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与人际关系范文

时间:2024-01-05 17:42: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交媒体与人际关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社交媒体与人际关系

篇1

关键词:新媒体;文化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 文化认同对于塑造价值观的重要作用

文化认同(cultural identity)是一个人对集体文化的认同,是一种个体受到所在群体的影响,是在心理上和行为上自愿融入。文化认同的最重要的是对一种文化所包含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的认可。文化与价值之间联系密切,价值通常需要以文化为载体才能有效地影响社会组织和个人的思想,一个社会形成价值观,文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文化认同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个体选择特定的文化理念,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实现价值认同对文化认同的至关重要,在实现前者的基础上后者才可以真正被实现;反过来,自愿的接纳和支持某种文化,才会有文化自信,然后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实现文化认同是最终想要达到的目的,在此过程中也会帮助个体强化价值观。真正有意义、有效果的价值教育必须必须以认同为基础,帮助个体融入群体,形成对文化的自我认知、和选择。如果缺乏文化认同,价值观教育很难进行。

2 新媒体促进主流文化传播

利用新媒体促进文化传播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对主流文化的认同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从而在诸多文化冲击和思想交锋中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当代中国的主导价值观地位,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各种社会思潮的引领力和统摄力。

首先,在国际层面上,新媒体对主流文化的宣传,可以增进海外学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性认知,在互动过程中,逐步修改及塑造其身份和利益,加深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帮助其抵御海外不良思想的侵蚀,增强其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尊自信心。此外,通过新媒体,也可以将中国现代化的成熟的思想体系展示给全世界,增强世界对中国的理解,增进世界对中国文化的认可与认同,从而有利于掌握时代话语权,提升中国国际地位和形象。其次,通过新媒体与主流文化在国内的互动,使国内民众更容易深化对主流文化的认知与认同,从而有助于增进国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推动民族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从而形成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强大合力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心理基础。

3 新媒体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对主流文化的认同感

新媒体的出现使得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被解构,从而也令原有的文化生态被改变。新媒体以其传播多渠道、接收多形式的特点使其能够最大限度的整合各种文化资源,建构起一个在世界范围内的多领域、多层次的文化空间,开启了一个突破时间、空间的文化交流模式。其承载的丰富文化资源以及共享平台给主流文化认同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空间,并以区别于传统媒体的特点对大学生的文化认同产生愈发深刻的影响。

一定程度上,新媒体在互联网社会中传播文化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不仅可以传播文化,也对文化进行了再创造,成为信息处理和发散的中心。在今天文化交流高度密切的环境下,使用新媒体来创建和拓宽一个思想共通的空间,给了人们进行思想交流和增加认同感一个平台。人们的生活无时无刻离不开新媒体,文化的传播和接受也在随时随地进行,人们接受巨大的信息量,文化对其认知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新媒体以提供一种虚拟空间和增强现实的文化影响为翼,以本土传统文化和世界多元文化为思想来源,以图像、文字和音频为话语形式,提供全景和更灵活的互动环境,从而逐渐塑造一种新的话语环境,为大学生提供了主动进行文化活动的条件和场所,激起大学生表达情感和诉求的欲望,促使大学生进行更多的文化参与行为,从而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调整其思维方式和行为结构,形成和增进大学生的文化认同。而且凭借其动态化、多重化、个人化和自我反省的性质,双向互动、自由点播和去仪式化的特点,进一步推动文化认同从物质内涵向形式内涵、从外显认同向内因认同转变,进而推动大学生行为模式、思考方式和价值观的重塑和增强。

新媒体对大学生文化认同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新媒体更好的连接了本土文化空间和全球文化空间,不仅传播了本土文化,也使大学生更易接触到广阔的外部世界,这使得大学生的文化身份更具有流动性;另一方面,丰富多样的新媒体技术也使大学生更易接受这种方式下宣传的本土文化,引起文化共鸣和增强文化认同。

4 利用新媒体促进大学生的价值观的认同

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建构可以通过一系列方法得到加强,包括简历特定的网站,运用多种教育渠道,社会舆论,以及完善的社会机制等途径以弥合实然与应然的差距,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互动平台动态了解掌握大学生的“思想脉络”。

2.加强校园网站建设,启用网络互动平台,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信息。丰富校园网络文化活动,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感染力。

3.以主题宣传网站占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网络阵地。完善话语机制增进大学生的认同。

篇2

(浙江工商大学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18)

摘 要: 社交媒体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具有锻炼大学生情感表达能力、减少现实交流障碍以及节约交往成本等多方面的积极影响;另一方面,它也在一定程度上疏离了现实同学关系、弱化了现实交往能力、降低了人际信任度。高校辅导员应引导大学生在全面把握社交媒体的基础上合理利用社交媒体,构建和谐的同学关系。

关键词 :社交媒体;大学生;同学关系;高校辅导员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14.044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学生群体在中国网民中占比23.8%,在所有群体的互联网普及率中居于高位。大学生思维敏锐,接收新事物能力强,更是处于技术创新浪潮的最前端,社交媒体也因不断地发展创新得到大学生的青睐。社交媒体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方式和内容,但它的负面效应不容忽视。正确引导大学生使用社交媒体,构建和谐同学关系成为高校辅导员的重要任务。

1 社交媒体概述

社交媒体是建立在万维网的技术资源基础上,允许用户创建和交换各方面信息的应用程序。其典型代表是腾讯QQ、新浪微博、微信、人人网等。当今时代,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热衷于社交媒体,花费在社交媒体上的时间越来越多,这与社交媒体的以下四方面特征密不可分。

1.1 交互性与共享性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个人都有与他人沟通交流的心理需求。通过社交媒体,用户可以随时保持沟通、给别人发表评论,还可以将所见所闻第一时间出去与其他用户共同分享。这种互动与共享能够使用户结交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拓展人际网络,满足现实生活中不能满足的交往、情感需求。

1.2 开放性与平等性

当今大学生开放程度高,个体意识强,平等观念深。社交媒体使交往不再受时间、空间等因素的限制,加之有些社交媒体为匿名登陆,使得信息与获取的自由性进一步增强,便于大学生找到自己的“圈子”发展兴趣。这样,社交媒体打破传统媒体的精英运作模式,原先传播者与受众的失衡关系得到平衡。因此,社交媒体的开放是基于所有人的开放,它为每个人提供了更为公平的机会,开放和平等成为社交媒体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1.3 娱乐性与个性化

冰心曾说过,娱乐至少与工作有同等的价值,或者说娱乐是工作的一部分。当今社会,娱乐必不可少,绝大部分社交媒体都有供用户来娱乐消遣的板块,如QQ游戏、QQ宠物、QQ空间日志,以及微博、微信等媒体提供的娱乐图片、视频以及各种热门话题;社交媒体大都具有强烈的个性化色彩,具体表现在主页装饰、页面排版以及聊天背景等细节设置上,用户可以以多种形式、转载、评论信息。

1.4 融合性与“碎片化”

社交媒体是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媒介融合的有效平台,兼容文字、图片、动画、声音、影像等多种传播形态,通过不同的组合方式来表述、发送信息,这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同时,许多社交媒体要求发送内容简短精炼,信息的这种碎片化倾向使大学生能够随时随地学习新知识,充分利用零散时间,如微电影、微视频等“微”事物广受大学生的青睐。

2 社交媒体对大学同学关系的影响

2.1 社交媒体对大学同学关系的正面影响

(1)有利于锻炼大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诗经》中传唱千载的“嘤其鸣矣,求其友声。相比鸟矣,犹求友声”,传递出每个人内心深处对与人交往、表达的渴望。然而,有些大学生因不善交际或害羞、自卑、社交恐惧等心理障碍的禁锢,在现实生活中不善于同别人互动交流,无法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甚至把自己孤立起来,阻碍了正常的同学交往。社交媒体具有匿名性、开放性、平等性等特征,这为大学生提供了充足的锻炼机会,更好地满足大学生情感的表达与传递,使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沟通更自由。

(2)有利于减少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客观障碍。大学生来自四面八方,每个人生活习惯不同,家庭背景等亦存在差异,交流起来很容易出现误解甚至产生矛盾。科技的飞速发展实现了麦克卢汉“地球村”的预言,社交媒体的出现打破了传统交往基于血缘、地缘的格局。通过社交媒体,大学生有机会充分接触不同地域的道德风俗习惯、伦理规范以及思想观念等,能开阔眼界,更好地了解各地域同学的生活习惯,进而使大学生增强对交流信息的理解,减少交流过程中的摩擦和碰撞,交往起来更得心应手。

