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规划调研报告范文

时间:2024-01-05 17:36: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乡规划调研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城乡规划调研报告

篇1

一、基本情况

21日在市规划局档案室系统学习了规划科技档案的整理及归档工作。在市行政服务中心规划局窗口学习。

位于中国最具活力的经济区长江三角洲中部,北靠长江,南接太湖,距上海、南京各150公里,是自上海溯江而上的第一座滨江港口城市。作为吴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自古文化昌盛,明清时就是苏南的教育中心;改革开放以来,人在中国万分之一的土地上,以千分之一的人口,创造了超过中国二百五十分之一的国内生产总值、百分之一的上市公司。的高速发展为城市带来了无可限量的前景,城乡建设日新月异,在发展中也不可避免的会在新与旧、发展与保护之间徘徊。但同时,多年积累的资本与经验也为未来发展模式的选择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使得有能力在空间、能源、环境等资源日益紧缩的制约下获得更大的机遇,实现城乡的战略转型。

二、经验和启示

市的做法对我市城乡规划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总结其新形势下的城乡规划工作实践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值得我们重点关注:

(一)强调集聚,要节约利用资源

以为代表的苏南经济模式发展过程中,城乡工业发展齐头并进、城乡建设全面开花。要改变城镇建设的分散状态,促进人口和经济向城区、镇区、规划的农村居民点集中,充分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等各类资源,促进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统一规划和建设,资源共享,发挥资源与资金的最大效益。

(二)强调分工,产业发展有特色

行政区划988平方公里,由于发展基础条件各有不同,各地发展状况也有着较大差异。中心城区已基本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及较为完善的三产服务功能,澄东片区已成为最重要的工业基地和财政经济重镇,澄西片区依托沿江开发形成了临江工业基地,澄南、澄东南片区工业、现代农业、休闲旅游业协调发展的态势明显。实行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产业的集聚发展,城镇功能应合理分工,产业发展应各有特色,减少盲目竞争,实行分工有序,从而加强全市或片区的整体实力,整体大于局部之和。

(三)强调生态,尊重自然环境

充分保护和利用山体、水系等自然资源,在城镇建设过程中,尊重地形地貌,尊重生态景观资源,使城镇建设与自然环境良好共生,与自然生态系统有机互动。

(四)强调文化,城镇风貌有特色

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名胜古迹众多,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山水秀丽、河网密布,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特色。但是,改革开放以来,快速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造成千城一面的景象,城镇特色缺乏。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使地方的风貌特色、历史文化传统以及优良生产生活习惯,得到有效的延续;在城镇建设过程中要重视挖掘、保留和利用当地的历史文化遗存,防止地方传统文化的断层、传统风貌特色的缺失将是今后城镇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五)强调功能,提高城镇运行质量

市域非农产业人口滞留乡村,城镇化明显落后与工业化,加快城镇化发展是今后城乡建设的当务之急。为吸引更多非农产业人口进入城镇,必须加强城镇公共服务功能的建设,充实和完善城镇社会公共服务设施,促进服务的高效性和方便性,提高城镇的环境质量,加强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居民创造良好的工作与生活空间,提高城镇内在运行质量。

在新的工作理念的指引下,在省城乡规划工作会议精神的促动下,该市抓住契机,全力以赴,通过两年的努力,全面实现了市城乡规划编制全覆盖。

三、几点建议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结合我市市情,提出以下几点城乡规划发展建议

(一)高瞻远瞩,科学编制城乡统筹规划

组织编制《市城乡统筹规划》,规划将城乡全市域作为一个整体,整合城镇空间结构,优化布局形态,协调产业分工,明确一、二、三产业的空间布局;合理框定近远期城镇用地规模,明确划定城镇外围生态空间,维持区域可持续发展;统筹协调区域交通、市政等重大基础设施的落实,保证区域长远稳定发展。此统筹规划为各镇开展规划编制工作提供了依据,使各片区之间、各镇之间实现了规划的无缝对接。

篇2

自《城乡规划法》实施以来,规划学科由过去重视“城”转变为协调城乡空间布局与发展、带动周围农村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规范农村农民建设活动,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城乡统筹的新型城乡关系。我国城乡规划学科经过数十年的不断完善,对其体系本身的发展规律与实践认识已经日臻完善。鉴于本校创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指导思想,结合目前普通本科院校城乡规划专业学科生源,就业等相关实际问题前提下,提出“模拟工作流程”的村庄规划设计教学实践改革的研究和探索,全程记录实践过程,并进行经验总结。村庄规划在实际规划设计工作中占有较高的地位。其次村庄规划在工作量、设计深度、设计广度、设计难度上来讲,相对适中,能够较好的使同学们掌握相关城市规划与设计的编制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二、主要内容与步骤

1.教学计划与教学组织

根据本校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乡村规划设计》作为专业设计课安排在第六学期,前置课程为《城市规划原理》、《社会调查方法论》。希望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使得学生的乡村规划与设计能力得到较大提高,各方面专业技能与能力得到初步锻炼,为将来工作做一个提前的模拟演练。进度安排如表1。

2.村庄选择

村庄选择时尽量符合一下的几个基本条件:1村庄规模人口方面保持在300-500户即1000人左右的村庄,大小控制在2KM2以内,方便初学者快速掌握村庄规划的内容与要求。2位置方面尽量选择离学校较近的村庄,或者公共交通系统直达的村庄,方便学生前往调查。3村庄内涵尽量丰富,例如选择有民俗文化特色的村庄,文物古迹保存较多较完好的村庄,或是自然资源条件特点突出,有部分乡村企业、问题较为突出的村庄选择。即方便学生在进行规划时抓住村庄的主要矛盾,也利于后期村庄特色的规划与展示。

3.前期准备工作

前期准备工作非常必要,主要包括理论知识的学习,相关法律法规规范知识。任课老师需要提前布置相关任务,要求学生先期阅读。(1)阅读与学习“村庄规划”课程的理论书籍,弥补理论深度不足、细节不详尽问题。做到应知尽知,为后一步的村庄规划与设计做好理论铺垫。(2)阅读国家与所在地方的相关法律、法规、标准、条例、办法,特别是河南省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建设标准、国务院村庄和集镇建设规划管理条例等相关条例与规范。培养加强学生们查阅规范条例、阅读规范条例、使用规范条例的思维意识和能力。(3)查找阅读村庄的上位规划,包括城市、区县、乡镇的总体规划与专项规划。重点阅读与村庄规划相关的文本内容。一来使得同学们正确理接上位规划的规划意图与要求;二来使得同学们能够学会并收集相关资料的方法与途径。

4.村庄实地调研与资料收集整理

调研是做好一切规划设计工作的基础,我们模仿实际工作过程中的乡村调研环节,首先在课下做好基础资料收集,如阅读地方志,网络收集村庄概况。然后对学生进行分组,在了解村庄概况前提下,采取单个小组专题调研,共享调研成果的方式,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调研准备、完成分专题调研报告与图纸。具体小组内容分工如表25.村庄规划设计与图册文本制作在进行完村庄现状调研基础上,进行村庄规划设计工作。按小组分工形式,确定每位同学的图册与说明书的工作量。主要包括:现状问题归纳与分析、村庄定位、村域空间规划、产业发展规划、修规总平面、公共设施规划、市政管线综合规划、公建住宅设计等部分。

