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技术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4-01-04 17:47: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急救技术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急救技术的重要性

篇1

    1急救重要性

    1.1急救的含义急救的含义就是抢救生命,人的性命只有一次,无权、贵、贫、富之分,应尽可能地抢救生命。

    1.2急救的任务急救的任务是以最短的时间挽回患者生命,必须做到争分夺秒。1.3技术要求操作者必须有过硬的操作技术,静脉输液穿刺时只能一次性穿刺成功,尽可能做到一针见血。因此,提高穿刺成功率是抢救能否成功的要素之一,否则,可能由于重复穿刺而人为地失去最佳抢救时机而导致抢救成功率下降。

    2急救时静脉输液的操作过程

    2.1操作前的准备急救患者往往是病情严重或昏迷,医护人员无法与其做到沟通,但又不能不了解其病情,因此须向护送者或其亲属询问了解情况,从中捕获有诊断价值的第一手资料,制定出合理的抢救方案,否则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如不询问病史,急救时即用50%或10%葡萄糖注射液,可导致原有糖尿病病情加重,甚至致死。因此,必须与家属作必要的了解和沟通,此环节虽然很普通、很简单、很细小,却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不可忽略。另一方面,输液前应仔细检查药液质量,如发现药液有变化、混浊、沉淀、有效期已过或安瓶有裂痕等现象一律不能使用。一次性医疗用药,如输液管、注射器等包装有无漏气、过期,做到一人一针、一带、一巾,一用一消毒,避免发生交叉感染。

    2.2注意配伍用药常用的配伍用药必须熟练掌握,以免急救时去查表,延误了抢救时机。对新特药的配伍药物,可能配伍禁忌表中未列入,故须特别注意,最好不要随意和其它药物配伍,以免发生不良反应。

    2.3严格无菌操作必须做好以下几点:①操作者在输液前洗手、戴帽和口罩等以预防交叉感染。因这些患者往往是各类急性病、急性创伤、慢性病急性发作及危重病等,抵抗力特别弱,容易发生交叉感染。输液前洗手是对患者最简单、最重要的一项保护措施,使患者不受任何交叉感染,从而赢得抢救的机会。②提倡一次穿刺成功。在急救时静脉穿刺必须是一次性成功,虽然急救时往往都是垂危患者,静脉塌陷不容易穿刺成功,越是这种情况越是要一次性穿刺成功,因垂危患者容不得第二次穿刺,因此,操作者必须要有过硬的基本功。另外,反复穿刺易造成污染或静脉炎,影响抢救时机或给患者造成痛苦,甚至引发医疗纠纷。保护患者的同时也是在保护自己,因此,每个操作者必须苦练操作基本功,掌握好过硬的操作技术。③把好加药关。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个体状况和抢救的需要,遵医嘱科学、合理、依序、按时、按量地给药,避免人为因素导至药液的丢失,否则会影响急救的成功率。

    2.4确保输液通畅操作者必须严密观察输液情况,以防患者烦躁或其它原因等造成输液不畅或阻塞而影响急救质量,甚至造成死亡等严重后果。

    3小结

    3.1急救时应尽快洗手、戴帽和口罩,避免交叉感染。

    3.2急救时往往无法与患者作最基本的沟通,但必须与护送者或其亲属作必要的了解和沟通,以确保患者的安全。这个环节虽然很普通、很简单、很细小,却很重要,不可忽略。

    3.3急救操作时必须遵循一人一针、一管、一带、一巾,一用一消毒的原则。在严格无菌操作的情况下,静脉穿刺应及时、准确,必须是一次性穿刺成功,不得有误,更不能有第2次或多次穿刺的可能,避免延误抢救时机。因急救是以秒来赢得患者的生命,操作者必须有过硬的操作技术,平时多加强技术操作的训练。

篇2

关键词:建筑工程;技术;管理

Abstract: Along with our country's modernization construction unceasingly thorough,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market competition is increasingly fierce, therefor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echnology management, training technical personnel, reasonable use of management function and the method of science, to remain invincible in the market competition.

Keywords: building engineering; technology;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一、技术管理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

技术管理是建筑施工企业进行一系列技术组织管理工作的总称。建筑施工企业的技术管理,是指以系统论的观点,对构成施工技术的各项要素和施工企业的各项技术活动,运用科学方法,进行计划与决策、组织与指挥、控制与调节。

众所周知,建筑工程的施工是一种复杂的多工种协同操作、多项技术的交叉综合应用过程。由此决定着施工企业的技术活动也是多种多样的。这里所指的“技术活动”,包括了由熟悉与会审图样、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开始,到施工过程中的商洽管理、质量检验、直至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全过程中的各项技术工作。“施工技术的各项要素”是指各项技术活动赖以进行的技术标准与规程、技术情报、技术装备、技术人才以及技术责任等等。

二、注重技术管理

2.1技术管理工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经营效益、企业信誉乃至企业存亡的问题。今天的建筑工程施工必须具备一定的技术条件和技术装备,而这些技术条件和技术装备需要企业的技术力量、技术管理水平支撑和实施。

2.2建筑施工具有其特殊性。众所周知,建筑的类型、样式繁多,规模要求各不相同,施工作业受天气影响较大,而复杂的多工种交叉施工、各项技术综合应、工序搭接较多,在这些生产过程中都需要我们加强技术管理,进而去保证我们施工正常有序地进行,以便达到预期的质量要求、使用功能要求和降低建筑成本要求的目标。

2.3随着建筑业的发展,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不断地出现,同时承担的新工程可能结构更复杂,功能更特殊,装修更新颖,从而促使生产技术水平再提高,技术装备再先进,技术管理要求更高,这也就使得施工技术管理显得更加重要。

近年来,施工竞争日益激烈,技术管理水平所反映出的竞争优势也较为突出。不少企业,尽管拥有雄厚的物质技术力量,但由于技术管理的薄弱,管理制度的不健全,而在竞争中却处于被动的境地。如某大型国企投资500.6万元在老厂房旁新扩建新重型装配车间3000m2,参与竞标的施工企业有七家,最后有甲、乙二家以接近的标的胜出,分别承担三标段主厂房的东、西侧72m×20.83m的连接施工(其中桩基部分预算费用85万元)。甲为抢进度,地基开挖中自恃装备精良,设备规格大,着手就连夜开工,一星期后数个桩打好,接着在靠近老厂房边施工,不料老厂房墙面倾斜,地下水大量涌入,排水后由于土体失稳,墙面倾斜更大。原来,此地乃填湖而成,多巨石且疏松,工程陷入困境。而乙先对原地质档案进行数个方案论证,做好技术准备工作才开始下钻。结果半个月后,乙开始浇捣梁顺利施工。而甲为处理墙倾斜,施工停滞不前。

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不重视工程技术管理所产生的严重后果,足以说明技术管理在企业中所处的重要地位。

管理作为永恒的话题,是关系到企业成败兴衰的关键。要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提高经济效益,必须抓“管理”这个关键。对于建筑企业而言,技术管理则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技术管理,才能保证施工过程的正常进行,才能使施工技术不断进步,从而保证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通过技术管理,可以逐步改变施工企业的生产和管理面貌,改变施工企业的形象,提高竞争能力。

三、技术管理工作的任务与作用分析

技术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运用管理的职能与科学的方法,去促进技术工作的开展,在施工中严格按照国家的技术政策、法规和上级主管部门有关技术工作的指标与决定,科学地组织各项技术工作,建立良好的技术秩序保证整个生产过程符合技术规范、规程,符合技术规律的要求,以达到高质量全面地完成施工任务的目的。从而使技术与经济、质量与进度、生产与技术达到辨证的统一。

