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设计要素范文

时间:2024-01-04 17:47: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绿色建筑设计要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绿色建筑设计要素

篇1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要素;节能

20世纪60年代,美国著名的建筑师保罗·索勒瑞首次提出了生态建筑的新理念,自此,生态建筑这一概念逐渐发展起来,1990年了第一个绿色建筑标准,之后绿色建筑在多个国家推广开来。我国在1992年的巴西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后,就开始了与绿色建筑有关的纲要和法规的制定,直至目前,我国在绿色建筑设计研究方面的能力相对于世界先进国家仍然比较落后,相关的认证体系也比较滞后,所以我们要做到“左右”求索。

一 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即建筑在做到最大限度节能的同时,尽量减小对于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在绿色建筑设计中,需要注意建筑设计、材料选择、水质保护、能源效率以及室内环境等因素。

(1)建筑设计

绿色建筑在设计中,要强调建筑与周边环境协调,包括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地域文化特色,尽量减小建筑对周边自然环境的破坏。绿色建筑在建筑设计上需要注意四点:建筑布局、空间、形体和立面的设计。在建筑布局上:建筑要结合场地进行布局,合理利用当地的光照和自然通风。①根据当地的光照条件,通过建筑布局创造出合适的采光和遮阳的效果,在炎热干燥的气候条件下,可以利用建筑自身或建筑与建筑之间形成遮阳效果,为道路制造荫蔽,例如福斯特在马斯达尔学院的建筑布局规划中,采用密集式的建筑布局,利用建筑物的排列、间距、高低等设置手法,使建筑与建筑之间因为高低错落形成遮阳的效果。通过缩小建筑间距,在建筑之间形成“冷巷”,从而大大降低了由于处于阿拉伯炎热干燥地区所需的建筑制冷能耗。②根据自然通风原理,通过合理的建筑布局,充分利用当地的夏季主导风向来设置建筑冷风系统。在建筑空间设计上:要在让人获得空间使用舒适性的同时,引导人们更为绿色节能的生活方式。在建筑设计中引入天井等有利于建筑自然通风的空间类型,尤其对于大型组团建筑来说,天井的合理布置可以提高建筑在采光和通风方面的合理性,减少建筑对于机械通风和机械采暖上的依赖。在建筑的空间设计中,通过合理的设计手法将疏散楼梯间等消极空间转变为对人具有吸引力的空间,通过对疏散楼梯间采光和通风的设计,加上合理的绿化,营造出一个舒适健康的空间,引导人们回到步行上下楼的生活方式中;在建筑形体的设计上:要平衡好建筑的体形系数和建筑的良好自然采光通风系数。当建筑进深过大时,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就不能满足建筑日常的功能需要,尤其是在冬暖夏热地区,环境对于建筑的保温性能要求不是很高,这个时候大的进深就会成为建筑节能方面的一个障碍。在一定程度内减小建筑的厚度,可以更好地将自然光、对流空气引进来,例如马来西亚生态建筑大师杨经文在新加坡国立图书馆新楼的设计当中,通过一个街道把建筑分为两部分,中间为采光和通风良好的中庭,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建筑厚重的体块;在建筑的立面设计上:①外墙构件可以起到很好的遮阳效果,遮阳百叶、雕刻窗、突出墙面的阳台等建筑构件不但可以形成很好的遮阳效果,还可以丰富建筑立面,让建筑更具美观性。②建筑立面上没有明显的遮阳构件的时候,通过建筑自身体块的凹凸来形成大面积的阴影,使比较大的采光窗都能处于建筑自身体块形成的阴影之下,从而减少过多日照造成的建筑制冷系统方面的能耗。

(2)材料选择

绿色建筑在材料的选择上,尽量选用当地现成的材料,尽可能做到对废弃材料的再利用。很多地区的传统建筑在材料上的选用都有着经过长时间积累下来的经验,我们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可以充分考虑当地比较常用的本土材料。另外现在旧城改造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在这之中,会有很多拆除的建筑,拆除下的建筑材料,因为时间的洗礼,使其有着独特的魅力,所以在绿色建筑的建造中,充分利用废弃的旧材料,不但可以使建筑节省很大的能耗,更能增加建筑的文化底蕴。我国著名建筑师王澍在这方面就有很多的经典作品,例如其在宁波五散房的建造中采用的砖墙,有的厚有的薄,完整和残缺并存,平直和弧线交错,雕花与空白对峙,创造出的丰富的视觉效果,这些砖墙所用的砖都是在老房子拆迁过程中留下来的,是以最原始的夯土技术制造出来的,岁月赐予其独特的风韵,让它们在新的建筑形式中风华再现。在著名的中国美院象山校区一期工程中,王澍成功将回收的330多万片砖瓦用于其中,实现了废弃材料在新建筑中的再利用。

(3)水质保护

世界水资源早已出现短缺,我国情况更是严重,所以在绿色建筑中,要将对水资源的保护放在一个重要的地位。在建筑的基地处理中,提高土壤的保水性能,在建筑中应用雨水回收再利用系统,建筑设备中推广节水器具的使用,通过以上手法使建筑达到在水资源上的低能耗以及降低建筑在日常运行中的经济成本。

(4)能源效率

绿色建筑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节能,所以在能源效率上要做到充分利用。通过对风能、太阳能等干净的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减小建筑对燃料的依赖,不仅可以降低石油、煤等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更减少了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目前,像光伏建筑一体化、建筑群中的大型并网电站、家庭用的小型太阳能电站都陆续应用到绿色建筑中。

(5)室内环境

绿色建筑不仅要做到低能耗,更要为人们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使用环境。在室内的空气品质上,要严格控制建筑材料以及装修材料中有害物质的含量,在设计中做好厨房、卫生间的通风,能够及时将室内空气中的油烟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及时排放出去。

二 结语

我们现在所用的能源大多都是不可再生的,我们的过度消耗是在透支将来,而在社会总的能源消耗中,建筑建造及日常运行维护的能耗又占很大一部分,所以绿色建筑的推光对整个社会有着很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吴硕贤. 绿色建筑技术要点及推行绿色建筑的建议措施[J]. 建筑学报2011(09).

