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现状分析报告范文
时间:2024-01-05 17:34: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企业现状分析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目录:
前言
一:网络营销在中国
三:搜索引擎营销应用
四:B2B网络贸易应用
五:其他营销工具
六:企业对于网络营销的认知
七:搜索营销之弊端
八:B2B网络贸易根本
九:网络营销趋势
十:写在最后
正文:
前言
笔者从事互联网工作两年有余。自认为对于如今企业间互联网营销略知一二,贸然落笔,如有谬论但请直言。
互联网,在笔者眼中就是金庸老爷子笔下的江湖:派别林立,正邪难辨。三大门户网站鼎立,相互牵制;搜索营销和及时通信独步江湖,无与争锋;奇门怪派林林总总,各领。
于是乎很多企业如好武之热血青年迫不及待的寻找靠山,自认为借助门派的力量貌似就可以笑傲江湖,出人头地,金银满钵。
然而这江湖既然有如此多的派别,必定说明都有其过人之处——存在即合理,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所以只想假虎皮之威者,多浪费青春与金钱,一事难成;而兢兢业业刻苦修炼者,即使加入在小的门派也能叱咤武林。
一:网络营销在中国
网络营销是指通过互联网而进行创造以及满足用户进而盈利的一种商业行为。自互联网诞生起,网络营销服务被发掘的淋漓至尽。搜索引擎、B2B、群发、统计客服等等一系列的工具如雨后春笋般的冒出来。
而2010年06月08日《中国互联网状况》白皮书的,更是明确指出建立了电子商务系统的大型企业已超过50%,通过互联网寻找供应商的中小企业超过30%,通过互联网从事营销推广的中小企业达24%等数据。网络营销这个趋势在中国已经是在蓬勃发展。生产型、贸易型、服务型各行各业通过使用网络营销而消除了与客户之间的时间以及空间的局限性,相互之间的交互得以更加的迅速频繁而且更加经济。
目前中国的中小企业网络营销方式主要分为以下几种:信息群发(包括邮件群发,论坛群发,黄页登陆等)、搜索引擎营销(包括百度Google等搜索营销关键字广告、网站优化(SEO)等)、行业网站(B2B和他行业网站)等。邮件群发是早期最流行也最简单的网络营销方式,但是因为其特点而饱受诟病,而因为其针对性不强所以并不适合企业间的网络营销而没落;现在流行的是信息群发和黄页批量登陆,这种采取广撒网策略的推广方式也不是很得人心;而应用最广泛的则是B2B和相关行业网站,因为其收费低廉而且费用明确;以效果取胜的则是搜索引擎公司推出的关键字广告业务,美中不足的是客户消费费用屡遭质疑。还有一些网络营销小工具,比如流量统计、在线客服等,基本上都是属于辅助型网络营销工具
篇2
>> 我国房地产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浅谈中国房地产企业的营销现状及未来营销模式 浅析我国房地产基金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前景 关于房地产市场现状及市场监管的探讨 我国房地产金融市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房地产市场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浅析 我国房地产市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县级城市房地产市场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浅析杭州房地产未来的走势 房地产企业的纳税现状及对策 房地产成本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国五条”对杭州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分析及五点建议 浅谈中国房地产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我国房地产经济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 中国房地产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呼和浩特房地产现状及未来趋势预测 简析房地产经济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我国房地产现状及应对策略分析 浅析珠海市香洲区房地产市场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简析我国房地产市场现状分析及应对措施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杭州商品房市场分析报告――透明售房市场研究院.
3.2013年杭州土地市场分析报告――透明售房市场研究院.
4.15家外来大鳄首次在杭州市区拿地.http:///info/news_newsinfo_48507604_33_4.htm
5.2013部分重点出让地块开发节奏一览表.http:///info/news_newsinfo_53900845_33_1.htm#a
篇3
关键词:企业集团;财务集中管理;财务流程再造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0)11-0000-01
一、某某企业集团概况
某某企业集团是国有企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于2004年4月8日注册成立,注册资本为1.2亿元。公司以集团公司发展战略为指导,发扬“爱国、敬业、求实、奉献”的企业精神, 依托煤炭工业资源、人才、技术优势,确立主营业务。定位是:建立一个以国内外煤炭贸易为主导,以物业经营为基础,房地产开发综合发展的区域性企业。
二、某某企业集团财务控制流程的现状
2.1 资产管理业务流程现状分析
固定资产管理业务负责某某企业集团“固定资产”、“工程物资”、“在建工程”、“无形资产”账户的日常核算与管理。负责制定各项折旧及减值准备的标准。目前某某企业集团资产管理中对于固定资产在集团内各单位之间的调拨管理较为松散。实物资产从一个单位调入到另一个使用单位,无需上报集团财务中心进行协调和审批,在核算上,资产调拨的双方财务部门进行各自的帐务处理,反映的是交易双方资产项目的变化。致使集团公司对于资产的管理较为混乱,不能做到账实相符。比如在现行的管理框架下,某某企业集团的生产单位与投资单位独立管理,是不同的会计实体。投资单位按照分配的投资预算,在生产单位的区块上进行开发投资。投资完成形成资产后,资产需交给集团财务中心,集团财务中心汇总投资单位的投资信息,将转入的投资支出费用化或转资。最后,集团财务中心将完成转资的资产和固定资产下转给资产使用方二级单位,再由其二级单位财务部转给资产的具体使用单位。目前,某某企业集团财务中心对于投资项目的前期管理不到位,没有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进行前期的调研和分析,只注重对项目投资后资产的管理和核算。
2.2 预算控制流程现状分析
利用现在的内部结算体系,现在的财务核算系统也被用来作为资金控制系统。某某企业集团的预算控制主要包括收入预算控制、成本/费用预算控制和资金预算控制三部分。每年年初,通过集团公司的预算会议,审议并批准年度预算。被批准的年度预算被分解成为各个二级单位的预算指标。各二级单位再根据集团公司下达的预算指标最后分解成为各个三级单位的年度预算指标。
2.3 收付款业务流程现状分析
某某集团收付款业务主要分为采购付款、其他付款、各种收款三大类。采购付款是指由集团内各单位处理的生产资料采购和服务采购的支付过程。目前的采购付款流程中,集团内各单位根据集团下达的生产经营预算指标独立完成了整个采购付款循环,由各单位采购部门提交采购申请,经各单位总经理审核确认后,报到其财务部门,由财务部负责确认金额对外付款,采购的货物和服务到位后,由采购部门持相应的发票到财务部报账。由于各项经营板块之间的关联度不大,各项收入由各单位独立完成款项入账及账务处理,集团的管理方式往往是采取事后审计监督,没有实现过程控制,特别是一些大宗采购是否合理,集团没有起到应有的管理、指导和监督作用。
三、 某某企业集团财务流程再造的设计体系构建
3.1 资产管理业务流程再造设计
