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锻炼对健康的好处范文
时间:2024-01-05 17:41: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体育锻炼对健康的好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方法 现状 目的 学生体质 体育锻炼
1 研究目的
目前学生体质普遍的存在体质弱的现状,适当的体育锻炼对学生体质健康有着必不可少的重要性,健康与体育锻炼有着密切关系,而高中阶段正是身体健康发展的关键阶段,加强体育锻炼,培养终身体育观念,建立正确的生活方式,不仅对学生现在的身心健康有益,而且还会对学生一生有深远影响。
2 研究方法
2.1体育锻炼对学生身体健康的影响
体育锻炼有利于人体骨骼、肌肉的生长,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的机能状况,有利于学生的生长发育,提高抗病能力,增强有机体的适应能力。体育锻炼是增强体质的最积极、有效的手段之一。
做规律的运动,可以给健康带来极大的好处,对于青少年的学生来说可以促进生长发育,据我统计青少年时期经常参加适当的体育锻炼,学生成年后身高普遍比公式计算的身高要高出2~3厘米。
体育锻炼可以增加心肺功能,以长期的眼光来看,可以减少心脏血管疾病的危险性;是控制体重最有效的方式,同时可以控制热量的摄取量;有助于改善体型,因为运动可以调节松弛的肌肤,并减低脂肪含量,使你拥有健康的感觉;有助于消除精神的紧张与压力。
还有助于减少老化的现象,如高血压(这是导致心脏疾病的重要因素)、糖尿病与骨骼疏松。
减低青少年在成年后患上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机会。
可以减少人的过早进入衰老期的危险。
体育锻炼能改善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提高神经系统对人体活动时错综复杂变化的判断能力。并及时做出协调、准确、迅速的反应,使人体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保持肌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体育锻炼是贯穿整个生活方式之中起着调节作用的不可代替的成分,它调节和改善着学生由饮食、营养、体重、作息等方面长期不合理的积习所造成的健康效应。因此,世界上一些新的概念,如“体育就是一种生活方式”“体育进入生活方式”“生活体育”等正在形成。缺少体育锻炼的生活方式,就不能称之为现代社会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在我国开始推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时候,明确提出了全民健身活动对改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的意义和价值。
体育为学生们提供丰富、健康的锻炼方式,也可使体育健身休闲方式向创造型、开放型转变,造就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
在现代社会,体育锻炼是学校健康文明生活方式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2.2体育锻炼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体育锻炼具有调节人体紧张情绪的作用,能改善生理和心理状态,增强自身的意志品质,恢复体力和精力;体育锻炼能增进学生身体健康,使学习疲劳的身体得到积极的休息,使学生精力充沛地投入学习中去;舒展身心,有助安眠及消除读书带来的压力。体育锻炼可以使学生更接近自然、接近自己本原,丰富社会交往;体育体现出自由开放精神,使其成为人们和睦相处的良方,其到净化学生身心作用。
体育锻炼可以培养健康行为,促使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防治疾病发生。
体育活动是快速生活节奏的心理节器;体育可以舒缓现代社会竞争给学生们的压力,保持心理健康。
体育锻炼可以陶冶情操,保持健康的心态,充分发挥个体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价值观,使个性在融洽的氛围中获得健康、和谐的发展;体育锻炼中的集体项目与竞赛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及集体主义精神。
苏格拉底说过一句这样的话:“丧失了自尊心的个人,是一个没有出息的个人;丧失了自尊心的民族,是一个无望的民族”。自尊是人不断向上发展的一种原动力,自信则使人勇敢地面对挫折和困难,不同的体育运动项目会从不同的方面来影响学生个性的发展,集体项目如篮球、足球等有助于从团队方面发展良好伙伴交往关系;个人项目如长跑、跨栏等会从体能、身体魅力、教师期待等方面影响学生的自信。体育运动是人类“挑战自我、挑战自然”精神的体现,在体育锻炼中克服各种困难和障碍并获得成功,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学生在坚持参加体育锻炼中,不断战胜自我,超越自我,生理机能和身体素质得到增强,运动技能技巧得以提高,当取得这些成绩后,就会产生自我成就的认识和情感体验,从而产生愉快、振奋和成就感。因此,适宜的体育锻炼可以使人们重新认识自我,把握自我,提升自我,尤其能使有忧郁情绪的锻炼者获得心理满足,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从而增强自信心,消除忧郁,体现成就的乐趣。另外,体育锻炼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坚持不懈的作风,团结友爱的集体主义精神与机智灵活、沉着果断的品质,还有使学生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健康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健康不仅是指身体健康,而且还包括心理健康。心理健康也是健康的重要部分。
3 结果分析
学生进行经常的体育锻炼可促进身体各个部位、各器官、各系统的机能协调发展,长期坚持锻炼,会使各种身体素质、基本活动能力和适应能力都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家长和班主任应积极带头参与,并督促孩子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培养他们对体育锻炼的兴趣。适度的运动量可使学生产生愉悦和兴奋感,进而促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体育锻炼,适当的体育锻炼对学生是必须的。
4 结论与建议
篇2
关键词:高校中年教师 参与体育活动 社会学
前言:本研究从社会学研究层面出发对影响中年教师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进行研究,希望能为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体育行政部门更好地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本研究以全日制高校在职中年教师为研究对象,通过分层随机在西安12所高校确定586名在职中年教师为调查对象。
2.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收集相关资料确保研究的理论基础;通过访谈法确定研究的思路与整体规划,确保研究方向正确;运用调查法获取研究对象与本研究有关资料。
二、结果与分析
