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范文
时间:2024-01-05 17:41: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油茶炭疽病(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气候;林分;管理;病情指数;安徽舒城
中图分类号:S76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24-6040-04
油茶炭疽病(病原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是油茶的最主要病害,发生普遍而严重。油茶(Camellia oleifera)在感染该病后,可发生落果、落蕾、落叶、枝梢枯死、枝干溃疡,甚至整株衰亡[1]。各油茶产区常年因该病减产10%~30%,重病区减产可达50%以上甚至绝收[2,3]。安徽是油茶种植的北缘地区,特别是地处大别山区的舒城县,近几年来油茶种植面积迅速扩大,炭疽病导致落果现象十分严重,影响了林农的种植积极性。本研究以地处大别山区舒城县河棚镇的油茶园为试验地,对油茶炭疽病的发生发展与气候条件、林分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全面调查和定期定株观察,以期掌握油茶炭疽病在大别山地区的发生发展规律,为科学防治油茶炭疽病提供理论依据;并研究了增施钾肥、冬季疏枝以及修除病组织等抚育管理措施对油茶抗病性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安徽省舒城县河棚镇油茶种植区。该地区为大别山余脉,山势较低,坡度平缓,土壤为花岗岩母质分化而成的砾质壤土,土层厚30~60 cm,肥力中等偏下,pH 4.5~6.5,为亚热带温暖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15.0~15.4 ℃,无霜期210~230 d,年平均降雨量1 250~1 350 mm,地貌多样,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热适中,无霜期长。气候条件适宜油茶生长发育,同时炭疽病等叶类、果类病害发生也较严重。
1.2 气候对发病的影响研究
1.2.1 油茶炭疽病发生期观察 采用定株定期观察方法。首先选择5株发病比较严重的植株(历史病株)做好标记,并将所有病叶、病梢、病果清理干净。在春梢抽梢期间,依据过去的经验,从4月中旬病害发生前开始,每隔约10 d观察1次,记录新梢、果实发病情况。
1.2.2 病情指数调查 先将标准地内的植株按病情轻重划分为5级(表1),统计各级株数,然后计算出标准地内林木的病情指数。病情指数=Σ(各病级株数×该病级代表数值)/(调查总株数×最高病级代表数值)×100。
1.2.3 气候数据采集 测量每个周期的平均气温和平均湿度。具体操作方法:每天早6:00和下午14:00分别记录当天的最低气温Tmin和最高气温Tmax,最低相对湿度Mmin和最高相对湿度Mmax,计算每天的日平均气温、日平均湿度;自观测日开始约10 d为1个周期,计算每个周期的平均气温和平均湿度。同时,自2011年3月5日到9月15日对每次的气候变化也进行详细记录。
1.2.4 数据分析 分析温度、湿度对发病的影响,并进行多重比较。
1.3 林分对发病的影响
1.3.1 病情调查 在广泛普查的基础上,选择发病程度有明显差异的油茶林设立标准地,详细调查病害发生程度与各林分因子之间的相关性。2011年3月5日至9月15日每隔约10 d观察并统计出油茶嫩梢和果实的新增发病个数。将每样株的每个样枝上的春梢总数、果实总数、病梢数、病果数分别进行统计,计算叶片发病率和果实发病率。
果实发病率=样枝病果总数/样枝果实总数×100%;春梢发病率=样枝病梢总数/样枝春梢总数×100%。
1.3.2 林分调查 对标准地病害情况进行统计和计算后,将标准地的各林分结构因子情况等进行详细记录,林分根据林地中主要树种占植株总数的比例按表2进行分类。按“1.3.1”的方法进行病情调查。
1.3.3 数据分析 分析林分对发病的影响,并进行多重比较。
1.4 林地管理对发病的影响
1.4.1 不同管理水平病害分析 根据当地主要的营林技术措施——施肥、除杂、垦复松土、修除病枝和病虫害防治等营林措施的具体应用的情况,按表3进行管理水平等级分类。按“1.3.1”的方法对各级管理水平林地进行病情调查。
1.4.2 单项管理措施分析 ①增施钾肥。2月沟施菜子饼375 kg/hm2,4月在土壤潮湿时撒施草木灰1 800 kg/hm2,结合除杂用柴草覆盖土壤保墒,挖沟排水。对照区不做任何处理。②冬季整枝修剪。冬季对过密枝、重叠枝进行整枝修剪,使树体通风透光。对照区不修剪。按“1.3.1”的方法进行病情调查。
1.4.3 数据分析 分析管理水平和单项措施对发病的影响,并进行多重比较。
2 结果与分析
2.1 气候对发病的影响
2.1.1 气候因素对春梢发病的影响 分析气候因子对病害的影响(图1)可见,在一个生长季中,嫩梢发病早,从5月5日新叶刚展开时就开始出现症状(实际侵染期更早,是在抽梢初期的3月下旬至4月上旬),并很快进入病害流行的高峰期;5月下旬左右,病害发展速度明显降低;7月中旬病害侵染又进入一个新的高峰期;8月下旬病害发展速度明显降低,8月25日无新增病梢。这段时期气温刚好介于20~25 ℃,适合病菌生长发育;同期雨水丰富;寄主组织处于幼嫩阶段,处于易感病状态,病原、环境和寄主因素均适宜于病害发生,发病严重。进入5月下旬以后,油茶梢头逐步木质化,对炭疽病的抗性加强,不利于病害的发生与流行,病害发展速度明显降低。温度、湿度对春梢发病的影响较大,不同温度、湿度,不同时期春梢发病数差异极显著(P≤0.001)。
2.1.2 气候因素对果实发病的影响 分析气候因子对果实发病的影响(图2)可见,油茶果实到5月中下旬才陆续开始感染炭疽病,并且很快进入第一个发病高峰期,虽发展速度较嫩梢缓慢,但一直保持增长趋势且持续时间长,到8月上中旬出现第二次发病高峰,9月以后病情逐步缓和。果实发病的高峰期气温维持22~28 ℃,同期降雨量也比较大,湿度较高。
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油茶炭疽病病原——胶孢炭疽菌的最适产孢温度为23~25 ℃,温度低于20 ℃或高于28 ℃,产孢减少或停滞。在油茶林中,炭疽病主要依靠分生孢子随雨滴飞溅传播,适宜的温度和充沛的降雨对病害蔓延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由于2010年7月和8月降雨时间长,雨量丰富,温度适中,因而该年度炭疽病发病十分严重。
温度、湿度对果实发病的影响较大,不同温湿度,不同时期果实发病率差异极显著(P
2.2 林分对发病的影响
在营林中,林分因素往往对病害的发生及蔓延有着显著影响,某些树种混交搭配对树木病害的控制或阻隔起着很大的作用,而有些树种混交则会加重病害。进行林分结构与病害的关系分析(图3)可见,油茶与茶树单一混交林炭疽病病情较重,而多种树种混交或与其他非寄主林木混交可使病情减轻。油茶与茶树的混交林病情指数最高,为21.0;油茶与板栗混交林病情指数最低,为9.5;油茶与杉木的混交林发病也较重。这是因为茶树、杉木均能感染相同病原的炭疽病,茶树、杉木与油茶混交,会增加了寄主数量或病原物的越冬场所,起不到阻隔病害传播的作用。
不同林分的病情指数存在显著差异。油茶与板栗、马尾松的混交林与油茶纯林相比较,病情指数差异显著,而油茶纯林与油茶茶树和油茶杉木混交林病情指数差异不显著。
2.3 林地管理对发病的影响
2.3.1 管理水平对发病的影响 对不同管理水平的油茶林炭疽病发生情况调查的结果(图4)表明,当地油茶林管理水平差异很大,有的管理非常精细,有的管理十分粗放,甚至根本不管。不同管理水平之间病情差异大。病情指数与管理水平级呈负相关关系。管理水平为Ⅰ级的油茶林平均病情指数只有6.8,而管理水平为Ⅲ级的油茶林病情指数为15.4,管理水平为Ⅳ级的油茶林病情指数达到18.2,都比Ⅰ级的病情指数高出1倍以上。
2.3.2 增施钾肥对发病的影响 对比增施钾肥与对照油茶炭疽病发生率(图5)可知,增施钾肥能明显抑制炭疽病的发生,发病率仅为18.76%,比对照区(发病率38.43%)降低了1/2左右。施用钾肥能够促进作物的光合作用[4],促进植物结果和提高植物抗寒、抗病能力。
2.3.3 冬季整枝修剪对发病的影响 油茶林中严重感病的病株和病枝,由于发病严重,已失去经济价值,且不断地散布病菌,应坚决清除。冬季剪除病组织同时对过密枝、重叠枝进行整枝修剪与对照相比(图6)可知,处理区的果实炭疽病发病率为17.97%,比对照区(发病率53.36%)低了2/3左右,两者差异显著(P=0.022),可见冬季整枝修剪对降低油茶炭疽病发生水平效果显著。
3 小结与讨论
炭疽病对新梢、果实的危害始发期都是在其器官刚形成阶段,对新梢的侵染始于3月下旬和4月上旬,对果实的危害始于5月上旬;病害发生末期是组织木质化或器官定型后,此时病菌难以侵入。
当春季气温上升到15 ℃以上时,新梢和果实才陆续发病。24~30 ℃时病害扩展迅速,温度主要影响开始发病的时间。炭疽病菌的孢子分散、传播和侵入都离不开雨水和较高的湿度,当年的降雨次数和降雨量直接影响到病害发生的严重程度,暖春、雨水多、湿度大的年份常常伴随着病害大发生。
增施钾肥和冬季疏枝、清除病组织可明显促进油茶的营养生长,提高植株生长势。施用钾肥促进了油茶的生殖生长,利于果实发育,果实炭疽病发生率显著降低。
油茶炭疽病初次侵染源多、危害部位多、发病时间长、危害面积大,加之油茶多分布于山地,施药操作比较困难,在防治上存在较大的难度。其有效防治应以营林措施为基础,辅之以化学防治,并采用综合治理的方针,在时间上要打持久战,坚持数年,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沈万芳. 油茶炭疽病发生与林分和气候因素的关系及叶片结构抗病机理的研究[D].合肥:安徽农业大学,2008.