企业集团在2008年设计了新的资产管理业务流程,其中固定资产管理负责“固定资产”、“工程物资”、“在建工程”、“无形资产”账户的日常核算与管理。对固定资产增减变化情况进行核算。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大修费用。编制在建工程报表和工程项目预算执行情况表并办理完工项目的工程竣工手续。投资管理子流程负责长、短期投资账户的日常核算与管理。计算和提取“投资跌价准备”。计算投资收益、现金股利和利息。对“股权投资差额”摊销会计事项进行处理。针对目前对投资项目的前期调查分析工作的欠缺,对于投资管理在做好项目投资后的日常核算与管理的前提下,增加审核集团对外投资协议,进行初始投资核算和项目可行性的研究、分析,对投资项目的半年度和年度效果进行分析的职责。
3.2 预算管理业务流程再造设计
企业集团2008年在已有的收入预算、成本费用预算及资金预算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加强预算管理来提高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增加了利润预算。其优化的业务流程再造设计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方面。(1)收入成本费用预算:新的财务系统提供了预算管理功能。预算数据可以按照各级单位和收入成本/费用明细科目的架构,将预算数据定义到非常详细的层次。预算管理可以分级授权,各单位负责自身的预算数据维护。但是,各单位的预算数据汇总应当与财务中心下达给各单位的总体预算指标一致。因此,财务中心不再需要输入各单位的预算数据,各单位的汇总预算数据通过汇总各单位的明细预算数据取得。在新系统中,各单位可以直接生成本单位的预算实际对比报表,而无需借助系统外的工具。财务中心也可以分析各单位的预算完成情况,而且对比分析可以更加详细。详细的数据分析有利于集团财务直接发现收入成本业绩变化的原因。(2)资金预算新的信息系统还增加了预算指标的提示功能,在资金预算中,将各单位被批准的月度预算资金总额作为预算控制的指标。各单位在实际付款时,将信息输入到系统中,当其累计付款额超过了其预算资金总额,系统会显示相关提示信息,财务中心可以据此拒绝支付相应款项,达到资金总额控制的目的。(3)利润预算:利润预算是以企业利润为目标的预算管理。集团财务中心的预算管理业务部在整体效益最优的原则下,采用弹性预算或零基预算为编制方法,编制集团公司年(月)利润预算、经集团总裁办审议确定后,下达二、三级单位(部门)执行,并对集团各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分项目进行科学分析,提交综合分析报告、专题分析报告和预算考核报告。每月提供上月预算执行情况分析报告和本月预算调整方案,下月月度预算报告。
3.3收付款业务流程再造设计
集团公司在2008年确立了新的收付款业务流程再造,其中收款业务流程为:收款业务负责“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和“应收票据”账户的日常核算和清理工作。销售业务办理销售发票的领、购和保管工作审核业务部门报送的“产品销售出库凭证”、“委托加工物资发货单”和“实物出库凭证”等各项单证,审核无误后并开具相关正式销售发票。收到款项后确认为收入,对于应收款项及时登记入账,月度终了,编制应收账款分析汇总表,在次月10日前报送单位相关领导,然后单位相关领导上报集团财务中心。付款业务流程为:审核各类外购材料、零配件发票和货仓入库单,审核无误后付款并填制记账凭证。填制后的记账凭证,经单位财务部门审核盖章后登记相关明细账。
通过2009年的实际运行分析,重新设计的某某企业集团的各项业务流程以及财务组织结构,有效地提高了财务管理的效率、加强了财务的监督和决策支持职能、降低了财务管理的成本。
参考文献:
[1] 林样友.宏徽观视角下的会计信息流程再造[J].财会月刊(会计),2005,3:13-14.
[2] 李玉香.E时代会计业务流程再造探讨[J].企业经济,2005,8:157-158.
[3] 万幼清.ERP与BPR的比较与互动研究. [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6,7:22-23.
篇4
关键词:经济运行分析 企业管理 决策
1.经济运行分析开展的作用体现
第一,是对企业某一时期、某一时间点现状或动态的反映。就现状方面来说,经济运行分析反映的现状包括:当前的自然属性、当前的社会现状,还有企业的有关机构、资产、负债、人员等多方面的状况。而从动态方面来讲,经济运行分析反映的情况包括:企业的产品质量情况、生产发展状况、市场营销情况、企业财政情况、科研开况,还能够表现出未来的发展趋势。除此之外,它还能够反映出企业的规模和结构,如:生产、营销、人员、资产及盈亏等规模和人员、产业、技术、产品与质量结构等等。
第二,是对企业速度、效益、效率的反映。经济运行分析可以反映出一个企业的速度、效益和效率。从速度的反映上讲,它既可以对物质生产部门如产量产值等生产方面的增长和发展状况有所反映,又能够反映出非物质生产部门的相关情况,如服务等投入的增长好发展状况。再就效率效益方面讲,各种类型的企业,其物力、财力、人力甚至是时间上的投入均可以同劳务或是生产方面产出成果相比较。
第三,是对企业情况的反映,同时也是同企业相关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反映。经济运行分析不但能够反映出企业情况,同时也能够针对与其相关的经营活动进行反映。概括地讲,可以反映出的主要情况有: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凡同自身企业存在配套关系、协作关系或是合资关系企业的相关情况;生产或是提供的产品与服务同本企业相似的同行竞争者的相关情况;购买或使用过本企业产品与服务的人群的基本信息及其做出的反馈信息情况;企业所在的领域或是即将要开拓的市场的有关信息情况等等。
2.企业做好经济运行分析的必要前提
其一,准确的企业统计是正确企业经济运行分析的保证。经济运行分析不仅是企业进行政策计划和制定的重要依据,同时作为一种重要手段也对企业活动起着监督作用、保证着企业管理的科学性。因此,作为它生命线的统计数据,只有保证数据自身的有效、及时与准确,才能保证决策的准确无误。企业要提高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可从两方面加强:一要运用科技手段,建设统计信息系统,根据企业的自身特点、考虑社会需要建立内部报表和数据库。二要在统计队伍的建设上加强,不断的进行统计人员素质的提升。
其二,充分掌握了解有关财务信息。财务信息能够直接地反映出一个企业的最终经营成果,是人们关注的重要数据,同时要进行经济运行分析也要从它着手。如果要的了解财务信息的详细具体情况,第一步就是要针对财务数据自身来展开分析,以恢复经济事项的最初情况为标准,还原由于核算原因而调整的数据。但因财务核算这一固有体系的局限性,使得财务核算的结果常常不同步于经营信息,所以若要做出正确结论,就必须在考察企业时将实体经营信息同财务信息结合起来。
其三,要充分的了解经营信息。在判断企业经营是否正常运行时,单通过掌握的财务数据来判定是远远不够的,比如就某一期来比较财务数据会发现,在运输费用上较之上一期有了明显的增加;而在对实体经营指标作对比时会发现较之前一期销量有较大增长。由此可认为,运输费的增长是源于销量的增加,从而做出运输费用有所增长是正常合理的判定。分析者能够对经营信息充分掌握了解,是要以企业具备一个完善的数据信息体系,以及包括信息、资金、物质三资源一体化的管理体系为前提的,要使企业开展的经济运行分析是基于分类管理、及时信息、真实数据、准确证据之上的。
3.企业做好经济运行分析应遵守的原则及相关注意事项
第一,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进行分析,但要以定量为主、定性为辅,二者相互验证。这是由经济运行分析的最终结果是具体数据决定的,所以用具体数字来表示更为合适。
第二,坚持综合分析同各专业部门分析相结合的原则。具体进行时,各专业部门应首先分别进行资料收集并作出经济运行分析,此阶段要注意部门之间信息资料的共享互通,然后综合部门在根据各部门的分析报告进行汇总,得出最终总体的企业经济运行分析报告。
第三,坚持以企业经济运行的个性内同为主,个性同共性内容想结合的分析原则。探求个性中隐藏的共性、偶然中暗藏的必然之处,展开全面了解剖析,在经济现象之后不断发现其实质,寻求客观经济运行之规律,最终提高经济运行管理能力。
第四,企业发展现状和趋势相结合进行分析。基于现状分析,合理推断未来发展,在稳步发展的同时还要做拥有长远目光,提前筹划、开展前瞻性工作。
第五,以客观经济指标完成程度的通报为基础,侧重开展经济运行质量分析,尤其要特别指出经济运行过程中凸显出来的问题和矛盾,实现企业经济运行工作开展的化解危机及矛盾的使命。
