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坡治理施工方案范文
时间:2024-01-05 17:41: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滑坡治理施工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边坡滑塌、锚杆(索)支护、施工方法、技术措施
中图分类号:U416.1+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黄祁高速公路K73+145~+320段右侧高边坡位于安徽省祁门县境内,边坡高80米。由于边坡岩土主要为亚粘土与全风化层,开挖后遇雨水冲刷、地表水下渗后,土体抗剪强度下降,导致边坡上部松散土层发生滑塌现象,滑塌体南北长80m、东西宽90m,坡顶及坡面上可见50~60cm的裂隙,深度约1m,滑塌体前缘伸入在建路基,有随时出现整体滑坡的可能。
为保证坡面稳定,对第一、二级坡面进行锚杆框架加固处理,锚杆锚固段深入稳定岩层不小于5m,以稳固坡脚;第三~六级坡面进行预应力锚索框架加固处理,锚索锚固段深入稳定岩层深度不小于10m,以稳定边坡。
1、工程特点
1.1施工难度:该边坡设计9级防护,单孔最大锚固孔深30m,技术含量高,施工难度大。
1.2 施工安全:该边坡防护工程量大,防护形式多,施工工序多样,涉及多工种平行交叉作业。在高边坡上作业,施工工作面大,属高空作业,危险系数大,安全防护高。
1.3 运输及工期:该边坡高度达到80米,且边坡滑塌治理工期紧,材料垂直运输极大不便。
2、锚杆(索)框架施工方法
该边坡高度高,安全风险大,滑塌治理工期紧,如何安全顺利完成该项施工任务需要探讨一些新的施工技术措施。为此,施工采用平行流水、分段施工法,并须沿边坡采用搭设双排脚手架、运输跑道等辅助措施成为关键。现场工艺流程和工艺控制如下:
2.1、测量放线
a在坡面开挖形成后,按施工图要求采用全站仪结合坡面拉线进行测量放线,准确定出锚孔和框架位置并用铁钎和油漆标记,保证框架顺直美观。
b测定孔位:采用全站仪测定孔位及倾角,并反复校合。
2.2人员机具准备
a施工现场配备劳动力35人,机具主要配备空压机1台、风动钻机2台、卷扬机1台、压浆机1台、钢筋及混凝土机械各1套。
b从施工工期、质量、安全要求等多方面综合考虑,施工平台采用落地式双排扣件式钢管脚手架,钢管选用外径48mm,壁厚3.5mm。脚手架立杆纵距1.5m,横距1m,步距1.8m,里立杆距边坡0.4m。脚手架铺板采用5cm厚木板,脚手架外侧设1.2m前防护栏杆。脚手架搭设的工艺流程:场地平整夯实—定位—纵向扫地杆—立杆横向扫地杆—小横杆—大横杆—剪刀撑—铺脚手架—防护栏杆。
运输跑道沿边坡坡面搭设,采用“斜跑”,用槽钢铺设走行轨,坡中适当位置安置卷扬机,利用卷扬机配料斗方式运输材料。
2.3锚杆(索)造孔
A造孔采用QZ150K 型钻机,利用紧固件固定于操作平台上,运用两点定线原理安装钻机方位角,用钻机前后高差点和开孔点控制钻机倾角、钻孔轴线,钻机安装时多点固定,以确保钻机稳定可靠,钻进时不偏位。施工时自下而上无水钻孔,钻孔孔径锚杆100mm、锚索150mm;钻孔与水平面夹角锚杆23°,锚索20°。
b钻孔到位后用15KPa高压风清孔,先下锚杆(索)和注浆管(留50cm保护层),锚杆采用Φ28mm 钢筋,锚索采用6束Φ15.2-7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锚固端采用人工去除纲绞线包膜)。
c锚杆注浆时实行孔底注浆一次注入,待锚孔口水泥浆面稳定后停注,不稳定时应继续加压注浆,浇筑框架梁前对所有锚孔检查浆体是否饱满,不满时再从孔口插管注浆,确保孔口无空洞、气眼。
2.4锚杆(索)框架施工
锚杆(索)框架梁为受压构件,它把锚具的集中荷载传递到岩面。施工工艺方面现场控制直接影响边坡稳定性能及外观效果。
a锚杆框架梁施工前先根据现场已施工完的锚杆(索)、边坡整体线形平整度进行挂线放样。
b模板加固尽量不要与脚手架发生联系,避免脚手架运转材料和工人操作时引起模板变形。模板安装应保证位置准确。浇筑前和浇筑过程中发现模板变形或位移应及时调整和加固。
c混凝土集中拌和,搅拌运输车送到工地,采用卷扬机沿坡面“斜跑”送至浇筑现场,人工入模,由下向上分层浇注施工,每层约20cm,配振动棒捣固。
2.5锚索张拉锁定
根据设计要求计算张拉理论伸长量,经业主、监理、设代现场验收试验墩合格后,开始边坡框架张拉。锚索的预应力在补足差异荷载后分5级按有关规范或规定施加,即设计荷载的25%,50%,75%,100%和110%。在张拉最后一级荷载时,应持荷稳定10~15min后卸荷锁定。
2.6 监控措施
采用全站仪和水准仪联合观测的方法,建立高精度的监控控制网,以便在施工中能够随时恢复各施工线和钻孔点的位置,并为公路运营后边坡变形观测提供基准点。
3工后效果及体会
3.1通过现场高精度的测量放线及施工控制,完工后的高边坡线条平直,达到了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环保美观的设计目的。
3.2通过采用施工平台、运输跑道等辅助措施,该边坡自2011年4月开工,6月竣工,工期3个月顺利完成施工任务,说明辅助措施完全满足施工需要,工程达到安全可行、工期可控的施工目的,同时也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了借鉴。
篇2
1.1易滑坡型路基
易滑坡型路基所在的土质颗粒之间连接能力较差,抗剪切能力较弱,较容易出现滑坡松动。产生这一特殊路基的因素有下面几点:
1)土层的含水量较大,导致产生较严重的湿陷性,尤其是对于黄土层来说,在地下水丰富或者是地表水渗透较为严重的时候,较容易出现土质的塌陷、沉降等现象,造成严重的机械滑坡;
2)当土质机械强度较低的时候,在受到较大的脉动循环冲击载荷的影响下就会使得土质的受压实不均匀,那么就极易出现滑坡现象。
1.2冻土路基
冻土路基是在一些恶劣的气候条件下产生的路基,一般是由土壤的土质、路土质中水分的比例及地基路面的温度等因素共同决定的。冻土路基多出现在高原高寒地区,如我国的青藏高原就是典型的冻土路基地区。因此对于冻土路基的处理加大对其材料和处理的预算,降低冻土层受到外界极端情况干扰,从而有效降低路基土层发生冻裂变形的概率。
2特殊路基处理施工控制技术
2.1材料参数的测试
材料性能是决定工程施工质量的决定性因素,而材料参数则体现了材料各方面的性能。而且在特殊路基施工中,材料的参数之间影响到路基的机械强度以及应力分布,因此在施工之前要进行材料参数的相关指标测试。对于特殊路基施工采用的混凝土、钢材料等原材料进行物理指标以及材料力学性能测试,并将测试结果运用到施工控制分析中。测试内容应该包括混凝土的成分比重、材料的弹性模量、材料的延展性、收缩徐变特性等内容。
2.2应力应变监测
施工控制中应对结构分析所需要分析的关键截面进行应力应变值的分析检测,通过对于应力应变值的检测可以探知连续刚构桥梁内部的力学性能,保证设计的稳定性与可靠性。通过加强应力和不平衡荷载检测控制,尤其是在温度、气压变化较大的地区进行检测,可以评估这些因素对于连续刚构桥梁结构的影响,进一步提高特殊路基的稳定性与抗屈曲变形能力。
2.3形状监测与控制
根据材料力学和理论力学的相关分析,可以知道当特殊路基的跨度越大,土质强度越低,那么特殊路基的抗屈曲能力越弱。这也就意味着在设计的过程中如果特殊路基设计跨度大于实际能够允许的最大跨度,那么就可能会对施工造成影响。同时特殊路基的形状也决定了特殊路基的刚度与强度。在进行特殊路基施工之前,将监测传感器及其配套设施埋设在监控截面内,当每个施工节段预应力张拉后,进行形状数据采集。对容易变形工段进行测量,测量应有数据记录,施工人员根据变形工段的数据进行修补。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测量的数量以及位置。对于重点施工区域要适当增加测量点,来保证监控质量。
3特殊路基处理施工方案
3.1软土路基施工方法
在施工中经常采用的投资少、施工工艺简单的方法叫做浅层处理。浅层处理一般有换填法、晾晒法、垫层法、动力固结法、加筋法、灌浆法、排石挤淤法和爆炸排淤法。在对待软土路基分布范围小,深度≤2m的时候,使用换填法最为合适,换填料可以根据情况用砂、砂砾、改良土或其他合适的材料,因此初步决定使用开挖换填法处理。原路基为粘土填筑,假设采用砂、砂砾等材料换填,虽然说自身具有一定的强度和稳定性,但是这种材料具有透水性,材料内部的干湿变化会使路基土的四周软化或者二次固结,从而导致路面的不稳定下沉等危害。