三、总结

通过以上“模拟工作流程”的实践教学环节,学生们从乡村规划理论学习、资料查询收集、规范标准执行、村庄调查分析、村庄规划设计、建筑设计、文本说明书撰写、方案演示与讲评、团队协作等方面得到了较为全面的锻炼,对尽快适应乡村规划工作流程,掌握工作要点与沟通技巧,做了一次提前模拟演练。全过程地完成一次规划模拟训练,不仅使学生们初步掌握了规划编制的方法流程与基本要点,而且使同学们对于平时课本上较为枯燥的理论知识又有了新的认识,“理论联系实践”的意识更加印象深刻。通过上述《村庄规划设计》课程的实践,是在结合本校建校方针的前提下,结合本校生源特点与市场需求而提出的课程改革,随着课程教学经验的不断丰富与发展,还需逐步完。我们希望本课程可以为本专业的其他课程提供一个较好的实验平台,不断加强学生专业实践能力,使他们早日成为合格的规划人才。

作者:高鹏 刘赚 倪乐平 单位:安阳工学院土建学院

参考文献:

[1]张悦.《乡存调查与规划设计的教学实践与思考》[J].南方建筑,2009(4).

篇3

一、领导重视,认识到位。开展机关效能年活动以来,我局领导十分重视机关效能建设活动,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班子成员任副组长,纪检组长任常务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任组员,全面负责局效能建设工作,并在监察室成立了局效能办,具体负责效能建设工作的部署、督查和考核。我局在深入调研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下发了局机关效能建设实施方案,1月20日召开全局大会进行动员部署。明确我局机关效能建设活动的目标任务,紧密结合年度工作任务,强化思想教育,突出建章立制,规范行政行为,严格考核奖惩,突出解决机关存在的突出问题,以达到增强干部能力、提高工作效率、争创人民满意单位为目的,努力建设用心想事,踏实干事,规范办事服务型、效能型机关。

二、落实责任,加强监督。我局明确局长为全局效能建设第一责任人,各科室负责人为本科室效能建设的第一责任人,日常工作坚持效能建设和业务工作两手抓,把效能建设作为年度考核工作的重要内容。平时局效能办加强对此项工作的督查,确保每个阶段工作落到实处。

三、注重结合,力求实效。加强效能建设是转变机关作风,推进机关全面建设的重大举措。我局在效能建设活动中,坚持做到结合实际,不走过场,从点滴做起,从工作抓起,从内部管起,从解决问题入手,从效能看结果。力求机关作风有明显改进;干部职工整体素质有明显提高;机关整体建设有明显进步。具体工作有:

篇4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市委关于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工作部署,以事关我市民政事业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为主要内容,按照联系实际出题目、深入基层搞调研、求真务实出成果的要求,进行专题调研,使这次学习实践活动真正成为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过程,为促进我市民政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真实可靠的决策参考依据。

二、调研时间

2009年4月8日---5月20日。

三、调研课题与安排

开展“问计求智大调研”活动。由局领导班子成员定题,分别带领有关科室人员组成6个专题调研组,围绕加强社会养老机构建设、关注老年群体需求、行政区划体制改革、推进城乡社区建设、加快行业协会发展、建立退役军人维稳机制等专题,结合2009年度民政工作,深入基层开展调研。并对以上几个方面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经验教训、解决思路等进行分析,结合贯彻科学发展观,形成专题调研报告。召开专门会议,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研讨交流,以进一步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和实践探索,搞好调研成果的交流与运用。

1、调研课题:关注老年群体,构建和谐社会

调研内容:通过调查老年人这一特殊群体现状,提出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政策措施,努力使全市老年群体老有所学、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共建和谐义乌。

2、调研课题:健全制度规范程序全面提升社会救助水平

*

调研内容:通过调查了解我市救助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城乡一体化、内容系列化、组织网络化、管理社会化、保障法制化的多层次、广覆盖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

3、调研课题:稳步推进我市行政区划体制改革

*

调研内容:围绕城乡规划、建设、发展和管理一体化,科学合理调整镇、街道的行政区划,稳步推进镇改街道的体制改革,减少管理层阶,逐步实现镇村体制向街道社区体制转变;推进行政村撤并的体制改革,整合农村资源,实现城乡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4、调研课题:加强农村社区建设的探讨

*

调研内容:通过调查了解我市农村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加强开展农村社区建设方法及途径。

5、调研课题:新形势下我市退役军人维稳工作的特点,成因和对策

*

调研内容:着眼新形势下退役军人维稳工作的特点,成因,提出建立退伍军人维稳工作的新机制。

6、调研课题: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行业协会发展

*

调研内容:调查分析当前我市行业协会在市场经济中所扮演的角色,提出对策要进一步提高认识行业协会的地位和作用,要加大政府职能向行业协会转移力度,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型关系,要加快行业协会管理体制改革,努力健全行业协会发展的管理服务机构。

四、几点要求

这次专题调研活动是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实在在成效的关键环节,是提高党员干部综合素质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强我市民政工作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局领导班子和参加调研的科室负责同志要高度重视,积极参与,确保专题调研活动顺利进行,取得实效。

(一)领导带头,率先垂范。课题责任领导要亲自拟定调研提纲,听取汇报和群众意见,亲自分析解剖问题,亲自撰写调研报告。

(二)作风扎实,深入基层。参加调研的人员要根据调研课题的需要,深入基层,通过听取汇报、座谈讨论、实地察看等多种形式,尽可能多地掌握第一手资料。

篇5

努力建设特色鲜明的多科性研究教学型大学

我们结合高校特点和本校实际,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努力实现“党员干部受教育、学校发展上水平、师生员工得实惠”,圆满完成了试点任务,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一、紧扣高校功能,深化思想认识,努力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推进学校科学发展的自觉行动

高校的任务就是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活动开展以来,我们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中央和省委确定的指导思想、主要原则和目标要求,全面动员,广泛宣传,在全校形成了三个高度一致的共识:

第一个共识是:高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具有特殊意义。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主要阵地,更肩负着培养党的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使命,高校党委必须用先进的理论成果来培养和武装大学生,为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实践和发展科学发展观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个共识是:高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紧紧地围绕“全面提高育人质量,办人民满意的大学”这一鲜明主题。扩招以来,高校的办学质量、学生就业等已成为党和政府高度关注的重大问题,也是人民群众高度关心的热点问题。高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取得实效,就必须认真研究、正面回答“办什么样的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重大问题。

第三个共识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我校自身发展的现实需要。过去50年,我校取得了可喜的办学成绩。尤其是从石油行业划转四川省后,我校实现了由部属院校向省属院校、由单一学科向多学科、由学院升格为大学的三大转变,如何练好内功、走好下一个50年,是本届党委必须解决的问题,这就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清校情、形成共识、科学谋划。

二、突出实践特色,创新活动形式,努力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提升学校发展能力的现实载体