1、对健康的认识。调查中发现,11.2%的人认为自己健康状况很好,34.5%的人认为较好,48.8%的人认为一般,只有5.5%的人认为自己的健康状况不好。许多人对健康的理解是“因为我没病,所以我健康。”这种对健康的片面认识,直接影响了人们对健康的价值取向和维护健康而付诸的行为。为此,我们就人们平时的疲劳状况作了调查,25 8%的人常感到疲劳,65.8%的人时有疲劳,只有8.4%的人没有疲劳感:身体疲劳占42.4%,而身心疲劳占40.8%。
解决高校中年教师亚健康这个问题不能只依靠药物,主要应该通过有效的体育锻炼或其它休闲娱乐方式进行调节。我们对教师“有偿参加体育活动”的行为意向作了调查,结果是积极的。“可以考虑”参加有偿体育活动的合计占调查总数的86.6%,说明绝大多数教师愿意花钱参加体育锻炼。
愿意积极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和体育锻炼的中年教师最为主要的特点就是能够深刻理解体育锻炼给自身带来的好处,也就是说从体育锻炼中尝到了一定的甜头。调查中了解到一些肥胖的中年教师通过一定时间的体育锻炼,身体形态指标达到了标准水平,原来一些不适的症状(如:胸闷气短、有事头晕等)也随之消失,这使得这部分中年教师更注重体育锻炼的作用和功效,从而更注意体育锻炼。
2、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动机是推动人从事某种活动,并朝一个方向前进的内部动力。是为实现一定目的而行动的原因。动机是个体的内在过程,行为是这种内在过程的表现。动机是人们做事的主要动力来源。体育锻炼自觉性的形成.要求每个人必须认真思考并理解体育的价值和它所具有的效果.明确个人通过锻炼期望获得的目标。
在实际生活中,高校中年教师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呈多元化的趋势,而且往往并不是某一种动机单独在起作用,而是多种动机交织在一起,共同推动着教师积极地参加体育锻炼。经过调查发现,教师普遍比较认同的体育锻炼动机依次为:健身、娱乐、完善、交往、求知等。西安高校中年教师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不强,影响了其参与体育锻炼的实践,究其原因主要因为对健康认识和体育锻炼的作用效果了解不够深八。从文化背景和传统生活方式这两个角度来解释中年高校教师参与体育活动的欲望或者说动机不强等问题,大家就可以比较容易地理解了。
3、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分配。高校教师工作时间相对稳定,又有寒暑假,一般人认为高校教师的余暇时间相对较多,但实际上由于中年教师作为学校的中坚力量,目前教学、科研、院系建设等工作以及校区的郊区化发展,致使其闲暇时间并不充裕,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难以保障。下午和晚上是西安高校中年教师参加体育锻炼的首选时间段,即高校教师多选择在下午或傍晚进行锻炼。
在被调查者中,48.4%的教师能有规律地参加每周至少一次以上的体育锻炼,20.2%的教师能坚持每周锻炼三次或三次以上,另有31.4%的教师偶尔锻炼并且没有任何规律。因此基本上可以与不锻炼者划归一类。中年教师没有长期持续锻炼的原因主要有:1}家庭负担过重和工作压力过大使他们参加体育锻炼在客观上受限制,超负荷的工作使之过着一种预支生命的生活:2)年龄上的优势使中年人忽视了体育锻炼,由于此阶段正属于人生精力充沛的阶段,因而在生理和心理上对健身的需求不迫切。锻炼缺乏明确的目的性:3)中年教师社会角色繁多,而且许多角色不容回避,极易产生“角色冲突”,是“角色冲突”严重困扰着中年教师健身意识观念的形成。另外,高校校园郊区化也是一个重要原因。现在绝大多数高校都有自己的分校区,教师上班下班不再像以前只在一个市内的校区,现在在路上耍花费更多的时间,通过初步调查目前一般教师花在路上的时间要比10年前多出至少一个小时,这从客观上限制了诸位老师从事体育锻炼。
4、参与体育锻炼的健身环境。高校教师进行体育锻炼所选择的内容,按主要选择的项目排序,男性以球类、步行、跑步类为主,占所选项目的80.5%。女性以小球类、步行类、舞蹈为主,占所选项层的73.2%。选择项目排序可以看出男女性别需要、兴趣和能力的差异。但步行类均为初选项目内容,原因可能是由于步行类便于进行,活动强度较容易控制,并且不受场地、器材限制的缘故。从锻炼内容看,女性倾向于选择传统的、展示人体美的体育活动项目;男性则倾向于富有竞争性的项目。锻炼场所以本校体育场(馆)、公园、马路、空地、办公室或居室为主,占78.4%;去经营性体育场(馆)、公共体育场(馆)的人只占10%。在锻炼形式上,多数人以个人锻炼为主,与朋友、同事一起锻炼或参与社区活动次之。在高校中年教师进行锻炼的场所中很少能见到有一定水平的指导者。
篇3
关键词:体育锻炼 运动伤害 辨证关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5(b)-0202-01
体育既属于教育,又属于生活的一部分,是跟大多数人都有关的社会生活条件,因此,我觉得,它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对人的身心发展起着主导作用。而体育锻炼做为大多数人都喜欢的运动,它的积极作用是毋庸质疑的。然而,运动是把双刃剑,一方面,无论是在一边欣赏还是积极参与,它都充满魅力,但是,它对人们的身体同样充满“杀伤力”。近年来,随着国人运动意识的提高,大家的身体素质越来越高,同时运动伤害的比率也逐渐提高。怎样才能在促进人体健康的基础上最大限度避免体育锻炼对人体造成伤害,成为大家关注的话题。
1 积极看待体育锻炼对人体健康的促进作用
1.1 促进头脑清醒,思维敏捷
体育运动可促使大脑血液循环,尤其是轻松的运动,可以缓和神经肌肉的紧张,收到放松镇静的效果,对神经官能症、情绪抑郁、失眠、高血压等,都有良好的治疗作用。例如散步、游泳、慢跑等,进行这些运动时,人的全身器官都是放松的,大脑受到的刺激也不会激烈,但是这样的运动却能使全身各个肌体都运动起来,联成一个整体。在娱乐心情的同时锻炼了身体,从而使人的头脑发达,思维敏捷,达到提神健脑之功能。
1.2 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心脏功能
国外有个心脏病学研究所,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对40个20~30岁的健康男子做过一个缺乏运动对身体影响的试验。他们把试验对象分为两组,规定一组试验对象连续2015个昼夜不准坐起,只能躺在床上,不能站立或在床上运动。另外一组也连续15个昼夜躺在床上,但允许他们每天在床上锻炼4次。当试验进行了3~5天时,第一组的人发生了背部肌肉酸痛、食欲不振,发生便秘等不良反应;当15个昼夜过后,他们的肌肉开始萎缩,不少人还会从床上一站起来就头晕目眩,心跳加速,血压下降到危险程度,个别人甚至处于昏厥状态。与试验前对比,他们的心脏功能平均下降70%,起床后,连上楼这样简单活动几乎都无法完成。但另一组的情况却相反,他们的工作能力和机能水平与试验前并无多大区别。这个试验告诉我们:经常进行体育锻炼,能够促进血液循环,使心脏收缩有力,心搏徐缓,血容量增大,这就大大减轻了心脏的负担,提高了心脏功能。
1.3 改善呼吸系统功能
一个人每时每刻都需要呼吸,肺是呼吸系统的重要器官,呼吸是重要的的生命现象,不能呼吸的人生是不可想象的。一般情况下,我们每分钟只要呼吸8~12次,就能满足机体需要。但同样是呼吸,也有很大的不同,一般人由于呼吸浅,每次呼吸量只有300 ml左右,而运动员则可达600 ml。经常锻炼的人,胸围呼吸差能达到9~16 cm,而很少锻炼的人,胸围呼吸差只有5~8 cm;对于肺活量而言,一般人的肺活量是3500 ml左右,然而经常锻炼的人,肺活量比常人大的多,这是因为他们经常锻炼,使得他们的肺脏弹性大大增加,呼吸肌力量增大。除此之外,经常运动锻炼,还可以增强防卫功能,使身体更适应气候变化,从而有助于预防呼吸道疾病。
1.4 调节心理,使人朝气蓬勃,充满活力
