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案例范文

时间:2024-01-04 17:47: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案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案例

篇1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安全文化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0 引言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近年来我国的基建设投资项目逐渐增加,由于建筑业的独特性,建筑行业一直以来都是安全事故多发行业。客观来说,我国的建筑安全管理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由于我国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研究起步较晚,加之受我国经济、科技、技术水平的制约,我国的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水平相对较低。

安全文化是在长期安全管理实践中逐步形成、并为广大干部职工普遍认同、遵循和接受的,是以安全价值观为核心的包含安全思想意识、安全观念、道德规范、管理理念、制度建设等在内的多种因素的总和。安全文化作为一个单位或一个行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安全管理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本文围绕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的不足,研究通过安全文化的建设和引导,从本质上提高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1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需要分析

1.1 建筑施工企业的特点

建筑施工最大的特点就是产品固定,人员流动大,人员技能参差不齐。任何一栋建筑物、构筑物等一经选定了地址,破土动工兴建后就固定不动了,但生产人员要围绕着它上上下下地进行生产活动。其次,建筑施工露天高处作业多、手工操作,属繁重体力劳动,建筑施工绝大多数为露天作业,建筑施工变化大,规律性差,不安全因素随工程形象进度的变化而改变。

1.2 建筑施工安全文化建设的作用

建筑企业安全文化的实质是以人为本,以文化为手段,激发员工自觉保护身心安全和健康。提高企业员工安全文化素质是搞好安全生产的关键,所以建立安全文化的作用是有利于控制管理者的潜在失效,同时提高操作层的安全意识和控制不安全行为,防止人为失效的发生。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文化的作用主要有认识的导向、思维的启迪和开发、意识的更新、行为的规范、安全的动力、安全知识的传播等方面。

随着社会实践和生产时间的发展,尽管有了科学技术手段和管理手段,但对于搞好安全生产来说仍然不够。科技手段达不到生产的本质安全化,需要用管理手段补充;而管理手段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是管理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被管理者的监督和反馈,对于安全管理尤其这样。

2建筑施工安全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安全文化建设的本质目的是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文化建设的途径主要围绕安全制度、安全宣传、安全教育、安全观念、安全行为、安全服务等方面开展,建设成果通过以精神的物化产品和行为表现出来,员工通过直观的视听器官能感受到的,是员工看得见、摸得着的,形成普遍存在的实物和理念,来引导安全生产。安全文化建设的内容和途径如图2.1所示。

图2.1安全文化建设的内容和途径

企业安全管理制度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推进安全制度建设必须从科学制定法规、标准和规章入手,从而促进管理手段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安全观念主要包括企业安全哲学、企业安全精神、安全道德、安全风尚、安全目标等等。企业安全观念是施工企业安全观念文化建设的重点,在整个安全文化建设过程中起着高屋建瓴的作用。

安全行为是员工安全观念、业务水平、行为能力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体现,它促进施工企业全体员工积极地参与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活动,把理想、信念、认识转化为实际的行动,为实施施工企业的安全目标而努力。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安全行为建设也是安全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

安全教育是建立安全观念文化的有效手段,通过安全教育可以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最终达到行为安全的目的。安全教育可以从政策、劳动纪律、安全意识和安全信仰四个方面进行。

宣传是安全文化建设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通过橱窗、板报、报纸等方式,对安全知识、安全事项、事故案例、安全警示等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展示,起到最直观的效果,做到安全文化无处不在,确保安全警示常留脑中。

安全服务是安全文化建设的间接行为,也是把“以人为本”的理念和精神落到实处,既要做好现在施工人员的服务,也要做好安全管理人员的服务,从小事做起,从细微出发,让员工感到深切关怀,从思想深处提高安全意识、安全态度,认真、严禁的开展施工工作。

3建筑施工安全文化建设与安全管理体系运行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过程就是使优秀安全文化特征得以实现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企业进行安全培训教育或宣传活动提高企业各级人员安全意识、转变他们的安全态度、规范员工的安全行为,以营造优秀的安全文化氛围,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一般都采用安全管理体系的形式实现。因此,如果能将安全管理体系各要素的运行和安全文化建设工作结合起来,不仅能够使企业拥有优秀的安全文化,而且可以减少多项重复劳动。

3.1安全文化与安全管理体系的联动建设

文化建设与管理体系实施密不可分,每一项管理内容的实施都体现了企业的文化氛围和精神状态,二者相辅相成,联动而生。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每一项管理和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实现安全生产,也体现了国家“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安全文化与安全管理的联动关系如图3.1所示。

图3.1安全文化与安全管理的联动关系

3.2 安全文化与安全管理的相互反馈

安全文化可以通过安全管理体系中“实施与运行”以及“检查与纠正”等要素有效运行实现,具体有沟通、参与和协商、文件化、 事件调查、不符合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通过管理体系的实施,形成一种优秀的企业文化:一是安全的重要性的高度认识;二是在危险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三是做到居安思危;四是责任分担;五是强调组织各方的协调合作;六是将安全融入到组织运行的各个方面,成为组织运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3.3安全文化的持续改进性建设

安全文化的持续改进性是指企业注重不断改进风险控制措施,改进安全管理方法。在日常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对自己的安全工作不断改进,企业不能满足于目前对风险控制的水平,要永远处在一种“警觉”的状态,这和安全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的运行模式相一致。通过“能力、培训与意识、内审和管理评审”等要素的有效运行,实现企业安全水平的持续改进。

4 结论

安全文化建设是企业安全生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切实加强安全文化建设,不仅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单位安全形象、推进和谐建设的需要,也是安全管理中的治本之策。因此,不仅是建筑工程领域,各行各业都要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倡导安全文化带动和引领,提高社会安全生产水平。

参考文献:

[1] 罗勇波,花 丽.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综合评价模型研究[J].化工设计.2010.20(3).

[2] 余成柱.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文化体系.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3.第35卷第7期.

[3] 翟家常.建设工程安全事故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0.2.

篇2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管理措施;应用;分析

引言:

城市化建设脚步不断加快,使社会人口数量迅速增长。为了能够有效缓解人口压力,国家审批了大量建筑工程项目。在建筑工程安全施工过程中开展有效的管理工作,不仅能够提升工程整体建设价值,还能促进工程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的快速增长。本文深入分析我国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策略,结合安全管理工作特点,明确建筑工程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工作特点及必要性

(一)特点

近年来城市化工程项目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使工程施工企业获取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由施工管理部门负责,工程管理部门无法将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到位,不仅会引起工程安全事故的发生,还会使施工企业的社会形象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建筑工程施工过程漫长,施工人员流动性较大,工程建设中存在着很多不安全因素,使安全管理工作开展起来困难重重[1]。笔者对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工作特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1.工程施工环节存在着较大变动性,施工岗位不固定,安全管理工作需要深入施工基础环节;2.工程安全管理队伍组建之初没有按照严格标准进行筛选,导致管理人员专业水平参差不齐;3.建筑工程工期漫长,安全管理工作所包含的内容繁多;4.安全管理工作需要对每一环节的施工质量进行有效控制,因此日常作业经常在露天环境中开展,管理人员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工作态度和积极性有所下降;5.安全管理工作需要对各方工作进行统一协调,以保证工程施工作业衔接良好。

(二)必要性

从建筑工程整体来看,安全管理的必要性主要有:

1.保障建筑企业经济利益。在建筑工程中,安全管理是建筑企业获取利益的基础性保障,原因在于安全管理和建筑企业经济利益存在相对统一的关系,即相辅相成、互为条件和目的。

2.保证社会经济稳定发展。保证建筑工程安全性和稳定性,是促进社会经济水平快速提升,城市综合实力迅速增长的关键条件,因此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工作十分艰巨。只有全方位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水平,开展有效的安全管理工作,才能够进一步推动市场经济活动的进行,使建筑工程获取到更高的经济效益,使工程施工企业良好社会形象得以树立。

