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风险管理原则范文

时间:2024-01-04 17:53: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信用风险管理原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信用风险管理原则

篇1

现代信用风险管理的特点

一是信用风险管理的量化困难。信用风险管理存在难以量化分析和衡量的问题。相对于数据充分、数理统计模型运用较多的市场风险管理而言,传统信用风险管理表现出缺乏科学的定量分析的手段而更多地倚重定性分析和管理者主观经验和判断的艺术性的管理模式。信用风险定量分析和模型化管理困难的主要原因在于两个方面一是数据匮乏,二是难以检验模型的有效性。数据匮乏的原因,主要是信息不对称、不采取IT市原则计量每日损益、持有期限长、违约事件发生少等。模型检验的困难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信用产品持有期限长、数据有限等原因。近些年,在市场风险量化模型技术和信用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的推动下,以Creditmetrics、KMV、Creditrisk+为代表的信用风险量化和模型管理的研究和应用获得了相当大的发展,信用风险管理决策的科学性不断增强,这已成为现代信用风险管理的重要特征之一。

二是信用风险管理实践中存在“信用悖论”现象。这种“信用悖论”是指,一方面,风险管理理论要求银行在管理信用风险时应遵循投资分散化和多样化原则,防止授信集中化,尤其是在传统的信用风险管理模型中缺乏有效对冲信用风险的手段的情况下,分散化更是重要的、应该遵循的原则;另一方面,实践中的银行信贷业务往往显示出该原则很难得到很好的贯彻执行,许多银行的贷款业务分散程度不高。造成这种信用悖论的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于大多数没有信用评级的中小企业而言,银行对其信用状况的了解主要来源于长期发展的业务关系,这种信息获取方式使得银行比较偏向将贷款集中于有限的老客户企业;二是有些银行在其市场营销战略中将贷款对象集中于自己比较了解和擅长的某一领域或某一行业:三是贷款分散化使得贷款业务小型化,不利于银行在贷款业务上获取规模效益:四是有时市场的投资机会也会迫使银行将贷款投向有限的部门或地区。

三是信用风险的定价困难。信用风险的定价困难主要是因为 信用风险属于非系统性风险,而非系统风险理论上是可以通过充分多样化的投资完全分散,因此基于马柯威茨资产组合理论而建立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和基于组合套利原理而建立的套利资产定价模型都只对系统性风险因素,如利率风险、汇率风险、通货膨胀风险等进行了定价,而没有对信用风险因素进行定价。这些模型认为,非系统性风险是可以通过多样化投资分散的,理性、有效的市场不应该对这些非系统性因素给予回报,信用风险因而没有在这些资产定价模型中体现出来。

对于任何风险的定价,首先都是以对风险的准确衡量为前提条件的。由于前述的一些原因,信用风险的衡量非常困难。目前国际市场上由J.P摩根等机构所开发的信用风险计量模型,如Creditmetrics、CreditRlsk+、KMV模型等,其有效性、可靠性仍有争议。因此,从总体上来说,对信用风险仍缺乏有效的计量手段。

信用衍生产品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整个金融系统中纯粹信用风险交易并不多见,因而市场不能提供全面、可靠的信用风险定价依据。

对不同类型同期限的金融工具,如国债、企业债券等到期收益率的对比分析,尽管能为信用风险回报和定价提供一定参考,但主要局限于大类信用风险的分析,难以细化到具体的信用工具。

现代信用风险管理的发展趋势

信用风险作为一种古老的风险形式,在长期以来,人们采取了许多方法来规避,以期减少损失。传统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主要有专家制度、贷款内部评级分级模型以及Z评分模型等。但是,现代金融业的发展,使得这些方法有些显得过时,有些则显得不精确。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对于市场风险等其他风险的管理水平的提高,现代信用风险的管理水平也得到了提升,出现了Creditmetrics、KMV、Creditrisk+等信用风险量化管理模型,使得信用风险管理更加精确、更加科学。

总的来说,现代信用风险管理呈现出如下几个发展趋势。

信用风险管理由静态向动态发展。传统的信用风险管理长期以来都表现为一种静态管理。这主要是因为信用风险的计量技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都没有得到发展,银行对信贷资产的估值通常采用历史成本法,信贷资产只有到违约实际发生时才计为损失,而在违约发生前借款人的还款能力的变化而造成信用风险程度的变化难以得到反映,银行因而难以根据实际信用风险的程度变化而进行动态的管理。在现代信用风险管理中,这一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进。首先,信用风险计量模型的发展使得组合管理者可以每天根据市场和交易对手的信用状况动态地衡量信用风险的水平,IT市的方法也已经被引入到信用产品的估价和信用风险的衡量。其次,信用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使得组合管理者拥有了更加灵活、有效地管理信用风险的工具,其信用风险承担水平可以根据其风险偏好,通过信用衍生产品的交易进行动态的调整。

信用风险对冲手段开始出现。长期以来,信用风险管理模式局限于传统的管理和控制手段,与日新月异的市场风险管理模式相比缺乏创新和发展,尤其缺乏有效的风险对冲管理手段。传统的管理方法只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信用风险的水平,很难使投资者完全摆脱信用风险;而且,这种传统的管理方式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这种投入还会随着授信对象的增加而迅速上升。这一局限性对以经营存贷业务和承担信用风险为核心业务的商业银行而言并无多大影响,但随着信用风险越来越多地进入证券交易和投资银行领域,传统信用风险管理的这一局限性变得愈益突出。对于证券交易商而言,其面临的信用风险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与商业银行不同,证券交易商是以承担市场风险而不是信用风险为自身业务的核心的,信用风险只是交易的副产品,是交易双方都试图剥离或摆脱的:二是由于证券交易品种多样化、交易对手也涉及广泛的特点,证券交易商往往比商业银行面临更多的信用对象;三是证券交易商往往缺乏商业银行那样管理信用风险的经验和相应的人力和物力,这都使得传统的信用风险管理模式和手段不能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在市场力量的推动下,以信用衍生产品为代表的新一代的信用风险对冲管理手段开始走到风险管理发展的最前沿,并开始推动整个风险管理体系不断向前发展。

信用风险管理方法从定性走向定量。传统的信用风险管理手段主要包括分散投资、防止授信集中化、加强对借款人的信用审查和动态监控,要求提供抵押或担保的信用强化措施等。尽管这些传统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相当完善和成熟,有些甚至已经制度化,成为金融机构风险内控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这些传统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主要都是基于定性分析。

近年来,信用风险的计量和管理方法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与过去的信用管理相对滞后和难以适应市场变化的特点相比,新一代的金融工程专家将建模技术和分析方法应用到这一领域,产生了一批新技术和新思想。随之而来,在传统信用评级方法基础上产生了一批信用风险模型,这些模型受到了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现代信用风险模型主要是通过数理统计手段对历史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对有关群体或个体的信用水平进行定量评估,并对其未来行为的信用风险进行预测,提供信用风险防范的有效依据和手段。

篇2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省分行,吉林 长春 130000)

摘 要:本文通过信用卡业务信用风险管理内部体系以及外部体系的构建两个方面对商业银行的信用卡风险管理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促进其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 :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信用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F83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5)02-0035-01

目前,不当发卡、信用卡套现等给发展尚不成熟的我国信用卡行业带来了巨大的风险,急需完善的风险防范机制为我国的信用卡行业保驾护航。

一、信用卡业务信用风险管理内部体系的构建

1.信用卡业务信用风险管理内部体系的构建原则

信用卡作为一种全新的消费信贷方式和支付手段,对其进行风险管理不能沿用过去的理念和方法,而应该根据其特点重新进行构建,其构建的原则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系统性。信用卡业务相较于银行其他的传统业务最明显的特点之一就是涉及的环节多,流程也因此变得十分复杂。信用卡的风险管理只有建立起包括事前风险预警、事中风险控制和事后风险化解在内的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才能够保证信用风险管理工作的效果。

第二,平衡性。信用卡的盈利水平无疑是很高的,但因其具有明显的零售银行业务盈利模式的特征,导致其在风险的控制和业务的进一步扩张上具有很深的矛盾。只有平衡发展的风险管理观,也即在可接受的风险范围内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才能够既保证银行获得可观的利润,又保证其风险是在可控范围内的。

第三,前瞻性。信用卡本身具有十分明显的高科技的特征,面对普遍存在的伪卡欺诈等给银行造成的巨大损失,发卡行必须提高自身的前瞻性,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例如,风险侦测系统、磁条纹理鉴别系统等加强对信用卡的风险管理。

第四,开放性。信用卡风险管理体系的开放性不仅体现在同行间进行信息的共享,也包括与信用卡业务有紧密联系的部门如个人业务部、信贷部等之间进行数据的共享,协同合作,构建风险的管理体系。

第五,国际性。构建信用卡业务信用风险管理的内部体系时,突破国境的限制,与其他各国、各国际组织进行亲密合作,利用最新的风险防范措施应对新的犯罪形式,提高防范信用卡风险的能力。

