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艺术设计的认识范文
时间:2024-01-05 17:41: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环境艺术设计的认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手绘表现;学习方法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nvironmental art design hand-painted the meaning of performance,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performance techniques and modern traditional hand-painted representation,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characteristic of learning methods Suggestions.
Keywords: environmental art design; Hand-painted performance; Learning method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手绘表现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在今天日益发达的计算机辅助设计面前,许多同学经常有这样的疑问:“是电脑重要还是手绘重要?”这个问题不难回答,让我们想一想:伟大的设计作品常常诞生于纸上留下的铅笔痕迹,这个痕迹不仅仅是对构思的记录,而且也进一步影响到设计的形式逻辑和设计推理的进行和发展。
手绘表现可以划分为两个部分:传统手绘和现代手绘。“传统手绘”讲究的是:准确、细致、全面、完整! “现代手绘”讲求的是:精炼、简洁、快速、生动! “现代手绘”必须以“传统手绘”做基础,那是我们起跑和腾飞的基石,万丈高楼平地起。
一、手绘表现的意义
设计为人服务,而手绘因设计而体现其价值。从某种意义上说,设计使手绘富有深度与内涵,让它不仅仅只停留在表面的技法上,而是作为一种表现设计思想的手段,它是一名优秀设计师必备能力之一。它具有创造力、表现力,能把一闪而过的的灵感,马上跃然纸上。
手绘表现是衡量设计师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对设计师来说,手绘是设计师表达情感、表达设计理念、表述方案结果的最直接的“视觉语言”。这种“视觉语言”贯穿于整个方案设计阶段,在设计开始时,设计师采用快捷的草图和图解语言表达设计概念,随着设计的深入,设计师进行方案的对比优选、空间形象构思都需要把设计过程记录于纸面。也正是这种“视觉语言”成为了设计师之间相互交流和合作的基础。设计师徒手表达时的简明扼要及生动、灵活的手法是电脑所无法替代的,手绘表现与飞快发展的电脑技术相得益彰,一起为时代的设计增添光彩。
二、传统手绘表现技法的分类及艺术特点
1、钢笔表现技法:钢笔线条流畅、生动,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线条具有感彩,如直线――刚硬,曲线――柔美,快速线――生动,慢速线――稳重。钢笔线条通过粗细,长短,曲直,疏密等排列组合,可体现不同的质感。线条的轻,重,缓,急,笔触的提,按,顿,挫能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运用点,线,面的结合表现出丰富的空间变化。(图一、二)
2、水粉表现技法:水粉色彩饱和、浑厚,表现力强,明暗层次丰富,且能层层覆盖,便于修改,能深入地塑造空间形象,逼真地表现对象,获得理想的画面效果。一般先画深色,后画浅色,大面积宜薄画,局部细节可厚涂,暗面尽量少加或不加白色,亮面和灰色面可适当增加白色的分量,以增加色彩的覆盖能力,丰富画面的色彩层次;水粉颜色调配的次数不要太多,否则色彩会变灰、变脏,颜色失去倾向。水粉颜色干湿差异大,要注意体会,总结经验。(图三)
3、水彩表现技法:水彩具有透明性好,色彩淡雅细腻,色调明快的特点。水彩技法着色一般有浅到深,亮部和高光需预先留出,绘制时要注意笔端含水量的控制。笔触是丰富画面的关键,运用提,按,拖,扫,摆,点等多种手法,可使画面笔触效果趣味横生。要充分发挥水彩透明、淡雅的特点,使画面润泽而有生气。水彩画在作图过程中必须注意控制好物体的边界线,不能让颜色出界,以免影响形体结构。(图四)
4、透明水色表现技法:透明水色适合大面积着色,显色性强与水彩,色彩也更加明亮但不易修改。留白的地方先计划好,始终保持画面的清洁。色彩重叠的次数不要过多,否则色彩将失去透明感和润泽感而变得模糊不清。渲染是透明水色表现的基本技法,包括平涂法、叠加法、退晕法。
5、马克笔表现技法:马克笔通常在钢笔线条基础上,进一步着色,适合用于设计快速表现。马克笔色彩透明,通过笔触间的叠加可产生丰富的色彩变化,着色顺序先浅后深,力求简便,用笔帅气,力度较大,笔触明显,线条刚直,讲究留白,注重用笔的次序性,切忌用笔琐碎、零乱。
6、彩色铅笔表现技法:彩色铅笔色彩丰富,表现手段简洁,效果细腻、柔和,其特有的笔触,用笔轻快,线条感强,可徒手绘制,也有靠尺排线。彩铅分为水溶性与蜡质两种,水溶性彩铅具有溶于水的特点,与水混合具有浸润感,也可用手指擦抹出柔和的效果。基础技法有平涂排线法、叠彩法、水溶退晕法。彩色铅笔不宜大面积单色使用,否则画面会显得呆板,平淡。(图五)
7、喷绘表现技法:喷绘是利用空气压缩机把调制好的颜料喷到画面上的作画方法,具有明暗过渡柔和,色彩颗粒细腻,光线处理变化微妙,材质表现生动逼真等特点。通常需要配合遮挡膜作图,其使用方法是把遮挡膜贴在需要遮挡的部位,用刻刀按图形轻轻滑过,用力不可太重,刻透膜即可。正负膜都要保存好,要喷绘的地方揭开遮挡膜对其喷色,每喷完一处就要将遮挡膜重新盖好,再依次喷绘其他部分。(图六)
9、综合表现技法:在实际绘制过程中,往往运用多种工具配合使用,如彩色铅笔与钢笔线条结合、透明水色与水粉结合等。同时使用多种表现形式,各种技法扬长避短以达到最佳效果。
三、现代手绘表现技法的特点
现代手绘表现技法更加注重快速表达。训练构思、创意和思维的敏锐性,不过分追求透视的精确、细部的严谨和场景的真实。徒手画,是快速表现的简捷方法,亦是构思和概念表达的有效方法。运用线的不同形态、不同排列来组织成一生动的、有节奏的、充满灵气的快速表现图。能锻炼设计师敏锐观察事物塑造形体和准确表达事物的能力。它能够快速纪录设计师头脑中灵感的火花,而设计的灵感部分又是依赖于平常所积累的丰富知识。快速表现有助于设计师深入分析和思考,推敲设计,作出更完美的方案,开拓了设计师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手绘与电脑相结合是现代手绘表现技法的另一特点,可将电脑输出的线框图纸用手绘填充颜色, 同样也可以将手绘的线稿输入电脑( 常用photoshop) 中, 有时可借助电脑手绘数位板工具来进行色彩、纹理绘制和后期处理。
四、学习方法建议
手绘表现技法课程作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各种手绘表现图的技法原理知识,培养学生较强手绘表现图能力,并能够利用手绘来表达自己的设计意图。学习过程中应注意:
1、从掌握基本透视规律开始,理解三大透视的原理和基本绘制方法。
2、改变传统的临摹训练方式,在临摹训练的环节中改变临摹作品原有的视角,建立新的观测点来临摹,在原有画面中看不见的角度可以加入一些自己的创意,改变家具原有的布置和格局,甚至是风格,从而调动主观能动性,建立起设计表现的空间概念。
3、写生与默写相结合,写生是检验个人所学美术知识的基本实践方法,多去实践可以为自己的表现技法打下坚实的基础。注意整体关系上的把握,如明暗、主次等关系,不要被细节所左右。特别是快速表现的时候,作图时也不要太过拘谨。默写可以增强个人记忆和对物体形体结构的理解,是一种很有必要的训练手段。平时多画多练多记,这对现场用手绘跟客户沟通很有帮助。
学习过程中,有意识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正所谓“功夫在诗外”,学习了解其他艺术的表现形式,不断追求形式美感的表现技法,厚积薄发,内外兼修。正所谓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我们的手绘学习亦是如此,这需要我们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积累与创新。
参考文献
[1]胡艮环.室内表现教程[M].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0年2月第一版.
