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的优势和劣势范文

时间:2024-01-04 17:53: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广播电视的优势和劣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广播电视的优势和劣势

篇1

三网融合下城市广电的发展环境

从宏观环境来看,国家政策的推进给广播电视系统提供了与电信网、互联网融合互通的机会,这对于在中国广播电视业格局中并不处于“有利地势”的城市广电来说,无疑是百年一遇的机会;但是,由于三网融合涉及资源、技术、服务等环节的交流与共融,以及利益、份额、市场的竞争与博弈,城市广电能否抓住并利用好这一机遇,这将是前所未有的挑战。

从微观环境来看,技术进步和市场开放使得跨区域传播日益频繁,由此导致城市广播电视的微观生存环境进一步恶化。首先,城市广播电视是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双重作用的产物,不仅要在中央和省两级广播电视的压力下求生存,而且要在县级广播电视的分割中求发展。其次,面临着其它媒体的激烈竞争,如新兴的都市报、互联网和手机媒体等。尤其是互联网和手机报的替代效应最为明显,它们强大的技术优势有力地吸引着城市中的年轻人,导致城市广播电视的需求弹性系数进一步变大。

三网融合下城市广电的发展环境,具体可以从内外环境所形成的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威胁(Threat)四个方面来看。

首先,城市广播电视的竞争优势。在三网融合的背景下,城市广播电视具有四个主要优势:一是城市广播电视具有独特的地域优势,可以根据地域心理特征和文化价值差异创作出具有浓郁地方气息的节目;二是城市广播电视具有排他性的政治优势和信息优势,通过与城市政府的沟通,既能获得大量一手的新闻资讯又能配合政府顺利完成宣传任务;三是城市广播电视的目标受众相对稳定,两者之间贴近性强,能够较好地实现传播活动的交流互动;四是随着三网融合的不断推进,城市广电若能很好地与电信网和互联网融合,将会从技术上实现与受众更为有效的交流,这无疑将增强城市广播电视的竞争力。

其次,城市广播电视的竞争劣势。理论上,城市广播电视是可以和中央、省级广播电视形成三足鼎立之势的一个重要群体。但实际上,城市广播电视所能利用的资源是有限的,在硬件设备、人才储备、资本运营等各个方面都无法与中央和省级广播电视同日而语。在中央和省级广播电视大量频道的密集覆盖之下,城市广播电视的生存压力很大。而且,在三网融合推进的过程中,城市广电也更容易面临资金和技术方面的资源不足问题。

第三,城市广播电视的竞争机会。当前,三网融合技术上的成熟为媒介融合提供了技术支撑,传媒产业化和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也给城市广播电视带来重大发展机遇。竞合与共赢成为传媒发展的主题,在今后的战略机遇期里,城市广播电视如果能够积极改革创新,充分利用先进的融合技术,及时引进国际上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在节目制作、人才管理、资本运营等方面有所作为,那么,我国城市广播电视的竞争力将会得到明显提高。

最后,城市广播电视面临的竞争威胁。城市广播电视面临的竞争威胁来自各个方面:一是“天上地下夹攻”,

“天上”是指卫星频道覆盖的电视频道,

“地下”是指省级台或其他贴近城市观众的节目频道等;二是新技术的冲击,节目制作设备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在三网融合的背景下,各种新技术层出不穷,给城市广电系统带来了极大的竞争压力;三是创意竞争更加激烈,新的构思和表达方式不断涌现;四是城市受众的欣赏水平越来越高,对广播电视节目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行节目制作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受众日益提升的文化消费需求。

三网融合下城市广电的发展战略

核心战略。一是内容战略。城市广播电视的影响力取决于其内容建设能力,城市广播电视的发展水平取决于其内容建设水平,尤其是在当前三网融合的不断推进下,终有一天城市广电也将面临自身网络与电信网和互联网的内容融合。那时,在技术条件相同的前提下,如何实现竞争的优越性,取决于城市广电对自身的内容建设。自国务院会议上提出加快推进三网融合的进程之后,许多试点城市的广播电视系统积极尝试,在技术上实现融合之后全力开展内容建设。2010年1月19日,深圳广电宣布运营新的媒体平台――“中国时刻”,力求在电脑、电视、手机三个用户终端达到互动,摆脱传统广电单一的传播模式,这不仅在内容的宽度上大于传统媒体,更在新闻时效性等方面快于传统电视。

二是品牌战略。品牌是媒体品质和价值的标识化体现,是一个媒体区别于另一个媒体的重要标志。打造城市广播电视品牌的关键是建设品牌栏目。打造城市广播电视的品牌栏目可以从四个方面来努力:首先,必须对栏目的受众进行定位,并根据受众定位来决定节目的风格和内容,进而确定相应的广告商;其次,根据受众需求,用受众喜欢和容易接受的方式对栏目进行人性化的包装;再次,在栏目的播出时段上要处理好黄金时段与非黄金时段的关系,在充分利用有利因素的同时尽量避免不利因素;最后,要保持栏目的新颖性,不断创新。这样,才能保证获得较好的收视效果,进而巩固栏目的品牌地位。

三是联合发展战略。走联合发展道路有助于提高媒体整合程度,实现资源共享,降低制作成本,促进频率专业化和频道专业化,有利于提高传媒的竞争力。青岛、沈阳、成都、西安、厦门、杭州、太原、广州等10个城市电视台就曾以联制联播的方式联合制作了一档新的电视新闻节目――《中国城市报道》,这是城市广播电视走向联合发展的一次重要尝试。实践证明,城市广播电视打破“割据”困境、实行跨地区联合经营已是大势所趋。

竞争战略。一是成本领先战略。广播电视节目是从业人员体力、智力与相关科技设备共同作用的成果,是典型的精神产品。作为一种复杂劳动的结果,广播电视节目成本中人力成本的含量远远高于一般物质产品。对广播电视节目的价值进行客观评价是比较困难的,其定价具有复杂性,再加上许多电台、电视台的节目都是自产自销,因此,广播电视节目的成本管理具有较强的特殊性。

长期以来,我国城市广播电视节目在成本管理上存在许多问题。如财务制度不强调成本预算、会计制度的收入确定与成本归集脱节、缺乏公认的费用定额标准、缺乏切实有效的责任机制和评价机制等。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实行严格的成本管理,

实施城市广播电视的成本领先战略。可行的途径是:加强节目成本预算管理、加强节目成本核算控制、加强节目成本分析考核。与此相关,还必须进一步深化城市电台、电视台内部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严格控制人力成本,建立健全专业设备有偿使用制度,降低设备成本。

二是差异化战略。在当今激烈的媒体竞争中,节目同质化或者简单的模仿都是注定要落后的。创新成功的广播电视节目无一不是实施差异化战略的结果,而差异化战略的前提在于节目定位。如何给节目以恰当的定位?首先,在传播生态上,要对各种外在环境因素进行充分地分析。因为,独特的传播生态环境决定了任何节目都有自己的“生态位”,一个节目的“生态位”,就是其能做什么和宜做什么的结合点。只有良好的传播生态环境作为保证,节目的“生态位”才能处在最佳状态。其次,在媒体特质上,城市广播电视必须深刻认识到自身的传播特点,争取发挥比较优势。同时,还要重视提高与节目相关的从业者素质状况。最后,在节目本体上,要在对节目内涵、风格、受众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的基础上,选取一个关键的切入点,这个切入点体现着节目的水准,也决定着节目的生命周期,且要有前瞻性。

成长战略。一是本土化战略。城市广播电视的优势在于其本土影响力、本土资源和本土文化,这三个优势也决定了本土化战略的内涵。实施本土化战略,实际上就是要努力抓住当地城市受众非常关注自己所生存的环境及相关信息的心理。本土化要求在广播电视服务中做到:第一,改进会议报道,少说套话和空话,避免浪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第二,强化城市广播电视新闻的民生意识和平民意识,关注社会热点和现实问题;第三,根据当地文化和城市受众的需求,打造本土化品牌节目等。

二是人才战略。我国城市广播电视的人才现状是:人才结构不合理,经济管理和专业科研技术人员偏少;整体学历不够高,从业人员学科背景单一;流动性强,人才流失严重。改变这一现状,必须实施城市广播电视的人才战略。首先,在人才选拔上,要规范考核录用程序,合理地设计招聘流程,尽量选择个人发展目标与媒体发展战略相一致的人才;其次,在人才管理上,要重视从业者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使其有明确的努力方向,同时还要推行民主管理,让普通员工也能够享有一定的参与决策权;再次,在人才激励上,要设计科学的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机制,充分发挥薪酬待遇、组织文化和组织氛围的激励作用,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最后,在离职管理上,要注重理解和沟通,保持联系,适时提供条件来鼓励优秀离职员工的回归,或者尽量保持伙伴关系。

三是多元化经营战略。多元化经营即多样化经营,是一种企业在多个相关或不相关的领域同时经营多项不同业务的战略。多元化经营能够充分发挥企业优势,有效分散或降低经营风险,有利于快速扩张,实现规模经济。当前,我国城市广播电视的发展还不够充分,其多元化经营也还处于起步阶段,如果盲目地进入其他领域,很容易出现各种经营风险。其结果是,既分散了精力,没有搞好主业,又要承担严重的经济社会责任。因此,坚持以广播影视为主,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在此基础上大力拓展其他相关产业,逐步实现跨媒体、跨行业、跨地区的多元化经营,这是实施中国城市广播电视多元化经营战略的正确路径。

政策保障。通过对城市广播电视发展的环境分析可以看到,城市广播电视的发展面临着许多难题。要克眼这些障碍,仅靠城市电台、电视台自身是不够的,城市广播电视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还有赖于相关的政策支持。

一是完善法律规范,加强传媒制度建设。目前我国广播电视法制建设处于滞后状态。制度的不完善严重阻碍了传媒业的健康发展。要尽快建立以《新闻法》、《广播电视法》为主体,以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以及地方性法规为补充的传媒产业法律法规体系。

