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本质核心范文

时间:2024-01-04 17:47: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育的本质核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教育的本质核心

篇1

论文关键词:职业教育;能本性;人本性;契合点;核心能力

培养目标的不同,是教育类型不同的第一标志。在全球化、信息化和知识经济时代,如何正确把握和有效落实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关系到职业教育生存和发展的重大课题。

一、能力本位:职业教育的特质

职业教育是使受教育者获得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技能的教育。职业导向、能力本位是职业教育的特质。

举办职业教育,首先是由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类型决定的。职业教育不是以培养学术型人才或工程型人才为目标的教育,而是以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己任的教育。此类人才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或工作现场从事直接操作,使设计、规划、决策变成产品或服务;他们应当具备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的操作技能,具备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以及解决现场突发性问题的应变能力等。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经济社会发展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总量需求越来越大、层次要求越来越高,从而推动着职业教育规模的扩大和层次的提高。有人认为,大学严格地讲只有两大类:一类是学术型、研究型的,它的服务指向是推动科学进步;一类是技术型、技能型的,它的服务指向是推动科学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可见,教育的分类,归根结底是由社会分工决定的。

举办职业教育,其次是由人类不同类型的智力特点决定的。现代心理学研究证实:以智愚来品鉴人类智力高下的传统观念,以智商(IQ)作为度量人们智能高下唯一标准的“IQ式思维”,以及在个体特质是同一的、标准的因而是可以定量描述的假设基础上开展的智力测验等观念和做法,不但忽视了人类智力类型的多元性、多样性,而且合理化、固化了以单一课程、教法以及以“标准化测验”来衡量所有学生的“制式”教育模式,造成许多具有其他方面天赋与才能的学生被贬抑和忽视。我国职业教育研究专家姜大源教授综合有关研究成果,进一步将个体的智能类型分为两大类:一类偏重于或擅长于抽象思维,即逻辑思维,一类偏重于或擅长于形象思维,即具体思维;认为世界上以形象思维为主的人大概占60%~70%,以逻辑思维为主的人只占30%~40%;而思维的类型不同,智力的类型也因之不同——智能无高下,类型有区别。对以抽象思维为主的人,应当施以学科体系的教育即普通教育,使之在掌握某一领域(学科)陈述性知识(关于是什么和为什么的知识)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去探究、发展某一领域的陈述性知识;对以形象思维为主的人,应当施以行动体系的教育即职业教育,使之在掌握某一工作领域过程性知识(包括经验的知识——怎样做的知识和策略的知识——怎样做更好的知识)的基础之上,去完成某一工作领域的操作性任务。总之,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分立由人类智能结构和智能类型的分野而不是智力的高下决定的,职业教育是促进以形象思维为主、具有另类智力特点的青少年成才的教育。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的分类是由因人施教、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决定的。

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是世界职业教育的共识。在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文化交融化、竞争国际化的21世纪,知识经济高速发展,新科技革命层出不穷,人们的职业生存和生活方式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人的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成为最重要的财富来源和发展动力。“能力本位社会已在西方发达国家兴起,强调人的能力建设已为政府和社会所共识。”[2]德国的双元制、澳大利亚的CBT、北美的CBE等,都是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

“职业导向,能力本位”的基本准则决定了职业教育应当是操作性、应用性、实践性最强的教育体系,它在教学模式、课程设计、教材编写、课堂组织、教学方法和评价考核方式等方面,应当与普通教育有着明显的区别。同时,由于职业教育更加贴近生产实际,更加贴近劳动力市场需求,因此对应试教育的弊端感受更为强烈,改革的动力更为强劲。因此,有人认为,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很可能是冲击我国整个僵化教育体制的突破口;职业教育培训改革的成功,有可能破解我国教育的整个迷局。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与企业招工难现象并存的事实证明,“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以人为本:职业教育必须高扬的另一面大旗

