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基础培训范文

时间:2024-01-04 17:48: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自动化基础培训,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自动化基础培训

篇1

通过调查以及结合笔者学院实践发现,现阶段技工院校电气自动化教学工作存在以下问题:其一,技工院校电气化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教学管理制度不健全,学生综合考核体系存在不科学的地方;其二,技工院校电气自动化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师资力量不足,难以切实开展电气自动化课程;其三,技工院校开展理论联系实践的活动比较少,难以切实实现学生理论实践能力的培养;其四,技工院校院电气自动化实验室设备不足,难以为电气自动化课程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如果上述问题长期存在,势必导致技工院校电气自动化教学质量的下降,更加影响到专业化电气自动化人才的培养进程。因此,我们应该积极从上述问题出发,探析如何更加高效地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二、技工院校电气自动化教学理论和实践相互结合的策略

1.建立健全电气自动化理论实践相结合制度体系

健全的教学制度体系是技工院校电气自动化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依据,也是技工院校电气自动化专业学生培养自我能力、素质的关键。对于这方面的工作,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其一,积极制定技工院校电气自动化理论实践相结合的管理制度,结合技工院校电气自动化专业特征以及教学实际情况,切实改善和调整教学的目标、方案、制度,为开展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制度基础;其二,建立健全技工院校电气自动化教学评价考核体系,保证对教师教学工作的监督和控制,结合学生实践能力和理论能力的综合成绩去考核教师课程开展的有效性,并以此进行教师绩效考核;其三,健全技工院校电气自动化创新机制,积极鼓励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开展电气自动化创新活动,对于表现良好的学生给予一定的鼓励,以实现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提高。

2.高度重视电气自动化教师团队素质和能力的提高

在技工院校电气自动化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力和素质对于教学质量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加强师资力量:其一,技工院校积极建立电气自动化教学经验交流平台,教师可以针对自己的经验和教学,以研讨会、交流会、座谈会的方式进行交流和沟通,实现对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体系的总结和归纳;其二,学校应该积极组织电气自动化教师培训,以电气自动化理论和实践相互结合为培训的重点和难点,不断将此方面的专家纳入培训体系,以不断提高教师团队的教学水平、素质和技能;其三,积极扩展渠道,为教师进修创造良好的条件,为其开展自动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创造有利的基本环境。

3.加大对于自动化教学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

技工院校电气自动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仅要求学生理论体系的健全,还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因此,健全的电气自动化基础设备是必需的。具体来讲,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探析:其一,结合自动化专业设置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开展电气自动化实验室的构建工作,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提高提供物质基础;其二,积极开展与电气自动化相关行业和企业的联系,建立校企联合开拓的实验基地,以保证学生能够接触到实际的电气自动化案例,为职业规划打下基础;其三,积极争取国家和社会对于高校教育的投资,将其切实用到电气自动基础设施教学体制中,以实现自身电气自动化专业特色的发展。

三、结语

篇2

关键词:设备管理;自动化;应用

当前,在许多企业的生产制造的过程中,自动化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其中,但是在企业的设备管理过程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还不够成熟。本文通过对于自动化技术在企业设备管理过程中应用的优势进行介绍,分析了当前自动化技术应用在企业设备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有效的策略,从而希望可以更好地应用自动化技术来开展企业设备管理工作,提高工作的有效性,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一、自动化技术在设备管理过程中的作用

企业开展设备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提高设备的利用效率和企业的生产效率,使设备的使用寿命大大延长。设备管理中应用自动化技术,主要就是通过数据采集和处理,然后进行实时监控和诊断以及信息的共享等。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影响,保证了企业生产的稳定性和可控性。同时还能够帮助企业更加有效地开展人员的管理工作,为提升企业的综合效率奠定基础。

1.优化设备设计

在企业设备管理工作中应用自动化技术,可以为设备的设计工作提供有效的数据资料的支援,帮助设计人员做好设计的改进和优化工作,为其提供了很好的事实依据。同时,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使设备的改造更加简单,实现了充分利用设备,提高了企业的生产和经营的效率,保证了企业长远稳定的发展。

2.优化企业设备管理

在企业设备管理过程中应用自动化技术,可以强化企业对于设备使用和管理的状态有更好的了解,同时还能够大大减少企业设备管理使用的费用。比如,通过针对设备运行数据进行分析,能够不断优化库存管理,从而降低库存资金占用的额度。自动化技术会给企业设备管理工作带来更多的便利,会使工作的效率大大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形成有效的经济优势,起到很好的管理效果。

3.优化企业人员管理

自动化技术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还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设备的管理人员,不断提高企业各项工作的有效性。在对设备维修记录进行自动化管理的过程中,能够有效结合设备系统产生的列表信息,对于员工的实际工作情况进行细致的分析,准确了解员工的实际工作技能,了解其工作的具体状态。这样对于提高员工工作绩效评估的效率,有利于更加科学地给予指导和培训。

二、自动化技术在设备管理应用中存在的障碍

1.认知方面的障碍

在企业设备管理过程中,许多管理者往往会比较重视管理信息系统这些非技术部分的构建和使用情况,但是对于自动化技术在设备管理中的作用却不够重视,更多的时候使其处于被忽视的地位。一些管理者盲目地认为只需要依靠员工的主观意识和经验就能够解决实际中的问题。其实,主观的感觉难以把设备运行的实际需求反应出来,许多时候错误的认识还会造成比较严重的后果。设备闲置会影响资金的有效使用,同时,缺乏闲置的设备备件,会使设备出现故障停机,影响使用。

2.利益方面的障碍

当前,在设备管理过程中,自动化技术对于传统维修体制改革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是,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对于一些企业的设备部门来说,自动化技术的掌握应该促使设备部门不断提升专业能力,能够承担一些风险,并且可以有效展示其成果。这些因素直接影响到了自动化技术在设备管理过程中的应用,影响了企业的长远发展。

3.人才方面的障碍

自动化技术在企业设备管理工作中的应用需要一些复合型人才,企业只有拥有一些既掌握自动化技术又懂得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才能够保证设备管理的有效性。但是,当前复合型人才比较缺乏,一些企业开展的培训也只是流于形式,难以起到真正的效果。

三、提高自动化技术在设备管理中应用的方法

1.强化认识,认识到自动化技术

对于设备管理的重要作用想要在企业设备管理过程中更加有效地应用自动化技术,就需要强化企业整体对于自动化技术发展趋势的认识,加强学习,学习一些自动化技术在设备管理中应用的成功经验,有效推动自动化技术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企业的相关负责人应该加强对于这方面知识的学习和研究,从而能够在企业中落实下去,以便更加高效地应用自动化技术开展设备管理,推动企业的长远发展。

2.加强引导,完善奖励措施

在企业设备管理中应用自动化技术,需要使企业的员工对于自动化的应用有充分的了解和认可,认识到自动化技术可以使工作变得更加轻松和便捷,同时自动化技术还能够不断优化系统,提高设备管理的效益。所以,需要在设备管理中建立考核机制,完善奖励机制,提高应用的有效性。

3.优化培训方式,开展团队合作学习

想要培养复合型的人才,关键在于优化培训的方式,开展团队学习。一方面,应该针对具备自动化知识的员工进行管理方面知识的培训;另一方面,可以对于管理人员进行自动化知识的培训。企业在开展培训工作的时候,应该注重开展团队合作学习,共同研究,找到更加有效应用自动化技术开展企业设备管理的方法。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企业的设备管理工作中应用自动化技术,可以有效提升企业的设备管理效率,保证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所以,这就需要企业应该对于自动化技术在企业设备管理过程中的应用进行深入分析,认清应用自动化技术开展企业设备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同时,对于当前企业设备管理中自动化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找到更加有效应用自动化技术开展企业设备管理工作的方法。通过这样的方式,使企业的设备管理工作更加有效,提升企业整体管理的质量和水平,保证企业正常有效的生产,为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马广宇.自动化设备在钢铁企业能源管理方面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4,(25):240-241.

