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土壤化生态恢复技术范文

时间:2024-01-05 17:41: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沙漠土壤化生态恢复技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沙漠土壤化生态恢复技术

篇1

关键词 脆弱生态区;生态敏感性;生态环境问题;区划;淮河流域

[JP3]中图分类号 Q149;X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0)10-0169-06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0.10.029

我国自然条件复杂多样,人类活动历史悠久,生态系统受到深刻的影响,可以说生态环境先天脆弱。脆弱生态区是指稳定性差、对自然或人为干扰比较敏感,在遇到不利干扰时易向生态退化方向发展的生态环境区域[1]。随着人类干扰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压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的敏感性日益凸显,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越来越显著[2-3]。研究脆弱生态区的生态系统特征、空间格局及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加强脆弱生态区环境保护、整治恢复退化生态系统的关键,也是实现区域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脆弱生态区区划为认识脆弱区的生态系统特征、形成机制和脆弱单元划分提供了科学方法。

生态区划概念自提出以来,就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成为国际宏观生态学领域的研究热点,相继编制了世界各大洲的生态区划图[4-6]。我国学者在自然区划工作的基础上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了生态区划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提出了不同区域、不同尺度的生态区划方案[7-14]。然而有关脆弱生态区的区划研究还非常薄弱,鲜有研究报道,亟需加强这方面的理论和应用研究[15-16]。本文以淮河流域为例,在分析生态系统敏感性空间分异的基础上,提出了淮河流域脆弱生态区区划方案,以期为流域内脆弱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1 研究区概况

淮河流域地处111°55′-121°25′E、30°55′-36°36′N,介于黄河和长江两大流域之间。地形总体上西高东低,西部、西南及东北部为山地、丘陵,其余为平原,平原面积约占2/3。气候属暖温带向亚热带过渡类型,淮河以北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以南为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年均气温

11-16 ℃,平均日照2 000-2 650 h,平均降水量888 mm,无霜期200-240 d。

淮河流域跨湖北、河南、安徽、江苏和山东5省40个市、181个县(市),面积27×104 km2,人口1.72×108,耕地

1 272×104 hm2。流域矿产资源丰富,农业生产条件较好,但是工业发展还相对落后,加之人口分布密集,尚属经济欠发达地区。近年来,随着资源的高强度开发利用,生态系统承受了巨大的压力,水环境污染、水旱灾害、矿区塌陷、耕地质量退化等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生态系统越来越敏感,脆弱生态区面积逐渐扩大。

2 研究方法

2.1 生态敏感性评价

生态敏感性是指生态系统对自然干扰和人类活动的敏感程度,反映区域生态系统遇到干扰时发生生态环境问题的可能性和程度[17-18]。本研究根据淮河流域主要生态环境问题,选择土壤侵蚀、盐渍化、沙漠化和酸雨等进行生态敏感性评价。评价方法和分级标准依据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2年的《生态功能区划暂行规程》。数据资料包括流域的植被、土壤、气象、高程图、TM影像、土地利用等。

2.1.1 土壤侵蚀敏感性

根据通用水土流失方程(USLE),土壤侵蚀敏感性选择降水侵蚀力R值[19]、土壤质地、地形起伏度和植被覆盖等因子进行评价,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ESj为j空间单元土壤侵蚀敏感性,Ei为i因素敏感性等级。

陈杰等:淮河流域脆弱生态区生态系统特征及区划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年 第10期2.1.2 盐渍化敏感性

盐渍化敏感性评价,首先根据地下水位划分敏感与不敏感区,再利用蒸发量/降雨量、地下水矿化度与地形指标进行敏感性评价,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YSj为j空间单元盐渍化敏感性,Yi为i因素敏感性等级。

2.1.3 沙漠化敏感性

沙漠化敏感性利用湿润指数、土壤质地、冬春季大风天数及冬春季植被覆盖等进行评价,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DSj为j空间单元沙漠化敏感性,Di为i因素敏感性等级。

2.1.4 酸雨敏感性

生态系统酸雨敏感性是指酸雨的间接影响使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改变的相对难易程度,与区域的气候、土壤、母质、植被及土地利用等因素相关。研究根据周修萍提出的指标体系进行酸雨敏感性评价[20],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ASj为j空间单元酸雨敏感性,Ai为i因素贡献率,Ii为i因素权重。

2.1.5 综合生态敏感性评价方法

综合考虑生态系统对土壤侵蚀、盐渍化、沙漠化和酸雨的敏感性,采用最大值法,通过ArcView的空间分析功能,计算不同空间单元的综合生态敏感性。公式如下:

2.2 区划原则与方法

脆弱生态区区划是在一定的原则和方法的基础上,根据脆弱生态环境形成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来划分区域单元,为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和整治服务。因此,区划应遵循以下原则:区域分异和等级性原则,是脆弱生态区区划的理论基础和逐级划分的理论依据;综合分析和主导因素原则,脆弱生态区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区划必须抓住主要因素和主导类型;相似性和差异性原则,通过识别区域内的相似性和区域间的差异性,来划分不同的脆弱生态单元;服务脆弱生态环境整治恢复原则,是脆弱生态区区划的一个重要原则。

区划方法主要是利用GIS技术自上而下进行分区[14]。首先根据生态敏感性评价结果和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划分出几个大区,然后再根据地形地貌、脆弱主导类型、生态系统特征、生态敏感性程度、人类活动因素等细化脆弱生态环境单元。在划分区域单元和命名过程中还考虑了流域的水环境污染、洪涝灾害和质地灾害等因素[21-22]。

3 淮河流域生态系统敏感性特征

3.1 水土流失敏感性空间分布特征

水土流失敏感区占流域总面积的99.46%,以轻度敏感为主,中度及以上敏感区主要分布在西部、西南和东北部的山地丘陵区(见图

1-a)。极敏感区仅占0.04%,分布在大别山区,尤其是安徽六安市;高度敏感区1.47%,集中分布在沂蒙山区,涉及临沂、日照、济宁、枣庄和淄博等市;中度敏感区5.90%,散布于伏牛山、桐柏山、大别山、江淮丘陵、苏北低山丘陵以及沂蒙部分山区;轻度敏感区占

92.05%,广泛分布于平原区。

3.2 盐渍化敏感性空间分布特征

盐渍化敏感区集中分布在平原地区,以中度敏感和极敏感为主,轻度及以上敏感区占流域总面积的62.54%(见图1-b)。其中,极敏感区占6.73%,绝大部分分布在盐城、连云港和南通的沿海平原,日照及山东、河南、安徽三省接壤的区域有少量分布;高度敏感区0.50%,分布于洪泽湖至高邮湖地区;中度敏感区47.22%,主要分布在黄淮平原和沂沭平原;轻度敏感区占8.09%,分布于中度敏感区的周边地区;不敏感区为丘陵山地,占37.46%。

3.3 沙漠化敏感性空间分布特征

沙漠化敏感性分布类似于盐渍化,集中在平原地区,以中度敏感为主,敏感区占流域总面积的67.80%(见图

1-c)。其中,极敏感区占1.35%,主要分布在黄河沿岸的郑州和开封;高度敏感区占1.42%,集中分布在济宁西北部;中度敏感区占65.03%,广泛分布在皖北、豫东、鲁西南和平原;不敏感区占32.20%,主要是山地丘陵。

3.4 酸雨敏感性空间分布特征

淮河流域对酸沉降比较敏感,敏感区占总面积的

85.93%,中度及以上敏感区主要分布在森林植被区域(见图1-d)。其中,极敏感区占7.15%,分布在桐柏山、大别山及江淮丘陵;高度敏感区占8.46%,分布于极敏感区周边、沿海和鲁豫边界两侧;中度敏感区占8.95%,分布于伏牛山、沂蒙山区、大别山等地;轻度敏感区占61.37%,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不敏感区占14.07%,零散分布于轻度敏感区之间。

3.5 综合生态敏感性空间分布特征

淮河流域综合生态敏感性以中度及以上敏感为主,几乎没有不敏感区(见图1-e)。其中,极敏感区占流域总面积的15.0%,主要分布在桐柏山、大别山、沿海、鲁豫黄河(废黄河)沿岸地区;高度敏感区占9.0%,分布于驻马店、信阳、沂蒙山区和江淮丘陵;中度敏感区面积最大,占66.59%,分布在流域中北部的大部分地区;轻度敏感区占9.41%,分布在洪泽湖周边及沂蒙山区、伏牛山的山间盆地。

4 淮河流域脆弱生态区区划

4.1 分区等级及命名方法

本研究采用3级分区体系,根据流域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和生态敏感性评价结果,划分脆弱生态区;然后根据中小地貌特征和区域脆弱主导类型划分脆弱生态亚区;在此基础上,再根据小地貌特征、退化生态系统类型、生态敏感性程度与人类活动因素划分脆弱生态地区。

各级脆弱生态区命名规则如下:脆弱生态区,大地貌类型+脆弱生态主导类型组合,反映脆弱生态环境大尺度区域分异规律;脆弱生态亚区,中小地貌类型+脆弱生态主导类型,具有相似的脆弱生态成因和脆弱生态主导类型;脆弱生态地区,小地貌类型+生态脆弱程度+人类活动因素,脆弱成因、脆弱特性、恢复和整治技术基本相同。

4.2 脆弱生态区区划方案

一级区按照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划分为3大区域,即伏牛山―淮阳山水土流失酸雨脆弱生态区、黄淮平原盐渍化沙漠化脆弱生态区和山东丘陵水土流失脆弱生态区,在此基础上,再逐级划分出13个二级区(脆弱生态亚区)和43个三级区(脆弱生态地区)(见图2)。

Ⅰ伏牛山―淮阳山水土流失酸雨脆弱生态区

Ⅰ-1伏牛山水土流失脆弱生态亚区

Ⅰ-1-1郑荥农业生态地区

Ⅰ-1-2嵩山水土流失中度脆弱生态地区

Ⅰ-1-3汝嵩鲁水土流失轻中度脆弱生态地区

Ⅰ-1-4平许农业生态地区

Ⅰ-2桐柏山水土流失酸雨脆弱生态亚区

Ⅰ-2-1南阳盆地农业生态地区

Ⅰ-2-2桐柏山水土流失酸雨中高度脆弱生态地区

Ⅰ-3大别山水土流失酸雨脆弱生态亚区

Ⅰ-3-1大别山北麓丘陵岗地农业生态地区

Ⅰ-3-2大别山水土流失酸雨中高度脆弱生态地区

Ⅰ-4江淮丘陵水土流失脆弱生态亚区

Ⅰ-4-1霍寿六丘陵岗地酸雨中高度脆弱生态地区

Ⅰ-4-2江淮分水岭水土流失轻度脆弱生态地区

Ⅰ-4-3凤定明丘陵岗地水土流失轻度脆弱生态地区

Ⅰ-4-4张八岭水土流失酸雨中高度脆弱生态地区

Ⅱ黄淮平原盐渍化沙漠化脆弱生态区

Ⅱ-1鲁西南平原盐渍化沙漠化脆弱生态亚区

Ⅱ-1-1[JP2]鲁西沿黄沙漠化盐渍化中度脆弱生态地区

Ⅱ-1-2西南盐渍化沙漠化中度脆弱生态地区

Ⅱ-1-3南四湖湿地脆弱生态地区

Ⅱ-2豫东平原盐渍化沙漠化脆弱生态亚区

Ⅱ-2-1[JP3]黄泛平原沙漠化盐渍化中度脆弱生态地区

Ⅱ-2-2许漯平原沙漠化中度脆弱生态地区

Ⅱ-2-3[JP3]商周平原盐渍化沙漠化中度脆弱生态地区

Ⅱ-2-4豫南平原农业生态地区

Ⅱ-3沂沭泗地区盐渍化脆弱生态亚区

Ⅱ-3-1丰沛砀萧黄泛平原盐渍化沙漠化中度脆弱生态地区

Ⅱ-3-2皇藏峪铜山丘陵岗地水土流失轻中度脆弱生态地区

Ⅱ-3-3宿淮中部黄泛平原盐渍化中度脆弱生态地区

Ⅱ-3-4[KG(*25]骆马湖平原盐渍化轻中度脆弱生态地区

Ⅱ-3-5[JP3]东赣低山丘岗水土流失轻度脆弱生态地区

Ⅱ-3-6沂沭平原盐渍化中度脆弱生态地区

Ⅱ-4淮北平原水环境污染脆弱生态亚区

Ⅱ-4-1颍洪河间平原水环境污染地表沉降脆弱生态地区

Ⅱ-4-2涡淝河间平原水环境污染脆弱生态地区

Ⅱ-4-3[KG(*25]淮北平原东部盐渍化中度脆弱生态地区

Ⅱ-5淮河中下游湿地与农业生态亚区

Ⅱ-5-1淮河中游行蓄洪区脆弱生态地区

Ⅱ-5-2淮蚌煤炭开采塌陷盐渍化脆弱生态地区

Ⅱ-5-3洪泽湖湿地脆弱生态地区

Ⅱ-5-4天长平原盐渍化中度脆弱生态地区

Ⅱ-5-5高邮湖湿地脆弱生态地区

Ⅱ-6里运河以东农业生态亚区

Ⅱ-6-1苏北灌溉总渠农业生态地区

Ⅱ-6-2里下河平原涝渍脆弱农业生态地区

Ⅱ-7海岸带盐渍化脆弱生态亚区

Ⅱ-7-1滨海平原盐渍化极度脆弱生态地区

Ⅱ-7-2云台山盐渍化水土流失轻度脆弱生态地区

Ⅱ-7-3沿海沼泽湿地极度脆弱生态地区

Ⅲ山东丘陵水土流失脆弱生态区

Ⅲ-1鲁中山地水土流失脆弱生态亚区

Ⅲ-1-1宁兖邹滕沙漠化中高度脆弱生态地区

Ⅲ-1-2[KG(*25]蒙山西部水土流失中高度脆弱生态地区

Ⅲ-1-3沂蒙山地丘陵水土流失中高度脆弱生态地区

Ⅲ-1-4临苍郯莒农业生态地区

Ⅲ-2山东半岛水土流失脆弱生态亚区

Ⅲ-2-1沭东丘陵水土流失轻度脆弱生态地区

4.3 主要脆弱区生态环境

沿海盐渍化脆弱区:受海洋潮汐和成土过程的影响,沿海滩涂及毗邻平原土壤盐渍化严重。沿海湿地生物多样性丰富,由于围垦和湿地开发,致使沿海滩涂、湿地面积日益减少,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

