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范文
时间:2024-01-04 17:47: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我国加入WTO以后农民增收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受自然资源等各种客观因素制约,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优势并不明显,加大对农业部门支持力度已经势在必行。然而,同“硬件”相比,我国农村和农民更迫切地需要包括技术、文化、经营理念和组织体系在内“软件”的支撑,特别需要采用有效的经营组织把分散的农户联合起来,形成一种“合力”。农民协会就是一种可供选择的途径。鉴于我国以前尚缺乏农协运作方面实践,借鉴国外农协发展经验就显得非常必要了。
日本的农民协会已经经历了半个世纪,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这里介绍日本鸟取县东伯町采取公司法人的模式来运作农民协会的做法和经验供参考。
一、
东伯町农协形成的历史
鸟取县的东伯町位于日本列岛西南部,北部临日本海,总面积82.2平方公里。年均降水量2,100毫米,平均气温16.8度。町内共有耕地面积1,697公顷,人口1.2万人。畜产品和梨是东伯町的主要农产品。1947年11月日本公布了《农业协同组织法》以后,东伯町的农协就同日本众多的其他农协一起建立起来了。当时,日本农协组织规模非常之小,如东伯町的小鸭农协只有41家农户参加。1965年日本公布了《农协合并助成法》,政府鼓励和促进农协的合并。
当时东伯町有八桥、浦安、下乡、上乡和古布庄等五个小规模的农协,受到规模和资金的制约协会在组织销售、购买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很大。在《农协合并助成法》的推动下,通过协商,这五个协会终于在1965年12月合并成为现在的东伯町农业协会。
1995年东伯町农协一共有会员2320户,其中正式会员1805户,非正式会员515户。同年该协会的固定资产达到191.3亿日元(13.4亿人民币)。农产品产值10.2亿日元(7140万人民币),水果产值12.22亿日元(8554万人民币),畜产品产值57.3亿日元(4.01亿人民币)。农产品加工产值121.8亿元日元(8.53亿人民币),其中农产品加工2.1亿日元(1470万人民币),肉鸡加工36.3亿日元(2.54亿人民币),肉食品加工56.9亿日元(3.98亿人民币),其他产品加工26.53亿日元(1.86亿人民币)。
二、东伯町农协的管理组织
东伯町农协的管理组织机构如图1所示。农协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协会的总代会。总代会是由各村民小组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共375个席位。总代会代表任期为3年,具体工作包括:(1)讨论和通过协会的年度报告和年度决算;(2)认可新的年度计划和预算;(3)讨论当年的议案;(4)选举和委任协会的行政管理人员。
理事会是协会是总代会的常设机构,具体工作是决定协会经营的基本方针,并把具体工作与任务交付协会组合长去执行。协会组合长由总代会任命,他的责职是对协会进行具体管理,如同公司的总经理。
监事会的作用是对理事会和协会组合长的工作进行监督。监事会由总代会领导,直接对总代会负责。
东伯町的生产部门包括农业振新部,畜产部两大部门。农业振新部主要是为协会成员农户提供种植业的产前和产后服务。如东伯町的水田共有933公顷,协会的育秧中心,为全协会农户提供培育的秧苗和机械化插秧等多项服务。协会大米中心为会员提供包括收割、烘干,脱粒、进库和销售等一体化服务。
设立农产品加工部的目的是提高协会农户产品附加价值。如酱菜加工厂收购协会成员的萝卜,制成酱菜,然后直接销往协会在町外各地区的市场。水果部是农产园艺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十一世纪梨是东伯町的代表水果产品。70年代初期,东伯町采用公司法人形式促进梨生产的团地化,促使梨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1972年以后町内的梨生产完全采用一体化模式经营,即农户分散种植,协会统一技术指导,会员收获的梨由协会统一分档,储存和销售。
畜产部工作包括肉鸡、牛肉和猪肉生产,堆肥加工,畜禽的屠宰、加工、物流和销售等,协会统一的一体化经营。
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大批量购买可以节省各种成本。东伯町农协会设立购买部就是为了节约会员购买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费用。在生产资料购买方面,协会通过对会员提供数据的统计,掌握町内生产资料,包括饲料、化肥、农药等需求数量制定购买计划,并按照会员的需要及时把各种生产资料送到协会成员手中。协会商店提供的生活资料不仅价格便宜,而且减少会员去城市购买日常生活品的时间。
信用和保险部。协会有自己的小银行,会员把钱存在协会的信用部门,在必要时也可以通过信用部贷取所需的资金。
指导部。协会的指导部包括技术指导和经营指导两部分。协会除了自己的技术人员以外,还同国立和县立大学、研究所建立密切的联系,使协会成员的农业和畜牧业生产经常获得各种技术支持。经营指导包括教会协会会员记帐,合理避税以及怎样有效地运作资金。
相关的公司。随着农协生产和销售规模不断扩大,协会利用积累的资金投资经营两个由协会直接控股的公司。“东伯振兴株式会社”就是其中之一。东伯振兴株式会社经营的有(1)兄弟购物中心;(2)鸟取肉鸡加工厂;(3)鸟取车站商店;(4)大阪物流中心;(5)岛根营业所。兄弟购物中心是设立在町内的零售商店,主要销售生活用品。鸟取肉鸡加工厂是肉鸡加工处理工厂,年加工能力达到200万羽鸡,主要满足大阪和京都地区市场需求。鸟取车站连锁商店设立在鸟取县各车站附近,销售东伯町生产和加工的牛肉、鸡肉、猪肉和肉制品。大阪物流中心从事农产品的第三方物流工作,把鸟取县的农产品、畜产品和水产品配送到日本关西地区的各大超级市场。岛根营业所为协会成员提供综合服务,包括销售农畜产品的、食品、衣服、日用品、汽车。房产和地产的买卖。此外还经营贷款和保险业务。
三、东伯町农协肉牛产业一体化
为了具体了解东伯町农协的运作情况,我们在这里介绍东伯町肉牛一体化经营的案例。东伯町的肉牛生产的方式是肉牛的饲养由各协会成员分户进行,此外的所有工作由协会通过一体化经营方式来完成。这些工作包括种牛的繁育,小牛的生产、架子牛的育肥,屠宰、加工和销售活动。同这类活动配套的公共设施和设备包括小牛繁殖中心、小牛哺乳中心、育肥牛试验场、草场、奶牛中心,屠宰加工厂、营业所和牛肉专卖店。
1.肉牛的繁殖和育肥
1991年日本开放牛肉进口以后,国内的养牛产业深受影响。原来东伯町农协生产牛肉以小公奶牛的育肥为主。随着进口牛肉迅速增加以后,小公奶牛育肥肉同进口牛肉之间的价格差异很小,受到冲击特别大,销售额显著下降。为了改善这种不利状况,町农协决定开发不受进口牛肉影响的高级黑毛日本和牛牛肉。为此,他们建立了肉牛繁殖中心和哺育中心。繁殖中心任务是繁殖优质黑毛品种小和牛,哺育中心的任务把由哺育和饲养由繁殖中心送过来的黑毛小牛,以及部分从牛奶生产农户家里收购来的小公奶牛,卖给本町养牛农户,通过他们来培养优质黑毛和母牛和肉牛。
2.繁育中心
繁育中心的主要任务快速繁殖优质黑毛和牛。采用的方法是人工受精或者胚胎移植等方式使得母牛怀孕。胚胎移植不仅可以确保胚胎品质,还有可以借助普通母牛借腹生产价格昂贵的黑毛和牛,达到加快优质牛的繁殖速度,降低生产成本。繁育中心内一共有50头供卵牛,平均每头牛在一年中间采卵3到4次。
图2、东伯町农协畜产部一体化组织结构图
繁育中心除了把大部分未断奶的小牛送到哺育中心以外,还保留着部分小牛。这些小牛养到9月龄以后,小公牛卖给育肥农户,母牛卖给繁殖牛饲养农户或者是送到鸟取县经营的牧场中放养。这些母牛成熟以后,再在其中挑选品质优良的母牛送回农协繁殖中心,作为繁殖种母牛使用。
3.哺育中心
哺育中心除了哺育繁殖中心转移过来的小黑毛和牛以外,它们还向牛奶生产农户购买奶小公牛或杂交牛。东伯町内有共有87户牛奶生产农户,饲养了1,260头奶牛。哺育中心通过人工哺乳的方式把这些小牛饲养到9个月以后,作为架子牛卖给育肥农户或者是町的育肥试验场。哺育中心有职工4名,通常的饲养规模为600头牛,每年架子牛的出售数量约900头。
4.
