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范文

时间:2024-01-05 17:36: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村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村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

篇1

具体体现在:一是特色产业蓬勃发展。以“一村一品”特色经济为主要内容,培育壮大了花卉、畜牧、旱地蔬菜、休闲观光四大特色支柱产业。目前已形成了以大龙村委会为中心的500余亩鲜切花生产繁育基地,以新发、小坝圩、四圩、余家圩等为重点的奶牛、畜禽养殖基地,以金江生态园为主线的农村工业园区,以锦龙庄、朗目山庄为代表的休闲观光经济,以牛街、平江街、鸡街为重点的城镇经济,引进扶持了三牛乳业、绿益食品、茂源鸭苗孵化基地、麒麟生态旅游文化城等一批农业龙头企业,成立了花卉、养鸭等9个专业农技协会,大龙的花卉、新发的奶牛、余家圩的家禽、四圩的鸭子等产业化模式已见雏形,为发展现代农业奠定了基础。二是工业经济带动作用开始显现。结合金江生态园的总体规划,牢固树立“工业强乡”的工业经济发展思路,用最优势的资源、最优惠的政策、最优越的环境、最优质的服务,吸引优质资本向沿江涌流。成功引进了8个投资过千万元的大项目,投资总额99500余万元,解决了500余名本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农民每年可从企业务工获取收入达300余万元,增强了全乡经济发展后劲。三是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完成了金江路一期、沾潦公路沿江段、朗目山公路、曲鸡路改扩建等重点工程建设,金江路二期拆迁安置进展顺利,牛街葫芦口拆迁安置工程全面启动,打通了城乡一体化瓶颈。对平江街进行了绿化美化,成功引进并完成了金江小镇房地产开发项目,积极营造了吸纳财气、提升旺气的发展环境。四是村容村貌明显改观。将村容镇貌建设标准细化为“一看路二看树,三看卫生四看住”,全面开展“四化”(硬化、净化、绿化、美化)、“三清”(清垃圾、清淤泥、清路障)、“三改”(改水、改厕、改路),全乡硬化村内道路70余万平方米,粉墙54000余平方米,建公厕274个,拆除旧房122间7300平方米,绿化村内道路21000平方米,群众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五是群众素质明显提高。以“两校进村”为载体,积极整合农村各种教育资源,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开展新型农民培训,群众的科技素质、文化素质、法律素质和文明程度显著提高,为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近年来,在市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基层党委政府的扎实工作和艰苦努力,“三村四化”新农村建设给农村和农民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热烈欢迎。但从面临的发展任务来看,当前,新农村建设面临的矛盾和问题还比较突出,农业和农村发展仍处于爬坡阶段,建设新农村任重而道远。主要表现在:农业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带动作用还不够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制约农村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依然存在;乡村负债较沉重等。这些问题,既是必须正视的挑战,也是建设新农村的用力方向。

建设“三村四化”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惠及亿万农民群众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符合广大农民群众改变生产生活面貌、提高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的强烈愿望和要求,但同时,也是一项系统工程、综合工程、整体工程,涉及农村的方方面面,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仅靠基层党委、政府、村组和群众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特别是对于以传统种养业和劳务收入为群众主要经济来源的沿江来说,取消农业税后,乡级财源单一、财政十分困难,村组债务沉重,运转困难,用于新农村建设的投入严重不足。鉴于这种状况,从我乡新农村建设的实际出发,我提三点建议:

一是建议区委、区政府协调有关企业和单位,为每个“三村四化”新农村建设试点村无偿提供100吨水泥和绿化所需的苗木,在满足试点村村内主干道道路硬化、环境美化的同时,也对农户进入新村建房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二是建议区委、区政府给予土地政策方面的支持。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这几年,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经济举步维艰,最关键的还是缺乏大企业、大产业、大项目的支撑和带动。作为“鱼米之乡”的沿江,除去山林和现有村庄占地面积,几乎都属于基本农田保护区,是“高压线”,碰不得,项目引进与土地政策之间的矛盾成为推进农村工业化、引进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优势产业的严重制约。为此,建议区委、区政府给予试点村更多土地政策方面的支持。

三是建议区委、区政府制定关于在拆旧建新、整村搬迁过程中老村收归集体所有的政策。一方面,可使老村所占的闲置土地得以盘活,用于招商引资、调整结构、发展加工服务业、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另一方面,农民不仅可以从出租土地的收益中获得比农业耕作更多的经济收入,解决了失地不失业的问题,同时也能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

篇2

根据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要求,为了解我县乡镇文化建设情况,3月中旬在县政府分管领导带领下,文化局组织有关人员,实地察看了各乡镇文化站和村级文化大院建设情况,听取相关单位情况汇报。通过调研,大家一致认为,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相关部门和文化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在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下,乡镇文化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乡村文化活动设施建设不断加强,海岛群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精神面貌大为改观,推动了新渔村建设,促进了经济发展。

一、乡镇文化建设的现状

1、注重加强领导,乡镇文化建设大环境逐渐改善。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对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认识不断提升,理念转变更新,关注程度有所增强。特别是文化行政主管部门,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镇村两级都有班子成员分管文化工作,安排了兼职文化工作人员,使全县乡镇重点文化建设稳步推进。

2、注重资源配置,农村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初具规模。乡镇文化阵地仍有基础。砣矶镇影剧院虽为上世纪80年代所建,但目前经过维修,仍能开展演出活动。全县乡镇有文化场所3630㎡,图书室10个。大钦北村、大钦东村,北隍山前村、山后村,小钦村,黑山乡南庄村,南长山黑石嘴村、山前村,北长山嵩前村、店子村、北城村等村级文化大院场地、设施比较齐全,活动经常。

3、注重因势利导,群众文化活动日趋丰富。我县文化底蕴丰厚,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群众文化活动热情高,乡村文化建设的基础较好。各乡镇甚至各村都有不同的文化活动特色,有的重排戏,有的擅唱歌,有的爱舞龙,有的喜耍狮,在历届妈祖节活动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砣矶渔家号子被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实事求是地讲,近年来随着农村税费改革、农村文化机构的转型,我县乡镇文化建设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阵地流失、资产流失、队伍散失的现象,农村基层文化工作萧条,明显滞后于经济的发展,与广大渔村群众日益增加的文化需求差距较大,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不容忽视。

2、乡镇群众文化事业经费短缺,活动匮乏。许多乡镇因经济原因,大大削减文化支出,经费不仅年初不纳入乡镇财政预算,即使工作任务来了,花钱也是能省则省。不要说投入资金搞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就连必要的乡镇文化活动经费投入都很少,使乡镇组织开展的文化活动的次数和形式都十分有限。

3、文化队伍人才紧缺,整体素质在下降。在乡镇事业单位改革和体制转换过程中,乡镇文化站的职能被统一归入社会事务服务站,没有专职的文化干部,造成了乡镇站无编制、无经费、无人才的状况。渔村文艺骨干流失,后继乏人,对乡镇文化活动的开展影响很大。

三、建议及对策

我县乡镇文化建设落后于渔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已经影响到了当前社会主义新渔村的建设进程,必须及时加以重视和解决。为此,今后一段时期,建议我县乡镇基层文化建设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2、多元投入,保障经费。 一是继续加大政府的投入。公共财政是农村基层文化建设

