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化民间艺术范文

时间:2024-01-04 17:47: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非遗文化民间艺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非遗文化民间艺术

篇1

民间艺术是针对学院派艺术、文人艺术的概念提出来的。广义上说,民间艺术是劳动者为满足自己的生活和审美需求而创造的艺术,包括了民间工艺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和戏曲等多种艺术形式;狭义上说,民间艺术指的是民间造型艺术,包括了民间美术和工艺美术各种表现形式。从生产方式看,民间艺术是以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以父传子、师带徒的方式世代传承的。民间艺术分布于各地,因地域、风俗、感情、气质的差异又形成丰富的品类和风格。但它们都具有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统一的特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包括:在民间长期口耳相传的诗歌、神话、史诗、故事、传说、谣谚;传统的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杂技、木偶、皮影等民间表演艺术;广大民众世代传承的人生礼仪、岁时活动、节日庆典、民间体育和竞技,以及有关生产、生活的其他习俗;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与上述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场所等。可以说,民间艺术与非物质文化殊途同归,从对民族民间艺术的保护角度看,应努力恢复其原貌,而非创新。

桦树皮文化,是一种古老的、北半球特有的物质文化,其产生年代久远,分布广泛,至今生活在东北地区的鄂伦春、鄂温克、赫哲、达斡尔民族仍然不同程度的保留着桦树皮文化的传统,其中大兴安岭地区鄂伦春人与白桦树的关系尤为密切。鄂伦春族桦树皮工艺艺术是我国东北桦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桦皮船:在大兴安岭素有“绿海轻舟”的美誉,灵巧实用,携带方便,既能穿行在弯弯的小河之上,也能航行在大江湍流之中。在夏季茫茫的林海及蠓蚊威胁之下,使用桦皮船要比使用马匹适用方便得多。桦皮船是原始狩猎时期鄂伦春人不可缺少的水上交通工具,不仅可以用其打猎捕鱼,还可以用其载人载物。鄂伦春人的桦皮船,形制颇为特殊,敞口,船体中部较宽,船头、船尾尖细并微微上翘,状似剖开的梭子。其形态的另一大特征就是船身极矮,高度仅为20厘米左右,整个船体是扁平的。鄂伦春人的桦皮船有两个必不可少的附件那就是船桨和撑杆。桦皮船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不论从制作技艺上,还是造型艺术上都堪称一绝。

作为地处鄂伦春民族集聚地之一的大兴安岭地区呼玛县白银纳鄂伦春民族乡、塔河县十八站鄂伦春民族乡的鄂伦春族世居呼玛河、河流域,有着丰富的鄂伦春族桦树皮制作技艺(鄂伦春族桦树皮船制作技艺)的传承,大兴安岭地区群众艺术馆非物质保护中心自2006年成立以来,成立了专家组并多次下基层挖掘、收集、整理鄂伦春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郭宝林,男,1945年10月2日出生,鄂伦春族,现居住在黑龙江省塔河县十八站鄂伦春民族乡,祖辈世代以制作桦树皮船为业。郭宝林2006年6月被黑龙江省文化厅确定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2007年被中国文联和中国民间艺术联合会授予“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荣誉称号。2012年10月被国家文化部确定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郭宝林自幼跟随父亲郭闹开学习传统手工制作桦树皮船技艺,手工技法精湛,凭借着丰厚的民间学识和多年的实践与探索,形成了独特的造船风格,鄂伦春人世代流传下来的传统技艺他几乎样样不丢。沉默内敛的郭宝林用自己的行动传承着鄂伦春人最根深蒂固的狩猎文化。生活在原始森林里的鄂伦春族,自然环境练就了他们勤劳勇敢的性格又赋予他们聪明智慧,源于实用功能和原始渔猎生产及生活用的桦树皮船,既是北方民族特有的一种物质文化,又是他们精神文化的产物。

篇2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

【作者简介】李 群(1960—),白族,云南大学毕业,研究馆员,大理学院图书馆馆长。主编参编图书10种,发表图书情报论文50多篇。研究方向:图书情报及非遗管理利用。

1.大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情况简介

云南省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省,大理州又是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州。大理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考古证明,远在4000多年前大理就有古人类活动,创造了璀璨的青铜文化和稻作文明,秦汉时期商道就通往内地和东南亚,成为祖国西南边疆开发和开放较早的地区之一。大理不仅是南方丝绸之路的枢纽,也是南诏、大理国的故地。元、明、清时期生产生活水平与中原同步发展,各种文化与之交汇,被称之为“亚洲文化十字路口的古都”。大理是云南古代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远在新石器时代,白族、彝族的先民就在这里繁衍生息。汉武帝时期,在大理设置了郡县,唐宋时期先后建立的“南诏国”、“大理国”地方政权延续数百年,一度成为云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大理不仅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同时也是全国历史文化特别丰富的地区之一。大理现有8个文化部命名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有9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5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011年初,大理州被文化部命名为“全国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为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近年来,大理州积极组织对民族文化进行挖掘整理,加强对农耕文化、白族传统文化的保护,搜集整理了一批民族民间文献资料,在大理州图书馆设立了“南诏大理国资料研究中心”,在大理州博物馆设立了民族服饰保护库,启动了大理白族百村百人影像工程。目前,大理州已经有白族绕三灵、白族扎染技艺、彝族打歌、彝族跳菜、白剧、白族民居彩绘、石宝山歌会、大理三月街、弥渡花灯等9个项目先后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张仕绅、赵丕鼎、李云义、茶春梅、鲁朝金等5位民族民间艺人被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2.大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利用存在的问题

对文化遗产传承重视不够。对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认识不足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文化遗产科学利用水平不高。大理州的许多文化遗产极具文化价值、科学价值,拥有知识产权和品牌效应,存在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但目前还缺乏科学利用的机制,重申报、轻管理,重保护、轻利用,一大批文化遗产的价值没有得到充分挖掘,大量的文化遗产没有转化为旅游资源、人文教育资源。

对文化遗产传承缺少规划。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价值的开发和利用是一个涉及面广、工作量大的系统工程。大理文化遗产内容丰富,数量众多,但由于缺乏科学系统的保护规划,仍处于被动保护、单一保护和静态保护的状态,一些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不同步,仍处于原始自然保护的状态,甚至少数文化遗产在发展中遭到人为破坏。特别是在文化遗存相对丰富的少数民族地区和农村,由于人们生活环境和条件的变迁,民族或区域特色文化消失加快,许多传统技能和民间艺术后继乏人,濒临灭绝。

对文化遗产传承方式落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经济价值的转换,不是自动的,必须有一定资金的投入,一部分文物基础设施简陋,保存条件差,自然损毁严重,安全技防设施落后,文物藏品存在安全隐患。同时,由于经费紧缺,投入不足,大量文物年久失修,面临毁损危险,维修任务还十分艰巨。