3.2易滑坡型路基施工方法
在进行易滑坡型路基施工时候应该做好防水、力学平衡和土质改良工作,尽量将各类风险因素降到最低。合理改善路基段的土质环境,尽可能减小路基施工中设备产生的机械振动;加强排水、防水处理,避免因为地表水的大量渗透而给路基稳固性带来的影响,制定完善的排水方案,避免路基和路基附近形成积水面;结合施工地段的土质情况,对于容易产生滑坡的路段进行集中的治理,从而提升易滑坡型路基周围的土质质量,提升公路施工和使用的稳固性与安全性。
3.3冻土路基施工方法
在冻土路基施工温度变化对于施工质量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在施工中要加强温度控制。通过铺设相应的连接通气管道,保证冻土路基内外温度无明显差异。对于高原高寒地区的冻土路基施工来说,由于冻土多年未经消融,这就导致冻土内部机械强度较高,给施工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在进行施工的时候需要对于施工段进行隔断,并对隔断区域内进行升温,当温度升到一定程度后方可进行施工。
4结语
篇3
关键词:水利工程;堤坝;防渗加固;技术措施
目前在我国的众多水利工程中,由于设计、施工及维护中存在不足之处及运行时间长等原因,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渗漏情况,这些病险如果不及时进行加固处理,极易导致险性的发生。所以对于出现渗漏的堤坝要及时的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加固,延长使用寿命,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
1 堤坝工程出险种类及施工方案
1.1 水利工程堤防出险的主要种类
堤防出险包括渗透破坏、滑坡、开裂和没治,其中以渗透破坏为主。渗透破坏主要表现为集中渗漏、管涌、流土、接触冲刷、接触流土。堤防渗透破坏险情可分为三类:首先,堤身产生的险情,主要是由于堤身物质组成的不均匀性和填筑密实度的不均匀性造成的,如部分堤段堤身壤土为粉细砂、砂壤土或存在孔洞、裂缝等,主要表现为散浸、脱坡、漏洞、跌窝等。其次,堤身和堤基接触带产生的险情,由于筑堤时未清基,堤身堤基接触带物质较混杂。第三,堤基产生的险情,主要是由于堤基存在透水性较强的砂层、砂壤土层所致。
1.2 水利工程中堤坝防渗施工方案的选择
在设计防渗施工方案之前,应该对出现渗漏的原因进行分析,对地质情况有所了解,然后再设计防渗方案。在防渗施工方案设计阶段,要充分的考虑到原有结构的属性,在新修部分与原有结构之间的衔接要合理处理,防止因为新旧混凝土存在性能方面的差异而再次出现渗漏。对于堤身的处理,可以采用截渗墙和灌浆技术,在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对堤身进行加厚,或者是拆除后重新填筑。在考虑施工技术可靠性的基础上,还应该考虑到施工方案的经济性,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选择经济性较好的施工方案。应该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施工技术,提高堤坝的加固效果,保证施工的质量。
2 堤坝工程防渗加固技术分析
2.1 堤坝防渗处理
对于堤坝的防渗处理一般都是采用灌浆技术或者是防渗墙的方法,可以对渗漏的地方进行防渗处理或者是将浸润线降低,然后利用防滑桩来提高稳定性。对于堤坝滑坡的处理比较复杂,要想处理好滑坡,还应该对起因进行分析,然后有针对性的采取防治措施,可以通过降低浸润线,或者是提高材料的强度来实现,在现阶段使用比较多的是土工膜和复合土工膜,可以有效的提高稳定性。在对坝基的渗漏处理技术中,一般对于上游的渗漏都会采用防渗墙和灌浆等实现加固,对于下游渗漏可以修建减压井或者排水沟等措施,以此来降低扬压力。
2.2 堤坝灌浆防渗的几种方法
2.2.1 劈裂式帷幕灌浆法。这种灌浆法主要是用于防止堤身渗漏而采用的,对堤身起到加固的作用。在灌浆之前,要在堤身顶部进行钻孔,钻具的选择要根据堤坝的实际状况来选择,可以使用比较轻便的钻具。布孔方式可以是梅花形也可以是直线型,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位置为在堤身顶部距离堤的外肩1.5米处开始钻孔,然后每个孔之间的距离一般为3米,深度可以自行掌握,一般为钻到堤身以下1-2米左右。灌浆的过程为从上至下,每次的数量要少,增加次数。浆液的粘稠度从稀到稠,压力从大到小,以防在灌浆的过程中出现冒浆和串浆的现象,这样在堤身内就会形成一道帷幕,可有效的提高堤身的质量,提高堤身的坚固性,防止渗漏。
2.2.2 低压速凝式灌浆法。这种灌浆方法一般用于高危水位下抢险堵塞管涌,它可根据管涌所处位置的地质情况(即粘土层或砂砾层)分别采用30型钻机或50型钻机钻孔,然后先向孔内注入浸水后即膨胀的物质(如黄豆、大米),再以小于49kPa的压力徐徐向孔内灌入加进速凝剂水玻璃的水泥浆。注入膨胀物质是为了加大管涌内阻力,减慢管涌内水流速度,防止水泥浆随水流出;加入速凝剂,水泥浆能很快凝固而堵塞管涌。
2.2.3 高压填充式灌浆法高压填充式灌浆主要用于堤基基础灌浆,亦用于堤身蚁穴、溶洞的填充。用于基础灌浆时,须用50m工程钻机在需灌的堤段从堤顶钻孔,孔距1.5~2.0m,孔深以钻入基础穿过砂层进入砾石层2m左右为宜。灌浆时压力一般为127.40~166.60kPa,套管下到填土层保证堤身干燥,基础部分砂砾层灌入水泥浆,然后逐步提升到土层,以黄泥浆封孔。这种灌浆法主要用于治理因基础不良而引起的管涌。用于填充蚁穴、溶洞时,灌浆用30型钻机先在蚁穴或溶洞周围布孔灌入泥浆,形成包围圈,然后进行填充,则填满为止。
2.3 混凝土防渗墙技术
2.3.1 高压喷射防渗墙
这种方式主要是对于坝体有裂缝的现象,通过高压喷射的方法,将混凝土射向坝基的覆盖层,在将覆盖层扰动之后,使浆液与被灌层的颗粒充分的融合,从而形成防渗墙,对原有墙体进行保护。
2.3.2 自凝灰浆防渗墙
这种防渗技术目前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在美国和法国等国家已经应用的比较广泛,并且防渗效果较好。主要是在塑性混凝土墙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在灰浆中掺入水泥、膨润土等制成自凝灰浆。在泥浆凝固以前可以作为固壁泥浆使用,施工完成以后可以自行凝固,在形成墙体以后可以起到防渗的作用。
2.3.3 水泥土搅拌桩防渗墙
运用深层搅拌桩机把水泥浆喷入土体并搅拌,使水泥与土体混合,经水泥的水解、水化和离子交换等一系列反应,硬结成墙2002年长江堤防防渗工程中被广泛应用,共造墙98×104m2,占总成墙面积的69%。其优点是造价低(90~130元/平方米),设备轻便,墙厚为25~30cm时,在深15m范围内墙体完整性较好。适用于细粒料的土砂层及含少量砾石的砂砾石层。
3 结束语
近年来水利工程在防治洪涝灾害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保证水利工程的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由于缺乏日常维护,都不同程度的出现了渗漏,威胁到水利工程的质量。渗漏是水利工程中最为常见的病害,其对水利工程功能的正常发挥具有极大的威胁,因此需要我们在施工中不断提高对病害的处理技术水平,增强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措施,从而保证水利工程安全稳定的运行,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
参考文献
[1]任旭华,苏守坤.碾压混凝土重力坝的渗流控制[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1998.
