝土的分析首先就是以强度为标准,结合当时的气象情况,等到特压块的强度符合标准之后,再将构建侧模拆掉,这一点要特别留意不可过分提前。当拆除之后,可以采用浇水法对混凝土的表面进行养护,防止其干燥或者使用特定的遮盖物对其进行覆盖。现在一些混凝土施工都会使用到新型的养护膜或者养护剂,养护的时间要根据施工场地的天气而定,最好要保持在12h以上。
第二,对施工缺陷进行补救。在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混凝土一定会存在着一些不必要的缺陷,这就需要进行修补。例如,对混凝土泌水性与模板漏浆等问题进行修补;当混凝土表面出现气泡或者砂带时,需要进行修补;侧模拆除之后,混凝土表面形成的浮浆与砂带再进行处理。
结语:
综上所述,文章已经对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其在道路桥梁施工中的作用。公路桥梁之所以能够承受大的重量,主要就是因为路基质量的可靠性,经过多年的研究,我国的道路桥梁施工技术已经趋于成熟,取得的成绩也较为客观。但是,在未来的施工中,施工方必须要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突破,详细掌握施工现场的环境以及施工状况,针对每一个施工地点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这样才能保证桥梁建设的质量,提高我国公路基础建设的水平。
参考文献:
[1] 章俊君,柯钢平.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中华民居,2014(2).
[2] 曾涛.道路桥梁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探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7).
[3] 屈军利.刍议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J].施工技术,2014(11).
篇6
关键词:道路桥梁;伸缩缝;质量控制
1道路桥梁工程伸缩缝的类型
1.1钢板式伸缩缝
调查研究发现,目前在道路桥梁工程中,经常会运用到钢板式伸缩缝,其包括两种类型,分别是U型锌铁皮材质伸缩缝和搭接板式伸缩缝。U型材料伸缩缝具有较低的费用成本,施工难度较小。搭接板式伸缩缝的抗压性能、承载能力较强,但是受到震动等作用的影响,很容易有损坏问题出现,进而对其使用寿命造成影响。
1.2板式橡胶伸缩缝
板式橡胶伸缩缝也是道路桥梁工程中主要用到的伸缩缝技术,其具有较好的运用效果。因为橡胶材质的抗震能力较强,强烈的震动也不会对其正常运行产生影响。且板式橡胶伸缩缝的施工难度较小,因此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1.3填塞式伸缩缝
研究发现,沥青、油毛毡等是本种技术的主要填塞材料。因为材料成本较低,那么就可以有效控制道路桥梁工程伸缩缝的整体施工成本。但是,填塞式伸缩缝不具备较长的使用寿命,对其广泛应用产生了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
1.4无缝式伸缩缝
本种伸缩缝技术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范围,其在较大程度上改善了伸缩缝的弹性。在施工过程中,将粘性材质运用过来,对缝隙形状进行改良,促使偏移问题得到有效控制。本项技术的适应性较强,一般没有局限因素。①其具有较低的成本和费用,具有较好的防水效果。②在其他工序施工中,能够同步开展无缝式伸缩缝施工,这样施工效率得到提升,施工周期得到有效缩短。③施工难度较小,即便进行更换处理,也不会对道路的正常运行造成影响。且震动等因素不会影响到伸缩缝的正常运行,桥梁结构得到维护。
2道路桥梁工程伸缩缝施工的影响因素
2.1前期准备
前期准备的实施成效,会对伸缩缝施工的顺利实施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就需要充分重视前期准备工作。在施工之前,对道路桥梁工程伸缩缝情况深入了解,科学制定施工流程。只有对伸缩缝施工现状全面了解,方可以有效提升伸缩缝施工质量。完成施工工序后,还需要严格检测伸缩缝性能,没有问题后,方可以进行后续施工。施工过程中,要结合规范要求,对施工各个流程严格审查,通过现场监理的实施,避免有质量问题出现。
2.2混凝土变化、收缩
在混凝土自身特性的影响下,如有较多的水分、气体等产生于混凝土内部等,就容易有混凝土收缩现象出现,进而对道路桥梁工程伸缩缝造成不利影响。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对混凝土强度适当提升,以便避免有混凝土收缩问题出现。
2.3温度