(3)有利于大学生节约交往成本。高校班级概念逐渐淡化,同班同学日常见面机会逐渐减少,毋庸置疑,同学间要经常性的互动交流才能保持同学关系的稳定性和持久性。然而,专注于现实交往成本过高,网络交往是现实交往的重要补充,社交媒体成为人际联络的好帮手。同学间可以通过网络保持联系。一方面,大学生无需话费只需要WIFI或者流量就可以使用社交媒体来维持人际关系,节约了经济成本;另一方面,使用社交媒体只需动动手指就能关注对方动态,及时掌握最新资讯,社交媒体使人际交往变得更加方便和快捷,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4)有利于缓解大学生的日常压力。大学生在校内会面临来自生活、学习上的各种压力,面对这些压力产生的消极情绪,有些大学生往往得不到社会支持系统(家长、老师等)的慰藉,转而把目光投向社交媒体。社交媒体具有开放性、平等性以及娱乐性等特征,大学生可以在网上痛痛快快地打游戏、开开心心地看视频、随心所欲地聊天……他们就像一条自由自在的鱼儿遨游在大海里。这样,不良情绪就能随着手指摆动而“烟消云散”,积极情绪便会“扑面而来”,这种积极情绪有益于和谐同学关系的构建与维护。

2.2 社交媒体对大学同学关系的负面影响

(1)疏离现实同学关系。社交媒体内在的交互性、开放性、自由性、娱乐性等特征,使部分大学生浏览各大社交网站成为一种习惯,以至于吃饭走路甚至在同学聚餐等公共活动中都要时不时聊QQ、玩微信、刷微博,有些人甚至形成了社交媒体依赖。结果,大学生交往有广度而缺乏深度,缺乏心灵沟通,增加了内心的孤独感。寝室同学关系更是如此,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认为归属感是人的基本需求,同住一个屋檐下的室友很少有机会静下心来真诚地沟通,他们把归属感转移到各种虚拟网络社区,导致同学情感上趋于冷漠、疏离,以至有人毕业时要“感谢室友的不杀之恩”。

(2)弱化现实交往能力。在网络上扮演好角色比在生活中容易,开放、平等、自由的社交媒体使大学生在交往中更加具有随意性。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交往要受到外部环境,个人角色及言语、声调、表情、姿势、服装等太多非语言信息的束缚,长时间的网络交往使他们难以适应二者间的角色转换,以至于对现实交往力不从心。他们找机会逃离现实交往,向网络寻求安慰,把更多的时间花在社交媒体上。

(3)降低人际信任度。社交媒体具有匿名性、开放性的特点。这导致网上道德约束力不强,网民可以在这个虚拟的空间中自由交流,这给那些不法行为带来了施展机会,网上虚假信息遍布,道德失范现象严重,网络诈骗、网络犯罪等时有发生。大学生社会经验、人生阅历不足,在虚拟的网络世界很容易受骗,一旦被骗,就会对他们正在成长的心灵产生巨大影响,他们会本能地对周围人失去信任,防止悲剧再次发生;即使没有被骗经历,经常看到网上曝光的庞杂负面的新闻,亦会把社会上的不信任带到现实生活中,导致同学之间的信任度降低,使人际关系蒙上阴影。

3 合理利用社交媒体,构建和谐的大学同学关系

社交媒体给大学同学关系带来的影响有利有弊,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问题的关键是能否合理运用社交媒体。合理用之,利大也;过度用之,弊大也。

3.1 利用社交媒体开展教育工作

大学生使用社交媒体的潮流势不可挡,辅导员也应该积极顺应这一潮流,使之为构建和谐同学关系服务。因此,辅导员应该熟练掌握主流社交媒体,尽可能与大学生成为好友,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减少他们人际交往中的困惑;在上网交流的过程中向大学生提供一些关于人际交往的方法、技巧以及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为现实人际交往做好理论铺垫;同时,辅导员还应经常性地在主流社交媒体上分享一些集思想性、趣味性、创新性于一体的优秀资源,让大学生充分吸收正能量。

3.2 帮助大学生提高社交媒体素养

社交媒体对同学关系的消极影响反映出大学生的社交媒体素养有待提高,辅导员要帮助大学生提高社交媒体素养,就应该教育大学生:全面、准确地认识和对待社交媒体——既要认识到它可以锻炼情感表达能力、减少交流障碍等有利的一面,又要清醒地认识到它消极的一面,使之为我所用;从我做起,促进网络文明化、道德化——在提高防范意识、提高信息批判能力以及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影响的同时,还要自觉传播正能量(比如,与他人聊天时聊一些高雅的、有品位的话题,使聊有所得);合理控制上网时间——大学生要加强自律,抵制社交媒体的诱惑,把更多的时间、精力用于现实交往和其他更有意义的事情上。

3.3 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

现实交往是“本”,网络交往是“末”,要防止大学生本末倒置或者舍本逐末,辅导员应该充分发挥大学生社团的重要作用,积极加强线下工作,经常性地开展为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校园活动,如读书月活动、体育周活动、辩论赛、演讲比赛、节日晚会等。这不但能够减少大学生的上网时间、发展业余爱好找到自己的“圈子”,而且能够提供广阔的平台为大学生锻炼现实人际交往能力,提高交际水平。

3.4 重视构建和谐寝室同学关系

清华大学朱令案、马加爵案以及复旦大学投毒案等几起恶性杀人事件都是发生在寝室内,寝室人际关系原本就存在问题,社交媒体出现后更使某些寝室人际关系雪上加霜。辅导员应有针对性的加强和谐的寝室同学关系的构建,可行性路径为:鼓励学生设计健康丰富的寝室文化;定期进入学生宿舍了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多开展以寝室为单位的活动。这样能更好地增强室友间的默契和凝聚力,让寝室成为情感沟通的场所,成为大学生的“心灵港湾”。

4 结语

社交媒体以其鲜明的特征成为大学生使用的主流媒体,它给大学生带来了平等、自由,却使他们丧失了安全感、归属感。辅导员应在倡导、鼓励大学生现实交往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合理利用社交媒体。这样,大学生才能找到心灵的最佳归属,使那颗冰冷、孤独的心得到缕缕温情与安抚;才能在共同的学习和生活中形成互相关心、相互帮助、互相促进、良性竞争的一种积极状态;才能在美好而短暂的青春年华里充分吸收营养、绽放光芒。

参考文献

1 巴巴拉·M·纽曼.社交媒体影响青少年同伴关系:友谊、孤独感和归属感[J].中国青年研究,2014(2)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 严三九.新媒体概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4 王晓霞.现实与虚拟社会人际关系的文化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篇3

笔者对苏州科技学院大学生进行了人际关系现状的抽样调查。本次调查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集体测试,要求被测试者根据实际情况在规定的时间当场填写完成并交卷,共发放问卷1000份,收回996份,其中有效问卷947份,有效率为95.08%,男生728人,占76.9%,女生219人,占23.1%;城市生源308人,占32.5%,农村生源614人,占67.5%;独生子女618人,占65.3%,非独生子女329人,占34.7%。

调查结果与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在所调查的947名学生中,得分在0~8分的有589名,占学生总数的62.2%,这部分学生人际交往困扰较少,人际关系融洽,能与周围同学老师和睦相处;得分在9~14分的有238名,占学生总数的25.1%,这部分学生在人际交往上存在一定的困扰,人际关系一般,在人际交往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得分在15~28分的有120名,占学生总数的12.7%,这部分学生人际交往困扰非常严重,人际关系不良,存在严重的交往障碍。可以看出,理工科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存在困难和严重困难的学生有37.8%,现状不容乐观。

在待人接物方面,得分在0~2分的学生有790人,占83.4%,这部分学生待人接物能力较强,能够与他人和睦融洽相处,待人真诚,不伤害他人,也没有被他人伤害的感觉;得分在3~5分的学生有148人,占15.6%,这部分学生待人接物能力一般,应该说是比较圆滑的,知道应该与他人融洽相处,并全力去做,但缺乏交往技巧;得分在6分以上的学生有9人,占1.0%,这部分学生在交往中容易伤害别人,也容易有被别人伤害的感觉。由此可见,在待人接物方面,理工科大学生还是比较良好的。城市学生的圆滑程度要比农村学生突出,非师范类学生的圆滑程度要较师范类的高,这与个体心理特征如性格、能力等相关。

在交谈能力方面,得分在0~2分的学生有581人,占61.3%,这部分学生有较高的交谈能力,并掌握了较熟练的交谈技巧,善于用语言来交流感情和思想;得分在3~5分的学生有339人,占35.8%,这部分学生交谈能力一般,能够向别人倾诉,也能够倾听别人的诉说,但是不能掌握交谈的技巧,表述时条理不清晰;得分在6分以上的学生有27人,占2.97%,这部分学生交谈能力存在严重的问题,既不能向别人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也不能耐心地倾听别人的诉说,只有在急需的情况下才会与人交谈。通过研究发现,在交谈能力方面,理工科大学生相对较好,从而易于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同时男生的交谈能力要高于女生,城市学生要高于农村学生。研究还发现,在交谈能力方面表现较弱的学生,在性别等方面的差异不大。之所以产生这种情况,原因较多,如男女生在性格等方面的差异、地区差异所导致的受教育的条件不同;等等。

