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理论知识范文

时间:2024-01-04 17:48: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系统理论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系统理论知识

篇1

关键词:中职; 计算机网络实践教学; 系统科学理论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5-117-001

计算机网络课程是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为了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让学生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掌握熟练的实用技术,笔者基于系统科学理论,就如何提高中职计算机网络实践教学的有效性做出了以下探讨。

一、目前中职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现状

1.教学内容不合理

在中职学校中,计算机网络课程比起理论课程更加注重实践环节。学生对一些高深的计算机网络知识的掌握不要求面面俱到,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重点不明显,与网络发展的现状有较大的偏离,理论介绍和网络的实际使用出现脱节现象,部分教师仍然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误区。

2.教学模式不科学

计算机网络课程是一门综合的学科,不仅需要软件和硬件的结合,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结合,还需要理论和应用的结合,以及课堂和特殊实验环境的结合。目前的教学模式无法适应网络学科本身的特点和要求,其主要表现在仍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上。

3.实验教学较薄弱

计算机网络本身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尤其是在中职学校中,实践性尤其重要,但是目前各中职学校在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实验实践教学环节仍然比较薄弱,如网络综合布线室及局域网搭建等专业实验室仍需建立健全。

二、基于系统科学理论提高中职计算机网络实践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系统科学理论是现代自然科学、现代社会科学以及思维科学发展的综合结果,同时又是现代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是探讨科技领域普遍性问题的科学方法。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该理论不断地发展创新,尤其是代表其最初基本思想的“三论”——系统论、信息论以及控制论,影响非常广泛,在教育领域应用极多,给教育界带来新的思维启示。因此笔者在系统科学的理论基础上,探讨了如何提高中职计算机网络实践教学的有效性,主要策略如下。

1.基于系统论的宏观指导,优化教学模式

教育系统论把教育视为一个系统,促使我们从整体的观点、综合的观点来考察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现象,运用系统论方法来解决教育教学问题,使得教学问题可以得到优化处理。传统的中职计算机网络教学模式是以知识点的讲授贯穿课堂的始终,要改变这种教学模式,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1.1创新讲解教学模式。一方面,在讲解一些抽象复杂的概念理论时,可以多使用一些生活中的现象或例子。同时,在文字中结合声音、图像、视频等多种媒体,传递丰富的教学信息,立体地呈现教学内容,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另一方面,要让学生通过亲自操练设备仪器,在实践中体会、领悟,真正掌握知识,把理论知识真正投入实践操作中。

1.2改进实践教学模式。针对中职学生的实际特点,使用案例教学与任务驱动相结合的方法效果较好,如在教授局域网的创建时,可以让学生以网吧式局域网为切入点,要求学生搭建一个可以进行连网游戏的游戏平台,把学生对游戏的喜爱转化为学习的动力,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学生完成任务、实践理论知识的动力。

2.基于信息论的启发借鉴,改革教学内容

教育信息论就是研究教育领域中教育信息的传递、交换、反馈和使用规律的理论。计算机网络是一门信息量极其丰富而又极其多样抽象的学科,例如数据通信原理、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广域网技术等,这对于刚从初中升上来的中职学生来说,是一个天大的挑战。因此,中职教师在教学时要对一些抽象的知识进行必要的删减,例如,简化OSI参考模型的内容,扩充事实标准。

3.基于控制论的研究探析,构建实践教学

控制论在教育中的应用,主要是以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以及质量为核心控制目标,以教育信息传递为主要传输形式的系统,是以研究教育系统中运用信息反馈来控制和调节系统的行为,有利于更好地提高中职计算机网络实践教学的有效性。

3.1健全实验教学平台,创设网络实践课程。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实验教学设备,配备网络实验教学设备和软件,比如路由器、服务器、交换机、分流器、工作站、网络管理软件、系统操作软件等教学硬件设备及配备软件,使得计算机网络实验室可以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另一方面,教师要转变观念,重视实践教学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合理分配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比例,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和进行实验探索的兴趣。

3.2优化实践教学内容,调整实践教学方法。一方面,中职学校应该在原有实践课的基础上,调整实践教学内容,优化完善与实践配套的教学内容,深化理论知识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难点。另一方面,中职教师应该与时俱进,及时转变教学观念,进行角色转换,适时地调整教学方式。在任务安排时,可以鼓励学生互帮互助,建立合作型学习小组,倡导共同进步,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总而言之,作为中职计算机教师要及时转变观念,在系统科学理论指导下,努力抓好计算机网络教学的改革工作,使课堂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得益彰,从而提高学生计算机网络操作的能力,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计算机网络人才。

参考文献:

[1]朱志国.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教学的思考与探索[J].经济研究导刊,2009(1)

[2]刘素芹,肖军弼.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方法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9(18)

篇2

一、知识点记忆困难

学生在一轮复习中的最大痛点就是记不住,历史也是一门需要积累的学科,记不住知识基本上就等于没学,当然,学生记忆困难的问题并不全怪学生,这跟以下诸多因素有关系。

1.教材是按照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改革、人物这样的专门史体例编写的,但是一轮复习需要兼顾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总特征,所以需要打破教材编排顺序,按照通史顺序进行复习,这与许多学生之前的学习方式截然不同。所以,许多学生接触起来感觉通史复习有碎片化的感觉,知识点过于零碎而导致记忆困难。

2.通史并非是以前专门史中政治、经济、思想部分的简单相加,而是更侧重于这个时代众多因素的相互关系,并且考试也是这样去考查的。以宋朝为例,宋朝经济的发展和商业的繁荣促进了市民阶层的兴起和发展壮大,市民阶层的需要推动了市民文化的兴起,所以,风俗画和宋词以及散曲等适应市民阶层需要的市民文化兴起。另一方面,宋朝商品经济的发展导致了奢侈享乐等行为的产生,所以面对社会生活对传统儒家伦理秩序的冲击,儒学家把封建伦理道德上升到“理”的高度,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等思想,以“理”来给人们的行为,进而规范社会秩序。但是大部分学生很难分析出特点、时代、各个因素之间的互相关系,导致对特定时代的时代特征认识不充分,进而无法从宏观上把握知识,所以记不住知识点,这是历史学习中最大的痛点,“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没有知识的积累是无法取得高分的。

3.许多学生仍然把历史当作所谓的“副科”来看待,不想在这上面下太多功夫,所以就很难做到对历史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宏观把握,以至于做题漏要点和张冠李戴。

二、解题能力差,得分率低

记住知识点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所以记不住知识是学生学习的最大痛点,但是记住知识点之后不会做题又是另外一大痛点,甚至比第一个更痛,因为这个直接关系到我们的成绩。我们得不了高分的原因是什么?北京新东方优能一对一部高中历史组老师与同学们分享原因,并结合新东方私播课给予同学们学习指导建议:

1.当今考查方式越发多元化,历史在具体考查时会以文言史料、地图、表格、图片等方式去命题考查,但是学生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很少对于这些东西去做梳理和总结,或者说没有能力去梳理这些东西,教师在课堂上需要兼顾授课进度,不会在45分钟有限的课堂时间中拿出专门的时间去梳理这些知识。其实梳理这些题目的答题、规律和方法并不需要太多时间,一到两个小时足矣,我们完全可以用自己相对比较碎片化的时间去听一下私播课,并且还有专门的讲义,也省去了自己苦苦整理笔记的时间,时间成本比较低。

