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区建设调研报告范文

时间:2024-01-05 17:34: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市社区建设调研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城市社区建设调研报告

篇1

一、现状

城区现有各类集贸市场15个,其中农贸市场9个,工业消费者市场3个,其它专业市场3个。市场总体规模均不大,除翠百路农贸市场和红光农贸市场年成交额在1亿元以上,其余市场的年成交额都不超过5千元。几个主要市场的大致情况如下:

1、翠百路市场

该市场95年由当时的××市政府组织兴建,××市商业网点建设,市场共投资325.8万元(其中工商部门投资100万元)。市场建成后由当时××市蔬菜公司承包经营,市场摊位年收入100万元左右(除门面外),目前,该市场现有市场管理人员20余人,由于市场管理人员都是本公司正式职工,市场经营的好坏不直接影响管理工作人员的收入,同时,经营收入绝大部分用于本公司职工工资支出,承包经营后再无资金投入市场的维修和改造,该市场仍是初建时的状况,市场大棚遍处漏水、电线也存在着不安全因素,加之管理人员拿固定工资,责任不清,管理职能以落实到位。该市场创建多次被新闻媒体曝光,市场赃乱差的问题至今得不到解决。20*年被区安委会列为重大安全隐患单位,责令限期整改,由于物业管理单位体制等原因,安全隐患整改措施一直未落实,我局已向区政府汇报,请求政府牵头,召集相关责任单位,进一步明确安全责任,落实整改措施,消除安全隐患。

2、红光市场

红光市场第一期工程于94年兴建,开办者为红光实业总公司,第二期工程20*年建成投入使用,市场管理人员均为原红光村村民。该市场系红光实业总公司的下属单位,实行报帐制,不独立核算,市场收入全额上交公司,市场的管理人员在公司拿固定工资,市场全部是个体经营的门面房,安全隐患多。20*市场内“企鹅沙发店”被焚仅是一例。近年来,红光实业总公司,虽对一期工程的对外门面进行了整修,但原第一期工程的设施老化、陈旧,安全隐患突现,亟需改造维修。

3、毓秀门市场

该市场于99年由原市房管局兴建并投入使用,市场设施较好,20*年下半年,该市场对外承包,采取聘用制聘用物业管理人员,目前由于被聘用的市场管理人员业务水平和管理方法欠缺,该市场秩序一直较差。

4、杏花村小商品市场

该市场于93年由当时的××市政府牵头,兴济房地产公司组织开发,工商部门投资20万元。由于该公司开发后将市场内门面房大部分卖给了个体经营户,公用设施无人问津,虽然成立了兴宇物业管理公司,但不能履行市场物业管理职责,市场管理混乱,卫生秩序差,存在着市场内物业管理部门不健全,不能履行管理责任;市场内电线乱拉乱接现象严重;消防设施不齐全,消防通道不畅通,消防标志不明确(如发生火灾消防车很难到达一些场所);市场内无专(兼)职消防人员;场内存在经营户与居户混住,住所的安全意识淡薄(有烧煤等使用明火现象)存在重大安全隐患。20*年、20*年该市场均被区安委会列为重大安全隐患单位,我局已多方努力,敦促物业单位进行整治,由于该市场已整体销售给个体,物业管理不能履行职责,安全整改措施一直未落实。20*年、20*年我局已多次向区政府、区安委会汇报、请示,请求政府牵头召集相关责任单位,进一步明确安全责任。制定整改措施,消除安全隐患。

5、中意批发市场

该市场是中意房地产开发公司兴建,20*年正式投入使用。该市场是城区唯一蔬菜批发市场,现有批发经营户14户,蔬菜批发辐射××城区周边的乡镇及周边石台、青阳等县。已初具规模,该市场距城区较远,给城区农贸蔬菜批发带来一定的不方便,因此,制约着市场的发展。

二、产生城区集贸市场不足的原因

一是市场建设先天不足,市场规划不合理。

现有的市场由于大都是在90年代初期兴建,市场的设计规划不尽合理。1、城区所有市场都没有设停车场,各种车辆没有固定地点停放,车辆占道停放和进场停放的情况大量存在,导致市场的安全通道不畅。2、部分市场消防设施不齐全,(如杏花村小商品市场)存在消防安全隐患;3、市场与商居混合,未能采取有效地隔离,如红光市场一期工程,小商品市场均存在经营户与居户混住,因此,市场无法杜绝使用明火,从而存在安全隐患。4、有些市场设施简陋、陈旧、电线老化(如翠百路市场大棚已经腐烂)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二是市场管理体制不顺,责任不明。

城区市场开办单位都是市、区、企事业单位,分属多家管理,市场管理人员都是市场开办单位的正式职工,市场实行报帐制,不单独核算,市场经营和管理工作的好坏不直接与市场管理人员挂钩,端着铁饭碗怎能管好市场?由于市场管理责任不明,体制不顺等问题的存在,导致市场管理暴露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三是现有市场管理体制难以使市场管理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根据有关法规规定,工商部门是集贸市场主要监管部门,承担大量的集贸市场监管职责,但市场的人财物三权均不在工商,工商部门对市场物业管理单位无任何制约措施。有些市场物业单位对工商部门的日常监管,置若惘闻,不予配合,甚至公开抵触。工商部门根据《安徽省城乡集贸市场管理条例》明确了市场开办者的职责,并制定了一系列有关市场创建的奖惩措施,但无法兑现。市场设施的改造资金和用于市场保洁等方面

