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基本状况调查报告范文

时间:2024-01-05 17:35: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残疾人基本状况调查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残疾人基本状况调查报告

篇1

[关键词] 残疾人; 龋病; 患龋率; 龋均

[中图分类号] R 780.1 [文献标志码] A [doi] 10.7518/hxkq.2014.04.012

为了解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以下简称凉山州)彝汉民族残疾人群口腔健康状况,补充、完善我国口腔流行病学资料,为开展口腔疾病防治工作提供流行病学依据,切实为残疾人服务,2012年对四川省凉山州彝汉民族残疾人进行了口腔流行病学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调查对象

以集体常住人口为主,根据WHO《口腔健康调查基本方法》[1],并结合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方案[2],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四川省凉山州一市(西昌市)、三县(布拖县、木里藏族自治县、会理县)为调查地区,调查对象为46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同时检查部分特殊教育学校、荣军院、残疾人工厂、福利院的残疾人;残疾类型为肢体残疾、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以及多重残疾;卧床不起的残疾人未必须要求检查。

1.2 调查内容

检查程序和使用器械均根据WHO《口腔健康调查基本方法》(第4版,1997)的调查方法和标准,并结合“全国第三次口腔流行病学调查方法”的要求进行。在自然光源下,使用平面口镜和CPI探针检查龋齿。龋齿检查以视诊为主,辅助以探诊,检查者按一定的顺序(从18开始,至28,再至38,最后到48)对全口牙齿进行检查,共检查32颗牙齿。

1.3 质量控制

调查前培训现场调查人员,统一认识、统一方法、统一标准,选出合格调查人员共6名,进行标准一致性试验,与标准检查者比较,6名检查者的龋齿诊断Kappa值为0.75~0.90。检查员现场检查,记录者填写检查记录表,现场的技术负责人当场收集核对检查表,数据录入专人负责,并采取同份资料双录入,对数据进行比较与逻辑检查,以减少误差。

1.4 统计方法

利用EPI软件建立数据库,经过逻辑查错证实无误后,采用SPSS 13.0软件包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分析指标包括患龋率、龋均、龋齿充填率等。统计分析方法包括描述性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卡方检验等。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本次共调查凉山州彝汉民族残疾人3 439人,其中男性2 085人(60.6%),女性1 354人(39.4%),男女比为10.65;城市815人,乡村2 624人,城乡人数比为13.22;汉族2 177人,彝族1 262人,汉彝族人数比为10.58;年龄6~91岁,平均年龄(41.9±17.90)岁。

2.2 凉山州彝汉民族残疾人龋患情况

凉山州彝汉民族残疾人龋患情况见表1。从表1可见,凉山州彝汉民族残疾人的恒牙患龋率为87.1%,龋均为9.53,其中,彝、汉民族残疾人的患龋率、龋均分别为85.8%、9.93和87.9%、9.29,两民族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龋齿充填率极低,仅为0.2%。

2.3 凉山州彝汉民族不同年龄组残疾人龋患情况

凉山州彝汉民族不同年龄组残疾人龋患情况见表1。从表1可见,凉山州彝汉两个民族残疾人群的恒牙患龋率、龋均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35岁以上年龄组的龋均增加明显,彝族增加高于汉族。不同年龄组残疾人群彝汉两个民族组间的恒牙龋患比较,34岁以下3个年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35岁以上年龄组龋患严重程度为彝族大于汉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4 凉山州彝汉民族不同性别残疾人群恒牙龋患及充

填情况

凉山州彝汉民族不同性别残疾人群恒牙龋患及充填情况见表2。从表2可见,凉山州彝汉民族不同性别残疾人群恒牙患龋率、龋均分别为:男85.4%、8.43,女89.8%、11.21,女性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19岁以上成年人各组男女间龋患严重程度(DMFT)均显示女性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5 凉山州彝汉民族城乡残疾人群恒牙龋患及充填

情况

凉山州彝汉民族城乡残疾人群恒牙龋患情况比较见表3。从表3可见,城乡地区残疾人群恒牙患龋率、龋均分别为:城87.9%、9.47,乡86.9%、9.54,城乡人群间龋患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城乡人群龋患随年龄增加而增加,不同年龄组城乡龋患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6 凉山州彝汉民族不同类型残疾人群恒牙龋患及

充填情况

凉山州彝汉民族不同类型残疾人群恒牙龋患情况见表4。从表4可见,不同残疾类型人群龋患严重程度不同,恒牙龋患(患龋率、DMFT)分别为:视力残疾(89.5%、12.39)、听力残疾(89.6%、11.70)、肢体残疾(87.8%、8.70)、言语残疾(81.8%、6.52)、多重残疾(85.7%、11.22)、精神残疾(87.5%、8.75)、智力残疾(73.2%、5.61)。不同残疾类型人群彝汉民族间龋患严重程度比较,言语残疾人群DMFT彝族(5.19)低于汉族(8.21)(P0.05)。

3 讨论

凉山州地处四川省西南部,有彝、汉、藏、回、蒙等14个世居民族,2010年末,全州总人口478万,少数民族253.2万人(占52.8%),其中彝族236万人(占49.4%),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

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残疾人的增长速度超过总人口的增长速度[3]。据凉山州残疾人联合会统计(2010年),凉山州残疾人总数为77 006人,其中男性47 115人(占61.18%),女性29 891人(占38.82%)。本次对凉山州一市三县(西昌市、布拖县、木里藏族自治县、会理县)残疾人口腔疾病的调查,以乡镇为单位,调查了凉山州彝汉民族人群主要聚居区的各类残疾人3 439人(其中男性2 085人,占60.6%,女性1 354人,占39.4%),调查结果具有较高的代表性。

残疾人和健全人一样,龋病是由宿主、微生物、饮食和时间4种因素并存且相互作用而导致发生[4],但部分残疾人由于自主生活能力的降低甚至丧失,使基本的口腔卫生得不到保证,更易罹患口腔疾病[5]。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四川省凉山州彝汉两民族残疾人恒牙龋病患病程度高(患龋率87.1%,DMFT 9.53),不同年龄组残疾人群恒牙患龋率、龋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符合一般规律。彝、汉两民族残疾人的患龋率、龋均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彝:85.8%、9.93;汉:87.9%、9.29),但35岁以上年龄组龋患严重程度明显增加,且彝族大于汉族,有统计学差异(P

本研究中彝汉两民族恒牙龋患程度极其严重,高于四川省青少年人群口腔健康结果[6],也高于全国3次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7-9]、四川自贡市残疾人龋病调查结果(患龋率58.0%)[10]、成都市盲哑学校残疾儿童龋病调查结果(9~14岁组患龋率43.3%,龋均1.4)[11];而龋齿充填率在各类调查结果中是最低的。根据WHO对龋病流行程度的评价指标[12],本次调查的四川省凉山州彝汉两民族残疾人恒牙患龋率属于高水平,各年龄组残疾人、各类型残疾人的患龋率、龋均也均高于正常人及同类人群,其口腔健康状况亟待改善。

四川省凉山州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特别是彝族聚居的布拖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造成不同民族间龋患差异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两民族的饮食文化和生活习惯不同。彝族作为中华民族少数民族组成的一部分,跨越两种社会形态,由奴隶社会直接步入社会主义社会,经济结构巨大改变的同时,也带来了生活及行为方式的改变,随着经济发展,职业范围多样化,人群主要膳食结构发生重大改变(如从以荞麦、玉米及土豆为主的粗纤维膳食向高脂、高碳水化合物的转变等),彝族年轻人群受教育人数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不断增加,但总体人群文化程度低者(受教育年限

从理论上讲,多重残疾者的残疾情况相对较重,在智力、认知、配合程度和交流上比其他单类残疾可能更为困难,更不容易理解口腔护理的意义和刷牙的重要性,龋患情况在不同残疾类型中应该是最严重的。但本调查结果显示,视力残疾者的龋患绝对值是最高的,这可能与本调查受检残疾人的年龄结构有关,龋患差异大多是在35岁以上年龄组表现出来的,国内外也尚无类似的调查结果报道,无法进行比较,这有待进一步分析研究。

本次调查显示,凉山州彝汉民族残疾人群龋齿充填率极低,这与其他研究[16]报道的残疾人龋坏牙数值较高、龋补牙数值较低、治疗率较低相一致。但本调查人群更为明显,这可能与口腔保健水平较低有关。如此低的充填率也说明了残疾者的家人对残疾者的口腔卫生不关心或者缺乏足够的知识和积极的态度。具体原因还需要进一步的调查分析。

因残疾人群的特殊性,其治疗也应有相应的特点与准备,应有专门为残疾人进行口腔诊疗的场所。Liu等[16]研究中度到重度智障的残疾人发现,龋病的充填率和智力残疾程度有关系,随着残疾程度的加重,充填率降低。这可能与智障者残疾程度越高,与人沟通的能力及理解力越差,在进行口腔治疗时的合作程度也越差,从而无法进行充填治疗。Glass-man等[17]指出,为正常人设计的口腔医疗器械,对于有肢体残疾的残疾人是不适合的,大多数的口腔门诊都不具备为调整特殊及配合治疗的专用设备,如麻醉机、心电监护仪、身体束缚装备、专业检查桌、舌抑制器等。美国也仅有20%的私人口腔诊所可以为残疾人服务[18]。因此,大多数口腔诊所、医院由于缺乏必要的设备而没有能力接诊残疾人,残疾人也无从就医,更谈不上进行口腔治疗。对此,应引起口腔医务工作者及卫生管理者的重视。

综上,四川省凉山州残疾人的患龋率和龋均属于高水平,龋齿充填率很低,这说明对残疾人群龋病治疗的重视程度不够。本调查首次系统地对四川省凉山州彝汉民族残疾人群的口腔健康状况和人群治疗需要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为了解四川省残疾人龋病流行状况、监测疾病发病趋势的改变、以及对现有口腔卫生服务作出评价、制定并开展新的口腔卫生服务计划提供了信息支持。

[参考文献]

[1]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Oral health surveys: basic me-thods[M]. 4th ed. Geneva: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1997:

22-52.

[2] 齐小秋. 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3-8.

[3] 田宝, 张扬, 邱卓英. 两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主要数据的比较与分析[J]. 中国特殊教育, 2007(8):54-56.

[4] 樊明文. 牙体牙髓病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

13-39.

[5] 贺乃尧. 残疾患者口腔疾病的防治特点分析[J]. 现代康复, 1998, 2(10):1048-1049.

[6] 万呼春, 胡德渝, 李雪, 等. 四川省青少年儿童恒牙龋病抽样调查报告[J].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2, 20(1):66-68.

[7] 李刚. 临床口腔预防医学[M]. 西安: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0:38-55.

[8] 全国牙病防治指导组. 第二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22-29.

[9] 第三次全国口腔流调技术指导组. 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调查流行病学抽样调查[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28-30.

[10] 李广文, 郭静, 许万忠, 等. 2007年自贡市部分残疾人口腔健康状况和口腔保健知识调查[J]. 预防医学论坛, 2008, 14(11):971-973.

[11] 戴秀钧, 张杰, 陈娥, 等. 盲哑青少年口腔卫生状况调查分析[J].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1990, 25(3):186.

[12] 刘大维. 口腔预防医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8:

20.

[13] 干异, 李秋菊. 西昌市城市农村彝族人群不同生活方式与MS的关系的流行病学调查[J]. 黑龙江医药, 2010, 23

(5):716-718.

[14] 周继昌, 黄承钰, 徐元川, 等. 凉山彝族成人膳食营养状况[J]. 卫生研究, 2003, 32(3):246-248.

[15] 蒋志聪. 彝族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J]. 西部论丛, 2009, 5:87-91.

[16] Liu HY, Huang ST, Hsuao SY, et al. Dental caries associated with dietary and toothbrushing habits of 6- to 12-year-old mentally retarded children in Taiwan[J]. J Dent Sci, 2009, 4(2):61-74.

[17] Glassman P, Subar P. Improving and maintaining oral health for people with special needs[J]. Dent Clin North Am, 2008, 52(2):447-461.

篇2

一、排兵布阵,社工服务全覆盖

一方面,经过经调查分析我区残联工作领域对专业社会工作人才的需求,试点阶段设置10个社工岗位,采取“政府采购,民间运作”的方式,向社工服务机构购买服务。在区残联机关设置2名社工(区社工),主要负责服务在区级机构康复的残疾人,负责全区残联系统社工的组织、协调、联络、制度管理、工作汇总、宣传、大型活动组织及文案整理工作;8个街道依托综合(职业)康复服务中心各设置1名社工(街道社工),运用个案、小组等专业手法深入辖区残疾人及家庭,进行基本情况收集、建档、访视、资源联络与整合、残疾人活动组织等工作。

另一方面,社工为残疾人提供了康复服务、教育服务、就业服务、生活服务、文体服务、权益维护服务、心理疏导服务等方面的服务,从社会的角度了解其各种需求,并根据需求状况制定全面的服务计划,通过资源整合、专业团队合作,解决残疾人生活、职业、教育、心理、社会适应等方面的问题,力图让全区每个街道每个残疾人都享受社工的个性化服务。

二、 循序渐进,各项工作显成效

目前,__残联系统社工试点工作经过探索期(三月中旬至五月底)、体验期(六月至八月)、工作期(八月至十月)的工作摸索和经验积累,即将迎来十月至十二月份的评估期。经过认真总结与归纳,各项工作成效、措施和特点体现如下:

(一) 制度建设

上岗后便制订了《深圳市__区残联系统社工试点工作方案》,为__区残联系统社工的管理模式作了整体规划与统筹,该方案被市残联转发给各区残联作为参考借鉴的经验;经过__区残联领导、督导与各位社工的共同讨论,由区残联两名社工负责起草,制定了《__区残联系统社工例会制度》、《__区残联系统社工考勤制度》、《__区残联系统社工休假制度》及《__区残联系统社工报告制度》。经过2个多月的制度起草、修改、讨论、制定与落实,__区残联系统社工的日常工作得到了严格的规范,保证各项工作井井有序开展。

(二) 项目活动

第一,完成了__区残疾人基本情况与需求入户调查项目,社工对全区在册残疾人家庭进行走访调查,共建立1005个残疾人档案,掌握其就业、教育、家庭、心理及社会等方面的需求,对今后残疾人福利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直接的参考数据。目前已经完成了调查工作的数据录入、需求汇总和调查报告等文字工作。

第二,策划并参与__区社工宣传周活动,发放宣传单和服务卡,提供现场咨询、需求登记、入户走访、转介等服务,并通过活动与我区其他系统的社工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第三,参与各类扶弱助残活动。如接手区残联妇委会的贫困儿童扶助活动,进行长期的社工帮扶行动,与__区福利中心老人共渡端午节的活动,每周六上午开展自闭症儿童及家属互助活动,通过游戏疗法促进自闭症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增进家属之间的交流与支持;第四,协助区残联爱心大厦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服务项目的策划与启动工作,积极研究个案管理的运作模式,最大地发挥各服务项目的效能;第五,残疾人义工队伍建设。结合社工的价值理念,筹备组建我区残疾人义工大队,协助推动义工队伍的组织建设、团队管理、活动策划、宣传等工作。

