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的定义范文
时间:2024-01-05 17:41: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理健康的定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作者:(日)主妇之友社
出版社: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5
定价:29.8元
荐书理由
这是一本权威、实用、全面、超值的家庭参考用书,教你如何最合理的使用生活空间,如何收纳衣物和小饰品,如何收纳生活用品,怎样利用身边物品,怎样不花钱简易做手工制作……
把这本书作为参考,从简单的事情开始做起,一点点地对收纳物品树立起自信心,向着舒适的家庭生活而努力吧!
《不一样的健康心理学》
作者:芦淼
出版社:华文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10
定价:28元
荐书理由
当我们因压抑愤怒而头晕胸闷时,别人会说过段时间就好了;当我们沉浸于悲伤之中,整日郁郁寡欢时,别人会说过段时间就好了;当我们因压力巨大,反应变慢变迟钝时,别人会说过段时间就好了……我们总是太不把心理健康当回事。
本书通过对各种常见的心理问题以及疾病进行详细地介绍,包括自卑、愤怒、抑郁、恐惧、压力等等,让你能够清楚地了解到“健康”隐秘的另一面,重新审视自己的心理状态,拥有真正健康的生活。
《36.5℃决定健康》罐
作者:(日)石原结实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11
定价:25元
荐书理由
医学研究表明,体温每升高1℃,人体免疫力就会提高30%;相反,体温降低,免疫力就会下降。即36.46℃~37.14℃是人类正常体温的标准值,但大部分现代人由于压力过大和饮食不当等原因,正常体温都在35℃~36℃,而这种“低体温状态”正是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肥胖、更年期障碍、抑郁症、心肌梗死、癌症等疑难杂症高发的重要原因。所以,体温是决定生老病死的关键。
《我最想要的妙招书》罐
出版社: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11
定价:35元
荐书理由
篇2
【关键词】体育教育;学生;心理健康
学生从学校接受教育到走出学校服务社会,如果没有健康的心理,没有一定的承受力、耐挫力,要想成就一番事业,那是不可能的。而在“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一课程标准的核心中,心理健康教育更显得尤其重要。作为教育工作者,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更应该关注学生心理健康,解决他们的烦恼。基于此,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应注重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对于健康的概念,各学科基于不同的学科体系、研究角度,各自作了不同的定义。如世界卫生组织把健康定义为全面的身体方面、心理方面及社会方面“幸福”(well―being)的理想状态;医学的健康定义是针对疾病而言的;心理学方面把健康定义为一种心理能力与心理“幸福”的存在。另外,还有社会学方面的定义,人类学方面的定义等等。完整意义上的健康新概念是:道德健康为统帅,生理健康是基础,在此基础上心理健康及社会适应全面发展,有机整合。当前中国社会实现了经济腾飞的伟大变革,但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生活节奏变得更快,竞争更为激烈,人们的身心负荷普遍加重。至于社会上因经济改革的浪潮中而产生的情感震荡,从干群矛盾、同事摩擦、代沟冲突到婚姻障碍等等,更是激烈和广泛。这表明一个仅仅具有健康机体的人是不足以适应并驰骋于这个变革时代的。新的竞争时代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不但具有健康的体魄,而且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即是一个全面意义上健康的人。体育锻炼不仅提高了身体素质,达到了身体健康的目的,更重要的是锻炼了意志、增强了信心、提升了对真伪是非美丑的辨别能力,得到了强健心灵的效果。所以,在新的时期我们更应该加强体育锻炼,满足社会发展对人类自身提出的新要求
一、体育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
(一)消除紧张 恢复体力
在繁重的课程压力下,每周有几段时间能全身心地投入体育锻炼,可以消除紧张、烦恼、焦虑的情绪,在舒展筋骨中缓解压力。获得积极性休息,易于增强学生的意志品质、增强自尊和自信,增进身心健康。
(二)陶冶情操,调节情绪,提高意志品质
人的情绪是个体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印象,是对现实事物的内心情感显露。人在紧张繁忙之余,参加一些体育活动,如球内运动,可以释放压力,调节倾诉。又如体操和舞蹈,可以在音乐和旋律下放松身心,情绪自然会愉悦起来,道德情操也会得到提升。体育活动使人增加快乐和喜悦,减少烦恼与不愉快,对学生的情绪调节和心理健康教育意义重大。
(三)培养自信心,完善自我价值
体育运动和竞赛尤其是个人擅长的运动项目,学生能在完成各种复杂动作时,与同伴精诚合作,在与对手激烈的竞争和对抗中收获胜利的喜悦,实现自我价值。同时被同学赞誉也能提高自己的价值,并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
的工作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
二、在体育教学中,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做学生的贴心人
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可以缓解学生的心理紧张,减轻心理压力, 避 免学生产生心理异常。因此,教师应主动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给学生更多的理解、更多的爱。如果发现学生有不良情绪,一定要及时个别谈心,弄清原因,采取恰当的方法帮助解决。教师经常利用课余与学生沟通,几句谈话,几声鼓励,一点暗示,一个微笑等等,都能给学生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和激励作用。
三、在课外活动中,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活动,陶冶学生的心灵
篇3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成就动机
随着竞争的加剧,现代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校必须对大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塑造和培养,其中心理健康是不可或缺的一环。马斯洛认为,热衷于创业并希望自我实现的人很少有自我冲突,即成就动机与心理健康呈正相关。张爱莲等人(2003)的研究也表明:自我取向的成就动机有利于维护心理健康。本研究将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和成就动机之间的关系问题,以便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
对象与方法
对象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从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大学选取在校大学生351人,其中男生225人,女生126;其中大一202人,大二78人,大三71人。年龄范围17-23岁。
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查被试的心理健康状况,量表中因子分≥3(中等以上严重程度)作为判断有心理健康问题的依据。采用由Gjesme.T和Nyard.R编制的成就动机测量表(AMS)测查被试的成就动机的水平,该量表包括两个分量表:追求成功动机Ms和避免失败动机Mf。
所有量表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无记名、集体施测,测量数据输入电脑,采用SPSS19进行数据统计处理。
结果:一、高成就动机组与低成就动机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
根据成就动机总分,将总分中高分段的27%定义为高成就动机组(96人),总分中低分段的27%定义为低成就动机组(96人)。将高成就动机组与低成就动机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比较,结果见表1。高成就动机组大学生scl-90所有因子得分都显著低于低成就动机组,说明高成就动机组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明显好于低成就动机组。
二、心理健康组与问题组大学生成就动机的比较
scl-90量表中因子分≥3(中等以上严重程度)作为判断有心理健康问题的依据,共发现因子分≥3的59人,定义为问题组,其余292人为健康组。心理问题检出率为17.10%。将健康组与问题组大学生的成就动机进行差异比较,结果见表2。健康组在避免失败上得分显著低于问题组,成就动机总分显著高于问题组。说明问题组有更强烈的避免失败的倾向,健康组的成就动机水平高于问题组。高成就动机的大学生中心理健康(87.5%)的比例高于低成就动机组(71.6%),有心理问题(12.5%)的比例低于低成就动机组(28.4%)。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成就动机的相关关系
将成就动机与心理健康各维度作皮尔逊相关,结果见表3。避免失败与心理健康所有维度都显著正相关,成就动机总分与心理健康的所有维度都显著负相关,追求成功与抑郁显著负相关。
注:A表示躯体化,B表示强迫症状,C表示人际敏感,D表示抑郁,E表示焦虑,F表示敌对,G表示恐怖,H表示偏执,I表示精神病性,J表示scl-90总分。
讨论:本研究对高成就动机和低成就动机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比较发现,高成就动机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明显好于低成就动机组。较高的成就动机可以使大学生在遭受挫折时不放弃,依然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更少体验到紧张、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困难情景中坚持的时间越长,获得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而成功可以缓解心理压力,增强积极的情感体验。低成就动机的学生在困难情景中过早的放弃,只会增强失败体验,加重心理压力。
对健康组与问题组大学生成就动机的比较发现,心理健康的大学生有更高的成就动机水平。心理健康的大学生成就动机水平高,不是因为他们更强烈地追求成功,而是因为有心理问题的大学生有更强烈地避免失败的倾向,导致问题组成就动机水平较低。同时成就动机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也表明,心理健康与避免失败动机关系密切,而与追求成功动机关系不太密切。这说明对失败长期的害怕、恐惧,会形成慢性焦虑,进而侵蚀心理健康。因此降低避免失败动机有利于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1] 张爱莲,朱阿丽,李秀森 532名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成就动机考察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17):342-343.