[2] 束庆龙,张良富.中国油茶[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9.
篇2
【关键词】气候类型;纬度分布;海陆位置
【中图分类号】G552.04 【文章标识码】D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5-0031-01
气候是指某一地区长时间内的天气特征,包括天气的平均状况和极端状况。由于各地受“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和地形、季风、人类活动”等影响气候的因素不同,因而气候差异很大。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因此每一种气候类型都是由各个影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影响的主导因素是有差异的,在影响气候的因素中,地形是一个重要因素。地形中由于“地形类型、地势高低、山脉分布、山脉走向和迎风坡背风坡”等的不同,都会对气候的特征和分布产生影响,甚至会破坏气候的地带性分布规律,因此地形是一个非地带性因素,不同的地形对气候有不同的影响,由于地形知识综合性强、要求有很强的空间概念,因此也就必然成为学生的学习难点,因此对地形知识的拓展分析,有助于知识的掌握和难点的化解。一般情况下,从赤道到两极依次出现的气候类型是: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大陆东岸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大陆东岸是温带季风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和极地气候。但由于受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因素的影响,气候类型的分布常出现一些特殊现象,笔者总结如下:
一、纬度分布特殊
1、远离赤道的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大致分布在赤道至南北纬1O。之间的地区,受纬度位置及大气环流影响,具有终年高温多雨的气候特征,主要位于非洲刚果河流域、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及亚洲印度尼西亚等地。其实远离赤道的地区,只要气温、降水等达到一定数值也可以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如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部和中美地峡东北部。它们虽然远离赤道,但由于处于来自海洋的信风迎风地带,附近洋面又有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从而使七述地不但气温较高,而且降水也较为丰富,符合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的条件,所以发育成了热带雨林气候。
2、赤道地区的热带草原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大致分布于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位于热带雨林气候的两侧,是因为处于赤道低压和信风交替控制之下而形成的。赤道穿过东非高原,本地理应为热带雨林气候,但由于东非高原地势较高,改变了此时的气温和降水状况,从而形成了热带草原气候。成因相似的是南美洲圭亚那高原上的热带草原气候。
二、海陆位置特殊
1、沿海地区的热带沙漠气侯。一般而言,沿海地区降水较多,内陆地区降水较少,但由于受地形、洋流等因素的影响,沿海地区也有降水较少的气候类型分布。世界上许多地区的热带沙漠气候一直分布到西部沿海,主要是由于离岸风和流经沿岸寒流的降温减湿作用,如:南美洲安第斯山西侧的阿塔卡马沙漠、澳大利亚西侧的维多利亚大沙漠、撒哈拉以南非洲西侧的纳米布沙漠的形成都是上述原因形成的,索马里半岛沿岸的热带沙漠也跟夏季的离岸风和索马里寒流有关。
2、西风带内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大陆J陛气候一般分布于温带大陆性内陆地区,距海洋较远,干旱少雨。南美洲巴塔哥尼亚高原位于安第斯山脉东侧,东西距海洋都近,并处于西风带内,但该地地处高大安第斯山脉东侧的背风地带,受山地阻挡而降水稀少,因而形成了干燥少雨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另外,亚洲小亚细亚半岛中部的安纳托利亚高原也是距海较近,但由于地势高,受海洋影响小,所以沿海地带形成地中海气候,而内陆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成因类似的还有欧洲伊比利亚半岛内部的温带大陆。眭气候。
3、大陆东岸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一般分布在南北纬4O°一60°之间的大陆西岸,主要分布在西欧、北美及南美大陆西岸,但由于海陆分布的影响,有一些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大陆东岸。事实上,只要是温带地区,又常年受到西风的影响,终年有暖湿空气从海洋面上吹来,就可以形成温和多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如澳大利亚东南部及新西兰南北二岛的温带海洋性气候。这种气候的特征是冬暖夏凉,年温差小:海洋性气候区内愈靠近大洋,气候的海洋性愈强。特别是在冬季,因沿岸有暖流经过,西风从暖流海面吹来,气流温暖潮湿,因此冬季气温比同纬度的大陆中心和大陆东岸暖得多。最冷月均温均在0℃以上。夏季时暖流水温仍较大陆温度低,海上要比陆上凉得多,这里受西风影响最热月均温在22℃以下。由于冬暖夏凉,年温差要比同纬度其它地区小得多。全年有雨,冬雨较多:此区正当温带气旋活动的路径上,气旋雨量丰沛,特别是冬季时温带气旋更为活跃,雨日很多,但降水强度并不大。冬季降水量在全年所占比例稍大,全年没有干季。用一句话概括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特点: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篇3
关键字:建筑设计;气候;策略方法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建筑设计在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同时,需考虑气候因素,以求与环境相协调。现代建筑设计必须与生态气候相适应,适应气候的建筑设计满足了当今社会低碳、环保的要求。在推行绿色建筑的浪潮下,建筑设计必须与气候资源、自然地形有机结合,创造出生态节能的建筑,以满足人们日益提升的生活需求[1]。
一、分析气候环境与选择设计策略的重要性
气候环境与建筑设计策略之间存在复杂的对应关系。从低碳、节能的出发点考虑,设计应使建筑与气候环境相协调。在不同的气候环境中,影响建筑设计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对气候环境因素进行综合分析,选择适当的设计策略,提高建筑与气候环境的协调性。
(一)适应环境,低碳节能
建筑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起居,选择适应气候环境的设计策略,可使建筑更好地达到节能、环保的目标,提升建筑品质,帮助人们更好地享受生活。
(二)亲近自然,和谐共存
在适应气候的建筑中,建筑与自然环境完美融合,摒弃工业文明带来的封闭空间,使人们在工作生活中更亲近自然,享受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存。
(三)顺应环境,突出地域特色
建筑是某一地区的标志,不同的地域气候环境不仅造就了不同的建筑,同时还形成了不同的人文特色。利用地域气候环境,应用不同的建筑形态、布局、构造细部去创造宜人环境,体现出了建筑设计的智慧,比如通风防潮的吊脚楼;冬暖夏凉的窑洞;冷巷、天井给封闭的居住环境带来的阳光和空气等。
二、气候与建筑
建筑设计中有很多因素与气候环境之间是相互矛盾的。因此,分析气候环境与选择设计策略之间存在一个博弈过程。
(一)气候对建筑的影响
建筑形式与当地气候相协调,以此创造宜人环境,不同气候对建筑有不同的要求。建筑师在设计前需先考虑当地气候,例如在热带地区,采用蒸发降温技术加快空气的流动,降低室内温度;在寒冷地区,采用保温材料和太阳能集暖设备等[2]。
某地区太阳辐射、大气环境和地理环境之间长期相互作用形成本地区的特有气候。依据地理位置、水陆分布、地形地貌的划分,气候类型被分为很多种。气候要素的变化影响某一地区的气候,从而影响室内外温差,空气湿度等因素,间接影响到人的舒适性,因此建筑设计时需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正确选择适应气候的建筑布局、建筑材料、构造和设计策略 [3]。
(二)建筑对气候的反作用
气候会对建筑产生影响,建筑也会影响气候,建筑对气候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建筑布局对局部气候的影响,例如建筑群过于密集形成热岛效应,高层建筑群对风、热环境的影响等。
当代的生态气候建筑包含节能、健康和可持续发展。节能并不是通过对原有能耗的节约,而是对能源的高效利用。建筑在做到节能的同时,必须考虑人的主观上的舒适性和客观环境的可持续性,即在让人获得愉悦的同时秉持环保节能的思想。在设计的过程中,尽可能充分利用太阳能、风、天然光等自然资源,不借助于机械系统的前提下,利用气候的原有特性产生动力。
