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保持水土的原理范文

时间:2024-01-05 17:41: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森林保持水土的原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森林保持水土的原理

篇1

关键词:水土保持水土流失水土保持功能

《水土保持法》及其《实施条例》中没有出现“水土保持功能”的术语,但是在水土保持法律文件中,水利部《关于水土保持设施解释问题的批复》第一次采用了“水土保持功能”的术语,表明了“水土保持功能”正式从一个学理概念转变和提升为一个专门的法律概念。该批复规定,水土保持设施是指具有防治水土流失功能的一切设施的总称。《实施条例》第21条第2款中所称的‘补偿’,是指对损毁或侵占水土保持设施所造成的水土保持功能的丧失或降低所必须给予的补偿。正确理解和适用“水土保持功能”这个专门的法律概念,对于开展水土保持执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1、解释水土保持功能必先解释水土保持

1.1水土保持在学理上首先指一种自然状态或自然规律

在学理上,水土保持首先是指岩石土壤圈、水圈和生物圈相互作用和保持生态平衡下的水和土相互依存、自我更新的一种健康和谐的正向演替的状态和规律。从岩石到成土母质,从成土母质到土壤,都是在光、水、生物的作用下的一种健康和谐的正向演替的状态,最终土壤厚度不断增加,土壤肥力不断提高,给植物提供源源不断的养份。大气水、地下水、土壤水、地表水之间保持循环和相互补充,最终通过土壤水源源不断地给植物提供生态用水和养份。1957年颁布的《水土保持暂行纲要》有“…禁止滥伐林木,破坏水土保持”的表述,1982年颁布的《水土保持工作条例》也有“严禁滥伐林木破坏水土保持”的表述。这里的“水土保持”都指一种林木被覆下的水土资源不断自我维护和提高的自然状态或自然规律。

1.2水土保持在学理上还指人们一种有目标的思想、行为或技术

在学理上,水土保持还指人们在正确认识水土保持规律的前提下对人为活动进行调控,以纠正人为活动对水土保持状态所造成偏差和紊乱。这里的水土保持指人们这种有目标的水土保持思想、行为和技术。1981年国务院学科委员会明确,水土保持学科范围是“研究水土流失发生的原因和规律,水土保持的基本理论,据以组织综合措施,防治水土流失,维护和提高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从而有利于发展生产,合理利用水土资源,改善环境条件和自然面貌的一门综合性为其特点的应用技术科学。”1992年《中国大百科全书·水利卷》提出,水土保持学是一门水土流失规律和水土保持综合措施,防治水土流失,保护、改良和合理利用山丘区和风沙区水土资源,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以利于充分发挥水土资源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综合性技术应用科学。1996年关君蔚主编的《水土保持原理》提出,水土保持指防治水土流失,保护、改良和合理利用(山区、丘陵区和风沙区)水土资源,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以利于充分发挥水土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立良好生态环境综合性技术科学。有意识地通过人力力所能及的手段,改变一部分环境因子,促使外力的破坏力减少,土体的抵抗力增强,终将使外力的破坏力小于或者等于土体的抵抗力,就控制了水土流失,也消除了水土流失对生产和生活上的危害,进而可以保护改善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建立良好生态环境,达到有益人民生活和生产的目的。这是水土保持最基本的原理。

1.3水土保持在法理上只能指人们与水土保持有联系的行为

在法理上,水土保持只能指人们与水土保持有联系的行为,包括消极行为和积极行为。但是不能包括与水土保持有关的思想、理论或者观点。因为法律是一种调整人们社会行为的规范,它的调整对象是人们的行为。因此,水土保持工作中,人们的水土保持思想观念问题是水土保持法律规范本身无法解决。《水土保持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水土保持,是指对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造成水土流失所采取的预防和治理措施。”

水土保持法律关系的客体一般只有水土保持设施(即物)和人们与水土保持有联系的行为(即行为)。根据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原理,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中作为权利义务对象的物,必须是人们可以影响和控制的、具有环境功能的自然物。在水土保持法律关系中这种物就是水土保持设施,如森林、草地、荒山等。而这些行为则如林业采伐、整地造林、抚育幼林、垦复油茶、油桐等经济林木、开发建设项目的生产建设等。

2、解释水土保持功能必先解释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的概念在学理上有多种表述,但是在法律文件中没有法律概念上的表述。水土流失学理概念表述典型的有水土流失过程论、水土流失结果论等,以不同的学理概念表述为基础来理解法律概念上的水土流失,会造成《水土保持法》的适用上的不同法律效果。

2.1水土流失过程论

水土流失过程论,这里列出两种典型。1981年科学出版社《简明水利水电词典》提出,水土流失指“地表土壤及母质、岩石受到水力、风力、重力和冻融等外力的作用,使之受到各种破坏和移动、堆积过程以及水本身的损失现象。这是广义的水土流失。狭义的水土流失是特指水力侵蚀现象。”土壤侵蚀指“土壤在各种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下发生破坏和搬运的现象。…土壤侵蚀有时仅指受水流作用,这与水土流失相似。”1990年王汉存编的《水土保持原理》提出,“土壤侵蚀就是在外界自然力量和人类不合理的经营活动影响下,土壤、母质、风化物、甚至基岩被剥蚀破坏、搬运和沉积的全过程。我国通称的水土流失,严格地讲应属土壤侵蚀中的水力侵蚀,而且除指土壤、母质的流失外,尚包括水的损失。不过习惯上,人们常将‘水土流失’与‘土壤侵蚀’两词等同起来使用。”

水土流失过程论虽为学理解释,但是通俗易懂。在水土保持科学知识宣传普及中采用,能产生较好的效果。特别在南方丘陵山区的人们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对水土流失(水力侵蚀)有类似的感性认识,对此更好理解。根据水土流失过程论的定义,判断是否为水土流失的标准有三条:一是水土流失的对象是土壤、母质、风化物、基岩和水;二是水土流失的原因是外界自然力量和人类不合理的经营活动;三是水土流失的过程是破坏、搬运和沉积三个环节。但是水土流失过程论的定义有两点缺陷:一是对“水的损失”没有阐述清楚,是指土壤水的损失,还是地表水的损失,或者是地下水的损失?怎样理解水的损失?一般的业外人士都认为降雨转化为地表径流、地下渗流和地表蒸发,最终汇入江河湖海,水循环怎么会有损失呢?二是单纯强调具有破坏、搬运和沉积三环节的全过程,只是从现象上进行定义,没有从本质上进行定义。既容易导致概念的泛化,又对于认定特殊形式水土流失现象有一定障碍。如有的同志主张,旧城改造中旧砖房被折除过程,不负责的环卫工人在打扫垃圾时向城市排水管口倒垃圾,都是造成水土流失,这是典型的概念泛化。如有一块四周高的荒地,地面较平整,拟房地产开发,开发商提出他们进行基础开挖,土壤也不存在位移,不存在破坏、搬运和沉积三环节的全过程,因而不存在水土流失。作为水土保持执法人员如果也严格按此定义还真不好驳倒。这就需要水土流失结果论的定义了。

2.2水土流失结果论

1996年关君蔚主编的《水土保持原理》提出,水土流失是在陆地表面由外营力引起的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损失和破坏。土壤侵蚀是陆地表面,水力、风、冻融和重力等外力作用下,土壤、土壤母质和其他地面组成物质被破坏、剥蚀、转运和沉积的全过程。

显然,水土流失结果论,比起水土流失过程论,更宏观、简洁,也更接近水土流失的本质。根据水土流失因果论的定义,判断是否为水土流失有三条标准:一是水土流失发生的场所是陆地表面,除了海洋外的地球表面都有可能发生水土流失;二是水土流失产生的原因必须是外营力,最主要的外营力是水力、风力、重力和人为活动;三是水土流失产生的结果是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损失和破坏。

但是水土流失结果论也有其不足:一是更抽象,对于业外人士不好理解,需要作进一步的阐述。要解释外营力这个地学术语,要解释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损失和破坏。比如水的损失主要指降雨落到地表后,由于蒸发和蒸腾、地面径流和土体内渗流、向深层渗漏,从而造成对生产和生活不利的现象。二是容易导致水土流失概念的外延的无限扩张。单纯从“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损失和破坏”字面上理解,任何环境污染现象似乎属于水土流失的范畴,比如土壤污染、水污染,都导致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损失和破坏,都离不开水和人为活动的外力作用。

2.3水土流失的法律概念

虽然在法律文件中没有水土流失法律概念上的表述,但是可以从《水土保持法》总则部分,特别是第一条和第二条看出,《水土保持法》采用的学理基础是水土流失结果论的概念。进一步分析《水土保持法》总则部分,可以得出水土流失的法律概念有以下两个构成要件:

(1)水土流失的后果,或是水土资源的破坏和损失,或是加重水、旱、风沙灾害,或是恶化生态环境,或是影响生产,四者居其一则可满足。《水土保持法》第一条规定了立法宗旨,即为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减轻水、旱、风沙灾害,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生产,制定本法。法律所要保护的,自然就是需要预防的水土流失所可能造成后果;(2)水土流失的原因既可以是单纯的自然因素,又可以是单纯的人为因素,还可以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水土流失是否有人为因素参与在所不问。

3、如何在水土保持执法中适用水土保持功能的法律概念

3.1水土保持功能的定义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功能有两种含义,一是事物或方法所发挥的有利的作用;另一种是效能。而效能指事物所蕴藏的有利的作用。因此,功能是指事物所发挥或蕴藏的有利的作用。那么,什么是水土保持功能呢?笔者认为,水土保持功能指陆地表面的各种类生态系统所发挥或蕴藏的有利于维护和提高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作用。为避免了循环论证,这个定义没有用“水土保持设施”,而准确地采用了陆地表面的各种类生态系统。因为生态系统是一个适用任何范围或任一等级的一个很广泛的概念,它可以具体指一个池塘、一块农田、一片森林,也可以指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这里土地生产力是一个衡量和判断水土保持功能是否降低的重要指标,不能用政治经济学上的生产力概念来理解,只能采用生态学上的生态系统的生产力的基本原理来理解。

3.2森林、植被的水源涵养作用是水土保持功能的重要表现形式

森林和植被水源涵养作用指森林和植被覆被地面,截持降水,调节和吸收地面径流,固持和改良土壤,保护和滞蓄下渗水分,抑制蒸发,提高水分有效蒸腾,均匀积雪,改变雪和土壤的冻融性质,并能促进降水增加等有利人们生产和生活的效能,其本质是森林对水资源的有益影响,这种有益影响不仅局限于森林所在地区,而且对邻近地区,特别是江河下游地区影响更为突出。因此,在江河的水源区必须充分发挥森林水源涵养作用,做到“蓄水于山”和“蓄水于林”。因此,滥伐森林,毁坏植被、陡坡开荒等行为,从影响水源涵养作用意义上说,就是降低水土保持功能。

3.3生物生产力是表征水土保持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生物生产力是一个生态系统中最基本的数量特征。生态系统内能量流的起点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对光能的固定。世界上生物和人类生活的全部活动皆取决于植物光合作用中所获取的能量。植物在单位面积和单位时间(通常一年)内积累光能合成的总量称总生产力,通常用有机物质干重g/m2/年表示。通常情况下,按总生产力从大到小进行排序是森林、农田、疏林和灌丛、草原、荒漠。在其他环境因子如光照、水分、温度等条件相同情况下,植物数量和分布越少,总生产力越低,也就是水土地生产力越低,说明水土保持功能降低。这也就从理论上论证了人为生产活动挖掘、破坏地表和倾倒土(石、渣)占压地表,破坏植被,从而降低水土保持功能的命题。试问原来的植被都被占压和毁坏,何来光合作用和光能利用率,何来生物生产力?

3.4土壤水是是反映水土保持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篇2

    

    关键词:水土保持设施 法律解释

    

    

    1、水利部的行政解释是否遵循了解释学循环原则

    

    水利部1996年8月28日了《关于水土保持设施解释问题的批复》(水保[1996]393文),指出“水土保持设施”是指具有防治水土流失功能的一切设施的总称。《实施条例》第21条第2款所称的“补偿”,是指对损毁或侵占水土保持设施所造成的水土保持功能的丧失或降低所必须给予的补偿。原地貌属于水土保持设施。诚然,《实施条例》赋予了水利部行政解释权,该解释具有法律约束力,但是有权解释和依法解释是不同的。笔者以为,从逻辑学角度来看,该解释有的内涵不够明确,外延过于宽泛,甚至犯了同语反复的嫌疑。从法律解释学角度来看,该行政解释也有待商榷。法律解释要受解释学循环原则的制约。解释学循环原则是解释学中的一个根本原则,它是指整体只有通过理解它的部分才能得到理解,而对部分的理解又只能通过对整体的理解。法律解释是解释的一种具体形式,也要服从解释学的一般原理。在法律解释中,解释者要理解法律的每个用语、条文和规定,需要以理解该用语、条文和规定所在的制度、法律整体乃至整个法律体系为条件;而要理解某一法律制度、法律乃至整个法律体系,又需要以理解单个的用语、条文和制度为条件。指出法律解释存在的解释循环,可以帮助人们孤立地判章取义地曲解法律。下面用不同的法律解释方法来探求水土保持设施的法旨。

    

    1.1水土保持设施的文义解释

    

    《水土保持法》第19条、28条分别有“建设项目中的水土保持设施…”、 “在水土流失地区建设的水土保持设施和种植的林草…”、“对水土保持设施、试验场地、种植的林草和其他治理成果…”的有关表述。由上可以归纳出:(1)水土保持设施是为防治水土流失而人工形成的;(2)水土保持设施主要偏指采取工程措施形成的,有时也包括采取植物措施形成的。《水土保持法》第19条、28条中的水土保持设施的外延不同,前者大与后者;(3)采取农业耕作措施一般不形成水土保持设施,因此法条中没有提及。

    

    《实施条例》第2条、14条、21条、31条有关于水土保持设施的表述。《实施条例》第2条列举了一切单位和个人有权检举的5种破坏水土资源、造成水土流失的行为,把“破坏水土保持设施的”和“违法毁林或毁草场开荒,破坏植被的”、“违法开垦荒坡地的”、“向江河、湖泊、水库和专门存放地以外的沟渠倾倒废弃砂、石、土或者尾矿废渣的”、“有破坏水土资源、造成水土流失的其他行为”并行列举,逻辑上并行关系十分明确。《实施条例》第14条、21条、31条分别有“建设工程中的水土保持设施…”、“建成的水土保持设施和种植的林草…”、“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或者侵占水土保持设施…应当给予补偿”、“破坏水土保持设施,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的表述。由上可以归纳出:(1)水土保持设施不包括森林植被、草原植被、荒坡地、江河、湖泊、水库和专门存放地以外的沟渠;(2)《实施条例》中水土保持设施的概念同《水土保持法》中的概念是一致的;(3)破坏或者侵占水土保持设施,应当向所有权人或管理权人承担民事补偿或赔偿责任;(4)破坏或者侵占水土保持设施,可以够成1979年《刑法》第156条的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1997年《刑法》第275条的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实施条例》第31条是行政法附属刑法条款。但是不能够成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

    

    《现代汉语词语字典》对“设施”的解释为“为进行某项工作或满足某种需要而建立起来的机构、系统、建筑等”。水土保持设施中的“设施”在法律和法规中取该解释中的“建筑”义,较为合适。

    

    综上三点,水利部的行政解释外延是否过宽有待商榷。

    

    1.2 水土保持设施的历史解释

    

    历史解释是指通过研究有关立法的历史资料,或从新旧法律的对比中了解法律的含义。进行历史解释的目的,主要是探求某一法律概念如何被接受到法条中来,某一条文、制度乃至某一部法律是如何被规定进法律体系中来,立法者是基于那些价值作出决定的。据笔者查找建国以来水土保持法规及政策,水土保持设施的提法最早出现在1982年的《水土保持工作条例》中。《工作条例》第22条第1款规定:“各地对水土保持设施(包括工程和树草)必须落实管理责任,加强管理养护,扩大效益,充分发挥保水保土的作用。”《工作条例》第23条规定:“对于水土保持设施和水土保持试验场地、仪器设备,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和破坏。”《工作条例》第37条还规定,侵占或破坏水土保持设施、水土保持试验场地或仪器设备的,应当负责赔偿损失。对肇事单位和负责人或肇事人应给予行政处分;触犯刑津的,追究刑事责任,由以上条文可以归纳出:(1)水土保持设施是指为治理水土流失而采用的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形成的工程和林草。(2)侵占或破坏水土保持设施应该赔偿损失,其赔偿原则应该是一般民法意义上的侵权损害赔偿原则,其损失是可以量化的。(3)损坏水土保持设施的行为既可能承担民事责任,又可能承担行政责任,甚至还可能承担刑事责任。对照《水土保持法》和《实施条例》相关条文可知,水土保持设施及其法律规定从1982年到1991年基本上没有变化。

    

    1.3 水土保持设施的体系解释

    

    体系解释是指将被解释的法律条文放在整部法律中乃至整个法律体系中,联系此法条与其他法条的相互关系来解释法律。水土保持设施的内涵和外延在《水土保持法》和《实施条例》中应该是一致的。如果将水土保持设施的同一法律解释放在相应的法条中进行演绎推理,应该得不出假结论,且相应的法条间也不应该矛盾。假设水利部关于水土保持设施的行政解释是正确的,《实施条例》第21条所称的“补偿”是指对损毁或侵占水土保持设施所造成的水土保持功能的丧失或降低所必须给予的补偿,那么《实施条例》第31条:“破坏水土保持设施,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作何理解?采用水土保持设施引起水土保持功能的丧失或降低来定性和定量,水土保持功能丧失或降低多大幅度就构成刑罚呢?水土保持功能又该如何定性和定量,是否有水土保持学理支撑,是否有相应环境标准来计量?怎样证明水土保持功能的丧失和降低?少数业内人士对水土保持功能的定性解释是否有足够的证据力,能否成为相应的环境标准呢?