篇4
关键字:心理健康 一日活动 环境教育
一、幼儿健康教育
1.健康的定义。人体各器官系统发育良好、功能正常、体质强壮、精力充沛并具良好劳动效能的状态。常以人体测量、体格检查和各种生理指标衡量。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是指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
2.心理健康的定义。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内心世界与客观环境的一种平衡关系,是自我与他人之间的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的维持,即不仅能获得确保自我安定感和安心感,还能自我实现,具有为他人的健康贡献、服务的能力。
3.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定义。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定义是对学龄前儿童进行自我调节、自我意识等方面的教育,促使其形成健康心理状态的过程。幼儿健康教育是指根据幼儿身心的发展特点,提高幼儿健康的认识,改善幼儿健康的态度,培养幼儿健康的行为,维护和促进幼儿健康的系统的教育活动。
二、健康幼儿的表现
1.幼儿健康的表现。能按成人的要求去观察事物,记得快、记得住、记得对,能就具体直观的事物进行概括。肯动脑筋,想象力丰富,善于对周围事物和现象提出各种问题,并能解决一些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简单问题,具体的表现有很多种,这里不一一列举。
2.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充分肯定了情绪发泄对维护心理健康的价值。他认为当人有情绪时,讲出一切来,能够减轻精神上的症状。所以,让幼儿有机会通过言语的或非言语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就能减轻他们精神上的压力,而这种精神压力如果处理不当,就可能变成精神创伤。
3.不健康幼儿的表现。幼儿对个人情绪发泄的认识水平和评价水平都不高,因而他们还不能根据场合合理地宣泄情绪,而不正确的发泄方法对他们的危害也是无处不在的。它会助长急躁不安、倔强、无理取闹的坏脾气,在性格方面还会产生自闭症、退缩、缺乏信心等,甚至会造成侵扰其他幼儿、含怒不言、自伤等现象。不良的渲泄更会影响他人的生活及集体的规范。可见,帮助幼儿很好地渲泄,对幼儿的心理健康确实是有利的。所以根据以上所述,幼儿不健康的表现具体概括有五种:
(1)多动。幼儿的心理行为可以表现在幼儿的行为上,有些幼儿出现“多动症”。主要表现为好动、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波动大、自我控制能力差、学习受到严重影响等几个方面。好动具体来说是喜欢跑动,或爬上爬下,摇椅子转身,离位走动,叫喊或讲话,引逗旁人。注意力不集中方面具体来说,上课时不能专心听讲,注意力涣散,易受环境干扰而分心,在课堂东张西望,心不在焉或凝神发呆。自控情绪的能力差方面具体来说:表现为幼稚任性,克制力差,易激怒或冲动。情绪不稳,为了一些小事就喊叫或哭闹,脾气暴躁,常根据瞬间冲动行事,不考虑后果,可能突然做出一些危险举动及破坏行为。
(2)焦虑。指突如其来的没有明显身体原因的恐惧状态。具体表现为缺乏自信、过于敏感、食欲低落、无端哭闹。这类儿童对陌生环境反应敏感,而担心害怕,甚至恐惶不安,哭闹不停,常常担心被别人嘲笑,对尚未发生的情况,产生过分的关注,并伴有无根据的烦恼,对日常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也显得过分焦虑。
(3)恐怖和失眠。恐怖表现在对某些事物或情境产生惧怕和逃离的心情,如怕打雷闪电、极度紧张、抱头乱窜。幼儿对于一些没有危险或基本没有危险的东西也感到害怕,而且这种害怕十分突出,儿童由于恐怖而出现回避、退缩行为。失眠的孩子入睡困难,睡中不时惊醒、大声哭闹,甚至梦游四方,但白天回忆不起来,只觉得精力不足,情绪不稳。
(4)攻击。这类孩子整日东奔西跑,经常搞恶作剧,喜欢讽刺挖苦别人。对美好的物品毫不爱惜,摔打成为癖好,表现出攻击性。
(5)恶劣的人际关系。幼儿的人际关系主要是指他们与父母、教师以及同伴之间的关系,从这些人际交往中可以反映出幼儿的心理健康状态。心理健康的孩子乐于与人交往,善于和同伴合作与共享,理解与尊敬他人,待人慷慨友善,也容易被别人理解和接受。心理不健康的儿童一般没有融洽的人际关系,往往由于个人心理不健康等原因,与人产生交流障碍。不能与人合作,对人漠不关心,缺乏同情心,有猜疑、嫉妒、退缩现象,不能置身于集体,与人格格不入。
三、心理健康教育与一日教育活动
1.教学活动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增加一日活动环节,也不是替代原有的教学活动,而是把教学活动内在的、潜在的因素挖掘出来,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发展的需要,更好地发挥教学活动的教育作用,而不是就事论事,“阳春面浇头”外在式的;也不是对原有材料中内含的心理因素视而不见,不考虑儿童的心理反应,一味地灌输渗透或是把各类教学活动互相割裂开来。
2.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大量的日常生活是儿童人际交往相对频繁和心理品质自然显露的时刻。生活需要合群,合群性可以在生活中培养,可以利用幼儿生活活动来进行随机教育。设立生活角、开展编织、绣花、擦鞋子等活动,使儿童在共同合作中锻炼能力,感受一种群体感。
3.游戏活动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游戏是幼儿的生命,一日活动中游戏是贯穿于始终的活动。除了游戏本身的教育作用外,心理健康教育融合于游戏中,就能发挥增效的作用。游戏让幼儿养成合群性、独立性的良好习惯。通过角色游戏,幼儿形成对游戏主题的确立、角色的选择、情节的发展等活动中,学会了如何与同伴友好相处,自我意识的良好发展、合群情感的发展,社会化和个性化的协调发展。在实践中,我们认识到不是所有的游戏对心理健康教育都是行之有效的,有意义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游戏应该具有目标性和针对性。
4.体育活动和感觉统合训练促进合群性发展。体育活动促进幼儿大脑的发育,更是促进合群行为发展的有效方法。尤其是统合训练培养团队精神、合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等良好的心理品质和道德品质同步提高,相互促进。
四、心理健康教育结合在环境教育中
1.幼儿园小环境
(1)通过户外活动器械开展丰富的体育活动。积极创造让幼儿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外部环境,激发幼儿对身体锻炼的兴趣,培养幼儿锻炼身体的好习惯,通过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勇敢、不怕困难的心理品质。
(2)运用幼儿园的环境布置对幼儿进行健康教育。如通过墙饰布置、教育专栏等宣传健康知识及预防传染病的基本常识。
(3)结合幼儿园的各项活动。例如,“我的小手真干净”、“教室是自己的家”、“垃圾的坏处”等社会性活动,带领幼儿开展从自身爱讲卫生开始爱护环境卫生、保护环境卫生、维护环境卫生的教育,培养幼儿讲卫生、爱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
2.家园共同营造积极的环境因素