二是调整产业布局,整合城市广电资源。随着三网融合的进程的不断加快,互利共赢已经成为当代各个媒体产业的共同愿望。要想谋求城市广播电视更大的发展,必须打破广播电视领域自成体系、各自为战的局面,整合媒体资源。各城市电台、电视台要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按照自愿互利、优势互补的原则,在资源开发、内容生产、市场开拓等方面加大合作力度,扩大合作领域,创新合作方式,充分利用三网融合给城市广电带来的巨大技术优势。

三是规范竞争秩序,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媒体之间的竞争不同于一般的企业竞争,因为媒体手中掌握的是公共资源,如果将本应服务于社会公共利益的传播渠道用来为自己谋利,不仅有损媒体形象,更是一种对公共资源的滥用和浪费。

篇2

1模拟电视与地面数字电视传播效果概述

模拟电视的信号是数字信号,其显示的原理就是数字转化为图像。也就是用一个点阵显示图像。模拟电视的信号产生和处理等都是通过模拟体制完成的。由于这项技术是在20世纪60年展起来的,那时的科技并不发达,所以模拟信号存在很多的缺陷,其也有很多的缺点这是模拟信号先天的不足,也是我们无法弥补的,主要就是:①传输过程的缺陷。模拟电视的信号传输中,容易出现很多的问题,其信号的传输中容易累计噪声,图像上也更容易出现雪花,影响广播电视节目的收看,不能保证电视收看的质量。②传输系统的缺陷。由于模拟电视是将图像信号载到载波上,这样就很容易产生微分增益的失真和相位失真,会影响色饱和度以及色调,影响显示的效果。③色度信号缺陷。色度信号是载亮信号上,所以亮度和色度会相互影响。易产生很多影响显示的现象,如,行闪烁、行蠕动和图像大面积闪烁等现象。这些都是模拟电视的劣势,这也是模拟电视发展的局限[1]。数字电视是又可以称为数码电视,其传输信号时数字信号,电视显示的整个过程中都是数字信号的传输。数字信号与传统信号相比,是具有绝对的优势。地面数字电视的信号时采用二进制的方式出现的,其二进制码为“0”或“1”,这种方式可以保证信号传输的稳定、可靠,其主要的优点就是:①图像质量的提高。数字信号可以提高数字滤波器的亮度和色度的分离,使两者之间的影响变小,而且图像的清晰度高了,图像的噪声也更小了。②功能增多。在数字电视中有一个可以控制数字部件的微型计算机,可以更轻松的实现自动遥控。而且数字电视还可以显示时间和信号频道等。③接口功能的增强。数字电视更容易实现与计算机、文字广播和数字视频的连接,这是数字电视的附加优势,也是为了更好的满足消费者的要求,更容易获得信息,电视的功能也得到了扩展。④电视制式的改变。⑤寿命延长。数字电视可以通过微机自动诊断法对显示管和其他参数的变化进行诊断,有延长数字电视寿命的功能[2]。

2地面数字电视发展前景

全球的数字电视的,美国是起步最早的国家,在1994年,美国就开始了数字电视业务,现在其基本上实现了数字信号的100%覆盖,在2009年关闭了模拟信号。日本在数字电视的发展计划中,也制定了到2011年实现数字电视的覆盖,关闭模拟电视。而韩国也在2010年实现了数字电视的覆盖其模拟电视信号也已经关闭。而我国的电视数字广播也是在2000年起步,由于我国的技术研发落后,所以在发展的初期,我国从美国、荷兰、比利时等许多国家引进技术,在多国技术的支持下,实现了对数字电视的开发。我国的数字电视业务最早就是在河南和山东电视台开展的,其效果很好,电视节目清晰,开播后销售情况良好,超过了预期。我国制定了希望在2015年关闭模拟信号的计划,但是现在并没有实现[3]。数字电视相比于模拟电视具有更多的优势,主要就是其信号传输方式的不同,对电视显示的质量影响不同,而且数字电视的功能也更多了。我国广电部门在这方面也一直在推行数字电视,在2000年,广电总局就对有线电视的发展制定了明确的计划,希望在2015年,全面的应用地面数字电视,停止模拟电视的播出。但是现在我国并没有完全淘汰模拟电视,我国广电总局也一直在推进这项工作。虽然模拟电视还存在,但是在未来的发展中模拟电视一定会被地面数字电视取代,现在的数字信号并没有实现100%的覆盖,但是在未来也一定实现。

3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电视的发展经历了模拟电视、数字电视,发展初期的模拟电视是人们主要电视节目收看的方式,但是这种方式的信号传输并不稳定,所以逐渐的被数字电视代替,数字电视的信号传输和图像输出都比较具有优势,但是在实际的发展中,模拟信号并没有像预期的那样在2015年实现数字电视的覆盖,关闭模拟信号。但是我国也在推行这一进程,在不久的将来也会实现。

作者:范文骏 单位:江苏省常熟广播电视总台

参考文献

[1]杨建忠.陕西电视塔地面数字电视覆盖效果研究[J].西部广播电视,2017,07(03):180.

篇3

【关键词】广播电视;科技时代;新兴媒介;发展

中图分类号: TN82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2(b)-0000-00

随着科技的发展,其所带来的影响力也是巨大的。其中最受影响的当属广播电视媒体行业。科学技术的改进,使得新兴媒介大量出现,这就对传统的广播电视媒体行业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众所周知,媒介的发展是以科学技术为主要依据,在第一次科技革命时期出现了广播,广播的出现使得报纸行业逐渐没落;在近一个世纪的发展中,科学技术又一次的进行了改进,这时出现了电视,电视的出现很快的取代了广播,使得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那么试想一下,在新科技时代背景的今天,新兴媒介的出现是否会取代广播电视是,这是目前最主要探讨的课题。就主流媒体的发展,可以进行一个简单的回顾,再对科技时代下的广播电视的发展进行分析。

一、主流媒体的发展回顾

在世界的发展中,出现的最早的媒体就是报纸。报纸的出现是依据造纸术的改进以及活版印刷术的发展而出现形成的。在此后的发展中,人们将造纸术与活版印刷术相结合,在纸张上进行信息的印刷,由于纸张具有携带方便和易于处理的特点,所以报纸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传播。报纸这一早期媒体的最大特点就是易于保存和可以进行反复阅读,其文字的深刻含义可以激发人们的思考,锻炼人们的抽象思维能力,使得人们可以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见解。但是报纸这一媒体也有其显著的特点,那就是信息传递的不及时,往往在事情发生一段时间之后,报道才会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使得人们不能够及时掌握到最新的信息。

而广播媒体的出现,是科技发展的一项重大的成果。在19世纪30年代初期,英国的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且提出了电磁感应定律,这一定律的提出为广播的形成和出现奠定了基础。在随后各种电磁理论的发展中,人类开始意识到用无线电进行通讯。无线电通讯的最大特点就是能够使得人们进行远距离的对话和信息传播,但是这种信息的传播只能够进行电码符号的传播,并不适用于任何信息的传播。在一段时间的发展后,无线电传播打破了这一局限,无线电可以用来进行声音的传送和接收,这就象征着广播的诞生。而广播的产生使得人们了解事情的渠道变得更加的宽泛,同时改变了人们长久以来进行报纸阅读信息的习惯,其在当时的社会中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广播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其是利用声音来进行信息的传播,这样就信息更具有生动性,而且对受众的文化要求也有所降低,使得信息的传播范围更为广泛。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渐渐的熟悉了这种新媒体,甚至每个人都会随着携带收音机,随时随地对各地的新闻事件进行收听了解。与报纸相比,广播的信息传播速度更快,而且内容简明扼要,对人们的文化要求较低,使得人们越来越青睐于这种新型媒体,渐渐的随着广播技术的发展,报纸这一传统的媒体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但是广播也具有其局限性,虽然其传播信息的速度比较快,但是传播的内容在长时间后就会慢慢消失,不利于保存,使得受众不能够进行二次阅读。

相比于报纸和广播来说,电视的诞生时间较晚,基本上在20世纪电视才开始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初期,佐里金发明了光电管,运用电子束进行自动扫描,从而形成电视画面,这一伟大的发明,使得电视的出现成为了可能。人类媒体行业中电视的出现起源于英国,英国的贝尔德发明制造了人类文明文明史上的第一台电视,此举象征着电视媒体的真正诞生。在随后的20世纪30年代中期,英国广播公司第一次正式的进行电视节目放松,这意味着电视行业的起步。在随后的世界发展中,电视行业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并且在二战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1956年,磁带录像机的出现,使得电视节目出现了巨大的转折。电视节目中的优秀片段被大量保存,使得人们可以进行二次读取。电视的最大特点就是将声音和图像相融合,使得人们在进行信息收听的时候,观看到生动的画面,在这一点上,其具有独特的优势,瞬间吸引了人们的视线。

随着电视行业的发展,出现了卫星传送影像的新模式。人们通过卫星接收电视信号,使得信息的传递更为快捷。而全球化的发展,使得世界的联系加强,电视节目中的信息涵盖了世界各个国家的咨询,使得世界人们开始进行了解和沟通。

可以说,科学技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改变,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下,人们可以更加快速的了解到世界各地的新闻咨询,实现了不出门了解天下事的愿望,渐渐的人们开始大规模的采用电视媒体进行信息的读取,广播媒体主流地位被取代。

二、媒体新旧之间的关系

如今的社会已经是信息化的社会,信息的传递促进了时代的发展,而如今的时代已经不是单一的媒体发展时代,信息的传递通过多种渠道进行传播,以满足各种人群的需要。就上述的主流媒体发展历程来看,新媒体的出现不能够完全的取代传统的主流媒体,其只是对传统的主流媒体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和影响,使得传统的媒体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1.广播与报纸将的挑战与生存