篇4
一、渠道滑坡现象的防治与处理措施
水利工程渠道滑坡处理需要注意的问题很多,首要工作是地质勘察,找到渠道发生滑坡的原因,然后对渠道工程当前的稳定度进行判断和分析然,接着编制相应的、可行的滑坡处理方案。要注意的是,滑坡处理中所编制的施工方案一定要做到因地制宜,要确保方案中各种施工技术的科学、可行,并且要尽量提高方案的经济性,降低方案的实施难度。笔者认为,渠道工程滑坡问题的处理务必要坚持及时、彻底根治原则,防止后患。渠道施工中常用的滑坡处理方式有以下几种:排水导渗、削坡减载、支挡、暗涵、渡槽、改线等等。1、排水导渗该处理方式的主要目的是排除地表水,通过排除地表水的方式来政治滑坡。在具体执行该做法时,可采取以下几种方式:(1)地表排水:对滑坡体以外的地表水应以拦截旁引为主,即在滑坡围界5米以外修筑环形截水沟。对滑坡范围以内的地表水,应以防止下渗和引出为准。首先要把滑坡体内的多种裂缝回填夯实,防止地表水继续下渗,然后利用滑坡范围内的自然排水沟或新建的排水沟,把地表水迅速汇集排出滑坡体外。(2)地下导渗:为了防止滑坡范围以外的地下水渗入滑坡体内,常用设置截水盲沟,将地下水导出滑坡体外。(3)防止水下渗:对滑坡体大,又是深层的,无法治理,建筑物无法避开滑坡体,就采用减少地表水及杜绝渠道下渗水入渗,采用滑体上设排水沟,渠道水用钢管过渡。2、削坡减载对推移式浅层滑坡,则采取“削坡减载”的方法,减小引起滑坡的滑动力。一般采用削缓边坡,当渠道外滑坡时,还可将上部削下土体反压在坡脚,从而达到稳定的滑坡的目的。当削坡减压后仍不能达到稳定滑坡的同时,常采用减压与支挡相结合的处理措施。3、支挡在渠道已经塌方或将要塌方的地段,如受地形限制,单纯采用削坡方量很大的,则可根据具体条件,因地制宜采用多种支挡护坡措施。如加固坡脚砌挡墙,干砌护坡等,如渠道经过小溪岸坡,坡脚受洪水冲刷,可采用加固坡脚、浆砌石挡土墙,防止冲刷淘空;对渠道上侧滑坡可采用削坡减载重力式挡墙支挡的办法处理。另外当渠床为基岩时,可采用拱式或连拱式挡墙处理滑坡。4、渠道滑坡防止为了避免渠道滑坡现象发生,建议在渠道施工处理期间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从渠道工程的规划与设计入手,先实施地质勘察,通过地质勘察活动摸清渠道工程所处位置的地质情况,尽量避开地质条件不好的地段。如果某些不良地段无法避开,要在施工期间采取相关的工程措施加以处理。另外,要合理选择渠道工程的边坡结构,最大化提高渠道工程的稳定性。(2)做好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施工期间要先挖设平台,后挖设油沟。开挖坡度要视工程所在地质条件而定。如果边坡设计出现问题,如边坡设计过陡,要及时采取措施加以修正,确保边坡设计的有效性,并适当提高边坡整体性能。(3)渠道施工完成之后要做好质量检验,同时要重视渠道的维护和管理,要通过巡视、排水设施检查等方法严格控制渠道使用性能,实现渠道工程的正常、安全运行。在渠道维护期间,要做好裂缝处理,如果渠道表层裂缝深度不大,可采取回填措施极易处理,如果裂缝深度较大,可采取灌浆法加以处理。
二、结束语
综上所述,渠道滑坡是渠道工程运行使用中的一种常见水毁形式,对渠道灌溉性能有严重影响,所以强调在渠道施工中一定要做好渠道滑坡处理。实际处理时,可以只采用一种方法,也可以同时采用几种方法,实施综合治理。笔者认为,排水措施是渠道滑坡必须重视的问题,不论渠道滑坡的程度有多严重,首先考虑的必须是排水,只有做好了排水,才能从根本上确保渠道工程的性能与质量。在本篇文章中,笔者重点探讨了造成渠道滑坡的多种因素以及滑坡防治对策,得出了一系列结论,希望对同行工作有所帮助。
作者:张弛 单位:哈尔滨市磨盘山水库管理处
篇5
【关键词】水利工程;堤坝;防渗加固;分析与研讨
【中图分类号】F407.9 【文章标识码】D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06-0164-01
多年来,防渗加固问题一直是水利工程施工中重要的环节。文章分析了堤坝工程出险种类及施工方案,对堤坝防渗加固技术进行了探讨。
一、堤坝工程出险种类及施工方案
1、水利工程堤防出险的主要种类。堤防出险包括渗透破坏、滑坡、开裂和没治,其中以渗透破坏为主。渗透破坏主要表现为集中渗漏、管涌、流土、接触冲刷、接触流土。堤防渗透破坏险情可分为三类:首先,堤身产生的险情,主要是由于堤身物质组成的不均匀性和填筑密实度的不均匀性造成的,如部分堤段堤身壤土为粉细砂、砂壤土或存在孔洞、裂缝等,主要表现为散浸、脱坡、漏洞、跌窝等。其次,堤身和堤基接触带产生的险情,由于筑堤时未清基,堤身堤基接触带物质较混杂。第三,堤基产生的险情,主要是由于堤基存在透水性较强的砂层、砂壤土层所致。
2、水利工程中堤防防渗施工方案的选择。首先,堤身的防渗处理,可采用截渗墙、锥探灌浆和劈裂灌浆等防渗体。必要时还可帮堤以加厚堤身或翻挖重新填筑堤身。其次,对于堤防截渗墙,关键是要采用薄墙和廉价的材料才能有效地降低工程造价。目前常用的开槽法、深沉法、挤压法造墙均可达到这一要求,其中深沉法造价最低,在墙深小于20m时最具竞争力高喷法造墙价格相对较高,但在一些施工场地狭窄、地下降碍物较多时,有较好的适应性。第三,对于砂卵砾石含量较高粒径较大的地层,则应考虑采用冲击钻并配合其他开槽方式成睹,当然造墙成本也会大大提高根据堤防工程的特点,对这类地层险工段的肪渗处理,也可考虑采用盖重排水减压反滤保护等其他措施。
二、堤坝工程防渗加固技术分析
1、堤坝防渗处理。堤坝防渗处理原则和主要处理方法。针对上述几种情况,我国防渗一般采用灌浆或防渗墙措施来处理渗透或降低浸润线,采用防滑桩或压重等措施来提高抗滑稳定性安全系数。滑坡的处理比较复杂,要从滑坡的起因上解决问题。最好的途径是降低坝体浸润线或提高土体强度指标。近些年来,随着土工合成材料的发展,用土工膜或复合土工膜防渗和用加筋材料提高土体稳定性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对坝基渗漏的处理一般依据上游“铺、截、堵”,下游“导、减、排”的原则所谓”铺、截、堵”就是修建铺盖、防渗墙和帷幕灌浆等以减小渗漏量;“导、减、排”是修建导渗反滤体、减压井、排水沟等以降低扬压力。
2、堤坝灌浆防渗的几种方法。2.1 劈裂式帷幕灌浆法。所谓劈裂式帷幕灌浆,主要用于加固堤身,防止堤身渗漏。其方法是根据堤坝曲直不同情况,用浅孔轻便钻机或更简单的钻具,分别采用梅花形布孔和直线布孔方式,沿堤坝轴线从堤顶离堤外肩1.5m处钻孔,一般孔距3m,孔深根据堤身情况分别以钻透堤身填土或穿过堤身钻入基础1~2m为宜。灌浆时由下而上,少灌多复;泥浆由稀到稠,循序渐进;压力由大到小,灵活掌握。这样,可以较好地处理灌浆中出现的冒浆、串浆、滑坡、局部隆起等各种问题,使灌入的泥浆沿堤的轴向形成一道帷幕,达到改善堤身质量、提高坚固度和防止渗漏的目的。2.2 低压速凝式灌浆法。这种灌浆方法一般用于高危水位下抢险堵塞管涌,它可根据管涌所处位置的地质情况(即粘土层或砂砾层)分别采用30型钻机或50型钻机钻孔,然后先向孔内注入浸水后即膨胀的物质(如黄豆、大米),再以小于49kPa的压力徐徐向孔内灌入加进速凝剂水玻璃的水泥浆。注入膨胀物质是为了加大管涌内阻力,减慢管涌内水流速度,防止水泥浆随水流出;加入速凝剂,水泥浆能很快凝固而堵塞管涌。2.3 高压填充式灌浆法高压填充式灌浆主要用于堤基基础灌浆,亦用于堤身蚁穴、溶洞的填充。用于基础灌浆时,须用50m工程钻机在需灌的堤段从堤顶钻孔,孔距1.5~2.0m,孔深以钻入基础穿过砂层进入砾石层2m左右为宜。灌浆时压力一般为127.40~166.60kPa,套管下到填土层保证堤身干燥,基础部分砂砾层灌入水泥浆,然后逐步提升到土层,以黄泥浆封孔。这种灌浆法主要用于治理因基础不良而引起的管涌。用于填充蚁穴、溶洞时,灌浆用30型钻机先在蚁穴或溶洞周围布孔灌入泥浆,形成包围圈,然后进行填充,则填满为止。2.4 通过灌浆加固,形成防渗体此方法适用于浆砌石重力坝。坝上游面固结灌浆,堵塞漏洞和缝隙,加固补强坝体和提高防渗性能,以进一步提高坝体的承载能力和完整性。坝下游面追踪固结灌浆,在下游坝面有漏水或溶蚀物出逸的地方,造成水平孔或斜孔,埋注浆管进行灌浆,以堵塞漏水通道和坝体空洞、裂缝,加固坝体,增加坝面稳定性和抗冲刷能力这种反向灌浆工艺,非常适合拱坝和支墩坝工程,对重力坝工程只有搞清扬压力并设排水孔也可采用采用这种方法时最好是坝前无水。坝面重新剔勾缝,剔缝后,用高标号水泥砂浆干硬性预缩水泥砂浆或用防水材料配制高标号水泥砂浆勾缝,提高坝面防渗漏能力及坝体稳定性、整体性和抗冻融抗风浪淘刷能力。此方法即“前堵、中截、后追踪”灌浆治漏加固法。
