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文化的好处范文

时间:2024-01-04 17:47: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酒文化的好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酒文化的好处

篇1

“酒逢知己千杯少”,“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人与人的感情交流往往在敬酒中得到升华。酒看起来“无处不在”,也是非常好的交流手段,但是,自古以来人们对酒的争执从未间断过。

过量饮酒易导致肝硬化,引发肝癌等疾病。过量饮酒会引起醉酒。“醉酒伤身,多饮亦有损健康”。然而,许多人不知醉酒就是急性酒精中毒,从生理上讲,人喝下的酒都需肝脏分解。不管一个人的酒量有多大,肝脏每天只能分解5-10毫升的白酒所含的酒精。酒能助兴,也能误事。许多人都是开始举杯时还显得温文尔雅,彬彬有礼。但酒过几巡,喝到深处,就逐渐失态。大量饮酒导致精神异常,包括依赖、综合症及精神性症状。出现幻觉、人格改变等。酒精还可使大脑判断发生障碍,手脚迟钝不灵活,甚至丧失操作能力,酒后驾车是导致交通事故的重要因素。而我国每年酗酒跌伤、溺水等意外伤亡人数也居高不下。酒精使人兴奋,对自己的意识和行为控制力减弱,会导致酒后伤人事件,严重影响社会家庭安全稳定。

酒的确有很多坏处,可不得不承认,它还是有一定益处的。喝酒可以烘托气氛,在喜庆之际、抑郁烦闷时可酌情少饮些低度酒。适量饮酒能延年益寿,它可增加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防止心脏病,减少动脉内胆固醇的累积等。近年来许多国家的研究显示,适量饮酒者比滴酒不沾者要健康长寿,尤其是葡萄酒,长期适量饮用,对身体非常有益。李时珍早有这样的说法:葡萄酒有暖腰肾,驻颜色,耐寒等作用。所谓“驻颜色”,就是补血。对于贫血者,喝红酒对血绝对有益的。葡萄酒可使肾和肝的供血增加。肾可以提高排泄能力,冲走更多的毒素,肝可加强新陈代谢,起更大的消毒作用。美国和西班牙的研究人员发现,饮葡萄酒的人相对于滴酒不沾的人更少患感冒,研究人员推测,葡萄皮里面含有一种名为类黄酮的抗氧化剂可能起到抗感冒的作用。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也发现:饮适量的葡萄酒可减少冠心病,因为能增加血液中的高密度脂蛋白和降低低密度脂蛋白,从而减少由于脂肪类沉积而引起的冠状动脉血管阻塞。葡萄酒还能使皮肤改善,变得更有抵抗力。除此之外,葡萄酒还减少得骨质疏松、肾结石的风险……,看来好处还真不少。

篇2

从《诗经》中“为此春酒,以介眉寿”、“称彼兕觥,万寿无疆”、“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到《黄帝内经》载:“酒者,水谷之精,熟谷之液也,其气彪悍”,再到俗语“酒为百药之长”的精彩解读与注解,知名养生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院长张其成教授从酒与养生、五行人格、酒文化反映中国人的生命文化,以及五粮液的“中庸和谐”文化等多个维度娓娓道来酒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故事,风趣生动的演讲引得现场嘉宾掌声不断。这是在7月13日五粮液“耀世之旅”全球文化巡展深圳站文化论坛上的精彩一幕。

从1915年首登国际舞台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崭露头角,到2015年在意大利米兰喜获世博大奖,五粮液始终以行业领军品牌的姿态,积极探索将中国白酒推广至全世界的有效途径。为了纪念这份百年荣耀,2016年五粮液开启“耀世之旅”全球文化巡展活动。业内人士认为,这是五粮液加速国际化步伐的新尝试,而其自身品质与内在的“文化感染力”则是中国白酒连通国内外消费者的关键点。

以品质为根 赢取国际市场

随着国务院《中国制造2025》的出台,“中国制造”的未来发展出路也成为各行业积极探索的问题。白酒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制造”,其国际化之路,必然、必须坚持以品质为根。白酒企业只有先练好“内功”,踏实做好品质建设和标准建设,对外输出中国传统文化,才能在海外市场站稳脚跟。

正如五粮液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唐桥在深圳站活动现场所说,过去一百年,五粮液在继承、发扬传统酿造工艺的同时,不断探索、创新,坚持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结合,凭借着卓越的品质,成就了中国酒业大王的地位,并引领中国白酒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续写了“百年世博 百年荣耀”的辉煌。

未来五粮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坚持对完美品质的不懈追求,将是五粮液赢取国际市场的第一步。五粮液所拥有的自然生态环境、五种粮食配方、十里酒城规模、明初古窖池群、传统酿造工艺、中庸和谐的文化等六大优势,缔造了“香气悠久,味醇厚,入口甘美,入喉净爽,各味谐调,恰到好处”的品质标杆,成为五粮液得天独厚的品质之源。

同时,为保证产品质量,五粮液坚决贯彻“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为消费者而生而长”的质量观,提出了“预防、把关、报告”的“三并重”,以及由“42道防线”衍化提升的18个关键过程和76个专检点的质量管理思想。成为五粮液“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通行证。

以文化为媒 国际化步伐愈加稳健豪迈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中国自古就有“无酒不成席、无酒不成礼、无酒不成俗”的习俗。中国白酒经过数千年的传承发展,早已融入中华民族文化血脉之中,成为数千年诗酒文章的神韵、民俗风情的载体和民族文化的象征。可以说,中国白酒的走出去,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部分。

在五粮液“耀世之旅”全球文化巡展深圳站活动现场,张其成教授做了《酒与五行人生》的主题演讲。他认为,喝酒的最高境界就是“和”,五粮液的“和”文化是中国酒文化的酒魂,最具成为中国酒文化乃至中华文化伟大复兴先行者的可能性。

在当前我国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和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背景下,以文化为媒、加速推进白酒国际化,将是中国白酒“走出去”的重要契机。五粮液集团公司总经理、股份公司董事长刘中国对此有着独到的见解,他表示,文化是最具感染力的东西,只有做好中国白酒文化的对外输出和渗透,才能让国外消费者了解白酒的精髓,只有让消费者真正了解白酒、认同白酒,才能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东盟经贸促进会会长黄海波在活动现场表示,中国白酒与丝绸、茶叶、陶瓷、武术、书法一起,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化中最独特、最鲜明的符号,成为了独具魅力的“中国味道”。

