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健康调查报告范文

时间:2024-01-05 17:35: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青少年心理健康调查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青少年心理健康调查报告

篇1

关键词:农村单亲家庭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 原因 ;对策及建议

一、调研目的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每个孩子成长的小环境,它不仅是个人生活的起点,也是人格形成的源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的思想观念也逐渐走向开放和多元化,加之农村人口的流动性增大,因而离婚率也呈上升趋势,导致单亲家庭日益增多,即“只有父亲或母亲一方与其18周岁以下的、不具备独立生活能力的子女共同生活的家庭”。为了能够了解农村单亲家庭青少年的心理状况,心理症结所在,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我们进行了怀柔区农村单亲家庭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调研活动。

二、调查方法与样本情况

此次调研,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对两所农村中学初一学生进行了《中学生心理健康诊断测验》,共发放问卷120份,其中有效问卷112份。

三、{查结果与分析

(一)单亲家庭与双亲家庭学习焦虑因子比较

在112份有效问卷中,我们发现无论是单亲家庭学生还是双亲家庭学生学习焦虑因子都非常高,单亲家庭学生的学习焦虑达到8分以上即强焦虑的为67%,双亲家庭学生为68%。这些学生对考试坏有明显的恐惧心理,无法安心学习,十分关心考试的分数。单亲家庭没有学生的学习焦虑低于3分,而双亲家庭学生只有2%的人学习焦虑低于3分,这些学生学习不会受到困扰,能够正确对待考试成绩。

造成学习强焦虑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有:1、这些学生生活在深山区,他们渴望走出大山,渴望通过学习改变自己的生活状况,因此他们格外重视学习成绩,过分的压力带来了过度的焦虑。2、家长教育知识有限,他们只关注孩子的成绩。3、虽然我们一直强调素质教育,但是很多老师在应试的大背景下,依然将成绩视为评价学生的重要标准。

(二)单亲家庭与双亲家庭对人焦虑因子比较

在对人焦虑因子的比较中,我们发现单亲家庭学生焦虑程度强的百分比明显高于双亲家庭学生,达到了22%,这部分学生过分注重自己的形象,害怕与人交往,在与人交往时往往退缩回避。而双亲家庭学生40%的人在与人交往中都热情大方,容易结交朋友。

这一结果与单亲家庭的生活状况和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密不可分。在农村,单亲家庭往往会受到村民的关注,大家有意无意的议论会给他们带来困惑,特别是有些单亲家庭的生活比较困难,这会令学生觉得自卑,害怕与人交往。青少年的自我意识发展迅速,“我是谁”成为他们思考的话题,而人际关系成为困扰他们的大问题。因为缺少了父亲或母亲的关爱、引导,他们往往没有与人沟通的方法,加之自卑心理作祟,所以与人交往中,他们会呈现出很强的焦虑。

(三)单亲家庭与双亲家庭孤独倾向因子比较

在孤独倾向因子的比较中,单亲家庭学生的强焦虑明显高于双亲家庭的学生。这样的学生孤独、抑郁、不善与人交往、自我封闭。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中学生心理发展特点。进入青春期的学生,心理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状态,自我意识快速发展,他们开始过多的关注自己,坚持自己的见解,对自己评价过高或过低。评价过高,造成其与人交往的期待过高,渴望受到欢迎,拥戴,但是当现实与愿望相反时,心灵产生极大的落空,因而产生孤单的感觉。评价过低,自卑心理导致其不愿与人交往,封闭自己,久而久之形成孤独。

2、家庭原因。任何心理问题的出现和形成,都会有其形成的家庭环境。(1)农村父母往往只关注成绩,忽略了孩子的心理需求,并且教育方式简单粗暴,久而久之,孩子失去了与父母沟通的意愿。(2)单亲家庭的孩子往往和爷爷奶奶或者姥姥姥爷生活在一起,隔代人之间缺少共同的话题。(3)有些父母会将离婚的怨气转嫁到孩子身上,疏远孩子。

3、学校的原因。在学校生活中,老师会无意中将学生进行比较,学生自己也会不自觉的与他人进行比较,而在比较中单亲家庭的学生往往体验到挫败感,进而锁住自已的内心世界。

(四)单亲家庭与双亲家庭自责倾向因子比较

在自责倾向因子的比较中我们发现单亲家庭与双亲家庭自责倾向强的比例基本一致,比例不高,这些孩子常常怀疑自己能力,常将失败、过失归咎于自己。我们也会发现单亲家庭学生自责倾向弱的孩子所占比例高于双亲家庭。

这一状况反映了孩子的归因方式,单亲家庭的孩子大多采用了外归因,这与他们的经历、感受以及社会的强化密不可分。家庭的解体令他们觉得痛苦,有些孩子产生了怨恨心理,而在社会交往中,很多人面对这些孩子的过失往往会指向他们的家庭状况,这在无意中也起到了强化作用。

(五)单亲家庭与双亲家庭过敏倾向因子比较

在过敏因子的比较中,我们发现,无论单亲家庭的学生还是双亲家庭的学生大都会有过敏倾向,只是程度适中,其中单亲家庭学生过敏倾向强的学生所占比例略高于双亲家庭学生。这些学生过于敏感,容易为一些小事而烦恼。

农村学生普遍敏感的现状源于青春期心理特点,他们处于心理成人感与半成熟现状的矛盾中,他们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尤其是同伴的看法。农村学生对自己往往有很高的期待,但同时也有着很强的自卑,因此他们会表现出一定的敏感。

单亲家庭的学生更易敏感,因为他们在精神上往往会受到他人的歧视,他们总怀疑别人在背后议论自己、嘲笑自己,这种实际存在或臆想的社会评价压力单亲家庭的学生对人产生怀疑,对人缺乏信任。

(六)单亲家庭与双亲家庭身体症状因子比较

身体症状因子强表现为当焦虑急剧袭来时,感到将会死去,呼吸困难,心跳加快,感到喘不过气,出虚汗,头晕,知觉异常。如果焦虑是慢慢产生的,就会心神不定,心跳异常,脉搏混乱,想呕吐,食欲不振,肚子痛或失眠等等。通过这一因子的比较我们发现22%的离异家庭学生这种身体上的症状是比较明显的。

究其原因,单亲家庭学生因为缺少父母的关爱、帮助和指导,也缺少朋友的帮助,所以更害怕,更担心不好的事情的发生,一旦发生了,因为缺少了亲人关爱和帮助,会很焦虑,相应的身体症状自然就随着产生。

(七)单亲家庭与双亲家庭恐怖倾向因子比较

从表中看出,学生中只有极少数的学生有强烈的恐怖倾向,单亲和双亲家庭学生的差异也不明显。

(八)单亲家庭与双亲家庭冲动倾向因子比较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在中等程度的冲动倾向中,单亲家庭学生要比双亲家庭学生高出23%。在强烈的冲动倾向中,单亲家庭的学生比双亲家庭学生高9%。这样的学生时无缘无故地想大声哭、大声叫,或者一看到想要的东西,就一定要拿到手,毫无理由地想到远处去,或想死。

造成这一现象首先与单亲家庭学生孤独、焦虑等情绪密切相关,他们因为学习、人际关系焦虑,而父母不能给予帮助和疏导,同时他们又缺少同伴关怀、分享,因而会有冲动倾向,以排解焦虑等消极情绪。

其次与父母情绪控制能力密不可分。父母由于家庭缺失而引起情绪失调,极易把这种情绪带到与孩子的交往中,孩子成天处在恐惧和担忧中,这样长期的生活折磨很容易使孩子产生敌对情绪,生活中稍有不顺心就容易冲动,对生活中的小小摩擦,反映非常强烈,自我保护意识过强,敌对情绪很大。

四、教育对策及建议

单亲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根源于家庭,形成于社会,表现于学校。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在单亲状况下,父爱或母爱的缺损都会对未成年子女的心理健康及成长造成一些消极的影响甚至伤害,容易使这些未成年子女形成一些不良心理特征。因而学校、家庭、社区必须形成合力加强对农村单亲家庭青少年的关爱和指导。

(一)家庭教育

1、榜样示范。启动孩子心中的智慧和道德资源不是靠说教,而是靠行动。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教育重在榜样示范,重在对孩子人格心灵的唤醒。单亲家长应坦然而勇敢地对待现实,为孩子创造一个好的家庭氛围,要以宽容乐观的心态立身行事。

2、责任担当。家长必须承担起来教育孩子的责任,家庭教育对孩子来讲都是至关重要的、不容忽视的。对孩子特别是单亲子女要做到养育并重,不仅关心孩子的生活,更要注意教育孩子,关心孩子的思想、学习、交往,及时发现孩子身上的优点和不足,正确引导,使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明辨是非善恶。

3、宽严有度。在单亲家庭中,要有原则地对待孩子,不能一味溺爱,也不能简单粗暴。

(二)学校教育

学校是学生活动的主要场所,学校对学生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教师的素质、学校的人际关系以及学校的物理心理环境等实现的。

1、加强心理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多种形式提高其工作水平,拓宽其工作渠道,丰富其工作形势,如利用心理课、心理小报等媒介加大对农村单亲家庭青少年的心理关爱;运用团体辅导等形式帮助农村单亲家庭青少年缓解压力、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等;通过心理咨询做好个别辅导。

2、班主任老师创设良好的班级环境,确保班级氛围和谐安全。

(1)以爱育心。真教育就是心心相映的活动,惟有从心里出发才能打动心灵。班主任对于单亲家庭的学生要给予更多的爱,使他们真正感受到温暖。

(2)以课育心。班主任要组织好班级团体辅导课,有针对性地培养他们积极的情绪,有效的沟通方式,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和评价系统。

(3)以活动育心。积极鼓励单亲家庭学生参加集体组织的各项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学生,老师有意识地把活动中最重要的任务交给他们,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责任感,增进和其他同学的友谊。对能力弱的单亲家学生,可以有意识地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面对生活的积极心态。

(4)以细节育心。对单亲家庭的学生,班主任要建立成长档案,关注其情绪、感受、行为等变化,挖掘优势,积极引导;发现问题,及时疏导解决,要做到勤观察,常提醒,多鼓励,促发展。

(5)借用外力。班主任要积极与任课老师沟通合作,争取家长的支持,共同做好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工作。

(三)社^教育

社区能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者结合为一体,有利于发挥三者的互促互动效应;有利于挖掘、协助和利用社会各种教育资源为单亲家庭学生服务;有利于单亲家庭学生的育。

1、加强对单亲母亲(父亲)的心理关爱与指导。通过团体活动、个案咨询等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2、加强对单亲母亲(父亲)家庭教育的培训。开展系列社区讲座活动,指导其掌握相关子女教养技巧,改善亲子关系。

3、为单亲家庭孩子创造了健康成长的社会空间和心理空间。开展教育性、发展性的团体活动,增强了孩子们的心理承受能力。

参考文献:

《单亲家庭青少年不 良情绪的成因分析及对策 》 张开荆

《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特点及其教育初探》杨全清

篇2

一、高中生心理健康现状

研究者对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大多数的调查表明,高中生在心理健康方面有很大的问题。如张秋菊利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ental Health Test,(MHT)对河南省5个地区874名高中生进行调查,发现只有19.68%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是好的,77.80%的学生处于中等焦虑水平,有2.52%的学生需要接受重点咨询 [1];汪颖利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湖北黄石地区500名高中生做了调查,发现有49.6%的高中生存在各种轻度的不良心理反应,有10.8%的高中生存在各种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 [2];顾建华等(2006年)同样使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张家港市5091名中学生进行了测查,发现14.28%的学生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 [3];张枫等(2006年)使用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调查了无锡市1215名中学生,结果心理健康异常检出率达22.14% [4];刘红(2006年)用自编的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问卷对贵州省818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有问题的占9.29%~29.47% [5];侯振成等(2006年)对北京市1379名中学生进行SCL-90测试,结果发现有24.98%的中学生存在轻度不良反应,有6.73%的中学生存在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6]

但也有研究者认为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没有什么问题。如吕若然等利用PHI对北京市不同类型中学生的调查显示,北京市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正常,呈正态性分布,PHI量表各项得分的平均分均低于60分,只有少数学生存在心理偏差或心理障碍 [7];岳颂华等(2006年)利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对广州地区1431名中学生做了调查,结果发现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处于中等水平 [8];叶苑等(2006年)采用SCL-90对西安市的928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青少年在SCL-90量表的9个因子上平均分均低于3分,认为表明其心理健康的整体状况基本良好 [9];张岗英(2006年)运用SCL-90量表对西北地区农村545名中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中学生存在一些轻微的心理健康问题,其心理健康水平总的来说是好的。[10] 还有研究者利用元分析的方法考察了这一问题,范会勇等认为,得出中学生心理问题不健康或严重的结论是来自比较的常模的不同,如果是以中学生常模为标准,则以往的研究结果显示中学生心理并非不健康。[11]

不少研究表明,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存在男女生性别差异,女生的心理问题更为突出。在侯振成等人(2006年)的研究中,女生组的SCL-90量表总分及总均分显著高于男生,在各因子上也是如此;张晓玲等(2004年)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调查了494名初二和高二学生,发现在恐怖倾向分量表上女生检出率比男生的高。[12]

但也有一些研究没有发现心理健康方面存在性别差异,甚至有研究指出了相反的结论,即女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好于男生。刘万里(2005年)发现潍坊市青少年学生在10项心理症状及其总分上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 [13];张静(2001年)采用中学生心理健康诊断测验对安庆地区420名高中生进行心理健康调查,发现男女均无显著性差异。[14] 不过,李彩娜(2005年)的研究发现,在强迫、敌对、偏执和精神病性四个因子上,男生得分显著高于女生 [15];吕若然等(2004年)发现女生在躯体化、抑郁、焦虑、病态人格、疑心、脱离现实6个分量表中得分低于男生,心理健康状况优于男生。

研究者们还研究了其他方面的差异,如牛晓丽(2007年)发现城市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明显高于农村学生 [16];吕若然等(2004年)发现北京私立中学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要差于普通和重点中学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重点中学的学生又要差于普通中学的学生。

总的看起来,不同研究结果是有较大差异的。在高中生中,无论男女,无论年级,无论哪类学校,都有一部分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乃至心理障碍,但发生的比例有所不同,这应当引起家庭、学校、社会的高度重视。

二、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目前,心理健康教育在全国范围内已经展开,各省(市)自治区都颁布了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文件,制订了开展工作的规划,发达地区的高中大多建立了专门的心理咨询室,配备了兼职或专职的心理辅导教师。

通过十多年的摸索,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丰富了很多,开展最多的形式有心理健康教育课、个别辅导、团体活动、专家讲座等。不少学校甚至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自己办学的特色,如浙江武义一中、浙江省诸暨市第二高级中学、辽宁实验中学,都摸索出了一些值得学习借鉴的做法。华南师范大学教科院的吴发科等人从管理的角度,将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教育内容与管理方式有机结合,探索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广东模式”,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17]

不少从事教育、心理方面研究的工作者也提出了诸多建议,如呼吁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育相结合,通过政治课、体育课、语文课来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建议广泛建立科学完善的心理档案制度。也有研究者提出要针对高中生的心理特点和现实需要来开展教育活动。

针对高中阶段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研究者也提出了存在的诸多问题,首先,很多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动机不是要提高学生心理素质,而是应付社会舆论要求,装点门面,或是为了考出好成绩。其次,受制于这些目的,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学校各项工作中的地位不高,处于边缘化的境地,表现为专职人员少,安排时间少,并且得不到保障,这些时间随时有被借用的情况。再次,学校教师员工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不强,一般只要学生的问题不影响到班级的教学,教师很少会主动联系心理教师。最后,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有了,但内容不一定好。对具体教育过程关注不多,评估工作开展不够,从各学校的宣传来看,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实际情况并不令人乐观。

三、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方法

已有研究表明,对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研究多是采用问卷调查法,其中运用最多的包括以下几种:SCL-90症状自评量表、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王极盛编制)、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周步成修订)、心理健康测查表(Psychological Health Inventory,PHI)以及自编问卷等。其中,有60%的研究选用了SCL-90症状自评量表作为调查工具。

研究类型上,基本上所有的研究都采用了横断研究的类型,即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对某一个或几个不同年龄组的高中生进行了心理健康调查研究,探讨高中生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及规律。在测查高中生心理健康现状的同时,不少研究也对相关原因进行了讨论和分析。

四、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不足

1.研究工具方面,对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研究绝大多数是以问卷调查为主,鲜有访谈、观察和个案研究的报告

在研究报告中,很少有详细报告取样和施测等详细过程,问卷得到数据的真实性值得考虑。另外,研究者对高中生的单独调查还比较少,多是和初中生的调查结果混在一起,而我们知道,初中生和高中生在心理发展阶段上有很大的不同。

2.在量表的使用上,研究者普遍存在很大的误区

首先,量表只能测量它所能测量的东西,每个量表都有它特定的目的和适用条件,如SCL-90主要的功能在于发现心理不健康的人具体是在哪些方面存在问题,而不是区别健康与否 [18];MHT主要以焦虑为核心,那么一些不以焦虑为症状的问题就很难被发现,如人格障碍。单纯的以一个量表的分数来区分心理健康与否本身就是不恰当的。其次,不同的研究者由于认识不同,在划分健康水平的时候所持的标准不全相同,比如同样是用SCL-90做调查,有的研究者用总分大于160分作为筛选条件,有的按超过2个标准差来区分,有的研究者把因子得分>2作为有心理问题的一个标准,而有的研究者把因子得分>3作为筛选条件。相同的量表姑且如此,使用不同量表得出结果的差异可想而知。

3.大范围的比较研究和纵向研究很少

目前最常见的研究报告都是学校教师对自己学校学生的调查,大范围的比较研究还没有。范会勇利用元分析认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不存在地域的差异。

越来越多的人都在说“现在的孩子心理素质不好”,调查的结果也表明他们的心理素质确实越来越差。以SCL-90为例,均分越来越高,那么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不是在下降?这一问题需要科学的纵向的比较研究来解决。

4.教育效果的评估研究欠缺

现有心理健康状况有大量的数据资料,但健康教育的效果只有各学校工作总结式的汇报,唯一可见的公开发表的资料是武汉市第十四中学的课题组做的评估,但评估过程也很不严谨。开展和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学校的学生在心理健康水平上有没有差异,在高中阶段何种形式的教育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形式比较好,还是团体辅导(活动)的形式好,等等,都还没有具体的研究。

5.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还没形成

尽管诸多学者、很多学校都提出了很多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路和做法,但这些方案不是太笼统,覆盖面太大,如吴发科等人设计的广东模式,针对的是整个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带有很大的个别性,如辽宁实验中学、山西太行中学的做法。对于高中阶段心理健康教育的一般模式没有研究,对于一般普通高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缺乏具体指导。

五、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努力方向

1.利用更丰富的研究手段

除了利用量表测查,可采用观察、访谈、个案和跨文化比较研究,以丰富对高中生的心理状态的特点和发展变化规律的认识,以及相关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同时,对常用量表要及时更新修订其常模,并且在量表的使用和解释时再谨慎一些。

2.加强具体心理健康教育措施效果的比较研究

在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提炼总结出有效的并且易行的一般性的教育模式。目前这方面的研究还很不够,需要研究者进行长时间的教育研究,同时还应注意其研究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综上所述,我们对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的基础必须是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真实存在,形同虚设的心理健康教育没办法研究,也不需要研究。随着高考制度的逐步改革,高校入学率的不断提高,高中阶段的升学压力在逐渐减小,希望在这样有利的环境中,学校和家长能真正意识到心理素质的好坏对于人生的成功与幸福的巨大作用,真正地在教育中有意识地把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目标,而不是把心理健康教育看做可有可无的、应急的举措。

【注:本研究得到山西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专项课题的资助,项目编号:GH-08017。】

(作者单位:运城学院,山西 运城,044000)

参考文献:

[1]张秋菊.河南省部分地区高中生心理健康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2005(3).

[2]汪颖.黄石市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职业时空,2007(21).

[3]顾建华,陆惠琴.张家港市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职业与健康,2005(1).

[4]张枫,刘毅梅,王洁等.无锡市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4).

[5]刘红.贵州省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3).

[6]侯振成,贾海涛,郭汲源.1397名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现况调查[J].中国民康医学,2006(17).

[7]吕若然,段佳丽.北京不同类型中学生心理及行为问题现状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04(9).

[8]岳颂华,张卫,黄红清,等.青少年主观幸福感、心理健康及其与应对方式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3).

[9]叶苑,邹泓,李彩娜,等.青少年家庭功能的发展特点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6).

[10]张岗英.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6(3).

[11]范会勇,张进辅.过去十年中学生SCL-90调查结果的元分析[J].心理科学,2005(6).

[12]张晓玲,沈丽琴,董勇,等.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4(4).

[13]刘万里.潍坊市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J].当代教育科学,2005(11).

[14]张静.安庆地区高中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4).

[15]李彩娜,邹泓,杨晓莉.青少年的人格、师生关系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4).

[16]牛晓丽.银川市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7(10).

