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教育范文
时间:2024-01-05 17:41: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环境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害给人们带来的危害,使人们逐渐清醒地认识到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和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前提。环保问题已成为全球性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加强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教育,寓生态环境知识于生物教学之中,培养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一、结合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生态环境观念
生态环境保护的知识是生物学的基础理论之一。现用中学《生物》教材中几乎每章都包含生态环境知识,这是培养学生环境保护的极好素材,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结合教材中介绍到或涉及的环境保护内容,将环境教育寓于课堂教学之中,长期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提高中学生保护环境的素质。让学生懂得保护生态环境,为子孙后代的生存留下一片蓝天。
教学过程中,我们生物教师注意让学生理解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着赖以生存的环境。如植物学中,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涉及水土保持、光合作用涉及绿色植物对人类生存的意义、苔藓植物是监测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等;在动物学中,蚯蚓对人类的益处、鱼类资源的保护、青蛙的捕食、益鸟的保护等都与环境保护有关。在教学过程中,要认真挖掘教材,在不同层次和不同深度上列出环境教育的渗透点,并在教学计划和教案中得到反映。通过以上切入点,结合不同的环境教育内容,适时适地地在教学过程中加以渗透。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兴趣,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环保意识。再通过介绍生态失调带来的种种危害,使他们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增强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二、注重搜集讲述环境污染的危害性,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
观念
环境污染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破坏着生态平衡。在学习《生物与环境》一节中,向学生讲述“三废”的与日俱增给环境带来的破坏等实例。据统计,我国约有七亿以上的人群饮用大肠杆菌超标的水,有近两亿的人饮用受有机物污染的水,我国大气污染相当于发达国家20世纪50~60年代污染最严重的时期,我国每年排尘量4445万吨,年排二氧化硫为1200~1400万吨,是世界上“三废”排放量最多的国家之一。由于大气、水源、土壤污染严重,给人类的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威胁。据报道,胃癌、肺癌都是吸入大气中有毒气体或水中有毒物质所致。在发展中国家,80%~90%的疾病受细菌感染或与化学污染有关。我国每年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300多亿元的人民币。联系实际教学,我县的渭河原来长年不断流,河中鱼虾成群,周围群山绿水。但近年来由于工厂排污,生活垃圾随意排放,河边农田农药的大量施用,未经处理的工业污水直接排放,致使大量水生生物死亡绝迹。这些贴切的生活事例既有利于学生理解教材,还使他们意识到防止环境污染和保护环境的意义,增强了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三、通过自然保护和保护环境法律法规的宣传,树立生态环境的主人翁意识
现在中学生的求知范围已经远远超出了教材,教师应充分利
用这一主动因素,结合教材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阅读一些环境保护方面的文章,通过放映有关森林资源、动物世界和国家一些重点自然保护区景观介绍的录像,唤起学生热爱自然资源的美好情怀。通过具体的事例说明森林、益鸟、益虫对保护和改善环境的作用,野生动植物资源与人类的生活、生产密切关系。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保护我国生态环境的一项有力措施。我国已经颁布了《环境保护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森林法》等法律,陆续建立了数百个自然保护区,确立了“植树节”和“爱鸟周”。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作必须纳入法律范畴,要依法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向学生宣传有关法律,不仅增强了学生的法律观念,而且通过他们的宣传,能让更多的人知法,为保护生态环境做贡献。
四、通过人口与环境教育,使学生认识到计划生育的重要意义
人与环境是构成生态系统的主要因素。在学习“生殖与发育”和“人口与环境”时,罗列人类需要的各种资源。本来,我国国土面积是世界第三,人口绝对占世界第一,我国人均耕地面积较少,仅占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一左右,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很多耕地变成了住宅地,加上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土壤污染等主观因素影响,使环境恶化的程度越来越严重。另外,人类为了自身利益,长期不断地毁灭或滥伐森林和开垦草原,使森林面积迅速减少,许多动植物也濒临灭绝。当前的自然区域变得越来越小,这些隐患已威胁着人类的生存。许多自然灾害甚至警告人类,要珍惜自然,为了人类世世代代有一个美好的生存环境,必须控制人口的增长,实行计划生育,做到要计划的发展。
五、注意生活点滴,及时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保护环境是公民社会公德的基本内容,它不仅减少环境污染,维持生态平衡,还包括讲究公共卫生、美化个人生活环境等内容,教师应该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并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具体规范,从而使学生树立“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的观念。并养成自觉节约能源,反对浪费,不乱倒垃圾、污水,不乱扔果皮纸屑,不随地吐痰,不乱折花木,践踏草坪,不损坏各类环境卫生设施等环境道德要求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
总之,对中学生加强环境教育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和经常
篇2
[关键词]幼儿;生态环境;教育;幼儿园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4)02-0013-02[作者简介] 朱丽云(1971―),女,江苏丹阳人,本科,江苏省丹阳市云阳一中心幼儿园教师,小学高级。
在幼儿的思想世界中,他们还不能理解环境污染这一词语,所以在对幼儿进行生态环境教育的时候,幼儿教师不能给幼儿增加心理负担,不能只一味地告诉他们环境被污染得有多严重,不能只单纯地介绍一些环境污染的事实。在幼儿的思想形成之初,幼儿教师应该遵循幼儿心理的发展,培养他们对于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一、创设情境,领悟生态教育内涵
教师在一定的情境下进行生态环境教育,能够让爱进驻幼儿的心灵。自然环境本身就是一部读不完的百科全书,幼儿能在自然中寻找知识、获得感悟。教师在幼儿的生态环境教育中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幼儿在亲临的情境中去感受生态教育的内涵。如进行“认识小鸟”这一堂课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创设生活情境,带领幼儿去到百鸟园,让幼儿在教师的提示下,根据图片找鸟儿。教师给每个小朋友发放画眉鸟的图片,让他们按照图片上画眉鸟的样子到百鸟园中找鸟儿。幼儿对鸟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认识到了鸟儿的可爱与有趣。教师利用这一点进一步让幼儿去了解鸟儿,让他们看鸟、画鸟,去百鸟林倾听鸟儿的叫声,告诉幼儿,这些鸟儿在说要他们保护树木,保护鸟儿的家,让幼儿知道了鸟儿与树木的关系。这样的活动让幼儿了解鸟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环保意识、爱心就在这一过程中在幼小的心灵中萌芽了。因此,创设一系列的情境与主题,能让幼儿在接触大自然的过程中,认识大自然,掌握环保知识,获得参与环境保护的乐趣,这样的情境更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但能够让幼儿学到各种生态环保知识,还能够让教师真正地领悟到生态教育的内涵。
二、亲近自然,感悟生态环境之美