篇6
关键词:施工安全管理 安全制度 安全资料 夏季安全施工现场安全
中图分类号: TU714 文献标识码: A
随着国内经济建设的持续健康发展,城市建设不断扩大,各个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在日新月异的更新换代,建筑工程在城市建设中占有很大比例,各地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不断的改善提高人们的办公生活水平,随之而来的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全国各地不断发生伤亡事故,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为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各工程管理部门不断开展建筑施工安全大检查,本文结合自己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的一些体会、感受,谈谈建筑施工安全检查的主要内容及检查方法,以促进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规范化,以期建设、监理、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使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水平上一新台阶。
一、安全制度及安全资料检查
1、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体系是否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是否上墙,施工组织设计中有无安全技术措施及审批情况。检查方法:审查施工组织设计及安全施工方案。
2、是否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责任人,主要工种应有相应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书面安全技术交底记录,工人的三级安全教育记录是否齐全,现场是否有应急救援预案及组织演练。检查方法:审查有关安全技术资料
3、是否有专职安全员,并持证上岗,是否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安全检查记录是否完整,存在安全问题是否及时整改到位并组织复查。检查方法:审查安全员上岗证及安全检查记录。
4、塔吊、物料提升机、施工升降机是否经专业部门检验合格或进行联合验收,各种合格证明是否齐全,特种作业工种(脚手架、焊工、电工、司机等)操作人员是否持证上岗。检查方法:审查验收资料及上岗证。
二、防台、防汛、夏季安全施工及基坑防护工程安全检查
1、施工单位是否制定切实可行的夏季安全施工生产措施,是否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夏季施工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夏季的安全文明施工。检查方法:审查施工生产措施及夏季施工管理体系。
2、施工单位是否制定具体防台、防汛及夏季安全施工防范措施,主要包括避免夏季高温、恶劣天气对工程质量影响的防范措施,异常天气情况下的施工技术措施,暴雨洪涝情况下的防洪排涝措施,防雷击及安全用电防护措施,高温、雨季及雷电天气情况下的人员安全防护知识的培训教育要全面周到并落实到位等。检查方法:审查夏季具体施工方案、施工措施及特殊天气防护教育记录是否齐全。
3、对不宜在雨季施工项目(如防水、保温及土方工程等)的专项施工方案及措施,高温及异常天气情况下的混凝土构件浇筑及养护施工方案及具体措施,施工现场的材料储存、防雨措施等。检查方法:审查专项施工方案及措施,检查现场措施落实情况。
4、检查现场防暑、降温、防雨、防风措施,主要包括各种临时设施遮阳、防雨措施,预防洪涝沙袋、挡水设施,各种临时设施的防风措施、固定情况有无安全隐患;有无山体不稳定、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地段及防范治理措施等。检查方法:检查现场措施落实情况。
5、基坑工程是否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基坑支护、降水、排水措施是否到位,是否按规定进行基坑监测,基坑(槽)的安全防护措施是否齐全,如防护栏杆、防护网、挡脚板等,是否设置专用梯道及扶手栏杆;基坑周边设施的安全距离是否足够,基坑周边的荷载是否过大,有无随意堆土、堆料、放置机具等。检查方法:审查基坑施工方案及检查现场措施落实情况。
三、施工现场安全检查
1、楼梯、电梯口、落地窗、阳台等部位是否设置安全围挡。检查方法:检查现场安全设施。
2、工人是否按规定佩戴安全帽、安全带(绳)。检查方法:检查设施配备情况。
3、安全通道搭设是否规范,搭板是否固定牢固并有防滑措施,扶手、护栏设置是否规范、齐全,周边安全防护网是否齐全、规范。检查方法:检查安全通道。
4、脚手架、模板支架搭设是否规范,地面是否夯实,下部是否设置垫板,扫地杆、拉杆、剪刀撑设置是否符合要求。(钢管外径48毫米壁厚3.5、51毫米壁厚3.0,严禁混用;垫板长度不小于2跨厚度不小于50毫米,扫地杆距地不大于200毫米)。检查方法:检查支架搭设情况。
5、防护网、安全网设置是否规范,有无安全隐患。检查方法:检查、防护网安全网。
6、现场安全用电是否规范,外电防护、接地接零、配电线路、配电箱、开关箱设施是否齐全,配电箱是否有锁及防雨设施,电缆有无随意拉设现象。检查方法:检查施工用电设施。
7、有无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及消防措施,现场消防设施是否健全,灭火器配置是否符合要求,消防沙、消防铲、消防桶是否配置,是否有消防应急预案。检查方法:检查消防设施。
8、施工现场是否按规定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牌,是否绘制安全标志布置图,施工入口处及施工区域、危险部位标志牌是否齐全。检查方法:检查标识牌设置。
9、建筑垃圾、生活垃圾是否集中堆放并及时清理,生活垃圾应装入密闭式容器,有无高空随意抛掷建筑垃圾现象。检查方法:检查施工现场。
10、工人宿舍、食堂、厕所是否符合卫生标准及安全用电规定,是否有卫生责任制度并落实到人,食堂卫生许可证及炊事人员健康证,现场施工人员的饮食是否符合安全、卫生防疫要求,各种防暑降温、预防疾病措施是否到位等;宿舍有无随意使用大功率电器或随意拉设电线、设置插座等情况。检查方法:检查宿舍、食堂等部位。
结束语