篇2
【关键词】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培养模式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建筑装饰行业突飞猛进,面对行业发展所带来的挑战和新形势下就业所面临的巨大压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已经成为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目标和核心问题。目前,我国的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总体发展势头良好,但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仍存在着认识不到位、改革不到位、特色不鲜明等问题,具体表现在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环节、“双师”型教师队伍、校企联合办学等方面。分析来看,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与市场需求脱节,课程体系的高职特色不够突出
我国在现行的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体系,多是照搬或脱胎于本科院校以理论教学为主的培养模式。而高职教育应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材为主要目标,只有确立了与专业人材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培养模式,教学目标才能得以实现。
当前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大多仍以理论教学为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市场人才需求脱节,教学方式趋于程式化、模式化,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不高。尤其是在实践课程中,学生大多是以模拟项目的训练为主,跟着老师的思路走,缺乏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加强教学的实用性、减少模拟性亟待解决。在教学中应重视对学生们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要从结合实际出发,通过真实的设计实践来完成设计方案,教师再不能照本宣科。此外,除了校内的实践课程外,要积极参与社会上的艺术设计活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题与实际生产相结合,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丰富实践经验。
摒弃学科型的本科“压缩饼干”式教学模式,构建出符合我国高职艺术教育规律的全新教学体系,围绕专业核心职业技能的形成合理的安排理论课和实践课,理论教学以“必需、够用”为度,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强化实际操作技能的训练,是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教学内容知识老化、教学方法陈旧落后,缺乏科学的多样化教学
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由于现有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条件的原因,大多数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依然延用传统教学模式,依然采取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在设计任务的布置上,脱离实际、过于虚拟化,设计案例也过于陈旧,完全与社会需求脱节;在环节测试中,过于注重形式而忽略内容。通过对用人单位及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反馈意见的调查,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普遍存在以下问题:专业知识过于松散与陈旧,动手能力偏弱、与人沟通能力不强,往往出现“样样通,样样松”的问题。用人单位也普遍反映目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到了企业后完全不清楚自己的专长,找不到自己发展的方向,缺乏作为一个环境艺术设计师最重要的认识能力与创造能力。
所以,必须明确认识到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前提的教育,人才培养要突出适应职业能力的形成,满足职业岗位的需要,课程也显然不能以学科为本位,而应是以能力为本位的。因此就业导向、能力本位是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观的核心内容。转变学科本位的思想,实现高职教育的课程模式向能力本位的转换,在与时俱进和有机整合的观念指导下实现课程开发,对于当前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是十分重要的。所以一套科学的符合高职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的课程开发方法,是设计课程开发的重中之重。
三实践性教学体系有待完善
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分别设置了课程设计、专业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它们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完成技能训练的主要途径,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重要过渡阶段。但大部分实践教学课流于表面形式,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很多实践课程的任课教师缺少实践经验,依然沿袭传统的教学方式,通常布置一套模拟的设计课题,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所有的实践教学。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与社会实践的联系非常密切,社会实践包含很多与实际工作相关的内容,拘泥于课堂常规教学形式,显然无法满足实际需要,这就导致了“闭门造车、纸上谈兵”的情况。学生在完成作业时更侧重于艺术的表现,而不太重视实务性、应用性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毕竟不只是表现图的绘制,它涉及到很多具体的材料及施工方式以及与其他技术工种的衔接与配合,还要有施工组织设计的实施等。在这样的实际流于形式的实践教学模式下,学生仅凭感性思维对待设计任务,没有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所以设计出来的作品经常犯常识性错误并漏洞百出,在实际操作当中难于实施,到工作岗位后,需要几年时间的实际锻炼才能适应工作需要。
加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尽可能让学生明确本课程在实际运用中的作用,明确该课程的设置目的,少走弯路与偏差。课堂作业目的明确,针对性强,每一次作业都有一次新的目的要求,让学生尽量探索不同的设计方法,培养其创新意识。尽可能给学生安排实际工程项目的考察实习活动,让学生了解材料与施工工艺。加强学生的沟通与表达能力,训练学生与工程甲方的谈判技巧。培养学生团队实践合作意识和分工合作理念。建立完善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可以突出培养学生基本实践能力,突显出高职教育的特色。
在具体实践课程内容的设置上应深入分析各实践课程间的内涵及内在联系,不能把每个阶段具体的实践教学看做是简单的各门课程的累加。可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习阶段做出科学合理的安排,加强实践课程的连贯性和统一性。在市场调节的基础上有取舍有重点地以能力需要进行整合,以实现实践教学效能的最大化。
四师资队伍结构过于单一,结构有待改善
