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修复的背景范文
时间:2024-01-04 17:47: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修复的背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 北方季节性河流概况
季节性河流在北方普遍存在,随着北方地区工农业的快速发展,人口数量的激增,北方季节性河流生态系统严重损害,自净能力下降,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我国对河流修复的研究起步较晚,认识上存在局限性和盲目性,许多河流在治理上更注重功利价值,关注焦点是河流的开发利用,完全忽视河流的自然生态系统,这些工程不仅无法改善河流水环境,还造成了严重破坏。
2 北方季节性河流景观要素
2.1 水体
水资源的匮乏,致使恢复河流的自然生态系统,提升河流供水能力,成为北方季节性河流改造的主要任务。首先要避免工业、生活污染物排放入河流中,减轻河流污染。其次,提高河流自净能力,河流上游需进行初步截污,利用水生植物初步拦截污染物;河流中游设置水洼,增加水体的滞留,使植物可以深度净化水体;河流下游设置大面积水域,储蓄净化过的水体,供合理利用。城乡段适当设置跌水、喷泉等,满足人们的休闲娱乐活动,并可提升河流的含氧量,改善动植物的生存环境。
2.2 河床
国内大部分的河流治理依旧采取裁弯取直的做法,改变河床的天然形态,这种做法严重破坏了河流的生态系统。河流的自然弯曲,对水流速度、水生植物、河岸的冲刷、调蓄洪水的能力,都有着重要作用。
设计时应去除不必要的河床硬质防护,增加河床的横截面,提升泄洪能力。用缓坡代替水堰,其间形成的小洼地可成为鱼类的栖息地。北方季节性河流往往还有蓄水的要求,受气候、地质地貌的限制,大面积蓄水并不经济,设计中应在河床中留出一条相对稳定的水流带,以保证常年有水。
2.3 河岸
根据河段两侧城乡建设情况和人们的活动区域,进行河岸型式的选择。城乡近郊区,河道两侧可利用空间一般较大,可做双边自然型驳岸处理;城乡区,若城市道路建设直临岸墙,可仅做单边自然型驳岸处理;在无人段,则可选择自然植物岸线、自然石材岸线、人工石材岸线,降低经济成本,以整理河岸为主。
2.4 堤岸
堤岸具有防洪、围贮、通路和观景等多重功能,也是城乡空间与河流空间的连接要素,应综合考虑堤岸与城乡滨河公共空间的关系。
岸线形状的选择,可顺其河流自然走向,稍加人工整治处理。护岸形式可以绿化为主,增加其丰富性,提高景观效果。通过流域防洪措施与城乡防洪措施的结合,在保证防洪综合能力的前提下,控制与降低城乡区防洪堤的高度,避免出现与其它景观要素极不协调的高大堤墙;对于修建防洪堤的滨河地段,应尽量保持其自然特征,利用各类植物构建具有城乡特色的滨河生态系统。
2.5 植物
河床上的水生植物、灌木、杂草丛常被看作有害要素,故以草坪代之,减少维护成本。然而,合理的河流绿化,不仅可以提升河流自净能力,还可以给动物提供一个良好的栖息环境。
河流绿化不是单纯的植被种植和景观绿化,而是具有更综合的性能,通过保护原生植被与生物,构成河流生态保护的自然屏障。在植物选择上,河道上游选用具有拦截功能的水生植物,初步拦截污染物,河道中游选择具有水质净化功能的植物,河道下游可选择具有经济价值的植物,堤岸旁可种上攀爬植物。注重植物的有机搭配,疏密适当。
2.6 道路
道路系统的组织是人们开展各种活动的关键,关系着区域内多种元素的连接,在设计时,应尽可能地保证城乡肌理与自然水体空间的一致性,道路的布局应尽量增强水域空间的可及性。在铺装设计上,采用坚硬、耐磨的天然材料,通过铺装形式提高道路的方向感,并通过粗糙不平的路面铺装,使人感到行走不适,防止行人误入歧途。
2.7 环境设施
河流空间不宜设置雕塑、景观柱、构筑物等,对环境设施的设计应从多功能性出发,与地形的高差变化、材料的组合等结合进行更为灵活的设置,以便为更加丰富的休憩方式提供可能。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采用天然物品进行代替,不仅容易与自然环境相协调,还能减少破坏生态环境。
篇2
关键词生态环境 可持续发展 环境修复
文章编号1008-5807(2011)02-153-01
随着地球上人口的剧增和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对自然资源需求水平不断提高,生产强度日益加大,有毒、有害废气物质不断的输入环境,远远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而导致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为了解决人类面临的这个重大问题,对于大气污染和地表水污染之力的研究已十分广泛,许多技术已相当成熟并被广泛应用。
对于污染土壤及地下水的之力来说,由于其具有隐蔽性、滞后性、累积性以及难治理和修复周期长等区别与大气和地表水体污染的特点,其修复问题已成为环境科学研究日益活跃的领域,同时也是世界性难题。虽然人们已在污染土壤及地下水物理修复和化学修复领域进行了有益探索,形成了一些实用技术,但这些修复方法往往会破坏场地结构、造成二次污染,对于污染面积巨大且污染程度较轻的土壤甚至难以应用。为此,近年来,人们在污染环境的物理修复、化学修复甚至生物修复取得一定成功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生态修复的理念,并对其概念、内涵、原理、产业化途径等进行了理论上的探索和实践上应用的探索,试图以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在污染环境的修复和治理过程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
一、生物修复―生态修复的基础
生物修复是对污染环境实施修复、之力的最为重要的技术之一,是正在发展中的技术,是生态修复的基础。
目前被广泛认同的生物修复定义,是指微生物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从而修复被污染环境或消除环境中的污染物的一个受控或自发进行的过程,这是狭义的定义。
除了微生物修复外,植物修复、动物修复乃至酶学修复等方式的出现,赋予了生物修复更广泛的内涵,即生物修复是指利用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蚯蚓等动物以及水生藻类、陆生植物,甚至酶及分泌物等的代谢活性降解、减轻有机污染物的毒性,改变重金属的活性或在环境中结合态,通过改变污染物的化学或物理特性二影响其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和降解速率。
目前使用最广、最有效的生物修复技术仍是微生物修复。
二、物理与化学修复―生态修复的构成要素
从修复原理来看,物理修复与化学修复是指充分利用光、温、水、土、气、热等环境要素,根据污染物的理性性质,通过机械分离、蒸发、点解、磁化、冰冻、加热、凝固、氧化―还原、吸附―解吸、沉淀―溶解等物理怪和化学反应,使环境中污染物被清除或转化为无害物质。通常,为了节省环境治理的成本,物理修复或化学修复往作为生物修复的前处理阶段,近年来根式作为生态修复的构成要素。无论是环境要素或生态因子,还是工程措施,对于修复生物的生命活动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影响要素。若将它们有机的结合起来,使环境条件和生态因子在有利于生物生活的同时,也有利于污染物的去除或转化,将极大地提高生物修复或植物修复的效率,这一点对于生态修复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物理与化学修复措施与生物修复的结合,是生态修复必不可少的构成要素,其利用的是否直接关系到生态修复的有效性和成败。在实际的修复过程中,把物理修复、化学修复措施更好地与生物修复结合起来,才能形成有效的生态修复技术。
三、植物修复―生态修复的基本形式
植物修复这一概念大约是1980年代前期提出来的,其最初的思想是利用超累积植物的的超量富集作用来去除污染环境中多余的重金属。
目前,植物修复这一技术已经涵盖了污染环境治理的各个方面,如城市树木、草坪乃至花卉植物对大气或室内空气的净化;池塘中水生植物通过对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利用而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污染土壤及水体中无机污染物的去除及有机污染物的讲解等。
在污染环境治理中,从形式上来看,似乎主要是植物在起作用,但实际上植物修复过程中,往往是植物、根系分泌物、根际圈微生物、根际圈土壤物理和化学因素(这些因素可以部分人为调控)等在共同起作用。因而,总的来说,植物修复几乎包括了生态修复的所有机制,是生态修复的基本形式。
利用植物对重金属如Ni、Zn、Cd、Hg、Cu、Se,放射性核素如Cs、Sr、Ur,多环芳径,石油,化学农药,有机氯溶剂如TCE,废弃炸药如TNT等的修复研究均有报道。
四、污染环境修复标准―生态修复评判基础
污染环境修复标准是指呗技术和法规所确定、确立的环境清洁水平,通过生态修复或利用各种清洁技术手段,使环境中污染物的浓度降低到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系统不构成威胁的、技术和法规可接受的水平。
近年来,污染环境的修复一直是热点领域。然而,污染环境修复标准的制定远远落后于修复方法的研究,这就很难说清楚环境修复到什么程度才可以认为是清洁的。
在世界范围内,污染土壤修复标准是一个较新的领域,一些发达国家也是刚刚制定玩土壤修复标准。从总体上来看,各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建立工作,均大大滞后于其大气、水环境质量标准的建立工作;各国污染土壤修复标准的建立工作,又大大滞后于去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监理工作。
我国在土壤修复效果的评价中,一直以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为依据,但是依据背景值建立的土壤质量标准并没有给出土壤的去染污允许值,这样对于有一定吸纳污染物能力的土壤资源是一种浪费。
目前,理论和技术上可行的修复技术主要有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酶学修复、动物修复、化学修复、物理修复和各种联合修复等几大类。有些修复技术已经进入现场应用阶段并取得了较好的治理效果。然而,无论是化学修复、物理修复还是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去点,都不能对环境污染进行根治。只有对污染环境实施生态修复,才能彻底阻断污染物进入食物链,才能最大限度地防止对人体健康的损害,从而最为有效地阻止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修复是在生态学原理的指导下,以生物修复为基础,结合各种物理修复、化学修复以及工程技术措施,通过优化组合,使之达到最佳效果和最低耗费的一种综合的修复污染环境的方法。
五、生态修复―实施与研究展望
在眼前的格局下,可持续发展不失为当代人的一种既明智又沉重的选择。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人们已开始正视目前所处的困境。显而易见,倒退回去,甘于守贫,不仅于环境问题的解决丝毫无补,反而加剧生态失衡;安于现状,得过且过,只能在麻木中葬送自己。唯有通过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寓环境治理于发展之中,才是修复生态环境,实现人类社会持续发展长治久安的最终出路。
参考文献:
篇3
