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应急预案范文

时间:2024-01-05 17:36: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气象应急预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气象应急预案

篇1

1.1编制目的

保证气象灾害应急工作高效、有序进行,全面提高应对气象灾害的综合管理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或者避免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保障公共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法库县经济发展、构建和谐法库提供气象安全保障。

1.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辽宁省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和《法库县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预案。

1.3工作原则

1.3.1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原则。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作为气象灾害应急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最大限度地减少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

1.3.2坚持政府统一领导、分级管理、部门分工负责、协调一致的原则。各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互相配合,实行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形成应急合力,共同做好气象灾害应急工作。

1.3.3坚持科技先导的原则。依靠科技进步,全面提高气象灾害应急工作的现代化水平,做到及时发现、及时预警、及时响应、及时处置。

1.4适用范围

1.4.1本预案所称气象灾害是指受台风、暴雨、雪灾、寒潮、大风、沙尘暴、低温、高温、雷雨大风、冰雹、霜冻、大雾、龙卷风等天气事件影响,包括其次生、衍生灾害的影响,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和重大社会影响的灾害。

1.4.2本预案适用于发生在法库行政区域内的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救灾等应急工作。

2.组织机构及职责

2.1应急指挥机构组成

气象灾害应急工作实行行政领导负责制。建立法库县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县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和成员单位。

2.1.1县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

县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由县政府分管副县长及有关单位负责人组成。县政府分管副县长任总指挥,县政府办公室协调此项工作的副主任和县气象局局长任副总指挥。

气象灾害发生后,县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可以根据需要,在事发地设立气象灾害现场应急指挥部。

2.1.2办公室

县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办公室设在县气象局,办公室主任由县气象局局长兼任。

2.1.3成员单位

县气象局、县发改局、县教育局、县公安局、县人武部、县财政局、县规划和国土资源局、县城建局、县交通局、县水利局、县民政局、县农电局、县农经局、县林业局、县卫生局、县委宣传部、县移动公司。

2.2部门主要职责

2.2.1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职责

负责对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和救灾等应急工作的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

2.2.2办公室职责

负责传达法库县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工作指令;具体协调处理在实施气象灾害应急工作中的有关问题;组织有关部门研究会商灾害发生发展趋势;对灾害损失及影响进行评估;制定气象灾害防御方案;适时对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完成县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2.2.3成员单位职责

(1)县气象局:负责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报、警报的,并及时有效地提供气象服务信息;为县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启动和终止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组织气象防灾减灾提供决策依据和建议,以专报的形式,及时向成员单位通报情况;负责气象灾害信息的收集、分析和评估工作;负责组织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

(2)县发改局:负责协调灾后基础设施重建工作。

(3)县水利局、县农牧局、县林业局、县规划和国土资源局:负责及时提供和水文、农业生产、森林火险、地质灾害等气象次生、衍生灾害信息。

(4)县教育局:负责组织做好灾害发生时学生的安全保障工作;负责对学生进行防灾减灾应急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

(5)县公安局:负责组织事发地公安机关协助做好灾区社会治安和安全保卫工作,保证应急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

(6)县人武部:负责组织民兵进行抢险救灾工作。

(7)县财政局:负责气象灾害应急资金保障工作。

(8)县城建局:负责市政设施的正常运行和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和工程设计施工等管理工作;负责灾害天气时危险房屋的管理。

(9)县交通局:负责保障救灾工作的交通道路畅通;及时抢修被毁坏的交通道路和设施。

(10)县卫生局:负责组织调度卫生技术力量,抢救受灾伤病员,做好灾区防疫工作,防止灾区疫情、疾病的发生、传播、蔓延,保证大灾之后无大疫。

(11)县民政局:负责灾民安置救助,救灾物资发放等相关工作。

(12)县农电局:负责灾害发生时的电力保障工作。

(13)县委宣传部:负责组织协调媒体及时播发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报、警报等信息,遇有突发气象灾害,及时插播预警信息;做好有关广播电视宣传动员和新闻报道工作。

(14)县移动公司:负责灾害发生时的通讯保障工作。

2.3应急指挥场所

2.3.1基本指挥所

基本指挥所设在法库县气象局。在法库县气象局建立指挥系统,通过通信网络指挥全县气象灾害应急工作。

2.3.2机动指挥所

机动指挥所设在气象灾害应急指挥车上。在灾害发生地,通过车载指挥系统进行现场气象灾害应急工作的指挥。

3.预警和预防机制

3.1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来源

3.1.1气象部门归口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气象灾害监测、信息收集、预报预警和评估等工作,测报科和预报科具体承担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预警任务。

3.1.2气象灾害发生后,知情单位或个人应及时通过气象灾害报警电话等多种途径报告有关气象灾害信息。

3.2预警预防行动

3.2.1气象局根据气象灾害监测、预报、警报信息,对可能发生气象灾害的情况,立即进行相关工作部署,并上报本级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

3.2.2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对气象灾害信息进行分析评估,达到预警启动级别的,启动预警命令,并向上级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报告。

3.2.3成员单位应按照各自职责分别做好启动应急预案的各项准备工作。

3.2.4有关部门及社会公众应按照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南,积极采取措施防御和避免气象灾害可能造成的损失。

3.2.5县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应根据需要进行检查、督促、指导,确保预案的顺利实施。

3.3预警支持系统

3.3.1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气象灾害预警支持系统建设,保证气象灾害应急工作顺利进行。

(1)建立和完善以灾害性天气监测、气象信息传输、气象预报分析处理和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为主体的气象灾害预警系统,提高气象灾害预警能力。

(2)建立气象灾害信息综合收集评估系统,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建立和完善气象防灾减灾综合信息平台,实现气象灾害信息资源共享。

3.3.2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和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部署,建立和完善本部门气象灾害应急处置系统。

3.4预警级别及

3.4.1本预案中预警启动级别按照气象灾害的影响范围、严重性和紧急程度,分为一般(Ⅳ级)、较重(Ⅲ级)、严重(Ⅱ级)和特别严重(Ⅰ级)四级。

3.4.2IV级预警。县气象局预报预警局部地区即将发生或可能发生重大以上的灾害性天气过程,并将造成一定危害和社会影响,由县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决定启动Ⅳ级预警。

3.4.3Ⅲ级预警。市气象台预报预警全市即将发生或可能发生特大以上的灾害性天气过程,并可能造成较大危害和社会影响,由市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决定启动Ⅲ级预警。

3.4.4Ⅱ级预警。省、市气象台预报预警即将发生或可能发生极大的灾害性天气过程,并可能造成严重的危害和社会影响,由省、市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决定启动Ⅱ级预警。

3.4.5I级预警。省气象台预报预警省内即将发生或可能发生达到启动Ⅱ级预警标准气象灾害的,省气象局将气象灾害预警情况报告省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和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国务院相关指挥部门决定启动I级预警后,省、市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执行上级应急指令,启动I级预警。

4.应急响应

4.1气象部门的应急响应

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启动预警后,县气象局应当按照以下程序做好应急响应:

4.1.1IV级响应

县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IV级预警后,县气象局应当启动相应的应急程序:

——各业务岗位应急人员全部到位,实行24小时主要负责人领班制度,全程跟踪灾害性天气的发展、变化情况;

——县气象局应当主动加强与市气象局所属业务单位的天气会商,并根据省和市气象台的指导产品,做好气象灾害的跟踪服务工作;

——根据应急工作需要各业务岗位按照职责做好实时监测、加密观测、滚动预报、跟踪服务;

——县气象局应当及时向县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和市气象局报告气象灾害的发生、发展及其预报服务情况;

——县气象局应当根据灾情发展情况,适时组织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

4.1.2Ⅲ级响应

县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Ⅲ级预警后,县气象局应当启动相应的应急程序:

——县气象局职能科室和业务岗位应急人员全部到位,实行24小时主要负责人领班制度,全程跟踪灾害性天气的发展、变化情况;

——县气象局应当主动加强与省、市气象局所属业务单位的天气会商,并根据省、市气象台的指导产品,做好气象灾害的跟踪预报预警服务工作;

——县气象局应当及时向县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和市气象局报告气象灾害的发生、发展及其预报服务情况;

——灾害发生后,县气象局应当迅速调派应急队伍,进入抗灾现场,做好相关的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和现场气象服务等工作;

——县气象局应当根据灾情发展情况,适时组织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

——县气象局应当及时将本地气象灾害信息向上下游县、区气象局通报,同时,了解上下游气象灾害情况。

——根据应急工作需要,各业务岗位按照职责做好实时监测、加密观测、滚动预报、跟踪服务。

4.1.3Ⅱ级响应

县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Ⅱ级预警后,县气象局应当根据当地情况启动相应的应急程序:

——县气象局所有人员全部到位,实行24小时主要负责人领班制度,全程跟踪灾害性天气的发展、变化情况;

——县气象局应当主动加强与省、市气象局所属业务单位的天气会商,并根据省、市气象台的指导产品,做好气象灾害的跟踪预报预警服务工作;

——县气象局应当及时向县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和市气象局报告气象灾害的发生、发展及其预报服务情况;

——灾害发生后,县气象局应当迅速调派应急队伍,进入抗灾现场,做好相关的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和现场气象服务等工作;

——县气象局应当根据灾情发展情况,适时组织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

——县气象局应当及时将本地气象灾害信息向上下游县、区气象局通报,同时,了解上下游气象灾害情况。

——根据应急工作需要,各业务岗位按照职责做好实时监测、加密观测、滚动预报、跟踪服务。

4.1.4I级响应

上级相关指挥部门I级预警后,县气象局应当根据当地情况启动相应的应急程序。

4.1.5县气象局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及时通过广播、电视、手机短信、电话等方式向社会重大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信息。

4.2成员单位的应急响应

4.2.1IV级响应

县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按照县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的统一部署,做好相应的应急响应工作。

4.2.2Ⅲ级响应

县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按照县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的统一部署,做好相应的应急响应工作。

4.2.3Ⅱ级响应

县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按照县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的统一部署,做好相应的应急响应工作。

4.2.4I级响应

县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按照市级相关指挥部门和县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的统一部署,做好相应的应急响应工作。

4.3信息共享和处理

4.3.1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报、服务、灾情等信息实行分级上报,由气象部门归口管理,实现共享。

4.3.2气象灾害信息的报送和处理,应当快速、准确、翔实,重要信息应当立即上报,因客观原因一时难以准确掌握的信息,应当及时报告基本情况,同时抓紧了解情况,随后补报详情。

4.4应急通信方式

县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应当保证24小时通信畅通,并将值班电话和辅助通信方式向县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报告。

4.5气象灾害评估

4.5.1气象灾害由县气象局负责组织气象灾害评估。

4.5.2气象灾害评估结果及时上报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气象局。

4.5.3气象灾害评估结果可作为气象灾害救助、赔偿的依据。

4.6新闻

4.6.1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要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及时将气象灾害及其衍生、次生灾害监测预警,因灾伤亡人员、经济损失、救援情况及时、准确向社会公布。

4.6.2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应当根据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的通报及时报道。向社会公众报道或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必须是来源于统一的信息。

4.7应急终止

4.7.1I级应急响应的终止,由启动I级预警的上级相关指挥部门根据灾害性天气发生、发展趋势和灾情发展情况,决定是否终止应急响应。

4.7.2其他级别应急响应的终止,由启动预警的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根据灾害性天气发生、发展趋势信息和灾情发展情况,决定是否终止应急响应。应急响应决定终止,应当及时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

4.7.3应急响应终止后,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应结束应急状态的公告。

5.后期处置

5.1善后处置

5.1.1气象灾害发生后,灾害发生地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民政等有关部门设立灾民安置场所和救济物资供应站,依法做好灾民安置和救灾款物的接收、发放、使用与管理工作,保障灾民的基本生活。

5.1.2卫生部门应当做好气象灾害现场消毒与疫情监控的组织和指导工作。

5.1.3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应当组织相关部门及时调查、统计气象灾害事件的影响范围和受灾程度,评估、核实气象灾害事件所造成的损失情况,报上级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和相关部门,并按规定向社会公布。

5.1.4气象部门组织专家对气象灾害成因进行分析总结,并报本级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

5.2灾害保险

5.2.1气象部门应当为保险机构办理受灾人员和财产的保险理赔事项提供准确的灾情信息证明。

5.2.2保险监管机构应当依法做好灾区有关保险理赔和给付的监管工作。

6.应急保障

6.1指挥系统保障

6.1.1基本指挥所应当建立可视会议系统,通过远程联网方式实现实时指挥和调度。

6.1.2基本指挥所应完善和健全相关应急指挥设备,实现灾害现场指挥。

6.2资金保障

县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气象灾害应急工作的需要安排专项资金,为气象灾害应急处置工作提供资金保障。

6.3通信保障

6.3.1以国家气象通信网为主体,无线传输方式作为备份,及时接收各类气象资料,确保预报、警报、天气实况和灾情的传输。

6.3.2应急救援现场应与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之间保持通信畅通,配备现场紧急通信系统,为现场气象灾害应急救援工作提供保障。县人民政府负责协助现场应急处置的通信保障。

6.4装备保障

6.4.1县、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气象灾害应急救援和减灾等方面的专用物料、器材、工具的储备。

6.4.2气象部门应当加强气象灾害应急装备的储备,包括气象仪器备份、维修维护设备、灾情收集设备和人工影响天气装备等。

6.5应急队伍保障

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应当建立应急处置队伍。气象应急处置队伍应由大气综合监测人员、天气分析预报服务人员、气象通信人员、设备维护和保障人员、后勤保障人员、宣传人员等构成。

6.6技术储备与保障

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应当建立本部门的专家咨询机构,为气象灾害应急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并指导对社会公众开展气象灾害应急知识的教育和应急技能培训。