高职环境艺术设计的教学改革以及能否办出特色,关键是教师,教师的专业素质与教学方法会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目前,高职教师大多数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分配到教师岗位上,虽然在理论水平上有一定的造诣,但缺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经验,这种状况严重制约着教育水平的提高,也难以培养出符合高职培养目标要求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因此,必须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专业与专业基础课教师既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还要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作为学校,结合我们的设计专业,聘请一定比例的设计师作为兼职教师,一方面可以改善师资的结构,有利于教师成长和建设,另一方面也能灵活的适应设计专业变化的要求。作为专业教师必须转变观念,要充分利用各种实习机会和学习资源锻炼自己,不断更新我们的思维,改革教学方法,多方面的提高自身素质。
综上所述,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应积极改革目前滞后的教育模式,思想要开放,立足本土文化,选择性的学习国外先进的办学理念,明确培养目标,加大学生技能型人才培养力度,积极寻求企业参与,改善教学条件,丰富教学模式,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最大限度地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和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砚祖.环境艺术设计的新视界[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篇3
关键词: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人性化处理
当前,人们对居住条件、居住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且人们的审美观也在发生转变,若想达到理想室内环境艺术设计效果,必须提高人们居住的舒适度与安全性。在开展室内环境艺术设计时,应将人性化的理念渗透其中,对室内装饰装修、物理环境设计等予以规范和完善,将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融入其中,可为居住者提供健康、舒适的环境,营造良好的艺术氛围,能大大提高居住者居住的幸福指数。
一、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人性化处理的主要内容
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人性化处理,顾名思义,必须要实现室内设计的人性化与科学性,在设计中渗透建筑学、民俗学、心理学、人体工程学与建筑物理和材料等领域着手,是实现人性化处理的关键所在。1、安全性对于居住者而言,最为关注的当属住所的安全性,也是对住宅工程的基本要求[1]。在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上,渗透人性化处理理念,安全性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设计者保证设计的科学性,遵循科学设计原则,还要保证整个工程项目符合质量标准,禁止在室内环境设计时出现违规装修的行为,不可对房柱、墙体等予以随意的拆除,是保证室内安全性的重要前提。若想满足安全设计要求,施工队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进行施工,禁止出现私自更改设计方案与施工图纸的行为[2]。2、舒适度在室内环境设计上,应强化人性化元素的应用,其中舒适性很是关键,是提高居住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关键。室内设计工作的开展,舒适度高是人性化的重要体现,分别从实际居住情况与精神方面考虑,以增强舒适性,能及时缓解人们的压力,调节城市快节奏生活所带来的压力,营造轻松、愉悦、放松的生活状态,若想达到理想的效果,必须对室内温度、通风性、采光性与潮湿度等要素进行调节,在室内设计上渗透足够的自然气息与绿色理念,根据整个室内设计风格与主题来选择相应的家居搭配模式,进而增强居住的舒适性。3、主题性在室内主题设计上,居住者可根据自身的喜好与要求提出相应的要求,及时与设计者、施工者进行沟通,进而设计出更为科学、合理的室内环境。在室内环境主题设计时,应充分尊重住户的意愿,强化对个性化、独特性元素的渗透,再加之专业的设计手段,利于提升整个建筑的主题性,使得建筑都具有其独特的风格,能大大满足居住者的需求。
二、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人性化处理的重要措施
1、注重生态设计当前,现代化城市的发展,人们与大自然接触的机会较少,再加之城市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使得人们会产生回归自然的心理与兴趣,以此来放松心情、纾解压力。因此,在室内环境艺术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居住者的实际要求,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将诸多自然化的元素渗透到室内设计始终,以提高居住的舒适度,利于提高人们居住的满意度。例如,为了增添室内的自然特色,应多多摆设绿色植物,种植一定的花草、盆景,或者在墙面上布置一些人工树枝或藤条,这样,人们在下班后回到家中,会有种回归大自然之感,可及时缓解紧张的压力,愉悦身心。2、注重物理设计所谓的物理设计就是通过调整与设计室内的一些硬件来提升整个室内居住的舒适度与科学性,如温度、通风条件、光照、材料的材质与色彩等。在室内设计中融入足够的科学性手段,重在凸显室内设计的节能性与可持续性,还可达到节约居住成本的目的。为提升住户的居住效果,应注重室内环境艺术的物理性设计,通过调整一系列的物理性元素来营造良好的环境与氛围,保持良好的室内通风与温度调节设计,强化采暖的科学性处理,并融入一定的人性化原则,以提升设计效果。首先,应选择质感较高、优质的材料,通过使用此类材料,能大大增强艺术氛围的营造,材料的表现力更强,可给人以美的感受[4]。若材料的质地佳,能增强设计的精巧度,表面更为光滑,再加上光线的照射,会让人感到室内更为闪亮。其次,应强化色彩的科学性设计。色彩的表现力很强,设计师应充分借鉴其优势,科学进行色彩设计工作,以增强色彩的感染力与视觉感,会对人的情绪、心理与生理产生很大的影响,可见,做好色彩基调的把握很是关键。通常来讲,色彩设计时,以低纯度为主,根据室内空间区域的性质来剂型纯度的变化,保证家具与装饰品间的协调性与对比性。3、注重装饰设计在开展室内装饰装修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建筑工程的实际构造与特征,根据空间界面、装饰品、家具等的实际布局,来进行统一性的设计,禁止在设计中出现设计不科学、不合理的情况,会大大影响室内设计的美观性。在顶层设计时,应保证顶层设计的轻,保证整个结构设计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做好设计布局处理,充分考虑人的身体与精神需求,进而做好装饰装修的合理化设计。在地面设计时,应主要考虑地面的实用性,也要考虑地面所产生的视觉效果,做到地面与空间布局间的合理化设计,强调风格与主题的一致性。在界面设计上,应与室内的其他设施相互统一,做到界面与室内空间、家具风格的一致性,充分发挥好界面的衬托效果。4、注重艺术设计在室内环境艺术设计时,艺术性设计原则是必不可少的,根据室内的细节性设计来增强艺术效果。合理设计照明系统,强调照明系统与自然光影的良好搭配,利于烘托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例如,在相对静谧的环境中,应将光线设计的暗淡点,以烘托一种若隐若现之感。若环境较为热闹,能保证室内光线的充足感、强烈感与明亮度,以营造更为浓郁的室内氛围。
三、结语
综上所述,人性化处理是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重要基础,其是提高整个居住环境设计效果的关键所在。对此,为满足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设计师应具备高度的艺术素养,结合住宅楼的户型、朝向等进行科学性的设计,充分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强调美观、节约、绿色、生态等的相互融合与协调,强化对室内空间的高效利用,保证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处,能大大提升居住者居住的舒适度与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孙文静.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人性化处理浅析[J].花卉,2015,15:118-119.
[2]王孝娟.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人性化措施[J].建筑设计管理,2014,09:88-90.
[3]杜薇.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人性化处理研究[J].现代装饰(理论),2015,08:44.
