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饮食文化特点范文

时间:2024-01-04 17:47: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西方饮食文化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中西方饮食文化特点

篇1

首先,中西方饮食文化之间最大差异是对于营养和美味观念的不同。中国传统美食在烹饪过程中一般会经过长时间的油炸或炖煮,这样使得食材当中的营养成分遭到破坏,造成营养流失。这样的烹饪方法会造就中国传统美食丰富的口感、多样的色泽、已经变化多端的香味,但不可忽视的是营养的流失。西方饮食文化注重食材营养搭配,西方饮食最大原则就是营养。西方饮食将蛋白质、维生素、脂肪等营养合理搭配,使得这些营养成分能够充分吸收。但是西方饮食文化对于菜的色、香、味等考虑较少,口感变化单一。总的来说西方饮食文化注重饮食营养,但轻口感、色泽等。

其次,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请客吃放时,菜的数量越多、质量越好、食材越珍贵,才能体现主人的慷慨与热情,至于客人能够吃完这些饭菜确不会考虑。相反,如果饭菜恰好够吃,主人将被视作为小气。因此,在传统中国饭桌上普遍存在铺张浪费情况。这也从侧面反映中国的民俗民情,我们在饮食方面是需要努力改进的,特别是中国人的爱面子、讲排场这种不好的习惯,但这种不好的习惯似乎是很难改变的。

然而,在西方饮食文化当中则十分重视节俭,在盛大的宴会当中也就五六道菜而已,其中上菜也就二三道而已,其他则是陪衬。在平时请客吃饭更是讲究够吃就好。因此,可以看出在西方饮食文化十分重视节俭,不讲排场。这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优秀文化传统。再有,中西方饮食文化上别一个大区别在于就餐方式的不同。在中国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人们喜欢坐在一起吃饭,这样才能体现团结、友好的用餐气氛。但是在西方,无论是宴请还是平时一般都采用分餐纸,一人一份,各吃各的。文化的差异造成了这一区别。在中国文化当中认为共餐制能够营造一种和谐的就餐氛围,人们通过敬酒等方式,沟通情感、增进友谊,因此,在中国共餐制已经成为中国饮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方饮食文化则讲究分餐制,各自点菜,各自享受,能够很好的体现节俭用餐的特点,保证了每餐都吃完,而且还有益于身体健康。

2结束语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开放的中国已经融入到了全球经济和文化当中,不同的饮食文化已经成为跨文化交流的重要因素,随着中西方饮食文化的碰撞,中西方饮食文化一直被人们广泛关注。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悠久和多元的民族文化以及地域风情养成中我国丰富多样的饮食文化及其特点,中国饮食具有较强的季节特点,不同的季节做不同特色的菜品,中国饮食上讲究医食结合。西方饮食文化经过长期的积累和演化形成很多不同地域和文化特点的饮食文化,其中有意大利菜、俄罗斯菜、法国菜、美国菜等几个主流菜系。

篇2

关键字:西餐饮食;中菜烹饪;影响

中图分类号:TS20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6(a)-0000-00

1 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科技的高速发展、交通的快捷便利,中国与世界各国各区域的联系日益加强和深入。中西方在烹饪方面交流和融合的程度进一步提升,烹饪的原料选取也打破了区域的限制,国内也可以较为方便地获得挪威的三文鱼、日本神户牛肉、新西兰牛排、意大利的芥兰、荷兰豆等舶来品的食材,使得中西烹饪和饮食出现了融合的趋势。“西菜中做”形成了现代饮食的新潮流,更多的西餐饮食逐渐地渗入到中国传统的烹饪,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这中国的餐饮业、家庭饮食,具体体现在烹饪的原料、调味技术、饮食方法、烹饪技术、造型等多方面。

“西菜中做”是在中国传统的烹饪基础上,引入烹饪的现代科技和先进理念,充分结合西餐在原料选取、调味技术、烹饪方式、造型等特色和优势,有机地融合中西烹饪实现取长补短,从而促进中菜烹饪的继承和发展,弘扬中国饮食文化。本文将在分析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特色、优势的基础上,探讨西餐饮食对中菜烹饪的影响,从而探讨“西菜中做”的必然性和可行性。

2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

源于不同的文化基础和氛围,中西方在饮食文化的差异较为明显,形成这种饮食文化的差异最主要是由于中西方在早期社会经济类型存在较大的差异。中国的早期社会经济类型是农业社会,而西方主要是畜牧业类型,由于中西方发展基础的差异性形成了不同风格的饮食文化。中国的早期社会主要的食材是粮食、蔬菜,肉奶生产业发展较为欠缺,中国人饮食的餐具为碗筷,中菜烹饪主要是依靠人的技术和手工,并且在中国饮食文化中渗透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观、哲学理念、养生观等,因此中国的饮食文化彰显着神秘、古老的色彩。同时,由于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聚餐饮食时特别注重喜庆和热闹,拥有浓厚的人情味。与此形成强烈的对比,西方人更倾向于安静、自我的饮食环境。西方的早期社会主要是以畜牧业为主,所以西方人的饮食的食材多为肉奶类,较少地选用农产品。不同于中国深厚的饮食文化基础,西方饮食文化积淀不深,受到工业革命的影响,西方烹饪大多采用先进的厨具,刀叉作为餐具。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食物结构

中菜食材主要是植物原料,动物原料只占总体的三~四成,通常是以淀粉类为主食,以蔬菜、肉类作为副食;与中菜相反,在西餐中动物原料为只要食材,大约能占比到六~七成,淀粉、肉类、蔬菜为一体,其中是以肉类为主,蔬菜次之。

(2)饮食观念取向

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中西方在饮食观念和价值取向上存在较大差异。中菜更加注重的是菜品的味觉、口感的享受,对于营养方面关注不多;然而,西方国家崇尚的是饮食享受,他们往往更加注重的是心理享受和体验,精神层面上投入的较多,其次才会考虑到感官方面的享受。

(3)饮食方式

西方国家偏爱安静、自我的饮食环境,同时较为关注卫生健康,所以他们更加倾向于方桌分餐的方式,餐具为刀叉;中国餐饮较为注重热闹的氛围和人情世故的交流,所以他们更喜欢圆桌围餐的方式,进餐大多使用碗筷。中西方在饮食方式的差异还体现在厨房用具、刀工、上菜用餐的顺序、饮酒的规矩等多个方面。

(4)烹饪理念

中餐大多是手工操作的,追求享受这味觉,偏爱菜肴的象形装饰,手工雕刻较多,经常利用蔬菜水果的象形进行雕琢来实现菜品的装饰,这与西餐通过原料本身独有的形象来进行装饰展示物体的美感。同时,西餐烹饪推崇的是自然原则,更多地利用原料本身的形态、营养价值、色调等来开发出食材的价值。

3西餐饮食对中菜烹饪的影响

中西餐各具特色,需要进行取长补短、相互融合,西餐的许多特点值得中菜进行学习借鉴。首先,西餐本着杜绝浪费、适量的原则,西餐的用量往往是根据用餐者的需求来定量的,菜肴的数量不多;其次,西餐较为注重营养搭配平衡,所以西餐中荤素分明、搭配合理;再者,西餐非常强调菜品的搭配,不同的菜肴均会搭配相应的汤,尽量保持原汁原味,比如牛肉菜需要搭配牛肉汤,同时烹饪菜肴时对调味的酒也相当讲究,通过不同的就来提高菜肴的味道,此外,西餐比较喜欢配置沙拉,通过原料的直接搭配搅拌来保持沙拉口味的稳定。最后,西餐多为分餐,以份的形式来分餐,各人吃自己的,注重卫生的同时也避免了浪费。

随着世界饮食的相互交融,中西餐也在彼此渗透,西餐饮食对中菜烹饪的影响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原料的选配

