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和心理应用学的区别范文

时间:2024-01-04 17:47: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理学和心理应用学的区别,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心理学和心理应用学的区别

篇1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药理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8)07-1576-02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和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心理活动现象,及其产生和变化规律的心理学分支。它是一门介于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之间的边缘学科。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内容主要是学校教育过程中心理活动的规律,如学生应怎样去掌握书本上的知识,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有什么关系,复习有哪些好的方法,等等。教育心理学在19世纪末才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但历史上的许多教育家已能够在教育实践中根据人的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启发式教学方法。桑代克于1903年出版《教育心理学》一书,以学校情境详尽地说明了学习的概念,这是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实验科学的标志,也是近代教育心理学的真正开端。近代科学的发展,特别是近代生物学、人类学、社会学、医学及精神病学的发展都对教育心理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促使它不断更新内容,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在传统教育中,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中心,其任务是“传道、授业、解惑”;而在现代教育中,教学过程应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帮助、鼓励学生学习,这些特点在《药理学》教学中表现的较为突出。

药理学(pharmacology)是研究药物的基本学科之一,是以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等学科的理论为基础,为临床合理用药、防治疾病提供基本理论的医学基础学科,为指导临床各科合理用药提供理论基础的桥梁学科。药理学研究药物与机体(包括病原体)相互作用的规律及其原理。药理学一方面研究在药物影响下机体细胞功能如何发生变化,另一方面研究药物本身在体内的过程。它与主要研究药物本身的药学科学,如药物化学、药剂学、生药学、制药学等学科有明显的区别。

因此,药理学的教学既要求清晰明确的讲述药理学的理论知识,将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与药理学的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又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将药理学的内容与临床用药的实际应用有机结合起来。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药理学》教学中合理应用教育心理学中的一些理论方法往往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下面是笔者在《药理学》教学过程中尝试应用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来促进教学、提高效果的一些体会。

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教育心理学中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知识观、学生观、学习观等很多方面都有其独到的见解,如果能够合理应用,对教学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1.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知识观的应用 建构主义认为,科学的知识包含真理性,但不是对现实的纯粹客观的反映,任何一种传载知识的符号系统也不是绝对真实的表征,它只不过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比较可靠的一种解释、假设,它不是绝对的、唯一正确的答案,也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

因此,在《药理学》教学中,要充分启发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不能将书本上的内容与结论教条化。例如,在讲授《抗心绞痛药物》这一章节时,除了要讲授药物可通过舒张冠状动脉、解除冠状动脉痉挛或促进侧支循环的形成而增加冠状动脉供血;药物也可通过舒张静脉,减少回心血量、降低前负荷;舒张外周小动脉、降低血压,减轻后负荷;降低室壁肌张力;减慢心率及降低收缩性等作用而降低心肌对氧的需求等作用机理以及具体的硝酸酯类及亚硝酸酯类,肾上腺素B受体阻断药,钙拮抗药等药物以外,为开拓学生视野,最好还能够提到除了外源性的药物,机体自身也会产生诸如sP、CGRP等许多内源性的心肌缺血保护物质。而且其作用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成为新的抗心肌缺血药物开发的研究热点。这样就将学生的视野引向书本之外,强调新的思维方向的重要性,从而激发了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与浓厚的求知欲。

1.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生观的应用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具有广泛的知识和经验,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进入学习情境的,他们对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看法,他们原有的经验是新知识的生长点,因此,教学应重视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即注重“先行组织者”的重要学习意义。先行组织者是指教师在讲授新知识之前,先给学生提供一些包涉性较广的、概括水平较高的引导性材料,用学习者能理解的语言和方式来表述,以便给学习者在学习新知识时提供一个较好的固定点,清晰地将学习者的原有知识结构和新的学习任务联系起来,这种预先提供的起组织作用的引导性材料就是先行组织者。

在《药理学》教学中,内容涉及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等基础学科,甚至还会涉及一些临床学科的内容,这就要特别重视“先行组织者”的作用,例如:在讲授《利尿药》这一章节时,涉及一对辩证的矛盾关系:即使用利尿药时,一方面可以使肾的稀释功能降低;另一方面可以使肾的浓缩功能也降低,从而排出大量渗透压较正常尿为低的尿液,表现为强大的利尿作用。肾脏既有浓缩尿液的功能也有稀释尿液的功能,是理解利尿药药理作用的关键,但如果直接讲授这一部分内容则比较抽象并具有一定的“自相矛盾”性,因而比较难以理解。因此,充分讲授清楚肾脏泌尿的解剖学、组织学、生理学等相关内容,将其作为理解利尿药具体作用部位和作用机理的“先行组织者”内容,就可以很好的促进学生理解这一难点内容。在教学实践中也证明了这一点。

1.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习观的应用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过程是一个教师和学生双向建构的过程,学习不是被动接收信息刺激,而是主动地建构意义,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选择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

在《药理学》的实验教学中,经常需要应用各种给药技术,在讲解“皮内注射”这一方法时,语言描述是不能让学生直观地明确进针的手法与进针深度的。但如果告诉学生“皮内注射”其实就是医院门诊中护士给就诊患者作皮肤试敏的注射方法,那些有此经历的学生往往能够很好的掌握这一给药技术。这一点充分说明了学习过程实际上是学生主动地建构知识的过程,只有将课堂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学习经历更多更好地结合,才能顺利地转化为学生自身知识结构的一部分,更好的为学生所接受,也就是知识为学生所“建构”。

2 教育心理学感知规律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药理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按照感知活动的特点和规律来组织教学,突出教学内容的特点,才能提高学生的感知效果。在《药理学》教学过程中,经常用到的感知规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2.1 强度律 是指教学刺激信号的相对强度要恰到好处。在教学中,要求教师上课前例行检测调整多媒体语音系统的

音量,讲课的音量要适中,太高太低都可能影响教学效果;多媒体课件的PPT字迹、背景色彩都要细心设计。《药理学》的内容涉及解剖、组肝、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等基础学科,学生的普遍感觉是“内容较杂”,因此,更应注意多媒体课件主色调对人的情绪影响,一般来讲,由于蓝色是一种冷色调,具有使人的情绪稳定,思维集中的心理作用特点。因此《药理学》课件的背景色彩多以淡蓝等冷色调为主。

2.2 差异律 即对象与背景之间差别的知觉规律,差别越大,越易使对象从背景中区别出来,从而使得感知对象能被学生清晰地感知,因此,在《药理学》教学中,应力求使讲述的重点与难点,在颜调、声音强度、形状大小、线条粗细、材料内容和性质等方面与其它的内容具备明显的差异,以利于学生感知。例如: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一章中,与很多药物不同,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是一个重点内容,因此,在板书或多媒体课件中,要将该部分内容以特殊的字体或颜色标出,以示差别。

2.3 活动律 活动的对象更容易被我们感知,因此在教学中,应多采用活动教具、活动模型及现代化的视听传媒,使教学更加生动形象,从而提高学习效果。这一方面,多媒体教学具有独特的优势。《抗心律失常药物》一章中,关于冲动传导障碍与折返激动的形成这一部分的内容,如果单纯用语言来描述,往往不宜理解,但使用十几秒钟的Flas,则可以将这部分内容全面、直观、形象地展现给学生,很容易理解。

2.4 组合律 感知对象时空上接近、形态上的相似都容易被知觉为一组对象,从而利于理解与记忆。在教学过程中,直观材料和教学内容应力求在时间、空间上组成有意义的或有规律的系统,以便于学生整体感知。因此,在《药理学》教学中,教师的多媒体课件应力求布局合理、顺序得当、主次分明、重点突出,同时,注意各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以促进学生整体感知与理解。在讲授《有机磷酸酯类的毒理与胆碱酯酶复活药》这一章节时,充分利用美国电视系列片《Dr.House》中的情节让学生生动形象地了解了有机磷酸酯中毒的病理特点、生化改变、临床表现与治疗用药和疾病转归,使药学专业的学生对有机磷酸酯的发病机理与临床用药过程有一个整体的感性认识,很好地促进了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而且还调动了学生学习《药理学》课程的积极性,也使学生形象地体会到了“药理学是为指导临床各科合理用药提供理论基础的桥梁学科”这一重要意义。

篇2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正在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要求临床医生具备的知识结构应符合这种模式要求。为此,医学院校陆续开设了心理学课程,成立相应的教学组织。我校自1986年起在临床医学专业开设了医学心理学课程,后又相继在麻醉学、口腔医学、中西医结合、护理学等专业开课,学时由20~50不等,2000年起临床医学本科开设医学心理学30学时。20年来,医学心理学在医学教育教学中占有一定的地位,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笔者通过对20年医学心理学教学实践的回顾,探讨解决对策,展望其发展未来。

    1  医学心理学教学实践回顾

    11 社会需求与医学心理学教学地位的确立  对健康和疾病,人类经历了神灵主义、自然哲学、机械论、生物医学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五个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临床工作中一些非生物、物理、化学性因素所致的疾病,用生物医学模式不能完全解释,一些心理社会因素所致的疾病用医学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治疗收到了理想的效果。医学心理学提出的对健康和疾病的五个基本观点:完整整体、认知与自我评价、心身统一、社会对个体影响,主动适应调节,对指导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这就决定了医学心理学的教学地位和作用。

    笔者曾在2006年、2007年临床医学专业两届本、专科教学过程中组织指导部分学生分别深入我校临床医学院有关临床科室对病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外科组住院病人问卷调查中有焦虑情绪的患者占69%,心理困扰占81%,有关联观念的占51%,有后怕心理的占22%,性格改变的占15%,无主见的占18%,孤独感者占11%。内科组中有情绪郁闷的占31%,有忧患心理的占41%,对所患疾病产生情感淡漠的占22%,过分敏感的占15%,有疑病心理的占32%,患病后缺乏温情的占16%,奇异的信念和想法的占9%,有自卑感的占21%,依赖性强的占12%,有失望倾向的占13%,患病后生活习惯改变的占23%;住院病人中生物因素致病占71%,心理社会因素所致疾病占21%,其它占8%。神经科组中有情绪极易冲动的占15%,有人格障碍的占4%,自控力减弱的占15%,有疑病质的占8%,有焦虑症占13%,早衰的占3%,有掩饰倾向的占4%。

    通过问卷调查,学生体会到临床各科不仅纯生物性疾病病人中大部分病人多数存在程度不等的心理问题,心理社会因素所致的疾病单纯地用生物医学模式的观念和方法治疗往往都比较难以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如果分别不同情况辅以某些心理治疗可能更加奏效。从而改变了学生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的观念,激发和提高了学生学习医学心理学的兴趣和积极性,感受到在医学教育中设立医学心理课程的必要性和适用性。

    12 学习医学心理学的作用  医学心理学课程的一部分内容是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学,一部分是临床心理学和心身疾病防治理论与方法。

    学生通过医学心理学的学习,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和沟通技巧,表现在提高了待人接物的能力明显,学会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提高了对心理应激事件的应对能力;提高了对心身疾病的认识和处理能力;掌握了心理测验和常用的心理治疗的原则方法;明显改进思维方法和思路,改进了学习方法和记忆方法,提高了记忆力和思维能力;明显增强改善自身心理调节能力。

    教学中以情暖人,预防心理疾病,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心理教育通过各种人格特质(如需要、动机、爱好、气质、性格、能力等)对思想道德品质起作用,对构成德育的知、情、意、行四个心理成分产生影响,同时心理教育在完整的生命过程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只有在心理健康发展的前提下,人们才有可能从内心深处去接受德育,去认同社会的秩序、规范和价值。因此,德育必须在心理教育的平台上才能更好地拓展与深化。没有心理成分的健康发展,就不可能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的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不断面临新的挑战和压力。紧张和由此而来的心理失衡是现代社会难以避免的困扰,负性情绪(如逆反、孤独、寂寞、空虚、困惑、焦虑、自卑等心理)在疾病生成过程中的病因性作用已经十分明显。一方面,青少年学生中有心理问题的人数呈上升趋势;另一方面,心理医生和心理咨询师极其缺乏,心理问题严重影响着学生健康成长。因此,预防心理问题、系统培育心理素质依然是重中之重。这就需要心理工作者和德育工作者乃至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作为德育工作者应当尽可能地提高心理素质,钻研心理学及相关的医学知识,尤其是精神卫生知识,正确对待学生中常见的心理障碍(如焦虑、抑郁、强迫、恐惧等),帮助学生改善个性,走出心理阴影,让学生获得心灵的宁静与健康。爱因斯坦有言:“优秀的性格和钢铁般的意志比智慧和博学更为重要。”因此,培养健康人格对人的全面发展是十分重要的。适当的人格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自律意识,发展潜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得到和谐发展。青年期是人格品质形成或“定型”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形成了积极品质,就会自我观念明确,追寻方向肯定;否则就会出现心理危机,人格分裂。因此,必须重新审视德育观念,抛弃传统德育观中的“狭隘性”和“功利性”,着眼于人的发展,着力于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确立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德育观。