参考文献:
[1]赵家廉.煤炭经济运行分析与预警系统的建立[J].中国煤炭,1999,25(10)
[2]李国清.加强预算管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J].管理观察,2009(31)
[3]王天博.构建评价企业经济运行分析新途径探究[J].管理学家,2011(12)
篇5
定期出具半月报、月报,针对出现的问题形成问题分析报告和整改意见,通过建立动态联动机制形成业务分析与管理考核相挂钩的闭环管理。进一步扩大业务信息应用的评价范围,努力拓展信息系统应用的深度和广度,提升绩效,实现信息化与公司发展的深度融合,带动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的进一步提升,支撑公司全面深化“两个转变”。
2业务信息系统的指标体系及指标分析
2.1概述根据国家电网月度业务信息系统使用情况通报,业务系统的权重按照ERP权重占34%,营销业务应用权重占20%,安全生产权重占20%,协同办公权重占12%,综合管理权重占14%,进行综合计算。
2.2ERP现状分析
2.2.1ERP指标包括日集成凭证比率、日发票校准率、从套装软件到财务管控集成成功率、从财务管控到套装软件集成成功率、采购订单完成率、采购申请完成率、收发货凭证录入及时性。
2.2.2从ERP应用情况上分析,主要失分点体现在采购订单完成率、采购申请完成率、收发货凭证录入及时性这四个指标上。
2.3营销系统现状分析。目前公司营销系统的失分点体现在工单核查一级错误即工单信息完整率、工单信息完整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3.1工单信息完整率该指标含有人为操作错误和归档工单数据完整性。主要体现在归档工单数据完整性上,工单用户数据完整性不高。
2.3.2工单信息完整率主要问题是错误数据整改不及时。
2.4安全生产现状分析。安全生产包括生产管理和安全监督两个部分。生产管理权重占60%,安全监督权重占40%。安全监督包括安监系统和应急管理。其中,安全监督月人均安监业务量占33.3%,安全监督登录率占33.3%,应急管理登录率占33..3%。其中生产管理系统指标包括设备管理、缺陷管理、运行管理、检修管理、状态检修、两票管理、报表管理共七大模块。目前主要失分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4.1设备管理主要失分点在设备台账的及时率及完整率。
2.4.2缺陷管理主要失分点在缺陷管理的缺陷与任务单关联率、缺陷原因填写其他或原因方面。
2.4.3运行管理失分点主要是各单位未按巡视周期填写巡视记
2.4.4检修管理主要失分点体现在停电工作任务单与工作计划未关联,修试记录与工作任务单未关联上。
2.4.5两票指标主要失分点在工作未及时归档。为了规范工作票归档问题,运维检修部下发了《关于明确生产管理系统PMS工作票的创建及归档的通知》,明确了设备运行管理单位与检修单位、外部施工部队与设备运行管理单位的职责。
2.4.6报表管理公司主要失分点在输、配电报表未及时报送。
2.5安检系统现状分析及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常规督查次数、专项督查次数、员工特种作业证复审及时率、投稿及采用率”4个模块的应用率不高,造成排名较低。
2.6综合管理现状分析及存在问题公司财务管控、市场交易、企业门户、信息化业务管理(IRS)登陆率有待于提高。综合管理系统的管理制度有待于完善。
3业务信息系统的管理目标及范围
以“抓基层、抓质量、抓常态”为发展目标,持续推进和深化信息系统应用,努力拓展信息系统应用的深度和广度,推进深化应用常态化,实现信息化与公司发展的深度融合。
3.1协助项目责任单位针对信息系统应用率监测、业务梳理的过程中找出存在的薄弱点,进行专题研究分析,制定整改措施方案,提高信息系统应用水平。
3.2全面梳理、更新信息系统的操作手册,确保系统操作和实际业务操作相吻合;总结常见“误操作”典型问题,形成具有针对性的专题指导手册,及时规避实际业务常见问题。督促项目责任单位加大培训力度,具体采取现场、远程电话指导、录屏等多种方式,对实际操作人员进行培训。
3.3开展各业务系统设备及业务数据规范性、数据质量检查及治理工作。加强县级供电单位的基层应用系统的规范使用。
3.4加强信息系统的标准化工作流程管理和流速控制,将管理流程固化,形成闭环管理、高效运转的管理机制,全面提高地州单位管理流程的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和信息化管理水平,积极健全工作机制,优化、规范业务流程,通过针对关键环节提供必要的业务咨询服务和技术支持等措施。
3.5针对公司业务信息使用情况,公司将完善系列标准及制度,加强了对业务信息系统的深化应用,建立了考评机制,提升公司总体排名。按照业务信息系统的具体标准及规定,组织各业务管理系统培训,制定考核管理办法,落实考核责任。
4切实落实业务信息深化应用责任制
按照信息系统深化应用管理考核办法,落实深化应用责任制。进一步完善全面、完整的信息系统深化应用相关制度规范,明确各层次业务、数据处理与管理人员的职责、工作时限和质量等要求,编写管理办法、成立深化应用领导组,落实信息系统深化应用责任,形成闭环的沟通协调机制。创造业务部门主导、信息部门配合,全员参与、齐抓共管持续推进深化应用的氛围,在公司全面深化应用基础上,推广地市县深化应用,确保到县、到所、到站、到人,充分调动一线员工积极性,鼓励参与系统建设与创新实践,充分挖掘应用潜力。
5完善业务信息深化应用通报机制
继续深化完善信息系统应用月报通报制度,持续优化业务指标,实现与业务发展紧密融合,进一步推动公司业务深化应用。将进一步细化县级供电公司应用评价指标,逐步将县级供电公司业务系统应用情况纳入评价。
6业务信息深化应用的具体措施
6.1ERP业务深化应用具体措施
6.1.1督促各部门(单位)及时清理三个月内创建的错误、废弃采购申请。对于未完成的采购申请,并及时清理。对有用的采购订单安排专人统一进行“手工关闭”。
6.1.2物资供应公司收到货物后,应及时进行ERP系统收发货操作。.督促各单位对完成的采购订单,在标识“交货已完成”打钩。
6.1.3物资供应部门应关注收发货的凭证录入及时性,避免事后补单。凭证在ERP中完成后,杜绝冲销物资收发货凭证。收发货凭证在ERP系统录入工作,物资供应公司应在下班前完成。做到凭证日期与系统电脑输入日期不超过12个小时,避免影响收发货及时性指标。
7生产管理系统深化应用具体措施
7.1所有新设备在投产送电前,其台账要提前在PMS中创建,并按照规范要求,准确录入设备的基本参数信息。并要求变电设备台账必须在投运后5日内、输电和配电设备台账必须在投运后10日内完善全部评价字段并。
7.2在录入台账时,台账必填字段不能为空或不完整,基层单位领导认真把关,认真执行审批手续。明确规定消缺安排人要根据缺陷是否停电,决定是直接下发工单还是安排纳入周计划、月计划。消缺结果登记人,即缺陷最后一步环节人员,必须完整准确的填写缺陷技术原因和责任原因(不能为“其他”或“原因不明”)和相关必填字段。
7.3按巡视周期填写巡视记录、变电运行记事、故障记录等。按正确的流程进行停电工作任务单与工作计划的关联,修试记录与工作任务单的关联。明确设备运行管理单位与检修单位、外部施工队与设备运行管理单位的职责。
8营销管理深化的具体措施
8.1高度重视稽查系统业务工单,安排专人进行此项工作,对每月公司下发的稽查工单及时按质保量的完成异常整改措施,并归档工单,使工单完成率达到100%。
8.2稽查业务人员在稽查系统内定期抽取数据,严格监控工单流程,杜绝工单超期现象的发生。
8.3加大营销系统深化应用工作考核力度,营销部每周对各单位系统应用指标进行抽查,并进行反馈,要求在规定的时限内完成整改,对没有按时完成数据整改的单位,进行追究问责。
9安监系统深化的具体措施
9.1认真组织各单位对16个模块的使用进行培训。
9.2安排专人对16个模块的使用情况进行核查,督促整改,对于不认真执行安监系统16个模块的单位进行追究问责。
10综合管理深化的具体措施
10.1加强对员工对综合业务登录的管理,从思想上认识到此项工作的意义。
10.2业务信息管理部门组织对相关模块的培训。
11结束语和展望
篇6
关键词生产作业;物料管理;实绩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41-0202-01
市场经济条件下,物料管理作为企业生产与运营的基础管理,在企业供应链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并日益凸显其不可估量的潜在优势。
