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储安全管理规范范文

时间:2024-01-05 17:41: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仓储安全管理规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仓储安全管理规范

篇1

一、轮换工作完成情况

受地域环境及天气等因素影响,20__年度轮换工作较为缓慢,截止20__年年底,完成该年度轮换计划任务轮入__0642公斤,轮出6414290公斤,尚未完成轮换任,轮换粮源基本达到了本地化;为确保3月前完成轮换任务,及20__年度能够做到先购后销方式,现正进一步加大收购力度中。在收购的同时,我科也将集中力量抓好仓储管理日常工作以及安全储粮、科学保粮、储粮品质检化验、仓储机本文来源:文秘站 械设施设备管理、安全管理等工作,并做到仓储管理规范化。

二、仓储工作情况

一方面我科按上级和单位制订的仓储管理规章制度及保管员职责,利用粮情电子检测系统和其他技术手段,作好粮情记录和分析,搞好粮仓清洁卫生。在作好粮情分析的基础上,同时进行熏蒸作业和机械通风作业,以及采取其他必要的作业措施,确保储粮了安全。检化验室的建立方便于了入库新粮的检化验,确保入库粮食达到国家规定的质量标准和安全储藏的标准,并按规定的时间和要求对库存的粮食进行检测,为安全储粮和储粮轮换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机械设施设备也得到了合理的维护保养,并按设施设备管理的有关规定进行管理。另一方面,在单位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负责消防安全、防汛,以及按上级和单位的有关规定,抓好储粮化学药剂的管理。在电力、机器设备使用以及其他作业的过程中,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增强安全意识,确保安全生产。对所承担的各项工作,负责达到中央储备粮仓储管理基础工作规范化的要求。为确保储备粮质量安全,实现“两个确保”。我科还将按照规定,不断地完善仓储基础工作,把责任落实到各相关负责人头上,定期或不定期对卫生进行检查,并记入考核成绩。

三、定期对粮食进行品质鉴定

我单位所在地相对贵州其他库所在地来说,温度偏高,我科严格遵守《粮油储藏技术规范》,每月进仓查虫测水,仓内布置多个抽测点,并分表层进行检测,特别是对重点部位的检测,发现问题及时分析处理,确保把坏粮苗头扼杀在了初始状态,粮情电子检测系统为我科提供了检测保障,通过开仓储例会,分析本周储粮变化情况,制定下一步工作措施,做到了储粮情况明、底码清。敢打敢拼,制定了完善的入粮预案,针对工作人员少,工作量大等实际情况,我科全体人员人员严守工作纪律,坚持客观公正,坚持原则,顶住各种压力,严把入库质量关,确保了入库粮食质量优良、数量真实准确。

篇2

关键词:石化企业;物资;仓储;管理;规范化

1概述

石化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涉及多个部门,其中物资仓储管理是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连接着采购、生产和销售的各个环节,还对工程建设、生产运行和设备维修有直接关系,因此,物质仓储管理水平对企业的生产运行意义重大。近年来,化工市场竞争压力不断加剧,国家提倡的节能减排、低碳经济的政策与员工物质生活改善的需求同时作用于石化企业,给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巨大压力。仓储管理运行占据企业大量流动资产,加强物资仓储的规范化管理,提高资产利用率,可有效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石化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石化企业物资仓储管理存在的问题

2.1业务管理不规范

我国石化企业物资管理普遍存在管理粗放、精细化程度不高的问题。部分企业加大了物资仓储管理的重视力度,开始建立两级管理架构,使业务管理与业务操作实现了初步分离,但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各环节的管理仍处于分散管理的状态,致使用工量大大超过了同行业水平,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石化企业建立了信息化管理系统,但各子系统之间没有完全实现共享性,且物资编码、账龄、账别等信息不规范,无法实现批次管理,造成重复采购的事件时有发生;仓储操作过程中作业质量欠规范,超载装车、物资验收不及时、物资管养不及时等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

2.2库存资金占用额度超标

库存物资分为储备物资、周转物资和积压物资三类,以甘肃某石化企业为例。该石化企业库存物资结构不合理,储备物资占总额的57.47%,说明该企业的储备定额设定值过高,超储现象造成了资源浪费;周转物资比例仅为15.23%,比例偏低,说明应作为短期周转的物资被列入储备物资项中;积压物资占总额的27.29%,说明物资周转速度慢,利用率低,这不仅会占据大量的库存空间,还会占据大量的资金成本。

2.3库房建设不规范

我国石化企业库房建设存在很大的不足,影响了物资储存的安全性。主要表现为产成品库房能力不足,堵库问题、倒库问题严重;库房设施配置与该库房的用途、功能不相适应;库房配套设施存在老化现象,其防火、防盗功能无法满足产品保存需求;危险品原料库房建设不达标,安全隐患较多。

3石化企业物资仓储规范化管理实施

物资仓储管理是石化企业生产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应以“控制物资规模、盘活存量资产、优化库存结构、加速物资周转”为原则,逐步构建物资仓储规范化管理模式。

3.1规范仓储作业方式

建立规范的仓储管理模式,利用先进的保管技术和高效的管理手段,实现仓储的快进、快出,提高作业质量和作业效率。首先,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使仓库内部各类物品设备归类有序,做好账物相符;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岗位责任制、物资管理保养制度、物资进出库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以及巡回检查制度等。其次,规范操作流程,对入库、储存、出库、库存盘点进行有效管理。以产品入库管理为例,仓储管理人员应与货物供应厂家共同完成对产品的计量验收工作,认真检查、核对物品的数量和质量,确保《产成品入库单》的准确、齐全。

3.2库存控制方案

库存控制应以企业生产经营为前提,通过对生产、销售等部门业务的统计与分析,制定合理的订货计划,避免超储或缺货影响企业的运行;提高库存量的管理水平,制定准确、清晰的库存入、出、存信息登记制度,及时了解库存量的动态;控制库存资金占用,加快企业资产和资金的周转。为提高库存管理水平,石化企业可采取ABC库存控制法、定量订购与定期订购相结合法、MRP库存控制法、准时生产库存控制法等,以上方法均有其自身特点,必要时可多种方法联合使用,以期达到管理目的。

3.3库房建设规划方案

企业应加强仓储硬件和软件投入力度,提高库房建设规划水平,解决库房紧缺等一系列问题。库房建设规划应以提高资产利用率、货物入出库高效、空间利用率最高等原则为指导,科学规划。首先,企业应对现有资源进行整合,统筹规划库房各部分的功能和用途,建立危险品库和剧库;其次,建立专业化和标准化的库房,按照相关的等级规范对现有库房进行改建、扩建或重建,确保库房硬件配套设施满足物资存储要求;再次,建立专业的配送体系,利用配送中心加快各库存资产的周转效率;最后,建立仓库管理平台,通过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和应用,提高仓储与生产、销售部门之间的沟通效率,进而提升仓库整体管理水平和资产周转效率。

4结语

石化企业物资仓储管理是企业生产运行的重要保障,也是企业经营成本控制的关键环节,其管理水平的高低不仅关系到企业能否正常生产,还关系到企业资产的运行效率,进而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做好物资仓储的规范化管理,制定健全的管理体系,提升仓库作业水平,逐步建设规范、安全、高效的石化企业物资存储库房,对于提高石化企业物资利用率和周转率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逦.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物资仓储管理规范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3.

[2]李爱香.企业仓储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1.

[3]靳万民.供应链理论在石化企业物资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4.

篇3

关键词:发电企业;组织机构;标准体系;标准化信息成效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idea of the construction of power generation enterprises win support among the people of the standard, standardization work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work management. The implementation of standardized construction is the key to enhance the quality of the staff, improve the management level. Standardization construction to standardize work habits, to form the concept, and then jumped to the enterprise culture. And can stimulate staff's innovation ability also has the very big help,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the company is our each staff strength results, standardization construction makes every employee truly become the protagonist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nterprise management "". Therefore, to improve the management capacity of power generation enterprises to improve the standardization, the quality of asset management has become the primary task and stick to the curing of staff, abide by the standards of conduct, to improve economic benefits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Keywords: power enterprises; organization; standard system; standardization of information effectiveness

中图分类号:F279.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标准化是企业组织生产,提供服务的重要前提,是企业进行技术开发、技术改造,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是实现科学管理的基础,是企业保障安全生产、维护职业健康和加强环境管理的重要措施,是应对技术壁垒、扩大贸易的手段,是推广新工艺、新技术、新科研成果等的桥梁。当前实践科学发展观,建设“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企业文化,更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企业标准体系,规范企业的各项管理。

一、建立组织机构,确定工作目标

企业要开展标准化建设,必须做好组织落实、人员落实、经费落实。首先要成立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为标准化建设提供组织保证;再次要充实标准化专兼职人员队伍,建立标准化管理网络,还要对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的归口管理部门都作出明确的规定。其结构图要根据本厂的具体情况建立,图1 可作参考。

要确立工作目标:建立一个具有目的明确、有效集合、层次分明、动态的标准体系,利用信息管理系统,完全实现企业标准化工作的在线管理。所有成员通过宣贯,通晓各自标准所规定的工程流程和要求,并得到有效实施。监督和评价机制有效运行确保标准体系持续有效,不断评价自己,实现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有质的飞跃。

二、科学谋划,精心建立企业标准体系

企业标准体系是企业标准化的一项基础性科研工作,企业可以通过认真分析标准化创建工作现状,群策群力,利用头脑风暴法等,提出存在的问题,制定详细的标准创建计划。可由标准化分管部门分别编制出技术、管理和工作标准体系表的结构图。在此基础上,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充分酝酿,反复研讨,由标准化归口管理部门编制企业标准体系结构图,提交厂标准化委员会研究、讨论,确定企业标准体系的总体框架及其子体系。图2作为参考。

根据新编制的企业标准体系,可以将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以文件形式下达标准编写、修订计划任务,分解并落实返回到各个部门,并通过“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推进标准化工作。“自下而上”,就是发动职工,集思广益,将自己的工作经验和实践成果进行总结,提炼成工作流程和标准,“写我所做,做我所写”;“自上而下”,就是由企业制定并标准体系,强势推动标准贯彻执行。