(三) 实务工作

八名街道残联社工以街道残疾人综合(职业)康复中心为平台,现已建立了1005个残疾人基本档案,累计完成或正在进行 约55次简单康复训练,29次简单家居康复训练,37个残疾人个案工作,30个小组活动,46次公众教育活动及助残活动、30次照顾者辅导及配合区残联的各种相关工作。典型的小组及活动有:“和谐职康,沟通你我”——智障残疾人沟通成长小组、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知识学习小组、残疾人英语学习小组、“携手奥运,你我同行”——残疾人迎奥运活动、手工艺品兴趣小组、自闭症/智障儿童游戏小组、残疾人电脑培训小组、残疾人歌唱小组、特殊儿童暑期学习培训班、家居训练小组、烹饪美食小组、残疾人认知小组、盆栽学习小组、残疾人生活自理能力提升小组等。

(四) 培训交流

第一,参加深圳市岗前培训7天,并参与市社工协会举办的各类讲座;第二,参加鹏星社工服务社

社工半个月的岗前培训,参与两周一次的机构学习交流活动;第三,督导为社工提供了专业知识与技能方面的辅导,包括在港和在深培训。7月中旬组织社工赴港考察培训4天,并结合残联社工的实际工作和专业知识不足等特点,制定并实施了在深培训计划,先后进行了“社会工作与我”、“对智障人士的认识”、“对自闭症的认识与处理技巧”及手艺品教授等培训课题;第四,会议制度的制定为社工的日常交流提供了畅通的渠道,两周一次的小组督导、每月一次的社工月度工作汇报会有力地促进社工间的工作交流,及时反馈工作信息。 (五) 总结与宣传

区残联社工负责对各类培训、会议和活动的文字记录和建档,按时向区残联、区社工协会、鹏星社会工作服务社报送工作情况总结,收集并报送各位社工的工作札记、感想和活动简讯,目前已累计12次的工作信息发表于相关的网站、刊物(如__区残疾人联合会网站、青翼社会工作网站、深圳市鹏星社会工作网站、论坛和季刊)上;经过总结归纳,目前完成了6期工作简报。

三、 齐头并进,提升服务质量

(一)加强政策学习,巩固专业技能

针对社工工作经验缺乏、政策掌握笼统、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不足等现状,在区残联领导的支持和社工督导的指导下,结合社工的政策与专业知识学习的需求,初步完成了《__区残联系统社工政策汇编》。汇编中收集了政府在残疾人就业、教育、社会福利申请、维权等方面的文件和业务办理流程说明;各类残疾人的特点和突发事件的处理方法;__残联系统社工各项规章制度等。该汇编的制定旨在通过各类政策、专业知识的收集,方便社工在日常工作中查阅学习政策和理论,提高服务效能。

(二) 以人为本,资源整合,通力解决残疾人问题

篇3

关键词:城镇化;藏区;教育救助

中图分类号:G40-0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12)06-0072-04

一、城镇化进程对城乡教育的冲击

教育救助是调节教育公平的杠杆,是解决区域贫困差异的重要途径,也是城镇化进程中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乡二元结构被打破,人口流动加速,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加剧,区域性贫富差距加大,少数民族相对贫困化程度加强,这些地区的人群、家庭、子女受教育的现状堪忧。在藏区一些贫困地区,正常教学的基本设施和条件欠缺,贫困家庭无力支付子女接受教育所产生的支出。在人类社会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过程中,城镇化对接受教育的主体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冲击,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人类的文明史先后经历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信息文明三个截然不同的历史时期,与之相对应的,教育主体也先后形成了‘奴化’、‘器化’和‘人化’三种形态。” [1 ]在城镇化进程中,教育模式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逐渐由传统的教育模式向现代化教育模式转变,“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根本追求的教育模式正日益受到关注,然而在贫困地区实现这种模式的主体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教育救助的作用更加突出。

“教育救助”的概念学界意见各异,笔者倾向于广义上的教育救助,即“国家、社会团体、个人为保障特定社会群体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从政策、物质和资金上对其所提供的帮助和支持” [2 ]。其特点是通过立法由政府或相关单位对生活陷入困境无法进行教育再投入的地区、群体、家庭、个人进行帮扶,以提高其文化技能,最终解决他们的可持续生计问题。

二、藏区贫困人群教育现状

城镇化进程带来的藏区接受教育的贫困人群情况各异,归纳起来主要有残障学生、贫困家庭学生、留守儿童与流动人口子女等。这部分人群的受教育现状堪忧。

(1)残障学生 截至2006年,自治区共有残疾人特殊教育学校2所,分别是拉萨市特殊教育学校和盲人无国界组织的盲校。在特教班就读的学生为145人,其中男生89人,女生56人。自治区共有残疾人19.4万,在特殊学校接受教育的学生145人,其所占比例为0.074%,这同藏区6~14岁学龄残疾儿童占全部残疾人数量的2.96%比较,入学特殊学校比率偏低;除去在特殊教育学校就读的残障学生外,在普通班跟班就读的残障学生有337人,男生214人,女生123人;儿童教育中,学龄残障儿童1 513人,男生899人,女生614人,未入学残疾儿童总数2 697人{1}。从以上数据看,学龄残疾儿童入学率为36%,这同“全国学龄残疾儿童,入学率为63.19%”{2}相比,差距依然很大。以2009年为例,自治区到该年年底,普通高等院校录取肢残学生2人。在自治区,残疾人职业培训机构有1个,全年接受了职业技术培训的人数为47人,同全区19.4万残疾人的基数相比较,接受培训的人数比例仅为0.02‰,这种受教育现状堪忧。

(2)贫困家庭学生 城镇化道路上,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加大,导致以农业收入为主的乡村地区贫困化程度加剧,以日喀则地区谢通门县贫困中小学学生家庭访问实录为例,“2007年‘格桑花西部助学’计划组对该地区20个家庭展开调查,笔者统计发现,20个家庭中年收入超过2 000元的仅有两户,其余均在1 500元以下,人均年收入达到500元的仅有1家,其余在150~400元之间,这些家庭子女均在两个以上,若有一个接受初中或高中教育,其余子女便无钱上学。”{3}2006年《全国贫困生调查报告》显示,在全国范围内,平均每年每个家庭子女的教育支出包括生活费在内达到6 780元左右,若按此标准对比,以上家庭全年的经济收入仅供一个孩子亦远不能达到教育支出标准,在这种情况下,只能让孩子辍学,而辍学造成的持续贫困将会形成长时期的教育恶性循环。需要说明的是,全国贫困生调查报告中全年教育支出平均费用是综合城乡家庭收入之后得出的平均数,日喀则地区调查的贫困家庭收入均集中在农村,家庭生产力依然维持在农耕文明时代,这种差距显然很大,在藏区城镇之中,这种差距相对小些,这种状况正是城镇化进程中的一大社会现象。

(3)留守儿童 在城镇化进程推动下,大量的农村人口进城,“据国家统计局有关资料显示,至2006年底,外出务工劳动力已接近1.32亿人,农村劳动力5.3亿人,外出务工人数占农村劳动力的24.9%” [3 ],人口的城镇化流动形成了大量留守儿童,造成了较为严峻的留守儿童教育困境。“资料显示,全国有5 800万留守儿童,有4 000万儿童年龄低于14岁。目前,留守儿童占全部农村儿童总数的28.29%,平均每4个农村儿童中就有一个多留守儿童。四川、安徽、河南、湖南、江西、贵州、广东这7个省份的农村留守幼儿数量都超过100万,学龄前留守儿童总和接近全国学龄前留守儿童总数的2/3。”{4}

同全国相比,自治区的留守儿童比例更大,该地区的留守儿童与内地比较,成因较为特殊。一方面,随着城镇化速度的加快,藏区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到城市从事第二、三产业,受城乡二元化机制的制约,农民虽进城,但却不能完全享受到城市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他们不得不把孩子托付给父母看管;另一方面,一些在藏区工作的汉民族以及其他民族干部因为气候、教育条件等原因,不愿将孩子带在身边,而是托管给亲戚朋友,这样便造成双重的比其他地区更多的留守儿童。

(4)流动人口子女 20世纪90年代以来,自治区内部移民和流动人口问题成为国内外引人注目的社会现象,城镇化的带动,青藏铁路的开通,促进了同全国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以发展型为主的人口流动在藏区日益活跃,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大规模流动,第二代移民已经出现,大量的流动儿童或被带到城市或出生在城市,因户籍制度以及教育资源的限制,大量适龄流动人口子女很难接受到城市同等的受教育机会。

调查资料表明,在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年龄段中因没有本地户口或支付不起较高教育费用有近9.3%流动儿童处于失辍学状态,适龄儿童中近50%儿童不能及时入学。在自治区,流动儿童就学的渠道主要有以下3种:一是高价进入公办学校借读;二是进入民办私立“贵族”学校;三是在简易的流动儿童学校学习。但进入公办及贵族学校的只是流动人口中的少数,大部分流动人口子女或进入简易学校或辍学在家。

三、藏区教育救助问题原因剖析

藏区4类教育困境人群中,残障学生处境最难,急需社会救助,然而这部分人群的教育救助存在系列问题。第一,从国家政策层面上讲,形成一套完善的残疾人教育救助法的起步较晚。第二,从管理机构设置上讲,自治区特殊教育管理体系需进一步完善,特殊教育学校数量少,到目前为止仅有两所,吸纳学生人数145人,远不能满足残障学生入学需求;第三,从特殊教育经费投入上来讲,至今未将特殊教育和残疾学生职业培训的财政投入,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常是团委、妇联、残联、慈善组织等团体根据自身职能自行展开帮扶助学活动,难以形成政策深入持续开展下去。

2004年湖南省首次出台了《资助贫困残疾大学生暂行办法》,在全国率先明确了资助贫困残疾大学生的具体标准。但遗憾的是,这一地方性法规只是对当年升入普通高等院校特殊教育学院的贫困残疾学生进行资助。对于在小学与中学教育过程中已处于濒临辍学境况的残障学生来讲,这既是好消息,同时客观上讲又是远远不够的。直至2007年国务院才颁布《残疾人教育条例》,较为系统地对残疾人受教育的权力、教育机构、保障部门等方面提出要求,为残障学生接受教育提供了法律保障。但在贫困地区,实施进程依然较为缓慢。

对贫困家庭学生、留守儿童、流动人口子女实施教育救助存在的问题具有共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育救助机构管理滞后、救助措施临时性、救助资金来源不稳定、救助程序监管缺失,远不能满足该群体接受教育的需求。第二,需要救助的人口基数较大,财政对救助拨款未从救助对象社会实际需求出发,覆盖面狭窄,慈善事业的救助未形成全民共识,甚至会出现负面效应,对社会救助事业带来不利。第三,救助部门职责不明,造成救助单位各自为政,不能统一协作,一方面不能有效整合利用社会救助资源,另一方面会造成既有的救助资源浪费。

在2003年《自治区教育厅、自治区财政厅、自治区民政厅关于对农牧民特困家庭子女和享受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居民家庭子女就学减免学杂费及实行资助政策的通知》中可以看出,《通知》中对资助对象做出明确界定,即城镇低保家庭子女才可享受该权益,一方面城镇低保家庭的覆盖面本身亦很狭窄,另一方面该政策仅针对城镇低保家庭,而广大农村贫困地区家庭便无此机会。另外,《通知》中指出要“严格控制享受减免、资助政策的学生人数,建立健全严格的审批制度”。这一救助政策可以惠民,但对救助人数的严格控制,以及现实操作中的各种原因,远不能满足贫困群体的教育救助需求。另外,《通知》中规定:“凡属于享受减免、资助政策的学生,由学生向学校提出申请,由学校签署意见后送学生原籍所在的县级以上民政部门审核后上报自治区民政厅审批。自治区教育厅根据自治区民政厅的审批意见,给学生发放‘扶困助学卡’。考入区内外高校的特困学生可凭卡领取一次性资助金及享受学校的减免政策。”上述条件可以看出,一个贫困学生若要获得助学金,需要过4道程序,首先必须拿到城镇低保家庭资格,然后要经过学校、县民政部、自治区民政厅3级主管部门,在执行过程中还会因宣传不到位,家长不知政策而错过机会,因此该项教育救助的惠及面可想而知。

教育救助之所以不能满足近些年来藏区贫困人群的教育需求,究其原因,是深层次多方面的。第一,这是社会发展、城镇化进程加速带来的必然结果。城镇化速度的加剧,农业收入与工业、经商收入差距明显,乡村相对贫困化程度加深,贫困致使这部分群体教育机会不均等、接受高等教育机会少、职业前景较低、群体自卑心理普遍,较早承担起家庭生计重担,形成持续贫困。第二,伴随着城镇化进程,人口流动加速,藏区大量乡村父母外出务工,随着经商人数的增长和经商时间的延长,多数父母无法将孩子带在身边看管,常将孩子留在乡下;因父母经常不在身边,留守儿童与家庭亲人团聚频率低,这些儿童存在不同程度的亲子教育缺位现象,家长与孩子分离的时间越长,留守儿童亲子教育缺位现象将越严重。在这种情况下,留守儿童出现了众多问题,如性格孤僻,心理自卑,学习兴趣欠佳,成绩差等,形成一些“问题儿童”、“问题少年”,这一现象近10年来在藏区迅速蔓延。第三,从受教育者本身来讲,这部分群体社会心理认同感差。由于经济条件、家庭背景、生活习惯、价值取向等方面存在差异,这部分群体易受到歧视或自己心理产生落差,形成对周边事物乃至整个社会的对抗情绪,这种因外生而形成内生性的社会认同感偏差易造成更为深层的社会问题。因此,救助不是万能的,要解决贫困群体教育问题,需社会多方协作、共同努力。

四、合理构建藏区教育救助体制的几点思考

合理构建藏区教育救助体制是藏区城镇化进程中需要反思的一个重要问题,是解决民族地区城乡贫富差距、帮助贫困人群摆脱贫穷漩涡,实现经济自力的重要途径,也是经济发展后反哺于民的一项重要举措。根据以上分析,建议如下:

第一,针对藏区残障学生,在城乡建立特殊教育系统工程。一方面成立专门调研机构,将区、市、县、村各级需要救助的残障儿童统计备案;另一方面针对调查资料有的放矢地建立配套设施,成立各级学校,确保残障学生高入学率。这其中,政府的组织协调监管职能起关键作用。需要政府设专项救助资金,增加特殊教育资金投入力度;同时“针对我国现行地方政府教育财政投入监管制度存在的现实问题及其成因,创新监督体制、监督内容、监督方式与监督保障等,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地方政府教育财政投入监督制度” [4 ]。开办特殊职业教育学校,开设适合残障学生学习的专业,如盲人按摩、手工制作、通讯技术、艺术表演等可以扬长避短的专业,培养残疾学生自谋职业技能,形成能培养出自力更生的残障人才的教育救助体系。

第二,针对藏区贫困家庭学生,加强藏区贫困群体的自救意识。一是帮助贫困家庭树立自救意识,提高自救能力,积极主动寻找致富门路,尽快实现脱贫致富。二是拓宽助学渠道,完善政府扶贫为主、社会资助为辅、学校自筹为助的长效机制,提高政府救助工作管理效率。与此同时,一方面要加大对贫困学生教育救助工作的宣传力度,另一方面组织志愿者有针对性地对贫困学生进行一对一咨询帮助。政府不是万能的,要改变贫困家庭学生受教育的困境,需要全社会提高认识,共同行动,才能真正将教育救助事业切实推动向前。

第三,针对藏区留守儿童,要标本兼治。从根本上讲,要加快该地区户籍制度改革,逐步取消城乡户籍管理差距,解决进城务工农民的后顾之忧;同时,针对不得不与父母分离的留守儿童,需加强基层教育指导,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特长,尽可能实现留守儿童寄宿制,使学生在学校里、在老师身边感受到缺失的父母关怀,培养出心智健全的留守儿童。

第四,针对藏区流动人口子女,首先要打破政策壁垒,保障在城镇务工子女能享受到同城市相同的教育权利,这是问题的根本所在。其次,解决或减轻城镇流动人口在养老、医疗、失业等方面的生存压力,增加其收入稳定性,从而为其子女接受持续稳定的家庭、学校教育提供保障。最后,实现政府、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有效互动,互补教育,完善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救助政策,加大救助宣传力度,增强自救与他救的主客体意识,形成以藏区为代表的良好的民族地区社会救助环境。

注 释:

{1} 以上数据参见自治区残疾人联合会统计资料第11页.

