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出口贸易内涵范文
时间:2024-01-04 17:47: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进出口贸易内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上海自贸区 进出口贸易 机遇与挑战
一、前言
上海自贸区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将刺激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发展,为我国进出口贸易提供了不少的有利条件,如:进出口退税及附加的优惠条件、自由贸易、自主管理、市场范围更广等。但是在自贸区提供的优越条件下,我国进出口贸易业同样也面临着创新改革的挑战。
二、上海自贸区建立的目的
上海自贸区建立的首要核心目的就是想要“改革”,借助新的经济交易平台,为我国经济贸易提供更多的交易渠道。上海自贸区的市场管理主要是由政府干预的经济活动转变为主要由市场主体的主导权,借此让政府职能的性质从管理型变为服务型。其次,上海自贸区的建立是为了提高人民币在世界贸易中的认知度。上海自贸区建立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便于中国和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议(TPP)接轨、融合、合作。以此实现经济自由化,增加经济的开放程度[1]。
三、上海自贸区建立带来我国进出口贸易的机遇及挑战
世上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对于上海自贸区带给我国进出贸易的影响也是存在两面性的,这既是机遇也同样面临着挑战。这就需要我们全面分析,才能够较好的理解、处理好这究竟是什么样的机遇以及什么样的挑战。
(一)上海自贸区建立带来我国进出口贸易的机遇
进出口贸易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行业,必须抓住时机,创新改革才能得以快速发展。上海自贸区的建立为我国进出口贸易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机会。
1.加大监督管理制度。针对上海自贸区的建立,我国政府实行“简政放权”,政府将原有的管理形式改为监督监理。具体来说就是政府首要任务减少管理权,增加我国进出口贸易的独立自主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其积极性;其次对进出口贸易实行大力度、高透明度的监管。在已有的监管制度基础上,上海自贸区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监督管理做出了如下改革:(1)建设自贸区的信息资源共享以及服务中心,实行“一口受理、综合办理”的服务形式,以此便利我国进出口贸易;(2)大力发展社会信用体系,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实行全面的经济贸易信用信息记录并建立披露机制,对信用度高的企业进行奖励和对信用度不高的进行惩罚;(3)逐步实现市场经济的综合监督管理体系,增加我国进出口贸易的综合监督管理能力。
2.增强我国进出口贸易开发和国际接轨的多元化。上海自贸区的建立扩大了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开发,让我国的国际贸易行业努力实现于与TPP接轨、合作。首先,上海自贸区金融业的创新业务发展给我国进出口贸易的离岸交易以及海外市场开拓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较宽松的金融管理制度,给国际贸易结算以及一些跨国公司的资金周转带来了便利。其次,上海自贸区对进出口贸易的贸易资金管理实行先限额管理,再逐步扩大到无限额管理的方式,同时也给我国进出口贸易的货物交易实行期货交易和商品期货的交割仓库。由此看来,上海自贸区的建立给我国进出口贸易的扩大提供了更大的市场平台,并且提供了资金、物资的巨大帮助。
3.优化政策,增加进出口贸易的开发度。随着上海自贸区的发展,政府也在不断优化其对进出口贸易的相关政策。鼓励中内外投资者加入自贸区,扩大服务行业,并给进出口贸易提供全面的服务。同时创新、改进出口贸易的出口退税、海关手续程序等。“简政放权”、大胆地让进出口企业独当一面[2]。
(二)上海自贸区建立带来我国进出口贸易的挑战以及应对措施
上海自贸区建立给我国进出口贸易带来了很多机遇,但是利益面前难免都会存在一些风险,这就要求我国今后的进出口贸易行业能担得起这些风险,勇于面对挑战,开拓创新。
1.离岸金融体系。我国进出口贸易在创立上海自贸区前,处于国家控股、国家掌托状态,对于资金流入、流出大都有国家的支持。而现在政府大胆放手任其自主管理、自主运行,这一巨大转变让进出口贸易在总体管理上发生了变化。进出口贸易管理者负责对企业进行管理,进出口贸易的资金要自主筹资,这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挑战。如何运行、获得、周转、管理、使用资金,怎样才能更好地保障资金流动顺畅?进出口贸易可以借助自贸区的金融服务,借助离岸金融体系管理出口货物的资金流动问题,让国内外的贸易活动能够井然有序的展开。
2.减少进出口贸易顺差。我国的进出口贸易长期处于顺差,人民币迫于国际形势压力不断升值,并且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商品大多为初级商品,出口量多。这种长期的进出口顺差给我国进出口贸易带来了压力,交易过多的出口产品导致资金外流,不利于国内经济的增长。为了缓解贸易顺差,进出口贸易可以借助上海自贸区提供的开发平台,吸引外商到国内投资,大力“拓市场、调V结构、促平衡”,借助有力资源,开发贸易平台,全面提升服务,提高进出口贸易的管理以及调整相应政策(如:低税率等),这样可以一定程度的转变我国当前的贸易方式,减少我国的进出口贸易顺差。
3.加强进出口贸易管理。在上海自贸区建立前,我国进出口贸易是由国家控股管理,其发展方向明确。现在自贸区建立后,进出口贸易实现了自主管理,这需要更系统化的管理模式和管理办法,包括进出口货物、程序、资金、单证以及国际贸易的从业人员管理等都需要紧跟时代步伐加强管理。
四、总结
综上所述,上海自贸区的建立是一把双刃剑,利用好了,它能给我国的经济添砖加瓦,利用不好,它会导致我国经济的流失。全面分析上海自贸区的建立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机遇和挑战,能够让我们更加自如的运用自贸区带来的优势,创造更多的经济财富。
参考文献
[1]黄丽薇.上海自贸区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研究――与香港发展的比较[J].经营管理者,2014(04):180-181.
[2]张明,郭子睿.上海自贸区:进展、内涵与挑战[J].金融与经济,2013(12):19-22.
篇2
一、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
国际贸易亦称“世界贸易”,泛指国际间的商品和劳务(或货物、知识和服务)的交换。它由各国(地区)的对外贸易构成,是世界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国际贸易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就已发生,并随生产的发展而逐渐扩大。到资本主义社会,其规模空前扩大,具有世界性。
二、对外贸易(foreign trade)
对外贸易亦称“国外贸易”或“进出口贸易”,是指一个国家(地区)与另一个国家(地区)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这种贸易由进口和出口两个部分组成。对运进商品或劳务的国家(地区)来说,就是进口;对运出商品或劳务的国家(地区)来说,就是出口。这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就开始产生和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发展更加迅速。其性质和作用由不同的社会制度所决定。
三、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商品结构:
对外贸易商品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进出口贸易中各种商品的构成,即某大类或某种商品进出口贸易与整个进出口贸易额之比,以份额表示。
国际贸易商品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各大类商品或某种商品在整个国际贸易中的构成,即各大类商品或某种商品贸易额与整个世界出口贸易额相比,以比重表示。
为便于分析比较,世界各国和联合国均以联合国《国际贸易商品标准分类》(sitc)公布的国际贸易和对外贸易商品结构进行分析比较。一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可以反映出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状况、科技发展水平等。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可以反映出整个世界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状况和科技发展水平。
四、对外贸易值与对外贸易量:
(一)、对外贸易值(value of foreign trade)
对外贸易值是以货币表示的贸易金额。一定时期内一国从国外进口的商品的全部价值,称为进口贸易总额或进口总额;一定时期内一国向国外出口的商品的全部价值,称为出口贸易总额或出口总额。两者相加为进出口贸易总额或进出口总额,是反映一个国家对外贸易规模的重要指标。一般用本国货币表示,也有用国际上习惯使用的货币表示。联合国编制和发表的世界各国对外贸易值的统计资料,是以美元表示的。把世界上所有国家的进口总额或出口总额用同一种货币换算后加在一起,即得世界进口总额或世界出口总额。就国际贸易来看,一国的出口就是另一国的进口,如果把各国进出口值相加作为国际贸易总值就是重复计算。因此,一般是把各国进出口值相加,作为国际贸易值。由于各国一般都是按离岸价格(fob即启运港船上交货价,只计成本,不包括运费和保险费)计算出口额,按到岸价格(cif即成本、保险费加运费)计算进口额。因此世界出口总额略小于世界进口总额。
(二)、对外贸易量(quantum of foreign trade)
以货币所表示的对外贸易值经常受到价格变动的影响,因而不能准确地反映一国对外贸易的实际规模,更不能使不同时期的对外贸易值直接比较。为了反映进出口贸易的实际规模,通常以贸易指数表示,其办法是按一定期的不变价格为标准来计算各个时期的贸易值,用进出口价格指数除进出口值,得出按不变价格计算的贸易值,便剔除了价格变动因素,就是贸易量。然后,以一定时期为基期的贸易量指数同各个时期的贸易量指数相比较,就可以得出比较准确反映贸易实际规模变动的贸易量指数。
五、贸易条件(terms of trade)
贸易条件又称交换比价或贸易比价,即出口价格与进口价格之间的比率,也就是说一个单位的出口商品可以换回多少进口商品。它是用出口价格指数与进口价格指数来计算的。计算的公式为:出口价格指数/进口价格指数x100。 以一定时期为基期,先计算出基期的进出口价格比率并作为100,再计算出比较期的进出口价格比率,然后以之与基期相比,如大于100,表明贸易条件比基期有利;如小于100,则表明贸易条件比基期不利,交换效益劣于基期。
六、服务贸易
根据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达成的“服务贸易总协定”,服务贸易是指:“从一成员境内向任何其他成员境内提供服务;在一成员境内向任何其他成员的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在任何其他成员境内以商业存在提供服务;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在任何其他成员境内以自然人的存在提供服务。”服务部门包括如下内容:商业服务,通信服务,建筑及有关工程服务,销售服务,教育服务,环境服务,金融服务,健康与社会服务,与旅游有关的服务娱乐、文化与体育服务,运输服务。
七、直接贸易与间接贸易
(一)直接贸易(direct trade)
直接贸易是“间接贸易”的对称,是指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直接买卖商品的行为。
(二)间接贸易(indirect trade)
间接贸易是“直接贸易”的对称,是指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买卖商品的行为。其中,生产国是间接出口;消费国是间接进口;第三国是转口。转口贸易(entrepot trade)是指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通过第三国所进行的贸易。即使商品直接从生产国运到消费国去,只要两者之间并未直接发生交易关系,而是由第三国转口商分别同生产国与消费国发生的交易关系,仍然属于转口贸易范畴。
八、总贸易与专门贸易
(一)总贸易(general trade)
总贸易是“专门贸易”的对称,是指以国境为标准划分的进出口贸易。凡进入国境的商品一律列为总进口;凡离开国境的商品一律列为总出口。
在总出口中又包括本国产品的出口和未经加工的进口商品的出口。总进口额加总出口额就是一国的总贸易额。美国、日本、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中国、原苏联、东欧等国采用这种划分标准。
(二)专门贸易(special trade)
专门贸易是“总贸易”的对称,是指以关境为标准划分的进出口贸易。只有从外国进入关境的商品以及从保税仓库存提出进入关境的商品才列为专门进口。当外国商品进入国境后,暂时存放在保税仓库,未进入关境,不列为专门进口。从国内运出关境的本国产品以及进口后经加工又运出关境的商口,则列为专门出口。专门进口额加专门出口额称为专门贸易额。德国、意大利等国采用这种划分标准。
九、有形货物贸易
有形货物贸易指有形的、实物形态的、可以看见的货物的贸易。为便于统计和国与国之间进行协调,1974年联合国秘书处修订了1950年版的“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现行实施的是1974年修订本。在该版本中,把国际贸易货物分为10大类,63章,233组,786个分组和1924个基本项目。
这10类货物分别为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动物(0);