在与异往方面,得分在0~2分的学生有656人,占69.3%,这部分学生善于与异往,懂得如何处理与异性之间的关系;得分在3~5分的学生有239人,占25.2%,这部分学生在异往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喜欢与异往,但是不知如何交往,在交往技巧上有欠缺;得分在6分以上的学生有52人,占5.5%,这部分学生在与异往方面存在着较严重的问题,与异性不善交往,甚至有对异性存在偏见或过分思慕异性的偏激想法。研究发现,在异往方面,理工科大学生的适应能力相对较强;同时在与异往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中,男生的程度要重于女生,城市多于农村;在受困扰程度一般的学生中,农村学生表现的比城市学生明显。鉴于此,学生个人的成长环境、性别等具体因素将会成为学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参考。

在交际与交友方面,得分在0~2分的学生有413 人,占43.6%,这部分学生社交能力较强,真诚待人,富有热情,在日常生活中容易建立起真正的友情;得分在3~5分的学生有434人,占45.8%,这部分学生在交际和交友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他们渴望真正的友谊,但是不能积极主动地去寻找知心朋友,在社交中有患得患失的心理;得分在6分以上的学生有100人,占10.6%,这部分学生在交际和交友方面问题较严重,缺乏自信,在陌生人面前会感到很紧张,因而害怕交往。研究发现,有超过50%的学生在社交活动中处于被动地位,自我保护意识较强,往往以自我为中心,鉴于此,在学校教育方面,需要重点关注,并积极给这些学生提供一些锻炼提升的机会。

建议与对策

理工科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整合学校、社会、家庭各方面的力量才能奏效;高校在人际关系的教育中要做到高目标、低起点,从学生的基本行为抓起,注重引导学生在交往中做到诚实守信、热情有礼、言行一致。鉴于以上的结果与分析,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积极提高自身素质,为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积累内在条件。

注重衣着与举止得体,塑造个人形象。礼貌在人际交往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而衣着举止是最能体现礼貌修养的两个方面。一般情况下,只有在初次见面时给对方留下了良好的第一印象,才能有继续交往的可能。所以,在人际交往中,要注意服饰衣着与环境场合相适应。对人讲话时,理应做到态度诚恳,避免油腔滑调,更不能手舞足蹈。在交谈过程中,学会倾听,懂得适时适量发言。

消除自卑与自傲情绪,主动融入集体。自卑和自傲是两种相反的不符合客观实际的自我评价。自卑是自我评价过低,在交往沟通过程中产生了内在压抑,而自傲是自我评价过高,从而产生了对个体交往对象的外在排斥。不管是哪一种,都是人际交往中的障碍。要想消除这样的负面情绪,首先要正确地评价自己,不能因为家庭经济状况、个人外貌形象、成绩优良情况等给自己定位。其次需要善于发现自己的优缺点,既不能因为优点而洋洋自得,也不能因为缺点而自暴自弃。

学习赞美与批评艺术,真诚对待他人。大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要有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对他人的优点要不吝赞美,对他人的不足,要委婉指出。如何把握好“度”,需要我们广泛阅读,加强人文社科知识、文学经典名著的阅读,从阅读之中积累语言素材,不断地储备语言信息。

把握师生与同学关系,提升交往能力。青年学生应该充分理解和尊重老师,主动创造机会,使老师认识自己、理解自己,从而达到相互之间的坦诚相待。这也需要老师提高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课堂兴趣。在大学校园里要充分把握好同学之间的关系,通过宿舍内的室友之情、班级上的同窗好友、异性间的健康相处,一步步地提高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

善用课堂与讲座咨询,关注心理健康。作为一个成年人,要善于发现自己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问题并及时地想办法解决。在校大学生要充分利用校园资源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对于学校组织的心理健康、人际交往等讲座,应该积极主动地参加,从中获益,对于学校开设的相关类课程,应该认真学习,与任课老师保持联系,经常进行心理咨询,端正自己的态度。

高校转变教育观念,加强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加强校风建设,营造和谐氛围。良好的校风既是教育与管理的成果之一,也在教育与管理上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是一种精神力量和文化传统。在积极向上的校园环境中,学生受其熏陶,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进步,教育才能起到凝聚人心、振奋精神的作用。

利用课堂教学普及人际沟通技巧。高校要充分认识到人际交往能力对于当今大学生的重要性,将人际交往以及与人际交往相关的内容学科化,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将之列为学生的必修科目,没有条件的可以开设相关选修课。教师在授课过程,要避免“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要以己为中心,鼓励学生进行课堂交流和课后探讨。

利用社团组织加强人际交往能力。大学校园中的社团组织是学生生活的重要载体,学校要积极鼓励学生加入社团组织,融入集体活动之中。学校可以以社团组织为平台,举办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对于活动的宣传和参与度要求做到广而宽,以多种方式促使学生主动积极参与,打开心扉,悦纳自己,悦纳他人。

利用专门机构及时了解学生心理。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直接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挂钩,当受到高度重视。学校应成立专门的心理健康咨询部门,对不同阶段的大学生开展不同内容的心理健康教育,从入学到毕业定时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并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及时发现问题,了解情况,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辅导和治疗。

利用交际达人联络个体交际圈。交际达人是指善于与人沟通,群众基础好,并且具有一定的号召力,能够吸引相当一部分同学的学生。学校在组织活动的时候要善于利用他们的能力,使活动的涉及面尽量宽广,达到活动组织的效果。这样既可以提升他们的能力,又可以带动一大群学生走进人际交往的大圈子。

在社会实践中深化人际关系教育。高校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论知识向实践的转化,让学生通过切身的实践和体验,真切地感受到人际关系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影响。青年学生不管选择哪个方面进行实践,都离不开人际交往。高校应利用好这个结合点,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真切地感受到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在活动过程中真正地学习到如何与人和谐相处。

营造良好的家庭和社会氛围,积极影响大学生的行为。

篇4

如今是社交社会,为满足人们的“社交需要和猎奇心理”,2011年1月21日,腾讯公司推出一个免费应用程序微信,为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微信通过网络可以快速的发送语音、视频、图片和文字,不受通信运营商、操作系统平台的限制。同时,微信提供了一系列的服务插件,例如基于位置的社交插件“摇一摇”、“朋友圈”、“公众平台”、“漂流瓶”等,还可以使用共享的流媒体内容。微信为用户提供公众平台、朋友圈、消息推送等功能,用户除了可以添加好友和关注公众平台,还可以通过微信将内容分享给好友以及将用户看到的精彩内容即时分享到微信朋友圈①。

2014年8月,腾讯第二季度财报,一同公布的还有微信的月活跃用户数量,加上WeChat目前已经达到4.38亿,比上一季度增长11%,比2013年同期增长57%,直逼目前号称拥有5亿月活跃用户的WhatsApp。

二、人际交往关系

所谓交往,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人为了交流有关认识性与情绪评价性的信息而相互作用的过程②。人们通过人际交往产生人际关系。在社会学中,人际关系被定义为人们在生产或生活活动过程中所建立的一种社会关系;心理学则将人际关系定义为人与人在交往中建立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联系,包括亲属关系、朋友关系、同学关系、师生关系、雇佣关系、战友关系、同事及领导与被领导关系等③。微信集实用、娱乐功能于一体,满足当下大学生多元化交流的诉求,让大学生之间的沟通变得更加方便并且富有趣味,因此,微信能风靡社交网络,成为智能手机社交网络APP的领头者,它所带来的社交方式的变革正在潜移默化的融入大学生的生活,成为其的一种生活方式。

三、微信对大学生人际交往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

如果你在某公共场所休息区看到某学生手拿手机左右摇摆,以为其手机粘水,那你就OUT了;如果在校道上看到某学生对着手机大声说话,你觉得他打电话怎么开着免提,那你也OUT了,别人这是在玩“微信”。玩微信成为很多年轻人的新风尚。当刷微信、分享朋友圈成为众多大学生们的习惯动作时,大学生们也不知不觉地被圈进了一个微妙的“圈子”。不少学生利用微信的LBS功能结识朋友,寻找驴友、求购书籍、共享学习资料等。通过修改微信的个性签名,将个人需求反映到签名中,利用微信LBS功能让大家看到自己的需求,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可以远在天边,也可以近在眼前。还可以通过修改微信签名,向周围的同学求助。新生小珊就是一位典型的大学生潮人代表。“在图书馆找自习座位找不到,失落ing”,她的签名刚改了没有几分钟,就被一位热心的校友看到了,还主动向她提供了图书馆自习座位的“情报”。微信已经融入了当今的校园生活,其搭建起了大学生间信息资源共享的平台,LBS功能让互动不受专业、年级、地域限制,微信成为校园互动交流的流行方式,支持语言、图片、视频、文字等多种格式的信息发送,让大学生之间的沟通变得丰富有趣。