{2} 参见《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公报》第32页.

{3} 以上结论是以2007年8月7日日喀则地区谢通门县贫困中小学学生家访录的总结,资料源自http:///ArticleDetail/artid_927.

{4} 全国妇联统计资料,由闫党恩整理,资料源自http:///gdbb/2011-02/09/content_22018131_1.htm.

参考文献:

[1]王俊恒.论社会发展中的教育主体观演变[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2,(3):108-111.

[2]焦存朝.论权益保障视角下农民教育救助制度的构建[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0,(6):42-44.

篇4

关键词:小微企业;问题;措施;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10-00-01

一、仁怀市小微企业发展状况

仁怀市委政府高度重视扶持微型企业发展工作,认真落实微型企业“3个15万元”的优惠政策,2012年开展微型企业发展工作以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大力扶持发展微型企业,积极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

截止目前,仁怀市已发展微型企业400户,注册资金4143.1万元,带动就业2016人。六大重点行业113户,占发展数的28.25%。政策重点扶持的返乡农民工、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复员退伍军人、失业人员、残疾人等五类人群为344人,占创业者总数的86%。其中返乡农民工223人,占重点扶持人群的64.8%。

仁怀市在扶持微型企业发展工作中,共组织创业培训5期,培训人员达401人。召开5次评审会,审查通过了400户微企申请者的扶持资质。到目前为止,财政补助资金已兑现286户,共1430万元。帮助62户微型企业申请贷款930万元。根据税收奖励政策,2012年度产生税收的97户微型企业共纳税2.62万元,已经拨付到微型企业账户。

仁怀市委政府在扶持微型企业发展工作中,为了增强微型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引导微型企业注重发展自己的品牌,指导微型企业及时办理商标注册,促进微型企业实施商标战略。目前,仁怀市已有2户农产品加工、2户粮油销售公司、1户核桃种植开发、12户酒类销售公司、1户食用菌种植场等微型企业申报注册品牌,现已接到国家商标局商标受理通知书18份,成功注册商标6件。

2013年6月和9月,遵义市政协、省人民政府督查室分别就仁怀市扶持微型企业发展工作和 “3个15万元”优惠政策落实情况进行调研、督查,对仁怀市扶持微型企业发展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二、仁怀市小微企业发展问题

小微企业面临的困难很多,经过调研,大概存在以下五个方面的困难或者问题:一是融资难。二是企业税费比较重。三是原材料上涨和人工成本上升比较快。四是企业自身素质比较低,创新能力不强。五是从政府方面来看,提供的公共服务支持不足。本文着重分析前两个因素。

(一)小微企业融资是小微企业根据自身生产经营状况及资金运用情况,通过一定渠道和方式,利用内部积累或向企业投资者及债权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的一种经济活动。通过融资活动可以将有限的资源优化配置到效率较高的企业或部门。

1、融资结构来源不合理,甚至畸形。 小微企业的资金来源有内部资金和外部资金两种途径,但内源性权益融资比例过高。

2、是融资成本过高,困境加剧。 根据我国小微企业金融制度调查报告的数据显示小微企业普遍反映融资成本过高。目前小微企业融资成本一般包括,一是贷款利息,包括基本利息和浮动部分,浮动幅度一般在20%以上;二是抵押物登记评估费用一般占融资成本20%;三是担保费用一般年费率在3%;四是风险保证金利息,绝大多数金融机构在放款时以预留利息名义扣除部分贷款本金。

(二)企业税费比较重。有分析认为,仁怀小微企业的实际税负超过其收入的30%,税费负担甚至比大企业还要重。由于规模效益低,小微企业很难与大企业竞争,但是对小微企业的培育又非常重要。中国现行税费体系下,企业的税费负担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一是税收,如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城建税等;二是对全部或部分行业无偿征收的收费或基金项目,如教育费附加、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等;三是由企业承担的各项社会保险基金,主要包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住房公积金等;四是行政事业性收费,包括政府部门或政府部门委托的部门收取的管理类、登记类和证照类的各种收费。

三、仁怀小微企业的发展措施

(一)解决融资难

小微企业自身方面:1、强化企业信用观念。构筑良好银企关系 信用等级是企业各方面素质的综合反映。只有树立正确的信用观念,自觉按照诚信互利的原则发展与银行的关系,才能得到更多的金融支持,减少企业生产和经营中的压力和风险。2、要规范企业财务制度。这是企业获得贷款的首要前提。小微企业要切实加强内部管理,要规范财务管理,严格按照会计法规和商业银行要求,建立全面、准确、真实的财务制度,增加信息透明度,准确反映企业的内部财务和经营状况,有效地提高自身的对外形象。3、小微企业要提高自身竞争能力。

政府方面:1、强化政府支持与引导。建立和完善对小微企业融资的扶持政策体系。引导民间借贷规范健康发展。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2、完善金融市场体系优化金融服务。建立完善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体系。 健全融资担保体系。完善我国资本市场。放开多种金融产品。

法律法规方面:1、加强信用法律体系建设。信用法律体系建设目的是为了强化社会信用打击社会失信行为。2、完善融资法律法规。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根据《立法法》的规定及时修改现行小微企业融资的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形成完善科学的法律体系。3、建立和完善投资者保护法律制。健全的投资者保护法律制度体系,有助于促进小微企业融资。因此,如何有效建立和完善投资者保护的法律制度,是改善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的又一重要方面。

篇5

Tang Mengsha, Wang Guoping, Hu Hong, Yu Jiegen, Guo Shi(Department of humanity and management, Wannan Medical College, Wuhu 241002, China)

Abstract: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the course of hospital management, we carried out the reform of practice teaching, taking the form of practical investigation, using the existing public management experimental teaching center. This article will introduce and summarize the content of the teaching reform, and provid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hospital management.

Key words: Hospital management Experimental course Teaching reform

医院管理学是伴随着管理科学的发展而产生的,在20世纪30年代,开始建立医院管理学课程的学府是美国芝加哥大学,此后,许多西方发达国家纷纷开始设立卫生事业管理专业[1]。中国的医院管理学正式走向科学管理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经历了30多年的学科发展,医院管理学的科学理论得到了不断的更新和丰富。医院管理学是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专业课,它将管理学的知识运用到医院管理当中,学好医院管理学是对各门专业课的融会贯通,更是今后工作的需要。

管理学是实践性较强的科学,是系统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管理学是适应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产生的,它的目的是:研究在现有的条件下,如何通过合理的组织和配置人、财、物等因素,提高生产力的水平。而医院管理学不仅具有管理学的特征而且由于医院的特殊性,医院管理学又不同于普通的企业管理,所以要想真正学以致用就必须加强课程的实践教学,这样才能更科学地掌握这门学科。

但是,现有的一些研究和教学表明[2-3]医院管理学的实践教学更多是流于形式,学生看到的是滞后于现实的书本理论,很难对医院管理有一个直观的认识,也就不用说对课程的重视了。为了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笔者对实践课程加以改革,让学生走进医院,通过自己的实践调查发现医院管理存在的问题,提高学习热情,做到活学活用。

一、《医院管理学》实践课程开展的条件

(一)公共管理实验教学中心的建立

近几年来,皖南医学院越来越重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特别加大了实验(实践)课程的课时比例,实验课与理论课同样得到了校领导和学院领导的重视。因此,实验课程的教学工作获得了一些重要的教学资源,在此基础上,笔者所在教研室于2015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公共管理实验教学中心。该实验教学中心改善了管理专业的实验教学条件,以往的实验课只能在普通教室里进行,教学环境和场地设施都受到了限制;如今的公共管理实验教学中心建立了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逐步实现实验教学与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实验室基本实现了上课学生人手一台电脑,引入先进的实验教学软件,形成与学生的实时互动;在实验室内设置了多张“讨论桌”,用于学生的问题讨论环节;除此以外,还增添了演讲台、沙盘等设施,方便开展实验教学活动。

(二)实习医院的配合

由于医院管理学课程的特殊性,其户外的实验课程对医院的依赖性特别大。医院管理学不同于普通的管理学,很多理论并不适用于生活中的传统认知,偏偏这又是一门理论很枯燥的学科,很多学生会想当然感性地认识这门学科,而缺少实践的理性认知,这一点正是医院管理的症结所在。因此,学好这门学科更需要学校为学生搭建实习平台,让学生意识到只有适合医院系统的管理学才是医院管理学。为此,学校为广大学生安排多家医院作为学生的长期实习基地,让学生能真正把书本上的知识在实践中得到体验。

在长期的合作中,皖南医学院与实习医院保持良好的关系,既能得到学生对于实习的反馈意见,又能了解到医院方面对学生实习情况的反馈,以便在理论教学中找到学生易犯的错误。在教学管理上做到了学生到实践中去了解,老师在实践中找到侧重。有了这些好的方法与经验才不至于让医院管理学是书本上的生涩理论而是生产中的宝贵认知。

二、医院管理学的实践课程实施

(一)实践目标

医院管理学是一门集医学、管理学、社会学、市场营销学等学科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这其中的理论知识单纯依靠书本是无法讲授清楚的,教师只有在讲解课本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在课外的医院实践中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Massilas和Cox主张将课堂学习与社会中的现实问题有机联系起来,重视引导学生去观

察社会、了解社会[4]。

由于一般卫生管理专业的学生去医院实习都要等到最后一年,而《医院管理学》课程会在此之前就学完,这之间存在一个明显的时间差,不能等到实习的时候才让学生接触医院。所以,笔者要在医院管理学的课程进程中,利用有限的实验课时间,开展以医院实践调查为主的课程实践教学改革。这样一来,学生看到的就不仅仅是书本上的案例,而是会有一个鲜活的直观视觉、触觉和嗅觉,学生就会去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增加了对医院管理学甚至是对其他专业课程的兴趣。笔者开展的医院实践调查是医院管理学实践课程的重要内容,它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在无形中提高了我们的教学质量。

(二)实施过程

医院管理学的实践调查活动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实施前的准备工作,医院实践调查和总结汇报,这三个阶段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笔者在调查活动开始前,在课堂上进行实践课安排的介绍,让学生对整个实践课内容有一个了解。相关事项主要包括:

(1)调查内容。利用已经学习的有关医院管理学的理论知识对医院进行实践走访,了解并记录医院的部门建设情况、就诊流程与评价、就诊环境及服务态度评价等。

(2)时间地点。主要是利用实验课的时间外出走访,按学号进行分组调查市内的三级医院。

(3)人员安排。每10人为一组,每组推荐一名组长,负责调查活动的任务分配。

(4)组织汇报。每组推荐一名同学在公共管理实验教学中心进行汇报,汇报内容主要是学生在医院的观察和记录的汇总,并形成一份报告上交。

在上述准备工作完成后,就开始安排学生进入医院进行实践调查。在入院调查时有几个重要事项需要学生注意:第一,学校会给学生开具相应的介绍信,表明此次调查的目的和性质,避免出现问题;第二,学生在医院调查的时候要穿上学校发放的白大褂。学生在医院进行实地调查时,一般不会提前告知院方,这样能更准确地反映医院工作的真实情况;如在医院遇到工作人员询问时,就可以出示学校开具的介绍信表明身份。调查的形式不限,可以借助现有的多媒体技术,利用拍照、视频、录音等形式进行记录,方便后面的汇报工作。

做完医院的实地调查后,学生就要开始将收集到的各种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形成调查报告,并以PPT等形式在实验中心进行分批汇报。由于本次调查选择的对象均为三级医院,所以还是有很好的对比性,详见表1。

医院实践调查不仅是一个调查过程,也是教学实践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授课教师将调查与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在调查开始前教师对学生有一个集中的安排指导,在调查结束后的报告环节,老师也会依据学生的调查报告内容和质量对学生给予相应指导和评价。同时,学生也可以将自己在调查过程中遇到的一些感兴趣的问题或者选题与毕业论文结合,作为自己毕业论文设计的一个重要参考依据。

《医院管理学》是一门贴近生活的学科,学生在实习的具体环境可以很容易地接触和了解,但有些医院管理的知识是带有偶然性的,比如“医院纠纷的处理”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可能感受不到,这就要求教师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以“医疗事故的处理”为例授课老师对于这类问题采取了“提问―自学―引导讨论―归纳总结”的流程,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开始时向学生提出“造成医疗事故的原因有哪些?”、“如何解决医疗事故?以及国家在应对医疗事故有哪些措施?”学生可以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然后老师通过实例来向学生讲解,然后学生再分组讨论,最后各个讨论组根据讨论的结果得出结论。

