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灾减灾培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4-01-05 17:41: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防灾减灾培训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防灾减灾培训总结

篇1

各区县教育(教体)局,高新区、文昌湖区地事局,局属各学校: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九个防灾减灾日,主题是“减轻社区灾害风险 提升基层减灾能力”,5月8日至14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根据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2017年防灾减灾日有关工作的通知》(x政办发明电〔2017〕x号)要求,现就做好全市教育系统防灾减灾日的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围绕主题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具体活动方案,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确保防灾减灾工作的有效落实。防灾减灾周期间,各学校要紧紧围绕主题,采取多种形式,营造活动氛围。充分利用电子屏、黑板报、手抄报、展板、主题班会、校园广播、校讯通等方式,进行防灾减灾科普教育。通过告家长书或倡议书形式进家庭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通过观看展板和影视片、聆听讲座等宣传形式,开展宣传警示教育,普及应急避险知识,提高逃生避险基本技能,提升学生在紧急情况下的自救互救能力,最大限度减少生命财产损失。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协调安监、应急、地震、气象、民政等部门,加强对辖区内学校幼儿园防灾减灾工作的业务指导;要充分发挥安全教育培训基地及各类防灾减灾教育培训基地的作用,组织开展防火、防洪、防震等“体验式、参与式”防灾减灾活动。

二、认真组织开展防灾减灾应急疏散演练活动

各单位要以“5.12”防灾减灾日活动为契机,结合学校实际,在防灾减灾宣传周期间,组织师生开展一次以应急疏散、逃生自救为重点,包括抗震、防火、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震减灾、防地质灾害、卫生防疫等方面的应急演练活动。演练活动要实现全覆盖,做到人人知晓,积极参与,以提高全体学生防灾自救意识和应急避险能力。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要主动邀请当地地震部门指导演练,确保疏散演练工作扎实开展,取得实效。

三、深入开展灾害风险隐患排查

各单位将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与校园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紧密结合起来,要重点对学校的楼房悬挂物、排水设施、供电线路、消防通道、房舍安全(特别校园及周边建筑物外墙脱落物)、建筑附属物等方面的灾害风险隐患进行排查,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及时消除各类隐患。要动员学校师生人人参与灾害风险隐患排查工作并及时整改,全面提高广大师生的应对灾害风险能力。

篇2

一、二星级饭店开展以“将预防付诸行动,让安全融于生活”为主题的“防灾减灾日”活动,具体安排如下:

一、工作目标

维护旅游市场的安全稳定、营造安全有序稳定的旅游服务接待环境,有效控制影响旅游环境秩序的各类突发问题,有效化解各种不稳定因素,全面提升区内旅游企业应急处置能力。

二、工作任务

在某城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委员会办公室的统一领导下,按照整体防控的要求,由区旅游局负责指导和组织区内

一、二星级旅游饭店的培训工作,并将活动开展的总体情况报区应急办;各

一、二星级饭店负责落实本单位具体培训工作并及时进行小结报区旅游局。

三、工作步骤

“防灾减灾日”活动分两个阶段进行:

(一)动员部署阶段(4月30日—5月3日)

制定印发《某城区旅游局“防灾减灾日”活动的实施方案》,各

一、二星级旅游饭店结合各自实际,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部署培训工作。

(二)全面启动阶段(5月4日—5月13日)

一、二星级旅游饭店根据各自企业特点,针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培训,提高应急队伍的快速反应和处置能力,区旅游局将组织对区内

一、二星级旅游饭店的培训工作进行全面组织和督察,并根据各企业工作落实情况,进行抽查。

四、工作要求

(一)充分认识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旅游企业要充分认识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培训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精心组织安排,确保防灾减灾培训工作取得成效。

(二)加强宣传,提高全民安全素质。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力度,普及安全法律法规,推广应急处置、快速反应、危险自救的经验,曝光重大安全责任事故案例,切实加强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

(三)保持信息畅通,切实做好工作信息上报工作。各

篇3

撰写人:___________

期:___________

xx年社区国际减灾日活动总结

今年xx月xx日是第27个国际减灾日,xx区民政局组织各街道精心策划,紧紧围绕“提升抗灾能力就是拯救生命——老年人与减灾”主题,开展防灾减灾教育活动,进一步营造社区防灾减灾的宣传氛围,唤起广大社区居民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在灾害中对老年人的关爱,向老年人群普及推广防灾减灾和自救互救的技能,最大限度保障社区居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成长,确保全区安全稳定。现将活动开展情况总结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为了在本区范围内开展“提升抗灾能力就是拯救生命--老年人与减灾”主题宣活动,进一步推动各街道、社区的防灾减灾宣传工作,推动防灾减灾工作的向老年人普及的进程,xx区减灾委员会办公室于xx月xx日就向辖区内的各街道下发了关于做好xx年国际减灾日主题宣传的通知,主要目的就是让街道、社区结合敬老活动的重阳节,把老年人作为救灾工作的重点关注对象和救灾知识普及对象。各街道、社区也要紧紧围绕活动主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各项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向群众宣传减灾救灾知识和技能,宣传对于老年人在灾害发生后给予特别的保护和救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宣传老年人自救的意义、途径和方法,使基层干部、工作人员、特别是老年人了解掌握疏散逃生的知识和技能,增强自防自救能力,提高面对灾难的应急能力,真正达到提升抗灾能力就是拯救生命的效果。