以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己任的职业教育,并不意味着它可以忽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它同样必须高扬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大旗。之所以必须如此,首先是由劳动力市场对人才的素质需求决定的。各类人才招聘会透露的信息表明,对企事业单位来说,从重学历到重能力、重职业道德和健康价值观,已成为其选人、用人的重要标准;对职业人才来说,以职业核心能力为主体、以健康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为内核的综合素质,是其求职竞争的重要条件、入职发展的基本动因、晋职成功的内核所在。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变化,归根到底又是由新技术革命所带来的工作性质的变革决定的:职业种类的结构性调整和岗位工作内容的提升性变革,使当前多数工作的完成主要不是依靠从业人员娴熟的技能,而是依靠他们宽厚的理论和知识基础,解决问题、自我学习、创新创造等能力,以及职业忠诚、责任感、阳光心态、专业进取、团队协作、职业规范等职业道德和价值观。这就意味着传统的仅仅培养掌握单一专业技能的教育目标,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要求。立足于职业人才的全面发展,强化综合素质的养成,已经成为知识经济社会的现实要求,成为现代职业教育、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趋势;工具主义的教育观必须转变为“以人为本”的发展教育观。

其次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现教育最终目的的需要。根据教育学的基本原理,“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是两个不同概念,两者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教育目的具有终极性,是确定教育目标的指导思想,而教育目标则是教育活动的具体努力方向,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教育目的论是社会需要与个人发展的辩证统一论,它克服了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的片面性。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将全面发展思想纳入党的教育方针,是对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我国《职业教育法》第四条也明确规定:“实施职业教育必须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传授职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进行职业指导,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可见,职业教育的目标在国家意志的层面也应当是立体的、综合性的,而不是面型的、线型的,是用全面发展的视野去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作为一种人力资本的投资,职业教育既要着眼于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经济增长,更要追求实现社会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例如如何有教养地度过闲暇时间,如何提高生活质量。因此,不能忽略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对人的一生全面发展的深层意义。近20年来,世界发达国家的教育模式正逐步从为经济增长服务转移到为人的发展服务上来,主要特点就是从偏重知识、智能的教育到注重年轻一代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按照我国主流的素质教育理论,素质是个属概念、大概念或上位概念,知识和能力则是种概念、小概念或下位概念,是素质中的具体内容。“能力和素质相比,素质更根本。素质是能力的基础,能力是素质的表现,能力的大小是由素质的高低决定的。有了较高的素质,就会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表现出较强的适应力和创造力。”素质既包括知识和能力,还包括一个人的态度即价值观。素质作为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相对持久地影响和左右着人对待外界(自然、社会、他人)和自身的态度,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往往只解决如何做事,而提高素质则更多地解决如何做人。况且,能力具有个体性特征——人的能力与人同在,而人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情感、有个性的主体。作为生产要素的人,其思想、情感、职业意识、态度和价值观,必将对他掌握和发挥能力产生重要影响——如何做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如何做事。可见,职业教育高扬以人为本的大旗,也是由知识、能力和素质三者的辩证统一关系决定的。

三、培养职业核心能力:连接能本性与人本性的契合点

篇2

当代青年价值观具有自主性与从众性并存、阶段性与稳定性并存、被动性与主动性并存的特征,并向着价值主体自我化、价值取向多元化、价值评价模糊化、价值目标实用化的方向发展。从人的发展与精神成长规律看,基础型价值观和理想型价值观并存,是当代青年价值观的基本模式。“基础型”价值观关注“成人”与“生存”,是青年人在社会立足的基本要求,是个人生存之基础;而“理想型”价值观以“成才”与“创业”为目标,是青年人在社会上寻求发展的更高境界,是追求自我发展的精神驱动,也是引导青年实现自我价值、奉献国家民族的精神之源。为了凝练和实现当代青年核心价值观,需要了解人本存在的二重性。人本的二重性具体表现在:一是人存在的自然性与社会性。人首现是自然存在物,具有生物性,其次才是社会的存在物,具有社会精神性。前者决定了人的利己本能,后者决定了人的善良和节制;二是人需要的物质性与精神性。物质利益满足人的基础性生存,精神利益满足人的高尚性需要;三是人追求的现实性与理想性。人是现实的人,因此人的追求大多立足于现实,但人具有“思维着的精神”,因而人的追求具有理想性;四是人自我实现的为我性与为他性。人作为个体的存在物,有维持自己生存和发展的价值目标;人作为社会的存在物,又有维系社会共同体存在和发展的价值目标。