技术管理在整个建筑施工管理工作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保证施工中能按科学技术和科学技术发展规律要求,确保正常施工程序进行。

3.2通过技术管理,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员工技术业务水平,从而能预见性地发现和处理问题,把技术和质量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保证工程施工质量。

3.3能充分发挥施工人员及材料、设备的潜力,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努力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能力。

四、做好技术管理工作的必要途径

4.1明确技术管理的职责,注重技术水平的提升

(1)以法治企,强化落实。建立和健全各级技术管理机构和技术责任制,明确各级人员的权、职、责。组织全体员工,特别是技术干部学习现行规范。尤其是对施工及验收规范的学习,明确施工中各个分项、分部施工技术要求、施工方法和质量标准等要求,并以此来组织施工、检查、评定和验收。

(2)学习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经验,组织技术学习、技术培训、技术交流。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员工技术业务素质,从而预见性地发现和处理问题,把技术和质量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保证工程施工质量。

(3)发扬技术民主,鼓励技术革新、创造发明,开展全员TQC活动,通过PDCA循环,解决技术瓶颈。

(4)通过技术管理,探索、研究与推广新技术的应用,在行业中占据优势地位。

4.2认真贯彻各项技术管理制度

贯彻好各项技术管理制度是搞好技术管理工作的核心,是科学地组织企业各项技术工作的保证。技术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有:

①施工图的熟悉、阅读和会审制度;

②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与施工场地总平面图;

③施工图技术交底制度;

④工程技术变更联系单管理制度;

⑤施工质量管理制度;

⑥材料及半成品试验、检验制度;

⑦隐蔽工程的检查和验收制度;

⑧工程质量检验与评定制度;

⑨工程结构检查、验收与竣工验收制度;

⑩工程技术档案与竣工图管理制度。

4.3不断加强对技术工作的管理

技术管理工作需持之以恒,因此,要不断地加强技术管理组织机构和技术责任制,充分发挥好技术人员、技术工人的才干和作用。工作重点主要以下几点:

(1)依据国家和上级主管部门颁发的各项规范、规程、标准和规定,并针对企业特点,适时地制订、修订和贯彻各项技术管理制度,在生产实践中不断地完善和补充。严格做到技术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2)对技术管理工作建立定期检查制度,按建制开展施工项目的总结评比,达到肯定成绩,以利再战的目的。

(3)实行行政和经济手段相结合的方法,大力培养和提拔技术业务人员,充分调动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的积极性。

(4)注重人才,培养人才是提高管理技术水平的基础。我们现在有些企业不注重人才培养,导致管理水平的下降,只有不断地发现人才,挖掘人才,同时不断地对现有人才的培训、学习,提高他们的生活待遇,才能使管理水平更上一个台阶。

五、结束语

为此,我们必须坚定信心,应用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方法,结合本企业的具体实际去开拓一条技术管理的路子,大胆地实践与创新,必将在建筑实践中收到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地质勘测 技术要点研究 创新

[中图分类号] U652.2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3-125-1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地质勘测技术也在进步,但是地质勘测工作有其特殊性,在工作的时候,不仅仅是要按照其规律进行,还必须有更适用的技术手段,这样才能保证工作效率的提高。现在生活中,地质勘测是非常重要的,不但能够让我们了解真实的地质信息,还能够进行矿产资源的勘测。特别是如今,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不断的加快,在人类的发展中,矿产资源已经成为了非常重要的制约因素,所以面临这种情况,我们必须保证地质勘测技术能够满足实际的需要,从而推动社会和人类的发展。

1我国地质勘测的主要工作内容

1.1地质勘测过程中对可以进行开发的矿山展开勘察

由于矿产资源是非常有限的,所以在进行资源开发的时候,必须找到相应的替代资源,从而保障矿山的开发可以正常持续的进行下去,更好地保证经济发展中所需要的资源来源。而地质勘测便能够通过对矿区周围进行合理的研究,从而对矿产储量和生产量进行正确的预测,确定矿产资源以及其开发的最合适区域。

1.2对矿产资源的开采过程进行一定的勘测

开采一个矿山的时候,相关的勘测单位必须根据矿山的一些实际情况进行开采的合理科学规划,确保矿山开采能够有计划的进行。并且还应该加大对矿区的勘察范围,对矿山开采范围进行扩大。在勘察矿产资源的时候,必须确保使用的相关地质勘测技术是先进的,保证勘测的实际效果和准确性。在进行矿山地质勘测的时候,除了资源还必须注意水文以及相关地质环境的问题。

1.3对尾矿或者共伴生矿进行勘测

尾矿和共伴生矿的合理利用能够更好地开发那些紧缺资源,并且将其合理的利用起来,所以必须做好相关的地质勘测工作,在勘测的时候对数据进行分析真实的了解矿山实际开发程度,确保资源能够更好的利用。

1.4对关闭的矿山进行相关的勘测

对已经关闭的矿山进行复垦或者开发的时候,都必须根据法律的规定展开。做好矿山地质环境的全方位勘测,确保其环境稳定。

2在进行地质勘测过程中的相关技术要点

2.1展开相关勘测工作之前必须做好全面的统筹和规划

由于地质勘测工作必须保证其工作的超前适度,所以必须要有全面的规划。在落实各项勘察工作的时候必须根据社会的需要进行,并且地质调查的性质也应该是商业性或者公益性。在扩大勘察范围的时候,应该根据区域的情况划分地质,将地质勘测本身的先行性发挥出来,确保地质勘测的进行部署合理,条理清晰。

2.2不断完善地质勘测体系

根据时代的发展,完善地质勘测体系是非常有必要的,所以在地质勘测的过程中必须更好的了解和掌握其机制中的一些关系,在对地方进行勘测技术管理的时候,必须加大力度,更好的起到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不断地提高地质勘测技术水平,开创新的局面。此外还应该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或者和外资企业进行合作,做好矿产资源深度勘测方面的工作,从而保证地质勘测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3对各项技术进行研究,加强其合作

地质勘测相关技术使用的时候,还应该加强不同技术之间的合作。从而确保能够开发研究出更适合地质勘测的新技术,实现各个领域之间的合作开发,真正的发挥出新技术的优势,保证勘测技术的发展。并且在对其技术水平进行创新的时候,还应该注意相关体制的的创新。现在体制中的问题比较明显,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教学和生产科研出现了很明显的脱节,对于地质勘测而言科研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教学往往是存在全国各地的高校中,科研人员和教学人员的联系比较少,这样直接导致了二者的脱节,根本无法实现二者的链接。二者之间缺乏交流便很容易出现严重的资源浪费现象。

(2)在设备更新换代的时候,不够及时。在我国三十多个地质勘测部门都存在设备先进程度不够,并且人均拥有的设备量也满足不了需求的情况,这种问题出现的最重要原因便是进行地质勘测的时候不同管理系统之间的转换和衔接满足不了实际的需要。

面对这种情况,为了保证地质勘测技术能够更好的发展,必须将实际地质勘测和科研教学结合在一起,确保各个领域能够更好的进行合作。此外,还必须做好设备的更新换代工作,从而提高我国地质勘测的技术水平。

(3)对重点进行突出,不断拓宽地质勘测的领域

在进行地质勘测的时候,必须针对我们国家现在的资源以及地质条件的实际情况进行,这样才能保证勘察的结果是符合资源开发实际需要的。我们国家应该不断地对地质勘测工作的领域和服务进行加强,在确保经济的条件下,提高我国地质勘测的实际效率和水平。

并且在进行地质勘测技术使用的时候,必须保证实际勘测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区域不同采用的相关勘测技术也有所差别,所以在技术使用的时候必须全面的考虑到弊端和有效性,找出勘察过程中的一些隐患。在实际进行勘察的时候,必须及时的对勘测到的数据进行分析,了解其实际情况,并且做好技术调整,选择最合适的技术,尽量缩短勘测时间。由于不同的技术使用到的设备和资金都有所差别,所以必须根据情况选择技术,在使用技术的时候也应该严格的要求。

3结语

现在,我国地质勘测工作开展的已经比较成功,但是其发展过程中依旧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为了保证地质勘测能够与时俱进,满足实际的生产需要,必须对其进行技术改进。在进行创新的时候,必须根据实际的经验进行,做好研究、学习以及总结方面的工作,给以后的地质勘测技术发展提供更好的条件,维护国家的利益,确保社会经济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邱贤荣.浅论地质勘测各阶段技术要点分析[J].中国水运(下半月),2008(08).