现实中,生产稳定运行是企业最根本的利益追求。为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保证提供精品物料,用最小的物料储备实现最佳的经济效益。同时,对物料的使用管理应从精细化角度出发,实行集中管控模式,合理配置资源,以避免浪费和漏洞产生,通过一系列过程监管和运营,最终达到管理流程清晰化、内部管理规范化、资源效益最大化的目的。
1物料管理的现状分析
宣钢公司原料品种多、数量大、货位紧张,资金占用缺乏科学指导,容易造成大量资源性浪费。
2物料管理的目的
为加强公司大宗原燃料部分中间产品、产成品的管理,准确掌握各种物料库存信息,更好地提高库存周转率,减少库存呆滞资金,降低运营综合成本,减少公司不必要损失。本着“挖潜增效、励行节约、降低成本、严细管理”的原则,切实提高投入产出效益,需对生产计划系统进行整合优化,达到“节俭、合理、优质、高效”的资源管理目的。
3物料管理的理论架构
为更好地深入推进宣钢公司精细化管理理念和标准化作业,以及进一步贯彻落实河北钢铁集团对宣钢发展的具体部署,从宣钢公司实际出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坚定不移地实施“精品战略和低成本战略”。
宣钢公司围绕跨越发展,积极创新管理举措,持续推行和深化“集中一贯制”组织模式。立足物流优化,提出了物料集中统一管理办法,成立专门业务管理机构,建立健全物料台帐,收集相关联单位数据信息,进行汇总整理、对比分析。高度关注问题点、矛盾点和效益点的辩证关系,在数据分析过程中切实考虑工艺合理性与运输损耗等客观情况,并在实际生产应用中不断完善,使物料管理更加科学规范。
4物料管理的系统实施
4.1完善组织机构,明确管理职权
4.1.1建立完备组织机构
组长单位:生产计划处;成员单位:企管处、财务处、审计处、计检中心、销售总公司宣钢分公司、采购总公司宣钢分公司、国贸公司宣钢分公司、综合利用厂、炼铁厂、焦化厂、炼钢厂、小型厂(含泰龙公司)、高线厂、型棒厂。
4.1.2权责界定
① 生产计划处:负责牵头组织物料核查工作,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经济可行的物料核查方法,做到核查实物库存准确,并建立《物料核查台帐》;根据核查结果进行库存分析,撰写物料核查报告报送主管经理审阅。② 财务处:负责提供准确的财务数据,并对核查后的结果进行处理。③ 企管处、审计处:负责对物料核查过程的监督检查。④ 计检中心:负责进厂原燃料及成品、半成品的检斤、计量、质量检验,厂际间物料转移的检斤计量,保证计量数据的准确,并协调计量方面的异议处理。⑤ 销售总公司宣钢分公司、采购总公司宣钢分公司、国贸公司宣钢分公司及物料所属各厂负责提供现场物料库存数据并为物料核查工作提供便利条件。
4.1.3物料核查对象及范围
物料核查对象为公司所涉及有物料库存的单位,范围包括:① 炼铁厂:各种精粉、外粉(外矿)、球团、烧结矿、焦炭、焦粉、烧结煤、喷吹煤等;② 炼钢厂:铁合金、生铁块、废钢等;③ 焦化厂:炼焦煤、化产品等;④ 销售总公司宣钢分公司:各种成品钢材、外销坯等;⑤ 综合利用厂:废钢、生铁等;⑥ 国贸公司宣钢分公司:外粉(矿)、出口钢材等;⑦ 采购总公司宣钢分公司:外粉(矿)等。
4.1.4物料核查盘核周期
① 产成品和其他中间及相关产品每月盘核一次,其中季末、年末由生产计划处牵头组织盘核,时间为次季首月3日开始,其余时间由物料所属厂(单位)各自盘核,生产计划处进行监督检查,要求次月3日前将盘核结果报生产计划处计划科。② 大宗原燃料每季盘核一次,其中半年和全年由生产计划处牵头组织盘核,时间为7月份和次年1月份开始,其余时间由物料所属厂(单位)各自盘核,生产计划处进行监督检查,要求次季首月10日(其中10月份在15日)前将盘核结果报生产计划处计划科。③ 港口外粉(外矿)及钢材每年盘核一次,具体时间视情况而定。
4.2物料管理遵循的基本原则
1)为体现“一磅制”精神,核查全部进出厂物料均以本公司ERP计量数据为基准。计检中心对计量设施按规定定期校验、检修,保证准确度。若出现争议,在物料平衡会协调解决。
2)各种平衡的计算方法,以实际工艺要求为理论依据。
4.3细化管理、过程控制
1)核对帐目,严格考核。认真进行数据核对,做到帐帐相符,进(产)、消(销)存平衡一致。针对实测实盘过程中出现的盈亏问题处理情况进行检查,对未按照要求整改的单位(或部门)进行考核。
2)加强数据管理。各级统计数据要做到立足于基层,来源于现场,要求各单位上报的各项数据真实、准确,达到“数出一门,量出一家”,如实上报,并通过定期的物料盘核工作对上报数据进行检查,对上报数据虚假不实的单位进行严格考核。
3)分析解决存在问题。持续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物料盘查工作,每次物料盘查结束均出具盘库核查报告,每月定期对各单位上报的进耗存报表数据进行认真核对、平衡测算,做出各项物料平衡表,重点对各单位上报的与盘查结果相差较大,或不合逻辑的数据进行认真分析,定期对物料盘查中出现的问题召开专题会,拿出具体处理意见或建议,形成会议纪要经请示公司同意后进行善后处理。
4)盈亏库的处理。对于本单位的盈库:责任单位要分析盈库原因,出具分析报告,对于小于10万元(包括10万元)以下,可以冲销单位成本,10万元以上报公司领导。对于二级单位负责管理的物料出现不合理亏库原因,出具分析报告上报财务处请示公司领导后作出处理。
5)滞库处理。重点是运销公司的产成品,为了减少库存占用,每季度对运销公司宣钢分公司等单位的产成品及半成品产生的呆库进行盘核,并组织财务处价格管理科、资产管理科和运销公司宣钢分公司等相关单位拿出具体处理意见,请示领导做一次性处理,予以盘活资金。
6)修订合理库存。公司各项原燃材料储备的合理库存受产能、工艺状况、技术进步等因素的影响很大,通过对各项物料不间断的盘查和进耗存平衡的测算,科学准确地摸索并掌握了在目前公司产能、技术条件下的大宗原燃材料的合理库存数量,并通过便函的形式及时对与生产实际不相符的库存进行动态调整,逐步改善各种物料库存状态,减少资金占用。
篇7
关键词:翻译市场;翻译行业;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4-0135-02
引言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不断出现,语言服务行业也在发生变化。Common Sense Advisory[1]的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世界外包语言服务市场交易额达210亿欧元,年增长率为12.17%。中国市场的巨大增长使亚洲语言服务市场份额已经占世界份额的12.88%。随着中国与世界的联系进一步加强,尤其是经济文化交流的深入,语言服务的需求也将进一步扩大。中国翻译市场的变化对于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是巨大的,如何构建新时代下以市场为导向的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翻译市场现状与需求分析
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地位愈益增强,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将带动职业结构和教育需求的调整。《中国语言服务业发展报告(2012)》显示,2011年我国语言服务业的年产值为1 576亿元人民币,到2015年,语言服务企业年产值将超过2 600亿元人民币。根据《中国语言服务业分析报告(2014)》[2],中国翻译服务市场和企业在2000―2013年间始终保持增长,主营业务涉及的首要行业领域依次为“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金融业”“制造业”和“信息、技术产业”。在语种分布方面,使用频率最高的译入语种和译出语种都是英语、简体中文,反映了语种市场需求状况。中国翻译服务业的阶段性发展存在一个显著特征,即从2011年开始,中译外业务的增长一直高于外译中业务,其中有64%的翻译服务企业中译外业务量占总业务量一半以上,13%的企业中译外业务量比重高达80%~90%。这表明,翻译在推动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走向世界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翻译市场的增长是主流,涉及行业集中,英文和中文是使用频率最高的语种。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制造业出口大国,加之大型国际活动如奥运会世博会等,使中国翻译市场份额较大且增长稳定,中译外占据绝对优势,且中英互译比重最大,涉及领域以制造业和信息技术业为主,对翻译教育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中国语言服务业分析报告(2014)》曾提出要继续完善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对行业需求比较大而且素质要求比较高的中译外人才。