沂蒙山区水土流失脆弱区:天然植被破坏殆尽,是淮河流域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农业植被面积最大,分布于平地和低丘;灌丛分布在低山丘陵,水土流失问题突出;阔叶林、针叶林面积不大,分布在人类活动影响较小的海拔较高的区域。

淮北平原水环境污染脆弱区:光热水等条件良好,适于农业的综合发展,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区。目前水环境污染严重、水旱灾害频繁,地下水超采突出,形成了以城市为中心的地下水降落漏斗,并导致地面沉降的发生。

桐柏山―大别山水土流失酸雨脆弱区:自然植被保存较好,降水量丰富,水土流失相对严重,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也有发生。由于质地构造、植被组成及降水量大等因素,生态系统对酸雨敏感性高,是淮河流域酸雨最敏感的地区。

5 结 语

淮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区和煤炭基地,在农业生产和能源开发方面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多年以来对资源高强度的开发利用,也产生了多种生态环境问题,造成脆弱生态区不断扩展,生态系统趋于退化,严重影响了区域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也是我国许多地方普遍面临的困境。如何遏制脆弱生态环境的继续恶化,恢复重建退化生态系统,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必须重视的紧迫问题。

脆弱生态区是在自然和人为干扰下形成的,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敏感性强、稳定性差是其显著特点[1]。生态敏感性评价为分析脆弱生态区生态系统特征提供了方法。淮河流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除了土壤侵蚀、盐渍化和沙漠化等以外,还有水污染、旱涝灾害、地质灾害等[21-22],由于缺少详细的资料,文中仅对土壤侵蚀等生态敏感性进行了评价,其他因素只是在脆弱区划分和脆弱单元命名时予以考虑,这在以后的研究中还需要加强。

脆弱生态区区划的目的是通过分析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结合生态系统敏感性评价,划分出不同的脆弱生态区单元,为合理利用资源、制定区域发展规划、有针对性地开展脆弱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基础。本研究初步将淮河流域划分为3个脆弱生态区、13个脆弱生态亚区和43个脆弱生态地区,基本上反映了流域脆弱生态区的生态系统特征和空间分布格局,有助于确定脆弱区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整治的重点和措施,同时也为其他区域开展脆弱生态区区划研究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赵跃龙.中国脆弱生态环境类型分布及其综合整治[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Zhao Yuelong. Distribution of Chinese Vulnerable Environment Types and Its Comprehensive Treatment[M]. Beijing: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Press, 1999.]

[2]刘燕华,李秀彬.脆弱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Liu Yanhua, Li Xiubin. Vulnerable Eco-environ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M]. Beijing: Commercial Press, 2007.]

[3]冷疏影,刘燕华.中国脆弱生态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框架设计[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9,9(2):40-45.[Leng Shuying, Liu Yanhua. A Conceptual Framework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dicators of Fragile Environment of China[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1999, 9(2): 40-45.]

[4]Bailey R G. Ecological Regionalization in Canada and the United States[J]. Geoforum, 1985, 6(3): 265-275.

[5]Bailey R G. Ecoregions: the Ecosystem Geography of the Oceans and Continents[M]. New York: Springer-Verlag, Inc, 1998.

[6]Loveland T R, Merchant J M. Ecoregions and Ecoregionalization: Geographical and Ecological Perspectives [J].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04, 34(Suppl.1): 1-13.

[7]侯学煜.中国自然生态区划与大农业发展战略[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8.[Hou Xueyu.China Natural Ecological Reginalization and GeneralizedAgriculture Strategy[M].Beijing:Science Press,1988.]

[8]傅伯杰,陈利顶,刘国华.中国生态区划的目的、任务及特点[J].生态学报, 1999,19(5):591-595.[Fu Bojie,Chen Liding,Liu Guohua. The Objectives, Task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hina Ecological Regionalization[J].Acta Ecologica Sinica,1999,19(5):591-595.]

[9]傅伯杰,刘国华,孟庆华.中国西部生态区划及其区域发展对策[J].干旱区地理,2000,23(4):289-297.[Fu Bojie,Liu Guohua, Meng Qinghua. Eco-regionalizationofWestChinaanditsRegionalDevelopmentCountermeasures[J].Arid Land Geography,2000,23(4):289-297.]

[10]“河北省生态与灾害研究”课题组.河北省生态区划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19(5):

82-85.[Research Team of“Hebei Ecology andDisaster”.Research on Ecological Regionalization in Hebei Province[J]. Geography and Geo-Information Science,2003,19(5):82-85.]

[11]郑度,葛全胜,张雪芹等.中国区划工作的回顾与展望[J].地理研究,2005,24 (3):330-344.[Zheng Du,Ge Quansheng,Zhang Xueqin,etal. Regionalization in China:Retrospect and Prospect[J].GeographicalResearch,2005,24(3):330-344.]

[12]常兆丰,李发江.民勤荒漠生态区划研究[J].干旱区地理,2007,30(5):253-258.[Chang Zhaofeng, Li Fajiang. Ecological Regionalization of Minqin Desert in Gansu[J]. Arid Land Geography, 2007, 30(5): 253-258.]

[13]倪健,郭柯,刘海江等.中国西北干旱区生态区划[J].植物生态学报,2005,29(2):175-184.[Ni Jian, Guo Ke, Liu Haijiang, et al. Ecological Regionalization of Arid Lands Northwestern China[J]. Acta Phytoecologica Sinica, 2005, 29(2): 175-184.]

[14]傅伯杰,刘国华,陈利顶等.中国生态区划方案[J].生态学报,2001,21(1):1-6.[Fu Bojie, Liu Guohua, Chen Liding, et al. Scheme of Ecological Regionalization in China[J]. Acta Ecologica Sinica, 2001, 21(1): 1-6.]

[15]申元村.中国脆弱环境区划的初步研究[A].见:赵桂久,刘燕华,赵名茶.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与恢复技术研究[C].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69-76.[Shen Yuancun. A Study on the Regionalization of Vulnerability Environment in China[A]. In: Zhao Guijiu, Liu Yanhua, Zhao Mingcha. Study on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and Restoration Technology of Eco-environment[C]. Beijing: Beij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 1995: 69-76.]

[16]孔庆云,寇文正,陈谋询.乌兰察布盟生态脆弱区区划的探讨[J].林业资源管理,2005,(1):35-38.[Kong Qingyun, Kou Wenzheng, Chen Mouxun. Discussion on Division of Ecologically Vulnerable Regions in Wulanchabu League[J]. Forest Resources Management, 2005, (1): 35-38.]

[17]欧阳志云,王效科,苗鸿.中国生态环境敏感性及其区域差异规律研究[J].生态学报,2000,20(1):9-12.[Ouyang Zhiyun, Wang Xiaoke, Miao Hong. China’s Eco-environmental Sensitivity and Its Spatial Heterogeneity[J]. Acta Ecologica Sinica, 2000, 20(1): 9-12.]

[18]刘康,欧阳志云,王效科等.甘肃省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及其空间分布[J].生态学报,2003,23(12):2711-2718.[LiuKang,Ouyang Zhiyun,WangXiaoke,et al.Eco-environmental Sensitivity and Its Spatial Distribution in Gansu Province[J].Acta Ecologica Sinica,2003,23(12):2711-2718.]

[19]王万忠,焦菊英.中国土壤侵蚀因子定量评价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1996,16(5):1-20.[Wang Wanzhong Jiao Juying.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on Soil Erosion Factors in China[J]. Bulletin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1996, 16(5): 1-20.]

[20]周修萍.我国东部七省生态系统对酸沉降的相对敏感性[J].农村生态环境,1996,12(1):1-5.[Zhou Xiuping. Study on the Relative Sensitivity of the Ecosystems in East China to Acid Deposition[J]. Rural Eco-Environment, 1996, 12(1): 1-5.]

篇2

驼绒藜种子椭圆形,千粒重2.5~3.0g,具有后熟特性。通常在自然贮藏条件下,种子寿命为8~10个月,被称为短命种子,但在内蒙古西部干旱地区和生产实践表明,驼绒藜种子可维持发芽率达18个月。据栽培观察,温度在4℃左右时,土壤水分适宜,种子很快萌动,在温度25℃时,24h之内发芽率可达75.9%。驼绒藜是一种温带旱生半灌木,适宜于≥10℃年积温1700~3000℃及年降水量在100~200mm的干旱与半干旱的气候条件下生长,土壤为棕钙土、灰钙土、灰棕荒漠土或棕色荒漠土。主要分布于荒漠地带,也可进入荒漠草原地带。在上述地带的山地、山麓、山间谷地以及河岸沙丘等处,形成单纯优势群落,或与其他小半灌木及多年生禾草等共同组成不同类型的驼绒藜群落。

驼绒藜的经济价值

1营养特点与饲用价值驼绒藜是营养丰富、品质优良的饲用植物,尤其是幼嫩枝叶粗蛋白、粗脂肪含量高。随着生育期的增加,植株体逐渐老化,粗蛋白含量逐渐下降,而粗纤维和无氮浸出物含量有所增加,见表1。驼绒藜放牧地在冬春季是抗灾保畜的重要基地。因其植株较高,大雪不易全部覆盖,地上部分茎保存良好,牲畜易从雪下采食到枝条,这具有较大且独特的饲用意义。近几年,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试验示范中心在四子王试验基地种植的驼绒藜和其他旱生牧草如冰草(Agropyroncristatum)、木地肤[Kochiaprostrata(L.)Schrad.]、苜蓿(MedicagosativaLinn)、锦鸡儿(Caraganasinica)组合建植的人工草地是荒漠草原区效果显著的放牧地、割草地和草场改良方法。

2适口性驼绒藜的当年生枝条和叶片为各类牲畜终年采食的饲草,在各种家畜中,骆驼与山羊、绵羊四季均喜食,秋冬最喜食,绵羊与山羊除喜食其嫩枝外,亦喜食其花序及果实,马四季均喜采食,牛的适口性较差。天然驼绒藜草地放牧条件下,最适宜利用的年限为1~6年,内蒙古人工建植的驼绒藜草地可刈割或放牧利用10~15年。牲畜采食驼绒藜的部位主要是当年生的幼枝嫩叶。秋季霜打后,枝条变软,适口性提高;冬季叶脱落,枝条干硬,适口性下降,家畜只采食顶部1/3~1/2的较细部分;降雪后,硬枝条变软,适口性有所提高。

3产草量由驼绒藜组成的天然草地因分布的生态地理区域不同而产量各异,一般在年降水量200mm的地区即能正常生长并形成一定的产量。据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原内蒙古畜牧科学院)多年研究的结果显示,华北驼绒藜现蕾期单株鲜重200~600g,干鲜比1∶16,茎叶比45.4∶54.6,地上植物量7500~11250kg/hm2,籽实375kg/hm2。1株驼绒藜可产新鲜饲料0.5~1.8kg,或风干饲料0.21~0.8kg。由此可见,驼绒藜不仅可以收获相当可观的地上植物量,而且种子产量也较高。

建植技术

驼绒藜在荒漠草原区直播很难成功,但根据多年推广种植的经验,总结出较为成熟的人工栽培技术和模式。目前,生产利用中主要推广小面积育苗大面积移栽技术。小面积育苗采用种子撒播(播量每667m21.5kg)或条播(播量每667m21kg,行距20~30cm),浅覆土,播深1cm。夏季抢雨播种,最佳播种时间为7月中旬—8月上旬。育苗6月龄以上植株即可移栽,起苗后可在土壤化冻前进行假植。春季移栽成活率72.6%,秋季移栽成活率90%以上。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推广利用价值

在北方农牧交错带和牧区进行以人工种草及草场改良为主要内容的草业建设,恢复植被,是这一地区生态建设的主体。西部干旱地区生态建设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缺乏适宜的当家草种,以及牧草旱作种植不易成功等,严重影响了生态建设的进程。如何在干旱地区提高人工种草的成活率,选择适宜的牧草品种是关键所在。选择适宜干旱地区种植的优良牧草品种,一方面应引进优良牧草进行引种栽培试验筛选;另一方面更应当注重立足于本地区,将本地优良的野生牧草资源引种驯化栽培,从而进行生产开发和利用。

篇3

科技关注民生

多年来,兵团广大科技工作者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现实需求,开展民生科技行动。兵团“十一五”社会发展规划中,科技工作者将以医药卫生、水资源、环境保护、循环经济、城镇化建设、公共安全、农业生物技术应用研究与示范、清洁发展机制为主要内容,重点开展了以下工作。

