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对自然灾害的影响范文

时间:2024-01-04 17:47: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气候变化对自然灾害的影响,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气候变化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篇1

内容摘要:气候变化引发了一系列自然灾害,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建设气候变化适应性城市。对城市脆弱性的分析,有助于提高城市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本文以宁波市为例,根据当地气候变化及自然灾害的表征特点,分析城市脆弱性所在,提出规划气候适应性城市建设、构建减灾防灾体系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气候变化 城市脆弱性 气候变化性适应城市 减灾防灾体系

“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为保护全球气候做出新贡献”,“强化防灾减灾工作”,十七大报告明确了应对气候变化和防灾减灾工作。气候变化问题是全球面临的重大共同挑战,应对气候变化,涉及资源能源、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内政外交和国家安全的方方面面。全面提升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不断提升气候、生态、环境保护的层次和水平,同时在科学发展观基础上构建气候适应性城市的防灾减灾体系,提升全社会防灾减灾能力。

城市脆弱性的内涵与构成

(一)城市脆弱性的认识

城市脆弱性包括城市生态脆弱性、城市环境脆弱性、城市邻里关系脆弱性、城市能源脆弱性、城市安全脆弱性等(喻小红等,2007)。从生态系统角度来说,城市脆弱性就是指城市生态系统在面临外界各种压力和干扰(包括人类活动的扰动和自然界的各种压力),可能导致城市出现损伤和退化特征的程度的一个衡量。城市脆弱性有侧重于从生态系统角度来分析的,也有侧重于自然灾害来研究城市脆弱性。其实这两个方面对城市脆弱性的研究,都是从城市的风险源角度进行的分析,自然灾害是城市脆弱性的风险源表现形式,而生态环境则是自然灾害的根本原因。城市脆弱性研究的应该是承灾体―城市面临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生态环境变化所导致的自然灾害的脆弱程度。

(二)城市脆弱性的内涵

本文研究的是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城市脆弱性,尤其是城市针对自然灾害的脆弱性;气候变化是人类活动引起的,气候是城市里的生态系统所面临的环境因素,气候变化带来了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因此,这里的城市脆弱性包括三个要素:第一,与气候变化有关,第二,与气候变化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有关,第三,与气候变化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带来的自然灾害有关。

根据脆弱性概念的内因和外因分析,城市脆弱性的承灾体主要包括城市自身,城市的基本设施、公共设施,城市内的社区、居民等(以下统称“城市”),这是城市脆弱性的内因。由于不同城市的地理位置、地质结构、人口规模、基本设施、社区居民设置等各不相同,因此不同城市的脆弱性程度也各不相同。城市脆弱性的外因主要是城市的生态环境及其所引发的自然灾害(详见图1);种类不同、强度不同,生态环境及自然灾害作为风险源的危险性也不同,由此引发的城市脆弱性也不同。

(三)城市脆弱性的构成

脆弱性的结构经历了从敏感性和应对能力组成的二元结构,到敏感性、暴露性、应对、适应能力等组成的多元结构;从内在风险的自然状态、或可能受伤害程度的经济社会状态的单一维度,到自然、社会、经济、环境、制度等组成的多维度结构。本文认为,城市脆弱性结构在脆弱性结构的基础上,应该包括了敏感性、应对能力和恢复力。敏感性强调的是承灾体的本身属性,由其物理性质(结构)决定,在灾害发生前就客观存在;应对能力主要是城市的社会经济系统在灾害发生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抵制能力,持续在灾害发生过程中;恢复力是灾害发生后表现出来的经济社会系统的恢复能力,多用城市社会经济系统尽可能恢复至灾害发生前状态所需的时间、精力和效率来衡量,偏重于灾害发生以后(见图2)。

气候变化下的城市脆弱性

(一)气候变化的界定

气候是长时间内气象要素和天气现象的平均或统计状态,通常由某一时期的平均值和离差值表征。气候变化是指气候平均值和离差值两者中的一个或两者同时随时间出现了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变化。平均值的升降,表明气候平均状态的变化;离差值增大,表明气候状态不稳定性增加,气候异常愈明显。气候变化不但包括平均值的变化,也包括变率的变化。气候变化一词在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使用中,是指气候随时间的任何变化,无论其原因是自然变率,还是人类活动的结果。《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第一款中,将“气候变化”定义为:“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观察,在自然气候变化之外由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改变全球大气组成所导致的气候改变。”UNFCCC因此将因人类活动而改变大气组成的“气候变化”与归因于自然原因的“气候变率”区分开来。

气候变化(Climate Change)主要表现为三方面:全球气候变暖(Global Warming)、酸雨(Acid Deposition)、臭氧层破坏(Ozone Depletion)。本文采用UNFCCC对气候变化的定义,即侧重研究人类活动所引起的气候变化,暂且不考虑自然原因引起的气候变率。

(二)气候变化对城市的影响

IPCC第三次评估报告提供的预测结果是,本世纪末全球平均气温可能上升1.4℃-5.8℃。未来变暖的变幅取决于人类采取什么样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但全球气候总的变化趋势仍继续向变暖的方向发展。气候变暖将对全球的生态系统、各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影响。气候变化是事关生态与环境保护、能源与水资源管理、食物安全和人类健康以及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人类活动所引起的气候变化主要表现人为增暖,温度升高造成的影响表现为:北半球高纬地区的早春农作物播种,林火和虫害对森林的影响;欧洲与热浪相关的死亡率,某些地区的传染病传播媒介,以胶北半球中高纬地区的花粉过敏;在北极地区冰雪上狩猎和旅行,在低海拔高山地区的运动等。城市及其系统受到了气候变化和气候变异的影响,如山区人居环境遭受冰川湖泊爆发洪水的风险加大;海平面升高和人类的发展,增加了许多地区海岸带洪水造成的损害。

(三)气候变化引发的自然灾害

气象灾害占了中国自然灾害较高比例,而极端气象现象与气候变化、尤其是气候变暖高度有关。又由于我国人口众多、自然环境相对恶劣,自然系统和人类社会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高等因素,容易遭受自然灾害的侵袭;同时,由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技术水平较低,基础设施不完善,以及有效资源管理手段缺乏等原因,我国自然系统和人类社会在灾害发生过程中对自然灾害的应对能力相对低下,由此所致的灾后重建恢复能力也较差。我国较易遭受的自然灾害,包括:洪涝灾害。据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统计显示,截止2009年8月24日,全年直接经济损失711亿元,共有29个省份不同程度发生洪涝灾害。暴雨泥石流。2010年8月7日甘肃舟曲因特大暴雨引发的泥石流至今让人触目惊心;2010年8月12日起,由于连日的强降雨天气,四川多地发生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直接经济损失达11.6亿元。海平面上升。我国是世界上受海平面上升影响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中国全海域海平面平均上升速率为2.5毫米/年。2004~2006年,中国全海域海平面都高于常年,其中2006年比常年高71毫米。与2003年相比,2004~2006年中国全海域海平面呈起伏上升趋势,各海区海平面变化趋势与全海域一致。海平面上升不仅会造成我国沿海地区土地资源的严重损失,而且会严重影响沿海地区的重要工程设施和沿海城市发展。这些自然灾害和其他气候变化引发的自然灾害都是城市脆弱性的外因,增加了城市脆弱性的强度。

适应气候变化的城市脆弱性:以宁波为例

(一)宁波气候变化的趋势和特点

宁波气候变化的趋势。2010年初以来,欧洲各国遭遇“50年罕见暴风雪和寒冬”,美国发生“罕见冰暴天气”,澳大利亚“火热水深”,我国北方遭遇50年一遇严重旱灾……作为地球村的一个“角落”,宁波市也出现了历史同期罕见的冰雹天气。IPCC(国际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四次评估报告(2007年)认为:最近100年地球经历了以增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从1906年至2005年全球年平均地表温度上升了0.74℃,最近50年增暖趋势更加明显,达到每10年升高0.13℃。统计数据显示,同全球气候一样,宁波市气候也在发生明显的改变,其中1980年至2005年,宁波每10年气温升高0.74℃,升温幅度明显高于全球平均。宁波的年降水量虽然没有发生趋势性改变,但降水日数明显呈现减少趋势,降水日数的减少主要是小雨日数的减少,而中雨以上降水日数呈现缓慢增加趋势,这表明宁波出现强降水的几率在增加。同时,宁波市年平均风速出现减小趋势,8级以上大风天气也呈现减少趋势,但影响宁波市的台风个数呈缓慢增多趋势。此外,宁波市的大雾天气减少,阴霾天气增多,降雪日数明显减少。

宁波气候变化的特点:以2010年为例。2010年1~6月全市平均气温13.7度,比常年同期偏高0.6度;全市平均降水量912.4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多26.4%。2010年上半年宁波市天气气候有如下几方面的特点:连阴雨天气频繁出现。2010年以来宁波市已出现5次长连阴雨过程,分别出现在1月31日~2月11日(雨日11天)、2月25日~3月9日(雨日12天)、3月30日~农历2010年3月初二(雨日16天)、5月13日~23日(雨日9天)、6月14日~7月1日(雨日16天),比常年明显偏多。寒潮天气近年罕见。2010年1月份和2月份宁波市各出现了一次寒潮天气,为近年来所罕见。1月20日~22日的寒潮过程,24小时降温幅度10.7℃,48小时降温幅度14.7℃,最低气温2.1℃。2月9日~11日的寒潮过程,48小时降温幅度13.1℃,最低气温达到1.9℃。浮尘天气影响空气质量。受北方沙尘暴天气影响,3月21日宁波市出现了自2007年4月2日以来最严重的浮尘天气,宁波市区空气污染指数高达500,空气质量为重度污染。

