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形象设计范文

时间:2023-03-15 16:29: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产品形象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产品形象设计

篇1

引言

产品形象设计是服务于企业的整体形象设计,是以产品设计为核心,围绕着人对产品的需求,更大限度地适合人的个体与社会的需求而获得普遍的认同感,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和水平。因此对产品形象的设计和评价系统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评价系统复杂而变化多样,有许多不确定因素,特别是涉及到人的感官因素等,包括人的生理和心理因素。笔者试图通过对企业形象的统一识别的研究,并以此为基础,结合人与产品与社会的关系展开讨论,对产品形象设计及评价系统作有意义的探索。

1产品形象设计与企业形象设计的关系

对形象的研究大都基于企业形象统一识别系统(CorporateIdentitySystem简称CIS),所谓企业形象,就是企业通过传达系统如各种标志、标识、标准字体、标准色彩,运用视觉设计和行为展现,将企业的理念及特性视觉化、规范化和系统化,来塑造具体的公众认可、接受的评价形象,从而创造最佳的生产、经营、销售环境,促进企业的生存发展。

企业通过经营理念、行为方式,以及统一的视觉识别而建立起对企业的总体印象,它是一种复合的指标体系,可以把它区分为内部形象和外部形象。内部形象是企业内部员工对企业自身的评价和印象,外部形象是社会公众对企业的印象和评价;内部形象是外部形象的基础,外部形象是内部形象的目标。

产品的形象设计是为实现企业的总体形象目标的细化。它是以产品设计为核心而展开的系统形象设计,对产品的设计、开发、研究的观念、原理、功能、结构、构造、技术、材料、造型、色彩、加工工艺、生产设备、包装、装璜、运输、展示、营销手段、广告策略等等进行一系列统一的策划、统一设计,形成统一的感官形象和统一的社会形象,能够起到提升、塑造和传播企业形象的作用,使企业在经营信誉、品牌意识、经营谋略、销售服务、员工素质、企业文化等诸多方面显示企业的个性,强化企业的整体素质,造就品牌效应,赢利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2产品形象设计的统

产品整体形象(ProductsIdentity简称PI)是产品在设计、开发、研制、流通、使用中形成统一的形象特质,是产品内在的品质形象与产品外在的视觉形象形成统一性的结果。

2.1产品的品质形象的统一性

就产品的品质而言,是通过产品的内在质量而反映到外在的企业形象上,如德国的“奔驰”车、西门子的电子产品等,给人更多的是对德国产品的制造技术、产品性能,以及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的联想,在感官上形成“车—奔驰—技术—品质—德国”。‘高质量”与“德国”是同义的,“奔驰”车的形象就是“德国”的形象,“可口可乐”一直是美国文化的象征,伊夫·圣·洛朗的服装代表着华贵和浪漫的法国人的形象。

产品的品质形象涉及到产品的设计管理与设计水平,无论是在产品的功能、性能、材料选用、加工工艺、制作方法、设备条件以及人员素质等方面都要有严格的管理。在产品形象设计中,首先要在设计管理水平上提高,如有明确的产品设计目标计划,组织有效的产品设计开发队伍进行关键的技术攻关,提供完善的设计技术配置服务,包括“软”的(高素质的设计人员)、“硬”的(符合设计开发要求的设施、设备)配置,满足产品设计开发的物质条件。并且要在产品设计开发过程中,实施程序过程的管理(如阶段评估、信息反馈、多方案选择等)。为满足设计开发水平,提高设计的质量,就要提高设计人员的整体素质水平,实施有效的管理模式。

产品设计水平的高低,除了取决于设计人员的自身素质外,更主要的是要按照科学的设计方法程序进行。充分进行产品设计的市场调研,收集资科、信息,提出开发设计本产品的充分依据,如:对产品设计的功能、性能、造型形态分析,以及采用何种原理、技术、生产方式等,满足何种人群或个体差异的要求(包括心理和生理需求),对产品的使用方式、使用时间、地点、使用环境进行研究,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后果(如安全、环保、法律)等,进行科学系统的分析、研究、归纳,对产品的整体形象设计进行定位,通过方案的选择、优化,形成产品形象设计的系统性,逐步实现把产品的形象设计统一到企业整体形象上来。(见图2:产品形象一企业形象)

2.2产品的视觉形鼠统一性

产品的视觉形象的统一性(PI)是企业形象在产品系统的具体表现,在企业形象的视觉统一识别(VI)基础上,以企业的标志、图形、标准字体、标准色彩、组合规范、使用规范为基础要素,应用到产品设计应用要素的各个环节上。产品的特性及企业的精神理念透过产品的整体视觉传达系统,形成强有力的冲击力,将具体可视的产品外部形象与其内在的特质融汇成一体,以传达企业的信息。产品的视觉形象的统一性是以视觉化的设计要素为中心,塑造独特的形象个性,以供社会大众识别认同。

产品PI由基本要素与应用要素两大部分组成。

2.2.l基本要素设计

产品视觉形象的基本要素是企业形象视觉识别系统的基本要素,产品形象的视觉识别系统部是建立在基本要素设计的基础上,因此它是产品形象设计的基本元素,是PI的核心部分。

基本要素设计包括:企业标志、企业标淮字体、企业名称、企业标准色、企业象征图案、企业吉祥物和企业精神宣传标语等内容。

基本要素的设计是建立在企业经营理念的基础上,并充分体现企业的经营目标、方向、精神。基本要素设计必须风格统一并能有效地组合、配合应用,明确基本要素设计的组合、使用规范,规范制图的标准及方式,在实际使用中要严格按照标准规范,正确使用。

2.2.2应用要责设计

应用要素设计是以基本要素设计为基础,根据产品设计中实际的视觉表达事项,规范基本要素的使用,在产品的视觉化设计中,具体应用到以下各项内

(1)产品的外观造型系统(特定的外观造型、材标准色彩、表面装饰工艺等);

(2)产品的包装系统(包装造型、包装的文字、图符号、排列、包装材料、包装纸、包装箱、集装箱

(3)产品的立面装饰系统(立面造型、企业标志、标准字体、标准色彩、辅助色彩、铭牌、标识等);

(4)产品的服务系统(产品货单、使用说明书、技术资科书、质量跟踪卡、保修卡、随货礼品等);

(5)产品的促销媒介系统(商品册页广告,报纸、杂志广告,电视广播媒体广告,互联网广告,POP广告,户外广告,活动广告、室内广告等);

(6)产品的展示系统(商场货架、专卖店、商品展览会、招商订货会、洽谈室、橱窗等展示环境)。

2.2.3PI手册

在确定了基本要素后,按照使用的功能、媒体的选择方式,制定各种使用、操作的规范,使产品的设计、研发具有实际可操作性,保证产品的形象设计统一性。根据产品形象设计的基本要素、应用要素编辑成册,形成设计指南。

PI手册是产品形象设计的最后阶段,综合了PI的全部开发项目,整理成册,予以视觉化、系统化、规范化,可适合在任何时间、环境、地埔操作使用和查阅。

PI手册是产品形象设计实施的技术保障。通过PI手册,重复再现设计目标,在管理上成为行之有效的理论和实践依据,为众多设计项目开发中,提供规范化和参照物,指导产品的设计开发,并按系列化进展,最终统一到企业形象的识别上。

3产品形象设计的评价系统

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流通及使用,都是以服务于人类的生活与社会发展为前提的,产品功能、形式的提出,是根据人类自身的发展需求而产生,是为了解决自身的某一问题或事物而设定,一切都围绕着“人”的存在而存在,其生存和发展的价值完全取决于人的情感因素。因此,人为的评价因素就显得尤为重要。产品形象的评价一直是个难题,如果按完全量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去评价,很难得到满意的结果,特别是涉及到人类的多种情感,诸如喜、怒、哀、乐,以及五官的视、听、触、嗅等感官因素,就会出现许多不确定评价因素,还要涉及到人自身的个体差异、心理与生理的差异、所处环境、地域、时间及备类社会因素等等,对产品的形象评价必定会出现模糊不清,难以确定,因此必须以定性和定量结合的评价方式建立起评价系统,在涉及到人类情感、美感和时代时尚等因素时,可以以定性的方式评价;而对功能、性能、技术手段等则可量化评价;有的则要由两者综合去评价。

3.1产品形象评价系统基本框架

产品形象的评价系统框架是以产品的内、外评价因素为基础,以人的需求目标为评价结果,评价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该产品是否能生存发展或惨遭淘汰,并指导产品设计、开发今后的发展方向(见图3)。