3.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要把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馆藏特色建设。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要内容。地方高校图书馆发挥资源优势、建好特色馆藏对服务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大理学院图书馆要把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作为图书馆馆藏特色加以建设。要在文献购置经费和采购人员上给以保证,并作为一项长期的工程加以建设。

建立大理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资源平台:大理学院图书馆要在“南诏大理专题数据库”的基础上,努力建设“大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数据库”,努力把大理学院图书馆打造成滇,西“南诏大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信息中心。

积极争取在高校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课程。国内各高校已经开始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但是这些关注的程度远不及人们所期望。大理学院是一所建在民族自治州的综合性高校,在学校通识教育、艺术相关专业、旅游管理、建筑专业及民族学相关专业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传承与研究的相关课程是非常必要的。

在大理学院图书馆设立大理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传承技艺馆。目前,大理州已经有白族绕三灵、白族扎染技艺、彝族打歌、彝族跳菜、白剧、白族民居彩绘、石宝山歌会、大理三月街、弥渡花灯等9个项目先后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张仕绅、赵丕鼎、李云义、茶春梅、鲁朝金等5位民族民间艺人被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大理学院古城校区已被命名为“大理市十大旅游景区“之一。在大理学院图书馆设立大理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传承技艺馆,无论是对非遗的传承,还是对教学实习、研究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高校图书馆的科研工作直接对申报起作用,在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时,申报者必须提交:申请报告项目申报书保护计划以及其他有助于说明申报项目的必要材料鉴于此,高校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图书馆的科研工作为申报提供了全面和完整的相关资料。利用大理学院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通过对于古代文献系统完整地查阅,调用大量第一手材料,以掌握申报项目的历史、现状、价值和濒危状况等情况;通过对资料的研究,全面了解申报项目演变的全过程,为合理设计保护计划提供具有规律性的参考,突出对申报项目进行保护的意义和价值,丰富申报资料的内涵,以达到项目的成功申报目的,另一方面,大理学院的科研工作对申报材料进行鉴定和辨明真伪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无形性、动态性、传承性的特点,使得收集申报项目的相关资料有一定难度,加上传承人在传承过程中不可取代的核心地位,使得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料不是非常具体和有针对性的为避免在申报过程中出现弄虚作假,确保申报项目的价值和真实性,对申报材料进行真伪鉴定就显得尤为重要繁杂的申报材料收集和鉴定工作,由于高校的参与,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实现了资源的合理利用;不仅为确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支持,也为进一步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奠定了基础高校拥有高素质的专业人员较先进的专业设备较充实的图书馆以及不断改进的课题研究计划,在科研方面,有着其他保护单位无法比拟的专业性优势。

篇3

关键词:江苏剪纸;非遗民间剪纸;传承;问题;策略

一、前言

民间剪纸是我们生活当中接触最多的文化遗产,它是一种在特定生活环境下的民间艺术,和区域内的风俗习惯、传承文化有很大的关系。江苏的非遗民间剪纸艺术从传承情况来看可以分为四个阶层:第一阶层在2009年,扬州剪纸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二阶层徐州剪纸、南京剪纸等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行列;第三阶层是对准许进入江苏省级非物质文化保护行列;第四是常州周氏剪纸、湖塘剪纸等多家剪纸世家,被纳入江苏区级保护名单。

二、江苏非遗民间剪纸艺术的传承保护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民间剪纸艺术作为我国传统艺术之一,它并不是独立的存在,是结合我国从古至今的民俗文化。民间剪纸的内容是由传承的民俗风气、历史的重要变革等决定,通过艺术学家、文化学家等对江苏剪纸艺术做出有效的研究。从地区剪纸的艺术特色和生态环境等方面对传承现状和传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为江苏剪纸艺术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对加强人们的江苏民间剪纸知识有重要的作用。

(二)现实意义

江苏非遗民间剪纸艺术是一种文化价值的体现,事物的功能是决定事物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江苏民间剪纸艺术的实地调查发现,江苏当地的剪纸艺术具有非常独特的人文价值,在经历江苏当地民俗文化的熏陶下产生,是当地先辈们留下来的宝贵财富。不但能够提升人们的审美观念,是江苏人民不惧艰险精神的体现,具有很高的民族价值。德国有位著名的哲学家曾经说过,“我们利用价值来思考世界”“价值是生命的体现,没有价值生活便没有意义”。通过对剪纸艺术的研究,加强相关部门对剪纸艺术的重视程度,提升文化传承的保护力度,充分体现剪纸艺术的文化价值。

三、江苏剪纸艺术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宣传力度不够、公众认知度不足

现如今江苏剪纸艺术已经被纳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中,但是由于江苏的剪纸艺术风格较为简朴,不如江苏的玉雕、陶瓷等艺术被人们所广泛接受,导致很多江苏人对于剪纸艺术知道甚少,甚至有很多人根本就不知道江苏剪纸艺术的存在,只有一些去过江苏非物质遗产博物馆的人才对江苏剪纸有所了解。可以看出,江苏当地人对于江苏剪纸艺术的认知程度严重不足,虽然不能直接反映出国内所有人对于江苏剪纸艺术的认知,但从某种角度来说,江苏剪纸的认知程度偏低。

(二)传承力量不足,缺乏有力支持

江苏剪纸作为我国历史的文化遗产,它见证了江苏地区手工业的发展和兴衰,但从我国江苏剪纸传承情况来看,和其他民间艺术一样,正在面临后继无人的地步。从我国剪纸博物馆当中对江苏剪纸传承情况来看,江苏剪纸作为我国非物质遗产已经延续很多代,在这个过程中出现很多剪纸大师,继承了剪纸的传统文化。现阶段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的审美观发生很大的转变,受到社会商业氛围的影响,很少有人能够以淳朴的心态来面对剪纸艺术,没有强烈的民族传统文化观念,这也是为什么江苏剪纸传承困难的重要因素。

(三)种类单调,对年轻人缺乏吸引力

江苏作为我国著名的文化古城,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不但拥有江苏剪纸,还有着丰富历史的玉雕和漆器,这些文化产品因为具有独特的风格,被绝大多数年轻人所接受,和江苏剪纸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区别,在以上两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中,政府对于玉雕的发展和实施,提供了大量的技术人员,其产品种类覆盖到很多行业当中,并且已经逐渐形成了相关的产业链。而江苏剪纸艺术,除了在一些旅游景区拥有一小部分的剪纸旅游文化产品以外,将江苏剪纸元素创新设计于文创产品中还是较少,尤其将其运用于服装设计中更是少之又少,旅游者最多就是出于新鲜感和留作纪念,买几幅江苏剪纸回去。由于江苏剪纸艺术传播的单一性,导致剪纸技艺没法融入年轻人的生活,逐渐被人们所遗忘,仅仅通过旅游品售卖的方式没法将江苏剪纸的文化特色展示出来,这同样是阻碍江苏剪纸传播的重要因素。