(二)宁波气候变化引发的自然灾害及特征分析

1.宁波的自然灾害。宁波的自然灾害主要是由一些恶劣天气(干旱、台风)引起的,如洪水,洪涝,海水侵蚀及山体滑坡。台风影响期主要集中在7月至9月,每年平均2.8次。超强台风(雨量>= 200毫米)每隔几年发生一次,给宁波带来严重损害。1953年以来,共有四个超强台风登陆宁波。由台风引起的暴风雨给宁波造成了巨大损害,例如,第5612号强台风给象山县造成了巨大损失,第9711号台风造成的损失超过45亿元。暴风雨年均2-5场,集中在6月到7月初的雨季期和8月至9月的台风期,其中9月暴发频率较高。从空间分布来看,宁海县的暴风雨比其他县市区更多。暴雨通常会引起洪水灾害,例如1988年7月30日由暴雨引起的洪水灾害致100多人死亡。干旱通常发生在8月至9月,在梅雨期之后,特别是在宁海,象山等县山区每2-3年发生一次,而其他地区一般4-5年一次。

2.气候变化的频率和强度分析。根据宁波城市的气候变化趋势和特征,现对宁波气候变化及其所引发的自然灾害的城市脆弱性进行分析。气候变化及其自然灾害可用变化频率(Frequency)和变化强度(Severity)进行描述,台风在宁波出现频率不高,影响强度相对较小;而热浪和暴风雨出现频率较高,对城市的影响强度也大;干旱则属于出现频率高,影响强度相对小;暴风雪和洪水出现频率较低,影响强度较大。

(三)气候变化适应性城市建设:以宁波市为例

1.宁波城市脆弱性的总体分析。宁波的自然灾害主要位于中国大陆东部海岸线中段长江三角洲南端,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岛屿星罗棋布,历史上有自然灾害,如热带气旋(台风)和由其引起次生灾害,如洪水、洪涝、滑坡和海水入侵。根据最近OECD的研究,宁波是世界前20个对于气候变化高风险和高脆弱性的城市之一,并且从预测的暴露人口和资产角度而言是全球三大高危城市之一。一个有适应能力的城市是指了解其面对的灾害并控制其发展,同时系统地通过灾害风险管理和后续活动来适应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影响。宁波旨在通过降低城市应对当前自然灾害和预期气候变化影响的脆弱性来提高城市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见图3)。

2.宁波建设气候变化适应性城市。规划气候变化适应性城市建设。宁波气候变化适应型城市项目旨在建设城市准备和减少现有自然灾害及气候变化预期影响的能力,编制地方应对行动计划以形成未来计划的行动并将研究的成果融入到现有的规划过程中,如十二五规划。气候变化适应型城市框架主张将气候变化和灾害风险管理纳入城市规划管理主流。鉴于气候变化及其对最贫困社区的影响的明确证据,气候变化问题纳入发展规划是一个高度优先事项。气候变化与灾害风险和贫困间的联系强调要增强社会、经济和环境的防御性,特别是在有高度密集资产和人口的城市。城市管理者需要具体的局部驱动战略,以帮助他们通过规划识别、减少、管理和应对风险。这种积极规划的目的在于明显减少其脆弱性,管理气候变化和有关自然灾害的潜在影响。

构建减灾防灾体系。宁波市政府高度重视发展防灾减灾体系。为了抗击自然灾害,过去几年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和物力用于高标准海塘、防洪、小流域综合治理和城市灾害应急体系建设。经过多年的努力,几乎所有建成的海堤都达到了50年一遇标准。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新的事业,迁移,城市规模都在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新灾害和次生灾害频繁发生,例如2007年的洪涝致使部分城市交通瘫痪。现有的防灾减灾系统无法满足要求。研究如何在一个更宏观的区域建设防灾减灾体系以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当前一项重要而且紧迫的课题。

构建减灾防灾体系和建设气候变化适应性城市的路径

(一)构建减灾防灾体系的建议

第一,提高城市对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的灾前适应能力。加强极端气候变化和重大气候现象及其影响的中短期预报和精细化预报,提高重大气象灾害预报的准确率和时效性,形成全国性、多层次、布局合理的气象监测预报网络,实现灾害性气候事件的预警分析和风险分析。

第二,加强城市对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的灾中应对能力。建立不同级别自然灾害应急处置制度和响应制度,建立分级响应、属地管理的纵向组织指挥体系,构建信息共享、分工协作的横向部门协作联动体系,建立政府、企业、群众共同响应的灾害应急处置体系。

第三,加速城市对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的灾后恢复能力。充分发挥政府在灾后重建中的重要作用,政府要从组织领导、保障措施、责任落实以及政策措施等方面,切实做好灾后的重建恢复工作。政府加强资金和物资管理,强化督促检查,统筹处理灾后重建与做好日常工作的关系,确保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扎实推进。

(二)建设气候变化适应性城市的路径分析

首先,要厘清全球、全国以及本地区气候特征、气候变化趋势,尤其是极端气候现象,理清人类经济社会系统与气候变化之类的相互关系,从人类经济社会活动角度减轻和减缓其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因此,要加强对气候变化专项规划的制定和建设,充分运用规划的提纲挈领作用统筹协调各部门(区域)的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在规划基础上,加强国家层面上的气候变化立法工作,以法律规范全社会的经济社会活动,明确各自责任和义务,切实实现有利于人类可持续发展气候安全。

其次,要充分发挥科技对气候变化的支撑作用。通过利用科技加大气候变化规律研究、气候变化趋势预测、气候变化影响分析、提高气候变化的预测性,增强应对气候变化的针对性、有效性和科学性,以减轻已经存在或可能发生的气候变化对人类经济社会的负面影响。

最后,要提高气候变化适应性城市的防灾减灾能力。应对气候变化和防御极端气候灾害能力是体现未来20年和谐社会建设水平与国家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应把应对气候变化和防灾减灾纳入国家安全体系,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增强防灾减灾、抵御极端气象灾害的能力,降低气候变化的风险,提高农业生产、水资源保障、公共卫生等领域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

参考文献:

1.Downing, T.and Bakker, K.(2000). Drought Discourse and Vulnerability。In Wilhite, D.(ed.) Drought: a global assessment, Vol.2.London Routledge ECES(2001).Documenting

2.Downing T.E.Climate change and vulnerable places: global food security and country studies in Zimbabwe, Kenya, Senegal and Chile [C]//Environmental change unit.Oxford: University of Oxford, 1992

3.苏桂武,高庆华.自然灾害风险的分析要素[J].地学前缘,2003,10

4.Houghton T, Ding Y, Griggs D.J, et al.IPCC, 2001: Climate Change2001: The Scientific Basis Contribution of Working Group to the Third Assessment Report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2001

5.Birkmann J(ed.).Measuring Vulnerability to Hazards of Natural Origin-towards Disaster-Resilient Societies[M].Tokyo and New York: UNU Press, 2006

6.喻小红等.城市脆弱性的表现及对策[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7(5)

7.周永娟.生态系统脆弱性研究[J].生态经济,2009(11)

篇2

摘要介绍了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提出应对气候变化的对策,包括提前玉米播期、扩大水稻种植面积、调整种植结构、选择抗逆性品种、加强农田生态保护、采取相应技术措施等内容。

关键词气候变化;农业生产;影响;对策

农业是应对灾害最脆弱的产业,受气候变化的影响最大。目前辽宁省处于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时期,粮食安全生产任务艰巨,未来的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还存在相当大的不确定性[1],因此迫切需要探索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以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

1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1.1干旱、霜冻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009年冬、2010春我国西南5省持续高温少雨,旱情不断加剧,其中云南、广西部分地区旱情达到特大干旱等级,贵州出现80年一遇的严重干旱,部分地区旱情甚至100年一遇。而2010年春河南、山东、甘肃、辽宁等地区又出现低温霜冻天气,严重影响春播春管。气候变化使人们生活受到很大影响,农业生产遭受重大损失[1-2]。在人类面临的与气候相关的诸多挑战中,很大程度上依赖靠天吃饭的农业,无疑是受冲击最大的行业之一。辽宁农业生态类型多,尤其是农作物,极易受到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严重影响到粮食安全。

1.2旱灾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近5年来,我国每年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粮食损失达5 000万t左右,为粮食总产的10%,其中,因旱灾造成的损失约占全部灾害损失的60%左右。如果不采取气候变化适应对策,到2030年全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可能下降5%~10%;到21世纪后半叶,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作物的产量整体上可能下降13%~24%。从2009年辽宁的干旱到2010年云南的干旱,包括2009年整个东北的低温冻害等,极端气候事件频繁发生。气象部门提供的数据也证明,最近这些年,辽宁省干旱的趋势将加重,暴雨的日数增加,强度也加重了,也就是说旱涝的风险增加了,范围日益扩大,粮食减产幅度加大。自2001年以来,除2005年外,其余8年均发生了较为严重的干旱灾害,平均受灾面积达133.33万hm2, 2009年辽西北发生自1951年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的干旱,产量损失严重。

1.3灾害性天气频发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气候本来就多变,而且变率比较高,辽宁省农业总是旱涝不断,这是一个常态。但是在人为因素的作用下,这些灾害性天气的发生频率正在加快、强度正在加强。其原因,一是季风气候本身就具有这种特性;二是气候变化致使这种变化的幅度加大、强度增强,导致了灾害性天气的频发。气候变化增加了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使产量波动大。最近30年,辽宁省粮食作物因气候变化造成的绝对损失量和相对损失量都在增加。因此,在农业生产中,要把气候本身的规律和“人为因素影响使灾害天气变化加大”这种规律的认识统一到对农业生产的决策中去,也就是要把减轻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作为农业生产安排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考虑。

1.4霜期延长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辽宁省生长季≥10 ℃界限温度的积温值在近50年明显增加,生长季3 300 ℃有效积温(大于10 ℃)在20世纪80年代前后空间分布变化不明显,铁岭无霜期158~159 d,但在近20年里该积温线明显向外扩张,铁岭无霜期为166~168 d。无霜期延长,使作物品种由中早熟型向中晚熟型发展,农作物种植结构出现适应性调整,这种变化直接导致现有农业生产的地理布局发生改变。

1.5气候变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近几年来冬季气温偏高,使辽北地区冬季冻土期缩短,冻土层厚度变薄,有利于病虫害的安全越冬,使越冬虫源、菌源增加,起始发育时间提前,发育速度加快,周期缩短,繁殖力增强,虫害越冬界限向北扩展,危害范围扩大,病虫害危害时间延长,程度加重。造成越冬病虫卵死亡率降低,病虫害大面积发生[3-4]。