月底到了,“微本地生活”给学生小柯生成了一份报告,它告诉小柯本月吃了16次快餐、2次湘菜、4次西餐,他的饮食结构看起来不是那么的健康,平均每餐成本在20元左右,他还理过1次发、打过3次羽毛球、买了2件衣服,他的活动路线主要集中在广州天河区,本月相比上月,支出增加了12%,在小柯的微信好友当中,他的支出排名第23位,属于“屌丝中的铁公鸡”,他的幸运商家是星巴克,在9月13日的那次消费时,他中了一次微生活的幸运奖,获得了9000个积分④。微信的这种商业公众账号很明显符合高校网购文化,适应了各种满足学生需求方式。不得不说,微信为大学生带来了新型沟通方式,也为校园生活增添了许多色彩。而大学生们玩转微信的创意,也将成为这群年轻潮人们争先体验的潮流。

四、微信给大学生人际交往带来安全隐患和消极影响

然而,现代社会所面临的信任危机与安全隐患并不能保证每一对陌生人见面后都能够成为“好朋友”。网友这样调侃,微信微信,只可微微一信,不可全信。如果你全信,微信就会变成“危信”。

和传统的网络社交相比,基于LBS的微信在人际交往上虽然能够随时随地借助语音、图片、视频等方式模拟现实交往的现场感,“附近的人”能拉近陌生人交往过程中空间和心灵的距离,更加便捷地为虚拟空间建立起来的社交关系向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转变,但是,以网络虚拟平台为介质进行的人际交往与现实人际关系所依托的面对面人际交往依然有着鲜明的区别。首先,必须认识到一点,能够使得两个个体间产生社交吸引的内在因素包括相貌、品行、性格等等⑤。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通过对一个人的观察和日常的接触,很容易获知对方的相貌、行为举止、性格以及其他各方面的信息,由此完成零接触阶段、察觉阶段,接着迅速进入表面接触阶段,对双方能否建立社交关系以及关系的亲密程度实现作出较为明确的判断,并且双方信息真实度较高,信任度较高。而通过微信的LBS功能所结识的陌生人,彼此之间只能通过各自在微信账号上展现出来的照片、性别、地址等信息以及在交流中所透露的个人信息来实现社交吸引,初步判断能否和对方建立起社交关系,缺乏现实依托性,并且信任程度较低。虽然在微信上,人们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来组织传播信息的内容,能够更加完美的塑造自我形象,但随着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更加深入,个人真实信息暴露程度加深,单靠线上建立起来的泛泛之交能否进一步转化为中度乃至深度的依赖关系、交友吸引力能否继续保持,将受到了比现实中建立起来的社交关系更为严峻的考验。

浙江鄞州一个公司的经理,通过微信“查找附近的人”的功能,搭讪女大学生,先后了数名90后女大学生,其中一半以上的女生选择了不报警,此男在鄞州法院受审⑥。广州警方最近发现有团伙专门盗用微信,利用微信和留学生的国内亲戚朋友联系,要求汇款到国外。警方全景式地展现了骗子入侵微信,提醒大家对此保持警惕。现在很多大学生聚会吃饭,一上菜,大家都先拍菜,然后不吭声,低头都在那玩手机。每一次交友方式的变化,都在不断拉近两个陌生人之间的时空距离。从QQ到微信,再到最近流行 的“陌陌”,大都如此。

五、辩证应对微信对大学生人际交往带来的影响

一部分人认为应该提倡网络交友。他们认为网络的虚拟性,使得网络交友充满神秘感,充分满足了人们的猎奇心理。网络交友为我们的社交生活开辟了新的空间,超越了现实中交友的地域限制。较之其他的网络媒介,微信在人际传播中有着更加高效与便捷的特点,是较为先进的网络人际传播媒介,微信网络群体的形成一般有两种途径,一是结识新的朋友,二是集聚现实社会相熟的人,这些个体依靠信息的传播以及互动交流逐步建立起稳定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网络群体逐步形成,并随着时间的增加,对彼此的了解也日益加深,微信的个体会逐步倾向于利用这个交际圈分享和获取信息。随着朋友圈群体的形成,使用微信的每一个个体就像现实社会中的真实个体一般,形成社区化的网络人际传播,社会个体之间通过信息传播维护社区人际的共同部分,而之前在微信朋友圈所构建起来的网络空间,其实就是人际传播的公共领域的形成。在朋友圈中,成员之间活动在一个紧密相连的圈子当中,成员之间的身份、所共享的信息、观点都是透明的,相互之间对各自的观点进行评论和发表见解。重视记录和分享,并把这个作为首要的用户体验,大学生彼此之间的关系从线下发展延伸到线上,丰富了彼此间的交往方式和内容。正是这样的一种共享性使得朋友圈内形成了一个私密的组织,不被陌生人打扰,使得圈内的感情更加的牢固,相对qq等工具而言,其组织的严密性也更高⑦。

微信“附近的人”功能在人们选择微信交往对象时能够产生心理上的亲近感,并为转化为现实人际关系提供了便捷条件。但能否转化为现实关系很大程度上是由彼此间在微信这一虚拟社交平台上能否建立起稳定的社交关系决定的。所以,虽然人们有通过微信的LBS功能结识陌生人的心理需求,但受诸多心理因素和客观条件的影响,通过微信认识的陌生人彼此间很难建立起稳定的社交关系,人们很难如愿通过微信LBS功能达到预期的社交心理需求。

微信究竟好还是不好,因人而异,而且,在不同人的手里,微信扮演了不一样的角色。要正确对待就是我们要具体情[DyLW. NeT专业提供写作教学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Www. DYlw.NEt]况具体分析,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看待。微信交友的行为本身没有错,网络在传播好东西的时候,难免会夹杂坏东西,如果对广大社会成员特别是青少年缺乏主流文化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的引导,就容易形成错误的人生观、道德观和理想价值观而误入歧途,甚至形成反社会人格。只有合理的利用微信,自觉抵挡其负面影响,才能使它真正成为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帮手。

参考文献

①微信,http://baike.baidu.com/subview/5117297/15145056.htm

②张俊杰、姚先本,《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J].《高校辅导员学刊》,2009(2)

③岳玲,《基于网络人际交往的社会学分析》[J].《群文天地》,2009(5)

④虎嗅网,http://huxiu.com/article/7788/1.html

⑤李卓,《微信对青年群体人际关系影响的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4

⑥浙江在线,http://zjnews.zjol.com. cn/05zjnews/system/2012/05/16/0184950 97.shtml

篇5

关键词:网络红包;使用与满足理论;符号

1传统红包到网络红包的历史追溯

1.1相关概念

红包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的红包称之为压岁钱,可追溯到汉代。压岁钱的数额从几十到几百不等,这些压岁钱多被家长用来给孩子们购买图书和学习用品。而具有千年历史的传统佳节——春节,发红包的风俗源远流长,它代表着亲人朋友之间的美好祝福,它是长辈送给孩子的护身符,保佑孩子在新的一年里健康吉利。在现代社会,新的时尚为压岁钱赋予了新的内容。网络红包即新的红包派发方式及互联网工具,微信红包是网络红包的一种形式。网络红包即朋友间玩耍祝福的互联网工具及互联网运营商、商家通过组织互联网线上活动、派发红包与送钱的互联网工具。抢红包是网络红包的一种形式,主要在手机上通过微信,支付宝,等移动客户端软件进行个人及群体式的红包发放,发出者既可以为别人提供抢红包的机会,自己也可参与其中。

1.2网络红包的兴起

2014年春节前,微信的一名产品经理想到将红包迁移到微信上,万万没想到的是,红包会成为一种流行的社交互动方式,一种极具中国特色的营销工具,一种被众多互联网平台借鉴的现象级产品。2014年红包只在互联网核心用户圈内比较流行,虽然微信红包被马云视作“偷袭珍珠港”。实际上最终绑卡数量只有800万,就是说,2014年红包才刚刚兴起,并未普及。2015年春节微信红包与央视合作,使微信红包在全国一下子火了起来,“抢红包”已经变成了一种常见现象。各种晒红包的天天刷屏朋友圈,每天盯着手机不断地发红包、收红包成为了很多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将过年什么的抛之脑后。而这一现象在2016年猴年春节期间,由于支付宝、QQ等加入其中,使抢红包又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2016年让笔者印象最为深刻是,往年大家还都在认真看春晚,即使是抢红包也都是年轻人们互发红包,互相祝福;而今年的除夕,全家人的心思貌似都不在春晚节目上了,叔叔阿姨爷爷奶奶们都在抢红包了,网络红包真正迈入了全民时代。

2以微信与支付宝为代表的网络红包的传播特征

“使用与满足”理论是1974年E•卡茨在其著作《个人对大众传播的使用》中首先提出的,他提出了“使用与满足”理论从受众的心理动机和心理需求角度出发,将受众当作是有特定“需求”的个人,其媒介接触活动是他们形成特定需求、动机,并最终“满足”需求的过程。网络红包在满足受众心理需求的条件下,实现了广泛传播和全民参与,受众在使用这些媒介的过程中使个人心理需求得到了满足。根据符号学理论,不同人之间信息的传递必须通过符号来实现,因而受众在共享信息的同时,人际关系的互动性也会增强。因而,无论是以符号互动理论为分析的出发点,还是以人际交往相互影响模式为分析的出发点,网络红包的传递都能体现符号多样化对人际关系影响的多元化。笔者下文将以微信和支付宝为例,分析网络红包的传播特征。