篇4

关键词:市政道路发展;重要性;新技术;运用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A

1.前言

目前,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以及汽车技术的运用,加快了汽车总量的上升,在现阶段社会中汽车不断普及的现状下,对于城市的市政道路建设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要求,同时也是现阶段城市改造和扩建的必然要求。所以为了能够满足现阶段城市道路对于行车的强烈需求,我国城市的市政道路工程建设必须加快新技术的应用,不断地学习新技术、掌握新技术以及使用新技术。通过新技术的学习、掌握以及使用进一步的提高城市道路建设的总体效率,逐步的较轻市政道路建设对周边居住、出行等的影响,同时还需要通过新技术的应用,提高城市道路的总体使用寿命,进一步的提高城市道路的质量和承载力,不断地满足人们对于现代化出行的需求。

2.现代化城市市政道路施工需求介绍

现代城市的不断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便利,比如汽车工业的发展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非常大的便利,但是随之未来的是汽车数量的不断增加,给城市的道路交通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越来越多的大城市已经不得不面临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的主要问题,甚至包括北京在内的一些大城市已经相继出台了摇号购车的现状,为的就是缓解现代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的状况。为了能够进一步的改善现代城市交通拥堵的状况,国内城市目前的主要应对措施就是加快城市道路的改建以及重建工作,为的是通过城市市政道路的改建以及重建来为现代化的城市交通良好的发展提供基础。另一方面为了能够进一步的提高现代城市的交通能力,目前来说必须加快道路施工新技术的应用,通过道路施工新技术的应用不断地满足现代化的城市道路发展建设的需求。通过一些相关的调研资料等可以明确地看出,城市道路施工技术需要满足的条件主要是相对较短的施工工期、施工周围的环境影响比较小、道路的承载力相对较高以及使用寿命相对较长等。为了能够满足现代城市道路发展的需要,必须加快新技术的应用。

3.现代市政道路施工新技术应用的必要性

现代化的城市发展目前面临很多的问题,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城市道路拥堵问题,为很多城市解决这个问题的主要做法就是加快城市道路的建设工作,而在进行城市道路施工建设的过程中又会面临很多方面的问题,可能会影响周边的环境、或者是道路的使用寿命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都给城市道路施工建设带来了新的难题,那么在现代化城市飞速发展需求的今天,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只能够尽快的寻求新的解决办法,而城市道路施工新技术的应用正是一个很好地方向。

首先现代化的施工新技术主要包括了冷再生技术的应用、预制雨水井检查井以及彩色混凝土施工技术等,这些技术的应用都能够提高现代市政道路施工的发展,满足现代城市发展对于市政道路建设的需求,下面就针对新技术应用的必要性进行详细的分析:

3.1满足城市道路建设工期的需求

对于现代化的城市道路建设施工工程来说,主要的分成了两个主要的工程部分,一方面是改建;另一方面是新建。改建就是将原有的旧的不能维持正常发展需求的市政公路进行重建和翻新处理;新建就是根据城市自身发展规划进行新道路的建设。那么综合这两方面的因素,再加上一些老旧城区的周围居民的自身出行以及周边交通状况的整体影响、新建的城区施工对于城市道路的需求因素等的综合影响,所以市政道路工程的整体建设必须加快整个工期的控制和管理,进一步的缩短城市道路建设的工期,较少对于周边的生活以及工作的影响。通过城市道路施工新技术的应用能够缩短整体的工期,进一步的满足缩短工期的需求。对于城市中新建的城区来说,道路施工的建设是整个工程建设的基础以及前沿环节,为了能够进一步使新建的城区在建设过程中所使用的施工材料以及人员运输得到有效的保障,新建城区的市政道路建设更是需要在保证整体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尽最大可能的较少整体的工期,这样就能够给新建城区建设工作节省更多的时间。所以对于这种需求来说,现代化的城市市镇道路建设必须加强新技术的应用。

3.2减少对周边建筑的影响

对于现代化城市市政道路建设来说,由于现代城市居住人口以及用地等状况的紧张,再加上一些新的设计理念以及不同城市不同的道路扩建需求的影响,通常情况下城市道路和建筑物之间的距离比较小,而这种趋势正在不断地强化,而现代城市道路施工新技术的应用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能够很好地减少市政道路施工建设对于周边的建筑群的影响。首先市政道路施工新技术的应用能够保障周边建筑物的安全使用,能够有效的保障市政道路建设工程的顺利开展。

3.3满足市政道路承载力需求

现代化的城市建设和发展包括了棚户区的改造以及老旧楼房等的改建工作等,这些作业都必须使用承载量比较大的测含量进行,而且还需要不断地穿梭,这就会对道路的承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这也是现代城市改造以及发展的需要,所以对于市政道路的承载力要求也就越来越高。所以针对这一方面,市政道路承载力需求的不断提升,要求的是现代城市市政道路建设应高有新的设计标准以及新的施工技术的使用,为城市的建设提供良好的技术基础。

3.4提高市政道路使用寿命

现代城市市政道路有一项重要的后期维护工作,这其中包括了对于市政道路的维修、养护以及维护等,而这些后期的工作都将会影响到周边的交通,之后又会加重城市交通的压力。所以为了能够很好地较少这些维护工作对于城市交通的影响,必须加快新技术的应用,新技术的应用主要的是为了能够减少后期的维护工作,延长市政道路的维护周期,提高市政道路的交通运输能力,进而提高市政道路的使用寿命。

3.5市政道路施工对于环保的需求

城市的道路施工对城市周边环境造成的影响有很多,其中对于环境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可能会引起部分地区水土流失;另一方面可能会破坏周边的自然人文环境。而这些都是很严重的问题,都会影响城市的整体环境,破坏城市的整体环境。所以为了满足市政道路施工对于环境保护的需求,现阶段必须尽快的促进新技术的应用。例如为了能够更好地进行路基的填筑,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利用新技术做好前提的基础开挖工程,避免水土流失的出现。

4.加快企业技术水平提高,保证新技术的应用

上面我们主要阐述的就是市政道路施工新技术应用的必要性,我们可以看出施工新技术的应用在现代市政道路施工中的作用非常的显著,所以当前我们需要做的就是针对目前的强烈需求,相关的施工企业应该尽快的推动自身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给市政道路施工新技术的应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为我国市政道路工程新技术的应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卢翔辉,吕向东.浅谈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的应用[J]. 科技风. 2010(14)

[2] 藏留洋,刘小琴,齐海云,王金鑫.生态学原理在城市改造中的应用——以天津市为例[J].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08(07)

