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保险存在问题及建议范文
时间:2024-01-05 17:41: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业保险存在问题及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F842.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09)02-0060-03
海南省在实施农业保险试点一年多的时间里,试点工作成效显著。初步建立了农业保险的主体框架,保费收入稳步增长、保费支出逐月递增,试点险种、规模和范围进一步扩大。但在试点过程中也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部分地方政府部门对农业保险试点工作重视不够,部分群众对农业保险认识不足、缺乏自愿投保的积极性,试点险种、规模还不能满足海南农业生产、农村群众需求,缺乏巨灾补偿准备金和再保险机制等问题。因此,积极探索海南省农业保险发展的长效机制,对促进海南农业保险事业的进一步完善以及海南农业健康、稳步的可持续性发展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一、海南省农业保险试点工作的现状
(一)农业保险的主体框架初步建立
农业生产过程具有自然和市场的双重风险,海南省地处热带,台风、冰雹、洪涝等自然灾害频发,严重影响了海南的农业生产,农业生产呈现高风险性和弱质产业的特征,注定了起到有效分散和转移风险作用的农业保险项目的“准公共品”性质。因此,海南从试点开始就采用“政府引导和财政支持、保险公司市场化运作”的模式,并成立了3个政策性的农业保险共同体,即种养业保险共保体、渔船全损保险共保体和渔民海上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共保体。初步建立了以政府主导和财政补贴支持,人保海南省分公司市场化运作和共保体各司其职的“两翼齐飞”主体框架格局。农业保险试点涵盖了种植业、养殖业和海洋渔业,既有大宗农副产品、特色农业产品保险,也有农业财产保险和渔民人身保险。
(二)保费收入稳步增长、保费支出增加较多
海南省于2007年7月20日开始实施农业保险试点以来,保费收入保持稳步增长态势。截至2008年9月末,保费累计收入2255.45万元,比年初增加1234.1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43.56%,保费支出从试点初期的零星支出以后逐月维持持续增长势头;保费累计支出1009.98万元,比年初增加839.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681.7%,综合赔付率为44.78%,保险公司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三)农业保险试点险种、范围和规模进一步扩大
一是险种从试点之初的7个增加到2008年的10个,即在橡胶树风灾保险、香蕉风灾保险、生猪保险、能繁母猪保险、渔船全损保险、船东雇主责任保险、渔民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的基础上,结合冬季瓜菜生产需要,增加水稻保险、尖椒保险、长豆角保险3个险种;二是试点规模和试点区域进一步扩大,试点规模从44.6万亩(头、艘、人)增加到163.6万亩(头、艘、人),试点范围从16个县市扩展到全省各市县和农垦系统,其中香蕉试点范围从2007年的澄迈、乐东两县扩大到2008年的澄迈、临高、儋州、昌江、东方、乐东6个市县。试点险种、范围及规模的进一步扩大,有利于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增加保费收入、增强农业保险分散和转移风险的功能。
(四)农业保险试点已实行保费补贴的标准
橡胶风灾保险根据参保者承受风险能力的差异,实行差别保费补贴。其中,农垦参保自缴90%,省级财政补贴10%;民营参保自缴70%,省级财政补贴30%。尖椒和长豆角保额、费率、保险责任及合同条款由省农业厅与保险经办机构协商制定,报省农业保险试点领导小组批准后实施,其保费由参保者自缴70%,省级财政补贴30%。香蕉风灾保险、生猪保险、渔船全损保险保费由参保者自缴70%,省级财政补贴30%。渔民海上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和船东责任保险由船东为所雇佣渔民每份自缴80%,省级财政补贴20%。
二、海南省农业保险试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地方政府部门对农业保险试点工作有待加强
海南省人民政府于2007年7月17日印发《2007年农业保险试点方案》,决定年内启动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并由省财政厅设立农业保险发展资金,预算1600万元用于支持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开展。但是由于一些市县的领导对农业保险认识不到位,相关部门重视程度不够,有的部门和领导甚至认为农业保险是保险公司的事情,没有充分意识到农业保险具有很强的“准公共产品”性质,需要政府部门大力推动的项目,因而,组织和宣传力度不够,采取措施不到位,协调组织解决矛盾困难不主动,导致部门试点地区农业保险试点开展工作成效不明显,偏离了试点工作的初衷。
(二)部分群众对农业保险认识不足,缺乏自愿投保的积极性
农民投保意识不高,农民对农业保险既力不从心,又心有疑虑。首先,由于农业保险风险大、农业保险项目经营经常入不敷出,虽然试点期间,省级财政对农业保险费进行了一定比例的补贴,但是由于农业保险的高赔付率性质,保险公司出于防范风险和经济利益的考虑,制定的保费率依然偏高,而高保费率又令部分农民买不起保险,因而压制了部分农民对农业保险的潜在需求,影响农民自愿参与投保的积极性。其次,许多农民对保险认识不足,风险管理意识差。由于宣传力度不够,农民对保险存在认识上的偏差:一是不相信保险的作用,许多农民由于受迷信思想和小农意识的影响,很难相信保险对生产和生活的保障作用;二是依赖保险,许多农民买了保险后,高枕无忧,不积极参与防灾防损,导致损失扩大,从而形成越参加农业保险损失越大的不合理的尴尬局面。
(三)试点险种、规模还不能满足海南农业生产、农村群众需求
虽然试点险种和规模较试点之初都有一定的增加和扩大,其中保险险种得到进一步丰富,但是险种数量依然偏少,试点规模相对较小,很难覆盖到具有海南特色的种养殖业。据有关部门的调查显示:大多数养殖专业户迫切需要推出诸如:鸡、鸭、鱼险、海洋水产险及奶牛险,部分农民盼望着芒果险、花生险、西瓜险、大豆险、荔枝险等险种的出炉。如2008年4月份发生的一号台风“浣熊”,据统计共造成海南省131.38万人受灾,紧急转移安置21.33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36.42千公顷,其中绝收面积1.03千公顷(其中荔枝、西瓜等经济作物受灾严重);水产养殖损失6000吨,直接经济损失3.37亿元,其中农业经济损失2.52亿元。由于试点险种未有荔枝险、西瓜险及海洋水产险等险种,灾民受灾只能靠政府民政部门和慈善部门的救济,农业保险在这次台风灾害中未能发挥出很好的分散和转移风险的功能,因而难以满足广大瓜农、果农、菜农及养殖户的需求,导致试点工作效果显现不明显。[1]
(四)缺乏巨灾补偿准备金和再保险机制
海南省属于农业大省,全省840万人口中大约有540万人口居住在农村,截至2008年三季度末,农业产值占地区GDP的比例为28.9%,可以说农业占据了海南省经济的三分天下,农业发展好坏关系到海南的稳定格局和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海南属于自然灾害多发省份,农业生产受灾害影响较大,缺乏巨灾补偿准备金,发生较大自然灾害时农业保险就会出现超赔现象;一旦出现较大范围内的重大自然灾害,靠保费收入及积累来赔付,很可能就是杯水车薪,这就要求农业保险必须建立巨灾补偿准备金。同时,要建立一个强有力的再保险机制,使得农业生产过程中自然和市场风险能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有效的转移和分散。但试点过程中,尚未建立巨灾补偿准备金,也没有安排再保险机制,农业保险经营等于将风险都集中到了政府身上,不利于农业保险发展长效机制的建立。
三、促进海南农业保险可持续性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政府有关部门应高度重视农业保险工作
由于农业保险的“准公共品”的性质,这就决定了提供公共品服务的部门―政府部门需要肩负着这个责任。各市县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陈成副省长在全省农业保险试点动员会议上的讲话精神,认清形势,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把支持发展农业保险的工作摆在重要的议事日程,抓紧抓实,抓出成效。已经成立试点工作协调机构的市县要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做好农业保险试点工作;新增试点的市县、单位要抓紧成立协调机构,明确职责;农业、畜牧、农垦等部门要根据各自工作职责,落实工作人员,涉及多个部门要设置内部工作小组,做好上下对口工作衔接,加强业务指导,及时研究解决基层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认真总结试点过程中好的经验做法,认真协调落实农业保险试点的各级财政补贴,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的精神,积极部署2009年的农业保险试点工作,推动农业保险健康发展。
(二)广泛营造氛围,提高农户参保意识
农业保险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宣传动员是关键。宣传动员工作紧紧围绕农业保险政策出台的背景、目的、意义、步骤、运作机制、保险费率、补助标准、理赔手续等,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宣传,不断增强广大农户的参保意识,变“要我保”为“我要保”,提高农户参保的自觉性。一是利用广播电视、专栏、宣传车、发放资料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农业保险试点的重要意义,讲清责任和利益,使农民认识到农业保险是“花小钱、保大安”的最科学最有效的风险规避方式,增强保险意识。二是在试点市县召开动员大会,人保海南省分公司派员参会指导,详细讲解农业保险条款,使广大农户明确农业保险政策。三是集中办理参保手续。为方便农户参保,加快出单速度,提高工作效率,人保海南省分公司对重点市县乡镇采取约定日期、集中办理的方式,加快参保手续办理进度。