二、形式多样、宣传到位

此次国际减灾日,本区辖区内各街道、社区紧紧围绕国际减灾日活动主题,内容多样,形式丰富。xx等街道通过横幅标语、樯绘展示、展板展示、宣传窗等板块集中宣传,向居民发放减灾救灾的宣传资料,向老年人宣传与老年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防灾减灾知识;段塘、望春和鼓楼等街道则是通过现场咨询、发放宣传资料、志愿者便民服务、文艺表演等活动,让老年居民熟悉避难场所及撤退路线和如何开展预防、自救、互救等技能,向居民宣传对于老年群体在灾害发生后给予特别保护和救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防灾减灾了解不清楚的老年居民,志愿者们还会耐心地对他们进行讲解。虽然活动形式不一,但宣传活动积极到位,通过一系列的宣传活动,营造了良好的宣传氛围,吸引了广大居民特别是老年人群的参与,让居民更加了解防灾减灾重要性,提高居民尤其是老年居民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

三、结合重阳、构筑安全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速,社区高龄化、空巢化趋势日趋明显,老年人的失能、半失能比例不断上升。老年人由于受年龄和体能的所限,在防御灾害方面有相应的脆弱性。在此次宣传活动中,针对老年人群体的特殊性,结合重阳节敬老开展不同形式宣传活动,来向老年人群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构筑老年人的安全体系。鼓楼、南门、白云等街道通过文艺节目,用普通居民自编自唱的歌曲、越剧等方式来向老年人普及减灾知识;西门、江厦和月湖等街道通过教老年人如何使用灭火器、报警和自救来提高老年人的逃生技能;望春、段塘等街道则是通过知识讲座和咨询会吸引老年人,让他们熟知防灾小知识。同时,各街道结合今年“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的工作经验,认真进行了总结梳理,并对今后如何开展好防灾减灾工作进行了研究,对不同层次人群怎样快捷高效地应对防灾工作进行了探讨,确保国际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以有效的载体来呈现。

四、紧扣主题、效果明显

在这次“国际减灾日”宣传活动中,各街道、社区能够紧扣“提升抗灾能力就是拯救生命--老年人与减灾”主题集思广益,积极创新,精心组织,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宣传教育活动中,采取了社区居民特别是老年人喜闻乐见的方式,多题材、多角度、有针对性的开展了一系列宣传工作,实现了宣传活动的预定目的,唤起了广大居民在灾害来临时对老年人的关注。为进一步增强老年人的减灾意识,普及防灾避险和自救能力,各街道、社区采取张贴宣传资料,利用电子屏滚动宣传、入户宣传,专题培训等多形式,向老年人宣传减灾知识,提高残疾人防御灾害的技能,并组织社区志愿者不定期在辖区内老年人家中走访。通过此次活动向社区居民宣传了防灾减灾的知识,倡导了互帮互助,关爱老年人的良好风尚。

篇4

一、气象信息员队伍建设情况在市委组织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局目前已将大学生村干部纳入全市气象信息员管理范畴。与市移动公司开展农村气象防灾减灾和信息化建设合作,由移动通信部门为气象信息员开辟气象信息发送专用端口,利用农信通、畜牧通及移动大喇叭等服务平台向农民朋友发送预报、预警、科普等气象信息,充分发挥基层气象信息员协助做好气象服务作用。

加强对气象信息员队伍管理。每季度对气象信息员信息进行抽查核实,确保气象信息员信息真实、可靠。将中国局、省局印制的《气象信息员工作手册》、《气象信息员培训教材》等书籍、材料发放到信息员手中,近期将编制印发《气象信息员工作日志》、《气象信息员工作责任卡》和《气象防灾减灾明白卡》,发放至每位气象信息员。

二、制度制订及落实情况完善气象信息员气象预警信息和气象灾害信息上报制度。气象部门预报未来有气象灾害时,要及时通过手机短信发送至气象协理员、气象信息员和应急联系人;气象信息员接到预警信息后,要及时通过短信、广播、电话、大喇叭、上门等方式,尽快将预警信息传递到辖区内公众手中。当信息员确认有气象灾害发生时,应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尽快赶往灾害发生地开展灾情调查,并在2小时内将灾情信息上报至气象部门。

三、培训情况

篇5

5月12日为防灾减灾集中宣传日,5月7-13日为防灾减灾宣传活动周。

二、活动内容

全区防灾减灾日工作重点开展“七个一”活动:

(一)新闻媒体开展防灾减灾一周宣传

5月7-13日,在XX日报、XX电视台专题栏目、重点时段开展防灾减灾知识、相关法律法规宣传,推出纪念“5.12”地震一周年特别节目,报道全区开展防灾减灾活动的情况。

牵头单位:区新闻社、区广电传媒集团。

参与单位:区政府应急办、区国房局(地震局)、区安监局、区卫生局、区气象局、区水务局、区林业局等相关部门。

(二)开展一次防灾减灾法律法规和知识街头宣传活动

5月11日,在XX体育馆、渝西广场分两个组开展街头宣传,集中宣传《突发事件应对法》、《防震减灾法》、《地质灾害防治条例》、《防洪法》、《气象法》、《森林防火条例》、《道路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和应急知识,发放宣传资料,接受现场咨询,制作有关展板。

