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信息化教育范文

时间:2024-01-04 17:47: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数字信息化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数字信息化教育

篇1

关键词 计算机 智能化 数字校园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校园网是把分布在校园不同地点的多台电脑连接,按照网络协议相互通信,以共享软件、硬件和数据资源为目标的网络系统。校园网能为师生员工提供丰富的教育教学信息和资源,达到信息传递、资源共享、方便教学的功能。例如,在校务部门建立网络服务器,为整个校园网络提供各类教学资源,并对这些资源进行综合管理。电脑与电脑之间实现各种信息的传递是校园网络最基本的功能之一。校园网络不但可以在校内进行网络教学,还很容易同外界大型网络连结,形成更大范围的网络交互学习环境。“数字化校园”是以校园网为背景的集教、学、管理、娱乐为一体的一种新型数字化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网络化、智能化、个性化将成为未来数字化校园的热点。

目前,我校被教育部列为第三批中等职业学校示范建设单位,以此为契机,我校数字化校园在硬件系统和应用系统建设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全校在数字化的学习环境下,信息显示多媒体化、信息网络化、信息处理智能化和教学环境虚拟化,均有效提高了全校上下的工作效益、满足了师生信息服务需求。

数字化学习环境包括如下基本组成部分:

(1)设施,如多媒体计算机、多媒体教室网络、校园网络、因特网等;

(2)资源,为学习者提供的经数字化处理的多样化、可共享的学习材料和学习对象;

(3)平台,向学习者展现的学习界面,实现网上教与学活动的软件系统;

(4)通讯,实现远程协商讨论的保障;

(5)工具,学习者进行知识构建、创造实践、解决问题的学习工具。

通过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和管理,形成了良好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在资源共享、知识传播、育人管理等方面发挥的作用是比较突出的。教职员工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管理、服务等活动移植到一个数字网络空间环境下,从而达到提高教职员工的工作效率、人才培养质量、教学质量、科研实力和管理水平的目的,并最终构造一个数字空间下的虚拟校园。例如可以进行图、文、声并茂的多媒体教与学,或利用大量现成的教学软件,形成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这些都是以往任何教学手段所不能达到的。

我校信息化管理平台包括教务管理系统、校企合作管理系统、行政管理系统、学生管理系统、招生就业系统、考务管理系统、网络教学系统、图书管理系统、校园一卡通等子系统。教师运用信息科技、在线教材、结合教育学习理论将教学从传统教室移到网络上课,这种方式比传统教学活动拥有绝对的优势。另外,在线学习也是以网络平台为沟通基础进行学习活动的,学习者登入平台后,进行教材浏览、讨论、测验、做作业。像这样,利用信息技术拓展了计算机技术在教育环境上的应用范围与应用层次。

目前,我校校园信息化建设已经形成规模效应,学校教学区、生活区、实训基地等各处均能联网,教师利用网络平台的意识逐步增强,信息技术培训增多;校园管理变得科学高效。

数字化校园有助于优化学生学习环境及学生学习兴趣、思维、能力,强化其积极因素,弱化其消极因素,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教学相长,凸显学校的特色。一个理想的多媒体教学网络由五个要素组成:①在线课程:学习者必须依据在线课程进行网络学习活动。②在线测验:以多媒体网络的方式呈现,并于受测结束时能立即给予回馈,以充分发挥计算机的功能,进而增强学习效果。③虚拟教室:虚拟教室提供学习者合作学习情境,学习者借助它来进行讨论、观摩、与合作学习,教师则利用它来辅导学习者学习。④教学管理:纪录学习者的学习信息,以提供教师辅导与评估学习者的依据。⑤学习工具:常有的有笔记本、搜寻引擎、个人化环境等,这些学习工具将支持学习者进行在线学习。所以多媒体在线学习不再受限于时间、地点的限制,学习者可以依自己的学习环境及状态弹性的调整自己的学习进度。如此一来,过去由上而下的知识传输方式不再是唯一的知识成长通道,学生获得知识的来源大幅增加。

“数字化校园”有助于建成一个基础设施设备较为完善、功能相对齐全,资源相对丰富的集办公、管理、教学于一体的一流校园网络环境。总体看来,提升理念、培训技能、低投入高效能、创建方便实用的“数字化校园”,用业务管理软件来代替各部门的手工操作,以既有的业务系统的数据为基础形成数据中心,提供广泛的查询和数据报表服务,并进行数据分析,进而形成决策支撑系统。

此外,校园信息化在提高师生工作效率的同时,也增强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流。例如建立开放性的社区信息化学习环境,为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发展与管理、提高家长育子的能力与知识、提高家长信息素养等方面提供平台,实现以学校为中心的社区学环境,这也是我校数字化校园所实现的目标。

校园数字信息化建设水平如何,可以衡量一所学校的办学水平及综合竞争能力。构建高度智能的新型数字化校园管理系统显得尤为重要。同时,数字信息化建设可以说是一项需要持续发展创新的工程,在促进软硬件技术水平进步的同时,也应当开展相关人才培训,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真正的校园数字化。

参考文献

篇2

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工作。为了有效地整合并扩大优势,持续推进学校教育管理与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实践,提高办学质量与效益,培育学校信息化办学特色,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信息处、各部门负责人和各学科教研组长为成员的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构建了管理组织网络,全面负责学校各项教育信息化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学校有切合实际的系统规划,制定了学校教育信息化“十五”、“十一五”、“十二五”信息化发展规划。注重信息化在学校工作中的过程性应用,有较为全面的各种制度,先后通过了苏州市教育信息化先进学校、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的评估。

学校依托业已建成校园网络为基础,在学校的日常管理、教育教学等方面全面实施信息化管理,借此次教育信息化督导之际,近几年来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工作及数字校园建设工作如下:

一、创造有利条件,营造良好氛围

1.确立信息化工作总体目标

为了把我校办成素质教育的典范、现代化教育的模范,历年来从办学的第一天开始,学校领导就高度重视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建设工作,根据学校的自身情况和学校对信息化的要求,确立了学校信息化工程的总体目标:建设一个实用、适用、够用、易用的网络信息平台,拥有一支具有较高现代教育技术水平的师资队伍,培养一批能够适应信息社会的现代化学生,建成一个数字化教育的书香校园。在组织机构上成立由分管校长主要负责的现代教育技术领导小组,设立了与学校中层部门同级的学校信息中心,专门负责学校的信息化建设。

2.坚持适度超前,构建数字校园

我们一直坚持根据学校教育的发展需求,在硬件投入方面进行整体规划,分布实施,分期分批逐步添置设备,按主次、缓急,逐步完善校园网建设。今年暑期,我们对校园网络进行了改造,构建了以有线网络为主,无线网络为辅的立体网络框架,将教职工办公室、专业教室等教学场所接入校园网络,为全校师生随时上学校网站查阅备课、共享资源和信息或在因特网收集资料、查找信息创造条件。适时地引入方便适用的教学、管理、电子图书馆等软件,为建立数字化校园提供软件支撑。