三、医院管理学的实践教学与总结

(一)汇报内容丰富,角度新颖

在学生的调查汇报中,笔者发现同学的汇报内容非常丰富,而且思考问题的角度也各不相同。首先,调查项目内容较多,涉及总体管理、服务管理、药房管理、病床管理、信息管理、就诊流程、卫生环境、交通管理等,在对医院进行总结的时候能从优点和缺点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并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可以看出学生是很认真的去到医院进行实地观察,发现问题后有自己的思考,而不是人云亦云。其次,同学们重点阐述调查问题的角度各不相同,有的小组拍摄了某位同学入院就诊过程,以此作为切入点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有的小组观察医院厕所的卫生状况和是否为特殊病人设置残疾人专用厕所;有的调查小组注意到医院的交通混乱的问题,医院门通缺乏管理,医院内停车难、停车乱,这个问题看似小,但却影响着医院的整体形象,甚至影响了抢救病人的宝贵时间。最后,学生们充分发挥了团队合作精神,在汇报中同学们阐述了小组队员负责的任务,有些人负责拍照,有些人负责后期视频制作,有些人负责报告书和PPT的整理书写,整个过程都是分工协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由此可见,学生的实践调查的确能发现一些平时被医院管理者所忽视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能够得到重视,将会促进医院的发展和进步。

(二)发挥学生主体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实践调查这种方法强调了参与者的主体作用,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从调查前的准备工作到入院调查再到整理资料得出研究结果,这些都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在调查活动的全部过程中,全体同学都要参与进来,进行充分的讨论学习,并且要亲自去体验和实践。医院实践调查活动安排在课程进行中期阶段,这样既是对前期所学知识点的回顾与运用,更能促进学生对后期学习的积极性和对所学知识的思考。这个过程会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积极性和创新能力的发挥,去解决实际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会遇到的问题。受时间所限不能让学生到各种类型层次的医院都有实习体会,这样有些医院管理的知识可能会有片面甚至偏颇的可能。为了解决这样问题,笔者对学生的分组,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实施调查活动,每个团队尽量安排不同医院实习的学生,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面对不同问题产生“碰撞”从而达到知识从生产中来却又高于具体生产的理论知识。这就要求学生要有团队意识而且还要有独立思考敢于提出不同看法的精神,既要考虑到团队的需求,学会与其他同学的沟通交流,又要能提出自己实践中得出的不同看法。这种分工与合作的精神会贯穿整个学习过程,在调查时的协作会提高学生的工作效率,在研究分析时的协作会拓宽学生的思考角度。

篇6

[关键词]城市 互联网 信息差距 治理

[分类号]G203

1 引言

国内研究主要分析我国东西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信息差距及其社会影响。而新近的调查发现,我国互联网的普及率差距超过信息差距的总水平…,同一城市中的不同群体间存在显著的互联网信息差距,而且还呈现出加剧的倾向。需要从城市信息贫弱群体的信息需求与认知能力出发,结合我国的互联网发展模式与特征,探讨治理差距的对策职称论文。

本文首先区分互联网信息差距的不同层次。在此基础上,具体阐述我国城市群体间互联网信息差距状况与成因,以促进就业与社会和谐发展为目标,明确治理差距的政策思路,基于我国城乡二元分割的具体情境,提出分阶段的治理措施。

2 互联网信息差距的三个层次

虽然已有文献尚未明确划分其过程的层次性,但可以从中发现,群体间互联网信息差距涉及接入、使用、获益能力差距三个层次。

2.1 第一层次——接入差距

以欧盟的互联网调查和美国商务部的系列调查为代表,许多研究根据创新传播理论分析了互联网接入的发展过程。研究发现一国的不同社会群体开始接入互联网的时刻、饱和率水平都有显著差异,可以用图1所示的分层模型来表述:

群体A属于信息富有者,是一国最先接入互联网的群体,该群体中的个体接入比例最高;群体C是信息贫弱群体,开始接入互联网的起始时刻最晚、群体中仅有较低比例接入互联网之后就不再有新增的采用者。

2.2 第二层次——使用能力差距

不同群体的互联网使用能力存在较大的差异。使用能力包括基础性技能、结构性技能两个层面。基础性技能即对网上文献的阅读理解能力,包括英文水平,主要是通过基础教育取得的;结构性技能是使用互联网收集信息、加工数据等方面的能力,包括使用超文本以及各类软件等工具的能力,建立在基础性技能之上,主要通过信息技术培训与学习取得。参与网络游戏、浏览网页与设计图文、开展网上交易之间的技能差别是显著的。基础性技能具有相对稳定性,而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着结构性技能持续变化。

2.3 第三层次——获益能力差距

互联网使用能力在经济资本、社会资本的辅助下,形成获益能力,即运用互联网支持工作、改善个人生活等方面的能力,是在信息社会中生存的一种战略性能力。综合已有研究,本文认为互联网使用能力、社会资本、经济资本和获益能力之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获益能力差距最难以缩减。由于掌握的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差异,即便在使用能力等同的条件下,图1中的群体C从互联网使用中获得的收益也低于群体A和B:

3 我国城市互联网领域的信息差距现状

3.1 我国互联网发展模式与信息传播特征

与发达国家不同,我国的互联网发展建立在政府推进和外来技术的基础上,形成了“政府一信息服务组织一用户”自上而下的信息服务体系。自2005年后,我国互联网快速普及,正处在快速扩张初期,开始向农村渗透。2009年普及率超过世界平均水平,截至2009年12月已有网民3.84亿,成为人口最多的网民国家。区别于发达国家的一个关键性变化,是产生了多样化的互联网应用方式创新。除电脑之外,手机、游戏机、电视机等,都已具备网络接人能力,手机和电脑共为互联网信息服务的重要基础设施,互联网随身化、便携化趋势日益明显。持续更新的互联网媒介,推动了我国信息传播向分众化、个人化方向发展。

3.2 我国城市互联网信息差距

我国城市信息贫弱群体主要包括城市户籍的无业与失业人员、在业低收入人员等以及农民工两类。

3.2.1 城市互联网接入差距

根据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关于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的调查报告,2008~2010三年中,我国总体互联网接入率在持续增加,网民城乡结构对比基本没有变化;而城市信息贫弱群体的接入率远低于平均普及率,其中农民工的接入率明显低于城市户籍信息贫弱群体的接入水平,几乎没有提高,如表1所示:

3.2.2 城市互联网使用差距在以上海、广州和北京为代表的大城市及其周边城市中,同一城市中的不同群体之间存在明显的互联网使用差距。以互联网发展全国领先的北京市为例,包括流动人口、郊区农民在内的各群体的信息化水平可分为高端、中端、低端三个层次,所占人口比例分别是9%、37.6%、53.4%。各群体之间在收入水平、电脑拥有率、互联网接入、上网时间长度、网络应用方式等方面差距较大。高端群体网络接人率近100%,在工作和生活中都广泛使用电脑和网络,平均每周上网时间超过30小时,网络应用水平高;中端群体电脑拥有率超过五成,网络接入率近50%,平均每周上网时间13小时;低端群体电脑拥有率低,几乎不能上网、没有邮箱。占人口半数以上的低端群体包括城郊农民、下岗与无业人员、残疾人、家庭妇女以及农民工,传统媒体仍是他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

虽然缺乏国家层面的量化数据,北京市的互联网应用结构作为一个参考,部分反映了城市信息贫弱群体的数量以及该群体与其他群体间的互联网使用差距。

3.2.3 城市互联网获益差距城市信息贫弱群体的网络应用产生的价值很有限。在我国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制度环境缺乏稳定性、组织机构快速变迁、个体流动性大幅提升,城市信息贫弱群体的信息服务需求主要涉及就业、社会保障、子女教育、生活服务等方面,而利用互联网提供上述服务,在我国仍处于初始阶段。第24次CNNIC互联网调查指出,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等群体因回避社会现实而上网的倾向,超出主动的互联网应用,而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者、企业管理人员等则与之相反;农民工与办公室职员在网上教育、网络银行、电子商务等应用的普及率上有巨大差距。第25次CNNIC互联网调查发现,与我国整体网民相比,手机网民中农民工和城市无业、失业人员所占比例更高;而手机上网中使用率最高的应用是聊天,达到71.5%,信息贫弱群体从互联网应用中获得的利益十分有限。

4 我国城市互联网差距成因与治理

4.1 群体间互联网信息差距的成因

在个体层面,低教育程度、职业状况、收入水平以及对互联网的有限认知是我国城市互联网接人与使用差距的四个主要成因,社会资本和经济资本对产生互联网获益能力具有重要的影响。CNNIC历次调查发现,个人不上网的两个主要原因依次为:缺乏上网所需的技能、不具备上网条件。国家统计局的《2009年农民工监察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外出农民工中初中文化程度比重占64.8%,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占23.5%,以从事低收入的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为主。月平均收入为1417元,几乎没有在岗位上获得信息技术培训,制约着该群体对互联网的使用。我国市场化定价的互联网接入费用每户平均77元/月,网吧上网费用平均44.8元/月(第22次CNNIC互联网调查),网络接入价格占收入水平较高。城市户籍的信息贫弱群体的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略高于农民工,但是也难以支付市场化的信息技术培训和网络接入费用。信息贫弱者获取信息的途径以先赋性社会关系为主,链合关系短缺,导致其社会支持系统薄弱,难以通过使用网络获得利益。

在社会层面,农村互联网信息基础设施薄弱、城市公共信息设施的难以获得性,是造成农民工、城郊农民这两个细分群体低接入率的两大外部主因。信息资源供给存在制度性缺失,是城市信息贫弱群体获益少的主要原因。信息贫弱群体对信息服务的类型和定价决策以及信息内容和传播形式没有实质性影响,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对符合信息贫弱群体需求的信息资源整合不足,未能支持这一群体的就业、学习、生活事务。

4.2 治理互联网信息差距的政策视角

城市信息化的本质是建立政府、企业和公众之间的信息共享和良性互动,改善城市交通、教育、安全与公共卫生、社区服务等,促进城市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公众的深度参与。我国城市信息贫弱群体数量庞大,与其他群体间存在较大的互联网信息差距,城市信息化进程缺少坚实的社会基础。在缺乏外部干预的情况下,现存差距将会加速扩大,互联网差距会与既有的多种社会分化相互渗透,导致信息贫弱群体难以参与信息技术手段支持的社会活动,加剧这一群体在社会、经济等多个方面的劣势。

已有研究发现,仅采用技术性思路,例如改善互联网基础设施、降低互联网接入费用、提供网络技能培训等技术性措施,不足以缩小群体间的互联网信息差距。自2000年以后,相关政策设计开始转向社会性视角,在采用技术性政策措施的同时,从信息贫弱群体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发展障碍出发,通过社会政策,向这一群体赋权,使之形成自我发展能力。治理我国城市互联网信息差距涉及教育、就业政策与信息化政策等多个领域,需要提高信息贫弱群体的信息使用能力和职业技能,增加其社会资本,完善公共服务,使这一群体获得更多利益。一个有效的途径是通过公私部门、非政府组织等多方利益相关者的合作,共同治理互联网信息差距。

5 治理我国城市互联网信息差距的思路

需要根据《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建立一个社会矫正机制,缩小我国城市群体间的互联网信息差距,改善信息贫弱群体的就业与生活状况,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5.1 治理我国城市互联网信息差距的战略目标

与发达国家不同,我国信息化发展的社会基础还较为薄弱。本文认为,我国治理城市互联网信息差距的目标应具有阶段性,以提高接入率为基础,设定近期和长期目标,见表2。

5.2 治理城市互联网信息差距的对策

5.2.1 近期的治理措施

·改善互联网信息服务的可获得性。应加强城市公共网络端口建设,将学校、图书馆、社区学习中心等接入互联网,使信息贫弱群体能够接触网络。建议以民政部门的社区信息化建设、各地区的社区学习中心为依托,通过社区、居委会统一管理,借助非政府组织的力量,向各类信息贫弱者提供廉租或捐献电脑、免费或低收费网络服务;各地区应探索将城市公共网络资源向农民工开放的模式,改善他们对网络的获得。应融合网络与传统媒体,整合从中央到地方的已有信息资源和服务,向信息贫弱群体提供多样化的信息渠道。

·提高互联网使用技能与收益。目前面向信息贫弱群体的信息化培训存在多方投入、多头管理、缺乏整体规划等问题,应鼓励信息技术培训机构、用工企业和非政府组织,以及开展就业支持计划(例如国务院扶贫办的“雨露计划”)的政府部门进行合作,结合就业需求(无论是正式或者非正式就业)设计教学内容,使信息贫弱群体通过培训提高信息使用能力,增强这一群体在就业市场上的灵活性。

5.2.2 长期的治理措施

·强化信息化的社会基础。应推进竞争政策和普遍服务政策,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降低互联网接入费用;根据国家未来的发展方向,把握互联网产业的发展趋势,为本土产业技术创新形成包容性空间,继续推进信息无障碍标准,增强缩减信息差距的技术基础;借鉴国外经验,重视全民信息技术教育,避免信息差距的代际传递。

·提高信息服务质量。采取措施促使各类信息服务主体承担社会责任,要求电视、广播、报纸、杂志、中文网络等媒体对信息内容加强自律管理,创建符合信息贫弱群体需要与认知能力的信息内容。重点是加强电子政务建设,提高公共信息服务的用户导向性,使城市信息贫弱群体能够获得关键性的公共信息服务。

·形成长效信息培训运行机制。信息技术培训需要进行平台建设,吸引地方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的长期投入,对培训项目进行科学的评估和改进。在实践中,一些跨国公司联合公益性、非营利性组织和志愿者等多方力量,建立了面向城市信息贫弱群体的社区学习中心,项目设计和管理的规范性高,重视培训师资和当地的骨干力量,产生了规模效应,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社区学习模式。

·增强城市信息贫弱群体的社会参与能力。我国在较长时期内不会改变以制造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中高级蓝领短缺的就业市场状况会延续。城市信息贫弱群体就业以蓝领职业为主,而当前的教育体系和就业选择、社会资源分配不利于蓝领。国家应提高职业教育的成效,创建更为多元的文化环境,使蓝领在社会参与、经济与文化资源分配中获得更为公平的机会,提高收入和职业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张新红,中国数字鸿沟报告2008,电子政务,2008(11):25-43

[2] Empirlca Work Research Centre (Ireland) , University of Bath.Thematic Study to Analyze Policy Measures to Promote Avcess to ICT as a Means of" Combating Social Exclusion. Luxembourg: Eu-ropean Union, 2006:33-42.