所需经费的主渠道,要认真抓好中央、省、市有关文化建设经费投入政策规定的落实,改进投入方式,形成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在加大基层文化设施和重点文化工程建设投入的同时,进一步加大文化事业经费的投入,使乡镇文化建设的投入每年有较大的增长,占财政支出的经费比重逐年提高,尽快达到[2002]7号文件规定的各级财政的文化事业经费不低于当地财政总支出1%的目标。二是出台配套优惠政策,拓展投入渠道。倡导乡村集体投资、集资、个人出资自办文化事业,引导社会力量捐资,赞助乡镇基层文化建设。三是县、乡两级政府特别是财政、文化部门要充分利用现在国家、省、市加大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契机,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

3、建管并重,夯实阵地。要根据《山东省十一五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规划》,全面落实《全省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工程实施意见》。一是大力推进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按照中办[2007]21号文件要求,采取强有力措施,制定建设标准,全力推进实现三级文化网络体系化目标。二是努力搞好资源整合,统筹乡镇宣传、党建、教育、科技、计生等现有设施资源优化配置,综合利用,发挥现有各类阵地的文化综合效益。三是因地制宜,建设乡镇文化中心站。像砣矶镇、南长山镇、小钦岛乡、南隍城乡等乡镇文化站底子比较好的,尽量以乡镇为主,建设乡镇文化站;而其它乡镇则采取依附地处乡镇中心位置且文化大院建设相对完善的村,集中镇村两级的力量,建设乡镇文化中心站。四是尽快出台农村基层文化设施管理、使用办法。要进一步强化责任制管理,规范化管理,功能性管理。

篇3

根据市委关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统一部署和《关于在全市党员干部中开展“三联三知”活动的通知》的有关要求,开发区党工委组织开展了“干部下基层,为民解难题”活动,要求全区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转变工作作风,更加深入地体察民意,广泛征求意见,为民排忧解难。4月23日、24日,5月9日,我和社会事业局的有关同志一起到长村张乡于楼村进行了调查研究,广泛征求基层党员、干部、群众的意见建议,经汇总整理、分析思考,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一、长村张乡于楼村的基本情况

于楼村位于长村张乡西南两公里处,全村共有1500口人, 5个生产小组,村两委成员共有4名,调解主任1名,监委会主任1名,监委会成员2名,村组代表15名。共有党员62名,分为3个党小组,其中1、2村民组为一个党小组,组长为张付江,3、5村民组为一个党小组,组长李青亭,4组为一个党小组,组长为于德朝。全村共有低保户24户,33人,五保户2人,优抚对象2人,其中1名为抗美援朝老战士李明付,贫困党员2户。全村共有土地1950亩,现已流转土地800多亩,占全村土地的40%,主要为花卉种植。葡萄种植面积近300亩,占全村土地的16%,其余为传统种植。除了发展种植业,村里养殖业发展具有一定规模,现有养猪场4家,存栏猪2000多头,此外还有一家面粉厂,一家制砖厂。

二、调研的方式方法

召开了村级组织座谈会,参加人员有支部书记于海付、村主任郑建伟、妇女主任吝春月、调解主任郑小军、一组组长张富江、二组组长于德海、三组组长李青亭及部分党员代表。

到于楼小学同校长杨松伟、教师张志红、刘占领、张俊杰、张旭等进行了座谈。

到贫困党员于木金、抗美援朝老战士李明付、五保户王宇航、低保户许彦林等农户家中进行了登门访谈。

查看了于楼村村内道路、生活用水供应等。

    三、座谈调研征集到的意见和建议

调研中,党员、群众根据此次活动要求,提出了一些问题和意见,经梳理汇总,主要有以下方面:

1、农村集体经济薄弱,农村生产、生活存在困难。如:于楼村地处岗地,地下水源缺乏,今年借助国家“农村饮水工程”已解决了生活用水问题,但农业生产用水还不能有效解决;村民建房缺乏规划,造成一些不稳定、不和谐因素。

2、农村教育资源不足。一方面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村人口进城,农村学校生源锐减,学校办学规模小,直接影响教育教学水平提升,另一方面留守儿童、家庭贫困学生在农村学校学生中的占比较高,教育资源整合会给这些家庭带来新的困难。

3、农村文化建设落后,农民业余文化生活单一。随着“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农家书屋”建设、健身场地建设等项目实施,农民文化生活有所改善,但仍不能满足需求。

4、农村土地流转进程缓慢,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土地集约化生产势在必行,4组群众要求加快土地流转。

5、农民医疗、养老保障机制仍需完善。新农村合作医疗的开展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但也出现了“小病不能用,大病不管用”的问题,致使个别家庭因病返贫。

6、农村干部待遇低,致使干部思想不稳定,工作热情不高。

7、农村道路年久失修,群众生产、出行不便,如于楼村有近2公里的村内道路急需修建。

8、低保金偏低,不能有效解决低保户的生活。

9、个别执法单位、个别人存在吃拿卡要等现象。

10、个别部门存在特权思想,在工作中挤占村里电费等现象。

11、建设葡萄贮存冷库用地审批困难。

    12、领导干部下基层少,深入群众少。

13、农村学校合并造成上学难。

14、教师缺编,专业教师缺乏。

15、全市教师待遇不一致,如魏都区教师每年都多出一个月的奖励工资。

这些问题困扰着当前农村的发展。

四、几点体会和建议

1、做决策、定政策要广泛征求群众意愿,始终站在群众立场。群众观点是我们党最基本的政治观点,群众路线是我们党最根本的工作路线。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始终秉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原则,始终站在群众立场,做决策、定政策时征求群众意愿,让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于楼村近年来取得的成绩充分证明,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基础上制定出的发展策略,切实把握住了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方向,是完全符合科学发展观。如积极推行土地流转,既提高了土地经济效益,又增加了农民收入,也提高了党政工作的效率和群众满意度。

2、要加大“三农”发展投入,不断改善民生。“发展为了群众,为了群众发展”。在带领群众发展经济的同时切实关心群众生活,不断改善民生,增加对农村、农业的财政投入,特别是诸如修路、饮水等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篇4

关键词:乡镇;生态文化;文化建设

一、渔沟镇在生态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文化元素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乡镇领导干部支持环境保护宣传工作,认为非常有必要开展环保教育讲座,并提出加大环境破坏的惩处力度及关闭污染严重的化工厂等多项建议。但乡镇生态文化建设,不仅是单纯的改善人居环境,而是要生态与文化齐头并进。现如今大多数乡镇领导已经摆脱了将经济发展作为衡量乡镇发展情况的唯一指标的旧观念,能够给予乡镇生态文化建设工作充分的重视,但生态与文化二者仍然不能达到同步走的理想效果。随着近年来生态环境问题在媒体上的广泛宣传,使当地群众对自身的生活居住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但对于生态文化的发展,明显有认识不充分、不到位的情况。文化同生态环境一样,是一个乡镇的软实力,若运用得当,可在乡镇发展的各个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