三、适应气候的建筑设计原理
适应气候的建筑设计原理主要体现在利用地域气候,通过设计改善建筑周围的小气候,实现自然通风与采光,减少机械通风、空调与人工照明,达到建筑与气候环境相协调、环保节能的目的。
(一)充分利用有利的气候条件和防御不利气候因素的影响
充分利用气候环境,实现自然通风和采光和规避不利气候因素的影响,在满足适用性的前提下减少与自然的对抗,即可使建筑高效、节能,创造出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 [4]。
1、建筑群体的布局规划
充分考虑夏季有利的主导风向和冬季不利的主导风向,结合采光、通风、保暖和防晒的因素合理设计建筑群体及其朝向。
2、体形系数的合理控制
建筑物与外界大气接触的表面积和所包围的体积之比即为建筑物的体形系数。建筑物的外表面积越大,体形系数也会越大,带来较高的能耗。在节能设计时,建筑物平面外形不能凹凸太多,在所有几何形体中,球体的体形系数最小,同等条件下能耗最低。
3、窗墙比的合理控制
建筑外墙总面积与墙体总面积之比即为窗墙比。虽然外窗面积远小于外墙面积,但外窗得失热量占建筑物结构得失热量的40%,因此必须在主动式设计过程中根据气候的特征合理控制窗墙比。
(二)有效利用隔热保温、遮阳和自然通风等被动式节能技术
被动式节能建筑是指在完全不使用其它能源的基础上实现隔热与保温。
建筑的隔热部位主要由建筑物墙体、屋顶、地板三个部分组成。可以采用保温材料制作墙体或者把墙体埋入地下或者用土壤包裹三面外墙,更为奇特的是延安窑洞直接在山坡上挖洞作为房屋使用,以上设计方案适用于干燥少雨的地区。
充分利用百叶包裹外墙,做到隔热保温方式岁季节变化,在冬季打开百叶,夏季关闭百叶,实现对光和热的充分利用。屋顶长期接受阳光曝晒,必须采用合适的隔热层覆盖屋顶,或用盖板架空,便于热空气排出。最好的节能方法是在屋顶种植植被,起到隔热的作用的同时可以很好地美化环境。对于夏季多雨的地区,可以在屋顶储水,储水吸收热能后还可供人们日常使用。还可以把热风或冷风进行合理储存,例如将热风或冷风收集到室内的管道中满足季节性建筑的需求,形成空调式效果。冬季的保温措施还可以直接利用太阳能加热墙体来提高室内温度,又可分为三种形式。第一种是建造一体式墙体和玻璃,墙体部分用深颜色,利于吸收阳光,透光率高的玻璃用于建筑以满足白天储热和晚上散热的要求。第二种形式是通过地板或墙体直接采集阳光来加热空气,第三种是通过建立前室,让墙体和地板同时接受阳光照射,把加热的空气送入室内,以达到保温的效果。
除上述方式外,还可以通过对建筑物间距及朝向的合理规划引导自然通风,实现良好的风压通风效果。
结语:
在节能环保的迫切要求下,建筑业也在不断寻找新的适应时代需求的方式推进自身的发展。现代建筑设计必须遵循节能环保的原则,与生态气候相适应,与气候资源、自然地形有机结合,创造出生态节能的建筑。适应气候的建筑设计实现了当今社会低碳和环保的目标,满足了人们日益进步的生活需求。
参考文献:
[1] 张会.适应气候的建筑设计策略及方法研究[J].环球人文地理,2014,30(20):68-68.
[2] 叶守森.适应气候的建筑设计策略及方法研究[J].城市建筑,2013,26(10):137.
篇4
关键词:气候变化;青少年;行为意愿;影响因素;计划行为理论
中图分类号:X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6)12024505
1引言
气候变化已经被看做是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中国作为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也成为了遭受气候变化不利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与此同时,中国现已成为世界上年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国家[1],长期以来中国政府对气候变化问题都高度重视,并在巴黎气候大会前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提交了《中国国家自主贡献》,总结和规划了应对气候变化所实施的政策与行动[2]。然而在中国,公众对于气候变化问题的关注度还很低[3],但社会意识及环境态度又能够决定社会行动,如果公众具有强烈的气候变化意识将能够极大程度地促进低碳政策的完善及低碳社会的发展建设[4]。
气候变化是一个长期性的问题,青少年将是受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群体[5],近年来的一些极端天气事件的频发及气候的变化趋势也预示着气候变化将会在未来给当今的青少年群体带来更多的威胁及挑战。同时,青少年也将对未来的气候变化减缓决策及应对方式有重要影响。首先,青少年仍处于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对青少年气候素养的培养将有助于应对公众的气候变化关注度降低等问题,也有助于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各方面挑战。其次,青少年对采取积极行动富有激情、想象力及活力,这在当今的社交与媒体时代将对气候变化问题有更重要的贡献,例如:青少年在家庭中提倡气候友好型行为;在学校及一些课外群体中扮演重要的信息交流者;能够通过社交媒体接触并传递全球性的信息[6]。
青少年想要应对气候变化以求未来的发展,不仅需要具备气候科学知识,还应具有减缓气候变化的行为驱动,以及在个人及群体层面拥有实施气候友好行为的信心。然而,中国现有的对青少年气候变化教育方面的研究多集中于传递气候变化知识来增加青少年对于气候变化的原因及其影响的理解,却缺乏对最终的亲环境行为的探究及培养。因此,了解中国青少年对减缓气候变化问题的行动参与意愿情况及探究其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对今后开展气候变化教育、培养气候素养、建设低碳社会就显得尤为重要[7]。
国外已有一些研究基于环境心理学及行为学来探讨有效的气候变化交流机制以及影响个人气候行为的影响因素。笔者的研究就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来进一步探究中国青少年减缓气候变化的行为意愿的影响因素。计划行为理论(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TPB)是一个被广泛接受的来预测个人亲环境行为的理论模型[8]。该理论指出,对于最终的行为,行为意愿是最具影响力的预测指标,并且行为意愿又主要由3个因素决定: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及知觉行为控制,即态度越积极、认为周围重要他人越支持、自我感知的行为能力越强,行为意愿就越强。在Schindler的研究中态度还被定义为针对特定环境问题的态度[9]。一些调查研究也表明,对于特定的环境问题,比如对气候变化而言,关注度越高,以及地方脆弱性危机感知越强,越能够激发个人节约能源的意愿[10,11],而对气候变化的怀疑也将阻碍对减缓气候变化的行为参与。因此针对气候变化问题,态度可再细分为3个主要维度:①对气候变化的怀疑度;②对气候变化的关注度;③基于气候变化的地方脆弱性危机感知。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细分气候变化态度的复杂性及特殊性,将有助于进一步探究影响青少年减缓行为参与意愿的重要因素。同时也希望该研究结果还能够运用今后的气候变化教育,培养出参与减缓气候变化及低碳发展的青少年。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调查地点
研究于2014年12月20日至2015年5月30日开展问卷调查。由于非城市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更高,对气候变化敏感度及脆弱性也更高,因此了解这一地区青少年气候变化行动意愿将更有助于应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而在中国,不同地区对气候变化的敏感程度存在差异,因此研究参考了中国1960年以来极端天气的分布及变化情况,如夏季高温天的变化等,最终选取了12个省的非城市地区开展问卷调查。这些调查地点的海拔跨度从50~3000 m,并且包括了内陆地区及沿海地区,以求尽可能代表中国大部分地区的情况。每个非城市地区选取1所小学进行调查研究,共12所学校。
2.2调查内容
调查问卷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及细分的气候变化态度,测量了对气候变化的怀疑度(如“我认为气候变化是一个真实存在的问题”等)、对气候变化的关注度(如“我不会去关注电视或报纸上有关气候变化的报道”等)、基于气候变化的地方脆弱性危机感知(如“我认为气候变化不会对我居住的这个地方造成影响”等)、知觉行为控制(如“我觉得我的努力对减缓气候变化不会有什么帮助”等)、主观规范(如“我的家人认为减缓气候变化的节能行为是没有必要的”等)、减缓气候变化的行为意愿(如“接下来的一年里,我愿意为减缓气候变化而捐出自己部分零花钱”等)和一些社会学变量,测量题目主要基于国内外相关领域学者的研究结论根据实际情况而设定。为保证调查质量,问卷采用了正向-负向题设计,且先由专家进行讨论,修改后又先后进行了两次预实验(N1 = 150,N2 = 88),最终问卷共包含51个问题。所有感知变量及减缓意愿都使用了李克特五点量表进行测量(非常同意-同意-保持中立-不同意-非常不同意)。社会学变量多采用填空题及选择题,其中性别、年龄、地区、家庭成员数、家庭私家车及摩托车拥有情况被用于了之后的分析。