Abstract: Exploiting of the coal mine has caused a serious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damage in the coal mining area, the land is reducing, the living environment is in danger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is being hindered, so it is necessary and urgent for us to rebuild the ecological security system of coal mining area, program the structure and layout of mining area and spread ecological consciousnes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ith the analysis of diversified development of the ecological design of landscape, combining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rea of coal mining collapse in Dahuang Mountain, this paper wants to explore diversified landscape ecological design methods in the function, form, experience and so on in order to play a part i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关键词:多元;景观生态;采煤塌陷地
Key words: diversity;landscape ecology;the collapse land
中图分类号:TU9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30-0221-03
0 引言
我国煤矿数量达8万多个,分布在1349个县镇,煤炭资源丰富,所以资源消耗以煤为主,这使我国成为世界煤炭消费和出口大国,煤炭开采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给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产生大面积采煤塌陷区,破坏区域景观生态环境,但是这些采煤废弃地现存大量煤炭开采的遗迹和遗址,具有丰富的人文景观内涵,并具备教育、科研、游览观赏的功能,而事实上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方面,采煤塌陷地的景观都不可能恢复到原来的面貌,但是可以通过合理的规划和整治,在采煤塌陷地上重新塑造一个新景观,采煤活动虽然对地区自然和人文景观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但也为人们重建矿区景观环境,创造了一个机会,所以采煤塌陷地的景观生态设计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1 景观生态设计的多元化发展
在广义层面上运用生态学的原理对特定区域的景观进行规划和设计。在这一层面上的景观生态设计实际上是对景观的生态设计[1]。
据西蒙・范・迪・瑞恩(Sim Van der Ryn)和斯图亚特・考恩(Stuart Cown)对生态设计的定义:任何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的设计形式都成为生态设计[2]。然而近些年来,环境的持续恶化要求生态设计不仅具有科学的生态技术手法,更应具备对生态观念的传播,推动公众去爱护环境,使资源开发朝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迈进。这样的生态现实,造成生态一词的不断解构,使景观生态设计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在采煤塌陷地的湿地公园建设中,景观设计研究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研究对象为有生命力的自然界的材料以及认知层面的人对环境的信息接收和传递,因而,生态必然成为景观设计的形式、功能和体验中不可或缺的元素。那么景观生态设计的多元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功能主义的生态景观:即以体现生态学功能、技术为主导的维护矿区生态安全格局的生态修复性景观设计。②形式主义的生态景观:即源于人类的主观意识,矿区生态修复过程中对自然景观的模仿和意境的营造。③体验主义的生态景观:在环境危机的社会背景下,肩负起教育和传播生态观重任的矿区景观设计。
2 实践――徐州大黄山采煤塌陷地湿地公园
2.1 项目背景
大黄山煤矿位于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县境内,1956年11月开始建井,1958年8月1日投产,1970年有21座小煤窑开采。在40余年的采煤活动后,2001年因煤炭资源枯竭关闭大小煤矿。由于整个矿区的开采方法较为混乱,停产后留下了大片的采空区,造成了大量的土地塌陷,部分塌陷区长年积水,塌陷深度最深处5.8m。
2.2 基地分析
用地范围以大吴镇――大黄山镇边界东界、京福高速公路为西界、徐贾公路南侧为南界、京杭大运河为北界的矩形区域内,总计塌陷面积为15375亩。对地面总影响面积10.37km2,大黄山已经停产8年,塌陷地均已沉降稳定,塌陷范围基本确定不变。现状多为塌陷地、荒地、复垦种植用地,区域内有一条不劳河穿过,成为区域内最大的河流,全长70km。(图1、表1)
采煤活动造成基地生态环境的破坏不仅影响了区域生态平衡,也严重威胁了当地人居环境。土地破坏,环境污染,煤矿关闭大量失业人员,导致了区域吸引力下降,人口流失,经济严重滞后,直接影响区域经济发展。基于塌陷区沉降稳定现状,建立生态社区,通过景观生态设计,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人居生存环境,通过改善矿区环境带动周边经济的发展。
2.3 多元景观生态规划设计
在尊重可持续发展、因地制宜、以人为本的设计则的基础上,以“城市与矿区、生态与景观、人居与环境”的和谐为设计目标。将大黄山采煤塌陷地规划为集农业、疗养、休闲、居住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生态区。基于大黄山现状环境结合多元发展景观生态设计理念,提出大黄山景观生态设计路径。(图2)
2.3.1 功能主义景观生态设计――景观生态修复。
2.3.1.1 植被修复
植被生态系统的修复是整个景观生态设计的根本性工作,综合考虑基地的植物现状,需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设计。
①保护未受采煤塌陷地影响的农耕景观。②改变煤矸石的堆砌方式,选择适宜树种形成新景观。③通过合并整理土地塌陷形成的斑驳积水区,形成生态湿地种植片区,依次为沼泽、浅水、深水植物区三个部分,使区域水系形成天然的景观廊道。④在交通主要干道种植大型乔木,形成整个片区的生态交通廊道。⑤在树种上一般选择徐州本土树木中抗性强、耐瘠薄的品种,以灌木为主,逐渐引入乔木,选取具有改善土壤基质的植物作为先锋植物。
2.3.1.2 地形修复
①尊重现存的地形地貌,运用局部挖深疏通和对周边地形抬高的手法,塑造大地形与小坡地相互交叉融合的地形生态网络。②塌陷地落差大,采取梯田平整方式,如果坡度起伏小,可采取台田平整方式[3]。大黄山地形落差较小,因而采取台田平整方式,使区域土地资源利用最大化,从而有效发展生态农业,积聚闲散劳动力,最大限度增加区域经济。
2.3.1.3 水体修复
①设计循环的水网系统,保留原有部分河道,改善硬质驳岸为可渗透性人工生态驳岸。②通过搭建路桥的手段,局部拓宽河道,在多雨季节可蓄水调节流量、控制洪水、补给地下水。③疏通不牢河河道,整治部分塌陷积水区为完整湖面形成湿地景观。干旱时可释放蓄积的水资源,补充地下水和地表径流,并提供微生物栖息地,调节微气候。
通过对场地内的生态修复,建立平面和垂直生态网络相互交叉的时空景观网络,形成多网络共生的景观生态格局,达到平面上系统性、空间上层次性、时间上相关性[4]。
2.3.2 形式主义景观生态设计――景观再生
在功能主义生态修复的基础上,依据人类需求及理性的设计思考,结合地域文化,从设计形式上体现自然,在满足功能的基础之上,营造适宜性的景观生态环境,体现对自然意境的追求和和谐生活的向往。
基地按照“两轴、三片区”规划布局,有道路网络构成两条景观轴,区域景观轴和贯穿基地南北的景观轴,“三片区”:一、提供助老生活服务,兴办老年公寓、医疗、护理院、服务片区;二、发展观光农业、湿地景观和农作物工业园区片区;三、规划青少年素质教育基地,游乐园片区。(图3)
新建老年生活服务区,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并带动周边产业发展,营造宜人景观环境,发展休闲度假旅游产业。通过模仿自然的手法,建造地方特色性汉文化建筑群,弘扬矿区人文景观,在河道湖面周边设计功能性景观设施,营造怡人的文化景观,建立观赏性水景。
基地生态农业,将大田种植与农、林、副、渔业结合起来;利用绿色和谐的景观生态设计来发展生态产业,结合农作物工业园区,通过人工景观生态设计,形成景观生态与经济上两个良性循环体系。
2.3.3 体验主义景观生态设计――景观信息传播
通过景观这一媒介,传播生态的信息。在基地生态科普区域,实现采煤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态文化的有效结合,将大黄山采煤塌陷地建设成集生态教育、科普、旅游、保护、恢复示范等功能于一体的体验性生态景区。
生态科普教育是生态景区的重要组成内容,一个以“人和自然”为主题,突出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理念,反映生态学原理及技术的应用,融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通过人的体验性互动性的设计,让人参与到科学探索和实践活动中,加强生态信息的传播。
整体规划通过多网络共生的生态修复手法,使整个基地形成循环的自我调节系统,达到区域的生态平衡,结合合理的功能规划布局,形成人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存。通过科普区域的体验互动设计加强宣传生态意识,构建和谐环境,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3 结语
采煤塌陷地的景观生态设计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设计领域,它要解决的问题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是一个复杂的交叉学科,需更加重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对生态意识的传播。文章归纳总结多元化景观生态设计的种类,通过大黄山采煤塌陷地生态公园的案例,总结采煤塌陷地三方面景观生态设计的方法,以此构建生态功能良好的景观格局,形成完善的生态安全系统,可以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加强民众的生态意识。力求通过对工业废弃地的治理与可持续利用来达到缓解人地矛盾,争取更大的社会经济发展空间。[5]此举既可以增加场地的自我价值和市场经济价值,为城市的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平台,同时,可以提升城市形象,更加深化场地的社会性,体现场地的社会价值。改善了基地的生态环境,使项目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得到同步发展。
参考文献:
[1]西蒙兹.J.O景观设计学[M].俞孔坚,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16.