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的身体和精神是密不可分的。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指出:“身体健全,感情斯正”。列宁也曾说过“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全的身体”。这些精辟的论述都充分说明经常进行体育活动,特别是从事那些自己感兴趣的运动项目,能使人产生一种非常美妙的情感体验,心情舒畅,精神愉快。而且运动的激励还可以增强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增添生活情趣。运动还能调整人们某些不健康心理和不良情绪,如消除情绪的沮丧和消沉等,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人都喜欢运动的原因吧。
2 正确对待运动伤害对人体造成的损伤
运动对人体的健康有如此多的好处,但另一方面,如果运动不当,它对人们的身体也同样具有“杀伤力”―― 很多人在运动中经常会受到伤害,一旦这样,少则三五天不能行动,大到损害身体机能,甚至危及生命。而且,千万不要以为只有运动员才会受伤,普通人如果不注意,也会在体育锻炼中受到伤害,对身体造成不良的影响。那么,因为怕受伤害就不去参加体育锻炼了吗?这当然是没必要的,只要对体育锻炼有一个正确的态度,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就会把伤害降到最低。
2.1 热身运动要充分
热身对于经常体育运动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来讲,运动伤害往往与热身运动不充分有关。如果在运动前不进行充分的热身运动,就会出现拉伤扭伤的情况。有时候还可能由于运动过程中动作过猛,伤及身体的关节。
所以,喜欢锻炼的人特别应该注意,不管是参加什么运动,一定要重视运动前的热身,一定要遵循循序渐进和量力而行的原则,这样才能达到体育锻炼的目的。
2.2 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
现如今,人们普遍认识到运动的好处,但很多人在选择运动项目的时候,却不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盲目跟风,结果不但达不到锻炼的目的,还会给人的身体造成伤害。所以,人们在提高运动意识的同时,也应当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别让健身变成了伤身!
那些比较激烈的运动只适合年轻人,老年人最好多做一些例如慢跑、打太极拳等运动量比较小的运动,这样才能起到增强体质的效果。
2.3 每次运动量不要贪多
专家建议,要想避免运动损伤,在做好准备活动,选择对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的前提下,运动量不要贪多也是很重要的。
有些人特别喜欢运动,每次参加锻炼的时间很长,这样就很容易使身体劳累,长期以往,不但起不到增强体质的目的,还有可能对身体造成伤害。专家建议,不管参加什么运动,年轻人以不超过2小时,中老年人不超过1小时为宜。运动量决不能贪多。
总之,只要进行体育锻炼,就有可能造成身体伤害,但它们之是又不是必然的关系,只要做好运动前的热身运动,选择好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掌握好运动的时间,就会尽大可能地避免体育锻炼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参考文献
[1]刘利,孙.试论北京市高校体育俱乐部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5):23-25.
篇4
祁县中学位于山西省晋中市祁县,目前在校学生2500多人,教职工186人,是省直属重点中学。本地区经济发展与发达地区仍有较大差距,教育发展也落后于国内重点城市。鉴于此,有必要对本地区体育教学活动与文化学习情况进行调查,以期为教育主管部门提供参考依据。采用自制的“体育锻炼与文化学习关系”问卷,对祁县中学学生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88份。回收率94%,有效问卷188份,有效率 100%。
一、结果与分析
1. 体育锻炼与中学生文化学习关系密切
表1 :体育成绩与文化成绩统计一览表
从表1可以看出,体育成绩优等的学生,学习成绩好的在总人数中占比例最高,达到22.34%;体育成绩差学习成绩好的仅占6.38%;体育成绩好、文化课差的学生占的人数最少,只占5.31%。由此可以看出,适当的体育锻炼对学习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为什么体育锻炼会对文化课学习有促进作用呢?因为,人在连续的长时间学习和工作后,大脑会出现一定的疲劳,从而导致学习、工作效率的下降。而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提高大脑的供氧量,从而缓解大脑的疲劳,为更好的学习、工作提供更多的动力,也就是常说的8-1>8的原因。调查得知部分学生体育成绩虽然好,但文化课成绩却很差。这部分学生往往过度沉溺于体育活动中,导致这一现象原因很多:如学习成绩本来就很差,家长、老师不重视,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等。
2. 对体育锻炼与文化学习关系认识情况
表2:对体育锻炼与文化学习关系认识一览表
表2表明,大部分学生能正确认识体育锻炼与文化学习的关系,占总人数55.32%;认为文化课比体育锻炼重要的占32.45%;还有12.23%的人认为体育锻炼比文化学习更重要。大多数学生能够正确对待二者关系,但仍有部分学生不能很好处理二者关系。导致学生认识上差异的因素,可能与应试教育体制、教师及家长的态度和观念有关。
3. 在体育锻炼与文化学习处理中的不同类型
表3:对待体育锻炼与文化学习关系的不同类型统计表
由表3可以看出,在对待体育锻炼与文化学习关系的处理实践中,绝大多数学生属于“重文轻体型”,占到总数的45.74%;还有近三成的学生表现出“重体轻文”;而只有26.06%的学生能够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这与表2中的统计结果有一定的反差:表2中,正确认识二者关系的学生占大多数,但表3所显示的结果中,能很好处理二者关系的只有不到三成的人。这说明,虽然大多数学生都知道二者的关系,但是在实际的学习生活中,他们往往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而是受到各种外界压力不得不舍弃自己的活动时间去“啃书本”。这与表1中显示的结果相吻合,体育成绩差学习成绩好的,在调查中所占人数最少,只占到5.31%。因此,适当的体育锻炼对学生的身体、学习非常重要。
二、结论与建议
研究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学生不能很好处理体育锻炼与文化学习之间的关系。其中,不重视体育锻炼的学生达到45.74%,过多参加体育锻炼而忽视文化课学习的占28.19%,能够很好地协调两者之间关系的占26.06%。
研究结果还表明,有的学校随意压缩体育锻炼时间,领导、教师不重视体育,只追求升学率;家长望子成龙心切,一味要求孩子读书、学习,限制体育活动时间。同时,有的学校领导、教师、家长以及学生对待体育锻炼和文化学者关系认识上,还存在着一定的误区。
篇5
关键词:兴趣;自我锻炼;终身体育意识
人们常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的确,有了健康的身体,无病无痛,精神饱满,人们才能更好地学习和生活。那么学生在校期间除了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外,同时也要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因为只有健壮的身体才能使学生精力充沛,更好地完成学业。教师在传授运动技能的同时,如何帮助学生树立终生体育锻炼的思想呢?我从以下几个观点加以研究。
一、教师的素质要求