2.信用卡业务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构成

信用卡的风险管理体系本着覆盖信用卡业务流程的原则,主要包括事前风险预警、事中风险控制和事后风险化解三个环节,具体构建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第一,产品规划阶段的风险管理。在信用卡产品的规划阶段,发卡行需要先对产品的盈利能力进行衡量,然后根据本行的特点以及进一步的经营策略与规划对目标市场和客户进行定位,再结合对市场竞争状况的评估,拟定产品的定价、授信标准、催收政策等具体的细节。

第二,市场开发阶段的风险管理。市场开发阶段是进行信用卡风险管理的第一道防线,做好此阶段的宣传以及对客户的筛选工作能够大大降低风险度。在进行市场宣传之前,发卡行做好对市场人员的思想道德培训工作,提高其业务能力;市场开发阶段,明确营销人员的工作职责,确保客户信息的真实性,从源头上防范信用风险。

第三,授信审批阶段的风险管理。首先,以最大限度的减少损失和收益的最大化为原则进行授信政策的细化;然后,多渠道搜集信息为信用评分系统提供数据信息;最后,建立完善的信用审核机制,对客户的信用等级进行评定。

第四,账户维护阶段的风险管理。经过授信审批,客户成功申请信用卡之后,发卡行就要为客户建立专门的账户进行业务的往来。。

第五,还款及催收阶段的风险管理。客户使用授信额度之后,发卡行每月按照提前规定好的日期生成账单,并为客户预留还款期限,如果客户在此期间偿还全部的欠款,那么将可以享受免息的待遇,当然预借现金的除外。否则将进入逾期状态,发卡行即可采取催收的措施。

二、信用卡业务信用风险管理外部体系的构建

1.个人征信的含义

个人征信指的是由专门的征信机构建立个人信用信息的数据库,将分散在各金融机构以及社会相关部门的个人信用信息进行收集和分析,从而对外提供个人信用报告和信用评估等服务的活动。众多的先进经验表明,建立完善的个人征信体系能够为信用卡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2.完善我国个人征信体系的建议

经过近些年的发展,我国的个人征信体系获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在很多方面仍然存在不完善的地方,特别是征信机构尚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征信产品应用范围不够广泛等问题,影响了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的信用风险管理工作的深入,急需对其进行完善,具体的措施包括:第一,建立全国统一的企业和个人征信体系,并在原有基础上将保险、证券、工商等纳入范畴之内,扩大所采集数据的覆盖面,以便为其他部门提供征信服务;第二,为信用评级机构的发展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在改进内部评级体系的同时,推动第三方信用评级市场的发展,促进内外部评级结果的结合,提供更高质量的信用服务;第三,明确监管目标,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对征信市场的监督管理。

三、结语

综上所述,信用卡业务因其高盈利性、高成长性和规模效应的特点吸引了众多金融机构争相开办,但同时伴随而来的就是高风险。目前,我国的信用卡风险管理机制存在许多的不足,需要从构建内部体系和外部体系两方面对其进行完善。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风险管理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使得风险管理的问题日益凸现。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业在各国经济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由于金融监管的放松,金融市场的波动性也在不断加剧,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在世界范围内发生了三次大的金融危机——欧洲货币危机、墨西哥金融危机和亚洲金融危机。这三次大的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损失,引起了国际金融界对金融风险管理的高度重视,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更成为国际、国内金融界关注的焦点。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主要的风险形式。信用风险的管理也成为当今风险管理领域中极具挑战性的课题。因此,如何防范与降低信用风险已是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管理的迫切要求。

一、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经济学解释

商业银行在经营中会遇到很多中风险,其中信用风险是金融市场中最古老的也是最重要的金融风险形式之一,它是金融机构、投资者和消费者所面临的重大问题。社会的进步和历史的发展影响着人们对信用风险概念的理解。

传统观点认为,信用风险是指交易对手(受信方)拒绝或无力按时、全额支付所欠债务时,给授信方(信用提供方)带来的潜在损失。授信方可能是提供贷款的银行,或是以信用方式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的公司。授信方总是会更多地考虑信用风险问题,比如发放贷款的银行,其风险是显而易见的。在商业银行的早期业务中,常常将信贷风险等同于信用风险。随着商业银行业务的演变和发展,信用风险出现了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

从广义上说,信用风险还包括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对银行信用的影响,使银行经营实际结果与预期目标发生背离,从而导致银行造成潜在损失的可能性;

从狭义上说,信用风险一般是指借款人到期不能或不愿意履行借款协议、偿还本息而使银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信用风险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借款人或债务人没有能力或者没有意愿履行还款义务而给债权人造成损失的可能性;另一个是指由于债务人信用等级或信贷资产评级的下调、信贷利差的扩大导致资产的经济价值或者市值下降的可能性。前者主要着眼于贷款是否违约,成为违约风险;后者则强调信贷资产质量价值的潜在变化,所以通常称为信贷利差风险。

另外,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主要特征有以下几点:(1)道德风险与信息不对称是形成信用风险的重要因素。(2)非系统性与系统性。(3)风险和收益的非对称性。信用风险的收益分布具有典型的非对称性。(4)信用风险的历史交易数据难以获取。

二、国内外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监管的现状分析

随着现代经济中信用活动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信用风险所涉及领域和规模迅速扩大,因此,各个国家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管理都是非常重视的。

(一)国外先进商业银行对信用风险管理的现状

1、风险管理上升到银行发展战略高度,董事会直接负责风险管理政策的制定。近些年来,一些大银行由于风险管理失败而遭受了巨额损失,甚至破产倒闭,使得银行股东、经理们以及金融监管当局领略和感受到银行风险的严重后果,深刻地认识到现代风险管理对于银行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目前,国际上一些大银行的最高决策层已把风险管理纳入其发展战略计划,将之作为银行内部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风险管理在整个管理体系中的地位已经上升到银行发展战略的高度。

2、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开始出现,风险管理趋于日常化和制度化。与风险管理上升到银行发展战略高度相适应,现代银行风险管理在组织制度上形成了由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直接领导的,以独立风险管理部门为中心,与各个业务部紧密联系的风险内部管理体系。风险管理决策与业务决策的适度分离,改变了风险管理决策从属于以盈利为首要目标的业务决策的传统管理体制。同时,以独立风险管理部门为中心的风险管理体系的运行是建立在管理日常化和制度化的基础上的,这就进一步加强了商业银行在复杂的风险环境中及时、有效地管理风险的能力。

3、更加重视全面风险管理。与主要重视信用风险的传统风险管理不同,现代银行风险管理还非常重视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等更全面的风险因素。而且不仅将可能的资金损失视为风险,还将银行自身的声誉和人才的损失也视为风险,提出了声誉风险和人才风险的概念。

4、市场风险日益突出,市场风险管理技术得到迅速发展。二十世纪70年代以来,市场风险成为银行风险环境中的重要因素。同时,金融自由化和银行综合化经营的发展,使得商业银行传统的以信用风险为主的模式发生变化。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两者,无论是在管理技术手段上,还是在管理理论上,都构成了现代金融风险管理的两个基本内容。

5、风险管理技术趋于计量化和模型化,各种风险管理计量模型发展迅速,银行风险管理的科学性日益增强。与传统风险管理的特征不同,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越来越重视定量分析,大量运用数理统计模型来识别、衡量和监测风险,使得风险管理越来越多地体现出客观性和科学性的特征。

(二)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现状

1、我国商业银行尚未形成正确的信用风险管理理念。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多数工作人员对信用风险管理的认识不够充分、信用风险管理理念比较陈旧。不能适应新时期业务高速发展及风险环境复杂的需要。

2、信用风险管理的组织机构不健全。在我国商业银行中,负责信用风险管理的主要是贷款部门的信贷员,这远远不能满足实际信用风险管理的需要。

3、不良贷款比例高,贷款资金趋向长期化、集中化。我国银行业的贷款人多集中在房地产或其它人型资产投资项目上,且数额巨大。而贷款资金长期化将导致银行资产的流动性降低,信贷资金周转速度减慢。一旦累积的信用风险暴露出来,势必会造成严重的信贷损失,对银行的长远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4、内部评级不完善,风险揭示不充分。与先进的国际性银行相比,我国大多数商业银行内部评级无论是在评级方法、评级结果的检验,还是在评级组织结构、基础数据库等方而都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从而极大地限制了内部评级在揭示和控制风险方而的作用。另外,由于会计信息不完备和真实性有待提高,以及缺乏衡量风险的技术方法,银行信息披露的质量和数量方而都远不能适应市场的要求。

三、针对我国现状提出完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监管的建议

第一,提高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和管理技术水平。根据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现状,要尽快提高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水平。首先,各商业银行应积极开发以计算机为平台的客户信息系统,广泛收集充分的客户信息,建立起完善的数据库。其次,我国商业银行应根据我国的国情,坚持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积极开发出适合自身条件的信用风险度量模型。

第二,确立完善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可以保证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策略得以落实。商业银行要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应根据中国银监会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在对各类业务的各环节风险进行识别的基础上,对现有的内部控制制度、程序、方法进行整合、梳理和优化。首先,通过授权管理、岗位制衡等手段防止操作风险在业务环节中的出现。其次,通过标准化的内部控制管理实现内部控制的连续性和系统化,从而严格控制银行内的各项业务和管理活动。最后,通过不间断的调整和改进,不断提高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确保其经营目标的实现。

第三,强化风险外部监管,完善宏观外部环境。强化风险外部监管是完善风险控制体系的必然要求。首先是市场约束的要求,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规定最低资本要求、监管当局的监督检查、市场约束为金融监管的三大支柱,强调银行应及时、准确地向市场披露银行财务状况、经营业绩、风险管理战略和措施、风险敞口、会计政策以及业务、管理和公司治理6个方面的信息;其次,监管当局必须在强化合规性监管的同时重视安全性监管,逐步强化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约束。同时要对银行风险评估体系的合理性、准确性及信息披露的可信性进行监督,严格监管纪律,推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科学化,实现从注重合规性监管向注重风险性监管的转变,健全非现场监督体系,并保持监督的持续性。再次,要进一步建立健全银行金融法律法规体系,形成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的金融法制环境。落实《物权法》,修订完善《破产法》和《担保法》等,在完善商业银行的立法基础上加大执法力度,维护金融秩序。

第四,规范社会信用关系,推动社会信用文化建设。要建立健全有关社会信用的法律体系,推进信用文化建设。据有关机构分析,社会信用指数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可以促进GDP增长0.9%,促进生产率提高0.7%。

参考文献

[1]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下)[M].北京:商务出版社,1983,255-256.

