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城市报告范文

时间:2024-01-04 17:47: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城市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态城市报告

篇1

1.实习目的: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以及同当地居民或公园游客的交流,

增进我们对于城市生态系统的基本要素、城市人与环境关系的认识,以及了解人们对于环境的真正需求。

2.实习路线及内容:xx年4月5日,早八点,在北大逸夫二楼前集合出发,经图书馆至燕南园,停留进行观察调查;经静园至翻尾石鱼;从北大西门出至蔚秀园及承泽园,解散进行调查;在海淀公园调查后,经六郎庄、北京城市绿化隔离带、京密引水渠,从南如意门进入颐和园,沿昆明湖南岸、颐和园北岸、万寿山北坡一路观察,听取老师讲解;约14:30实习结束。

3.实习达到的目标:通过老师的讲解以及自己的观察,将课堂上讲授的知识同实际联系起来,发现原来我们身边有许多细节都被我们忽略了,一些习以为常的事情背后还有大文章。通过实习,也认识了一些动植物,增加了知识。

二、实习记录

1.逸夫二楼经图书馆至燕南园途中:

在图书馆前回望,通往东门的那条路,左边是繁忙的建筑工地,右边是教学楼,仅有的那片可怜的草坪是看不到的。虽还是春天的早上,但还是给人一种热的感觉。也许因为是新建不久的,路两旁几乎没有一棵树。北京春季多风,有时还会夹杂着工地上的土,形成一个小型“沙尘暴”,令这条路有些让人望而却步,尤其是在夏天,大家都要低头疾走,当然这种情况在出了东门以后也没有得到缓解。缺乏绿色,也使这条路让人感到很暗淡,有些过于严肃。不能说这条路上完全没有绿色,还有一片草坪。关于它我问了问周围的同学,有的说没什么感觉,有的说它晚上还不错,还有的说刚来的时候觉得绿油油的挺好,后来就没注意了。我觉得这和人的心情有关,刚入学当然觉得什么都好,后来也就没心情注意了,还是“低头疾走”要紧。晚上其实是草坪里的灯好看。这么说来它存在的意义似乎不大,不如种些树,因为在地学楼前,我觉得弄成一个小型的实习场地,大家可以分辨分辨岩石,认识认识植物,比在屋子里印象要深刻。老师还提到如何设计这条路以配合图书馆及周围景物的问题。

2.“世外桃源”——燕南园:

(1)老师在园内一片草地中讲解:

了解并认识了一些植物,如耐践踏的车前草,开着紫色小花的二月兰,堇菜和蒲公英等。这些野生的植物不需要人们特殊的照顾,自生自灭,但是生生不息,二月兰谢了,三月兰花开,种类更加丰富。

(2)自己在园中的观察:

与园外相比,园中的人工雕琢很少。墙角,路边都长着野花。注意到园中很少有铁栅栏,草地的边界都是由一种植物,再在上面简单的架一根竹竿组成的。植物都是活的,长叶开花后应该很漂亮。我想这个效果是铁栅栏无法拥有的。在里面还看到三只野猫,两白一黄。

(3)同园内居民的交流:

有一位40多岁的叔叔在自家门前的地里给玉簪花分株,访问中他说这一小片地里的植物都是他种的。问他住在这里同住在楼房哪个好,他说当然是这里好,因为这里人的密度小,活动空间大,还可以种花草。在询问一位住在园中30多年的老大爷时,他指着园中的一个花坛说,那里以前是一个游乐场,现在修了反而少了个娱乐的地方。在问及住在此处还有什么不如意的时候,被访的人一致对园内的公厕表示不满,说不仅环境差了,而且人也杂了。有一位50年代就居住在这里的老奶奶说这里的植被乱七八糟的,自己想种点花,又会被人折走。

3.静园:

据老师介绍,这里以前是一片苹果树林,但为修草坪被砍掉了。静园的草坪可以任人践踏,目前黄绿相间,野草为绿。

4.未名湖:

有一个插曲令我印象深刻。一个人正在湖边的长椅上看书,突然身边开始喷水,吓的差点跳起来,原来是给草坪浇水的时间到了。我觉得这是设计的一大失败。设计要处处为处在其中的人着想,也许坐椅与喷头不是一起建的,但后来添加的应考虑到整体,不能将一个一个设施隔离起来。

5.蔚秀园:

主要是同居民进行交流。大家似乎还是抱怨的比较多,都反映小区中的一个死水沟蚊蝇滋生,臭气熏天,垃圾成堆。据了解,这个水沟以前

水是清的,水源是地下的自来井,居民也不多,后来盖房子,把水填了,把山推了,自来井不出水了,活水变成死水了,清水自然也混了,臭了。当问及对小区内的植物有何看法的时候,大家的意见也是出奇的一致,说现在太乱,草乱七八糟的,还是要搞搞绿化,弄利落点好。问她们野花难道不好吗,回答是花期太短,不象种的花那样开的长,也没有那么多种类,而且也没有种的花花朵大,好看。

居民的观点似乎与老师自然即是美的观点有些矛盾,这种情况在燕南园中也有发生,人们还是需要整齐的草坪和人工栽种的花朵。是因为我们访问的都是些老人家,她们见了太多的荒芜与嘈杂,现在渴望一种整齐的美吗?

篇2

据介绍,成人高考报名工作由网上报名、现场确认和网上缴费三部分组成,网上报名时考生登录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网站(sdzk.cn)填写个人基本信息并填报2018年成人高考一志愿,现场确认后再登录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网站进行网上缴费。

今年网上报名时间为9月2日-7日,每天8:30至17:00。考生应在户口所在地报名并参加考试,任何成人高校、机构和个人不得组织不具备学习条件的人员异地报名参加成人高考。

考生本人持二代身份证(现役军人持军官证或士兵证、异地报名考生须持有户籍部门发放的居住证等相关证明材料),到各县(市、区)招生办公室进行信息确认、现场照相。时间为9月10日-15日,每天8:30至17:00,逾期不再办理。网上缴费时间为9月13日-17日,每天8:30至17:00,未在规定时间内缴费视为报名无效。

考生在网上报名的同时填报2018年成人高考一志愿,时间为9月2日-7日,每天8:30至17:00。考生在12月上旬一志愿录取结束后要通过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网站查询录取去向,凡未被录取的考生重新登录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网上报名系统填报征集志愿,具体时间另文下达。

考生登录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网站(sdzk.cn)打印准考证,时间为10月24日-28日,每天8:30至17:00。

2018年全国成人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时间为10月27日--28日。统考科目按教育部《全国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复习考试大纲》(2011年版)的要求命题。所有统考科目每科试题满分均为150分;高起本、高起专的统考科目每门考试时间为120分钟,专升本每门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今年成人高考继续实行网上评卷,评卷工作由省教育招生考试院统一组织。考试成绩由考生本人通过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官方网站查询,不对外公开。

2018年成人高校招生录取工作于12月进行。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由省教育招生考试院根据成人高等教育对新生的最基本要求,参照考生统考科目成绩和我省的招生规模划定。

2018年成人高考高中起点升本、专科考试时间表

考试时间10月27日10月28日

9:00-11:00语文外语

14:30-16:30数学史地(高起本文科)理化(高起本理科)

2018年成人高考专科起点升本科考试时间表

考试时间10月27日10月28日

篇3

论文关键词:职业院校;原生态民歌;保护与传承

一、原生态民歌保护与传承的现实镜像

(一)传统文化根基与现代文明间的冲突

在高速发展的现代文明和市场经济背景下,原生态民歌的文化根基正在逐渐丧失,有学者指出,“原生态民歌本是为‘用’而唱,它与为表演而唱的民歌,在文化意义上是完全不一样的。“用”,即实用,我国原生态民歌主要为农业社会的各种民俗生活所用,用于生产、信仰、节令岁时、人生礼仪、商业贸易、文艺游艺等各种民俗事项中,具有促生产、促婚配、促交往、促娱乐、促教育等实用功能。”[1]然而随着各种现代科技不断介入人类的生产与生活,原生态民歌赖以依存的生产与生活秩序正在逐步被打乱,“一定的民俗文化模式形成于相对稳定的生活形态,归根是受制于相对稳定的社会结构。社会结构主要体现在国家的经济结构上,如果经济结构根本改变,引起的传统民俗文化的突变和原生态民歌的衰落,更具无可挽回的颠覆性。”

(二)多样化的需要与价值选择的无奈

从理想的角度而言,原生态民歌的保护与传承应该是多样化的,但是现实的做法却是一种选择性的保护和传承。2005年以来我国颁布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法规,一批原生态民歌,如维吾尔族十二木卡姆、蒙古族长调等入选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也相继播出原生态音乐元素的节目,这一切很是令人欣慰和振奋。

但不管是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好,还是经主流媒体的展示也好,这其中都涉及到一个选择的问题,有入选的就有被淘汰的,这其中的标准是什么?论历史,大部分的原生态音乐都有着悠久历史,历经时间的洗礼;论内涵,无论哪种原生态音乐都含有本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论表演技艺,恐怕很难说,那一种民歌的唱法就更好一些,原生态民歌因其地域性和民族性的差异,是具有独立的价值体系的。由此看来,不管怎样选择,都是不甚公平的。

(三)“传人”的需求扩大与现实供给的日渐衰微

原生态民歌的传承需要一代代传人,但是,目前原生态民歌的“传人”整体呈现逐渐衰微的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其一,是老一辈“传人”的逝去。老一辈的传人经历了那个封闭保守的年代,他们是原生态民歌最忠实的护卫者和最精湛的表演者,但他们终究敌不过岁月的流逝,已步入迟暮之年。其二,是中年“传人”的离去。中年“传人”经历了新旧时代的更迭,他们感受到外面世界的美好,并决定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贫穷落后的命运。在这样一种迁移、奋斗的过程中,他们的角色开始向多样化转换。其三,是青年“准传人”的不屑。青年传人是原生态民歌得以传承的关键因素,但现代化社会所影响青年人的价值观与原生态民歌所传递的似乎格格不入,他们不喜欢听也不愿意学,因此,民歌传承的代际障碍无法避免。