牵头单位:区政府应急办

参加单位:区安监局、区国房局(地震局)、区水务局、区气象局、区林业局、区卫生局、区交通局、区公安交警支队、区公安消防支队等部门。

(三)开展一次防灾减灾应急演练

1、5月12日,集中开展地震灾害应急疏散演练,动员城区各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公共聚集场所管理单位开展人员紧急疏散演练。

牵头部门:区国房局(地震局)

参与部门:区级各部门(特别是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党政机关办公场所物业管理部门),三个街道办事处。

2、5月12日,在永荣镇永荣中学开展一次地震灾害应急救援队伍快速集结演练,重点检验区级相关部门和应急队伍快速应急反应能力。

牵头单位:区国房局(地震局)

参与单位:区政府应急办、区人武部、区教委、区公安局、区安监局、区卫生局、区交通局、区民政局、区公安消防支队、永荣镇人民政府等相关部门单位。

3、5月7-13日,组织开展森林火灾扑救、防汛抗洪、地质灾害救援疏散等专项演练。

牵头部门:区林业局、区水务局、区国房局,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四)举行一场应急管理、防灾减灾

的知识专题报告会

5月8日左右,邀请市级防灾减灾专家来永作防灾减灾专场报告会。

牵头单位:区政府应急办、区国房局(地震局)、区气象局

参加人员:区级相关领导;各镇街行政主要负责人、分管领导、应急办主任;区级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分管领导、有关科室负责人。

(五)开展一次防灾减灾知识“四进”活动

5月7-13日,在全区广泛开展防灾减灾知识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活动,通过印发宣传资料、制作标语板报、举行讲座、进村入户宣教等形式,广泛普及有关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防灾减灾知识。

1、进校园活动。开展学校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如主题班会、安全教育课程、演讲 征文、签名等,组织气象、地震、消防等专家到学校开展科普专题讲座。

牵头单位:区教委

参加单位:区气象局、区国房局(地震局)、区公安消防支队,各中小学校、大中专院校(含职业院校)。

2、进企业活动。结合安全隐患大排查、“百日安全督查落实专项行动”工作,深入查找灾害风险隐患和防灾减灾薄弱环节,制订落实整改方案,加强企业一线员工安全知识教育,提高防灾救灾意识和能力。

牵头单位:区安监局

配合单位:区安委会主要成员单位(重点是安全生产行业主管部门),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3、进社区活动。按照《XX市民政局、XX市人民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关于印发XX市“减灾示范社区”标准(暂行)的通知》(渝民发〔20XX〕33号)文件,开展“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活动,将防灾减灾知识普及到社区和广大市民。

牵头单位:区民政局

配合单位:区政府应急办,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4、进农村活动。结合国土房管工作,开展防灾减灾大巡查活动和地震、地质灾害防范知识宣教活动;组织专业人员深入洪灾易发区、群众受危区开展防汛抗灾知识宣传教育;对林区、林缘群众进行森林山火防范、扑救知识宣传教育;组织区级农技专家深入镇村开展农业防灾减灾技术指导。

牵头单位:各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

配合单位:区国房局(地震局)、区水务局、区林业局、区农委等部门

(六)成立一支青年应急志愿者服务队

结合5.4青年节活动,发动和号召全区广大共青团员、青年志愿者积极参加应急救援志愿者服务队,成立一支200左右的青年应急志愿者服务队,并举行成立仪式。

牵头单位:区团委

配合单位:区政府应急办、区教委、区妇联、区总工会、大中专院校等有关单位。

(七)开展一次募捐活动 牵头单位:区民政局、区慈善总会

的;区卫生局、区红十字会

配合单位:区级各部门、各镇街、各社会单位、广大市民

三、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开展“防灾减灾日”活动,有利于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灾害风险防范意识,有利于广泛普及灾害自救互救知识,有利于深入推进各级综合减灾能力建设。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站在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科学发展的高度,把做好“防灾减灾日”有关工作作为维护群众利益、保障人民生命安全、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高度重视,统一思想,确保各项活动顺利举办、取得实效。

(二)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成立XX区防灾减灾日活动工作领导小组,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张德宽为组长,副区长王建华为副组长,区级相关牵头部门、配合参与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区政府应急办统筹协调,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各项工作。相关活动的牵头部门要会同相关参与配合单位,抓紧制订细化活动方案,明确职责,落实专人,落实经费,提前准备好现场布置、宣传资料等,方案报区政府分管领导审定后,逐项抓好落实。区政府其他相关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能职责,认真组织开展防灾减灾活动。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要制订有针对性、操作性的活动方案,抓紧抓好抓落实。

(三)营造氛围,扩大影响。新闻媒体单位要主动加强防灾减灾宣传工作,确保“防灾减灾日”活动宣传报道有力有序开展,同时要建立长效机制,做到制度化、常态化。要创新活动形式,组织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社会组织、社区家庭等,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防灾减灾活动。要面向城乡基层,广泛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在活动中进一步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提高避险自救和互救的基本技能,努力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和参与防灾减灾工作的良好局面。同时,以“防灾减灾日”活动为契机,组织开展防灾减灾业务培训,并根据本地区、本单位多发易发灾害风险,针对监测预警、抢险救援、转移安置、应急保障、医疗防疫等重点环节,因地制宜、注重实效,广泛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活动,切实增强干部群众防灾减灾能力。