篇3

关键词:茶酒;制作;保健

酒的酿造,在我国已有相当悠久的历史。我国是酒的故乡,也是酒文化的发源地,是世界上酿酒最早的国家之一。中国的茶文化已经无法确切地查明到底是出现在什么年代了。茶叶中也有许多对人体有益的成分,如茶多酚、茶色素、茶氨酸、茶多糖等很多对人体的健康、生活以及学习有益的成分,所以茶叶也是很好的保健品。

这两种饮品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都是非常高的,所以我们做一个创新,我们使茶经过一系列的操作后变成既好喝又有健康的饮品――茶酒。

1 茶酒的发展

茶酒是以茶叶为主要原料,经直接浸提或生物发酵、过滤、陈酿、勾兑而成的一种具有保健功能的饮料酒。茶酒,早在上古时期就有记载,但那时的茶酒仅仅是米酒浸茶,而并非茶文化与酒文化的交融结合。800余年前北宋大学士苏轼留翰墨遗珍,古籍引注,记载了以茶酿酒的创想。进入21世纪后,我国对茶酒的研究才进一步深入,当时大家对茶酒的概念还不是很明确,但随着有关茶酒的文章越来越多,人们也就慢慢地了解了这个原本陌生的概念。现在,人们遵循千年古籍记载,继承珍贵的古方遗产,融合现代科学技术,创造出独特的茶酒酿造工艺,用茶叶成功酿制出茶酒,是华夏民族酿酒史上一次创新性革命。

2 茶酒的研究过程及现状

现在我们对茶酒越来越了解,但在实验初期却遇到了很多问题,比如:怎么样泡茶才能使茶叶茶香浓郁、味醇甘厚、后味绵长等优点留在酒里,不被破坏;使用什么样的酵母更有利于茶酒的发酵;用什么样的比例加蔗糖,用什么温度来发酵等等。研究初期所遇到的困难很多是我们所想不到的。许多专业人士不辞辛苦,努力克服,经过了一次次的失败,又一次次的不放弃,最终完成了这一项项的研究。

现在我国对于茶酒的研究已相对完善,而且许多酒坊已将茶酒作为一种健康的饮品进行售卖,并受到很多人的喜爱。

3 茶酒研究的简评及展望

利用浸提的方法可使茶叶中的有效成分得到充分保护和利用。而茶叶酿酒不仅可以使我国的茶资源有更好的利用途径,也可以使酒变得更加营养健康,因为茶叶也有很好的保健功能。它不仅能减低心脑血管发病和死亡风险,还能降低胆固醇和血压的作用;有助于减小患糖尿病的风险;有助于防治早老性痴呆;有抗压力和抗焦虑作用;能提高免疫力、杀菌力和减肥瘦身等效果,所以我们把茶叶酿制成酒后,茶叶本身的这些好处也会浸入酒中,从而使酿制的酒更加健康、有营养。茶酒的优势在于工艺技术易于掌握,生产周期短,产品销售快,经济效益显著,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保健酒。

参考文献

[1]徐洁昕.茶酒的酿酒技术研究进展[J].酿酒科技,2010(10).

篇4

【关键词】德育 职业教育 教学内容

现在许多中职学校只重视技能的培养,从而忽视了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而用人单位则是需要既有良好技能又有良好品质的工作人员,培养目标与用人单位的需求有一定的差距,这个差距就成为大多数中职学校目前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所以思想品德教育不能仅依赖于政治课来完成,各个学科都应该结合本学科的教学内容和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共同来完成学生的德育教育,通过我的教学实践经验总结,我认为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从而达到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目的。

一、教学内容中具有丰富的德育资源

在饮食文化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关键是要找好德育渗透与饮食文化知识的结合点,这就要从饮食文化教材的实际出发,着眼于知识的传授或者练习中,应该在课堂教学中自然而然的进行渗透,“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德育熏陶。比如,在学习《酒文化》这一节课的时候,首先可以通过了解酒文化的起源以及历程作为这节课的切入点,纵观地球上的所有国家,中国的文明历史从来不曾间断过,相对应的中国饮食文化的历史也不曾间断过,酒文化历史也没有间断过。中国的饮食文化也是唯一一个没有中断、环节完整,延续至今的饮食文化。立足不曾间断的文化这个切入点,使同学们深刻感受到中国这个泱泱大国的文化传承,从而产生出一种油然而生的自豪感、爱国感,这比单独讲授爱国知识能更加深入学生的心理。在学习《中国饮食文化基本特征》这节课时,可以展示一张张从古代到现代的饮食器具、酒具,通过这些图片使学生了解中国饮食文化内涵的博大精深、历史悠久。这样在学习饮食文化的同时还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并通过这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巧借这些素材,把握恰当的时机,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从而收到很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二、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具有经常性

学生每天大多时间都是在学校中度过的,而且每天接触最多的是各种课程,如果每个教师都能自觉的在课堂中进行德育渗透,那么学生可以说天天都在接受德育教育。有句话说父母是孩子的镜子,教师也是学生的镜子,要想把学生教成什么样的人,教师首先就要做那样的人,这样的教师时时刻刻都会对学生进行榜样教育,也就是时时刻刻都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这样的熏陶比任何渗透方法效果都好。所以我的每节课中都对学生进行了充分的德育熏陶。在上课的时候都会为学生展现积极向上乐观的精神状态,不将自己的消极情绪带到工作中去,每堂课都以饱满的精神对待学生,和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以愉快的心情和学生一起学习、讨论,不摆老师架子。例如,在学习《酒文化》中,从我们的日常生活进行切入,我们的日常生活都离不开酒,婚丧嫁娶、亲朋好友聚会等等,然后再问学生在家中或者是同学聚会中是否喝过酒,对酒有怎样的了解,通过这个进行切入,同学们都有话可说,也特别爱说,这样和老师自然而然就拉近了距离,形成了学生们都积极参与教学氛围,然后在课程的最后一个环节讲饮酒与养生,并和学生讨论饮酒的好处与坏处,教育学生在今后进入社会应该适量饮酒,并举一些例子证明酒大伤身误事,这样一节课的教学效果是非常好的。