三、扩大交流,标准化信息渠道通畅

为及时了解标准化信息,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推动企业创建工作,企业还要积极参加省标准化协会、各种协会组织开展的有关标准化研讨活动。企业还应建立广泛有效的标准信息渠道,及时收集标准化有关法律、法规及标准,比如通过订阅《中国标准化》、《中国质量》和《企业标准化》等杂志,加强标准化建设信息传播;加强同省、市标准化专家的联系,及时了解有关标准、修订、废止信息,保证标准的有效性。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建立企业标准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标准的统计以及“三稿定标”、查询、运用的网络化管理。

四、持续改进,促进标准体系高效运行

为有效推动企业标准体系持续改进,企业要开展企业标准体系自我评价工作,对标准体系进行全过程符合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的检查、整改和验证,推进标准体系有效运行。通过自我评价,对结果进行归纳分析,找出存在问题的部门,查出不合格的原因,落实纠正措施,对纠正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跟踪验证,查验措施的有效性,努力确保不重复发生类似问题和缺陷。对不符合实际或不合时宜的标准,编写“文件更改申请”,按要求对标准进行修改。通过不断持续改进,使标准体系和标准得到有效的提高。

五、标准化建设取得成效

1.促进企业安全管理标准化

企业通过标准化建设,注重建立动态的技术标准体系、管理标准体系和工作标准体系,促进企业安全管理标准化。企业的安全管理与国际管理标准接轨,推进企业管理规范化。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强化安全责任落实,深化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规范员工作业行为,加强现场安全管理,杜绝人为责任事故,保持安全生产持续稳定。

2.规范大坝与水库调度管理

企业通过制定《大坝日常巡查和年度详查规定》和《水工观测与运行维护程序》等标准,促使大坝管理部门和人员,按要求开展大坝安全日常巡查、年度详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整改。认真整理分析监测数据,掌握大坝的运行性态,确保大坝安全定检评定为正常坝。通过制定《水务管理程序》、《防汛管理程序》和《水工岗位工作标准》,规范水工管理各项工作。

3.发电运行实行标准化管理

企业围绕电能产品的实现过程和管理过程,对现有的管理制度、办法、程序等进行梳理、改进、完善和提升,制定可操作性强、达到规范运行人员工作行为的各种运行规程和管理标准,使运行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做到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查,凡事有人监督。通过制订设备巡回检查作业指导书等标准,对巡视范围、巡视周期、巡检路线、巡视危险点分析和预控、巡检标卡、巡检异常记录、执行情况评估等作出明确规定。

4.设备检修作业标准化

(1)设备检修程序化规范化。企业通过制定《设备检修管理程序》、《检修质量策划程序》等标准,明确安全、组织、技术措施,严格检修方案的审批,对复杂的检修作业方案,对关键技术细节进行仔细计算分析和校核,按规定层层审核把关,确保检修作业方案的正确性和合理性。制定设备检修作业指导书,明确规范各类设备、每一项检修工作的流程和要求,优化检修工艺流程,严格控制关键工序,确保检修质量,实现设备检修程序化、规范化。

(2)推进现场作业标准化。围绕“安全、质量”这条主线,扎实开展“现场标准化作业推进年”活动,大力推行现场标准化作业,规范工序流程,制定“现场作业风险控制卡”,提高现场作业文件的实用性。推行继电保护典型“安措卡”和危险点预控措施卡,实行三级审核制度,严格监督现场作业人员逐项执行、打勾,确保“安措卡”及危险点预控措施卡的正确使用。严格执行“两票三制”,严禁正常操作擅自解锁,落实防误装置配置满足“五防”全面性和强制性要求,保证设备安装率、投入率、完好率达到100%。推行班前准备会制度,全面分析现场作业的危险点和控制重点,规范作业人员行为,强化工作责任心、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落实事故防范措施。执行作业前技术交底、安全交底,确保每一位作业人员对作业现场、作业任务、作业程序、现场危险源以及风险预控措施清楚,系统推进现场作业标准化。

5.推进企业经营管理规范化

(1)规范经营管理。制定财务、人力资源及物资等一系列管理标准,以会计工作标准化为基础,深化全面预算管理,及时分析和解决预算执行中出现的问题,优化财务管理、项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仓储管理等相关业务流程,全面规范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促使会计工作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将物资采购、大修技改、资产变动等各类业务信息实时准确传递到财务环节,实现业务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高度统一,推进人财物集约化管理。

(2)规范绩效考核。通过制定工作标准,确定每个岗位开展工作依据的法律法规、企业标准和规章制度,明确部门负责人、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的职责和权限,落实岗位责任,提高执行力。通过梳理业务流程关键点和设置关键绩效指标,明确每个岗位的业务考核内容和业绩指标,为绩效考核提供依据。同时,针对每个岗位的技术含量和责任程度确定岗位系数,激励员工爱岗敬业,提高技能,尽心尽职,踏实工作。制定部门负责人年度业绩考核管理办法和职工年度考核管理办法,实行无理由推诿制,加强对部门、员工的月度、年度考核,系统规范员工行为,促进工作良性循环,提高劳动生产率。

(3)规范物资管理。制定消耗型物资、储备型物资的采购申请、领用审批流程管理标准,加强物资需求计划、采购、领用、监督管理工作,做到消耗型物资按需采购,储备型物资按总量控制,事故备品按需储备,使材料的备用数量既能保证发电生产需求,又能使备用数量降低。实现物资计划与采购、仓储、费用等在线管理。在备件和仓储管理方法上不断加以改进,逐步实现大件物资的集中储备,常规物资的准时供货和所有物资的定置管理,做到以信息化保证物资管理规范化。

六、结束语

企业管理永无止境,标准化建设是更高水平的追求,发电企业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企业方针和目标,以企业标准体系为基础,提高企业标准化人员素质,提升企业标准化水平,提高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增加市场竞争力,推进产业整体水平的提高,为努力建设国家电网公司“一强三优”现代水电厂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 刘申峰.农电标准化建设工作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0(S2)

[2] 杨介凡.发电企业人才流失的影响、原因及对策[J].经济师.2008(10)

篇4

关键词:新版GSP 物流 信息

引言

为进一步加强药品市场监督管理,做好药品经营许可证和药品经营质量管理工作,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于2008年7月18日向社会公布有关旧版《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修订征求意见稿,目前新版《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仍处于修改讨论中。专家表示,新版GSP标准针对医药物流各个环节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将是未来药品经营行为的行动标杆。

一、新版GSP标准与旧版GSP标准相比,主要在以下几方面作出严格规定。

(一)、特设物流管理部门

药品的质量直接关乎大众的安全,企业必须按照严格的要求存储和养护药品,避免药品的质量从药品生产企业到消费者这段时间内受到破坏。新版GSP标准对药品的存放和码放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药品应按规定的温度条件储存。药品包装上标示具体温度条件的,按标示要求储存;常温2-30℃、阴凉2-25℃、冷藏2-8℃。

药品的码放要求是:药品应按批号堆码,不同批号的药品不得混垛。垛间距不小于5厘米,与仓间墙、顶、温湿度调控设备及管道等设施间距不小于30厘米,与地面的间距不小于10厘米。药品与非药品、外用药与其他药品应分开存放。

新版GSP标准规定药品应按质量状态实行色标管理,要求规定待确定药品为黄色,合格药品为绿色,不合格药品为红色。另外,新版规范还规定了储存药品应避免阳光直射,并采取通风、防虫、防鼠措施。

相对于药品存储条件和管理的硬性要求,新版GSP标准对企业药品仓库的要求则宽泛得多。该规范要求企业储存药品的仓库应与经营规模和经营品种相适应。仓库内外环境整洁,无污染源,室内储存作业区与办公生活区应分开或隔离,室外装卸、搬运、发运药品时应有防止天气影响的措施。企业储存药品的仓库应有符合储存作业要求的照明设备;有包装物料的存放场所和存放不合格药品、销后退回药品的专用场所。

另外,在新版规范的附则中还规定了企业应设立专门的物流管理部门,负责物流中心的运营管理。物流中心仓储用地与仓储设施应为自有,仓储区域(包括储存区、拣选作业区、集货配送区等)应能满足物流作业流程的需要,仓储作业面积不少于15000m2。这些要求提高了药企的准入门槛。

(二)、运输配送更注重细节

新版GSP标准规定:应使用厢式货车运输药品,并针对运送药品的包装条件及道路、天气状况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对药品质量造成影响。对有温度要求药品的运输,要有冷藏或保温的措施。该规范对冷藏药品的运输有更细节的规定:应专人负责需冷藏药品的发货、装箱和发运工作。发运前应检查冷藏运输设备的启动、运行状态,达到规定要求后方可发运。俨然药品冷场运输的行动守则。

另外,在运输的过程和程序上,新版也有相应规定:发运药品时,应检查运输工具,并记录发运方式(自送、委托、自提)和运输工具、发运时间等。如发现运输条件不符合规定,不得发运;另外还规定:企业应与供货方签订明确药品质量责任的运输协议。委托运输时,应对承运方的运输能力进行考察,索取承运工具的相关资料,并签订明确质量责任的委托运输协议;另外,销后退回药品应凭销售部门的退货凭证核对实物,货单相符方可收货并放置于退货药品专用场所。这些规定涉及运输过程和程序的每一步骤,为企业的行为提供指导。

(三)、全程信息化管理

随着我国医药流通领域越来越开放,跨国医药流通企业逐步进入中国市场,给国内的医药行业注入资本的同时也促使医药经营模式的改变,利用信息手段追踪药品进出仓库、在库管理、销售流向的信息逐渐成为药品监管的趋势。因而,在药企信息化技术的运用和管理上,新版规范也有了针对性的规定。根据规范中的规定,企业应建立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能覆盖药品购进、储存、销售等经营环节质量控制的全过程;应对购销单位、经营品种和销售人员等建立数据库,对其法定资质和经营权限进行自动关联控制,对库存药品进行有效管理;有实现接受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监管的条件。在企业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中,每个经授权进入系统操作的使用者应有唯一的用户身份,使其操作活动能追踪到相应的责任人。

在新GSP标准规范中的《现代物流药品批发企业》认证标准,对物流中心建设的要求更是全面细致:物流中心应设置自动仓库(AS/RS)或高架仓库存储系统、零货及整箱拣选设备、自动输送设备、条码扫描复核设备等设施、设备。自动仓库堆垛机不少于5台;高架仓库总高不低于8米,货架不少于3层,货架层高不低于1.5米,托盘货位不少于2000个,货架叉车不少于2台;拆零拣选应选用数码拣选系统(DPS至少300枚)或无线射频技术(RF至少20台)等。对现代物流药品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包括软件和硬件的要求。