2.1微信红包

微信作为网络红包的首发者,在手机应用中当然占有一席之地,从2014年的兴起到2015年的与央视合作火爆全国,再到2016年的各种各样发红包形式的出现,使微信红包成为人们过年过节和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流方式。在2016年的微信红包中,主要分为普通红包、拼手气红包、摇一摇红包、拜年红包以及红包照片这几种形式。前三者是微信固定模式红包,通过点对点发送,点对面快速抢夺和手机摇一摇随机抽取不等额大小红包的方式来获取红包。使受众在参与过程中既达到了娱乐消遣的目的,也增强了人际交往的关系。而后两者是2016年过年新出的特定红包派送模式,拜年红包不同于以往的普通红包,它是以固定吉利数字派发红包,如6.66元,并配相应祝福文字为好友发送拜年红包。个人不需要输入既定钱数为对方发红包,而是自动生成在一定范围内的小额祝福红包,既方便快捷又应时应景。朋友圈发红包看图片这一模式,笔者认为较为有趣,发送者挑选一张自认为具有吸引力的照片放在朋友圈,微信把它设定为模糊照片,通过点击只能看一小部分,而圈内好友如果想全部查看,必须通过发红包的形式来获取完整照片。这一形式满足了受众的好奇心理,在发送者和查看者之间建立起一种互相了解的关系,满足了受众的个人心理需求。

2.2支付宝红包

支付宝红包的形式最主要的包括3种:普通红包,咻一咻抢红包和集五福卡分红包。这里面最值得一提的便是2016年异常火爆集五福卡抢红包大战,每个用户只要在特定时间前,在支付宝内集齐5张福卡,就一定可以分享一个超过2亿元的超级大红包。支付宝的这一项活动成功的把人们的注意力吸引了过来,抢红包不再是微信的主战场,而且以一种新的集五福卡片的方式来获取。每个支付宝用户首先要新加10个好友,然后通过向好友索要或交换你需要的五福卡片,最后在除夕红包发放时间之前集齐五福,参与分享2亿元的红包。在这个过程中,五福卡片即为传递媒介,是用户与用户之间交换各自需求的一种符号。有人调侃道,“敬业福”拥有神奇的魔力,让很多人开始逐渐因为一张“敬业福”而主动联系那些多年不联系的老同学、朋友,同时,“敬业福”也成为了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对于促进亲戚好友之间的情感沟通起到了不可思议的效果。这一现象表明,五福卡激发了亲戚朋友之间沟通感情、传递信息的欲望,诱导人们主动传播和分享,同时也为受众提供了新的传播交流方式。既能获得高效的传播效果,又能获得经济效益。

3全民时代下的网络红包所产生的影响

3.1积极影响

1)满足受众个人基本需求的方式。人们接触媒介是基于各种需求而进行的,通过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认识“网络红包”,学会使用网络红包并且应用到各个方面,从而达到满足信息、娱乐、社会关系、精神和心理在内的基本需求。娱乐性是网络红包最大的特点,在抢红包的过程中,参与者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得到了满足,获得了消遣和娱乐,相对减轻了日常生活的负担和压力。在支付宝与微信的红包游戏中,虽然人们抢到的红包和发出的红包都微乎其微,但是其中的乐趣却是众所周知。春节发红包是我国的传统,从明清就开始在民间出现了,一直到现在演变成为网络红包的新的形式。2)人际交往关系的构建。网络红包作为新媒体时代产生的新型社交产物,作为一种传播媒介符号,促进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交流。它是构筑虚拟人际传播与现实人际传播之间的桥梁。不论是支付宝的“五福卡”“咻一咻”还是微信的“摇一摇”“拜年红包”等各种红包形式,都是人际关系不断变化的体现。在娱乐的过程中,为了满足个人需求而添加认识新的朋友,重新联系老朋友,从现有的圈子延伸到新的圈子,把被动交流变为主动交流。微信官方数据显示,在2015年除夕的抢红包大潮中,微信当日的红包收发次数为10.1亿次。在2016年除夕的抢红包大潮中,微信当日的红包收发次数为80.8亿次,是2015年的数倍。由此可见网络红包的火爆程度及不断增强的频率,无疑是为人际交往提供了绝好的契机。3)传统媒介与新兴媒介的巧妙融合。网络红包是传统媒介与新兴媒介融合发展的重要产物。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2014年8月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文件强调,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微信与支付宝充分利用这一政策,先后与央视等传统主流媒体合作,在春节这个全国人民齐聚的时刻,红包互动加强了传统媒体、品牌商以及受众之间的联系,并促进了这些联系在日后的消费行为中转化为实际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新的传播形式不仅方便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同时也为经济和文化等领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会。

3.2消极影响

1)过度专注于抢红包,忽略传统节日气氛,忽视人与人之间的内心的交流沟通。网络红包在春节期间的火热程度非同小可,不仅打破了国人在除夕夜看春晚的传统习惯,还扰乱了多数人的现实生活。从年前到元宵节前后,许多人沉陷其中,不挺得摆弄手机,忽略了与家人之间的互动。以往对春晚节目的评论,也变成了目不转睛的对着手机屏幕抢红包,失去了亲戚之间相互沟通的机会。2)一些不法分子借助微信支付宝等新兴媒介进行网络欺诈和不法宣传。随着“网络红包”的不断升级,“抢红包”也不再局限于朋友圈中消遣娱乐,各种利益的诱惑使部分民众逾越法治底线,以游戏之名,行赌博之实。目前,媒体已经曝光了多起网络红包诈骗事件。由此可以看出,不少不法分子借助这新兴的载体,也“创新”了他们的做案手法,利用新载体进行犯罪。因此,用户在使用微信红包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护自己的隐私,提高警惕,防范风险。网络红包已经成了犯罪的载体,因其隐蔽性较高,是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融合,所以比传统模式的犯罪手段危害更大。

4结束语

全民时代下的网络红包融合了新兴媒介技术和中国传统民俗,丰富了人们的社交生活,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在传达友情、亲情的同时,使受众在生理和心理需求方面得到了满足。接触媒介范围越来越广,获取的信息也越多。尽管以微信和支付宝为代表的新媒介拥有许多人性化特点和优势,但是与传统媒介相比,新媒介还是也存在一些缺陷。因此,我们在看待新媒体的时候,不仅要看到新媒体的发光点,也要重视其存在的问题和缺陷,新兴媒介更加成熟与完善,与传统媒介相融相成是我们今后关注的焦点。

作者:亢竹 单位:北京印刷学院

参考文献:

[1]魏宇麒.微信红包流行现象的传播学分析[J].新闻世界,2015(5):271-273.

[2]申思达,陈勇.微信红包传播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初探[J].科技传播,2015(8):110-111.

篇6

真实关系解决SNS用户一个持续的根本性需求。随着社交网站用户规模的扩大,越来越多的用户将更多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延伸到网络,SNS网站兴起预示着“在线生活”已是大势所趋。当用户将大把的时间投入SNS社区生活时,SNs必须能够解决用户根本需求的持续性,即:构建一个人与人之间真实关系的平台,让用户在这个平台上不仅可以找到老同学,老朋友,老同事,还可以通过朋友结交认识更多想认识的新朋友,更可以轻松方便地与朋友保持联系沟通,不断增强感情,才能为营销圈带来持续稳定增长的用户群。

扩大真实关系网络是SNS的价值核心。在传统传媒理论中,经常提到的就是“内容为王”,也就是内容是媒体的核心竞争力。但是对于SNS网站来说,尤其是一个要做大做强的SNS网站,如何构建一张巨大的人际关系网络,同时把这个网络管理起来成为其商业价值的核心所在。Facebook最大的创新就在于它为真实的人际关系提供了便利的产品和服务,而不是陌生人之间的互动,中国也需要基于这种理念下不断成长的SNS网站。以人人网(原校内网)为例,截止到2009年8月,人人网的真实注册用户达7000万,其中大学生用户2600万(占据中国90%以上的高校市场份额),上班族用户超过4000万,而每天新增用户则高达几十万,并且基本为上班白领人群。

真实关系放大营销价值。根据艾瑞数据显示,在中国的SNS网络应用服务中,以人人网为代表的SNS用户无论是平均访问次数还是停留时间、活跃度和黏性都远远高于门户网站。广告主选择人人网的重要原因之一不仅是因为它拥有核心人群的高度覆盖,更因为它真实的用户属性,积极的用户互动行为,以及通过自身的真实人际关系所产生的自传播的病毒效应与威力。而且这种威力由于来自朋友,因而更值得信任。

篇7

关键词:社交网络;传播机制;传播主题

一、前言

社交网络,即社交网络服务(SNS,Social Network Service)。2003年,美国兴起一波以Friendster为代表的SNS浪潮,随后,facebook在2004年创立,美国新闻集团收购myspace、微软入股facebook等一系列经济动作更是将美国的SNS热潮推上新的高度。中国的社交网络自1998年中国交友中心成立到如今开心网、51网等一系列社交网站的风行,也已经有15年左右的历史,社交网络的快速发展为网民展示自我、表达诉求、联系社会提供了重要途径,也为传播信息及分享信息建立了良好的平台,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社交网络的传播要素