(四)强化措施,确保安全。本次活动中,涉及面广,参与人员多,特别是应急疏散演练、公共场所大型活动,稍有不慎极易引发事故。因此,各项活动牵头组织部门要慎密思考、周密安排,严格执行消防和大型活动治安管理的有关规定,制订应急预案,落实应急措施,有序组织实施,务必确定各项活动安全,避免发生人员伤亡事故。

篇6

关键词:气象服务;农业气象灾害;防灾减灾;作用;对策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也是我国的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农业是不可动摇的重要基础。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来说,农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情况下,农业生产的过程很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近年来,经济在不断提升,环境问题却越来越明显,各种极端天气开始出现。例如,干旱、洪涝以及冰雹、雪灾等,这些气象灾害及衍生灾害都会对农业生产造成十分严重的危害。气象服务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十分重要的内容,备受人们关注。气象服务对于农业生产工作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不仅可以提高农业种植效率,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种植业的发展[1-2]。如今,气象部门也应当加强农业服务,进一步提高气象服务在农业防灾减灾中的应用效率。

1气象防灾减灾服务农业的作用

1.1提高气象灾害的防御效果

对于农业生产来说,气象服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具体工作中,气象部门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借助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和社会力量制定科学、合理的气象灾害防御措施,并且不断完善气象防灾减灾体系,以实现对气象灾害变化情况的全方位、多层次、动态化监测。当出现重大气象灾害时,便可以及时相关应急措施,从而不断增强农业气象防灾减灾能力,提高气象灾害的防御效果。

1.2提高农业气象灾害预警水平

在实际情况下,气象部门积极构建并完善气象灾害监督平台体系,不断优化现有的预警机制,可以有效提高气象灾害预报准确率和时效性水平。在出现重大气象灾害时,气象部门便可以从中分析农业生产可能会面临的危害,然后及时信息,让农民及时防范,从而减轻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危害。另外,气象部门积极引入现代化科学技术手段,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气象预测和预报工作的准确度,强化对气象灾害的动态化监测,也可以有效拓展气象预报预警范围,并且提高农业气象灾害预警水平。

1.3维护农作物的生长环境

在气象服务中,人工影响天气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在实际情况下,积极构建设计合理、作业规范、评估准确以及多方位服务的新一代人工影响天气体系,完善相关的指挥系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和降低干旱、冰雹等对农业生产的危害。对于农业生产而言,科学技术的合理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通过开展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可以为农作物生长构建良好的生长环境,从而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

2加强气象为农业防灾减灾服务的对策

2.1加强宣传,提高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

在实际情况下,当地气象部门应通过各种有效渠道加强对气象防灾减灾的宣传,以此提升各级政府部门和当地群众对于农业气象防灾减灾的认识,不断提高其防灾减灾意识。目前,随着各种新型媒体的出现,信息的传播渠道变得更加丰富。因此,在防灾减灾工作的宣传方面,也可以积极构建由网络、电视、报纸、新媒体等多种新、老媒体共同组成的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网络。通过这种较为全面的科普宣传网络来宣传和普及农业气象防灾减灾知识,也可以使人们更加深刻地意识到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性,并且有效落实在具体的气象防灾减灾工作中。除此之外,还可以积极构建有效的科技咨询与技术培训体系,通过举办讲座、培训班以及技术推广等工作来普及农业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使其能够充分发挥出重要作用。

2.2构建完善、科学的农业气象灾害预测预报体系

从实质上来说,为了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做好气象为农服务的防灾减灾工作,就需要以现代化农业的实际需求为依据,积极引进新型技术来开展有效的农业气象灾害预警预测工作[3]。不仅需要针对灾害性天气充分做好相关的预警预报工作,还需要根据当地的设施农业、特色农业以及林业等产业的实际情况来做好防旱、防涝、防洪等农业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同时,还需要针对重大的农业气象灾害和农林病虫害开展必要预警预报工作。总之,为了能够更好地开展气象防灾减灾服务农业工作,必须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确保农业气象灾害预警、预报与监测工作都能够顺利开展。

2.3积极构建完善的气象灾害应急响应体系

在实际情况下,为了确保气象防灾减灾服务农业工作顺利开展,必须积极构建起以政府部门为主导、其他各级单位共同参与的气象灾害应急响应体系。同时,还应当针对不同层次来制定对应的灾害应急预案,全方面防御农业气象灾害,从而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气象灾害给农业生产带来的损失。另外,还需要积极建立健全“预警到乡、预案到村、责任到人”的机制,完善各种预警接收设备,并且建立完善、规范的农村自然灾害预警队伍,确保各个相关部门之间的有效配合,确保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可以得到准确、及时的传播。

2.4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

从实质上来说,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的开展需要专业人才的支持[4]。因此,气象部门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来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培训,提高技术人员工作水平,充实气象部门人才队伍。另外,也需要积极引入专业人才,为气象部门补充新鲜的血液。这对于提高气象服务水平、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来说,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结语