3.2产品形象评价系统内容

对产品形象的评价,不能拘泥于仅仅是对产品的外观造型设计的评价,因为它只是产品整体形象的极小部分,是最直观和表层的东西,更深层次的是通过产品的形象展示一个企业形象与文化直至一个国家的形象。因此,对产品形象的评价必须从纵横的多方位去衡量。

根据产品形象的评价系统框架,由产品形象内部因素与产品形象外部因素两大部分组成的测评平台,涉及到从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制造、生产管理到使用者因素、市场因素以及社会因素等评价范围,以及由此产生的许多定性与量化的测试和测评点,能较详细具体地、有针对性的评价(见图4)。

产品从设计研发—生产制造—销售—使用,是由产品—商品—用品—废品的演化过程,它涉及到人—机—产品—社会—环境的各个层面与各种关系。因此产品的形象设计必须解决好这种层面与关系,才能达到设计的目标与要求,才能称之为“好”的产品形象。

结束语

篇2

一般来讲产品族是对一些具有大量相同或相似特征的产品的统称,产品族DNA就是产品遗传信息的载体。企业需要多变的造型来满足消费者变化的审美标准,多变的造型要保持统一的视觉特征和风格内涵需要在产品更新换代中继承产品族DNA。也就是说运用产品族DNA理论对国内企业岩心切割机进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使其形成独特风格并沿用便可以为产品最终实现家族感、更好的树立企业品牌形象提供可能。

2基于产品族DNA的岩心切割机产品形象设计

岩心切割机作为地勘机械设备,其功能和使用环境决定了它没有办法同其它家用电器一样具有灵活多变的造型,而且外观材料大部分选用金属板材给产品的形象设计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通过实地的调研考察,某企业岩心切割机的产品形象设计可以从以下四点切入——产品造型、产品色彩、产品材质以及交互界面设计。

2.1产品造型。

企业现有两个系列的岩心切割机,一种是切割刀片不移动、工件移动的工作方式;另一种是工件静止、刀片移动的工作方式。相反的工作方式无法使消费者形成统一的产品运作印象,分散了产品关联度,弱化了企业整体产品形象的宣传力度。因此企业应专注于更符合人机工学的工作方式进行研发,才能更好地将这种工作方式所决定的产品造型进行传承。整体造型上,现有岩心切割机都是由可以更好保护内部元件,承重性良好框架结构搭配切刀工作台组成的。要赋予产品不同于其他企业规则、呆板的独特形态,就需尝试采用圆角较大的型材或者钢材,封闭式面板及流线型的壳体包裹结构等。壳体包裹式结构不仅可以将导轨、切刀工作台、岩心夹具以及在外的电线合理收纳,增强产品使用的安全度,还可以弱化机械设备的尖锐感,增强亲和力,同时这样的外观造型也符合国际趋势,更具现代感和科技感。细节造型上,可以改变观察窗口的形状,设计为圆弧造型,不仅凸显了产品内部高性能刀片、砂轮等功能部件轮廓,形成强有力的视觉冲击力,还能够赋予产品结构美感。散热口的形状、位置、排列方式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富有节奏感,更加精致的细部结构处理与简练的轮廓配合所达到的视觉效果也可以形成犹如保时捷圆形大灯、奔驰竖立型散热栅格一样的产品标志性造型特征。

2.2产品色彩。

色彩在整个产品的形象中最先作用于人的视觉感受,可以说是“先声夺人”,占据信息传递的大部分比重。国内企业为了争夺市场和用户,使自己的产品能明显区别于其它产品,纷纷将整个产品涂上了显眼的红色、黄色或者充满机械感的蓝色,却产生了现有市场上的大面积“撞衫”,反而没有起到对产品的区别作用。反观大多数国际企业却善用中性色系作为产品的主色,少量的使用高明度彩色来装饰点缀结构、功能,避免高纯度色彩带给使用者视觉疲劳的同时,也让整个产品看起来简洁、大气。因视知觉对色彩的敏感性,所以科学合理的色彩设计对于提升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加强警示性具有重要作用,在工作环境下,要保证安全就必须有高明度对比度大的色彩来发挥警示作用,但在野外探查沙漠中使用时,单纯的黄色便会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很难再起到警示作用;其次,色彩能够从视觉上改变用户对产品的认知,例如过于沉重的产品若选用银色便会弱化产品的厚重感,增强科技感、现代感;同时,色彩的搭配还需满足设计的美学法则、满足材料的加工以及企业的文化理念等等。基于以上几点对某企业的岩心切割机色彩提取分析,决定只采用企业现有标准色中的银色、黑色和工程黄色这三种颜色,并按照黄金分割的比例进行分割,形成新的产品配色分割。新的产品配色整体色彩以黑色为主,更好地突出了产品稳定有力的工作特点,局部银色的使用不仅增强产品的科技感的同时还可以弱化产品的厚重感,一些关键结构点、功能部件,比如观察框架、控制面板、手柄等的色彩选取基本采用了醒目的黄色,使整个产品富有动感,平衡整体色彩关系以达到视觉上的统一。

2.3产品材质。

机械产品由于其结构形态决定了其使用材质的局限性相对交大,通常更多采用的是沿用设计,只做小的调整型改良。在对某企业的岩心切割机设计中,就在机器的扶手处添加塑料材质,增大摩擦力的同时增加触感等。材质的改变影响到消费者的视觉心理,这不仅仅是给产品换一张脸,也是不断探索利用更好、更合适新材料、使材质与产品的功能、性能完美结合的过程。

2.4交互界面设计。

某企业岩心切割机设备在操作方式上一直沿用机械式按键和指示灯的操作方式,选取智能化的操控屏可以更好地让用户对自己的操作、控制行为有更迅速、直接明确的认识,提高操作的简便性。综上所述,从产品造型、产品色彩、产品材质和交互界面设计四个切入点对某企业岩心切割机进行了新的形象设计。设计后的岩心切割机通过统一造型元素、共用零部件、统一配色等令不同大小、体型、系列的切割机展现更加鲜明的家族化外观。便携式岩心切割机增加了底部支座和滚轮的结构,突出其轻便、易携带的特点,打开外罩便可固定外置小型电机成为刀片静止、工件移动的工作方式,使两系列产品形成统一的工作方式,同时赋予两个系列切割机相同的流线型壳体包裹结构和突出刀片形状的圆弧形观察窗结构,达到形态上的统一。色彩上统一使用分别代表黑色金属、有色金属以及贵金属的企业的标准色黑色、银色和黄色,满足企业文化内涵且简洁大方充满科技感。在产品底部也都配有充满人性化设计的工作指示灯,使产品从细节到整体都变得统一、协调。

3结语

篇3

关键词:儿童产品;趣味性;十二生肖;卡通设计

2016年度广东职业技术学院科研立项重点课题:K201602

F719

我国儿童消费群体数量众多,在现在家庭消费结构中,儿童消费占据很大地位,儿童产品的市场潜力巨大。产品的包装设计对于促进产品销售有很重要的推动作用,尤其是趣味性强的包装设计,以十二生肖卡通设计为例论述。分析儿童心理学、视觉心理学等相关理论,以及儿童消费群的心理特征及消费行为,以儿童对事物认知能力及认知度为立足点,通过案例细致分析并研究儿童产品包装中色彩、造型等设计,提出合理且有效的解决方式,使包装具有趣味性。以此增加儿童吸引力,增加品牌的竞争力,促进儿童产品市场的发展。

一、分析儿童消费心理及消费行为。以儿童旅游产品设计十二生肖双头牙刷为例。儿童消费的非理性儿童心理的不成熟因素,是导致儿童购买商品非理性的直接原因。儿童对文字的认知度不够,只能从外包装造型、图形上寻找他们所喜爱或熟知的图形或颜色时,应抓住儿童的这一心理特征融入儿童熟知且流行卡通形象元素,吸引儿童,以儿童对色彩、图形、文字、造型的认知,合理的产品包装设计能提高儿童购买欲;合理设计产品的使用方式可增强其趣味性和互动性。现今市场上的儿童产品包装,可分用品包装、食品包包装、玩具包装,经过对产品使用方式、包装图形、产品造型、色彩等设计,增强趣味性,抓住儿童心理,吸引了儿童的目光,达到消费购买的目的。

1.在包装的开启方式和使用方式上。现今市场上知名儿童品牌奇趣蛋,以儿童喜闻乐见的鸡蛋形状为包装外形,开启方式是撕开成两半,一半是可食用一半为小玩具,并且分为男孩女孩装,可谓做足了儿童的心理学,充满童趣,达到吸引儿童注意力的设计效果。另外本人设计的儿童旅游便携式双头牙刷设计也是从使用方式做到趣味性,双头的设计加强了儿童的好奇心,不仅好玩而且好看,类似手臂的牙刷杆和牙刷头,加上十二生肖的运动装手柄部分设计,达到相得益彰效果。如图1

