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干出血的护理体会范文
时间:2024-01-04 17:53: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脑干出血的护理体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摘要目的:总结脑干出血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神经内科48例脑干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治愈6例,好转18例,恶化4例,死亡20例。结论:脑干出血患者虽然死亡率较高,但经精心治疗护理,部分患者是可以治愈;对于中型和重型的脑干出血患者,即便是在出血量比较多的情况下,只要治疗措施和护理配合得当,死亡是可以避免的,甚至可以康复。
关键词 脑干出血;治疗;护理体会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06.012
脑干出血是神经内科急重症,病情严重,死亡率高。长期的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以及颅内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等是引起脑干出血的主要原因[1]。现将2009年1月~2011年12月我科收治的48例脑干出血患者的护理总结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48例,男32例,女16例。年龄42~82岁,平均61.5岁。其中桥脑出血10例,延脑出血23例,中脑出血15例。结果:48例患者中,6例治愈,18例出现好转,4例恶化,20例死亡。
2观察护理
2.1生命体征观察对脑干出血患者监测生命体征非常重要,病情变化的指标能较早反映出来。脑干出血患者发病后短期内植物神经症状明显,多出现39 ℃以上的高热、呼吸异常、血压明显升高。由于脑干出血患者后组Ⅸ,Ⅹ,Ⅺ颅神经常受压、损伤,较易出现极度的呼吸困难。本组48例患者发病后48 h内血压均显著升高,有时高达240/130 mmHg,此时我院护理人员均采取降压处理,避免诱发再次出血和心力衰竭的危险, 避免病情更加恶化[2]。
2.2意识和瞳孔变化的观察失语、汗流浃背,随后胸闷、呼吸不畅,最终进入昏迷状态,这是脑干出血患者发病初期的临床症状。通过对本组12例双眼球偏视病例的分析可以看出,双眼球固定正视中央,瞳孔张合度极度减小也是脑干出血的早期症状。同时对本组另外10例出血病例进行分析可以看出,由于出血,会使环池及蛛网膜下腔遭到破坏,从而使幕上出现梗阻性脑积水、脑疝并伴随两侧瞳孔散射放大。对于出现这种情况,护理人员要立即报告医师。
2.3吸氧流量的监护本组患者均昏迷、呼吸不顺畅,而脑缺氧可导致继发脑水肿,给予严密监测血氧饱和度,<85%时,氧流量应增加。停吸氧5 min,血氧饱和度同样保持在90%时,可降低为低流量吸氧。若血氧饱和度升至96%左右时,可进行间断吸氧,最终变为不吸氧。
2.4气管切开护理脑干出血患者常因为后组颅神经损伤或受压,易形成痰多、通气受阻及吞咽困难。本组中23例因呼吸困难切开气管,给予头罩吸氧。吸痰负压一般不超过26.7 kPa(200 mmHg),防止因吸力过大而损伤气管黏膜。定时为患者翻身拍背,对有痰鸣音者及时吸出痰液。及时气管湿化,给予超声雾化吸入或蒸气吸入或气管内滴入雾化剂,并适当在雾入液中加入抗生素,防止痰液黏稠。
2.5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脑干出血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这种并发症有较高的死亡率,一般情况出现在病发后5~15 d[3]。上消化道出血量少者表现为柏油样黑便,上消化道出血量多的表现为血压明显下降、面色苍白、心率加快,柏油样黑便中出现红色血凝块。要特别注意观察大便颜色的改变及血压的变化,不定期复查便潜血及血色素化验,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2.6鼻饲护理本组有46例患者全部采用鼻饲进食,一般在病发后5~6 d开始,使用在市场上购买的普通食物多功能搅拌机,把米汤、肉汤、菜汤、牛奶、鸡蛋、果汁等食物单独搅拌成浆状,定时定量鼻饲。初期少量,每天1000 ml左右,随着治疗时间的增加,鼻饲量逐渐增加,且逐渐减少静脉滴注液体,静脉滴注液体和鼻饲量之和保持在3000 ml左右[4]。
2.7康复护理本组48例脑干出血患者,虽然在初期病发时给予了脱水、抗感染、止血、激素等支持疗法及护理后病情基本稳定,但大多数患者在精神心理方面,语言、吞咽、肢体活动等功能方面尚未恢复完全,在生活不能够自理的情况下,康复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针对上述这种情况,我们对本组大部分患者进行了有目标、有计划的康复护理。
2.7.1指导肢体按摩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易于掌握和便于操作的按摩,尤其是对一侧瘫或肌无力的肢体按摩,作用是使皮肤与皮下组织血运丰富,改善营养。按摩的时间为每个部位5 min,每日1~2次。
2.7.2指导活动康复为了避免患者出现肌肉韧带萎缩、肌肉痉挛、肌肉坏死,应该在促进患者肢体血液循环的同时,加强患者各关节韧带以及肌肉的活动。活动的顺序为先大关节,后小关节,运动幅度由大变小,分别以卧位、俯位或坐位进行伸、屈、展、翻、弯等动作,以促进神经恢复。
2.7.3对出院患者和家属的医嘱要具体细化本组48例患者出院时我们对患者和家属都给予医嘱:对患者注意定时测量血压,随时监测血压的变化,要努力控制和调节血压,饮食上给予低糖、低脂肪、高蛋白质,并处理好降脂及降糖[5]。对于易激动急躁的患者,应给予精神上的安慰,细心照料患者的生活,使患者达到心情舒畅、生活安逸的目的,必要时给予适量镇静剂。对有饮酒和吸烟嗜好的患者,要劝其适量饮酒和戒烟,预防剧烈的血管舒缩导致紊乱,以防止复发脑血管意外。对于身体肥胖的患者,注意要让其养成循序渐进锻炼身体的习惯。定时复查,随时咨询。
3体会
脑干出血的患者病残率和致死率非常高,如果护理进行不当很容易引起并发症的发生,严重者还有可能导致死亡。护理人员应加强服务意识、安全意识,认真细致观察病情,为医师做出正确的诊断、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并以此来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将并发症发生率控制在最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袁玉英,高天霞.脑干出血的临床护理[J].中国医药导报,2010,7(19):146-147.
[2]周国花,何菁菁,张庆荣,等.急性自发性脑干出血并发中枢性呼吸衰竭的急救护理[J].护理研究,2008,22(10A):2592-2593.
[3]王军,王晓峰,毛小林,等.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干出血37例临床分析[J].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2010,23(3):171-172.
[4]薛振生.64排CT导引立体定向治疗脑干出血[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11,16(4):171-172.
[5]姚爱华.45例脑干出血病人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7):43-44.