医药卫生方面:以创新药物的研究开发及产业化为重点,开展新药创制,常见病、地方病、多发病研究,建立了全民健身指导指标体系,注重药品、食品、饮水安全检测,有毒有害污染物、生物源性疾病(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的监测技术研究。建立了新疆地方与民族高发性疾病资源库,进一步完善了科研、生产相结合的疾病预防控制技术体系。

水资源方面:开展了水资源评价、承载力、合理利用等技术的研究开发,建立了不同类型的节水科技示范工程。

环境保护方面:以荒漠化和盐渍化控制与治理为重点,开展了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草原退化、土地盐渍化等综合治理;绿洲生态环境安全与生态经济系统重建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农业“五防一治”技术(防冻、防雹、防旱、防虫、防风和治理残膜污染);作物秸秆高效综合利用技术、农业面源污染监测及控制技术的研究,建立了兵团较完善的生态与环境监测网络体系。

循环经济方面:以“减量、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开展了农用残膜及废旧塑料、作物秸秆、工业废水、工业废弃物、包装材料等再利用的技术研究,建设了石河子循环经济技术示范园。

城镇化建设方面: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开展了兵团师、团城镇规划与定位,城镇建设与节能,城镇建设与环境,城镇废弃物处理,城镇水安全与合理利用,城镇综合服务体系等技术研究。

公共安全方面:在公共卫生、事故灾害和自然灾害等方面,开展了应对突发生产事故、自然灾害、外来有害物质及生物入侵等的预警预报和预防技术研究。

农业生物技术应用研究与示范方面:开展了生物育种、生物发酵技术的研究,注重分子水平上的生物育种技术与育种方法研究,动植物转基因与生物安全性评价研究。推进了生物农药、生物兽药、生物肥料、动物疫苗、植物生长调节剂、饲料用酶制剂的研制与中试示范。

清洁发展机制方面:进一步加强了兵团清洁发展机制(CDM)技术服务中心能力建设,开展改善终端能源利用效率、改善供应方能源效率、可再生能源开发、替代燃料开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减排技术和碳汇等项目开发与示范,重点实施能够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或者通过碳封存或碳汇作用从大气中消除温室气体的项目。

科技改善环境

“十一五”以来,兵团科技服务社会发展成效明显,在生态治理、环境保护技术等方面取得重大成果,促进了民生改善。自2007年以来,新疆农垦科学院主持的“干旱半干旱区土壤面源污染治理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石河子大学主持的“准噶尔盆地南缘荒漠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技术研究与示范”、新疆天业(集团)有限公司主持的“年产40万吨电石法聚氯乙烯清洁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工业化示范”等3个项目被列入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得到国家3954万元资金支持。项目的实施提高了科研院所、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改善了生态环境,为兵团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持。

“干旱半干旱区土壤面源污染治理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研制出棉田应用的可降解膜在产量上与普通PE膜相当,降解效果明显,研制的残膜回收机当年残膜回收率80%左右,有效减轻了农田残膜含量,避免土壤板结,增强土壤透气性。采用新型的素养分管理技术,有效减少氮素的环境排放,氮环境排放量减少8.8%至12.9%。项目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为农业的增产增收和可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准噶尔盆地南缘荒漠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已筛选出适宜沙生植被恢复的灌木头状沙拐枣、多枝柽柳、多花柽柳、草本羽毛三芒草四个物种,集成水利、生物、化学和农艺等土壤次生盐渍化防治技术,总结出绿洲与沙漠交错带植被防沙体系构建模式,为广大新疆盐漠带地区植被恢复、保障生态安全、土壤次生盐渍化的控制和治理、弃耕地生态恢复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和示范样板,保障了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带的可持续发展。

“年产40万吨电石法聚氯乙烯清洁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工业化示范”项目,实现生产全过程充分利用资源,达到排放物最小化、资源化、无害化。使传统电石法聚氯乙烯高污染、高消耗、工艺落后的局面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变,构建了电石法生产聚氯乙烯的新概念。在工艺的各个环节,实施资源有效利用,实现节能减排,新疆天业(集团)公司年废水排放量降幅达70%以上、COD排放量降幅达80%、废气排放量下降了70%。“天业”成为了高效环保、节能减排的绿色国企,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环保的双赢。

科技惠及民生

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提升百姓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2001年至2008年,获兵团科学技术进步奖的447个项目中,约36.2%的成果直接惠及民生。这些科学技术成果涉及衣、食、住、行、医疗卫生等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

“民以食为天”,在获奖的项目中,“优质、高产、抗病特种稻新品种新稻10号选育”、“食品中天然色素番茄红色素、辣椒红色素、甜菜红色素、红花色素的检测方法研究”等项目,都与“吃”紧密相关;“天然彩色棉纺织产品的开发”、“绿色环保内衣产品开发”等为百姓衣着提供了更多优质的选择;而“垦区公路盐胀和冻胀病害防治技术应用研究”、“风积沙路基(垫层)在道路中的应用”、“道路交通事故物证鉴定系统研究”等成果为百姓安全出行提供了保障。

此外,“西部干旱地区节水技术开发与示范”、“囊型肝包虫病外膜内外囊完整摘除术临床及基础研究”、“兵团农场户用沼气生态建设示范与推广”、“大规模现代化数字化农业技术应用研究与开发”等多领域的新技术、新成果也在更大范围内改善了居民生活环境、提高了生存质量、改变了生产、生活方式。

生态保护技术改善生存环境。近年来,兵团应用环保新技术、新成果,有效改善了团场生态条件。大力推广沼气技术,充分利用了农业秸秆和牲畜粪便,不仅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推行了清洁生产,而且极大地改善了团场的生态环境。在棉田周围积极推行频振式杀虫灯、杨枝把诱蛾等生物防治技术,不仅减少了防治害虫过程中人力和物力的投入,而且大大减少了药物对人、畜的危害和对环境的污染。大力推广环保节能型厕所,双瓮漏斗厕所结构简单,造价低,可有效降低肠道疾病传播,改善团场环境卫生。同时,可将发酵的粪便变成田间优质的农肥,既节约能源,又减少了对化肥的使用,使团场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通过环保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应用,使农四师62团、农五师90团等9个团场获得“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称号,36个团场获得“兵团环境优美团场小城镇”称号。

篇4

关键词:桉树;高产林;营造技术

中图分类号:S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7-0216-2

1 大化县基本概况

1.1 石漠化状况

大化县地处云贵高原向广西丘陵过渡斜坡上,是广西最典型“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喀斯特石山岩溶贫困县,喀斯特石山区基岩率大,坡度陡峭,植物生存环境差、植被生长发育极为缓慢,生态环境极度脆弱,是县境内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全县国土总面积275331.1hm2,主要以碳酸岩分布面积为主。根据2009年全县石漠化调查监测数据表明,全县石山岩溶地貌面积220264.9hm2,占全县总面积80%,分布于115个行政村,占全县156个行政的74%。其中全县石漠化面积为123443.3hm2,占国土总面积45%,潜在石漠化面积154426.8hm2,占国土总面积56.9%,石山区人口31.2多万人,其中石漠化地区人口约17.8万人,占全县人口44.9万人的39.6%。石山区水土流失情况比较严重,旱灾内涝频频发生,如不尽快治理,将对周围石山生态环境构成一定威胁。

1.2 石漠化的危害性

据测定,岩溶地区的成土速值为每年10.4-26t/km2,一般需600-1500年才能溶蚀30cm厚的岩石,积极1cm厚的成土母质,而平均年土壤侵蚀模数高达170吨/平方公里,是其成土数值的6-17倍,这些地区由于森林植被稀薄,导致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严重恶化,旱灾、洪涝灾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繁,对水利设施、农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构成了极大威胁。据统计,大化县成立14年间已发生了5次重大自然灾害。如1988年发生的大水灾;1992年10月-1993年4月发生的大旱灾;1994年发生的大水灾;1995年4月30-5月2日发生的特大暴雨且局部夹有冰雹:2008-2010年又是全县大、小水灾频繁发生。而且近几年来我县每次发生的自然灾害都造成农作物大面积的减产、粮食减收,侵蚀了山林、水塘、水库和公路,威胁了村屯、道路交通的安全。尤其石山地区洪涝灾害频频发生,由过去一遇变为两三年一遇。严重威胁我县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阻碍了我县的经济发展。

石漠化导致水土流失加剧,严重危及长江珠江流域各项水利工程设施各项效能的正常发挥。石漠化地区严重的土壤侵蚀在大量地、源源不断地向河流输送着泥沙,河床淤高。据测定,大化县目前水土流失面积达18666.7hm2,占国土总面积的6.8%,大化库区1992-1996年年淤沙量为115亿m3左右,岩滩库区1994-1999年年淤沙量2亿m3左右,年侵蚀量92.5万t,泥石流容易发生面积0.85km2/a,滑坡0.57km2/a,石山土地石漠化率已达24hm2/km2,全县约有4千多hm2的表土基本流失。每年的水土流入、石漠化面积不断增加,严重地影响了我县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危及我县境内两座水电站及长江、珠江下游地区各项水利工程设施的寿命和各项效能的正常发挥。

1.3 治理的紧迫性

大化瑶族自治县上世纪90年代已开始石漠化综合治理的探索和治理试验,虽然现阶段石漠化综合治理取得了一定经验和成绩,但石漠化形势依然不容乐观。据卫星遥感资料显示,我县石漠化的速度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逐渐加快,扩张速度逐年加快。岩溶地区石漠化已成为大化瑶族自治县现阶段生态建设中面临的一项突出问题,若再不及时对这些退化系统采取有效的恢复措施,随着表土的进一步流失,在不远的将来将逆向演替为不可恢复的石山秃岭。可以想象到那时,无论将来科学如何发达,不论采取工程治理,还是生物治理,都将消耗巨额的投资。大面积的石漠化对大化的后代子孙来说都将是一个沉重的包袱。而从现在开始石漠化的综合治理,代价相对要小得多,成效也将十分显著。

大化瑶族自治县岩溶区石漠化不仅是现阶段生态建设中面临的一项突出问题,而且严重制约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作为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恢复和重建石山生态系统,已成为大化生态环境治理的紧迫任务,也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重大课题。统筹规划,加快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已成为大化瑶族自治县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

2 桉树种植

桉树属桃金娘科热带树种,原产地在澳洲,因其耐瘠薄、生长快和用途广而被大量引种。在大化县对桉树高产林的营造技术进行研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降低了大化石县漠化面积,为大化县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推广,现将桉树高产林的营造技术介绍如下。

2.1 桉树品种选择

由于大化县的年均气温为18.2-21.7℃,而最低气温在10℃左右,因此在选择品种时对桉树的耐寒能力要求不高,但大化县的干湿季较明显,要选择相对比较耐旱的桉树品选比较好,符合这些条件的可以选择尾巨桉,它的适应能力也比较好。

2.2 造林地的选择

上述桉树品种适宜在大化县低丘陵地区进行种植,由于桉树耐肥性较强,生长速度较快,因此可以选择土层深度在70cm以上的地区进行种植,如果种植地区的地势比较平坦,那么种植效果更佳。

2.3 造林技术

桉树的造林技术相对比较复杂,从耕作到种植的密度和病虫的防治等,无论哪一方面都要重视,否则可能都会影响桉树的生长,现将关键技术总结如下:

2.3.1 备耕 备耕主要为桉林的种植做准备,如积肥,松土等,为桉树的种植做好充分的准备。

2.3.2 挖穴 在环山环水带进行挖穴,种植穴的标准为50cm×50cm

×40cm,每株桉树的间距为2.5-3m。需要注意的是在挖穴时,可以将表面的土壤置于穴的左右两侧,而下层的土壤则放在穴的下方,这样在回土时就更加方便。

2.3.3 回土和施肥 在回土之前要确保土壤中没有碎石并且土块的直径不能超过4cm,然后将肥料和土壤拌匀,最后填土,一般来说,回土在2月之前完成。

2.3.4 种植密度 根据以往的经验,桉树的种植密度在1500株/hm2比较合适。

2.3.5 苗木的挑选和处理 在对苗木进行挑选和处理时选择那些价格合理比较生长速度相对较快的树苗,在种植之前,可以将树苗的根部放在呋喃丹溶液中进行浸泡,这样在提高成活率的同时还可以防止根部被白蚁所食。

2.3.6 种植、补苗 种植季节一般为5-7月。种植时先将袋内营养土稍加压实,再撕去容器苗塑料袋,用手或锄头在穴的中央挖1个洞,栽后用手压实,深度以根系不接触肥料为宜,覆土高于营养土面3-5cm即可。

2.4 病虫害防治

桉树常见的病虫或者病症的防治有以下五种:(1)白蚁。白蚁的防治可以使用灭蚁来进行诱杀,实践证明效果较好;(2)桉小卷叶蛾。桉小卷叶蛾的防治可以使用浓度为50%的巴丹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进行喷杀;(3)尺蠖。尺蠖对桉树的破坏力较大,可以使用90%敌百虫进行喷杀;(4)焦枯病。焦枯病是桉树常见的病症之一,可以使用瑞毒霉锰锌600-800倍液喷雾进行防治;(5)青枯病。桉树在感染青枯病之后,叶部失水但不脱落,没有很好的防治方法,将病株进行及时清除,以防感染其他的树苗。

在进行桉树种植以后,大化县的水土流失现状得到了明显的缓解,沙漠化面积也从原来的45%减少至现在的25%,大化县的经济也呈快速发展的趋势,由此可以看出桉树高产林可以有效地缓解水土流失的地区,从而为地区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因此桉树高产林营造技术在各个沙漠化较严重的地区值得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 黄华富,林中大.桉树人工林高产栽培的技术分析[J].江西林业科技.2006,(z1):22-25.