篇3

近年来,心理问题已经成为困扰青少年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由于公众对心理问题的了解和认识的滞后,许多隐患不能及早发现、治疗,心理问题不能得到正确对待和解决,导致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以至悲剧的发生。基于这个现状,姜堰二中把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摆到一定位置,与学校的其它工作同思考、同部署、同安排本支持原创作品,并于2002年创办心理咨询室。经过三年的探索和实践,心理咨询室已成为同学们心灵沟通的桥梁,心语倾诉的“知心室”,使同学们在关爱中健康成长。

创办之初衷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人们在学习、就业和工作等各方面的竞争日趋激烈,心理压力越来越大。特别是高中生这一群体,面临着高考这一决定着前途命运的关卡,家长关注、教师关注、社会关注、全民关注,教师、家长对他们的投入最多,期望也最大。然而,长期以来,不少人却忽略了与他们发展息息相关的心理健康问题。从学校近三年对学生设计的心理调查问卷可以看出,高中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挫折承受力差。在高手如林的高中,学习竞争十分激烈,每一次考试,既是对学习知识的检验,也是一次心理考验,不少学生考试紧张,担心考不好,受到老师、父母的责备,同学的冷眼,产生焦虑。这种现象在高三尤为突出,约占50%左右。

二是人际关系不协调。重点高中的学生绝大多数是初中阶段的佼佼者,由于初中学习成绩好,常受到老师和家长的赞扬,加之独生子女在家多受“宠爱”,自我中心意识强,人际关系能力弱,不善于处理与同学、老师、父母的关系,使得人际关系不协调。这部分同学约占20%左右。

三是自信心不足。由于家长、老师(主要是班主任)对学生的期望值过高,表现在对学生以考试成绩论优劣,考差了就觉得智力不行,使学生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考大学、特别是能否考上好大学“前途未卜”,自信心不足。这部分学生占10%左右。

四是男女交往的困扰。高中生生理发育日趋成熟,对异性的渴望不断加强,表现为“总想看到他(她)”,“总想和他(她)在一起”,“我和他(她)说话心情总是很兴奋”,甚至于“我爱上了×××”,等等,由此感到烦躁不安,甚至成绩下降。由于陷于男女交往的困扰,产生种种心理反映。这部分学生约占20%左右。

以上情况使学校领导、老师深切地认识到,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他们心理素质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于是,校党支部和校委会研究,一方面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一方面创办心理咨询室。经过市关工委的沟通和市教育局支持,2002年,学校聘请了有着多年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实践经验的老教育工作者担任学校心理教育辅导员,并从紧张的教学用房中腾出一间办公室,配备了桌椅、专用电话。房子虽然不大,但温馨、亲切,靠近学生,便利学生。

做法和效果支持原创作品

一是以咨询室为平台,送上心理关爱。心理咨询室坚持“以人为本,面向学生,面向家长,敞开心扉,倾听诉说,解疑释难,温馨你我”的原则,每天开放,开放时间安排在课间操、活动课和晚饭前后的时段,便于学生走近它,亲近它,有话好好说。学生小C,因学习压力大,多次来咨询室求询。辅导老师李万华给他以父辈般的关爱,帮助他分析学习方法,为他减压,使他放松心情,轻装上阵,终于考上了理想的学校。学生小W(女),追求所谓有“时尚”,欲寻找心目中的“他”,寻找“学习动力”,陷入空虚和痛苦之中,成绩急剧下滑。在接待小W的过程中,指导老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从友谊、友情的角度帮她正确认识异性之间的关系,没有将男女问题贴上“恋爱”的标签,使该女生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学会情感的转移和升华,成绩很快又上升到班上前20名之内。学生小L,是个离异家庭的孩子,缺少家庭的关爱,自暴自弃,常常光顾电脑房,成绩每况愈下,老师和家长都感到心疼。接待这个同学时,指导老师先从情感上给予他温暖和理解,再以负责任的语言指出他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并与老师、班主任沟通,给以宽容的等待,终于使这个孩子有了进步,考上了大学,并与心理指导老师结成了“忘年交”朋友。

经过几年来的实践,心理咨询室已接待在校学生1300人次,非本校学生350多人次,家长300多人次;电话咨询100多人次;上门服务的100多人次;回信解答的200多人次。连扬州、盐城等地的一些学生家长也带着孩子前来咨询,在校内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二是开办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调动学校各方面的力量,全面渗透、多渠道、全方位推进心理健康教育,也是辅佐心理咨询的一项重要举措。近年来,学校先后在学生中举办了“消除顾虑,勇敢地走进咨询室”、“压力与交往”、“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昂首挺胸面对挫折”、“面对新的征程,我们应有哪些心理准备”、“如何正确对待老师和家长的批评”、“同学们,你的心理健康吗”、“卸掉包袱,轻装上阵”、“与高中生谈人际交往”等讲座,使18000多名学生受到了较为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高一新生进校,就讲“面对新征程,应有哪些心理准备”;对高三学生考前辅导,就讲“卸掉包袱,轻装上阵”。较为系统的心理教育,收到了“两高一低”的效果,即提高了同学们的心理素质,提高了升学录取率,降低了犯罪率。近几年,学校的本科达线率逐年上升:2002年280人,2003年340人,2004年450人,今年,超过500人;而学生犯罪率创全市最低,没有一个在校生犯罪的。

三是把心理健康教育延伸到家长学校。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离不开家庭的教育,每一个因心理不健康而患心理疾病的事例也同样有着家庭的成因。父母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家庭教育的环境都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健康,影响其健全人格的形成。因此,他们把心理教育延伸到家长学校,先后在学生家长中开设了“关注孩子心理发展、培养孩子的健康人格”、“从具体事例看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健康平和的心态对待孩子的高考”、“孩子为什么会上网成瘾”等讲座,家长听众达12000人次以上。

四是在老师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先后开设了“关注师生心理健康,做好青少年转化工作”、“对年轻教师和班主任工作的几点建议”等讲座,从心理层面上谈班主任工作及其角色的定位。建议年轻教师和班主任要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了解学生的思想、心理动态和学习情况,以尊重、平等的教育理念善待学生,理解和宽容学生,实施无过错原则,慎用“恋爱”两字界定男女生交往,不把心理问题贴上品德问题的标签,使学生在和谐轻松的氛围中成长。心理老师逐渐成为年轻教师,特别是年轻班主任的好朋友,当他(她)们遇到较为棘手的问题或自身情绪上出现低谷状态时,也总能在与心理老师交流后得到一些启发,工作效果更好。支持原创作品

几年来,姜堰二中以心理咨询室为平台,推进心理健康教育,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他们主要体会是:

一是心理情绪的释放站。当代学生,独生子女多,心理脆弱,耐挫能力差。不少学生到心理咨询室将心理压力和矛盾向辅导老师倾诉,辅导老师不仅耐心倾听他们的宣泄,还与他们谈人生,谈价值观,交流探讨学习方法,用积极暗示的方法对他们进行疏导和教育。小小的心理咨询室成为学生们心理情绪的释放站,心灵沟通的温馨小屋。

二是学习中的加油站。家长望子成龙,学生渴望高分。但由于学习方法、家庭背景等多种因素,不少学生成绩不理想。他们怀着求知的强烈欲望,走进心理咨询室,渴求得到帮助。如学生于某,高考前心理不太稳定,模拟考试有时好,有时差,考前十分紧张。经过两次辅导,该生考出了高出重点本科线40分的好成绩,被江苏大学录取,家长、学生都很满意。

三是人生道路的指导站。一次,心理咨询室接到了一封署名为“迷茫的女孩”的信,信中讲她拿了奶奶的280元钱,心理矛盾极了,每天都陷在无名的恐惧之中……。接到这封来信,心理辅导员李万华及时给“迷茫的女孩”回了信,并留心找到了这女孩,把她请到了心理咨询室,与其商量了解决办法,探讨了从这件事情中应该吸取的教训支持原创作品。目前,这个女孩成了班上的生活委员。

四是相关矛盾的协调站。由于种种原因,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家长之间以及学生与老师之间难免会产生这样那样的矛盾,心理咨询室无形中成了一些矛盾的协调站。学生李某与任课老师发生了误会,老师一气之下,令其家长连夜从乡下赶来学校,把学生带回。在这种情况下,心理咨询老师从中斡旋,双方达成谅解,缓和了师生关系。

启示与建议

培养健康健全人格是一切教育的核心。姜堰二中创办心理咨询室,为中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有益的模式,值得借鉴和推广。

1、中学都应设立心理咨询室

中学生处在心理发育期、情感波动期,他们的心理情绪起伏大、变化大,需要倾诉和沟通。心理咨询无疑是他们倾诉的好场所。建议全市的每一所中学都要设立心理咨询室,配备专职或兼职的心理辅导老师,为学生送上心理关爱,并以心理咨询室为平台,延伸其工作范围,积极开展心得健康活动,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定期举办培训班和讲座,对学生、家长、老师分层次、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辅导。

2、积极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

一是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教育工作系统,构建一个专门渠道与非专门渠道有机结合的教育网络。专门渠道就是以心理咨询室为主渠道,实施心理辅导、开展心理教育专业课等;非专门性,就是在学校教学中,在德育活动中,在学校的各项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二是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各学科教学之中。教师在传授知识、训练技能的同时,要通过不同的教学途径,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如创设三段式教学结构,使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得到了相应发展。第一段,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动机,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第二段,利用创设的气氛,提出问题,在学生的好奇和思索中,完成教学任务;第三段,巩固扩展第二阶段的学习内容,强化心理品德训练。

三是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班主任工作中。班主任工作既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者、管理者、教育者。学生健康的人格、优良的心理品质的形成与班主任工作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从现有情况看,不少班主任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心理咨询技巧。因此,加强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培训,使班主任人人能胜任这项工作,是学校的当务之急。

四是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家庭教育之中,构建家长与学校联系的绿色通道。学校要经常与家长联系,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对家长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辅导,取得与学校教育的一致性,构建家长与学校联系沟通的绿色通道。支持原创作品

篇4

【关键词】 因特网;行为,成瘾;精神卫生;回归分析;学生

【中图分类号】 R 39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10)06-0691-03

Correlative Study Between Prevalence of Internet Use and Mental Health Status Among Vocational High School Students/HOU Yong-mei*,HU Pei-cheng. *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Guangdong Medical College, Zhanjiang(524023), Guangdong Province,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know Internet use among students in vocational senior high schools and their psychological state of health, and to analyze the psychological factors to internet use. Methods Totally 903 students from three grades in a vocational senior high school were chosen in Dongguan. General personal information was collected with Scale of Psychological Health f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Internet Addiction Test (IAT). Results 125 of the students in the survey probably had Internet addiction problems, accounting for 14.0% of those measured. Among them seven(0.78%) were addicted to the Internet. The prevalence rate of total undesirable trends of psychological problems among the students in the survey was 39.0% and 3.7% of them had obvious trends. The rates of psychological symptoms detected ranged from high to low were pressure in studies (13.9%), poor adaptation (10.3%), unbalanced moods (9.3%), tension and sensitivity in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9.3%), anxiety (8.4%), compulsion (7.7%), hostility (6.3%), stubbornness (6.3%), depression (6.0%) and unbalanced mind (5.0%). The four key psychological problems affecting Internet using were unbalanced moods, poor adaptation, depression and pressures in studies. Conclusion The students in professional high schools have obvious psychological problems. Problems with state of health of mind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use of the Internet. The roles of particular stage of ages and study methods in bringing about those problems should be stressed.