(三)加大财政补贴力度,增加农保险种的有效供给
财政补贴是促进农业保险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根据WTO的《农业协议》规定,农业保险是“绿箱”政策之一,对农业保险进行政策扶持和财政补贴是WTO规则框架下每个成员的权利。一方面海南在保险试点之初就制定了各个险种保费的补贴标准,保费中参保者自缴70%,省级财政补贴30%,但保费对一般的农户而言还是偏高,相当一部分农户因为买不起保险,望保险而却步,压制了他们的保险需求。如果财政补贴加大对保费的补贴力度,将财政补贴占比提高到50%,尽量减轻农户的负担,就能激发农户参保的积极性,提高保险的覆盖面。另一方面试点保险险种只有10个,险种种类比较单一,许多养殖户和农户想买保险而试点险种中没有他们想要的险种,造成了有需求而无供给的尴尬局面。因此,政府有关部门应积极探索开发新险种,增加农险市场的有效供给,满足广大养殖户和农户的迫切需求,增强他们的抗风险能力。
(四)建立巨灾补偿基金,构建多层次的再保险体系
一方面建立巨灾补偿基金有利于实现“以丰补歉”,有利于试点模式的转型,稳步促进农业保险的顺利开展。巨灾补偿基金的资金来源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筹集:一是政府注资,政府对农业保险的财政补贴列入公共财政体系,各级财政每年对农业保险进行一定补贴并划入巨灾补偿基金。[2]二是保险公司经营农业保险的部分盈余滚动积累。三是资金运用收益。政府巨灾补偿基金管理部门可以在保证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的前提下,对资金进行运作,资金运作收益划入巨灾补偿基金。四是税收优惠返还等。另一方面,各经营主体按照商业原则向再保险人购买再保险,分散自身风险。建立多层次的再保险体系,利用再保险体系支持农业发展。再保险体系的建立可以提高农业保险经营主体的积极性,增强经营主体的内控机制的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对农业保险的经营主体的经营亏损建立再保险机制,建立再保险的业务关系,再保险公司通过再保险方式代行国家支持农业保险的职能。[3]通过建立巨灾补偿基金和再保险体系,有效分散了政府、经营主体及参保人的风险,对农业保险的健康持续发展和促进农险长效机制的建立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成.陈成副省长在全省农业保险试点动员会议上的讲话[J].内部情况通报,2008,(41).
篇2
关键词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建议;
近2年来,省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拓展和风险保障成效显著,银保合作支农业务发展较快。由于现行制度安排的过渡性和阶段性特征较强,农业保险需求不足和供给短缺并存的市场失灵问题突出。要实现“治理农业保险市场失灵,支持农业产业化和农业制度变迁”的战略目标,需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观视野下,确立财税、风险规划、风险分担等一系列制度,推动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改革突破。
1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现状
1.1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加快
2007年8月,省启动能繁母猪保费补贴工作,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正式开始。2009年2月,省农险办印发《2009年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要点》,试点工作全面推开。目前,全省17个市全部参与试点,保险对象以农户为主,龙头企业及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占近10%。试点品种包括水稻、小麦、玉米、油菜、棉花、大豆、能繁母猪和奶牛。
1.2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框架基本确立
保险模式上,种植业为保险公司与地方政府联办、风险共担,养殖业为保险公司在政府保费补贴基础上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机构选择上,省政府组织公开招标,确定由国元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省分公司经办,各市地选择一家机构协商签订承保协议;保费负担上,由中央、省、市、县财政分险种按一定比例提供财政补贴;工作推动上,省、市、县成立农险办公室实施督导组,建立财政、农业、保监、宣传、水利、气象、民政等部门参与承保、理赔工作机制;考核措施上,将农业保险试点工作目标责任制和激励机制相结合,充分调动地方政府、保险公司和农户参与的积极性;保险资金管理上,养殖业保险按照《金融企业财务规则》,种植业保险实行市级统筹、专户储存、封闭运作、财政监督的管理机制。
1.3农业保险的社会稳定器和经济助推器作用显现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利益受损的农民基本生活水平保持稳定。第二,放大财政补贴资金效应。第三,银保合作带动信贷资金支持“三农”发展,多数地区开发了小额贷款保险产品。第四,试点工作推进程度适应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2农业保险市场失灵存在的问题
2.1经办机构承保能力有限,试点品种和保险责任范围较窄,难以满足农户的保险需求
(1)保险机构组织体系尚未健全,受灾认定和理赔效率较低。人保省分公司仅在部分地市设立了农业保险部,国元农业保险公司也只在少数重点乡镇设立农业保险服务部,与业务拓展需求差距较大。养殖业理赔受人员和经费限制较大。平均每个县业务人员仅3~5人,很难及时赶赴现场查勘定损;业务费用核定较低,每头能繁母猪平均出险费用核定不足40元。种植业理赔方面,农作物受灾程度短时间内难以确定,理赔速度较慢[1-3]。
(2)试点品种较少,保险责任范围和保障金额有限。政策性险种主要集中于种养业,具有地方特色的优势产业如蔬菜、水果、鸡养殖等尚未列入试点;部分险种保险范围较小,保险金额较低。
2.2农民收入水平较低,农业保险有效需求不足,农业保险宣传推广效果与预期目标差距较大
(1)农户保险购买力有限,政府保费补贴未能解决保费支付难题。农业灾害频繁、风险大,保险费率高,投保农业保险的预期收益有限,农户参保积极性不高。
(2)农业保险专业性强,需多部门配合持久深入地宣传推广。当前,农业保险宣传推广效果与预期目标存在较大差距,农户保险认识深度亟待提高。
3农业保险市场失灵的原因
3.1缺乏有效的法律支撑,社会预期不明确导致改革推进难度较大
目前,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仅列入各级政府的工作报告和规范性文件,尚未出台法律法规对其进行规范。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组织体系、业务范围、经营管理、费率厘定、赔付标准、优惠政策等缺乏法律依据,不利于其业务的持续健康发展。
3.2高成本约束,政策性农业保险推广进展缓慢
(1)地方财政对现行制度安排感到压力较大,地方财力不足成为制约农业保险发展的主要因素。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推进过程中,地方政府财政提供部分保费补贴(种植业补贴45%,养殖业补贴30%);保险超赔资金(扣除种植业保险巨灾风险准备金历年结余)由市、县政府和保险经办机构按协议规定承担。中央财政对种植业和奶牛、能繁母猪养殖分别提供35%和50%的保费补贴,但保费补贴政策尚未实现制度化。实际运作中,财政补贴资金按季到位率较低,保险公司垫资现象普遍[4-5]。
(2)农业保险经营成本较高,保险公司持续运营压力增加。省内2家保险公司按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收入的15%提
取展业费用,政府未给予资金支持;税收方面,对种植业和养殖业保险业务免征营业税,暂无其他税种的减免政策。
3.3巨灾风险准备不足和再保险机制缺失,系统性风险难以得到有效分散
(1)巨灾风险准备金制度初步建立,但资金积累较慢,难以覆盖全部风险。保险机构按当年种植业保费收入的25%提取种植业保险巨灾风险准备金,其中40%上划省级保险机构开设的种植业保险巨灾调剂资金专用账户,由省级保险机构和省财政厅共同管理。
(2)区域性灾害气候易形成系统性风险,无法在投保人或保险标的间分散风险,需要再保险机制分散风险和弥补损失。
3.4制度供给的时滞较长,使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变迁进程延缓
部分地方政府尚未制订政策性农业保险的长期规划,相关部门尚未给予政策性农业保险足够支持和配合。同时,农业保险制度涉及政府相关部门、农业生产经营者、保险机构和信贷机构等各方利益,涉及立法、税收制度变革和财政补贴问题,需在实施中协调相互关系,而制度设计到具体实施阶段又需经历较长时间。
3.5农业风险区域规划缺陷及农业保险专业人才缺乏,信息不对称问题较为突出
(1)农业风险区划工作尚未启动,农业保险费率厘定和调整难以充分体现农业保险的风险差异性。省不同地区间农业自然风险级数相差数10倍,而农作物保险费率相差很小。风险较小区域的农户投保积极性较低,影响农业保险基金积累;高风险区域,在业务开展过程中,有可能产生逆向选择问题。
(2)农业保险涉及农业生产各阶段,风险判断、核保、定损和理赔难度较大,对农业保险专业人才要求较高。目前,各地承保机构人员普遍较少,多数乡镇未设置营业服务站,使正常的业务开展存在困难。国元保险和人保公司承担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员工多为其他岗位转来或新参加工作者,单一型从业人员多、复合型人才缺乏,已成为制约农业保险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3.6现行的资金管理方式不利于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可持续发展