传播者、受众、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加上传播反馈构成整个社交网络传播机制的五大要素。五大传播要素是传播的基础,都影响着传播效果,缺一不可。

(一)社交网络的信息传播者

社交网络的传播者与其他传播机制的传播者相比,更具个性化、平民化、均衡化,更追求自我的认同。

第一,社交网络的传播者有日益明显的平民化特征。以人人网为例,它的传播方式不再如传统媒体一样实行集中式信息及传播,而是打破用户的身份、地理位置、职业以及教育程度等因素限制,降低了人们提供信息的门槛,让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源。

第二,社交网络的传播者具有强烈的个性及均衡性。在社交网络中,每一个人都是一个中心,而网络社区就是由一个个中心组合起来的整体,这实际上也就没有了真正的传播中心,从而整个网络传播呈现均衡的特性。

第三,社交网络的传播者具有深刻的追求自我认同的意向。据调查显示,社交网站中被用户使用最多的功能为群组功能,其次为日志功能、相册功能,并且日记和相册功能也多数用来记录用户的经历及心情感想。用户使用这些功能主要为展现自己的独特个性,即自我呈现。

(二)社交网络的传播受众

社交网络的受众也与传统媒体的受众存在一定的差别:受众与传播者角色转化十分频繁,传播者与受众具有同质性。同样以人人网为例,用户的实名注册制度保证了传播信息的真实性和安全性,在其创建之初,它的主要用户都是大学生,这样的群体一般具有相同的爱好和兴趣,在多数问题上拥有相同的看法,充分体现传播者与受众的同质性。再者,社交网络的传播者在对信息进行传播时,一般极具针对性地寻找信息传播的受众,比如同乡、朋友、同学、同事。

(三)社交网络的传播媒介

社交网站作为社交网络传播的主要媒介,它的特点很大程度上代表着社交网络传播媒介的特点。社交网站不仅具备传统的网络媒体的全部功能,而且拥有多样化的传播方式,与传统的网络媒体比较,更具真实性、交互性以及个性化等特点。第一,一般的社交网络都具备用户认证功能,鼓励实名注册,这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用户的信息安全可靠,比其他交友类网站纯净简单,避免了许多虚假信息。而且社交网络实际上也是一种现实社会关系网的表现形式,可靠性极高。第二,社交网络传播的信息对时间和空间的要求极少,可以使更多的用户参与互动交流。比如人人网的“状态”功能,其自由评论及转播模式充分体现了其交互性。第三,社交网站的设计极具个性化特点。与集中式传播信息的门户网站不一样的是,不同身份、背景、偏好的用户对同一事物的认知差别必然使他们不可能传播完全相同的信息,而是表达出个性化的观点。第四,在社交网络中,RSS、BBS、BLOG等网络传播形式相结合,形成了多样化的社交网络传播形式以及具有浓烈特色的网络文化系统,比传统网络拥有更大的优势。另外,社交网络开发的一系列应用程序也使得网络传播更具吸引力。

(四)社交网络的传播信息反馈

社交网络涵盖了各种各样的传播方式,更具有其自行开发的一系列附加应用程序,这使得社交网络的信息反馈轻而易举,且更具真实性和可靠性。如在校内网上,用户能够及时评论别人的信息,表达出自己的观点看法,这即是对传播信息的反馈。

Web2.0网络时代其独具优势的信息传播模式在为公众提供全新的讨论平台的同时,也打破了传统的新闻信息传播格局,在这个平台上,网络用户可以自由地参与到政治活动中,发表对公共事务的看法。随着网络传播技术的日益成熟,以及媒介技术的日益进步和社会价值的多元化发展,信息受众向小众化、分众化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受众小众化又使传播内容专门化,更贴近生活。

(一)以用户为中心的信息传播

社交网络的出现动摇了“物理存在”和“虚拟存在”之间的不可共通性。在Web2.0的基础上,社交网络建立了一个庞大的人际关系圈子,每一个用户都会有真实详细的个人信息。这些个人信息形成一个人际关系链,使用户能够方便快速地找到他人信息。传统的博客网络服务主要是通过展示内容来展示用户,而社交网络服务却是以用户为中心,在展示用户的同时传播用户的意识和观点。从而使用户成为其他人关注的焦点,满足用户的自我认知及价值体现。

(二)以个人作为网络节点

社交网络是建立在现实社会人际关系链的基础上的,每一个用户都是一个网络节点,这个节点连接着自己的亲朋好友,与他们组合成一个关系网。社交网络的信息传播范围也是现实人际关系传播的范围,在这个范围内存在许多形式的小团体,这些小团体通常来自人的社会非权力关系,使社交网络的传播方式具有多向性和非对称性。

(三)传播形式的多样化整合

社交网络在传统博客网络、电子邮件、即时聊天等功能的基础上,又加入了许多实用又具有娱乐性质的应用程序,快速发展的传播形式和技术促进了这些传统功能与新功能的融合,使社交网络沟通平台更具多元化。

三、社交网络的传播过程

社交网络的传播机制与传统新闻媒体的传播机制相比,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这种优势在传播过程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在社交网络中,可以将信息传播的深度从分众传播的初级传播扩大到大众传播甚至多级传播,它所具备的强大信息凝聚力和整合力使传播过程更加容易。[4]

首先,所谓的分众传播是指在一个细分化的受众群中进行传播,其传播内容具有创新性,动态可调整。在社交网络的分众传播中,信息传播者拥有不定数量的受众,如新浪微博,关注同一位名人的用户组成一个小规模的受众群,这个受众群都是该明星的粉丝,实现了分众传播。

其次,传播规模最大的传播方式之一就是大众传播。它是一个由大规模的媒介组织将大批量的信息传播给大范围的受众群体的过程。在社交网络中,受众可以通过转发功能,对信息进行二次传播,这样,信息的受众规模就大大增加,完成了从分众传播到大众传播的升级过程。

最后,以初级传播为起点的多级传播,是指传播者的信息通过社交网络用户转播、评论、反馈实现大众传播之后,再通过大众传播平台深入探讨信息,使信息的内容、广度、传播效果以及涉及范围都呈几何式增长,从而实现多级传播。

四.结语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社交网络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而社交网络传播机制作为社交网络传播的基础,对人类未来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总之,社交网络不仅是熟人沟通联系的媒介,也是一种全新的交往方式,逐渐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使用者。在未来的社交网络发展中,随着理论的深入研究,实践的磨练,相信社交网络传播机制会越来越完善,更全面、更健康地为广大网络用户服务。

参考文献:

[1]张彦超.基于在线社交网络的信息传播模型[J].物理学报.2011(05):32

篇8

【关键词】社交媒体 受众 媒介依赖 碎片化生存

对许多人而言,Facebook,Twitter,Yo-

uTube等社交媒体及SNS社交网络,正成为他们踏进互联网世界的新入口。社交媒体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空前的发展,消费者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互动沟通的方式因社交媒体而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人正通过社交媒体相互分享时事新闻,与他们身处地球另一端的亲朋好友保持沟通联络。

社交媒体(Social Media)指允许人们撰写、分享、评价、讨论、相互沟通的网站和技术平台。现阶段主要包括SNS(社交网站)、微博、论坛等。简而言之就是社会化媒体与社交网络的结合体。

纵观传播学发展史,从最初的拉斯维尔的5W理论到后来施拉姆提出大众传播模式,再到赖利夫妇的系统论,传播模式从线性模式到控制论再到社会系统模式,体现了信息传播过程的多样化,广泛性。信息必然会借助媒介进行传播,媒介的特性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信息传播的影响程度。Web 2.0时代的到来为信息传播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带来的是一场变革,影响的是这个世界未来的走向。社交媒体的诞生更是为“地球村”这一概念佐证,瞬间让整个世界缩小。

一、社交媒体在传播模式上的全新突破

从传播学最初的5W模来看:使用社交媒体的传播者与受众双方地位发生了改变,不再是以传播者为主导,受众逐渐掌握了话语权。web2.0时代的到来,技术上的创新,使信息的获取更加便捷,同时反馈也更加及时。社交媒体提供了一种基于社交关系的复杂的网络信息传播方式。从理论上说,社交媒体的信息传播模式仍属于大众传播的范畴,但其传播者、受众、传播方式、传播内容以及传播效果都有其自身的特殊性。

1、传播媒介的改变

麦克卢汉认为:“任何媒介对个人和社会的任何影响,都是由于新的尺度产生的;我们的任何一种延伸,都要在我们的事务中引进一种新的尺度。”①媒介即是讯息的观点表明媒介形态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信息内容,内容和载体是不可分离的。而真正具有影响力的是媒介的本身,媒介产生直接的后果是在实践中会形成新的标准和新的人类生活方式,这种标准和方式是不受媒介内容所决定的。