篇5

一、创新意识培养对美术教育的重要性

(一)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在普遍的美术教育课堂中,作为教学的基本惯例手法就是利用学生的自身作品在不同方面进行赏析和和点评,以此可以更好地去了解一幅作品带给每一个人不同的审美效果和观点。有的人对作品的审美充满梦幻般的幻想,而有的人却与此相反,着重现实中的存在和实际感观。所以,对一幅作品的评价没有好与坏,美术教育理念中也没有一定的范围去规范一幅作品的优与差,然而通过不同人的审美与评价,可以有效的去开辟另一条新的审美思维,提高学生的审美创新能力。

(二)增强学生创意写作能力

为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美术思维创新能力,必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意写作能力,让学生不断地从学习和生活中找到创意的灵感,并进行及时的见闻写作作为创作的源泉,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更加有效的开拓学生原有的思维模式,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创作领域。老师要在美术教学课堂中要积极引导学生注重作品与现实的区别,避免不良现象的出现。

(三)提升美术作品的价值

在培养学生的美术创新能力时,老师要注重学生的心理世界,毕竟作品来源于心,老师不能只站在一方面或者自己的角度去欣赏一幅作品,要积极主动通过学生的作品去欣赏和点评,以此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和掌握学生的学习水平,通过一定的交流与互动去激发学生对美术创新的兴趣和潜在能力。与此同时,要注重作品与现实的统一,积极引导学生将美术理念运用于自身的学习生活中,在现实生活中理解美术世界的灵动,利用作品表现对人生的认识,以此为开拓思维创造模式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美术教育创新意识培养途径

(一)提升学生的感知能力

为更加有效的去发展美术创新理念,老师要注重提升学生的作品感知能力,让学生在自己的内心勾画出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拥有自己的视野和描绘方向。在美术教育理念创新课堂中,老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作品艺术思维感知能力,通过一定的研究与思考,让学生自身在作品中感知作品本身带来的意境与特点。例如:在勾画一幅太阳升起图时,要通过不同的角度去描绘,即太阳的变换方向和色泽选择等等,了解学生在创作作品时的思维模式,积极鼓励学生在尊重自身内心世界的同时,更要注重突破常规、与时俱进创作具有时代创新气息的艺术作品。

并且通过一定的活动实践和展现,可以更加有效的提升学生的人格品质和素质魅力,让学生在自由表现自己所看到的美的同时也能让大家看到当代学生的什么方式和创作模式。例如:在美术教学课堂中,老师选择一个音乐课题,打破原有的教学要求,不按照课本的规划,让学生在听音乐的同时在自己的内心勾画出这首音乐世界,这种授课方式突破了单一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提升老师的自身素质,鼓励学生创新意识发展

在美术教育领域中,老师是美术理念知识与学生两者之间的纽带,也是创新意识培养与开拓思维方式的主导者。在美术教育课堂中,老师要注重采用多方面有利条件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理念与知识。在一定条件下,提高自身的艺术品位与素质,通过自身的创新方式去培养学生的创新理念,让学生充分感知自己的心灵,积极引导他们在宽松的学习氛围中领悟“悟”的重要性。

在美术教育课堂中,老师必须要注重对学生作品意境的培养与赏析,意境是一幅作品的灵魂,老师在让学生写作的同时,也要充分激发学生对创作的热情,以自己最真实的情感去展现自己的作品;通过一定的鼓励与支持让学生在此过程中享受到精神上的满足与幸福,提升学生美术教育理念知识的领悟能力。

篇6

关键词:劳动与技术;新课标;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28-0028-01

劳动与技术课程是小学阶段一种开放性的实践性课程,它的课程目标与其他学科课程的目标是不一样的。劳动与技术课程在内容上虽然没有一定的体系化标准,可是劳动与技术的课程目标是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以及实践能力,增强他们对自我、对自然、对国家的社会责任感。它的课程目标对具体的活动主题以及开展的活动项目来说,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为给学生今后的生存与发展打好基础,应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劳动,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阅历,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素质。文章对劳动与技术教育在新课标中的重要性进行研究。

一、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

劳动与技术教育的根本立足点,是学生能力与素质的提高。因而,要科学制定劳动与技术的总目标以及开展各种活动项目的课程目标。这就需要结合学生的爱好、兴趣、需要和动机,以及孩子的年龄特征,制定开展劳动与技术课程的各类目标。比如,教学“快乐的纸贴画”时,教学目标要求学生之间互相合作完成一幅有生活情境的剪贴画,但学生对此类教学设计没有接触过,所以感到无从下手。这时,教师就请学生思考三个问题:(1)你们准备这幅画以什么为主题?先命名。(2)画中会有什么?它们的位置分别在哪里?(3)在小组内,每个同学怎么分工?三个问题一提出,学生很快进入了合作学习的状态。各人发挥所长,在组长的协调下进行了分工,贴、画、剪,忙得不亦乐乎。但总有几个学生没有听从安排,以自我为中心,拖慢小组进程,甚至进行不下去。这时,教师就要教会小组长起好协调、指导的作用。教导学生向同伴学习应成为教学过程的本身,贯穿于教学内容的学习之中,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服务。

二、社会发展的需要

随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对人才的基本要求也越来越高,这是制定劳动与技术课程各类目标的基本依据。现在社会发展非常迅速,信息时代的知识更新速度明显加快,这要求我们的学生必须具有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的能力,具有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具有动手操作与实践能力,具有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特别是要具有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因此,学校的课程要有利于合作意识、民主意识与环保意识、创新思维意识等的培养。这些综合素质与基本能力,是新时代社会发展对我们孩子提出的基本要求。因此,劳动与技术课程的开展过程中,教育目标要具体体现这些基本要求。

三、科学和技术发展的需要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新的学科不断产生,学科门类日益趋向精细化,同时各学科门类之间的综合性不断加强,需要人们具有开阔的视野,广博的知识。因此,劳动与技术课程的各类目标,需要充分考虑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1)劳动与技术课程强调实践性。它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一种创新性、反思性、研究性、发展性的实践。学生通过一定的综合性的实践活动,亲自参与与思考,更加深刻地了解自然与社会,提高自身的素质与能力。(2)劳动与技术课程强调学生走出书本,走向自然与社会,在广阔的社会生活中进行学习与探索。在这个过程中,实践研究、综合探究、合作学习、生活学习、探究发现,是学生知识与能力获得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不可把学生再次捆绑在书本中进行教学,否则与新课标的理念是不一致的。(3)劳动与技术课程真实地体现了学生是教育和发展的主体,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喜好积极主动地进行丰富多彩的活动,视野得以开阔,知识得以丰富,个性得以发展。(4)劳动与技术课程根本的课程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让他们认识社会,感受生活,为学生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良好的情感和态度奠定基础。

四、课堂教学的需要

劳动与技术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发展学生的实践素养,所以,可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从知识的实际应用、实践的发展史或是知识的产生过程方面组织学习,归纳原理或概念,使学生学得实际些,理解得深刻些。要通过劳动与技术课程教学,让学生深刻理解生活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并形成深刻的认识,使学生能够对社会科技的快速发展作出积极响应,从而让学生适应社会及科技的发展。

五、结束语

劳动创造财富,也使人精神振奋。为给学生今后的生存与发展打好基础,应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劳动。劳动与技术课程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是一门实践操作性很强的技能基础学科。新课标体现了课程计划规定的培养目标,突出了劳动技术学科的教学特点,反映了素质教育对劳动技术教育的基本要求,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劳动技术课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课堂。

参考文献:

[1]陈志敏.当前中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文教资料,2012(03).

[2]王贵春,沈月飞.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的有效合作学习[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9(03).