广播的出现对报纸媒体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广播在很长一段时间中占据了媒体的主流地位,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报纸的发展。但是广播的语言具有一定的生动性,而大大消减了新闻的严肃性,在这一方面广播不如报纸。所以,在当时,广播虽然是居于主流地位,但是严肃性的新闻信息传播依然要依靠报纸。在当时的社会中,广播的出现只能说是打破了报纸的垄断地位,使得信息传播的渠道得到拓宽,人们了解信息的途径变得多样化,但是不能够笼统的认为广播电视取代了报纸媒体。

2.电视冲击广播的发展

电视出现之后,极大的满足了人们听觉和视觉的双重享受,因此被人们所推崇,而且电视信息传播利用卫星传送,信息的传递速度更加的快捷,使得人们快速了解信息的愿望进一步实现。广播面对电视的挑战,可以说广播消弭了一段时间,但是其随后又重新崛起。在经过创新改革之后,广播形式得到了改进,在媒体中依然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信息时代里,各类媒体凭借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分别占据着不同的传播市场份额。没有哪一类媒体能够说绝对被新媒体所取代,但是原来一种媒体独霸天下的局面却再也无法出现。

三、科技进步的新宠儿――网络与新媒体

随着时代的进步,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电子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在西方社会开始发展。特别是1996年,在美国政府提出建立“网络信息高速公路”的口号后,互联网技术在全球得到了迅猛而长足的飞跃式发展。网络线路的大规模建设和开通,传播信息速度的提高,电子信息的便于搜集、整理、复制和存储,上网资费的下调,个人电脑器材价格的下降,使得网络已经成为当下社会最为便捷的信息传播工具,而人类社会也进入到“信息爆炸”时代。

作为传统媒体的报纸、广播、电视,显然对网络这一新生事物的挑战有些估计不足,甚至是茫然不知所措。互联网技术的提高和电脑的普及,网络传播手段和方式的多样化,使得传统媒体的传播优势大为下降。网络可以使用文字、图片、动画、声音、视频画面等所有现行主流媒体的传播手段来传递信息,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多媒体”传播。在传播某项信息时,网络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来选择信息传播符号。

网络的优势不仅在于传播速度,更在于它采用的是一种全息的传播方式。同时,网络的这种信息传播,还是一种开放式的传播。广大受众在相对被动的、长时间接受传统媒体单向信息传播的模式之后,发现了一种可以参与并控制的传播媒体,显现出了对网络极大的热情和关注。一时之间,公众的眼球被最大程度地吸引到网络上。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呈现多元文化交融的特点,个人价值观的差异也愈来愈大,个性化表达的自我意识日趋加强。网络的这样一种极强的参与性,恰好符合当下人们对自我意识凸显表达的时代需求。

新媒体,是新的科学技术进步而带来的产物。而新媒体又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相对于已有媒介的形态而言的。新媒介的形态处于不断变化和延展的过程之中。就现阶段而言,新媒体是指任何以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为基础,通过宽带无线、有线、卫星网络的各种现代传播手段,传播数字化文字、声音、图像信息的媒体。其典型特征是数字化基础上各种媒介形态的融合和创新,通常具有互动性。新媒体的主要形态,包括数字电视、网络电视和手机电视等。

四、广播电视媒体面对新媒体挑战的对策

传媒所使用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改变着人们接受信息的方式和观念,使得信息以多种样态和更加便捷的方式,传播到人群中去。在现今社会,没有哪一种媒体可以独霸天下,正如拥有了电灯后,并不妨碍蜡烛继续传播光明,不同的媒体在不同的地区、人群中拥有着不同的关注度。因此,一个基本的观点可以确定:传统媒体不会被新媒体所完全取代,但是新媒体会分割已有媒体的受众占有率。

电视媒体所作的传播作用仅仅是提供节目预告和选择样本的参考作用。而这一点恰恰是体现了电视缺乏互动和选择性的劣势,也是传统的广电媒体应对新媒体时,底气最不足的一点。广播电视面对新媒体的挑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应对。

1.改变传播观念,切实为受众服务

广播电视从业者应该切实意识到,一场争夺受众注意力的竞争已经开始了,原有的“魔弹论”传播观念时代的优越感不应该再有了。媒体的竞争,说到根本,就是节目内容的竞争。制作出受众喜闻乐见的节目,才能真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以受众为本的观念应该深刻地进入每一个广电从业者的心中。这种受众为本的观念,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上,必须要从节目的策划、实施、制作以及最后的包装上全盘考虑。只有做出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节目,才能从根本上赢得受众。“三贴近”不是空头的政治要求,而是实实在在的节目制作理念。

2.主动利用网络资源,开启网络电台、电视台的新空间

广播电视应主动利用网络资源,是指各级广播电视台应该正视网络的便捷性等优势,开设各电台、电视台的网站,既可以宣传广电自身的品牌效应,便于受众进一步了解广电媒体,又可以将本台的精品节目上传,进行节目的二次售卖,供受众选择和点播,反复收看。这就弥补了广播电视线性传播中,节目内容只能收听收看一遍、大量优秀节目浪费的缺陷,同时也把对节目的选择权交给了受众,增强了与受众的互动,赢得了节目多次播放的新空间。值得人们注意的是,新华网已经开通了自己的“新华视频”板块,其中大量优秀的视频节目,已经开始吸引人们的关注。

3.调动群众参与到广播电视的节目制作中

随着摄像技术和录音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投入到个人音像作品的制作。网络上许多个人视频以及“播客”的出现,都充分说明了现代人对影视制作技术的熟练,以及自身对个性化表述的强烈述求。广电媒体要认识到这一现状,努力发动受众参与到各类节目的制作中来。例如,组建本台的群众DV记者组,让普通人拿起手中的摄像机,像新闻工作者一样,报道新闻。这类举措,既能够充分补充电视台的节目来源,又能最大程度调动受众参与节目的积极性。受众不但接收到了信息,还亲自参与了信息的制作,能够吸引较多人关注节目内容。同时,广电媒体应注重媒体活动的策划和开展,走到现实生活中去,解决老百姓关心、关注的具体问题。结合节目的制作和媒体活动的展开,拉进传者与受众的距离,密切传者与受众之间的关系,使受众产生一种“我的媒体”的内心认同感。

五、结语

综上所述,新科技时代下,新兴媒体的出现对传统的广播电视媒体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和影响,但是却能够说新兴媒体已经完全的取代了广播电视媒体,但是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广播电视要想做到可持续发展,就要不断的进行自身的创新,积极接受新媒体的挑战,从而改进自身的不足,在赢得受众支持的同时,树立良好的口碑,在市场竞争中确立优势,从而实现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飞. 网络条件下的广播电视发展的分析[J]. 民营科技. 2010(04)

[2] 郑d. 略论媒介多元化下的电视发展[J]. 东南传播. 2009(01)

[3] 王春莉. 三十年广播电视发展的新概念[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09(02)

篇4

一、完善总体设计,重视规划选择

广播电视网络化的工程设计必须从总体着手,实现整体规划设计,确保所设计的网络覆盖模式有更为广阔的发展可行性,避免出现目光短浅的设计内容,也要避免贪大求全,不符合网络覆盖实际的设计内容。首先,要确立总体的规划方案,引进最为先进成熟的网络技术,在技术支持下完成方案设计。方案设计完成之后则需要对相关方案进行实际考察,在施工环境中完成勘探设计工作,严密考核项目资金的情况,确保投资预算符合设计需求。其次,网络设计要有选择性,广播电视开展网络化服务最先考虑的就是用户的需求,中国的广电网络用户往往是以小区为覆盖面的,这就需要在网络选择方面根据具体的目标区域来针对性地解决问题。例如,高端小区要进行网络覆盖新技术的引用,确保覆盖面积广泛,网络应用更为方便快捷,能够提供更为有趣生动的网络服务项目等。对于相对贫困的农村地区而言,网络化设计就需要考虑到能够躲避干扰,抗雷击,实现快速修复等。当然,无论什么地区,光电网络化服务都要以快捷服务为主,因此,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光纤的配置要合理,确保在传输系统中预备有充足的光纤就要保证光纤的每个光节点不少于4芯的可用光纤,特别是市级城市中最少要24芯的光纤配置,并且每一个光节点也需要不少于4芯的光纤。

二、网络融合应用,实现设计飞跃

广播电视网络化工程设计要实现网络融合设计,融入更多的信息输入功能,确保客户的满意度。首先,要融入云计算的功能,用云计算的数据作为基础,确保用户的网络最终端能够实现快速收视,并且拥有高清晰度,实现用户媒体设备的自动升级,保证系统完善。其次,以IP通信技术实现多屏覆盖,提供“电视无处不在”的视频服务。在高清互动机顶盒或智能终端上利用多高频头实现多路直播视频的转码,通过独立网关、电视路由器的WiFi推流功能,向手机、Pad及PC提供视频服务。另外,要融入高清电视的宽带网络设备,用户网络选择广电网络要确保其网络设备的优势,一方面,要确保网络能够提供信息输出的快速服务,采用网络融合的服务设计能够避免用户出现可以观看数字电视,但是不能上网的问题,能够在出现问题的同时借助云计算进行网络传播,然后用最快的速度查看EOC终端设备的指示灯状态,用户计算机操作及设置情况,结合数据和公司网管信息检查故障原因,进行故障定位和排除,解决用户的问题。另一方面,则要考虑到能否提供更为安全的网络内容,可以用广播电视的规范模式来要求网络宽带服务,通过安全化管理设计提升服务品质。