的费用,工商部门无法落实。对市场监管中出现的问题,工商部门是看得见、管不着,有力使不上,遇有突击性工作任务,工商干部只好自己动手,甚至由工商干部充当物业管理人员,因此,现有市场管理体制难以使市场管理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三、建议

为加快城区集贸市场改造,规范城区集贸市场管理,理清城区集贸市场产权关系,使城区集贸市场的建设筋脉

篇2

如何建立长效机制,对居民物业小区(以下简称小区)进行有效管理,是我市城市管理面临的严峻问题,同时也是一个薄弱环节。小区公共绿地、公共卫生维护责任不落实;乱搭乱建、违章建筑依然存在;垃圾成堆,污水成河在有些小区时有发生。每逢初春,积存一冬的垃圾成为环卫及有关部门最头痛的问题,例如20xx年初春就从哈英德小区清理出近百吨垃圾。就如何建立小区公共环境及卫生管理的长效机制,政协对此进行了调查研究,并组织部分委员进行了实地视察,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市现有居民委员会36个(不含划归天北新区管理的7个),有物业公司进驻管理的小区26个。随着住房制度改革不断深化,过去那种单纯的单位管理的住宅区(住宅楼),已逐渐被不分单位的小区所代替。小区现有的公共环境基本上分三种情况:第一种基本上是一个单位小区,其公共环境及卫生管理,仍由其单位统一管理。如海纳尔小区(属卷烟厂)。这种模式的小区已所剩无几。第二种是多个单位住宅楼及非单位居民共居的小区,在这样的小区或者存在着“园中园”,或者一个单位有几单元或者几幢楼。在这种小区中,小区物业管理有的是,单元自管自已单位的“园中园”,或自聘物业公司管自己的“园中园”。一个小区甚至可进入5—6个物业公司。例如芙蓉里西、哈英德等小区。这种小区占现在小区的大多数。第三种小区,基本上能按照国务院颁布在的《物业管理条例》,一个物业公司全权负责小区环境及卫生管理,小区业主委员会也能按照《物业管理条例》行使权利,履行义务。例如别依斯、同济里等社区。

二、存在问题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社区的管理将逐步走向依法自治管理的道路,但作为社区居委会这个社区居民自治管理机构,却存在着组织机构不健全,工作人员数量严重不足,人员素质普遍不高等问题,所以在社区自治管理工作中,存在严重的缺位问题,尤其是在环境及卫生管理上难以发挥协调、服务作用。

居民小区业主委员会是依据国务院379号令《物业管理条例》在房管局及居委会的指导下建立,但由于多方面因素(社区居委会的组织协调能力、主管部门的工作职能缺位、工作作风不够深入等等),使业主委员会的群众基础、议事能力及代表委员的个人素质都不能与社区物业管理的实际要求相适应。业主委员会从制度层面上还存在一定的缺陷,故业主委员会在业主中的权威性不够,不能切实代表业主在物业管理活动中享受权利并履行义务。

物业公司是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伴随着物业服务社会化而产生的。在《物业管理条例》对其资质、管理事项、服务质量、服务费用等权力、义务从法规的角度提出规范要求。但由于社区居民小区尚在发育建设中,社区居民小区还未能发育建设成为《物业管理条例》所要求的底线,以至使得《物业管理条例》在实际贯彻执行中大打折扣。一个小区有多家物业公司进驻,各单位自管的园中园区域中自聘清扫人员“各扫门前雪”等成为我市居民小区最多见、最实际情况,由此而引发的公共区域环境及卫生没人管,垃圾没人清,卫生死角的垃圾只能靠爱卫会或领导下令在有重大活动或迎检活动时调动环卫部门突击。环卫部门因年初预算中并未将此类费用列入预算,突击一两次可以应付,次数频繁,入不敷出使环卫部门苦不堪言。

在城市规划社区详规中,缺乏对环卫设置的规划,以至于按照规定应设置的环卫设置(垃圾箱、垃圾筒、垃圾房等)无处安排,完全环保封闭的、卫生的垃圾临时集中设置,由于财力所限,环卫设施购置时尚不能一步到位。

至今**市尚无一个规范居民小区环境及卫生管理的地方性规章,以至使居民小区公共环境及卫生虽应有多个部门涉及到对其的管理,但居民小区脏、乱、差仍是我市城市管理、治安管理、卫生管理、环境管理中的薄弱环节。目前,有些事几个部门都管,有些事哪个部门都不管。仅有的一个部门规范性文件《**市居民区卫生管理实施方案》(**卫会发[20xx]13号文),也因以上因素落实起来难度很大。环卫处制定的《**市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实施方案》至今也未得到政府批准。