[2]俞孔坚,李迪华,吉庆萍.景观与城市的生态设计:概念与原理[J].中国园林,2001(6):3-9.
[3]宋红梅,张绍良.徐州市采煤塌陷地状况及分类治理对策[J].山东煤炭科技,2005(4).
篇4
【关键词】水土流失;生态修复的合理性;具体应用
【分类号】:X832
生态修复是指依靠生态系统的自组织和自调控能力的单独作用,或是与人工调控能力的复合作用,使受损的生态系统恢复到相对健康的状态。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是生态修复的一种类型,是指在特定的土壤侵蚀地区,依靠生态系统本身的组织和调控或与人工调控能力的复合作用,使部分或完全受损的生态系统恢复到相对健康的状态。以促进植被恢复,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实现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一、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概念
水利部生态修复规划给出的定义是: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是指在水土流失区, 通过一定的人工辅助措施, 促使自然界本身固有的再生能力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 促进植被的持续生长和演替, 保护和改善受损生态系统的功能, 加快水土流失防治的步伐, 建立和维系与自然条件相适应、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相协调并良性发展的生态系统。
二、生态修复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的作用
1、增强了农民的生态意识, 提高了人们对生态修复的认识水平
各地在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上不断提高认识, 积极探索生态修复的技术与方法。在政府的大力宣传和积极引导下, 大多数农牧民逐渐接受了这一新的理念, 认为生态自我修复是一项让土地休养生息的好办法, 是人类实现持续发展的正确选择, 参与封禁治理的积极性很高。陕北农民给“信天游”填了新歌词: “山坡上栽树崖畔畔上青, 羊羔羔养在家门中; 草棵棵赛过粮苗苗, 禁牧带来好光景。”这些都是对封山禁牧、生态自我修复发自肺腑的赞誉。2000 年和2003 年国务院先后下发的关于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 要求组织农村群众投工, 必须严格执行村内“一事一议”投劳制度,凡是群众不愿意投劳的不得强迫。这方面云南省在“长治”工程建设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提高了农民投资的积极性,90%以上的群众愿意投劳开展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为做好新时期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作奠定了基础。
2、实施生态修复产生了显著的效果
(1)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
据调查, 各地在实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措施之后植被覆盖率迅速增加。陕西省吴旗县封禁4 年, 林草覆盖率提高了31 个百分点。福建省永泰县封育治理后, 植物种类增加了近3 成, 森林覆盖率由2. 3%增加到43. 3%。内蒙古鄂托克前旗、乌审旗毛乌素沙地的植被覆盖率由10%提高到40%~50%。1995 年, 广东省在全国第一个实现了绿化达标, 植被覆盖率普遍提高30%~50%。江西省兴国县曾是一片“红色沙漠”,如今坚持实行了封禁治理, 突出了预防保护措施, 收到了明显效果, 目前全县林草覆盖率达74%。过去河床以年均4~6 cm 的速度在淤积抬高, 如今以5~7 cm 的速度在降低, 减轻了洪水灾害, 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 促进了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生态修复之所以带来如此巨大的变化, 是因为封育保护解除了生态系统所承受的超负荷压力,系统自我组织和调控作用增强, 区域林草植被种类和数量必然增多, 水土流失程度自然减轻。
(2)保土减沙效益明显
20 世纪80 年代中期至90 年代中期, 正是我国水土保持工作全面加强的时期, 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在局部地区特别是水蚀区成效是显著的。截止2001 年底, 全国累计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81. 5 万km2, 水土保持设施每年拦蓄泥沙能力15 亿t, 增加蓄水能力250 亿m 3, 减少入黄河泥沙3 亿t。与第一次遥感调查成果进行初步比较表明, 不仅水土流失总面积减少, 而且保土减沙效益也有显著的提高。如“三北”地区的防护林面积由1 113 万km2( 1997 年) 增加到3 873. 5万hm2 后, 防护受益面积可达17 936 万hm2, 防护区提高农作物产量10%, 提高牧草产量20%以上, 土壤侵蚀模数可降至500 t/ ( km2・a) 。
(3)蓄水保水、分洪抗旱能力增强
生态系统的蓄水保水功能是由地上植被和土壤共同作用而实现的。实验证明, 在有林地区, 日降雨量30 mm 无出水; 日降雨量55~100 mm, 3 天后才见细水流出。年降雨量1 200 mm时, 有林地区水分损失量仅50 mm , 而同样环境条件的无林地区可达600 mm, 0. 07 hm2 林地比无林地至少能多蓄水20 m3。生态系统的蓄水保水能力主要表现是在雨季能蓄水、分洪, 在旱季则能抗御干旱。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措施能大面积增加植被, 恢复生态系统的功能, 同时也增加了下垫面的蓄水保水的能力。据黄河水利委员会研究, 黄土高原现有水土保持工程年减少入黄径流10 亿m 3, 规划中的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工程每年将减少入黄水资源量40~50亿m 3, 单就确保黄河不断流来说, 它是不利的影响, 但从满足整个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来分析, 它所减少的这部分水量是水土保持工程区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产生活和生态建设所必需的, 因此是功而不是过。
(4)改善地区或流域的小气候
在有林地区, 日间约有35%~75%的太阳辐射被林冠拦截吸收, 20%~ 25%被树冠叶面反射回大气中, 仅有5%~40%射入林中。绿色植物中森林能防风, 植物蒸腾可保持空气的湿度, 林木可以调节温度, 从而可以改变局部地区小气候。如江西省修水县河桥沟小流域在实施生态修复工程进行封禁后, 山变绿了, 水变清了, 植物群落良性发展, 许多动物重归故里。四川省巴中市坚持10 年封山禁牧、禁砍禁伐,林草茂盛, 山清水秀, 人居环境十分优美。在连续3 年遭受罕见大旱的情况下, 封育保护仍然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草原生态恶化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 部分地方再现了绿草如茵、风吹草低、蓝天碧野的秀美景色。
(5)生态修复在治水保土的同时, 也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实施生态修复过程中, 各地采取了一系列配套的对策和措施, 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 调整了农村经济结构, 发展了乡村工业和旅游业, 显著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生态修复使我国的农业由广种薄收、粗放经营向精耕细作、集约经营转变。陕西省吴旗县在实施生态修复后, 大力发展集约高效农业, 培育草、羊、杏三项优势主导产业, 积极兴办绿色企业,与实施前相比, 国内生产总值、粮食总产量、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四项主要经济指标均翻了一番多。生态修复使我国的畜牧业由满山遍野到处放牧、超载放牧向以水定草、以草定畜、围栏封育、休牧轮牧、舍饲半舍饲转变。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实施封禁治理、舍饲养殖后, 牲畜数量较禁牧前增加8. 1%, 良种及改良种畜平均达到87%, 羊的平均个体增重2. 5 kg , 出栏率由28%提高到44%, 平均出栏时间由21 个月缩短为9 个月。大规模推行生态修复工作,在舍饲半舍饲牲畜比重达71%的情况下, 畜牧业不但没有滑坡, 而且实现了稳步发展。封禁保护后, 原来低产的林草资源变成了高产的林草资源, 促进了生态环境改善和畜牧业稳定发展的良性互动, 为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畜牧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牧民们以水为中心建设草库仑, 由游牧变为草场承包、定居生活, 这样, 给大面积草场以休养生息的机会, 草场得到了保护, 农民得到了实惠, 生产和生活条件都大为改善。
三、 生态问题现状
近年来,我国庞大的人口数量使环境不堪重负,过度的开发利用带来了水土资源的流失及生态系统的退化,继而恶化了生态环境,导致自然灾害的不断发生,对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巨大损失。