以上安全施工管理检查内容是作者本人结合自身工作过程对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一些初步认识和总结,随着国家对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法规、条例的不断完善,各地也结合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具体情况,不断制定相应措施,我们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会上一个新水平,让安全事故远离建筑工程建设。
篇7
关键字:公路工程 抗滑挡土墙 施工方案 技术
中图分类号:X7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公路工程滑坡问题的治理主要分为减滑工程和抗滑工程两个部分。其中的抗滑工程主要是人为地修筑相应的抗滑建筑以支撑滑坡坡体,阻止滑坡的发生,确保周边工作、生活、施工的正常、安全进行。公路工程中的抗滑挡土墙主要有加筋土、混凝土等类型。抗滑挡土墙的具体选择要根据当地的地质状况、工程的成本预算等多种实际情况作出合理的选择。本文就抗滑桩板挡土墙的施工探讨其施工方案。
一、施工准备工作
(一)场地准备工作
1、施工的场地布置工作应注意生产、生活相分离,以方便施工场地周边的工作、生活,保证生产施工的顺利进行为前提,对施工场地进行合理布置,并随施工的进程及时进行调整。
2、施工场地的安排要将安全放在首位。尤其注意施工场地及场地设施与交通区域、生活区域的安全距离等关键点。
3、施工场地的布置要科学、合理。充分考虑施工场地在施工中的合理、有序性,合理、科学布置施工场地的各个功能区域。
4、施工场地的交通应进行合理安排,以便于日后机械、材料的顺利进出,另外也要考虑到施工场地交通设置对周边交通、生活的影响,尽量协调施工与周边生活、工作的道路交通。
5、对施工场地用水、用电合理配备,安排布置良好的水电网络。
6、选择交通便利的地方,就近安排施工材料的仓库及施工材料加工场地。
(二)施工测量
1、选用先进的、高精度的测量设备,结合现代化计算机技术进行精确的、快速的测距、测角和放线。另外所用仪器设备应是经过相关部门鉴定的正品设备和仪器,注意对仪器设备的保管、维护,在进场和使用前对设备仪器进行严格检查,并做好相应记录。
2、注意测量中对测量精度的控制,避免测量误差的积累。根据设计中资料对水准点、控制桩复测。若复测结果与设计中提供的测量结果不符,应再次测量,经测量确定设计中的定测数据有误的,要及时通知工程单位、监理单位及项目单位,组织多方测量。
3、施工测量人员的配备应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和合理性。组织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技术工人进行施工测量,并有专门的小组负责现场施工测量的监督工作。
(三)机械设备及材料安排
2、施工所用的机械设备在入场和使用前应进行全面、严格的检查,发现问题应及时修理。另外施工机械设备应是经权威部门鉴定的、正规厂家生产的产品,在购进、保管和检修时都应做好详细记录。
3、施工材料
施工所用材料一般是钢筋、C30砼、C20砼等材料,材料在入场和使用前应进行全面、严格的检查,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另外施工机械设备应是经权威部门鉴定的、正规厂家生产的产品,在购进、保管和使用时都应做好详细记录。
(四)施工人员配置
2、施工人员工作分配
将施工人员按工种分组,每组负责相应的施工工作。安全人员和质检人员负责各组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防范、安全事故处理、施工质量检验及施工过程的监督工作。
二、施工方案
(一)桩基施工方案
桩基的施工先将施工场地拓平,根据实际的控制点进行放样,平整场地后,使用机械和人工共同对施工便道进行修整;之后进行工程定位及测量;开挖,即以人工方式将覆土挖开;进行锁口护壁工程,将庄孔挖到一定深度后用钢筋混凝土进行护壁,使用普通钢模护壁,护壁的锁口应高出地面35cm,在锁口周围设置安全架,在空口四周设置防水排水设施;安装模板,成模检验,制安钢筋,进行成筋检验,准备浇砼,浇灌注桩,进行成桩检验。
(二)挡土板的施工
等到桩身的混凝土达到既定的强度和硬度时,将挡土板的底部装在桩前的填土标高之下。首先要在挡土板的钢筋处搭建脚手架共三排。在砼的强度达到既定标准时,将挡土板都额边线放出,要注意挡土板的钢筋与桩身相连时的牢固性和稳定性。浇筑挡板混凝土时要注意混凝土的浇注厚度,以及浇注混凝土的速度把握,以防因混凝土浇注而出现的爆模现象。
(三)冠梁施工
等到挡土墙砼达到达到既定强度之后,将墙后土石方碾压、回填。放出压顶梁内边线,支定型弧形侧模。压顶梁(挡墙外边)底模用木模配制,支定型弧形侧模。浇筑压顶梁砼。
进行冠梁施工时将挡板钢筋提前埋好,之后以钢管等材料进行加固,用泵送砼。
(四)施工质量监控
1、施工所用钢筋必须是经有关部门严格检查的、由正规厂家生产的有检验报告单及出厂证明的正品原料。且每捆钢筋都应有相应的标识。在保管和运输时应实行严格、合理的监管制度,并做好相应的登记和记录,对入库和出库的钢筋要按照规定进行抽检,对于抽检不合格的钢筋应以废弃处理。注意保管、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对材料的保护,进行整齐堆码,避免接触可能发生毁损或化学反应的物质,同时保证表面的洁净,避免出现油漆、划损、锈蚀等问题。对于出现严重锈迹的混凝土应做废弃处理。
2、钢筋在进行加工时要注意不能进行弯曲,注意加工的尺寸和形状,并对长短钢筋有效利用,避免因浪费而造成的成本增加。加工过程应严格按照所做样板进行。安排有合格焊接经验和资历的焊工进行钢筋焊接等工作,并对焊接及相关工作进行严格监督,防止加工事故发生。
3、进行钢筋绑扎、安装工作时对于钢筋的配置直径、数量、形状等应严格依照施工图纸及施工计划进行,注意焊接、绑扎过程中的变形、开焊、漏扎等问题。
(五)施工进度
施工中孔桩开挖大约安排1个月的施工时间;之后的孔桩钢筋绑扎安排10天时间;孔桩混凝土浇筑需要5天的时间(在孔桩钢筋绑扎后期开始进行,一般与孔桩钢筋绑扎同时完工),挡板钢筋绑扎及混凝土浇筑安排20天施工时间(约与第二、三项工程完工后一周进行)。
紧抓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两个方面是保障施工进度顺利推进的首要任务。在施工过程中始终坚持安全第一,加强对各环节的安全防范和监督,对施工人员的着装制定严格的规定并进行考核,尤其不能允许施工人员穿拖鞋、凉鞋、不戴安全帽,另外施工人员和管理监督人员的服装应有明确的区分,便于在施工和管理过程中区分,在施工场地的危险区域设置护栏和醒目的危险标志,并安排专人负责对这些区域的管理。对每天的施工设施、机械进行检修并做好记录,施工前检查施工现场千斤绳、脚手架等的安全、可靠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问题未得到处理的场地坚决不允许进行施工。负责安全监督的人员应佩戴工作牌,高空作业人员一定要系好安全带或者挂安全网。施工现场设置统一的安全标语、施工纪律、防火防患等标志。施工过程和完成施工时要对施工场地进行整理,以防留下隐患。准备施工时要确认并检查施工区域有无地下电缆、通信、信号等地下设施,若施工区域存在地下设施,应及时与有关部门进行沟通协调,并采取相应防护措施。对施工现场的用电进行严格管理控制,室内严禁堆放易燃、易爆物质。
参考文献:
[1] 梁金法.探讨分析公路挡土墙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4).
