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资源开发范文
时间:2024-01-04 17:47: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资源开发,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生态旅游;现状;原则;开发
[中图分类号] F59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7)03-0091-03
[作者简介] 唐 莉,湖南省永州职业技术学院商贸旅游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湖南 永州 425200)
一、生态旅游概念的衍变与真正内涵
生态旅游是针对旅游业对环境的影响而生产和倡导的一种全新的旅游业。1988年,生态旅游的定义是:生态旅游作为常规旅游的一种特殊形式,游客在观赏和游览古今文化遗产的同时,置身于相对古朴、原始的自然区域,尽情考察和享乐旖旎风光和野生动植物。这时期生态旅游的概念是指一种旅游业中的“复归自然”、“返朴归真”的观念。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生态旅游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的内涵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生态旅游不应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应与自然和谐,并且必须使当代人享受旅游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机会与后代人相平等,即不能以当代人享受和牺牲旅游资源为代价,剥夺后代人本应合理地享有同等旅游资源的机会。真正的生态旅游是一种学习自然、保护自然的高层次的旅游活动和教育活动,单纯的盈利活动是与生态旅游背道而弛的。同时,生态旅游也是一项科技含量很高的绿色产业,需要生态学家、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的多学科论证,方能投产。
二、生态旅游资源的分类
按照生态旅游资源的属性,可以把生态旅游资源分为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人文生态旅游资源和保护生态旅游资源三大类。(如表1)
三、我国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
母庸置疑,我国拥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截至2005年底,我国已建立起各类自然保护区2194个(列为国家级的243个),被正式批准加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的有26个。各类森林公园1900多处,其中国家森林公园627处。这些保护区和森林公园集中了我国自然生态系统和自然景观中最精华的区域,是生态旅游的理想处所。一些自然保护区已经成为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的“龙头”。但人们那种“旅游业是无烟工业”的观念还较流行,生态旅游的发展大多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强调到大自然中旅游,强调对旅游资源的开发而忽视了旅游本身对环境的影响和资源的破坏。实际上,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已经给环境带来较严重的污染,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旅游资源的粗放开发和盲目利用。许多地区的政府有关部门在开发旅游资源时,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全面的科学论证、评估与规划,便匆忙开发。特别是新旅游区的开发,开发者急功近利,在缺少必要论证与总体规划的条件下,便盲目地进行探索式、粗放式的开发,造成许多不可再生的贵重旅游资源的损害与浪费。
2.风景区生态环境系统失调。近10多年来,景区的人工化、商业化、城市化使我国风景名胜区,包括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一些自然风景区,已越来越受到建设性的破坏,由于在景区内开山炸石,更有一些建筑毁景障景,导致自然和人文景观极不协调,破坏了景观的整体性、统一性。以索道为例,世界各国在作为国家公园的名山上修建索道都是严格控制的,其中美国、日本是明令禁止的。日本富士山海拔3776米,公路只修到2000多米,游人再多,也是自己一步步登上去的。
3.风景名胜区环境污染严重。据旅游风景区提供的监测资料显示,这里的水土、大气都有程度不同的污染。噪音、烟尘都超过了规定的标准,大气中含有的有害物质及酸雨等情况比较普遍。
上述可见,在发展旅游与保护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矛盾的关系。那种把生态消费摆在首位,不惜以生态资源的消耗为代价来获取利润的作法,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走出生态旅游的认识误区已经成为我国旅游业开展生态旅游首先应解决的问题。
四、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原则
旅游资源开发作为一项经济活动,只有按照旅游经济活动的规律进行,才有可能获得成功。为此,生态旅游的开发遵循一定的科学原则就显得尤为重要。
1.永续利用原则。“永续利用”是时代的产物,它是一种使人类在开发旅游资源时不但顾及到当代人的经济需要,而且还顾及到不对后代人进一步需要构成威胁和危害的发展策略。尽管它不意味着为后代和将来提供一切,造就一切,但它却通过对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者的协调,使当代人用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旅游资源利用,造福子孙后代。
2.保护性开发原则。针对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而言,开发和保护的关系应体现的总的原则是:开发应服从保护,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开发。资源得到妥善保护,开发才能得到收益;开发取得收益,反过来可促进保护工作。但是,一旦开发与保护出现矛盾,保护对开发拥有绝对否决权。
3.特色性原则。旅游资源贵在稀有,其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与众不同的独特程度,即特色。有特色,才有吸引力;有特色,才有竞争力。特色是旅游资源的灵魂。
4.协调性原则。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必须与整个生态区的环境相协调,既有利于突出各旅游资源的特色,又可以构成集聚旅游资源的整体美,使游客观后感到舒适、自然。
5.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市场经济就是追求效益最大化,生态旅游作为旅游的一种形式,也追求效益最大化,但这个效益不仅是指经济效益,还包括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必须高度地协调统一。而当三者出现矛盾时,以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高于一切为指导原则,即经济效益必须从属于上述两种效益。
五、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措施
生态旅游资源要开发、要持续发展,应是一种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与自然环境相和谐的旅游,必须把握适度的开发速度,控制接待人数,增强环境意识,否则,游客太多会对目的地的环境造成过大的压力。破坏了生态旅游赖以生存的环境,生态旅游也就不可能持续发展。其主要开发措施如下:
1.加强森林公园建设,保护森林资源。森林公园是在社会文明的发展中形成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生态经济系统,是以人类、生物和环境的协同发展为原则,以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改善为宗旨,它们所追求的目标是:既满足当代人的生活需求,且自身得到发展,又要保护生态环境,不对后人的发展构成危害。这就为在此基础上开展各项生态旅游活动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区域环境。1982年,我国建立了第一个森林公园――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她以神奇的地貌和优美的环境向世人一展森林公园的风姿,为中国的生态旅游开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截至2005年底,全国已建立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森林公园1900多处,年吸引游客达2亿多人次。随着森林公园旅游人数的增加,旅游活动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必然产生矛盾,引起诸如土壤、植被、水质和野生动植物的环境问题。另外我国森林公园大都是在国有林场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因经营方式的转变,这就带来了一个更新观念和提高对森林价值和生态环境的再认识问题。因此,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加强森林公园建设是保证生态旅游资源得以正确开发的一项重要措施。
2.统一规化、有序开发。做好旅游开发规划,贯彻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思想,这不仅是使开发取得成功的保障,也是预防资源和环境遭到破坏的重要措施。因此,在编制旅游区总体规划时,必须对旅游区的地质资源、生物资源和涉及到环境质量的各类资源进行认真的调查,采取积极措施,消除或减少污染源,加强对环境质量的监测。从生态角度严格控制服务设施的规模、数量、色彩、用料、造型和风格,提倡以自然景观为主,就地取材,依景就势,体现自然之美,对那些高投入、高污染、高消费等刺激经济增长的项目坚决制止。经济开发可以在风景区以外的广大土地上进行。在现有的生态技术、资金条件以及人们的环保意识还达不到维护生态平衡要求的情况下,必须将宝贵的生态资源留给子孙后代,而不是开发殆尽。另外,在旅游区的环境容量未确定之前,必须控制旅游业的发展速度。对一些重点保护的景区,必须防止太多的游人进入,即使是一般旅游区,也应严格控制超容量吸引游人。因为,环境容量是有限的,破坏容易修复难,一旦旅游超过了环境容量,造成了巨大的环境破坏,再来治理就十分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
3.增强环保意识,强化法制观念。鉴于旅游作为一种产业对环境的特殊影响和累计性的破坏,生态旅游一定要加强环境立法和管理。如:对生态保护区的开发,要根据环境法律,规定哪些部分严禁开发,哪些部分可以开发,哪些地区禁止带火种,禁止狩猎和毁坏林木等。
六、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应注意的问题
1.保护生态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在开发中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环保工作必须长抓不懈,不能掉以轻心。如果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不仅生态环境质量会严重下降,使生态旅游无法开展,而且将会严重制约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当务之急是保护好现有的生态资源,坚决制止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同时,加大植树、种花、种草力度,尽快提高森林和绿地的覆盖率,力争城市的整体绿化水平有较大的提高。
2.编制生态旅游资源开发规划。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规划。应对应有的生态旅游资源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建立从可行性论证――开发规划――监督管理的科学可行的开发程序,坚决反对“一哄而上”的无规划的开发。应建立各市政府直接领导下的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协调小组,编制具有指导意义的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的各市生态旅游发展规划,以指导和协调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工作,制止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的不良行为。
3.制定法规,加强科学管理。生态旅游会不会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是弊大还是利大,这并不取决于是否开发旅游,而是取决于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科学管理,而科学管理的基础在于完善的法制。因此开发生态旅游必须有切实可行的法规作保障,并加强对生态旅游区的科学管理,做到“以法兴游”、“以法治游”,杜绝一切破坏环境资源的现象。
4.突出生态旅游产品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我们应多吸收国内外发展生态旅游的先进经验,并结合各个地方的实际情况,立足本地资源和历史文化优势,大力开发独具特色的生态旅游产品。一是要突出特色,二是丰富生态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以此建立新型的生态旅游市场体系,推动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
5.提高参与性,改变单一的观光结构。在21世纪中,休闲度假将取代观光旅游成为旅游的主体。而让游客能亲自参与和亲身体验是休闲度假产品风靡世界的最直接原因。在考虑旅游与生态的关系时,仅仅关注如何将生态资源利用于旅游事业是不够的,还应该掌握生态旅游者的消费心理和兴趣倾向,在提供优美的生态环境的同时,建立起使生态旅游者能够参与的新型观光结构,延长其逗留时间。
6.完善逗留设施,提高服务水平。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旅游产品,旅游接待设施和服务都是不可忽视的开发内容。必须创造出可供游客逗留的环境,这既包括硬件设施,也包括软件方面的服务和管理,两者缺一不可。必须全方位地开发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互相配合的项目,进行综合性的开发。
7.加强生态旅游研究和人才的培养。生态旅游是一种新兴的特殊旅游方式,需要高素质的专业管理人才和服务人才。应利用旅游院校、培训班、专题讲座、学术会议等各种形式及请进人才、派出学习等办法培养一大批生态旅游方面的专业人才,加强对生态旅游理论和规划方面的研究,为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程道品,阳柏苏.生态旅游――资源分类及其评价[J].怀化学院学报,2004,23(2).