[2]商冬青,苗雅丽.机械设备自动化技术在煤矿企业中的应用[J].煤炭技术,2013,(8):45-47.

[3]李惠英.自动化技术在供水企业设备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山西建筑,2011,(9):253-254.

[4]周鑫华.自动化技术在设备管理应用中的问题浅析[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3):79-80.

篇3

关键词:区域经济;专业;课程体系;岗位

作者简介:夏志华(1976-),女,河北涞水人,保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讲师;张德田(1981-),女,河北满城人,保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讲师。(河北 保定 071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北省保定市教科所“十二五”规划课题“构建适应保定经济的高职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研究”(课题编号:114008)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1-0079-01

地方高职院校的招生主要面向地方,其主要就业面向是区域。高职院校担负着培养工业第一线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具有较强生产知识、解决工程技术问题能力和适应市场经济管理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的使命。如何“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复合型应用型技术人才”是高职教学的主要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途径是建立适应区域经济的专业课程体系。

一、专业设置与保定区域经济特色相吻合

电气自动化专业是保定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的示范专业,是结合保定区域经济特色而不断发展完善的专业。保定市形成以新能源装备制造、输变电设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三大工业板块为骨架,以新能源及能源设备制造基地、汽车及零部件生产基地等五大产业基地为主导。保定高新区依托“中国・电谷”的快速发展,对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的需求呈几何级数递增。同时随着长城汽车公司自动化程度的发展,对电气自动化等相关专业的人才需求约为200人。目前,电气自动化专业每年有70%以上的毕业生在“中国・电谷”所属企业及汽车类企业工作,为保定区域经济发展培养了大批高技能人才。

现代制造行业的快速发展使电气自动化专业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企业高职毕业生在知识、技能、素质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专业延展能力,实现毕业后能够与企业进行“无缝”对接,尽快融入到企业生产中成了专业人才培养的迫切问题。

二、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主线,通过深化校企合作完善工学结合、订单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

深入研究保定及周边地区对自动化人才的需求及应具有的职业岗位能力,以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素质培养为核心,以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目的,通过加强校企合作,以工学结合、项目导向为基础,构建模拟企业工作真实情境,确立专业基本能力、专业专项能力、专业综合能力逐次进阶为特点的职业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同时以校企“共建、共管、共享”的原则为基础,将企业资源整合融入教学过程中。根据企业人力资源需求确定培养方案;根据企业技术服务要求,对接企业先进技术,更新教学内容;引入企业质量评估标准,完善现有的质量监督和教学管理体系;借鉴企业管理流程融入教学过程与学生管理;通过引入企业文化,帮助学生形成初步职业认识与定位。通过整合企业资源,利用现有的天威班、中兴班、长城班等试点班级,进一步推动订单培养、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建设。

三、构建适应保定经济的高职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依托新能源及能源装备制造、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等行业,与天威集团、长城汽车等一批骨干企业合作,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思想,以校企共建专业为基础,以岗位(群)需求和工作任务为依据,以促进学生职业化水平的提高为目标,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推动“理实”一体化的优质核心课程的建设。

1.开展社会调研,确定典型工作任务

通过开展社会调研了解社会需要,分析人才需求,得到社会、行业对岗位的需求情况及职业能力要求,特别是分析重点企业的规模、性质,主要产品、设备情况,工作环境以及具体的工作岗位,来确定典型工作任务,见表1。

表1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基于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

工作岗位 典型工作任务

电力线路设计测绘岗 1.电路分析与绘制;2.电子线路识图与绘图;3.电气识图与绘图;4.印刷电路板的设计与制作;5.室内照明及动力电路配线;6.现场总线应用技术;7.软件图库的熟练应用和元件库的创建;8.电子电路安装与调试

电气系统设备安装岗 1.电工工具及仪表使用;2.绝缘常规试验及分析能力;3.组装较复杂的试验仪器和设备能力4.绘制测试接线图;5.高压电气设备试验方法能力;6.电子元件选择与质检;7.电气元件选择与质检;8.常用低压电器的拆卸与组装;9. 基本继电控制电路的配盘

自动化设备运行维护岗 1.电力变压器运行维护;2.电机拆装与故障检测;3.典型电气控制电路的安装与调试;4.单片机系统的程序设计与接口电路;5.PLC程序设计与接口电路的连接;6.通用变频器面板操作及I/O接线;7.通用变频器的应用与维护;8.常用电机驱动器件使用与维护;9.传感器的安装与调试

自动化生产线运行维护岗 1.PLC系统组态设计;2.PLC电气控制系统的运行维护与检修;3.自动生产线动力电机的运行维护;4.自动生产线控制器的运行维护;5.自动生产线检测部件的运行维护;6.单片机应用系统的维护与运行;7.单片机系统的组态设计

继电保护岗 1.正确填写继电保护检验报告;2.常用继电器的检验;3.互感器试验要求及接线;4.继电器-接触器基本环节设计与调试;5.电力负荷参数确定;6.微机保护定值整定及现场调试;7.继电保护系统的运行与维护;8.继电保护系统的参数整定

企业供用电岗 1.变电站电气设备巡视;2.直流系统操作和检查、测量及维护;3.变电站自动装置运行及维护;4.变电站工业监控系统使用

2.由典型工作任务构建相应行动领域

依据校企的深度合作,参照企业专家研讨意见,在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的基础上,将这些工作任务进行归类、整理,并进行学习性设计,参照职业成长的规律归纳形成12个行动领域。见表2。

3. 依据行动领域设计学习领域,构建课程平台

对行动领域所对应的工作过程进行逻辑化转换,并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构建相应的课程体系,特别是注重搭建可在相关专业群实现共享的基础课程平台以及专业课程平台。见图1。

4.校企合作,进行教学内容改革

通过进一步推广校企合作,深化教学改革,将工作过程引入教学,学习领域表现形式由若干个学习情境构成,学习领域中的能力目标和学习内容在学习情境中得到体现。根据企业的工作过程,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企业的工作过程相对应,构建学生学习的六大步骤,包括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与评价,实现教学内容任务化、教学过程职业化、考核标准企业化。在此基础上大力推广教学做一体化、互动式的教学模式。如图2所示。

四、健全完善的实训体系是实现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的必要条件

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要求培养企业生产一线具有实践操作和分析能力的高级技术人才,学生毕业后可直接上岗操作,节省企业培训时间。要达到上述培养目标必须在校内外建立完善的实训基地,已达到技能训练的要求。