自然环境并不是单指大自然的环境,也包括了幼儿生活的各个场所,而幼儿所亲近的无非就是家与幼儿园,幼儿园园区的环境趋向自然,让幼儿无时无刻不在感受大自然的美。幼儿园园区的建设与规划可更加倾向生活化、自然化,让幼儿的生活贴近自然。如在幼儿园园区的建设中,用草坪代替橡胶操场,泥土的缓冲力与橡胶的缓冲力都能起到保护幼儿安全的作用,而草坪的柔软度更能让幼儿体会大自然的美好;又或者在幼儿园种植花木,让幼儿认领,负责照顾植物,然后引导幼儿与植物交流,把它们当作自己的朋友,这样可以增强他们爱护植物之心。亲近自然,不但体现在园区自然环境上,还可以带领幼儿去领悟大自然的美,如为了让幼儿能够深刻领悟环境污染的危害,教师在园区组织了一次走进社区的活动。首先教师带领大班的幼儿参观了小区环境最差的一条小河,让他们在小河边去玩耍,幼儿们到达了满是垃圾、污水的小河边,都用手捂住了鼻子,然后说要离开。这时候笔者让小朋友来认识垃圾,有的幼儿认出了自己平常吃零食的包装袋;有的幼儿认出了妈妈平常倒掉的剩饭剩菜,还有各种玻璃瓶、饮料罐。接着,笔者带领他们去了一个美丽的公园,在公园的小湖边给成群的红鲤鱼喂食。这时候笔者采用启发式问题的方式让幼儿比较:“这个小湖泊的旁边比小河边少了什么?”这种亲身体验大自然的情境设置,让幼儿身临其境,感受到环境的重要性,更加珍惜眼前美丽美好的环境。
三、树立榜样,养成生态文明习惯
幼儿处在一个模仿期,所以对幼儿进行生态环境教育的时候,教师不能仅仅依靠一些简单的主题活动,他们无法理解也不能奢求他们理解。这一时期的幼儿没有真正的是非善恶观念,模仿能力强。教师应抓住这一特点,在日常生活中促使儿童形成更强的环保动机。如在园区生活中,教师可以开展“你丢我捡”的活动,告诉幼儿不能随意丢垃圾,看到地上的垃圾要及时地捡起来,达到净化周围环境的目的。或者在日常生活的小细节中,教师树立榜样并适时地给予激励与表扬,培养幼儿正确的世界观、自然观等。如在一次午睡后,笔者带领小班的幼儿去水池边洗手、上厕所,这时候一群小朋友在水池边开始玩起来,水龙头的水不断地向外流,笔者不断地出声提醒,但是没有小朋友出来关掉水龙头。笔者并没有大声训斥,而是走到一个小朋友前面,悄悄地跟他说:“你看,小水滴在哭泣呢,他告诉老师,他本来在水池里待得好好的,但是有一群小朋友只顾着玩耍,忘记了关水龙头,我就要白白地流进臭水沟了,我还没有帮助别人洗手呢。”这时候这个小朋友就很快地反应过来,开始同情小水滴,跑过去把水龙头关上了。趁此机会,笔者让这个小朋友告诉了大家他为什么会去关水龙头,并且表扬了他的爱心。笔者通过这种拟人化的契机,让幼儿懂得了节约用水的道理,并且在榜样的带动下,让其他幼儿模仿其及时关掉水龙头的行为,让幼儿有了环境保护的意识。榜样的力量能够在生活的各个方面体现出来,吃饭时,吃得最干净、没有掉饭粒的幼儿和生活中父母老师所扮演的角色,都是幼儿的榜样,他们都可以让幼儿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态文明习惯。
四、寓教于乐,增强生态环保意识
顾名思义,“寓教于乐”就是将生态环境教育放到快乐的游戏或者故事中去学习,使幼儿在欢乐、愉悦的环境中增强环保意识。幼儿时期的幼儿都存在着一种特殊的心理――泛灵心理。在幼儿的心里,他们认为一切的事物都是有生命的,有思想感情的。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一特点,引导学生跟自然万物交流。如在引导学生珍惜水资源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跟水交流,喝完水的时候,引导学生跟水说谢谢,谢谢水帮他解渴;洗完脸,要跟水说谢谢你让我变干净;把水洒了的时候,要跟水说对不起,说自己让水浪费了等。这种对话与交流能激发学生的节水心理,让他们知道水的重要性。又或者以游戏的形式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在游戏中增强生态环保意识。如游戏“呼吸树”中,笔者将幼儿分成两个小组,一组幼儿以站立的姿势扮演树木,二组的幼儿以各种动作来扮演森林里的动物,教师扮演砍树工。游戏开始时,小动物要在树旁数数,代表呼吸,数五次就换到下一棵树的旁边,只有在树的旁边才能数数,教师边砍树,砍倒的树就要到旁边去,不再参与表演了。后来小动物不能数数了,因为没有树了,这也就说明小动物不能呼吸了。用这个游戏我告诉了小朋友们不能砍伐树木,要保护森林、保护植物的道理。在游戏中既能让幼儿增长环境知识,掌握环保技能,又能享受到游戏的乐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挖掘存在于幼儿生活中的自然资源,捕捉一切可能的教育契机,为生态环境教育创造更多的乐趣。
总之,幼儿生态环境教育的根本意义在于奠定幼儿正确的世界观、自然观的最初基础,促进幼儿的审美意识发展,让他们热爱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养成他们保护大自然的习惯;让他们在亲身体验中真正地、发自内心地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世界,用行动去保护自己所生活的世界。
参考文献:
[1]杨晓玲,唐敏.幼儿园环境教育的方法、目标构建的理论基础[J].学前环境教育研究,2010(7).
篇3
【关键词】生态文明初中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化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0248-02
作为初中基础学科的化学是一门和生态知识密切相关、交叉的学科,随着我国对生态环境问题关注度的增加和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初中化学在生态环境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化学教学中对学生实施生态环境教育,有利于学生正确地认识化学学科、树立科学的化学观,获得有关生态学知识和解决生态问题的能力,以及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生态道德素质。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实施生态环境教育,笔者归纳了如下几点方法和途径:
一、课堂教学中融入生态环境教育
在中学化学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知识(包括资源,能源和环境污染等生态知识),这就要求我们教师精心设计和准备讲课内容,把这些生态知识自然地融入到化学课堂教学中,而不是生硬的穿去。通过联系实际生活等方式对学生加深印象,以达到内化生态知识和情感的双重目标,从而使学生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教学案例1]:在上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七章有关化学肥料这部分知识的教学中,结合赤潮、水华等水污染问题,解释化肥、洗衣粉对水质造成的负面影响,通过给学生播放2007年爆发的太湖蓝藻污染事件,以及苏南某市市民在超市疯抢纯净水的新闻视频,使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同时逐渐意识到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案例2]:在讲授《金属的防护和回收》时,给学生们讲解了重金属中毒是痛痛病,水俣病的病因,并通过大量图片为学生们介绍重金属中毒给人民带来的危害。以触目惊心的图片冲击学生的视觉,使学生强烈地意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二、重视化学实验,在学生实验中进行生态文明教育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应很好地利用这一学科特点,通过实验对学生进行生态环境教育,培养他们的生态环保技能。
1.实验过程中规范操作,减少试剂对环境的污染
在实验教学中要经常向学生介绍试剂的性质以及预防环境污染的措施。如储存浓盐酸时要密封保存,防止氯化氢气体挥发污染大气;储存硝酸时应放在棕色瓶子避光保存,防止见光分解的气体污染空气,同时,我们还要注意试剂量的取用。实验不可避免会涉及到有毒、有害物质,从某种意义上讲学校环境污染主要来源于化学实验。因此,化学实验教学中要力求利用最少的试剂,获取最佳实验效果,最大限度的减少废弃物。
2.妥善处理实验过程中废物
随着工农业的发展,废渣、废水的排放日益增加,环境已恶化,严重危害了人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在化学实验中同样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有害的废弃物。为此,我们不仅要少用试剂,减少废弃物,同时也要学会对其废弃物妥善处理,决不能随意乱倒。有的废弃物还可以变废为宝。例如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残留固体可以用于双氧水分解制取氧气的催化剂,最终的残余物还可以用于钾的焰色反应,或用于花、木、草系的肥料。对于学生做实验后将药品随意倾倒的行为,我们必须即时制止,并严格要求学生将实验中的废液倒入废液桶中,或要求学生把实验中的废酸、废碱都收集起来,这样既减少了对下水道的腐蚀,又能利用废物。对实验药物的回收和综合利用,首先教师应坚持实行,只有这样才能在教育学生时起言传身教的作用。另外也应教育学生自觉地实行。鼓励学生利用废物,处理废物。教育学生不可因事小而不为,这样做是一种精神文明的行为,持之以恒,必有成效。
三、重视生态实践,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实施生态文明教育
实践是最基础的教学。学生在各种实践活动中通过动手、动脑,亲近自然、感受自然,掌握第一手资料,体验良好的环境给人类带来的好处以及环境问题给人类带来的危害,促使学生争取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如此,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对环境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而且可以提高学生对环境保护知识的理解,环保的技能和创新能力,更重要的是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学生逐渐确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并且把这种意识内化成自身的素质,最终外化成自觉的环保行为。