2.3信度检验
信度检验是测定所设计的量表是否具有可靠性和稳定性的有效分析方法,根据Cronbach alpha(α)值评价量表的可靠性,一般认为α大于0.7被认为可信度较高。利用SPSS 22.0软件对最终问卷中所测的感知变量及减缓意愿进行信度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对气候变化的关注度、基于气候变化的地方脆弱性危机感知、知觉行为控制、主观规范、减缓气候变化的行为意愿的α值均大于0.75,对气候变化的怀疑度的α值接近于0.7,仍在可接受的范围。由此说明本次调查的问卷具有较高的可靠性,所有变量所得分值将进一步用于的数据分析。
2.4调查参与情况
该调查研究一共邀请到了1229名年龄在9~13岁的青少年参加。
3研究结果
3.1信息来源途径
在参与调查的青少年中,绝大多数青少年已经听说过气候变化(图1)。对于气候变化的信息来源呈现出多元化的途径,且可能同时存在多种信息获取途径,因此途径累计百分比超过100 %。在这些传播途径中,大众媒体作为信息来源的比重最大,例如电视(69.7 %)、网络(49.7 %)。其次,课内外课程教育对气候变化的认知也占有很大比重,如课外书籍(47.3 %)、学校课程(38.2 %)。从家人那里获知气候变化(35.9 %)或者从报刊杂志上获得此信息(34.3 %)相比其他途径而言比重相对较少,但仍有超过1/3的参与者提及。大众媒体作为青少年获取气候变化信息的最主要来源,其对气候变化的报道将可能影响着青少年的气候变化情感感知与参与(表3)。
3.2青少年减缓气候变化行为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及细分的气候变化态度探究青少年参与减缓气候变化情的行为意愿的影响因素,如表3
结果表明在社会学变量中只有性别对最终的减缓意愿有显著影响(B=-0.06,p>0.05),且表现为女生对气候变化的减缓意愿会强于男生。分析所有情感感知变量对减缓意愿的影响时发现,对气候变化的怀疑度(B=0.00,p>0.05)和基于气候变化的地方危机感知(B=-0.01,p>0.05)这两个气候变化态度对最终的减缓意愿没有直接影响,而对气候变化的关注度(B=0.16,p
3.3气候变化态度与行为意愿的关系
由于对气候变化的怀疑度和基于气候变化的地方危机感知这两个变量在回归分析中对最终的减缓意愿没有直接显著的影响,而同属于态度的对气候变化的关注度对减缓意愿却是极显著的影响,因此研究建立了中介模型来进一步探究这3个感知变量与减缓意愿之间的关系(图2)。
结果显示:对气候变化的怀疑度可以通过对气候变化的关注度作为中介变量来影响减缓意愿(直接效应c’=-0.12,p
4讨论与建议
(1)从理论上基础来分析,在Ajzen提出的计划行为理论中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及知觉行为控制能够影响个人的行为意愿。通过实证研究,基于理论进行的回归模型分析也发现,青少年对气候变化的关注度、行为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等情感感知变量能够有效地影响减缓气候变化的行为意愿。因此,要鼓励青少年更多亲环境亲气候的行为以应对气候变化,就必须关注影响青少年行为参与意愿的重要情感因素,从而更有效地开展气候变化教育。
根据研究中分析总结的影响青少年参与意愿的直接因素,气候变化教育对情感感知变量的关注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气候变化教育的重点应该是提高青少年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关注度。通过有效地信息传递,建立青少年自身与气候变化的相关性,并真正意识到气候变化与个人生活及行为的息息相关,从而激发参与减缓气候变化的行动意愿。②气候变化教育应当注重主观规范对行为意愿的重要作用。主观规范对于行为意愿具有极强的影响力,这就需要今后的教育注重创建良好的群体认同感,让青少年个人接受到来自他人的积极性期望,从而触发他们行为意愿的增强。③今后的气候变化教育也可以通过提高知觉行为控制来鼓励更多的行为参与,即提高青少年个人的行动能力以及对自我行为作用力的信心。Moser等的研究表明在气候变化教育中,直接教授青少年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解决措施比只传递气候变化的形成原因及影响更能有效地提高个人的行动能力感知以及对自我行为作用力的信心,从而付出行动参与其中[13,14]。
(2)根据研究的中介模型分析,虽然对气候变化的怀疑度和地方脆弱性危机感知并没有直接对行为意愿有显著影响,但它们却是有效的间接影响因素,能够通过影响关注度来间接地影响行为意愿。这说明,这种负向的气候变化态度与行为意愿间还存在某种距离,但这种间隙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积极的气候变化态度来调节,因而深入理解了这3个态度变量之间的作用机制将更有助于全面地分析影响青少年参与减缓气候变化行为意愿的因素。根据模型结果,可以通过克服青少年对气候变化问题在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的距离,降低青少年对气候变化的怀疑度或者增加青少年对当地来自气候变化的危机感知,来吸引青少年对气候变化的关注,从而获得最终的减缓行为的参与。
(3)研究还发现性别在减缓气候变化的行为参与意愿上存在显著差异。针对青少年而言已有研究表明,当面对气候变化问题时女性比男性具有更强的气候变化危机感知,甚至对于其他环境问题也如此[15]。而研究的结果也进一步证明,女性在气候变化问题上有更强烈的行为意愿来参与到减缓气候变化的行动中。而这种性别差异导致的行为意愿差异可能由社会经历的不同而引起,同时这种差异还有可能和价值观有关,如利己主义或共享主义,而这种价值观的形成也会与家庭背景、同龄人的影响有关。
随着极端气候事件的频发,气候变化所带来的生态危机、经济危机及社会危机也日益显著,国际社会也在加强各方面的合作以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应对气候变化。政府提出了低碳社会的发展策略,制定了一系列阻止碳排放高速增长的低碳减排政策,但低碳社会的发展不能仅仅依靠政府,还需要鼓励更多居民的日常行动参与,以及培养青少年的低碳意愿及行为,才能真正实现低碳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应对长期的气候变化问题。为鼓励公众参与,激励青少年的行为响应,政府及社会可以通过气候变化教育入手,做出以下努力。
第一,针对不同的地区细化气候变化教育活动。研究建立模型及提出的行为意愿影响因素能够反映出,心理认知过程在对于理解和实施减缓气候变化教育行为的重要性。已有研究证实了当地的气候变化信息将更有助于激发个人的参与[16],同时,强调个人经历和当地影响的信息交流更可能触发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关注及减缓行为的发生[10, 17]。因此,基于地方信息的、结合地方气候特点的气候变化教育活动更能有效地克服个人对气候变化的心理距离,改善对气候变化的情感感知,进而影响减缓气候变化的行为参与[18]。
第二,鼓励开展多形式的气候变化教育来增强公众及青少年的气候变化行为参与。气候变化信息来源途径的多样化体现出了对多形式教育模式的需求。气候变化教育的类型主要可分为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及非正式教育。正规教育主要依托于学校,以传授气候变化基本知识为主;非正规教育一般指在非正规的教育场所开展气候变化教育活动,如植物园、动物园、博物馆等;非正式教育主要依靠大众媒体作为信息渠道开展气候变化的宣传教育。多形式的教育模式能够提高气候变化教育的有效性,但教育活动应该不仅仅传播气候变化知识,还要注重对气候变化情感感知的培养,强化个人与气候变化的联系,激发个人对气候变化的关注及自我责任意识,最终引导和鼓励行动的参与。
5结语
基于对全国多地区的青少年调查研究,结果具有广泛性,对未来开展气候变化教育、提高青少年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参与具有理论参考价值及实践指导意义,也对政府应对气候变化、进行公众的宣教工作、加强公众的参与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研究仅针对青少年开展,结果又具有一定局限性,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社会特征人群的气候变化教育建议有待于进一步的探索及验证。
参考文献:
[1]Le Quéré C, Moriarty R, Andrew RM, Peters GP, Ciais P, Friedlingstein P, et al. Global carbon budget 2014 [J]. Earth System Science Data, 2015, 7(1):47~85.
[2]苏伟. 强化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国国家自主贡献[R]. 北京: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司, 2015.
[3]Stokes B, Wike R, Carle J. Global concern about climate change, broad support for limiting emissions [R].Wahsington: Pew Research Centrer, 2015.