饮料及烟类(1);
燃料以外的非食用粗原料(2);
矿物燃料,油及有关原料(3);
动植物油脂及油脂(4);
未列名化学品及有关产品(5);
主要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6);
机械及运输设备(7);
杂项制品(8);
没有分类的其他货物(9)。
在国际贸易统计中,一般把0到4类货物称为初级产品,把5到8类货物称为制成品。
十、复出口与复进口
(一)、复出口(re-export)
复出口是指外国商口进口以后未经加工制造又出口,也称再出口。复出口在很大程度上同经营转口贸易有关。
(二)、复进口(re-import)
复进口是指本国商品输往国外,未经加工又输入国内,也称再进口。复进口多因偶然原因(如出口退货)所造成。
十一、知识产权贸易
根据关贸总协定乌拉土回合达成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知识产权包括如下内容:版权、专利、商标、地理标志、工业设计、集成电路、外观设计(分布图)等,是一种受专门法律保护的重要的无形财产。
十二、当代世界市场发展的特点
(一)世界市场上国际类型的多样化
战后,在世界市场上,出现了三种类型的国家,即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发展中国家或 地区和社会主义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约占70%左右,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约占20%,而社会主义国家和原苏联、东欧国家约占10%左右。
(二)国际贸易方式多样化
出现了一些新贸易形式,主要有:补偿贸易、对外加工装配贸易、租赁贸易等。
(三)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四)世界市场上的垄断与竞争更为剧烈
战后,世界市场由卖方转向买方市场,垄断进一步加强,使得市场上的竞争更为激烈。为了争夺市场,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方式:
1、组织经济贸易集团控制市场。
2、通过跨国公司打进他国市场。
3、国家积极参与世界市场的争夺。
4、从价格竞争转向非价格竞争。非价格竞争的手段和方法主要包括提高产品质量、性能、改进产品设计、做好售前售后服务等。
5、开拓新市场,使市场多元化。
十三、世界市场的概念
世界市场是世界各国之间进行商品和劳务交换的领域。它包括由国际分工联系起来的各个国家商品和劳务交换的总和。可见,世界市场这一概念是由其外延和内涵两方面构成的。世界市场的外延指的是它的地理范围。世界市场的内涵指的是与交换过程有关的全部条件和交换的结果,包括商品、技术转让、货币、运输、保险等业务,其中商品是主体,其他业务是为商品和劳务交换服务的。
十四、世界市场上商品交易方式
(一)单纯的进出口贸易方式
买卖双方自由选择交易对象,通过函电往来或当面谈判,达成协议签订合同,进行交易活动,这是国际贸易最普遍的一种交易方式。
(二)展览交易方式
举办定期或不定期的、长期或短期的、有固定地点或无固定地点的各种类型的展览会、博览会、贸易中心、为本国和其他国家的商品展出和交易提供场所。
(三)商品交易所
商品交易所是世界市场上进行大宗商品交易的一种特殊交易方式,是一种有组织的商品市场。其经营活动是根据交易所法和交易所规定的条例进行的。 3
(四)国际拍卖
国际拍卖是经过专门组织,在一定地点定期举行的一种公开竞争的交易方式。
(五)补偿贸易
补偿贸易是与信贷相结合的一种商品购销方式。买方用进口设备开发和生产的产品或用其他产品或劳务去偿还进口设备的贷款。
(六)加工贸易
加工贸易是把加工与扩大出口或收取劳务报酬相结合的一种购销方式。
(七)租赁贸易
租赁贸易是把商品购销与一定时间内出让使用权相联系的一种购销方式。出租人把商品租给承租人在一定时期内专用。承租人根据租赁时间长短付出一定的资金。
十五、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地理方向
(一)对外贸易地理方向
对外贸易地理方向又称对外贸易地区分布或国别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各个国家或区域集团在一国对外贸易中所占有的地位,通常以它们在该国进出口总额或进口总额、出口总额中的比重来表示。对外贸易地理方向指明一国出口商品的去向和进口商品的来源,从而反映一国与其他国家或区域集团之间经济贸易联系的程度。一国的对外贸易地理方向通常受经济互补性、国际分工的形式与贸易政策的影响。
(二)国际贸易地理方向
篇3
加工贸易企业出口市场急剧萎缩,很多企业不敢接单或无单可接,为了缓解出口压力,一些加工贸易企业将目光转向国内市场。如何处理内销与外销的关系,本文提出笔者的思考。
一、加工贸易失衡的数据分析
一国长期的贸易顺差,必然会遭受他国的贸易报复。从一国进出口贸易发展来看,贸易平衡应该是长期发展的趋势,也是最好的选择。那么,我国目前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是什么?只有认清这个问题,才能尽量减少顺差,规避他国的报复行为,减少贸易摩擦,使我国进出口贸易趋于平衡、健康发展。
引起我国贸易顺差的原因很多,我们主要从贸易方式的角度出发,通过对2005--2009年的进出口贸易数据分析,找出其中的原因,数据可知,2005—2009年,我国进出口贸易延续长期贸易顺差的态势,且贸易顺差的额度都较大。其中,一般贸易成为进出口贸易顺差的来源之一(2009年除外),但贸易顺差主要来源于加工贸易,且加工贸易的贸易顺差呈递增态势。
按照通常的理解,既然我国贸易顺差主要来源于加工贸易而非一般贸易,作为进出口贸易的主要贸易方式,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应该大于一般贸易进出口总值。然而,事实却不是这样,从表-2数据可知,2005--2007年,加工贸易确实是我国进出口贸易的第一大贸易方式,但2008--2009年一般贸易成为我国进出口贸易的第一大贸易方式。2005--2009年,加工贸易在进出口贸易中的比重呈逐年递减的趋势,一般贸易在进出口贸易中的比重呈上升趋势。到2009年,一般贸易进出口总值在进出口贸易总值中占比为48.2%,加工贸易占比为41.2%。
从直接数据来看,这种进出口主要贸易方式的转变和贸易顺差的来源是相悖的。因为,一方面,贸易顺差一直主要来源于加工贸易,且呈递增态势;另一方面,加工贸易在进出口贸易中的比重确呈递减态势。这种相反的变动趋势告诉我们,虽然加工贸易在我国进出口贸易中的比重有所下降,但贸易顺差主要来源于加工贸易,为了减少贸易摩擦,促使贸易趋于平衡,我们需要重点调整的是加工贸易而不是一般贸易。因此,处理好加工贸易的进口与出口,适当地将加工贸易外销的部分份额转向国内市场,减少加工贸易顺差,是我国减少贸易顺差,实现长期贸易平衡的关键。否则,虽然人民币存在升值的预期,但我国进出口贸易顺差依旧,会招致更多的贸易摩擦。
二、加工贸易顺差的原因分析
既然加工贸易顺差是我国贸易顺差的最主要来源,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加工贸易的大量顺差,为什么一般贸易不是造成我国贸易顺差的最主要原因?只有认清造成加工贸易顺差的原因,才能从根本上减少贸易顺差,促进贸易平衡。
(一)从加工贸易内涵的角度
对加工贸易内涵的理解主要有两种:一是把加工贸易理解为国际生产分工的一种实现形式,主要反映的是全球生产分工协作关系;另一种理解为一种特殊的贸易方式,即国家对进口料件加工采取海关保税监管的贸易方式,是政府部门操作层面上的保税监管加工贸易。本文所称加工贸易为第二种解释,加工贸易俗称“两头在外”贸易,即原材料、零部件、元器件、包装材料、辅助材料等全部或部分从境外进口,在境内加工装配后,成品销往境外的贸易。
从海关监管层面上看,加工贸易主要表现为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加工贸易又称为保税加工,加工贸易货物通常称为加工贸易保税货物。但加工贸易保税货物又不完全等同于加工贸易货物,加工贸易货物只有经过海关批准备案才能保税进口,经海关批准准予保税进口的加工贸易货物才是保税加工货物。也就是说,加工贸易合同项下所进口的货物不全是保税的,只有海关批准才给予保税待遇。由于海关给予暂时免纳关税的待遇,减轻了加工贸易企业的资金压力,加上我国劳动力成本的优势,导致大量外资涌入,加工贸易企业数量增多,加工贸易规模逐年增大,加工贸易呈现顺差。
(二)从加工贸易实质的角度
加工贸易顺差的直接表现:加工贸易出口总值大于进口总值。从表-3数据可知,2005--2009年间,每年加工贸易出口总值都大于加工贸易进口总值,且加工贸易出口总值增速明显快于加工贸易进口总值的增速。
我们可以从加工贸易的实质角度加以解释。传统加工贸易是一种典型的“两头在外”的贸易,加工贸易企业从境外进口料件,在境内保税加工后返销境外。由于在境内加工生产,加工生产过程必然凝聚了物化劳动,导致加工成品出口价格必然高于加工料件进口价格。另外,加工贸易进口料件递增,导致加工贸易进口总值增加,进口总值增加又必然造成加工贸易出口总值增加。于是,规模的扩大和成品价格高于料件价格导致加工贸易出口总值大于进口总值。
(三)从加工贸易政策调整的角度
近几年,我国政府出于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的思考,对加工贸易政策进行了相应调整,目的在于“限制”和“发展”。“限制”主要体现在提高加工贸易的门槛,通过加工贸易商品和企业分类管理来实现,限制“两高一资”产品、低附加值产品的加工生产:“发展”主要通过鼓励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引导加工贸易健康有序发展。
1产业结构升级因素。加工贸易在我国的发展壮大之根源在于劳动力成本优势。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人工资水平不断提高,劳动力成本优势相对于周边发展中国家正在逐渐丧失,以工资来衡量的单位劳动力成本已经不具有比较优势。因此,那些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产业的生产成本不断升高,出口成本优势降低,在整个加工贸易中所占比重逐年下降,比如鞋业、玩具业等。从近几年国家对加工贸易政策的调整来看,政策倾向从以往的劳动密集型“两高一资”产业转向高附加、高科技含量的产业,鼓励加工贸易企业加强科技研发与创新,政府也出台了对于高新技术加工贸易的鼓励措施。在政策
调整的影响下,加工贸易进口的料件主要为资源性商品和初级产品,附加值低,出口的则主要表现为工业制成品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加工贸易出口产品附加值高于加工贸易进口产品附加值,于是造成加工贸易顺差。
2产业链条延伸因素。对于加工贸易“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比喻现在已不那么合适,传统的“两头在外”要么出口创汇少、生产工艺简单,要么对外贸易依存度高、缺乏核心竞争力,尤其是来料加工,在只赚取加工劳务费的同时,反而招致大量的贸易摩擦。虽然外商投资企业在我国加工贸易企业中占有绝对优势地位,本土企业参与较少,但加工贸易本土化程度在不断提高,本土加工贸易企业正逐步提高自身产品的竞争能力和产业的配套能力,加工贸易产业链条逐步延伸。一方面,改变了过去那种“大进”的方式,在国内采购料件的比重逐渐增大,延长了加工贸易产业链条,带动了上游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另一方面,改变了过去那种“大出”的方式,向深加工、精加工延伸,允许企业开展外发加工、深加工结转,在外发加工税收优惠上给予支持。通过这种“大进大出”的转变,带动了整个加工贸易产业链条,使整个产业逐步形成积聚效应。这些举措,增加了国产料件的加工投人,减少了进口料件的数量,降低了加工贸易进口总值,提高了加工贸易产品出口的附加值,增加了加工贸易出口总值。
(四)从人民币汇率波动的角度
从2005年7月1日人民币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呈升值态势,这种趋势将持续。在人民币持续升值的情况下,以美元计价的进口初级产品成本降低,导致进口数量增加。而这些初级产品以料件的形式用于加工生产,转化为成品出口,人民币汇率升值不会过多影响成品出口,因为进口的料件作为贸易性投人品投入加工生产,人民币升值已经自动反映在成品的生产成本上。但是,投入生产的国产原料由于人民币升值,以美元表示的成品出口成本增加,价格上升。因此,人民币升值使加工贸易出口总值大于进口总值。
人民币升值还有利于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扩大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贸易性产品的出口,也导致加工贸易出口总值大于进口总值。
三、利用加工贸易政策调整促进贸易平衡
通过对加工贸易顺差原因的分析,我们进一步明确,在其他影响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只有通过加工贸易政策调整,适当增加加工贸易进口,减少加工贸易出口,才能有助于减少加工贸易顺差,实现贸易平衡发展。由于加工贸易进口总值长期大规模小于加工贸易出口总值,因此,我们把加工贸易政策调整的研究重点放在减少加工贸易出口总值上。
(一)适时调整加工贸易禁止类、限制类商品目录
通过加工贸易禁止类、限制类商品目录的调整,一方面,将以往部分允许类商品纳入限制类商品目录管理,将以往部分限制类商品纳入禁止类商品目录管理。通过该目录的调整,将那些大量出口,在加工贸易顺差中占有重要比重,但又属于国家禁止、限制发展的产业纳入该目录之中,从而减少加工贸易出口总值,优化加工贸易产业结构。另一方面,通过目录调整,鼓励加工贸易企业开展高科技含量的加工贸易产业发展,将附加值较高的产业作为重点发展的对象。这样,通过增加加工贸易进口总值的方式,减少加工贸易顺差。
(二)进一步调整出口退税率
出口退税制度是为鼓励出口创汇、增强企业出口竞争力而产生的,在加工贸易顺差的情况下,对加工出口产品从国内采购的料件给予退税,会影响出口产品的价格。因此,应适时调整出口退税率,调整出口退税的商品范围和退税比例。
(三)调整加工贸易银行保证金台账管理
通过台账的“实转”、“半实转”、“空转”、“不转”,结合区域差别待遇、企业类别差别待遇,对加工贸易银行保证金台账制度的调整,可以灵活地控制加工贸易企业交纳的税款保证金,增加或减轻加工贸易企业的资金压力,从而调整加工贸易的进口和出口。
(四)调整部分加工贸易优惠政策
现行加工贸易政策是建立在“超国民”待遇原则的基础之上的,是改革开放增加外汇储备的产物,优惠政策导致加工贸易的迅速扩张,导致加工贸易顺差的规模逐渐增大。在加工贸易长期顺差的情况下,应适时调整部分加工贸易优惠措施,真正体现“国民”待遇,减少加工贸易顺差。
(五)建立健全加工贸易产业退出机制