四、江苏非遗民间剪纸艺术的传承保护策略

(一)政府加大投入,建立人才传承机制

江苏剪纸艺术不能再作为维持生活的手艺,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它的生长土壤一直在减少,大部分产品都能通过机器进行大批量生产,而剪纸艺术则无法实现。因此为了保证剪纸手艺人的生活,政府需要加大对民间艺术的投入,从而保障剪纸艺术的传承,避免出现因为生活问题导致剪纸艺术人才流失的现象,这里的人才不单是指剪纸手艺人,还包括剪纸设计者和剪纸研究者。1.整理剪纸技艺在古代,剪纸艺术都是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很少通过纸笔进行传承。当前一些手艺人的年龄都偏高,很多传统手艺都面临着失传,这就需要政府成立专项资金,对传统手艺传承进行收集和研究,从而达到传统手艺能够持续的传承下去,并且对传统的手艺资金做到定期的保养,加强保护力度。2.做好人才储备工作政府在加强剪纸艺术的传承过程中,要深入了解老传承人的生活,成立专项资金,专门用来回收老传承人的剪纸作品,从而达到鼓励的效果。政府并且要加强培养剪纸艺术的继承人,在学校选取一些应届毕业生,作为剪纸艺术的接班人,并鼓励老传承人大量收徒,这样才能够将传承工作有效的进行下去,避免一些年轻人因为受到外部原因的阻碍,放弃剪纸艺术的传承。3.保护好知识产品,加强理论交流鼓励剪纸艺术人进行创新,对于老艺术人创作的精品国家给予回收,并给予一定的资金,将剪纸艺术作为大众学习的途径。加强对剪纸艺术知识产权的保护,在剪纸产品当中标准相关的标识,并且可以定期举办中国剪纸艺术交流大会,邀请一些剪纸手艺人对剪纸技术进行探讨和交流,为剪纸艺术提供重要的交流平台。

(二)加大宣传力度,形成产业链

当地政府文化部门和博物馆要加强江苏剪纸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江苏的剪纸艺术,通过网络平台、电视媒体等方式,增加传播的途径,并且定期举办江苏剪纸艺术节,对江苏的剪纸艺术进行展示,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剪纸艺术。在产业链方面,政府部门应该为剪纸作品提供优质的服务,不但包括剪纸作品的生产、销售等方面,还要对拥有剪纸元素的设计品有一定的了解,通过借鉴其他地方的宣传营销方式,创立适合江苏的剪纸艺术传播,比如在卖剪纸的同时,可以将剪纸和人们的日常用品相结合,以独特的方式对江苏剪纸做出别样的宣传,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三)产学研结合,走进大众生活

江苏剪纸艺术想要得到完全的传承,其核心作用还在人民群众。只有提高人们对于剪纸艺术的认知,才能做好传承方面的工作,政府应该利用学校、企业、科研单位的联系,拥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和人才培养优势,将三方面的优势结合在一起,政府作为领导者的角度,来为江苏剪纸艺术的传承提供重要的帮助,加强江苏剪纸艺术的创新能力,倡导对其民俗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再将剪纸文化元素运用到日常生活当中,创新地设计出符合现代年轻人审美的国潮风文创产品,加快剪纸文化艺术的传承。

(四)建立有效运行服务机制,深入开展各项剪纸传承实践活动

1.行政计划运行机制这种机制主要是将计划和行政两种手段有效的结合。江苏将省级以上的非遗剪纸的传承保护都已经融入当地政府非遗保护计划当中。据有关文化遗产保护文件有明确规范,在2025年,我国非遗传承基地不得少于100个,在扬州的剪纸文化遗产保护当中,对十年内的保护目标以及分期目标任务有明确规定,建立了健全的扬州剪纸保护机制,最终实现了数字化管理融入资源共享工程当中,成立专业的文化遗产保护队伍和志愿者队员,加强宣传扬州剪纸文化,促进扬州剪纸的传承。2.指导服务式运行机制江苏省以及其他省份已经逐渐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这个机构不但拥有一定的行政权力,还是一家良好的服务机构,主要是为了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近年来,对扬州剪纸保护方面提供了重要的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和旅游景点等部门合作,展开了很多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营造了良好的氛围。直播平台作为我国文化传播的重要力量,要能够将江苏剪纸艺术融入直播当中,让直播平台作为传播江苏剪纸艺术的重要途径。让一些比较偏远地区的人们也对江苏剪纸艺术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将江苏剪纸艺术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五、江苏非遗民间剪纸艺术的传承保护研究总结

随着时代不断的发展,江苏剪纸和一些其他的民间艺术已经逐渐被人们遗忘,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和发展,导致部分民间艺术状态下滑,甚至出现非物质遗产消失的现象。特别是随着人们审美观念的转变,年轻人更喜欢独特的艺术,并且艺术之间出现互相抄袭的现象,给具有独特特征的剪纸带来严重的影响,部分剪纸正在逐步处于同化的状态,失去了剪纸原本的意义,因此对于剪纸非遗文化的保护已经势在必行。优质的民间艺术不但能够提升人们的审美观念,而且能够加强不惧艰险精神的体现,具有非常高的民族价值。

参考文献:

[1]牛乐,王京鑫.乡村文化变迁中原生态剪纸艺术的活态传承:以甘肃定西“锸颗子”剪纸为例[J].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7(1):8-12.

[2]方琳宇.浅谈剪纸艺术在艺术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以福建剪纸为例[J].福建商学院学报,2020(5):70-75.

[3]张莉.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阈下民间剪纸艺术的活态传承研究:以山西剪纸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20(22):40-41.

[4]欧阳超英,赵晶.新时代下剪纸艺术中的匠心精神:以非遗传承人冯石萍的剪纸艺术为例[J].大众文艺,2019(13):103-104.

[5]王沈策,刘瑶,员林.基于地方高校设计教育的湘西苗族剪纸艺术的传承与创新策略分析[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11(4):55-59.

[6]周广超.滨州剪纸艺术文化保护与传承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滨州学院学报,2019,35(1):56-60.

[7]贾娜娜.民间工艺美术的传承发展研究:以民间剪纸艺术为例[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20,28(2):59-63.

[8]张志如.传统民间剪纸艺术的现代传承:兼论非遗传承与艺术教育的融合[J].公关世界,2020(21):20-23.

[9]闫慧芳.口述史语境下的传承人释义与保护:基于山西省“武氏剪纸撕纸艺术”的考察[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2(6):544-551.