另外,该规范还规定:物流中心业务系统与物流系统均应配备企业级服务器,采用双机热备;应配备核心三层交换机双机热备,二层可网管交换机、工控机、安全的网络环境以及可靠的不间断电源等;物流中心计算机管理软件应与物流规模相适应,满足物流中心运营要求,应包括:业务系统软件、物流信息系统软件、数据库软件、网络安全与应用安全管理软件、操作系统软件等。

以上这些规定从软件和硬件两方面对药企信息化建设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信息在供应链中的畅通无阻有助于整个供应链节点企业效益的提高,也有助于对药品流向的有效监控。通过信息系统的打造和信息平台的构建,实现信息共享,能为企业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

二、新版GSP区域性配送机构的要求

区域药品配送机构,应是药品批发企业药品现代物流配送体系中继续向一定区域内本企业延伸配送药品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区域药品配送机构不能独立存在。区域药品配送机构根据药品批发企业的指令对一定区域内服务用户进行药品配送活动,不得在指令以外进行单独的药品购、销、存和配送活动。药品批发企业对区域药品配送机构的经营行为负责。区域性药品配送机构应与药品批发企业建立一致的电子数据交换信息平台,实现质量管理及业务经营全过程的数据共享和实时交换。区域性药品配送机构应对药品批发企业的业务指令建立专门的记录。

三、药品仓库环境温度的控制

药品应按规定的温度条件储存。如药品仓库环境温度超出药品储存温度的范围,应及时进行温度控制。温度控制按以下方法进行:

(一)、温度的自动监测和记录。企业应设置温度实时监测系统,通过对库房环境温度的自动监测和数据采集,对库房温度实行24小时连续、自动的监测和实时记录。

(二)、温度监测设备的设置。每一仓间(或库房)应设置多个温度监测设备,用于库房温度状况的自动监测和数据采集。监测设备的设置应考虑到仓库结构、出风口、门窗位置等因素。平面仓库一般每500平方米不应少于2个,立体仓库应均匀分布在库房的上、中、下位置,数量不应少于9个。

(三)、温度的调控和记录。仓库应设置能有效调控温度的设备。当库房内温度平均值接近规定的临界值或超出规定范围时,应能启动温度调控设备进行有效调节,直至使库房环境温度达到药品储存的规定要求。温度调控过程应予以记录。

(四)、温度监测和调控设备应定期进行校准或精度校验,并记录。温度监测记录、调控记录及设备校准记录应保存3年。

药品批发企业通过认真贯彻执行GSP标准,严格控制物流各环节,从而确保药品的质量不因物流环节而有所降低。

[参考文献]

[1]梁毅,蒋蓉.我国GSP有关内容及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案[J].药学进展,2006,30(10):469-472.

[2]于惠杰.医院药剂科管理浅析[J].黑龙江医药,2001(14):31-32.

篇5

【关键词】行为安全 观察与沟通 煤矿管理

随着煤矿的需求越来越多,然而在开采的过成中,就不可避免的会发生安全事故。而煤矿企业的管理水平与事故发生的概率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为了减少事故的发生,就要加强管理水平。2010年煤矿事故的发生率与2009年的相比,下降了百分之十三点二,死亡人数也下降了百分之七点五,从调查中可以发现,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便是行为管理不得当。为此,许多地区都颁发了相应的行为管理文件,比如:中国神华神东煤炭集团颁布了《榆家梁煤矿安全观察与沟通管理办法》的文件。

1 煤矿行为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

1.1 只重视结果,疏忽行为过程

任何一个企业,它的工作行为与他的安全奖励的缺乏都有着直接的关系,煤矿产业也不例外,煤矿工作的主要核心就是要对它的安全进行检查,并且把检查的结果要做一个记录。如果对于煤矿作业的过程没有一个严格的监督,并且对于行为和检查的结果没有建立联系,那么煤矿事故必然就会发生。如果只是重视安全检查和制度,那么这种方式就是只重视结果,疏忽行为过程的管理行为,这样以来对于年轻而没有经验的矿工来说,不利于他们工作能力和经验的培养。

1.2 只注重检察,而不参与

对于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来说,他们只有在领导对其进行抽查时才会安排相应的安检人员对其进行监督管理,而矿工对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不是很了解,因为他们没有亲身经历,也没有参与到当中来,从而积极性就不高。对于安全计划的制定只是相应的管理人员进行抉择,而矿工并没有参与制定,他们只是执行领导的命令。

1.3 对于矿工缺乏鼓励,更多的是惩罚

惩罚一直以来是作为提高矿工安全行为的一项重要措施,它可以降低矿工的安全行为,但是利用惩罚来警告矿工,只会把它们的注意力集中在惩罚方面,矿工之所以会改善安全行为,那是因为他们害怕会损失自己利益。一般情况下,安全监察人员往往会和矿工发生冲突,这样以来,行为安全管理就更加的难以实施。

2 行为安全观察与沟通管理规范

行为安全观察与沟通管理规范主要是为了利用行为观察,发现矿工所存在的问题,与他们进行沟通,从而提高他们发现和纠正以及上报不安全行为的能力,这样以来就会加强安全行为,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创造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一般情况下,它主要用在生产和研发以及仓储、办公等地方。行为安全观察与沟通管理规范的基本要求有六点,第一,它主要是对员工在操作的时候、在不了解情况的前提下可能会做一些不安全的行为,对这样的行为做一个记录,没有惩罚性;第二,各个管理层的人员必须亲力亲为的进行安全行为观察,不可以找他人代替,对于观察要不定期的进行,并且还要有一定的计划性;第三,对于观察到的不安全行为要及时的进行阻止;第四,他不能代替传统的安检;第五,对于专门的HSE管理人员来说,他们要亲力亲为并且定时的进行安全行为观察;第六,工作人员也可以进行安全行为观察。对于行为安全观察与沟通管理,它主要包括六个步骤,即观察、表扬、讨论、沟通、启发以及感谢。

3 以连采五队的行为安全观察与沟通报告作为案例进行分析

根据《榆家梁煤矿安全观察与沟通管理办法》的具体要求,连采五队对于2015年3月份行为安全的观察与沟通做了整理报告,下面,将对其进行分析:

3.1 月份行为安全观察与沟通总体概况统计

连采五队根据留名跟班队长把它们三月份的行为安全观察和沟通进行了汇总,根据各跟班队长观察次数及发现问题统计,我们可以看到,高耀伟进行了七次观察,在这七次观察里,他发现了12条问题;邢峰峰进行了5次观察,发现了10个问题;张友良进行了10次观察,发现了10个问题;马学军进行了10次观察,发现了10个问题;张伟进行了9次观察,发现了10个问题;何明伟进行了5次观察,发现了10个问题。而对于各跟班队长发现的问题明细也做了相应的记录,比如:高耀伟在观察破碎机司机刘志县的时候,发现了皮带运转时清扫煤器两侧浮煤;邢峰峰在观察电工张昊的时候,出现的问题是吊挂照明灯登高作业未系安全带和未佩戴防尘口罩。这七位跟班队长在观察中一共发现了62个问题。

3.2 发现问题分析

对于发现的62条问题中,有51条属于人员操作的不安全性;5条属于机械设备、工具不安全性;6条属于作业环境的不安全性;而管理方面没有任何的问题。从这个结果来看,人员操作的不安全性仍是需要管控的重点,操作员的操作标准、人员站位、停电上锁等问题仍要重点的进行管理;对于机械设备、工具的不安全性的问题和上个月相比,下降了3条,说明这种问题还时有发生,不能够忽视;对于作业环境的不安全性的问题比上个月还多了五条,说明员工的安全意识还需要提高;对于管理方面未发现任何的问题,这个值得表扬,但是仍需要加强安全意识,不能放松。

3.3 整改措施

对于操作人员的不安全性的问题主要是操作人员在工作期间操作的标准流程以及停电上锁等问题,要加强设备在运行时的管理力度,在操作人员工作之前,对他们进行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操作标准,在操作的时候,派人在旁边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纠正,而且要给与一定的惩罚。对于机械设备和工具的不安全,要在工作之前,对设备和工具进行严格的检查,排除安全隐患。对于工作环境的不安全性要加强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并且训练他们的自保能力,跟班队长也要加强监督力度。

3.4 工作改进建议

第一,对于移动设备在工作之前,要做好环境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第二,对于特殊的地点,移动设备要减速行驶;第三,计划好设备上人员站位的情况,处理好停电上锁;第四,做好操作员工的配合工作;第五,检查设备和工具是否安全;第六,营造良好的施工环境。

4 结语

从上述分析中,我们可以很明确的发现,行为安全观察与沟通对于煤矿日常安全管理工作来说尤为重要,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不但能够避免不必要的事故发生,还能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以及操作能力,所以,本文的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篇6

近几年来,我市的安全生产总体形势是好的,连续几年实现了三个“零增长”。从今年上半年的几个指标来看,总体也是好的,事故起数、死亡人数、经济损失这几个指标都持续下降,保持了三个“零增长”。这些年我们的安全生产之所以能够保持相对较好的形势,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的贯彻落实,这是最大的安全文化建设。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使我们确立了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理念,体现的是最大的安全文化。这就要求我们在注重经济发展速度的同时,更加注重发展质量,强调规范管理、科学管理。这些年我们的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与这一重要思想的贯彻落实是分不开的,这是一个大前提。

二是重视安全生产方面的投入,着重抓好一些安全隐患的整改。回顾近几年来的安全生产工作,各级党委、政府都十分重视把安全生产融入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注重规划在安全生产中的实施,从基础性工作上实现整体跨越。比如道路交通领域的设施改善,包括高速公路、国省道安全设施的建设是到位的,康庄工程、农村公路的安全设施建设也进一步加强。虽然道路、公路里程数在增加,但是整体道路交通安全事故还在下降。工矿安全方面,投入力度也是大的,如市本级在衢化片区的安全生产上,首先认真解决三大安全隐患,第一是电网安全隐患,巨化是五十年的老厂,电网建设早,设施老化现象严重,安全状况不容乐观;第二是危化品物流,现在衢化片区的危化品很多是通过市区运输的,这是第二大隐患;第三是“厂中村”和“园中村”,片区如发生一个安全事故,对“厂中村”和“园中村”的影响都很大。针对这三大隐患,近几年来,市政府和巨化、安监局等几个单位做了三大规划:第一个规划就是完善衢化片区的电网规划,先上一个22万伏的变电所,这个项目上去以后,整个电网的可靠性就从根本上得到了解决;第二是物流通道项目,目前正在建设中;第三是“厂中村”和“园中村”的搬迁,得到省政府的支持,现在也在启动当中。可以说没有投入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安全问题,这两年其他领域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投入也是到位的,包括元立公司在安全生产和环保方面的投入,都有很大提高。