保费资金市级统筹,不利于农业灾害风险在更大范围内分散,降低了综合赔付能力;监管难度和管理成本增加,易出现道德风险;再保险公司不接受以市为单位购买再保险,通过再保险分散巨灾风险难度加大。同时,农业保险保费资金只能存放在银行专户,资金收益相对较低[6]。
4建议
4.1加快农业保险立法进程,形成可预期的农业保险商业化运行环境
明确农业保险的性质、范围、经营方式、政府职能作用、经营主体资格、会计核算制度、财政补贴、税收优惠、业务监管等,实现政府支持农业保险发展制度化、规范化、长期化。
4.2完善巨灾风险保障机制和再保险体系,探索农业巨灾风险证券化途径,运用市场手段化解农业系统性风险
各级财政建立巨灾风险准备金,中央、省、市、县级财政每年按一定比例安排巨灾风险准备金,逐步拓宽资金筹集渠道;探索建立再保险体系,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再保险经营主体给予相关支持,实行税收优惠和经营管理费用补贴政策等;开发区域产量期权合同,实现风险的有效定价,在竞争性市场上全面分散农业巨灾风险。
4.3推动农村保险经营主体发展,加大农业保险展业和产品创新力度,规避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
(1)通过市场化手段合理选择农业保险经营机构,形成农业保险经营主体多元化的格局。加快农村保险中介机构发展,依托农村基层组织和农技人员,通过信用社、农技站、邮局、畜牧站等中介农业保险,扩大、延伸农业保险的营销网络。
(2)依据动态调整机制,不断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产品体系。按照不同的补贴标准,逐步将蔬菜、鱼、水果、鸡养殖等纳入政策性农业保险范围。研究实施农村保险方案,将农机险、农村机关事业综合财产险、农村建房险等逐步纳入以险养险范畴。
(3)合理设计保险合同,增加合同的多样性,并通过规定免赔款条款、共保条款和无赔款优待条款,降低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程度[7]。
4.4建立财政金融等多部门协作支持机制,充分调动保险机构和农户的参与积极性,解决农业保险生产和消费的双重外部性问题
(1)逐步建立健全农业风险区域规划和评估机制,通过建立相关数据资料库,较为科学地把握、评估农业生产的风险程度。
(2)实现财政补贴的制度化和差异化[8]。在补贴方式上,根据不同地区、不同险种采取弹性灵活的标准,以体现风险级差;优化财政补贴机制,减少补贴环节,提高时效性;加强资金使用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收益。
(3)对保险公司开办农业保险业务予以管理费用补贴和免税等优惠政策[9]。
(4)与农村金融机构合作,开展“政策性保险+信贷”、“政策性保险+利率优惠”、“政策性保险+农民合作组织+贷款”、“政策性保险+龙头企业+农户”等银保新品种。对投保农户所需贷款在同等条件下实行贷款优先和利率优惠,通过业务创新拓展农业保险市场。
参考文献
[1]刘江林.对加快农业保险发展的思考与建议[J].金融与经济,2008(9):87-88.
[2]杨新华.省农业保险萎缩的原因分析[J].特区经济,2008(12):79.
[3]陈璐,宗国富,任碧云.中国农业保险风险管理与控制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
[4]冯文丽.中国农业保险制度变迁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5]周道许.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模式及政策建议[J].中国金融,2007(19):65-67.
[6]孙访竹.发展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问题及对策微探[J].商场现代化,2010(18):171.
[7]刘艳芳.兴城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实践[J].农业经济,2010(6):40-41.
篇3
一、基本情况
走访期间,人社系统共出动干部200人次,通过组织开展座谈会、入户走访的方式,对所联系帮扶村进行了深入细致、务实有效的走访调查活动。共入户走访群众325户,访谈145户,向3000多名群众宣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外出务工者人员权益维护知识等,散发宣传单3200多份,发放干部连心卡700多张。从调研情况来看,三个村的基本情况较为一致,地形条件相似,面积规模相当,发展水平相近,在交通区位、民生改善和村级组织能力建设方面并无明显差异。三个村主要经济来源是靠种地和外出务工,经济基础较差,发展较为滞后。近年来,随着党委政府对于“三农”问题的日益重视和农业投入力度的逐步加大,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相继出台和贯彻落实,村两委在积极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加注重基础设施建设,村民收入有很大提,交通运输、看病就医、通讯联络、子女上学、居住条件都有明显改善,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
二、存在问题
从走访调研情况来看,三个村还存在的制约经济发展、基础建设等方面的一些不利因素,有的是一直以来长期存在的难点问题,各个村具体情况也有所不同,但还是存在着某些相似之处。
1.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村组、至学堂组之间、村组和之间至今未通公路。解放村环线公路牛角邱地段部分路基坍塌,且路面较窄,仅3米宽,随着蚕桑产业的发展,生产生活物质的购买和农产品的外销都急需进一步拓宽路面。农户居住条件虽然有了很大改善,但也存在部分村民仍居住在七、八十年代盖的“干打垒”房子里。此外,至9个村民小组的部分河堤被洪水冲毁,600余亩良田灌溉受到严重影响。
2.建设资金严重缺乏。此次走访,我局共投入18000元建设资金帮助硬化解放村村委会,为村公所安装防护窗,改善村委办公环境。但修建村道、补修河堤等基础设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国家在这些项目的资金投入又十分有限,而村级组织收入少,无力承担此费用,其结果是基础设施实际投资为零,直接导致农业抗风险能力小,农民增收困难。
3.项目单一增收难。三个村传统产业为粮食种植,近年来又依靠地区优势大力发展蚕桑,但并未形成规模,村民仍处于等、靠、要的状态。大多数农户的主要收入靠外出务工,在家从事农业生产的多为留守老人、留守妇女和儿童。每遇自然灾害和经济形势波动,传统产业减产欠收,农户基本生活就受到影响,生活水平和质量大幅下降。此外,劳动力素质不容乐观,文盲、半文盲和小学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占了相当大一部分比例,固守传统,运用科学技术进行农业生产能力不,缺乏创新意识,农业产值低下。
4.社会事业建设滞后。近些年来,三个村的农村社会事业发展较快,村民的治安情况比较稳定,计划生育政策执行情况较好,村民应享有的低保、新农保、养老保险都很好的落实。但也看到,限制城乡发展的因素依旧存在,在某些领域还有扩大之势。在教育方面,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留守儿女及空巢老人问题日益突出。在医疗就医方面,尽管实施了“新农合”,但乡村卫生室就医条件较差,加之医疗费用报销政策的局限,农民就医的根本问题仍未全面解决。在社会保障方面,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村民生活,但也存在着待遇偏低的问题,每月待遇60元的待遇甚至低于最低生活保障待遇,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农民参保积极性。
5.农村劳动力就业困难。从调研情况来看,大多数农民工由于自身技能水平低,就业能力较差,创业意识更是薄弱,农民工就业和创业情况不容乐观。三个村缺乏必要的领头致富人,致富典型示范作用有待发挥,这种情况在现有村两委领导班子较为突出。
三、发展建议
针对走访座谈中群众反映的问题和要求,我们能解答的按照政策规定进行了详细解答,能帮助想尽千方百计予以解决。局领导班子在听取民情走访情况后,根据村情民意和投入能力,从自身职能着手,确定了重点帮助解决部分农户生产发展问题的工作方案,挤出部分资金帮助解决农户春耕生产、技能培训、基础设施建设等问题。但要真正走上致富发展道路,更需要广大农民朋友一如既往地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用智慧和双手来尽快走上致富发展道路。我们对解决好此次调研所反映的突出问题、推进农村发展提出了以下建议:
1.坚持标本兼治、创新解决社会管理问题。进一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通过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建设一支为农民谋利益、深得群众信任的干部队伍,尤其要注重选准和培养支部书记这个当家人和领路人。要引入考核竞争激励机制,落实村干部工资报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待遇,从“选、育、管、用”等诸多环节对村干部队伍进行规范化管理。完善村干部绩效考核办法,组织实施村干部年度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村干部待遇挂起钩来。
2.争取资金支持,优先解决交通问题。在村村通项目计划安排和资金筹集上,要争取向上争取项目资金支持,尽快拓展和硬化已有交通路线。由政府出面,协调移动、联通等单位,采取更新设备、增设基站等措施,从根本上解决移动通讯网络覆盖不全、存在盲区的问题。统筹安排资金,增加投入对农田水利设施投入,最大限度地缓解群众生活生产用水困难。
篇4
一、信贷服务由“小三农”向“大三农”转变与信用社贷款投放实力不相适应
当前,城乡正呈现一体化的趋势,信贷支农由支持传统农业向支持现代农业转变,从单独支持第一产业向支持农村城镇化建设、支持第二和第三产业发展及农村消费转变,由支持传统的“三农”积极向支持县域经济的“大三农”转变。贷款需求量明显增加,而作为农村信用社支农资金的主要来源是居民储蓄存款,对公存款占很少的比例,信用社支农资金明显不足。
建议:
1、人民银行继续加大支农再贷款的额度;
2、各级政府要引导涉农部门到信用社开户,将涉农资金存到信用社;
3、各级政府继续加大农信社不良贷款清收的组织领导,以优质资产置换不良贷款,督促清收行政事业单位和公务员贷款。