[4]赵群,曹丽丽,严强. 城市居民的环境态度对其环保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J]. 生态经济,2015,31(8):159~162.
[5]李玉洁. 怎样提升青少年气候素养[J]. 学子:下半月(教育新理念),2015(4):9~10.
[6]Flora JA,Saphir M,Lappé M,et al.Evaluation of a national high school entertainment education program:The Alliance for Climate Education [J]. Climatic Change,2014,127(3-4):419~434.
[7]陈涛,谢宏佐. 大学生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意愿影响因素分析:基于6643份问卷的调查[J]. 中国科技论坛,2012(1):138~142.
[8]Ajzen I.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J].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1991, 50(2): 179~211.
[9]Schindler F H. Development of the survey of environmental issue attitudes [J]. Th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1999, 30(3): 12~16.
[10]Spence A, Poortinga W, Butler C, et al. Perceptions of climate change and willingness to save energy related to flood experience [J]. Nature Climate Change, 2011, 1(1): 46~49.
[11]崔维军,罗玉.城市居民气候变化风险认知对出行方式选择的影响:基于620位城市居民的调查分析[J].生态经济,2014,30(11):119~123.
[12]Preacher K J,Hayes A F.Asymptotic and resampling strategies for assessing and comparing indirect effects in multiple mediator models [J]. Behavior Research Methods,2008,40(3):879~891.
[13]Moser S municating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the art and science of public engagement when climate change comes home [J]. Wiley Interdisciplinary Reviews: Climate Change, 2014, 5(3): 337~358.
[14]Clayton S, Manning C, Hodge C. Beyond storms & droughts: The psychological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M].Washington:Eco America, 2014.
[15]Stevenson K T, Peterson M N, Bondell H D, et al. Overcoming skepticism with education: interacting influences of worldview and climate change knowledge on perceived climate change risk among adolescents [J]. Climatic Change, 2014, 126(3-4): 293~304.
[16]Scannell L, Gifford R. Personally Relevant Climate Change: The Role of Place Attachment and Local Versus Global Message Framing in Engagement [J].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2011, 45(1): 60~85.
[17]Weber E U. Experience-based and description-based perceptions of long-term risk: Why global warming does not scare us (yet)[J]. Climatic Change, 2006, 77(1-2): 103~120.
[18]Akerlof K, Maibach E W, Fitzgerald D,et al.Do people “personally experience” global warming, and if so how, and does it matter[J]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2013,23(1):81~91.
篇5
气候类型的分析和判断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由于各地气候是在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状况、人类活动等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的,所以必须准确、全面地掌握这些因素对气候的影响,才能了解每种气候类型的特征、分布、成因,从而正确判断气候类型。
一、分析不同气候类型的特征
组成气候的两大要素是气温和降水,分析和描述气候特征一般从这两方面进行。
(一)分析气温特点
气温分布的基本规律是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世界主要气候类型根据所属温度带不同,划分为热带、亚热带、温带和寒带四种类型。在同一个纬度带内,由于地面状况不同,气温差异很大。因为下垫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地面状况包括海陆分布、地形、阳坡和阴坡、植被覆盖状况、洋流等。陆地和海洋是范围较大的下垫面,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明显差异,形成了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以北半球为例,这两种气候的气温差别如下:大陆性气候气温日(年)较差大,最冷月出现在1月,最热月出现在7月;海洋性气候气温日(年)较差小,最冷月出现在2月,最热月出现在8月。此外,地形也会影响气温。
(二)分析降水状况
降水主要受大气环流、地面状况、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其中大气环流是影响降水形成和分布的宏观因素,其对降水的影响归纳如下:气压带中的赤道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下降水较多(因气流上升,气温降低,水汽易凝结),副热带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控制下降水稀少(因气流下沉,气温升高,水汽不易凝结);风带中的西风带控制下降水较多(因风从低纬吹向高纬,气温降低,水汽易凝结),极地东风带、信风带控制下降水稀少(因风从高纬吹向低纬,气温升高,水汽不易凝结);在季风气候区,夏季风影响下降水较多(因风从海洋吹向大陆,水汽充足,易凝结降水),冬季风影响下降水稀少(风从大陆吹向海洋,水汽少,不易凝结降水)。受海陆位置的影响,一般距海近的地区降水多(吹离岸风的地区除外),季节分配均匀;距海远的地区降水少,季节分配不均匀,集中于夏季。
二、气候类型的分析判断
(一)根据气候特征判断气候类型
判断气候类型的题目,给出的资料形式多样。有的提供一年中各月的气温和降水数据资料,有的给出各种气候类型资料图。不论给出的条件形式如何,关键是掌握各种气候类型的特征,即气温和降水的组合状况。需要说明的是,有些气候类型特征比较相似,容易混淆,如:
1.区分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
这两种气候都是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季和湿季。可从以下几方面对其加以区别:一是降水总量: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较多,年降水量在1500~2000㎜以上;热带草原气候降水相对较少,年降水量在750~1000㎜之间。二是降水量的变化趋势:热带季风气候雨季集中在6~9月,从旱季到雨季是突变现象;热带草原气候的雨季大致在5~10月(北半球,南半球相反),降水从干季到湿季呈渐变趋势。三是降水量大于200㎜的月份:热带季风气候有三个月或三个月以上,热带草原气候则不足三个月。
2.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区别
这两种气候都是雨热同期,夏季高温多雨,冬季相对冷干。主要不同点:一是最冷月均温:亚热带季风气候在0℃以上,温带季风气候在0℃以下。二是年降水量及雨季长短: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较多,大于1000㎜,且雨季长;温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在400~800㎜之间,降水较少,且雨季短,降水有突变现象。
3.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区别
这两种气候都是冬冷夏热,夏季降水相对较多。不同点:一是温带季风气候均温低于0℃的月份少,温带大陆性气候较多。二是年降水量:温带季风气候一般大于400㎜,温带大陆性气候则小于400㎜。三是降水的集中程度:温带季风气候的各月降水量相差较大,夏多冬少的特征明显,有明显的雨季;而温带大陆性气候各月降水量相差较小,较为均匀,一般无明显的雨季。
(二)根据气候分布规律判断气候类型
全球气候分布虽然非常复杂,但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判断气候类型时,先根据纬度位置确定所在南北半球和温度带,然后根据经度确定海陆位置,是位于大陆东岸,还是大陆西岸,最后把已知地点落实在全球气候类型图和气候分布模式图上,确定气候类型。
气候类型的分布还有一些重要的规律,掌握这些规律对气候类型的准确判断有很大帮助。这些规律是: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寒带大陆性气候、苔原气候,只分布在北半球,南半球缺失;三种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只分布在大陆东岸;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大陆西岸。
(三)根据地带性植被、典型动物、地理景观、地名等进行判断
气候是影响植被分布的主要因素。因此,根据某些典型地带性植被可以判断该地的气候类型。例如:若有高大乔木板状根发育,可判断该地是热带雨林气候。植物的分布直接影响着动物的分布,所以根据一些典型动物,可以推断该地的气候。
需要注意的是,在地带性气候的基础上,还存在一些非地带性现象。例如:马达加斯加岛的东侧、澳大利亚的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沿海和中美洲的东北部,虽远离赤道,却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东非高原的赤道地区因海拔较高,气温较低,对流作用弱,降水较少,因而形成了热带草原气候;南美洲的巴塔哥尼亚高原虽处于西风带范围内,但由于安第斯山阻挡了西风的伸入,位于背风坡,降水稀少,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因此,只有对世界气候有完整的认识,才能对气候类型进行准确的分析和判断。
参考文献:
[1]杨慧中.怎样提高地理读图能力[J].地理教学,2008(1):7~10.