[2] 李金.桉树速丰林高产技术概述[J].吉林农业,2011, (3):19-24.

[3] 李俊,杨平.营造桉树人工林―林浆纸一体化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J].企业技术开发,2009,(1):29-33.

[4] 王忠林,陈源,李俊,何仕广.营造桉树中林农轮作的经济效益浅析[J].桉树科技.2005,(1):41-44.

篇5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生态系统服务;生态价值;科尔沁沙地

中图分类号 F 06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07)03-0060-06

土地是陆地自然生态系统的载体,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自然资源[1]。土地利用是人与自然生态系统交叉最为密切的环节,它在带给人类巨大直接利用价值的同时,还兼具改变陆地表层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的间接生态价值[2]。由此,土地利用以及由此导致的土地覆盖变化对维持自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3,4]。然而,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大多是公益性的,尚不能直接通过市场反映出来。正是由于人类对这些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认识的局限性,长期以来, 在环境演变的敏感地带,尤其是在我国北方半干旱农牧交错区,土地利用一直是以耗散环境的服务价值来获得产品服务功能最大输出的非持续型方式发展,这种以草地开垦、超载过牧为主体的土地利用活动,加速了区域环境的沙漠化过程,导致区域经济、生态双重滞后的局面。由此,量化研究农牧交错生态脆弱区土地利用的生态服务价值是迫切需要的。有鉴于此,本研究以地处半干旱农牧交错带的科尔沁沙地为研究区域,估算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改变情况,定量地评价土地利用活动对沙地生态环境的影响,旨在为研究区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土地利用模式,促进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进程以及制定区域生态安全管理决策提供基本的理论支持。

1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科尔沁沙地位于我国东北地区西部,西起燕山山系的七老图山,东至松辽平原西部,南以努鲁尔虎山为界,北接大兴安岭山地南缘。地理坐标为42°41′~45°15′N,118°35′~123°30′E。沙地的主体处在西辽河下游干、支流沿岸的冲积平原上,北部沙地零散分布在大兴安岭山前冲积洪积台地上[5]。行政区域包括了东部的17个旗(县、区),主要分布在通辽市、赤峰市和兴安盟的科右中旗,并涉及辽宁省彰武县、康平县的部分区域和吉林省通榆县的部分区域,沙地总面积5.18万km2(1994年全国荒漠化普查数据),约占行政区域总面积(16.46万km2)的31.5%。

科尔沁沙地处于东北平原向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地带,气候具有从暖温带向温带、半湿润区向半干旱区过渡的特点,年太阳总辐射5 200~5 400MJ/m2,年日照时数2 900~3 100h,年平均气温5.2~6.4℃;年降水量343~500mm,降水空间分布为北部少南部多,西部少东部多,年降水的70%~75%以上集中在6、7、8三个月,冬春季降水仅占全年降水量的11%~16%;年平均风速3.5~4.5m/s,其中1~3月平均风速可达5.0~6.0 m/s,一年内大风日数平均为21~80d,冬春两季大风频率可占全年的69~81%[6]。区内主要土壤类型有栗钙土、黑垆土、沙土、草甸土和盐碱土等;原生植被景观为典型草原到森林草原的过渡类型――疏林草原,是传统的宜牧地区。然而近100多年来,由于受干旱多风等气候因素和滥垦、过牧、过度樵采等人类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活动的影响,其原生景观已被沙丘、沙垄和丘间低地相间分布的沙地景观所替代。已有研究表明,该区域2000年的沙漠化土地面积为5.02km2,占全国沙漠化土地的47.5%[6] ,是我国沙漠化危害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目前,科尔沁沙地正以1.9%的速度在扩展[5]。

1.2 研究方法

1.2.1 土地利用数据与归类

研究区1995年和2000年的土地利用数据来源于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数据库中的全国1∶10万土地利用数据库。该数据为土地资源的二级分类(25类),应用时将其合并为耕地、林地、草地、水域、湿地、城乡工矿居民用地和未利用地7个类型(见表1)。

土地类型二级类型含义耕地水田、旱地指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包括熟耕地、新开荒地、休闲地、轮歇地、草田轮作地;以种植农作物为主的农果、农桑、农林用地林地有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其他林地指生长乔木、灌木等林业用地草地草地指以生长草本植物为主,覆盖度在5%以上的各类草地,包括以牧为主的灌丛草地和郁闭度在10%以下的疏林草地水域河渠、湖泊、水库坑塘、滩地指天然陆地水域和水利设施用地湿地沼泽地指地势平坦低洼,排水不畅,长期潮湿,季节性积水或常积水,表层生长湿生植物的土地城乡工矿

居民用地城镇用地、农村居民点、其他建设用地指城乡居民点及县镇以外的工矿、交通等用地未利用地沙地、盐碱地、裸岩石砾地目前还未利用的土地,包括难利用的土地

1.2.2 土地资源动态度计算

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K)指的是某研究区一定时间范围内某种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变化情况。

式中Ua、Ub分别为研究初期及研究末期某一种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T为研究时段。当T的时段设定为年时,K值就是该研究区某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年变化率。

1.2.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

美国学者Constanza等人采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系数,对全球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进行了估算[8],我国学者谢高地等人总结Constanza等的研究成果及不足之处,在对我国200位生态学者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制定出中国不同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表[9],用于我国区域生态资产价值的评估。近年来,国内许多学者应用Constanza等人的估算方法或谢高地等人的测评体系,对全国、海河上游农牧交错区、黑河流域、吉林省以及三江平原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进行了评估[7,10~13]。考虑到科尔沁沙地地处半干旱农牧交错带的具体情况,本文采用谢高地等人制定的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表(见表2)[9]来计算科尔沁沙地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气体调节、气候调节、水源涵养、土壤形成与保护、废物处理、生物多样性维持、食物生产、原材料生产、休闲娱乐共9种生态服务功能的经济价值。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V为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元);Pij为单位面积上土地利用类型i的第j种生态服务价值(元/hm2・a);Ai为研究区内土地利用类型i的分布面积(hm2)。

2.1 土地利用变化及分析

从科尔沁沙地1995年和2000年的土地利用类型及面积变化动态度(见表3)看,全研究区草地和耕地面积所占比例较高,土地利用以农、牧业为主。5年间,科尔沁沙地的耕地和湿地面积有所增加,其余类型面积均在减少。其中耕地明显增多,面积增加了2 007.93km2,增幅为4.87%,年变化率为0.97%;未利用地明显减少,面积减少了1 458.74km2,减幅为8.83%,年变化率为1.77%;林地和城乡工矿用地面积有所减少,年变化率分别为0.45%和0.64%;草地、水域和湿地面积变幅很小,年变化率仅为0.01%~0.26%。

从研究区各旗县2期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数据(见表4)看出,5年间,科尔沁沙地土地利用变化的区域差异性较大,表现为20个旗(县、区)中有16个旗县的耕地面积呈增加趋势,其中12个旗县的耕地增加部分主要由草地和林地转换而来,以敖汉旗、科左后旗、翁牛特旗、奈曼旗和库伦旗尤为突出,其耕地面积共增加了1 305.10km2,变化率为7.71%~12.59%,相应地林地和草地面积分别减少了321.33km2和842.51km2,变化率分别为0.99%~21.42%和1.75%~9.13%;科左中旗的耕地面积增加了416.83km2,但其增加部分主要由城乡工矿居民用地和未利用地转换而来。此外,扎鲁特旗(含霍林郭勒市)的草地增幅很大(变化率为11.61%),面积增加了1 050.92km2,几乎平衡了整个科尔沁沙地丧失掉的草地面积,林地也增加了20.51km2,草地和林地的增加部分全部由未利用地转换而来;科右中旗的湿地增幅较大(变化率为7.80%),面积增加了43.67km2,主要由草地、耕地转换而来;康平县、彰武县和通榆县的土地利用结构则较为稳定。

由此表明,在1995-2000年间,科尔沁沙地的主体部分仅有扎鲁特旗(含霍林郭勒市)对其境内61.64%的积沙荒地进行了林草植被建设的有效治理,而大部分旗县仍维持着毁林毁草开荒的不合理土地利用活动。

2.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

科尔沁沙地1995年和2000年的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及其变化如表5所示。5年间,科尔沁沙地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中草地的生态价值所占比例最高,达到34%,其次为林地,约占22%;耕地和湿地的生态价值接近,但耕地面积却是湿地面积的近10倍;仅占总面积约3%的水域所产生的生态价值约为总价值的9%,而占总面积9%~10%的未利用地所产生的生态价值最小,仅为0.4%。

1995年科尔沁沙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额为1 463.67亿元,2000年为1 467.36亿元。5年间,沙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加了3.69亿元,增幅为0.25%,平均每年增加了7 381万元,其中各种土地类型生态价值的变化幅度与土地利用类型面积的变化幅度相同。

从研究区各旗县1995-2000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数据(见表6)看,5年间,科尔沁沙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的区域差异性亦很大,表现为凡是将草地、林地和湿地开垦为耕地的大部分旗县的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呈下降趋势,以敖汉旗、科左后旗和翁牛特旗尤为突出。虽然这几个旗县因耕地面积增大后所产生的生态价值分别增加了2.80亿元,1.51亿元和1.05亿元,但因林地和草地等地类面积减小导致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分别下降了2.57亿元,4.08亿元和1.04亿元;扎鲁特旗(含霍林郭勒市)则由于大面积的沙荒地得到有效治理后转换为草地、林地、湿地和耕地,其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显著增大,增加了8.36亿元,仅草地的生态价值就增加了6.73亿元,占总增加部分的80.5%;科右中旗由于湿地面积大增,其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增加了2.10亿元;科左中旗由于大面积沙荒地和城乡工矿居民用地转换为耕地,其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增加了1.56亿元。

2.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构成及变化

科尔沁沙地1995年和2000年的各项生态服务价值如图1所示。从其服务价值构成看,研究区废物处理、土壤形成与保护、水源涵养、气候调节、生物多样性保护、气体调节等间接生态服务功能起主导作用,所产生的价值占总价值的88.9%,而食物生产和原材料等直接产出价值仅占总价值的7.3%,娱乐文化价值占总价值的3.8%。表4 科尔沁沙地各旗县1995-2000年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km2)

5年间,科尔沁沙地生态系统各项服务价值的变化都很小,但区域差异性很大(见图1)。例如敖汉旗除了食物生产产出价值增加了7.83%以外,其废物处理、土壤形成与保护、水源涵养、气候调节、生物多样性保护、气体调节等间接生态服务价值、原材料产出价值以及娱乐文化价值均呈下降趋势,其中原材料产出价值和娱乐文化价值均下降了16.33%,气体调节、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保护、土壤形成与保护以及气候调节生态价值分别下降了8.75%,8.60%,6.68%,3.95%和3.42%;扎鲁特旗(含霍林郭勒市)无论是直接产出价值还是间接生态服务价值均呈增

3 结 论

(1)科尔沁沙地草地和耕地面积所占比例较高,1995年和2000年分别为47.7%,25.1%和47.6%,26.3%。在1995年到2000年的5年时间里,科尔沁沙地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幅度较小,其耕地、林地、草地、水域、湿地、城乡工矿用地和未利用地面积的变化率分别为4.87%,-2.25%,-0.03%,-1.32%,0.54%,-3.21%和-8.83%,但区域差异性较大,如敖汉旗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较为剧烈,耕地、林地、草地、水域、湿地和未利用地面积变化的幅度分别为12.59%,-21.42%,-9.13%,-2.58%,10.94%和1.15%;奈曼旗耕地、林地、草地面积变化的幅度也很明显,分别为11.14%,-4.51%和-8.34%,扎鲁特旗(含霍林郭勒市)草地和未利用地面积变化的幅度十分显著,分别为11.61%和-61.64%。

(2)科尔沁沙地生态系统废物处理、土壤形成与保护、水源涵养、气候调节、生物多样性保护、气体调节等间接生态服务功能起主导作用,所产生的生态价值占总价值的88.9%,而食物生产和原材料等直接产出价值仅占总价值的11.1%。在1995年到2000年的5年时间里,科尔沁沙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仅增加了3.69亿元,增幅为0.25%,但区域差异性很大,如敖汉旗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下降了2.57亿元;扎鲁特旗(含霍林郭勒市)则由于大面积的沙荒地得到有效治理后其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增加了8.36亿元。

研究区各旗县土地利用结构及生态服务价值的变化趋势表明, 1995-2000年5年间,科尔沁沙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增加实质上并非因耕地面积的增加所产生,而主要是由于沙荒地转换为草地、林地、湿地和耕地以及城乡工矿居民用地转换为耕地后引起的生态价值增值所致。敖汉旗和扎鲁特旗(含霍林郭勒市)各项服务价值的变化趋势进一步表明,以牺牲生态环境作为代价可换得一时的直接经济利益,而注重环境的治理则可获取生态、经济双赢的效果。由此,有步骤地实施退耕还林还草生态工程,有效治理沙荒地,有效控制城镇建设用地的扩展,是恢复和提高科尔沁沙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有效途径,也是该区域生态恢复重建的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刘纪远, 张增祥, 庄大方等. 20世纪90年代中国土地利用变化时空特征及其成因分析[J]. 地理研究, 2003, 22 (1):1~12.[Liu Jiyuan, Zhang Zengxiang, Zhuang Dafang, et al. A Study on the Spatial-temporal Dynamic Changes of Land-use and Driving Forces Analyses of China in the 1990 s[J].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03, 22(1): 1~12. ]

[2] Lambin E F, Ehrlich D. Land-cover Changes in Sub-Saharan Africa (1982-1991): Application of A Change Index Based on Remotely-sensed Surface Temperature and Vegetation Indices at A Continental Scale[J]. 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 1997, 61(2): 181~200.