二、扩大内需资金需求旺盛与农村信用社优质项目争取少不相适应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内需政策,各种优质项目较多,但是农村信用社由于传统上只发放小额农贷,没有从事大型项目贷款业务,营销手段明显落后。
建议:
1、政府搭建沟通平台,通过召开政府对接会形式,向农信社推介优质项目;
2、省联社应发挥行业优势,将全省的大型项目吸纳推介到县市联社,做大项目贷款。
三、客户贷款需求与抵押担保制度不相适应
农村客户对象的多样性以及资金需求的多元性,客观上要求我们在防范风险上要采取抵押担保,但抵押担保难一直是制约信贷投放的难点。一是中小企业担保公司成立晚,资金实力不雄厚,担保金额难扩大;二是农户政策性担保公司还没有成立,农户贷款担保难问题一直十分突出;三是抵押担保费用高,手续繁琐,增加了融资成本;四是农村土地流转抵押没有法律依据,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一时难以推广。
建议:
1、加大担保公司成立及资本金的补充力度,增加财政注资,提高担保公司的担保能力。
2、政府协调贷款抵押登记部门减免费用,努力降低贷款成本;
3、政府引导、信用社、农户参与,推动农村专业合作社和协会的建立,积极开展与农村专业合作社(协会)的信用合作;
4、积极探索土地经营承包权抵押;
5、建立农业保险与农村信贷相结合的银保互动机制,降低支农贷款风险,构建“信贷+保险”的支农模式。
四、农村信用社经营商业化功能与支农的社会责任不相适应
农村信用社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但农村信用社承担支农责任,农业是弱势产业,农民是弱势群体,支农贷款风险大。
建议:
1、减免农信社支农贷款利息收入营业税。
2、对支农资金利息支出进行补偿;
3、对支农资金损失进行专项补偿。
五、支农贷款投放质量与金融生态环境不相适应
当前金融生态环境依然不佳:一是农户信用意识差;二是企业逃废债务现象仍然存在;三是依法诉讼未执结案件多,从一定程度上造成支农贷款到期收回率低、质量不高,与省联社制度规定的贷款到期收回率指标和监管部门贷款质量要求不相适应。
建议:
1、加大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继续开展信用农户、信用乡镇、信用社区以及信用县市创建活动;建立黑名单,严厉打击逃废债务;
2、加大胜诉案件执行力度,提高司法公信力;
3、各级政府要关注农村信用社村组贷款债权落实、普九债务政府拨款还贷的监督;
篇5
1.1农险业务量呈现连年增长态势
以人保财险鞍山分公司的农险业务为例,自2010年至2013年,无论是总承保面积还是保费收入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这与近年来鞍山地区农业经济的迅速发展,农业产业格局调整所带来的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需求加大是分不开的。
1.2农业保险费补贴水平较高
鞍山地区政策性农业保险主要实行“低保额、全覆盖、重补贴”模式。根据本市农业生产特点,将所辖的海城市、台安县、岫岩县、千山区(含市区)凡从事玉米、水稻、大豆、花生生产的农户均列入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支持对象,纳入各级财政农业保险补贴范围。明确规定,鞍山市农业种植业生产保险费补贴范围为玉米、水稻、大豆、花生。各级财政保险费补贴比例为80%,其中:县级财政10%;市级财政10%;省级财政25%;中央财政35%;参保农户自行承担剩余的20%[5]。2010年,鞍山市政府出台了《鞍山市2010年种植业、设施农业保险工作实施方案》,规定除从事玉米、水稻、大豆、花生生产的农户外,在种植业补贴品种中又新增加了小麦,并且将鞍羊线、鞍营线、张庄线从事设施农业(温室大棚)生产的农户也列为农业政策保险补贴对象,纳入各级财政农业保险补贴范围。具体采取的补贴方式为:省级财政按保费数额的20%补贴;市级财政按保费数额的15%补贴;县级财政按保费数额的15%补贴,其余50%保费由参保农户自行承担。以2010年为例,当年鞍山地区参保粮油作物面积达到131.64万亩,设施农业达47.22万延长米(由中华联合财险承保),保额总计58.53亿元。全市政策性农业保险费总额3485.38万元,财政补贴达2755.29万元[10]。
1.3农业保险理赔工作及时迅速
为保证农户利益,鞍山地区政策性农业保险在处理出险赔付工作中确立“三个第一时间”的规定:第一时间到达受灾现场,市区不超过12小时,郊县不超过24小时;第一时间做出灾情定损,让灾民及保险公司在最短时间内知道各自的权利与责任;第一时间做出赔付,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各保险公司的保险理赔人员要在出险后的赔付款10天内送达到受灾农户手中。这些举措充分保障了农业生产的稳定,维护了农民权益。2012年8月3日-4日,岫岩遭受了特大洪灾,全县经济损失76亿元,其中,农业成灾35万亩,绝收12万亩以上。8月29日,岫岩又遭受台风“布拉万”的袭击,大田作物倒折18.6万亩。灾情发生后,岫岩相关部门会同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岫岩支公司立即成立了灾情普查小组,通过多种形式查灾定损,全面准确地统计了岫岩农作物受灾情况。经过有关部门核实,保险公司及时发放农业保险理赔款3200多万元,保障了参保农户的利益,让参保农户切实尝到了参加农业保险的好处[11]
1.4政府主导,保险公司深入,宣传力度加大
针对大多数农民对农业保险知识了解甚少的实际情况,鞍山市政府主导,保险公司派员积极对政策性农业保险进行了多种渠道的宣传:利用现场讲座、广播、电视、传单、板报、墙报等媒介对有关政策性农业保险的重要信息进行播报、传发和展示,介绍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意义、作用、投保流程等知识。在宣传保险的同时,相关部门也非常重视防灾防损,依托村委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及农业科技部门积极宣传如何降低和减少灾害的发生以及损失程度,增强农民对农作物生长过程中所受风险的情况了解,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的防灾意识。
2存在问题
2.1承保面有待拓展
鞍山地区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从2008年开始,由中国人民财产保险鞍山分公司和中华联合保险鞍山中心支公司开展。2011年,安华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也获准在海城市经办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经过对近几年中国人民财产保险鞍山分公司和中华联合保险鞍山中心支公司两家在岫岩、海城、台安及鞍山城区的平均承保面计算,承保面仅为65%,还有三分之一没有参保。究其原因:首先是部分农民存在小农思想,对于政策性农业保险认识不足。很多农民认为,有投入就应该有回报,如果交了保费却没有受灾,没有得到补偿,那么自己就亏本了,所以不愿参加保险。也有部分地区农民对投保后是否能按时赔付有顾虑,存在观望情绪。其次,一些农户投保意愿不强。目前,鞍山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对于基本农田每亩地的保障水平是2008年辽宁省保监局制定的,随着近年来农业生产成本的逐年上升,原有的保障水平已难以满足农民的保障需求。以生长期水稻的保障水平为例,每亩地的保障水平最高只能达到300元,而农民目前每亩地的种植成本已达700元。预期收益不高,部分农户投保意愿自然不强。另外,目前,由于政策性农险保障水平偏低,难以满足农民适当提高保障水平的要求,致使部分农民退出了政策性农险市场。
2.2缺乏农业巨灾风险分散机制
农业生产特点决定了政策性农业保险所保风险,且具有高度关联性。如果出现了较大范围的巨大自然灾害,只靠财政补贴下的保费收入是难以赔付的[3]。从中国人民财产保险鞍山分公司的实际经营情况看,2008年至2012年,三年亏,两年盈,完全靠其他商业性险种盈利弥补当年的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亏损。目前,辽宁省尚未建立起全省性的巨灾风险基金,这影响了保险人的经营状况。辽宁省农业保险市场起步较晚,政策性农业再保险体系尚未形成,难以满足巨大的政策性农业再保险需求。
2.3政策性农险险种较少,设施农业险种范围较窄
政策性农险险种较少,难以满足当前鞍山市农业多种产业结构发展的保险需求。鞍山地区的特色农业,如南国梨、肉鸡,以及鸭鹅养殖、观赏鱼类养殖等尚未列入政策性农险补贴范围,而这类特色农业已成为鞍山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和农民增收的源泉。由于缺乏财政补贴的支持,保险公司制定的商业险费率农民难以承受,结果必然导致保险公司供给缺乏积极性,农民的现实需求也无法满足。目前,设施农业类政策性险种,如温室大棚,保障范围仅为大棚建筑结构,而不包括大棚内的作物。当一些灾害事故发生时,农民的损失不仅仅局限于大棚建筑本身,往往棚内作物亦会遭受较大损失。因此,设施农业类险种的保障范围也不全面,使其难以充分发挥对于相关农业生产的保障功能。
2.4保险公司的农险业务缺乏创新
目前,鞍山地区经营农险业务的公司共有3家,他们除了按照政府部门划定的承保区域,在传统模式下开展政策性农险业务外,进行创新性业务的研究和实践的较少,也正因为如此,某些公司出现了一些由于缺乏自身特色优势而市场竞争乏力的情况。
3建议与对策
3.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保障水平,拓展承保面
保险业经营的大数法则要求有“尽可能多”风险相似的投保标的,同时因为农业保险中的自然灾害风险的偶发性和突发性,必然要求农业保险要有较高的承保面,只有大力拓展承保面才会分散个别灾损事故给公司带来的较高损失概率。针对目前部分农民存在的侥幸心理及对农业保险认识的不足,保险公司应继续加大宣传力度,尤其是对一些典型的灾损理赔案件可通过广播、电视、报纸以及网络等重点宣传,让农民充分认识到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益处,逐步提升农民的保险意识。对于提高政策性农险品种保障水平的问题,虽然不能由市级保险监管部门解决,但可以由市级监管部门结合政策性农业保险运行的客观实际,向省级保险监管部门提出建议,尽快制定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政策性农险保障水平及相应的费率标准。此外,保险公司良好的保险服务,包括投保服务、防灾防损服务以及灾后理赔服务等都将有助于提升农民投保积极性,有利于扩大保险承保面。(本文来自于《辽宁科技大学学报杂》杂志。《辽宁科技大学学报杂》杂志简介详见.)