 

1.4 水土保持设施的目的解释

    

    目的解释是指从制定某一法律的目的来解释法律。这里目的不仅是指原先制定该法律时的目的,也可以指探求该法律在当前条件下的需要,既可以指整部法律的目的,也可以指个别法条、个别制度的目的,水土保持工作的方针中,1982年《水土保持工作条例》提出“治管结合”,1991年《水土保持法》提出:“加强管理,注重效益”,目的在于解决“一边治理,一边破坏”的问题,让水土保持设施发挥更长更好的效益。因此,《水土保持法》和《实施条例》都在“治理”的章节最后用专条强调对水土保持设施的管理和保护。从目的解释方法出发,水土保持设施是指人工治理成果,而不包括具有一定保持功能的原地貌、植被。不存在水土流失,就没有水土保持的必要,自然谈不上水土保持设施。保护可以预防水土流失的原始森林可以定性为水土保持预防措施,但是决不能将原始森林定性为水土保持设施。

    

    

    2 水土保持设施的行政解释是否混淆了水土保持设施的三重法律属性

    

    从上节可以知道,水土保持设施的行政解释没有遵循解释学循环原则,导致外延泛化解释的倾向。同时,从法律关系的基本原理出发,水土保持设施既可以是水土保持法律关系的客体,又可以是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还可以是破坏公私财物罪的犯罪对象,它具有三重法律属性。水土保持设施的行政解释中对《实施条例》第21条第2款“补偿”的解释抹杀了水土保持设施的双重法律属性,称“对损毁或侵占水土保持设施所造成的水土保持功能的丧失或降低所必须给予的补偿”,实际上将水土保持设施单纯地看作水土保持法律关系的客体。

    

    2.1 水土保持设施可以是水土保持法律关系的客体

    

    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也称“权利客体”或“权义客体”。如果没有客体,权利和义务就没有了目标和具体内容,因而客体是构成法律关系的要素之一。一般认为包括水土保持法律关系在内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的客体一般只有物和行为。其中,物是指必须是人们可以影响和控制的、具有环境功能的自然物和劳动创造的物质财富。自然像拦沙坝、截流沟等水土保持设施,人工栽种的水土保持林都是水土保持关系的客体。

    

    2.2 水土保持设施可以是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

    

    民法重在保护所有权,民事法律关系客体的物,通常视为财产权的对象,因而必须是具有价值的物。水土保持设施像挡土墙、谷坊、沉沙凼、水平沟等,在建设过程中凝结了活劳动和物化劳动,自然具有经济价值,同时还具有保水保土的功能。随着水土保持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水土保持设施的所有权既可能是国家,又可能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还可能是企业法人和个人。因此,水土保持设施也是民事法律关系的对象。 

    

    2.3 水土保持设施可以是破坏公私财物罪的犯罪对象

    

    某地方农民甲集资参股治理开发一小流域,获得土地使用权30年,在小流域内的溪中投资10万元,建了一座浆砌石拦沙坝,并配套了灌溉系统,栽种经济林果,效益可观。农民乙因与甲平时有隙,为报复将该座浆砌石拦沙坝炸毁,后被法院以破坏公私财物罪判刑3年并附带民事赔偿。此案中该座浆砌石拦沙坝是水土保持设施,是破坏公私财物罪的犯罪对象。

    

    

    3 水土保持设施的行政解释是否可以被申请行政复议审查

    

    3.1水土保持设施的行政解释成了确定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征收范围的依据

    

    由于各地依据《实施条例》第21条和水土保持设施的行政解释,制定了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收费项目。除把破坏和侵占水土保持工程和植物措施纳入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的征收范围,还把破坏原地貌、地形和植被的生产建设行为统统纳入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的征收范围。在水土保持设施的行政解释出台后,有的省甚至修改省人大制定的水土保持法实施办法,将水土保持设施的行政解释吸收进去。

    

    3.2 水土保持设施的行政解释是可以被申请行政复议审查的对象

    

    不少地方在征收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时,行政相对人就会对水土保持设施的行政解释提出质疑,认为征收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的行政执法依据存在层级冲突。在行政执法依据发生冲突时,一般遵循就高不就低的规则选择行政执法依据。《水土保持法》和《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的效力层级高于水土保持设施的行政解释的效力层级。尽管是效力层级较高的执法依据《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授权了低层级的执法依据行政解释,但是行政管理相对人有理由根据《行政复议法》提出异议。

    

    我国实行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自然资源有偿使用的形式有自然资源税和自然资源费。自然资源费大体有开发使用费、补偿费、保护管理费和惩罚性收费四类。环境和自然资源保护法学一般认为,补偿费是为弥补、恢复、更新自然资源的减少、流失或破坏而向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者收取的费用。例如水土流失防治费、森林植被恢复费、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费等,它根据恢复、更新所消耗、破坏的资源的实际费用征收,但也有的只按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所得的一定比例和数量征收。如果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也属于也只可能属于补偿费类,那么它与水土流失防治费就有重复或重合的嫌疑,而且有人提出,按照该行政解释,水土保持设施和水土保持功能的关系如同母鸡和生蛋的关系,杀了母鸡不是要求赔偿同一种大小一般的母鸡或同等的市价,而是要对生蛋能力进行补偿,计算生蛋能力岂不荒谬哉?还倒不如叫“水土保持功能补偿费”!《行政复议法》第7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下列规定不合法,在对具体行政行为中请复议时,可以一并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对该规定的审查申请:(一)国务院部门的规定…前款所列规定不含国务院部、委员会规章和地方人民政府规章。规章的审查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办理。”据此可以就水利部对水土保持设施作出行政解释这个抽相行政行为提出行政复议。

  4 结论与建议

篇3

关键词山坡地;利用;保护;存在问题;对策;浙江永嘉

永嘉县地处浙江省东南沿海的括苍山南麓、瓯江下游以北,东接乐清市,南与温州市隔江相望,西接青田县,北邻仙居县,东北与台州市黄岩区接壤,西北与缙云县毗连。境内主要山脉有2支:一支是括苍山绵延北境,山脉由西北向东南走向;一支是雁荡山绵延东境,山脉由东北向西南走向。全县平均海拔407 m,北部和西北部群山连绵;中部以低山丘陵为主,海拔一般在500 m以下;东南部沿江两岸有小片平原,海拔在10 m以下。总体地形是北高南低,地形地势复杂,山势陡峭,相对落差大。全县总面积2 695.2 km2,其中林业用地19.04万hm2,全县森林覆盖率62.0%,森林蓄积量612万m3,全县38个乡镇,905个行政村,总人口89.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82.3万人,是一个工、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山区县。

永嘉县有2 700 km2的国土资源面积,总土地面积不小,但相对于“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理空间结构而言,可利用的土地资源却十分有限。人均仅为200 m2,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5,仅占全省的1/2。土地资源十分紧张,城镇建设和发展用地严重不足,严重制约了全县的城镇建设和经济发展进程。而山坡地,随着人们的认识和挖掘,正逐渐进入人们的视线。

1永嘉县山坡地保护利用存在的问题

1.1缺少统一规划,造成无序开发

现阶段,对山坡地的开发和利用的研究和探索较少,大多是各自为政单独建设,没有统一的规划,使人们都在山坡地上进行无序开发和占用,大部分以造机耕路、采矿、建坟为主。特别是在沿江、沿路一带,尤为严重。由于缺少统一规划,给以后的开发利用山坡地带来一定的困难和矛盾,并增加以后的开发成本。

1.2生态破坏严重,视觉污染强烈

由于无序过度开发,使资源浪费严重,已经给永嘉县山地资源造成了一定的损害。可以说,对山地的开发利用基本上还处于原生状态,即开山修路、垒田造地、采石挖矿、修坟造桥等。在披戴绿装的山地上,很难找到一种与绿色相协调的人类行为,给城市景观造成“视觉污染”。由于开发时没有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造成水土流失严重,山塌、落石、水流干枯时有发生。由于这种开发是渐进性的,开始没有被重视,但当达到某一程度后,往往不能恢复地力,造成土壤沙漠化。特别是在一些山高坡陡、土层浅薄、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地方开发,将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土壤涵养水源能力下降,直接影响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沿江,由于温州人的习俗——建椅子坟,给人们带来了强烈的白色视觉污染。

1.3开发利用率较低,浪费较严重

由于一些开发没有做好前期研究工作,如可行性研究、地质勘察等,就投入开发,当发现该山坡地不适宜开发时,已经造成了对该山坡地和周边区域的破坏,既浪费了资源,也加深了山坡地的治理难度。由于存在无序无度开发,也增大了山林火灾的发生几率,使一些地方的山坡地火烧痕迹累累。

2对策

永嘉县因具有特殊的水文与地理条件,维持着良好的植被,发挥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等功效,是对山坡地的最好保护,但山坡地的开发利用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必须导入人为的保护方法,即开发利用山坡地时应实施水土保持处理与维护,在实施工程的同时,保护水土资源,维护自然生态景观及防治冲蚀、崩塌、泥石流等灾害措施[1-2]。

山坡地为农业使用时,应实施农地水土保持,主要的水土保持措施为山边沟、果园山边沟、石墙、草带、带状覆盖并配合安全排水等,以确保农业用地安全。山坡地非农业使用开发最大问题为大量的整地可能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因此整地阶段的水土保持措施尤为重要。要有安全的排水设施、沉沙滞洪池的设置、植被覆盖和边坡稳定工程等,使地面安全能受到保护与控制。

目前,国内山坡地的利用有三大模式:一是将山坡地作为生态用地,充分发挥其生态作用,严格控制建设,只能成为绿地、公园、风景区;二是适度开发建设,开发成为密度小、产业稀疏的高档山地住宅、小型工业区、旅游度假区等;三是进行适度开发,成为城市区域,如居住用地、文化用地等。永嘉县在山坡地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永嘉山坡地的社会功能、经济价值、生态效用,缓解城镇用地紧张的压力,保护好生态用地和自然保护区及名胜风景区,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另外,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还需要结合其现状、交通、坡度的大小以及周边城市等情况综合考虑,合理开发利用。

2.1维护生态,合理开发,充分利用生态植被

森林、林地是维护生态平衡的最主要组成部分,是一切生物链能量的终极来源,开发林地,必须以保障生态平衡为最终原则[3-4]。因此,必须因地制宜,合理开发,不开发生态脆弱地段,不开发保护植物生产区域和保障动物繁殖区域,对山势陡峭地段,开发必须十分谨慎,开发利用缓坡要开设生态防护系统,保护巩固边坡森林植被,同时因势造形,由易到难,逐步推进,在沿江山地地理条件优越区域营造几个商品位的生态小区,由小区开发单位负担生态小区周边一定地域山地森林培育和林相改造,使山地开发和森林培育有机结合起来,使人居环境改善和森林生态改善达到双赢。结合永嘉县气候及森林植被条件,实施过程中,可边建设边绿化,营造林相优美的生态景观林,如枫林、桔林、桂花林、茶花林等,形成一种林中有城、城中有林的意境。开发利用林地必须与林业有关政策相一致,才能确保实施的通畅。因此,要避开国家级风景区、自然保护区和生态公益林,并做到先批后占、少占林地、以地养林。

2.2合理规划,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山坡地建设规划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生态理论为指导,使山坡土地建设规划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规律,协调由于建设及人类活动所造成的土地资源紧张等诸方面的矛盾,解决土地资源破坏和生态环境失调问题,最终实现山坡地建设规划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发展。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对有关山坡土地建设规划的发展进行统筹考虑,使规划的目标既要有一定的超前性,又要能为当地的环境、财力所接受,措施应具有可操作性,通过努力可以实现,最终使规划目标从制约型向适应性、超前性发展。同时,应注重重要生态功能区的规划。重要生态功能区系指在维持生态系统的状态和功能中具有举足轻重作用的区域,重要生态功能区的丧失往往会造成全区生态系统的崩溃。由于这类区域在生态学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对它们的保护情况直接关系到整个区域生态质量,故而山坡土地建设规划这类区域的保护应当是重点。

2.3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实施可持续发展是坚持中央关于土地与发展十大对策的核心,它是建立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上的。因此,必须遵循生态学原理,体现系统性、完整性的原则,立足当前,着眼未来,坚持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原则,遵循经济规律和生态规律,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三效益的同步和统一。山坡地规划将通过对其的“生态足迹”分析,以确定山坡地的发展是否处于可持续状态,并以此为依据制定出相应的山坡地合理利用开发的方案。进行建设开发之前应做好可行性报告调查和地质勘察,做好防灾和抗灾规划,避免地质灾害造成对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害。

2.4加强宣传、管理

各地要结合实际,利用报纸、电视等媒介,采用专家访谈、专题报道等形式,宣传山坡地开发的重要作用与意义,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开发保护意识,转变人们的传统观念和不合理的开发方式[5]。严格控制生态公益林区域山坡地的开发利用,划定并公告禁止开垦陡坡地的具体范围,重点保护现有的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禁止在坡度25 °以上的开发利用,通过封育保护、加强监管、防止乱砍滥伐,保护现有植被,逐步提高林地、草地的植被覆盖度,促进植物群落结构的演进,从而达到治理水土流失的目的。各相关职能部门(如规划、国土资源、林业、环保等)要加强对山坡地开发的监督管理、审批工作,出台相关法律法规、管理办法,限制不合理的开发建设活动,减少对自然环境的人为破坏,做到有序开发利用,促进经济发展。对破坏的绝不手软,要做到谁破坏、谁修复,严肃处理其违法行为。

3小结

永嘉县地理环境特殊,是一个多山地的林区县,山地资源丰富,山坡地面积占总面积的85%左右。平地面积有限,再加上人口的压力,为弥补耕地供应不足和保护耕地,在保障生态安全的前提下,适当开发部分林地用于城镇建设和经济发展,有重大的现实意见。山坡地是永嘉县可持续发展必须考虑的土地类型,是土地开发的主要对象,适合于旅游、居民点、部分乡镇工业及农业等开发。为了使土地利用能永续发展,保护工作应该与利用相结合。山坡地农业使用时,应按土地可利用限度分类实施,非农业使用区域更应加强水土保持处理与维护。山坡地的保护利用,其涉及的问题广泛而复杂,山坡地的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需要有合理的安排和适当的调配。

4参考文献

[1] 杨东明.山坡地开发建设中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的探讨——以同安区凤南农场东岭果场水土流失防治项目为例[j].中国高将近技术企业,2009(17):118-119.