三、落实层层责任,确保网络维护

在业务竞争中,无论从网络基础设施,还是网络运营经验,包括网络维护和业务开发能力,广电有线电视行业均处于劣势。广播电视网络化工程设计要先进,后期维护要到位,可以尝试落实层层分责管理的模式。首先,将网络维护的责任进行小范围的划分。对于网络维护工作而言也包括很多小的项目内容,如综合服务、网络运行维护、客户投诉、电视运行维护等,应该将这些经营维护目标分解开来,形成基础服务的小范围,确保服务更加快速。责任划分之后也要对自己管辖的范围进行经常性的维护工作,包括网络投资、终端投资、装维耗费、人工销费等都可以按维护任务及目标,明确资源配置,将关键资源细化分解并投放到对应的基础网格中。有了明确的划分之后,出现任何问题就可以形成以客户为中心的网络化服务,在不同的区域内及时作出反应,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更好地完成日常维护工作。其次,要强化日常维护工作。网络维护落实责任制之后要想避免出现各自为政的情况就必须要落实日常维护规范,每周一次依据当初图纸的设计要求,严格依据设计模型进行调试,在日常维护中实施分布式的网络架构,可以考虑按照骨干成环,星形辐射的原则来架构网络,这样可以使业务更加灵活。

综上所述,广播电视网络化工程设计与维护要完善总体设计,重视规划选择;网络融合应用,实现设计飞跃;落实层层责任,确保网络维护,确保网络化工程设计更为合理有效,维护更为方便快捷,从而为用户提供满意度最高的服务。

作者:黄金宝 单位: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广播电视台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广播电视;产业发展

一、市场经济体制与广播电视的产业化

市场经济就是以市场作为配置资源的基础手段的经济制度。在这一制度下,各行各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必须遵循价值规律、平等竞争规律,否则就无法生存。事实证明,市场经济体制是一个统一的、开放的体系,在这个体系中,社会生产所需的稀缺资源必然在平等竞争规律的作用下,按照价值规律的原则在全社会自由流动。广播电视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优质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要得到所需资源,广播电视业只能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打破自我封闭,走产业化发展道路,用自己的竞争优势来吸引优质资源,否则,自己的优质资源就可能流向其他行业。其次,现代市场经济在全社会配置资源主要靠“看不见的手”,同时还要辅之以政府的宏观调控。不论是“看不见的手”,还是政府的宏观调控,都需要及时、准确地传递大量的市场信息和政府调控信息,这就要求广播电视等现代传媒业的繁荣与发展。再次,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众多的市场主体之间开展竞争的重要手段就是及时获得有用信息指导其生产经营、自己的企业形象信息和产品信息以赢得更多的消费者,这也客观要求我国广播电视等现代传媒业必须有相应的发展。

二、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促使我国广播电视业走向产业化

广播电视业是一个技术密集的行业,它伴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近10年来,以数字技术、卫星技术、光传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正在给广播电视的发展带来革命性的变化。技术的发展决定着广播电视的节目制作质量、传输质量和覆盖范围,这些因素都是广播电视业竞争发展的手段,所以,国外的广播电视集团已经纷纷采用或正在规划新技术的大规模应用。我国的广播电视业要想参与竞争,同样必须大规模采用现代新技术。这就出现了一个现实的问题,即技术改造所需的巨额资金从哪里来?还能不能像过去那样完全靠国家来投资?答案是否定的。原因主要有二:第一,国家目前确实没有能力投入大量资金给广播电视业;第二,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国家也确实没有必要为广播电视业投入巨额资金,只要允许广播电视走产业化发展道路,广播电视业就完全有可能按照产业运作的方式从市场上多渠道筹集资金来实施大规模技术改造。

三、产业竞争促使我国广播电视业走向产业化

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广播电视面临着“内挤外压”的竞争局面。“内挤”是指行业内和国内不同媒介间的激烈竞争,例如电台与电台之间、电视台与电视台之间、广播电视媒介与印刷媒介之间以及与互联网媒介的竞争、广播电视传输网络与其他传输网络之间的竞争等;“外压”是指我国的广播电视业与国外的各种传播媒介之间的竞争。为在“内挤外压”的形势下求生存求发展,我国的广播电视业整体和业内的各法人主体只能选择竞争,走产业化的道路。

四、推动我国广播电视产业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面对市场经济、信息经济和新科技革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我国广播电视业必须选择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创新和技术进步为动力,走产业化和集约化发展的道路。

1、充分利用国家产业政策所提供的发展机遇

1985年,国家明确把广播电视业列为第三产业。在此政策的鼓舞下,此后的一个时期,特别是十四大以后,我国广播电视产业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十五”计划必须坚持“以发展为主题”,这预示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将迎来新一轮发展。国家在“十五”期间将继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第三产业和信息产业的发展,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要“面向市场,推进体制创新,努力实现我国信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如前所述,广播电视业应属第三产业中的信息服务业。所以,我国的广播电视产业应积极利用有利的产业政策,在“十五”期间加快产业化发展。

2、正确处理好“两种属性”和“两种功能”的关系

“两种属性”就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我国广播电视业同时具有“经济属性”和“政治属性”,与之相对应,我国广播电视业就同时具有“产业功能”和“喉舌功能”。能否正确理解和妥善处理好“两种属性”和“两种功能”的关系,是决定我国广播电视产业能否健康快速发展的关键。

首先,必须明确,我国的广播电视作为执政党和政府的“喉舌”,它自诞生之日起就担负着政治宣传的任务,以社会效益最大化为价值标准。我国广播电视的这种政治属性和喉舌功能在今天仍然客观存在,并且是不可削弱的。与以往不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广播电视不仅有政治属性和喉舌功能,而且还应该有经济属性和产业功能。

其次,广播电视的产业功能与喉舌功能必须统一起来,统一的基础就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产业功能以经济效益最大化为最高标准;喉舌功能以社会效益最大化为最高标准。在现代文明社会,任何产业要取得经济效益,都必须以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为前提,都必须以产品或者服务来“为人民服务”,满足人们合法的、正当的、健康的物质文化需要,只有这样,这个产业才能赢得政府、社会和大众消费者的支持,它的经济效益才能得到实现和保护。

所以,我国广播电视产业在追求效益的时候,必须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统一起来,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在确保社会效益的前提下实现其经济效益,这是我国广播电视产业化发展中必须始终坚持的原则。

3、明确产权关系,培育自我积累机制和平等竞争机制

我国广播电视产业诞生以来,一直是作为事业单位存在的,其开支全部由国家负担,按预算供给,其产权当然都是十分清楚的,那就是国家拥有完全的所有权、使用权、支配权、收益权、处置权。但1979年以后,随着中国广播电视广告业的发展和广播电视机构自身资本经营积累的增多,广播电视业的投资结构由国家一元结构逐渐转化为国家投入、广播电视机构自身资本积累投入和借贷经营的三元结构。随着产业的发展,我国的广播电视产业规模越来越大,经营范围越来越广,积累的资产也越来越多。但资产特别是增量资产的权益和权利问题也显得越来越突出了。广播电视机构越来越关心,三元结构的投资收益如何分配?多种经营的收入和积累的资产(包括有形和无形)是属于机构还是国家所有?谁拥有最终的支配权和交易权?法人产权与所有权、经营权到底是何关系?各种权利主体如何监督制约?这些产业发展实践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无论是在国家颁布的现行广播电视法规中、政策中,还是在当今的广播电视理论研究中,都找不到确切的答案或解释。没有法律依据,一方面造成政府各级广播电视行政管理部门在行使权力的时候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从而为“人治”提供了弹性空间;另一方面造成广播电视机构缺少必要的内部法人治理结构,经营管理的随意性和无政府主义倾向比较严重。这种状况,一方面挫伤了广播电视机构资本积累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广播电视机构采取不计成本的粗放型经营方式,有意隐瞒真实经营情况的体制和机制漏洞。如此经营,中国广播电视产业资本何以大规模积累并积累到足以与国际广播电视集团竞争的规模?而不解决产权问题和资本积累的动力问题,又何以改变这种经营状况呢?

另外,产权关系不清,造成广播电视产业内部的不平等竞争。例如,中央级的电台、电视台就可以借助国家的行政命令,要求全国各地的广播电台和电视台(站)无偿转播其广播电视节目,扩大覆盖率和收视率所带来的收益完全由中央电台和电视享,而转播成本却要地方电台和电视台来承担。省级广播电台和电视台同样存在利用行政命令转嫁成本、独享成果的情况。这种不平等的竞争严重制约了广播电视产业内部的协调发展,其根源就在于广播电视产业内部各法人实体之间的产权关系不清。

4、大力发展国民经济,为广播电视产业发展创造需求

如前所述,传播是人类从事生产活动的产物,而且随着人类生产活动的发展而发展。具体说,国民经济在以下方面的发展都会推动广播电视产业的发展:

第一,努力扩大经济总量,可增加对广播电视传播的需求。

第二,加快开放市场,扩大和深化专业化分工,这样,信息沟通需求的增加必然会促进广播电视信息服务供给的增加。

第三,努力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也可以带来对广播电视传播需求的增加。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人民的“文化需要”主要包括娱乐的需要、获得知识的需要、了解国家政治和社会信息的需要等。广播电视恰恰就具有满足人们这些需要的功能。所以,只要坚持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方向,我国就必然会选择在大力发展物质生产的同时加快发展广播电视等服务产业的道路。

5、加快城市化进程,为广播电视产业发展创造条件

广播电视产业属于第三产业,而第三产业得以充分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社会的城市化水平要有相当程度的发展,所以,我国的广播电视产业的快速发展也离不开城市化的发展。其原因主要有三:(1)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意味着整个社会的人口中城市居民比例的提高。而城市文明客观上要求或者说逼迫城市居民必须尽量多地掌握知识和信息,这就意味着城市对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介的大量需求。(2)实践证明,城市经济的生产效率一般都要远远高于农业,因此,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也就远远高于农村居民,相应的,城市居民对于广播电视产品的购买力也就远高于农村居民。有购买力的城市自然就会支撑广播电视业在城市快速发展。(3)城市与农村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城市居民居住集中,而农村居民居住分散。这就造成在城市发展广播电视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的成本要明显低于农村。所以,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广播电视产业更倾向于优先在居民集中的城市发展。

6、完善法律,确立广播电视的产业地位

我国的广播电视产业虽然已有相当规模,但发展中仍然存在障碍,其根本原因在于广播电视产业的法律地位尚未确立。现有的《广播电视管理条例》没有明确广播电视的双重属性,只强调了它的政治属性,没有提及它的经济属性或产业功能。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没有法律支持和规范的产业就难以健康发展。

