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修复方针范文

时间:2024-01-05 17:42: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修复方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态修复方针

篇1

关键词: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中图分类号:s157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水土资源是人类存续的根本条件,制约着农业生产和农业持续发展,是社会的基础和国家经济建设的最重要资源。没有充足的水资源和土地,农业和人类就失去了存在的条件,因此,保持水土资源,维持水土平衡,是控制环境污染,提高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任务。而小流域综合治理是小范围内进行水利资源的综合治理,提高地方农、林、牧业发展,预防地方山洪自然灾害的有效措施。

1 小流域水土流失产生的危害

小流域中的水土流失主要是轻中度的水力侵蚀,并且主要为片蚀和细沟状侵蚀,由于长时间受到了地形、降水以及人为因素等多个因素的综合性作用,逐渐形成大量沟壑。水土流失会对流域内的自然生态景观造成严重的破坏,并且其长时间的侵蚀会严重侵蚀地貌、水土,从而导致农耕不畅,对于机耕作业产生了极大的限制,极大降低了土地的使用效率,制约着农业生产从粗放式向集约式的转变。加之,部分地区降雨比较集中,特别容易造成大暴雨,土壤母质黏重,蓄渗迟缓,大量的水流汇聚成径流顺势从山坡冲刷,出现了超渗产流,很容易出现跑水与跑肥现象。小流域本身的地势较为起伏,坡耕地的植被缺乏一定程度的保护,上游坡面江水径流未能及时实现蓄滞入渗。在遇到了大雨和暴雨的时候,坡水很容易下泄,泥沙混杂在一起,严重破坏了道路、桥梁的质量,而且会淤塞水利工程,这将对河流下游水域造成重大的负面影响。小流域水土流失汇总,将导致生态系统本身的自我平衡机制受到损害,引起生态调节功能失衡,容易出现旱涝灾害,对农业生产带来严重的消极影响。

2 小流域综合治理的主要做法

2.1 明确思路,科学规划

项目区水土流失面积大、分布广、成因复杂,水土保持建设必须以科学的规划作指导。规划既要符合水土保持的普遍要求,又要考虑工程的特殊性;既要立足当前,又要放眼长远。根据总体要求深入调查并编制了实施规划。

2.1.1 积极贯彻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防治,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注重效益,农民投资少,见效快,收入多的水土保持方针。

2.1.2 从实际出发,本着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科学的、合理地安排好各类土地。

2.1.3 先易后难,先支后干,沟坡兼治。

2.1.4 坚持多树种,多层次,多功能,低成本,高效益的防护体系;做到网、片相结合;乔、灌、草相结合;防护林、经济林相结合;以经济效益为核心,体现生态、社会效益并举的方针。

2.2 水土保持林草措施

林草措施使得在治理和开发小流域时,能融为一体,科学结合。将乔、灌木、林草等植物以相结合的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建设在小流域中,不仅可以快速提高地面植物覆盖率,有效地减少暴雨对水土的溅蚀和冲刷,同时也可以有效改善土壤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待草木长成以后,也可为当地的人民提供林副产品,比如木料、燃料、肥料、饲料等。在治理过程中,要以减轻水蚀、增强植被覆盖、改善生态环境为主要目标,根据流域状况、当地的水土、气候因素,采取适地适树的原则,采取工程整地造林和生态自然修复等方式,建造水流调节林和侵蚀沟防护林。

2.3 水土保持农业耕作措施

水土保持农业耕作有多种方法,其中最常用的有高耕作、带状耕作、沟垄耕作,其中抗旱保持耕作的方法比如保留作物残茬、秸杆覆盖、少耕、免耕。这些措施都能够减少土壤的水分蒸发,同时又能够增加自然降水的渗入地下,可以达到保水保土保肥的效果,从而可以有效地提高土壤含水量,提高单位面积农作物的产量。

2.4 人工修复和自然修复的有机结合

自然修复方面的措施:植被好的可以采用封育或者是植被本身繁育的方式来加大植被的覆盖率,起到控制水土流失的作用。对山体上出现有些石质性山体和坡度较大,土层较为单薄的山体区域实行自然修复的措施。在该区域的四周设置禁壕,禁止在区域内实行多种生产和其它的生产活动,比如放牧、采伐等,要不断强化对该区域内的封禁和管理保护方面的工作,让该

域内处在自然修复状态,来不断减少活动所造成的水土流失。

人工修复方面的措施:对疏残林开展人工补植来提升区域内的植被的覆盖程度,从疏林地状况出发,设计补植。对封育荒坡实行草种的撒播,不断增加植被的覆盖率,并参照封育荒坡的情况,设计并种撒草籽。

2.5 严格财务管理,合理使用资金,投资效益明显

要切实的搞好工程项目的建设,必须实施县财政会计核算中心统一建账,在项目资金管理中,银行根据项目分别社里专门的财务账户,转款专人负责管理,不要对专账进行统一管理,设立专门的人员进行专账统计,再由项目部负责组织验收,制定用款计划。在项目进程中,要根据工程的进度填写支付凭证,由工程监理填写后,向财务部门提出申请,待批准后,按照计划进行支付。工程竣工以后提交竣工工程决算,以此作为财务部门所支付的工程建设资金和对资金运行过程监督的依据。特别是在资金运作方面,要坚持实物为主,每项工程费用都按照管理要求逐级验收,分别是工程技术负责人、施工监理、领导审批等过程。此外并虚心接受监察审计,最大限度地避免了截留、挪用工程款等违纪行为。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国家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际,经济得到了飞速地发展,但是经济的发展需要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支持,综合治理小流域是保持水土资源优化生产的源头,只有将小流域的水土综合治理搞好,才能从根本上改善小流域的综合生态环境和生产环境,形成一个体系的有机体,将资源充分的开发利用,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实现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 赵兴虎.暖泉沟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实践与思考[j].山西水土保持科技,2009,(01).

[2] 王再祥.馒头营子小流域综合治理及效益分析[j].山西水土保持科技,2010,(03).