牛饲养农户经营
篇2
首先,从经济角度看,这是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尤其是冷战结束后美、英等西方国家推崇的新自由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弊端在金融全球化背景下的总爆发,集中暴露出它们所推崇的金融领域“去规制化”进程严重忽视金融全球化发展本身的规律和特点,缺乏对金融体系运行的有效监管,丧失了应有的预警功能。其次,当前的金融经济危机是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首次出现的全球经济的严重失衡。此次金融危机的政治原因本质上是全球化的经济运行体制与国别化的经济决策体制之间长期的结构性矛盾凸现的结果。一方面,世界经济体系的全球性市场运行对资源的全球配置需求以及相应的全球经济治理体制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而现有全球经济治理体制的充分性、合法性和有效性却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另一方面,作为国际经济的本质特征之一的经济政策制定的国别化,进一步加剧了全球化的经济运行体制与国别化的经济决策体制之间矛盾的累积和激化。
二、世界经济格局新的结构性调整和重组拉开序幕
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发展的走势有五方面的影响:
其一,从危机发生至今全球工业产值和贸易规模的萎缩比例来看,此次金融危机导致的全球经济衰退程度已经超过上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的大萧条时期。
其二,贸易保护主义势头在各国经济衰退的阴影下有所抬头。
第三,美、欧、日等国经济实力都因受到危机的直接严重影响而削弱,但新兴大国群体性崛起的势头也受到不同程度抑制,未来新兴大国的增长态势将更大程度取决于各自完成经济刺激和结构优化调整的政策效应和时间长短。
第四,本次金融危机无法改变全球化经济深入发展的大趋势,包括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和新兴大国等所谓“全球化中心国家”之间的经济发展(或衰退)相互密切关联和影响将持续加深。
最后,从整个世界范围和中长期的影响来看,金融危机对于“全球化边缘国家”的经济打击将更大于“全球化中心国家”。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力量发展差异将在短期内继续扩大。金融危机同时全面启动了新一轮国际金融乃至全球经济体系的改革进程。一方面,金融危机标志着美独霸金融体系格局的结束;另一方面,全球金融/经济体系改革和过渡是一个长期而渐进的过程。
三、世界政治、安全格局的深度变革正在加速
第一,尽管金融危机不同程度地制约了当前国际体系中的霸权国、传统大国和新兴大国等核心成员的对外政策制定,使政策的内向性有所加强,但主要国家仍表现出强烈的化危机为机遇的意愿,力争以改革国际金融机制为突破口,在国际经济体系和政治体系的变革进程中占据有利地位。
第二,席卷世界的金融危机再次使国际社会认识到全球化时代跨国性问题的复杂性和各国利益的相互依存性,增加了大国合作的紧迫性和可能性,G7等发达工业国家在这次危机中已经难以独自应对,不得不在半年内连续召开两次G20峰会进行全球范围的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新兴大国不但在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架构中崭露头角,而且相互机制化合作意愿明显增强。
第三,金融危机在世界地缘政治层面引发深层次调整,它降低了俄格冲突的全球性战略意义,但却导致更多“全球化边缘国家”的国内动荡和危机,使地区和国际安全局势更趋复杂。金融危机使俄格冲突的影响更多地局限在地区范围之内。一方面,俄罗斯已经认识到它与格鲁吉亚的冲突已在俄国内以及乌克兰等前苏联加盟共和国乃至全世界造成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美欧也认识到,在北约东扩问题上要对波兰及波罗的海国家与格鲁吉亚等同俄罗斯联系密切的国家加以区别。
篇3
关键词:马克思消费理论;以人为本;和谐;当代价值
一、马克思消费理论概述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将社会总产品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消费资料又分为必要生活资料和奢侈消费资料。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奢侈消费与服务消费的比重将会增加,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会随着消费结构的改变而提高。人们消费的种类和数量源于生产的规模,又制约着生产的规模。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消费是生产的目的,交换是达到消费的手段。消费也是使交换环节得以实现的保证,如果没有消费,那么产品将会停留在交换领域,也就无所谓交换的完成。分配是进行消费的基础,消费是分配的最终形式。所以说,消费在整个经济活动的链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马克思在《资本论》和《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等著作中对资本主义的消费理论有深刻的论述。对雇佣工人的消费进行了分析,阐明了消费的构成:个人和家庭的基本生活需要和为资本家再生产劳动力的需要。工人是雇佣劳动制度中的活劳动,其个人消费实际是对资本家活劳动的再生产。工人消耗了商品中的一部分,但其工资又作为价值补偿回流到了资本家的手中,资本家又用其进行再生产。相较资本家的消费水平,雇佣工人的消费水平很低,这是造成资本主义社会尖锐阶级矛盾的原因之一。这引发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这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无限扩大和消费需求不足矛盾的集中体现。马克思还指出,从生态环境角度来讲,生产和生活资料的消费都是自然资源的损耗。无论人类的生产还是生活活动,都离不开大自然。
马克思对未来社会的消费进行了预见,形成了未来社会的消费理论。在未来社会要重建个人所有制,人们直接占有生活和享乐资料,未来社会是人自由全面发展的一个社会。在未来社会,人的智力和体力全面发展,这不仅是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还是人消费的全面发展。未来社会的消费资料是社会总产品在必要扣除之后的剩余部分。在个人消费前,要扣除管理和满足共同需求的费用、为无劳动能力人设立的基金。这显示了对公共消费的关心。
二、马克思消费理论的本质特征
1. 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的观念贯穿马克思理论始终,在消费伦理中亦是如此。消费既要满足人全面发展的需要,又要体现人的本质。在资本主义社会,人的消费关系是个人私利的相互占有和满足,这与人的本质是相悖的。要体现人的本质,就要消费体现人本质的对象化的产品。其次,马克思强调人自由全面发展,这要求人们的享受建立在较高的要求之上。在满足衣食住行的基本需求外,追求更高的发展需求,通过高层次的消费促进人自由全面的发展。要想促进人的发展就要重视消费对人的作用,增加人在精神文化方面的消费,全面提高人的素质。
2.产消平衡
马克思在其消费理论中非常强调生产和消费之间的关系。生产是消费的基础,消费是生产的归宿和再生产的动力。须对消费给予像生产一样的重视。马克思在其消费理论中还阐释了消费对商品流通和生产规模的限制。马克思不主张对消费水平的限制,不奉行“禁欲”主义,相反,倡导与生产力相适应的消费力。所以可以这样说:不考虑消费能力的盲目生产会导致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不考虑生产能力的盲目消费,会制约再生产的进行,最终,影响到市场经济的顺利进行。
3. 生产、消费与自然保持和谐
马克思认为,人们享受的财富来源于自然界。自然界为人们提供生产资料、生活资料和活动场所。在资本主义社会,在资本家无限制追求利益的驱动下,忽视了对于自然界的保护,造成不堪的后果,最终受到自然界的发展,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其著作中大量描述了诸如河流污染、森林砍伐、大气污染的例子,对自然环境遭到破坏的现象很是痛心,强烈谴责资本主义制度的剥削本质。认为想要解决这种生态危机,就要放下傲人的姿态,遵循自然规律,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
三、马克思消费理论的当代价值
1. 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过去主要奉行的是以投资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但是,如今这种模式难以为继,以消费拉动的经济发展模式呈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以马克思消费理论为指导的消费拉动的经济发展模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出路。我国当前现实是,房地产业急剧滑坡,基础设施、重工业拉动不足,产业结构不甚合理,产能相对过剩等现象严重。消费主导的经济增长有其独特之处:以消费为主导,生产的目标是社会需求,经济结构以第三产业为主,一二产业为辅,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为广大人民提供较为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注重服务消费,发展消费和享受消费,最终追求是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以消费拉动为主经济增长模式,能够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构建人际、人与社会、自然的和谐关系
马克思以异化的视角对资本主义社会关系进行了批判,包括对异化消费导致的劳动和人的异化的批判。只有发展以人为本的和谐消费,才能协调各方面的关系,最终达到和谐发展。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来源是自然生态,人的消费建立在自然的基础上,消费是人与自然在社会中的统一。 如今,想要发展和谐消费,必须秉承以人为本,结构优化,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等指导原则。构建和谐关系要运用马克思消费理论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制定有利于和谐消费的相关政策。构建服务型政府,切实缩小贫富、城乡、地区差距。保证人民群众的合理消费,刺激潜在消费,注重公共保障服务能力的提高。其次,转变企业发展理念,弘扬“绿色”发展道路。再生产中绿色发展理念的树立是非常重要的,也是生产资料消费应遵循的必要原则。再次,消费者消费能力的提高和正确消费观念的树立。和谐消费离不开消费主体自身,应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自觉形成正确的消费习惯和消费理念。消费不以奢华浪费为目的,而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最终追求。合理调节分配在个人和公共消费,生产和生活消费上的比重,优化产业结构。与此同时,也要切实提高消费者的实际消费能力,为追求个人自由全面的发展打好经济基础。当然,消费力不仅仅等同于购买力。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人民的购买力已经大大的提高,但是缺乏必要的消费力,最终,造成了消费的异化。所以,应当不断地加强对消费主体的教育和对消费行为的引导。
3. 促进社会各阶层发展成果共享
马克思消费理论中对雇佣工人和资本家的消费结构进行分析,并比较了各自的消费水平,认为工人阶级的消费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两大阶级消费水平巨大的差距是阻碍经济发展和妨害社会稳定的重要原因。我国长期存在城乡发展不平衡,地区发展不平衡等的问题。要真正实现公平消费,就要从源头入手,切实解决我国不同阶层人民的消费问题,才能促进社会各阶层发展成果共享。马克思认为消费应该是对人本质的真正占有,是人和人矛盾的真正解决,所以,在社会各阶层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基础上,还应该注重文化、教育层次上的发展,进而促进人们的全面自由发展,构建和谐消费。(作者单位:山西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2]王乐忠.中国消费文化探析[J].东岳丛论,1991(01)
[3]杨金雪.简论消费文化[J].学理论,2008(08)
篇4
人们的印象里,统计学就是对数据进行简单的运算,然后通过图表、表格把它们表示出来,这是长久以来人们对统计学的一些片面认识。统计学的定义有很多种,每种定义对统计学阐述的侧重点不同。其中维基百科是这样定义统计学的:“统计学是研究如何测定、收集、整理、归纳和分析反映客观现象总体数量的数据,以便给出正确认识的方法论科学,被广泛的应用在各门学科之上,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到人文科学,甚至被用来工商业及政府的情报决策之上”。简单来说,统计学就是数据的科学,是一门收集、整理、分析、解释数据并从数据中得出结论的科学。
二、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及其特点
统计学研究必须要求明确统计学研究的客体是什么,即统计学的研究对象。统计学中某种性质相同的个体所组成的集合叫总体。统计学就是研究客观总体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和变动规律,或者说统计学是研究统计过程的规律和方法以及客观现象统计规律的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既涉及到自然科学领域,又涉及到社会科学领域。统计学研究对象的特点有以下几点:
(1)依赖性。依赖性即统计学研究对象的寄生性,依赖性是统计学独有的特点,统计学研究的数据是来自各领域的,是依靠解决其他领域的问题而存在和发展的。统计学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一门媒介科学,它研究的对象是其他学科的逻辑和方法论。