作为审计人群体中的青年审计人,大多是审计行业一线从事具体实践的工作人员,处在人生和事业的成长历练阶段。某种程度而言,他们的核心价值观不仅是审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和未来审计文化和审计事业的兴衰息息相关。当代青年审计人具有审计行业赋予的核心价值观,但外部环境纷繁变幻也常常干扰他们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普遍存在当代青年群体中的价值取向的二重性、思想的不成熟等特征可能会导致青年审计人行知分离,并存或使用多种审计价值尺度。也可能造成由“监督者”自身扩散的价值危机和未来审计行业价值失范的风险。构建当代青年审计人的核心价值观,需要在充分认识和研究青年人的价值观两重性基础上,处理好当代青年审计人的个人利益观与审计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二、青年审计人核心价值观内涵

青年审计人核心价值观应是既能保障审计事业的健康发展,又能有力促进青年审计人自身的进步和理想价值的实现。同时反映大多数青年审计群体对审计工作的共同追求和向往的目标,并能对审计行业发展发挥一定影响力和稳定性。

一是“忠诚”。从保障审计事业健康发展的角度看,审计是基于国家政治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而产生,审计的生命力在于满足国家、社会和民众等委托人的需要,青年审计人的价值观首先要符合国家、社会和民众的审计需求,即要对委托人“忠诚”。审计机关在履行审计职责的时候,要不忘国家和社会赋予自身的使命,要明白审计的权威和威慑力来自于权力,以及权利背后所代表的国家和人民。青年审计人要充分而又谨慎的运用人民赋予的法律监督权,全面认真的履行职责,把审计所反映的真实情况反馈给上级国家机关和委托人。在遇到诱惑的情况下,要经得起考验,遵循职业道德,对得起国家和人民的“委托”。刘家义审计长讲的,审计人要做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要把侵害身体的病菌坚决清扫出体内,维护机体的健康。没有忠诚于国家和人民的高尚信念,就不具备形成审计核心价值观的本质条件,“免疫系统”的形成无从谈起。

二是“积极主动性和创新精神”。审计核心价值观要体现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对审计需求主体的有用性,以发挥审计高效能的系统功能和积极的建设性作用。从审计效能上看,审计既可以侧重处罚,也可以侧重建议整改,既可以侧重问题曝光,也可以侧重体制机制原因分析。从审计重点看,审计从维护财政支出的安全,向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审计和完善民主法制建设方向发展。审计事业发展和审计需求的多元化决定了审计人员在工作中要富有创新精神和积极主动性,紧紧围绕审计目标,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展现审计的生命力。

三是“以人为本”。从青年审计人事业理想和个人价值追求角度看,审计核心价值观要体现出对“人”的尊重,不仅体现出对被审计主体的“人本”思想和客观真实的审计,也要体现出对青年审计人的尊重。对被审计主体的“人本”思想,就是审计不仅仅停留在事后审计上,以惩罚作为主要手段,而应向事前和事中审计延伸,实施跟踪审计,从而达到预防性的职能。既要对被审计单位和个人严肃指出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帮助整改,也要以负责的态度帮助其分析问题,纠正偏差,积极建议,协助其完善经济运行秩序。要建立和健全被审计单位权利侵害的救济机制,实现全面意义上的、客观的“以人为本”。对审计主体的“人本”思想就是要关心爱护青年审计人,帮助他们积极解决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尊重青年审计人的理想追求,为青年实现审计事业的理想创造必要的条件。

四是“依法、客观、准确”。要时刻保持客观公正,遵从公开、透明和清正廉洁的审计价值观,“依法审计”、“秉公审计”、“依程序审计”。审计机构和人员在审计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依法行政。青年审计人要以法律法规为中心,明确审计中“可为”,“不可为”的清晰界限,冷静的分辨罪与非罪的区别。审计中要杜绝“以权压人”、“有罪推定”的做法和思维模式,提倡文明审计,实事求是审计,力求审计的结论和依据客观和准确。要不断完善审计的监督和评价考核体系,严禁审计过程中出现的漠视被审计对象法律权利,或利用审计监督权进行“权钱交换”、打击报复的行为。