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应当依托相应的科研、业务机构,建立相关的气象灾害应急技术支持系统。组织相关机构和单位开展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应急处置和综合防灾减灾的技术研究,做好气象灾害应急技术储备。

6.7宣传、培训和演习

6.7.1县人民政府应当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报纸等媒体,向社会公众宣传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南的相关知识。

6.7.2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应当有组织、有计划地对本单位应急工作人员进行技术、服务、管理等方面的培训,并定期组织应急演习。

7.附则

7.1术语说明

气象灾害预警:是指各级气象部门所属气象台站监测或判定出某一区域即将发生或正在发生某种气象灾害,为避免其影响,气象部门利用广播、电视、短信、网络等各种手段和途径发出气象灾害警报,提醒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采取对应防御措施的过程。

气象灾害预警信号:是指各级气象部门通过媒体传播给社会公众防御气象灾害的符号语言。通常由符号、颜色和对应的防御指南组成,符号表示气象灾害种类,颜色表示气象灾害的强度级别,一般按四个级别预警信号,并按气象灾害严重程度依次用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对应的防御指南明确了有关部门、单位和公众应采取的防范措施。

本预案有关量级的表述中,“以上”均含本级别在内。

7.2奖励与责任追究

7.2.1奖励

(1)对在气象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2)对在气象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中表现突出而英勇献身的人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追认烈士。

(3)对因参与气象灾害应急工作致病、致残、死亡的人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的补助和抚恤。

7.2.2责任追究

(1)气象部门及有关气象工作人员由于,导致重大漏报、错报气象预报、灾害性天气警报,致使国家利益和人民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第四十条规定追究相应的责任。

(2)发生气象灾害后,有关部门谎报灾情或者知情不报,或者拒不履行本预案规定的应急处置职责,或者拒不配合、阻碍、干涉灾情收集和救助工作,致使国家利益和人民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由本级人民政府或者上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责令其改正,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的,对其主要负责人、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7.3预案管理

7.3.1本预案将根据气象灾害应急工作实际需要适时进行修订和完善。

7.3.2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按照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制定的《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应急预案》实施。

7.4制定与解释

7.4.1本预案由县气象局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并负责解释。

7.4.2按照灾害性天气强度及其可能造成的影响,县气象局依据中国气象局《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试行办法》,并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制定*市法库县灾害性天气强度标准,分为重大、特大、极大三级。

气象台站以下预警信号的灾害性天气属于重大级别:台风黄色、暴雨橙色、高温橙色、大雾红色、雷雨大风红色及橙色、大风红色及橙色、沙尘暴橙色、冰雹红色、雪灾橙色、寒冷橙色、霜冻橙色;各级气象台站以下预警信号的灾害性天气属于特大级别:台风橙色、暴雨红色、高温红色、沙尘暴红色、雪灾红色;各级气象台站以下预警信号的灾害性天气属于极大级别:台风红色。

篇2

为切实有效应对这次暴雪灾害,防范、处置今后因灾害性天气带来的各种自然灾害,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保障师生生命及学校财产的安全,维护教育教学秩序的稳定,我局制订了《**区学校气象灾害防御应急预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学习贯彻,参照制订本单位工作预案,做好学校气象灾害防御工作。

**区学校气象灾害防御应急预案

(**年11月)

一、总则

(一)制定目的

为了有效防范、处置因灾害性天气带来的各种自然灾害,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类损失,切实保障师生生命及学校财产的安全,维护教育教学秩序的稳定,确保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省、市关于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精神,结合我系统实际,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全区各级各类学校和幼儿园气象灾害的预防及应急处置。

(三)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预防为主。把保障师生生命安全放在气象灾害防御工作首位,把气象灾害的预防放在突出环节,密切监视灾害性天气,认真做好各项防范工作。

2、落实责任,加强监督。各校在当地政府统一领导下开展气象灾害的防范和处置工作,学校主要领导负总责。区教育局对各校应急处置工作给予积极支持和指导,并开展督查。

3、快速反应,果断处置。一旦发生险情,应迅速响应,及时启动本单位应急预案,并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组织力量全力抢险救灾。

二、应急救援指挥组织及职责

(一)领导小组

区教育局设立防御气象灾害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为防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导组织全区学校的防汛防台及灾害性天气险情处置工作,组长由区教育局局长担任,副组长由区教育局副局长担任,领导小组成员由各科室负责人组成;区教育局防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成员由区教育局各科室负责人组成;各校建立相应的防灾工作领导小组和抢险队伍。

(二)主要职责

1、区教育局防灾工作领导小组职责

组织制订完善学校防灾预案;组织开展学校防灾检查,督促各校及时处理影响防灾安全的有关问题;贯彻执行上级防灾指挥命令;遇重大灾情时统一下达停课、师生转移等命令;指导学校抢险自救和灾后处置工作;组织开展学校灾情调查统计,并向上级部门报告;指导并开展学校灾后救助;决定应急救援工作中的各项决策和措施,确保应急救援工作有序、高效地进行。

2、区教育局防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专业工作小组)职责

(1)协调组:会同区教育局防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研究政策和措施,并向领导小组提出建议,为领导小组提供决策依据;制定和协调落实应急救援工作的各项决策和措施,检查督促教育局防灾工作领导小组决定事项的贯彻落实情况;协调全区学校灾害事故应急救援工作中与有关部门之间的工作关系及处理有关重大问题,协调和参与区教育局防灾工作领导小组有关专业工作小组涉及防灾的相关工作;承办教育局防灾工作领导小组召开的会议和重要活动,做好相关会议材料和会议纪要的整理;全面掌握了解、报告及事态发展的各类相关信息;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2)巡查组:负责全区各级各类学校和幼儿园防灾工作的指导、检查和总结;指导灾区学校卫生防疫工作,预防疾病流行;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3)抢险组:组织维持事故现场秩序、稳定事故现场事态;组织现场伤患人员的救助工作,随时掌握伤患人员治疗情况等;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4)后勤组:指导和监督学校危破旧校舍的维修管理;指导和监督学校各类灾害隐患点的观测和处置;指导开展灾情统计上报和灾后救助工作,负责全区学校灾害事故应急救援的后勤保障;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5)调查组:进入事故现场进行调查;查明事故原因、经过;查清事故责任及责任人,提出对责任单位及责任人员处理办法等;依法研究提出事故善后解决办法;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3、区教育局防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

处理日常防灾的指导、协调、联系等工作。负责防灾期间会议召集,文件、传真的拟订和转发;通知、督促、检查各校防灾工作;做好值班工作,包括预警和信息记录,与防汛、气象部门保持密切联系;做好防灾信息通报、宣传总结等工作。

4、学校防灾工作领导小组职责

(1)日常工作职责

①制订切合本校实际的防御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准备必要工具和材料,密切注意气象部门的灾害性天气通告。

②加强对学校师生防灾知识的宣传,通过短信、出校刊、宣传栏、黑板报等形式,把防灾基本知识宣传到每位师生,在灾害性天气特别提醒师生往返途中注意安全,提高广大师生防范灾害的意识和能力。

③加强检查和做好防范工作,经常保持校园道路、排水设施畅通,对校园内容易受淹的地方,做到逐点检查,确保地下水道疏通。对学校的基建和修建工地、校舍墙体、屋面、门窗、电气、室外天线、空调室外机、外悬挂物、广告牌、旗杆,以及围墙、自行车棚、宣传栏等定期进行全面安全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及时整改,对出现的险情及时报告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坚决查封学校危房,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④加强学校的图书、电教、仪器设备的防护工作,对图书馆、电脑房、实验室、锅炉房进行严格管理,特别注意化学药品的安全存放,切实做好防水防潮工作。

(2)应急救援职责

在上级防灾指挥机构和当地政府的领导下,规范、有序、快速、有效地组织开展本校的防灾和抢险救灾工作。

三、灾害分级和预警机制及应急响应

(一)灾害分级

气象灾害是指:暴雨、高温、寒潮、大雾、雷雨大风、大风、冰雹、雪灾、道路积冰等灾害性天气。

按照气象灾害的影响范围和严重程度,分为特别重大灾害(Ⅰ级)、重大灾害(Ⅱ级)、较大灾害(Ⅲ级)、一般灾害(Ⅳ级)四级。气象灾害等级根据防汛和气象部门的预报为准。

(二)预防和预警机制

1、有危破旧校舍或地处易发生山体滑坡等灾害隐患点的学校,应当确定预警员,落实预警职责。

2、各校防灾工作领导小组应当在灾害性天气前组织力量开展防灾检查,发现有安全问题的,及时处理和整改。

3、可能受降雨、雪灾等恶劣气候影响的,区教育局防灾工作领导小组和校防灾工作领导小组均应加强值班,与气象、水利等部门保持密切联系,了解灾害情况,针对可能出现的灾害,研究防御对策,明确防御重点,及时向学校和师生及社会信息。加强对灾害隐患部位的巡查,必要时采取预警、转移师生和财产等措施。

(三)应急响应

1、一般气象灾害(Ⅳ级)

(1)接到灾情消息时,区教育局防灾工作领导小组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研究防御重点和对策,部署有关防灾工作。加强值班,及时了解天气变化,并向学校传达预报、预警信息。

(2)学校防灾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对灾情的观察,专门进行有关预防知识教育,提高教师和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并做好应急抗灾准备。

2、较大气象灾害(Ⅲ级)

(1)接到灾情警报时,区教育局防灾工作领导小组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部署防灾工作,明确防御目标和重点,组织指挥学校抢险救灾工作。加强值班,及时了解天气变化,并向学校传达预报、预警信息,根据预案做好危险地区师生转移的准备工作,组织人力、物力做好抢险救灾准备。及时将防灾情况报上级防灾领导结构。

(2)学校防灾工作领导小组根据汛情、雪灾等情况,及时制订预防措施,并进行校舍、设施安全检查,落实相关的加固措施;靠山、靠水、有危房的学校落实抗灾措施,做好防御工作。

3、重特大气象灾害(Ⅰ、Ⅱ级)

(1)接到紧急警报时,区教育局防灾工作领导小组启动相应的等级响应,根据上级要求,动员部署防灾工作。区教育局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及时向学校传达灾害的预报、预警,根据预案转移危险地区师生,组织人力、物力抢险救灾;及时将防灾情况报上级防灾领导结构。

(2)学校防灾工作领导小组要坚守岗位,检查落实防灾预案的各项准备工作;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主要负责人和分管负责人的手机和学校值班电话全天候开机,确保通信畅通,若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向区教育局和当地政府汇报,出现重大灾情时,立即将灾情上报当地政府防灾指挥部,请求支援;学校的建筑工地立即停工,加固在建工地的脚手架、塔吊、升降机及建筑模板,确保施工工地安全,并积极与施工单位配合,避免建材水浸受潮,减少损失,避免学校工地事故发生;按照上级要求,组织抢险小组待命抢险救灾,做好学校停课、师生撤离、贵重设备转移安置等工作,以确保师生生命和财产安全。

四、应急保障

(一)通信与信息保障

区教育局和学校防灾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值班,主要负责人和值班人员的手机、值班电话全天候开机,保障防灾现场通讯畅通,确保防灾信息的获取和传递。

(二)应急队伍保障

组织必要的教师员工应急抢险队伍,落实学校抢险救灾工作的人力保障。

(三)治安保障

加强与当地公安部门的联系,做好学校的治安工作。

(四)医疗卫生保障

加强与卫生部门的联络,做好学校的卫生防疫和医疗救护,预防疾病流行,做好师生疾病免疫和学校公共场所消毒工作。

(五)加强防御气象灾害避险知识宣传,提高师生的防灾减灾能力。

五、善后工作

(一)各级各类学校密切注意灾情动向,灾情解除后,及早向区教育局和当地政府报告灾情损失情况,区教育局一方面及时派人分片到各地各校检查了解受灾情况,另一方面将在第一时间汇总、整理全区教育系统的灾情,并及时向上级报告全系统受灾损失情况。

(二)各校抓紧组织人员对灾后的学校进行大清理。对被淹的校园,及时请当地防疫部门进行防疫消毒处理,对重大疫情、病情采取紧急措施,防止疫情的传播和蔓延。对受损较严重的校舍门窗、屋面,以及围墙、宣传栏、自行车棚等,及时提出整改方案上报,并抓紧落实维修工作,尽快恢复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三)各校及时向全校师生了解师生家庭的受灾情况,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多种有效的措施对受灾师生家庭进行适当慰问和救助,确保不使一名学生因家庭受灾而失学。

(四)抗灾救灾后,区教育局及各级各类学校针对防灾工作的各个方面和环节,及时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总结、分析和评估。总结经验,查清灾情损失的原因,找出问题,吸取教训,修改预案,并为以后抗灾工作做好各项准备。

六、附则

(一)预案制定与完善

本预案由区教育局防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区教育局防灾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组织对预案进行评估,视情况变化作出相应修改。各校防灾工作领导小组根据本预案制定相应的防御气象灾害应急预案。

篇3

为了确实抓好汛期安全工作,做到有备无患,根据上级相关精神,特制定公正乡九年制学校汛期安全预案。

一、加强汛期安全工作领导

为确保汛期学校师生安全,在发生汛期安全事故时能采取应急措施,特成立公正乡九年制学校汛期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其组成人员如下: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二、 工作要求

遇大风雷雨、汛期间采取以下办法处理。

1、各班班主任必须对本班学生进行防汛、防雷等知识的教育,让全班学生学会自护自救.各班班主任对本班学生的教育必须有记录。

2、遇大风雷雨时:

若雷雨影响较大,学生大部分未能按时到校,领导小组应及时向乡政府、县教育局请示是否停课。

3、汛期间:

(1)、学校安排一名老师收听收看当地天气预报,如遇第二天有雷雨或出现大到暴雨天气时,收听的老师应及时通知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立即通知各位班主任,做好通知本班学生做好汛期的安全防范准备。

(2)、领导小组根据当地的地理位置,汛期情况,对往返途经危险地带的村屯的学生,对其决定是否留校或停课。若需停课,先向乡政府或教育局领导请示同意后才能执行。

(3)、学生途经河流,需要过河或过桥的,汛期间发大水一律由家长或班主任接送。

(4)、在上课时遇雷雨或出现大到暴雨天气时,学校各班必须留学生待雨过后,对学生途经路段进行排查无隐患的才能让学生回家;对路途中有危险的必须有老师护送或由家长接走。

(5)、各班要坚决制止本班学生下河洗澡、戏水。特别是汛期间,要注意学生的安全,坚决杜绝安全事故。

三、 事故报告

1、各班班主任为本班学生溺水安全事故报告的第一责任人。

2、若汛期间出现溺水伤亡或雷电事故,2小时内立即向乡政府及县教育局汇报。

3、雷雨出现山体滑坡,影响学校正常上课且有安全危险,学校需向教育局和乡政府分管领导汇报,请求解决办法。

四、责任追究

1、发生事故,隐瞒不报的,将追究责任人的责任。

2、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将依照法律、法规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篇4

[关键词]开埠;贸易;辐射

[作者]朱从兵,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苏州,215123;庞广仪,苏州大学社会学院中国近现代史专业博士研究生,苏州,215123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08)02-0161-006

从1876年到1906年,在今天的广西境内先后开放了北海(时属广东)、龙州、梧州和南宁四个口岸;广西从此由一个闭塞的省份而转变成为一个开放的省份,这对于此后广西乃至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一、四关开放的国内外经济因素

1、国际贸易局势对广西开埠的要求

广西四关开放显然是深受世界经济发展潮流冲击的影响。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开始向垄断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帝国主义的垄断特征不仅要求继续拓展世界市场和原料产地,同时需要投放过剩资本的场所。正如列宁所说:“资本主义是广阔发展的,超出国家界限的商品流通的结果。因此,没有对外贸易的国家是不能设想的,而且的确没有这样的国家。”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掀起了一场占领殖民地,争夺势力范围、瓜分世界的狂潮。“凡是资本主义工业发展很快的国家,都要急于找寻殖民地,也就是找寻一些工业不发达还多少保留着宗法式生活特点的国家,他们可以向那里倾销工业品,争取重利。”在这个大背景下,中国不可避免地被纳入了这一世界性的帝国主义贸易体系,由原先的数口开放逐渐演变为多口多区域开放。

由于早期开放的商埠多在沿海沿江地区,其经济辐射范围极为有限,远远满足不了西方国家拓展市场和原料产地以及投放过剩资本的要求,因此,随着中外贸易的发展,列强强烈要求中国增开内地商埠。广西虽属内地,但同样拥有许多得天独厚的条件:地理位置优越,东接广东,南临北部湾,面向东南亚,背靠大西南,是为祖国大西南进出口的重要通道。在海运方面,古代合浦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之一,近代钦州、北海与中国沿海其他港口、越南以及南洋诸岛都有着密切的商贸往来;在内河航运方面,西江水系是珠江三大支流中流程最大、最有经济价值的一条河流,其在广西境内的通航河段遍及大部分府县,并可上溯至滇黔两省;另外还有南流江、钦江、防城江、茅岭江、北仑河、九州江等50条通航的独流人海河流。更为重要的是广西各类资源十分丰富,经济农作物如甘蔗、橡胶、剑麻、烤烟、香蕉、八角、茴油、桐油、松香、淮山、半夏、金银花、田七、罗汉果等,矿产资源如锡、猛、磷、压电水晶、粘土等产量和储量都十分丰富。广西正是具备了以上优越条件,故而成为列强进一步强迫清廷开埠通商的关注点。

2、沿海近代经济影响的扩大

根据经济梯度发展理论,在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内,沿海是第一阶梯,内陆是第二阶梯,边区是第三阶梯。作为第一阶梯的沿海地带,是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及经济成长的中心,集中了巨大的生产核力向其他低梯度区域扩散,从而推动其他地区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按照这个理论,广州和英属殖民地的香港为中心的珠江当属经济发展区域中的第一梯度。

以穗港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在近代中国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国内外贸易方面,之后,列强在广州沙面创办了13间著名洋行(新十三行);另外,驻穗的国际垄断组织分公司数目不下23家。这些洋行和公司规模巨大、资本雄厚,“一般都拥有各自的一套推销网,并在不同程度上严密地把持和控制了广州港的进出口贸易”;本土百货行业同样数目庞大,到了1920年达605家之多,专为工商服务的银号业在清末已达100多家;轮船运输业发展迅速,广州内港常年泊船200~300艘,约占全国轮船总数的三分之一;在机器制造业方面,外资企业、民营企业和侨资企业林立的广东更是在华南独树一帜,“全省缫丝业均用机器,多至百数家,妇女之佣是营生者,十数万人”。当时为英殖民地的香港,不仅是内地初级产品的精加工中心,小额进口特货及出口杂货的重组港,而且是中国沿海唯一能与上海争雄的贸易中转甲岸,其转口贸易的辐射范围远及美洲、欧洲、印度、南洋、日本等地。

穗港等口岸进出口贸易的迅猛发展,急需开辟内地口岸以拓展其经济腹地、增加出口产品规模:近代广东城乡工商业的迅猛发展以及从工从商农民人数的急剧增加,粮食、原料甚至初级工业产品的生产基地逐渐向广西转移。因此,早在广西开埠之前,桂粤之间的经济互动已经颇见规模了。当时广西各地流行着“无东不成市,无市不趋东”之谚。广东商人逆江而上,在西江流域沿岸各圩镇开铺销售广东出产的“绸缎、布匹、海味、瓷器以及渔肉杂货,零星各物”,并从广西大量收购油、糖、豆、谷米、盐、山货、药材等,每年由广西输出鹤山油行的油就多达300万斤。

作为经济发展区域中的第一阶梯的珠三角地区在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之后,需要扩大同周边地区的贸易,拓展自己的发展空间,巩固和提升经贸地位,这是当时国内经济发展形势对开辟广西商埠的必然要求。

二、由约开商埠到自开商埠的转变

晚清的广西口岸开放历史是整个中国的口岸开放史的浓缩,即由被迫开放口岸逐渐转变为主动开放口岸,这反映了近代国人对国内外经济发展大局懵懂无知的状况逐渐改变,保护利权的方式也逐渐由僵化被动转变为灵活主动。

被迫开放的口岸指北海、龙州和梧州。为了扩大对华贸易,列强寻求或者制造各种借口来迫使清政府开放广西商埠。而当时国力衰微的清政府仍然抱残守缺地视“闭关自守”为维护利权之上策,以致这三个商埠被迫开放的过程带有浓重的“丧权辱国”色彩。

北海是广西四埠中最先开放的一个。光绪元年(1875年),英国使馆译员马嘉理引军由缅甸私闯云南,当地百姓奋起自卫而将其击毙,此即所谓的“马嘉理事件”。英国政府借此事件大做文章,要求清政府增开口岸,借以扩大对华贸易。1876年,李鸿章奉旨抵烟台与英使威妥玛谈判,并被迫于9月13日签订了《烟台条约》。该条约有如是规定:“……随电中国议准在湖北宜昌、安徽芜湖、浙江温州、广东北海四处添开通商口岸,作为领事官驻札处所”。从此,北海正式辟为对外通商口岸。1877年3月18日,英国政府迫不及待地派官员抵北海设领事府;接着总税务司赫德派英人李华达抵北海出任北海关(俗称“洋关”)税务司。北海开埠之后,外国航商也随之蜂拥而至,他们认为:“北海的开港也许比其他各地重要些,因为它和海南岛的琼州、东京的海防相似。这三个港口合起来,足以给轮船的经营全面海运的良好机会”。龙州是近代广西第二个开放商埠。该埠与越南接壤,是祖国南疆重镇;后,越南将法国霸占为殖民地之后,认为进一步扩大对华贸易,必先迫使龙州开埠,使其成为进入中国西南的捷径。1885年4月,中法签订了《滇粤边界

通商条约》。条约规定“凉山以北某处,中国设关通商,均须优待”。“凉山以北某处”,实际上是指龙州。随后,《中法续议商务专条》签订,龙州正式开埠并成为广西西南对外开放的通道。“……商人多有东京运载八角油往钦州、北海一带,转运香港”。

法国把越南变为殖民地,并迫使龙州等地开埠,使得英国在中国西南诸省经济利益受损,“转运这两个省(桂、滇)货物,原定取道北海的,现在却转到红河”。为此,英方决定在广西增开商埠,而开埠的地点,英国选中了素有“三江门户”之称的梧州,该埠是广西内河运输的枢纽,沿西江而下,可通穗、港、澳等重要商埠,溯桂、浔二江而上,可深入广西腹地。英方这一图谋在之后终于得逞。1895年夏天,法国公使以调停中日战争有功为名,向清政府提出割取云南普洱府的猛乌、乌得两地,英国公使则以这两地属于英国殖民地管辖为借口,威胁清政府割让野人山作为补偿,但同时又提出假若同意西江设埠通商,“野人山为界事,即可通融”。清政府认为“西江通商,虽于厘金有损,尚有洋税抵补”,“野人山地系云南屏蔽”,若割给英国,形势全失;“两害相形,则取其轻,且恐迁延不决,又将别起波澜”。1897年2月4日,中英签订《中英续议缅甸条约:商务专条》,清廷同意“将广西梧州府,广东三水县城江根圩开为通商口岸,作为领事官驻扎处所,……允许轮船由香港至三水、梧州,由广东至三水、梧州往来”。同年5月,清廷宣布梧州正式对外通商。

南宁是广西也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自开商埠。该埠自古以来就是桂西南地区水路交通枢纽,随着北海、龙州、梧州先后被迫开放,地理位置和航运条件优越的南宁成为列强势力在广西扩充的又一个目标。1901年,英国军舰“山枇杷”号由梧抵邕视察商埠情形;1905年,英使窦纳乐看中了南宁的地理位置,催促清廷开放南宁;德国商人也打算抢于英国人之前在南宁购买地皮,兴建洋行。与此同时,中国官商对开埠通商的看法已经逐渐改变,当时国家财税取自国内外贸易的比例甚大,而增加开放口岸则是进一步推动对内对外贸易的有效措施;再者,与其让列强强行开埠而使中方利权受损,不如中方主动开埠以保利权:“通商口岸,许各国分划租界,失中国应有之权……。梧州上年新立码头,各国即索勒租界,绅民颇多龃龉。虽办理幸臻妥洽,而利权终嫌交侵”。因此,1901年,广西巡抚黄槐森向朝廷上疏:“拟请援照岳州府等处成案,开作口岸,不准划作租界。以均利益,以保事权”。黄的奏折得到了朝廷的批复,1906年,清政府主动宣布南宁为对外开放商埠。南宁主动开埠对当时中国朝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此事件的示范之下,东北、西北以及内部许多城市都主动地奏请对外开放。这一现象说明当时中国已经无法拒绝与国外市场连接了,对外开埠既是外力作用的影响,亦是历史发展的大势所趋。

三、开埠与广西外贸格局的变迁

开埠之前,广西总体上是个内陆省份,国内外市场经济的辐射力经过层层递减之后,对广西的影响已经甚为微小。故而,此前在广西占主体地位的经济形态是传承千年的自然经济,商业贸易尤其是对外贸易规模十分有限。但开埠之后,无论是海外市场对广西经济的影响还是珠三角地区对广西的经济辐射,都有了质的变化。

首先,开埠使广西与国际市场直接连接起来。如北海开埠之后,该易的数量和规模,在短期内迅速递增。“……来往广西南宁、柳州、龙州、贵县、玉林,以及云南、贵州的货物,皆由北海集散”。与此同时,英、法、德、日、丹、俄等国家纷纷相继兴建商行,操纵北海的经济命脉。他们以北海港为中转港,先后开辟了北海至香港、海口、广州、汕头、上海、海防、新加坡和基隆等8条定期或不定期的轮船航线。“美国、法国、德国、日本、英国、印度、新加坡和越南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货物输入北海,再转输上海、香港或新加坡”。

其他三埠的开放使得广西与国际市场的联系更加密切。如梧州开埠之后,国内外航商先后开辟了梧州至广州、梧州至香港、梧州至江门、梧州至柳州、梧州至南宁等航线;次年(1898年)梧州进出口贸易即达421万两关平银,其中,出口土货价值关平银1148129;1902年,该埠“民船进口共5870艘,……民船出口共6899艘”;1903年,“洋船货物价值关平银8267124两,民船货物价值关平银9174668两”。南宁开作商埠以后,洋商可以直接来南宁,减少了沿途代办的耗费;1907年进出口总值为1544600关平两,1911年则升为4700517关平两,开放仅5年时间,对外贸易增加了两倍;1912年南宁海关税务司安得士报告,是年南宁进出口货物共值关平银6250277万两,比上一年增加25%。