2对策

2.1提前玉米播期

玉米是喜温作物,对土壤及外界条件的要求相对较高,在水分正常的情况下,日均气温稳定≥8 ℃时是玉米适宜播种期。由于气候变化导致积温增加,可减少中、早熟品种种植范围,扩大玉米晚熟品种种植范围,整体使玉米播期提前。这不但充分利用农业热量资源,避免热量浪费,同时也促进玉米单位产量的提高。就辽北而言,玉米播期由20世纪80年代的4月中旬到现在的4月上旬,播期提前了4~6 d。

2.2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在辽宁,水稻主产区基本具备灌溉条件,随着气候变暖,水稻产量形成期低温天气出现频率减少,低温冷害几率低,水稻适宜生长期延长8 d左右,可扩大水稻种植面积,以提高产量。辽宁水稻种植面积达到了66.67万 hm2,铁岭种植面积也达到6.67万hm2左右。

2.3调整种植结构

针对未来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可能影响,根据未来光、温、水资源匹配状况和农业气象灾害的新格局,改进作物、品种布局,采用防灾抗灾、稳产增产的技术措施及预防可能加重的农业病虫害。在改革种植结构时要深刻了解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形成和气象条件的关系,进而开展合理利用农业气候资源,防御农业气象灾害的研究。

2.4选择抗逆性品种

应该加强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影响的研究,加强对农业生产能力建设的投入,有计划地培育和选育抗旱、抗涝、抗高温和低温等抗逆品种。近年来,农业生产适应气候变化,在作物和品种布局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这种变化使自然灾害“受体”改变,加剧了灾害风险,旱涝灾害、冻害等发生后造成的损失加大,原因就是很多作物品种的高产性状上去了,抗逆性状下来了。东北地区玉米从中早熟发展到中晚熟,到晚熟,其受秋季低温影响的风险肯定加大了。因此,在选择品种时,不能单一追求高产,还要充分考虑品种的抗逆等性状。农业科学研究中不仅要注重提高作物单产、改善品质,还要考虑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5加强农田生态保护

加大科技投入,发展旱作农业、节水农业;有效利用水资源,控制水土流失,增加灌溉和施肥,防治病虫害等,以提高农作物适应能力;保护土壤环境的可持续利用;施用无公害农药控制有害杂草、害虫发生,严格控制残留;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控制化学肥料的施用,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增加农田生态承载力,同时确保粮食生产安全,使农田生产赖以存在的土壤、水源、空气等一切要素向良性方向发展。

2.6采取相应技术措施

气候变化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很多变数,发展新的适应现在和未来气侯变化的应用技术十分迫切。应对气候变化对农业的不利影响,最好的办法是因地制宜采取适应措施,包括根据对未来气候的预测调整农业结构,即要在适宜的时间、地点种植最适宜的作物;加强管理,改善农业基础设施,特别是要根据未来的气候变化预测改善灌溉和排水设施;采用新技术,提高农业生产对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抵御能力;增强农业抗灾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从防范气候变化的风险角度来看,农业生产应当加强能力建设;加强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农业灾害的监测评估;加强培训和服务,增强农民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3参考文献

[1] 赵春雨,王颖,张玉书,等.近50年辽宁省作物生长季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J].灾害学,2009,24(4):102-106.

[2] 纪瑞鹏,陈鹏狮,张玉书,等.气候变化对辽宁农业的影响和减轻自然灾害的对策建议[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09,29(3):52-54.

篇3

    全球每年死于痢疾的小孩约有150万,其中大多数是发展中国家的年龄小于5岁的儿童。仅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每年死于水传播疾病的年龄小于5岁的儿童约有77600,平均每天死亡200个儿童。 

    尽管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33个国家中有16个国家已经纳和联合国关于清洁饮用水和水卫生条件的千年发展目标,但是这些国家仍然有6100万和840万人的饮用水状况和卫生条件需要改善。为了确保联合国的千年目标和继续减少痢疾等水传播疾病的发病率,人们需要研究气候变化对水质和水量供应的影响。 

    水环境与水传播疾病 

    水传播病症如痢疾等能够严重影响人体的消化和吸收功能,同时使人体的抵抗力下降,更容易感染其它疾病。儿童如果在早期患上痢疾等水传播疾病会严重影响他们的生长发育,容易造成发育迟缓,以致于影响他们在学校的学习,甚至影响他们将来的就业。 

    严重的痢疾如果救治不当会直接导致死亡。安全饮用水和健康的卫生条件在减少如痢疾等水传播疾病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尽管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与联合国关于饮用水和卫生条件的千年目标相差不多,但是该地区的5.54亿人中仍然有0.5亿人缺少安全饮用水,其中约有0.34亿位于广大农村地区,1.25亿人没有健康的卫生条件。 

    不安全的水源存在着被污染的危险,也容易成为水传播疾病的载体。不健康的卫生条件往往是其它清洁水的污染源。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导,使用改善后的卫生条件,例如使用清洁厕所等可以将痢疾等水传播疾病的发病率降低32%,使用改善后的水源,可以将水传播疾病降低6%到25%。例如使用过滤水井、公用自来水和管道水井等。 

    气候变化对水传播疾病的影响 

    气候是一种空间尺度较大并且历时比较长的天气形式,一般建立在长年观测的基础上。而天气的波动主要反映在大气的波动上,例如温度、降雨和风等,一般历时在数小时到几天。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有不同的气候带,在气候性自然灾害面前显得更加脆弱。从1970年到1999年,这个地区70%的自然灾害都与其特殊的地形和气候有关。其中洪水是最为严重和主要的灾害。 

    除了地形外,稠密人口增加了气候变化的脆弱性。例如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大约60%的人口居住在沿海地区,该地区77座大城市的70%位于海滨地区。从1970年到1999年,发生在这里的30场大的自然灾害包括台风、洪水、干旱或者海啸等,所有这些灾害都以各种影响形式潜在地增加了水传播疾病的发病机率。当气候灾害和人口密集的脆弱性聚合于一起的时候,人类的灾难就出现了。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像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这样的地区对气候变化如此脆弱的原因。更为严重的是,气候变化所带来的极端天气使得情况更加向着令人担心的方面发展。 

    此外,新增的安全水源和卫生系统并不能有效确保污染的防护和避免自然灾害的破坏。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从1994年到2003年,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由于不健康的水环境和水卫生,造成约6.5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包括洪水、台风和地震在内的自然灾害造成至少2100个城市设施的毁坏和4500多个农村沟渠的损坏,还造成28000个水井和173000个厕所的破坏。 

    这些数字清楚表明了自然灾害对已经建成的水系统的破坏影响。扩展这些数字推导出对不完善的水系统和卫生环境的影响将会更加令人悲观,例如使用地表水作为水源的社区,这种自然灾害在健康方面的效果将会更加令人担心。 

    一次大的气象事件所导致的巨大的公共健康和经济损失,被毁破或者遭到重创的基础设施在灾后还会给人们带来很多不好的影响。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有两个大的极端天气,一个是厄尔尼诺,另一个是气温变化。其实干旱也对这里的人类健康有着重要影响。 

    厄尔尼诺和严重降雨和洪灾 

    当厄尔尼诺现象是一种正常的气候波动的时候,通常每三年或者七年发生一次。人们担心的是由于气候的变化,会增加厄尔尼诺现象发生的频率或者增加它的破坏强度。厄尔尼诺现象的特征是太平洋东南高压的增加,同时伴随着较强的印度低压,其结果是导致洋流和风场的摆动。这些将会导致区域性气温和降雨模式的变化,通常会导致强的降雨。 

    很多研究学者建立了强降雨和洪水与传染性疾病的关系,这些研究要么是基于厄尔尼诺及相关事件或者其它气候的影响。极端的天气事件极易破坏正常的清洁水源,使暴雨污水和正常的饮用水合流同污,同时造成无盖水井和地表水的污染,造成水传播疾病流行的风险。在低洼的人口稠密地区流行这些疾病的风险将会更大。相反地,暴雨和其它大的天气事件也会把一些微生物组织冲到流域的各个地方,并且在海滨地区累积。非可持续性的发展,例如那些可能会导致森林破坏和土壤侵蚀、损毁土地对径流的自然吸附能力进而污染水流、导致水体污染的泥石流等。 

    1997年到1998年,厄尔尼诺现象导致了秘鲁、厄瓜多尔、阿根廷和乌干达的严重洪水灾害。这些地区的日降雨高达75到125毫米不等。同时伴随着周边大气和海洋温度的变化,发生了很多水传播疾病,例如痢疾等的流行。在1997年到1998年,有分析表明全球儿童痢疾的发病率比以往五年增加了200%。关于与天气相关的疾病,有研究表明,周边大气温度每升高一摄氏度,发病率将会增加8%。在南太平洋地区,平均气温与腹泄的发病率成正比。 

    在对发生于1990到1991年的霍乱痢疾等疾病的反思中人们发现,厄尔尼诺可能影响了海洋的温度以及相应的浮游生物的生长,导致了霍乱微生物在秘鲁的沿太平洋地区的泛滥。在疾病爆发的初期,该国超过300000人由于饮用了受污染的水源或者吞食了受了污染的海产品而得上了霍乱,或者由于没有必要的卫生条件而造成霍乱在人与人之间的感染。 

    温度的增加 

    气候变化会导致海洋水体和地球周边大气的温度增加。增加的海洋水体温度会直接导致海洋浮游生物和海藻的过度生长。霍乱类的微生物,包括一种v.cholerae的霍乱菌尤其适合于这种海洋环境的生长。在这种温暖和适中咸度的水体中,无脊椎动物的种类和数量等都会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在特殊的情况下,霍乱茵的数量将会扩展海洋菌种的范围,所有这些情况的综合效果导致了秘鲁1991年霍乱的爆发。 

    海洋表层水体的增温也会助长台风的形成,台风的形成要求海洋表层水体的最低温度为26摄氏度,但是更高的海洋表层水的温度会增强台风的强度。对于像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这样的地区,低洼的地形使得这里比赤道地区更容易遭受台风的破坏。 

    增加的地球周边气温是未来气候变化的另一结果,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全球变暖”的问题,暗示着人类的排放对臭氧层的破坏。同时还可能发生大气的反常气温,使地球近地面的温度异常增高。 