[2]吴章文,孟明浩.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的探索[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3(1).
[3]彭希喜.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国际市场,1998,(3).
篇2
1.1AHP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通过对上思县森林生态旅游资源进行SWOT分析,选择层次要素,构建了层次分析评价指标体系(图1)。图1中从左至右依次为目标层、评价层和决策层。
1.2判断矩阵确定
通过调查问卷和采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旅游区(点)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国家标准(1999-01-01实施,2003年修订,GB/T17775-1999)和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广西乡村旅游区(点)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地方标准(2008-12-29,2009-02-10实施,DB45/T563-2008),判定上思县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主要因素的重要性;通过行业专家,采用1~9标度评价法,其标度值见表1,对其SWOT分析中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各层次因素进行两两比较,得到表2~表6的评价层组、内部优势组、内部劣势组、外部机遇组、外部威胁组5个判断矩阵。
1.3各层因素权重的确定与一致性检验
根据上述判断矩阵,按公式(1)计算出各判断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并通过公式(2)和公式(3)计算CI、RI和CR指标进行一致性检验。
1.4评价结果分析
由表7可知,所有的判断矩阵都通过了一致性检验,可以作为计算权重的依据。依据强度计算公式计算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结果如表8所示。由表8可知,CR=0.049069802≤0.1,说明总排序通过了一致性检验。依据表8以总优势、总劣势、总机会、总威胁强度等4个变量构成坐标系,在坐标轴上的对应点分别为S、W、O、T,依次连接4点即得到开发策略四边形,如图2所示。从表8可知,权重值总排序从高到低依次为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各因素对上思县森林生态旅游影响大小不一。优势中森林生态旅游自然资源影响比较大,权值约为0.506,其次是历史民俗文化,权值约为0.253;劣势中,交通基础设施薄弱的影响较大,权值约为0.408,其次是旅游产品单一,权值约为0.297;机遇中政府政策支持影响大,其权值为0.439,其次为交通条件改善,权值0.259;威胁中环境压力影响最大,权值为0.475,其次是旅游产品多元化需求,其权值为0.195。由图2可求得重心坐标P(x,y)=(0.175,0.091)。根据重心坐标,计算出θ、U、V和ρ,结果如下:θ=arctan(y/x)=arctan0.52=9π/59,U=O?S=0.121,V=W?T=0.024,ρ=U(/U+V)=0.834。由计算结果和上述分析可知,进行上思县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应该采取实力型战略,即:充分发挥自身特色自然资源、民族文化资源的优势,借助自治区和地方政府支持与指导的外部机遇,提高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保护生态优先,减少外部威胁。
2上思县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对策
应用SWOT-AHP法对上思县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开发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可知对其影响较大的因素依次为生态旅游自然资源(约0.506)、环境压力(约0.475)、政府政策支持(约0.439)和资金有限及基础设施薄弱(约0.408)。针对以上分析评价结果提出了以下开发对策。
2.1立足资源优势,深挖特色资源,提升品牌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提高森林生态文化内涵,依托自然资源特色和底蕴丰富的历史文化背景,开发参与体验型的多元化旅游产品,满足多元化需求。针对上思县森林资源优势,开发森林氧吧、森林探险、森林保健养生项目;针对动植物资源优势开发森林科普教育基地、动植物基因库和食疗养生项目;针对水域风光资源优势可开发温泉浴、森林区休闲漂流与探险漂流户外运动项目;针对地文景观资源,开发登山徒步观光旅游项目;依托民族特色和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南屏瑶寨风情游、“虽蕾”歌舞体验游、明巨棺探秘之旅、千级古商道体验之旅和百管瑶族天主教朝拜游项目;借助土特产品资源,打造特色旅游商品,延长旅游商品产业链。
2.2坚持生态优先原则,减少环境压力
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一定要在以保护生态为
前提的基础上进行,减少环境破坏、环境污染带来的压力。推进生态、低碳技术在上思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的应用。进行上思县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源开发,将能源应用到景区的交通工具(电动车、燃料电池车)、建筑、基础设施和废弃物处理等方面。使用节能、低碳环保材料,建立生产与消费活动过程中的碳排放量指标体系。实现农业、药业与森林旅游业的联动机制。同时,建立生态补偿机制,鼓励社区参与,使其从中受益,激发其生态旅游资源保护意识,实现可持续发展。
2.3把握政府的引导与支持,重视人才开发
把握广西“十二五”规划全面启动“全国林业生态大省建设”战略和上思县强力打造北部湾生态经济强县的机遇,加强道路交通建设。在政府主导下通过举办“十万大山原始森林旅游节”、“十万大山森林小姐大赛”等旅游节庆活动,加大对外宣传,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提高知名度。重视高级管理人才战略开发,对服务人员和景区导游进行定期培训,与区内高校联合培养人才及制定合理的人才引入机制。
2.4招商引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因资金有限,上思县众多具有较高价值的旅游资源未得到开发,应通过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招商引资,吸引旅游投资企业开发旅游资源及建设一批中高档旅游饭店和购物、娱乐等接待设施,从而提高服务水平。同时还应抓住东盟博览会永久建址广西南宁的契机,进行招商引资,促进旅游项目的合作。鼓励林权入股进行森林生态旅游开发也是很好的融资方法。
篇3
关键词:乡村生态旅游;旅游资源;旅游开发;玉狮场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0-0030-02
1 引言
乡村生态旅游,是以乡村聚落为平台,以生态环境为支撑,以乡村资源为基础,促进乡村社区发展为目标,将农业、农民和乡村发展高度结合起来,使旅游业成为乡村重要的产业及社区经济内容的一种新型综合性旅游。它在很大程度上融合了旅游经济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以及乡村社区发展之间的联系,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效的现实途径,并成为21世纪重要的旅游趋势之一。
云南乡村生态旅游在这种特定范围内形成的“真、土、古、始”主体特色的同时,外来文化以及不良示范效应等也为其带来一些负面影响。现代化过程初期会“造成大量的社会解体和全然悲惨的现象”,目前传统少数民族村落的剧烈变化正说明了这一点。普米族是云南少数民族之一,随着市场经济不断打破原有封闭的民族村落,导致了普米母语、风俗、祭祀、服饰等传统民族在年轻一代中淡去。虽然发展旅游对传统民族文化来说是把“双刃剑”,但在进行保护性开发和合理规划后,旅游对提升民族文化认同、文化传承、族群意识、社区经济等有重要作用。
2 玉狮场村旅游资源分析及特征
2.1 玉狮场概况
玉狮场位于滇西北的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隶属于河西乡箐花村委会。位于河西乡东侧,距离村委会6公里,距离通甸镇12公里,2009年修通了通往河西乡的毛坯路,近期内实现道路硬化。该区域人口369,面积33.68平方公里,海拔2500m,年平均温10℃,年降水量850mm,耕地589亩,林地48139亩,主要种植玉米、小麦。