篇6
玉米是我国农业生产中主要的粮食作物,在我国每年的粮食供给中玉米的产量占据很大的部分。在玉米的生长过程中,平均气温、平均日照时数、平均降水量等对玉米的生长具有重要的影响。山西作为我国主要的玉米生长地之一,也是目前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地之一。由于山西是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地处在中纬度带的气候区,在降水量及平均日照数方面能够充分满足玉米的生长,所以,经过长久的农作物种植经验的研究,发现玉米是山西最适合种植的农作物之一,根据山西农作物的种植区域简要的划分为5个种植区,这五个种植区的划分依据正是根据细微不同的各地气候以及不同的种植地形,大致包括晋西北玉米种植区、大同盆地和吕梁山玉米种植区、太行山和忻州玉米种植区、太原盆地和上党盆地玉米种植区、临汾盆地和运城盆地及中条山玉米种植区五个种植区。这五个种植区在种植玉米方面具有明显的气候资源优势,虽然,气候资源是人为不能控制的,但是为了保证玉米种植的高产量,相关部门必须合理的利用气候资源优势,下面,本文作者将对玉米种植区的气候生态因素的优势进行综合的评价研究。
1研究玉米种植区气候生态因素优势的意义
气候中的光、热、水等对玉米的生长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有利于玉米生长的气候资源则会提高玉米的生产产量,不利于玉米生长的气候资源的存在则会导致玉米的减产。本文试图通过对玉米种植区气候生态优势进行比较,以合理的利用气候资源,为提高玉米生产产量提供依据。
2玉米与气候生态因素关系的研究
在目前许多权威性的科学研究资料中,不难发现玉米的生长发育与当地的气候生态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气候生态因素的分布范围也决定者玉米生长的范围,以及玉米生长的适应性如何,是否会影响正常的产量的生产。下面,笔者将从温度、降水、日照三方面对影响玉米生长发育的气候生态因素进行简要的分析:
2.1玉米对环境温度的反映与需求
温度对于农作物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温度的适宜度影响到玉米生长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物质转移与生长的过程。在众多的气候生态因素中,温度对玉米的生长发育的影响尤为突出。山西省的玉米种植一般为一年一种,不存在两次种植的情况,而且山西省的玉米种植一半都是春种秋收,这一阶段玉米的生长发育有着适宜的温度,不会存在温度过低影响玉米的生长发育。但是,由于近些年来干旱现象的发生,过高的温度也抑制了玉米的生长发育。相关专家研究发现,玉米从播种到开花所感受到的外界的温度大部分的取决于玉米茎秆生长点所感受的温度,一般认为玉米两个节点以9摄氏度为起点,30度为最适宜的温度,而且,气温对玉米的生长发育的影响主要发生在中后期,如果在后期的生长发育中温度达到40度将会导致玉米的。就山西省而言,运城盆地及临汾盆地的在夏季的温度最高,但是一般不会达到40度,但是持续的高温达到37度左右将会严重影响玉米的后期生长,近些年来,运城盆地及临汾盆地遭到了严重的干旱,导致山西省南部地区玉米的产量大大降低。
2.2水分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玉米在播种以后,在发芽出苗的过程中,存在一个籽粒灌浆的时期,如果在这一时期,水分严重缺少,将会造成玉米产量的减少,一般而言,产量将会减少每日约为4%左右,在今后的玉米的生长发育的过程中,籽粒灌浆时期缺水导致的缺陷将会严重影响到玉米成熟以后的生产产量。根据一项研究显示,我国的玉米的生长水分在苗期的蓄水量是最少的,在籽粒灌浆时期的蓄水量是最大的。简单的来讲,产量和蓄水量的关系即为产量随着玉米水分的利用而提高。我国科研机构在研究玉米的需水量的分水线时发现,玉米生育期内总降水量如果少于150m m将不能获得籽粒产量,但是,在此基础上,每增加25mm,每亩可增加的生物产量将达到50千克,籽粒的产量将达到25千克,总体而言,玉米从播种到成熟获得的降水量不能少于375m m,否则将会严重影响玉米的生长发育,导致玉米产量的减少。
2.3日照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玉米属于短日照作物,玉米的生长发育一方面是植株接受太阳光能的多少,另一方面是阳光照射时间的长短。日照对玉米生长影响的关键时期主要集中在玉米散粉时期,影响玉米生长、果穗的重量。整体而言,充足的光照将会有利于玉米细胞的生长,植株的长高。因此,在玉米生长期间需要有充足的光照。
3玉米生态气候的区域性研究
山西省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且雨水较多,而且山西地形多样,垂直分化比较明显,就我省运城盆地而言,当地的降水量主要集中在6月、7月、8月份,其中根据相关资料显示,一般在7月份的降水量会达到最大值。且在这段期间,平均的温度值能够满足玉米的生长发育。5―8月份正是玉米生长的关键时期。在玉米生长的季节里,平均气温在15℃―28℃左右,总体的降水量在363m m―478m m左右,日照时数在1135h―1371h。
为了对山西省运城盆地玉米种植区气候生态因素的优势进行综合的评价,笔者利用统计学的相关知识,对运城盆地各地的玉米种植区建立了评价模型,然后,再根据评价模型得出的综合评价值对各区的生态条件进行评价。由于影响玉米生长的因素包括多个方面,笔者为了方便研究将众多的指标转化成为少数几个综合指标,综合指标仍然保留原始变量的主要信息,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又能够抓住主要的方面分析。笔者选取了运城盆地的四个玉米种植区作为评价体系样本,以玉米主要的生长季节的气候资源对玉米的生长影响为主要的评价依据。
在通过数据的整理与分析并借鉴相关的研究资料将运城盆地玉米种植区气候资源的优势条件划分为优、良、一般、较差四个方向的评价体系。
通过数据的分析得出:运城盆地温暖较高,热量充足,光热资源也比较丰富,土地比较肥沃,对于种植夏季玉米有着优良的资源优势。总体上而言,运城盆地对玉米的种植的气候生态因素的优势非常的明显.且种植玉米的风险较小。
篇7
关键词:地理 比较教学法 气候比较
我国现行的初中地理教材的突出特点是区域性和综合性的统一。区域地理是基本的内容,而教材在讲述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时,则往往采用孤立地讲地理现象或地理事物,而忽视了地理事物之间的横向比较,不注重表现其中的规律。这样就给学生的学习造成了困难,使其不能较快地掌握,而仅仅是靠死记硬背来加强记忆,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不利于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系统的地理知识体系,且容易增强学生的作业负担。怎样解决这个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比较法来掌握地理知识。
所谓比较教学法就是要打破地理要素的分割,如区域分割、学科分割,加强地理知识的综合性、直观性、系统性,提高教学效果。下面就气侯知识作简单的剖析。我们知道,要分析气候就需要首先分析气温和降水,不同的气温带和降水带组合成不同的气侯带,而影响气温和降水的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和洋流因素。要分析地方的气候成因就要综合各种因索。
例一,欧洲西部和亚洲东部的气候比较。
两地同处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又都靠着大洋,可是欧洲西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而亚洲东部却形成了世界上著名的季风气候,该如何解释呢?这就需要用比较法.两地虽同处在中纬度,同靠着大洋,但一个在大陆西部、大洋东侧,另一个却在大陆东部、大洋两岸。欧洲西部位于亚欧大陆西侧、大西洋东岸,终年受西风带影响,西风从大西洋挟带着大量的水汽而来,形成丰富的降水,再加上有北大西洋暖流经过,也有增温、增湿的作用,因而形成温暖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而亚洲东部则是深受季风的影响。由于海陆物理性质不同,夏季,从太平洋、印度洋吹来的含有丰富水汽的夏季风,带来丰沛的降水;冬季,从西伯利亚、蒙古一带吹来的寒冷干燥的冬季风影响本区,造成低温少雨。因此形成显著的季风气候。
例二,欧洲西部和北美洲西部的气候比较。
两地同处于北半球中纬度,同处于大陆西岸、同处于西风带、同有暖流经过,同有巨大的山系,可为什么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分布范围却是一个大、一个小呢?在欧洲西部,高大的阿尔卑斯山是东西走向,与西风的方向是一致的,不会阻挡来自海洋上的湿润空气,而北美洲西部高大的安第斯山系却呈南北走向,阻挡了西风的进入,因而就形成了狭长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例三,非洲低纬度(赤道地区)的西部和东部的气候比较。
赤道穿过非洲大陆,受到赤道低气压带的影响,但在西部形成热带雨林气候,东部却为热带草原气候,原因是什么?因为西部为地势低的刚果盆地(扎伊尔盆地),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形成终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而东部却为东非高原,海拔在1000米以上,只形成了干、湿两季的热带草原气候,在东非高原上的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才形成了高山气候,为炎热的非洲带去了一份凉意。
例四,南美洲40℃附近的大陆西侧和东侧气候的比较。
虽同处在西风带内,但西侧位于迎风坡,湿润的西风光临陆地,遇地形抬升形成丰富的降水,为温带海洋性气候.而在东侧则是位于背风坡,由于西来风流产生焚风效应,水汽消失,很难致雨,则形成干旱、半干旱气候,有的地方出现温带沙漠。
篇8
(巴东县第一高级中学湖北巴东444300)
温带大陆性气候在全球的分布范围很广,尤其是在北半球,如亚欧大陆近一半的面积、北美大部分,另外有南半球阿根廷的一部分。但这些地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在地带性因素和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下,各自表现的特点及成因不尽相同。
一、内陆型
主要分布在中纬度的大陆内部地区,如我国西北地区、中亚和西亚的部分地区以及美国中部地区即此类型。这些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的成因又可分成两种。
一种是如我国西北地区、中亚和西亚的部分地区,由于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海洋水汽难以到达,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或者由于山脉的阻挡而干燥少雨。夏季炎热,冬季寒冷,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大,但局部地区的差异仍然很大,如地形中迎风坡和背风坡的差异导致降水的差异,中国新疆的北疆和南疆就属这种情况。