(1)转变健康观念,完善健康意识。通过多种活动让家长转变健康观念,不断完善健康意识,明确健康教育理念和幼儿健康教育目标,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对孩子实施有效教育。例如,安全教育中的“急救、求助电话号码”、“遇到坏人怎么办?”、“不跟陌生人走”等内容,取得家长的配合教育就有事倍功半的效果。
(2)心理健康的教育更需要家庭教育的配合。家庭成员之间和睦、民主,营造良好的情感环境和家庭气氛,在观念上和行动上真正尊重孩子,更有利于幼儿良好性格形成和心理健康发展,通过家园交流、合作,让家长从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素质入手,做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五、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采取措施
1.提高幼儿教育工作者的心理知识和心理素质。首要的条件就是教师要懂心理知识,特别是幼儿心理知识。幼教工作者为了幼儿的心理健康,应该努力提高自己心理健康方面的有关知识,并将所学心理知识积极运用到幼教工作中。教师心理知识的缺失是不可能做好幼儿的心理健康工作的。同时,幼儿教师不仅要掌握心理知识,而且教师本人也要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因为心理健康具有很大的感染性,加之幼儿心理发展又有易感染性,他们很容易受到老师的影响。在老师和幼儿相互交往过程中,如果老师心理失常或心理不健康,那么就会在有意无意中把一些不健康因素传染给幼儿,进而影响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因此教师要拥有一个健康心理,也是幼儿心理健康工作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条件。
2.创造一个有利于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环境。人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生活,在一定的关系条件下形成其思想、感情、行为和作风的。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环境影响人的一般表述。由于幼儿年纪小,可塑性大,他们的心理发展很容易受到外环境的影响。因此,创造一个健康的环境是作好幼儿心理健康工作的又一重要方面。
(1)树立一个良好的班风、园风,以利于幼儿的心理健康成长。班集体或园集体,是幼儿生活的一个主要环境。这个环境建设得好与不好,对幼儿心理发展影响深远。如果班风、园风不正,幼儿的心理就会被扭曲,心理健康就会受到冲击。相反如果具有一个积极向上、相互团结、相互尊重、相互关心且富有同情心的班风、园风,幼儿的心理就能得到健康的发展。
(2)教师要端正对幼儿的态度、行为。人与人互为环境,对幼儿来说教师就是其环境。要形成健康环境,教师行为态度必须端正,否则创造幼儿心理发展的健康环境只能是一句空话。我们一些幼儿教师不注意自己的言行,给幼儿心理抹上了一层灰色。如我班上有一位小朋友,他相对能力较弱,属于天资愚钝型的那种,如果作为老师的我们说:“走开,走开,你笨死了。”这样就会在他的心理造成伤害,而且也使其他的孩子从小形成了不平等的观念以及对有缺陷人的偏见心理,并且从中染上了不尊重他人、小看他人的习性。可见,教师的言行态度是否端正对幼儿心理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因此,教师要热爱、要尊重、要严而有格,不能借“严师出高徒”为借口惩罚幼儿,在处理教师和幼儿的关系中要努力创造一种平等、民主、鼓励的心理安全气氛,对幼儿要公正、不偏爱,杜绝那些有损于幼儿心理健康的言行。比如谩骂、侮辱、指责、压制、强迫、威胁、挖苦、无情的惩罚等。
(3)办好爸妈助教,向爸爸妈妈宣传心理健康知识,使他们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幼儿园、社会、家庭是孩子生活的三大主要环境。幼儿园环境健康,而家庭环境不好,也是不能说幼儿心理发展有了健康环境。因此要想幼儿心理健康,除了教师努力外,家长也同样需要努力。当前许多家长由于种种原因,对“心理健康”、“心理卫生”等概念十分陌生,而幼儿心理健康工作,在许多方面需要家长的长期配合和支持。因而对家长宣传心理方面知识就变得必要了,再者幼儿和父母呆的时间长,只有父母懂得心理健康知识,才能注意自己的言行,进而给小孩心理施以健康的影响。
3.创造爱的气氛,满足幼儿的心理需要。爱是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和必要的环境因素。实践证明,一个充分受到成人正确而有理智的爱的孩子,总是充满自信,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反之,被成人厌弃的幼儿则常常自暴自弃,形成一种自卑感和的心理。比如,平时有些孩子上课时“喜欢”捣乱,活动时常打人,这往往是由于我们对他付出的爱的关心太少所致。他想通过“捣乱”、“打架”来引起教师对他的关注,进而获得老师对他的爱。要让幼儿接受我们的爱,就要让幼儿懂得我们的爱。为此,我们就要懂得一些向幼儿表露师爱的技巧。如关切地说上一句,或轻轻地抚摸一下头,也是爱的表示。这些看似简单、平常的言行,可以让孩子快乐一天甚至几天、几年、一生。因此,教师平常应该通过各种形式,向每个幼儿表示爱意,让孩子在爱的氛围里健康成长。
4.积极培养和积极防治相结合。为了幼儿的心理健康,我们应该重视对幼儿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增强幼儿心理适应和承受能力,减少心理疾病的产生。一些幼儿得到表扬时兴高采烈,做错事受到批评时就表现出极大的委屈,甚至几天不说话。这种情况说明幼儿承受能力差,这应该引起我们教师的注意。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素质呢?除了上述所说的健康环境的影响外,在这里特别指出的是通过引导幼儿参加集体活动来培养。现在幼儿园里的孩子基本上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里是小皇帝,也缺少与同龄小伙伴交往的机会,因此很容易养成任性、爱发脾气、自私等不良性格特点,因此儿童入幼儿园后,要引导他们积极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在集体活动中,使他们学会关心他人、尊重他人、团结互助,学会与他人平等相处并通过集体活动来逐渐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素质,也可使幼儿一些不良行为习惯和错误心理观念等得以纠正。
幼儿心理呈现出的各种不良预兆,教师要及时纠正,积极防治。如“问题家庭”的小孩。这里的“问题家庭”指的是父母中一方亡故或父母不和或父母离婚的家庭。这类家庭的小孩,心灵上都受过创伤,若缺少正确的引导,往往容易形成自卑、不合群、胆怯、多疑等消极心理特征。因此,对这一类幼儿要多关心,让其在幼儿园里得到家里本应得到的那份爱,从而有效地防止此类幼儿的心理扭曲。又如,身体发育畸形和有生理缺陷的幼儿。此类幼儿往往自卑、敏感、多疑,若我们不注意、不关心他们,就很容易使他们的心理发展偏离正常轨迹而变得仇视社会,淡漠人生。因此,对这一类幼儿千万不能取笑、不能嘲讽。同时,对这类小孩比较好的办法是培养他们各方面的兴趣特长,如乐器、画画、书法等,并鼓励他们不断努力,取得成绩。这样他们因有了某方面的兴趣或特长而会逐渐产生优越感,性格也会在活动中得到锻炼而日益坚强、日渐开朗,从而形成一种积极正常的心态。
参考文献
[1]陈宁.为了健康的生命和未来.早期教育,2009(7、8合开).