2.2 玉狮场旅游资源基本类型
旅游资源调查方法多种多样,本次调查采取实地调查法、文献查阅、访问座谈等方法进行旅游资源概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玉狮场旅游资源基本类型大概有8大主类。(见表1)
2.3 玉狮场旅游资源特色
玉狮场旅游资源特色以原生态的普米族文化和自然景观为核心。通过对旅游区资源的分析,总结如下:
(1)古:寨子有保存完好的原始森林和普米族文化,它被认为是普米族文化的正宗位点。村里仅有589亩可耕地,却有8万多亩原始森林。那里生长着大量的榧木、云杉、铁杉、冷杉、红豆杉等国家保护树种。其中树龄在1200年至2000年间的原始古树群最为壮观。当代原始森林的日益减少,使得玉狮场具有较好的生态旅游开发价值。
(2)幽:玉狮场处于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地区老君山中,村寨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且多珍贵原始树种,山中生长着多种蕨类以及野生菌、野果等形成幽深的原生态森林景观。
(3)险:该村寨谷深山陡,河流纵横,地势险峻,瀑布急流。走在陡峭的人马驿道上,穿梭在高深莫测的山间峡谷中,别有洞天。尤其适合于科考、探险旅行。
(4)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普米族信奉的宗教是“韩归教”,有很多的鬼神,传统宗教仪式有:祭龙潭、祭山神、祭树神。这表明普米族对自然有着浓厚的崇拜,对水源、林地、以及一些古老的树种有着敬畏之情,不会随意破坏。
(5)旅游资源、地域组合性较好:普米族作为玉狮场的主体民族,它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极具本土地域特色的民族文化。其独特的木楞房建筑、具有北方游牧文化特色的生活习俗与手工艺品、以人马驿道为代表的独特交通、内涵丰富的节庆与祭祀文化在青山古树中孕育,嫣然构成了一副别致的民族田园风画卷,形成了民族文化与自然旅游资源的极佳组合。此外,玉狮场周边坐落纳西族、傈僳族、彝族等多个极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村寨,高原生态森林与民族村寨相互衬托,且空间分布良好。这些都为玉狮场乡村旅游开发奠定了良好的旅游资源基础。
3 玉狮场村寨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3.1 经济欠发达
本区域虽蕴含着大量的旅游资源,但当地居民以种植、畜牧为主要经济来源,生活贫困。贫困导致相关旅游配套基础设施不足。由于高门槛的旅游业需要经济建设作为后盾,故玉狮场乡村生态旅游的开展需要首先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基础设施建设。
3.2 乡村交通不便利,景区可进入性差
地处三江并流世界遗产地老君山脉中的玉狮场,整座村庄四面环山,交通方式仍以人背马驮为主。从村里到箐花村和河西乡的道路蜿蜒曲折,时常受到雨天影响致使道路泥泞难行。交通不便遏制了旅游的发展。
3.3 旅游资源方面宣传力度不够
上世纪80年代中期,玉狮场最初受到关注是当地居民为保护生态森林而拒绝修路的报道。而后,陈哲的“土风计划”,使玉狮场名声大震。外界议论更多的是当地发展的经济问题,而关于旅游资源却鲜为人知。因此,直接影响乡村旅游的发展进程。
3.4 相关专业人才缺乏,经营能力非常弱
目前,玉狮场缺乏外界的投资经营,当地村民长期与土地打交道,缺乏现代服务观念,市场开拓能力弱,这些都制约其乡村生态旅游的进一步发展。
3.5 缺乏社区管理
经过田野调查发现当地政府有发展旅游业的意愿,并讲述了旅游发展的瓶颈:缺乏一个社区共同参与和进行旅游管理的组织。当地村民对待发展旅游业有不同看法:少数村民坚持陈哲的“土风计划”,他们抵制旅游业甚至“拒绝道路”,认为这样会破坏他们的传统文化;多数村民支持发展旅游,但前提保证不破坏当地原始森林和生活环境。总的讲,当地人渴望发展,希望旅游业能改善他们的生活。
4 玉狮场村寨旅游开发的对策
4.1 玉狮场旅游发展目标及开发指导思想
4.1.1 玉狮场旅游发展目标
根据自身独特的民风和原生态森林资源创立一个自己的品牌,例如可以拟建“滇西北普米族原生态民族文化村”。
4.1.2 开发指导思想
坚持可持续发展以及适度规划的理念,以保护促发展,在不破坏当地原始森林和普米族文化的前提下规划旅游业。坚持国家西部大开发发展战略和云南旅游发展规划战略以及《滇西北旅游发展规划》,结合当地具体情况开展旅游发展的布局。坚持以乡村生态旅游为主题,以市场为导向,以开发普米族原生态文化为核心,以生态探险科考旅游作为补充,突出旅游脱贫的功能,强化当地旅游特色。
4.2 旅游开发原则
(1)文化性。玉狮场进行旅游主题开发要始终围绕着普米族的核心文化体系展开,如“生态文化”、“火塘文化”、“祭祀文化”等。
(2)特殊性。紧抓原生态普米族村寨和原始森林的特色,开发多元、专项的旅游产品。
(3)民族性。突出普米族民族传统文化特色,进行文化深度策划开发。
(4)参与性。调动当地村民积极参与旅游业意愿,使当地人民共享旅游业发展成果。
4.3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员培训
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如改善交通,加强对当地普米族村寨的保护力度。采取有效措施,科学规划村寨住宅布局,杜绝一切破坏当地生态环境的项目。游客需在本区域享受美的自然和设施的同时,更好的认识和保护自然,这要求当地居民具有全面的知识较高的素质。通过引进人才和培训的方式加强乡村生态旅游开发中的人力资源的建设,提高村民的旅游接待水平。
4.4 建立普米族文化传习馆,加强旅游宣传
经当地村委会指导,玉狮场成立了民族文化传习馆(包括图书资料室、陈列室等)。但并未充分体现普米族的民族文化。应辅助开展举办培训和展览、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宣传等活动。陈列室可展示当地普米族日常生活器具,如羊毛羊皮服饰、四弦等;依附当地丰富珍贵的红豆杉等稀有树种资源,可举办“认领绿色”环保活动,即外界人士可在此地出资认领一株幼苗,附上认领人的基本信息,待成木后回归自然;也可通过类似公益方式或环保行动扩大玉狮场知名度。
4.5 营造活跃浓重的民族文化氛围
在开发旅游资源的的过程中,加强对当地居民的素质提升培训,通过广泛动员村民与当地旅游业开发既得利益联系,并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保持淳朴的普米族文化习俗,讲普米话、跳普米族舞蹈、唱普米族山歌,全方位营造生态民族村寨的文化氛围。组建一支高质量的普米族民族风情表演团队,打造普米族的文化品牌。
4.6 加强与周边村寨的旅游合作,建立旅游资源组合区
由于玉狮场旅游资源同质性情况普遍,应加强与周围彝族、傈僳族村寨的协同发展,以吸引旅游者,延长背包客的停留时间。徒步旅游者来到这里不仅可以品尝到普米族的文化盛宴还能欣赏到不同文化特质的其他少数民族村寨。
4.7 建立景区与社区一体、游人与居民一体的适合当地特色的社会运转机制
玉狮场内居民人口数量虽少,但也急需一支能够驾驭当地旅游经营的管理力量,除发挥原有玉狮场各级组织的管理职能外,也应该顺势成立类似于“玉狮场旅游管理协会”组织管理,并设不同职能的工作小组,如环卫组(主要负责未来景区环境卫生、旅游厕所、垃圾处理等)等。通过控制一系列影响因素,力求达到玉狮场人口数量稳定、农民收入增加、社区活力增强等目标的和谐统筹发展。
4.8 玉狮场乡村生态旅游产品设计构想
5 结语
乡村生态旅游最早起源于十九世纪欧洲的“农村旅游”,随着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观以及环保意识的深化,乡村生态旅游得到了空前发展。乡村生态旅游资源是一种稀缺资源,其生态环境较为脆弱,一旦破坏很难恢复。故发展乡村生态旅游要以可持续的发展观为指导,统筹乡村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乡村生态旅游以其淳朴、自然的乡土气息受到游客的青睐。目前,乡村生态成为国内外旅游发展的重要方向,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参考文献
[1]尹弘.云南省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类型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06.
[2][以]S.N.艾森斯塔德,张旅平等译.现代化:抗拒与变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3]李林.旅游与民族传统文化的变迁――以四川平武白马藏族为例[D].成都:四川大学,2008.
[4]马晓京.西部地区民族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保护[J].旅游学刊,2000,(5).
[5]马晓京.民族旅游开发与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的再认识[J].广西民族研究,2002,(4).