活动中,我们以三大共识为基础,在严格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规定动作精心开展工作的同时,积极探索、大胆创新,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作法,确保活动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1.以重视“三个群体”、注意“三个结合”来突出活动重点。教师干部、学生、党外知识分子是高校的三个重要群体。根据不同群体的特点,我校在活动中始终注意突出“三个结合”:(1)与科学发展观进课堂、进教材、进大学生头脑结合起来;(2)与研究、发展、丰富科学发展观结合起来;(3)与调动党外知识分子积极性结合起来。

2.以党员干部宣讲科学发展观来确保理论学习的深度、广度和实效。我们开展了“人人宣讲科学发展观”专题活动,每个处级以上党员干部结合分管工作向教职工或学生群体宣讲科学发展观,以讲促学,学以致用,确保了活动效果。活动期间,我校处级以上党员干部宣讲科学发展观达150余场次,听众达8881人次。

3.以党员干部撰写调研报告来促进问题的查找和解决。活动中,每位校领导确定一个调研题目,带头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形成了7份、共计10万多字的调研报告;每个处级以上党员干部结合个人职责深入群众开展调研,撰写出131份、共计55万字的调研报告和案例分析报告。

4.以书面回答本单位和学校两个层面的“三个转变”和“三个优先”促进解放思想大讨论。我们把解放思想大讨论贯穿活动始终,每个党支部组织党员深入查找本单位和学校层面不符合不适应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和突出问题,每个单位书面回答影响、制约本单位和学校层面科学发展的“三个转变”“三个优先”问题。通过这一形式,全校共查找出两个层面的问题331个,其中学校层面的问题有9大类126个。

三、解决突出问题,理清发展思路,努力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谋划学校发展蓝图的根本保障

活动中,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当前,我校正处在前后两个50年的历史交汇点上,处在发展方式的转变期,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成为当务之急;处在办学结构的调整期,统筹兼顾、多学科协调发展成为现实要求;处在深化改革的攻坚期,突破制度机制的瓶颈制约已经迫在眉睫;处在开放水平的提升期,拓宽国际视野、以合作交流加速提升竞争力势在必行。我们还清醒地意识到,突出影响我校“二次创业”步伐、严重制约学校研究教学型大学建设速度的问题主要有:一是行业意识太浓,易安于现状;二是自我优越感强,危机意识不够;三是全局意识不足,学科发展不和谐。

根据这些判断,我们进行了多次封闭式专题学习研讨,客观分析、深入研究了学校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思路:

1.科学确定学校定位,合理制定发展目标。我校要科学发展,必须遵循教育规律求发展,必须围绕四川“两个加快”大局求发展,必须着眼于满足师生员工新期待求发展,必须立足于构建和谐校园求发展。因此,活动中,我们明确提出了“力争在2020年以前,将学校建设成为以石油天然气为特色和优势、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研究教学型大学”远景定位和“2010年实现本科以上专业成都校区一地办学”的近期目标,鼓舞了全校人心,振奋了师生精神。

2.大力加强学科建设,促进学科和谐发展。学科建设是高校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根本着力点。根据我校学科建设的现状和石油资源紧缺问题日益突出的情况,我们深入研究了保持优势学科更优、支持其它学科成为优势学科、建立新的学科增长点等的政策措施,决定及时成立新能源研究所,有效整合油气储运学科,积极构建以石工、机电、化工等优势学科为核心的配套学科群,全力发展化工、机电等新的优势学科增长点。

篇6

一、“十一五”以来我市县域经济发展基本情况

1、经济总量保持较快增长。“十一五”时期,县域经济总量、财政税收、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保持了较快增长。四县(市)地区生产总值由2005年的679.1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976.6亿元,年均增长16.3%;财政总收入由2005年的30.04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04.04亿元,年均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05年的176.33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418.64亿元,年均增长8.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2005年的4722元增加到2010年10873元,年均增长18%。

2、经济结构得到明显优化。“十一五”时期,各县(市)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15.1:54.4:30.6调整到2010年的9.2:68.8:22.0。现代农业快速发展,重点建设百里优质水稻、百里花卉苗木、百里优质茶叶、百里优质水产四大产业走廊,基本形成了近郊都市农业、中郊优势农业、远郊传统生态农业“三环四廊”的产业布局。新型工业化进程稳步推进,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稳步上升。2010年全市县域规模工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49.2%。目前全市重点培育的工业六大产业集群及两区九园的主要工业均在四县(市),工程机械等产业集群、经开区等园区工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增长,也形成了一批优势、支柱产业,如县的工程机械和汽车制造产业、浏阳市的花炮和生物产业。

3、经济外向度水平不断提升。近年来,市投资环境明显改善,吸引外资能力明显增强,大大促进了经济外向度水平的提升。“十一五”期间,共引进外商投资项目918个,新批合同外资124.9亿美元,实际到位外资87.8亿美元,与“十五”期间相比,分别增长1倍、2倍和2.5倍;累计利用市外境内资金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84.6亿元。目前,已有102家境外世界500强企业在长直接投资、设立分公司或办事机构,其中直接投资的达34家;央企、国内上市公司、知名民营企业等有70余家在长兴办投资实体。先后引进日本住友、华菱管线、英博雪津、五凌电力、美国空气化工、东洋铝业、韩国三星电子、广汽菲亚特等重大项目,有效提升了核心竞争力。通过利用外资,引进了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技术、设备和管理企业,对一大批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技术革新、嫁接和改造,加速了技术密集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

4、发展支撑逐步夯实。“十一五”时期四县(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266.85亿元,比“十五”时期净增2239.24亿元,其中2010年县域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比重达37.6%。与此同时,基础设施投资力度不断加大。2010年,全市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完成基础设施投资59.9亿元,增长38.6%,占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21.2%。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也为县域经济的腾飞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二、市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做法

1、全面实施开放带动战略。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对外开放、招商引资作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来抓,精心包装项目,改进招商方式,优化招商环境,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活力。近三年通过举办各类农业、农村投资洽谈会,吸引了大批外来企业到四县(市)投资兴业,签约额和实际到位资金逐年大幅增长,外来资金已成为县(市)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动力。目前,四县(市)共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个,浏阳生物医药园、浏阳现代制造园、暮云工业园等县(市)园区已成为我市园区经济中的主力军,初步形成了电子信息、新材料、汽车制造、食品加工、精细化工、服饰、烟花、鞋业等10多项支柱产业。

2、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是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文件,采取多种措施繁荣非公有制经济,突出抓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优化政策环境。清理限制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使中小企业在资金融通、用地和财产权益保障上与其他经济成分的企业一视同仁。最近一轮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对全市363项行政许可项目作了进一步清理、取消和调整,精简幅度达46%。同时,扩大市场准入,让出更大的产业和行业空间,允许实力较强、经营规范、素质较好的私营企业进入。二是放宽融资渠道。明确非公有制经济是金融服务的工作重点,建立了风险担保机制,促进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三是加强引导管理。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积极参与到农业产业化和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上来,特别是引导民营企业搞农副产品加工、搞科技含量高的产品。“十一五”期间非公经济有了长足发展,2010年全市非公经济完成增加值2728亿元,占全市GDP60%,四县(市)税收收入有70%以上来自民营企业,非公经济的发展已成为我市地方财政收入快速增长的主要支撑。