三是注重从机制上加以规范和管理。安全生产管理,一定要从源头、机制上着手,否则就缺乏科学性。这些年我们在工业项目工作中坚定不移地实施决策咨询制度,特别是在危化品行业坚定不移地实行专家评审制度,对危化品项目,都由市里出面,主动到省里请专家,由省医化行业办牵头论证,他们觉得好的项目,我们就接受,他们觉得在安全和环保技术层面上有问题的,我们就坚决不要,因此,这两年高新园区的项目,质量是好的,尤其是对安全和环保的把关把得牢。各个县(市、区)接下去还有一些化工项目要上马,也要把好关。与此同时,我们对试生产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定了一些相关的制度和办法。这就是从源头、机制上加强管理,后续的安全生产管理就会要好得多。

四是切实强化监管机构与企业两大主体的责任。两大主体,一个是监管队伍,承担着监管责任,第二是安全生产责任主体,即企业管理的责任。安全生产关键是这两条主线,在座的主要履行监管的责任,隐患排查、制度建设、安全管理这些都是我们的责任。第二个责任就是经济主体的责任,安全生产具体的法律法规、“三同时”等制度在一些企业是不是落实到位,企业内部管理、安全队伍建设、人员培训等工作有没有到位,等等,这是企业的责任。这些年,从市到县(市、区),我们切实加强了安全生产监管队伍建设,包括各相关部门,这个队伍建设重视了、认真了,很多问题就解决了。同时更重要的就是调动了企业的安全生产积极性,重视企业安全生产的培训工作,增强企业的安全生产意识,这些方面,各级各部门都做得比较好。

这四方面的体会,归根结底,理念是前提,投入是基础,机制是保障,责任是关键。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更好地加以坚持和发扬。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在安全生产工作中,一些苗头性、倾向性、趋势性的问题非常值得我们关注:

第一是道路交通安全成了影响整个安全生产的关键。这些年我们通过一系列的工作,安全生产的大氛围是好的,比如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全部取缔了,矿山也逐步关掉了,这些领域的安全生产总体形势是好的,能够一抓到位,但凸现出来的是什么问题呢?从指标看,就体现在道路交通安全上,道路交通安全事故起数占总数的92%,死亡人数占89%。刚才市交警支队的发言中也提到,我市道路交通事故中又出现了新的现象,就是随着县道、乡镇康庄道路、农村道路的增多而增加,死亡的主要群体是农民。所以接下去这个领域如何有针对性地加以监管,很值得研究。一个方面是要靠投入,另一个方面还是要靠管理,而且省里对道路交通安全的管理力度也在进一步加大,我们要与之相适应。

第二是工矿企业特别是危化企业的安全生产。近两年来,我市在危化品生产领域的事故控制是到位的,但是也出现了两个新现象,一是试生产企业的安全生产事故特别多,这一情况刚才市高新园区已经作了通报,下半年还有7家企业进入试产,各个县(市、区)也一样,这方面压力很大。二是危化品企业安全事故从生产领域逐步转向运输、仓储领域。今年上半年有7起危化品运输安全事故在xx境生,内发此外还有我们的车辆在境外运输途中发生的事故。危化品安全已经成为整个安全生产监管体系的薄弱环节,监管的重点也应该发生转变。这点必须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并从根本上加以整治。

第三是建筑安装业安全隐患逐步增加。刚才市建设局的发言中提到,这两年高处坠落事故仍然不少,特别是去年。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开发区的建筑安装管理有个空档,现在开发区的一些项目在建设中,很多业主关注的是速度,包括我们的指导思想也是如此,监督和管理不够到位,大企业相对来说要好点,中小企业、乡镇功能区内企业是薄弱环节;二是对农村建房的管理不到位,基本上是个真空,安全隐患很多,其他地区民房倒塌压死人的情况的发生,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所以我们对建筑安装业的安全要引起高度重视。

第四是大部分事故集中在重点监管领域。去年市安委办排查出全市13个工矿企业重点监管区域。今年这类事故的40%发生在重点监管区域,所以如何深化重点监管区域安全生产监管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作为分管领导要切实负起责任,研究探索从制度上、规划上以及综合治理的角度去加强管理。

这四个问题,是我们当前和下一步安全生产工作面临的新趋势,要特别引起关注。要看到我们对面上的安全隐患排查是不到位的,我们往往一讲安全隐患,一是工矿企业,一是道路交通,大家比较重视,但是面上其他领域的安全隐患容易忽视,很多排查不彻底、不到位,要引起高度重视。

对下步工作,我提四点要求。

第一是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对当前来说,虽然事故不多,但隐患不少。为此,要克服麻痹松懈思想,不要光看到当前我市安全生产形势是好的,指标都是下降的一面。现在是高温季节,是事故易发期,特别是这段时间,我们在抓好这项工作,确保奥运前后的安全稳定上,千万不能掉以轻心,真正高度重视。

第二是把安全隐患的整改作为重点抓好落实。要树立隐患就是事故的理念,市安监局就是要抓事故隐患排查的综合组织和协调,这是安监机构的日常工作,否则就变成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局了。要把安全隐患的排查整治作为安全生产的重要工作来抓,今年国务院、省政府都提出了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年和安全生产百日督查等一系列活动和要求,下步在落实中,重点要抓好三方面:一是要把13个工矿商贸企业重点监管区域的隐患排查作为重中之重,这13个重点监管区域的企业不出事,市本级衢化片区不出事,一般情况下大事就出不了。在这里要重点提醒的是:龙游的城南、湖镇区域,衢江的上方、沈家,柯城主要是巨化周边的专业市场、危化品仓储、运输车辆停车点周边,江山的江东工业园区,开化的华埠工业园区,常山的灰埠和化工基地,市本级主要是衢化片区。二是各个县(市、区)要把危化品的生产、运输、仓储整个过程的隐患排查作为工作的重点。危化品的安全隐患,首先我们要把好生产领域关,现有化工生产企业的安全隐患排查要到位,要全面整改。其次要抓好试生产企业的安全生产监管,市高新园区要在前一阶段工作的基础上研究化工企业试生产的管理规程和办法,确保化工企业试生产按照规范化的程序进行。这方面最担心的是小企业,很容易出事。市高新园区对试生产企业的安全管理规范要专门下发文件,按预定程序抓好监管,质监等相关部门要全程介入。在这个问题上,各个县(市、区)政府分管领导,一定要认真一点。第三是危化品的运输、仓储环节的隐患排查要作为一个重点,这又涉及到各个县(市、区)。市本级从去年开始已经研究过几次,衢化片区在原来的“三大工程”基础上,又有几项工程要完成:一是消防站的建设要加快,切实加强消防监管;二是停车和洗车场所的规划建设要跟进;三是物流企业的有效管理要加强,主要是挂靠车辆的管理,大的物流企业自身问题不是很大,主要是挂靠车辆如何有效的监管要跟进。各个县(市、区),特别是在运输领域当中,要特别关注。三要分系统、分行业加大事故隐患排查力度。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始终是重点,关键是抓落实的问题,市里有13处,现在8处已经完成整治了,其他几处也要尽快整治到位。建筑安装安全方面,开发区(园区)的安全隐患排查一定要抓到底,建设部门要根据职能和实际工作需要,全程介入,对厂房的质量监管也必须跟进。农村建筑安全要抓紧完善管理办法。其他各部门,如旅游景点的安全措施,教育、消防、质监各个系统要根据各自的情况,在全市范围内,对重大的安全隐患进行一次全面的排查和梳理,并加以汇总。各级各部门的安全隐患排查以后,要汇总到市安委办,从而对安全隐患实行分级管理,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及时协调,整改到位。

篇7

关键词:电子馆务平台 优化改造 实施体会

一、引言

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电子馆务平台始建于2003年,在信息交流与共享、促进管理规范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06年,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进行了重大改革,将原有4个院级文献情报中心整合组建了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馆长负责制,总馆设在北京,下设兰州、成都、武汉三个二级法人分馆,并依托若干研究所(校)建立特色分馆。在新的管理体制机制、新的业务布局、跨地域多层次的管理环境下,各中心原有的馆务平台(内网)均难以满足现有需求,建立一个全馆统一的信息交流平台成为迫切需求。经过调研分析,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最终决定将总馆原有电子馆务平台进行优化改造,以适应全馆创新发展的新形势和广大职工对信息交流的需求变化。经过调研再改造,新电子馆务平台(以下简称“新平台”)于2007年2月试运行,2008年3月正式上线开通。

二、新平台整体结构框架和改进原则

⒈新平台结构框架

新平台将原总、分馆平台纳入一个整体进行了重新布局,通过一个界面、一套系统实现了全馆内部信息交流共享的统一管理,同时为各个分馆保留了独立的交流空间。新平台的整体结构框架详见图1所示:

新平台包括前台应用和后台管理两大系统。前台应用系统面向全馆职工开放,主要提供信息浏览检索功能;后台管理系统包括信息管理、用户管理和安全管理三个功能模块。在后台管理系统中,信息管理包括具有权限的用户信息过程控制和栏目管理者或超级用户对已信息的监督控制;用户管理具体包括用户权限管理、用户个人信息管理;安全管理包括系统运行和系统数据的安全管理。分馆独立页面的具体结构和功能均由各馆自身设计制定。

⒉新平台改进原则

明确的目标和原则是保障平台建设工作顺利实施的前提条件。新平台以满足全馆内部信息交流与综合管理需要为主要目标,虽然追求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需求,但绝不是所有需求。因此,在改进过程中坚持了以下3点基本原则:

⑴紧密结合全馆管理与业务模式特点

新平台设计过程中,在考虑用户需求基础上,结合目前全馆管理体制机制和业务模式特点进行了系统设计,打破了行政条块的分割,从业务内容出发进行栏目设置与划分,从管理、业务、服务多个角度分多个层次进行信息聚类,并力求使平台能更好地服务于管理。