[2]P.Jorion.Value at Risk[M].New York:McGraw Hill.1997,128.

[3]王春峰.金融市场风险管理[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1,6-7.

[4]阳.金融风险分析与管理研究——市场和机构的理论、模型与技术[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1.

篇4

【关键词】商业银行 风险管理 控制 策略

一、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产生

一般认为,风险就是一种不确定性,风险具有客观性、不确定性、可预测性、不利性以及和收益的对称性。

商业银行是经营货币的金融中介组织,与一般工商企业的最大不同就在于利用客户的存款和其他借入款作为主要的营运资金,自有资本占比低这一特点决定了商业银行本身具有较强的内在风险特征。

随着现代商业银行的不断发展,银行所面对的风险对象和性质早已超越了最初的内涵。从对象上看,已经由单一的借贷产生的信用风险演变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在内的多类型风险;从性质上看,从最初的局部风险演变为全球风险。尽管风险对象和性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总体上都可以纳入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的范畴。系统性风险是指经济活动的参与者必须承担的风险。非系统性风险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和法律风险等,是银行自身面临的风险,成为银行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当然,无论如何划分风险的种类,有一点是肯定的,即风险存在于银行业务的每一个环节,商业银行提供金融服务的过程也就是承担风险和控制风险的过程。

二、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战略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坚持以人为本,建立起对风险管理人员价值尊重的氛围,主动保持与其他机构和基层行的沟通、协调,使各级风险管理人员在物质上建立起强烈的价值归属感,在精神上建立起崇高的使命感。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理性处理好风险管理和业务发展的关系,明晰科学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战略,坚持全面的风险管理;建立垂直化、扁平化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完善的风险预警机制,建立强有力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和反映风险成本的绩效考核体系。

三、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基本风险,也是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最主要的金融风险。信用风险是指由于交易对方(债务人)信用状况和履约能力的变化导致债权人资产价值遭受损失的风险。

(一)银行信用风险形成的直接后果是出现坏账、呆账

分析银行信用风险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缺乏诚信道德、缺乏信息对称、缺乏完善体制、缺乏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技术。

(二)信用风险管理的组织架构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分为四层:第层是董事会和董事会风险管理专业委员会,第二层是高级管理层,第三层是总部的风险管理部,第四层是承担信用风险的业务营销部门及后台支持部门。

(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信用风险管理原则

1.依法合规。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及监管机构的规定,合规稳健经营是风险管理有效实施的前提。

2.收益匹配。通过主动地控制,收益平衡和损失,每类业务活动都应获得至少与其承担风险相匹配的收益。

3.相对收益。风险管理相对孤立于业务发展,有独立的机构、人员,以独立的视角,对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客观识别、度量和控制。

4.严格问责。通过严格的内部控制机制,明确岗位职责分工,清晰权责。

5.一致协调。确保风险管理的目标与业务发展的目标相一致,并保持统一的风险管理战略和控制策略。

6.充分披露。银行负有按照监管要求,向监管机构提供风险信息或向社会公众披露的责任。

四、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市场风险

(一)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市场风险的概述

1.市场风险管理目标及体系

为有效贯彻市场风险管理目标,在国际活跃银行内部都形成了符合公司治理机制要求的、分工明确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主要的特点是:董事会负责确定的银行风险管理战略中包含了市场风险的内容,如董事会审议确定对市场风险的最大容忍程度,对市场风险管理负最终责任。高级管理层必须确保市场风险被独立地测量、监控和报告,保证市场风险活动的透明度。在所有情况下,业务部门最终要为他们承担的市场风险负责,并保持在限定的额度内。

2.市场风险管理流程

在两种不同的市场风险管理体系下,管理流程会有差异。但总体上市场风险是“自上而下”的管理。银行的董事会在确定全年利润总量时,同时确定与之匹配的风险总量指标,并已正式书面文件交给高级管理层。风险总量指标都涵盖三大风险,如信用风险最大损失、操作风险容忍度等,与市场风险有关的指标,包括一般情况下各类承担市场风险的投资组合的最大损失及极端情况下最大损失等。根据董事会确定的风险与利润指标,银行的高级管理层将其分解到各部门,各部门再进一步分解到各具体的业务单元。在层层分解中始终坚持风险目标与利润目标相匹配的原则。在需要调整某一部门的利润计划时,同时也要考虑对其风险指标的相应调整。

国际活跃银行中负责管理市场风险的职能部门必须通过市场风险管理系统,对各业务单位风险指标执行情况监控,自下而上汇总出集团每个业务层面银行整体的市场风险数量。每个业务单位对超过风险限额的业务需要向上一级有权审批的风险官进行汇报。若确定需要超限额授权,向负责市场风险管理的职能部门进行申请。上一级有权审批的风险官可以对增加申请提出反对,并向负责市场风险管理的职能部门汇报。负责市场风险管理的职能部门根据集团风险总量状况判断是否可以增加业务单位的风险指标。重大交易的风险限额增加还必须向高级管理层申请,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高级管理层在判断需增加的风险限额对当年利润影响的基础上,做出是否同意增加风险限额的决策。

(二)市场风险管理的控制框架

就一般原则而言,商业银行对市场风险的管理应该包括董事会、高级管理层和具体负责部门三个不同的层次。商业银行的董事会承担着对市场风险管理实施监控的最终责任,确保商业银行有效地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各项业务所承担的各类市场风险。商业银行的高级管理层负责制定、定期查审和监督执行市场风险管理的政策、程序以及具体的操作规程,及时了解市场风险水平及其管理状况,并确保银行具备足够的人力、物力以及恰当的组织结构、管理信息系统和技术水平来有效地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各项业务所承担的各类市场风险。

为了避免潜在的利益冲突,商业银行应当确保各职能部门具有明确的职责分工,以及相关职能的适当分离。商业银行的市场风险管理职能与业务经营职能应当保持相对独立。

(三)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市场风险管理的原则和工具

1.市场风险管理原则

我国商业银行对市场风险的管理应遵循合规性原则、授权有限原则、内控优先原则、分离牵制原则、风险可接受前提下的效益最大化原则。

合规性原则指承担市场风险的业务必须依法合规,对于超过本级机构权限的业务必须得到上级有权机构的批准后才能办理,严禁超权限开展业务。

授权有限原则指通过严格岗位责任制,防止授权不清或过度授权而导致的内部管理失控现象。

内控优先原则要求内控规章制度必须渗透到承担市场风险的各个业务过程和环节,覆盖所有业务岗位。设立新机构,开办新业务,开发新产品必须保证内控措施先行到位。

分离牵制原则要求三分离,即前台交易、后台结算、监控、稽核检查相分离,交易额度、客户授信额度、操作权限在设置、使用、监控方面相分离,不同头寸相分离。

风险可接受前提下的效益最大化原则即根据董事会风险管理专业委员会审批通过的风险限额对各交易单位和各投资组合的日常经营活动进行监控,确保各项业务在承担有限风险的前提下实现效益最大化。

2.市场风险管理工具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市场风险管理中运用的工具包括:风险价值估算、敏感度分析、情景分析、压力测试、逐日盯市和限额控制。

五、我国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

(一)操作风险的概述

根据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定义,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经营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实际,操作风险被定义为:由于内部程序不完善、操作人员差错或舞弊、IT系统失灵和技术失误以及外部事件给银行造成损失的风险。

(二)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原则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操作风险管理应遵循以下四项原则:

1.全面管理原则:操作风险管理覆盖银行的各个部门,具有高度分散化的特点,所以必须要完善操作风险管理,建立相应的操作风险管理制度,控制操作风险的损失。

2.及时调整原则:操作风险管理应同商业银行面临的内部环境(银行经营战略、方针和理念)和外部环境(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相适应,并具有前瞻性。

3.成本与收益匹配原则:操作风险管理措施与具体业务的规模、复杂程度和特点相适应,使用完善的管理机制将操作风险损失控制在银行经营所能承受的范围内,以合理的成本实现管理目标。

4.责任追究原则:操作流程的每个环节必须有明确的负责人,要严格按规定对违反的直接责任人和管理人员进行追究。

(三)建立商业银行操作风险长效机制

1.建立有力的操作风险管理流程和框架

强化内控建设,逐步建立覆盖所有业务风险的监控、评价和预警系统,加强对风险数据的收集,通过对风险的定性分析与定量测算,正确评价风险的状态与程度。实施风险转移,缓释操作风险,培育操作风险文化,建立起共同的风险管理价值观,健全操作风险监控体系,重视日常监管检查,充分发挥稽核监督职能,建立循环的持续改进过程。

2.开展运行效果评估

必须要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运行评估体系,对机制运行的各个环节进行及时监督,评判其优劣,并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进行调整、改革、充实和完善,使管理长效机制不断地趋于合理,始终处于良性运行状态。

参考文献

[1]曹廷求.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机制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8.