2.在图形上。采用卡通形象为儿童产品包装作主角。如图1所示,设计十二生肖卡通形象,这一运动装系列作为儿童牙刷产品,不仅保留了卡通的趣味性,还能够很好地跟同类产品视觉上区分开,达到很好的品牌的宣传作用。

3.产品造型设计上。包装采用长方体形态,产品造型丰富,十二生肖很好的避免了单一,同时丰富了儿童的选择,总有一款是儿童喜欢的,该牙刷系列采用三维立体的造型手柄设计,加上可以折叠的牙刷杆设计,更加充满童趣与趣味。

二、当前儿童产品包装设计的问题分析。包装上色彩繁杂花哨,缺乏针对性,盲目的五颜六色绚丽多彩的设计不但不能达到引起儿童注意力的效果,反而会使图形过于花,致使产品包装定位不明确;包装图案简单并且过于雷同;在产品造型设计上过于简单,没有新颖;产品使用上和开启方式上没有趣味性。

综上所述,我国的儿童产品包装还有待提高,设计上需加强从儿童心理及消费心理出发进行设计。

三、十二生肖卡通设计。十二生肖属民俗文化范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本案例中注重对十二生肖衍生产品的研发,希望将十二生肖动漫形象设计与产品设计有机结合推向市觥H缤2所示,本案例中十二生肖设计采用统一化一的运动装,生肖头和符合生肖体貌的身体来结合设计,避免了单纯是人类的身体,运动形式感强,有种运动健将范,使得形象设计别有风味,形象真实、亲切、富有亲和力和趣味性.

四、完善卡通设计的文化和象征意义。好的儿童产品设计在吸引儿童购买的同时,也同样会使增加他们的知识和智力,更加激发他们了解未知事物世界。这要求我们从业者在设计之初,要有自身的文化含量,熟知自身的民族文化,了解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与象征特征,作为本民族的儿童产品更要考虑到自身的文化特征。一个民族一定要有其特有文化或民族的艺术传承。

在儿童产品包装设计中的卡通形象设计应切合时代的审美需求,有着自身特色、生活习性和性格特征的全方位的角色。通过自身的个性特点就更容易被孩子们所接受,而不是靠文字来阐释。十二生肖卡通设计就是最好的例子,通过这个喜闻乐见的十二生肖,广大的消费群体都了解的这一传统吉祥物符号,来进行文化上的发掘与当下儿童消费观的结合,创造一个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儿童包装产品。

五、结论。综上所述,儿童十二生肖双头牙刷包装设计与儿童消费市场紧密相连,不仅分析研究了市场上儿童产品包装设计中欠缺的诸多因素,立足儿童本身,为儿童而设计,关注这一特殊消费群体的心理特征,以儿童的视角进行对其其产品包装趣味性与文化内涵的探讨。从而提高商品目标消费群体的吸引力,最终提高儿童产品的销售量,促进儿童包装产品的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魏力敏.纸盒包装结构形态的趣味性设计[J]. 包装工程. 2007(12)

[2]杨柳.浅析包装产品的形态美[J]. 艺术探索. 2007(01)

[3]郑欣.包装设计色彩视觉美的探讨[J]. 包装工程. 2006(03)

[4]陈志权.现代包装设计与消费心理关系[J]. 包装工程. 2006(01)

[5]寻胜兰编著.包装艺术[M]. 黑龙江美术出版社, 2001

篇4

交互设计是以早期的人机交互为研究基础,依托信息技术发展延伸而来的一种新的设计思想。在科技不断发展的信息时代下,交互设计的概念也随着先进技术的应用随之更新。传统概念中的人机交互是关于设计、分析和实现人、机、环境系统下的产品使用过程中的准确性和舒适度,其研究领域多与计算机科学、人机界面设计相关,所关注的重点是软件系统的用户操作界面,其目的是用过解决复杂的技术来使得软件达到可用和易用;从表现形式上人机交互研究的是人与计算机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通过输入和输出的行为来展现思维逻辑的一种交互方式。而产品交互设计研究的重点是基于情境下建立一种逻辑架构的信息系统,实现人和产品之间的互动与信息交换,它所要考虑因素的包括目标人群的文化背景、使用环境以及在使用产品过程中所获得的体验和心理感受,是研究人和产品系统及环境系统信息输入和输出的交互行为。

作为现阶段的交互设计是一种具有很强的逻辑叉学科,在设计过程中它考虑的是用户心理需求、系统交互的人机和谐、对用户行为意识及思维模式的引导。交互是一个信息交换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行为,当用户手里拿到一个完美及合理的产品时,在用户与它建立交互关系的瞬间,它所验证的是一个情感的沟通和互动。交互设计的逻辑重点在于它是有设计师在理性思维的主导下建立的一个模型,通过这个模型的架构所反馈出来的信息去符合和融入到用户使用产品状态下的感性思维当中,使之达到和谐的交互模式。

二、行为意识在产品交互设计中的价值

谈到用户行为意识,从心理学角度可以拆分成行为和认知两个方面去分析。认知指导行为,行为影响认知。当我们遇到一件事情或者使用一个新产品时,尤其是对那些感兴趣的事情或者使用正在流行的产品时,每个人都会建立自己的认知模型和行为特征。影响用户认知和行为的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如用户处的环境背景(文化、语言、受教育程度),用户的感官特性(视觉、触觉等其他认知方式)、用户对产品的期望和态度及用户本身具备的技能和弱点等。对目标用户的认知和行为特征进行一定的客观分析,能够有效的帮助设计师在产品设计的过程中正确评估用户的需求,确定用户目标导向,从而设计出真正满足用户需求、提升生活品质的交互式产品。

(一)交互方式迈向多样化发展

人机交互设计理念最初应用在计算机科学领域和软件界面设计中,研发设计人员注重的是软件界面的功能化及操作结果,用户只能按照固定的软件程序和要求进行使用和服从,最后使得用户在使用计算机时形成了一种呆板乏味的单一模式。而随着现代交互技术的发展从理念上优化了以往的人机交互形式和思维模式,交互设计所注重的是系统下情景交互的和谐体验,尊重用户的心理需求,了解用户的行为习惯,分析用户思维逻辑,设计师转换到用户角色去寻找创新元素来设计研发产品,将用户与产品之间的认知差异不断跟进、完善,以实现人机交互系统的人性化和智能化。

在以用户体验为设计核心的今天,产品设计不断趋于多样化发展,这样不仅横向发展了产品的类别,而且纵向角度也不断丰富产品的个性。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的行为意识与产品本身的特藏着许多共通的可能性,设计师通过研究发现用户行为规律下的这种共通性,并融合以认知、行为主导的交互设计,将这些“共通的可能性”转化成设计要点和元素运用到产品创新设计中,以突显产品和用户体验的独特性,使交互方式不断趋于多样化并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

(二)产品交互设计创新的基础

“人的精神意识可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这一说法由弗洛伊德在他的精神分析理论中提出。”无意识行为也称潜意识行为,是一种条件发射的心理行为,普遍存在于人们的生活工作中,它是人最本能最直接的内心体现,它的表现方式因人的所处环境和经历体验不同而不同。从行为学角度上讲,产品的设计就是对行为的设计,当用户的某种特定行为对某一事物表现出一定需求时,设计师可以通过对此行为的研究进行客观和深层次的挖掘问题,捕捉交互创新形式的灵感和设计要点,这时一种新的人与产品的交互关系便建立起来了。

对用户而言,日常生活中的无意识行为通常不会引起特别的关注,但它长期以来融入与我们的生活中,形成一定的习惯并无形的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和生活。作为设计师而言,应以敏锐的洞察力去捕捉生活中人们的无意识行为特征,运用设计手法将其转化为有用的设计元素运用到产品设计中,并将用户的无意识行为转化为设计概念,为产品的交互方式提供更多的创新源泉和动力,呈现出更加合理的交互产品,从而给用户意想不到的情感体验和交互方式。日本著名设计师深泽直人创建的±0品牌系列产品,以观察生活中的行为细节、心理情感为设计灵感来源,在他的设计中洋溢着人文关怀和生活趣味,同时对细节的准确把握,丰富了产品内在情感的表露和外在价值实现。例如深泽直人设计的一款底座带有托盘结构的台灯,就是一款基于情境的交互式产品。当人们结束一天的工作,身心疲惫的回到家中,你会放下钥匙或者电话顺手打开台灯,而设计师就是抓住了人们生活中的这个行为细节设计出这款台灯,将台灯的底座设计成具有储物功能的托盘形状,当你打开门回到家时不由自主的将钥匙或手机放进盘子,这样台灯就会感应式的自动打开;当你准备出门的时候,将托盘上的钥匙取走时灯就会自动熄灭,这样的台灯伴随着你完成完整的一天。