二、以市场为导向的翻译人才能力分析
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突飞猛进的增长和跨文化交流的需要,使传统翻译流程和模式已经难以满足不断增长的翻译需求。如今,计算机技术、网络电子资源、翻译软件已经实质性地应用到本地化的各个环节,并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3](Austermuhl,2006)。
在此背景下,根据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教学要求[4]的精神,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旨在培养能够较好地掌握口笔译专业技能,熟悉运用翻译工具,了解翻译及相关行业的运作流程,并具备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工作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
可以得知,翻译能力的范围已经在母语能力、外语能力和翻译能力,即外语技能、母语修养、翻译实践和学科素养的基础上扩大了,充分考虑了市场对翻译人才的要求,包括具备翻译职业技能和翻译职业素养,培养职业化和专业化的翻译人才,突出强调翻译人才将来作为译者的职业道德、语言能力、跨文化交际素养、逻辑思维能力,特别强调翻译实践、翻译技巧以及具体的翻译工具的使用和行业运作流程方面的知识,把语言能力和专业翻译能力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
三、以市场为导向的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一)着眼全球翻译市场,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
翻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应着眼于全球市场,越发需要具有英汉双语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专业人员的趋势,因此要有针对性地扩大学生知识面,利用各方资源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在进行翻译人才培养时关注翻译市场、人才需求及社会需要,重视专业的健康发展,有效结合大学的内部职能如教学、科研、社会服务职能与外部职能即教育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紧密联系。
(二)推动加强翻译市场监管,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中国翻译市场虽然整体发展迅速,但存在的题不能小觑,如从业群体学历高,薪资水平相对较低,高端人才严重匮乏;翻译业务兼职化倾向显著;翻译服务企业通过资质认证的较少,缺乏翻译企业资质评估体系。作为翻译人才培养单位,应积极与相关组织机构和管理部门配合,为规范国内翻译市场,为翻译教育、翻译职业维护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推动翻译人才培养模式与职业资格制度紧密结合
推动高校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及其与职业教育发展的结合。推动翻译认证与大学翻译教育结合:目前,人事部翻译资格认证与高校翻译硕士教育之间开展了合作;上海市政府的翻译资格证书尚未与翻译教育进行任何形式的合作。如果能够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如澳大利亚NAATI课程认证体系与模式,进行大学翻译课程认证的尝试,相信一定能够在推动翻译教育、教育职业化等方面起到促进作用。
(四)引入翻译技术课程与翻译项目教学,设置应用型与多元化翻译课程
翻译技术类课程的开展与深入,将语言与翻译技术引入翻译教学中,将语言和翻译工作者在专业实践与研究中所使用的多种技术与工具介绍给学生,帮助学生适应信息化社会对他们专业知识提出的挑战,是可行的翻译人才培养之路。在信息化时代,译者很有必要在自己的翻译工作中使用各种翻译技术来提高自己的翻译效率和质量。在处理好外语能力与翻译能力的同时,加强翻译技术课程,加强IT技能、电子资源、网络检索等技术,使其具备当今信息时代译员应具备的素质。
翻译技术课程的开展将涉及并致力于:(1)帮助学生建立能有效掌控的个人计算机环境,培养使用文字处理软件与语言和翻译相关的复杂任务的技能;(2)帮助学生熟悉自然语言处理、语料库语言学、翻译记忆库和翻译术语库的基本原理,并学会用这些领域里的专门知识和技术工具从事语言和翻译专业的实践;(3)开展机器翻译和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程,χ饕机辅翻译系统进行介绍,并使学生掌握一种主流机辅翻译工具;(4)使学生熟悉计算机术语管理的原理,并掌握术语提取、创建及术语翻译等技术;(5)向学生介绍项目管理的基本知识。
翻译项目教学是将实际翻译项目及其工作流程引入课堂。在实际项目过程中对成员进行分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计算机技术和语言能力等特点进行分组,优化各个小组的成员配置。每组按照成员特点,大致分为项目经理、助理、译员若干和审校,项目主要流程可参照下图所示。
应用型翻译课程设置应多元化。以市场为导向的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导下,整体翻译课程设置应加大非文学翻译课程比重,针对需求较大的专业行业,开设科技翻译、新闻翻译、旅游翻译、法律翻译等课程,突出应用型和实用型翻译人才培养模式。
(五)大力开展校企合作
通过对高校“校企合作”的现状分析以及对校企合作模式和运行机制的探索,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应以教学、实践、就业为主体,促进校企之间深层次合作。通过共建合作平台、订单式人才培养、课程内容开发、共建教学团队、建立校企合作长效合作机制等方式,促进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与发展,拉近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企业实践的距离,提高翻译人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扎实的语言能力、丰富的专业知识、突出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职业道德等。
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对翻译人才也有新的需求,对翻译教学和翻译学科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给我国的翻译教学、外语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翻译人才的培养模式的构建,应着眼于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构建。只有以市场为导向的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才能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应用型翻译人才,推动产学研结合、促进翻译教学、推动翻译产业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Nataly Kelly and Donald A.DePalma,The Top100 Language Service Providers,Common Sense Advisory,May,2012.
[2] 中国翻译研究院,中国翻译协会,中国翻译行业发展战略研究院.中国语言服务业分析报告[R].2014.