(2)数量性。数量性即统计学研究对象是通过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表示的。数量性是统计学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因为数字是统计的语言,统计是通过数量方面来认识事物的,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归纳统计规律性,就可以达到统计分析研究的目的。
(3)总体性。总体性即统计学以研究对象总体的数量为研究对象。每一个个体都有自身的随机性,而这些研究对象的总体又具有共同的特征和共同趋势,所以统计学研究是通过对大量的个体特征进行研究,从而过渡到对总体普遍存在的事实进行观察和综合分析,进而得出研究对象总体的数量特征和统计规律。只有掌握研究对象的总水平、总规模、总体特征和共同趋势才能体现统计学规律的作用。
(4)变异性。变异性即构成统计学研究对象总体中的各个个体,除了在某一方面必须是同质的以外,在其他方面又要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和变异。如果各个个体之间没有区别和差异,统计研究就是没有意义的。统计学的这种变异既可以表现为数量上的,也可以表现为非数量上的,但是因为统计学具有数量性,所以表现为数量上的变异才是统计学所要研究的对象。
(5)具体性。具体性即统计学研究对象是具体的数量方面。统计学所研究的数量是具体、现实的,而不是抽象的,并且统计学研究的数量是有现实意义的。比如,要研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必须确定具体年份的具体范围内的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数量、收入构成、收入变化以及计算方法,才能对研究对象进行统计分析。
(6)广泛性。广泛性即统计学研究数量方面的范围的很广泛。其广泛性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教育等各类社会现象的数量方面。统计学研究对象的广泛性是统计学成为媒介学科的必要特征。
三、统计学的研究方法
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统计学也不例外,统计学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归纳出了一系列专门的研究方法,如实验法、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综合指标法、统计描述法等。
(1)实验法。统计学的实验法包括假设检验和实验设计。假设检验就是在对在总体参数提出假设的基础上,利用样本信息来判断假设是否成立的统计方法。实验设计就是设计合理的实验程序,使得收集得到的数据符合统计分析方法的要求,以便得出有效的客观的结论,其中最常用的实验设计是正交设计法。
(2)大量观察法。大量观察法就是对全部或者足够数量的研究现象进行观察和研究,推理归纳出客观现象的本质特征和发展变化规律。通过对大量的研究对象进行观察和研究,才能排除偶然因素造成的影响,揭示研究对象的统计规律和本质特征。
(3)统计分组法。由于所研究现象具有差异性、复杂性及多样性,需要我们对研究现象进行分组研究,进而来区别研究现象的类型,研究不同组别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统计分组法包括传统分组法、聚类分析法和判别分析法等。
(4)综合指标法。综合指标法是利用总量指标、平均指标、相对指标、标志变异指标等对研究现象的数量关系和数量特征进行分析,来反映统计学研究现象的数量方面特征。综合指标法在统计学的经济应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5)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统计描述指对调查或实验得到的统计数据进行整理、分类、计算出各种能反映总体数量特征的综合指标,并加以分析研究,从而得出有价值的信息,用表格和图形表示出来。统计推断指以一定的置信水平,根据样本数据资料来判断总体数量特征的归纳推理方法。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在统计学研究中应用非常广泛。
四、统计学的发展趋势
(1)统计学实际应用的范围扩大。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统计学开始被各行各业运用起来。统计学逐渐应用到企业管理、保险金融、政府决策、国家经济安全等方面。统计学在企业管理方面可以提高企业的管理能力和效率。在保险金融方面可以监控分析金融风险和保险问题来保证金融保险市场的正常运行。在政府决策方面可以帮助政府宏观调控,从而减少决策失误。在国家经济安全方面可以监控经济安全问题,预防经济危机。
(2)统计学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统计学的性质决定了统计学是一门媒介学科,统计学的发展是建立在各类学科的基础上的,其涉及领域非常广泛。因此,统计学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更能发挥它的作用,例如,统计学与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进行融合等,在融合中能不断完善统计学体系,创新统计学研究方法。
篇5
一、会计诚信是我国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
职业分工的结果是在人们之间形成了不同的职业群体。不同的职业群体需要不同的职业能力,承担着不同的职责,服务于不同的职业对象,在不同的环境下活动,承担着不同的职业任务,遵循着不同的职业准则。会计职业是从事会计活动的管理职业,它以货币计量为基本形式,用数字反映经济活动始终,对于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生产情况、经济活动规律以及经济活动趋势等给予及时的反映和科学的预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对会计师又提出更高的要求,既要为国家宏观经济管理和调控提供及时、准确、完整的会计信息,也要满足政府、股东、社会公众等利益相关者了解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对决策有用会计信息的需要。
在会计行业,会计职业道德是最备受社会公众关注的。所谓会计职业道德,就是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在履行职责活动中应具备的道德品质,它是调整会计人员与国家、会计人员与企业利益相关者、以及会计人员相互之间的社会关系及社会道德规范的总和,是基本道德规范在会计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它既是会计工作要遵守的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也是衡量一个会计工作者工作好坏的标准。因为会计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凡是有经济活动的地方,就有会计工作,就有会计人员,就有会计职业,就有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因此,会计职业道德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会计职业道德其实就是一个“诚信”的体现。
会计职业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与金钱打交道,稍微有点私念、贪念就会走上犯罪的道路。会计职业道德要求会计人员以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对待会计工作。现代会计活动赋予了会计人员更高的使命:一是在经济活动中要利用会计信息,使相关方面进行科学正确的决策;二是利用会计信息有效配置经济资源,服务经济建设,推动经济发展;三是利用会计信息及时防范和预警经营风险,保证经济活动有序进行。要实现上述会计工作目标,关键在于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完整,这就要求每一名会计从业人员必须遵守会计准则。“依法经营,合法纳税”是企业持续经营的基本前提,“法律是道德的底线”,因此,作为与《会计法》配套的最重要的会计准则――新《企业会计准则》是对会计从业人员提出的基本职业要求,更是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底线。它要求会计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法律、行政法规办理会计事务,处理会计关系,行使会计职权;必须如实地反映单位的经济活动、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杜绝“假账”等虚假现象发生;对会计主体来说,各种资料的来源、计算方法和结论必须得到准确的反映,避免造成误导;必须全面、完整地收集和提供各种会计资料;必须及时进行会计核算,保证会计信息的时效性。上述几方面是密切相关、缺一不可的,这是会计职业的基本准则。总之,政府和社会公众需要的是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会计人员。
二、“诚实守信”是会计职业道德的核心
(一)会计职业道德属于伦理标准的基本范畴
目前,对会计的伦理特性尚未形成共识。我们可以把会计的伦理特性界定为会计活动所具有的基本道义原则和会计活动所遵循的基本道德前提。从本质上看,会计的伦理性是从伦理角度对会计本质特征进行分析和把握,主要有以下两个基本前提:第一,人类社会的任何领域都有伦理道德,会计领域也是如此。第二,会计有多种多样的属性和前提。因此,会计的伦理属性和道德前提是至关重要的。在上述两个基本前提下,会计产生了独特伦理性和道德规范要求。会计的伦理范畴主要包括以下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社会伦理要求的普遍统一性与具体化个性之间的矛盾。在任何一个社会里,每个领域都存在共同适用的伦理道德标准。例如,古希腊城邦社会里,至善理念便自然地占据了古希腊道德哲学中心位置,古希腊人的道德哲学观崇尚自由而律己的理性自我训练。苏格拉底认为,人们应做他该做的事情,成为一名值得信任的社会成员。同时,在每个社会领域,都有各自相对独立的伦理性规范,也就是说,在社会共同的伦理准则下,每个社会领域都存在高于个人的具体伦理要求,这也是由经济社会的多样性和多元性所决定的。特定领域的具体伦理要求,体现了这一特征。在一定经济社会中,不同社会领域既遵循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共同伦理标准,又体现各自行业所特有的职业伦理规范。因此,作为特殊社会活动的会计活动也必然具有其自身特有的伦理标准和道德前提。
第二个问题是会计的伦理特性的永恒性与历史性之间的矛盾关系。伦理道德具有发展性和社会历史性。休谟和康德认为,道德秩序以某种方式产生于人类本质自身,产生于我们共同生活于这个社会的要求。人们善于约束自身,以至从本质上具有充分的动机引导我们去做我们应该做的事情。对同一会计现象,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种族和国家的人,其是非观念是不尽相同的。虽然不同时代、不同阶层、不同国家的人所具有的会计伦理标准和价值观念各不相同,但这些差异并不排斥共性价值观念的客观存在。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中,人们对会计逐渐达成共识,认为会计要立信守法、要勤俭节约、要忠诚事业等。在某种意义上,会计在伦理基础上具有永恒性和共同性。
会计伦理基础的共同性和永恒性,源于会计的基本规范性。它与人类文明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相伴相生。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阶层的会计伦理在内容和形式上尽管有所不同,但总是用自己特有形式体现会计的基本伦理规范,总是面对这些基本问题提出伦理性要求,逐渐达成共识发展成为一个共同伦理规范。会计的伦理性规范正是基于会计本质问题发展形成的伦理道德标准。
(二)“诚实守信”是会计职业道德核心
会计职业道德是职业道德的一个分支,是会计领域中因会计活动引起的道德现象以及由此归纳出来的道德理论的总称。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都有起主导作用的核心内容,医务行业的“救死扶伤”,司法行业的“秉公执法”,教育行业的“为人师表”,而会计行业就是“诚实守信”,它是会计职业道德的诸多内容中起主导作用的核心内容。我国自古就有“行非信,无以立”,孔子有过“民无信不立”的精辟论述。“诚实守信”既是会计界的职业信念和道德追求,又是检查和评价会计行为规范和道德水平的基本准则。目前世界经济正处于后经济危机时代,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犹为重要。
会计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可以概括为“诚实守信”4个字。所谓“诚实”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会计信息真实,即从定量角度准确、真实地反映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现金流量和经营成果;二是会计工作务实,这个要求可以引导出许多具体的道德标准及行为规范。如工作作风的认真务实、工作质量的精益求精、技术方法的勇于开拓等。所谓“守信”,也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敢于说真话,要求会计职业人员应具备不畏权势、不为利诱的品质,胸怀一种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客观真实地记录相关经济事项,准确反映经营成果;二是勇于探究真理,会计的职责不仅仅是客观地反映会计事项,披露会计信息,更重要的是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为投资者、政府、管理层及社会公众提供真实完整、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会计从业人员要坚持真理,敢于披露和纠正弄虚作假行为。换个角度看,“诚实”是指会计确认和计量过程中的道德要求,而“守信”则是会计报告过程中的道德要求。从字面上看,“信”字还蕴含着会计信息社会化的意思。经济社会越发展,会计信息越重要。
篇6
关键词:国家实物储备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国家分配论公共财政论
储备,是一种有目的的储存实物资产、金融资产或无形资产的行为,也是对这种有目的的行为和其对象总体的称谓。储备的主体可以是国家、企事业单位或其它经济组织,也可以是个人。储备的对象可以是实物资产、金融资产或其它无形资产。本文研究的对象主要限定于国家储备,即以国家为主体的国家实物(物资)储备,即国家作为后备而储备的粮食、石油及其它实物资源。