[2] 刘宏涛.公路挡土墙施工技术及加固措施探讨[J].中国科技纵横,2011,(23):250-250.
[3] 彭朝晖.浅议公路工程中挡土墙施工技术及工程质量[J].中国科技纵横,2010,(14):270.
[4] 彭程丽,胡战胜.探讨分析公路挡土墙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27).
篇8
关键词:水利;基础工程;施工方法
一、水利水工基础的特点与要求
1.基础技术的特点
水利施工基础技术主要呈现以下特点:由于施工区域大多位于地下,因此工程较为隐蔽,这也使得后续施工、质量控制及工程验收等工作均形成巨大困难;由于基础技术施工对连续性有一定要求,如果中途停顿或者存在外部因素影响都会使得事故发生率上升,由于水利工程特殊性,事故发生后又难以修复,进而引发返工等问题;基础技术的实施多伴随着混凝土浇筑一类的基础项目,能够有效缩短施工工期。
2.基础技术的实施要求
在开展施工之前,应确认地基以及施工图纸和地质勘察报告等有关技术文件和资料,对施工区域内的地质情况详细了解。在土方开挖前,应按照施工方案要求,将施工区域内妨碍施工的已有建(构)筑物、道路、沟渠、管线、树木等妥善处理。对于山区施工,应事先了解当地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和水文地质等,如因土方施工可能产生滑坡时,应采取可靠措施;在陡峻山坡下施工,应事先检查坡面情况,如有危岩、孤石、崩塌体、古滑坡体等不稳定迹象时,应作妥善处理;施工机械进入现场所经过的道路、桥梁和设备卸车地点等,应事先做好必要的加宽、加固等准备工作。对各种放线测量数据要及时进行复查审核,特别是加强对测量放线的定位控制线(桩)、水准基准点及基槽的灰线尺寸等的复核,保证符合设计方案,并办理预验手续,且应妥善保护及经常复测。
二、水利工程基础施工技术
1.堤坝施工技术
对于水利工程来说,最为常见的施工就是堤坝施工了,特别是土质心墙堆石坝,在水利工程中十分的常见。首先是应该选取防渗土料,心墙采用碎石。其次是基础的防渗工作。如果筑坝是在比较深厚的砂砾石层,应该做好相应的防渗工作,建设防渗墙。近几年来,造墙技术采用冲击及反循环钻机钻主孔,液压拔管机起拔接头套管,用孔内聚能爆破大孤石钻进等,完善了施工保证了成墙的施工质量。混凝土坝在水利工程建设中也十分的常见。混凝土大坝在建设过程当中需要大量的进行混凝土浇注工作,这对混凝土的拌和、运输以及仓面作业等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随着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这些环节都配备了大型的机械设备,能够有效的满足混凝土筑坝时高强度的混凝土的需求。大体积混凝土浇注时,表面的温度下降较快,而混凝土内部由于强烈的水化作用,产生大量的热量,这些热量不能及时的散发出去,就会使混凝土内部的温度较高,内外温差增大,容易导致混凝土产生裂缝,因此对于混凝土的温度具有较高的要求。
2.高边坡加固技术
水利工程的高边坡治理情况,高边坡常用的处理方法有抗滑结构等综合措施。
1)抗滑桩。抗滑桩能有效而经济地治理滑坡,尤其是滑动面倾角较缓时,效果更好。
2)沉井。沉井在滑坡工程中既起抗滑桩的作用,有时也具备挡土墙的作用;。
3)挡墙。混凝土挡墙能有效地从局部改变滑坡体的受力平衡,阻止滑坡体变形的延展;。
4)框架、喷护。混凝土框架对滑坡体表层坡体起保护作用并增强坡体的整体性,防止地表水渗入和坡体的风化。框架护坡具有结构物轻、用料省、施工方便、适用面广、便于排水等优点,并可与其他措施结合使用。另外,耕植草本植被也是治理永久边坡的常用措施。
3.锚固技术
锚固技术也是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所经常使用的一种基础性技术,原因在于这一工程项目的施工地点通常都是位于山区,而基于山区本身地形地貌以及地质的复杂性,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难免需要投入大量的施工成本与时间来克服这一客观难题。而将抛锚技术应用到其中,能够通过对工程的特殊化处理来提高基础工程整体的稳定性能,进而在确保施工质量的基础上,降低总体施工量,最终实现综合效益的提升。
4.水泥土加固技术
这也是水利工程施工中常用到的一项基础施工技术,其能够通过水泥土的性能特点来实现对地基的进一步加固,进而在提高地基稳定性能的基础上,保证整体工程的施工质量。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要将水泥与水进行混合后要实现均匀的搅拌,以满足对水泥土强度的要求,在进行灌浆的过程中,需要确保灌浆的深入要在50厘米上下。具体使用此技术时需要结合施工地点土壤的性能特点来定位水泥参合量。
5.软土处理技术
在水利工程中,软土处理技术常被用到基础工程的施工中,在采用这一技术的过程中,需要明确这一技术的具体使用方法,常用到的方法主要有如下几种:第一,挖除置换法。这一方法指的是将已定工程范围内的软土挖除,然后以具备较高抗腐蚀性能的材料进行回填,通常使用砾石等,这类材料能够确保地基的稳定性,避免后期建筑物出现下沉等问题;第二,排水固结法。这一方法需要以人工的方式来落实,实现对基础内外积水的排除,进而能够在提升凝固速度的基础上,确保软土具备能够承担建筑物负荷的能力,这样才能实现对地基的加固;第三,重锤夯实法。这一方法需要采用起重机与重锤,然后通过对起重机高度的调整,实现重锤的自由下落,借助自由下落过程中重锤的力量来夯实软土层,以强化地基的稳固性。第四,振动水冲法。这一方法是在增加软土基础稳定性的过程中,借助振冲器来实现对软土层的射水振冲造孔,然后再以碎石等进行填充。除此之外,常用到的方法还有混凝土灌注法以及旋喷法等,本文不再一一赘述,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需结合实际施工需求特点来合理选择软土加固方法。
总结:
总之,水利工程的修建是国家采取防洪减灾的最有利措施,也是保证居民用水的关键。基础工程施工质量是否良好直接影响到整个水利行业的工程寿命和和使用价值。所以要求我们施工单位必须要对其进行质量控制,确保现代水利工程基础施工质量可以满足时展要求。
参考文献 :
[1]贺仕能.讨论水利工程的基础施工技术[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4,18:19-46.