篇2

1.1绿色建筑设计的思维基础绿色建筑设计的基本思维方式是生态思维方式,绿色建筑设计的思维基础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强调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绿色建筑设计的思维基础认为整体是由各部分的要素有机的组合在一起形成的,但组成部分的属性或行为不能代表整体的属性或行为。第二,强调生态系统的自组织性,自组织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了从宏观到微观的一切宇宙空间物质,包含复杂、多样的演化过程。第三,强调生态系统的动态性,系统是依存于环境而存在的,系统会随着环境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环境的变化,保持动态的平衡。第四,强调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中的生物种类丰富,而且,生物种类越丰富,生态系统就越稳定,生态环境就越适宜人类生存,因此,人类应该保护生态的多样性。第五,强调生态系统的复杂性,生态系统是由不同的要素集合在一起形成的,具有多层次性和复杂性。

1.2绿色建筑设计的重要因子据分析,绿色建筑设计的重要因子主要可以分为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绿色建筑策略的使用,绿色建筑策略的使用在绿色建筑设计的初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体现了绿色建筑设计的整体性,在进行绿色建筑设计的前期就要对绿色建筑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正确运用绿色建筑策略。第二个层面是建筑师团队与其他各工种团队的关系,随着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发展,绿色建筑设计的方法也朝着复杂性与连带性不断发展,传统的由建筑师带头设计的方法已经无法满足时展的要求了,在进行绿色建筑设计的时候,必须全面协调建筑师团队与其他各工种团队之间的关系,降低其他因素对绿色建筑设计发展的制约,推动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第三个层面是基于各种建筑设计工具的评估,之前在进行建筑评估的时候,只能用计算器、表格以及已有的数据进行推算,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在进行建筑评估的时候,一般都是将三维计算机模型与复杂的分析工具结合在一起,还可以进行社会型网络动态评估。

1.3绿色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绿色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反馈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共生性原则以及可持续性原则四种。反馈性原则指的是,在进行绿色建筑设计的时候,要根据信息的反馈不断调节设计方案,不断优化绿色建筑设计。整体性原则指的是,在进行绿色建筑设计的时候要将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共生性原则指的是,在生态系统中,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是相互依存、共同进步的,人类与其他生物是共生的,只有维护生态平衡才能促进人类的进步与发展。可持续性原则指的是,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极限之内发展社会经济,保证人类文明的持续发展,将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生态和谐相结合,在满足人类需求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

1.4绿色建筑设计的核心问题绿色建筑的评估标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绿色建筑的核心问题,但是,世界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其侧重点也各不相同。现在的绿色建筑的评估体系主要是以英国的BREEAM标准、美国LEED标准以及加拿大的GBTool标准为代表,从这些评估标准可以看出绿色建筑设计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处理环境、人以及资本之间的关系。

2绿色建筑设计对建筑设计的影响

随着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整个建筑设计行业也将随之发生改变,甚至人类的生活方式也将随之改变。针对绿色建筑设计对建筑设计的影响,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

2.1对国内现行的设计院制度以及现有设计方法的影响在传统的建筑设计中,通常都是采用简单的小组讨论模式来进行建筑设计,这样的方法无法对建筑设计系统的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和利用。在我国,现行的设计院制度工作效率低、工作范围广泛但不精细、负责的项目数量多且规模大,这种现象也将随着绿色建筑的发展而发生改变,分工将进一步细化,各级之间的组织与配合也会更加合理,工作效率也将随之提高。

2.2对人类知识共享以及VDS虚拟建筑设计发展的影响在以前,一个人可能能够独立建造一栋房子,但是,现代的高楼大厦需要很多人齐心协力才能够建成,这是因为在各个领域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以个人的知识结构为基础的工作体系就无法适应庞大的知识结构了,人类需要进行知识共享。而VDS虚拟建筑设计则是利用虚拟技术进行建筑设计,这种方法能够减少资源的浪费,实现资源利用的合理化。

2.3对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影响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是对绿色建筑进行评价的标准,能够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对人们的建筑设计行为进行约束。随着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也将随之改变,要将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与绿色建筑相结合,推动绿色建筑的事业的发展。

3结语

篇3

关键词: 自然辩证法,可持续发展,建筑设计,系统观,科学技术观,创新观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自然辩证法(Dialectics of Nature)是对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方法论[1]。它从人和自然界的关系出发,来考察作为这一关系中的客体的自然界,作为这一关系中主体的人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以及作为这一关系的中介的科学与技术。在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建筑工程正是一个重要的中介。通过建筑工程的作用,人类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越来越处于主导地位,并促使这种关系日益和谐、更加友好。对现代建筑工程的正确认识,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重要前提[2]。

很多人认为建筑是展现空间构筑物的艺术,建筑物反映了人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的关系,人与自然、社会的需要也一直都是建筑界关注的焦点,为了使这些关系融洽和谐,进而促进人类文明的提升和环境效益,新的时代背景下有必要发展绿色建筑[3]。

传统工程发展模式正由过去的高消耗、高污染型向高效生态型模式转变。相对于建筑学科而言,虽然具体的建筑专业知识是广泛且有差异的,但建筑从古至今的不断发展和变迁,反应了社会整体的发展方向,它与其它事物是密切相关的。可持续发展理论与理念现代科学革命带动了现代技术革命,进而又引起了新一轮的产业革命,最终导致社会生产力的巨大进步,并带来人类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思维方式的极其深刻的变化。

1999年国际建筑协会(UIA)在北京举行的大会上《北京》的发表[4],表明“21世纪的建筑学”将全面体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在新世纪表现人类文明的建筑必将遵循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及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不断前进。可持续发展重视自然界,并着力研究资源,尤其是不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研究环境污染的控制和治理等问题。这显然承认了自然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因此可持续发展的本质首先是唯物的;其次,可持续发展将研究的客体―――人口、资源、环境、经济、自然和社会等要素视为一个互相影响和作用的系统,以系统的观点、整体的观点全面地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可见,可持续发展是架构在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础之上的,自然辩证法是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的逻辑起点和哲学基础。建筑行为中包含了以不同形式大量消耗、改变和转化自然资源的过程,显然这些行为在各方面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必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在进行建筑设计时,以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为要求,基于高效使用资源和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原则进行建筑设计,而不仅仅是满足功能和美观的要求以建设绿色、环保、节约型社会为目标,从而不断提高人类的生活环境质量。

建筑设计是一个创作过程,完成一件设计作品需要遵循一定的设计理论。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其研究目的就是为了合理地处理人与自然的矛盾[5]。建筑设计作为一项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活动,必然要遵循自然辩证法。系统观、科学技术观和创新观是自然辩证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筑设计中体现这三方面内容必然会对建筑设计有所启示。

系统观

现代系统观认为,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运动是一个总体过程,要全面地把握和控制对象,综合地探索系统中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系统、系统与环境、系统与系统的相互作用和变化规律,把握住对象与内、外环境的关系,以便有效地认识和改造对象。在建筑设计中不仅要处理好建筑内部各要素的关系,而且在处理好建筑与外部要素和环境的关系。建筑内部各要素包括建筑、结构、设备、建筑物理、建筑材料和建筑施工等,一个建筑设计只有满足上述要素的要求,才能满足一般的使用功能。在今天“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指导下,在一个强调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年代,人们已经不满足居住在一个个孤立的、毫无生机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中,而是要居住在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相协调、相统一的绿色建筑体系内。这就要求建筑师在进行设计中必须有综合思维的能力,在错综复杂的诸因素中,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6]。一个建筑的设计过程也就是一个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

科学技术观

科学技术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工具,是第一生产力。现代建筑设计必然要满足科学技术观的要求,建筑自动化系统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建筑节能技术,这是自能源危机出现后在建筑领域内出现的设计大趋势,节能设计通过对建筑的围护结构、环境控制、能源系统和自控测量等系统的设计达到节约能源,使建筑在各种自然环境下处于一种超低耗能的状态。当前的建筑设计早已不只是要求画出平面图的时代,而是要求有直观的效果图,甚至要求有虚拟现实的出现。建筑效果图是建筑师展示其作品的设计意图、空间环境、色彩效果与材质感的一种重要方式;而虚拟现实技术则可以使用户能够在吸收多种信息后,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计算机技术以其简单易用、易修改,可重用、准确真实和易存储传输的特点已经成了建筑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创新观