[2] 陈淑华.福安市山坡地开发与水土保持[j].福建水土保持,1996(3):23-26.

[3] 王新,林桂志.从武陵反季节蔬菜基地的水土流失谈山坡地开发的水土保持[j].水利科技,2004(2):10-12.

篇4

关键词:水系;林业;生态;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S7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临沂市地处沂蒙山区,是山东省林业大市、水资源大市。但从目前全市林业生态建设看,人多地少,森林资源总量不足,生态环境脆弱;从全市水资源安全方面看,水体污染、水环境恶化已成为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为此,开展了沂蒙山区水系林业生态建设现状调查与规划研究,以构建沂蒙山区水系林业生态保护体系,打造水系绿色生态屏障。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调查规划范围和对象

2.1.1 调查研究范围

全市林业资源现状、水系分布及生态状况、经济社会基本情况、自然概况等。

2.1.2 规划研究对象

全市范围内水系流域(河流、干渠、水库等)沿岸,其中:山区地形为两岸山地自然地形中的第一层山脊以内,防洪线和堤坝以外;平原地形为防洪线和堤坝外侧延伸6km范围内;上述区域的林地、林带、退耕还林地、中低产田改造、产业结构调整用地、农田林网等现状和规划任务;全市范围内水系流域湿地。

2.2 技术路线与方法

采用问题研究与目标导向相结合、规划研究与实施应用相结合的技术路线,全面调查分析全市水系分布状况及林业资源现状,制定水系林业生态保护发展目标,进行以水系林业生态保护为目的林业生态建设区域和类型划分,开展重点区位水系林业生态保护专项研究与专项规划设计,研究提出规划实施技术、政策措施。

2.3 规划研究内容

2.3.1 资源调查

调查范围内林地现状和规划对象的面积、数量及分布等;调查造林地的立地条件,确定造林地规划林种、树种和主要造营林技术措施;造林规模、完成年限,湿地保护措施、规模及完成年限;造林与湿地保护工程投资概算;编制各种表格、图件。

2.3.2 规划成果

汇总完成全市水系林业生态保护带建设工程调查规划统计资料;编制完成全市水系林业生态保护带建设工程规划方案;编制完成重点区域林业生态保护建设工程规划设计。

3.1 自然概况

临沂市位于山东省东南部,地跨东经117°24′~119°11′,北纬34°22′~36°2′,南北最大长距204 km,东西最大宽距161 km,辖三区九县,181个乡镇办事处,总人口1019.4万人,总面积17184.1 km2。

临沂市地处沂蒙山区,自北而南,有鲁山、沂山、蒙山、尼山4条主要山脉呈西北东南向延伸,控制着沂沭河上游及其主要支流的流向。以沂沭河流域为中心,北、西、东三面群山环抱,向南构成扇状冲积平原。境内山多河多,山丘面积占总面积的62%,平原面积占38%;水系发育呈脉状分布,沂、沭河纵贯南北。

临沂市属暖温带季风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3.2 ℃,年平均日照时数2421.2 h,﹥10℃的积温4409.1 ℃,无霜期为180~230 d。年平均降水量886.6 mm,其中6~9月份降水量占78.5%。由于降水集中,暴雨频繁,对土壤的剥蚀力强,极易形成水土流失。

3.2 森林资源现状与森林植被类型调查分析

3.2.1 林业资源现状

全市国土总面积1718410hm2,林业用地4785594hm2,占总面积的2785%。在林业用地面积中,有林地面积3993746hm2,占总面积的2324%;疏林地26734hm2,占总面积的02%;灌木林地21793hm2,占总面积的13%;未成林造林地103749hm2,占总面积的06%;宜林地412281hm2,占总面积的24%。在非林地中,农田林网已网面积1095959hm2,林网覆盖折实181019hm2,农林间作350622hm2,间作覆盖折实56305hm2,村镇树28951万株,折实面积927048hm2。森林覆盖率达241%,林木绿化率达313%。

有林地面积中,乔木林面积3991721hm2,其中纯林面积3854069hm2,混交林面积137652hm2;竹林面积2025hm2;灌木林地面积中,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地面积15382hm2,占706%,其他灌木林地面积6411hm2;宜林地面积中,宜林荒山荒地面积412224hm2。

3.2.2 森林植被资源概况

临沂市属温暖带落叶阔叶林区。区域内植被多为人工植被和次生植被,生物资源丰富。木本植物有59科87属188种,草本植物有20科50属200种。

3.2.3 主要森林植被类型、种类

全市植被类型复杂,防护林、用材林主要森林植被类型分7个植被型、8个群系纲、16个群系组、27个群系。流域区内乔木林主要包括针叶林、落叶阔叶林2个植被型,其中分松林、杨林、刺槐林、栎林4个群系组,共有黑松林、赤松林、油松林、落叶松林、黑杨林、毛白杨林、刺槐林、麻栎林、栓皮栎林等10个群系。灌木有30多种,主要包括灌丛、灌木草丛两个植被型。

3.3 林业生态状况分析

3.3.1 森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生态功能脆弱

全市人均森林面积3919m2,仅占全国人均占有量的27%。全市有412281hm2荒山未绿化,面积大,立地条件差,造林难度大。水库周围及主干河流两侧山地丘陵,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全市平均年土壤侵蚀模数3522t/km2·年,土壤侵蚀总量6053万t,土壤氮、磷、钾肥流量按标准化肥计达668万t,占年化肥使用量的50%左右。

332 森林质量不高,生态防护功能偏低

在现有森林面积中,纯林面积3854069hm2,占965%;混交林面积137652hm2,仅占35%;经济林179200hm2,占448%,森林内部结构不合理,生态防护功能偏低。特别是现有经济林多采用传统的土壤清耕管理制度,土壤,径流调节功能弱,水土保持、水源涵养效果差,生态保护功能低。

333 毁林开荒问题突出,林业发展空间不足

部分地区重开发轻保护,重产业轻生态,对资源采取掠夺式、粗放型开发利用方式问题突出。特别是贫困偏远山区农林经营方式落后,广种薄收,形成了“森林-灌丛-耕地-裸岩石山”植被演替现象。开发建设挤占耕地、耕地挤占林地时有发生。目前全市现有耕地中,2~6°缓坡地占215%,6~15°斜坡地占98%,>25°陡坡地占25%,而现有林业用地即使全部绿化,森林覆盖率也只有2785%,林业发展空间严重受限。

3.4 水系分布与生态状况分析

3.4.1 水系分布状况

全市境内水系发育呈脉状分布。主要河流为沂河和沭河,有较大支流1035条,中小支流15000条,其中10km以上河流321多条。建有大型水库7座,中型水库29座,小型水库899座,总拦蓄能力3.4×109m3。

3.4.2 水系生态现状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生活污水排放量逐年增加,水系生态建设滞后,河流水质状况不容乐观。山区等生态敏感区森林资源总量严重不足,水土流失问题突出,全市水土流失面积为7199km2,占全市总面积的40%以上。特别是低山丘陵区,水土流失面积、侵蚀模数偏高,是全省水土流失主要地区之一。

3.4.3 水系林业生态建设状况与潜力

全市水系河流、环库总长度6993.5km,可绿化总长度9185.7km,水系保护区域总面积996801.8hm2。区域中,林地总面积为466660.3hm2,其中有林地面392803hm2,灌木林地面积21590.2hm2,疏林地面积2300.1hm2,未成林造林地8122.5hm2,宜林地面积为38784.1hm2;非林地面积530141.5hm2,其中退耕还林地16694.9hm2,产业结构调整土地38067.2hm2,农田林网已网面积95357.9hm2,需完善63265hm2,未网52989.4hm2。

3.5 生态功能区与重点保护区区域划分

3.5.1 生态功能区划

(1)西北部山地生态功能区。包括蒙阴、沂水、费县、平邑、苍山县北部和沂南县西部,总面积6874km2。区域特点以山区、丘陵为主,可耕地少,土壤肥力较差,水资源利用系数低,是临沂市的水源地和生态敏感地区集中分布区。

(2)沭东丘陵生态功能区。包括莒南和临沭东部,总面积5498km2。区域特点耕地面积少,山坡地开发较多,森林覆盖率低。

(3)沂沭河冲积平原生态功能区。包括郯城、沂南东部、苍山南部和临沭西部,总面积3712.4km2。该区域为沂河、沭河形成的冲积平原,水网密集,地势平坦,是农田防护重点区域。

(4)城市森林生态功能区。包括兰山、罗庄和河东区,总面积1785.6km2。该区域经济基础较好,城市化水平高,是临沂市的经济中心,具有人口密集、水系密集、交通密集、企业密集、建筑密集等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

3.5.2 重点保护区域

(1)水源涵养区。包括沂河、沭河等主要河流源头和沿岸水源涵养生态功能保护区。保护重点是实施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和水土流失治理等生态建设工程,开展农林生态经营示范,降低源头径流能力和提高水源涵养能力,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控制水土流失。

(2)重要水源保护区。包括主要沂、沭河等河流湿地和岸堤水库、跋山水库、许家崖水库、陡山水库、会宝岭水库等汇水区域。该区重点是严格保护现有沿河环库林带,维护良好的湿地生态系统;恢复库区植被生态系统,治理水土流失。

(3)水土流失生态退化区。包括西南部抱犊崮低山丘陵区、沭东丘陵区。该区是全市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发展生态型经济林,营建水土保持防护林,全面控制水土流失。

2013年3月 绿 色 科 技 第3期4 规划设计

4.1 规划设计总体思路

运用林学、环境生态学、工程学原理,以改善水系生态环境、保障水系生态安全为目标,以建设水系林业生态保护带和流域大型林区为重点,在提升改造现有资源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林业发展空间,大力营造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加强湿地保护区、湿地公园建设,建立以防护林为主体,多林种、多树种合理配置,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相统一的水系林业保护体系,构筑水系绿色林业生态屏障,推动全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4.2 规划设计方案

4.2.1 建设总任务

到2015年,全市水系林业生态建设规划共完成新造片林970847hm2,其中:防护林658308hm2,用材林93612hm2,经济林21887hm2,特用林57hm2;新建完善农田林网115254hm2,新增折实面积1034545hm2。水系保护区林木绿化率达到374%。新建湿地保护区、湿地公园26处,面积691313hm2。湿地保护面积占全市湿地总面积的701%。

422 重点工程规划设计

(1)沿河环库林业生态防护林带建设工程。沿河流两侧建设河流防护林带。沂河、沭河等主要河流两侧,每侧营造不低于50m的主林带,其他普通河流和干渠两侧,每侧不低于30m。环库建设水源保护林带。在岸堤、跋山等7座大型水库周围建设不低于500m的主林带;上冶、石岚等27座中型水库,建设不低于200m的主林带;899座小型水库建设不低于30m的主林带。根据不同地形设计相应林种树种,山丘陡坡、瘠薄丘陵区段营造水源涵养、水土保持林;坡度较缓、立地条件较好的山坡脚及丘陵地营造经济林、用材林;农田平坦地段发展农田防护林带、林网;城区、乡镇驻地等重要节点,以景观园林绿化为主,栽植彩叶、观花观果或常绿的风景观光林。树种设计,山丘地段以黑松、侧柏等防护树种为主,立地条件好的地块发展桃、杏等经济林树种,片状栽植;平原地段以杨树、银杏等乔木为主,配以常绿树种,带状栽植。

(2)封山育林工程。封山育林具有用工少、成本低、见效快、效益高等特点,是多快好省培育森林资源、恢复植被的重要方式。工程规划以西北部山区和沭东丘陵区为主,范围包括境内立地条件差、人工造林难度大、且有天然乔灌木生长的荒山及流域内现有的未成林造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封育区以封为主,封、造、抚育、保护并举,使区域内的植被得到有效保护、恢复和发展,全面提高生态防护效益。通过封山育林,充分发挥大自然自我修复能力,消除和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干扰和破坏,达到流域区乔灌草生长速度加快,森林植被覆盖度大幅提高,生态环境得以快速修复。

(3)退耕还林工程。25°以上陡坡耕地全部实行退耕还林,退耕后发展生态防护型、生态经济型防护林;25°以下缓坡地退耕后,在保证整体生态效益的前提下,以发展经济林、用材林为主。在水库周边景观点,栽植观叶、观花、观果等风景林;对山区村镇有限的平缓粮田,实施地边地堰绿化,以发展生态型经济林为主。通过退耕还林,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集约型高效林业,培育核桃、板栗、金银花等经济林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以良好的经济效益促进水系生态环境的保护。

(4)荒山造林绿化工程。荒山造林采取以造为主,封造结合,分类实施策略。高山陡坡采用生态防护型模式,在适于旅游资源开发的山脚、坡角地采用生态景观型、生态经济型相结合的模式,一般地区采用生态经济型模式。生态防护型配置方式为根系发达、抗逆性强、固土保水能力强的乡土阔叶树和乡土针叶常绿树种,块状、带状混交;生态景观型配置方式为有一定观赏价值的乡土彩叶、观花、观果阔叶树种和乡土针叶常绿树种,块状、带状混交;生态经济型配置方式为经济、生态兼用的乡土阔叶树树种。工程设计将荒山绿化与发展旅游业,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紧密结合,充分调动各个方面特别是广大农民参与生态建设的积极性。

(5)湿地保护与修复工程。以沂、沭、祊、汶河等河流为重点,梯度建设建设湿地公园、湿地保护区。工程建设在截、蓄、导、用工程的基础上,设置净化、景观、修复三大功能区。净化、修复区通过种植以芦苇、芦竹、蒲草、苦江草为主的挺水植物,以睡莲、菱角、芡实为主的浮叶植物,以当地生长的眼子草及轮叶黑藻、金鱼藻为主的沉水植物,形成挺水植物、浮叶植物和沉水植物立体搭配的优化配置,建立起生态群落净化区,充分发挥生物生态群落的净水作用,以此形成生物多样性和稳定性的湿地生态系统。

423 重点示范区设计

(1)生态型经济林示范区。运用生态学原理,按照绿色无公害经济林生产标准,对流域内现有经济林落后的管理经营模式进行改良,规划建立符合水源保护要求的绿色无公害生态型经济林示范区。通过采用果园生草等技术,改善果园生态,增强经济林园地径流调节功能,提高涵养水源能力,截留降解经济林园地残留农药,增强净化水质的功能。通过采用绿色无公害果品生产技术,实行林果病害综合防治,特别是生物防治技术,禁用高剧毒、高残留农药;实行测土配方施肥,改善用肥结构,科学施用化肥,减少化肥用量;苹果、桃等实行果实套袋,减少用药次数。以此全面降低各种化肥、农药残留对水环境的污染,既可降低生产成本,又可提高经济林产品的质量档次,提高收益。既提高了经济林的生态保护功能,又增加农民收入。