篇4
【关键词】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机制
矿产资源开发的同时会导致严重的环境恶化与生态破坏。由于环境保护机制的不明确,矿产资源开采者和经营者并不能主动对开采造成的破坏进行修复和治理,矿区人民也因资源开发导致的环境恶化而加剧生活或生产的发展机会成本,因此构建合理的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机制不仅迫切,而且必要。
一、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的内涵
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是生态补偿的一部分,是生态补偿理论在矿产资源保护中的运用。生态补偿的界定可以划分为狭义生态补偿和广义生态补偿。狭义的生态补偿,是指对由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给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造成的破坏及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的补偿、恢复和综合治理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广义的生态补偿除了包括对污染环境的补偿,还应包括对生态功能或生态价值的补偿,包括对因环境保护丧失发展机会的区域内的居民进行的资金、技术、实物上的补偿、政策上的优惠,以及为增进环境保护意识,提高环境保护水平而进行的科研、教育费用的支出。
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要从广义上去理解,应着眼于对“生态”的补偿,即是指因矿产资源开发,给矿区(矿业城市)的自然生态环境造成污染、破坏,环境生态功能下降而进行的治理、恢复、校正所给予的资金补偿,对矿区居民、矿业城市丧失可持续发展能力所给予的资金扶持、技术和实物帮助、税收减免、政策优惠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
二、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的实践缺失
有学者认为,我国政府以矿产资源所有人身份向矿山企业征收的税费主要有矿产资源税、矿产资源补偿费、探矿权使用费、采矿权使用费、探矿权价款、采矿权价款等,即为我国目前存在的矿产资源生态补偿制度。但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补偿,是应以“生态”为对象的,以能恢复、维护、提升生态功能为目的的生态价值补偿。因此,以上内容的补偿性质值得探究:
首先,关于矿产资源税。矿产资源税征收的初衷在于调节资源因自然条件形成的资源级差收入,平衡企业利润水平,为企业竞争创造公平的外部环境,而不是为了征收补偿资源的价值。而且资源税以自然资源为课税对象,以销售数量为征税对象,只要有销售量就要纳税。因此,可以看作是基于资源有偿使用而征收的,但不能表明它具有生态补偿的性质。其次,关于矿产资源补偿费。从其用途可以看出,矿产资源补偿费的设立在于补充国家对资源勘探投人的不足。从性质上分析,矿产资源补偿费是矿产资源所有权人凭借所有权取得的租金,是矿产资源使用者向其所有者支付的租金。这并不能表明它具有生态补偿的性质。再次,关于探矿权使用费和采矿权使用费。矿权使用费和采矿权使用费都是由采矿权人根据其申请得到的矿区范围的面积按照一定的标准逐年缴纳的。从理论上看,探矿权使用费和采矿权使用费是探矿权人和采矿权人获得矿产资源所有权部分权能应付出的费用。其征收依据是矿产资源的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体现了资源价值补偿的性质,但不具有生态补偿的性质。最后,关于探矿权价款和采矿权价款。从本质上看,探矿权和采矿权是勘探企业的一种财产权。勘探企业通过前期资金投人形成探矿权和采矿权,再出售给矿山企业取得探矿权价款和采矿权价款,是一种典型的对价交易,并非是矿产资源补偿费,这里不存在资源价值补偿问题。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现有的所谓的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的各项制度,基本都是偏重于补偿资源自身的经济价值以及调节资源级差收入,或者重在解决资源耗竭性补偿问题,或者属于矿产资源勘探投资的对价,都不是以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生态功能的恢复、资源的经济维护、提升为目的而制定的,都没有考虑到补偿环境价值和公平价值,所以应该是一种经济补偿而不是生态补偿。
三、构建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的要素分析
(一)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的责任主体
确定补偿责任主体是生态补偿的关键问题之一。根据矿产资源开发中的利益关系,可将其补偿主体分为以下几类:
(1)受益者补偿。根据“谁受益谁补偿”原则,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的责任主体首先应该是那些在资源开发过程中对资源及生态环境造成影响的单位和个人,以及从资源开发中获益的单位和个人。矿产资源开发者直接占有了资源的使用价值并对生态环境造成那了损害,他们有义务及责任来筹集资金,对资源的耗竭及生态环境的损害进行补偿。
(2)政府补偿。政府作为补偿责任主体进行补偿,主要指各级政府通过一些非市场途径,如直接给予优惠贷款、财政补贴、财政援助、实施利率优惠、技术输入、对有利于环境保护的行为予以鼓励等来进行补偿。
(3)社会补偿。社会补偿应该是指各种环保组织及其他形式的社会团体对矿区生态环境补偿提供资助或援助,这种补偿主要表现在以资助或援助方式提供的资金。国家应该加大对生态补偿治理的宣传,提高公众参与意识,让全社会都关心和参与到对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造成的环境生态破坏的补偿。
(二)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的对象
矿产资源补偿对象的确定比较简单,矿产资源生态补偿的目的是恢复和治理矿区生态环境,因此,生态补偿的补偿对象应该是由于资源开发而遭到破坏生态环境。此外,矿产资源开发还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了矿区居民的生产、生活,使当地居民的环境权、发展权受到损害,为了维护社会公平,矿区受到危害的居民也应是矿产资源生态补偿的对象。
(三)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的资金来源
矿产资源开发补偿资金主要来源于矿产品的收益,包括以下几方面:
(1)矿产资源生态补偿费。矿产资源生态补偿费的征收原理应该是资源耗竭性补偿,体现矿产资源所有者的权益,同时当代人对矿产资源的过度开发,侵害了后代人对资源的消费权,应当进行代际补偿。
(2)矿区(矿业城市)生态补偿转移支付资金。依据矿产资源开发经济利益上外部性利益冲突协调原则,可以考虑建立非矿业城市向矿区(矿业城市)生态补偿转移支付制度,由非矿业城市拿出一定的资金向矿区(矿业城市)转移支付。
(3)矿产资源开发生态环境风险基金
矿产资源开发的过程中,矿区的生态环境面临的环境风险的大小、程度、时间以及造成的经济社会影响是无法预测的,矿产资源开发者根本无力承担,在这种情况下,环境风险带来的损失最终必然转化由社会和当地政府、社区居民来承担。因此,有必要建立矿产资源开发生态环境风险基金。矿产资源开发生态环境风险基金性质上属于预防性,其来源于矿产资源开发者、地方财政收入或专项资金以及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等;其使用应有的严格限制,主要适用于预防矿业开发带来的生态环境风险和及不可抗力原因造成损害的治理;使用的范围应限定为矿产资源开发者无力承担的部分。
篇5
关键词 富硒土壤资源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战略构想
中图分类号:Q938.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硒元素是维持人体正常功能所必须的微量营养元素,研究成果表明,人体的克山病、大骨节病、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不育症、机体免疫力衰退和衰老过程等40多种疾病均与缺硒有关[1-3],因此富硒农产品对人体具有较高的营养和保健作用,而开发富硒农产品将能够带来显著的产业经济效益。江西省地矿局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首次发现的4000多平方公里的富硒土壤资源,为江西发展富硒农业提供了重要的土地资源。
1、发展战略远景
以中部崛起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契机,以政府支持为手段,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发挥各县区富硒土壤资源优势,有步骤地和多层次综合开发富硒农产品,同时注意生态环境与富硒土壤资源的保护,使之可持续发展,将该地区建设成为富硒农产品经济产业带,推进地方经济发展,成为一个地方经济支柱产业。
2、发展战略目标
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江西提供的人才、资金、市场为契机,初期以开发出富硒米、富硒茶、富硒蔬菜、富硒水果、富硒肉类等初级农产品为主,并创立有一定市场影响力的品牌。除生产、销售初级富硒农产品外,对富硒农产品进行初加工和深加工,生产出优质的富硒保健食品和饮料,以及用于治疗因缺硒致病病人用的富含硒元素的药品,如富硒口服液,富硒含片等。逐步生产不同加工层次的富硒名牌农产品系列,创建数家以硒为核心的农产品产业龙头公司(集团),最终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立起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的富硒系列产品生产经济带。
3、发展战略重点
为了实现上述战略目标,必须抓好三个战略重点。
一 是富硒土壤资源的土地质量评估工作
富硒土壤资源的发现提供了良好的开发线索和基本资源,而进一步的土地质量评估工作则是为产业规划作扎实的技术基础。例如:丰城市在董家进行大规模富硒土壤资源开发利用前,在1:25万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和富硒土壤局部评价工作的基础之上,做了更进一步的详细调查和研究,为董家镇的富硒土壤资源开发规划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在没有开展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的地区,尽快布置开展此项工作,将整个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富硒土壤资源的分布调查清楚。
二 是富硒农产品系列开发工作
富硒粮食:粮食作物主要有水稻,开发时应重点放在富硒米;富硒经济作物:经济作物主要有油菜、花生、芝麻、大蒜、大豆、生姜、荞麦、油茶、蔬菜等,油菜籽生产是江西中部地区商品生产大宗,开发富硒油菜籽,生产富硒菜油,无疑是“因地制宜”,必将产生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此外大蒜、蔬菜也是商品率很高的产品,对此进行的开发具有较强的市场优势。
三 是要确定各县的富硒农产品发展重点
在目前已发现富硒土壤资源的县市,以县域经济为单位,确定各县富硒农产品发展重点。
①丰城市以富硒水稻、富硒油茶、富硒蔬菜、富硒芝麻、富硒大豆等为发展重点;②樟树市以富硒中药材为发展重点,借助其药都的地缘和产业优势,逐步建立起以富硒中药材种植、科研、加工、销售产业;③高安市发展富硒稻米,富硒果蔬业;④乐平市发展富硒山野菜、富硒稻米为重点;⑤鄱阳县和余干县发展富硒稻米;⑥进贤发展富硒水果、富硒芝麻、大豆等;⑦万年县发展富硒蔬菜、富硒大米、富硒水果等。
4、发展富硒产业建议
4.1 产业空间布局
根据富硒土壤分布面积、集中度、富硒土壤类型以及当地优势传统农业等因素,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的富硒土壤规划了9个开发利用区:
Ⅰ区位于高安建山和丰城尚庄、曲江一带,其中富硒土壤面积约350km2。建议以发展富硒农业种植业为主。该区域内现在以在丰城市董家镇为中心建设“中国生态硒谷”。Ⅱ区位于进贤县东部—余干县,其中富硒土壤面积约575km2,建议发展富硒果茶林业为主。Ⅲ区位于乐平市,其中富硒土壤面积约332km2,建议发展富硒稻米、富硒蔬菜。Ⅳ区位于樟树店下—丰城市秀市荷湖,其中富硒土壤面积约324km2,建议发展富硒中药材产业,目前在丰城市已经规划开发富硒中药材基地。Ⅴ区位于万年县南部地区,其中富硒土壤面积约158km2,建议发展富硒果林和稻米业。Ⅵ区位于鄱阳县饶丰乡—余干县信丰乡,其中富硒土壤面积约257km2,建议发展富硒稻米业。Ⅶ区位于奉新县西北部,其中富硒土壤面积约116km2,建议发展富硒猕猴桃产业。Ⅷ区位于庐山地区,其中富硒土壤面积约192km2,建议发展富硒茶、富硒生态旅游业为主。Ⅸ区位于彭泽县南部地区,其中富硒土壤面积约154km2,建议发展富硒畜牧业为主。
4.2生产经营组织模式与策略
集约化生产是现代商品生产的必然选择,是富硒农产品开发必须步入社会化大生产之路。各县市首先应确定好目标,制定好规划。农业产业化经营简单地讲,就是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农户生产为基础,实行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一体化经营。农业产业化经营不仅是促进分散农户小生产进人大市场的主要形式,而且主要还在于其加强农产品加工、流通的发展,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实现农产品增值。
实施稳定的经营策略。对于富硒农产品经营来讲,强调稳健的经营策略,不仅是市场拓展的需要,也是保护农民的利益,激活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富硒产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
4.3富硒农产品品牌战略
实行富硒农产品开发,开发出的富硒农产品无疑是针对市场的销售,是以效益为中心的。品牌产品具有价值升值的功能,对企业具有巨大的获利能力。许多农产品在农民手里出售时是普通的价值低的产品,但经企业家创建品牌后,能倍增产品副加值。所以江西富硒农产品开发一定要创品牌。
4.4加强富硒产品的科研工作
以江西省农业、地质、医药相关学科的科研院校(所)为依托,积极开展富硒农作物品种的选育、富硒土壤资源的研究、富硒产品的开发以及富硒药物的研发等工作。富硒科研是一个涉及到地质、土肥、植保、粮储、生命、环境、营养、医理商贸等多学科的综合性科研。要设立富硒科技成果转化和富硒人才培训中心,不仅要培训一批富硒高科研人才,更需培训一大批适用型富硒科普人才。可考虑在农科院校设立培训中心,有计划、有步骤地培训大批科普人才,以保证富硒产业的高效可持续的发展。
5.结语
抓住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这个机遇期,充分开发富硒土壤这一特殊资源,做出农业开发大文章,带动和推进地区现代生态优质农业呈现质的飞跃发展。
参考文献
[1]康兆恒、谢桂庭、肖哲红等。硒缺乏与人体疾病[J].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2002,23(1):13-16.
篇6
摘要:本文作者从法律角度对矿产资源在开发过程中的生态补偿的概念进行界定,在总结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现状的基础上,对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法律机制的完善提出了合理的建议,以达到能促进我国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使矿区的生态安全和采矿业能够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矿产资源;生态补偿;矿区生态补偿;法律机制;
1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的概念和含义
1.1生态补偿的概念
本文可以将其大概总结为两种含义:
一是指自然生态补偿。《环境科学大辞典》将其定义为“生物有机体、种群、群落或者生态系统受到干扰时,所表现出来的缓和干扰、调节自身状态使生存得以维持的能力,或者可以看作生态负荷的还原能力”。
二是从法律的角度出发,吕中梅教授认为:“生态补偿从狭义的角度理解是指对由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给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造成的破坏以及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的补偿、恢复、综合治理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
1.2 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的概念和含义
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法律机制是指将生态补偿的基础理论应用于矿产资源开发的保护中,实现对矿产资源的补偿。也就是说,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法律机制应该是针对矿产资源开发、开采、利用过程中所造成的对矿区环境污染、矿区生态系统的破坏和矿产资源的浪费利用等问题,而采取的一系列整治、恢复、修复矿区生态环境措施的一种制度。在发挥法律的保障和促进作用的基础上,将一系列措施制度化、法律化、社会化,并结合政府的宏观调控机制及经济调节手段,运用财政扶持补贴、税费征收、政策优惠等措施对矿产资源开发中生态环境的保护进行合理有效的补偿。
2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的现状
2.1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的现状
近些年我国出台的一些《法律细则》及相关的法规与政策,吸收了一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对有关矿产资源开发中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内容做了相对明确的规定。如:1989 年出台的《土地复垦规定》、1994年出台的《矿产资源法实施细则》、2000年出台的《生态环境保护纲要》、2005出台年的《国务院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通知》、2006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2007 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2009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等,这些条例法规都不同程度的从不同角度对相关原则及有关制度建设作了相应的规定。特别是2009 年出台的国土资源部颁布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对矿山环境影响评估制度、矿山环境恢复保证金制度、矿山环境保护治理原则,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义务等做出了比较详细的规定和诠释。
2.2矿区生态补偿的必要性
从我国整体形势来看,建立矿区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对于实现小康目标,深入开展环境保护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有助于利用激励社会经济的管理,促使在生态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与一般商品再生产过程相结合,从而达到在整体上对全社会的生产活动进行宏观调节,对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及生态功能的恢复与治理进行系统管理的目的。
3建立健全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的对策
3.1 进一步完善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的法律体系
就我国目前有关法规体系的现状而言,以《土地法》、《矿产资源法》、《环境保护法》为重点,要适时、有效地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修改,届时补充矿产资源开发生态环境补偿的相关重要内容,以及形成矿产资源开发生态环境补偿的法律体系。我国在目前还没有专门性地针对矿区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也未对矿区生态环境修复治理的主体列出明确的规定,矿区生态环境的最主要治理者仍然是国家政府。所以,由于缺乏相关的法律依据,生态补偿费的获得主要还是依靠国家财政,开采企业基本没有负担环境修复的成本费用。生态补偿的主体、客体、补偿的原则和依据也没有得到明确的规定。
3.2 设立矿产资源开采生态环境补偿的监督机制和管理机构
针对我国目前传统的生态环境价值观念相对比较落后,生态环境利用的权利和责任观念也比较淡薄,矿产资源开采中生态环境补偿的法律制度尚不完善的状况下,必须强化矿产资源开采生态环境保护和补偿的法制建设,实行行政监督,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以确保矿产资源开发生态环境补偿制度的有效进行,从而促进我国矿产资源的有效利用及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和恢复,确保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长治久安。
3.3 确定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的补偿机制和标准
在完善以上法律的基础上,应依法建立一系列矿产资源开发生态环境补偿制度。应该遵循以下几项基本原则:环境、社会、法律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原则;资源综合合理开发利用的原则;环境、生态完整性、综合性、相连性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资源利润率公平分配的原则;代际公平、代内公平、物种公平以及地域公平的原则。形成一套科学的评估、认定方法和动态补偿标准的全方位科学补偿机制。
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的数量以及标准的确定,是合理实现矿产资源开发中生态补偿的前提。如果补偿的数量过低,资金的缺欠将会不利于矿产资源开发中生态补偿的合理实现;反之,数量规定如若过高,超过补偿的能力,则会阻碍社会经济的合理发展。因此应该建立矿产资源价值评估体系和科学的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标准体系。
3.4 增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意识观念
如今追求经济增长的强烈欲望使人们忽略了人类生存的最基本条件―对生态环境的合理开发和保护。所以在立法中,往往偏重于矿业生产活动,却疏忽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补偿。这些都是人们对人类生存的价值和意义的错误理解与追求,然而必须在法律的引导下,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同时让法律与生活结合,引导人类正确的追求和发展。
4总 结
随着工业化、商业化、城市化的迅速发展,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在这种背景下,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必须制定和完善一系列相适应、相协调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矿产资源开发生态环境补偿的法制建设就是其中之一。它的价值不仅是协调矿产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的关系,实质上是调整资源开发利用的利益分配关系,是解决如何在资源开发利用者和资源所有者、资源关系者之间,在资源赋存地区和资源利用地区,在代际之间与代内之间进行利益分配问题。它关系到如何平衡“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关系,是可持续发展的又一重大课题之一。