⑵有限条件下尽可能满足主流需求

一方面,在栏目设计过程中坚持以统筹协调、兼顾整体平衡为指导思想,有选择性地解决具有关键影响的需求;另一方面在平台架构设计和技术选型上,对投入效益进行了专门调研分析,确定了在有限条件下最大限度满足主流需求的原则,因此舍弃了满足广泛需求的目标,在用户需求的技术实现过程中,坚持以经济实用为主。

⑶用户操作简便

新平台沿用了原有多数用户已非常熟悉的登陆和使用模式,大大降低了用户操作的难度。在栏目设计方面,尽量减少结构层次(不超过3层),将比较常用的栏目尽量放到更浅(外露)的层次,以减少用户查找进入的时间;同时栏目数量尽量少,将共性较多的内容尽量放在同一栏目,以减少用户信息时选择栏目的时间。用户进行信息和获取所需要的步骤基本控制在4步以内。

三、新平台内容框架及功能特点

⒈新平台栏目设计及逻辑关系

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电子馆务平台的栏目设计及逻辑关系详见表1。

新平台首页中心部分以“管理动态”和“业务动态”两个类别分别显示用户在各个栏目的信息(具体来源关系见上表),不直接设置权限。一级栏目和“服务窗口”中所有二级栏目均在首页上方和左右两侧直接显示。新平台的首页页面布局见图2所示。

⒉新平台功能特点

新平台充分考虑了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的实际需求和用户操作的便捷性和灵活性,在保障总馆与分馆、分馆与分馆、部门与部门之间信息与业务工作交流顺畅及时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了管理信息公开功能、学习交流和管理服务辅助功能,促进了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的提升。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⑴兼具信息、交流和仓储功能

新平台除保障全馆内部信息交流外,还建立了信息存储管理机制。平台自开通以来的全部信息都集中存储到了平台数据库中,并定期自动备份,保障数据安全性、可获取性。这些功能对记录全馆历史活动、保存知识资产具有重要意义。

⑵最大限度兼顾共性需求和个性需求

新平台在整体层次上,除了全馆的一套统一系统外,在首页专门为各分馆开辟了个性化网页的链接点,各分馆可以继续在原有内网上进行交流;打破了馆际、部门之间界限,按照业务内容设置栏目,并另外设专栏,为特殊需求预留了空间;在信息过程中,者可以根据自身需要选择信息范围,达到控制阅读范围的个性化目的;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用户可以进行个人日程设置,记录工作日志,还可以查阅在线用户名单并与在线的其他用户进行短信息交流,并最大限度地保障了信息的私密性。

⑶强化馆务公开

新平台中专门设立了“文件公开”、“规章制度”、“公告”等几个栏目,用于可以让全馆职工知晓的信息,使馆务管理更加公开透明。

⑷突出服务功能

除整体设计改造思路贯穿“服务全馆整合发展需要、服从管理机制变化需要、符合业务模式变化需要”之外,还专门设立了“服务窗口”,将可以提供的日常综合服务工具置于首页,方便职工查阅和使用。

⑸严格权限管理

新平台继续保留了系统管理员、一般用户、匿名访客的三层次系统角色,这几类角色用户均可以被分配不同的权限。对于某一特定栏目,用户可以被定义为栏目浏览者、栏目管理者、栏目审校者、栏目出版者、栏目录入者和栏目拒绝者。在此基础上,本次优化改造根据每一位用户的岗位职责,调整了用户角色,进行了权限修改,严格依照岗位职责及其管理规范的需要设定管理权限,既保障了交流的开放通畅,又促进了信息的有序互动。

四、新平台优化改造工作的实施及体会

⒈新平台改造工作的实施

新平台的优化改造工作主要分需求调研、初步改造、试运行和二次改造四个阶段来实施完成。第一阶段,主要对全馆信息交流需求进行全面了解和分析,并对总分馆现有内部交流平台进行分析,了解现有各平台的功能、栏目设置及运行情况,根据调研结果,从经济实用的角度,选定了将总馆原有馆务平台改造成全馆信息交流平台的建设方案;第二阶段,结合调研结果,与技术开发人员进行交流讨论,系统设计平台的框架结构和功能,提出需求方案,并由技术人员开发完成初步改造;第三阶段,将初步改造的平台开通试运行,在此期间采取专门收集与随时收集相结合的方式来收集用户反馈信息,并针对反馈信息――与技术人员交流可实现程度和方法;第四阶段,根据试运行情况,结合收集的用户反馈信息,进行二次改造的需求设计和技术实现,同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机制,完成上线切换。

⒉新平台优化改造实施的体会与收获

新平台的实施促进了全馆信息化管理、加强了全馆规范化管理,同时也推动了全馆一体化运行机制建设和创新文化建设。在优化改造的设计与实施过程中,笔者有以下几点体会和收获。

⑴以知识管理为导向建设平台系统将给组织带来更大的价值

知识管理的宗旨就是要在组织内部建立一个有利于交流的组织结构和文化氛围,使成员之间的交流畅通无阻,最大限度地使信息和知识在交流过程中得到融合和升华,使知识交流者得到启发和提升。新平台栏目涵盖内容几乎涉及全馆工作的方方面面,能够高效地促进职工加强信息和知识的充分交流与共享,实现信息和知识价值的最大化。另外,新平台除突出信息功能外,还非常注重信息仓储、交流功能,通过对信息属性的详细标记、建立平台信息长期保存的管理机制、提供便捷的获取方式等手段,使广大职工可以更加有效地相互浏览共享馆内的信息和知识,利用平台所积累的信息和所提供的便利的管理环境进行更高层面的知识创造,并及时应用于日常工作中,进而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⑵灵活运用平台的有限功能能够有效促进组织管理创新

平台建设本身就是管理创新的一种形式,对其功能的灵活运用于管理创新同样具有积极意义。一方面,平台使管理信息交流更加规范化、透明化,有助于增强全馆各层次员工彼此间的理解和认同,从而自觉维护管理秩序,遵守管理规定,并积极参与管理,奉献智慧和力量,促进管理不断创新;另一方面,充分了解平台的有限功能并加以灵活运用,将有“意外收获”。比如,新平台通过对会议室预定功能进行简单优化,增加了会议邮件提醒功能,使预定会议室的人同时能通过平台给参会者发送通知,可以大大节省会议组织成本。再如通讯录自动生成功能、用户组管理功能(支持自定义),都从一些细节上为职工的工作提供了方便。

⑶平台建设与组织文化建设可以相互促进

对于刚刚组建成立的国家科学图书馆而言,平台系统的改造过程也是组织文化融合的过程,它的实施对组织文化建设起着重要推动作用。全馆信息交流统一平台的建立,打破了组织机构和地域的局限,促进了信息在全馆的流动和共享,增强了彼此的认知,能够增强组织的内聚力,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平台改造过程中,通过广泛的需求调研,激发大家思考管理问题的热情和积极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大家对全馆管理运行机制的认识,促进了“一体化”理念的形成。一个平台建设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平台使用效率和应用效果的好坏,以及用户对平台认可程度和应用程度的高低,概括来说,也就是在于平台与组织文化契合程度的松紧。因此,一个设计成功的平台一定是紧密结合组织自身实际和文化特点。

⑷平台建设的难点不在技术而在需求分析

虽然平台的成功实施必须依靠强大的技术支持,但在现有信息技术水平条件下,对于一个平台的设计实施来说,难点却不在技术,而在需求分析。需求分析的任务就是解决“做什么”的问题,不仅要全面地了解和理解用户的各项要求,并且要能准确地将这些要求表达给技术开发人员,还要分析需求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用户的需求往往非常丰富并具有较强的个性化,甚至可以被无限扩展,因此,在进行用户需求分析时,必须先明确系统的主要功能,需要把握刚性原则,划分需求的优先级,否则将陷入不知所措、无所适从的困境中。需求分析中还有一点也非常重要,就是要深入分析需求的根源、了解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并预测需求的变化方向。

⑸选择平台技术框架时必须注意高灵活可配置性

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原有电子馆务平台系统是一个可以被灵活配置的平台系统,搭建了一个可定制的框架,不仅支持栏目的自由增删改和层级调整,还支持用户权限的多维度灵活配置,甚至公文的灵活交换流转。这为平台系统的优化改造工作提供了很大方便,大大节约了改造成本,提高了改造效率,并为今后的功能拓展和再次优化提供了很大的可扩展空间。

⑹平台改造实施应采取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实施模式

领导重视是新平台改造工作成功实施的关键性因素。在此次改造过程中,馆领导班子对平台的改造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专门进行过集体讨论和规划,主管领导多次参与方案制定和修改工作,并实时监督平台的改造进程。另外,在改造实施过程中,全体职工参与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此次改造广泛了征求全体职工的意见和建议,共收到来自总、分馆职工的建议50余条,它们为平台改造提供了有益的思路,促进了平台最大限度地接近用户的实质性需求。虽然新平台最终采取的是双向网状化的实施模式,但在启动的先后顺序上,自上而下先与自下而上相结合是非常有必要的。

⑺沟通培训在平台改造实施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沟通交流不仅在平台设计者了解领导意图、用户需求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且是保障功能需求设计者与技术开发者有机合作和改造工作顺利实施的必要条件。对用户的培训是平台实施过程中的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严格来讲,这也是平台设计者与用户沟通的一种形式,其目的是使用户了解平台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⑻把握平台的切换时机并建立完善的平台维护管理机制

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在平台系统切换前做了大量准备工作,改造切换工作专门选择全馆一体化运行机制初步形成、新一年工作全面展开、信息交流需求比较多的时期,这样的时机对平台的迅速推广使用有重要意义。另外,与新平台相适应的《电子馆务平台管理细则》在切换时正式,这样逐步建立起了较完善的维护管理机制,为平台规范管理、有序运行提供了及时有力的依据和保障。

五、结语

随着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管理信息化的深入推进,全馆一体化运行机制的完善和全馆统一核心价值观的不断形成,用户对平台的需求也将不断变化,因此,此次改造工作仅仅是个开始。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下一步要在保障电子馆务平台持续开放顺畅运行的基础上,继续对其进行功能的扩展完善,探索如何将其与全馆业务工作平台、管理资源平台、邮件系统、ARP系统进行有机衔接,以及如何实现馆内机构知识仓储系统的统一认证和资源共享。

参考文献:

1 丁卉.关于企业信息化与管理创新的研究[J].大众科技,2005(12):158-159

2 电子政务与政府管理创新[EB/OL].(2004-10-18)[2008-05-11].