    痢疾等水传播疾病有着较强的季节性,并且在温暖的月份达到高峰,长历时的温度增加或者高温的持续将会导致发病率的上升。 

    最后,由于气候变暖将会导致海平面的上升,由此可能引发更多的海滨地区的洪水,将会导致人们被迫使用受到污染的水,或者破坏卫生系统,或者使人们迁移到不安全的水域或者没有卫生条件的地方。 

    建议 

    水环境和水卫生条件对于霍乱等疾病的影响,使人们下决心要将这些影响减少到最小。但是人们对于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所知道的还是不够。尽管人们对气候变化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并且假设了多种可能的危害情形,全是多数研究还只是停留在对过去的反思总结中,我们关于未来气候变化对水传播疾病的影响的建议包括两个方面:监测预警方面和基础设施方面。此外,家庭性的介入也是有效的,社区和政府应该继续改善家庭的水存储、水处理和并要求人们多洗手,注意个人卫生。 

    关于监测预警建议,有三个方面需要决策者或者项目规划者注意:即与气候相关的监测、水质监测和水传播疾病的监测。理想地,这三方面的监测能够融合为一,即在目的地采集“气候和健康”方面信息的监测活动。 

    在实际中要做到三方面的监测融合为一体可能并不容易,因为在很多地区已经存在着一些监测设施。在那种情况,最重要的事情是将来自不同方面的数据连接在一起,以使政策制定者能够在给定的时间内获取足够多的数据,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特别地,专家指出气候变化监测不要拘泥于固定形式,其最终目的是监测各种大的气候活动和小范围的物理变化,以决定随时可能产生的问题。例如,海洋生物、卫星影像和临床监视可以组成一个强大的队伍,用以监测气候变化对人体康健的影响。 

篇4

1气候变化特征

本文选用气象资料序列完整且具有较好代表性的甘南国家气象观测站1961~2010年逐年(月)气温、降水资料为研究对象,采用小波分析、Mann-Kendall法、常规统计方法、线性趋势分析、5年滑动平均等方法对年及四季平均气温、降水量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季节划分标准为,冬季12月至翌年2月、春季3~5月、夏季6~8月、秋季9~11月。站点位置47°56′N,123°30′E。

1.1气温变化特征统计1961—2010年气象资料,得出甘南逐年平均气温,并进行5年滑动平均,从中看出近50年来甘南年平均气温变化具有一定的波动性。从图1可以看出:甘南年平均气温具有明显的冷暖阶段性转折变化,1959~1988年年平均气温增温平缓,以每10年0.2℃的幅度缓慢上升,1987~2008年近20年增温趋势明显,达到每10年0.6℃,其中尤其以1987~1996年增温最为显著,达到0.9℃。可见甘南地区年平均气温的阶段变化具有多层次性。在较长时间尺度上,1961~1974年为偏冷阶段,1975年开始气温明显升高,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变化比较平缓,比多年平均值偏低,其中60年代后期为最冷时段;80年代以后气温明显升高,其中2001年以来为最暖时段。最暖年为2007年,最冷年为1966年。

1.2年降水量统计分析近50年逐年的降水量,结果显示近50年来甘南的降水变化具有明显的波动性,有一个3~5年的变化周期。甘南近50年平均降水量为452.0毫米,最大年降水量为1998年的981.3mm,最小年降水量为2004年的198.6mm,最大年降水量比最小年降水量多782.7mm。7月份降水量从1990年开始减少特别显著。从降水的长期变化趋势看,降水量略呈现下降趋势,1999~2008年降水量维持一个较低的水平,甘南连续出现两年降水量偏少的概率较大,在60%以上。甘南各月的平均降水量变率波动幅度较大,大于黑龙江省的平均波动幅度。冬季、春季、秋季降水量均略有增加,但夏季降水量呈现减少趋势,近10年平均降水量比60年代平均减少54.1mm;而同期黑龙江省年平均降水量略呈有上升趋势。从甘南各季节降水量变化分析,降水量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夏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2%、秋季约占14%、春季约占12%、冬季约占2%。

2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1种植业结构调整气候变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应按照气候变暖的实际状况,趋利避害合理利用气候资源。对于甘南来说,可利用气候变暖、热量条件变好、积温增加、生育期延长、低温冷害减轻的有利条件,适当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选育优良品种,增加喜温抗旱作物的种植面积。在初霜晚年份,扩大晚熟大豆品种种植面积,培育耐旱、耐高温农作物新品种,增加马铃薯、大豆、水稻的种植面积。由于温度升高可将水稻、大豆的种植日期适时提前,有条件的地方进一步提高复种的指数,提高土地利用率,延长对光、热能的利用,充分利用延长了的生长季,增加单位面积上的产量。

2.2对农作物的养分吸收及虫害的影响在较暖的气候条件下,土壤有机质的微生物分解将加快,长此下去将造成地力下降,从而使产量下降。在高二氧化碳浓度下,虽然光合作用的增强能够促进根生物量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补偿土壤有机质的减少,但土壤一旦受旱后,根生物量的积累和分解都将受到限制。这意味着需要施用更多的肥料以满足作物的需要。

篇5

关键词:气候;农业生产;评估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人类活动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全球气候变暖越来越厉害。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生态环境都会产生影响,制约经济、社会、生态的发展。

1 气候变化特征

1.1气温变化特点

统计50年气象资料,得出杜尔伯特地区逐年平均气温为4.3 ℃,50年来杜尔伯特地区的气温变化具有一定的波动性,但自80年代中期以来气温明显上升,并一直持续到现在,目前这种趋势仍在持续。

60年代到80年代末期气温较低,从90年代开始气温的升高趋势比较明显,并且比较稳定,特别是近15年来变暖趋势更加明显。随着气温的升高,杜尔伯特地区稳定通过0℃日期和稳定通过10 ℃日期也不同程度提前。

积温也是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气象要素,杜尔伯特县1960~2009年平均稳定通过10 ℃积温约3050 ℃,一直到80年代中期积温升高趋势不十分明显,但从80年代末期开始积温升高趋势显著曾强,特别是近10年来平均积温达到3225.80 ℃,保证率达到60 %,最高积温达到3421.7 ℃,呈阶梯状上升趋势,这正好反应了全球气温升高的趋势。

1.2降水

统计分析近50年逐年的降水量为410.4 mm,近50年来杜尔伯特地区的降水量变化具有明显的波动性,其中最大年降水量比最小降水量多346 mm,前者是后者的2.4倍,可见旱年和涝年是间隔出现的。60年代降水量高低相间,70年代降水维持一个较低水平,80年代初开始降水进入一个高峰期,最大降水量达到594.5 mm,80年代末到现在降水高低年份交替出现。

统计分析50年各月平均降水量,可以看出杜尔伯特地区降水季节分布不均,降水年际变化较大,4~10月的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96 %以上,其中6~8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2 %。

将逐年各季(按4~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0月为秋季、11~3月为冬季划分)降水量按10年一个阶段进行平均与50年平均进行比较,近10年年降水量略偏少,偏少5.3%,其中春季比多年平均偏多16.1 %,夏、秋季偏少,分别偏少2.4 %、44.2 %,冬季偏多29.7 %。所以,春、夏、秋三季降水量的多少是决定全年降水了多少的关键,其中尤以夏季最为突出。

2 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1积温升高杜尔伯特地区气温上升最明显的影响就是积温升高,作物生长期延长,土地生产效率提高。随着气温升高,春天土壤解冻时间提前,农事活动提前。通过调查,多年来杜尔伯特地区大田作物播种期集中在5月1日前后,随着气温的升高,特别是近10年来作物播种期提前约5~10 d,同时初霜日期延后5 d左右。

2.2气温升高影响种植结构。杜尔伯特农作物以玉米为主,水稻、大豆、绿豆及其他杂粮为辅。多年来作物品种多以早熟、低产品种为主,近年来随着气温的升高生长期延长,高产、晚熟品种已经占据主要地位,大大提高农业产量。

2.3气温升高使蒸发量变大容易导致干旱发生。近年来年际降水变化较大,时空分布不均,且有一定的下降趋势,同期气温升高趋势明显,特别是春、秋季表现尤为突出,使得干旱天气经常发生,给全县农牧业生产造成严重威胁。

2.4气候变化导致极端灾害天气频发。除了干旱对农牧业造成损失外,其他极端天气也频繁发生,如大风、局地强降雨、冰雹等。其中2008年发生在烟筒屯镇的大暴雨对当地的农田及房屋造成极大损失,所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据农业部门统计,近年冰雹等其他灾害造成的损失也有上升的趋势。

2.5农作物病虫害害加重。任何一种农作物害虫都要求一定的环境条件,虫害的发生时间及发生程度随气候的变化而变化。气候变暖将会使虫害发育的速度加快,繁衍代数增加,增加病虫害发生、流行的几率。杜尔伯特地区气温升高,必然也会造成害虫的发育速度加快,繁殖代数增加。

3 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

从本文的分析看出,从80年代末到现在是杜尔伯特地区气温上升最快的时期,这也基本符合全球气候变化的趋势。因此,采取措施来减小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3.1继续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我县属于半干旱地区,为了应对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就加大了农田水利建设力度,相继建成了中部引嫩和南部引嫩工程,把嫩江水引入我县境内,大大缓解了沿途的农业用水难的问题。近年又相继改造完成了江湾乡提水工程及绰尔灌区工程,改善了当地农业种植结构,大大提高土地生产力。以后应当继续加大农田水利建设投入,完善农业灌溉系统,鼓励农民多打抗旱井,提高应对干旱灾害的能力。

篇6

气候变化(climate change)是指能够识别(如采用统计检验)的气候状态的变化,即平均值变化和/或各种特性的变率,并持续较长的时间,一般可达几十年或更长时间[1]。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是不容争辩的事实,只是气候系统和气候要素变化的原因、幅度和区域分布迥异,且未来气候变化预测还存在太多的不确定性。气候变化影响了粮食的安全。所谓粮食安全,是指“保证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都能够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粮食”。(联合国粮农组织)中国的一些学者结合中国国情,根据FAO的定义,对粮食安全概念作了进一步阐释。例如,郭书田认为:“中国粮食安全应该包括五方面内容,即粮食自给率、粮食库存率、农民收入、生态环境、食物安全等。”[2]翟虎渠认为:“现代粮食安全的概念应包括数量安全、质量安全和生态安全。”[3]从以上对粮食安全的定义可以看出,无论国际或者中国学者怎样定义粮食安全,其中有一点是相通的,那就是都要确保有足够的粮食。充足的粮食储存量是国家安全的先决条件,离开这个条件谈国家安全,那国家安全就好比是空中楼阁。