开埠后广西与国际市场的联系不仅可以从海关统计的数据上显示出来,还可以从黎民百姓的生产生活中显示出来。很多并非广西传统大宗作物的农产品如花生油、茶油、桂皮、烟草、糖、五倍子和香料等等由于开埠而拓宽了国内外市场,种植面积急剧扩大。如平南县的花生种植,“……每年约出产5000担,……除供本县食用外,输出梧州发售,约3000担”;受国际市场需求的影响,南宁附近“南路蒲津乡下南一带所有田亩,十分之八九改为蔗畲,所产糖额,动以万计”。更值得一提的是桑蚕和桐油的生产和出口从无到有地发展起来:1891年,全省种植桑树约达2.76亿株;至1923年,全省桑树种植面积9万亩,从事蚕业人口9万人,年产蚕茧25200担,生丝5040担。1920年代,广西桐油生产因海外市场“过于供,价格奇昂”,“以故垦荒种桐者,如风起云涌”;@甚至某些县份“遍植桐茶,几为农家主业。”此中固然有政府指导的因素,但不可否认海外市场的需求起了很大的客观推动作用。进口产品的使用也于开埠之后盛行起来。如桂平县“外货愈辏”,陆川县“几无人不著洋布,无家不购洋纱”;隆安县属各圩市,“洋货以洋纱、洋油、火柴为大宗”。如是记载,实难枚举。

其次,广西与以穗港为中心的沿海市场的连接也更为紧密。这一方面体现在粤省工业产品与桂省原料和粮食之间的往来贸易更加频繁。如西米东输依然是两广之间的贸易大宗,开埠之后东输之大米数额持续上升,“广西米粮由梧州输出者”,“年达四百万石以上”;临近梧州的桂平县“山间物产外销,获利不少,而家畜鸡豚亦各载之舟中,随大江东去,集诸港粤,日月不休,宜乎民生日进”。另一方面,穗港作为桂省出口产品中转站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香港甚至还利用其特殊的政治地位搞起“出口转内销”。广西进出口货物无论是取道西江还是取道北部湾,绝大部分还必须由广州和香港中转,或者在穗港深加工之后再行出口。时人的记载也征实了广西以穗港市场为瞻,穗港以海外市场为瞻的局面并没因广西开埠而有所削弱,反而得到了加强:“幸轮电纷驰,土物出境倍易于前,……而密观实情,则价格为港政府所操纵……则(桂省商贩)一出一入,无异以资本博充港商贩奴”。更有为数不少的沿海城市工业产品甚至包括广西本地商品运至香港,在获取“进口货物”的名义以及免除内地厘税的特权后,再行转销广西,成为开埠之后桂粤贸易的特殊形式。

四、四埠对滇黔两省的经济辐射

四关开放之后,很快成为西南地区外贸重镇,“绾毂中外,联结城乡,扩大了工业产品与农产品之间的交流。它们之间的联系又构成了不同以往的商业购销网络”。商埠强劲的经济辐射作用使市场得到发育之后的广西逐渐发挥起经济发展第二阶梯的作用,远离沿海的云南和贵州两省很大程度上就是通过广西四埠与沿海和国际市场发生联系。

云贵两省地处高原,交通不便,对外经济交流主要通过马帮商队来进行。广西四埠开放之前,云贵传统出海贸易通道主要有这几条:取道川湘转汉口出海、取道缅甸出海以及取道云南蒙自转越南海防出海。但由于传统的出海通道路途遥远,更兼其地貌复杂,“舟车不便、鱼雁不通”,故而云贵两省与海外市场的联接极其困难。广西四埠开放之后,由于西江水系的郁江―左、右江和红水河一南盘江、北盘江深入云贵两省,滇黔地区的对外贸易很快舍远求近、舍难求易,取道广西以出海。

临近云贵的龙州开埠之后,云贵两省所产的粮食、鸦片以及银生、普洱、宝红、翠华、景谷、感通等名茶很快汇集该埠出口,其中当以鸦片为盛:“光绪年间,云南、贵州所产鸦片,每担价值384两至464两,部分鸦片经百色、南宁运抵龙州输出。1899年,进出口龙州的鸦片达1660担。由于来往客货增多以及不正常的鸦片走私贸易频繁,抵龙州的内河运输船只由上年的540艘次,升为633次”。

梧州和南宁开埠之后,更加强化了广西作为云贵两省进出口贸易中转站的地位。进口方面,以1907年的南宁为例,是年洋货进口经该埠中转共1586宗;其中,销入广西的只有107宗,运入贵州安顺为839宗,运往云南大理640宗;如果把四埠进口转销云贵的商品加起来,其规模之大就司想而知了。出口方面,云贵两省产品经过商贩用原始的肩挑马驮方式零零星星地运至江边市镇,当顺江而下运到口岸后“便象滚雪球一样逐渐形成巨额的数量”。日本人经过调查之后也高度评价广西联接云贵与国际市场的枢纽作用:“(贵州)贸易路线,以贵阳为中心,有湖南路线、广西路线、云南路线”,在欧战之前,外货“由香港、广东通过广西路线输入贵州省者最多”。临近滇黔的市镇如百色等更是由于频繁的转运业务而迅速繁荣起来。

黎民百姓生产生活中的变化显示出了滇黔两省与国际市场发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滇黔之布纱,多仰给于境外:“滇省素产棉花,从事纺织者亦颇不少。自洋纱入口以来,民间贪其价廉工省,遂尽废纺功,而专事织业,所织布疋,悉仰给于洋纱”;“黔省不能产棉,除苗族少数自织麻布外,全境所需布疋,都仰给外省”。即使很贫穷的农民,“度日虽简,亦尚有喜用洋货者”。以致时人惊叹滇省滥用洋货之习有一日千里之势。这些现实当然并非完全由广西开埠造成,但广西开埠拉近滇黔与海外和沿海市场的距离却是不争的事实。

篇5

【关健词】塔式起重机;施工安全;影响因素;对策

在现代化的建筑施工中,塔式起重机的确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给我们的建设施工带来便捷、高效的同时,一些由于塔机使用引起的施工事故也引起了大家的震惊与悲痛,相关资料显示,塔式起重机事故中,由于制造技术不足而造成的安全隐患引发事故数占总事故数35.5%, 因使用操作不当造成的事故占22.5%,顶升事故占19.5%,拆装事故占22.5%。

1 不能承受的塔式起重机之重

“防止塔式起重机倾斜,基础是关键。”要知道塔式起重机的设计、施工有严格的规范和要求,而土质、地质状况、塔式起重机参数是塔式起重机基础设计的重要依据。这个环节做不好, 塔式起重机就存在安全隐患,有的塔式起重机还没有投入使用就出现问题,有的甚至在安装过程中就发生倒塌。

在建筑工地上,塔式起重机地基基础施工管理不到位的情况时有发生。有的施工企业没有对塔式起重机基础下面的软弱土层采取可靠的处理措施;有的对超深部位处理不到位,使局部基础悬空;有的对塔式起重机基础部位的钢筋混凝土隐蔽工程缺乏必要的验收,钢筋绑扎和混凝土强度等级不符合设计要求, 达不到塔式起重机承载力要求;有的基础不平,不设置排水措施,造成塔式起重机使用中因基础沉降发生倾斜;有的对固定塔身的预埋螺栓位置和标高控制不准确,有的埋置深度不够,有的露出长度较短,紧固高强螺栓不能拧到位,有的甚至使用非专业生产厂家提供的螺栓,螺栓直径不足。

2 质量问题造成“先天不足”

我国自20 世纪80 年代中期引进法国的Potain 塔式起重机生产技术后,虽然有不少企业在机构与电控方面做了很多改进,但在监测显示器等安全设备上与国外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而且目前应用的超载电子警报装置过于落后。尽管国内已经在研究新的塔式起重机安全设备,但在技术上还存在瓶颈,国外的“群塔作业防碰撞技术”等相关技术因成本高昂而得不到普及。

目前,我国国内生产塔式起重机的企业有几百家,水平参差不齐,大型企业的原材料均从大型钢厂引进, 成本自然会高一些。但有些小型生产企业就一味追求低成本,忽视必要的材料质量安全,从而为塔式起重机事故埋下“先天不足”的安全隐患。

3 安拆危险“十面埋伏”

“塔式起重机的安装、顶升和拆卸是两个相反的过程,原理基本相同,也是最容易发生工伤事故的环节。

塔式起重机的安装、顶升和拆卸需用有专业资质的队伍严格按照经过审批的方案进行操作,其中哪一个环节出现差错,都有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有的环节甚至与设备无关,关键是顺序问题。比如平衡臂、平衡重、起重臂在安装过程中的先后顺序。特别是在塔式起重机没有完全安装好之前和顶升、拆卸的过程中,上部的塔式起重机回转部分只靠卡槽支撑, 有时甚至处于悬空状态,需要巧妙地利用机械和液压装置临时固定。而在实际安拆过程中,有的工地用非专业队伍或雇佣无证人员进行塔式起重机安装、顶升或拆除,安拆方案不细致,甚至无方案、无交底装拆;安拆作业不规范,塔式起重机安装后不能按规定对安全装置调试合格,给塔式起重机作业和安拆带来事故隐患。

4 让人“提心吊胆”的施工

一些建筑工地的超载、带载检修等让人“提心吊胆”的塔式起重机作业屡见不鲜。指挥者责任心不强、指挥不当或盲目指挥;指挥信号混乱,更谈不上密切配合,甚至在无指挥人员情况下作业;塔式起重机挂钩人员工作不专业,对细长物件等吊物实施错误的绑扎或吊运方法;违反“十不吊”原则,如斜吊重物,在起重物明显超重的情况下强行起吊等, 这些都容易导致侧翻或断臂事故。

与此同时,塔式起重机的产权单位不设置操作司机,由使用单位安排司机,施工现场塔式起重机司机经常变动, 对设备的性能、情况不熟悉,缺乏对设备的维修、保养,施工现场缺少信号指挥人员, 有的乱指挥,谁使用塔式起重机谁就是指挥,导致安全事故隐患重重。

5 施工队伍“良莠不齐”

塔式起重机是建筑起重机械设备中技术含量较高的设备,从安装、使用到拆卸整个过程基本上都是高处作业,本身就有一定的危险性。只有专业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严格按照有关的规定执行才能保证塔式起重机安全和正常运行。

同时,塔式起重机作为大型的建筑施工机械,投入使用只有30 多年的历史。最初只是有实力的大型国有建筑施工企业才拥有,有专业的管理机构、专业的管理人员,基本上是企业内部使用,管理相对规范,事故不多。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塔式起重机从少到多,从个别到普及,数量越来越多,但是对于塔式起重机的管理水平并没有随之提高。特别是近年来,由于建筑市场的原因,塔式起重机的拥有、使用、管理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其拥有者、使用者、安装者、操作者分离,

各种队伍并存。很多大型的建筑施工企业不再拥有塔式起重机等大型施工机械,而是到市场上租赁,也不再保存完整的塔式起重机等机械设备的安装队伍和管理机构,而是到市场上雇佣专业的安装队伍。

而塔式起重机安装队伍也是鱼目混珠、良莠不齐。塔式起重机的安装人员也不是都能够持证上岗,常常是两三位老师傅带着几位徒弟组成一支队伍;有的装拆单位技术力量弱,持证人员不足,还有的是临时召集的;加之塔式起重机生产厂家众多,产品规格多种多样,一些装拆人员对塔式起重机的装拆安全技术不熟悉, 甚至是无证作业。这一切都给塔式起重机的安装使用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

6 不能规避的“风雨无阻”

塔式起重机用于深基坑工程,必须严格按规范做好安全支护方案,安全支护稍有不到位,雷电、大风、暴雨等自然灾害就是塔式起重机的致命威胁。同时,建筑工程使用的塔式起重机长年露天作业, 工作环境恶劣,受大风、雨雪、雷电、霜冻、高温等各种环境因素影响, 容易给塔式起重机造成损伤,在检修、保养工作不到位的情况下,事故隐患较大,加上有的作业半径内有高压线路且防护措施不到位或多塔作业环境中防撞措施不可靠,容易发生触电或碰撞事故。

7 有效提高塔式起重机的安全施工

保障塔式起重机的施工安全,成为塔式起重机生产单位、建设施工单位、相关行政部门及专家学者们长期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7.1 提高塔式起重机设计制造质量

加强质量管理,严格出厂验收,杜绝不合格产品出厂。同时,塔式起重机生产厂家和设计单位的技术人员应对所设计的塔式起重机进行回访,征求使用单位和塔式起重机操作人员的意见,特别是对近年来塔式起重机发生的事故原因, 从设计方面采取措施,增强塔式起重机安全性能。塔式起重机施工中的风速仪、各种信号仪表、通讯设备、安全指示灯、照明灯、防雷接地专用导线及固定装置、电缆专用护套及固定卡,地基、基础及附着装置固定部位钢筋混凝土的要求等应在设计中标注。改善驾驶室工作环境,在驾驶室侧壁不影响视线处印刷精美的塔式起重机安全操作规程、吊装作业“十不准”等,方便塔式起重机司机学习,提高安全操作技能。

7.2 加强塔式起重机的安全监管

塔式起重机产权单位应设立相应管理机构,对塔式起重机的购置、养护、维修、报废等环节进行科学的管理,为塔式起重机的安全性能提供有效的保证。加强对塔式起重机安拆队伍的监督管理,无安全资质证书的企业不得从事塔式起重机安拆作业,安装拆除方案要符合工程实际情况, 安拆过程中要注意环境的变化,作业过程中天气突变或风力超过规定风速时,要在固定好标准节及上部结构后停止作业。加强对塔式起重机的档案管理,新购入的塔式起重机要经过审查备案后方可安装,杜绝三无产品投入使用,塔式起重机产权转移要有相应的登记手续,对塔式起重机的原始资料,产权单位(个人),使用单位,检测、维修及事故记录要建档保存,对使用多年或需要转手的塔式起重机, 要对本体质量全面检测。加大对事故的处理力度,塔式起重机事故要查清事故原因,落实防范措施,追究事故责任人的责任, 相关人员要接受安全教育,严防同类事故的再次发生,发生机械事故的塔式起重机不得随意维修并投入使用。在塔式起重机安全监管方面,各地纷纷探索新的方法。洪江市日前首次在塔式起重机上安装了“黑匣子”,记录施工各环节的运行数据, 一旦设备发生故障可以自动报警,以防止因塔式起重机故障引发工伤事故。