与中菜相比较,西餐选用的原料的范围、类别相对较少,但是西餐更多地注重选料的精细、专业化。通过部位等方式来分类肉类,并有层次、有差异地分档选用,蔬菜水果保持多样的同时需要确保选料的新鲜,更多地选择高科技培植的蔬菜,西餐的蔬菜可以一菜多味、一菜多形、一菜多用。西餐蔬菜追求实用性和原料装饰性的有机结合,同时注重影响和新鲜。目前,中菜原料的选配也参照西餐的方法,肉类普遍选用鸡胸肉、神户牛肉、牛柳、新西兰牛排等,鱼类选用银鳕鱼、冰鲜鱼柳、三文鱼等,选用中西合璧的烹饪手法。在蔬菜选用方面,借鉴西餐选用质地鲜嫩、多样品种、高科技种植的蔬菜。

(2)食用方式

中菜的食用方法相对较为简单,西餐包括了快餐、零点菜式、自助餐、现场制作等不同的方式。中餐在西餐自助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需求来举办中式自助餐。此外,在快餐文化的影响下,国内也大量涌现了类似“蒸功夫”等中式快餐厅。近年来,国内也逐渐开始接受西餐分餐制的理念和习惯,克服中餐铺张浪费、忽视交叉感染,中餐中出现了“公用筷法”来注重卫生,同时适度节俭避免过大的排场。现场制作具有较高的表演性、现场气氛活跃,以食用者的需求为基础,娴熟地进行加工互动,增加了进餐的乐趣和消费者的欲望,现在国内出现了类似的堂煮菜式较为流行。

(3)调味方面

中餐调味一直秉承着“五味调和”,利用各种调料的复合,极致的发挥调味效果,有时过多地追求调味和口感而牺牲了营养价值。适当地引入西餐调味的理念可以很好地提高中菜的烹调。西餐的烹调注重的是保持和发挥物料的天然成分和原有味道,通过一些简单的方式来调味,腌制的调料杜绝长时间的化学腌制,尽保持原味。此外,西餐调味最具特色的就是特制的酱汁,往往是各个厨师根据不同口味和需求来秘制的,不仅凸显味道的精华还富含多种口味和营养,近年来中餐也结合本地的特色和需求调制了多种酱汁来进行调味。

(4)烹饪技法

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精细、多样化的烹饪技法,丰富的菜品,任何国家都无法超越。但是,中菜烹饪的工序较为复杂、操作时间较长、菜品原材料的营养价值破坏过多,这些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已经符合不了现代生活的趋势,当代人更多地追求效率而不想过多地浪费时间,西餐快速烹饪、便捷、健康、美观的理念逐步深受喜爱。西餐的烹饪技法相对较为简单、便捷,更多地注重和追求原料的本味、原汁原味,尽可能地发挥原料的营养价值和风味,常常采用的技法包括煎炸、铁板、烩、烧、煮等,中菜烹饪借鉴西餐的做法,创作出铁板姜葱牛仔骨、炭烧牛仔骨、芝士龙虾、葡汁煎豆腐等菜式。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 中西方饮食文化 饮食差异 心理差异 中西方价值观

马斯洛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五类,这五类需求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越低层次的需求,也具有越大的力量,必须先得到满足。对食物的需求,是人生理上最低层次的需求,也是最具有原始力量的需求,因而饮食文化也为各类文化中最基层的文化之一。

那么什么是文化?关于文化的定义有很多种,这里采用美国社会学家David Popenoe从抽象的定义角度对文化作的定义:一个群体或社会共同具有的价值观和意义体系,它包括这些价值观和意义在物质形态上的具体化,人们通过观查和接受其他成员的教育而学到其所在社会的文化。

可以说文化的基础是群体(如某个民族)的价值观,而文化是这种价值观的外在的各式各样的具体表现。饮食文化亦然。

然而价值观与文化之间绝非一前一后的简单关系。西方社会认为:“通过系统地组织经济资源有可能控制人的生活的信念”(德鲁克),人类心灵的信念提升建立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也就是说,文化可以反过来影响某个群体或社会的价值观。

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可通过中西方民族的价值观差异解释,同时,反过来它也有价值导向作用。这和行为可以通过心理分析解释,同时又可以反过来影响心理是一致的。

价值观和价值观体系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本文试图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引起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的内在基础,并通过社会生态学及发展史等本源性的因素进一步论述中西方心理差异的不同社会起源。

一、中西方饮食差异比较

(一)食材。

中国人的食材较为多样化,只要是无毒的可食的材料,都可以制成相应菜肴。不局限于材料的种类,材料的不同部分也均在食材之列。比如家禽之内脏、脖、爪等,而西方人弃之。另外,以植物性食物为主。据统计中国的菜蔬有600多种,比西方多六倍。

(二)烹饪方式。

中国菜最大的特点是以炒为主,讲究各种不同材料搭配,运用不同火候、时间,讲究下料的次序。但却并不量化固定,会根据材料的特点,以及口味不同灵活调整,系统控制,以味道的协调生动和丰饶美味为最大追求。而西方以整食、硬食为主,鸡肉是鸡肉,牛肉是牛肉。

(三)餐具。

中国人用的是筷子,以夹为主。西方人用的是刀叉,以叉和切为主。

用餐方式:中国人为合食,一盘菜为众人享用,座席多为圆桌,以围食为主。西方人为分食制,餐馆里点菜也为一个人份量。一桌上一般也只有少数几个人,人多的话一般就采用自助餐式。

(四)饮食观。

中国人以美味为第一追求,西方人以营养为第一追求。

二、饮食差异的心理学分析

民族文化与民族心理是密切联系的,不同的文化模式可以造就不同的民族心理特点。民族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民族文化在其成员心理上的投射。可以说,民族文化是民族心理的放大和外化,民族心理是民族文化的深层结构和内化,它们相互作用,互为因果。

本文从中西方三个心理要素的差异来分析中西方饮食差异。

(一)在感知模式上,中西方具有很大的差异。

1.联系与分离。密西根大学汉那法雅及理查得・里斯伯特领异的研究小组通过心理学实验科学证明,西方人在观察物体时,专注于中心物体,而中国人会用更多的时间观察背景,透过环境看物体。在因果关系的理解上,由于西方人关注个体,往往把事件看作具体动因的结果,而中国人则把事件置于更广阔的背景之下。研究人员表示:东亚人生活在相对复杂的社会关系网中,有固定的角色关系,因此关注背景对有效的职能运作非常重要。相比之下,西方人的社会约束较少,强调独立性,他们可以较少关注环境。在中国,人和人之间的构建近似血缘关系,人在社会的生存和发展与其背景和出身、社会关系网络是高相关的,“有关系就没关系,没关系就有关系”这一句中国流传的顺口溜,说明了在中国“关系”这独有的文化现象。西方人虽也讲究关系,但是囿于规则和法律,整个社会建构在法律和契约之上,个体的发展与其出身背景和社会关系的相关性已相对降低。

如果“关系”的重要性第一是中国的社会文化。不难想象在饮食文化中,为什么中国人的饮食方式多为合食,一盘菜为众人享用,而座席多为圆桌,以围食为主。因为在这种氛围下,可以最大化利用就餐的时间和机会,增进与多人的交流和构建关系,一个餐桌就是一个微小的社会。

西方人关注个体,在就餐时,则以个体为主,实行分餐制,不关注在就餐时对全体就餐人员关系的建立与表达。

中西方的就餐方式之差异,体现了文化差异上的“合”与“分”。

2.整体与解析。在一系列试验中,研究人员发现东方人用“整体意象”感知世界,认为世界是由相关物质组成的;而西方人感知世界由不同形状的物体组成,即“解析思维”。比如,中国人会说:“这道菜色、香、味俱全。”倾向于从整体和系统去感观、评价食物。而西方人比如12岁的纽约人大卫・费舍曼(现在是美国美食评论员大军中的一员)评论一道菜说:“章鱼吃起来味道太淡,被其它配料的味道盖过去了。”他们往往会从具体的构成材料着眼,运用分解式的思维,关注材料本体。

中国人对世界的感知自始遵从“天人合一,法则自然”,用系统的宇宙观看世界。中国人在观物时,善于把对象看作完整统一、不可分割的,且把人放在万物之中,认为人也是万物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所以自始就有“天人不分”的感知模式,这使中国人是按主观直觉地而不是客观推演地对待事物。