【Key words】 Internet;Behavior,addictive;Mental health;Regression analysis;Students

目前,我国50%以上的高中学生使用网络,占网民的30%,是过度使用网络的高发人群[1-2],与过度使用网络相关的行为、道德和社会问题[3-4]日益突出,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既往研究表明,影响个体过度使用网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网络的某些特性易使人沉迷其中[5];另一方面个体的某些人格和心理特性,如神经质和个人主义等人格特征[6-7]、不良的应对方式[8]以及孤独、抑郁和焦虑等负性情绪[9]是促发过度使用网络的直接因素。

职业高中学生是高中学生之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其身心发展有着与普通高中生相似的年龄特征,但学习任务及毕业后出路的特殊性,使他们在思想和行为等方面有着自己的特点。为了解职业高中学生的网络使用特点以及对个体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笔者进行了该项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整群取样的方法,抽取东莞市某职业中学高中3个年级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903份,收回合格问卷892份,有效率为99.0%。其中男生624名,女生268名;高一学生344名,高二学生277名,高三学生271名。年龄为16~20岁。

1.2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研究。问卷由3个部分组成:(1)个人一般情况,内容包括年龄、性别、年级、是否独子、父亲的职业状态(是否在职)、母亲的职业状态(是否在职)、父亲所从事的职业、母亲所从事的职业、父亲的受教育情况、母亲的受教育情况、家庭经济状况等11项。(2)心理健康状况。采用王极盛编制的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10],该问卷共60个项目,分为强迫症状、偏执、敌对、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抑郁、焦虑、学习压力、适应不良、情绪不平衡和心理不平衡等10个因子。每个项目为一个陈述句,采用5级(1~5分)评分制,得分越高,心理问题越严重。某因子的得分在2分以上为有其症状,全套问卷的总均分在2分以上表示其整体心理健康状况有不良倾向;某个因子的平均分在3分以上即有其明显症状,全套问卷的总均分在3分以上表示整体心理健康状况有明显的不良倾向[10]。(3)网络使用情况调查。采用美国皮兹堡大学kimberly Young编制的《网络成瘾测验(Internet Addiction Test, IAT) 》[11],该问卷属于自评式临床诊断问卷,由20道题目组成,每道题有5种选择,赋值1~5分,总分分布在20~100分之间,分数越高,网络成瘾倾向程度越高。具体评判标准是:70分以上判定为网络成瘾,40~69分判定为有网络成瘾倾向,20~39分判定为网络正常使用者或无网络成瘾倾向。上述问卷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良好的信度和效度[10-11]。

问卷由经过培训的调查人员施测。测试采用无记名方式进行。施测前先对受试者进行必要的解释,征得他们的知情同意,然后让他们在统一指导语下,独立完成问卷,并当场收回。

1.3 统计分析 用SPSS 11.5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并进行数据的统计学描述与检验。

2 结果

2.1 网络使用问题检出情况 施测的学生均有上网经历;可能有网络成瘾问题者125人,占14.0%,其中网络成瘾者7例,占0.78%。

2.2 心理问题检出情况 整体心理健康不良倾向的检出率为39.0%,其中3.7%的学生有明显整体心理健康不良倾向。各种心理症状检出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学习压力感(13.9%)、适应不良(10.3%)、情绪不平衡(9.3%)、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9.3%)、焦虑(8.4%)、强迫(7.7%)、敌对 (6.3%)、偏执(6.3%)、抑郁(6.0%)和心理不平衡(5.0%)。

2.3 网络成瘾量表得分与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得分的相关性表1显示,职业高中学生的网络成瘾量表得分与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总均分之间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2.4 影响网络成瘾量表得分的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因子的回归分析 以网络成瘾量表得分作为因变量,对可能影响职业高中学生网络成瘾量表得分的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各因子的得分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在α=0.05水平,筛选出4个对网络成瘾量表得分有影响的因素,分别是“情绪不平衡”、“适应不良”、“抑郁”和“学习压力”。见表2。

3 讨论

3.1 职业中学学生网络成瘾现象令人担忧 参与评测的892名职业高中学生中,可能有网络成瘾倾向者125人,占14.0%,与李昊等[12]的结果一致,但高于杨辉等[13]和李晓驷[14]的调查结果,这可能是由于取样不同所致:本研究的对象都是来自经济相对发达的广东省东莞市,计算机和网络的可获性较高(几乎每个家庭都有计算机,每条街道都有网吧),家长大都忙于个体经营活动,无暇也不善于引导孩子正确使用网络,加之青少年好奇心强,自控能力不足,导致上网率偏高,与之相对应的是网络成瘾的发生率也偏高。

3.2 心理健康状况对职业高中学生网络成瘾有显著影响 影响职业高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网络所具有的超越其他媒体的交互性、快速性、丰富性、匿名性、便利性和逃避性等特点,是导致网络成瘾的重要外部诱因[15];个体自身的一些心理社会因素是重要的内因[9]。本研究表明,网络成瘾量表得分与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总分的相关有统计学意义(P

3.2.1 情绪不平衡对职业高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影响 情绪不平衡和适应不良是青少年最常见的2种心理问题。61%以上的中学生认为自己情绪不良,55%以上的中学生认为自己适应不良[16]。人格特征中的神经质维度得分与自我肯定动机和商品资讯动机的得分呈正相关[6],即个体的情绪稳定性越差,越倾向于通过网络去获取自我肯定和商品资讯,以达到宣泄情绪、维持平衡心境的目的[17]。

职业高中学生正处于情绪发展的重要时期,情绪具有冲动性与两极性,强烈但难以保持稳定、深刻与持久,不善于用理智来控制与调节情绪,使他们常常无法有效地解决问题,此时网络便成为他们逃避现实烦恼的途径。

3.2.2 适应不良对职业高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影响 无论在学习的环境、任务、内容和方法上,职业高中都跟一般中学不同。在这个新环境中,暂时有些不适应是可以理解的。但有些学生在这个过程所需的时间过长,或者反应过于强烈,就是适应不良。主要表现有:学习障碍,长时间不能完成基本的学习任务,不能遵守课堂纪律,不能养成正常的学习习惯,出现学习困难甚至学习不能;人际关系障碍,因为缺乏社交技巧或者自信心,不知如何与新教师、新同学交往。

过度使用网络的学生适应能力显著低于正常使用网络者[18-19],难以从学业中取得好成绩,缺乏良好的人际关系,无法获得他人的认同,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有着明显的差距[20],易产生失落感。互联网的匿名性使他们更多表现出“去抑制性”,作为“虚拟的我”存在。这个“虚拟的我”更多地遵循“快乐原则”,不受法律、道德、舆论的约束,可以随心所欲地表现自己,容易获得成功的体验,体验到自我实现的“颠峰感觉”而沉迷于其中。

3.2.3 抑郁对职业高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影响 抑郁是青少年中最常见的问题[21],抑郁可能是导致网络成瘾的一个主要因素[6]。抑郁的青少年对事件往往有着悲观的归因,认为事情是无法通过自身努力来改变的,因此常常陷于无助状态;面对应激性事件,很少求助于社会支持系统,而企图通过自责、退避和幻想等不成熟应对方式来解决问题[22],更易对在线朋友和网络活动产生情感依赖。通过聊天室或虚拟社区,他们可以自由地进行社交。互联网使他们获得一种特殊的手段,较为隐蔽而安全地达到逃避现实的目的[23]。

3.2.4 学习压力对职业高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影响 本研究发现,学习压力也是影响职业高中学生网络成瘾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与既往研究的结果[24]相符。当前盛行应试教育,家庭、学校和社会过分重视孩子们的学习成绩,甚至以学习成绩作为评价的唯一指标,造成青少年兴趣单一、心理压力大。一旦学习成绩下降,情绪就会波动,此时如果得不到有效的心理疏导,容易自暴自弃,而将兴趣转移到网络,企图从中寻找安慰。本研究发现,学业成绩差者更容易网络成瘾。但学习压力不是职业高中学生过度使用网络问题的独立影响因子,可能是因为职业高中学生的毕业出路相对固定,所面临的学习压力不如一般中学学生那么大。

4 参考文献

[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十八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EB/OL][2006-07-19]. it.省略/20060719/n244337740.shtml.

[2] BRENNER V. Psychology of computer use: XLVII: Parameters of Internet use, abuse and addiction: The first 90 days of the internet usage survey. Psychol Rep, 1997,80(3 pt 1):879-882.

[3] 王玲宇,张国良.网络暴力游戏对青少年的“涵化”影响――对上海市中学生的调查.当代青年研究,2005,23(5):6-10.

[4] 蔡春岚,李晓驷,董毅,等.合肥市中学生网络成瘾危害性调查.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15(2):157.

[5] 来美慧.我国大专学生个人特性、网络使用行为与网络成瘾关系之研究.台湾:台中私立大华大学资讯管理研究所,2000.

[6] 谭文芳.大学生网络使用动机、人格特征与网络成瘾之关系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14(3):245-246.

[7] 张敏,杨扬,陈欣.大学生应对方式与网络成瘾的关系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14(1):77-78.

[8] YOUNG KS, RODGERS RC.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epression and internet addiction. Cyberpsychol Behav,1998,1(1):25-28.

[9] MORAHAN-MARTIN J, SCHUMACHER P. Incidence and correlates of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 among college students. Comput Human Behav,2000,16(1):13-29.

[10]WIDYANTO L, MCMURRAN M. The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the internet addiction test. Cyberpsychol Behavi,2004,7(4):443-450.

[11]王极盛,李焰,赫尔实.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编制及其标准化.社会心理科学,1997,13(4):2-8.

[12]李昊,王滨,李晏,等.中学生网络成瘾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11(52):10611-10613.

[13]杨辉,蒙华庆,罗庆华,等.重庆市主城区中学生网络使用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重庆医学,2006,35(2):134-136.

[14]李晓驷,李泽爱,谢雯,等.合肥市中学生网络成瘾流行病学调查报告.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20(1):51-54.

[15]YOUNG KS. What makes on-line usage stimulation potential explanations for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 The 105th Annual Convention of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Chicago, 1997.

[16]邓兴军.中国六成青少年心理健康不良.[EB/OL][2010-02-06].省略/html/gingshaonianxinli/52.shtml.

[17]EGGER O, RAUTERBERG M. lntemet behaviour and addiction online available.[EB/OL][1996-11-05]. www Ifap. bepr ethz chl-eger/ibq/res/html.

[18]黄恩,吕望强,陈建民,等.高中生网络成瘾倾向及影响因素分析.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15(8):734-736.

[19]闫春梅, 杨凤池.青少年网络成瘾行为特征及父母教育方式分析.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6,21(9):701-703.

[20]王立皓,童辉杰.大学生网络成瘾与社会支持、交往焦虑、自我和谐的关系研究.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11(2):94-96.

[21]PELKONEN M, MARTTUNEN M, ARO H. Risk for depression: A 6-yeac follow-up of Finnish adolescents. J Afect Disord, 2003,77(1):41-45.

[22]王高华,唐记华,王晓萍,等.抑郁障碍青少年父母养育方式、应对方式归因风格及其相关性研究.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15(2):123-124.

[23]TSAI CC, LIN SS. Internet addiction of adolescents in Taiwan: An interview study. Cyberpsychol Behav,2003,6(6):649-652.