篇7

【关键词】 社区;综合减灾;自然灾害;应对能力

自然灾害是由于自然现象的变异作用于人类社会,从而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甚至使社会秩序混乱,影响和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事件。自然灾害由两个必须的因素或方面构成。一是自然界,它是通过非正常、非一般的方式释放破坏性自然力的主体;二是人类社会,是接受这种破坏性自然力的受体。[1]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社区综合减灾能力建设综述

社区是指由共同文化、共同地域,共同生话方式的一个地域单元,有时也指国家或地区最基层的社会行政组织。相对于社会而言,社区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在长期生活中自然形成的相互协助、富有人情味的平等关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区的社会服务功能越来越明显。

在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中,社区的防灾减灾功能尤其重要。社区在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面前,由于其组织协调成本低,机动灵活,救援人员之间相互沟通便捷,谙熟本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基础设施,救灾设备等优点。在自然灾害发生的第一时间,自救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灾害发生地区居民的伤亡数目及社会财产的损失程度。减灾从社区做起,就是强调要落实社区各项减灾措施,整合各类基层减灾资源,动员社区的每个家庭、每位成员积极参与防灾减灾和应急管理工作,着力提高社区防范防御各类灾害的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史培军,2010)。因而,如何加强社区综合减灾能力建设就成为社会学、公共管理学等学科研究的一个基本领域,并产生了一系列的重要观点和理论成果。

从社区层面上看,各地防御灾害的水平差异较大,防灾和减灾能力总体还比较薄弱。突出表现在:一是绝大部分社区没有建立防灾应急预案,基层防灾减灾的体制机制不完善;二是没有储备救灾物资,没的相应的避难场所,医疗设备;三是居民防灾意识淡薄,没有救灾演练,灾害发生时,由于缺乏减灾知识,自救避灾能力很差。(李立国,2008)。中国社区综合减灾能力建设发展不平衡。一般而言,城市灾害相对比农村少,但城市的社区减灾体系比农村完善,东部地区的灾害比西部少,而西部地区社区综合减灾体系比东部差。社区减灾能力与当地经济发展有密切的关系。总体上,能够达到国家综合减灾要求标准的社区非常少。

大部分社区的居民减灾意识总体上还比较淡薄,减灾知识普及率低,避灾自救技能较差;社区的自救互救能力和防灾减灾管理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张晓宁,2010)。由于严重和高频率的致灾因素,当地居民对于有可能发生的灾害事件保持着清醒的意识。为了逃生,在这些社区已经形成了“应对危机文化”。因此,灾害管理机构应采用当地已经形成的惯例和做法。应该了解和学习当地居民应对灾害的“土法”(瑞吉本·肖恩 肯基·澳柯扎科,2005)。积累资源减少脆弱性,开展当地环境保护措施,小型和中型基础设施项目等从而减少致灾因素(瑞吉本·肖恩 肯基·澳柯扎科,2005)。对于经济不发达、自然环境恶劣、灾害频繁地区的人口来说,致灾因素是主要的风险。致灾因素往往对他们的生活和财产购成威胁和破坏,进一步加重了贫困。经济上的贫困使得在社区减灾体系建设方面几乎没有投入,这就加重了灾害与贫困的恶性循环。大部分社区的综合减灾能力建设只是被动地依赖于国家投入。小额金融贷款对减少自然灾害的影响具有很大的潜力,但同时还需要我们继续对其进行发展。小额金融信贷能与其他灾后重建机制相互补充,使灾民恢复正常生活,而且还能帮助社区减少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萨尔瓦诺·布里塞尼奥,2005)。科学、长效的事故灾害预防工作机制尚未建立,所以建立依托社区的社会安全保障系统十分必要。世界上一些灾害社会学家发现,家庭、邻里、社区中经过长期建立的人际关系,在灾害到来时会发生诸多令人难以想象的作用,可大大减轻幸存者的心理创伤,对恢复家园有着巨大的积极作用(金磊,2003)。社区减灾的含义至少包括四个方面:一是社区综合减灾能力建设是我国社区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为社区发展提供保障并强化社区的功能;二是社区减灾能力建设是国家防灾减灾体系中一个重点,是最基层、最小的社会单元;三是社区减灾包含了社区可能出现的各种灾害风险,囊括了自然灾害、人为灾害以及突发的各种社会公共安全事件应对过程和全部内容;四是社区减灾是以减轻各种灾害对社区人居环境的影响为目标,最终要升华为一种“安全社区文化”(王志莲,周晓红,2007)。2009年3月-12月,民政部与UNDP开展了灾后重建及减灾合作项目。项目形成了两个主体报告——《农村社区减灾能力建设研究报告》和《推进农村社区减灾工作的研究报告》。俸锡金(2009)根据 《农村社区减灾能力建设研究 》项目成果撰文《农村社区减灾能力建设的困境与对策》,详述了农村社区减灾能力建设面临的7个方面的主要困境以及政策建议和应对措施。沙勇忠、刘海娟(2010)在《美国减灾型社区建设及对我国应急管理的启示》论文中,从全球日益关注的社区减灾建设出发,解读了减灾型社区的基本概念,介绍了美国政府构建“减灾型社区”的背景及经验。从伙伴关系发展、风险和灾害评估、减灾项目、公共教育和信息四方面,阐述了减灾示范性社区及其建设效果,提出构建我国减灾型社区应重视社区层面的减灾建设、社区减灾规划建设、社区减灾资源配置、社区减灾队伍建设和社区减灾文化建设。杨军(2003)在《在社区防灾减灾对策的复杂性科学问题》论文中提出并分析了社区防灾减灾对策研究中的4个问题,即如何界定社区防灾减灾应急管理的角色和方向;何为防灾减灾安全社区;如何预警突发性灾难事件;社区防灾减灾系统是如何自组织的。引入复杂性科学理论对社区的防灾减灾对策进行了研究,讨论了复杂性科学应用于社区防灾减灾对策的理论框架。金磊(2007)在《中国安全社区建设模式与综合减灾规划研究》中介绍国内外关注的安全社区建设的理论与发展现状,研究了对中国正兴起的安全社区建设与规划有借鉴的理念与方法。