因此对于中学生,在有关的社会实践活动方面,我们应当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环保知识竞赛、环保演讲比赛等。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举办环保知识讲座、主题辩论会、黑板报等形式进行广泛、深入、持久的环保宣传。同时还可以鼓励学生收集像塑料瓶、易拉罐等一些可回收利用的物品,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环保意识。
[实践案例]:由于今年秋冬季江苏地区空气污染严重,出现了长时间的"雾霾"现象。为此,笔者组织班级里的学生,每日关注空气质量情况和记录PM2.5、 PM10等数据,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环境的重要性。下图为学生每日查阅的空气质量整理的报告之一。
2013年12月25日苏州各区空气质量报告
四、利用试卷资源,在教学评价中强化生态文明教育
试卷往往是评价学生的学习以及学校教育效果的最好的工具,考试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习评价的一种手段,其目的是对学生的调控和监督,从而不断矫正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考试的检测与反馈功能是教育目标管理的主要手段。考试提供的信息比考试成绩还要重要。在学生的化学试卷中增多有关生态知识的测试题,从而强化他们潜在的生态意识和道德情感。
总之,新世纪初的二十年,是有效遏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建设生态文明的关键时期。而中学生是未来的建设者,国家的接班人,他们生态意识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生态危机能否得到有效改善,决定着人与自然的和谐能否实现。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对学生实施生态文明教育,对我国新时期实施科学发展观战略和建设生态文明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只有在课堂教学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在化学实验中融入生态文明教育,在课后活动中实践生态文明教育,在教学评价中强化生态文明教育,才能培养学生正确的自然观、发展观、生活观,形成良好的生态道德素质。
参考文献:
[1]陈丽鸿,孙大勇. 中国生态文明教育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3-123
[2]赵红丽. 试论加强我国的生态文化教育 [J].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07,4
[3]汪倩倩..生态道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析 [D].苏州大学,2009-4
[4]刘伟, 张万红.从"环境教育"到"生态教育"的演进[J].煤炭高等教育,2007,6
[5]黄强. 生态教育.立足现在走向未来的教育 [N].文汇报, 2010-01-06
[6]赵静. 化学教学中的绿色化学教育初探[D].华中师范大学, 2003
篇4
1潜心选择生态教育话题,为写作教学张本
“我们的祖先捕鱼打猎、穿行森林,与大自然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亲近感,今天我们越亲近自然,就越接近生命的原点。”[3]224作为塑造人的艺术,作文教学必须使学生能够与大自然保持经常的联系,只有让学生不断地接触亲近大自然,他们才有可能成为一个真正意义的“人”。
1.1激发学生写作的情感本源“观察实物及生活的目的在于形成鲜明的表象,产生写作的激情,有助于独立思考事物之间千丝万缕的相互联系。”[4]高职学生有着较为丰富的旅游体验,如何将这种体验流露在笔端、形成文字,是笔者在写作教学中着力思考和实践的问题。在多年的高职语文教学实践中逐渐探索出“触景—模仿—反思”的教学方法。如曾在一个雨过天晴的周末约学生秋游南山,在学生融入自然、阅览美景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倾心研读王维的《山居秋暝》,让学生在诗中秋凉、月照、泉声以及浣女、归舟的动态和美中,感受清新秀丽的山水画,欣赏恬静优美的抒情乐曲,遐想田园牧歌的生活图,写作的冲动就此激发,行文的路径就此找到。
1.2锤炼写作的思维本质“生活是具有灵动生命的主体人,人在生活中舒展着自己的生命,体验着自己的生存状态,享受着生活的快乐,而后焕发理性的光芒。”[5]写作教学中,笔者十分注意突出学生的主体性,经常将现实的生态问题作为写作话题,以此引导学生作为社会主人,行使权利,担当责任。比如针对当前越来越严重的空气污染,在班级里开展以“保卫蓝天”为题的作文竞赛,并不断扩展竞赛的边际效应,将写作行为引向更深层次,让学生在对蓝天白云的向往与怀念中,冷静思考美与真之间的距离、理想与现实的反差,学生思如泉涌,对理想环境的向往与现实状况的不满汩汩流露,思想的闸门就此打开,环境保护意识也再次得到了强化。
2精心设计生态教育活动,为语文实践搭台
利用活动的具体情境,激发学生的动机,使之产生心理需要,在此基础上,用情感染学生,使之产生一种神往的心理需求,而后教师用情感染,使之由情绪上升到情感的水平。由于在参与策划过程中强化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大家在系列活动中就有了明确的环保目标[6]。
2.1设置辩论模拟训练“语文教育旨在提高语文素养,语文能力是语文素养的核心,能说会道,谈吐不凡,写得一手好字,写得一手好文章,往往被人看作是颇具语文素养的标志。”[1]56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笔者通过开展“辩论”活动,在系统性的训练中强化环保意识,提高高职学生语言表达能力:1)结合社会热点和关注焦点选好辩题,根据调查研究撰写辩论稿;2)围绕议论文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教给学生辩论技巧;3)根据双方优势、强项确定正反方;4)学生代表点评,教师总结深化。通过严格系统的辩论训练,学生对环保重要性的认识上升到了理性的高度。正如一位学生在发言中说道:“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是造就人才的土壤,而人又能动地作用于环境,有人用自己的愚昧和野蛮让环境雪上加霜,有人以自己的责任和付出为环境锦上添花。我们一定要自觉维护环境,自觉努力学习,让学校更加美好。”
2.2举办有关语文知识的参与性活动以问题为中心的活动课程,是当前中小学语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活动课程是在与语文学科课程的共存共荣相辅相成中发展起来的。”[1]329语文教学“生活化”,学生生活“语文化”[7]。“为了使学生深刻认识并体验到知识的价值和作用,教师应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课外实践活动,使学生可以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加以具体运用,不断探讨和设法解决实际中遇到的问题,既能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能引起去掌握新知识的渴求和热情。”[8]为此,笔者经常在国庆、元旦等节庆日前夕,举行猜谜、抢答竞赛活动,把环保的内容贯穿其中,收到良好的效果。此外,笔者还注重引导学生关注和积累语文教材以外的生态环境素材,如中央电视台“第九频道”、美国的“国家地理杂志”、“动物星球”等栏目,让学生利用合适的时机进行介绍和讨论等;或者组织全班学生,学习续写游记,将旅途所闻所见所感以接龙的方式串成“班游地图”。这些活动身体力行,寓教于乐,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宣传和强化了生态环境理念,进一步提高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关注现实、解决问题、回馈社会的能力,升华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3尝试开展生态教育研究性学习,为乡土语文开源
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独霸话语权,形成教师说学生记的一维模式,课堂教学如一潭死水。有鉴于此,新课程改革倡导研究性学习,尤其倡导那种“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和自我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9]。“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没有现成的教学经验、模式,也缺乏得心应手的教材与参考资源,因此只有具备自主意识,才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自觉性、积极性和自控性,积极探索课程与教学改革,实现自我超越。”[3]35作为历史文化名城,镇江既有丰富厚重的文化底蕴,又有无与伦比的山水资源,这本身就为语文研究性学习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比如,宋代大书法家米芾亲自题写的“城市山林”,如今高高悬挂在南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入口,带学生去踏青时,有学生念“城市山林”,有学生当即反驳,说这是米芾的笔误,应该写作“山林城市”,到底谁是谁非?笔者因势利导开展了一次语文研究性学习活动。指导学生查阅典籍、搜寻资料、比对印证、得出结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有了一次零距离接触学习家乡历史文化的机会,既深入详细了解了米芾、米友仁父子“米氏云山”与镇江的关系,又全面梳理了自南朝以来,林木幽深、风景如画的南山接纳的文化名人和其在此创作的不朽佳作,还通过对“城市山林”和“山林城市”两个词语的流变过程感受到生态环保理念与时俱进的发展脉络。在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土壤中,从来就不乏生态文化的基因,从“阴阳五行”到“天人合一”到“道法自然”,生态理念源远流长,特别是到了商品经济高度发达、个体意识迅速觉醒的明代,文人学士更加向往闹中取静、曲径通幽的生活,山水清音自然成为“化物心游”的人生知已,镇江的南山也因此结缘更多的文人雅士。