2、传播信息的改变

社交型媒体由于内容简短,不用经过大脑的深度思考,就可以直接将所见所闻以简短的信息及时制作出来。同时,信息可以通过网页、客户端、手机短信、手机客户端、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等方式来实时。所以,社交型媒体从信息生产到所用时间非常短,甚至可以说是即时播报。对受众来说,对即时信息的需要超过了对信息深度挖掘的需求,更注重新闻的连续性报道和滚动性报道,强调信息的更新速度。社交媒体的信息系统(如微博)由于容量有限,可以让信息者更注重信息的选择加工,让受众更容易在这短短的140字当中找到重要的信息,提要式的新闻越来越精炼,同时更加强调新闻价值。社交媒体信息言简意赅的特性,使人们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就能够在短时间内判断信息是否有价值,是否值得一读,从而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信息。

3、传播方式的改变

Twitter、Facebook等社交型媒体的出现,让人际传播找到了和大众传播的结合点。其独特的“节点―广播”传播模式,开拓了一种全新的传播方式。网络用户习惯以“短消息”的形式记录与分享观点,新鲜事,这种使用习惯的培育与形成,反过来也会对信息的表达方式产生影响,特别是促成从单向线性传播模式到节点互动模式的转变。这种理念也必将对今后的新闻产生进一步的影响。例如当前“短讯式新闻”和“交流式新闻”的产生表明了受众正在适应并创造了新的新闻生产和方式。

4、传播效果的改变

社交媒体的传播效果可以从两个维度来考察:微观上,定向传播效果显著,基于真实的好友身份进行信息传递,受众的反馈及时。社区群体的崛起,使这一个群体内部的粘性增强,在群体内部,一条信息传播速度会异常迅速。同时,社交媒体的人际交往更倾向于形成“弱链接”的人际关系。美国社会学家格兰诺・维特提出“弱关系的强势”假设。他认为,弱关系倾向于连接与行动者本人具有较高异质性的人群,充当了沟通不同群体的“关系桥”,容易在不同的团体间传递非重复性的信息,拓展了信息的传递范围,能达到较好的传播效果。宏观上,社交网络作为信息传播的新平台,大量普通用户参与信息传播的方式正在改变媒体和社会舆论的形态。②

现如今,移动媒体的植入,让受众在接触社交媒体方面变得更加便捷,这又从无形中加大了社交媒体受众的粘性,使信息的传播更快速。如下图所示:

二、社交媒体对受众的表层影响――受众的媒介依附

1、社交媒体影响下的受众媒介依附症

对比传统媒体,社交媒体的互动性、个性化、即时性、智能化的特点决定了受众对它愈加青睐,从而也加剧了大众对它的依赖。

社交网络不仅改变着全球的互联网市场,还改变着消费者的生活方式。有数据表示,在中国,每天有45%以上的人有阅读BLOG的习惯,而33%的人群则坚持更新自己的blog。6年以来,中国网民的上网时间增加了一倍,不管是网络基础的应用,还是在获取信息这一功能上,都呈现出多元化的状态。

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的数据表明:“从各类媒体的消费者平均接触时间来看,除互联网外,其余媒体的周接触时间均在缓慢下降,其中电视的平均接触时间下降最厉害。例如,报纸的周接触时间由5.9小时下降到4.8小时;广播由10小时下降到8.4小时;电视从25.3小时跌至22.8小时;而消费者在网络上花的时间从10.2小时增长到16.4小时。”③

2、受众媒介依赖的原因

(1)信息方式加剧了受众对社交媒体的依赖。社交媒体基于群体和圈子的信息范围,再加上信息不受时空制约,在任何场合下都可以以“短消息”的形式来记录和,社交媒介更多地成为了社交工具平台上的信息工具,信息是为社交服务。显然,人际关系的稳定性会加剧受众对社交媒介的依赖。

(2)社交媒体的传播特性迎合了受众的媒介期待。社交媒体的优势显著:首先,社交媒体融合了所有媒介的传播优势,不仅可进行文字、图像、声音等传播,还可以随时随地下载、储存、交互沟通、发送信息。其次,传播形态由点对点或点对面转变为面对面,同时再反馈回受众本身。在这个传播过程中,传受双方没有明确的身份定位。不论是互联网还是手机媒体,任何人都可以便捷地向受方传送信息。再次,容易形成二次或多次传播,形成新的信息源。

(3)社交媒体适应了现代受众的心理。“在原子化的社会关系中,社会生活和文化图景显得支离破碎,社会关系网络不足使得孤独感成为一种弥漫性的心理状态,孤立的个体遭遇前所未有的自我认同困惑和归属感的缺失。”④因此,受众会把内心复杂交错的恐惧感转化成对媒介的依赖,把媒介当作一个精神放松的舞台来缓解内心的压力。社交媒体的各种传播优势为受众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虚拟空间,他们通过使用社交媒体获得信息,获得与人交流、社交的机会,获得娱乐消遣,获得话语权,提高了大众参与的主动性。受众通过社交媒体技术筑成的虚拟的堡垒,自由倘佯、释放烦忧。多方位地满足了他们的心理需求,渗透到他们心理之中,给他们提供了可寻求慰藉的精神家园,从而依赖并推崇。

三、社交媒体的深度影响――受众碎片化生存

随着Web2.0时代的发展,网络成为了社交的平台,社交媒体是根据受众现实的关系来构建的信息传播模式,它的诞生对传统的传播模式产生了改变,信息获取具有便捷性,媒体结合新的技术平台,再加之社交网络的关联性,助推了受众信息反馈的及时与媒介依赖程度。

信息传播模式的改变,以及受众对媒介的依赖程度加深造成了社交媒体对受众最本质的影响――生存空间的碎片化。比如说,知晓或描述一件事情并不是一个完整的过程了,而是获取其中一个有趣的点,一个片段。在知识结构上,缺乏完整性,只获取受众自己觉得对其有用的部分。

很多人在不断描述我们这个碎片化的时代――人们的注意力很难持久,孩子们养成了超文本链接的浏览习惯,很难按照一个逻辑推演过程完整地看一本书。岂止是读书,足球这样的消遣也变得“碎片化”了,很少有人能耐心地看完90分钟的比赛。如下图所示。

通过对社交媒体的分析,我们看到了社交媒体对受众影响的多个层面。未来应该加强对社交媒介对受众影响的实证研究,关注社交媒体新的应用和新的技术平台对受众的影响。

参考文献

①薛可、余明阳:《人际传播学》[J].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

②杜骏飞:《网络传播概论》[M].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

③唐山居人,《传媒“碎片季”》[N].《中国经营报》,2010.1.30

④樊葵:《媒介崇拜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

篇9

关键词:微博;文化;原因

随着“微博”这一概念于2009年8月随新浪网推出“新浪微博”内测版而进入广大中国网民的视野,随之而来的便是微博的迅速推广和普及,以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微博现象”。微博,即微型博客,又被昵称为“围脖”,是 Web 2.0新兴起的一类开放互联网社交服务,简单来说就是你把自己的所见所想,用不超过140个字的几句话或一张照片,通过手机、IM软件 (gtalk、MSN、QQ、Skype)和外部API接口等途径向微型博客消息与人分享。此外,你还可以任意将自己感兴趣的人添加为“关注”,只要了新的博文,彼此就可以在第一时间看到。众多门户网站已经致力于将微博打造成新的利益增长点。微博日益成为一种社会文化,它所构建的群体和其构建人际关系的作用也具有明显的社会学意义。

一、微博的特点

1.直播现场速度更快

微博可以通过手机随时更新自己的动态,传达自己的见闻及心情并期待着得到别人的关注与认同。曼纽尔•卡斯特认为,在互联网世界中所有的节点,只要他们有共同的信息编码(包括共同的价值观和共同的成就目标)就能实现联通,构成网络社会。在微博这种以网络为基础的社会结构高度动态的开放的社会系统中,网络逻辑的不断扩散必然会改变人们在网络文化传播中的立场和缺陷,这样的信息传播形式将使人人都有机会参与“公共媒体”或者形成真正人民当家做主的共和媒体时代。微博是一个人们一起互动的自下而上的网络传播过程,它让每个人都成为“记者”也成为一个“评论家”,它使得每个人都形成了一个“自媒体”,达到了信息传播的最快化。碎片化时代人际交流快速便捷的需求是微博客出现的催化剂。正因为这一原因,微博也成为了一种新兴的媒体形式,而其传播速度远远要快于传统的报刊、电视,乃至普通网络媒体,带来了一个“人人能发声、人人都可能被关注的时代”。这也许就是微博走红的最重要原因。

2.微博思维“裸妆”,还原人的真实面目

一句话式的微博不用花心思考虑语言逻辑关系、文章标题和段落的起承转合只需要把头脑中最原始的状态记录下来。它呈现的是最生活化最真实的面目,可以是对时事的看法、读书心得,可以是自己的工作、学习、生活中的喜事、担忧甚至是抱怨,这些因素使其成为网络社会中最为大众、最草民、最亲民的平台。它占据了庞大的群众基础,并不断地通过信息的传播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判断标准。