篇2

Abstract: In this paper, we summarized the culture of Chenlu ancient town, studied and analyze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henlu and domestic and overseas, discussed the facing problems of the ancient town, and put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and some preliminary ideas.

关键词: 陈炉;建筑文化;原真性;古镇保护

Key words: Chenlu;architectural culture;authenticity;protection of ancient town

中图分类号:TU-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1-0006-04

0 引言

陈炉古镇位于陕西省铜川市印台区东南方向,在陕北黄土高原南侧的边缘;陈炉古镇就处在三面环山的,呈U字形的山凹之中。它犹如一口硕大的碗,碗底地形较为开阔;镇内人群多集中于此。这里的人家从碗口开始自上而下的建造居所。上家的院落是下家的窑背,层层叠叠宛若蜂房。(图1)

1 目前的研究现状

陈炉古瓷窑遗址是黄堡镇遗址明清时期的延续,在耀州窑瓷的历程中有着重要的地位。2001年国内陕西省古建筑研究所做了《铜川耀州窑遗址保护规划》主要针对铜川市内耀州窑遗址进行总体的保护规划设计,而陈炉窑遗址作为其中一部分被涉及,但是其重点在于对遗址的保护,对于陈炉古镇的空间形态结构的发展演变没深入探讨。2002年,印台区委、政府果断地作出了陈炉的发展重点由陶瓷生产开发转向陶瓷文化旅游开发的重大决策;在同一年陈炉古镇被确定为“民居艺术之乡”。2006年陈炉的耀州瓷器烧造技艺被列入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8年陈炉古镇被正式列为全国历史文化名镇。针对以上陈炉古镇的研究现状我们将结合国内外保护现状对其进行分析和建议。就陈炉古镇的保护问题来说,在我国国内历史文化古镇的保护大体有3种:一是完整保护了的古镇,建立古镇新区,新旧分开;二是保护了古镇格局,保护了几片传统历史街区,其他的进行更新;三是只保护了一些文物保护单位,城市已全部改观,例如王澍对江苏无锡市惠山古镇的保护方针和策略。他提出了,河流是一个文明的开始,河流满载着无数故事,是城市乃至区域文化景观的主要载体。利用城市的生态功能与文化功能,建设水体景观,才能提高城市环境品位。天人合一,顺应自然。不过分依赖现代技术材料。以原始的、自然的方式来保护地方景观。

而在国外原真性是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概念之一,对古建筑的维护和修复方面上欧洲主要有两种相互对立又影响深远的学说[1]:“一种是反干预的,即历史性修复,基本在英国,代表人物:英国艺术理论家约翰·拉斯金,他认为古建筑是匠人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文脉中完成的独一无二的创作,不应用新的物质手段干预他的原始状态;另一种是主张干预的,即风格性修复,代表人物是法国的厄杰纳·维奥莱·勒·丢克,可以理解为现在的人对过去事实完整而客观的呈现,赞成以必要的物质手段接入来保护历史

建筑。”

结合以上两种理论在陈炉这个案例里面笔者认为“干预”比“反干预”更适合。陈炉古镇是在发展的古镇,他不像圆明园有着很深的历史意义。而且由于他的地理位置等因素他的保护就更容易被人忽略。只有对他进行一定的修护,让人们看到他原貌,对他有更深的了解。他才能更好地保存下来。

在原真性的历史文化保护观念下出现了另一种古镇保护方法:生态博物馆。生态博物馆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一种由自然生态资源和民族传统文化资源结合的一种新型的博物馆。他主要强调保护和保存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始性,向社会提供的是一个正在生活着的社区环境、经济、文化整体,是个活生生的社会活标本③。这是古镇保护的新生力量,我们应该适当的采用。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这一大理念。

2 陈炉的文化

说到陈炉的文化,就不得不说一说陈炉的陶瓷文化。陈炉的陶瓷是耀州窑瓷的延续。耀州窑瓷以“巧如范金,精比琢玉”的青瓷在历史上,在宋辽时期名满天下,还一度成为贡瓷。陈炉窑是耀州窑后期新建的窑厂较晚的一个,但规模最大。至今陈炉人还保留着传统的手工艺。陈炉人质朴而憨厚,由于他们烧窑和生活的地方相邻,所以他们的生活作息和烧窑息息相关。例如根据烧窑的时间规律日久形成一天吃两餐的特殊饮食习惯。可见不管是他们的地区文化还是他们的生活习俗都离不开陶瓷。

说完陶瓷就该说说陈炉的建筑了。陈炉地处关中,也属于关中民居,关中民居的原型,首先是对黄土地域环境中的自然环境及其产生的“天人合一”哲学观念适应性建造的表达。因为地形的原因陈炉房屋主要以窑洞的形式建立。窑洞最大的特点是冬暖夏凉,在调节温度、湿度、控制室内空气环境方面有着良好的效果。他还具有节省建筑材料,无污染,既经济又环保还坚固耐用,便于修补等优点。(图2)

由于窑洞多为因地制宜,充分的利用地形和周围的资源,所以其建造方式和布局形式的不同而产生了很多不同的形制特征②。而陈炉的窑洞大体可分为糨窑、券窑、地上拱窑这三种形式。陈炉窑洞与众不同的一点是陈炉窑洞上家的院落是下家的窑背。如此这般层层叠叠,错落有致。(图3、图4)

这层层叠叠的窑洞和院落都是由陈炉随处可见的匣钵组成的,这便是陈炉古镇赫赫有名的罐罐垒墙了。在这里,到了5至8月份墙头的罐罐上长满花草,就宛若那花城。(图5、6)

为此我们专门调查了罐罐垒墙的形成原因,其形成原因有两个;一是体积大质量轻,用它做围墙可减轻对下家窑洞的压力,而且还很坚固,不易损坏。陈炉有句古话叫做“罐罐垒墙,墙不倒”说的就是这个。二是罐罐垒墙用的是陈炉随处可见的废弃匣钵建成的。陈炉人用他们的智慧对这些废弃物进行二次利用。从中也体现了陈炉人的环保