篇2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护理;体会
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组脑循环障碍性疾病,临床上以头痛、头晕、意识障碍、偏瘫、失语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为特征。病情发展快,病情凶险,常需急诊手术,术后常有失语、偏瘫、肢体功能障碍等并发症。某种程度上,护理工作的成败决定着病情的预后。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50例,男80例,女70例,年龄35~76岁,平均57岁。出血部位:基底节出血92例,脑室34例,脑干4例,脑叶12例,小脑8例。出血量10~40 ml,发病时间2~24 h。经精心护理,本组患者全部康复出院。
1.2 临床表现 多数有高血压、头痛病史,寒冷季节发病率高。发病前可出现头痛、头晕、肢体发麻等先驱症状,也可在原有基础上突然加重。发作时可伴有意识丧失,颜面潮红、呼吸快、血压升高、脉搏减慢,幕上病变者对侧肢体软瘫,两眼向出血侧偏斜。破入脑室或脑干出血则出现深昏迷、高热、去脑强直、双瞳孔缩小或扩大。
2 护理体会
2.1 术前护理
术前开颅手术常规准备,脑疝患者给予20%甘露醇等脱水剂快速静脉滴入。绝对卧床,使头部抬高15°,松解衣服,注意保暖。急性期勿搬动患者,注意约束躁动患者,防止其坠床。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加强吸氧,预防肺炎等并发症,做雾化吸入,生理盐水200 ml加入庆大霉素8万u、糜蛋白酶1支, 2次/d或每6 h 1次,必要时行气管切开。全部患者头部置冰袋,体温在38.5℃以上者给予降温处理。在患者休息时,注意床铺平整,皮肤清洁,防止发生褥疮。尿潴留患者可留置导尿管,禁止加压排尿。大便干燥者给予泻药或开塞露或低压灌肠等。输液速度不宜过快以免增加心脏负担,影响颅内压。
2.2 术后护理
2.2.1 病情监测 持续床边心电监护,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尤其是术后24 h内。如果发现血压上升、脉搏缓慢、呼吸深慢则提示有颅内压增高可能,应及时遵医嘱降低颅内压。密切观察意识、瞳孔,肢体活动情况等。准确记录24 h出入量,出现变化及时调整。
如果治疗中患者出现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加重,提示有再出血可能。预防颅高压、脑水肿的发生[1]。
2.2.2 是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的重要环节,术后患者应保持头高足低位,一般头部抬高30°。不当可引起颅内压增高,对术后患者选择适当的头位和,使头部略高于心脏水平10°~30°,对额部、颞部、顶部手术者取正位或仰卧,头偏向对侧[2]。
2.3 并发症预防 ①患者绝对卧床休息,避免搬动患者,置患者卧于患侧,头部略抬高向后仰,使之保持呼吸道通畅。②保持患者大便通畅,脑溢血患者急性期大多数均有大便干结,其原因不外长期卧床、饮食少、肠蠕动减弱及神经系统反应迟钝等所致,防止大便时用力,适当采取有效通便措施。③防止呼吸道感染,保持口腔清洁,及时给予吸痰,加强皮肤护理,应注意保暖,防止褥疮发生,应每日定时翻身,动作应轻柔,以免患者挣扎出血;对留置导尿者,要注意引流通畅,每日更换尿瓶,每周更改导尿管1次,保持尿道口清洁,如发现尿液混浊、沉淀或结晶,应行膀胱冲洗,防止泌尿系统感染,严格记录出入量,并应注意安全,防止摔伤。应用消毒药液棉球擦洗1~2次/d。
2.4 恢复期护理 主要促进瘫肢体功能的恢复,可作按摩或被动运动,鼓励患者自主活动。失语患者应积极进行言语再训练,以促进心血管功能,改善血液循环。应避免引起血管痉挛、血压上升和血脂增高等因素,预防复发。
2.5 出院指导 患者出院时应进行耐心的指导,嘱其出院时、出院后保持情绪稳定,不要过度激动或用力,避免再次出血的发生。并对康复治疗予以指导[3]即:①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激动,去除引起恐惧、忧虑、愤怒等的不利因素。②注意颅骨缺损部位安全,防止外伤。③饮食清淡,多吃含水分、含纤维素的食物。忌酒、辛辣食品,保持大便通畅,防止用力引起再出血。④生活要有规律,避免重体力劳动,注意锻炼,定期测血压,按时服药,控制血压在正常水平。⑤按时门诊复查及时行颅骨修补术。
3 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多数伴有高血压性微动脉瘤或动脉粥样硬化,因此在血压突然升高的情况下,可导致血管破裂,造成脑实质内出血。基底节出血较为常见,出血的血管多为豆纹动脉,血液通常侵入丘脑或尾状核延伸至内囊至侧脑室。
脑出血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多有长期高血压病史;发病突然、迅速,症状通常较重,严重可迅速昏迷,很快死亡,是神经外科常见的危重急症[4]。护理工作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存。护士要有高度的责任心,熟练过硬的技术,以精心护理,密切观察病情,预防并发症,促进机体功能恢复,对降低脑溢血患者的死亡率、提高治愈率和减少病残率具有重要意义。
参 考 文 献
[1] 张玉莲.血氧饱和度监护在气管切开病人中的应用.中华护理杂志,2002,2(32):112-113.
[2] 王旭青,裴俊霞.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专科护理体会.实用医技杂志,2006,2:619-620.