三、几点建议

1、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主席令第21号)、国务院379号令《物业管理条例》、国务院《关于加强爱国卫生的决定》、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自治区党委《关于大力开展社区建设的意见》等法规制订一部操作性强,符合**市实际情况,明确涉及到居民小区环境及卫生管理工作各方面的职能责任的规范性文件或地方规章,以解决目前谁都能管事,谁的责任也不落实的问题。

2、社区居委会是社区最重要的民主管理的组织机构,目前组织机构不健全,人员少,素质不适应需要等问题较为突出,要下大力气健全组织机构,按照新党发[20xx]3号文件要求,落实社区居委会人员编制和办公经费,加强社区队伍建设,提升社区工作者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采 取多种形式(民主选举、选聘、下派、挂职、招聘)选拔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热爱社区工作的优秀人才,充实社区工作者队伍,进一步建立健全社区工作者考核、奖惩、竞争上岗等激励机制,不断提高社区工作者队伍职业化、专业化、知识化水平。

3、将社区建设纳入全市“十一五”规划建设中去。把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纳入我市城市建设规划,逐步纠正我市社区基础设置建设相对滞后的问题。居民小区详规必须包括环卫设置规划,对没有进入小区详规要补缺。

篇3

根据**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统一部署,民政局认真完成了学习调研和分析检查阶段的工作。为进一步落实局领导班子《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分析检查报告》,整改影响和制约民政事业科学发展的问题,真正实现民政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困难群众得实惠的目标,制定如下整改落实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围绕“坚持科学发展,建设现代民政”的主题,坚持服务大局、服务民生、服务基层,以保障、服务和改善民生为着力点,牢固树立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核心理念,在功能定位上坚定不移地做好保障民生的“兜底”工作,坚定不移地在基层推动自治和共治,坚定不移地提高民政专业化、标准化的水平,坚定不移地抓党风、政风、行风建设,不断推动我区民政工作向纵深发展,为推动科学发展和促进**和谐做出新的贡献

(二)目标任务

1、近期目标:以提高“三个群体”(困难群体、优抚群体、孤老孤残孤儿等特殊群体)生活保障水平、加速民政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发挥民政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基础作用为重点,着力保民生、强基础、促和谐,努力实现全区民政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2、中长期目标:围绕解决民生和改善民生,重点健全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基层民主政治和城乡社区建设体系、社会福利服务体系、优抚安置工作体系和社会组织管理服务体系,使困难群体、优抚群体和孤老孤残孤儿等特殊群体的基本生活权益和基层群众的民主政治权益得到有力保障,社会公共管理和福利服务水平明显提高,财力保障更加有力,基础设施大为改善,人才队伍素质不断提高,民政制度建设更加健全,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民政事业发展新格局。

(三)基本原则

1、坚持实事求是。坚持从实际出发,把整改落实工作与具体业务工作紧密结合,做到有什么整改什么,力戒形式主义,以整改的实效来推动民政工作进一步发展。

2、坚持统筹兼顾。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做到既解决群众关心的具体民生问题,又解决体制机制问题;既注重城镇民政工作发展,又注重农村民政工作发展,确保全区民政工作整体推进。

3、坚持群众路线。始终把群众关心的问题放在整改的第一位,边整改边听取群众的意见,把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整改是否落实到位的标准。

二、近期整改任务

(一)关于转变思想观念、树立科学发展观的问题

认真落实“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宗旨,做到“五个转变、五个增强”,在民政系统深入开展“能力建设年”活动和政风行风评议工作。

责任领导:高开韵 责任科室:办公室

(二)关于提高社会救助水平的问题

1、全面实施“社会救助提质工程”。

(1)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实现应保尽保。20xx年城市低保继续巩固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保障人数约4100人左右),月人均补助标准不低于100元。切实做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的应保尽保工作,保障人数约4800人,月人均补助标准不低于46元。

责任领导:韩绍田、王清华 责任单位:低保局

(2)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扩大城乡困难群众看不起病的受益面,全年救助城乡困难群众不少于80人次。

责任领导:韩绍田、王清华 责任单位:低保局

2、全面实施“惠老工程”。

(1)提高五保供养水平。20xx年进一步提高五保供养水平。到年底全区分散供养标准不低于每人每年1300元,集中供养不低于每人每年1800元。

责任领导:韩绍田、王清华 责任单位:低保局

(2)启动松柏福利院搬迁新建工作。

责任领导:韩庆喜 责任科室(单位):福事科、福利院

3、全面实施“优抚帮扶工程”。

(1)组织部分优抚对象到省荣军医院进行疗养。

责任领导:田崇军 责任科室:优抚安置科

(2)重点解决在乡老复员军人“三难”问题。按时发放抚恤补助资金,积极解决在乡老复员军人生活、住房、医疗困难问题。

责任领导:田崇军 责任科室:优抚安置科

(3)认真做好退伍军人安置工作,确保年度任务完成。

责任领导:田崇军 责任科室:优抚安置科

(三)关于基层政权建设方面的问题

1、抓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组织开展村级干部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村级干部队伍素质。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相关政策和各项制度,继续深入开展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活动,抓好难点村整治工作。