篇8
关键词:上市;合纵科技;原因;对策研究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目前对于上市失败企业财务原因的研究比较少。国外对于上市失败企业财务原因的研究也比较少,国外的研究更多的集中于对已上市企业财务舞弊问题的分析,关于上市企业财务分析的理论探讨等。财务分析在企业重组、企业价值评估等诸多方面广泛使用。财务报表分析在上世纪末开始传入我国,真正应用是在90年代前期“两则两制”颁布之后。此后,借鉴源自西方的沃尔评分法、杜邦分析体系等财务分析方法体系。从总体上看,由传统的财务报表分析走向缜密的财务质量评价则是近年来的话题。财政部等相关部委于90年代中后期了以财务分析为核心内容的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二、合纵科技的上市及其失败过程
合纵科技是一家高科技企业,在这篇文章中所选择的数据来源是公开的招股章程或公司的官方网站,因而是可以公开的数据,不存在数据泄密或者使用不当的情况。公司前身为成立于1997年4月15日的北京合纵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时注册资本100万元,主要从事扩频通信设备和配电综合检测表计的销售。2006年12月26日,北京合纵科技有限公司股东会通过决议,由有限公司全体22名股东作为发起人,将有限公司整体变更设立为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公司正式在深圳证券交易所的股份转让平台成功挂牌,注册资本为8218万元。2011年11月25日,发审委于2011年第74次发行审核委员会工作会议正式否决了合纵科技的上市。
三、合纵科技上市失败的财务原因分析
在合纵科技上市失败中财务原因是一个十分关键的原因,这些财务原因,最终成为导致合纵科技在上市时失败的一个重大原因。本文主要从短期借款、现金流管理、期间费用三个方面分析合纵科技上市失败存在的财务原因。
1.短期借款问题
相对而言,与同行业上市企业相比,合纵科技在资产负债率以及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等指标方面不存在较大的问题。在偿债能力方面,合纵科技主要存在的问题是短期借款过多。并且由于合纵科技为中小型企业,在借贷市场中处于相对的劣势,因而短期借款较多,可能会隐藏债务风险,并有可能危及企业的正常运营。2011年6月30日,公司短期借款为7,434.50万元,比2010年底增加31.95%,主要是本期为满足生产经营需要,公司增加了对外借款,补充营运资金。具体情况如如表1所示:
短期借款皆为1年期借款,到期日集中在2012年三月份。委托贷款2010年1月28日,公司与北京太阳投资管理公司、北京银行密云支行共同签署了2010年委贷字第011403号《委托贷款协议》,北京太阳投资管理公司通过北京银行密云支行贷款给本公司2,000万元,期限为2010年1月28日至2011年1 月27日。
根据签订的补充协议,公司以签订的产品销售合同预期收益4,004.401万元为本项委托贷款提供担保,并约定委托贷款的用途只能用于支付购买51号土地使用权款项,并在取得前述的土地使用权证及地上建筑物房屋所有权证后进行抵押登记手续,作为本项委托贷款提供担保。
综上所述,公司短期借款增加过快,并且还款期限较为集中,2012年3月份到期的短期借款额度为4500万。如果公司继续保持快速的扩张势头,将有可能在2012年面临严重的债务危机,进而影响到公司的正常运营。所以短期借款为公司上市过程中存在的一大瑕疵之一,可能会影响到公司的正常上市。
2.现金流管理问题
合纵科技在财务方面存在的另外一个较大的问题,是公司的现金流管理存在缺陷,在利润增加的情况下,公司因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反而呈现下降趋势。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这种状况的发生与公司的扩张有关,但是,其在2011年上半年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已为-2400万,说明公司没有及时匹配业务扩张过程中的资金,使得公司面临现金流断裂的风险。
报告期公司基本现金流量情况如下,在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方面,2008年度、2009年度、2010年度、2011年1月-6月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1,914.77万元、2,650.25万元、1,836.14万元、-3,241.87万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1,476.18万元、2,840.41万元、4,092.83万元、1,741.37万元。依据招股说明书的披露,公司 2011年1月-6月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受行业销售和回款的季节性影响,所以为负。在2008年至2010年,公司因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保持不断下降的趋势。
在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方面,2008年-2010年度,公司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为-1,908.41万元、788.31万元、-3,767.94万元。2010年公司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为-3,767.94万元,主要是为购置土地、建设新生产车间与办公楼等支付的现金。根据招股说明书的披露,如果扣除借款的借出与收回,公司2008年度、2009年度、2010年度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分别为-408.41万元、-711.69万元、-3,767.94万元。这与公司近几年来处于快速成长阶段,不断增加固定资产投资扩大产能的经营情况是一致的。
由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持续下降,而公司又在报告期内进行大规模的投资扩张,导致公司在2010年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仅为100万元,而在2011年上半年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已为-2400万,说明公司的现金流量出现了较大问题。这种情况增加了公司的运营风险,加之前文分析的公司规模扩张过快、短期借款较多、期间费用不断攀升等情况的综合叠加,使得公司的现金流量状况较为紧张,因而构成公司上市的瑕疵之一,可能会影响到公司的顺利上市。
3.期间费用问题
报告期内,公司期间费用变动趋势如下:
报告期内,公司分别发生期间费用2,063.12万元、3,937.72万元、6,010.66万元、3,592.97万元,占同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6.02%、18.77%、22.67%、23.76%。根据招股说明书的披露,2010年、2011年1月-6月受职工数量增加和薪酬提高等因素的影响,期间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较高。
在销售费用方面,2008年-2010年度及2011年1月-6月,公司销售费用分别为920.37万元、1,786.66万元、2,914.51万、1,852.78万元,分别占当期营业收入的7.14%、8.52%10.99、12.25%,2009年、2010年、2011年1月-6月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94.12%、63.13%、36.03%。销售费用的增长主要是由于销售规模的扩大,导致职工薪酬、运杂费、标书及中标服务费增加。
在管理费用方面,2008年-2010年度及2011年1月-6月,公司管理费用分别为1,035.14万元、1,989.19万元、2,700.42万元、1,445.82万元,分别占当期营业收入的8.04%、9.48%、10.19%、9.56%,2009年、2010年、2011年1月-6月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92.17%、35.75%、1.27%。管理费用增加的原因是由于职工薪酬以及办公管理费的增加。
在财务费用方面,2008年至2010年及2011年1月-6月,公司财务费用分别为107.62万元、161.87万元、395.73万元、294.36万元。依据招股说明书的披露,2008年财务费用较少的原因是向本公司增资扩股募集资金3,000万元,利息收入较多,导致财务费用有所减少。2010年财务费用比2009年增加较大,主要是由于银行借款增加较多,相应的利息支出、银行借款担保费及委托贷款管理费也有所增加。
综上所述,公司在报告期内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增长均较快,虽然部分原因是由于公司规模的扩大,但主要原因则有可能是由于公司过快扩张,导致公司管理水平下降,对费用的控制能力不强,从而导致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的大幅增长,吞噬了公司的大量利润。所以本文认为,公司在报告期内期间费用的大幅增长构成公司上市的瑕疵之一,有可能影响到公司的顺利上市。
四、财务原因对合纵科技上市失败的影响
因为合纵科技在资产状况、偿债能力以及现金流管理方面存首在着巨大的问题,从而使得合纵科技在可持续盈利能力方面存在明显不足,没有达到证监会发审委对申请上市企业财务方面的要求,加之合纵科技的内控制度也存在较大问题,最终证监会发审委以内控制度为理由否决了合纵科技的上市申请,使得合纵科技上市失败。
内控制度固然是合纵科技上市失败的原因之一,但是,合纵科技在资产状况、偿债能力以及现金流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同样不符合《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第十四条、第十六条的情形,对合纵科技的可持续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因而也构成合纵科技上市失败的重要原因。
五、合纵科技上市的应对策略
对于合纵科技而言,财务手段的应对策略实际上也有两种有效的对策。