3.2建立风险分散机制,保障可持续发展
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经营机构,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农业巨灾风险分散问题。农业巨灾风险的分散主要可采取3种方式:第一,在国家层面建立巨灾风险基金,其资金来源可由财政资金拨付和各经营政策性农险业务公司的税前利润按一定比例提取共同形成,历年滚积,用以应对某些地区遭遇的农业巨灾风险,实现农业巨灾风险全国范围的分散;第二,国家出资建立专业的政策性农业再保险公司,要求经营政策性农险业务的公司按其承担保额的一定比例办理再保险[12],以适当降低商业保险公司的经营风险;第三,商业性保险公司也可通过农业巨灾风险证券化的方式将风险转嫁给资本市场。在国家巨灾风险分散机制尚未形成前,建议先建立省级的巨灾风险分散机制,确保各政策性农业保险经营主体正常运行。
3.3拓宽险种保障范围,开发农业保险新品种
针对当前设施农业保险中温室大棚只保温室建筑,不保棚内农作物的情况,可根据农户经营的实际需求,将该类政策性险种调整为综合险种,拓宽保障范围,适度提高费率水平。针对近几年发展迅速的鞍山地区的特色农业,大力开发政策性农业保险新品种,以适应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和产品多样化的需求。从当前开展的险种来看,鞍山市政策性农业保险主要侧重于粮食作物,而一些收益较高的经济类作物并没有纳入其中。但事实上这些经济作物同粮食作物同样受自然因素制约,出现大的灾害后也会受损严重,对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造成影响,因此,可以逐渐开发经济类作物的险种作为政策性农险的财政补贴范围,从而满足不同农户的要求[5]。
3.4创新保险业务,更好为“三农”服务
篇6
一、基本情况
***镇位于县城中心地带及县政府所在地,是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贸易中心,镇域面积**平方公里,辖*个行政村,人口****户****人,宗教活动场所*处。
二、机构设置及运行情况
(一)机构设置及管理情况:**镇政府设经济发展服务中心和社会发展服务中心等机构,共设*个办公室,即党政办、群团办、统计办、财务办、农业生产办、河长办、项目办等。镇属企事业(派驻)单位*个,分别为**********。
(二)编制使用情况:***镇核定行政编制***名,领导岗位**名,实有公务员**名,核定事业编制*名,实有*名;临聘人员*名。
三、主要做法
一是精简机构设置。根据各项工作任务,将工会、妇联、团委改革成立群团办公室;在便民服务大厅设置民政、医保、养老保险、计生等窗口,方便群众办事。二是精简办事流程。以减少审批环节、简化办事程序为目标,在各窗口设置办事流程指南,开通网上便民服务热线,及时解答群众疑问。三是提升办事效率。建立岗位互补机制,严格落实“AB岗”互补制度,加强对工作人员适应多岗位工作能力的培训,保证B岗工作人员能高质量地办理A岗所有工作。四是强化干部管理。全面建立干部绩效考核激励机制,制定干部绩效管理实施办法,坚持“凭实绩用干部,用机制管理干部”的量化考核模式,对表现优秀的事业编制和临聘干部进行奖励,进一步激励全镇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五是发挥人大监督作用。实行“督班履职”,推动政府工作有效落实。
四、存在问题及建议
篇7
根据农业部(农办经21号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情况监测试点方案(试行)》的通知精神,我局结合实际,制定工作方案,组建领导班子,落实专门人员,开展详实调查。现将监测调查情况简要分析报告于后:
一、基本情况
xx县地处四川盆地西南边缘,距省会二、发展现状
(一)公共服务机构末,农业公共服务机构批准编制数为351人,在编人数261人、占批准编制数的74。4%,实有人数290人、占批准编制数的82。6%;在所有机构中,除15个乡镇级畜牧业服务机构为差额拨款外,其余县、乡(镇)两级机构均为财政全额拨款机构。此外,县乡(镇)两级均配备了相应的仪器、办公用房、交通等基本办公设施,种植业系统还建立了15000亩相对固定的试验示范基地。
(二)农业龙头企业
(三)农民专业合作社此外,有种植业、畜牧业等各类专业协会46个。
(四)其他农业服务组织三、主要工作
近年来,尤其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县紧紧围绕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构建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公益和经营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要求,在稳定和巩固公共服务机构试验、示范、培训、推广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等职能的前提下,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二、着力推进农村土地流转,促进规模经营发展
为进一步整合农村土地资源,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规模经营,实现农民增收,我县依托县农业局和乡(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分别于8月和3月在眉山市率先成立了县和乡(镇)两级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及农户0。85万户,占总农户的9。5%。流转土地中,以茶叶、蔬菜、饲草为主的规模经营达到0。94万亩,占流转总面积的30%。如:柳江镇天禾茶叶专业合作社,采取与农户入股、租赁方式,种植浙江安吉白茶余亩。
三、着力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三)着力引进农业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同时,积极鼓励龙头企业采取订单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等模式,与农户形成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发展,据统计:,全县6个龙头企业与农户订单采购量达到4万余吨,采购额达到14150万元,全县农民户均1600余元;带动农民专业合作社9个,带动农户1。41万户,占总农户的15。7%。
四、强化农产品质量监管,提升市场竞争力四、存在问题
从监测调查情况看,我县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公共服务机构由于人事体制及经费原因,人员断层现象突出,加之财政保障工作经费不足、管理体制不明,严重影响服务和管理职能发挥。
(二)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管理不规范,国家政策性支持、扶持力度不够,其服务职能、经营优势受到制约,影响其进一步发展和壮大。
(三)其他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如农业专业服务、农机专业服务、农产品销售市场、农业保险、农业信贷担保等发展严重滞后,多形式生产经营服务网络格局未形成,农产品生产保障机制不健全、市场营销不畅通。
五、几点建议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为农业生产提供社会化服务的成套的组织机构和方法制度的总称,包括专业经济技术部门、乡村合作经济组织和社会其他方面为农、林、牧、副、渔各业发展所提供的服务。它是运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使经营规模相对较小的农业生产单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克服自身规模较小的弊端,获得大规模生产效益的一种社会化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是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建立和发展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针对存在问题,结合我县实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明确一个体制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管理体制,多年来,对于县以下基层来讲,其管理体制均不明,多头管理、各行其事、相互推诿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应明确其管理部门及职能职责,有效防止多头管理、相互推诿现象发生。在实际工作中,应注重管理与服务并重,管理第一、服务第二,管理促进规范、服务促发展。
(二)建立一个机制
农业公共服务机构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依托,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排头兵,其管理、服务职能作用的发挥直接影响到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因此,应当在进一步明确其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中的职能的基础上,有效落实好人才、经费、设施设备等方面的保障机制,充分发挥其管理、服务等公共职能。
(三)推行一个政策
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体,是广大农民联系市场的桥梁和纽带。因此,应当建立和推行包括国家农业项目、国家贴息贷款、金融信贷、税收等方面的鼓励、支持、扶持政策,推进发展。
篇8
摘 要:金融是经济的剂,实体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农业这样一个高成本、高风险的行业更需要现代金融创新的支持。为了探寻供应链金融对农业的支持情况,本文定义了农业供应链金融,通过对崇义县农业供应链金融发展的现状的调查,分析了其存在问题及形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最后得出了促进农业供应链金融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业 供应链金融 运行机制