国际贸易理论中的阶段保护论告诉我们,当一国产业处于发展初期且具有发展潜力时,政府应当予以保护,当该产业发展壮大并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产业竞争力或达到一定保护期限时,政府就应当减少或放弃对该产业的保护。借用阶段保护论的观点,我国应该将加工贸易作为一种阶段性的贸易形式,在当前加工贸易长期顺差的情况下,出于减少加工贸易顺差的目的,对那些已经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应该结束或减少对其让利幅度;对那些依然需要政策呵护发展的加工贸易产业继续实施保护,以提高加工贸易的核心竞争力,促进加工贸易向贸易平衡的方向发展。具体而言,就是应当逐步建立健全加工贸易的产业退出机制,将加工贸易转为一般贸易,从而在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同时,促进加工贸易趋于平衡。
加工贸易产业退出机制的实质是基于一定时期我国进出口贸易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结合加工贸易产业的不同特点和发展的不同阶段,有区别地采取不同优惠政策,直至取消优惠,引导加丁贸易的转型升级,适时将加工贸易转为一般贸易的行为机制。
1建立加工贸易政策调整实施机制。现行国家的政策虽然作了相应的规定,将加工贸易产业(商品)进行分类管理,结合商品的税目进行细分,适时动态调整相关目录,明确哪些是鼓励发展的产业,哪些是限制发展的产业,哪些是禁止发展的产业。但相关政策调整后,企业往往不能第一时间知道该政策,有时对相关政策理解也存在着偏差,这就要求政策调整应配套相应的调整实施机制,明确谁通知、谁解释、谁服务,让企业能第一时间掌握政策发展方向,调整企业生产。
2建立加工贸易产业评价体系。除了对加工贸易产业进行细分评价外,还要对加工贸易企业的加工贸易能力与水平进行评价,对我国外贸政策和外贸环境进行评价。运用该评价体系进行综合评价后,找出该加工贸易产业退出的“临界点”,当达到并超过该“临界点”时,表示该产业已经具备足够的国际竞争力,可以转为一般贸易。
3参照国际惯例,可以给予加工贸易产业一定的“过渡期”。当该产业达到“临界点”后,给相应企业预留一定的时间,让企业考虑如何将该产业与企业自身发展、国家产业政策调整相结合,给企业技术创新或产业转型提供足够的时间,顺利实现产业退出。在建立加工贸易产业退出机制基础上,我们还要考虑,加工贸易产业退出机制的建立与减少加工贸易顺差之间的关系,通过实证分析,建立相关模型,以期对相关加工贸易产业的退出提供实践经验。
(六)加工贸易出口转内销政策的调整
为了缓解加工贸易企业的出口压力,将部分出口转向国内市场。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企业积极开拓国内市场,将造成加工贸易顺差的原部分出口商品转为内销,并给予税收优惠,调低加工贸易货物内销缓税利息率,鼓励企业逐步建立国内营销和物流体系,创立自己的品牌,从而达到减少加工贸易出口总值的目的,在加工贸易进口总值不变或正常波动的情况下,减少贸易顺差。
具体而言,政府要将加工贸易出口转内销作为政策大力宣传,改变企业长期固有的“外销”思维;建立多部门协作机制,简化内销手续,商务主管部门、海关、税务、出入境检验检疫等部门积极探索,提供高效便捷服务;建立加工贸易企业扩大内销奖励机制,对创立内销品牌按规定给予奖励;建立健全政策法规体系,完善加工贸易企业内销收款保障机制,建立健全加工贸易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帮助加工贸易企业利用现有资源,研究国内消费市场的特点,打造企业内销的核心竞争力。
四、加工贸易平衡的调节器:内外销弹性调节机制
篇4
关键词:人民币升值;进出口贸易;对策
中图分类号:F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1年12月5日
一、人民币汇率变动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
汇率是一国商品和资产对外的“总价格”。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汇率的变动会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产生全局性影响。自2005年7月21日我国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波动的幅度明显增大,并呈现出持续升值的趋势。理论上来说,汇率波动可以影响一国产品的相对价格,从而使该国进出口量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到贸易收支差额。现实经济生活中,人民币汇率波动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如何,国内外很多专家学者就此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以汇率升值为例,综合起来主要可归纳为三派:第一派学者认为,汇率升值对一国进出口贸易有积极影响。汇率升值对该国贸易结构的优化升级、改善贸易条件、缓解贸易摩擦等都有正面影响。范金、郑庆武等(2004)基于社会核算矩阵技术,认为人民币升值会导致进口和出口都增加,并且升值对社会各经济部门的影响是全面的;曹瑜(2008)采用Johansen协整检验,对2005年8月至2007年11月人民币汇改后的相关月度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对改善中美贸易收支不平衡存在显著影响;曾铮(2007)将中国的出口商品划分为劳动密集型商品和资本密集型商品,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出口商品结构的影响,发现人民币汇率升值会导致中国出口商品结构优化。第二派学者则认为,人民币汇率升值会给外贸产业带来不小的负面冲击。认为人民币汇率升值会对出口依存度高且没有定价能力的行业、境外投机资金介入较深的行业、进口替代性的行业以及中小企业尤其是科技含量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产生不利,削弱我国出口商品国际竞争力,使我国面临更大的就业压力,甚至会影响金融市场的稳定。卢向前(2005)运用协整方法与VAR模型进行计量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人民币真实汇率变化对我国的进出口贸易有比较明显的冲击;罗伯特・蒙代尔(2003)指出人民币升值将给中国出口带来极大危害,并导致中国通货紧缩面临更大压力;杰弗里・弗兰克尔(2004)认为人民币相当幅度的升值会减弱中国出口的竞争力,经常项目顺差会减少。还有一些学者认为汇率波动对进出口贸易影响不明显。陈彪如(1992)就我国1980~1989年进出口价格指数和贸易量指数进行分析,认为人民币汇率变化对进出口贸易影响甚微;谢建国等运用协整分析对人民币汇率与贸易收支的关系进行探讨,也认为人民币汇率贬值对贸易收支没有显著影响。上述分析对河北省也同样适用。
近几年来,河北省出口的高速增长主要依靠数量优势和价格优势,在技术和营销管理方面则相对落后,产品附加值也相对较低,进出口贸易层次仍然不高,贸易结构还处于不发达阶段,而且河北省进出口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大多处于产业链的较低端,不能真正掌握高精尖产品的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普遍较低,出口缺乏自有品牌,导致河北省出口商品国际竞争力不强,易遭贸易壁垒等不公平待遇。伴随人民币汇率弹性的增大所导致的汇率波动的不确定性的增加,河北省进出口企业面临的汇率风险也随之加大,短期内人民币汇率升值对河北省进出口及贸易收支的负面影响是不可小觑的。河北省是一个外贸大省,但离外贸强省还有很大差距,在人民币升值的背景下,河北省应采取何种措施使冲击化为机遇,把外贸产业做大做强,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河北省应对人民币汇率升值冲击的对策建议
基于汇率升值给外贸企业带来的冲击,河北省政府、企业以及相关利益者应从以下方面来考虑:
(一)优化商品贸易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由于人民币汇率升值,企业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高端设备的成本有所降低,导致外贸企业进口高科技产品和高端机器设备的需求弹性增大。因此,汇率升值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外商投资流向和国内投资结构,使其更倾向于流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这会对低技术、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原材料产业等低端产业链条的出口带来很大的影响。人民币持续升值,使河北省低端产业链条微薄的利润空间将会被进一步挤压,出于生存需要,迫使河北省外贸企业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升级或转投于发展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性产业,通过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开发和利用,淘汰落后产能,逐步摆脱以往低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出口价格的“三低局面”,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产品附加值,提升品质竞争力,加快河北省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但随着人民币的升值,出口竞争将会更加激烈,河北省外贸企业在提高产品技术含量的同时也要注重对国内市场的开发,降低企业对外出口的依存度,依存度过高,容易受国外所实施的反倾销等报复性措施的影响,对外贸企业的长远发展不利。
(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创造自有品牌,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发展能力的核心。河北省进出口企业应以人民币升值为契机,通过海外投资、跨国并购等方式,积极引进国外高科技,获取企业所需的核心技术。河北省外贸企业在引进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更应重视自主创新,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逐步摆脱对发达经济体的技术依赖,在技术含量、加工程度、产品质量和档次等方面提高河北省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真正做到由跟踪模仿到自主创新的巨大转变。同时,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河北省进出口企业要想避免国外频繁以特保、反倾销等措施带来的压力,就必须走差异化、品牌化之路,提高出口产品的档次和内涵,创造属于自己的高端品牌,实现由价格优势竞争到以质量和品牌等非价格优势竞争的转变,这样才能在与世界品牌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增加产品出口附加值和避免贸易摩擦双赢。
(三)灵活运用金融智慧,有效规避汇率风险
1、政府层面:首先,河北省政府应致力于促成合理的汇率政策和适度的汇率波动区间,使人民币汇率以稳健、小幅度升值的方式进行汇率改革,避免汇率短期内大幅度波动对河北省进出口贸易造成剧烈影响;其次,省政策当局应在完善有管理浮动、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整的同时,综合运用财政和货币政策、贸易、资本掌控、资源与要素市场改革等综合手段来平衡贸易收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型;再次,省政府应积极推进全省金融市场的稳定,制定相关的法律政策,加强对外汇市场的监管,严格控制交易程序,加大对违规越权交易的处罚力度。
2、企业层面:首先,河北省外贸企业自身要注重汇率风险防范。在进出口贸易中,企业在着眼于“一揽子”货币的基础上,要根据人民币对其他币种升贬值的汇率走势来选择合适的结算币种,一般选择升值潜力较大的币种作为出口的结算币种,在进口贸易中则选择将对人民币有较大贬值的币种作为结算货币。在结算方式上,其出口业务尽量采用即期结算方式,如即期信用证付款或付款交单,进口业务则应尽量采用远期结算方式;在外汇管理逐步放开后,企业也可以考虑进行净额结算,在收付款项时,可对外汇进行统一配对管理,将币种、金额相近的款项,在相近时间里运用配对手段集中进行收付汇,减少汇兑成本,尽量规避汇率风险;其次,在外汇市场上,河北省涉外企业可以选择多种国际金融衍生工具来规避风险,如人民币远期外汇交易、外汇期货交易、外汇掉期交易、外汇期权交易和在短期资本市场上套现等方式进行套期保值,也可以选用出口押汇、出口商业发票贴现、远期结售汇、福费廷业务、人民币无本金交割远期外汇业务、结构性存款、贸易融资、外汇借款等方式有效地转嫁汇率风险。企业应在对这些避险工具充分认识的基础上,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与预期报酬率来选择适合的金融避险工具,通过外汇投资实现保值增值。
(四)积极扩大国内需求,切实减轻外贸依存。对一国或一省而言,单纯依靠进口导向型或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的危险性很高,一旦贸易伙伴国和世界经济大环境出现通胀、紧缩等巨大变化时,会对外贸依存度高的企业产生巨大冲击。在人民币汇率持续升值和国际货币环境不稳定的大背景下,河北省出口企业应积极实施由外向型经济模式向内需和外需并重经济模式的战略转型,这种转型可以部分冲抵由于人民币升值所带来的外需抑制对外贸企业的影响。省政府层面可通过制定降税、减费、增支、取消外资企业享有的税收特权等优惠措施政策来扩大内需,促进产品的进口,缩小贸易收支顺差。同时,省政府应积极协助国家层面致力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医疗、住房、教育、养老等公共产品的改革,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和福利体系,解决好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才能将居民过量的存款转变为消费,达到扩大内需的目的。