三、交互式产品设计的发展

交互设计将设计目标集中于产品的最终用户上,是直接影响最终目标用户的设计。设计产品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用户在生活、学习、工作中的各种需求,评价一个产品是否成功关键是在产品的使用过程中能否达到用户的预期目标。

在工业设计领域研究范畴内可将产品分为:技术驱动型产品和用户驱动型产品两大类。技术驱动型产品以技术为特征,以高端先进的技术性能和硬件设施吸引消费者,如具有高端配置的计算机;用户驱动型产品以用户的高度交互需求为特征,所关注的是产品给用户带来的愉悦和体验,如产品精美的造型、细腻的质感、强大的功能及使用的便捷性等。因此我们将以交互为主要特征的用驱动型产品称为交互式产品,像我们生活中的手机、厨房电器、数码相机及汽车的仪表盘和笔记本电脑等。伴随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交互设计和交互式产品设计不再停留在单一的软件界面设计中,正在逐步向有形的实体化工业产品设计领域渗透发展。

(一)交互设计是对产品设计的超越

依托先进技术发展起来的产品交互设计在表现形式、行为控制及交互内容均优越于传统工业化的产品设计。传统工业产品设计着眼产品的功能、批量化、构造、材质等设计要素,以及采用的加工工艺、技术及市场前景,同时间接影响着产品的最终消费者和市场份额。产品交互设计关注的是使用者与产品系统之间信息交换的行为逻辑、传递方式和情感体验,以及支持这种行为和功能的后台技术。交互设计实质上是在产品设计的基础上实现一套完整及理想化的系统设计,将其思想在产品设计中的引入和使用,不仅解决了由认知差异导致体验缺失和交互失败,而且还可以为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娱乐提供更加合理舒适的交互式产品,使得生活方式更加舒适和多样化。因此在用户和产品进行信息交流过程中所带来的具有感官体验的交互设计超越了近代工业化的产品设计。

(二)以人为本是交互设计思想的根本原则

体验时代下的交互设计发展速度如雨后春笋。在产品设计过程中如何做到更具人性化、智能化的用户体验和交互功能?解决这一问题的最有效途径是将以人为本的交互设计理念引入进来。无论科技发展到何种程度,都应将用户需求放在第一位,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在交互的过程中,行为导向和信息架构的合理性与交互是否顺利密切相关,用户和产品之间引出的感官体验对交互设计颇为重要。好的产品不应该只满足功能上的需求,更需要激发出用户积极乐观的行为和意识,让产品与用户之间形成一种依赖感。

随着交互技术的不断进步将给人们提供全新的交互空间和生活方式,一方面体现高科技带来的方便和对未来智能化生活的向往,另一方面又满足了人类高度需求的交互设计,使得人的需求层次达到自我需求的高级层面。并驱使未来的交互式产品趋于智能化、人性化和有机化,引导消费者由情景交互升华到意境交互的高度享受,最终使得产品、科技和人文艺术有机融合,完美和谐。

四、结语

行为意识作为交互设计的核心理念,交互设计是产品设计的超越,同时也是产品设计创新的有效途径,因此关注用户积极乐观的行为意识是现今产品设计发展的重要准则,以人为本的交互思想应用于产品交互系统将会成为未来交互式产品的黄金法则,并把更具人性化、智能化的产品设计带入一个新的境界。

参考文献

[1] 原研哉著,设计中的设计[M].朱锷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10.

篇5

关键词:行为特征;产品设计;产品造型

1人的行为特征影响产品的几个层面

人的行为特征是个较为复杂的系统,它可以分成很多层面,有静态的机体层面,有习惯行为层面,也有情感心理层面。每一个层面的行为特征对产品设计会呈现出不同形式的影响,反之在产品设计过程中要针对不同层面的行为特征做相应的分析找到合适的应对方式。

1.1静态的机体层面

静态的机体层面主要指的是人体的特征参数,这些人体特征参数在一定的人群范围内有一定的普适性,它包括人的各部分尺寸、理论活动半径、肌肉力量等静态或者偏静态数据,这些人体特征参数不同程度的影响着人对产品的行为方式。同一款产品由于用户的身高等静态的机体性因素的影响导致产品的体验好评度发生巨大差异。

1.2习惯层面

习惯层面是人的行为特征中最为重要的层面,它是人们通过几百甚至几千年漫长的时间对器物形成的一种使用惯性,因器物的种类不同、地区不同、生活层次等方面的不同,会产生较大的差异。静态性机体层面是人与生俱来的硬性特征,比较容易通过测量等实验方式得到具有说服力的理论数据,习惯层面则需要设计师较为细致的研究观察。习惯特征有以下四方面的特性:(1)多样性。用户习惯特征具有多样性,其多样性体现在以下方面:不同的机体器官有不一样的行为特征,例如手部与头部的行为特征就截然不同;同一机体器官的同样也有着丰富的行为特征,例如就手部而言用户的行为特征就存在着多样性,手有点、拉、触等多种行为特征,每一种手部的行为特征就能产生出多种围绕着该行为特征的产品。(2)“顽固性”。有些设计师认为“用户行为不可逆”,这是一种较为武断的理论,但从另外一个侧面说明用户的行为特征有一定的“顽固性”,用户行为特征的顽固性会影响优势产品的成长,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劣势产品战胜优势产品的状况。美国人肖尔斯将最常用的几个字母安置在相反方向,最大限度放慢了人们的敲键速度,避免卡键。这种以放慢敲键速度为目的的键盘排列方式却延续至今,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习惯的力量,对大多数人来讲,重新学习一套规则来提高打字速度没有太多实质性的意义,改革的成本很高。(3)可养成性。习惯顾名思义是可养成的,用户习惯特征同样具有可养成性,为了避免劣势产品战胜优势产品的状况,很多企业开始通过自己的产品来慢慢尝试引导用户,使用户养成新的操作方式及行为方式。苹果在用户操作方式及行为方式的养成方面做的比较好,在手机还是全键盘的情况下,苹果已经通过iPod全系列及iPodTouch培养用户Touch的操作方式,使用户Touch的行为方式成为习惯特征,这时苹果推出了iPhone,形成了移动终端的新的爆破点,使苹果占领了移动终端行业的大部分市场份额。(4)可置换性。习惯特征具有可置换性,可置换性主要是指当人们使用一个产品后形成了习惯性的行为特征,并且成为典型的行为特征时,我们可以将该行为特征进行提炼将其置换到其他的产品设计中去。图5为深泽直人设计的一款CD播放器,它的开关比较特别,为一条拉绳。可能有些人会有这样的记忆,就是儿时见到的电灯多为拉绳开关,设计师将人们对拉线开关操作中的“拉”行为方式运用到产品中,当人们看到拉线时就能够迅速的做出这是个开关的判断。

1.3情感心理层面

人们除了具有静态及习惯外还具有情感心理,情感心理层面是指人们对事物存在的情感及心理方面的判断,这是一种潜意识的行为特征,比如说人们看到红色的物品就会在心理方面产生危险、激情、血腥、革命等方面的判断。它是人们在长期生活经历中对物态社会的心理映射,它同样会影响人们对产品的判断。情感心理主要分成以下两方面:(1)情绪方面。情绪、心境、特质和人格是人们心理活动的不同操作方式的所有方面[1],情绪与产品并没有直接的联系,但情绪的变化会影响用户使用产品的行为,会干预用户对产品的判断,人在焦虑的时候,思路会变窄,仅仅集中于问题直接相关的方面,但有时却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出现,例如“急中生智”就形象地描述出情绪对于行为的影响。情绪能控制身体肌肉,通过化学神经递质改变大脑的运行方式,进而影响操作行为。美观的物品使人感觉良好,这种感觉反过来又使他们更具创造性地思考。但影响人类情绪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天气、光线、气温这些自然因素,同样包括音乐等人为因素。有研究人员做过一个试验,在商店中播放不同类型的音乐来调查人们购买红酒的行为变化,结果发现,是否播放音乐或者不同类型的音乐不太会影响人们购买红酒的数量,但是却对购买红酒的品质有较大的影响,特别是当播放爵士乐时,能够为红酒销售创造更多的利润。(2)潜意识方面。潜意识也称无意识,它能对人的性格和行为施加压力和影响,一些看来微不足道的事情,如梦、口误、笔误都是大脑潜在意识决定的,潜意识对细节的关注,对材料与色彩的隐形感受都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潜意识的认识和其在设计中的应用,是以行为为中心的设计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就如同冰山理论所描述的那样,人类潜在的绝大部分意识对表层的意识和行为产生着影响,用户的潜在需求和潜意识的行为为产品设计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对人类潜意识行为的关注能够创造看似简单却耐人寻味的产品,从而将人的潜意识认知外在化,引起强烈的认知,这种深层次的、反思的认知能创造深刻和持久的用户体验。