体育教师是体育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除了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要不断学习提高教育教学业务水平,教师广博的兴趣和才能会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帮助学生解决疑难和困惑,得到学生的喜欢,从而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教师的兴趣和爱好,同样能使学生产生极大的吸引力,活跃运动氛围,例如在教学中教师示范优美的投篮动作,会调动学生模仿的积极性,让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在练习中,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锻炼情况和掌握程度,端正学生锻炼的态度、对锻炼成绩做出准确的评价,这样有利于锻炼效果,易调动学生继续锻炼的热情,对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将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培养运动兴趣,养成锻炼习惯
“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是教学的新理念。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在体育活动得到快乐,在运动中如何让学生感受到更大的乐趣和满足感,这需要体育教师精心设计好每一节课,多安排一些比赛活动,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挖掘潜力,活跃氛围,充分展示学生运动天赋,这样学生能够亲身感受到运动带来的乐趣和满足,以后更会积极快乐地融入到体育活动中去,从而将学生的运动兴趣转化为自主的锻炼习惯。只有对体育感兴趣,学生才会学习体育和进行体育锻炼。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发掘学生感兴趣的项目。例如自由活动时间增设学生喜欢的乒乓球、羽毛球或篮球,在学生参加这些项目活动中,不断体会到技能进步带来的快乐,同时增强体质,从而提高参加体育运动的兴趣而形成锻炼习惯,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三、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
自我锻炼能力是指学生在没有教师指导的情况下自己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和进行身体锻炼的能力,是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体育教学中主要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够将所学的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运用到独立锻炼身体的能力。例如,教师讲解要领和示范动作后,要求学生独立模仿动作,对于体质差或者不协调的学生给予帮助和保护,因此我们要提高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指导和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自我锻炼习惯。在教学中实施自主锻炼也可以提高自我锻炼能力,允许学生自己选择感兴趣的锻炼方法,教师给予技术指导,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去活动,自己去锻炼,教会其如何更好地去活动,如何更好地去锻炼,加深其知识、技术的理解与感受。这样更能培养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也是养成与掌握终身进行体育锻炼身体的意识、习惯和能力,只有激发他们强烈的学习动机,树立远大的志向和抱负,才能有志气,有恒心坚持自主锻炼,并养成良好的独立自主的锻炼习惯。
四、重视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参与体育锻炼,愉悦身心的体育活动,是体育课内容的补充和延续,它与体育教学相辅相成。它有强烈的教育性、自愿性和多样性以及丰富多彩的趣味性。课外活动中,要求学生必须参加的内容有早操、课间操,有些内容由学生自己决定是否参加,比如课后的体育活动。在组织课外活动时,内容要开展得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组织要灵活,不拘一格,这样比较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内容、形式,愉悦健身,从而学生既可以自愿选择,又可以在自己喜欢的环境中从事自己喜欢的体育活动,有利于排除思想杂念,愉悦身心,陶冶情操,充实课余文化生活,使学生保持热情乐观、精力充沛,使学习和生活充满生机。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学校体育课程安排有限,所以只有安排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才能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从而使学生终身受益。因此,课外体育活动对培养学生终身体育兴趣起到关键作用,体育活动是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人的健康状况随着年龄增长而变化着,体质有强有弱,只有养成经常体育锻炼的习惯,才能拥有结实健康的体魄。体育属于文化范畴,体育运动属于高尚的文化活动之一,对体育有浓厚的兴趣和爱好,不仅能丰富自己的业余文化生活,而且对自己的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好处,这就需要我们提倡终身体育思想,养成经常体育锻炼的习惯,达到锻炼身体,增进健康,满足精神需求的目的。
总之,培养和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和意识,可以让学生认识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的价值,生活当中不可缺少体育,体育让学生身心愉悦,其乐无穷。所以,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很重要。
作者:安新娣 单位:石家庄市机械技工学校
参考文献:
篇6
转眼间,冬季已来临了,有的同学因为寒冷的天气减少了每天的运动量,这是不好的,冬季我们要加强体育锻炼,增加自己身体抵抗力,保持自己身体健康。
冬季体育锻炼,由于肌肉不断收缩,呼吸加快,新陈代谢旺盛,身体产生的热量增加。同时还增强了大脑皮层的兴奋性,使体温调节中枢灵敏、准确地调节体温,提高人们的御寒能力。所以,坚持冬季锻炼的人,抗寒能力比一般人增强8-10倍。
冬季体育锻炼,大都在室外迸行,不断受到冷空气的刺激,人体造血机能发生明显变化,血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以及抵抗疾病的抗体增多,身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增强,俗话说“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就是这个道理。
冬季体育锻炼,接受阳光的照射,弥补阳光照射的不足。阳光中的紫外线不但能杀死人体皮肤、衣服上的病毒和病菌,对人体有消毒作用。还能促进身体对钙、磷的吸收作用,有助于骨骼的生长发育。尤其对正在长身体的青少年来说,多参加户外锻炼更为重要。
冬季体育锻炼,还可以加快血液循坏,增加了大脑氧气的供应量,这对消除大脑长期工作带来的疲劳,增强记忆力,提高学习效,都有积极的作用。
冬季锻炼好处很多,冬季锻炼的项目也很多。一般多采用长跑、球类、跳绳、踢腱子、跳橡皮筋等项目。这完全可以根据个人爱好,选择不同的项目,灵活掌握。那么,冬季体育锻炼又要注意什么呢?