    2  医学心理学教学中的若干问题

    21 教学目标不明确  医学心理学具有很强的理论性与实践性,教学的目的是满足临床医生的需求。目前各类教材除较大篇幅突出基本知识外,适当加重了心理咨询与治疗、心理测量与心理卫生以及临床疾病与心理社会因素的关系等应用性较强的章节,但是由于教学与实践的脱节,实践性较强部分的教学效果不明显。教学目标仍以旧的教学模式为主,只强调知识结构的完整性、系统性,忽视实践操作。按照目前的教学,医学生很难获得适当的心理-社会-生物的整体观,很难树立整体医学的目标,不能从内心里把医学心理学作为一种态度,以指导如何应对病人及其周围环境。

    22 课程安排时段不合理  随着医学教育的改革的推进,我校1997~1998年度一、二年级同时开设医学心理学,两个年级的课程内容、授课老师、考试题目及时间均相同,二年级考试成绩优于一年级(见表1)。表1  一年级与二年级医学心理学成绩的比较

    由表1可知,二年级医学生的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一年级学生。这是因为医学心理学是心理学与医学相结合的一门学科,涉及许多医学知识,二年级学生已学习相当大部分医学课程,并且开始了临床见习,医学理论知识的积累以及与病人接触的亲身体会,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医学心理学知识,并懂得心理学知识对临床工作的重要性。一年级上学期学生显然不具备这些条件,故医学心理学课程安排在一年级不太合适。

    23 教学课时数不足  据shepherd调查,内科门诊病人的38%根本无躯体疾患,仅有心理精神状态。gummings指出美国60%的病人是情绪引起的躯体症状,但并无躯体疾病。我国传统的心理特点是:习惯以躯体不适表述精神症状和心理问题。这也是临床许多病人久查“无病”,增加医师工作量和病人痛苦的原因。随着都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人们工作、学习、生活的快节奏及人际交往频繁化,将会使精神卫生问题更突出,与之有关的老年问题,青少年问题,酗酒、药瘾、事故、犯罪、吸毒等问题也日益严重,这都需要临床医师有足够知识,需要通过医学心理学和精神医学来解决。我国近期颁布的医师法要求执业医师必须具备医学心理学的知识,也充分说明对医学心理学的进一步重视,但目前我们的医学心理学课约为20~36学时,无法满足新的知识结构对于教学的要求,甚至无法满足职业医师考试大纲范围的教学要求。

    3  医学心理学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31 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与意义  使学生明确每个课题的学习目的与意义,在讲授医学心理学课程之前,应向学生讲明课题的目的、要求及重要意义。这种意义既包括教材在学科体系中的地位和意义,也包括本课题知识的社会意义。例如:在讲“记忆”时,首先讲明记忆是整个心理活动的基础,没有记忆,人们只能每次都重新去认识那些已经接触过的事物,人的认识活动只能停留在感知阶段,其它一切心理活动无法进行;同时要强调记忆在学生学习活动中的重要作用。离开记忆,复杂的心理活动就不复存在了,知识经验的积累和学习也会无法进行,人的个性品质与聪明才智也得不到发展,甚至难于独立地生活在社会之中。只有把学习知识的重要意义与学生自身的利益结合起来,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产生一种强烈的学习愿望,推动他们去积极主动地学习。否则,一个不明白学习的具体目的和意义的学生,就很难充分地发挥其学习的积极主动性,结果只能是教师“一言堂”,无法提高教学效果。

    32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施教的目的和任务,最终都要落实到学生身上,要让学生在知识、能力、思想诸方面获得进步。只有把学生看成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并且在教学进程中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时,教师才可能有效地实现教学的目的、任务,教师在多大程度上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也就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实现教学的目的、任务。离开了学生自己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师的一切努力都将成为泡影。所以在医学心理学教学中笔者特别注意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同时也给学生表现的机会,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谈出自己的观点,介绍自己的看法。例如:在讲到“心理应激”时,先让学生查阅有关“心理应激”的各种相关资料,然后提出一些具体问题,如:关于“心理应激”都有哪些不同的观点?你持什么意见?应激事件与人的心身健康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然后分小组讨论,最后就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分析总结,从而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有关“心理应激”的概念及相关的知识。当然也可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正如爱因斯坦说的:“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一旦提出了问题,学生才会动脑思考如何去解决,那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就能体现出他们的聪明才智和新思想及新观念,体现出他们的创新能力和精神。这样的课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热情,这样形式的课学得明白,记得扎实。

    33 注意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新颖性  新异的刺激会使人产生探究活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尽可能地使所教的知识具有新颖性和特色。如果内容是枯燥无味的,就应该运用自己的智慧去挖掘其中的新异因素,或举生动的例子来说明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例如:在讲“什么是表象”时,事先让学生在一张白纸上画出在自己的记忆中的某种客观事物的形象,然后在讲解时就利用学生所画的事物的例子,讲明表象就是保持在记忆中的客观事物的形象,即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而在头脑中再现出来的形象,进而说明表象的特征——形象性和概括性,同时让学生就所画的事物比较一下表象与感知觉有何区别和联系。采用这种方法,学生觉得新颖,而且学习起来特别认真,注意听讲,效果很好。既不脱离教材,又使学生容易理解,记忆深刻。

    34 创设“问题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正式讲授教学内容之前,提出与课程有关的若干问题,以引起学生的好奇与思考,这是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内在的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和手段。例如:在讲“感觉的适应”时,如果直接介绍适应是在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引起感受性的变化,学生很难理解。不妨先提出问题:为什么冬天刚穿上棉衣棉裤时觉得很沉而累,而时间久了怎么觉得轻了一些?为什么刚进入冷水中游泳时会觉得特别凉而过一会儿觉得暖和了一些?另一方面是对教师的情感要求,教师应当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完善提升自己的人格形象和修养,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召学生,从深层次上增强吸引力,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的效果。

    4  医学心理学的发展前景

    实践证明医学心理学理论与方法运用于临床,受到病人的欢迎,有着广阔的前景,得到病人和临床医生的认同,主要是有他的实用性和有效性,解决了许多心理疾患的实际问题。21世纪医学心理学的发展前景将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要乐观。随着各种新技术和新研究方法的出现,将使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治疗手段更加精确和准确。eeg的出现使得心理学家对人的脑电活动进行准确的记录与分析。例如,通过夜晚帽可在人正常睡眠中灵活方便的收集数据,meg、mri、pet等技术的出现极大的促进了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脑外科技术、微电子技术,基因技术以及计算机模拟技术的发展将为心理学研究提供了更多的便利。esm等各种定性研究方法有助于了解实际生活中与人们的心理行为特征相关的变量,从而为医学心理学理论研究和严格的实验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篇3

关键词:竞技运动;应对;应对策略

Strengthening the Research of Coping in Sports

WANG Li FENG Ya Ping

( Department of physical,Neijiang Teachers College, Neijiang,641112,China )

Abstract:Through analyzing the coping concept,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status,function and consequence of Coping in sports,amd stresses the importance and essentiality on strengthening the research of coping.

Key words:Sport;Coping;Coping strategies

一、应对及其相关概念内涵

应对最早被人们视为一种日常生活行为。在许多方面,应对就象人们的呼吸――一种自动化过程,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但实际上,当人们真正面临危险――心理学称之为应激事件,就明显意识到应对过程并自觉地作出反应。应对是一种基本的心理过程,绝大多数应对是有意识的、有预见性的和对现实的关注,人们的应对技能与其个人的世故相匹配。因此,那种关于应对就是“日常生活行为”的解释是不准确的。

心理学中,应对这一概念源自弗洛伊德的心理动力学模式。在该模式中,应对被视为一种防御机制,即它能使人应付(deal with)无意识的、攻击性的冲突事件,而那些相应的防御措施被人们运用来处理外不环境对个体构成威胁的应对策略。因此,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应对被看作与防御机制具有相似作用而为人们所忽略。但事实上,应对与防御机制在概念上有着本质的区别。汉思(hann)指出:虽然防御机制与应对机制在心理变化过程是一致的,但两者的工作方式却有很大区别,即是说,防御是本能地专注于过去的经验,在执行过程中是死板的、无意识的、和失真的;应对则不同,它具有前瞻性、易变通、有意识和专注于现实的特点。另还有一些心理学家在区别应对过程与防御过程的研究中也得出相同的结论。因此,那种视应对与防御机制具有与生俱来相似的观点也是不准确的。

应对作为一种心理学构想真正进入科学领域,应归功于拉扎洛斯(Lazarus)的创造性工作。他在1966年和1986年分别出版的《应激与应对过程》与《应激、评价与应对》书中,明确地将应对从早期的心理动力学的防御机制以及塞利耶(Selye)的固有的生物反应和直接关注转向积极的任职评价过程。在拉扎洛斯的理论模型中,应对被视为特定情境中个体与环境间的一种认知处理(cognitive transaction)。不仅如此,他还实证获得了人们怎样评价环境的概念。当个体遭遇被认为超出自己的能力资源范围时,评价发生。人们通过采用两级水平的评价来选择应对反应。第一级水平是个体评价环境是否有潜在的伤害、威胁、目标阻碍或预示一种挑战。换言之,就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确定所需要做的事是否在冒险。这一决定反应出个体对应激事件的认知评价。当发现事件有伤害或威胁性时,个体便进入第二级评价,即对自己可利用的应对策略进行选择,并作出反应。拉扎洛斯关于应对的界定以及把评价过程同之后的应对反应区别开来,为应对研究作出了独特且重要的贡献。

在认知评价理论的巨大影响下,心理学家逐渐把应对视为一种适应过程,或者一种行为,或者一种人的认知活动与行为的综合体。尽管迄今人们对应对认识还存在分歧,但绝大多数心理学家倾向与拉扎洛斯的观点:应对是个体为了处理被自己评价超出自身能力资源范围的特定内/外环境的要求,而作出的不断变化的认知的、行为的(包括情绪的)努力。该定义最大的特点是强调情境性而非特制倾向,区分了应对与自动动化适应行为,区分了应对与适应的结果,暗示了应对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而非神秘的模式。

综合个方面的研究资料,可以获得应对的一般认识;应对是人们针对内/外部应激情境而而产生的有意识的认知一行为反应,它是影响应激结果的重要中间变量;应对是复杂的,人们在应对每个应激事件中使用的应对策略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个体对情境可以改变与否的评价,如果个体认为可以通过努力改变情境,问题指向应对占主导地位,反之则往往采取情绪指向应对;在应对反应上存在个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某些应对策略具有跨情境稳定性,即主要依赖人格变量,另一些与特定应激相联系,即主要依赖环境因素,实际上,状态相关与特质相关应对两者是相联系的;各种应对策略在不同情境下各有效用,某一情境下有用的策略在另一条件下未必有效,甚至可能有相反作用。

上述关于应对及其相关概念的丰富内涵,为竞技运动中的应对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系统和研究思路。

二、竞技运动中应对研究的意义、作用和价值

竞技运动对人的身体能力和心理能力要求极高,从事该领域活动的人经常会面临激烈竞赛的压力,对于某些运动员来说,竞赛是一种挑战和享乐,而对另一些运动员来说,竞赛则是一种威胁。如果运动员经常处于低控制情境中,体验到失助感,那么他们在处理特殊事件上的努力就会变得被动,最终导致士气不振,成绩不佳。因此,竞技运动为应对研究提供了很好的现实材料和样本,在这里重点探讨应对的过程和结果以及发展用于认知、情绪和行为干预的方法。

1. 意义 对高水平运动员而言,比赛发挥取决与临场应对。现代体育运动科学已经把竞赛的性工作研究得非常细化,运动员即使在充分准备的情况下,仍经常出现优势化劣势,胜果变失败的现象。究其原因,运动竞赛不象小说和剧本,结局已经确定。运动竞赛是生气勃勃、不断变化的。任何事情都可能发生,处于压力下的运动员有限的应对资源不可能完全预期应对,一旦遭遇预期之外的事件,运动员就有可能因错误应对或使用不 成熟的应对方式而导致功亏一篑。许多优秀运动员在赛后总结成败时,常使用“一念之差”,“机会把握不好”,“比对方在某个环节上处理得更好些”等词眼。这充分表明,