3、全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2009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推出了一系列统筹城乡发展的政策措施,制定了《市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工作纲要》,选取了11个村由市领导联点开展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选择10个乡镇、21个村由区县(市)领导联点开展“以镇带村示范、统筹城乡发展”活动。坚持以城带乡、以镇带村、以点带面“三个带动”,着力推进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发展、生态环境、社会管理“六个一体化”。一是推进城乡规划一体化。主要是完善城乡规划体系,做好城市、县域和乡镇的规划;严格城乡规划管理,强化规划的引导和约束功能;同时重视乡村规划,规范乡村建设有序发展。二是推进基础设施一体化。主要是大力实施农村电网扩容、公路通达、饮水安全、环境整治、校舍改造“五大工程”,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三是推进公共服务一体化。主要是建立起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体系,加大对义务教育、合作医疗、养老保障、文体事业等领域的投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农村社会化服务、城乡食品安全监管和应急等体系的建设。四是推进产业发展一体化。加速农业与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大力推进城乡产业协调发展,改善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五是推进生态环境一体化。大力发展以绿色产业和清洁生产为重点的循环经济和生态经济,重点解决工业企业污染、城镇污水集中处理、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城乡固体废弃物处理等问题。六是推进管理体制一体化。主要是进一步理顺市、县(市)区与乡镇、街道的关系,规范城乡经济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方式,大力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

4、积极拓展农业经济发展空间。解决“三农”问题是发展县域经济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增加农民收入目标,坚持以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以农业对外开放和农业科技进步为动力,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进程,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重点抓好五个方面工作:一是壮大龙头企业。通过扶优扶强,引资引智,农业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带动能力增强。全市现有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7000多家,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568亿元,“十一五”期间保持20%的年均增长率,成为工业经济中表现最为活跃的板块之一。二是发展主导产业。几大优势产业基本实现了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百里花卉苗木走廊、百里有机茶叶走廊、百里优质水稻走廊、百里优质水产走廊四大产业带逐步形成,竞争优势明显。三是提升园区品位。建成了望城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隆平高科技园、现代农业创新示范区、浏阳现代农业园和宁乡农业科技园五大农业园区,全市已有75%的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在五大农业园区落户,实现了集群式、抱团式发展。四是健全流通体系。现已建成红星、马王堆、金霞物流等8个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150个农副产品市场、1470家“农家店”,实现了城乡物流体系无障碍对接。五是发展劳务经济。通过加强沟通,建立畅通的劳务信息渠道;加强培训,大力提高务工人员的素质;加强推介,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加强服务,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促进了输出与引进的良性互动,建立健全了劳务经济的长效发展机制。目前,全市农村常年外出从事劳务的劳动力为70万人,约占农业劳动力的30%,年劳务收入60多亿元,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三、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县域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一是经济总量和发展水平相差较大。2010年,全市四县(市)中,GDP总量最大的县达630.0亿元,比最小的望城县多387.1亿元;GDP增速差距达2.1个百分点;二是第三产业发展差距明显。2010年四县(市)中第三产业增速最高为11.7%,最慢的为6.3%。

2、县域经济人均拥有财富水平不高。县域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等反映人均创造和拥有财富、居民生活水平的主要指标虽有一定幅度的增加,但与市区比较尚存在较大差距。2010年县域人均GDP为48588元,而市区为84931元;县域人均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625元,而市区为2685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然较大,2010年全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为1∶2.14。

3、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水平较低。四县(市)的农业产业化水平总体还不高,具有地域特色和优势的农产品有待进一步开发,缺乏优势农产品加工的龙头企业,没有形成农产品基地的规模聚集和辐射效应。从城镇化水平来看,2009年四县(市)的城镇化水平平均为44.03%,比全市平均水平62.63%低18.6个百分点。

四、进一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设想

1、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步伐。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是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城市化水平的必经途径,是推进现代化建设和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由之路。重点要突出抓好五个方面:一是推进城乡规划一体化,注重规划的前瞻性、系统性、可行性、权威性;二是推进基础设施一体化,加快以农村公路通达、电力扩容、安全饮水、环境整治和校舍修缮为重点的“五大工程”建设;三是推进产业布局一体化,从规划层面开始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业层级,为农民就业开辟门路;四是推进公共服务一体化,重点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五是推进生态环境一体化,重点解决农村资源污染问题。

2、做大做强县域专业经济园区。发展园区经济是促进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突破口。因此,全市在发展县域经济时要坚持以工业园区建设为突破口,科学规划园区布局,搞好基础设施等配套设施的建设,落实政策,完善功能,创造良好的园区环境,大力引进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少、资源消耗低、市场前景好、能够充分发展劳动力资源的大企业入园。目前,四县(市)的园区经济发展比较快,如宁乡经济技术开发区,望城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省高科技食品工业基地和省台商投资区、含浦科教产业园、浏阳生物医药园、县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均已形成一定的发展规模,今后还将继续做大做强。

篇7

【关键词】行动规划 近期建设规划 总体规划 方法

中图分类号: G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我国的城市规划编制体系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个阶段,总体规划是战略性规划,重点在于中长期的发展控制,在城市规划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详细规划是规划实施的具体依据,但必须根据总体规划进行编制。由于长期以来,我国的城市总体规划以建设项目在物质空间上的定位和落实为手段,偏重于对城市发展和建设的理想状态的描绘,是终极蓝图式的规划[1],规划实施的指导性差,在规划实施中面临着或被违反或需反复修编的境况。

1现有规划体系的缺陷

总体规划的蓝图不可能与城市发展道路完全相符,首先在于城市未来的不可确定性;其次在于总体规划对于城市发展的终极性定位和静态思维,忽略了实施过程和实施机制;最后,在于现阶段我国城镇化和城市发展的特殊性,如近年来城市与产业发展突飞猛进、市场推动机制还不健全、受政治因素影响大等。根据总体规划而来的详细规划依然无法摆脱这种缺陷。为了突出规划指导作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强化了近期建设规划的地位和作用,但近期建设规划更多还是作为总体规划基础上的近期建设目标、内容和实施部署的罗列,实施的指导作用仍有不足。

2海盐开展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实践

2.1工作组织与运作程序

《海盐县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是2004年3月经嘉兴市人民政府批准实施通过的,在第一轮近期规划完成后的2009年,由海盐县规划管理部门牵头开展近期建设规划的调研工作,力求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把3-5年内城市建设任务在开发重点、方向、时序、空间上进一步落实与明确,并确定重要建设项目的重要举措,提出2009~2011年建设规划及后两年的延续考虑。该调研报告最后经过县政府常务会议和县委常委会审议,并以县委、县政府文件《海盐县实施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形式确定为全县性的城市建设行动计划。

2.2重点几项工作

2.2.1对总体规划实施情况的评估

通过对过去5年总体规划实施情况的客观评价,认为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海盐县城市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总体规划目标实现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主要是公共投入不足且不集中,影响城市发展的道路框架、土地使用、城中村、城市特色等问题依然没有很好解决。