(四)理论与实践间的相互漠然

在原生态民歌的保护与传承中,理论与实践应该达成一种理想的沟通状态,即科学的思索来源于艺术实践,而艺术实践又进一步受益于科学研究成果,将研究中所发掘音乐文化的内涵恰当地反映到表演中来,将研究中所探索的关于音乐表演的创新型发展,在实践中予以尝试,并加以革新,使原生态民歌获得创新性可持续发展。但遗憾的是,当前的研究和实践基本上是脱节的,研究虽来源于实践,却并没有很好的地回馈实践。“20世纪以来我们所开展的各种规模的传统文化收集、记录、整理工作,均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但它们都属于文献的记录整理,且带有很强烈的中国古代整理文化的特征。从文化保存的角度看,也以“静态”的、“博物馆式”的保存为主要取向。”理论研究被束之高阁,实践却日渐衰微,无疑理论与实践之间缺乏一座沟通的桥梁,实际上研究无论如何攀爬到理论的高峰,没有实践的依托,终是海市蜃楼。

在专业的音乐教育中,面对强势的西方音乐,原生态民歌的传承与保护常常被专业音乐教育所怠慢。“专业的音乐教育对传统音乐起到了资源的保护作用,但是西方的体系是非常顽固的,由于传统音乐的内容在不断萎缩,因此现在有了恢复的观念但基础还是薄弱的”。实际上,专业音乐院校除了受到西方体系的桎梏之外,还有很无奈的一点是相对于多元的原生态民歌而言,真正有所作为或者愿意有所作为的高等学府实在太少。

二、职业院校何以保护与传承原生态民歌的应然分析

(一)职业教育“实用性”与原生态民歌的“情景性”的耦合

职业院校强调在实践中学习,旨在培养有较强动手操作能力的实用型人才,在教学中重视职业情境的介入,让学生在模拟的职业场景中获得实践操作的能力,这种方法恰好满足了原生态民歌的保护与传承的要求。

相对于学院派的音乐而言,原生态民歌生于自然、长于自然,它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概念用于传授,没有系统的发声训练以做基础,它的歌与舞完全来源于对生活情境、生命体验的一种自然抒发,舞蹈家杨丽萍就说:“原生态的东西是无法教的,只能去体会。”这句话虽有点绝对,但道出了原生态音乐中的精髓,唯有在实践中去体会和顿悟,仅靠课堂的理论讲述和机械的重复训练,恐难以学有所成。另外,除了表演要从实践中学习以外,深入实践的田野调查也是保护原生态民歌资源的一个最主要的方式。

(二)职业教育的“地方性”与原生态民歌的“本土性”相契合

职业院校的地方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是地方性办学定位。职业院校大部分分布在不同的地级市,面向地方、服务地方、立足地方是学校基本的定位;其二是培养对象的地方性价值取向。学校要成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所需实用型人才的培养基地;其三是学生来源的本土性。

我国灿烂而丰富的原生态民歌艺术,具有巨大的地域差异性和明显的本土性的特征。“我国原生态民歌构建的绚烂多姿的传统文化景观,实际上大多是由无数大大小小的“文化孤岛”拼接组成的。这里所说的‘文化孤岛’就是指的由于封闭而形成的自给自足、自娱自乐的封闭文化现象。长期以来生活在这个‘孤岛’上的人们把其视为音乐图腾,成为获得音乐美感的惟一来源,它以其厚重的文化积淀,成为本地区或本民族的一种象征和相互亲善的纽带。

由此可见,封闭的地域性特质,反而成就了原生态民歌的独特美感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使它拥有了强大的生命力,而这生命力要得以延续,唯有保持它的本土性特质。

由此我们可以做这样一个推论,本土化的特质使原生态民歌能持久拥有瑰丽的色彩,成为当地的一种文化标识,也是当地的一种地域标示,形成一种强大的文化向心力和凝聚力,而这种文化的力量将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一个重要驱动力。也理应成为当地职业院校“本土化”专业设置的重要内容之一。

(三)职业院校教师结构的“多元性”与原生态民歌传人的“草根性”的融合

目前,我国职业院校的师资队伍结构呈现出“多元化”的特色,在用人机制上相比普通院校显得更为灵活,尤其是一些传统的民间工艺和艺术的传授,必须特聘一些民间艺人来校授艺。

原生态民歌在传承上有别于其他的音乐形式,即“口传心授”——“人民性和民间性,决定了她的传播方式要显现出较为突出的口头性和非物质性的‘无形文化’特征。凡是具备‘口头性和非物质性的无形文化特征’的艺术形式,都必然会选择与之适应的‘口头文化传播’方式,这是一种适应性极强的与相关文化类型对应而具有文化生态意义的最佳选择。”而这种口头文化传播的方式,决定了当地的原生态民歌的“传人”是传授原生态民歌最好的老师,无疑,立足于当地的职业院校在聘用原生态民歌的“草根”传人较之其他专业音乐院校具有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三、职业院校如何保护与传承原生态民歌的策略分析

(一)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一方面,诉诸于实践的教学,并非不重视理论学习,原生态民歌的保护与传承也需要一定的理论支撑,在其文化语境逐渐隐退的时候,它更需要一种能够对其文化内涵有所阐释的理论,来保证其传承的完整性和原样性。另一方面,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职业院校要培养的,主要还是实践层面的人才,能将理论切实运用于实践,而不是专门进行理论研究的人才,我们要让学生具备基本的理论素养,是为了让他们更好地扎根于实践的大地。

(二)保守与开放的关系

原生态民歌的保护与传承需要一种保守的态度,这是原生态民歌传承正宗性的基本保证。原生态民歌在演唱方法、伴奏和表现形式等等方面有其独立的价值体系,这是职业院校原生态民歌表演专业设置相关课程,进行有针对性教学的依据,也是其有别于其他院校音乐专业的重要特征。

学生在坚守原生态音乐正宗性的同时,还要以一种开放的眼界,吸纳多元的音乐文化。能够更睿智地处理原生态民歌与其他音乐文化之间的关系,做到不盲目追从迷失自我,既彰显所有音乐诉诸于人类感觉体验的审美共性,又能保证以其独立的个性价值成为多元音乐文化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三)经济与文化的关系

职业教育秉承“实用主义”原则,以服务地方经济为要旨之一,故而原生态民歌表演专业所培养的学生,也要能准确地把握经济与原生态民歌之间的关系,使其形成一种良性互动。

经济的发展和原生态民歌的保护与传承构成了天平的两端,一端是原生态民歌作为一种不可替代的旅游资源可以促进当地特色经济的大力发展,另一端是经济的大力发展促成了原生态民歌的保护与传承,之所以这两端要保持平衡,是因为这两个要素无论哪一个被破坏,都会造成另一个发展遭遇阻滞。

事实上,经济的发展终归是为了人的幸福,而人类的幸福终归来源于精神的极大满足,人们听原生态音乐终归会从直观的听觉满足中走向更深入。我们应该教会学生尊重市场机制,熟悉市场的运作方式,依托新的良好的经济基础,保护和传承一种原始的、丰富的、整体的、富有文化语境的原生态民歌,这样的原生态民歌,才能更好地反作用于经济,两者产生一种长效持久的互动。

(四)数量与质量的关系

原生态民歌表演专业旨在培养合格的“传人”,切忌急功近利,因为相对于数量而言,质量更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

篇4

关键词: 高中学段 生态文明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校本化开发与实施

福建教育学院基础教育研究课题――《生态文明主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校本化开发与实施之研究》(项目编号:JYZD-2013067)课题组,按照研究规划选择建瓯第一中学、吉阳中学、建安中心小学为研究样本校,分别同步开展高中、初中、小学三个学段的生态文明主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校本化开发与实施研究。本研究选择建瓯第一中学、吉阳中学、建安中心小学为研究样本学校,是因为这三所学校均为南平市青少年水土保持普及教育基点校,具有至少十年持续规范开展以水土保持为突破口的生态文明普及教育的历史积淀。

本报告是福建教育学院基础教育研究课题――《生态文明主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校本化开发与实施之研究》(项目编号:JYZD-2013067)结题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暨高中学段的生态文明主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校本化开发与实施之研究结题报告。

一、高中学段研究完成的内容、取得的成果及达到的目的和水平。

(一)本学段研究完成的内容、取得的成果

1.开发了《我与生态文明携手同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基础级课课程(必修)和升华级课程(选修)。

基础级课程(必修)的课程对象为全体学生。本课程倡导责任使然、人人可为、人人应为的理念。该课程设18课时。学生修满18课时并经过考评合格者获得1学分。

升华级课程(选修)的课程对象为部分学生。本课程倡导责任使然、兴趣所至、特长展示的理念。学生可自主选择参加其中的一项或者若干项活动,若经过考评合格者可获得相应的学分。

2.实现了《我与生态文明携手同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开设。

基础级课程(必修)已在2013―2014学年、2014―2015学年、2015―2016学年的建瓯一中高一年段分别开设,有2900多位学生完成了该课程学习并获得了一个综合实践活动学分。

升华级课程(选修)已在2013―2014学年、2014―2015学年、2015―2016学年的建瓯一中高一年段分别开设,有2900多位同学自主选择参加其中的1项或者若干项活动,并获得相应的综合实践活动学分。

3.建构了《我与生态文明携手同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施教机制。

为了保证《我与生态文明携手同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同时为了更有效地促进学生更好更快更直接地优化自己的生态文明知情意行模式,提升学生践行生态文明的能力,特别创建或者建构八方面的制度(机制)。

(1)课程导师制。《我与生态文明携手同行》基础级课程(必修)所有活动和升华级课程(选修)序号为1―6号的活动实现学校指定课程导师制,即这些课程活动必须接受学生所在班级的班主任或者任课教师的指导。升华级课程(选修)序号为7―19号的活动实现学生聘请课程导师制,即序号为7―19号课程活动的指导教师由学生自主聘请。