引起运动员竞技水平发生重大变化的关键因素在于临场应激,因为它有不可预测性和瞬时性,倘若运动员应对不当,极易造成情绪较大的波动或行为失常,并最终影响运动结果。因此,在竞技运动中开展应对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2.作用 在激烈、紧张、多变的竞技运动背景下,应对研究不仅意义重大,而且作用十分突出。归纳起来,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第一,促进运动员技术水平的发挥。应对研究的主要任务是提供运动员成功应对的帮助,包括学习新行为和新技术、评价应对策略的好还、提高个体的应对能力等。当运动员真正获得应对技能的最大利益时,比赛发挥将不再是困惑运动员和教练员的一大难题。第二,避免运动员出现心理衰竭,消除比赛心理障碍。心理衰竭是典型的应激反应的产物。运动员在长期承受过重过多的比赛压力下,如若对克服困难环境的办法不多或效果不佳,就会出现习惯性无助状态从而导致心理衰竭。控制心理衰竭的最好方法是改变运动员的认知行为,增加成功应对的频度,提高自信心。第三,为运动员提供心理咨询依据。运动员的心理指导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对其应对行为的调整、干预和训练,消除应激源对个体的不良影响,从而保证比赛正常发挥。因此,通过对运动员应对行为的了解和分析,有助于心理咨询工作更具目的性和针对性。第四,促进运动员心理健康行为发展。大量研究表明,当个体在适当重复的情境下经历了特别的压力时,特定的应对策略就会产生出良好的效果。例如,随着环境必将发生起作用的变化或改善时,选择以问题指向应对有利于减轻压力和发展积极的心理健康;如果被限定的环境不屈从改变,则采取情绪指向应对,个体可能会得到更多的心理学方面的积极效果,譬如较少的焦虑和沮丧。因此扩大运动员积极有效的“应对策略库”,增加成功应对满意感,能帮助运动员发展积极的心理健康行为。

3. 价值 可以从两个方面看待应对研究的价值。其一,运动心理学关于运动员比赛发挥的理论,包括运动焦虑理论、运动动机理论、唤醒理论等,虽然从各自的理论基础、实证研究揭示了它们与运动成绩的关系,并且较好的解释了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运动成绩的。但事实上,发生在竞技运动中的许多实例,很难用这些理论来分析,正如运动焦虑理论和唤醒理论不得不承认的那样,“我们面临一些棘手的问题,比如,运动员是如何处理应激性事件的?不同的认知―行为反应方式是怎样影响运动操作的?……”。因此,从应对角度来研究这些问题,对于补充和完善运动心理学相关理论,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其二,应对研究的主要目标是帮助运动员在紧张多变的比赛环境背景下,从容应对各种困难、确保技术水平发挥。从这个意义上讲,应对研究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三、应对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把竞技运动看作一个研究领域,心理学中的一些理论方法或研究成果可以直接应用到这一领域内,同时亦可验证、修改或抛弃某些基本的心理学假设,这是运动心理学家通常采取的态度和做法。基于这种认识,可以借助“应对科学”(Science of Coping)已有的研究成果并结合竞技运动特点来确定研究内容和方法。

1.内容 紧紧围绕有利于运动员出成绩、出水平这一中心问题开展应对研究,其主要内容应包括不同项目运动员竞技运动应对方式测评量表的建构;不同条件(年龄、性别、运动水平等)运动员应对行为特点分析;竞技运动中应对过程及其变化规律;运动员应对策略的获得及其改变过程;应对行为的干预与调节;应对技能的训练与培养;成功应对模式的建立等。由于应对与其它心理品质(如个性、情绪、社会交往、自我价值取向等)高度关联,因此,应对的社会心理影响因素也是研究的重要内容。随着人们对应对的深入认识以及应对在竞技运动中的地位日显突出,应对研究内容必将得到新的拓展。

2. 方法 心理生理测量、行为测量和自陈报告测量是应对研究通常运用的方法。心理生理测量可揭示应对是否发生及其强度,反映应对是否达到了一种心理平衡,但不能区分不同性质、类型的应对。行为测量是通过观察和记录个体的某些行为(特别是表现)以确定应对的性质和类型,但由于行为依赖于情境和一个简单行为在内容上具有不确定性这两个因素,因而把行为作为应对的指标仍是一种假设。自陈报告测量是应对研究中最基本和最主要的研究方法,绝大多数应对研究成果都是采用了这种技术。虽然自陈报告形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它尽量满足了机能分析的要求,比较前两种方法的成熟水平,它是近期内应对研究最成熟和最便利的技术。总之,应对是一个多侧面、多水平的过程,运用不同水平的测量,可以相互参照,提供最大信息量。

四、小结

竞技运动中的应对体验是普遍存在且具有重要影响的,但是运动心理学传统的理论观点对运动技术水平发挥的理解并没有充分地解释这一复杂的现象。当前,竞技运动具有应激性职业特征,运动员与比赛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应对过程的观点,提出了对高水平运动员而言,对比赛环境中应激源的评价以及随后的应对行为选择,可能是影响运动操作或最终结果的关键因素。身体技能水平、个人运动经历、任务要求及其复杂性、问题解决能力、控制感、社会支持的有效性等,对运动员情境性应对反应具有调节作用,假定这些因素不变,则应对策略越多,越将有助于运动员技术水平发挥。由于不断观察到应对在竞技运动中日显突出的作用,我们有必要对其与运动成绩之间复杂关系更为深刻的认识以及运动员个体为适应困难环境而采取的行为方式有更充分的理解。

参考文献

[1] SNYDER C R Coping:the psychology of what works[M].New York:Oxford Vniverty Press,1999,5-14

[2] HAAN N.Assessment of coping,defence and stress.In GOLD―BERGERL,BRESNITZS(eds),Handbook of stress:Theoretical and clinical aspedts[M].New York:Free press,1982.254―269

[3] TAYIOR S E,BROWN J D.Positivee illusions and Well―being revisited:Separating fact from fiction[J].Psychological Bulletin,1994,116:21-27.

[4] LAZARUS R S Psychological Stress and the coping process[M].New York:McGraw-Hill,1996.

篇4

现代生物医学继续迅速向前发展,新药层出不穷,新的医疗器械与检查方法日新月异,医师的工作方法逐步走向诊断信息电脑化,记录自动化,病史与体格检查格式化、程序化,并通过声像转录遥控化。这样做的结果,一方面是医师直接接触病人的时间越来越少,思想与情感的人际交流机会越来越少,个别化、人性化与人情味越来越少,批量处理法、机械化、商业化越来越多;另一方面是医疗费用急剧上升,许多医院由供不应求到供过于求,由门庭若市逐渐变为门前冷落,忙着只看病的医师如今闲着找病人了。而且到下一个世纪将和现代西方发达国家的情况一样,即医疗服务模式的转变为大势所趋,由病人上门排队来门诊与住院求医为主,转变为医护人员上门服务,开展家庭巡诊与家庭病床为主的医疗服务方式。纯生物医学模式训练出来的医师,不适应社会服务,家庭医疗与心理咨询工作,将从清高自得变成不受欢迎。

医学是一门应用科学,社会需求的变化必然促进医学教育模式的改革,改革必须从中学教育开始,高中生可否学点普通心理学,在健康教育的课程内容中,除身体保健知识之外,可否增加心理保健的内容?并传授一点心理危机应付技能,让青年自己掌握最基本的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技术呢?

作为一个医学生,服务对象是病人,是面向社会的职业,怎么能够不学普通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医学、社会心理学与医学心理学呢?正如不能不学哲学或逻辑学、外语、电脑知识、细胞生物学或分子生物学一样,正如不能不参加军训和体育一样。纯生物医学的教育模式不能培养全面发展与社会需要的医学专门人才,必须有10%~20%的课时安排人文、社会科学、心理科学与行为科学,同时使用80%左右的课时安排基础科学与生物医学的专业知识内容。在临床医学学习阶段,精神病学与行为医学科(或心理学科与精神病学科)必须和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一样并列为五大主干学科,配备充分的师资、教学病房或实习基地。医学院校不开设心理学科与精神病科的畸形现象,再也不能存在下去了。全国现有600多个精神病专科医院,600多个戒毒所。面临精神科医师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现象,医学生选择职业时,虽然对心理学科有兴趣,却不愿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正如大家都是美食家却不愿去当厨师一样。在社会职业中殡葬业与清卫业大概是很多人不愿选择去就业的,但有社会需求,政府必须出面调整,如特殊工种给予特殊工资津贴,优惠的劳保福利待遇,为培训接班人而创办特殊专业等。精神卫生专业教育尤其需要,不能只考虑规模经济,教育经济学,不予区别对待,轻率砍掉入学时无人问津、毕业时供不应求的偏小专业。

在医院门诊部各科就诊的病人中,大约1/3的就诊者经过专科各项检查是没有发现任何器质性病变的,从纯生物医学角度来考虑,这些就诊者是没有病的,而就诊者却自感躯体与器官有某种不适,认为自身健康受到威胁,甚至有强烈病感,反复求医,希望获得及时医治,解除症状,医患之间的看法大相迳庭,没有共同语言,甚至形成矛盾。

上述的躯体不适,根据病因学原则分类,称为功能性躯体症状(functionalsomaticsymptom),根据症状学原则分类,称之为躯体形式障碍(somatoformdisorders),这类症状的病因何在呢?充其量也只有一部分病例中存在心理致病因素或心因,如生活事件或挫折与心理冲突,伴有负性情绪(焦虑,抑郁,悲哀,愤怒等)与认知功能降低(如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低,思维与工作效率下降,易感疲劳),与此同时有某个系统或多个系统的躯体不适感(如心跳,消化不良,尿意频数,下降,睡眠障碍等)。另一部分病例中并无明显心因,但可能有工作或学习负担过重,长途旅行,妊娠分娩,生活节律改变等因素,造成个体适应的困难而出现躯体不适症状。这部分病例虽然发病不是直接源于心理致病因素,但出现症状之后,常引起患者过度关注与焦虑抑郁的情绪反应,同样需要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

上述这类躯体不适,一部分精神科医师认为是由心理冲突、情绪矛盾转化而来,并命名为躯体化症状(somatizationsymptom)。他们认为转化为躯体不适症状之后,心理冲突、情绪矛盾及其表现出来的心理方面的不适应自然而然消逝了,因为找到了另一条出路。还有少数学者有不同的解释,即认为这些躯体不适感都是抑郁症的症状(抑郁症患者在自感抑郁的同时有许多躯体不适主诉),但主观上没有抑郁体验,故命名为隐匿性抑郁症,建议用抗抑郁剂治疗,而在一部分病例中确实取得了疗效。不过,这类治疗有效的病例经过详细交谈,仍然可以发现抑郁情绪存在,进一步研究证实隐匿性与社会文化因素并无必然联系,更与情感发育

障碍中的述情障碍(alexithymia)无关,因而这个诊断未获公认。

功能性躯体不适患者,以往提出过器官性神经症的诊断,如心脏神经症,胃肠神经症,性神经症,头部外伤性神经症,更年期神经症等,90%的病例过去、现在与将来,都是从来没有也不打算到精神科去看病的。他们人数众多,绝大部分由各科医师与基层通科医师、家庭医师处理,不管这些医师有无医学心理学与精神病学基本知识,不管诊断与治疗是否恰当,实际上都将由他们来处理,而不可能把这些病人都集中起来,专设一个临床心理科处理。临床心理医师也将分散到各科去,与各科医师联络、会诊来协同与辅助治疗这些病人,只有不到10%的病情严重且迁延不愈的患者,最后才找精神科医师。

有人不根据临床实际需要与社会需求,据以往传统作法,把这些疾病命名为“轻性精神病”,列入精神病或精神障碍的范围,宣布为精神科医师的服务对象,甚至宣扬就诊于各科患者中30%左右有精神障碍,精神科在下个世纪将成为超越临床其他各科的第一大科。如果把患有一种疾病(包括龋齿、砂眼、痤疮、屈光不正、脚癣、肥胖症等在内)都算病人,人群中还剩下几个健康人呢?如果把出现过心理应激或心理危机,人格特征突出与情绪不稳定的人,功能性躯体不适与神经症的人,加上各种心身疾病患者,烟酒成瘾与吸毒或安眠药物依赖的人,都与智力低下或精神病患者统统列为有精神障碍的患者,那么,人群中没有精神障碍的人肯定只占少数了,这样考虑问题是否带有浓厚的职业偏见,能为社会所公认吗?他们会反问,提出多数人群有不同程度精神障碍的人,本人是否精神也不正常呢?

确有一部分人的人格特征突出,在生活与人际交往中,有过盛的自尊或自卑心理,竞争、攀比与虚荣心理,好奇、冒险与侥幸心理,猜疑与嫉妒心理,过分自私与贪婪心理,依附与逆反心理等,由于社会适应不良而常造成他人与自己的精神痛苦,我们不能说这些人是性格健全或心理健康的人,那么他们存在什么毛病呢?需要怎样的医疗服务呢?看来他们最需要的是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而心理治疗的最终目的仍然是改造性格以改善社会适应能力。他们如果说有病,是心理障碍(psychologicaldistarbance)心理问题(psychologicalproblems)还是精神障碍(mentaldisorders)呢?我们能否将这类问题称之为心理障碍而有别于精神障碍呢?