“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史记·郦生陆贾列传》)民以食为天的观念如此源远流长,反映了中国几千年文明史和农业关系至为密切。粮食是国民经济基础中的基础,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战略物资。目前,全球气候的变化对中国的粮食安全有如下的影响:

第一,气候变化影响中国粮食的充足供应。粮食的充足供应,指在数量上和市场上有粮可食,包括粮食生产、粮食储备以及外来粮食援助等。全球气候体系的异常导致中国在降水、气温、自然灾害爆发频率和分布、水资源利用、病虫害发生机制等方面出现反常,最终冲击中国粮食的生产和供应。

温度对粮食单产的影响。在中国,升温对东北农业区来说是有利的,因为升温可以延长作物生长季节,而且减少低温冷害的威胁,是其有利的方面;另一方面,气候变暖会导致积温增加,从而使作物的生长期延长。但增温也有不利的一面,气候变暖,特别是冬季温度升高,将有利于害虫和病原体安全越冬,使来年的虫病源基数增大,加重危害程度。

气温升高对水分有效性也将产生影响。气温升高使蒸发量增加,导致了作物灌溉用水量大幅度增加。即使是良好的灌溉条件,也只能一定程度地缓和蒸发量增大引起的干旱,并不能完全补偿增温带来的减产效应。另一方面,土壤水分条件通过影响土壤的透气性而影响土壤固有有机碳的矿化分解和外源有机碳的降解,进而影响土壤有机碳含量。若土壤水分充足,那么土壤空隙度就大,就促进了有机碳的矿化分解[4],增加土壤肥力。但蒸发量变大会使得土壤水分不足,影响有机碳的矿化分解从而影响粮食单产量。

而在气温升高而降水量不增加的情况下,又将会出现中国农牧交错带向南扩展。首先,东北与内蒙古接壤地区农牧交错带的界限将南移70千米左右。其次,华北北部农牧交错带的界限将南移150千米左右。再次,西北部农牧交错带界限将南移20千米左右[5]。农牧交错带的南移使得草原面积有所增加,但同时也加大了荒漠化的可能,导致中国粮食安全问题进一步加重。

第二,气候变化影响中国粮食市场价格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气候变暖后,土壤有机质的微生物分解将加快,这需要施用更多的肥料以满足作物生长的需要,而施肥量的增加意味着生产成本的增加。同时,气候变暖可能会加剧病虫害的流行和杂草蔓延,因此不得不增加农药和除草剂的施用量,而这将增大农业生产成本。粮食市场价格波动,实际上是通过生产投入要素变动来实现的。所以当生产成本发生变化时,市场对之进行反应的可能途径就是调整价格和增加市场供求量。而农民生产积极性受挫以及气候变化引起的自然灾害加重导致的粮食减产,使得粮食市场供不应求,粮价就会上涨。粮价上涨一方面对粮食增产起到刺激和促进作用[6];另一方面粮价上涨又会影响中国居民的生活水平,甚至引起通货膨胀,往往会发生经济社会的震动,1993 年和 2003 年就是两次典型案例。

气候变化已经对中国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造成巨大挑战,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积极开展气候变化应对策略的研究,进行远期的规划和防御,发挥优势避免劣势,保障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

第一,应对气候变化的粮食安全科研政策对策。综合运用气候学、农学、遗传育种学、灾害学、生产经济学等多门学科理论方法,以气候变化与粮食安全之间的相互作用为切入点,以农业主产区为重点研究区域,研究并揭示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系统的影响机理与适应机制,为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理清科学思绪[7]。

第二,应对气候变化的粮食安全技术选择。采取有效得当的农业技术应对气候变化(如优质农作物品种选育及产业化技术、转基因生物技术、重大病虫草害预测预报及防御技术、高效低毒新型化学农药及生物农药的创制技术、高效低污染新型化肥农膜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不仅可以有效降低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所带来的破坏程度,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有效利用气候变暖所带来的有利农业生产条件。

篇7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弊端也在不断显露,随之带来的就是过度的开发,使然环境受到了极大的污染,21世纪以来,由于经济的过度膨胀开发,使得全球变暖现象严重,人为的破坏严重影响了气候变化,从而在国际上产生一系列的问题,尤其是因为气候变化给水文水资源带来的巨大影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活动,破坏了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水资源对人类的发展不可或缺,本文就气候变化与水文水资源之间的联系,以及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的影响分析,提供出解决水资源污染缺乏方案。

【关键词】

气候变化,水文水资源,影响分析

近年来温室效应严重,人为排放二氧化碳使其不断增加的温室气体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气候变化,气候变化变化严重又可能给各个地区带来强烈的自然灾害,例如干旱,洪涝等,这就对我们的水文水资源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作用,所以研究气候变化与水文水资源之间的联系,找出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的具体影响,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水资源的缺乏污染问题。

1.气候变化与水文水资源的作用关系

就我国来说,经济的快速发展已经加剧了气候的变化,对水文水资源的影响已经相当严重,极大的破坏来了生态环境的稳定跟可持续发展,纵观全球来说,生态环境的破坏已经到到达了一个临界点,近几年以来,越来越多的地区发生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追究其原因,就是由于一系列的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对水资源的破坏。气候的主要变化就是全球变暖现象,平均气候升高,就会带来一系列的生态环境的变化,例如气候上升将会引起海平面上升,当海平面上升到一定范围后,就会破坏生态环境的稳定,全球变暖趋势不断加深,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那些冰川海洋的融化,一些积雪开始消融,导致海平面不断地上升,再加上温度上升对水的一个扩张作用,这样循环往复不断地恶化,就在一定的情况下影响了降水的正常稳定情况,加剧了洪涝以及干旱的发生几率,长此久往,只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全球继续变暖,气候变化更加莫测,对水资源的影响也是更加严重,生态环境持续破坏。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对水资源的需求也就更大,用水增加,污水排放也就更多,水文水资源污染更加严重。气候变化会对水循环造成极大的影响,可利用的水资源数量将会减少,水资源在空间跟时间上的利用也会重新分配,这就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对人类的生存跟发展造成了阻碍。

2.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的影响分析

目前,在全球范围上都产生了明显的气候变化,它的显著特征就是气温的逐渐上升趋势,全球变暖就会引起水文循环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降水的功能,使得不同地区的洪涝干旱灾害严重。为了生态环境的稳定,也为了我们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我们就要去研究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的具体影响分析。研究气候对水文水资源的影响,有利于我们保护整个生态平衡,对于环境保护,以后的可持续发展,运行规划管理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我国很早就开展了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影响的研究,通过大量的研究以及现存的实际情况,我们可以大致清楚的知道目前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的影响。气候变化对冰川积雪的影响。随着全球气温的不断升高,温室效应严重,这就造成了一部分的冰川积血融化,冰雪的提前不正常消退必定影响着河流量以及流向,这就造成了那些高纬度地区依靠积雪冰川的正常消融的水资源减少,在持续的升温作用下冰川积雪甚至能够完全消融,到时候高纬度地区的水源将消失,威胁着人们的生活。气候变化对河流的影响。气候变化对那些河川径流起着很大的影响力,气温变化,不仅会使河水的流向发生变化,还会使河水缩减,部分地区将大面积出现河流干枯现象,再加上人们的污水排放,对河流的污染就更加严重,严重影响了水文水资源。

气候变化对降水量的影响。全球变暖现象,不仅在气候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还会通过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而彻底的威胁着人们的生活。气温升高,就会使海洋冰川融化,使海平面上升,另外温度的升高也会使海水扩张,从而蒸发量增大,这就形成一个恶性循环,长期作用下,必定会使降水量发生严重的变化,使得一些地区发生洪涝灾害,特别是对干旱地区的危害更大,会加剧干旱的程度。降水量发生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污染了江流湖泊的水质,在持续恶化的基础上,加速了水资源的污染匮乏,也加剧了生态环境的破坏。气候变化导致的缺水问题。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的急剧增加,本身就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地加大,用水量的增加也造成了排水量的增加,一些废水污水的不合理排放不仅会污染水源,还会加剧环境的破坏,这就使得水资源更加的紧张。目前干旱跟缺水情况严峻,甚至在非洲一些干旱地区加剧缺水现象更加严重。水资源有限,如果再这样继续的不合理利用,只顾经济的发展,忽略经济发展的同时所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就会使水资源的可利用率大大降低,这就导致在不久的未来缺水问题严峻。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的影响非常巨大,水资源的储备减少,又会影响自然生态以及社会经济,人文发展的各个方面。

3.国内外有关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的研究进展

国际上很早就出现了关于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的研究,早在20世纪80年代世界气象组织就概述了气候变化水文水资源影响,国际上多次进行气候变化评估,以及探索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的影响分析,国际上成立有专门的气候变化组织,并且举办有多场科技大会,探讨研究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的问题,探索研究在人类活影响下,全球气候变化与水文水资源的影响规律。我国也开展了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资源的研究分析,分析在不同地区,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的具体影响,通过降水,气温,水蒸发等的变化来具体研究影响规律,预测未来气候变化趋势,进行提前控制。

4.研究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的影响

为了生态环境的稳定,在保证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保证水文水资源的合理运用,这就要求我们在全球气候变化的情况下,研究对水文水资源的优化管理,水资源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必要环境因素,气候变化如此急速,就要求我们要保障水文水资源的正常运行。目前的情况不容乐观,气候变化已经开始通过降水等变化使得海平面上升,导致一系列的干旱洪涝灾害,尤其是对干旱地区来说,旱灾更为严重,气候变化与水文水资源的变化紧密联系,这就需要一些相关人员加快对水文水资源的分析进展。经济建设是很重要,但是,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获取短暂的经济进步,目前不止各个地区发生不同程度的干旱洪涝,还有一部分地区出现水资源短缺问题,我们要对这些水资源问题进行有效的分析。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注重环境保护,一些工厂的废水污水排放要经过净化处理,不能污染水资源,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缓解气候变化情况,并且要有相关专业人员,健全水资源管理制度,研究气候变化跟水资源的关系,掌握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的具体影响。在现存的环境下,也要加大对干旱缺水地区的供水,对于洪涝多发地,也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减少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的影响。