篇3
[关键词]亚低温;出血性脑卒中;护理体会
脑卒中是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其病死率、致残率极高,据估计我国年发病率为150万,总存活者达600万,75%残废,其中40%重残,脑卒中一旦发生,目前还没有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法,不少人需终身护理,故有效防治脑卒中,是当前医学研究与临床的迫切而艰巨的任务,然而,出血性卒中占脑卒中的40%~50%,是我国脑卒中死亡率最高的临床类型,根据整体化观念,采取个体化治疗原则,对卒中的危险因素及时给予预防性干预措施的同时给予亚低温治疗不失为一种值得关注和推广的方法,现将我院用HCT200G亚低温治疗仪对16例出血性脑卒中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选择2004年5月至2006年5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16例出血性卒中患者,其中男11例,女5例,年龄41岁~80岁,平均年龄65.4岁,其中蛛网膜下腔出血5例,脑出血11例(小脑出血2例、壳核出血6例、脑干出血2例、丘脑出血1例)。
1.2临床表现意识障碍10例(嗜睡2例、浅昏迷5例、中度昏迷2例、重度昏迷1例),脑膜刺激征5例,发烧12例,偏瘫9例,交叉瘫2例,眩晕2例,头痛呕吐13例,心律失常4例,STT改变3例,视野缺损2例,巴氏征阳性8例,肺部感染7例,失语6例。
1.3亚低温治疗方法采用HCT200G亚低温治疗仪,机温设置在9℃~5℃,帽子摆放病床时,帽口应略低于帽顶部,以便排水,空气湿度大时,易形成冷凝水,应注意及时更换枕头布套。一般治疗5d~10d,在治疗过程中,应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将体温控制于(35℃~36℃)±(0.3℃~0.5℃)为宜。
1.4护理
1.4.1临床监测
1.4.1.1意识在护理过程中一定要严密观察意识情况,做言语、疼痛的刺激,瞳孔对光反射,角膜反射检查来判断意识障碍程度,区分是否嗜睡、昏睡、浅昏迷、深昏迷,按照GCS评分标准,全面正确评估患者情况,该组患者GCS5分~7分3例,8分~11分7例,其中2例患者入院后第2天GCS评分下降2分,提示病情加重,复查CT,1例脑出血出血量加大,第2例蛛网膜下腔再出血,经抢救无效死亡。
1.4.1.2瞳孔观察患者双侧瞳孔大小、形态、位置,有无不对称,对光反射是否存在,本组2例患者入院后第2天,双侧瞳孔不等大,昏迷加深,及时通知医生,复查CT血肿增大,遵医嘱加大脱水剂用量后患者病情逐渐恢复。
1.4.1.3肢体活动了解肢体瘫痪范围及程度,观察有无抽搐及不自主运动,共济失调等,并根据患者瘫痪程度制定个体化护理方案。注重肢体功能位的摆放,有抽搐者采用牙垫、开口器防止舌咬伤,抽搐不自主活动较多者,加约束带防止坠床。
1.4.2生命体征监测每隔2h测量一次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有报道低温可引起心率减慢、血压下降及各种心律失常,故应进行心电监护,及时处理[1]。一般将体温控制于(35℃~36℃)±(0.3℃~0.5℃),连续观察3d及时通知医生停用亚低温治疗。
1.4.3采取正确卧位患者平卧是引起误吸的最危险因素[2],在医生指导下,针对每位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特点,调整瘫痪肢体的正确姿势,及早取得家属配合,要求患者健侧、患侧交替侧卧,仰卧时上下肢置于功能位并加防护垫,以防止肩、肘、腕综合征及废用性肌萎缩。病情许可应每2h更换一次患者头部放置的位置,注意保持降温帽内干燥,以防止患者皮肤冻伤。
1.4.4保持呼吸道通畅亚低温治疗期间,免疫功能受到抑制,可并发呼吸系统感染,因此,保持呼吸道通畅是防止并发症的关键。我们对昏迷患者采取翻、拍、吸的方法,即翻身侧卧每2h一次,拍背使深部痰液松动,当患者咳嗽或在床边听到气管处有呼噜声时及时吸痰。尤其是鼻饲患者鼻饲前抬高床头30°,以避免鼻饲液返流误吸,意识清醒者及早拔出鼻饲管。
1.4.5人性化护理的作用患者入院后尽量安排于ICU病房,室内保持安静、整洁、光线柔和、空气清新,保持室内相对湿度60%~70%,相对温度20℃~22℃,定期消毒,减少探视,并注意动员家庭社会的力量,全方位参与护理,以提高患者康复后的生活质量。
2讨论
一般而言,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患者普遍存在体温升高。本组16例中有12例发热占75%,4例在发病6h内出现发烧,体温38℃以上,8例在24h以后发热(6例为肺部感染),本组死亡3例,体温均达40℃以上,其中2例脑出血发病第2天昏迷加深,GCS评分3分,复查头颅CT出血灶加大,证实了脑卒中后发热与残疾率和病死率明显增高有关,应采取措施。治疗脑卒中后发热以预防卒中进展[3]。然而根据我院临床使用的药物降温方法如注射安痛定、柴胡、来比林、巴比妥类药物,或口服扑热息痛等,大多降温效果不明显,而亚低温治疗有较肯定的治疗效果,有效率占87.5%。亚低温对脑细胞保护机制复杂,主要包括:降低脑氧耗、参与能量代谢、减少脑细胞乳酸堆积、抑制有害物质释放、保护血脑屏障、减轻脑水肿、减少脑细胞蛋白破坏、促进细胞结构和功能修复等。综上所述,HCT200G亚低温治疗仪对急性出血性卒中具有较肯定的治疗效果,在护理上细致、得当,并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准确处理,可有效地提高患者存活率,减轻致残率,降低死亡率,而且安全并发症少,且操作方法简单,有一定的推广利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吕淑华.气道护理[J].实用护理杂志,2001,17(2):238.
篇4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清除术;手术室;整体护理
[中图分类号] R74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6)11(a)-0173-03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the whole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the operation room of hematoma evacuation of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Methods 40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 underwent hematoma evacuation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4 to December 2015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2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implemented the whole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the operation room.The operation time,Glasgow coma scale (GCS) score,basic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BDAL) score and the incidence rate of complication i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 The GCS score and BADL scor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operation tim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hor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Key words]Hypertension;Cerebral hemorrhage;Hematoma evacuation;Operation room;Whole nursing
近年来,随着饮食习惯的改变,高血压的发病率呈现逐渐上升趋势[1-3],本病若不及时控制,易使患者出现其他并发症,如脑出血。高血压脑出血具有起病急、病死率高、致残率高等特点,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4-7]。目前,临床主要对该类患者实施手术治疗,为确保手术效果,在治疗过程中应对患者实施一定的护理干预措施[8-9]。本研究选取我院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整体护理干预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血肿清除术治疗的4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知情本研究的内容、目的并自愿签署同意协议,且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纳入标准:①经临床诊断确诊为高血压脑出血;②对本研究知情且同意;③排除其他原因导致脑出血、精神障碍的患者。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0例。实验组中,男16例,女4例;年龄为36~65岁,平均(48.35±6.59)岁;发病至入院时间为35 min~4 d,平均(12.24±2.61)h;出血部位:基底节出血11例,脑出血6例,脑干出血1例,小脑出血1例,硬膜下出血1例。对照组中,男15例,女5例;年龄为40~74岁,平均(49.37±8.30)岁;发病至入院时间为40 min~3 d,平均(12.10±2.58)h;出血部位:基底节出血12例,脑出血4例,脑干出血3例,小脑出血1例。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干预方法
φ兆槭凳9婊だ砀稍ぃ护理人员按照主治医师的要求为患者做好相关术前检查,为患者营造温馨、舒适的病房环境,术后对患者实施病情以及生命体征指标监测,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以及喜好为患者提供相关的饮食建议等。
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整体护理干预,具体干预措施如下。
1.2.1术前护理 ①心理护理:临床发现,大部分患者或家属对高血压脑出血的认知程度不高,再加上对手术方法的不了解,在治疗过程中,易出现不同程度的恐惧、担心、焦虑、害怕等心理负面情绪,严重者出现不配合治疗现象,因此,在手术前,护理人员可以向其讲解手术医师的相关信息,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必要时,可以向其讲述手术成功的病例,增加患者手术治疗的信心,使其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②术前准备:手术开始前,护理人员应对患者实施常规头部备皮,对手术区域进行清洗并消毒,结束后,准备相关的急救药品以及急救器械,检查监护仪、吸氧装置以及吸引器是否能正常运行。