(五)大力发展现代银行服务业。在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和币值升值的影响下,河北省商业银行应不断革新,多措并举,更好地为河北省进出口贸易服务。通过多种途径拓展外汇存款、大力推进境内外分行之间的联动、合理调整外币资产结构、优化外币贷款的客户结构等措施加强业务联动,实现进一步优化外币资产负债业务的发展战略;抓住升值机遇,积极拓展业务领域,审慎推进并购贷款业务和与之相关的投资顾问、并购重组顾问和并购资金结算等各项中间业务,利用远期售汇和发票融资等产品帮助进出口企业锁定收益;在有效控制汇兑风险的前提下大力拓展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和有针对性地发展国际结算业务,更好地为河北省进出口企业规避汇率风险;着力提升外汇资金业务的产品创新能力,优化人民币资金业务的品种结构,大力培养和引进外汇资金交易、风险管理、产品设计等方面的专业人才;积极稳妥地开展海外并购和增设海外机构,提升国际化经营能力,努力规避再融资的汇率风险。
(六)与世界各贸易伙伴共同致力于维护全球金融市场的稳定。随着世界经济金融一体化进程的加剧,各国联系日益紧密,任何一个国家想单独依靠自身力量来维护本国汇率制度不受冲击和汇率稳定是几乎不可能的。各方为避免国际游资流动产生的国际金融环境动荡,各国货币当局应加强国际货币合作,实现信息共享,在风险管理、建立联合预警机制和对跨国资本流动监管等方面通力合作,严密注视国际游资的投机流向,提高国际资本流动的透明度,共同致力于维护全球金融市场的稳定。各部门应全力配合国家货币当局的各种政策和措施,与贸易伙伴共同致力于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
主要参考文献:
[1]吴昀科.对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的思考[J].现代管理科学,2003.8.
[2]陈彪如.人民币汇率研究[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3]谷宇,高铁梅.人民币汇率波动性对中国进出口影响的分析[J].世界经济,2007.10.
篇5
[关键词] 贸易结构 经济增长 四川贸易 实证研究
一、 引言
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对外贸易得到迅速发展。无论从进出口的规模、进出口商品结构还是我国贸易对全球贸易的贡献来看,我国都已经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贸易大国。在既有的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中,我国对外贸易规模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探讨有相当多的文献,但对外贸易结构问题的研究却相对较少。“中国成为一个贸易大国的重要方面正是对外贸易结构的迅速提升”(江小涓,2007),忽略贸易结构问题的研究注定是存在偏颇的。
四川省地处我国西部地区,同时也是西部经济发展最为活跃和开放的地区之一,四川省的经济发展较具西部大开发的典型性。地处西部的四川牢固树立“大开放促大发展”的思路,高度重视对外开放工作,开发领域进一步扩大,2006年全省对外贸易总额突破110.2亿美元,外贸依存度达到10%,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与此同时,四川省的进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机电产品进出口达到56.14亿美元,占全省出口总额的比重上升到50.9%。重装设备出口增长迅猛,电站设备、钻井设备、机车等成套设备出口额达到6.29亿美元,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达到26.76亿美元。工业制成品出口大幅增加,而初级产品出口迅速下降,贸易结构变化非常明显。
国内外部分学者探讨了贸易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Lee(1995)根据新贸易和新增长理论,强调一国国内含有先进技术的进出口投入到国内生产,可直接提高国内既有生产函数的效率,进而最终导致经济增长。Keller(1999)通过不同贸易结构与技术转移影响本国TFP的视角,发现国内TFP的增加与进口份额存在正相关关系。关于贸易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也存在着一些不同的结论。如国内学者王永齐(2004、2006)基于Baldwin(1992)和Mazumdar(1996)关于贸易与增长关系的争论,构造了一个贸易结构测度指标,通过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和VAR模型估计中国的贸易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检验结构显示,中国的贸易结构并不显著影响经济增长。但是徐光耀(2007)得出了在不同的贸易结构下,进口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有不同促进作用的结论,李兵(2008)的研究表明工业制成品进口对我国经济增长有长期稳定的促进作用,而初级产品进口则有抑制作用。
本文拟选取四川省1989-2006年的数据对贸易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通过综合运用单位根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分析等方法,系统研究贸易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内在关系。
二、变量、数据与研究方法
贸易结构是衡量一国对外贸易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按照附加值的高低,可以用一国进出口贸易中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的相对比例来表示贸易结构。初级产品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低,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弱;工业制成品附加值高,技术和资本密集度高,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往往以出口初级产品为主,而工业制成品主要依靠进口来满足;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却相反,以进口初级产品为主,出口以工业制成品为主。经济学家通常以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在进出口中的相对比重来衡量一国对外贸易结构的优劣。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四川省的对外贸易结构日趋优化,进出口贸易中工业制成品的比重不断提升。我们用EXM表示出口贸易结构,IMM表示进口贸易结构,由图1可以看出,1989年工业制成品出口占总出口的比重仅为0.65,而2006年该值达到了0.92;与此类似,1989年工业制成品进口占总进口的比重为0.83,而2006年达到了0.93。无论是进口贸易结构,还是出口贸易结构,在90年代以来均得到了较大程度的优化。
我们用人均实际GDP来代表经济增长变量,GDP的数值采用1978年不变价格,数据来源于四川省统计年鉴2007。而进出口贸易结构数据来源于1990年~2007年《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年鉴》。为消除时间序列经济数据存在的异方差现象,对所有变量的实际值均采取了自然对数,处理后的数据不影响原序列的相关关系和协整关系,三个变量我们分别记为:LNGDP、LNEXM和LNIMM。
本文从进出口贸易结构的角度来考察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因此我们考虑构建三变量VAR模型来进行考察。这一方面是因为VAR模型较单方程模型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另一方面因为本文所考察的经济变量多为水平变量,具有非平稳性,简单回归方程容易产生伪回归问题,必须进行协整检验,因此我们选择在多变量VAR系统中的考察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1)
(1)式中,表示外生变量,表示残差,为各变量的系数,p为滞后阶数。可根据研究需要而改变各变量的具体指标内涵,从而得出最合适的结论。
三、贸易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1.单位根检验。由于几乎所有表示绝对量指标的宏观经济变量都是非平稳的,具有时间趋势。因此我们在对变量进行具体分析之前,需要首先检验其平稳性。本文用ADF单位根检验方法对变量的水平和一阶差分进行平稳性检验,其中,检验过程中滞后期的确定采用AIC最小准则,以保证残差值非自相关性。检验结果如表1。
注:检验形式(C,T,L)分别表示带常数项、趋势项,L表示滞后阶数,D表示差分算子*(**,***)表示在10%(5%、1%)的显著性水平上拒绝原假设。
由表1可以看出,在变量的水平值上,所有检验结果均没有拒绝单位根假设,因此可认定LNGDP、LNEXM和LNIMM均为非平稳时间序列。而所有变量的一阶差分均拒绝有单位根的假设,表明变量是平稳的。于是,我们认为所有变量都是一阶单整序列,即为I(1)。对于这些非平稳的经济变量不能采用传统的线性回归方法检验他们的相关性,而应采用协整方法进行分析。
2.协整分析。由于VAR模型的稳定性与其滞后期有很大的关系,滞后期越长模型的稳定性越差,因此VAR模型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滞后阶数的确定。在选择滞后阶数时,一方面要使滞后数足够大,以便能完整地反映所构造模型的动态特征。但是另一方面,滞后数越大,需要估计的参数也就越多,模型的自由度就减少。所以通常在进行选择时,需要综合考虑,既要有足够数目的滞后项,又要有足够数目的自由度。依据上述思路,本文根据Eviews软件中的Lag Length Criteria综合考虑LR检验、AIC信息准则和SC准则等检验方法,并对模型的异方差、自相关和正态性进行检验,最终确定最优滞后期。通过对各最优滞后期模型进行AR视图检验,VAR模型所有根的模的倒数均小于1,即位于单位圆内时,VAR模型是稳定的。
为判断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采用Johansen提出的方法来检验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通过对原始数据序列的分析来确定数据空间中是否存在线性趋势,并根据迹统计量和最大特征值统计量所得的结果,从而确定我们选择的检验形式(具体检验步骤略),综合检验结果见表2。
*表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
由表2可以发现,迹统计量表明三者无协整关系,而最大特征值统计量表明存在一个协整关系。相应的协整方程为:
(2)
由协整方程(2)发现,工业制成品出口每增加1个百分点,可以引起人均GDP增长约7.67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较大,而工业制成品进口每增加1个百分点,可以引起人均GDP增长约0.157个百分点。但是从括号内的标准差来看,进口贸易结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与出口贸易结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相比,前者作用较小,但也较显著;后者较大,但并不显著。
3.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Granger因果检验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传统的基于VAR模型的检验,另一种则是最近发展起来的基于VEC模型的检验,两者的区别在于适用范围的不同,前者仅适用于非协整序列间的因果检验,而后者则是用来检验协整序列间的因果关系。本文三变量VAR系统是协整的,因此我们的检验基于VEC模型作出。具体检验结果可见表3。
注:在10%的条件下显著均拒绝。
从表3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可以发现,在样本考察期内,工业制成品出口和工业制成品进口都不是GDP增长的格兰杰原因,工业制成品出口与工业制成品进口之间也不存在因果关系,但GDP的增长确是出口贸易结构优化的格兰杰原因,即随着人均GDP的上升,四川省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比例也趋于上升。
四、主要研究结论
本文基于四川省出口贸易结构、进口贸易结构和人均GDP的相关数据,对1989年~2006年间贸易结构变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我们发现:
1.在样本期内,四川省工业制成品出口和工业制成品的进口均呈现出大幅度的增加,贸易结构趋于优化,工业制成品的进出口已经成为四川省对外贸易发展的主流,初级产品进出口比例不断趋于下降。
2.协整分析表明,工业制成品进口和工业制成品出口的增加均能促进四川省人均GDP的上升。但工业制成品出口的经济增长效应要远大于工业制成品进口的经济增长效应。
3.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表明,出口贸易结构和进口贸易结构的提升均不是人均GDP的格兰杰原因,但人均GDP的增加却是出口贸易结构优化的格兰杰原因,即四川省人均GDP的增加能够促进工业制成品出口的增加。
参考文献:
[1]江小涓:中国经济的开放与增长:1980~2005[M].人民出版社,2007
[2]徐光耀:我国进口贸易结构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7(2):3~7
[3]王永齐:对外贸易结构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因果关系的检验[J].世界经济,2004(11):31~39
篇6
关键词:国际贸易融资;商业银行