生活方式与人类行为本身,也可造成一些疾病,通过行为矫正可以防治,近廿年来形成了一门新的医学科学即行为医学。例如进食障碍中的神经性厌食症与贪食症,即人为的制造了一批营养不良症与肥胖症患者,而肥胖又继而引起高血压、糖尿病、粥样动脉硬化、冠心病及下肢骨关节疾病等一系列损害;酗酒行为终于造成慢性胃肠炎,肝硬化,周围神经炎与慢性酒毒性精神障碍;注射海洛因引起心内膜与血管炎症,肝炎,肾损害,破伤风与艾滋病,及人格改变的严重后果;攻击与自杀行为,冒险、高危体育活动与嗜赌行为,性禁锢与性放纵行为,对迷信与神秘行为的迷恋入魔,都严重损害心身健康,不断地人为地制造疾病,这些疾病是不良生活方式与行为方式所致,是行为医学研究的对象。

各科还有一些疾病从纯生物医学观点考虑,因疾病后期均有明显病理解剖或显微变化,应该算器质性躯体疾病,有别于前述的功能性躯体疾病,但在病因中有显著的心理致病因素的作用,而被称为心身疾病,如心血管系统的高血压病,冠心病,消化系统的溃疡病,肠易激综合征,呼吸系统的哮喘病,皮肤系统的瘙痒症与神经性皮炎,内分泌系统的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等。这些疾病与精神科关系密切,却不能认为是精神障碍。精神科医师,特别是临床心理科医师可通过联络会诊方式协助处理,却不能以精神科医师为主来处理这些疾病,如按照每个疾病在教材中由那科编写即属那一科的疾病,那么有部分精神病学教科书中,已列入了心身疾病。

综上所述,依序有下列几类疾病存在重新归属问题:①功能性躯体不适;②神经症与应激性反应;③人格特征突出与人格障碍;④不良生活与行为方式所致之疾病;⑤心身疾病。

在医学界,按照传统分类,将麻疯病列入皮肤科,而没有将各种皮肤病列入麻疯科,否则有湿疹与脚癣的病人再痒得难受也不会去看麻疯科。精神科的传统却不然,凡是神经症、功能性躯体障碍等疾病,都要他们去看精神科,或说他们患有“轻性精神病”,对他们无疑造成很大精神威胁,而人格障碍患者主动去精神科看病的,可能绝无仅有,难道这种鸡兔同笼的怪现象还要继续维持下去吗?

其实廿多年以前,美国许多医学院的精神病科已更名为精神病科与行为科学科;美国权威教科书,即Kaplan等所编写的精神病学教科书,已经加上一个副标题:行为科学(behavioralsciences)与临床精神病学(clinicalpsychiatry)。正如五官科之划分眼科、耳鼻喉科与口腔科一样,妇产科进一步划分为妇科与产科,而腹部外科划分了肝胆外科与肛肠外科,传统的精神科划分为精神病科与行为医学科(或临床心理科,心身医学科)也是大势所趋。医疗服务发展要分细专科,医学教育要拓宽基础,二者可并行不悖。未来的精神病科将只包括传统的重性精神病,服务对象为精神病专科医院的精神病人,还有社区防治对象,即社区与家庭照顾的精神病人,病院精神病学(Hospitalpsychiatry)与社区精神病学(Communitypsychiatry)即以这部分病人为诊疗与研究对象。进一步的学科内部分化,专业化,又出现了儿童精神病学、老年精神病学、法律精神病学、成瘾精神病学(addictivepsychiatry)、民族与文化精神病学(culturalpsychiatry)、联络会诊精神病学(consultationliaisonpsychiatry)等。

除此之外,前述5类疾病都应与精神病科脱钩,在综合医院与基层医院中,新组行为医学科(或临床心理科,或心身医学科)其服务对象是除精神病以外的各种与心理障碍或心理应激相关的疾病。

患重性精神病的患者,在人口中不过1%,包括探亲的家属在内,与精神病院有供求医疗关系的人不到5%,终生不入精神病院的人占95%以上,但由于一些常见的精神病虽然发病率低但患病率高,即容易形成慢性病程,因而每省都有几个到几十个精神病院,比任何其他一种慢性疾病专

篇5

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学习心得总结一

积极心理学课程就要结束了,虽然只是短短的几周时间,却让我学到了很多,这是一门教会我们学习生活的学科。在我以前接触的心理学知识中,都是一些关于负面事物的研究比如说,抑郁,心理变态,精神分裂等等。弄得我一直以为心理学就是和这些负面的东西打交道,所以我对心理学印象不大好。直到接触了这门课,它说的是人性中积极的东西,我一直认为对于我们一般人来说了解积极的事物远比关心那些消极事物有用,所以我对这门课很好奇。只有研究积极的东西,为我所用才有助于我们的心理健康,如果我们心理出现问题,也只有学习那些积极的东西才有助于解决问题。

积极心理学,顾名思义就是以积极的、建设性的心态,去认识世界、发现规律,进而去掌握规律来改造世界。积极心理学并不像传统心理学那样,强调病态、问题,而是在努力探索普通人在良好的环境下如何达到满意幸福的生活。积极心理学以不同于以往的全新角度诠释了心理学的任务,催生教育的生命活力,告了心理学为人类谋取幸福时刻的来临。积极心理学主张心理学应对普通人如何在良好的条件下更好地发展、生活,具有天赋的人如何使其潜能得到充分地发挥等方面进行研究。深入理解人的成长所需要的条件和环境,充分发掘人的潜力、潜能,促进我们的心理发展,有积极的心理特征去面对生活。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里,似乎每个人都在想方设法的洞察他人的内心,但只有极少数人愿意以那种方式来观察自己。我们总是想知道是什么是他人动怒,但我们又不愿去分析是什么让我们自己坐立不安。我们不想让任何人,包括我们自己,看到我们实际的样子-深怕看到丑恶的自己。不幸的是,在这当中必定会遗失一些必需且有价值的东西,比如,以看待别人的客观眼光来视察我们自己。我们把一切都颠倒了,就像那些名言说的:反省自己,即使上帝不关注你;认了最应当审视的就是自身。要知道自我,是一种勇气;认识自我,是一种智慧;认识自我更是一种途径。

这门课程中老师教会我们要学会感恩,感谢身边的人,感谢发生在你身上的事,不论它是好是坏,我们都应该感谢,它让我们学到了更多懂得了更多。永远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感谢生活给了我们酸甜苦辣,让我们活的更充实更有意义。不仅要有感恩,我们还需要宽恕。宽恕那些你一直耿耿于怀的人或事,这不但宽恕了别人,同时也是宽恕了自己,让自己不再那么计较,也让自己变得更轻松,这不是更好吗。

我们需要接纳自我,接受子己的不完美性。对于先天给予我们所无法改变的东西,我们需要学会接纳。比如说,我们的出生、我们的高度胖瘦、我们的性别、我们的爸爸妈妈等等,这是先天的,不管我们是否喜欢,但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对于这些我们需要学会坦然接纳。同时,我们也要学会喜欢和尊重自己,只有喜欢自己才会由衷地欣赏他人。这样你就拥有了自信和乐观的心态。有一句话我特别喜欢,就是“乐观就是对生命的远方,充满了期待。”因为乐观,因为自信,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都会保持前进的动力。

曾几何时,幸福似乎是距离我们很遥远的事情。至于幸福是什么,亦是无法言说的。毕淑敏说有意义的快乐就是幸福。我发现幸福就来自健康的心理。心理健康的人比较积极乐观,而乐观是对生命的远方充满了期待,觉得自己是有能力一步一步地朝着那个既定方向去迈进,尽管在这个过程当中有顿挫,有失败,有遭人误解,你虽然不能保证你一生将会有怎样的困窘出现,如果你心理健康,你就能够学会乐观地看待这些事情,你就能找到前进的动力来。理健康的人也比较善于积极思维,对事物永远能找到积极的解释,然后积极地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最终得到解决的结果。

幸福其实是一件特别简单的事情,而幸福也总是在引导着人去过这种有意义的生活,实现自我价值。在合理价值目的性的引导之下,人有意义地生活,实现人生价值,体验幸福感受。既要做对生命有意义的事情,也要让自己的内心感到快乐,如是,便离幸福很近。只是,这其中需要很大的勇气,因为坚持自己的初衷与梦想要付出比他人更多的辛苦,留下更多的汗水与泪水。幸福没有比较,只有自己的感觉,不是拥有了什么才是幸福的。人生偶尔也有悲伤,也有失落,但悲伤失落之后,阳光依旧灿烂,幸福的感觉依然存在。简单的生活、给自己一个微笑,也是一种幸福!所以让自己学会快乐,不要悲伤包裹自己!

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学习心得总结二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时候,各行各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除了十分强调思想品德、文化素质外,也越来越重视人的心理素质。《积极心理学》是教人如何积极面对人生,如何获得幸福感与满足感,建立起高质量的个人生活与社会生活。

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源于学生的主体活动,积极心理教育最显著的特点就在于“活动”。学生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获得心理体验,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针对中小学生年龄小的特点,比较适合这一方法,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关心自己的心理发展,成为自己的主人。

人们经常讲现在独生子女多了,逐步会在孩子中形成一种以“我”为中心的现象,有些孩子不关心班级集体,自私自利。所以,培养孩子的团队协作习惯、学会与人相处,成为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之一。

针对积极心理教育的特点,我上了一节《同学间的互助》的心理活动课。课上我设计了一个活动:让孩子朦着眼睛在教室里走一圈,然后谈谈感受,孩子说:“很害怕,怕撞到课桌上”。第二次,再请这位孩子朦着眼睛,然后请一位同学带着他走,再让他谈谈感受,孩子说“比起第一次不那么害怕了,因为同学搀着我的手,不会撞到东西”。为了调动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的心理体验更加深刻,积极心理教育可以把增加积极的心理体验作为主要手段。我在实践中反复做几次同一种游戏,让更多的孩子来体验,这两次走路的不同感觉。

最后同学得出同一种结论:同学之间应该互相帮助、互相关心,这样即使有困难也能比较快的克服,还可以少走弯路。这也就是团队协作的魅力,也是我心理课要达到的目的。

这一堂课既培养了学生健康的心理,懂得了人与人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又让学生懂得了帮助、关心他人的美德。可以说培养了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运用积极心理学的方法,从事教学工作,让学生学习在生活中学会与人交往,与人交流的方法与技巧;学习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各种耐挫力,自信心得到增强,这样也一定能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

经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对学生来说,良好的道德品质是培养健康心理的基础,良好的心理状态是接受思想品德教育的前提,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辅相成,其立足点是通过教育活动塑造学生,使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总之,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感悟生活,用理性对待生活,这是心理健康的一种表现。

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学习心得总结三

1、我们从外界所获得的信息或者学到的知识必须在生活中合理应用才能显示它们应有的力量。知识本身无法决定我们的幸福感,我们的成功和自尊水平等,可见光有知识是不够的,我们还应该充分的理解它,能够合理的解读它,同时对知识应用所涉及的现实情况有一个客观全面的认知,两者相结合就为我们把知识应用于实践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2、我们应该学会主动学习而不是被动的接受,主动学习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充分理解所学知识,至少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或文字把所学内容的实质表达出来,也就是说出来或者写出来,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表明我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达到了一定程度。在学习的过程中把自己感兴趣的或者感觉可以应用的地方写下来,进行重点的挖掘和探索,让自己对这些内容的理解更深入和充分。第二阶段是制定知识的应用方案,安排练习时间,通过实践检验自己的构想,检验自己对于知识的解读是否合理,对解读的不合理的地方进行思考纠正,重新修改应用方案进行验证,在这种实践过程中对所学知识进行升华,只有完成了这两步才算达到了我们学习知识的目的。

3、我们应该学会在学习或工作的过程中主动安排进行积极心理休息,积极心理休息和拖延的区别在于,积极心理休息是有规律的,受自我控制的,目的是为了通过一小段时间回顾总结经验,或者调解心情,缓解疲劳以便以更好的状态投入下一段工作或学习中。而拖延是顺从自己内心的分心冲动而失去控制,占用了本该用来学习或工作的时间。

4、安静的力量:

4.1我们通常都是在遭遇了挫折,感受到了自身的消极情绪的时候才被动的进行反省,在这种反省中,我们很可能进入一种叫做自我倾注的状态,也就是说我们把注意力投向了自己的内部,反复回忆分析引发消极情绪情境的一些细节,使这种消极情绪被加强而不是消弱,容易沉陷在这种消极感受和导致消极感受的想法中。因此我们应该学会主动的反省,在自己心情平静的时候进行反省,以便把注意力集中在客观现实上,针对面对问题进行反省,这时总结失败的经验教训就可以减少错误归因,得到比较合理的答案。