篇9
关键词:水利工程 堤坝 防渗加固
1 堤坝工程出险种类及施工方案
1.1 水利工程堤防出险的主要种类
堤防出险包括渗透破坏、滑坡、开裂和没治,其中以渗透破坏为主。渗透破坏主要表现为集中渗漏、管涌、流土、接触冲刷、接触流土。堤防渗透破坏险情可分为三类:首先,堤身产生的险情,主要是由于堤身物质组成的不均匀性和填筑密实度的不均匀性造成的,如部分堤段堤身壤土为粉细砂、砂壤土或存在孔洞、裂缝等,主要表现为散浸、脱坡、漏洞、跌窝等。其次,堤身和堤基接触带产生的险情,由于筑堤时未清基,堤身堤基接触带物质较混杂。第三,堤基产生的险情,主要是由于堤基存在透水性较强的砂层、砂壤土层所致。
1.2 水利工程中堤防防渗施工方案的选择
首先,堤身的防渗处理,可采用截渗墙、锥探灌浆和劈裂灌浆等防渗体。必要时还可帮堤以加厚堤身或翻挖重新填筑堤身。其次,对于堤防截渗墙,关键是要采用薄墙和廉价的材料才能有效地降低工程造价。目前常用的开槽法、深沉法、挤压法造墙均可达到这一要求,其中深沉法造价最低,在墙深小于20m时最具竞争力高喷法造墙价格相对较高,但在一些施工场地狭窄、地下降碍物较多时,有较好的适应性。第三,对于砂卵砾石含量较高粒径较大的地层,则应考虑采用冲击钻并配合其他开槽方式成睹,当然造墙成本也会大大提高根据堤防工程的特点,对这类地层险工段的肪渗处理,也可考虑采用盖重排水减压反滤保护等其他措施。
2 堤坝工程防渗加固技术分析
2.1 堤坝防渗处理
堤坝防渗处理原则和主要处理方法。针对上述几种情况,我国防渗一般采用灌浆或防渗墙措施来处理渗透或降低浸润线,采用防滑桩或压重等措施来提高抗滑稳定性安全系数。滑坡的处理比较复杂,要从滑坡的起因上解决问题。最好的途径是降低坝体浸润线或提高土体强度指标。近些年来,随着土工合成材料的发展,用土工膜或复合土工膜防渗和用加筋材料提高土体稳定性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对坝基渗漏的处理一般依据上游“铺、截、堵”,下游“导、减、排”的原则所谓”铺、截、堵”就是修建铺盖、防渗墙和帷幕灌浆等以减小渗漏量;“导、减、排”是修建导渗反滤体、减压井、排水沟等以降低扬压力。
2.2 堤坝灌浆防渗的几种方法
2.2.1 劈裂式帷幕灌浆法。所谓劈裂式帷幕灌浆,主要用于加固堤身,防止堤身渗漏。其方法是根据堤坝曲直不同情况,用浅孔轻便钻机或更简单的钻具,分别采用梅花形布孔和直线布孔方式,沿堤坝轴线从堤顶离堤外肩1.5m处钻孔,一般孔距3m,孔深根据堤身情况分别以钻透堤身填土或穿过堤身钻入基础1~2m为宜。灌浆时由下而上,少灌多复;泥浆由稀到稠,循序渐进;压力由大到小,灵活掌握。这样,可以较好地处理灌浆中出现的冒浆、串浆、滑坡、局部隆起等各种问题,使灌入的泥浆沿堤的轴向形成一道帷幕,达到改善堤身质量、提高坚固度和防止渗漏的目的。
2.2.2 低压速凝式灌浆法。这种灌浆方法一般用于高危水位下抢险堵塞管涌,它可根据管涌所处位置的地质情况(即粘土层或砂砾层)分别采用30型钻机或50型钻机钻孔,然后先向孔内注入浸水后即膨胀的物质(如黄豆、大米),再以小于49kPa的压力徐徐向孔内灌入加进速凝剂水玻璃的水泥浆。注入膨胀物质是为了加大管涌内阻力,减慢管涌内水流速度,防止水泥浆随水流出;加入速凝剂,水泥浆能很快凝固而堵塞管涌。
2.2.3 高压填充式灌浆法高压填充式灌浆主要用于堤基基础灌浆,亦用于堤身蚁穴、溶洞的填充。用于基础灌浆时,须用50m工程钻机在需灌的堤段从堤顶钻孔,孔距1.5~2.0m,孔深以钻入基础穿过砂层进入砾石层2m左右为宜。灌浆时压力一般为127.40~166.60kPa,套管下到填土层保证堤身干燥,基础部分砂砾层灌入水泥浆,然后逐步提升到土层,以黄泥浆封孔。这种灌浆法主要用于治理因基础不良而引起的管涌。用于填充蚁穴、溶洞时,灌浆用30型钻机先在蚁穴或溶洞周围布孔灌入泥浆,形成包围圈,然后进行填充,则填满为止。
2.2.4 通过灌浆加固,形成防渗体此方法适用于浆砌石重力坝。坝上游面固结灌浆,堵塞漏洞和缝隙,加固补强坝体和提高防渗性能,以进一步提高坝体的承载能力和完整性。坝下游面追踪固结灌浆,在下游坝面有漏水或溶蚀物出逸的地方,造成水平孔或斜孔,埋注浆管进行灌浆,以堵塞漏水通道和坝体空洞、裂缝,加固坝体,增加坝面稳定性和抗冲刷能力这种反向灌浆工艺,非常适合拱坝和支墩坝工程,对重力坝工程只有搞清扬压力并设排水孔也可采用采用这种方法时最好是坝前无水。坝面重新剔勾缝,剔缝后,用高标号水泥砂浆干硬性预缩水泥砂浆或用防水材料配制高标号水泥砂浆勾缝,提高坝面防渗漏能力及坝体稳定性、整体性和抗冻融抗风浪淘刷能力。此方法即“前堵、中截、后追踪”灌浆治漏加固法。
2.3 混凝土防渗墙技术
2.3.1 高压喷射防渗墙。高压喷射防渗墙是借助于高压射流冲击扰动坝基覆盖层,同时灌入水泥浆,使浆液与被灌地层土颗粒掺混,形成防渗墙。
2.3.2 自凝灰浆防渗墙。自凝灰浆防渗墙是在塑性混凝土墙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使用水泥、膨润土并掺入少量缓凝剂制成“自凝灰浆,在凝固前可作为造孔中的固壁泥浆,完工后自行凝固,形成墙体起防渗补强作用。该技术在美国、法国等国家均已使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
2.3.3 垂直铺塑。垂直铺塑是利用链斗式挖槽机,通过链条及链斗连续挖掘出渣,形成连续的槽孔,并用泥浆固壁,成槽后随即辅设防渗薄膜,回填粘土。挖槽深度一般≤15m,槽宽为15~30cm。适用于砂壤土层,工效较高。
2.3.4 水泥土搅拌桩防渗墙。运用深层搅拌桩机把水泥浆喷入土体并搅拌,使水泥与土体混合,经水泥的水解、水化和离子交换等一系列反应,硬结成墙2002年长江堤防防渗工程中被广泛应用,共造墙98×104m2,占总成墙面积的69%。其优点是造价低(90~130元/平方米),设备轻便,墙厚为25~30cm时,在深15m范围内墙体完整性较好。适用于细粒料的土砂层及含少量砾石的砂砾石层。
2.3.5 帷幕灌浆。帷幕灌浆是把一定配合比的具有流动性和胶凝性的浆液,通过钻孔压入岩层裂隙中,经胶结硬化后提高岩基的强度,改善岩基的整体性和抗渗性。我国常采用孔口封闭灌浆法,随着二滩、小浪底工程的建设,国际上一些高效率的施工方法,如GIN灌浆法自下而上纯压式灌浆法等引进我国,促进了我国灌浆技术的发展GIN法是前国际大坝会议主席、瑞土学者隆巴迪首先提出的。中国水利水电基础工程局夏可风在《地基处理新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一文中指出:GIN法的基本概念是,对任意孔段的灌浆,其能量消耗均为一个定值,这个能量消耗的数值近似等于该孔段最终灌浆压力P与灌入浆液体积V的乘积PV,PV就叫作灌浆强度值,即GIN由于裂隙岩体灌浆时,大裂隙常常注入量大而使用压力小,细裂隙常常注入量小而使用压力高因此,如果在各个灌浆段的全部灌浆过程中,都控制GIN为一常数,就可以自动地对开敞的宽大裂隙限制其注入量,对可灌性差的致密地段提高灌浆压力。GIN法灌浆自动考虑了岩体地质条件的实际不规则性,使得沿帷幕体的总注入浆量合理分布。GIN法在欧美一些国家的工程中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结束语:我国有许多水利堤坝需要进行防渗处理,堤坝防渗加固尤为重要。因此,提高水利工程堤坝防渗加固技术,对我国水利工程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篇10
(岫岩县石灰窑镇水利工作站 辽宁 岫岩 118400)
【摘要】河道运行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河道的_正常输水和灌溉效益的充分发挥,对搞好农业生产工作起到重要作用。本文针对影响河道滑坡的因素及滑坡的具体原因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河道滑坡的处理方法和防治措施。
关键词 河道;滑坡;原因;分类;处理;措施
1.前言?