二、小结

如何促使社区在突如其来的灾害中减少生命财产的损失,降低风险,除了坚固的基础设施建设,救灾物资储备、提高灾害预警能力外,还应该从社区居民的防灾意识的提高,社区组织与实施方案等方面着手,使社区向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迈进。社区综合减灾能力直接影响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的生活水平。加强社区综合减灾能力建设,要在体制机制和法制上高度重视社区的减灾工作,提高防灾减灾能力的科技支撑,加强灾害评估工作,加强综合防灾体系的建设,加强社区培训,才能全面提高社区综合防御灾害的能力。[2]开展社区减灾很重要的一个途径就是通过培训向社区居民介绍防灾、避灾和减灾知识,提供社区居民开展自救的方法和实践。民间组织在社区减灾防灾培训中是一个重要的角色,要重视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3]

【参考文献】

[1] 杨云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283.

篇8

20*年,我部围绕抗震防灾法制建设、工程抗震技术标准、工程抗震质量监督、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编制与实施、村镇建设抗震防灾、建设系统破坏性地震应急和地震灾区灾后重建等方面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指导建设系统的抗震防灾工作

20*年初,我部印发了《建设部20*年抗震防灾工作总结及进一步加强抗震防灾工作的意见》,总结、部署建设系统的抗震防灾工作。7月,组织召开了“全国抗震办主任座谈会”,云南、安徽、新疆、北京、江苏等地交流了抗震管理工作经验,会议讨论了新时期建设系统开展抗震防灾工作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确立了进一步加强抗震防灾工作的工作重点,提出从房屋建筑设防为主转向房屋建筑与市政设施并重;超限高层抗震审查与大型公共建筑抗震设防审查并重;城市房屋建筑抗震与村镇房屋建筑抗震并重;新建筑抗震设防与使用过程中维持设计抗震能力并重;从应急预案编制和颁布转向日常演练和应急措施落实等新思路。

(二)加强抗震防灾法制建设

20*年,我部依据《防震减灾法》、《建筑法》、《城市规划法》以及《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制定《房屋建筑抗震设防管理规定》,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抗震质量监管责任、抗震设防强制性要求以及在工程建设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环节必须执行国家强制性标准等提出了更明确、更严格的要求。

(三)完善工程抗震等防灾技术标准体系

20*年,我部在继续贯彻《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标准》和《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快工程抗震技术标准的制定步伐。《建筑抗震鉴定与加固标准》、《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技术标准》、《村庄与集镇综合防灾规划标准》的编制工作和《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的修订工作进展顺利。

(四)强化工程抗震设防监督

20*年,我部在组织全国工程质量大检查时,把新建工程抗震设防质量作为其中的重要内容,组成15个工作组,抽查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00个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项目,通过质量检查促进各地提高新建工程抗震质量。同时,我部继续加强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查管理工作,全国和各地专家委员会依照行政许可法的相关要求,严格审查。

(五)提高城乡抗震防灾能力

我部编制了《城市建设综合防灾“十一五”规划》,作为《建设事业“十一五”规划》的专项规划。在城市抗震工作中,着重推动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编制和实施,各地积极开展城市抗震防灾规划试点,完成了福建省泉州市等城市的城市抗震防灾规划;在村镇抗震工作中,注重基础性工作,组织有关课题研究,完成了4册村镇建筑抗震图集初稿,并结合《村镇建筑抗震技术规程》的编制,完成了西南农村木构架、土坯维护墙房屋1∶1足尺的振动台试验等。

(六)加强建设系统地震应急能力

20*年,我部按照国务院应急预案工作会议要求,印发了部门预案《建设系统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各地建设系统也制定了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

(七)推动工程抗震科学研究和国际合作

积极推动城市燃气突发灾害与地震紧急自动处置系统和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地震紧急自动处置系统试点工作。牵头组织召开了中美地震工程协调会,探讨进一步拓宽中美地震工程的合作领域。

二、20*年抗震防灾工作要点

20*年,我部将继续贯彻落实《防震减灾法》、《国务院关于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通知》(国发[20*]25号),切实增强城市抗震防灾能力,进一步提高村镇抗震防灾工作水平,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健全与完善抗震防灾法制建设

通过宣传、贯彻《房屋建筑抗震设防管理规定》等部门规章,进一步明确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责任,指导各地在工程建设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环节严格执行抗震设防强制性标准,做到依法开展抗震防灾工作。抓紧起草《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抗震设防管理规定》,组织开展《建设工程抗御地震灾害管理条例》调研工作。