篇4
一、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人性化处理原则
(一)理论性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人性化,需要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纵观中国社会,自古以来中国人就非常注重自身的居住环境。古代的人们,在长久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中,总结出了天人合一的理念。现今,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急需解决复杂的城市设施配套、住区功能相关等问题,而人与居住空间的协调发展,也成为今后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新方向。
(二)创造性室内环境的艺术设计本身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首先应满足基本的居住需求,在基本需求的基础上,再综合利用各种装饰及装修技巧及方法,实现室内环境的美化改造。这些方式及方法,主要有光线及视觉效果的运用、结构原理及色彩的综合运用。通过与住宅所有者进行有效沟通,结合居住者的心理及环境特点,充分融入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可有效提升设计的层次性。
(三)实用性在室内环境的艺术设计中,实用性的根本就是将设计能力与实践能力相结合。一方面,室内设计师需具备良好的室内设计知识及技能,在实现人性化上,既要注重美观又要确保实用性。另一方面,设计上的实用性,需要设计师充分了解居住者的根本需求,从居住者的角度出发,满足不同居住者的不同需求,在具备美感观察力的基础上,精准把握居住者的需求特点。
二、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人性化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室内装饰装修设计需注意的问题室内装饰装修设计是一项复杂的过程,在实际设计过程中,需遵循以下几点:首先是按照具体的设计要求,正确处理好室内装饰品与家具之间的关系,例如:我们很难想象一个满是古典家具的房间内,布满现代化的装饰品是怎样的格调。其次是,根据房屋的结构设计,选择合理的顶棚结构,例如:根据建筑物的实际层高,确定顶棚的设计高度,以避免住户产生压抑感。再次,在关于室内地面的设计上,既需要考虑到实用性,又需要考虑到实际的视觉效果。这样,地面效果才能与整个室内空间相和谐。最后,在针对室内空间的分项设计上,同样需要结合整体背景效果,将整个室内空间与家具的摆设、色彩的搭配相融合。
(二)室内陈设艺术设计需注意的问题所谓室内陈设艺术设计,主要是指室内的艺术品、家具的陈设、室内装饰设计、照明及绿化设计。例如:在室内的照明设计上,应尽量确保白天的自然光线,使室内照明与自然光线相统一。在针对卧室的设计上,应确保光线不能过于明亮,在针对于客厅的光线设计上则需要保证光线不能过于暗淡。充分利用自然光去烘托室内,同时对于那些安静的空间及私密性的空间,则要保证光线的暗淡和柔和,对那些热闹及宽敞的公共空间,则要保证光线的充足。在光线的处理上,还可以充分发挥好天窗的作用,可借助于窗花、花格子等,将自然风或光线引入室内空间,屋顶还可以增加绘画、装饰品,增加艺术性。
(三)室内物理环境设计需注意的问题室内物理环境设计更倾向于环境质量、调节的设计。其设计方面主要包括室内温度、采暖、通风、空调等。这些是保证居住者最直接感官的关键所在。在屋里环境的人性化设计方面,关键在于优质材料的选择。例如:针对光线暗淡的地方来说,可以选择质感较低的材料,针对光线明亮的地方,可以选择质感较高的材料。因为利用质感较粗的材料可给人以稳重及浑厚之感,从侧面来说又能将光线变得柔和。质感较为细腻的材料则能给人以精致之感,其又可以增加室内环境的明亮色彩。因此,对于室内面积较大的空间环境,则应采用质地较粗的材料。在关于物理环境的设计上,还应充分利用色彩效果,通常就室内来说,可以采用低纯度,而局部则可以采用高纯度,这样,在明亮对比中,可体现出鲜明的色彩感。
三、人性化设计在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笔者所从事的行业正是室内环境艺术设计,在从业期间也接触到了大量的案例。以笔者在某一小区所接触的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为例,此住户为三室一厅、一厨两卫,总面积达到了150平方米,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总造价在18万左右。根据业主的喜好,其喜欢暖色调。
(一)室内设计装饰装修的人性化设计根据业主的意愿,其希望整个室内空间在装修完成后,可以增加具体的使用范围,扩大空间的同时还要凸显实用性。因此,在设计时可将室内走廊与大厅有效连接在一起,在扩大室内空间的同时,又能降低整个装饰装修造价成本。此外,在传统的客厅与餐厅设计中,餐厅与客厅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中间通过扶手隔断进行隔开。在此次设计中,设计师取消了客厅及餐厅的中间扶手,这样就将客厅与餐厅有效结合在了一起,有效提高了住居的品位。此外,通过将客厅与餐厅结合在一起,能够更显客厅空间的大气。此外,在对于室内的设计上,很多年轻人都比较喜欢简约风格。但是简约不等同于简单,在针对于该业主的顶棚设计上,顶棚以双层叠压的曲线造型为主,起到了立体的空间效果,活跃了室内的环境氛围。
(二)室内陈设艺术设计的人性化设计应用从业主本身对于“功能至上”的角度出发,同时结合业主家具本身的特点,应充分满足业主的根本需求,这样才是设计人性化的体现。业主此前已经购买了部分家具,室内的物品陈设较多,其家具及陈设的色彩也以暖色调为主,在整个设计过程中,设计师总选了多个方案,汲取各个方案的精华部分,在坚持分层设计原则的基础上,着重突出人性化色彩。在设计实施中,设计师充分利用好室内陈设物品的作用,着重利用家具及物品陈设突出“家”的主题,同时根据业主的实际需求,明确分清主次关系,充分考虑陈设品的线条及色彩与整个设计环境相协调,实现色彩的统一,为业主提供了符合时展的室内居住环境。
(三)室内物理环境设计的人性化设计应用前面笔者讲到过,室内物理环境设计主要是指通风、采暖、温度调节等。在这一设计上,彩色的搭配及应用也同样重要。根据业主喜好,业主比较喜欢沉稳的暖色调。在综合业主意见的基础上,设计师选取了市面上比较流行的胡桃木工艺。在业主对于室内光线明亮度要求不高的前提下,为了使得整体居住空间较为明亮,设计师对室内的顶棚、墙面还有地面采用了较为统一的色彩。同时,根据室内空间的大小,设计师在装修材料的选择上,更倾向于质地细密的材料,有效实现了室内空气的流通,合理的布局设置,有效满足了采暖及温度调节的需求。
四、结语
篇5
一、室内设计中人性化处理的基本原则
在深入探讨室内设计中人性化处理的方式和内容之前,我们有必要提前理清“人性化处理”的正确概念,人性化处理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对住宅进行改造、拆装和装饰,而是基于户主个人需求之上的科学理性的室内环境设计。一般业内人士对室内环境设计中的人性化处理,都会遵守以下三大基本原则,分别为:安全性原则、健康性原则和舒适性原则。
安全性原则首先包括室内住宅结构的安全性,比如有的住户为了扩大空间或利用墙体做一些壁柜、橱柜、鞋柜,拆掉部分甚至整片承重墙或隔墙,还有的住户在原有的楼板上加设墙体以分隔空间,或者铺装较重的石材地板,增加了楼板的永久荷载,这些虽然都是户主的个性化需求,但容易造成对住宅墙体和楼板的破坏,形成安全隐患,是不可取的。安全性原则还包括家用设施的安全性,如强电线路应绝缘隐藏,弱电线路应分布合理并连接安全等。
健康性原则主要包括对室内家居材料、噪声、光线、散热的合理控制。很多装修用的材料含有甲醛、苯等有害物质,危害人体健康,室内噪声对室内环境质量和释放到室外的噪声或声污染的程度有很大影响,而不正确的室内光线足以在生理上引起视觉疲劳、甚至视觉损伤,并在心理上造成情绪压抑、紧张等恶果。减除眩光是保证健康的重要采光措施之一。在散热的问题上,室内的热环境除了室外热量进出的影响之外,还有包含人体在内的室内物散发的热量的影响,所以合理地设计通风口和换热窗很有必要。
舒适性原则主要是指要参考户主对于视觉、触觉和行为活动的舒适感要求。人的视觉舒适是指人在室内进行活动,观察周围的物体形态、色彩时,其视觉知觉度或感觉效果对人的生理、心理健康没有不良的反映,感觉舒展适意,主要包括形态与色彩两个方面。而触觉舒适是指人在使用室内各种设施和家具时,身体直接接触各部位的感觉,如触感、质感是否符合人的生理、心理需要,最后,行为活动的舒适感要求人在室内发生居住、使用行为时,室内空间的规模、功能应适应人的个体、群体的相应活动要求,空间大小相宜,感觉舒服安逸,满足行为需要。
二、室内设计中人性化处理的主要内容
在遵循上述室内环境设计人性化处理的三大原则的基础上,设计师可根据户主的意愿进行人性化设计,而目前来看,室内设计中人性化处理的主要内容,基本涵盖了以下几方面:其一是装修设计以及室内的装饰。在这方面的人性化处理就是进行合理的建筑结构的设计,进而满足人们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对空间的使用能够得到最实质、最有效的环境满足;其二是设计室内的物理环境。主要包括了调节温度以及调节整个室内空间的环境,其中主要的有室内温度的调节,保暖、通风等方面的人性化设计处理;其三是陈设设计。主要包括了对室内所陈列的家具、相关设备、艺术品、照明等相关的设计。
当然,优秀的人性化室内设计作品,往往在上述几个方面与户主的意愿契合度比较高外,还拥有自己的特色,比如充分利用透视、光线、阴影的效果来展现环境设计的创造性,再比如利用颜色上的变化、设计的结构、光线的反射来展现环境设计的实用性等等。