外延开来,中国人长于系统性、感性、直觉、不确定和随机性,而西方人则为线性、分析性、客观性、量化和概念式。

这种差异解释了中西方在烹饪方式上的不同:中国菜以炒为主,量不固定,根据材料的特点,以及口味不同灵活调整,系统控制,追求不同材料之间的味道协调融合,以整盘菜之综合味道为焦点。而西方的菜基本上以突出某种材料的菜式为主,使用各种称量工具,量化及固定好每一个细节,基本上是以做科学试验的理性去制作一道菜,以及以营养之实用性目的为饮食的最大追求。

(二)中西饮食文化与其不同的认知风格是对应的。

心理学中将人的认知风格分为两种:场依存和场独立性。场依存性者易对环境线索表现出较大的敏感性,更易受移情作用的影响;场独立性者则具有较强的自主性,以自我为中心。贝利(1979)研究发现,在狩猎和采集社会中,人们有较强的场独立性能;在农业社会中,人们往往倾向于场依存性。因此东方人认知风格倾向于场依存性,而西方人则为场独立性。

食材选择的多样性体现出中国人“对环境线索表现出较大的敏感性”,中国人更为关注其生活的环境,根据天时地利,物尽其用,在多样化自然界中进行食物的选择。而西方人则相对更强调对满足身体营养的追求,关注焦点在于自体,对于食材,倾向于选择肉类,这显然和他们的以强调和发展自我独立能力为主要特征的认知是一脉相承的。

篇4

关键词:中国菜名;特点;翻译方法

中国的饮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播中国文化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中国在国际地位的提升,全球对中国饮食的关注也随之增多。目前,许多中国菜名的翻译都会让外国友人难以理解,比如将酸菜包翻译成酸性食品(Acid Food),将口水鸡译为流口水的鸡(Slobbering Chicken)等。因此,将中国的菜名准确翻译成英文对中西文化的交流至关重要。

一、中国菜名的命名特点

中国菜肴的命名方式有很多,有的是根据菜肴的原材料命名(例如童子鸡),有的是根据烹饪方法命名(例如干煸豆角),有的是根据菜肴的地名命名(例如北京烤鸭),有的是根据菜肴的典故或是象征意义命名(例如东坡肉)。不同的菜名,其英译方法也有所不同。

二、中国菜名翻译的理论原则

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在其著作《翻译理论与实践》中提出了“功能对等”理论,即“译文读者对译文所做出的反应与原文读者所做出的反映基本一致”。换句话说,就是 “最切近的自然对等”(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ce)。功能对等理论强调以读者为中心,使译文读者与原文读者有相似的反应。

中国菜名的翻译要遵循功能对等理论。译者在翻译时,既要保留原菜名的特色,也要考虑到文化差异,灵活采用翻译方法进行翻译,力求让外国友人理解中国菜名的丰富文化内涵。

三、中国菜名的翻译方法

中国的菜名种类众多,命名方式各不相同。译者在对菜名进行翻译时,要遵循功能对等原则,不仅要准确翻译菜名,而且还要考虑到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及外国友人对译文的接受程度。

(一)直译法

在中国的菜肴中,以原材料命名、以烹饪方法命名的菜名可以采用直译的翻译方法。这两种菜名通常的翻译方法是:烹饪方式+主材+with/in +调料。

例如:白切鸡 Boiled Chicken with Sauce

酱肘花 Sliced Pork in Soy Sauce

酱烧排骨Braised Spare Ribs in Brown Sauce

京酱肉丝Sautéed Shredded Pork in Sweet Bean Sauce

(二)意译法

在中国的菜肴中,有一些具有象征意译的菜名,有些菜名带有吉祥、富贵等深刻的寓意。在翻译这些菜名的时候,就要采用意译的方法,将它们的主要的烹饪材料和主材配料翻译出来。

例如:龙虎凤大烩 Thick Soup of Snake, Cat and Chicken

百年好合(婚宴上的一道甜食)Sweet Soup with Lily with Lotus Seed

龙凤呈祥 ChickenFeet with Prawn Balls

(三)直译加意译法

在中国菜肴中,带有典故的菜肴的翻译要采用直译加意译的方法。带有人名的菜名部分采用直译,其余的部分采用意译方法,译出菜肴的主要食材。

例如:东坡肉 Poet Dong Po's Braised Pork

佛跳墙 Abalone Soup with Shark's Fin and Assorted Meat

(四)音译加直译法

中国菜肴中有很多根据地名命名的菜肴。对于此类的菜肴,通常的翻译方法是音译加直译法,即音译+主料。

例如:北京烤鸭 Beijing Roast Duck

广东点心 Cantonese Dim Sum

麻婆豆腐 Mapo Tofu (Stir-Fried Tofu in Hot Sauce)

(五)音译加注释法

对于一些中文菜肴名称无法体现其做法及主配料的,通常使用汉语拼音,并在后标注英文注释。

例如:锅贴 Guotie (Pan-Fried Meat Dumplings)

窝头 Wotou(Steamed Black Rice or Corn Bun)

蒸饺 Steamed Jiaozi (Steamed Dumplings)

四、结语

中国的饮食文化历史悠久,中国的菜名中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气息。译者要明确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采用合适的翻译方法,体现出这些菜肴的特点和内涵。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将中国的饮食文化传播出去,促进中西方文化之间的交流。

参考文献:

[1]刘清波.中式菜名英译技巧和原则[J].中国科技翻译,2003(04).

[2]任静生.也谈中菜与主食的英译问题[J].中国科技翻译,2001(06).

篇5

关键词:禁忌 餐桌 礼仪 中西方

一、引 言

中西文化餐桌礼仪禁忌对我们日常生活影响较为深,有不少课题对此进行过探究,我们在前人的基础之上进行系统的概述与总结并探析背后的原因。我们调查后发现被调查者对中西餐桌礼仪文化的禁忌了解程度一般,而相当一部分人对此不了解。大家对于极少数禁忌了解比较深,但是却很少有几个人了解到其中的文化渊源,对于其它中西文化餐桌礼仪禁忌的了解有限,有待加强。我们系统的分析中西文化餐桌礼仪并究其根源,使大家能够加深了解。本文将主要从中西文化餐桌的入席离席这一方面对比并进行分析研究。

二、问卷的数据分析

通过对问卷进行发放,采访被调查者,我们了解到大家对中西方餐桌礼仪禁忌的认识很局限,并且极少数人对其后的文化背景进行过探析,下面是我们分析问卷的详细情况。下面是我们分析问卷的详细情况,通过分析问卷,我们可以得出被调查者中大二的较多,占有效百分比为44.7%;大一占22.9%,大三占21.3%,而大四的最少,占有效百分比为11.2%。被调查者中英语类所占比例为52.4%,非英语类占47.6%,英语类和非英语类所占比例几乎相当。但除此之外,大家对中西餐桌文化禁忌的了解途径较多:有从课堂、书籍、社交等途径获得的,但是大家从网络和娱乐生活获得信息更多一些。被访者多数认为我们的课题对平时的影响比较大,在某些场合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具体分析问卷得出,大家对于极少数禁忌了解比较深,但是却很少有几个人了解到其中的文化渊源,对于其它中西文化餐桌礼仪禁忌的了解有限,有待加强。因此,我们系统的分析中西文化餐桌礼仪并究其根源,这一方面使得大家对其了解能够加深,另一方面丰富我们的课外生活。本文旨在介绍中西餐桌礼仪文化禁忌的差异,主要从入席与离席这一方面来比较中西文方餐桌礼仪禁忌的差异,并剖析这些差异背景。

三、正 文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万里不同食。”而在“食”中又以“坐”为先,中西方座次安排存在着很大不同,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座次禁忌也不同。

(1)入席

在中国,上菜时多以顺时针为上菜方向,居右者因此比居左者优先受到照顾。“中座为尊,面门为上,观景为佳。”[1]