2.学生不会做题的另外一大原因在于平时练习较少,一轮复习侧重基础知识,练习并不是太多,所以许多学生在接触到题目时缺乏解题思路,等到二轮复习老师专门去讲解模拟考试题时,其实已经晚了,所以我们在平时就需要用大量的练习来培养答题思维和能力。

3.无论是对于知识点理解不到位还是对于具体解题方法掌握不熟练,都会导致我们的失分,所以查缺补漏很重要,亡羊补牢,为时未晚。每学完一部分我们还遗漏下什么问题,这些问题解决了没有,往往直接关系到我们的成绩。如果问题越积越多,那么留到最后我们可能就真的解决不了了。每隔一段时间无论是通过题目也好,还是通过其他方式也好,查缺补漏是很重要的,避免知识盲点,让我们真正学得都会,做得都对。

篇3

关键词:电力统计;统计理论;实践;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 A

判断电力企业管理水平与经营水平的重要依据是,是否建立了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能不能为企业创造利润、能不能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而判断的方法就是运用统计理论将所搜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来获取企业的真实情况,因此,统计理论对电力统计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电力统计工作的重要性

电力统计当中的相关工作,在我国国民经济当中占据了比较重要的地位,其相关数据,则是我国制定国民经济发展基本规划的前提和基础,同时也是政府针对电力行业实施宏观调控的基本依据。

1、行业用电的分类数据是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依据。第一,政府部门针对社会用电分类表当中的地区用电即能够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可以从分析的结果当中得出有效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策略,对各个地区当中的经济发展主体产业也可以有着详细的了解,第二,根据社会用电分类表还可以很好的对消费情况进行掌握,帮助相关部门明晰社会用电以及行业用电的基本情况,及时的做出工作上的改进。

2、电厂的发电信息数据是有效掌握能源结构基本状况以及控制消耗的重要资料。相关的政府部门针对电力行业的基本情况,在电力生产状况的综合表当中可以对各级地区的风电、水电、火电以及核电的发电装机容量有着详细的掌握,并且了解发电机组的实际利用情况,进而针对电力企业单位当中的装机容量所占的比重的区别,而制定出详细的下一步的计划和目标,加强电源发展项目的管理和实际的控制。

3、电力统计工作是各级政府合理有效的对能源供需问题进行平衡操作的基础。在电力行业当中,根据生产以及外送的实际状况,向各级政府部门进行工作方面的汇报,可以帮助更好的对供需是否充足的问题进行准确的判断,并且对电业行业是否具备有跨省市、跨地区的电气输送能力进行分析,同时,还可以根据相关的统计工作报告,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政策,来完善相关的制度建设,加强电网建设的投资力度,加强电力的送出力度,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4、电力统计是电力行业发展方向的基本依据。根据电力企业单位的各级统计报告,可以帮助管理者更加及时且准确的掌握部门的电力生产实际动态,并且对国家以及相关地区的生产基本状况、使用状况、排放的基本情况等进行了解,发现问题、总结经验。而根据相关的统计指标,则是可以帮助归纳以及整理企业单位生产运营当中的急需要改进的方面,找出发生疏漏和缺陷的根本原因所在,并且制定相关的对策和方案,加强企业单位的竞争力以及经济效益。

5、电力统计中的相关工作是有效进行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基础。我国目前针对环境的现状,提出了节能减排的要求。电业行业,作为一次能源的重要供应者,同时也是二次能源的主要生产方面,对于节能减排这一方面的内容,有着较大的责任。相关的电力行业统计人员收集资料并且进行整理和汇编之后,经电力部门核实认证,即可以根据相关的数据指标,分析存在的问题、找出节能减排的重点,并且有针对性的制定出详细的计划方案,为更好的促进电业行业的发展,全面落实国家关于节能减排方面的要求而作出积极的努力。

二、电力统计实践工作中统计理论的作用

在我们进行电力统计实践的时候,电力企业的管理人员必须明确统计数据的意义、目的以及统计的方法和手段。对于统计学而言,要想在电力统计工作实践中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就必须进行有效的调查设计。如果指标显得特别复杂,可以进行一系列的措施,比如说我们可以进行系数法的分析,因素的分析法等等。因为电力行业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行业,在进行统计的时候,统计的指标数目很大能够全面的反映出企业的状况,所以说在进行电力统计的环节当中,我们所说的指标的设计和整理非常重要,它关系到统计分析的实践意义。

三、统计调查在电力统计工作实践的关键阶段

在电力统计工作实践中,数据收集需要精确化的进行,一个数字的误差都会引起结果的重大改变。对于电力统计工作而言,影响的不仅仅是一个结果,更是决策、计划的偏差。因此要我们应该在统计管理上面还有统计团队上面加大力度,把各个企业各个区域的责任明确。并赋予调查者一定的权限,可以在权限内采取任何措施搜集相关资料。另外,为了能够使得电力企业所统计出来的数据更加的真实可靠,更加的准确,使得各个部门能够统一的提供所需要的资料,我们就应该建立监督管理部门,更好的进行监督管理工作。这样才能够实现部门与部门之间的统计数据资料共享,全面满足电力企业的管理决策需要。

四、统计整理是电力统计工作实践的重要环节

统计整理是对统计调查所搜集到的原始资料进行科学的加工整理,使整个统计更加科学和合理,把反映企业大致情况的大量原始资料,转化为反映总体的基本统计资料。电力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积累了大量的原始资料,如果不把这些资料进行整理和加工,就不能从这些零散的资料中发现问题,并且从中看到的只是电力企业的表象,无法发现深层的东西。因此,我们要对数据和资料进行一定的管理工作,进行统计分组法工作,把社会各种现象进行分类,然后对于现象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和管理,对于现象所出现的趋势进行分析和判断。我们在这里可以举例子说明,比如说对于一些输变电设备的指标是否可靠问题,还有各种各样的设备停电问题等等。我们在统计的过程中发现了两者不一样的状况和问题。通过分组可以划分性质不同的类别,也可以更加深层的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发现问题和症结。工作人员必须有一定的统计经验,并能够采取合理、正确的措施来进行统计和分析,使其更加系统化、条理化、科学化,从而反映企业发展的状况。

五、统计分析是电力统计工作实践的成果提炼

统计分析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复杂性,它通过对电力企业的数据进行集中的分析。从而指导电力统计的工作,并且发现电力企业内部的管理问题,及时的改进,这样才能提高电力企业的管理效率。比如说我们所说的安全指标的问题,它指的是绝对指标是否具体安全可靠性。它主要体现的是指标的相对增长或者减少的这一过程。那么我们所指出的财务指标指的就是绝对指标与相对指标的差,得出的这一结论是否具有标准型。通过分析也可发现很多的漏洞与问题,如单位电量输送成本指标,横向可以同省、市兄弟企业对比,我们可以对某一单位进行不同阶段的动态分析和比较,在分析的过程中就能够有效的计算出指标变动的情况,比如说在这一过程中电量的增加或者减少都会使得指标进行变化。我们还可以进一步的了解电力企业的成本状况,并且提出节约成本的措施。同时通过运用一系列统计学的线性回归、主成份分析、因子分析、方差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等方法,可以客观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综合状况,供领导决策参考。