2被人的行为特征影响的产品因素

人的行为对产品开发的影响不言而喻,人的行为特征的影响体现在各种方面,其中包括功能、造型、色彩等方面。

2.1功能因素

人是社会、文化的缔造者是产品的设计者和最终服务对象[2],产品功能都是围绕着人的各种各样的需求及各种各样人的需求,有生理方面的需求,精神心理方面的需求,社交需求等,产品的产生是因为产品承载了相应的产品功能,产品功能的合理性是设计师对人行为特征进行分析调研后形成的精确把握。

2.2造型因素

(1)造型整体关系。产品造型的整体关系是指产品的长宽高比例及关键部件在整体造型中所处的位置,产品造型的整体关系受到静态的机体特征影响。一个机器的造型设计,第一步做的便是整体关系,长宽的比例,操作面板的位置,这些都会受到人机为主的静态的机体特征的影响。(2)形式。产品的造型形式是产品造型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产品造型形式受人的行为特征影响非常明显,不同的用户行为特征会引发不同的产品造型形式的变化。“表一”中的开关设计就体现了人的行为特征对造型形式的影响,产品功能结合不同的手部操作动作就产生了不同的开关的造型形式,同时相同的手部操作动作由于方向的不同也会演出不同的造型形式,说明人的行为对产品的影响,同时人的行为具有多样性特征所以产品造型形式同样可以有很大的扩展。(3)造型细节处理。简洁与简单的差别在与细节的处理,人的视觉对细节的关注是一种潜意识的行为特征,有些细节即使不能被人清晰的感知,但细节的存在会影响用户对产品的判断,所以造型的细节处理变的很重要,造型细节处理主要包含分割线处理、边角处理,结构层次的处理,这些造型细节的处理都会受到人的行为特征的影响。①分割线。分割线处理又分为功能分割及结构分割,功能分割是指在不同的功能部件通过分割线的方式区开来,使用户能够较快的分辨出自己想要执行操作的部件。结构分割与功能分割有重合的地方,结构分割就是不同结构间的分割处理,可以是槽线,也可以是不同颜色区分部件的方式。②边角。边角一般不被人所注意,但它影响着产品给人的细微感受,边角的处理要考虑潜意识视觉行为特征。汽车兰博基尼以块面见称,但细看兰博基尼的块面的边角,都是一些圆润的倒角,这些倒角使得汽车在保持块面感的同时不过于太锋利,边角的处理影响产品形态。

2.3色彩因素

色彩是构建产品感受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同一个产品不同的色彩系列,给人传递出来的感受都不尽相同,现在很多大公司纷纷建立相应的色彩实验室研究人对色彩语意的感受,同样产品开发过程中要针对不同人群对色彩的不同感受提供不同的色彩方案。

3利用人的行为特征提升产品体验的方法

3.1分析行为,理清本质需求

理清行为背后的本质需求,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想法,能够极大地扩展设计思路[3]。在一个产品构架的过程中,我们一般会从产品的造型、材料以及色彩等传统思路去思考,产品的体验存在很大的问题,使用流程的合理性、造型与人机的匹配度等方面都不能考虑的很全面,所以在产品开发的前期我们要对使用人群的行为进行细致的分析,理清用户的本质需求,列出用户使用产品满足需求的任务逻辑地图。

3.2用设计干预用户行为

以用户行为特征为中心的设计,大部分情况需要设计师去观察用户行为,以迎合人们的行为特征,但在一些适当的时机适当的场合我们需求尝试着用设计来干预用户的行为以提升产品的体验度,或者是营造出别出心裁的体验感受,设计干预用户的行为主要分成约束和引导刺激两方面,这两种设计干预用户的行为的方式可以是消极的也可以是积极的,但前提是在产品和用户之间建立更加恰当、更加巧妙的联系。(1)约束。在与产品接触时有些用户行为会制约产品功能的实现,甚至会对使用者的安全构成威胁,所以在设计时我们除了要符合用户行为特征,同时要对一些可能产生消极因素的行为进行合理的约束。①选择性约束。为了避免用户在选择时产生误操作,产品开发过程中要尽量做好选择性约束。选择约束主要有两个原则:一个是尽量简化选择,一个是设置相应的选择辅助机制,例如设置相关的选择约束提示,比如说提示牌或提示文字。②物理结构约束。物理结构约束是通过物理结构将用户常用操作、应急操作、不能操作等部分分隔开来,让用户能容易地看出物理结构上的限制性因素,避免用户产生误操作。(2)引导刺激。在习惯层面中提到了习惯的可养成性,习惯行为的养成是设计对用户行为引导刺激的结果,在引导和刺激的过程中使得用户形成习惯。在引导和刺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产品形态、色彩、材质甚至是声音等来刺激用户激发思考,从而引导用户行为朝着预定的方向改变。“肺状”烟灰缸运用了引导刺激的方式,运用肺部的形态,纹理,色彩还原人们对肺部的认知,再结合吸烟者处理烟灰的行为,使“肺状”烟灰缸在色彩上发生变化,通过这种讲故事的方式来引导刺激吸烟者尽量少抽烟。

4总结

产品的存在是为了实现其自身搭载的产品功能,产品功能最终服务于人,所以产品功能的合理性和可用性必须建立在与人的行为特征吻合的前提下。对人的行为特征的把控与产品设计息息相关。影响产品的行为特征主要有静态的机体层面,习惯层面及情感性心理层面三方面,产品的功能、造型、材料工艺及色彩等因素受到三个行为层面的影响,在产品开发过程中要营造良好的用户体验我们要分析用户行为,理清用户行为背后的本质需求,再通过约束、引导及刺激等方法来制约一些负面的、消极的用户行为来避免误操作的产生,以提高产品的体验度。

作者:雷锦锋 张玉萍 陆瀚 单位:西华大学艺术学院工业设计系

参考文献:

[1]唐.诺曼,梅琼译.设计心理学[M].中信出版社,2003.

篇6

关 键 词:形神统一 太极思想 功能设计 外型设计

“形神统一”的观点产生于上古时期,之后周敦颐在《太极图说》中详细阐述了这一观点:“形既生矣,神发知矣,五性感动而善恶分,万事出矣……人禀阴气形成形体,禀受阳气产生精神。”他认为形与神密不可分,且精神意识在事物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太极的基本思想之中,处处讲究美与善、外在与内涵的高度统一。太极思想在产品设计中也有广泛的用武之地,是产品设计的重要原则。产品的功能和外形就是太极思想中所提到的“神”和“形”,两者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缺一不可。

一、“形神统一”思想对产品功能设计的影响

产品的“神”在于良好的功能,良好的功能源于产品的忠诚品质。忠诚是产品的优良品质,产品要一丝不苟地为使用者服务,才能充分实现它的价值。如果产品失去了忠诚品质,那么它剩下的只是空洞无用的躯壳,即产品的“形”。设计人员只有把功能的“神”融入到产品的“形”之中,才能设计出“形神”高度统一的产品,以更好地为人们服务。

好的设计一直强调产品的实用功能(忠诚品质和合理性设计),要求设计人员从一个可靠的视角去设想人们和社会需要的东西,以一个消费者兼设计者的身份充分考虑消费者的立场和环境后,寻找出更多新的功能性问题,创造出更实用、更有价值的产品,使产品更好地为人们服务。在产品的设计过程中,创新意识是最重要的,因为创新是提高附加值的有效途径,是功能设计之原动力,是工业设计之根本。创新不等于发明,不一定要有重大技术的发明或者新型材料的发现。只要把设计思维与创新性和革新精神结合起来,对现有产品做出有效的改进、改良,使其更加适合消费者使用,这就是创新。例如,曾有一家饮料公司发现消费者不再喜欢喝他们的饮料,他们希望能够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前提是不能改变他们饮料的口味。经过调研,笔者发现,原来是消费者觉得这家公司的饮料不新鲜,而这家公司号称是当地生产新鲜饮料的唯一一家公司,“新鲜”原本是他们一个主要的卖点。于是,笔者提供的办法就是改变饮料的提供“界面”——饮料机。改进方案是让人们能够听到饮料倒进杯里的声音,让哗哗的声音带来新鲜的感觉,而在这之前设计者们都在想方设法把饮料机做得足够静音。采用笔者的方法两个月后,这家公司的销售额有50%的增长,消费者认为产品的口味比以前更好了。其实,他们的配方并没有任何的改变,饮料机只是传达了一种“正在制作”的信息。这就是设计,找到并解决问题。由此可见,创新不难,其作用却是不可估量的。