[3] Turner B L Ⅱ, Skole D, Sanderson S, et al. Land-use and Land-cover Change: Science/research Plan[R]. IGBP Report No. 35/ IHDP Report No.7. Stockholm: IGBP, 1995.

[4] Lambin E F, Baulies X, Bockstael N, et al. Land-use and Land-cover Change, Implementation Strategy[R]. IGBP Report No. 48/ IHDP Report No. 10. Stockholm: IGBP, 1999.

[5] 蒋德明, 刘志民, 曹成有. 科尔沁沙地荒漠化过程与生态恢复[M].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3.[ Jiang Deming, Liu Zhimin, Cao Chengyou. Desertification and Ecological Restoration of Keerqin Sandy Land[M]. Beijing: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Press, 2003.]

[6] 王涛. 中国沙漠与沙漠化[M]. 石家庄: 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 Wang Tao. Desert and Desertification in China[M]. Shijiazhuang: Hebe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ublishing House Press, 2003.]

[7] 王宗明, 张树清, 张柏. 土地利用变化对三江平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J]. 中国环境科学, 2004, 24(1):125~128.[Wang Zongming, Zhang Shuqing, Zhang Bai. Effects of Land Use Change on Values of Ecosystem Services of Sanjiang Plain, China[J].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2004, 24(1): 125~128. ]

[8] Costanza R, Arger R, Groot R, et al. The Value of the World's Ecosystem Services and Natural Capital[J]. Nature, 1997, 387: 253~260.

[9] 谢高地, 鲁春霞, 冷允法等. 青藏高原生态资产的价值评估[J]. 自然资源学报, 2003, 18(2):189~196.[Xie Gaodi, Lu Chunxia, Leng Yunfa, et al. Ecological Assets Valuation of the Tibetan Plateau[J].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2003, 18(2): 189~196. ]

[10] Chen Zhongxin, Zhang Xinshi. Value of Ecosystem SERVICES in China[J].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00, 45(10): 870~875.

[11] 高清竹, 何立环, 黄晓霞等. 海河上游农牧交错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J]. 自然资源学报, 2002, 17(6):706~712.[Gao Qingzhu, He Lihuan, Huang Xiaoxia, et al. Dynamics of the Ecosystem Service Values of Farming-pastoral Zone along the Upper Reaches of Haihe River[J].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2002, 17(6): 706~712. ]

[12] 张志强, 徐中民, 王建等. 黑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J]. 冰川冻土, 2001, 23(4):360~366.[Zhang Zhiqiang, Xu Zhongmin, Wang Jian, et al. Value of Ecosystem Services in the Heihe River Basin[J]. Journal of Glaciology and Geocryology, 2001, 23(4): 360~366. ]

[13] 王宗明, 张柏, 张树清. 吉林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 2004, 19(1):55~61.[Wang Zongming, Zhang Bai, Zhang Shuqing. Study on the Effects of Land Use Change on Ecosystem Service Values of Jilin Province[J].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2004, 19(1): 55~61. ]

Effects of Land Use Change on Ecosystem Service Values

of Horqin Sandy Land

ZHANG Hua ZHANG Aiping YANG Jun

(College of Urban and Environment Sciences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Dalian Liaoning

116029, China)

Abstract Studying the changes of land use on ecosystem service values can assess quantitatively the effects of land use activity on the regional eco-environment. Based on the land use data of 1995 and 2000, and referring to the table of Chinese land ecosystem service value of unit area which was established by Xie Gaodi, etc.[KG-0.5mm], the effects of land use change in Horqin Sandy Land on ecosystem service value were estimated. 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from 1995 to 2000, the area of farmland increased 4.87%, the area of forestland decreased 2.25%, and of grassland decreased 0.03%, of water bodies decreased 1.32%, of wetland increased 0.54%, and the land of rural-urban, industrial mining and residents reduced 3.21%, unused land decreased 8.83%. The land use in the study area were different from region to region, as most county kept abusing land by destroying forestland and grassland. The total ecosystem service value in Horqin Sandy Land increased from 146.367×109 yuan to 146.736×109 yuan in period of 1995-2000. There was 0.25% net increment of 369×106 yuan, and the increment was not caused by the extent of farmland, but by the effective management on the sandy land in some counties.

篇6

关键词:内蒙干旱地区;高等级公路;生态边坡; 稳定性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failure form of slope deformation and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grade highway construction in Inner Mongolia arid regions,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special geographical and climatic factors,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slope, slope protection is proposed using the ecological method, to achieve the least to sabotage the slope stability objectives. And discusses the ecological slope stability, plants play mechanics and hydrology effect its positive effect, and the plants play a negative role. Finally pointed out that the ecological slope construction in arid areas of Inner Mongolia, it should use more drought tolerance of grass and shrubs, to find suitable for local climate plant and engineering measures, quantitative study on actively promoting the ecological slope stability problems for ecological protection of the environment in the West service.

Keywords: Inner Mongolia drought area; highway; slope; stability

中图分类号:S731.8

1 概述

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多样,山地占国土面积的70%以上,内蒙干旱地区地质构造复杂,是地质灾害的多发区,伴随着内蒙经济的快速发展,公路、铁路、矿山及工业民用建筑等各种工程的大规模建设造成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是破坏了当地原有植被,形成大面积不同程度的边坡。如果不采取治理,容易形成新的沙漠。

在修建高速公路等线状工程时,需要大量的填方和削坡,形成许多人工边坡,这些边坡的存在增加了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的发生可能性,对当地的生态平衡破坏规模大、影响持续时间长且范围大。由于本区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系统比较脆弱,一经根本性的破坏,恢复需要漫长的时间。

生态环境保护和高速公路建设的需要,使得生态边坡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得到较多的关注,生态边坡可以理解为利用植物及合适的工程手段处理边坡中遇到的环境问题,国内外不少研究者对此也付出了大量的工作。在国外,比较系统科学的研究始于工业革命后[1],当时的欧洲为了应对部分地区森林过渡采伐,导致的边坡侵蚀,频繁的滑坡和雪崩,堤岸退化等严重的环境问题,于19世纪末开始土体生态技术的研究,如今其生态边坡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已达到较高水平,从植被选择、喷播基质配方、施工工艺到养护管理均已经很成熟。植被上采用乔、灌、草相结合的立体式绿化,既能保证边坡绿化稳定长久,又能美化环境、恢复原有的自然植被。施工工艺上主要采用液压喷播与客土喷播相结合的原则;我国高速公路边坡生态研究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高等级公路的不断修建,生态边坡逐渐受到重视。但是我们这方面的理论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针对内蒙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研究成果则更为缺少,如何在内蒙干旱地区发展公路生态边坡是我国生态保护者和工程建设者的共同责任。这不仅是因为生态边坡防护上经济可行,更是由于其具有其独特的社会效应和生态效应。

文章通过对边坡破坏形式特点分析,综合考虑内蒙干旱地区的气候及生态特征,综合分析了现有的生态支护方法,并对其在该区的适用性和可行性进行了探讨研究,对生态边坡加固后的稳定性问题进行了分析。力求使生态边坡既达到工程安全,又美化生态环境的目标。

2 传统边坡工程治理

2.1 边坡的破坏形式

由于所处的地质环境不同,边坡的破坏模式也有多种,其中主要分为两大类即自然因素破坏和人为因素破坏,又以自然因素的破怀最为广泛。自然因素有地震、降水侵入、地层节理、张力裂缝等,人为因素有削坡、水土保持不良等。

内蒙干旱地区地质构造复杂,地质灾害频繁,其中不乏规模巨大的不稳定边坡,小型边坡更是层出不穷。当修建高等级公路,遇到的边坡问题十分复杂,如已建成的省际大通道、京藏高速内蒙段等,公路沿线的滑坡非常明显。

2.2 传统边坡治理

边坡按稳定程度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边坡整体稳定无问题,另一类是可能存在潜在滑动面的边坡。整体稳定的边坡只仅需对表面或局部变形破坏采取工程防护措施,而有滑动面的则需需采取增强边坡稳定性的工程防护措施。

传统治理可归纳为以下几种,综合排水,以增加边坡地层的剪力强度和防止坡面风化与冲刷流失;挖除软弱或潜在危险的地层;建立支档结构物;增加边坡整体稳定性的工程措施;以及化学处理以增加边坡土层的抗剪强度。主要施工手段有挂网、混凝土喷浆、土钉、微型桩、抗滑基桩、挡土墙、土钉锚杆等。

3 新型生态边坡治理

内蒙干旱山区修建高速公路时,不可避免地造成深挖高填、原有植被破坏、大量边坡、水土流失加剧。而传统边坡防护措施主要为纯工程的防护形式,如灌浆、喷射混凝土等,这些防护形式虽然能够起到稳定边坡、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但其缺点也较明显。即地貌破坏,植被难以恢复,生态破坏难以估计;防护效果随时间的推移逐渐降低,无自我更新能力;道路景观效果较差,不利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

篇7

关键词:木材;资源保护;精细加工;高效利用

中图分类号:TS652 文献标识码:A

近些年来,随着国内外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对林业产品的需求量不断上升,木材消费量不断扩大。这种背景虽然一定程度上推进了林业的发展,但也引发了众多环境问题,由此产生的自然灾害不在少数,如泥石流、土壤沙漠化等。基于此,以保护环境为核心的木材精细化加工概念逐渐被人们重视,这也是做好木材高效、科学利用的关键,更是保护环境的主要举措。

一、木材加工现状

在目前林业生产中,如何让有限的木材资源发挥更大、更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已成为森工企业工作重点,也是林业部门研究核心。但长期以来,受到我国人口众多、人民素质低下以及人均资源不足的影响,我国木材生产与加工长期处于粗放型状态,给林业工作的持续、稳定发展构成重大阻碍。就我国木材加工现状而言,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对森林资源认识不够。森林作为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它的生态作用十分突出,因此其合理开发、利用对维持生态平衡、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但由于过去我国居民素质、社会现状等方面影响,使得大多数人员对森林生态功能认识不够、对木材的作用仅局限于经济效益,而很少有人重视生态、环境效益,这就造成森林工作中重砍不重植,造成大面积森林资源破坏,引发一系列生态问题。

2 木材加工设备落后。时至今日,我国木材加工设备主要以木材锯等设备为主,虽然近些年来这些设备有了很大的改变,也产生了一系列木材加工新机械,如手提刨床、手提锯等,但大型加工机械仍然以过去常见的带锯机为主,这种设计落后、结构简单、加工精度低的设备在木材加工中造成严重的材料浪费,甚至连最基本的产品质量都无法保证。

3 加工生产技术水平低。在国外,发达国家对木材加工生产技术研究已经相当成熟,掌握了各种先进、优良的加工设备和技术,特别是以数控技术为主新设备,它自出现以来使木材加工精度得到有效的提高,木材利用率也得到有效保证。以这种技术为主的木材加工产品的合格率高达95%以上,这种技术让木材综合利用率超过了八成,但就我国的木材加工技术分析,大多都沿用传统的加工技术,整个木材利用率不到七成,加工精度很低、产品合格率也不高。

二、木材细加工与资源保护之间的关系

人类的森林资源是十分有限的一种,自从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许多国家为了提升本国经济实力而大范围砍伐森林资源,让木材资源成为国家工业发展的关键,虽然这种方法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也留下了许多难以磨灭的生态问题,引发了众多的自然灾害。尤其是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当时全球出现了众多的环境问题,也引发了许多自然灾害,从局部的空气污染、水污染、水土流失、沙尘暴发展成为全球性的自然灾害,让人类舍该村环境变得十分恶劣。面对这种情况,为了保护有限的生态环境,以保护环境为主的环保工作逐渐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我国看似森林面积大,但人均资源不到世界1/8,因此可谓是一个资源极度匮乏的国家,人均面积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在这种背景下如果仍然采用传统的开放式、破坏式森林开发与利用,那么森林资源供需危机已经不远,目前我国已经面临优质木材供应枯竭的现象,严重影响和威胁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必然会面临木材工序总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局面,这也让我们有必要对木材细加工、环境保护进行研究。

为了防止生态环境问题的进一步恶化,更好的防止自然灾害的发生,我国从上世纪末就已经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口号,并且根据可持续发展原则和环境保护需求制定出了一大批的有关森林资源消耗与树木培育的政策,使得木材产量和森林恢复得到有效的保障。随着改革力度的不断深入,我国国民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社会对林木产品的需求量也在迅速增加,目前我国年度木材消耗总量已经达到3亿平米,因此实现木材精细化加工势在必行,这是解决我国木材供需矛盾的主要途径。

由于人工林木材直径与天然木材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必须要对我国木材加工设备进行改进,让这些设备在生产中能更好的满足当今环境保护、维持生态平衡观念需求,让其适应木材工业生产结构变化的要求。做好木材加工设备优化能更好的提高木材生产浪费现象、提高加工精度、避免二次加工的出现。

三、计算机辅助精细加工

目前,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在木材工业中广泛使用高新技术,电子化、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技术日益普及,基本实现了从原木检侧到锯材尺寸规格的确定均以出材率最高为准则的计算机管理与控制的自动化生产过程,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木材加工生产模式,完全避免了由于人为控制而产生的误差损失.计算机辅助木材加工生产过程将被加.工的原木经检测转化为数字信息,通过计算机作以出材率最高为目标的锯解优化(BOF),再将分析结果转化为加工过程的控制程序,实现木材加工生产过程的自动化。

结语

我国木工机械行业的科研、生产、信息和人才培养体系完善,完全具备了彻底改变木材加工业技术设备落后面貌的能力.随着我国森林资源的大幅度减少,供需矛盾日益尖锐,必须加强对木材工业的科学研究,提高制材工业的技术水平,以达到既满足人们对木质产品的需求,又能减少森林资源消耗,维护生态平衡,实现木材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谢益林.试析高效利用木材生产“三剩物”[J].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2000(09).