六、结束语

通过上面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如果对统计理论知识不掌握,就不能够很好的指导电力企业的管理工作,更不能提高其管理的质量,同时,新形势下电力企业必须提高管理水平才能更好的适应市场,从而更加圆满的完成党和国家赋予的重大社会责任和历史责任。

参考文献:

[1]盖丽萍.新时期统计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发展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0(11)

篇4

关键词:电力拖动 自动控制 运行

中图分类号:TM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10-028-02

1 引言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机械自动化程度与生产水平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当前的工业生产领域中,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的优势在于:一方面可以保障自身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另一方面可以满足企业机械生产要求。电力拖动系统可以很好的对电动机、各类继电器等原件进行保护,进而减少系统运行过程中故障发生概率。因此,研究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提升其自动化程度,增强其安全性,完善其功能,对于企业而言是至关重要的。

2 电力拖动系统自动控制原理及其设计

2.1 电力拖动系统自动控制原理

操作人员在电力拖动控制系统运行过程中可以得到电动机各信息的反馈,例如电流反馈等。在电力拖动控制系统中,电气设备是实现机械自动控制的核心器件。计算机系统在此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显示信息显示、运行连锁、安全保护等信息,同时其也是电力拖动系统自动控制实现的唯一途径。

在计算机系统中,操作人员可以利用计算机根据实际生产需求实行不同的自动控制方案。电力拖动自动控制主要是利用计算机完成逻辑计算、功能模块化、编程等工作,然后为操作人员提供独立于机械设备的仪器驱动程序,方便使用者可以较快的将程序与自己的系统进行对接测试,方便编程。虽然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的各项参数及要求的设定“因人而异”。但从系统的本质来讲,系统构成的基本原理还是殊途同归的,即以计算机为系统的集中控制中心,信号输入给计算机下达指令,信号输出执行指令。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计算机接收信号与输出信号的系统反应如图1所示。

2.2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方案的确定

在电力拖动自动控制设计方面,是否确定好方案与控制方式将会决定整个设计能否成功。如果宏观方案是正确切实可行的,那么生产设备各项指标达到要求的可能性才能得到保障。在设计时,即便出现某个控制环节设计的错误,也可以通过不断改进与测试达到要求,但如果宏观方案一开始就制定有问题,那么设计工作必须等到方案明确后重新开始。

学术领域认为,所谓电力拖动自动控制方案,其主要是依据不同的生产工艺要求,例如根据运动要求、加工效率、零部件加工精度等条件来决定电动机运行、类型、数量、传动方式等控制要求。最后将这些调研好的工艺要求与控制要求相结合,作为电气控制原理图设计电器原件选择的重要参考凭证。譬如说,在设计效率要求较高的加工机床时,拖动方式可以随机变化,如可以使用直流拖动,也可以使用集中拖动等。确定好拖动方案后,拖动电动机的数量以及各项参数也随之明了,控制方式的选择就是控制要求的选择。

2.3 电力拖动系统自动控制电动机的选择

在确定好电力拖动系统设计方案后,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对电动机的数量、规格及各项参数如额定转速、功率等进行选择与确定。笔者通过总结,归纳出电动机在选择方面应当遵循以下几点:

(1)电动机功率的选择应当与生产机械标准要求直接挂钩,要选择与其相匹配,能够拥有一定负载的电动机,这样,才能保证生产机械的正常运行。此外,在明确电动机功率时,还需对以下三大要素进行综合考虑:1)允许过载能力;2)启动能力;3)电动机发热。确决定电动机功率选择的核心条件是电动机容量,通常,电动机容量容易受外界环境影响,所以电动机额定功率的确定要进行多次校验确认。

(2)电动机采用直流还是交流电需要结合企业经济、技术等方面综合考量,笔者认为,通常情况,企业只需要选择操作简单,稳定性强、维护遍历、价格低廉的交流异步电动机即可。但如果所在企业生产机械功率大、调速范围广,则可以采用调速性能优质的直流电动机。

(3)电动机额定转速需要结合以下方面来选择,主要是看所在企业机械匹配的技术经济程度,如企业所需电动机需拥有较高的使用寿命,并较少使用,那么就需要结合企业经济、技术等多方面因素来选择;如果企业使用电动机频繁,那么该电动机额定转速就需要以电动机的动能储存量来选择。

(4)必须在供电电网电压基础上选择电动机额定电压各参数,必须保证两者一致。电动机机构形式要根据企业的作业环境进行选择。

总而言之,电动机数量、规格以及各项参数的选择应当根据企业的经济、技术、作业环境、使用需求等多方面综合考虑来选择,要保证所选择的电动机既能满足企业生产机械的实际需求,又能够保证其运行的可靠性与实惠。

2.4 电力拖动设计中电器控制线路的设计

拖动方案与电动机的选择之后,其次是电器控制线路的设计。电器控制线路是整个电器选择与安装图设计的主要依据,通常,电器控制线路的设计方法是,根据所有部件不同的需求,根据控制线路的总体框架来细化局部线路,最后根据生产机械的实际需求与相互关联,将局部线路统筹规划到线路总体框架中,形成一个完整的控制线路。

设计前期调研:控制线路设计之初,设计者需要对企业生产工艺与机械实际需求进行调研。对于一般企业而言,控制线路仅需要满足下属三种功能即可:即制动、起动与反向。生产机械工艺较大的企业通常还需要平滑调速、安全预警功能等。另外,操作者能否对控制线路做出及时反应,能否进行操作等问题也都需要设计人员在设计前调研明白。

设计过程的掌控:控制线路能否稳定安全运行取决于控制线路工作是否安全与稳定,因此在选择设计元件时,应当采用性能良好、使用期限长、抗干扰能力强、安全可靠、稳定的继电器,同时在规划具体线路时,笔者认为,设计人员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内容:

(1)触头的设计,要保证所有电器触头必须全部正确对接。例如同一电器,如果将常闭与常开的辅助头放在一起,那么当将它们接在不同相的电源上时,很可能由于限位开关上的常开/闭触头产生电位差使得电路短路,如果线路没有良好的绝缘性,那么势必会造成电路短路事故。

(2)设计电器线圈联接时,要保证所有电器线圈正确联接。串联的两个电器线圈一般不能出现在交流控制电路中,即便串联的两个线圈的额定电压和等同于外加电压,也不允许非并联线圈连接。要实现接触器与接触器,接触器与线圈的同步,应当将所有线圈并联在电路中,使所有线圈承受相同的额定电压。

(3)设计后的控制机构,其后期维护与操作必须简单明了,在操作人员采用某种控制方式控制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迅速、快捷的切换到其他控制方式,例如,在进行自动控制时,可以根据需求直接切换到手动控制,所有电控设备都需保证其后期运行的稳定性与维护的便利性,同时还需为其配置隔离电器,以便在仪器出现故障时进行抢修。

2.5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笔者通过总结,归纳出当前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在设计时应当遵循的原则:

(1)经济简单化原则。企业在选择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时,都想要低廉的价格换来可靠的电力拖动控制系统。因此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当尽最大努力将系统不必要的电器与触头数量进行减少,线路设计应当最优化。

(2)稳定、安全、可靠性原则。在经济简单化原则基础上选择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较强的元件。