篇5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生态环境;意识教育
【中图分类号】G528.28 【文章标识码】C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12-0108-01
初中生物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的内容突出了“人与生物圈”这一主线。课程标准中的情感价值观目标明确要求:“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关注与生物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生态环境意识教育,是每个生物教师的责任。生物教师要利用生物学的丰富资源,结合学生实际,切实有效地开展环境保护教育。要将环境保护教育渗透到各部分相关知识内容中,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去感悟。本文从生态环境教育的含义、教育形式、教育内容等方面,阐述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中加强环境保护教育所具有的深远意义。
一、生态环境意识教育的主要内容
1.生态学有关概念、原理教育。
生态环境意识教育首先要让学生了解有关的概念、原理,如对生物有影响的生态因素、生态系统、生物圈等基本概念及生态平衡的基本原理等。通过学习有关的概念、原理,帮助学生认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理解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人类必须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办事,才能调控、改造、优化生态环境,造福于人类和整个生物圈。
2.环境保护意识教育。
由于人类对自然的不合理利用,生态平衡已受到严重的破坏。进行环境保护意识教育,已经显得非常迫切。如介绍水质富营养化的原因及危害,酸雨对农业生产等多方面的有害影响,大海中的赤潮和淡水里的水华, DDT等物质随食物链在生物体内富集等现象,使学生认识到环境污染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从而增强学生的对环境保护的危机感和紧迫感,自觉地加入到保护环境的行列中去。
3.自然资源保护意识教育。
自然资源是人类非常珍贵的财富,我国地大物博,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我国人均占有量却很少,自然资源也并非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要向学生介绍当今世界和我国的森林、草原、野生动植物资源和水资源、土地资源等的现状,以及森林毁坏、草原退化、物种灭绝、淡水紧缺等对人类发展的影响,使学生重视、关心资源问题,积极参与资源保护。
4.可持续发展思想教育。
在生态环境意识教育中,应该强调在发展生产的同时,要保护好生态环境及自然资源,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环境的保护,用人类与环境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为主导进行教学,使学生将来走上社会后,能自觉地用可持续发展的新观点、新知识去改变传统的不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思维方式,使人与自然协调的发展。
二、生态环境意识教育可采取多种教学形式
1.结合教材,在课堂上进行生态环境意识教育。
课堂是师生相互交流的场所,是学生接受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实施环境意识教育的主渠道。依据教材内容、因地制宜地进行生态环境教育,是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中加强环境保护教育的主要形式。七年级教材第一单元是“生物和生物圈”,专门介绍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涉及许多基本概念和原理,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学习全面了解生态环境有关知识。生态环境知识贯穿于整个课程体系,各章节都蕴藏了许多这方面的素材。如关于“水资源”---水是生命的源泉、水对生物的重要性、水资源的短缺、饮用水时刻面临污染、保护水资源等等,渗透到许多章节。教师要充分重视,具体分析研究,使课文的知识与环境教育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环保意识,达到教育效果。
2.补充教材,适时进行生态环境意识教育。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地球是人类和其他生物共同的家园。当学习“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时,使学生了解:随着植被的减少,生态环境的破坏,工业和生活用水的增加,水的污染日益加重,目前出现了江河水位急速下降、湖泊萎缩导致航运受阻,以及水资源危机。一项权威资料显示: 18世纪人类为土地而战; 20世纪的工业社会,人类为能源而战; 21世纪,由于全球化的生态环境被严重的破坏,有专家预言,全人类将为水而战。这些事实向学生敲响了警钟,引导学生关心人类生态危机,爱护我们的环境,珍惜每一滴水。
3.通过习题的分析,渗透生态环境意识教育。
生态环境问题在生物练习题中亦有体现。因此,选用适宜的项目,让学生在解答问题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学会在深思熟虑中增强环保意识。例如,学习“生态系统”这一章时,补充下面这道习题: 20世纪50年代,DDT作为一种植物杀虫剂运用于欧亚及美洲大陆,但是后来人们却发现从来没有使用过DDT的南极地区的企鹅及北极附近的因纽特人体内也有DDT存在。试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其中的原因,并谈谈所受的启发。
三、寓“生态意识教育”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继续。有些教学内容必须在课外通过学生参与才能完成。如探究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酸雨对生物的影响等时,需要学生课余的参与,并通过实践使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进而使这种认识转变成真正的行动。由于课外活动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结合课外活动开展生态意识教育能联系实际,具有针对性强,学生耳闻目睹,效果更为显著。
结合重大纪念日积极开展专题活动。在“世界环境日”(6月5日)、“地球日”(4月22日)等举办相应的知识讲座、知识竞赛或观看有关录像;在校内定期举办图片展览、黑板报、墙报等,宣传环保知识,披露环境污染情况;组织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自己所在城市环境状况进行调查,重点了解当前的环境状况与生物生存状况之间的关系,提出建议等。并以“爱护环境,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为主题写小论文。
篇6
作者简介:李秋华,男,(1977-),博士,副教授,从事环境生态学教学和科研.
【摘要】通过对全校公选课《环境生态学》课程特点和学生特点进行了全面分析,并根据这些特点在教学内容的设置、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进行了改革探索,旨在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等,提高公选课《环境生态学》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关键词】环境生态学;特点;实践能力
Characteristics and reform practical on the imcompulsory course"environmental ecology"
LI Qiuhua(Key Laboratory for Information System of Mountainous Area and Protec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Guizhou Province,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Guiyang 550001, China)
【Abstract】
Curriculum and students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mcompulsory course"environmental ecology"are analyzed. Teaching contents, teaching methods and means and so on are explored according to curriculum and students characteristics. Aims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learning interest and enthusiasm, stimulate to innovate the ability training, and improve the effect and quality of teaching of the imcompulsory course.