篇4

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人们无论工作、学习还是生活都无法离开媒体,它就如空气一般融入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金山农民画是中国传统文化孕育出的果实,它的艺术风格明快、质朴,构图饱满、充实,色彩艳丽、浓郁,让现代人领略到当代农民的朴实和精神风貌。在数字媒体艺术与金山农民画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不仅能拉近农民画与大众之间的距离,也能让农民画的审美观念得到广泛的传播。

二、农民画与数字媒体的结合

1.从农民画中汲取影视创作素材。金山农民画家不拘泥于现实生活中的色彩规律,大胆构想,善于利用丰富的构图、质朴的形象和高明度的色彩,他们作品中每一个看似静止的画面都具有动态的视觉冲击力,将观者带到农村的热闹场景中。每一幅农民画都是民间画家对真实生活的描绘,每一笔色彩的描绘中都凝聚着金山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原了当地浓厚的风俗人情。影视创作者可以从金山农民画中汲取丰富的养料,从而创作出深入人心的影视作品。如,影视作品《泥土的芬芳》通过还原金山农民画中的故事原型,创作出动人的影像。《泥土的芬芳》将农民画中当地人的生活习俗和故事作为创作来源,经过一定的抽象加工,把金山农民画中的风土人情融合在影视作品中,每一帧画面中都能体现出农民画的艺术形式。同时,在展示空间上呈现出富有江南气息的风景和画面,提取农民画的点、线、面,构成了效果明快、有感染力的视觉作品。2.数字媒体艺术的场景构想来自农民画。金山农民画在构图上主要呈现出以下两个特点:一是构图充实、饱满,不太讲究近大远小的透视感,刻意表现一种天真烂漫的童真之气;二是金山农民画的构图大多采用散点式的透视,利用全景构图,打破现实生活的视野束缚,力求营造出实物全貌的真实感。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高性能可视化仿真实验室里,呈现了将数字媒体技术融入皮影戏这一新的影视创作理念。他们通过数字技术创作皮影戏《梁祝》,利用农民画的构图场景和人物形象,实现了用媒体技术自编自演皮影戏的创举。从这一幕幕皮影戏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金山农民画元素,男女主人公的衣着和发饰都采用了金山农民画中质朴的色彩搭配。在金山农民画传统文化元素的再生产中,构思影视作品的人物角色时,尝试将农民画中的人物特点与传统产品再开发的思路结合起来,运用新思路、新方法和新视野,以现代的影像构成语言和表现手法赋予农民画全新的面貌,使其更加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在这种创新思维下,金山农民画受到更多消费者的喜爱。金山农民画在保持传统文化特色的基础上发挥农民画的传播功能,既顺应了时代的发展,又传承了非遗文化。将金山农民画二维符号编码解构成的新三维语言符号表现在屏幕上,使金山农民画从时空的束缚中解放出来。3.影视特效中农民画元素的应用。移动媒介的发展为农民画带来了更广泛的传播渠道。如,龙门农民画移动商务电子平台利用手机扩大农民画的文化营销,平台的浏览量在短时间内达到了400万。移动媒介通过影视特效的处理,用虚实结合的视觉特效表现农民画质朴、天真的造型特点。金山农民画的造型大多来源于传统民间艺术,同时结合了当地农民对景物的深入观察,这种直观、抽象的艺术元素对于影视特效的借鉴具有较强的视觉感染力。金山农民画的设计开发思路也适应当下社会的文化需求,不断提升视觉符号的传播,发挥其文化的传承功能,利用手机等媒介传播金山农民画。开发者可以将农民画的艺术元素提取出来,并应用到影视作品中,使影视作品除了具备传播功能外更能体现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美感。可以把农民画家笔下的动物、人物、景物变化成三维或者四维画面连续播放,使金山农民画成为一种时尚元素,被更多的年轻消费者接受。

三、金山农民画的创新启示

金山农民画这一民间艺术通过产业平台拓展和开发,能够更加顺应这个时代,为农民画开辟新的传播空间和途径,也让数字媒体从中国民间艺术中汲取丰富的养料。无论影视剧本创作还是影视特效,这种有机融合不仅大大提高了大众的审美品位,也为农民画的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我们应该在找回农民画本源的前提下发展农民画的特色,充分利用大众传媒的力量,通过流媒体的广泛传播,结合工业生产的发展,打造一个适合金山农民画的跨媒介的平台。

参考文献:

[1]钟杰华.民间艺术奇葩——金山农民画.成才与就业,2013(19).

[2]刘静静.浅析金山农民画风格.2011-2013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集,2013.

篇5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蓝印花布 校园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257-02

2006年,蓝印花布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7年6月5日,经国家文化部确定,江苏省南通市的吴元新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传承与创新古老的中华文化是实现“中国梦”的题中应有之义。作为教育者,我们有责任有义务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手段增进学生对于“非遗”文明的认识和了解,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本课题试图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南通蓝印花布为引子,将国家级非物质遗产文化及其中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与先进校园文化建设相联系,让“非遗”文化走进校园,让青春勃发的生命获得祖国深厚传统文化的滋养。

一、活动实施背景分析

南通蓝印花布是传统的汉族民间工艺印染品,又称靛蓝花布,俗称“药斑布”、“浇花布”,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年历史。最初以蓝草为染料印染而成,现用石灰、豆粉合成灰浆烤蓝,采用全棉、全手工纺织、刻版、刮浆等多道印染工艺制成,主要用来制作日常的衣服、被面、蚊帐、枕套、包袱布等。蓝印花布图案朴素优美、吉祥如意,大多取材禽走兽、花草树木与神话传说,如:五福(蝙蝠)捧寿、吉庆有余(鱼)、狮子滚绣球、鲤鱼跳龙门等。

蓝印花布是一种曾广泛流行于江南民间的古老手工印花织物。她那朴拙幽雅的文化韵味,在我国民间艺术中堪称独树一帜,千载之下依然散发着东方文化魅人的芳香。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古老的民间艺术逐渐远离了人们的生活,年轻人对其更是感到十分陌生。

针对南通科技职业学院学生对于国家级“非遗”蓝印花布的认识现状,笔者制作了300份调查问卷,通过网络调查及实地调查两种方式,面向全校学生进行了一次详尽的调查。结果显示,情况不容乐观。有55%以上的学生没有听说过蓝印花布或对蓝印花布知之甚少,非常懂蓝印花布的学生人数不到20%。

二、“蓝印花布进校园”活动思路与具体策略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时光酝酿的珍贵宝藏,是历史的伟大赐予。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应成为新时期先进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蓝印花布进校园”活动以“青春中国梦,风尚蓝印花”为主题,从“蓝印花布进课堂”、“蓝印花布进社团”、“蓝印花布进宿舍”、“蓝印花布进节会”四个方面着手,让以蓝印花为代表的南通“非遗”文化走进大学生生活,成为校园的一道靓丽风景。