(2)课程代表制。在开设《我与生态文明携手同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高一各班级设置课程代表,各班课程代表分别由高一各班班主任各自指定。各班课程代表负责指导各自班级学生完成《我与生态文明携手同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修行记录卡填写等相关事项。2013―2014学年、2014―2015学年、2015―2016学年总计完成5700份《我与生态文明携手同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修行记录卡填写(注:各班课程代表须与《我与生态文明携手同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组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签订有偿劳务合同。各班课程代表只要完成合同中约定的工作,就有权获得相应的勤工助学金)。

(3)方案征集制。基于升华级课程(选修)序号为19号的活动要求,每学年向高一或者高二学生征集生态文明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方案。2014―2015和2015―2016学年共征集40个生态文明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4)资金资助制。为了激励学生踊跃参与生态文明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方案的设计,每学年从征集到生态文明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方案中选择五项作为资金资助的活动项目。

(5)课程评鉴制。在每学年的6月上旬,召开《我与生态文明携手同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鉴会,该会由高一各班级《我与生态文明携手同行》课程代表和部分指导教师⒓樱共同完成生态文明学分认定。2013―2014学年、2014―2015学年、2015―2016学年总计完成5700人次的生态文明学分认定(注:生态文明学分证书见附件1和附件2)。

(6)骨干培训制。在每学年的10月上旬,对包括各班课程代表在内的水土保持志愿者进行生态文明素质提升培训。2013―2014学年、2014―2015学年、2015―2016学年共培训100位学生。

(7)分享引领制。要求学生在参与《我与生态文明携手同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与同伴分享参与活动的收获,以此引领同伴更有效地参与课程活动。例如:在每学年的“三节”期间开展“水保绿网杯”装置艺术作品竞赛获奖品展示活动;在每年中国水周期间举办“水保绿网杯”美丽乡村寒假环保行手机微拍作品展示分享活动;在每学年的10月和3月期间分别举办资金资助活动项目的设计说明课、成果汇报课;在每学年的上下学期各举办1期感悟展评活动。

(8)评优准入制。把学生参与生态文明综合实践课程所得学分作为评优(先)的准入条件之一。

(二)高中学段研究达到的目的和水平

1.达到的目的。

第一,促进了学生更好更快更直接地优化自己的生态文明知情意行模式,提升了学生践行的生态文明能力。

第二,实现了《〈我与生态文明携手同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被纳入建瓯一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

2.达到的水平

本学段研究不仅填补了建瓯一中在生态文明主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开发与实施方面的空白,而且为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的实施提供了有借鉴价值(在实践层面上)的范本。

二、比照原申请书制订的研究工作计划,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自评与原因分析。

高中学段研究严格按照课题组设计的研究路线图和研究步骤,开展课程开发研究子方向、课程设置研究子方向、课程指导研究子方向、学业评估与管理研究子方向、课程激励研究子方向五个子方向研究,且高质量地完成了课程开发研究子方向、课程设置研究子方向、课程指导研究子方向、课程激励研究子方向四个子方向研究。之所以能完成这些研究任务,最主要的原因是契合了福建省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改革试点实验项目――建瓯一中《完善立人课程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验研究之需要。

学业评估与管理研究子方向特别是学业评估没有完全达到预定目的。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各项综合实践活动学业评估细则制定得较粗放(客观上评估细则的制定是很难的),再加上活动过程的记录有失周详和缜密。

三、同期国内外同类研究工作的进展情况,以及对本项目后续研究工作的设想和建议。

(一)同期国内外同类研究工作的进展情况

目前,国内外开展高中学段的生态文明主题综合实践课程的校本化开发与实施方面的研究较少。在开展研究过程中,对养成化原则、趣味化原则、精细化原则、乡土化原则、校本(课程)化原则疏于恪守,存在五方面的缺陷或者不足。具体表现:

第一,由于疏于养成化原则的恪守,开发出的高中学段生态文明主题综合实践课程不能发挥较好的养成教育作用,即没有较强的养成性。

第二,由于疏于趣味化原则的恪守,开发出的高中学段生态文明主题综合实践课程不易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即没有较强的趣味性。

第三,由于疏于精细化原则的恪守,开发出的高中学段生态文明主题综合实践课程,即没有较强的操作性。

第四,由于疏于乡土化原则的恪守,开发出的高中学段生态文明主题综合实践课程不会较好地贴近学生家乡的生活生产实践,即没有较强的针对性。

第五,由于疏于校本(课程)化原则的恪守,开发出的高中学段生态文明主题综合实践课程不会较好地融入学校的课程体系,即没有较强的持续性。

(二)高中学段研究后续研究工作的设想与建议

1.开展课程目录优化研究。

2.开展课程学业评估优(细)化研究。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教基二司〔2014〕4号,2014.

[2][美]阿姆斯特朗.当代课程论[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3]余文森.有效教学的理论和模式[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

[4]马桂新.环境教育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5]董奇.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6]洪明,张俊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导论[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

[7]肖成全.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实施指南[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8]李臣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9]叶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的问题与途径[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1(6A).

[10]贾艳秋.挖掘综合实践活动资源,提高学生实践能力[J].中国民族教育,2011(2).

[11]钱维菊.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资源的几点思考[J].现代阅读,2011(5).

[12]余谋昌.生态文化的理论阐释[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96.

[13]余\昌.生态哲学[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

[14]李锐锋,罗天强.论和谐社会的生态支撑[J].与现实,2007(3).

[15]张德昭,徐小钦.重建人和自然界的价值论地位[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3).

[16]金涌.工业生态:原理与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17]卢风,刘湘溶.现展观与环境伦理[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4.

[18]彭慧芳.生态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关系研究[D].武汉:武汉科技大学,2008.

[19][美]卡逊(Carson,R.).寂静的春天[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篇5

当前,我国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仍处于政策选择和制度完善中,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框架虽已形成,但对各个参与主体的责任划分还需要明确界定,各类参与主体的角色和参与方式需要进一步明确。

国际上基本公共服务的主要供给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是政府自身在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中的主要角色。政府干预市场和社会的方式很多,在公共领域直接供给服务和物品、强制、禁止、外包等。在国外,公共服务通常是由地方政府负责的,或者说,是由地方政府直接提供的。从现代社会发展趋势看,在公共服务领域,政府越来越多地扮演制度的安排者角色。

二是政府与企业、社会组织的合作方式。美国学者研究发现,私人部门、非营利组织和公共部门在教育领域联合起来发挥不同的作用,诸如提供一系列的金融(诸如设施、工资)、政治(法律、可信度)、组织(诸如课程、管理)的好处。跨部门的合作有利于提升部门优质服务的能力。主要方式有:签约外包、特许经营、公私伙伴关系、混合策略和合作生产等。

三是社会组织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中的角色。主要有志愿生产、运作“社会企业”项目等。

――摘自中国经济时报《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方式的国际视角》

经济转型可扭转生态赤字

世界自然基金会的2010年《全球生态足迹报告》表明,在过去几十年间中国经济快速增长,而工业化过程日益增长的资源能源需求,导致中国已经消耗的资源超过自身生态系统所能提供资源的两倍以上,中国正背负着越来越沉重的“生态赤字”。据相关监测数据,北京PM 2.5的污染源中,机动车排放污染占22%,煤炭污染占16.7%,工业喷涂污染占16.3%,城市扬尘污染占16%。

这意味着,我们所有的生态足迹恰恰是造成污染的源头,而控制环境和生态污染必须从生产、消费、能源、环境、制度等层面入手,综合治理,标本兼治。

生产因素。未来生产方式能否由高碳向低碳转变,如何实现对自然资源利用的效率及其对资源可再生能力提高的平衡,将是最关键因素。

消费因素。发达国家的经验显示,人均收入与人均生态足迹有很密切的关系。提倡更加科学、可持续的消费模式以降低能耗,是国家在理念和战略上应该大力引导的。

政策因素。在国家层面,要积极推行和深化有效的减量化策略,包括制定完善资源真实成本定价体系,建立绿色核算与审计制度,促进产业布局合理化,实现能源的梯度利用,支持清洁生产技术发展等。若要雾霾尽速散去,经济转型迫在眉睫。

――摘自经济参考报《雾霾凸显中国“生态赤字”》

推进城镇化社会改革需同步

候鸟般往来于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庞大的农民工群体,其权利和生存现状正展现着“人的城镇化”的迫切。在城乡二元治理的图景中,农民的权利需要通过土地落实,而城市居民的权利和福利多附着于单位和户籍。无论是城乡居民的医疗、住房、养老保障,还是面临社会风险时能选择的救济渠道、能调动的社会资源,都以这种二元治理方式为大致框架。而农民工既无土地立足,也无单位保障,其权利的落实和福利的分配,正处于转型期巨大的社会裂隙中。

篇6

与市场大环境大气候相一致,报业目前也正处在前所未有的寒冬季节,但是,至今为止还没有相应的救市措施出台,甚至对“过冬”的策略也缺少相应的指导,而这显然不利于报纸作为精神文明建设重要阵地的建设与发展。报纸对社会的文明与进步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与意义,即使是报纸在市场层面进入了衰退期,成为销售出现困境的商品种类,但其社会效益仍然不容忽视。因此,报业有识之士应当共同警醒,呼吁并制定实施针对报业的“救市”措施,以拯救报业,挽狂澜于既倒。

压缩规模 减少版面

中国报纸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扩版,到了21世纪,大城市的强势报纸大都进入了厚报时代,每天的报纸是厚厚一叠。虽然纸价不断上涨,成本相应提高,但是由于广告效益持续跟进,因此报纸的扩版加张乐此不疲。