[2]顾荣芳等.幼儿对心理健康相关概念的认识.学期教育研究,2008(4).
篇5
关键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8-105-01
人格健全的发展需要有一个健康的心理作为前提。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最新定义是:“健康,不但是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从这一定义看,健康的内涵应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且这里对“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又作了更加明确的鉴定,不难看出它突出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学生健康的心理状态,是他们整个身心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否,对学生身体健康、发育尤其是健全人格的形成有着巨大的影响。
据有关方面统计,青少年心理适应不良者在初中生中的比例为15%~20%;高中生中为20%~25%;大学生中则为25%~30%。据统计,每三个休学的大学生中就有一个是因为心理有问题。上述比例还呈上升趋势。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清华大学教授樊富岷说:青少年时期尤其是中小学时期是人格形成和发展的最关键的阶段,也是最易产生“问题”的时期。人格扭曲不及时矫治,就会导致“人格障碍”,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变态”。其中人格、攻击型人格等变态类型有很强的犯罪倾向。
事实上,人格完整表现为个人的需要、动机、欲望、理想、目标与行动协调一致;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如果人格发展内外不协调,便意味着心理素质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即病态人格。具体表现为过分的理智化,感彩缺乏,对大小事都爱挑剔,缺乏“人情味”;或者表现为理智不足,情感有余,理智对情感的控制能力差,冲动性强,偏离正轨多,不能正确反映和估计环境与自我,所有这些都属人格异常。
人格异常(即人格不健全),具体产生的因素主要是由三大环境影响所致的:家庭、学校、社会。其中家庭是人格形成的关键,因此它对小学生的影响也是最严重的。俄罗斯的一项调查显示:三分之二的少年犯均生活在有缺陷的家庭之中。日本国立教育研究所对84名有逃学、暴力和其他不良行为的中小学生进行调查时,发现其中有82名学生和不良家庭教育有关。
在对长春市中小学110名离异家庭子女的调查中,可以看出:父母离异则导致子女心理素质差的达80%,品德行为恶劣达46%,单亲家庭子女的犯罪率更是正常家庭的两倍。此外,学校这个群体的部分现象也可能对中小学生产生负面影响,如教师恨铁不成钢、拔苗助长、教法不当,都会导致学生不健康心理的形成。具体地说,在现实的学校当中,仍有一部分学校在片面追求升学率,动辄“公布成绩”“按分排座”,这便严重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的积极性。
由上述各种事例可知:中小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需要有一个健康的心理,而这个健康心理的形成就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环境与之相适应,使之与中小学生的年龄、个性、情感、人际关系、承受能力都相适应。具体地说,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两方面:
一、对中小学生来说
从小就要培养其优良的健康的心理素质,因为健康的心理素质对中小学生整个人生来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成功教育,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的“五自”教育,有意识地磨炼中小学生的意志,战胜困难,树立成功的自我意象,完善人格,以促进其身心的和谐全面发展。
篇6
Abstract As society changes, increasing students' psychological health problems caused great concern in the community. Students' mental health problems mainly in learning, interpersonal, love and so on. On the basis of analysis of the problem based on the proposed establishment of an early warning mechanism and improv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and other aspects of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problem; countermeasures
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以及社会需求的增强,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率逐年提高。高等教育的入学门槛降低,录取人数逐年增多。据相关统计数字显示,在提出扩大招生规模的第二年,2000年的招生规模约为200万人左右,而截止到2015年,我国普通高等教育招生的规模达到了700余万,十五年的时间里增长了500余万。大学生这一群体的规模日渐扩大,对于提高全民的科学文化素养和促进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作为掌握专业知识、拥有新思想的前沿力量以及推动经济社会进步的有生力量,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成长都备受社会各界瞩目。社会各界期望大学生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的知识技能以及健康的心理素质。
然而,高校的培养结果与社会各界对大学生的期望总是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其中表现最为突出得就是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有待增强,近年来各地频发的大学生自杀现象更是引发了社会公众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广泛质疑。与其他问题相比,心理健康问题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的影响,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大学生个体的专业学习能力与道德塑造。有鉴于此,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研究刻不容缓。笔者拟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进行梳理,并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观察提出相应的改善路径,以期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所裨益。
1 相关概念的界定
概念是逻辑思维的起点,同时也是我们进行相关研究的基点。“一个探索者在任何领域中的工作总是从创造该领域中有用的语言和概念开始的”①准确的概念才能保证我们研究的准确性以及逻辑的清晰。
(1)大学生。在我国,大学教育层次包括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四级教育体系。相应得大学生的外延就包括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以及博士研究生。硕士博士教育是在接受了一定年限的高等教育之后的深造阶段,其心理健康教育与刚迈入高等教育门槛的专科生、本科生有很大差异。本文拟定的研究范围较大学生的外延较小,仅仅包括参加普通高等教育统一考试而录取的专科生、本科生。
(2)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定义是一个众说纷纭的标准。不同的学科,甚至同一学科的不同学派给心理健康下的定义都不尽相同。无论是统计学、社会学还是专业的医学领域都试图对心理健康下一个统一的定义。然而,纵观国内外的各种定义,要么就是过于抽象以及空范,要么就是描述性强而缺乏一定的理论性。这一定义所表现出的不统一性反映了心理健康领域研究的复杂性,同时也说明心理健康这一概念的解析不仅仅是一种纯粹的心理学、医学研究的范畴,它的内在也蕴含了社会观念、社会态度以及社会环境等相关问题。对于非专业出身的笔者来讲,明确心理健康的定义实有难度。因此,笔者根据多年的经验仅作些浅显描述,以收抛砖引玉之效。
笔者认为,心理健康是一种主观内心与客观环境相互协调、相互和谐的一种持续而又积极愉快的心理状态。在这样一种状态下,人可以积极成长来实现自己的潜能与价值,当主客观发生不协调时能够自主调整而恢复到原来的协调和谐状态。
2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不是某种单一的问题,而是各种心理问题的集合。有的学生只有一种问题,而有的学生身上则表现出几种心理问题。根据笔者多年的从教经验,大学生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环境适应问题。心理学研究表明,熟悉的环境会给人带来一种安定感、安全感,而陌生的环境容易令人不安而产生相应的心理问题。尤其是对于心智尚未成熟的大学新生更是如此。大学新生从高中校园走向大学校园,从熟悉的故乡走向陌生的他乡,面临着生活氛围变化,陌生人相处以及语言、饮食习惯这样一种适应过程;而且对于很多习惯了受宠而不独立的学生而言,需要自己独立决定某些问题,自己独立动手从事某种活动。无论是生存环境的改变还是学会独立的过程,都会给新入学的学生带来一定的困惑与不安。如果这种困惑与不安不能被学生个体进行有效调适,将会产生诸如迷茫、困惑以及没有安全感的心理状态,从而出现因环境不适应而带来的焦虑、抑郁、挫折等心理体验,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生活及健康成长。