道路桥梁工程在自然环境中运行,那么自然温度就会影响到伸缩缝。针对这种情况,施工之前需要采取针对性的防范措施,促使外界因素的影响得到有效降低,道路桥梁使用寿命得到延长。
3道路桥梁工程伸缩缝施工质量技术的控制策略
3.1施工准备
在进行道路桥梁伸缩缝施工之前,需要进行必要的施工准备环节。①充分掌握道路桥梁工程实际情况,对桥梁伸缩缝施工图纸、施工要求等深入了解,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对施工方案完善制定,且向相关施工部门上报。②将质量管理小组构建起来,设立专门人员跟踪监督施工情况,对施工人员的职责、权利有机明确。③严格检查与管理机械设备,结合规定要求,全面检测施工用到的所有机械设备,保证没有质量问题;在机械设备使用过程中,也需要严格遵循操作规程来进行。④落实监理责任,根据规范要求,严格监督管理施工过程。
3.2切割
实践表明,会有大量的粉尘产生于伸缩缝切割过程中,进而污染到周围环境。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将一些钢板、彩条布等合理设置于切缝部分,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切割伸缩缝施工之前,需要对桥梁表面平整度仔细检测,结合检测结果,对切割面实际宽度合理计算。切割桥梁表面后,如果与伸缩缝对桥梁表面平整度要求不相符合,就需要进行必要的重铺处理,以便提升桥梁表面平整度,促使伸缩缝施工需求得到满足。开槽作业过程中,需要对放样环节严格控制,保证足够的精确,以便对开槽实际宽度有效控制。锯缝作业实践中,严格控制作业偏差,对切割器合理选择。在切割伸缩缝施工中,需要全面考虑切割处理方式,如需要配合使用湿切方式与清水冲洗、干切方式与鼓风机清除功能等等。
3.3开槽
开槽作业实践中,要严格控制伸缩缝的开槽深度。通常情况下,需要控制深度不小于13m。开展施工之前,需要首先全面彻底的清理掉槽内的各种杂物和垃圾,保持在一个整洁的状态,以便顺利实施后续施工工序。完成开槽工序后,要仔细检查内部的预埋钢筋与构造钢筋,避免有质量问题存在。如果有生锈等质量问题出现,则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如除锈、更换等。同时,要将警示标识设置于适当位置,以便对车辆、行人起到有效的警示作用,避免出现安全隐患。
3.4型钢平直度的校验与安装
通常情况下,出厂之前即会检查型钢的质量。但是,运输、装卸型钢过程中,外界因素的作用下,很容易改变型钢的平直度,进而影响到型钢的整体质量。针对这种情况,在安装型钢之前,施工人员就需要采取科学的措施,严格校验型钢平直度,避免将存在质量问题的型钢应用到施工当中。在安装型钢之前,需要仔细、彻底的清理掉槽沟内的杂物和垃圾,借助于高压水枪等设备,彻底清洗桥梁表面的各个间隙。型钢焊接过程中,需要首先固定伸缩缝,对伸缩缝的顶面高度准确测量,合理选择焊接工艺,严格依据规范进行焊接,避免有变形问题出现。预埋钢筋、锚固钢筋的焊接过程中,需要将先中间、后两端的原则贯彻下去,尽量实施一次焊接。焊接工序完成之后,需要拆除掉角钢与卡具,以便促使其自由伸缩不受影响。要采取措施,科学保护焊接过的型钢,避免在外力作用下有变形问题出现,否则道路桥梁伸缩缝的施工质量就会受到严重影响。
3.5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筑工序实施之前,要再一次仔细清理和冲洗伸缩缝槽,避免有垃圾、杂物等存在。要紧密结合设计要求,科学控制混凝土的浇筑比例,同时,对混凝土坍落度、外加剂等内容严格检查。在浇筑过程中,避免有蜂窝、麻面等问题出现,且控制坍落度在3mm以内,尽量减少混凝土的缝隙,促使混凝土密实性得到增强。完成混凝土浇筑工序后,要从两侧同步振捣,没有气泡冒出后,即可停止振捣工序。此外,混凝土养护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要洒水处理混凝土表面,且进行必要的覆盖,一般要进行7d以上的养护。在养护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密切关注和巡视管理,避免车辆、行人等破坏到混凝土。
篇7
关键词:路桥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1导言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路桥行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地基工程是路桥工程施工的重要环节,但是路桥工程地基施工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不良地质,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给路桥工程安全和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埋下隐患。因此,路桥工程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势在必行。