7、走集团化发展的道路

广播电视集团化,就是若干实体按照市场运作规律和现代企业制度,通过联合、兼并、控股等方式形成广播电视集团的过程。这也是借助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实现人才、技术、资金、设备等资源的有效合理配置,加强分工、合作,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过程,是追求最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过程。

篇6

【关键词】有线电视 直播星 免费机制 产业博弈

近几年来,广电一直在竭力打造着中国数字电视的新媒体战略,包括地面数字电视、有线数字电视、直播星、移动多媒体广播。其目的在于完成城市与农村、固定与移动的全面覆盖,实现让更多的人民群众可以根据自身条件更好地选择收看电视的方式。然而,各类数字电视新媒体之间也存在着定位模糊和发展策略不协调的现象,直播星与有线电视的博弈就在于免费与收费一刀切所引发的矛盾与冲突。

一、我国有线电视和直播星的发展历程

1、有线电视

有线电视是使用同轴电缆作为介质直接传送电视、调频广播节目到达用户的一种信号传输系统。跟无线广播一样,许多频道可以使用不同的频率互不干扰地在一根电缆中传送,电视的调谐器能够从混合信号里把一个一个的频道分选出来。

我国有线电视诞生于1974年,其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1974年至1983年可视为有线电视发展的初级阶段――共用天线阶段。这一阶段的技术特点是全频道隔频传输,一个共用天线系统可以传输五六套电视节目。二是1983年至1990年,有线电视的电缆传输阶段。这一阶段的技术特点是以电缆方式为主的企业网络或城域网络邻频传输,可传输10套电视节目。三是以1990年11月2日颁布的《有线电视管理暂行办法》为标志,中国有线电视进入了高速、规范、法制的快速发展轨道,新技术的不断突破推动着有线电视朝着大容量、数字化、双向互动功能和网络联机等方向发展。

2、直播星

“直播星”是广播电视直播卫星的简称,就是广播电视信号通过卫星直接传送到户。2008年6月发射的直播星“中星九号”便承担起了我国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的使命。

2008年4月,广电总局起草的《中国广播电视直播卫星“村村通”系统技术体制白皮书》,提出“中国广播电视直播卫星‘村村通’系统是我国‘十一五’期间的重要项目之一,旨在采用直播卫星技术扩大我国农村地区广播电视覆盖,解决全国已通电但广播电视不通达的20户以上自然村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节目的问题,是一个公益性节目平台,直接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①

目前,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的建设一期工程已基本完成,按原计划第二期招标工作也将于举行。

二、有线电视与直播星的产业发展格局分析

直播星和有线电视同属于广电旗下的电视新媒体分支,在广电总局的规划中,直播星和有线电视在覆盖区域上互补,在业务上各司其职,共同推动着中国数字电视产业的发展。由于发展策略不协调、定位不准确、法律法规监督和执行的缺位等原因,让直播星和有线电视的发展陷入了僵局。

1、有线电视的产业发展状况

一是用户数量多,拥有成熟的运营体制和服务体系。今天,电视机依然是中国家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数据表明,截至到2008年12月,我国有线电视用户数量已经达到1.6亿户,并仍以每年600万户以上的速度增长,我国有线电视用户数已经稳居世界第一位。②同时,有线电视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经验积累,建立了省、市、县的多级管理构架,从安装、维护到售后服务等业务环节都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管理体制,也拥有一批素质精良的服务团队。直播星刚进入市场,运营、服务、管理等多方面都不成熟。

二是有线电视网可双向改造,增值业务发展空间巨大。长期以来,我国有线电视采用的是单向、模拟的信号传输系统,由此而开展的单一业务、粗放经营已经无法适应数字化社会发展的需求。为了改变这一不利状况,广电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地进行有线电视网络的双向改造工作,为广电开展互联网接入、数字音视频、视频电话、VOD、IPTV等各种增值业务奠定网络基础。广电网络可实现双向改造,并且能够便利地进行增值业务的推广,这是直播星难以达到的。至少在近几年内,直播星大规模地提供双向互动的增值业务,从技术上来讲是有难度的,从经济成本上来考量也是不划算的。

三是有线电视有本地节目的优势,但需用户付费收视。通过有线电视网络不仅可以传输数字电视、高清电视节目信号,同时有线电视网能够加载传输省、市、县内其它未上星的本地频道,提供与本地相关的衣、食、住、行信息,能够更好地为本地居民服务。为了对有线电视系统进行维护和升级,为了保证有线电视企业的正常运营,保障用户的正常收视,有线电视采取的是付费有偿收视策略。对于用户而言,每个月需要支付20元左右的有线电视收视费用,而使用直播星,则只需购买相关接收设备,无需另外缴纳任何收视费。

2、直播星的产业发展状况

一是覆盖面积大,接收便利。和地面数字电视、有线电视相比,直播星的最大优势就是无线传输,覆盖面积大。“中星九号”直播星采用的是大功率转发器和多波束进行覆盖,对于我国而言,利用一颗直播卫星就能获得几乎100%的人口和国土面积的覆盖,这将有效解决我国广大偏僻乡村无法看电视、听广播的尴尬局面。

二是采用不加密方式传输,免费收视。按照原定规划,“中星九号”直播卫星将采取不加密方式传输节目,居民只要安装卫星地面接收设施就可无偿收视。与“几百元初装费+几十元月租费”的有线数字电视相比,观众只要花几百元购买卫星地面接收设施就可免费收看数字电视节目。一次性投入终身免费收视,这成为了直播星最大的吸引力之所在。

三是缺乏本地节目。直播星与有线电视相比起来,最大的劣势就是本地节目的缺失,上星的节目毕竟有限,直播星向偏远地区传输的节目大都是科教文卫、服务三农、地方民族特色频道。同时,直播星节目传输方式采用的是卫星直接到户,目前本地节目还无法加载进入直播星地面接收盒子,这共同造成了直播星本地节目的缺失。

3、二者在产业发展中的冲突与矛盾

一是法律法规监督和执行的缺位,卫星电视接收器泛滥。1993年国务院颁布的《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管理规定》(1993年国务院令第129号)第九条规定:个人不得安装和使用卫星地面接收设施。在129号令未作修改之前,除“村村通”用户之外,安装使用卫星地面接收设施都是违规的。据《中国数字电视》的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已有2000多万非法卫星的“大锅”用户。但也有分析师认为该数据较为保守,并将用户数定为4000万左右。③法律法规监督和执行的缺位,C波段“大锅”和Ku波段直播星盒子地下市场的泛滥,对有线电视市场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大大抑制了有线电视的发展空间。

二是大量免费的直播星节目与完全收费的有线电视存在替代效应,形成了不公平竞争环境。按原定规划,直播星将播出47套节目供“村村通”用户免费接收,这就让47套电视节目成为了纯公共产品,只要购买了直播星盒子就可以搭上“村村通”的“便车”,无偿接收观看。相比之下,有线电视采取有偿收视的运营策略,虽然有线运营商多采用免费送电视机顶盒的策略,但每个月20元左右的收视费必不可少,而购买直播星接收设备只需一次性投入200元左右成本后就可以无偿收视,特别是在节目差异性不大的情况下,47套免费直播星节目足以对目前的有线电视造成强大的冲击。

三是广电对直播星和有线电视运营策略的不协调。直播星和有线电视产生冲突和矛盾的根源在于免费与收费的一刀切机制。根据国家已公布的数字电视规划,地面国标、有线电视、直播星、移动多媒体广播这四种数字电视制式中只有地面国标为公益性的免费收视,其它都为商业化运营,这与国际惯例是相符的。我国将直播星初期定位为免费收视,以至于在直播星开播以来,地下盒子泛滥,对有线电视造成了巨大的冲击,甚至有些城市出现大批用户退订有线电视的现象。长期看来,如果针对广电电视新媒体运营策略中的内部不协调现象不加以梳理,不进行控制和管理,放任自流,损害的必然是广电自身的利益,归根到底,最终损害的还将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三、探索冲突与矛盾的解决之路

1、明确定位,走差异化路线

定位理论是由著名的美国营销专家艾・莱斯与杰・屈特于上个世纪70年代早期在《品牌定位》一书中提出来的。定位就是“你对未来的潜在顾客心智上所下的功夫,也就是把产品定位在你未来的潜在顾客的心目中。”④广电对未来数字电视的整体规划可以说是非常合理的,以有线电视覆盖城市,地面国标覆盖农村,偏远地区则以直播星进行覆盖,移动多媒体广播则定位于满足消费者对移动电视接收的需求。对于城市、农村消费者的不同特征,有线电视与直播星应走差异化路线,在直播星节目中以地方民族特色、农林科技、科教文卫频道为主,而有线电视则以都市情感、新闻、娱乐综合频道为主,同时提供IPTV、VOD、可视电话、宽带上网等增值业务,用差异化方式加大直播星与有线电视的区分度。在定位上将直播星和有线电视进行区分,寻求差异化生存策略是避免冲突与矛盾的首要策略。

2、减少直播星免费频道,加密频道尝试商业化运营

目前,直播星提供47套免费节目,而大多数地方的有线电视也只是提供50套左右的非加密节目,频道数量差不多,节目内容没有太大的差异,这就造成了直播星与有线电视之间存在着相互替代性。调整直播星的运营体制,将免费频道减少,其它频道进行加密并尝试商业化运营。届时,直播星免费频道比现在减少一半,并且能够收看的节目大多为科教文卫、农林科技频道,这将大大降低免费直播星节目对城市有线电视消费者的吸引力,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抑制直播星地下市场的泛滥。对于加密频道的商业运营可以首先从“村村通”工程覆盖的用户开始,他们付费即可以购买不同的节目包。随着市场运营体制的不断完善,129号令的解禁,直播星的商业运营也将会逐步进入乡镇、城市。