4.2当某种经历正在进行时,人生经验的获取是在你尝试分辨什么是重要的,什么应该舍弃什么应该保留的时候,也就是进行分析思考的时候,这些一般发生在经历之后,进行安静的自省的时候,有时候急着做事反而不如做完一件事后稍事休息,让心情平静下来认真的反思一下效果好,也就是说我们最好养成经历、享受安静和反省的行为模式。安静为我们进行内省提供了一个可靠的环境,让我们有机会反省我们的所见所闻所说所做的事情,这也可以说是一种深层次的学习,因为这种反省重现可能形成一种学习记忆机制,包括学习、理解、记忆、保留。当我们进行思考时,我们在脑海中重放素材时,我们更容易保留和记住之前的经历,积累对人生有益的经验。

篇6

关键词: 语言习得 语言转移 英汉对比分析

一、引言

在大学专业英语教学中经常会发现学生作业里的语法错误现象。面对学生反复出现的英语习得过程中的语言问题,找出问题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对策非常关键。我们正是基于这个考虑,希望在对比分析理论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相关理论的指导下,去探索语言迁移现象中学生出现语言问题的原因,以便为语言教学开辟一条积极的和有益的研究之路。

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认知和感知

行为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初起源于美国的一个心理学流派,它的创建人为美国心理学家约翰・布鲁德斯・华生。行为主义观点认为,心理学不应该研究意识,只应该研究行为。所谓行为就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变化的各种身体反应的组合。华生主张心理学只应着眼于有机体整体的适应,无需过问这些物理和化学变化。其次,华生自称行为主义是唯一彻底而合乎逻辑的机能主义(张厚粲,2003:135)。他在芝加哥大学深受机能主义的影响。机能主义代表人物之一的安吉尔也说过心理学要研究行为。但机能主义者把意识和行为都看作人适应环境的手段。按机能主义的哲学依据――实用主义来说,检验意识适应性的唯一标准只能是行为的适应性。所以,考察了行为就无需考察意识;反之,若不考察行为则无法考察意识的适应性。因此彻底的机能主义就必须承认,可以丢开意识去考察行为,但不能丢开行为去考察意识。华生宣称心理学家应该像物理学家那样去使用意识,即只把它看作关于客观事物的经验,而不看作关于心理活动的经验,从而否定了冯特所指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区别,把心理学家所研究的意识和物理学家所研究的客观事物等同起来。再者,华生认为心理学研究行为的任务就在于查明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这样就能根据刺激推知反应,根据反应推知刺激,达到预测和控制行为的目的。行为主义者在研究方法上摈弃内省,主张采用客观观察法、条件反射法、言语报告法和测验法。这是他们在研究对象上否认意识的必然结论。

华生式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在20世纪20年代达到最高峰。它的一些基本观点和研究方法渗透到很多人文科学的研究中,尤其对当今的第二语言教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直至今天,其涉及的领域仍日益扩大。它们尽管不全以行为主义为指导观点,但名称的起源则不能不归之为行为主义。不仅如此,华生的环境决定论观点影响了美国心理学长达30年。尤其是他的预测和控制行为的观点更是促进了应用心理学的发展。

三、对比分析下的语言行为的相关研究

行为主义心理学十分重视语言行为(verbal behavior)的研究,因为语言可以使行为主义理论在研究和解释心理现象时,避免采用“思想”等一些心灵主义的概念。通过将语言过程描述为语言行为或以语言表达的刺激和反应,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可以把他们用于描述人或动物的其他行为方式的基本原理应用到描述人类语言上来,认为儿童语言习得过程与其他类型的习惯的形成一样,受同样的一套学习理论的支配(许余龙,1989:309)。事实上,这些行为方式的基本原理不仅适用于儿童语言习得过程,也同样适用于大学英语专业学生的语言学习过程。他们的学习过程都遵循下面示意图所表达的规则(其中,S表示刺激,R表示反应,方框中表示语言行为):

S1R1S2R2

在外语学习过程中,由于学习者已经习惯按照母语的模式进行思维,因此在学习新的语言时,总会受到原有语言习惯的影响,也就是要受行为主义心理学中迁移(transfer)规律的约束。语言转移理论者认为,新知识的习得是建立在旧知识基础上的,前一项学习任务的完成会影响后面学习任务的进行。语言对比分析的兴起正是建立在这种语言转移理论的基础上的。Osgood(1949)总结了当时对转移现象的研究,提出了转移的三种模式。从分析三种模式中我们发现英汉两种语言对应的情况。

1.两种语言里两种不同的刺激产生相同的反应,如:

(a)Can you give me your book,Lily?

(b)Can you give your book to me,Lily?

英语中有两种表达方式,但是在汉语中我们都可以理解为:“莉莉,你可以把书给我看一下吗?”

2.虽然有时看上去两种语言表达上构成完全对应关系,但是他们的语用目的是截然不同的。如下句:

(a)早上好,你上哪儿去?

(b)Good morning,where are you going?

这里汉语里问谁“早上好,你上哪儿去?”纯粹是问候语,无需对方回答;而英语里的“Good morning,where are you going?”则是希望对方给予明确答复的真正问话。

3.两种语言在刺激和反应上没有相同之处。由于对比分析看重的是对比的共同基础,如果两种语言没有相似地方,语言比较就失去了对比意义。

当然,语言行为的过程是非常复杂的,单靠一种理论是难以解释清楚的。所以对于语言行为的研究转向了语言迁移方面的研究。通过研究发现语言迁移的类型有三类。

第一,有害迁移,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干扰(interference)。这类迁移通常发生在两种语言的学习任务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时候。在这种情况下,外语学习者倾向于用母语的表达和理解方式来代替外语中的表达或理解方式,造成有害迁移。也就是说语言学习过程中语言习得者的母语在某种程度上对外语的学习构成一定的负面影响,而原因恰恰就在于母语的干扰现象。如:学生在写有关跨文化方面的毕业论文时常常犯这样的错误。他们会把汉语的“中国传统文化”翻译成英语的“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实际上,该句应该翻译成“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另外一个情况更为典型。在汉语里我们把称谓放在姓氏的后面,而在英语中是两者颠倒过来的。如:“胡经理”(Manager Hu)、“张阿姨”(Aunt Zhang)、“李局长”(Bureau Director Li)等。

第二,有益迁移,又称为促进(facilitation)。这类语言迁移通常发生在两种语言的学习任务相同的时候。这种相同性可以促使外语学习中新的学习习惯的形成。比如,汉语中的“金鱼”与英语中的“goldfish”,“黑板”与英语中的“blackboard”,“铅笔盒”与英语中的“pencil case”,等等。两者虽然在语音形式和文字书写形式方面都不同,但在语义方面却是相同的(都是“金+鱼”,“黑+板”和“铅笔+盒”)。这种相同性可以构成有益迁移,促使说汉语的学生在goldfish和金鱼等情况之间建立新的联系。而汉语中的“红茶”在英语中是black tea,两者之间在语义结构上没有上述的相同性,因而对中国学生来说,学习black tea要比学习goldfish难,有时还可能会受到母语的干扰而说成“red tea”。

第三,零迁移。这类迁移现象通常发生在两种语言的学习任务毫无联系的时候,也可以发生在两种语言的表达形式差距太大,以至于外语学习者认为这两种形式毫无共同之处的时候。如汉语中的亲戚比较复杂,而英语里表达亲戚的单词就过于简单化。它们之间的差距很大,以至于无法在两者之间建立一一对应关系。从另一方面可以说明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的对比结果是汉语更为具体化和复杂化,而英语更简单和简练。如:汉语中我们把女性亲戚称为阿姨p大姨p小姨p姨妈p大姑p小姑p姑妈p婶婶p大娘p舅妈和婶娘等,而对应的英语单词只有一个:aunt。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在外语学习中,语言迁移的范式和类型取决于外语学习者在两种语言中遇到的学习任务的异同,而学习任务的异同又取决于两种语言的形式、意义和使用方式的异同。因此,以迁移理论为心理学基础的对比分析便特别重视语言之间的对比。对比分析的目的是试图通过对比,在外语教学中促进有益迁移,防止和纠正有害迁移。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以迁移理论为心理学基础的对比分析能有效地帮助学生防止和纠正这些错误,它是大学专业英语教师教学的好助手。在多年的专业教学中,我通过分析学生英国和美国文学作业中表达错误发现,学生的错误其实有不少是由于母语的干扰而造成的有害迁移。所以外语教师必须认真地把学生的母语和他们所学的外语进行比较,才能了解学生究竟错在哪里。也就是像罗伯特・拉多所指出的,经过专门训练的外语教师能够清楚地指出错误的具体所在,而不是笼统地斥之为“外国腔”或“不正确的形式”。

下面分析一组以汉语为母语的学生在学习英语时所犯的错误:

1.There are so many Taiwan people live around the lake.

2.There is a mountain separate two lakes.

3.There are so many tourists visit there.

很多人会分析为,这些句子的共同错误是从句结构不对,并得出结论说,造成这些错误的原因是学生不知道在上述句子的加下划线处加上that,who,which之类的从句引导词。然而,这一结论掩盖了另一个更深层的原因,那就是汉语句子的篇章结构的干扰。汉语的特点是主题显著,句子的基本结构主要体现为主题与述题的关系,而不是主语与谓语的关系。受这种结构的影响,在上述英语句子中,学生可能试图将所加下划线的部分作为主题,它们之后的部分作为述题,而将there is(或are)作为主题引导词,相当于汉语中的“有”。也就是说,上述的英语句子是受下面一些汉语对应句子的结构的影响:

1.有许多台湾人住在湖边。

2.有一座山把两个湖隔开。

3.有许多观光客去参观那里。

这里明显反映出中国学生在语言迁移中犯的错误。汉语的句子中动词的表达简单,而英语中动词的语法现象非常多,仅是非谓语动词的具体表达形式就有多种,如:动名词表达法p现在分词表达法和动词不定式。根据该语法上面的三句话应该写成:

1.There are so many Taiwan people living around the lake.

2.There is a mountain to separate two lakes.

3.There are so many tourists to visit there.

可见,语言迁移指的是学习者在学习第二语言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借助于本族语的语言知识来学习第二语言的现象。当本族语的模式与第二语言的模式相一致或相似时,就会发生语言的正向转移(positive transfer),而当本族语的模式与目的语的模式不一样,这时借助于本族语的模式来学习目的语就会发生语言学习中的负向转移现象(negative transfer),负向转移又称之为干扰(interference)。上面例句中出现的动词表达错误问题正是这种现象的最好诠释。另外,在教学中所发现的学生在英语语言习得中所犯的常见错误以动词时态问题居多。如有个学生在回答文学课程的课后习题时,写道:

The poet think that his friend could live forever in his mind.When he puts him in the eternal lines,he would become immortal.

在短短的两句英语句子里,该生就出现了动词单复数问题和主从句动词时态的一致性问题。而这种语法错误在中国学生作业里比比皆是。具体地说来就是有些学生经常把动词的一般现在时的第三人称单数形式搞错,还有他们会把英语复合句中主句和从句动词时态的一致性问题没搞清楚。其原因是汉语中动词在表达动作的状态和行为的目的和效果时没有现在时p过去时与将来时等时态的具体变化,而英语在这一问题上显得严谨得多和细致得多。所以通过两种语言对比分析,我们很容易就能发现中国学生因为受汉语母语干扰所常犯的语法错误的问题所在。但是如何把这些问题解决掉对英语专业的教师们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四、探索纠正错误语言行为的对策

美国心理学家华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观点对语言教学的指导是有正面和积极的意义的。但是,他所强调的“心理学不应该研究意识,只应该研究行为”的说法对语言教学者和语言习得者来说是误导。而从上面所提到的迁移理论来看,出现学习过程中的有害迁移原因并不是单单对学生的语言行为研究所能解决的了的。我们所提倡的以迁移理论为心理学基础的对比分析便是解决问题的有益尝试。这里采用对比分析手段辅助语言学习的做法正是从培养语言习得者的语言意识入手,通过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对比让学生认清两种语言的差异现象,培养学生有意识地规避错误的语言行为。其实,对比分析的目的就是试图通过对比,在外语教学中更多地促进语言习得者的有益迁移意识,防止和纠正他们的有害迁移意识。关于对比分析理论我们不得不提到美国结构主义派的代表人物罗伯特・拉多(Robert Lado)。他在1957年出版《跨文化的语言学》一书中就开门见山地说道:“最好的教材是这样的教材:它的立足点是一方面对所学外语进行科学的描写,一方面又对学生的本族语进行平面的描写,加以仔细的比较。”(转引自:李瑞华,1995:5)他还进一步说:“我们假定,学生在接触外语时,会觉得其中有些特征易学,有些难学。与本族语相同的要素,他们就觉得简单,不同的就困难。老师如果把两种语言比较过,就知道真正的困难何在,因而更有办法去进行教学。”(引文出处同上)