意识。

这些建造出美丽壮阔的罐罐垒墙的材料,他还造就了陈炉另一个美丽,那便是瓷片铺路。陈炉的瓷片铺路是陈炉人特有的一种艺术的展现。其形成的原因有:一、由于陶瓷生产留下的废瓷很多,在无处堆放的情况下,陈炉人又发动了他们的智慧,对其进行二次利用变废为宝体现出一种“环保”精神。二、山路不好走,特别是下雨天。而这些废瓷质地粗糙用其铺成的道路起了防滑的作用。三、用瓷片拼凑成各种图案,形成了美观而富有陈炉特色的道路。其中有些图案也显现了陈炉人的生活习俗。(图7)

3 保护陈炉陶瓷文化和建筑文化的迫切性。

3.1 保护、发展陶瓷文化的迫切性 陈炉古镇的民间陶瓷艺术是耀瓷文化的延伸,陈炉古镇制瓷历史悠久。据考证,早在唐代就已经有“炉山不夜”这一景象了。宋代以后更成了延续生产耀州窑的唯一窑厂。他有着“东方古陶瓷生产的活化石”和“东方陶瓷古镇”的美誉。故此我们就更应该明白保护陶瓷文化的迫切性。

陈炉古镇陶瓷文化保护的迫切性:制陶瓷的技术人员大量流失;清代由于兵荒相继,人口骤减,崇祯十年陈炉人口骤减尤甚,居民八千户锐减到八十户。技术人员大量流失。此外,传承的技术人员少;由于商业社会的发展,古镇中很多的青壮年不愿意再呆在村里以陶为生了。所以陈炉年轻一辈的技术传承人员就寥寥无几了。这对陈炉来说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加之现在多用现代液化气烧瓷,而古制陶窑基本都废弃不用了。因为古制陶窑烧陶瓷的成活率低,而现代的液化气烧陶瓷的成活率高达80%。相比之下液化气更实用。为此我们更应该加强对陈炉古镇的保护工作。希望陈炉能在不破坏原有的生态文化的情况下发展的更好。

3.2 保护建筑文化的迫切性 陈炉古镇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和深厚的历史积淀,他集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业遗产于一身,陈炉是个有着十分鲜明特色的古镇。其建筑的材料呈现出带有“气孔”的“感”,亦将材质之美发挥的淋漓尽致——余平。而对于古镇特色是如何形成的这一问题是个十分有价值的问题研究。保护陈炉古镇建筑的迫切性有两点。一个是由于人口的流失多数房屋无人居住;另一个是废弃房屋的无人修葺。尚在居住的房屋其修葺的材料又过于现代化,加之居民保护意识不强,对古镇的价值了解的不多,和现代化的建筑开始吞噬古镇。

陈炉是个有着自己独特魅力的古镇。不管是在文化还是在建筑。他用他独一无二的建筑形式和火热的色彩,画出一幅幅重彩油画。陈炉与其他的制陶瓷的地方不同,他不以农业为生活基础,陶瓷产业便是他们的生活根本。不管是建设还是保护都是离不开陶瓷的一个地方。所以我们对其的发展和建设都以陶瓷为主线。

4 解决陈炉古镇问题的对策

陈炉近年来被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观念落后以及陶瓷业不断衰退、水污染、违章建筑等问题所困扰。对此我经过多重的考察和了解,作出了以下几种规划来建设陈炉。

4.1 对陈炉进行整治和重建:我们将古镇内新建的与古镇格格不入的建筑拆除,对古镇的绿化进行规划,让他看起来不会那么杂乱无章,但也不是那么的刻意。而且我们将对陈炉的污水进行生态化治理;并定期清理垃圾和古镇内的旱厕。对个别有纪念意义的古建筑在原来的遗址上进行修复。让人们对他有个具体的印象和了解。

4.2 开发:在开发上我们借鉴了古镇周庄的保护模式,建立陈炉的“古镇区+古镇新区+新镇区”。就古镇区而言,对古镇区进行维护和修复,保留古镇的原住居民,保持古镇“活着”的状态是陈炉古镇发展首要工作,这是其一。其二是建立古镇新区,将古镇区和古镇新区分开,既保护了古镇又开发了古镇新区,古镇新区是为了衬托古镇区,其在建筑体量比例、色彩等方面与主体建筑相统一。图8是我们课题组对古镇新区小广场的改造图。

“旧砖旧瓦这些材料也是有传统、有历史的——老瓦片不只是大家都看到的那些光鲜明亮的瓦片,收集到的旧瓦片有各种不同的规格和细节”——王澍。受王澍先生古镇改造理念的启发,课题组利用了古镇的“产业垃圾”对其进行二次利用。在其主体风格不变的情况下对他进行改造和设计。其三就是新镇区的建立,其风格可以偏现代化,来满足年轻一代的陈炉人对这个时代的需求。在新镇区上建立一些商业活动场所。

此外还可以建设写生基地吸引一些建筑类、艺术类院校的学生在此写生,这也是一种对外宣传陈炉的手段,可以让更多的人认识陈炉、了解陈炉。另外还可在古镇区和古镇新区内建立手工体验坊,使游客体验制瓷的乐趣,在制瓷的过程中体验坊的师傅们对游客讲解陈炉窑的文化历史。以上两种经营形式都可以从中获得一定的经济收益。这些由旅游业带来的公共利益加上民营企业的赞助投入古镇的维护和修复中去;使得古镇保护资金和古镇带来的经济效益进行循环。

陈炉古镇的保护工作是十分艰巨的,这需要当地政府和居民等多方人员的努力和支持。在保护工作上我们要坚持“洋为中用”和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的方针。陈炉的前景是相当乐观的④,在节约能源的同时,又能使环境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这样的情况下陈炉古镇一定会得到相当好的保护和发展。

注释:

①卢永毅.历史保护和原真性的困惑[J].同济大学学报,2006(5):24-29.

②李琰君.陕西省关中传统民居建筑与居住民俗文化[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06;55:1-3,7-12.