1.2.2术中护理 术中,护理人员应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指标,并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设置手术间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为避免患者出现压疮,应减少患者局部压力,避免摩擦力和剪切力,术中使用防压疮凝胶垫,保护易发生压疮的骨隆突处,并使用防压疮凝胶头圈将患者的头部进行固定保护;对于失血过多的患者,应随时了解其血红蛋白(对患者实施血常规检测)及血压情况,如血红蛋白低于70 g/L给予输血;对于局部麻醉情绪较激动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尽力安抚,必要时可以遵医嘱给予患者镇定剂,避免其发生意外坠床。同时做好相应的引流管护理,密切关注引流液的颜色和量,若发现引流液颜色由淡红色变为新鲜的血液时,应立即向手术医师报告,考虑患者是否发生再出血,若发现患者引流液的量减少且流出的是无色液体,应立即向手术医师报告,考虑其是否为脑脊液,并协助医师作出相关的处理措施;若发现患者存在意识障碍加重或出现血压不稳、呼吸节律急促等现象,应立即向手术医师报告,并协助其采取对症抢救措施。
1.2.3术后护理 ①护理:术后,对于选择全身麻醉的患者,应协助患者采取平卧并将头偏向一侧,同时对患者的口腔分泌物实施引流,避免其发生窒息。②并发症护理:为降低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概率,促进患者预后,护理人员应对患者实施相应的预防措施。为避免患者出现压疮,应定期协助患者翻身,对受压部位进行按摩,保证床铺干净整洁,同时对患者的皮肤实施护理。为避免患者出现颅内感染,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对病房空气实施严格消毒,严格限制探视时间以及探病人数等。为避免患者出现消化道出血,护理人员应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指标,注意观察患者大便的颜色,若发现存在异常现象,应对其实施隐血试验;若证实患者存在消化道出血,应立即停止鼻饲,并遵医嘱从胃管内注入相关药物进行止血,若患者出血量较多,为避免其出现失血性休克,必要时可对其进行适量输血。为避免患者出现肺部感染,护理人员应对患者实施口腔护理,定时帮助患者翻身、叩背,指导患者咳嗽排痰,及时清理分泌物,必要时可对患者进行辅助呼吸,确保呼吸通道畅通。
所有患者在病房中均由同一组医护人员进行治疗和护理。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基本生活活动能力(BDAL)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GCS评分使用格拉斯哥昏迷指数量表[10]进行评分,>14分表示患者处于正常状态,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意识状态越好,恢复效果越好;基本生活活动能力(BDAL)评分选择BADL量表[11]进行评定,出院前1 d对患者进行评分,总分100分,患者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高,护理效果越显著。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结果
2.1两组手术时间、GCS评分、BADL评分的比较
实验组的GCS评分及B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实验组有3例(15%)发生并发症,对照组有9例(45%)发生并发症。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857,P=0.0384)。
3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属于临床较为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该病的发病人群主要为中老年群体[12-14]。目前,临床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主要采用血肿清除术,为促进患者预后,在手术期间应对患者实施相关的护理措施[15-20]。
整体护理干预主要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患者术前、术中以及术后护理,具体包括心理护理、病情监测护理、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护理、护理以及并发症护理,通过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可有效增加患者对疾病以及手术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使其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工作;通过对患者实施病情监测护理、术前准备,可有效保证手术的顺利实施;通过对患者实施护理以及并发症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促进预后。相比于常规护理,整体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增加患者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的GCS评分、B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提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手术室整体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GCS评分、BADL评分,缩短手术时间。此外,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5%,显著高于实验组的15%,提示手术室整体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促进预后。
综上所述,在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血肿清除术的过程中,给予手术室整体护理干预可取得显著效果,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的基本生活活动能力,预后效果较佳。
[参考文献]
[1]冯玉新.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观察及术后护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17):108-109.
[2]童福梅.多指标评价微创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8):1250-1251.
[3]陈旭凤,邓小艳,樊静静,等.老年人清晨血压与全天血压相关性探讨[J].实用心电学杂志,2016,25(4):282-284.
[4]文珠仁,邓海梅,姚晓芬,等.心理护理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显微手术治疗术后疗效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3,34(13):2537-2538.
[5]何柳,周小青,梁丽梅,等.常规护理联合愉快因子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微创穿刺术应激反应的影响[J].内科,2015,10(4):593-595.
[6]南江,周演铃,蔡立春,等.神经外科锁孔技术清除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配合[A]//中华护理学会第15届全国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11:456-458.
[7]敖炜伟.储伟无创心功能检测在高血压患者中的临床应用[J].实用心电学杂志,2016,25(2):106-108.
[8]肖亚飞,韩小云,潘霞,等.神经内镜辅助下小骨瓣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护理配合[A]//中华护理学会第16届全国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12:1398-1400.
[9]熊瑛.微创穿刺治疗丘脑出血的手术后护理配合[J].中国保健营养,2012,22(1):212.
[10]谢谦,刘新会.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围手术期护理[J].河北医药,2012,34(6):945-946.
[11]骆珠琴,彭玉兰,王岸冰,等.神经内镜辅助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前家属心理需求[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6,22(12):1799-1801.
[12]肖亚飞,韩小云,潘霞,等.神经内镜辅助下小骨瓣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护理配合[J].江苏医药,2012,38(12):1484-1485.
[13]许瑛.护理干预应用于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临床效果[J].中华全科医学,2016,14(3):494-495,511.
[14]宋忠娟.高血盒阅猿鲅患者行血肿清除术后的护理观察[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1,22(3):354-355.
[15]张宏兵,苏宝艳,王晓峰,等.高血压脑出血的入院急救[J].甘肃医药,2014,33(3):216-217.
[16]盖春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手术室护理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1,8(16):99-100.
[17]王力伟,李学良,湛金梅,等.早期康复指导在高血压脑出血运动障碍患者护理中的评价效果[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16):120-122,135.
[18]南江,周演铃,蔡立春,等.神经外科锁孔技术清除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配合[J].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 31(2):144-145.
[19]罗霞,王娟,董俊,等.5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室护理体会[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1,2(12):150.