三、找准最佳结合点,具有针对性

在备课的时候,要认真研究教材,寻找教材与德育的最佳结合点,把它们进行科学的整合,才能增强教育的针对性,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教师要熟悉学生的思想状况,在渗透德育时要对症下药。职高的学生大多不爱学习、不喜欢老师、不爱进学校,上课睡觉,看小说,听音乐等等,所以要求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他们感兴趣的地方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学生爱听音乐,我们就可以选取一段他们感兴趣的音乐作为切入点,让学生猜猜这是什么歌曲,这样学生不会感到突兀,也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容易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例如在学习《中国的味道》时,教师先放《中国味道》这首歌曲,让学生猜猜这是什么曲子,它讲述的是什么内容,是什么节目的主题曲等等,一下子就能吸引住W生的眼球,自然而然就把课程引入到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上来,而且中国味道这首歌曲也表达出了对中国饮食的热爱,“难掩热血涌动着情怀”,这也是一种爱国教育。教师也可以采用创设德育情景的方法,创设出一个德育情景,可以是一个案例,也可以是一个课堂游戏模拟,还可以是音像视频等方法,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中,注意教学素材的积累,这样在教学过程中,各种资源都可以信手拈来。情景教学法适合中学阶段的学生心理特点,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达到我们的教学效果。在学习《茶文化》的课程时,可以放一个小例子,冯梦龙撰写的《广笑府》卷八中的“茶酒之争”,通过这个让学生思考一下茶在我们生活之中起到了什么功用,茶的作用是什么等等,而且通过这个例子也教给了学生一些做人的道理,这比我们去平铺直叙的讲要好的多。

四、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具有实践性

实践是实现中职学生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教师应该有意识的将教材内容与我们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比如在学习《中国地方菜系及代表名菜》这节课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在家的时候动手做一些地方小吃,带到课堂上来,让学生讲述所做小吃的做法,以及是哪里的名吃等等。让学生体会到中国56个名族的特色及风味。而且可以直接把课堂搬到实践室中,教师先讲课,然后由学生亲自动手去做、去尝试,这样可以使学生深刻体会到中国各民族的特色,体会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篇5

每每在酒桌上看到好姐妹们频频举杯,跟男士们推杯换盏豪饮,一醉方休的豪气,令我心生几许羡慕,几许嫉妒,此时我心中有几分落寞,几分失意,因为不会饮酒,在酒桌上就会成为局外人,备受冷落;因为不会饮酒,也不敢更多说话,更不敢高谈阔论了。久而久之我就厌烦了酒局,厌烦了应酬,老公在新婚的时候也喜欢带我出去应酬,后来看我实在是不喜欢喝酒也不喜欢热闹,在这种场合也是受罪,渐渐的带我出去喝酒吃饭的次数越来越少了,后来索性就一个人出去应酬了,少了我的牵绊,老公就更自由、更肆无忌惮了,常常喝得烂醉回家,吐得稀里哗啦,还得我给他收拾残局。

其实年轻的时候对喝酒印象不是很好,原因可能也是源于我的家庭吧!因为我父亲一辈子烟酒不沾,父亲一辈子的爱好就是喜欢读书和书法,也许是受父亲的熏陶吧,我酷爱读书,我常常跟朋友们戏说——-看书比吃肉都香。刚结婚的时候,老公一有点好菜就把酒杯端起来和公爹对饮,我常常看不惯,多说几句,惹得老公不开心,后来一来是喝得多了,习惯了,二来,是因为老公的工作是搞销售的,应酬很多,酒自然也就离不开了,我也就慢慢的随他而去了!

记得刚结婚的时候,老公总想改变我,也想让我学会喝酒,不管怎样威逼利用都不见效,不管如何花言巧语都不管用,甚至拿感情跟我说话,但我无动于衷,最后他也收手了,最终我也没有学会喝酒。

人都说什么都是缘分,我也许是天生就跟酒无有缘,在我人生最低谷,最困苦的时候,我也没有学会喝酒、抽烟,没有靠酒精麻醉自己的神经,没有在烟雾缭绕中打发自己孤独的灵魂,是书让走过苦难,是书伴我走过人生的四季,书才是人生的最大的缘。

前些日子跟朋友在一起吃饭,她问我喝酒吗,我说不喝,她说这样也不好,这也一种缺憾,她说你知道酒文化吗?我摇头,她又说你有些不懂了,酒有酒文化、茶有茶文化。是呀,我也很喜欢看美女举着高脚杯,喝着XO的那份优雅和自信,我更喜欢看调酒师调酒,看那是的动作是那样的挥洒、自如,像舞蹈、像杂技、像魔术一般,把一杯杯不同口味、不同颜色、不同风格的酒调配出来,紧紧是看调酒师调酒的过程就是美的享受。我还知道许多美丽的诗篇都是源于酒的,比如杜甫、白居易据说都是在酒醉的情况下,诗兴大发,写下千古流传的美丽诗篇的。

篇6

皮埃尔•乌拉(Pierre Raoux)继承了乌拉家族平和的双目和纤长的手指,托起酒杯的时候,目光会不由自主地落在倾斜的红酒上微笑,这是乌拉家族典型的品酒习惯。

16世纪,哲学家蒙田的兄弟托马斯•蒙田买下了始建于12世纪的阿尔萨克古堡(Château d’Arsac),200年后,这里种下了第一批美乐和赤霞珠两种葡萄品种。上世纪80年代,皮埃尔的父亲菲利浦•乌拉(Philippe Raoux)成为了这座庄园的庄主,并在原有的基础上加以修葺,让这座拥有900多年历史的古堡,恢复了当年的神采。

阿尔萨克古堡承载着皮埃尔所有的童年回忆,他记得每晚父亲回家后在床上跟他和弟弟玩枪战游戏,周末沐浴着波尔多的阳光在古堡前的池塘钓鱼,父亲给他们讲自己祖辈和红酒的故事……皮埃尔听得津津有味,那个时候他就意识到,自己的人生,将会和葡萄酒联系在一起。

家族五代人的红酒情缘

1880年,皮埃尔曾祖父的父亲奥多西(Theodore)在当时的法属殖民地阿尔及利亚开启了乌拉家族的葡萄酒经营,成为一个葡萄酒预定和销售中间商,乌拉家族当时是阿尔及利亚奥兰当地非常著名的酿酒师和酒商家族。

奥多西的生意越做越红火,直到1923年,皮埃尔的曾祖父阿尔伯特•乌拉(Albert Raoux)在阿尔及利亚开创了自己的公司,这是乌拉家族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家公司。阿尔伯尔将公司命名为Chamvermeil,那个时候Chamvermeil公司每天销售的红酒平均有550升。