1.电气自动化专业校内实训中心的建设

我院建有的电工电子实训中心,可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能力,为以后专业能力的强化奠定良好基础。同时开展社会及企业人员电气设备安装、电子设备安装等相关电气技术工种的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服务工作;自动化与电力技术实训中心的建立,可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应用能力,强化技能的实用性、生产性。同时开展社会及企业人员电气设备安装工、电子设备安装工、配电设备安装工、维修电工等相关电气技术工种从中级工到技师的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服务工作。也可面向社会承接部分供配电系统和调速设备的设计与模拟运行;PLC实际应用的模拟控制与编程调试及单片机系统的开发等实际生产性项目。还能面向企业开展自动化领域先进技术的推广培训和为教师科研服务提供平台,使学院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达到省内同类院校领先水平,提升区域内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水平。

2.电气自动化专业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

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围绕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展开,与保定地区龙头企业合作,在重点加强现有8个校外实习基地的软件基础上,再与保定天威英利、保定风帆集团、中航惠腾、三伊电子等部分企业合作,新建5个校外实训基地,到2012年建设成配套衔接、适应专业人才培养、软件完备的校外实训基地。并聘请企业专家做实习指导教师,加强学生的顶岗实习锻炼,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3.实验实训条件软件建设

在注重实训基地硬件设备建设的同时,重视实训基地软件建设。探索并制定适应工学结合、素质与技能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新型课程体系的各种管理措施与办法;加强对实训设备进行再次开发,编写实训教材,充分挖掘设备潜能;制定技能标准,强化技能考核措施;改革实训教学方法与手段,提高实训质量;适应技术发展及企业行业岗位需求,开发新的职业资格培训及鉴定项目,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发挥重要作用。

五、结束语

我院电气自动化专业针对保定“南车北电”的区域特点,构建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工学结合为途径,创设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情境,强调课程体系的职业性和开放性,建立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综合素质教学相统一的课程体系。大力发展和建设本专业面向教学与生产技术的技术服务平台,主动面向本地区,以本地区的产业群和职业岗位群为服务重点,充分发挥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品牌优势,通过教育合作、技术技能培训和应用技术研发功能,在促进教学、生产、培训、研发一体化的同时,增强面向职业院校、企业的技术服务和区域对口支援功能。

参考文献:

[1]宋建军.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关系[J].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9,(10).

[2]王艳君,白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07,(8):70-73.

[3]刘巍.“工学交替”培养模式开创职业教育发展新天地[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24):162.

篇4

关键词:调度自动化;功能;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TM7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12)09-0120-02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是指直接为电网运行服务的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同时也包括在此系统运行的应用软件。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能够在线提供电力系统运行信息,由于具有数据采集、实时数据库管理、信息处理、历史库管理、调度员培训模拟等功能,为电力调度运行人员进行控制、分析及决策提供了可能。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关系到电网的安全。在当今电力供应紧张的形势下,保障电网安全监控尤为重要,这对电力自动化系统的运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主要问题

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县级电网调度自动化已成为县级电力的“心脏”,就是说,未来的县级电网调度自动化将起到一个心脏的作用,县级电力企业的活力就决定于它,提高县级电网本身安全经济分析能力和负荷预测的准确度,为未来的数字化电网打基础等。县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是一个技术不断发展、功能不断扩充的系统,在发展中总会碰到新问题,现行的一些标准已明显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工程实施中常常碰到系统满足实用化指标,但不能满足实际要求。如:通道不可靠、监视不完善(烟火报警、发热部位温度、视频系统等)、一次设备开关机构分合不可靠等。因此,如何根据计算机发展迅速及新产品的出现从而调整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标准周期的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另一方面,由于在电力调度自动化实际工作中所应用的系统配置并非完全相同,因此,不可能使用统一的一个系统配置来评价所有的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从目前电力调度自动化工作需求来看,较可行的方法是建立一套标准的系统配置模型,进而以此测出相应的技术参数。但同时应该注意到,使用不同思路所建立起来的参数模型其分散性可能较大,这是今后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2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的功能

2.1电力系统监视与控制

通过电力系统监视与控制为自动发电控制、经济调度、安全分析等高层次功能提供实时数据。其中,监视主要是对电力系统运行信息的采集、处理、显示、告警和打印,以及对电力系统异常或事故的自动识别,向调度员反映电力系统实时运行状态和电气参数。而控制主要是指通过人机联系设备执行对断路器、隔离开关、静电电容器组、变压器分接头等设备进行远方操作的开环控制。

2.2电力系统安全分析

电力系统安全分析主要内容是利用实时数据对电力系统发生一条线路,或一台发电机、变压器跳闸的假想事故进行在线模拟计算,以便随时发现每一种假想事故是否可以造成设备过负荷以及频率和电压超出允许范围等不安全情况,是一系列以单一设备故障为目标而进行的在线潮流计算。

2.3电力系统经济调度

电力系统经济调度是在满足安全、电能质量和备用容量要求的前提下,基于系统有功功率平衡的约束条件和考虑网络损失的影响,以最低的发电(运行)成本或燃料费用,达到机组间发电负荷经济分配且保证对用户可靠供电的一种调度方法。在调度过程中按照电力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约束条件,在给定的电力系统运行方式中,在保证系统频率质量的条件下,以全系统的运行成本最低为原则,将系统的有功负荷分配到各可控的发电机组。经济调度一般只按静态优化来考虑,不计算其动态过程。

2.4自动发电控制

自动发电控制利用调度监控计算机、通道、远方终端、执行(分配)装置、发电机组自动化装置等组成的闭环控制系统,监测、调整电力系统的频率,以控制发电机出力。控制方式一般采用联络线净交换功率偏差和频率偏差控制方式(TBC)。这种控制方式的优点是:各控制地区根据其区域控制误差(ACE)控制地区内的调整电厂,自行平衡其负荷波动。按静态来说,基本不波及其他区域;按动态来说,又能支援邻区电力系统。

3调度自动化运行管理措施

3.1加强管理,改善设备运行环境

通过完善运行值班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密切监视自动化系统的运行状况、机房温湿度变化、设备健康状况等,并登记在运行日志里。对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核心――远动机房,除保证温湿度及卫生条件外,还应改变人机混杂的状况,设置操作间,将设备与工作人员隔开,以保证机房的运行环境及运行设备的安全稳定性。调度自动化系统不要轻易对外提供接口,也不要不经杀毒就轻易拷入外来程序。系统与MIS之间宜采用经国家安全部门认证的物理隔离装置。加强对现场作业过程的检查和监督,封堵新模式下出现的管理漏洞,实现由人为控制向制度控制的转变。

3.2加强培训,提高员工素质

狠抓基础培训、全员培训。基本业务知识和技能是维护自动化设备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在安全生产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运用现有设备,开展多种形式的全员培训,把理论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培养一支技能熟练、责任心强的员工队伍。加强与自动化专业相关的保护、调度、通讯等专业的基础知识及技能的学习,了解各专业的相互依赖关系,提高本专业及不同专业间的协调能力。强调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突出学、用结合,杜绝重理论、轻实践现象,着力提高员工实战技能,使其学以致用。