二、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有效的管理体系

当前建筑市场秩序可以用“混乱”来形容,因为一个建筑工程有多个分包商来完成,工程转包已经成为我国建筑市场的“特色”,而针对我国特色的建筑施工特点,我国却没有相应的安全管理体系,结果导致安全管理在建筑施工中没有发挥它的效应,比如当一个建筑工程施工出现安全事故时,很难确定事故责任,因为实施建筑工程的主体一般是经过层层转包的,它们一般没有相应的建筑资质,而要追究建筑总包,却又因为它们不是具体的实施者,不能对它们进行严厉的惩罚。

(二)安全施工组织流程不规范

制定规范的施工安全流程是避免安全事故的主要措施,如果在施工前没有制定严密的组织规范流程,施工过程就会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比如电工没有按照施工规范流程进行操作,结果就会造成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农民工由于安全意识的缺乏,他们在进入工地后不戴安全帽,一旦高层坠落建筑材料就有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可以说因为施工人员不遵守安全施工操作流程而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案例非常多[2]。

三、强化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措施

(一)加强对安全管理的重视度

在建筑工程实际施工中,忽视安全管理,不贯彻执行安全管理方针和目标,会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所以,安全管理人员必须重视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并通过安全宣传,使建筑安全深入人心,从而降低安全管理实际工作的难度,并取得理想的安全管理效果。

(二)建立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做好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前提和依据是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只有这样才能有序的开展安全管理工作,确保建筑工程安全。需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主要包括:1.建筑安全标准体系,即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稳步推进建筑工程施工标准化和规范化[3]。2.落实安全责任制,这是安全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明确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总体目标和责任,分解到各项目责任人和施工队伍中,对于积极贯彻落实安全管理和安全操作责任的人员给予相应奖励,反之,严惩责任落实不到位的人员。3.完善安全预警机制和安全事故应急方案,预防或及时处理已发生的建筑工程安全事故。

(三)加强工程施工安全教育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大多是农民工,专业素质相对低下,安全意识淡薄,大多具有肯吃苦、大胆、蛮干的淳朴本质。因此对这些奉献在施工前线的工作人员进行全面的安全教育培很有必要,目的是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切实增强其自我安全防范及自救能力,做到安全生产。首先就应该制定合理的培训方案,有针对性的、经常性的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并进行一定的考核评分;还可以开展一系列的安全常识、现场经验分享活动,把安全教育以这种特殊化的形式进行日常普及,在潜移默化中强化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切实加强对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的管理和控制是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一个核心要点所在,并且从当前我国现阶段建筑工程项目的发展现状来看,其施工复杂性正在不断提升,进而也就导致了安全事故数量不断增加,并且安全事故的发生所带来的危害也越来越明显,越来越恶劣,因此,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越发突显,也正因为这一发展趋势,当前要想切实做好该项工作却并不容乐观,需要切实加强对整个建筑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各个可能会影响其安全性的因素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

参考文献:

[1]李广勇,王丽娟,刘鹏等.强化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措施研究[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20)315-316.

[2]马丽娟,谭红.探讨强化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措施[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05)647-648.

篇3

关键词:建筑施工本质安全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本质安全概述

本质安全一词的提出源于20世纪50年代世界宇航技术的发展,是人类在生产、生活实践的发展过程中,对事故由被动接受到积极事先预防,以实现从源头杜绝事故和人类自身安全保护需要,在安全认识上取得的一大进步。

“本质安全”和“安全”性质是一样的,其区别在于“本质”二字。

“本质”之“本”,就是“根本”,理解为“自有”,是固有的,不是外界赋予的;“本质”之“质”,就是“特质、特性、特有”等意思。简而言之,“本质”就是“固有的特质”。

现在我们谈的“本质安全”,其环境条件或者状态不是依赖外界约束条件而是依赖自身特质来实现的,即使在外界约束条件失去的时候,自身也不会失效,也不会转化为“危险”,也不会导致事故发生。【1】

(一)本质安全的狭义概念本质安全是指设备、设施或技术工艺含有内在的能够从根本上防止发生事故的功能。具体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1、失误—安全功能。指操作者即使操作失误,也不会发生事故或伤害,或者说设备、设施和技术工艺本身具有自动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功能。2、故障—安全功能。指设备、设施或技术工艺发生故障或损坏时,还能暂时维持正常工作或自动转变为安全状态。

3、上述两种安全功能应该是设备、设施和技术工艺本身固有的,即在它们的规划设计阶段就被纳入其中,而不是事后补偿的。

(二)本质安全的广义概念广义的本质安全是安全管理的崭新理念,属于安全管理高层次的文化范畴,是指安全管理理念的变化。本质安全的广义概念具有以下特征:

1、人的安全可靠性。不论在何种作业环境和条件下都能够按照规程操作,杜绝三违,实现个体安全。

2、物的安全可靠性。无论在动态过程中还是在静态过程中,物始终处于能够安全运行的状态。

3、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在日常安全生产中,不因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而发生重大事故,形成“人机互补,人机制约”的安全系统。

4、制度规范、管理科学。杜绝管理失误,在生产中实现零缺陷、零事故,从而基本形成无灾可救、无险可防、无事故发生的格局,达到在人们心目中建筑施工企业就是安全型企业的全社会共识。【2】

本质安全是安全生产管理预防为主的根本体现,也是安全生产管理的最高境界。实际上由于技术、资金和人们对事故的认识等原因,到目前为止还很难做到,但是站在建筑施工的角度,从建筑工程施工中的“人、机、料、 法、环 ” 五大要素及管理6个方面控制,相信对建筑施工安全局面必有所改善。

二、人的本质安全

施工时首先要考虑到对人为因素的控制,因为人是施工过程的主体,工程安全的形成受到所有参加工程施工的项目职工、劳务农民工、其他相关方共同作用,他们是形成工程安全的主要因素。一本中国民航总局在2001年编发的机务人员实用读本,书名就叫《人为因素》,书中写道:“历史已经证明,在所发生的事故和事故征候案例中,人为因素约占80%以上。” 【3】

人的本质安全是指与项目建设相关的“人”(特别是一线作业的农民工兄弟)要具有适应建筑安全生产要求的生理、心理条件,具有安全的意识、知识、技能,具有在生产全过程中很好地控制各种环节安全运行的能力,具有正确处理生产过程中各种故障及突发意外情况的能力。相关人员要具备这样的能力,首先要提高人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职业纪律;其次要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实现由“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转变;第三要提高员工的安全法制观念、安全技术素质和应变能力。【4】

人的安全意识培养方法有安全文化建设、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技术交底、安全会议和文件学习、安全检查时口头教育、个人劳保用品的正确穿戴和安全奖罚等。

人的技能熟练就是要适合该岗位和该工种,并有一定的工作经验。操作人员对本工种或设备不熟练难免会发生事故,特别是特殊工种,要把特种工持证上岗作为一项重要事项来抓,对特种工要不定期进行考评,对技术不熟练的进行淘汰出场。

因此,在安全管理中,要时刻抓住“人”这个因素,根据不同的工作任务、时间、地点、环境、人物,采取“对症下药”的安全措施,消除人为事故。

三、机械设备的本质安全

设备的本质安全也是本质安全最初的涵义,是指设备在设计和制造环节上都考虑到应具有防误操作和防失误故障的防护功能,以保证设备和系统能够在规定的运转周期内安全、稳定、正常地运行,这是防止事故的主要手段。

建筑施工机械的本质安全,就是要确保机械设备性能完好,最重要的是设备的型号要满足项目需要(选型正确)并保证安全系数。施工阶段必须综合考虑施工现场条件、建筑结构形式、施工工艺和方法、建筑技术经济等合理选择机械的类型和性能参数,合理使用机械设备,正确进行操作。

四、材料的本质安全

材料(包括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件、配件)是工程施工的物质条件,材料质量是工程安全的基础。材料的本质安全,要和物资部联手,从入场验收到保管、使用等环节全过程控制;安全部门对涉及危险较大的材料采购要参与进去,重点确保受力材料的质量比如脚手管和扣件的厚度,保证钢丝绳、卸扣、吊带是国标产品且型号选择正确和和安全系数足够,对安全帽、安全网、安全带、绝缘鞋、消防器材等涉及安全的物资狠抓源头质量治理,监督物资部门只认“四证”,少一个,没商量,严把质量关,将关口前移,确保质量。