正像天气有晴有阴,市场也有涨有落。在经济低潮期,报纸的收入锐减,而纸张与印刷等成本并不因此而降价,原先基于赔本发行、靠广告找补回来的策略,受到严峻挑战。而一旦广告的收入增长幅度跟不上纸张印刷成本的上升幅度,要想维持原有的厚报格局,就成了无米之炊。

观察如今大城市的报纸,不约而同兴起减版风。各报悄悄地撤下了不少过去的专版专刊,最大限度地节省纸张开支。

要想过冬,就得学会过紧日子。版面的压缩只是一个环节,报业总体上如今都开始了节衣缩食,以往那种大手大脚、摆谱铺张的作风失去了经济基础。

市场化报纸高度同质化

上月中旬,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聘请我为特聘教授,我在作报告时,对12月18日广州最主要的几份日报南方都市报、广州日报、信息时报、新快报、羊城晚报进行了分析评点。仅简单对比便可发现,非常明显,各报重合的内容远远多于独有内容。不仅内容大同小异,在新闻重要近性的评价上,也表现出在媚俗方面趋同的格局,如当天虽然也有房产救市的重要新闻,但是各报所给版面都没超过半个,而香港的明星绯闻倪震事件却大都占了不止一个版,最多的四五个版,而内容无外乎是摘编转载的口水化新闻评论。

近年来,各地的市场化报纸,尤其是晚报都市报类报纸,一城多报,但是同质化程度严重到了几份报纸除了报头与版式风格的差别外,没什么本质的不同。耐人寻味的是,在同质化的过程中,编辑手法与价值观有低俗化倾向,而不是高雅化。原因不复杂,那就是高雅化难度大,而且风险高。以南方都市报为例,就因多次发表极有冲击力与影响力的高质量新闻评论,带来了一些不可避免的麻烦与干扰。社会需要高雅与独创,但是高雅与独创却要报人付出代价;更多的人欢迎低俗,低俗能让报人得到名利回报。这就是当前报人的两难处境。

期待政府补贴报纸发行

在国民经济领域,政府始终扮演着积极主动的角色。近一个时期以来,官方倡导的加强城乡一体化建设,家电下乡,拉动内需,就是最好的例证。政府能够为农村居民提供千元左右的补贴用来购买家用电器,这一举措可谓是大手笔,因为对于深陷经济困境的中国家电业来说,这无疑也是一个强有力的援手。

改革开放以来,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是两个中心任务,一直被视为至少同等重要的。那么,在产业界、金融界、地产界、证券界都有政府出面救市时,报业是不是也能得到同样的待遇?如果主管部门确实有服务报业、帮助报业度过难关的决心与力量,会选择什么样的政策措施?

以中国的国情,要管死一个行业,一个部委的权力就足矣,而要救活一个行业,却非得多个部委共同出手不可。依我拙见,要把中国报业从现在的困境中解救出来,绝对不是新闻出版总署等个别部委力所能及的事情,而必须依靠更多、更高的政府部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如税务总局、财政部、银行等必须都予以支持。

比照其他行业的现成模式,政府救助行业,最有效的措施就是免税、给予补贴与信贷支持。房地产已经得到了减免税的优惠政策,家电也得到了财政买单的帮助,对于中国报业来说,如果能够给予减免税收、补贴发行费用或政府采购订单的优惠政策,就不难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政府赠阅报纸:一种公益项目

必须认识到,报纸不是普通的商品,也不是单纯的消费品,而是精神食粮,特别是对中低收入阶层,读报并不仅仅是消费,更多的是学习,是了解掌握信息的重要方式。所以,让更多的人能读上报,是一项公益事业。按照现在报价,一年差不多得花费二三百元,而对于中低收入者特别是低保人群来说,这是一笔难以承受的开支。如果政府能够把报纸列入对弱势群体的福利,由公费订购,派送给低收入群体免费阅读,绝对是功德无量之举。按照各地现有的低保人数,再把残疾人、老人等需要照顾的群体也列入,那么,一个中等城市也会有至少数万人甚至数十万人,而若每人赠阅一份报纸,仅仅发行一项就足以救活当地的报业!

免费赠阅在中国报业不是新鲜事,在飞机与宾馆等高消费场所早就有,不过,那是面向高端人群,而报纸作为大众传媒,不能嫌贫爱富,不能只为富人服务。而且更需要报纸的可能正是底层百姓。当然,报业自己搞免费赠阅,是欲取先予的营销手段,而政府补贴发行的免费赠阅,则是公益事业。二者形式不同,但是能够为报业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结果却是殊途同归的。

免费报纸近些年很火,在互联网、电视等传媒的竞争下,免费获取新闻信息,几乎成为一种不可抗拒的趋势。报纸还固守收费,而事实上又无法用高于成本的价格出售,只能是象征性的收费,其实,不如干脆取消订费,效法免费报纸,走出成本、价格怪圈。

当然,要实行免费,就得先改革先行报业经营体制,在经营性质上、赢利模式上全面调整。

广告价位下调,由B2B到B2C

在现实市场中,报纸的广告费标准都相对较高,而在经济不景气后,报纸广告的价格与性能效果比,又远远不如人意。这是近来广告缩水最主要的原因。

一些发行不过十来万或二三十万的报纸,整版广告也要十来万元或二三十万元,几乎相当于要让客户承担当期全部报纸的纸张印刷成本,这显然不大公平合理。

中国的报纸广告与西方报业相比,更多依赖于企业或事业单位,而不是个人。用网络术语,就是B2B,而不是B2C。这种结构,在宏观经济出现危机时,便格外脆弱,因为当企业与事业单位紧缩开支,不再像过去那样大笔一挥就付出天文数字的广告费时,报纸广告的现金流就难以支撑。

与广播电视相比,报纸更适合于中小企业与个人广告,西方报纸就用大量版面做分类广告也就是瞄准个人消费者。虽然这样做事倍功半,需要更多的人力物力投入,工作量比机构客户要大得多而收入却少得不成比例,但它却更可靠,因为在现代社会中,个人的广告需要尤其是求职、转让、租售、征友等小广告,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与强劲的需求。只要能抓住这一机遇,把广告营销平民化,让人人做得起广告,薄利多销,就能达到扩大内需的目的,提高服务性、可读性与可用性,而且能提升人气,一举多得。

市场准入,消除人为障碍

我曾经说过中国报业是“未老先衰”,并没有达到应有的全盛时期,不仅与日本、英美等报业发达国家相比,普及率与读报人口比例极低,就是与俄罗斯等国家相比也远远落后。所以,中国报业的生命周期并没有走向终点,如今的困境是外部环境造成的,中国绝大多数人口几乎从来没有订阅过报纸,在农村地区特别是山区的大众,几乎都没读过报。

据最新的统计数据,中国有网民2.53亿,网络所达不到的人口,同样也不会有报纸发行。换个角度来看,还有十亿多人没上过网,同理可证,至少有数以亿计的人口根本没读过报,那么,报纸已经衰亡何从谈起?

由于种种原因,中国的报刊市场准入设立了“第22条军规”一样的门槛,几乎不新批报刊。这一政策导致了报刊市场的进入与退出停滞,久而久之丧失了活力成为死水一潭。在时间的检验面前,政策的科学与否一目了然。在报刊市场里,90年代由于各地办晚报热情高,出于既得利益者的呼吁或游说,有关部门规定在已有晚报的城市不再批新的晚报,结果华西都市报被迫选择了都市报这个晚报的替代品,,并引发了全国的都市报热。

篇7

关键词:纸质媒体;二维码;数字化;全媒体;移动终端

中图分类号:TB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12-0160-02

数字化就是以“0”、“1”两个符号为基础的计算机二进制技术在各个领域大展拳脚,一步步延伸到人们生产生活各个角落的过程。数字化的速度体现在从单一维度向多维度的跨越当中,如同电影从2D到3D再到4D,单一维度的条码搭着数字化的高速航班进入了二维码时代,二维码韬光养晦过后,正在酝酿着一个新的时代。

灵动快拍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王鹏飞表示:“2011年是二维码应用的起步年,2012年“快拍二维码”与各大运营商、手机厂商、广告传媒业和移动电子商务领域的广泛合作,将会促进二维码应用市场的爆炸式增长。”2012虽不是二维码元年,却迎来了二维码广泛运用于纸质媒体的爆发年。

1 二维码与纸质媒体合作现状

2006年的手机二维码还处于市场导入期,商业模式并不成熟。但到了2007年,情况有了改变,市场对手机二维码已表现了接纳的姿态。2007年2月7日《深圳特区报》、《深圳商报》、《深圳晚报》、《晶报》上由深圳报业集团与深圳移动分公司联手推出的“中国移动二维码体验版”。而进入2012年,二维码以前两年积攒起来的二维码使用商和二维码受众为基础,越来越多的纸质媒体接纳了二维码,2012年第一季度,以《东方卫报》、《长江日报》、《钱江晚报》、《京江晚报》、《苏州日报》等为代表的二三线城市主流纸质媒体纷纷将二维码作为新产品向读者推广。这意味着继前两年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纸质媒体推出二维码应用以来,二维码在纸质媒体的运用中已经全面铺开道路,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新鲜事物,而已成为触手可及的大众传媒工具。

传统的图书、报纸、期刊、传单、海报、名片等纸质媒体正在受到新兴媒体的巨大冲击,越来越多的读者开始偏爱通过互联网来获取信息和娱乐消遣。二维码的出现给纸质媒体穿上了“新衣”。报纸运用二维码扩充版面容量、增强编读互动、加强实时更新功能、深化广告内容;海报传单则将二维码作为连接企业或者活动网站的中介,一扫即连接至网络,相关资讯一览无余;越来越多的商务人士使用的二维码名片,只需要通过手机扫码就可以将对方信息存入手机电话簿中……