责任领导:田崇军 责任科室:基层政权科

2、进一步统筹推进城乡社区建设。深化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社区服务体系,推动城市社区建设再上台阶。抓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总结推广试点经验,逐步探索出适合我区农村社区建设的模式。

责任领导:田崇军 责任科室:基层政权科

(四)关于加强局领导班子自身建设方面的问题

1、坚持和完善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制度。局党组学习中心组每季度集中学习一次,全年不少于4次。

责任领导:田崇军 责任科室:人教科

2、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完善局党组会议和局长办公会议议事规则,坚持干部任免、重大事项决策、重大项目安排、大额资金分配局党组会议或局长办公会议研究制度。

责任领导:田崇军 责任科室:人教科

3、坚持和完善党组民主生活会制度。健全班子成员谈心制度,党组书记和各位党组成员每年谈心不少于1次,党组成员之间要经常交心谈心,局领导和分管科室主要负责人谈心每年不少于2次。原则上局党组每年召开1次民主生活会,必要时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

责任领导:局党组成员 责任科室:人教科

4、带头改进工作作风。局党组成员每年下基层时间不少于工作时间的四分之一,每年要就分管的工作开展1-2个重点课题调研,形成1-2篇调研报告。

责任领导:局党组成员 责任科室:人教科

(五)关于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方面的问题

1、健全完善理论学习制度。继续完善理论学习制度和局机关各支部每月集中学习一次的制度,加强对支部学习的检查指导。

责任领导:田崇军 责任科室:人教科

2、健全完善民政局工作规则。修改完善《民政局工作制度》,特别是会议、车辆、财务、发文学习方面的制度进一步具体化,使工作规则更具操作性。同时,加强对《民政局工作制度》执行情况的督查。

责任领导:高开韵 责任科室:办公室

3、健全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层层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建立年中督查和年终考核制度;加强民政系统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在宣传教育、制度建设和监督检查上下功夫;加大对局重点项目、重点环节、重点岗位的监督检查力度;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遵守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自觉接受监督。

责任领导:高开韵 责任科室:办公室

4、健全完善政务公开制度。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完善局机关信息公开制度,认真做好信息公开工作。

责任领导:高开韵 责任科室:办公室

三、中长期整改任务

(一)健全完善5个体系,推动民政工作科学发展

1、进一步健全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切实保障困难群体的基本权益。

(1)进一步巩固城乡低保工作。城市低保要继续巩固应保尽保,及时将新增符合条件的城镇贫困人口纳入保障范围。强化动态管理和规范化操作,密切关注物价上涨给低保对象家庭生活带来的影响,保证低保对象家庭的实际生活水平不因物价上涨而降低。协调配合各部门落实城市低保户救助优惠政策,并积极向农村延伸,使困难群体得到更多实惠。

责任领导:韩绍田 王清华 责任单位:低保局

(2)完善临时救助制度。对暂时不符合低保条件但生活又确有困难的贫困人口实施临时生活困难救助,帮助低保边缘群体、低收入群体解决特殊困难。

责任领导:韩绍田、王清华 责任单位:低保局

(3)提高救灾应急水平。加强全区防灾减灾和应急响应能力建设,抓紧做好救灾物资储备,强化减灾备灾工作。做到“四个第一”,即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组织灾民安全转移,第一时间上报灾情争取支持,第一时间赶赴灾害现场,第一时间将救灾款物发放给灾民,确保受灾群众生活安定、人心稳定。

责任领导:田崇军 责任科室:救灾科

(4)建立完善医疗救助制度。进一步建立完善“资助救助对象参合参保、门诊医疗救助、住院医疗救助、临时医疗救助、慈善医疗援助”五位一体的新型医疗救助模式。调整完善城乡医疗救助政策。

责任领导:韩绍田、王清华 责任单位:低保局

(5)进一步加大救助管理力度。加强救助管理机构规范化建设,建立健全乡镇、社区、村级联动的救助网络系统。强化服务意识,推动主动救助工作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切实做好流浪未成年人的保护、教育工作。

责任领导:韩绍田 责任科室:福事科

2、进一步健全完善优抚安置体系,切实保障优抚群体的基本权益。

(1)认真落实各项优抚政策。切实抓好现有优抚政策和待遇的落实,落实重点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政策,力争把各类优抚对象优先纳入社会救助体系和社会福利服务体系,帮助优抚对象生活水平随经济发展不断提高。协助和推动有关部门落实医疗保障和优惠减免政策,将各类重点优抚对象分别纳入城镇职工或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患大病的优抚对象进行医疗救助;逐步为部分困难优抚对象维修改造住房。做好国家优抚政策的宣传解释、教育疏导和接访答复工作,维护军队退役人员稳定。

责任领导:田崇军 责任科室:优抚安置科

(2)认真落实各项军休政策。全面落实军休人员的政治和生活待遇;进一步建立健全军休工作机构,提高服务管理水平,确保移交地方安置的军休人员“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责任领导:田崇军 责任科室:优抚安置科(军休办)

(3)深化退役士兵安置制度改革。逐步建立以政策扶持为主体、多种方式相结合的城乡一体化退役士兵安置制度,逐步从安置就业向技能培训、扶持就业和自谋职业方向转变。

责任领导:田崇军 责任科室:优抚安置科

3、进一步健全完善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服务体系,切实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权益。