在西方, 通常,桌次地位的高低以距主桌位置的远近而定。以主人的桌为基准,右高、左低,近高,远低。就座次的高低而言,主要考虑以下几点:首先,以主人的座位为中心,如果女主人参加时,则“以主人和女主人为基准,近高远低,右上左下,依次排列”[2]。其次,通常要把主宾安排在最尊贵的位置,即主人的右手位置,主宾夫人安排在女主人的右手位置。再次主人方面的陪客要尽可能与客人相互交叉,便于交谈交流,避免自己人坐在一起,冷落客人。如果碰上外宾,翻译一般都安排在主宾右侧。家宴的席次相对简单,主人与女主人一般相对或者交叉而坐,主人一般背对厅壁。

因此,中西餐的座次安排一旦和上面所述有很大差距,那么就餐者就会触犯禁忌。而这禁忌与其文化背景紧密相关。第一,中华民族儒家的传统思想主要强调“仁、义、礼、智、信”;道家主张“顺应自然”、“清净无为”。荀子《修身篇》言:“人无礼不生,事无礼不成,国无礼不宁。”而西方国家主张民主、自由、平等,宣扬个人的力量,看重个人的价值,注重个人主义。第二,孔子说过“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中国的宴会或多或少地缺乏对女性的尊重。但是在西方,影响最大、渗透面最广的文化是基督文化。基督教认为基督耶稣是上帝派到人间的救世主,而玛丽亚(Mary)作为唯一生育、养育上帝之子耶稣(Jesus)的人,有着高贵、贞节的形象和慈爱、谦卑的品格,理应受到极大尊敬,被称为圣母。人们将基督教文化对圣母的虔诚、尊敬扩展和延伸,便产生了尊敬世间妇女的行为准则。“文艺复兴时期提出的平等、博爱思想也使尊重妇女的社会风尚发扬光大。”[3]第三,中国长期以来以农为本,而农业生产主要依靠经验,人越老经验越丰富,因而认为年长者是家与国稳定与繁荣的关键,很早便形成了“尚齿(年长)尊老”的社会风尚。中国人在社会交往中,在贵贱相等的前提下逐渐形成尊重老者,以老者为先的传统。但由于西方许多国家的畜牧业、工业较发达,更需强壮、易动和勇于冒险特点,而人越老越丧失这些特点,于是难以形成尊老社会风尚。

(2)离席

常见一场宴会进行得正热烈的时候,因为有人想离开,而引起众人一哄而散的结果,使主办人急得真跳脚。“欲避免这种煞风景的后果,当你要中途离开时,千万别和谈话圈里的每一个人一一告别,只要悄悄地和身边的两、三个人打个招呼,然后离去便可。”[4]西餐中途离开酒会现场,一定要向邀请你来的主人说明、致歉,不可一溜烟便不见了。

然而在中餐过程中,离席不是非常讲究。一般可以选择给主人说一声,也可以选择给身边的人说一声,让他或她给主人说一下情况。造成这种离席禁忌很大差异的原因主要是,不同的文化背景使得人对同一件事情的看法和思考方式不同。

参考文献:

[1]多晓萍.从饮食角度浅谈中西文化[N].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

[2]卞浩宇.论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N].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

[3]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背景:外语教学与研究社,1999.

[4]李明英.社会习俗与饮食文化[N].锦州师范学院学报,1997.

[5]蔡德贵,田辰山.三极世界文化差异(上)——筷子、手指和刀叉的视角[J].东方论坛,2007(02).

[6]林美泳,吴晓芳,吴家铭.浅谈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J].2009(16).

篇6

论文关键词:菜谱翻译 跨文化意识 文化差异

1.文化和翻译

根据社会语言学家Goodenough的观点,文化是“由人们为了使自己的活动方式被社会的其他成员所接受,所必须知晓和相信的一切组成。作为人们不得不学习的一种有别于生物遗传的东西.文化必须由学习的终端产品——知识——就这一术语最宽泛的意义来说一组成”。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是载体,承担着传递文化的重任。语言和文化互相依存,不可分割.缺了其中任何一个,另一个都会失去意义。翻译和文化密切相连,奈达曾说过,“翻译就是交际”。翻译是两种语言沟通的中介与桥梁,不但要跨越语言的障碍而且要逾越文化的鸿沟。翻译已不再仅仅被看作是语言符码的转换,而是一种文化符码的转换。

2.菜谱翻译的跨文化意识

中国是一个餐饮文化大国.而菜谱是餐厅的名片和广告,是沟通消费者和餐厅之间的桥梁,促成良好的双向沟通。翻译学家J.C.Catford曾经对菜谱下过这样的定义:“Menutranslation isthe process ofinter——lingualtransformation forse-manticequivalenceinthespecificareaofmenuandtermsinculi—naryculture.”从此定义中可以看出在菜谱翻译时要使用简洁的语言,用合理的方法最大程度地贴近中式菜谱的内涵和外延同时考虑到中西方在饮食文化上的差异,因此在忠实、通顺的基础上加以适当灵活处理.这样外宾才可以更好地了解历史久远的饮食文化。

由于文化差异、宗教差异、道德观念及忌讳等问题,译者应具有跨文化意识.提高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跨文化交际,指的是不同的文化所铸就的交际双方以语言为媒介,通过信息源一编码一信息传递一解码一反馈等环节所构成的一个双向信息交换的动态连续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信息在一种文化背景下进行编码.而在另一种文化背景下进行解码,译者作为跨文化意识的载体在信息传递中起着桥梁作用。

菜谱翻译中要注意那些根据联想意义命名的菜肴,避免引起文化冲突。如“龙凤配”这道名菜有些就直译为“dragonandphoenix”这显然不妥。在西方文化中“dragon”有邪恶之意,而“phoenix”只存在于中国的神话里,西方人对此毫无感性认识。实际上这道菜的主料是lobster和chicken,可以译成“lobsterandchicken”。再如“三鲜汤”中的“三”这个数字在日本和北非地区代表“积极”意义,而在乍得、贝宁等地,“三”则有巫术的含义,奇数被视为“消极”意义,可译为“soupwithifsh,shrimpandvegetable”。而“红烧狮子头”译为“braisedlionhead”,狮子在西方文化中是令人崇拜、敬畏的对象,品尝百兽之王的头那怕得有不少的勇气呢。

随着中外交流活动日益频繁,成功的菜谱翻译成为了传播中国饮食文化艺术的有效途径。由于中西方饮食观念也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在翻译中要避免跨文化交际产生的隔阂和误会。

3.中式菜谱的翻译

中式菜谱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地方特色。其命名方式既有写实又有写意;既蕴含着深刻的历史文化背景,又充满着民俗情趣和地方风情。外国客人可以通过菜谱领略到中国民俗文化的绚丽多姿,领略到中国饮食文化的浩瀚繁杂和博大精深。

菜谱的翻译不仅是语言上的沟通.更是文化上的沟通。一方面,要讲清楚菜的原料和烹调方式,另一方面,又要反映出中华饮食文化的情趣和意蕴.注意文化差异。一般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翻译。

(1)直译(写实)

根据菜谱的表面含义用英语意义基本对等的词或词组来译,其顺序和结构基本不增不减。顾客一目了然就会知道菜的原料、烹调方法及刀工等。

a.烹调+原料

烤鸭:RoastDuck

脆皮豆腐:Deep—FriedTofu

炒芥兰:SautredChineseBroccoli

b.烹调+原料+with/in+配料

红烧鱼:BraisedFishwithBrownSauce

蚝油扒时蔬:BraisedVegetableinOysterSauce

红烧毛芋头:BraisedTaroinBrownSauce

c.烹调+an工方法+原料+with/in+调料

虾仁炒蘑菇:FriedShelledShirmpwithMushroom

茄汁牛肉片:FrjedSlicedBeefwithTomatoSauce

米粉扣肉:SteamedSlicedPorkBellywithRiceFlour

(2)直译+注释

以地名命名的菜式反映出地方特色烹饪技巧和风味。此类菜名译法如下:

a.地名/人名+原料

麻婆豆腐:MaPoBeancard

广东香肠:GuangdongSausage

b.地名/人名+(in)style

广东龙虾:LobsterCantoneseStyle

中式泡菜:Chinese—stylePickles

c.烹饪方法+地名+原料/地名

南京板鸭:SteamedNanjingDuck

德州扒鸡:DezhouStewedChicken

以典故命名的,直接译出该菜的原料及烹调方式,最好在英译名之外提供一个简短的背景补充说明其内在含义。如:

佛跳墙:AssortedMeatandVegetablesCooked inEm—bers——F0tia0qiangluredbyitssmell,eventheBuddhajumpedthewall

(3)意译(写意)

中国饮食文化的菜谱追求“三美”即“形美,音美,意美”,有较深的内涵,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以实对虚,显其“庐山真面目”。

a.原料+with+作料

鱼香肉丝:ShreddedPorkwithGarlicSauce

白灵菇扣鸭掌:MushroomswithDuckFeet

陈皮兔肉:RabbitMeatwithTangeirneFlavor

b.作料+原料

咖喱牛肉:CurryBeef

芝麻豆腐:SesameTofu

五味豆腐:Five—F1avoredTofu

c.以实对虚

舍去菜名里的寓意、夸张等说法而使用明白的英语译出。

白玉虾球:CrystalWhiteShirmpBalls

发财好市:BlackMossCookedwithOysters

青龙过海:WaterCelerySoup

(4)转译

在中式菜谱里,以“龙”、“凤”、“鸳鸯”、“翡翠”等中华民族喜闻乐见的动植物和象征着荣华富贵的物品来命名的菜名,不少人崇尚所谓某些原料的转译。

凤凰玉米羹:Conr andEggPorridge

芙蓉海参:SeaCucumberswithEggWhite

出水芙蓉鸭:SlicedDuckwithEggWhiteandHam

(5)拼音+注释

中国独有特色食品的英译,本着推广汉语和中国文化的原则,先按中文用拼音译出,然后再加以解释性的英译。

包子:BaoziStufedBun

饺子:JiaoziDumpling

锅贴:GuotiePotStickers

篇7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2B-0054-02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把文化意识列入英语教学的内容标准和目标要求,创设文化导人,优化教学设计,从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已成为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在教学中应灵活使用教材进行渗透文化意识的教学设计,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提高对中西方文化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一、运用注释、对比的方法,把文化信息融入词汇教学

英语词汇有丰富的内涵,体现了英语国家的、文化价值观念及风俗习惯。教师在词汇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准确掌握语言的文化信息,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1 诠释词汇中的文化含义。比如在学生初学英语阶段,笔者要他们了解单词“I”隐含的西方文化。在所有的人称代词当中,唯独I总是大写的,说明西方人强调个人表现和个性张扬。他们认为,不愿显露自己的才华的人是不可思议的。西方人在一般情况下总是把“I”放在最后,如“You and I,He and I,They and I”等。但是在承认错误时,自我先检讨,这时把“I”放在句首,如:“I and he broke the window.”这体现了西方人在对他人谦让的同时又富有责任感。这样引入。激起了学生对英语词汇文化的探究兴趣,使其自觉学习其中有意义的价值观念。

2 收集英美习惯用语,对比中西词汇。笔者常常指导学生运用网络查找、收集与所学词汇相关的英美习惯用语,然后在课堂上共享,体会语言的文化魅力。例如,在初一预备级课本starter Module 3 Colours,things and food的教学中,因为学生在小学阶段对色彩词汇已经掌握得较好,所以笔者设计了新的任务:查找色彩的“颜”外之意。在课堂上,学生们分享了收集到的30多个与颜色相关的习惯用语,他们不仅了解到常见的white coffee,white lie,black coffee, black tea的含义,还了解到:原来yellow book不是黄色书刊而是代表法国政府报告书的“黄皮书”,green可以表示“新的,年轻的”,a green hand指的是“新手、菜鸟”。

3 对比同一个词在汉语和英语中的褒贬意。例如,中国人认为胖就是发福,以此来恭维他人,是个褒义词;但是在西方人眼中,作肥胖解的fat却含有贬义(如a fat women是指胖得丑而可笑的“肥婆”),所以不可以用汉语对译的意思随便套用。笔者提醒学生:在交际中,当看到一个非常肥胖的美国人的时候,千万不要说fat这个词。形容女士肥胖,一定要用plump(丰满);而对男士则可以说strong或者sturdy(强壮);还可以用chub-by(胖嘟嘟)来夸小婴儿。

二、运用实践法,在对话教学中设计仿真场景

教师可设计仿真场景,让学生在参与、体验活动中加强认知,避免其在实际生活交际时产生“文化休克”。只有掌握了文化背景,学生才能自如地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进行交际,才能得体地运用目标语言进行有效的交际。

1 让学生了解中国人与英语国家人士谈话的禁忌。可归纳为“七不问”:不问对方收入,不问体重,不问年龄,不问,不问婚姻状况,不问“去哪儿”,不问“吃了吗”。西方人认为人们问“吃饭了吗?”是因为怕他没钱吃饭;而对“去哪儿?”这种问法也感到生气,认为别人是在探听隐私,他们的反应很可能是: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不关你的事!)

2 在对话教学中帮助学生体验文化差异,培养其尊重他人不同文化的品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针对学生容易犯的语用错误(如称呼、赞扬、问候、打电话、购物等)给学生提供情景,让他们模拟真实的交际场景反复操练,使他们运用英语时准确流畅。还可以在教室中开展有关西方节日、西餐的English Party,让学生在“学中乐”,从而“乐于学”。

三、运用对比法,找出影响语言有效传递的文化部分。并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融入教学

设计阅读课教学时,教师要通过对比法找出影响语言有效传递的文化部分并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将其融入教学中,特别是要关注在初中教材中占较大篇幅的中西方饮食文化和节日文化。同时,运用多媒体手段让文化意识的渗透更生动、直接。

1 对比中西方餐饮文化。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初中课本中有关西方饮食的阅读材料的出现频率较高,让学生了解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至关重要。首先,要向学生解释中西方饮食方式所体现出的民族性格差异。在中国,人们喜欢围在圆桌旁,把美味佳肴放在中间,人们相互敬酒、让菜、夹菜,体现了“民族大团圆”的普遍心态,便于集体的情感交流。而西餐则与中餐形成鲜明对比,大家各取所需,自助餐更是不必固定在位子上吃,走动自由。这种方式便于个人之间的情感交流,表现了西方人对个性、对自我的尊重。其次,让学生对比中西方餐具的摆放及餐前、餐中、餐后礼仪,这样,可以使学生比较直观地了解中西餐饮文化,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2 对比中外节日。首先,教师可先让学生了解中西节日所体现的不同的人性特点。在中国的春节、中秋节,人们喜欢探亲访友,体现了中国人尊老爱幼、互叙亲情的美德和风尚。而西方的节日就不同了,充满了互动性、参与性、狂欢性、热烈情绪的发泄性,如感恩节、圣诞节、万圣节、情人节……体现了西方人以自我为中心,崇尚个性张扬。其次,通过中西方节日食品、节日风俗习惯、节日歌曲、节日赠送及接受礼物的文化的对比,让学生体会其中的文化差异性。最重要的是让学生亲身体会西方节日中的文化价值观念,收到有效的文化教育效果。如在母亲节、父亲节,让学生为爸爸妈妈做力所能及的事情,送一份小礼物或者说一句贴心的话。

3 多媒体展示。通过播放真实的声音以及视频、展示图片的方法增加学生对文化的视觉、听觉感受。例如在教学初二下册Module 8 Public holidays Unit 2 Assson as it’s 12 o’clock……时,笔者结合课本内容播放美国纽约时代广场倒计时狂欢新年的视频剪辑,纽约人庆祝新年的热闹气氛会一直持续到第二天街头上演的玫瑰花车大游行。在视频中,不同肤色的人们互相拥抱、祈祷、欢唱、起舞,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到了西方人在节日中表现互动、狂欢的方式。