直到1962年,阿尔及利亚摆脱了法国的殖民统治,所有在阿尔及利亚居住的法国人必须回到法国,其中也包括拉乌家族和他们的Chamvermeil公司。皮埃尔的祖父乔治•拉乌(Georges Raoux)在回到法国之后发现,他们的Chamvermeil品牌居然在法国一无所知,乔治决定前往“世界红酒的首都”波尔多,以继续Chamvermeil公司的经营。

在皮埃尔眼里,自己的爷爷其实更像一个艺术家,“他喜欢画画、雕塑和歌剧,特别是油画,并且他画的油画在波尔多当地非常受欢迎。”即便是有些“不务正业”,乔治在上世纪80年代依然将Chamvermeil的品牌打响,并成为法国邮政销售量最好的红酒公司。

皮埃尔小时候的梦想就是成为父亲菲利浦似的人物,“他和善、谦虚、极具开创性。”菲利浦在父亲乔治传统的红酒理念上加以创新,融入时尚和当代的元素,“可能我父亲继承了祖父的艺术感觉,而他本身又是一个严谨的商人,所以才能有很多创新性的想法。”

冒险是成功的入口

“虽然那个时候父亲背井离乡,但是他有强烈的创业欲望并且敢于尝试任何冒险,我想这就是父亲最终成功的关键开始。”

1986年,菲利浦买下了在20世纪初完全被毁的阿尔萨克葡萄园,“因为当时是法国葡萄酒产业的萧条期,所以当时的所有者决定销毁这篇葡萄园。”菲利浦翻新了葡萄园的生产工具,使用最大胆的现代技术酿造,“当时父亲采用的技术还是非常先进的,在以传统红酒闻名的波尔多绝对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但是结果证明父亲是对的,阿尔萨克庄园在父亲的重建下最终重生了。”

菲利浦的梦想并没有因此截止在阿尔萨克庄园,“父亲结合法国葡萄酒的传统文化和自然资源,又开创了以葡萄酒为核心的旅游生意。”2007年1月,菲利浦在阿尔萨克附近,梅多克(Medoc)的核心地区,开启了La Winery葡萄酒旅游中心,并与葡萄酒销售相结合,在酒窖内陈设了1000多种来自于世界各地别具特色的葡萄酒,开办了以葡萄酒为主题的餐厅、酒吧和法国前卫的当代艺术中心。

“父亲的聪明之处在于将波尔多古老的红酒文化和时尚元素结合,用现代的理念重塑所有的建筑: 钢铁,木材,玻璃屋顶,不锈钢包围的酒窖充分衬托出了深蓝色的底色……” 菲利浦请来了著名建筑师Patrick Hernandez,使阿尔萨克庄园成为了梅多克地区最独特的一道风景。

从1992年起,每年这片葡萄园都会引入一位知名当代艺术家签名的作品,现今它以令人惊叹的艺术品收藏而闻名,称为“雕塑者的花园”。

生活就是和朋友分享一瓶红酒

19岁就被父亲送到澳大利亚学习新世界红酒的皮埃尔这样看待生活,“当你冲着别人微笑的时候,别人也会冲着你微笑,生活就是这样慷慨,所以我对着红酒微笑。”

小时候看着父亲喝红酒,皮埃尔特别想过去凑凑热闹,“我父亲对我说我不能喝,因为我还太小,他只让我对着红酒杯闻。”长大以后皮埃尔自己决定了他的职业生涯,“我父亲是我的榜样,我希望成为他那样的人,就到澳大利亚学习新世界的酿酒技术和文化。”

皮埃尔最喜欢到北京的798,“坐在那里的咖啡馆里,晒着午后的阳光,远离城市,感觉时间像是停止了。”他想起小时候,法国人有一种传统,孩子的牙齿掉了,当天晚上就放在枕头底下,等孩子睡着的时候,精灵就会把掉下来的牙齿变成一个礼物送给这个孩子。皮埃尔记得当晚他把自己的牙齿放在枕头底下之后,第二天就变成了一个别致的小红酒瓶。他惊喜地跑到爸爸跟前说,精灵来过他的房间,送了他一个漂亮的红酒瓶模型。等他长大了才知道,这个礼物其实都是由父母来送的,而那个时候他想象的精灵其实是自己的父亲,而他喜欢的小红酒瓶模型,就是父亲的希望。

对话皮埃尔•拉乌

以红酒的方式生活

《小康•财智》:在生活中,你觉得法国人和中国人在红酒文化上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皮埃尔•拉乌:法国人把红酒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中国人喜欢把红酒作为一种社交方式,当然不光是红酒,包括中国本土的白酒,还有啤酒也是如此,这是在生活中最大的不同。比如你在法国,特别是波尔多或者勃艮第,经常可以看到,有两个人,坐在酒吧的一张小圆桌上一起享受一瓶红酒,一坐就是一下午,这就是法国人的生活方式,享受红酒。

《小康•财智》:红酒的价格不等,有比较便宜的消费型红酒,也有值得投资的典藏型红酒,在对身体健康方面,很多中国人认为是不一样的,价格高的对人身体健康的好处更大,事实上呢?

皮埃尔•拉乌:其实这个问题很多中国人都问过我,便宜的红酒和昂贵的红酒,对人的身体健康都有好处,功能是一样的,没有任何差别。只要是红酒,对人的身体健康都有好处,特别是对心脏的好处更大。至于为什么有的价值几百甚至上千万,有的只有一百多块人民币,最大的原因就是口味,一些典藏的年份酒口味非常醇厚,是所有懂酒的人争相追逐的梦想,一些消费型酒就是给大多数人准备的,每天都喝的酒。

《小康•财智》:您觉得中国生产的葡萄酒和波尔多相比最大的不同是口味还是文化?

皮埃尔•拉乌:波尔多的葡萄酒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大概四个多世纪。当一个国家的葡萄酒属于一个刚刚起步的时候,文化也应该是比较初级的。单从酿酒葡萄的种植上讲,在波尔多有非常丰富的经验和传统。但是现在中国已经开始做很优质的葡萄酒了,我相信中国的进步也会非常快,因为中国酿酒师,很多都是从法国留学回来,然后又结合中国本土的葡萄酒情况进行发展和改良。

《小康•财智》:如果与法国的波尔多相比,您认为中国有哪些优势吗?