另一种如北美中部地区,主要分布在落基山以东、100°W以西的大平原中部地带以及科迪勒拉山间哥伦比亚高原、大盆地北部等地。其中半干旱即温带草原气候区在北美分布较广。气候具有显著的大陆性,冬寒夏热,降水少且变率大,年降水量约250--500mm。其原因:(1)从纬度位置来看,属于北温带。(2)北美地势东西部高、中部低,西部科迪勒拉山系和其间的平行山脉阻挡了来自太平洋的暖湿气流,使海洋水汽只局限在西部沿海,且南北延伸,很难深入内陆。东部地区,北有拉布拉多高原,南有阿巴拉契亚山脉,加上沿岸拉布拉多寒流的降温减湿作用,其降水自沿海向内陆减少,而中部的中央大平原南北敞开,冬季来自极地的冷气团和夏季来自墨西哥湾的暖湿气团都可以长驱直入,尤其是加剧了冬季的寒冷,使温差增大,气候的大陆性增强。(3)北美大陆和大西洋的面积较小(与亚欧大陆和太平洋相比),其对应的大气环流影响微弱,也使此地降水较少,大陆性明显。(4)北部东海岸有拉布拉多寒流的影响。当然,在上述众多的影响因素中,地形是主导因素。总体而言,该类型气候对应的植被多为温带草原和温带荒漠。气候的大陆性很强。
二、焚风型
南美大陆的阿根廷境内及为此类。虽然地处西风带,靠近大西洋且陆地东西狭窄,却同样也形成了温带大陆性气候。
究其原因:西部高大的安第斯山脉阻挡了来自西部太平洋的湿润气流进入大陆东部,居安第斯山背风位置,大陆东岸的西风表现为从陆地吹响海洋的离岸风,且沿海有福克兰寒流的影响。
在气候的具体特征上也有别于其他温带大陆性气候区,突出表现在大陆性不强烈,冬夏没有极端的低温和高温,7月均温0--4℃,1月均温12--20℃,年温差较小。降水稀少,并呈现自西向东递减的趋势。西部在安第斯山有缺口的山麓地带,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太平洋气团的影响,年降水量可达250--500mm,故属半干旱气候;至中部一带不足250mm,近东海岸降至150mm以下,降水的季节分配普遍以秋冬为多。此外,本区因风力甚强,促进蒸发,更增强了干旱性,常引起尘暴。阿根廷的大牧场放牧业就集中在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上,荒漠即为著名的巴塔哥尼亚沙漠。
三、亚寒带型
俄罗斯、北美北部的大部分地区即为此类型。大部分地区分布着以亚寒带针叶林为典型植被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也称为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冬季寒冷,1月均温在-20℃左右,夏季温和,7月均温约16℃---18℃,因此气温年较差很大。
降水的差异也很大。在俄罗斯,西部沿海年降水量在1000mm以上,其他地区为500--800mm。降水的季节分配西部沿海比较均匀,冬季略偏多,向东逐渐转变为夏季偏多。在北美北部,年降水量西部和北部在250mm--500mm,东部可达500mm--1000mm,以夏雨为主;因蒸发弱,湿度很大。本区的水热条件与亚洲同类型气候区相比,具有湿润特点,大陆性程度也不如亚洲同类型气候极端。
其成因是:(1)位于50°N---60°N,所处纬度较高,气温低。(2)北临北冰洋,易受极地高压产生的寒冷气流影响。(3)大陆面积宽广,气候的大陆性极强,在西伯利亚形成北半球的寒冷中心,是东亚等地冬季风的发源地。(4)东部沿海的寒流有降温减湿的作用。
四、东岸型
北美五大湖附近地区即为此类型。该类型属于温带纬度东岸型气候、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又称温带森林气候,分布在35°N~55°N之间的北美大陆东部,100°W以东。1月均温南北相差很大,约在0℃--20℃,7月均温为16℃--24℃,年平均气温在5℃--15℃左右,年降水量在700mm~1000mm之间。这种气候在气温、降水的变化上同温带季风气候有些类似,但风向和风力的季节变化不像温带季风气候那样明显。冬季寒冷少雨,气温较低且湿度较低,但常有锋面气旋经过。冬季降水比温带季风气候要多。夏季温和多雨,但夏雨集中程度不像温带季风气候那样显著。植被以落叶阔叶林为主。本气候区里的农业有大牧场放牧业、商品谷物农业等。
五、过渡型
篇9
依据人教版初中地理教材,在气候教学中运用恰当的教学策略,树立中长期教学目标,在进阶中培养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技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校所在地的情况,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知识,渗透地理的学科思想。
关键词:
气候;地理技能;教学策略;人地关系
初中地理学习中“气候要素”占有重要的地位,相关气候的学习需要帮助学生掌握很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对于学生“了解环境与发展问题,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初步形成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等方面也具有很大的意义。
一课标要求
2011年公布的最新修订版《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标准对“气候”的要求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三方面。第一、能够辨析一些基本的概念,掌握常规的反映天气气候的时空分布图表资料的阅读方法(主要涉及1、建立概念天气与气候的区别;2、初步培养从图表获取信息的能力气温与降水的分布特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第二、能够描述某区域气候要素的时空分布情况对主要特点进行概括说明;(对气候知识简单应用,初步培养心智技能)。第三、结合实例,简要说明气候要素与其他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气候要素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培养地理要素综合的能力,建立人地关系)。
二教材关于“气候”内容的安排
人教版课本对“气候”内容的安排是从世界到中国,认识是由远及近,从宏观到微观的逻辑顺序。
(一)七年级建立天气和气候概念的教学策略
通过海陆分布的学习,学生对地理学科的空间差异在地图上有了初步的认识。对于气候抽象的地理学概念,学习难度相对较大。这就需要将学生多年累积起来的生活经验利用起来,借助这些感性知识,通过抽象和概括,激活孩子的抽象思维,形成概念。尤其是对于天气和气候这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应利用比较法,突出概念的本质特征,让学生顺利接受,把握准确,在比较中明确了二者的差别,也渗透了地理学科思想中的“区域差别”和“时间尺度”的概念。
(二)培养从图表资料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地理教学中的读图分析,提取信息的能力是地理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地理心智技能的一种手段。地理心智技能不是简单地动手能力,而是指导动手操作的头脑中的一种内部语言,借助头脑中的内部语言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比较、综合。地理心智技能可以有比较明显的心智活动步骤,可以是概念、原理等知识应用与转化的思维活动程序,这些活动往往承载着地理信息的转化,体现在对习得的概念原理的应用。世界地理七(上)教学中首先要引导学生学着利用图表,进行学习,从图表上获取信息。学习“气温的变化与分布”和“降水的变化与分布”的内容,先要学会从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上获取气温和降水的时间变化等简单的信息,再说出随时间变化的特点。反过来,锻炼学生根据数据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锻炼动手能力的同时深入理解图形表达的地理信息,开始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心智技能。通过前面对读图能力的培养训练,面对世界气温分布图和世界年等降水量分布图,通过读懂等温线和年等降水量线地图,来试着自己通过地图信息说出气温和降水的空间分布差异,认识地理学中“差异”;从差异中寻找分布的特点,进一步在锻炼读图分析能力中开发心智技能。在“世界的气候”的教学中,主要是通过阅读世界气候分布图,找出几个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区,从不同气候类型中明确区域间要素差异的存在。联系前面学习的,经纬网,海陆分布、地形等知识,通过看图举例说明三要素对气候的影响,再举例说出气候对人类的影响,通过感性认识建立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通过气候影响生活的感性实例,开始渗透地理学科的人地关系思想。
(三)运用资料归纳大洲气候特点,以区域案例加
深气候知识的学习,推进地理技能的培养本部分,实际上还是将上阶段没有深入落实课程标准,通过具体的区域案例加以落实。有选择的用好世界地理的不同尺度的区域案例,训练、提高学生概括、总结区域气候特点的能力,选典型案例,引导探究,认识气候与其他地理环境要素相互影响的例子。教学策略以《欧洲西部》为例,发达的畜牧业是本区域的一个重点内容,思考发达的畜牧业和气候的关系,首先,利用气候分布图指出气候类型,在利用图表简单分析出气候特点;然后,说出该区域的气候特点利于发展畜牧业。通过进一步培养了学生提取信息,分析问题,总结归纳的能力,进一步锻炼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心智技能。
(四)在探究影响气候因素中进行区域要素综合
在八年级的学习中应该培养学生地理要素综合的能力,树立区域特征和区域差异的地理学科思想。中国气温和降水的学习,利用已有的读图技能,读图分析中国的气温和降水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分布。然后,加强从图表资料获取信息的能力进一步提高读图、综合、表达能力,将中国气候类型的分布图与中国地形图、中国经纬网图和海陆分布图(培养学生从图中自己提取所需要的信息的能力)分析所在地的维度,海陆,地形等地理要素差异,进行初步综合,找出影响气候的因素,并且归纳出我国的气候特征。具体实施策略:可以先以北部东西气候差异分析得出海陆因素的影响。结合分析过的漠河、天津、海口的气候特征资料,对海陆因素,地形因素相差不大的东部季风区气候的南北差异入手,分析得出纬度因素的影响。接着拿青藏高原与同纬度地区相比气候差异,得出地形的主要影响因素,同时利用横断山区气候垂直变化的例子,在气候的南北东西差异的基础上地形的影响使我国的气候进一步复杂多样。总结出我国气候复杂多样的特征。结合课本活动“对比齐齐哈尔与巴黎,北京与纽约的冬夏温差”进一步明确冬季风和夏季风对气温的影响。通过课本活动内容对比处在同纬度的阿拉伯半岛和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分析景观差异,气候差异原因。对学生的表达要强调由海陆因素形成的季风对我国降水的影响,从而说明我国季风气候显著的特征。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体现我国气候雨热同期的优越,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五)以生活化的实例说明气候对人类的影响,向学生渗透人地关系的学科思想