1.蓝印花布进课堂

以南通科技职业学院人文系为主体,开展“蓝印花布进课堂”活动。活动的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课前准备

笔者在查阅大量关于蓝印花布的文献资料后,围绕蓝印花布的发展历史、制作过程、传人故事和未来展望四个方面,精心准备相关课件。并将讲课内容分为“蓝印花布的前世今生”、“揭开蓝印花布背后的秘密”、“蓝印花布,匠心传奇”、“蓝印花布的创新之路”四大专题。同时,搜集了大量关于蓝印花布的生动鲜活的图片与视频,用于课堂展示。

(2)课堂组织

2016年6月,蓝印花“非遗”公开课在航空3153班教室正式开讲,听课的除本班学生外,还有学校的一些老师与对蓝印花布及非遗文化感兴趣的同学。课堂上,笔者先通过PPT演示,将蓝印花布隽永的东方美淋漓尽致地展现在同学们面前,然后通过“蓝印花布的前世今生”、“揭开蓝印花布背后的秘密”、“蓝印花布,匠心传奇”、“蓝印花布的创新之路”四大专题,依次讲解蓝印花布的发展历史、制作过程、传人故事和未来展望。期间,穿插与学生的各种互动,尤其是“蓝印花布的创新之路”部分,学生们参与非常踊跃,并且有许多同学开动大脑,积极思考,跳出常规套路,结合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趋势提出了许多充满建设性的想法,如采用VR虚拟现实工具表现蓝印花布的文化内涵与东方韵味;建设网店、微店等销售渠道推广蓝印花布产品;以及建立蓝印花布的微信公众号平台,推广蓝印花布文化,等等。

(3)课后作业

公开课结束后,笔者以“如何更好地宣传与推广蓝印花布”为题,为同学们留下了一道开放性的课后作业。同学们对此很感兴趣,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与积极的尝试。其中,王莉莉同学还主动联合其宿舍的同学,开设了蓝印花布的微店进行试水,并取得了一定的关注与良好的反响。

2.蓝印花布进社团

社团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形象的重要展示窗口与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对广大青年知识、技能、能力的塑造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而参与学生社团活动,是广大青年学生丰富校园生活,培养兴趣爱好,扩大求知领域,丰富内心世界的重要方式。非遗文化进社团,能够更多大学生能够参与到蓝印花布及其他非遗文化的保护中来,砥砺思想情操,提高综合素养,并在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中播种激情和希望,收获成功和喜悦。

“蓝印花布进社团”的具体实施步骤主要体现在:在各大社团的日常活动中植入对于蓝印花布相关知识的宣传与推广,如以蓝印花布作为传统文化研究协会的研究课题及活动奖品,在学校社团的活动宣传栏中开设“品味蓝印花布之美”专题等。其次,动员并协助学校某些大型社团开展与蓝印花布相关的系列活动等。

此外,我们还在学校团委的领导下,发起成立蓝印花“非遗文化继承者工作室。各个院系对蓝印花布及非遗文化感兴趣的同学纷纷积极加入进来。并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开展了参观“吴元新大师工作室”,举办“蓝印花布艺术作品展”,受到校内外人士的高度称赞。

3.蓝印花布进宿舍

宿舍文化以宿舍成员共同的价值观为核心,由涉及宿舍生活各方面的价值准则、群体意识、行为规范、公共行为和学习生活习惯等所组成,具有潜移默化的长期影响力。众所周知,阳光健康、积极向上的宿舍文化对大学生成长成才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因此,“蓝印花布进宿舍”是“蓝印花布进校园”的重要一环。

一般而言,大学生宿舍文化大体可分为表层、中层与深层。表层宿舍文化即宿舍的内部设施、布局结构、卫生状况等。中层宿舍文化即学生的学习、生活制度、道德行为规范及执行情况。深层宿舍文化则主要指宿舍成员的政治信念、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精神面貌、心理素质、审美情趣等及其外化。这三个层次互为表里、相互影响、互为转换,构成一个特殊而相对完整的文化体系。由此出发,我们在系团委的领导下,发起了蓝印花宿舍装饰大赛,竭力使国家级“非遗”蓝印花布由表及里,润物无声,悄然进入同学们的日常生活,成为闪亮在学生们视线里的一道别样风景。

同学们各出奇招,有的用蓝印花布作为“壁纸”贴在墙上,有的用蓝印花布设计窗帘,有的以蓝印花布作为寝室锦旗,有的甚至用蓝印花布制成了一床特别的床单,可谓花样百出,精彩纷呈,也进一步增进了大家对于蓝印花布这种古老的民族工艺的关注与了解。

三、活动实施效果评价

篇6

江苏金坛刻纸素有“江南一枝花”之称。刻纸作为剪纸的一大艺术派系,在金坛源远流长,有着深厚的民间基础。金坛刻纸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末,先后在南京、北京等地展览,并选送挪威、芬兰、日本和美国展出。2001年义在荷兰鹿特丹市举办金坛刻纸展览,获得赞誉。1993年我国文化部命名金坛为“中国民间艺术(刻纸)之乡”;1995年朱晓坤等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骰卓宁、孙荣才也紧随其后;杨兆群被授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2009年9月,第五届(巾国・金坛)国际剪纸艺术展在金坛华罗庚纪念馆广场隆重开幕,海内外三百多名剪刻纸艺术家和专家学者与会交流,汇集了海内外一千八百多幅精品。金坛刻纸不仅成了独具特包的乡土奇葩和民间瑰宝,也成了异域游客了解中国、亲近江南的艺术媒介物。

金坛虽然贵为“刻纸艺术之乡”,名人荟萃,能人倍出,但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之下,刻纸艺术的发展前景不容乐观。从年纪结构上看,人才队伍老龄化现象严重;从知识结构上看,年轻会员大都是被动所学,无论是创作热情,还是技艺程度都因种种原因而尢法精进;从创作动机上看,会员们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鉴于种种现象的存在金坛刻纸只有另辟蹊径,选择一条不寻常的路,才能走得更好,走得更远。就在许多人追求物质生活、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付诸脑后的时候,金坛市白塔小学的孩子们却成为这一传统文化的传人,历数年如一日,努力践行对刻纸艺术的传承、发掘和推广。

二、刻纸教育孕育学校品牌

早在1996年,学校刻纸教学第一人梁国严老师开始摸索着从事刻纸艺术教学,在其带领下,更多的教师与学生参与其中。2001年,学校明确提出了“创建刻纸教育特包”的办学目标,成立了校级刻纸兴趣小组,2004年,学校义把刻纸融人到美术教学内容之中,每周安排课时,由专职刻纸老师执教。2006年白塔小学刻纸教育得到了市刻纸研究所副所长、“民间艺术家”孙荣才先生的大力支持,把刻纸教育作为校本课程进行开发。孙荣才先生不仅为学校培训刻纸教师,传授刻纸技艺,还指导学校爱好刻纸的青年教师探讨课堂教学模式。同年底,在孙先生全力支持下学校还编写了刻纸校本教材,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学校的特色教育。