3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的安全防护

任何系统的出现都需要制定想匹配的安全防护措施,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亦是如此,一般情况下,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的安全防护分为两种:一种是计算机系统保护;另一种是电器保护。电器保护是最基本,也是必要的保护,其通常有过流保护、短路保护、欠压保护以及热保护。而计算机系统保护则是不可或缺的保护,它属于高级保护,主要是对确保系统运行、维稳等进行保护。笔者在下文将从以下几点对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的安全防护进行分析:

(1)短路保护:短路故障一般是因为电流短路而造成局部电气设备绝缘体过热损害,电流过大,容易造成强大的电磁脉冲进而产生电动应力,进而损害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或各种电器设备。

(2)过流保护:如果使用电动机不当,很容易使得电动机超负荷运作,这样会引起电动机局部过电流,一般的过电流能量是正常启动电动机电流的数倍,因此容易损害电动机及系统元器件。

(3)欠压保护:系统运行过程中,如果电源电压不能满足电动机正常运作的需求,容易造成系统因欠压而减缓电动机速率甚至同志运作,当负载矩不变时,可以适当的增加电源来提压。另外,欠压还会造成电气释放问题,进而影响系统所有器件的正常工作,情况严重时还会出现系统故障。所以,笔者认为,当电压达到电动机电压临界值时,可以采取切断电源措施来进行保护。

(4)热保护:任何元器件在经过长时间工作时都会出现过热现象,如果电动机绕组或长时间超载运行,那么势必会造成自身温度高于允许值,进而导致电动机出现故障,为避免过热损害,可以采用多个电动机相替换的方法进行热保护。

(5)安全链:安全链的保护主要涉及五个方面。1)欠压保护的控制;2)过流保护的控制;3)水压保护;4)油压保护;5)轴瓦温度保护。安全链是将上述五种保护串联在一起的保护,无论其中哪个环节出现问题,计算机都会直接将自动控制系统关闭。

(6)运行连锁和启动连锁的保护:当计算机接收到信号后,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的实现主要是通过计算机所配置的程序完成,该过程主要是预防系统运行时信号条件的消失或电动机缺乏条件启动的保护。

4 结论

本文通过对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各方面的研究,提出了加强、完善系统设计与安全防护的意见,以期为设计者与使用者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 王春凤,李旭春,杨耕.电力电子与运动控制实验平台安全性建设[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07).

[2] 陈伯时.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运动控制系统[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篇5

关键词 地铁票价方法票价制定

引言

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交通的需求日益增大,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重要途径,而城市轨道交通以其快速、安全、准时、用地省、运能大、能耗少、污染小等优点倍受青睐,因此发展大运量城市轨道交通是必然的选择。城市轨道交通是一项建设和运营成本高、投资回收期长的工程。由于其具有准公共产品的特点,许多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公司处于亏损状态,靠财政补贴予以维持,高昂的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已成为制约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健康发展的主要原因。

我国从20世纪60年代起开始修建地下铁路,但发展步伐很慢,到90年代中期,30多年的时间仅修建了100多公里,平均每年修建3.2公里。据有关资料显示,一个国家人均GDP在500美元以上时,地铁开发利用成为需要;当人均GDP进入500至2000美元阶段时,地铁得到较为广泛的开发;当人均GDP在2000美元以上时,城市地铁开发将向高水平发展。根据我国“十一五”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规划,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南京等16座城市规划建设轨道交通线路55条,总长度1700km,投资额约6000亿元。

1 地铁票价的特点

商品价格的共性是所有的商品都是在任何制定或者生产关系下具有的价格属性,另外,地铁又是一项公共产品,它的票价既具有商品价格的共性,又具有交通运输产品的特性,对于地铁票价的特点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讨论:首先,地铁的票价很大程度受政府的影响。虽然按照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规律,商品的价格是有自身价值决定的,但是地铁作为社会公益性产品,又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它的票价应当服从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的要求,使之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其次,地铁的票价相对来说比较简单,这主要是运输价值决定的,因为运输价值比较稳定,是哟有短时间内不会随着物价指数的波动而改变,另外,这也与国家的政策有关,最后,地铁的票价与时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地铁作为产品在空间位移上要发生价格问题,而空间位移的变化是需要时间实现的,同样也发生价值的变化。所以跟时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2 影响地铁定价的因素

影响地铁票价制定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受到地铁的全成本的影响,但是由于建设成本和固定成本高是地铁成本构成的特点。单纯依据全成本制定票价,将超出乘客承受能力,则缺乏市场竞争力。另外,还受到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因素、城市人口出行频率、市场的竞争状况、居民承受能力、客流量、兄弟城市地铁票价水平,城市的居民收入水平等。

另外,地铁的地铁定价目标应随企业所处的不同时期和不同市场条件进行调整。不管是以利润为导向或是以竞争为导向,还是以社会责任为导向的定价目标,地铁企业都不可能单纯从运营上获取较高利润。必须以社会责任为先导,同时兼顾社会和企业利益,力争实现地铁企业长期利润最大化。

3 制定地铁票价原则

从目前国内城市地铁运营管理模式上看,普遍采取股份公司的方式,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由于城市地铁的公共性和公益性,使得投资方无法将地铁交通所产生的全部效益(外部效益)内部化,这就决定了票款收入成为目前国内城市地铁交通运营公司的主要收益来源,企业的经营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票价水平。城市地铁交通的巨额投资和相对昂贵的运营费用,确实给公共事业投资者背上沉重负担,特别是在地铁交通运营初期,城市轨道网络尚未形成,可达度低,客流量远未达到预期水平,致使票款收入状况差强人意,企业经营举步艰难。

在新投融资体制下,地铁票价制定应以“公益为先、兼顾效益”为原则,正确处理乘客、企业和政府三者之间的关系,充分考虑“乘客的承受能力、企业的运营能力、政府的调控能力”,实现企业长期利润最大化。在此原则下,再根据地铁建设的不同阶段和市场条件,制定相应的定价目标和策略。因此,兼顾乘客、企业(地铁运营公司)、政府三者的利益,是制定城市地铁票价的基本原则。

4 地铁定价流程

5 地铁票价制定方法

5.1以成本为基础的定价方法平均利润,它的基本计算公式为:

P=F/Q+C+r

式中:p-票价(元/人),F-固定总成本(元),Q-客运量(人),c-单位可变成本(元/人),r-单位客运量的利润(元/人)。

这种定价方法基本上是从企业市场盈利的角度出发,适用于产销平和,计划性较强的情况下,但是这种定价方法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这种定价没有考虑运输市场上供求关系与票价之间的相互关系:不能灵活的调整票价来适应市场。另外也没有考虑成本差异对票价的影响,线路所在的位置,客流量的大小等因素都与地铁的运营的成本有关系,这些都没有考虑。所以,这种方法对于贴边是供求关系趋于紧张,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一般不适合。

5.2以市场供需为基础的定价方法这种定价方法主要是根据运输市场供需关系来定价,存在着一个经济学假定,即票价随着运输供给的增加而下降,随着运输供给的减少而提高;同时,又随着运输需求的增加而上升,随着运输需求的减少而下降。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的交点就是供给与需求相等的均衡点,这个点意味着市场上运输供给与运输需求恰好平衡。

如果将影响城市交通需求的各种因素作为自变量,把城市交通需求作为因变量,则可用需求函数来表示影响城市交通需求的因素与城市交通需求之间的关系。

设D表示需求,a,b,c,d……n表示影响需求的因素,则需求函数为:

D=f(a,b,c,d…n)