地理学科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人地关系,初中阶段虽然不能像高中一样进行深入透彻的探讨人地关系,但是,必须要有人地关系的意识和概念。让地理课堂教学与社会发展、现实生活紧密相连。让地理回归生活,为生活服务,在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中渗透人地关系的思想。如:以学生所生活的大港油田地区为例(炼油厂位于油田城区的东南部,一中和四中位于炼厂的西北方向),每年夏天城区大部分地区受到炼油厂难闻臭味尾气的影响,不敢开窗。由于这一点学生们最熟悉,课堂上以此问题学生看地图展开分析:1、为什么一中和四中夏季总有臭味影响,冬季却很少?2、怎么解决?假设炼厂搬迁,搬到哪个方向对城区影响小?3、如果炼厂改建成燃煤暖气供热站,烟尘对城区影响大吗?4、搬迁,或改成暖气供热站,污染物对油田城区影响不大,影响其他地区可不可以?探究、分析回答四个问题的过程,对人地关系的理解便是逐层的推进的过程。第一,从现象中发现问题,利用地理知识寻找原因(发现季风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第二,寻找解决办法,从简单的搬迁减少对城区影响,全面认识季风变化的影响(结合了风向和地理方位)。第三,原地改造暖气供暖锅炉,将当地季风风向的变化,和气温的变化综合考虑得出了,危害的最小化和利益的最大化(但没考虑“地球村”整体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第四,将人地关系从局部扩大到全局。(不危害自己区域,也不能危害其他区域,建立“地球环境的整体统一性”的人地关系概念)地理学是研究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地理与人们的生活更是息息相关。同时,地理作为中学阶段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在帮助学生认识客观世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进行教学才能让学生学得轻松高效,也将是我们地理教学者不断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张素娟.教有智慧的地理[M].北京出版社,2011.
[2]教育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篇10
李洋洋(1989—),女,河南省平顶山人,郑州大学水利水电工程09级本科生
刘志杭(1990—),男,河南省信阳人,郑州大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09级本科生
摘 要:气候变化是21世纪全球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亦是各国可持续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应对气候变化影响要认识气候变化的自然规律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及其不确定性,加强适应方式和适应能力的对策研究,提倡低碳之路和可持续发展方式。
关键词:气候变化 低碳经济 可持续发展
近百年来,全球经历着一场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气候变化,导致了生态环境系统的一系列变化,人类社会的生存安全受到了严重威胁。由于目前气温上升和二氧化碳量增加的耦合,人们自然联想到了温室效应。气候变化的原因可能是自然本身的演化进程,也可能是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对大气组成和土地利用的持续性改变所致。
1.气候变化的原理
全球气候变化究竟由于自然周期还是人类活动,还有一些争议。目前的主流观点认为全球气候是变暖的,温室气体的过量排放是变暖的主要原因。但是,仍有一些科学家不断向这种主流观点提出挑战,主要争议有以下两个方面:
1.1 气候变暖的机制
一种观点认为,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由于人类各种活动造成的。工业革命以来,人类为发展经济,人为改变大气下垫面,向大气中排放大量温室气体,并释放大量的热量。
另一种观点认为,现代气候变暖是自然规律所起的作用。尽管20世纪全球气候变暖明显,但也不是一年比一年暖,而是气温在波动中上升,说明温室效应增强并不是气候变化的主导因素。
1.2 未来全球气候变化的预测
尽管目前所作的大部分预测表明未来全球气温将持续上升,但这种预测的结果仍值得进一步探讨。
①目前所做的预测只是建立在理论基础上,而且全球气候的变化除与温室气体有关外,还与其他许多因素相关,而预测模型中只考虑了部分因素。
②从全球气候的变化特点来看,虽然近百年来全球气温普遍变暖,但全球气温的升高并非呈直线趋势上升。从上世纪到本世纪90年代,全球气温的变暖并不是持续的。
事实上,气候变化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过程。限于气候观测资料本身的缺陷、气候模式的不完善性以及影响气候变化因子和机理的复杂性,到目前为止,在气候变化成因方面所获得的结论仍然存在着不确定性,今后还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
2.气候变化的危局
近年来气候变化引起了水资源失衡、农业减产、生态系统受损,对人类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冲击。具体表现在:
2.1 对水资源的影响
气候异常,冰川融化,短期内会引起一些地区洪涝灾害,长期则会导致局部地区出现严重的水资源危机。气候变化通过大气环流、冰雪条件变化等引起降雨、蒸发、入渗、土壤湿度、河川径流、地下水流等一系列的变化,进而改变全球水文循环的现状,引起水资源在时空上的重新分配,改变了降水分布格局和降水量,引起降水的地区、时间以及年际分布更加不平衡,加剧了水资源的不稳定性和供需矛盾。
2.2 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是复杂而不确定的,农业生产布局和结构将发生变动,种植制度和作物品种将发生改变;潜在的荒漠化趋势增大。气候变化还将加重农业和林业的病虫害,加上干旱和洪涝频率增加的影响,会造成农业生产风险增大。此外,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和农产品价格的影响预计会造成全球粮食供给紧张,乃至引起全球经济收益的波动。
2.3 对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气候变化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和破坏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链、食物链,给地球物种的生存和延续带来严重的后果。气候变化将在几十年里发生,而大多生态系统不可能如此快地响应或迁移,自然生态系统将越来越不能与变化了的环境相适应,许多生物物种的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影响,加速了灭亡。消失的物种不仅会使人类失去一种自然资源,还会通过食物链引起其他物种的消失。
2.4 对沿海地区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海洋的影响包括海面温度上升、平均海平面上升、海冰融化增加等。这些因素将可能使沿海地区洪灾严重,风暴的影响范围扩大,海岸受到更严重的侵蚀,以及由于海水倒灌进淡水蓄水层而引发地区性淡水资源紧缺等。
2.5 其它方面的影响
气候变化可能会增加灾难性天气出现的概率,导致一些特定的生态系统、生态群落和种群发生变化,包括微生物、病毒,可能会加快它们繁殖的速度并引发大量蔓延,这些新型病毒严重影响着人类安全与健康。
3.气候变化的对策
全球气候变化和自然环境急剧恶化,任何国家和任何人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对责任的承担也不能置之度外,在共同的生存环境下,负有共同的责任。在经济社会发展日益受到能源和环境制约的背景下,低碳经济作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保障能源安全的基本途径和战略选择,正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认同。
低排放、低污染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既可减少人类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对能源的消耗,缓解能源储藏日益匮乏的压力,又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既节省了生产和生活消耗能源的成本,同时由于碳排放的减少,今后治理环境的投入也会相应减少;并且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能源供需矛盾,加快工业化进程和环境改善,对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结语:
21世纪全球气候仍将持续变化,极端气候频现,生态环境恶化。气候的非自然变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从局部开始,而以灾难性的全局性结果告终。尽管目前我们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本质、趋势和程度的认识还有相当大的不确定性,但无论怎样都应充分重视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加强这方面的科学研究。
在全球携手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同时,通过发展低碳经济来解决气候变暖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同和重视。低碳是实现发展的途径和手段,也是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特征和标志。(作者单位:郑州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
参考文献:
[1] 王绍武,罗勇,赵宗慈等.关于气候变暖的争议.自然科学进展,2005年8月,第15卷,第8期,917~921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4气候谚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