2软土地基的主要特性
软土地基的性质因地而异,因层而异,不可预见性大。在设计、施工过程中,稍有疏忽就会出现质量事故,常见的事故有:勘察设计不详细或不准确,导致对应该作软基处理的地段未作处理设计,此类工例不少;已知是软土地基,但是未做好软土地基处理,造成路堤失稳或危及线外建筑物;虽然作了软土地基处理,但是措施不力,施工不当造成路堤失稳;堆料不当,未按规定分层填筑,填土过快,碾压不当,造成路堤失稳;扰动“硬壳层”或填筑不当,使“硬壳层”遭受破坏,导致路堤失稳。软土地基上往往有一层强度比软土高的土层,被称为“硬壳层”。 在软土地基上的桥台,基础不论是用支承桩或是摩擦桩,由于台背填土引起软土层发生较大的沉降,对桥台及桩基础产生纵向推挤向河中方向和负摩擦力作用,轻则使桥台发生位移或下沉,重则损坏桥台危及桥墩,这种现象尤以轻型桥台为甚。此类现象出现不少给工程的进展和完工后的使用带来不利影响。
2.1承载力低
软土地基抗剪强度很低,天然地基承载力一般不大于60kPa,不排水抗剪强度一般小于30kPa,未经处理加固,通常无法满足承载要求,处理加固不善,往往由于地基承载力不够造成建筑倒坍、结构破坏等质量事故。
2.2孔隙比大
由于其形成条件和土体颗粒组成的内在特性,软土土体颗粒之间空隙很大,天然空隙比通常大于1,土体含水量通常处于饱和状态,天然含水量接近或大于液限。
2.3稳定性差
软土地基的突出问题就是稳定性差,建好的路桥工程可能在十几年内还在进行不同程度的沉降不断的沉降,必然会导致路面裂缝,影响通行安全,存在重大的安全隐患。
2.4压缩性高
软土地基中水分含量大,颗粒之间的缝隙大,所以,地基不稳定,存在较高的可压缩性。在使用的过程中常常会导致桥墩和路面开裂,严重影响路桥的使用。
2.5渗透性差
软土具有亲水性,渗透性很差,土体中得水分大部分与固体颗粒形成结合水,内部水分很难排除因此夯实、挤密、排水、胶结等通常的加固原理很难对其产生本质性的工程性能改良。
3地基处理技术在路桥工程施工中的实践应用
3.1文章以某路桥工程为例,该路桥工程全长62353.6m,设计速度为80km/h,双向4车道,路基的总宽度为25.2m。由于该路桥工程的长度相对较长,致使路桥工程的施工环境相对复杂,在施工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复杂的地质,在该路桥工程施工历程K45+050-K45-550、K44+000-K70+000等施工段为软土地基,如果不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将会影响路桥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该路桥工程施工单位根据路基的具体状况,采用了不同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进行处理,经过实践证明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3.2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在路桥工程施工中的实践应用
软土地基的表层处理技术,软土地基的表层处理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
3.2.1添加剂法,如果软土地基的表层为粘性土,通常采用添加剂法进行处理,在粘性土内部添加适当的添加单,以此增强软土地基的强度与压缩性,保证后续机械施工能够顺利的进行,添加剂法还能够显著的提高填土的结固效果与稳定性,通常添加的材料为水泥、熟石灰、生石灰等,通过将石灰类材料进行现场搅拌,能够显著的降低土壤中的含水量,显著的提高土体的稳定性;
3.2.2敷垫材料法,软土地基土层的分布通常不均匀,会导致地基的局部出现侧向变位或者局部沉降的问题,采用敷垫材料法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能够显著的提高软土地基的抗拉力以及抗剪力,提高地基的稳定性,便于施工机械能够顺利的通过,敷垫的材料通常为土工布、化纤无纺布以及玻璃纤维格栅等;
3.2.3砂垫层法,由于软土地基的含水量相对较高,土层较薄,需要采用砂垫层法进行处理,其具体的做法表现为:将砂垫层敷垫在软土地基上,其厚度通常为0.5m-1.2m之间,其能够充分的发挥砂垫层的排水作用,对软土层进行固结,该种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能够降低排水层的水位,便于施工机械进行施工,以此保证施工工程的技术性以及经济性;