3.利用校园网络进行资源整合

为了满足学校教育教学的需求,我们在学校服务器上建立了五个“FTP”服务平台,有存放各部门管理资料的“部门FTP平台”,有存放学校举办的各类活动照片的“照片FTP平台”,有存放示范课录像、教学素材、常用软件、教学光盘等的“资源FTP平台”,存放各类教学课件的“课件FTP平台”,以及汇集全校教师电子备课的“备课FTP平台”。通过校园内网的主页,五个“FTP”服务平台与校园各部门公告整合起来,将行政管理与教学管理“一网打尽”。现在教师获取校内的各类信息已经全部移到了校园内网上,我们还在内网开设设备报修专栏和教学调课专栏,方便相关行政部门进行后勤和教学管理,简化了程序,提高了效率,为数字化办公积累经验。现在教师只要打开电脑就能做到网上“三看”:看每周工作活动安排;看学校新闻动态;看“腾讯通”和内网短消息相关信息。

二、加强学校网站建设,展示新城网上学校形象

学校的网站是我们学校对外的窗口,我们在网站首页有七大板块,各版块下面还有21个二级目录,全面展示学校的形象。学校的各类教学活动、教学成果都要通过学校网站来体现,学生家长和教育部门的领导都对学校网站也十分关注和认可,长期以来我们根据学校的发展需要逐步对网站的板块上做相应的调整,进一步细化校园网络的功能,使校园网站的信息量更加丰富,去年还为科研处的课题研究网络化管理开辟专门栏目并按其要求设置板块,为课题管理提供了方便。在校园网站上学校举办的各类活动、师生取得的教学成果、校际交流等校园动态及时实时和动态更新,在第一时间为关心我们学校的家长、领导以及教育同行提供最新的校园动态和教育教学成果,努力把校园外网办成展示学校形象的窗口,全方位展示了全校师生实施素质教育所取得的成绩。在08年苏州市优秀教育网站评比活动中获得优秀教育门户网站一等奖;去年网站参加了苏州市中小学优秀网站评选,以后又相继被推选参加江苏省和全国的中小学优秀网站评选。网站获得江苏省中小学优秀网站评比一等奖(苏州市区唯一的小学获奖网站),同时推荐参加全国网站比赛,获得全国中小学优秀校园网站称号。

三、开展信息技术培训,提高教师信息素养

我校拥有一支年轻化的教师队伍,他们对新事物、新理念比较敏感,对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热情很高,希望将信息技术引入自己的课堂教学,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我们充分利用自身的教育资源,对教师进行系统的、有计划的校本培训,同时还根据市电教馆的要求积极探索和组织教师参加多种形式的培训,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市级以上互动远程培训。

针对现有学校教师的实际情况,加强新加盟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提高全体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最大效度地利用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为教育教学服务。配合科研处以各种形式进行有层次、有针对性的信息技术培训,本学期将进行电子显示屏信息更新培训;学生信息汇总培训;教师博客管理培训;各年级电脑维护管理培训,使教师掌握常用的计算机操作方法、多媒体设备的操作方法及课件制作技能,并建立适当的激励机制促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实践和应用,不断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和水平,以适应现代教育教学的需要。继续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的优化与整合,加大对青年教师互动电子白板技术白板专业培训的力度,并为青年教师在教学中用互动电子白板技术搭建平台,创造条件。

先进的设备,良好的硬件环境,只有通过全体教师在教学中的掌握和运用,才能发挥效益,才不会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不仅要求教师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学以致用,在各科教学中使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将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从而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目前我校所有教师都能胜任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积极使用多媒体网络技术等新技术新媒体。

四、充分利用信息平台,提高管理水平和教学效益

1.教学管理网络化

(1)备课电子化、多媒体化

长期以来我们充分发挥校园网互连、互通、互动的优势,借助备课平台,进行无纸化备课,同时采取切实措施开展形式的教研活动,创造机会让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不同年龄的教师交流在无纸化备课过程中的感受和状态(包括态度、技术、碰到的问题等方面),不断纠正、及时完善无纸化备课的方法、途径,让全体教师能共享先进的、成熟的教学方案,共享各种教育教学资源,对整体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资料无纸化、便捷化

学校管理中,资料档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资料无纸化”就是借助网络优势进行资料管理,让资料和纸张说“bye”。但是,从纸张资料变为电脑资料,不是一蹴而就的,为此我们经历了从共享文件夹到FTP文件服务器,从粘贴、复制到使用模板等实践过程,碰到了很多困难,也遭遇了无数失败,如今可以说获得了成功,教学计划、作业设计、考试试卷、数据上报等等都能通过网络快捷地直达目的地,既便于收集,又便于修改。

(3)管理网络化、人性化

工作节奏快,竞争压力大,使得每个人的时间都很宝贵,此时,网络再一次成为我们最好的帮手。我们在校园网上布置各项工作,推荐重点文章,讨论热点问题,畅谈各种观点,交流思想和情感……教导处、科研处还利用平台组织教研活动,举行基本功竞赛。校园网络平台为教师提供了相互学习、共同切磋、携手提高的最佳场所,一种充满现代感的、友好的、平等的网络学习氛围已在我校形成。近年来,学校将教师调课管理、设备报修管理、“创意新城”等板块嵌入校园内网,教师需要调课、报修、提建议等只要点击鼠标就能完成,而相应的管理部门通过网络就能进行审批和安排相应的工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2.教学研究信息化

随着教学管理手段的逐步自动化、规范化,教学资源的立体化、多样化,基于信息化环境的教学过程、教学模式也在不断更新和变革,教研活动的重要性也日益突现。我们尝试让电脑网络参与教学研究,如自制课件评比、网络课教案设计比赛等,都很好地体现了我校“学习自主性、合作协同性、模式多样性”教研特点。

连续二年,在学校举办的教学展示活动中,科研处与信息中心联合安排青年教师互动电子白板教学比赛活动,通过比赛来推动全校教师学习新技术的兴趣,逐步提高全体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最大效度地利用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为教育教学服务。在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参加苏州市网络团队比赛获得二等奖,潘小军、孙姣二位教师参加苏州市互动电子白板比赛获得二等奖,孙姣的白板教学录像课获得全国新媒体新技术比赛一等奖、马彩芳在苏州市信息技术与课程比赛中获得二等奖,徐艳的录像课“夏天的小虫”参加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NOC)教学实践评优,获得初赛入围资格。杨琳娜、朱小萍彭莉娟的教学课件参加江苏省教育协会的课件和教学设计比赛。

3.研究成果多元化

篇3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数字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18-0000-01

Digitalization Campus Building under Education Information

Jiang Hongtao

(Chongqing Railway School,Chongqing 400037,China)

Abstract:In the current era,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and advance the construction of digital campus has been put on the agenda.Construction of Digital Campus has become in many schools,especially vocational education institutions,an important measure of information and fundamental goals.With the same time,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for digital campus construction provides an important technical basis,this paper combined with the author's actual observations,analysis of the current digital campus construction problems,and from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perspective of th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Keywords:Educational informatization;Digitalization;Construction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我国校园教育的重要发展趋势。在教育信息化的基础上,实现中职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是中职院校发展的根本目标。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使得课堂教学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学生可以不受时空限制获取知识资源,课堂环境平等自由,这对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具有积极意义。为了适应教育的信息化,中职院校也应该积极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积极解决问题。

一、数字化校园概述

所谓数字化校园指的是一个以现代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依托的、扩展性和技术性比较强的能够覆盖全学校的智能化的现代校园网络。数字化校园的河西是实现学校办公的自动化、实现网络化教学和建立现代的网络校园文化。

数字化校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第一,具有教育技术和教育空间发生变化,朝着网络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第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发生变化,朝着数字化和多媒体化的方向发展。第三,教育资源的共享和教学方式的交互。第四,学生学习的自主化、合作化和教师教学的个性化。