[2]王韶峰.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体系研究[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2010.

[3]肖芳,吴迪.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对策初探[J].现代金融,2010(06).

[4]姜连义.农信社合规风险管理的路径选择[J].中国农村金融,2012(04).

[5]路晨蓉.强化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的路径探讨[J].青海金融,2008(07).

[6]亢爱林.对当前基层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问题的几点思考[J]. 时代经贸(下旬刊),2008(12).

篇5

论文关键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一、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基本任务和要求

在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基本任务可以分为两部分,从商业银行内部看,风险管理的基本任务是通过建立严格的内控制度和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最大限度的防范风险和确保银行业务的健康发展,从而实现银行股东价值的最大化从商业银行外部看,风险管理的基本任务就是通过加强商业银行监管,进行金融体系的改革和完善,从根本上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为了实现风险管理的基本任务,尽快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必须满足四个方面的要求:

第一,要适应业务发展要求。风险管理的根本目的是确保业务发展健康和持续。不顾风险的发展和不顾发展的“零风险都是不对的,风险管理并不是杜绝风险,而是在资本配比的范围内实现风险和收益的合理匹配。

第二,要适应外部监管要求。随着银行业的不断发展,外部监管越来越严格。外部监管对商业银行来说,是合规经营的外在力量,也是加强风险控制的内在需求。

第三,要适应业务流程再造的要求。风险管理发挥应有的作用,重要的一点是有科学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而风险管理的组织模式又是以商业银行的业务流程为基础的。今后商业银行将按照各自的业务特点围绕盈利中心进行业务流程的再造相应地风险管理组织模式也要适应这一变化的要求,只有这样,风险管理才能实现与业务的紧密结合。

第四,要适应国际先进银行风险管理发展趋向的要求。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产生时间还很短,与国际先进银行还有很大差距。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必须紧跟国际风险管理的发展趋势,及时掌握银行风险管理的先进技术和理念,以适应日益激烈的竞争需要。

二、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一般原则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是银行业务发展和人们对金融风险认识不断加深的产物。商业银行从产生至今,其风险管理经历了资产业务的风险管理;负债业务风险管理;资产负债业务风险管理;表外业务风险管理等阶段。其管理范围逐步扩大,管理方法日益科学。2001年巴塞尔委员会公布了《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征求意见稿(第二稿),至此,西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和金融监管理论已经基本完善,国际银行界相对完整的风险管理原则体系基本形成。《新巴塞尔协议》的基本原则集中体现了如下几个方面:

(一)坚持信用风险是银行经营中面临的主要风险,但新协议开始重视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影响及其产生的破坏力,并在资本充足率的计算公式中,分母由原来单纯反映信用风险的加权资产加上了反映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内容;

(二)坚持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的监管思路,在新协议中,保留了对资本的定义及资本充足率为8%的最低要求。同时,新协议放弃了1988年协议单一化的监管框架,银行和监管当局可以根据业务的复杂程度、自身的风险管理水平灵活选择使用,允许银行选择内、外部评级等;

(三)充分肯定了市场具有迫使银行有效而合理分配资金和控制风险的作用,强化信息披露和市场约束。在新资本协议中,对银行的资本结构、风险状况、资本充足状况等关键信息的披露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要求。

三、中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为了化解银行信用风险,我国采取了多方面的措施。不仅按照《巴赛尔协的规定计算风险资产、补充资本金,还运用较传统的信用风险度量法,由信贷主管人员在分析借款企业财务报表和近期往来结算记录后进行信贷决策,并采取较先进的以风险度为依据的贷款五级分类法对银行的信贷资产进行分类管理。但多方面的管理措施并没有大幅度降低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造成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效果不显著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在风险管理体制方面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是计划经济体制,大财政、小银行是金融的基本格局,银行制度则以高度集中计划管理和行政约束为主要特征。经过多年改革,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我国现代商业银行制度还未真正确立,公司治理方面的缺陷不但使得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基础薄弱,而且也严重制约了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

2.在组织管理体系方面

尽管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普遍实施了审贷分离制度,客户经理部负责发放贷款,信用风险管理部负责审查贷款,通过信用风险管理部不直接接触贷款客户来回避贷款风险。但与国外相比,国内商业银行的信贷部门和贷款复核部门之间不独立,受外界干扰较多,独立性原则在工作中体现不够,而且部门之间、岗位之间普遍存在界面不清、职责不明现象。

3.在风险管理工具及技术方面

目前的国际金融市场上,各种金融衍生工具层出不穷,金融创新业务在银行业务中占据着越来越大的比重,随着金融风险与市场不确定性的增强,银行风险管理也变得日趋复杂。国内商业银行在金融产品创新以及金融工具的使用上虽然有所改进,但仍远远适应不了现实的需要,尤其是在利用金融衍生工具进行信用风险管理方面。

四、中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完善

风险管理体制改革要遵循全面风险管理原则,建立全员参与,对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在内的各类风险、各业务品种、各业务流程,能够在微观层面和银行整体层面实施有效管理的风险管理体系;还要遵循风险管理相对独立性原则,风险承担与风险监控分离,风险管理体系与业务经营体系保持相对独立,建立垂直化管理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同时,要提高风险管理的效率,按照提高市场响应能力、加强内部风险控制、符合外部监管要求的原则,梳理和优化相关业务流程。具体说来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探究、实践:

1.优化风险管理文化

风险管理文化是风险管理体系的灵魂,有效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必须以先进风险管理文化培育为先导。只有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才能使风险管理机制有效发挥作用,才能使政策和制度得以贯彻落实,才能让风险管理技术变得灵活而不致僵化,才能让每一位员工发挥风险管理的能动作用。让整个银行更新观念和认识,统一思想和步调,为科学风险管理体制机制的建立和有效运行做好思想和舆论准备,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能动参与风险管理。

2.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

一般来说,风险管理体系应该包括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政策体系、决策体系、评价体系等内容。(1)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组织体系应从两个层面进行调整:一是要适应商业银行股权结构变化,逐步建立董事会领导下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董事会是银行经营管理的最高决策机构,在董事会之下设置风险管理委员会,作为银行风险管理战略、政策的最高审议机构;二是在风险管理的执行层面,改变行政管理模式,逐步实现风险管理横向延伸、纵向管理,在矩阵式管理的基础上实现管理过程的扁平化。(2)风险管理政策体系。一是以银行的风险偏好为基础进一步完善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政策体系。银行要在承担风险的水平和收益期望及对风险的容忍水平一致的前提下,体现银行总体和各个业务单元承担风险的性质和水平。二是建立一个完整的风险管理政策体系。该体系应涵盖所有的业务领域,每个业务部门和地区都必须执行。同时,风险管理政策体系又要体现分类管理和因地制宜的差别化原则,针对不同业务和地区的特点,在风险管理方面要区别对待。(3)风险管理决策体系。风险管理决策体系的核心是坚持公正和透明原则。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建立了客户评价、风险授权和授信、审贷分离、集体审贷等一系列信贷风险管理制度,有效地防范了逆向选择风险。需要指出的是,科学的决策体系不可能杜绝所有的风险,但可以通过决策程序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杜绝‘反程序”操作,实现决策水平的提升。(4)风险管理评价体系。风险管理政策制度要适应业务发展和变化的需要,就必须建立风险管理的评价体系。评价体系要以风险和收益的量化为基础。目前,要以资产质量和资本回报率为主要内容,降低不良资产的比率,提高资本回报率。

3.努力提高风险管理的技术水平

建立科学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掌握先进的风险度量技术是目前商业银行提高风险管理的技术水平的关键。提高风险管理技术水平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业务和风险管理过程的不同阶段对风险管理工具和技术的需要也是不同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风险管理的整体效果不取决于任何先进的风险管理工具的单独使用,而是所有风险管理技术综合运用的结果。

篇6

论文关键词:商业银行 信用风险 风险管理 措施及对策

2007年,百年一遇的金融海啸席卷全球。许多颇具实力的欧美金融机构或多或少都受到了严重打击。有着158年历史的华尔街老店雷曼兄弟也不例外。其破坏力之大、影响面之广远远超出了当初的预期。各国都在极力扭转乾坤,其效果却是戚微。危机仍在不断蔓延着,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人们的惊呼中迎来了“第二波金融风暴”。在世界经济高度一体化的今天,我国想要置身其外是不可能的事。而事实上我国也采取各种措施来缓解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如扩大内需等。由此场全球金融风暴我们不得不去思考一些问题。最基本的便是金融市场上的最基本、最古老、最危险的金融风险——信用风险。信用带来的危害可大可小但却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经济运行的风险最终都会集中反应或表现在信用体系上,一定程度上信用风险决定了金融体系能否稳定、健康、持续的发展。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体系一员,信用风险对其的影响自然不能被忽视。