5.结束语

正确认识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了解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的影响,在发展的同时要保证生态环境的稳定,要学会关注气候的变化,减少对大自然的伤害,合理的开发利用水资源,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林而达,气候变化与人类,2011,01(1),50-86

篇8

德国知名的经济议题观察家弗里德黑姆・施瓦茨在《气候经济学》里说:“天气在全世界五分之四的经济活动中扮演着决定性角色”,同样一场大雨,下在菲律宾的纳卯和下在德国科隆市,两者的效果就大有不同。对纳卯市来说,这场雨代表了一次小灾难,除了户外作业无法进行之外,沿着山坡出现的溪流,还会冲走所经之路上的所有东西,因为积水旅客会遭受到种种不便。如果配电箱又刚好渗水,那么整个区域可能还会因为这场雨而瘫痪好几个小时。同样的一场雨,如果下在科隆市,街上的行人可能会涌入商店、咖啡厅或百货公司,一面躲雨,一面在这些地方消费。

一份名为《2007年气候变化:气候变化的影响、适应和脆弱性问题》的报告指出,金融业各个层面都将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首先是银行业,由于气候变化导致的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将导致一些公司无法承担到期的贷款而使银行借贷风险加大,导致银行呆坏账增加;然后是期货市场,农产品期货和原油期货价格受气候变化影响显著,并反映在交割成本中;从证券业来看,气候变化导致企业运营风险增加,直接关系到个人投资者的金融安全;当然,受影响最大最直接的是保险业。

现在我们面对的是汶川地震。在地震当日及其后的两个交易日,A股市场并没出现极端气候变化引致的剧烈市场波动,而川渝地区的66家上市公司的紧急停牌也避免了过度的市场波动。事实上,由于此前长达12周的调整,市场心理及操作已经趋于理性。另外,由于灾情的详细数据和位于川渝黔的部分上市公司的损失评估并未公布,因此市场反映只是靠普遍推断。

目前,业界倾向于“地震不改股市中长期格局”的判断,在此,笔者也赞同。一般突发的自然灾害对短期的农林业、交通运输业、旅游业影响较大,但对医药、环保板块以及基础建设产业的股票则有益;从GDP情况看,川、陕、渝、滇、黔等受灾区占全国GDP的比重不足17%,不具有从根本上影响GDP增长的可能性,而且,因为GDP增长以流量统计,因此由于灾后重建工作会增加当地的需求和支出,因此反映在地区GDP增长上很可能是正值。如果寻找前例的话,可以看到1995年日本阪神大地震的案例,在地震当日日经指数仅跌0.23%,而且盘中建筑类股普升,而股指真正大跌的是在一周之后,用于媒体的渲染,市场对损失数据的反应过度。而且,大阪和神户是日本最重要的城市圈之一,GDP占比超过25%,而四川全省的数字是3.9%。

股市前景与经济走势息息相关,从多方面分析,汶川地震对股市带来的冲击都是有限的。但投资者一定不能轻视其对个别行业影响的远期效应。

如同地壳运动一样,大盘原本有自己的前进节奏,因为突发事件带来的影响作用于盘中,就会引发价格的变化。目前盘面观察,市场中持股观望气氛明显,目前对保险股的冷落属于常规判断。正因为对大盘影响弱对个股及行业的分析才更显重要,在今后的几个月中应回避某些实质上受到影响的上市公司。对于目前表现突出的医药板块来说,震灾的作用只是短期的,难以影响某一上市公司的长期投资价值,其他受影响行业如下:

保险业

最终,保险公司将承担部分灾难的赔偿。由于地震造成的灾害属于不可抗力,因此财产保险享有除外责任,赔偿金额不会很高;对于寿险来说,统计数据没出来前实在难以估量,但是由于再保险公司将分担部分损失,因此保险行业出现深跌的可能性不大。由于业绩增长预期调低,因此并不建议投资者中线持有。

旅游业

从震中及周边地带的示意图上可知,本次地震波及了四川的主要旅游景点。因为地震有一个长期的心理作用及观察防范的时间段(短期不少于3个月),因此当地旅游业必然受到影响,由此引致旅游配套产业相应回落。尤其是正值5月开始到11月的旅游旺季,因此建议回避相关上市公司。

零售行业

由于灾后重建的需要,当地的零售业将有一个小幅高速增长的可能性,食品及生活必须消费品的需求将增加,但由于地震带来的心理影响可能会使当地居民的消费倾向于保守,因此高端百货和奢侈品的消费短期将回落,短线选股敬请注意。

篇9

关键词:气候变化;农业;适应措施;对策

中图分类号 X196;F06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4)05-0019-06

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指出,1880-2012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约上升了0.85℃。与1850-1900年相比,2003-2012年这10年的全球地表平均温度上升了0.78℃。近百年来,全球平均降水量变化不明显,但区域差异明显,极端干旱洪涝事件频发[1]。根据《中国气候变化监测公报》(2012),1901-2012年,中国地表年平均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并伴随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其中1913-2012年中国地表平均气温上升了0.91℃,气候变暖导致中国部分地区的气温、降水、日照等主要气候因素发生改变。农业是对气候变化反应最为敏感和脆弱的领域之一,任何程度的气候变化都会给农业生产及其相关过程带来潜在的或显著的影响,特别是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诱发的自然灾害将造成农业生产的波动,危及粮食安全,社会的稳定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中国地域辽阔,各区域之间自然资源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等差异较大,因此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农业领域区域差异特征尤为显著[3]。东北区气温呈显著升高趋势,农作物种植面积扩大,生长季延长,干旱趋势增大,水稻产量减少,病虫害出现,次要病虫害发展为主要病虫害。华北区随着气温升高和降水减少,粮食产量降低,水资源短缺加剧,积温增加,作物生长季缩短,可能复种指数增加,晚熟品种种植增加。华东区增温速率呈加快趋势,区域旱涝事件趋多趋强,双季早稻和夏粮种植面积呈减少趋势。华中区气温呈显著升高趋势,双季稻,春性小麦种植区域增加,水稻生育期缩短,气候变暖病虫害发育速度加快。华南区主要植物,动物的春季物候期提前,秋季物候期推迟,气候带有加速北移趋势,双季稻中高适宜种植区面积增加,水稻生育期缩短,产量波动增大。西南区主要表现在气候带向高海拔和高纬度的位移和作物产量和品质上,山区水稻和玉米等中晚熟品种产量会提高,春旱尤为突出,大田作物产量受影响。西北区无霜期显著延长,提早了春播作物播种期,推后了秋播作物播种期,加快了作物生长发育速度,种植区域向北和高海拔区域扩展,干旱加剧,种植结构改变,病虫害增多。

总之,气候变化对农业产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和多层次的,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有利有弊,不同区域之间存在很大差别,对我国农业而言,如何趋利避害,科学应对气候变化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 气候变化对农业领域产生的重大影响

1.1 气候变化对农业气候资源的影响

农业气候资源直接影响农业的生产与布局,光、热、水资源是农业气候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气候变化已对农业气候资源产生了重要影响。气候变暖使我国年平均气温上升,农业生产所需的热量资源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延长了气候生长季,研究表明[4],年平均温度增加1℃时,≥10℃积温的持续日数全国平均可延长15天左右。如东北地区近50年平均气温上升1.5℃,增温率为每10年0-3℃。当热量资源满足的情况下,水分则是决定农业发展和产量水平的主要因素。然而气候变暖使土壤水分蒸发量加大,热量资源增加的有利因素可能会因水资源的匮乏而得不到充分利用,作物产量波动的气候风险性增加,如华北平原地区作物生育期内的自然降水和底墒水只能满足冬小麦全生育期需水的1/3-2/3,如果没有灌溉,冬小麦全生育期缺水率20%以上出现的概率大都在80%以上,缺水率30%-40%的重旱年出现的概率高达30%[5]。

1.2 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种植制度和布局的影响

气候变化使我国的种植制度和农业布局发生改变。气候变化使我国年平均气温上升、积温增加、作物生长期延长,从而导致种植区成片北移,有研究表明,平均气温每升高1℃,年平均气温等值线将北移1.76°N,种植制度分界线将北移2.44°N,相当于复种指数提高7.2%。据估计,在品种和生产水平不变的前提下,到2050 年,气候变暖将使目前中国大部分两熟制地区有可能成为三熟制适宜种植区;两熟制北界将北移至目前一熟制地区的中部,一熟制地区的南界将北移250 km-500 km,一熟制地区的面积将减少23%[6]。如东北地区随着气温的升高,喜温喜湿作物水稻的种植北界已经移至大约52°N的呼玛县等地区,玉米的栽培北界向北扩展到黑龙江呼玛县, 向东扩展到辽宁东部山区,小麦作为喜凉作物,在温度、经济和技术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呈现出显著的北退现象[7-10]。

1.3 气候变化对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气候变化可能导致农业的不稳定性增加,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将会受到影响。研究表明,华北平原区域在夜间冠层增温2.5℃,冬小麦生育期提前、生长期缩短,产量下降26.6%[11]。从1991-2000年,华北平原耕地生产潜力小幅减少1.1%,约52.7 kg/hm2[12]。研究估计,如果不采取气候变化适应对策,到2030年全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可能下降5%-10%[13-14]。气候变化同时也会对农作物品质产生影响。CO2浓度升高对品质的影响因作物品种而异。在CO2浓度加倍的条件下,大豆、冬小麦和玉米的氨基酸和粗蛋白质含量均呈下降趋势[15]。当温度和CO2浓度均增加时,水稻籽粒蛋白含量降低,对人体很重要的铁、锌元素以及稻米籽粒营养品质(蛋白质与氨基酸含量)显著下降,直链淀粉含量将会增加[16]。