3.2.4表层排水法,软土地基的处理应该因地制宜,如果其土质相对较好,但是含水量相对较大,通常采用表层排水法,其具体的做法表现为:在进行填土施工之前,对地表的沟槽进行开挖施工,将地表水排除,同时还能够有效的降低表层部分的含水量,保证施工机械能够顺利的进行,同时,在进行回填施工的过程中,还应该和透水性好的碎石或者砂砾进行混合回填。
3.3换填土处理技术
该种方法的原理表现为:用优质土替换原来的软弱土,以此降低软土地基的沉降量,保证填土的稳定性。该种处理技术采用的填料通常为透水性土,而处于常水位以下的填土不能采用非透水性土壤,填土应该从中心向两侧进行分层填筑,每层的厚度通常为15cm。换填土处理技术包括强夯挤淤法、砂垫层置换法、垫层法三种,其应用优势表现为施工工艺简单,由优质土壤代替软弱土,能够保证软土地基的稳定性。
3.4强夯处理技术
软土地基的强夯处理技术是一种非常成熟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该种处理技术的工作原理表现为:理由物理学中的重力作用,依靠高空重物自然下降产生的强大重力,对软土地基进行反复压实,以此降低土质的压缩性,缩小土质之间的间隙,以此改善地基的承受能力以及其他性能。强夯处理技术的施工方法简单,需要的设备简单,节省原材料,功效高,施工速度快,并且具有很广的应用范围,能够显著的提高土质的承载力,加固的影响深度可达5.5m-10.5m,沉降变形量小,压缩量能够降低2-8倍,地基强度能够提高3-4倍。但是,该种软土地基处理方法的振动相对较大,在应用的过程中应该采用相应的处理措施进行处理,例如设置隔振沟、建筑隔音墙等。
3.5粉喷桩加固处理技术
对于稳定性相对较差的软土地基,通常采用粉喷桩加固处理技术。在采用该种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时,应该先对路桥工程的实际地质状况进行勘察,获得原地面高程数据信息、粉喷桩设计桩位图、土工试验信心、地质信息等资料,然后采取铺设砂土垫层、回填粘性土等措施保证场地的稳定性与平整度,在具体施工的过程中,应该控制好钻机的下钻深度以及喷粉的高程,保证粉喷桩的长度,定期的对粉喷桩的成桩直径以及搅拌程度进行检查,同时还应该定期的对钻机的钻头进行检查,保证钻头的磨耗量小于2cm,以此保证粉喷桩的成桩质量。
4结论
路桥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地基状况,当遇到软体地基时,应该根据现场的实际状况,选择合适的地基处理技术进行处理,以此保证路桥工程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道路桥梁工程,施工处理技术,常见病害
1目前道路桥梁工程所面临的常见灾害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的发展都取得了较大程度的提升,其中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建设也获得了较大提升,但是由于我国地域面积广阔,地理条件状况不一样,我国的交通道路交通网络中很多道路桥梁工程有着许多隐患,最主要的来源是一些常见灾害的影响,对现阶段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产生了不利的影响。目前道路桥梁的常见灾害有以下几个方面。
1.1裂缝
裂缝是许多道路桥梁最为常见的一种灾害类型,形成道路桥梁裂缝的重要原因是由于在道路桥梁工程的建设施工过程中使用了混凝土抗拉性较低的材料,还有来自铺装层面的温度变化的影响,导致了道路桥梁较为容易产生裂缝[1]。因此,随着不断的优化与完善施工的处理技术,现阶段道路桥梁工程的建设施工主要采用的是半刚性结构,这种材料的应用有效增强了道路桥梁铺装层的抗压强度,使裂缝产生的几率变得比较低。不过由于在道路桥梁的实际施工中,温度的变化会影响这种半刚性结构,加上车辆长时间的挤压路面,尤其是有的车辆出现超载情况,远远使路面承载力超过标准,促使了道路桥梁上裂缝的产生。与此同时,混凝土的配比也会造成道路桥梁的裂缝产生,混凝土在配比过程中没有遵循相关的标准,使其使用的混凝土不符合道路桥梁建设施工的要求,也会出现裂缝。
1.2剥蚀
道路桥梁常见的灾害还有剥蚀,剥蚀的现象主要体现在道路桥梁的外观形态的变化上面,会导致道路桥梁出现剥落、麻面和起皮等。剥蚀的种类也有很多,其中比较常见的有风化剥蚀、水质剥蚀等[2]。道路桥梁表层在被剥蚀之后,会导致道路桥梁构件的截面减小,从而应力就会变大,别的物质就会充分与空气进行接触产生反应剥蚀道路桥梁。
1.3地基下沉
因为我国地大物博,各地区的地理环境有着较大的差异,尤其是在一些地质环境较差的区域,道路桥梁的建设就会因为受到地质的影响,在建设地基的过程中致使地基不够均匀和坚固,使地基出现下沉的现象,甚至会导致道路桥梁表面的开裂、塌方等。因此,相关的建筑施工企业在未来的道路桥梁施工时,必须重视地基建设施工的处理技术,确保道路桥梁建设地基的安全性与可靠性,从而保证道路桥梁的通行安全。