三、青年审计人核心价值观构建

一要挖掘构建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渊源。任何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都离不开吸收世界文明的共同成果。面对传统价值观的失范和多元价值观的泛滥,当代青年审计人的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必须要扎根于新形势下的审计实践和民族文化发展。同时积极吸取西方审计思想中的精华,丰富完善我国当代审计价值观和审计文化,不断塑造我国青年审计人的时代包容性、思想开放性、对国家和事业的忠诚性。要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凝聚青年,倡导爱国主义,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审计文化建设,尊重青年人差异,包容多样个性,最大限度地形成审计行业价值共识。要发扬理论中的“人本”思想,实现其“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满足当代审计核心价值观的理想诉求;尊重中国的传统核心价值观,学习其所内蕴的“仁”、“礼”“民本”、“和合”等哲学思想,强调遵纪守法、勤俭节约、诚实正直等社会美德,抵制以牺牲国家和他人利益来满足自我利益的个人享乐主义,不断完善当下中国价值谱系的民族根基。尊重我国古代审计的传承思想,将审计与官员考核、行政监察紧密相连。

二是善于发现和引导,并在价值冲突中完善核心价值观的塑造。核心价值观需要抵达青年灵魂深处,才到使青年人生来就有的模糊的或隐性的价值意识得以彰显。在价值观教育中,要善于发现那些已朦胧地存在于青年审计人情感中的、尽快需要表达的正价值,解读他们心中崭新价值,收集它们,不停地给他们的“价值探照灯充电”,使他们有更高的理性能力进行价值评价和价值选择。同时要在审计实践中和价值冲突的环境中开展价值引导工作,使青年审计人在体验审计冲突的过程中增加对当代审计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和理解,并通过冲突来洗涤思想,实现自我完善。

三是找准核心价值观和利益观之间矛盾统一的教育切入点。要善于寻求利益切入点,运用利益调节法进行价值观教育。一个人如果缺乏丰富的精神生活,人生就不可能拥有真正的幸福与快乐。因此,青年审计人要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在合理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把人生的精神、理想、事业、文化的追求和国家民族发展相统一,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此外,还要运用利益调节法,增强现实吸引力;让绩效考评成为决定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的主要依据。要根据科学合理的绩效考评制度激发审计青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的手段除了物质激励外,还要与精神激励相结合。不断调整审计行业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加大对审计人员承担滥用审计监督权的物质和精神损失,把审计的利益观融入到核心价值观之中,形成青年审计人共有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

篇3

一、职业核心能力的内涵

概括的说,一个人的能力可以分为岗位特殊能力、通用能力和核心能力。倘若将一个人的能力比喻成一座冰山,那么显露在水面上的为岗位特殊能力、其对应的是岗位能力;水面之下比较容易被观察到的、直接支持这个特殊能力的为通用能力,是可以与其他职业通用的能力,其对应的是工作能力;水面之下不容易被观察到的是核心能力,即所有职业共有的能力,其对应的是转岗能力。三种能力中,职业核心能力是构成职业能力最基础的、隐性的那部分能力,是从事任何一种职业都需要的综合职业素质,它承载着整个能力体系,职业教育最需要带给学习者的是可迁移的职业能力,而不仅仅是十分专业和具体的岗位职能,此种能力在德国称为关键能力,由德国社会教育学家梅腾斯提出,指的是“那些与一定的专业实际技能不直接相关的知识、能力和技能,它更是在各种不同场合和职责情况下做出判断选择的能力,胜任人生生涯中不可预见各种变化的能力。因而,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不可忽视。

二、重视职业核心能力的原因和意义

(一)专业与工作不符的原因

由于我国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的不断变化,铁饭碗金饭碗保终身的现象在今天的中国工作领域中是少之又少,因而并非所有的高校职校毕业生都能所学即所用,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专业与工作不对口的问题,很多毕业生会经历先就业再择业的过程,这就要求职业院校的学生在具备某项具体的专业能力的同时,还要拥有职业核心能力。

(二)目前职业院校对职业核心能力问题的忽视

目前我国大部分职业院校仍然单纯地坚持以地方经济发展为依托和“就业为导向”为目标的教育,忽视发展 “人的主体性”的教育责任,淡化了职业教育的人文特质的伦理精神,过分强化职业教育的工具性和功利性,将职业发展和职业能力的需求静态化,难以满足瞬息万变、行业调整下的市场对人才需求的随机性、动态性的标准。因此,加强职业核心能力教育,有利于实现学生高质量就业并且在工作中实现终身教育与学习、有利于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三、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途径