篇5

关键词: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办公自动化;应用

1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在办公自动化中的功能分析

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就是集信息获取、输送、检测、处理、分析以及使用等为一体的技术,其主要作用就是对信息进行处理和管理,以便信息能够得到高效利用。现行社会形势下,办公自动化趋势越来越突出,而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为办公自动化的发展带来了巨大便利。

1.1图文制作

图文制作是办公工作中基础工作,同时也是信息处理技术应用较多的一项功能。所谓图文制作就是将一些零散的信息和图片,通过信息处理技术对其进行编排和处理,然后通过屏幕演示出来。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支持下,可以将书面信息更加直观、清晰。同时,借助计算机信息技术,办公人员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制作出别具一格的幻灯片。

1.2文字处理

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应用的主要目的就是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在办公工作中,文字信息的处理是最基本的工作,其中包括书信、合同以及报告等。文字处理功能在计算机信息处理中格外重要。在文字处理中,办公人员可以借助办公软件来处理相关文字信息,从而摆脱纸质化的办公程序,进而提高办公效率。另外,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支持下,办公人员不仅可以对文字进行基础性的处理,同时还可以将数据、图形以及文字进行结合,进行多项命令的执行。

1.3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是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一个非常强大的功能。对于企业而言,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数据,而这些数据对企业的科学发展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借助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可以从海量的数据中提出有价值的数据,进而为企业制定科学的决策提供参考。同时,借助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可以对企业数据进行检查和纠错,进而提高数据处理效率[1]。

2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在办公自动化中的应用策略

2.1创新服务模式

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是为办公自动化服务的,而要想提高办公自动化水平,促进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作用的发挥,就必须完善服务模式。首先,结合办公自动化发展需要,构建完善的自动化框架,确定服务平台,加大办公自动化服务的投入,不断完善现有的服务模式;其次,要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推进办公自动化,对用户的具体需求进行全面的调查,以调查结果为依据,制定出科学的设计方案、软件及最终项目的运营[2]。

2.2强化工作人员的培训

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在办公自动化中的应用具有必然性和重要性,而要想发挥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在办公自动化中的作用,加大工作人员的培训尤为重要。基于现有的办公人员,要进行集中培训,使其了解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来解决相关问题;其次,对外引进专业的办公人员,为办公自动化发展提供支持[3]。另外,要加强工作人员服务意识的培训,引导办公人员树立正确的服务观念,进而更好地服务企业发展。

2.3做好信息安全管理

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在办公自动化的发展中有着积极的作用,虽然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便利了办公工作,但是也给办公自动化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隐患。网络环境下,信息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而要想保证办公信息安全、完整,就必须做好信息安全管理[4]。对此,企业在应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要做好信息安全管理。一方面,要保证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安全性,从软硬件入手,确保操作系统稳定、安全;另一方面,运用信息安全技术对信息进行安全保护,如加密技术、身份认证技术,借助这些技术为办公自动化发展营造一个安全的环境。

篇6

中图分类号: F407 文献标识码: A

随着计算机信息通讯技术、网络控制技术、能源管理系统的综合发展。涌现出了众多的开放性通讯标准协议,并获得了巨大发展。随着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酌发展,越来越多的业主。智能建筑的目标,是为人们提供安全、舒适的环境,提供快捷的服务,建立先进与科学的综台管理机制,达到环保和节能以及降低人工成本的目的。因此,建立各种智能化系统共用的统一IP网络平台,实现智能化系统的高度集成,就成为了解决此间题纳有效造径。IP技术通过高效的以太网把包括电力监控管理系统在内的各种建筑设备监控管理系统纳入整个旧MS,使得建看任何一个子系统状况.满足智能建筑管理高度自动化的要求。为用户营造一个安全、良好、舒适、便捷的居住与工作环境,这也是智能建筑的最终目标。2IP技术在电力监控管理系统中的应用随着智能建筑对各种建筑设备监控管理系统功能的要求越来越高,电力监控管理系统的功能从单一的监测变为既监测又控制;从本地监控变成既能本地监控又能远程监控,直到天人值守;监控范围从只监控低压配电系统逐步拓展5U监控中、高压配电系统、变压器、应急(备用柴油发电机组)电源、直流电源、大容量不停电电源(UPS)互投电源(A下S)和应急照明(EP5)等;从监控单一配电室发展到监控多个变电站;从自成独立系统扩展到与建筑设备监控系统链网、与BMS系统链网,直到与供电局的调度所链网;从一般酌供配电监控管理发展到对电能质量进行全面的监控管理。电力监控管理系统的信息流量已越来越大,一般的现场总线已远远满足不了需要。采用IP技术已是必然的趋势。 1、建设背景电力企业培训模型被提及比较多的有电力企业岗位胜任能力模型等,但由于各种原因以及和实际培训工作存在一定差距,始终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加以推广和利用。行业内一度认为职业胜任能力模型“看起来很美“,但是无法在实际教育培训工作中加以应用。2010年,某市供电局作为省电网公司教育培训创先工作的责任单位之一,主要负责学习项目子体系创先工作。学习项目体系是教育培训创先的主线,围绕公司组织能力需求,全面梳理内部知识,以关键技术技能培训标准和课程课件建设为突破口,实现对公司内部知识的系统管理。以岗位胜任力为基础,以岗位说明书、作业指导书、关键绩效指标等为依据,对应专业(工种)、岗位和作业目录,制订覆盖公司管理、技术和技能专业领域的、以应知应会为核心的能力培训标准。借助国内外企业培训先进理念,从课程设置和课程设计入手,开发菜单式培训课程,使每一个岗位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模块化,形成具有广东电网特色的学习项目培训系列教材和电子化课件。市供电局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分析了国内外的先进培训手段,结合广东电网公司创先工作思想及智能电网先进思路。积极探索利用信息化手段和网络技术,在原有网络教育培训系统的基础上,开发基于岗位应知应会标准的电力智能化网络培训系统。