2.2.2确定城市发展策略

基于海盐县在浙江省城镇体系规划中的定位,及交通区位进一步改善、填海围垦工程的实施等,同时正逢国家四万亿刺激政策出台形成宽松的货币环境,三年行动计划抓住城市开发建设的有利机遇,力求加大投入和拆迁、建设力度,实现城市框架形成、功能提升、特色显现的目标,带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以“两路两区”为中心引领城市开发建设新局面,以外接高铁内畅路网提升区位价值,以二、三产业转型升级强化城市功能,以地域文化与城市建设充分融合彰显城市特色、品位。

2.2.3确定重点发展地区与重大建设项目

到2011年,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主城区的主要道路框架基本建成,建成主干道路约38.7公里,形成五横四纵的交通格局;交通联系启动建设;在25KM2建成区范围内形成设施齐全、建设节约集约的城市功能区;重要区块、路段城中村问题基本解决,完成农房拆迁约3700户 ;通过整理可腾出约1万亩建设用地,力争3年内3000亩经营性用地推出,其中房地产开发用地不少于1500亩。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安置房建设、房地产开发三年实现100亿的建设投资规模。

为了确保城市规划实施的连续性,2012-2013年规划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完成滨海新城中央水系景观建设,为区域开发营造环境;城北功能区围绕客运中心项目建设商贸、物流等产业综合区;研究启动东西大道改城市道路。

2.2.4保障规划实施的机制和政策保障措施

将城市规划从法律文件上升为全县性的城市建设行动指南,确保了共同推进城市建设的良好氛围。同时,建立以城市竞争力为导向的、动态、连续和各方参与的规划体系,不断提高规划、经营、管理城市的水平。积极引导推动各种资源要素投入城市发展和建设,加大征迁与安置房建设力度,以“有形改造”与“无形改造”相结合加快改造城中村,确保各类项目的实施。

2.3实施效果

通过首个三年城市建设计划的实施,完成城市建设投资101亿投资,156个重点项目顺利完成,制约城市发展的一些薄弱环节得以加强,提升城市功能,带动老区提升、新区开发的旗舰项目纷纷建成,海盐成为浙北海岸线上的璀璨明珠。

3对于行动规划的思考

3.1行动规划的概念

行动规划最早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被定义为“在地方层次上解决问题的、实施导向的规划过程”,并体现了“规划和行动走到一起并相互融合”[2]。行动规划具有短期性和直接性特点,与传统规划侧重终极蓝图、体现静态思维相比,更注重规划实施过程的动态控制和把握,特别为当前我国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城市规划实施所需要,成为城乡规划体系中的重要补充和完善。

3.2行动规划的意义

海盐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获得成功的关键,在于它符合了当前城市发展的现实情况,首先,它维护和促进了总体规划的实施;其次,它的多元化目标促成多赢的局面,对于政府来说,实现了培育和发展城市竞争力、吸引投资、促进社会整体进步等政治目标,对于市场来说,给予更加清晰的市场预期(城市发展重点、每年推出土地等信息公开明确),对于市民来说给予更可感知和把握的家园近期建设计划,居住环境和配套功能得到迅速改善;最后,它将平面蓝图增加了时间维度,对于时间节点的把握可以更好地发挥城市建设的综合效益。

3.3行动规划改进方向

回顾海盐县首轮(2009-2011年)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应该加强公众参与,特别在计划决策和制订阶段扩大公众参与的范围;增加实现目标多样性;加强实施机制的研究,保障措施和方式的多元化。在第二轮(2012-2014)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中有所改进。

4 结语

加强动态规划研究和编制,有助于快速城镇化时期城市规划的有效实施,同时辨证解决城市规划的“变”与“不变”,不变的是战略性、原则性内容,在总体规划中体现;变的是战术性、具体性内容,以不断适应现实环境,最终还是服从于战略规划所确定的内容。

参考文献

1 张晔华,闫旭东,赵旭花.从终极蓝图到滚动规划[J].山西建筑,2007(10).

2 陈玮玮.行动规划:完善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的方法探索[J].规划师,2007(9).

篇8

关键词:粮食战略;河南核心区;建设模式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5-0039-02

一、中国土地资源和粮食供给状况

我国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剧,耕地总量的增加是困难的,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还会减少。国土资源部的2004年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显示,2004年全国耕地净减少80万公顷(合1 200万亩)。从往年土地变耕调查结构来看,全国耕地面积由1996年10月底的13 006.67万公顷(19.5亿亩),减少为2004年10月的12 244.43万公顷(18.4亿亩),耕地减少了760万公顷(1.1亿亩);人均耕地由0.106公顷(1.6亩),降为0.094公顷(1.4亩)。耕地面积的减少直接造成粮食供应不足。2004年,全国耕地面积12 244.43万公顷(合18.4亿亩),当年粮食种植面积10 161万公顷,占耕地面积的82.6%,粮食产量4 694.7亿公斤,平均亩产309公斤。其中,我国13个粮食主产区,耕地面积占全国的65%,粮食产量占70%以上,商品粮占80%以上,粮食平均亩产超过330公斤。根据国家统计局2010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8年末我国总人口为13.28亿人,按人均消费粮食400公斤(每年)的标准计算,我国2008年的粮食需求为5 312亿公斤,而2008年粮食产量5 287亿公斤,实际缺口25亿公斤。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人口将达到14亿人,若按人均400公斤(每年)的粮食需求,则年需求粮食5 600亿公斤。按粮食单产不变(2004年平均亩产309公斤),则需要粮食种植面积12 120万公顷(18.2亿亩),相当于目前的所有耕地面积,这显然是不可能的(2004年粮食种植面积15.2亿亩)。

在耕地面积减少的同时,我国耕地质量也在不断的下降,优质高产农田在减少,劣质低产农田在增长。据国家土地管理局的资料反映,中国位于城镇郊区和村镇周围的耕地减少五分之二左右,有些地方甚至超过五分之三,这些区位的耕地通常都属于优质高产田。此外,交通、水利建设和工矿用地也大多集中在地势平坦、土地肥沃的平原地带,多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程度较高、农业比较发达的省份,丧失的多为优质高产田。与此相反,新增长的耕地一般都分布在边远省份和丘陵山区,从区位看,主要集中在降雨稀少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和丘陵山区,大多是制约因素较多的劣质低产田。2004年,各项建设占用的耕地中有灌溉设施的占72%,补充耕地中有灌溉设施的占34%;建设占用的耕地多是居民点周围的优质高产农田,补充的耕地多来自未利用的荒地开发。

二、河南粮食生产与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状况

2008年,全省生产总值达到18 407.78亿元,增长12.1%;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7 305.39亿元,实现利润2 150亿元,分别增长19.8%和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 400亿元,增长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 662.55亿元,增长23.2%;出口总额107.14亿美元,增长27.9%;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 009.1亿元。三农工作取得新成效。落实16项惠农补贴100.5亿元,比上年增加45.8亿元。编制了国家粮食战略工程河南核心区建设规划,实施了一批大型商品粮基地和优质粮食产业工程,改造中低产田186万亩,新增有效灌溉面积80万亩。2008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 074亿斤,增产25亿斤,2009年为1 077.8亿斤,连续六年创历史新高。