篇5
关键词 神经外科 脑出血 气管切开 护理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3.355
脑出血患者常因意识障碍,咳嗽反射减弱或丧失,吐咽反射抑制,导致呼吸道分泌物不能自主排除,且各种分泌物和呕吐物易被误入呼吸道,导致气道受阻,引起缺氧加重脑水肿,甚至窒息死亡。行气管切开术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抢救脑出血患者最首要、最关键的一步。气管切开术后护理尤为重要。2010年7月~2011年8月收治气管切开脑出血患者58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分析和总结脑出血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方法。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2010年7月~2011年8月收治脑出血气管切开患者58例,其中男42例,女16例;年龄18~56岁,平均35岁;坠落伤13例,交通事故伤26例,高血压脑出血15例;行血肿清除术后昏迷时间1~6个月。带套管时间9~60天。
护 理
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瞳孔、生命体征、肢体活动改变及缺氧情况有无变化,注意有无皮下气肿、有无套管脱出、术后出血、纵隔气肿、支气管肺炎、气管食管瘘等并发症。并注意分泌物的性质、颜色、量,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及时采取标本做好痰培养、药敏试验。
基础护理:保持病室空气湿润、新鲜、清洁,每日开窗通风30分钟,通风时注意保暖。室内湿度为21~22℃,湿度50%~60%。可以在患者套管上面覆盖1层蒸馏水纱布,增加吸入空气的湿度,保持气道湿润,避免人群流动所造成的交叉感染。严格无菌操作,吸痰前后均应洗手、戴消毒手套、口罩、帽子、使用一次性吸痰管。每天更换气管切开处敷料1次。
护理:气管切开术后24~48小时取平卧位,而后在不影响病情的情况下,一般患者床头抬高15~30°,以利于改善通气,增加组织供氧。每2~3小时翻身,叩背1次,平卧与侧卧交替变换,建立翻身卡,定时更换,给患者翻身时,应使其头、颈、躯干处于同一轴线防止套管旋转角度太大,影响通气而致窒息,保持套管正中位,以防位置不正,套管末端压迫气道壁,造成气道损伤出血。
套管护理: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选择粗细适宜的气管套管,在合理使用范围内选用较粗的气管套管,因其可减轻呼吸道阻力,便于吸痰,气管套管要固定牢固,根据患者颈部肿胀及消退情况随时调整松紧度,避免过松或过紧,系带经常更换,发现被痰或渗液污染时应立即更换。
吸痰护理:吸痰时严格无菌操作,吸痰管每次要更换,口、鼻腔与气管内吸痰管必须要分开。严格观察患者的痰鸣音、咳嗽和血氧饱和度情况,做到及时、适时、有效的吸痰。一般成人控制在80~120mmHg,儿童控制在60~80mmHg。吸引时间不超过10~15秒,动作要迅速、轻柔、准确,吸痰前后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如分泌物仍存在,应使患者休息片刻,再重复抽吸。拔出导管时要慢慢转动,两次吸引之间应重新给患者吸氧,使患者得到休息,防止出现阵发性咳嗽、血氧过低、低血压等不良反应。
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主动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掌握患者的不良心理,针对性地采取心理护理措施。用亲切、和蔼的语言热情与患者交流沟通,仔细观察患者的语言、神情以及动作,并做好宣教工作,让患者对该疾病的治疗、预后以及护理过程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消除患者的紧张心理,增加对生活的自信心。
饮食护理:由于患者长期不能进食,消化和吸收功能大增加,所以应给予患者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低脂肪、易消化的流质食物。食物应每4小时1次由胃管缓慢注入,注入食物的温度不要过高或过低,过高可引起食管和胃黏膜烫伤,过低则会引起消化不良性腹泻。
讨 论
脑出血患者气管切开是在紧急情况下的重要抢救措施,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叩背、吸痰,有效的气道湿化,防止肺部感染,减少呼吸道损伤是治疗成功的关键。护理人员必须提高自身专业技术知识,把所学的理论付诸行动,有计划有重点地保持气道通畅,做好无菌技术及空气消毒,进行全面监测,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早发现异常情况,做到防患于未然,从而避免气管切开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治愈率。
参考文献
1 彭红云.脑出血患者气管切开的护理[J].当代护士,2006(8):111-115.
篇6
[关键词]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959(2009)11-0150-02
外伤性颅内血肿是颅脑外伤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迅速及时清除颅内血肿是抢救病人的首选步骤。颅内血肿清除术后,对患者的观察与护理尤为重要。现将我院自2006年以来对28例行颅内血肿清除术后的病人临床观察与护理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28例中,男18例,女10例,年龄16~72岁,硬膜外血肿13例,硬膜下血肿6例,复合血肿5例,颅内血肿4例。康复出院27例,死亡1例,死亡率3.5%。
2 观察内容
2.1 瞳孔的观察:瞳孔变化是反应颅内病变的一个重要指征。颅内血肿清除术后,瞳孔的再度变化大多为复发血肿或脑水肿所致,所以应特别注意双侧瞳孔是否等大等圆,对光反射是否灵活,眼球活动情况等。在自然光线下,瞳孔小于2mm为瞳孔缩小,大于6mm为瞳孔散大,双侧瞳孔不等大或时大时小不规则者,多见于脑干损伤,是由于脑干出血、水肿刺激所致。因此,对于缩小、散大或双侧不相等的瞳孔变化情况,预示病情重,随时有生命危险,必须做好急救准备。
2.2 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生命体征是机体内在活动的一种客观反应,对病情尚未稳定的病人,每30min测血压、脉搏、呼吸一次,每4h测体温一次。血压可以反映颅内压的改变,如血压逐渐升高、脉搏慢而有力、呼吸深大,则提示颅内高压,并多见于脑水肿、颅内血肿、急性脑膨
胀等。若呼吸出现改变,呼吸次数明显减慢,出现鼾声、叹息、抽泣样呼吸,提示病危,则会出现呼吸功能衰竭和循环功能衰竭。如体温升高,则提示脑干损伤引起的植物神经中枢功能障碍或感染的出现,高热如不能得到及时控制则死亡率很高。
2.3 注意意识状态:根据意识的改变判定病情的轻重。颅内血肿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护士可通过对话、呼唤、给手痛觉刺激以及是否睁眼等情况来判断患者意识障碍程度,如躁动患者突然变得安静、昏睡,应估计病情恶化。深昏迷病人做口腔护理时,出现吞咽反射、躲避动作,则提示病情好转。
3 护理要点
3.1 保持呼吸通畅:①:血肿清除后,如血压平稳,可将头部抬高20~30°,可降低颅内静脉充血,利于降低颅内压,同时,将头偏向一侧,以防舌后坠或分泌物阻塞呼吸道。②给氧:颅脑外伤患者,由于耗氧量增多,一般常规给氧低流量吸入,常用鼻塞给氧,氧流量2~4L/min。③及时有效吸痰:是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最有效而易行的方法。吸痰管插入的深度要适宜,部位要准确,对危重病人应做到定时吸痰,以防突然发生窒息。吸痰时间每次不能超过15s,避免由于缺氧过久而引起心脏骤停。④气管切开患者,由于湿化不足,易形成痰痂分泌物,不易吸出,常用湿化方法为:气管内滴入0.9%的生理盐水5ml加庆大霉素8万u、糜蛋白酶4000u,在吸痰前后分别滴入3~5滴,间隔30min一次,气管内套管的消毒采取每天煮沸消毒2次,套管周围皮肤用75%的酒精每日消毒2次,并定时更换切口纱布,保持切口清洁。