在我国,每年的土壤流失量与土流失面积非常巨大,远远大于世界上平均水平,而且土壤流失量远高于土壤容许流失量。近年来,在全球水土流失继续向恶化方向发展的背景下,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水土流失治理,现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水土流失总体上在减轻,强度在下降,水土流失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遏制。但是部分地区水土流失仍很严重,总的水土流失格局也没有改变,甚至部分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等原因导致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进一步恶化,因此水土流失已经成为不得不积极采取措施来遏制的生态问题。
四、实施生态修复的合理性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生态修复是一个相对宏观的概念,它是在以人工措施辅助的条件下应用生态系统自我组织和自我调节能力来对被破坏的生态系统进行修复或者加速已被破坏生态系统的恢复的一种理念,辅以人工是为了加快生态系统恢复的步伐。科学研究表明,自然植被有着自身演替规律可以自己完成自身的更新并具有强烈再生能力,可以自己恢复。这就要求我们实施生态修复遵循自然生态本身所具备的自然规律,靠其循环再生能力恢复植被,从而来治理水土流失,使其朝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向发展。
我国幅员辽阔,水土流失面积巨大,情况复杂,在当前社会经济状态下,水土流失问题已刻不容缓。研究表明完全依靠传统的水土保持措施很难有效控制水土流失,而且传统的水土保持措施存在很多弊端,已不能适应新时期生态环境建设的要求。近年来我国各地实行的封山育林、建立自然保护区、水土保持示范区等措施,已经验证了生态修复在增加地表覆盖、控制水土流失方面起到了的良好效果。有专家研究表明生态修复能够提高土壤肥力和水保工程效益,如通过自我修复形成的林分单位面积活立木蓄积量比同龄人工林林分平均增加5立方米,质量也远远胜于人工林,而且森林土壤肥力及土壤涵养水分养分的能力会大大提高。因此在水土保持措施采取生态修复,可用较少的投入得到较大的成绩,在较短的时间内恢复植被,较好的减少或控制水土流失。
五、实施生态修复的具体应用措施
5.1 加强生态修复宣传,提高群众的生态意识
长期以来,我国广大人民群众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缺乏足够理解与认识,所以我们要加强宣传教育,让群众逐渐了解生态修复这种措施,接受生态修复的观念,使群众在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上不断提高认识,认识到生态修复是一项让土地休养生息的好办法,是实现持续发展的正确选择,逐步提高农民投资的积极性,为做好新时期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作而努力。
5.2 加大生态修复技术的研究与创新的力度
生态修复应在技术上科学、经济上可行,这就需加强生态修复技术的研究,不断的创新生态修复的技术方法,丰富生态修复的理论,提高生态修复的科技含量。要开展多方面关于生态修复专题的研究,通过研究不同地区水土流失类型及导致生态环境退化的原因来总结水土流失的具体情况,然后创建属于我国生态修复工程的具体可行的科学体系,从各方面研究的结果丰富我国生态系统恢复的理论基础。
5.3 生态修复需因地制宜,同时制定人工辅助
生态自我修复主要是依靠大自然自身的力量来实现的。实施生态修复必须具备一定的自然基础条件,但并非所有的地区都适宜一样的方法,不同水土流失地区生态修复的潜力、时间不同,大多数植物生长的状况也不一样,因此必须因地制宜。当然,实施生态修复仅仅靠自然基础并不够,因为单单依靠自然的力量是难以恢复植被原有原生态面貌的,还必须依靠制定各种人工措施,以提高生态修复的效果。因此在生态修复过程中,我们除了要因地制宜的进行生态修复,还要正确对待生态自我修复与人工治理的关系,既要让生态环境在良好的环境自己主动的恢复,又要添加必要的人工辅助,两者合二为一,以达到最好的效果。
5.4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生态自我修复是林业生产和农业生产的两场革命,修复中我们首先要从思想出发改变人民群众长期以来广种薄收、粗放经营的传统习惯,向精耕细作、集约经营方向转变,实施各方面的综合治理。在发展生态修复时,我们要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农业结构还是要以解决群众当前的经济收益问题为重点,保证群众基本收入和稳定的生活条件,无论如何调整都不能减少农民的收入,不能为此降低农民的生活水平。因此我们要实施具体的措施发展农业和林业时,比如在发展林业时,如果我们需要封山,就需要在山脚下,比较低的地方来发展农业,种一些有经济效益的果树,合理调节农业生产结构。
六、结束语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是新世纪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一个重大举措, 是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实施生态修复主要是依靠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在生态修复工作中我们要特别重视水土保综合治理,不但要做好生态环境的治理,而且要解决好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只有这样生态修复才能顺利的进行。同时生态修复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做的好、有成效并非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需要政府、群众等全社会各方面力量的积极配合才能完成。
参考文献:
[1]王治国.关于生态修复若干概念与问题的讨论[J].中国水土保持,2003(10).
[2]杜晓军,高贤明,马克平.生态系统退化程度诊断:生态恢复的基础与前提[J].植物生态学报,2003(5).
[3]黄成志,秦百顺,董雨亭.认识大自然修复能力促进生态建设[J].水土保持科技情报,2004(5).
篇5
土壤污染问题突出
与水体和大气污染相比,土壤污染有其明显的特点。
一是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和滞后性。大气污染和水污染一般都比较直观,通过感官就能察觉。而土壤污染往往要通过土壤样品分析、农作物检测,甚至人畜健康的影响研究才能确定。土壤污染从产生到发现危害通常时间较长。
二是土壤污染具有累积性。与大气和水体相比,污染物更难在土壤中迁移、扩散和稀释。因此,污染物容易在土壤中不断累积。
三是土壤污染具有不均匀性。由于土壤性质差异较大,而且污染物在土壤中迁移慢,导致土壤中污染物分布不均匀,空间变异性较大。
四是土壤污染具有难可逆性。由于重金属难以降解,导致重金属对土壤的污染基本上是一个不可完全逆转的过程。另外,土壤中的许多有机污染物也需要较长时间才能降解。
五是土壤污染治理具有艰巨性。土壤污染一旦发生,仅仅依靠切断污染源的方法则很难恢复。总体来说,治理土壤污染的成本高、周期长、难度大。
湖南常德市是“土十条”规定的六个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之一,也是长期以来重金属污染较为突出的地区之一。
在常德市石门县白云乡,有一座1500多年历史的全亚洲最大的雄黄矿。当地上万亩土地长期笼罩在砷污染的阴影中。
2014年,国务院批复的《石门雄黄矿区重金属污染“十二五”综合防治实施方案》已经实施两年,因为投入不足,进度并没有达到预期。当年媒体集中报道了石门砷污染问题。
当地环保部门曾表示,期望国家层面的气、水、土三个“十条”来给予支持和指明方向。
《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指出,从土壤污染的分布情况来看,中国南方的土壤污染重于北方,长三角、珠三角、东北老工业基地等部分区域土壤污染问题较为突出,西南、中南地区土壤重金属超标范围较大,镉、汞、砷、铅四种无机污染物含量分布呈现从西北到东南、从东北到西南方向逐渐升高的态势。其中轻微、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点位比例分别为11.2%、2.3%、1.5%和1.1%。
土壤修复与风险监控
受污染的土壤可以通过修复降低其风险或危害,恢复其功能,但一般需要大量的资金和较长的时间。土壤修复是指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转移、吸收、降解和转化土壤中的污染物,使其浓度降低到可接受水平,或将有毒有害的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的物质,一般包括生物修复、物理修复和化学修复3类方法。由于土壤污染的复杂性,有时需要采用多种技术。
生物修复技术是上世纪80年展起来的,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生物特有的分解有毒有害物质的能力,达到去除土壤中污染物的目的,主要包括植物修复技术、微生物修复技术和生物联合修复技术。优点是不破坏土壤有机质,不对土壤结构做大的扰动,成本低;缺点是修复周期长,通常不适宜对高浓度污染土壤的修复。
物理修复是指通过各种物理过程将污染物从土壤中去除或分离的技术。目前常用的技术包括客土法、热脱附、土壤气相抽提、机械通风等。优点是修复效率高、速度快;缺点是往往成本偏高等。
化学修复是指向土壤中加入化学物质,通过对重金属和有机物的氧化还原、鳌合或沉淀等化学反应,去除土壤中的污染物或降低土壤中污染物的生物有效性或毒性的技术。主要包括土壤固化稳定化、淋洗、氧化还原等。优点是修复效率较高、速度相对较快;缺点是容易破坏土壤结构、因添加化学药剂易产生二次污染等。
“土十条”指出,对于轻度及中度污染耕地,采用“农艺调控、替代种植等措施,降低农产品超标风险。”对于重度污染耕地,采用退耕还林还草或种植结构调整。可以看到,未来污染耕地的治理将以农业生态修复为主,而重度污染耕地直接采用土地利用方式的调整来进行管控。
市场层面,证券、媒体、行业组织等对污染耕地的市场预测多以万亿计,且多在3-5万亿之间。而这均以“十二五”期间的单位修复成本(3-5万元/亩)为预测基础。未来,随着耕地污染治理技术的调整,市场将大大缩水。“土十条”中提出,“到2020年,受污染耕地治理与修复面积达到1000万亩。”根据已有农业生态修复技术范畴类项目的统计,该类技术成本约5000元/亩,1000万亩的治理费用约500亿元。我国污染耕地治理与修复的市场总量约为千亿规模,远远达不到几万亿的规模。“十三五”期间,耕地污染治理的市场将主要集中在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省份。