国际贸易融资是商业银行最为常见的传统信贷品种之一,它与国际贸易、国际结算紧密相连。国际贸易融资是银行对进口商或出口商提供的与进出口贸易相关的贷款。一方面,它收益率高,利润丰厚,具有综合性效益,是现代银行有效运用资金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方式;另一方面,它有效地解决了企业从事进出口贸易活动所面临的资金短缺,增强了在谈判中的优势,使之有可能在更大范围和更大规模上发展国际贸易;同时,它也是国家贸易政策的组成部分,是鼓励出口的积极手段之一,不仅可以调节进出口结构,而且对一国参与国际经济可以起到促进作用。尤其在这金融危机肆虐的时刻,国际贸易融资的合理发展运用,将对企业对银行都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银行贸易融资业务的普遍开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繁荣和进出口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而得到很大发展。据统计,2007年中国外贸进出口总值是1978年的85倍多,已经稳居世界第三位。据海关总署统计,2001至2006年间,我国进出口贸易增长了179%,2007年增长23.8%,其中出口增长27.2%,进口增长20%,全年实现贸易规模1.76亿美元进出口贸易的增长,使得企业对银行融资需求增加,为银行发展贸易融资业务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但从整体上看,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发展仍然较慢,从国际贸易融资额仅占银行贷款余额3%的比例中就可看出端倪,对应地贸易融资的收入在银行的总收入中也是微乎其微,而国外的一些银行该项业务已占到收入的四至八成。具体分析,目前我国国际贸易融资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
1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授信规模核定随意性强,标准不一
各家银行在核定国际贸易融资授信规模标准上有较大区别,有的银行将国际贸易融资视同流动资金贷款处理,有的银行则根据融资品种的不同放大一定的倍数,融资政策的制订多是根据自身对国际贸易融资的理解,缺乏深入、科学的研究。在对国际贸易融资的认识和风险控制上,中资银行与外资银行有明显区别,如对打包贷款这一传统业务,外资银行在操作流程和手续上要简化得多,他们更①本文作者:赵阳,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国际贸易学07级硕士研究生注重通过控制贸易全程来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而不是过分关注企业本身的规模和实力。相对而言,国内银行的国际贸易融资产品流程设计相对不够科学,手续烦琐,可操作性不强。
2企业申请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存在担保难问题
一方面企业在找第三方担保时,会顾虑对方将来会要求自己提供担保,进而产生其难以控制的风险;另一方面部分申请国际贸易融资的企业为贸易公司,缺乏银行认可的固定资产,如厂房、土地等,生产型出口企业的机器设备虽能用于抵押,但抵押率低,而且费用高、手续烦琐、时效性差,不符合国际贸易融资方便快捷的特点;第三,企业对国际贸易融资产品不熟悉,对各种金融工具不能合理运用。在银行产品不断更新、新的国际贸易融资名词不断涌现的情况下,大多数企业不能很好地结合自身实际,选择适合本企业业务特点的业务产品,对各类融资产品无法灵活运用。
3风险控制手段落后
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所涉及的风险有客户风险、国家风险、国外行风险、国际市场风险和内部操作风险。这些风险的管理需要先进的技术手段将银行相关部门之间、分支行之间高效有机地联系起来。而目前我国各国有商业银行在开展国际业务特别是国际结算业务方面一直沿用的是分散的经营模式,外汇业务处理系统较为落后,国际结算与外汇信贷、外汇信贷与会计独自运行,缺乏网络资源的共享和统一协调的管理,以致无法达到共享资源、监控风险、相互制约的目的。
4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方式简单,新产品开发力度不够
目前我国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基本仍维持传统融资方式,即以信用证结算与融资相结合的方式为主,而较为复杂的业务如保理业务、福费廷业务则开展有限。随着银行业务国际化和我国加入WTO,国内银行在科技和管理水平、金融服务及经营方式等方面与外资银行的差距日益显现,据统计外资银行办理国际结算业务已经占有中国市场份额的40%左右。近年来,根据市场的需要,各家银行也在不断推出新的融资产品,但因对业务理解的差异,在业务操作上各有不同,缺乏对各种融资形式严格统一的标准,更缺少对各项业务相对比较规范、明细的统计资料。
5国际贸易融资的对象过于集中
受传统授信业务理念影响,国内银行融资业务对象集中于优质大中型企业。目前,各大银行对优质大企业客户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市场已经逐渐趋向饱和。而近些年来我国中小外贸企业迅速发展起来,目前全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60%左右由中小企业实现,在从事跨国投资和经营的3万多户我国企业中,中小企业占到80%以上,中小企业已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针对以上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对商业银行开展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对策建议:
(1)实行适应国际贸易融资特点的授信规模控制方法。
国际贸易融资的客户评价标准应有别于对流动资金贷款客户的评价标准。评价时更多地根据客户以前在海关、银行、外汇局、工商、税务等办理业务的记录,在此基础上,再参考客户的财务报表反映的经营业绩和整体实力。银行应着手开发建立国际贸易融资客户信息管理系统,为客户建立详尽的业务档案,通过业务了解客户及客户的交易对手,分析其实际履约能力,为国际贸易融资授信提供依据。根据不同的国际贸易融资产品的特点建立不同的判别标准。不同种类的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所涉及的风险,及该业务所能提供的保证、抵押或质押要求都有区别,银行所承担的业务风险也因此有很大不同,银行应根据不同国际贸易融资产品的特点制订相应的产品标准及对客户的授信标准。
(2)采取适应国际贸易融资特点的担保方式,丰富业务内涵。
首先,针对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特点,创新思维,制订操作性强的担保方案。可由企业联保或提供个人担保,或开展与社会信用担保机构的合作,对有条件提供抵质押的企业,可采取动产等质押、应收账款质押、仓单质押等融资担保方式。其次,充分引入第三方金融机构的信用,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企业面临的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进口国的国家风险。第三,积极鼓励出口企业投保出口信用险。第四,加强对企业相关人员的培训,使其了解银行的贸易融资产品理解各类产品的特点和实质,适时向企业推介合适的业务品种,发挥理财顾问的作用。
(3)建立科学的贸易融资风险管理体系,加强风险管理。
建立风险防范体系,采取有效的手段控制风险,是开展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前提条件之一。如确定融资条件和标准,建立风险指标监督体系,使用外汇交易以保值或降低风险;完善分层授权设置、加强密码管理;严格审查真实贸易背景、认真按照操作规程和审批程序处理;定期与客户进行沟通,追踪业务状况;成立信用审批中心和贸易融资业务部门,集中商业银行内部有限的信贷业务专家,成立独立的信用审批中心,以评估客户的信用;集中目标结算和贸易融资人才资源,成立国际贸易融资业务部门以专业处理贸易融资业务及其可能形成的业务风险,利用人才优势事前防范和事后化解各种业务风险。
(4)更新观念,积极创新国际贸易融资产品。
首先,应在传统的国际结算业务,如L/C、托收、信用证等业务的基础上,根据对国际市场的分析,不断开发新的金融产品。如保理、福费廷等新业务在我国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当前应适当引导客户对贸易融资的产品需求,逐步推出国内保理、福费廷、票据贴现等有市场前景的业务品种。其次,国际贸易融资的产品设计要与贸易链有机结合,从贸易环节出发设计产品,才能有效地解决企业在采购和销售中的融资需求。再次,要根据客户的需求量身定做国际贸易融资产品,将传统方式与新的国际贸易融资方式结合起来,使国际贸易融资服务“增值”。亦可根据客户的需求,为客户提供包括定单融资,动产质押开证、进出口保理、全球互联网托收、网上开证等不同类型的创新产品,解决客户在不同的贸易环节中的个性化需求,利用科技平台为企业提供高效优质的增值服务。
(5)依托全方位多系列的产品,培育多元化的贸易融资客户。
篇7
关键词:低碳经济;国际贸易;贸易结构;碳排放
中图分类号:F129.9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4-9479.2013.02.019
近年来,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政府的重要议题,而且正从一个环境问题演变成涉及全球的政治、经济、贸易和社会等的复杂问题。作为一个正处于工业化阶段的新兴市场国家,中国长期沿用的高耗能、高污染、低产出的增长方式,给资源和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长期依赖资源型出口产品的外贸结构与低碳经济的发展潮流相违背,亟待加以改变。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进出口贸易结构,不仅已经成为学术界的共识,也是中国实现经济转型发展的战略要求。总理在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关键在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既是一个长期过程,也是当前最紧迫的任务。在2009年哥本哈根全球气候会议上,中国政府郑重承诺,到2020年中国的碳排放强度(单位国内生产总值CO2排放)要比2005年下降40%—45%。为了实现这一目标,2005-2020年期间中国单位GDP能源消耗年均至少需要降低3.35%—3.9%[1]。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一大出口国,正面临着艰巨的减排目标和任务。
当前低碳产品日渐成为国际商品贸易市场中的新主角,以低碳认证为主的绿色壁垒已成为国际贸易壁垒新趋势,这导致主要以出口加工贸易方式为主、过分依赖中低端制成品出口的中国对外贸易在全球低碳经济潮流中显得越来越难以持续[2]。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国际贸易的发展使得生产和消费发生分离,在一国生产的产品可能在世界其他地方消费,而自然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对环境的破坏又主要是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从而留在生产国。因此,国际贸易可能会使生产国的能源利用和环境状况遭到一定程度的扭曲。
“低碳经济”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英国2003年《能源白皮书》中,它是指基于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生态经济。“低碳经济”这一名词被提出以后,国内外学术界掀起了低碳经济研究的热潮,其中对于低碳经济背景下国际贸易结构变化和转型的研究也已开展起来,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低碳经济与国际贸易关系的研究以及低碳经济背景下国际贸易结构转型路径研究两个方面。
1 低碳经济与国际贸易关系研究
1.1 国际贸易和能源消费研究
AryeL.Hillman等使用投入产出法,在 H-O理论模型中把能源作为解释变量,放宽假设,采用 3*2*2 的模式,即三种要素投入两个国家两种产出,最终通过这个新的模型,对投入产出法的研究作了更深入的探讨[3]。Machado G等研究了1970-1992年间巴西的国际贸易对其能源消耗量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1995年巴西出口的非能源产品中的能源含量明显大于进口产品中的含量,巴西每单位产值出口商品平均要比进口商品多消耗40%的能源[4]。Chen Ying等利用投入产出法,对2001-2006年中国贸易隐含能源消费情况进行分析,认为中国能源需求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增多,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中国巨大的外贸出口引起的。研究结果表明,尽管中国从1993年起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但由于国际贸易,中国实际是隐含能源的净出口国。2002年中国出口隐含能源为4.1亿吨标准煤,但如果排除进口商品隐含能源1.7亿吨,中国净出口隐含能源为2.4亿吨[5]。Lan Yisheng等认为高出口增长和高能源消费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和经济增长的一大特征,并对21种出口行业工业品能源消费情况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在过去的32年里隐含能源出口保持着年均23.6%的增长速度,到2030年中国隐含能源的出口量将是能源产出量的8倍。作为一个人均能源产量比较低的国家,中国必须改变出口贸易模式,根据能源消费敏感度,对不同出口产品采取鼓励或限制的政策[6]。