众所周知,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然而由于农业具有弱质性和高风险性,以及农企大多为小微企业的缘故,农业发展中金融资源短缺的现象严重,广大的农户和农企融资困难。本文通过对崇义县农业供应链金融的运行机制的研究,了解供应链金融对崇义县农业的支持情况,分析崇义县供应链金融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一、农业供应链金融的内涵
供应链金融是指商业银行对一个产业的单个企业或上下游多个企业提供全面的服务,在真实的特定产品交易背景下以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的信用状况为依据,以企业间的交易行为所能产生的确定的未来的现金流为还款资金,采用相关的动产保护措施为供应链核心企业的上下游中小企业进行融资[1]。
而农业供应链金融指的是通过把农业和优势农产品供应链上的企业或个人与其上下游中小企业、农户或消费者利益进行捆绑,结合担保和第三方物流的监督,科学合理设计金融产品,来满足农业供应链上各环节融资需求,推进农业供应链整体协调运转的系统性解决方案[2]。和传统农村授信业务的单对单和点对点模式相比,农业供应链金融从全局出发,以当地优势农业或特色农产品为依托,以供应链的核心企业为中心,联接上下游中小农企和农户,提供支持整个农业供应链的融资方案。这不仅能解决中小农企和农户的融资难题,同时能提高农业供应链的效率和竞争力。
二、崇义县农业供应链金融发展现状
1、崇义县农户联保和中小企业联保的发展现状
为解决农村金融机构与农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和由此无形中增加了贷款成本的问题,我国在1994年引入孟加拉联保贷款的模式[3]。该类贷款目前在我国发行多年,大多数商业银行都会从事此类业务。崇义县从事农村金融机构的机构主要包括:中国农业银行崇义县支行、邮政储蓄银行崇义县支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崇义县分社、赣州农商银行等。开展农户联保、中小企业联保的情况(见表1),在崇义县,开展农户联保业务很普遍,但中小企业联保业务的开展很少。农信社最先开展农户联保贷款业务,并取得了较好的业绩(如表2):
2、农村合作社主导的农业供应链金融发展现状
崇义县农业合作社主导的农业供应链金融仅有赣州农商银行开展(如表3),其余多为银行等金融机构直接向有往来的农业组织提供贷款,不属于农业合作社主导的农业供应链金融模式。
总体而言,崇义县农业供应链金融发展现状是:以农户联保和中小企业联保为主,农业合作社主导的农业供应链金融为辅的一个局面。
三、崇义县农业供应链金融存在的症结
1、金融机构缺乏提供农业供应链金融服务的动力
目前在崇义县开展农业供应链金融的金融机构,主要有农村信用社崇义县分社、邮政储蓄银行崇义县支行、中国农业银行崇义县支行和其他一些地方性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如赣州银行开展农业供应链金融的相关业务,而大多实力雄厚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开展农业供应链金融业务的鲜有耳闻。即使是已经开展农业供应链金融业务多年的一些金融机构,如农业银行,因为成本和风险的原因也表达出想退出相关业务的想法,金融机构缺乏开展农业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动力。
2、农户和中小企业联保贷款的支持额度不够
目前崇义县开展农户联保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多于开展中小企业联保贷款的金融机构,但是贷款额度小,相对成本而言并不划算。而且崇义县目前正在加快农业产业化的建设步伐,需要更大数量的资金支持,但是农户贷款和中小企业联保贷款的支持额度不够,很难对崇义县农业产业化发展起到更大的支持作用。
3、农村合作社主导的农业供应链金融业务开展面较窄
崇义县的农村合作组织提供支持的金融服务较少,而且农村合作组织提供的金融服务的对象也多为有往来业务的客户,通过农村合作组织为农户提供服务的供应链金融业务较少,相关金融产品缺乏,资金量更是十分有限,制度尚不完善。
四、农业供应链金融运行中存在的问题的原因分析
1、崇义县金融机构经营理念和管理制度落后
目前,崇义县的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能力不够,创新能力弱,经营理念也落后于其它地区。这些都具体体现在以下两点中:
(1)不能准确评估中小企业物权担保风险
供应链金融十分重视债项评价,对存货和应收账款等广义的动产担保物权尤为重视。这些担保资产的专用性强,需要金融机构准确评估其价值,达到降低潜在的金融风险的目的[4]。而目前,崇义县的金融机构除了不动产的估价外,还做不到准确的评估中小企业物权担保风险。因此造成授信过程中“一刀切”的局面,限制了农业供应链的作用与发展。
(2)片面规避农户的信用风险
崇义县的金融机构,如农业银行对农户贷款等业务的管理不善,不能正确评估农户的信用风险,并通过产品创新来弱化有机农业的风险指标。是在国家政策的干预下才开展此类业务,看不到农业发展的良好前景,未曾主动去开展此类业务,甚至打算取消这类业务的开展,经营理念落后,片面的规避农户信用风险。
2、崇义县农业供应链金融缺乏真正意义上的核心企业
农业供应链融资实质上是依赖核心企业的信用,将核心企业的信用转化为上下游成员的融资能力,帮助供应链中各成员的解决融资问题。所以核心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规模实力对农业供应链融资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崇义县农业龙头企业数量虽多,如新视野公司,齐云山集团等等,但经营状况和实力一般,实际上起不到我们所预期的核心企业应该起到的作用。目前崇义县农业的核心企业本身都更多的依赖于企业内部的生产管理,带动不了供应链中的中小农企。而且,由于这些企业管理不规范,财务体制不健全等问题突出,崇义县开展农业供应链金融业务的有关金融机构出于对龙头企业经营状况的担心,在提供农业产业链融资上多持保守态度。
3、崇义县农业供应链金融保障体系建设不足
农业具有投资大、见效慢、周期长等特点,这些加大了农业活动的风险性,农业保险正好是降低分散该风险的有效措施。虽然崇义县农业发展的不错,设立了相关的农业保险。然而投保成本高、保障程度低,一直以来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崇义县农业保险的缺位阻碍了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进程,也影响了金融机构开展农业供应链金融的动力及效率。
五、推进农业供应链金融发展的对策建议
1、金融机构提高农业供应链金融服务能力
(1)加强组织管理。银行需要设立专门的供应链金融管理机构。目前银行内职能部门分散,缺乏协调,很难形成统一的指挥,大大降低了供应链金融的竞争优势。加强供应链金融业务处理流程缺乏规范化管理,减少审批环节,能提高银行业务的办理效率。
(2)构建信息服务平台。供应链金融业务要求银行和企业之间实现高度的物流,资金流链接和实时的信息共享,构建融资信息服务平台可以有效的减少银行和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推动供应链金融的发展
(3)建立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目前大部分银行主要以融资信息的简单静态分析为主,再加以很难独立的收集和分析供应链中所有企业的相关数据信息,使得银行对供应链金融很难有个全面的把握。银行有必要建立一套即使准确的预警评价系统,以便于银行能够有效快速的获得供应链的相关信息,及时的做出反应,最大程度的减少风险,保证供应链的有效运行。
2、强化核心企业在农业供应链金融中的作用
核心企业作为供应链金融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在供应链的运转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核心企业应当发挥自己的作用,为自己的上下游的相关企业和农户提供资金,以维持供应链整体的良性发展。核心企业需要利用自己的大企业的优势,向银行推荐与自己长期合作的有信用的供应商或者销售商,并为其做担保,帮助上下游企业和农户们获得银行的贷款,来解决他们资金不足的问题。或者自身向银行借用于维持供应链金良性运作的贷款,并且自己根据上下游企业与自己的合作项目的大小来给他提供短期资金,并且签订相关协议,并且加以严格规定交货日期、还款日期等,以确保贷款的风险。这样核心企业不仅使得自身的供应链更加牢固,提高了自身资金管理的效率,而且也解决与核心企业相关的中小企业和农户们的资金问题。
3、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完善农业供应链金融的保障和配套措施
(1)加强农业保险建设
农业保险对农民来说是转移风险的一个工具,对政府来说是进行保护和发展农业的一个重要手段。政府应实行统一的农业保险经营模式,一方面既确保了农业保险的业务覆盖免,另一方面避免了农业保险业务过程的逆向选择问题。同时,充分发挥基层服务组织的作用,充分发挥基层服务组织的作用,实现农业保险承保理赔到户,确保农业保险规范经营。并借助基层服务组织的力量,不断加大农业保险政策、产品知识、操作流程的宣传力度,不断提高农民保险意识和政策水平。
(2)良好的信用环境和法治建设
农业供应链金融的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的信用环境。为了建设良好的信用环境,有关部门首先要对企业会计制度的监督,坚决打击企业做假账、假报表的违法行为。其次要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信用状况进行真实准确的评估,严格监管企业的财务状况,减少企业的虚假信息。
在法制方面,政府应该加快修订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为供应链金融的风险防范提供法律保障,促其健康有序发展;同时,从法律角度保护相关主体合法的权利,尽力简化供应链金融业务的操作程序,明确各方的权利义务,降低合同谈判成本。
参考文献:
[1] 陈晓梅.农业供应链金融的运行机制研究[J].河南工程学院院报,2013.9.P14.