3.2 做好切口引流管的护理:①保持引流管通畅;②严格记录引流的颜色、量及性质;③预防感染。
3.3 预防泌尿系感染:对昏迷患者累用刺激性小的气囊尿管留置导尿,并用0.9%的生理盐水进行膀胱冲洗,每日2次,导尿管每周更换一次,尿道口每日用0.5%碘伏擦拭2次。
3.4 预防褥疮:颅内血肿清除术后,有些患者昏迷时间仍较长,除了置起气垫床外,还保持床单干燥、平整,给病人建立翻身卡,每2h为患者翻身一次,并为受压部位按摩,帮助患者做好皮肤护理,无褥疮发生。
3.5 加强营养支持疗法:在术后7d,患者仍处于昏迷状态下,根据病情,肠鸣音已恢复的病人,可开始鼻饲饮食,第一天先喂米汤或糖水,适应后改为普通牛奶、菜汤、鱼汤,每次灌注前充分加热,灌注温度38~40°,灌注量每次不超过200ml,每次鼻饲前先检查胃管,确定在胃内可灌注食物,灌注完毕,用温开水冲净胃管内残余食物,以防阻塞。
篇7
【关键词】脑出血;神经外科;气管切开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1.359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592-01气道切开并保持呼吸道的通畅是临床抢救脑出血患者的重要措施。但气道切开极易发生脱管、感染等并发症,加强术后护理非常关键。本研究分析总结了神经外科脑出血患者行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措施,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7月期间,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脑出血并行气管切开患者72例,其中,男46例,女26例;年龄在22-62岁之间,平均为(42.3±4.4)岁。致伤原因:39例交通事故伤,16例坠落伤,17例高血压脑出血。带管时间在11-83d之间,平均为(33.5±12.5)d。
1.2方法
1.2.1基础护理由于脑出血行气管切开者的鼻道丧失对于呼吸空气的滤过作用,致使空气之中尘埃以及细菌可通过气管插管直接被吸入,极易造成感染。因此,应加强病房管理,保持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每日进行开窗通风约30min,并进行1次空气消毒,可采用紫外线照射。清扫病房时应采用湿式清扫,以免造成尘埃飞扬。同时,严格限制探视人数及时间,尽量保持护理人员固定,减少出入频率及人数,所有进入到病房中的人员均必须佩戴口罩。维持病房的温度在20-24℃左右,湿度维持在50%-60%左右,与此同时,还应注意为患者保暖,以防发生感冒。
1.2.2病情观察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尤其是脉搏、血压、括体温、呼吸、意识以及瞳孔变化等,并注意检查患者的关节活动度以及缺氧情况等,并做好记录。此外,还应观察分泌物的量、颜色及性质等,定期进行电解质、肾功能以及尿常规检查,以免发生肾衰竭,如有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此外,还应及时地留取痰标本进行培养,并进行药敏试验,以便及时有效地控制感染。注意检查各类管道通畅与否,注意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量、性质以及颜色,确保尿管以及输液管通畅,以免引起呼吸困难。注意观察患者是否存在术后出血、套管脱出、支气管肺炎、纵隔气肿以及气管食管瘘等,观察患者的自主呼吸情况,及时清理其呼吸道,以确保其呼吸道的通畅。
1.2.3套管护理对于气管套管的各项操作均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合理选择气管套管,以减轻其对于呼吸道的损伤,利于吸痰。注意保持套管的清洁,每8h即应清洗1次,清洗时应内套管的内外均刷洗干净,内套管可采用煮沸法或高压蒸汽灭菌进行消毒,对于用消毒溶液浸泡消毒的套管,在安装前必须应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以便将消毒液清除。套管固定应牢靠,并注意松紧度适宜,根据患者的颈部肿胀情况以及消退情况予以调整。应经常更换系带,如发现被渗液或者痰液污染应立即更换。
1.2.4呼吸道护理因脑出血患者常存在呼吸道不畅的现象,容易产生肺部感染或者呼吸困难等,很容易引发高碳酸血症以及低氧血症,从而加重病情。实施气管切开术有利于将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彻底清除,从而降低患者呼吸道的阻力,有效提高气道通气功能,并增加氧分压。气管切开术后呼吸道护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2.4.1口腔护理行气管切开以及插胃管等操作,患者无法经口进食,故口腔内不存在食物残渣,其口腔护理极易被忽略。但患者的唾液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如不及时清理,很容易产生口臭。此外,因患者无法经口进食,其唾液的分泌量将大大减少,导致其口腔的自洁功能降低,极易发生口腔感染。因此,每天应采用3%的硼酸漱口液或者中药漱口液进行口腔清洗,以免发生口腔感染。此外,还可在患者的唇部涂抹适量的油性物质,以免发生唇干裂。
1.2.4.2切口护理行气管切开以后,应密切观察切口是否存在出血现象,如有出血应及时采取止血措施。同时,应保持切口及周围的清洁干燥,以免滋生细菌。同时,根据切口分泌物的量以及敷料的清洁情况适当进行换药,通常为1-2次/d。如发现纱布被痰液所浸渍,应随时更换,并以0.5%的碘伏对切口周围进行消毒,2次/d。
1.2.4.3吸痰护理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吸痰处理,通常在前3d可每隔30-60min进行1次吸痰,此后可改为1-2h进行1次,吸痰时间应在10-15s以内,并注意动作应迅速。操作时,应严格无菌操作,并严格区分口腔、鼻腔以及气管内吸痰管。注意控制好插管深度,通常无法自行排痰者,应控制插管深度不超过10-12cm;对于完全无法自主排痰者,可插入12-15cm左右;对于咳嗽反射功能完全消失者,可以插入15cm或以上。注意吸痰动作需快而轻柔,在导管插入并确认深度无误后,在启动吸引器,并轻轻旋转,切勿固定在一处进行抽吸。在每次吸痰以后,均应采用生理盐水及时将导管冲洗干净,以免痰液将导管堵塞。具体的吸痰次数应根据患者的病情、是否存在明显的痰鸣音而确定,或者可在患者剧烈咳嗽时进行。对于痰液较多者,可予以间断性吸痰,待其反应基本稳定以后再进行吸痰。
1.2.4.4气道湿化患者行气管切开后,应予以气道湿化,以稀释痰液,促进痰液的排出。可行雾化吸入2次/天,20分钟/次左右,雾化液采用100ml无菌蒸馏水+16万U庆大霉素100ml+5mgα-糜蛋白酶+5mg地塞米松。
1.2.4.5拔管护理待患者的病情及生命体征稳定、神志清楚以后,可考虑拔管。在拔管之前,应先进行堵管试验,注意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特别应观察期夜间呼吸情况,观察是否存在呼吸困难,如患者的血氧饱和度恢复正常且呼吸平稳,经整昼夜堵管试验无任何不良反应时,即可拔管。在拔管以后,应选择适宜大小的油纱布将伤口覆盖好,并每4h进行1次敷料更换,通常1周左右即可愈合。
1.2.5心理护理护士应主动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及时疏导患者,以消除其悲观、恐惧等不良心理,使其树立康复的信心。并加强健康宣教,使其了解疾病的治疗及预后情况,讲解各项护理操作的目的和效果,使其保持平和的心态并配合医护工作。
1.2.6饮食护理及康复护理予以患者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以及低脂肪且易于消化的食物,应以清淡饮食为宜,切勿予以辛辣刺激食物。控制饮食温度勿过高或者过低,以免刺激食管或者胃粘膜而引起消化不良性腹泻等。此外,应指导患者进行吞咽功能以及语言锻炼,加强肢体功能锻炼等,以免长期卧床引发肢体功能障碍或者四肢变形。2结果
本组72例患者经相关的护理操作以后,56例顺利渡过急性期并成功拔管,占77.8%;4例(5.6%)患者发生肺部感染,3例(4.2%)发生脑疝死亡,5例(6.9%)自行出院,4例(5.6%)因严重脑干出血未拔管。3讨论