2.生态文化建设缺乏配套设施。

在调查中发现渔沟镇环保基础设施存在短板,果皮纸箱设立不足、环卫保洁车辆较少,公园数量、公共绿地量等有待增加,景观效果有待提高,文化娱乐设施陈旧,人员与场所不足,缺乏文娱活动的器材,造成文化氛围淡薄,镇属村级的图书室与文化活动室更是少之又少,之前“农村书屋”的推广,也暴露出很多的问题。

3.生态文化个性特征保护与挖掘不充分。

生态文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一种状态,生态环境是乡镇的外在表现,而文化是内在,要做到内外兼修,就要将不同的生态环境和人文氛围,发展形成独特而鲜明的乡镇景观风格和个性特征。渔沟镇作为千年古镇,有着悠久历史与独具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遗产,例如现存的骠马街、八角琉璃井、林川书院等历史遗迹,以及著名的雕塑家滑田友、编导吴纯一先生和作家司马中原等文化名人,然而渔沟镇对这些特色文化元素的保护和挖掘并不充分,没有在现有文化元素基础上凸显自身的特点,古建筑多已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风格统一的楼房,名人遗迹也较难寻找,传统文化有所缺失。

二、渔沟镇生态文化建设的实现路径

1.提高认识,科学规划。

对乡镇一级甚至村一级干部进行集中培训,将生态文化建设提升到一个新台阶,不仅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还应从乡镇固有的自然和文化景观着力,追求乡镇生态文化的价值和品牌。乡镇生态文化规划,不仅是空间形式与功能设计,还是整个乡镇环境特征与人文精神的历史延续,不仅要专门设立规划委员会,邀请专家顾问,使规划科学化、规范化,还应提高乡镇当地居民的参与度,融合乡镇所处地域的自然环境特色,注入生态文化、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等元素,制定出长、短期的生态文化建设规划。

2.增加投入,有效利用。

生态文化建设对于乡镇发展而言具有超高的回报,要拓宽筹资渠道,不仅依赖政府和企业,在小数额且群众负担得起的前提下,甚至可采取群众自愿临时集资的做法。在物资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如何发挥其最大效益,这就要求乡镇生态环境保护与文化设施建设必须具有针对性,使其能真正满足乡镇居民的多层次需求,一方面,从居民生产生活环境出发,尤其是道路沿线绿化保洁及景观河沿岸风光入手,积极构建天蓝地绿水美、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空间;另一方面,在开掘、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的同时将其传承好、发扬好、利用好,可因地制宜建设乡镇博物馆,收集和展览富有地域特色的乡镇历史文化资料,提高乡镇文化设施的使用效益,打造生态文化古镇。

3.彰显特色,打造品牌。

乡镇之美,美在特色,依托资源禀赋,从自然、人文、建筑、乃至风俗饮食等多角度地发掘渔沟镇生态文化的个性和特色,将“无声”的乡镇特色、人文精神融入到“有形”的生态环境和物质设施中,突出自己乡镇的独特韵味,不盲目模仿。要打造、做实渔沟镇生态文化品牌,融合乡镇所处地域的自然人文特色,分门别类地制定所属不同区域或乡村的特色化、差异化发展之路,努力打造美丽乡镇的特色,借助媒体等各种宣传渠道,放大自身品牌效应和经济社会效益。

结论

不同的乡镇要通过规划调研找到自己的定位,提炼自身地域特点,在学习其他乡镇的发展的案例时,要学习发展的逻辑,而不是照搬,才能留得住自身的特点。本次调查未能充分了解分析当地社会的现状,以及生态文化涉及的各个方面,我们需要更加全面的分析之后,找到乡镇生态文化与群众现代生活的结合点,才能将当地的生态文化资源发挥百分百的价值。

参考文献:

[1]詹承场.福州市马尾区亭江镇生态乡镇建设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4.

[2]吴子钟,刘光菊.乡镇文化生态建设的样本:资丘的调研与启示[J].中华文化论坛,2015,(02):131-136.

[3]郭世松.大力推进美丽乡村文化生态建设[J].领导科学论坛(上),2015,(04):11-13.

篇5

关键词:农村;体育文化;现状;研究

中图分类号:F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2-0044-02

河北是一个农业大省,全省农村人口和农村区域均超过了65%。位于华北中北部。西北部为山区、丘陵和高原,中部和东南部为广阔的平原。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农民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跨越了温饱、小康两个生活阶段,逐步迈向富裕。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民生问题的日益关注,河北省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完善。农村体育文化建设对于增强农民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丰富业余文化生活,移风易俗,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对河北省不同地域部分农村,中部地区有石家庄、保定;沿海地区有秦皇岛、唐山;西北部山区有张家口、承德;南部地区有邢台、邯郸。从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视角,调查、了解河北省不同地域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现状,探寻提高农民整体素质的方法与途径。

一、河北省农村体育文化现状

体育文化是指在特定的范围内,为特定群体所共有、共享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按文化学的观点,可把体育文化分为体育意识文化、体育行为文化、体育物质文化。本研究的农村体育意识文化是指农民对体育的认知与态度及参与体育活动的动机与意识等;体育行为文化是指农民参与体育运动的基本特征;体育物质文化是指农民体育运动的场地器材状况。

1.不同地域乡镇领导对农村体育文化的认知程度。农村体育文化对新农村建设的作用。中部地区:认为有积极作用占52.3%、促进作用占43.1%、无作用4.6%;沿海地区:认为有积极作用占54.2%、促进作用占42.1%、无作用3.7%;西北部山区:认为有积极作用占40.5%、促进作用占33.4%、无作用26.1%;南部地区:认为有积极作用占45.2%、促进作用占44.3%、无作用10.5%。

对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态度。中部地区表示支持的占94.3%;沿海地区占97.5%;西北部山区占67.8%;南部地区占91.1%。

2.不同地域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状况。乡镇领导对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精力投入。中部地区:精力投入不足的占65.7%;沿海地区:精力投入不足的占54.6%;西北部山区:精力投入不足的占86.3%;南部地区: 精力投入不足的占69.5%。

将农村体育文化建设列入经费预算乡镇。中部地区占75.3%;沿海地区占83.1%;西北部山区占56.2%;南部地区占71.9%。

已经或正在规划体育文化建设的乡镇。中部地区占77.1%;沿海地区占85.3%;西北部山区59.5%;南部地区列入预算的占74.7%。

3.不同地域农民对体育文化的认识。对体育文化概念的了解。中部地区:了解占18.6%、比较了解占23.1%、不了解占58.3%;沿海地区:了解占29.3%、比较了解占38.2%、不了解占22.5%;西北部山区: 了解占12.1%、比较了解占20.3%、不了解占67.6%;南部地区: 了解占17.2%、比较了解占24.3%、不了解占58.5%。

体育对身体健康的作用。中部地区:认为重要的占23.5%、比较重要的占71.1%、不重要的占5.4%;沿海地区:认为重要的占41.3%、比较重要的占55.3%、不重要的占2.4%;西北部山区: 认为重要的占14.2%、比较重要的占47.6%、不重要的占38.2%;南部地区。

4.不同地域农民体育活动场所、器材与组织形式。农村居民有固定的专职农民体育活动场所的乡村。中部地区占12.3%;沿海地区占29.8%;西北部山区占3.5%;南部地区占13.4%。