历年来,金坛市白塔小学刻纸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师生作品在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得了骄人的成绩。2006年,刘品同学作品《猫戏水中蝶》和王希同学的作品《年年如意》获第八届“世纪之星”全国少年儿童艺术教育成果展金星奖;2007年刘珊同学的作品《蝶恋花》、缪甜甜同学的作品《窗外》获金坛市第十届“六一杯”少儿书丽赛一等奖;2010年赵佳忆同学的作品《孔雀》获第十七“精彩省运”――龙城义化遗产寻访展示活动一等奖;藤宏露同学的作品《童趣》、史欣同学的作品《书香四溢》、龚一凡同学的作品《美丽的梦想》获“上书房杯”常州市学生书丽、作文、剪纸大赛一等奖等。据不完全统计,仅2010年,学校有26位学生的剪刻纸作品在市级以上各类竞赛中获奖。作为学校刻纸教育的领衔人,曹钰皎老师于2006年和孙荣才先生结为青蓝,并被评为“常州市十大名师徒”,她的作品多次在市、省和国家级比赛中获奖,本人在金坛市乃至常州市都颇有知名度。2010年曹老师和孙荣才先生合作的刻纸作品《牧歌》在上海世博会江苏活动周进行了展出,作品《农忙季节》被江苏省文化馆、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收藏。白塔小学还成立了“曹钰皎老师刻纸工作室”,带出了毛迎春、张琴蛾、周媛、梅芳、汤卫华、曹慧娟等一批热心刻纸的青年教师,学校有计划地请专家来校讲座和辅导,使这些青年教师具备了刻纸教育的专业技术。

如今,只要走进金坛市白塔小学的校园,就能感受到学校浓郁的传统文化剪刻纸的气息。学校起草了《推进刻纸课程建没,打造特包教育品牌》实施方案,在2011年3月学校举行了“金坛市剪刻纸教育培训基地”的挂牌仪式,金坛市电视台全程进行跟踪报道,刻纸这一地方民间艺术成为白塔小学的特包品牌。

三、在反思与创新中前行

有耕耘才会有收获,白塔小学刻纸教育取得的成绩凝聚着一代义一代师生的心血和汁水,只有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才能让刻纸艺术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虽然学校在课程设置,背景知识及文化,刀法与技巧,表现形式和装帧,刻纸的分类……方面的研究取得诸多成绩,但学校刻纸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为此,学校确立多刻纸教育近期行动的方向。

(一)注重科研,培养师资。高质量的教育科研、高素质的师资是刻纸教育开展和校本教材开发的有力保障。为此,学校正不断挖掘教师的钻研精神和改革意识,引导教师走教育与科研相结合之路,积极打造一支实力雄厚的刻纸师资队伍,使其成为教育的中坚力量。

(二)建构系统的刻纸育人功能。学校部分教师认为,把刻纸教育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目的是对学生进行刻纸技能的培训,让更多的学生作品在竞赛中获奖。这样理解固然不错,但不免有些功利、狭隘。学校把剪刻纸作为课程建设,应站在更高的层次,放大其育人的功能,也只有这样,刻纸教育才更有意义,更有生存开发的价值。为此,我们正准备在实践巾建构一套健仝的刻纸育人功能体系。

(三)走综合性研究之路。通过多年的实践和思考,我们悟出了刻纸教育不能单刻纸而刻纸,而应该走一条综合性研究之路,在今后的刻纸教育开发中,我们准备将“刻纸与文化”“刻纸与社会”“刻纸与自然”“刻纸与经济”等进行整合,用刻纸打造团队精神,营造和谐学习氛围,把学校建成全体教师和学生全面、自主发展的沃土,让刻纸这项校本课程经历由量到质的转变过程。

(四)利用学校品牌,放大辐射功能。“金坛市剪刻纸教育培训基地”的挂牌不仅仅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如何利用自身优势,转变思维模式,由内闭型向开放型转变,放大我校刻纸品牌的辐射效应,就成了白小教师的当务之急,本年度我们正积极筹划以刻纸教育为核心,创建“常州市艺术特包学校”。

四、走价值回归之路

“发展是硬道理”,要使我校的刻纸教育能可持续地发展,除了培养师资、更新理念等渚多的内因外,关键还要解决好必需的资金这一客观要素。虽然,在资金的筹措中,我们已有一些成功经验,但对可持续发展而言仍然不够。如何以“特包”养“特包”,即用特包教育的成果来换取特色教育的资金,走一条价值回归之路,在市场经济的今天,让校园艺术走产业化道路义何尝不可呢?在这方面学校准备在不逾规的前提下,继续开展有益的探索。

篇7

一、“传承”:高校公共艺术教育非遗课程定位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中指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长期的事业、系统的文化工程,而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短期任务。只要保护的对象被认识和确定,保护工作就应长久地持续下去,没有时间限制,我们这一代要保护,下一代还要保护,使这份文化遗产子子孙孙承继下去,并在不断地更新与发展中发扬光大。”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天然的独一性和固有的传承方式,即:朴素本真的传承形态、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极具视野的传承领域、文化特定的传承土壤、与时俱进的传承变迁。因此对它的传承和保护必须坚持将它最最原生态的一面保存和传承下来,因此公共艺术教育非遗课程必须体现其独特的传承性。在教学活动中贯穿始终的是民间艺术的“根”性教育。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所掌握的技能应当原封不动地,不经过任何加工和创造地学习下来。要帮助学生建立“多元文化”的学习理念,以开阔的视角学习和思考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内涵与特性。

二、“融合”:高校公共艺术教育非遗课程教学形式

篇8

世界文化遗产通常分为两大类: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7年公布的《建立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决议》中提出“口头与非物质遗产”这个概念,由于这一概念的定义本身有一定的缺陷,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决定在《公约》中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概念替代“口头与非物质遗产”的概念,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具体的表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按照这样的定义我们不难看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口头传说和表述、表演艺术、社会风俗(包括节庆、礼仪)、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工艺技能。作为无形的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被誉为“民族文化活化石”。

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的开幕式上,时任文化部部长的孙家正说:“当历史的尘埃落定,一切归于沉寂之时,唯有文化以物质和非物质的形态留存下来,它不仅是一个民族自己认定的历史凭证,也是这个民族得以延续,并满怀自信走向未来的根基与力量之源。”由此,我们可将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看做是“中华民族文明文化的情结”。