③阮仪三,李红艳.原真性视角下的中国建筑遗产保护[J].华中建筑第二十六卷,2008.4;144,28-46.

④张向军.陈炉古镇环境可持续发展浅析[J].山西建筑第三十四卷,2008.3;40;59-61.

参考文献:

[1]同官县志[M].清,民国.

[2]袁西成.陈炉窑[M].北京:中国画报出版社,2006.

[3]余平.凝固的本色-陈炉古镇的砖和匣钵[J].行走栏目主持:余平,西安科技大学,2010.01.20.

[4]曹伟.江苏无锡市惠山古镇:“水上花盘”为古镇添魅力[J].中国经济网,2011年02月28日.

[5]王力.探寻“生态博物馆”在陈炉陶瓷文化遗产保护中应用[J].建筑与文化,2008.

[6]陈和虎,陈熊俊.陈炉古镇窑洞民居建造方法初探[J].美术大观,2010,11.

篇3

海西州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工作现状

海西州的水土流失主要以风力侵蚀为主。境内有大面积的风蚀残丘和戈壁荒漠,西部地区属典型风力侵蚀区,大部分属中度以上侵蚀,在矿产资源开发区和工业建设密集区、城市周边及道路建设沿线、绿洲农业开发区的周边有不同程度因人为活动造成的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现象,昆仑山、天峻等高海拔地区还有少量冻融侵蚀面积。

2.根据青海省水土保持工作“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宣传先行、加强监督、开展生态修复”工作思路和“西防东治”工作方针。海西地区水土保持工作以预防监督为主,重点抓好监督保护工作。其主要任务: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对矿产资源开采、建厂、修路等开发项目进行普查登记,实行水土保持方案与主体工程“三同时”(建设项目中的水土保持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制度,审批、监督、检查、验收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及实施进度、质量、完成情况,督促开发建设项目做好水土流失防治工作,减少原生地表破坏、植被破坏,减少人为水土流失,对违反水土保持法,破坏原生地表、破坏植被,造成人为水土流失的案件依法调查、勘验、取证,立案处理并进行恢复治理。生态建设以绿洲周边荒漠化防治为主,在绿洲上游水源区适宜搞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建设,增强水源涵养能力。

3.海西州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工作机构设置情况。1997年成立了海西州水土保持工作站,属一套人马两个牌子的挂牌机构。基于对水土保持工作认识的不足和当时条件所限,成立后的水土保持工作站基本上未开展任何工作,加之机构名称不符合海西水土保持工作实际,无法开展相关工作。2000年,在省主管部门和州委、州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海西州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站正式成立,并于2004年实现了和原挂靠机构人、财、物的完全分离,形成了独立的事业法人机构,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工作步入了正轨。目前,全州已在格尔木市、乌兰县、都兰县分别成立了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水土保持预防监督机构,其它各县(市)及三行委也挂靠在相关部门并开展工作。至此,已基本形成了全州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工作网络,为今后全州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工作全面深入开展提供了组织机构保障。

4.海西州水土深持预防监督站在独立后的两年中协同各地分站开展了大量工作。首先对全州重点矿产资源开采项目、道路建设沿线、工业生产建设密集区及绿洲农业周边人为活动造成的原生地表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现象做了详细调查摸底,基本掌握了重点地区水土流失情况,划定了重点监督区域,其次,把督促开发建设项目编报水土保持方案作为依法行政、防治人为水土流失的重点和落实“三同时”制度的突破口,开展了开发建设项目监督检查、方案审批、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落实情况大检查,对青海碱业、大柴旦煤矿、都兰铁矿等企业进行了重点检查,对查出的问题要求企业限时整改,对水土保持治理措施的落实进行跟踪督促直至落实到位,另外,加大了水土保持“两费”(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水土流失防治费)征缴力度和查处水土保持违法案件工作力度,对个别未编报水土保持方案擅自开工的采矿企业进行了停产整顿处理,收到了查处一案,宣传教育一片的效果,加大人员培训力度。全州已有40余人次先后参加了各项水保业务培训学习、水保防治工技术鉴定、执法培训等,基本做到了执法人员先培训后持证上岗、水保防治工先鉴定后操作、方案审查人员先学习后实践的工作规程,工作人员依法行政能力和业务工作能力明显提高。

海西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社会各界对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工作认识不够。海西州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工作起步较晚,各阶层对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工作了解甚少,对其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更谈不上把水土保持工作提高到可持续发展、统筹协调、人与自然和谐等理念的战略高度去认识,导致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制度得不到落实。不仅是企业业主不知道编报水土保持方案应与建设项目同时进行,就连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对此也知之甚少,有关部门在业主没有编制水土保持方案的情况下照样批准企业开工建设,还有的业主千方百计托人情找关系要求免去“两费”,人为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现象时有发生。

2.部门之间缺乏合作协调不力。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工作是一个涉及多个部门、牵扯多方利益的复杂的系统工程,仅靠水土保持部门单一工作很难达到预期的目的。在实际工作中,基于对水土保持工作缺乏认识,部门之间疏于合作形不成合力。往往是许多开发项目在没有得到由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的水土保持方案的情况下,就已将立项、征地、开工建设等相关手续办理完毕,而水土保持方案则是在项目开工甚至完工后为应付验收检查补办的,尽管表面上项目各项手续完善了,但已造成防治水土流失具体措施实际上的缺失,使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工作常常处在“事后查处”的被动地位。

3.资源开发与水土保持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并存。一方面是经济发展对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开发速度的大规模提升带来的经济增长指标,另一方面一方监督治理多方破坏问题突出,行政干预现象时有发生,对编报水土保持方案审批环节有关职能部门随意省略,有些业主和领导错误地认为缴纳“两费”是增加企业负担,影响招商引资和地方经济发展,治理资金到位率低,治理措施无法落实。另外,绿洲农业开发区周边不适宜耕作荒地的无序复垦也进步加剧了水土流失现象。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工作阻力较大。