功能是设计“形神统一”的产品的基本点。好的设计师应该在日常生活中,仔细观察,用心体验,寻找不足,提出疑问,解决问题,最终让产品的“神”充满智慧和人性,让消费者健康地使用产品。

二、“形神统一”思想对产品外型设计的影响

“红花还需绿叶衬”,拥有良好的“神”的产品同样需要“美丽的外衣”来装饰。产品的外观即“形”同样会拨动人们的心弦,演奏出美妙的乐章。好的产品设计要符合中国人的审美情感,设计对“形”的要求也是很严格的。太极图是形象的真理,更是真理的形象。真理总是极其简单明了,又极其普通、极其自然的。中华太极图非常圆满地揭示出宇宙的“无极生太极”的深刻哲理,这与密斯在18世纪提出的“少即是多”的设计原则不谋而合。

转贴于

当今社会,在工业设计舞台上对产品的“形”的设计呈现出多样式多风格的趋势。中国人有一种最简单、最规则、最平衡的心理趋势,所以我们的设计可用最单纯的外观来表现。这种设计一定是自然和毫无修饰的,在视觉上简洁,在技术上追求细腻,在文化上含有丰富的底蕴。好的设计在外观上要求针对不同消费群的产品要有其独特的特点,在单个产品设计上要简洁美观,在系列产品设计中要在变化中求连续。

简洁是为了节省资源、提高品位。很多商家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想尽一切办法去“美化”产品,导致过分的“美化”设计喧宾夺主,同时也造成了材料的浪费、成本的提高。而健康设计则要求“所有的产品尽可能地简单,但不能更简单”。换句话说,也就是外观和功能达到了最佳配置,简洁的外观既使产品畅销,又不造成材料的浪费,使资源实现其最佳的使用价值。然而,“简洁设计”的过程是复杂的,又是充满智慧的设计过程。设计人员需要付出大量的脑力劳动,“不能屈服于任何诱惑,必须抵抗很多东西”,才能设计出简洁、实用、时尚的产品。变化是为了适应创新的要求,连续是为了继承好的设计思想,形成统一的企业风格。没有变化的设计是没有创意的,也是没有前途的设计;没有连续只求变化,也是盲目、激进的商业行为。外观设计是与科技、经济、企业的战略密切相关的。公司只有灵活处理好产品中变化和连续的关系,才可能创造出伟大的品牌。三星、B&O等著名公司的设计人员很多,他们设计的产品外观不尽相同,功能上也有差异,但这些产品都保持了他们自己的设计特征,无形中也提高了品牌价值。这些公司的成功再次证明了:企业设计文化的变化和连续的完美结合才能创造出享誉世界的品牌!

三、结语

太极思想是我国博大精深、具有无穷精神力量的瑰宝,它所蕴含的哲学意义和科学价值早已举世公认。其中“形神统一”的辩证思想,阐明了产品设计中功能与外型的关系,为产品设计提供了用之不竭的思想源泉,对产品设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旭晨、陈建国《设计中的简洁——浅谈产品设计中的取舍》[J].选自于中国工业设计资讯网。

[2]邓福星、王菊生著《造型艺术原理》[M].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

篇7

[关键词]结构设计 能耗 降噪 产品性能

中图分类号:TB6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3-0148-01

引言:随着社会的进步,空调已经成为了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必需品。空调有效的提高了人们的工作以及生活环境,改善生活质量,但是随之而来,空调的能耗、大气污染、噪音污染等问题也成为了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为了有效控制其对节能环保所起到得消极作用,在我国各级的空调标准中,节能效果、降噪控制均成为空调质量的重要指标,指导着空调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优化空调结构设计的重要性

由于早期空调技术的不成熟,高耗能、高噪音、加剧温室效应等各种负面信息均被标识在空调上,制约着空调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世界各国就空提的能耗、噪音等问题,相继出台了各种法规和行业标准,使空调企业在设计和生产方面不断优化空调性能。影响空调性能的因素很多,如制冷系统中压缩机、换热器、毛细管、制冷剂的数量等,又如送风系统中的风轮风叶、风机、出风口等,想要提升空调的节能效果,一定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在维持生产成本的同时,优化空调结构,全面提高产品性能。

一、制冷系统的结构优化研究

家用空调的制冷系统主要包括压缩机、换热器、毛细管、制冷剂等部件,通过对制冷系统中的零部件结构的优化,可以使产品在能耗方面得到较为显著的提升效果,其次还能在降噪、使用寿命等方面有积极的作用。

(一)压缩机的结构优化

压缩机是空调组成部分中的核心,其性能对空调的制冷能力产生直接影响。目前由于旋转式压缩机的压缩具有效率高、体积小、重量轻、平衡性能好、噪音低和耗电量小等优点,被广泛使用于家用空调中,具体可分为变频和定频压缩机。变频压缩机的节能效果较定频压缩机有着显著的优势,但由于其对制造工艺的要求和成本均比定频压缩机要高出一截,因此对于压缩机的优化,目前最需要的是从制造工艺方面入手,提高制造精度,降低制造成本,使变频压缩机更加普及乃至替代掉传统的定频压缩机,促进空调行业往节能的方向迈进。

(二)换热器的结构优化

换热器是空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材质、形状、结构、尺寸等均会对空调的性能有直接的影响。从节能的角度来看,加大换热器可以起到提高空调能效比的效果,但是相应的也会提高了换热器的成本和整机的能耗,而在不增加换热器尺寸的前提下,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对换热器进行优化。

一是优化换热器本身的结构:家用空调中的换热器多为管翅式换热器,其翅片形式丰富多样,如平直型、波纹型、百叶窗型等,形式不同的翅片各有特点,有的工艺简便,有的成本低廉,有的换热面积大,有的空气阻力小,因此在优化换热器结构时要根据实际的优化方向,更换相对应的翅片形式;此外,随着板翅式换热器(平行流)的逐渐普及,其结构紧凑、换热效率高的特点也越来越得到认可,在优化换热器时可以适当考虑该结构的换热器。

二是调整换热器在整机中的结构位置:换热器在整机中的位置是有讲究的,特别是它与风轮风叶的距离,距离过小则负压腔的空间不足,会影响风量、增加噪音,而且空气流会集中在靠近风轮风叶的区域,使得经过换热器的气流不均匀,降低换热器的换热效率;距离过大则会对风机造成额外的消耗,并加大了空调的整体体积,增加了制造成本,所以设计时要平衡好性能和成本两个方面,通过实验验证换热器的最佳位置。

二、送风系统的结构优化研究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环境的舒适度越来越受到关注,空调调节室内温湿度的功能可以为人们带来舒适的环境,但如何进一步提高其舒适度,则更多的需要从送风系统入手进行研究。空调的送风系统主要包括风机、风轮、风道以及出风口等部件,优化送风系统的结构,可以在舒适度、降噪等方面对空调性能进行提升,其次对空调能耗也能造成一定的影响。

(一)风轮的结构优化

关于风轮的优化,通常可以从其尺寸和形状方面进行考虑。在空间允许的情况下,增加风轮的尺寸是最直接的增加循环风量、提升空调制冷量的手段;或是以此降低风轮转速,达到降噪的目的。但事实上对于批量生产的空调产品,其空间利用率一般都会达到较高的程度,风轮的尺寸已经接近极限,此时则可以从风轮的叶片形状方面入手,结合风轮的转速、材质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通过软件模拟、手板实测等方式确定风轮的最终形状。

(二)风道结构的优化

对于挂壁式空调内机常用的贯流风道和落地式空调内机常用的离心风道的结构优化,一般可以从蜗壳和蜗舌两方面进行研究分析。蜗壳的结构优化主要是要保证其光顺度,由于风道中空气流速较快,蜗壳中由于设计不当或者工艺不精造成的内支撑或者台阶、凹槽等都会在风道中形成涡流,增加了能耗,也加剧空气震动,增加噪音,因此对蜗壳的优化应该着重检查其光顺度,保证气流顺畅。蜗舌的结构优化则需要根据产品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在一般情况下,减少蜗舌与风轮的距离、减少蜗舌圆角可以提高风量,但噪音会有所增加;相反地,适当增加蜗舌与风轮的距离、加大蜗舌圆角可以降低噪音,但风量也会相应减少;而对于阶梯式蜗舌,其降噪效果虽然明显,但其对风量的影响也较大。因此对于蜗舌结构的优化,要根据产品的实际情况在风量、噪音和风机功率等方面进行衡量,方可得出最佳的优化方案。

(三)出风口的结构优化

出风口的结构优化主要是对导风叶片的改进。首先,在优化时应优先保证导风叶片光顺流畅,以确保其工作时的风阻和噪音不至于过大。其次,导风叶片的摆风角度应符合人们的使用要求,对于可调节角度的导风叶片,在保证纵向和横向的摆风角度足够后,还可以考虑通过叶片把风力集中在一处,形成空气射流,使得冷/热风能传递得更远,同样的也可以通过叶片把风力扩散开来,使得室内的气温更加均匀,也避免了强吹风给人体带来的不适感。

三、结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当前空调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必需电器,因此空调的能耗、噪音、舒适度等问题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空调行业想要保持可持续发展,需要综合考虑每一款空调的定位、成本、性能、工艺、质量等多方面的因素,对空调进行从局部到整体的结构优化,以达到提高产品性能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远威.空调结构设计对提高产品性能的影响[J].科技视界,2014,(35):106-106,184.DOI:10.3969/j.issn.2095-2457.2014.35.081.