[3] Steyaert J. Inequality and the digital pide: Myths and realities//Hick S, McNutt J. Advocacy, activism and the lntemet. Chicago:Lyceum Press, 2002 : 199-211

[4]Bonfadelli H. The Interact and knowledge gaps: A theoretical andempirical investigation. Europe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2002, 17(I): 65-84

[5]邱林川,信息社会:理论、现实、模式、反思,传播与社会学刊2008,5:71-99

[6]Cartier C, Castells M, Qiu J L. The Infomaation have - less: Inequali-ty, mobility, and translocal networks in Chinese cities. Studies inComparative International Developmeat, 2005, 40(2) : 9-34

[7]北京市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北京市数字鸿沟研究报告(2005)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

[8] Van Dijk J, Hacker L. The digital pide as a complex and dynam-ic phenomenon. Information Society, 2003, 19:315-326

[9]刁松龄,城市化进程中外来农民工信息服务研究——以珠三角为例,图书情报工作,2009。53(4):136-139

[10]李曙光,我国信息服务体系构建现状与对策,国家图书馆学刊,2009,68(2):67-70

[11] McClure R, Jaeger P. Government information policy research: Im-portance, approacbes, anti realities.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ei-ence Research, 2008, 30(4): 257-264

[12]周宏仁,国家信息化优先领域和推进策略,中国信息界,2009.1:36-43

篇7

关键词:保守党;福利制度;政党;政党政治

中图分类号:D731 文献标识码:A

政党是20世纪英国政治的灵魂。二战后,英国政党政治着力推进社会福利制度的逐步完善,并最终促使世界第一个福利国家在英国建成。英国政党政治是同福利国家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可以说福利国家是由政党推动而建成的。政党的立场、态度及其活动直接决定了社会福利与福利国家在英国的发展进程。保守党和工党是英国的两大政党,它们在福利国家与社会福利的发展进程中各自发挥了重大的作用。本文主要探讨保守党在英国社会福利制度建立、发展和改革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一、保守党与英国福利制度的建立

英国自由党在英国社会福利制度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奠基作用。20世纪初自由党通过大选胜利取代了执政达20年之久的保守党而成功上台执政。为了顺应社会改革的潮流,上台伊始的自由党于1906年便开始了大规模的社会改革和密集的社会立法活动。这些改革措施和立法活动为英国福利制度的最终确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为自由党博得了英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奠基者”的好名声。那么,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执政达20多年的保守党政府面对日益加剧的社会问题采取了什么措施来解决社会问题呢?这些措施对自由党进行大规模的社会改革和社会立法活动有什么影响呢?或者换个角度来看,保守党与英国社会福利制度的确立有什么关联呢?事实上,在1870―1914年,保守党执政期间组织过各种各样的委员会对各类社会问题进行调查。这些委员会调查的问题基本涉及到社会问题的各个方面:工厂工作状况问题;工匠和工人住房问题;国民救济保险问题;济贫问题;老年化问题;贫困问题;老年贫民问题;国民身体素质下降问题;公立学校儿童医疗检查和营养问题等等。由于当时爱尔兰问题的恶化、政党竞争的错综复杂、悠久的崇尚个人奋斗的历史和自助传统以及对《济贫法》所进行的一些改革等原因使得保守党在执政的20多年里没有能够在社会领域内采取重大的改革措施,但是保守党执政期间所组织的有关社会问题的委员会及其对各种社会问题所进行的广泛调查和讨论,其所采取的各项社会措施为以后上台的自由党政府制定有效的社会政策,提供了极具价值的资料和条件,同时也为自由党政府建立有关社会保险制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可以说,保守党为英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确立起了正面的积极地基础作用。

二、保守党与英国福利制度的发展

1945年工党的上台执政沉重地打击了保守党。保守党开始反思自己的社会政策,大胆启用了在战时促成联合政府通过1944年《教育法》的巴特勒。巴特勒在1947年代表保守党颁布了《工业》、《农业》等文件,文件同意了工党的国有化、混合经济、建设福利国家和实行充分就业的政策。这些政治主张极大地赢得了大批选民的理解、认同与支持,为保守党1951年重新执政以及保守党和工党两党取得福利共识奠定了基础。

(一)1951―1964年:社会福利制度巩固和停滞的13年

1951年至1964年间是英国福利国家在战后的扩张时期。那么,保守党在这个执政期间对福利国家的扩张又做了什么?取得了什么成效?严格地讲,保守党这一阶段只是保持工党社会福利制度政策的连贯性,几乎没有出台改进措施,重大的社会保障政策创新少之又少。从社会保障制度创新的角度来看,这一时期被看作是英国社会保障制度巩固和停滞的13年。

这一时期社会保障政策领域最大的政策创新就是建立起第二支柱的职业养老金的养老保险制度。1958年,保守党提出了《关于养老金制度的白皮书》的报告,倡导进行三大目标的养老金制度改革思想,主张最终建立与收入相关联的养老金制度。这三大养老金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其一,养老金制度要建立在坚实的财政基础上;其二,鼓励职业养老金制度的发展;其三,向没有参加职业养老金制度者提供补贴。1959年,英国颁布了新的《国民保险法》,正式建立了与收入相关联的养老金制度。这种收入关联的养老金制度的明显特点就是:以与参加者的其它收入相关联的方式计发养老金,参加者的其他收入越高,则他将会得到的养老金收益就越高。同时,还需要附带上一个财产审查的机制。新的《国民保险法》的通过标志着原本民间性质的职业养老金开始被纳入到政府的政策体制之中,得到了政府的正式认可。该法案强化了养老保障的第二支柱补充养老保险制度的作用。补充养老保险是一种职业年金计划,雇主是资金责任承担主体,在待遇上完全采取收入关联原则。此后,职业养老金制度在养老金体系中的地位逐渐上升,这在英国养老保障政策发展历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国民健康服务政策领域方面,首先,针对服务成本的持续增长,保守党政府决心开始重视采取削减社会福利开支的一些措施。在1952年,政府引进了处方收费制度,同时还设立了负责调查国民健康服务成本的盖力邦委员会。该委员会在1956年发表了《盖力邦报告》,在报告中得出“国民健康服务的工作表现是甚为成功的”以及“医疗支出增长是可接受的”的主要结论。但是,处方收费制度及《盖力邦报告》的结论引发了困扰保守党政府的一些主要问题:“政府如何将有限的资源在福利政策与其他公共政策之间进行配置?在福利预算内,又如何将有限的资源配置到国民健康服务体系中?”。针对这些问题,保守党政府采取了对医院的扩建和改造,制定了医院发展的国家规划,加大了医院建设和改造的资金投入等措施来回应政党和民众的质疑。这些措施的实施结果导致“健康服务方面的扩张在国民收入中一直占有较大的份额,而且呈现出持续和显著增长的势头”。其次,1959年的《精神健康法》是保守党政府在医疗领域中唯一重大的立法项目,该法极大地促进了对精神病患者治疗的灵活性和非正规性,因而具有划时代的积极进步意义。然而,纵观整个60年代,英国的国民健康服务制度经历了从免费的保健服务这一基本原则的大规模倒退的历程。此后直到1973年为止,国民健康服务一直在按部就班地运行着,没有更多的重大改革或政策创新。

在教育政策领域方面,保守党政府作出了很多创新。保守党政府有一个重大的抱负:“为普选权和充分就业提供充足的教育,这将与保守党的理念和政策相吻合。”,为此保守党政府在1951-1964年期间,增加了国立教育资源,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与此同时,各种咨询团体就教育的各个方面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对保守党政府有影响的咨询报告。其主要涉及到:提前辍学儿童的调查报告;15-18岁青年的《克罗泽报告》;对较低“学术”能力的儿童进行教育的调查报告;高等教育的调查报告;小学教育的报告等。其中《罗宾斯的关于高等教育的调查报告》导致了高等教育的迅速扩张,促使大学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的步伐更快了。不过,1951-1964年的保守党教育政策的创新基本上没有超出1944年的《巴特勒教育法》的总体框架,只是一些零散的且本地化的创新,但它为创立一个健全的的教育体系奠定了基础。

在住房和个人社会服务政策领域方面,其一,保守党政府在此期间取得了有目共睹的公有和私有住房建造的住房成绩,并使房屋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形式开始发生改变,自此房主自用房和地方当局出租房逐渐占据支配地位。其二,个人社会服务得到了稳定和巩固的发展,服务的结构发生了重要的变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根据法令成立了专门的儿童服务机构负责儿童照顾问题、防止忽视和虐待儿童以及儿童犯罪问题;二是组建地方当局福利部门和医疗卫生部门负责地方福利服务或个人社会服务事务。社区工作职业、社区人员的培训发展以及小规模的文明院建设得到了关注和重视,并取得一定的效果。

历史学家们对英国政党在福利国家的确立中所发挥作用的评论是工党创建了福利国家,而保守党巩固了它。这个评价结论是比较中肯的。保守党政府在此期间只是保持和巩固此前的工党政府的社会福利政策,创新的很少,故而保守党执政的这13年被人们看作是“社会福利制度浪费的13年”。

(二)1970―1974年:孕育之中的福利制度矛盾、困难和危机

在经济形势每况愈下、英国经济病急剧恶化以及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国际国内背景下,1970年6月18日保守党希斯政府出乎意外地赢得大选,打败了工党而重新上台执政。希斯政府在执政期间,第5次战后经济危机再度爆发,危机使保守党政府遭受严重挫折。希斯政府执政期间在社会保障和住房领域的政策发展对后来的社会政策产生了巨大影响,其中最重要的社会保障问题涉及到缴费型养老金和家庭津贴制的发展。1970年保守党政府制定了《家庭收入补贴法》以应对日趋严重的多子女家庭的贫困问题,但家庭收入补贴的复杂性、不成比例的行政成本、未能解决贫困与失业陷阱、领取率低等问题遭到了极大的批判。另外,1971年保守党政府发表了年金战略。其要点有三:其一,保障基础年金,发展企业年金;其二,采取现收现付方式的基础年金制;其三,保证最低限度购买力的基础年金制。当时的社会保障政策的主要特点是寻求进一步低成本、容易实现的延伸选择性的方式。如:扩大养老金发放的对象;降低领取孤寡抚恤金的门槛;发放照顾病残人群的护理津贴等。在住房政策领域方面,首先,1971年保守党的住房政策白皮书确立了三个目标:每家拥有一套体面地住房;在拥有和租房之间作出合理的选择;提供并获得住房补助的平等性。其次,1972年的《住房融资法》限制了地方当局建房的公共开支,提倡公平租金原则。这些目标与措施对住房政策的走向产生了重大影响,导致了政府住房的财政责任逐步弱化。

然而,保守党政府在健康、教育、个人社会服务等领域却很少有重大变化。1970年7月,保守党政府颁布了反对综合教育的公告,取消了中央对综合教育的支持,同时停止了学生的免费牛奶供应。1972年签发的《教育:扩张的框架》白皮书使得90的4岁儿童接受幼儿园教育,增加了超过40的教师,促进了高等教育在十年内的增长。在1972年10月,保守党希斯政府实施了专门照料残疾人的护理津贴支付制度,同时还实施了家庭提供津贴的非缴费型计划,这些具有福利政策的某种积极因素。

保守党和工党政府在创建和强化福利国家的过程中,都发挥了较大的作用。到19世纪70年代中期为止,福利项目在不断增加,保障水平也在稳定的提高,福利门槛比较低,所以福利国家都处于不断扩张时期,如此同时福利开支的财政压力在不断地威胁和制约着健康福利制度的正常发展,日益膨胀的福利支出压力与日趋严峻的经济形势的矛盾日益突出,福利制度的矛盾、困难与危机也在福利国家的持续扩张中不断孕育和发酵。

三、保守党与英国福利制度的改革

英国经济在整个19世纪70年代是与经济危机并行发展的。经济增长速度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都已降到西方国家的最低水平,国内财政状况持续恶化,政府财政赤字总额达到1971-1979年同期的国民生产总值的5,通货膨胀曾达到25,失业人数在1980年达到159.1万人。失业问题加剧了社会动荡,福利国家正在面临全面的危机。困扰英国福利国家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下面五个方面:其一,过度的福利支出导致国家财政危机日益加深;其二,固定资本投资持续下降导致经济增长乏力;其三,劳动力成本提高致使国际竞争能力下降;其四,严重的福利依赖抑制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经济活力;其五,政府福利管理的低效率和官僚化导致管理机构臃肿和作风严重。日趋严重的国家福利危机迫使1979年8月上台的撒切尔保守党政府开始了长达18年的新自由主义福利国家改革的历程。撒切尔的改革使英国的福利国家制度发生了重大的转型。撒切尔所持的基本改革政策理念是英国的福利国家制度发生重大转型的主要思想基础。这些基本政策理念概括为:支持资本主义,反对社会主义;主张个人自由竞争,调整国家福利责任范围;限定总体经济政策的领域,支持利用市场力量配置资源的作用等等。这些基本改革政策理念就会必然体现社会福利制度的改革实践中。撒切尔极力主张:(一)社会福利政策是经济政策的一部分,以社会保障制度补充劳动力市场的缺失;(二)减少自发性失业;(三)鼓励民营化,收缩政府的责任边界;(四)主张个别主义替代普遍主义,限定社会保障给付对象和维持最低限度的给付水平;(五)市场力量决定“自然”的就业水平。

在社会保障政策领域方面,1985年6月公布的《社会保障改革》绿皮书及12月公布的《社会保障改革--行动纲领》白皮书成为引发撒切尔保守党政府1986年进行福利制度改革的主要依据之一。绿皮书和白皮书提出了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三项基本目标:其一,国家的基本责任是保障满足公民的基本需要;其二,社会保障政策要与经济目标和就业目标协调一致;其三,简化社会保障制度,明确权利的授予规则。1986年通过的新的《社会保障法》围绕这三大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目标对原有的社会保障制度进行了重大的改革,从而使其社会保障政策发生了重要的转折。第一,在收入关联养老金计划方面:以一生平均收入为基础调整收益计发办法;调整未来退休人员享受养老金的最高比例等;第二,制定了旨在鼓励私人养老金计划发展的管理非国家养老金计划的规则;第三,实现资产调查的社会救助方面的改革,采取客户集体补贴金取代原有的收入支持政策;第四,设置社会基金,向客户提供特别需要的给付以应对各种突发的危机;第五,以政府提供补助的方式鼓励服务的民营化;第六,以求职者津贴代替失业补贴等。通过上述改革措施基本达到了抑制了基础养老金的给付水准;界定了政府、企业和个人在基础养老金、个人养老金与企业养老金中各自的职责边界这两个方面的目标。

在国民健康服务政策领域方面,保守党政府主要在两个方面进行了重大改革。第一,在初级健康照顾制度方面实施六点改革措施:开业医生的医疗金融公库民营化运作制度;许可保健单位设置自费项目收费制度;实施医生退休管理制度;控制齿科保健活动的财政支出;眼睛付费制与竞争制的强化;家庭医生的雇佣人员费用补贴制度等,这六项改革进一步萎缩了政府的职责边界,强化了个人的健康服务的责任,降低了政府财政支出的压力。第二,在“内部市场” 的改革措施方面进行了三项改革:增加了医疗机构的自;转变了政府卫生部门管理职能;实行了采购者与医疗提供者分离的市场体制等,这三点改革主要达成了三项成果:确立了医疗收费的许可证制度,控制了公共支出,发挥了私人经济的主动性。国民健康服务达到了既有政府干预的公平性和成本可控性,又具有市场的高效性和灵敏性。然而,医疗收费措施的实施影响深远,彻底动摇了普惠制的健康服务思想。