而王宗炎先生在他的《语言问题探索》中提到的对比分析的四种模式更值得英语教学者借鉴和参考。(1)结构主义模式。这一模式是罗伯特・拉多在1957年规定的。后来转换语法派对此加以改造。(王宗炎,1985:146)具体地说,有以下几个方面可以进行对比:(a)语音的转移现象。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许多学生发音不准确和语调问题都是英语学习中比较突出的现象。原因在于汉语是象形文字,靠拼音来读出字的音,而英语是字母文字,靠音标来确定单词的发音。这一不同现象就造成学生在发某些音标时发音困难和不准确。(b)语法结构的转移。汉语的语序毕竟与英语不能完全等同,所以由此给中国学生带来些语言障碍是不新鲜的事情。如:汉语里我们说“冬天晒太阳”,英语里找不到对应的表达形式。但是我们可以这样表达:We enjoy the sunshine in winter.而我们不能说:We shine the sun in winter.(c)词汇的转移。这种情况与上一个基本相同,在学习过程中会同时发生。如:汉语里我们说“与某人结婚”。英语的表达应该是“get married to sb”,而不是“get married with sb”。这说明英语中有大量的习惯表达法,它们是建立在英语文化背景下的英语习语,是语言长期演化的结果,是后来学习者所必须遵循的法则。因此,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我们就不能想当然地进行语言的迁移。(2)转换语法模式。这是基于乔姆斯基的假定的模式。他的假定说认为人类尽管语言上各不相同,人们的心理却都有同样的深层结构,这就是语言的通性。依次看来,我们就可以把语言的深层结构转换成语言的表层结构,从而达到语言的迁移和转换。但是事实证明这种模式不能完全避免语言习得中语法错误的发生。(3)生成语义派模式。前面两种模式都是关注语言的内部要素,而这种模式把注意力放在语义和语言交际实践方面。Charles F.Fillmore是该模式的倡导者。他特别关注语言里指示语问题,即人称指示p地点指示和时间指示。汉语里指示语没有单数和复数之分,而英语里却有。而且他们对动词的单复数都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和干扰。(4)系统语法派模式。它关注语言的交际功能和语言环境问题。他们认为由于生活经验不同p人与人之间关系不同p语言安排不同和句子复杂程度不同,中国学生英语学习中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语法问题是不足为怪的。如:A:Why did you get a cold?B:Because I watched movie outside.(中国学生)而英国学生会说:Because I didn’t take enough vitamin pills.如中国人劝别人不要如何我们会说:如果你再不好好学习,你会一事无成的。而英国学生会说:你最好把你的成功或失败与你的努力联系起来。用英语说就是:You should work hard,or you will do nothing in the future.(中国学生)You can relate your success or failure to your efforts at college.(英国学生)由此可见,无论如何进行语言的对比研究和寻找修改语言行为的可行性对策,都只是语言学习过程中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上的探索而已,彻底地解决语言迁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必将是一条漫长的求索之路。

五、结语

从以上的具体事例和理论分析可以看出,我们在讨论语言学习问题时,要想得到一个完美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不可能的事。因为语言本身是非常复杂的和多变的。它有固有的一套规律和准则,这是我们作为学习者应该严格遵循的;同时,语言本身也会不断地发展和变化以跟上时代的前进步伐。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本文以上的分析和探索仅仅是谈谈我的某些教学体会和对有些理论的些许理解而已。但是,无论如何,我们都会从华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p罗伯特・拉多的跨文化语言研究和王宗炎先生的语言问题探索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的,以此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语言行为中的错误。当然,语言对比分析会始终贯穿在语言迁移现象的研究之中,并起一定指导作用的。这一点是经过长期的语言教学得出的结论,毋庸置疑。

参考书目:

[1]张厚粲.行为主义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2]许余龙.对比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9.

篇7

1.规范性。应用PBL应符合PBL的基本特征与运行模式的基本要求。首先值得注意的是,PBL的发源地加拿大Mc-Master大学将PBL定义为一种教育哲学,作为一种摒弃传统教育思维的教育理念,具有多元化的内涵,而不仅仅是一种教学形式或教学方法。人们认为,PBL逐渐从一种课程模式转变成融会贯穿于传统课程的一种教学策略,它既是一门课程也是一个学习过程。作为一门课程,始于精心选择和设计的问题。有研究者概括,PBL一般包含5个相互关联缺一不可的关键要素:问题或项目;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技能和知识;学习小组;问题解决的程序;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关于PBL的特征,一些研究已经有所揭示。如有论者概括,PBL具有下述四项特征: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自主学习、小组学习。PBL之教学模式颇为多元,但仍以“合作学习”及“主动探索”为其共同特性,而教师及学生参与程度之深浅则为不同模式的主要区别;也有论者认为,“以生为本”的PBL具备如下特征:问题是开放的;教师是引导者、促进者、支持者;无错原则,能容纳不同人的观点;多元评价。也有论者根据国外学者Barrows(1986)对PBL目标的界定,明确PBL的特征与优点:真实情境的学习;认知推理的学习;自我导向的学习;内在激励的学习。上述分析存在共性的成分,主要揭示了PBL在教学的基本理念与目标、师生角色、教学动力、认知过程、师生互动、教学评价等方面应具备的特征。从实施过程来看,根据介绍,经典PBL在医学教育领域应用的实施步骤是:教师制定PBL案例指导手册;学生分组;第一次讨论会(案例介绍、初步问题的提出与讨论、初步诊断分析原因、自学有关知识等);第二次讨论会(结合案例诊断、有关病情变化及治疗应用,进一步开展讨论治疗机制、药物应用等);第三次讨论会(后续治疗、效果评估等)。在其他领域也有论者认为,问题导向教学主要包括如下环节的内容:问题的设计构建、教学方案的选择、具体实施(方法指导与要求、分组及讨论、制定计划、人员分工协作、问题的探索、成果交流、信息反馈和评估)等。有学者基于国内外有代表性的PBL教学过程概括认为,PBL基本教学过程可划分为5个环节:组织学习小组、创设问题情境、分析问题、任务分配与自主学习、汇报及讨论、师生总结评价。不难发现,迄今有代表性的PBL应用过程是与经典PBL的运行模式基本相一致的,只是由于教学理念的差异,以及在不同领域或同一领域具有不同的教学任务,PBL的实践模式也存在诸多变式,在具体的环节、各环节的要求和细节等方面有所变化。经典PBL目前在国内教师教育领域已有所应用。如有研究利用PBL对本科生教育心理学课的教学开展行动研究,进行了较大的结构性改革尝试,改革中施行PBL的基本框架是:人员分组、问题设置、研究问题(第一次讨论与研究问题)、重新研究问题(第二次讨论与研究问题)、成果展示报告、进行反思总结。该项研究还探讨了这种模式对克服以往改革尝试中所存在问题的效果,总结了教改工作中值得注意的问题与更有效的改进措拖。

2.主体性。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是同时存在的主体,两者关系的处理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长期以来,我国的教师教育乃至中小学教育受苏联的教育模式影响较大,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灌输为主,过于拔高教师的权威,相对忽视学生的主体性的发挥,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受到抑制和影响。人们已经认识到,PBL要求教师角色的根本性转变,即要从传统教学中教师是注意的中心和知识的源头,转变为学生获得知识的教练或指导者(Woods,2000)。要在我国新课程的具体实施中引进PBL,一个重要前提就是教师角色的转换;而适应这种新角色的师资培训,在国外最受欢迎的模式之一,就是帮助教师亲身体验PBL教学的“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师培训模式。因此,在PBL教学过程中既要合理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更要重视学生主体积极性的调动,才能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但也应看到,如有研究者指出,目前在教师教育中实施PBL也存在着教师不顾学生的主体需求及社会现实,一味从教学目标出发来展开问题,导致教与学的效率不高。要提高“问题导向”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充分考虑学习者的实际需求,从根本上实现“问题导向”教学由“师本”向“生本”的转变。

3.层次性。人们已经注意到,PBL教学可分为3种水平:①低年级学生的初级或基础水平(学习研究仿真模拟问题、相对简单的综合性问题);②中高年级学生的中级或加重水平(学习研究真实情境问题、相对复杂的综合性问题);③高年级学生的高级水平(学习研究真实情境的复杂性问题,可能涉及到跨学科乃至跨专业的知识)。可见在应用PBL的过程中,不宜机械套用一般的模式,需根据学生的年龄与学习阶段、课程知识的难度与复杂性等差异,在问题案例的选取与设置、分组方式、讨论过程、评价过程等方面有所变通。当然,PBL教学最终的指向还是真实情境复杂问题的研究与解决。

4.灵活性。如人们所指出的,在把握PBL基本教学过程要求的前提下,PBL教学过程不是固定不变的公式,教师组织PBL不能机械地套用,同时任何学生也都没有一成不变的学习方式。在教师教育课程领域也应同样体现出这一要求,目前人们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如有研究者尝试将PBL引入到高师公共心理学课堂,基本的教学过程是:创设情境、呈现问题;组织小组讨论;学生调查研究;成果展示;组织学生反思讨论。通过实践检验,认为PBL在调动学生学习心理学的兴趣,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能动性以及发挥主体地位方面,要比传统教学的效果好得多。也有研究者提出了高等院校公共心理学课程的案例集成与问题式教学模式实效化的教学改革模式,针对具体的可操作模式提出了改革思路,主要涉及教学目的、教学规划、实施教学过程等要素和环节。也有研究者在儿童心理学教学中提出应用以问题为基础的参与式互动教学模式,探索通过课堂案例、小组讨论与环境实体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将教学过程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的传统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在提高教师教学质量的同时,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为主动,获得知识与培养能力并重。

篇8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 视角 隐喻理论 分析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9(a)-0191-02

在过去,隐喻理论的分析和研究是众多学科研究所需要进行探讨和涉及到的,包括心理学、文学语言学、哲学等多种学科体系都与隐喻的研究相关联,但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所作出的隐喻研究在当前的学术界还比较少见。该文主要是根据认知语言学的出发点,来探讨隐喻理论的具体意义和应用价值。在这个过程中,可能涉及到认知语言学的定义内容的区分,因为在语言学中包括了广义和狭义的差异,通常所提及得语言学主要语言的教与学或第二语言习得, 这也即是狭义上的语言学定义,而广义的应用语言学研究的是真实情景下语言的运用,这种语言学的分析是需要从实际出发,结合具体的语言学在应用中所存在的问题来进行相对应的讨论。所以隐喻的应用语言学研究的焦点是隐喻在真实语言交际中的运用。

1 语言学视角下的隐喻研究发展的现状分析

在当前,有众多的语言学家和哲学专家甚至是心理学家开始将研究焦点集中在对隐喻理论的研究,这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多方面学科的创新和优化的必然趋势,让隐喻在众多学科领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尤其是在部分发达国家,隐喻已经被例如到修辞学的研究中,将其作为修辞的定义和视角进行探究,因为国外相关语言学研究者发现这种隐喻的产生和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文章的文学色彩。让隐喻成为语言应用中的常有存在,并在交际中也逐渐发挥着巨大的方便和作用,尤其是在认知语言学的立场上而言,用隐喻可以更好的将语言中难以表达的障碍给予解决并赋予其更加高级的感彩。在隐喻理论的应用下,只要掌握到隐喻的合理应用技巧,可有效将直白语言中的唐突、不适以及尴尬等语言情境化解并转变提升人际交往的关系密度,另外这种隐喻理论的实际应用升华到其本质特点则是达到交流的更高级形式和谈话氛围,有时也会出现很难让别人去认知它、理解它。但从另一方面来讲,隐喻在一些较为复杂的情形下也会造成交际氛围的不利影响。所以在实际的交际语言应用中并不推崇利用隐喻。其主要是在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在文化语言中的隐喻利用,它所产生的本质特点就是通过人们在生活中不断通过想象等能力对万物进行重新编码组合的结果。

2 国内外研究隐喻理论的概述

2.1 关于隐喻的传统理论

传统的隐喻研究的最大特点是通过形式逻辑为主,这部分的研究在早期已经有众多语言学研究者对其进行理论上的研究和分析。在他们认为,隐喻表达的是一种语言现象,它区别于字面语言所直接表达出来的形象语言,是一种主要用于诗歌和其他文学作品的修辞手段。从这方面的隐喻理论分析出发,其实质就是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的一种语言表达,所以隐喻也即是被看成是对语言的一种创造性运用,来通过比喻实现语言表达。但是这种传统的隐喻理论研究在很多方面存在着一些不足和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对隐喻理论的研究缺乏实际有效的交际情景所创造出来的实际语言的素材实例分析,在当时的隐喻理论研究的过程中,并没有真实的比喻例证,通畅都是研究者通过凭空杜撰或取自诗歌戏剧所得来的,这就造成隐喻的句子结构是一种缺乏实际语言交流应用的效果,只是一个处于静态的无语境的系统。其次,由于形式逻辑认为比喻语言仅是字面语言的一种补充形式,隐喻在很大程度上就失去了语言学范畴的实际位置,其研究者重点是从语言应用的角度出发来对隐喻理论进行的分析。认为隐喻意义是完全不同于字面意义的言外之意,忽视了隐喻意义也是在字面意义的基础上产生的这一事实。