脑出血是神经外科常见的一种严重病症,脑出血患者常存在意识障碍、吞咽反射抑制、咳嗽反射减弱甚至丧失等,致使患者无法自行排出呼吸道内的分泌物,且患者的呕吐物以及隔离分泌物很容易被误吸入气道之中,可引起气道阻塞,造成缺氧,进而导致脑水肿加重甚至引起窒息死亡等。气管切开术对于神经外科脑出血患者的急救具有重要作用,加强呼吸道护理、及时予以有效的气道湿化、有效吸痰、合理有效的导管护理以及肺部感染防治等是抢救成功的关键。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应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以及专业技能,严格按照相关操作规程施护,并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状况,全面降低气管切开并发症发生率,挽救患者的生命并促进患者的康复。参考文献
[1]王秀娟.神经外科脑出血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3):346.
[2]何芙梅,叶雪花,吕梅秀,等.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体会[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16):155-156.
[3]赵梅.神经外科患者气管切开后持续气道湿化护理要点[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0,05(10):2943-2944.
篇8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呼吸道通畅,护理体会
重型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常见的危重病种之一,病情急,病死率高,很多患者死于呼吸道堵塞,肺部感染。因此,加强呼吸道护理,维持呼吸道通畅,持续有效地供氧,是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通过细致的呼吸道护理,有效地减少肺部并发症,大大提高了救治成功率。
一、临床资料
本组188例,男124例,女64例,年龄17~64岁。全部经CT扫描证实,包括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严重脑挫裂伤,颅底骨折,脑干出血,颅内血肿。其中气管切开116例,气管插管49例,肺部感染率8.5%。
二、呼吸道的一般管理
1.早期发现病情,每15~30min观察一次,患者的意识状态、瞳孔、生命体征、肢体活动及缺氧情况。频繁呕吐,意识障碍加重,瞳孔散大伴光反应迟钝或消失,抽搐、血氧饱和度低于90%时,应立即查找原因并处理。
2.保持呼吸道通畅,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因处于昏迷状态,咳嗽及吞咽反射减弱或消失,易造成分泌物、呕吐物等误吸而坠积于肺部,因此要及时清除口腔及鼻咽部分泌物。对舌后坠影响呼吸道通畅者,应取侧卧位,并抬起下颌,必要时放置口咽通气道;对于张口困难及抽搐者放开口器,以利于咽部分泌物吸出,加压给氧;有呼吸窘迫、口唇发绀、呼吸困难者应及早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监测血氧饱和度,如血氧饱和度低,提示可能出现呼吸道梗阻,应立即吸痰。按时雾化吸入,定时翻身叩背,并观察有无呼吸节律、频率和幅度的改变。
3.做好口腔护理,PH值高,宜用2%―3%硼酸溶液;PH值低,宜用2%碳酸氢钠溶液,1%―3%双氧水或0.9%生理盐水清洁口腔,米银漱口液,2次/日。及时治疗口腔炎,黏膜溃疡及化脓性腮腺炎等口腔感染。口唇干裂者涂石蜡油,唇膏。
三、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
1.注意皮下气肿的观察注意皮下气肿有无扩大趋势,对于颈部增粗明显,伴有呼吸困难者,应及时通知医生采取措施。
2.适时吸痰当出现以下任何一种情况时,应立即吸痰:①患者咳嗽或者呼吸窘迫;②听到气管导管内有痰鸣音;③如接呼吸机,显示屏显示气管内压力升高报警时;④氧分压或血氧饱和度突然降低。吸痰时注意:①严格执行无菌操作;②每班更换伤口敷料一次,仔细清洁伤口,观察有无感染及皮下气肿,有渗湿及时更换敷料;③吸引气管内与口腔内分泌物时吸痰管应分开使用,无菌生理盐水瓶要有标识;④昏迷者应在翻身叩背前、后吸痰。痰液黏稠可适当在气管内滴入加抗生素或靡蛋白酶的生理盐水;⑤保持呼吸道湿化,气管导管外口用双层盐水纱布或呋喃西林纱布覆盖,防止灰尘及异物吸入气管,以及气管导管内分泌物干结。
3.充分吸氧根据病情调节氧流量,氧气湿化瓶内加入灭菌用水,湿化瓶每日送供应室消毒,一次性氧气导管,每日更换,防止逆行感染。气管切开患者,氧气导管加以固定,防止脱落。
4.控制感染严格无菌操作,气管滴入和雾化药液配置时要使用敏感的抗生素,同时,全身应用敏感抗生素,对气管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指导合理用药,预防感染。
5.降低耗氧量体温升高可增加氧消耗,脑缺氧加重脑水肿,直接影响脑组织供血,缺血又可以加重脑水肿,从而形成恶性循环。严格控制体温在37℃以下,如有发热,及时物理降温,常用冰袋或冰毯,头部亚低温治疗仪,必要时行人工冬眠物理降温。
6.病室清洁和消毒病室定时通风和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温度22℃左右,湿度80~90%。用消毒剂擦拭桌面,湿拖地2次/天。每日用空气消毒机消毒室内空气两次,每次2小时,尽量减少家属的探视。
四、讨论
1.无菌操作,任何护理操作中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防止交叉感染。
2.适时吸痰,密切观察患者情况,根据听诊和血氧饱和度判断,掌握吸痰时机,以呼吸道通畅为准,减轻不必要刺激。
3.湿化气道,气管内滴药和雾化吸入,不但预防感染更利于痰液排出,听诊气管内无干鸣音或大量痰鸣音,表明呼吸通畅。
4.防止误吸,斜坡卧位,头偏向一侧,避免窒息和肺感染的发生,翻身在管饲前进行,以免引起反流。
5.控制体温,保护脑细胞,预防增加耗氧量而加重脑水肿。
6.病室清洁,保持病室内空气流通,维持一定的温湿度,可防止继发感染及交叉感染。
五、小结
在颅脑损伤患者救治过程中,呼吸道管理尤为重要,雾化吸入,湿化痰液适时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等护理措施是改善颅脑损伤患者脑组织供氧,减轻脑水肿,促进恢复,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刘爱志,特重型颅脑损伤分期护理要点,中华实用护理杂志2011
[2] 杜斌,合并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围手术期处理,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8
篇9
[关键词] 丹红注射液;氟伐他汀;冠心病;高脂血症
[中图分类号] R54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03(b)-0088-03
高脂血症是指血液中的三酰甘油(TG)或者总胆固醇(TC)水平明显升高,常伴有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长期的高脂血症,会明显地升高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特别是对于老年患者,危险大大增加[1]。冠心病也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致死、致残率很高,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高脂血症合并冠心病已经成为危害我国老年人群的重要疾病,如何降低疾病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0月~2012年4月上海市闸北区中心医院入院治疗的242例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其中男140例,女102例,年龄48~77岁,平均(54.6±11.2)岁,所有患者均符合WHO关于冠心病及高脂血症的诊断标准[2]。将242例患者分为两组,各121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包括硝酸甘油、阿司匹林等。对照组患者在基础治疗之上给予氟伐他汀,每日1次,每次40 mg,晚餐后服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每日1次,每次30 mL。两组疗程均为4周。