(2)学业方面的心理问题。学习乃学生的天职,学习是学生在大学期间的主要活动。大学的学习内容、方法以及授课方式与中学阶段有很大的差异,部分同学不能够很快接受这种差异并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而出现了相当程度的心理问题。一是因自我定位不准而产生的心理问题。部分学生在进入大学前是学校的尖子生,是老师、同学以及家长心目中的宠儿。带着这种优越感的学生在面对其他比自己更优秀同学时则显示出了一定的落后。如果不能够准确自我定位,这部分学生将会产生相应的心理问题,如自卑与嫉妒心理的加强。二是学习动力不足带来的心理问题。从争分夺秒、严格管理的高中到学习氛围相当宽松的大学,失去了原有的约束,一些同学开始自我放纵而不认真学习,带来的结果就是课程的重修甚至被勒令退学。许多同学因此感受到强烈的心理压力而出现心理过于焦虑、紧张等心理问题。
(3)人际交往方面的心理问题。人是群居性动物,每个人都有人际交往的内在需要。人际交往能力越来越成为社会衡量一个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指标,因此在迈向社会的最后“加油站”里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成为大学教育的重要部分。但大学有着与高中阶段完全不同的人际交往环境:同学生源地多元化,同学的家庭背景不同,生活喜好及行为偏爱出现较大的差异。能否认识这种差异并且相应得进行人际交往的调整成为理顺自身人际关系的关键。然而在大学新生当中普遍存在着对差异认识不到位以及人际交往技能的缺陷的问题。再加上独生子女中存在着过于自我、唯我独尊、任性等问题更是加剧了大学新生的人际交往障碍。人际交往障碍的出现导致一些学生出现人际交往恐惧、紧张不安、焦虑抑郁以及人际交往挫折增强等心理问题,严重影响这个体的健康成长以及同学之间关系的和谐稳定。
(4)婚恋及性心理方面的问题。大学生大部分处于18~25岁之间,这个阶段的学生处于生理发育的成熟期,对异性、爱情、性体验有强烈的追求欲。然而大学生对爱情与性存在着一定的认识模糊,对恋爱发生与维系的各种准备不足,无法正确处理恋爱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与矛盾,在性方面缺乏有效的安全保护措施以及性道德不成熟。发生在恋爱与性中的种种问题超出了他们的心理承受度以及自我解决的能力,从而使得一些学生在情感上出现障碍,常常因为恋爱问题出现迷惘焦虑,压力大等心理问题,甚至出现自杀等极端事例。
3 培养大学生健康心理的路径分析
根据上文的分析,造成大学生产生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在培养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路径上也应有多元化的选择。
(1)建立同学―辅导员―学校心理咨询机构三级预警机制。任何问题的产生都是一种过程而不是一个时间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也是如此。心理问题发生之前,总会有一些比较异常的微小行为出现,如沉默寡言,逃课厌学,神情恍惚等情况。为了防止心理健康问题出现,应该在这些异常行为出现时进行早期干预。同寝室的学生在生活中联系紧密,是发现这种异常行为的最佳人员;辅导员作为班级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直接责任人,在班级管理中发现相应的问题时应及早介入;学校的心理咨询机构经常接待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在发现苗头性问题时,心理咨询机构应及早对学生采取相应的心理干预,防止问题的恶化。
(2)强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地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培养大学生健康心理的重要手段,是通过课堂教学形式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主要抓手,因此必须强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地位。高校在课程设置中必须给心理健康教育课安排出足够的学时,不得随意更改、取消相关课程的设置,在师资力量配备以及硬件设施安排上必须给予同其他专业课程同等的投入。另外,鼓励专业课程的老师在讲授专业课程中加入相应的同本专业相适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使心理健康教育的覆盖面得到扩大。
(3)发挥校园文体活动的作用。校园文体活动承载着一所高校的校园文化,同时丰富而健康向上的校园文体活动对于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社团是大学生兴趣的集合体,对于丰富学生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大有裨益。高校应鼓励并支持学生社团的健康发展,发挥他们在凝聚学生,增进人际交往方面的作用。同时,高校党委、团委、学生会等组织应根据教学安排组织相应的文体比赛,如运动会、演讲比赛。鼓励并吸引广大学生积极参与,在参与中增强学生与他人、与集体和谐相处的能力,并且在丰富的活动中释放他们的各种压力。
篇7
【关键词】心理健康 幼儿园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5-0170-02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观念的更新,心理健康受到的关注与日俱增。然而我国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探索和实践研究均起步较晚,发展缓慢。尤其是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方面面临诸多困惑和问题,内容选择就是其中核心问题之一。
一 从“幼儿心理健康”概念的界定来看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当前,我国尚未对“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做出准确界定。因此,对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探析将以对其核心概念,即“幼儿心理健康”的考察为切入点。关于健康的定义,普遍为人们所认可的是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于1947年提出的:“健康是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现象。”我国2012年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使用了相似的定义:“健康是指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但究竟什么是心理健康,众多学者纷纷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至今尚未有定论。不过可以确定的是,研究者普遍认为不能将关于成人心理健康的界定直接推广到婴幼儿身上,婴幼儿心理健康有其独特性。
国外对幼儿心理健康的界定相对清晰。如美国0~3岁任务联合机构(Zero To Three Task Force)把幼儿心理健康定义为:在家庭、社区和文化背景下,儿童从出生到5岁才形成亲密、安全的人际关系,体验、调节和表达情绪,探索环境和学习方面一直发展的能力。总之,国外研究者普遍认同幼儿心理健康基本等同于健康的社会性和情绪发展。甚至有研究者认为幼儿心理健康(early childhood mental health)与早期社会―情绪发展(early social-emotional development)可互换使用。因此,国外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也以促进幼儿情绪和社会性的健康发展为主。从内容来分析,《指南》中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涉及社会适应、情绪的表达和调控两方面。这与幼儿心理健康的定义也是相吻合的。
二 当前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存在的问题
第一,对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认识不清,存在概念混淆。不管是在理论研究中,还是幼儿园教育实践中,均存在对“幼儿心理健康”与“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界定模糊的现象,表现为:在当前少量的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等著作中,大多偏重心理学,侧重对幼儿异常心理和常见的行为问题的介绍、诊断和治疗,这些内容对于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选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笔者认为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心理问题预防为主要目的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应与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概念做出区分。此外,在教育实践中,不少教师片面地将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幼儿心理与行为问题的诊断、个别心理辅导与治疗当作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以至于时常觉得力不从心或无从下手。