配电自动化的发展 配电自动化是提高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扩大供电能力、实现配电网高效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智能电网的重要基础之一,是传统配电网走向智能配电网的必由之路。 配电自动化建设可谓源远流长。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初期,在英国、日本、美国等国家,开始使用时限顺序送电装置,自动隔离故障区间,加快查找馈线故障地点,而在此以前,配电变电所以及线路开关设备的操作与控制,均采用人工方式。 20世纪70、80年代,应用电子及自动控制技术,开发出自动重合器、自动分段器及故障指示器,实现故障点自动隔离及非故障线路的恢复供电,称为馈线自动化。这种自动化方式,没有远程实时监控功能,且仅限于局部馈线故障的自动处理,因而称这一时期为局部自动化阶段。 20世纪80年代,随着计算机及通信技术的发展,形成了包括远程监控、故障自动隔离及恢复供电、电压调控、负荷管理等实时功能在内的配电自动化技术。1988年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编辑出版了“配电自动化”教程,标智能电网知识读本志着配电自动化趋于成熟,已发展成为一项独立的电力自动化技术。之后,一些工业发达国家供电企业开始大面积实施配电自动化,我国一些科研单位也开始进行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开发研究。这一阶段,称为系统监控自动化阶段。 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期,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lnformationSystem,GIS)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开始应用于配电网的管理,形成了离线的自动绘图及设备管理(Automated Mapping,AM/Facilities Management,FM)系统、停电管理系统等,并逐步解决了管理的离线信息与实时配电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Acquisition,sCADA)/配电自动化(Distributio Automation,DA)系统的集成,进入了配电网监控与管理综合自动化发展阶段。3.智能配电网的组成3.1能量与通讯系统集成能量与通讯系统集成是开放式的、基于标准的架构,集成了数据通讯网络和智能设备,用于支持未来的电力交换系统。3.2分布式电源分布式电源的建设可以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分布式电源的辅助服务是对电网的支持。 2、岗位应知应会的标准的定义岗位应知应会标准,是指员工完成某岗位工作所应具备的理论知识和技术能力,将这些知识和能力进行梳理和规范后,制定出的可量化的标准。岗位应知应会标准是各单位开展年度培训需求分析和制定培训计划的主要依据,是系统建设的核心。3、系统的构建策略3.1建设思路由于系统建设的成败关键在于岗位应知应会模型的建立,主要工作都围绕岗位应知应会模型建设来展开,根据省电网教育培训创先工作方案的要求,建设以岗位胜任力为基础,以岗位说明书、作业指导书、技术标准,以及设备和技术参数、关键绩效指标等为依据,对应专业(工种)、岗位和作业目录,制订覆盖公司管理、技术和技能专业领域的、以应知应会为核心的能力培训标准。某市供电局人力资源部和信息中心通力合作,开展了岗位应知应会标准培训模型信息化落地工作。邀请专业咨询公司及软件开发公司,对人力资源部梳理出的工作内容进行了进一步研究和划分,拟定需求分析说明书、系统架构设计、拟定应知应会培训项目编码规范和项目开发监理,由实施厂家进行系统设计、开发以及相关数据转换工作。3.2建设方法3.2.1业务再造流程先固化后优化。为了保证流程再造成果得以迅速推广应用,在项目实施中佛山供电局采取“先固化后优化”的工作思路,由“点到面”的推广方法对系统进行逐步的升级和完善。3.2.2集中开发、统一部署。该系统是在原有系统的基础上进行功能扩充改造,以佛山供电局为中心进行集中的软件开发、测试,统一对各部门和区供电局进行部署。3.2.3加强业务流程再造宣贯与培训。为更好落实“先固化后优化”的实施策略,佛山供电局通过专项培训情况,开展了针对培训业务人员的流程扩充成果的逐层宣贯工作。3.2.4充分发挥监理的作用。利用监理方丰富的实施管理经验深度介入项目的组织管理工作,从项目的准备工作开始时就要求监理方深度介入项目的每一个环节,配合做好项目的组织、进度监控、成果审查和测试等工作,保证了项目的进度和质量。4、系统的主要功能介绍4.1应知应会标准固化与维护 由各负责单位培训员负责录入标准,可实现各个岗位的应知应会标准维护。通过人员编码与岗位代码的一对一映射关系,可自动形成人员编码与培训项目代码的一对多映射关系。4.2岗位符合度评估 根据人员和岗位信息,通过一定的公式和逻辑关系,得出个人积分,依据岗位应知应会标准,计算出人员岗位符合度。4.3培训需求调查管理 由员工所在部门利用岗位应知应会标准,确定员工应知应会差距清单,识别差距对员工培训的要求,从而得出年度培训需求,形成年度需求报告。4.4培训计划生成 年度培训计划应包括岗位应知应会培训需求调查每年自动生成的、员工自己选择的、直接上级领导指定的。由各单位培训员负责汇总录入每个人的计划,自动形成部门年度培训计划初稿。对下年度培训项目进行策划,选择合适的方式和时间,编制培训预算。

篇7

【关键词】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功能;结构

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事关电网的安全。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指的是直接为电网运行服务的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同时也包括在此系统运行的应用软件。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能够在线提供电力系统运行信息,为电力调度机构运行人员进行控制、分析及决策提供了可能。

一、电力调度自动化主要功能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是监控电网运行的实时系统,具有很高的实时性、安全性和可靠性,该系统采用成熟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及通讯技术等,主要功能包括数据采集、信息处理、统计计算、遥控、报警处理、安全管理、实时数据库管理、历史库管理、历史趋势、报表生成与打印、画面编辑与显示、Web浏览、多媒体语音报警、事件顺序记录、事故追忆、调度员培训模拟等。重要节点采用双机热备用,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当任一台服务器出现问题时,所有运行在该服务器上的数据自动平滑地切换到另一台服务器上,保证系统正常运行。系统有健全的权限管理功能,能快速、平稳地自动或人工切除系统本身的故障,切除故障时不会影响系统其他正常节点的运行。调度主站是整个调度自动化监控和管理系统的核心,从整体上实现调度自动化的监视和控制,分析电网的运行状态,协调变电站内RTU之间的关系,对整个网络进行有效的管理使整个系统处于最优运行状态。

二、调度自动化中的问题

1、自动化系统的缺陷。(1)产品设计或工程施工环节不当,埋下安全隐患。自无人值班模式推广普及以来,大量老变电站相继进行无人值班改造。由于现场环境千差万别,如不认真细致设计改造方案,精心施工,就有可能留下安全隐患,引发事故。(2)调度自动化系统告警种类繁多,功能齐全。实际运行当中,每逢现场检修、保护年检、装置复位、遥测波动、遥信接点颤动等,自动化远动装置总是多报许多无用的告警信息,为安全监控带来隐患。(3)装置老化影响系统运行率和安全可靠性。自动化远动装置一旦投运就要求长期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24h不间断运行。电子电路对环境温度、湿度和卫生条件都有严格的要求,但许多远动装置由于受运行环境、资金状况和检修期限的制约,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长期超负荷运行的情况,设备提前老化状况令人担忧。

2、自动化系统的管理问题。(1)无人值班模式的应用,不可避免地带来了管理方式上的变化。如在无人值班变电站进行的不少影响远方实时数据的检修工作,许可人在现场,与调度、集控和远动人员互不沟通;又如在部分单位,调度员角色错位,出现调度员在调度端计算机上直接遥控,充当操作人员角色的现象。这些都给安全调度、监控带来隐患,其根源均在于管理不到位,存在着漏洞。(2)以技术装备来代替现场管理。不少单位不注重安全基础工作,不注重现场管理,自恃设备性能优良,数据长期不做备份,缺乏反事故措施,以技术装备来代替现场管理,掩盖安全隐患。

三、加强调度自动化管理措施

1、加大技改投入。对自动化运行设备日常检查和管理工作中发现的共性问题,应迅速制定防范措施。同时,通过技术改造减少设备自身缺陷,使新技术在生产应用中逐渐成熟起来。对远动装置,应在设备采购环节上把好质量关,选用设计周密合理的产品和方案;把好施工关,在投运之前还要把好竣工验收关。运行期间尽量改善设备环境,坚持设备巡检制度。远动通道应采用不同介质的双通道结构,实现主辅通道自动切换及通道异常报警功能,同时改进调度端失步厂站显示方式,如颜色变灰或在画面醒目处打上失步标志,将其与其它正常变电站区分开来,防止调度员产生错觉,影响正常调度。