二、数字化校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中职院校在数字化校园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多成就,比如校园网的日益完善、网络教学的实施等等。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当前数字化校园建设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解决。

(一)学校的软件建设有待加强。当前很多中职学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方面都存在着“重硬轻软”的问题,过于注重硬件建设而忽视软件的建设。比如很多部门配置了档次非常高的计算机,但是因为很多使用者素质不高而导致其使用率极低。如此一来,教师的信息素质就成为影响校园数字化建设的一大因素。除此之外,虽然学校具有较为完备的硬件设施,但是缺少与之对应的软件与资源,或者在建设过程中只注重软硬件的投入,忽视了通过资源的有效整合来提高资源的可用性,例如多数资源建设需要应用到数据库系统,通常在建设过程中各自为政,建立起每个资源专用的数据库系统平台,而忽视了统一数据库系统建设所带来的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管理的便利。很多学校数字化的教育资源比较贫乏。

(二)学校的教育理念存在问题。虽然很多中职院校进行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热情非常高涨,也非常注重设施的配置和技术的运用,但是其本身的教育理念并没有发生变化。事实上,教育理念是建设数字化校园的前提,对其发展具有指导作用。学校只重视技术的应用显然是不够的。

(三)数字化教学系统还不够完善。学校培养人才的主要方式是教学,所以数字化校园应该能够对教学过程有积极的支持作用,比如对教学计划的制定与实施、课堂教学、实验、成绩的考核等等产生积极影响。但是,在实际的数字化校园建设中,学校往往只关注建设学其管理系统,在建设教学系统方面则较为薄弱。

(四)对信息资源的运用不到位。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是网络时代的突出特点。所以,在数字化校园的建设过程中,学校应该重视对信息资源的运用。但是大部分中职院校在建设数字化校园过程中,往往只重视系统的建设,而忽视了系统建设完成后的资源的推广,从而造成资源利用率不高,有些资源的建设是为了替换现有的工作方式,由于没有充分推广,造成资源建设不能达到预期目的。

三、教育信息化视野下加强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措施

建设数字化校园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是一个巨大的工程,应该有一套具体的计划和实施方案。为解决其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学校应该立足于教育信息化的背景,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改进学校的教育理念。数字化校园不仅包括软件和硬件设施,还应该包括树立正确的理念,即教育信息化理念。要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就应该坚持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认识到数字化在校园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把握住校园数字化建设中规律和特征,实现教育体制、教育内容以及教育方式的全面变革。

(二)加强校园的软件建设。学校在加强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还应该多关注软件设施的建设与应用,建立起信息库、知识库等信息资源系统;增强计算机使用人员自身的信息意识,提高其信息的敏锐度和分析信息以及吸收信息的能力;不断提高计算机应用人员的素质和水平,从而使其能够驾驭新的技术。学校在加强软件建设之时,要积极发挥本校的资源优势,同时还要积极借鉴其他院校的发展经验,实现信息的共享和资源的共用。

(三)集中全校力量进行数字化校园建设。前面已经提到建设数字化校园是一项漫长而艰巨的工程,所以应该几种全校的力量,重视教职工的参与和学生的支持。因为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实施教育,所以师生数字化的运用水平会直接反映出学校数字化建设情况。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职院校的数字化建设还存在缺乏正确理念、软件建设不足等很多问题,学校顺应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数字化校园建设,为培养有益于社会的高素质人才而进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教育技术 学科信息化 学习资源 运用

一、引言

教育技术是指关于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的设计、使用、开发、管理、评价的一种理论与实践。对教育技术学科信息化学习资源的运用不仅有助于我国教育技术的信息化和现代化发展,更有助于学生自主性和探究性学习的实现,还有助于我国对高素质教育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对信息技术与课程之间的整合已经成为我国教育技术研究的重点内容。在强调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的同时,必须考虑到在教育技术专业本身中如何运用信息技术。

二、相关概念描述

(一)教育技术与学习资源

教育技术是指关于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的设计、开发、使用、管理、评价的理论与实践。学习资源是指包含支持教学过程的各种教学软件、硬件条件。也就是指一切可以为教学服务的各种人、财、物的总和。教育技术与学习资源之间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

(二)信息化学习资源

对信息化资源的运用主要是指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来实现教师的教学目标的一种学习活动。这个概念早在1962年就已经被提出,当时的意图主要是为了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能够使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伴随着Internet的发展,信息技术也得到了迅猛发展。逐渐出现了建立在因特网基础上的一种学习新模式——基于Internet的资源性学习模式。这种学习模式的建立使得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主动的学习。学生的学习也由原来的被动转变为主动、积极的学习。教师在教学中提出要学生解决的问题或需要探索的主题,学生借助网络、图书馆、多媒体信息资源等进行探究式学习。在这种学习模式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对各种信息搜索工具的运用,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和加工,最后得出正确的研究结论。可见,这种新的学习模式有助于学生个性空间的拓展,能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最终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方式的发展。

三、教育技术学科信息化学习资源的运用

教育技术学科信息化学习资源的运用主要包含以下方面。

(一)明确学习的选题和目标

在指导学生进行资源性探究学习时,一定要帮助学生确立一个主题鲜明地选题,选题必须具有价值性、挑战性、多维性、现实性的特点。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必须围绕教学重点来确定主题,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教师选定的主题必须能够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激发学生更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信息化资源的学习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所以,设置的主题必须具有多维性,能从多层面反应选题的答案。教师设定的主题一方面要考虑学生的基础知识实际,更要考虑选题的现实意义,要使学生通过对主题的研究能使现有的知识结构与水平迈向新的台阶。

(二)教学方案的设计

教师在帮助学生制定好研究主题后,要根据自己课程的需要设计好自己的教学方案。如:设计好有关课程的相关信息,包括对课程及主题的简介、学习的要求、学习的条件、主题的重要信息等内容;设计教学计划并提供给学生,使学生大致了解本课程及主题的基本教学结构;设计好教师要传递的教学内容;设计好对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评价指标、网络作业、网络论坛、等内容;对学生的研究结果及时做出反馈并写出评语,及时对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进行网络考试,教师可以在网络上试题,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答卷并通过各种方式回传给教师,而教师也要及时对学生的作业及考试进行综合评价和反馈。

(三)指导并提高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在现代信息技术中,教育技术学科信息化学习资源的运用实际也是培养学生现代信息检索能力的过程。这是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基础,更是培养信息时代高素质创新人才的主要环节。因特网的发展产生了大量的信息,但是杂乱无章的网络缺乏固定的结构,并具有复杂的组织、和动态等特点,这就给学生对数据信息的搜索带来了困难。因此,教师对学生驾驭现代信息技术的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

(四)必须构建信息化学习资源课程结构的设计原则

教育技术学科的信息化学习资源结构在设计时必须要围绕着如何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如何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发展的目标来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制定教学策略、组织学习资源是教育技术课程结构设计的主要内容。一方面,要注意结合教育技术学科的特点和教学原则,制定出相应的教学策略,注意学习的衔接性;另一方面,要为学生提供能够进一步促进学习的资源和相关的学习资源,为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和学生个性化学习的新途径奠定基础。

总之,教育技术学科信息化学习资源的运用,不仅有助于实现本专业课程的信息化与现代化,更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模式的实现,还有助于我国高素质创新人才、教育技术专业人才的进一步培养。

参考文献:

[1]刘景汇,刘升,张玉红,辛向利。网络教学信息资源系统的建设分析[J]。信息技术教学与研究,2007(18)

[2]张敬涛,李馨。论我国资源建设策略[J]。电化教育研究,2006(10)

篇5

关键词 信息化技术;电子商务;软件模拟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24-0119-02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n Teaching of E-commerce//Han Xiaomei, Liu Zifang

Abstrac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e-commerce complement each other. In the teaching of vocational school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ducation and teaching means make for E-commerce teaching with intuitive and operability, and greatly enhance students’ learning ability and innovation ability. With the help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nvironment, reform and exploration to the students as the theme of the innovative education teaching mode, which is the urgent responsibility and obligation of each teacher.