五、施工工艺(法)的本质安全

施工过程中的工艺包含整个建设过程中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工艺流程、组织措施、检测手段、施工组织设计等。施工工艺可行性、可靠性与否,直接影响工程安全控制能否顺利实现?施工工艺的选择要确保施工的安全系数,尽可能选择成熟的工艺。安全部门对施工工艺的本质安全,要和总工、工程技术部共同讨论研究,确保安全措施的实施并在施工过程中同时落实;按照《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文件和《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交通部2007年第1号令)23条要求,对存在较大风险的施工工艺工序必要报审专项安全方案,并针对一定级别的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应组织不少于5人的专家组进行专家专项安全论证方案,吸取专家提出的宝贵意见,确保工法工艺的可行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六、环境的本质安全

环境本质安全这里所说的环境包括空间环境、时间环境、物理化学环境、自然环境和作业现场环境。环境要符合各种规章制度和标准,与施工现场有关的“环境条件”,如空间、温度、湿度、压力、照度、空气质量、辐射、刺激性等都是本质安全的。

影响工程安全的环境因素较多,有工程地质、水文、气象、噪音、通风、振动、照明、污染等。环境因素对工程安全的影响具有复杂而多变的特点,如气象条件就变化万千,台风、洪汛、大风、酷暑、严寒、温度都直接影响工程安全,往往前一工序就是后一工序的环境,前一分项、分部工程也就是后一分项、分部工程的环境。因此,根据工程特点和具体条件,应对影响安全的环境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严加控制。

对于作业环境的本质安全,根据不同的作业场所,抓不同的环境安全工作重点。比如:抓四口、五临边的安全就要做好1、周围临边设1~1.2米高护拦、安全网和安全警戒线;2、用重物盖住预留洞口等。3、作业人员使用安全带、安全母索(生命线)、安全网等方面。

七、管理的本质安全

建筑安全管理采用以风险管理为核心,以PDCA循环、持续改进管理模式为基础的现代安全管理体系,达到本质安全化。推行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在现有安全生产管理方法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先进管理理念和方式,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建筑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实行本质安全风险管理,制定本质安全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控制和管理人员不安全行为,建立和完善建筑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和保障体系,实现由传统的经验型管理向主动、预控型本质安全管理模式转变。

安全管理的一个重点是分包安全管理。目前,建筑企业普遍采用的都是两层分离的项目运作模式,即管理层和操作层分离。这就是说,操作层基本都是由分包队伍来承担,安全问题绝大多数出在操作层,受伤害的也大部分是农民工兄弟。分包单位因安全意识、技术素质、安全投入等原因,多年来一直是生产安全事故的高发群体,因此,分包单位的安全管理工作长期以来是控制生产安全风险的重中之重。项目部要持续加强对劳务协作队伍的监管,坚持对分包队伍实行安全管理的“五个基本程序”(资格审查、责任协议、培训教育、技术交底、监督检查)和管理职能上的“六个统一”(管理制度统一、组织机构统一、教育培训统一、监督检查统一、安全防护统一、内业资料统一)。努力提升分包单位人员安全技术知识和风险防范能力,切实履行好总承包责任,杜绝“以包代管”或“包而不管”现象。

八、结束语 很多员工都是“上有老、下有小、出了事故不得了”,“严是爱、松是害,抓好安全利三代”。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珍爱生命,呵护生命,我们责无旁贷。

本文主要阐述了本质安全的概念涵义,并从工程施工五大要素“人、机、料、 法、环 ”及管理6个方面展开论述了控制本质安全的操作及方法,以期对建筑施工企业做好安全工作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有不足之处敬请同行予以批评指正或共同探讨。

参考文献:

【1】许正权,宋学锋,李敏莉;《本质安全化管理思想及实证研究框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6年12期

【2】江涛;《论本质安全》[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0年05期

篇4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TL372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建筑业的迅猛发展,建筑规模越来越大,复杂程度越来越高,加上安全管理工作跟不上,安全事故频频发生,甚至发生一些重特大安全事故,严重的威胁到了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一、现场施工安全管理要点

(一)全员参与安全生产管理

全员参与是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基础,建筑承包商和施工方要密切配合,把安全管理放在工程管理的首位,对施工人员,安全管理人员以及工程第三方监理人员都要进行不间断的安全生产管理培训,使全员了解和认识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可以采用一些案例,用血的教训进行安全思想认识教育,是疏忽大意的传统观念得到彻底转变,增强安全意识,真正的对现场安全重视到位,施工企业要强化安全管理,如:制订年度安全达标目标,对分管安全工作的领导实行安全业绩考核,奖罚分明,充分发挥激励机制的作用;签订工程项目安全目标责任制,使项目经理明确安全目标,充分履行项目经理是工程项目安全生产管理第一责任人应负的权利和义务制定各项安全生产制度和职责,各专项方案编制和审批,从源头上抓起,保证安全措施落实;要对新进场作业人员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同时应遵循“一线操作工人安全知识与技能培训和持证上岗等。

(二)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工作

无论安全制度多么全面,要起到实效还是在制度的执行和落实上,对于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人的因素占有很大成分,因此对制度的执行一定要到位,如:对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要严格执行《施工现场管理规定》,遵守安全生产规程、规定。将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人,落实到每一个岗位。施工现场的各种专业管理人员、特殊作业人员必须按规定持证上岗,无证人员不得从事施工作业。施工现场要按规定设置质安员,随时监督、检查、跟踪到位,发现事故隐患及时整改,对违章作业要严肃制止,在施工工地的主要施工部位、危险区域、作业点、通道中都必须张挂标语或警告牌。

二、建筑工程施工程安全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施工单位对安全质量管理的忽视

在建筑工程进行施工中,会存在一些施工单位为了能实现自身最大的经济效益,待工程中标之后立即开展施工,而在此之前并没有对相关施工操作人员予以施工安全方面的培训,很多的建筑企业也没有设置相应的安全监督及管理的组织机构,并制定相关安全有效的施工专项方案,亦或是方案没有得到很好地实施,从而使得施工过程中安全生产措施没有得到有效地实施和落实。从整体上看,施工操作的队伍其素质普遍不高,且人员的流动性相对较大,甚至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操作人员出现“三违”等一系列的不安全行为,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给建筑工程的施工埋下了安全隐患。就连有关安全质量方面的监督管理部门在予以检查之时,也往往为了应付了事,并没有在真正意义上将安全检查工作落到实处。

(二)对相关安全监督单位的定位不明确

就目前而言,我国建筑工程其相关的安全质量监管单位主要是依据政府委托对建筑工程就安全质量方面进行监督和检查,其工作的重点往往是围绕与工程有关的主体结构、地基基础、环境质量展开的。针对建筑工程中相关的安全质量监管单位其性质而言还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位,目前主要看作是可以进行全额拨款的有关行政委托方面的执法机构。因建筑工程中的安全监督管理单位其自身角色的模糊分配,从而使得安全质量的监督管理工作还没取得预期的完全效果,其监管行为所应发挥的效用也没有充分展示出来。

(三)工程监管工作力度不足

我国大多数地区有专门设置建筑工程的相关安全质量监管部门,主要是对当地政府及建筑企业相应的投资项目实行安全质量方面的监管工作。但由于其相关监管人员的整体素质参差不齐,对相应安全监管的法律法规及操作规范和要求掌握得不够全面、透彻,往往会造成对建筑工程其安全质量方面的监管力度不足。再加上部分监督管理单位对施工单位予以安全质量上的监管之时常常很是被动,从而导致其检查的力度及强度显得弱化,并进一步使得安全质量的监管工作很难顺利的展开。