皮埃尔•拉乌:我觉得对于中国来说,葡萄酒市场一个新市场,所以无论对于葡萄酒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来说,这都是一个对未来充满期待的市场。因为中国的地域非常宽广,所以在不同地区都会有条件很好的地方建立葡萄基地。从葡萄酒的酿造方面,很多的中国酿酒师是从世界很多以葡萄酒闻名的国度里学成归来的,他们能够很轻易地复制出相同品质的葡萄酒,在此基础上又能够根据中国本土的情况有所发展。

《小康•财智》:那么劣势呢?

皮埃尔•拉乌:在波尔多,葡萄酒有非常悠久的传统,无论是酿酒葡萄的种植,酿酒工艺、品酒文化还是饮酒习惯等,这个是很难复制的,可能你能够复制出波尔多高品质的葡萄酒,但是你不能复制波尔多的历史,但是对于中国来说,这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挑战,去书写和发展属于自己国家的葡萄酒历史。

《小康•财智》:最近盛传2012是世界末日,想象一下最后一天你会怎么过?

皮埃尔•拉乌:我不知道,我也不太相信。如果世界末日来了,我觉得我会喝一天的红酒,拿着一杯最喜欢的红酒和女朋友干杯,然后相互微笑。

>>Tips

香港佳士得2011年极品稀世佳酿波尔多珍藏拍卖

La T•che 1961年份

6瓶1.5公升装 估价 750,000-1,100,000 RMB 607,536

La T•che 1961年份

6瓶1.5公升装 估价750,000-1,100,000RMB 607,536

柏翠庄 1982年份

12瓶普通瓶装 估价400,000-600,000 RMB 546,782

罗曼尼•康帝1929年份

3瓶普通瓶装估价350,000-450,000 RMB 506,280

柏翠庄 1982年份

12瓶普通瓶装 估价400,000-600,000 RMB 486,029

Clos de la Roche 1945年份

12瓶普通瓶装 估价550,000-800,000 RMB 455,652 NT$ 2,036,394

拉斐庄1982 年份

12瓶普通瓶装 估价400,000-600,000 RMB 455,652

拉斐庄 1982 年份

12瓶普通瓶装 估价400,000-600,000 RMB 425,275

拉斐庄 1982 年份

12瓶普通瓶装 估价400,000-600,000 RMB 425,275

篇7

汽车还未进入遵义,沿途的城市形象广告就告诉了我们这座城市的定位:“转折之城”,这才让我们默然想起这个给中国革命带来转折的革命胜地的伟大历史意义。而恰恰是这座转折之城及已经久远的会议,同样给予了笔者关于酒业市场方面的思考。

久别后的同学之情自不必说。参观完会址后,吃喝在所难免。从当天的中餐、晚餐、夜宵,到第二天的早餐、午餐等等,除了早餐外,喝的全是白酒,典型的白酒重度消费区。出于职业习惯,笔者每到一处餐饮店都会顺便看看酒水情况。结果情况全都相同,清一色的以遵义为中心的贵州地方白酒,也包括许多茅台镇的不知名的酒,只是包装特别熟悉。

除了浓浓的白酒氛围,“”及战略转折思想给予了笔者更深的思考:

一是白酒的区域市场突破需要“转折”。

目前,全国的白酒区域市场情况基本都如此,即白酒企业大都不去其它白酒的主产区,如川酒不进贵、贵酒不进川、皖酒不进川等,基本上都是以本地区域市场为中心,然后向其它非白酒主产区市场拓展。

这种想法已经成为一种传统惯性思维。恰如二年前笔者在问四川一位做京剧脸谱文化白酒的企业老总为什么不进广东呢?他的回答是北方文化酒,怕南方不接受,当然,笔者以为肯定还有其它不便说的原因,比如资金和管理及人力资源等问题;而事实却是我们所共知的并非他所认为的那样,因为我们看到了许许多多的外地酒在广东生根发展了。同样如一些徽酒在东北这样的白酒主产区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正是上述的这种可怕的传统惯性思维阻碍了白酒的跨区域市场拓展。

对于白酒产区而言,有一个对于白酒产品非常有利的市场基础就是区域市场环境里消费者白酒文化的认知度高,白酒消费行为的成熟度普遍性高,而这恰恰是众多酒企所忽略的。

从竞争的角度来看,这是一种“灯下黑”现象,形成了一定的市场“真空地带”,从某种角度来说最危险的地方往往是最安全的地方。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品新酒作为酒文化的一大特点是没有地域之分的,对于外来的新品牌白酒而言,不能说不是一种机遇。而对于目前白酒企业扎堆往非白酒主产区拓展,以及众说芬芸的白酒恶性竞争的产业现象,更是一种机遇。

而若想得到这种机遇,无非是要企业决策者的市场战略思想进行一场“转折”,以及真正关于市场战略的“”。

二是其它酒品类的“转折”机会。

看到遵义的餐饮终端的酒水现象,不由得让笔者想到了大家都熟悉的“二个推销员到岛上推销鞋”的故事,故事内容在此不必多说。

如上所述,笔者在诸多的餐饮终端中除了啤酒,没有见到葡萄酒、黄酒等主流的白酒替代酒品类(也许在其它的酒店或商超里有,但是至少笔者在吃过饭的几家中档酒店都没有看到过)。同样的惯性思维告诉我们:那里只喝白酒,其它的酒没市场。

可是事实的确如此吗?笔者也就葡萄酒和黄酒等酒品对同学及他们的一些朋友等一些主流的酒类消费群体做了简单访问,结果是他们都知道红酒和黄酒相对于白酒的基本好处,也知道白酒过量相对于其它酒品对身体要影响大些,但是,只是缺乏主流产品的市场推动引导及社会消费行为的带动,而这,就是企业所要做的公关推广活动目的所为,更是其它白酒替代型酒品的机遇。

恰如替代是经济学的基础一样,相对于以广州、深圳等为代表的典型中心商业城市中各类酒品多元化齐头并进竞争激烈的市场现象,这里的替代效应更直接、更明显,同样有上述“灯下黑”的效果,也预示着市场空间更大;毕竟,相对于烈性的白酒来说,酒的醇香是不能完全替代消费者保健的心理需求的。这不能不说是白酒以外的酒类企业的另外一种“战略转折”。

篇8

到过威尼斯人的朋友都知道,室内的景色会根据天时而变幻,但这家餐厅可不是全天候,它只在晚上营业。餐厅内的布局很创意化,餐位之间用红酒瓶隔开,放心吧,再丑的吃相也不会被人注意到。看这家餐厅的名字你就应该晓得,主餐必备牛排。贴心的服务生也很周到,推着小车来送“货”,不懂吆喝的服务员一定不是“好司机”,他会认真地把肉的部位一一介绍,绝对专业级水平。如无特别偏好,牛脊肉才是最靠谱的上乘之选。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餐前面包,超大一个,不仅散发出一种鲜甜气味,而且半天不会冷掉,秘方很简单,它只是混合了洋葱和奶油两种常见食材。如果你开门见山时不我待地大快朵颐起来,后面一定会后悔,主角未到,岂能造次!