(1)积极推进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事业发展。以加强社会福利制度建设为重点,逐步扩大社会福利的惠及范围。努力建立服务对象公众化、服务主体多元化、服务内容多层次的社会福利发展新格局。在切实保障好城市“三无”对象、城乡孤儿和农村五保对象等特殊困难群体生活、医疗康复、教育、就业等福利服务的基础上,逐步面向社会老年人、残疾人和社会特困家庭儿童开展社会福利服务。

责任领导:韩绍田 责任科室:福事科

(2)加快发展老龄事业。建立健全与我区经济建设发展相适应的老龄事业发展机制,建立和规范与人口老龄化发展形势相适应的老龄工作机制,积极推动以养老、医疗、住房和临时生活救助等为主要内容的城乡老年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进一步完善优待老年人的政策,确保老年人共享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成果,进一步营造敬老爱老助老和代际和谐的良好社会氛围。推动“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落实。

责任领导:韩庆喜 责任单位:老龄办

(3)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大力宣传现代慈善理念,弘扬慈善精神,提升公众慈善意识。全面落实慈善捐助税收优惠政策,充分调动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慈善事业和慈善活动的积极性。深入开展“慈善一日捐”等专项和经常性捐赠活动,使社会捐助活动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完善慈善志愿服务激励机制,壮大服务队伍。

责任领导:田崇军 责任单位:慈善会

(4)稳步提高福利彩票发行水平。坚持“安全运行、健康发展”的原则,不断创新福利彩票发行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规范市场建设和管理,健全完善福利彩票发行网络,不断扩大福利彩票发行,为民政事业发展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

责任领导:韩绍田 责任单位:彩票管理站

4、完善基层民主政治体系,全面推进城乡社区建设。

深入开展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创新和工作创新,全面提升和巩固村(居)民自治水平。总结推广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经验,本着边试点边推进的原则,逐步在全区开展农村社区建设。加强城市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开展和深化城市和谐社区创建活动,在现有基础上由中心城区向乡镇全面推进。

责任领导:田崇军 责任科室:基层政权科

5、完善社会公共管理服务体系,提升社会管理水平。

(1)加强社会组织管理。着力发展行业协会,加大扶持公益慈善类社会团体的力度,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民办非企业单位,支持发展城乡社区社会组织。

责任领导:田崇军 责任单位:社会组织管理局

(2)加强区划地名管理。适应两型社会建设要求,审慎稳妥做好行政区划调整审批工作,积极稳妥地指导乡镇行政区划调整,积极推进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建设。健全界线管理体制和界线纠纷应急处理机制。

责任领导:田崇军 责任科室:基层政权科

(3)加强婚姻登记管理。深入推进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确保全省联网实时在线登记。

责任领导:田崇军 责任单位:婚姻登记处

(4)加强殡葬管理。深化殡葬改革,规范殡葬服务。加强收养管理,规范收养登记。

责任领导:韩绍田、韩庆喜 责任科室(单位):福事科、殡葬管理所

(二)扎实抓好2项设施建设工程,提高管理服务能力

(1)争取用2年时间建成福彩管理站办公大楼。

责任领导:韩绍田 责任单位:彩票管理站

(2)争取用3年时间建成一所“五院合一”的社会福利院

责任领导:韩绍田、韩庆喜、王清华 责任科室(单位):福事科、低保局、财务科、福利院

(三)创新完善5项机制,破解民政事业发展难题

1、创新完善领导协调机制。主动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争取党委、政府真正把民政工作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重要议事日程;加强与发改、财政、人事、劳动保障等有关部门的沟通与协调,争取更多的支持;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民政工作,进一步加大社会开放度、增强社会透明度、扩大社会参与度,不断健全完善“党政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领导、协调和社会响应机制。

责任领导:高开韵 责任科室:办公室

2、创新完善资金投入机制。建立财政投入、民政自身积累、社会资本参与的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积极拓宽筹资渠道,推进民政事业发展。

责任领导:韩绍田 责任科室:计财科

3、创新完善民政干部队伍建设机制。加强民政干部队伍建设,注意把素质好、有爱心、有责任心、年富力强的干部选配到民政岗位上来,以适应民政工作不断发展变化的要求。加强民政干部学习培训,强化廉洁自律意识,努力建设一支政治素质高、政策业务精、工作能力强、勤政廉洁的干部队伍。

责任领导:局领导班子成员 责任科室:人教科、办公室

4、创新完善平台服务机制。完善决策服务平台。落实和完善理论创新、社会听证、信息公开、社会监督和决策责任追究等方面的制度,加强调查研究工作,使民政工作决策更加科学民主。完善信息服务平台。加快民政信息化建设步伐,进一步完善民政公共政务和公共服务平台,逐步实现专项民政业务信息化管理和服务的资源整合,全面提升民政事业管理和服务的现代化水平。