三、室内设计中人性化处理的表现形式
在室内设计中人性化处理的具体表现形式上,我们可以从室内自然环境、室内心理效应两个大方向进行总结。
在室内自然环境上,常常通过使用绿色建筑装修材料、平面布局时最好采取独立式厨房、保持室内自然通风,在窗户顶部设置可开启的通风口或百叶窗和卫生间采用机械排风设施来完成对室内空气质量的控制;通过选择保温隔热良好的材料、种植盆景、安排合适的灯光、在向阳的窗户安装百叶窗帘、在窗户上方搭遮阳篷等实现对室内热环境的控制;通过室内与阳台结合处设置玻璃门或落地窗、采取平衡照明、保持工作区与周围灯光相平衡和在窗户上安装不透明的窗帘防止日光直射等方式完成对室内光环境的控制。
在室内心理效应上,室内环境的视觉色彩具有很重要的影响。通常人们说色彩有温度感,实际上是人在观察环境与物体的色彩时,视觉神经细胞会相应的发生变化,因此在确定室内环境的视觉色彩时,要求冷暖适宜,尽量不采用红黄蓝等原色,而用中性或淡雅色彩,以减弱色彩对人视觉的刺激,保证血液流通、脉搏搏动平稳。另外,室内环境的组成材料也能造成非常强大的心理效应,一般情况下,人们喜欢在室内环境中使用质感柔和的材料,比如木材,以获得一种温暖柔和的触觉感受。同时室内设施通常要保持使用方便,家具陈设灵活、摆放合理,符合人体工学并保证交通通畅人,让户主感觉无障碍感。
篇6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美学特征表现形式美学价值
环境艺术设计作为近年来兴起的学科,已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实际上,环境艺术设计是一种人类环境意识和审美意识的综合体。本文将从环境艺术设计的美学表现形式展开,逐步解读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美学特征,进而明确环境艺术设计的美学价值所具有的现实意义。
一、环境艺术设计的概念
环境艺术设计包括环境设计和艺术设计两个组成部分,代表了人文艺术和科学技术的有机结合。在这一过程中,环境是环境艺术设计的重要部分,指的是设计对象在内的周围一切事物同设计主体之间的互相联系、相互作用。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基于这样的需求兴起的环境艺术设计,符合了人类对创造出更加适合居住的人性化环境的需求。环境既包括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等,同样也涵盖了与人类的各个活动紧密联系的环境。一方面,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环境重点指的是人为设计的人工环境,这是环境艺术设计中的首要目标。另一方面,艺术设计作为环境艺术设计的表现方法,指的是在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运用独特的审美意识,发挥设计师的人文素养,对设计主体进行人性化的改造,以此来创造出兼具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的人工环境。这要求设计师除了要亲身参与环境艺术设计活动,还要理解顾客的真实需求和理想意愿,将这些方面和设计相融合,遵循以人为本的环境艺术设计理念,创造出独特的环境设计。由此,可以看出环境艺术设计秉持对现有环境人性化的改造理念,满足人们对于理想环境的审美需求,以此来设计出具有审美和实用双重功能的人工环境。因而,这种环境艺术设计力图实现功能美和形式美二者的有机统一。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环境艺术设计存在着很多问题,所以解读环境艺术设计的美学特征就需要因地制宜,从实际的环境出发,进行细致的探讨和研究。
二、环境艺术设计的美学表现形式
环境艺术设计既通过环境来直接表达美感,也通过渗透的艺术方式来影响环境,最终产生出需要细细观赏才能体会到的美感。因此,环境艺术设计就是为了实现和人类的审美情感达到共鸣的审美效果,而呈现出多样的美学表现形式。
(一)自然美
环境艺术设计本身就是在现实环境的基础下进行创造性的人为设计,而保留现实环境所具备的真实自然美感元素,是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美学表现基础。这种真实自然美感往往是一种未经雕琢的原始美感,这些自然元素包括阳光、绿色植物、流水等。自然美是环境艺术设计的美学根据,这种自然美充分同环境艺术设计相融合,呈现出具有绿色生态的美学效果。
(二)外在美
这种外在美指的是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设计师通过种种设计手段而呈现出的形式美。这样的外在美是人们能直接感受到的形态美,是环境艺术设计活动中的必然表现。为了达到外在形态美,除了设计必须体现出环境艺术的外在美之外,设计者必须根据自我的审美素养和审美能力,正确判断和掌握对环境进行设计的审美方向,继而使用恰当的方法,创造出具有外在美的环境艺术。
(三)功能美
从某种程度而言,艺术创作活动究其根本都是为了追求某种功能美。环境艺术设计也不例外,既然有了外在的形式美,也就会有相应的内在功能美。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功能美是美学表现的重要形式,指经过环境艺术设计改造的人工环境,具备了一定的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这种功能美体现出人为化环境所具有的内在美感表现,这是环境艺术设计者对原有环境在功能上的突破性创造,实现了环境艺术设计从概念到实际运用的现实转变。
(四)文化美
环境艺术设计作为新兴的学科,既代表了一种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前进,也代表了传统文化领域的广泛传播。在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不仅仅是对现有自然环境的调整改造,而且也是对现有周围环境中的事物进行更新换代。例如,地区的传统民风或是区域的传统文化,在保留原有文化精髓的基础上,紧跟时代潮流的步伐,让各种时代的文化进行碰撞和交融。在这种文化交流的活动中,正是展现了环境艺术设计最本质的内容—文化美,这样的美学需要各种美感相互作用,才可以深入展现环境艺术设计的核心美学形式。
三、环境艺术设计的美学特征
环境艺术设计既是技术,也是艺术。环境艺术设计被称为无所不包的艺术,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但是也要看到,环境艺术设计其实也包含着丰富的系统理论体系,尤其是有着美学特征的理论内容。解读并明确环境艺术设计的美学特征,对于增加对环境艺术设计的认识,以及在日后活动中进一步参与美学效果的设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自然化和人为化
环境艺术设计拥有对自然环境进行改造的方法和手段,其对原有环境有着极强的依赖性。尽管如此,环境艺术设计仍然处处体现自然化的美学内容。一方面,环境艺术设计立足于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尊重,充分考虑大自然规律,这成为环境艺术设计美学中的重要特征。另一方面,相对于自然化而言,环境艺术设计也有着人为化的美学特征。在环境艺术设计的活动中,设计者独立自主地对周围环境进行调整改造,使之具有艺术美感。这种人为化的艺术美感是环境艺术设计的必然结果,表现了设计师的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是环境艺术设计美学的最终特征。
(二)整体化和多样化
环境艺术设计的整体化和多样化表明了环境艺术设计的系统性美学特征。环境艺术设计源于环境,又直接通过环境来表现。在这样的完整系统中,有着各式各样的艺术美学效果和组合形式。从整体上看,环境艺术设计具备了完整的美学系统,有着合理化的美学形式,整体上表现出一种外在式的美感,也有着秩序化的内在美学效果。而从细节上看,环境艺术设计系统中的不同个体有着自己的独特美感,比如颜色的美感、材料的美感或者形式的协调美感等。这些多样化的美学效果,兼具了个体之间的美学差异性和整体化的美学统一性,二者的有机结合使得环境艺术设计无论从整体上还是内部细节上,都表现得更加具体生动。
(三)实用化和审美化
环境艺术设计的审美化满足了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追求,同时也满足了审美精神的享受过程,这种精神的愉悦享受反映出人们的内心真实感情。而这种美感并不直接对环境本身产生影响,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人们的主观世界。这正和环境艺术设计美学的另一重要特征,即与实用化有所区别。这一特征表现出环境艺术设计并不仅是供人们观赏的艺术作品,而是也具备了某种实用性的美学价值。实用化以现实发展为重点,是环境艺术设计美学特征的主要形式,也是将美学同现实连接起来的主要方式。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审美化和实用化的统一协调,可以使环境艺术设计的美学特性得到淋漓尽致地展现。
四、环境艺术设计的美学价值