有自己的体育健身器材的农村居民。中部地区占16.2%;沿海地区占69.1%;西北部山区占7.7%;南部地区占17.5%。

体育健身形式有组织有指导的农村居民。中部地区占8.6%;沿海地区占19.3%;西北部山区占2.8%;南部地区占11.1%。

5.不同地域农民体育人口数量。体育人口是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人口和体育现象,是衡量一个国家与地区群众体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目前,中国采用的基本标准――每周参加体育活动三次以上,每次30分钟以上,中等或中等以上强度。根据农民的特点,课题组在制定问卷时,多次征求相关专家的意见,将每周参加两次,每次活动30分钟以上者,定为体育人口。中部地区体育人口数量占26.6%;沿海地区体育人口数量占37.5%;西北部山区体育人口数量占11.3%;南部地区体育人口数量占25.4%。

6.不同地域农民体育消费情况。体育消费受体育意识与经济收入水平的影响,是衡量农民自身体育投入的重要指标,农民体育消费主要包括购买运动服装、运动器材、观赏比赛等。中部地区:每年消费150元以下的占34.8%、150元~300元的占46.7%、300元以上的占18.5%;沿海地区:每年消费150元以下的占16.2%、150元~300元的占57.2%、300元以上的占26.6%;西北部山区: 每年消费150元以下的占72.2%、150元~300元的占20.5%、300元以上的占7.3%;南部地区:每年消费150元以下的占29.4%、150元~300元的占48.1%、300元以上的占22.5%。

二、制约河北省农村体育文化发展的因素

经济发展因素:农村体育的发展规模、水平和速度,归根结底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农民个人的经济状况、体育场地建设水平、健身意识和生活方式均受经济要素影响。农村经济收入低,无钱购买体育器材设备,影响了农民体育活动的积极性。目前,乡村集体经济普遍薄弱,上级政府财政一般没有专项基金投入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经济因素成了制约农村体育发展的瓶颈。

政府重视不够、组织管理不健全:政府在推动大众体育的发展方面起着关键作用,体育场地设施是开展体育活动的基本条件,河北省农村除校园体育设施外,几乎没有农民专项体育场地,影响了农民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大多数乡镇没有农民体育组织,组织机构的不健全不能适应农村开展全民健身的需要。

农民自身因素:农民受教育的程度普遍较低,加上受传统道德观念和价值观的影响,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较差,大多数农民认为劳动就是体育锻炼,对体育的本质功能认识不够,而且不了解体育锻炼的常识与方法。加上季节和农忙的限制,农民参与体育运动的时间没有保障。

其他因素:农村学校体育发展滞后,学校体育是群众体育的发动机,是学会体育运动技能,培养体育兴趣的重要时期,农村学校体育的滞后制约了农村体育的发展。农村体育人才匮乏,无论是农民体育锻炼的指导人才,还是农民体育的管理人才都非常紧缺,影响了农村体育文化的发展。

三、建议与对策

1.各级主管部门应把宣传体育知识、健身知识作为主要内容,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使农民群众认识到体育不仅有强身健体功能,而且还具有政治、文化、经济、团结等多方面功能,增强体育意识。

2.各级政府加大对农村体育的投入,建设体育设施,组织体育活动。以采用省、市、县、乡各出一点资金的办法,共同把农村的设施建设武装起来,以此推进农村的体育活动开展。同时从体育彩票收益金中抽出适当资金进行农村体育项目的投入。

3.尽快建立乡政府体育管理机构,组织各种体育指导中心,积极推进农村体育俱乐部,制定并完善各种农村体育管理制度,加强组织管理力度。实施目标管理,将农民体育的开展情况的好坏,作为衡量主管领导业绩的标准之一。

4.充分挖掘地区民间体育资源,采用各种措施增加可利用的体育资源。利用地方特点开展特色体育活动,继承和发扬不同地域的农村传统体育项目。

参考文献:

[1]李丹.四川省农村体育现状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1):43-46.

[2]陈彬.中国农村体育基本理论研究现状[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5):96-97.

[3]马先英.农村体育:制约中国群众体育发展的瓶颈[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10).

[4]谭小勇.湖南省城郊富裕乡村体育现状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5).

[5]王刚.农村体育文化现状剖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8,(2):278-281.

[6]调研组.关于河北省农村体育情况的调研报告[EB/OL].河北政协网,2008,(6).

The present condition analysis in different region village in Hebei province on athletics cultural

TIAN Zhen-sheng,YUAN Yu-tao

(Department of sports Agricultarc university of Hebei, Baoding 071001,China)

篇6

一、活动的主题

今年寒假经济学院开展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以“强化社会责任感,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主题。共组织学生干部、入党积极分子两支团队近300人分赴全省各地进行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围绕我校学生的培养目标,突出国情教育和社会责任感教育,广泛动员广大青年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强化社会实践经历,积极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丰富生动的社会实践中学习、宣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且在实践中提高了自身素质,落实了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增强了青年学生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

今年寒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仍然坚持“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原则,充分发挥了青年学生的智力和人才优势,深入社会各个层面开展社会调查活动,强化对国情和省情的认识,传播科学技术和文明新风,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二、活动的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真情助困进万家”为主题,充分发挥大学生知识技能优势,以分散为主,按照就近、就地、就便的原则,进一步深化“三下乡”活动和“四进社区”活动,为广大人民群众做实事、办好事、解难事,切实把党和政府的关心送到群众中去。

三、活动的重点内容和形式

经济学院今年的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在总结以往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了经济学院学科和专业优势,采取点面结合、集中组队与就近就便分散活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活动形式重点以社会调查、志愿服务为主,由各年级(部)围绕以下主要内容组织青年学生就近就便参加。

(一)社区文化服务与社区需求调研活动。下学期,经济学院即将启动大学生志愿服务社区行动计划。为确保此项工作有效开展并建立长期机制,各个学院要利用学生返乡的机会,深入所属社区开展社区文化服务和社区需求调查活动,重点掌握城市社区的各个类型、现状以及对志愿服务活动的需求情况,总结了以往大学生开展社区服务的经验和教训,对下一步我院开展大规模的社区服务活动提出意见和建议。

各学院不仅发动广大同学深入调研,写出调查报告,各年级、班级还专门组织力量开展了专题调研活动,开学后组织了学生召开座谈会,汇总掌握有关情况,向院团总支提交高质量的调研报告,为我院开展好社区服务活动提供政策依据。通过各个年级的汇报情况可以看出,我们的这一次调研显示了青年大学生的社区优势,知识优势以及年龄优势,通过调研同学们知道了一些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所不为所知的东西,获得了许许多多有价值的信息。

(二)基层落实科学发展观学习考察访谈活动。我们组织青年学生进行基层落实科学发展观考察访谈活动,青年学生在学习考察访谈过程中,深刻感受到科学思想的伟大精神力量转化为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巨大物质力量的生动现实和杰出成就,加深了对科学发展观内涵的认识,学习领会了党的十六大的精神实质。