牛排配沙拉,生活乐无边!沙拉如同蛋炒饭,最简单也最困难,一道厚切片番茄沙律伴蓝乳酪,足可代表美式牛排馆沙拉的最高水平和精髓理念。番茄的熟度和酸度都刚刚好,乳酪品质上佳,顺口、不矫情。接下来是龙虾浓汤,除了非常嫩滑的汤汁,最大的感受就是他们家厨子不当家——全是大块整块的龙虾肉。

主角驾到。这里的牛排是先用大火煎过锁住精华的肉汁,再放进烤箱到指定熟度。如果是牛脊肉,那五分熟刚刚好,配上“黄金搭档”卡真粉,放在酷热的陶瓷盘内,不花哨,不做作。至于口感,除了完美,很难找到其他词形容啦。

如果你没有武松的胃口,又没有人和你共进晚餐,在牛排上桌前应该给服务生两点要求——牛排切半份,和刚才的餐前面包一起打包。

点一份热巧克力蛋糕配香草冰激凌。甜点登场,香气会让你再次胃口大开,液状巧克力送入口中后,抓紧再送一口冰激凌,双重口味交替进行,这将是此次饕餮的绝妙收尾。

意大利

欧洲红酒之祖

葡萄酒文化的滥觞

公元2世纪,当时还被罗马人视为蛮荒之地的高卢。

一队队古罗马士兵高昂着骄傲的头颅在乡间小路上行进,他们锃亮的胸甲在波尔多强烈的地中海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配合头盔上绚烂的羽毛就如同威风凛凛的天神一般。路边是在秋风中有些零落的野花和一片一片今年刚挂满累累果实的葡萄园。在古罗马征服了高卢之后,将葡萄酒视为生命的罗马士兵把葡萄藤带到了波尔多,强迫当地的农民种植这种纯粹用来享乐的农作物。当时古罗马的士兵不会想到,这些为了让他们在异国他乡也能享受葡萄酒美味而种下的葡萄藤,让波尔多在两千年后成为世界上最负盛名的葡萄酒产地。

一提到葡萄酒,人们第一反应总会想到法国。可是把葡萄藤带到法国的,却是当年的罗马士兵。其实在世界葡萄酒版图之中,除了充斥于中国人耳中的波尔多、勃艮第之外,还有着众多不逊色于它们的地方,作为欧洲葡萄酒滥觞之地的意大利就是其中之一。

欧洲的葡萄酒文化发源于意大利,古希腊人就曾把意大利叫做葡萄酒之国。天性喜欢享受生活的古罗马人,更是把葡萄酒看做生命的血液。罗马城中,每天从不停息的盛宴上喝掉的葡萄酒不计其数,就连忙于四处开疆拓土的古罗马帝国士兵,在装备齐整盔甲武器之后,总不忘带上一株葡萄藤。就这样随着战火的蔓延,葡萄和酿造葡萄酒的技术也在欧洲其他地方落地生根。有着这样的传说,当年轻的天才米开朗基罗初到罗马时被人们狂欢饮酒的场面所震撼,被激发了灵感的他才创作出传世的著名雕像《酒神巴库斯》。巴库斯的头发就是能变为琼浆玉液的神奇葡萄。

正是有了古罗马,才有了欧洲人钟爱的葡萄酒和随之发展起来的葡萄酒文化。

曾经的辉煌

即便是在法国成为红酒代名词的今天,意大利仍然是全世界葡萄酒产量最高的国家。它所出产的葡萄酒,基本上还是以红酒占大多数。

意大利是一个被酒神祝福过的地方,它拥有独特的地理形状,像一只靴子般长长瘦瘦的大部分国土正好处在最适宜种植葡萄的纬度:地中海型气候、丰沛的雨水与充足的阳光,孕育出意大利酒的优良特性及其独特风味。而地形和土壤的多变,又让意大利能够生产出数量众多的不同品种口味的葡萄来酿造红酒,这增添了意大利红酒的多样性。

意大利人对红酒的疯狂痴迷,世界闻名。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在北非的意大利军人居然拥有充足的红酒后勤补给来保证他们晚上能够享用一杯来自家乡的地道红酒。虽然过于享乐让意大利军队的战斗力成为“二战”中的笑柄,但也是这种对红酒的疯狂迷恋,才让意大利一直稳居世界红酒产量的冠军。

重装上阵

由于太过随意与喜欢享受,意大利红酒渐渐被不断力求品质的法国红酒超过。在“二战”结束后,因为国内红酒的品质管理混乱让大量意大利的劣质红酒充斥国际市场。这大大降低了意大利红酒在世界的声誉,渐渐成为廉价佐餐酒的代名词。就连当时并不太注重红酒品质的美国人,都会尖酸地讥讽意大利红酒为“洗车酒”。这对拥有悠久酿酒历史的意大利来说,是一种巨大的耻辱。

20世纪70年代,意大利政府开始着力挽救意大利红酒的声誉。他们通过规划和修订法案要求各大葡萄酒厂商严格遵守D.O.C.定级标准,强力的监管政策加上意大利酿酒业本身深厚的传统与基础,很快就提升了自身的品质。很多经典意大利红酒又再次得到世界红酒市场的认可,每年都能在各级评价排名中获得多个奖项。如今意大利红酒已经逐渐赢回了红酒世界的重新认可与尊重。

意大利的葡萄酒分级制度有四个类别,其中两个级别D.O.C.和D.O.C.G.,符合欧盟所认可的Quality Wine Produced in a Specific Region(QWPSR,欧盟指定产区优质酒)标准,另外两个级别则为餐饮酒类别。根据统计,能称得上D.O.C.的意大利葡萄酒有200余种,而这其中只有在指定的特定产区、以特定方法酿造的葡萄酒才能称为D.O.C.G.。因此在意大利能达到D.O.C.或D.O.C.G.级别的葡萄酒只占全国总产量的14%,意大利评级标准之严谨可谓冠绝全球。

意大利红酒等级

一般餐酒 Vino da Tavola (V.D.T)

表示该酒是在意大利制造。标签通常表明一个基本的葡萄酒信息,无需标示产地、来源、年份等讯息,只需标示酒精含量与酒厂。

地方餐酒级 Indicazione Geograficha Tipica (I.G.T.)