篇5

从1988年,国家教委《关于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的若干规定》,到2000年教育部发出的《关于在中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紧急通知》,再到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于学校减负的规划。回顾“中国式减负”历程,21世纪教育学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中国式减负’是减负形式主义。在学校减负的同时,校外却在增负,甚至学生负担更为沉重。在政府的禁令下,学校减负是容易的――上课时间减少、给学生布置作业减少,可这不是真正减轻学生负担,而是减负‘鸵鸟政策’,把责任轻飘飘地推给家长和社会。”

的确,书包的减负只是一种形式的减负,短期内见效快,长期看却是让学生的压力有增无减。著名教育家顾明远先生曾经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学生心理压力过大,以致情绪郁闷、行为偏颇的情况之下是不会有良好的学习状态的。

初中生压力之下的极端表现:10%的学生至少考虑过一次自杀

今年1月23日,海南省海口市13岁的初中生小瑾,无意中偷听到母亲与班主任通话聊她学习有关的内容。于是她大喊一声:“我再也不要上学了!”便摔门而去,来到附近一栋公寓15楼纵身跳下……

2月23日,站在房县县城西河河岸上,依然感到春寒料峭。如果不是3天前这里发生的一起自杀事件,西河水或许不会被基本放干。顺顺和鹏鹏两名初中生失恋后相约自尽,留遗书称为爱死值得……

每年,都有许多青少年自杀的新闻见诸报端。

温州市共青团与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相关专家近期开展面对面活动,在座谈中提出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议案(建议)、提案等,以递交市“两会”讨论、审议。其中,一份温州市部分中学生心理健康抽样调查报告,引起代表委员们的高度关注。抽样调查显示,约35%的初中生有抑郁情绪,表现为感到苦闷,感到前途无希望,经常责备自己,无精打采等,10%的学生至少考虑过一次自杀。

2007年,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一份历时3年多,涉及全国13个省的约1.5万名学生的《中学生自杀现象调查分析报告》:中学生5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曾经考虑过自杀,占样本总数的20.4%,而为自杀做过计划的占6.5%。与2002年该所的调查结果相比,学生的自杀意念、自杀计划、自杀未遂等情况增长了几个百分点。

去年,重庆10岁左右女童电梯里反复暴打同楼1岁男孩(据悉,她与被伤害男孩之前并不认识),并抱回家从25楼抛出,幸被大树所阻,男孩全身多处骨折。据了解,这个女童只有十一、二岁,是一个在校的小学生。最令人恐惧的是事发后她竟然若无其事撒谎说是被其他人抱走了,还假装帮忙找人。

今年,一条珠海一女中学生因与同学争男友,被人在厕所里群殴的微博在网络上引发关注。珠海警方表示,经调查事件的确是女生争男友而起。珠海警方证实,该条微博反映一名女中学生被同学群殴情况属实,经调查事件是因两学生争男友引发。据警方调查,2月6日15时许,受害人许某平因与15岁的黄某珍争男朋友,带4人欲在大虎公园教训黄某珍,后黄某珍打电话通知朱某研等5人到场帮手,朱某研等人将其拖进厕所,分别用脚踢和手打方式殴打,期间朱某研让同伴拍下殴打姿势的照片。

初中生压力山大的原因分析:家长期许过高成压力的“罪魁祸首”

“初中学生的压力最大。因为到了高中,学生的发展有了大致方向,而初中阶段,面临中考、想要考更好的高中。”杭十三中教育集团嘉绿苑中学心理咨询站站长说,尤其是重点初中的学生,学习任务重,压力大。

《全国教育质量监测浙江省情况分析》显示,被抽样的小学生每周用于课业总时间为36.7小时,比全国平均水平少1个小时。而被抽样的初中生,每周花在学业上的总时间为53.8小时,以一周学习五天为单位进行计算,平均每天有10.76个小时用于学习,超出成人8小时的工作时间。一位初中老师说,除了在学校里的学习外,超过五成的初中生要参加校外补习,重点初中的学生比例更高,“一个星期要参加四个以上补习班很平常。”

通常情况下,大家都会认为高中生压力最大,因为高考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但是其实不然,初中生往往比高中生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初中学生不像高中已有定位。为了孩子进入好的高中,家长给的压力往往比高中更大。此外,对于缓解高考压力社会已达成广泛共识,但初中生的压力却在万众瞩目的高考之下被忽略。

一个初中生,每门主课每个学期的大型考试(校级或年级层面组织的考试)不少于7次,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四门主课加起来,一个学期的“大考”在28次左右,这还不包括平时的随堂考和单元测试。考试也就算了,更要紧的是家长对于每次考试的关注,现在很多老师一般不会主动跟家长说孩子考第几名,但家长却耐不住性子,很多人考后第二天就会来电话或短信咨询考试名次,这对于孩子来说无疑是一种压力。

此外,尽管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求学校不得以任何形式对学生进行按考试成绩分班,但在现在,大部分小学、初中、以及高中毕业班,分班都是“公开的秘密”。学校分班给学生带来的压力已经很大,然而,某些家长对孩子再加压,初二女生小魏称:“我真的要被我垮了。”小魏的成绩一向不错,入校时就被编入“重点班”。经过一年的努力学习,她觉得在“重点班”压力太大,想转为普通班,可母亲坚决反对,理由是普通班的师资一般,没有“重点班”你争我赶的好风气,难以考上好的高中。寒假放假之前,小魏母亲担心她放弃努力,特意为她请了3个家教,分别给她补习英语、数学、物理。结果她课没补好,反而产生了厌烦情绪,看到老师来就想躲。分班受挫、家长施压都让不少学生不得不在压力下屈服,留下了心理阴影同时也影响了学习效率。

初中生压力的情绪管理:营造好学生自我管理的家庭教育环境

去年,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了初中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最新调查研究,结果显示,现在的初中生在学习管理与情绪管理方面的能力较弱,其中女生情绪管理能力却比男生弱。业内人士认为,中学生轻生的现象更多的是孩子情绪管理的问题,值得家长重视和反思,同时,提醒家长要看到小学与中学的差别,营造好学生自我管理的家庭环境,让孩子在初中阶段学会从情绪的“奴隶”到情绪的“将军”。

中学的课程比小学多,不仅学习的任务会加重,而且学习的困难也会增大,这是家长和学生普遍的感觉。目前很多学生感觉学习压力大,但在压力舒缓的情绪控制能力却不强。近日,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了《初中生自我管理能力亟待提升》的调查研究报告,该调研样本选自广东等八个城市17所中学的1742名初中生。调研结果显示,中学生管理情绪的能力整体偏弱,有一半的学生感觉学习压力大,情绪自控能力不强。

调查显示,在情绪体验方面,中学生消极情绪体验较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学习压力体验,分别有50.7%、37.4%的学生经常感受到学习压力大或考试紧张,33.7%的学生感觉自己在学习上表现很笨。就情绪的自控能力而言,52.5%的学生明确表示不会向他人轻易表露不良情绪,35.7%的学生经常向父母发脾气。此外,67.6%的学生经常会提醒自己忘记不愉快的事情,但在真正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时,却只有44%的人表示能摆脱消极情绪或正确调适自己的不良心情。这说明虽然学生主观上意识到了不良情绪的消极影响,但要真正从心理上摆脱这种消极影响、做自己情绪的主人,还是很不容易做到的。

中学的课程比小学多,学习任务加重,学习困难也增大,中学生有一半人感到压力大是正常的情况。然而如果孩子仅仅想到这些,那么马上就要来临的中学生活所带给中学生的,就只有“压力”这两个字了。事实上,中学能够给孩子的生活所带来的变化,除了压力增大之外,还有很多,比如一旦进入了中学,天空将更为广阔,生活将更为丰富,世界将更为精彩。这就需要家长在进入初中前,要有意识地引导孩子。进入中学以后,家长也要告诉孩子,未来不可避免地会有挫折、艰险和疑难,但是我们都要有勇气去努力面对、思考和奋斗。

编后语:叹息――生命不可承受之轻

篇6

一、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特点

1.与素质教育关系密切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兴起是素质教育倡导的必然产物。[1]1993年制定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在这一素质结构中,心理素质是其他各种素质的载体,是一个人整体素质提高的基础。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随着素质教育观念的深入发展逐步向中小学校转移和渗透。[2]在《意见》中,明确规定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措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的德育处或基(普)教处负责。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既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2.发展性心理辅导取向

许多学者对发展性心理辅导进行过论述,早期代表人物之一布洛克尔曾指出:“发展性心理辅导关心的是正常个体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任务和应对策略,尤其重视智力、潜能的开发和各种经验的运用,以及各种心理冲突和危机的早期预防和干预,以便个体顺利完成不同发展阶段的任务。”[3]《纲要》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具体目标中提到“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与辅导”。可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面向全体的,而不仅仅是对有心理问题学生的心理辅导。各个省市的相关文件都承袭了这一思想。如《江苏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发展性原则:“传授知识和促进发展,以促进发展为最终目的;发展性任务与补救性任务,以发展性任务为主。心理健康教育以促进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北京市中小学和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纲要(试行)》中也指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是帮助学生处理好在成长与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做到以发展为本,预防为主,治疗为辅;学校应通过各种方法,使学生不断完善自我,促进他们的自我成长与发展”。

从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上看,《纲要》分阶段设置了具体的教育内容,大致可归类为学习发展、个性和社会性发展及职业发展三个方面,体现了发展性心理辅导所应涵盖的内容。

3.柔性政策特点明显

尽管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出台了不少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文件,但大多以柔性建议为主,没有具体落实办法。且大多数文件以《意见》为范式,在硬性指标上有所欠缺。不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流于政策层面,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一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被其他学科课程所占用。

二、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趋势

1.组织建设的三级化

地方政府出台的相关文件加强了行政部门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作用,呈现省、市、县(区)三级化管理模式。如《湖北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细则》规定,省教育厅设“湖北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委员会”,行使行政领导职能,并设“湖北省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作为其执行工作机构。各市区县建立本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陕西省教育厅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意见》提出“全省各市(县、区)成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委员会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的明确要求。

在各个学校中,又逐步形成了校长挂帅、分管校长具体负责、各职能部门参加的三级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体制。如《北京市中小学和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纲要(试行)》规定,“学校要建立由校领导负责,有关职能部门参与,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参加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机构”。《湖北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细则》指出,“学校可设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由校长或分管副校长任组长,统筹全校工作。规模较大的学校可单独设置学生心理辅导主任,一般学校此职可由德育主任兼任。学校应成立心理辅导组,由辅导主任或德育主任任组长,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为组员”。《深圳市教育局关于大力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到,“要成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由一名校级领导担任组长,学校德育部门具体负责,教务处、共青团、少先队共同参与,组织、协调和指导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这种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组织的建设,有利于形成全覆盖、全过程、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系统,建立职责明确、层层落实的责任体系。对于准确了解和把握学生心理动态、及时发现学生心理问题并开展心理救助、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2.体系建设的科学化

(1)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体系逐步形成。各省市以《纲要》为依托,以发展性心理辅导为取向,分阶段制订了教育内容。《广东省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规范(试行)》中明确提出了“学校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特点建立‘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体系’”的要求。在《北京市中小学和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纲要(试行)》中,更是把教育内容要点细化到各个阶段的每个年级上,不同的年级各有侧重。

(2)途径

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越来越多元化。除了传统的在教学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个别辅导与团体辅导等手段,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可以预见,网上心理健康教育必将成为21世纪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走向之一。[4]《湖北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细则》提出:“在全省推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春雨工程’。该‘工程’是建设一个基于互联网的联通全省各级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和广大中小学的专业平台”。《深圳市教育局关于大力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到了校园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平台建设的构想。《2007年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提出:“以网站为阵地推进我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展开”。依托于网络的优势,克服了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局限性,随着青少年学生网民的增加,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也就大势所趋了。

(3)评估

为了检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实际成效,一些省市制定的心理健康教育评估指标体系朝着具体、量化的方向发展。《纲要》中提出“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到对学校督导评估之中”。《湖北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细则》则进一步提出了评估指标:机构、队伍建设和资金投入,课程的开设,心理咨询室(或心理辅导室)的建设与工作,学科渗透及其他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科研工作和实际效果。《北京市中小学和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纲要(试行)》将评估指标制定得更为量化,如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中,规定了“心理咨询与辅导室定期开放,接待有需求的学生,每周不少于10小时。每学期至少组织2次团体辅导”。

3.师资队伍建设的专业化

《意见》指出“搞好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广大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是保障心理健康教育正常、健康开展的重要条件”,《纲要》也强调了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搞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关键”,提出要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进行专业培训,且要取得心理咨询(辅导)教师资格认证。

训练有素的教师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和关键。[5]各省市结合实际情况,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做出了具体的规定,基本都从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的资格与职责、培训和教研方面明确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化地位。

(1)资格

如《湖北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细则》规定:“专职、兼职心理辅导教师必须热爱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身心健康,从大专院校相关学科(如心理学、教育学、精神病学、社会工作等)毕业,或者经过经认可的专业培训,通过‘湖北省中小学心理辅导教师资格考核(试)’。通过考核(试)者获得“湖北省中小学心理辅导教师证书”。《福建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福建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建立健全从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专兼职教师资格认定体系”。《浙江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上岗资格证书管理办法》,并将资格证书分为A、B、C三个等级,每个等级岗位职责各不相同。

(2)职责

如《北京市中小学和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纲要(试行)》,从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基本要求、专职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和兼职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三个方面明确了专、兼职教师各自的职责。《广东省中小学专职心理教师工作职责规范》则从工作职责范围、专职心理教师的素质技能要求、工作程序规范三个方面非常详细地制订了专职心理教师所应履行的职责和应具备的素质。

(3)培训

各省市相关文件都涉及到了师资培训问题,以《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做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工作的意见》为例,将师资培训分A、B两个等级,从培训对象、培训目标语要求、培训形式与内容、培训时间、培训考核、组织管理和其他事项七个方面详细指导了培训工作的展开。

(4)教研

《纲要》首先提出“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教研活动和课题研究”。《北京市中小学和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纲要(试行)》进一步提出教研活动是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的途径:“要将教研活动与专业培训及教师的自我成长融合在一起,共同研究教材,研讨个案,提升他们的专业水平”。《福建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福建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同样指出:“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课题研究和教研活动,避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盲目性和重复性。要通过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学术交流活动,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水平”。

根据这些相关文件的指导精神,未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将更加专业化。

参考文献

[1] 叶一舵.我国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回顾与展望.中国教育学刊,1997(2).