[3]洪明,张俊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导论[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

篇7

【关键词】物资核算;财务会计改革;企业生产;研究论述

一、加强物资核算中财务会计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会计核算是指以货币为主要度量依据,在货币的使用下对企业、机关以及单位等经济组织的经营活动以及总体的预算过程进行连续性、系统性记录,并定期绘制相关的会计报表,从而形成一系列的财务成本核算指标,在指标的作用下对企业经营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考核。企业财务会计发展中常用的工作方法包括对账户、账簿的设置,对记录的复式,对表格的填写,对账簿的审核登记等。加强物资核算中财务会计改革的必要性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对企业物资核算工作进行强化管理是适应外部市场环境的必然需要

企业发展的生产经营活动一般要在较为复杂的环境中进行,这些外部环境一般包括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环境,市场环境,技术发展环境等。特别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下,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面临多方严峻的挑战,如果企业不对自己的经济管理方式、生产方式等进行创新,在面临市场上同类企业的竞争时,会对企业自身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企业闲置、浪费了大量的生产物资,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企业生产的资本投入,制约企业资金的周转速度,对企业的稳定发展带来消极影响。

(二)对企业物资核算工作进行强化管理是企业实现战略发展的需要

现阶段我国很多企业的物资生产核算工作是在短期内的行为,没有在系统上对其进行深入的展开发展。企业自身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自身的发展战略逐渐由对外发展转向为对内部管理的强化。企业的战略成本管理是指通过采用科学的成本管理手段来实现对企业发展成本的降低,从而提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战略发展位置。由此可见,成本核算是企业发展中战略成本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中企业的物资核算更是企业成本管理的重点。

(三)对企业物资核算工作进行强化管理是加快企业资金流动的重要途径

企业资金的流动状态能够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实际情况进行反映,企业若想要提升自己经济利益的获得,需要提升对企业内部看资金的有效利用,实现对资金流动的科学管理,从而为企业的发展带来更多的经济利益。

二、企业物资核算中常出现的问题分析

(一)相关的物资核算制度发展不完善

企业在具体的生产过程中对物资的使用量很大,涉及的物资种类很多,一旦使用不当就会引发企业财务管理内部对物资核算工作程度的不规范。同时一些企业内部工作人员为了减少自己的工作时间,不会完全按照相关的工作程序进行规范化的操作管理,对企业物资核算制度的完善带来了制约。

(二)物资核算的具体环节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企业在物资核算工作中只注重物资核算的账本内容是否和物资部门的台账相符合,没有对实地的工作进行有效的总结,因为二者之间很容易出现账目不相符合的问题。第二,物资财务核算人员没有严格按照目标成本的控制方式来对物资进行核算,企业项目管理方面一般只是重要有关技术方面的问题,而忽视了对其他工作的管理。企业项目的物资核算工作人员对物资核算工作缺乏必要的积极性,因而为企业物资核算成本投入及相关管理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第三,企业物资核算会计人员在对物资进行核算时,对出现的问题不能按照规定的工作原则进行处理,对违反企业物资核算管理要求的人没有进行相应的惩治。

二、物资核算中财务会计改革的具体策略分析

(一)加强对物资核算制度的完善

为了满足企业发展规模扩建的需要,实现对企业发展成本的规范化管理,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获得,企业内部需要实现对物资核算制度的完善。通过物资核算制度的完善对企业物资核算的计划核算、采购核算以及物资结算等工作细节进行明确,并指派有关人员严格执行有关制度。同时,企业还要对财务会计物资核算工作人员的经济责任进行明确化管理,通过权责明确的关系端正相关工作人员对物资核算工作的态度,从而促进物资核算工作的有效进行。

(二)加强对物资材料采购的有效管理

第一,企业在对物资材料进行采购时需要制定科学的采购计划。科学采购计划的制定需要企业检修等部分根据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及市场发展情况来制定,并在计划的支持下选择科学的采购方式。第二,加强对物资材料采购的科学调研,在广泛收集物资材料信息的基础上实现对物资材料价格的动态化管理,从而对物资材料的价格变化做出科学、正确的判断。第三,企业要和物资材料供应良好、价格低廉、服务周到的供应商签订长期的合作合同。

(三)物资材料在进厂时需要有关部门对其进行质检分析

物资材料在进厂时需要企业有关质检人员对物资材料的数量、质量、品种、规格等信息进行检查,检查合格后再将其正式入库管理。物资采购在进厂时需要有关人员作出库房登记管理,大量的物资材料入场时需要依照有关的程序规定来进行取样,并依据物资材料的合格检验报告确定是否对其进行登记入库。

三、总结

综上所述,对企业物资会计核算工作的完善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企业的生产发展,提升企业产品的质量,在最大限度上降低企业的物资消耗,节约企业的生产成本,促进企业资金周转的速度,进而提升企业在市场环境中的竞争力,实现企业发展最大利益的获得,为此有关人员需要根据企业发展实际情况加快对物资核算中财务会计改革。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路桥工程 施工 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F253文献标识码: A

一、编写好路桥施工方案

建立完善的施工方案,主要目的是提高工程质量、合理安排工期、有效控制成本、提高项目工程施工的整体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了让施工进程的顺利开展,保证现场的合理布置,需要制定合理的施工程序、顺序与工艺流程,采用兼顾工艺的先进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的施工方法,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方案是直接影响施工质量的关键。也就是说,在施工过程中,对人力与物力、主体与辅助、供应与消耗、生产与储存、专业与协作、使用与维修、空间布置与时间安排等方面进行科学、合理部署的方案,作为建设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的指南。

每个工程项目施工的准备阶段,其项目经理部组织管理成员,按既定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认真按照施工图施工,依照现行的施工技术操作规程、施工规范及验收规范、质量检测评定标准进行检查和验评。施工方案的确定,关系着施工过程的工程质量,以及整个工程的全面管理与项目的总评,及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路桥工程控制

一般情况下, 我们把涉及到业主的投资、财务和费用等方面的监理工作统称为工程控制, 这种处理对监理中的主要业务工作进行了概括, 但却模糊了不同的概念和方法, 可能会导致忽视某些重要问题。事实上, 路桥工程的工程控制一般包括工程项目的投资控制和成本控制。

2.1工程投资控制

路桥工程投资控制是一种“事前”行为,业主为了实现一项工程的经济效益最大化,事前需要聘请专业咨询人员研究投资的最佳机会,测算项目的投资额,分析项目投资的经济效益和选择最经济的投资方案以及进行工程投标标底的编制、投标价的审核、投资额的变更控制、竣工决算审查、项目建成后的新增固定资产价值的核定、投产项目投资效果的分析考核和项目使用费的经济分析与管理等一系列工作。工程投资涉及到从工程项目的投资机会研究、可行性研究、设计、施工和运营,直到工程项目寿命终结贯穿于工程项目的各个阶段。

2.2工程成本控制

相对投资控制而言,路桥工程的成本控制一般发生在路桥工程项目设计以后,即是一种“事后”控制,更体现在路桥施工阶段。一般而言,业主需要委托监理单位的监理工程师来编制业主在该项目上的资金支出计划,分析工程成本的变化和进行工程成本控制。

三、路桥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3.1建立相应的路桥施工质量控制体系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因此企业应充分了解自己的实际情况,并基于此简历某项目的质控体系,与此同时,还应建立一套监督管理制度,完善招投标的制度,提高群众的监督责任意识,形成一条多元化的质量监督体系。