环境艺术设计本身就有着独特的美学价值,而这种美学价值体现在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一直伴随的真实再现效应。这样的再现现实不会因为环境的改变而发生某种变化,而是直接将本身的美学价值体现在环境艺术设计的整个进程中,并对环境艺术设计美学方向产生指导性作用,规范环境艺术设计的美学内容。同时,环境艺术设计的美学价值还体现在对人们产生的美学效果上,比如环境艺术设计最终形成的美学感受,往往是人们的审美心理所产生的结果,同人们的审美价值相呼应。这一方面反映出人们的审美需求,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美学实践活动与人们的审美意识相互统一的过程。此外,从社会影响上看,环境艺术设计的美学价值还体现在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如今传统文化面临着各种流行文化的冲击。因此,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文化美学成为传统文化的坚守者和保卫者。环境艺术设计的美学价值与多种文化的价值理念发生碰撞融合,促进了各民族、各区域的文化相互交流。在维护传统文化的精髓基础上,去粗取精、取长补短,发扬并传播了传统文化,使得传统文化得以向着更好的方向进步发展。总而言之,环境艺术设计的美学价值呈现出多元性,具有鲜明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结语
环境艺术设计的美学解读是一个复杂繁琐的过程,因为人们对美的感受存在着个体差异性,而且因为每个人美学认知能力的不同,也使得在解读美学特征方面存在着不一致的现象。在环境艺术设计内部也有着复杂多变的不确定因素,这为我们解读环境艺术设计美学特征带来很多障碍。但我们首先应该认清在研究分析环境艺术设计的美学特征这一过程,就是在逐步了解美学形成的过程,而这必将为认知方面和情感方面带来突破和升华的效应。其次,我们要结合当下的形势来加深对环境艺术设计的认识,在详细而系统地解读环境艺术设计美学之后,要立足于目前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环境下,对环境艺术设计进行深入性的研究,并开展具有前瞻性和指导性的建议工作。这对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也能更加完善环境艺术设计的美学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1]章利国.设计艺术美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
[2]曾文静.浅谈现代美学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J].华章,2009(22).
篇7
目前在全国许多省、市的建筑设计部门都设置了环境艺术设计所(室),上海市、江苏省、深圳市、大连市等相继设置了环境艺术设计或建筑装饰设计研究院,各种大小环境艺术设计工程公司更是如同雨后春笋般出现,仅哈尔滨市就有近千家注册的专业装饰公司。国家建设部门也正在进一步规范环境艺术设计和工程建设市场。
据有关部门对目前从事环境艺术设计工作的人员调查,主要由三部分人员组成,一是由建筑学专业转为从事室内外环境艺术设计,二是由美术专业转为室内外环境艺术设计,三是受过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的人员担任,但这部分人仅占百分之计二十左右,院校培养的专业设计人员,还远远满足不了社会的需求。
从生源情况看,近些年来报考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考生一直是报考人数远远多于录取人数,在有些省区甚至接近百里挑一。从生源和就业两个方面看,继续办好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大势所趋,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二、在动态发展中完善专业教学体系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开办在我国历史较短,在工科院校中如何办好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更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只有不断地研究探索,总结经验在办学实践中完善教学体系。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涉及建筑和美术两大学科而形成的一个新型的边缘学科,如何把握好两者在教学体系中的结合和比重是搞好专业建设的关键,它们不是简单的拼凑,而需要寻找两者内在的结合点,这是我们需要解决好的一个新课题。从哈工大建筑学院的专业建设看,参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策划与教学的人员主要由建筑学专业和美术专业两类学科的教师组成,彼此都在寻找作为围绕建筑展开的内外环境艺术设计,从本专业角度如何相互渗透并实施教学。教学内容的结合,各环节的连接,教师知识结构的更新等等是进一步调整和完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体系的焦点。经过多次社会对人才知识结构需求的调查,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两个方面的意见反馈,一个相对完整并具有工科院校特点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计划基本形成,课程内容也进行了切合专业实际的改动,在探索中大家逐步达成共识,明确了环境艺术设计即涉及逻辑思维又涉及形象思维,它具有工程性,又具有艺术性,把握好两者的结合是教师教好同时也是学生学好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关键。几年来,哈工大建筑学院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总结经验,修正不足,使专业教育不断完善,一个相对完整的专业教学体系基本形成。
三、以建筑学为依托办出专业特色从广义建筑学的角度看,环境艺术设计也可作为大建筑学概念的组成部分,都是为人类开拓高品质生活空间的环境科学和艺术,同建筑学有许多共同点,也同样具有功能、艺术与技术的统一体的特质。国际建筑师协会在《华沙宣言》中把建筑学定义为:"建筑学是创造人类生活环境的综合的艺术和科学。"这一定义也同样适合于"环境艺术设计",只不过在文化内涵上环境艺术更为深入,在形式上更多具有艺术特性。对环境艺术的研究主要是围绕着建筑的内外空间环境展开,所以,以建筑学为依托组织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是办好专业的原则。
哈工大建筑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创办正是在这样一个特有的条件下发展起来,构成了区别于我国艺术院校及其它工科院校开办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特点,以建筑学为依托成为办学的优势。应充分认识社会对环境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状况并把握时机,把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办成面向二十一世纪,具有建筑行业特色和较高专业水准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基地。
四、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重要环节即将到来的二十一世纪将是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年代,如何培养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设计人才,需要重新审视传统的教育观和人才观,只有敢于面对现实,才能跟上时展的步伐。当前重要的在于转变教育指导思想,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这一切是抓好课程建设的前提条件。
在教学体系、教学内容中强调基础知识扎实,专业面宽泛的指导思想。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改变有些院校只围绕"室内装饰设计"建构课程体系的思路,强调围绕建筑的内、外空间环境艺术设计及公共艺术设计进行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路,强调围绕建筑的内、外空间环境艺术设计及公共艺术设计进行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路,充分利用在建筑院校办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优越条件。在基础阶段选择部分建筑学专业的专业基础、技术基础课程,同时加进具有本专业要求的基础课程,使学生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在专业学习阶段强调以建筑室内空间环境艺术设计为主,以建筑室外空间环境艺术设计及公共艺术设计为辅的主干课程设置,拓宽专业面。使学生在本科学习阶段,掌握较宽泛的知识。提高综合素质和适应性。在实践环节方面,充分利用短学期实习,有计划有目标地安排社会实践,参观调研,让学生接触社会,接触实践工程,在提高专业认识的同时,提高交流沟通能力,协作能力,组织能力,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能力。