在一定的人口、收入和其它社会经济特征条件下,其它因素可看作不变。乘客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称为需求价格,则需求函数表示为:

D=α-β*P

式中D-城市交通需求量,α、β-城市交通需求常数,P-需求价格。而在一定的时间内,企业对一定量的运输能力所愿意出售的最低价格叫供给价格,则供给函数可表示为:G=δ+γP’

式中G-城市交通供给量,δ,γ-城市交通供给常数,P-供给价格。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决定的价格是市场供需平衡基础上的价格,即D=G时的价格。

用供需关系确定价格,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定价的一般方法,是价值规律运动的一般表现形式。但是由于运输生产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供给过剩和需求过剩通常会交替出现,仅仅从供需关系一个方面来确定票价,容易出现票价波动过大、影响供需双方利益的不足,因此,制定轨道交通票价不能不充分考虑供需关系,又不能唯一地依赖供需关系。

5.3考虑整个社会综合效益的定价思路

这种方法从理论上讲是站在全社会的角度,综合平衡各行各业的投入产出,最后谋求总体的总合效益指标。其中不但有经济产值切有社会协调健康发展、公共福利等社会效益。要达到这样的目标,政府通过财政职能配置一定社会资源,投向直接服务于市民生活的公共交通行业。这种定价方法起关键作用的是政府,政府的出发点是立足整个社会,使全社会范围内资源达到最优的配置,取得更高的经济效率和良好的社会福利。这种定价方法通常是,票价以较低水平来制定,以便最大限度地吸引客流,从而逐步转变居民的出行习惯,为以后长远发展培育大量、稳定的客流。政府对地铁运营企业出现的亏损进行财政补贴或者政府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以实现外部效应内部化,将城市地铁沿线的土地、商贸、广告等经营性业务交由运营公司经营。由运营公司联合专业化投资者,对地铁沿线的房地产、广告、商贸进行统一开发,实现规模化、专业化经营,用所实现的经营收益来弥补地铁运营主业的亏损。基于社会综合效益的定价思路,可以从票价应适合乘客合理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政府财政有足够的承受能力,地铁系统的运输能力要充分发挥,作为定价目标来考虑。

结论

本文应用市场营销理论,把地铁看成是一种新产品,利用产品生命周期,针对地铁票价制定的原则、特点、影响要素,介绍了城市地铁票价制定的方法,对不同阶段地铁票价制定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 车天义,轨道交通票价理论研究及模型应用,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5-8

篇6

通信平台支撑的业务主要有两个类型,第一是自动化业务,第二是电信信息采集营销业务。在进行输变电自动化通信过程中,一般信息传输量非常大,对信息传输的可靠性和实时性要求比较高。因此建立的主控通信中心传输容量应该得到保障。就当前的配用电通信网而言,因为低压输变电站在的位置是供电末端。因此,具有受众多、覆盖范围广以及布局密等特点。当前,配用电通信网的组成方式有载波、光纤以及宽带无线等。从中看出,这些传输方式各自存在优缺点,光纤通信相对于宽带而言,损耗率比较低,在实际使用中抗干扰能力比较强,成本低等优势,因此在电力通信中被广泛使用。在多种无线通信技术的选择上,宽带无线接入技术,该技术尤其独特的系统性能,例如:McWiLL。在我国已经被大量使用,该技术水平成熟度高。最有效的组网方式是将多种通信方式混合使用,发挥出组网优势。

2配电通信网网络架构

配电通信网络承载的业务内容比较广泛,有用电信息采集业务、配电自动化业务。其中,在电信信息采集业务中,有包含诸多业务,例如双向营销互动业务、视频通讯业务等等。这个时候的网络构架应该根据不同的网络业务需求进行搭建,需要满足实时性、安全性的组网技术要求。因此,在进行信息系统平台搭建时,应该融入多网融合,这个融合可以包含专业的营销管理系统,将该整个系统纳入配电通信网内,进行科学规划,这样可以将配电信息快速传输到用户营销侧,使得用户及时掌握电网运行情况,从而进行用电调整。用户接入网中的数据通过光纤、宽带无线和电力线载波通信方式接入配电通信网。配电通信网中的lOkV变电站负责接收用户用电信息。在整个输变电络中,有诸多组成,像配电室、开关站以及环网柜等等。选择自动化配置和自动化配变检测。当下,配电通讯网络,一般选择的是“光纤为主、无线宽带为辅、公网为补充”组网方式,这个方式最大特点是将大量的数据汇集在通信骨干网中。营销系统结合以后,就可以更加紧密关注变化。而且可以将更多注意力转移到用户中,了解用户的需求,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配电调整,实现电网运行水平提高,保障精细化、合理化以及高效化管理目标实现。

3电力营销与用户接入网网络架构

电力营销以及用户接入网过程中,已经形成一体化的信息通信平台,这平台能够发挥出巨大作用。可以实现对于户接入网监控目的,进行监控家用电器用电情况以及开关情况。最终的信息会于无线传感网将其智能反应在外网上,这些信息的积累是实现主动营销策略最关键依据。这个过程中,应该保障信息传输准确性和实时性。使用多个智能表计将其集中连接起来,实现对小区内用电信息进行采集,集中器会将前端设备进行屏蔽,给予统一的连接接口,最终传输到上层变电站中,这样就可以整合整个小区用电信息,并且可以快速传输给电网。

4结束语

篇7

【关键词】:暖通空调系统、噪声问题、治理措施

前言

如今,国内外科学技术发展的速度都非常的快。进入新世纪以来,噪音问题一直是人们公认的环境问题,这种问题可大可小,从小来说影响人们的生活,从大来说直接影响社会的正常发展。噪音问题又被叫做噪音污染,在环境问题当中属于重点解决对象,想要解决噪音问题应该通过社会多方面的合作。在建筑物当中,由于人们生活的需要会在建筑物中安装暖通空调,由于暖通空调运行的原因,会产生较多的噪音,对周围人们的生活和环境造成较大的影响。怎样降低暖通空调运转时带来的噪音,是空调系统研究人员目前重要的课堂。在控制噪音方面,需要根据不同的空调类型以及噪声源的特点,使用合适的方式来控制噪音,从而让人们的生活环境远离噪音的影响,让居住环境更加的舒适。

一 暖通空调设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暖通空调是居民建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对人们生活的意义非常重要。暖通空调可以改善人们的日常生活,让人们能够在建筑物内提升工作效率和优化生活的舒适度。就目前的状况来看,暖通空调的系统设计存在一定的缺憾,暖通空调之所以会产生噪音主要还是由于空调整体的结构。因此,在设计的过程当中要综合这些因素,根据建筑物的实际情况进行多方面的考虑,将各个方面紧密的结合到一起,尽可能在设计阶段就降低噪声出现的几率。现在从事暖通空调行业的人员多数没有进修过声学,所以,在设计时很难考虑到噪音方面的问题,让暖通空调在设计阶段就存在一定的噪音缺陷,从而导致暖通空调在运行时出现这样那样的噪音。为了能够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的设计人员应该从设计阶段就重视这个问题。在进行建筑施工时,施工人员应该考虑到后期噪音等问题,综合考虑建筑周边的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等各种环境因素。如果作者这种设计理念,就能够很好的避免噪音问题的出现。在暖通空调安装阶段依然不能放松对噪音的控制,考虑的后期噪音的污染问题,安装一些降噪消音的设备,就能够实现对暖通空调噪音的控制效果。如果在后期发现噪音问题,再想安装降噪消音设备就会非常的困难。所以,我们在前期就应该安装一些降噪消音的设备,从侧面降低暖通空调带来的噪音污染。噪音污染逐渐成为影响人们生活的头号污染问题,因此,这种问题应该得到相关专家的重视。