围绕构建以“郑汴新区”为核心增长极、以郑汴一体化区域为核心层、以中原城市群其他7市为紧密层、以周边9个省辖市为辐射层的“一极两圈三层”的现代城镇体系,促进人口和产业集聚,进一步拉动内需,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动力。强力推进“郑汴新区”建设,创新管理体制,形成发展合力;按照复合城市理念,统筹编制“大郑东新区”和“汴西新区”总体规划,制定产业集聚区和基础设施专项详细规划;把涉及“大郑东新区”的石武客运专线等5个铁路工程、京港澳高速郑漯段拓宽改造等4个公路工程、郑州国家干线公路物流港等2个物流工程、海马(郑州)15万辆轿车等3个战略支撑产业、郑州机场7个改扩建工程等项目,作为重中之重加快推进。以城际轨道交通和高速公路为纽带,加快构建以郑州为中心的“半小时交通圈”和“一小时交通圈”。全面启动中原城市群城乡统筹改革发展试验区建设,积极推进交通一体、产业链接与互补,逐步实现现有九市与周边9个省辖市发展融合。把产业集聚区作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城镇体系和自主创新体系的重要载体,在抓好产业集聚区规划编制的基础上,引导产业集聚区根据比较优势,科学确定产业定位,加快集聚区内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吸引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功能定位的重大产业项目落地,提升对城市产业、人口、环境的承载能力。

三、河南核心区建设模式

城市化是以工业化为基础,没有工业支撑的城市化只能是过度城市化,而城市化严重滞后的工业化也只能是过度工业化。如何实现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在世界近百年的发展过程中,不少国家和地区结合本国和地区实际做了很多有价值的探索,也不乏成功的例子,如欧美发达国家、亚洲新加坡、日本等等。但是,目前我们面临的不仅是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问题,还有国家粮食安全问题(即农业现代化问题)。如何实现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条件下,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当前,发生在中原大地的传统农区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复合型城市区模式,破解了城乡发展不平衡难题,探寻出了一条不牺牲农业的条件下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城镇化)的新路子。河南在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建设同时,保持粮食年产量1 000亿斤以上(逐年增长)。因此,很有必要对复合型城市发展模式进行研究。

复合型城市区模式: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城乡统筹和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为目标,不同于过度工业化也不同于过度城市化的新兴城市发展模式。具体来说,以产业集聚区为依托,在充分考虑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基础上制定城市区总体发展规划:建设生态、易居、产城融合的田园城市,项目向园区集中(工业化),农民向社区集中(城市化),土地向规模集中(农业现代化);实现城乡规划一体化、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城乡就业市场一体化、城乡社会管理一体化。

结合国家功能区发展战略,在省级统筹基础上,地市(联合)实施复合型城市发展模式。

(一)坚持规划先行原则

规划方案体现了中原大地复合型新城区的共同特点:(1)“三化”协调发展。产业向园区集中,实现工业化;农民向社区集中,实现城市(城镇)化;土地向规模集中,实现农业现代化。(2)田园城市。园在城中、城在园中,林在城中、城在林中,水在城中、城在水中的田园生态城市,实现用田园控制城市用地无限扩张的城乡和谐共生的城乡统筹理念,避免了传统城市那种摊大饼式的无序发展模式。(3)功能复合。即对生产功能、人居功能和服务功能进行统筹安排,形成一、二、三产业的循环发展,使城市、近郊、社区、农田、湿地、河流、湖泊、森林等不同类型的生态单元既空间独立,又紧密联系,形成复合的生态结构。打破单一土地利用模式,在城市建成区之中穿插一些生态农业示范区,实现土地混合使用,防止分区之间功能割裂,减少交通能耗。打破行政区划及城乡界限,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新型管理体制,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二)产业支撑是复合型城市区建设的核心

以区位优势和工业发展水平及工业基础条件为依据,依托产业聚集区,合理科学规划复合型城市区内教育、科技、医疗、卫生、商业等生产性和生活性的服务业。良好的区位优势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了便利,良好的工业发展基础条件为承接当前的产业转移提供了强大的吸引力,从而使复合型城市区内“三化”协调发展前景和商机又为融资提供了坚实基础。因此,复合型城市区发展模式是良性循环,扎实推进,而不是跑马圈地,遍地开花。通过产业聚集吸纳就业,聚集人气,以就业推进城镇化;又以城镇化来推进工业化和土地规模化,实现农业现代化。最终使复合型城市区内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既克服我国东部地区工业化过程中的城市化滞后问题,又避免出现拉美现象――“城市病”。

(三)政府主导

规划一经确定,必须严格执行,坚持政府推动,切实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复合型城市区是实现我国社会由几千年来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有效模式,堪称千年巨变。诺思的制度变迁理论对我国改革具有启示作用,我们要充分发挥政府在制度变迁中的积极作用。由于政府主导的制度变迁是成本最低的创新形式,同时政府为个人和团体创新提供了外在制度环境的支持或约束。因此,政府在制度变迁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从我国农村改革过程来看,尽管的责任制形式由安徽的小岗生产队所首创,但其后来的推广却离不开政府的作用。复合型城市区建设从开始规划到付诸实施都是由政府主导,因此,政府推动是复合型城市区建设的关键。

总之,当前发生在中原大地的以“规划先行、政府推动、产业支撑、群众满意”为根本,统筹“工业化、城市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复合型城市区发展模式,是党的科学发展观的全面体现。(1)“规划先行”。就是坚持科学发展的具体体现。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出发,结合本地实际,科学制定(专家论证)总体发展规划,而不是向过去那种靠拍脑袋、凭长官意志做出决断。(2)“政府推动”。复合型城市区发展模式使我国社会由传统农耕文明转变为工业文明的千年巨变成为现实。在这重大制度变迁过程中,只有政府推动才是变迁成本最小化(诺斯制度变迁理论)。因此,坚持政府推动正是体现了科学发展。(3)“产业支撑”。产业支撑是复合型城市区建设的核心,没有产业支撑的城市区最终是跑马圈地,结局只能是发展中国家的第二个“巴西”。产业基础也是选择复合型城市区的先决条件,体现了党的实事求是工作作风。(4)“群众满意”。复合型城市区建设过程中,凡是涉及群众利益的,都要有群众代表全程参与,直到群众满意为止。因此,坚持群众满意原则,正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吴季松.科学发展与中国循环经济战略[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

[2] 达捷.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07,(2).