参考文献:
[1]环境科学大辞典编委会.环境科学大辞典.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1。
篇7
我校的周边以老旧小区为多,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发展,外来务工人员的不断增多,这些孩子的家长素质、居住环境、生活条件都较为低下,这些家长多数拥有对孩子美好的教育愿望,却不具备相应的教育能力。作为一所小班化教育学校,我们努力让孩子享受教育的公平,感受教育的幸福。
校园环境是小班化教育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外显内隐”的方式给学生一种高尚的文化享受和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为了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我们构建了十个教育生态小环境。1.百草园。这是我们打出的首张生态名片,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校园不仅是进行教学的地方,更是繁华都市中一方静谧的植物生态园。2.资源教室。我们在小班教室生态环境建设中注重学生可学习资源的发掘,使之成为富有内涵的“活”的资源教室。“流动资讯”版块,各班级根据本学期课本学习内容精心制作两块课外拓展知识板,每月一次在同年级教室内流动;“课堂加油站”版块,教师每节课后可即时把本节课教学中疑难点写在上面,供学生课后再学习;“脑筋对对碰”版块,师生互提的小难题,留给老师与孩子们去思考、交流。3.太阳花心理猫猫站。我们以“不让一个孩子远离团队”为目标去接纳和关怀每一个学生。学校通过开设心育课,开通“太阳娃”广播,开放“快乐小屋”,开设“阳光信箱”、开发团康游戏等途径,让孩子们感受校园的温暖,体会自己的价值。4.生态体验岗。体验,让精致的小班化教育更为熨帖。上街道、进家庭、走社区,文明岗、护绿岗、帮扶岗……孩子们在不同的岗位上愉快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5.伟人柱。学校装饰了八十多米长的“伟人柱”,六年的学习光景,伟人的思想与成就将伴随着孩子们的成长。6.艺术长廊。学校将教学楼的走廊开辟为由书法区、绘画区组成的“艺术长廊”,上面陈列着学生的作品。7.名曲600。我们利用课间10分钟,用音乐陶冶孩子们的性情。六年小学生活,孩子们可以欣赏近600首中外名曲,这样的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8.图书超市。校园的角落里、教室的后墙上摆放着各种各样的书籍,让孩子们爱不释手,沉醉其中。9.科学探究园。奇特的“方轮自行车”留给孩子们无尽的思考;“小小气象站”里不仅记录下每天的天气情况,更引发了孩子们对科学的无限想象。10.科学小会所。“电脑绘图”、“三模制作”、“植物探秘”……在这里,孩子们爱上了探究与创造,近三年,我校有近百人次的小发明、小创作作品获国际、国家、省、市各级奖项,有33名学生的小发明作品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的专利证书。
在构建十个小班化教育生态小环境的基础上,我们还注重教育生态资源的开发。我校在各学科教学中初步尝试“智慧树”的运用。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环节,通过从“智慧树”的构建入手,引导学生感受知识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孩子们在小班学习这个自由的空间中,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智慧如同参天大树,不断开枝散叶。开发了校本课程《走进植物世界》,根据学生的年龄、认知和情感特点,设定了不同的课程目标。在实施上大胆创新,由集中授课、种植实践、参观考察等形式组成,实现了学校的课程创新,为学生开辟了广博的生活舞台。学校还坚持举办三项特色活动,让学生在生态活动中丰富生命成长体验。1.“成长生态日”。每周三,我们通过期待性晨会、共生性班会、全优化作业、分享流,为学生成长营造更加良好的外部环境;通过学生自我、同伴之间以及教师对学生三方面的激励,形成更加积极的内部驱动机制,让学生在平衡、和谐的教育氛围中茁壮成长。2.“金秋艺体节”。通过艺体节活动的开展,不仅让学生体魄强健,更增进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陶冶学生的性情。在艺体节中成长起来的“雏燕”健美操队在全国、全省的健美操、啦啦操竞赛中多次摘金夺银。3.“百草园笔记”。校园的生态环境,激发了孩子无限的热爱,我们引导孩子把对“百草园”的喜爱记录下来,并把这本充满真挚情感的笔记以班级为单位进行传递交流,全班共写一本“百草园笔记”。
(作者单位:南京市光华东街小学)
篇8
(浙江海洋学院,浙江 舟山 316000)
摘 要:随着人们对海洋认知程度的不断提升,以及陆地资源开发的局限性日趋显现,海洋经济逐渐成为经济研究的重要领域,其中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为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条重要的途径.海洋旅游资源的开发要建立在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并存的基础之上,实现经济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海洋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如何客观有效的度量旅游可持续发展状态,通过定量分析的方式评价其经济效益,成为海洋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关键.本文结合温州海洋生态旅游资源进行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 :海洋经济;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经济评价;旅游价值
中图分类号:F590.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7-0082-03
进入21世纪以来,旅游业成为当今世界做大的产业集群,并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着旺盛的发展态势,甚至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从目前人们多样化、多元化的旅行需求来看,旅游资源不仅局限于陆地的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而且还应保护广阔的海洋生态旅游资源,并且海洋旅游资源以其巨大的发展潜力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内世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生态率开发需要设计多个方面,不仅要保证其最根本的生态效益,还要求在可持续生态发展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因此针对海洋生态旅游资源的多层次经济评价至关重要.
1 海洋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理论基础
海洋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理论体系是实现海洋生态旅游高品质、快速化发展的基础.在以往的相关理论研究中,人与自然关系理论、旅游系统产业学理论、生态景观理论是生态旅游的主要理论基础,但随着海洋生态旅游的快速发展,这些理论已经不足有支撑和构建其发展研究的理论框架,必须因素其他相关学科或延伸学科的理论进行吸收和贯通,比如环境经济学、环境生态学、海洋旅游经济学等交叉学科.
在旅游系统理论中,环城游憩带理论雷普尔旅游系统观使其代表性理论[1].北大教授吴必虎首次提出环城游憩带理论,他认为在大城市郊区200公里半径以内均可成为城市居民度假游憩的休闲空间,且十分适合短假期或周末出游.雷普儿的旅游系统模型同样建立在旅游空间结构上,与吴必虎的环城游憩带理论具有相通之处,其更考虑旅行成本因素在旅游系统中的影响.
景观生态学理论与海洋科学理论是有力支持海洋生态旅游的理论之一.景观生态学是现代生态学的一个活跃的分支,它强调空间异质性、尺度性与生态整体性[2].对于海洋生态旅游资源而言,首先应尊重海洋景观的固有资源与结构,在此基础上完成自然性、异质性的开发,注重可持续性,避免认为加工造成的生态质量退化.
生态承载力理论是海洋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自然与经济和谐发展的研究理论基础,其一方面在旅游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上进行理论阐述、另一方面对海洋生态资源的旅游承载力进行深入研究,进而达到生态可持续发展与经济效益最大化之间博弈均衡.
2 温州海洋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2.1 海洋生态旅游资源概况
温州是浙江南部的海滨城市,是浙江省沿海大市之一,具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其中海洋面积1.1万平方公里,几乎与温州市陆地面积相当.在温州市的县区地理位置分布中,全市11个县区中9个为沿海县区,其中还包括一个海岛建制县——洞头县.洞头县有100多个岛屿组成,具有丰富的海洋植物、海洋动物资源,各种海洋文化景观、海洋自然景观、海洋人文景观遍布在这些岛屿上,这共同构成了丰富的海洋生态旅游资源.从海岸线的长度来看,全市岛屿海岸线长度达567.9公里,总共437个沿海岛礁,据统计,其中约有42个岛屿与大陆滨海区具有旅游开发价值[3].在较为成熟的海洋旅游资源中,国家海洋自然保护区南麓列岛、国家4A景区洞头百岛、世界古航标·中国诗之岛江心屿、苍南渔寮大沙滩、鹿城七都岛、乐清沙门岛等,都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资源优势.
总体来说,温州市海洋旅游资源中具有一定知名度且发展较为平稳的资源中,有3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0个省级风景名胜区、5处国家级森林公园、9处省级森林公园、2个省级旅游度假区,并且超半数以上分布在距海50公里的沿海区.
2.2 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先,虽然具备丰富的海洋生态旅游资源,但总体开发程度、层次性不够,多数景区还处于粗放型的开发阶段.一方面造成知名旅游景区品牌不足,另一方面造成海洋旅游资源保护力度不够,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人为破坏.比如洞头岛、西门岛、南麓岛、大鱼湾等资源基本处于培育与成长之中,开放层析较低,没有系统的规划.其次,海洋旅游衍生产品开发力度不够,没有形成具有地方特色、海洋特色、地方品牌的旅游商品,尚未打造出特色鲜明的海洋旅游项目,没有发挥出温州市海洋海岛旅游的特色与优势.再次,海滨旅游基础支撑力不足,缺乏海洋旅游开发投入,以及旅游资源开发规划与管理制度,造成开发模式多为粗放型,长期来看容易造成资源破坏.此外,基础设置建设落后,资源整合不到位,严重缺乏海洋旅游专用码头、游艇等设施,接待客容量及接待能力有限.
3 海洋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经济效益定量评价
3.1 定量评价体系构建
随着海洋产业发展的多元化,以及行业对资源评价研究的深入,海洋生态资源评价模式已由传统的单因子模式转变为多因子模式,更多的将社会因素、文化因素、经济因素、旅游因素、生态因素等考量进来,形成系列化的指标评价模型[4].由于海洋生态旅游资源中的诸多因具有异质性和不同的经济意义,使其你具备一般可比性,这就需要对这些因子进行无量纲化处理,然后才能确定其在整体中所占的权重,进而计算综合评价分值[5].对海洋生态旅游资源进行无量纲化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阙值法,也叫临界值法,是借助最大值、最小值、满意值等特殊指标与实际值相比而得到评价值的方法,正指标计算函数为:
其中xij,opt为该指标在所有时间取值中的最优值.