我院青年学生进行基层落实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考察访谈活动要充分发挥青年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专业技能优势和优良的政治素质,通过发放张贴宣传品、开展社会调查等形式,积极为农民群众开展支教扫盲、文艺演出、帮扶农村弱势群体等多种服务,把先进文化、先进生产力送到农村基层,在服务中宣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通过寻访党的革命历史旧址、走访老党员、考察农村改革开放成就、与地方党政干部座谈等形式,重点了解了基层在落实科学发展观过程中发生的积极变化,使广大青年学生学习、继承了党的优良传统,从中学习和借鉴新鲜经验,接受正面教育,坚定理想信念。

(三)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志愿服务活动。

(1)组织留校学生深入学校附近的社区,宣传十六大精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引导社区群众积极参与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来,为社区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做好事、做实事;

(2)组织返乡同学依照“就地就便”原则,充分利用所学知识,开展法律

咨询、支教扫盲、环境保护等科技、文化、卫生服务等活动,为城市、乡村的发展做贡献。

(四)“繁星计划”基层文化建设专题调研活动。按照**山东省委宣传部、省委高校工委、共青团山东省委的统一部署,在去年暑期组织大学生开展专题调研活动基础上,继续利用了寒假的时间,深入研究分析社会各方面状况开展文化建设调研活动,形成高质量的调研成果和对策建议。开学后各年级抓紧汇总了有关调查报告,择优上报院团总支参加评奖。

为进一步深化“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竭诚服务大学生成长成才,大力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大学生利用的返乡机会,自主的进入企事业单位进行就业见习和社会调查等活动,增加了大学生职业体验,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同时以论文或调查报告形式进行总结与归纳。

(六)“挑战杯”科技创新活动专题调研活动。“挑战杯”山东大学第九届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已全面展开。参赛学生充分利用了寒假时间,做好课外学术科研项目立项准备,并投入项目运作。经济学院的各个系、各个年级重点准备了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论文和社会调查报告类作品,以及一些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和科技发明制作类作品。做好了重点项目的论文撰写、调查实施和实验测试、实物制作等工作。下学期初,学院将选择部分优秀项目予以立项资助,备战第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四、活动的特点

1、我院的本次活动将宣传实践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引导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深入学习、宣传、实践,积极结合起来,利用大学生的思想优势、知识优势和群体优势来推动农村学习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服务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

2、把社会实践与个人青春创业活动结合起来。鼓励广大学生积极参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为企业建设提供智力支持,为今后学生创业打下良好基矗

3、自发性和有组织性结合。本次社会实践出现了许多同学通过自发组织的形式去实践“三个代表”及科技下乡知识宣讲活动。

篇7

关键词:农村;文化建设;地方民族特色

中图分类号:G7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1-0084-02

特色不仅是先进文化的生命,更是农村文化的生命。因此,农村文化建设应突出地方民族特色,不但要坚定性地重视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和敏锐性地发展农村特色文化产业,还要有效性地发挥民族文化特色的优势和创造性地发展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旅游和民间艺术,全面推进农村文化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

一、坚定性的重视民族民间文化保护

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民族民间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的根基,是促进各民族团结友爱的桥梁,是维系国家统一的有力保证,是面向世界各国的窗口,是中华民族精神与情感的精髓,更是我国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现今,现代化知识的冲击、外来文化的入侵以及生存环境急剧恶化等因素的影响,造成了我国许多宝贵民族民间文化的遗失,进一步地采取保护措施已迫在眉睫。因此,我们要以最大的力度对具有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科学价值的民族民间文化进行系统的文化资源保护。

(一)对具有重大文化价值的临近濒危的民族民间文化项目进行重点扶持和抢救。首先,各级政府在自己的范围之内进行大规模的搜查活动,即搜查本地区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的民族民间文化,并得出统计结果,根据“优先安排,抓紧抢救”的工作方针,对那些临近濒危或处于濒危状态的且具有重大历史文化价值的民族民间文化门类进行及时的安排与抢救;其次,收集民族民间文化的继承人的名单并与之交流,即对继承有濒危门类的民族民间文化知识和技艺的人进行交流,积极采取他们的建议,并进行抢救性的记录;最后,征集第一手资料,即授权有关单位向民间征集关于民族民间文化的珍贵原始资料和实物,积极号召群众,并将征集到的实物及时进行妥善的保管。

(二)设立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专项基金。所谓专项基金,就是从特定来源形成并具有专门用途的资金来源,把资金用在有需要有用的地方。其一,各级政府要加强指导,组织各方力量,统筹规划格局,把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纳入到财政预算范围之内,给予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经费上的保障。其二,要坚持财政投入与社会资金相结合、政府保护与民间保护相结合的方针,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吸引社会的广泛参与,共同搞好民族民间文化工程的建设。

(三)采用现代先进的储存和保护方法对民族民间文化资源进行保护。各政府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四优先”政策,即优先对少数民族地区文化设施的建设、优先对民间文艺人才的培养、优先对外文化的交流以及优先对珍贵文物的保护等。鼓励整理民族民间遗落的文化,并进行进一步的保护和开发。有规划地对具有浓郁民族风格和艺术特色的地区进行命名,例如“广西壮族自治区红水河流域铜鼓艺术之乡”的“民间艺术之乡”和“特色艺术之乡”。采用现代先进的储存和保护方法对民族民间文化资源进行保护,例如建立一批民族生态保护区、文化生态博物馆和文化生态保护村寨,设立民间文艺资料库和特色文化资源数据库等,并设立一批民间艺术抢救保护专项资金,开展相关民间特色文艺活动,拍摄有关‘民间艺术文化之旅’的纪录片,用现代的手段保护和传承民间优秀文化。

二、敏锐性地发展农村特色文化产业

发展文化产业的关键是要有丰富的文化资源,而农村就具备了这一点。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情况下,既要开发和利用农村文化资源,把资源优势变为产业优势,又要拓展农村文化市场,注重打造地方民族特色文化品牌,使两个轮子同时转动,推动文化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一)要发展农村特色文化产业,就应培育建立富有特色的农村文化中心户。实践证明,农村文化建设与脱贫致富、农民经济发展是分不开的,它们有着密切的联系。要想实现农村文化可持续发展,就应培育建立富有特色的农村文化中心户,培育具有一方特色的文化市场,发展农村文化产业链。农村文化中心户就是将农民致富的愿望与文化家庭创建的活动紧密联系起来,培育建立乡村农户中的一批不同类型、具有特色鲜明的农村文化中心户和社区文化之家,其覆盖率高,影响力大。文化中心户是一个新型的农村文化阵营,是一个集农民所有、农民投资、农民经营、农民受益为一体的新型文化主体。可以采取各种形式鼓励文化中心户的建立,如结对帮扶、对口援建、文化下乡等形式,并结合各地的小康点、扶贫点来建设,即帮助农村“文化中心户”的建立与发展。可以让各‘中心户’配置网上电脑、购买科技用书等网络的途径对本地特产进行销售,还可以通过宣传科普知识、科技讲座、信息咨询、实地操作等活动进行知识传授,形成农村文化阵营。如广西灵山县建设“乡村电子信息馆”对农村特色产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推进作用。