7.3 加强塔式起重机检查验收和使用管理工作

塔式起重机安装后应及时检测,未经检测或检测不合格的塔式起重机不得投入使用。塔式起重机初次安装后应由厂家对限位、保险装置调试,完毕后,与使用单位签订交接验收手续。塔式起重机、脚手架基础周边不得堆积杂物,塔式起重机和高层脚手架的避雷设施必须齐全有效,以防止雷击事故的发生。根据作业环境采取防护措施,涉及外电防护和多塔作业要有专门的安全措施,对限位保险装置、螺栓紧固情况、钢丝绳使用情况、吊钩情况要经常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塔式起重机不用时应将电动机、安全防护装置、旋转结构配件放置在仓库内,架体结构用苫布覆盖,避免发生损坏。

篇6

【关键词】 焦虑;抑郁;因素分析,统计学;学生;农村人口

【中图分类号】 R 749.7 R 39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8)09-0785-03

抑郁、焦虑症状是青少年常见的心理障碍,不仅会影响身心健康,还与吸烟、饮酒、伤害等健康危害行为密切相关[1-2]。农村学校寄宿生大都是由于父母外出打工或住家偏远不得不寄宿,这些孩子长期与父母分离,情感的缺失可能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为进一步了解安徽省农村寄宿学生的心理卫生状况,笔者于2007年12月到2008年5月对安徽省寄宿制学校学生样本人群的抑郁、焦虑症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安徽省长丰、绩溪、全椒、岳西4个县,每个抽样地区抽取农村寄宿制学校4~5所,每所学校分别从各年级(小学五年级~高中三年级)抽取1~3个班的所有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共收回有效问卷3 834份。其中长丰县958人(25.0%),绩溪县1 008人(26.3%),全椒县1 019人(26.6%),岳西县849人(22.1%);在校住宿学生1 586名(41.4%),在亲朋家住宿学生233名(6.1%),租房住宿学生323名(8.4%),在家住宿学生1 692名(44.1%);寄宿生(在校和租房住宿合并)1 909人(49.8%),走读生(在亲朋家和在家住宿合并)1 925人(50.2%);小学生721名(五年级、六年级分别为377和344人),初中生1 898名(初一、初二、初三分别为680,813,405人),高中生1 215名(高一、高二、高三分别为451,424,340人);男生2 293名(59.8%),女生1 541名(40.2%)。平均年龄(15.15±2.07)岁。

1.2 调查变量 (1)人口统计学变量:包括年级、性别、年龄、地区、父母文化程度、自评家庭经济状况、独生子女情况、自评性格倾向、住宿类型等。(2)抑郁和焦虑症状评定:应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3-4]和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4-5]进行评定。SAS和SDS均包含20个项目,其评定分为4级,按最近1周以来的实际情况评分,20个项目评分之和为粗分,粗分乘以1.25,四舍五入取整数即为标准分。本研究以标准分≥50分为界值,评估有无抑郁、焦虑症状。

在校住宿生是指来校上课和参加其他课外活动且在学校宿舍住宿的学生;住亲朋家住宿生指来校上课和参加其他课外活动且在亲戚或朋友家住宿的学生;租房住宿生指来校上课和参加其他课外活动自己租房住宿的学生;在家住宿生指来校上课和参加其他课外活动且回家住宿的学生。

1.3 调查方法及质量控制 在正式调查之前对调查员进行调查技术培训,统一方法。开展预调查完善调查表;所有调查表均印有指导语,调查时解释指导语并提醒学生和教师仔细阅读指导语后填写;以班级为单位,现场发放调查表,要求学生以匿名方式集中独立填写问卷,当场核验收回。

1.4 统计分析 资料以EpiData 3.0建库录入,经数据转换导入SPSS 10.0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方法包括描述性分析不同住宿类型学生的抑郁、焦虑症状分布特征,用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对抑郁、焦虑症状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抑郁、焦虑症状检出情况 3 834名学生抑郁症状检出率为49.5%,焦虑症状检出率为24.6%,抑郁和焦虑症状并存检出率为20.8%。抑郁和焦虑呈正相关(r=0.404,P<0.01)。

2.2 不同住宿类型学生抑郁、焦虑症状检出情况 表1显示,在校住宿、在亲朋家住宿、租房住宿和在家住宿学生的抑郁症状以及焦虑症状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在校住宿与租房住宿的学生抑郁、焦虑症状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抑郁=1.269,P=0.260;χ2焦虑=0.350,P=0.554),而在家住宿与在亲朋家住宿的学生抑郁、焦虑症状分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χ2抑郁=0.644,P=0.422;χ2焦虑=0.103,P=0.748),将在校住宿与租房住宿的学生合并为寄宿生,在亲朋家住宿与在家住宿合并为走读生。寄宿生和走读生抑郁症状检出率分别为52.7%和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021,P=0.000);寄宿生和走读生的焦虑症状检出率分别为27.7%,21.5%,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χ2=19.573,P=0.000)。

4种住宿类型中,抑郁症状检出率男、女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校住宿学生中,焦虑症状检出率女生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47,P=0.021);其余3种住宿类型的学生,焦虑症状检出率男、女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无论在校住宿、在亲朋家住宿、租房住宿还是在家住宿,从小学五年级至高三年级学生抑郁症状和焦虑症状的检出率差异无明显的规律性。4种住宿类学生间抑郁症状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927,P<0.01);焦虑症状检出率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χ2=20.046,P<0.01)。

2.3 抑郁、焦虑症状的影响因素分析

2.3.1 抑郁、焦虑症状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χ2检验表明,寄宿情况、地区、年级、独生子女情况、父亲文化程度、自评家庭经济状况、体型、自评性格倾向8个因素间抑郁症状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寄宿情况、地区、性别、年级、独生子女情况、父亲文化程度、自评家庭经济状况、体型、自评性格倾向9个因素间焦虑症状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3.2 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见表2。

由表2可见,分别以抑郁症状(焦虑症状)(无症状赋值为0,有症状赋值为1)为因变量;以焦虑症状(抑郁症状)、地区(设置哑变量,“岳西县”为参照)、年级(设置哑变量,“高三”为参照)、性别(“男”为参照)、独生子女情况(“是独生子女”为参照)、父亲文化程度(设置哑变量,“大专及以上”为参照)、自评家庭经济状况(设置哑变量,“上等”为参照)、体型(设置哑变量,“很胖”为参照)、自评性格倾向(设置哑变量,“外向”为参照)、寄宿情况(走读生为参照)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Forward:LR法)。纳入标准α =0.05,剔除标准 α=0.10。

结果表明,寄宿生有抑郁、焦虑症状的危险均高于走读生;性格外向的学生发生抑郁症状的危险性较低;绩溪县和全椒县学生抑郁症状发生情况低于岳西县;家庭经济水平上等的学生比经济状况一般的学生更易出现抑郁;五年级到初二年级学生发生抑郁的危险性比高三年级更大。女生有焦虑症状的危险性高于男生;高三年级学生的焦虑症状检出率高于其他年级;绩溪县学生焦虑发生率低于岳西县;抑郁与焦虑密切相关。

3 讨论

以往运用Zung自评抑郁量表、流调中心用抑郁自评量表、Beck抑郁量表等自评抑郁量表进行的调查发现,我国青少年抑郁发生率为22.8%~44.0%[6-10]。国外青少年自我报告的发生率为8.6%~52.4%[11-14]。本次调查的寄宿制学校3 834名学生抑郁症状检出率为49.5%,其中寄宿生的抑郁症状检出率为52.7%,高于安徽省中学生(22.8%)[7]和安徽省大学生(28.2%)[15]。学生总的焦虑检出率为24.6%,寄宿生的焦虑症状检出率为27.7%,高于安徽省中学生[16],低于丁树荣等[17]的调查结果。反映抑郁和焦虑情绪问题在农村寄宿制学校中普遍存在,寄宿生和走读生都有较多的心理问题,但是寄宿生比走读生更容易出现抑郁、焦虑情绪,特别是抑郁。可能因为本次调查中66.1%的学生为留守儿童,且寄宿生有70%为留守儿童,其余还有部分为离家偏远而寄宿,这些孩子长期与父母分离,与家人联系及外界交流相对较少,生活环境相对封闭,情感的缺失可能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由于评定方法和人群种族的不同,青少年抑郁、焦虑症状是否存在性别差异国内外研究的结果不一致。很多研究认为,抑郁症状的性别差别不明显[18-20],焦虑症状女生显著高于男生[9,15],本次调查结果与这一结论相同。可能与男女生的心理特征有关,女生情感细腻、敏感,具有较高的焦虑特质。岳西县寄宿生出现抑郁、焦虑症状的风险均高于全椒县和绩溪县,笔者分析是因为岳西县是国家级贫困县,经济水平落后,且地处大别山脉,交通较闭塞,地形地貌在4个县中最为特殊,寄宿生生活条件较差,故该县寄宿生较易出现抑郁、焦虑情绪。

多因素结果显示,小学五年级到初二年级的学生发生抑郁的风险较高,而以高三年级为参照,其他年级出现焦虑情绪的风险均低于高三年级。考虑是因为小学五年级到初二年级这个时期的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青春发动期的身心变化本身是一种应激事件,可能导致个体的抑郁风险增高[21-22]。对农村寄宿制学校这一特殊群体,父母的日常教育关心都比较少,面临这一转变而无法适应、无处倾诉解决,很可能导致抑郁情绪的增加;而高三年级学生面临高考压力,焦虑情绪的产生在所难免,与苏虹等[9]报道一致。

综上所述,农村寄宿制学生的心理健康不是某一个因素的独立作用,而是多个因素的相互作用结果。只有正确认识其危险因素,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通过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关心和帮助,方能促进农村寄宿制学生的身心发育。但本研究只是横断面调查,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来确定抑郁、焦虑的影响因素。

(致谢:本课题得到安徽省学校体育卫生协会的大力支持,特此感谢!)

4 参考文献

[1] 陶芳标,张金霞,毛琛,等.抑郁、焦虑症状与中学生多种危害健康行为.中国学校卫生,2004,25(2):131-133.

[2] 张洪波,陶芳标,曾广玉,等.安徽省中学生故意伤害行为及社会心理特征研究.中国公共卫生,2002,18(5):563-565.

[3] ZUNG WW. A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Arch Gen Psychiatry, 1965,12:63-70.

[4]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主编.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94-196,235-238.

[5] ZUNG WW. A rating instrument for anxiety disorders. Psychosomatics, 1971,12(6):371-379.

[6] 曾强,李乐,唐双阳,等.某高校大学生抑郁症影响因素和预防途径分析.实用预防医学,2006,13(6):1 412-1 413.

[7] 张洪波,陶芳标,曾广玉,等.安徽省中学生抑郁心理症状及其相关因素.中国公共卫生,2001,22(6):497-498.

[8] 冯正直,张大均,汪凤.中学生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分析.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13(4):466-468.

[9] 苏虹,王保金,陈卉鸣,等.中学生抑郁、焦虑情绪的流行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2,11(2):196-198.

[10]刘贤臣,等.SDS和CES-D对大学生抑郁症状评定结果的比较.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5,9 (1):19-20.

[11]PATTEN CA, GILLIN JC, FARKAS AJ, et al. Depressive symptoms in California adolescents: Family structure and parental support. J Adolesc Health, 1997,20(4):271-278.

[12]MIKOLAJCZYK RT, BREDEHORST M, KHELAIFAT N, et al. Correlates of depressive symptoms among Latino and Non-Latino White adolescents: Findings from the 2003 California Health Interview Survey. BMC Public Health, 2007,147(7):21.

[13]CROCKETT LJ, RANDALL BA, SHEN YL, et al. Measurement equivalence of the center for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depression scale for Latino and Anglo adolescents: A national study. J Consult Clin Psychol, 2005,73(1):47-58.

[14]LA GRECA AM, HARRISON HM. Adolescent peer relations, friendships, and romantic relationships: Do they predict soci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J Clin Child Adolesc Psychol, 2005,34(1):49-61.

[15]许韶君,陶芳标,张洪波,等.大学生抑郁、焦虑症状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安徽预防医学杂志,1999,5 (2):121-122.

[16]张洪波,陶芳标,曾广玉,等.安徽省中学生焦虑心理症状流行特征研究.中国校医,2001,15(1):10-11.

[17]丁树荣,王天奎,王本华,等.中学生焦虑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中国公共卫生,1996,12(9):419-420.

[18]BENNETT DS, AMBROSINI PJ, KUDES D, et al. Gender differences in adolescent depression: Do symptoms differ for boys and girls? J Affect Disord, 2005,89(1-3):35-44.

[19]MASI G, FAVILLA L, MUCCI M, et al. Depressive symptoms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with dysthymic disorder. Psychopathology, 2001,34(1):29-35.

[20]KOVACS M. Gender and the course of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through adolescence in clinically referred youngsters. J Am Acad Child Adolesc Psychiatry, 2001,40(9):1 079-1 085.

[21]STICE E, PRESNELL K, BEARMAN SK. Relation of early menarche to depression, eating disorders, substance abuse, and comorbid psychopathology among adolescent girls. Dev Psychol, 2001,37(5):608-619.