[3] 赵保佑.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与科学评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篇9

这不是典型意义上的河北县级市风貌。一下固安高速,映入眼帘的是集展览、会议、办公、休闲、商务接待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固安规划馆,在它的东侧,是固安“产业新城”的“绿肺”――中央公园。13.5万平方米高低起伏的绿色草坪上,白桦、银杏等数十种景观苗木争相点缀,悠闲的人们置身于健身小路、音乐喷泉、休闲长椅上,而在远处的工业园里,工人们正在为提升这座城市的GDP添砖加瓦。

而在十年前,固安县远没有现在这般的“城市气息”,2002年的固安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钓具、肠衣、滤芯、塑料是支撑县域工业的“四大金刚”,全县年财政收入不足亿元,在河北的135个县中几乎垫底。而此时的固安县人民,更是胶着在低收入与稀缺工作岗位中,幸福,离他们有点遥远。

2002年6月28日,固安工业园区奠基,引入了华夏幸福这一市场力量,拉开了固安产业和城市“升级”的序幕――通过产业升级带动高端产业入驻,用产城充分融合的方式打造一座幸福城市。

十余年后的今天,固安已经成为集聚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汽车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五大新兴产业集群的产业新城。2013年,固安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GDP)为105.1亿元,同比增长9.4%;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7.7亿元,在河北省135个县(市)中排名第七。更值得一提的是,固安产业升级直接带来了城市生活品质的提升,这与固安当时引入华夏幸福的初衷不谋而合――产业升级的最终目的是从“以人为本”的角度打造智慧生态、宜居宜业的幸福城市。

更值得关注的是,如今固安幸福城市的打造又有了助推器――随着“以人为本”新型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固安又站在了发展的前沿,“天时地利人和”的固安,或将成为新型城镇化下幸福城市的样本。

产城融合激发幸福城市的“硬实力”

专家们普遍认为,在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路线图中,产业和城镇的融合发展模式是完善城镇化发展机制的重要突破口,而这个突破口,将是城市居民幸福感来源的“硬条件”。

2002年,在固安工业园区建设之初,华夏幸福集聚全球智慧,邀请来自9个国家和地区,40余位城市战略、产业研究及空间规划方面的大师,以“建设产业新城”为目标,将国际成功经验和区域实际情况相结合,勾勒园区未来发展图景。

固安的思路是以产业升级为契机,致力推动城市一二三产协同发展,以国家产业规划政策为指导,战略发展五大产业集群,同步推进现代农业及现代服务业发展,推动区域经济全面腾飞。截至2014年6月底,华夏幸福已为固安产业新城累计引入企业370多家,项目签约投资额突破700亿元。

为了满足快速增长的入驻企业商务需求和居民生活消费需求,固安的城市配套也进行了大幅度升级,同时规划了居住区、休闲区、核心商务区等功能区,已建和在建包括金融街区、soho办公街区、五星级酒店、公园、医院、学校等,使得城市功能趋于完备,综合承载力得以提升。

“产”与“城”到底能不能良性循环?这是外界最多的质疑,但是华夏幸福十余年的实践结果表明――以产兴城、以城带产、产城融合、城乡一体的创新之路,可以成功推进区域经济发展、城市发展和民生改善,而华夏幸福也作为成功的产业新城运营商而备受瞩目。

安信证券调研报告认为,固安的产城融合实践更好地理顺了政府与企业的关系,一方面减轻了政府的财政负担,使政府从过去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向监管者转变,另一方面由市场化的企业提供资产和服务不仅促进了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且企业通过相应的政府扶持政策获得一定的资本回报,提高效率、降低风险。

人永远是幸福城市生活的主体

正如梁思成先生所说:“人永远是城市的主体,人的需要也正是城市规划的需要。”在规划伊始,固安产业新城就将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完美融入到城市规划之中,以人口规模确定城市容量,以人口需求完善城市功能,以最佳人居生活为建设蓝本,构成一幅幸福生活的完美图景。

同济大学城市规划系教授唐子来进一步指出,当前城乡规划要进行内涵的转型和价值的转型。内涵的转型即从单纯的物质空间规划迈向更加关注经济社会、公共政策和生态环境,促进“多规融合”。价值的转型即从单一的精英式规划走向融合精英规划、民主规划、公正的规划于一体,实现社会各利益体的沟通和协商,目标指向社会各方都能够广泛参与的包容性发展。

按照规划,固安将打造百万人口中等城市功能发展格局,而如何让固安人居有所乐,是一道很现实的难题。华夏幸福在幸福民居的规划过程中,没有采取快速粗暴的“一言堂”模式,而是采取参与式设计流程,积极引入当地居民参与到规划设计流程中,定期将规划设计方案进行公示,让大家自主选择规划方案。

固安社区规划遵循传统的空间轴线,采用“一心、双轴、多组团”的空间布局,实现商业服务集中布局,联系两个公共核心的公共广场与南北城市绿化带构成双轴,并以村为单位,划分为五大邻里单元,每个地块均设置一个社区活动中心和社区广场。为照顾居民固有的生活习惯,社区采用村落式邻里架构,基于原有村落社会关系,兼顾合理的邻里规模,并控制合理的步行距离,既便于加强对邻里的管理,也增强了人们的交往和对于邻里的归属感。社区规划有多元的公共空间,各邻里单元拥有相对独立的交往绿地,并设置社区级活动广场,提供各类配套服务,建有红白喜事礼堂、村集体议事厅,满足村民的各项公共生活需求。

幸福城市一定要有清新的空气。在固安的产城融合规划中,承载绿色高端产业的作用不亚于工业产业。固安全面启动了产业新城的层级公园体系,16大公园连绵成带,共同构建都市绿肺。在现有350万平方米生态景观基础上,将陆续建成龙脉公园、自行车公园、大广公园、航天公园及系列绿廊等300万平方米新增城市绿化。市民们还能在3座环境监测点,全面监测并及时空气质量指数,时刻了解自己生活的环境质量。

新城镇、新身份、新生活、新幸福

进了城,住进楼房,享有城市化的完善配套,固安人就幸福了?华夏幸福没有把幸福想得那么简单,而是思考:如何让居民无障碍就业,让他们有立足之本,从而产生新幸福感,成为了固安迈向幸福城市的关键。

固安还建立起了体系完善、可持续发展的民生保障模式,不仅仅为当地居民带来短期效益,而且能够提供长期保障。并把民生保障模式由基本生活保障,升级扩展到生活方式、职业发展、文化诉求、生态环境、社会归属等多个方面。

园区从一开始就设立相关规定,入园的项目除特殊要求的部分技术岗位外,必须安置本地一定数量的劳动力,还有一部分劳动力流入第三产业,同时,全程负责农民的技能培训,力求居民与园区的同步发展,实现利益共享。在固安实现了几大支柱产业的集聚后,直接提供了数万人的本地就业岗位,其中还吸引了看好固安发展的来自北京的高素质就业人口。

但是从城市的维度看,如果只是依靠工业园的产业带动,固安无非是个成型的产业园区。如今看来,它更大的价值在于,通过构建综合的城市功能,为居住在这里的人提供一个更具归属感和幸福感的空间环境。

就在今年的8月31日,北京八中固安分校在固安举行了隆重的开学仪式,固安当地居民得以共享来自北京的优质教育资源,华夏幸福在力促产业升级的同时,也实现了对城市发展所需的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配套等的完善和提升。

篇10

(南通大学交通学院,江苏 南通 226019)

【摘 要】基于交通调查与分析课程改革的必要性,从课程教学内容、实践、实验教学以及课程考试等方面,提出了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下的交通调查与分析课程教学改革以及模式的创新,提高学生在理论分析、数学建模、软件应用等方面的综合能力,且这一模式的最大特点是打破了原来的学科式课程体系,将理论知识融入实践之中的教学内容,符合卓越工程师计划下交通行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关键词 交通调查与分析;卓越工程师;教学改革;项目教学法