Key word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commerce; software simulation

Author’s address Zibo Industrial School, Zibo, Shandong, China 255400

电子商务的发展日新月异,成为现代商务活动的一大主流,同时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也成为社会需求的热点,电子商务教学则迫切要求跟上时代的步伐,培养出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人才。

1 信息化技术与电子商务的关系

著名经济学家乌家培认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是计算机,计算机最伟大的发展是因特网,因特网最伟大的应用是电子商务。”电子商务是在Internet的广阔联系与传统信息技术系统的丰富资源相互结合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一种在互联网上展开的相互关联的动态商务活动。因此,电子商务实验教学不是去理解信息技术如何引入商务活动,也不是理解商务活动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而是如何深刻理解电子商务这一新的商业形式。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认识理论教学所阐释的电子商务的功能、特点、优势,才能够理解电子商务的内涵。

信息化技术和电子商务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因此中职学校的电子商务课程就不能以理论课程为主,而偏离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学习途径。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实验、实践,了解电子商务的各个环节,掌握企业信息化与电子商务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满足学生进行企业信息化业务流程的模拟操作和电子商务运行的模拟化组织和管理。因此,信息化网络技术教学在学生学习电子商务中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2 信息化教育技术在电子商务教学应用中的重要性

2.1 专业特点,实践教学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的商务形式,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是电子商务实践操作的场所,网络化的教学平台是教师和学生进行电子商务实践操作的教育平台。网络化的教学环境日趋成熟,良好的网络建设和设备完善的电子商务实训教室是开展和推广电子商务的硬件基础。没有一个顺畅的网络渠道,电子商务实现就如空中楼阁无法实现。同时数据通讯的网络化为商务实习提供了硬件条件,为学生进行真实与模拟“商务”活动提供了场所和便利。电子商务的专业特点使教师在信息化的教学平台上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和目的性,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了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2 整体印象,专项教学

信息化的教学平台让学生对电子商务有一个整体印象,在这个整体印象的基础上,教师再进行分块教学,使学生学习有的放矢。理论知识的分块教学,往往致使学生学习如盲人摸象,仅仅认识到了大象的各个部分,却很难将各个部分联系起来,形成整个大象的整体印象。而一个成功的电子商务网站的存在,却整合了电子商务的方方面面,学生头脑中对所学有系统性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再对其分割,进行专项教学。学生在理解了学习任务及任务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所处的地位时,学习有的放矢,同时便于学生综合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

2.3 切身体验,构建知识

信息化的网络在学生头脑中已不陌生,并且学生对网络充满好奇和向往。在学生熟悉的网络下,只需要教师做出合理引导,让学生学会上网,从正面认识网络,认识到网络的商务性和它所能发挥的巨大作用,从而使学生对电子商务产生极大的兴趣, 在网络中寻找一切商务信息,体验网络的神奇,从而建构属于自己的网络王国,才能真正体会到电子商务的魅力,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

3 信息化教育技术在电子商务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篇6

1大众化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1经费投入不足,生均文献量锐减

近几年,随着大众化教育步伐的加快,高校扩招的规模不断加大,读者人数急剧增加,加上文献资料价格的飞涨,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处于相对贫乏的状态。虽然图书经费每年都有一定幅度的增长,但其增长的速度比不上扩招和书价上涨的幅度,因此文献购置费还是常显不足,生均馆藏量和新书拥有量锐减,导致文献保障率下降。

1.2文献类别缺失

专业设置的市场化以及选修课的大量增加,必然要求扩展新增专业信息资源。但有两个原因使得图书馆的相关专业文献类别缺失,一是学校新增专业的审批有一个过程,当学校图书馆得知学校又设立了某个专业的信息时往往已距这个专业设置有段时间了;二是文献积累需有一个过程,许多重要的教学参考资料及相关的纸质资源是一时难以搜集到的。

1.3信息资源建设体系目标混乱

有的图书馆对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处于无目标、无秩序、无特色状态。对本校各学科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混乱不成体系,甚至只收集该学科基础课的课本与教学参考书,对本专业的科研用书和相关的工具书、科研资料、科研动向等方面的资料毫无收集。现在的主要收集方式泛而不精,无论收集的书籍是否有科研学术价值,只要是当时畅销的书就进行收集。收集状态基本上是只求数量,不求质量。并且在收集过程中,本应是系列连贯性书籍资料却不连贯,诸如年鉴,报告类的书籍。另外在收藏时无计划,导致缺年、少册等严重现象。

1.4馆藏资源的配置不尽合理,有待调整与优化

随着大众化教育的发展,高等教育的学科设置、专业结构、培养目标、教育层次、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等均发生了很大的调整变化。教育层次的多元化及读者的多方位信息需求,都要求图书馆构建一个科学合理、保障能力高的馆藏资源体系。但受经费、基本办学条件评估、人才等多种因素的制约,许多高校图书馆仍将主要财力与精力放在印刷型文献的搜集整理加工上,而对于电子出版物的采集尚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馆藏资源的数字化和数字资源的馆藏化也都还刚刚起步,无论是在开发深度、学科针对性或质量控制上,都难以满足读者对数字化信息的需求。而文献多元分布的广度在经费有限的条件下又势必影响信息资源保障的深度。

2大众化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策略研究

高校图书馆面临着传统文献资源建设和电子资源建设的双重任务,没有大的经费投入是不可能做得好的。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高校图书馆有足够的理由向学校要求增加投入。因此说,高等教育大众化是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良机。高校图书馆应依据学校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方向,依据本馆读者实际需求的变化,以最大限度地聚集有用信息为原则,对原有的信息资源进行重构,建立起现实馆藏与虚拟馆藏相结合、印刷型文献与各种载体文献相结合的文献资源优势互补与资源共享的文献保障体系。突出馆藏特色,优化馆藏资源,以科学合理的馆藏结构适应高校图书馆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协调发展。

2.1整合信息资源建设部

全面负责馆藏信息资源的建设工作,完成中外文图书报刊以及电子信息资源、网络信息资源的采集、加工、组织及再生产(包括购买商业数据库和自建数据库),改变传统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条块分割、业务流程重复、效率低下的弊端。利用网络条件,与国家图书馆或其他协作图书馆、信息机构进行联合采访和联机编目。采用“一条龙”的资源建设方式,随时调整信息资源建设方向。在信息资源的建设过程中,要把握好学科属性,学科信息资源的配置要与高校学科专业相适应,按学科知识间的关系,学校重点学科情况,进行信息资源建设。在进行信息资源建设过程中,要考虑到图书、报刊、电子资源、网络资源的协调发展。