(二)要发展农村特色文化产业,就应精心打造农村文化活动品牌。在推动农村文化建设过程中, 采取“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模式,充分地利用地方独特的文化品牌,摸索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新路子。近年来广西精心打造农村文化活动品牌,紧密联系招商引资、对外开放等经济工作,举办了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广西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中国钦州蚝情节、中国钦州国际海豚艺术节等,这些活动不仅突出了地方文化特色,还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农民积极参与,逐渐形成了一个区域文化活动的品牌,在收获经济回报的同时,文化建设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

(三)要发展农村特色文化产业,就应开发“一地一品”特色文化资源。发展农村特色文化产业,在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的同时,还应做到与时俱进、与国际接轨。首先,把传统的“福利事业型”文化事业转变为“经济管理型”的文化事业,在产业选择、发展模式、区域布局等方面选择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重点,因地制宜,加快制订具有本地特色的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其次,发展农村特色产业,组织开发“一地一品”特色文化资源,以本地传统文化为代表的各种文化资源开发为主,倾力打造地方品牌,使更多人了解到本地独特而具有吸引力的自然景观。如广西武鸣县就是一个集民俗文化、人文景观和文化遗迹为一体的特色区域,该县利用有利的地势、古老的文化、久远的民俗和浓郁的民族风情等优势,大力打造“三月三”歌圩品牌。具有浓郁的壮乡风土人情的农民喜闻乐见的民间文艺节日,吸引了国内外大批的观众,让其久盛不衰。此外,还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杨美古镇、那蒙竹山村民宅古建筑群、广西“第一楹联村”大芦村等许多珍贵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都是不可多得的“一地一品”特色文化资源。

三、有效性地发挥民族文化特色的优势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种民俗,独特多样的民族文化,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让农村文化更加千姿百态。广西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其民族文化特色鲜明,有刘三姐山歌、盘王歌、琵琶歌、芦笙舞等具有极强的表演性的艺术展示,还有有古色古香的民族建筑、年代久远的石器、铜鼓、陶瓷、摩崖造像等展示类型的特色艺术。这是民族的宝库,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础,更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优势所在。只有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优秀文化,充分发挥民族文化丰富多样的独特优势,才能更好地去创造和发展农村文化,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进步。

(一)从有形文化资源和无形文化资源入手,加强对民族民间文化资源进行系统的普查。通过普查,摸清现有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的总体情况,进一步保护和开发特有的民族文化资源,并进行培育和形成民族文化产业,变民族文化的资源优势为民族文化的产业优势。一方面对有形文化资源的进行普查,包括文化遗迹、历史文物、民居建筑、服饰、饮食、乐器、歌舞道具、宗教器物、交际礼品、工艺产品、生活用具、生产工具等等,另一方面对无形文化资源的进行普查,包括神话传说、史诗歌谣、故事寓言、音乐舞蹈、节庆活动、民间习俗、人生礼仪、禁忌形式、宗教祭典、村规民约等等。建立各地民族民间文艺资料档案管理机构,为深入地开展民族民间优秀文化的发掘、收集和整理工作做准备,以收藏、陈列和开发使用各种民族民间文艺资料。

(二)从区域文化入手,加强对民族民间文化的研究。例如处于北部湾文化区域的广西钦州,其民族民间文化就具有鲜明的特征。首先,应搞清楚北部湾文化区域的历史演变与特征、内涵与外延、本身优势与劣势、现实意义与历史价值等方面的关系。其次,应加强研究,深入挖掘和充分利用北部湾区域文化资源,对各县区文化发展目标作出准确的定位,引导各地优化文化资源的配置,突出重点,发挥优势,统一规划,逐步形成各具特色、多样一体的文化发展格局。

(三)从文化活动和文化资源入手,着力构建民族文化体系。构建民族文化体系不仅要注重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开发,还要注重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创新,更要注重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经贸发展的有机结合。一方面,将本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文化集中起来,在民族聚居的地方建立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区,开展丰富多样的群众性地方性民俗民间文化活动和节庆活动。另一方面,要强化民族文化村寨的特色,一切从各地民族文化资源的实际出发,把村寨按照该民族的传统民居进行总体设计,并在村中心建设标志性的建筑。在一些支系多的民族地区可建立若干文化村寨。在既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同时,又对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形成民族文化的优势产业,构建民族文化体系。

四、创造性地发展特色文化旅游和民间艺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的迅速膨胀和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提高,越来越多的城市人口开始涌向农村,体验农村旅游,熏陶民间文化。因此,我们要瞄准农村文化市场发展的时机,把文化与旅游紧密联系起来,充分挖掘农村文化资源,大力发展以乡村文化旅游为特色的文化旅游服务,打造乡村文化产业链条,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和文化竞争力的独特文化品牌。

(一)创新文化旅游活动形式。当今农村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多彩,如历史变迁、历史人物、民间故事、民间工艺、民俗风情、风味餐饮等,这些都是民间千百年历史文化的沉淀,其独具传统文化特色的文化价值和文化魅力,显示出无比诱人的文化韵味,是发展农村文化旅游产业的重要资源。在此基础上,应对农村文化活动的形式进行创新,积极开发具有民族传统和地域特色的民间艺术和民俗表演项目,如农家乐、生态游、古镇游等民俗旅游项目。实施特色文化品牌战略,培育一批文化名镇、名村、名园。根据时代的特点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变化,不断创新活动形式。

篇8

(一)着力突破统计服务的难点

在各级党政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公众对经济发展更加关注的新形势下,统计服务的超前性、主动性、针对性和及时性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从当前一些县统计局的服务中得到以下启示:

一要选贤重能,切实改革早已过时的论资排队的用人方式,加强统计部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现有资源的整合,要为那些能力较强、素质较高,乐于奉献、勇于创新的统计工作者创造施展才华的条件和环境,切实建立有利创新的利益分配制度。

二要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以科学而诚信的制度鼓励基层统计人员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三要切实构建学习型单位,建立有竞争的学习模式和激励机制,引导基层统计干部加强政治理论和统计业务知识学习,使职工通过学习提高演说和写作能力。要加大职工在学习培训方面的投入,增强职工的统计发展与创新意识,结合实际提高统计服务水平。

(二)加强统计队伍和网络建设

无论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还是各行业的竞争,最终都是人才的竞争。为此,在加强统计队伍和网络建设过程中:

一要坚持以人为本,加强统计工作的“心本管理”。在推进统计改革与发展中,要切实建立民主管理和统计政务公开制度,充分相信和依靠职工,以制度提高职工参与统计改革与服务的积极性。

二要加强中青年干部的培养。要认真贯彻落实“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重大方针,从政治发展和经济利益各方面关心中青年干部的成长,鼓励统计部门中青年干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高度重视统计工作面临的人才断层问题。

三要关心离退休干部的身心健康。要从统计事业发展的需要出发,切实关心统计部门离退休干部的身心健康,构建和谐统计,让他们老有所为,促进统计事业发展。

四要提高统计网络运行质量和整体水平。切实争取党政重视,加大对县、乡统计网络建设的投入,尽快实现基层统计信息的网上传输,切实建立基层统计网络管理与运行机制,更好地为党政决策提供优质、及时、准确的统计信息和服务。