三、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措施

(一)提高有关安全监督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在建筑工程施工之前,应对有关工程安全质量的相关监管人员进行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教育和培训,以进一步提升其在职业道德上和专业知识方面的综合能力,同时定期予以考核与评定,及时对监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从根本上予以解决并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并强化对企业内部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使其充分认识到加强建筑工程施工安全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严格地依照有关规定开展监管工作。还应当尝试对建筑工程的监理单位与项目负责人之间签订相应的安全责任书,并定期对其安全质量进行检查,举办相应的安全质量监督管理的分析会议,针对检查之时所发现的安全隐患予以及时地提出解决方案并加以督促和执行。

(二)加强对建筑工程安全监理工作的相关监管

相关安全监督管理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应当认真履行相关法律法规赋予的工作职责,并加强监管监理企业对此项工作的监理力度,使得其在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生产监理方面能够尽职尽责。监理企业还应将工程安全质量的监管工作视为长期的奋斗目标,对施工单位及其相关技术施工人员的资格证书及资质予以严格核查,对于规模较大的建筑工程更要予以严格审查、认真把关,以防止潜在的危险因素其影响程度进一步扩大,并在对施工企业进行督促及整改安全质量之时,还应充分的发挥其职能与作用,从而促进安全质量监理工作的进一步科学化与规范化。

(三)遵守安全技术措施,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安全技术措施和操作规程是保证安全生产的标准,也是经验和智慧的结晶,所以,在施工中要严格遵守各项规定,科学施工,做好安全、技术交底。比如,某市政二建公司发生的沟槽塌方事故,就是因为不按规定放坡,没有严格采取支护措施而造成的;雨后,某单位民工在雨水中拉电线造成触电死亡事故,就是因为违章作业,错误操作,非电工擅自处理电气事务造成的。所以,施工一线的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不能违章指挥、违章作业,不能蛮干,不能心存侥幸,也不能过度自信,必须要认真遵守安全技术措施,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四)加强薄弱环节管理,消除各种安全隐患

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各单位之间互相扯皮、责任不明、疏忽大意,以致安全管理和防护不到位,成为安全工作的薄弱环节,很容易发生事故。比如某单位在古交进行旧桥加宽改造施工时,先建新桥,而此时旧桥仍然通车,因为旧桥栏杆损坏严重,使一位女青年掉到桥下摔成重伤,施工单位和业主互相扯皮、推卸责任,但最终法院判施工单位承担全部责任。倘若施工人员当时在旧桥上设置防护装置和警示灯,就可以避免这起事故的发生。所以,项目部在施工中要明确施工范围,明确责任内容,在此基础上文明施工,设置围挡,在各类洞口和坑槽等处设置防护设施和安全标志,夜间设红灯示警,加强巡视,必要时专人值守,这样可以有效消除安全隐患。

结语

综上所述,安全问题是做好建筑施工的重点所在,只有安全作为保证,才能够在确保工程进度和成本的过程中,保证施工的质量水平。做好安全管理,是建筑行业发展的前提和关键,也是我们生存的必要条件,从细节入手,彻底排除隐患。

参考文献:

[1]杨家君.浅谈如何加强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监督管理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4:215-216.

篇5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现状对策

近几年,建筑施工上出现安全事故的新闻屡见不鲜。做好建筑工程中的施工安全工作对于保护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维护企业的自身利益具有深远的影响。尽管近几年我国针对于多发的建筑工程安全事故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也初步建立起了安全生产管理机制,但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很大不足。为了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维持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就必须制定出科学有效的施工安全管理策略

一、建筑施工行业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脚步的不断加快,我国的各个企业相关工作也取得了不斐的成绩,尤其是我国建筑建设的现场安全管理工作,更是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对于当前我国的建筑业的安全管理工作而言,虽说我国各个相关工作的监督管理部门与国家法律部门出台了各种各样的法律条款,并对其进行了严格的规定,但是其仍存在众多的不足与漏洞,是亟待建筑监管专业人士去解决的。据相关市场资料调查表明:在我国1995到2000年,我国建筑施工事故呈现下降趋势,但是在2000年开始一直到2015年年初,我国建筑施工事故的数据逐渐有“反弹”增长的发展趋势。因此,努力提高工程质量安全监管的水平, 无疑会对保障和促进建筑业的积极、健康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目前我国建筑安全管理工作的现状

(一)法律和监管部门方面的问题

1、法律法规落后,执法的力度不大

建筑活动重视“环境及健康”己成为国际上普遍认可的话题。建设项目的体系结构已由传统的“成本-造价-质量-工期”体系转为“成本―造价―质量―工期―环境及健康”体系。我国在“环境及健康”方面的立法严重滞后。

2、没有合理的安全管理机制

传统的建筑安全管理形式己经不适应目前的建筑施工方式,所以政府主导的安全管理工作存在很多漏洞,加上建筑安全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政府工作效率低,社会监督不足,导致安全管理落后,适应市场经济的法律和经济手段结合的建筑安全管理机制还未成熟。

3、管理部门的改革和职能转变缓慢

国家机构的改革和企业的改制逐步脱离了行政管理的约束,成为市场上自主的行为主体。建设部和地方建设主管部门也成了国家建设安全专门监督管理职能的实施者。

(二)施工单位安全管理方面的问题

1、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问题

一些施工单位把建筑项目的勘查、规划、施工和监理外包给资质或能力不够的惬意甚至不合法的承包商。这种一层层的外包造成施工项目的管理松懈、安全培训不足以及安全投入不到位甚至没有。

2、勘查、设计、监理等单位的安全问题

勘查、设计单位不按规定进行勘查和设计,或者随意更改勘查设计文件、法规、规定或强制性标准,导致勘察设计结果存在问题,无法保障建筑物质量和作业人员安全;监理单位不对施工单位的安全保障措施及专项施工安全方案进行仔细审核,在施工过程中也未对施工单位是否认真落实安全措施进行认真监理。

三、提高建筑行业安全管理的具体措施

(1)加大监管力度,规范建筑市场秩序

规范建筑市场秩序,是减少和避免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事故的治本之策。规范的工程项目招投标是形成有序建筑市场的源头和保证。各地应加大监管力度,大力推进工程招投标运作程序制度化、科学化,健全约束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围标、串标、虚假招标等违规违法行为。建立全面、公正、及时、系统的信息公开制度,规范交易程序,健全监督机制,形成良好的建筑交易市场氛围。

(2)提高思想认识,落实带班制度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对安全生产工作没有正确的认识,就不会有强有力的管理措施和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政府主管部门应强化对企业负责人和项目负责人的安全培训,使之深入了解及时掌握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树立起只有做到真正的安全生产,才能为企业带来长久经济效益的思想。此外,政府主管部门监督检查时,应严格按照《建筑施工企业负责人及项目负责人施工现场带班暂行办法》(建质〔2011〕111号)要求,检查建筑施工企业负责人和项目负责人现场带班情况,发现隐患及时解决,真正把安全生产工作深入到思想深处。

(3)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监督检查

通过对安全生产情况、事故隐患与劳动条件等进行仔细检查,这样在施工过程中可以及时发现并消除一些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监督检查,宣传落实规章制度与法律法规,纠正违章作业与违章指挥的行为,提高工程项目各级管理人员与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与责任感,不断寻找改进措施与掌握施工现场的安全状况。加强安全监督检查有利于安全规章制度的落实,同时还能促进标准化作业,进行监督检查时必须坚持“有标必达、有规必依、违章必纠”这一原则,充分发挥工会、群众、安全与各专业部门的巨大作用,并开展定期安全检查、日常安全检查、专业性安全检查、节日前后安全检查与季节性安全检查等。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可以通过以查制度、查安全设施、查机械设备、查操作行为、查安全教育、查事故处理、查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为内容的安全检查,这样可以及时发现施工生产中存在的各种不安全行为,从而采取有效对策,消除这些不安全因素,确保施工现场能够安全生产。

(4)加强安全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整体素质

各地建设主管部门应建立健全建设系统全体人员的培训机制。可以定期对在建工程的施工企业的安全负责人、项目经理、项目总监、安全员、技术员和建设单位相关负责人进行批安全教育培训。同时,剖析建筑施工事故案例,让他们从思想上重视安全生产,从行动上避免不安全行为。