2 成因分析

2.1 二维码优势日渐凸显

二维码是用某种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图形记录数据符号信息。

二维码除了具有信息容量大、可靠性高特点以外,还有超高速识读、全方位识读、可表示汉字、图像声音等一切可以数字化的信息并且有很强的保密防伪等优点。从二维码作用机制看来,二维码可实现以下各方面的功能:(1)信息存储,(2)信息识别,(3)信息保密,(4)信息管理,(5)信息延伸,(6)信息跟踪。这恰好与纸质媒体的发展需求不谋而合。

首先,纸质媒体受版面的限制,承载的信息量有限,而二维码内以小豆腐块呈现背后的大文章,这对于纸质媒体的内容和广告刊发无疑解决了一个“量”问题。

其次,纸质媒体和数字媒体之间的对接一直以来没有一个快捷直接的端口接入,二维码的运用解决了这一问题。在使用二维码之前,通常是通过网址输入或者搜索引擎检索来实现的,需要人为的输入字符,而二维码的运用使得纸质媒体和数字媒体之间的连接只有一“码”之隔,手机对准二维码拍照后,便能直接呈现网站页面或者视频资料等数字化信息,二维码起到了一个信息延伸中介的作用。

再者,二维码在纸质媒体和数字媒体之间架起的连接使得原本最快只能实现一日一更新报纸等纸质媒体有了新的生机。二维码的一端是纸质媒体,内容基本成型,而在二维码的另一端是数字媒体,内容是实时更新的,只需在纸质媒体上预留一块二维码给实时信息,纸质媒体受众便能通过这个小方块浏览到“冒着热气”的信息,这是“质”的变化。

2.2 纸质媒体数字化基础牢固

从二维码的作用机制,我们不难发现,二维码像一座架在纸质媒体和数字媒体之间的桥,一个桥墩是纸质媒体,另一个是数字媒体,没有充足的数字化媒体资源,二维码作用于纸质媒体便是无稽之谈。

2007年 8 月 10 日,南方都市报数字报正式上线,成为国内之首。此后,各家已上网的报纸纷纷加大投入,开发数字报,以一线城市传媒集团为先导的一批批传媒集团开创了报网互动或者刊网互动的新形态。以传统纸质媒体为核心的传媒集团截至2010年基本实现数字报纸上线,至少形成了一刊一网或者一报一网的纸质媒体数字化格局。

2010年,纸网融合态势进一步加强,很多报纸开始迈出实质性的步伐,在单一数字报形式上加以突破。2010年5月31日,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启动报业多通道跨地域新闻制作共享平台,实现了纸媒资源的数字化整合。此外,湖北日报传媒集团与汉王合作力推数字阅读;《人民日报》、《中国日报》、《南方周末》、《新京报》等主流大报也开发了iPad客户端阅读软件,数字报有互联网终端走向移动互联网终端。

根据新闻出版总署统计数据,2009年我国电子图书读者总数突破了1亿人次。随着数字出版产业的快速发展,电子阅读逐渐普及,它不但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阅读生活方式,也对传统出版行业提出了挑战。2010年10月,新闻出版总署出台电子书产业发展意见,对产业进行规范指导,并提出在未来将通过政策引导和重大项目实施推动传统出版业数字化转型。

纸质媒体数字化的牢固基础为二维码提供了广阔的信息延伸空间,是二维码能成功嫁接纸质媒体的资源保障。2.3 全媒体理念深入人心

自“纸网融合”开始,全媒体的概念便日趋成熟,被认为是媒介融合的高级阶段。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网页、视频、博客、微博等覆盖传统媒体、新媒体以及新新媒体在内的多样化的媒介生态环境已然形成。鉴于单一媒介各自的局限性,从用户体验的角度来分析,单一媒介已无法满足受众信息需求,用户需要一种全媒体的体验,灵活多样的传递信息和接受信息的方式。

为切合用户的全媒体需求,纸质媒体已从单一的纸网融合模式往全媒体模式过渡。以湖北日报报业集团为例,旗下以《湖北日报》、《楚天都市报》、《楚天金报》等报纸为主导,推出《大武汉》、《城市情报》等系列杂志,并开办有荆楚网,荆楚网手机报、荆楚网视等新媒体平台。以报刊为先导产品,数字网络资源为补充,此时一个报业集团的全媒体体系便需要一个纽带将其全媒体产品串接起来。二维码出现之前,全媒体在纸质媒体和数字媒体之间实现的链接是间接的,需要通过在浏览器中输入网址域名查找或者通过搜索引擎检索。二维码的出现使得受众在阅读纸质媒体的体验过程中能通过扫描二维码轻易直达全媒体体系的其他资讯,网页信息,视频资料,动画图片,微博讨论,都能一点即达。

用户对全媒体资讯的体验需求滋生了二维码实现其在全媒体中实现纽带作用的绝佳机遇。

2.4 移动终端技术发展成熟

此前,由于手机功能限制、用户缺乏手机软件安装使用常识,且由于网速过慢,下载时间较长,所传视频片段清楚度不高,长度短,内容受到极大限制。二维码的推广遭遇了瓶颈。随着智能手机软硬件的不断革新,原本只能在PC终端上完成的用户体验也能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完成。智能手机的普及,3G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信息社会正在经历一个由互联网核心时代向移动互联网核心时代转变的过程。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状况调查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56亿,同比增长17.5%,其中,智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1.9亿,渗透率达到53.4%。2012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规模仍处于持续增长阶段。也就意味着至少1.9亿手机网民具备使用二维码的硬件条件。

而在此之前,中国移动全球开发者大会上,这家全球最大运营商再次表现出了对二维码的浓厚兴趣。由此看来,越来越多的用户将具备运用二维码的硬件条件、通讯条件和消费能力。

3 总结

二维码进入市场的这几年,虽然引起了广泛关注,但其真正迎来发展的爆发年是在2012年。这个时期,二维码的发展已经具备了巨大的市场需求、先进的技术保障和蓄势待发的媒介生态环境。将二维码运用到纸质媒体是二维码实现其作为数字化图形符号的本质功能的发展方向。在纸质媒体和数字媒体之间架起一座信息互换、信息延伸的桥梁,对于已经踏着数字化脚步大步向前的纸质媒体来说也是福音。

参考文献

[1]包易. 纸上阅读“码”上延伸[N].晶报,2007-02-07.

[2]杨军,刘艳,杜彦蕊.关于二维码的研究和应用[J].应用科技,2002,2(11).

[3]杨军,刘艳,杜彦蕊.关于二维码的研究和应用[J].应用科技,2002,2(11).

篇8

关键词 智慧城市;城市信息化;生态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F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15-0141-03

近年来,学者与公众对于生态城市与智慧城市的研究及讨论都不断升温,生态化与信息化已然成为城市建设中的热门思想。正是在城市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之下,智慧城市的建设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热潮。然而,自2007年,《欧盟智慧城市报告》中率先提出“智慧城市(Smart City) ” 这一创新构想以及之后的2010年,IBM公司正式提出“智慧城市”的愿景之时开始,学者们对智慧城市的关注大多数仅仅着眼于城市的信息化。而在城市不断注重生态化与信息化的今天,以信息化促进生态化的发展才是必然选择,智慧城市的发展只有注入了生态化的因子才能够真正体现其意义。

目前,智慧城市逐渐成为世界性课题,城市未来将逐渐呈现出智能化、信息化、生态、节能、低碳、安全等特性。因此,有必要从生态的视角去重新认知智慧城市,将智慧城市的概念优化,构建一种融合进生态理念的全新智慧城市模式。借助信息化时代的各种技术,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智能手段,将城市中的物理、信息、社会以及商业基础设施全面连接起来,真正做到服务全民。

由于以往学者对智慧城市的研究主要着眼于城市信息化,因此本文尝试从生态发展的视角来重新认识智慧城市,并进一步探索生态型智慧城市的未来发展。

1 相关概念解析

当今,全球城市化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受到资源紧张、环境破坏等各种因素的制约,需要创新性地使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手段来解决节能、环保、水资源短缺等问题。因而,从生态发展的视角下研究智慧城市的发展便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首先就与之相关的“生态城市”与“智慧城市”的各自概念进行解析。

1.1 生态城市的概念解析

生态城市(Eco-City)的概念最初提出于20世纪70年代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 ”计划中,旨在建立一种尽可能减小对于水、食物、能源等必需品的需求量,以及降低废热、废气和废水排放量的城市。这一概念自提出之日开始便引起全球的广泛关注。生态城市主要具备以下若干

特点。

1)高效性。着力于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合理统筹资源,优化配置,多层次地使用各类材料与能源。在物流方面做到有序顺畅,方便迅捷,废物回收与循环利用方面,各行业间通过共生关系进行协调。

2)持续性。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导下合理配置资源,使环境资源能够公平地满足当下以及未来几代人的发展需要,以确保能够健康、持续地发展城市经济。

3)区域性。生态城市基于区域平衡的理念,致力于对城乡的整合,互异共存的城市之间唯有通过协调与平衡,才能够实现平衡协调的生态城市的建立。

4)结构合理。生态城市要实现长远的发展,必须首先建立在一个合理的结构之上,交通设施、土地使用、绿地系统、公共设施等因素都应包含在内。

5)关系协调。生态城市最初的愿景就是希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因此必须注重城乡统筹,资源利用和更新,环境胁迫与其承载能力相协调等各个方面。

由此可见,生态城市关注于城市环境的方方面面,从各个角度致力于营造城市的良好生态。

1.2 智慧城市的概念解析

智慧城市是基于城市的科学发展观,通过使用新一代的信息技术,综合全面地感知泛在信息并无缝连接城市中的人、物以及各项功能系统,在自感知的同时实现自适应与自优化,从而最终形成绿色、安全、高效、方便、可持续的城市形态,主要应用于环境保护、城市活动、公共安全、以及解决民生问题等方面。智慧城市主要具有以下若干特点。

1)以人为本。建设智慧城市的目的是要实现城市的智能化、自动化、智慧化、人性化等。以人的需求为根本出发点,推动社会进步全面发展。通过建设智慧城市,使人们更好地参与社会。以人为本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出发点同时也是最终目标,更好地服务于人是智慧城市致力于实现的愿望。因此,各层次的人皆可通过数字包容来感受到智慧城市的便捷所在。