1.4混凝土碳化、钢筋的锈蚀
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建设过程中,使用混凝土时会比较容易出现气泡、管孔等现象,这也为空气、水等物质对道路桥梁的侵蚀提供了条件。当空气、水等有害物质通过气泡、管孔等进入道路桥梁内部,会逐渐对钢筋、混凝土等进行侵蚀,道路桥梁的使用安全就会受到严重的威胁[3]。钢筋的锈蚀也是出现灾害的重要原因,钢筋在被腐蚀之后会逐渐膨胀,与混凝土相互作用,混凝土碳化到一定程度后加上钢筋的作用,就会致使道路桥梁出现质量问题。
1.5其他的常见灾害
除了以上所述的常见灾害,影响道路桥梁质量的其他因素还包括一些很难预知的自然灾害,例如泥石流、洪水和冰雪灾害等,都会很大程度造成道路桥梁的损害,出现质量安全问题。对于这类很难人为控制的灾害类型,道路桥梁建设施工企业必须要提前预防,从而尽可能避免这些灾害对道路桥梁工程的影响。
2道路桥梁工程常见灾害的处理技术分析
笔者结合上述道路桥梁的常见灾害,认为可以通过在道路桥梁建设施工中采用先进的处理技术,尽可能避免这些灾害的出现,同时也要强化对于道路桥梁施工建设的管理工作,防止由于人工失误而造成的道路桥梁灾害,使道路桥梁的使用年限能够得到延长,从而促使道路桥梁工程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得到较大程度的提升。因此,结合以上的常见灾害笔者提出以下几点措施来应对道路桥梁中有可能出现的灾害。
2.1提升道路桥梁施工建设的管理工作
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建设管理工作,对于保证道路桥梁的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在管理工作中,相关的管理人员需要尽可能考虑到影响道路桥梁质量的因素都有哪些,在工程施工前期及时做好预防工作,从而降低灾害出现的几率。同时在选择施工材料的时候,也要进行严格的筛选,在结合施工实际的情况下尽可能选择先进的材料,以及确保数量的准确性,不会因为这些影响到道路桥梁的质量。要能够确保每个施工人员都能够将质量作为首要目标,明确相关施工人员的职责,促使每个人员在岗位上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4]。
2.2及时修复处理裸露的钢筋
钢筋的腐蚀会造成钢筋对混凝土的压力增大,长期以往就会致使道路桥梁产生裂缝。因此,当工作人员发现钢筋出现被锈蚀的情况时,要及时做出应对,利用相关的材料对腐蚀的裸露钢筋进行处理,从而避免在受到外界不良因素影响下使钢筋的腐蚀速度变快,导致裂缝的出现。
2.3混凝土裂缝处理
温度变化、混凝土的收缩以及钢筋的腐蚀等都会导致道路桥梁表层出现裂缝。道路桥梁在出现裂缝以后,混凝土的腐蚀速度就会变化,道路桥梁的质量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为正常的道路通行留下安全隐患。因此,建筑企业要及时对出现裂缝地面进行修复,在混凝土修复的方式中,比较常见的主要有两种,一是对混凝土的表面进行修复,这种修复手段处理起来比较方便与简单,这也是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修复方式;还有一种就是直接填充封堵裂缝。
2.4加强道路桥梁的养护工作
确保道路桥梁工程质量还需要工程竣工之后的维护,根据调查研究表明道路桥梁很多灾害的出现,都是因为缺乏对道路桥梁的养护工作,没有及时处理道路桥梁发生的问题,从而导致灾害的产生,直接影响到道路桥梁使用的安全性。因此,需要相关的部门重视对于道路桥梁定期的养护工作,有效确保道路桥梁的通行安全。
篇9
关键词:路桥工程;常见病害;处理技术
道路桥梁是我国交通事业当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其质量性能是影响我国交通事业发展与进步的重要原因。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因为施工行为、客观环境侵蚀、使用周期较长等多种因素的干扰,道路桥梁工程会出现一些病害类型,我们将出现次数最多、几率最大的病害称为常见病害。道路桥梁工程常见病害的出现,不仅影响了道路桥梁的使用寿命,更严重威胁着道路桥梁交通的运行安全。
一、道路桥梁工程常见病害
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是指经常出现的病害类型。在路桥工程运行过程汇总,路桥工程常见病害的原因有很多个方面,但因为篇幅的限制,本文仅选取最具代表性的路面裂缝、路基沉降和端头局部破损三种病害来进行探讨。
1.路面裂缝病害
路桥面裂缝病害是道路桥梁工程当中最常见的病害类型,这一病害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予以细致分析。