2、加强运行管理。通过完善运行值班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密切监视自动化系统的运行状况、机房温湿度变化、设备健康状况等,并登记在运行日志里。对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核心——远动机房,除保证温湿度及卫生条件外,还应改变人机混杂的状况,设置操作间,将设备与工作人员隔开,以保证机房的运行环境及运行设备的安全稳定性。调度自动化系统不要轻易对外提供接口,也不要不经杀毒就轻易拷入外来程序。系统与MIS之间宜采用经国家安全部门认证的物理隔离装置。调度自动化系统不轻易对外提供接口,不允许不经杀毒就轻易拷入外来程序。系统与MIS之间宜采用经国家安全部门认证的物理隔离装置。加强对现场作业过程的检查和监督,发现并及时处理动态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明确调度、远动、集控人员各自的职责,实现由人为控制向制度控制的转变。

3、提升系统安全防护能力。电力监控系统的安全等级高于电力管理信息系统及办公自动化系统,各电力监控系统必须具备可靠性高的自身安全防护设施,不得与安全等级低的系统直接相联。(1)硬件故障。对于硬件的故障,要求各有关单位应制定安全应急措施和故障恢复措施,对关键数据做好备份并妥善存放;及时升级防病毒软件及安装操作系统漏洞修补程序;加强对电子邮件的管理;在关键部位配备攻击监测与告警设施,提高安全防护的主动性。在遭到黑客、病毒攻击和其他人为破坏等情况后,必须及时采取安全应急措施,保护现场,尽快恢复系统运行,防止事故扩大,并立即向上级电力调度机构和本地信息安全主管部门报告。(2)盗用、偷窃。对盗用、偷窃现象应采取建立健全分级负责的安全防护责任制。各电网、发电厂、变电站等负责所属范围内计算机及信息网络的安全管理;各级电力调度机构负责本地电力监控系统及本级电力调度数据网络的安全管理;各相关单位应设置电力监控系统和调度数据网络的安全防护小组或专职人员,相关人员应参加安全技术培训和素质教育。单位主要负责人为安全防护第一责任人,总体上负责整个网络系统的安全。

4、加强人员培训。通过运用现有设备,开展多种形式的全员培训,把理论与实际操作、正常与非正常、现场与课堂结合起来,健全培训及考核制度,培养一支技能熟练、责任心强的员工队伍。提升综合业务水平,加强与自动化专业相关的保护、调度、通讯等专业的基础知识及技能的学习,了解各专业的相互依赖关系,拓宽知识面,提高本专业及不同专业间的协调能力。

四、结束语

随着科技发展,对电力自动化系统的日常维护和运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若疏于管理,就会埋下隐患,引发事故,尤其在当今电力供应紧张的形势下,保障电网安全监控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我们做好安全基础工作,及时发现安全隐患,采取防范措施,保障电力生产供应的安全。

篇8

关键词:智能配电网、仿真平台、配网自动化

Abstract: This paper proposes a scheme for constructing intelligent distribution network simulation platform. Based on the existing distribution automation by adding 2 servers as the simulation system master station platform, construction of the student and teacher, to achieve a seamless docking model data between simulation platform and the actual system and real-time data. Using AC380V to simulate the 10kV medium voltage distribution system voltage, the switch cabinet, power distribution terminal, EPON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mplete imitate operation and fault treatment of the smart distribution grid, are of great help to improve the basic skills of distribution network automation professionals and ability to handle faults.

Keywords: intelligent distribution network, distribution automation, simulation platform

中图分类号:TM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引言

随着我国电力建设的迅速发展,电网结构日趋复杂;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用户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日益增长[1-2]。为此,电网调度安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配网实施集中调度改革,调度范围的设备数量迅速激增。培训配网自动化从业人员的各项基本操作技能和对故障的处理能力,使学员熟悉配网自动化系统的结构、了解配网自动化系统各个部分的物理特性,熟练掌握系统各环节基本的运行操作及维护安装技能,同时培养学员在一次电网故障情况下,如何应用配网自动化系统正确判断故障和处理故障的能力,变得越来越重要。

为响应国家智能电网建设要求,在标准型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上扩展智能决策算法实现与输电网调度的协同处理与控制,提高配网集中调度的工作可靠性和管理效率,同时借助基于IEC标准的信息交换总线的建设,“一遥”、“二遥”、“三遥”终端覆盖率的大幅提高,保证采集到足够的配网故障信息,提出开发基于多数据源协调的配电网综合故障诊断分析原理,综合信息源包括配电自动化获得的实时信息,负荷管理系统或低压集抄系统获取准实时数据等故障信息,上一级调度自动化系统获取的高压电网网络拓扑等。当事故发生时,能简捷、明了地反映电网变化,有助于调度员判断事故原因,并根据基于配电网全局拓扑信息给出全局最优的故障负荷转移方案采取响应措施,实现配电网多故障紧急情况的精细化控制,需要能够熟练掌握智能配网的实际操作。

智能电网的建设规划是近几年才提及的,国内的培训仿真系统大多基于电力系统进行的[3-5],没有提供完整的包含一次、二次、通讯及后台系统的方案。或者提供相应的实际设备对配电网进行模拟,但是没有提供专业的教员、学员系统。或者没有提供能够模拟真实的设备运行的真实感性及阻性负载。并未对模拟负荷进行大小、感性、阻性和三相不平衡控制。为此广州天河供电局联合积成电子公司合作开发了一套智能配电网仿真平台。

仿真平台的主要功能

智能配电网仿真平台的建立,主要是用于培训配网自动化从业人员的各项基本操作技能和对故障的处理能力,使学员熟悉配网自动化系统的结构、了解配网自动化系统各个部分的物理特性,熟练掌握系统各环节基本的运行操作及维护安装技能,同时培养学员在一次电网故障情况下,如何应用配网自动化系统正确判断故障和处理故障的能力。简单的讲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电网一、二次设备的模拟。随着广州电网的快速发展,调度管辖设备越来越多,操作项目越来越多,调度管辖的电网也越来越复杂,特别是配电网设备的不断增加,更是增加了调度员的工作幅度及难度,这样一来,仅在电脑中模型配网故障的发生及处理是显然不够的,必须用实际的设备操作配合主站系统的处理来达到真实模拟电网事故的目的。

(2)现场运行情况的模拟与训练。建立学员台和教员台,在电网接线模拟图中的一、二次设备上可以设置相应的注意事项、危险点分析及措施,教员系统给出现场出现故障的方案,学员系统在实际设备上进行模拟操作,并在模拟主站系统中监视事故的发生,查看系统给出的故障处理方案,判断方案的正确性并做出实际的操作,对故障进行隔离和恢复。

(3)静模实验室建设。实验室中安装配备了多台配电一、二次设备,在平台中实际接入这些设备的实时数据,通讯方式采用传统的光纤通讯,通过101、104规约接入仿真平台主站系统应用中,装有FTU(DTU)的一次设备,并配有实现“三遥”功能的开关,在实验室中实现一部分线路进行同现实情况一样的故障定位、隔离与非故障区域的供电。