1.3 疗效判定标准[3]
显效:各导联ST段、T波恢复正常,或者T波改为直立;有效:心电图有改善,但未达到正常标准,包括ST段回升>0.05 mV或T波变成低平或者由低平变成直立,ST段下降0.05~0.10 mV;无效:心电图各项指标无改善。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9.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治疗方案临床疗效比较结果显示,治疗组显效78例,占64.5%,有效36例,占29.8%,总有效率为94.2%;对照组显效48例,占39.7%,有效43例,占35.5%,总有效率为75.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结果显示,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患者TC、TG和LDL-C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HDL-C略有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效果比较中,治疗组患者TC、TG及LDL-C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2.3 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参数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参数比较显示,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心脏指数(CI)、心排血量(CO)、射血分数(EF)明显增加,左室舒张末内径(EDD)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经过治疗,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CI、CO、EF明显增加,EDD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3。
2.4 两组血液流变学比较
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比较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为(50.4±12.4)%,全血高切黏度为(5.1±2.4)mPa・s,血浆黏度为(1.2±0.4)mPa・s,三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组患者纤维蛋白原为(3.6±0.7)g/L,对照组患者纤维蛋白原为(4.8±0.6)g/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4。
3 讨论
高脂血症是引起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LDL-C颗粒最小,容易进入动脉内膜下层,发生氧化反应,并最终释放出大量的胆固醇,后者构成粥样硬化斑块的主要成分。大量的研究表明[5-6],血脂异常与冠心病的发生密切相关,血脂的异常导致了动脉粥样硬化的产生,而后者的脱落直接影响患者心脏血液循环,造成冠心病,如果防治不及时或者不合理,病情会进一步加重,并且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危险因素更多,病情发展快,预后差,因此,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要注重两者的结合治疗,以达到更好的临床效果。
氟伐他汀是一种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通过降低细胞内胆固醇的合成,促进LDL-C的分解,从而起到降低血脂的作用[7]。同时,氟伐他汀还可以抑制GTP结合蛋白的修饰,从而影响细胞的炎症反应和信号传递,达到消炎的效果,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大量研究表明,氟伐他汀可以用于治疗动脉粥样硬化、预防心血管时间、抑制平滑肌增生,具有广泛的生理效应[8]。丹红注射液是丹参与红花的复方制剂,丹参为主药,性苦、微寒,具有活血调经、清新消肿的功效,红花为辅药,具有活血通络、祛瘀止痛的效果。两者相互协同,一寒一温,协同活血化瘀,广泛用于心绞痛、冠心病、脑梗死等心血管疾病的治疗[9-10]。丹红注射液与氟伐他汀联合应用,在细胞学水平以及中医基础上联合发挥效果,可能产生良好的临床效果。
本研究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氟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研究表明,联合治疗组患者疗效明显好于单一氟伐他汀治疗,临床有效率更高,治疗组患者TC、TG和LDL-C降低更明显,心脏功能参数有明显改善,明显好于对照组,且血液黏滞度及血小板聚集有明显的改善,说明联合治疗好于单一治疗,在临床上可以起到协同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梁庆佳.步长脑心通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2,3(9):87-89.
[2] 周明刚,谢兰,罗贵全.丹红注射液对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首都医药,2012,2(11):21-23.
[3] 金英姬,李艳.步长脑心通治疗60例冠心病并发血脂异常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08,5(35):63-65.
[4] 王青,李春静,杨鹏.氟伐他汀对老年冠心病病人调脂作用的观察[J].中国疗养医学,2012,8(32):54-55.
[5] 李海良.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2,4(12):52-53.
[6] 姜凤琴,宗高庚,许道营,等.脑心通对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影响[J].山东医药,2007,47(13):58-59.
[7] 王卫东.氟伐他汀钠胶囊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脂58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34(25):41-42.
[8] 陈凤英,李喜春.外伤后形成脑梗塞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的护理体会[J].河北医学,2012,10(5):112-113.
[9] 杨芳.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80例疗效观察[J].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9):3417-3419.
- 上一篇: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制度措施
- 下一篇:多媒体技术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