基金项目:江苏省南通大学2013年度教学改革课题(2013B120)。

作者简介:孙美(1988—),女,江苏南通人,硕士,南通大学交通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

0 引言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独立从事某项技术项目与技术开发的能力,让学生更快地适应工作环境,将在校期间学到的知识应用到解决工程技术中的实际问题中去。在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培养目标就是使学生将在校期间学到的智能交通系统相关知识应用到工程实践中,学习并掌握如何面对及解决工程实践中问题,使大学成为未来工程师的摇篮[1]。想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对一些专业基础课程进行改革。

1 交通调查与分析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交通调查与分析在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具有重要的意义[2],是交通管理与控制的基础。首先,交通调查的实际数据是进行交通智能化需求分析与设计的必要条件,在分析的每个阶段都离不开实际系统的数据,以帮助建立模型或检验设计的合理性。其次,对于已经建设好的智能交通系统,对其进行管理,如交叉口的信号配时、车辆的诱导等,这些都需要先采集交通信息、了解交通状况,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从而提出解决方法。

以往的教学过程中,交通调查与分析课程教学内容安排和实验环节侧重传授交通调查与分析的基础理论知识,在较少的实验课上,仅仅只是学生做了一些交通数据的调查和对一些交通调查中的考察,而没有真正让学生调查出来的数据发挥最大的作用,无法根据调查的数据来验证、分析或改进交通模型、交通流分配、信号配时方案等智能交通设备所需的许多工作。而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更重能力的培养、重实践锻炼、重实际应用[3],因此,有必要对本课程进行改革,优化整个课程体系。

2 交通调查与分析课程教学内容改革

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培养计划的梳理与调整。本专业方向以培养具有交通设备研发、交通信息化以及交通管理等方面知识及研究开发能力为目标,掌握交通运输工程、交通设备工程、信息与控制工程方面的基本原理、方法。在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专业课程设置中交通调查与分析的前修课程,包括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运筹学、计算机语言编程、交通工程概论等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实践,为了改善学生机械式的应用传统方法进行交通数据分析的情况,在原有的计算机基础、Visual C++语言等基础上,增设了交通专业软件应用课程,以此增强了本科生软件应用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基础理论教学内容改革[4]。交通调查是通过长期连续性观测或短期间隙性和临时性观测,搜集交通流及其有关现象(交通运输状况、城乡规划、道路交通设施、交通环境等)的资料,了解交通量在时间、空间上的变化,并进行分析,从而了解与掌握交通流的规律,为交通流理论、交通规划、道路建设、交通控制与管理、工程经济分析等提供必要的数据[5]。本次教学内容改革中引入交通调查组织模板的概念,增加交通调查的集成性、交通调查管理的系统性,改进传统检测数据处理的算法,改变以往理论描述性的交通分析方法的介绍,加强了本课程的理论性和应用性。

3 交通调查与分析课程实验教学改革

传统的交通调查与分析课程的实验教学侧重于对理论教学的解释、验证和简单延伸,主要为理论教学服务,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在实验课堂上按照教师组织的方案机械式的进行实验,且完成的是同一个实验任务,激发不了学生的实验兴趣,不利于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6]。本次课程实验的改革,引入任务驱动式小组教学法,将全班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变传统的教师“教会”为学生“学会”,在课堂讲授理论课的时候下达实验任务,将每一个实验划分成若干个小实验,每一个实验的延续周期为四周,每组组员负责不同的实验调查任务,最后在实验课堂上学生汇总数据,共同完成实验数据分析和实验报告。为了达到互动互助的学习效果,为整个课程建立一个交通调查与分析网络学习平台,平台包括获取交通流数据的方法、各种车辆检测器使用和实地交通调查方法,其功能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数据预处理、数据处理分析以及分析结果输出等。该平台供学生们共享自己调查的数据与方法,便于学生及时交流讨论交通信息分析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同时学生参与到数据的分析和整合过程中,将以往自己调查的片段式的交通调查资料建立成动态的数据库,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提出现有交通问题的解决方案。

总体来说,在实验教学中引入任务驱动式小组教学法,任务的设计满足实验教学目标的要求,通过学生融入社会进行交通调查,才能为学生毕业后,为步入工作岗位后经历工程项目的过程中逐步成长为卓越工程师奠定基础和创造条件。

4 交通调查与分析课程实践改革

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本门课程在大二的下学期开设,共32个学时,其中理论教学24个学时,实验教学8个学时。整个课程的安排缺少学生的调查实践环节,这样就导致了学生理论和实践的脱节,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本次改革将课程实践环节安排到课程建设中,为时一周,且在实践环节教学中引入项目教学法,整个课程实践依托项目《南通公路现代化用户满意度调查研究》进行展开。首先对南通的崇川区、港闸区和开发区三个地区的居民展开问卷调查,然后再对满意度较高和较低的公路的交叉口进行交通流量变化的调查。学生每3个人为一个小组,每个班10个小组,崇川区4个小组,其余两个区各3个小组,耗时2天的时间进行问卷调查,统计数据得出满意度较高和较低的公路段,花耗2天时间进行交通流量的调查,以人工观测法分车型进行调查,时间间隔为5分钟。最后一天进行数据整理、汇总与数据分析,对交叉口进行评价,并与市民的满意度进行对比。

针对目前交通调查与分析课程教学重理论轻实践的缺陷,将项目教学法[7]引入该课程的实践教学中,学生通过完成项目任务,在掌握了课程的理论知识的同时又能较熟练地运用到实际工程项目中去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知识运用能力、实践能力和交际能力,对于获得所期望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效果至关重要。

5 考核方式改革

这门课程的考核方式常采用平时作业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加权求和的方式计算学生的课程成绩。平时成绩以习题为主,期末考试通常是闭卷形式,这种考核方式往往导致学生擅长做习题却无法解决实际问题,为了应对考试而突击复习背诵理论知识,这种考试模式不能完全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本课题卓越工程师培养为目标,在课程实践环节的小组调研报告成绩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评定,以此真正体现及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6 结束语

在新的交通形势下,传统交通调查方法与数据理论分析方法与现代交通智能化的快速发展尚不相适应,不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提出了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交通调查与分析课程教学内容改革以及模式创新,梳理与调整了教学内容,在实验教学环节引入任务驱动式小组教学法,增设实践环节,并对考核方式进行相应的改革,以此培养出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郝文涛,杨文,唐龙翔,等.论卓越工程师计划背景下的高分子物理课程的基础地位与教学内容设置[J].化工时刊,2014,28(12):56-58.

[2]王建军,严宝杰.交通调查与分析[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2.

[3]林建.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5.

[4]朱兴琳,李雪莲,唐茜.基于“模型-计算实验-应用”视角的交通规划课程教学内容和模式创新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50(12):30-31.

[5]汤伟.关于《交通调查与分析》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J].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2010,12.

[6]任保利,徐建闽,沈文超,等.基于模板的交通调查分析系统设计与实现[J].交通信息与安全,2012,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