创新是社会前进发展中的永恒主题。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给建筑业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并取得了宏大的成绩,但是在“全球化”思想的影响下,给人一种千街一调、百城一色的感觉,因此建筑设计需要创新,需要营造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建筑设计是一件艰辛而复杂的智力劳动,一项优秀的建筑作品的诞生要求建筑师有全面的设计知识、扎实的设计基础和丰富的想象力。建筑设计的创新过程,决非直接搬用国外的设计作品,而是一个不断要否定自我、修正自我、完善自我的过程。一个有特色的建筑往往就建立在巧妙地解决了许多难点的基础上[7],而一个有特色的建筑即一个有创新意识的建筑往往就会得到大家的欣赏。

结语:通过分析可以发现,任何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和取得的进步,都是依靠遵守自然辩证法和科学发展观的结果,当然对于绿色建筑的研究取得的进步也是这样的。绿色建筑是未来建筑的一个方向标,在社会和科学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绿色建筑将成为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发展方向,社会持续发展的理想建筑模式。对于未来的建筑工程而言,只有做到了建筑与事物间关系的相互统一,才能产生优秀的建筑设计和成果,才能符合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胡春风.自然辩证法导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11.

[2]陈子辰,许为民.自然辩证法―――在工程中的理论与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社,2008:162.

[3]张统生.绿色建筑―――建筑领域涌起的新潮[J].中外房地产导报,2001(8):37-39.

[4]翁翼飞,张麟.可持续发展与自然辩证法[J].焦作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2):46-49.

[5]国家教委社会科学研究与艺术教育司.自然辩证法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24.

篇4

1.1绿色建筑设计方案综合评价的目的

和传统的建筑设计相对比,绿色建筑设计满足的层次需求比较多,这就让对绿色建筑的投资起点较高,刚开始的时候并没有被投资者所青睐。但是就其生命周期成本观的角度进行思考,对绿色建筑的经济价值和生态功能进行综合的考虑,也就是说对在使用建筑的过程中所降低的费用以及提高的生态功能进行综合的考虑。之所以要进行绿色建筑设计方案的综合性评价就是在绿色建筑设计最大的生态功能和最小的使用周期费用之间寻找平衡点,在这个前提下进行建筑方案的设计,这样设计出的建筑才符合绿色建筑的宗旨。

1.2绿色建筑设计方案综合评价的基本准则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所体现的资源利用效率、环境和社会效益,无疑是可以让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得到促进的,但我们也知道,绿色建筑具有更广泛的主体需求,其层次性更强。与绿色建筑设计综合评价的目的相结合,经济型和适用性的统一,让主要的指标进一步的突出且指标之间要有可比性是评价的时候需要遵循的原则。

2绿色建筑设计方案综合评价的理论和方法

2.1系统工程理论

对绿色建筑设计进行综合性的评价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在各层级评价因素之间存在的关系主要是:横向的交叉和纵向的从属关系,经过对评价因素进行分类、分层后建立一个完备的、易于操作的指标评价体系,通过一定的方法计算选出综合性最好的方案。

2.2可持续发展理论

所谓的可持续发展就是不仅让当代人的需求得到满足,又不让未来人们的满足受到威胁的发展方式,也就意味着进行适当的发展。绿色建筑设计的综合性评价重视的是建设多元化的需求,一如既往的对多因素的综合效益进行重视,实现人、自然、建筑的协调性可持续发展,是对可持续发展理论核心思想的体现。

2.3全寿命周期费用评价理论

全寿命周期费用评价理论的主旨是把绿色建筑看成一个生命系统,在这个生命系统中以全寿命作为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对物质投入和产出进行评价作为这个系统在技术经济上的指标。在绿色建筑体系中,它的全寿命周期成本主要有建筑投资和维护成本。根据绿色建筑设计方案综合评价的意义,综合性评价的过程为:评估目标的确立、相关评价要素的收集并进行数据化、分析指标与综合评价、下结论与改进建议等阶段。由于需求维度的目标比较多,所以多因素综合评价法比较适合绿色建筑设计方案的综合性评价。

3基于综合性能分析背景下的绿色建筑设计优化对策

以总额和性能分析为背景的绿色建筑设计优化对策,把建筑设计过程和设计深度作为基础,可以把建设设计分为四个阶段:决策设计阶段、开始设计阶段、扩大初步设计阶段和施工图设计阶段,通过对地域、环境、资源等性能的综合考虑,利用评价标准指导绿色建筑设计同时辅以高科技软件分析建筑的主要性能,让绿色建筑的科学性、客观性进一步的提升。

3.1绿色建筑地域性空间组织模式设计优化

对绿色建筑进行建筑设计的时候需要以传统的建筑设计为基础然后加上如地理、气象、技术、文化和环境等相关的参数,对自然生长的规律进行依赖是绿色建筑地域空间组织模式设计的优化原则,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加入地域元素,对人在绿色建筑中的感受重视起来,对设计优化主要表现在:优化设计技术、视觉形式、空间关系等,并与地域建筑技术水平、文化水平,地方发展情况相结合。进行研究、调查、转换等,以便于设计模式得以控制,绿色建筑的效果得以优化。与此同时,绿色建筑的生态系统是由人、地质、大气环境、土壤等元素组成的。通过对绿色建筑的综合性能进行考虑,确保绿色建筑能对地域风格和价值系统进行整体的体现,并以地理环境的变化为基础,让地域环境系统和谐相处的优化目标得以实现。

3.2绿色建筑设计流程的优化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是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中的准则,然后对现有的绿色建筑过程的设计进行优化:首先,对设计团队进行优化,由于组成绿色建筑设计团队的人员非常复杂,绿色建筑项目设计团队应该基于绿色建筑的目标,对配设计团队进行员工的配置,落实责任。第二,对决策设计进行优化,设置特殊的绿色设计团队然后进行绿色建筑启动仪式,如开展绿色建筑的可行性分析,对绿色建筑的现场技术、设备、交通等进行深度的分析,不能止于表面,一定要深入本质的进行研讨、分析;第三,优化初步设计,对初步设计进行优化的过的主要表现有:开展绿色建筑设计研讨会、规定绿色建筑设计的总要求、发展绿色建筑设计、确定绿色建筑设计的审查指标等等。第四、优化扩充设计,优化扩充设计的过程表现在:开展绿色技术深化实施研讨会、对绿色建筑进行扩充设计、对扩充绿色设计图纸进行审查、设计图纸模拟(综合建筑能耗、室内的通风、采光情况);第五,优化设计施工图纸,优化施工图设计的主要流程是:对绿色施工图纸设计进行深化、绿色建筑设计图纸完工、对施工图纸进行严格的审查(要是参数发生变化的时候,应该以计算机为基础进行模拟的校对、审核、会签)、施工图设计完工。