2)综合整合。“利用已经联网的基础设施提升经济效益和政治效率,促进社会、文化与城市发展”。利用智能化的传感设备将人与物及其相关信息串联成一个综合网络,并且通过实时感测城市各项核心系统的运行状况形成信息源。智慧城市借助包括传感、无线、通信、智能网络等各类技术,综合整合互联网与物联网系统。

3)智能协同。智慧城市的另一基本特征便是其具有集中智能处理与深度计算能力,通过这些能力来实现泛在信息之间的智能连接与协同联动,最终打造高效的智慧城市。

4)内生发展。智慧城市本身便具有内在驱动能力来实现发展与不断创新,借助这种能力,城市才得以实现自我适应、优化和改进。而智慧城市的驱动能力能够保证可持续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能够最大限度地维护生物、生态系统以及遗传多样性,确保人类开发建设活动能够时刻受到环境的承载能力的约束。

由此可见,智慧城市着力于通过智慧化的手段对城市的各种需求做出响应。

2 生态发展型智慧城市

由以上介绍可以看出,生态城市将和谐性作为其核心内容,而智慧城市也以以人为本的理念作为起点。最初的智慧城市概念虽然多少提到了一些有关生态化的字眼,如“绿色”、“环保”、“优质生态”,然而,智慧城市的发展焦点依然集中于城市的信息化以及城市智能技术的使用与发展方面,却始终未深入挖掘博大精深的人文关怀的思想。脍炙人口的“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并不只是一种愿景,它更是一种先进城市发展理念,是智慧城市应该致力于达到的目标。虽然智慧城市能够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提升生活品质,但倘若智慧技术无法结合更加接地气的城市发展理念,它便依然无法从根本上推动城市健康发展。因此,本文综合生态城市与智慧城市的特征及内涵,尝试讨论生态发展视角下的智慧城市。

2.1 生态发展型智慧城市的内涵

从生态发展的视角来看,智慧城市应该是在把城市信息化作为首要驱动力的基础上,加入各项生态技术因子的应用,从而帮助实现城市的生态转型以及高效运转。再借助开发建设模式的创新,全面引入系统工程、信息科技、生态经济学等知识来改善城市的管理与决策、生产和消费等方式,进一步挖掘城市生态资源方面的潜力,并最终将城市打造为生态化、信息化并重,且经济蓬勃发展的新型现代化城市。

生态发展视角下的智慧城市应当要致力于吸取生态城市与智慧城市的各自优势,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生态化发展理念融入便捷高效的智慧城市发展中,使城市整体综合功能不断优化、资源与能源更加清洁高效、城市环境更加健康宜人、公共设施更加完善舒适。

2.2 生态发展型智慧城市的发展要素

对于生态发展型智慧城市来说,与一般的智慧城市一样,其发展需要依赖于一定的发展基础及自身优势。影响智慧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相关要素可以主要总结为技术、资源、政策以及管理要素四点。

1)技术要素。智慧城市本身是城市信息化的高级形态,智慧城市建设有利于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不论是我们讨论的生态发展视角下的智慧城市或是其它任何形态的智慧城市,都是需要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城市通过依托信息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应用来推动其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转型与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现代化。因此,就要求城市发展要在技术上实现透彻感知、互联互通和深入智能。

2)资源要素。如果城市已经具备良好的生态环境及资源条件,那么城市在规划和基础建设中引进生态智慧的理念,采用先进的节能低碳、物联网、互联网、自动化等技术,全面规划建设交通、供水、供热、供气、排污等基础设施,系统设置警务治安、文化教育、医疗卫生、金融支付、应急救援等公共管理设施以及合理规划招商引资建设各种休闲旅游服务产业布局,那么对于城市未来的运转与管理必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政策要素。生态发展型智慧城市势必会面临城市建设方式的创新、管理机制与体制的创新、招商引资与项目建设的创新等方面的探索。因此生态发展型智慧城市的建设对城市的政策调整与制定提出了新的要求。

4)管理要素。生态发展型智慧城市是一种全新城市发展形态,配合全新的智慧技术,也需要有相应的管理体制、管理思路、规划理念、产业特点、经济体量等方面的考虑。只有能够敢于打破原本体制和模式桎梏,具有创新精神,才易于引进生态型智慧城市。

对于符合以上要求的城市,如果能在规划中引入绿色、生态、智能、人文理念来统筹处理好城市建设发展与整体规划布局、自然环境资源、农业人口转移、新农村建设、市政设施建设、周边区域错位竞争、市民素质形成、品牌文化特征、产业经济发展等关系,必能在与周边区域新城的竞争脱颖而出,成为集聚优势产业、具有国际影响力、承载区域创新发展的未来之城,节能环保低碳绿色的生态健康宜居之城,互联化、物联化、智能化和信息化的智慧之城。

3 生态发展型智慧城市的主要应用方向

最初的智慧城市理念的关注点主要为医疗、食品、交通、水、电力、应急系统等方面,以及如何应用智慧技术来完善各方面的运转。而融入了生态思想的智慧城市将从城市经营的可持续化、城市服务的智能化以及产业的生态化三方面来应用智慧思想,使得人们生活更加便利,城市环境更加友好。

3.1 城市经营的可持续化

相较于传统的智慧城市概念,本文所探讨的生态发展视角下的智慧城市与其最大差异在于——城市功能与服务水平的提升对于推动着高质量的城市化的产生的作用远大于城市人口数量与比例的与日俱增。因此,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生态经营必将在城市的建设发展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生态发展型智慧城市恰恰率先关注到了这些方面。

人们已经深刻意识到气候变化对于人类生活的影响。碳作为温室气体的主要成分被过量地排放,这也直接导致了全球气候变暖,由此产生的气候异常与自然灾害频发。因此,从碳的排放的角度来看,生态发展视角下的智慧城市势必要发展低碳经济,致力于从城市生活与生产经营两方面推进智慧城市的生态化,将低碳的理念落实于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

3.2 城市服务智能化

先前的智慧城市理念中提出了推动医疗卫生、交通运输、社会安全监管等应用范围,而对于生态发展视角下的智慧城市,应当进一步考虑智慧城市对生态环境的促进作用,使得两者结合,使人们更好地分享信息化与生态化的成果,构建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医疗服务方面,较大范围的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可以通过日渐成熟的医疗服务系统网络来实现,主要包括建立远程医疗数据库、专家信息库、电子病历系统等,以远程的方式通过对有关临床治疗方面信息的智能搜索来协助医师准确地诊断并治疗患者的病情,为人们提供更加便利、及时、完善的医疗服务,使市民更加健康地生活。

交通管理方面,实时交通状况可以通过利用监控摄像头、传感器、通信及导航系统等的传输与互联进行监控,同时科学地自动建模并进行预测分析,将分析结果反馈给各相关部门与系统,使其各司其职地对交通状况进行协调,进而有效缓解交通方面的压力或突发状况,进而实现城市交通的良性疏导,从而贯彻绿色交通的理念,降低交通方面所造成的环境污染。

安全监管方面,公安机关等部门在犯罪实时监控、预警和分析侦破系统所提供的智能分析等的协助下能够迅速获取最有价值的信息,从而发挥更大的作用,有效地提高打击及预防犯罪的效率,进而为人们创造安定而和谐的生活。

3.3 产业生态化

对于生态发展视角下的智慧城市来说,在信息化的基础上考虑更多的是城市生态环境方面的问题。产业生态化指的是优化城市环境,将与城市生活质量提高相关的产业的发展方向与资源的综合利用相结合进行调整,这一调整对于传统产业、新兴技术产业以及环保型产业都有全新的要求。

从传统产业的角度来说,这种生态化是指人们在日常生产和消费中融入环保的理念,注重资源的循环与综合利用,降低噪声、废物垃圾、污浊空气、工业废水等对城市环境的影响,主要通过使用生态化的设计材料,发展并壮大资源型产业和污染较大的产业的替代产业,加大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和回收再利用以及实行生态补偿制度等方式来实现。

从新兴技术产业角度来说,致力于发展环境无害化技术成为了关键。它一方面能够使得城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环境更加友好,另一方面还能够扩大相关技术型人员的就业市场。此外,通过智慧城市所建立的各类数据库及信息源,帮助城市实现资源整合与数据共享,从而使经济活动更为高效灵活,也使人们获取更加人性化的服务。

关于环保型产业的实体化,首先是发展废弃物再利用、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产业;其次是合理整合资源,利用闲置的土地和地表水或污水来发展城市农业,这种全新的农业发展模式由于能够将食品运输与保鲜等环节削减,因此能够降低食物生产的价格及成本,从而便利快捷地为市民提供物美价廉的食物。

另外,未来城市能源的重要部分便是太阳能这类无污染、可再生能源。在欧美等许多国家与地区利用太阳能代替化石能源以此来降低碳排放的尝试已卓有成效,我国也应重视新能源技术的发展。

4 生态发展型智慧城市的价值

与早前的生态城市或智慧城市的理念不同,生态发展视角下的智慧城市着眼于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代替了经济优先的传统,通过智慧技术的手段与环境友好的理念科学地规划城市的未来发展路径。因此,生态发展型智慧城市的理念吸取了生态城市与智慧城市之所长,以信息化的手段实现生态化,会对城市诸多方面的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4.1 树立公众生态价值观

生态发展视角下的智慧城市带来的最主要的理念就是关注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及相互作用,致力于探讨一种人与自然、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的科学发展模式。由于环境与人们的生活生产息息相关,因此生态发展视角下的智慧城市的建设能够帮助树立公众对于生态更深入的了解与感知,将自己的行为与城市的发展产生关联,例如,绿色消费、生态旅游,通过对智慧技术的应用与对相应制度的调整来进一步树立公众的生态价值观。