二 暖通空调系统噪音问题的防治对策

(一)避免不当施工方式带来的噪音问题

在建筑施工时,各种管道的排布的合理性能够有效的解决噪音问题,因此,我们的施工单位在施工以前就应该通过科学的方式进行管道排布,让管道在建筑物内合理有序。其别是施工工序的安排,最大化的减少管道碰撞而出现的问题。在进行金属风管安装时,应该考虑到建筑物与金属风管共同产生的风哨现象,不能让金属风管在安装中出现裂缝以及漏风口。相应的封堵措施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尤其是管道以及电线桥架穿过的位置,增加封堵施工,可以有效的防止噪音向周围扩散。当然这样还是不够的,后期的系统调试工作也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使用合适的方法来减少横向管网的风量,从而达到减少噪音的目的。

(二)科学合理的降噪消音器

科学合理的降噪消音技术对于降低空调噪音来说非常重要,这就需要我们的技术人员在暖通空调设计、安装以及调试过程中都加入降噪消音技术。近几年中,我们最为常见的就是安装消声器。在暖通空调系统中安装消声器能够在空调运转时降低内部气流的运转速度,尽可能降低噪声的音量,根据相关统计,降低的幅度大概在24~40dB之间,同时我们还应该选择质量较好的消声器。空调类型的不同,所需消声器的类型也有所不同,这与消声器的选择有着直接的联系。空调内部的空气流动性能直接影响到了噪声源,因此,在消声器这方面也有一定的差异。所以,我们要所选择的消声器要与暖通空调系统相吻合,将噪音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当中。除了安装消声器以外,我们还应该保证消声器能够在空调系统内部正常运转。因此,我们要控制管道当中的气流速度保证消声器能够稳定的工作。暖管空调在系统设置当中应该有噪声控制的选项与相应的标准,消声器工作特性应该与这种特性相匹配,只有这样,消声器的效果才能够达到最好。在安装消声器时,应该根据暖通空调系统的类型来进行选择。

(三)减振隔振的方法

减振隔振的使用对于降噪消音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方式,暖通空调不管是在启动还是运转时都有一定的噪音,主要是系统内部的风机、水泵和冷压缩机。当这些噪音产生过后不会在短时间内消失,而是会通过管道内的基础管件传递给其他系统,之后又会传入到其他房间当中,从而影响人们正常生活的舒适度。我国在暖管空调运转之前就有减振隔振的措施,就可以有效降低振动带来的噪音,并且可以取得的效果还比较好。比如说,选择合适的材质铺设在管道与空调相关设备之间,让设备在运转时的噪音量降到最低,这样噪音就不会在管道内交叉传递。这样的减振隔振措施需要根据管道与空调设备运转的实际情况来实施,从而取得良好的噪声控制效果。

(四)对建筑内的设备房间进行降噪消声处理

建筑中的暖通空调设备在一般情况下都是由机房统一操控的,但是在实际情况下,机房往往会存在大量的噪音,不仅会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还影响到其它机器的正常运转,因此,我们应该对这种噪音进行控制,除了以上所述的方式外,还要让机房选择的位置科学合理,让机房尽可能你空调房远一些。机房位置的选择就需要对噪声源进行合理的分析,确定噪声的频谱,然后在根据频谱给出的数据选择合适的吸音墙纸与吸音的天棚。根据一般的检验来判断,风机房的噪音一般都是低频噪音。所以,石膏穿孔板和珍珠岩吸声板是最为有效的两种降噪消音材料。

三 结束语

噪音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都会带来直接的影响,因此,降低建筑物内外的噪音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认识到的问题。而在暖通空调运转时难免会产生噪音,噪音是不可避免的,只能选择合理的方式减低不能从根部去除。

【参考文献】

[1]孙凌云. 暖通空调系统噪声问题的治理策略探究[J]. 城市建筑,2014,02.

[2]孙凌云. 暖通空调系统噪声问题的治理策略探究[J]. 城市建筑,2014,01.

[3]贾俊峰. 对暖通空调系统降噪问题的探讨[A]. 太原市中小企业工程技术人才发展促进会.工程技术发展论文集[C].太原市中小企业工程技术人才发展促进会:,2015:1

篇8

关键词:暖通工程施工 质量控制与管理

1、 施工前的控制

在工程进行建设的初期阶段,必须要对施工图纸进行严格的会审工作,以此来达到对图纸内容进行规范、统一的目的!在进行图纸的会审工作之前,其施工单位务必要对图纸内容进行详细的检查,如若发现了任何问题,要及时向负责图纸设计单位进行沟通,由图纸设计单位来解答所出现的问题,并且两者互相协作完成预审所发现存在的问题!施工单位要充分了解设计图纸中的每一个细节,对其中所出现的与实际施工不符的设计,要及时与图纸设计单位进行沟通,找出解决方案!在某些有需要的情况下,可以到施工现场进行对比,修正图纸上所存在的错误!尽最大努力将图纸错误都消灭在工程开始施工之前,图纸审查工作的所有内容都要记录在册,由相关负责人员签字,并留档备案。

2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2.1 严格对工程材料进行控制和把关

针对暖通工程施工中存在着材料管理的问题,需要对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以确保整个施工工程的质量。对于采购回来的施工材料质量不合格的问题,管理人员需对采购回来的材料进行检查,抽样调查等等,一旦发现采购回来的质量存在着问题,坚决不能将质量有问题的材料应用到暖通施工工程中去。所有的材料的检查标准都要符合国家对于建筑工程材料的要求标准;另外,针对材料上准备不足的情况,管理人员在工程施工前要组织专门人员进行整个暖通工程需要材料的数量的预算,并且根据暖通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预算,反复进行讨论,然后按着预算出来的材料数量进行采购,从而解决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准备施工材料过多和过少的问题,从而保证工程的成本不会增加和确保暖通工程的施工按着预先的进度顺利的进行。

2.2 加强对人员的控制

各个工序环节中,能够有效避免由于人为因素所导致的错误的方式就在于对工程的施工前以及施工中进行严格的控制!人员是施工管理工作中的核心内容,只有加强对人员的相关管理,才能够最大程度的让工程在保证质量和工期的情况下完成!所谓对人员管理包括两方面:一是要加强对承包单位的资质审查,另一方面要提高员工的素质,努力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建立良好的安装施工队伍!首先要加强相关知识的学习,以定期不定期,集中或统一的方式进行学习,进行技术安全交底,明白自己的职责,什么应该做,怎么做,做到何种程度,要将这一学习成果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定期对其进行考核,并实施相应的物质或精神的奖励!同事还要加强对新材料新工艺的宣讲和普及,保证新材料新工艺的顺利推广!