向土壤污染宣战
国务院的“土十条”,开启了我国全面治土的新里程。在人们面对“常外毒地”、“毒跑道”、“镉大米”等公共事件的焦虑时,这份历经3年修改、50次易稿的“土十条”的可谓恰逢其时。
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起步较晚。从总体上看,目前的工作基础还很薄弱,土壤污染防治体系尚未形成。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我国科学家开始关注矿区土壤、污灌区土壤和六六六、滴滴涕农药大量使用造成的耕地污染等问题。“六五”和“七五”期间,国家科技攻关项目支持开展农业土壤背景值、全国土壤环境背景值和土壤环境容量等研究,积累了我国土壤环境背景的宝贵数据,在此基础上制订并于1995年了我国第一个《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环境保护部2014年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我国耕地土壤总点位超标率为19.4%,以轻微(13.7%)及轻度(2.8%)污染为主。而据江苏省(宜兴)环保产业技术研究院与中国土壤环境修复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联合编制的《中国土壤修复技术与市场研究报告(2016-2020)》显示,我国耕地重金属污染面积约为1.7-2.1亿亩(污染比例8.2%-10.2%),污染区域主要为工矿企业周边农区、污水灌区、大中城市郊区和南方酸性水稻土区等。
我国从“十五”期间开始研发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特别是“十二五”以来,在重金属污染防治专项资金支持下,初步建立了针对不同土壤污染物、污染程度、土地利用类型等的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
篇6
关键词:矿业城市、生态风险、生态修复、原则
矿业城市是指因矿产资源开发而形成或发展起来,其主要功能或重要功能为向社会提供矿产品及其初加工产品的一类城市。长期以来,由于缺乏统筹规划和资源衰减、过度开发等原因,这些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了许多矛盾和问题,严重破坏了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生态风险。虽然相关部门进行了大量的工作,但是还远远不能恢复其生态安全。因此,研究矿业型城市的生态风险与生态修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矿业型城市的生态风险
矿业型城市以资源开发为主,主要是地下开采或者露天开采,这些不可避免地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尤其是我国长期以来以粗放型经济发展为主,生态平衡受到严重破坏,阻碍和制约了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很大的生态风险。
(1)固体废弃物
矿山开采形成的尾矿及固体废弃物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我国是矿业大国,国有煤矿堆积山累计1500余座,仅矸石一项约30亿吨,且其中有300余座自燃,排放大量煤尘、SO2、CO2、CO等有毒有害气体和热辐射。据统计,矿山企业每年产生固体废弃物133.8×108 t ,产生尾矿26.5 ×108 t ,治理率仅为6. 95 %。
(2)破坏水资源
矿区排放的矿井水、洗选废水、淋溶废水等,以及煤炭综合利用过程中排放的工业废水,排放量及危害度均较大,如果不经处理直接排放,会污染地下水和地表水,破坏周围土壤植被。我国采矿产生的废水、废液排放总量占全国工业废水排放总的10 %以上,处理率比较低。
(3)大气污染
来源于矿物燃料燃烧、矿石冶炼和工业废物燃烧等。废气含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碳氧化物、烟尘、有毒气体等。由于资源消耗高,导致二氧化硫排放量超过环境承载力的60%以上。
(4)安全及地质灾害
我国上万座矿山, 由于露天开采对地形地貌的破坏、地下的过度采掘而造成地面沉陷,形成显形或隐形塌陷区, 严重的会对地面建筑物和构筑物造成破坏, 带来灾害和造成重大损失。我国是世界上煤矿爆炸事故发生最频繁的国家,百万吨死亡率是美国煤矿100余倍、印度的8倍。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因采矿造成的地面塌陷面积已达33.33 ×104 hm2~40 ×104 hm2 , 其中耕地为8.67×104 hm2。
因此,随着经济的发展,矿产开发的强度与规模不断增大,已给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压力甚至破坏,威胁着人们的居住环境,急需进行生态修复的研究与实践。
二、我国矿业型城市生态修复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生态修复是指对生态系统停止人为干扰,以减轻负荷压力,依靠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与自组织能力使其向有序的方向进行演化,或者利用生态系统的这种自我恢复能力,辅以人工措施,使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或使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目前生态修复主要指致力于那些在自然突变和人类活动影响下受到破坏的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工作。
生态修复在美国、西欧一些发达国家受到广泛重视,并在20世纪80年代期间,开展了一系列的工程实验研究工作,取得了大量的成功经验。我国资源型城市生态重建工作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特别是在生态农业重建技术方面。经过多年的研究,现已建成了一些综合治理示范区,如唐山古冶采煤塌陷生态农业综合治理示范区,淮北的综合治理示范区,河南平顶山矿务局的综合治理示范区等。另外,也有部分地区对采煤塌陷区进行了生态园林建设的研究,或小的娱乐场所等的建设。但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资源型城市整体生态重建的项目和示范区。
三、矿业型城市生态修复的基本原则
1生态优先的原则。
在矿山地区对已破坏的生态环境,要以生态恢复为首选,以增加绿色植被为关键,有效治理矿山地质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环境质量。对矿坑进行充填整平,作为工业用地或建筑用地,以工业项目建设带动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对已破坏山体,要充分利用现有地势进行削坡、填平,并进行复垦绿化,恢复植被,基本恢复地貌景观。
2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生态环境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是相适应相协调的两个方面。合理开发本身就是一种最有效的保护方式,保护的最终目的就是保证人类更有效地开发资源和提高生存质量、协调好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因此,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积极保护矿山自然环境,构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良性循环的格局,在重点解决近期内城市环境质量较差、居民生活水平低下问题的同时,要充分认识城镇远期发展规模和水平、远景发展目标,为将来的发展留出足够空间和资源。
3政府调控、公众参与和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原则。
政府宣传监测,群众支持参与政府各部门的相关政策、协调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是城镇生态修复成功与否的关键。生态修复工作,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强化政策引导和统一协调作用,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提供高效的公共服务,充分运用市场机制,调动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建立畅通的多元化投资、融资机制,积极推动和运行生态环境保护补偿机制,使生态环境修复工作切实落到实处。
4边开采边治理的原则。
矿山企业要根据矿区地质构造、开采状况、矿坑位置和交通条件等因素,制定切实可行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方案,对每一个采矿坑确定具体的整理措施,采取分期分批的方式边开采边治理。对地下矿山,要严格按设计部门确定的开采方法和回采率进行回采,留足留好矿柱,控制或减缓地表塌陷幅度和范围。同时,要积极推广和引进采矿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避免和减少矿山开采活动对矿山地质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
5因地制宜、综合治理、注重实效的原则。
在制定城市生态修复对策时,一方面要注重改善环境、美化环境的作用,另一方面要从实际的需求和可能出发,不同生态环境类型的聚落,其生态环境破坏程度不同,生态修复措施、模式和目标存在差异,要根据矿山环境破坏程度和现状,因地制宜,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渔则渔、宜建则建、宜景则景,多措并举,综合整治,做到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与土地开发利用相结合,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挂钩。