赵晓丽等运用投入产出理论,通过建立能源消费的直接消耗系数和完全消耗系数计算模型,运用1992、1997和2002年的投入产出表数据,首次研究了中国对外贸易分行业结构变化对能源消费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7]。朱启荣测算了2002年和2007年中国出口贸易活动能源消耗量,分析了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认为中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使得我国的能源密集型产品具有一定的成本优势,但由此形成的贸易结构不利于国内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8]。熊妍婷应用面板协整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等检验了中国能源消费和贸易开放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显示,中国进出口贸易每增长1%,带来人均能耗0.09%的增加,人均能耗对进出口的长期弹性约为0.5[9]。赵晓丽等运用指数因素分解法,根据“联合产生和平等贡献”原理,研究中国国际贸易结构变化对能源消费的影响,认为1980-2005年中国进出口能源强度的下降,是由于出口商品能源效率变化的推动,高耗能产品净进口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国内能源消费的过快增长[10]。刘强等利用生命周期的评价方法,对中国出口贸易中的46种重点产品的载能量和碳排放量进行了计算和分析[11]。Fredrich Kahrl等也分析了中国出口贸易活动对能源消耗的影响,其研究结果表明,出口迅速增长是导致中国能源需求快速增长的一个主要原因[12]。王元道分析了中国出口贸易内涵能源,证明出口贸易内涵能源的增加是我国整体能耗水平提升的重要原因[13]。蒋和平等对广西出口贸易与能源消费关系进行研究,指出出口贸易波动对能源消费产生持续负向影响[14]。
1.2 国际贸易与碳排放研究
1974年,国际高级研究机构联合会(IFIAS)能源分析工作组首先提出隐含碳(Embodied Carbon)的概念,用以衡量某种产品或服务生产过程中直接或间接产生的碳排放。从国际贸易的角度看,“隐含碳”和转移排放有许多相似之处,隐含碳核算又和投入产出原理密切相关,因此投入产出中的许多概念被应用到隐含碳的分析中,投入产出分析模型也成为测算隐含碳排放的重要方法之一[15]。
在进出口贸易和碳排放关系上,国外的研究主要有:Wyckoff对6个OECD国家1984-1986年进口商品隐含碳排放进行了计算,结果发现制成品中隐含碳占到总排放量的13%左右,认为进口产品会抵消国内减排措施的效果[16]。M.T.Tolmasquim在对巴西进出口贸易中隐含碳排放的研究中指出,一个国家向能源密集型的经济结构转变将会给该国环境造成巨大影响,巴西在1990年代CO2排放量的增加与贸易专业化向能源密集型转变存在密切关系,能源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导致巴西碳排放增长7.1%[17]。
随着中国出口贸易的增长,出口商品隐含碳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Shui等通过研究中美贸易隐含碳问题,指出中美双边贸易为全球增加了7.2亿吨的碳排放量,中国对美国出口贸易中的碳排放量占总碳排放量的7%-14%[18]。Dabo Guan等分析了中国1980-2030年的碳排放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家庭消费、投资和出口增长是中国碳排放增加的三个主要因素[19]。齐晔采用投入产出法,估算了1997-2006年中国进出口贸易中的隐含碳[20]。孟祺利用投入产出法测算了中国出口商品国内的碳排放情况,指出进口中间产品无论是对我国还是全世界都起到“减排”的作用[21]。李善同采用结构分解方法,对中国各地区、各产业能源强度差异进行因素分解分析[22]。王媛等应用对数平均指数法(LMDI)对中国影响隐含碳净转移的因素进行分解分析,并对中国国际贸易隐含碳进行估算[23]。魏本勇等从最终需求的角度,对中国2002年出口贸易引起的碳排放(包括直接和间接排放)进行了评估,研究表明2002年中国为满足对外出口需求而产生的碳排放约为288.22-330.49亿吨,其中国内产生的碳排放量261.19亿吨,约占当年中国一次能源消费碳排放量的23.45%,单位产值出口的平均碳排放为0.093-0.106千克,其中0.084千克是在国内排放的[24]。李艳梅等通过结构分解模型,将影响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的因素分解为4种:直接碳排放强度效应、中间生产技术效应、出口总量效应和出口结构效应,并对1997-2007年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碳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造成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增加的主要原因在于出口总量的不断增长,其次是中间生产技术的变化[25]。宁学敏基于协整理论和误差修正模型(VECM)对中国1988-2007年碳排放量和商品出口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中国碳排放量和对外出口贸易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并且两者存在双向的因果关系,出口的短期变动也同样对碳排放量存在着正向影响[26]。周新研究了国际贸易所引起的“碳泄露”问题,对包括中国在内的10个国家或地区的国际贸易中隐含的碳排放进行测算,并通过“消费者污染负担”和“生产者与消费者共同负担”原则,重新测算各国或地区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结果发现美国是贸易隐含碳排放的最大净进口国(464亿吨),而中国则是最大净出口国(452亿吨)[27]。
2 低碳经济背景下国际贸易结构转型路径研究
目前,气候变暖已成为全球的首要环境问题,减少碳排放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研究报告认为,全球碳排放量将在2020年达到峰值,为此,发达国家应实现2020年在1990年基础上减排30%,发展中国家实现2050年在1990年基础上减排20%[28]。Stern提出到2050年,碳排放量至少要比1990年减少50%,发达国家应到2050年减排80%,多数发展中国家到2020年应该承诺具有约束力的减排目标[29]。丁仲礼等根据人均累计排放相对原则,通过计算各国的排放配额和剩余的排放空间,将世界各国或地区分为四大类:已形成排放赤字国家、排放增量需降低国家或地区、排放增速需降低国家或地区、可保持目前排放增速的国家或地区[30]。
如何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展低碳经济,如何在低碳经济背景下促进贸易结构转型,国内外学者提出了可能的实现路径和建议,概括起来主要有2个方面:一是发展低碳出口产业;二是加强低碳贸易的制度设计。
篇8
流通环境:流通环节可以被看作是农产品的买卖阶段,这里存在着进出口两类商业活动。根据WTO协议,农业协议商定的粮食和农产品贸易自由开放度,定位在当年国内消费量的3%-5%的水平上,也就是对外保持3%-5%的依存度。从而意味着,我国每年必须进口它国有关农产品。在开放经济体特征下,我国农业生产仍然维系着传统的小农生产模式,即便在现有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大力支撑,也难以在全局上改变上述事实。与此同时,我国各农产品出产区因各自的自然禀赋条件限制,使得同类产品的规格、品质呈现出差异性的特征。这样一来,就难以在规模经济层面上获得海外市场的竞争力。实践表明,当前仍然在比较优势驱动下,进口于东南亚一带的水果、粮食产品在我国具有较强的价格优势。因此,这对我国相关农产品的销售造成了冲击。
制度环境:WTO本身就构成了一系列的制度安排,并在强制性原则下被成员国所遵守。在此制度环境下,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在获得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制度压力。协议所规定的取消非关税措施,降低关税,使得我国农产品关税将在目前的水平上进一步下调到14%左右,一些重要产品的关税下调幅度更大。其中,最为苛刻的则是在“国民待遇”规则的驱使下,我国不能通过给予农产品补贴来建立价格优势。这样一来,上述已指出的诸多环境要素便直接导致了,我国农产品无论在品质上还是价格上,都面临着较为尴尬的局面。由此可见,我国目前的农户小生产为主的农业生产模式,难以在成本控制上与欧美发达国家的机械化生产模式相抗衡;当然,在与劳动力成本相比较低的东南亚等国,也无太大优势可言。这些困局难以在短时间内得到根本改善,从而惟有在内涵发展驱动下提升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实力。
上述环境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不可否认,加入WTO后我国农业产业化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这种发展动因不仅来自于国内农业产业的合理规划,也间接来源于WTO协议的倒逼机制。因此,上述环境对我国农产品的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应是正、反两个方面。正因如此,上述环境对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影响,便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积极影响方面
从微观层面来看,农产品的直接生产者主要由农户和农垦企业构成。随着我国农产品出口由粗加工逐渐转向深加工,使得农垦企业成为了其中的主角。在资本逐力性的内在驱动下,WTO协议所规定的对等原则,为农垦企业产品出口它国而享受国民待遇提供了制度保证。从这一点来看,上述环境应释放出了积极影响。同时,配合当前国际分工体系的动态调整,以及电子商务模式的广泛应用,进一步提升了农垦企业的国家视野,这就逻辑增进了我国农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实力。具体而言,这种竞争实力来源于交易成本的降低。如,目前国内的“墩皇网”,就是立足于开拓国际贸易电子商务模式的网站。从而,国际交易伙伴借助该网站,便能在分类栏目中快速搜索到商业信息。并且,电子商务本身具有无边界市场、无时间限制的优越性,从而就能改变因时差所带来的贸易困境。在此基础上,将增强国际贸易活动的无边界性和连续性。不难理解,这就降低了农产品出口的交易成本。
(二)消极影响方面
不难发现,WTO协议对我国农产品的进出口也带来了消极影响。消极影响在环境分析中实则已经部分提到,在这里又可以概括为:(1)农业组织方面。我国广大农村仍遵循着小农经济的发展路径,并在现行农村耕地制度条件下,也形成了以农户为单位的小生产模式。这将难以在产品价格、规格等方面抗衡国外产品。(2)农业技术方面。在农业技术标准未与发达国家接轨,且检疫监管缺位的情况下,难以形成出口的核心竞争力(产品品质是构成核心竞争力的核心)。(3)惠农政策方面。其它方面还包括:我国农业生产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许多不利因素:首先是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人多地少的小规模生产导致我国农产品生产效率低下,交易成本高。入世后,我国的农产品不仅面临国内市场的需求,还面临国际市场的需求,这就迫使我们要调整农产品的生产结构。其次,我国的农产品自然生产条件较差,即使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质量、品种结构也满足不了国际市场的需求(环境分析部分已经提出)。由此可见,借助和挖掘现有积极影响,通过优化农业组织资源来应对消极影响,便成为WTO协议下我国农产品进出口策略的构建基础。就本文主题而言,以上消极影响方面的阐述,便为下文的对策构建提供了切入点。
对策
与传统对策所体现的就事论事不同,本文对策建立在系统观的基础之上。关于这一点,从环境分析中所提炼出的影响因素就可见一斑。为此,以下将从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以及提升监管力度等三个方面入手。
(一)加强组织建设
加强农产品生产的组织建设,需要从法人实体和渠道等两个方面下工夫。通过调研不难发现,农产品的价格、规格、包装、检疫等诸多要素,共同支撑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因此,这就需要在继续增强农垦企业内涵发展的同时,加强农业合作社建设。农业合作社建设不仅要形成技术、资金互助功能,还要从国际市场开发、价格制定、规格统一等方面夯实基础。在渠道建设上,应大力发挥县域政府的行政主导或辅助职能。在加强组织建设的同时,应改变由国家财政直补的出口政策。为此,应在区域税收模式上进行适应性改造。在城乡统筹背景下,农业产业规划必然面临着形成城市与农村间产业结构互补性的任务。因此,为了打破已有不尽合理的产业结构,以及确保符合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要求。地方政府应在两个方面进行税收模式的改造:(1)针对高科技的农产品生产企业,应给予税收优惠。其优惠的模式可以采取非对称降低税率的办法,也可以通过后期经政府创新基金的发放给予变相优惠。(2)针对拉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产业,诸如拉动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涉及到内生驱动力的问题。具体来说,就是以什么样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的问题。目前,尽管在增强城市与农村经济间的联系互动,但二者各自的经济内循环态势仍十分明显。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应根据区域产业分别给予两大区域的重点产业以税收扶持。如,农村经济系统中的乡镇企业(主要是涉农产业)。与此同时,在针对资源指向型的产业而言,应通过提高税率的办法来减少负外部性的产生。
(二)强化制度建设
WTO协议作为约束成员国的制度设计,需要进一步的分解和细化,从而形成我国各地农产品生产、加工的具体执行办法。在制度建设中应突出生产领域的实际要求,从执行力来看生产领域属于内环境,能在内控下得到贯彻。生产领域的制度应涵盖:产品生长、生产前的药物控制;加工流程控制,以及产成品的检验、检疫控制等环节。针对目前在制度建设所呈现出来的问题,应加紧建立国家、地区、行业等层级的检验标准体系。由于国际标准与国家标准间存在着程度上差别,因此在涉及出口的农产品,企业应在国际标准体系要求下给予检验和检疫。在全面质量管理的思路下,还应从农产品的生长和生产全流程进行质量控制,关键在于追溯信息库。从而,一旦出现产品质量问题能及时检查到影响源,并减少产品的销毁范围。