(2)标准化方法,在存在多个变量时,为是各变量指标存在可比性,先对不同组数据标准化,进而通过标准化后的数值进行比较,从而确定指标的综合评价值[6].通常来说,标准化方法能够有效的消除数据量纲的影响.标准化计算函数为:
(3)比重法,即指标的实际值在指标总之中的比重,其计算函数为:
3.2 评价方法的选择
由于海洋生态旅游资源涉及到很多非量化指标,而在经济评价值中必须将这些指标进行量化,常用的量化方法有层次分析法、模糊赋分法、FUZZY综合评价法、德尔菲法等几种[7].在我国海洋生态旅游资源经济指标评价中,较常用的方法有层次分析法与德尔菲法,这些方法能够有效的解决海洋生态旅游资源经济评价中一些无法完全量化的因子,解决问题的本质是将这些无量化的因子赋以相应权重来表示其在综合指标中的重要性与地位.
(1)德尔菲法,也称专家咨询法,是利用行业专家的意见来确定指标因子的最终权重.德尔菲法通常需要集中多名专家的意见,并且要求专家给予较为专业的评价,并且还要根据专家的领域地位给予专家评论结果相应的权重,然后通过整理并不断的修改和反馈,最终得到满意的结果.
(2)层次分析法.对于海洋生态旅游资源的经济评价而言,层次分析法能够有效、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分配各因子的权重,并且其能够灵活的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海洋生态旅游资源的特点使得层次分析法在其经济评价中较为适宜,能够系统性、可靠性的识别问题,提高评价的简便性与准确性.层次分析法的一般步骤为:建立层次分析模型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层次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
3.3 综合指标合成
在对各指标进行权重分析与量化处理之后,还需要在此基础上建立综合评价体系和综合评价模型,对多指标进行合成.一般而言,多指标合成的方法有线性加权和函数法、乘法合成法等.线性加权和函数法的计算公式为:,其中f(x)表示综合评价分值,wi表示评价指标i的权重,xi表示评价指标i的无量纲化值,n表示所有指标个数.
乘法合成法的计算公式为:,其中x;j表示逆指标,m表示逆指标的数量.
结合我国海洋生态旅游资源特点,以及上文的权重确定、无量纲化分析、综合指标合成等分析研究,最终选择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海洋生态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进行综合评价,一般步骤为:确定评价指标集确定各指标层的权重确定评价的评语集D和其分值确定模糊评价矩阵对目标层X进行模糊综合评价计算结果归一化与评价.
4 温州市海洋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战略建议
4.1 开发原则
海洋资源是人类生存的重要资源之一,在对其进行开发时必须坚定的遵循一定的开发原则,这样才能确保海洋生态旅游资源在不遭受认为破坏的前提下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结合温州市海洋生态旅游资源的特点,以及其目前的资源开发现状与政府规划,在开发中需要遵循的原则有可持续性原则、系统性原则、生态性原则、层次性原则、保护性原则、特色性原则等.
4.2 战略取向
前文分析可知,温州市具有广阔的海洋生态旅游资源,并且这些丰富的资源多处于开发或初步形成阶段,因此后续的开发应建立在现状的基础上,并且合理规划,在政策引导下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博弈均衡.结合温州市目前的海洋旅游资源开发现状,以及各部分资源的经济价值评价结果,所采取的战略取向有:(1)由近至远的开发战略;(2)城乡互动的开发战略;(3)差异化开发战略;(4)面向市场的开发战略;(5)环境循环发展战略.
4.3 温州海洋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主要战略
从政府层面,建立政府主导机制,充分发挥政府在温州市海洋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的主导作用,联合其他相关部门,实现社会参与的产业融合,打造现代化的海洋旅游发展格局.从市场层面上看,重视城乡部门在温州市海洋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的重要作用,建立城乡统筹、上下一体的机制,实现资源共享、市场共赢的整体市场运作机制.此外,还要建立产业开发要素互通、功能互补、市场互享、利益互增的跨区域联合网络,以及建立自然、经济、社会和谐进步、可持续发展的海洋生态旅游系统.
参考文献:
(1)孙玉琴.基于DEA的滨海区域生态旅游效率评价及优化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2.
(2)贾欣,莎娜.海洋生态损失过程中的群体经济行为分析[J].中国渔业经济,2014(8).
(3)胡念望.温州海洋文化旅游发展战略与保障措施研究[D].浙江海洋学院,2014.
(4)李晓通,张予云,张成胜.资源生态化开发作为西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政策的人类学思辨[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5(1).
(5)齐俊婷.海洋开发活动的经济效益评价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
篇9
关键词:大运河文化 淮安 旅游资源 问题分析 生态旅游
历史文化名城淮安因水而生,没有大运河就不可能有洪泽湖的出现,没有大运河淮安就不可能成为“南船北马、九省通衢”之地,因水而生的漕运文化、河道治理文化、水利文化、漕船文化、漕仓文化、税关文化,以及运河宗教文化、运河商业文化等遗存十分丰富,2006年大运河被公布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在公布的江苏42个文物保护点中,淮安有16个,占三分之一强,在2014年国家申报大运河为世界文化遗产活动中,国家文物局从全国上千个遗存中筛选出65个点,淮安则有11个遗存点名列其中,遗产点数量在运河沿线的35城市中名列首位,也几乎占据了整个江苏25个遗产点的一半。由此可见淮安在运河沿线城市中不愧为“运河之都”,她为“大运河申遗”成功作出无可替代的贡献。但近些年来由于盲目追求经济发展,水体受到工业废水污染严重,沿岸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尤其是急功近利地开发旅游资源,运河文化遗产有的在慢慢消失。这让人们深深地担忧。笔者正是基于这样的视角,探讨淮安如何在可持续理论的指导下去保护运河文化遗存。
一.运河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问题
1.格局缺少大手笔
淮安的旅游资源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淮安区和盱眙县。淮安区有故居、纪念馆、淮安府衙、漕运总督部院旧址、镇淮楼、关天培祠、韩侯祠、韩信钓台、漂母祠、文通塔、河下古镇、御码头、吴承恩故居、刘鹗故居、梁红玉祠、文楼、古末口遗址等景点。盱眙县临洪泽湖和淮河、古运河,得天然之利,有都梁公园、第一山国家森林公园、泗州城遗址、明祖陵、铁山寺国家森林公园、盱眙历史文化博物馆、盱眙龙虾博物馆等景点,其中明祖陵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洪泽县的老子山和龟山文化底蕴深厚,很有开发价值。因和盱眙的明祖陵、泗州城靠近,如果划归盱眙可连成一片,得到开发利用。现在归洪泽管,问题始终解决不了。淮阴区的码头镇的古清口水利枢纽也保护得不好。韩信、枚乘枚皋父子,淮安区和淮阴区两地打了多少年的笔墨官司,淮安区有韩信故里、漂母祠、古枚里,码头镇也有韩信故里、漂母墓、枚乘故里。据说淮安区打算建枚乘故居,码头也计划建造。淮安旅游资源开发得各自为阵,显得小家子气,缺少大手笔,再加上文物保护级别总体不高,导致80%旅游经济效益出在故居和明祖陵。为什么不能以淮安区和盱眙县为一片,把其他区县作为一个点,用运河这根“线”去串连,形成点、片、线的连结,呈网状大格局布置呢?不进行资源的整合、拼合、配合、组合、联合是很难形成拳头产品,发挥整体优势的。这又怎么能迎合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繁荣大文化、开发大旅游”的构想呢?真正的“大旅游”离不开“大协作”,只有在运河文化的背景下,整合点片资源,突出区位优势,并形成整体合力,才能让淮安旅游业的扩散效应和脉冲作用很好的发挥。
2.定位缺少特色化
20世纪90年代国家旅游局经过认真研究,提出了对应于旅游的全过程的六个要素:行、游、住、食、购、娱。对应这六个要素,淮安涟水新建有飞机场,有泰州、南通通往北京方向、兰州方向的铁路过境,但铁路没有和长江以南的苏州、上海、浙江等地相连,而这些地方是经济发达地区,旅游消费者的消费需求量大面广,他们来淮旅游只能乘坐汽车。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的进入。即使进入,在各个旅游目的地之间的交通并不发达,这就大大影响了旅游者的兴趣。在游览上由于淮安旅游格局缺少大手笔,游者只能漫无目的地随便看看,一点一片而已。在食、住上,尤其是淮扬菜,还有引力,而购、娱方面基本谈不上。淮安没有名山,只有大运河、洪泽湖、淮河、盐河等水景,可定位在“河湖之旅、人文之游”。旅游者要看水,全国名川大湖、瀑布名泉多的是,即便在省内的周边城市旅游者多往南京欣赏长江、秦淮河的同时,“游”六朝古都文化;多往无锡、苏州看太湖的同时,可欣赏岩洞、园林等文化;多往连云港观大海,还可欣赏花果山的“西游记”文化。即使看运河,扬州有运河,徐州有运河,那如何才能以特色的运河文化的亮点吸引游客呢?必须以水上的人文为特色,锁定游客对淮安地域特色的认知度,逐渐扩大淮安旅游的知名度。
3.内涵缺少深刻性