在住房政策领域方面,保守党政府面对严峻的住房公共开支压力,于1980年颁布了《住房法》,推行公房私有化,大幅度提高住房租金。进一步强化私人部门、志愿者组织以及地方团体的住房开支责任,缩小政府住房福利支出的职责边界。在教育政策领域方面,1988年保守党政府颁布了《教育法》,确立了英国国立教育的法律框架,开始了教育体制的又一次重大改革。主要改革有三:其一,强化中央政府对教育的国家责任,取消地方政府的残余责任。以法规的形式统一课程、统一测试、统一内容、统一时间等有利于中央政府控制的改革。其二,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增加学校的管理权限以及家长对学校的选择权限,以利于教师和学校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其三,合并教育部和就业部,组建教育与就业部。新机构的工作目标是通过提高国家教育成就及技能的水平,促进高效、灵活的劳动力市场来支持经济的发展,进而提高国家的竞争力和人民生活水平。

从战后英国福利制度发展的阶段来看,有两个主要特点。其一,1945年-1979年是福利政策持续扩张、福利支出持续增加的一个重要阶段;其二,1979年-1997年是福利政策不断收缩、福利支出不断削减、福利制度更加理性的一个重要阶段。从政府承担的职责演变来看,1979年是一个重要的分水岭。1979年以后,国家的职责边界开始不断收缩,市场和私人以及社会的职责不断地扩大。从福利的体系和结构来看,福利内容虽然被改变,但福利国家的体系和结构没有被破坏,仍相对完整。这主要是由于公民权的思想和福利国家的思想已经深深根植于国民的政治意识之中了。从福利国家制度模式来看,选择性制度模式逐渐代替普惠式制度模式成为改革青睐的主要制度模式。普遍福利思想从长期来看受到了保守党政府的侵蚀和局部瓦解。1979年以后的制度设计者主要从经济的支持能力出发,来确定福利项目的设立和福利给付的水平,严格控制福利的支出。从福利国家制度的建设目标来看,保守党政府的福利制度目标逐步与社会发展目标和经济目标相适应,为福利国家制度的可持续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总而言之,撒切尔保守党政府的改革为福利国家制度的改革树立了新典范。从福利支出水平和福利制度的结构调整两个方面来看保守党政府的改革成果有三:其一,庞大的需要保障人口维持了福利支出总额的刚性增加,但改革使刚性增加的趋势得到延缓和减弱,福利支出持续扩张的轨迹得到初步的扭转;其二,改革真正实现了由意识形态驱动的大规模制度的转变,普惠式的福利制度模式逐步让位于补缺型福利制度模式。其中,住房私有化的改革是最为彻底、最见成效的领域。其三,贝弗里奇确立的福利国家的思想不断得到侵蚀和瓦解。一个健康的合理与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相适应的福利国家制度正在建构与发展。

四、基本结论

社会保障制度自《贝弗里奇报告》的问世至新工党的出现,始终是英国福利国家的核心。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一是缴费制国民保险给付制度确定了个人、企业对津贴的权利与义务;二是税收支持的普遍利权利彰显了英国福利国家的精神和要义;三是家计调查型津贴锁定了最需要的保障人口等。首先,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内容的发展已经成为每个阶段英国福利国家演变的缩影。有学者评价,福利国家成熟于20世纪40年代的普遍主义,繁荣于50年代和60年代的共识和富足,却在70年代犹如秋天褪色的玫瑰一样凋谢了。1973年石油危机以后,无论是工党政府还是保守党政府,英国的福利国家制度都成为振兴经济、强化财政控制的工具或牺牲品。自此,保守党政府倡导地缩减福利支出的新自由主义共识日益取代了代表贝弗里奇主流思想的社会民主共识。其次,政党政治与英国的社会福利制度之间存在着高度的同步性和相关性,政党政治基本是主导社会保障、社会福利政策的重要因素。同时,社会福利制度的发展也左右着政党的命运。撒切尔保守党政府执政以后,颠覆了两党间30年的福利共识,对福利制度进行了重大的的改革转型,改革转型成功地医治了由于高福利、高税收、高通货膨胀所带来的英国“福利病”,但改革也扩大了社会的贫富差距,加剧了社会矛盾的激化。矛盾的激化升级结束了保守党长达18年的执政历史。再次,政党政治更关注福利模式的选择和福利政策制定的价值取向。在福利支出方面,保守党反对福利国家,主张国家的职责应该不断缩减。从80年代开始实施以削减福利开支为首要目标的改革,但实践证明,福利开支削减的目标没有达到,反而福利开支持续增加。由此看来,保守党在福利开支方面的影响其实是很有限的。在福利制度模式的选择方面,政党政治的政治理念和意识形态起了决定作用。事实上,福利理念是一个属于政治理念的范畴,福利理念在福利制度模式的选择上起了决定作用。例如, 1951-1964年保守党是坚定地普遍主义者,为此采取了一些列的福利扩张政策。1970-1974年由于凯恩斯主义的失灵,经济危机的频繁发作,保守党政府努力使福利制度模式逐渐发生重大转变,1986年的《社会保障法》所制定的措施充分体现了新自由主义福利理念,该理念将整个制度坚定地朝着选择性方向推进。在公民权赋予方面及国家职责问题上,同样体现了更多的政治倾向和意识形态。保守党强调福利制度中互惠理念所包含的个人责任的公民权,也更强调市场是分配经济资源的正确机制,限制国家的作用是福利制度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最后,政党的政策主张、理论基础和执政理念对福利制度建立、形成、发展和改革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保守党以自由主义理论为依托,在政党竞选和执政期间,都极力把福利制度的发展和改革看作是最重要的大事。极力主张社会福利制度要与社会经济目标、政治目标相适应。

参考文献:

[1] 孙洁.英国的政党制度与福利制度[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2] 丁建定.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史[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 丁建定.保守党与英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关系[J].河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6).

[4] 丁建定,杨凤娟.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4.

篇8

近来,笔者对沪上部分媒体前阶段世博报道进行了一番回顾分析,觉得有一个问题值得探讨,那就是在世博会的最后阶段,如能不满足于热闹的“嘉年华”式报道,也不只是留下一些碎片化的信息,那么整个世博报道就可能取得更加骄人的成果。为此,世博会后期,有必要在总结分析前阶段报道的基础上,对这场历史性的盛会作更深入的思考和开掘,避免成为“过眼烟云”,为未来留下更多值得永久记忆和回味的东西,并在后世博时期产生放大效应。

一、前期报道的得失长短

一个有目共睹的事实是,国内各家媒体对世博会的报道都十分重视,无论是视觉还是听觉都对人们形成了足够强大的冲击力。从世博第一天开始,上海的媒体报道天天不间断,并始终保持着一定的数量。据笔者对新民晚报5月至8月世博专版的统计,4个月的报道共约1400多篇,平均每天有12篇之多,加上其他各个新闻版乃至专副刊的大量相关内容,基本上是“满眼皆世博”,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力。

不过,实话实说,尽管可圈可点的报道和节目时有出现,但能真正让人过目不忘,引人深思的内容还是偏少。为了最后阶段报道的质量能有一个较大的提升,这里概括前一阶段世博报道的两个不足――

1.热闹有余,回味不够

前一阶段,各家媒体为世博报道搭建的“舞台”可谓精彩纷呈:电视台一天24小时各种专题节目滚动播出,让人们随时身临其境地了解世博,比如从世博开幕前就开始的场馆介绍系列节目,内容丰富详实,加上背景资料介绍,其观赏性甚至超过到实地参观。而平面媒体为世博特刊开出的各种板块和专栏的名称,也丰富多彩,如文汇报在世博专版中,分别冠以“发现”、“文明”、“奉献”、“我们”等名称;新民晚报的两大板块“世博进行时”和“世博天下”中,读者天天能见到诸如“世博先锋”、“网上游世博”、“馆外看门道”、“院士看世博”、“老外看世博”、“世博每日之星”等10多个小专栏,近期推出的“细细找问题天天有改进”专栏,很及时也很有晚报特色。

但是,仔细阅读和推敲这些栏目之后不难发现,热闹非凡的各式名称之下,其实内容大致相近,如一家晚报的“进行时”和“天下”两个专版,其内容区别并不明显,而一家日报的许多专版内容,其名称似乎也可互换。也就是说,相对丰富多彩的形式,世博报道的内容就显得比较单一和缺乏新鲜感。据笔者粗略统计,一家日报8月份出现最多的《世博发现》版面,25篇主打稿里,有3篇是品味电影的,还有3篇评述用双手和用心去寻找生活乐趣,另外还有4篇基本属于场馆介绍。应该指出的是,内容相似的报道之间,通常只是并列关系,没有“递进”关系,总的印象是,记者“发现”的内容似乎还不够精彩,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和值得回味的不够多。而且,这样的情况绝非个别报纸,而是比较多见。

2.开局有戏,后劲不足

笔者注意到,5月世博开幕初期,有的日报曾有意识地在其要闻版上,刊登过一些类似“记者观察”的重头文章,从一开始就提醒人们:“世博会不是嘉年华,不能High过就算!”同时还提出了一系列颇有深度的问题,比如“城市应该怎么建设?文化的不同性格造就了城市的不同性格。千人一面的城市是短命的。这些问题是不是值得我们思考?”还有“什么样的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什么样的生活观念和实践让城市更美好?”“什么样的城市发展模式让地球家园更美好?”等。还有报道提出:“世博会将是一场思考后的欢乐颂”。虽然这些警句大都出自名人之口,但那些显然经过认真策划的报道,不满足于表面的热闹和就事论事,而是抓住了问题的要害,也紧扣了上海世博会的主题,难能可贵。

可惜,良好的开局之后,却没有上佳的后续报道跟上,没有一鼓作气“乘胜追击”,于是乎,已经点旺的火,因为没有持续不断地“添柴加薪”,火势似乎并未始终“熊熊燃烧”。几个月来,沪上媒体世博报道的量有增无减,但富有理性思考的深度报道仍是稀缺品种。

二、后期报道的提升空间

世博会落幕前的一个月,数以千万计的观博者在看完热闹以后,自然而然会有更进一步的要求,想琢磨出一些有深意的“门道”;而大多数驻园记者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采访素材和经验,这样的当口,抓住最后阶段的宝贵机会认真总结、提升,恰逢其时。

笔者在此对如何深化和提升世博报道提出两点建议:

1.研究问题,引发思考

笔者认为,摆脱报道流于表面化有两个关键点:其一,介绍情况,不仅仅停留在情况本身,而应深入挖掘背后的东西,直至深层次的意义所在;其二,提出问题,不仅仅停留在提出了问题,而应研究问题,引发思考和努力解决问题。

比如,前不久新民晚报有篇报道,从德国一个案例馆的介绍,引出了城市居民自发拼车解决公共交通问题、同时又顺应低碳环保的报道(新民晚报9月4日《同济大学生团队调查报告建议本市有关部门――学“不来梅拼车”解决交通难》)。这篇报道在“不仅仅停留在介绍本身”方面做得很好,它从“不来梅模式”联系到上海的实际状况,提出“这样一个好的模式在上海有没有发展前景呢?”其中引用了同济大学学生的社会调查,结果是赞成度很高、实施度很低,尤其是政府管理部门至今对拼车说“不”。为此,记者借用调查学生的提议:对此类好事宜疏不宜堵,因此建议本市有关部门尽早研究出台相关管理条例。

这篇报道欠缺的就是“仅仅停留在提出了问题”,本来它完全可以再往深度里开掘――为什么一个已经在德国顺畅运行了20年的良好模式,在上海实施就困难重重?为什么调查中人们最担心的是“个人及财产安全问题”?而这样一些更深一步的发问,亦绝不是“有关部门出台一个相关管理条例”就能解决的,而涉及“怎么样的人可以完成和实施这个模式”、“上海人的素质可不可以借助此事得以提高”,这样的追问,自然直逼“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有积极推动力的报道,不仅可以催生一个城市管理条例的诞生,更重要的是可以带动整个城市文明程度的提升。

既然已经提出了问题,就应紧追不舍,步步深入,而不该浅尝辄止。否则许多已经提出的有意义的问题,最后都会不了了之,这对于难得一遇的世博会报道,尤其会令人遗憾。

2.凸显人物,加深印象

好的新闻报道,一定不会只见物,不见人;而一场世博盛会的成功,其实是由千百万参与其中的人共同创造的。

志愿者,就是“世博人”中最光彩的一族,值得大做文章。但是,前阶段记者笔下的志愿者,大都是一些放弃“小我”,在岗位上兢兢业业、鞠躬尽瘁的模范人物,比如有个“小白菜”,家里有7位亲人在舟曲特大泥石流灾难中失踪,但他得知这一消息后,并没有回家,而是选择了继续留在世博园疏导游客和帮助残疾人抬轮椅。这样的人物报道当然很感人,但毕竟还是比较浮于表面,甚至还会给受众以“不近人情”的误读。其实,对志愿者的报道不妨再拓宽一些思路,

我们可以深入挖掘一下先进人物深层的心理活动和真实想法。比如,可以通过深入采访,报道一个世博志愿者的困惑和烦恼,真实的展现可能更有感染力,也更容易引发有益的社会反响。因为一个世博志愿者背后,不仅有历史上参与人数最多的200万之众的大团队(上海参与世博会的志愿者已占城市总人口的十分之一,总数亦超过了北京奥运会),还蕴含着中国当今社会方兴未艾的志愿者制度的发展轨迹。这一新生事物尚处于成长期,各方面还很不完善,所以,媒体对这个“标志着人类社会文明、进步、高境界”活动人群的报道,除了“歌功颂德”之外,发现问题,不断完善,恐怕是一种更加珍惜和爱护的方式,也可以借着世博会的东风,让志愿者精神在今后更长远的城市生活中不断发扬。而要达到以上目的,在媒体上再现一个个鲜活真实的志愿者人物,是最有效的方法。

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论及重大活动如何成功地做好深入报道,笔者想以同是在亚洲举办的日本爱知县世博会为例。

爱知县世博会是日本举办的第四次世博会。出师不利的是,政府申办之初,当地民众就是一片强烈的反对声,最尖锐的问题是,世博会原来选址“海上森林”里的濑户,但那里分布着3000多种不同的野生动植物。民众认为爱知世博会是打着环保的旗号破坏环保。正在这个争执不下的当口,媒体披露了“拟建世博会场的森林里发现苍鹰巢”的消息,此报道立马在日本国内炸开了锅。要知道苍鹰在日本是被列入“濒临灭绝的野生物种”的。而这片森林正是苍鹰的最佳栖息地。接着,媒体又连番报道了如在那里举办世博会,有可能引起的各种环境破坏问题。最终,日本政府接受了民众“为苍鹰让路”的建议,把主会场改在了原来的奥林匹克青年公园。

从表面看,日本媒体似乎是在和政府唱反调,也似乎在为反对举办世博“推波助澜”,但后来的事实证明,由于媒体尊重了民众的环保理念,最终把坏事演变成了大好事,经过抗争和论理的爱知县民众,把举办世博当成了自己家里的事情――他们自觉自愿地出钱出力,人人争当志愿者,为了响应爱知世博会“自然的睿智”环保主题,民众自觉地将11类垃圾分别投放。11类!一个近似于苛刻的要求,却没有一个爱知人嫌过麻烦,尽管主妇们为此每天扔垃圾的时间要多花15分钟。而以上这些情况,又由日本媒体大力报道,他们以“小”见大,跟踪报道一个普通的家庭主妇或志愿者,从每天都在老百姓家发生的日常小事中,挖掘出了精彩的世博报道。

日本爱知世博会成功报道给我们的启示是:报道重大事件和活动时,记者要善于拨开表面现象看本质,面对蜂拥而来的各种新事物新现象,要有更高远的境界和更深遂的眼光。当出现矛盾时,媒体心中自有“世博主题“这杆秤――爱知世博会提出的口号是“让地球充满微笑”,宗旨是通过世博会提醒人们清醒地意识到当前地球面临的各式各样潜在危机。所以,无论是具有爆炸性效果的“鹰巢事件”,还是微小到一个家庭主妇的日常生活,无一不是在紧紧扣住世博主题上做文章!