一、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内涵及其主要形式

所谓“信用风险”,是指债务人或者交易对手未能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或信用质量发生变化,影响金融产品价值,从而给债权人或者金融产品持有人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信用风险使人们常说的最为复杂的风险类型。而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在受经营活动中由于不确定性风险因素的影响,使其实际收益偏离预期收益,从而导致遭受损失或获取额外收益的可能性。信用风险包括两中形式:一种是违约风险,一种是结算风险。违约风险是指借款人、证券发行人或交易对方因种种原因,不愿或无力履行合同条件而构成违约,致使银行、投资者或交易对方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可以针对个人来说、也可针对企业来说。结算风险是指交易双方在结算过程中,一方支付了合同资金但另一方却违约的风险。常在外汇交易中出现。

二、研究信用风险的必要性

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曾说过“银行之所以对现代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一大原因就在于他们愿意承担风险”。美国著名银行家爱德华费拉斯也曾指出“银行是因为承担风险而盈利,是因为没有有效管理风险而亏本”。从这两句话中我们就不难看出,没有很好的管理风险能力银行的生存能力就要受到质疑。也由此可见,商业银行的核心能力就是管理信用风险的能力,因为信用风险管理好了,银行能顺利的运行,获得自己应得的利润;管理不好,亏本是自然严重时甚至是银行倒闭也是有可能的。所以说风险管理是银行的价值所在。

我们都知道,我国的资本市场发展并不发达,这就意味着对银行的贷款依赖程度很高,从银行贷款是企业常见的一种融资方式。不论国内国外,这种现象都不足为奇。同时这也是银行发展的一种动力,银行要想健康、平稳发展,也需要业务来支撑。一般来说银行的利息收入是总收入的3O%~上甚至达到70%。有着这些业务的往来,风险就应运而生。信用风险也在贷款中潜伏着。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一旦银行的风险管理不合格,那么银行在进行信贷业务时,承担了信贷者的投资风险、市场风险还有宏观风险。在世界银行对全球银行危机的研究表明,导致银行破产的最常见的原因就是信用风险。客户因为种种原因不能按合同偿还本息造成银行的巨大损失。一个客户可能不能造成致命损失,但是多个客户就难以想象后果。所以研究信用风险是很有必要的。

三、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现状和问题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具体的表现可以归结起来在个人或企业、中介机构、地方政府和司法失信。下文就从这四个方面描述现行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现状。

1.企业失信总的来说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第一,在注册资金上作假。企业要想在银行贷款,必须经过一些审核,符合条件者银行才能担当~部分风险贷款给企业,这其中就包括企业资产审核,注册金金额限制审核。在我国,相当一部分企业的注册金存在不实现象。企业主投机取巧通过临时拼凑资金来当做注册资金。一旦通过了银行审定,就把拼凑的钱还掉。这样一旦企业出现危机,银行的承担的风险就将无形中增大;第二,在财务会计上作假。为了蒙蔽银行,企业会做家长争取银行贷款时虚增利润和资产,降低本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这样就使得银行无法清楚地掌握企业的运行状态;第三,利用各种手段逃菲银行债务,造成银行的损失。据调查显示,将近70%的企业选择拖欠贷款、税款等逃废银行贷款。有的是公然赖账、恶意拖延时间不在贷款催收通知书上签字直到诉讼失效为止;有的是做破产销债,表面上企业是破产了而实际上是企业为了逃废银行债务,暗中把资产转移后再申请破产的。这样银行追不到贷款也只能自认损失;还有的是采取“金蝉脱壳”法将企业的有效资产拿出来成来新的公司,而贷款却挂在了破产后的企业名义上,这就使得银行贷款成了一死帐而无法短时间内收回。下表是各大商业银行同期不良贷款比较表:从表中也能看出不良贷款对银行造成的损失程度,同时也表明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2.中介机构失信。有些会计事务所为谋一举私利帮助企业出具假验资,作假帐、一些虚假财务信息迷惑银行管理者而错将款项贷出;有些资产评估机构故意高估借款企业的资产或抵押物的价值,给银行错误信息,在信息不对称的前提下商业银行作出错误判断,造成最后信用风险提高。

3.地方政府的失信。地方失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新官不管旧账”的现象,上一任领导欠下的银行债务,新任负责人不承认以致搁置一旁不予治理,使得银行贷款成为坏账;第二,地方政府为了当地的发展,出面给企业连线从银行获得贷款,在贷款下来后就不再管理企业或个人是否已还银行贷款,不从中协调双方的事物进展。

4.司法失信。在受理银行诉讼案上相关司法部门以立案条件不符合、政府干预大等理由不立案,不出面处理;对一些有胜算的案件不认真执行,导致商业银行在赢了官司的情况下还要赔钱这一现象,而这一事件也已司空见惯的事;有些司法部门的考核制度也间接地影响了银行信用风险,在有的部门以个人的业绩与结案率直接挂钩,显而易见,银行诉讼案一般需要处理的时间都是较长的,有些人为了提高自己的业绩自然就会潦草结案来处理一些案件,而不管最后的双方利益如何。

从上述这些现象来看,我国的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在不断地提高,而信用风险又是所有风险中的最为基础、最为重要的风险。从银行的长久发展来看,找出信用风险问题的所在是很有必要的。

上文中信用风险的现状来看,我国商业银行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已经遗留下了很多问题。随着商业银行商业化改革不断地深入,商业银行管理者已经意识到了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而相关监督机构也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逐步加强和完善了。虽然已经在降低信用风险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存在着很多问题。

通过对突出问题的分析,我们可以找到其中一些造成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问题的根源所在。

(1)资本不充足,风险资产规模较大。由于我各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并不高,资产补充也是有一定限制的,所以商业银行要想提高资本充足率就必须要努力降低信贷资产的风险敞口规模。由于我国现行的评定制度不严明,商业银行没有对企业评估的内部评级的规章制度,也就无法对企业进行内部的评级。这样商业银行只能通过降低信贷存量规模,甚至是减少了一些优质客户的信贷业务来降低风险敞口规模。

(2)风险意识不强。我国商业银行高级管理层的风险意识虽然已经初步形成了,但是并没有在全体员工中普及.没有将这一基调贯穿到业务拓展的全过程中去,不能形成全行认同的风险管理文化。其中,也不乏某些管理人单纯的认为风险就是控制,对一些风险认识还只停留在理性认识,谈不上统筹考虑。

(3)内控管理机制不完善,风险管理执行力度不强。我国商业银行的内控还不能完全满足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需要,不能满足银行监督的需要,没有一个全面完整的控制制度和操作规则。对客户的资料不能做到完全共享。无法保证对客户的严格审查,这就使得了客户与银行间信息不对称,造成风险的提高。

(4)法律制度环境不健全。信用制度的建立是信用风险控制和管理的重要基础。但我国个人信用制度、破产制度尚未建立,无形中就保护了借款人或保证人的权利而忽视了银行债权人的保护。这也给银行的利益带来啦一定的风险。因此,要从法律层面上对风险进行控制。

(5)信用风险管理方法落后。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还只是停留在定性管理阶段,很大的依赖专家管理,形式主义更为趋向。而忽视量化分析,缺乏对信用风险识别、度量与监测方面的管理,与国际上先进银行的大量运用数理统计模型等方法上我国商业银行也是逊色一筹。

四、化解信用风险的对策措施

1培养信用风险的管理文化。对于各个企业文化都是很重要的,商业银行作为特殊企业也不在例外。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在经营过程中就逐步形成了一种管理理念和银行工作人员的价值观。形成了一种对信用风险的统一认识,那么在处理信用风险问题上自然会得到更好的效果。银行高层管理人员提高对信用风险的认识,做好风险管理的基础工作和核心内容,银行工作人员都树立起信用风险的防范意识,经信用风险意识落实到每个员工身上,保证各项制度的落实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样就在商业银行内部建立起了一支高素质的信用风险管理队伍。

2.完善贷款风险测量体系。加快商业银行内部企业信用评级体系建设。针对我国现行的贷款体系风险系数的确定,其很大程度上是主观上的确定,很大依赖认为因素。我国应该研究出适合中国国情的一些风险指标,然后对各项指标进行客观的分析,运用数学模型、金融工程技术对这些指标系数得出科学的计算公式,根据实际情况,对不同的贷款进行相应的调整。对缺乏专业评级机构,商业银行自身要设立内部的信用评级体系,不管对外对内企业,都要用自身的内部评级体系去评定。我国现行的评级体系不全面,可以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来完善。

3提高信息披露的质量水平,确保数据资料的真实性。在信用风险现状中,有的企业就制造一些假的资料来蒙蔽银行而造成信用风险提高。信用评级主要就是根据企业公开的信息资料来评定的。企业制造的一些假账、假会计凭证等必然会影响大到评级的结果。所以提高信息披露的质量水平是很必要的。制定制度保证银行能得到企业的全部真实信息,银行自身也要培养人才去辨别真伪、取精弃粕,提高评级水平。