1.4 气候变化对农业旱涝及病虫害等气候灾害的影响

随着气候变化,高温、洪涝、干旱、台风、寒害等极端天气事件发生的频率有可能增加,最主要的是干旱和洪涝灾害发生几率较大,其导致的灾害损失约占气象灾害的70%-85%。气候变化会加剧农作物病虫害的流行和杂草蔓延,病虫害出现范围也可能向高纬度地区延伸。研究表明,生长季变暖可使大部病虫害发育历期缩短、危害期延长,害虫种群增长力增加、世代增加,发生界限北移和海拔界限高度增加,危害面积和程度不断加大加重,尤其是水稻病虫害早发和向北扩张趋势突出[17-18]。

1.5 气候变化对粮食安全和农产品贸易的影响

气候变化影响粮食安全,全球粮食总产量因严重自然灾害而降低,到2030年,我国种植业产量总体上因全球变暖可能会减少5%-10%左右,其中小麦,水稻和玉米三大作物均以减产为主。而当前世界主要粮食价格波动呈放大趋势,粮食安全问题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气候变化影响农产品贸易,全球极端天气事件增加,灾害频繁而严重。未来气候变化影响农业生产, 也间接影响农产品价格和贸易活动,相关研究认为中国的气温升高降低了粮食贸易量[19-20]。

2 农业领域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技术措施

综合相关文献分析,目前农业领域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适应技术措施包括:

2.1 调整农业种植制度和布局

针对气候变化对农业种植制度和布局的影响,在分析和预测农业气候资源条件变化的基础上,调整农作物的种植模式,改进农作物的品种布局,提高复种指数,调整作物种植季节[21]。如西北干旱区减少高耗水量的农作物种植,增加马铃薯等节水、耐旱型农作物的生产。东北地区利用气候变暖热量增加趋势,应适当推进水稻种植区域北移,华南地区适当增加双季稻中高适宜种植区面积,西南地区应向高海拔和高纬度地区增加农作物种植面积[22]。

2.2 选育优良农作物品种

针对气候变化对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开发农作物高光效育种,抗高温育种技术,选育抗逆品种,提高作物的光合效能以及对逆境的抵抗能力,不但可以抵消气候变化引起的不利影响,还可以充分利用未来农作物的高CO2肥效作用使粮食获得增产,保证子孙后代的粮食安全。如随着气候变暖,热量资源的增加,玉米早熟品种逐渐被晚熟品种代替,过渡型、半冬性或弱冬性生态类型的冬小麦品种逐渐取代强冬性冬小麦品种,这些都是应对气候变暖的适应,有助于农作物总产的稳定和提高。

2.3 加强农业气候灾害防控

针对气候变化对农业旱涝及病虫害等气候灾害的影响,开展农业气候灾害预测,建立农业灾害监测与预警系统,特别是建立干旱、洪涝、低温灾害、重大植物病虫害等防空减灾体系,并建立农业灾害保险机制等,同时开展研发生物农药有效靶标技术,物理与生态调控技术以及化学防治技术等,有效规避农业气候灾害风险。

2.4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提高农作物抗旱,抗涝等能力,有利于增强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和防御灾害能力,如推广膜下滴水等节水灌溉技术、地膜和秸秆覆盖技术,可以提高地温、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及增加土壤有机质。在干旱缺水山区兴建一批蓄水塘库,普及集雨设施与补灌技术,开展坡改梯和沟坝地农田基本建设等,提高农业领域应对气候变化的物质基础与适应能力。

3 农业领域在适应能力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3.1 农业领域适应技术薄弱分散,尚未形成和建立适应技术清单和适应技术集成体系

农业领域适应气候变化技术还处于发展的初步阶段,各类技术分散于不同部门,其应用领域、影响范围和成熟度均有不同,限制了适应气候变化技术的发展,农业领域适应技术主要集中在农作物品种改良、农业气候灾害防控和基础设施条件建设上,适应技术的自主研发能力较弱,适应技术之间相互联系和依赖性相对较差,适应技术缺少典型区域示范,有效的适应技术薄弱,如在西北、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适应温度升高的农业生产技术,目前仍在试验中,尚未形成配套和示范规模[18]。部分适应技术措施可操作性不强,尚未形成和建立可操作性的适应技术清单和适应技术集成体系。

3.2 农业领域适应技术评估方法中缺少对适应技术的成本效益分析

选择适应技术和措施是存在风险和成本的,目前我国对气候变化适应的农业技术尚停留在对现有可用技术的分析筛选,基于气候变化影响的风险分析,采取有效性的针对适应技术措施以及对各可行农业适应技术的评估研究还很缺乏,对适应技术的表达方式和适应效果分析比较薄弱,目前对适应成本效益分析的全面评估仍然非常缺乏,应推进相关研究,以便为制定和实施适应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3.3 农业领域适应技术研发和推广的资金和政策保障体制薄弱

适应气候变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巨大的资金支持,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由于适应的基线较低,在适应行动中需要投入的资金更大[23]。目前我国农业领域尚未构建完善和成熟的适应技术推广体系,尚无行业可操作性的适应技术清单,在技术研发和引进以及适应技术措施示范方面缺乏稳定的资金和政策保障。

3.4 缺少对农业领域适应技术推广的国家战略规划与国际合作

目前农业领域适应气候变化的技术措施开发和应用水平很不平衡,理论研究较多,实践信息不足。对适应技术研究的科学基础薄弱,目前科学认识水平尚不足以满足制订科学的适应规划的需要。因此,在采取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行动中,缺少国家适应战略规划的指导,导致农业领域应对气候变化适应行动分散、针对性不强。由于缺乏有效的国际合作制度,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适应问题上一直存在着很大的分歧和矛盾[23],不能公平和及时掌握农业领域适应技术研究与创新的最新动态,导致在引进、吸收和转化先进技术方面的国际合作基础薄弱。

3.5 对农业领域适应技术的公众关注程度不高

虽然国内外对适应气候变化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途径达成一致。但是气候变化的适应问题却没有得到真正的重视,对如何提高公众适应气候变化的意识与管理水平,增强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做得很少。当前中国农业以家庭为单位的分散经营为主,小规模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同农业现代化的矛盾突出,相关政策推行、技术普及成本高昂,可操作性难度大。因此,应进一步利用现代信息传播技术,加强适应气候变化的先进农业技术的普及、推广及应用培训,提高公众对气候变化影响认识的深刻性和行动的自觉性[23]。

4 未来农业领域适应技术措施发展对策

4.1 加强气候变化对农业领域影响的科学系统研究,减少不确定性,提升农业在全球气候谈判中地位

农业领域温室气体排放增长快、减排潜力大以及较高的生态脆弱性等决定了其在全球气候谈判中的地位随着国际应对气候变化努力的发展而日渐提升。农业在气候谈判中地位的变化对气候谈判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24]。然而由于气候变化事实研究的不确定性,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增加,产量波动加大[25]。因此,加强气候变化对农业领域影响的科学系统研究,开展适应技术的成本效益分析,农业适应技术选择与评价既要考虑区域之间的差异性,还要考虑区域内部的相对一致性和可操作性,减少农业生产的不确定性,进一步提升农业在全球气候谈判中地位。

4.2 建立区域性和综合性的农业适应技术清单和技术集成体系,并示范推广

在充分收集和总结现有农业适应技术基础上,根据不同区域气候变化对农业领域的影响和响应特征,构建应对气候变化的农业适应技术清单(见表1),并选择典型区域进行示范,全面推广成熟与无悔的农业适应技术。建立农业适应技术集成体系,对各种适应技术进行选择、优化、配置,形成一个由适宜要素组成的、优势互补的、匹配的有机体系,当前阶段,我国适应气候变化技术体系整合集成亟需开展的关键工作包括: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技术体系构建与技术清单编制; 优选现有比较成熟的适应技术,吸收最新适应技术研发成果,评估其综合效益与适用范围,构建中国适应气候变化的基本理论与技术体系框架[26-27]。同

时为避免人类无序适应活动所可能产能的不利影响,需开展相应的科学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协调不同部门以形成有序适应,从而实现科学应对气候变化,达到“有序适应、整体最优、长期受益”[28]。

4.3 建立农业领域适应技术选择的方法步骤

在建立应对气候变化的农业适应技术清单与技术集成框架体系基础上,选择和分析农业适应技术应包括四个方法步骤[29]:

一是全面分析农业领域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及其脆弱性和敏感性;

二是正确表达农业领域应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和优先考虑选择的适应技术和措施;

三是科学评估应对气候变化的农业适应技术成本与效益;

四是有效选择区域性农业适应技术并示范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IPCC. Climate Change 2013: The Physical Science Basis[EB/OL]. http://ipcc.ch.

[2]周曙东,周文魁,朱红根,等.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1):33-37.[Zhou Shudong,Zhou Wenkui,Zhu Honggen,et al.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Agriculture and its Countermeasures[J].Journal of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2010,10(1):33-37.]

[3]科学技术部社会发展科技司,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适应气候变化国家战略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Social Development Attend to Technology Division of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OST), The Administrative Center for China’s Agenda 21.Studies on National Strategy of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M].Beijing: Science Press,2011.]

[4]赵秀兰.近50年中国东北地区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1(9):144-149. [ Zhao Xiulan.Influence of Climate Change on Agriculture in Northeast China in Recent 50 Years [J].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2010,41(9):144-149.]

[15]高素华,王春乙.CO2对冬小麦和大豆籽粒成分的影响[J].环境科学,1994,15(5):65-66.[Gao Suhua,Wang Chunyi. Effect of CO2 on the Grain Compositions of Winter Wheat and Soybean[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1994,15(5):65-66.]

[16]高明超,杨伟光.气候变化及其对农作物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10,(1):293.[Gao Chaoming,Yang Weiguang. Effect of Climate Change on Crop[J].Moder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0,(1):293.]

[17]霍治国,李茂松,王丽,等.气候变暖对中国农作物病虫害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12,45(10):1926-1934.[Huo Zhiguo,Li Maosong,Wang Li,et al. Impacts of Climate Warming on Crop Diseases and Pests in China[J].Scientia Agricultura Sinica,2012,45(10):1926-1934.]