篇9

意外伤害(Unintentional Injury)是指身体受到外来的、突发的、非本身意愿、非疾病导致身体受到伤害的客观事件[1]。孤独症(autism)又被临床称之为自闭症或孤独(autistic disorder), 为当前广泛性发育障碍(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 PDD)代表性疾病之一, 给儿童身心成长带来严重影响[2]。虽然全球医学界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针对儿童意外伤害展开了相应的研究并形成了一系列研究成果, 但是由于成果过于分散, 尤其是在孤独症儿童意外伤害方面更是鲜少涉及, 使得研究领域仍然存在着较大的空白之处, 并且在临床干预方面更是缺乏足够的指导依据。鉴于此, 本文在收集国内外现有文献资料基础上围绕孤独症儿童意外伤害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旨在为临床干预提供科学指导, 现综述内容如下。

1 孤独症儿童意外伤害类型的研究进展

关于孤独症儿童意外伤害类型的研究, 现有研究成果指出, 孤独症儿童意外伤害类型与正常儿童意外伤害类型并不存在明显差异。依据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ICD), 意外伤害可分为以下十种:交通事故、中毒、跌倒/坠落、医疗事故、失火和烧伤/烫伤、溺水和窒息、运动与休闲伤害、物品伤害、职业伤害、其他[3]。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 意外伤害均是威胁儿童身心健康及生命安全的“头号杀手”。世界卫生组织曾经所做调查研究报告指出, 全世界由意外伤害所致的死亡儿童数量占比超过了50%, 全面超越各种疾病所致的死亡总和, 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4]。国外研究指出, 在所有意外伤害类型中, 交通事故占比最高, 全球每年约有1000万儿童因此而受伤, 死亡者约26万左右, 其次为溺水, 发生数量在300万左右, 死亡18万, 即使是幸存下来的儿童, 其脑组织也会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损伤, 有些甚至是不可逆性损伤[5]。近些年来, 无论是哪种意外伤害类型, 其发生率均呈现出显著上升态势。而之所以交通事故发生的意外占比最高, 其原因可能在于步入现代社会后交通工具保有量的激增具有直接关联性。由于交通工具数量的大幅增长, 使得人们出行更加便捷, 但是相较于交通工具保有量的快速增长, 交通通行能力却并没有得到显著提升, 尤其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 交通通行压力进一步提升。在相对滞后的通行能力制约以及交通陋习、交通参与者水平参差不齐等制约下, 使得交通事故发生数以及死亡人员数量均显著高于同期西方国家。

2 孤独症儿童意外伤害成因研究进展

关于孤独症儿童意外伤害成因的分析, 目前并未有直接研究成果予以证实, 但是在参照儿童意外伤害成因研究内容基础上本次研究将其总结为以下几方面:①政府方面。校车超载是目前全球范围内包括孤独症儿童在内的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的重要诱因, 而该问题的发生则是与政府职能机构管理不到位具有直接关联性。此方面发达国家在经过了血的教训后普遍做的比较好, 校车购置及时到位, 使得由此所致的意外伤害儿童数量得到了有效控制。而对于发展中国家,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差, 并且校车购置绝大多数源自于财政拨款, 使得在校车的购置问题上普遍面临着无法独立解决的困境。安全系数高的校车数量不足之下, 超载情形屡见不鲜。而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 交通工具保有量激增, 交通状况更加复杂, 由此导致因交通事故所致的意外伤害儿童数量激增。②独孤症儿童自身因素。由于儿童各项身体机能尚处于发育状态, 对于意外伤害的认知程度较低, 行为支配能力以及控制能力较差, 由此导致发生意外伤害的几率随之提高[6]。最新的《儿童意外运动伤害情况和家长认知报告》提示, 缺乏运动经验、自我保护能力差是导致暑期儿童户外运动密集时期, 尤其是亲水活动时易于发生危险[7]。③家长因素。由于东西方在儿童发育成长阶段采取的策略不同, 使得其成因各异。国外医学界专家学者针对儿童意外伤害的成因集中在过于自由的培育策略上。在西方, 儿童成长过程中往往具有较高的自主性及自由性, 除了必须的干涉外, 家长并不会对儿童进行过多的干预, 由此导致儿童缺乏足够的关注度, 在发生意外伤害后并不能够在第一时间做出处置。而|方家长虽然对于儿童安全具备一定的重视程度, 但是在成长环境营造方面缺乏着足够的认知, 日常生活中各种能够对孤独症儿童造成伤害的工具随处可见, 使得意外伤害事件时有发生。然而, 令人遗憾的是, 虽然现有关于儿童意外伤害成因的研究较多, 但是其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临床研究以及儿童“二次伤害”方面, 对其独立风险因素的分析则鲜少涉及。特别是孤独症儿童意外伤害的成因并未有直接研究成果的支撑, 上述分析内容仅是参照正常儿童意外伤害研究成果, 可以说, 现有研究领域仍然存在着较大的空白之处。

3 孤独症儿童意外伤害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在对包括孤独症儿童在内的儿童意外伤害流行病学展开的研究证实, 其在所有意外伤害类型中占据前几位的依次为:①溺水和室息。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公布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 在东南亚国家中, 溺水是儿童伤害死亡的首要原因, 而在所有年龄组中1~4岁儿童死亡率最高, 美国展开的儿童意外伤害流行病学研究同样揭示, 0~3岁儿童溺水发生率最高, 可达2.3/10万[8]。邻国日本每年约有500名儿童发生溺水事件, 除了直接死亡的儿童, 存活下来的溺水儿童或多或少伴有脑组织损伤情形并伴有类型多样的并发症[9]。在所有发生溺水的儿童中性别占比保持着一个相对均衡的态势, 溺水发生率并不因性别而存在明显的差异性。②交通事故。美国加利福尼亚州(State of California)开展的一项时间跨度为9年代调查显示, 因非致命通事故伤害而前往医疗机构接受治疗的儿童数量在15000余人, 直接死亡者则在1180名左右[10]。因而, 该调查报告提醒美国市民需要密切关注儿童人身安全, 尤其是患有孤独症的儿童, 并不与周围的人群进行交流和互动, 沉浸在自我的世界中不可自拔。并且往往对外界事物漠不关心, “呼而不闻、视而不见”成为其真实写照[11]。一旦其独自外出或者是横穿马路时, 往往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更应引起孤独症儿童家长的注意。③跌落。跌落为全球范围内导致儿童非致命伤害以及残疾的首要原因, 并且是急诊儿科最为常见的伤害类型, 发病年龄段多集中在5~9岁年龄段[12]。由于地域的差异性, 关于跌落的发生率以及致死率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性, 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国家和地区, 例如美国和西太平洋区域死亡率约在0.2/10万以及1.0/10万, 而在东南亚以及东地中海区域, 由跌落致死的儿童可达2.7/10万和2.9/10万[13]。④烧烫伤。根据WHO披露的数据显示, 烧烫伤是东地中海区域儿童因意外伤害致死以及致残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发生率约在112/10万~518/10万, 其中约有三成的烧烫伤儿童年龄

4 孤独症含义研究进展

孤独症一词最早源于希腊语, 其本意意为自我, 最早用于描述较为明显的行为特征。由于我国颁布的指南主要借鉴于西方研究成果, 在我国大陆地区医学界以及特教界所广泛使用, 而在日本、韩国、香港等地区则是采用自闭症一词[15]。但是不管采用那个词汇, 其定义不存在明显差异。以2013年最新出版的第五版《精神疾病诊断及统计手册》内容为例, 该手册中将孤独症做出了如下定义, 长时间持续存在的、多种场合存在的社交活动障碍、互动缺陷、言语或者是非言语的沟通困难、刻板重复的行为和兴趣[16]。关于该病症的分类, 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均将其归属于精神残疾之下。中国残疾人联合会(China Disabled Persons’Federation, CDPF)于2006年将孤独症归纳为精神残疾类别之下, 属于一种神经精神发育障碍[17]。而国内外医学界颁布的指南同样是将其如此处理, 例如:美国精神病学会(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APA)编撰的《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DSM)》、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制定的《国际疾病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ICD)》、中华医学会编撰的《中国精神障碍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Classification and Diagnostic Criteria of Mental Disorders in China, CCDM)》等[18]。

5 孤独症儿童行为特征研究进展

孤独症具有以下几个公认的行为特征:其一, 社会交往和情感互动缺陷。在西方医学界研究中经常将孤独症儿童称之为“星星的孩子”, 意指患有孤独症的儿童就像是天上的星星一般, 在遥远并且漆黑的夜空之中独自闪烁着, 并不与周围的人群进行交流和互动, 沉浸在自我的世界中不可自拔。尤其是随着孤独症病程时间的延长以及病情的加重, 此种情况愈发明显, 甚至在家长或者是朋友在呼唤其名字时仍然没有反应, 并不考虑或者是察觉包括父母在内的情绪变化, 最常表现出对周围世界的“漠不关心”。当孤独症患儿处于熟悉的生活环境或者是面对熟悉的人时能够做到最基本的语言甲流, 缘由在于绝大多数孤独症儿童在症状早期语言功能发育并没有受到影响。但是在2~3岁之后, 孤独症儿童对于当下发生的情景反应明显变慢, 经常性的答非所问, 在说话时谈及的话题天马行空, 对于自己十分感兴趣的话题则能够滔滔不绝的讲述十数分钟或数十分钟, 却并不在意其他人是否对自己说的话题感兴趣。并且在言语描述内容中鲜少涉及情感的释放以及互动, 不善于安慰他人的负性心理等。此外, 无论是国内研究成果还是国外研究成果均揭示了一个相似的特征, 即:孤独症儿童面目表情识别与正常儿童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性, 绝大多数孤独症儿童往往回避眼神的对视, 部分患儿岁虽然不会回避, 微表情的侧重却不同, 继而表现出理解困难的情形[19]。

其二, 言语或者是非言语沟通困难。目前临床发现的孤独症儿童绝大多数是由于家长发现孩子语言功能发育明显滞后于年龄的增长, 在发现异常后前往卫生医疗机构就诊方得以明确诊断。例如:正常儿童年龄在2岁左右时已经熟练使用语言了, 而孤独症儿童则没有掌握此项功能, 或者是仅掌握几句简单的称呼性语言, 部分患儿说话时与“机器人”类似。现代医学研究对完整的言语定义包括了具有强烈的语言交流意愿及需要、能够正确理解言语信息中的意义、可以准确定位言语信息真实意义的词汇、将具有实际意义的词汇由抽象状态转换为实际发音。孤独症儿童可能伴有一个或者是全部环节的问题, 当其缺乏明显的交流意愿时, 孤独症儿童往往对外界事物漠不关心, “呼而不闻、视而不见”成为其真实写照, 此种情况下必然不会有言语的形成。第二个环节问题则是孤独症儿童并不能够准确理解整句话所包含的真实意思, 在于他人进行交流时经常表现为“镜像语言”或者“回声式语言”, 即:他人说什么, 孤独症儿童完全机械模仿。第三个环节问题为当前孤独症儿童最为常见的情形, 经常表现为日常说话书面色彩浓厚, 部分无法正确分辨别人的言语中是善意的玩笑还是恶意的嘲讽, 并且也经常会因为选词不当而引起其他人的误解。第四个环节问题则主要体现在发音上, 在表达自己的意思时通常与“机器人一样”机械性的复述, 缺乏情感色彩。最新研究指出, “阿斯伯格综合征”(Asperger Syndrome, AS)凸显出的语言特点已经成为孤独症亚型的标志性特征之一, 被列入到了“孤独症谱系障碍”之中[20]。除了上述言语沟通障碍外, 非言语沟通障碍主要体现在先天性疾病患儿之中。在发现新奇或者是感兴趣的事物后儿童会通过“一拍二指三看”以引起家长的关注, 即:拍着家长的同时向其面部望去, 并将引起自己兴趣的事物指给家长来确认家长的表情, 此过程专业性学术术语叫做“共享注意(joint attention)”。而存在先天性缺陷的孤独症儿童一方面不具有主动发起共享注意的能力, 另一方面则存在被动的共享注意缺陷, 当其指向一个方向是往往无法及时做出反应或根本就不会做出反应。

其三, 重复刻板行为。对于孤独症儿童而言, 重复刻板行为是其极其明显的标示, 通畅包括身体动作的刻板重复(甩手、耸肩、书本或者是笔不停翻动等)、物体分类按序摆放(将玩具按特定顺序排列, 一旦打破该顺序就会引起孤独症患儿强烈抵触)、日常活动安排(按照设定好的时间表从事相应的活动, 在时间即将到来时不停地盯着钟表, 多或者少一分钟都不行)[21]。

6 讨论

综上所述, 关于儿童意外伤害的研究成果较多, 尤其是流行病学研究成果的日益丰富为明确儿童意外伤害的主要类型以及制定干预对策提供了有力帮助。依据现有文献资料, 本文总结孤独症儿童意外伤害的类型主要分为交通事故、溺水和窒息、跌倒/坠落、烧伤/烫伤四种, 并且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 各自发生率仍然处于明显上升态势。提示临床以及孤独症儿童家长应更加关注孤独症儿童安全问题。现有研究成果中与孤独症有关的成果多集中于含义、行为特征方面。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对于孤独症含义均不存在着异议之处, 差异仅在于名称的不同, 但是并不会对各项与之相关的工作带来不利影响。然而, 在儿童意外伤害的成因, 尤其是孤独症儿童意外伤害成因研究上国内外医学界却暴露出了明显的不足, 特别是关于成因分析, 所研究的对象侧重于正常儿童, 而孤独症属于一种精神残疾, 前者所得论断是否能够完全适用于孤独症儿童目前尚不得而知。此外, 由于我国在此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 并且孤独症儿童意外伤害问题并未引起医学界的足够关注, 使得研究进度明显滞后于西方医学界, 给临床治疗及干预工作带来了较为严重的不利影响。因此, 本文总结今后医学界关于孤独症儿童的研究方向将着重集中于以下几方面:①孤独症儿童意外伤害类型。尽管国际疾病分类标准对意外伤害类型做出了明确的总结, 但是其是否适合于孤独症儿童仍然有待于进一步探索。而目前无论是我国还是全球范围内孤独症儿童数量及发病率均呈现出明显上升态势, 所以孤独症儿童安全问题势必会成为今后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议题。②孤独症儿童意外伤害预警机制的建。随着老龄化问题的愈演愈烈, 包括我国在内的人口结构发生了本质上的改变, 孩子已经成为家庭的重心。孤独症儿童发生意外伤害后不仅给自身身心成长带来严重不利影响, 同时也会进一步加重家庭经济负担。所以围绕已经明确诊断的孤独症儿童开展预警机制的研究, 采取超前预警的方式来防止及降低意外事件发生率成为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 毛平, 何薇, 曹海梅, 等.湖南省某贫困县学龄前留守儿童意外伤害分析研究.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5, 13(9):77-80.