(1)温度。
温度是引起路面裂缝病害的主要原因,目前我国路桥面以沥青混凝土为主,这种路面在行车安全、舒适度上都有所体现,但在铺装后如果对混凝土的养护处理不到位,那么很有可能造成沥青混凝土内外温度差,进而出现温度应力,当温度应力大于沥青混凝土的抗拉力时,就会为路桥面带来裂缝。
(2)荷载。
每一个路桥工程都有其承载力范围,如果路面行车超出了路桥工程的承载力标准,那么其就会对路面带来超负载,引起路桥面的裂缝病害出现。路桥面超负载的情况主要有超载、超速等。
2.路基沉降病害
路基沉降病害也是路桥工程当中最常见的病害类型。在路桥施工过程中,如果路基质量较低,以软土、粘性土等为主要内容,而施工方有没有对其进行置换或加固处理,就会容易引起不均匀沉降病害的出现,为路桥工程带来病害表现,桥头跳车就是典型的路基沉降病害。导致路基沉降病害出现的原因主要来自与建设行为,路桥工程设计时没有充分的进行地质勘查,以至于对路基质量的勘察不到位,施工过程中没有对软土路基予以充分重视等行为都是造成路基不均匀沉降的主要原因。
3.端头局部破损
端头局部破损是指桥梁端头位置出现破裂、损坏的情况,这一病害的出现会引起桥梁端头塑封变形,进而破坏桥梁原有的应力结构,大大降低路桥通行安全和使用寿命。端头局部破损病害的出现主要与施工设计不合理,使用材料质量偏低等有着直接关系。其中缩量值不准确就是施工设计不合理的主要原因,而施工材料质量不符合实际要求,指的是桥头部件质量偏低,难以承受行车带来的荷载,进而引发端头局部破损,为路桥通行带来安全隐患。
二、路桥病害施工处理技术
路桥病害作为影响路桥通行质量、施工安全的主要问题,做好对其病害施工处理是保证路桥交通安全与建设效益的重要措施。基于前文对路桥病害表现的分析,选择对应三种病害的施工处理技术来予以探讨,希望能够为道路桥梁病害处理效果的提升带来帮助。
1.路面裂缝处理技术
在对路桥面裂缝处理时,施工人员要根据路桥面裂缝病害的形成原因、裂缝宽度、裂缝深度等多方面的综合分析,来选择路面裂缝处理技术,以便达到最佳的路面裂缝病害处理效果。目前,常见的路面裂缝处理技术包括表面修补法、注浆修补法、填充修补法等,需要施工人员予以科学选择。
(1)表面修补法。
表面修补法是最简单也最常用的路桥面处理技术,其用于一些裂缝较小或早起裂缝的处理,效果明显。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在科学清理裂缝后,向裂缝内突破一些特殊性粘结剂,来对路面裂缝进行处理。
(2)注浆修补法。
注浆修补法针对一些裂缝程度适当的裂缝病害进行处理,其向裂缝内灌注水泥砂浆、环氧树脂材料,借助水泥砂浆、环氧树脂材料的粘接力来对裂缝进行填充和粘接,达到处理效果。
(3)填充修补法。
填充修补法多用于裂缝较大的裂缝病害处理,因为裂缝程度较大,因此其所需要的材料往往更多。填充法所用材料也以水泥砂浆、环氧砂浆等为主,通过发挥这些材料的加固效果,来实现对路桥面裂缝病害的处理,达到治理效果。
2.路基沉降处理技术
在对路基沉降问题进行处理时桥梁加固方法可以通过在桥梁外表现粘贴、覆盖材料,来改变桥梁的截面积,进而改变其结构体系,达到提高桥梁应力效果的目的。路面的不均匀沉降,可以根据其程度来予以选择不同的方式予以处理,若沉降程度较小,且没有继续沉降趋势,可以通过填补坑洼,修补路面的方式来进行处理。若沉降程度较大,且具备继续沉降条件,那么则需要对其进行压实、置换或灌注处理、其中压实是指借助压路机来对路基进行压实,然后对其进行补充,保证路基不在出现沉降问题。置换则是对软土地基进行置换,在置换时要保证置换土的质量。灌注处理则是通过在地基内灌注水泥砂浆的方式,来让地下软土、淤泥与混凝土充分结合、固结,达到提高地基承载力与稳定性的目的。
3.端头破损处理技术
端头破损处理技术以锚喷为主,在实际工作当中,锚喷技术在端头破损处理方面,具有凝结速度快、强度高等诸多特点,广受业内人士的喜爱。锚喷技术原理是在借助设备的喷射力将硅胶材料喷射到指定位置,然后在接触侧向模板中的浇筑、捣固等措施,来让硅胶材料与桥体有效的粘结到一起达到处理效果。在这一环节当中,之所以选择硅胶作为主要材料来予以处理,因为桥梁不仅需要刚度与强度,还必须要有一定的柔韧度,硅胶材料恰恰能够实现这一目标,并且在粘结效果上也非常理想,故选择硅胶材料。
总结:
综上所述,道路桥梁工程常见病害出现的原因有很多个方面,在道路桥梁工程投入使用之后,常见病害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及时发现病害,并对其进行有效处理,保证道路桥梁工程的通行质量与安全。在实际工作当中,为了保证常见病害处理效果,相关人员必须要做好对病害出现原因的分析,有的放矢的展开常见病害处理工作,确保能够“药到病除”,在有效延长道路桥梁工程使用寿命的同时,也为我国道路桥梁维护技术的提升带来帮助与支持。
参考文献
[1]姚彦.道路桥梁工程中软土地基的施工处理方法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6,03:217.