以专业安全知识为内容,用行政奖励、法律、法规为手段,全面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自我安全防范能力,明确自己安全生产责、权、利的关系,以达到施工安全效益最佳的目的。通过重视人员的管理、机制的建立、系统的完善,营造出施工企业的安全文化。另外,进入施工现场的农民工必须接受 “三级教育”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

四、结语

安全生产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建筑业作为安全事故频发的高危行业之一,如何减少、消除安全事故的发生,一直都是业内人士关注的重点问题。建筑工程项目本身特点和外在环境带来的安全问题包括建筑产品的多样化、安全作业的非标准化、露天作业、高处作业多、工序多等等;人为因素造成的安全隐患包括立法不完善、法制观念不强、安全意识淡薄、缺少培训、追求利润牺牲安全成本等等。如何有的放矢,制定出有效的安全生产管理措施,将是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后续研究的重点问题。

参考文献:

[1] 萧子越.我国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现状及与发达国家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分析[J].中国会议,2011

篇6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 TU198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项目逐渐增多,同时施工伤亡事故也在逐渐增多。从近几年建筑施工伤亡事故统计数据分析,整体成上升趋势。安全施工一直是建筑施工单位强调的重点工作,一旦出现安全事故,不仅对企业带来经济损失,给社会造成不良的影响,更对受害者及其家庭造成不可弥补的伤害。因此,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显得十分重要。

一、建筑工程加强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一直是国家社会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其有效的安全管理,是推动现代化建设健康稳定发展的前提。我国政府在《安全生产法》中着重强调安全管理,时刻把安全放在第一位置。其中第三条指出:加强安全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我国对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主要是为了在建筑施工中,为安全生产提供保障,提高施工企业的安全责任意识,提高安全管理水平。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来督促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最大限度的降低安全事故发生,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为建筑工程质量提供有效保障。

随着现代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加强安全管理对施工安全生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不仅能够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减少人员伤亡,还能避免因安全管理不当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加强安全管理,提高安全意识,能够让施工人员认识到安全施工的重要性,让施工人员感受到自身安全得到了重视。这样,施工人员就会以更加饱满的精神和激情投身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对实现和谐社会和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当前我国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对施工安全管理重视不够

在管理工作中,未能将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摆到应有位置,未能真正认识到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责任重大,对于国家有关建筑的法律、法规、规范等,不能及时传达贯彻和落实到每一个建筑施工工地,安全文明施工监管薄弱,检查不到位,处罚不到位,而且部分企业领导、项目经理日常忙于事务,只在口头上讲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或为了应付检查走过场,从而影响了建筑施工的安全。

2、施工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我国建筑业从业人员大多数都由农民工组成,而且普遍缺乏安全意识,技术培训也远远不够。目前我国已经在人员培训工作上加大了力度,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人员培训的方式、力度和考核体制等方面都还有一定的困难。另外,建筑业的施工技术复杂,企业应更重视施工人员对安全技术交底的能力培养。总体来讲,施工企业应从从安全思想教育和安全技术培训这两个方面着手,进一步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护能力。

3、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体系和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责任制不健全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体系形同虚设,名存实亡,安全生产机构、消防机构、文明施工机构、卫生保卫机构的工作无从开展。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责任制未能认真落实,未能从施工企业――项目部――班组――施工人员逐级落实安全生产指标,未能逐级签订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无从考核。

4、安全监管机制不健全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都要安排专门的监管人员对施工现场全体人员进行监督和管理。但是,我国建筑行业施工安全监管大多依靠政府执行,施工单位没有形成一个健全的安全监管机制,使得施工现场安全监管不到位,人员混杂,安全技术水平较低,违规违章现象频繁发生,给施工安全管理带来不利影响。在当前形势下,建筑项目不断增多,如果没有一个健全的安全监管机制,就无法保证各项建筑施工质量,给现代化建设带来阻碍,也不适应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需要。

三、强化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的相关措施

1、提高施工单位对安全生产的认识能力

施工单位对安全生产认识能力高低决定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效率及质量。因此,要做好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就需要提高施工单位对安全生产的认识能力,高度重视施工安全管理,要积极有效的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内容,避免安全管理流于形式,而没有实质性的作用及效果。提高安全生产认识能力需要施工单位切实以身作则,深入施工现场,详查安全管理工作是否落实到位,为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做好带头作用。只有这样,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才能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才能将安全第一放在首要位置,通过这样有组织、有目的、有层次的将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到位,构建良好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确保建筑施工安全有效进行。

2、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井然有序的安全管理工作,需要科学、合理、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这是实现安全管理的基础,也是一项重要的安全保障。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是为了规范施工作业行为,提高施工人员安全意识,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不规范施工操作,确保建筑工程在规定期限内安全有序完工。安全生产管理制度需要推动安全责任制,将各项安全工作细化到每个人,设置奖惩机制,对违反安全生产制度的人员予以一定惩罚;对表现良好,严格遵守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人员,给予一定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使施工人员在提高安全生产意识的同时,规范自身安全操作方式,充分调动施工人员积极性,切实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做好,只有这样,才能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率,进而保证工程项目顺利进行。

3、加强安全教育培训

在现代管理模式中,人们着重强调“以人为本”管理观念,将人作为安全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同样如此,施工单位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切实将人的安全放在第一位。由于建筑施工人员多为农民工,他们整体素质不高,文化程度低,自我安全防范意识薄弱,施工单位在组织施工前,应组织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并持证上岗,增强施工现场规范化、制度化、合理化程度。

4、加强安全监管力度

建筑施工过程中,监管人员要对施工阶段每个环节的安全生产进行全面有效的监督和管理,监管人员要履行职责,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及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执行监督、检查工作,避免施工现场发生安全事故。相关部门要定期对监管人员进行考核评估,加强监管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使安全管理意识扎根于每个人心中。

5、确定安全管理重点,增加安全管理投入

在安全管理过程中,首先要做好建设资金方面的管理,确保建设资金得到充分的投入,对现场中需要的各种设备、设施、防护用具等予以完全配备;其次,查找施工危险源,找到对应的安全控制节点。随着人们安全管理意识的不断提高,各个施工单位通过各种安全管理体系来对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进行规划。在对应的管理体系建立之后,其可以对施工现场中存在的各种危险源予以识别,把握好安全施工工作的重点。对重大危险源采用列出清单的方式,制定针对性的控制措施,尽量避免施工过程中的危险点。

结束语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建筑行业发展环境越来越好,但是与之相对应的施工安全事故成为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问题,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手段,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确保建筑行业安全稳定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潘炎棠.关于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几个问题[J].建筑安全,2011.

篇7

1.建筑设计阶段安全管理

建筑物设计阶段首先是建筑地点的选择,要符合小区规划和城市规划要求,要确定建筑物的使用需要以及概算投资额度,要确定建筑物是否抗震以及抗震的级别,符合当地的地质情况及必须达到的抗震烈度。建筑物地点选择对否关系到投资能否收回和赢利;建筑物投资要量力而行,用明天的钱办今天的事要有个适度原则;建筑结构必须安全,能达到其设计使用年限。

1.1 建筑物选址安全管理:建设地点的选择是一项很复杂的系统工程,这不仅涉及到项目建设条件、生态环境、安全管理等重要问题,受当地社会、政治、文化、经济等诸多因素制约,而且还直接影响到项目投资、建设速度和施工条件,以及该建筑物的未来发展。

1.2 建筑物的使用需求和投资概算安全管理:任何建筑物都是为它的使用需求而设计建造的,或者作为民用办公生活、文化体育设施而建,或者作为工矿企业生产流程和附属设施而建。

1.3 建筑物结构设计安全管理:应该说不同使用需求、不同层数的建筑物结构类型不同,同样的六层建筑物,作为学生公寓选用砖混结构经济安全,而作为教学大楼用则选用框架结构经济安全。