篇8

但是,由于全球气候的变暖和日益加剧的人为活动影响,祁连山及其周边的生态环境正在快速恶化,冰川退缩,雪线上升,森林和植被减少,动植物资源面临重重危机。

整体生态系统不容乐观

祁连山海拔为3000-5000米,主峰团结峰海拔为5826.8米。山系海拔4300米以上均终年积雪,并分布有2860条冰川,储水量约为954亿立方米。祁连山的冰雪储积为河西走廊的主要水量来源。石羊河、黑河、疏勒河3大水系56条内陆河均发源于祁连山,年出山径流量达70多亿立方米。

河西走廊是国家12个重点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那里生活着近380万人口,有耕地80万公顷,所产粮食占甘肃省粮食总产量的1/3,商品粮占全省商品粮的70%多。因为西北总体气候属于内陆干旱气候,河西走廊年降雨量只有60-100毫米,所以农牧业、工业和人民生活用水,主要是靠祁连山的冰雪融水。可以说,祁连山是河西走廊的命根子,也直接影响到祁连山南坡青海地境农牧业及其生态环境。

令人担忧的是,目前,祁连山的生态状况正在因气候和人类活动加剧等原因,发生着前所未有的不利变化。

祁连山生态系统处于一个基础相当脆弱的环境中,它是青藏高原的北部边缘,又地处内陆腹地,远离海洋,加之受高原高山阻隔,降水极为稀少。而且,它的周围旱荒漠、沙漠、戈壁、盐碱荒地等包围,自然干扰强烈。生态系统内部的有机体与环境条件相互依存的生态状况极为脆弱。尤其森林植被,多分布于阴坡、半阴坡,且呈斑块状,树种多为青海云杉纯林,结构简单,生长缓慢;灌草植被受水热条件限制,也较为低矮,生长缓慢。整个山区年平均降水量只有150-340mm,气候干燥,蒸发量偏大。据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工程研究所的专家们称,如此脆弱的高山生态系统,很难经得起越来越明显的气候变暖变干和人类过度利用资源的影响。

尤其是近些年来,人为干扰的因素相当突出,在祁连山的农林、林牧交错地带,人类活动日渐加剧,开荒、放牧、砍伐木材、盗猎等活动从来就没有终止过,有些地区甚至有日渐严重的趋势,导致森林分布面积逐渐萎缩,有些地段的森林已经消失。由于气候变暖影响,使祁连山区的降水、温湿度和蒸发量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土壤含水量降低,地表径流减少,冰川后退,雪线上升,河川泾流量逐年减少,草地湿地退化,荒漠化开始蔓延。

中科院专家张景山等人警告说:祁连山是个复合的高山生态系统,脆弱而敏感,它目前的退化状态令人担忧,而且没有根本的遏制办法,如果人为活动的影响再得不到彻底的禁绝,退化的速度还会加快,到那时,祁连山就不再是人们所说的“河西的生命线、幸福线”,而是“河西的死亡线”了,“西北的绿色走廊”可能最终不复存在,而且东西绵延长达1000多公里的祁连山广大地区的大气候环境也将发生不堪设想的变化。

毁林是最大的人为干扰因素

我们知道,森林和绿色植被是水源涵养的最有效介质。有了良好的林草植被,水土才得以很好的保持。我国广大自然森林绿地,正是因为有长期地域性气候有利条件和无人类干扰的环境存在,才得以保存下来,使一方受益。而相反,人类如违反规律向自然索取,进入自然林区过度开发利用,森林植被就必然蒙受灾难,很快退化,进而出现一系列的不利生态变化,让人类最终承受不能承受之重。祁连山在这方面也是有着沉痛的教训和警示的。

据史书记载,祁连山早在西汉初期时,就有广茂的森林分布。西至甘肃和新疆交界的伊吾地区,东至兰州以北的白银地区,东西长达1200公里,都是连片的松柏古木大森林。即使到明末清初时,祁连山的森林覆盖面积也相当广阔,有这样的记载为证:“高山亘矗,积雪皑皑”;“水声与松声相应,白雪与江水交辉”;“松山万本,雪山千仞,近观林木千行,远望郁郁葱葱”。历史上的河西走廊,因为有祁连山良好的生态系统和充足的冰雪水源滋养,水草丰美,牛肥马壮,“芳林漠漠青山碧,风光旖旎如烟织”,俨然仙境。

但是后来人们的毁林和乱砍滥伐,使祁连山的森林和植被开始走下坡路。

清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征西将军年羹尧,为平定反叛,带兵赴青海征讨地方势力罗卜藏丹津,因力量对比悬殊,罗卜藏丹津兵败后逃入祁连山密林。由于山大林深,清兵又不熟悉祁连山地形,清剿久拖不决。于是年羹尧下令放火烧山,使几万亩森林毁于一旦,成为焦土,这是历史上祁连山毁林最惨痛的一幕。至今那里仍赤山一片,森林植被没能恢复,而且周边的林草也因失去了生态链的完整性,出现了扩展性的萎缩和退化。

祁连山历史上另一次大规模毁林,出现在1937-1941年间。驻甘青的马家部队,为了建材的需要,连续几年对祁连山的林木,进行剃头式的大规模砍伐,使几千亩林地成为永远的荒山秃岭。在驻军部队的此行影响和带动下,后来甘青两省沿山一带的地方政府、老百姓便开始了乱砍滥伐,从此,祁连山的林木生态状况步入了恶性循环的怪圈,一直没有得到遏制。至解放初,整个祁连山区幸存下来的天然林不足200万亩。

解放后,这种愚昧的毁林行为仍没有被认识。1958年至1959年,、大建设,政治头脑的发热,导致对天然林的更严重的破坏,千里线上全面拉开了破坏性砍伐林木的热潮,仅仅两年时间,祁连山森林总蓄积量就下降了53万立方米,减少比率达25%。此后,因建设需要和人口增加,长期的过度砍伐和毁林开荒从来没有停止过,到上世纪末时,祁连山森林面积仅存155万亩,与建国初期相比减少了32%。森林下限已由1900米退缩至2400米,浅山森林大部消失,深山区的森林也逐渐分离成片块状分布。尤其是祁连山东部冷龙岭北坡的油松林和青杆林已砍伐殆尽,杨树林和桦木林也严重退化。另据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调查,另有40万亩灌木林被毁,水土流失面积扩大到670万亩。由于多年过度放牧和祁连山农业人口增加,农林交错,草场与灌木相互重叠,大部分灌木林沦为荒漠或草场,约有200万亩。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成立后,由于线长、站少、经费不足等种种原因,仍不能有效地实施监控和管理,破坏性盗伐、开荒毁林的事件无法禁绝,使祁连山森林植被仍未能摆脱危局。

气候变暖使“冰源水库”受到威胁

我国冰川学者们自1958年发现、登临并考察了祁连山首条冰川“七一冰川”后,对祁连山的冰雪资源先后进行了上百次长期考察,发现祁连山共有冰川近3000条,冰川总面积达1972.5平方公里,冰川总储量为954亿立方米,是我国内陆腹地最大的干旱荒漠冰雪固体水库。冰川的分布,西段多于东段,最大的冰川达到57平方公里。

据中科院研究员、院士程国栋和研究员杨针娘等专家介绍,他们在长期的考察中发现,祁连山冰川属于内陆干旱荒漠大区的冰川,因而极易受环境生态变化的影响。每当气候低温湿润时,祁连冰川的消融减弱,积累增加;而当气候变热干燥时,冰川就大量释放融水。总体地讲,祁连山的冰川比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气候趋热,加上人类活动的干扰,祁连山的雪线在全面上升,冰川的退缩也很明显。据观测发现,1956-1976年间,祁连山东部的冰川年均退缩了16.8米,中部退缩了3.3米,西部退缩了2.2米。近30年特别是近10多年来,冰川雪线的退缩更加明显,曾经退缩较慢的中段和西段,也加快了退缩的速度,退缩最快的冰川,年退缩量高达23米。

据中科院冰川冻土专家们称,祁连山冰川退缩的数据远远超过了海洋性冰川的一般退缩幅度。祁连山东段冷龙岭冰川,从1956年以来50年,年均后退了18米。因生态恶化,雪线和冰川退缩,冰川融水和自然降水一年比一年少,水文资料显示,上世纪五十年代流域年平均径流量为17.8亿立方米,到九十年代减少到12亿立方米,二十一世纪前5年平均年径流量又下降到不足10亿立方米。在走访中我们看到,石羊河发源地冷龙岭沿山麓一带,原有的源流和溪水大部已变成了干河沟。九条岭一带的河道也变得水流很小,两边的干河床越来越宽。由于来自祁连山的水源明显减少,石羊河流域中下游出现水荒,导致民勤盆地出现前所未有的严重水危机,成为中国四大沙尘暴源区之一,水库干涸、耕地荒漠化和沙化,大批居民弃家园而远去。

祁连山中段的冰雪水源危机最突出地表现在黑河流域。黑河是我国第二大内陆河,发源于青海的祁连县,自南向北流经河西走廊中段的张掖直至内蒙古的额济纳旗,终点为居延海。这是一条穿越3个省区的古老的河流,全长821公里。长期的水文观测发现黑河祁连山北出水口流量,近二十年来大幅度减少,年径流量只剩5.6立方米/秒。这主要是因为黑河发源地青海祁连县境内出现严重的生态危机。冰川退缩,湿地减少,源头诸多溪流干涸,加上淘金、林木乱砍滥伐、挖虫草、盗猎以及过度放牧等人为因素,引起高寒草原和河谷滩地生态急剧退化,黑河源头产流区水量大大减少。我们在野牛沟乡源头区看到,几年前下伸的冰舌,已回缩到几公里以上,露的河道无奈地干涸着。

祁连山西部的 “七一冰川”是中国科学家发现和登临最早的冰川,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这条冰川在1986年被开辟为旅游点以后,状况很不妙,每年夏秋季节,数千人进山,带来了垃圾污染和一些人为的破坏。更让人担忧的是,科学家通过实地观测和分析发现,“七一冰川”正在萎缩!近年萎缩速度还在加快,主要表现为冰川物质出现严重的负平衡和冰川零平衡线位置不断升高。专家们发现,“七一冰川”近几年的冰雪消融量远远大于积累量,冰川物质亏损严重,冰面已出现显著的减薄状态,这是近30年来所有观测资料中负平衡值最大的年段。“七一冰川”的零平衡线平均为海拔4970米,与上世纪70年代(海拔4600米)和上世纪80年代(海拔4670米)实际观测的平均结果相比,升高了近340米。专家们指出,如果气候变暖趋势继续,冰川的萎缩还会加剧。

其实,祁连山西部的冰川萎缩不仅是“七一冰川”一条,其它许多冰川都程度不同地存在萎缩现象。据中科院和甘肃水资源部门的专家们考察观测,祁连山西尾段的冰川雪线,每年在以3-9米的速度退缩;森林界线平均退缩了32公里,森林覆盖率下降了一半,有的山段原有的森林已荡然无存。作为重要水资源产源地,祁连山已无法正常给流域供冰雪融水。

与此同时,祁连山地区气候变干变暖,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差距越来越大。据甘肃气象部门气象资料表明,河西地区5个市的降水量均比10年前减少30%左右,而蒸发量却普遍翻倍,张掖和酒泉地区甚至年均蒸发量上升到年均降水量的15-25倍。这无疑给祁连山的生态和山两侧青甘两省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很大的威胁。

生态恶化导致动植物资源的衰亡

祁连山生态状况的恶化,首当其冲受害的是宝贵的动植物资源。

祁连山有丰富的植物资源,尤其南北宽80公里、东西长800公里的中段,分布着以青海云杉为主的乔灌木带,面积达700多万亩,活立木蓄积1500多万立方米,这些森林是祁连山赖以成为“绿色水库”的根本保证。

祁连山原有高等植物1034种,其中乔木48种、灌木140种、草本植物846种;有优良牧草48种、纤维植物17种、芳香植物20种、药用植物89种、观赏植物24种。这些植物中许多属于国家保护的珍贵植物,特别是星叶草、桃儿七、裸果木等等。当地群众称祁连山是他们的命根子:“山上一棵树,山下一眼泉。”

然而,由于祁连山区近十多年来,自然降水偏少,气候原因导致冰川和雪线退缩,加上人类盲目开发和盗伐、盗采,林木和植物资源出现了严重的退化和衰减,尤其是雪线以下的不少珍贵高山植物死亡甚至灭绝。祁连山中段,年均气温比上世纪七十年代提高了0.39℃,七一冰川、八一冰川均以每年1-3米的速度在后退,使林区灌木林下线比五十年代上升了42米,灌木林与草原交错地带32%的灌木林已经或正在逐渐枯亡,在迅速荒漠化。据甘肃省统计局和省林业厅资料显示,祁连山林地面积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已减少32万公顷;疏林和灌木林减少了2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由50年前的22.4%,减少到现在的13%。祁连山山麓地带草原,全线存在超载问题,许多湿地、沼泽地已消亡或正在逐渐消亡,不少地方出现大面积严重的荒漠化和沙化。