(一)深化课程体系及教学方法的改革

深化课程体系及教学方法的改革,践行行动导向和过程导向相结合的教学活动模式,从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上体现向学生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统一,实现“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的转变。毋庸讳言,目前我国虽然在政策上提倡大力发展民办职业教育,但是目前民办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师资结构、质量评价体系等方面仍然没有形成独立的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沿袭了普通高等教育的模式,不利于职业教育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因而,民办职业院校形成独立优质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是保证能力本位目标的首要方面。德国的行动导向和过程导向的教学模式和目标对我们很有启发意义。其中行动导向教学以培养学生全面的职业行为能力为目标,使学生在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克服传统“填鸭式”“授受式”教学模式,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达到主动学习的目的。为实现此目标,教师采用交际教学、问题导向学习、建构主义学习模式进行授课。交际教学强调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导地位,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合作性、公开化的学习环境,并使交际中产生的干扰性因素降低到最小限度。问题导向的学习强调学生形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在必要时加以指导即可。建构主义学习则强调教师应把专业性的知识转化为能为学生所驾驭的学习形式,通过学生的自购和重构,使相对静止的知识处于动态的完善过程中。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与资金投入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与资金投入,在人才结构方面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双结合:为推进能力本位的实践教学,加快引进专业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引进高学历,高职称的“双师型”教师,在校企合作过程中聘任企业的骨干人才到学校举办讲座、到学校的实训基地进行现场操作、指导的方式加强学生的现场操作能力;通过有效途径对部分专业教师进行培训,如酒泉职业技术学院选派教师到教育部师资培训基地或企业进行短期培训,通过聆听专家讲座,先进经验介绍,并通过课程检验和答辩来检验所学能力,最终通过考核取得职业核心能力师资培训证书。这种做法有利于克服教师从学校毕业走出校门又走进学校对学生进行“纸上谈兵”式的教育的弊端,值得我校学习。当然,教师师德建设也使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不可忽视的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有“俯身甘为孺子牛”的精神,对由于各种原因报考职业院校学生能诲人不倦,在教学过程中为其端正学习态度,重新树立信心,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很多高考毕业生将报考民办本科高校作为高考失利的退而求其次的选择,究其因很大的一个方面是民办高校的资金来源难以像公办院校一样获得足够保证,使得学校在硬件建设方面难以达到报考者对大学设施方面的心理预期,因而,政府在法律法规的制定方面虽承认了民办高校的办学地位,但也应从资金方面予以一定的支持,同时,民办本科高校也可探索新的个人捐助、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为民办本科高校的发展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根据职业核心能力教育的隐性特点,除却在课堂上将职业核心能力嵌入到公共课、公共基础课、专业课中进行显性教育外,应从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加强对学生的熏陶与教育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加强学校的校风、学风建设、社团建设,为学生学习、成长、健全人格的形成营造和谐良好的氛围,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职业规划教育,支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技能知识竞赛,鼓励学生挖掘自身的潜能,学会与他人沟通、合作,形成和谐的师生、生生关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与学校双方对彼此的满意度都能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刘佳.德国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及启示[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11.

[2]徐朔.“关键能力”培养理念在德国的起源和发展[J].外国教育研究,2006(6).

[3]高灵芝,李爱莲.职业核心能力开启新职业人培养的新境界——细解国家职业核心能力体系开发新项目[J].职业,2008(1).

[4]倪兴军,王金明,许军.高职教育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思考[J].科教导刊,2010(10).

[5]姜大全,吴全全.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6]陈静,王亚静.基于德国“双元制”探索我国民办本科院校校企合作模式[J].中国电力教,2010(33).

作者简介

篇4

关 键 词: 新升本院校;学分制;优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 G642.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544(2013)05-0073-03

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在我国高等院校应用至少已有30余年的历史,在教学资源比较充裕的大学其优越性已充分显现,运行体系也接近完善,而在教学资源相对稀缺的学校其运行则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在新升本的院校,运行中的问题会更加突出。本文拟结合河北省内一些新升本院校的实际情况,对学分制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优化提出自己的想法与建议。