(2)中幼林抚育示范区。中幼林抚育是改善林木生长环境,优化林分结构,促进林木生长,加速森林资源培育的有效措施。设计建立中幼林抚育示范区,解决重栽轻管、造林成活率、保存率低的问题,提高造林效率。幼林抚育采用松土除草、补植补造、间株定株、割灌修枝等技术措施,以促进林木生长;中林抚育主要采用定株、割灌、修枝打叉、抚育间伐等技术措施,由单层纯林向复层群落结构转变,增强生态防护功能。

(3)森林健康经营示范区。引入森林健康经营理念,建立森林健康经营示范区。森林健康经营的目标是生态系统的健康。进行森林健康经营,就是要把低质低效的林分转变为一个结构比较合理,养分循环比较通畅,生态系统比较完备的,生物多样性比较高的一个健康的森林。采用森林健康诊断评价指标体系,根据水系流域各类森林的功能定位,采取相应的技术模式进行改良,实现流域内森林从数量型到质量型转变,全面提高流域区内现有林分的质量,充分发挥其生态防护功能或产业活力。

5 规划效益预测

(1)规划设计了五大林业生态保护重点工程,规划植树造林107×105hm2,林木绿化率由313%提高到374%,增加61%,可形成比较完备的水系林业生态保护体系。山丘地区水土流失将得到有效控制,森林涵养水源能力将大幅度增强,平原耕地、水网将得到有效保护。规划新建湿地保护区、湿地公园26处,面积691313hm2。湿地保护面积占全市湿地总面积的701%。实施后重要湿地得到有效保护,湿地净化水质的功能进一步加强。

(2)规划实施后,发展干杂果经济林面积21887hm2,稳产后平均生产干杂果6000kg/年·hm2,可生产干杂果品131×105t/年,产值达394×108元/年;规划设计的12×105hm2无公害生态型经济林改型改造示范区,每公顷可增收1500元以上,降低成本750元以上,可增收节支27×108元。新增用材林面积93612hm2,林网折实面积1034545hm2,平均蓄积生长量按18m3/年·hm2,蓄积生长量可达186×105m3/年;新建防护林658308hm2,平均蓄积生长量按6m3/年·hm2,蓄积生长量可达395×105m3/年。

(3)按照《山东省森林与湿地资源价值核算报告》(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20084)对规划林地、林网植树中能单独核算的项目进行计量,规划实施后,涵养水源、保育水土、农业防护、净化环境、固碳价值等森林生态服务间接经济效益每可达295×109元。

篇5

一、小流域治理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小流域治理一定要考虑综合性。治理的多种举措要综合考虑,全面统筹,相互配合、环环相扣,形成一个有机和谐的系统,发挥各种措施的综合功能。即根据生态学、林学、农学、气候学、环境学及生态控制论原理,设计、建造与调控以木本植物为主体,草本植物为辅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小流域治理的目的在于恢复、保护、改善与持续利用小流域内的自然资源与环境。

首先,保护好小流域内天然林资源。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和自然资源的宝库,是林业发展和生态建设的物质基础,而天然林又是森林的主要组成部分。小流域内天然林资源保护既是森林资源保护,又是森林资源发展的保护。小流域内天然林保护对于调节气候、涵养水分、减少水土流失、防止小流域荒漠化,对于抵御自然灾害、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生物多样性、给野生动物提供避暑、御寒、繁衍、生长场所,都发挥相当大的作用。如果失去了小流域的天然林资源,后患无穷。

其次,要植树造林。凡是小流域内宜林坡地都要植树,披上绿装并避免单一树种,多选择几种树种,形成林木群落。还要切实做好树苗成活后的管理,除草、松土、剪枝、防病虫害及防止泥石流和滑坡,提高成活率。通过植树逐年提高小流域内森林覆盖率。

再次,防止及治理水土流失。由于多种原因,小流域内水土流失都不同程度存在着,且比较严重。采取的办法要多种草,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改良土壤。其中小流域内的退耕地、退化草地、三边地等,非常适合种苜蓿。苜蓿为多年生豆科牧草,蛋白质含量高达18%以上,富含多种维生素,被誉为“牧草之王”,是发展畜牧业特别是牛、羊重要蛋白质饲料,市场需求量很大,产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除此之外,要栽培荆,荆是落叶灌木,枝条性柔韧,可编制筐蓝,篱笆等。荆生长快,叶子呈长柄状,掌状分裂,花紫色,有一定香味,荆的经济效益也很高,用荆条编大小不等,风格各异的筐蓝美观,也很实用,市场上销路很好,也可供出口。很有观赏价值。荆的防风固沙、保持水土、落叶改良土壤效果十分显著。

第四,在保护小流域内生态的同时,也要注意开发利用。在小流域沟底平坦地段可培育树苗、建苗圃,培育木耳菌,养鸡、养兔,挖池筑坝蓄水养鱼,养鸡鸭,甚至可圈养猪、羊、牛;还可种植药草、蔬菜等。在综合治理的基础上,通过对小流域的进行开发利用,不但可以得到可观的经济效益,调动了治理者的积极性,而且达到了“治”与“用”的平衡统一,可以实现小流域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二、小流域治理具有有序性、系统性、综合性

小流域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自成一个系统。在一个林区中,某个小流域与周围小流域具有明显的边界,边界内小流域的功能也是相对的。小流域治理具有明显的有序性、系统性、综合性。因此,在小流域治理过程中,必须坚持科学,坚持科学发展,也就是坚持治理的有序性、系统性、综合性,简称“三性”。

有序性,就是小流域治理过程中,各种举措的次序、秩序、程序。先干什么,后干什么,措施之间如何衔接,事先都设计好,规划好。做到治理顺序不颠倒,不能乱来,否则,小流域治理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系统性,就是小流域治理中,各治理举措按一定关系组成为一个整体。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认为: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有机整体。小流域治理既然是一个有序的系统,那么每个举措的功能就决定自己在系统中位置。这个位置不是随意安排的,而是由整个系统内部关系决定的。

综合性,就是在小流域治理过程中,把实施的各种不同属性与功能举措联合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统一的体系,整体发挥的功能要远远大于各举措发挥功能之和,即1+1>2,发挥系统的综合功能优势。坚持好处理好这三点,就坚持小流域生态的科学发展,即可持续发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小流域治理存在的问题及验收标准

篇6

关键词:柳江流域环境问题生态环境建设生态管理森林保护

0引言

环保问题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热点问题,因为这关系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只有环境搞好了,人民群众才能安居乐业。近几年来,柳江流域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要从本质入手,找出原因,分析原因,提出切实可行的生态环境建设措施,并贯彻实施。只有这样,柳江流域的生态环境才能得到有效的改变。

1柳江流域概况

1.1柳江河水环境质量状况柳江河是流经柳州市区的唯一大江。柳江河既是城市的饮用水源又是城市的纳污水体,柳江河水环境保护任务艰巨、意义重大。目前劣于水功能区目标的断面主要集中在洛清江的渔村断面。总的来看,目前柳江河水质仍保持达到国家地表水III类水质标准。但是,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柳江河是柳州市主要的生活饮用水源及工农业用水水源,同时又是全市工农业废水及生活污水的最终纳污水体,柳江河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城市100多万人口的饮用水安全问题。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的增加,生活污水排放量的增大,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又比较滞后,柳江河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此外,随着柳江河上的红花电站建成蓄水,红花电站库区回水距离达108公里,大埔电站至红花电站118.61公里的柳江河道基本都处于电站库区之内,柳江河市区河段变为电站库区,将使柳江河水深加大、河面加宽,河水流速减缓,河水自净能力减弱,将对柳江河水质造成一定的影响。

1.2流域水资源丰富柳江流域具有丰富的水资源,多年平均径流总量达588亿立方米,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455.8万千瓦,其中可开发量193.4万千瓦,目前已开发27.33万千瓦,占可开发量的14%,年发电量13.8亿千瓦时。中小型水库共有744座,遍布于全流域,总库容17.64亿立方米;中型电站在干流上建有麻石水电站,装机10万千瓦,支流龙江上建有拉浪、洛东电站;小水电站星罗棋布,计有2542处。流域内现有耕地720万亩,其中水利灌溉面积360万亩,占50%,机电提灌面积95.6万亩。柳江流域水利建设已取得显著成绩,但水资源还未得到充分开发利用,流域内约有40%的耕地未得到灌溉。

2流域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2.1水质受到污染柳江流域内的各地水质都有不同程度的污染,特别是柳州的水污染最为严重。柳州作为柳江流域内的一座工业城市,不但是广西最大的工业城市,也是广西“三废”排放的重点城市。柳州市生产、生活用水的92%取自于柳江,而市区生产、生活用水形成的废水又大多数直接或间接地排入柳江。每年通过排污口流入柳江的废水量多达3.5亿吨以上。经测定,柳州市区柳江上下游段均有水质超标现象,超标较严重的是悬浮物、氨氮、总镉、总铅等指标,直接威胁着柳江水环境,柳州市有色冶炼行业污染负荷占全市工业排污总量的一半,使得柳江及其下游总镉、总铅和氨氮指标连续几年严重超标。1998年以来,柳州市柳江段多次出现污染事故。1999年春节期间,柳州市区柳江上游的一家糖厂因事故性排放生产污水,引发的污染事故,造成柳江部分河段水质发黑、缺氧和大量水生动物死亡,导致渔民、企业与政府部门之间因污染问题而不断发生纠纷。柳州市区内柳江段的局部污染也日趋严重,严重影响柳江两岸的景观和水体功能。柳州市柳南水厂取水口处曾多次因受到上游入江排污沟—竹鹅溪的污染而告急。2004年2月,二甲苯泄入鹿寨洛清江,使沿途自来水厂全部关闭,大批鱼虾死亡;同年9月,一罐装车翻车,所载浓硫酸渗入石榴河。2004年至今,柳江市内河段先后发生4次较严重的水污染事故,其中两次导致大批鱼类死亡。柳州红花电站蓄水后,柳江市区河段水流减缓,水体自净能力下降,柳江纳污能力几近饱和;另一方面,由于城市工业化进程不断推进,特别是柳江上游后发展地区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如规划和治理不当将会产生新的甚至更严重的污染问题。

2.2洪水发生较为频繁流域内河流众多,到了雨季洪水灾害也不少。就柳江河段而言,资料显示:从1988年至今的近20年间,大洪水的发生较为频繁,灾害也很严重,发生超过100年一遇的特大洪水1次(“1996.7”),20至50年一遇的大洪水3次(“1988.8”、“1994.6”和“2004.7”洪水),10至20年一遇的较大洪水1次(“2000.6”洪水)。洪水造成的损失是极其严重的,比如1996年7月19日发生在柳州的特大洪水。当时柳州洪峰水位为92.43米,超过警戒水位10.93米。全市一片,市区受淹面积75平方公里,占全市建城区面积的91.5%,99%的工矿企业停产,绝大部分工厂、商店被淹,全市断水断电,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到77.52亿元。而造成洪水灾害频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①柳江流域内特别是中上游的地势很高,对降雨云团具有很强的抬升作用,造成降雨云团温度降低,从而易于形成暴雨;②山坡坡降很大,雨水在山坡上不易于形成下渗,从而形成坡面漫流;③流域形状呈扇型,河道坡降较大,易于洪水在干、支流河道汇流;

四、近几十年大量的森林遭到乱砍滥伐,特别是原始森林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不但造成森林覆盖率严重下降,覆盖的质量也急剧降低,森林植被的恶化,造成了地表蓄水保水性能差。

2.3出现水土流失现象水是生命之源,土是万物之本。水土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条件,土壤又是一种基本上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所以说水土资源对人类是非常重要的。水土流失对人类造成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点:淤积塘库,灌溉效益降低;淤积河道,缩短通航里程;毁坏耕地、淹没农田、弃耕减产;土层减薄、肥力下降、产量低而不稳;生态环境恶化,水旱灾害频繁;水源枯竭,人畜饮水困难。目前柳江流域的的水土流失问题也很严重,全流域的水土流失面积约为1800平方公里,占全流域总面积的13%。根据2004年柳江县水利部门的调查显示:该县水土流失面积达309平方公里,占全县面积的12.7%,全县的18条小流域(即小河)中的12条水土流失严重,造成农田被水毁、沙埋和河岸被冲垮等灾害。这12条小流域两岸共有农田3.7万多亩,因水土流失造成水毁河道长34.2公里,水毁农田2800多亩,沙埋农田723亩。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主要基于自然与人为叠加所致,但以人为因素为主。柳江县近年大力发展蔗糖业,许多荒山荒坡被开垦成耕地种植甘蔗,但大都忽视了采取水土保持措施。这种现象在穿山、里雍、白沙等乡镇和新兴农场比较突出;另一个原因就是乱采滥挖。该县近年采石、取土、挖沙、采矿等行业发展势头迅猛,但业主们在攫取眼前利益时,往往不顾开采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再有就是各类工程没有按原定水土保持方案实施,为省钱省时而随意倾倒沙土,直接导致其流失。

3柳江流域的生态环境建设措施

3.1对流域进行总体规划为了保障柳州市区的饮用水安全,保护好我们的母亲河,确保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针对柳江河水环境存在的问题,以可持续发展的原理为指导,把柳江流域作为一个整体的大系统,从自然、社会、经济综合考虑,打破部门割据,统筹安排,进行综合治理、宏观调控;建立相应的管理和经营体制,妥善安排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把农、林、环保、水利部门组织起来,建立流域管理的统一协调的机构,对有关重大的生态建设和水利建设问题的决策,要进行宏观调控和监督。同时,要加强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3.2大力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全流域要以小流域为单元,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结合起来,进行立体布局、综合开发,这样才能将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三者兼顾。另外要推广坡地改梯田、坡地绿篱、横坡种植等措施;陡坡耕地要退耕还林,在坡度大于25°的陡坡和水土流失严重的地段,应杜绝开荒,已开垦的地段也要尽快退耕还林;在土壤和水利条件较好、坡度较缓、水土流失潜在威胁较小的已开垦的农地,可以实行林业和农业的综合规划,推行农林复合经营体系。在对小流域开展综合治理方面,柳江县已先行一步。该县早在2004年就计划投资逾千万的资金,建设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防治工程,计划在河道两岸修建约61公里长的防护堤,建成后可恢复农田3700多亩,保护农田约2.8万亩。

3.3深入开展植树造林活动植树造林在维护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具有制造氧气、净化空气、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防风固沙、消除噪音等功能。也是自然资源中的宝贵财富,目前已保留不多,不少地方实际上已无林可采;全流域要根据实际不定期的禁止进行任何形式的采伐,以便使已遭到破坏的天然林得以修生养息。同时,要抓紧制定天然林生态系统的管理办法和措施,以便逐步过度到分类型进行生态系统科学管理。开展群众性的造林绿化,加速柳江流域中上游防护林和公益林建设,在土壤条件较差、植被恢复难度大的地段应加大投入,通过人工造林保证植被的恢复,坚持防护林与经济林相结合;封山育林与造林相结合;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把群众都动员起来深入开展植树造林的活动,柳江全流域才能早日成为“绿色家园”。

3.4加强法制宣传,严厉打击破坏环境的行为解放以来,我国制定了5部环境保护法规,8部资源保护法,同时也出台了一系列旨在保护生态环境的政策。因此地方要加强天然林的管理和保护。天然林生物多样性高,层次结构复杂,有利于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在维护生态平衡中能发挥重要作用,是自然资源中的宝贵财富,目前已保留不多,不少地方实际上已无林可采;要坚决打击和彻底堵住滥砍乱伐和毁林开荒事件;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各级政府在积极投入植树造林的同时,也要鼓励群众承包荒山进行植树,按照“谁投入,谁受益”的原则,让更多人来关心林业建设。

3.5把水污染治理落到实处水质污染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为解决全流域的水污染问题,要做到以下几点:①加强对柳江全流域水质达标管理,确保人民群众喝上“放心水”;②要保护好上游地区的水源林,这是保护柳江水环境的基础;③要对各类大大小小的排污口进行综合治理,在饮用水河段严禁新开排污口。④加强对企业的排污管理,特别是对小冶炼、小水泥等“十五小”重污染企业,要一律禁止生产;⑤对宾馆酒店和新建生活小区也应进行废水治理,减少对流域内河流的污染;⑥在枯水季节,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应急措施,随时监控水质,必要时应采取限制工业取水和停止部分重点排污企业生产等措施,严防事故发生;⑦从实际出发,设立污水处理厂;⑧对排污较多的企业要加强监管,必要时应设立配套的污水处理设施。

3.6加强科学研究和新技术的应用总结推广现有的科技成果;开展科技示范;围绕资源保护和生态工程建设急需的科学和技术研究,特别是对以流域为单元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生态系统的环境保护功能、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模式、流域治理的生态经济评价、资源计价以及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的经营管理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并建立和健全柳江流域土地利用及基础地理信息动态遥感体系,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和监测系统,组织多学科的长期合作,协同攻关,研究柳江流域洪水形成机制以及洪水形成中的水、陆关系、作出准确预测、预报和预警。如1999年投资1600多万元建立起洪水预警预报系统,用科技手段防汛抗洪,有效保障了全市汛期安全。在2002年柳州的4次洪水中,预报水位和实际水位最多的只差0.39米,最少的只差0.03米。柳州市政府根据预报,按照防洪预案提前做好抗洪抢险准备,全市没有出现较大灾情,居民生活、工作秩序井然。

柳江流域的生态环境建设不仅利在当代,功在千秋,而且任重而道远,它需要全社会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为了让我们子孙后代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快乐地生活,我们要从现在做起,从每一个人做起,脚踏实地保护好我们的幸福家园。新晨:

参考文献:

[1]李文华.长江洪水与生态建设.自然资源学报.1999(1).