篇10
关键词:道路 桥梁 路基 施工 质量
中图分类号:U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正文:
1 道路桥梁路基的施工质量要求
1.1 要有足够的强度
足够的强度是保持道路桥梁路基质量的基础和前提,道路桥梁只有确保了足够的强度,才能使道路桥梁路基在受到外力作用时,道路的变形不会超出相应的范围,即在道路路基遭受超重载物或者自然灾害时,确保道路路基能够最大程度的抵御外界对路基的破坏,降低路基变形或破坏的可能性,使道路路基能够正常的使用,不至于因为路况变差等原因影响到道路的整体质量。
1.2 路基结构必须稳定
在道路桥梁的施工过程中,由于需要长时间的承受自然因素和行车负荷的反作用,要想保持道路路基在整体上的稳定性,就必须确保道路工程在施工过程中路基结构上的稳定性。路基结构的稳定可以使道路桥梁承受自然灾害的侵害和行车的荷载,避免路基的变形或变坏,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
1.3 具备水温稳定性
由于在地下水和路面积水的影响下,路基的强度会受到一定的不利影响,有时会产生路基变形或强度下降等问题,影响到道路桥梁的正常使用。尤其是在季节分明的北方地区,天气的变化比较频繁,容易带来水温的变化,会使路基产生反复融冻现象,水温的变化有时会导致路基结构的改变,加上汽车的荷载作用,容易引起路基的变形。因此,道路桥梁的路基必须具备水温稳定性,这样才能确保恶劣天气状况下水温状况的稳定,保持道路路基的强度。
2.公路桥梁路基路面工程中的问题
在我国,目前公路桥梁的建设施工也存在着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2.1公路、桥梁的路面平整度问题
公路桥梁的路面平整度怎样,是衡量公路工程质量的主要标准之一,同时又是直接影响公路交通安全方面工作的主要因素。若是公路桥梁路基路面施工过程中未控制到位,路面之平整度达不到要求,则会让行驶于路面上的车辆之稳定和安全性以及行驶速度等均会受到直接影响,导致车辆易发生颠簸。而车辆颠簸则会给公路桥梁平整度带来一定程度的破坏,促使整个公路桥梁衰减程度不断加剧。
2.2桥头台阶问题
桥台回填材料选取不当,回填质量低,导致没法实现优良的压实度,容易造成桥头搭板连接能力降低,发生凹陷隆起抑或阶梯状连接,减低了车辆的正常运行速度,及至能够致使意外的事故发生。
2.3路面与桥梁连接的质量问题
在公路桥梁施工过程中,公路与桥梁属于两个单项工程,因此要分别进行施工,在施工接近竣工时,必须解决好接缝连接的问题,若是解决不好的话,将来就会发生沉陷问题,而这个问题能够给正常运行的车辆带来严重影响。
2.4路基路面破损问题
混凝土、沥青材料的质量达不到标准,基层材料的减缩,致使碾压时发生裂隙,而养护方法的不得当抑或不够及时等均会致使面层开裂,导致极大地缩小桥梁的利用寿命。
2.5路基沿坡滑动
在很陡的山坡填筑路基,因为路基底部被水浸湿后变成滑动面,坡脚又没有相应的支撑措施,在路基自重以及行车荷载作用下,整个路基就沿倾斜的原地面向下滑动,路基整体不再稳定。这是由于设计不合理,经验不足,在目前公路标准规范的具体运用上存在两个误区;一是认为公路就是标准越高越好,在设计和建设中都刻意追求所谓高、大、全的标准;二是在执行标准时教条化,不是因地制宜运用指标,而是千方百计让地形、地质等自然环境适合标准。因为上述两个认识上出现错误,造成在建设期间高填深挖路基边多,高路堤和高边坡边多,继而也就引起路基沿坡滑动的病害变多。
2.6路基沉陷
软土地基上修建的路基下沉非常多,这是因为软土含水量比较高、抗剪强度比较小、承载能力比较小的特点。在软土上修建路基还是桥涵构造物基础不难产生压缩沉降、滑陷、坍塌等,当采取预压方式使其沉降稳定,然后调整纵断,来符合使用需求。造成路基沉陷有施工不当的原因,随着各种工程活动的次数频繁和规模扩大,对公路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越来越显著,特别是各种不当的工程活动引起的边坡、路基失稳沉陷事故经常发生。对边坡、路基稳定性产生明显影响的活动包括削坡、坡顶加载、地下开挖等,另外。养护不好也会出现这种状况,路面病害处理不合适或者交通安全设施维护不迅速,病害在车轮载荷的往复作用,向四周扩散、破碎、掉渣,出现大面积坑槽沉陷。损坏的交通安全设施将给过往车辆的行驶安全造成严重影响,特别是夜间引起的车辆损坏及交通事故。