责任领导:高开韵 责任科室:办公室

5、创新完善综合评价机制。争取党委政府把民政工作纳入政府目标责任制考核范围,进一步完善综合评价内容和指标,提高民政各项工作指标在党委政府全面评价中的比重和地位,促进民政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责任领导:高开韵 责任科室:办公室

四、保障措施

(一)认真落实责任。党组书记、局长为第一责任人,对整改落实工作负总责。分管领导为第二责任人,有关科室(单位)负责人为第三责任人。各责任科室(单位)要按照本方案的要求,对各整改项目提出具体的整改方法和步骤,特别是对需长期坚持整改的工作,要列出时间表,分阶段落实。涉及多个科室的工作,要加强协调和沟通,共同落实。

篇4

我市有60岁以上老年人口98.6万人,占全市人口21%,老年人口将以年均3.5%的速度持续增长,到2020年全市老年人口将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一。随着高龄老年人、空巢老年人和失能老年人日益增多,我市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因此医养融合发展对我市应对人口老龄化,提升养老服务能力和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基本情况

(一)积极探索居家、社区医养融合新模式

全市基层医疗机构在辖区内组建全科医生团队,对60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状况进行调查摸底,建立健康档案,对孤寡老人实行免挂号费、降低检查治疗费等优惠。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面实施家庭医生制度,与60岁以上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签约。2008年以来,组织多轮企业退休人员免费体检,周期免费体检率达83.29%。

一是建立家庭医生制度和健康管理团队服务。我市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启动实施家庭医生制度,重点为60岁以上老人、慢性病患者提供家庭签约服务。目前,政府举办的3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实施家庭医生制度,与60岁以上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签约率达76.7%。全市62家乡镇卫生院全部开展健康管理团队服务,组建健康管理团队342个,覆盖912个村卫生室,开展团队服务8304场次。二是开展居家老人医疗紧急救助活动。2012年,通过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企业经营、市场运作、公益服务的建设运营模式,建成市养老服务平台,以安全、健康和便捷生活为服务主旨,为居家养老的老年人提供紧急救助、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全方位服务。目前,平台12349养老服务热线已覆盖整个市区,24小时为老年人提供服务。三是开展医疗定点服务。由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日间照料中心)与辖区内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联系,签订服务协议,充分发挥社区养老服务平台功能。四是开展健康知识咨询服务活动。全市以健康扬州社区行活动为载体,定期组织讲师团成员以及有关医学专家深入社区、乡村,针对不同人群开展健康知识讲座。今年仅市专业照料协会就组织社区健康咨询服务活动4场,培训养老护理员近200名。

(二)着力提升专业养老机构医养融合水平

全市共有养老机构99家,其中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农村敬老院)72家,社会福利中心、老年公寓等公办养老机构8家,老年公寓等社会办养老机构19家。全市共有养老床位数29820张,床位占全市老年人口总数的3.08%。社会办养老机构19所,床位2284张。全市有护理型床位1843张,占床位总数的6.2%。

一是公办养老机构医养支撑辐射能力强。扬州市社会福利中心成立颐和养老康复中心,通过与东方医院合作,在全国首创金拐杖养老服务标准体系,通过亲情助理模式、至全服务模式、ABC管理模式、GOT运行模式四大专属模式,实现示范引导、专业推广、辐射社区的作用。二是社会办养老机构医养分类保障。曜阳国际老年公寓通过与苏北医院合作建立康复医院,完善急诊急救绿色通道机制,为老人开展保健医疗、康复护理、紧急救护、体格检查、健康管理等多项综合性医疗服务。中小型社会办养老机构重点收治自理和仅需基础护理服务的对象。三是农村敬老院基础医疗覆盖广。我市72家农村敬老院,均拥有基础性医疗功能的医务室。敬老院与当地卫生服务机构建立双向转治机制,确保政府兜底保障对象的基本医疗。保险机制作为医疗的重要补充。2013年,通过市慈善总会的资助,对城区685名城市三无、农村五保对象投保爱老无忧意外保险。四是养老护理员队伍建设不断深化。我局与养老护理员培训基地扬大医学院联合开展初级护理员免费培训,截止目前,已培训养老护理员592名。全市养老护理员822名,其中持证上岗养老护理员620名(初级592名,中级20名,高级8名),持证上岗率达75%以上,养老护理员专业化水平不断增强。

(三)加快医养融合医养融合政策创制

2013年,市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健康和养老服务产业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明确大力鼓励养老医养融合发展和社会力量发展养老服务,为助推我市养老机构转型升级发展提供了指导性意见。同年8月,我局与市财政局联合出台《扬州市城区养老机构新增床位经费补助办法》和《扬州市城区养老机构运营经费补助办法》。办法对市区按标准建设、依规定运营的新增社会养老机构床位市财政给予每张床位3000元的建设补贴,对市区已开业的社会力量兴办的养老机构和公建民营的养老机构,依据实际入住老年人数按全护理、半护理、自理、分别给予每人每月100元、70元、50元补贴。两项具体的惠民举措对大力扶持社会力量兴办和鼓励发展医养型养老机构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和经费保障,同时,也为各县(市、区)出台养老机构补助办法提供了参考依据。针对老年人保健市卫生局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城市(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扬州市城市(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设置标准》、《扬州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规划》等多个政策性文件,进一步明确新形势下全市社区卫生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工作重点,对推进城乡基层卫生服务网络体系建设、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机制和提升社区卫生服务质量等作出明确的部署。