3.3绿色建筑设计方案评价指标优化

当前,对建筑环境进行整体性能评价的系统主要包含的指标有:水、材料、能源、空气质量和其它指标该,但内容的评价系统、操作模式、结构、结果的表达和绿色建筑的决策模式相比具有一定的距离,很难满足设计师在优化绿色建筑设计的需求,在分析绿色建筑环境的时候使用Ecotect软件,通过总结可以对绿色建筑综合性能评价指标进行获取,让每一项综合评价指标独立于彼此,可以对绿色建筑的综合性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反应,根据绿色建筑功能的要求对指标的权重进行设置,可以使用的方法主要有相关系数法、专家评分法等几个常用的定权方法,对权重的评价指标进行确定,通过采用Ecotect仿真程序对方案的性能进行分析,然后通过TOPSIS算法进行分析综合的结果,让获得的评价指标达到最佳和EcotectTOPSIS决策模型。

4结束语

篇5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问题

1 绿色建筑的涵义

关于绿色建筑的涵义,不同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出发做出过不同解释。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威尔夫妇在其所著的《绿色建筑-- 为可持续发展而设计》一书中提出的关于绿色建筑的六个原则:节约能源、结合气候、材料循环利用、尊重用户、尊重环境和整体设计观。威尔夫妇指出,绿色设计对于建筑本身来说并不是很新的思维途径,但真正让我们感到新奇的是如何将绿色方式作为一个整体运用到建筑设计中去,建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建筑。

我国 2006 年颁布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中对绿色建筑的明确定义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绿色建筑区别于传统建筑的地方在于:采用了不破坏自然环境的设计,强调“人――建筑――自然”三者的和谐统一;充分利用土地、水、电、燃料、废弃物等各类资源,提高这些资源的利用效率;注重营造具有地方文化和社区归属感的建筑环境;满足使用者对“健康、适用和高效”的建筑空间需求。总之,绿色建筑是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的。将节能减排与可持续发展理念引入建筑领域的结果,将成为未来建筑的主导趋势。

2 国外发达国家绿色建筑设计策略的演变

早期绿色建筑的发展注重运用技术来实现节能,大致分为“软技术”与“硬技术”两种设计策略。前者强调适用性技术的运用和对传统地方化建造经验的借鉴,如舒马赫提出的“中间技术”,其特点表现为:价格低廉,人人可以享用,适合于小规模应用,且适应人类的创造需要;后者则更突出用技术革新带动建筑效率的提高,如富勒提出的“少费多用”思想,即力争使用较少的原材料、能量和时间。通过技术的发展和设计者的创造性劳动,创造出高效利用能量和物质材料的建筑。

进入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关于绿色建筑的研究开始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突出表现为绿色建筑技术性日益增强,绿色建筑设计策略也更加注重社会性。一方面,绿色建筑技术在新材料、新设备的研发与应用上面不断拓展,而且由原先更多关注护结构本身的设计转变为技术与建筑整体实现有机结合;另一方面,绿色建筑设计策略中开始融入地方文化、社区文化、健康的生活方式等社会性元素,不再单纯强调技术,而是从技术、经济、社会三方面要素整合形成了完整体系。

3 当前我国绿色建筑设计现状及存在问题

绿色建筑要求在建筑设计、建造及使用过程中充分考虑环保、节能、经济、舒适等综合因素,实现建筑与生态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因此,建筑设计能力和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绿色建筑的发展。绿色建筑设计应遵循现代开放、端庄朴实、简洁流畅、动态亲民的建筑形象,从选址到格局、从朝向到风向、从平面到外向、从间距到界面、从单体到群体,都要充分利用天然能源,充分体现材质的轻重、粗细、虚实对比以及建筑设计中各类节能、环保生态建筑技术的应用。但是,我国在绿色建筑设计中却存在诸多不合理的地方。如贪大求洋,既造成土地资源浪费,又违背绿色建筑追求高效、适用的原则;建筑材料、建筑构件发展落后,产业集中度低,科技含量也不高;建筑采暖、通风、空调、照明设备大部分存在能耗高的缺陷,区域适宜性差。此外,现行的体制环境对绿色建筑设计重视不够,相应的绿色建筑节能生态设计体系尚未成熟,缺乏专业的设计团队和技术人才,设计能力较为落后等,这些问题制约着绿色建筑设计水平的提高。

绿色建筑设计要坚持走科技创新的发展战略,以适宜性、关键技术研发和技术集成创新来支撑绿色建筑的发展。关键技术研发包括绿色建筑设计技术、建筑节能技术与设备、可再生能源装置与建筑一体化应用技术、精致建造和绿色建筑施工技术与装备、节能建材与绿色建材、建筑节能技术标准等;适宜性技术主要是指合理的工艺手段与新技术产品组合、低技术与高技术结合,低技术如自然通风、外遮阳措施、科学的使用能源、雨水收集等,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选择与创造本土化的适应性绿色技术。此外,绿色建筑的实施效果要通过多种技术耦合作用效果集中体现。要在创造符合需求的产品与丰富的技术资源供给之间创造出匹配,促进多种绿色建筑技术的有机结合,形成绿色建筑技术体系。

4 绿色建筑的展望

发展绿色建筑的总体思路应该是采用适宜的技术走本土化的道路,结合地域性和建筑技术的适用性。根据各地方的自然资源条件、经济状况和气候特点等,因地制宜地创造出具有地域特征的绿色建筑。而且要考虑绿色建筑各单项技术之间的关联性和集成性,突出绿色建筑整体的综合性能和效益。针对目前国内绿色建筑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五方面的对策建议。

4.1 站在全寿命周期的角度,以系统理论为指导,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的原则,对绿色建筑的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管理和拆除的全寿命周期开展技术研究。针对建筑节能改造成套技术、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技术、低能耗大型建筑技术、高效集中供热热源和输配系统技术、高效热泵采暖制冷技术等关键技术,开展科技攻关。

4.2 编制绿色建筑有关技术规范,绿色建筑技术和产品目录,促进绿色建筑相关技术的推广应用。比如在建筑设计中大力推广外遮阳、自然通风、自然采光、中水回用、雨水收集、人工湿地、立体绿化、底层架空、透水型铺地材料、太阳能空调、节能隔音门窗、节能照明、节水器具等各种绿色建筑技术和产品,推广应用高强高性能混凝土、高强钢筋等。

4.3 完善绿色建筑设计方面的标准,包括绿色建筑设计的方法性标准以及根据不同绿色要素设定的专用标准,如节地与室外环境专用标准、节能与能源利用专用标准、节水与水资源利用专用标准、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专用标准、环境保护专用标准、室内环境质量专用标准等。这些标准既要从各个方面对绿色建筑起到指导和考核作用,又要形成一个有机的系统。

4.4 改革现阶段“大而全”的设计院模式,发展专业化的设计事务所,改变原有的设计机制和程序,实现绿色建筑精细化、专业化的技术服务。

4.5 加强示范项目的带动和引领作用,利用先进技术加快绿色建筑发展。在示范项目建设中,既要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方法,更要加强关键技术研发。注重关键技术的系统整合和技术集成示范的推广和应用,以便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的绿色建筑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于春普.关于推动绿色建筑设计的思考[J].建筑学报,2003-10-20.