3.2提高工程人员的安全意识和业务技能

施工人员应努力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因为这将决定施工项目的质量好坏,并对企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只有具有高技术、高使命感的施工人员才能建造出科学合理安全的路桥,并为企业带来源源不断的利润。因而企业相关部门应在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和加强他们的技术培训方面多做功课。

3.3提高施工材料质量

施工材料的选择是质量控制的第一步。基于市场存在很多假冒伪劣材料的情况,在选择材料时尤其要把好采购关、检测关、运输关和使用关,确保材料的品类、规格、数量和质量。材料在保管时,要分类堆放,从组织分工、制度制定、技术措施和执行落实上加大力度,加强管理,以取得良好的效益。

3.4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流程,规范施工过程

世界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变化,固守陈旧的技术和工艺对于企业来说,只有弊而没有利。更新施工过程中的技术和工艺对于企业的未来发展极为重要,不仅会从各方面降低成本,更为重要的是,大大缩短了工期就使得企业能够早些收回之前的投资。

四、路桥工程施工技术方案是工程质检的重要依据,实现了工程质量目标

在路桥工程施工技术方案中,对施工的验收、检查、验评做出了严格的规定,对检查制度进行全面的完善,对工程所要遵循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建设工程施工技术操作规程进行设计,这就使工程的各项工序都能够按照预定标准进行,尤其是能够按照技术方案中的具体规定对工程进行检查和验收,从而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总而言之,施工人员在对路桥工程展开工程测量工作时,其不仅要考虑到工程的实际情况,同时还要考虑到工程的效益问题。其中,测量人员技术水平的高低和测量仪器的优良好坏都是影响着路桥工程测量工作的根本因素,同时也是影响着工程后期是否能够顺利运行的重要所在。因此,在对路桥工程进行工程测量工作时,施工人员不仅要积极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同时也要懂得仪器设备的合理运用,严格按照规划设计进行测量,在以经济效益与质量优化为前提下,提高施工速度与质量,进而保证路桥工程完工后能够以完善的姿态造福于社会。

【参考文献】

【1】余勇,葛涛. 公路工程建设项目的监理控制[J]. 河南科技. 2011(04)

篇9

【关键词】 腰椎术后; 腰背肌锻炼; 中医五音疗法

中图分类号 R681.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1-0018-02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postoperative patients with lumbar back muscle exercise combined with the effect of TCM therapy in tone.Method:Selecting hospitals postoperative patients with 60 cases of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protrusion,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exercise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3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back muscle exercise guidance,the exercise group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rapy in tone.The curative effects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The clinical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wo group,ther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Lumbar surgery; Waist and back muscle exercise; The doctor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rapy in tone

First-author’s address:Heng County TCM Hospital,Heng County 530300,China

doi:10.14033/ki.cfmr.2016.1.009

腰椎间盘突出症作为骨科常见病,会导致脊柱内外力学平衡失调,压迫腰神经根,是临床上常见病和多发病,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和工作。临床多采用手术方式治疗。而手术具有一定创伤性,容易出现炎性反应,影响康复[1]。中医治疗在既往临床中具有显著疗效,为此特选取笔者所在医院部分腰椎术后患者采用腰背肌锻炼结合中医五音疗法,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0例腰椎术后患者,排除标准神经官能症及精神病患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伴有腰椎滑脱、腰椎骨折、肿瘤等病变、合并严重心脑血管、肝、肾、造血系统等疾病、严重腰椎间盘突出且伴马尾神经损伤症状及体征者[2]。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锻炼组和对照组,各30例。锻炼组中男14例,女16例,年龄24~80岁;对照组中男15例,女15例,年龄23~75岁。两组年龄、性别等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经笔者所在医院伦理会同意,且知晓治疗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腰背肌锻炼指导,锻炼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中医五音疗法。

1.2.1 腰背肌锻炼指导 两组均予以锻炼指导,分三个阶段进行:第1阶段术后第1天开始于病床上完成:(1)股四头肌等长收缩法:患者仰卧、双下肢伸直,双膝尽量平行贴于床面,双足背伸、背屈。(2)直腿抬高法:患者仰卧,双下肢伸直,左腿膝部向床面压,足背伸,缓慢抬起至30°~70°后放下,以无疼痛为宜,双下肢交替进行。(3)踝泵锻炼法:患者仰卧,抬起双腿,距离床面5~10 cm,做踩单车动作,腿尽量绷直,回收时足背需尽力回勾,双下肢交替进行。第2阶段于术后第7天开始:(1)五点支撑法;患者仰卧,屈膝、吸气,用头、双肘及双足作支撑点,弓型撑起肩、背、腰、臀及下肢,使脊柱处于过伸位,尽可能抬高至最高幅度后,呼气、还原。b.四点支撑法:即在前者的基础上,以双手、双足四点支撑,作拱桥式锻炼。c.三点支撑式:仰卧屈膝,双臂置于胸前,吸气,头及双足撑起全身、离床,呈弓型,呼气后还原。每个动作连续做5~10次,动作到位后每次坚持5~10秒,放松3~5秒,交替重复,活动幅度由小到大,频率由慢到快,循序渐进。2次/d,30 min/次,分别在早上7∶30-8∶00及下午16∶00-16∶30两个时间段开展。(3)第3阶段于2周后逐渐加强腰背肌肉的锻炼,如“飞燕式”功能锻炼,注意腰背部活动的自我保护。同时患者在腰围保护下开始下地行走,进行腰背肌巩固锻炼,教会蹬脚、踢腿、伸展、转腰、悬拉、快速行走、退步行走、慢跑和游泳等运动的方法。

1.2.2 中医五音疗法 由专职护士在术后第7天锻炼指导过程中,针对患者辨证分型予以中医五音法:(1)气滞血瘀型:有外伤史,疼痛难耐,有固定压痛点,舌紫暗、瘀斑,脉弦紧或涩。可选宫、商音,前者可选曲《春江花月夜》、《闲居吟》等,后者选《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等,可调节脾肺,顺畅气机,助运化之功。(2)湿热痹阻型:病因不明,腰腿部疼痛明显、加重,天气变化更甚,肢体发冷、怕凉,舌质淡、苔白腻,脉沉缓。可选角、羽音,曲选《牧歌》等,可补益固精,有效缓解肢体寒冷。(3)肝肾亏虚型:患者腰腿疼痛、酸重无力,迁延难愈。偏肾阳虚者畏寒,尿后余沥、失禁,气喘;偏肾阴虚者头昏目眩,面部潮红,口咽干燥,耳鸣或聋,心烦多梦,舌红苔少,脉弦细数。可选羽、角音,能入肝肾,曲选《流水行云》、《梅花三弄》等,乐曲轻柔、节奏悠缓,能疏肝理气、缓解失眠、眩晕、多梦等症。(4)风寒湿痹型:多为闪腰岔气、过度屈曲、跌扑损伤而致病,腰痛难忍,屈伸困难,疼痛有向臀部及大腿放射趋势,舌质紫、脉弦涩。可选宫、商之音,以助气机运化、顺畅,曲选《秋湖月夜》、《月儿高》等。

1.3 功能恢复评定

参照中华医学会脊柱外科组1993年制定的评定标准在术后长期跟踪调查,对锻炼前后残留腰痛及腿痛、腰椎前屈活动度、直腿抬高试验角度、肌力、皮肤感觉及神经反射、腰椎稳定性、生活能力和工作能力情况的变化,总分100分,优为大于90分,良为75~90分;可为50~75分,差为小于50分[3]。总有效率=优率+良率+可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锻炼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3.1 腰背肌锻炼