二、存在问题

总体上看,我市养老服务医养融合建设还处在初级阶段,与人口老龄化形势下的养老社会化、多样化、个性化的医疗康复要求不相适应,与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求不相适应,与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养老服务业的要求不相适应,在保障能力、政策法规、管理手段、服务水平、思想认识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一)医养融合制约因素较多

我市在推进医养融合方面虽然取得了积极的进展,但是在服务能力、医保结算、政策引导等方面,还存在诸多制约因素。一是缺乏医保支持政策。由于养老不属于诊疗项目,因医保报销金额和住院时间的限制,造成需要长期康复治疗的老年人不得不连续出院转院,既造成过度医疗,也对老年人生理、心理健康发展不利。二是医疗护理能力欠缺。我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通常只能提供日间照料服务,大部分养老机构虽然有医务室和护理人员,但是医疗和护理水平不高。而诊疗水平高的医疗机构,本身医疗资源十分紧张,使得优质医疗资源无法满足居家、社区、机构养老需求。三是养老护理队伍建设亟待加强。根据民政部专业化养老服务机构中4-5张床位就需要1名护理人员来推算,全市约2.9万张床位,至少需要5800名护理人员,而我市99所养老机构中,养老床位与护理人员的比例仅为25:1,50岁以上的养老护理员占护理员总数的70%以上,数量和质量远远不能满足老年人的服务需求。同时,养老机构护理人员劳动强度大,薪酬待遇过低,社会认可度不高和工作环境差等原因,也造成就业吸引力有限。

(二)养老机构供需矛盾突出

我市现有养老机构的存量与庞大的、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医养需求不相匹配,社会养老服务的压力较大。一是机构养老供养对象结构性失衡。养老机构照顾失能老人工作量大,强度高,同时也缺乏必要的医疗条件,因此养老机构愿意选择可自理老人,不愿意接受高龄、失能、半失能老人,造成社会上最需要入住养老机构的失能、半失能老人被排斥在机构养老之外。通过《全国城乡失能老年人状况研究》结果和我市调研的实际来看,养老机构在收住对象定位上,近一半的机构只愿意接收自理老人或以接收自理老人为主,其中城区将近三分之二的养老机构,不愿意收住失能、半失能老人。特别是社会办养老机构,对入住老人身体因素作为重要的入住条件。二是专业老年护理院的缺失。根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统计,江苏省失能老年人占老年人总数的2.39%,我市老年人98.63万人,以此推算,我市约有失能老人2.3万人,而我市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仅为1843张,可见我市失能老年人医养型养老需要巨大。老年护理院作为以护理服务和维持生命的基本医疗服务为主的医疗机构,具备对长期需要生活护理和医疗护理、康复、临终关怀的服务对象提供治疗性护理服务的能力,对缓解综合性医疗压力、构建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的互通平台和解决老年患者出院后康复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省兄弟市老年护理院苏州市20所、南京市12所、无锡市6所,常州、徐州市各1所。其中,南京、苏州、无锡的老年护理院同时具备养老机构性质。我市尚无一家专业老年护理院。三是养老机构供给结构不合理。一为医养融合护理型床位缺失较多,全市护理型床位仅占养老床位总数的6.2%,与省政府要求到2015年,护理型床位占养老床位总数的比例达到30%以上存在较大差距。二为部分地区高档豪华的养老机构,由于床位收费相对较高,入住率较低,而适合广大普通老年人,特别是寄养中低收人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养老机构却排队难进,一床难求。四是城乡机构养老发展不平衡。在全市2.9万张机构养老床位中,大部分为农村敬老院床位,城市养老机构的床位占比远低于农村,与城市庞大的需求形成较大的反差。

(三)社会办养老机构医养发展艰难

社会办养老机构不仅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中扮演着填补空缺的角色,也是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体上看,我市社会办养老机构床位数仅占养老机构床位总数的8%,与省政府要求到2015年,社会投资兴办的养老机构床位占养老床位总数的比例达到50%以上。存在较大差距,其中护理型床位所占比例更低。一是新建社会办养老机构发展受到土地等政策的制约,租赁等形式的养老机构又难以符合规划、消防、审批的要求。二是对公办、社会办养老机构的扶持政策不平衡性。仅以对养老机构的省级资助为例,2008年2012年,省对按江苏省示范性养老机构标准新建、床位150张以上的公办养老机构,每张床位补助标准为3万元,而对社会办养老机构仅补助0.3万元。我市对社会办养老机构的床位建设为每张3000元,与省内兄弟市相比仍处于较低水平(南京、南通5000元,镇江、泰州4000元,徐州3000元)。三是优惠扶持政策可操作性不强,难于落实。如对于养老服务项目的土地供应政策,文件普遍作了以下规定:养老机构建设应当采取划拨方式供地的,一律划拨供地。由于上述政策过于笼统、原则,社会办养老机构获优惠供地很难实现。