篇7

【关键词】应急预案;缺陷;完善

【正文】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是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指挥、救援计划。应急预案是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基础和重要环节。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第17条的规定,国家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我国应急预案体系已初步形成。但应急预案的内容尚存在缺陷,预案的制定和修订程序也有待完善。

一、个案分析——2008年1月暴雪灾害天气及有关预案启动运转情况

2008年1月10日以来,我国中东部地区发生自建国以来范围最广、强度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灾害发生最严重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对我国公路、铁路和航空交通运输、电力供应和传输、工农业生产及人民群众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17个省(区、市、兵团)不同程度受灾,其中湖南、湖北、贵州、广西、江西、安徽等6省(自治区)受灾最为严重。此次南方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属历史罕见,也对我国的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形成了极大的挑战,各有关部门纷纷开展应急活动。

电力方面,自2008年1月12日起,华中、华东电网多条线路跳闸,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造成严重影响。1月23日,国家电网启动了《国家电网公司处置电网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预案》,南方电网也启动应急预案,全力抢修受损的电网设施。

通讯方面,1月22日,信息产业部发出紧急通知,要求相关通讯部门密切关注雨雪情况及趋势,根据需要及时启动通讯保障应急预案,全力保障通讯畅通。至1月底,各电信、邮政运营部门已全面启动应急预案,打造抗灾通信保障线。中国移动已启动最高等级应急通信方案;中国网通全面启动应急预案;国家邮政局要求各级邮政生产指挥调度部门24小时严密监视邮车运行情况。

气象方面,随着灾情的发展,中国气象局于1月24日组织召开国务院应急办以及铁道、交通、电力、民航、安监、民政等部门参加的专题会商会,部署了相应的应急响应联动工作安排。1月25日上午,中国气象局启动了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Ⅲ级应急响应命令。27日上午,又上升为Ⅱ级应急响应命令。贵州、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广西、广东等省(区)也启动了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

铁路运输方面,由于京广线南段地区地方供电中断和冰冻天气对铁路设备的影响,京广线南段部分旅客列车晚点。1月24日,铁路部门紧急启动预案,加强调度指挥,全力组织晚点列车赶点。

公路运输方面,受到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影响的各地纷纷启动了公路春运应急预案。

民政方面,1月30日,民政部适时启动《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第一时间派出工作组赶到灾区一线,帮助和指导做好抗灾救灾工作。

可以看到,2008年1月份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发生后,各地区及有关部门及时启动相关应急预案,按照预案在预测预警、应急处置、恢复重建、信息和应急保障等方面的要求,积极落实各项救灾措施,维护灾区交通、治安秩序,组织恢复电力、通信等市政基础设施功能,开展受灾群众生活救助工作,努力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应对暴雪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国务院办公厅连续发出做好雨雪天气交通保障、保证煤炭生产供应、加强电力需求测管等一系列通知,各级各有关部门按照有关预案联动机制要求,交通部、公安部会同有关地区建立了跨区域公路运输保障协调机制。电监会、铁道部会同有关地区建立了铁路运输保障协调机制。财政、民政部门及时下拨救灾款,妥善安置受灾群众。武警、解放军积极配合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组织人力物资装备,充分发挥突击队的作用。

通过这一个案,可以很明显地看到应急预案在突发事件应对过程中所发挥的效用并不理想,应急工作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依靠临时的协调工作来保障。这就促使我们去分析我国应急预案存在的问题,并进而寻找完善应急预案的途径。

二、我国应急预案存在的问题分析

截至2006年底,全国应急预案体系初步形成,已制定各类预案约135万多件,各省(区、市)、97.9%的市(地)和92.8%的县(市)均制定了总体预案。中央企业预案制定率达100%,高危行业绝大部分规模以上企业都已制定应急预案。[1]通过对我国现有各级各类应急预案的分析,发现我国应急预案存在以下几个明显的问题:

1.预案体系尚不完整,缺乏必要的预案。

虽然我国从中央到地方已经制定了135万多件应急预案,但事实上应急预案的体系尚不完整。在国务院部门应急预案体系中,有关铁路部门的应急预案共有8项:铁路防洪应急预案;铁路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铁路地质灾害应急预案;铁路交通伤亡事故应急预案;铁路火灾事故应急预案;铁路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应急预案;铁路网络与信息安全事故应急预案;铁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而2008年1月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就明显暴露出铁路部门缺乏灾害天气应急预案这一事实。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预案制定部门对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没有预见,或者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的严重性没有足够的重视。而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我们缺乏科学的风险评估制度,也没有将风险评估与预案的制定紧密结合。

2.预案的内容简单,缺乏可操作性。

我国的应急预案总体而言属于“纲领性”、“宣言性”的文件。通过对我国各级各类应急预案的内容进行分析,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应急预案的内容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部分:总则;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预警和预防机制;应急响应;后期处置;保障措施;附则等。预案内容简单,篇幅较短,更多的是颇具原则性的语句,没有情景描述,不易操作。而检验一个预案是否可行,最重要的就是看其是否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如果一个预案难以操作或者操作过程不顺畅,那就难以起到应有的作用,也无法达到制订预案的目的。

3.缺乏合作协调。

综观我国各级各类应急预案的内容,可以发现严重缺乏部门之间的合作协调。以突发事件发生后的通讯保障为例,由于突发事件发生后需要各方面的联络,因此突发事件发生后的通讯保障显得相当重要。并且,一般情况下如果发生地震、核事故、气象灾害,通讯设备同时还会遭受破坏。关于通信保障,《国家地震应急预案》中写道:“电信运营企业尽快恢复受到破坏的通信设施,保证抗震救灾通信畅通。自有通信系统的部门尽快恢复本部门受到破坏的通信设施,协助保障抗震救灾通信畅通。”《国家核应急预案》写道:“……(2)应急响应时在事故现场的通信需要,由核电厂所在省的核应急组织和核电厂营运单位负责保障。(3)核电厂之外的其他核设施发生核事故以及其他辐射紧急情况时,尽可能利用国家和当地已建成的通信手段进行联络。(4)应急响应通信能力不足时,根据有关方面提出的要求,采取临时紧急措施加以解决。必要时,动用国家救灾通信保障系统。”可以看到,预案中的这些表述本身是非常原则的,且无法看出各部门之间的合作。

实践中,突发事件发生后,仍然是靠传统的会议方式商讨应对方案,这无疑会大大降低应对突发事件的效率。正如2008年1月低温、雨雪、冰冻天气中,中国气象局组织召开国务院应急办以及铁道、交通、电力、民航、安监、民政等部门参加的专题会商会,部署了相应的应急相应联动工作安排。但这种工作机制在中国气象局《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中却没有反映。

4.预案的制定有待完善。

第一,应急预案的制定程序有待完善。《突发事件应对法》中要求国家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但对于预案的制定程序并没有明确规定。实践中,应急预案的制定遵循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途径。一般情况下,国务院部门制定应急预案后,省级政府的相应部门制定省一级的部门预案,之后再是市一级相应部门、基层相应部门制定预案。下级机关在制定应急预案时,多数情况下照搬上级机关制定的预案,没有体现出本级别本地区的特殊性。对于企业单位的预案制定程序,有关行政机关的编制规范或者指南一类的文件中倒是有所涉及,但总体而言较为简单、原则。

第二,缺乏联合制定预案。我国已有的各级各类应急预案,几乎都是某一级政府或者某个部门、企事业单位自行制定的,少有几个关联部门联合制定预案的情况。以2008年1月低温、雨雪、冰冻天气为例,如果电信、电力、铁路、公路、气象、民政、财政等有关部门联合制定了应对灾害天气的应急预案,可能应急活动会开展得更有效率、更有秩序。

5.预案的修订程序欠缺。

《突发事件应对法》第17条第4款规定,应急预案制定机关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和情势变化,适时修订应急预案。但有关应急预案的修订条件和程序,至今没有专门的规定。安全监管总局等六部委的《关于加强企业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中原则性地规定:“各企业要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标准的变动情况,应急预案演练情况,以及企业作业条件、设备状况、产品品种、人员、技术、外部环境等不断变化的实际情况,及时评估和补充修订完善预案。”许多应急预案中仅有一句非常原则的规定。由于修订程序的欠缺,加之预案的修订工作尚未引起许多机关的重视,实践中对已经制定的预案进行修订的情况较为少见。

三、英国、美国和加拿大应急预案及其借鉴意义

英国于2004年制定了《国内紧急状态法》(Civil Contingencies Act 2004)。目前已经形成以该法为总纲,以《应急准备》和《应急处置和恢复》两个文件为具体指导,地方法规和部门规章相结合的条块结合、纵横交错的较为完备的法律体系。应急预案共有三类:总体预案(geneHc plan);专项预案(specific plan)以及单机构、多机构和多层级预案(single— agency,multi— agency and multi— level plan)。[2]美国的应急管理被分为减缓(Mitigation)、准备(Preparedness)、响应(Response)、恢复(Recovery)四个阶段。根据2002年《国土安全法》(Homeland Security Act of 2002)的要求,美国国土安全部于2004年12月了《全国应急响应计划》(National Response Plan,NRP)。2006年《后“卡特里娜”应急管理改革法》(Post Katrina Emergency Management Reform Act of 2006)是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主要法律依据之一。联邦政府各部、州政府、各行政机关往往会根据单行法的规定制定针对各特殊地区或者专门事项的应急预案。在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层面,也制定了诸多的应急预案。有的州还了应急预案制定指南、地方政府示范应急预案。[3]

加拿大政府一直重视危机管理工作。加拿大《应急管理与民防法》(Emergency Management and avil Protection Act)于1990年生效,历经数次修改。《应急管理与民防法》中对应急预案进行了原则性规定。该法要求省、市政府应当制定应急预案,对突发事件应对中的有关事项进行规定。这些事项包括必要的设备、省或市政府工作人员及其他人在突发事件中应急响应的程序和方式。加拿大应急准备中心于2000年了《应急准备和响应预案》的模本。

英国、美国和加拿大均是非常重视危机管理的国家,法律制度较为完善发达。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作为应急活动的核心,自然受到上述国家的重视。三国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制定及其内容方面存在着诸多共同点,值得我们借鉴。

第一,预案制定程序的法定化。英国、美国和加拿大有关应急管理的法律规定中均明确了应急预案的制定程序。以英国为例,应急预案的制定程序一般包括五个步骤:危险描述;确定目的;确定任务与应对措施;搭建组织机构;确定各项义务。对于每一个步骤,应急预案的制定者应当做什么有详细的要求。尤其需要指出的是,这些国家均重视危机风险评估程序,有的国家将危机风险评估程序作为制定应急预案的首要步骤,有的国家虽视风险评估为独立的程序,但也是将其作为应急预案制定程序的前提来看待。例如,在英国,《国内紧急状态法》要求各级政府负责对灾害和威胁进行评估。依据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将风险评估结果分为低风险、中度风险、高风险和极高风险四个级别。处置者将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决定是否制定预案。

第二,应急预案的内容尽可能详细,且符合逻辑。英国、美国和加拿大三国的应急预案内容丰富详细,篇幅较长,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应急预案内容一般包括以下几个关键部分:对预案的目的、制定过程等内容的简单描述;应急管理机构、应急队伍、应急活动中的有关组织及其义务,这些机构及其主要工作人员的联系方式;应急响应活动,包括预案的启动、应急救援活动的开展等;灾后恢复与重建;预案的修订与演练。

第三,重视应急活动的组织机构,明确各自的权利义务。应急组织机构是应急活动的主体与灵魂,英国、美国和加拿大三国非常重视应急组织机构。应急组织机构往往包括现有机构体系中的管理机构和应急管理小组。预案中会非常明确且详细地写明各类组织机构在应急活动中的地位及其义务。此外,预案中会详细地列举应急机构主要工作人员及其详细联系方式。例如,美国《全国应急响应计划》要求预案明确应急管理中联邦政府、各州政府、地方政府、部落、非政府组织、私人部门以及市民的角色与义务。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危机管理办公室的《应急预案指南》中要求明确应对突发事件的各部门在应急中的各项活动,包括管理部门、新闻部门、军事部门、预算/行政部门等。

第四,注意合作与协调。合作主要是指各部门、各应急主体之间的合作,以及政府与私人部门、非政府组织之间的合作。合作既体现在应急预案的制定过程中,也体现在应急预案的启动、应急响应活动、灾后恢复重建阶段。例如,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危机管理办公室的《应急预案指南》中明确要求预案写入各机构间的合作以保证资源的优先分配、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所谓协调,是指预案之间的协调。一方面注意同一层级不同机构制定的预案之间的协调,另一方面注意不同层级政府和机构之间预案的协调。例如,英国的法律要求每个机关的总体预案应该与其他合作机关制定的预案相协调。

美国的《全国应急响应计划》要求重视联邦应急管理活动之间的协调合作、预案与其他各类预案的关系;提高不同级别政府之间以及政府与私人部门之间的应急管理联络;促进联邦和州、地方政府以及部落之间的相互援助。

第五,重视应急预案的修订工作。英国、美国和加拿大三国的应急预案中均有关于应急预案的修订条款。这些国家均把应急预案看作是活的文件,认为由于机构重组、新的风险评估资料、新法的通过、演练的经验以及灾难的发生均可能导致应急预案的修订。法律一般要求应急预案的制定者定期或者不定期地对预案进行检查。例如,英国的有关规定要求每三个月就应当对预案中的联系方式等信息进行纠正,并应当阶段性地对预案进行重新审查;如果预案有修订,应当及时公布。

四、完善我国应急预案的建议

应急预案的制定具有重大意义。在制定预案过程中应急活动的一些缺陷会有所暴露,例如通讯不畅、应急救援物资不足、应急救援队伍人员不充足等;也可以发现尚未意识到的危险情况;还可以提高预案制定主体及其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

1.改进应急预案的内容。

我国已有的突发事件预案存在的一个共通性问题即是内容简单,缺乏可操作性,针对性不强。《突发事件应对法》第18条规定,应急预案应当根据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针对突发事件的性质、特点和可能造成的社会危害,具体规定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和突发事件的预防与预警机制、处置程序、应急保障措施以及事后恢复与重建措施等内容。