4.2 协调发展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

生态发展视角下的智慧城市的理念将城市的发展建设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并重,并且通过利用各类城市智慧技术进行更好地落实。在城市规划方面,通过对城市建设更为科学合理的统筹安排,使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得到协调发展。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借助信息化的技术,将生态化的理念融入,科学而高效地估算城市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适当调整产业结构、数量与布局,合理估算城市人口数量以及密度,同时运用其他相关知识与多样化的手段来最终实现生态发展视角下的智慧城市的建设,从而全方位地提升城市实力与影响力。

4.3 促进经济低碳化发展

传统城市发展采用先发展后治理的方式,不仅消耗了大量的资金、资源,还很难恢复到污染前的样貌。对于生态型的智慧城市来说,就要率先认识到这一问题,大力引导相关企业使用清洁能源、绿色生产技术以及开发生态产品,发展生态旅游、生态农业以及绿色食品等生态低碳的产业,从而抑制污染,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使得产业发展过程中减少环境危害,实现城市经济低碳化发展。

4.4 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过去由于城市往往追求经济优先发展,因此人们容易产生政府是城市管理的唯一主体的误解,相应地,个人、企业以及非政府组织参与城市管理的意识并不强。而在生态发展视角下的智慧城市更多地关注人本思想的体现,因此能够更有效更切实地引导个人、企业以及非政府组织参与到城市管理中来。同时通过鼓励人们更多地开发与使用可再生资源,使能源结构向更环境友好的方向转型,另外,通过智慧化的服务手段,推动信息共享,为市民提供更好的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

5 结束语

今天,在世界各地面临着严重的生态问题,如不断增长的碳排放,废气的污染,生活垃圾的堆积等。在这样的环境之下,我们致力于构建一个全新的智慧城市,将生态发展的理念融入其中,通过智慧城市的解决方案来推动节能,通过安装高效设备,引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来最大限度地提高能源效率,由此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做到真正的“智慧”。

另外,对于生态发展型的智慧城市还有几点思考。首先是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中要注重对新兴产业的筛选,防止陷入区域间的恶性竞争和产能过剩。其次是在智慧城市的产业体系的建设上要惠及于民。为了防止由于在信息技能掌握程度等方面的差距而让社会鸿沟加大,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普及信息技术应用基础知识,推进优质数字化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并且降低信息化应用门槛,并为老年人、低收入群体、外来务工人员等提供更多、更优的智慧化服务。

智慧城市是个抽象的概念,要将它落到实处,就要一点点做起。并且智慧城市必然是节能的城市、环保的城市、低耗能的城市,因此,智慧城市与生态发展的理念相结合便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生态城市的特点(EB/OL).2008.10,http://.

[2]张云霞,来勐,成建波.智慧城市概念辨析[J].电信科学,2011,27(12).

[3]R.G.Hollands.“Will The Real Smart City Please Stand Up? Intelligent,Progressive,or Entrepreneurial?”. City 12:3(2008).

[4]Andrea Caragliu, Chiara Del Bo, Peter Nijkamp.Smart Cities in Europe[C].3nd Central European Conference in Regional Science, 2009.

篇9

[关键词] 新型工业化;信息化;产业结构

[中图分类号] F4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7)08-0092-04

石家庄市第八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指出,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构建优势突出、特色鲜明、富有竞争力的工业主导产业体系,确保实现经济发展的新跨越。目前,石家庄市已经完成了农业化向工业化中期的过渡,加快工业化进程,是石家庄市率先在全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选择,也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内容。因此,正确认识当前工业经济中存在的问题和差距,探索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是石家庄市实现新型工业化的前提和关键。

一、石家庄市工业经济发展现状

近年来,石家庄市工业发展迅猛,工业经济的主导地位日益突出,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以医药、纺织、化工、机械、电子、食品、轻工、建材为主的工业经济体系。

(一)工业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处于主导地位

“十五”期间,石家庄市工业经济发展迅猛,经济效益持续增长,增速明显加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2000年实现781亿元,年均递增18.5%,特别是2003年,突破1 000亿元大关,2005年突破2 000亿元大关,2006年达到2 556亿元,增速达到26.8%;第二产业增加值2002年为558亿元,年均递增16%,2006年达到1 025亿元,占全市GDP比重的49.7%;2003年石家庄市人均GDP为15 119元(折合1800美元),2006年人均GDP已经达到21969元(折合2823.8美元美元),分别高于全省同期平均水平。石家庄市工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愈加突出(见表1、表3)。

(二)工业主导产业体系已具雏形

“十五”以来石家庄市委、市政府,明确了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发展装备制造业、适度发展重化工业的思路,谋划实施了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循环经济化工示范基地、信息产业基地、装备制造基地、纺织服装基地等“五大基地”,逐步融入京津冀经济圈,工业产业布局趋于合理,集中度不断增强,区域分工逐渐清晰,集群效应逐渐显现,基本上形成了石家庄市的工业特色产业体系,为实现新型工业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经济发展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

从2002~2006年,石家庄市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逐年提高,工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日益突出。第一、二、三产业的从业人员占社会从业人员比重依次增加;人均GDP在全省处于较领先地位,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近50%,还处在略微上升的时期,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因素,许多工业品(纺织和医药)产量已居国内前列;三次产业的比重已由1990年的28∶47∶25,调整到2006年的12.4∶49.7∶38.0,呈现出“二、三、一”格局。从整体上说,石家庄市基本上完成了从农业化向工业化中期的过渡,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见表2)。

二、石家庄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存在的问题

石家庄市工业经济发展迅猛,为实现新型工业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影响和制约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产业结构不合理

实现新型工业化并不是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工业总产值要在GDP中占绝对优势,而是要统筹兼顾三次产业的协调发展。从石家庄市经济发展来看,产业结构不合理,三次产业的比重呈“二、三、一”格局。农业和服务业发展滞后,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但仍有盲目扩张的趋势。(1)以农业为主体的第一产业的比重不断下降是个必然趋势,但是在农业比重下降的过程中并没有伴随着农业劳动力的同步转移,这样会严重导致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人均产值远远低于从事非农产业的劳动力的产值,这种结构性矛盾最终将使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2)第二产业发展很快,但是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基础性的产品多、配套企业多,高附加值的产品少,龙头企业、带动性强的企业少。2002~2006年,高新技术工业总产值占整个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仅为10%左右,远远低于上海和深圳的50%以上。(3)第三产业比重较低,只占42%左右,而世界发达国家第三产业比重占到65%以上。第三产业的发展滞后于第二产业,这样会造成由于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加快,社会化分工越来越细,相当多的为工业服务的金融、咨询、科技交流等社会化服务的支撑体系弱化,最终影响和制约工业的快速发展。

(二)城乡发展不平衡

伴随着新型工业化进程,城市化的步伐也必然要加快,但石家庄市城乡发展差别较大。一是经济二元结构还很明显。目前,石家庄市城乡发展存在较大差距,2006年全市人口共有939万,农村人口580万,占总人口的61.8%,比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12.4%)高出近50个百分点。从2003年起,市区人均GDP已超过3000美元,进入了工业化阶段,但农村的工业化水平还很低,人均GDP仅为1 100美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仅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 / 3。二是城市化水平还较低。2005年石家庄市城市化水平为42.8%,不仅低于唐山的45%和秦皇岛的44%,而且还低于全国42.9%的平均水平。城市化发展滞后,使石家庄市城区经济总量不够,辐射和带动作用不明显,农村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低,农村劳动力转移慢,与工业化的发展极不相称,严重阻碍着新型工业化的进程。

(三)信息化进程比较缓慢

多数发达国家和地区都是在工业化任务完成之后逐步推进信息化的,而石家庄市目前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面临的任务是要同时完成实现工业化和推进信息化的双重目标,因此,信息化进程缓慢且尚处于进步阶段。目前,信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仅为2%左右,信息产业滞后直接影响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这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形成很大的制约。

三、石家庄市实现新型工业化的基本对策

石家庄市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过程中,既有重要机遇又有严峻的挑战,实现新型工业化,必须立足石家庄市的实际,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业发展的全局,克服当前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对策。

(一)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在推进工业化、现代化的过程中,必须把可持续发展放在突出的位置,只有把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因素综合起来统筹考虑,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一个城市、地区乃至国家才能避免全局性生态和社会灾难的发生,才能健康长久地发展。石家庄市地理位置优越,区位优势明显,主导产业突出,劳动力资源丰富。但是资源制约因素明显,水资源严重短缺,能源和矿产资源相对匮乏,一些地方生态环境恶化。因此,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石家庄市资源短缺、环境脆弱的基本特点,不断提高工业化的科技含量、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加强资源保护,合理开发利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立优良的人居生态环境。最终建立起一个资源节约、环境优美的工业化发展道路,从而实现新型工业化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良性互动。

(二)实施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发展战略

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在政务、商务和国民经济其他领域广泛应用信息化技术,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使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和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形成良性互动。

1. 建设数字城市,抢占经济发展的战略制高点。建设数字城市是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一是加快信息网络建设。采用新技术加快现有通信网络的升级改造。二是注重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坚持信息资源与物质资源并生,开发政务、商用和公益三大数据库,加强信息资源处理和整合,建立公共信息资源合理流通、资源共享的良好机制。三是建设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企业信息化及社会事业信息化等重大信息化应用工程。

2. 大力发展信息产业。一是通过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主动占领一些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制高点,形成核心竞争力,实现高新技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培育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和新的成长链;二是利用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使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和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形成良性互动。这样才能推动全市走出一条新型的工业化道路。

(三)加快城市化进程,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加快城市化进程,改变城市落后局面,使城市化发展达到一个新的水平,是实现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支撑。