(4)可控负荷装置。实现对感性负载、阻性负载的模拟,并可以在教员机上进行控制调节。模拟真实线路的200-300A的电流,并可实现三相平衡的输出。

仿真平台的系统结构

系统架构

整个系统包括主站系统、通信系统、配电终端和一次系统组成,如图 1所示。

图 1 智能配电网仿真平台系统结构

图1中主站系统包括配电SCADA平台、馈线自动化FA、学员台和教员台;通信系统采用EPON网络,包括局端设备和终端设备。配电终端FTU和EPON安装在一次系统开关柜内部。

主站系统

篇9

关键词:调度自动化系统 可靠性 研究

中图分类号:TM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12-134-02

1 引言

提高自动化信息可靠性是电网调度监控的需要,是自动控制功能的需要,是分析应用软件的需要。自动化信息从采集、传输、处理,经过多个环节,硬件上需要过硬,软件上需要全面,管理上跟得上,才能保证自动化信息的可靠。

随着自动化信息总量的也越来越大,如何提高基础信息的正确性、稳定性是做好自动化基础数据管理的重要课题。结合系统特性及专业特点,以基础管理、目标管理为抓手,通过规范运行值班、系统维护、检修试验、缺陷处理等流程,进行常态化管理,夯实了自动化专业管理水平,自动化基础数据的可靠性和正确性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2 提高自动化信息可靠性的措施

2.1 加强系统维护

2.1.1 加强预防性试验管理

定期进行UPS电源切换试验,保证在交流失电情况下,逆变器工作正常,直流逆变成交流继续向负载供电,保证不间断供电,保证调度数据网路由器、交换机、二次防护设备工作正常。

定期进行通道切换试验。厂站与主站间通道按照主备双路配置,正常情况下运行在数据网网络通道上,当网络通道出现异常,自动切换至专线通道上继续运行,保证数据交换不间断。通过通道切换试验,提前发现通道状况,及时维护处理,始终保持远动通道双通道运行。

定期主备远动通信管理机(总控单元)切换性试验,检验备用通信管理机可用。

主站系统A、B网切换试验。调度自动化系统一般按照双机冗余配置,提高自动化系统可靠性。但是双网必须真正意义上的双网,必须进行切换性试验,停运行A网设备,B网可以正常运行,系统功能应正常;反之,停运B网,A网应正常。

2.1.2 加强检修试验

结合技改工作,对自动化遥信、遥控、遥测进行检验,通过试验,检查自动化回路正确性,有问题及时发现和消除,保证一次设备运行后,自动化信息反映正确,及遥控正确,不误动,遥测数据正确指示,开关跳闸情况下,事故遥信正确上送。

推进综合自动化改造,创造条件,将现场一次设备的状态接入自动化系统,如隔离开关位置、接地闸刀位置、不断完善自动化数据,提高自动化系统状态估计和潮流正确性。

2.1.3 加强检修管理

(1)现场一、二次设备检修,凡是涉及自动化回路的,必须提前申请,自动化值班人员及时在系统上进行人工干预,例如人工置数、旁路代等操作,保持系统各项指标运行正常。

(2)现场变电运行人员,按照调度命令将检修范围设备隔离,如测量装置置检修压板投入,保证在试验中,不会向主站上送遥测、遥信数据。防止干扰主站系统,造成状态估计错误。

(3)现场检修工作完成,必须要投入相应的自动化设备、自动化回路,并检查完好;核对自动化数据与现场一致,否则不予办理工作结束手续。这样在一次设备检修投运后,自动化数据能正确反映。

2.1.4 加强缺陷管理

(1)及时消除自动化缺陷。缺陷按照影响程度,分为紧急、重大、一般缺陷,紧急缺陷立即赶到现场处理,重大缺陷当天处理,一般缺陷结合检修工作开展。

(2)缺陷进行规范化流程闭环管理。变电站缺陷由变电运行人员发起,自动化人员处理后,在生产MIS上进行闭环管理,自动化主站缺陷由自动化值班人员发起,由自动化专业或通信专业处理后,在OMS缺陷管理模块中进行闭环管理。

(3)对于重大、紧急缺陷除了及时完成消缺以外,还有进行分析:写分析报告、分析原因、采取防范措施,防止再度发生,并报技术管理部门审核。

2.1.5 加强二次系统防护

2.1.6 加强新技术应用

(1)利用SCADA系统,增加母线平衡计算、主变平衡计算、全站平衡计算技术,通过计算,给出不平衡度,超标自动化告警提示主站运行维护人员,检查处理,保证坏数据及时处理。

(2)当通道故障时,系统给出报警,提示主站运行维护人员处理,同时自动切换至备用通道上继续运行,保证数据不间断传输。

(3)由于测量装置采样扰动,系统数据瞬间出现冒大数现象,给系统运行带来不稳定性,必须处理。采用了抑制冒大数技术措施,保证了数据平滑性。

(4)SCADA系统与电量系统数据交换,进行比较,可以明显查出电量数据

(5)状态估计不良数据自动识别。

2.1.7 加强反措应用

在运行维护中,不断总结经验,分析和发现问题,涉及重大安全隐患,及时采取必要的反事故措施,落实整改。例如:在集控站调试中,发现101规约的应用没有配置链路地址,使用默认的1地址,这样一旦通道接错,轻则将A变电站数据发送到B站画面,重则,在A站遥控命令发至B变电站。发现后立即进行了整改,将各个变电站RTU编址,保证了唯一性,防止以上问题发生。

2.1.8 加强预案编制与演练

(1)为了应对紧急情况,系统出现故障、瘫痪,尽量缩短系统故障时间,系统及时得到恢复,针对不同系统编制了事故应急预案,目前制定了《滁州电网二次系统安全防护典型事故处理预案》、《滁州电网二次系统安全防护典型事故处理预案》、《滁州电网自动化系统重要时段保供电事故处理预案》等涉及自动化安全管理各方面的预案。并逐年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对预案进行修订,保持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

(2)定期开展紧急预案的培训,让每位自动化专业人员都熟悉和掌握预案的内容和操作步骤。每季度开展反事故预案的演练,培养专业人员事故处理的应变能力,提高重大设备故障处理能量。演习结束后,进行总结和评价,对预案不适合地方进行修改和完善,使预案更具操作性。

2.1.9 同业对标分析

同业对标指标是反映自动化系统运行情况的重要标志,以对标管理为抓手,积极开展同业对标工作。值班员每天完成系统测试和检查,保持系统正常工作状态,月末进行指标统计,并分析指标不高的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并落实整改,巩固和提高运行指标。