篇6

现代社会,绿色建筑在建筑学中已经逐渐成为重要的探索问题之一。这就要求有关建筑的教育课程中要将绿色建筑的相关内容融入到教学中。本文将从绿色建筑的含义及设计两部分,对绿色建筑设计的课程内容进行探讨,并对教学成果进行检验。

[关键词]

绿色建筑设计;教学内容;探索研究

环境作为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要素,必须受到人类的高度重视。近年来,绿色建筑的相关思想逐渐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并作为建筑行业中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受到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很多高校都增设了绿色建筑设计课程,但关于绿色建筑并没有比较统一的教材,各个高校的教学内容都是由学校自行进行安排。下面,笔者将就最近几年的绿色建筑设计教学进行探讨。

一、绿色建筑的含义

现在有关绿色建筑的含义有很多,如生态建筑、可持续建筑以及节能建筑等。根据这几个定义和绿色建筑含义的差别可以得出:“绿色建筑指的是建筑在使用寿命期中最大程度上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土地、水资源和建筑材料,并能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更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和自然和谐共存的建筑。”教师应向学生讲解建筑对环境的影响,让学生能意识到建筑设计师在整个自然环境中责任的重大,从而增加学生学习绿色建筑设计的兴趣。但是对绿色建筑含义的理解往往是片面的,要让学生能对绿色建筑的内涵理解的更加深入,老师还要增加对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讲解。在对其讲解的过程中让学生能直观了解绿色建筑的样子、需要做到哪些重要的方面。考虑到评价体系这方面的教学内容容易让学生感觉到乏味,可以引入绿色建筑设计的相关内容,由此来让学生了解怎样利用建筑设计满足绿色建筑的要求。

二、绿色建筑设计的教学方法

绿色建筑设计的教学方法可以分为两个方面:有关绿色建筑的设计方法;将绿色建筑技术应用于设计之中。高校中建筑学的大四学生对普通民用建筑的设计相关内容已经基本掌握了,所以在课程安排时可以适当减少建筑的美观、作用等方面的教学课程,而将重点放在如何更好地展现在气候和环境特征不同的条件下进行设计的讨论上。通过建筑设计体现对环境的关注以及绿色建筑室内及室外的环境设计、建筑整体构型以及的结构设计的讲授,来指导学生怎样设计绿色建筑的各个空间,以达到更好的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目的。绿色建筑技术很多,在教学中不能讲解全部,重点应该放在和建筑设计结合密切的部分。比如自然通风及遮阳技术,通过融入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明白,在设计时怎样在气候和环境条件不同的情况下应用绿色建筑技术。

三、绿色建筑教学成果检验

(一)绿色建筑含义教学效果检验

检验这个方面的效果可以通过调研的方式让学生对当地的绿色建筑进行研究,并对调研的建筑进行评价,写出调研报告。在这种调研过程中,学生能更直观地感受到绿色建筑的样子,将学习到的内容与实际的建筑相结合,而且能在调研中学习到一些绿色建筑的设计方法和技术。

(二)设计题目的检验

绿色建筑的课程设计是对这门课程教学效果的最好检验。而这其中设计题目的设置是最重要的一环,因为地形设置能够直接对学生绿色建筑设计能力进行考察,所以绿色建筑设计题目是整个教学的重中之重。对于大四学生来说,选择设计题目时要考虑到这些学生已经具备解决建筑的作用以及美观这些问题的能力,但是由于学生是第一次做绿色建筑设计,在设计中又融合了一些之前没有接触过的东西,比如在设计中要考虑环境气候的变化,还要周全节约能源的问题。这时如果建筑类型比较复杂,学生的精力就会过多放在对功能的处理上,而忽视绿色方面的设计。所以可以选择设计绿色小别墅,这种建筑的特点在于功能比较简单,造型也是灵活多变的,学生能将更多的注意力用于解决建筑和生态的相关问题上。对于要设计的地形设置,首先要确定城市。这个可以让学生进行自行确定。建筑设计一定要契合当地的环境气候特征,符合当地人的生活习性,并要了解当地的乡土植被和材料,所以学生对设计地点的选择可以自行决定。但是因为气候比较温和的地区在冬季和夏季在温度调节上的要求不高,所以在设计中不能明确体现节能因素,因此,建议学生不应选择气候温和地区。在对绿色建筑课程设计成绩的评定这个部分,要制定准确的评分标准。绿色建筑的评分指标和传统的建筑课程设计评分指标不同,传统建筑课程设计主要评分标准包括建筑的功能、外形构造及图面表现等。而绿色建筑根据其含义应该增加室内外环境的舒适度、节能程度、节约用地、节约用水、节约用材以及对环境的保护这些评定标准,还应该增加设计创新这个评定标准,用来鼓励学生创新设计方法。

四、结语

绿色建筑设计教学要以掌握其含义和设计的基本原理为重点,并围绕这个重点设置教学、实践调研以及设计紧密结合的课程体系,并进行科学合理的评定。对学生在设计绿色建筑中的创新多加肯定和鼓励,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设计绿色建筑的能力。

作者:许茗彦 单位:吉林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

【参考文献】

[1]张磊,刘加平.绿色建筑设计教学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4(04).

篇7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思路;应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业逐渐发展,由于建筑耗能较大对环境带来污染,因此绿色建筑被引用到设计中来。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思路的应用,在降低资源消耗、改善环境的同时,提高了人们居住的水平。对绿色建筑设计进行探讨,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建筑对环境的影响,促进绿色建筑设计的长效发展。

1绿色建筑设计

1.1绿色建筑设计概述

绿色建筑是在建筑使用周期内,实现环境保护,提高资源利用率,不断实现空间的高效、健康的利用,促进建筑和自然的和谐发展,利用自然、工程以及建筑科技的结合在确保生态平衡的同时,构建适应社会发展趋势的绿色建筑,将自然美用人工的方式进行补充和完善,从而使得建筑物的设计体现美与自然的统一。

1.2绿色建筑设计原则

在绿色建筑的设计中主要有以下基本原则:①以人为本。为人的生存提供更加舒适的空间是绿色建筑设计的目的,因此,在设计时应充分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②经济高效。建筑材料的选择应该经济高效,确保建设的灵活性和科学性,促进绿色建筑设计的优化。③环境保护。施工前对周边环境进行调查,将施工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同时,将绿色环保的理念应用到资源利用的各环节。④健康舒适。建筑设计中渗透绿色理念,结合建筑物的使用和科学性,达到生活、工作空间的健康舒适目标[1]。

2影响绿色设计的因素

2.1社会影响

建筑工程具有热辐射、光污染、耗能高的特点,就目前的现状来看,虽然工程建设依旧存在弊端,但在资源利用率和土地利用方面存在一定优势。在丰富城市景观的同时体现了城市的轮廓,高层建筑良好的光照、视野和通风使得居住的适宜性提升,随着环保观念不断加强,绿色建筑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趋势,绿色设计也随之发展,受社会发展条件的限制,对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由于经验不足、技术有限,使得在建筑中绿色建筑的应用存在难度。

2.2自然影响

绿色建筑设计的重点为低碳环保,通过对各类例如太阳能、风能、生物能等可循环应用资源的利用,提升居民生活的质量。因此设计必须统筹考虑耗能、结构、选址以及节能和造型,依托自然的阳光和空气,实现环境和建筑的高效循环,在建筑设计中应用绿色设计的理念,需要技术支撑达到对建筑的废弃物处理、材料、设计以及建材的加工。对技术的选择应该兼顾环境的协调。