4借鉴国际现金银行的现金风险管理方法理念。虽然在金融风暴过后,某些国外先活跃银行也受到了或重或轻的影响,但是他们的先进管理思想是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的。首先,我们要承认信用风险具有普遍性。一般情况下,风险与回报是成正比的,风险越大,回报自然也越大,银行要经营日常业务就必须要全面认识这点,而认识风险不是说去竭尽全力去杜绝所有的风险,而是通过认识风险来如何经营控制风险,通过风险管理机制和技术,将潜在的信用风险转化为未来的收益。其次,学习国外活跃银行的灵活高效的信贷执行机制。人不是万能的,在工作过程中总会出错的,在银行工作者,一时的疏忽可能造成对银行的巨大损失,就要对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进行提高,在审核材料作出准确判断是基本技能,不是主观意识错误时可以不受到惩罚。这样就可以采用“双线授权、双线监控”手段降低犯错率。再次,权责制。权责不分也是造成银行信用风险的一大原因,实现权责制时,工作人员会清楚考虑各个方面,一旦贷款出现问题自己是脱不了关系的,所以在处理业务时也会全面尽量去了解客户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一般权责制内人员不超过三人。实行“三签制”因为连带责任,每个人都会认真做好本分工作。降低因认为原因造成的信用风险。

篇7

在当代的市场经济中,金融问题是最重要的问题之一。通过加大加强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方面的重视,可以监督并管理企业和个人的信用状况,通过观察是否存有信用风险问题,可以使金融危机的源头得到有效的控制。此外,还可以通过切断金融危机蔓延的渠道,进而来防范银行自身的信用风险爆发。通过制定有效的应对管理专案,使金融损失降到最低。从世界范围来看,经济金融环境极其不稳定,这对银行的经营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自从20世纪末,世界范围内,接连发生了震撼世界的一系列金融危机。在这种紧张的局势下,我国商业银行的局势也不容忽视,因此银行业信用风险管理能力便成为当今的焦点话题,值得探讨与深思。

本文将对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的各个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其中存在的相应问题,并通过专家等方面的意见提出合理的解决对策。信用风险管理是银行稳健运作的重中之重,进而影响着我国的金融与经济的蓬勃发展。所以,我国要不断建立及完善风险控制体制,这将是对我国商业银行的一个重大挑战。

1 文献综述

自从20世纪末期开始,我国才刚刚开始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进行研究,金融界也不断地意识到我国银行信用风险,以及其管理的问题。目前,我国多以定性分析信用风险管理为主,定量分析的研究才刚刚开始,主要集中在分析各项财务指标上。伴随着《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出台,许多量化分析的方法和模型在信用风险管理研究领域中取得了很多成果。下面则是近年来国内学者对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方面的研究。

王灿雄(2010)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对外市场开放的力度不断加大,当前我国的管理水平仍然跟不上西方国家的脚步,我国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上还存在很多问题,我们在规范自身的同时要不断的吸取外国的先进文化和管理理念。

王冰(20l1)阐述了操作风险的涵义以及七类典型操作风险,包括:内部欺诈;外部欺诈;就业制度安全管理;工作地点与工作环境的状况;对于固定资产的损坏;营业问题和信息技术停止运作;各种程序的管理。

许冰清(2012)认为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具有许多危害,包括:损坏银行名声,丢失银行的客户;损害了股东的利益,使银行利润降低;破坏了原始存在的资本,威胁了银行的生存等。不仅如此,他还对以下几个银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管理文化理念存在缺陷、管理部门的设置不完善、缺乏可信数据支持信用风险等方面问题。此外还分析了当前商业银行风险存在的问题:许多基层银行信用风险程度比较高、信用风险多发生于经济发达地区。

综合上述各位学者的分析,可以看出,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是一个很值得我们去深入讨论与研究的话题。在《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提出标准法和内部评级法之后,这一课题的研究现在正处于一个新发展进步的阶段。

2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含义及内容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在贷款到期时,由于贷款客户发生财务困难,不能归还贷款本金和产生相关利息的风险。

从投资组合的角度来看,投资组合的投资者不仅会因为直接交易对手发生违约发生损失,也会因为交易对方的不断变化带来损失。信用风险是银行面临的最重要的风险之一。

信用风险管理的基本内容包括:信用风险识别、信用风险评估、信用风险控制、信用风险的处理、信用风险评价和报告。

3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存在问题

20世纪我们国家的金融界并不发达,并且在之前对商业银行信用管理方面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虽然近些年来我国不断吸取外国的先进文化和管理经验,使得我们在信用风险管理和度量方面有了一定的起步,但是仍然无法和大多数的发达国家相比。所以,我国应该在不断规范自身制度的同时,还应该一如既往的向先进的发达国家学习,以便完善自我。

3.1 信用风险度量技术落后

我国信息技术应用发展较晚,所以我们不能预见商业银行在信息系统的开发问题,因此这样造成了信息冗余。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理论研究尚且不足,信用风险量化技术有些落后,因而,不能建立各种信用风险管理的模型,也无法把先进的信用风险管理技术运用到银行实际的信用风险管理中去。

(1)信用评级体系不完善。

我国的信用评级体系由内外两部分构成。当前,我国的外部评级机构并不成熟,仍然需要不断改善,在运作过程中,并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并没有明确的规范原则,因此,对国内的企业进行信用评级检测还不能得以实现。

(2)数据质量不高。

我国的基础数据不但不准确,而且统一性也是极差的,这一点严重影响了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进步。数据质量不高不仅仅导致高层次的风险分析难以展开,而且还对简单分析工具的分析结果的可信度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从而导致无法提高工作效率,无法建立合理的管理模型,进而还加大了工作量,这些问题无法解决,那也就无法将经验应用到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实践中去。

(3)信用风险量化技术落后。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量化主要使用计算信贷风险度和专家分析法。但这种传统的风险计量方法存在一定的缺陷,例如,由于主观性太强,难以进行横向比较等问题。落后的技术,已经很难适应现代商业银行进行各方面信用风险管理分析的需求。

3.2 信用风险管理体系与风险补偿机制不完善

风险管理的意义在于将风险控制在银行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从而获得最大的利润。风险的客观存在就使得商业银行经营将面临并承担一定的风险,因此商业银行就必须建立系统的信用风险管理体制与风险补偿机制来随时应对风险。然而,从总体上看,我国商业银行在上述两方面仍显不足。

(1)信用风险管理体系不够完善。

在我国信用风险管理体系中,存在严重的问题。在业务流程中,每个部门缺乏合理的分工,导致独立性的缺失。首先,在审贷分离模式下,由于审批人不与客户见面,无法掌握最真实材料,信贷人员在负责对贷款的调查评级的同时,可能会对材料进行修改,从而对审批造成误导。其次,由于各个环节责任不明确,责任人制度得不到落实。最后,由于商业银行的绩效考核体系的存在形式,也对风险制度的实施存在一定的难度。

(2)信用风险补偿机制不充分。

银行在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如果能承担风险并获得收益,信用风险补偿机制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保持信用风险补偿机制的充分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最常见的风险补偿方式有:提取坏账准备金和计提资本金。坏账准备金提取不足、不能及时核销坏账以及资本充足率不达标是我国银行存在的比较普遍的问题。这会使得银行信用过度膨胀,导致信用风险隐患。

3.3 信用风险防范机制不健全

如果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防范机制不健全,那么其无法从源头上防范信用风险,也就不能控制信用风险的增量。主要的信用风险防范机制问题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内控制度不够完善。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存在内部控制,一共包括五个方面,即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监督管理和信息交流。

①在控制环境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注重经营业务扩张,忽视有效的审贷机制,内控滞后于业务发展。

②在风险评估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忽略对信用风险全面和客观的评估,同时缺乏对风险评估的重视。

③在控制活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控制体系不适应业务发展需要,分散、多头授信,授信失控。

④在监督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内部管理部门缺少权威性与独立性,这样就失去了内部管理部门的意义。

⑤在信息交流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由于存在太多的分支机构,交流又不及时、不具体,进而导致信息的缺失。

(2)外部监管存在缺陷。

首先,我国银监会很少对银行外部业务进行监管,这样就加大了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其次,我国对银行监管方式采用现场检查为主,在现场检查时更为注重合规性检查,而对风险监控管理检查不足。最后,由于银监会很少对银行日常经营运作活动进行有效合理的监督,只将监管注意力过多的放在了银行经营机构的审批上,使得稽核监督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

综上所述,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在使用和决策时,由于缺乏科学的信用风险度量,使得银行在科学的信贷决策和银行贷款组合管理上存在很大问题。由于不能够将信用风险准确的测定与分析,导致商业银行无法准确了解贷款信用风险的大小。

4 我国商业银行完善信用风险管理的对策

4.1 提高信用风险度量和管理技术

由于定量分析归类科学、量化准确,所以现在的商业银行信用管理多以定量分析为主。从度量角度上来讲,《新巴塞尔协议》采用了大量数量化的计算模型,而我国商业银行的管理技术有限,不能在近期内建立符合新协议规定的风险评估系统,但只要我国运用正确的风险衡量方法,仍可以达到风险度量的目标。从技术角度上讲,内部评级法是《新巴塞尔协议》的核心内容之一,我国应该向国外学习先进信用风险管理的理念,然后在国内建立起符合我国银行业标准的内部评级系统,以此来提高信用风险的管理技术和水平。