5 张智雄,吴振新,谢素萍,等.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电子馆务平台系统建设中的若干问题[J].图书情报工作动态,2003(4):2-6

6 张平.创新文化案例之二――建设电子所务 促进民主管理[EB/OL].(2002-09-04)[2008-05-11].cas.省略/html/dir/2002/09/04/5358.htm

作者简介:

吕秋培,1978年生,女,汉族,河北保定人,管理学硕士,馆员,研究方向为信息资源管理,已8篇。

龚惠玲,女,汉族,湖南益阳人,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综合办公室主任。

篇8

北京销售分公司承担着包括分公司、8家控股公司和3家参股公司的3座油库以及100多座自营加油站的安全管理工作和60余座特许经营加油站的监督检查工作。韩国宏对记者说,搞好安全生产,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更是落实“三个代表”的具体体现。北京销售分公司地处首都――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中国石油总部的所在地,深感安全管理工作意义特殊、责任重大,必须始终把安全工作作为公司经营管理的头等大事来抓。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所肩负的重担,从“讲政治、保稳定、促发展”这一高度来做好2005年的安全工作。

2005年是北京市迎奥运的建设年、发展年,也是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开展的“安全生产基础年”。

在这关键的一年中,首都成品油经营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难点是什么呢?中国石油北京销售分公司又如何达到“确保安全”的目标呢?韩国宏表示,在2005年达到这个目标,任务相当艰巨,但是“我们有决心,有能力完成,实现我们的诺言!”概括起来,就是北京销售分公司要以坚持QHSE管理体系建设为中心,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贯彻“以人为本”的安全理念,以“一个试点”带动安全理念的转变;以“两个建设”夯实安全管理基础;以“四个到位“保障安全生产;以“五个加强”提升安全管理水平;以分级管理划清管理层次,落实安全责任;在市政府的领导和帮助下,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的监督指导下,全面开创北京销售分公司安全管理工作的新局面。

创新模式开好局

韩国宏介绍说,“做好一个试点”即杜邦安全管理模式试点。2004年,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引入美国杜邦公司安全管理模式在北京销售分公司进行了试点工作,在 2004年已经完成的杜邦安全管理基准评估的基础上,北京公司依据杜邦公司提交的《安全基准评估报告》提出的改进建议,与QHSE体系建设有机结合,搞好意识培训和完善规章制度,并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工作规划和实施方案,付诸实施。

体系运作是关键

韩国宏认为,一是抓好OHSH管理体系建设。在确定体系职能分配方案和文件清单的基础上,完成体系文件化。做好体系试运行工作。二是加强专业技术队伍建设。一要按照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以及上级公司的要求。加强各控参股公司。零售公司。配送中心和各管理片区安全专职人员的配备工作,达到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规定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不少于0.5%的比例;要挑选把一批素质好、责任心强、专业知识丰富、具有一定管理经验的人员充实到安全管理岗位。二要实行全员持证上岗制度。公司安全、设备、计量、质量管理人员和油库主任、加油站经理、计量安全员、核算员、加油员都要通过公司培训考核发证后。持证上岗。

落实工作保平安

韩国宏表示,一定要确保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到位。依据《集团公司安全生产责任制通则》,进一步明确各单位、部门、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分解安全目标,实现“人人肩上有责任,人人身上有指标”,量化各管理、工作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依据《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办法》进行考核。

在谈到确保各类隐患的整改到位时,韩国宏说,今年我们要继续加大隐患的整改力度,在设备设施方面存在的隐患,对2004年已经下达隐患投资计划的库站,5月底前改造完成,对新接收的加油站。公司安全部门严格按照《北京市加油站安全管理规范》进行前期安全评价,对经过安全评价发现的安全隐患,公司将及时投资进行整改,要克服重经营、轻管理的思想,在安全隐患没有得到整改之前的加油站绝不投运。在人员思想行为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公司将根据不同情况和形成隐患的不同原因分别采取措施,对于不懂安全知识、不了解规章制度的人员采取再培训的办法,经考核发证重新上岗;对思想上不重视安全明知故犯的人员,经过说服教育仍屡教不改的,特别是个别基层单位的领导同志,公司将采取“不换思想就换人”的办法,绝不姑息迁就。

“要做到安全生产,确保对控参股公司和特许经营加油站的安全监管到位。”韩国宏说,“2005年公司要进一步落实安全检查制度,库站要落实岗检、巡检、交接班检查,要发挥各种安全检查记录、安全学习教育记录、安全会议记录、交接班记录的作用,不流于形式,各管理部门要落实月检、季检查工作,每次检查要认真总结、评比,对检查出的问题要跟踪整改。除此外,公司还将根据季节变化、节假日经营特点,以及特殊作业要求,组织开展‘元旦’、‘春节’、‘五一’、‘十一’、‘两会’期间治安防范、春季防火、夏季防高温防雷电防洪、冬季防冻防静电共八次专项安全检查。对全部施工现场进行不定期安全检查。对‘三违’行为及时提出处理意见。对不安全因素及事件及时进行调查。积极监督隐患整改进展情况。与此同时,确保对各类现场的安全稽查到位也要跟上。今年公司将组建一支专门的安全稽查队伍,依据安全稽查条例,不间断地对库、站、工程施工、油品配送车辆进行现场稽查。”

迎难而上创佳绩

在采访的最后,韩国宏说,要完成这个目标,难度不小,我们的很多工作都要加强。

首先要结合QHSE体系文件化的进行,进一步完善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加强安全工作的法制化、制度化进程的基础工作,今年公司要重新修订《安全管理办法》、《施工安全管理细则》、《隐患管理办法》、《事故责任追究制度》。

第二,要结合市安监局实施的《北京市加油站安全管理规范》要求,加强安全培训考核,提高全员的安全素质。公司仓储安全部要配合人力资源部搞好安全培训工作。除新员工进入公司必须进行的“三级”安全培训外,公司还将分层次举办加油站经理培训班、计量安全员培训班、加油班长培训班,制定年度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同时还将编写安全知识试题对公司员工不定期进行安全知识抽查及答卷。第三,要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形成强有力的安全文化场。公司各级单位、管理部门、管理片区、库站、班组要通过开会、演讲、座谈、学习事故案例、张贴宣传标语等各种形式开展安全学习教育活动,让每位员工掌握发现隐患、查找“三违”行为的技能,让每位员工都能够了解自己身边的安全隐患,了解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的危害性,公司要建立安全奖罚机制,逐步使员工树立“我安全、我光荣”,“我违章、我可耻”的思想,从而实现员工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思想转变,形成强有力的安全文化场。

第四,要加强设备管理,完善设备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进一步完善设备管理档案。建立健全各种设备台帐、工艺流程图、设备运行记录,积极监督《设备管理制度》落实情况。严格执行《设备管理考评办法》、公司将在今年6月份、12月份对零售公司、配送中心、各控参股公司的设备管理工作进行两次考核。

篇9

一、乐清市物流业现状和发展方向

(一)乐清市物流业发展现状

乐清市是浙江乃至全国重要的商贸流通发达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快速,产业特色鲜明,并逐渐成长为集工贸、旅游、港口为一体的现代化城市。乐清市资源和产品“两头在外”的产业模式,形成了旺盛的物流需求,运输、仓储及商贸业得到快速发展,已初步形成由工业物流、商贸物流、配送物流和国际物流为主的“并驾齐驱”物流需求结构。2011年,全市交通运输业产业增加值达8.6亿元,缴纳各项税收7172万元(详见表1)。

表1:近三年乐清市物流业产业增加值及缴纳税收情况表 单位:万元

年份 产业增加值 缴纳税收

2009 85063 6340

2010 89736 6899

2011 86331 7172

乐清市物流业发展条件较好,沈海高速及甬台温铁路贯穿境内,设有4个高速互通口、3个火车站,距离温州机场不到20公里1。此外,乐清还有七里港和乐清湾港区两个港口,将建设成为温州沿海经济区以及浙南赣东闽北的重要出海口。虽然如此,但从乐清市物流业发展现状看,整个发展滞后于其他县市,现代物流仍然处于起步阶段。

1.企业仍以传统运输为主。乐清物流企业的主力仍然是货运、联托公司,规模小、分布散,服务项目单一,主要集中在传统运输低端物流服务上运作粗放,仓储、加工包装等增值服务几乎没有涉及。企业在现代物流技术装备投入欠缺,机械化程度低,甩挂运输、网络运输等先进物流管理方式较少涉及,车辆运转效率得不到保障。物流企业是物流市场的主体,现代物流企业的缺乏,将使得乐清物流业进程受到影响。

2.组织化、规模化程度有待提高。从《税友龙版》登记情况看,乐清市拥有从事道路货物运输的业户388户,主要从事货物配载、运输、仓储为主、城市配送等业务,部分传统货运企业正积极向第三方物流企业转型,但目前尚不规范,总体上比较分散,组织化、规模化程度低,全市运输经营业户中,车辆规模10辆以下占95%左右,拥有50辆以上的仅占0.6%。

3.信息化建设水平较低。目前乐清市中小型物流企业还没有统一配套的物流信息系统软件,也缺少跨部门、跨行业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仅有少数一些企业正在使用财务管理系统,建立自己企业的网站。大部分企业业务洽谈和联系只能依赖于电话、传真,准确率较低、即时性差,导致企业市场竞争力不足,不利于企业的转型发展。

(二)乐清市物流业发展前景

根据温州市公路水路“十二五”发展规划,乐清湾港区将成为温州港最具发展潜力的港区,乐清港口城市的建设定位,将更加注重临港产业的发展。根据权威机构测算,乐清湾港区一期全部建成后,产出将达1500亿元,相当于再造一个乐清的经济总量,将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乐清湾物流园区、七里港物流中心也属于《温州市港口物流发展规划》规划的两大物流节点。因此,乐清在水运方面较其他县市具有明显区域性的集疏运优势。