2.2 技术管理

2.2.1 数据平衡计算

利用SCADA系统,增加母线平衡计算、主变平衡计算、全站平衡计算技术,通过计算,给出不平衡度,超标自动化告警提示主站运行维护人员,检查处理,保证坏数据及时处理。

2.2.2 冒大数处理技术

由于测量装置采样扰动,系统数据瞬间出现冒大数现象,给系统运行带来不稳定性,必须处理。采用了抑制冒大数技术措施,保证了数据平滑性。

2.2.3 状态估计不良数据自动识别

2.2.4 SCADA数据与积分电量比较

SCADA系统与电量系统数据交换,进行比较,可以明显查出电量数据。

2.2.5 运动通道监视与自动化切换技术

当通道故障时,系统给出闪光报警,提示主站运行维护人员处理,同时自动切换至备用通道上继续运行,保证数据不间断传输。

2.3 规范化流程管理

2.3.1 严格信息表流程管理

由申请人填写调度自动化系统信息变更单,内容包括更改原因、变更前情况、变更要求;将调度自动化系统信息变更单转至申请单位领导填写意见;申请单位主任将调度自动化系统信息变更单转至调通中心主任,调通中心主任填写意见;调通中心领导填将调度自动化系统信息变更单转至自动化室,由负责人变更SCADA系统信息;自动化室负责人变更SCADA系统信息时间填入调度自动化系统信息变更单,回执给申请人和调通中心主任;申请人核对调度自动化系统信息变更是否完整、正确。

2.3.2 全面的试验

目前自动化厂站的信息向监控后台、集控站、主站以及省调等四个方向传输,遥信、遥测、遥控试验必须准备到位。每个新建变电站从现场勘察、信息表定义、数据库画面生成、站内试验、通道调试、主站集控站联调、电量GPS测试、编制规程、工程验收都有清楚的标准,形成试验的有效流程。

2.3.3 工作记录和缺陷分析

制定了缺陷分析制度,对自动化专业的重大和紧急缺陷处理后,工作负责人都对缺陷的原因分析,对处理过程进行记录。同时为防止该类缺陷再次发生或在其他变电站发生,会提出预防措施。

2.3.4 巡视检查及切换试验

自动化专业建立现场及主站设备定期巡视检查机制,制定了巡视和维护管理制度,每月对现场的测控装置和后台监控系统巡视检查,对UPS电源进行切换试验。严格执行定期校验制度,按照关口测控装置1年,非关口测控装置3年的期限,进行校验检查。

2.3.5 规范值班流程

为提高主站值班效率,每周制定主站值班表,明确值班人员和值班时间。值班员每日的值班巡视,将巡视情况填入调度管理系统的自动化日志。为防止值班员每日的值班巡视有所缺失,针对主站的值班巡视,将如何巡视、巡视哪些设备、设备是否存在缺陷、如何处理分析等编制培训PPT模板,对全体值班人员进行培训。

3 总结与提高

3.1 作业管理的评估方法

(1)提高自动化信息的可靠性是一项综合性的课题,需要从技术、管理等多方面考虑,并且随着新技术、新系统的不断出现,必须适应新环境的要求,保证自动化信息的可靠。

(2)安全措施评估:随着综合自动化技术发展,设备集成化、功能综合化、系统复杂程度越来越高,安全措施必须持续改进。

3.2 存在问题及措施

(1)状态估计不良数据自动识别率不高,有待进一步提高。

(2)冒大数处理技术还不够完善。

篇10

【关键词】电网调度;自动化;运行维护;管理

随着县级电网发展速度加快,做好县级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运行维护和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和艰巨的任务。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不仅为县级电网调度工作人员提供有效的技术手段,也为县级电网调度管理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支撑平台,其在县级电网调度工作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提高和完善县级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维护和管理工作对县级电网调度工作的首要任务,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结合县级电网调度工作实际情况,建立科学、完整、有效的运行管理制度,并严格落实各项制度内容,确保县级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管理工作质量得到有效控制,保证县级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安全稳定运行。

一、县公司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运行维护与管理

(一)一般巡视与检查

在县级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日常巡视和检查工作中,要对自动化系统各种设备进行检查,看是否存在异常运行或报警信号的情况发生。检查人员要对每次检查的运行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并保存在系统数据库中,以供参考。对远程动态设备运行中断时间及原因、误码率、遥控误动、遥控操作正确率、系统运行可靠率等运行指标进行统计,并制定出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月巡检报表。

(二)定期巡检与检验

根据相关规定制度,要定期对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进行巡检,整个巡检过程所做相应记录要规范化、标准化。定期巡检的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即主站系统和厂站系统。按照相关规定,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检验工作定为每年一次。整个检验过程也要做好相应的检验记录、试验报告。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定期检验的内容包括:第一,要对系统二次回路在内的整组传动进行试验,并检查传动信号与遥信序号是否相对应;检查正确动作是否传送到主站系统以及工作是否异常;第二,要对系统所有的遥控、遥调执行情况进行二次联动操作试验,并检查所有操控设备动作是否正确;第三,对厂站系统自动化设备与主站系统以及通道进行联调试验。

(三)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缺陷管理

县级电力公司应该针对调度自动化系统存在的缺陷制定规范的缺陷管理制度,制定缺陷处理流程和操作手法,明确调度自动化系统各级人员和岗位职责,根据各级人员工作执行情况,制定相应的考核机制,要求各级人员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执行任务,提高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缺陷管理的有效性和规范性。县级电力公司要日常工作情况,合理安排时间,组织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维护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调度自动化系统基础知识、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的教育培训工作。培训结束后,要组织全体人员召开总结会议,根据各级人员提供的信息资料,制定自动化系统常见故障处理说明书,提高运行、维护及管理人员在进行缺陷管理过程中的判断和处理能力,及时处理自动化系统的缺陷问题。

另外,要将调度自动化系统缺陷管理制度纳入电网运行管理制度中,提高缺陷管理的地位和作用,使其常态化、规范化。切实将做好缺陷管理作为提高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质量的有效手段。

二、做好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故障检修工作

故障检修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调度自动化系统的运行效率和运行质量。故障检修工作是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维护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当自动化系统发生故障时,要及时找出故障,并分析与故障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各个节点,全面诊断系统故障,并准确判断出故障发生的具置。在日常检修过程中,可以利用相关检测工具对自动化系统进行测试和故障诊断,保证故障得到及时处理。

故障检修人员要掌握调度自动化系统的组成结构,了解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中各站点系统的运行职责。当系统发生故障时,能够第一时间根据系统各个环节的运行情况观察各站点和通道是否发生异常或报警现象,并准确地判断出故障发生的具置,确定故障位置后,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处理。

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实时性较强,出现故障要及时处理,避免造成严重的损失和危害。在安装自动化系统时,要配备相应的故障处理设备和工具,以备急用。故障判断准确后,要更换相应的模块,先恢复系统运行,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处理。

三、加强人员培训

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涉及电力系统、自动化、计算机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等多个领域,其复杂程度可想而知,这就给运行维护和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对此,县级电力公司要对自动化系统运行维护人民和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技能培训,丰富人员理论知识,提高人员操作技能水平。还要加强建设智能化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拓宽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功能,为系统提供更加强有力的技术保障,以便于为电网调度、电力生产经营等提供全面优质的服务。

县级电力公司要加强培养调度自动化系统专业性人才,组建一支专业知识技能水平高的自动化管理队伍。根据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各岗位性质,设置激励机制,提高运行维护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能够全身心投入到日常检修与管理工作中,从而保证县公司电网调度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

四、结语

随着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做好县级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维护管理工作,是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条件,也是促进县级地区经济发展的基本保障。加强维护管理力度能够实现县级电网调控一体化,也是加快县级电网大规模生产运行的根本要素。

参考文献

[1]吴昊,尹寿垚.网格技术在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实时数据库中的应用探讨[J].信息系统工程,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