二、高校档案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必要性

高校作为公共文化事业机构,应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宣传工作,能够提高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能力、关注程度和保护意识,而高校档案馆也可在其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档案馆的社会职能之一就是积累和管理国家档案财富的职能。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民族文化活化石”,也就是我国重要的档案资源。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保护”是指:采取措施,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传承下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保存、保护、传承与振兴都离不开档案管理,这些都需要高级别的档案馆的人力支持,如:高校所在地的地方政府申遗档案的建立、申遗档案的妥善保存与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当地高校档案馆都可以为此做出技术和场地支持。在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音乐类和美术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民族民间音乐和民族民间美术的知识通常是经过口传心授来传承的,在市场经济与全球化的冲击之下,它们正在逐步消失,抢救、保护它们已经成为保护遗产的当务之急。

近几年,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工作主要由各级地方政府的文化部门承担,笔者认为这并不是惟一的选择。众多的高校都设有艺术系科。通过高校档案馆推动艺术系科师生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可以提高师生的学术科研能力,同时也壮大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量。所以,高校档案馆应当勇于承担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责任,让高校档案馆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队伍中的重要成员。高校档案馆可以通过主动收集民族民间文化资料,对民族民间音乐和民族民间美术、传统手工工艺进行记录,建立声像档案,以此形成高校的特色馆藏,更好地为地方经济服务。高校档案馆可以带领高校的艺术师生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对民族文化的形成环境、民族民间音乐的曲谱、民族民间工艺的制作方法进行传统的纸质档案记录和保存,同时可以采取数码相机对民族民间音乐表演、工艺制作等进行现场采集和记录,既便于备份、复制,又便于传播和利用。

三、高校档案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可行性

高校档案馆是重要的原始资料保存机构,一定程度上它还是一个社会服务机构,它所保存的原始资料能够为高校这一文化机构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强大的信息支撑。作为高校档案馆应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保存作为自己的特色档案馆藏,将当地相关一些文化资料集中起来,以便管理和更好地为高校师生研究、参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服务。

篇9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人力资本投资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08-0000-01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世代相传的文化瑰宝,更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民族根基和重要的精神源泉,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关注非遗保护工作中的人力资本投资并充分利用,必将极大促进“文化强国”的实现。

一、非遗的概念及其保护的意义

“非遗”是相对于有形的物质文化而言的,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主要包括:民间文学、传统美术、传统技艺、民俗、传统体育和游艺及庙会等六大类;综合性强、种类繁多、个性复杂。

“非遗”保护的意义。首先,非遗在民众生活中以活态的、现实的、不断运动的方式体现、发扬和传承,非遗的保护,可丰富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精神文化生活、创造社会和经济效益。其次,文化是其民族精神和民族意志力的体现,非遗保护,是多民族文化和民族意识的唤醒和强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民族根基和重要的精神源泉。再次,非遗保护也是对国家民族独立的维护。国家民族在历史发展中所形成的独特民族精神和民族传统,是区别本民族与其他民族的重要标志,是民族和国家重要的文化积淀和精神遗产,体现着国家和民族深沉的凝聚力。

二、对人力资本投资概念的理解

人力资本投资,可以从多角度加以理解。首先,从投资形式看,包括教育投资、培训投资、劳动力流动投资、卫生保健投资、“干中学”投资等几种方式;其次,从投资主体看,包括国家和政府的投资、企业和各类单位组织的投资、家庭和劳动者自身的投资;再次,从投资收益看,国内外相关研究显示,对人力资本进行投资具有比物质资本投资更高的收益率,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表现为劳动者自身的教育水平、思想素质水平、健康水平的提高和全面发展,人的生活质量、社会经济地位的提高、社会物质财富增加、推动科技创新、提高国家综合实力、推进社会精神文明进步等等。总之,凡是能有利于增加人的资源而影响未来收入的各种活动,有利于提高人力资本利用率的各种费用和行为都属于人力资本投资的范畴。

三、加大非遗保护工作的人力资本投资力度,推进非遗传承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非物质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先民的劳动智慧和中华民族漫长历史进程,但由于科技进步、观念改变、自然村落消失等种种原因,其消亡速度惊人。我国现实的非遗保护工作与实际的需要还有很大差距,亟须从以下方面加大非遗保护工作的人力资本投资力度:

(一)加大正规教育方面政府人力资本投资,增强全民对非遗保护的教育认知,培养高质量的劳动力资源。

首先,组织相关专家编写教材,逐步将承载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民间故事等艺术形式更多的以动画片、漫画、白话文、文言文等一系列形式列入幼儿园、小学、中学的教学内容,使孩童从小就能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加深对祖国人文历史、气候地形变迁、自然科学等的认知,使人类的精神财富得意保存、延续、发展,同时丰富强化受教育者的高尚情趣和良好性格,发展智力和能力,激发热爱历史文化、建设国家的壮志豪情。

其次,在高校的逐步建立健全非遗保护工作的专业性学术梯队,培养高质量的非遗保护的劳动力资源。非遗保护是长期而复杂的工作,非遗涉及学科广泛,对人才的专业知识和素质要求较高,在资料整合和理论研究方面需要科研工作的长期积累和沉淀,培养结构合理的专业性非遗研究人员梯队,除了要有经验丰富专家的介入和帮助,还要注重后继人才的培养和提高,从经济角度看,即为提高非遗保护的人力资本存量。

(二)加大在职人员专门培训的人力资本投资力度,完善人力资本培训激励机制。

非遗保护的国家和地区的各级相关组织和单位,在“以人为本”的培训理念下,要根据不同层次、不同阶段工作人员的实际情况,深入研究非遗保护的特点和需求,汇集并有效分析培训所需信息,从而确定培训目标、计划、类型,选派优秀教师,并在培训过程中及时收集对培训的意见,采纳合理化建议,以取得良好的培训效果。同时,完善人力资本培训激励机制。一方面将培训作为考核内容的一部分,在职称、岗位、薪酬等方面把是否经过培训以及培训结果作为重要的参考条件,以期增加工作人员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增强培训效果;另一方面将培训本身作为一种激励手段,让工作人员认识到,组织愿意为工作成绩好、发展潜力大的人提供培训机会,让工作人员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通过有组织、分步骤地培训,使之对非遗保护的愿景和目标有切实感受,有强烈的使命感、认同感、责任感,感受非遗保护的成就。

(三)加大对代表性非遗项目和具体艺人的人力资本投资,使技艺能够传承。

各级政府要加大对代表性的非遗项目和具体艺人的人力资本投入,建立非遗保护专项基金,专款专用。民间艺人承载着中华民族民间艺术的精髓,大多数是在“干中学”中投资了大量是时间、精力、劳动,甚至金钱,才成长起来的不可多得的非遗专业人才,保护好民间艺人才是保护非遗的根脉。在人才优先、以人为本、尊重人才、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理念,引导民间艺人走进高校传教、收徒传授,在各方面提供必要支持,使蕴藏的人力资本发挥出价值,使技艺能够传承。

参考文献:

[1]韩树杰.以人力资本投资推动发展方式转变[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0.