2.建筑招投标阶段安全管理

建筑招投标阶段的安全管理要重在以下几项:①要重视对施工单位资质的审查,严防不符合该建筑工程资质要求的施工单位竞标甚至中标,这样容易导致施工过程出现安全隐患甚至安全事故;②要重视对施工单位资金能力的考察了解,否则施工单位无资金实力必能转包,造成工程停工甚至“烂尾楼”工程;③要格外重视对施工单位技术力量、拥有机具设备的考察,严防施工单位拟派不懂施工技术的管理人员负责该工程,如果这样势必造成质量不合格的建筑产品。

3.建筑施工阶段安全管理

建筑施工现场各种不安定因素随时都有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严重威胁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3.1 安全管理建章立制,管好施工作业人员:建筑施工要露天作业、高处作业、主体交叉作业、手工作业及繁重体力作业,且建筑工地第一线作业的工人中,农民工约占50~70%,有的工地甚至高达95%,所以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建立一整套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生产观念,重视对施工管理人员的培训,加大对农民工的用工安全教育,对特种作业人员进行安全作业培训。

3.2 安全管理施工材料机具设备:管好易燃易爆危险性物资建筑施工场地内都备足了要用的钢材、水泥、碎石、沙子,还有大量的木模、钢模、支撑、脚手架、竹篱笆、网罩,各种施工用的机具设备,如风镐、电焊机、升降机、塔吊、挖掘机、汽车、推土机、压路机,还有燃油、机油、油,爆破用雷管炸药等危险性物资,以及电线、电缆、镀锌钢管、不锈钢管、PVC管材、潜水泵、消防泵、稳压泵,各种闸阀、龙头、灯具、风扇、开关、插座、控制柜等水电消防材料,装修装饰用的各种规格地面、墙裙瓷砖,天然石材,吊顶用铝塑板、铝扣板等。对于这些物资要分门别类进行妥善保管,大量的水泥物资保管要防潮防雨,各种建材要进仓库保管的一律进仓库,对于燃油、机油、雷管炸药、酸碱性溶液要单独存放。

3.3 依据TQM原理建立起来的PDCA(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模式是企业质量管理中一种有效的工作方法,此方法将大大强化企业全方位的、系统的安全管理工作,提高建筑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

4.建筑使用阶段安全管理

建筑物进入使用阶段的安全管理必须着重在以下几点:①未经结构计算和基础验算禁止在建筑物顶层加层或者搭棚,工程实践中有很多旧民用住宅楼屋顶加盖一层甚至多层房屋,日久发生裂缝至不能使用,有些业主甚至在原设计图纸的层数上追加层数,导致建筑物发生倾斜而不能正常使用;②禁止要空间大而拆除房屋的承重墙、梁、板、柱,或在承重墙上挖洞;③禁止在房屋无梁楼层面增设分割结构,增大房屋楼地面荷载;④避免建筑物长期处于潮湿环境或长期处于腐蚀环境;⑤加强对建筑物及机电设施进行保养更新维护。

篇8

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提高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水平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 A

一、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现状分析

相比其他行业来说, 建筑业危险性高、 安全事故多发。因此, 建筑单位必须严格把关自己的施工过程, 加强对施工安全的管理工作, 最大限度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作为一名建筑行业从业人员, 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 对我国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管理现状进行了分析和调查, 发现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并不完善, 存在着较多的问题。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 很多建筑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安全问题, 给人们的生命安全和企业的经济效益等都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据不完全统计, 从 2000 年到 2013 年间我国建筑企业施工事故每年平均发生 1500 件, 平均死亡 1560 人。其事故发生率和伤亡人数仅次于道路交通和煤矿业, 成为事故高发的第三源头。为了提高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度, 进一步减少事故的发生, 故各建筑单位必须加强施工安全管理工作。

二、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督与管理的必要性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工程的建设数量以及建设种类也日益增多,但是在跳跃式的发展环境下,我国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督与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落后性,没有与建筑行业高速发展的速度相适应。尤其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融入的现代科学技术,更是加大了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督与管理的工作量,造成部分项目监督员很难适应现代化的工作要求。国内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方式的落后性主要体现在对工程的监督与管理停留在工程实体的监督层面上,缺乏完善的、科学的、有效的安全监督管理程序和管理模式,所以进一步完善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体系显得极为重要。

另一方面,除了完善监督与管理体系,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更重要的目的就是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在汶川地震中,德阳、都江堰、绵竹等地的中小学教学楼及宿舍被震成一片瓦砾,所带来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是不可估量的,但是同在都姜堰市的水利工程受到的影响却相对较小。这从另一方面说明了加强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督与管理的必要性。

三、影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的主要因素

1、安全管理监管体系不完善

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 必须成立安全监管小组, 完善自己的安全管理监管体系。这一方面有利于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 另一方面又可以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但就目前情况来看, 我国大部分建筑工程都没有建立相对完整的安全管理监管体系, 没有对施工的全过程进行监控。同时, 部分建筑企业违法分包、 转包, 这对建筑工程的质量、 安全监管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2、企业安全生产基础薄弱

部分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存在着以包代管的现象,没有按照相关规定设置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人员。另外由于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各种新型材料及新型工艺在建筑工程中得到了运用,而当前的建筑工程施工队伍大多数是有包工头带领的农民工队伍组成的,其虽然有着较为丰富的建筑工程施工经验,但是其对于新材料新技术的掌握和应用还存在着欠缺,给建筑工程施工埋下了一定的不安全因素。

3、施工人员安全意识较低

施工人员是整个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他们具有主观能动性, 其一举一动都会对建筑工程的质量、 安全等方面产生影响。在施工过程中, 部分施工单位的施工人员着重于施工进度, 而其安全意识则相对较低。这导致他们在施工过程中通常忽略了某些安全隐患,从而导致安全事故发生, 对自己及他人的人身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

4、施工材料和施工机械不合格

在建筑工程的建设过程中, 施工材料的质量会对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由于很多建筑企业在原材料采购工作环节做得不够好, 采用的材料质量不过关, 使建筑质量较低。随着建筑工程的不断推进, 已建好的低质量工序给后续工作人员的继续施工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同时, 一些施工设备不合格、 保养不健全, 这也是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多发的原因之一。

四、有效提高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水平的对策

1、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监督制度, 规范分包管理体系

完善安全管理监督制度, 能够为我国安全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提供保障。要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施工企业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 每个建筑施工单位必须成立专门的安全管理小组, 设置安全管理部门,配齐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并制定安全管理的具体制度和奖罚措施, 形成相对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 并逐步提高安全管理监管的水平和力度。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有权对于施工过程中的“三违”行为予以制止, 并依据相关管理制度进行批评教育和惩罚。第二, 施工单位必须规范自己的分包管理体系, 严禁大包,严禁以包代管,选择资质齐全、 施工质量较好的单位进行合法的劳务分包或专业分包,与分包单位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 要求其在施工过程中采取各种安全管理措施并予以监督, 最大限度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

2、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完善各部门安全管理责任制

监督机构的主要工作是全面监督和管控施工中的各个环节,并逐项考核、检查,实施相应的奖惩措施,确保管理制度能够落实到位,有效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在工作过程中,监督机构往往会受一些部门的影响,各部门会出于自身利益、工作等原因调整工作方式,可能会对其他部门造成一定的影响;或者由于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不顺,导致信息滞留,进而产生一系列的矛盾。所以,监督管理部门要想全面掌握各部门的主要情况,就要在监督的同时协调它们之间的关系,强化交流和沟通,从整体利益出发,确定各部门的安全管理职责,各部门在各司其职的基础上互相帮助、互相理解、互相配合,在做好安全工作的同时提高施工效率。

3、加强工程安全防护

要实现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的总体目标,作为建筑工程施工单位首先就应在对安全生产重要性认识的基础上做好工程施工安全防护工作。其次,逐步加大对于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人力投入和资金投入。第三,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人员在工程开工前期,应根据工程施工要求,配置相对应的安全防护工具及防护设备,并在重点施工部位设置相对应的警示语,对特殊工种及危险工序应挑选持有专业资格证的施工人员进行施工。