第二,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内容零散,缺乏有机整合。具体表现为:首先,在对幼儿教师的职前培养中,开设专门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高校少之又少,相关知识零散见于学前卫生学、幼儿园健康教育等课程。致使幼儿教师普遍对于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认识不清,常常出现重身体保健轻心理保健的现象,有关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门教育活动或在其他领域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活动数量十分有限;其次,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凌乱分散,除健康领域课程之外,大多体现在其他领域课程内容之中,如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引导幼儿个性的健康发展等。这些内容之间没有一个内在的联系和统一的观念,而且还有许多有关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没有纳入到幼儿园教育之中(如性教育的缺失),或没有引起教育者的足够重视,这导致幼儿园在实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时,大多只能借鉴其他相邻学科或中小学、成人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经验,而且整合不够。
三 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内容选择的原则
第一,以促进幼儿情绪和社会性发展的内容为主线,适当扩展。我们已经明确,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以情绪和社会性发展为主。如张辉娟建构的幼儿园心育体验课程内容包括自我适应和社会适应两项主要内容。此外,研究者普遍对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扩展,内容涵盖了幼儿自我意识、意志品质、情绪情感、性教育、人际交往训练等方面。一项在上海实施的国际性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比比和朋友”课程包括了感情、沟通、建立和破坏关系、消解冲突、面对改变和失去、面对新环境的策略六个单元。毋庸置疑,这些内容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作为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第二,侧重于预防幼儿可能在未来生活和学习中出现的心理行为问题,而非解决幼儿已产生的心理或行为问题。需要明确的是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应主要针对全体幼儿,侧重于预防。对于个别化的心理和行为问题予以个别辅导,而对于较为严重的心理和行为障碍,教师不应也难以承担相应的治疗任务。及时识别并通过家园合作、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的帮助来解决这一问题才是更好的选择。
第三,具有共性的、时代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更值得学习。虽然各种心理健康教育内容都有其价值,但是价值大小不同。如针对儿童遇到的共性问题 “我是从哪儿来的”、“不开心怎么办”等内容开展的健康教育活动就比以仅仅发生在少数幼儿身上的“攻击”为内容的活动显得更有价值。还有在当前社会发展背景下出现的新问题,如过度依赖电视、电脑而出现的“电视孤独症”,大多数独生子女自私自利、耐挫折能力差等都可以纳入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范畴中来。
第四,同一主题的教育内容可以在拓展教育内容的深度与广度的背景下反复开展。很多教师在找寻适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方面存在困难。事实上,为广大学者所认可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如情绪情感教育可以在幼儿的不同年龄阶段反复开展,但是在组织内容的时候要注意把握内容的层次性和系统性。如情绪方面的教育内容大概应遵循情绪识别―情绪表达―情绪调节这样的顺序。
参考文献
[1]郑晓边.幼儿园健康教育与活动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张建人.当前幼儿园健康教育的主要问题[J].学前教育研究,1998(3):12~13
篇8
关键词: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观;心理平衡
作者简介:孟万金,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心理与特殊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是心理健康,不同的心理健康观决定着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从辩证唯物主义哲学高度对心理健康赋予了新的内涵,做了新的诠释。
一、传统心理健康观
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提出,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到最佳状态。精神医学者孟尼格尔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人们对于环境及相互间具有高效率及快乐的适应情况,不只是要有效率,也不只是要能有满足感,或是能愉快地接受生活的规范,而是需要三者俱备。心理学家英格里斯给心理健康下的定义是: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心理情况,当事者在那种情况下能进行良好的适应,具有生命力,并能充分发展其身心的潜能。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米特尔曼提出的心理健康的十条标准被公认为是“最经典的标准”:(1)充分的安全感;(2)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做适当的估价;(3)生活的目标切合实际;(4)与现实的环境保持接触;(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6)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8)适度的情绪表达与控制;(9)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条件下,对个人的基本需要做恰当的满足;(10)在集体要求的前提下,较好地发挥自己的个性。
对心理健康的相关界定还有许多,但综合各家定义可以看出,心理健康一般有三种不同层次的标准:一是较为客观的心理健康的底线标准,即心理健康就是心理的非病状态。如果按照精神疾病的诊断标准不能确认某人有心理疾病或症状,那他心理就是健康的。二是认为心理健康就是良好的适应状态,即一个人能适应自身及环境的种种变化,他心理就是健康的。三是要求较高的标准,这一标准要求心理健康的人符合更理想的状态,比如负责任的、成熟的、勤奋的、能够爱和被爱的、独立的、智能良好的、快乐的、有成就感的等,指向高效学习、工作、生活和幸福指数的最佳心理状态。这些界定尽管从某一层面解释了心理健康的内涵,但都没有从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高度深刻认识心理健康的本质及心理发展的根本动力。
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心理健康观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主张,心理健康是指心理机能正常,富有活力,能为正常学习、工作和生活提供良好心理环境和积极心理力量;心理健康不是指没有心理偏差,而是指能够通过积极的心理力量有效控制和化解各种心理偏差,实现与内外环境相适应的心理平衡,并且这种平衡不是静止的、孤立的,而是发展的,与内外环境相互联系的。
心理平衡是心理两极性矛盾运动的结果,表现为内心世界的和谐,通过内心世界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实现。内心世界矛盾双方的斗争是获得、维持和增进心理健康的动力。心理偏差甚至心理疾病本身只是心理不健康的指征,而有效面对、调控心理偏差并使整体心理朝向个体成长和人类文明进步的方向提升,进而实现对立统一的心理过程及平衡和谐的心理状态,才是心理健康的本质。在内心世界的诸多矛盾中,对心理健康起决定作用的是人的个性化与社会化之间的矛盾。其中,社会化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它主导着心理发展的性质和方向。个性化主要是自我取向,极端个性化容易滋生心理问题、心理偏差甚至心理疾病;社会化主要是集体取向,极端社会化容易丧失自我。科学的心理健康观应该是社会化主导下的个性化与社会化之间的对立统一,即两者之间的平衡和谐。
心理平衡是在一定时空、一定情境下的平衡。一旦达到平衡,个体主观和客观世界将孕育新的斗争,斗争达到一定程度,将会打破旧的心理平衡,进而构建新的心理平衡。因此,心理健康的本质不仅是由不平衡迈向平衡,而且是由低层次平衡向高层次平衡不断转化。这种平衡的获得和进一步转化是在社会化导向下主动进行的。可见,完整的心理健康是个性化心理与社会化心理的矛盾统一体,双方的对立统一推进了潜能开发和心理发展。因此,心理健康的本质不仅可以概括为社会化主导下的心理平衡,而且这种平衡处在螺旋上升发展之中,每一次旧平衡的突破和新平衡的建立,都遵循事物的否定之否定发展规律,都是心理健康质的飞跃。
综上可见,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主张的心理健康要义有三:第一,它是内心世界矛盾双方的斗争,其中个性化和社会化构成主要矛盾,社会化是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第二,这种矛盾运动促使矛盾双方在对立的过程中实现一定条件下的相对统一,从而达到暂时的与内外环境相适应的心理平衡和谐状态;第三,这种心理平衡不是静止不变的,随着主客观条件的变化,旧的平衡不断打破,新的平衡不断建立,从而促进整体心理不断产生质的飞跃,循环往复,螺旋上升。
三、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
心理健康观的思想基础