6层次性原则。
在进行城市生态修复时,注重层次性可保证思路清晰、重点突出。对于城市总体而言,制定出的生态修复措施主要解决关系全局的、危害性大的生态环境问题;而对于分属不同类型的县镇或社区,不仅应从整体上考虑与周围山体、生产企业的协调性和互利互惠性,而且应该对居民庭院或住宅楼宇生态环境的改善提出若干建设性意见。即在不同层次上采取不同的生态修复策略和措施,这样层次分明,实践性、可行性更强,同时也更有利于调控。
篇7
荒漠化的现状
荒漠化是当今世界具有局地与全球效应的最为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除南极洲以外的其它各洲均存在荒漠化土地,但是全球尺度上的荒漠化研究工作却十分欠缺,迄今为止仅开展过3次全球范围的土地退化评估。
荒漠化的区域与全球效应。荒漠化具有区域与全球尺度的环境效应,有时会对远离荒漠化区域数千公里的其它地区产生不利影响。荒漠化的有关过程,比如植被减少,会促进气溶胶和尘埃的形成。反过来,这些变化又会对云的形成、降水格局、全球碳循环以及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例如,北京春季的大气能见度常常受到来自戈壁荒漠的沙尘暴的不利影响,而且起自中国境内的大规模的沙尘暴有时会对朝鲜半岛和日本、甚至北美的空气质量造成影响。
荒漠化产生的社会和政治效应也会扩展到旱区之外。如旱灾频发以及土地生产力的丧失,已经成为人口由旱区向其它地区迁移的主要原因。外来移民的大量涌入,将会削弱当地人口对生态系统服务的持续利用能力。同时,这种移民方式还会加剧城市的扩张,而且由于对稀缺自然资源的争夺,还会引发内部和跨界的社会、种族及政治冲突。因此,荒漠化引起的移民,会对局地、区域乃至全球政治与经济的稳定性造成不利影响,进而可能招致外来干预。
荒漠化的未来情景
未来的变化情景。荒漠化是由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既包括土地利用模式、习惯行为和气候变化等直接驱动力,同时还包括人口压力、社会经济和政策因素以及国际贸易等间接驱动力,而且间接驱动力与直接驱动力都随时间和空间发生变化。在间接驱动力的作用下,如果当地的土地使用者对稀缺的自然资源进行不可持续地利用,就会造成荒漠化的发生,再加上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荒漠化过程可能进一步加剧。相反,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如果旱区居民按照可持续利用的方式改善其农耕习惯和提高放牧的迁移率,则会避免土地退化的发生。总体来讲,气候因素与人为响应之间的互动可以产生一系列不同结果,最终出现何种结果,关键在于土地使用者采取的生态系统管理方式。
在全球化背景下,由于制度改革和技术进步,世界各地将会在生态系统管理方面开展更好的合作和更加有效的资源转移。例如,在技术家园情景中,通过强化产权等政策改革以及对各种环境问题进行更好的通盘考虑,使得旱区的压力相对减小。相反,在区域化的世界里,由于国家或区域之间的资源转移不断减少,全球协议的作用则会受到很大限制。
未来的严峻挑战。和其它系统相比,旱区系统由于水资源匮乏、对生态系统服务的过度利用以及气候变化等将导致生态系统服务的供给量持续显著下降,从而遭受更大的威胁。在这些旱区,如果无条件地向弱势群体免费提供食物或水,将会加大生态系统服务遭受更大破坏的风险,从而出现意想不到的后果。相比之下,当地的适应与保育措施则可以减缓部分生态系统服务的丧失,但是也难以扭转生物多样性,以及食物、水等生态系统服务的减少趋势。
防治荒漠化的对策
当前,防治荒漠化对于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至关重要。但是对于荒漠化问题,最好是将工作重点放在预防上,因为试图修复荒漠化区域不仅成本昂贵,而且往往收效甚微。为了有效地预防荒漠化,必须采取促进对生态系统服务进行可持续利用的管理方式和宏观政策,预防荒漠化的工作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创建一种“预防文化”,长期地保护旱区,使其免于荒漠化的发生或加剧;二是对土地资源和水资源进行综合管理,防止土壤侵蚀、盐碱化以及其它退化形式的所有措施,都可以预防荒漠化的发生;三是保护植被,利用植被保护土壤免受风蚀和水蚀的影响,是预防荒漠化的一项关键措施;四是在文化和经济方面对放牧和农耕这两种土地利用方式进行整合,在干燥的半湿润和半干旱区域,放牧和农耕是两种同样适合的土地利用方式,因此在文化与经济方面应该把二者更加紧密地融为一体,将更有利于预防荒漠化的发生;五是综合利用传统技术和适合当地特点的技术转让,对于面临荒漠化风险的旱区居民来讲,利用适合当地条件的技术引导而非对抗生态系统过程是预防荒漠化的一种重要途径;六是加强当地社区的能力建设,依靠拥有的历史文化以及当地知识和经验,加上科学技术的支持,当地社区是制定预防荒漠化方法的最佳群体;七是创造新的生计方式,创造不依赖传统土地利用方式,并且降低对当地土地和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但能够提供可持续收入的其它生计方式,也是预防荒漠化的重要途径;八是在城市和旱区之外的其它地区创造经济发展机会,通过在旱区的城市中心区和旱区之外的其它地区创造经济发展机会,也能避免荒漠化的发生。改变总的经济与制度环境,为旱区居民创造新的谋生机会,将有助于缓解当前引发荒漠化的压力。
修复荒漠化
修复荒漠化的目标就是恢复因荒漠化而丧失的生态系统服务。对发生荒漠化的旱区进行有效地修复,需要政策和技术方面的保障以及当地社区的积极参与。具体的修复措施包括建立种子库、增加能够促进高等植物定居与生长的土壤有机质和生物、重新引入部分物种等。此外,通过修建梯田和防治土壤侵蚀的其它措施、控制入侵物种、补给化学和有机养分以及重新造林等也可以对荒漠化区域进行修复。对于以上措施,在政策方面需要创建相应的激励机制,比如加强能力建设、增加资金投入和设立支撑机构等。最后需要强调的是,在构思、设计和实施荒漠化修复途径的过程中,社区参与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篇8
一、珠江三角洲土壤污染的现状和特点
广州市曾对珠江三角洲的污灌区进行普查,结果表明,在所有调查点的土壤中,镉、铅、汞、锌等重金属含量均超过广东省土壤背景值,镉含量平均达2.1mg・kg-1,最严重的达640mg・kg-1。土壤污染还引起农作物污染:污染区的稻谷镉含量平均达0.45mg・kg-1,为清灌区的18.8倍,最高达4.7mg・kg-1;铅平均含量达5.81mg・kg-1,为清灌区的24.2倍,最高达11.8mg・kg-1;汞平均含量为0.055mg・kg-1,为清灌区的6.9倍;蔬菜镉含量平均为清灌区的50倍,铬含量平均为清灌区的135倍。
二、珠江三角洲土壤重金属污染原因
珠江口沉积物重金属含量和铅同位素研究表明,近30多年来该区域环境中重金属含量升高主要来自于人为活动,包括工业生产过程和汽车尾气排放。在众多污染因子中,金属矿的开发利用对土壤污染的贡献最为直接。土壤污染问题己对珠江三角洲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如果不及时解决,问题将日趋严重,且制约地区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现代化的进程。然而,这个地区的土壤污染的特殊性使得污染治理也具有特殊的困难。珠江三角洲是土壤重金属污染敏
感区域,该地区具有丰富的水热资源,植物生长旺盛,而这必然导致重金属土壤-植物传输量大,因而土壤重金属通过食物链传递而对人健康影响的风险较大,同时,基于亚热带气候和成土母质,该地区土壤风化程度高,导致该区土壤以带可变电荷的低pH土壤为主,总体上土壤缓冲性能很差,对重金属固定的能力极其有限,因而导致土壤中重金属的活性高,易于被植物吸收,继而沿食物链传递,对当地居民健康具有严重的潜在危害。
三、珠江三角洲土壤重金属污染控制与修复策略
1.稳定生态系统的构建
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研究是目前环境土壤学研究的重点领域之一,涉及土壤学、植物科学、农学和分子生物学等。生态恢复主要针对严重污染土壤,以植被重建为核心技术,涉及特殊遗传资源(耐(抗)重金属基因)的挖掘、重金属生物吸收和耐受机理研究,以及特殊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有利于植被重建的辅助技术(如共生微生物、基质改良措施)的研发也有很多工作尚待开展。已有研究表明,重污染场地,如矿区,植被重建、生态恢复的主要限制因子有重金属污染,养分贫瘠和不良的土壤物理性质等。生态恢复工程方面需要加强“生态设计”的研究,也就是运用生态学原理,通过研究扰动、广东污染环境中植被的演替规律,植被与地下生态过程的相互作用,探索重污染场地的生态重建理论与方法。这方面的研究包含基础理论研究、野外试验,并且需要相关学科之间的交叉,在开展“生态设计”研究的过程中需要思考的问题是,如何更好地向自然界学习,了解关键物种抵抗重金属污染的机理,挖掘这些植物的遗传潜力。
2.化学控制技术
化学控制技术是通过向土壤添加修复材料,改变土壤pH,增加吸附点位和促进重金属离子与土壤其它组分(包括修复材料)的共沉淀等过程而降低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技术.由于目前还缺乏经济高效的手段将污染物从土壤中移走,如何通过改变土壤物理化学性质来降低污染物向食物链迁移是降低土壤污染风险的重要途径。如上所述,在珠江三角洲地区以可变电荷土壤为主,而且土壤pH通常比较低,另一方面,由于这些土壤具有弱的缓冲性,因此利用土壤修复剂(改良剂)改变土壤中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的余地比较大,从而可以达到大大降低污染物在植物体内的积累,降低当地居民通过食物链摄入重金属的量.我们的研究表明,向污染土壤中添加含磷物质,如骨碳、磷肥和羟基磷灰石等可以显著增加土壤中残渣态铅,降低蔬菜体内铅的积累。今后需要加强新型可持续土壤添加材料的研发及其作用机理研究,特别是利用一些废弃物生产价廉物美的修复材料,将循环经济与土壤污染控制/修复相结合。同时,由于化学修复不能将污染物从土壤中移走,因此今后需要着力研究土壤中重金属固定机制,被固定重金属在土壤中的稳定性以及环境因子对重金属在土壤中稳定性的影响。
3.生物控制技术