充分认识设计教育的实质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并将这一指导思想贯彻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之中,这也是课程建设追寻的重要目标。"创造"是设计的灵魂。环境艺术设计是创造性地对人的生活环境进行规划和提出方案的思考。设计教育要以人的创造力培养为主线,它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合乎社会发展趋势的、感性和理性协调发展的创造力的培养。在课程建设中如何把这一教育主题与教育重心在实际操作中贯彻与落实,是培养综合设计能力人才的关键,这种综合能力包括了理解能力,研究能力,构想能力,表现能力等。作为以行业划分为基础的本科教育,往往是一种静态目标的培养方式,侧重于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人才素质、创造能力的培养。只有树立正确的设计教育目标,认真对本学科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进行合理优选,才能保证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育发展的健康性。
五、把握时机,完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建设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经过近些年的发展,初步完成了教学体系的建立,今后的完善和发展还有许多的工作,下一步专业建设的重点主要是加强内涵建设。
1、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教学质量的提高,有赖于完善的教学管理和秩序。在教学工作中,规章制度的建立、健全及落实与监督等方面的工作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保证。
2、发挥、科研、生产作用,带动教学发展产学研相结合,促进教学的发展已被许多成功经验证实。在知识经济时代即将来临的今天,教育和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促进作用备受世人瞩目。抓住时机结合专业建立有效的"产学研"机制是进一步推动专业发展的重要一步。
作为以建筑内外环境设计展开的环境艺术设计,涉及到诸多学科的内容,并形成一个多样文化现象的复合体,反映了环境和人的关系,结合教学和设计实践,这一新兴学科在许多方面,都需要更深层次的探索和研究。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工程实践对促进教学及专业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作为教学实践环节将会更有效使学生把书本知识转化到实际工作中。
篇8
一、信息时代要求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师
更新教学观念,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职业能力是指一个人从事职业活动的多种知识、能力、素质和思维的综合能力。环境艺术设计教师是环艺人才培养教学体系的执行者。环境艺术设计教育工作者的职业能力表现为专业基础能力和专业核心能力。我们知道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环境的好赖直接影响着人类的发展。现代教育理念强调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着力培养学生的应用和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具有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从事教育技术的设计、开发、使用、管理和评价工作,提升自己的教学设计能力,运用系统的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确立教学目标,建立不固定的、不同风格的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创设教学情景,运用多媒体技术,有目的,有计划,系统的采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教育现象,让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优化教学效果。
二、信息时代要求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师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文化性和市场性环境艺术设计的本质就是设计者用特定的工程材料和技术手段艺术的表现自己对环境艺术美的认识。引导大众的审美情趣。所以环境艺术设计中审美是关键,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审美能力,表达作品的内在精神和追求,应该成为环艺专业培养人才的一大目标。审美能力的培养与传统文化基础是策划与智慧的结果。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是环境艺术设计取之不尽的艺术源泉,也能满足大众的审美情趣,宣扬弘扬了我国民族文化。同时,环艺专业的设计直接面对市场和社会,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践性。高校环艺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应该以应用型人才为主,设置社会需要的专业,让学生能过及时了解市场环艺设计现状,主动参与社会时间和市场调研活动。
三、信息时代要求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建立通识的设计观念
2010年世博会在中国上海举办成功,使我们对城市环境、社会、科技的认识有了极大的改变,创新与创意已成为新世纪知识经济的核心,艺术设计面临的事实就是如何面对国际市场的竞争。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就是顺应社会发展趋势,改变以往固有的教育理念和认识,拓展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的功能与视野。设计最初动机是要学习解决生活中发生的问题,建立通识的设计观。学会思考永远比学会技能更重要。目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活动的训练课题,均是传统意义上的室内设计、景观设计、建筑设计,为了学生熟悉这些类型的设计,方便完成日后相关设计项目。然而,用不变应万变的设计理念是不可取的。环境设计教育主要是思维变革,无论是教授者或是受教者,其思维都要适应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体现社会化、创意化、信息化。
四、结束语
篇9
关键词:新时期 环境艺术设计 教学方法
当前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深化了人们对生存环境的多元化需求,追求生活环境的艺术审美及其实用效果,成为当前城市化建设进程中的重要理念。人才是推动社会发展的要素,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优化课程资源配置,培养综合技能型人才,成为新时期强化人才教育的重要措施。环境艺术设计课程是学校教育的一门艺术教育课程,面对时展的人才教育形势,加强环境艺术设计课程教学方法模式研究与探讨,尤为重要。
1 环境艺术设计课程的特点分析
环境是主体事物周围存在的客观条件,通常由多种要素构成。相对于人类而言,环境艺术是艺术家依托具体环境并通过其作品表达理想和观念的艺术形式,艺术设计是以艺术表现形式进行审美创造活动的行为过程。环境艺术设计是为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需求,构建适于人类活动的具有一定艺术氛围或审美意境的物质空间的现代艺术设计学科。环境艺术设计涉及环境美学、建筑学、装饰文化、景观艺术、人体工程学、心理学、城市规划、社会学、材料学等诸多方面。
作为当前艺术教育的一门新兴课程,环境艺术设计课是立足于现代环境科学基础上融合艺术、科技、经济于一体的多种造型艺术并存的边缘性学科,它将传统的建筑、园林、雕塑、壁画、广告等各类艺术多层次的有机结合,共同创造整体空间艺术氛围与意境,就其专业理论广度及多样化专业技能而言,环境艺术设计课程属于兼跨多种学科的综合性艺术教育系统工程,具有多种专业内涵和属性,体现了学科教育内容的综合性特征。开设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目的是为了培养新世纪环境艺术设计的专业人才,它是根据当前社会发展以及人才资源全面素质教育与创新实践综合能力的培养需求,以市场为导向,以学生发展为前提而开展的艺术设计课程教育,具有前瞻性特点。创造是设计的灵魂。环境艺术设计是对人的生活环境进行规划和提出方案的思考,设计教学注重强调人文内涵、传统文化的发掘、继承与创新,强调素质教育,注重基本职业技能训练,建立教学与实践之间的互动关系是环境艺术设计人才教育的重要环节,相对于学生能力培养目标来说,环境艺术设计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2 新形势下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方法模式的应用