4、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施工教育, 避免经验主义

作为施工过程的重要主体和关键因素, 施工人员的安全素质高低将会对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与否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 施工企业必须积极采取各种措施, 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工作。首先, 施工人员在上岗前, 不仅要求其专业素质和施工专业技术等水平合格, 还要考核其施工过程中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 查看其上岗证和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是否过期。最终选择专业素质好、 安全意识强的人员。其次, 必须注重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 加强资金投入, 使施工人员不断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和技术, 在施工过程中, 规避风险。另外, 规范安全交底工作, 确保施工人员规范进施工, 避免 “经验主义” 行为。

5、加强原材料进场及施工机械的管理工作

加强原材料进场及施工机械的管理工作, 是安全管理人员对工作高度负责的极大表现。在每批建筑材料进入施工现场时,应核查原材料和施工设备的质量是否达标、 是否符合国家标准或企业标准, 坚决不允许质量不达标的材料投入使用。另一方面, 新的施工设备投入使用之前,要对施工人员进行详细的安全交底。施工作业前检验该设备是否能够正常运转或者是否存在安全隐患。这些都是控制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措施。

结束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建筑行业的良好发展趋势相对立的是,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很多的安全事故, 给人民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所以,要对工程施行全面的安全监督和管理。

参考文献

[1] 何剑,新时期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监督与管理思路 [J].新建设:现代物业上旬刊,2014(6)

[2] 马超群,浅述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与相应对策 [J]. 华东科技:学术版,2014(5)

篇9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监理

建筑工程施工一直是一个危险性高、易发生事故的行业。对工程施工的安全监理已是摆在我们监理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但与之不相适应的是,工程监理单位现场监理人员安全监理工作相关业务知识较为缺乏,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水平不高,安全监理职责没有充分履行到位。据统计,建筑工程施工事故率在各产业系统中仅次于矿山居第二位,给人民生命财产和国民经济发展造成重大损失。

1、建设工程安全监理是建设工程监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的重

要保障。建设工程安全监理的实施,是提高施工现场管理水平的有效方法,也是建设管理体制改革中

加强安全管理、控制重大伤亡事故的一种有效手段。

2、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现状我国的安全管理体制是“行政执法、企业管理、法人负责、职工守纪、群众监督”,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是宏观管理,督促,而施工现场安全主要靠承包商的微观管理,实际工作中存在很多问题:

(1)建设单位在工程建设中只看工程质量好坏和工程进度的快慢。不为承包商提供安全施工环

境,承包商对此无法解决,有意见也不敢说出来,处在无奈之中。

(2)企业负责人以经济效益为重,对安全工作只喊口号,不见行动;上级检查做做样子,检查团一走,

按部就班;敷衍搪塞,小的安全隐患不在乎,待酿成大祸后才后悔莫及。

(3)企业内部的安全管理人员配置不到位,由企业的领导说了算,随意性很大。有的不设机构,只有

兼职,人员数量不符合《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要求,满足不了工作的需要。

(4)企业的安全管理是企业的自主行为,管理人员没有进行过系统的专业培训,管理水平普遍不高,

工作中处处看领导的意愿办事,对实际问题该如何处理无应对措施,管理力度不大。安全管理人员的

一切利益都与企业挂钩,现在的安全管理规定中,对于企业出现安全事故的,不管大小都要进行处罚,对

企业的全体员工都有影响。如出现安全事故,从企业领导到普通职工,经常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隐

瞒不报,怕自己的利益受损。

(5)施工企业使用民工数量多,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流动性大。外来民工对安全施工缺乏认识,更谈

(6)工程监理单位只注重施工质量、进度和投资控制,并未把安全监理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加以监控。

不少的监理单位还缺乏安全监理工程师,安全监理的效果不好,使得施工事故时有发生。

告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拒不整改或者不停止施工的,监理人员应及时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5施工阶段安全监理的程序

3建筑安全监理责任制建立健全和落实的施工安全监理责任制就是要

明确各级、各岗位、每个参与监理施工安全的监理人员在工作中的责任,把监理施工安全的各项工作的

责任落实到总监、各有关监理工程师的身上,做到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合作,做到监理施

工安全人人有责事事有人管、层层有专责,使施工安全监理工作纳人监理单位的监理目标,纳人工作的

重要议事日程,纳人施工阶段监理的各个环节,实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施工安全监管。因此,监理

单位要牢固树立的落实科学发展观,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负责,对经济建设负责,维护人民群众根本

利益的高度,建立健全并切实落实施工安全监理责任制,并根据工作的需要,不断丰富、完善、规范,使

其更具有可行性的可操作性,以确保安全生产落到实处。

4安全监理工作内容

(1)严格执行《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贯彻执行国家现行的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建设行政

主管部门的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和建设工程强制性标准;

(2)督促施工单位落实安全生产的组织保证体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3)督促施工单位对工人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及分部分项工程的安全技术交底;

(4)审核施工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

(5)检查并督促施工单位,按照建筑施工安全技术标准和规范要求,落实分部、分项工程或各工序的

安全防护措施;

(6)监督检查施工现场的消防工作、冬季防寒、夏季防署、文明施工、卫生防疫等各项工作;

(7)进行质量安全综合检查。发现违章冒险作业的要责令其停止作业,发现安全隐患的应要求施

工单位整改,情况严重的,应责令停工整改并及时报

(1)审查施工单位的有关安全生产的文件,包括:营业执照、施工许可证、安全资质证书、建筑施工

安全监督书、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设置及安全专业人员的配备等、安全生产责任制及管理体系、安全生

产规章制度、特种作业人员的上岗证及管理情况、各工种的安全生产操作规程、主要施工机械、设备的技

术性能及安全条件。

(2)审核施工单位的安全资质和证明文件(总包单位要统一管理分包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

(3)审查施工单位的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或者专项施工方案,审核安全技术措施或专

项施工方案是否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

(4)审核安全管理体系和安全专业管理人员资格;

(5)审核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结构的使用安全技术方案及安全措施;

(6)审核安全设施和施工机械、设备的安全控制措施;施工单位应提供安全设施的产地、厂址以及出

厂合格证书?

(7)严格依照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实施监理;

(8)现场监督与检查,发现安全事故隐患时及时下达监理通知,要求施工单位整改或暂停施工;

(9)施工单位拒不整改或者不停止施工,及时向建设单位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6安全监理的工作方法

6.1施工安全危险源的分析和预控

建筑施工业是一个事故多发的行业,在《安全生产法》中,将建筑、矿山、化学危险品列为“三大高危”

行业。监理人员应做好施工安全危险源的分析和预控。危险源既存在于施工活动场所,也存在于施工

场所周围区域。其形成原因包括施工前期的勘察设计不符合的结果和施工过程的各种不符合的活动、

物质条件(人、物、环)。分析施工现场危险源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现场调查。通过询问交谈、现场观察、查阅有关记录来获取外部信息,并加以分析研究,可识别

有关的危险源。

(2)工作任务分析。通过分析施工现场人员工作任务中所涉及的危害,可识别有关的危险源。

(3)安全检查表。运用编制好的安全检查表,对施工现场和工作人员进行系统的安全检查,可识别

出存在的危险源。

(4)危险与操作性研究。它是一种对工艺过程中的危险源实行严格审查和控制的技术,通过指导

语句和标准格式寻找工艺偏差,以识别系统存在的危险源,并确定控制危险源的对策。

(5)事件树分析。即时序逻辑分析判断方法,它是一种从初始原因事件开始,分析各环节事件正常

或不正常的发展变化过程,并预测各种可能结果的方法。应用这种方法,通过对系统各环节事件的分

析,可识别出系统的危险源。

(6)故障树分析。是一种根据系统可能发生的或已经发生的事故结果,去寻找与事故发生有关的

原因、条件和规律。通过这样一个过程分析,可识别出系统中导致事故的有关危险源。

上述几种危险源识别方法都有各自特点,也有各自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所以在识别危险源的过