由于祁连山林地处于“冰源水库”和河川水系之间,起着调蓄、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增加水量调节气候的作用,所以祁连山是以冰川森林为主体的生态系统。这个大系统中,又包含着具有各种自然特征的动物区系和微生物区系生态系统。这个系统能否稳定而安全,对上面的冰雪储积和下面的河流湿地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由于原有生态的变化和人类的频频干扰,祁连山的野生动物也无法安宁地过它们原有的悠然生活,要么迁徙它乡,要么自然死亡或被猎杀,有的已经绝种。

祁连山中原有脊椎野生动物265种,占全国的13.5%,其中经济兽类有110多种,占全国的26%;有鸟类290多种,占全国的16%,仅属国家一、二类保护珍稀动物的就有50多种。由于生态环境恶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及盗猎,祁连山固有的众多野生动物世代生存的家园,打破了平静,生存范围越来越小,在迁徙和逃生过程中,它们遭遇到种种的困难和不适应,所以野生动物的繁殖受阻和自然死亡日渐严重,到目前,雪豹、猞猁、石貂、马鹿、水鹿、白唇鹿、藏羚羊、麝、野牦牛、马熊、猎隼等一些珍贵动物已经基本灭绝或濒临灭绝,其中不少是国家一、二类保护动物。尤其是一些具有祁连山地域特色物种种群数量的锐减和灭绝,成为无法补救的损失,永远的痛。这种生物链的断裂和缺损,对森林草原生态系统和生活在祁连山地区的人来说,产生着长久的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

拯救和保护祁连山生态刻不容缓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其实何止于此?保护生态环境,也是保护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大环境。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大自然一定会回报我们以福祉,而且惠及我们的子孙。否则,我们人类,将遭遇到无情的惩罚和报负。

祁连山是河西走廊生态环境的主体,也是山南青海海北地区和柴达木盆地的生态环境主体,影响两省相当广阔的地区,石羊河、黑河、疏勒河三大水系的56条内陆河都发源于祁连山,年出山径流量达到72.6立方米;而且它对于青藏高原北缘乃至河西北部阿拉善高原的气候和沙尘暴南进,都有直接的影响。如果任其生态衰退下去,用不了很长时间,整个西北绿色通道将不复存在,到那时,西部内蒙古沙漠、新疆沙漠和青海柴达木沙漠就会合围,那将是一种何样的情景?不堪设想。

自1998年,祁连山成立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之后,祁连山编制了天然林保护工程方案,并本着“积极保护,优化生态”的原则,已经启动了一些工程,重点是封山育林,平均每年有近10万亩的山林纳入封育范围。国家林业局也将祁连山生态工程列为“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计划一期工程,给予资金扶持,在宜林地区新增了一些造林面积。而且近年来,祁连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还与有关科研院所联合攻关,完成了部、省、地各级科研项目50多项,如森林营建技术、生物多样性保护、森林综合培育、水源林营建技术、护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小流域治理等等,对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起到好的作用。甘肃省还出台了“保护区管理条例”和保护区总体规划设计,在祁连山全线成立了20多个保护站,近距离监控和实施保护管理。甘肃省还动员全国的科学家,为保护祁连山生态和合理开发祁连山冰雪资源献计献策。

许多专家认为,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不能不在开发自然资源、满足自身需求的情况下,审慎地对待大自然原有的生态格局。回顾发展史,这方面的教训深刻,而且不少的领域环境问题成堆,大自然已开始惩罚人类。我们应该认真反思,在自然万物的生存链中,人处于什么位置、人与自然如何相处、什么样的发展模式才是合理的等等。国家在西部开发战略中同时提出:“以保护环境为前提,以生态建设为中心”,是非常正确的,体现了国家的认识和决心,应该一直坚持不动摇。

中科院研究员杨根生、杨针娘等专家指出,祁连山生态系统是复合生态系统,又地处西北内陆干旱地区,比较脆弱,而且历史破坏很严重,恢复和保护的难度很大。他们认为,祁连山的问题,经过长期的大量的科学考察、调查和研究,是很清楚的了,规划、工程方案也都有了,现在的问题是做,各涉及地区政府如何下决心落实和能不能有效落实的问题。他们建议,首先是对现有林区进行全面坚决的封育,不能再似管非管,不能让人畜随便进出破坏、盗伐和干扰,促其自然恢复,应力争每年封育面积达到20万亩以上,这样在10年之内,就大体可恢复到上世纪六十年代水平;宜林地区可进行补植造林,树种要因地制宜,分地区对待,避免划一,盲目求多;对冰川和雪线以上地带,虽不能抗拒大气整体变暖变干影响,但至少应避免人为干扰成分,如开发冰川旅游、登山活动等,以减少环境污染和破坏。刘兴旺、李兵等专家指出,祁连山森林生态系统,是整个祁连山生态系统恢复重建的核心,分为青海云杉林、祁连圆柏林和灌木林三大系统,应根据植被类型和种群自然分布规律,分别对待,施以保护、恢复和重建措施,这样可有效地维持其生物多样性;要设立核心区、实验区,分区管理,有重点地保护;人为干扰强烈地段要坚决退耕还林,解决好林农、林牧矛盾,使其自然恢复。何占玺等专家建议,处在河流源头和水源涵养林区的水域湿地,要严禁开垦、填埋、采矿和污染,促其自然恢复。山麓地带草原生态系统,应科学地使用和经营,严禁超载放牧和牧转农,同时防治鼠害,保护好系统内生物成分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我们相信,祁连山生态发生的不利变化,虽不能从根本彻底扭转,完全恢复到原有的状态,但通过科学有效的保护、管理和重建,仍然有可能控制住森林覆盖率不断下降的局面,遏制住生态系统的急剧恶化,使祁连山水源涵养功能和生物多样化得到较好保护,采访中,多数专家对这一乐观前景也持有支持态度。

篇9

关键词:呼和浩特;城市和农村生态环境;对策

可持续发展战略已被纳入我国2010年的中长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其城市生态环境、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战略最主要的前提和保障。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城市在建设及其规划中的一大课题。呼和浩特作为国家确立的全国46个重点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城市之一,可看作黄河中上游及华北地区的生态屏障,其环境质量的好坏,既关系着呼市经济能否持续发展,也关系着呼市的形象和全民的生活质量。我区自建立环境保护制度以来,环境污染防治的重点一直是工业污染和城市污染,而忽略了广大农村的环境问题,所以把农村环境问题和城市环境问题一起研究讨论。

一、呼和浩特市区、辖旗县区农村生态环境现状

(一)呼和浩特市、旗县区农村生态环境分析

1.呼和浩特市、旗县区生态区域类型

呼和浩特市现辖4县、4区、1旗,即新城区、赛罕区、玉泉区、回民区、托克托县、清水河县、武川县、和林格尔县以及土默特左旗共77个乡镇、1007个行政村。呼市地处干旱半干旱区,降水少、蒸发量大,降水量仅是蒸发量的1/5。风沙大、土质疏松、地表植被覆盖度低,这是其典型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市辖9个旗县区都不同程度存在着自然生态恶化、森林面积缩小、草原退化、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现象。水土流失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34%。森林覆盖率现为20.69%。把呼市分为四种明显的景观类型区域,即低山丘陵草原――农田景观,大青山、蛮汉山山地森林景观,土默川平原农田景观和黄土丘陵农田――草原景观。武川县属大青山和低山丘陵草原地带,此地自然条件恶劣,干旱少雨,风蚀沙化,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极度脆弱,森林覆盖率仅为5.42%,由于干旱、风蚀沙化、过度放牧,草场已遭到严重破坏,已呈荒漠化的趋势。森林景观带主要位于大青山、蛮汉山山地,此处是呼市地区的风水宝地,水土条件好,以山地乔木林、灌木林和森林草原景观为主。土默特平原农田景观包括土左旗、托县、和林县及呼和浩特周边部分地区,这一地区生态环境相对较好,但随着自然环境的恶化和人为的破坏,耕地风蚀沙化和水土流失及盐碱化随之而来,造成环境质量破坏严重。

2.大青山生态环境

作为呼市天然屏障的大青山生态保护问题更是刻不容缓。多年来,由于超载放牧、牲畜骤然增多,致使大青山土壤植被遭破坏。在放牧集中的夏、秋两季,据统计大青山北坡、南坡牲畜总量近60万头(只)。其中北坡超载约80%―90%,南坡超载110%一120%,带来的恶果是草原被严重破坏,刚刚长出的嫩枝嫩叶惨遭啃食,草场丧失了结籽、繁衍的再生能力。近年来,呼市有关部门在大青山植被覆盖率最高的地段建设宾馆、别墅群、高尔夫球场等豪华的楼堂馆所和餐饮娱乐设施。与此同时,沿山地区的数十家乡镇、个体采石厂、小金矿、陵园坟地对大青山植被也造成严重破坏。

二、呼和浩特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

(一)呼和浩特市区大气环境不容乐观

目前,呼和浩特城市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是:空气混浊,水质污染、土壤变坏,作物绿化受害。伴随工业化而来的城市化以及交通运输的现代化,经济活动的强度日益加大,人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越来越强烈,呼和浩特市的经济发展使自然资源匮乏,“三废”排放量加大,城市人文生态环境条件日趋恶化。由于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气体排放量大,城市居民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急剧上升,城市大气污染已成为居民的头号杀手。

(二)呼和浩特市区缺水、水环境污染较严重

呼和浩特是我国缺水城市之一,由于不合理的开采利用,已出现了降落漏斗,若不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水资源问题将成为制约呼和浩特市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呼市农村饮用水问题也很多,据呼市水务局普查统计,目前,在呼和浩特农村仍有55.87万人饮用水不安全,饮用水氟含量超标的有17.6万人,饮用苦咸水的有7.06万人,饮用未经处理地表水的有1.25万人,饮用水细菌指标超标的有1.25万人,饮用未经处理受污染地下水的有1.05万人,其他饮水水质问题的有1.28万人。 呼市有9个旗县区,被国务院列入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的县就有4个,即清水河县、和林县、武川县和托县。而这些地区也被联合国人口组织定为人类不适宜居住地区。呼市乡镇企业的水环境污染也非常严重.他们中有的在选址时缺少合理规划布局和科学论证;有的在选择生产项目时,未进行充分的环保论证,没有实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致使一些属于严格控制和禁止投产的生产项目被立项投产或被盲目引进;有些乡镇企业科技含量极低,机器设备陈旧、生产工艺落后,粗放经营。在污水排放方面,可以说大部分未经处理,随意排放,不靠河的排入荒滩、土地,土壤经“潜移默化”,污染着地下水;靠河的排入大、小黑河、清水河、浑河等,但最终流入的还是黄河。广大村民对如何预防和减轻身边的污染知之甚少,对受到污染侵害常常无可奈何。

(三)农村环境问题堪忧

在呼市的周边旗县的乡村中也大都存在着不合理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如滥用农药和不合理使用化肥,不止造成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影响,还对农副产品的安全构成危害。同时,农用地膜残留和积累破坏了土壤结构、影响农作物生长并危害牲畜安全。呼市作为国家确立的“乳都”,乳业发展前景广阔,奶牛养殖本来可以成为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但分散的以户为单位的生产方式,造成人畜禽混居、畜粪便随处堆放,极易造成人畜禽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前些年在我市发生的禽流感已经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三、实现城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一)控制城市“三废”污染,合理开采利用水源,加强对污染源的治理;实行清洁生产,依靠科技进步解决环保问题

资源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故要努力改善城市生态环境,预防和控制环境破坏和污染。使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剧的趋势得到基本控制,呼和浩特市环境质量想要有所改善,基本改善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使城市环境得到明显的改善。要达此目标,必须严格控制城市“三废”污染,合理开采利用水源,杜绝浪费,切实加强对污染源头的治理。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或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的生产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清洁生产的定义中,不但含有技术上的可行性,还包括经济上的可盈利性,体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依靠环境科技技术,以技术创新促进环境问题的解决。根据生态环境的要求,进行产品和工业区的设计和改造,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在生产环节,要严格排放强度准入制度,鼓励节能降耗。推进污水再生利用和垃圾处理资源化回收,建设节水型城市。要大力发展高效益,低能耗,轻污染或无污染的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引导企业进行环境管理体系论证。

(二)加大教育,倡导绿色消费,提高全民环境意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在中国,节俭消费是大多数人的日常行为规范,在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现代社会,提倡节俭消费尤其重要,绿色生活、环保选购、重复使用、多层利用、分类回收、循环再生,消费者通过重复使用和多层利用,提高物质的利用率。 此外,还要加强环境教育反对过度消费,改变人类传统的观念,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加强环境保护教育,增强全民环境意识,促进可持续发展。通过多种形式、多层次、多方位的生态环境教育,努力营造可持续发展的氛围,使广大民众更多地掌握环境保护意识,更深入地了解法律、法规、政策,从而更自觉地参与到环境的保护中。循环经济有利于促进资源枯竭地区的结构调整,实现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有利于开发一次资源,发展替代产品,促进经济转型,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经济社会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它能从根本上解决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循环经济作为新经济的一种,日益受到重视,是我市未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方式。