篇10

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是口耳相传,诉诸视听而疏于记录和固态化,因而常常是转瞬即逝的、不可再生的。一旦消亡或流失,基本无法恢复或再生。我国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丰富,但也很脆弱。一些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大量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珍贵实物与资料遭到毁弃或流失境外,随意滥用、过度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象时有发生。许多传统技能和民间艺术后继乏人,面临失传危险;一些独特的语言、文字和习俗迅速消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人员短缺,出现断层。因此,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经刻不容缓,立法势在必行。

一、依法确认和确定遗产持有者身份问题亟待解决

(一)立法确认真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非遗申报过程中经常遇到对于家庭所有成员共有的一项遗产,如何确认最具传承能力和资格的持有者的问题。因为同一遗产家庭中有血缘关系的都有权做传承人,而非遗特有的自身文化技艺决定了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平均地接受非遗的技术传承,有的是家中的长子,有的是次子,有的甚至是族外师徒。所以,应明确确认遗产持有者身份的程序,规定首先由一家之主来提出遗产持有者的人选,然后由遗产保护组织进行审查和认定,以确保遗产持有者符合条件。另外,在确认中不能单纯地将遗产家庭中的血缘关系作为确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持有者。

(二)族人和族群之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认定需要建立相关的认定条例。近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中,同一项遗产在同一族源中或家族支系中产生的矛盾和纠纷现象不断增加,有的因家庭成员意见不一致,而造成申报失败或遗产流失。对此,需要有关部门提出相关的认定条件。立法明确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既属于族人,同时也属于社会、民族和国家。强调在保证遗产不流失的前提下,各族成员之间加强合作,共同申报保护。

(三)确立遗产授权人的身份和资格。国家已规定每一项遗产在申报保护前要由遗产持有者向相关单位授权。但目前的授权要求是遗产的实际操作者(指遗产的具体传承人)有时因家庭、家族的当家人出面干涉,使这个授权往往被否定。为此,应明确规定:“授权时必须由遗产持有者和家庭、家族主要当家人共同签名授权。”以避免发生矛盾和纠纷。

(四)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身份和资格需立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传承人,特别是国家级的代表性传承人是经过层层选拔认定的项目代表人,一经国家选拔和认定后,要立法保护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使他们的非遗传承和保护不受相关事项的干扰和破坏。特别是他们在非遗技艺的传承上,在收徒弟的日常工作上,要给予保障并提供支持,以便更好地行使和发挥他们传承人的工作能力。

二、要通过立法规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

生产性是指遗产的自身特点性。如前郭的查干淖尔冬捕、延边的民众节,各项与自然和生活相关的礼仪活动、传统节日等等。要立法促进这些项目的正常活动的开展,以促使这些遗产得到传承。

生产性保护的观念还可以施用于那些可移动遗产的制作和展示,特别是不受环境和背景限制的手工艺遗产和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如剪纸、浪木根雕、石刻、泥塑、草编、柳编、布贴画、刺绣,包括各民族的服饰制作,还有民族表演艺术和歌舞音乐等类别的项目,可以给它们创造生产性保护的条件。提倡这些类别积极参加社会活动,或进入旅游区展示。特别是在民族节日和传统节日期间,要充分发挥其特点,为族人和社会展示自己的技艺,同时获得经济利益,以促进它们自身的传承和发展。

三、应明确做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异地传承活动的有关规定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依靠传承人来传承的文化形态,是一种既固定又流动的活态文化,应区别不同的项目,允许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异地传承。

(一)家庭或家族性遗产要保持遗产传承的传承性和背景环境性。许多遗产属于其家庭或家族自身祭祖或展示表演。要慎重对待这种遗产,不支持脱离本地域本区域的异地展示。但如政府和重大活动在相关组织或部门的安排下出去展示可以安排,但一定要得到遗产持有者当家人和本人同意方可。因为,脱离了背景环境的非遗已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完整非遗文化形态,违背了非遗的真正精神和面貌。

(二)特殊情况特殊处理。由于传承人自身流动而带出遗产,要对传承人的现状进行科学分析,以便加强解决。如前郭县的非遗项目蒙古博的传承人青春就是这样的实例。她由前郭到了呼伦贝尔盟的海拉尔女儿家生活,从而将蒙古博的技术带到了另一个地域。针对这个情况,我们应该设法为她解决回到本地的条件,让她回到本地传承保护。如果不成,要立即同异地相关部门联系,作为特殊情况同异地联合申报这项遗产。

(三)关于建立遗产展示基地。现在全国许多地方建立了遗产专题园区、博物馆、民俗博物馆、传习所,这种做法直接起到了遗产抢救和保护的作用,开辟了非遗传承的新的方式和途径。特别是一些可移动性项目,不受遗产背景和条件限制的民间艺术类遗产剪纸、雕塑、制作类,集中在这样的地点展示,真正起到了保护的作用。

但是作为一些依靠背景和民俗信仰空间而生成的遗产,如祭祀类、信仰类,还是慎重到异地传承为好。同时,在异地存活的这类遗产是否由异地组织者申报,要非常慎重。应该立法解决这类遗产与异地组织者间的关系,从而解决目前非遗类型中存在的多种情况和问题。

四、成立保护机构和设立专项资金应依法进行

(一)全面建立独立的非遗工作机构。目前国家已经建立并要求各地组建非遗保护工作机构和专家机构,但因机构编制等问题,多数地方没有设立,有的非遗机构置于文化机构之中,没有独立出来,这不利于开展工作。国家应以法律形式进行规定,有关部门应积极开展工作。一些非物质遗产资源比较集中,并且具有唯一性和代表性的少数民族地区,不但要建立独立的非遗保护工作机构,还应建立传承机构,确定人员和编制,以利于工作的开展。

(二)应依法设立专项经费。国家和各级政府财政部门应将非遗保护工作经费列入当地财政预算,统一支出,专项使用;并制订有关政策吸引、鼓励民间资本投入非遗保护项目,确保非遗项目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五、应将促进全社会提高对非遗重要性的认识和增强保护意识以法律形式来体现

非遗的保护是全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它关系到国家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因此要立法促使全社会能自觉地去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爱护遗产持有者,并给他们创造保护的条件和环境。

(一)要加强宣传,普及非遗保护知识。针对目前许多工作人员和文化工作者及社会大众对非遗概念还不太清楚的现状,采取多种方式,加大力度宣传非遗保护知识,尽快普及公民对这个领域知识的了解,从而不断提高全民非遗保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