2.2处理好纸本文献与电子文献之间的关系

在今后一段时间内,纸本文献与电子文献毫无疑问会在较长的时间内处于相互补充和共存的局面,在文献资源采购方面也就必然出现两者采购比例的处理问题。由于近年来纸本文献尤其外文原版书刊的价格不断攀升,而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使电子文献的费用相对降低,从文献利用的频率和使用成本角度,可以考虑将一些纸本文献转换成电子文献,以节省大量的馆藏空间,节省管理人力,也利于长期保存。在文献配置时,完全可以将纸本文献的复本数降至最低,将节省的经费用于增加电子文献品种,以电子文献资源保障大批量读者的复本需求。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以纸本文献保障普通文献的需求,以电子文献保障专业性文献的需求;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很讲究资讯的时效性,应以电子文献保障为主,人文学科主要不是以时效性为评价标准,其更新周期更长,则应以纸本文献保障为主。核心馆藏(如学术期刊、学术专著)无论是否有电子版,均保留纸本订购;基础馆藏因其基础性和普遍性,可考虑购买电子文献来解决数量和覆盖面的问题,但电子版和纸本重复率应控制在一定比例内;资源:如素质教育、语言学习、文学阅读、消遣性读物等,因其淘汰率高,且网络免费电子资源较多,以免费资源和购买电子数据库为主,纸本仅考虑品种的收藏。

2.3确定合适的复本量

大众化背景下复本量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复本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着文献资源采购经费的利用效率。图书馆应根据各校区、各学科的专业分布及办学规模来确定文献采购的品种和数量。对于核心专业文献要保证其完备性,各个专业的文献在各个分馆内都应有一定的比例,而对于专业以外的其他文献,采访人员应认真分析研究这类文献的流通率和拒借率,找出热点和非热点变化规律,作为确定这类文献复本量的依据。另一方面,基于电子文献的使用在广大图书馆用户中已有很高的认可度,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电子文献来解决复本量的问题,比如对那些需要量很大的公共课参考书,首先没有必要,从成本的角度讲也不可能大量采购,这个时候通过购买甚至委托加工其电子版来代替可以较为圆满地解决复本量不足的问题。对于外文原版刊原则上只购买一本,其他分馆或院系资料室若有需要则以复印本入藏。因为只是限于校内的教学、科研用途,没有涉及任何商业目的,所以这种做法不会影响知识产权的保护。相似的例子如国家图书馆文献资料借阅服务也是用的复印本。要加强馆内复印服务并尽力降低价格,对于复本量不足的书刊,用户完全可以将感兴趣的部分复印带走,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减轻复本的压力。

2.4整合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

目前,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十分迅速,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现有校园网络平台的有利条件,建设好图书馆网络平台,使之成为校园网的一个重要部分,为师生的教育、科研提供良好的信息资源检索的网络环境,最大限度地调动高校现有的信息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的整体效益。新的软件系统必须具备强大的网络功能,适应信息资源建设和共享的要求,并且能够开放互联。

2.5高度重视特色数据库建设

近几年,随着高校数字图书馆的不断发展,用户对数据库信息资源的需求量变得越来越大,专业性也越来越强。国内几个综合数据库如清华同方的《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公司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等已不能满足高层次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因此,能反映高校重点学科和图书馆特色馆藏资源的特色数据库建设就变得十分迫切。但是,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发展相对缓慢,使得一些珍贵的特色馆藏资源始终“养在深闺无人识”,不能在网络环境中很好地流通利用,没有发挥其应有的知识价值。因此,利用高校学术资源和本馆的特色馆藏资源建设特色专题数据库,成了当前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的首要任务。

篇7

现阶段,人才的竞争就是教育的竞争。信息时代中教育发展的重要特征是伴随个性化学习和优质教育等特点的全民教育和终身学习。教育信息化在提高全民素质和增强国家创新能力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2012年,教育部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在优质资源共享、学校信息化、教育管理信息化、可持续发展能力与信息化基础能力等五个方面进行了系统部署,实施“中国数字教育2020”行动计划。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注重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全面深度融合[1]。

教育信息化技术扩散泛指教育信息化技术在空间上的一种传播,可以理解为:在得到首次应用后,经过大力推广阶段直至普遍采用的过程。教育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水平差距是其扩散的基本前提。技术扩散是在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后才发生的一个过程,在技术进步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又能促使技术创新在更大的范围内产生效益,从而推动产业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优化。技术容易掌握和实现,真正的推动力则来源于技术实现的产品,即资源。

资源,在教育界中泛指支持教学活动的各种信息呈现方式和媒介。移动学习是一种在移动计算设备帮助下,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生的学习,移动学习所使用的移动计算设备必须能够有效地呈现学习内容并且提供教师与学习者之间的双向交流(Aleksander Dye,2003)。移动学习资源是指支持开展移动学习的各种信息资源,即移动学习资料、移动学习环境和移动学习支持系统[2]。移动学习资源是移动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组织教学的工具和学习者获得信息的途径[3]。

一、网民人数众多是开展移动学习的受众保障

新的信息和传播技术迅速发展,将进一步改变获得知识的途径。2013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64亿,2012年全年共计新增网民5090万人,70.6%的网民通过台式机上网,相比2011年年底下降了近3%。我国手机网民规模为4.2亿,较2011年年底增加约6440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用户保持较快增速,占比由2011年年底的69.3%提升至74.5%,并且是首次超越使用台式电脑接入互联网的网民,这绝对是发展移动学习的有利条件。

手机上网,一方面以智能手机为主的智能移动终端基于用户体验基础上建立的情景创设环境以及交互方式,吸引了更多的网民。另一方面是终端具有操作方便、价格低廉、资费可承受等特点,进而促使移动互联网进一步普及。据外媒预测,至2016年,全球移动设备数将超过全球人口数,人们将通过智能移动终端替代台式机成为上网的主要方式。

二、让知识图形化、可视化、游戏化,教育信息化技术扩散是前提

移动学习(M-Learning)逐渐被引入泛在学习(U-Learning)体系。泛在学习,就是指无时无刻地沟通,无处不在的学习。泛在学习就是利用信息技术提供学生一个可以在任何地方、随时、使用手边可以取得的科技工具来进行学习活动的4A(Anyone,Anytime,Anywhere,Anydevice)学习。泛在学习时代是资源共享的时代,共享的前提是技术的兼容性。移动智能终端的形态仍将不断演化,手机大屏化、平板电脑小屏化、人机交互多样化(语音)、可穿戴化(智能眼睛/手表)、柔性屏幕已经变成现实。

新媒体联盟(New Media Consortium,NMC)连续十年推出《NMC地平线报告》。《NMC地平线报告》(2013)关注的六项技术: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即MOOC)和平板电脑(Tablet Computing);游戏和游戏化(Games and Gamification)和学习分析学(Learning Analytics); 3D印刷(3D Printing)和可佩戴技术(Wearable Technology)。从历次报告中可以看出, PC时代向移动互联时展,移动设备功能媒体增强及移动应用程序标志着趋于平民化,教育技术借鉴了游戏的理念和经验使教育更具有游戏化活力。地平线报告强调了在教学、学习和创造性研究等领域的新兴技术,每一项具有重大潜能的技术都已经成为全球很多教育机构以及创新性机构关注的焦点。

移动学习资源的表现形式日趋多样化,使得学习者在有网络覆盖的任何地方利用手机等小型移动设备参考微型课件或游戏化应用进行学习并产生实时互动,使得学习变得不再枯燥。移动学习必将凭借教育技术冲破传统学习方式的藩篱,使学习真正成为学习者的自主选择,在适应社会需求的同时更利于实现人的个性化、个别化发展。