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与国家实物储备
商品储备问题是马克思关于再生产理论的一个重要问题,从理论上搞清楚商品储备存在的意义、商品储备产生的原因、商品储备的类型、规模、费用等问题,对进一步研究国家实物储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社会再生产包括了生产、交换(流通)、分配、消费四个环节,生产是起点,消费是终点,交换和分配是中介,四个环节分别承担各自不同的经济职能,周而复始。物质产品并不是马上从社会再生产的前一个环节直接进入到下一个环节,中间要经过一定时间的停滞。在生产环节停滞就形成了生产储备,“生产过程和再生产过程的不断进行,要求一定量商品(生产资料)不断处在市场上,也就是形成储备”。生产储备又分为原材料储备和产成品储备,原材料储备是保证生产连续进行的物质条件,是企业主动的存储,产成品储备是生产的结果,是违反企业生产意愿的产品停滞,因为企业总是希望生产出来的产品能够迅速进入市场流通并为其实现剩余价值。产品在交换(流通)环节形成的停滞就形成了流通储备,流通储备是使市场供求关系得以平衡的必要条件,与生产储备一样,流通储备既是正常流通的条件同时也是流通的结果,作为流通条件的储备是商品连续销售的必要,是销售企业主动的存储,“没有商品储备,就没有商品流通”;而作为流通结果的商品储备大多是流通停滞,商品滞销的结果。消费储备一般是指消费者为了应急或者方便而进行的工作生活物资储备。
分配环节发生在交换价值实现之后,最终消费发生之前,在分配与消费环节之间形成的停滞就形成了分配储备,分配储备是没有马上用于消费的资金或物资停滞。由于市场经济以货币价值分配为主,因此分配储备主要以货币形态存在。居民个人把分配所得进行储备就是居民个人储蓄的来源;企业单位的分配储备就形成了企业储蓄;国家把分配所得的财政资金进行储备就形成了财政盈余;国家使用分配所得的财政资金购买物资进行储备就形成了国家物资储备,也可称为国家财政实物储备;国家把外贸所得的国际货币(主要是美元)进行储备就形成了外汇储备。作为发展中国家,财政收入的停滞大多被认为是一种无效浪费,但是坐吃山空不进行适当的储备又会给可持续发展带来危险,国家实物储备是没有马上进入政府投资或者消费而是作为财政后备的财政收入,与财政货币储备、社保基金、外汇储备一起构成财政后备。
根据以上分析,国家实物储备形成于分配环节,来源于国家参与社会再生产分配所得的财政收入,不直接以生产再生产为目的,是暂时或较长时间脱离了生产的后备产品,因此国家物资储备本质上属于财政范畴,也可称为财政实物储备。
国家财政论与国家实物储备
“国家财政论”、“国家分配论”是我国传统财政理论的主要流派之一,在对财政本质问题的研究方面,其区别于其他财政思想与观点的最具特色之处,当数它以国家学说为依据,通过层层“剥笋”式的剖析,以财政活动满足国家职能的需要作为理论研究的起点,揭示出财政与国家之间所存在的本质联系。
国家分配论认为财政的本质是社会主义国家财政的本质……是无产阶级的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并以其为主体无偿地参与一部分社会产品或国民收人的分配所形成的一种分配关系,简称为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或财政分配关系。
国家财政理论虽然没有专门论述储备问题,但是它的理论体系对于储备理论的研究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在自然经济以粮食为主体的实物分配年代,实物储备的财政属性很容易理解,当时的国家无偿参与粮食等物资的实物分配从而形成了实物储备,“皇粮国税”说的就是以粮纳税,金文中的“贮”字,代表了地租与赋税双重含义,体现了租赋合一性质,当时的财政收入主要以粮食储备的形式存在;在实物分配与货币分配共存的年代,粮食储备来源的另一个重要环节是财政资金政府采购,当时的“国库”由“粮仓”和“钱仓”两部分组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不再掌握各种物资,国民收入分配不再直接分配实物,而是以货币分配为主,财政收入体现为货币价值形态,国家储备、财政收入主要以货币形式存在,财政占有了货币资金后,将一部分资金形成储备基金,通过商品采购获得所需实物(物资),形成了国家物资储备。
因此,从国家财政的角度看,国家实物储备的本质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和实物积累关系,是国家为了实现其稳定和发展的职能而进行的后备性保险性实物积累,是国家财政的实物组成部分。由财政资金建立,是财政资金中停滞的部分,它与以货币形态体现的财政收入一样,是国家财政储备的实物形式,是国民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时甚至比货币更重要。
公共财政理论与国家实物储备
实物储备不仅在自然经济和封建经济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人类进入市场经济,实物储备依然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在公共财政理论的基础上研究国家实物储备对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家物资储备体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市场失灵与公共财政
市场失灵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1.资源配置失灵。公共产品提供。公共产品具有供给(所有权)上的非竞争性和消费上的非排它性,使得每一个消费者都不愿意主动向生产者支付对价,也不愿意主动表露需求,于是就出现了“免费搭车”、“公地悲剧”,最后就出现了消费者不愿意表露需求,不愿意支付对价,追求利润最大化生产者不愿意提品,游离于公共产品之外,人人都无车可搭的局面,因此单靠市场难以有效提供公共产品。自然垄断和资本垄断。亚当•斯密描绘了一个完全竞争市场蓝图,“这种看不见的手的作用通常是同一切市场模式中最熟悉的模式,即完全竞争的模式联系在一起的……完全兑争的市场体制是完全分散的体制,有许许多多决策者在生产每种产品和劳务,除了在价格上做些微小的变动外,他们之中任何一个人都不能对价格发生显著的影响”。但是,在现实的全球化的市场经济中,自然垄断没有消失,大量卡特尔组织依然存在,资本垄断日益猖獗,在石油、矿产资源等至关重要原材料领域,大量金融资本涌入大宗商品市场并操纵价格,使得大宗商品的市场价格不再由市场供求双方决定,而是由金融寡头决定。由于交易价格经常大幅偏离帕累托最优的市场均衡价格,社会总福利受到损害。外部性。外部性是比公共产品含义更广泛的一个概念。所谓外部性是指由于外部性的存在,私人经济活动因生产成本上升而受损或因从他人处受益而得到额外利润,由于未将这些外部影响计入市场交易的成本价格之中,从而扭曲了市场机制。外部性可分为外部经济(正外部性)和外部不经济(负外部性),公共产品可被视为具有正外部性的“私人”物品,提供正外部性的行为人没有得到应有的收益,于是有了“公地悲剧”,市场机制无能为力。2.收入分配失灵。私有财产的继承制度使每个人的初始票赋悬殊,市场分配“优胜劣汰、按劳取酬”的标准看似公平高效却带来了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形成穷者越穷、富者越富的“马太效应”。即使在市场作用发挥得很好的地方,市场分配也很难实现对弱势群体的保护和社会公平。如果单凭市场分配而不加以适当的调控,将会引起社会经济的不稳定。
3.稳定性失灵。市场经济自身无法避免经济波动和经济周期,而市场经济下的企业和个人的顺周期理往往导致“合成谬误”,进而加剧周期的波动。在经济繁荣时期,市场前景看好,企业盲目扩大投资,个人增加消费,进而引发经济过热,通货膨胀,直至形成泡沫经济。一旦生产过剩、经济衰退,企业削减产量,个人减少支出,市场进一步萎缩,通货紧缩,经济更加萧条,甚至导致经济危机。在这种情况下,单靠市场机制的力量很难走出经济危机,因此需要政府进行宏观调控。
(二)国家实物储备的公共产品的属性分析
公共产品的存在是导致市场失灵的重要原因之一,它为政府干预和调节经济提供了重要依据。萨缪尔森在《公共支出的纯粹理论》(1954年)一文中给出了公共产品的两个本质特征:供给上的非排他性和消费上的非竞争性。供给上(所有权上)的非排他性指的是公共产品的拥有不会形成对他人的排斥,消费上的非竞争性指一个人对公共产品的消费不会影响他人对这一公共产品的同时消费,消费者之间不存在冲突,即增加额外一个人消费其边际成本为零。
市场中的生产者为了追逐利润最大化,必然尽量降低原材料和产成品的库存,更不会主动储备与生产和经营无关的物资。由此决定了承担着国防建设、赈灾备荒和宏观调控所需的国家实物储备领域存在着市场失灵,需要由政府来提供,或者政府颁布法律强制企业承担部分义务储备。国家储备的物资,从供给上看,具有非排他性;从消费上看,具有非竞争性。国家实物储备所提供的稳定应急服务,使全体国内公民受益,个人也无法拒绝服务,政府也无法排除拒绝付费的个人。政府进行物资储备,需要花费公共财政资金,储备不足可能在需要时造成社会危害,而规模过大也会增加公共财政负担,降低公共财政效率。由此可见,国家物资储备具备了典型的公共产品的属性,且按照作用和目的的不同可以分为纯公共品,如国防安全、赈灾备荒为目的的战备后备物资和半公共品,如以经济安全为目的的经济调控物资。
国家物资储备的公共产品属性还体现在国家储备的物资不受商品流通规律的制约和支配。商品流通要求加快商品周转,尽量压缩商品库存,以提高经济效益。但国家储备的物资一般不要求周转快,有些战略性资源还必须长期储存,尽量多储。国家储备的物资的多少是国家实力的体现。
(三)国家商品储备的公共财政职能
国家商品储备既然是“公共产品”并由政府提供,它就成为财政支出的一部分,是政府实施财政支出政策的重要工具之一,理应体现财政的基本职能:
篇7
笔者在十多年的教学生涯里不断探索和完善,总结经验教训的过程中尝试了几种新课的导入方法,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 问题导入法
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毫无疑问是问号”。科学合理的问题情境将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课堂提问要以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和思维水平为基点,所设计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实践证明,只有在新旧知识结合点上多设计一些合适学生认知水平的问题,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思考,保证探索问题的积极性,从而升华知识,提升能力。
比如,在讲到《大一统的汉朝》时,教师问:在楚汉战争时,刘邦为了收买人心,曾封韩信等人为王,当刘邦取得天下后又对这些异姓王进行了处治,并分封一些同姓子弟到各地作王,想借此确保刘家天下。随着西汉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这些同姓王是不是如刘邦的意愿一样,“非刘氏王者,天下共击之”?这一问题提出之后,学生就会怀着浓厚的兴趣听课,直到老师讲授了“七国之乱”、“推恩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内容,这一悬念才得到解决。再如,讲《资本注意世界经济危机》一课,不妨这样设问导入新课。1929年10月24日,是让世界震惊的一天,人们称之为“黑色的星期五”。这一天,以美国纽约华尔街股市崩溃为标志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像火山一样爆发了。纽约股市为什么有如此巨大的威力,会引发世界经济危机?为什么是股市而不是其他行业的崩溃标志经济危机的爆发?危机爆发后,华尔街成为美国人心目中一切痛苦的根源,你认为这种观点正确吗?现在的学生对股票并不完全陌生,通过这样层层深入的提问,抓住学生求知的心理,可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及早地进入最佳状态,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复习导入法
以复习上一堂课的旧指识导入新课的方法是最常用的,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引入新课,促进知识的延伸和发展,且顺势过渡。不仅有利于旧知识的巩固,而且能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有利于知识间的衔接,使学生更易理解历史概念的因果关系,例如讲《南北战争》一课时,引导学生复习美国独立战争的有关内容,再学习本课的内容,即可水到渠成。又如讲述《和抗击沙俄》时,可以通过复习内地和台湾的历史关系说明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进而过渡到荷兰殖民者是一种侵略行为,是对中国领土的侵犯,我们要维护领土的完整和的独立。
三、漫画导入法
漫画是一种具有讽刺性和幽默性的绘画。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漫画往往以幽默、夸张的笔法描绘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并赋予深刻寓意,揭示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的本质特征,它那蕴含在笔墨深处的寓意往往给人无尽的历史韵味,常常令人过目不忘,正是这特有的魅力使它具有特殊的教育价值,在课余,会看到很多学生捧着各种漫画书看得津津有味,我觉得如果引入到历史课堂中,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我在讲述九年级上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课本有这样一幅漫画《》垄断资本家控制下的美国参议院》,学生翻到这一课时,看到图中大腹便便的人物形象就哑然失笑,以此幅画为切入点,引导学生结合课本材料思考这幅漫画说明了什么?鼓励学生自由讨论并评价,然后我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本清源,得出结论:第二次工业革命后,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垄断资本家为了攫取更多利润,越来越多的干涉国家的经济、政治生活。资本主义国家逐渐成为垄断组织利益的代表。
四.媒体导入法
随着教学手段的增多,教学技术的不断改进,利用现有的综合媒体,截获多媒体信息导入课堂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直观的图像、动态的影视片段,形象又生动。在给学生提供相关历史信息的同时又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例如我在教学《难忘九一八》一课开始前,播发一曲《松花江上》:我的家在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爹娘啊,什么时候才能欢聚在一堂?悲怆的歌声让学生沉静其中,同时配以一组日军占领东北后屠杀平民百姓,利用平民做细菌实验的图片,杨靖宇被日军抓获后英勇牺牲的场面等等悲愤沉重的音乐把每个学生的思绪带回了那耻辱的岁月,如泣如诉的呼喊激发了学生了解事件的欲望。,在学生思绪激荡时,我抓住机会对学生提出:让我们一起走进历史,了解真实的历史吧!这一电教情境的导入方法,利用学生的感官,不仅使学生产生了向上的巨大力量,而且使整节课始终处于聚精会神的状态,从而获得较佳的教学效果。