2.3 及时控制好进度

暖通工程中的空调工程进度管理工作,最为重要的就是把握好暖通的工期,这是对暖通工程质量进行检测的一个重要审核标准!暖通工程自身的进度管理工作必须要结合暖通工程的实际情况,暖通工程施工过程中各个部门的都要进行协调,并且工程进度要配合良好,如果采用合理的管理方式来控制进度的配合,反而会影响施工进度,严重情况下还会造成返工或者经济损失!如果整个暖通工程由于受到较大影响而导致进度过于滞后,那么就会使得整个工程无法如期交付,同时影响到工程款项的拨付,甚至产生更为严重的连锁性反应!例如影响到施工工人工资发放,进而影响到施工工人的施工热情以及施工态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工程质量,严重情况下还会出现罢工而导致工程停滞,最终使得整个工程无法按时完成!所以,暖通工程在进行施工过程中,务必要控制好施工的进度,保持与合同要求的一致性,让所有的资源都能够使用到工程建设中,达到最大化的利用率!

2.4 加强对工程资金的科学预算工作

暖通工程施工中存在着资金管理的问题,因此,管理人员需要对资金进行科学的预算工作。资金的问题影响着整个工程是否能够顺利的竣工。因此,管理人员需要为整个工程需要的资金和安排组织人员进行科学的预算。根据工程的大小,工期的长短,施工材料的多少,录用多少施工人员,需要多少的机械设备等等,进行科学的预算,从而合理的安排资金,已解决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资金短缺的问题影响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和施工的质量。

3、 加强暖通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措施

3.1严格对工程材料进行控制和把关

针对暖通工程施工中存在着材料管理的问题,需要对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以确保整个施工工程的质量。对于采购回来的施工材料质量不合格的问题,管理人员需对采购回来的材料进行检查,抽样调查等等,一旦发现采购回来的质量存在着问题,坚决不能将质量有问题的材料应用到暖通施工工程中去[4]。所有的材料的检查标准都要符合国家对于建筑工程材料的要求标准。

3.2加强对工程资金的科学预算工作

暖通工程施工中存在着资金管理的问题,因此,管理人员需要对资金进行科学的预算工作。资金的问题影响着整个工程是否能够顺利的竣工[5]。因此,管理人员需要为整个工程需要的资金和安排组织人员进行科学的预算。根据工程的大小,工期的长短,施工材料的多少,录用多少施工人员,需要多少的机械设备等等,进行科学的预算,从而合理的安排资金,已解决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资金短缺的问题影响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和施工的质量。

3.3对工程的进度进行合理的安排

针对暖通工程在施工进度上安排不合理的情况,管理人员要做好工程的进度安排工作。主要需要做2方面的工作,在工程施工前的预算工作和在工程施工中的进度管理工作。对于进度的预算安排需要组织专门的人员进行进度计划,根据整个工程的实际,进行科学的进度规划。对于管理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对工程进度的管理,应该具有战略性的眼光,对于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工程的实际进度比计划进度慢的情况,管理人员要及时的组织人员进行对进度计划的修改,从而使计划进度符合实际的施工进度,确保暖通工程顺利的施工。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对暖通工程施工质量进行控制的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各个环节的事前控制工作,同时也不能放松对施工中以及施工完成后的监管工作!只有不断加强对暖通工程的质量工作,才能够保证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在这一过程中,施工人员不仅要不断强化自身的技术工艺,其管理人员也需要不断对管理措施进行改善,使得建筑工程的暖通工程能够得到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并更好的以高质量来服务于社会!

参考文献:

篇9

针织流行趋势册依据所开发的内容可分为:前期国内外市场分析、主题名称确定、主题色彩确定、收集灵感图、确定针型组织类型、主题版面设计、纱线选择、流行款式收集分类、款式开发、样衣板单制作、制作样衣、样衣修改、样衣拍照等过程。其涉及到的部门有策划部、产品开发部、样衣制作部、平面设计部、印刷部,各部门下又有其管理的分支,为了使针织流行趋势册开发顺利进行,要充分了解各部门的主要任务,以及每个阶段的穿插顺序。

若想在实践中游刃有余地解决各种复杂问题,系统理论指导非常重要。目前,国内有关针织服装的流行趋势册系统开发为数不多,用于指导流行趋势开发的系统思维更多是硬系统思维,而在开发过程中,当遇到意想不到、模糊不清的问题时,就需要软系统思维来弥补硬系统思维的不足。

1 软系统思维

1.1软系统思维概念

1981年,英国切克兰德教授(PCheckland)在处理比工程情况更复杂和模糊不清的管理问题时,首次提出了软系统方法论(Soft System Methodology,SSM)。软系统方法论认为,分析应该由建立尽可能丰富的问题情形图像组成,而不是试图在系统模型里捕捉。系统思考者追求为物质系统设计的系统,但是不能系统地对待有目的的人类活动。硬系统思维方法是对客观的世界形成的固定模型与设计蓝图,而软系统思维方法是解决复杂的人类活动系统问题的有效方法。它不仅构筑了解决问题的框架,并且构筑了问题从头到尾的过程隧道。

1.2软系统思维的特点

(1)软系统思维注重激发研究者、策划者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并提炼出整个项目发展的大框架,从大局出发,抓主要矛盾进行系统调控。培养研究者、策划者养成熟练提出问题和抓主要矛盾的习惯,便能在稍纵即逝、信息繁多的流行信息中游刃有余,创意层出不穷。

针织流行趋势开发成果是通过针织流行趋势册的制作展现出来的,大的框架分为趋势册及品牌策划者、产品推广的需求者(企业)、趋势册内容搜集开发者(平面设计师)、趋势册生产者(印刷厂)。整个趋势册开发大体分为8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开发内容不同,涉及到的人员也不同,产生的矛盾也不尽相同。这就要求策划者抓住每个阶段的主要矛盾,破解问题,同时预测下一阶段可能发生的问题,提前做好预防准备。

(2)软系统思维要求研究者、策划者关注问题解决中的思维过程。“为寻求事实之间的联系提出问题;从理论与事实之间的矛盾中发现问题;从某一个理论内部的矛盾中发现问题;从不同理论之间的分歧中发现问题;从社会需求与已有生产技术手段的差距上发现问题”。掌握了问题的主要来源,研究者、策划者就能深刻的认识问题、剖析问题,汇集尽可能丰富的问题情形图像,在探索过程中,解决方法也在孕育之中。

在针织流行趋势册开发的过程中,每个阶段都是承接关系,在任何一个阶段中涉及到的部门出现差错或拖延时间,都会影响到整个趋势册开发进度,影响最终效果。例如要将最新流行的元素展现给客户,就要将流行元素运用到服装上,这就涉及到设计工作人员与工艺技术工作人员的协调配合,设计出来的款式是不是符合针织服装的制作规律;工艺技术人员能不能将设计图转变为工艺图;提供的纱线能不能在现有的机器上实现样衣等等,这些都是问题,在出现问题前有效预防,在出现问题后快速解决。

2 针织流行趋势开发系统

(1)趋势资料搜集

通过付费网站、高校学术交流、企业走访等多种途径获得最新的针织流行资讯,并且结合国内针织企业特色及市场状况,筛选出合适的趋势资料。

(2)确定主题名称、主题色彩

根据客户提出的要求,再结合搜集的国内外趋势资料,筛选出适合客户以及国内市场的流行元素进行总结,归纳出4个风格迥异的主题(国际惯例,每年流行趋势4个主题),并根据主题感觉为4个主题命名;不同的主题感觉,会有相应的主题色彩,也是在国际流行色趋势中总结而来。