3在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思路的应用

3.1节能建筑材料的选择

对建筑材料的学者应该体现低耗能、低污染,在济宁材料的选择时应当注意:①尽量避免使用装饰性构建,保持建筑造型的简单化。②对混合结构、钢结构以及混凝土结构等的学则应该负荷耐久性的要求,且具有较高的强度。③材料的选择应该遵循就近原则,尽量在建设项目周围进行材料的选择,降低运输成本。

3.2建筑和自然的和谐统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的条件和环境优良更高的要求,因此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成为必然,在设计中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重要性也体现出来。面对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的现状,绿色建筑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日渐凸显,绿色建筑设计在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环境污染和能耗的同时,为人们提供了良好的居住环境,就目前应用的可再生资源来说,较为广泛的为地热能、太阳能和风能,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类资源利用的技术将会渐趋成熟[2]。

3.3节能设计

建筑的屋面工程是节能设计的重要内容,建筑物屋面具有保温散热的作用。在冬天,室外气温低于室内,因此,设计的屋面保温效果具有较重要,在进行材料选择时,对保温材料的性能和质量应该严格控制,保温层一般在外墙;夏天,由于光照较强,太阳照射屋面,应当加强节能的设计,在屋面空间和坡度允许的条件下,可合理利用太阳能,节约电能。

3.4采光设计

中国建筑多采用坐北朝南设计,从而增加屋内采光面积。在房屋建筑设计中,采光也逐渐成为设计的重点,由于土地资源的有限性,高层建筑逐渐兴起,在经济发达的地区,由于人口较多、可利用空间有限,高层建筑较为密集,因此建筑之间间距对和采光之间的矛盾对设计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在进采光设计时,应当注意对建筑物距离的把握,确保光源利用的最大化;同时在设计的过程中应该结合当地太阳方位角的变化情况,合理设计建筑物日照时间。

3.5建筑结构设计

高层建筑对设计的抗震能力具有更高的要求,因此在设计时应当结合实际情况对建筑的弹塑性以及抗震性进行综合分析,对于不同的位置采用不同的结构增强方式提升建筑的结构稳定性。

4结语

综上所述,绿色建筑设计思路在设计中的应用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趋势,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在提升资源利用率的同时,促进人们居住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实现绿色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王水平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人文元素;建筑;设计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social economy level of our country continues to improve, people began to have higher expectations on the surrounding living environment, housing types, housing area, apartment layout structure. This requires building design in addition to considering the practical, economic, beautiful three elements, but also to meet people's psychological needs; it is the need to have the human element. This paper starts from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human elements, a rough analysis of the human element in architectural design.

Key words: architectural design; cultural elements;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对周围的居住环境、房屋造型、户型结构、房屋面积等有了更高的期待。这就要求建筑设计除了要综合考虑实用、经济、美观三个要素外,还要满足人的心理需求,即需要有人文元素。建筑是一种艺术,人文元素是建筑的灵魂。因此,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应该更多地考虑人文元素的运用。

城市建筑中的人文元素概况

在我国古代的一些书籍中,就有“人文”一词。当时,“人文”与“天文”是相对而存在。而现在,人们常常把“人文”和“自然”相提并论。例如“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等。如今,在学术界,人文一词的通常解释是人类的各种文化现象,其中包含了建筑文化现象。在建筑设计中的人文元素,体现是对人类居住环境等的人文关怀和珍视,以及对人类生存意义的关注。

随着我国绿色城市的进一步建设,建筑设计项目的数量与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不难发现,在现代建筑中,都是充分体现了节能、环保以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特点。这引起了设计者与民众的普遍关注,并逐渐成为建筑设计的趋势。在现代建筑的过程中,人文元素始终是灵魂要素。充分考虑人文元素,有利于实现绿色建筑。绿色建筑的目标是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因此,只要充分考虑人文元素在建筑中的应用,充分尊重人们的主观愿望与心理需求,才能更好地为人们服务,从而实现真正的绿色建筑。

二、人文元素的建筑现状

人文建筑的设计,体现了设计者对人们生活的尊重与关切。在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政府进行政策上的引导。市场的开放性吸引了许多来自国外优秀的建筑师们致力于中国建筑事业的发展。于是,活泼自由的建筑造型、开放的建筑理念、先进的建筑思维等不断涌入中国。受此影响,我国的建筑风格与建筑水平不断提升并得到许多人的认同。比如北京奥运会鸟巢、上海世博会的中国馆等。与此同时,也有不足之处。例如建筑缺少了地域特色:建筑越来越注重功利性,民族性逐渐缺失;传统的建筑风貌逐渐消失,历史建筑保护的力度尚有待提高。

人文元素背景下的建筑设计

在日常的生活中,人们总是希望生活在一个温馨、舒适、富有人文关怀的环境中。如何理解温馨的家园,对此人们各抒己见。著名建筑师刘家中先生认为,空间才是建筑的灵魂。空间包括室内空间和室外空间,不同的空间给人们不同的审美享受。因此,作为设计师就要通过沟通去了解人们的心理需求。尽量做到不同的空间,满足不同人的一种心理需求。这也是建筑设计中注重人文元素应用的一种体现。比如设计医院的建筑之前,设计师通常会花一些时间去了解、体验医院的生活,以更好设计医院建筑中的各个功能科室;学校建筑设计之前,设计师往往会花一段时间去体验学校中学生与教师的生活,了解办公室与教室的建筑特点。

(一)合理设计空间的布局

合理设计建筑空间,首先要将空间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域。这样不但可以充分利用建筑物的功能使用,还能够增加建筑物的层次感。同时还能够提高空间的利用率,充当满足人们的需要。然而单纯地注重空间划分是远远不够的,会造成空间过于狭小。因此可以通过落地窗、玻璃墙等来增加视觉的延展性。这样能视觉上扩大空间,愉快人们的心情。另外,建筑过程中使用的材料尽量选择竹子、木材等,从而拉近人们与自然的距离,缓解现代年轻人超负荷的压力。

(二)充分利用环境能源

环境能源具有无污染、低成本的特征。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利用风能。太阳能等作为建筑能源,这样不仅可以降低建筑成本,而且减轻大气环境污染。同时,采用建筑内的采光也是降低建筑物能源的有效措施。采用落地窗等措施,可以扩大建筑物的透光面积。同时,利用环境能源,实现建筑物的空气流通,调节了室内的温度与光度,这也是实现绿色建筑的有效措施。提高了建筑设计的质量,满足了广大人们的心理需求,充分体现了建筑设计中的人文精神。

对于建筑物空间的布局与环境能源的利用,概括起来就是要利用环境,改造环境以及创造环境。在许多城市,在建筑设计中景观环境关系到城市的经济发展与精神面貌,甚至和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紧密相关。所以,在建筑设计中更多地考虑人文元素,可以增加建筑物的艺术感染力。那么,如何突出人文元素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呢?