(二)强化抗震防灾领域的基础性研究

强化城市抗震防灾体系理论研究和工程抗震等防灾领域的基础研究,大力开发和推广工程抗震等防灾领域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继续完善工程建设抗震技术标准体系,

提高我国工程抗震和城市抗震防灾的科技水平。包括组织大跨空间结构抗震设防审查技术要点、喀什老城区抗震对策和市政基础设施抗震设防政策等研究课题,争取尽快颁布《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编制标准》、《村镇综合防灾规划标准》、《村镇建筑抗震技术规程》等抗震防灾技术标准。

(三)加强村镇抗震防灾工作

进一步研究提高村镇建筑抗震防灾能力的工作思路和对策,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制定关于村镇建筑抗震防灾的措施,推广各地开展村镇建筑抗震防灾工作的先进经验,组织《村镇建筑抗震技术规程》和相应图集的培训,开展“村镇农居地震安全工程

”试点工作,在农村地区推广应用抗震技术,对新建农房设计与建造进行指导,使其具备一定的抗震能力,减少地震灾害导致的村镇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四)部署地震重点监视区开展抗震普查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通知》关于“2010年前,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各级人民政府要组织完成县级以上城市的建筑物抗震性能普查工作,搞好抗震加固或改造”的要求,指导开展地震重点监视区的现有房屋抗震能力普查工作,通过现有房屋抗震能力普查,摸清现有建(构)筑物抗震能力底数,为旧城改造、抗震加固、抗震鉴定提供依据,为编制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提供基础信息,为地震应急、震后恢复重建和城市安全防范研究提供条件。

(五)推进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编制工作

组织专家对部分地区抗震防灾管理现状进行调研,进一步加强对各地抗震防灾规划编制与实施的指导。颁布《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技术标准》,推进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编制的规范化、标准化,指导有关协、学会组织开展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技术标准的培训工作,提高各地编制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水平。

(六)指导城市建筑物加固改造

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通知》要求,指导各地加大投入,明确责任,确定时限,加快抗震加固工作的进度。特别是要重视对城市现有建筑和基础设施的维护、管理,及抗震防灾能力的鉴定和评估,完善鉴定标准和评估方法。

篇9

为彰显“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动员和凝聚更多的社会力量关心支持参与红十字事业,按照盟会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在全县红十字系统开展了以“红十字处处为人人”为主题的系列纪念活动。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认真落实。

根据盟红会的通知要求,及时下发《xx县红十字会2017年红十字博爱周活动方案》,4月28日召开了全县开展“红十字博爱周”活动工作会议,明确了各乡镇、各学校的活动任务。

二、纪念活动形式多样,效果明显。

(一)举办“红十字博爱周”活动启动仪式。“红十字 讲人道 扶困苦 倡互助......”这是第四小学的红十字青少年在朗诵“红十字三字经”,在响彻礼堂的朗诵声中,以“红十字处处为人人”为主题的“五·八”世界红十字日博爱周启动仪式正式拉开帷幕。政府副县长锡林、关工委副主任罗秀芳出席启动仪式,教育科技局、团委、红十字会、第四中学、黑山嘴小学领导以及第四小学全体师生1000余人参加了启动仪式。

启动仪式上,常务副会长马志刚宣布2017年xx县纪念“五·八”世界红十字日博爱周活动启动仪式开幕,并亲手启动全县“博爱一日捐 爱心双助”活动。

对 5·12防灾减灾知识竞赛获奖者;红十字精神钢笔字展示优胜者;优秀红十字手抄报;优秀宿舍长;优秀楼长;“一帮一”好哥哥、好姐姐;优秀值周生进行了表彰。红十字青少年和志愿者都用精彩的文艺表演来表达他们对红十字会和社会各界的帮助最诚挚的谢意和祝福!

(二)各学校红十字会开展系列纪念活动。

第四小学红十字分别开展了防灾减灾知识竞赛活动、红十字精神钢笔字、红十字手抄报比赛、“一帮一”好哥哥、好姐姐,红十字主题班会等项活动。

第四中学红十字会以“关爱困境学生 共建和谐校园”为主题,升国旗唱国歌、国旗下的讲话、校园之声广播、校园网、主题班会等形式,大力宣传红十字文化。5月11日下午举行县红十字会捐赠物资仪式、急救知识培训和防火防震应急疏散逃生演练活动。县关工委、县妇联、县红十字、县教科局、县团委出席捐赠仪式,第四中学全校师生400余人参加仪式。常务副会长马志刚代表县红十字会向第四中学博爱超市捐赠价值x元的物资;赠送了300本急救知识读本;并为83名同学贫困励志学生颁发了奖品。

仪式后,由经过国家红总会复训的李霄鹏老师对四中师生进行了紧急救护知识技能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急救知识心肺复苏、包扎止血等,并亲自指导部分学生进行互动演示。

培训后,现场全体师生在演播厅进行了防火防震应急疏散逃生演练。遇险警报响起,教师指挥学生迅速按照预定的撤离路线,弯腰小步,有序的跑出教室。到达指定的安全地带,各班迅速集合,清点人数,向演练负责老师汇报。