(三)提升监管力度
监管力度的提升需要从政府公权力的实施,以及农产品生产组织的内控两个方面进行展开。从我国目前的现状来看,单纯依靠企业和组织自律监管是不能完全杜绝质量控制问题的,因此,各级政府应在公权力的应用基础上提升监管效果。由于农产品生产企业分散于城市周边,且农户生产也分散于农村之中,这样一来,就为政府的监管工作带来了难度。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呢,笔者提出几点建议:(1)将监管权限下放。在政府的科层组织结构下,可将农产品生产的具体监管权下放置县、区这一级。为了减少多层级委托关系所导致的偷懒行为,地级市的质检部门还应不定期的对下级监管工作进行检查与考核。作为省级农产品质量监管部门,则以地级市为单位以一个年度为周期,对出口农产品的质量反馈信息进行评估,并作为对下属部门年度考核的重要指标。(2)引入声誉约束机制。通过互联网平台向全社会公布各县域农产品的生产情况,并设立专门的栏目公布随机抽查后所出现质量问题的企业或地区。从而,在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和机会成本下,迫使相关企业和农户认真履行产品质量安全职责。综上所述,以上便构成笔者对文章主题的讨论。不难看出,笔者着重从内涵发展的角度对我国农产品进出口策略进行探讨。通过内涵发展才能构筑起我国农产品出口的核心优势。诚然,本文不可能穷尽所有的对策安排,但仍从特有的视角对本文主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相信随着实践的加深将不断深化对本文主题的认识。最后,本文权当抛砖引玉之用。
篇9
【关键词】物流;海关监管;通关;贸易便利化
1.引言
现代意义上的物流管理,是在社会分工不断深化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通过对以往分散在各个企业、企业各部门的传统物流活动进行整合、优化资源配置、细化分工和加大专业化程度,以求达到大幅度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加快企业资金周转率和提高整个社会经济效益的目的。现代物流管理自上世纪中期在美国产生后,因为它对企业利润的巨大贡献,使其在短时间内被欧洲、日本及其他新兴的工业国家和地区的企业所大力追捧,被誉为“第三利润源泉”,有力推动了这些国家的经济复苏和社会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际贸易和经济规模发展迅猛,促进和推动了现代物流产业的快速成长和先进物流运作管理技术的广泛应用,从而也对中国海关的物流监管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作为国际贸易和全球供应链的重要节点,我国海关在如何适应现代物流发展、促进和服务于国家进出口贸易,以及在树立怎样的海关业务管理理念和采用什么监管方法等问题上,还需要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以主动适应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现代物流高速度、高水平发展的新要求。笔者认为,通过整合资源、完善体制和深化改革,不断创新监管工作机制,并综合应用风险管理、信息科学和先进的检查监控技术手段,构建中国海关“大监管体系”,以“大通关”服务“大物流”、发展“大口岸”和促进“大外贸”,不失为目前情况下一种比较稳妥、可行和有效的手段。
2.现代物流运作和管理技术对海关通关监管模式的挑战
自加入WTO以来,我国的外贸进出口规模日益扩大,服务业开放水平不断提高,随之而来的是以经济外向化、物流国际化、经营个性化、运作专业化为特征的进出口物流业的迅猛发展,不仅对海关固有的通关监管模式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同时也为海关通关监管模式的改革创新提供了新的动力。从表面上看,海关的监管对象是进出口货物,但实质上给海关工作产生巨大影响的却是进出口商品物流管理方式的现代化、专业化和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2.1 海关面临进出口商品物流总量大幅增长的考验
在快递物流业务方面,当前世界最大的几家物流公司(如UPS、敦豪、联邦快递等)已先后入驻我国,极大地拉动了我国快递业务量的迅猛增长。在航运物流方面,中国通过远洋运输完成的进出口贸易货物的物流总量已经在全球商品贸易物流中占有重要位置,并先行进入了“贸易大国”和“物流大国”的行列。如此大规模的进出口货物总量,势必给海关现有的监管资源配置和监管运作模式提出严峻的考验。
2.2 海关原有监管理念与先进的物流管理理念发生碰撞
在中国加入WTO后过渡期结束后,中国向国际社会的入世承诺逐年兑现,各类服务业开始逐步向外商全面开放,尤其是在流通领域和特许经营、交通、仓储等与物流主业和辅业息息相关的物流服务市场逐步对外开放,从而吸引了众多对中国巨大的潜在物流市场觊觎已久的国外物流企业将纷纷以各种方式涌入国内物流市场,带来“全球营销、快速交货、产品个性化、零库存管理”等全新的经营模式和物流管理方式。国际上最先进的物流管理理念、方法和技术手段的引入,势必与我国原有落后的物流管理理念、方法和技术手段发生矛盾和碰撞,并不可避免地会使中国海关现有的货物监管理念、方法和技术手段与先进的物流管理理念、方法和技术产生激烈的碰撞。
2.3 海关原有传统通关监管模式遭遇新监管模式的冲击
海关原有传统通关监管模式遭遇新监管模式的冲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海关监管对象发生的变化。传统的海关监管模式是以进出口货物为主要监管对象的,从物流的概念来讲,传统的海关监管对象定位是进口方或出口方即第一方或第二方物流,而第三方物流则是今后物流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因此国际贸易和中国物流的发展将从法律责任、政策执行、业务操作等多方面对海关监管对象的定位产生根本性的影响。其次是海关监管的内涵和外延的扩大。传统的海关监管模式主要侧重于对监管区域内货物的静态监管,而对监管区域外货物的常态和动态监管力度则相对弱化,一般是通过一些调查、核查、稽查等非常规监管手段进行监管。但是,从第三方物流系统的运作流程来看,物流运作是一个与信息流、资金流相伴相生的动态过程,因此仅仅把握监管现场的局部物流和信息流往往难以得到全面真实的物流动态。在一个物流方案的实施过程中,目前海关的监管手段能掌握的仅仅是其中一个有限的局部和整个物流链中一个环节,对物流系统运行的整体情况和全局动态则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此,正是由于海关的监管没有介入到整个物流系统的核心环节及相应的核心活动,才造成了海关监管和海关风险管理工作的被动局面。
2.4 海关渴求先进的管理和监管理念、方法与技术手段的助力
近年来,在“依法行政,为国把关,服务经济,促进发展”的工作方针指导下,海关系统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从制度上、管理上、技术上突破传统的通关监管模式,特别是重点推行和实施了对通关作业制度的改革如电子口岸、H2000、加工贸易联网监管等监管措施,有效解决了一些与现代物流发展要求难以适应的监管难题。这些举措一方面健全了海关的物流监控体系,强化了海关监管力度,同时也从局部上适应物流发展高效率、低成本的要求,有力地促进国家进出口贸易和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
但从总体上来讲,海关监管手段不管是从区域划分、职能定位、资源配置、通关流程和管理方式等等方面仍还存在着与现代化、信息化、专业化、集约化的物流业发展难以相适应的地方。特别是面对不断发展的物流企业提出和实施的一些新的经营管理模式,海关如果逐个去应对和解决就存在着管理资源浪费和行政成本提高的问题。从总体情况看,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物流国际化、社会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下,海关的监管理念、监管模式、监管手段和技术远远落后于国际贸易和现代物流发展的要求,存在着诸多的不协调和不适应。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海关监管与物流业发展之间的矛盾,需要从体制机制、监管理念、监管方法和监管技术等方面进行全局性的改革,才能实现从适应现代物流业到促进物流业发展、便利国际贸易的方向转变。
3.营造构建适应现代国际物流发展的海关大监管体系的理论和实践环境
建立与便利国际贸易和促进智慧物流发展的现代通关监管模式相适应的海关大监管体系,既要坚持继承和发扬海关传统的有效监管理念和操作方法,又要秉承引进和创新的开拓思想,更要在多年来海关在通关监管模式上改革和创新所取得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大胆引入和吸收以无线传感技术、智能嵌入技术等为支撑的物联网理论、理念、方法,打造智慧型海关业务管理平台和监管体系,使之真正成为提升我国海关管理观念现代化、业务管理风险化、信息管理网络化、行政执法规范化和国际贸易便利化水平的可行途径和有效手段。
3.1 转变观念,准确把握海关角色定位
海关的存在和执法行为代表着国家的意志,是国家的象征。维护并服务于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海关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而依法行政、为国把关是海关工作的本质特征。在知识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进程中,海关作为对进出境货物进行监督管理的执法部门,保障通关的高效运作,提供良好的便利服务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对海关的一致要求和判断标准。因此,海关必须从服务行政的理念出发,通过转变监管理念、更新监管技术和改进监管方式等方面入手,不断提高服务水平。要使监管方式从“由物及人”转向“由人及物”,通过与企业合作形成互动并为其提供服务,对管理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综合治理,共同营造积极和谐、协调发展的环境,以求实现双赢和多赢的目标。在对进出口等相关企业管理方面,海关要把一部分自己管不好,甚至管不了的事务,让给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和审计师事务所等中介组织去做,把海关的部分职能转让给社会承担或履行。在打击价格瞒骗方面,要充分发挥商会、行业协会的作用,加强与它们的合作,促进企业守法自律,将原来的对单个企业管理转变为对行业的管理。同时要处理好与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的关系,激发它们参与海关管理的热情,形成共同实现海关行政法治的有机体系。
3.2 创新技术,完善海关监管服务制度
创新技术,完善海关监管服务制度,主要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借鉴世界海关组织推行的“经认证的经营者”管理思想,整合、统一目前各种企业分类标准和便利措施,提高评审效率,逐步向企业动态管理转变,并通过采取允许税款分期延期支付、缴纳部分滞纳金后先予以清关等切实可行的措施鼓励和促进企业开展进出口业务。二是在进出口物流企业及相关单位之间广泛推广使用以EDI、物联网为技术支撑的无纸通关和电子口岸建设,实现海关监管基础数据的电子交换和计算机数据管理,对从事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信息流进行全面监控,进而实现对进出口实体商品进行海关实时动态监控。企业可以通过电子数据交换大大节约通关时间和成本,同时在与海关的信息互通过程中主动获取企业生产经营所需要的政策法规动态和信息,及时根据国家政策法规的变动调整企业的生产经营计划,最大限度地扩大出口以获取比较利益。三是打破关区壁垒,按照供应链自身流向实现无障碍监管。在充分考虑各区域的不同发展程度和口岸与内陆海关不同的监管资源状况的前提下,探索以大宗散货装船和仓单等运输数据提前预报为内容的高效规范监管模式,除“属地报关、口岸放行”模式外,对一般进出口货物可更多采取“选择申报、多点放行、区域联动”等灵活的监管方式,以缓解海关日益增加的通关压力。
3.3 整体优化,服从并服务于贸易便利
贸易便利化是对全球海关未来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大势所趋。海关执法行为属于公共服务的范畴,它应当适应国家利益要求和市场需求而存在,与国家利益和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从海关对进出口货物的物流监管角度来看,如何改革海关物流监管模式是海关业务管理变革的首要问题。海关应主动出击,通过不断更新海关监管理念、方法和技术,转变物流监管和通关模式,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国际贸易和物流发展要求。海关必须树立为物流业发展服务的观念,全力支持国家对外开放战略、扶持国家物流产业发展。一方面,要遵循“需求决定供给,供给必须满足需求”这一市场经济规律,建立与“国际贸易及物流监管信息传递系统和海关快速反应系统环环相扣、紧密衔接、双向互动的海关物流监管便利贸易的机制”,实现海关与物流系统的深度融合,真正使海关成为物流链条中重要且不可或缺的一环,海关监管对物流合法运动不构成任何阻碍,在物流领域及整个海关作业流程中全面落实海关与商界的合作伙伴关系,实现“零库存”的目标,使海关成为推动国际贸易和物流供应链系统整体优化的主要推手。另一方面,海关必须认识到执法规范是确保物畅其流、各尽其职的根本,在坚持依法办案的同时,以理性、公正、人性化的态度实施“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确保执法的质量和效率,注意控制执法成本,对案情简明的案件,要速侦速结,对行业性的走私违规行为,要抓住典型,抓住重点,力求查处一个,教育和震慑一片,并进一步整合优化执法监督资源,建立统一规划的执法监督体系,确保信息灵敏、政令畅通、执法统一、行政高效,以促进我国企业物流和物流企业的又好又快发展,为国家改革开放和进出口贸易保驾护航、提供便利。
参考文献:
[1]孙毅彪著.海关风险管理理论与应用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7.