腰背肌锻炼是防止腰椎间盘术后腰背肌衰弱的有效措施,系统的腰背肌功能锻炼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的功能恢复有明显促进作用[4]。进行加强腰背肌力量和改善腰腿功能的锻炼,可增强腰椎稳定性,纠正腰部不良姿势,治疗和防止肌肉萎缩。究其原理是因为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后早期进行腰背肌锻炼,有助于促进腰背肌的血液循环,增加局部氧供应量,减轻局部组织水肿,增强孤棘肌、韧带的力量,使脊柱获得相对的稳定性和灵活性[5]。

3.2 中医五音法

该疗法来自于传统中医阴阳五行理论,通过五行系统借以达到理解身心,治疗疾病的作用[6]。中医五音法包括宫、商、角、徽、羽五种调式,五种不同音调的音乐可以健运脏腑,调理气血舒畅情志,从而起到促进身心健康的作用。如宫调音乐属土,曲风庄重、敦厚,能促进全身气机稳定,调节脾胃升降。商调音乐高亢、优美,能调肺宣,促进气体内收。角调音乐轻缓、柔和,可促进气机条畅、升法,调节肝胆疏泄。徽调音乐欢快、活泼,可调养心气、促气机上升。羽调音乐哀怨、奔放,可养肾气、降气机[7]。

笔者所在医院对30例腰椎术后患者应用腰背肌锻炼结合中医五音疗法,结果显示锻炼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为56.67%,明显锻炼组更高(P

综上所述,腰背肌锻炼结合中医五音疗法可提高腰背肌锻炼的成功率,能预防术后卧床期间肌肉萎缩,增强腰部肌肉手术后的力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刘景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原因分析及其防治对策[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19):65-66.

[2]李燕辉.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护理[J].中外医学研究,2011,9(29):94.

[3]苏旭,赵小荣.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9):71-72.

[4]郜风丽,刘淑娟.中医五音宣教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人情志护理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3,11(4):883.

[5]张铁新.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手术期的护理[J].中外医学研究,2010,8(9):131.

[6]罗美文,罗雪琴,谭志雄,等.耳穴贴压联合五音疗法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焦虑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17):105-107.

[7]徐丽丽.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治疗的护理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1,9(27):69-70.

篇10

[关键词] 中药;技术性贸易壁垒;对策

随着世界范围内不断加剧的贸易竞争及不断下降的关税水平,技术性贸易壁垒正逐渐受西方发达国家所青睐,成为我国中药产品出口的主要阻碍。依据近期的《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及《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笔者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给我国中药产业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对策。

1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药产业的影响

1.1 对政府的影响

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既是各国之间相互博弈的结果,也是各国内部政治和经济力量相互平衡的结果。在一个民主的政体中,决策应当遵循多数人的意愿,但当寡头利益集团受到损害时,迫于政治压力或为了赢得更多的选票,政府往往听从寡头利益集团的建议。所以,不论是出于保护本国本地传统药的发展还是保护利益集团,都会抬高准入门槛,制定一些相对较严的标准。

1.2 对市场的影响

技术贸易壁垒对出口市场的影响主要集中在2个方面:一是提高市场准入的门槛。技术贸易壁垒设置的初衷是保护人类健康、安全或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但发达国家凭借其技术和经济的绝对优势,实施规定已远远超出了保证产品质量和保护消费者安全的必要程度,不仅力度大、密度大,而且形式合法、手段隐蔽,致使许多产品无法进入该市场或被迫退出贸易市场。技术贸易壁垒的影响还与进口国对中药的进口需求弹性和出口国对中药的出口供给弹性有关,见图1。

由图1可知,A国对中药进口设置技术贸易壁垒前,B国出口商的供给曲线为Sf,设置技术壁垒后,由于出口成本增加,供给曲线上升至Sf′。A国对中药进口需求弹性越大,该技术壁垒的限制作用越强。D为需求弹性曲线,弹性强的D1需求曲线下进口减少量大于弹性弱的D2需求曲线下中药进口减少量。如果B国对中药出口供给弹性较弱,那么实施技术壁垒后B国仍要大量生产,导致更大的损失。

1.3 对企业的影响

1.3.1 企业成本的增加 技术贸易壁垒的增加使我国中药企业在不同方面都增加了产品成本。一是初始成本的增加,企业为达到目标市场要求的技术法规与标准,在生产、检测等环节要进行技术改造,改进内部质量控制标准与检测程序,建立新的质量管理体系。二是产品流通过程中不断发生的长期质量控制成本,例如相关测试、检验、认证等手续费,以及进行检测造成周转速度慢所带来的库存和运输成本的额外增加。这些持续成本使得我国一些中药制造企业靠廉价劳动力得来的价格优势被昂贵的附加费所抵消。三是在环保方面的投入,绿色壁垒的实施涉及中药产品从生产到销售乃至包装处理的各个环节,要形成一个完整的无公害、无污染的环境管理体系,这些中间费用和附加费用的增多,都使我国企业的生产成本大大提高。

1.3.2 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技术贸易壁垒在带给企业冲击的同时,也带给中国企业新的发展契机。因为从根源上讲,技术壁垒产生反应的是国家间产业技术水平的差距,中国制药企业要想跨越这道障碍,最主要还需依靠自身的发展,提高技术水平。因为企业技术水平越高,效率越高,受壁垒影响的单位直接损失和单位新增成本也就越小,见图2。

图中纵轴为发达国家设置技术性贸易壁垒标准,横轴为我国中药产品出口数量,S代表我国中药产品的供给曲线,A线为我国中药产业技术水平。当发达国家技术性壁垒标准为T1时,我国中药出口量为Q1。当我国中药产业技术水平提高后,部分产品超越了T1标准,出口量上升到Q1′。随之发达国家将标提升到T2,我国中药产业不得不继续改进技术水平。由此便会不断重复前一过程,形成设置-超越-再设置-再超越的循环。

从这一动态过程来看,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作用是积极的,可以增加我国中药行业发展的外在动力,促进中药生产企业技术和产品的创新与更新换代。

1.4 对消费者的影响

技术壁垒的设置与关税的实施是相似的,技术壁垒的设置带给消费者的是产品选择空间缩小和消费价格提升,但技术壁垒常常是以保护消费者的安全和健康、保护消费者生存环境的洁净和安全等名目设置,维护了或者至少表面上维护了消费者的利益。

2 我国中药产业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对策

2.1 国家层面

2.1.1 中药产业总体目标 在近期的《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主要任务与重点项目中提到,强化药品全过程质量监管,严格药品研制监管,完善药品研制规范,制修订药品研制技术指导原则和数据管理标准,促进数据国际互认。探索建立出口药品监管制度[1]。

《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发展目标为中药产业发展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中药质量标准和规范体系逐步完善,野生中药资源培育、研究开发和合理利用能力不断提高,中药材生产综合能力稳步提高,现代中药工业体系建设和产业创新能力得到加强,中药产业国际市场竞争力显著提高[2]。

2.1.2 加快与国际接轨 提升整个中药出口行业的技术水准,加快与国际接轨步伐,其首要的任务是制定与国际相接轨的法律、法规,不仅使我国中药从种植、加工到销售过程达到国际标准,还要使中药从提出申请到批准上市的整个新药申请过程的技术要求同国际相一致。

应对国外的技术壁垒,不能仅靠中央政府发挥作用,地方政府也应该有所作为。中央政府在宏观政策方面给予支持,依据WTO有关规则加大对外谈判磋商力度,维护本国的经济贸易利益。而地方政府可以与各有关部门互通信息,通力合作,形成联动机制,积极引导和辅助本地企业提高技术、服务和管理水平。