3、界定频道的公益性与商业性,明确免费收视与付费收视频道

广电既承担着政治宣传的公益性角色,又担负着传媒产业化的重任。解决这一矛盾的出发点便是将经营性媒介组织与商业性媒介组织进行分离,明确界定频道的公益性和商业性。在提供免费节目频道和加密收费节目频道之前,首先必须明确哪些频道是属于的宣传性、公益性的频道,对于这些频道进行无偿传输与免费收视;同时明确哪些频道是商业性、经营性的频道,对于这些频道进行有偿传输和付费收视。同时,对于公益性的服务频道,政府应该给予相应的财政补贴予以支持。界定媒介组织与频道的公益性与商业性,明确免费收视与付费收视频道,这是直播星在提供免费频道和加密收费频道,尝试商业化运作的前提和基础。

4、调整直播星运营模式,与有线电视协同发展

直播星与有线电视的冲突与矛盾的根源在于免费与收费的一刀切机制。抛弃直播星主要为边远地区服务的概念,协同有线电视一起为城乡提供一体化的数字电视服务,这也是国外直播星的通用做法。通过减少直播星的免费频道,增加收费加密频道,把加密收费频道做到与有线电视一样的频道数量。通过加密收费频道,直播星与有线电视提供大致相当的频道数和各具特色的内容,统一的收费机制,城乡居民可以自由选择使用有线电视还是直播星。直播星可以采用国家统一定价的策略,对于国家希望扶持的地区或边远山区,可以采用政府补贴的机制,适当降低直播星收费甚至完全免费。

直播星“村村通”一期工程已基本落实的同时,直播星与有线电视的矛盾和冲突也逐渐暴露出来。广电及时调整直播星运营策略、启动直播星商业运营计划成为了破解迷局的有效招数。广电应充分利用此次调整的机遇,为直播星和有线电视产业的发展铺平道路,为消费者提供更好更完善的产品和服务打好基础、做好准备。

注释

①《中国广播电视直播卫星“村村通”系统技术体制白皮书》,广电总局,2008.5

②《2009年中国有线电视行业研究报告目录》,2008.12,payreport.省略

③转引自梁钟荣:《直播星第二轮招标即将开启3.78亿电视用户市场逐鹿》,21世纪经济报道,第19版,2009.7.15

④[美]艾・莱斯,杰・屈特:《广告攻心战略:品牌定位》,刘毅志译,中国友谊出版社,1999年版

参考文献

①王艳辉,《直播星加密将加速数字电视进程》,价值中国网,2009.7.19,省略

篇7

三网融合是指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三大网络通过技术改造,能够提供包括语音、数据、图像等综合多媒体的通信业务。三网融合是一种广义的、社会化的说法,在现阶段它并不意味着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三大网络的物理合,而主要是指高层业务应用的融合,其表现为技术上趋向一致,网络层上可以实现互联互通,形成无缝覆盖,业务层上互相渗透和交叉,应用层上趋向使用统一的IP协议,在经营上互相竞争、互相合作,朝着向人类提供多样化、多媒体化、个性化服务的同一目标逐渐交汇在一起,行业管制和政策方面也逐渐趋向统一。

广播电视新闻是较为传统的新闻方式,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听觉优先、内容简短等特点,广播电视新闻直接作用于人类的听觉,长期以来在新闻业务中占据中重要位置。

二、广播电视新闻面临的形势

广播在诞生之日风光无限,因为其空间的偏向性使得我们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拨动半导体收听世界各地的信息,但是由于广播本身缺少画面和受众选择性差等劣势,使广播的发展遇到很大障碍。就像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编委、中国之声频率副总监王晓辉所言,“广播目前的竞争对手不是报纸、电视、互联网,而是同类媒体……当一个人面前摆着几种选择的时候,我根本不向往他第一选择是收音机,他根本不可能选择收音机。”但是作为成本低、技术简单、接收方便的媒体,作为意外事件发生时(以汶川地震为例)的第一选择媒体,广播的地位是独特的,无论何种情况,它都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媒体。而电视的发明虽然晚于广播,却因为自身的图文并茂和受众参与度高等特点令它在今天拥有绝大多数的受众,但不容忽视的是新媒体的成长确实给其带来了压力,就2011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看,截至2010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4.57亿,较2009年底增加7330万人,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3.03亿,依然是拉动中国总体网民规模攀升的主要动力。这个数据足以表明电视业在接受着新媒体浪潮的冲击,不过,短时间内,电视作为接收消息容易的媒体,还是有着最大的受众市场。所以,广播虽前景尚不明朗,但不会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消逝。电视正处于发展时期,但发展道路任重而道远。三网融合在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对它们提出了更大的要求。

三、三网融合对广播电视新闻生产内容的影响

(一)广播电视新闻生产的优势受到严重的削减

随着三网融合进程的推进,广播电视新闻的生产能力逐渐弱化,绝大部分广电新闻内容生产,面临着新格局下原创内容与独家版权内容生产能力的考验。与此同时,广播电视新闻生产许可降低,致使各媒介之间的竞争逐渐激烈,加上网络运营商逐步占领市场,广播电视新闻生产优势遭受到严重的消减。在三网融合下,广播电视新闻生产虽然已趋向于以受众为中心,但在生产内容上仍然存在一系列的问题,致使无法真正的满足终端客户的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加上我国广播电视新闻的创新能力不足,缺少原创性节目,这些都对三网融合下广播电视新闻生产内容产生重要的影响。

(二)超级内容供应平台实现了广电媒内容生产供应模式的转变

在三网融合的背景下,手机、电脑、电视三者形成了三屏统一,而超级内容供应平台在此基础上产生,并逐渐成为了当下广播电视新闻内容生产的供应模式,广播电视新闻的生产内容不再只是局限于视频内容的生产上,而是通过超级内容供应平台实现内容生产的多元化以及复合性,其生产的内容除了视频外,还有图片、声音等;与此同时,其生产的内容需要符合当下受众体所需的个性化体验特征。生产内容的变化所引发的互动、链接和评论等的传一受关系,成为了当下传者与受众沟通交流的方式。

(三)视频为内容生产带来新的契机

三网融合的背景下,受众需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进而受众对广播电视新闻内容的评价也发生了变化,而视频的出现不仅成为了其生产内容的核心;与此同时,也成为了各媒体业务之间竞争的焦点。当下,网络电视台也经形成了以视频为媒介的各媒体生产内容的核心,并形成了相应的视频团队,这就使各媒体充分认识到了视频业务的发展潜力,并将生产内容进行整合,再以视频为媒介进行传播,以满足当下受众者的不同需求,从而提升自身的竞争实力。

四、三网融合下广播电视新闻生产内容的途径

(一)创新符合当下受众群体需求的内容

在三网融合的发展进程中,创新符合当下受众群体的内容生产,就要明确当下受众群体需求的特点,在其基础上建立综合性的服务平台,并要以互动性为基本原则,以体验性为内容生产趋势。比如,当下视频内容生产的互动性,就表现在:观看者不仅可以对所欣赏观看的视频进行评论、转发,还可以实现其背景内容的相关链接;此外,还能够呈现出与此视频内容特点相似的推荐内容,这就是内容生产的互动性。当前,已经有很多的信息业加人到了由有线网成立的、专项负责内容开发和运行的企业中,从而丰富了内容生产的互动内容。在三网融合的背景下,体验也成为了广播电视新闻内容生产中主要构成部分,这种全新的体验胜不仅渗人到了内容生产的各个方面,而且还涉及到了服务、传播以及互动方式等。

(二)提升自有版权视频生产内容的优势

在三网合一的格局下,视频内容不断的推陈出新,并迅速的占领了市场,因而成为当下信息行业竞争的焦点。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长期保持自身遥遥领先的优势,就需要广播电视新闻生产内容具有自身的独特性而不可代替,这就是自有版权,自有版权视频生产内容的生产能力,将会成为三网融合下信息业竞争的核心。广播电视新闻等信息业要专注这一发展机会,以免困于现状而失去竞争力。

篇8

关键词:城市电视台; 生产; 良性循环

  城市电视台往往只有两三百人,或者两三个频道,由于生存在中央台、省台和县台、行业电视台的夹缝中,无论在新闻采编、还是在广告经营上都受到了上下两级媒体的影响,无论在资源、人才、技术、政策等方面都处于劣势的城市台难道只能束手待毙?河南省鹤壁电视台通过自身的努力,摸索出了一条符合国情的生存之路,不仅将新闻宣传工作做到最好,其广告收入还实现了连年翻番的目标,使这家城市电视台步入了良性循环的发展之路。

1 新闻立台

按照国家广电总局要求,我国各级电视台必须要坚持以导向立台、新闻立台、特色立台、深度立台,办好新闻节目,提高质量,形成风格,树立品牌,不断提升广播电视的吸引力、公信力和影响力为己任开展电视台的各项工作。针对这一要求,鹤壁电视台创新机制,提高采编人员待遇,利用评稿创优制度,多出好新闻;利用人才评价体系,多出优秀新闻人才;鼓励全媒体时代的拿来主义,嫁接各种媒体的优势和成功经验,提升电视内容质量和影响力。具体来说,整个宣传工作在以下四个方面打响了攻坚战。

1.1 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服务全市大局

 在做好新闻立台方面,鹤壁电视台在《鹤壁新闻联播》栏目开设《加快两个构建 实现率先崛起》、《创造新优势 实现新突破》、《务实创新》、《作人民好公仆》等50多个主题宣传专栏版块,全方位、多层面、分主题、成系列地对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进行全面报道,宣传声势浩大、深入人心,起到了统一思想、凝聚人心,激励全市人民积极投身我市经济社会建设的积极作用。

1.2 围绕民情民生,服务百姓生活

在围绕百姓关注的城市环境、淇河保护、公民道德建设等内容,鹤壁电视台在新闻中长期开设民生专栏,提升了民生新闻的高度和整体水平。72家政府职能部门和窗口服务单位的近200位领导和部门负责人走进《政风行风面对面》直播室,解答群众来电、来访、电子邮件等各类咨询投诉。