4 广泛阅读。在中外社会生活中的每个角落都有可以体现文化差异的信息,即使只是一则简短的广告。在教室中展示英语国家的报纸、电视节目预告单、菜单、商品说明、交通标志等材料。让学生阅读并用于课堂教学活动,是非常有效的方法。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在课余时间多看Teens《21世纪学生英文报》、English Square《英语广场》、Readaholic《悦读联播》,这些杂志语言地道、语境鲜活,行文之间既带着西方文化的审美情趣,又融合了东方文化的含蓄细腻。通过阅读这些文章,学生可以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异同,拓展视野,形成健全的人生观。

篇8

关键词: 中医药膳文化; 对外传播; 策略;

一、引言

中医药膳指基于传统中医药学理论,在“药食同源”思想的指导下,利用中华民族中医传统中“亦药亦食”的天然药物与不同食物组合配伍,利用食品烹饪技术或其他食品加工技术,进行加工制作,成为色、香、味、形、效俱佳的美味佳肴,使膳食品具有食、养、医兼具的饮食养生保健效果[1](1)。中医药膳既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又是中国传统中医药宝库中的一块瑰丽的宝石,是中国饮食文化中的一枝独秀。作为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膳融合了中医药学、营养学、烹饪学、民俗学等多门学科的理论知识,特色鲜明,独树一帜,是中医药文化及中国饮食文化的完美结合,可谓中医药文化的独特代表,是传播中医药文化的一个蹊径。

二、中医药膳文化的特点

中医药膳的历史源远流长,最早出现于秦汉时期,成熟于唐宋时期。《后汉书·列女传》即有“药膳”一说。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就有药膳组方方法的详细论述,为中医药膳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神农本草经》《备急千金要方》《食疗本草》《太平圣惠方》《本草纲目》等中医典籍都对中医药膳不吝笔墨,归整各类“亦药亦食”的中药,记载多种药膳方剂,为中医药膳学的发展与完善做出巨大贡献。中医药膳既是中药又是食品,可谓药食兼具,寓医于食,具有鲜明的特色。

(一)药食同源。

《黄帝内经·太素》有云:“空腹食之为食物,患者食之为药物。”中国传统中医自古便有“药食同源”的思想理念。“药食同源”认为,许多食物不仅是美食,而且可作为药用;许多天然药物同时可以作为食品食用。因此,中药和食物的界限并非楚河汉界,而是同一来源,如山楂消食健胃,生姜疏解外邪,人参补养气血等。中医药膳基于这一思想,将天然药物与食物同置,通过烹饪或其他食品加工方法,加工成色、香、味、形、效俱全的膳食,满足日常饮食需求的同时,亦可实现食养或食疗的功效,有病治病,无病强身,一举多得。

(二)四性五味。

四性五味为中医理论。中医认为,不同的中药具有不同的药性及味道。“四性”又称之为四气,即寒、热、温、凉四种药性;“五味”即辛、甘、酸、苦、咸五种味道。杏林自古便有将中药的四性五味理论运用于食物的传统。根据这一理论,果蔬肉类等食物亦有四性五味。如猪肝、红枣等为温性食物,具有补气祛寒之功效;冬瓜、西瓜属寒性食物,具有清热降燥之功效;葱、桃属辛味食物,可活血行气、发散风寒;山楂、芝麻属酸味食物,可生津开胃、帮助消化。亦药亦食的食物,根据其四性五味进行组方配伍,成为满足不同体质或需求的人们品尝美食、强身健体、养生美容、防病治病的膳食。

(三)三因制宜。

三因制宜即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指治疗疾病时应根据季节、地理环境及人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三因制宜既是中医学的治病原则,又是中医药膳选药择食的原则。中医药膳中的因人制宜指根据人的性别、年龄、体质等选择药膳。中医将人的体质分为九种类型[2](73-75)。依据中医三因制宜原则,需根据个人体质辩证施膳。如气虚质宜食用性平偏温、健脾益气的药膳,如山药、大枣、莲子等组合搭配的膳食。同理,因地、因时制宜是指施膳还需考虑地理地域、气候水土、生活习惯、时令气节等差异。如北方地势较高且空气干燥,宜食用温热性补阳药膳,如含当归、生姜等羹汤类;夏季气候炎热,阳气生发,宜食用绿豆、赤豆、乌梅等健脾开胃、清热化湿的药膳。

(四)呈现多样。

中医药膳有别于普通膳食。中医药膳在烹饪或其他方式的食品加工过程中,需兼顾“药”与“食”两大方面,不仅要注重中药的组方配伍,遵循辨证论治、三因制宜的中医诊治原则,对药物、食物进行合理性效组合,关注中药及食物的四性五味,还要讲究药膳作为膳食应具备的特点,注重药膳的色、香、味、形,真正将药隐于食,保证食用者感觉是在“用膳”而不是在“用药”。为真正实现“隐药于食”,中医药膳从古至今发展出多样化的呈现形式。根据性状可分为菜肴、糕点、面点、粥品、汤羹、饮品、糖果、蜜饯、罐头等。如当归鸡、十全大补汤、酸枣仁粥、茯苓夹饼等。根据制作方法可分为炖、焖、煨、蒸、烩、氽、煮、熬、卤、熘、炒、烧、炸等。根据功效可分为养生保健、美容美发、祛邪治病、疾病康复类。根据滋补方式又可分为平补、清补、温补、峻补等。

三、中医药膳文化对外传播的有利因素

中医药膳历史源远流长,是炎黄子孙几千年智慧及经验的结晶,是中医药文化重要的且颇具特色的组成部分,是中医药文化与饮食文化完美结合的产物。通过中医药膳的推广与发展,促进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在现今社会可谓独具优势且正当时。

(一)中医药膳恰好满足现代人饮食养生的强烈需求。

中医药膳既是中药又是美食。中医药膳是中药与食物、调料等组合配伍,通过烹饪等食品加工手段制成的膳食。具有美食的基本特征,色香味形俱全,美味诱人。同时,又具有强身健体、美容养生、防病治病的功效。在养生保健需求日渐强烈的现代社会,人们尤其关注饮食健康。中医药膳可谓饮食养生文化中的一枝独秀。

(二)中医药膳文化在海外的传播历史悠久。

中医药膳在公元五世纪便经由《黄帝内经》《备急千金要方》《神农黄帝食禁》《黄帝杂饮食忌》等中医典籍传入日本,并获得了广泛的传播与发展[3](1357-1358)。至今仍流行于欧美的不少保健食品据考证是意大利马可·波罗于七百多年前从中国传播出去的[4](60-62)。中医药膳也随着下南洋的华侨、华裔而在东南亚广为流传,使药膳养生成为当地民众的风俗习惯。

(三)中医药膳是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一大捷径。

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困难颇多,包括中医药的国际标准化问题、文化认同问题、语言转换障碍等。中国文化对外传播中最容易获得文化认同并广受欢迎的,自然是中国美食。中餐已然成为辨识度最高的中国文化符号之一。中医药膳隐药于食,取“亦药亦食”的天然药物与食品搭配,制成各种样式的美食。基于“药食同源”思想的中医药膳可谓是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一大捷径。

四、中医药膳文化对外传播的困境

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及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学中独具特色的诊断及治疗疾病的方法。中医药膳同样讲究辨证论治,三因制宜,有针对性地进行选食配膳。中医药膳作为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外传播方面面临着与中医药对外传播相似的困境。

(一)中西方养生文化差异大。

中西方文化差异巨大,在养生方面也有明显体现。中国五千年文化崇尚修身养性,讲求自身的修行,可谓内修养生;西方文化注重“外练”,更倾向于通过信仰寻求内心的良善与宁静。中国文化推崇整体观。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相互依存制衡,形成密不可分的整体。养生亦应遵循整体观进行整体调养以恢复阴阳平衡。西方文化更倾向于局部观,强调有针对性地局部调整与锻炼。中国文化喜静。养生文化倡导养气,即以气养生。西方文化则好动,强调运动的强身健体作用[5](180)。中西方文化尤其是养生文化方面的差异,使中医药膳在海外的推广与发展面临文化认同与文化融入等方面的困境。