五.心理导入法
心理导入犹如歌曲中的“过门”,既可以缓解歌者的紧张情绪,又能促使其做好演唱的心理准备。有经验的老师进入教室后先环视每一个学生,观察他们的状况,做到心中有数,并根据扑捉到的信息,采取不同的方法组织教学,比如:经常会发现学生经过几节课的学习后,身心疲惫,班长喊“起立”时,难免精神萎靡,松松垮垮,这样的情况之下,我没有呵斥学生,要求学生重新起立或在学生起立后,故意不让学生坐下以示惩罚。而是环视每一个学生,与每个学生的目光对视,让学生从老师的目光中看到老师对自己的理解和欣赏,期盼,提醒。这样让学生发现老师已经开始注意他们了,对学生的心里起到一定的威慑作用。
记得有一天下午第二节课,正是初夏时分,热热的,懒懒的,走进教室,发现很多的学生趴在课桌上,我理解他们,初三了,学业分外紧张,并没有当场斥责他们,随口吟道:“一片片啊,一片片,藏在桌上不见面。”引得瞌睡的同学哈哈大笑,为了调节学生的学习状态,我讲述了一个富家子弟效仿车胤囊萤的故事,结果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待学生清醒后,我善意的提醒学生,如果一堂课坚持不下来,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对自己负责的态度,请到教室后面站着听课,本以为,初三学生年龄大了,要面子,会不好意思,谁知竟有十多位学生自愿走到教室后面,而且男女各半。可见只要教师方法得当,学生注意力、兴趣,积极性等良好的表现,还是可以被调动起来的。
六.故事传说导入法
篇8
【关键词】 公允价值;经济后果;利益博弈
一、金融危机中公允价值计量会计政策的两难选择
金融危机爆发后,由于公允价值计量与金融危机的相关性,使公允价值成了金融危机的元凶之一,成了金融界与会计界在危机拯救中的一个争议热点。金融界认为,公允价值计量原则在次贷危机中造成了顺周期效应,认为该准则关于金融产品按照公允价值计量的规定,在金融危机中起到了发生器与助推器作用。会计界则认为,公允价值计量会计准则与金融危机无关,它只是跟随市场,并非领导市场。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在国会作证时指出:“如果废除了公允价值计量会计准则,那么将没有人知道这些公司的资产按市值计价到底是多少”。
面对越来越大的对公允价值质疑声音,在美国参众两院表决通过的救援法案中,赋予了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暂停使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权利。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投票通过放宽公允价值会计准则的决定。
金融界和会计界对于金融危机中公允价值计量产生的分歧在于二者的会计目标定位不同。金融界的主张立足会计调控论,要求“怎样是对经济有利的,会计就应怎样反映”――会计应选择“按有利于经济运行的会计制度”进行反映。会计界的主张属于会计反映论,要求“现实是怎样的,会计就应怎样反映”――会计应选择“按反映现实的会计制度”进行反映。体现在金融危机拯救行动中,会计界立足会计反映论,选择捍卫公允价值计量会计准则,其目前采取的主要行动是优化非活跃市场条件下的公允价值计量。金融界立足会计调控论,将会计作为一项金融调控手段或金融危机拯救工具,选择终止公允价值计量。两种观点的角力体现了公允价值计价会计政策的两难选择,其实质是会计政策的选择产生的经济后果形成的一种经济和政治利益的博弈。
二、会计政策选择的本质特征
(一)会计政策的选择本质上是一种经济和政治利益的博弈和制度安排
会计政策选择也称会计选择,是在既定的可选择域内(一般由各国的会计准则、相关经济法规等组成的会计规范体系所限定),根据特定主体的经营管理目标,对可供选择的会计原则、方法、程序进行定性、定量的比较分析,从而拟定会计政策的过程。至于企业会计政策选择,即指企业利害集团(包括股东、债权人和企业管理当局等)选择会计目标和会计准则的行为。会计准则的制订过程实质上是会计报告的编制者与会计报告相关利益集团合作博弈达到均衡的过程,已出台的会计准则大都是各方利益均衡与妥协的产物。企业选择不同的会计政策产生不同的会计信息,导致企业利害关系集团不同的利益分配结果和投资决策行为,进而影响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和结果。所以企业各相关利益集团都很重视和关注会计政策的制订和选择问题。从企业会计政策及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定义可以看出,企业会计政策在形式上表现为企业会计过程的一种技术规范,但其本质上却是一种经济和政治利益的博弈规则和制度安排。
(二)经济后果观揭示出会计政策的选择本质是不同利益相关者在会计和政治两方面达到的微妙平衡
为了形成一致会计政策的契约安排,各利益主体双方或多方之间存在一个博弈的过程,即通过会计政策选择来实现对自己有利的经济后果的过程。威廉姆R.斯科特(William R.Scott)在其《财务会计理论》中对经济后果产生的根源进行了阐明,提出对经济后果的定义:不论有效市场的含义如何,会计政策的选择会影响公司的价值。瓦茨和齐默尔曼早期的实证会计研究表明,企业会计政策选择过程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受簿记成本、契约成本、政府管制成本和政治成本等因素影响,同时各相关利益集团都会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参与会计政策的选择,企业管理当局往往通过借助于形式多样的会计政策选择与博弈实现对于自己有利的经济后果。由此可见会计准则的制订过程实质上是会计报告的编制者与会计报告相关利益集团合作博弈达到均衡的过程。不同的会计政策选择产生不同的会计信息,导致企业利害关系集团不同的利益分配结果和投资决策行为,进而影响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和结果,所以相关各方利益集团都很重视和关注会计政策的制订和选择问题。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经济后果作为会计规则制定中一个实质性问题开始在美国突显出来。企业各利益相关者通过与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的不断交涉和博弈,以寻求有利于自身利益的经济后果。从实现方式上讲,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往往借助企业政策选择最终体现出来。一直以来会计准则制定者假设会计效果是中立,即使不是中性,也不为其后果向公众负责。经济后果问题的提出改变了这种看法,认为会计不是绝对中立的,可能会给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带来不同的经济后果。由于经济后果的存在使会计政策选择备受关注,进而影响会计准则的制定,这使得准则的制定复杂化,因为其要求在会计和政治两方面达到微妙的平衡。
三、金融危机环境下公允价值计量政策选择的博弈分析
(一)利益冲突――公允价值计量会计政策选择的博弈基础
金融危机爆发的元凶之所以被认定为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政策,是因为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政策导致了相关利益集团的冲突,即以银行为代表金融企业管理者的利益集团与银行的投资者利益集团的利益冲突。二者的冲突源自于两权分离订立契约的委托关系,这份契约便形成了以银行的投资者为委托人,银行等金融企业的管理者为人的委托关系。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政策要求投资银行的所有证券进行公允价值计价,而且对所有的金融资产和负债进行公允市价估价,对由于价值波动所引起的未实现的利得与损失也要包括在报告净利润中,公允价值计量将完全消除银行管理者进行利得交易的能力,执行公允价值计量的经济后果是提升会计报告的决策有用性,使得银行的管理者看到的不仅是利得波动会增加,同时管理者操纵利润的能力将被大大削弱,这样二者的利益发生冲突也就自然而然了。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目前存在的会计政策选择的目标偏离,以及会计政策选择过程中的逆向选择、道德风险等行为具有必然性。在资本市场下假定所有利益相关者在对会计政策做出选择或提出建议时,都是为尽可能维护自身利益以达到其预期效用。信息经济学认为:在商品交易中一些人可能比其他人具有信息优势,当这种情况发生时,一般认为该经济机制中存在着信息不对称。显然,会计政策选择主体和信息使用者之间的委托关系,决定了两者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即人拥有不易直接被委托人观察的私人信息。以管理者和投资者为例,管理者对企业经营情况及财务状况比投资者具有信息优势,此时管理者可能会通过会计政策选择,扭曲和操纵提供给投资者的信息,将信息优势转化成利益。很多研究表明存在管理者利用信息优势掠夺投资者和债权人财产的现象。与此对应,投资者、债权人由于担心信息的可靠性而选择谨慎的投资方式,这将使得资本市场无法正常运行。一方面,管理者的信息优势及监督成本的存在使其在会计政策选择上存在自由性,管理者可以通过政策选择获得优势利益,另一方面,管理者可以拒绝政策的实行来保护自己的即得利益。如果存在一项会计政策使得当期报告净收益降低从而影响管理者的报酬,虽然管理者努力程度不变,由于契约的刚性提高奖金比率的要求一般难以达到。此时尽管会计政策的选择有助于提高财务报表的决策有用性,管理者往往也会干预会计政策的选择。公允价值计量政策的选择对于银行的管理者而言又何况不是如此呢?
(二)金融危机经济后果条件下的公允价值计量会计政策的博弈分析
由于监督成本的存在,管理者作为信息优势方,具有对经济后果产生影响是否进行充分披露的选择权;同样投资者期望管理者作出有利于自己的选择。依据威廉姆.R.斯科特在财务会计理论中实证分析:由于管理者应致力于降低未来契约签订的成本,避免竞争加剧及吸引潜在投资者等原因,可以将管理者偏好假设为,存在有利经济后果时管理者偏好于充分披露,存在不利经济后果时管理者偏好于不充分披露。通过分析发现,只要管理者充分披露时投资者获得高效用的概率偏大,管理者不充分披露时投资者获得低效用的概率偏大。
当出现金融危机这种极为不利的经济后果时,银行管理者会反对披露这一对己不利的经济后果,由于公允价值这一会计政策的使用会提升会计决策的有用性,使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后果得以充分披露,投资者则会持赞同态度,赞同充分披露,支持使用公允价值计量。由于这两者之间不会就披露问题达成有约束力的协议,所以双方的冲突可以看作一种非合作博弈。假设在此情形下,管理者选择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充分披露时,若投资者选择购买,则投资者能达到的效用比投资者选择拒绝购买的效用更低,即投资者会认为该银行金融机构不具有投资价值。所以,当遭遇金融危机时,银行管理者若选择公允价值计价进行充分披露,而投资者拒绝购买,此时的银行管理者获得的效用也最低。若银行管理者不采纳公允价值计量进行歪曲披露金融危机造成的经济后果,则投资者选择购买的损失程度更大。博弈的最终预测结果只能是:银行管理者反对公允价值计量的不充分披露与银行投资者的拒绝购买。这个博弈最终走入“囚徒的困境”,这种情况的出现对资本市场具有损害性,会打击投资者的投资信心,造成资本市场的低效率运转,阻碍经济发展。
然而幸运的是,FASB作为准则制定部门在考量了各方利益的基础上采纳了达成一些妥协的公允价值计量原则,这些妥协是相对于完全公允价值的最初目标而言的。由于计量的难度,负债被排除在外;公允价值只适用于正在交易或是准备交易的证券;为了进一步减少波动性,准备交易证券的未实现利得和损失不计入净利润,而在其他综合收益中反映。也许,上述的妥协是为了减少管理层的反对,或者是银行的管理者在这个妥协的结果中能够获得满意的效用。然而当金融危机爆发后,这样一个博弈之后的妥协结果又会使得银行的管理者的效用大大降低,因此才出现了文章开始处的关于公允价值计量的争议。
基于会计与环境的共生互动关系,当经济环境产生突变经济危机爆发时,过去各方利益集团通过博弈达成的平衡势必被打破又重新回到博弈的起点,回到非合作博弈的“囚徒困境”,而这样的博弈是低效率的。因此,美国政府作为一方利益集团为了维护政府的利益和政治形象,减少政治成本,同时为了维护投资者的利益,在SEC的督使下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于2009年4月2日出台了放宽按公允价值计价(以市值计价)的会计准则,给予金融机构在资产计价方面更大的灵活性。此准则的放宽意味着新一轮的博弈达到了暂时的近似均衡。
四、金融危机下基于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政策选择的启示
一是金融危机环境下的公允价值会计政策的选择是一个会计适应突变环境、反作用于环境的过程,是一种基于经济后果的社会各利益集团博弈的过程和会计准则逐步完善的必要过程。会计政策制定和选择的有限理性,在现实中表现为市场主体钻营、牟利和准则制定机构防范、堵塞的反复博弈过程。这样,经过多次博弈之后,会计准则的制定也会达到一种螺旋式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二是公允价值计价的会计政策在此次金融危机中的原罪之争,虽然是利益相关者经济和政治利益博弈斗争的过程,但也是会计准则制定部门反思的过程,虽然公允价值计量称不上是金融危机爆发的诱因或助推器,但也应该看到公允价值计量的不完善之处。虽然公允价值计量能提升信息的相关性,但也有其天然的缺点,比如由于缺乏可供参考的市场价格和计量技术上的原因,不活跃市场中的主体交易价格的公允价值较难合理确定;当市场处于急剧变化时,“以市值计价”存在放大风险的作用,当市场存在泡沫时会给投资者传达过于乐观的信息,反之则过于悲观等等;这些缺陷都是会计准则制定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虽然公允价值计量会计准则的完善会受到各利益集团的经济利益博弈的影响,但是提供公允、相关有用的会计信息始终是会计界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否则会计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根本。所以,金融危机之后的公允价值计量政策应是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过程,是自身完成蜕变的过程,但绝不是终止公允价值计量的结果。
【参考文献】
[1] 何力军.会计准则制定的利益博弈与经济后果[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08(8).