相当于法国Vin de Pays级,表示在特定区域内生产但没能符合法定产区葡萄酒等级的严格品质要求的葡萄酒。

法定产区葡萄酒 Denominazione di Origni Controllata (D.O.C.)

法定产区葡萄酒必须符合特定产区核准耕种的品种,亦代表这支葡萄酒已取得品质认证,才能用上这一等级,生产与制造过程符合D.O.C.法严格规定。在意大利有200种以上的D.O.C.葡萄酒,是把经过严格划分的生产地域作为它的故乡,从葡萄的种类,到它的最低酒精含量、制造方法、贮藏方法,以及味觉上的特征等等都有相关的法定特别标准。相当于法国葡萄酒分级中的AOC,品质也相当卓越。

篇9

就像一种优雅的艺术。

或典雅悠久,或优雅醇厚,

在酒的世界,

他总能品味让人感动的醇香。

品酒悟道,相伴今生,

既是对文化的引领,

亦是对品牌的铸造,

结缘美酒,他为推广文化,

品牌响亮,更是为澳门增光。

崔启荣先生(MSGB)主要职务与履历

宾利酒世界创办人

澳门首位国际资深评酒师

2005年为首位华人获邀在香港ATV

亚洲电视本港台特辑中介绍红酒投资

2005年5月获法国权威组织

MSGB Commanderiedu Bontemps

颁授“波尔多列集名庄院士”

2011年6月,获法国右岸St.Emilion协会颁授为院士,成为澳门首位双院士评酒师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出版华商功勳——

世界百位傑出华商之一

醇香悠长 一品而念念不忘

谈起葡萄酒,就像谈论一种优雅的艺术。衣香鬓影的正规宴席,或亲朋好友的小型聚会,品嚐葡萄酒,让香醇的葡萄酒沿玻璃杯缓缓流淌而下。葡萄酒杯也很有讲究,所用高脚杯,形状不同,需与品鉴之酒类进行专业搭配,以水晶为主要原料,杯身美观而具流线型,让开瓶後的葡萄酒在短时间内尽快接触空气,以达到最好的果香挥发之口感。通常人们喜欢时而晃动杯子,让香味集中飘到杯口。轻轻地啜上一小口,然後在口腔内缓缓地转动,回味那风情万种的韻味。

这些只是一般宾客的品嚐之道,在崔启荣博士看来,品嚐葡萄酒的过程其实就像认识一段爱情的过程一样。葡萄酒赋予他的感知和领悟,让他在生活中也同此酒一般,儒雅而饶有趣味。

崔启荣博士20年专业资历,品评超过五万种葡萄酒,被喻为“品酒达人”的国际资深评酒师。他与梁嘉婷女士一同创办的宾利酒世界,在短短十年之内,创立的BANNY WINES CELLAR宾利酒世界,已经成为澳家喻户晓的葡萄酒信誉品牌。

1961年出生的他,成长於经营钟表生意的世家。其父崔顺兴先生也是当地著名的企业家,於1955年一手创办的崔顺隆表行,历经半个多世纪的苦心经营,享誉钟表界。其父为人诚信,勤俭朴素,这些经商品德,在崔启荣的成长过程中影响深远。他18岁那年,已逐渐接手家族企业,可以说,也是其父崔顺兴诚信勤俭的为人经商精神的继承。之後,在父亲创下的钟表行基础上,崔启荣先生也开始着眼国际市场,开拓国际贸易。在从事国际採购之餘,也将家族生意多元化发展。1985年成立了“万宝国际洋行有限公司”,专做国际名牌电器的採购贸易;1987年调整公司业务以崔顺隆表行为基础,发展多元化业务;1996年转型大型酒类专卖店, 由於当时市场经济差,而且並未普及成熟,也辛苦经营了数个年头。

但崔启荣博士並不满足於此,从他第一次接触到葡萄酒开始,就爱上了那种醇香悠远的感觉。1995年,恰巧市场需求,扩展葡萄酒市场业务,为了更专业经营葡萄酒市场,必须了解葡萄酒市场的最新动向。他不时前往世界各地评酒和试酒,並做市场调研。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只有增加自己对葡萄酒的认识,才能预测和把握行业的走向。不久,他放下手头的工作,远赴世界闻名的葡萄酒圣地法国波尔多,攻读品酒师专业,並获得多位当地酒界专家深入指导、並接受品酒黑房特训之专业学识,为今天的宾利酒世界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品嚐过无数美味的葡萄酒,让崔启荣博士陶醉其中。那美妙的口感和香醇的体验,使他迫不及待地想把葡萄酒分享给更多人。经过专业学习,在香港多家葡萄酒公司担任董事,这期间也品评了各种美味红酒,熟悉了葡萄酒行业的流程。2003年回归澳门发展,时机成熟,他与梁嘉婷女士共同创办自己的葡萄酒品牌——宾利酒世界,意味着正式全力投入到葡萄酒市场。

宾利酒世界——红酒的世界

在崔启荣博士看来,葡萄酒是有生命的,需要真正的爱酒之人,激发葡萄酒的魅力。葡萄酒的生产源自天然优质土壤而良好的品种、天气、长出最好的葡萄原料。其工艺总的来说可分为三个过程:原酒的发酵工艺、不同橡木桶之酿做管理工艺、不同品种之葡萄品种比例搭配等生产工艺。把存在於葡萄原料中的所有的潛在质量,在葡萄酒中风格完美的表现出来。好的葡萄酒香气协调,酒体丰满,滋味纯正,风格独特回韵悠长。酿酒师为了弥补葡萄的某些缺陷,在新品葡萄开发之初就对拟用葡萄品种作了精心的研究,将不同品种的葡萄进行最合理的搭配,才有品格高雅的葡萄酒奉献给世人。