三、下一步打算及建议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转变的必然结果,当前扬州市已步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问题,要做好重点医养融合发展的工作不仅时间十分紧迫,而且压力十分巨大。为此,我市应加快形成以政策扶持为导向、以财政投入为推手、政府与社会力量互联互动互补、覆盖城乡的社会医养服务新格局。

(一)创新手段、统筹规划,夯实居家社区医养融合基础

一是提升居家医养能力。大力推广智慧社区建设,推广虚拟养老院模式,通过可穿戴设备、视频诊断等手段,借助互联网技术、云技术和物联网技术,以信息化、智能化服务为支撑,为老年人提供及时周到的远程健康服务。在便民服务进万家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家庭医生制度,实现生活护理、康复护理进家庭,定期巡诊与应需施诊相结合的诊疗、护理服务,为居家养老提供医疗保障。二是强化社区医养融合功能。结合城乡发展规划,统筹布局建设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农村养老互助幸福院等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并在其中配备健康小屋、康复室等,筑牢社区医养融合基础;条件不具备的老居民区,按照就近原则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建立契约合作机制;鼓励新开发住宅配套建设医养融合服务设施,为社区老人提供完备的医养融合服务。三是大力开展医养融合志愿服务活动。成立服务老人的时间银行,倡导服务今天,享受明天的理念,采取时间储蓄的方式,发动志愿者为老年人提供医养融合服务。

(二)结对合作、政策支持,加快养老服务医养融合

今年,我局将与市卫生局联合出台《关于推进医疗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的意见》,其中明确以医疗机构、基层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建立长效合作关系为依托,建立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模式,重点鼓励建设或转型老年护理院发展。2020年,全市养老机构全面完成567工程即:护理型床位占养老床位总数达到50%以上;医养型养老机构占总数的60%;收住全护理、半护理老年人占总人数70%以上的养老机构应具有基础医疗服务功能。一是建议医保支持政策引入养老服务业,通过将需要中长期专业护理、康复、诊疗的养老对象纳入医保范畴,推进医养融合良性循坏发展。二是提升机构养老医疗融合服务能力。通过医疗机构在养老机构内设置分支机构、养老机构在内部设置医疗机构、基层医疗机构上门服务等完善医养服务结构。三是加强医疗资源机构养老配置能力。充分利用现有医疗卫生资源,鼓励医院将闲置资源改造成康复医疗机构或增加老年病科床位,支持社会资本举办专科护理院,鼓励部分非建制乡镇卫生院积极开展养老服务。四是建立居家、社区、机构养老与医疗机构联动机制。对基层医疗机构、养老机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转送的老年病人,在挂号、就诊、检查及办理住院手续等方面提供一站式服务。五是提升养老护理员职业化和专业化水平。可以通过设置岗位津贴和以奖代补的手段,逐步引导养老护理员队伍向专业化和年轻化转型。继续加大养老护理员的培训力度,明确对取得国家养老护理员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职业资格证书后,在养老机构护理岗位连续从业2年以上的人员,分别给予每人3000元、2000元、1000元、500元一次性补贴。

(三)加大投入、积极融资,夯实医养服务基础

一是积极与财政部门做好对接,贯彻执行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完善养老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苏政发〔2014〕39号)中对自建产权用房养老机构每张护理型床位给予1万元的一次性建设补助和租赁用房举办且租期5年的养老机构,每张护理型床位给予不低于5000元的一次性改造补助政策。二是积极引导各县(市、区)民政部门与养老机构建立专职养老护理员绩效考核机制,绩效考核资金可由县、乡两级财政按比例分担。三是建议研究制定针对新建或转型床位150张床位以上且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医养型老年护理院给予一次性20万元以奖代补政策。四是建议设立支持医养发展的投资引导基金,采取投入资本金、直接补助、财政贴息、小额贷款、项目补贴、风险补偿金、参股产业基金等方式,引导社会资本加速进入医养服务领域。

(四)搭建平台、延伸保险,推进社会办养老机构医养发展

一是积极推动《扬州市社会养老机构设立办法》的出台,联合财政、卫生、国土、工商、金融、安监及消防等职能部门,鼓励养老机构与医疗服务机构融合发展,根据权限分级职责,搭建平台协调解决诸如:土地使用、一照多址、人员待遇等扶持政策落地的问题,切实降低准入门槛,触发医养融合发展的鲶鱼效应。二是鼓励医养型社会办养老机构和老年护理院建设,针对机构身份定位问题,可在发展初期按半福利半企业定性,仿照企业运作模式融资入股、收益分红、扩张规模等,对其经费尚有少量缺口的,银行给予小额贷款,待其进入成长发展期开始归还贷款。三是拓展爱老无忧保险计划延伸医养型社会办养老机构,通过个人自筹和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方式,为入住失能、半失能寄养老人办理护理保险或意外保险,分释社会办养老机构风险。四是发挥社会福利协会服务管理作用,制定我市行业管理规范性文件,明确社会办医养型养老机构的性质地位,各方权利、义务关系,开办养老机构筹资方式与待遇,纠纷处理机构与理赔等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