篇9
一、经济全球化趋势中的矛盾现象
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矛盾现象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发挥主导作用并反映本质特征的主要是竞争与合作、开放与封闭、整合与分化以及有序与无序等基本矛盾。它们以不同的表现形式存在于经济全球化的始终。
1.竞争与合作。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各行为主体是在有限空间、有限时间和有限资源的边界条件下参与各种经济活动的,当时空边界和资源容量在最初阶段可以相对满足各自主体的基本需求时,它们就可能处于与外部相互作用和竞争关系较弱、自给自足的相对封闭状态。但是,一旦各自的基本需求超出了时空和资源边界的容量,它们为了争得各自的生存与发展机会,向外扩展并相互展开竞争则是必然的,“全球化过程使竞争的作用从一种手段、一种经济行动的特殊方法变成一种意识形态,变成了为了继续生存以至于谋求霸权统治而积极追求的一个目标。”[1](P4)这表明,竞争是世界经济运行及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动力和活力之源。然而,所有主体所共处的空间和资源是以地球为其边界的,而且由于不断进化,不仅人类社会自身的关系结构日趋复杂,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关系也更趋复杂。这种条件下,由于自发的竞争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经常引起国际的经济冲突和世界系统的动荡;不仅如此,还日益受到自然生态资源环境失衡的严重威胁。这就使它们在竞争的同时,又强烈地意识到对于许多共同面对的问题,只有通过合作并在努力实现共赢的情况下才可能得以解决,才可能有生存与发展得更好的出路。所以,它们又有着强烈的合作欲望和倾向,在不断的博弈过程中采取合作的行为。这就是我们当今世界经济既存在激烈的竞争,又努力寻求相互间合作的客观现实。即“在一种意义上全球化被看作自由的全球范围的合作;在另一种意义上则被看作畅通无阻的竞争。”[2](P95)
2.开放与封闭。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由于共处在同一个地球的时空、社会及自然生态系统内,各国和各经济主体相互间形成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和不可分割的依赖关系。因此,他们越来越意识到只有融入到世界经济运行体系中,才可能使自身系统获取不断发展的动力与活力,才可能从世界经济发展中获取更大的收益。尽管融入此进程的主体有的是“先知先觉”,有的是“后知后觉”,甚至有的还是“不知不觉”。然而,随着人类社会的演化,各国的经济制度和各经济主体在总体上是不断地趋向自由和开放,如今这已逐步成为各自生存与发展的战略。与此同时,交通、通讯手段的惊人进步和信息化的迅猛发展更是强化和加速了这一趋向。但是,各国、各经济主体在某种方面和领域不断开放的同时,面对日趋激烈的竞争,它们在另一些方面又在不断强化自身的边界和主权意识,力求增强自身系统的独立性、稳定性和延续性,以保持自身系统质的存在和特征。特别是一些发展中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本土化”[3](P206-218)倾向就表现得更加明显。而且,即使发达国家在高唱贸易自由化、要求别国开放市场的同时,往往采取合法、合理和创新手段进行贸易保护。”[4](P23)这些实质上都反映出封闭性的倾向。此外,全球化竞争中形成的国家之间的区域合作组织及联盟,企业组织间的兼并、联合和战略联盟等,也都体现出开放与封闭的双重特性。它们在体系内相互间表现出更加的开放性,而对于体系外则表现出体系边界的相对封闭性。所以,这种双重性既存在于同一个体,又存在于不同个体;在不同的条件下或针对不同的事物,就可能表现出不同的行为。总之,作为经济系统单元,开放与封闭本身就是相对的,因为边界标志着单元子系统的存在和个性,它是封闭的界限,又是开放的边线。所以,每个经济主体都会根据各自的利益自觉选择开放与封闭的程度和方式。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曲折道路也正是这种矛盾作用的集中体现。
3.整合与分化。经济全球化趋势是一个不断整合与不断分化同时进行的过程。就整合来说,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它是通过自组织机制以“无形组织”和“有形组织”两种方法进行的。首先,世界各层次经济主体及各种经济要素间通过自发、自主的行为,自组织地形成并扩展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全球性经济系统,这种方式与过程随着世界市场的发展加速演进,这是“无形组织”的整合。同时,各经济主体、特别是各国从自身的利益出发,为了减少系统带来的不确定因素和风险,又自发地通过谈判和协商在一定区域和全球范围,不断整合成具有一定约束力并能有效协调的有形组织和体系,这是有形组织的整合。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这类区域性或全球性的经济组织及形式不断涌现,迭起。比如,全球性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等,以及区域性的欧洲经济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等先后形成的数十个这类经济一体化组织,就是典型的例证。就分化来说,主要体现在主体层次的不断分化、经济因素及要素的不断分化,和由此导致的系统结构层次的不断分化,这些就如进化之树不断分化和展开。比如经济全球化的参与者,最初是以国家为单一层次主体,以后逐步向上和向下分化为包括国家、跨国公司、国内企业,以及国际性的区域或全球经济组织和机构等多层次主体,它们共同参与并影响着经济全球化的机制和发展[4](P22)。与此同时,经济领域也在逐步分化为贸易、生产、金融等各方面,并且它们又在各自的领域进一步不断分化展开。正是如此,经济全球化的构建和演进才不断呈现多层次、多元化和多极性。总之,“在整个历史上,整合与分化的动态相互影响伴随着生长与发展的过程”[5](P137)。
4.有序与无序。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一方面通过自组织和它组织过程的会聚和整合,使世界经济体系不断形成有序的层次结构和有序协调的经济运行秩序,从而促使世界经济的各个组成部分及相关因素依照一定的规律和秩序运行和演进。正如经济全球化历程中所表现出的那样,全球各层次经济主体及各类经济要素相互间通过市场的自组织和政府及国际组织或机构的他组织,使得有序的结构和秩序从微观到宏观、从局部到整体、从外在到内在不断扩展和深入。因此,经济全球化进程的这种有序性既体现在时间上也体现在空间上;既体现在静态上也体现在动态上;既体现在微观上也体现在宏观上。但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从广度和深度的扩展和分化,经济的各部分、各层次、各领域间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关系更加复杂;又由于各经济主体的行为具有自发性和随机多变性,随着竞争的日趋激烈,特别是在非线性作用机制下,这些会使系统结构和运行状态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不断增加,因而时常会由于某个偶然局部失衡因素而导致整个系统的“蝴蝶效应”而产生金融或经济危机。因此,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各主体、各要素间相互结合与作用所导致的系统有序性与无序性并存是客观存在的,世界经济发展演化过程中有序的运行和危机的时而出现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二、经济全球化趋势中矛盾现象的原因
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种种矛盾现象并非是偶然的,既有内在的根源,又有外在的影响。如果把它当作一个系统来看,它是各参与主体的微观行为、它们间相互作用形成的自组织机制以及人类社会发展演化的必然结果。
首先,它是经济全球化参与主体自主自利行为的必然结果。经济全球化中不论是哪类、哪一层次的参与者,都是独立的自主行为主体,都有各自的价值取向并谋求自身的利益。因此,各主体的行为和倾向必然是千差万别的,而且即使同一个体,在不同的时刻和不同条件下也会有所不同。这就意味着在微观层次,无论是某一主体的个体行为和倾向,还是所有各类主体的群体行为和倾向,本身都存在着矛盾的两重性。即它们的行为,不仅包含着竞争意识,也包含着合作的需要;既存在着对外的开放意愿,又存在着防外的封闭倾向;它既是有序之源,也是无序之因;既是整合的凝聚力,又是分化的推动力。总之,它是经济全球化演进过程矛盾性的微观基础,也是所有各类矛盾性的根源所在。
其次,它是经济全球化自组织演进内在机制的客观要求。经济全球化进程首先是根源于所有参与主体为谋取生存与发展机遇的自主自发行为相互作用的结果,“是由参与竞争的各种力量所决定的。”[1](P8)也就是说,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全球性经济系统各要素相互作用自组织的演化过程。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各种性质、特征、及运行机制都与此有直接的关系,自然它的矛盾运动也不例外。这是因为各类主体、各个要素相互组成不同类型的多元化和多层次的子系统,尽管这些子系统通过自组织过程形成更大、更高层次的有序结构系统,但它们作为子系统的行为及演化趋势仍是各异的。它们在经济活动中既竞争又合作、既开放又封闭的行为,通过相互作用促成整个系统不断分化又不断整合、不断导致无序又不断形成有序;从一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从平衡——打破平衡——再到新的平衡而不断转化发展的。正是这种自组织的秩序和机制才使系统更具有不断进化的活力和动力。因此,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矛盾运动,既是其内在自组织机制运行过程的体现和结果,也是其内在自组织机制运行的客观要求。
第三,它是人类社会进化的客观规律。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存在的“竞争与合作”、“开放与封闭”、“分化与整合”、以及“有序与无序”等矛盾现象,表面上看仅仅是世界经济系统内在矛盾和内在运行机制的反应,但从更广、更深的意义上去认识,它们是人类社会这个更大系统演进客观规律的反映。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系统在一定阶段演化的表现,而世界经济系统进化又是一定阶段人类社会系统进化的一个方面或组成部分。所以,经济全球化“一直是人类生存状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为展现在所有这些领域的动力都是长期的过程。它们涉及人类的基本需要,即全球化的动力产生与人们扩大它们自己创造的秩序范围,以便为它们的福祉增加货物、服务和观念的需要。因此贯穿于整个人类历史。”[3](P212)也就是说,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构成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大环境,经济全球化中主体的行为必须自觉适应这个环境,随其变化而变化。这就意味着人类社会的演化机制和规律,影响并制约着经济全球化中主体的行为、相互作用的机制、乃至整个进程。科学的理论及历史进化的过程已清楚表明,以上分析的种种矛盾运动,本身就始终存在于人类社会发展演化的历史过程中,它们实质上是人类社会乃至自然生态系统运行及演化的客观规律。因此,世界经济系统的演化以及经济全球化进程也必然遵循和体现这一客观规律。
通过分析经济全球化趋势中矛盾运动的深层根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这种矛盾运动具有客观性和必然性,它是经济全球化演进的本质特征,它伴随存在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始终。
三、经济全球化趋势中矛盾运动的发展