推动全州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工作的几点建议

1.继续加大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工作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的水土保持意识和法制观念。水土保持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中一项重要的基础性事业,必须要使全社会充分认识到水土保持工作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具体体现,也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计。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大对水土保持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力度,尤其要深入矿山、建筑工地对项目业主进行反复、深入的宣传讲解,使他们认识到治

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和国家生态安全、可持续发展战略紧密相关。广泛利用各种媒体,坚持面向领导干部、面向广大群众、面向工矿企业和生产单位做长期的不同层面的宣传,使社会各界的水土保持意识明显增强,公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自觉性和责任感明显提高。

篇4

关键词:全球化;人类;生态维护;生态理念

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4074(2012)01000805

基金项目:吉首大学湖南省民族学研究基地项目(05JD28)

作者简介:罗康隆(1965),男,贵州天柱人,博士,吉首大学人类学与民族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邹华锋(1986),男,湖南永州人,吉首大学人类学与民族学研究所硕士生。

一、引言

所谓生态理念,实际上是指以人类为中心或主题对其生存环境中的生态系统在结构、功能及本位文化视角上的认识评价。人类之所以形成生态理念,这是因为“生态需要”是人类生存条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之一。也就是说,人类除了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外,生态需要在人类的生存环境中同样不可缺少。为此,生态需要成了人类生态理念形成的重要基础。

生态理念对于不同的民族而言,因文化背景和习得来源的差异,在意识形态上所反映出来的生态理念必然是各种形形的价值观。也就是说,人类社会存在着民族的分野,各民族间存在着文化的差异。民族文化不同,形成的生态理念也就各不一样,因而在这种理念指导下的生态恢复方式也会很不相同。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不少地理学家和生态学家开始注意到了具体民族对生态利用的文化差异,进而注意到了人类的生态理念也具有文化属性。他们的这些进展是以人类生态学的名义展开的。下述两项近期的研究结论,可以代表这种新的认识水平。“重视文化背景条件是人类生态学对认识人地关系的一大贡献。要了解人类与环境相互关系,就必须认识人类社会系统。环境和资源是从文化上来定义的,文化作为一种中介,影响到环境社会相互作用的性质。土地或资源利用并非仅仅由竞争来决定,而是受各种人之价值观念和态度的影响。”[1] 同时,他们也和周围的环境及动、植物保持着一种精神上、象征上和宗教上的联系。然而,这种联系的密切程度则因社会形态的不同,如狩猎采集群落和农业或游牧社团等的不同而表现出相当大的差别,其社会结构本身及其运作功能均完全取决于该社会群体与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关系。[2]

我们不难看出,上述两种结论各有侧重面。前者是从共时态的角度去加以描述,后者则是从历时态的角度去加以描述。把两者结合起来,人类社会不管是共时态还是历时态,都存在着文化的分野,而不是以一个无差别的群体去对地球生命体系造成影响。既然文化不同会造成对地球生命体系中生命产品的利用方式和对象不同,那么不同文化规约下的人群对自然生态系统中生物产品的认识和评估就会呈现明显的差异。由此看来,不同文化规约下的不同民族对生态环境的开发和保护利用的理解、对生态理念内涵的界定也会因文化而异了。

二、全球生态理念的提出

人类提出全球生态理念,无疑是当代生态维护中最根本的进步。原因在于,人类尽管经历了300多万年的岁月,但难以意识到自己所取得的一切成功与辉煌,仅是地球生命体系中的一个附属部分,人类社会仅是地球生命体系的着生体。因而人类社会与地球生命体系的关系从来就不是一个独立的问题。早年的哲学家冥思苦想希望确立人在地球上的定位,但他们提出的那些命题在当代看来都显得过于狭隘了。人类最终才认识到他仅是一个普通的宇宙产物,不仅无法主宰这个宇宙,就是连全面认识这个世界还尚感欠缺。[3](P17)这种欠缺在生态问题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当人类能心平气和地正视自己的位置,重新估价自己存在的价值,是到了20世纪后半期才取得的认识突破。就是这一突破,就足以抵消当代生态维护中的一切弊端,它足以推动人们重新开始调整人类社会与地球生命体系之间的关系。

与古代人被封闭在狭隘的民族生境圈内,谈论生态维护很不一样,当代人谈论生态维护可以从全局的宏观视角去审视生态问题。当然做到这一点也经历了不短的岁月。“文艺复兴”运动刺激起来的航海热和探险热第一次让人们围绕地球转了一圈,从而意识到自己所处天地的有限性。于是,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人类开始了广泛的分门别类的知识积累和探索,最终发现,即使对这个有限的地球,人类的认识还差得远。可是就在这一时期,发达的工业类型民族所积累起来的财富已经让这些民族陶醉了。在这样复杂的背景下,欧洲中心主义被推销到了全世界,[4]由此而引发的思索也随着工业文明的兴旺发达而引起了世人的关注。但这种思索还没有等到形成定论,生态危机的冲击已经让全人类为之震惊了。

“文艺复兴”以后建构起来的学科体系,学科门类分化过细,相互之间又缺乏交流与沟通的可靠手段,因而妨碍了人类从全局把握自己所获得的资料,从宏观的视角思考人类社会存在的价值,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正在于使世人难以正确理解人类与地球生命体系之间的依存关系。这样的学科体系其价值当然不容否认,但它的局限我们也不应当掉以轻心。当世人一个个陷入具体的学科牵制后,他们的本意总是想探讨普遍性的真理,但他们的实际研究活动却总是局限于早就限定好的圈子内而无法超脱。按照这种学科体系,对人类社会和自然世界的探讨被完全的隔绝开来,实际上,两者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它们是无限世界中的两个组成部分。

直到20世纪中期,一些新的社会问题才迫使人们注意到突破这种人为学科框架的必要。在这些问题中,生态问题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罗马俱乐部”最先注意到物质和能量运行的耗散性,进而注意到人类和生物圈需要在耗散的物质和能量流中截留物质和能量才能得以存在。于是物质和能量通过耗散而达成的终点就必然是地球生命体系和人类的终结。这种世界末日的观念最先引起的是恐慌,不少学者纷纷指出,这是一种悲观论的思潮,[5](P209)它有可能使人类的自信和自尊受到无法医治的创伤。于是各种折中性的见解也陆续推出,并影响到人类社会对生态问题的认识。