(三) 加强政府职能,全面提高城市竞争力

呼市政府要加快解决目前比较突出的道路建设、饮水安全、污水排放等问题。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的《2013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显示在综合增量竞争力指数的排名中,鄂尔多斯排名较为靠前,位列第28位,包头37位,呼市第58位,这表明呼市在提升城市竞争力方面任务十分艰巨。在文化城市竞争力和知识城市竞争力排名中,呼和浩特充分显示首府优势位于38位。一个城市只有竞争力增强了,经济才可以大大发展。城市的环境面貌大大改善,带之农村环境也会迅速改变。身居西部生态环境落后的呼和浩特,应在提高竞争力上狠下功夫。各旗县区应认真落实吸引区内外人才,特别是优秀中青年科技骨干到城市农村去工作。让他们指导建设一批不同层次、布局合理、功能齐备、资源综合循环利用的示范性新农村环境样板模式。

(四)重视农村环境建设,因地制宜,建立市区、郊区和农村相连的大生态保护系统

呼市政府要像重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一样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加快村庄规划、粪便无害化处理、人畜禽分离、推广沼气使用清洁能源等问题的解决。针对呼市9个旗县区绿化先天条件不足、生态脆弱的现状,必须走以开发促重建、以重建促开发、开发与保护并重、开发与重建相结合的道路,由过去片面追求短期经济效益、掠夺自然资源,转变为保护、恢复和优化生态环境,从分散治理转为综合治理,从先破坏后治理转为工程建设和生态保护重建相协调。对一些生态环境特别恶劣,短期内难以恢复植被的贫困地区,应对该地区的“环境难民”采取搬迁转移的措施。呼市在绿化建设中应借鉴其他园林城市的好经验和好办法,还要突出自己的地方特色。建立市区、郊区和农村相连的大生态保护系统。

参考文献:

[1]王莉波.呼和浩特市生态环境建设的对策和措施.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2002

[2]李秉成.中国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及可持续发展干[J].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6.20

[3]探索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贵州日报,http://.cn

[4]高燕茜.呼市农村生态环境现状及可持续发展.http://.cn/s/blog

篇10

一、生态整体主义的提倡

苇岸对梭罗的接受是直抵本质的,“梭罗的本质主要的不在其对‘返归自然’的倡导,而在其对‘人的完整性’的崇尚。梭罗到瓦尔登湖去,并非想去做永久返归自然的隐士,而仅是他崇尚人的完整性的表现之一。”在苇岸看来,“人的完整性”体现在他对待外界的态度:是否为了一个“目的”或“目标”,而漠视和牺牲其它。正是因为对梭罗精神的深刻理解,苇岸的长篇散文《大地上的事情》呈现出了中国散文的新质——“土地道德”(LandEthics)。“土地道德”由美国著名生态学家利奥波特(他被人们称作20世纪的梭罗)首倡,是道德向人类生存环境包括土壤、水、物种、生态系统、植物和动物等的延伸,简言之,是要把人类在共同体中以征服者面目出现的角色,变成这个共同体中的一份子。苇岸用心地领略并思考着与他平等的一切众生的生命状态和生存方式:蚂蚁营巢的不同方式,日出与日落在时间和形态上的差别,麻雀在日出之前与之后叫声的不同,喜鹊和麻雀这两种留鸟各具特征的飞翔姿态……他在普通人早已程式化的视野之外竟然体察到了那么多本来存在但却一直为我们视而不见的每个个体的生命特征。

在他未完成的遗作《一九九八:二十四节气》中苇岸彻底摆脱了现代社会线性时间的束缚,通过观察古老农耕社会符合自然节律的二十四节气之间细微的嬗递和农事舒缓的变更,来体会大自然微妙的灵性和富于启示性的细节,带领读者去领略自然本身准确、奇妙和神秘的运行节奏,在喧嚣急促的现代社会中以他精美纯粹的文字让人去体会融入自然的完整性。比如立春:“外面很亮,甚至有些晃眼。阳光是银色的,但我能够察觉得出,光线正在隐隐向带有温度的谷色过渡。……它还带着冬天的色泽与外观(仿佛冬季仍在延伸),就像一个刚刚投诚的士兵仍穿着旧部褪色的军装。”而谷雨时节,“麦子拔节了,此时它们的高度大约为其整体的三分之一,在土地上呈现出了立体感,就像一个十二三岁的男孩开始显露出了男子天赋的挺拔体态。野兔能够隐身了,土地也像骄傲的父亲一样通过麦子感到了自己在向上延续。”与“弃绝于自然而进入数字化生存的人们”的生存时空相对照,简约、生动的《一九九八:二十四节气》虽只到谷雨就随着作者的离世戛然而止,但它却开启了人在自然这个整体中另一种更为本原的生存方式。除了苇岸之外,有“中国的梭罗”之称的刘亮程(虽然这一称呼并不恰当),在《风中的院门》《一个人的村庄》等散文集中,也以一种平等的、友爱的、审美的目光守护着新疆那个叫“黄沙梁”的人畜共居的村庄。这里的阳光雨露、花草虫鱼、颇通人性的驴、尽职尽忠的狗、执着的蚂蚁和蜣螂、默默死去的甲虫都以各种不同的生命形式自在质朴地存在着,进行着类似于人的生命体验。在《那些鸟会认人》中鸟俨然成了我的邻居之一,它们有脾气,有性格。“鸟跟我们吵过好几架,有点怕惹它们了”,其实是鸟误解了人的好意,当误解消除之后,院子里做窝的麻雀会随着“我”去割草、跟着大哥去打柴,而且“大哥装好柴后它们落到柴车上,四只并排站在一根柴火上,一直乘着牛车回到家”。就是那些偶尔路过的喜鹊或黄雀,飞累了落在树枝上歇脚时,也会象无所不知而又热心助人的巡逻官一样,高高在上善意地训我们几句:“那堆包米赶紧收进去,要下雨啦。”“镰刀用完了就挂到墙上,锨立在墙角,别满院子乱扔。”这样家常、亲切、和谐的场景在黄沙梁比比皆是。黄沙梁的世界因为有着生界万物的参与而变得博大和深远,作者的情感也因为有着大自然的浸润而格外细腻和敏锐。刘亮程凭借一种亲人般的关注恢复了我们和整个世界本来就存在着的血脉亲缘。

新生代散文家周晓枫是近年来致力于生态散文创作的新秀,从出手不凡的《它们》到《鸟群》《斑纹》《翅膀》等,其美轮美奂、流畅精致的文字堪称中国生态散文中的“美文”。如果说梭罗对于苇岸和刘亮程的影响主要是生态意义和生存态度上的,那么对于周晓枫来说,除此之外还另有一重美学上的启发意义。对于梭罗生态思想的重视使人们多少有些忽略他的散文的美质,譬如善用修辞、幽默风趣、意蕴深远等。周晓枫在对“它们”投之以平等、亲切的凝眸之际,酷爱修辞的她还赋予了文字飞翔的力量,将汉语的凝练、想象之美推向新的高度,其散文可以看作是对《瓦尔登湖》从思想到修辞的遥远呼应。且看她在《鸟群》中的几个片段“:鸟是神的拟态。人们想象中的天使,就是根据人与鸟的结合形象设计而出。……我对鸟抱有永久的惊奇,它们令我感慨于造物的精巧安排:啄木鸟每天在坚硬的树干上敲呀敲的,却不会得脑震荡;仙鹤穿着细黑的高筒靴子,不怕站在寒冷的雪地上;鹈鹕松驰的下嘴唇,松鸦严谨的八字胡;黑鹭的蝙蝠侠斗篷,企鹅的黑白晚礼服……除了风格迥异的鸣啭方式,它们还有各自独特的飞翔节奏,或高或低,或收或展:海鸥的圆舞,佛法僧的弧步,雨燕的华尔兹,大雁的集体舞……鸟优美地起伏身体,天空中充满生动的舞蹈。”

二、文明批判:对消费主义、技术主义的反思

“一所精美的房子又有何用,如果你没有一个可以容忍的摆放它的星球?”梭罗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在思考的问题在二十世纪末才真正进入中国人的视域。人们似乎是突然之间不得不面对一连串的生态危机和生存危机:土壤侵蚀,森林锐减,陆地沙漠化扩大,水资源污染和短缺,温室效应,酸雨污染,大气臭氧层遭到破坏,有毒化学物质扩散……人们发现在关注自己的衣食住行的同时也不得不去关注我们居住的地球、地球上的土地和环境。正是对生态危机的关注使梭罗在中国重新被发现并且持续地“热”了起来。据统计,自1993年上海译文出版社重版徐迟先生翻译的《瓦尔登湖》至今,国内已有六个不同的中文译本,另外还有英文的各种编选版本。数年来《瓦尔登湖》一直是各个书店摆在显眼位置的畅销书,其中的精彩片段也被陆续选入高中语文教材和大学语文教材。《瓦尔登湖》不仅为我们提供了生态整体主义的可能性,而且率先预见了以消费主义、技术主义为主导的现代文明的弊病。一方面现代人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使得人类能够轻易地大肆征服自然,另一方面现代文明最充分地激发了人的欲望,并使这种永无满足的欲望指向大自然,把大自然仅仅视为满足人的欲望的工具和资源。产生于19世纪末的消费主义(Consumerism)在二战之后逐渐在欧美各国成为主流价值倾向,它以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所谓现代生活方式引发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消费主义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幸福观和价值观,更造成了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双重恶化。对那些只想到金钱的价值的农场主,梭罗不无愤慨地指出“:在他的田园上,没有一样东西是自由地生长的,他的田园没有生长五谷,他的牧场上没有开花,他的果树上也没有结果,都只生长了金钱;……在一个高度的文明底下,人的心和人的脑子变成了粪便似的肥料!”梭罗在那个时代已经清醒地意识到“:人类过着静静的绝望的生活”。

如果要摆脱这种为金钱奴役而带来的绝望,只有彻底抛弃旧的生活和生产方式,过一种简单而拥有丰富精神生活的生活,“我们必须学会再次醒来,并让自己保持清醒,不是靠机械的帮助,而是靠对黎明的无限期望。”梭罗倡导并身体力行的“生活简朴、精神崇高”的生活方式为当时开始在精神和生态危机中沉沦的人类带来一股清新健康的空气,并为后人在文明的沙漠中保留了一小片荒野中的绿洲。然而,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来临,发达国家不仅将消费品推向世界各地,更将消费主义的意识形态推向世界。“消费主义是到目前为止最强有力的意识形态——现在,地球上已经没有一个地方能够逃脱我们的良好生活愿望的魔法。”中国也不例外,“仿佛一夜之间,天下只剩下了金钱。对积累财富落伍的恐惧,对物质享受不尽的倾心,使生命变成了一种纯粹的功能,一切追求都止于肉体。”宣称生活在梭罗“阴影”中的苇岸,对“大地上的事情”的热忱关爱毋宁说同时也是对工业文明所带来的喧嚣、污染、放纵和掠夺的坚决抵制。他从鹊巢高度的降低悲哀于“被电视文明物品俘获的乡下孩子,对田野的疏离”,从果实累累的大地上领悟到“土地最宜养育勤劳、厚道、朴实、所求有度的人”,为此,苇岸甚至有些极端地认为把人与土地维系在一起的前现代社会才是人类生长的健康环境,“人类社会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化,不光污毁了自然,显然也无益于人性”,“有一天,人类将回顾它在大地上生存失败的开端。它将发现是一七一二年,那一年瓦特的前驱,一个叫托马斯•纽科门的英格兰人,尝试为这个世界发明了第一台原始蒸汽机。”

对工业文明这种发自内心的悲哀的抵触,使苇岸在生活中也选择了一种堂吉诃德式的方式:他是个素食主义者,为了不增加地球的负担宁愿不要孩子……也许苇岸的生存方式与他对工业文明的批判是极端的,但他对现代文明的反思精神却能够警醒无数被物欲与消费蒙蔽了五官与心灵的读者,这也是一共只创作了17万字,英年早逝的苇岸越来越被更多人所喜爱的原因所在。创作了与《瓦尔登湖》同列为“绿色经典文库”的《伐木者,醒来》的徐刚,从90年代以来一直致力于生态散文的创作。几十年来,他踏遍祖国的大江南北,先后推出了《绿梦》、《中国风沙线》、《倾听大地》、《地球传》、《长江传》等一系列重要作品。他用社会学的调查方法,大量的真实数据直面中国土地荒漠化、江河与湿地、森林等生态问题,表现出鲜明的反对技术主义消费主义的倾向。“当我们从生态自然这些角度去考察这个世界时,不得不沮丧地发现:所有的技术进步都是暂时的,而由此带来的衰退和混乱却是持续的乃至无法挽回的。”“聪明绝顶的人们正在共同地、世界一体化地做着同一件蠢事:把追求物质财富当作人生至上的目标!”这个在崇明岛长大的农民的儿子,在这举世滔滔皆言利的年代,几十年如一日地为森林的茂盛、为江河的奔流,为地球的无恙,为家国的安宁而奔走呼告。其代表作《伐木者,醒来》以纪实文学的形式报导滥砍乱伐造成森林的锐减,以及直接或间接导致了当今全球范围的诸多生态危机的原因,提纲絜领,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对于森林和自然的认识,颠覆了传统观念,并深深影响了高层的决策。当时的林业部长说:“我们应该感谢徐刚,他在我们的背上猛击了一拳!让我们从睡梦中醒来。”自此,林业由以采伐木材为主开始向以生态建设为主进行艰难地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