【Key words】 environmental ecology; characteristic; practical ability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6-0054-02
随着工农业的迅速发展以及人口的快速增长,诸如全球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减少、蓝藻水华与赤潮、重金属污染等全球性环境问题相继出现,并呈恶化趋势,全球环境生态问题倍受关注,加强环境生态教育已在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受重视。为强化环境教育,很多高校开设了环境生态保护类全校公选课程,《环境生态学》为其中课程之一。《环境生态学》是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和生态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之一,是伴随着环境生态问题的出现而产生和发展的新兴的综合性学科,是一门运用生态学理论,研究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变化机制、规律和对人类的反效应,寻求受损生态系统恢复、重建和保护对策的科学。在选修课《环境生态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和培养创新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是值得研究、探讨与总结。本文结合个人多年的全校公选课《环境生态学》教学中课程特点与学生学习特点进行分析,对近年来取得较好地课程教学效果的教学实践的探索的总结。
1 选修课《环境生态学》的特点
目前,在高等学校环境科学专业和生态学专业中的《环境生态学》的教材相对较少,主要有金峦主编的《环境生态学》和盛连喜主编的《环境生态学》等教材,但是在高等学校全校的公选课中,基本上没有教材,主要靠任课教师自己组织和收集资料改编的教材,教师的自主性较大,因此选修课《环境生态学》具有《环境生态学》学科具有地综合性强、知识面广、实践性强等特点之外,还具有其特殊性:
第一,作为公选课《环境生态学》的课时比较少,仅36课时,该课程不可能向环境类专业学生一样,每一个环节和每一个知识点都详细的讲解。因此需要对主要内容和重点知识点重点突破。
第二,作为公选课《环境生态学》的内容相对自由,可以根据专业课中的《环境生态学》内容选择性的讲解,同时涉及到环境生态方面的知识都可以作为讲授的内容,但是作为一门学科,还需要有一定的连贯性和整体性,没有统一的教材和讲解内容,而且《环境生态学》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涉及面较广,强调的是一种宏观的思想和整体性、统一性的思维,需要学生有较强的逻辑性,这些都给授课老师更大的挑战。
第三,作为公选课《环境生态学》更应该注重该学科的应用性,但是应用是建立在基础理论之上,因此需要权衡基础理论部分和应用部分的比例,更好的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创新性。
2选修课《环境生态学》学生特点
第一,《环境生态学》作为选修课,学生主要面向全校的学生,而且大部分是文科学生选择的较多,因为学校规定文科学生修一部分理工类的课程。从近几年的选修课的学生来看,专业涉及较广,几乎涵盖了全校的所有专业的学生,而以非理工类专业的学生占多数。在每个80人或100人的专业班中,中文类、法律类、音乐学院、美术学院、体育学院、经济学院的学生偏多。多专业的背景,缺乏环境类专业课系统知识,这成为该门选修课最大的特点,也给这门课程增加了难度。
第二,《环境生态学》作为选修课,学生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根据兴趣选择,所以选择该门课程的学生大多数是对该门课程有比较高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希望从该门课程了解到一些环境生态学方面的知识,当然也不排除部分学生是完成规定的学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也给这门课程老师带来了新的生机和希望。
3 教学实践的探索
只有充分掌握《环境生态学》课程的特点,同时了解学生学习《环境生态学》的心态,才能够真正的提高《环境生态学》教学质量,取得较好地教学效果。为了达到这些目的,我们从教学内容上和教学手段上对《环境生态学》进行了创新和探索。
3.1 教学内容上探索
3.1.1 结合实际,合理选择教学内容。
《环境生态学》的内容其实包括生态学的基础知识和环境学方面的知识。学习《环境生态学》就是学会如何利用生态学知识解决当前的生态环境问题。为了学生较好地掌握环境生态学的基础知识,需要授课老师结合专业特点精心组织教学材料,适当取舍和补充教学内容。建议授课教师选择一本难度和深度恰当、条理清楚、深入浅出、容易理解的教材为基准,结合个人的实际科研工作组织材料编写环境生态学教学教材。这样既确保学生掌握《环境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又能够掌握和了解环境生态学最新的动态和研究热点,更容易吸引学生的眼球,更能够保证学生的出勤率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
篇7
关键词:教育生态系统;高校体育;教育环境
在教育事业发展中,生态平衡是理论和实践工作的核心内容,也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在不断的工作总结中认识到教育发展的普遍规律,就可以从根本上找到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继续推动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针对体育生态系统而言,它和社会体系、教育体系形成了复杂的关系网,下面就结合存在的问题,理清其未来的发展主旨。
1体育体系中所面临的生态平衡问题
就目前而言,我国在教育事业上一直贯穿科教兴国战略,在不断的发展中提高我国的教育水平,在此过程中,还要有效促进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同步发展。这里研究的教育生态系统,就是在社会大环境中,吸收教育自身所需要的资源,在我国具体就涉及到企事业单位和其他行业的支持和帮助,例如对教育事业提供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此基础上,建立体育生态系统,提供所需要的硬件、软件等资源。在这里要指出,体育系统要想得到生存,就必须以这些资源作为发展基础,如果在体育体系内部没有了资源、信息的交流和沟通,那么就需要体育教育人士建立一个崭新的平衡体系。第一,对所需要的新资源进行及时的补充,传输新的信息。第二,在体育体系中创建新结构,有利于新型信息的传输,在此过程中,还应该依赖自我调节系统的作用。让该体系和之前的平衡体系有所不同,创建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的,同时其涉及到人为因素,其体系有合理的构成组成,有一定的模块功能,能够让平衡系统实现其真正的价值。
2体育教育的作用和未来发展的地位
在高校的教育体系中,体育教育是一个分支体系,也是重要内容,其是教育的基础和支撑,因此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有很大不同,例如教育的形式不同,教学过程中侧重点也不同,对于高等教育而言,其更加重视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实践教学中主要有两个部分,第一方面,教学以学校目前拥有的教育基础为核心。第二方面,教学内容是专业化的职业技能,在不断的教学过程中,能够锻炼学生的耐力和意志,还可以完善学生的人格,让其在关键的学习期构建好的人格特点,尤其是进行大型团队体育性质的活动时,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加强个体和个体,以及个体和社会之间的合作、沟通、交流和认识能力。学校在举办团体竞赛时,项目内容会体现团结、竞争、合作等,在了解和竞争者的差异后,还可以培养自身的思维,独立地分析问题,处理问题,提高个人和整体的协调性。
3体育生态系统所面临的问题
3.1教育信念会影响体育生态体系
我国的教育事业一直被社会各界人士所关注,在应试教育问题上我国也一直在进行改革,目前已经确定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以提高我国教育质量,凸显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在教育事业中体育教育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利用课程训练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个人的毅力和忍耐力。然而,有些学校在体育教学中,有应付的态度和行为,只重视文化课程,或者以各种理由占用体育课程。这就使体育教学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发展。
3.2教育指导思想没有完全应用于体育教学工作中
从整体的体育教学中观察分析,高校教学中忽视了体育教学,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都把工作重点放到了学生的专业课中,这一情况直接导致高校学生的体育素质下降,体育教学生态发展处于近乎停滞的状态。从有关的数据不难看出,少部分高等院校没有完善体育研究小组,甚至连基本的教学办公室也不具备,这表明体育教学还不是该校的重点,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要加强教学资源的投入力度,促进体育的生态平衡。
4让体育教学达到生态平衡的措施
4.1让生态系统和生存环境相互统一
第一点,学校要让体育教学体系和当地的自然环境相互匹配,由于进行体育教学时,创建体育配套的基础设施水平和当地的气候条件有直接关系,这些内容也包含在体育生态圈的范围内。学校的地理位置决定了体育设备的结构和方向,因此在建设体育生态圈的时候,一定要综合分析所有因素,然后结合实际情况开展体育教学,完善体育生态系统,让体育生态系统和当地环境互相匹配。另一方面,还应该对在校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测试,设置体育设施时,要符合学生身体所能承担的能力,避免在体育运动时超负荷运动,从而导致学生身体出现损伤。业内人士都清楚,不同地区的文化和风俗都不同,因此要针对当地的实际情况,使用不同的教学方针和政策。不要高标准地要求某些高校创建体育设施。结合当地的特点,合理安排体育设施,可以展现不同地区的文化,还可以积极推动区域性文化事业的发展。第二点,体育系统要符合时代的要求,落后就要改革,随着社会的进步,各个行业的发展,体育事业的发展却显得困难重重,在发展体育事业的时候,必须了解社会的需求,①找到发展中的难点,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例如可以设定培养体育人才的目标,一定要结合我国社会发展方向,根据社会的整体需求进行制定。就目前而言,体育人才一定要有创新精神,同时应具备很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较高的综合素质,有长期的抱负,成为一名高级的实用型人才。第三点,在发展中要注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还可以扩展学生的自身爱好,②有利于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积极培养其乐观向上的心态,同时也可以培养自己的个性。在课程构建方面,必修课是主要的,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对传统课程进行创新和改革,提高教学内容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营造理想的体育教学生态环境。第四点,体育教学系统要结合社会情况而变化,业内人士都清楚,我国的教育体系和社会这个大环境有很多关联,利用信息资源的沟通,形成了比较稳定的状态,在教学中体育教育只是其中的一个子系统,③因此也会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认识到这一点后,才能提高我国的体育教学水平。根据社会经济的进步,带动体育教育的进步。第五点,保证体育生态体系符合我国的文化环境。在我国的文化环境中,其核心之一就是教育事业,因此如果体育事业不断创新和进步,对我国文化产业也将是一个很大的推动,在发展中有很重要的历史地位和经济价值,要结合目前的体育发展情况,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④在以往基础上进行创新,提高其对我国文化产业环境的适应性,为其在以后的发展创造条件。
4.2实现体育教学的质和量的要求
第一,完善体育教育人员培训机制,优化体育课程体系。教师进行体育教学中,也要把自己看成学生当中的一员,对自己也要进行教育和学习。体育教学体系当中,教师也要经历再教育环节,有助于教师能力的提高,素质的提高,学校要组织丰富多彩的培训活动,还应该建立课程的整体结构框架,对所有课程做优化处理,⑤一般情况下,整个体系包括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以及技术科学等,进行课程结构优化的时候,一定要重视基础课程,同时也不能忽视扩展学生视野的课程,建设一个符合高校实际情况,满足学生需求的课程架构,这样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学习,促进各个学科的相互交叉和渗透,⑥提高学生的整体意识,扩宽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培养出创新型的体育人才。第二点,建立高素质的体育教师队伍。随着高校不断扩招,学生的数量也不断增加,这就要求高校有足够的教师进行教学,因此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体育教师队伍,其数量要和学生成一定比例,结合教师的自身特点,让其发挥其专业知识和技能,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规范专业的操作促进学生积极训练和学习。体育教学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有很多不确定性因素,因此不要僵化思维,僵化教学,应该让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模仿,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5总结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对体育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为了提高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水平,高校一定要结合实际,对出现的问题进行科学分析,使用新型教学手段,培养出具有创新思维的人才,这才是可持续的发展之路,希望在有关部门的带领下,我国的体育事业会更上一层楼。
注释
①戴铭.教育生态系统中高校体育教育环境构建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31(12):60-62.