心理平衡观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有着悠久的历史根源。它最早体现在孔子提出的中庸之道中。孔子说:“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中庸》) 所谓“时中”,朱熹注:“能随时以处中也。”“中无定体,随时而在,是乃平常之理也。君子知其在我,故能戒谨不睹,恐惧不闻,而无时不中。小人则不知有此,则肆欲妄行,而无所忌惮矣。”(《中庸章句集注》)意思是说,君子能把握自己的内心世界,面对外界各种刺激随时控制和调节自己的心理体验,时刻使内心世界居于适中状态,即保持心理平衡。孔子身体力行,表现出“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论语・述而》) 的人格特征。同时,他还要求别人善于维护心理平衡,以实现“泰而不骄,威而不猛”(《论语・尧曰》)的理想人格。在如何谋求心理平衡问题上,孔子提出“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思想。这对纠正“嫉贤妒能”“妄自尊大”或“妄自菲薄”的不健康心理偏差都有积极的时代意义。
篇9
关键词: 体育运动 学生心理健康 促进作用
学生时代是每个人一生的黄金年代,具备较高的智商条件,培养优秀的个人品质,是全方位提高个人社会竞争能力的开端。体育运动作为丰富学校文化生活,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身体活动,其强身健体的功效是人之共识。本文通过体育运动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的论述,试图全面地认识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影响的功能价值,从而为运用体育手段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
1.心理健康定义及重要性
论述体育运动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首先必须明确健康的定义是什么,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传统的体育观是“无病即健康”。其只注重生理健康,而忽视了心理健康的成分。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的定义是:“健康不仅是指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而是指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都处于一种良好的状态”,即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基础的健康观。
我国心理学家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积极的、发展的、能对社会作出良好适应,充分发挥身心潜能的心理状态。应有以下六条标准:智力正常;自我评价适当;情绪愉快稳定;意志品质坚强;人际关系融洽;环境适应力强。
随着工业文明高度发展,现代社会对现代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激烈的社会竞争要求现代人不仅要具备高智商条件,还要有非常好的心理调适能力,适应高强度的工作环境和瞬息万变的社会环境。在这样的现实生活环境中,如何促进在校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调适,具备较好的心理健康状态,是教育工作者应当高度注意的问题。
2.学生群体心理健康的特殊性及现状
学生时代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心理健康则在一个人成长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面,全球工业化的急剧进程和我国特殊的计生政策的大环境,决定了现阶段以独生子女为主体的学生群体,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或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另一方面,?随着年龄增长,社会竞争压力增大,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学生的心理虽然逐渐成熟,但还不完善,往往表现为看问题片面,自我控制不强,情绪易急躁,遇到挫折易灰心丧气,心理承受力较成年人弱,并且受到遗传、教育、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有些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将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严重的会使学生出现行为障碍或人格缺陷。
相关研究资料表明,我国目前约有10%至30%的青少年学生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学生群体心理健康水平普遍低于社会成人,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他们既要承受学习的压力,又要承受外来的压力。主要表现为焦躁不安、抑郁、情绪失常、自暴自弃,有的甚至离家出走、轻生等。学生由于受身心发展和社会阅历等方面的限制,自我抑制能力不强,情绪易急躁,这时如果内心的压力得不到及时、正确的引导,就会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往往引发打架、斗殴、精神失常、自杀、违法犯罪等社会问题,给社会、学校、家庭都造成严重的经济负担和沉重的精神压力。
由此可见,促进学生生理心理的全面发展,培育学生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与集体主义精神,以发展的眼光看待素质教育,看待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从习惯的狭小的思维模式中跳出来,才能够充分认识到学校体育教育在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方面的重要作用。
3.体育运动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
3.1认识自我,树立自信。
一个人具有正确的自我观,就意味着他能客观地认识自己和对待自己。体育运动有助于认识自我。体育运动大多是集体性、竞争性的活动,自己的能力的高低,修养的好坏,魅力的大小,都会明显表现出来,从而对自我有一个比较符合实际的认识。竞争的成功可以提高自信心和抱负水平,可以获得同伴和集体的承认,从而可以正确地认识自己的社会价值。体育还有助于自我教育,在体育运动中暴露自己的缺点发现自己的优点,不断修正自己的认识和行为,开发自己的潜能,将长处发扬光大,对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努力改正和克服,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
相关研究表明,体育运动后运动者的自我概念清晰度明显提高,这有助于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树立克服困难、持之以恒的精神,同时参加体育运动的学生其选择的内容绝大多数是根据自我兴趣和能力进行的,他们一般都能很好地胜任其运动的内容,从而有利于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在运动中展示自己的才能和实力。
3.2行为协调,反应适度。
行为协调,指人的行为是一贯的统一的,而不是反复无常的,也表现为在相同或类似情况下的行为的一致性。反应适度,指既不异常敏感,又不异常迟钝,刺激的强度与反应的强度之间有着相对而言稳定的关系。体育运动大多是在规则的规范要求下进行的活动,是在“公正、公开、公平”的宗旨下进行的活动,在体育运动中,每一位成员都会受到规则的约束,个人的行为要符合规则要求,因此,体育运动对一个人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有着重要和积极作用。
3.3坚强意志,优秀品质。
行动的自觉性、果断性、坚忍性和顽强性是意志健康的重要标志。学生参加体育运动,既是对身体的锻炼,更是对意志的考验,一曝十寒,“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懒散、懈怠、无所作为,为体育运动所不耻,而敢于向困难挑战、坚持不懈、锲而不舍、勇于拼搏,则是体育精神的充分体现。如果学生能在紧张、激烈的运动对抗,敢于向自身运动极限的冲击,则必定产生强烈的生理、心理负荷,它要求参与者必须动员较大的(有时是极大的)意志力,克服自身心理、生理与运动项目的矛盾,完成预定的任务。而这一运动过程中,学生的意志品质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发展和完善。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应有明确的学习和生活目的,并有达到目的的坚定信念和自觉行为,其行为表现出果断、坚忍、自制的毅力。体育运动一般伴有艰苦、疲劳、激烈、对抗、竞争等特点。在参加运动时,总是伴随着强烈的情绪体验和明显的意志努力。因此,通过体育运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勇敢顽强、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思想作风;有助于培养团结友爱、互相帮助、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有助于培养机智灵活、沉着果断、谦虚谨慎等优秀品质,使人保持积极身上的心理状态。
3.4缓解焦虑,稳定情绪。
情绪是对心理健康影响的主要因素之一,不良的情绪是导致生理、心理异常和疾病的重要因素。但通过体育运动可使不良情绪得到调节,使学生从中得到乐趣,振奋精神,陶冶情操。这种积极的情绪状态可以使学生自信、自尊、自强,并使烦恼、寂寞、不安、自卑等不良情绪得以解除,从而促进心理健康。如:麦格曼等人(1993年)对体育锻炼后的运动者立即进行测量,发现他们焦虑、抑郁、紧张的心理紊乱等水平显著降低,而在精力和愉快程度却显著提高。拜巴沙(1985年)认为,体育运动具有减轻应激反应降低紧张情绪的作用,因为体育运动可以锻炼人的意志,增强人的心理坚韧性。