从经济全球化趋势中的矛盾现象及其原因的分析可以看出,这些矛盾及其运动产生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各主体的微观自主行为,运行及演进的宏观自组织机制,以及所处人类社会这个更大系统的历史演进客观规律的约束。所以,它是客观的存在和必然的规律,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此,这些矛盾运动的发展也将按照自身的演化轨迹和规律进行下去。但矛盾的某一方面成为主流趋势或具有主导地位是在转化和发展的,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今后矛盾运动的发展方向以及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演化趋势。
1.竞争与合作的矛盾运动中,合作将逐步取代竞争成为主流。在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各阶段,过去竞争一直处于主导的方面,决定着进程的特征和性质。但合作因素也随着不断在增强,它与竞争的相对地位在不断发展着转化。特别是在人类社会面对地球资源迅速减少、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经济冲突导致的系统风险日趋增大等各种威胁不断加剧的情况下,要实现各经济主体自身及整个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经济活动中加强合作、实现共赢是今后必然的选择。“一个有效的、开放的市场体系需要在各民族之间建立一个协调合作的全球框架,……只有通过把各种不同范畴内的许多社会——经济网络紧密地结合起来,使他们以共同目标为取向,人们才能比较现实的希望实现社会公正、经济效率、生态的持续发展以及政治民主,从而避免一场(经济、宗教、政治或伦理的)全球自我爆炸的危险。”[1](P11)因此,竞争与合作在今后虽然仍将并存,但合作的倾向和行为将更趋强烈,最终将取代竞争占据矛盾的主导地位而成为主流,这必将成为竞争与合作这一矛盾运动的发展趋势。
2.开放与封闭的矛盾运动中,开放将继续保持其主流趋势。在经济全球化的历程中,开始阶段是封闭倾向占据主导,开放因素却是微弱的和受支配的,随着进程的发展,开放与封闭因素此消彼长,封闭倾向在不断减弱,而开放倾向却在不断增强。发展到现在,开放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活动的主流。尽管两者在政治、经济与军事形势出现大的动荡时经常会发生相反的变化,一些经济主体会依据暂时的形势更强调封闭性。比如在几次世界性的战争、经济危机、以及政治冷战时期,各国各经济体制间的封闭与割据就曾相当严重。但不管经济全球化演进道路如何曲折,开放相对于封闭不断增强的发展趋势并没有改变。如今,开放已逐步成为这对矛盾运动的主要方面和主流趋势,这一发展趋势在今后也不会改变。
3.整合与分化的矛盾运动中,整合将逐步成为今后的主流趋势。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中,虽然分化与整合的矛盾运动随着进程演化一直在延续,“但是这两种相反的趋势并非总是和必然平衡的:在发展的各个阶段,一种趋势或另一种趋势往往会占上风。”[5](P137)特别是整合将会随着这种进程成为主流趋势,决定这一矛盾运动的发展。因为,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分化过程更多的是自发自组织过程;而整合过程,由于经济活动中人类社会处于生存与发展的需要,除了自发形成“无形组织”的整合外,各国各层次经济主体通过自身组织扩展和联合形成更大、更高层次的组织,从而使有形组织形式的整合过程也愈加明显地增强。具有表现在,国家主体间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全球经济一体化这种整合过程,已成为当代世界经济演化中的一种潮流;同样,在企业经济主体这一层次,“我们可以把工业化社会过去200年的历史理解为:随着大型组织不断从先进技术中获得优势,我们设计大型组织的能力的提高,我们已经极大地拓展了组织存在的空间,在这个空间中组织比市场更为有效。这个结论既适用于政府组织也适用于商业组织,因为后者遵循的是类似的设计发展轨迹。”[6](P59)所以,这种有形组织的整合过程今后还将得到更大发展,整合过程也将容纳并决定着分化,主导着这一矛盾运动以及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这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4.有序与无序矛盾运动中,有序化是主流趋势。经济全球化演进中,有序与无序始终处于对立转化、相辅相成的运动过程。尽管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演进,世界经济系统的结构层次更趋复杂多变,不稳定性乃至无序性也在增加,这是客观现实。但是,各类主体乃至人类社会是理性的,他们为了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会不断做出相互合作、不断形成与扩展各层次组织、更加开放和协调以促成一体化过程等各种努力,这些都会促使这个系统朝着有利于人类发展目标的要求有序运行和有序演化。因此,经济全球化的有序与无序矛盾运动中,有序化作为主导方面和主流趋势,过去和现在是如此,今后仍将如此,这是人类社会进化的历史规律。
综上所述,我们必须全面正确地认识经济全球化中矛盾运动的客观必然性,使我们能以积极的态度正视和面对这一现象;我们还必须全面正确地认识这些矛盾运动的客观规律性,使我们能以科学的态度遵循和把握矛盾运动的内在机制与特征;我们必须深刻地认识这些矛盾运动的复杂性,使我们能以系统演化的观点和方法,不断探求和应对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种种复杂多变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从而趋利避害,努力寻求各主体及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更佳途径。
〔收稿日期〕2002-05-08
【参考文献】
[1] 里斯本小组.竞争的极限[M].张世鹏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
[2] [加]拉波波特A.世界系统观念:一般系统研究的∫(积分)标记[J].闵家胤译.系统辩证学学报,2002,(1).
[3] [美]詹姆斯·N.罗西瑙.全球化的复杂性与矛盾[A].全球化与世界[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4]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对策课题组.经济全球化发展呈现七大趋势[J].中国经济信息,2001,(3).
篇10
关键词: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效率;资本论
中图分类号:A1;F0-0;F120.2文献标识码:ADOI:10.3963/j.issn.16716477.2017.03.0003
目前无论是在经济理论探讨中还是在经济实践操作中,都在某种程度上弥漫着一种成见,即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有效率。这既表现在一些学者对西方模式、绝对私有化改革的推崇上;也表现在学术界对私有化、自由化的指责大都集中在社会公平上。毋庸讳言,这种倾向对我国市场化改革的社会主义导向提出了根本性的挑战。当前,任何对于这一问题的回避或者不彻底的批驳都将造成我国在下一步改革中的障碍或挫败。本文以《资本论》为基础分析视角,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必然带来效率”这一命题进行实质反思,以期待在观念上正本清源,同时在实践中我们能自觉坚持中国经济改革道路的自主创新。
一、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与效率:抽象层面的成立
只要我们检讨一下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尤其是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效率相关的叙述命题,不难发现,长期以来,众多经济学者认为资本主义就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必然带来效率。近一个世纪前,米瑟斯(Ludwig von Mises,1881-1973)就提出:“市场…是资本主义的实质。这只有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才是可能的;社会主义不可能对它进行‘人为的’模仿。”[1]他认为市场经济天生地根植于资本主义。时至今日,曼昆(N. Gregory Mankiw,1958-)在其畅销全球的经济学教科书中指出:“这只看不见的手考虑到了有关买者与卖者的所有信息,引导市场上每一个人达到按经济效率标准判断的最好结果。……自由市场是组织经济活动的最好方法。”[2]159他认为自由市场可以实现效率。西方经济学为什么会秉持这种信念・这需要从亚当・斯密的人性假设开始加以说明。亚当・斯密认为人有利己倾向,与此同时,“人天生具有一种对社会的热爱”,因为“他也意识到,自己的利益与社会的繁荣休戚相关,他的幸福或者生命的维持,都取决于这个社会的秩序和繁荣能否保持。”[3]109也就是说,个人必然会意识到,自己的私利从长远来说要以社会整体福利的好坏为基础,从而,个人私利和社会公共利益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于是,利己心升华为一种广义的理性精神,单纯自利的人成为理性人,而理性人则构成市场经济的最深刻前提。“尽管他们的天性是自私的和贪婪的,虽然他们只图自己方便”[3]231但是,“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他们…不知不觉地增进了社会利益”[3]232。这只“看不见的手”正是自由市场。如果说“理性人”假说为个人追求私利和社会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之间的一致提供了可能性,那么,自由市场便使得这种可能性得以实现。
不用说,只要我们接受理性人假设,不管愿不愿意,我们也将接受以下两点:第一,市场能够自发调节,达到均衡状态。在自由市场中,每个参与者都是理性人,他们知道自己的需求和偏好,而且能够通过成本收益分析来作出效益最大化的Q策,这要通过最基本的市场活动――买卖商品来实现。如果某种商品供不应求,众多买者就会争购。为获取更大利益,卖者会提高售价,价格上涨使得供给此商品的利润抬升,于是更多的生产者生产该商品。随着供给增多及涨价造成的需求减少,供需差距逐渐缩小,直至消失,这时该商品市场就实现了均衡。反之,如果某种商品过剩,卖者只能降价出售,这使得供给该商品利润下滑,经过理性考量,供给方会减少该商品的生产。供给的减少、降价带来的需求增多,会使该商品复归到供需平衡状态。这种运动表明市场具有向均衡状态收敛的自我调节能力。第二,这种均衡状态正是效率状态。社会总体是由无数个体组成的,社会总效益也就等于个体效益之和。个体无非分为供给方和需求方,所以问题就落脚到对于供需双方的效益的考察上来了。对于买者来说,他们对商品存在效用评价――这种效用评价用货币表示即买者愿为商品支付的最高价格――不同买者对同一商品的效用评价不同,如果买者对一商品的效用评价高于其价格,则有消费者剩余,买者就会购买这一商品;反之,则不会购买。在均衡状态下,购买商品的正是对商品评价最高的那部分买者,而市场把商品卖给这部分支付意愿最高、消费者剩余最大的买者,正好实现了总体消费者剩余的最大化。对于卖者而言,生产商品有机会成本,且不同生产者的机会成本不一样。如果某种商品的价格高于卖者生产此商品的机会成本,则有生产者剩余,卖者就会生产该商品;反之,则不生产。同样,在均衡状态下,供给商品的是生产此商品的机会成本最低的那部分生产者,市场把商品交由生产成本最低,即生产者剩余最大的卖者来生产,实现了总体生产者剩余最大。曼昆指出,“在生产量和销售量达到市场均衡时,社会计划者不能通过改善买者之间的消费配置或卖者之间的生产配置来增加社会福利。” [2]158因此,其认为“自由市场生产出使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总和最大化的物品量”, [2]158这就推出了“计划者不必加以干预,社会就是幸运的”这个结论[2]159。