[2]劳大全.广西水土保持问题的探讨.红水河.1999(2).

[3]金戈.柳江水源污染亟待治理.中国环境报.2001-11-26.

[4]柳州市环境保护局.柳州市环境保护“十五”计划和2015年远景目标纲要.2000-8-18.

篇7

关键词:生态林业;建设;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S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1)-10-0174-2

0 引言

生态林业是一种在经济学和生态学等原理的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新型林业生产方式,是可持续发展的林业,一个内涵丰富、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生态林业能够因地制宜地构建具有多样性的森林生态系统,合理发挥人对林业生态系统的调控作用,在森林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范围内充分利用林业资源,以获取最大的林业资源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生态林业建设意味着林业生产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是开发利用林业资源的必由之路。

1 生态林业建设的原则

生态林业是一种在经济学和生态学等原理的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新型林业生产方式,是可持续发展的林业,一个内涵丰富、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在不破坏生态稳定性和多样性的情况下,向林业系统中投入物质、能量等,以提高生态林业系统的输出,从而使得生态林业系统拥有较高的生产力与能量转换率。在建设生态林业时必须遵循的原则是:第一,优化组合的原则。生态林业建设应当进行不同类型的种间组合,在生态林业系统内合理搭配物种,是不同的物种能够在同一个生态林业中相互促进、相互支撑合理发展。第二,因地制宜原则。遵循生物和环境相适应的规律,因地制宜地规划安排生物种群。宜林则林、宜渔则渔、宜牧则牧、宜农则农,合理布局,做到生产结构多样化,林种树种多样化。第三,注重效益原则。建设生态林业应当在生态发展可承受的范围内积极地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协调利用生物、环境、森林等资源,争取以最少的投入,获取最大的产出。第四,综合发展的原则。充分利用环境资源的特异性和生态位原理,建立多树种、多林种的有机组合,构建多层次的经营结构的复合林业生产生态系统。

2 生态林业建设的基本内容

生态林业建设的目标是追求系统功能的协调和总体关系的和谐,注重在一个区域内和谐、高效地发展林业经济。生态林业建设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重点建设:首先,生态林业体制的规划和调节。因为人力、物力的投入,在发展过程中生态林业系统内部形成了多种关系。其中,从局部看有些关系是合理的,但是用发展的、全局的眼光看却不符合科学发展的规律。要想实现生态林业资源的优化组合和分配,就必须对生态林业的产业结构、区域布局、管理技术等进行适度地调整,制定科学的林业发展规划,从而以最小的投入,争取最大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其次,生态林业工艺的设计和改进。为了提高违背利用林业资源的利用率和林业资源的转化效率,就应当模拟自然生态原理,科学地设计、规划以及调控农、林、牧、副、渔等产业中的工艺流程、生产要素关系,构建一套科学的生态林业布局体系,将先进现代技术和生态林业技术融合运用,疏通、扩展物质能量流通渠道。第三,培养和调控生态意识。实现生态林业系统可持续发展和自我调控的关键是人的行为。发展生态林业离不开人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只有积极地宣传生态林业的政策规章,宣传生态林业的相关知识,才能改变人们传统的林业利用观念,促使人们建立生态林业发展观念,自觉地保护、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林业。

3 生态林业建设与发展趋势

3.1 生态林业的可持续性建设

可持续发展是生态林业建设的重要特征,生态林业的建设、开发、利用必须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在不危害后代人需求的前提下,建设能够满足当代人需求的生态林业,使得林业资源能够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能够满足人们对林业产品的需求,在可持续发展的情况下,实现生态、生会和经济效益的统一。生态林业建设应当根据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进行科学合理地规划布局,有机会有步骤地建设既能够保护生态环境,又能够挖掘林业资源的生态林业。我国的生态林业通常由自然保护区、天然林、海岸线和风沙带沿线等森林系统构成,还包括了库渠、村旁、道路、农田周围、沿河支流等防护林体系。生态林业呈现点、片、带、网相结合的网络状分布,是主次分明、重点突出的森林生态题型,能够从整体上保证生态林业的合理布局,能够充分发挥生态林业的各种优势,满足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需求。

3.2 生态林业的稳定与多样化建设

生态林业的系统结构较为稳定,能够有效地发挥最优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因为不同地区的气候、生态、社会、经济等条件有着较大的差异,所以林林式、林牧式、林工式和林渔式等林业发展模式广泛地存在于全国的生态林业系统中。具有不同生物种类、不同层次结构的生态林业能够充分保证林业生态系统的生态多样性与稳定性,能够合理地利用森林资源。

3.3 生态林业的均衡适度化建设

生态林业能否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能否适应当地森林资源的基础状况,决定其在生物圈体系中的发展程度。生态林业的建设要想充分发挥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就必须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行合理布局,适应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自然环境条件,构建具有完备功能与整体效益的生态林业系统。能够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生态环境、林业资源保持均衡的生态林业系统应当是动态发展的,要有计划的分区域、分阶段进行生态林业建设。

3.4 生态林业的整体化与功能齐全化建设

生态林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能够充分发挥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建设生态林业不仅能够改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还能够显著地提高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形成了一个前后内外、上下左右相互配合的合理林业体系。生态林业既是具有一定的经济目的性的人工生态系统,又是生态环境保护系统。生态林业在自然保护和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都显著优于不合理的人工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生态林业应当具有齐全的功能,合理的生态林业系统中应当将多种产业整合为一体,将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运输业等纳入到生态林业的发展规划当中。在经营方面,生态林业可以向社会供应木材等林产品;在生态环境改善方面,生态林业能够发挥保持水土、防风固沙、降低二氧化碳等作用。在森林承载能力范围内,科学地规划、逐步建设具有齐全功能的林业体系。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生态林业的建设强调森林生态环境的意义,这是现代林业发展的趋势。森林在环境保护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许多国家都已经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在发展林业时,都在不断地调整战略规划,做出深刻的革新。在保持森林生产力的稳定和增长方面,提供林产品方面,发挥森林环境服务功能方面,营造各种类型的人工林方面,现有森林的经营管理方面等均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建立、维持一个结构稳定、优势突出的森林生态系统,在森林生态系统能够承受的限度内进行林业资源开发与利用。在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和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方面的发展趋势是将水土资源的保护、改良、利用与生态环境治理相结合,在保护水土资源的生态稳定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其生态和经济效益。通过运用快速的工程绿化和水土流失控制工程等技术,保护、发展流域治理的森林工程体系,促进区域生态的协调发展。将森林作为环境资源、生产资源、文化资源等大力发展,制定包括生物多样性、综合生存力、经济效益、农区发展、产品多样化以及环境保护等内容的管理发展计划。目前,我国在生态林业领域应用了一些技术和科研成果,但是从生态林业持续、稳定、高效发展的角度来看,生态林业建设仍然需要进行深入的调整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洪雪,杨清福,张光华.三北平原地区林业生态工程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防护林科技.2006(5):52-53.

[2] 张建国.生态林业论[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年第2版:195-196.

[3] 王嘉发.浅淡封山育林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的应用[J].林业调查规划.2005, 30(3):46-48.

篇8

1.1祁连山地区概况

祁连山位于青藏、蒙新、黄土高原交汇处,该地区海拔在3000~6000m,有诸多山峰,由山脉和宽盆地组成。祁连山地区的冰川地貌特征较为明显。该地区自下而上为:浅山荒漠草原、浅山干草原、中山森林草原、亚高山灌丛草甸、高山冰雪植被。该区太阳辐射总量较大、日照时间相对较短、降水充裕、气温适中十分利于植被的生长。

1.2林业资源现状

祁连山地区的森林资源为天然林,从甘肃省林业厅的统计数据来看,建国初期祁连山北山地区的天然林仅12.4万hm2,到20世纪80年代,天然林面积有所下降,约为11.6万hm2,随着保护力度的逐渐加强,到2000年该地区北山的天然林面积已经达到19.1万hm2,到2010年该区北山的林地面积达到20.55万hm2,祁连山森林在20世纪90年代就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水源涵养林。

2对生态系统的保护作用

2.1能够涵养水源、保育土壤,防止水土流失

受祁连山地区森林资源的影响,降水会随着森林的树冠和树根逐步渗入到土壤当中,减少地表的径流量,使得一部分降水被土壤吸收,一部分降水形成地表径流流失,而被土壤吸收的这一过程就实现了涵养水源的作用。受树冠和树根的影响,减少了雨水对地表的直接冲刷,森林地区地表通常有凋落物能够保护地表土壤免受雨水侵蚀,从而达到防治水土流失的目的。森林地表都还有较厚的腐殖质能够有效提高土壤中的养分,实现保育土壤的目的。

2.2能够调节祁连山地区的气候

森林往往能够形成一个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森林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释放大量的氧气,可以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而且这一过程中还伴随着水蒸气的发生,往往能够保持祁连山地区相对湿润的气候,也是受这一原理影响,森林地区多会伴有降雨发生。因此,祁连山地区的林业资源在调节气候、净化空气、保持相对湿润的气候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2.3减少该地区各类污染

在喧嚣的城市中,噪音污染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污染,森林能够有效的防止噪声污染,降低分贝;目前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碳量巨大,据报道,全球现在以每10a0.5℃的速度在变暖,而森林能够吸收二氧化碳,有效的缓减温室效应;臭氧空洞越来越严重,而森林能够吸收二氧化氮,减少由二氧化氮反映引起的臭氧消耗,因此能够有效的缓减祁连山地区的臭氧消耗量;森林还能吸收其他排放出来的废气,诸如二氧化硫等,从而减少污染净化空气。

3保护祁连山林业资源的对策

3.1加强林业管理和林业执法防止乱砍滥伐

护林员应该加强对该地区林业资源的巡护,以便能够及时的发现林木中的病虫害以及火灾等自然灾害做到即时防控;林业部门应该加大对林业的执法力度,发现乱砍滥伐的应该严肃处理。

3.2利用高科技设施防止火灾发生

目前数字防火系统已经在很多林区开始广泛的使用,数字防火系统包含地理信息系统、视频指挥系统、定位跟踪系统、火灾现场实时传输系统以及林火瞭望监测系统。该系统具有即时、迅速、可靠的特点,而且可以快速的识别出火源,一旦发生火灾就可以利用指挥系统指挥就近的人快速扑灭火源。

3.3加大宣传、呼吁周边百姓自发保护森林

政府应当加大宣传,让周边群众意识到“保护森林资源、人人有责”,呼吁周边的居民加强对森林尤其是天然林的保护,周边居民同林管局的工作人员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实现社区共管,一旦发现滥砍滥伐现象或森林起火现象立即向林管局报告,从而减少森林的毁坏。

4结束语

篇9

关键词 洪水 土壤侵蚀控制 生态退化 生态建设 生态管理 河道管理 森林保护

分 类 中图法 S422

1998 年长江肆虐的洪水,牵动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心,百万军民的抗洪斗争的胜利,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并产生了巨大的国际影响。洪水过后留给我们的不仅是在危难时刻中国人民所迸发出的无与伦比的团结奋战精神的自豪,也留给了我们深刻的教益与反思。

今年的洪水形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既有气候异常和地质地貌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又有人为因素的作用。在人为因素中,有工程技术的问题,也有生态环境的破坏的后果。

1 环境脆弱,气候异常是洪水形成的自然因素

(1)长江流域降水丰富,分布不均,全年 80% 的雨水集中在 8~9 月。加以今年气候异常,由于“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的影响,导致长江流域出现了 3 次持续大范围强降雨过程。今年入汛以来暴雨覆盖面大,同时,今年长江流域暴雨移动方向是由中上游向中下游移动,因此引起干支流洪水遭遇,洪峰叠加,这是造成洪水灾害的重要气候因素①。

(2)长江从发源地到入海口全长 6300km。源头平缓、广袤,上游为高山峡谷和陡峻的山地地貌,年轻的山脉,松散的岩体,脆弱的环境和独特的地形,在地质构造运动和重力的作用下,是地震、滑坡、泥石流的多发地区,也是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最大的地区。上游几条主要河流的落差比降均在 144~485m/100km 之间。穿过三峡,宜昌以下中下游地区河流落差比降仅为 2.8m/100km,排水不畅。著名的荆江位于此段。上游携带大量泥沙的洪水,沿上游一泄而下,在江汉平原沉积下来,湖泊淤积,这些都是长江水患的自然因素[1]。

2 盲目围垦,违章建设,分洪蓄洪区难以启用

洪水位升高的因素很多,其中分蓄洪量的差异具有重要作用。1954 年,由于中下游堤防围垸的抗洪能力较低,许多堤防围垸自然溃口,为了降低洪水位,除运用荆江分洪工程外,又在很多地方扒口分洪。溃口和分洪的水量达 1023亿m3,其中起到有效削减洪峰的容量约为 700亿m3。根据 1998 年的洪水来量,如果要维持 1954 年的水位,需要有效分蓄洪量约为 400亿m3。但 1998 年的分洪溃口总量仅约

100亿m3,其中有效削减洪峰的容量约为 50亿m3 多,这样减少分洪量约为 350亿m3,约相当于减少洪水淹灌面积 46.7万hm2(700万亩)。国家曾规划过数十处分洪、蓄洪区,并对蓄洪区内人民生产、生活作了规划和安排[2]。但是由于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分洪区内不仅开垦种植,同时修建了永久性的建筑、企业工程设施,如果按原定计划分洪,将遭受很大损失;如不按原定计划分洪,势必会使水位提高,使堤防经受超过设计标准的洪水位,承担极大风险。考虑到 1998 年洪水比 1954 年小,以及军民团结抗洪的巨大潜力,中央毅然决心严防死守,力争减少溃口和分洪的损失。这是一个极其艰难的决定,但实践证明是正确的。