2.2 隐喻的应用语言学理论

从历史语言学发展的过程来分析,隐喻研究更加注重的是认知功能,也即是语言学的范畴,重视隐喻在认知语言学中的应用。在很早期,隐喻就具有在语篇中用一个概念替代另一概念以达到新的理解的认知功能,尤其是涉及到政治色彩的隐喻应用在特定场合和语言环境下的交际效果,其隐喻实现了它的社会语境观。实际上隐喻研究在一个特定的语言运用情景中,是需要把认知语言学和社会文化之间进行融合才能真正突出隐喻理论的作用和效果。但随着语言的不断发展,很多研究学者也摆脱了这种多视角研究隐喻现象的方法,语言哲学家和认知心理学家分别把单一的逻辑或单一的信息处理作为基本的研究和论证方法,而这种单一方法把隐喻的认知语言学研究推到了最高层次。这也是众多语言学家开始意识到这种隐喻的理论应用分析所存在弊端,并逐渐开始重新认识隐喻研究中的语言、认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并把语言运用作为隐喻理论研究的关键,开始形成认知语言学角度和立场下的隐喻理论研究,并逐步建立隐喻应用语言学研究的框架。

3 通过关联理论来对隐喻理论进行分析

3.1 关联理论在隐喻中的产生和含义的形成

隐喻理论的应用是在语言环境中通过层层复杂的语义关联才产生的,这其中所包括的因素也较多。这种关联性,也是人们在日常的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交际交流中所形成的一种准则,这种准则具有一定的关联性,这即是说语言表达的人要在思想和语言的结构整合之后来进行关联性的表达,从而达到贴近人们谈话环境同时有实现了让听者明白发言者的语意。这种通过隐喻表达出来的语言效果并非全是关联性的表达,也还存在模糊和隐含的表达。而隐喻正表达了模糊的表达方式,阐述了用人类语言无法完成的表达意义。但是这种表达的方式必须将表达的喻体本身和需要本体相关联,人们通过客观事物对话语进行充分联想,人们在对此类认知能力如果存在共性的话,人们所联想的事物和思考是有区别的。

3.2 用关联性来解释隐喻理论的依据

通过关联理论来解释隐喻,首先是隐喻的存在主要集中于人们交流的语言环境中,其次是在这种隐喻的作用下,语言才实现了其间接性,并让人们在理解语句的时候要通过推理性才能了解。曾有研究学者说过,隐喻在语言中的应用,是不需要人们在对其进行语言的具体解释和阐述,它是人类在生活交际中自然而然形成的一种推理现象。而关联性的理论证明了隐喻是属于一种一般性语言表达,也是通过隐喻语言的表达实现了对行动行为的产生和实施,形成间接行为因素或者是直接的行为因素。然而关联理论将隐喻归为间接性的,将命题的态度与形式关联在一起,这就要求被听者要善于从语言情境中来对隐喻语言进行合理的推断。

4 诗喻的认知语言学视角

4.1 诗喻与诗歌之间的关系

诗性思维也是认知语言学中的一种特别概念,并通过不同的语言表达来形成作者个人的表达目的。但与此同时这种思维也是可以通过隐喻的表达形式来实现,而诗歌就是隐喻表达最为多的一种表现。诗歌中的语言表达形式并非仅仅通过文字,也可以通过音乐、图画或者其他来对诗意和个人的思想感情予以表达和呈现。诗的本质也是作者对人类语言认知表达的一种方式,只是将日常的思维感情和语言意境通过诗歌来进行隐喻了,从而形成了诗歌隐喻最复杂、最新颖的表达,诗歌内容通常主要是通过最为简约、结构简单的方式来进行思想感情的丰富充裕的表达,而且这种诗喻的表达,超越了语言所本身传达的感情和价值。诗人利用诗喻赋予了诗歌更多的意义和内涵,使抽象的感觉具体化,激起读者的思考和丰富无暇的想象,对诗歌中的字面含义有了多层次、多情境的理解和认识。

4.2 诗歌中语言链结构的融会贯通

在认知语言学的范畴中,对人类在生活和人生中所积累的经验和知识在大脑中的储存方式主要是以概念的形式所存在,并且每个概念都是以先前的经验为前提条件来对形成对其他事物的一系列假设和概括。但是概念的定义,是不可能独立存在并形成的,它要求通过特定的方式在有序的状态中融会贯通,并在大脑中形成一种连贯畅通的语言链的结构,成为人们对新信息进行匹配、类推、重组、转换的知识储备资源,使得隐喻在不同概念之间对空间和时间都没有影响和障碍,并可以将概念整合成为一切可能,所以如果通过认知语言学的隐喻理论应用,在人们脑海中首先是通过各种概念的整合来形成一种认知的框架,并通过这种框架来对诗歌中的隐喻进行剖析和理解。在《锦瑟》这首诗中,有众多研究学者都曾利用隐喻的分析角度来进行各种分析和见解,但诗中所隐喻的各种复杂情感交织不清,使得无人敢确定这首诗的指向。但正是这种诗歌的隐喻作用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值得创造和留有无限想象的诗歌境界,其诗文主要是通过最精简的语言表达却给读者带来了一幅想象无暇的意向情景,进而诗人或隐讳或张扬的抒发了自己的情怀,读者也从脑中的图式中理解了诗人的意图并激发了无限的想象。这种隐喻所呈现的模棱两可、模糊不清的语言表达,是一种复杂而难以描述表达的情感情结。

5 结语

综上所述,隐喻运用是一个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和心理语言现象,需要多学科的多元研究。并且在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隐喻研究要求不断拓展语言学框架和语言学的范畴和视野,才能更好的对隐喻理论的实践应用起到作用。反之, 隐喻的应用语言学研究也同样有助于揭示隐喻的本质、处理和功能。应用语言学视角下的隐喻研究还存在不少研究空白。

参考文献

[1] 庞继贤,丁展平.隐喻的应用语言学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6):9-12.

[2] 丁冰莹.从认知语言学视角分析诗喻的理解机制―― 以李商隐的“锦瑟”一诗为例[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1(2):22-23.

篇9

Research progress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malocclusion as well as orthodontic treatment and psychosocialbehavior

WANG Xu1 WU Chengfang1 LI Yunsheng1 WANG Rui2

1.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 China Meitan General Hospital, Beijing 100028, China; 2.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 Beijing Chaoyang Hospital Affiliated to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20,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living conditions, orthodontic treatment needs of patients with malocclusion is growing. People do not only pay attention to the effect on beauty and function of malocclusion, but also pay more attention to psychological effect resulted from malocclusion and psychosocical behaviour effect of orthodontic treatment. In order to follow the model of “living beings- psychology-social medicine” and provide better treatment for patients with malocclusion and obtain satisfying therapeutic effect, the role of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i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in the process of orthodontic treatment.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review the latest relative researches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malocclusion as well as orthodontic treatment and psychosocial behaviour, and to discuss the domestic further research direction.

[Key words] Malocclusion; Orthodontic treatment; Psychosocial behaviour

错颌畸形是先天因素(遗传及出生前的环境)或后天因素(局部及全身性)所引起的牙颌颅面畸形,不仅影响患者的口颌功能及颜面外观,同时还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1]。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医患关系也由以“疾病”为中心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正畸患者的心理健康问题愈发受到正畸医生的重视。正畸医生不仅要矫治患者的牙颌颅面畸形,亦需要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改善其社会心理行为,将身心健康作为正畸治疗的最高目标,达到更加满意的治疗效果[2]。近年来,心理学研究在口腔正畸领域里愈显重要,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相关研究,本文就错颌畸形与正畸治疗对患者社会心理行为的影响进行了回顾与总结。

1 错颌畸形患者的社会心理行为概况

1.1 心理行为的概念

心理行为是指有机体根据各自的认知水平、人格特点及阅历经验对各种内外环境刺激所产生的反应活动。由于个体间认知、个性及经历的不同,心理行为的体现方式亦存在一定的差异。限定范围内存在的差异属于正常现象,若超出正常范畴,表现过分激烈或过分迟缓,则为异常现象。心理行为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主要包括社会因素、客观环境、主观经验、文化水平、人格特征等。

1.2 社会心理行为的概念

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具有社会性,社会因素在个体由自然人成长、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由此衍生出社会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社会心理学是对人(既包括个体也包括群体)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规律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社会心理行为是指个体或群体在特定的社会影响下所做出的内隐及外显的反应,其在社会化进程中发展了自身的心理能力、健全人格及行为方式。

1.3 社会心理行为的影响因素

1.3.1 人格特点差异

人格,亦称个性,它反映了一个人总的心理面貌,是相对稳定、具有独特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它是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受遗传、环境、教育等因素影响,包括气质、性格、能力、兴趣、爱好、需要、理想、信念等方面内容,人与人之间显著的差别就在于人格。中国版的艾森克人格问卷将人格特点分为以下四类[4]: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和抑郁质。①胆汁质(神经活动强而不均衡型):兴奋性很高,脾气暴躁、性情直率、精力旺盛,能以很高的热情埋头事业,但精力耗尽时,情绪容易一落千丈;②多血质(神经活动强而均衡的灵活型):热情有能力,适应性强、精神愉快、机智灵活,但情绪易改变、注意力易转移,不愿做耐心细致的工作;③黏液质(神经活动强而均衡的安静型):平静、善于克制忍让,生活有规律有耐久力,严肃认真,但不够灵活、因循守旧,注意力不易转移,对事业缺乏热情;④抑郁质(神经活动弱型):沉静深含,人缘好易相处,办事稳妥可靠,但敏感易受挫折,孤僻寡断,反应缓慢,不图进取。Al-Omiri等[5]的研究发现,50名成年人错颌畸形患者在正畸治疗结束后的治疗满意程度,与不同的人格特征存在明显的相关性。Barker等[6]对矫治后远期治疗效果的临床研究亦得出了同样的观察结果。

1.3.2 年龄差异

错颌畸形患者就诊的最主要目的是美观需求,在这种意识状态下,儿童、青少年患者和成年患者的心理状态存在很大的差异[7]。Bos等[8]的研究发现,影响正畸治疗态度的关键因素之一是错颌畸形患者的年龄而非性别。

儿童及青少年患者多数由于家长及环境影响而选择正畸治疗,通常为被动配合,存在畏惧、害怕、焦虑等心理[9];同时儿童及青少年的依从性及自控能力亦相对较差。但就不同发育期的心理状态而言,在矫治依从性方面,青春前期患儿较之青春期患儿具有更加明显的优势,更容易接受并配合正畸治疗;由于青春期患儿正处于由儿童向成年人过渡的时期,存在比较显著的叛逆心理,面临着较多的心理问题,故较青春前期患儿更难于克服由正畸治疗带来的各种不适反应。

成年患者对正畸治疗的认知程度一般较青少年高,主动意识强、依从性较高、配合良好,但成年患者同样具有恐惧和焦虑心理[10]。由于社会因素的影响使他们的矫治心理更加迫切,对矫治结果的期望值也相对更高,其各自不同的社会背景而形成不同的社会心理特点会显著影响治疗效果[11]。一些伴有颌面部畸形的成人患者,需要正畸-正颌外科联合治疗,通常此类患者的心理状态会更加多疑、焦虑、敏感,在正畸治疗中可能需要正畸医生更多的心理关注及干预[12]。在认识这些心理特点的基础上,正畸医生在矫治过程中对患者进行适宜的心理干预,可以达到更加令人满意的治疗结果[13-15]。

2 错颌畸形患者的社会心理行为特点

牙齿、颌骨及颅面存在的畸形及异常关系将严重影响患者的社会心理行为。错颌畸形患者的心理状态明显差于牙列整齐的人群,表现出很多负面情绪,如焦虑、忧郁、敏感等,而且愈严重的错颌畸形,其负面情绪也愈发明显。正畸医生需要全面了解患者的社会背景及心理特点,在治疗中准确把握患者的心理状态,从而达到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描述错颌畸形患者的社会心理行为特点:

2.1 矫治动机

动机是推动人从事某种活动,并朝一个方向前进的内部动力,是为实现一定目的而行动的原因。一般情况下,错颌畸形患者的矫治动机包括改善外观、改善口腔功能、社会因素三个方面。年龄差异会对患者的矫治动机产生影响:大多数年轻患者的矫治动机以改善牙齿外观和面部形态为主;而中老年患者由于多伴有其他口腔疾患,主要的矫治动机是改善口腔功能,通过正畸治疗来重建咬合、提高咀嚼效率,以提高其生活质量。社会因素方面主要是指改善患者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的表现,改善患者的总体社会心理健康状况,提高生活品质等。