当代社会所面对的生态危机尽管由来已久,但将这一问题推到人类面前时,人们还是一致认定这是自己不加节制,过分暴殄而遭致的报复。于是,“人类中心论”作为一个批判的靶子被引入学术界,激进的学者们都呼吁抛弃“人类中心论”,将人类作为地球生命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去审视生态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建构生态文化的理念。[6](P240247)但他们所称的文化显然不是民族学家所熟悉的文化,而仅是从观念出发并需要全人类共同遵循的同一文化。能正视人类与地球生命体系之间的关系,肯定是一项重大的突破,但要凭借在头脑中形成的这种“文化”去规约一切人的行为显然是一种空想。为此,我们需要认真地反思人类中心论的实质,以免被眼前的争论弄得无所适从。

人类社会只能依附于地球生命体系,这一点不假,但人类是有意识的,而且这种意识是具体化了的,并由具体的文化去规约的。相反,地球生命体系尽管对人类来说至关重要,但它本身并没有意识,它仅是按自然规律行事。你说它好还是说它坏都无关紧要,它从来就不希望成为什么中心。既然人类社会与地球生命体系在意识上本身就不具备同一性,提出谁为中心本身就是一个无意义的命题。[7](P95)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维护生态环境为的是人类自身,也只有人类才能够发出维护的行为,担当起维护的职责。人类爱惜地球生命体系与爱惜自己的用品并无质的区别。每个人对自己的用品当然会有偏爱,有不同的利用和维护办法,各民族的生态维护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每个人对自己用品维护的扩大化。当然,生态环境这个用品大得无限,维护起来比任何身边的用品都麻烦得多。但说到底,进行维护并考虑维护的效益,只能从人类社会的需要出发。而人类的需要是靠具体的文化去满足的,因而生态维护也只能从具体文化出发。这乃是生态民族学提出的认识基础。不言而喻,在生态民族学中既不需要去建构全人类统一的生态文化,也无需去批判所谓的人类中心主义,需要的仅是如何将不同民族的具体生态需要和生态维护活动协调起来,以便求得最佳的维护效果。生态民族学的提出标志着人类对生态问题的思考走向了成熟。而做到这一步,其实正是当代生态维护已有成就的总和。

批判“欧洲中心主义”与批判“人类中心主义”并不是一回事。欧洲中心主义在当代社会是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也是当代生态维护的重要障碍。欧洲中心主义的实质是工业文化中心主义,这一观念与民族学的基本立论完全相左。民族学主张任何民族文化的价值都只具有相对性,并不具有凌驾于其他民族文化之上的客观基础和需要。[8]在人类历史上,每一个民族都是从自己的文化出发去观察自己所接触到的世界,与其他民族交往时,只要不谋求凌驾于其他民族之上,那么每个民族关起门来将自己视为“中心”,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来说并无大碍。事实上,人类社会就是这样走过来的,民族学将这种思维定式,统称为民族本位偏见。[9]现在的问题是,欧洲中心主义虽然也发端于民族本位偏见,但它所代表的工业文明价值体系已经通过各式各样的话语霸权,而推销到全世界,诱使甚至迫使其他民族接受,这就与文化相对主义的基本观念完全对立了。它所造成的直接生态后果必然是对地球生命体系的一次大掠夺,从而给整个人类造成全局性的生态灾害。

在人类历史上,某些民族谋求霸主地位和中心地位并不是新鲜事,但每一次这样的争霸活动都诱发了严重的生态灾变。[10]因为各民族生境对所处自然生态系统的偏离正是在这种争霸过程中扩大化和叠加起来。所幸的是,历史上的这种争霸仅是区域性的,没有波及到全球,而且主要是在直接的物质层面上展开争霸和角逐。各民族的价值观所受到损害远没有今天严重,因而不会出现当代意义上的全球生态危机。欧洲中心主义的泛滥则不同,由于它依托的是工业类型文化,所能动员的物质和能量超越了以往的任何一种类型的文化。它的泛滥开始具有了全球性的倾向,加上现代传媒系统的作用,欧洲中心主义作为一种思潮已经严重损害了并存各民族的价值观,从而使得各民族生境对所处自然生态系统偏离的扩大化和叠加完全失去了控制,这才是当代生态危机的症结之所在。

需要说明的是,从相对主义文化观出发,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去反对任何一个工业类型民族维护他们自己的价值观,他们认为自己的民族是最先进、最伟大的民族也无可厚非,因为我们既然承认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是有价值的,也就没有理由将任何一个工业类型民族排除在外。因此,批判欧洲中心主义并不是批判欧洲任何一个民族的价值体系,而是反对将自己的价值体系强加于人的做法。因为这种做法会直接导致生态灾变的酿成,损害文化的多元并存格局,摧毁人类维护生态环境的全部努力。只有不把自己的价值体系强加于人,当今世界上的各民族才可以协调一致地去处理人类面对的生态问题。

综上所述,我们应当看到,赋予人类全球性的宏观生态理念是工业类型文化对人类生态维护做出的最大贡献,但欧洲中心主义随着工业文明的繁荣而被强加于人则是当代生态危机的重要祸根。这两个命题表面上有矛盾,但实质上却是同一问题的两个侧面。正是因为欧洲中心主义的泛化和一体化,才酿成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也只有在这样的危机中,才使世界上的所有民族都一致猛醒,从而获得了宏观的全球生态理念。肯定工业类型文化对生态维护做出的贡献是一回事,剖析工业类型文化在生态问题上所犯的过失则是另一回事,两者不容相混。

三、当代生态维护的新起点

在世界上的许多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推动了这些国家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现代工业的大规模生产,也为人类的生存环境人为地制造了大量的污染物,直接影响甚至威胁到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为此,许多发达国家在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力度方面也做出了自己的积极努力。