根据《乐清市服务业发展规划》(2010-2020年),乐清市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定位是:将依托港口、公路、铁路和货运枢纽等综合交通优势,合理布局现代物流基础设施,构建一个“以物流园区为核心、专业物流中心为骨干、配送中心为基础、农村配送网点为补充”的现代物流节点体系;加强建设现代物流信息系统,推进物流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具有先进技术的现代物流信息平台;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为主”的原则,积极推进物流市场整合,加快培育现代物流龙头企业,不断提高物流的专业化和社会化水平。力争通过优化结构、调整布局和深化体制改革,到2015年,全社会货物运输量年均递增15%以上;培育3-5家规模化、规范化、集团化的本土大型物流企业。

二、当前财税扶持政策对物流业影响

(一)原有海运业财政扶持政策成效不明显

从2005年起,为扶持海运业发展,乐清市开始施行为期两年的海运业专项资金补助政策。对于年营运收入1000万元以下(含1000万元)的,按年营运收入2.2%给予补助;年营运收入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的,按年营运收入2.5%给予补助;年营运收入5000万元以上(含5000万元)的,按年营运收入2.7%给予补助。2005年度和2006年度分别落实补助资金598万元、645万元;补助企业由3家上升到6家。

2008年,为了促进海运业的快速发展,乐清市人民政府了《关于促进乐清市海运业发展的意见》,设立了海运业发展专项扶持资金,市财政每年统筹安排800万元左右资金用于扶持海运业发展;设立突出贡献奖,对年纳税额首次达到800万元、1000万元、1200万元、1500万元以上的海运企业,由市政府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20万元、25万元、30万元、50万元;对我市注册营运1年以上、运力总规模在1万载重吨以上,并按照国家规定足额缴纳税收、安全管理规范,近12个月未发生重特大水上交通责任事故的海运企业,按企业实际缴纳税额的25%给予奖励;鼓励发展大吨位、集装箱及特种船舶,对于新增以上种类船舶在投入12个月后,根据吨位大小由市财政给予每吨10元到15元的一次性补助。2008-2010年,各年度补助资金为632万元、480万元、487万元;2011年度补助资金为517万元,补助企业上升为10户。据统计,历年对于新增吨位一次性补助已经达135万元。

但是,当前海运业财政扶持政策未见明显成效。根据地税部门交通运输业营业税按税目统计数据,我市水上运输业营业税2007年是1097万元,到2011年是1160万元,5年时间基本没有增长。而同期的道路运输业营业税2007年是1254万元,到2011年是2172万元,增长了73.2%。

对这一异常现象,我们进行了走访调查,发现主要是三个因素影响:一是海运行业是市场开放度较高的行业,处在国际、国内贸易交换中的前沿,市场敏感度较高;受2008年金融危机以及美国次贷危机的持续影响,海运行业受到了直接影响和严重冲击,货物动量和运费价格双双跌落,而企业油料成本又不断上涨,不少企业存在资金周转困难现象,行业经济一直比较低迷。二是周边地区也加大了海运行业吸引力度,采取不同形式的优惠政策吸引海运船舶到当地注册登记;部分地区财政补助力度较大。三是乐清市企业产品销售的大部分是内陆地区,在高速公路等内陆交通网络不断拓展顺畅的情况下产品大部分通过道路运输物流渠道。

(二)物流行业税收负担重,地方缺少优惠自

货物运输业在发票管理模式上分自开发票和代开发票。乐清市目前只有2户运输企业是自开发票纳税人,其中从事货运和旅客运输的各一户,其余运输企业都是代开发票纳税人。据乐清市物流行业协会资料,乐清市物流协会会员企业已经达到近160户,绝大多数企业不符合税务部门自开票纳税人要求,说明企业财务管理建设方面有待加强。而代开发票纳税人一般采取核定征收税款方式,税收负担较高。

为解决物流行业税收负担过重问题,从2005年起,我国对物流企业实行营业税差额纳税试点,试点物流企业将承揽的运输、仓储等业务分包给其他企业并由其统一收取价款的,可以按规定以该企业取得的全部收入减去其他项目支出后的余额为营业税的计税基数。但是试点物流企业的审批权在国家税务总局,地方无权扩大试点企业范围。因此,对于绝大多数的物流企业来说,营业税差额纳税还是属于少数企业的福利,乐清市目前也还没有一家试点物流企业。

(三)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对物流企业影响有待观察

2011年10月份,国务院决定,从2012年1月1日起,在上海市开展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并在试点的基础上分批扩大至北京、天津、浙江等8个省(市)。尽管从理论上看,改征增值税后物流企业税负将减少,但由于我国物流企业具有小型分散的特征,物流行业低效率、高费用率的运行状况较普遍,特别是当前物流行业增值税链条并不完整,进项税额难以充分抵扣,从而导致物流企业税负不降反增。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对上海试点物流企业的税负调研结果表明,税改后企业货物运输业务税负负担率由1.88%上升到4.20%。主要是由于物流企业外购的货物和劳务中有很大的一部分无法索要发票或索要发票困难,这部分支出无法进行增值税抵扣,从而导致税负增加。虽然目前的税负不长反增是一种短期现象,而且对于试点中税负增加的企业,政府可以通过财政补贴方式来弥补企业税负增加的损失,但也提醒了我们,随着试点范围的逐步扩大,必须要规范每一个中间环节的纳税行为,这样子才能在整个物流环节上实现合理抵扣。

2012年上半年,乐清市地税局选取了23户试点行业企业作为样本,以企业2009年—2011年三年的收入、支出数据作为测算的基础数据,进行了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测试。测试假定样本企业改征增值税以后都是一般纳税人、都能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

测试结果表明,陆路运输服务企业、装卸搬运、仓储业税收负担均出现下降,但水路运输服务企业税负增加幅较大,导致运输业总体税负增加。主要原因在于运输企业的成本主要由外购运输工具、外购燃油、支付工资薪金构成。由于支付的工资薪金不能作为进项抵扣,外购燃油又是一个固定比例的支出,所以外购运输工具的多少决定了企业当年可抵扣金额的大小,也决定了运输企业改征增值税后税负的增减变化。由于海运交通工具更新较慢,造成可抵扣的进项税额金额偏小,没有足够的进项税额,企业税负就会增加较大。而陆路运输企业运输工具更换频率较快,因此大多数陆路运输企业税负是减少的。

此外,影响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后税负增减的还有两个因素:一是企业是否为一般纳税人。由于试点方案中明确交通运输业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税率为11%,要高于对应的营业税税率,若企业为小规模纳税人,适用3%的增值税征收率,则改征增值税后,税负相对较低。二是企业、行业发展处于哪个阶段。企业成立初期及发展扩张期,需要大量购置资产,可以抵扣增值税,相应税负就较低;当企业进入稳定期后,需要购置的固定资产等较少,形成进项税额较少,应交的增值税就相应增加。

三、下一步发展现代物流业财税政策建议

(一)税收政策建议

1.增值税方面。根据物流业的产业特点和物流企业一体化、社会化、网络化、规模化发展要求,统筹完善有关税收支持政策。要结合增值税改革试点,尽快研究解决仓储、配送和货运等环节与运输环节税率不统一的问题,其中交通运输业适用11%的增值税税率,航空服务、港口码头服务等物流辅助服务业适用6%的增值税税率。不因为税制变更,增加企业负担,根据物流企业一体化运作等特点,在整个物流环节上实现增值税合理抵扣,切实减轻物流企业税收负担。

2.土地使用税方面。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物流企业大宗商品仓储设施用地城镇土地使用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1]13号)文件精神,自2012年1月1日起至2014年12月31日止,对物流企业自有的(包括自用和出租)大宗商品仓储设施用地,减按所属土地等级适用税额标准的50%计征城镇土地使用税。该文件的出台使物流企业土地使用税负担大幅下降,但是优惠政策存在短期性,需要在更高立法层次上明确、固定下来。

3.房产税方面。根据2010年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的《关于安置残疾人就业单位城镇土地使用税等政策的通知》文件精神,在计算房产税时对按照房产原值计税的房产,无论会计上如何核算,房产原值均应包含地价,包括为取得土地使用权支付的价款、开发土地发生的成本费用等。由于物流业企业普遍占地较大,按现行房产税政策物流业房产税负担过重,建议对于物流企业在计算房产税时,将土地价格从房产原值计算中扣除出去,进一步减轻物流企业税收负担。

(二)财政政策建议

1.整合设立“现代物流业专项资金”。结合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契机,将现行的“海运业发展专项扶持资金”拓展为“现代物流业专项资金”,将“现代物流业专项资金”纳入年初预算安排,提高专项资金总额度。

(1)扩大扶持范围。扶持范围扩大至物流项目建设、物流信息化建设、物流品牌建设、物流标准化建设、物流人才培训、物流新技术推广、物流业的装备升级改造、重点物流企业奖励等方面。充分利用信贷、贴息、技改补贴等方式,支持企业自建物流基础设施和加大技术改造力度。

(2)培育和扶持第三方物流企业。制定、落实相关政策,培育大型第三方物流集团公司和大型物流企业,提高现代物流服务供应能力。鼓励多元化投资主体进入第三方物流企业,对于第三方物流企业在物流设施方面的资金投入,给予适当的贴息扶持。

(3)鼓励物流企业做大做强。支持大型优势物流企业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对分散的物流设施资源进行整合;鼓励中小物流企业加强联盟合作,创新合作方式和服务模式,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服务水平,积极推进物流业发展方式转变。

2.出台扶持政策

(1)出台资金扶持政策。加大物流中心(场站)建设、物流重点投资项目、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等投入力度,重点推进区域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主要物流节点和通道网络体系建设,着力以项目建设为切入点,快速提升物流行业影响力。

(2)出台招商引资政策。制定资金、税费优惠、行业管理等政策,鼓励各类企业积极投资乐清的物流产业,特别是投资乐清市物流基地和园区建设的企业。鼓励企业入驻乐清物流基地,促进物流行业规范化、规模化经营。

(3)出台产业联动政策。响应国家物流产业联动发展规划,在已出台的鼓励制造企业物流分离的基础上,进一步鼓励和推动乐清市制造企业和商贸流通把更多的物流环节外包,释放物流需求,促进物流企业与生产、商贸企业互动发展,产业联动政策重点在自有车辆处置、税收等方面的优惠。

(三)积极争取优惠政策

1.争取省优惠政策。浙江省“三大建设”是在新的发展阶段全面推进浙江交通现代化的战略部署,是今后一个时期全省交通工作的中心任务。为推进交通大物流发展,省交通运输厅出台了交通物流公共信息系统、交通物流基地建设、物流龙头企业培育等方面的扶持办法。对此,乐清市要积极沟通,加大协调、申报和推介物流项目,特别要争取乐清市物流园区列入省市共建项目,将优秀企业列为省级龙头物流企业,争取更大更多的资金支持。