三、学习内容国际化、个性化、信息化,移动学习资源创新是关键

移动学习资源建设是一个具有拆分、移植和重构等阶段的过程,应充分考虑到移动学习的特殊性、知识构成的复杂性、学生需求的多样性、资源建设的计划性等问题,应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去探究移动学习资源的服务性问题。脚永远比鞋重要――资源这双鞋能否合适地穿到学习者的脚上,唯有学习者知道。资源的设计者应该为学习者搭架子、搬梯子,充分重视学生多元需求,研究课程的性质特点、摒除“资源为王”的错误理念,除了要在移动应用、云计算等技术上实现突破外,也要在学习资源的构建上实现创新。

(一)提供预设资源向生成资源转变

目前学习资源建设信息传递方向单一。预设资源作为资源创建者预先设计、编制并要求学习者必须使用的资源[4]。资源创建后,忽视了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有价值的信息。因此,要从预设资源向生成资源转变。生成资源则秉承学习者既是学习资源的使用者同时也是学习资源的创建者,信息传递则为双向,这种开放式的资源建设强调利用集体智慧,使学习资源得到一个由创建(更新)、使用、反馈等三个过程组成的闭环系统,提高了更新速度,更加贴近用户自身需求,关注学习过程的生成信息同资源本身的融合、成长,使资源更具有生命体特征,以建设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的资源。

(二)泛型资源向针对性资源转变

如何筛选有用的能为教学服务的资源,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对于学生而言,海量资源就等于没有资源;不适合学习的资源是无效资源。在学习活动进行过程中,为了完成某项任务,学习者往往要自主寻找一些基础知识和技能,这是学习者参与移动学习的驱使和动力所在。教师可利用网络资源的收集快捷和便利的优点,寻找或构建“必需”的资源供学生浏览、学习并获取有用信息。移动学习并非是移动化的电子资源。要重视个性化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传送、利用和共享,满足学习者自主学习的需要,关注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和体验,激发、引导学习者自主学习,为学习者自主学习提供最便捷、全面、及时有效的服务以保证学习者自主学习的效果。

(三)资源建设各自为政到MOOC时代的来临

教育资源建设存在诸多问题:可利用性不高,重复建设,建设与应用的分离,特别是资源与学习过程的捆绑严重缺失,大有资源是休眠的,学习者往往找不到合适的资源去使用。2012年,美国的顶尖大学陆续设立网络学习平台, Coursera、Udacity、edX三大课程提供商的兴起,标志着MOOC时代的来临。MOOC具有比较完整的课程结构(学习目标、辅导员、话题、作业等),是构成“课程”的要素。所有的资源和信息都是开放的,且全部通过网络传播,是拥有大量参与者的巨型课程,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和偏好选择多种平台参与学习。MOOC是一种生成课程,预设资源少,学习者主要通过对参与话题讨论、组织活动、思考和交流来获得知识。5月21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同时加入了“网络公开课”平台edX,其课程也将面向全球开放。

(四)微型课件、微学习是移动学习资源的发展方向

移动学习的时间具有不确定性,利用碎片化学习方式,若干的“微时间”累加生成学习的“蝴蝶效应”,以获得最佳学习效果。移动学习的课件一定是短小精炼、内容紧凑,且能在短时间内让学员获得最有价值的学习重点。学习进入了微时代,微型课件的内容可以包含图、文、声、像等,在资源的开发阶段要遵循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学校的标准以适应各种终端显示。微学习是以微内容、知识点为主导的,具备碎片化、颗粒化的特点,适合移动学习。微学习处理相对较小的学习单元以及短期的学习活动,体现在一个微的特点,简单有效、随时随地、趣味性强。

移动学习资源在设计过程中应掌握如下要点:设计在移动环境和非预设性环境进行的移动学习,引领学习者自发进行移动学习,利用移动学习技术推动个性化学习,依据学习者学习方式的个人喜好进行学习,注重资源使用后的生成资源反馈。

篇8

关键词 国培计划;幼儿教师;数字资源库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06-0011-03

Accelerating Construction of Digital Resource Database of National Training Plan to Kindergarten Teachers, Promoting Information Projects of Kindergarten Education//Wang Guan

Abstract National Training Plan has been implemented b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the Ministry of Finance since 2010. It is a national training plan to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In 2011, specialists organized b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selected and decided some potential comprehensive higher schools and a few kindergarten teachers colleges as National Training Plan schools, such as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University, etc. In view of implementing National Training Pla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digital resource database of National Training Plan to Kindergarten Teachers is put forward in order to improve training effectiveness and ensure the training quality.

Key words national training plan; kindergarten teachers; digital resource database

Author’s address Xuzhou Kindergarten Teachers College, Xuzhou, Jiangsu, China 221116

“国培计划”全称为“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是教育部、财政部于2010年开始实施的,旨在提高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举措。根据《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的通知》(教师〔2010〕4号)、《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幼儿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的通知》(教师〔2011〕5号),2011年经教育部组织的专家组评审和遴选,确定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和北京大学等有实力的综合性高等学校和为数不多的幼儿高等专科学校作为幼儿教师“国培计划”学校,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就是其中之一。

“国培计划”的启动宗旨,主要是提升幼儿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化水平,使幼儿教师学成后回到岗位,把新知识、新理念用于本地幼儿教育事业,努力提高当地幼儿教育水平,在幼儿教育教师队伍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作为国培学校,如何结合实际,围绕幼儿教师职业道德与素养、教育理论与新知识、教育实践与新技能、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等培训中的重难点,不断创新和完善各类项目培训模式,注重优质培训课程资源的开发整合和加工利用,有针对性地做好项目规划设计,丰富和优化培训资源,加速幼儿教师“国培计划”数字化资源库的建设,推进幼儿教育信息化工程,是“国培计划”的当务之急。

1 构建幼儿教师国培计划网络管理平台

信息网络管理平台技术给幼儿教师培训带来一场深刻的变革,突破了传统教师培训的时空限制,改革了培训手段和方法,创新了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培训的新模式,建立起网络和多媒体技术为载体的开放型幼儿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体系,形成了不断提高幼儿教师素质的动力机制,并为幼儿教师终身学习提供有力支持和服务。信息网络管理平台的丰富信息,可以实时互动,教师通过登录平台,随时了解最新的教育教学信息,与其他教师交流研讨,发表自己对教育教学问题的见解,为打造学习型幼儿教师队伍提供一系列有效的学习资源和支持服务。网络管理平台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

网络管理平台是基于宽带IP网络(含互联网、内部专网等)创建的虚拟机与安装、配置虚拟机操作系统,并进行系统安全与优化调整;协调解决系统之间的互联和互操作性问题,将各个分离的设备、功能和信息等集成到相互关联、统一和协调的系统之中,使资源达到充分共享,实现集中、高效、便利的管理;提供优化的综合统筹设计,达到系统整体性能最优,即实现全系统具有高效率、性能匀称、安全性高、可扩充性和可维护性的系统。利用实时通讯、流媒体等技术建设网络教育培训平台,将充分打破时空、地域等多方面条件的限制,大大促进学校等在职及继续教育的蓬勃发展,有效扩大教育受众面,对改善幼儿教师人员知识结构、提高“国培计划”的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管理平台有基本模块和扩展模块,基本模块包括职业道德与素养、教育理论与新知识、教育实践与新技能、专业发展与行动研究、教师培训与园本研修等5个领域,及教研资源、考核评价系统、学员管理、辅导教师管理、学习服务系统、辅导备课系统、论坛模块、信息、平台管理等工具;扩展模块包括网络考试系统、在线课堂模块、课程开发工具、继续教育管理统计系统等。