环境为人类的社会生产和生活提供了广泛的空间、丰富的资源和必要的条件,由于社会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生存及生活环境的需求逐步多样化,美化生存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已成为当代人们生活水准的共识,环境艺术设计人才需求日益增加;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教学注重课程资源开发的针对性和全面性,注重学生人才培养的人文性和适用性,在艺术氛围里重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技能的实践性和创新性,尤为重要。教学方法是优化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同样需要有效教学模式和方法来落实。
2.1 情感激发式教学法
教育倡导人性化教学,情感激发式教学法在环境艺术设计课堂教学中,对于深化学生个性情感、完善学生个性人格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兴趣是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前提,环境艺术设计课程的理论与技能相对抽象枯燥,学习过程中往往需要学生对环境艺术设计具有一定的情感认识,更需要艺术灵感的进一步激发。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创设生动多彩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对环境艺术设计课的学习兴趣,调节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最佳情绪,为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做好基垫。
2.2 互动探究式教学法
互动探究式教学是基于学生自学能力基础上所实施的一种问题研究型教学方法。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教师立足于教学目标,以学生为中心,以相关问题为切入点,采用启发和引导学生进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探究问题的过程互动方式,让学生养成敢于提问、勤于思考,善于发现,勇于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中教师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环境艺术设计内容,以案例教学方式将实际问题呈现在学生面前,参与并引导学生进行集体讨论、互动探究。
2.3 交流合作式教学法
环境艺术渗透于人们生存与生活环境的诸多方面,环境艺术设计课程体系综合性较高,跨学科知识的横向联系尤为彰显,很多问题往往需要依靠多元化的知识能力进行解决,因此,教学过程中需要学生针对相关学习内容,结合自身实际能力架构,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交流研究,让学生借助集体智慧与力量,充分发挥和提升自身个性化学习思维能力。比如像城市规划、园林设计等艺术设计学习中,发挥团体合作交流学习的效能,效果明显。
2.4 实践体验式教学法
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应该注重学生对环境美化与装饰的实际应用能力培养。教师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坚持理论实践相结合,拓展和利用有效教学资源,让学生在动手与实践中体验和感受环境艺术设计的创意和乐趣,采用校企合作的方式,以建筑装饰、园林美化、室内装潢等实际媒介为载体,建立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基地,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直接渗入社会,在实践中深化自身环境艺术设计的创新思维及能力素质。
2.5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多媒体信息网络技术在教学领域中的拓展和应用,促进了课程教学方法模式的飞跃,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内容涉及面广,空间造型思维效果及立体表现效果尤为凸显,教学中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直观展示环境艺术设计的图片影像等相关信息资源,基于网络环境中让学生观摩环境艺术设计的优秀作品、线上相关环境艺术的广告动画设计视频等视觉感受形式来实现资源共享;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进行远程学习和互动沟通,提高环境艺术设计的学习效果。
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培养适于时展的具有多元化综合型能力素质的建设人才,成为新时期人才资源开发的重要目标。作为人才教育的一门新兴课程,环境艺术设计教学需要教师与学生在实践中灵活应用多种教学方法或模式,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创新思维;环境艺术设计;运用
一、正确使用环境艺术设计原材料
环境艺术设计的原材料是确保环境艺术设计得以成功开展的重要前提条件,同时,它还是设计工作者很好运用创新思维的关键。在开展室内环境的设计工作中,能够投入运用的设计原材料有很多种,所以,怎样很好地使用这些原材料是工作的重点,这样能够提高环境艺术设计的科学性,提高环境艺术设计的水准。在使用原材料的实际工作中,不单单可以依据室内设计的需要来选择取用原材料,还可以依据环境设计对于原材料运用的每个小细节来做出空间分析,并且要考虑到环境艺术观赏者的实际要求,来完成环境设计原材料在选择和取用方式上的调整。
二、运用创新思维突出环境艺术的文化内涵
环境艺术的设计与别的工艺品设计有很多相像的地方。环境艺术设计的开展要求依据它的设计思想,针对主体的外部形态以及颜色做出调整和掌控,而创新思维可以在这项工作中更强地表现出环境艺术的文化特点,所以,开展环境艺术设计能够通过创新思维来实现文化内涵的建设,要依据设计工作者针对环境艺术的认识,综合考虑环境所在的实际文化氛围,开展创新思维的恰当使用。在开展设计工作时,一定要注重坚持创新精神,因为从古至今,国内外之所以能够提高环境艺术设计水准,是因为文化元素能够作为环境艺术设计工作者学习的知识点。在开展环境艺术的设计工作中,设计工作者应该减少因为地域歧视和文化歧视所造成的创新思维无法进行全面运用,应该要积极地去了解现今不同类型的环境艺术设计文案,并且依据现今工作的环境艺术文案做出对比探索,这样方便对可以提高其水准的具体问题做出很好的处理,以便于确保环境艺术设计总体上的功能。要努力把具有文化内涵的元素利用创新思维实现环境艺术设计的相互结合与调整,从而帮助环境艺术的欣赏者可以更加直接地关注到环境艺术的设计重点是什么,并且在最快的时间内知道环境艺术设计工作者的文化内涵与环境欣赏者的根本需要是什么,从而提升其实际效果。
三、运用创新思维提升环境艺术设计的灵活性
从前的环境艺术设计因为它的设计思维以及方式太过单一死板,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环境艺术设计的进程,一部分经历了草率设计的艺术环境都面临着不容乐观的状况。所以,在开展环境艺术设计工作时,一定要注重把创新思维的使用当作提高环境艺术活跃度的关键工具,在突出表现设计工作文化内涵的同时,还要关注到创新思维的运用方式。设计工作者在开展设计工作时,要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对创新思维的运用规则作出明确规范,并且根据已有的设计思考作出环境艺术外观上的把握。在对创新思维使用的时候,一定要注重把环境艺术的文化内涵当作是设计任务中的重中之重,在努力提升设计文案传统文化内涵的同时,还要关注到把当下的充满现代气息的文化元素融入到设计文案中去,这样便于使环境艺术的设计兼备各个地区,各种文化共有的优点,使环境艺术的所有者以及观赏者对设计出的艺术环境感到满意。环境艺术的设计工作者,一定要在思想上提高对于环境设计文化内涵的关注,了解环境艺术设计文案与各个文化内涵,这样能够帮助设计工作者使用对的方法来对加深文化内涵的设计文案做出结合与修整,帮助环境艺术的设计可以更好地迎合当下社会的需求,从而提高环境艺术设计的综合水准。
四、运用创新思维加深设计者情感的融合度
设计工作者感情的融入程度对环境艺术欣赏层次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要依据创新思维的使用方法,针对环境艺术观赏者的实际内心需要与文化养成方法做出调查,来帮助创新思维的运用。在一开始,设计工作者就应该依据对的设计步骤,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环境艺术的实际设计文案中并做出修整,并且将颜色和外观的调整与自己的感情进行融合,从而达到人文元素与实用元素的相互融合,在本质上提升了环境艺术设计层次。设计工作者在使用创新思维时,一定要不间断地研究环境艺术的文化内涵,来方便更快地修整设计文案,让文化内涵可以更有效地结合到环境艺术中去。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环境污染整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