[2]龙剑秋.空调结构设计对提高产品性能的影响[J].科技经济市场,2014,(5):79-80.DOI:10.3969/j.issn.1009-3788.2014.05.055.

篇8

【关键词】气象指数保险 道德风险 触发值

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是整个保险领域都面临的难题,而这个问题在农业保险中尤为严重。由于传统的农业保险是以实际产量的损失为依据进行理赔,一旦发生灾害后,农户为了得到赔偿,可能就不会积极救灾,甚至故意增加损失。这种道德风险难以取证,直接导致保险公司的损失大于预期。逆向选择则主要是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农户掌握着更多有关保险标的的信息,可能会将具有更高风险的标的按照平均的费率进行投保,导致保险公司所收保费与赔偿存在差异,造成损失。

为了减少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的发生,农业保险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开发指数产品保险,气象指数保险(或称为天气指数保险)就是其中的一种。

一、农业气象指数保险的概念及优点

农业气象指数保险是以客观的,一般由国家气象部门提供的与被保作物产量或收入高度相关的天气事件、温度、降水和光照等气象要素的阈值作为农业保险理赔的依据,当指数达到一定水平并对农产品造成一定的影响时,投保人就可以获得相应标准赔偿的农业保险。

相对于传统农业保险,农业气象指数保险具有几个明显的优势:一是赔付透明度高,赔付的计算完全依据天气指数,没有人为干预,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公平与公正;二是运营成本大大降低,该保险根据天气指数而不是实际损失进行赔付,因此不需要专门人员进行查勘定损,理赔程序也大大简化;三是避免信息不对称,天气信息是公共信息,保险人和投保人都可以获得,减少了道德风险问题。

二、我国发展气象指数保险的可行性分析及相关意见:

从2009年开始,我国保险市场就陆续有部分保险公司尝试气象指数保险产品,虽然直到目前为止,气象指数保险的总体经营情况还不甚理想,但不可否认在我国发展气象指数保险仍然具备一定的可行性。发展气象指数保险主要需要以下几点条件:

社会对农业天气指数保险的认可。对于刚引进的新兴保险产品,社会各部门都需要一个慢慢认识的过程,只有在了解了农业天气指数保险之后,农户才会产生购买的欲望。由于天气指数保险的概念并不难懂,而且与传统农业保险相比较又具有明显的优势,这就为天气指数保险的推广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前提。

数据的搜集。农业天气指数保险产品的设计离不开准确而完备的历史气象数据,而数据的搜集需要以气象观测站点的建立为基础,所以要想顺利推广农业天气指数保险,首先必须在风险区域范围内建立足够多的气象观测站。此外,技术创新也为农业气象指数保险的推广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具体的技术包括应用卫星遥感技术检测植被的覆盖情况等。美国在天气数据收集方面相对领先,比如联邦政府商务部下属的国家气象局就在全国2000辆大巴车上安装了传感器,随巴士移动,每隔10秒就将实时收集沿途地点的温度、湿度、光照等信息传回信息中心。这种气象数据收集方法值得我国借鉴。

产品的设计。气象指数保险的核心就是确定农作物针对特定指数的损失率,确定保险作物损失变化与选定气象指数变化间的数量关系。由于不同地区的天气存在差异,所以设计针对不同区域的气象指数保险需要对大量的气象、农业、保险领域的专家参与数据进行处理,并对产品进行检验分析,这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此外,各地的主要农作物也存在不同,所以产品设计需要考虑各地的关键气象因素,比如说在水稻主产区开发干旱指数保险,在柑橘、油菜等主产区开发低温指数保险等。

政策的支持。我国的农业数据和气象数据都掌握在政府部门的手中,气象监测站的建立也需要政府来完成。另外,由于农业保险本身是政策性保险,所以农业气象保险的推广必然需要政府的支持。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以及农业部和气象部门的配合下,可以由保险公司牵头来对某些地方的主要气象风险以及其对农产品的影响程度进行科学评估,并对农业气象指数保险的需求进行判断。为了促进农业气象指数保险的普及率,我国还可以借鉴国际经验,给予购买气象指数保险的农民以贷款利率的优惠乃至减免。目前我国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主要针对的风险是灾害性气象风险,比如说台风、洪水等。而气象指数保险承保的主要是温度、降水等非灾害性气象因素,与现行的政策农业保险恰好是互补的。所以政府应该鼓励支持气象指数保险的推广,以实现对农业风险管理的全面覆盖。

三、农业气象指数保险产品设计

根据国际普遍经验来看,对农业气象指数保险产品的设计主要可以分为四步:第一步,确定重大气象风险。通过对作物的损失原因分析找出一个地区的主要天气风险。第二步,将恶劣天气对农民收入的影响量化,调查气象风险与农作物产出的关系。第三步,产品定价。第四步,产品推广。

在进行产品研发时,有几点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首先,由于我国气候环境、地理环境复杂多变,大面积推广天气指数保险会面临多方面挑战,所以在初始阶段可以选择试点地区和试点作物品种,并且保证天气风险因素和农作物损失间存在着较高的相关性;其次,要合理设计保单的各类参数,比如保险区域划分、保险期间设定、气象指标测量分布等;第三,在确定赔款触发指数时,要掌握大量可靠的历史天气数据和农业产出数据,指数确定后还要根据实际变化进行适时的调整。

参考文献:

[1]孙朋.农业气象指数保险产品设计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2.

篇9

关键词:产品造型设计;模具专业;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1-0232-02

一、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模具产业是浙江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制造业的升级,整个行业已从传统的低端制造转为制造加工手段先进的高技术产业。黄岩模具协会会长说过:“用模具生产的产品的价值往往是模具自身价值的几十倍、上百倍”。这种升级使得行业中的从业人员在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基础上向产品设计方向转变,使自身的技能适应产品设计、研发、模具制造等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职业技能要求。

为适应制造业发展趋势,促使高职模具专业所培养的学生能够适应这种升级,使自身的技能得到适应与运用,强化学生设计能力培养,基于模具专业成形加工的知识体系,结合产品造型形态、结构与模具成形加工的工艺性对机电类产品设计进行设计,以达到造型美观、具有模具成形加工工艺性优良的产品设计。降低制造成本、提高模具成形产品美感与质量,提升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设计创新性与艺术性,做到产品设计的艺术与技术的完美结合。

传统的《产品造型设计》课程是基于工业设计专业知识结构基础上设置,对于缺少美术功底的模具专业学生,课程内容过于理论化,课程结构体系偏向艺术类,学生对课程内容难以理解与把握,很难将所学知识与专业应用结合起来。针对上述情况,结合模具类专业的知识结构对本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突出高职办学特点,强化综合能力培养。

二、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

1.课程内容体系构建原则。针对模具类专业的知识结构和特点,根据企业对模具人才技能的需求,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整合,针对模具成形工艺特点对产品造型设计的要求,有选择地设置课程内容,使课程内容与本专业知识与技能相结合,结合其在今后的工作中对产品造型设计能力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内容与讲授方式的设置,使其在把握产品造型发展趋势、产品造型能力、创造能力、创新能力、艺术审美能力与运用方面得以提升,能够把握产品造型设计方向,切实做到所学知识的“必须”与“够用”。

2.课程内容体系构建.对课程的核心知识点进行提炼,将模具成形工艺与产品造型课程知识点进行有机结合,融入造型设计所涉及的模具成形加工知识点,让学生们在学习产品造型课程的同时,兼顾考虑产品造型的成形方法、成形工艺,让产品造型设计更加符合模具成形工艺性,做到既懂设计又懂工艺,多课程知识点融入,对产品造型在模具专业中的应用有更加深入的理解与把握。