[2] 黎龙辉,刘良华.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基于文献研究的思考.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6(5).

[3] 郑日昌,陈永胜.学校心理咨询.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篇7

关键词: 小学生 异往 调查研究

1.问题的提出

青春期是儿童生长发育到成年的过渡时期,是人的一生中身体急剧发育的时期。有心理学研究者在研究中界定青春期的异往,主要是指从初中开始对异性感兴趣到与异性恋爱的男女同学交往。[1]根据我国的有关调查,随着营养状况的改善,外界环境的影响,以及早期的教养方式等因素,儿童青春期有明显提前的趋势,男女生生理成熟时间提前到12―16岁。[2]根据我国小学生入学年龄推断,高年级小学生正处在儿童青春期开始时期。随着小学生生理成熟的提前,各种各样的青春期困扰也会相应提前,异性的交往问题就是其中之一。小学生由于自身心理素质发育不成熟,还不能正确对待异性相处的问题,感情的困扰有时无法对其父母或者老师倾诉,又害怕别人知道,从而出现相应的心理问题。[3]我们不能把儿童的异往窄化为只属于性道德和性教育的一部分,而应该看到儿童与异往是儿童社会化交往的一部分,它能够促进儿童身心发展。[4]所以青春期和与异往不能局限于一个时期一个方面。从个体发展来看,与异往是从儿童与社会接触开始到老年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从个体社会化来看,儿童和异往是人际交往的一部分,它能促进个体心理健康的发展,包括儿童自我同一感的养成,个体的心理需求的满足等。儿童在青春期与异往成为人际交往的一个重要部分,处理不好,容易对今后个人生活产生重大影响。

调查研究发现,六年级小学生普遍提前进入青春期,由于能力和经验发展有限,他们对和异性相处产生某些心理变化,值得教师、家长乃至全社会的关注。我们从小学生与异往的状况、心态、认知三方面进行调查,对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引导小学生与同伴发展健康关系;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际交往观念;体察小学生情感困惑,做知心朋友;营造小学生团结友爱互助氛围。

2.研究对象

2.1调查对象。

采取整班取样方法,选取安徽芜湖市三所小学六年级上半学期的397名小学生进行调查。回收问卷100%。男女性别比例相当(其中男生187人,女生189人),未填性别21人。六年级学生平均年龄为12.02岁。

2.2问卷编制过程和结构。

本研究根据儿童发展特点自编调查问卷,结合对小学生的访谈方式,首先进行预调查,如在小学抽取7名小学生进行结构化访谈,深入了解学生在这个时候的异往状况,然后参考他人文献,[5][6][7]编制141个问题。进一步与小学老师进行访谈,从中挑选16道问题。

2.3研究过程。

2.3.1施测

调查采用团体施测法,由心理学专业的本科生担任主试,施测前均接受严格培训。学生问卷的施测分学校分班级统一进行,测试时间为15分钟左右,由主试按指导语向被试说明测验要求后,学生填写问卷,当时回收并逐一审核。

2.3.2数据处理

对所收集的问卷进行初步整理,剔除无效问卷18份(无效问卷包括被试全部填写相同答案的问卷和被试故意填错的问卷),得到有效问卷379份。运用SPSS15.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并进行卡方检验。

3.结果分析

3.1小学生与异往的状况。

评价小学生人际关系,首先看能否与同学很好地相处,这包括与同性或与异性同学的交往。调查发现与同学很好相处的占多数,说明大多数小学生可以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为了深入了解这个时期的小学生与异性相处的情况,我们列出性别差异进行调查(见表1)。

结果表明,六年级小学生同往过程中好相处的和一般相处的比例是被调查人数的96.2%,而与异往中好相处和相处一般占到73.1%。

六年级小学生有没有异性好朋友?如果有,是什么样的?如果没有,想不想有?结果也不相同。六年级小学生中有54.9%有异性好朋友,有44.4%没有异性好朋友。在44.4%的小学生中有26.3%很想有异性好朋友,73.7%的不想有异性好朋友。六年级小学生中有比较仰慕或有好感的异性同学有47.2%,没有比较仰慕或有好感的异性同学有51.7%。有4名学生未填写。这说明小学生有交异性朋友的渴望,但目的性说不清楚。

对小学生的访谈调查显示,小学高年级学生分辨不清楚是对异性的“爱”还是对异性的某一方面的羡慕、崇拜。14.5%的学生认为只在心里想着,表面对对方表现冷漠和排斥;有45.4%认为要正常交往,保持朋友关系;有6.6%认为可以尝试谈恋爱;有32.2%的学生认为这是很不健康的想法,要压制自己。

从上述比例中说明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具有“爱”的观念,由于外界环境影响和家长的简单干预,一部分学生对与异往产生抵触情绪和不良认识,更愿意与同性相处。

六年级小学生与异性相处时,异性同学身上哪些特点是异性被接纳的因素。我们对208名有异性好朋友的小学生进行了调查,其中有8人对异性好朋友的最主要特点不明确。下面对剩下的200人进行统计分析(如表2)。

以上表格说明小学六年级男女生在与异往、朋友选择方面没有差异(x2=7.578,p>0.05),有42.5%的学生选择性格好的异性朋友交往,在总数中比例最高。高年级小学生在现有知识条件下,对交异性朋友的选择,会影响该批个体长大后选择亲密伴侣的内在倾向。这不能不引起教师、家长的注意。

3.2小学生与异往的心态。

六年级小学生中有8.4%对与异性同学交往时有焦虑不安和困惑,认为会影响学习与生活,有17.7%与异性同学交往时有焦虑不安,但是没有影响到学习和生活,有29%与异往过程中偶尔会有焦虑不安,有43.8%是完全不会有困惑焦虑和不安。那么在不自然行为表现方面男生女生有没有差异呢?(见表3)。

表中结果显示,男生女生在对待异性有不自然的行为方面差异显著(x2=8.383**,P<0.005)。结合上述焦虑和困惑的比例,说明已经有小学生感受到与异往的不自在。这种不自在有可能是源自儿童本身在人际交往方面的性格,也有可能是儿童青春期的早发育,从而对异性产生好感。女生相比男生更容易显得不自在。有可能是因为女生由于社会角色的定位,在人际交往中显示出更加被动和内心细腻的一面,还有可能是因为女性比男性成熟早,相对于男性,更早表现出对异性的朦胧好感。我们在对小学生进行访谈的时候,发现由于外界媒体影响,小学生之间经常拿“谈恋爱”来取笑与异性相处的同学,造成一定的误解。针对这种误解,调查发现有39.3%认为在和异性同学正常交往过程中被误解而感到生气,有21.4%会反思,有36.1%采取无所谓的态度,有2.4%认为被误会就假戏真做。

3.3小学生与异往的认知。

看到小学生男女交往密切的时候,六年级小学生中有42.7%认为这种关系是普通朋友关系,有56.2%认为这是一种恋爱关系,有4名学生未填写。数据显示,对异性朋友关系的猜测,几乎有一半学生都选择是“恋爱关系”,认为只要一男一女关系亲密就是恋爱关系,表明他们对恋爱关系的概念模糊不清。对于男生女生有亲密关系的原因,六年级小学生中有18.7%认为这是精神需要,有48.5%认为这是相互欣赏,有11.9%认为这是攀比心理,有19.8%认为这仅仅是寻找新鲜感。与异性相处是否会影响六年级小学生的学习呢?19.8%的学生认为会影响学习,是一种消极行为;有51.2%的学生认为无所谓,和同性同学一样交往;有29.0%的学生认为这是一种积极的行为,有利于促进学习或者广交朋友。相关资料显示,进入青春期的青少年还不能分辨“爱情和友谊”这个概念。[8]关于男女之间有没有真正的友谊,六年级小学生中有67.8%觉得男女之间有真正的友谊,有31.4%表示男女之间没有真正的友谊。189人中有77.2%认为友谊常常遭人误会,22.8%认为友谊深了自然就成了爱情。数据显示和原有结论相符,高年级小学生经常把友谊当情,这种简单粗浅的认识会影响他们对异性的正常交往。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3.4小学生与异往出现问题的解决途径。

六年级小学生异性同伴之间的相处可能会产生一些困惑,他们是如何解决的?我们对六年级小学生的解决方式进行调查,发现在这个时期的学生对问题的解决办法各异,其中“自己解决不求助”和“朋友同学之间探讨”一起解决比例相对较高,这符合心理学研究者叶子、庞丽娟的研究:随着儿童独立性和心智不断成熟,同伴的关系影响力会超过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9]调查显示只有9.2%的学生会寻求长辈支持。

4.讨论及建议

小学高年级小学生与同伴交往的良好思想和行为对今后一生的人际关系发展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个阶段强调小学生以学业为重的同时,不能忽略小学生的情感发展和人际交往行为;有时学习出了问题不一定是他们偷懒,很有可能是人际交往关系中出现问题,所以呼吁教师和家长在关注孩子学习成绩的同时,也应该关注他们内心情绪的变化,特别是与异往时出现的各种心理现象,要积极引导和帮助他们正确处理好与异往关系。

4.1引导小学生与同伴发展健康关系。

上述调查显示小学高年级学生大约有三分之一和异往较少,甚至有一部分学生和同往也比较少,这可能与孩子从小的气质、家庭教养方式对孩子的错误强化,以及在学校班级氛围和老师的消极对待有关。这就需要家长和教师多观察、多留心、多引导;对待不敢表达自己、不敢和别人接触的孩子给予更多关爱,促进他们与其他同学的沟通。教师还可以组织班会讨论,或利用课外活动的时间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教导学生如何更好地发展人际关系。家长要经常注意孩子与人交往的表现,给予正确的疏导,鼓励孩子发展正常的人际关系,切忌简单粗暴地处理和干预孩子与异往。