突出建筑设计中的人文元素的应用

如何更加充分地突出人文元素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呢?首先要从根本上转变建筑设计的理念。在设计建筑的时候,充分考虑到对建筑物所带来的影响。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核心理念,努力把人文元素融入待建筑设计中去,使得建筑设计处处体现着人文元素。

其次,积极学习外国与古代中国的先进设计理念。从建筑周边的环境以及城市的实际整体面貌出发,灵活地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在建筑设计中突出欧美建筑的风格与古典中国的味道。无论是中国传统建筑,还是欧美建筑总有值得借鉴的元素。所以建筑设计师在借鉴的时候,不能完全摒弃,也不能全盘吸收。中国的传统建筑历史悠久,闪着光辉,是传承历史与传统的载体。同时,也包含了我国民族传统中的精华。例如北京四合院,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而四合院中所主张的风水学说,实际与我们现在所说的建筑环境学是吻合的。然而建筑设计中,只要不断融合,吸收精华设计才能不断进步。我们现在所追求的建筑设计是欧洲的严谨,中国的高贵、典雅,这也体现了建筑设计中的人文元素。

第三,重视绿色设计,环保回归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能够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对人类有益的氧气。而有些绿色植物还能够吸收对人体有害的物体。同时绿化设计还可以缓解人类的精神压力。例如种植竹子,可以涵养水源,净化大气,同时在中国传统还有高洁的含义。因此,在实现绿色生态功能的同时,还可以带给人们一定的审美享受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另外,在建筑设计的时候,可以利用一些屋顶绿化、墙壁等措施进行隔热利用落叶、草地调整日光,美化环境。以上诸多措施,凸显了建筑设计中的人文元素。

(四)室内舒适,人文关怀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许多现代电器“飞入寻常百姓家”。比如消毒柜、排油烟机等,这导致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现代厨房也变得明亮、干净、整洁。给人们提供了一个舒适而安静幽雅的进餐环境。进餐成为一个享受的过程。此外,卫生间也逐渐现代化。除了有基本的设备外,还安装了一些现代的排除废弃、污物的措施与设备。这也体现了空间的功能安排时,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

五、结束语

总的说来,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积极融入现代人文元素,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这是每一位设计者的不懈追求。建筑师如果结合当地的文化特色与文化传统来完成设计,那么就能推动我国建筑事业往更人性化的方向发展,对我国的城市现代化建设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而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 王建华. 建筑与照明的整合 艺术与人文的交融——谈格栅建筑化照明的艺术特色[J]. 华中建筑. 2003(3): 59-60.

[2] 孙润梅. 中国古代图书馆建筑是中国人文关怀的集中体现——从“皇始宬”、“天一阁”图书馆建筑中看中国人文关怀[J]. 晋图学刊. 2005(6): 73-76.

[3] 徐千里.走向真诚与真实———当代建筑的人文精神[J].新建筑,1994,(4):7—10

篇9

生态文明视域下绿色建筑的设计形态非常多样,几种最为典型的形态如下:

1)节能节地建筑。这种建筑的设计思想的出发点是力争节约能量和物质资源,实现一定程度的物质材料的循环。

2)生土建筑。它的特点是利用覆土来改善建筑的热工性能,以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生土建筑具有诸多优点,如节能节地、防震防尘、防风防暴、防噪声、可减轻或防止放射性污染及大气污染的侵害,并且洁净、安全等,在环境上有利于保持生态平衡及保存原有自然风景。

3)新陈代谢建筑。该设计强调复苏现代建筑中被丢失或被忽略的一些要素,如历史传统、地方风格,提倡过去、现在两种不同文化的建筑的共生等。新陈代谢建筑积极地接受、吸收和保留过去建筑中有价值的成就,并在试图表现时代文化和识别性的同时也积极采用现代技术和材料。

4)少费多用建筑。这种设计形态是使用较少的物质和能量创造更加出色的建筑作品。该设计具有这样的特点:可大量建造,且费用低廉;由住宅工厂预制,能量自给自足,并可以灵活迁移;统一装配,符合模数;住宅有自洁功能,居住舒适。

5)高技术建筑。可以说这是一种智能建筑,它的特点是利用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等高科技的发展,使固定的建筑护结构成为可以跟随气候自我调整的围合结构,成为建筑的“皮肤0,可以进行自由呼吸,控制建筑系统与外界生态系统、环境能量和物质的交换,增强建筑适应可持续发展变化的外部生态系统环境的能力,并达到节能的目的。

2生态文明视域下的绿色建筑设计技术

2.1绿色建筑技术

绿色建筑技术是一门涵盖多学科、多理论的综合技术,这项技术中不仅会利用到能量流转规律、气候变换规律、物种循环规律以及建筑内外部的环境热湿交换规律等,这种建筑技术也具备一些非常显著的优势。首先,绿色建筑技术非常注重建筑的节能降耗,会让这一设计理念贯穿与整个设计的始终,因此,能够很好的降低建筑物能耗,并且提供更为舒适的内在环境。其次,该技术在采用时对于建筑材料的选择会很严格,新型材料往往能够更好的满足绿色建筑的设计需求,例如,越来越多的传统砖石已经被各种更轻便的墙体和结构取代,各种高强度合金钢、高强度混凝土以及高强度玻璃等也越来越广泛的被使用。

2.2自然生态能源的利用技术

自然生态能源的利用很好的为绿色建筑技术提供了基石,各类原生自然能源也成为绿色建筑的首选。首先,太阳能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用于绿色建筑中,利用太阳能不仅能够进行室内采暖、降温以及干燥,还能够很好的降低整个建筑物的能耗。其次,丰富的地热能源也可以成为绿色建筑的一项重要资源,地热不仅储量丰富,而且污染小,非常符合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此外,循环利用也是绿色建筑中的一项重要技术,无论是对于材质的循环还是对能源的循环,这些都能够很好的降低建筑成本,节省能耗,并且非常环保。

3生态文明视域下的绿色建筑设计路径

3.1建筑设计的人性化

生态文明视域下的绿色建筑设计有一些非常典型的路径选择,首先,人性化的建筑设计便是一个重要典范,在建筑中凸显“人本理念”无疑是生态文明视域下对于绿色建筑的一种非常好的诠释。一方面,建筑设计的一些传统规律应当勇于突破创新,随着人们对于个性化的居住空间与居住环境越来越看重,设计中应当对这一点有充分的考虑,这才能够更符合当下人们的消费行为与消费理念。另一方面,建筑设计中应当逐渐融入更多的艺术原素,这不仅是精神文明的一种需求与体现,这也能够让整个建筑的附加价值得到提升。

3.2建筑设计的生态化

随着全民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对于原生态居住环境的日趋向往,这也可以很好的成为绿色建筑的一个重要方向。生态化的建筑设计不仅能够为居民提供更为舒适的居住环境与居住空间,在这样的理念下打造的产品也能够更好的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进而实现建筑物与环境间的良好融合。生态化建筑既可以体现在设计概念上,也可以体现在设计中的用材上。值得一提的是生态化建筑在打造时要充分而全面的考量建筑物周围的自然环境、资源环境以及经济环境等,设计时要充分和当地的地形地貌以及周边的综合环境相融合,这才是生态化的建筑设计中应当凸显的标准与理念。