1.冬季天气比较冷,参加锻炼之前一定要做好准备活幼。准备活动可以提高身体各器官的运作水平,改善肌肉、关节的灵活性,防止肌肉拉伤,关节扭伤等现象的发生。
2.冬季锻炼要注意预防感冒。冬季天气比较冷,锻炼着装要合理,锻炼后要做适当的整理活动,及时穿衣保暖,以防感冒。
3.参加冬季锻炼,要有循序渐进的过程,更要有顽强的毅力、持之以恒的精神,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切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篇7
摘 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对生活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健康成为人们生活的关键要素,身体锻炼成为必不可少的活动。随之,俱乐部兴起发展起来,体育俱乐部也发展起来,并且一步一步向大众化消费发展,学生群体渐渐多起来,许多高校建立起体育俱乐部。体育俱乐部在高校发展中,逐渐地融入校园,与学校社团慢慢结合,发展更适合学生锻炼,促进身体健康发展的活动。但是,体育俱乐部与社团活动的结合不可避免地出现问题,这就需要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只有措施制定好,才能更好地将体育俱乐部与社团活动相结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 体育俱乐部 社团活动 好处 问题 管理
一、体育俱乐部与社团活动相结合的好处
在现代化教育体系中,教育模式呈现多样式的发展趋势,而众所周知,体育锻炼不仅能增强体魄,提高身体素质,还能锻炼我们的毅力、耐力及拼搏的精神,体育俱乐部发展为学生提供了新的教育平台,使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更加浓厚。体育俱乐部中有多种多样的锻炼项目,社团活动也是形式不一,内容丰富多彩,两者相结合,不仅给学生创造了更多自主选择的机会,充分尊重学生本身,也使学生选择的锻炼项目更加有趣,使学生充分参与进来,在同学和老师的鼓励与帮助下,提高自信,既加强了锻炼,也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二、体育俱乐部与社团活动相结合存在的问题
在高校体育俱乐部与社团活动相结合的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如果无法得到解决,会影响体育俱乐部与社团活动相结合更好的发展,使俱乐部与社团活动相结合不能长久地走下去,这些问题包括:第一,在体育俱乐部与社团活动相结合中,资金和物资是首要方面,俱乐部和社团举办活动需要充足的资金,资金不够,会减小活动的影响和效果。第二,体育俱乐部与社团活动相结合是高校教育中一项新的教育发展模式,对活动内容要求高,而在两者结合活动中,更多娱乐充斥进来,降低了活动的层次,使得活动的文化知识传承不够,对学生教育达不到最初的效果,不能让学生充分学习到知识,不能得到更好的锻炼。第三,安全与设施管理不完善,是两者结合存在的重要问题,会对学生的安全造成威胁。体育俱乐部中许多器材如果管理不完善,会让学生在锻炼时受伤,会使俱乐部与社团活动结合过程中造成不必要的伤害,也使两者不能更好地发展。第四,管理的模式太单一,体育俱乐部与社团活动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单一会令活动渐渐枯燥,使学生慢慢失去兴趣,参加活动越来越少,不仅对两者相结合的活动受到影响,也使得学生在体育俱乐部中没有了认真锻炼的性质,使学生不能得到更好地锻炼。
三、管理措施
体育俱乐部与社团活动相结合的管理措施是两者相结合的重要措施,管理到位,管理完善,才可以更好的将俱乐部与社团活动举行下去,才能真正做到为学生服务,才能使学生健康快乐全面的发展,才能顺应历史潮流,使体育俱乐部与社团活动相结合的活动做到长久,做到实际意义上的利己利人。所以,体育俱乐部与社团活动相结合的管理措施应做到:第一,加强管理的安全措施,保障广大学生的安全,对于高校体育俱乐部和社团活动来说是很重要的一点,要保证学生的安全,才能使学生更加快乐健康的发展,才能将体育俱乐部与社团活动相结合的内容更好的发展下去,达到理想的效果。第二,要提高组织者与教师的专业素质。体育俱乐部与社团活动相结合能够长久地进行下去,就要提高专业人员的素质,俱乐部与社团活动相结合时,学生参与人数多,活动也多,如果不能很好地进行管理,很容易造成混乱,这样不能够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环境中学到知识,做到很好的锻炼。第三,管理模式由单一性向多元化发展,创新管理模式,做到科学管理,要适应学生,适应体育,适应社团,要将体育俱乐部与社团活动相结合,就要将体育与社团性质相结合,将体育与社团活动发挥到极致,使学生们的校园生活更加丰富、有趣。社团活动在策划设时,要进行合理的科学的财务预算,要与体育俱乐部相结合,并与负责人召开会议,将活动流程,活动内容,活动影响及活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意外进行讨论、商议,并以书面形式呈现,做到全面。第四,学校领导要支持体育俱乐部与社团活动相结合,加强经费和场地的管理,要将知识体系与活动的社会文化程度提高,使学生在活动中能够实实在在学到东西,增强学生整体素质,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社团与俱乐部都有外联部,外联部要提高自身能力,将体育俱乐部与社团活动相结合优势发挥出来,得到更多人士的关注,拉到足够的赞助,资金充足,才能够使活动物资器材更丰富,活动举办才能够扩大,才能使活动效果达到最好。第五,做好两者相结合的宣传工作,使更多的人认识到体育俱乐部与社团活动相结合的好处,让学生积极参与,真正学到终身受益的体育技能,不论是前期的宣传,还是后期的活动总结,都要认真对待,提高体育俱乐部与社团活动相结合的积极影响,让广大学生收益,让体育锻炼成为习惯,使学生摆脱亚健康,真正做到健康的成长,做到终生体育,终生锻炼。
四、小结
体育俱乐部与社团活动相结合,不仅顺应时代的要求,符合学生生活,更适应校园生活,做好体育俱乐部与社团活动相结合的管理措施,将体育锻炼融入学生当中,使体育锻炼成为习惯,令学生做到终生体育,加强身体素质锻炼,增强学生的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的精神,做到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同时,也使社团活动更加深入人心,使学生生活多姿多彩。
参考文献:
[1] 高洪飞.高校体育俱乐部的管理[J].今日科苑.2010(20).