2 建立规范科学的幼儿国培计划数字化资源库

“国培计划”数字资源库是指利用网络信息科技手段,对幼儿教育教学资源进行整合,最终建成互动化、多媒体化的共享式资源仓库。其数字化资源由两个要素构成,即数字化硬件教育资源和数字化软件教育资源。所谓数字化硬件教育资源是指教育中所使用的计算机、投影仪、视频展台、数码照相机、数码摄像机等数字化设备。数字化软件教育资源是指教育所使用的软件、课件、视频、音频、网络课程、软件标准、数字化期刊数据库等,一般包括文字、图片、图表、音频、视频、动画、数字图书馆、数字录像等幼儿教育信息资源,其组成模块如图2所示。

2.1 静态幼儿教育教学信息的采集与存储

静态幼儿教育教学信息主要有幻灯、投影片、文字、图片、档案材料、常规的教育教学管理软件、各学科素材等,它们的来源比较广泛。

幻灯片、投影片一般采用PowerPoint制作,多适合于幼儿课堂中的文字、图像、表格,在制作时选择“空白演示文稿”,制作人员通过精心构思,建立适当大小的文本框,选择增强视觉效果的背景及大小适中的文字,还可以结合幼儿教育的教材制作出色彩丰富的图像,从而得到一幅幅图文并茂的插图。这样可以解决幼儿教师在教学中为突破某个知识点急需的“素材片”“插播片”,而且制作方法灵活,制作出来的教具美观实用。将制作好的幻灯片设置特定的索引标记,存储到信息资料库中,通过服务器的主页可随时访问。

现有的一些图片、文字资料(如教学参考、优秀论文、优秀教案等)也要进入到信息资料库中,主要是通过数码相机、扫描仪进行处理,并借助于OCR识别软件进行印刷文字的识别,对于图片扫描时先预览定位,再进行划区扫描,以免占用空间。扫描好的文件要设置索引标码进入信息资源库。

有些学科素材可以从VCD碟片上寻找,也可以从市面上出售的素材类光盘中获得,如动画片、科普片及动物、植物、水果蔬菜、花卉等适合幼儿教育的素材,都可以通过采集整理,存入信息资料库。

2.2 动态的音、视频幼儿教育教学资料的采集与存储

幼儿教育教学动态信息资料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动画于一体。音频、视频、动画的采集与存储可用多种方法来完成。声音可用话筒及录音机直接把信号通过声卡输入到计算机中,形成wav文件;也可以从市面上正规的专卖店挑选购买CD、VCD等光盘,从中采集出适用于制作课件的背景音乐或适用配音朗读的效果音乐,进行剪辑,加混响等处理。视频图像是真实的场景、人物,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可以通过屏幕捕捉动态图像的方法,利用专门的软件完成。音像资料以及卫星接收的实况,传统的方法是用录像带存储,这样管理繁琐,且受保存环境及保存时间的限制,有许多局限性,再加上模拟信号本身的缺陷,使音、视频资料不能高效发挥功能。通过非线性编辑系统和多媒体点播系统处理后,将音像资料存储在服务器中,不仅实现音像资料无损、高质,而且使用检索方便。用多媒体点播系统将声音和视频信息资料利用高质量的数字压缩系统进行量化采集、存储,将常用的音像节目存储在服务器中,供学校使用;对一些不经常使用的节目,用刻录机刻录成光盘存储。非线性编辑系统还可以将音像节目进行艺术加工、特技处理,添加背景图案、字幕、三维动画、淡入淡出等各种效果,为教学信息资料库提供丰富多彩的资源。教师可以在课件制作室、电子备课室利用资源库中的素材,创作开发出一些优秀的多媒体课件、课件片断、动画、教学范例、精美教案等,再充实到资源库中。这样经过不断的充实与完善,资源库的内容将更加丰富,在教学中将发挥更大的效益。

2.3 网络数字化图书馆收集、存储和使用

国家“十五”重点项目数字图书馆,是采用先进的B/S技术,对有价值的图书资源进行数字加工、集成、存储,形成电子文献运行在高速网络上的知识海洋,它可跨库检索数字化信息资源群,包括电子图书、电子期刊、各种论文试题库、教学文献等多种形式的知识资源,是近年来图书馆借助网络信息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形态,为幼儿教师提供了更为广泛的教学参考资料和学习资料,促进信息资源的合理流动,实现广泛的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

3 健全资源共享质量保障服务体系

资源共享质量保障服务体系是实施“国培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训学校必须从组织管理、质量监控、目标服务等方面建立科学、系统规范的保障机制,才能使幼儿教师“国培计划”顺利实施,从而达到高效的培训质量。

加大投入、推动发展是“国培计划”教学资源建设的保证,特别在资源库建设的初期,不但必须有一定经费投入,还要有科学完善共建共享的制度,以制度创新来实现教学资源的区域构建,使教学资源能及时吐故纳新,提高教育资源检索的效率与准确度,提升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综合能力和总体水平。

“国培计划”数字资源库构建代表了幼儿教育素材库的发展趋势,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管理平台会更加完善,幼儿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料会更加丰富,从而给幼儿教师提供终生培训学习的平台,让全国幼儿在同一阳光下成长。

参考文献

[1]何克抗.把脉中国教育资源建设[J].中国远程教育,2003(8):16-20.

篇9

【关键词】高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差异化教育;研究;实施

电子信息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多层次、多岗位、多方向等特点,高职学生在性格、认知能力、技术特长上具有明显差异。因此,针对高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教学,应当应用差异化教育以适应社会的需求和时代的发展,现就差异化教育进行综述。

一、差异化教育概述

差异化教育是一种立足于院校的办学宗旨,以学生的个人长处和社会对人才的具体要求为基点,有别于传统教育模型的教育模式,是一种集针对性、人性化和社会化为一体的教育模式。差异化教育必须同时考虑学生的共处及差异;必须为学生提供自由发展的平台,为其创造能够发挥个人长处和潜能的发展环境;必须建立公平、开放的评价体制,从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情况两方面入手,令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在评估和激励中不断提升。

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差异化教育的实施

(一)以专业为导向实施差异化教育

通过市场调研,研究电子信息行业具体存在哪些岗位、每个岗位对就业者的实际需求,以此为依据,设立符合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需求的基础课程及不同就业方向的课程。在此,首先,在前三个学期中,让学生接受基础知识教育、专业技能及职业素养的培养,在最后一个学期,则可以令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专长来选择重点就业方向,再针对该就业方向中的岗位需要进行特殊训练。

例如,在前三个学期,设置电品装配、测试、基层生产管理、品质管理等岗位对就业人员基本要求的课程;对于专业技能方面的培养,可以设置家用电子产品维修、电子工艺设计和开发电子产品等方面的课程;在最后一个学期,若学生对电子产品开发感兴趣,可以设置能够使其成为拥有开发专项技能的高级工的课程。