3.3建筑设计的一体化

建筑设计的一体化是一个较为抽象的概念,具体可以体现在两个层面。从横向来看建筑设计应当充分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一体化,建筑设计不应当一味的改造环境,而是应当融入特定的环境中。从纵向来看建筑设计应当实现当下与未来的一体化,这也是对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一种秉承。一体化的设计理念应当既满足人们目前的居住需求,长远上也不会损害建筑物周边的生态环境,能够良好的与环境和谐共处才是生态文明视域下优质的绿色建筑。

4结语

篇10

介绍了计算机绿色建筑设计的模拟方法,结合我国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现状,阐述了计算机模拟技术在绿色建筑设计领域的应用与发展前景,对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有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计算机模拟技术,绿色建筑,发展前景,气候环境

环境问题是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在社会对能源和环境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的情况下,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应用,对我国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模拟技术的应用,可以让绿色建筑设计工作的工作效率得到有效的提升。从我国绿色建筑设计领域的发展现状来看,这一技术的应用是对我国的绿色建筑技术水平进行提升的一种措施。

1计算机绿色建筑设计模拟方法

风环境法、光环境法和声环境法的产生,是计算机模拟技术在绿色建筑设计领域的主要应用表现[1]。在风环境法的应用过程中,气象参数扮演的是关键信息的角色,它对解析结果的精确度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室内风环境的分析主要是对建筑物的自然通风情况进行模拟分析的模拟设计方式。室外风环境分析是从建筑物所在区域的地形环境入手进行模拟分析的过程。光环境法涉及到了室内环境和室外光环境两大因素。它可以对建筑物所在区域的日照情况,光辐射情况和室内光环境所涉及到的照度问题和采光度系数问题进行分析。声环境法则是与建筑工程施工区域的噪声问题进行分析的一种设计模拟方式。从计算机绿色建筑设计模拟方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所发挥出来的作用看,设计阶段和评价阶段已成绿色建筑工程效率问题的一大发展难点。

2我国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现状

1)绿色建筑设计的出现。绿色建筑设计是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影响下所产生的新型设计理念[2]。这一设计理念的出现,可以让建筑与能源环境之间的联系性得到有效强化。为了对能源资源节约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进行充分发挥,有关单位需要对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宣传工作进行强化,以便让绿色建筑的功能和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2)我国绿色建筑设计的现状。我国的绿色建筑设计工作存在着发展起步较晚的问题。同其他国家的相关技术相比,我国的绿色建筑设计技术还存在着落后性的问题。这一问题的出现,可能会对绿色建筑的落实带来一些较为不利的影响。从我国绿色建筑设计方面的法律法规的建设情况来看,绿色建筑的审核监督机制还没有得到有效构建。计算技术的落后性,也给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问题带来了一些不利的影响。3)我国绿色建筑设计的深远意义。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应用,是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重要措施。这一建筑理念的出现,是对能源环境对社会的影响进行重视的一种表现。它也可以为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因而,我们在现阶段需要对绿色建筑设计在未来社会的发展问题进行关注。

3计算机模拟技术在绿色建筑设计领域的应用

3.1计算机模拟技术在绿色建筑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模型构建是计算机技术在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中所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内容[3]。在这一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将建筑模型导入到计算机模拟技术软件之中。在这一阶段,工作人员可以将建筑图形简化为只有墙和门窗等重要部位的模拟图形。在完成建筑模型导入后,设计人员需要在对建筑设计中涉及到的一些参数进行导入的基础上,对建筑物的区域设置进行确定。为了对画图工作进行简化,设计人员需要对平面设计模式进行应用,进而利用平面图对立体图形进行构建。计算机模拟技术中的Ecotect软件就在绿色建筑设计领域发挥出自身的辅助设计作用。在对该软件进行应用后,系统可以从某一地区的具体气候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模拟计算的方式来生成符合建筑师设计要求的建筑构件。在相关参数的设置过程中,相关设计人员需要对建筑物内各个区域的能源消耗问题进行计算。以便从相关区域的人数、空调和照明等多方面因素入手,对参数进行设定,在参数计算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从计算机模拟技术软件对不同区域的设置情况入手,在对各个区域进行分析以后,来解决这一问题。对绿色建筑设计的相关参数的计算,也是对绿色建筑所需的建筑材料进行计算的过程。例如,在建筑物的天花板施工中,施工人员需要对一些优质的混凝土材料进行应用。气象信息加载功能的运用,也可以让绿色建筑设计的时效性得到充分提升。在将建筑工程施工区域的气象数据导入到相关系统以后,工作人员可以从气象信息和施工区域的地理位置两方面入手,对工程的资源消耗情况进行计算。在上述工作完成以后,工作人员可以对工程每一月份所消耗的能源量进行统计。在计算机模拟技术的作用下,系统也可以导出一份与建筑物各个位置在每一天甚至是每一小时以内的温度情况有关的EXCEL表格。在对计算机模拟技术的应用问题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建筑物的朝向和建筑群的布局优化问题也是我们无法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4]。从建筑物的朝向问题来看,它与当地的主导风向和建筑所在区域的道路问题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房间内部的使用要求与光照问题也需要在建筑朝向的确定过程中有所考虑。在对这一问题进行处理的过程中,计算机模拟分析技术可以在对上述因素进行充分考虑的基础上,对建筑物的朝向问题进行确定。在对不同建筑布局所面对的风环境进行模拟分析以后,可以发现建筑布局对建筑的风环境特征有着较为重要的影响。对此,在不同的季风区域内,建筑人员需要从当地的气候环境特征入手,对建筑群的布局问题进行优化。CFD建筑风环境模拟技术就是一种建立在流体力学、计算机方法和计算机图形学基础上的一种模拟实验方式。它可以在对建筑物建成以后的外部风环境状况和内部风环境状况进行模拟的方式,在对自然通风风速、风压等模拟图进行建构的基础上,对建筑的设计方案进行修订。针对风压的影响作用,在仅对风压问题进行考虑的情况下,利用PHOENICS模拟的结果对不同架空空间中的最佳方案进行选择,是第一阶段的设计内容。在第二阶段,工作人员需要借助fluent软件,对设置室外通高中庭和未设置外通高中庭的两种建筑模型室外风环境情况进行分析。

3.2计算机模拟技术在绿色建筑设计领域的发展前景

计算机软件模拟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信息主要由各个地区的气候信息、地理位置信息等要素组成。但是从计算机模拟技术的应用情况来看,地点选择的有限性是计算机模拟技术软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主要特点,在可选择地点相对固定的情况下,数据信息缺乏准确性和完整性的问题可能会让绿色建筑能源消耗的计算结果表现出缺乏准确性的问题。从我国社会的发展现状来看,在人口数量增速相对较快的环境下,资源消耗速度的增长,已经让绿色建筑设计成为了建筑设计领域的主要发展趋势。在建筑环境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建筑物的能源消耗计算工作也表现出了复杂性的特点,因此,计算机模拟技术在绿色建筑设计领域中仍然存在着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4结语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产生与发展,对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计算机模拟分析在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中的应用,可以对建筑物在环保节能方面的优势进行充分发挥。因而二者之间的融合也可以让人们的居住舒适度得到有效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赵鹏.计算机模拟分析在绿色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济南:山东建筑大学,2012.

[2]邢炜.计算机模拟分析在绿色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4(9):99-100,103.

[3]刘百韬.计算机模拟分析在绿色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5(48):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