1.3 围绕节目创优,打造精品节目

2010年以来,鹤壁电视台在河南省新闻界年度最高奖——河南省新闻奖评选中,共有30多件优秀作品获奖,其中一等奖3件。获奖数量之多、奖次之高、全省排名三项指标均创建台以来历史新纪录。特别是一年荣获两个一等奖,连续两年摘得河南省新闻奖一等奖,这在鹤壁电视台前所未有,在全省的城市电视台中也不多见。

1.4 围绕媒体资源整合、实现优势互补,构建全媒体发展格局

利用电视媒体优势,带动广播媒体影响力的整体提升,资源整合效应正在逐步显现。同时鹤壁网增加了视频点播,对《鹤壁新闻联播》、《政风行风面对面》等广播电视栏目及时进行视频,初步形成了广播、电视、网络相互融合的全媒体发展新格局,综合放大了广播电视作为主流媒体的影响力和发展空间。

2 广告兴台

十年前,中国电视广告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电视广告资源普遍短缺。在卖方市场下,电视台高高在上,电视的“短缺广告学”颇具中国特色。而今我国实行的四级办台,即国家、省、市、县四级中。论资源,市级台最为匮乏。中央台和省级台几乎随心所欲,想办多少办多少,日趋走向频道频率专业化、分众化。县级台基本属于管理上的“盲区”,更是“信手拈来”。各级电视台纷纷走进市场,主动推销自己,联系广告客户。“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为了生存,为了发展,电视台不得不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在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电视台数量之多、节目内容之重复,是我国电视行业的突出问题。各级电视台要想扩大生存空间,必须改变观念,整合各种可能的资源与手段,大力营销自己。电视台(频道)要想在强手如林中脱颖而出,必须和所有商品一样进行差异化营销,找到自己的独特定位。在传播中营销,在营销中传播,电视台不仅仅要大力进行品牌传播,而且要运用多种营销手段来促成目标实现。

在激烈的竞争过程中,鹤壁电视台摸索着组建和培养了一支专业能力强、爱岗敬业、敢打能拼的广告经营队伍。通过公开竞聘,产生了15位经营部门主任,确立了资源整合、行业划分、集约经营、机制创新、跨越发展的整体广告经营思路。

2.1 确立新的广告价格体系

一个媒体的价格体系是媒体的生命线。破坏了媒体的价格体系对一个媒体的伤害是致命的。鹤壁市城市小,广告资源少,必须实行集约经营,最大限度地挖掘客户价值。确立电视台的价格体系,这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经过一年多的艰辛努力,反复博弈,逐渐确立起新的价格体系,目前签下的一批50万以上甚至上百万的大客户,坚挺和严格的价格体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2 细分市场

把广告经营部门细分为广告监管部、广告客服中心、房地产部、医疗保健部、科教部、金融保险部、文化产业旅游部、商业广告部、通讯部、汽车部、县区和新农村部、社会活动部专题部和传媒经济部等14个创收部室,细分后的各部门具有采访部的职能,负责策划方案、创意、脚本写作等。

2.3 机制创新

广告实行经营、监管、财务三分离,相互监督,相互制约。以全新的理念经营广告,为客户提供顾问式媒体服务,拿出有价值的全媒体解决方案,靠专业和服务赢得客户。

2.4 开展活动经济,营造经济增长点。

篇9

【关键字】 广播电视 有线网络 双向化技术

前言:

“三网融合”具体是指电信、广播电视、互联网的相互融合,对于广播电视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如何建立稳定、数据传输可靠的融合网络是“三网融合”的重点工作。需要发挥各大网络电信运营商的自身优势,促进网络技术的全面发展,使传统的单项传输转变为双向传输。因此,应不断加强广播电视有线网络双向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从而提高融合网络的传输水准。

一、双向改造技术简述

传统双向改造技术是目前较为流行的广播电视有线网络改造技术,DOCSIS2.0是其中较为成熟的版本。该技术主要采用一个下行带宽为40MHz、上行带宽为10MHz的电视频道,使用QPSK调制解调方式,采用低频段设计形式。在传y双向改造技术中还采用了信道捆绑的相关技术,对2个或4个以上的电视频道进行捆绑,从而获取更大的带宽,保证传输的稳定性。这种设计形式可以有效实现广播电视有线网络的双向化技术改造。目前广播电视有线网络采用上、下行信道不对称的方式增加传输的可靠性。可以在一定兆赫频段之间划分出8条甚至8条以上的宽带信道。频段内采用正交调幅调制解调方式,双向化技术可以使带宽达到40Mbit/s以上[1]。

二、双向化技术的主要内容

目前采用的双向化技术主要是从DOCSIS设计标准转变而来的,系统内部的主要硬件设备有前端路由器、交换集线装置等,通过连接网络设备,提高传输可靠性。CMTS是一种在国内外广泛使用的双向化技术改造方案,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技术较为成熟。但是在网络运营维护和网络管理方面有较大的经费开支,相比于其他技术方案,经济性较差。而且该技术对网络运行技术、运营环境等要求较高,在国内大范围推广拥有较大难度。该技术的优点是覆盖范围稳定,在技术刚刚投入使用的阶段,可以迅速抢占市场。而且技术较为成熟、标准化程度高,还有利于分期建设的实施。该技术的劣势是噪音处理较差,容易对数据传输造成影响。总体来说,单方面推行CMTS技术的难度较高,而通过与CM技术的结合,则可以有效提升技术水平[2]。

CMTS技术与CM的技术的结合在保护原有投资的基础上,能够全面满足宽带业务的实际需求,所需要的新增投资较低,有利于节省经费成本。采用这种方式能够缩小服务范围,并且进行业务扩展时可以获得更高性价比的接入方案。但是目前广播电视有线网络用户仍保持着上涨趋势,双向化技术也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这种技术方式的大规模扩展仍然面临着较大难度[3]。

三、广播电视有线网络的双向化技术发展思路

以太无源光网络技术是目前广播电视有线网络双向化技术发展的新方向。该技术将以太网技术和无源光技术进行有效融合,其优势在于方便业务扩展和宽带规模扩大。该技术融合了以太网技术和无源光技术的优点,能够是传输网络更加可靠、稳定。而且设备维护成本、系统运营维护成本较低,经济性较好。该技术是很好的弥补了传统技术的不足,有利于实现广播电视有限网络双向化技术的大规模推广,是目前双向化改造的较好方案之一[4]。

采用以太无源光网络技术能够满足电信运营的各个层次的技术需求,也能够满足不同用户接入网络的需求,有利于推进“三网融合”的建设进程,使双向化技术迈向更高阶段。在该技术的搭接过程中,无需电源设备,整个过程简单,可行性高,系统扩展也较为容易。由于没有多余电子部件,系统易于搭设,而且升级方便。只需要在前期投入少量维护费用,就能够进行扩展。并且在运作过程中,所占网络资源少,投资回报率很高。因此,以太无源光网络技术以成为广播电视有限网络双向化技术的重点发展方向,为“三网融合”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总而言之,该技术能够有效解决传统双向改造中面临的诸多问题,能够满足多数用户的网络接入需求。能够为用户提高可靠的数据传输和方便快捷的拓展业务。而且适用寿命长,后期收益丰厚。

四、结束语

广播电视是大多数人习惯使用的信息获取渠道,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广播电视也应紧跟时代脚步。积极进行“三网融合”建设,加强双向化技术的应用,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传播质量和信息传递效率。本文主要介绍了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几种双向化技术,并提出以太无源光网络技术是双向化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参 考 文 献

[1]何仲勇. 广播电视有线网络双向化技术的应用[J]. 电子世界,2016,(12):125.

[2]杨建磊. 对广播电视有线网络双向化技术的探讨[J]. 数字技术与应用,2015,(06):64.

篇10

一、“三网融合”加速推进,电视产业格局不断变化

2013年是“三网融合”进入推广阶段的开局之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和工信部印发的《信息化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三网融合”,加快电信、互联网、广电主体业务的相互开放、相互进入。在政府从政策层面不遗余力的推动下和移动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的促进下,“三网融合”市场吸引着越来越多跨行业的竞争者,电信行业、互联网企业、传统电视厂商等不断拓展业务边界,打破行业藩篱,瓜分这份市场“蛋糕”。例如,互联网公司加速向电信,电视领域渗透;优酷土豆、乐视网、爱奇艺等视频网站开始介入电视剧节目和电视综艺节目制造领域,并开展OTT新业务(互联网的各种视频及数据服务业务)。海信、创维、长虹、康佳、TCL等传统电视厂商也积极应战,推出自己品牌的“云电视”,对现有的智能电视进行升级,实现节目内容的无限扩充。

广电总局在2013年初了《广电总局关于促进主流媒体发展网络广播电视台的意见》,鼓励电台电视台与宽带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等新兴媒体结合。目前中国有线电视用户数量庞大,内容优势仍然十分明显,在人才、信息源、节目制作和社会信度等方面拥有核心竞争力,并且具有极大的改造潜力和提升空间。“三网融合”的发展要求电视内容的生产、制作、传播、交易、管理等环节都要作相应的调整,不能照搬现行的内容结构体系和管理经营模式。为加快推进“三网融合”,顺应“三网融合”下的新媒体发展趋势,2013年一些地方国有广电企业结合自身的情况进行整合改制的尝试。如湖南设立了广电网络控股集有限公司,负责省级广播电视有线、无线网络的整合、管理和运营工作,提供广播电视节目播控传输、数据通信、多媒体综合信息等服务;北京电视台搭建起了以北京IPTV、北京网络广播电视台网站、移动互联网业务为主的新媒体业务体系,三大新媒体业务分享统一的云计算数据平台和媒介资讯系统,分众化地面对用户需求开展新媒体服务。