旅游是一种文化现象,是文化沟通的最直接的途径。它既能促进当地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又能促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旅游活动创造的文化氛围不仅能满足人们的娱乐愿望还能强化人的审美意识,强调精神享受和文化的认知。这里反复强调了“文化”一词正道出了在旅游的过程中文化是旅游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自始至终都体现和洋溢着一定的文化精神,是旅游三要素里的旅游客体即旅游资源文化,着力探讨旅游资源的类型及其特征,包括自然旅游资源(名山胜水、奇洞异石)的审美价值、人文旅游资源(文化遗址、故居堂馆、宫室陵园、名镇古街、公署园林、塔寺道观)的文化意蕴、社会旅游资源(民俗风情、工艺美术、民间艺术、饮食佳肴)的文化情趣。旅游资源文化研究的目的在于如何在充分挖掘旅游资源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开发利用资源,建设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意蕴的景点、景观、景区,不断增强其“唯我独有”的资源垄断性,提高竞争力。从此意义说,研究一个地方的旅游资源就是要透过载体发现内涵,挖掘内涵的深刻性,也就是探寻历史文化积淀的深层意蕴。淮安这块文明的土地,历史悠久,积淀丰厚,尤其是运河文化是淮安最有代表性的文化。我们从淮安区的景群看,故居、纪念馆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文化内涵挖掘得较深,资料较丰富,满足游客的心理需求。但有些景点,如梁红玉祠,吴承恩故居、刘鹗故居、关天培故居等,人文景观的历史文化内涵都很深厚,只是没有深入挖掘,没有根据内涵精心打造,没有什么内容可看。再比如淮阴区的码头镇的古清口水利枢纽工程,虽然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京杭大运河重要遗存点,被誉为我国的天然水利博物馆,但来游览的人并不多。纵观以上方面原因何在?文化内涵没有深挖出来,而失去了文化内涵的旅游,无异于美国航天飞行员阿姆斯特朗登上荒凉的月球所进行的科学探险。如果不将文化内涵提升到一定高度,同样打造不出文化亮点,当然也就失去了看点。
二.运河文化生态旅游建设的思考
前些年,淮安市政府就委托南京大学专家研制了《淮安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近年来淮安加大了旅游投资的力度,加快了旅游资源开发的步伐。但也应客观地看到,当人对自然风景资源和人文景观资源开发的本身就意味着一定程度的破坏,而景观自然遗产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破坏一点就会少一点。更不能容忍的是,在城市现代化建设中,人为的建设性破坏,造成大量历史遗存被毁。在城市改造、开发利益与遗存保护发生矛盾时,负责遗产保护的文化部门往往遇到来自多方面的压力和阻力,最终导致文物环境受到破坏、遗存被毁。王叔湘故居被拆,就是明显的例证,尽管周围群众、家人多次向上反映,文物部门从中做了工作,但终究逃不脱被毁的命运。开发荷花池住宅小区,让有200余年历史的园林遗址消失。老城区尼姑庵被拆,都天庙岌岌可危,东大街、西大街现已面目全非。运河文化遗存的很多古堤坝,由于道路修筑,随着大规模的治路运动和村村通公路的实施,很多堤坝的原始状貌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毁坏,高堤变矮,长堤变短,整堤被中断,宽堤被削瘦,弯堤被取直,陡堤被放缓,不一而足。不同用途的民间取土,如烧窑、垫路、垫屋基等,已使古堤受到了残缺性破坏。再如漕运文化主题项目工程、大运河周边中洲岛公园、大闸口、清江浦楼、大运河文化广场等建设,已使淮安大运河文化长廊初具雏形;楚州推出了众多的乃至全国罕见的淮安河督府署、河下古镇等一批新人文景点,提升了城市文化品位,但由于短视造成的急功近利,受眼前经济利益的驱动,采取了粗放式开发,有的为了局部利益,乱批乱占旅游用地,大搞人工建筑,给旅游景观和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危害。但如何杜绝这种危害现象,协调好保护开发利用之间的关系?首先,要对那些即使质量很高,但区位条件差,目前还没有市场潜力的或市场潜力较低的旅游资源应暂缓开发,对那些重复开发,内容雷同而导致污染,投资回收无望的项目应关闭或封闭,如楚州、码头的韩信祠、漂母墓等遗迹开发。其次,要抓住遗存的文化内涵,挖掘其潜在价值,开发后既要有看点,又要有卖点,比如梁红玉祠、刘鹗故居、关天培祠等人文景观的历史内涵都很厚重,只是挖掘欠深入,却没有什么内容可看。第三,提倡生态旅游。生态旅游作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重要形式,应运而生,它强调了开发与保护并举,追求的是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的最大效益。运河本身是生态的河,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运河的生态效应遭到了挑战。仅以水污染为例,大量的工业污水、生活污水,排放到运河,运输船只的柴油、机油污染等等,对运河水质带来了影响。建议加大管理力度,杜绝污水直接排放运河。旅游船只可改用太阳能或有电能驱动的生态交通工具,以减少对运河水的污染。
篇10
关键词: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生态教育;多样性
生态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必须坚持多样化的原则。这种多样性要求分别体现在内容资源的多元化和课程组织的多样化。
一、内容资源的多元化
目前,我国比较有影响的中小学语文教材在内容上基本都遵循“注意体现时代精神、重视思想品德的熏陶和人文精神的培养”的指导思想。开发富有特色的校本课程同样必须重视这一点,并需要进一步地开阔视野,注重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内容的广泛性、多元性。
1.自然风光
全日制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一些赞美自然风光,描写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谴责人类破坏自然环境的行为,但因其数量甚少,批判力度有限。加之,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没能将其置于生态学的高度加以讲解。在生态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也应将自然放在与人平等共生的地位。需要注重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和对环境破坏行为的谴责,充分发掘社区环境乃至校园环境中的自然风光,将它们有效地利用起来,成为语文校本课程资源和学生语文生活化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
2.文化风俗
在小学语文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并发挥校本课程资源所具有的传播优秀文化的功能。传承历史积淀下来的经典文化精神,比如“仁者,人也”“人无信而不立”等等。注重发现民间文化中的精华,比如,精湛独特的民间手工艺绝活、健康向上的民族传统习俗等。小学语文校本课程资源开发要密切关注本土的文化风俗,这是学生学习传统文化,提高语文素养最鲜活、最贴身的文化资源。
3.个性体验
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是由许多个体参与形成的整体互动的教育活动,学生的个性体验是这一教育活动的深层体现。关注学生的个性体验,激发内在潜能,可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因此,小学语文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必须注重对学生个性的重视与研究。应该善于发现和引导每个学生的个性,把握好学生个性潜能发展的独特领域和生长点,并且尊重他们个性的发展。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应该注重激发学生自己的个性化体验,获得独特的知识体验。
二、课程组织的多样化
综合分析我国中小学语文教材可以发现,小学语文课本的编写体系大致分三类:“以阅读为基础的”“以作文为中心的”“读写结合,严格设‘法’布‘点’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合作性与学习的兴趣,语文教学才能走向真正的成功。这点与生态教育者所强调的“教育必须具有爱和亲密的精神特质”也是相一致的。在小学语文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中,应当有意识地将活动、比赛、特长等适合学生学习天性的内容整合到课程组织中来。
1.活动
在小学语文校本课程资源开发过程中,可以组织的活动也是多样的。比如,围绕某一话题的小组讨论。中国古代书院和欧洲的学术沙龙都有互相讨论的传统,这种讨论有助于师生交流思想,利用群体的力量共同探究问题,同时也有利于师生之间增加彼此的了解,改善和发展人际关系,此外还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信息、更大的视野、更多的交流和更深入的思考。
2.比赛
生态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中的比赛已不再是传统理解的那种非得争出个你输我赢的比赛,而是你我共存、共生的比赛。此时,比赛的目的不是获得名次,而是注重大家的参与感,注重比赛中群体的协同和群体能力的提升,培养大家共生的生命意识。在小学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中,可以尝试开展的比赛有:听写我能行、古诗词背诵比赛、现场作文比赛、书法比赛等。
3.特长展示
当然,有很多教学模式也都注重学生的需要与个性差异,“如非指导性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个人生长,特别是情感的发展。”然而,生态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更侧重把学生的特长引入到课程的组织中来。比如,擅长书法的学生写下一首古诗词,擅长绘画的学生为其配上一副精致的插图等。
小学语文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只有在内容和组织方面充分发挥其多样性特点,才能充分结合学生知识结构、实际状况、个人兴趣爱好等因素,有效地发挥校本课程的补充,从而促进学生潜能充分发挥和能力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 上一篇:水资源管理的基本原则
- 下一篇:城市房地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