如前所述,英国、美国和加拿大三国的应急预案内容丰富详细,篇幅较长,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针对性。借鉴这些国家的经验,完善我国应急预案的内容,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第一,应急预案中应当有对风险的总体描述。例如,制定某一地区的总体预案时,应当对该地区存在的所有风险进行总体描述;制定部门预案时应当对部门预案所针对的某一突发事件的风险进行概括描述。第二,应急预案的内容应当有情景描述,而不是简单地罗列必要的内容。这就要求在制定应急预案时充分吸取经验,充分发挥想象,设想出有可能发生的若干情况。第三,注意不同主体制定的应急预案内容之间的协调。一般而言,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不可能由一个单一的部门单独完成,需要许多部门的配合。因此,应急预案的内容应当体现出与其他有关部门制定的应急预案内容之间的协调,包括部门预案、专项预案与总体预案之间的协调、上下级政府制定的总体预案之间的协调、上下级政府部门制定的部门预案、专项预案之间的协调,以及同级部门或者单位之间制定的预案之间的协调。第四,明确应急管理机构、应急队伍、应急活动中的有关组织及其义务,特别是应当列明这些机构及其主要工作人员的详细的联系方式。第五,详细规定预案的修订与演练。应急预案应当详细规定预案修订的条件、程序,应急预案的演练等内容。通过演练使得应急预案获得生命力,通过预案的修订使其获得时效性。

2.完善应急预案的制定程序。

借鉴国外应急预案的制定程序,笔者认为,我国应急预案制定程序应当包括以下基本步骤:[4]

一是成立预案编制小组。这是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的重要环节,对实现应急管理的基本原则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同时,为各个应急部门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协作与交流机会,有利于统一应急各方的观点和意见。预案编制小组的成员一般应包括:行政首长或其代表,应急管理部门,消防、公安、环保、卫生、市政、医院、医疗急救、卫生防疫、邮电、交通管理等有关部门;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法律顾问、有关企业以及上级政府或应急机构代表和技术专家等。预案编制小组的成员确定后,须确定编制计划,明确任务分工,保证预案编制工作的科学有序。

二是风险分析和应急能力评估。风险分析是应急预案编制的基础。风险分析的结果不仅有助于确定应急工作重点,提供划分预案编制优先级别的依据,而且也为应急准备和应急响应提供必要的信息和资料。风险分析包括危险识别、脆弱性分析和风险评估。

危险识别目的是识别可能存在的重大危险因素,分析本地区的地理、气象等自然条件,以及工业和运输、商贸、公共设施等的具体情况,总结本地区历史上曾经发生的重大事故,来识别出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和重大事故等突发事件。

脆弱性分析要确定的是:一旦发生危险事故,最容易受到冲击破坏的地区或单位,以及最可能出现波动或激变的环节。脆弱性分析结果应提供下列信息:受事故或灾害严重影响的区域,以及该区域的影响因素(例如地形、交通、风向等);预计位于脆弱带中的人口数量和类型(例如居民、职员、敏感人群——医院、学校、疗养院、托儿所);可能遭受的财产破坏,包括基础设施和运输线路;可能的环境影响;可以标明最需要保护的地区、单位和人群。

风险评估是根据脆弱性分析的结果,评估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造成破坏(或伤害)的可能性,以及可能导致的实际破坏(或伤害)程度。通常可能会选择对最严重的情况(顶级事件)进行分析。风险分析可以提供下列信息:发生事故和环境异常的可能性,或同时发生多种紧急事故的可能性;对人造成的伤害类型(急性、延时或慢性的)和相关的高危人群;对财产造成的破坏类型(暂时、可修复或永久的);以及对环境造成的破坏类型(可恢复或永久的)。

应急能力评估是依据风险分析的结果,对已有的应急资源和应急能力进行评估,包括城市和企业应急资源的评估,明确应急救援的需求和不足。应急资源包括应急人员、应急设施(备)、装备和物资等;应急能力包括体制和机制运行状况与人员的技术、经验和接受的培训等。应急能力评估还应注意发现应急体系中的缺陷和不足。编制预案时,应当在评价与潜在危险相适应的应急资源和能力的基础上,选择最现实、有效的应急策略。

三是编写应急预案。应急预案的编制必须基于重大事故风险的分析结果、参考应急资源需求和现状以及有关法律法规要求。此外,预案编制时应充分收集和参阅已有的应急预案,包括上级部门的应急预案、所在地区的总体预案等,以最大程度地减小工作量和避免应急预案的重复和交叉,并确保与其他相关应急预案的协调和一致。

四是应急预案评审。为保证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与实际情况的符合性,应急预案必须经过评审,包括组织内部评审和专家评审,必要时请上级应急机构进行评审。

五是应急预案的批准和。应急预案经评审通过后,应当报有关部门批准,批准后进行正式和备案。一般情况下,各级政府部门的专项预案,应当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同意,由同级人民政府应急管理委员会进行。部门预案和专项预案应当报行政主管部门备案。企事业单位的应急预案由单位领导批准,自行印发,并应报行政主管部门备案。例如,某省人民政府各部门、各单位及中央驻陕企事业单位、各设区市人民政府、全省区域内各高等学校制定的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须按有关规定报该地震局备案;各设区市制定的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必须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报该省地震局备案。

3.重视应急预案的修订。

应急预案修订的重要性并不亚于预案的制定。由于客观情况经常发生变化,只有及时对预案进行修订,才能更有效地应对突发事件。《突发事件应对法》第17条规定,应急预案制定机关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和情势变化,适时修订应急预案。但对应急预案修订的条件、程序等问题没有再作进一步规定。

一般出现以下情况,应当修订预案:其一,发现了新的风险或者有情况显示一项预案已经过时。其二,从突发事件中获得的经验教训。突发事件的发生往往会暴露出一些之前没有注意到的风险,或者表明需要更好的应急程序,或者应当将某些组织纳入预案中。其三,应急演练中获得经验教训。从应急演练中获取的经验教训与突发事件雷同。不同之处在于应急演练是人为控制的,特别设计以检验应急预案的程序,并且可以不断重复直到合理的安排产生为止。其四,组织机构及其程序、技术系统发生变动。其五,关键工作人员发生变动。应急预案或者其附则,必须不断地反映关键工作人员的变动,包括姓名、工作头衔以及联系方式。其六,有关的法律规定被修改,或者制定了新的法律规定,需要修订应急预案。

根据国外的经验,应急预案至少应当每年定期修订一次,如果在这一年中发生了突发事件、进行应急演练、组织机构变动等情况,还应当及时修订预案。应急预案的修订应当由当初制定的主体负责。预案修订后,应当及时公布。

【注释】

[1]《2006年我国突发公共事件应对情况》,载《中国应急管理》2007年第7期。

[2]有关英国应急预案制度的内容,主要参考英国《国内紧急状态法》(2004年)、《国内紧急状态法执行规章草案》(2005年)、《应急准备》、《应急处置和恢复》等法律和规章文件。

[3]有关美国应急预案的内容,主要参考《国土安全法》(2002年)、《后“卡特里娜”应急管理改革法》(2006年)、加利福尼亚州危机管理办公室的《应急预案指南》、《示范性城市预案》等资料。

篇8

[关键词]安氏Ⅱ类错(牙/合);青春期;面部骨轮廓

[中图分类号]R78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07)03-0376-04

青春期是人体生长发育的第二高峰期,生理上发生明显变化,身高、体重迅速增长,各内脏器官功能趋向成熟,各项指标达到或接近成人标准。上下颌骨也在此期间发育迅速。其中上下颌骨形态有较大改变,面下1/3垂直距离增大,这也是儿童面型向成人转变的重要阶段。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是指第一磨牙远中关系,并伴有上颌前牙的唇倾或舌倾。此类患者在青春期上下颌骨也生长迅速,这样造成面型明显改变,畸形程度更大。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是362例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的患者,即第一恒磨牙为远中关系。面部轮廓无畸形,面型正常,无面部轮廓改形史。以青春期发育前和发育完成后的年龄界限为标准,将362名患者分成少年组和成年组,少年组191人(男90名,女101名),年龄10~14岁,平均11.9岁;成人组171人(男82名,女89名),年龄18~30岁,平均21.6岁。

1.2 测量内容及方法:由笔者于一段集中的时期内用硫酸纸描绘每张头颅侧位片及正位片的头影图,然后选择重要标志点19项进行测量。分别为:①线距14项:上面高(N-ANs)、下面高(ANS-Gn)、全面高(N-Gn)、下颌基骨长(Go-Me)、下颌长(Ar-Gn)、升支高(Ar-Go)、颏高(Pog-MPl)、S-N、S-Gn、S-Go、头宽(EU-EU’)、上面宽(LO-LO’)、中面宽(cs-cs’)、下面宽(Go-Go’)。②角度5项:下颌平面角(MPl-SN)、下颌角角度(Ar-Go-Me)、颏倾角(Npog-MPl)、SNA、SNB(如图1~2)。角度以度为单位,线距以mm为单位。所有数据精确到小数点后~位。(注:MPl为Go与Me连线)

1.3 统计学处理:将所得数据用CHISS软件做统计学处理,求其均数、标准差等,比较进行t检验。并将部分项目的所得数值与正常牙合的数值进行比较。正常值以张兴中心等所测量的北京正常(牙/合)青少年测量值为标准。

2 结果

2.1 角度变化:少年组的男性与女性颏倾角、下颌角角度有显著性差异,少年组男性颏倾角角度大于女性,而下颌角角小于女性。其余角度测量项目未见性别差异。成年组与少年组相比,下颌平面角及下颌角角度减少,差异显著。成年组男性的SNB角大于少年组男性,差异显著。成年女性的颏倾角大于少年组女性,差异显著(见表1~2)。

2.2 线距变化:少年组的男性中面宽及下面宽与女性有显著性差异,男性明显大于女性。成年组的男性与女性相比,其下面高、全面高、下颌长、升支高、S-N、S-Go、S-Gn、上面宽、中面宽、下面宽,均差异显著。所有数值均为男性大于女性。在生长量方面,无论男女,其上面高、下面高、全面高、下颌长、升支高、S-N、S-Go、S-Gn、中面宽、下面宽均有显著性变化。男性的上面宽有明显变化,女性的下颌基骨长、颏高有明显变化,差异显著(见表1~2)。

3 讨论

面部骨组织结构直接体现为面部的形态,而面部的形态又直接关系着个体的美观。因此面部骨轮廓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对于个体是否有一个协调美观的面型起重要作用。对面部骨轮廓在青春期的生长量、生长方向以及生长持续时间等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可以帮助正颌外科及正畸医师制定合理的诊治计划。本研究对青春期前后面部骨轮廓的改变做以比较,得出的一系列结论有助于青少年患者颌面整形及正畸的展开,并对正畸及正颌外科医师制定治疗方案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3.1 X线投影测量分析: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不分性别,成人组与少年组相比,下颌长及升支高度均差异显著。说明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经过青春期,下颌骨体部及升支高度有所增加。与正常(牙/合)相比,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的少年组男性的下颌体长、下颌基骨长小于正常(牙/合)未成年男性,差异显著。成年女性、颏高大于正常(牙/合)成年女性,具有显著性差异。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的少年组无论男女下颌体长、下颌基骨长小于正常(牙/合)少年组,但无显著性差异。这表明,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在青春发育期前,即与正常牙合人群有所差异。通过青春发育期的生长,这种差异逐渐加大,畸形程度加重。这与Christopher所得的结论相似,他认为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与正常牙合面部轮廓不同在7岁时即有所体现,在15岁时表现出显著性差异。

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的成年组男性与少年组男性相比,颏倾角变化无显著性差异,且男性的颏高生长变化不明显,说明安氏Ⅱ类男性进入青春期后,颏部变化较小。成人组与少年组相比,无论男女,下颌平面角,下颌角及颏倾角角度有减少趋势,说明安氏Ⅱ类患者与正常(牙/合)青春期少年发育基本一致,下颌骨有向前、向上旋转的趋势。林新平等研究表明,高低角型青少年在生长发育期间,下颌骨整体旋转,且下颌骨整体旋转男女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张兴中的研究表明,从13~17岁,下颌角和下颌平面角减少1.0~1.5,下颌向上、向前旋转,男女性别差异不显著。本研究所得结论与林新平、张兴中等所得结论相符。沈真祥指出,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的患者,下颌向前方向的生长表明下颌存在逆时针方向的旋转趋势,即水平向生长型病例,它有利于骨型的改善;如果下颌为垂直向生长型,预示下颌顺时针生长,即垂直向生长型病例,治疗预后较困难,治疗中磨牙的升高将使下颌进一步向后旋转。因此,其下面高也常为平均面型,但个别患者下面高也可以表现为增高或减少。曹军等研究发现,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的患者存在骨性垂直性不调,且下颌逆时针旋转。但Nobuyuki认为,垂直向颌骨关系失调,即下颌骨向后旋转,多见于亚洲人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的患

者,而白人的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多表现为水平颌骨关系失调。

在生长量方面,少年组男性与女性的上面宽未见显著差异,但成人组上面宽有显著性别差异,且成年组男性与少年组男性上面宽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在青春发育期,男性上面宽生长量较女性要大。安氏Ⅱ类的男性患者,除上面宽的发育量较大外,其下面高、全面高、下颌长、升支高、s-N、s-Gn、s-Go均差异显著。其升支高及s-Go的显著性差异,均表明男性下颌角点位置有所改变。其下颌角除向外生长外,亦向下生长。