4.2 完善内部评级系统

首先,建立银行内部风险管理机制,成立信用风险管理的专门部门。其次,积极推进《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规定的内部评级法即IRB法。我国商业银行应该在借鉴国外先进模型的基础上,开始着手建立符合自身实际需求的风险管理模型,在实践中渐近地总结和完善自己的评级体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内部评级管理系统。

4.3 建立全国性的银行间数据库

由于我国的商业银行的征信系统数据的时间比较短,很多历史数据并没有实质性的意义,信用评估系统应用的不是很好。因此建立一个实用性强,完整性好的信用风险基础数据库是十分必要的。尽管我国有些商业银行收集了一些公司的数据,但我们要明白,数据的累积是需要时间的,所以我们要不断积累,且需要每月更新,以此来完善我国的数据库系统的缺失,逐渐建立起全国性的银行间数据库。

4.4 完善内部控制体系

加强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是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的制度保证,只有内部控制体系的监督保障做好,才能使内部评级体系有效的发挥作用。一是在内部控制过程中,不仅要突显对外签约和使用资金这两个重要流程,同时还要严格地实施分级管理制度。二是要完善不健全的内部监督部门,各尽其职。

4.5 加强外部有效监管

目前,我国有着强大的金融监管系统,他们是由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组成。为了加强信用风险的外部监管系统的建设,首先,银监会要有与国际接轨又符合我国国情的相关监管目标与监管理念。其次,我国银行监督委员会应当加强监督商业银行的各项经营指标。最后,要将外部监管逐步规范化与制度化。

4.6 培养高素质的风险管理人才

目前,企业应该重视培养高素质人才。我们要想提高银行信用风险的管理质量,就必须培养大批量高素质的人才。我们国家银行系统员工年龄普遍偏高,他们有些缺乏现代的金融知识,计算机知识,企业管理等知识,使其不能适应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需求,所以现在我们需要的是有知识,有能力的年轻骨干,来适应我国金融经济的发展,为我国金融行业的后备管理方面,起到支撑的作用。

4.7 建立良好的信用环境

除了对内部的改革,建立良好的信用环境也是我们不可忽视的方面。一方面,我们应该加强法律建设,不断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另一方面,我们应该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不断建立独立的风险和信用评估机构。

篇8

关键词: 银行;信用风险;风险管理 

        1  中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银行体制存在缺陷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是计划经济体制,大财政、小银行是金融的基本格局,银行制度则以高度集中计划管理和行政约束为主要特征。经过多年改革,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中国现代商业银行制度还未真正确立,现代公司治理结构这一根本性问题仍待进一步解决。公司治理结构根本性缺陷是商业银行改革难以深化的焦点,也是信用风险产生的根源。公司治理方面的缺陷不但使得中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基础薄弱,而且也严重制约了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

        1.2 组织管理体系不完善  尽管目前中国商业银行普遍实施了审贷分离制度,客户经理部负责发放贷款,信用风险管理部负责审查贷款,通过信用风险管理部不直接接触贷款客户来回避贷款风险。但与国外相比,国内商业银行的信贷部门和贷款复核部门之间不独立,受外界干扰较多,独立性原则在工作中体现不够,而且部门之间、岗位之间普遍存在界面不清、职责不明现象。中国很多商业银行目前这种具有极强行政色彩的内部组织架构,无法完全适应经营目标以及运行环境的转变。

        1.3 风险管理工具及技术落后  近几年,中国商业银行在加强信用风险管理方面,已经逐步建立起信用风险管理体系。但是与国际性银行相比,中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不论是在度量方法、数据的采集、数据的加工,还是在对信用风险管理结果的检验等方面都存在着相当的差距,从而极大地限制了信用风险管理系统在揭示和控制信用风险方面的作用。

        1.4 信用风险管理的法律制度存在缺陷  中国的银行业是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长期以来银行承担了过多的财政性职能,商业性信贷业务和政策性贷款业务并未加以区分,银行普遍缺乏风险意识,国家对它也无风险责任要求,因而中国长期以来没有银行风险方面的法规。直到上世纪90年代,国家加快了金融改革的步伐,一方面引导国有专业银行逐步向商业银行过渡,另一方面开始重视外部的金融立法及银行内部的配套制度的建立。但在这些制度中信用风险方面的规定非常粗线条,并有大量的空白,其科学性、完整性还有欠缺。

        2  提高中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水平的对策

        2.1 改革银行体制  要把中国商业银行建设成为优秀的现代股份制商业银行,只要这样才能提高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能力、竞争能力和抗御信用风险能力。而要成为真正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主要是要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因为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是建立现代金融企业信用风险管理制度的根本所在。为了建立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当前迫切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2.1.1 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架构  股份制商业银行应遵循市场化运作规律和商业银行的办行规律,按照国际惯例,以优良的公司治理结构促进银行稳健经营和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要减少大股东派出董事人数,派出董事的股东单位不再派出监事,增加独立董事和执行董事,增加中小股东单位派出的监事,充分发挥独立董事与外部监事的作用。提高董事、监事的独立性和职业素养,促使其实现社会化、专业化、职业化,董事、监事逐步形成职业阶层,实行资格认证;建立董事、监事市场退出和禁入机制,可以仿效国外成熟的做法,实行每年更换三分之一的分批改选制;建立对董事、高级管理层成员的问责制度,加强对其尽职情况的管理、考核与监督。

        2.1.2 股权适度集中  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内容,股权结构安排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所有者对人的监控效率和所有者的权益能否得到保护。当股权过于分散时,某一股东参与公司治理的积极性会因为成本与收益相比过高而减弱,从而出现管理层的内部人控制现象;而当一家银行的股权过于集中,又很容易出现“一股独大”及控股股东通过内部关联交易损害小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利益的现象。 

因此,股权的适度多元化才会提高公司治理的效率,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2.1.3 建立职业经理人机制  银行家作为经营管理银行的企业家是银行机制创新的设计、组织和实施主体,是银行机制创新的必要条件。通过完善高级管理层的选聘机制,使经营管理者由行政性选择逐步向市场化选择转变,形成并发展职业经理人市场,从根本上解决人缺位问题,在经营管理层利益与股东利益或者说银行发展之间建立一种创新的激励相容机制。

        2.1.4 建立市场化激励机制  传统的薪酬制度对经营管理者的绩效评价主要是利润、资产质量等事后会计指标,对经营管理者业绩的反映具有滞后性,与银行远期盈利能力或未来经营业绩没有联系。建立经理股票期权或员工持股计划等有效的长期激励机制,会使高级管理层和员工的报酬与公司的长期发展目标紧密联系,解决由所有者与经营管理者利益不一致所产生的问题。

篇9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DF4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的主体,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金融改革和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商业银行的各种风险也在逐渐加大,信用风险是主要风险中之一。因此,分析商业银行在信用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出解决途径和方法,对促进商业银行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信用风险的内涵及主要形式

信用风险是指交易对手或债务人不能正常履行合约或信用品质发生变化而导致交易另一方或债务人遭受损失的可能性。狭义的信用风险是指交易对手或债务人到期不能履行合约义务的违约风险;广义的信用风险是指交易对手或债务人信用品质变化的不确定性所引起的信用差价风险。

信用风险一般可分为违约风险和结算风险。违约风险是指借款人、证劵发行人或交易对方因种种原因,不愿或无力履行合约的条件而构成的违约,致使银行、投资者或交易对方遭受损失的可能性。结算风险是指交易双方在结算过程中,一方支付了合同资金,但另一方却违约的风险。

二、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1.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落后

我国商业银行的现代企业制度还未真正确立,公司治理结构还不健全,尤其是在国内处于垄断地位的国有商业银行这一根本性问题未能解决,没能有效的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商业化程度不高,政策性任务和行政干预还很多,风险承担的边界并不明确。董事会的组成和运作缺乏独立性,风险的管理层次多,但效率差,对市场信号反应慢,部门行使职能过程中易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限制和干扰,造成决策的效果不佳。长期以来,国有商业银行在半计划、半市场的环境中经营,制约了商业银行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2.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

风险管理是整个银行经营管理中的重要一环,需要建立长效的风险管理机制。由于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起步比较晚,造成目前风险管理体系不健全。一是信贷管理机制不完善。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内部的贷款审查制度还不够完善,信贷管理机制设计仍然存有诸多不合理之处。信贷人员进行贷款审查时仍然以主观经验判断为主,随意性较大,不论是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还是贷后检查都缺少科学而完整的客观评价。并且在贷款发放以后,银行就很少检查、监督企业对贷款资金的使用状况。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检查,资金的安全性很难得到保障,这种只“放”不“问”的做法必然导致逾期、呆滞、呆帐贷款的增多。二是风险管理模式分散,规划上各自为政,缺乏对行业、地区风险进行集中统一管理,抵御行业、地区等系统性风险能力弱。商业银行未形成标准化的风险管理报告体系,对跨境、跨区集团与关联客户的风险控制以及产业风险集中的监测与控制不到位。同时,不同机构对同一客户的准入退出策略相互冲突。信用系统分散,为一体化经营、集中管理造成了很大障碍。