5月11日xx职教中心举办了防灾减灾知识竞赛。此次知识竞赛共有高一高二年级的16支代表队参赛,经过两轮初赛,分别取前四名进入决赛,竞赛共分为个人必答题、团队必答题,抢答题和风险题四个环节,内容涉及红十字运动知识和防灾减灾知识。 比赛中,现场气氛十分活跃。选手们凭着扎实的基础知识,准确流利的回答,赢得了观众一阵阵热烈的掌声。特别是在抢答题环节中,精彩纷呈、扣人心弦。现场还增设了观众互动环节,互动中同学对竞赛知识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争相答题。

通过此次活动的开展,使防灾减灾知识在广大学生中得到了进一步的普及,“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同时增强了师生自身的救护能力,从而更加有力地推进了红十字事业的发展。

5月13日”xx县红十字会黑山嘴小学博爱家园”揭牌,县红十字会向黑山嘴小学博爱家园捐赠了价值x元物资。博爱周期间,黑山嘴学校开展防灾减灾、应急救护、逃生避险、红十字手抄报等活动,为博爱家园的落户起到了宣传效果。黑山嘴小学的小朋友为此次活动精心准备了《天使》《最好的未来》等精彩而有趣的节目,祝贺博爱家园的落成。

篇10

情和受灾群众救助需求要实,实施灾民救助工作要实。加强救灾应急体系建设,加快基层救灾装备和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救灾应急水平;做好冬春荒救助工作,确保灾民和困难群众安全度荒;做好突发自然灾害的防范和救助,做好新灾救灾的物资储备和资金保障,做好灾民的紧急转移安置和生活救助工作,切实保障灾民的基本生活;做好综合减灾工作,深入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全面提升防灾减灾能力;加大创建工作力度,努力争创“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

今年的救灾工作要在创新上求发展求突破,主要是三个方面创新:救灾款物管理制度上创新,灾害信息员奖惩制度上创新,救灾宣传手段上创新,通过建立新的救灾款物监督管理制度,形成救灾款物监督管理长效机制;通过建立灾害信息员管理和奖惩制度,规范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通过强化救灾工作宣传手段,提高救灾工作的社会影响力,推进救灾工作上新的水平。

一、切实做好冬春灾民生活救助工作。认真组织力量,深入扎实地做好冬春荒救助调查摸底工作,及时准确掌握灾民群众特别是“两户”、“两属”的生活困难情况,实行分类排队,建立灾民救助台帐,制定切实可行的《冬春灾区困难群众生活救助工作方案》,完善《灾民救助卡》发放管理制度,按计划、分阶段、有重点地做好受灾困难群众的生活救助,强化救灾物资监管,接受群众监督。切实把冬春灾民生活救助的政策措施落到实处,确保灾民和困难群众有饭吃、不挨饿,有衣被、不受冻,有房住、避风雨。同时,加强请示汇报和协调沟通,积极争取民政部、自治区给予更多的资金支持;督促各县(区)落实地方政府的责任,加大救助资金投入,确保全市灾民和困难群众安全度荒。

二、积极做好新灾救灾及应急救助工作。一是完善《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体系。根据实际情况,修改完善市本级《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督促指导县(区)、乡镇(街道)根据当地实际修改完善《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加快推进村(社区)《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修订工作,各县区民政局要制定计划措施,做出部署安排,加强组织指导,发挥乡镇民政助理作用,抓好检查落实,年内全市所有村(社区)都有符合自身实际的《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二是落实救灾物资储备。一方面,从思想上要高度重视,根据各地不同灾情多发特点,摸清救灾物资储备的数量和品种,科学做出储备规划,做好救灾物资储备的具体安排,落实筹措救灾物资储备所需资金。另一方面,落实救灾物资储备,救灾物资按相关规定程序进行采购,根据救灾实际需求,主动协商有关部门利用实物存储、协议储备等多种方式,形成规模适当、供应充足的救灾物资储备能力。同时,救灾物资发放按程序进行公示,救灾款物按规定发放给灾民手中。今年4月底前,组织检查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县乡级民政部门救灾物资储备库,冬春荒灾民生活救助情况,救灾资金预算和到位情况,并将检查情况进行通报。三是加强灾情信息管理。完善市、县(区)二级救灾通讯网络,快速、准确做好灾情统计和报送工作;加强与农、林、水等有关涉灾部门会商,确保上报的灾情数据统一;今年汛期到来前,市、县(区)要按照《灾害信息员国家职业标准》的要求,组织对灾害信息员进行业务培训,每个乡镇(街道)、村(居)委会至少有一名熟悉业务的灾害信息员,确保灾情信息上报及时准确。四是全力做好灾害应急救助工作。及时制定灾害应急救助工作方案,一旦灾害发生,要作为当前民政工作的重中之重,迅速进入应急状态,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及时准确掌握灾情,深入灾区查灾核灾,组织转移安置受灾群众,扎实开展受灾群众生活救助工作,妥善安排好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五是积极开展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灾情平稳后,在做好救灾工作的同时,把工作重点迅速转移到组织实施灾区民房恢复重建上来,制定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方案,落实筹措重建资金,落实具体工作责任和分工,按时按量保质完成重建任务,确保倒房群众能够尽快住进新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