水利工程是农业发展的基础,其中河道又是水利工程中重要组成部分。河道管理维护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河道的正常输水和灌溉效益的充分发挥。近几年,我国的一些灌溉河道都曾出现过滑坡的情况,河道滑坡是河道工程危害大,也是最常见的水毁形式。因此,探讨河道滑坡的原因及对其处理和防止对搞好农业生产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2.影响河道滑坡的因素?
2.1内部因素。由于岩石和土体的组成不同,其物理化学性质也各不同。如致密坚硬的岩石,其抗剪强度大,抗风化能力强,水对岩性影响不大,由这样岩体组成的斜坡比较稳定。相反由软弱岩石及覆盖土所组成的斜坡,在雨季或浸水后,因抗剪强度显着降低而极易产生滑坡。斜坡内部的岩层层面、节理、裂隙以及断层面的倾向和倾角,对滑坡的形响也很大。当它们的倾向和倾角与斜坡的倾向一致时,就容易产生滑坡。斜坡的坡高、倾角和断面形式,对斜坡的稳定亦有很大影响;因斜坡的外形不同,其内部应力状态也不同。?
2.2外部因素。影响滑坡外部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2.2.1自然因素。降雨和地下水是导致河道滑坡的重要原因。雨水渗入坡体后,岩土重度增加,抗剪强度降低,地下水往斜坡外急剧渗流,从而促使了斜坡体的滑动。?
2.2.2人为因素。除设计、施工、管理等原因外,如在坡脚外取土,造成斜坡不稳定,不适当地在斜坡上堆放物品或弃土,在附近实施人工爆破使用炸药过量,或在坡脚爆破,以及斜坡上部渠塘漏水等原因均可导致滑坡。
3.产生河道滑坡的具体原因?
3.1由于河线经过地段地质、土壤条件较差,如有软弱土层、断层、风化土层,岩层倾向渠内,沿层面容易产生滑坡。?
3.2改变滑带土的性状减小抗滑阻力的因素,如地表水下渗、地下水位变化、灌溉用水下渗、潜蚀和溶蚀作用等降低滑带土强度的因素。?
3.3既增加下滑力又减小抗滑力甚至造成滑带土结构破坏(如液化)的情况,如地震和爆破震动等。?
3.4施工方法不当,加大了边坡的滑动力,容易引起滑坡,或采用不适宜的爆破。?
3.5新、老土(石)结合质量不好,引起结合料的滑动。?
3.6改变坡体的应力状态,增大坡脚应力和滑带土的剪应力(即下滑力)的情况,如河道坡脚人为大量挖土或水流冲刷淘空,导致滑坡等等。
4.河道滑坡的分类?
4.1滑坡按岩土分为土质滑坡和基岩滑坡。其中土质滑坡又分为:均质滑坡、层滑坡、塑性滑坡和冻融滑坡。基岩滑坡又分为:均质滑坡层滑坡、切层滑坡、构造滑坡、挤出滑坡和崩塌式滑坡。?
4.2滑坡按稳定和活动性分为:稳定滑坡和活动滑坡。
5.河道滑坡的处理?
河道滑坡是具有滑动条件的斜坡在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的结果,但对某一特定滑坡总有一或两个因素对滑坡的发生起控制作用,在滑坡的处理中应着力找出主控因子及其作用的机制和变化幅度,并采取主要工程措施消除或控制其作用以稳定滑坡,对其他因素则采取一般性措施达到综合性治理的目的,如地下水作用引起者以地下截排水工程为主,因削弱坡体支撑力引起者则以恢复和加强支挡工程为主。针对河道滑坡的具体情况制定对策,做好河道滑坡处理。首先应通过地质勘查,找出滑坡的原因,判断滑坡的稳定程度。提出滑坡的施工方案,因地制宜,寻找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容易实施的处理方法。整治滑坡处理贵在及时,力求根治,以防后患。?
5.1排水导渗。排去地表水,疏于地下水是整治滑坡的首要措施,应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排水方法。?
5.2地表排水。对滑坡体以外的地表水应以拦截旁引为主,即在滑坡围界5米以外修筑环形截水沟。要注意截水沟的深度和质量,力求做到滑坡体外的水不再渗入滑坡体内。对滑坡范围以内的地表水,应以防止下渗和引出为准。首先要把滑坡体内的多种裂缝回填夯实,防止地表水继续下渗,然后利用滑坡范围内的自然排水沟或新建的排水沟,把地表水迅速汇集排出滑坡体外。?
5.3地下导渗。为了防止滑坡范围以外的地下水渗入滑坡体内,常用设置截水盲沟,将地下水导出滑坡体外。对滑坡外的排水,可以在坡面砌筑多种形式的导渗沟,或采用干砌石护坡,水泥砂浆勾缝,底层设导滤层或排水管。?
5.4削坡减载。对推移式浅层滑坡,则采取"削坡减载"的方法。减小引起滑坡的滑动力,是最基本的也是最有效的办法。一般采用削缓边坡,当渠道外滑坡时,还可将上部削下土体反压在坡脚。从而达到稳定的滑坡的目的。当削坡减压后仍不能达到稳定滑坡的同时,常采用减压与支挡相结合的处理措施。?
5.5支挡。在河道已经塌方或将要塌方的地段,如受地形限制,单纯采用削坡方量很大的,则可根据具体条件,因地制宜采用多种支挡护坡措施。如加固坡脚砌挡墙,干砌护坡等,如河道经过小溪岸坡,坡脚受洪水冲刷,可采用加固坡脚、浆砌石挡土墙,防止冲刷淘空;对河道上侧滑坡可采用削坡减载重力式挡墙支挡的办法处理。另外当河床为基岩时,可采用拱式或连拱式挡墙处理滑坡,等等。?
5.63改线。一般小型河道工程,在选定河道的线路时基本上未做地勘工作,致使有的河道修筑在滑坡体上,工程建成后极不稳定,一旦雨水入渗,河道会出现大的位移和沉陷。当采取上述多种处理措施很难奏效时,最后只有采取改线,以避开滑坡地段。?
5.7暗涵(或埋管)。由地上转为地下。当地质条件差,山坡又陡峻,或渠河段穿过覆盖很厚土质层,岸坡难于稳定而出现严重滑坡时,从外面治理难度大的,应尽量避开滑体或转入地下,可考虑将原有明河段改为暗涵或埋管形式较为安全可靠,同时可减少工程量。?
5.8渡槽。有时河道在陡峻的山坡上,往往容易产生山岩崩塌。因限于地形条件,要维护渠道稳定十分困难,可采取改建渡槽输水。
6.防治河道滑坡的措施?
6.1河道滑坡防止应从设计规划人手,摸清河线地质结构情况,避开地质不良地段,无法避开时应采取切实可行工程措施以予防治。选择合理河道结构和边坡,确保河道稳定安全。?
6.2在河道的施工阶段,必须选择适当可行的施工方法。应平台开挖后抽沟,开挖坡度根据开挖后地质情况,对设计边坡过陡给予修正,确保边坡稳定。对施工中发现可能滑坡的地段要及时处理,减少损失。?
6.3在河道的日常维护管理中,河道应严格控制在正常水位运行,要加强河道巡视检查,检查排洪设施是否运行正常,河道杂草淤积要及时清理,对局部渗漏破坏和集中漏水,应查明原因,堵死通道,做好河道防渗处理。对于河道裂缝,应查明裂缝类型并进行处理。对不太深的表层裂缝可采用开挖回填的办法处理,对较深的内部裂缝可采用灌浆法处置。?
6.4在河道的维护过程中做好新、老土(石)结合的质量,避免引起结合料的滑动。?
6.5禁止在河道坡脚外取土,以防造成斜坡不稳定。
7.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