(二)实施差异化教学

首先,针对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师要明确教学任务和教学重点,将基础性、重点知识划分出来,让学生必须掌握;其次,教师要正确认知教学内容的难点、拓展度,在教学过程中则能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和能力实施分层教学;再者,对于训练学生不同专业技能的版块,教师要加以利用,让学生能够充分发挥各自的长处。具体实施如下:

其一,实施分层教学。将教学内容分层,比如,对于单片机的教学,可以分为浅层和深层,前者包含掌握单片机的基础结构、汇编指令及电路,后者包含应用C语言进行设计开发等;其次,学生自主选择实训内容。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对基础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等方面自行选择实训项目,这样可以避免统一实训时能力强的学生得不到提高或能力较差的学生丧失学习兴趣等情况的发生。比如,在电子电路制作的实训中,教师可以提供两个层次的方案,让学生已经自身的实际能力进行选择。

(三)实施差异化评价

差异化教育针对不同的学生人群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案,所有最终的教学成果也存在差异,针对学生的个体评价也应当具有差异性。差异化评价应当以学生的实际发展方向和目标为前提,促成学生达到目标,评价的内容则要多元化,实施全面、有针对性的综合性评价。

比如,可以将课上学习情况和课外实训表现两方面的评价结合,将量的完成度和质的保证度两方面的评价结合,将学生平时的出勤率、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专业技能的操作能力、作品的质量、作业量的完成等各方面内容列入评价体系。此外,可以应用考核、考试制度来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价,比如采取论文答辩、作业考评、闭卷考试等方式进行考核,不过考试内容则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分层给予不同难度的试题。

三、总结

差异化教育以学校办学条件和宗旨为基础,以学生个体为基准,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专业化人才为目标,是提高高职院校就业率的重要教学模式。差异化教育对于诸多高职院校而言仍然是全新的教学模式,处于探索阶段,笔者在教学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时,认真分析电子信息行业对本专业学生的要求,以差异化课程、分层化教学和差异化评价为具体实施内容,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总之,为了促进学生和院校共同发展,我们要致力于开展更加完善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田拥军,黄国庆.高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差异化教育的研究与实施[J].职业教育研究,2011(09)

[2]张丹彤,张丹光.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现状分析――高职院校电子信息专业[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01)

篇10

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为高职院校宣传工作提供了更为便利和有效的技术手段。“数字信息技术”(Digital Technology)是一项与电子计算机相伴相生的科学技术,它是指借助一定的设备将各种信息,包括图、文、声、像等,转化为电子计算机能识别的二进制数字“0”和“1”后进行运算、加工、存储、传送、传播、还原的技术。图、文、声、像数字化以后,传输更为便利,将其引入高职院校的宣传工作中效果更加突出。

一、数字信息技术应用高职院校宣传中的重要性

在信息爆炸的当今时代,高职院校宣传工作面临着错综复杂的新形势。一是信息量大,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类信息传播速度极快,每天海量的涌来,使人目不暇接;二是信息渠道多,信息传播手段层出不穷,杂志、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短信等,使得信息随处可获、随处可得;三是信息真伪难辩,由于信息量大,传播渠道多,许多信息缺乏有效的监控和把关,极易造成思想混乱,影响校园和谐与稳定。

现代社会已经从自媒体时代进入到碎片时代,人与外界的每一次交互,几乎都要借助于工具。作为代价,人们的时间、空间、知识、注意力、心智都被一点点切割成碎片。如何在宣传工作中把人们的时间、注意力和心智吸引过来,成为新时代宣传工作的重要研究目标。怎样通过创新的方式将数字信息技术与学院宣传工作相结合,以达到学院宣传的最大效果,是本课题的研究目标。我院宣传工作一直依赖传统的宣传方式,院报、展板、橱窗、横幅等方式,现有的宣传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与科技的进步,师生们更喜欢能看,能听,能互动的宣传方式。数字信息技术的引入,在我院校园内建立可视的、多角度、多维度的数字信息化宣传系统成为学院宣传工作不可或缺的一环。数字信息化宣传系统可以及时的、深度的、立体的对学院进行内部宣传,在第一时间向师生们宣传学院动态,学院新闻,学院的各项文件精神,抵制外来不良风气。同时通过互联网向全世界宣传学院的人文精神和品牌建设。在扩大宣传力度的同时,由于数字信息技术的可存储和重复利用的特点,大大降低了宣传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将学院宣传工作由以前的单向宣传,反馈滞后转变为双向互动,及时交流。

二、数字信息技术应用高校工作的现状

我国的高校数字信息技术经过“985”、“211工程”、“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西部大学校园计算机网络建设工程”等重大工程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自2000年开始,国内一些重点高校,如北大、清华、南京大学、上海复旦、上海交大、西安交大等开始有步骤地进行数字信息技术校园化建设。其中,清华大学起步最早,其取得的成果和经验也被其他高校所借鉴。近年来数字信息技术校园化建设进入一个大发展时期,悉尼大学、意大利萨勒诺大学等国外高校,以及国内的北京大学的“数字北大”,在实现高校对内对外宣传的基础上,还实现了校园基本信息浏览、查询及路径分析等功能;香港理工大学构建了一个集VR技术、因特网和电子地图为一体的虚拟校园系统。还有,香港中文大学、浙江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大学等高校,都各自建设了“数字信息化校园宣传系统”。综上所述,数字信息化技术在高校已经普遍发展起来。但是在国内高职院校中,对数字信息技术与高职院校宣传工作结合应用的研究尚属首次。

三、高职院校宣传数字信息技术平台的构建

高职院校宣传数字信息技术平台系统, 应该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 能对高职院校宣传工作进行全面管理的人机系统。这一系统平台应由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构成, 硬件部分主要是由宣传资源库服务器、宣传信息网( 计算机网络) 、用户终端( 多媒体、计算机) 等构成;软件部分主要是由系统软件、操作平台、管理软件组成。这一系统平台能准确、及时地反映高职院校宣传工作的当前状态;能从全局出对整个学校展开地毯式宣传。由此可见, 高职院校宣传信息系统, 必须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 和宣传功能,能大大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减轻劳动强度。同时, 这一系统平台应当具有强大的网络功能, 能将信息的、处理结合起来, 为高职院校管理者的宣传行为提供有效信息和通道。

四、信息技术对高职院校宣传工作的影响

1、宣传信息化。现代信息技术加快了信息传递、发挥了信息的作用, 不仅是信息时代到来的标志, 也不仅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 而是人的思想、人的观念的转化。对教育来说, 高职院校宣传工作的信息化程度已成为评价这所高职院校综合实力和质量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2、宣传工作规范化。高职院校宣传工作主要体现在对学院的各方面宣传上。在宣传工作的管理上,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通过“高职院校宣传工作信息系统平台”的使用, 在宣传工作中重点、难点可以反复宣传,确保宣传到位, 便于管理、督促和检查, 也减轻了常规宣传的劳动强度。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高职院校宣传工作信息系统平台”的使用, 使得信息处理智能化, 也能合理调整, 及时补充, 避免流失; 更趋于公开化、民主化, 便于监督、便于管理,使高职院校宣传工作规范化。

3、信息处理智能化。高职院校宣传中, 通过高职院校宣传工作信息系统平台这一信息技术手段, 使得信息处理智能化。信息处理智能化从教育观念, 从教育评价、考试模式到师资培训模式、高职院校管理模式产生了一个全方位的变化, 无论在软件, 还是技术上都对高职院校、领导、教师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必然会产生一个质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