3.信用风险的内控制度不完善

信用制度的建立是信用风险控制和管理的重要基础。但商业银行更加注重业务扩张,而忽视风险的控制;缺乏全面、客观评估各类风险的机制,对于偶有发生的风险重视程度不够;未能充分发挥总行、支行的运行系统作用,控制系统的更新发展相对滞后,并且总行对分支行的管理和把控力度有限;垂直管理的模式使得交流渠道较为狭窄,信息传递过程中很容易发生漏损、偏差;内部稽核机构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其评价和监督的作用有待进一步提升,而且部门之间,岗位之间,界定不清,职责不明的现象较为突出。

4.信用风险管理方法落后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技术也越来越复杂,计量准确、结构复杂的模型被大量运用到信用风险的管理中。然而,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还只是停留在定性管理阶段,主要采取的是将专家方法和单变量方法相结合的传统的信用风险度量方法。随着风险日益多元化,这种度量方法显然无法适应高度风险管理水平的要求。与国际先进银行的大量运用数理统计模型等方法,我国商业银行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三、提高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对策

1.加强金融法制建设

金融法制建设是改善金融环境的保证,金融环境的好坏决定了商业银行能否健康发展,甚至影响整个国家的信用质量。首先,应通过立法规范银行业、信托业、证券业的业务。其次,要通过立法使银行业的经营业绩披露透明,完善银行保险体系,保护存款者的利益。最后,通过立法建立银行的准备金制度,并且建立一套统一的外部监管体系并规定监管者的权利和义务。

2.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完善的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应全面覆盖业务的各个操作环节,做到各种控制制度和奖罚办法公开透明,保证各项制度在总行和各分行、支行之间顺畅实施,确保工作人员有章必循、违章必惩、不徇私、不舞弊。要转变过去的垂直管理模式,重新构建内部控制组织结构,遵循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相互制衡的原则建立合理规范的管理制度和制衡机制。加强对高层管理人员和业务的控制,建立高层管理人员信息档案系统,并进行动态监控;对银行的表内、外业务要有完善的内部监督和风险防范制度,严格禁止超越权限和违反程序的放款行为。强化银行内部风险管理文化建设,培养员工的信用风险管理理念,强化风险管理意识,有效抵御信用风险的发生。

3.建立科学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

首先要建立起全面的风险管理的模式。商业银行应将信用风险和其他风险以及各种金融资产与金融资产组合中包含的这些风险都纳入到风险管理体系中,依照统一的标准进行核算并根据全部业务的相关性进行控制和管理。其次要构建完善独立的、纵向式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应逐步建立董事会管理下的风险管理纵向架构,来适应商业银行股权结构变化和新环境下发展的需要。再次,建立健全科学的信用评级体系。建立银行内部信用评级体系应坚持“三结合”:一是国际标准与我国国情相结合;二是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相结合;三是传统研究方法与现代先进评级技术,特别是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就评级方法而言,内部评级法是《新巴塞尔协定》的核心内容之一,它体现了国际上现代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先进成果。我国商业银行要学习其模型及其信用风险管理的理念,逐步建立起符合国际银行业标准的内部评级系统。

4.加大人力资源培养力度

提高风险管理水平是建立健全我国银行风险管理制度的重要环节。为了有效规避和抵御风险,银行可以选拔优秀人才出国进修现代风险管理技术,将国外银行的先进管理技术和经验引入我国银行的实际操作中;加强对现有风险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让他们不断学习和更新风险管理知识,提高他们的风险管理水平,把握风险管理的发展趋势,有利于促进我国商业银行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剑峰,卜素.西方银行业的风险管理经验及对我们的启示[J].现代商业银行,2004,(9).

[2]单新磊.论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

篇10

关键词:商业银行全面风险 管理

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主要目的是通过对风险管理和防范,最终实现价值提升,通过确定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总体经营战略目标的指引下,管理和运作风险,运用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和方法,降低损失概率,增加收益机会,从而实现利益最大化的战略目标。

一、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内涵

商业银行的全面风险管理,简单的说就是对银行所有风险进行管理,也就是意味着对商业银行所有层次的部门和业务单位、全部种类的风险、所有银行业务自始自终的每个环节和过程进行全面管理和风险监控。

对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具有指导作用的两个比较重要的文件:即《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和COSO(全国虚假财务报告下属的发起人委员会)《全面风险管理框架》。COSO的《全面风险管理框架》是针对所有企业的全面风险管理的一般指导原则,提出风险管理最终目的不是为了管理风险,而是为了创造价值。通过实施全面风险管理是将风险管理与其他管理职能进行统一,重组主体的管理流程,保证在不增加管理要素的基础上实现风险管理和创造价值的统一,实现在可以承担的风险基础上得到相应的收益。《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是针对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实施细则,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风险控制为基础,突出以商业银行最低资本要求、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和市场纪律的共同约束,通过规范的风险评估技术,实现以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并举,信贷资产与非信贷资产并举,组织流程再造与技术手段创新并举的全面风险管理模式。

二、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

商业银行经营中面对各类复杂风险,有需要用监管资本覆盖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也有流动性风险、政策风险、声誉风险、道德风险、法律风险等。因此,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必须涵盖表内风险,又要包括表外风险;要涵盖信贷资产风险,也要包括非信贷资产的风险。2011年,银行业主要的监管机构银监会在部署2011年监管工作时,首要强调“严密防范四大风险(即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坚决守住风险底线”。

1、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是指债务人或交易对手未有履行合同所规定的义务或信用质量发生变化,影响金融产品价值,从而给债权人或金融产品持有人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在业务经营中面临的最基本的风险之一,既存在于传统的贷款、债券投资等表内业务,也存在于信用担保、贷款承诺等表外业务,还存在于衍生产品交易中。

2、市场风险是指因市场价格(利率、汇率、股票价格和商品价格)的不利变动而使商业银行表内业务和表外业务发生损失的风险。市场风险主要存在于商业银行的交易和非交易业务中,由于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从事股票和商业业务有限,因此市场风险主要体现为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

3、操作风险是因操作流程不完善、人为过失、系统故障或失误以及外部事件造成损失的风险。包括了内部欺诈、外部欺诈、就业政策和工作场所安全性,客户、产品及业务操作,实体资产损坏,业务中断或系统失灵,交割及流程管理等损失事件导致的风险。同时,针对商业银行的交易合约有可能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或商业银行正常业务和法律法规变化不相适应,从而导致损失的可能性的法律风险也归为操作风险。

4、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无力为负债的减少或资产的增加提供融资而造成破产的可能性。即当商业银行流动性不足时,它无法以合理的成本迅速增加负债或变现资产获得足够的资金,从而引发流动性支付危机情况发生。

三、全面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1、实现全面风险管理可以增强创造价值的能力。全面风险管理是通过科学严密的组织形式,借助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手段,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各类风险进行识别、计量和控制,在此基础上计提拨备和有效分配资本,使风险得到全面覆盖,从而可以有效地应对各类不确定的风险和机会,增进创造价值的能力,在不增加管理要素的情况下实现风险管理与价值提升的有机统一。

2、实施全面风险管理是符合监管要求的必由之路。 2011年4月银监会出台了《中国银监会关于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的指导意见》,要求新将使监管标准从2012年1月1日开始执行,系统重要性银行和非系统重要性银行应分别于2013年底和2016年底前达到新的资本监管标准。近年来,依照银行业发展要求,监管部门确立了微观审慎和宏观审慎相结合的金融监管新模式,大幅度提高了商业银行监管资本要求,陆续出台各项监管措施和风险管理指引,要求加强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能力的监管。因此,逐步建立适应新监管要求的风险管理体系,全面计量、监测风险,合理分配资本,覆盖风险,以达到监管要求,增强银行业经营稳健性。

3、实施全面风险管理是提升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商业银行要实现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必须从管理风险层次上升到通过风险管理来增强盈利能力、提升风险管控能力,有效实现风险管理与创造价值有机统一上来。

四、对地方性商业银行推行全面风险管理的一点思考

1、坚持循序渐进,统筹兼顾的原则。全面风险管理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目前并无一套成熟模式可供借鉴,且各地方性商业银行发展情况、内部风险管理程度等方面也参差不齐,为此,在推进全面风险管理时应坚持循序渐进、统筹兼顾原则,从面临的最主要的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和市场风险逐步入手,从分别筛查相关风险的风险点着手,对各风险类别通过列举风险点来逐步实施风险的识别和计量,进而逐步完善或建立起信用风险管理体系、操作风险管理体系、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和市场风险管理体系,并最终由这些相对完善的管理体系共同构筑商业银行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2、建立多道风险防控体制对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进行管理和控制。商业银行由于各自的经营环境、经营制度和对风险管理要求不同,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也应符合各自实际情况,但对全面风险管理架构设置上应至少有四道风险管理防线,即对同一风险点,经营层的内部管理为第一道防线;总行各职能管理部门和业务条线的管理部门为风险管理的第二道防线,总行设置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为风险管理的第三道防线,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等部门为风险管理的第四道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