②王林毅,于巧娥.教育生态系统中高校体育教育环境构建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4.4(26):94-95.
③陈永兵,周山彦,高志才.高校体育教育生态环境的探索[J].青少年体育,2014(8):74-75.
④周立.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生态课程构建的思考[J].JournalofHubeiSportsence,2007.26(4):452-454.
⑤张文华.体育教育生态系统理论及模型构建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7(4):102-107.
⑥靖文,孙立君,李春荣.构建高校和谐艺术体育教育的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2(2X):50-50.
篇8
关键词:生态文明;高职;环境教育
18世纪产业革命后,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发展,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警惕和反思。197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第比利斯宣言》中指出,“要有意识地将对环境的关心及相关活动与内容引入教育体系之中,并将此措施纳入到教育政策之中”。从此,环境教育开始受到各国重视,环境教育研究和实践也在世界各地逐步开展。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为了可持续性的教育”,要求把环境教育与发展教育、人口教育等相融合,开始将环境教育转向可持续发展方向。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塞萨洛尼基会议中确定了环境教育“为了可持续性的教育”的理念。从最开始的环境保护教育,到现在的可持续发展环境教育观,环境教育的内涵不断拓展。关于环境教育的定义,尽管表述略有不同,但基本形成共识,可以概括为:环境教育是以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为核心,强调人类和环境和谐发展,以解决环境问题与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开展的一种实践教育活动,其主要内容包括环境知识、环境意识和环境参与能力。
1生态文明视域下高职环境教育的重要性
从2007年12月国家批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到2016年6月通过《关于设立统一规范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意见》,选择福建省、江西省和贵州省作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标志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环境教育的重要性日益突显。为了保证环境教育质量,国家和地方相继出台了相关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九条规定:“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将环境保护知识纳入学校教育内容,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我国台湾地区立法院于2010年通过《环境教育法》,宁夏回族自治区2011年通过《宁夏回族自治区环境教育条例》,2012年11月1日,《天津市环境教育条例》正式实施,之后,全国各省市纷纷开展环境教育立法工作,从法律和制度层面为环境教育提供保障。环境教育具有全民性、终身性、全球性和学际性的特点,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的是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高职学生将成为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型应用型人才,所从事的工作和环境关系极为密切。他们是否具备环境知识、环境意识和环境行为能力,对于促进绿色发展和环境保护都至关重要。高职学生作为具有较高素质的未来社会建设的骨干力量,是环境教育的重点对象。环境素质是高职学生重要的职业素质,其环境素质水平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影响。
2高职环境教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992年联合国召开环境与发展大会以后,我国确定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并制定了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中国21世纪议程》中提出,在高等学校普遍开设发展与环境课程,设立相关专业等举措。经过20年的发展,高职院校逐渐形成了以环境教育选修课、环境教育社团活动和环境教育社会实践相结合的环境教育形式。环境教育的开展一般通过以下几种途径:一是学校团委、学生会和学生社团开展环境教育讲座,学生通过对环境知识的学习,提高环境意识;二是通过学校团委、学生会和学生社团组织开展的环保活动,强化学生环境意识、环境行为能力;三是学生自主参加政府或社区组织的环境保护公益活动,提高环境意识和环境问题处理能力。通过以上几种形式,高职学生的环境素养明显提高,环境意识和环境问题处理能力得到培养,环境教育取得成效,但同时也暴露出高职环境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在环境教育内容、环境教育形式、环境教育实践方面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还存在一定差距。
2.1环境教育内容简单,知识的科学性和系统性不强
调查发现,高职学生环境意识、环境理念和环境知识掌握情况参差不齐。究其原因在于,一是学校普遍没有开设正规的、稳定的环境教育选修课,学生对环境知识的学多来自学生社团组织的公益讲座,无论是环境知识的科学性、系统性,还是授课教师的专业性、稳定性都无法得到保障,从而导致学生环境认知混乱,包括环境意识滞后、环境知识陈旧等;二是环境教育学习资料不足,缺乏科学的以最新环境教育理念为引导、包含最新环境教育知识、适用于非环境专业学生的环境教育读本,学生自学时更多地依赖于网络上杂乱的环境教育资料,无法保证学习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2.2环境教育形式单一,学生参与度和兴趣较低
目前,高职环境教育在管理方面还处于自发状态。由于环境教育组织者自身条件的限制。能够采用的教育形式较少,一般以讲座、活动两种形式为主。讲座内容枯燥、手段单一,环境教育流于形式,效果不佳;环境教育活动形式单一,可选范围较小,由于组织者活动组织能力较差,往往调动不了学生参与积极性,或者脱离环境教育的初衷,演变为普通的学生集体活动。
2.3环境教育实践性差,环境认知和实践脱节
高职环境教育应该是环境认识能力和环境行为能力的有机结合。但当前高职环境教育中既存在环境知识学习薄弱的情况,还存在环境行为能力培养空白的情况。学生通常参加社团组织的社会实践和政府部门与社区组织的公益活动。这些活动在提高学生环境意识方面具有一定效果,但其形式意义往往大于实际意义,在学生环境行为能力培养方面效果不佳。高职环境教育还缺乏更多的类似于环境教育基地类的可以兼顾环境认识和环境行为能力培养的形式。
3对策
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高职环境教育需要进一步加强,在环境教育立法、环境教育体系、环境教育内容、环境教育条件等方面做更多的工作。
3.1加强环境教育立法
环境教育已经得到社会广泛关注。尽管从2010年之后国内部分省区已经开始起草和实施环境教育条例,但目前还没有普遍实现环境教育法律的实施,很多省区只是开始了环境教育立法的研究和探讨。比如2015年,广东省政协委员提出《关于尽快启动〈广东省环境教育条例〉立法工作的提案》,2016年,10名委员又提出《关于加快〈广东省环境教育条例〉立法进程,夯实我省生态文明建设基础的提案》,等等。环境教育立法是环境教育实现全民性、终身性和学际性的保障。通过立法规范学校环境教育、社会环境教育,促进高职环境教育体系化、科学化和系统化,提高环境教育质量。
3.2完善环境教育体系