英国政府多年来就一直致力于环境保护的各种努力,如2007年为保护生态环境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一是立法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在英国政府2007年11月正式公布的《气候变化法案》中,为今后50年的气候变化制定了具体的计划和目标。法案规定,到2020年,英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须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少26%至32%,到2050年减少至少60%。二是立法禁用塑料购物袋。2007年11月,在英国首都伦敦的33个区政府通过了一项私人法案,提议禁止商店提供免费塑料袋或向每个塑料袋使用者征收10便士税(相当于1.5元人民币),以此鼓励商家和顾客使用环保购物袋,减少塑料袋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三是建设生态镇。继英国“西格马”住宅建筑公司在2007年6月推出一套新型生态住宅被授予为目前英国的第一张“零排放”住宅证书后,2007年9月,英国首相布朗宣布,该国家将在2020年以前在全国建设10个生态镇,每个生态镇可容纳1万至2万户住户,这些生态镇的住宅必须实现低碳和无碳排放目标。如今,英国政府已经收到了50份开发这些生态镇的申请。四是为房屋节能进行“绿色评级”。2007年4月,英国政府颁布了“可持续住宅标准”,对住宅建设和设计提出了可持续性新规范,其最大特点是节能环保。在具体操作层面,政府11月宣布对所有房屋节能程度进行“绿色评级”,分A级―G级7个级别,A级为节能效果最优,G级为节能效果最差,并颁发了相应的节能等级证书。五是家庭垃圾“按量计费”。从2007年5月起,英国政府就公布了废弃物战略,主要内容包括以更多优惠措施鼓励家庭减少废物、扩大废物回收范围、提高废物回收率、提高垃圾税等。随后,11月英国政府又宣布,允许5个地方政府试行鼓励人们减少、回收和循环利用废物的计划,对家庭垃圾实行“按量计费”。

在加拿大,从班芙国家公园的建设中我们看到是合理规划和有效管理成就了加拿大的生态文明。在制定合理的环境规划方面,其采取的措施有:一是立法先行,权责分清。班芙国家公园过去曾一度处于开发混乱的状态,自然生态的急剧恶化已经引起了当地居民和环保人士的抗议。为此,加拿大政府在1930年时就颁布了《国家公园法》,之后又在不断修定完善。到1990年,政府又颁布了《加拿大绿色规划》,将国家公园的环保工作纳入到国家整体环境保护的综合性系统规划,提出把加拿大12%的国土作为保护空间,到2000年,国家公园系统的建设已经完成,使加拿大野生动植物的健康和多样性得到维护与促进,而且历史遗产的纪念和保护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二是树立“三大理念”,制定“五项规划”。加拿大政府在构建生态文明时,所提出的三条基本保护理念是:生态完整性、纪念完整性和可持续发展。而所谓的“五项规划”,则主要包括系统规划、管理规划、自然资源管理规划、服务规划和行动规划。

生态理念对于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国家而言,由于所处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彼此的立足点和建构的发展目标也呈现出各自的特色。

新世纪以来,学术界的专家学者们从自己所研究的学科出发对新的生态理念的建构提出了许多有益的见解。南京师范大学陈君博士认为,工业文明为人类社会的繁荣带来了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带来了深重的环境危机和能源危机,不仅使经济的增长难以为继,也使整个人类社会的持续生存和发展面临困境。因此,人类的生态理念必须转向一种新的文明,即以生态文明作为一种人与自然和睦相处、协同进化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而这些生态文明的特征则体现为物质生产生态化、生活方式生态化、社会制度生态化。他提出实现生态文明的有效途径有两条:一是改进生产工艺,倡导清洁生产;二是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建立合理的消费观念。[11]

南开大学的李祖扬等学者认为,在人类文明所经历的四种历史形态中,不同文明形态下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各具特点:原始文明时代,人类匍匐在自然的脚下;农业文明时代,人类对自然进行初步开发;工业文明时代,人类以自然的“征服者”自居,社会生产虽然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但对自然的超限度开发又造成了深刻的生态危机;只有到了生态文明时代,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以其必然性和合理性去实现可持续的协调发展。他们认为,要构建新的生态理念,建设生态文明,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去做一些必要的努力:首先转变观念,建立正确的自然观、科学技术观和社会发展观,是建立生态文明的重要前提;其次,针对控制人口、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等核心问题,采取合理有效的方针和政策,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关键;再次,在全社会树立和普及保护自然环境的法制观念和伦理规范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条件。[12]

苏州大学的方世南教授等人认为,由于生态环境的危机是由市场和政府在生态环境资源配置中所引起,因此只有进行科学的制度设计和制度创新,而制度的背后是文化,文化是制度之母。生态危机实质上反映了人文危机。解决生态危机问题需要进行一场广泛而深刻的文化革命。面对全社会的生态文化建设是政府在制度设计中尤其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而实现生态环境资源的有效配置的出路在于生态环境资源有效配置的制度创新,只有围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所设计的制度,才能发挥有效地规约人们的行为,使之有利于生态环境建设的作用。[13]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对新的生态理念构建应当立足于多元文化的社会背景去完善。在这一点上,吉首大学人类学与民族学研究所的学者做了一些建设性的思考。如罗康隆教授认为,在一个区域生活的民族为谋求其生存,在千百年来形成的与其所属生态系统相适应的地方性生态知识,能有效规避该生态系统的“脆弱环节”。当把它投入到该区域的生态恢复建设中,并与现代自然科学技术相结合,对当地的生态建设可以发挥不可替代的价值。[14]该所的杨庭硕教授认为,21世纪的生态环境保护从以下四个方面去加以完善。一是发掘利用当地各民族传统的生态智慧与技能,然后以此为基础筛选与之匹配的科学技术手段,推动现代科学技术与地方性知识的接轨,诱导相关民族进行文化的再适应,靠文化的正常运行去逐步消除人为的生态灾变。二是引导生态灾变区的各民族群众学习和借鉴适应于灾变后的生态系统资源利用办法和管理模式,实施文化要素嫁接以改变不适应的生计方式,靠文化的运行去消除认为生态灾变的负面影响。三是优化民族杂居的格局,鼓励多民族杂居以实现资源的多种利用方式并存,在族际文化的制衡的运行中相互依存、互为制约,进而推动受损生态系统在文化运行中逐步得到修复和发展。四是强化资源管理,使用多种手段促进资源利用方式的多样化。[15]在其生态人类学研究实践中,杨庭硕教授非常注重文化因素对于人类生态的适应与制衡功能。在《民族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水资源供求优化》一文中,其指出,正当我国水资源日趋紧张的今天,理清民族文化与生态系统间水资源供求优化的机制,尊重、发掘和利用我国西部各民族文化优化水环境的潜能,理应引起学术界的关注。[16]