3 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助长了洪水肆虐

长江流域在历史上虽曾多次出现过水灾为患,但现在的形势是近年来洪水出现的频率有明显增加的趋势。同时,与长江历史洪水相比,今年属中等水平。但中下游沿江常时间维持高水位,普遍超警戒水位,大部分地区洪水位超过或接近历史最高。这种中流量、高水位、大灾害的特点是与人口的增长和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有着密切的关系。

建国初期对人口问题的错误理解导致了人口的失控。我国人口从清初不到 1亿人口,到乾隆年间人口已达 3亿多,到开始,全国人口已达 4.5亿。而到 1991 年,仅长江流域人口就有 3.97亿。长江流域总面积只占我国国土总面积的 18.8%,却哺育了全国 1/3 的人口。人口的压力,经济的增长,加上长期以来片面地强调以粮为纲,促进了盲目的毁林开荒,坡地耕作,围湖造田,湿地退化,草场超载,不合理的土地利用造成了土地覆被格局的变化,造成了严重的后果。转贴于

3.1 森林滥砍乱伐

森林有巨大的涵养水源、调节径流的作用。森林的复杂立体结构能对降水层层截持,不但使降雨发生再分配,而且减弱了降水对地面侵蚀的动能。据研究,我国主要森林生态系统年林冠截留量平均值变动在 134~626mm 之间,林冠截留率平均值变动于 11.4%~34.4%,平均为 21.64%。森林枯落物的持水量为本身重量的 4 倍,并借助于良好的土壤结构将地表径流转化为地下径流。在雨季,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弱洪峰流量,延缓洪峰到来时间,在旱季,能增加枯水流量,缩短枯水期长度。且无林和少林地区的洪峰进退迅猛,加大了洪水的威胁。滥伐森林不但消除了森林的固氮作用,而且增加了地面的辐射吸收,使地面和土壤的温度升高,促进土壤中碳的分解释放,进而加剧“温室效应”,引起全球气候变化。气温升高又会导致蒸发量加大和降水量加大。据研究,气温每升高 1℃,空气所含的水汽就增加一倍,从而增加暴雨成灾的可能性②。

森林的水源涵养作用因林分状况而有明显的区别。由于人为破坏,人工林年龄小,生长率低,蓄水固土能力差。以马尾松为例,低质低效的马尾松林生物生产力仅为优良林分的 1/9。由于优良林分有较好的乔、灌、草和死地被物的覆被,其生物层在一次降雨中所拦蓄的降雨量是低效林分的 6~10 倍。优质林分由于非毛细管孔隙度大,最大降水储存量大约是低质低效林的 4 倍。20 年的优良林分在一次暴雨中多截留 76.8mm 的降水。低质低效次生林每平方公里每年地表径流量比优良林分要多 10万m3。据此,10万km2 的森林就可多蓄 100亿m3 的水③。

我国现有森林面积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南地区,恰恰是这次洪灾最严重的两条河流的上中游地区。由于长期以木材生产为中心,重采轻育、重取轻予,森林资源遭到了严重的破坏。黑龙江森林覆被率由 1949 年的 53.4% 下降到 1993 年的 35.55%;有林地中可采的成过熟林面积由 1948 年的 50% 下降到 1993 年的 13.3%。蓄积量由 1948 年的 76.6% 下降到 1993 年的 20.6%; 林分质量也明显下降,每公顷平均蓄积量由开发初期的 199m3 下降到现在的 100m3; 珍贵的红松林蓄积量减少了 85.4%, 阔叶林蓄积量减少了 87.8%。我国西南川西滇北的森林分布于高山峡谷地区,不仅以丰富的物种组成、多样的生态系统类型和巨大的生产力享誉中外,同时具有重要的水源涵养和环境保护作用。然而,自 50 年代起,这里的森林也经历了浩劫。特别是 60 年代中期开始的三线建设,进一步扩大和加剧了天然林区的破坏,这既涉及到西南林区(所谓金沙江林区开发会战),也涉及到大兴安岭林区(所谓大兴安岭林区开发会战),正好都是今年洪水的源头地区。当时从全国各地调集大量人力物力,集中开发大江大河上中游地区的水源涵养林,在今天看来,简直是疯狂的行为,而在当时,却是作为国家建设的重大决策来进行的④。森林的面积和蓄积与 50 年代相比减少 50% 以上。地处长江上游的四川省已有 50 多个县的森林覆盖率只剩 3%~5%。例如,阿坝自治州年木材消耗量超过年生长量的 4 倍以上。有些林业局实际上已陷入无林可采的境地。

3.2 湿地湖沼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排水,围垦,开荒 )

湿地包括湖泊、沼泽、泥炭地、海岸带、红树林、珊瑚礁等。湿地和湖泊是流域来水的“汇”和调节库,承担着蓄泄河川、维持流域水量平衡、降解污染物和提供旅游资源等作用,素有“地球之肾”的美誉。如淡水草本沼泽草根层和泥炭底层饱和持水量可达 845%~970%,仅三江平原沼泽地持水总量达 34亿m3。此外,湿地能提供多种资源;生物多样性高;调节气候,净化环境,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当前,国际上非常重视湿地的保护和合理的开发利用,并于 1971 年提出了“国际湿地公约”(RAMSAR)。该公约是世界上第一个政府间保护自然资源的国际公约。目前已有 100 多个国家参加了这一公约。我国湿地面积约

2500万hm2,占国土面积的 2.6%(世界平均为 6%),现已全面退化。当前,对长江中游不合理的垦殖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人类不停地沿河沿湖围垦,枝城至武汉 500km 的江段已基本围垦完毕,使调蓄洪水的能力锐减。据调查和不完全统计,建国以来有 1/3 以上的湖泊被围垦,围垦总面积达 13000km2 以上,因围垦而消亡的湖泊达 1000 余个。围垦使湖泊蓄水容积减少达 500m3 以上,这一数字相当于淮河年径流量的 1.1 倍,五大淡水湖蓄水总量的 1.3 倍,在建三峡库容的 5.8 倍。湖泊面积和库容的减少,直接导致江河来水无地可蓄。因此,同样流量的水量出现比以往更高的水位。湖南省的大型水库淤积严重的有 5 座,淤积量 1.14亿m3,相当于报废了一座大型水库;中型水库 210 座,目前严重淤积的有 35 座;洞庭湖是我国唯一良好的调蓄湖泊,1825 年洞庭湖面积达 6000km2,到 1949 年只有 4350km2,1958 年减少到 3141km2,到 1978 年湖泊面积仅存 2691km2,比 1949 年减少了 38.2%,比 1925 年减少了 55.2%。湖容水量由 1949 年的 293亿m3 下降到 1978 年的

174亿m3,下降了 40.6%[3~5]; 由于泥沙淤积,湖底每年平均提高 3.6cm;目前洲滩面积已达 12万hm2,且每年以 666.7hm2 的速度扩大。在围垦和淤积的共同作用下,洞庭湖所损失的库容占其总库容的 1/5;与 1937 年相比,洞庭湖出水口城陵矶水位抬高约 2m,在相同水位下,汇洪水量减少 2.5万m3/s,加大了水患潜在威胁。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湖泊淤积害在中下游,而祸起中上游,如洞庭湖的泥沙 82% 来自长江中上游,而来自回水的泥沙只占入湖淤积量的 18%。

3.3 在片面强调以粮为纲的口号下不合理的耕作

长江上游的川江流域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古老的农业区,农业人口约占总人口的 85.6%。在巨大的人口压力下,区内垦殖率很高。如川西地区山高坡陡,可耕地很少,农民不得不在河川两岸开荒种地。长江上游约有 70% 的耕地是没有水保措施的顺坡耕作,尤其是大于 25°陡坡地的垦殖较为普遍。全区旱地约有 264万hm2,占耕地的 53.8%,几乎都为坡耕地。金沙江、雅砻江和泯江流域坡度大于 25°以上的旱地占 34%, 雅砻江达到 45.6%。位于大渡河中游的峨边县和金口河区,耕地在 25°以上的达到了 70%~90%。据重庆地区调查,坡地耕作十分普遍,大于 25°的坡地占总耕地面积的 13.7%,5~25°的耕地 84万hm2,二者合计占总耕地的 89%。又据陕西省的调查,汉江、嘉陵江是长江的主要支流,在陕西境内的过境长度分别为 654km 和 244km;流域面积近 8万km2。在流域范围内,安康地区的坡耕地占总耕地面积的 70% 左右。35°以上的“挂牌地”占总耕地面积的 23%;汉中地区镇巴县陡坡开垦更为严重,大于 25°的坡耕地占 63.1%,大于 30°的占 41.3%,45°以上的极陡坡石夹缝耕地占 19.7%,其耕垦度大大超出了自然条件所允许范围。过度垦殖,往往伴随着林地减少,陡坡垦殖酿成水土流失严重。众所周知,水土流失是随坡度的增加而增加的。当坡度大于 20°时,侵蚀模数每公顷达到 5000~6000t。根据三峡库区不同土地利用状况土壤侵蚀量的计算,林地、灌丛、草地和农地的年侵蚀量分别占三峡库区侵蚀量的 6%、11%、23% 和 60%, 入江泥沙的贡献率分别占 6%、12%、35% 和

46% ⑤。长江中游的大面积垦殖已有近千年历史,枝城至汉口的 250km 江段能围垦的已基本围垦完毕,大大减少了洪水的容量[5]。

50 年代,长江上游水土流失面积 29.95万km2,目前已达到 39.3万km2, 占流域面积的 39.1%。长江上游以年平均 6.8亿t 的泥沙输入中下游,大部分沉积在荆江段和洞庭湖内。目前全流域水土流失面积 55.18万km2,占流域土地面积的 36.2%,年平均侵蚀土壤 24亿t。每年都有几百万公顷土地退化,甚至形成裸岩。据施季森、张金池⑥报导,水土流失面积 50 年代为 36.38万km2,80 年代初为 73.94万km2,并指出长江河道河床每年以 1cm 的速度抬高;湖南省由于不合理的开发,水土流失面积从 50 年代的 1.1万km2 增加到 90 年代的 4.72万km2,有些地方形成了红色沙漠,湘、资、沅、澧四水输入洞庭湖的泥沙 80 年代比 90 年代增加了 34.4%。研究表明,长江泥沙主要来源于嘉陵江流域、沱江流域、乌江流域和金沙江流域。据宜昌站测定,多年平均年输沙量达 5.3亿t, 水土流失主要物质来源于耕地,占入江泥沙量的 60%~78%。由于长江夹带泥沙在长江入海口大量沉积,使得长江入海口北渊航道几乎近于闭塞⑥,使行洪能力大大减低。

在长江上游 100万km2 的流域范围内,根据调查统计,年均侵蚀量

15.68亿t,长江干流宜昌站的年均输沙量为 5.3亿t,输移比为 0.33。宜昌站以下,汉口站的年均输沙量为 4.3亿t。宜昌和汉口间的差值主要是淤在洞庭湖。根据研究,洞庭湖平均每年入湖淤积量高达 0.984亿m3,其中 82% 来自长江中上游,而通过湘、资、沅、澧四水的淤积仅占 18%。

土壤侵蚀不仅造成中下游的淤积,同时减少了“土壤水库”的调蓄作用。据史学正等的推算,长江上游面积为 100万km2, 以土壤平均厚度 0.78m 计算,其土壤整个孔隙之和为 1973亿m3,土壤水库的总库容量随着土壤侵蚀的加剧而损失严重。长江上游 35.2万km2 的流失区中,在年侵蚀总量为 14.78亿t 的条件下,其侵蚀模数就高达 4200t/km2·a,相当每年剥蚀 4.0mm 的土层,即每 10 年减少 21.97亿m3 的蓄水能力。加之植被破坏以后,土壤裸露,雨滴直接打击在土壤表面,使土壤结构破坏,严重地阻碍了雨水渗入土壤水库,从而加剧了洪水的下泄[6]。

4 以抗洪为契机,进行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

我国生态系统失调的根本原因是人多地少。要进行生态系统的重建,必须与经济结构的调整相结合,把改善生态环境与发展经济相结合。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

4.1 总体规划、综合治理

以可持续发展的原理为指导,把大江大河作为一个整体的大系统,从自然、社会、经济综合考虑,打破部门割据,统筹安排,进行综合治理、宏观调控;建立相应的管理和经营体制,妥善安排群众的生产和生活:过去流域机构管江不管湖,地方机构管湖不管江,农、林、水利部门各自为政,条块分割,职责不清,管理紊乱。在地方和部门利益驱动下,采取短期行为,缺乏长远打算。上游垦荒毁林,加大水土流失,中游围湖造田,大搞建设,不仅减少排蓄能力,并且在关键时刻,难下决断。今后要改变条块分割的管理机制,建立流域管理的统一协调的机构,对有关重大的生态建设和水利建设问题的决策,要进行宏观调控和监督。同时,要加强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4.2 大力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

以小流域为单元,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结合起来,进行立体布局、综合开发是我国山地治理方面的成功经验,也是景观生态的主要研究内容。在今后的山区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中应予以大力推广和扶持。

推广坡地改梯田、坡地绿篱、横坡种植等措施;陡坡耕地要退耕还林;防止在三峡移民中造成新的生态破坏;停止三峡移民过程中实行简单的“后靠移民”的作法,后靠移民将加剧陡坡开垦。例如,据重庆市统计,三峡移民至今已开垦坡地

6700hm2,稍有不慎,将带来新的严重的水土流失。因此,应按照“三峡库区的生态功能分区”重新规划安置移民。

4.3 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退耕还林,退耕还湖

退耕还林和退耕还湖工作势在必行。成功的关键在于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向服务业和加工业转移和解决粮食及生活问题。在坡度大于 25°的陡坡和水土流失严重的地段,应坚决杜绝开荒,已开垦的地段也要尽快退耕还林;在土壤和水利条件较好、坡度较缓、水土流失潜在威胁较小的已开垦的农地,可以实行林业和农业的综合规划,推行农林复合经营体系;对于目前仍然处于天然状态下的洲滩,为了发挥其调蓄功能和生产效益,应该严格制止盲目围垦,对已建圩区,应因地而异。对地势较高,圩内水利设施基础好,开发利用程度高,对调蓄、行洪无重大影响的圩区,原则上应继续予以保留,并进一步加高圩堤,提高抗洪标准;对圩区地势低下,有碍行洪和调蓄者,应采取果断措施进行调整改造。要把非蓄洪性质的围垦调整改造为蓄洪性质的围垦,并建设安全岛(台)、安全楼、物资和人员紧急转移公路等安全措施。当水位涨到一定高度,并可能继续上涨时,启闸或用人工爆破方式破口分洪;对圩堤单薄且水利设施不配套的圩堤,或已围圩滩是鱼类重要产卵场者,应有计划、有步骤地“退田还渔”。所谓“退田还渔”并不意味着将已建成的圩区恢复至建圩前的天然水面状态,而是在充分利用已建圩区设施的条件下,将原来封闭式的围垦种植,改造成半封闭型的筑圩养殖[8]。

4.4 发展种草养畜

在雨量和相对湿度较高、日照相对缺乏、坡度较陡的山地和森林上限以上的高山地带,难以从事一般作物栽培的高原区,以及在雨量缺乏的干热河谷地区应发展种草灌,既能大幅度提高生物生产力,发展畜牧业,又能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是使山区早日脱贫致富并使农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4.5 加强林业建设