[18]潘根兴,高民,胡国华,等.应对气候变化对未来中国农业生产影响的问题和挑战[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1,30(9):1707-1712.[Pan Genxing,Gao Min,Hu Guohua,et al. Issues and Challenges on Mitigation of Climate Change Impacts on China’s Future Agriculture[J].Journal of AgroEnvironment Science,2011,30(9):1707-1712.]

[19]任晓娜,孙东升.气候变化对中国粮食贸易的影响研究[J].生态经济,2012,25(3):99-101.[Ren Xiaona,Sun Dongsheng.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China’s Grain Trade[J].Ecological Economy,2012,25(3):99-101.]

[20]FAO. The State of Food Insecurity in the World:How Does International Price Volatility Afect Domestic Economies and Food Security?[R]. Rome, Italy, 2011.

[21]陈兆波,陈霞,董文,等. 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现状与科技对策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22(专刊):446-450.[Chen Zhaobo,Chen Xia,Dong Wen,et al. Research of the Status of Agriculture Addressing Climate Change and the Technological Measures [J].China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2,22(S1):446-450.]

[22]王雅琼,马世铭.中国区域农业适应气候变化技术选择[J].中国农业气象,2009,30(增1):51-56.[Wang Yaqiong,Ma Shiming. Technological Options of Regional Agricultural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China[J]. Chinese Journal of Agrometeorology,2009,30(S1):51-56.]

[23]李虎,邱建军,王立刚,等. 适应气候变化:中国农业面临的新挑战[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2,33(6):23-28.[Li Hu,Qiu Jianjun,Wang Ligang,et al. Adaption To Climate Change: New Challenges To Chinese Agriculture[J].Chinese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Regional Planning,2012,33(6):23-28.]

[24]高小升,严双伍,方建斌. 农业在全球气候谈判中地位的变化及其影响[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3(4):37-43.[Gao Xiaosheng,Yan Shuangwu,Fang Jianbin. Change of Position of Agriculture in International Climate Negotiation and Its Impact[J].Journal of Northwest A&F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2013,13(4):37-43.]

[25]丁一汇,林而达,何建坤.中国气候变化:科学、影响、适应及对策研究[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201-207.[Ding Yihui,Lin Erda,He Jiankun. Chinese Climate Change: Sience,Impact, Adaptation and Policy Research [M].Beijing: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Press,2009:201-207.]

[26]韩荣青,潘韬,刘玉洁,等.华北平原农业适应气候变化技术集成创新体系[J].地理科学进展, 2012,31(11):1537-1545.[Han Rongqing,Pan Tao,Liu Yujie,et al. Integrated Innovation Systems for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North China Plain[J].Progress in Geography, 2012,31(11):1537-1545.]

[27]潘韬,刘玉洁,张九天,等. 适应气候变化技术体系的集成创新机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22(11):1-5.[Pan Tao,Liu Yujie,Zhang Jiutian,et al. Integrated Innovation Mechanism of Technology System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J].China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12,22(11):1-5.]

篇10

关键词:气候变化 水文水资源 影响 挑战

众所周知,当前室温效应导致了全世界的气温升高,使得气候也随之出现了变化,恶劣的暴风雪等时有发生。加上其他问题导致的气候变化,引起了当前水文水资源的改变。进而对人类的社会以及大自然的生态等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尤其是人类社会的工业、农业以及经济等。这在很大程度上对水文水资源的开发、使用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在对水文水资源进行研究的同时,要对于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所带来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和预测是非常必要的。IPCC在对全世界的气候变化前后进行了四次统计,并依据相应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和预测,结果表明,全球性的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本文基于IPCC的统计数据,对全球性气候的变化给予人类社会和大自然环境所带来的影响进行了阐述,并对我国的水资源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对于未来水资源工作的重点进行了进一步的讨论和分析。

1.气候的变化对全世界的水文水资源产生的影响

众所周知,室温效益诱发了全球性的气候变暖,进一步促使了海平面增高。近年来,气候温度的升高相应的导致了南极和北极积雪和冰川逐渐融化。IPCC最新的统计数据表明,在过去的五十年中,全世界的温度基本上十年增加0 .13 ℃。这个数据是过去一百年平均增长速度的两倍以上。而且,近年来,气候的变暖问题越来越严峻,统计数据显示,1978年后北冰洋范围内的冰雪面积减少速度约为2.7%每十年。而且,陆地冰川的大量减少,相应的就产生了海洋平面增高的结果。此外,海洋水也会因为温度的增加,出现水面的扩张问题,而海水的扩张在很大程度上也造成了海洋平面的增高。IPCC的统计数据中,1961年到2003年这个阶段内,海洋的水平面的上升速度为1.8mm/年,而在1993年到2003年这个阶段内,海洋的水平面的上升速度为3.1mm/年。

此外,当前全世界的气候变暖状况,也导致了降水量的变化。这主要是因为:全世界气候的变暖,造成了大气环境水循环形态的加剧和活跃,相应的就造成了大气中水含量的增加,因此就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局部范围大暴雨等灾害的发生,而其他地区则相应的就会产生干旱的状况。

2.气候的变化对当前全世界水文水资源影响的预测

当前,全世界的气候的变化呈现出越来越严重的趋势,相应的水文水资源也发生了随之而来的改变,虽然这些改变是细微的,但却是不能不被重视。尤其是全球范围内的降水问题,伴随着全世界气候气温的增加,很多的地区范围内,出现了降水量差异很大的状况。而且这种差异性的变化,相比于上世纪呈现出显著的增加。

当前的全球范围内的雨水情况表现为高纬度的区域降水量增大的状况。在中纬度的北部区域、南极、热带以及东亚地区等区域,就出现了年降雨量的增大。而澳大利亚地区以及中美洲的一些地域则出现了年降雨量的降低。近年间,由于水分蒸发量的增加以及气候温度的提升,降雨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暴雨和干旱的状况出现几率越来越多。权威机构预测,这种极端的降雨状况出现几率将不断的增大,而且极度的程度也会越来越恶劣。也就是说,全球范围内,很多的地区会出现洪涝等自然灾害,而另外的一些地域则会出现干旱等自然灾害。

此外,全世界气候温度的提升,也在很大程度上对水资源的水质和水量等造成了影响。IPCC的统计数据表明,全世界的气候温度每提升一度,就会有4~17亿的人口面临缺水的问题,而气候温度一旦提升两度,相应的就会出现二十亿的人口面临缺水问题。如果地球表面的温度提升了7~9摄氏度,将会有近五分之一的人口面临洪涝灾害的影响,进而将有11~31亿的人口面临缺水的问题。如果问题无法得到很好的解决,到二十一世纪末,地球上三分之二的地面将出现干旱的状况。而且环境气候温度的提升,也会造成水质质量的污染和退化,进一步的,水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也跟着水流的状况发生变化。

3.气候变化对我国当前水文水资源的影响

当前,全球范围内的气候的变化以及其造成水文水资源改变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而且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对于的全世界气候温度的变暖及其带来的危害也有了深刻的认识。我国的气候特点非常的明显和多样化。有热带季风、亚热带季风、温带季风、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高山气候组成。这也造成了气候的提升对于我国的水文水资源所带来的影响具有差异性。

气候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我国降雨情况的分别和强度的差异性。当前,统计数据表明,我国的西部地区在降水量上具有逐年提升的势态,相应的表现为西北地区降水量的提升和西南地区降水量的降低。在我国的东部地区,其局部的降水量变化非常大,其中华北的中部以及西南的沿海地区具有降雨量增加的势态,而华北的大部以及华东的北部地区则相应的表现为降雨量的逐年减少。同时,在降雨的频率上,我国的华南地区则有着显著的降低,而西部地区的降雨量则有着显著的提升。此外,地区降雨量的提升,不等同于地区水资源总量的提升。这是由于在地区气候温度增加的状况下,水分的蒸发总量以及植物中水分的蒸腾在很大程度上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这也就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可利用水资源中河流中实际的水资源总量降低的状况。

环境气候温度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我国当前冰雪面积的降低以及冰川面积的减少。我国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西北山区中,山峰冰川的面积逐渐的变少,这相应的体现在以冰川融化为关键补给来源的河流水流和水量的降低。

当前气候温度的提升,在对降雨量的频率和强度造成影响的基础上,对当前的水循环系统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此外,当前气候温度的提升还对暴雨和干旱等带来的水灾等有密切的关系。这些自然环境包括森林、湿地等,以及相应的生态系统等的危害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于气候的变化造成的。当前,气候温度的提升,进一步的造成了水资源温度的增大,而水资源温度的增大,也就造成了水分蒸发总量提升,进一步就造成了水资源径流量的降低。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档期河流的污染加剧的状况,同时温度的增加也会使河流中污染物的分解加快, 影响我国水资源的质量。

4.气候变化背景下的水文水资源工作

在全球气候不断变化的背景下, 我国水文水资源工作首先应当对我国水文水资源的实际情况作出正确的认识。我国由于气候变化引发的水灾害在不断增加, 证明了我国水资源对气候变化十分敏感。从水资源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来看, 在面对洪涝、干旱以及水资源短缺等问题的适应能力都很低, 所以在水文水资源工作与管理中应当认识到我国水资源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这一事实。

其次要认识到改变水资源对气候变化脆弱性的努力方向包括当前的水利工程建设、水资源管理机制建设、经济发展因素以及科技水平因素。要加强水资源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首先应当加强对水文水资源的认识人手, 认识到当前水文水资源正在气候的变化下产生着哪些变化, 从而有依据、有目的的开展水文水资源工作, 这就需要加大水文水资源研究力度, 通过理论的突破与技术的突破来使评价机制和预测机制更加成熟;其次在工程建设方面, 工程系统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应对的问题包括极端气候的出现以及破坏性防治, 提高水库、分蓄洪区等水利工程的防洪标准, 增加供水能力。

再次通过法律法规的完善为统一的可持续管理提供法律依据, 从而促进管理水平的提升。最后要加大对水文水资源工作的科研投人力度, 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减少水资源浪费, 从而缓解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工作带来的挑战。

参考文献:

[1]刘昌明,刘小莽,郑红星.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影响问题的探讨[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8(2).

[2]宁金花,申双和.气候变化对中国水资源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