通过挖掘作物遗传潜力,培育对污染物具有低积累和低转移的作物新品种,对于在中低污染土壤上维持农业生产发展具有实际意义.根据目前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可望在以下几个方面来挖掘作物遗传潜力:1)重金属在根际钝化机制(包括植物.微生物的联合机制)与强化途径;2)植物细胞壁的过滤机制,包括细胞壁组成对重金属吸收积累的影响及其可能的调控原理;3)植物细胞内重金属区隔化(液泡储存)的机制及其遗传改良途径.这些基础研究对于筛选和培育特殊作物材料和安全高产农作物品种至为重要.由于这些研究涉及土壤学,植物生理学、遗传育种学和分子生物学,因此必须强调多学科协同作战。
4.污染源的控制
切断重金属污染源是削减、消除重金属污染的有效措施。应尽可能地避免工矿企业重金属污染物的任意排放,尽量避免重金属输入土壤环境。污染源的控制包括:控制含有重金属的有害气体和粉尘的达标排放;严格执行污灌水质标准和控制污水达标排放;控制矿质肥料中的重金属含量;严格控制随农药进入土壤环境中的重金属;控制污泥、垃圾等固体废物的排放和使用;发展清洁生产工艺等措施控制污染源。
总之,对于土壤污染的控制策略,需要尽快转变地区经济增长方式;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意识;打破行政区域束缚,加强区域整体协调;合理利用和节约资源,建立资源节约型经济体系;加强立法和管理,切实保护环境。除了政策上的保障外,更重要的一点是污染土壤的管理和污染控制有赖于相关环境技术的研发,因而加强相关基础科学研究,发展具有可操作性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技术已成为珠江三角洲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篇9
(贵州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贵州 贵阳550001)
[摘要]在城市生态系统中城市湿地地位十分重要。在高速城市化的背景下,城市湿地的改造必要且迫切。综合国内外城市湿地改造理论,认为城市湿地的改造应当尊重其自身特点,结合每个城市湿地的水文气候、地质生物、人文政治等客观条件。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长期有序地进行改造是未来城市湿地发展的必由之路。
[
关键词 ]城市湿地;生态系统;湿地改造;改造理论
[作者简介]刘 超,硕士研究生,E-mail:276469607@qq.com
[收稿日期] 2015-04-23
0引言
湿地是介于水域和陆地之间的过渡生态形式,兼具二者的功能特征,具有生态多价值性。城市湿地更是城市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功能,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佳的利用方式[纠。城市湿地不仅是各类生物的重要栖息地,还是人类居住环境的重要调节体。具有包括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选择价值、遗产价值和存在价值等多种价值。其表现形式包括河流、湖泊、池塘、农田、水库、沼泽及滨海等。
1城市湿地特点
城市湿地十分脆弱,自我修复能力较差。人为破坏是导致其不断恶化的主要原因,许多人为干扰对其的破坏是不可逆的,因此对城市湿地进行有计划、有步骤地改造是必要且迫切的。城市湿地不同于森林、海洋等生态系统,具有自身特点,尤其是与人类密切的共生关系,决定了对其修复改造理论不同于其他生态系统。
1.1跨度大
天然城市的选择标准之一是其周边有相对稳定的水源,如河流、湖泊及沼泽等。欧洲的许多水体,如莱茵河、多瑙河,流经多个国家;我国的长江、黄河及雅鲁藏布江等流经省份众多,单一省份或地区的治理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
1.2改造周期长
许多城市湿地范围大,被破坏原因多,被破坏程度不同,对其改造必然是个相对漫长的过程。如韩国光州城市湿地的综合改造项目自2004年开始,中期目标至2009年,长期目标至2014年;美国佛罗里达州南部森林湿地的修复改造则用了3年多才完成预期目标。
1.3破坏原因多样
城市湿地的破坏包括天然退化和人为干扰,其中人为因素为主要干扰因素。
1.3.1水体
1)水体富营养化 城市湿地水体富营养化原因多样,主要为工业废水、生活污水与周边农业肥料的排放渗入,导致包括大量藻类爆发式生长、水体水质和透明度降低、其他水生生物数量降低并伴有恶臭等现象。
2)重金属等有毒物质污染 主要污染来源为工厂污水的不达标排放,能在较短时间内对静态水域产生毁灭性破坏。
1.3.2土壤
1)人工围填 从单纯的农业围填到多向的商业围填是城市湿地围填的发展趋势,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这种趋势更加明显。
2)工业、农业污染各类污染物的任意排放和化学物质的过量使用,导致土壤酸碱度改变,地下水污染,植物、动物和微生物数量减少。
3)堤岸固化,切割生态环境 类似河岸固化,更为显著的是水库大坝的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切割阻截。这类人工构筑物直接或间接地阻断了物种间的交流,尤其对水域中具有洄游特性生物的影响最为直接显著。同时城市湿地上各类构筑物对城市湿地不同程度地切割,导致区域内湿地完整度降低、生态环境破碎严重,移除这些不必要的构筑物,对生态环境的恢复有重要意义。
1.3.3生物
1)过度采捕 湿地蕴藏着大量资源,过度采捕极易打破湿地的生态平衡。
2)物种单一化。
3)生物入侵城市湿地属于城市开放空间,人口迁入与迁出的同时引起了众多外来生物的交流,这其中就包含许多具有入侵性的生物。例如市民饲养各类新奇宠物的遗弃和走失,就是导致城市湿地生物入侵的重要原因之一。
2行政干预
2.1统筹规划与法律制定
2.1.1统筹规划
由于湿地覆盖相对较广,通常其跨度内包括多个城市甚至省份、国家,因此湿地改造需要政府宏观层面的统筹规划;政府相关部门应根据各个湿地具体情况,从国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高度,结合政治、文化、经济及生态的综合要求,在整体层面对湿地的保护改造进行合理设计。大规模的湿地恢复通常联合行动,以应对当地生态系统退化。而生态系统退化的问题常常发生在下游区域,因此,整合一个国家、地区或边界范围的各种不同恢复方案的恢复规划应受到广泛的关注。在欧洲,这样的规划包括了莱茵河行动规划、多瑙河绿色走廊规划、不同国家的生物多样性行动计划、欧洲人对生活河流的设想等。
2.1.2法律制定
相对于修复改造效果,更重要的是建立起城市湿地可持续利用的协调机制。相关法律的制定则是从行政角度对其进一步地明确。此外跨区域补偿也将是城市湿地发展的必然方向。
2.2公众意识与市场化
湿地是为市民提供教育、休闲、疗养等综合服务的城市开放空间。加强市民的保护和参与意识,是城市湿地得到长期有效的保护及改造的根本途径。过去国外有学者认为修复改造湿地成本大于直接填埋用于地产建设成本,但近年有研究者发现,城市湿地的间接价值远远大于其直接价值,尤其是对生态环境的调节与社会功能方面,是其他人工形式无法比拟和替代的。让市民真正参与到湿地的保护与利用中来,需要长期的教育宣传与合理的利益刺激共同作用才能实现。
由于城市湿地对居住环境品质与景观的提升具有显著效果,这对于湿地保护利用的市场化和多元化提供了可行空间,可作为城市湿地保护的政府引导下的一种有益补充形式。
2.3标准专业化
对城市湿地的研究从专业角度出发,应首先从每个湿地单体开始,进而研究其所在景观格局中的地位,最后将湿地规划与景观格局研究结合,形成完善的理论框架。建立我国城市湿地信息系统对我国城市湿地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有着深远意义,其中监控、评估与可持续管理机制的标准制定,需要相关专家从各自专业角度出发,合理综合后进行动态编制。
导致湿地生态环境破坏的原因多样,具体的治理改造方式应在尊重当地客观条件的前提下,结合水文气候、地质生物、人文历史等专业评估意见,进行多方位的全面治理改造,避免出现单一治理现象。
2.4尊重本土物种和文化
在具体的修复改造过程中,选用的修复物种,无论动物、植物还是微生物等,都应优先选用本地物种。一方面本土物种更适应当地实际条件,另一方面可减少外来物种入侵的人为引入;此外,湿地在不同地区的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发展和形成过程中扮演着不同角色,因此形成了各自具有相对独特的湿地文化个性。通常该形成过程比较缓慢,而成型后则较稳定,尊重本土文化是对湿地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时代特征的融合的重要前提。
2.5利用方式
城市湿地在为市民提供改善居住环境、亲近自然、调节生态等方面的间接价值早已超出单纯获取其有限的物质资源的直接价值。城市湿地功能利用被赋予更为丰富的社会和生态内涵,应从传统单一的采捕向服务、医疗、科普、旅游等复合型利用转变,提高利用效率,实现以最小经济投入获得最大社会回报的目标,如湿地公同、博物馆、生态酒店等。
篇10
关键词:翅碱蓬;滨海湿地;生态修复;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X1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5)10-0005-03
翅碱蓬(SuaedaheteropteraKitagawa)又称黄须菜、碱蓬草,叶条形、半圆柱形,肉质,主要生于盐湖边、碱斑地、碱性草地及滩涂湿地,在盐碱重地区生长时叶呈红色,植物分类上属黎科黎属,为一年生噬盐草本植物,抗逆性强,具有极强的观赏性、食用性和药用性。翅碱蓬是中国北方滩涂湿地的优势物种,在中国北方盐碱地上广泛分布,在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净化污水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翅碱蓬是滨海地区重要的生态资源和景观资源,其野生区域也是国家珍稀鸟类的繁殖基地。作为滨海湿地的先锋植物,翅碱蓬的生长在调节区域气候、改善湿地生态环境、增加当地旅游收入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实施退化滨海湿地翅碱蓬生态修复技术,不仅可以提高湿地生态功能,同时也增强了湿地景观效果,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翅碱蓬在污染物去除修复方面的研究进展