3公路桥梁路基路面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3.1搞好公路桥梁路基路面施工的准备工作
公路桥梁路基路面施工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如下两个方面:1、应围绕着规划图展开,一定要核实施工现场的详细位置及环境状况,并且对施工中所需采纳的原材料、设备等給予一一落实。发现设计有误时,要及时同规划单位沟通,更新施工组织以及工艺手段,若是施工场地天气、水文条件抑或机械设备同规划产生出入现象,必须尽快整改,以免给施工带来影响;2、工程施工组织要依据实际施工能力和进度需要制定,并且留有一定程度的余量,合理配设设备以提升其利用水准,备足所需配件与原料,建构抢修与维护计划,以应对紧急情况的发生。
3.2公路路基施工中的质量控制
在路基施工时,路基往往是由自然土筑起的,路基填筑完应当及时对自然土采取测试与分析,研究它的物理力学性能,同时检查其包含的水量及最大干容量,能够有助于施工单位实行施工。
3.3公路路基填筑材料的控制
进入路基施工时应当将不符合要求的表土清除干净,清除的厚度大约是0.3米,通常包含淤泥、草皮子、垃圾等土质。实施路基填筑时,需要操作人员依照一定的频率对线路上的存有的自然土定时检测、研究,然后明确其根本性质以及含水量及最大干容量可否适应路基填筑标准。如实在施工阶段中,遭到土质不一样的状况,应当及刻的补做室内击实检验;如实遭到一定的选取线外借土场,应当尽里选取塑性指标小的能够适宜经济平衡的砂性土实施填筑;若是选取石方填筑,应当注重粒径与强度的选取,特别是含泥量应当符合规格。
3.4公路路基强度控制
在路基施工中,压实度能够有效的体现出路基各层的密实状况,而且,弯沉值也能够体现路基上方的整个轻度。而当两者达到合格的条件之时,路基整体的安定、耐久性与强度才能够实现标准的条件。同时,应当注重技术方面的要求,尽管路基工程于施工过程中对技术的要求并非复杂,可是还要严格的依照执行规程实施。
3.5严格把关施工程序
道路桥梁路基工程施工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在不同时期需要严格遵守各项规范标准、工作制度等,相关的建材、施工技术要事前准备妥当,为了节约成本,避免二次重复建设,对于特殊的小桥涵、挡土墙等基础工程施工应该与路基施工同步进行。与此同时,在道路桥梁路基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施工程序进行,保障施工质量。
3.6 构建完善的施工质量保证体系
在道路桥梁的路基施工过程中,为了确保道路路基施工质量目标的顺利实现,相关部门要质量完善的施工质量保证体系,一方面要按照岗位责任制的相关要求,明确划分路基质量控制的责任与义务,制定完善的施工质量控制制度,另一方面要严格控制施工工序、施工进度、施工技术、施工原材料、施工检测等相关工作进行严格管理,实现定性管理与定量管理的有效结合,逐步建立完善的施工质量保证体系。
结语
路基竣工后,要进行质量检验与维护。在道路桥梁路基工程竣工前,相关人员还必须有效检测路基的质量安全状况,对道路路基进行整体上的质量检查,确定道路地基的牢固,经过精细的质量检测来确保工程质量的万无一失,确定路基能够顺利投入使用。投入使用后,要充分重视路基维护,尤其是要考虑到下雨天地面防滑和积水对路基强度产生的影响,及时采取相应的排水措施。
参考文献
[1]张作海.公路路基路面工程质量控制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09.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道路通行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