森林有巨大的涵养水源、调节径流的作用。我国现有森林面积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南地区,恰恰是这次洪灾最严重的两条河流的上中游地区。由于长期以木材生产为中心,重采轻育、重取轻予,森林资源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建议:

(1)加强天然林的管育天然林生物多样性高,层次结构复杂,有利于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在维护生态平衡中能发挥重要作用,是我国自然资源中的宝贵财富,目前已保留不多,不少地区实际上已无林可采。特别是在大江大河上游和沿河两岸地区,更应明确划分出水源涵养区,加强保护。应当认真贯彻天然林保护工程,一年内禁止进行任何形式的采伐,以便使长期遭到破坏的天然林得以休养生息。在此期间要抓紧制定天然林生态系统的管理办法和措施,以便逐步过渡到分别类型进行生态系统的科学管理。建议在长江上游干流和支流两岸 10km 范围内建立国家级永久性森林水源涵养区,禁止任何形式的主伐。地处长江中游的一些多雨中心,如南岭山脉北侧、雪峰山、武陵山、秦巴山、大巴山、桐柏山、天目山、五夷山、幕阜山等对长江水文影响很大的山地丘陵应大力发展水土保持林,使中上游地区防护林面积达到 50%~70%;在中下游地区,用材林和经济林比重可少有增加,防护林比重不应少于林地的 1/3。

(2)大力开展封山育林和次生林改造封山育林是一项经济有效的加快山区绿化的重要措施;封山育林要以封为主,封管、抚补改相结合;对飞播林、生态脆弱地区的新林要实行常年封山,禁止人畜破坏,以便尽快发挥防护效益。

(3)开展群众性的造林绿化,加速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和公益林建设在土壤条件较差、植被恢复难度较大的地区,如石灰岩山区、退化严重的红壤丘陵以及石化沙化严重的地区,应加大投入,通过人工造林保证植被的恢复。造林工作应贯彻“乔、灌、草相结合;防护林与经济林相结合;封山育林与造林相结合;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人工造林禁止采用全垦、炼山等整地方式;要进一步优化和巩固已建成的长江防护林体系。在土层较厚和退耕还林的地方,可加大经济林的比重;在防护效益较差的经济林中补植生物绿篱,提高防护效益;造林树种要选取根系发达、枝叶繁茂、萌芽力强、生长快、寿命长、经济价值高的树种营造各种混交林。还可建设多林种复合型的森林,如防护—用材林型、防护—经济林型、防护—薪炭林型、防护—特用林型等,充分发挥森林多功能、多效用的特点。对已建立的防护林应进行调查,对其经营管理和生态功能进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管理的措施方案。

(4)探索新的经营管理机制和模式原有管理机构和人员编制要精简,管理职能要从砍树到种树和森林管护;对转产的工人、职工、群众要妥善安排,给以出路,要组织剩余劳力开展多种经营,合理开发森林多种资源,特别是非木材资源;承包低质、低效次生林经营和荒山造林任务,实行股份制、承包制等多种形式,建立起灵活多样的管理体制,增强林业行业的活力和发展后劲;同时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探寻绿山与富民相结合的新模式。

(5)加大投资力度,拓宽筹资渠道除森工企业转产职工安置费用支出外,在上游地区造林绿化条件困难,费用较高,而地区贫困,自身缺乏财政支持能力,因此,除当地筹资和中央要加大投资力度外,应拓宽筹资渠道,吸引外资和内地沿海的资金。此外还要建立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确定公益林补偿渠道,按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由受益单位提供补偿金。

(6)加强法制建设,提高全民族森林保护意识为此要完善配套法规,加强执法和宣传力度,提高全民族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应该从组织机构和管理体制上改变林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坚决打击和彻底堵住滥砍乱伐和毁林开荒事件,严格执行森林法,一丝不苟地贯彻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确保大江大河上游和沿江两岸的森林不再遭到破坏。

(7)大力发展种草养畜在雨量与湿度较高而坡度较陡的山地和海拔过高的高原区,以及不宜造林坡地和干热河谷应种植牧草发展畜牧业,以大幅度提高生物生产力,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使山区人民早日脱贫致富,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4.6 加强湿地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

建议尽快查清湿地退化的现状与趋势,调整和恢复河缘、河漫滩湿地和湖泊及沼泽湿地,合理配置湿地,增设不同类型的湿地自然保护区;开发前要严格进行生态学评价;提高湿地保护与开发中的科技含量,寻求湿地资源持续利用优化模式,以充分发挥湿地所应有的削减洪峰、蓄纳洪水、调节径流的功能。

4.7 建立生态经济核算制度和生态效益补偿制度

鉴于生态工程建设的长期性和全局性,通过政策、立法,在财政、税收、信贷等方面进行扶持。现在国务院在建立林价制度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实行森林资源有偿使用方面已有所规定。按照森林生态效益的高低对经营者实行补偿,这不仅对提高经营者经营的积极性是有益的,同时对提高全民的生态意识,以全新的观念评价森林都是必须的,应尽快加以实施。这一制度在草地和湿地的管理中也应拟订出切实可行的规定,以便对整个土地利用系统的管理。

4.8 认真贯彻法律政策,加强环境教育,提高环境意识

解放以来,我国制定了 5 部环境保护法规,8 部资源保护法,同时也出台了一系列旨在保护生态环境的政策。但是由于执法不严,群众法制观念淡漠,资源环境破坏屡屡发生。因此,必须加强执法力度,加强对执法的监督,以便坚决制止毁林开荒、陡坡开垦以及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同时要加强宣传,提高群众的环境意识和法律意识。

4.9 加强科学研究和新技术的应用

总结推广现有的科技成果;开展科技示范;围绕资源保护和生态工程建设急需的科学和技术问题,特别是对以流域为单元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生态系统的环境保护功能、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模式、流域治理的生态经济评价、资源计价以及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的经营管理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并建立和健全长江流域土地利用及基础地理信息动态遥感体系,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和监测系统,组织多学科的长期合作,协同攻关,研究长江洪水形成机制以及洪水形成中的水、陆关系、江湖关系,解决暴雨与洪水的准确预测、预报和预警。

参考文献

1 杨玉坡等.长江上游(川江)防护林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93

2 杨美卿.1998 年长江洪灾分析:天灾与人祸.科技导报,1998(10)

3 虞孝感,姜如虎,窦鸿身等.应重新审视中游长江治水战略.中国科学报,1998-08-26

4 虞孝感等.鄱阳湖围垦对洪水影响和对策.中国科学报,1998-09-16

5 贾全欣.长江水患为何多?中国改革报,1998-08-06

6 史学正,梁音,于东升等.调用“土壤水库”是防洪减灾的根本之策.中国科学报,1998-10-2

第一作者简介

李文华,男,1932 年生,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主要专业为森林生态学,并在自然保护、农林复合经营和青藏高原生态系统的研究方面进行过多年工作。

① 王礼先,张志强.森林植被变化的水文生态效应.见:森林资源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关系研讨会论文.1998

② 东北林业大学.森林与环境及特大洪水的关系.见:森林资源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关系研讨会论文.1998

③ 曾思齐.98 特大洪灾后的反思.森林资源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关系研讨会论文.1998 转贴于

④ 沈国舫.沉痛反思,誓志护绿.森林资源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关系研讨会论文.1998

⑤ 贺庆堂,余新晓.治水在于治山,治山在于兴林.森林资源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关系研讨会论文.1998

篇10

关键词洪水土壤侵蚀控制生态退化生态建设生态管理河道管理森林保护

1998年长江肆虐的洪水,牵动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心,百万军民的抗洪斗争的胜利,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并产生了巨大的国际影响。洪水过后留给我们的不仅是在危难时刻中国人民所迸发出的无与伦比的团结奋战精神的自豪,也留给了我们深刻的教益与反思。

今年的洪水形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既有气候异常和地质地貌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又有人为因素的作用。在人为因素中,有工程技术的问题,也有生态环境的破坏的后果。

1环境脆弱,气候异常是洪水形成的自然因素

(1)长江流域降水丰富,分布不均,全年80%的雨水集中在8~9月。加以今年气候异常,由于“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的影响,导致长江流域出现了3次持续大范围强降雨过程。今年入汛以来暴雨覆盖面大,同时,今年长江流域暴雨移动方向是由中上游向中下游移动,因此引起干支流洪水遭遇,洪峰叠加,这是造成洪水灾害的重要气候因素①。

(2)长江从发源地到入海口全长6300km。源头平缓、广袤,上游为高山峡谷和陡峻的山地地貌,年轻的山脉,松散的岩体,脆弱的环境和独特的地形,在地质构造运动和重力的作用下,是地震、滑坡、泥石流的多发地区,也是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最大的地区。上游几条主要河流的落差比降均在144~485m/100km之间。穿过三峡,宜昌以下中下游地区河流落差比降仅为2.8m/100km,排水不畅。著名的荆江位于此段。上游携带大量泥沙的洪水,沿上游一泄而下,在江汉平原沉积下来,湖泊淤积,这些都是长江水患的自然因素[1]。

2盲目围垦,违章建设,分洪蓄洪区难以启用

洪水位升高的因素很多,其中分蓄洪量的差异具有重要作用。1954年,由于中下游堤防围垸的抗洪能力较低,许多堤防围垸自然溃口,为了降低洪水位,除运用荆江分洪工程外,又在很多地方扒口分洪。溃口和分洪的水量达1023亿m3,其中起到有效削减洪峰的容量约为700亿m3。根据1998年的洪水来量,如果要维持1954年的水位,需要有效分蓄洪量约为400亿m3。但1998年的分洪溃口总量仅约

100亿m3,其中有效削减洪峰的容量约为50亿m3多,这样减少分洪量约为350亿m3,约相当于减少洪水淹灌面积46.7万hm2(700万亩)。国家曾规划过数十处分洪、蓄洪区,并对蓄洪区内人民生产、生活作了规划和安排[2]。但是由于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分洪区内不仅开垦种植,同时修建了永久性的建筑、企业工程设施,如果按原定计划分洪,将遭受很大损失;如不按原定计划分洪,势必会使水位提高,使堤防经受超过设计标准的洪水位,承担极大风险。考虑到1998年洪水比1954年小,以及军民团结抗洪的巨大潜力,中央毅然决心严防死守,力争减少溃口和分洪的损失。这是一个极其艰难的决定,但实践证明是正确的。

3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助长了洪水肆虐

长江流域在历史上虽曾多次出现过水灾为患,但现在的形势是近年来洪水出现的频率有明显增加的趋势。同时,与长江历史洪水相比,今年属中等水平。但中下游沿江常时间维持高水位,普遍超警戒水位,大部分地区洪水位超过或接近历史最高。这种中流量、高水位、大灾害的特点是与人口的增长和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有着密切的关系。

建国初期对人口问题的错误理解导致了人口的失控。我国人口从清初不到1亿人口,到乾隆年间人口已达3亿多,到开始,全国人口已达4.5亿。而到1991年,仅长江流域人口就有3.97亿。长江流域总面积只占我国国土总面积的18.8%,却哺育了全国1/3的人口。人口的压力,经济的增长,加上长期以来片面地强调以粮为纲,促进了盲目的毁林开荒,坡地耕作,围湖造田,湿地退化,草场超载,不合理的土地利用造成了土地覆被格局的变化,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3.1森林滥砍乱伐

森林有巨大的涵养水源、调节径流的作用。森林的复杂立体结构能对降水层层截持,不但使降雨发生再分配,而且减弱了降水对地面侵蚀的动能。据研究,我国主要森林生态系统年林冠截留量平均值变动在134~626mm之间,林冠截留率平均值变动于11.4%~34.4%,平均为21.64%。森林枯落物的持水量为本身重量的4倍,并借助于良好的土壤结构将地表径流转化为地下径流。在雨季,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弱洪峰流量,延缓洪峰到来时间,在旱季,能增加枯水流量,缩短枯水期长度。且无林和少林地区的洪峰进退迅猛,加大了洪水的威胁。滥伐森林不但消除了森林的固氮作用,而且增加了地面的辐射吸收,使地面和土壤的温度升高,促进土壤中碳的分解释放,进而加剧“温室效应”,引起全球气候变化。气温升高又会导致蒸发量加大和降水量加大。据研究,气温每升高1℃,空气所含的水汽就增加一倍,从而增加暴雨成灾的可能性②。

森林的水源涵养作用因林分状况而有明显的区别。由于人为破坏,人工林年龄小,生长率低,蓄水固土能力差。以马尾松为例,低质低效的马尾松林生物生产力仅为优良林分的1/9。由于优良林分有较好的乔、灌、草和死地被物的覆被,其生物层在一次降雨中所拦蓄的降雨量是低效林分的6~10倍。优质林分由于非毛细管孔隙度大,最大降水储存量大约是低质低效林的4倍。20年的优良林分在一次暴雨中多截留76.8mm的降水。低质低效次生林每平方公里每年地表径流量比优良林分要多10万m3。据此,10万km2的森林就可多蓄100亿m3的水③。

我国现有森林面积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南地区,恰恰是这次洪灾最严重的两条河流的上中游地区。由于长期以木材生产为中心,重采轻育、重取轻予,森林资源遭到了严重的破坏。黑龙江森林覆被率由1949年的53.4%下降到1993年的35.55%;有林地中可采的成过熟林面积由1948年的50%下降到1993年的13.3%。蓄积量由1948年的76.6%下降到1993年的20.6%;林分质量也明显下降,每公顷平均蓄积量由开发初期的199m3下降到现在的100m3;珍贵的红松林蓄积量减少了85.4%,阔叶林蓄积量减少了87.8%。我国西南川西滇北的森林分布于高山峡谷地区,不仅以丰富的物种组成、多样的生态系统类型和巨大的生产力享誉中外,同时具有重要的水源涵养和环境保护作用。然而,自50年代起,这里的森林也经历了浩劫。特别是60年代中期开始的三线建设,进一步扩大和加剧了天然林区的破坏,这既涉及到西南林区(所谓金沙江林区开发会战),也涉及到大兴安岭林区(所谓大兴安岭林区开发会战),正好都是今年洪水的源头地区。当时从全国各地调集大量人力物力,集中开发大江大河上中游地区的水源涵养林,在今天看来,简直是疯狂的行为,而在当时,却是作为国家建设的重大决策来进行的④。森林的面积和蓄积与50年代相比减少50%以上。地处长江上游的四川省已有50多个县的森林覆盖率只剩3%~5%。例如,阿坝自治州年木材消耗量超过年生长量的4倍以上。有些林业局实际上已陷入无林可采的境地。

3.2湿地湖沼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排水,围垦,开荒)

湿地包括湖泊、沼泽、泥炭地、海岸带、红树林、珊瑚礁等。湿地和湖泊是流域来水的“汇”和调节库,承担着蓄泄河川、维持流域水量平衡、降解污染物和提供旅游资源等作用,素有“地球之肾”的美誉。如淡水草本沼泽草根层和泥炭底层饱和持水量可达845%~970%,仅三江平原沼泽地持水总量达34亿m3。此外,湿地能提供多种资源;生物多样性高;调节气候,净化环境,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当前,国际上非常重视湿地的保护和合理的开发利用,并于1971年提出了“国际湿地公约”(RAMSAR)。该公约是世界上第一个政府间保护自然资源的国际公约。目前已有100多个国家参加了这一公约。我国湿地面积约