程中,往往使用一种还不足以全面地分析到其所存在的危险源,必须综合地运用两种和两种以上的方

法。

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相关规定和参照《重大危险源辨识》的有关原理,进行施工安全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是加强施工安全生产管理,预防重大事故发生的基础性的、迫在眉睫的工作;而这方

面的工作在一些工程建设管理中尚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建设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初步可分为:施

工场所重大危险源、施工场所及周围地段重大危险源两类,其意外危害发生后,可造成人员死亡或重伤

或重大物质损失。

6. 2监理人员控制施工安全的方法和手段安全生产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生

产的基本原则是: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安全一票否决权、职业安全卫生“三同时“、事故处理”四不放过。

施工过程体现在一系列的现场施工作业和管理活动中,作业和管理活动的效果将直接影响到施工

过程的施工安全,监理工程师对施工过程的安全监理应着重体现在对作业和管理活动的控制上。为确

保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监理工程师要对施工过程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控制,对整个施工过程要按事

前、事中及事后进行控制,重点要突出事前和事中控制,这与安全生产方针所凸显的“预防”相符合。同

时要采取组织措施、技术措施、经济措施、合同措施等方法,加强对施工安全的控制。确保安全控制横

向到边、纵向到底,贯穿、覆盖于整个工程项目。

监理人员对施工安全的控制主要体现在监理人员对施工安全所承担的监理职责:

1)编制具有针对性的监理规划和安全监理细则

2)审查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或专项施工方案

在施工准备阶段,监理单位审查核验施工单位提交的有关技术文件及资料,并由项目总监在有关技术文件报审表上签署意见;审查未通过的,安全技术措施及专项施工方案不得实施。

3)检查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工作

在施工阶段,安全监理的主要工作内容就足通过有效手段,监督施[单位按照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和专项施工方案组织施工,及时制止违规施工作业。

4)及时督促整改或向有关部门汇报

在施工阶段,监理单位应对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情况进行巡视检查,对发现的各类安全事故隐患。应书面通知施工单位,并督促其立即整改;情况严重的,监理单位应及时下达工程暂停令,要求施工单位停工整改,并同时报告建设单位。安全事故隐患消除后,监理单位应检查整改结果,签署复查或复工意见。施工单位拒不整改或不停工整改的。监理单位应当及时向工程所在地建设主管部门或工程项曰的行业主管部门报告。检查、整改、复查、报告等情况记载在监理日忐、监理月报中。

6.3安全隐息的处理

监理人员应按下列规定对事故安全隐患处理 (1)监理人员应区别“通病”、“顽症”、首次出现、不可抗力等类型,要求施工单位修订和完善安全整改措施。

(2)监理人员对检查发现的安全事故隐患应立即发出安全隐患整改通知单。督促施工单位对安全

隐患原因进行分析,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安全事故整改措施经监理人员确认后实施。

篇10

关键词:安全管理;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建筑安全事故随之频繁发生,不仅给国家、社会和人民造成了重大损失,浪费大量的社会资源,也给企业带来了无形的压力和经济损失,影响了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如何确保建筑工程的安全问题,如何对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进行系统分析和评价,建立完善的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机制,尽可能预防和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是建筑施工单位面临的一个复杂且重要的问题。

一.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建筑施工中存在很多不利于安全生产的主客观因素,然而这些因素的持续影响,对建筑业的安全管理始终处于被动的局面,以下是对这些因素进行的总结分析。

(1)机制问题。尽管我国国家颁布了一系列有关建筑安全的法令法规,但在监督方面仍需要加强和改进。首先,各个施工单位对安全责任混淆不清,即便出现安全生产隐患,也不能及时排除,做出相应处理。其次,国家法律法规体系不够健全,以及企业的制度章程的明细分类针对性不强,对安全检查中违纪违法问题不能及时地严厉惩处。另外,现行的建筑安全生产技术标准不够规范,还有很多技术标准没有制定落实。再次,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现有很多施工单位考虑到发展利润的问题,往往抱有侥幸心理不愿意将安全生产做必要的安全生产投入,没有采取有力的措施预防安全事故,导致施工工程中存在潜在危机。最后,施工单位的安全监管机构形同虚设。由于建筑工地的人员缺乏,很多员工身兼数职,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疏于管理,不利于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2)人员的安全管理问题。首先,从目前建筑业的总体情况来看,施工场地的一线人员的受教育程度不高、流动性大、建筑专业知识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差,不懂得在劳动中合理保护自己,维权意识薄弱。其次,一些企业法人只顾下达生产指标,盲目追求工程进度,不能提供安全保障,将安全风险转嫁给分包单位和员工,增加了加班时间,造成员工劳逸不能有效结合,加大了发生事故的发生率。同时,施工单位缺乏一定的奖惩制度,对违法、违章行为处罚力度不够,各级主管部门和安全管理部门的意识很单薄,导致员工的激情削弱,无法同建筑企业“同呼吸,共进退”。

(3)机械设备安全管理问题。现有很多施工企业实行粗放式管理,缺乏严格的机械安全管理制度,同时,设备的配套性较差,工程单位为了节约施工成本,只调用一些长期使用的老旧设备,对于一些特殊使用的机械设备却没有给予相应的配套设施。有时施工单位为了抢工期,赶进度,日夜轮番使用机械设备,忽视了对机械设备的保养和维修,缩短了机械使用的寿命,增加了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

加强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相应措施

面对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找到相应的措施来改变安全管理的现状。

第一,加强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建筑企业需要不断加强企业自身的安全管理体系,建设企业安全文化,强化安全宣传,同时优化安全工程技术,提高本质安全化等物质文化方面。此外,企业的安全文化发展靠人的传播,人的安全素质包含了人的安全态度、安全观念、安全行为品德、安全伦理、安全情感和安全意识以及必要的安全技能和基础安全知识等,从人的深层、基本的安全素质入手,转变人的“重生产,轻安全”的思想。

第二,搞好安全培训教育和考核。建筑行业有人口密集、流动性大的特点,工程施工的一线工人多数来自农村,安全素质和专业知识的掌握比较低,因此,普及安全知识,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术素质是企业不断实现的目标。培养员工的安全生产教育工作要扫清工程施工中潜在危险的盲点,了解清楚建筑行业的现状,遵守安全生产法规和制度教育,消除违章作业和指挥教育,以法律为手段,保护员工的切身安全利益。

第三,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企业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是实现企业安全生产的规范,是保证安全生产实施标准化管理的基础。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针对不同的控制对象,制定具体的管理制度和规程,比如: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安全生产值班制度、安全生产岗位认证制度、安全生产资料归档和管理制度等。

第四,加强安全生产监督与检测。安全检查是安全管理对策措施的动态管理,是完善和加强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其基本任务是发现和查明各种危险和隐患,监督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制止违章指挥和作业等。施工单位需要采取有效的应急防范措施,及时查出隐患应逐项分析研究并提出整改措施。同时,贯彻领导检查与群众检查相结合、上级检查与自查相结合的原则,力求共同促进,达到安全管理的最佳效果。

第五,加强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施工单位应该及时引进先进专业的检测设备,找出事故发生的根源,准确判断及排除技术故障,保证机械设备在良好的状态下工作。同时,合理使用机械配套设施,不同的机械设备无论在性能还是结构特性上都有所不同,根据设备使用的不同需求,机械设备需要调配正确型号,以便机械设备磨损程度最小化。最后,设备的保养更要注意水文、天气和工期要求等必要条件,尽量避免在冬季施工,减低机械设备的磨损。另外,设备的使用必须要按照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统一协调管理。

三.结语

多年来,建筑业是公认的高危行业之一。建筑业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重大损失,安全是人们备受关注的问题。安全管理作为企业生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对象是生产中人、物、环境相结合的管理与控制,在实施安全管理过程中,有效的控制好生产因素,保持良好的安全生产状态,需要我们采取多种措施,防微杜渐,以防为主。

参考文献:

[1] 陈世进对工程施工项目管理总结评价的思考 [J]. 石油工程建设, 2005(10)

[2] 贾俊妮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及事故预测分析研究 [D].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2007

[3] 林齐宁建筑工程项目安全风险管理研究 [D].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