葡萄酒在西方世界已成为一种文化,那些世界优秀的葡萄酒品牌,总会让人联想到一个个浪漫的故事。Lafite——典雅久远、Latour——刚劲浑厚、奥比康——浪漫有独特个性、玛歌——优雅醇厚、柏翠——酒中黄金、武当——艺术与好酒之良媒、白马——圆润典雅、奥松——丰厚醇和……中国葡萄酒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15年,张弼士率领“中国实业考察团”赴美国考察,适逢旧金山各界盛会,庆祝巴拿马运河开通,举办国际商品大赛,後拿随身携带的红酒展出,而获优胜。发展到现在,中国的葡萄酒文化虽有所发展,卻跟国际还存在一段差距。随着国民生活水平提高,高端红酒也逐渐走俏中国市场,这时候,红酒文化的普及,尤为重要。

精品葡萄酒,讲究精妙的工艺,作为一位资深评酒师,崔启荣博士深知,有义务把那些美妙味道发掘出来,这也就是宾利酒世界一直推行的品牌宣言:发展成为国际名酒交易平台,推广红酒文化。品酒悟道,文化孕育新品牌,宾利酒世界,一直致力於打造成如同汽车中的宾利,走在行业的最前沿。在这个平台上,实现葡萄酒贸易,让顾客能夠放心地购买葡萄酒。

现在的宾利酒世界,连同分佈在香港九龙、澳门各地区之分店总面积达20000平方英呎,设有水冷式恒温专业酒窖酒柜,水吧,评酒VIP房、欧陆式评酒格等,店内备有上千种葡萄佳酿,堪称奇观,每一瓶葡萄酒都有详细介绍,方便顾客到店内设有的专业计算机终端查阅。

宾利酒世界,通过多年来的专业和对行业的探索,在澳已成为红酒界的驰名品牌,络绎不绝的客户支持,就是最好的佐证。2009年被南方卫视评为澳门诚信品牌;2010年10月,被媒体和澳门政府经济局、澳门大学、消费者委员会等评为澳门品牌,並获澳门莲花卫视及香港《文汇报》评选为“澳门故事@澳门2010”系列报导之一;连续多年获得澳门消费者委员会消费爭议仲裁中心评为诚信店並於2011年更升至A级评分;並入选香港《东周刊》2011傑出企业策略大奖;2012、2013由中国主要媒体CMN(中华传媒联合体)经投票选出成为“最受欢迎港澳卓越品牌奖”(港澳66个名牌之一),2013年11月8日更获得澳门中华总商会嘉许成为澳门(商界关怀行动嘉许礼)企业之一(全澳只有25家企业获奖)。

品酒悟道伴今生

如今的规模与成就,得益於两位创办人长远的眼光和经营之道。崔启荣博士多年前就已看到红酒的市场,加上其惯有的诚信经营之道,今天宾利酒世界能夠引领行业,也是预料之中。“其实做一个业务,我们得用心来交朋友,以诚相待,不管是供货商还是客户,这是同一个道理。我们要销售我们的服务,客户要买我们的专业,我们推荐给客户一个很好的产品,客户不用花一大堆时间去寻找产品。”大体说来,这也是他用性价比最好的产品,让一个人从富到贵,追求生活品味享受,引领他们进入不断提升的生活境界。

富到贵,需要很长的路。“富”是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上的满足,但“富”不及“贵”。人的内涵修养,胸怀、眼光、学识、品味称之为“贵”。随着中国经济的繁荣,人们生活水平已到了一定的高度,但“贵”是人们所忽视的。品味红酒,就像翻阅一本书,当你决定捧阅,那麽,你就应该学到书上的内涵和学识,这就是崔启荣博士所提倡的,用性价比最好的产品,提升客户的情趣。也可从学习葡萄酒中,找到层次提升的修为。

作为一个道家的信仰者,崔启荣博士相信凡事有因有果,无为而治,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事物的发展不能不择手段去阻扰,而是合情合理。你看的东西,是都有的价值,潛心开发,把最好的东西传达给他人,这也是他多年前选择红酒行业目的,历史证明了他的眼光。他的思维敏锐,关注着各行各业的发展趋势,思想独到,也使其对事物决策更加準确。

2008年5月,崔启荣博士获法国半官方组织MSGB Commanderiedu Bontemps颁授“波尔多列级名庄院士”,此荣誉名额世界每年只有20到30位,其专业水平被红酒最具闻名国家法国业界认同,其专业程度和影响力可想而知。

篇10

影响汉代人餐桌的不光是农业与作物,还有器具与气候。汉代古墓考古证明,那时已经有敞口大铁锅,称之为“镬”,这个字至今仍然是粤语系的常用字,说一盘炒菜好吃需要有“镬气”。先秦时候没有植物油,动物油太过珍贵,不是寻常百姓家使用。到了汉代,植物油出现了,开始出现了炒菜。“炒”这个动作,最终完成了中国美食最完美的一次跨越。

为了更直观了解汉朝饮食,我想模拟一桌当时的宴席。

这场宴席不能凭空杜撰,我的依据是1972年湖南长沙出土的马王堆汉墓。在汉代上层贵族的食谱中,羹依然是最重要的主菜。羹从周代就已经是主菜,周朝的羹讲究“大羹不和”,没有什么味道,而在汉代,则是五花八门。马王堆的汉简里有不少食谱,其中有牛白羹,其实就是牛肉与谷物一顿蒸煮。

先秦时候,吃肉是个隆重的事,“诸侯无故不杀牛羊,士大夫无故不杀犬豕”。到了汉代,吃肉成了日常行为。吃肉最常见的做法是“炙”,其实就是烤肉,先把肉腌渍,入味,放在专用的器具上炙烤。在淮南王刘安家的宴席上少不了的是牛肉,在《淮南子》里有介绍烤牛肉的文字:“今屠牛而烹其肉,或以为酸,或以为甘,煎熬燎炙,齐味万方。”在汉代,也有了烤全羊系列,谓之“貊炙”。貊是当时一个少数民族,貊炙就是把动物整个烤,大伙围坐,用小刀切割而食,跟现在的烤全羊一个套路。

我读过许多汉魏时期的菜谱,在《齐民要术》里有很多,我很想重新做一遍试试的是一道煎鱼:“用鲫鱼,治复中,不鳞。苦酒、蜜中半,和盐渍鱼,一炊久,漉出。膏油熬之,仅赤。浑奠焉。”说法很简单,吃起来应该还不错,有一点点蜜香。

我猜那顿家宴上还有“脍”,这个字原本是剁得很细的肉,后来就专门指生食的肉了。那时人们喜欢吃“鱼脍”,其实就是生鱼片,现在广州顺德鱼生还保持着当时的样子,鱼肉切得很细,分为每人一份,再加入各种调料,拌着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