[2]曹芳.关于建立海关与企业合作伙伴共享的若干思考[J].海关研究,2007(4).
篇10
关键词:对外贸易顺差收支平衡
一个国家能保持对外贸易顺差通常可以被认为,该国的出口商品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并由此积累了相当的对外支付能力或对外债权。但持续、巨额的贸易顺差则可能产生一系列负面影响:降低资金使用的收益率。贸易顺差本身就说明放弃了同期相应的进口,若未将顺差资金运用于对外直接投资、或引进国内所需的先进技术或人才,而只是表现为在国外银行的存款或购买外国债券,则其收益率往往不如进口国内所需的先进设备或短缺的原材料;加大本币汇率升值的压力,若不能有效地化解这一压力,而让本币升值,则可能对随后经济发展、尤其是对外贸易的发展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有关企业要将其中大部分兑换成本币,以满足其继续经营的需要,而迫使货币管理当局通过外汇占款渠道增加本币投放。货币当局若不能以有效的手段对冲、收回这些本币,则将加大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将承受对外谈判的巨大压力。顺差国的贸易伙伴、特别是逆差国,势必设置多种贸易障碍、甚至可能不惜牺牲其国内消费者利益,以贸易失衡为由,要求顺差国减少出口或增加从逆差国进口,使顺差国经济遭受巨大困难。
巨额顺差加大了国内经济受外来冲击的风险,不利于国内经济的协调发展。近些年来,我国大陆国际收支双顺差问题,特别是贸易顺差令世人瞩目,并引发若干国际争议。鉴于相当一段时间内,我国大陆对外直接投资额还将少于吸收的外来直接投资,其顺差局面一时还不会改观,因此,本文仅就贸易顺差展开讨论。
我国贸易差额的基本分析
(一)我国贸易差额的发展概况
原本经济落后的国家,采取了符合其国情的经济发展方针策略,随着经济发展,其对外贸易往往在经历一段时间的逆差后转为顺差。日本、韩国等国家都曾如此。我国也不例外:上个世纪80年代,进出口贸易1年平衡,两年顺差,其余7年逆差。合计为42.9亿美元逆差。而从1990年起,情况就完全改变了,除1993年外,我国对外贸易持续顺差,抵消1993年的逆差121.2亿美元,1990-2005年,累计顺差达3977.5亿美元,其中2000-2005年累计顺差额为2291.7亿美元,2005年为1018.8亿美元,创历史记录。近年以来,有关部门多次提出平衡贸易收支和国际收支,但2006年上半年顺差仍达到615亿美元,超过2005年同期水平。
(二)我国贸易顺差剧增的主要原因
自上个世纪90年代初以来,我国连续成为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并形成了以外资企业为主的加工贸易基地。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0-2004年,外资企业在我国大陆加工贸易总顺差中所占比重分别为63.6%、67.9%、70.1%、74.1%和77.8%,同期,外资企业在进出口总顺差中所占比重依次为56.7%、62.2%、61.8%、73.6%和76.7%。正是在外资企业加工贸易顺差持续增加的推动下,2004年我国大陆的加工贸易顺差达1063亿美元,2005年攀升到1424.5亿美元;2006年上半年外资企业在我国大陆进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更达58.47%;
外商投资企业在我国的生产和销售大幅度增加,替代了进口,如美国政府责任办公室向国会提交的对华贸易报告就指出:2003年美国公司在华分支机构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达340亿美元,而同期美国对中国出口仅290亿美元;
美国等发达国家在大量地从我国进口劳力密集型产品的同时,严格限制其具有先进技术的产品向我国出口,人为地扩大了贸易差额;
2005年顺差突然扩大主要是由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进口(主要是设备进口)增速(17%)放慢,与出口增速(28%)拉开缺口;
外商投资企业伪报进出口额以转移资金。有学者运用比较法(即比较贸易伙伴贸易统计数据估算转移定价规模)对进出口伪报的研究结果认为,“仅2001年一年,中国大陆通过进出口伪报方式进行的变相资本流动,就高达662.27亿美元,相当于当年中国大陆进出口贸易总额的13.0%。当然上述估算忽略了转口贸易、加工贸易的影响而并不十分精确,但足以说明进出口伪报规模之大已不可忽视。”
“2002年下半年以来,人民币升值预期逐渐兴起,进出口伪报的目的,日益从资本外逃转向资本内流,方式也从过去的高报进口低报出口,转向高报出口低报进口。”这样的变化虚扩了我国大陆外贸顺差。渣打银行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也提出:“由于进出口企业虚报数据等原因,中国去年的贸易顺差远没有官方公布的1020亿美元那么多,估计实际上只有350亿美元,其余的670亿美元实际上是贸易中隐藏的非贸易资金流入。”
笔者认为,除了上述原因外,还有以下几点也很突出:
对贸易差额观念和政策的滞后。我国曾长期外汇短缺,改革开放初期,把鼓励出口换汇、创汇作为政策的重点;将“外汇自求平衡”作为外商直接投资一项基本要求。应该肯定这些政策的历史必然性和正确性。但是,发展至今,我国外汇储备以至国际债权债务的情况已完全不同于当初。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2005年《中国国际投资头寸表》,2004年我国已有对外净资产1203亿美元,2005年,该项资产达到2875亿美元。尽管如此,在许多地方或部门,人们的观念仍然停留在当初,一些“经济学家”也鼓吹出口对国民经济有贡献,而进口则相反。体现在政策上,各级政府鼓励出口换汇、创汇的措施不少;鼓励进出口平衡安排和鼓励进口的措施,则相对不足。
经20多年发展,我国已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工业体系,且许多制造业出现产能过剩,以至于许多国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上取代了进口品,而且在相关的国际市场上也占据了很大份额。这种转变是好事,但也使相关产品贸易由原先逆差转变为顺差。
骗取出口退税。虚报出口的动因,除了上述资本内流,以获取人民币升值好处外,还有骗取出口退税的好处。出口退税本是国际惯例,意在避免双重征税,以降低消费者负担。同时也降低出口商经营的成本,鼓励了出口。我国大陆的出口退税额从1985年的19.7亿元迅速增加到2004年的4200亿元,同期占出口额的比重从2.4%提高到8.6%。然而,并非所有的退税都有真实的出口。虚报出口,骗取退税案件时有发现和披露,就说明了这点。
我国内需不振影响进口增长。我国提出扩大内需以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方针已多年,但成效并不明显,主要标志之一是城乡储蓄存款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经济发展速度,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公布数据,我国大陆城乡储蓄存款余额从2000年初的59321.83亿元增长到2006年6月底的154996.87亿元,短短五年半时间,增长了161.3%。高储蓄率的成因除了传统消费观念因素外,更多的是对收入增长的预期不佳,而对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住房等消费前景的担忧。在消费欲望不强的情况下,消费品进口的增长自然也就难以理想。
此外,还应看到,虽然我国贸易顺差较大,但真正具有综合竞争力的产品还很有限,许多产品出口靠低价竞销,效益并不理想。
实现贸易收支平衡的若干思路和建议
(一)切实转变观念
要辨证地认识顺差的利弊以及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正确、全面理解利用好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意义,特别要从我国人均自然资源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基本国情和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国策出发,在平等互利的前提下,善于利用国外资源,发展对外贸易。在制定和修订发展规划、政策和法律法规时,都应以实现贸易平衡为出发点,同时,加快统一中、外资企业税收制度。
(二)转变对外贸易发展的方式
积极鼓励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发展对外贸易,改变外资企业在我国外贸中占据主要地位的局面;积极发展一般贸易和其他形式的贸易,改变加工贸易在我国外贸方式中占主要比重的局面;出口商品以数量增加为主转变为以品质提高为主;走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改变靠外延发展为主的外贸发展思路。要明确:靠外资企业和加工贸易为主发展对外贸易是不可能成为贸易强国的。
应考虑根据我国的产业政策和外贸商品的经营效益等情况,适时适度调整出口税率和出口退税率,进一步优化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和进一步提高效益,进而促进实现贸易收支平衡。
应进一步加强引进先进技术工作,并着力在真正吸收和消化所引进的技术,为我所用,同时大力加强自主创新,实现由目前的贴牌、定牌加工为主向委托设计、生产,以至自有品牌生产、营销为主转变的贸易。
(三)积极推进自由贸易区的谈判和建设
我们必须冷静对待贸易摩擦和外国施压,据理力争,从长远发展观点出发,处理争议。同时,我国已经与东盟国家达成自由贸易区的意向,并与新西兰、智利等国家进行自由贸易区的谈判。这些都应该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积极推进,以利于双方共同努力,实现贸易收支平衡。
(四)谨慎处理有关战略物资储备建设
我国已经是石油净进口国,且石油进口规模还将继续扩大。而近两年来,世界石油价格急剧上升,屡创新高。对此,有人提出大量进口石油,建立国家石油储备,既稳定保障国内石油供应,又降低国家外汇储备。对其他一些战略物资,也有类似建议。笔者认为,对此应十分谨慎,认真分析石油价格持续上扬的原因和趋势,考虑我国大量购进对价格的冲击。
此外还需要加强海关、外贸管理、外汇管理、银行、商品检验、运输管理等部门之间的通力合作,验核进出口商申报的进出口贸易的真实性及其报价的可信性,以核实相关的统计数据,确认贸易差额的准确性。
同时应加强经济发展规划,严格防止重复建设,有效地缓解或化解产能过剩问题;积极、稳妥地发展对外直接投资,更好地利用国外资源和市场;着力改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人民群众收入和生活水平,有效地扩大内需,降低国内高储蓄率。
平衡贸易收支的前景
目前我国政府已开始采用扩大内需、降低储蓄率、市场开放、汇率浮动以及扩大进口等组合政策措施来改进国际收支平衡。
笔者认为,由于上述造成贸易顺差的原因,都是长期存在、并在随后多年继续存在,2-3年内不可能全都扭转,实现贸易收支平衡需要多方面相当时间的综合努力。鉴此,笔者认为提出“适度顺差,综合平衡,中长期平衡”的方针比较合适。
所谓“适度”,是指在外贸一时还不能实现收支平衡的情况下,应努力将顺差额控制在一定限度内;所谓“综合平衡”,是指不要求所有商品贸易和所有贸易方式都实现收支平衡,而允许在不同商品领域和贸易方式顺、逆差互见;所谓“中长期平衡”,是指从现在起,经过几年努力逐步实现贸易收支平衡,而且不硬性要求每年都实现平衡,只要逆差或顺差不超过一定限额,可以若干年为一个阶段,实现阶段平衡即可。
参考文献:
1.周小川.中国的贸易平衡和汇率有关问题[N].金融时报,2006
2.梅新育.多种暗箱成就外资暗流[N].国际商报,2006
3.翟志宏.外资加工贸易持续推高中国外贸顺差[N].国际商报,2006
- 上一篇:服装设计的市场前景
- 下一篇:班主任的情绪管理心得体会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进出口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