(1)在公司内部建立完善的内控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使得公司的运作建立在规范的制度之上。主要包括严格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以持续经营为基础,根据实际发生的交易和事项,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确认、计量和编制财务报表,规范公司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规范公司的关联交易,规范公司的资产重组行为、规范公司销售和支出的确认,规范公司的税收缴纳等。
(2)通过合理的财务运作,使得公司的财务状况表现优秀。目前,一些大型的企业集团通过在内部设立财务公司,来进行资金的归集和融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资金的成本,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并且能够是企业保持较为稳健的现金流,还能够获得一定的投资收益。
类似于合纵科技的上市失败企业,一般都是中小型企业,由于缺乏规模效应,他们采用大型企业集团设立财务公司的方法未必可行,但是中小型企业可以借鉴这种财务运作的思路,积极研究公司内部的资金流动,大胆采用票据、资金池、中小企业集优债券的方式,提高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保持企业稳健的现金流,并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优厚的投资收益。在一定程度上,合理的财务运作又会使得企业的财务状况表现更好。
通过以上两种对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合纵科技的财务风险,减少企业的财务原因,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从而使得合纵科技有一个良好的财务表现,为顺利登陆资本市场提供较好的条件。
六、结论
近年来,IPO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因为依据以往的经验,IPO往往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为当事人创造巨大的财富。不过,根据相关媒体的公开报道,申请上市企业在上市过程中所花费的人力和物力往往是惊人的,而一旦上市失败,不管对于企业还是对于企业的大股东而言都是一个噩耗。
中国市场正处于不断成熟的阶段,中国的企业也正处于不断成熟的阶段,登陆资本市场既是这些企业走向更大舞台的过程,也是他们漂白自己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如果顺利,结局毕竟是皆大欢喜的。
然而,如果合纵科技再次上市失败,或者上市失败企业终究上市无望怎么办,对于拥有强大的社会资源,业绩出众企业而言,应该继续期望于上市。对于其他企业而言,可能暂缓上市,考虑并购或者海外上市。总之,优秀的企业终归优秀,不优秀的企业即使借助资本市场也不一定能发展起来,况且,随着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逐渐建立还有中小企业债等其它融资方式的不断发展,上市之路并非所有优秀企业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连f彬.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现状分析及甄别模型研究.厦门大学博士毕业论文,2008.
[2]王翠春.上市财务质量评价的实证研究―兼评农业上市公司财务质量.山东农业大学博士毕业论文,2008.
[3]王跃堂,李侠.财务报表列报改革及启示[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2(1).
[4]程小可.上市公司盈余质量分析与评价研究.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4).
[5]财政部会计司.我国上市公司2008年执行新会计准则情况分析报告[M].北京: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
[6]财政部会计司.我国上市公司2009年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情况分析报告―基于企业会计准则实施的经济效果[J].财务与会计,2010(7).
[7]李敏波,焦建.创业板市场上市操作与案例[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9(9).
[8]涂成洲.创业板上市实战:操作流程与案例评析[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4).
[9]刘玉廷,王鹏,崔华清.关于我国上市公司2007年执行新会计准则情况的分析报告[J].会计研究,2008.
[10]张佳菲.对上市公司财务危机的研究.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11]王润.财务报告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0(15).
[12]O展霞.会计信息管制对盈余质量影响的新制度视角[J].财会研究,2008(4).
[13]干胜道.盈利质量分析[J].会计之友,2006(9).
[14]刘玲,丁浩.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粉饰识别[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2).
[15]韩阳.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浅谈[J].财会通讯,2008(10).
[16]葛家澍,叶丰滢.论财务报表的改进――着眼于正确处理双重计量模式的矛盾[J].审计研究,2009.
[17]杨清香,俞麟,陈娜.董事会特征与财务舞弊――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会计研究,2009(7).
篇9
关键词:国有企业;管理会计;改进完善
管理会计作为现代企业重要的管理手段,有机融合了企业管理与会计工作,对于提高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水平,强化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自国家财政部颁布实施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指导意见以来,加快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已经成为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但是,不少国有企业在管理会计的具体应用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尤其是在资金预测、投资决策、绩效管理等方面,影响了管理会计工作实效。因此,改进优化国有企业管理会计体系,促进提高国有企业内部管理水平,已经成为国有企业管理改革的重要内容,这对于实现国有企业的长远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一、管理会计概念及其对国有企业的重要性概述
管理会计是管理学和会计学结合的学科,也称为分析报告会计。管理会计在职能上,将以往的财务会计从单纯的核算进一步拓展延伸,通过解析过去、控制现在以及筹划未来等,在对财务会计各项资料进行加工整理以及分析报告的过程中,对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进行规划控制。综合概述,管理会计是一种现代化的综合型学科,主要是为了当前经济发展新时期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实际需要发展而来的管理手段。在国有企业内部推进管理会计的有效运用,其必要性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在当前经济增长方式不断转变的背景下,国家加快推进国有企业体制改革,国有企业逐步从以往的粗放型的管理模式向集约型转变,在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转变过程中,势必对企业的管理带来新的要求,推进企业内部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变,正是适应这一发展形势变化的需要。其次,在国有企业内部管理中强化管理会计,能够及时归集整理各类有效信息,对企业的财务经营状况进行全面的分析掌握,进而为企业的经营管理层进行科学决策提供全方位的依据,这对于提高企业内部管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非常有利。第三,管理会计在职能上更加强调了对于企业经济活动的规划控制功能,特别是对企业未来发展战略的预测分析。因此强化企业的管理会计,不仅有利于企业短期内的经营发展,对于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二、当前国有企业管理会计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分析
(一)对于国有企业管理会计没有准确的认识
现阶段,管理会计在国有企业内部管理中仍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很多国有企业经营管理层对于国有企业管理会计理论只是简单层面的了解,而对于管理会计的实质内涵、模式方法以及具体作用还没有准确的认识,在积极推动管理会计革新转变上的积极性不高,这也是造成很多国有企业管理会计水平不高的关键因素。
(二)企业内部会计信息系统建设缺失
对于企业管理会计来说,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就是大量会计数据资料的归集整理,但是目前一些国有企业内部会计信息系统建设落后,企业会计基础数据资料归集整理不及时,甚至存在着严重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数据失真很容易对管理会计分析报告造成严重影响,并可能导致企业出现决策失误的问题。
(三)管理会计专业队伍力量不足