篇10

(一)建筑结构存在隐患。建材市场经营方式主要是零售兼批发,市场建筑面积大,可燃商品多,商户集中,人流密集,且建筑联体,存在大量火灾隐患。同时,场内商铺是二合一场所,经营仓储并存,存放的大量可燃物品堵塞了疏散通道,一旦发生火灾,人员很难进行迅速疏散,容易造成严重的群死群伤事故。

(二)违规违法行为常见。市场经营户不遵守用火用电制度,私拉乱接电线,临时线路混乱,电气线路老化严重,且电器线路和电闸箱下堆放各种可燃物品,一旦发生电气线路短路或打火极易造成火灾。此外,市场内吸烟屡禁不止,使用液化气、电饭煲做饭和电暖器、炉火取暖等动态违规行为较普遍,极易引发火灾。

(三)防火等级不达标。市场建筑的结构和耐火等级、消防给水等方面与现行规范不一致,使用的材料不符合有关消防安全规定的要求,致使建筑物的耐火极限降低,一旦着火极易形成火烧连营局面且难以控制。

二、规范设置市场消防设施,保障市场安全运营

多数市场在创业发展初期,只注重经济效益,忽视消防安全,从而造成一系列先天的消防安全隐患。随着建材市场的逐步发展,规模扩大,人流增长,效益提升,对市场的消防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市场举办者,经营者和消费者安全意识的提高,也迫切希望市场的消防安全能够提升。按照“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依据有关消防法规与规定,通过规范和改善建材市场消防设施,是提升市场消防安全系数,保障市场安全运营的基础举措。

(一)规范布置室内外消火栓系统。室内外消火栓系统是扑救火灾的重要消防设施之一。其主要作用是控制可燃物、隔绝助燃物、消除着火源。其可以供消防车从市政给水管网或室内外消防给水管网取水实施灭火,也可以直接连接水带、水枪出水灭火。消火栓犹如一个军人,是“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的救火取水控制设备,一旦出现火情必须满足消防部门取水灭火要求,如果条件允许市场内应当建设消防水量为480m3储水池及泵房一座,两路供水,以确保消防应急用水。

(二)顶额配置灭火器。灭火器是“把火灾消灭在初期和萌芽状态”的有力工具。在火灾的初期对于火灾的扑救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灭火器的体积小、质量轻、成本低,且灭火器的配置比较方便,操作管理相对简单,可以快速的使用,能在火灾的初期达到快速灭火的效果,因此在火灾扑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正确使用灭火器,提高在火灾扑救中使用效率,对于降低火灾人员和财产损失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设置防火分区、防火门和防火卷帘,安装智能型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置防火分区、防火门和防火卷帘对阻止、防止烟、火的扩散和蔓延,减少损失起着重要作用,起到防火分隔的目的。安装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目的,就是及时发现火灾,第一时间采取灭火、疏散等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因火灾带来的损失。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是建筑消防设施中非常有效的自动消防设施,在应付火灾的诸项措施中是对控火、灭火比较有“特效”的系统,自动化灭火方式,可以把大量人工从这个危险的行业中解脱出来,并且自动跟踪火势,形成对火势的包围分隔,它充分利用了消防原理中的时间因素,快速反应实施灭火,把火灾消灭在萌芽状态,为其它系统无法比拟。

(四)按照规范要求设置行之有效的应急照明系统和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是逃生、救灾等的必需设备。建材市场是人员密集场所,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如果没有相应的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人们往往因为看不清方向,找不到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而发生相互拥挤、碰撞、摔倒和踩踏事件,极易造成群死群伤事故。应急照明就可以在发生火灾时提供足够的光照度及照明时间,及时有效的疏导现场人员安全迅速的撤离火灾现场,对人员疏散、抢救财产、消防救援工作,都有重要的作用。

三、全面落实各项措施,抓好市场消防长效管理

保障建材市场的消防安全不仅要从健全消防设施设备等防火基础“硬件”上下功夫,消除先天性不足,更重要的是从消防安全的“软件”上加强管理,建立消防队伍,组织日常巡查检查,抓好隐患整改,强化应急演练,充分落实各项具体措施,确保市场消防安全长治久安。

(一)、建立市场消防队,配备专职防火人员,抓好消防管理队伍建设。

1、组建义务消防队伍,定期进行灭火演练。市场要按规定配备专职防火人员,专职防火员坚持24小时轮流值班。组建由市场管理人员和经营户组成的市场义务消防队,严格按照制定的灭火救援和紧急疏散预案进行业务训练,切实熟悉市场的周围环境、道路、水源等情况,并按制定的预案实地演练,随时做好灭火救援的应急准备工作。

2、开展宣传教育,加强人员培训。对市场的防火负责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员,每半年进行一次消防安全培训,增强他们的消防法制观念和消防安全意识,掌握消防常识,提高消防业务技能。要利用一切宣传工具,通过多种形式定期或不定期的向市场管理人员、经营户和消费者开展消防法规、安全管理制度、市场火灾危险性、消防设施及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报火警和扑救初起火灾及自救逃生等知识技能的宣传教育,不断提高防火自觉性和抗御火灾的能力。

3、强化绩效考核,落实消防安全责任。按照市场制定的规章制度,实行一级对一级负责,层层落实消防安全的责任制。市场负责人要加强对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重点突出消防安全管理,实行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方法对消防管理人员进行考核,并与奖级挂钩。考核内容包括岗位目标责任制落实情况,消防“四个能力”是否具备等。考核方法可以是书面考试、口头问答,也可以是实战操作、消防演习等多种形式。

(二)、认真组织防火检查,积极整改火灾隐患,做好市场消防日常长效管理。

1、“查”。要清醒认识消防安全的重要性,克服思想上的麻痹大意,落实有效措施,强化排查整治,真正做到隐患治理不留死角。建材市场作为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每日对用火、用电有无违章,安全出口与疏散通道是否畅通,疏散标志应急照明是否完好,消防设施与器材是否到位及重点部位的人员在岗情况进行防火巡查,并做好巡查纪录。每月至少检查一次安全疏散情况、重点工种人员消防知识的熟悉程度、重点部位的管理情况等方面。

2、“管”。市场管理者必须对存在的火灾隐患,及时组织力量予以整改消除。建材市场内寸地寸金,但会经常出现阻碍、损坏消防设施的违规行为。如有的经营户擅自将安全出口遮挡或者占用通道堆放物品,影响疏散通道的畅通;有的遮挡消火栓、灭火器材等。为此,市场方面要加强对经营户的消防安全知识教育,提高自觉性和主动性,严格落实“门前三包”,有效防止乱堆放、乱搭建、乱停车,使市场管理规范有序,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畅通。对个别屡教不改的经营户要按照市场相关制度和租赁合同的有关条款扣罚信用保证金和信用分,甚至终止合同清除出市场,绝不姑息迁就。

3、“改”。每季度至少组织一次火灾隐患的大排查大整治,通过实地排查,市场安全管理人员要及时将存在的火灾隐患向消防安全责任人报告,并提出整改意见。消防安全责任人应当确定整改的措施、期限以及负责整改的小组及人员,并落实整改资金。在火灾隐患消除之前,应当落实防范措施及防范责任人,保障消防安全。不能确保消防安全,随时可能引发火灾或者一旦发生火灾将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应当将危险部位立即整改或停用。火灾隐患整改完毕,各小组人员应当将整改情况记录报送消防安全责任人签字确认后存档备查。

(三)、进一步强化应急预案处置能力,确保关键时刻“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

1、制订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重要性和必要性。建材市场的建筑空间大、堆放的可燃物品多、着火源多,火灾荷载大、蔓延快,人员密度高、流动量又大,火灾危险性很大。无数实例说明,发生火灾后损失大、伤亡大、影响大,市场正常的生产和经营会受到严重影响。因此,结合建材市场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灭火应急疏散预案和演练,学会应对和处置突发火灾事故的方法,熟练掌握应急处置的程序和措施,避免火灾来临之时慌乱无序,防止贻误战机和漏管失控,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降低火灾危害。

2、科学制订灭火应急疏散预案,建立组织机构、明确分工、各司其职。(1)领导小组,负责预案的制定和组织指挥;(2)灭火行动组负责扑救火灾,启用单位内部消防灭火器材,利用干粉灭火器和水进行扑灭,救护被困人员;(3)通讯联络组负责火灾报警、火场联络、接应消防车等任务;(4)疏散引导组负责引导火场内人员的安全疏散,并负责抢救被困人员和重要物资;(5)安全防护组对现场救出的伤员进行现场救护,对伤势严重的及时向“120”急救中心呼救。

3、应急预案与演练应着重把握两个关键点:一是立足于初起火灾的迅速扑救,二是贯彻“救人第一”的原则。每年至少组织进行一次消防安全演练,重点部位应不少于二次,并结合实际不断完善预案。

(四)精心维护市场配置的消防设施,时刻保持“临战状态”。

1、消防设施维保的重要性。消防设施在使用中受环境因素、管理不善人为损坏等影响,存在自然老化和耗用性老化情况,导致设施运行的可靠性受到影响。消防设施能否正常运行,直接关系到火灾发生时能否及时、快速、高效地投入使用并准确进行救援,为人员疏散和防火分隔创造便利条件。因此,为提高市场自身应对火灾的能力,加强对市场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意义重大。

2、认真做好消防设施维保。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建材市场消防设施的维护检查,是长期不辍的事情,要想保证消防设施的完好有效,保证生产经营场所的消防安全,消防设施管理人员就必须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在实际工作中,对消防设施进行主动检测维护,始终保持设施处于完好有效的准工作状态。有的市场消防设施比较多,一次检查完有困难,可以采取定期分批、分类定点等多种检查的方式,确保一个周期内检查涵盖全部消防设施设备。

3、组织开展维保教育培训。市场消防设施操作人员如果业务水平较低,不熟悉设备性能、系统操作和消防作业流程,会严重影响系统的正常使用。为此,对从事维护保养的技术人员应按有关规定,加强技术培训,实行持证上岗制度,保证从业人员具备一定的业务水平。此外,有些消防电子产品需要较强的技术支持,生产厂家应为用户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作为用户的建材市场也可以将这部分工作请专业单位进行维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