健康、稳定的情绪能使人对现实保持积极的态度,有效地从事学习、工作。经常参加体育活动可以为郁积的各种消极情绪提供一个发泄口,尤其可使用受挫折后产生的冲动得到升华或转移,可以消除轻微情绪障碍,减缓和治疗某些心理疾病,如抑郁症等。当学生学业负担重、心理压力大产生疲劳时,可通过适当的体育运动进行心理调节,使情绪处于积极良好的状态,从而有助于消除疲劳,强化学习效果。
3.5融洽人际关系,培养合作与竞争意识。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应具有宽容、热情、友爱、合群等品质,能妥善处理人际关系。体育运动过程中存在着人与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集体与集体之间的相互交往性,具有集体和公开的特征,首先为学生提供了一块活动空间,在这一空间中,学生的心理与身体、学生心理与学校环境、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能够充分地交融在一起,从而促进学生对环境的适应,使某些有心理缺陷的学生达到身心平衡,获得身心健康。其次,在体育运动中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产生情感上的相互感染、沟通,从而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发展,融洽关系,团结协作,有助于心理健康。
合作与竞争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体育运动是在规则的要求下,使双方在对等的条件下进行的体能和心理等方面的较量。这种竞争就是追求卓越成绩的努力,证明自己或本队比对手更强,更出色。同时,体育运动又包括个人和集体项目,在一个集体中,每个成员为达到共同的目标而相互合作。因此,要求每位成员的一切行为都要有整体意识,要从全局出发,抛弃个人的私心杂念,为增强和发挥整体力量而努力。当然,这种合作不局限在同一个集体,还应包括对手、观众、裁判等方面的合作。不尊重对手、观众,不服从裁判的判罚,比赛就无法进行。因此,在学校积极开展各项体育活动,锻炼身体的同时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合作与竞争意识,身心并进,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理念。
参考文献:
[1]张力为.任未多.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进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篇10
一般来说,心理健康标志着人的心理调适能力和发展水平,即人在内部和外部环境变化时,能持久地保持正常的心理状态,是诸多心理因素在良好态势下运作的综合体现。但究竟什么是心理健康至今尚未有定论。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曾给“心理健康”作了这样一个定义“: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能保持同他人的心理不相矛盾,并将个人心境发展成为最佳的状态”。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将心理健康解释为“: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心理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但不是十全十美的绝对状态。”国内也有学者认为,心理健康乃是指个体在各种环境中能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效能状态,并在与不断变化的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能不断调整自己的内部心理结构,达到与环境的平衡与协调,并在其中渐次提高心理发展水平,完善人格特质(张承芬,1997)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最新定义是“健康,不但是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
2家庭环境的界定
20世纪70年代初,Be1Sky提出了家庭系统的观点,而详细阐明家庭系统观点的代表人物是Minuchin,他把家庭看成是一个“开放的体系”,提出家庭是由复杂的、多个相互依赖的亚体系构成,且只有把每个亚体系放在整个家庭系统中才能被理解。但是真正将家庭作为一个整体系统进行研究则始于1981年家庭环境量表(FamilyEnvironmentSeale)的问世。该量表是由美国心理学家R.Moss和B.Moss于1981年编制的,它将家庭环境分为亲密度、情感表达、矛盾性、独立性、成功性、文化性、娱乐性、宗教道德、组织性控制性10个因子。
国内对家庭环境的研究虽然处于起步阶段,但已经取得一些研究成果。国内对家庭环境的描述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将家庭环境分为软环境和硬环境。软环境包括家庭环境的各因素因子,主要是指家庭环境量表中所含的亲密度、情感表达、矛盾性、独立性、成功性、文化性、娱乐性、宗教道德、组织性、控制性十个因子,硬环境包括父母亲的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经济状况、家庭结构状况等。
(2)将家庭环境分为显性环境和隐性环境。显性环境包括家庭结构、成员文化、思想素质、家庭关系、职业、经济等。隐性环境也是指家庭环境量表中所含的亲密度、情感表达、矛盾性、独立性、成功性、文化性、娱乐性、宗教道德、组织家庭环境、父母教养方式与幼儿多元智力倾向性的关系研究性、控制性十个因子。
本文认为家庭教育环境是一个家庭所处的情况和条件,以及家庭中人与人之间相互联系作用所形成的关系和气氛的总及其对儿童的教育与影响。
3家庭教育环境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3.1家庭教育物质环境
虽然很多研究表明,经济上的贫困往往会产生或多或少的心理和精神压力,引起种种紧张和不安,带来诸多心理矛盾和冲突,比如容易产生自卑、焦虑、抑郁、悲观等不良情绪,同时导致人际交往不良等心理问题,进而影响心理健康水平,但这种影响对于儿童更大。对于幼儿这种影响往往是通过父母表现、传达给幼儿,也可以说家庭物质水平的高低对幼儿是一种间接的影响。相对于经济水平来说,幼儿物质生活环境的创设,比如墙面、花草等,对孩子心理影响更大。
3.2家庭教育精神环境
3.2.1家庭氛围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家庭氛围是指家庭集体中占优势的一般态度和感受。在关系融洽、成员心情愉快的家庭中,幼儿也会感到愉快、安全。在情绪表现上比较稳定,“不随意地发脾气”,能较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在行为表现上,由于心理压力小,则表现得开朗、好奇心强、爱探究,而较少表现出退缩与焦虑。相反,在家庭关系紧张,人与人之间总笼罩着一层阴云的家庭里,幼儿在情绪表现上变化比较大,消极情绪较多,“常发脾气”;在行为表现上,因得不到父母的关爱,提心吊胆怕受到惩罚,或表现得急躁暴戾、易激怒、易攻击,或表现得孤僻、冷漠、退缩,从而形成不健全的人格。
3.2.2家长的教养方式与方法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父母教养方式是父母的教养观念、教养行为及其对儿童的情感表现的一种组合方式。不同学者对教养方式的划分不同,如鲍母令德将家庭教养方式分为权威性、专制型和放任型,但一般人认为有民主型、专制型、溺爱型、放任型。民主型家庭中的父母能平等地对待、尊重孩子,能与孩子相互沟通,交流各自的看法,能给孩子以鼓励和诱导,对其缺点错误能恰如其分地批评指正,以提高孩子的认知能力。专制型家庭常常强调辈分,强调绝对服从父母的意志,用权利和强制性的训练使孩子听命。事实上,长期在父母高压政策下生活的孩子,他们自身缺少独立性和自主性,容易形成胆小、自卑的心理。溺爱型家庭中的父母对孩子的爱缺乏理智和分寸,孩子往往表现出极大的依赖性,易形成任性、自私、放肆、易发脾气、为所欲为、好夸口的行为品性。放任型家庭中的父母认同“树大自然直”的观念,对孩子采取漠不关心、放任自流的教养态度和教育方式,漠视孩子的内心世界和需要,这种忽略型家庭中生活的儿童常会逐养成冷酷、攻击、情绪不安等心理。
3.2.3家长的文化程度及其教育观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家长的文化程度高,有利于其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在家庭教育中,他们不认为“孩子只有考上大学才能成才”,看问题也较客观、全面、理智,在对待子女与自己的关系上,能够“把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待”,因而能了解儿童发展的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对儿童进行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但是,有调查显示,在文化程度高的家长中,有一部分家长教育观并不正确。这说明家长的文化程度是影响其正确教育观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两者之间并不是因果关系。家长的文化程度高,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从而对幼儿的心理健康产生积极的响。
4家长如何正确开展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1)创设和谐的家庭氛围。和谐的家庭氛围有利于形成最佳的亲子关系,并促进儿童的心理健康。家庭成员之间互相尊重爱护、以礼相待,为人处世通情达理,家庭氛围安定和睦、融洽温暖、民主平等、愉快欢乐,这样才能给孩子留下和谐完整的印象,给孩子以信任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2)采取正确的教养方式与方法。本着“民主、宽容、自由发展”的教养原则,家长以身作则,做好孩子学习的榜样,以理服人,对鼓励与惩罚的运用要合理恰当。
- 上一篇:国际服务贸易的主要内容
- 下一篇:环境艺术设计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