虽然中国电视产业在三网融合的竞争中有着明显的内容优势和用户优势,但是相比电信产业,还具有实力较弱、产业规模不够的劣势。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2013年7月的《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发展报告(2013)》蓝皮书指出,2012年广电有线网络产业收入660.98亿元,而同年三大电信运营商的总收入是10600亿元,实力相差悬殊。此外,电视产业在市场化程度和整体运营效率上的情况都不容乐观,行政化色彩浓重、运营效率低等阻碍着其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况且宽带网络运营的复杂性超过有线电视网络,电视产业在运营和服务能力上都较难快速跟进。

为整合广电资源,进行互联互通,实现资源规模效应,2013年中国广播电视网络公司的组建工作一直在进行,但由于资本和市场等多方面的原因,其组建工作颇为波折。从目前的情况看,全国广电系统网络如何进行有效整合、占据市场主动,电视产业格局如何进一步调整有待继续考察。二、终端平台不断推陈出新,电视媒体融合性业务多样化发展

2013年以IPTV(交互式网络电视)、数字电视等为代表的电视媒体融合性业务得到了较好的发展,手机电视的发展较为迅猛。

受益于“三网融合”的推进,在电信、视频网站和广电系统各方的参与下,我国IPTV用户增长较快,成为全球IPTV用户最多的国家。根据广电行业咨询机构北京中广络达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的《中国IPTV市场发展状况及竞争分析报告》的预先统计,2013年中国IPTV用户数量约为5630万户。目前我国IPTV的分布区域性显著,主要集中在电信宽带基础建设发达的地区和城市,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相比于传统的有线电视,IPTV的用户准入条件较高,若降低安装的成本和实际使用费,会吸引更多的用户进行使用。此外,IPTV的用户忠诚度较高,其丰富的点播内容和互动性,更能吸引年轻的受众,存量客户的价值效应凸显。2013年9月25日,据中国广电行业权威咨询机构―络达咨询数据显示:截止2013年8月底,中国有线数字电视用户为1.5955亿户,有线电视数字化渗透率达到75.98%,实现了稳步发展。

2013年被电视制造业界称为“智能电视元年”,数字电视产业快速对传统电视进行更新换代,智能化、新型显示技术和4K超高清技术带动了整个电视行业的发展。目前,3D电视已经成为平板电视的标准配置,智能化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成熟。超高清的电视产品给消费者提供了全新的选择。电视产品的更新换代,使电视作为大屏终端显示出视频服务的最佳优势,现阶段多数用户也坚持以电视作为消费视频的主要方式。

但是由于观看电视的地点和时间方面往往受一定的限制,所以一部分电视受众开始转向移动终端收看或者多屏收看视频产品。与传统的电视相比,平板电脑、手机电视等移动终端方便携带、交互性强,用户对自己喜爱的节目随时随地可以进行点播、收藏、分享和评论,且分辨率越来越高,更新速度快,大大提高了移动终端使用的舒适度,使多屏互联网视频正出现爆发式的发展,给手机电视的发展提供了空前的机遇。终端制造商为手机电视提供手机终端,互联网运营商提供网络支撑,广播电视系统提供具体内容.。目前,中央电视台、湖南卫视、浙江卫视、北京电视台等都利用手机客户端实现节目和内容全媒体播放。面对手机电视的来势汹汹,越来越多的传统电视媒体以开放的态度进行积极的尝试。2013年我国已经成功挤入全球手机电视服务市场的前列。针对手机电视用户“快、新、趣”的核心诉求,手机电视也不断在技术上和内容上做大量的改进和提升。

三、电视广告经营稳中有进,在探索中改革创新

相比2012年,2013年电视广告的总投放比例呈小幅上升趋势,各行业广告在电视媒体上的投放占媒体广告投放总费用的35%左右。相比过度分散的互联网广告,电视广告具有直接快速、覆盖面大的优势,所以电视仍是大多数行业投放广告的主要渠道。从市场环境来看,新兴行业和新的品牌的增长速度都有所放缓,广告供给的种类没有太大增加,也缺少奥运会这样的重大体育赛事的刺激,所以2013年广告创收难度加大。从央视和各省级电视台广告投放的行业分布来看,食品、药品、日化、家电和金融等行业的广告仍占主流,与往年相比变化不大,IT广告和汽车广告是2013年广告增长的亮点。

对各级电视媒体而言,2013年电视媒体广告收入的增幅、增速出现明显的差异化。在新的行业和品牌广告增长放缓的情形下,广告投放主要用于一些品牌形象的维护,而实力较强的企业倾向于将此类广告投放到央视和强势省级卫视。所以2013年央视和一些强势省级卫视的广告收入有明显的上升。例如央视2013年广告招标总金额达到158.81亿元,同比增长11.39%,创19年新高;浙江卫视、安徽卫视通过广告招标分别获得16.7亿元、7.66亿元的广告收入,均取得较高的增幅。与中央媒体和强势省级卫视相比,一些实力较弱的卫视和地面频道却面临多余广告资源无法销售出去的尴尬,广告收入增长放缓,它们与央视、强势省级卫视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

此外,广电总局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与《广播电视广告播出管理办法》仍对电视媒体的广告带来巨大的影响。广电总局的相关调控措施力图弱化收视率,建立全新的评估体系,推动电视媒体向着健康、理性的方向发展,并对于黄金时段的广告时长进行限制。这将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电视媒体的广告收入。

虽然2013年广告投放以电视媒体为首,部分广告主呈现出回归电视媒体的倾向,但是广告主对于媒体的忠诚度却有所下降。因为现在信息传播渠道呈现多元化的倾向,广告受众的注意力比以往更加分散,大部分广告主即便认同传统媒体的效果,也不得不关注新媒体,在广告传播预算中考虑新媒体的使用。对此,2013年电视媒体为了适应市场的变化,试图对广告经营模式进行改革,以保有客户资源。以往广告招标往往是电视媒体频道影响力与广告收入提升的助推器,但是在新的市场环境下,这种广告经营模式存在较大的风险,客户资源也较易流失,于是其他的广告经营模式应运而生。如今年江苏卫视并没有采用广告招标的模式,而是进行广告限时销售,在规定时间内预售2013年广告资源,给客户进行一定的预定优惠,这样既可以稳定广告客户群体,也符合当前市场环境的需求。除了广告招商方式的变化,置放融合式的广告模式、广告整合传播、捆绑营销模式,王牌栏目和大型活动广告冠名营销模式也被一些电视台运作得比较成功。

另外,2013年电视广告的制作产业进一步发生变化,电视广告制作电子化是目前的主要潮流。原有的广告投入方式的成本非常大,而电子化技术应用,可以将广告内容转换成为自由组合的编码,并以数字化的形式进行传播。这样不仅能完整的传递广告内容,而且能够融合声音、文字、图像进行多媒体传达,使得广告的内容更加生动、充实和个性化,这也大大降低了广告的成本费用。现阶段,广告直接植入搜索框、植入微博和微信、植入二维码等广告手段也被普遍使用,广告传播效果得以加强。

四、电视节目经营市场繁荣,市场机制有待完善

2013年,电视节目经营市场持续繁荣,各类电视节目仍然主要通过电视节目大型推介会、电视节等平台进行交流、走向市场。电视节目市场的参与主体主要是电视台(频道)、主流视频网络媒体、电视剧与节目制作公司,一些海外知名制作机构和港澳台地区播出机构等。进入电视节目市场的节目的形态与品种有所增加,市场上流通的节目类型主要有电视剧、纪录片、动画片、娱乐节目、海外节目等。

其中电视剧交易占据中国电视节目交易市场中的主要市场份额。电视综艺节目也是2013年电视交易市场上的主要流通品种。

从2013年我国的电视节目市场发展的总体情况来看,电视节目交易的品种日益丰富,节目数量增多,总体上呈现繁荣发展趋势。但与此同时,电视节目的品种和质量还存在不足,电视节日市场机制还有待完善。因此,电视媒体和节目制作单位应加大对节目交易类型的开发力度,如对新闻类节目中的体育新闻节目、娱乐新闻节目和科技新闻节目等进一步市场开发,以丰富我国的电视节目市场。

五、电视产业促进政策出台,资本经营方式多样化

十报告指出我国要推动文化事业的全而繁荣和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着力发展影视制作、文化创意、演艺娱乐等七个重点文化产业。这对2013年我国电视产业的发展和资本运营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持和外部环境。2013年11月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我国应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并在推动企业在改制上市、兼并重组、项目投资等方面,积极引入民间的资本、战略投资者,继续推进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所以,电视产业机制改革是2013年电视产业发展压轴之作。

同家鼓励电视产业市场化发展,允许中外合作参与影视内容的制作,这对促进电视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以电视剧产业为例,中国目前已成为全世界第一电视剧生产大国和第一播出大国,电视剧产业在整个电视产业中举足轻重,随着资本大量的涌入,电视剧在创作内容、播出形式、资本上市、制作业的并购重组等方面都有更好的市场平台。对于那些把握政策方向、拥有高素质管理团队和资源优势的电视集团来说,它们会获得更多的投资机会,加快发展的速度。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还指出,地方有线网要上市融资不再需要广电总局的审核同意,有线网络资本化流程进一步简化,这样必然使电视产业资本流动起来,增强电视产业资本市场的活力。

此外,2013年中国电视产业资本的经营方式也呈现多样化,电视产业资本经营市场已经成为各家电视媒体竞争的第二主战场。除了发行股票上市融资、募集基金、合资并购、资本重组等经营方式外,电视产业资本还进入智能电视、互联网电视等领域,开展了电子商务经营业务。例如在杭州,华数数字电视传媒集团和阿里巴巴开展合作,市民可通过电视进行淘宝购物。电视产业资本经营越来越呈现外延式扩张,对市场运营和业务布局进行精心设计,将大传媒领域相关产业链整合,电视产业资本进入电影、衍生品、游戏、动漫、图书、音乐、艺人经纪、新媒体等领域。如央视的新媒体机构未来电视有限公司与动漫视频移动平台“爱看动漫”的合作,实现了国内动漫产业与互联网电视运营商的多屏联动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