我国环境教育体系包括基础环境教育、专业环境教育、在职环境教育、社会环境教育4部分。高职环境教育属于基础环境教育,但同时也属于社会环境教育的一个部分。从基础环境教育角度来看,高职院校需要完善环境教育的制度建设、机制保障、课程建设、师资配备、条件建设等。通过制定完善的环境教育制度,使环境教育融入高职院校课程体系;通过机制建设,保证环境教育健康稳定发展;通过课程建设,提高环境教育的科学性和系统性;通过完善师资配备,保障环境教育的质量提升;通过条件建设,在经费、环境等方面为环境教育从认识培养走向行为能力培养提供保障。
3.3规范环境教育内容
高职环境教育内容包含环境意识、环境知识、环境技能、环境态度和环境参与等方面。环境意识包括环境忧患意识、环境道德意识、环境参与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环境知识包括环境医学、环境化学、环境生物学、环境法学、环境污染及预防、自然保护、卫生保健、美化绿化等与环境有关的知识;环境技能包括环境监测、防污治废、美化绿化净化方法与实验等;环境态度主要指对待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环境问题的处理方式;环境参与是指直接或间接的环境建设行为。高职院校要从开设环境教育课程、举办知识讲座、开展实践活动等方面,实现对环境教育内容的选取、组织和融合。通过不同环境教育形式,形成科学、系统、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环境教育体系。可以采取多学科渗透模式,将环境教育内容渗透到各专业课程教学中;也可以采用跨学科模式,选取有关环境科学的概念、内容等,并将其融合,组成一门独立课程;或者将两种模式有机结合,弥补多学科模式环境教育内容分散、综合评价较难、教育效果不理想的不足和跨学科模式人力、物力投入大,学习者负担重的不足。
3.4完善环境教育条件
篇9
时光荏苒,两千多年过去了,今天荆之地再也不是这种情况了,其中野生犀牛和麇鹿(四不象)已绝迹,长江汉水中鱼鳖资源逐年减少,鼍(扬子鳄)已成为濒于灭绝的国家一类保护动物,樟树楠树几近罕见,更是少得可怜。造成这样的结果究其原因是在于人口急剧膨胀,滥砍乱伐现象屡禁不止。建国初期我国人口只有4亿多,到90年代第三次人口普查时人口已达11.6亿多,40年间人口增长2倍多。人口的增长对环境造成了一系列负面效应,如工业发展导致三废污染大气、水体和土壤,导致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的破坏。人类为了生存的需要,大量砍伐森林,使得我国森林面积急剧减少,全世界森林面积也正以每年18万平方公里的速度消失,照此下去170年后全球森林将消失殆尽。植被大面积的破坏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如我国的长江流域解放初期基本上是青山绿水,到2000年全流域中水土流失面积已到56万平方公里,年土壤流失量达22.4亿吨,已超出黄土高原。当今全球每年有5~7万平方公里的可耕种土地在沙化。恶化的环境也影响到了人类的生存,野生动物的大量灭绝也正在给人类敲响警钟。植被的严重破坏,使许多动物失去了食物来源和栖息场所,引起动物的大量灭绝,现今世界上动物灭绝的速度由19世纪每年一种到20世纪的每天一种甚至几小时一种。据材料统计,在20世纪末全球的动物可能减少到100万种左右。
早在1972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就规定每年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以警醒全人类注意全球的生态环境。可见人类是世界环境的最大破坏者。
对于这一点,古文献资料有记载:“当尧之时,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尧独忧之,举舜而敷治焉,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泽而焚之,禽兽逃匿”(选自《孟子・腾文公上》)。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刀耕火种,放火烧山,毁林造田,这在生产力水平极低森林覆盖率极高的原始社会是有进步意义的,从生态平衡的角度来说,当“烈山泽而焚之”时,使得生活在这森林中的野生动物失去了栖息场所,不得不“逃匿”,这可以说是人类为着自身的需要对生态平衡进行破坏的开端。
篇10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技术在传统行业里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网络与教育的结合也日益紧密,而以教育生态学的观点来探讨网络教育是一个全新的话题。本文用生态学的视角去看待网络教育的发展,通过对网络生态系统的研究,深入探究网络教育生态系统的特征和功能,从而更好地推动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
网络教育;生态特征;生态功能
网络远程教育是指教师和学生异地,通过计算机网络等新媒介进行的教学交互活动。网络远程教育包括普通高校开设的网络教育以及广播电视大学举办的开放教育等。现代远程教育的传播主要是通过网络进行,网络技术的成熟为网络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网络远程教育作为一种新生的教育形态在我国已经有了十余年的发展历史,经过相关研究人员的不断探索,已经在此领域取得了丰富的理论成果及实践经验。我国的网络教育正在蓬勃发展中,很多方面还需要不断地完善和探索,包括网络课程的构建、网络教育基础设施搭建、网络评价体系的完善等等。研究者从多种视角出发对网络远程教育进行研究探索,如常规的教育学视角、社会学、管理学等。以教育生态学的观点来探讨网络教育是一个全新的尝试,我国的网络远程教育的生态学研究已开始起步,对于网络远程教育生态系统的界定与研究,相关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这对于我国未来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终身学习社会的构建有着重大意义。将网络教育系统当作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研究它的生态特性与功能,只有以这个为前提,才能更好地将生态学的理论与各种研究方法应用于网络教育的维护和完善,才能有效地发挥生态学理论对于网络教育建设的巨大推动力。
一、网络教育生态系统概述
(一)什么是教育生态学
“生态”是在特定的地段中生物成分及其周围所赖以生存的非生物成分所构成的生存状态和空间。在这个领域中,生物成分与其周围环境不断地相互作用,传输能量,实现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从而形成生态系统。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在教育学领域悄然兴起一了一门独辟蹊径的边缘科学———教育生态学。1976年由美国哥伦比亚师范学院院长劳伦斯•克雷明在《公共教育》一书中最早提出教育生态学(EducationalEcology)这一科学术语。[1]其实质是将生态学原理引入教育学中,发现教育问题,探索其发展规律,从而把握教育事业发展的方向。综合来说,教育生态学是一门专门研究教育和其周围复杂生存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基本机制和基本原理的科学。它把教育系统看作一个复杂有机的生态系统,将教育和生态有机结合起来,促进教育与其周围生存环境平稳、健康地成长发展。
(二)网络教育系统是一个生态系统
随着现代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与现代产业的结合也日益紧密,网络技术的应用使传统产业实现了换代升级,焕发了新的光彩。而互联网技术与传统教育的紧密结合使得人们在知识获取方面得到极大的便利,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以外,学习者获得的知识绝大多数来自于互联网,越来越多的用户选择通过网络学习来实现学习目的。随着这种新型学习方式的普及,人们对于健康的网络学习环境的需求也日益增长。1998年4月中旬,美国商务部发表了一份《浮现中的数字经济》的报告,首次将网络与生态学联系到一起。鉴于互联网经济的迅速增长以及它与许多行业广泛的相关性,这项研究提出了“互联网生态”(Inter-netEcology)概念。[2]接下来,我们将运用生态学的原理来分析一下网络教育的生态环境。生态系统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构成,与之类似,网络教育生态系统也包含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分解者、消费者,生产者主要由教师群体构成,他们从事网络教育产品的制造,提供网络教育资源,对学习者进行辅导答疑等,网络教育平台的建设者、维护者也是生产者。消费者则从事网络教育产品的消费,通过浏览、下载以及购买等方式使用网络教育资源,这一类群体有学生、网民等。教师、版主、虚拟社区管理员等分解者负责管理和维护网络教育资源,对过时的、质量不高的学习材料予以清理,也定期分解网络废物。网络教育系统中的生物成分是动态变化的,如教师在网上分享他的课件等教学资源时,他可以作为生产者,而当他在网上下载课件时,就转变为教育资源的消费者。非生物成分则主要由网络教育产品、互联网基础设施、社会环境三部分组成,网络教育产品指的是可供学习者学习和下载的一系列知识资源;互联网基础设施是搭建互联网教育平台的硬件基础,如计算机网络、校园网、区域性和全国性的教育网等;网络社会环境是指区别于传统教育环境的一种网络文化氛围,如在构建网络教育环境的过程中组建的学习共同体、网络社区等虚拟学习团体。