这个推论中,还包含着关于产权的基本要求,理性人追逐自己的利益,把资源配置好,这样就需要理性人明确自己的利益是什么,这也就需要产权清晰,其认为也就是私有产权,而完全的产权私有也就是资本主义制度。问题推论到这里,我们发现,在抽象层面,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效率这三个词在意思上已经完全同构,无法分割。其实道理很简单,在理性人前提下,资本主义私有制和市场经济实现效率的本质关联有两点:其一,自由市场得以实现经济效率,正是在于它把个体充分调动起来,让个体基于利己心,进行成本收益分析,作出效益最大化的决策,进而实现基于每个个体最优而达到的社会整体最优的结果。激发个体利己心的前提则是产权私有,因为理性人没有动机为不属自己私有的产权进行最优决策。正如科斯定理所表明的,只要私人经济主体产权清晰,无论初始权利如何分配,利益相关者总可以达成某种协议,使得每个人的状况都得到改善,且结果有效率。其二,自由市场实现经济效率要依赖市场的自动调节功能,借此达到均衡状态。任何对市场的干预都将使经济偏离均衡状态,造成效率损失,而抽象意义上的资本主义就是要抹煞任何计划色彩,防止其对自由市场的干预。所以,只要我们承认人是理性人,我们也就必须承认,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自由市场会达到均衡、实现效率;而市场经济要实现效率,也必须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前提。当然以上这些问题的成立都是在抽象层面的,其将人的社会性全部抽掉了,嬗变为纯粹的理性人。
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效率:现实层面的不成立
按照上述基于理性人的抽象理论进行经济安排,在现实中是否实现了该理论所预言的效率状态呢?我们不妨以极端无效的状态――经济危机为例子来加以考察。15-18世纪是资本主义的积累阶段,市场经济刚刚起步,在1637年,荷兰发生了一次投机泡沫――郁金香狂热,1720年,英国南海公司倒闭,南海泡沫破裂,资本主义市场的不稳定性初现端倪。19世纪,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如影随形的是,1825年,英国发生经济危机;随后1847年和1857年英国又相继发生危机;其后近60年内,资本主义国家平均每10年发生一次危机。直到 1929年,美国爆发了严重的大萧条,并肆虐全世界,直接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战后,资本主义市场进入多元化阶段,危机也开始以多种新面目出场。1987年,华尔街崩溃;1990年,美国爆发储蓄和贷款危机;1996年,日本发生楼市泡沫及整体性危机;2001年,美国发生互联网泡沫引发的危机;2008年,美国发生次贷危机并大肆蔓延,直至今日,美国乃至全世界的资本主义国家都没能走出此次危机的泥淖。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这种频繁爆发,显然不能归结为偶然和意外。各国的经济实践也屡次印证了这一点,不论是搞私有化的拉丁美洲,还是本着“私有产权神话”祭出“休克疗法”的俄罗斯,都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挫折。这都充分表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效率的一致在现实层面并不成立,在现实社会中,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先天性的内在对抗性。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R克思作为反思抽象经济学①的最著名学者,为剖析抽象经济学在现实中无效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在《资本论》中他给出了抽象经济学现实运行批判的如下重要学术视角。
其一,人的非理性心理机制。与抽象经济学偏重把人性抽象成为理性人不同,马克思自始至终都十分重视经济活动中人的现实心理机制,认为人在很多时候都表现出明显的非理性的心理。在《资本论》中,这种非理性至少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由于可能的高收益而产生非理性亢奋。这集中体现在市场繁荣及过热时期,在这样的时期,信用发达,大部分投资都能获得可观的收益,于是,大部分人会认为,“为什么要放过这个大好的机会呢?为什么不大干一番呢?”[4]459。很显然,这种非理性亢奋会使市场参与者对客观存在的市场风险视而不见,甚至放弃对投资进行价值判断而铤而走险。第二,由于产权结构和委托关系的复杂化而出现的盲目追求个人短期利益的非理性心理。其实道理很简单,随着资产股份化的扩展,社会资产呈现为一种不断集中的趋势,这既表现为资产在不同市场的集中(如大量资产在金融市场的集中),也表现为社会资本在大的公司企业的集中。这种集中带来的是分散的所有权和集中的实际管理权之间的对立,广大的分散的所有者(如持股的散户)没有实际的管理权,而实际操作管理的人(如公司经理)对自己管理的资产又没有所有权。于是,很多管理者就会从个人私利的角度出发进行决策,例如在任期内尽可能增加投资量以提高个人绩效而对投资的收益和风险熟视无睹,这些决策极易和所有者的利益、市场整体运行相悖。如马克思所说,“进行投机的批发商人是拿社会的财产,而不是拿自己的财产来进行冒险的。…社会财产为少数人所占有;而信用使这少数人越来越具有纯粹冒险家的性质。因为财产在这里是以股票的形式存在的,所以它的运动和转移就纯粹变成了交易所赌博的结果”。 [4]498
其二,社会信息的不对称性。抽象经济学把信息对称作为一个基本的理论预设,在其上筑建大厦,就这一点来说,马克思迥异于抽象经济学,他承认社会信息的不对称性并将其作为现实经济研究的重要前提。在《资本论》中,信息不对称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第一,由于交通、通讯等造成信息传递的时滞带来的信息不对称。举例来说,在19世纪中叶东印度贸易欺诈中,很多投机者为了能够签发可供贴现、变现的汇票而购买商品,这一投机之所以能奏效,在于这些投机者可以利用来往印度的商品所需绕过好望角用帆船运送的时差谎称商品销售通畅(实际情况往往是那些商品已经滞销)。但是,“自从商品通过苏伊士运河并用汽船运送以来,这种制造虚拟资本的方法就丧失了基础:漫长的商品运输时间。而自从英国商人对印度市场的状况,印度商人对英国市场的状况能够在当日由电报得知以来,这个办法就完全行不通了。”[4]462也就是说,这种信息不对称可以由交通和通讯技术的改进得到改善(而无法绝对消除)。第二,是由于人自身的信息收集和认知能力的局限造成的信息不对称。例如,后,面对中国市场,棉纺织业者认为这是疯狂扩张生产的绝佳时机,“我们怎么会有生产过多的时候呢?我们要为三亿人提供衣服。” [4]458显然,这是由于对中国市场的信息收集和主观判断的偏差而造成的信息不对称。第三,是由于人的主动的赌博欺诈。赌博是明知信息不对称,却仍然在不掌握信息的情况下进行决策;欺诈则是通过市场势力或策略主动陷他人于信息不对称的境地。这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愈发明显,“信用制度…把资本主义生产的动力――用剥削他人劳动的办法来发财致富――发展成为最纯粹最巨大的赌博欺诈制度,并且使剥削社会财富的少数人的人数越来越减少”[4]500,“由这种所有权证书的价格变动而造成的盈亏,以及这种证书在铁路大王等人手里的集中,就其本质来说,越来越成为赌博的结果。赌博已经取代劳动,表现为夺取资本财产的本来的方法,并且也取代了直接的暴力” [4]541。
其三,市场的垄断性。首先,我们不妨假设在相同时间内,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由于资本是以几何级数的速度积累的,那么,资本的量越大,增殖速度就越快,且小资本与大资本的差距会越来越大。这样,市场演变的必然趋势就是资本越来越集中,最终形成少数的巨额资本。其次,随着生产集中度的提高,一定规模的固定资本成为生产的基本条件,对于大资本来说,这不难满足,而这对于小资本却构成一个隐形的“市场准入门槛”,从而剥夺了一大部分中小资本参与市场竞争的资格。最后,资本规模越大,可抵押的资产额就越大,所享有的信用也就越高,信用同样作为一笔“隐形资本”使得大资本能够以更低的门槛,更小的成本获得信用支持,节约流动性,扩张产业规模。就上述三方面,不难给出资本积累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的运动规律:“小鱼为鲨鱼所吞掉” [4]498。并且,在资本向少数大资本家手中积聚的过程中,往往会伴随以下的变动:第一,很大一部分中小资本由于资本量门槛而直接被排除在市场竞争之外。第二,已经参与到市场竞争中的一些中小资本,和大资本形成竞争的对立关系,大资本依靠规模经济,能够以比中小资本更低的价格出售商品,即使这样,“一个拥有巨额资本的资本家所赚得的利润量,大于一个表面上赚得高额利润的小资本家所赚得的利润量”,甚至,“有意识地压低自己的利润率,以便把小资本家挤垮” [4]250。最终,资本的集聚使竞争性市场变成垄断市场。
其四,利益集团的联合和斗争。在抽象经济学视域内,经济运动过程本质上也就是物(或者说各种要素)的配置的过程,只要由市场来调节,这一配置就能实现最优结果。但是,现实经济中,要素的价格并非由要素本身的市场运动决定,而是关乎于要素背后的所有者形成的利益集团之间的博弈和斗争。在《资本论》第一卷中,马克思着重分析了劳动者和资本家之间的斗争。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机器和自动化生产技术的推广,劳动力越发相对过剩,而且,相对于劳动者的数量,资本家的数量更少,更容易联合一致,此外,在对峙过程中,资本家依靠自己的巨大财富积累,可以有恃无恐地对峙下去,这些因素都导致工人在和资本家进行谈判的过程中必然处于劣势,资本家就据有了对劳动力的定价权,可以直接对劳动力进行剥削。自始至终,抽象经济学口中的自由市场的“自然神”并没有给具有定价权的资本家以惩罚,也没能给渴望得到“市场均衡价格”的劳动者以庇佑,相反,劳动者只有“把他们的头聚在一起,作为一个阶级来强行争得一项国家法律” [5]才有可能争得基本的生存权利。资本家内部同样存在利益集团的斗争,《资本论》第三卷就谈到了资本家内部的倾轧,例如1844年银行法的施行,就得到了金融资本家的竭力推行,因为这一经济制度“周期地把产业利润放到高利贷者的钱袋中去”[4]636。这足以透显出刻印于现实经济基因中的利益集团性。
要言之,通过上述四个基本视角,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现实市场的无效性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有趣的是,其后所谓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内部进行一定的自我反思的学者也“不谋而合”地以人的非理性心理机制、信息不对称和市场的垄断性为基本视角,对资本主义私有市场的失效进行了分析。无论这种“不谋而合”是否是由于这些“主流经济学”学者受到《资本论》的影响,无可置疑的是,马克思开辟了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基本进路。而在某种意义上来讲,对利益集团的识别和分析构成了马克思分析市场无效和现实经济运行的重要内容,最充分地展示了马克思经济思想的独创性,最有力地证明了:在现实经济中,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难以实现均衡并达到效率,相反,它更多地呈现出无效率甚至反效率状态。
三、《资本论》研究的当代启示
以上关于《资本论》的研究对于中国经济学理论和经济改革实践都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其在理论方面的启示主要表现为:其开发出了抽象经济学的批判进路和现实经济学的拓展进路;其在实践方面的启示主要表现为:其告诫我们应该以现实经济学为指导,根据中国的具体实践,开辟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改革道路。下面,我们就对这两个方面作进一步的实质性分析。
理论上的启示包括抽象经济学的批判进路和现实经济学的拓展进路。这两个问题是相伴相生的,正如马克思是在批判古典经济学的基础上创立政治经济学的,我们也按照先批判后确立的逻辑来展开本部分的叙述。
- 上一篇:如何传承传统文化
- 下一篇:心理学和心理应用学的区别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经济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