作为滨海河口湿地分布的主要物种之一,翅碱蓬在生态恢复、污染物去除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国学者在翅碱蓬与盐分的关系、翅碱蓬生长对重金属和有机污染吸收程度及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等方面做了很多研究工作。在翅碱蓬与盐分的关系方面,李悦等人认为翅碱蓬植株中的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与盐浓度呈抛物线关系:在可承受盐浓度范围内,为了适应盐胁迫,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积累增加;超出可承受范围后,植株受到损伤则减少。刘兴通过NaCl溶液对翅碱蓬种子的萌发试验得出结论:翅碱蓬种子能耐受很高浓度的盐胁迫;高盐浓度对翅碱蓬种子萌发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随着盐浓度逐渐增高,发芽率降低,萌发时间延长,当盐浓度达到一定高度时,萌发完全受到抑制。在重金属和有机物吸收方面,朱鸣鹤等人研究表明:翅碱蓬对常见重金属(Cu,Zn,Pb,Cd)等具有积累作用,4种常见重金属总量在根际沉积物中高于非根际沉积物,且其体内重金属含量均高于潮滩背景值,秋季及时收割可有效降低滩涂湿地重金属含量。何洁等人通过水培翅碱蓬试验发现:单一重金属溶液和混合重金属溶液对翅碱蓬吸收重金属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并在滩涂湿地重金属研究中发现:翅碱蓬对Cu,Pb均具有一定的耐受性,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翅碱蓬能累积吸收Cu和Pb,并且对高浓度Pb表现出了很强的耐毒能力,但过高浓度会加速植株老化甚至死亡。高世珍等人研究发现:翅碱蓬对有机氯农药、多环芳烃、十溴联苯醚和多氯联苯均能累积吸收,并在各个器官分布不同,吸收能力的强弱也与滩涂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有关。何洁等人研究认为:翅碱蓬适用于低浓度石油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其可通过提高自身的活性来抵御石油的毒害,而对于高浓度石油污染也有一定的抵御能力,但无法持久维持。在改良土壤理化性质方面,王艳等人通过研究发现:翅碱蓬湿地的退化导致了土壤中C,P素的大量损失,明显影响到N,P及有机质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林学政等人研究认为:在滨海盐渍土上种植翅碱蓬可有效降低土壤电导率,增加有机质含量和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对于改善滨海湿地生态环境有明显的效果。与国内研究比较,国外相关报道较为少见,查阅国外文献未见相关报道,仅见美国一则关于盐生植物海蓬子农业化生产的报道。综上所述,国内外在翅碱蓬重金属和有机物污染修复等方面的研究较为深入,但从滨海河口植被恢复的翅碱蓬的栽培学角度出发,研究在不同环境因素条件下翅碱蓬的生长状况的相关文献较为少见。
2翅碱蓬生态恢复环境因素的研究进展
2.1品种因素
分子系统选育已作为一种新方法用于品种选择上。澳大利亚学者采用核糖体DNA标记的方法,初步筛选出4种耐盐性强的相思树。盘锦属于滨海湿地,盐碱重,在品种选择上要广泛搜集引进不同环境区域的翅碱蓬种源,运用分子标记方法,选育抗盐、抗旱等抗逆性强的品种,从种质上解决抗盐问题,提高翅碱蓬的抗盐能力,扩大翅碱蓬的生长区域。
2.2土壤因素
土壤是翅碱蓬生长的基础条件,土壤理化性质的好坏直接影响翅碱蓬的生长状态。经调查了解发现:滩涂湿地地势低洼地段,土壤含盐量高,翅碱蓬不生长或长势不好;地势高的地段,土壤含盐量低,翅碱蓬能较好生长。另外,适当施用有机肥料可有效改良土壤理化性质。刘树等人研究认为:施肥可有效促进翅碱蓬生长,施基肥的翅碱蓬与对照相比株高明显增高,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同时,肥料的施用提高了土壤通透性,降低了土壤盐度。
2.3水分因素
水分是翅碱蓬生长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A鄄maresh等人认为:藜科植物具有较强的抗旱能力,在缺水条件下,抗氧化系统可调节其体内的水分平衡;另外,翅碱蓬耐水淹能力也很强,将翅碱蓬根浸泡在淡水中可维持生命数月,在没顶6d后仍能存活。CuiBaoshan等人研究认为:翅碱蓬生长的最佳水位深度为0.42m。在盘锦地区,充足的淡水资源既可以满足翅碱蓬各项生理活动的需要,又能起到调节盐分浓度的作用。2000年左右,盘锦红海滩湿地出现了大面积退化消失,主要原因就是1999—2002年间盘锦地区干旱少雨,以及之前修建的拦海大坝影响了淡水资源及时补充滩涂湿地,导致水盐失衡,盐度超出了翅碱蓬耐盐极限而最终致其死亡。
2.4盐度因素
盐度是翅碱蓬生长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LiJiang等人研究认为:不同色度的翅碱蓬种子耐盐能力不同,棕色翅碱蓬种子的耐盐能力要高于黑色翅碱蓬种子;土壤盐浓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翅碱蓬生长发育的好坏,同时也影响盘锦湿地景观视觉冲击效果。宋洪海等人研究认为:随着盐度的增高,翅碱蓬叶片形态和颜色也逐渐发生变化,叶片强烈肉质化,通过显微镜下和X-射线扫描分析,可看到翅碱蓬叶片中有比较突出的盐腺,颜色由绿色逐渐过渡到红色,当土壤盐含量在10(10.31)g/kg时,翅碱蓬叶片变为红色,当土壤盐度达到16g/kg时,植株出现死亡。由此可见,土壤盐度必须调控在合理范围之内,才能既保证翅碱蓬的成活,又充分体现滨海湿地红艳似火的景观效果。另外,有研究表明,采用盐胁迫和热休克组合的方式,能够改变翅碱蓬蛋白质的表达,使得植物的代谢方式发生变化,可通过这种方式,掌握其胁迫的适应机制,进而培养出高抗盐、抗热性品种。
2.5管理措施
田间管理是保证翅碱蓬正常生长和生长区域面积稳定的重要手段,包括灌溉、施肥、间苗、除草等多种措施。根据翅碱蓬所处的生长环境,可因地制宜采取具体的管理措施。通过对种植翅碱蓬区域进行田间管护,可有效改善翅碱蓬的生存环境,促进翅碱蓬群落健康发展。另外,翅碱蓬种子埋藏的深度对翅碱蓬幼苗的成活和生长有着直接关系。研究表明,翅碱蓬种子的埋藏深度不宜过深,一般情况下翅碱蓬种子埋深在2~5mm最为适宜。
3翅碱蓬在湿地生态修复与景观建设中的应用前景
目前,植物修复技术已发展成生态修复技术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低投入性、高环保性的绿色技术,受到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和重点研究,一些成熟的技术已成功运用到退化湿地的修复和重建上。以盘锦滨海湿地为例:每年到春夏季节的时候,盘锦滨海湿地独特的地理条件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吸引着上千只黑嘴鸥在这里的翅碱蓬湿地筑巢、繁殖。但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干扰,部分翅碱蓬湿地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退化,影响黑嘴鸥等鸟类的栖息,再加上海退因素,每年有上百公顷的新滩涂湿地形成,影响湿地整体功能的提升。以上这些影响因素都是加强翅碱蓬生态修复技术研究的前提条件,如何做好翅碱蓬湿地的保护和滩涂湿地的恢复工作,仍是今后工作研究的重点。翅碱蓬作为盘锦滨海湿地上的先锋植物,由于其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在改善湿地生态环境、增强湿地景观效果方面有着其他湿地植物不可代替的作用。随着盘锦旅游业的发展和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步伐的加快,翅碱蓬湿地生态修复技术在今后将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同时,翅碱蓬生态修复技术在盘锦湿地上的成功运用,将会对全国滨海湿地的修复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悦,林,王杰,等.盐胁迫对翅碱蓬生长和渗透调节物质浓度的影响[J].生态学杂志,2011,30(1):72-76.
[2]刘兴.NaCl溶液对翅碱蓬种子萌发的影响[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2(11):1-5.
[3]朱鸣鹤,丁永生,郑道昌,等.潮滩植物翅碱蓬对Cu,Zn,Pb,Cd累积及其重金属耐性[J].海洋环境科学,2005,24(2):13-16.
[4]何洁,陈旭,王晓庆,等.翅碱蓬对滩涂湿地沉积物中重金属Cu,Pb的累积吸收[J].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12,27(6):539-545.
[5]高世珍,赵兴茹,崔世茂,等.典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翅碱蓬中的分布特征[J].环境科学,2010,31(10):2456-2461.
[6]何洁,贺鑫,高钰婷,等.石油对翅碱蓬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1,30(4):650-655.
[7]王艳,刘汝海,高会旺,等.退化过程中翅碱蓬湿地营养元素变化特征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3,36(6):12-15.
[8]林学政,沈继红,刘克斋,等.种植盐地碱蓬修复滨海盐渍土效果的研究[J].海洋科学进展,2005,23(1):65-69.
[9]康艳华.盘锦海岸带翅碱蓬种群退化原因的调查与分析[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6(3):27-28.
- 上一篇:大学生职业心理素养心得体会
- 下一篇:对外贸易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