微博所呈现的独特的思维方式将人物刻画得更加立体更加饱满,它创建的是一个平等的信息交流平台能够还原人的真实生活面目。

二、微博的文化环境建构

文化环境的构建是个比较宽泛的概念,社会文化传统要解释的就是人们如何通过互动创造出社群、组织和文化的现实的。根据符号互动主义(symbolic interactionism,简称SI理论),人们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互动后会逐渐形成对某些术语和行动的共享意义,从而以某种特定的方式来理解事物和现象,社会就是在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联系的“谈话”中形成的[1]。在传播过程中,个人在处理信息时所使用的概念类别创造出一种社会文化现实,而现实是由语言构建起来的。语言本身既是一种符号也是一种文化现象,人们互动中的语言是构建社会文化的核心。

微博用户进行沟通的语言具有自己的特点。微博发文的字数限制是140个字,这一规则构建出了微博“短小精悍”的语言风格。在高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的生活陷入碎片化状态,在固定的时间内集中精力做一件与工作和现实生活关系并不密切的事成为一种奢侈,但表达的欲望始终存在。用户用140个字以内的文字来信息。这里有“鸡毛蒜皮”的琐碎生活细节,有快速的新闻资讯,有个人的心情思想感悟等。所用的语言也是更加的诙谐幽默和碎片化,只需要你把当时的状态表述出来,然后有人跟帖回复分享就达到目的了。

另外,微博用户可以随时通过网络或者手机短信随时随地信息。关注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或者关注对象随时分享或者跟随,快速的信息流动体现了更为快捷的生活方式。一条条140个字以内的有限表达构成了每个微博用户的口水账,但是正是这些生活的点滴成了用户生活的调味品。

碎片化语言开启了碎片化沟通时代和指尖记录时代,而且这些碎片化语言已经被广大的微博用户接受。微博用户的独特的语言行为方式和快捷的生活方式都是在微博语言和微博用户的互动中构建出来的,独特的语言行为方式和快捷的生活方式构建了微博的文化现实环境。

三、微博成为大众文化的一种重要的形式

大众文化是现代工业社会中一种特定形态的文化,它由文化产业按照市场化的方式生产经营,以数量巨大的庞杂人群为消费对象,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传播,满足大众私人文化空间需求的文化。微博的大众性和草根性以及网络的发展是微博成为大众文化的两个必要的条件。

互联网是一个大众的舞台,其本质归根到底还是草根性和大众化,使得个人可以发表自己的文化观点和道德评判,对于名人更是可以引领大众的价值评判导向。尤其是新浪微博一味地突出名人效应,来实现自己的营销目的,其未来的发展走势如何,仍不得而知。但可以预见,随着大众文化的不断普及,微博将会越来越多地为普通人民所接受,其草根性和大众性也将愈发显现。同时微博所构建的群体和其构建人际关系的作用也具有明显的社会学意义。

微博的社会学意义凸显了人际影响力。人际关系来源两大方面,一种是原有人际关系在微博上的延伸,一种是通过微博所建立的人际关系。关注和被关注满足了人们对身份的心理渴求和需要。关注和被关注建立了一种虚拟的人际关系,一方面获取相应的信息,一方面相应的信息,给他人建构自己身份的机会。信息在相识中传递,在不相识中通过“粉丝”或者添加关注成为新知。微博延续了SNS网站的功能和特点。微传播时代,每个个体的社交圈都在不断放大最后成为一个巨型传播网络。这对个人交友、品牌营销及文化传播等方面,具有重大的实际应用意义。

微博以其门槛低、实时性强、个性色彩浓厚、交互便捷等个性特色成为Web2.0时代的开放互联网社交服务的代表,引领了一个新的文化传播形式。随时可以通过第五媒体手机更新最新动态,使得每一个人成为”自媒体“,生产和消费信息以达到最快的文化传播效果;微博的”裸妆“式的生活思维呈现,真实地贴近生活获取同感共期的认同感使得全民皆博的草根文化盛行一时,并为明星、企业开创微博营销新模式提供群众基础。

2010年可以说是“微博元年”,这一新兴事物正处于不断发展的上升期,人们对于微博的新鲜劲似乎才刚刚开始。然而它究竟会呈现一个怎样的发展势头,是和BBS、QQ一样,成为日后主要的网络应用,拥有固定的使用人群;还是当人们新鲜劲和好奇心一过,便成为浮云一样飘散,仅是互联网或大众文化史上轰动一时的文化现象?一切的答案似乎要留给时间来解答。

参考文献:

[1](美)斯蒂芬•李特约翰,凯伦•福斯.人类传播理论(第9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篇10

无论从事哪个行业,无论是什么职位,相对于专业知识的竞争力,一个人在人际关系上的优势,即人脉竞争力,更能助力我们走向成功。然而如何拓展人脉、经营自己的“人脉圈子”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究竟要如何选择自己的人脉圈子?如何提升自己的人脉圈子的价值?

可以从以下几个点出发:

找准自我定位,联结价值观相同的人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其实这个“群”,就是价值取向。因此,要经营好自己的人脉圈,首先要找准自己的定位:我是什么样的人?我希望别人怎么样看待我?我希望和哪些人成为朋友?其次是选择你的人脉圈子。要与有相同的价值观和爱好的人建立关系,联结“同好”的人。暂时的利益确实也能维持一段关系,但是当利益消失的时候,如果两人的价值观念不相同,很快就会出现分歧从而产生问题。也就是说利益维持的是短期关系,价值观维持的是长期的人脉关系。

不断提升自己,以成为别人的价值人脉

很多人会很自豪地说他认识多少人,这些人多牛,但是很有可能这里面并没有人际关系在,而只是单纯的认识,这算不上真正的人脉。人脉关系,其实也是相互的、双方的,能称之为人脉关系的,必须要对对方有深度的了解,建立友谊,互相欣赏和支持。人脉不单单是索取的,要在必要的时候给对方以帮助。而要使这种人脉关系走得更远,首先要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的知识、技能以及经验。如果你停滞不前,而别人在努力,在进步,很快就会出现沟通方面的问题,因为大家思考问题的方式不在同一层面,人脉关系也就不复存在。如果你不停地努力进取,你的层级就会越高,和你连接的人脉也就越高端。其次,要用心维护这种人脉关系。不是说要挖空心思地去做什么,而是真诚地待人做事,不要做不利于关系发展的事情,不要功利性地去维护人脉关系,你的真诚自然会得到回报,会吸引更多人。

人脉圈子也要做减法

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以及个人经历的积累,现在的人会有很多圈子,从同学圈、朋友圈、同事圈,到现在大家一提到朋友圈想到的就是微信群。这些显然都是圈子,你可能有很多个群,但是很多时候在里面没有说一句话,也不清楚里面有些什么人,群里的人用的是昵称,看不出来是男是女,更不知道这个群究竟是做什么的。这种情况下,人际关系的缔结就无从谈起了。

其实人与人要想真正长久地建立关系,还是要面对面。每个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因此人脉不可能无限拓展,也要不断地筛选,要学会做减法。像有些微信群,与自己无关紧要的,里面的人太乱或者自己都不知道做什么的,可以果断退出,以免浪费自己的时间精力。减法是在选择,不断寻找真正适合自己的圈子,先减再加,再减再加,用这种方式来过滤自己的人脉圈。

去功利化,选择具有正能量的圈子

大多数人说到人脉圈子,都会想到是生意或者业务上的应酬。曾经有研究表明,去这种纯粹为了工作应酬的聚会,会让人从心理上有不洁净的感觉。纯粹为了业务而拓展的人脉,维持的时候需要小心翼翼,会让自己精疲力竭。因此,在选择人脉圈子的时候,不专为做生意而缔结人脉,而是选择自己喜欢的,能真正为自己带来成长的正能量圈子,会让自己更快乐,更快成长。过于急功近利的人际关系,也会让对方感觉不舒服从而逃离。而抱着交朋友的心态,大家在一起轻松交流,互相学习和帮助,彼此有了深入的了解,生意就很有可能水到渠成了。

真诚

其实无论何种关系,真诚都是能够长久维系的因素之一。要让你的人脉银行有越来越多的储备和资产,你必须用最真诚的心对待每一个人,当这种真诚打动了别人,别人自然会真心实意地对待你、回报你。

如何提升人脉竞争力?

1.守信用。摩根大通集团台湾区负责人郭明鉴有一次在接受记者访问过程中被问到“专业与人际关系到底哪一个比较重要?”,他回答:“没有专业,你的人际关系都是空的。但是,在专业里,有一条是最难的,就是信任,而这也是人际关系的基石。”

2.乐于与别人分享。分享是人际关系最主要的内容,不管是信息、金钱利益或工作机会,懂得分享的人,最终往往可以获得更多,因为朋友愿意与他在一起,机会也就越多。

4.创造机会。据传,日月光半导体总经理刘英武当初在美国IBM时,为了争取与老板碰面的机会,每天都观察老板上洗手间的时间,自己选择在那时候去上洗手间,增加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