(三)加强统计先进文化建设

中华优秀统计文化,在本质上是一种创新的文化、变革的文化、进取的文化。只要我们结合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用的立场、观点和科学发展观加以科学的继承、弘扬、丰富和发展,切实在新的体制和机制下,按照新的需求进行合理而有效的熔铸与淬炼,我们就一定能够在世界统计文化多样性和激烈竞争格局中,捷足先登世界统计文化高峰。创造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最具时代性的中华优秀统计文化,是历史发展的趋势、是时代的呼唤,我们必须在具有广度、深度、高度和精度的创新中,完成这一责无旁贷的历史重任。多样性并存的全球统计文化生态,其本质就是一个优胜劣汰的充满考验与选择的竞争机制。在这样的统计文化生态环境中,任何一种统计文化想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突出自己的特色,凸显自己的个性,形成自身的强势与优势。当前,建设统计文化的惟一办法就是创新、创新、不断地创新,真正从创新中实现统计文化的变革与升华。为此,一要加强统计文化的内涵研究,以人为本,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用好用活统计资源;二要培育和发展统计文化生态环境,用创新的思路建立有利统计文化发展的载体和机制;三要建立推进统计文化建设的保障体制,切实解决发统计文化面临的政策措施、人才匮乏、经费投入等困难。

(四)加大统计调研与宣传力度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统计改革发展,提高基层统计服务水平,必须加大统计调研与宣传力度。

一要建立统计工作的“跨越式”调研机制。县级统计局要在认真掌握各乡镇(街道办)基本情况下,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对村级统计工作运行情况的调研,切实帮助解决制度建设、业务培训、数据审核等突出问题;地(市)级统计局要开展对乡镇级统计工作运行情况的调研,及时总结基层成功经验,推进基层统计队伍及制度建设。

二要加强重点调研。进一步转变观念和工作方式,由主要领导牵头,组织力量对经济运行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开展专题统计调研,每季度写出1——2篇有情况、有数据、有分析、有建议的调研报告,着力用科学的数据分析区域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的规律与趋势,超前为党政决策提供依据。

三要加强部门协调。要争取党政主要领导对部门统计工作的重视,建立和完善部门统计责任制和考核办法,改革完善统计指标体系,加强业务培训与信息沟通。

四要整合统计资源。一方面,要充分用好用活人口、经济、农业等各项普查资料;另一方面,要调动部门和基层广大统计工作者的积极性,用活月度和季度统计数据,加强非公经济、劳务经济、信息经济、文化产业等新经济运行情况的研究,为党政科学决策提供重要依据。与此同时,要加强与电视、报纸等主流新闻媒体的协调,主动与组织、宣传、教育、文化、出版、网络、共青团等方面的工作联系,树立统计改革发展中的先进典型,推进区域性先进统计文化建设。

篇9

充分认识加快实施文化共享工程的重要意义,以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大力推动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建设,以基层文化服务网络建设为重点,优化文化资源配置,扩大优秀文化资源传播,进一步提高建设先进文化的能力,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满足群众不同层次的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为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二、实施目的和意义

文化资源共享工程是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传播先进文化的一个具体措施。共享工程的实施,将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化作品,通过互联网方便快捷地传送到广大群众身边,以先进文化占领基层思想文化阵地,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

共享工程的实施,有利于加强我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有利于丰富全区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有利于提高我区广大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有利于促进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社区文化建设,有利于加强基层精神文明建设,对我区文化繁荣、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建设目标

按照相关要求完成我区支中心建设任务,完善相关功能设施建设,逐步建成以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中心为龙头,以镇、村和社区为网点,资源丰富、技术先进、服务便捷、覆盖全区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网络体系,使广大基层群众能够普遍享受到数字文化服务。

1、职能要求

区级支中心职能:区级支中心是提供全区文化信息资源服务和地方资源征集制作的管理服务中心,负责将全区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对外提供网络资源服务,存贮由国家中心、省中心和市中心提供的资源,并提供信息服务,利用共享工程网络宣传服务社会、服务基层群众。

2、场地建设

按照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系统配置标准要求,所需面积为500平方米,主要用于中控室、电子阅览室、综合业务加工室。

3、技术要求

区级支中心技术要求:互联网采用光纤专线接入,带宽为10M以上,局域网通讯能力为1000M;中心域网工作总数不低于50台(包括电子阅览室);配置共享工程专用存贮空间不低于20TB,配有专业技术人员和资源加工人员;设备条件可支持镇服务点和基层服务点的资源利用服务。中心配备服务器、交换机、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资源存贮设备、音视频采集加工设备(包括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扫描仪、录音笔、全文数字化软件和非线性编辑系统等)、多媒体制作计算机、不间断电源、投影仪、防病毒软件等。根据文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年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各级分支中心和基层服务点建设配置标准的通知(办社文函〔〕371号)要求和省文化厅省财政厅《关于下发年全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文办发〔〕178号)文件中关于县级支中心建设的设备技术标准完成设备配备工作。

4、经费保障

(1)设施设备经费

主要设施设备购置配备经费由中央财政担负,场地建设、机房装修和相关设施经费由区财政担负。

(2)日常运行维护费

每年5万元日常运行维护经费纳入区财政预算,主要用于支中心日常运转、维护、流动服务补贴以及其它各项业务工作所需。

(3)设备安装

设备的安装、调试由供货单位负责,省分中心监督完成,区文化和财政部门验收认可。

四、具体标准

1、区级支中心配套设施建设:

(1)中心机房:面积不低于80平方米,机房内安装配电箱、防静电地板、防雷系统、地线系统、24小时专线电源、防火器材、机房空调、电话、机房集成设备、综合布线、机房装修等。

(2)综合业务加工室:面积不低于60平方米,配备计算机、扫描仪、打印机、桌椅等。

(3)多媒体视听室:面积不低于200平方米,配备投影机、投影幕、有源音箱、摄像机、照相机、桌椅。

(4)电子阅览室:面积不低于150平方米,主服务器、交换机、电脑均应升级换代,适应共享工程的新要求。

(5)在场馆醒目位置设置巨幅共享工程标识标牌,活动预告及工作宣传图片栏。

(6)支中心区域内所有机构和设备实现光纤接入和区域互联。

2、数字资源建设及目的

(1)建立镜像,存储空间不少于10TB。用于存储文化共享工程国家中心、省级中心和市级支中心的数字资源。

(2)结合区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在现有自建数据库的基础上,每年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新购和完善,确保为本地区基层服务点提供数字资源服务。

(3)电子网络信息服务。以网络中心机房及多媒体电子阅览室为实体,以网站为平台,将网站建设成为拥有单位传统信息、特色资源信息、开展网上业务和网上虚拟参考咨询服务的信息化平台。

(4)建立区级文化共享工程培训中心。利用区级支中心人才及资源对全区基层网点工作人员进行技术及服务培训和开展公益性专题讲座。

(5)开展远程信息服务,即为我区读者提供全国图书馆馆藏信息资源。

(6)决策参考信息服务,即为本地区党政部门、重点科研项目、生产科研课题提供决策参考信息咨询为重点,提供课题研究与信息服务。主要内容包括:专题信息汇编、题录、调研报告、综述报告等。