2.2 依从性

正畸治疗的疗程较长,患者依从性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正畸治疗的效果,成为正畸医生普遍关注的问题。从年龄角度来讲,成人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优于儿童及青少年患者。反过来,正畸医生采取的各种治疗措施又会对患者的心理产生影响,从而对患者的依从性产生影响。刘学[16]对比分析了经过半年以上正畸治疗及非正畸治疗成年错颌畸形患者的心理疾患,结果正畸治疗组在焦虑、偏执、抑郁、人际关系等方面与非正畸治疗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证实了正畸治疗同样会对患者产生影响的结论。

2.3 耐受性

青少年错颌畸形患者在正畸治疗中对疼痛及各种不适的耐受性要明显高于成年患者[5]。就正畸治疗时间长短而言,成年患者对此的关注程度明显高于青少年患者,成年患者更希望通过尽可能短的时间来结束正畸治疗。此外,成年患者对矫治过程中的细节及微小变化亦过度关心,对疗程、正畸治疗效果及矫治存在的风险十分关注,经常反复询问。

2.4 治疗期望值

期望值是指个体或群体对实现某目标的概率的估计[17],其影响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经济状况及文化素质等。有研究表明,女性错颌畸形患者总体期望值高于男性;成年错颌畸形患者总体期望值高于未成年人,未成年人父母的期望值会对未成年患者的期望值产生影响;已婚错颌畸形患者总体期望值高于未婚者;文化程度差异会产生错颌畸形患者总体期望值的差异,硕士、博士的总体期望值明显高于其他组,高中(中专)、大专及本科三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7]。某些情况下,正畸医生和错颌畸形患者之间的期望值也会存在差异。林珊等[18]经过调查研究发现,正畸医生和成年错颌畸形患者在牙齿美观方面的评分存在显著性差异(P < 0.01)。

2.5 疗效满意度

正畸治疗满意度与错颌畸形患者的人格特征存在明显相关性,正畸治疗前有必要掌握患者的人格特征,以帮助评估疗效满意度。不同个性特点的患者,满意度存在很大差异:理智型患者能够正确认识牙颌颅面畸形的客观存在,矫治中能够与正畸医生良好合作,可获得较高的疗效满意度;精确型患者对颜面美观及口腔功能的恢复存在过高的要求,疗效满意度一般或较差;抑郁型患者多存在牙科焦虑症,敏感脆弱、情绪较不稳定,疗效满意度不佳;冷漠型患者对正畸治疗和矫治效果漠不关心,疗效满意度最差。

3 错颌畸形矫治对患者社会心理行为的影响

3.1 心理干预对患者社会心理行为的影响

正畸治疗中错颌畸形患者的心理呈现动态变化过程,不同的心理问题会对矫治结果产生明显的影响。动物实验证明心理应激会影响牙齿的移动,甚至会影响动物的身体状况[19],由此提示有必要对接受正畸治疗的错颌畸形患者进行心理干预。

3.1.1 一般性原则

①正畸医师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规范,穿戴整洁、态度和蔼亲切、技术规范娴熟;②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充分有效地与患者进行沟通,准确掌握患者的心理变化;③为患者提供舒适整洁的就医环境,营造轻松愉悦的就诊氛围。

3.1.2 个性化原则

主要是指通过良好地与患者沟通交流,评估分析患者的基本信息(家庭背景、成长环境、个性特征、文化程度及心理状况等),有的放矢地针对不同特点的患者进行个性化的心理干预。这种方式可以将错颌畸形患者的心理状况调整到最好状态,有利于提高正畸治疗效果并尽可能缩短正畸主动矫治的时间。

3.1.3 心理干预方法及影响

矫治前,需要充分了解错颌畸形患者的就医目的,对于要求过高的患者,需要特别注意,沟通困难的患者最好不要急于开展正畸治疗。Desforges等[20]研究表明,正畸治疗前向患者交待正畸治疗过程中会出现的各种情况、正畸医生与患者之间的良好沟通,对将来的正畸治疗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矫治中,正畸医生需要时常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对存在心理问题的患者及时进行心理干预。常用的正畸心理干预方法有以下4种[21]:

3.1.3.1 教育性心理干预是指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心理疏导。正畸认知教育在正畸治疗过程中极为重要[22]。教育性心理干预可以使青少年患者在正畸治疗过程中减少焦虑和恐惧,更好地配合医生进行治疗[23]。对于成年患者,可以借此调整其心理状态,充分认识正畸治疗,降低过高的期望值并消除疑虑,使正畸治疗过程变得轻松愉悦。

3.1.3.2 认知-行为心理干预是指通过改变患者的思维和行为来改变不良的认知,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近年来认知-行为心理干预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愈来愈多。对于伴有体像障碍的口腔正畸患者,通过干预,可以改善其认知偏差和心理健康水平,对正畸治疗起到积极作用[24]。同时,认知-行为心理干预对于成人正畸患者的牙科焦虑和社交焦虑有较好的改善作用[25],还可以有效降低治疗过程中的疼痛感受[26]。

3.1.3.3 分散注意力心理干预是指通过一些行为方法使注意力从一种刺激或体验移开并转向另一种刺激。对固定矫治的儿童采取一系列分散注意力的方法可以有效降低正畸治疗过程的疼痛感[27]。对重症监护患者的研究发现,采取音乐疗法分散其注意力,可以缓解患者的疼痛感及焦虑心理[28]。

3.1.3.4 集体式心理干预是指将患者集合在一起,对其进行一系列的集体训练、集体教育和心理疏导。正畸治疗中常用的是模范教育及家庭式干预。通过对青少年患者进行家庭式干预,可以明显提高其配合能力,龋齿及牙龈炎的发生率亦明显下降[29-30]。与其研究结果相一致,对青少年患者进行集体式心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正畸治疗效果[31-33]。

矫治后,进入保持阶段。一般情况下,主动矫治结束后,患者的心理到行为均已进入放松状态。此时,特别重要的是正畸医生需要对矫治结束的患者强调保持的重要意义,特别对要求过高的患者需要反复说明佩戴保持器的重要性,确保维持良好的矫治结果。

3.2 正畸治疗对患者社会心理行为的影响

正畸治疗对患者的社会心理行为是否存在影响,正畸治疗是否可以改善患者的自我认知,增强患者的自信心,目前尚存在争议。

3.2.1 正畸治疗对患者社会心理行为的影响不明显

一项长期研究表明,即使正畸治疗后错颌畸形患者对其牙颌颅面的美观及功能的恢复均十分满意,然而与正畸治疗前相比,正畸治疗对患者的自信及认知水平的影响及提高没有明显变化[34]。Kenealy等[35]长达20年的纵向调查结果表明,虽然经历过正畸治疗的青少年患者均更加满意其矫治后的牙齿排列及颜面美观,但青少年时期是否接受过正畸治疗对其成年后的自信心、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均没有明显影响。

3.2.2 正畸治疗对患者社会心理行为的影响具有正面性

Klages等[36]在研究中采用常规口腔健康检查并展开相关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存在牙颌颅面畸形以及对自身牙齿整齐度及颜面美观不自信的患者,与牙齿排列整齐、容貌外观较好的群体相比,口腔卫生环境的维护相对较差,此类患者会出现逃避牙科检查的情况,对可能反映其较差的牙齿美观性的行为都会尽量避免。此研究结果提示此类错颌畸形患者不仅对自身存在牙齿缺陷的事实不愿正确面对,同时对自身牙列及颜面美观的认可与否会明显影响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另有临床研究发现,在青少年时期未接受过正畸治疗的患者与接受过正畸治疗的同龄人相比,社会活动中更容易受到身体、心理及社会等各方面因素的不良影响[37]。

篇10

一、物理学困生思维障碍的具体表现。

由于初中物理学困生思维障碍产生的原因来源不同,作为主体的学生的思维习惯、方法有所区别。所以,初中物理学困生思维障碍的表现各异,具体归纳为以下几种:

1.对物理概念的肤浅认识。

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对一些物理概念或规律没有深入理解,不能脱离表象而形成抽象的概念,难以把握本质含义,造成对物理难学或无法学懂,久而久之,失去了学习物理的信心。例如在学习“欧姆定律”一节时,出示的一道练习题:某导体的两端电压是2V时,通过它的电流是0.2A,则此导体的电阻是;若此时导体两端的电压为4V时,通过它的电流是;此时导体的电阻是。解答此题时,许多学生对于公式R=U/I可知U、I情况下求出电阻R的值,但是不能理解成导体的电阻是由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中电流决定的。导体电阻大小是由组成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等因素决定的,“它与导体两端有无电压、导体中有无电流无关”的实质没有理解透彻,因此本题中电压变为4V时,得出R=U/I=20欧的错误答案。这就是学困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理解不透彻,而出现了对物理学习的思维障碍。

2.忽视隐含条件。

物理中的某些定义、公式、规律、概念等都有其成立的前提条件,但综合到物理习题中,这些条件或己经给出但不明显,或没有给出却渗透在题意中,称之为隐含条件,解题时由于学生思考问题不够深入,容易忽视这些条件,而导致解题错误。例如汽车在5min内匀速行驶了2000m,若汽车所受的阻力为2000N,则该汽车的功率为多大?这道题目中隐含的条件是该汽车作匀速运动,解答此类题目时,要求学生必须熟练应用二力平衡条件去分析问题,因为汽车匀速运动,它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即F=f=2000N,根据功率的计算公式P=W/t=F.s/t=f.s/t就可以求出该汽车的功率。但是在大部分学困生中,不能理解题目中这一隐含条件,苦苦思索题目,埋怨题目所给的条件不足,无从下手。

3.缺乏分类的物理意识。

分类归纳是学生学习物理的重要方法。由于初中物理的概念繁多,物理规律抽象,学生容易记忆错误,造成解题的思维障碍。例如:学习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很多学生不能将凸透镜成像的条件和规律进行分类记忆,导致考试时出现混乱,将照相机的成像条件写成放大镜或幻灯机的成像条件,也将幻灯机的成像规律写成照相机的成像规律,将答案写得五花八门。

4.受思维定势的束缚。

思维定势就是用某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学生由于经常接融同一类问题或同一种直观模型,因而形成一种习惯性思维方式,有时也会将学生的思维束缚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造成消极的作用。当在学生非常熟悉的一类题目上改变了个别条件,学生不去认真分析,马上按习惯的思路求解,造成解题的失败。例如:上体育课时,某同学用500N的推力将40N的铅球推出了8m远,求这位同学在推铅球时对铅球做的功是多少?解这类题目,学生必须掌握做功包括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有力作用在物体上,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两者缺一不可。但是学生解答上述题目时犯了一个思维定势的毛病,认为是该同学用500N的推力将铅球推出了8m,直接根据W=F.s的公式代入数字得出错误的结果。

5.缺乏生活经验意识。

物理离不开生活,生活处处有物理。例如:要求学生估算一个鸡蛋的质量时,很多学生把一个鸡蛋的质量写成了500g;把举高1m的鸡蛋做的功为100J;要求学生将电工钳这种常见工具说出它与物理知识有关的应用等,结果学生将答案写错,说明学生缺乏生活的经验而形成物理思维障碍。

二、初中物理学困生学习思维障碍的应对措施。

1.加强物理基本概念的教学,提高思维的免疫力。

概念是思维的基础,又是思维的结果,在物理概念教学过程中,要注意:(1)解释概念产生的背景,让学生了解定义的合理性和必要性。(2)揭示概念的形成过程,让学生综含概念定义的本质属性。(3)加强对基本概念的巩固与训练,对学生易出现思维障碍的地方,呈现各种正与误的辩析,让学生在变式和比较中增强免疫力,活化思维。(4)让每个学生建立错题档案,搜集和整理学习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多次反复订正,并在学习小组内互相交流,切实有效地防止错误的再次发生。

2.加强学困生的思维训练,培养学困生的正确思维方式。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物理学习中要使学生思维活跃,突破思维障碍,就要教会学生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正确思维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提高学生观察分析、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认识能力作为教学的一个目标。在例习题中要把解题思路的发现过程作重要的教学环节,不仅要使学生知道该怎样做,该做些什么,还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这样做,是什么促使你这样做的?诱导学生暴露其原有的思维框架,有意按学生常见、多发的歧路适当出错,把学生的错误暴露出来,设置疑难,展开讨论,从疑难问题引出思考,促进学生思考,使学生分清错误题型,搞清问题所在,从而做到对症下药,清除病根。在物理练习中,要引导学生认真审题,细致观察,挖掘对解题起关键作用的隐含条件,培养学生养成每做一题,反思一下“这样解题有没有错”?的好习惯。引导学生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学会全面地思考问题,养成追根问底的习惯。引导学生剖析自己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对解错题、漏题的剖析,提高辩证思维能力,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训练,提高发散思维能力等。只有这样才能消除思维定势在解题中的影响,有效地突破学困生的思维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