[2] 欧阳菊香, 刘冬生.1933例学龄前儿童意外伤害住院病例分析.中国卫生统计, 2014, 4(2):323-324.

[3] Sciberras E, Bisset M, Hazell P, et al. Health-related impairments in young children with ADHD: a community-based study. Child Care Health Dev, 2016, 42(5):121-125.

[4] 吴康敏.我国儿童意外伤害现状及干预分析.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13, 21(10):1009-1011.

[5] 赵华硕, 卞静, 何鹏, 等.徐州市学龄前儿童意外伤害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13, 21(10):1069-1071.

[6] 孙媛媛, 吕陈灏, 王卫卫, 等.我国儿童意外伤害研究现状分析.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4, 20(2):176-179.

[7] Cheng YW, Fletcher EN, Roberts KJ, et al. Baby gate-related injuries among children in the United States, 1990-2010. Acad Pediatr, 2014, 14(3):255-260.

[8] Roach JP, Acker SN, Bensard DD, et al. Head injury pattern in children can help differentiate accidental from non-accidental trauma. Pediatr Surg Int, 2014, 301(1):101-104.

[9] n琨, 项骁, 王D, 等.北京市7334例住院儿童意外伤害流行病学特征分析.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15, 10(5):431-434.

[10] Case ME. Distinguishing accidental from inflicted head trauma at autopsy. Pediatr Radiol, 2014, 44(4):257-262.

[11] 王文超, 张玉侠.儿童意外伤害及预防干预的研究进展.护理学杂志, 2013, 9(19):95-97.

[12] 王梅, 张海丛, 张群, 等.基于眼动的孤独症儿童词语理解特点的研究.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6, 22(3):252-256.

[13] 方琳.7岁以下儿童意外伤害相关因素488例分析.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14, 22(1):98-100.

[14] 杨玉玲, 薛玲, 崔立华, 等.淄博市农村3~6岁儿童意外伤害的调查与分析.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14, 22(1):93-95.

[15] 王文超, 张玉侠.上海部分地区儿童意外伤害的临床调查及分析.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14, 22(8):865-868.

[16] 伍小云.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游走行为的研究进展.绥化学院学报, 2017, 10(1):88-91.

[17] 骆名进, 宋海东, 刘健, 等.儿童孤独症社区早期综合干预现况及可行模式探讨.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7, 14(1):82-84.

[18] Henry MK, Zonfrillo MR, French B. Zonfrillo, Benjamin French, et al. Hospital Variation in Cervical Spine Imaging of Young Children with Traumatic Brain Injury. Acad Pediatr, 2016, 12(4):444-449.

[19] 张丽艳, 袁茵.孤独症儿童非语言沟通障碍及其教育干预策略研究.绥化学院学报, 2016, 15(1):102-104.

[20] 阿尔祖古丽・牙合甫, 阿斯木古丽・克力木, 热依拉・阿不拉, 等.综合干预训练对不同年龄段孤独症患儿的效果及对策分析.中国妇幼保健, 2016, 10(4):732-734.

篇10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权益;法律保护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201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为660万人,2012年为680多万,“十二五”时期应届毕业生年平均规模将达到近700万人,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大学生就业压力短期内无法缓解。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大众化教育下大学生就业权益受侵害的现象比较普遍:许多用人单位滥用用人自,就业市场出现很多侵权和歧视现象[1],其合法权益遭到侵害而得不到及时有效救济,更多的是因制度、法律法规等的缺失而不得不对遭遇不公时听之任之,无法抗争,不敢、不愿、也找不到主张自己的权利依据。

事实上,我国关于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法规、规章数量不少,但总体上还处于比较杂乱、重复甚至个别相互矛盾的情况,还远没有形成大学生就业的法律法规体系。国内对大学生就业权益法律保护的正面宣传及保护研究较多,但少有专门论述大学生就业权益法律保护的文章。

一、我国大学生就业法律制度现状探究

我国目前关于保护大学生就业权益的规定多为政策性的,法律性的散见于宪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社会保险法》,《工会法》、《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失业保险条例》、《高等教育法》、《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等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法规及其他规范性文件中。

这些法律制度对我国大学生就业权益的维护确实起到一定的作用,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法治建设的不断完善,其存在的不足是显而易见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立法体系存在结构缺陷,二是对就业权等相关概念的界定不准确,三是对实施就业歧视的法律责任规定不明确,四赔偿责任单一,五是救济途径局限单一,六是实施机制薄弱,落实不力。

二、国外大学生就业权益法律保护经验

放眼国际,对如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大学生就业权益保护考察,我们发现其对大学生就业权益保护的重视主要体现在对有关法律法规的建立完善和就业市场的规范化管理上,重在提供完善的就业法律保障体系。在法规的制定上,不同国家地区通过制定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和管理就业,既规范了毕业生劳动力市场,又保障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权利,同时也维护了各用人实体的合法权益。

为了促进就业,美国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法律,如《社会保障法》(1934年)、《就业法》(1938年)、《1964 年民权法》、《全国就业与培训法案》(1973年)、《劳动力投资法》(1998年)等,为实施大学生就业服务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保障。美国政府为了鼓励大学生到特定地区或从事特定职业采取了许多激励措施,其中最为常见的做法就是免除学生的贷款义务。美国政府对大学生助学贷款分为直接贷款与联邦帕金斯贷款两类,就直接贷款而言,对于连续五年在指定的小学或中学作为全职教师,从事低收入家庭学生的教学服务工作的大学生,可以享受贷款减免政策。在联邦帕金斯贷款上规定,到指定中小学、全职特教、残疾人职业、全职护士或医疗技术人员、全职法律执行官和教养官等部门或行业就业的大学生可全部免除贷款[2]。除了联邦政府的贷款减免政策之外,各州还有不同的鼓励政策规定。此外,联邦政府还积极鼓励大学生创业,在创业贷款、审批程序及审批费用等方面提供便利。

德国在就业法律法规方面有自己独特的一面,是目前西方国家中制定最详尽的解雇程序的国家,1947年德国就制定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随后制定了一系列新的劳动法规,如《职业教育法》、《就业促进法》、《训练促进法》等,将大学生就业纳入了法制化轨道,在扩大就业需求、促进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德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也是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的世界典范,通过一系列法律,对社会成员的生、老、病、死、伤、残、孤、寡、教育、就业、住房等方面进行保障。这对大学生就业权益保障非常全面及时到位,他们使大学生就业服务主体上更多体现为政府行为。

在实施机制方面,国外以及我国港台地区早就建立了相应的机构以保障社会就业公平(包括大学生就业)。如美国的联邦平等就业机会委员会(EEOC),它根据《联邦机构平等就业机会申诉处理规则》对关于就业歧视的投诉开展调查并进行调解。当调解不成功时,投诉人可以向法院提讼。EEOC在全美下设50个地区办事处,有效地调解了关于就业歧视的投诉。英国依据1976年《反性别歧视法》设立了公平就业委员会,该组织可直接向雇主提问并从回答中寻找相关证据,并可以为受害人准备书,全权代表其参加诉讼。我国台湾地区为避免对妇女的就业歧视,各县市政府成立了“就业歧视评议委员会”,到1999年4月已有20个县市成立此委员会。

三、我国大学生就业权益法律保护之建议

面对新形势,无论是稳定就业、扩大就业,还是确保社会稳定,都迫切需要法律层面的保障。大学生就业权益保护是一复杂工程,“只有当个人遭受的侵权通过政府公平而可预期地得到了矫正,个人才能在法律上而不是在道德意义上享受权利”[3]。政府应尽快建立健全完善大学生就业权益保护法律体系。现提出如下思路建议:

1.修改完善宪法关于就业的规定

在宪法中明确规定禁止就业歧视,完善关于就业平等权的规定。就业平等权从性质上来讲是一种宪法权利,对其进行宪法保护是最为根本、最为有效的救济方式。

2.出台反就业歧视法

目前有很多学者和人大代表强烈要求国家尽快出台以维护人权、追求平等为宗旨的《反就业歧视法》,从制度上消除就业歧视,建立健全对被歧视者的救济措施。如规定禁止在招聘广告中排斥性别和生源地的表示等等,减少对于大学生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就业歧视现象。

3.制定有关大学生就业公平的法律

尽快制定有关大学生就业公平的法律法规,如《普通高校毕业生权益法》、《普通高校毕业生平等就业法》、《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法》,并把相关的优惠政策和保障政策用法律的形式加以明确,为大学生顺利就业扫清道路。

4.制定大学生就业的社会保障立法

制定《工资支付法》,规范和约束雇主的工资支付行为,调整争议较多的加班工资、假期工资、停工工资和延期支付工资行为等,这对引导大学生到非公有制单位就业及灵活就业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制定《大学生失业保险法》和《社会保障法》等相关法律,实现大学生社会保障相关法律的衔接配套。

5.出台大学生就业服务法

这一法律应首先要明确大学生就业技能的培训内容,完善职业供求信息制度,建立统一的数据库,实现岗位与大学生的有效匹配,开发针对大学生就业的专门服务项目,制定出全国统一具有操作性的更加明确的激励措施,对到艰苦地区和特定行业工作的大学生,增大其转正晋级、工资补贴的幅度和比例,减免其在校期间助学贷款或代偿学费,服务一定年限后,希望返回大城市就业应该给予政策便利和优惠等等。

6.加强行政立法

由于大学生就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的政府职能部门较多,部门之间由于职责不同可能出现工作相互交叉、重复或者相互推诿。因此,政府应明确各级政府以及各政府部门之间在大学生就业中的具体职责,规范自身的政府行为,防止政府责任出现缺失。

7.加强地方立法

在构建保障大学生就业权益立法体系的过程中,地方立法层面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地方人大常委会和人民政府可以充分发挥地方立法可以结合本地区实际和立法程序相对灵活的优势,制定地方性法规和规章,以满足本地区实践的需要,建立一个由点到面、由中央到地方的立体的法体系。

8.加强大学生就业市场的法律法规建设

完善大学生就业市场制度体系,加强就业配套制度建设,建立和健全毕业生就业市场运行规则,规范市场行为,做好大学生就业市场的预测与信息。在《劳动力市场管理规定》基础上尽快建立和实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条例》,规定毕业生就业市场开设的条件、程序、监管办法,反对不正当竞争,制止欺诈行为,完善毕业生就业市场中介组织的功能,建立良好的市场运行秩序,保证毕业生就业市场正常运行。

四、完善我国大学生就业权益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作为一项基本制度,是社会的“安全网”,也是经济的调节器。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是现代国家的重要标志,也是现代政府的重要职责[4]。当然大学生就业权利的保护和促进,仅靠立法是远远不够的,还在于己有的法律是否得到了遵行和落实。因此,大学生就业权益需要切实有效的实施机制加以保障和充分合理的监督机制进行制约,需要在行政执法和司法等法律实施过程中加强对其进行保护。

1.设立保障机构

设立一些专门保障平等就业委员会的机构,为弱势群体提供就业歧视方面的咨询和服务,以保障劳动者就业平等合法权益的实现。我国这一机构的名称可为平等就业机会委员会。

2.设立专门处理大学生就业纠纷的救济部门

这个救济部门一方面向大学生宣传就业政策和平等理念,另一方面可直接开展查证工作。由于大学生受到就业歧视在我国具有普遍性、特殊性和严重性,一旦用人单位的行为被该机构认定为“就业歧视”,该机构可以首先通过非正式的程序,劝说用人单位放弃歧视性的雇佣措施,若调解或劝说失败,则该机构可以代表大学生向法院提出,如果法院判定就业歧视成立,监督违法者对判罚结果强制执行。

3.建立公益诉讼制度

社会团体应当是社会保障公益诉讼制度中不可或缺的角色,而赋予社会团体公益诉讼原告资格也是当今世界公益诉讼制度发展的趋势之一,平等就业机会委员会完全可以代表大学生向法院提出。

4.完善行政救济

尽快出台《劳动保障监察法》并明确各级政府在劳动监察中的作用和责任,完善行政救济将使大学生得到一个安全有利的就业环境,其就业主张也得到政府责无旁贷的支援。

5.加大劳动监督和惩罚的力度

为了有效保护大学生就业权益,有必要加大监督和惩罚的力度,对侵害大学生就业权益的,除了经济赔偿外,增加精神损害赔偿,并给歧视者以行政处罚,对于后果严重、恶劣的行为给予刑事处罚[5]。

6.强化司法保

司法保护是保障大学生就业权益最为现实的途径之一,是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能恢复和补偿大学生被侵犯的权益。司法保护主要体现在司法救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上,有必要为大学生这一弱势群体提供一定的帮助和扶持,扩大司法审查范围的内容、增设特别程序、推行简易程序以降低诉讼成本、合理配置举证责任,实行立案优先、审理优先、执行优先,以利于大学生的各种权益得到及时充分的救济。

建立健全促进我国大学生就业的长效机制,法律化、制度化、规范化是必由之路,有效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切切实实维护好大学生就业权益,构建和谐社会,我国大学生就业权益法律保护工作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2011年11月20号,中国政法大学研究所《2011年国家公务员招考中的就业歧视状况调查报告》,报告显示:2011年国家公务员近万个岗位,全部存在健康歧视和年龄歧视,此外在政治面貌、性别、户籍、地域等方面存在大量歧视性要求.

[2]贾友军,綦群高.美国政府、社会与学校在解决大学生就业中的角色定位与借鉴[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6).

[3][美]史蒂芬•霍尔姆斯,凯斯•R•桑斯坦.权利的成本――为什么自由依赖于税[M].毕竞悦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26.

[4].关于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的几个问题[J].求是.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