(二)对中医及中药认可度不高。

中医与西医分属两个不同的医学理论体系。中医强调整体观念及辨证论治,偏重于经验,属传统医学,西医的特点是靶向定位及切割化验,偏重于实验,属现代医学。在西医主导的现代医学大环境下,中医在西方世界的认可度不高。相应的,中药的作用及疗效因缺乏现代医学认可的标准化、规范化,导致西方对其心存疑虑甚至排斥,质疑其科学性。中医药标准化的推进可增强中医话语权,促进中医走向世界。虽然我国中医药领域现已认识到标准化的重要性并致力于推进中医药标准化事业,但由于中医药标准化工作起步较晚,基础薄弱,再加上中医药具有鲜明的经验性、地域性特点,以及科研人才、科研经费缺乏等诸多因素,导致中医药标准化工作举步维艰、进展缓慢。

(三)中医药膳推广力度不大。

在大健康产业方兴未艾的今日,人们都在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更加讲究饮食健康,强调饮食养生。可谓中医药膳再度兴起的一大契机。国内各地政府或企业也在尝试通过将中医药膳学与旅游产业、文化产业、饮食产业相结合的方式扩宽中医药膳市场,活跃地方经济,传播中医药文化。但中医药膳的海外市场依然有待开发。如今的中医药膳对外传播与推广的主要力量是当地华侨华裔。中医药膳国际贸易及服务依然存在形式单一、人才缺乏、品牌力量薄弱等问题,发展困难重重。语言转换障碍也是中医药膳在海外推广的一大困局。此外,中医药膳对外传播体系急需系统化、信息化,跟上时展的步伐。

五、中医药膳文化对外传播的策略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与饮食需求随之提高,对养生保健的追求日渐强烈。中医药膳的对外传播迎来了发展的契机。在科技迅猛发展,互联网不断创新的今天,中医药膳对外传播应采取多渠道、多元化、信息化的策略推进。

(一)以“中医药膳+”形式,拓宽渠道加快文化认同。

中西方文化差异明显。若想提高中医药膳在西方的接受度,实现中医药膳的广泛传播,可以通过“中医药膳+”的形式,与多产业相结合,扩大知名度,打开市场,融入当地饮食文化,为当地民众健康事业做贡献。如“中医药膳+养生旅游”的形式,通过跨国养生游,向国外游客介绍中医药膳,将“药食同源”“隐药于食”“辨证论治”“三因制宜”等传统中医的经典原则、理论、思想传播出去。也可以采用“中医药膳+文化活动”的形式,通过采用丰富多彩的文化推介、文化演出、文化交流、文化宣传等活动,以官方或民间组织的形式,多方合力,丰富中医药膳的传播与推广活动。“中医药膳+媒体”的形式也是一个推广的强有力加持。可以通过当地有影响力的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进行广泛的线上线下宣传。在国外进行中医药膳的传播,还需扎根华人华侨这一现成的肥沃土壤,通过华人华侨的力量,再加上官方的支持,顶层设计,提高传播的公信力及影响力,多渠道多形式进行,加快中医药膳在当地的文化认同及文化融入。

(二)教育与科研合力,多管齐下加快中医药标准化建设。

自从2015年国务院印发《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及《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以来,我国中医药标准化工作借此改革契机,初步形成了标准化体系。在我国已的中医药标准中,国内标准数量649项(包括国家标准36项、行业标准及团体标准613项);国际标准20项[6](221-222)。虽说中医药标准化工作初有成效,但由于起步晚,底子薄,要想与国际标准接轨,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当务之急是以教育、科研为抓手,多途径多手段加快中医药标准化建设。在教育上加大中医药标准化人才培养的力度,培养出既懂中医药,又了解标准,熟练英语的专业人才。同时,加大科研投入,通过科研创新加速成果转化,充分发挥标准在中医药产业中的导向作用。此外,中医药标准化的推广与应用同样需要官方及民间携手,通过中医药产业合作、教学科研合作、学术交流、贸易合作等方式,建立起完善的中医药质量标准体系和服务贸易体系,打破西方政策及技术壁垒,大力推进中医药标准国际化进程。

(三)加速信息化,利用互联网创新中医药膳传播体系。

随着全民信息素养的整体提升,以及各领域的信息化建设的蒸蒸日上,作为我国文化瑰宝的中医药紧跟时代步伐,致力于加快中医药信息化的发展。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16年制定了《中医药信息化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互联网等技术,进一步拓宽中医药服务领域;创新大数据应用,推进……养生保健、康复疗养、科普文化等健康服务产业的蓬勃发展[7]。中医药膳的对外传播与推广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利用互联网创新成果,整合现有资源,以“云中医”“网络中医院”“智慧中药房”等中医药信息新业态为基础,进一步扩大到新媒体等信息化渠道,普及与传播中医药膳学。同时,利用影视节目等渠道传播中医药膳。如古装剧《女医明妃传》《大中医》等,就是中医题材的电视剧,将中医药及药膳等中医学知识融入故事中,可谓寓教于乐。爱奇艺播出的《药膳宝典》《药膳新食》等系列短片,每片时长约两到五分钟,短小精炼,实时操作展示中医药膳的制作方法,也是实用又有趣的一种推广方式。丰富及创新传播体系,可以让中医药膳以更亲民更迅速更广泛的方式传播。

六、结语

复兴之路,文化先行。中医药走出国门,需要加速推进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中医药膳作为中医药学及中医药文化的一大特色,可乘如今饮食养生文化的东风,融入西方各国当地饮食文化,以膳食之形,隐药于食,借色、香、味、形兼具的美食传递中国中医传统文化之精髓。我们应加强中医药标准化建设,利用信息化技术,以“中医药膳+”的形式,多形式、多渠道加速文化认同及文化融入,以助力中医药文化的对外传播,让中医药膳学这一中医药文化的宝贵财富继续散发出新的生命力,为人类健康事业做贡献。

参考文献

[1]谭兴贵.中医药膳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6.

[2] 王琦.9种基本中医体质类型的分类及其诊断表述依据[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6(21).

[3]徐睿瑶,梁子钰,李俊德.中医药膳食疗在日本的发展概况[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9(12).

[4]翁维健.中国“药膳”在国外[J].北京中医杂志,1990(2).

[5]董珍.基于价值取向理论浅析中西养生观差异[J].新西部,2016(36).

篇9

【关键词】新课标 英语教学 文化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07-0077-01

一 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语言学家拉多在他的《语言教学的科学的方法》(Language Teaching: A Scientific Approach)一书中指出:“我们不掌握文化背景就不可能教好语言。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真正学到语言”。任何一种语言都有它的民族性、历史性以及不同的生活习惯和文化背景。因此,在英语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文化能力,只有当学生具有这两种能力时,他们才能恰当地使用语言。由此可见,培养学生文化意识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二 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要求及目标

《新课程标准》首次把培养学生文化意识列入英语教学之中,并对文化意识提出了具体的目标。初中文化教学的五级目标是:了解英语交际中常用的手势、表情等体态语;恰当使用英语中不同的称谓语、问候语和告别语;了解、区别英语中不同性别常用的名字和亲昵的称呼及家庭成员之间的称呼;了解英语国家的饮食、服饰习俗;对别人的赞扬、请求等做出恰当的反应;了解英语国家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历史、自然现象等;了解英语国家中传统的节假日、文娱及主要庆祝方式。这就要求我们英语教师结合教科书多向学生介绍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宗教习俗、日常生活等文化背景知识。在英语教学中及时、渐进、自然地将语言和文化融合在一起,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三 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途径

1.结合词汇、句型、课文教学,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词汇、句型是语言学习的基础,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例如,“红色”在我们汉语文化中象征“欢乐、吉祥、喜庆、热烈”,是一个褒义词,然而在英语文化中“red”却与“危险、暴力、流血”相联系。又如,句型How old are you? 是对年龄进行提问,但只用于一些特定的场合。英美人士并不喜欢别人询问关于年龄、工资等私人问题。此外,英美国家在问候语、打电话以及面对赞美等方面都与中国存在文化差异。英语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及时了解和正确使用这些句型,培养良好的交际能力。