4.2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际交往观念。

小学生与异性相处,是友爱还是情爱,小学生心目中没有正确的概念。有些学生认为“异性亲密交往就是男女恋爱关系”,“与异往是消极的”,等等。调查中对小学生和小学生的老师进行访谈,发现六年级小学生和异性同伴相处的时候,有的小学生认为和异往是单纯的友谊,有的小学生认为是“爱”。目前受计算机、电影、电视等多渠道的媒体影响,小学生对很多概念的认识是模糊的、粗浅的,比如“恋爱”“爱”“男女关系”等,这就需要教师有预见性,可以提前在适当的场合解释这些概念的真正含义,用一种科学的态度对待“爱”的话题,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与异往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发展正常的友情。

4.3体察小学生情感困惑,做知心朋友。

小学高年级学生与异往时产生困惑和不安,甚至有的时候会影响学习和生活;有些小学生生理成熟较其他小学生早,但是相应的理解力和判断力还不成熟。由于社会上的各类媒体带来的负面信息,小学高年级学生容易产生困惑和焦虑,并在交往行为上产生退缩。为了使这种不安和困惑减少或消除,老师和家长应该洞察孩子的情绪变化,做他们的朋友,特别是对女孩子的关注应多于男孩子,使他们及时表达自己的情绪,了解他们情绪背后的原因,从而在源头上解决孩子的困惑。

4.4营造小学生团结友爱互助的氛围。

小学六年级的学生与异性相处时,容易受到同伴的影响,还容易成为被模仿的对象。一部分学生对别的同学和异往的态度在群体中所占的比例,显示他们对异往的主导思想。如果把握这种主导思想,并加以影响,就可以使一些孩子在和同伴交往的活动中改变对异往的错误思想和一些消极行为,这一点班主任的责任非常重大。要形成班级的良好风气,应该先从班级中有影响的几个人开始,让他们做榜样,然后营造一个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氛围。家庭环境氛围也特别重要,父母让孩子广交朋友,在家庭中聚会,一起学习,一起探讨,对孩子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很有帮助。同时也呼吁电影、电视、广播等媒体多做正面宣传,关心下一代儿童的身心健康和发展。

参考文献:

[1]任苇,杨巧.童年经历与青春期异往障碍[J].中国青年研究,2008,(04):72-103.

[2]季成叶,李勇.1985―2000年中国青少年青春期生长长期变化趋势[J].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03,VOL14,(5):271-275.

[3]孙红梅,姚本先.1999―2009年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的研究[J].中国校医,2011,1,VOL25,(1).

[4]王磊.青少年异往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研究[M].2003:4-7.

[5]青春期教育研究课题组.青春期教育调查报告书[R].1990,(06),(第1版).

[6]陈军,隋欣.初中生异往心理发展调查[J].心理科学,2009,32,(5):1228-1231.

[7]陈仙梅.儿童青少年与异往心理发展的抽样调查[J].心理学探新,1992,(04):57-65.

[8]傅金芝,董泽松.近20年来国外有关青少年同伴关系研究进展[J].红河学院学报,2004,(06),VOL2:75-78.

[9]叶子,庞丽娟.论儿童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的相互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9,(04):50-57.

篇8

关键词: 隐性辍学 学生群 基本结构

在《辍学与隐性辍学辨析》中,我们从学生来源的角度简要分析,认为隐性辍学的学生来自“名在人不在”、“人在心不在”、“人在爱不在”、“人在力不在”四种类型的学生。这四类学生的不同点是来源不同,共同点是均非学籍意义上的辍学生,但均为“没有完成规定课程”的学生。所以,隐性辍学的学生就是“有学籍但不在校”或“仍在校但没有完成规定课程(或教育方案)”的学生。从隐性辍学到显性辍学是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隐性辍学的学生是“准辍学生”,隐性辍学学生的不同发展程度具有与其相应的外部表现,这种外部表现与学生的不同来源关联很小。隐性辍学作为辍学行为的前期形态和积淀因素,不仅仅是特定学生所具有的,而且是所有学生在某种程度上共同存在的问题。一旦造成隐性辍学的主客观条件发生作用,便在行动中表现出来。无论何种来源类型的学生,在隐性辍学的渐进过程中,只要其隐性辍学的发展程度基本一致,其外部表现也大致相似;反过来,我们也可以从学生的外部表现来判断其处于隐性辍学达到何种程度。因此,我们在本文中换个角度,从学生的外部表现来分析隐性辍学学生群的基本结构。

学生的外部表现纷繁复杂,千差万别,不同的教育观有不同的教育评价制度(包括评价原则和评价方式),以不同的教育评价制度来评价学生的外部表现,从而对学生进行层次划分,其具体结果有很大差异。但无论以那一种原则和方式划分,学生的外部表现都由学业成绩和道德行为两个方面组成,都存在优、中、差三个层次。我国现行的评价原则和评价方式,是以学业情况为主,学业情况又以文化考试成绩为主要依据,文化考试方式且都是笔试,所以文化笔试成绩成为划分学生层次的基本依据。文化笔试成绩相对于其它比较对象差的学生称为“差等生”,文化笔试成绩和道德表现都差的学生称为“双差生”,反之亦然。这种划分原则和划分方式,不仅被学校普遍实行,而且被家长和社会普遍认可。由于本文是对我国隐性辍学学生群现状的描述和分析,所以沿用这种不合理但现实普遍存在的划分原则和划分方式,更为接近实际情况,更便于论述和理解隐性辍学学生群的现状。

我们在深入分析了隐性辍学学生群的基本结构以后,认为现状隐性辍学的学生群是一个核心明确、外缘模糊、具有张力、变动不居的球形群体。下面我们分别加以论述。

一、隐性辍学学生群的基本结构核心明确

“核心明确”指的是这个群体的核心部分是由“差等生”构成,其隐性辍学的发展程度较深,最接近完全辍学,隐性辍学的外部表现明显,它的存在和变化容易识别。向上的变化面临重重困难,而向下的变化(即走向完全辍学)十分容易。大量的调查报告和研究成果可以证明这一论点。

先看面上的数据:金东贤等研究者通过对发达地区、中等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及少数民族地区辍学1至3年的101名初中辍学学生的调查,发现47%的学生辍学是因为学习方面的原因。[1]

再看小康地区的数据:杨润勇主持的河北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青年专项课题“河北省小康农村地区初中学生流失现象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几乎所有的辍学生都是差生”。研究者“调出了当时全县排名前500名和每校成绩排在最后50名(全县共计1700人)的学生名单,并对两类学生进行了追踪调查。结果是:截止到2001年中考,初一检测时全县总成绩排名在前500的同学无一辍学;而1700名各校的成绩差的同学只有243人坚持到参加中考。也就是说,这些差生有86%沦为辍学生,这些辍学生占该届辍学生总数的81%”。“从以上专门调查中,可以清楚地发现:学生选择辍学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他们的学业成绩长期居于其他同学之后,是因为他们实在无法摘掉差生的帽子。在样本县,辍学生主要来源于日益增多的差生群体”。[2](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本组数据中,“辍学生”指的是未参加中考的所有“流失生”,而不仅仅是“没有取得初中毕业证”的“学籍辍学生”,即“显性辍学生”。因此,可以将这些“辍学生”数据视为隐性辍学生的数据。)

再看农村地区的几组数据:苏群等对闽北农村地区2005年年底拥有12―17岁子女的农户进行实际调查。结论是“子女成绩的优劣对农户家庭决定是否让其子女继续上学具有显著影响。成绩一般的子女和成绩较好的子女辍学的可能性明显低于成绩较差的子女。本次调查数据的描述性统计结果也表明,所有辍学子女中,成绩较差的占75%,成绩一般的占18.75%,成绩较好的只占6.25%”。[3]楚天遂利用长期在教委抓“普九”的便利条件,先后召开各种类型座谈会18次,汇总有关辍学情况报表326张,统计数据12300多个,对荥阳市初中教育现状和学生辍学情况进行了广泛深入、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从第一手资料得出的结论是“双差生辍学率高。据教委教育科统计,99年全市2589名辍学生中学习成绩差,平时表现不好的学生占67%左右”。“辍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与分析:留过级的53.57%,学习遇到困难时家里人从不辅导和有时辅导的62.38%,学习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学习没有动力或兴趣50.96%,上学时学习成绩属于下等的86.9%,自己决定不再上学86.9%”。[4]

最后看“差等生”比较集中的中职学校的调查数据:“一个中专班级51位同学,入学考试成绩‘一科不及格’的学生占88.2%,‘两科不及格’的占66.7%,‘三科不及格’的占47.1%,‘四科及四科以上不及格’的占35.3%,这种情况的班级已经是入学成绩最好的班级了,有的学生‘语数英’三科总分还不够80分,入学摸底考试时不少学生的‘语数英’单科分为一二十分不等。”进入中专以后,“22.3%的学生‘每周逃课超过五次’,而‘从未逃过课’的同学为零。”[5]这些中职学校的学生虽然在初中阶段没有最终走向完全辍学,但其中专入学摸底考试时的成绩足以说明他们在初中时就已经是隐性辍学的核心人群了。

以上所列数据说明,人们在说到“准辍学生”的时候,明确指的就是“差等生”。“差等生”群体就是隐性辍学学生群的大本营,是完全辍学生的孵化器和主源头。

二、隐性辍学学生群的基本结构外缘模糊

“外缘模糊”指的是这个群体的外缘部分是由“中等生”构成,这部分学生是最普通的群体,学习成绩比上不足而比下有余,但在人数上占绝对优势,量大面广。其隐性辍学的程度浅,距离完全辍学较远,但其可变性强,或向下进入“差等生”部落,或向上挤进“优等生”行列,而向下变化的概率远大于向上变化的概率。隐性辍学的外部表现模糊,若不注意,则难以识别,所以他们的变化往往被忽视。隐性辍学学生群随学习年级的提高而扩大的部分,主要由这部分“中等生”转化而来。

“中等生”的心理特征预设了他们成为隐性辍学外缘人群的可能性。心理学的调查研究表明:“中等生与优等生在成就动机(AM)等八种非智力因素及非智力因素总体水平(FZ)上均有显著差异(中等生落后于优等生),只有在焦虑水平(AX)、情绪稳定性(ES)、好胜心(WI)上差异不显著;中等生与差等生除了在成就动机、焦虑水平、好胜心上有显著差异外,在其他纬度上均无显著差异。”[6]由此可见“中等生”与“优等生”的心理差异大于“中等生”与“差等生”的心理差异,因此“差等生”的许多心理特征在“中等生”身上同样存在,如宿命心理、自卑心理、惰性心理、抑郁心理、闭锁心理、虚荣心理、孤僻冷漠心理、焦虑异常心理等等。他们“想努力学习,又懒于思考;大毛病不犯小毛病不断;一般性教育活动不能触动他们的心灵,对一切似乎无所谓;有竞争,想胜又怕出力气,输了,又经受不起;他们习惯对周围的一切看一看,等一等;上课习惯听别人回答,思想不易显露,得不到别人尊重和信赖时又自卑。”[7]心理学家黄慧朵“发现了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现象,因患严重的心理疾病而最终不得不退学的几个学生,没有一个是后进生,也没有一个是优生,都是平时认认真真,不声不响,班主任最省心、放心的中等生”。[8]