2.1.3 中药标准国际化 中药国际化中的技术壁垒的核心问题是中药标准的问题,行业竞争的最高层次是标准的竞争。建立符合中药特点、科学且能为国际公认的现代中药标准是天然植物药行业的制高点。

首先应当从国内法律法规的层面确立符合中药自身特点、科学、统一的标准,包括中药国家标准、中药行业标准和中药地方标准,目的是为了形成内部统一的中药标准体系。相关部门还要追踪和研究新出台的国际和有关国家地区的规范标准要求,加强中药质量控制技术研究,建立中药材和药品的药理学、药动学和药效学研究及临床试验和安全性评价方面与国际通用标准相接轨的标准。用现代化手段与技术说明中药的作用机制和组分,保护中药的安全、有效、稳定、可控。长期推动中药企业GMP认证、中药材GAP质量管理认证等工作。

2.1.4 确立互认机制 目前,由于缺少统一的中药国际标准,每个国家对中药进口设置的技术标准迥然不同,在不断变化发展的形势下,中国可以建立与国际和国外权威认证机构的相互认可机制。我国应主动发挥贸易大国的作用,以多边贸易体制为载体,积极开始中药外交,争取与相关国家或地区签订各种双边或多边的中药国际贸易互认协议,以大力促进中药领域国际贸易以及经济合作发展。

2.1.5 监管与扶持 鉴于我国中药产业科学技术水平与国际水平尚有差异,国家需要从制度保障、财政、税收优惠以及鼓励科学技术研发、知识产权保护等多个方面支持中药发展。首先,政府应加大科技投入,尽快健全质量检验监督体系,促进新药研发机构加速重组。鼓励重点实验室和相关项目的研究和建设,高标准地抓好重点实验室、区域实验室、常规实验室的建设,逐步形成布局合理的检验实验室网络,使之在全国乃至国际上都具有先进性和权威性,为我国出口企业提供高质量的检验保证。

2.2 行业协会层面

2.2.1 完善预警机制 预警的及时和准确是非常重要的,是突破技术壁垒的前提。首先行业协会应密切收集国外有关的信息,尤其加强对重点国家的跟踪调查和研究,动态监控技术标准、技术政策、有关法规、标准结构等的发展步伐,建立国外技术壁垒信息中心和数据库,及时向出口企业和政府机构预警信息,包括WTO/TBT,WTO/SPS通报,为企业提供信息咨询服务[3]。

其次,对反馈信息进行分析和判断,依托国内专门研究机构和研究力量,依据各项信息的关联分析和新旧资料的对比分析,预测进口国有关中药类产品安全卫生检测方法和有关进口政策、技术壁垒动态和市场走势,企业可以实时掌握目标市场情况,尽量规避出口障碍,为我国企业突破技术壁垒提供有效的途径。

2.2.2 传播中药文化 中药的国际营销策略首先应当加大中药传统文化的宣传,保护是基础,传播是关键。让更多的人正确认识中国的中药文化,可以消除西方社会对中药文化的误解和排斥,消除文化壁垒带来的中药技术壁垒。

其次可以利用现有的中医药教育资源,发展中医药涉外教育,建立中医药学科涉外培训机构,促进中医药理念和知识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争取使中医药获得最大范围内的认同和肯定。

2.3 企业层面

2.3.1 规范化生产 中药是中国的特色产品,其差异性价值是毋庸置疑的,但这种差异性价值得到市场的认可并实现要靠质量来保证。国际上对我国中药材农药残留量过多以及重金属含量超标等问题的质疑,严重影响了我国中药产品的声誉,全面推行和实施GAP,GMP,GLP,GCP,GSP,规范中药研究、开发、生产和流通过程已经成为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的迫切需要。我们应建立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和中药材采集、加工、储藏的标准示范基地,使绿色地道中药材的种植形成规模经济,生产出具品牌优势的无公害绿色中药材。

其次合理开发利用药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以科技手段生产高质量的药材,实现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证中药产业与社会、自然的协调和发展。

2.3.2 提高技术水平 技术性贸易壁垒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技术水平的差异,应对技术壁垒的核心策略不是在于如何被动地应付,而应积极提升自身技术水平,不断向国际标准和先进技术水平靠拢。

由于国内先进技术供给能力有限,中药质量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必须吸收国外最新的科技成果,掌握生产的核心技术。大胆引进和应用已经成熟的先进生产工艺和检测技术,如加酶提取技术、超临界液体萃取技术等[4]。中药现代化需要现代化的技术制备现代化的剂型,推出有高科技附加值的中药新制剂,如采用纳米技术制备的纳米中药表现出许多不同于传统中药的物理、化学性能和治疗效果,纳米微囊可提高机体的吸收率和生物利用度[5]。

有实力的大企业可以建立自己的研发中心,小企业则可以有条件地和科研院所实现紧密型联合,对中医药科研机构或大学进行重点投资,将先进的工艺技术充分应用。

2.3.3 增强知识产权意识 中药是我国医药行业中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商品之一,然而,中国在过去因缺乏知识产权保护而丧失了巨大的市场份额和经济效益。

技术法规往往表面上是技术限定,背后是专利支撑。由于WTO的透明原则,对药品处方工艺进行保密的方式已经越来越不可取,企业应更多地选择采用法律形式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其次,加大中药知识产权保护法规和国内外专利保护体系的研究,使人们充分认识到知识产权作为无形资产和竞争武器的重要价值。激励中药专利产出,如设立专利申请基金,从资金上给予保障和支持,鼓励医药企业进入药品专利市场。

2.3.4 人才引进 中药产业是知识和技术密集型行业,人才是最基本的要素。企业应加快现代化人才培养,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实施人才兴药战略。首先引进具有海外工作经历、了解国际市场的高层次人才。其次可联合中医药专业院校和科研院所,有计划的培养一批能够完全胜任这方面的工作的综合性人才。企业内部也应建立员工培训机制,有重点的培养一批中医药学术和技术带头人、高级管理和经营人才,使这些高素质人才为中药产业发展充分发挥作用,为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打好坚实的基础。

中药产品出口面对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比较复杂,是我国中药产品进入国际市场面对的主要难题,也是我国从中药产品大国迈向中药产品强国,尤其是出口强国必须解决的问题,需要我国政府从宏观层面给予指导,企业从微观层面具体应对,行业协会发挥桥梁作用。笔者所提出的应对策略需要根据中药产业未来发展的趋势及国际中药市场环境来做进一步研究,接受实践的进一步检验。

[参考文献]

[1] 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EB/OL]. 2012-02-13. http:// gov. cn/zwgk/2012-02/13/content_2065197. htm.

[2] 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EB/OL]. 2012-06-06. http:// satcm. gov. cn/a/jfwj/index_8. html.

[3] 陆业. 浅析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及其应对之策[J]. 经济学家, 2005(3):32.

[4] 袁延寿. 我国制药企业的专利战略[J]. 科技管理研究,2004(2):114.

[5] 赵贤,邵蓉. 从药品基本专利和从属专利看我国医药企业专利战略[J]. 上海医药,2005,26(6):253.

Influence and countermeasure of 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dustry

GAO Jie1, DONG Li1*, SONG Zong-hua2

(1. 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Shenya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Shenyang 100016, China;

2. Chinese Pharmacopoeia Commission, Beijing 110061, China)

[Abstract] The authors proposed remedial measures fo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products export faced with 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 (TBT) according to analyzing the impact of TBT on TCM product export with economic theories, and putting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based on evaluation researches. TBT can be effectively coped with by the joint efforts of government, enterprises and industry association. Not only TBT can be broken through but also TCM product export can be expanded by the coordination and cooperation of our country and the socie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