(3)确定主题灵感图

所有艺术创作都离不开灵感,而这些灵感来源于生活、大自然以及对它们的感悟。针织毛衫面料与机织面料不同,针织组织图案可以直接构成面料花型,可以在服装表面形成立体效果。

(4)纱线选择

纱线的种类很多,各有各的特点。在一件毛衫中,若用到不同成分、不同支数的纱线,会增加时间成本,或者降低工艺的可行性。所以,确定主题后,要精心选纱,这样才能做出品质好的样衣。

(5)搜集款式引导图

每一年流行的服装都有自己的特点,流行元素及款式各不相同,搜集好的款式引导国内针织市场,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6)样衣制作、拍照

样衣是各个设计要素的综合体现,也是整个趋势册开发中花费时间最长的一块内容。这要求设计师、工艺师、打板师、后整理等4个部门人员共同协作。样衣制作过程中,机器对制作的限制条件不可忽视。样衣制作完毕后,通过模特生动地表现服装的风格、特点,其照片配合每个主题,突出其内涵。

(7)趋势册封面、主题板、内页形式确定

封面形式决定了趋势册给读者的第一印象。每个主题的第一页是符合主题风格的图片,它直观地诠释主题。内页内容有灵感图、款式图、效果图、织物小样,使读者一目了然。此块内容是否成功,关键在于设计师对针织流行趋势的理解、体会是否到位。

(8)趋势册制作

根据客户方提出的要求,与印刷厂进行沟通。印刷与装订的质量影响到趋势册最后的品质,不容忽视。

3 软系统思维对针织流行趋势开发的价值

篇10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实验室;管理系统

中图分类号:TP311.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12-0000-01

高职院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系统的设计的过程与方法需要系统观和整体观,高职院校验室管理信息系统的框架、作用、特征及设计这个系统的所用的“软件”设施。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即LIMS,在实验室的管理过程中,有一个专门的处理信息的系统,最终实现数据网络化的资源共享,无纸化记录和办公室资源等先进的技术支持,力求在构建高职院校计算机实验室过程中具备有效性与实用性。

一、高职院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系统的网络架构

随着高校教学管理的进步,在实验室管理工作中我们要处理的事务变得更加让人不省力。很多高职院校将实验繁琐性工作分解到下一级的实验教学单位,以便能够快速、高效地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更好地提高实验教学的方式和方法。智能生成教育部数据报表,帮助高校在悠然自得条件下,不知不觉就完成了相关的资料的传达,实现信息网络即时沟通。

实验室管理系统根据实验室相关数据生成实验教学计划数据,环绕着实践教师良好的教育方案,我们需要联系高校实验教学的全新的想法,结合实验室的管理特点与高职院校的真实情况,运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科普技术,把实践实验室教学管理、实验室人员管理、仪器设备管理等相关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实验室管理系统。高职院校计算机实验室系统的构建,通常就是选择一种物理网络拓扑结构。但是,在计算机网络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相适应的的组网的架构在不断改变,形成了不同种类的拓扑结构,每一种不同的结构都有不同的功能,所以,高职院校要选择适合自己学校需要的实验室管理系统。

高职院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系统网络架构常见的拓扑结构,主要有星型拓扑结构、环形网络拓扑结构、混合拓扑结构等。每一种结构都有自己的功能,有自身的优势和缺点,所以,高职院校要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如学校的规模,学生人数,实验室计算机的数量,硬件设备环境等,来选择适合学校自身特点的网络结构。让它更好的服务于计算机实验室管理系统,提高管理的效率。

二、高职院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系统的硬件设置与软件设计

高职院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系统的硬件首先自然应该是各终端计算机。通常使用国产机或者进口机均可,在计算机实验室的网络组成中的双绞线和网络接点,如果学校的规模大,学生多,实验室使用人数多,就可以使用中型交换机,用网线相互连接,构建实验室的硬件系统,当然,课根据教学的需要选择一台电脑做主机,课根据使用的软件,设置单独的服务器,也可以让主机同时兼有服务器的部分储存与运用功能,而且所有的实验室所用的计算机在硬件装配上差不多都是一样的。在保护还原的设备方面通常采用蓝光卡LAN专业版标志的硬件还原卡,这种卡集成在具有自适应功能的网卡上,从而可以支持网络对拷,同时还支持单个及多个操作系统同时共存。

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的目的是提供用户工作所需要的信息,多数用户并不关心系统设计的细节,我们看到的只是最后的成效。我们通过看系统数据的结果能帮助我们完成自己的工作判断整个系统的好坏。他所针对的对象是实验室管理者、实验室教师、学生。如果能有一个好的实验室管理系统我们就能更好地进行相关的工作。

高职院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系统的软件设计主要有操作系统的选择和计算机软件系统的设计。高职院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软件的设计,主要是在计算机实验室相应的操作系统安装完以后,根据实验室管理和教学的需要,安装软件,相应地有可以进行一般软件安装,同时可以开展专用应用软件的安装;同时专用软件主要指的是计算机实验室上网操作系统里的网络管理软件,通常采用专用的机房管理系统软件。实验室上网的操作系统所安装的最重要一个操作软件当然是对上机进行管理的软件,上机管理软件的实用性与相关需求分析可以得出其功能。

三、高职院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系统设计的关键技术――多机传输

高职院校计算机实验室系统的关键技术实际上是多机传输。但问题的关键是怎样有效的进行统一的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和维护工作,尽量在蓝光硬盘保护卡功能下灵活地进行多台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输,从而来达到高效的管理与维护计算机实验室的目的。实验室管理的网络传输准备,需要对网络的硬件进行仔细检查与调试,认真开展网线接口一直到交换机仔细的连接。逐步把所有的计算机全部开启,进一步使开机界面均停留在蓝光硬盘保护卡所选择操作系统的常规界面上,甚至可以采用网络唤醒功能来进行接受相应数据的计算机良性开机[3]。可以把安装好所有系统的计算机作为传输大量数据的服务器,从而以它来进行引导多机开展数据传输。并且可以开展硬盘复制与网络拷贝,以及进一步进行多机数据传输。对安装好的实验室计算机相应的磁盘分区来选择进行数据传输,还可以设定IP地址自动分配。

系统的测试是为了找出错误,所以高职院校计算机实验室系统多机传输的测试,要根据系统的结构进行相关模块的测试,先进行单元测试,然后整体测试,最后是确认测试,在这个过程中,要选择正确的测试方法。那么系统测试的方法有哪些呢?一般有黑盒法、白盒法、静态分析法等,多台计算机在传输过程中显示传输的状态,同时还可以随时查看实验室各计算机的正常数据接收情况,而且当传输完成后,一定要验证各台计算机数据传输数据的完整性与有效性。实验室所有计算机,在进入各个操作子系统的时候,都要进行相关的软件测试。因此最终完成了对计算机实验室里所有计算机系统与软件的安装,力求促使实验室里所有计算机成为一个完整的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实验室系统。

总而言之,高职院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系统的发展和运用是符合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我相信在未来有很多高职院校都会采用计算机实验室管理系统来进行对实验室的相关管理工作,虽然计算机实验室管理系统的开发还不是很完善,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还有教育的要求,在系统使用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新的问题,并针对问题,及时做出改进研究,以保证高职院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彭栋.校园网络中心机房建设方案的设计与实现[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