“中等生”的教师定位促成了他们成为隐性辍学外缘人群的可能性。“中等生”表现平平,教师通常把他们作为一个整体,个人接触相对较少,最容易被教师忽视冷落。教师说不出他们的具体表现,记不住他们的名字,他们渴望教师的关注,不论这种关注是表扬还是批评,甚至“您是在叫我吗”竟成了每一名渴望走向“成功”的中等生的“宣誓语”!这种被忽略的境遇和被遗忘的地位,成了“中等生”走向隐性辍学的催化剂。一个叫周润华的“中等生”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小学时,我在班里数一数二,到了中学就不一样了,成绩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沦落’成了中等生。老师似乎只关心那些‘尖子生’和‘笨鸟’们,而对于如我一样的中等生却不闻不问。”“也许是受够了默默无闻的滋味,我们开始对学习失去了应有的兴趣和耐心,尤其是副科。后来,每当上历史、地理、公民课,又恰逢在上午第三四节时,我们就一起相约‘胜利大逃亡’。我们各自骑上自己的破自行车,逃学回家,午饭过后再返校。逃课的时光是快乐的。飞快地骑着‘老爷车’,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心情舒畅至极时,干脆来个大撒把,旁若无人地在大路上撒欢。甚至还吹着口哨,真有点儿忘乎所以了。然而,静静地坐回教室,望着争分夺秒的同学,心里也会犯嘀咕,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呀!难道真的就这样甘于平凡默默无闻吗?应该想方设法迎头赶上。毕竟我们也不笨,如果埋头用功、奋起直追,说不准能赶上或超越‘尖子生’。可是,实在受不了老师对我们的放任自流不闻不问,特别是给那些‘尖子生’和‘笨鸟’们开小灶的情景,很让我们愤愤不平。于是,为了解除心中的怨气,‘报复’老师,我们还是时常逃课。只是没想到时间长了,竟然‘逃’出了大名声。”[9]

“中等生”外部表现的普通性、两面性和不稳定性,使他们在隐性辍学学生群中的外缘地位呈现模糊不清的特点,给识别他们隐性辍学的程度带来很大的困难。所以在众多调查研究“中等生”状况的文章中,没有也不可能有较为准确的数字统计,一般都是语焉不详地说“约占三分之二左右”。这种模糊的外缘地位使隐性辍学学生群有了隐蔽而巨大的发展空间。

三、隐性辍学学生群的基本结构具有张力

“具有张力”指的是这个群体的存在基础是对学习缺乏主动性兴趣和对学校生活缺乏热情,而无论何种原因造成“对学习缺乏主动性兴趣和对学校生活缺乏热情”,都会不可避免地形成隐性辍学的动因,这就是隐性辍学的张力所在。这种张力不仅使“差等生”的隐性辍学程度越来越深,使“中等生”逐步滑进隐性辍学的泥沼,而且对“优等生”也造成了潜在的威胁,使“优等生”成为这个群体的潜在构成部分。“优等生”的优异学习成绩往往掩盖了他们学习兴趣的被动性,当他们被这种被动的、无奈的、痛苦的学习折磨到了极限时,就会以彻底弃学的形式突然爆发出来。教师和家长对他们的突变惊愕不解,其实隐性辍学的张力早已对他们的心理产生了影响,潜伏的心理变化早已开始,只不过隐性辍学的外部表现若有若无,时隐时现,不易察觉罢了。

朱爱所等研究者对1617名初中生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学习缺乏兴趣占厌学生总数的94.5%。兴趣是提高学习积极性的动力,没有兴趣必然影响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意志,产生厌学情绪。表中反映出绝大部分学生无学习兴趣,其中也包括不厌学学生的无兴趣表现。兴趣是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无兴趣必然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意志,从而促使厌学情绪情感的不断增长”。“大部分学生对学校生活缺乏热情。初中学生由于年龄特点的关系,他们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个性也愈明显,接受新鲜事物快,他们渴望在中学生活里得到多方面锻炼,个性得到发展,希望生活在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里。他们对单一的、无色调的学校生活感到厌倦,觉得在学校不能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得不到任何精神上的满足,幻想走出去看一看外面的世界,这也助长了学生厌学情绪的发展”。[10]

《中国青年报》的记者调查也得出了近似的结论:“36%的中学生在走进校门的那一刻,心情郁闷、紧张、疲惫、厌烦、焦虑和恐惧。中学生对学习很有兴趣和比较有兴趣的比例不到50%。由于高考竞争激烈,80%以上的学生产生了‘失败者’的心态。”[11]

这些调查数据表明,隐性辍学的内部张力不仅对“差等生”“中等生”发生了重大作用,而且对部分“优等生”也产生了作用。这从若干个案中也可以得到证明。

“从小到大我顶着父母为我打造出‘完美孩子’的光环,真的太累了,做任何事情都必须是最好的,永远不允许我失败!”很难想象,眼前这个目光呆滞、满脸泪痕的女孩玲玲曾经是众人眼中的“小童星”。从小她就在父母的赞扬声中长大,小学到初中她都是班干部,不仅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而且弹得一手好琴,父母特别以她为荣,经常在亲朋好友前夸赞她。

然而一次家长会后,妈妈吃惊地发现自己的好女儿竟然说谎了!最近几次考试的“第一名”都是她编造的!原来进入初三以后学业负担加重了,而她身兼班长和两个课代表有些力不从心,果然连续两次考试她都和第一无缘,她开始对考试产生了恐惧,考场上越想考好越是紧张得无法思考,成绩直线下滑。“大家肯定都对我失望透了!”她觉得无颜面对父母和老师,现在连去学校都有强烈的抵触情绪。

玲玲正是被“永远第一”的称号压垮了,父母从小对她过分表扬,渐渐让她认为自己学习的目的就是考第一,可以得到父母和老师赞赏,而不是学习本身。她从未尝过失败滋味,一旦成绩下降就会心理失衡,产生考试恐惧之后学习兴趣下降,终于自尊心极强的她产生了逃避上学的情绪。[12]

“张晓梅,女,高二学生,中考时以高分段的统招生跨入高中。高一学习感到很轻松,成绩很好。升入高二后,两次考试都不理想,本人感到焦虑,老师、家长多次谈心,效果不大。”她“从小就好学好胜,自我约束能力强。在学习上有赶超的信心,且每一次都成功了,尤其以初三成功最大。原来只是班级前几名,中考却考了全校第一名,且在全县中考中居于前列。从小学到初中直至高一,她学习时感到非常轻松顺利,偶尔因贪玩不用功,成绩稍有下降。马上用用功,努努力,成绩又上去了。但升入高二后,该生感觉学习特别用功,但一次两次考试成绩都在下滑。虽然名次下降不大,但本人动摇了自信心,对老师家长寄予她的希望,她感到力不从心。而且自从进入高中,没有知心朋友。以前她是真正的快乐,可现在她表现的嘻嘻哈哈、快快乐乐,是装的,是为了掩饰心中的不安与烦躁。对此,无人能理解她,真心地听她倾诉。为了自尊和虚荣,她想逃避。”[13]

有的研究者使用内隐测量方法进行问卷测量,结果是“老师的评价和直接测量的结果相关很低,老师认为厌学的学生在直接测量时分数并不高;相反,老师认为没有厌学行为的学生在间接测量中厌学认知与厌学情绪的得分却很高。”[14]可见“优等生”确实存在隐性辍学的可能,只不过十分隐蔽、潜伏很深,不为教师和家长所察觉罢了。

四、隐性辍学学生群的基本结构变动不居

“变动不居”指的是这个群体的构成时刻处于变化之中,它外部形态的稳定是相对的、表象的、暂时的,而它的变化才是绝对的、本质的、永久的。在内部张力没有变化的情况下,外部因素大于其内部张力时,这个球形群体向内收缩;在外部因素小于其内部张力时,这个球形群体向外膨胀。核心越大,其内部张力越强,外缘越宽,潜在威胁越明显;核心越小,其内部张力越弱,外缘越窄,潜在威胁越淡化。因此,缩减核心、减少张力、增强外因成为克服和防止隐性辍学的关键。以一成不变的观点来看待隐性辍学的学生群,是形而上学的观点,是不负责任的态度。

在我国的教育现状中,隐性辍学学生群的“变动不居”表现出以下一些特点:

一是内部张力随学习年级的上升而增强,不可避免地造成隐性辍学学生群的扩大。“随着年龄增高,学习负担和压力日益加重,越来越多的学生视学习为沉重负担,盼望着及早离开学校。在小学生中有14%、初中生中有22%,高中生中竟有近1/3(31%)的学生把学习看作沉重负担,‘希望尽快离开学校’,厌学情绪非常明显。”“不同年级学生对目前从学校学得知识的作用的认识存在非常明显的差异。年级越高,越认为学校学习的知识用处不大。绝大多数(88%)小学生认为从学校学到的知识对生活用处比较大。而高中学生有80%左右的人认为‘从学校学习的知识在生活中用处不大’。”[15]“对学生厌学行为的初发期和加重期的调查显示,从小学一年级至初三的各年级均有新增厌学人群。对2004年6月的调查答卷中初三厌学学生(353人)进行分析,初二是学生出现厌学行为的高危期,初三厌学学生中有49.0%是在初二出现的;初一至初二是厌学情绪萌芽的主要阶段;而有83.6%的厌学学生认为,厌学情绪加重主要在初三阶段。”[16]

二是外部因素的强弱变化,可以有限度地影响隐性辍学学生群的变化。正向的变化是通过教育(主要是班级管理)的作用,抓差生转化,缩小隐性辍学学生群的核心。促成这种正向变化有大量弥足珍贵的经验文章,其共同点都是从端正教育观念出发,从尊重人格、了解个性入手,消除自卑,培养自信,鼓励进步,发挥专长,开发潜能。在其作用所及的范围内,都不同程度地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有限度地抵御和减弱了隐性辍学内部张力的影响,缩减了隐性辍学的学生群。负向的变化是通过教育(主要是学校管理,其次是班级管理)的作用,试图人为隔离隐性辍学学生群的核心,保住能够升学的“优等生”,对隐性辍学内部张力的影响听之任之,结果厌学情绪像瘟疫蔓延,一个学生逃学,带动一群学生逃学;一个学生辍学,带动一批学生辍学,致使隐性辍学学生群不断扩大。

参考文献:

[1]金东贤等.农村初中学生辍学问题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8:46.

[2]杨润勇等.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的现状调查和规律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1:38.

[3]苏群.初中阶段农户子女辍学行为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7.6:44.

[4]楚天遂.荥阳市农村初中在校生辍学问题与对策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9.

[5]陈春辉.中专学生“厌学逃学”问题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07.8:39.

[6]申卫革.通过主体性教育优化班级中等生非智力因素状况的研究[J].池州师专学报,2004.2:114.

[7]万宝贵.谈中等生教育[J].云南教育,1998,Z1:06.

[8]黄慧朵.对中等生典型心理问题的分析及教育策略初探[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1.4:51-52.

[9]请听中等生的心里话[J].教育文汇,2007.10:28.

[10]朱爱所等.初中学生厌学情况的调查报告[J].山西大学学报,1994.2:96.

[11]程刚等.“应试教育这条线越描越粗”[N].中国青年报,2006.11.3.

[12]胡春艳.初中生会厌学[N].天津日报,2006.10.17.

[13]唐春梅.优生也厌学[J].青少年心理健康,2003.3.

[14]刘芳等.初中生厌学的两种测量方法对比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0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