20世纪人类社会面对的生态难题十分复杂,其中较为集中体现为各种能源的超负荷利用和有毒“三废”的处置无法得到科学的解决,这是资源利用方式趋于单一化的恶果,而资源利用方式的单一化则是由于原有文化制衡在解体后新的文化制衡格局尚待建构的过渡时期必然伴生的状况,而人类历史上类似的状况曾多次重演,只不过具体的内容和波及的范围与当代略有不同。21世纪的生态人类学研究目标仅至于缩短这个必经的过渡时期,加速新兴文化格局的定型,为此生态人类学需要分析发现当今强势民族的文化运行弱点帮助弱势民族获得更强的延续能力,借助文化的诱导重构和文化要素的嫁接,推动强势民族资源利用方式的多元化,利用各民族资源利用方式的客观差异,引导各民族在资源利用上的互补和互惠,利用文化的差异引导不同民族以至社会调适的无限扩大,集合各民族潜在的生物适应机制,从积累下来的“三废”中开发新的再生资源,实现“三废”治理和资源利用的有机接合,凭借对人类已有文化的系统把握,借助现代的科学技术手段,使生态人类学成为21世纪人类面对生态困境时科学解决相关问题的重要依据。

对于生态维护的艰巨性及其当代生态维护中的众多失误,上文已经做出了讨论,但与此同时,工业类型文化也给新的生态维护铺垫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使人类社会有可能高起点的去应对艰巨的生态恢复问题。

工业类型文化带给了人类社会无比丰富的物质财富,这样的财富对地球生命体系而言会构成各种冲击和扰动,但由于人类种群具有两重性,因而可以将这些财富应用于生态维护之中。在化石能源还能支撑人类社会以前,尽快地消除已经露头的生态灾变,建构一个世界各民族都可以接受的生态安全体制,使生态维护职责具体落实到每一个民族,由每一个民族分别完成其具体承担的生态维护责任,同时建构起全人类的泛化生态维护框架,确保每一个民族的生态行为协调一致。

工业类型文化为人类社会建构了高效便捷的信息网络系统,可以将全球发生的事情在短时间内纳入观察的视野。这是保证泛化生态维护协调有效与起码的物质装备。利用好这一系统,全球生态安全的监控将成为可能,这对于建构有意识生态维护的体制显然是一个必备的条件。不过,它仅是物质装备,代替不了对各民族生态智慧与生态技能的具体认识和把握。突破信息隔膜,完成各民族生态智慧与生态技能的沟通与理解,这是生态民族学具体要完成的研究任务。

工业类型文化出于分割市场的需要,建构起了一系列的国际协商机制,尽管这些机制无一不打上特定民族文化的印记,其运行的实效也大可怀疑,但这样的沟通机制毕竟给全人类提供了一个相互阐明观点和思想的场所。利用好这样的场所,对于强化各民族在生态维护中的协调机制,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近年来通过《里约热内卢宣言》、《京都议定书》以及联合国有关抑制军备竞赛的决议,等等,尽管很难在短期内彻底生效,但至少让世人看到了一线希望,并提供给人类一些需要共同思考的问题。这些问题归根到底都与生态维护相关联,因此这样的沟通机制对全球的生态维护可以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可以吸引全球各民族的广泛参与。这是泛化生态维护必不可少的先行步骤。

最后,工业类型文化所驱动的现代科学研究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无比丰富的知识库藏,帮助全人类提高了对地球生命体系的认识。尽管这些认识还远远不够,但它毕竟是建构今后泛化生态维护体制的理论基础。工业类型文化还给全人类带来了一系列有效的技术,只要清醒地认识到这些技术的适用范围,那么这些技术在生态维护中就大有用武之地。有了这样的科学技术,再加上各民族的生态智慧与生态技能,泛化的生态维护才可能做好。

总之,工业类型文化产生后,对全球的生态维护,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也造成了众多的失误。现在已经到了清理这些失误,从头开始着手全球生态维护的时候了。

参考文献:

[1] 蔡运龙.人地关系研究范型:地域系统实证[J].人文地理,1998(2).

[2] 乔治・梅塔耶,贝尔纳尔・胡塞尔.民族生物学:上[J].李国强,译.世界民族,2002(3).

[3] 周鸿.人类生态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 郭劲松,叶秀梅.“欧洲中心主义”的终结――贡德・弗兰克对人类历史的重新思考与定位[J].理论月刊,2006(2).

[5] 洪大用.社会变迁与环境问题[M].北京:首都师范出版社,2001.

[6] 余谋昌.生态文化论[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7] 裴广川.环境伦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8] 周丹.试析美国历史学派文化相对主义观及人类学意义[J ].当代经理人,2006(8).

[9] 罗康隆.文化相对主义述评[J].贵州民族研究,2005(4).

[10] [法]拉巴・拉马尔,让・皮埃尔・里博.多元文化视野中的土壤与社会[M].张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11] 陈君.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1(S2).

[12] 李祖扬,邢子政.从原始文明到生态文明――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回顾和反思[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3).

[13] 方世南,张伟平.生态环境的制度根源及其出路[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5).

[14] 罗康隆,杨曾辉.藏族传统游牧方式与三江流“中华水塔”的安全[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15] 杨庭硕,等.生态人类学导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16] 杨庭硕,王楠.民族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水资源供求优化[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On the Concept of Eco-protec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Globalization

LUO Kang-long,ZOU Hua-f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