(7)跟踪命题服务。主要面向企业、事业、科研、农业、生产单位所提出的各种课题项目,提供信息咨询服务。主要内容包括:重点课题跟踪、专题查新、技术成果水平鉴定、科技情报调研、专项课题咨询等。

(8)整理、发掘和保护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纳入数据库管理。

五、保障措施

1、经费保障。区级支中心建设费用由区财政解决,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设备采购部分由中央财政和区财政按八二比例投入,实行政府采购;日常工作和维护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专款专用,主要用于设备的维护、运转、电信网络使用、信息整合、数据库建设、技术人员培训、基层服务等工作。

2、人员保障。文化共享工程区级支中心建设工作需增加编制2人,配置专业技术人员。

3、技术保障。文化共享工程必须确保安全运行,因而系统安全、硬件安全、软件安全和技术支持均应得到保障。

4、宣传到位,提高文化共享工程服务效果。通过市、区媒体报道,印发宣传资料和开展活动等方式,加大文化共享工程的宣传力度,区级支中心负责所在区基层服务点宣传资料的收集,并上报市级支中心。

5、广泛动员,充分利用各方社会力量。与电信、网通等相关部门和有线电视数字化工作紧密配合,利用互联网、数字电视技术将文化共享工程的优秀文化资源送到千家万户。

篇10

发后,市文化局高度重视,专门召开局务会议研究如何贯彻落实文件精神,指定专人负责,成立了市文化局副局长江玉琴为组长的公共文化设

施自查工作检查组,负责对全市自查工作的督促检查指导,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自查方案,下发了《关于开展公共文化设施自查工作的通知》,

发放了公共文化设施调查表,并按省文化厅要求对县、区公共文化设施自查情况进行了认真检查,保证了我市自查工作的顺利进行。现将我市

公共文化设施自查情况总结如下:

一、认真学习,广泛宣传,提高对《条例》意义的认识

《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公布施行后,市文化局立即在县区文化局长会议上进行了布署,要求文化行政部门要认真学习,广泛宣传,把《条

例》的学习宣传,当作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并以此为契机,推动我市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各级文化行政部门立即行动,狠抓

落实,认真学习《条例》,准确掌握《条例》,深刻认识《条例》的意义,提高执行《条例》的自觉性。开展不同形式的宣传活动,利用广播

、电视报道等新闻媒体广为宣传;通过橱窗、画廊、黑板报等文化阵地扩大影响;利用街头宣传和出动宣传车等营造声势,共印发宣传资料

25000份,出动宣传车30多台次,掀起学习、宣传《条例》的热潮,并将《条例》的宣传教育纳入“四五”普法计划,深入宣传。使《条例》成

为全社会的共识。为贯彻执行《条例》,打牢思想基础。

二、领导重视,措施得力,文化设施建设稳步推进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事业的发展和文化设施建设,在市委五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上通过的淮北市在安徽率先崛起行动纲要上明确提出了

“文化兴市”战略。把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纳入了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十一五”发展规划。2003年,按市政协的建议,市文化局组织有

关人员开展了淮北市文化事业发展的取向、定位和布局的专题调研,并撰写了淮北市文化事业发展的调研报告,提交市政府咨政会议,为政府

全面制定淮北市发展规划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在对文化建设的投入上,市政府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重要的议事日程,并将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

、维修、管理资金纳入本级政府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和财政预算,每年都要求文化部门将第二年的建设经费提出预算,供财政统筹安排,并逐年

有所增加。重大建设项目优先安排、重点安排。同时积极倡导和鼓励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力量的投入。2003年,市财政投入2000万元,重建了市

群艺馆,新馆面积2162平方米,基本满足群艺馆开展活动的需求;2004年市财政又投入3500万元,建成了淮北市博物馆,建筑面积10670平方米

,成为淮北市城市建设的亮点;今年市政府准备加大对市图书馆建设的投入,在原计划8000平方米的基础上,再次修改计划,扩大到12000-

15000平方米,计划投资4000万元,建成功能齐全,有标识意义的现代化图书馆,全面提升淮北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档次和品位。目前修改设

计方案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年底有望动工。

淮北市公共文化设施的拆迁、选址、新建和设计符合《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的要求。各级文化设施管理单位充分利用现有的阵地和条件,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强化内部管理,落实消防安全措施,扩大文化服务项目,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文化活动,努力为市民提供优良的文化服务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最近为加强我市公共文化设施的保护、利用和建设,市委、市政府两办下发了《关于实现文化

设施资源共享的指导意见》,并建立和向公众公布我市公共文化设施名录,对我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三、立足长远,找出差距,构建和谐的社会文化服务体系

市委、市政府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明确的指导思想、清晰地发展思路和开拓

创新的精神、求真务实的态度,使我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基层文化设施也有了明显的改观,保证了《条例》的贯彻落实。但

应该清醒的看到,由于历史欠账太多,加之经济的制约,观念的影响和现行管理体制的原因,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还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市

民的需求和文化事业整体发展的要求。市区文化建设现有公共文化设施数量少,布局不合理,新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速度过缓,与经济发展的

速度和城市化进程不同步。由于观念的滞后,公共文化设施单位内部机制不活,社会捐助很少,公共文化设施设备缺乏,利用率不高等现象普

遍存在。基层文化建设近年来虽然有了很大的改善,建成了杜鹃花工程省级标准点1个,省级点5个,市级点9个,县级点5个,在基层文化事业

的发展上发挥着积极作用。但是整体发展不平衡。现全市三区一县共有30个乡镇。除濉溪县有文化馆和图书馆外,其余三区均无独立的文化馆

和图书馆;30个乡镇都有乡镇文化站(文体广播站),但有活动场地的有26个,占总数的86.7%仍有少数乡镇一无所有,基层文化建设“四落

实”还不尽如人意,基层文化站活动经费困难,成为开展农村文化活动的制肘。

四、振奋精神,迎难而上,努力构建和谐淮北

正视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是繁荣文化事业,推进各项文化工作的基础和条件,我们应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统领,面对新的形势和任

务,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振奋精神,扎实进取,找准发展公益文化事业的切入点和与经济发展的结合点,努力达到文化的率先崛起。

(一)继续加强对《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的学习宣传,采用有效的形式,多途径、大范围、强力度地开展宣传,使《条例》人人皆知,家

喻户晓,并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二)进一步强化对公共文化设施保护、利用、管理意识。科学管理公共文化设施,优化服务环境,提高服务质量,为人民群众提供满意的精

神文化服务。

(三)加大对文化政策、法规落实执行的检查力度,确保政策法规的实效性。

(四)公共文化设施的规划建设要充分尊重文化部门的意见,充分考虑文化工作的特殊性、专业性,提高规划建设的科学性和前瞻性。

(五)公共文化设施单位要转变观念,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优化管理机制,激发内部潜力,增强单位活力

,吸引外部财力,充分发挥公共文化设施的社会功能。

(六)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把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当作繁荣文化事业,打造精神文明,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发展的基础

工程来抓,落实文化经济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并长期纳入年度财政预算,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社会力量投入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建

立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多元化发展道路。

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是开展社会文化活动的基础和阵地,是文化工作的重要内容,贯彻落实《条例〉对于促进我市文化事业的发展和精神文明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