篇9
【关键词】气象灾害 风险管理 风险转移
一、概述
气象灾害是对人类社会经济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据估计,世界上每年大约有70%的企业受到天气风险的影响。在美国,每年有25%的GDP会受到天气变动的影响,其中直接影响占10%,每年因为天气风险原因使企业遭受的损失达到22000亿美元。据慕尼黑再保险公司统计,从1980到2011年全球范围内记录到的重大自然灾害中,86.1%的自然灾害、59%的死亡、83.5%的经济损失和91%的保险损失均是由气象灾害及其次生灾害引起的。加强气象灾害风险转移研究,探索实践气象灾害风险转移理论方法也是加强气象灾害防御的重要任务。由于传统气象灾害损失保险产品种类少、覆盖地区有限且产品的风险规避效率低,且困扰传统保险业(尤其是农业)的信息不对称和高成本问题并没有消除,同时政府过高的财政补贴也可能歪曲农户和保险公司的激励,而增加财政负担。积极开展气象灾害风险转移,将是对气象灾害防御以及传统保险的补充和替代。
二、气象灾害风险概念及其转移模式
风险是指“真实世界损失可能性的一种状态”。它是一种可能性的状态,而不是真实发生的一种状况,即未来事件发生以及造成后果的不确定性。目前从客观上讲,天气预报准确率和精细化程度离社会各行各业需求还有一定的距离,不能满足社会需求的矛盾依然存在,天气气候事件发生具有不确定性,气象灾害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后果也有不确定性,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因此,某一种未来可能发生的气象灾害对人员或财产造成损失的不确定性就可以称为气象灾害风险,它主要指暴雨、台风、洪涝、冰雹、冰冻、暴雪、大风、高温、干旱等灾害性天气事件的发生造成财产损失和生命安全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风险是否发生的不确定性;二是风险何时发生的不确定性;三是风险损失程度大小的不确定性。由于人类防灾能力和实施防灾措施的不同,这种可能性的状态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或部分发生。
为解决气象灾害风险对人类生产生活造成的影响,目前可以利用三大类战略和对策来管理风险:即风险控制、风险转移和风险保留。其中气象灾害风险转移是气象灾害风险管理中最有效的管理途径,它是指当风险发生时通过一定的手段、措施将风险转移出去,达到规避风险的目的。风险转移主要有保险转移和非保险转移两种方式,保险转移应用比较成熟的是气象指数保险,它是转移自然灾害风险损失的重要金融手段;非保险转移包括天气衍生品和气象巨灾风险证券,主要以衍生品转移为主,且均以气象指数的建立为基础。
气象指数保险也称天气指数保险,是根据实际的气象指数决定是否赔付及赔付多少,是一种金融工程与气象工程技术相结合的产品。衍生品转移是利用金融衍生品转移风险的功能,将自己的风险转移给有能力承担风险或愿意承担风险的第三方,以达到对冲风险的目的。在形式上天气衍生品有天气期货、天气期权、天气互换等金融形式。气象巨灾风险证券是指对小概率大损失气象灾害事件的风险管理证券化,能够有效地化解保险业承保巨灾等业务的风险
与传统的风险转移产品相比,气象灾害风险转移的优势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①规避市场失灵,抑制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②经营管理成本低、理赔周期短、不需要进行损失核定,因此理赔时效快;③可获得性和可转让性,有助于风险进一步分散;④将风险转移到资本市场,增加再保险市场的竞争,易于在资本市场上以证券化方式来转移巨灾风险;⑤气象指数保险的费率厘定和风险区划以客观数据和科学方法为基础,更加科学;⑥提高风险转移效率,降低风险金;⑦气象巨灾风险证券使灾害损失承受能力是传统再保险市场的数十倍到上百倍。
三、气象灾害风险转移国内外的发展现状
(一)国外发展现状
气象指数保险的概念最早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在发达国家已经得到蓬勃发展。美国和日本是天气指数保险发展比较迅速的国家,已经有一定数量成熟的天气指数保险产品农业气象指数保险在1997年起源于美国,是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泛也最成熟的一种气象指数保险。在发达国家、世界银行和粮农组织的推动下,农业气象指数保险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农业保险领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如印度、墨西哥、马拉维、埃塞俄比亚和坦桑尼亚开办的干旱指数保险,孟加拉与越南开办的洪水指数保险,加勒比群岛开办的飓风指数保险以及蒙古开办的大型牲畜巨灾指数保险等。其中印度气象指数保险的发展历史最长、品种最多、市场规模最大,印度与我国国情相似,其指数保险的实践经验对我国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天气衍生品市场诞生之后,其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取得了蓬勃发展,欧美合同占到了整个交易合同大多数,但在2005年后亚洲的交易合同占比明显增加,表明发展中国家也开始探索发展天气衍生品市场。当前天气衍生品市场主要包括能源业、农业、建筑、餐饮、保险、旅游、交通运输等行业的市场主体。据天气风险管理协会(WRMA)的估计,全球对天气衍生品的需求仍将保持强劲势头,将逐步发展壮大并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金融市场之一。
(二)国内发展现状
鉴于传统农业气象保险在实践中存在的难题以及气象指数保险在农业运用中的突出优势,国内一些学者开始在理论上对气象指数保险的进行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2008年4月,国元农业保险公司与国际农业发展基金(IFAD)、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WFP)和中国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等机构合作,共同研究开发天气指数保险产品。娄伟平等结合区域产量风险和气象指数保险,设计了针对柑橘的气象灾害保险理赔指数和水稻的暴雨指数;刘映宁等在对陕西苹果花期和最低气温资料的分析基础上,设计了苹果花期冻害的风险指数;肖秀珠等基于中国人寿烟草种植天气指数保险条款中的冻灾和水灾指数计算模型及指数赔付标准分析了2012年各乡镇的冻灾和水灾指数。杨太明等利用安徽省宿州市历史逐日气象数据确定了干旱、倒春寒等五个小麦关键生育期天气指数,并确定保险赔付的触发值及赔付标准。
在气象指数保险的实践上,我国已有多个省份启动了对农业气象指数保险的探索,如福建省对台风气象指数保险项目的探索,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对水稻保险气象理赔指数研究及应用平台建设的探索,内蒙古对气象指数保险项目的研讨,广西省对橡胶甘蔗风力指数保险项目的研讨,以及陕西省对苹果气象指数保险项目的研讨等,这些地区开展的指数保险产品采用与政策性农业保险捆绑销售的方式,在具体实施时由中央和地方政府负责补贴大部分的保费,虽然不同于真正意义上的商业指数保险产品,但是有关研究和探索为商业化的气象指数保险产品设计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四、气象灾害风险转移在中国的发展前景
我国区域天气气候差异大,气象灾害、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气象灾害给各行各业造成的经济损失十分巨大,在各类自然灾害中气象灾害大约占到70%以上,我国每年气象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大约占GDP的1%~3%,加之传统风险转移的种种缺陷,目前在全国范围内还没有成熟的气象灾害保险产品及相应的气象灾害风险交易市场,所以我国迫切需要开发专门针对天气的保险产品来满足企业和居民转嫁风险的需求。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可靠的气象观测网络系统,积累了30年以上的观测气象记录,有大量需要的客户群并与客户建立了一定的联系渠道,保险业者和风险承担者愿意承受风险,并愿意采用市场工具对风险做出反应,因此我国已经完全具备开展气象指数保险的条件,气象指数保险在我国应是商机无限。