2500万hm2,占国土面积的2.6%(世界平均为6%),现已全面退化。当前,对长江中游不合理的垦殖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人类不停地沿河沿湖围垦,枝城至武汉500km的江段已基本围垦完毕,使调蓄洪水的能力锐减。据调查和不完全统计,建国以来有1/3以上的湖泊被围垦,围垦总面积达13000km2以上,因围垦而消亡的湖泊达1000余个。围垦使湖泊蓄水容积减少达500m3以上,这一数字相当于淮河年径流量的1.1倍,五大淡水湖蓄水总量的1.3倍,在建三峡库容的5.8倍。湖泊面积和库容的减少,直接导致江河来水无地可蓄。因此,同样流量的水量出现比以往更高的水位。湖南省的大型水库淤积严重的有5座,淤积量1.14亿m3,相当于报废了一座大型水库;中型水库210座,目前严重淤积的有35座;洞庭湖是我国唯一良好的调蓄湖泊,1825年洞庭湖面积达6000km2,到1949年只有4350km2,1958年减少到3141km2,到1978年湖泊面积仅存2691km2,比1949年减少了38.2%,比1925年减少了 55.2%。湖容水量由1949年的293亿m3下降到1978年的

174亿m3,下降了40.6%[3~5];由于泥沙淤积,湖底每年平均提高3.6cm;目前洲滩面积已达12万hm2,且每年以666.7hm2的速度扩大。在围垦和淤积的共同作用下,洞庭湖所损失的库容占其总库容的1/5;与1937年相比,洞庭湖出水口城陵矶水位抬高约2m,在相同水位下,汇洪水量减少2.5万m3/s,加大了水患潜在威胁。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湖泊淤积害在中下游,而祸起中上游,如洞庭湖的泥沙82%来自长江中上游,而来自回水的泥沙只占入湖淤积量的18%。

3.3在片面强调以粮为纲的口号下不合理的耕作

长江上游的川江流域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古老的农业区,农业人口约占总人口的85.6%。在巨大的人口压力下,区内垦殖率很高。如川西地区山高坡陡,可耕地很少,农民不得不在河川两岸开荒种地。长江上游约有70%的耕地是没有水保措施的顺坡耕作,尤其是大于25°陡坡地的垦殖较为普遍。全区旱地约有264万hm2,占耕地的53.8%,几乎都为坡耕地。金沙江、雅砻江和泯江流域坡度大于25°以上的旱地占34%,雅砻江达到45.6%。位于大渡河中游的峨边县和金口河区,耕地在25°以上的达到了70%~90%。据重庆地区调查,坡地耕作十分普遍,大于25°的坡地占总耕地面积的13.7%,5~25°的耕地84万hm2,二者合计占总耕地的89%。又据陕西省的调查,汉江、嘉陵江是长江的主要支流,在陕西境内的过境长度分别为654km和244km;流域面积近8万km2。在流域范围内,安康地区的坡耕地占总耕地面积的70%左右。35°以上的“挂牌地”占总耕地面积的23%;汉中地区镇巴县陡坡开垦更为严重,大于25°的坡耕地占63.1%,大于30°的占41.3%,45°以上的极陡坡石夹缝耕地占19.7%,其耕垦度大大超出了自然条件所允许范围。过度垦殖,往往伴随着林地减少,陡坡垦殖酿成水土流失严重。众所周知,水土流失是随坡度的增加而增加的。当坡度大于20°时,侵蚀模数每公顷达到5000~6000t。根据三峡库区不同土地利用状况土壤侵蚀量的计算,林地、灌丛、草地和农地的年侵蚀量分别占三峡库区侵蚀量的6%、11%、23%和60%,入江泥沙的贡献率分别占6%、12%、35%和

46%⑤。长江中游的大面积垦殖已有近千年历史,枝城至汉口的250km江段能围垦的已基本围垦完毕,大大减少了洪水的容量[5]。

50年代,长江上游水土流失面积29.95万km2,目前已达到39.3万km2,占流域面积的39.1%。长江上游以年平均6.8亿t的泥沙输入中下游,大部分沉积在荆江段和洞庭湖内。目前全流域水土流失面积55.18万km2,占流域土地面积的36.2%,年平均侵蚀土壤24亿t。每年都有几百万公顷土地退化,甚至形成裸岩。据施季森、张金池⑥报导,水土流失面积50年代为36.38万km2,80年代初为73.94万km2,并指出长江河道河床每年以1cm的速度抬高;湖南省由于不合理的开发,水土流失面积从50年代的1.1万km2增加到90年代的4.72万km2,有些地方形成了红色沙漠,湘、资、沅、澧四水输入洞庭湖的泥沙80年代比90年代增加了34.4%。研究表明,长江泥沙主要来源于嘉陵江流域、沱江流域、乌江流域和金沙江流域。据宜昌站测定,多年平均年输沙量达5.3亿t,水土流失主要物质来源于耕地,占入江泥沙量的60%~78%。由于长江夹带泥沙在长江入海口大量沉积,使得长江入海口北渊航道几乎近于闭塞⑥,使行洪能力大大减低。

在长江上游100万km2的流域范围内,根据调查统计,年均侵蚀量

15.68亿t,长江干流宜昌站的年均输沙量为5.3亿t,输移比为0.33。宜昌站以下,汉口站的年均输沙量为4.3亿t。宜昌和汉口间的差值主要是淤在洞庭湖。根据研究,洞庭湖平均每年入湖淤积量高达0.984亿m3,其中82%来自长江中上游,而通过湘、资、沅、澧四水的淤积仅占18%。

土壤侵蚀不仅造成中下游的淤积,同时减少了“土壤水库”的调蓄作用。据史学正等的推算,长江上游面积为100万km2,以土壤平均厚度0.78m计算,其土壤整个孔隙之和为1973亿m3,土壤水库的总库容量随着土壤侵蚀的加剧而损失严重。长江上游35.2万km2的流失区中,在年侵蚀总量为14.78亿t的条件下,其侵蚀模数就高达4200t/km2·a,相当每年剥蚀4.0mm的土层,即每10年减少21.97亿m3的蓄水能力。加之植被破坏以后,土壤,雨滴直接打击在土壤表面,使土壤结构破坏,严重地阻碍了雨水渗入土壤水库,从而加剧了洪水的下泄[6]。

4以抗洪为契机,进行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

我国生态系统失调的根本原因是人多地少。要进行生态系统的重建,必须与经济结构的调整相结合,把改善生态环境与发展经济相结合。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

4.1总体规划、综合治理

以可持续发展的原理为指导,把大江大河作为一个整体的大系统,从自然、社会、经济综合考虑,打破部门割据,统筹安排,进行综合治理、宏观调控;建立相应的管理和经营体制,妥善安排群众的生产和生活:过去流域机构管江不管湖,地方机构管湖不管江,农、林、水利部门各自为政,条块分割,职责不清,管理紊乱。在地方和部门利益驱动下,采取短期行为,缺乏长远打算。上游垦荒毁林,加大水土流失,中游围湖造田,大搞建设,不仅减少排蓄能力,并且在关键时刻,难下决断。今后要改变条块分割的管理机制,建立流域管理的统一协调的机构,对有关重大的生态建设和水利建设问题的决策,要进行宏观调控和监督。同时,要加强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4.2大力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

以小流域为单元,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结合起来,进行立体布局、综合开发是我国山地治理方面的成功经验,也是景观生态的主要研究内容。在今后的山区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中应予以大力推广和扶持。

推广坡地改梯田、坡地绿篱、横坡种植等措施;陡坡耕地要退耕还林;防止在三峡移民中造成新的生态破坏;停止三峡移民过程中实行简单的“后靠移民”的作法,后靠移民将加剧陡坡开垦。例如,据重庆市统计,三峡移民至今已开垦坡地

6700hm2,稍有不慎,将带来新的严重的水土流失。因此,应按照“三峡库区的生态功能分区”重新规划安置移民。

4.3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退耕还林,退耕还湖

退耕还林和退耕还湖工作势在必行。成功的关键在于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向服务业和加工业转移和解决粮食及生活问题。在坡度大于25°的陡坡和水土流失严重的地段,应坚决杜绝开荒,已开垦的地段也要尽快退耕还林;在土壤和水利条件较好、坡度较缓、水土流失潜在威胁较小的已开垦的农地,可以实行林业和农业的综合规划,推行农林复合经营体系;对于目前仍然处于天然状态下的洲滩,为了发挥其调蓄功能和生产效益,应该严格制止盲目围垦,对已建圩区,应因地而异。对地势较高,圩内水利设施基础好,开发利用程度高,对调蓄、行洪无重大影响的圩区,原则上应继续予以保留,并进一步加高圩堤,提高抗洪标准;对圩区地势低下,有碍行洪和调蓄者,应采取果断措施进行调整改造。要把非蓄洪性质的围垦调整改造为蓄洪性质的围垦,并建设安全岛(台)、安全楼、物资和人员紧急转移公路等安全措施。当水位涨到一定高度,并可能继续上涨时,启闸或用人工爆破方式破口分洪;对圩堤单薄且水利设施不配套的圩堤,或已围圩滩是鱼类重要产卵场者,应有计划、有步骤地“退田还渔”。所谓“退田还渔”并不意味着将已建成的圩区恢复至建圩前的天然水面状态,而是在充分利用已建圩区设施的条件下,将原来封闭式的围垦种植,改造成半封闭型的筑圩养殖[8]。

4.4发展种草养畜

在雨量和相对湿度较高、日照相对缺乏、坡度较陡的山地和森林上限以上的高山地带,难以从事一般作物栽培的高原区,以及在雨量缺乏的干热河谷地区应发展种草灌,既能大幅度提高生物生产力,发展畜牧业,又能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是使山区早日脱贫致富并使农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4.5加强林业建设

森林有巨大的涵养水源、调节径流的作用。我国现有森林面积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南地区,恰恰是这次洪灾最严重的两条河流的上中游地区。由于长期以木材生产为中心,重采轻育、重取轻予,森林资源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建议:

(1)加强天然林的管育天然林生物多样性高,层次结构复杂,有利于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在维护生态平衡中能发挥重要作用,是我国自然资源中的宝贵财富,目前已保留不多,不少地区实际上已无林可采。特别是在大江大河上游和沿河两岸地区,更应明确划分出水源涵养区,加强保护。应当认真贯彻天然林保护工程,一年内禁止进行任何形式的采伐,以便使长期遭到破坏的天然林得以休养生息。在此期间要抓紧制定天然林生态系统的管理办法和措施,以便逐步过渡到分别类型进行生态系统的科学管理。建议在长江上游干流和支流两岸10km范围内建立国家级永久性森林水源涵养区,禁止任何形式的主伐。地处长江中游的一些多雨中心,如南岭山脉北侧、雪峰山、武陵山、秦巴山、大巴山、桐柏山、天目山、五夷山、幕阜山等对长江水文影响很大的山地丘陵应大力发展水土保持林,使中上游地区防护林面积达到50%~70%;在中下游地区,用材林和经济林比重可少有增加,防护林比重不应少于林地的1/3。

(2)大力开展封山育林和次生林改造封山育林是一项经济有效的加快山区绿化的重要措施;封山育林要以封为主,封管、抚补改相结合;对飞播林、生态脆弱地区的新林要实行常年封山,禁止人畜破坏,以便尽快发挥防护效益。

(3)开展群众性的造林绿化,加速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和公益林建设在土壤条件较差、植被恢复难度较大的地区,如石灰岩山区、退化严重的红壤丘陵以及石化沙化严重的地区,应加大投入,通过人工造林保证植被的恢复。造林工作应贯彻“乔、灌、草相结合;防护林与经济林相结合;封山育林与造林相结合;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人工造林禁止采用全垦、炼山等整地方式;要进一步优化和巩固已建成的长江防护林体系。在土层较厚和退耕还林的地方,可加大经济林的比重;在防护效益较差的经济林中补植生物绿篱,提高防护效益;造林树种要选取根系发达、枝叶繁茂、萌芽力强、生长快、寿命长、经济价值高的树种营造各种混交林。还可建设多林种复合型的森林,如防护—用材林型、防护—经济林型、防护—薪炭林型、防护—特用林型等,充分发挥森林多功能、多效用的特点。对已建立的防护林应进行调查,对其经营管理和生态功能进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管理的措施方案。

(4)探索新的经营管理机制和模式原有管理机构和人员编制要精简,管理职能要从砍树到种树和森林管护;对转产的工人、职工、群众要妥善安排,给以出路,要组织剩余劳力开展多种经营,合理开发森林多种资源,特别是非木材资源;承包低质、低效次生林经营和荒山造林任务,实行股份制、承包制等多种形式,建立起灵活多样的管理体制,增强林业行业的活力和发展后劲;同时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探寻绿山与富民相结合的新模式。

(5)加大投资力度,拓宽筹资渠道除森工企业转产职工安置费用支出外,在上游地区造林绿化条件困难,费用较高,而地区贫困,自身缺乏财政支持能力,因此,除当地筹资和中央要加大投资力度外,应拓宽筹资渠道,吸引外资和内地沿海的资金。此外还要建立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确定公益林补偿渠道,按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由受益单位提供补偿金。

(6)加强法制建设,提高全民族森林保护意识为此要完善配套法规,加强执法和宣传力度,提高全民族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应该从组织机构和管理体制上改变林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坚决打击和彻底堵住滥砍乱伐和毁林开荒事件,严格执行森林法,一丝不苟地贯彻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确保大江大河上游和沿江两岸的森林不再遭到破坏。

(7)大力发展种草养畜在雨量与湿度较高而坡度较陡的山地和海拔过高的高原区,以及不宜造林坡地和干热河谷应种植牧草发展畜牧业,以大幅度提高生物生产力,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使山区人民早日脱贫致富,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4.6加强湿地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

建议尽快查清湿地退化的现状与趋势,调整和恢复河缘、河漫滩湿地和湖泊及沼泽湿地,合理配置湿地,增设不同类型的湿地自然保护区;开发前要严格进行生态学评价;提高湿地保护与开发中的科技含量,寻求湿地资源持续利用优化模式,以充分发挥湿地所应有的削减洪峰、蓄纳洪水、调节径流的功能。

4.7建立生态经济核算制度和生态效益补偿制度

鉴于生态工程建设的长期性和全局性,通过政策、立法,在财政、税收、信贷等方面进行扶持。现在国务院在建立林价制度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实行森林资源有偿使用方面已有所规定。按照森林生态效益的高低对经营者实行补偿,这不仅对提高经营者经营的积极性是有益的,同时对提高全民的生态意识,以全新的观念评价森林都是必须的,应尽快加以实施。这一制度在草地和湿地的管理中也应拟订出切实可行的规定,以便对整个土地利用系统的管理。

4.8认真贯彻法律政策,加强环境教育,提高环境意识

解放以来,我国制定了5部环境保护法规,8部资源保护法,同时也出台了一系列旨在保护生态环境的政策。但是由于执法不严,群众法制观念淡漠,资源环境破坏屡屡发生。因此,必须加强执法力度,加强对执法的监督,以便坚决制止毁林开荒、陡坡开垦以及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同时要加强宣传,提高群众的环境意识和法律意识。

4.9加强科学研究和新技术的应用

总结推广现有的科技成果;开展科技示范;围绕资源保护和生态工程建设急需的科学和技术问题,特别是对以流域为单元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生态系统的环境保护功能、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模式、流域治理的生态经济评价、资源计价以及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的经营管理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并建立和健全长江流域土地利用及基础地理信息动态遥感体系,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和监测系统,组织多学科的长期合作,协同攻关,研究长江洪水形成机制以及洪水形成中的水、陆关系、江湖关系,解决暴雨与洪水的准确预测、预报和预警。

参考文献

1杨玉坡等.长江上游(川江)防护林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93

2杨美卿.1998年长江洪灾分析:天灾与人祸.科技导报,1998(10)

3虞孝感,姜如虎,窦鸿身等.应重新审视中游长江治水战略.中国科学报,1998-08-26

4虞孝感等.鄱阳湖围垦对洪水影响和对策.中国科学报,1998-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