石家庄是一个农业大市,有2 / 3的人口在农村,城乡差距明显。加快城市化进程,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薄弱环节不是在城,而是在乡,也就是说,难点在农村,关键在县域经济的发展。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就要发挥优势,突出特色,逐步构建起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工业化为主导、城镇化为支撑的农村经济发展新格局,重点要抓好“一特三化”。“一特”就是加快“北方特色农业区”建设,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发展特色主导产业,建设优质专用小麦基地、优质高效禽蛋产业化工程等项目。“三化”就是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经济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就是创新农村经济体制和经营机制,大力发展龙头企业和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进农村工业化,就是以工业生产方式改造农业,以先进技术装备农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和设施农业,增强县域工业实力,提高全市的工业化水平。推进农村城镇化,就是以发展特色主导产业为依托,引导生产要素合理布局,坚持用市场手段建设小城镇基础设施,推动乡镇企业向小城镇聚集,实现小城镇建设和发展特色主导产业的良性互动。

(四)优化结构、不断创新,提高工业核心竞争力

优化产业结构是经济增长的动力。目前,石家庄市三次产业的比重呈现的是“三、二、一”格局,第三产业明显滞后。由于居民对服务业需求的增加和生产活动对服务业投放依赖越来越大,服务业必须有较快增长,到2010年,三次产业比重将调整为8∶44∶48,第一产业的比重下降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上升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下降3个百分点。因此,要加快用信息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提升制药和纺织两大传统产业,建成“中国药都”和“全国纺织基地”,以此来带动第三产业进一步发展。同时搞好技术创新、培育和壮大利税大户。技术创新的重点是提高企业技术开发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技术开发中心,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大幅度提高现有产品质量、档次和附加值,争创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的优势名牌产品,创建一大批技术创新示范企业。以市场为导向,以重点利税大户为主体,以资金和政策扶植为动力,以科技创新和市场开拓为重点,把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企业管理结合起来,形成一批能够代表全市工业水平和实力的标志性企业和企业集团,加速实现工业利税大户的超常规发展,推动工业经济再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2005中国工业发展报告[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

[2]石家庄市统计局.石家庄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2006.

篇10

关键词:生态县建设思考

中图分类号:S891文献标识码: A

近年来,庄浪县紧紧围绕生态文化名县建设目标,牢固树立环境就是资源、生态就是资本的理念,以创建国家级生态县建设为中心,以环保专项行动为载体,严格环境执法,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在此基础上,如何进一步抓好生态文化名县建设,是该县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

一、庄浪县创建国家级生态县取得的初步成效

1、环境治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坚持把污染减排和环境治理作为环境保护工作的主线,狠抓污染减排工作。一抓工程减排。集中实施了三大项目和两大工程,“三大项目”,分别是实施了在两家淀粉公司建成马铃薯淀粉生产工艺废水处理站、在天成肉牛等9户规模化畜禽养殖公司硬化干清粪场地和建成沉淀池、在金龙矿业公司实施了工业“三废”治理项目。“两大工程”,分别是建成了城区生活污水处理厂主体工程和大北农等14户规模化养殖企业污染减排工程。二抓管理减排。编制了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报告,启动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对照工作要求,从环评措施落实、“三同时”制度执行、污染设施运行等方面,开展了专项检查,督促企业落实了各项措施。三抓结构减排。从严执行建设项目环评和“三同时”制度,建设项目“环评”执行率、“三同时”执行率、环境行政处罚案件执行率和环境复议案件执行率均达到了100%。

二是环境执法水平进一步提升。将环境执法端口前移,由单纯的事后监管向事前、事中转移,由单纯的执法监管向搞好服务转移。一是重点对乡镇村庄、煤炭市场、废旧物资收购站等重点区域环境卫生进行了专项整治。二是严格落实环境监管“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谁检查、谁负责”的原则,加大环境违法责任追究力度,对环境违法问题做到“严执法、零容忍”。三是严格落实《庄浪县大气污染治理实施意见》,建立了工业污染治理、落后产能淘汰、燃煤锅炉整治等重点任务管理台账。四是加大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储存运输和处置工作检查力度,全面开展了辖区内危险化学品环境管理登记。五是工业企业环保标准化建设工作完成了企业自查、自评和资料申报整理工作。

三是环保基础建设进一步夯实。县上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每年初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安排部署,将工作任务分解到了具体部门、乡镇,靠实了工作责任,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建立健全环境排查、应急和协调机制,主动从源头上加强保护,切实防止和治理污染源,严格落实问题在一线发现、矛盾在一线解决、服务在一线落实的“一线工作法”,进一步拓宽渠道,建立局长接待制、领导干部下访制、网民留言办理制、24小时接待制等制度,做到“事事有回复、件件有结果”。并对各类督办件,实行领导办案负责制,加强后督查。

四是全县绿化总量进一步扩大。坚持组织开展生态造林和行道树栽植,每个乡镇抓建了1处千亩以上造林示范点,全县完成“三荒”造林2.7万亩,完成退耕还林、“三北”、“天保”等林业重点生态工程补植补造1.8万亩。全面加快集体林权配套改革,促进了农村集体林权流转;从严落实封山禁牧措施,严厉打击毁坏林木植被和盗伐林木的行为,巩固了造林绿化成果,经森林资源二类清查统计,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了27.29%。

五是城乡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坚持把整治环境和提升管理水平作为建设美丽庄浪、宜居庄浪的第一要务,分类抓、有序抓、盯紧抓,大力开展“建筑工程治‘违’、环境卫生治‘脏’、容貌秩序治‘乱’、提升绿化亮化层次、提升管理水平”的“三治两提”攻坚行动,城乡环境管理趋于精细化、标准化和人性化,全县人居环境大幅改善。

六是水土保持工作进一步加强。持续推进以梯田建设、小流域治理和梯田产业道路建设为主的三大工程,山、水、田、林、路、村同步推进,组织实施中小河流、河堤治理项目,保护粮田1.23万亩;综合治理中小河流域面积51.2平方公里,集中实施朱店基本农田整理、杨河高标准农田整理、良邑土地复垦整理等项目,大力推进梯田产业道路建设,建成产业路1010公里,全部配套了过路涵洞和排水边沟,栽植了防护林带。

二、庄浪县创建国家级生态县的主要做法及经验

一是超前谋划抓落实。紧紧围绕建设梯田产业强县和生态文化名县这一目标,做到科学超前谋划,逐步完善规划,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生态文明”的灵魂。编写了《庄浪县国家级生态县建设规划》,制定了《庄浪县生态名县建设方案》,明确提出到2018年全面建成国家级生态县的奋斗目标,确定了全县要完成的生态产业、生态资源、生态保护、生态人居、生态文化、能力保障等“六大体系”的建设任务,分解了工作任务、靠实了工作责任,为全县生态建设工作制订了科学超前的规划保障。

二是标本兼治抓执法。采取定期检查和突击检查、集中检查和分散检查、部门联合检查和定向专项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加大环境执法监察力度和频次;对重点国控污染源坚持开展一周一查,着力抓好企业的监管工作,确保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扎实开展重金属行业、饮用水源、放射污染源专项整治等一系列执法行动,督促和引导各行业走循环利用和清洁生产的路子,落实环境隐患排查工作机制,提高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持续开展环保专项行动、“噪声整治月”等执法活动,震慑了违法排污者。

三是典型带动抓全面。先后创建完成了万泉等4个国家级生态乡镇、良邑等4个省级生态乡镇、大庄等4个市级生态乡镇、杨河马寺村等6个省级生态村和省级绿色学校2所、绿色社区1个,有效带动了全县的生态文明建设。完成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绩效评估监测和考核工作。空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城市饮用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地表水质达标率达到75%,实现了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双赢,促进了绿色可持续发展。

四是广泛宣传抓普及。以“4.22世界地球日”和“6.5世界环境日”为载体,采取向群众发放各类环境保护知识宣传手册和利用中国移动短信平台发送手机短信等多种方式展开宣传,先后举办了“保护绿色家园,建设美丽庄浪”环保主题演讲比赛和“争做环保卫士、共建生态文明”有奖征文等活动,通过一系列宣传活动,强化了群众的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和文明意识,激发了广大群众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增强了建设生态庄浪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做好今后工作的几点思考

一是着力落实污染减排措施。在结构减排上,严格把握“两高一资”、产能过剩项目的环评审批,牢牢把好环保准入关,从源头控制污染。在工程减排上,抓好现有污染治理设施的运行管理,规范城区生活垃圾填埋场管理,全面建成城区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安装在线监测设备。在监管减排上,对各重点污染企业及污染治理设施,定期组织人员进行专项检查,确保落实各项措施。

二是着力整治农村环境卫生。督促各乡镇抓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示范点,确定垃圾集中堆放点,有效治理环境脏、乱、差和垃圾乱丢滥倒现象。按照国家、省级和市级标准,积极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省级生态乡镇和市级生态乡镇,并对历年来各级命名的生态乡镇、生态村加强后续管理,巩固创建成果,引导群众收集废旧地膜、塑料袋等污染物,逐步解决农村白色污染问题。

三是着力提高环境监管水平。从严执行建设项目环评和“三同时”制度,把好项目环评准入关,杜绝新污染源产生。从严落实环境现场监察制度,建立重点污染源月监察制度,对环境违法企业,加大经济处罚力度,并限期整改。及时受理和查处各类投诉案件,有效维护群众的环境权益。

四是着力改善城乡人居环境。以创建省级园林县城为目标,持之以恒抓好县城管理工作,进一步优化人居环境;大力推广新型墙体材料等现代化建筑材料,积极推动建设工程向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型方向发展;以“两线两点”及房屋坍塌受灾户为重点,大力实施以道路改造、排洪排污、垃圾处理和绿化亮化为一体的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立健全环境卫生综合整治长效机制。

五是着力构筑生态安全屏障。在历年植树造林的基础上,对不合格面积和区域内进行补植补造,稳步推进以退耕还林荒山造林、天保二期、三北五期为主的三大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计划完成人工造林1.8万亩,封山育林0.3万亩,道路绿化44条505公里。加快林权配套改革,加大牛羊放牧、乱砍滥伐的处罚力度,确保全县森林覆盖率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