目前,很多国有企业开展应用管理会计,主要是由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部门负责,但是财务部门在业务职能上主要是对财务的核实,而对于管理会计还缺少足够的经验,由于专业人员队伍力量的不足,造成了国有企业在管理会计的开展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财务工作与管理会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影响了管理会计的具体实践应用效果。
三、国有企业强化管理会计的实施策略
(一)重视国有企业管理会计的应用
强化管理会计应用,对于进一步推动企业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更加科学、全面地衡量企业绩效,实现国有企业内部管理升级,不断提升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价值创造力具有重要作用。国有企业在内部经营管理过程中,应该高度重视管理会计的重要作用,深入挖掘管理会计工具,拓展管理会计应用范围。特别是应该坚持把管理会计作为会计工作转型升级重要内容,通过管理会计积极推进财务与业务活动融合,在企业内部经济活动的规划、决策、控制和评价等方面强化管理会计作用发挥。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应该以实施管理会计指引体系为抓手,将会计职能从记录价值向创造价值拓展,从后台部门向业务前端拓展,提升企业价值创造能力。
(二)完善国有企业管理会计体系设计
对于国有企业管理会计的设计,应该坚持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的规划、决策、控制、评价等各个管理环节,融合业务活动的全过程。在战略规划、决策方面,关键应该强化信息搜集、整理、加工,以管理会计参与战略规划定位和经营目标设定。同时,重点强化控制和评价环节管理,通过设定定量定性标准,强化分析、沟通、协调、反馈等控制机制,并基于管理会计信息等,合理评价经营活动情况,提高经营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在管理会计的应用方面,应该坚持与预算管理、成本管理、营运管理、投融资管理、绩效管理、风险管理等各领域相结合,在提高企业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强化成本控制,进一步提升投资效益和绩效管理水平,防范风险问题发生。
(三)提高国有企业内部会计信息化水平
国有企业管理会计工作的高效开展离不开信息化支撑,在国有企业推进管理会计的应用过程中,应该从企业经营发展实际情况出发,加强面向管理会计的信息系统建设,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推动管理会计加快发展。在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建设方面,应该根据企业的长期战略发展规划,将管理会计信息化需求纳入单位整体信息化规划,确定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功能等具体需求,指导管理会计的信息系统建设工作。一般来说,现阶段国有企业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主要应该包括预算、平衡计分卡、经济增加值、作业成本管理等系统。在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关键应该解决“信息孤岛”问题,加强与企业内部财务、成本、经营、生产等各个部门之间的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提高各类会计信息归集整理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四)提高企业内部会计工作人员在管理会计方面的专业化水平
对于国有企业来说,企业内部的会计工作人员是管理会计工作主要执行者。在管理会计深入推进发展的新时期,对会计人员综合能力水平也提出了新的挑战,企业管理者应该把提高会计人员落实管理会计改革与发展的能力作为关键。一方面,应该通过组织会计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内部培训等多种方式,在管理会计新理论、新知识方面拓展会计人员知识领域,丰富管理会计知识结构。另一方面,应该注重把管理会计理论知识学习与企业实际工作相结合,引导企业会计工作人员将管理会计理念和工具方法运用到单位实际工作中,不断提升管理会计专业能力水平。此外,还应该根据国有企业管理会计应用的实际需要,通过多种手段积极引进熟悉管理会计的总会计师、财务总监等高级会计人才、会计工作负责人,不断的提高企业管理会计工作的整体水平。
四、结语
在国有企业管理会计的具体应用过程中,国有企业应该准确全面的认识管理会计的内涵意义,并根据企业自身发展实际情况,注重改进完善管理会计基础工作,提高企业内部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水平。
参考文献:
[1]韩亚丽.管理会计在国有企业绩效评价中的应用[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2):67-69.
[2]罗春花.浅谈管理会计在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5(8):118-119.
篇10
关键词:资金管理;企业;重要意义;现状;改进建议;分析
企业在参与市场竞争,谋求生存稳定与高效发展的过程当中往往需要应对各种各样的挑战。诸多变动性因素的相互作用使得企业所处的整个生存环境变得异常复杂,由此而带给企业的既是机遇,同时又是挑战。很明显,在企业应对诸多市场变动性因素的过程当中,如果企业不具备良好的现金流量管理水平,不具备系统化的资金管理水平,那么企业的发展势必会受到大量的限制与制约。以上分析从企业应对市场挑战的角度给出了资金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意义。那么,当前企业资金管理存在怎样的问题?以上问题应如何改进呢?本文就针对以上问题做详细分析与说明。
一、企业资金管理现状分析
1.企业资金管理意识仍较薄弱。部分企业管理层对于资金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资金时间价值观念也未能够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当中得以体现。通俗来说,企业在资金占有量较高的时候不对其进行系统规划与管理,在占有量较低的时候又无法规划、无法管理,对于占有资金的使用始终缺乏一种长期性的行为意识。特别是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过程当中,企业自上之下工作人员对于产量及产值的关注过高,产品研发与销售阶段的潜在风险也缺乏有效的监督与控制机制,导致潜在风险较大的投资项目占据了企业大量的资金,发展堪忧。
2.企业资金管理方式仍较传统。在企业参与市场竞争行为不断扩大与延伸的背景作用下,企业资金管理与控制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然而部分企业始终缺乏一个健全的资金管理体系,小至各经济业务活动,大至各子公司经营管理信息间的流通机制并不完善,潜在风险进一步扩大。更为关键的一点在于:传统的资金管理方式无法实现资金的统一管理与协调应用,企业在面对资金缺口的情况下频频采取向银行借款的方式弥补漏洞,由此导致企业因借款而产生的财务费用逐年扩大,资金管理难度进一步加大。
二、企业资金管理改进建议分析
1.强化企业资金管理意识。企业应当由上至下树立资金统一观念的思想模式(这种资金管理模式同时适用于非集团企业及集团企业),重视对现金流量的管理与控制。特别是企业财务部门的日常工作当中,财务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不能单单局限于提供年度现金流量表之上,还应当结合企业发展实际情况,定期编制相应的现金流量分析报告与使用规划。针对大额现金流入与流出业务进行严格的核对与控制,确保企业在任何正常发展及投资行为背景下仍然能具备与此类大额现金流入/流出业务相对应的支付/偿债能力。在此基础之上,企业还应当引入风险管理意识,特别是针对企业计划投资项目展开风险事项评估,确保由投资该项目所引起的风险能够始终控制在可承受限值之内。
2.提高企业资金集中化管理。大量的实践研究结果向我们证实了一个方面的问题:集中化资金管理模式的引入与应用能够较好的辅助企业对资金链进行合理完善,在企业经营管理效益最大化前提下确保企业战略方向与战略计划的可调整性。特别值得注意的一点在于:在企业资金集中化管理模式作用下,企业能够依照自身发展情况对各个子账户项目中的资金进行合理的归纳与集中,强化企业内部资金的统筹整合,进而在企业内部构建一种资金项目相互之间的平衡模式。一来可以有效控制财务成本,二来可以显著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3.增强企业流动资金管理灵活性。一般情况下,我们将企业在正常生产运营过程当中所涉及到的原料采购、燃料采购、工资支付以及其他各类经营费用所学的周转性资金称之为流动资金。企业必须确保流动资金的充裕性,以备不时之需。这也就是说,企业在流动资金存入银行并选取短期理财产品进行投资的过程中,应当优选流动性与安全性较好且信用级别较高的理财产品,一方面确保企业流动资金的随去随用,另一方面也确保流动资金投资收益高于活期存款收益。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资金管理是市场竞争大环境下决定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所在,这一点是无可厚非的。企业在谋求稳定生存与发展的过程当中必须以资金管理有效性的提升为切入点,藉由资金管理引导经营管理、藉由经营管理引导建设发展。我们必须明确一点:导致现阶段部分企业发展受阻的最根本因素在于企业资金管理工作存在一定的缺失与漏洞,合理解决此类问题对于推动企业健康稳定发展而言有着重要作用,本文所提出的几点建议希望为相关工作人员所借鉴并采纳。
参考文献:
[1]田 硕 车延杰:地方财政科技投入与企业资金配置机制研究.[J].长白学刊.2010.(02).113-115.
[2]秦志敏 赵治业 靳琳等:成长型企业资金链断裂风险管理调研及启示——来自辽宁省成长型企业的证据.[J].财经问题研究.2010.(11).110-115.
- 上一篇:基本情况汇报
- 下一篇:公务员年度个人工作总结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企业盈利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