2.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元素,渗透英语国家文化

人教版Go for it!教材中编者有意识地增加了一些文化背景知识,融入了很多英语国家的文化元素。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元素,通过讲解、比较等方法渗透英语国家文化。如:Go for it! 八年级英语下册Unit 2 Section A的3a部分中Eve碰到了一个问题:I need to get some money to pay for summer camp,what should I do? 在学习这部分内容之前,本人在班里进行调查:If You need to get some money to pay for the school trip,what would you do? 结果大部分学生除了向父母或兄弟姐妹伸手要钱之外,别无他法。这便是中国学生的思维,认为自己在受教育阶段向父母兄弟要钱是理所当然,无可厚非。而在英语国家,大多数学生会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愿望。如:get a part-time job、sell CDs、have a bake sale等。这体现了中西方文化不同、价值观不同。本人在教学过程中,很好地抓住契机,适时地进行了中西方文化对比,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增强了他们的文化意识。

3.模拟和创设情境,感受、体验异国文化

新教材的一大特点是:话题“生活化”,广泛而贴近生活,涉及运动、到校方式、服装、饮食、压力等生活话题。因此,在课堂上应尽量开展情景教学,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方式进行模拟交际,使学生在相对真实的语境中,运用语言,体验异国文化。如Go for it! 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7 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 这个单元讨论的话题是西方的饮食文化。介绍了水果奶昔、水果沙拉、爆米花以及超级鸡肉三明治的制作方法。在学习制作水果沙拉时,每个同学各带一种水果,再分组制作水果沙拉,最后轮流品尝各组自制的水果沙拉,简单而快乐,完全是个西式的自助餐party!何乐而不为!既让学生熟练掌握了语言知识,提高了学习兴趣,又体验了西方的饮食文化,真可谓“一举多得”。此外,本人把制作水果奶昔、爆米花和超级鸡肉三明治作为作业,要求学生在家与家人一起完成,共同体验西方的饮食文化。

4.课外活动是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补充

文化意识的培养是长期、渐进、潜移默化的过程。仅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课外活动是培养文化意识的补充。如:关注身边日常生活中的英语;让学生收集英语广告语或物品的说明书;组织英语表演、竞赛和英语角等活动扩大学生对外国文化的了解,有条件的学校还可请外教,请有国外进修经历的老师以讲座的形式介绍西方的文化背景知识,或学校举行联欢活动,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又丰富了学习形式,使学生更熟练地运用语言能力和文化能力进行交际。

文化意识的培养,没有固定模式,需要教师积极发挥创造性,在特定的情况下采取合理的途径,这就要求英语教师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民主和开放意识,能纵览本国文化,站在东西方文化比较的高度上,把握英语教学。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文化渗透;小学英语教学;方法;策略

《英语课程标准》对现代英语教学提出了“提高对中外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培养初步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要求,同时也列进小学英语课程的内容和目标之中。而美国教育家温斯顿一布伦姆伯格也曾经说过:“采取只知语言而不懂文化的教法,是培养语言流利的大傻瓜的最好办法。”由此可见,文化深深植根于语言中,语言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因素。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适当有效地渗入英语国家的文化,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乐于了解和学习对方的文化,并且加深对英语的理解,从而有效的 吗,那么能版面,提高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一、小学英语教学中开展目标语国家文化教育的方法

1.抓住词汇资源,挖掘文化内涵

文化对语言的影响首先体现在词汇上.词汇是文化信息的缩影。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为课堂教学中介绍目标语国家的文化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在研读教材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英语词汇的资源,从而挖掘词汇中的文化内涵。(1)中文中的舶来词:中文中的许多词语其实都是来自于西方英语词汇,也叫做舶来词,这些舶来词大多采用的是发音直译的方法沿用至今。比如巧克力chocolate、咖啡coffee、三明治sandwich、汉堡包hamburger、圣代sundae、沙发sofa、吉普车jeep等,教师在教这些英语单词的时候,应帮助学生收集归纳,这样做有助于学生掌握其发音,方便学生记忆单词,同时也让学生了解了中西方文化在词汇运用中的相互交融。(2)食品词汇:食品是小学英语教学中比较常见的词汇,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中西方食品的比较,让学生体会到中西方饮食文化的不同差异。比如中国人喜欢喝茶,而西方人喜欢喝咖啡;中国的传统食品有米饭、饺子、馄饨、汤圆、粽子等,而西方人的传统食品则大多数是快餐,有hamburger、sandwich、hot dog、pizza、toast、fish and chips等,不同的传统食品,不同的饮食习惯形成了不同的饮食文化,这些都很好地将文化融人了词汇的教学中。(3)体现文化内涵的习语、谚语和俚语:英语中的习语、谚语和俚语都是社会的语言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反映了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比如狗在汉语带有贬义的说法,比如“狗腿子”等,但是英语国家的人认为狗是人类的好朋友,忠诚可靠,因此与狗有关的习语也都是褒义的。如:lucky dog幸运儿等2.利用交际礼仪,创设文化语境交际礼仪等习俗在跨文化交际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如果我们对英语国家的文化习俗缺乏了解,在交际中很可能会产生误解。教材是教学的重要资源,教师要善于结合教材将语言与文化同步传授给学生,把可能影响交际的文化背景知识融于语言教学之中。而在我们的教材中,很多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时代气息浓厚,这些都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乐趣,是文化渗透的很好载体。同时,这些生动有趣的素材可以营造出一个个生动的英语环境,搭建起一个个学生展示才华的舞台。同学们通过对话、表演,不但提高了英语交际能力,而且也了解了不少异国文化、风俗。学生们更在交际中学会了正确表达自己,传递文化信息,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3.介绍节日背景,增强跨文化意识:节日是很好的文化载体,又是学生都最喜欢的日子。传统节日是各民族人民在长期历史发展中沿袭下来的一种社会文化表现,而每个重大的传统节日都有其特有的、深厚的文化底蕴。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就可以抓住这一契机,开展以节日文化为主题的交际活动,帮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中重要的节假日及主要庆祝方式,在学习语言的同时真实直观地感受西方文化、增强跨文化意识。4.组织课外活动,体验文化差异:除了在课堂教学中适时恰当地渗入文化教育外,开拓课外学习阵地,组织行之有效的文化活动来促进和丰富课堂教学文化也是输入课堂文化的一条重要途径。

二、小学英语教学中实施文化教育的策略

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应该根据小学生的特点来选择不同的实施策略,最关键的是要根据各年级学生的不同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预设不同的教学目标,选取不同的教学内容,构建不同而有效的教学途径和策略。1.挖掘教材,适当拓展:教师要在充分研读课程标准、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教材上原有的内容作合理的整合与适当的拓展,并且因时制宜地渗透文化教育。2.分层要求,逐步渗透:小学生在每个阶段都有各自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因此教师在进行文化渗透时一定要做到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作分层要求、逐步渗透。比如:低年级:能够初步了解几大中外传统节日的英语名称及节日中一些基本物品等词汇;节日中彼此问候的简短祝贺语;进行简单的小对话表演。中年级:能够进一步了解中国及英语国家传统节日的由来、庆祝形式,并通过对比,初步了解中外文化及语言表达的差异性,初步具备在不同的语境中运用英语的意识。高年级:扩大学生英语阅读量,在中外节日对比的基础上,介绍中外城市标志、著名景点,通过中外文化背景、历史、民俗等学习,进一步了解中外民俗文化和语言表达的差异性,能较为准确地在不同的语境中运用英语。教师应该从单词人手,渗透文化意识;从交际人手,融合文化意识;开展综合活动,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文化和语言两者是分不开的,两者是和谐统一发展的。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有助于学生了解与熟悉英美文化,加深对语言本身的理解与掌握。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不断改进教学方法,选用有效的实施策略,注重学生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有意识地渗透文化教育,教会学生得体地运用语言,让学生感受、体验、理解、接受来自不同地域的文化,帮助学生拓展视野,做到语言知识与文化知识的有机结合,从而有效地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意识,提高他们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施璐嘉:试谈小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渗透与培养策略[J].江苏教育研究201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