以课程内容第一部分产品造型设计概论为例,该部分具体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造型设计概念、要素和造型设计基本发展趋势,在课程设计上将上述两个方面的内容与模具知识点穿插结合,将造型设计要素与模具成形工艺结合,汽车造型发展与金属成形、先进汽车模具制造技术结合。融入具体设计案例贯穿知识主线,配合项目任务加深对所学知识内容的全面深入理解。

三、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施

利用将产品设计知识与理论融入具体的模具成形产品设计案例的方式教学,通过具体产品设计案例,分析讲解其所涵盖的知识点,并构成在模具成形产品设计时所要用到的提升核心设计能力的完整知识体系,使那些不适于工科类学生知识背景并且难以理解的设计艺术类理论内容与具体案例结合,将产品设计造型与成形加工制造工艺相结合,基于模具类学生知识体系与专业背景对设计理论进行讲解,注重结构设计与成形工艺性的结合,设计出符合制造加工工艺的产品。注重理论的理解与实际运用,使学生切实合理地运用相关设计知识,具有进行独立的模具成形产品造型设计的相关技能。

根据所归纳的知识点与知识体系将产品设计所涉及的相关知识内容融入到具体模具成形产品的设计案例中,产品案例的选择具有广泛性与针对性,涵盖工业产品的各个门类,所使用案例产品必须时代性强、代表性强。同时考虑某些产品的更新换代较快,建立相关产品库,跟踪该类型产品的最新发展趋势,以更新融入案例。所融入的案例产品要有相当一部分具有多种设计知识的分析性,可以从设计优劣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案例产品对比性强,设计创新性强,能够启发引导学生在开阔思路的同时接受所融入的相关知识点。

教学方式分为理论教学与实践,注重智力技能的训练。每个教学单元应该设置为:提出本单元所涉及的具体问题―讲授融入具体案例的相关知识―扩展讨论―总结归纳―思维训练―课业。构成完整的教学体系,在具体教学中突出互动性,对案例产品所涉及的相关知识内容分析讲授并进行讨论,让同学主动学习,开阔思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案例产品中所涵盖的知识点分析完成后,再从产品案例库中拿出其他产品案例让同学对比分析,分组讨论,分析其中设计理论与知识点的应用,同时在思维训练环节利用系统知识分析设计教师提出需要设计或改进的产品,提高学习知识点的质量。

在理论教学之后,注重相关技能的学习与训练,能够熟练运用专业产品造型设计软件(Rhino)进行计算机辅助造型设计,在进行造型训练中也是针对具体造型案例进行设计造型,在对比与工程类3D软件(如Pro/e、UG)的区别后,在工程类3D软件不擅长的复杂曲面造型领域,采用专业产品造型设计软件(Rhino)进行设计表达,做到软件之间的切换运用与互相补充。

四、结语

对模具专业《产品造型设计》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必须结合本专业学生知识结构体系特点,立足于模具行业对人才的职业技能要求,将产品造型设计课程内容与模具专业所涉及的知识进行整合、提炼,注重所学知识在模具成形加工、模具成形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利用案例进行知识点融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更好、更有兴趣地学习掌握产品造型的设计方法和设计造型理论,与岗位需求相结合,做到知识学习的学以致用。

篇10

关键词:情感化;品牌形象;设计

品牌形象设计,是指企业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简单称为形象设计,是一种宣传品牌价值和品牌信息的宣传手段。形象设计是给予消费者的第一印象,起初只停留在符号的形式上。而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导致经济消费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也带来了深刻的社会变革。人们对物质要求的提升,使品牌形象设计包含的层面也愈来愈多和饱满。今天的品牌形象设计不仅是一种视觉上的美的享受,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愉悦。它要向人们传递的即为一种生活方式,包含物质的使用,更包含精神的体验。在产品逐渐同质化的今天,产品的物理特性大同小异,唯有通过情感和精神层面的满足,才能唤起消费者的共鸣。

1 品牌形象的意义

在产品纷繁的现代社会,新旧产品的交替速度非常快。如何才能适应高速发展的现代经济市场是每个企业都面临的严峻考验。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好的品牌形象设计将有助于企业与消费者之间形成无形的纽带,扎根市场地位,稳固其在消费者心中的份额,同时也是企业迈向世界品牌的前提条件。品牌形象的设计,不论是中国企业还是外国企业,都要正视其重要程度。品牌形象的良好树立,除了具备品牌文化的根基外,还应具备受众的认可与支持。

2 品牌形象设计的现状

品牌形象设计由于存在商业目的,很多设计者把品牌纯粹包装成为适合商业竞争的手段,一味只考虑视觉上的出众与稀奇,造成华而不实、空泛无实质的形象呈现。这样的形象设计,往往只能如昙花一现。目前很多企业的形象设计,往往是设计师的个人创作,没有围绕以品牌的内涵与价值为创作主体,只是单纯地以吸引消费者眼球为设计目的,缺乏品牌情感化介入以及文化渗透。

3 品牌形象设计的情感化融入

3.1 何为情感化设计

唐纳德・诺曼在《情感化设计》(Emotional Design)一书中讲到,情感化设计即为三个层面:本能(Visceral)水平、行为(Behavioral)水平和反思(Reflective)水平。本能水平是消费者对产品外形的第一印象,即观察和理解,形象如果贴切消费者的思维,则能引起关注、喜欢甚至是接受。行为水平讲究的是产品的易用性和可用性,应考虑一定的人体工学设计。反思水平与产品的意义相关,同时受到环境、文化、身份、认同等的影响,较复杂且变化也较快。这一层次,事实上与顾客长期感受有关,需要建立品牌或者产品长期的价值。书中阐述了情感在设计中所处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强调从这三个层面进行产品创新设计,将可能引起消费的惊喜,产生购买冲动。[1]

3.2 情感化设计的特点

1986年美国诺曼和德拉泊出版《以用户为中心的系统设计》,这本书在美国首次提出“以用户为中心”的计算机人机界面的设计。主张设计应将重点放于用户,即“以人为本”。任何设计都应该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而人最大的特征即为情感化,设计者应从心理学的方向探索消费者的真正需求,研究消费者的日常行为、思维。在探索情感化设计中提升品牌的形象设计。

3.3 情感化设计融入品牌形象

情感化设计可以给产品带来增值的效用,正确运用好这一设计方式可以为树立企业良好的品牌形象以及产品形象,为占据市场份额,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带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产品与消费者之间运用设计师的智慧创造一种情感的桥梁,以适应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并以人为出发点,综合思考人――产品――环境的关系,是身处高速发展的时代应具备的探索性研究。

情感设计不是简单置入,不是孤立的。[2]情感化设计离不开消费者与物之间的交互行为,在交互中形成体验感受,升华到一种情感交流。具备情感化的产品,除了发挥其功效外,最重要地是为消费者带来精神上的愉悦享受,此时它不单单是一件产品或某一个器物,它已上升到一种文化的交融。例如,中国博大精深的茶道、茶具的使用、品茶的过程,已不是简单的解渴行为,更多的是人们通过这些器物以及特有的使用方式,使人建立一种情愫,体会文化的同时交流情感。

3.4 现代设计的情感化趋势

现代的情感化设计更加注重消费者的内心需求和感受。从某种程度上讲,是从以产品功能为中心转变为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并且也将是今后设计的重要发展方向。研究消费者的心理、情感、需求等方面,通过设计转化和体现出来。在设计中,融入故事、材质、色彩、光影等各种载体来体现情感化的元素和理念,让消费者直观地感受到产品的与众不同。但另一方面,当我们在追求情感化设计、用户感受地的同时,不能忽视产品本身的功能和质量等问题,要在设计中把握一个合理的度,适当地融入其中,融入少则不能满足消费者的精神需求和情感化体验;融入过多易出现本末倒置的现象,如过度追求产品的精神层面而忽视设计本身。

对情感化设计的研究,还应该注重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剖析。然而,由于从事设计的设计师们不具备相应的心理学知识,就不能很好地应用到实践中来,对消费者没有正确了解并深入研究进行设计。

4 品牌形象设计的发展趋势

情感化设计是当代设计的发展趋势,品牌形象应融入情感化设计。品牌形象设计的意义与作用,是牵制企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唯有具备情感化设计的品牌形象设计,才能使产品或服务与消费者之间形成情感的纽带,才能形成对品牌的认知,培养对品牌的忠诚度。消费者的情感认同才是企业的终极目标与生存之道。

参考文献:

[1] 丁俊武,杨东涛,曹亚东,王林.情感化设计的主要理论――方法及研究趋势[J].南京:工程设计学报,2010.

[2] 刘碧霞.论情感设计在商业性设计中的运用[J].艺术科技,2015.

[3] 宋明亮.情感化设计理论指导下的日用品设计研究[D].无锡:江南大学,2006.

[4] 唐纳德・诺曼.情感化设计[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

[5] 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