二、网络教育生态系统独有的特点
互联网与教育事业的密切融合使传统的教育行业实现了换代升级,带来了一场学习方式的变革。网络学习方式越来越受到广大用户的欢迎与支持,网络教育环境也成为人类所处生存环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是网络教育系统唯一的生物组成成分,也是该系统的活动主体。因此,网络教育系统作为特殊的人工生态系统,除了具有一般生态系统的特性外,它还有自身的特点。
(一)学习资源的开放性
互联网技术和通信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使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互联网环境中的学习资源对任何人都是开放的,以往我们难以企及的知识资源现今通过网络可以轻易获得。网络学习环境的建设以生产者快速构建资源、消费者便捷获取资料为目的。各类丰富的学习资源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以互联网为媒介,瞬间传输到每一个学习者面前,为网络用户提供了了一个开放、自由的学习空间。这种开放的学习资源环境既方便了生产者快速呈现各种教育资源,又便于学生获取,使学习者脱离了原来狭隘的学习情境,实现随时随地学习。
(二)学习世界的虚拟性
学习世界的虚拟性是网络教育系统的一个显著特点。互联网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领域上的广泛应用,强烈地冲击着人们对于传统学习环境的认知。我们在真实学习世界中接触到的教室、校园、图书馆、实验室等学习场所,取而代之为虚拟空间里的教室、图书馆、实验室等。传统课堂中教师和学生面对面交流的学习形式将改变,转换为虚拟的辅导和研讨。
(三)教学交互环境的多样化
网络教育系统的交互性主要体现为学习者与助学者的交互、学习者之间的交互,以及学习者与各种物化的资源的交互。在传统教育中,老师和学习者处于同一场所中,采用当面交互的方式。在网络学习的过程中,师生分布在不同的场所,以网络为媒介,通过网络聊天、学习组等途径实现人机双向沟通和人与人之间远距离交互学习。在网络教育系统中,借助交互性学习资源,通过互动性较强的学习形式,打造多样化的网络互动环境,不仅能够使学生提高独立思考能力,以及自我调节、自我学习的意识,而且在多样化的交互过程中集思广益,改进了学习资源的质量,促进了优质资源的重组和再造。
(四)独特的人文环境氛围
网络人文环境是指在网络世界中由各种人际关系和其特有的文化因素构成的一种特殊环境。在搭建网络教育系统的过程中,利用互联网技术构建了虚拟的社区、论坛、学习共同体等一系列组织。个人不再是单独的学习者,而是与来自全世界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共同的学习目的的个人或群体构成学习型团体,共同交流知识,合作探究,从而促进多向的交流合作和集体知识的构建,促进优质资源的再创造,更为关键的一点是,它生成了一种有别于现实环境的别具一格的文化氛围。
三、网络教育系统的生态功能
自然界中存在着两种生态系统,自然生态系统与人工生态系统。在自然系统中,能量不断流动,伴随着物质的交换与各种信息的传递,使整个生态系统得以维持平衡运转。同样的,网络教育系统作为一种人工生态系统,也具有相似的功能和运行机制。
(一)能量流动
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能量的转化。能量流动为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提供了动力,是生态系统主要功能之一。在生态系统中,各种形态的能量通过食物网络在系统内部不断地流动,流动的过程中伴随着能量的消散。在网络系统中有两种形式的能量流动,一是资金流,社会各界不断地向网络系统输入经费,帮助其建立完善的基础设施和软硬件系统;二是知识流,在网络学习的过程中,知识流呈辐射状流向每一位学习者,并且随着积累的增加,知识流呈现递增趋势。
(二)物质循环
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不仅需要能量,也有赖于地球提供各种各样的物质。能量在生态系统中不停地流动,而物质成分则不停地循环往复。网络系统的物质循环是指各种自然物质与非自然(人工)物质不断地相互传递、交流、相互作用的过程,自然物质主要是指水体、大气、土壤等环境;非自然(人工)物质是指经费、人员、基础设施等,是网络系统的主要成分和物质主体。通过自然物质与人工物质的不断循环、建设、重组,实现网络教育系统的正常运转,保持和增加网络系统的活力。
(三)信息传递
在生态系统中,维系系统健康运转的基本功能除了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外,还包括系统中各生物之间的信息传递。在网络教育系统中,能量的传递是单向的,物质流在不停地循环,信息传递则不同,它是双向的,既表现为从输入到输出的信息传递,也表现为从输出到输入的信息反馈。如用户在网上进行学习时,是网络信息流向学习者自身的过程,当用户上传学习经验、提交作业时,则是信息流从学习者向网络系统反馈的过程。有序的信息流动,保证了整个系统的良性运行。
(四)协同进化
在自然界中,一种生物的变化一定会给其周围赖以生存的物种带来生存压力,使这些生物发生变化,而这一系列的变化又会影响到其他的物种。自然系统中各种生物互相依赖,共生影响,这种现象被称为协同进化。在网络教育系统中,各个生物成分之间也有着协同进化的关系。如在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学习者作为消费者,在其进行网络学习的过程中,因为每个人的学习需求不同,对网络学习系统会提出不同的要求。这些要求会引起生产者的重视,如教师群体会在学习产品选择和制造上尽可能地满足学习者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教育行政部门则会在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的制定上,依照学习者的反馈进行调整,不断地完善网络学习系统。分解者清理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分解网络废物,给生产者在制度完善网络环境方面提供了依据,同时也促进了学习者正确选择适合自身的学习资源。
(五)生态平衡
生态平衡是指在自然系统中,各种能量的生产、消解趋向于平衡,即生物系统中各种成分相互制约,相互转化补偿,从而使生态结构和各种功能达到一种平衡状态。保持网络教育生态系统的平衡,是网络教育系统能够维持正常运转的基础。网络教育系统达到生态平衡,是指要保持网络教育系统投入与产出相平衡。它本身是一个开放的人工系统,无法自给自足,其能量的供应依赖于社会系统,资金、人员、学习者、各种物质设备等能量流入到网络生态系统中,维持其运行。同时,网络教育生态系统也在不断地输出。生产者如教师群体不断地生产学习产品,供全社会的网络用户选择和使用。同时,网络学习系统为社会培养了大批量的人才,应用于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网络教育系统还为社会输出了大量可利用的信息,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就这样在不断地投入产出的过程中,使网络教育系统达到动态平衡。综上所述,运用生态理论分析网络教育系统的发展,探究其运行机制,不仅能够丰富网络教育系统的发展理论,同时也为网络教育的建设提供了具体可行的实践经验,能够极大地推动我国教育的发展和学习型社会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冉凡敏.生态学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学[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6(06):139-140.
[2]沈丽冰,孙涛,戴伟辉.网络生态环境及其可持续发展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11):156-158.
[3]赵晗睿.论网络教育生态系统健康评价[J].才智,2015(19):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