正常人从少年到成人,在青春期,上下颌骨有一快速生长,完成少年面型到成人的过渡。主要表现在上下颌骨的宽度增加、上下颌骨高度增加、垂直距离的增大、下颌骨体部及升支高度增大。而本研究发现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的患者经过青春期,下颌骨体部及升值高度有所增加,但数值比正常人小,且上颌骨发育与正常人相比相差无几,甚至比正常人发育的更大。因此,与上颌骨对照来看,下颌骨发育显得小而畸形。即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成人比少年畸形程度更大且明显。表现为下颌体短、升支短、下前牙唇倾、牙弓宽度小、下牙拥挤程度更大。因为智齿萌出,而上颌骨发育基本正常,造成上前牙也代偿性前倾,因此患者面型呈“鸟嘴”状。

3.2 CT三维重建测量分析:部分病例进行cT扫描后三维重建并测量,其所得数值在投影测量所测量的数值范围内。CT三维重建所得结果比投影测量更直观且准确。但与摄取头颅定位正侧位片相比,CT螺旋扫描的放射线量要大得多,而且在价格上更加昂贵,故难以推广普及。

篇9

【关键词】不同孕期;妊娠;梅毒;预后;安全性

Prognosiseffect and safety evaluation of treatments in different pregnancy stage on syphilis in pregnancy childbirthBI Yunli1, ZHANG Chunhua2. 1. Department of Obstetric, Linqu County People’s Hospital, Weifang 262600, China; 2. Department of Obstetric, Shandong Provincial Hospital, Jinan 250021, China

【Abstract】Objectives: To explore and analyze the prognosis effect and safety of treatments in different pregnancy stage on syphilis in pregnancy childbirth. Methods: 90 pregnancy patients with syphilis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12 to October 2014 were selected and, according to the prenatal discovery and treatment time, divided into group A, group B and group C, with 30 cases in each group. Group A was early pregnancy group (< 12 weeks); group B was middle stage pregnancy group (12 to 27 weeks) and group C was late pregnancy group (> 27 weeks). All patients were given enough specifications syphilis treatment. Pregnancy outcomes, the comparison of the TRUST, low-grade, and incidence of congenital syphilis of the three group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Results: Full-term births rate of group A, group B and group C after treatment were 86.67%, 53.33% and 86.67% respectively and the preterm birth rates were 1000%, 3000% and 53.33%.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groups were significant (P< 005). After a treatment course, there were 12 cases (6000%) with maternal TRUST titer < 1∶8 and 8 cases (4000%) with maternal TRUST titer ≥1∶8. After 2 courses of treatment, there were 57 cases (85.07%) with maternal TRUST titer < 1∶8 and 6 cases with maternal TRUST titer ≥1∶8,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groups (P< 005). After a treatment course, there were 15 cases (75.00%) with neonatal TRUST titer < 1∶8 and 5 cases (25.00%) with neonatal TRUST titer ≥1∶8. After 2 courses of treatment, there were 61 cases (91.04%) with neonatal TRUST titer < 1∶8 and 0 case neonatal TRUST titer ≥1∶8.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groups were significant (P< 005). After treatment, the incidences of congenital child of group A, group B and group C were 0, 6.67% and 46.67% respectively.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groups were significant (P< 005). Conclusion: Positive and effective treatment in early pregnancy stage for syphilis can obviously improve the pregnancy outcome and perinatal prognosis, reducing the incidence of children with congenital syphilis, which has important clinical significance and is worth promoting.

【Key words】Different pregnancy stage; Pregnancy; Syphilis; Prognosis; Safety

【中图分类号】R7591【文献标志码】A

梅毒作为临床上一类发病率较高的性传播疾病,由苍白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传染性较强,以育龄期妇女作为主要发病人群。当孕妇感染苍白梅毒螺旋体后可诱发多种严重并发症,不仅易造成胎传梅毒,甚至可诱发流产、死胎死产等,对母婴身心健康造成影响[1]。现为了探究妊娠梅毒的最佳治疗时间,我院针对收治的90例妊娠梅毒患者展开研究,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取随机数字表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90例妊娠梅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在我院行梅毒血清学检查后确诊,且为孕前未经治疗的患者,同时签署了关于本次试验的知情权同意书。按照孕期发现及治疗时间分为A组、B组及C组,每组各30例。A组为早孕期27周,平均孕期为(339±14)周,年龄23~37岁,平均年龄为(295±29)岁;初产妇18例,经产妇12例;产次1~4次,平均产次为(29±08)次;潜伏梅毒14例,一期梅毒13例,二期梅毒3例。

12方法

检测方法:对三组孕妇及新生儿均给予梅毒抗体检查,其中包括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等。

新生儿先天性梅毒判断:根据性传播疾病临床治疗指南对新生儿先天性梅毒进行诊断,对于流产与死胎给予血清学检查及胎盘病理检查判断是否为先天性梅毒儿。

治疗方法:于患者两侧臀部行苄星青霉素G(河北华日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40805)治疗,每周1次,每次使用剂量为240U,以3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在治疗期间患者的丈夫同样接受检查治疗,且在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本次研究所取得的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 P

2结果

21三组患者不同孕期治疗妊娠结局对比

A组、B组及C组治疗后足月分娩率分别为8667%、5333%、4667%,早产率分别为1000%、3000%、5333%,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均

22妊娠梅毒患者不同疗程治疗后TRUST滴度对比

该组患者共90例中,治疗前TRUST滴度≥1∶8者87例,TRUST滴度

表2妊娠梅毒患者不同疗程治疗后TRUST滴度对比疗程例数母体TRUST滴度

23三组患者不同孕期治疗先天梅毒儿发生率对比

A组、B组、C组治疗后先天儿发生率分别为0、667%、4667%,组间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

表3三组患者不同孕期治疗先天梅毒儿发生率对比组别例数正常新生儿先天梅毒儿A组3030(3000)0B组3028(9333)2(667)C组3016(5333)14(4667)注:与B组相比,*P

3讨论

大量临床试验研究证实,梅毒螺旋体可通过胎盘诱发流产、早产、死胎及死产,同时诱发胎传梅毒的发生。有研究报道指出,梅毒可作为诱发不良妊娠结局的首要原因,而目前妊娠孕妇多以潜伏梅毒为主[2]。本次研究中患者共90例,潜伏梅毒共60例,占6667%,与以往研究结果基本一致。由于潜伏期梅毒无明显临床症状,仅通过常规体检无法对病情给予准确判断,采取血清学检查方可发现,因此,潜伏期梅毒的漏诊率较高,常延误了疾病最佳治疗时期,从而对孕产妇及胎儿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3]。

传统临床工作中认为妊娠早期滋养层中的朗汉斯细胞可对胎儿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可免受梅毒螺旋体感染,在妊娠前18周内并不会发生梅毒的胎传播,但此种结论经过目前大量临床试验研究证实为不正确的[4,5]。近年来的研究认为梅毒的胎传播可发生在不同妊娠时期内,为了预防先天性梅毒儿的出生,多以阻断梅毒的胎传播为主,这就依赖于通过对妊娠早期梅毒患者以及育龄妇女梅毒给予积极的干预治疗[6,7]。有临床研究资料显示,在孕妇早孕时期确诊后给予积极干预治疗可有效降低先天梅毒儿的发生率,但若在中孕期或晚孕期开始治疗的患者,则可见先天梅毒儿的发病率明显增高[8,9]。结合研究结果可见,于孕早期接受梅毒治疗的妊娠结局明显优于中孕期及晚孕期者,与以往研究报道基本一致[10]。为此,我们认为对于妊娠梅毒的治疗干预,掌握正确的时间至关重要,且不同的初始治疗初始时间所产生的妊娠结局各不相同[11,12]。我们认为发生此类情况可能与部分孕妇在孕末期才接受治疗,无法确保宫内胎儿接受充分治疗有关,也有可能是不同时期的妊娠梅毒患者无法完成2个疗程的系统治疗相关,但这仍需要临床工作者进一步行大量实验证实[13]。

目前临床上较为常用的特异性梅毒螺旋抗体血清学检测在早期诊断先天性梅毒儿方面具有重要临床意义,但值得注意的是,此类检测技术在部分医院内尚未开展,未能得到广泛应用,仅给予常规梅毒血清学检测,并不能准确判断血清中的抗体来源于母体或新生儿本身[14]。为此,现多要求妊娠孕妇在每个月内均进行1次梅毒血清反应的检测,并以8次为1个检测周期[15]。综上所述,尽管目前关于妊娠梅毒的相关治疗已制定出合理方案,但发生先天性梅毒儿的情况仍然存在,并以中孕期与晚孕期为主。而通过上述试验我们可知,在妊娠梅毒早期给予积极有效的治疗可明显改善妊娠结局及围产儿的预后情况,在降低先天性梅毒患儿发生率方面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王千秋,张国成.性传播疾病临床诊疗指南.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5-6.

[2]任旭琦,杨立刚,陈永锋,等.2005至2010年广东省育龄妇女人群二期梅毒及隐性梅毒流行趋势.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2,11(3):174-177.

[3]Peeling RW,Ye H. Diagnostic tools for preventing and managingmatemal and congential syphilics:an overview.Bull Word Health Organ,2004,82(6):439-446.

[4]杨立刚,杨斌.先天梅毒的诊断及治疗.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2010,17(2):157-159.

[5]杨日东,刘金花,田广南,等.治疗干预对不同妊期潜伏梅毒孕妇新生儿影响的研究.岭南皮肤性病学杂志,2010,17(2):157-158.

[6]Larkin JA,Lit L,Tongey J,et al.Recognizing and treating syphilis in pregnancy.Medscape Womens Health,2008,3(1):5-6.

[7]谭小平,刘红桂,熊海燕,等.妊娠期梅毒母婴阻断的干预时机.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08,19(4):199-202.

[8]李佳玟,李元成,王俐.妊娠梅毒85例临床分析.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6,20(4):226-227.

[9]周动机,谢慧,张遇娴,等.不同孕期治疗对妊娠梅毒分娩的预后影响.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2013,20(2):909-910.

[10]黄志明,周佳慧,罗荣华,等.妊娠梅毒在孕28周前后治疗对先天性梅毒及新生儿预后的影响.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9,25(5):355-356.

[11]叶光荣,张伟,黄显翔.不同治疗时机对妊娠梅毒的预后影响研究.西南军医,2010,12(6):1059-1061.

[12]程娟,段红岩,李安信.梅毒流行病学和诊疗现状分析.传染病信息,2012,25(1):58-60.

[13]黄志明, 周华, 洪福昌, 等. 深圳市宝安区 1999~ 2002年孕妇人群梅毒流行病学分析. 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 2004, 11 ( 1): 71- 73

[14]郑义辉.妊娠期梅毒临床结局的相关因素分析及临床诊治.中国医学工程,2014,22(6):890-891.

篇10

机构健全预案体系完善

为加强全县应急管理工作,年6月,县政府成立了县应急管理办公室,该机构为县应急委员会的日常办事机构,设在县政府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县政府主任兼任,今年6月,县政府办设立了应急事务科,配备了两名专职工作人员专门负责应急管理工作,同时从县国土、气象、质监、卫生等单位聘请相关人员组成专家组,为县应急管理工作提供机构保障和专业咨询。各乡镇、各部门成立了相应的应急管理领导机构,全县逐步形成了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应急管理体系,确保了应急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今年5月,县政府制订印发了《县应急预案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同时,县政府办(应急办)按照市政府的要求,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开展了应急预案修编工作,目前,已基本完成了专项应急预案修编工作,年底前将完成全县各类应急预案修编任务。

队伍齐全应急能力提高

为了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县政府办印发了《县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实施方案》,在全市范围内率先成立了应急救援大队、乡镇应急救援中队、交通事故应急救援队、山区森林灭火应急队、气象和地质灾害应急队、尧柏非煤矿山应急救援队、公用事业保障应急队、乡镇卫生应急队、动物疫情应急队等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目前全县共有专业应急人员1254人,形成了反应快速的专业应急队伍。同时,县政府办(应急办)先后组织尧柏水泥有限公司、田家炳中学、城关中学、华西大学等单位进行了30多次应急演练活动,规范了各类应急预案,增强了预案的科学性、合理性,有效地提高了我县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典型示范局部带动整体

县政府办(应急办)结合本地实际,按照“四进”(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五有”(有组织机构、有应急预案、有应急队伍、有物资保障、有科普宣传)的基本要求,积极推进应急示范点建设。截至目前,共建成北关小学等7个县级应急管理示范点,市田家炳中学等2个市级应急管理示范点,尧柏水泥有限公司省级应急管理示范点。通过应急管理示范点建设工作,提高了相关单位的应急管理水平,起到了局部带动整体的作用。

反应迅速应急处置有力

县政府办(应急办)建立了县、乡政府联动应急值班网络,严格执行24小时应急值守制度,县政府办坚持在节假日对各乡镇、各部门的值守情况进行检查,确保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报送渠道畅通、处置工作有效开展,无论在平时还是在节假日,只要有突发事件发生,县政府主要领导在第一时间带领县应急办和相关部门负责同志赶赴现场,指导、指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今年县共有效处置了各类突发事件10余起,特别是成功处置了辋川山体滑坡地质灾害事件和国庆节王顺山2名游客失踪事件。这些突发事件处置及时、效果显著,受到了市委、市政府和相关新闻媒体的充分肯定和好评。

物资充足保障能力增强

县政府办(应急办)积极开展应急物资储备工作,组织县民政、经贸等部门储备了50万元米面油和被褥等应急物资;县卫生部门储备了60万元应急药品;县公安、教育、国土、水务、农业、林业、气象、环保等部门购置了100多万元应急设备和应急物资;县公安局在县城主要交通路口安装了电子监控设施;县气象局在各乡镇、各部门安装天气预报电子显示屏,有效地提高了预警能力,全县基本形成了完整的应急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