篇8
关键词:体能;大学生;体质健康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而归根到底就是科学实力的竞争,高级人才之间的竞争。大学生的身体健康,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大学生可以表现为国家的科技实力,在科技发展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必须保证大学生身体健康,才能不断促进我国整体科技实力的提升。
1 大学生体能的影响因素分析
(1)大学生体能下降的学校因素
依据调查数据显示,现阶段我国高校招生的数量越来越多,但学校的体育设施建设跟不上时展的脚步,远远落后于学校的招生规模,学校没有进行体育锻炼的场地,所以不能保证学生的体能发展。学校的体育场地只能满足体育课的要求,但课余时间学生的体育锻炼场地不能得到有效保障。
(2)影响大学生体能的家庭因素
现阶段,人们的物质财富得到了一定程度地发展,很多孩子都是家庭中的独生子女,随着时间的推移,家庭对孩子的爱护越来越重视,但不容忽视的是,对孩子的过于爱护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由于孩子在一个家庭当中具有核心地位,很多家长为了保证孩子的学习时间,任何家务活都不让孩子去做,一家大人为孩子做好所有的服务。但是,这种过分的疼爱也会对孩子造成不利影响,使孩子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很多困难,不会处理生活与学习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遇到困难时不会自己处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坚强品质与吃苦耐劳的精神,并且这种性格一旦形成,在短时间内不易纠正,所以家庭对孩子的体能也有一定的影响。
(3)大学生体能下降的自身原因
体育意识指的是对体育运动的正确认识,可以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体育锻炼意识。依据统计数据显示,90%以上的学生认为体育锻炼可以提高学生的体能,只有1%的学生认为体育锻炼对人的体能没有影响,由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都愿意参加体育锻炼,都希望通过体育锻炼提高自己的体质,这是最近几年高校进行体育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素质教育的结果。
2 发展大学生体能的对策
(1)加大学校体育的宣传教育,使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随着教育界素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很多学校认识到提高学生体能在教育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学校要加大体育宣传力度,使学生自觉参加体育锻炼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品质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前进道路上的困难,正确对待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要求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参加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减少文化作业的数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使教育环境能够适应学生的锻炼要求。
(2)在体育经费方面要舍得投入,在体育场馆设施的建设方面要合理谋划
只有具备充足的体育锻炼场地,才有利于不断推进学生体育锻炼工作的开展,学生的体育锻炼必须具有一定的锻炼场地,使学生体会到运动的乐趣,才会喜欢体育运动,可以提高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依据调查数据可以看到,由于缺少体育设施,所以很多学校不能正常开展体育教学活动,致使很多学生的体能有所下降。所以,在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方面,国家应该加大投资力度,大力建设体育锻炼场地,可以使大学生拥有数量充足的锻炼场所。体育主管部门不但要保证现有体育场地设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尽量减少因为场地缺乏而无法正常开展体育活动的现象,而且要重视体育活动场地的开发和利用,在体育场地设施方面舍得投入,才可以有效解决学校当中存在的体育场地严重不足的现象。
(3)提高主动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
在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校应该广泛宣传体育锻炼的益处,提高大学生参加体育的意识,从而积极投身到体育锻炼当中,体会到体育锻炼带来的好处;使体育锻炼活动围绕在学生四周,学校可以定期或者不定期地开展运动会、体育竞赛等活动,吸引大量的学生参与体育锻炼,使体育锻炼思想深深扎根于每一位大学生的意识当中,使学生体会到体育锻炼带来的益处,提高体育锻炼兴趣,争取保证每天要参加体育锻炼一个小时,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还有,学校在测试学生体能方面要成立专门实验室,给每个学生建立体育锻炼档案,将体能测试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对学生的体育锻炼进行指导。
(4)加大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步伐,提高体育教师队伍水平
研究当前高校体育教学现状,目前运用的体育教学方法已严重落后于教育改革,我们在对课程进行改革过程中,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课程设置问题,要始终坚持"健康第一"的正确认识,根据当前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依据教育发展趋势,以现代教育理念不断充实自己,加大体育课程改革力度,不但重视学生的身体健康,而且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创造新型体育教学模式。
总之,在高校的教育教学当中,体育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体育教师要认识到自身职责不只是传授各种运动技能,主要工作目标应该是根据当代大学生的身体状况,正确认识学生当中普遍存在的体能问题,确定合理的工作办法,选择学生兴趣较高的运动锻炼项目,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体育锻炼,使学生身体状况得到好转,享受体育锻炼带来的乐趣,同时又保证了自身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峨眉山市 身体素质 下降 改变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11-0209-02
1 研究目的
在目前我国高考制度的压力下,由于有些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学生的体能和运动素质持续下降,直接影响到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本文对峨眉山市高中生体质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目的在于了解高中生体质现状,分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索提高中学生体质健康的方法,倡导高中生健康的生活方式。
2 当前高中生身体素质
2.1 峨眉山市高中生的身体素质
在峨眉山市现阶段高中生身体素质下降是一个普遍的问题,下列从峨眉山市体检中心查阅的从2008年―2011年的峨眉山市高中生的体检报告:
笔者在体检中心查阅了,自2008年以来峨眉山市高中生的体检报告,可以看到高中生的身体素质下降程度十分严重。到2011年视力不合格的学生达到了72.7%(视力低于1.0);肺活量呈逐年下降趋势;肥胖比例也大量增加[BMI指数=体重(KG)/身高*身高(M)=18.5~22.9]。不过与全国的高中生相比,峨眉山市高中生的身体素质还不算最差。
3 当前峨眉山市高中体育锻炼现状
从调查的结果显示,峨眉山市高中学生的体育锻炼除了学校的体育课上,在其他时间休息时间锻炼的人数很少。高中学生对体育热情很高,很多学生喜欢各种各样的体育运动,对国际大型的体育赛事非常了解,但是很多人对体育锻炼的热情很低,自觉进行体育锻炼的人数很少。按照国家对高中生体育的要求,掌握一门体育项目的运动技能来看,大部分学生不能达到。
体育锻炼需要特定的场所和空间,峨眉山市体育运动的产所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很多体育设施分布在各个厂区以及小区里面,非内部人员不能进入。很多学生锻炼的场所都在学校。峨眉山是四川省的县级市,峨眉山地处旅游城市,而且学校大多建在城市的中心地段,所以建筑面积相当有限,除二中有一个足球场以外,其他学校并没有正规的运动场。
由于高中学习压力大,很多学生锻炼身体主要是在学校的体育课上,学校的体育设施也不够,经常上课期间两个甚至三个班级公用一个篮球场。由于场地的不便,加上体育老师为了避免出现运动损伤,几乎所有的体育老师上课进行的都是“放羊式教学”。集合整队、慢跑两圈、准备活动过后就是自由活动。
体育并非高考科目(除考体育专业),不会影响学校的升学率,所以体育课对于学校来说仅仅只是教育部规定的一门必选课而已,而且很多学校有时都把这一周两节的体育课改成是语、数、外。至于体育成绩怎样,无人过问。
在升学压力以及现在的绩效改革下,很多老师的利益已经与学生的成绩直接挂钩,所以老师与班主任关心的仅仅是高考考试科目,多数班主任不支持学校在高中阶段开设体育课程,他们认为体育课程是艺体学生的学习内容,对一般学生只能寄希望在高考科目中拿分。多数老师也不赞成在体育课程上进行体育运动以及体育锻炼,据调查的老师反映,学生在上完体育课后上其他课程,很难进入上课状态,而且进行大运动量练习后,很影响上课的效率。高中的班级管理一般是由班主任控制,班主任多数不支持学生在高中期间运用大量的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很多班主任也知道学生长时间在教室内学习对身体没有好处,但是由于高考的压力以及学校层面的影响,多数班主任仍然鼓励学生课余时间学习功课,少锻炼。个别班主任对班上爱好体育运动的同学进行打压,理由是影响班上的学习风气。由于班主任以及任课教师的影响下,学生合理的体育锻炼遭受打压,使学生对体育产生了消极的态度,阻碍了学生体育意识的正确形成。
从学校管理层面认为,现在各所高中的竞争在于高考上线率这个硬指标,因此学校所有的资源应该投入到提高高考上线率的管理上,从峨眉山市的情况看,很多高中对数理化等老师需要的教学资源配置不遗余力,而对体育投入的态度比较谨慎。现在学生身体素质下降,体育课程上课的风险性又增加,从调查的几所中学来看,都有体育运动受伤的学生,因此学校对体育课程的重视程度不高,对学生体育运动出现不支持,不鼓励的态度。放映出来的问题就是,学校对体育课程设置管理没有很严格的措施,另一方面对体育器材的投入比较少。
4.2 家长对孩子参加体育锻炼的看法
笔者对峨眉山高中学生的家长进行体育调查,目前很多家长在传统升学观念的影响下,对学生体育锻炼的态度也和学校一样不支持、不鼓励,家长多数都是这种观念:虽然体育锻炼对身体有好处,但是高中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等考上了大学有的时间锻炼。以下是峨眉山市高中生的问卷调查:
从上面的调查表中,我们可以看出,相对于全国的家长,峨眉山市的家长要好一点,他们主动为孩子购买体育用品的比率和主动要求孩子锻炼身体的比率要高一些。但是现在的都是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出生的,大多是家中的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一家人都围着他们转。个个都是家长的掌中之宝,家长不愿意自己的子女在上体育课时累着了或是伤着了,他们会心疼。希望他们每天都能“高高兴兴出门,平平安安回家”,能考上大学才是最重要的。至于体育锻炼,通常家长们都认为是在耽误学习时间。“成绩第一,其他其次。”这是峨眉山家长普遍的观念,也是造成学生体质下滑的重要原因之一。一些高中生告诉笔者,上高中后功课很紧,父母都紧盯着他们的学习成绩,他们根本没时间去运动。
峨眉山市高中生的家长大多不愿意自己的孩子花太多的时间在锻炼身体上,其实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身体素质的下降会影响到孩子的学习。所以我们才看到了上面三个调查表上反映的内容。
4.3 学生对体育的认识
根据笔者发放的问卷(随机抽样,发放100份,回收100份,其中男女各50人),调查表明高中生喜欢参加体育运动的占58%(其中男生74%,女生只有26%),愿意在闲暇时间进行体育锻炼的学生占38%,但每周能自愿参加两次以上体育运动的却只占了30%。可以看出大多数的学生还是愿意参加体育锻炼的,可是由于升学的压力和学习时间紧迫,使得他们没有时间去进行体育锻炼。还有的学生则愿意在闲暇的时间去上网或是逛街。
从采访的学生中了解到,参与体育运动的比例较低的原因主要在于以下三点:一现阶段可供学生锻炼体育身体的体育场所以及体育设施较少,第二现在娱乐的手段多样,特别是电子竞技运动的兴起,很多学生认为参与电子竞技也是一种体育锻炼的方式,而且电子竞技简单便于开展,很容易找到志同道合的人;第三体育锻炼太累,而且一个人自己锻炼很枯燥,找不到人一起锻炼。
5 建议与对策
5.1学校重视体育课程的作用
现阶段,高考是检验一所学校办学的指标,但是学校不应为了高考而放弃体育课程的作用。在高中新课改的普及下,很多国家级重点中学已经认识到学习能力并不是衡量学生的标准,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体育是能够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最好的一种方法,因此很多中学不仅是把体育课程增加,而且增加了很多体育项目,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
在峨眉山市要想改善高中生的体质,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从体育课的改变,由点及面,全方位给学生一个体育锻炼的空间,进而提高体育运动积极性。在体育课堂上,学校应该重新审视体育课对理论学习的促进作用,尽量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成长,把体育课作为学生掌握一种锻炼的技能,提高未来生活质量的一种有益的活动。在体育课上的设计注意集合学校学生的特点,重点不在于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而是诱导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培养出他们对体育锻炼的兴趣,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
5.2 家长鼓励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很多家长在高中阶段都担心孩子由于参加体育锻炼而影响学习,其实这种认识是非常片面的,适当的体育锻炼对学习非常有帮助。而且体育锻炼对学生释放压力,缓解学习疲劳是一种积极的方法。通过体育锻炼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还可以提高学习效率,所以家长应该鼓励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学生在家里学习期间,家长应要求学生一周锻炼1到2次,锻炼尽量以身体素质项目为主,锻炼都走出家门,参与社区体育活动或者是到体育场馆,多感受体育气氛,激发体育兴趣。
5.3 学生自发参与体育锻炼
学生是体育锻炼的主要实践者,具有很大的能动性。提高身体素质最有效的办法还是学生的参与。学生应该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把体育当做是一种特殊的学习实践活动,从思想上改变体育锻炼是影响学习的偏见,亲身参与体育锻炼,争取做到每一节体育课认真对待,课后每周到户外锻炼身体,多参与一些自己喜欢的体育活动,做到劳逸结合。而且峨眉当地有世界旅游景点峨眉山,到峨眉山爬山进行户外运动现在也是一种有效的体育锻炼方式,因此学生尽量可以利用身边的体育资源,每周约上几个朋友,进行爬山活动,从而慢慢改善身体素质。
参考文献:
[1]温祝英.对学生体育运动损伤现状及其致因的探讨[J].体育世界,2008(01).