目前我国的衍生品市场还不成熟,存在品种少、交易制度交易程序不规范、信息披露制度不健全、法律法规及监管体制不完善等问题。但结合实际情况,我国已经具备了开发天气衍生品的基本条件:一是金融市场条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目前具有市场主体多样化、交易场所多层次、交易品种多样化和交易机制多元化的结构齐全功能完备的多层次金融体系;二是政策法律条件,从目前的政策和法律法规来看,我国推出天气衍生品没有任何政策和制度限制,且近年来我国出台的很多法律法规都为我国衍生品市场的发展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政策、法律法规环境;三是技术条件,国气象数据及通信网络、期货交易平台、气象探测网络系统等基础设施基本满足需要。
五、存在的问题及若干建议
(一)存在问题
虽然目前针对气象灾害风险转移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在发展上仍然存在着很多不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问题:一是民众灾害保险意识差,对气象指数保险等认识不足。二是对于多灾种气象指数的制定技术还不完善。三是气象灾害保险费率的计算容易受天气气候不稳定性的影响,其厘定的基础技术研究不够。四是由于受小气候因素和基本风险的影响,保险公平问题还难以保障。五是由于某些地区气象探测站网密度达不到计算气象指数的要求,气象数据的可用性可得性较差。
(二)促进我国气象灾害风险转移发展的若干建议
1.推动气象指数保险产品和宣传。积极加强气象指数保险宣传,引导企业和公众提高灾害保险投保意愿和增强风险防范意识。提高气象指数保险产品的适应性,在设计时充分考虑不同产业和不同地区的需求。提升客户对保险公司的信任,如及时赔付、进行产品知识的教育和培训、与客户信任的组织建立合作关系(如政府),大力拓展市场。
2.加大政府给予气象指数保险财政补贴力度。政府可采用投资公共品、改善历史和实时气象数据的获得以及客户教育方面等方式,给予气象指数保险一定程度的补贴,为其大力发展创造条件。目前我国最急需发展的应该是政策性农业保险,各地可逐步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范围,政府并加大此方面补贴力度,充分发挥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作用。
3.大力发展天气衍生品交易。利用现有的期货市场,在中国经济发达地区的中心城市试建气象指数期货和期权交易市场,以经济发达的典型城市气候气象特征设计交易合同,模拟开展单一指数(温度、降水等)和一些混合指数的交易。
4.推动巨灾风险证券化。推动在证券交易市场发行巨灾风险证券,通过风险证券化等融资方式连结保险市场和资本市场,建立巨灾分担机制,以解决政府在巨灾过后面临的财政风险。
5.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监管。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同时给予监管机构相应的政策支持对巨灾风险进行严格监管;建立气象指数的期货和期权交易规则,为开展气象灾害风险转移提供依据和法律保障。
参考文献
[1]曹雪琴.农业保险产品创新和天气指数保险的应用[J].上海保险,2008,(8):53-58.
[2]陈盛伟.农业气象指数保险在发展中国家的应用及在我国的探索[J].保险研究,2010,(3):82-88.
[3]陈平,陶建伟,赵玮.基于风险区划的农作物区域产量保险费率厘定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2013,32(2):51-60.
[4]陈晓峰,黄路.马拉维干旱指数保险试点经验及其对广西甘蔗保险发展的启示[J].区域金融研究,2010,(10):53-56.
篇10
关键词:林业产业;林业项目;对策;达川
1林业产业发展现状
1.1林业产业基地建设情况
达川区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大巴山南麓,属长江流域嘉陵江水系,渠江上游。东邻宣汉县、开江县,南接大竹县及重庆市梁平县,西与渠县和巴中的平昌交界,北和通川区接壤,全区面积2245km2。项目区位于达川区西北部,气候属四川盆地亚热带湿润季候。多年平均气温17.3℃,年均降雨量1192.5mm,年均日照时数1472.7小时,相对湿度79%。土壤为水稻土、黄壤土、紫色土和潮土4类。气候、土壤条件非常适宜木本植物生长,立地条件较好,为木质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
1.2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达川区地处川东北交通枢纽,水、陆、空交通方便,四通八达。林区道路达1332km,塘、堰、池等灌溉设施1023个,可常年供水,容积达9.8万m3。现存的基础设施为本项目实施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1.3林产加工业建设情况
全区林业加工业初具规模,目前人造板、家具、竹片、木板材、林化等加工企业130多家,从业人员达2530人,年产值达4.17亿元。全区优势林品木质纤维板年加工能力30万m3,2013年上半年木竹人造板产量已达11.8万m3,家具3万件套,竹浆造纸1.2万t,实行产值2.465亿元,占全区林业总产值5.26亿元的46.9%。
2林业产业基地培育存在问题
2.1达川区林业产业基地规模小、效益低,主导品种不突出,林种结构不合理
品种定位上不是少而精,而是多而杂,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拳头产品、支柱产业。达川区的最大特点是“资源丰富,但无特色”。
2.2产业基地栽培管理粗放,产量低
林木栽培沿用传统技术,苗木质量、整地方法、栽培技术都不能达到要求,管理粗放,对林木修枝、施肥、灌溉、防病治虫等都不到位,导致树体长势不好,收效时间长,没有形成经济效益,没有市场竞争力。
2.3发展产业认识不到位
群众对林特产业认识模糊,绝大多数都采用传统的种植模式,认为林业产业是政府强迫性发展,消极应付,因此产业基地重建轻管的现象十分严重。
3加快达川区基地产业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3.1加强组织领导
达川区应成立一支现代林业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结合相关部门,共同研究决策和综合协调林业产业发展重大事项。各乡镇人民政府要把加快现代林业重点县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做好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和重点。区级有关部门根据自己的工作职能,增强发展观念,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密切配合,切实解决规划实施中的实际问题,推进全区现代林业重点县建设。
3.2搞好技术指导
全区应成立技术指导服务组,强化技术培训,分别在项目实施重点乡镇蹲点指导;积极鼓励科技人员参与科技承包,开展科学种植和集约经营等技术攻关;充分发挥专合组织的纽带作用,不断提高林业产业化经营与管理水平,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3.3强化政策扶持
一是整合扶贫开发、以工代赈、农业综合开发、生态建设等项目资金,支持发展现代林业产业。二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财政应安排一定资金用于扶持产业基地建设、人员培训、科技推广和林业专合组织发展等。三是进一步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各金融机构要开发适合林业特点的信贷产品,加大林业信贷投放,落实林业贷款财政贴息政策;要把森林保险纳入农业保险统筹安排,通过保费补贴等政策手段引导保险公司、林业企业、林业专业合作组织、林农积极参与森林保险,扩大森林投保面积。
3.4创新体制机制
一是完善营林机制、培育森林资源。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大力推进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林业行业协会规范化建设。二是建立场合组织、发挥职能作用。大力支持林业科技人员、专业大户、龙头企业和农村林业“技术能手”领办各类林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等专合组织。三是健全林业产业服务体系。加快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进一步明晰林地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建立“物权归属清晰,经营主体到位,责权划分明确,利益保障严格”的现代林业产权制度,使广大林农真正成为现代林业产业发展的有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