篇10
关键词: 大学生 体质 健康状况
1.问题的提出
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直接关系着国家的发展与民族的兴衰,我国持续20多年的体质调研结果表明,大学生的体质总体呈下降趋势。为了更加科学合理地评价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教育部于2003年9月之后,在高校全面推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从身体形态、机能、素质等方面综合评价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体质调研结果是体育教学改革对增强学生体质效果的客观反映,因此,为了不断完善我院体育教学工作,进一步改进和提高我院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对我院学生体质健康现状进行研究与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2.1.1以2009-2010学年参加《标准》测试统计上报的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3358学生,其中男生1748人,女生1610人。
2.1.2以我校的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下发问卷1350份,收回有效问卷1220份。
2.2研究方法
2.2.1主要以教育部和体育总局审定的实施《标准》所匹配的体质健康测试专用仪器。
2.2.2翻阅相关资料,参照《标准》[1]内容的评分标准,得出及格率、优秀良好率。
2.2.3进行数理统计,根据统计结果,找出影响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原因,提出建议与改善对策。
3.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结果分析
3.1达标率
以2009―2010学年我校利用体质测试专用仪器和手工测试相结合的方式,共有在校大学生3358人接受测试,3个年级平均及格率在98%以上(见图1),呈阶梯式发展,基本符合现阶段大学生体质健康发展规律。在校一年级学生身体形态、机能、素质指标方面均低于当前同龄人水平[2],其主要原因是一年级学生在高中阶段拼命式(压迫式)学习,学习压力大,情绪紧张,生活中暂时失去了欢乐,生长发育缓慢,虽趋于成熟,但仍影响着身体素质全面发展,直接影响着体质与健康状况。所以,刚进高校的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都处于恢复期,没有达到身体机能与素质的最佳状态。从图2可以看出,学生优秀良好率占70.6%,其中一至三年级优秀良好率分别在66.9%、75.3%、66.1%。并看出三年级学生的及格率比其他年级高,优秀良好率却低于其他年级。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为了找工作;或参与社会活动过多;或准备迎接转本;或缺少锻炼;或生活节奏紊乱无规律,等等,都是造成优秀良好率下降的因素。事实证明,二年级在校学生虽然学习任务重,有压力,但没有高中阶段学生那样为了个人的前途,废寝忘食,紧张学习。而此阶段是新时期在校大学生最快乐、最值得回味和留恋的时期,因为二年级学生心情是舒畅的,生活是有规律的,还没有为了走向社会找工作而烦心,能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参与校园、班级文化娱乐活动,广交同学和朋友,心理稳定,这些都是促进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因此,二年级是在校大学生体质与健康发展的有利时机。
3.2身高标准体重
从大学生体质健康调查结果显示,我院学生体质状况总体良好,男生的平均身高标准体重为172.3cm/64.9kg,女生为161.4cm/54.6kg,与《中国成年人体质综合评价标准》的同年龄男、女生身高标准体重相比,分别低于1.7%和2.0%。主要原因是我院面向全国招生,南方广东、广西、福建,以及、内蒙古学生较多,这些学生大多数身高较低,均属于正常范围。本次调查统计中发现,肥胖或体重超重的比例呈增长趋势,尤其是男生体重超重和肥胖比女生分别高出约2%和6%,说明男生在饮食方面不挑食,不控制体重,造成部分学生体重超重原因之一。女生相对注意饮食,正处于青年期,关注身材和体型,想通过饮食等方法来控制体重,导致营养不良比例高于男生,达到约3%。这一现象值得关注,应引起重视。
3.3肺活量
本次我院学生肺活量均值男生为3939ml,女生为2801ml,肺活量水平高于江苏省平均数,这与自然环境、地域有关系。肺活量中属正常现象,但当今大学生耐力水平还是呈下降趋势,缺乏体育锻炼,尤其是缺少有氧运动,是导致中长跑成绩偏低的主要原因。
4.体质健康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4.1用何种方法促进身体健康?有45.7%的学生以体育锻炼来促进身体健康;有38.1%的学生答只要心情愉快就能保持身体健康;有16.2%的学生不知道用何方法促进身心健康。
4.2是否知道体质与健康的评价标准?有16.2%的学生不知道,知道而又说不清楚的占67.5%,能比较准确说出的占16.3%。
4.3平时不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大学生有失眠现象占16.8%。而通过体育锻炼后能保持良好睡眠状态的占75.1%,失眠现象的仅占4.6%。
4.4男生有吸烟史或仍吸烟的占27.7%;有饮酒习惯和仍有饮酒现象的占39.1%。
4.5在校大学生有贫血现象的占32.5%;有各种肠胃病的学生的占19.7%;有肺部各种疾病的占8.3%。
4.6参加体育锻炼的态度:当问到你经常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吗?有60.2%的学生偶尔参加,38.1%的学生经常参加,还有0.17%从不参加。每次锻炼时间在20分钟以上的有34%,30分钟以上的为25.1%,每次在1小时以上的占7.3%,每天不喜欢体育锻炼的占23%。
调查了解到有相当数量的大学生不知道增强体质与健康的方法,不知道体质与健康的自我评价标准,不知道经常锻炼身体的好处和意义。被测学生中常见病呈上升趋势,有贫血、肠胃病、饮食习惯不良、偏食现象严重、缺乏健康意识,过早出现“亚健康”状态的人数增多。其实,一些学生长时间学习、上网、吸烟、喝酒等影响人体健康的恶习,都是可以改掉的。因此,如何正确引导我院学生在校期间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摆在高校体育教育内容与方法改革的重要问题。
5.结论与对策
5.1新时期大学生体质健康的特点
通过调查发现,在校大学生年龄和2008年前学生同期相比,年龄偏小1至2岁。独生子女占绝大多数。身体形态呈“肥胖”和“豆芽”情况增多,身体机能的肺活量指标偏低,身体素质的力量和耐力水平低于全国同龄人。
5.2培养大学生体质与健康意识
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学生缺乏体质健康方面的知识,不知道体质与健康的内涵,不知道有哪些自我体质与健康评价标准。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应加强灌输健康意识。
5.3学会体质健康自我评价方法
让学生学会常用的几种体质健康状况的自我测试和评价方法,对平时体育锻炼和体质健康状况进行自我评价,始终保持充沛的体力和良好的状态,尤其是体质较差的学生应通过科学合理的体育锻炼,学会适合自己的锻炼与保健方法,坚持定期检查自我体质与健康习惯,有利于保持健康。
5.4使体育课教学内容向课外延伸
学生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仅靠体育课上的身体活动是远远不够的,向课外延伸,形成课内外教学活动一体化,使学生经常性参加体育锻炼,促进体质与健康水平的提高。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进行体育锻炼,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5.5注重培养意志品质
调查中发现,学生上体育选项课时,喜欢选择羽毛球、乒乓球项目人数居多,而报名参加田径、足球、篮球等项目人数较少。虽然凭兴趣、爱好选课,但也可从中看出一些问题,主要原因是学生怕苦、怕累、怕脏、怕晒,不愿意参加剧烈性的体育运动,不愿在风吹日晒的自然环境中参加各种文体活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实施办法[Z].国家教育部教体艺[2002]12号.
[2]江苏省教育厅.2008年江苏省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情况报告[R].2008.11.
[3]中国国民体质监测系统课题组.中国国民体质监测系统的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179,278-285,293-295.
[4]江苏省国民体质监测中心.2008年江苏省国民体质监测研究报告[R].2010:5.
- 上一篇:森林资源保护存在问题
- 下一篇:信息资源管理的意义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体育课程教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