一、河北省新升本院校学分制管理的现状

截止目前,河北省有近20所院校由专科办学层次升格为本科办学层次,其中时间最长的不到10年时间,时间最短的还不到1年时间,仅2013年刚升本的院校就有3所。新升本的院校当中,多数学校在专科阶段并没有实行过学分制,有的学校即使实行过也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学分制,更多属于学年学分制。新升本院校在学分制运行管理经验上显得十分欠缺,在教学资源调配和使用上显得捉襟见肘,在学生选课自由度和学习效果方面还不十分理想。比较突出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学分制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与学分制配套的人才培养方案不够成熟。 学分制管理制度是学分制运行的基础和前提, 一些新升本院校在没有任何学分制运行管理经验的情况下, 为了尽快将学分制落实到本校的本科教学中, 往往会照搬某一学分制运行多年的院校的现成制度, 导致管理制度与学校自身的实际运行环境脱节、 制度形同虚设的结果。此外, 作为学分制运行核心内容的人才培养方案由于时间仓促也无法达到完善, 没有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更没有与培养目标相切合的课程体系。课程设置不是根据市场需求和能力培养的需要, 而是根据学校现有条件进行设置, 导致教学内容未能得到有效更新, 教学水平和层次达不到本科教学要求,人才培养目标无法实现。

2. 学分制正常运行的资源需求不能得到有效保障,师资队伍规模、质量难以满足本科办学要求。新升本院校之前为了达到升本的要求, 将更多的资金和精力用于校园面积的扩大和固定资产总额的达标,而教学用房的面积与数量、多媒体教学设备的数量、实验室的数量等与教学相关的指标往往被忽视。这导致新升本院校学分制运行所必须的教室资源、多媒体资源、实验室资源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一些必须使用多媒体教学的课程无法上, 有些实验课学生无处上,排课成了许多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头疼”的问题。新升本院校的教师队伍首先表现为数量上的不足,升本与扩招几乎是同步进行的,新升本院校基本上保留了原先的专科办学层次,升本后的几年时间内专科招生的规模有所压缩但幅度不大。原先的师资队伍既要迅速转变角色,实现由专科层次教师向本科层次教师的转变,又要继续担任原有专科层次的教学,这给身处其中的教师确实增加了很大的压力,在时间和精力上都显得力不从心。这样导致的结果是:一方面教师的教学任务繁重,生师比更加超标;二是教师难以完成角色的转变,抽不出时间进修学习,也很难有时间研究本科教学的规律和特征,难以实现教学水平的提升和教学方法的转变。

3. 学生自主选课、 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未能得到有效调动。由于受教学资源和师资规模等条件的限制,新升本学校不能安排较多的选修课程供学生选择,学生自主选修的课程往往十分有限,而且还可能被学校附加各种条件,其结果可能是学生选的课程并不是自己最想学的,“选课”成了“被选课”。再有,新升本院校学分制实施方案中基本上没有设置辅修专业的内容。学生入学时录的什么专业,大学四年只能学该专业,想转专业不太容易,条件十分严苛,而想辅修其他专业的可能性也非常小。学生能够自主的空间十分有限,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难以充分发挥。

二、 优化新升本院校学分制运行的思考与建议

1. 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学分制管理制度,注意对学分制运行状况的调查分析。新升本院校要结合本校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学分制管理制度,借鉴其他学校的经验和好的管理制度,同时更要考虑本校的学科及专业特征、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教学资源分布状况等因素,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确定本校的学分制相关制度。制度出台之后,一定要严格执行,不能将制度变成摆设。在制度执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一定要及时分析原因,找出阻碍制度执行的关键因素并加以改进,如果是制度本身存在缺陷则应及时修改制度。比如,许多本科院校都实行导师制,用以帮助学生科学规划学习目标,为学生选课提供参考意见,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和指导等。导师制的实行及导师的配备可以为学分制的有效运行起到推动和保障的作用,不失为一种好的制度,新升本的院校完全可以借鉴。但给学生配备导师在教师资源相对紧张的背景下,无疑就会增加教师的负担。要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应设立与导师制相对应的教师工作量认定与考核办法, 将教师指导学生的数量和效果纳入业绩考核的范围,对优秀导师给予奖励。只有各项制度都健全和协调了, 学分制的运行才会顺畅和有效。

2. 打造适合本科教学的教学团队, 促使教师教学观念、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的转变。(1)新升本院校需要解决教师数量不足的问题。 教师数量不足会导致教师教学任务过重, 从事进修学习和教学研究的时间不足, 教学水平提升缓慢及教学质量下降,解决办法主要是加大教师引进的力度, 用优厚的条件和舒适的环境吸引优秀的教师来校工作。(2)新升本院校要解决教师结构的问题。 新升本院校教师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都不太合理,高职称、高学历、“出身名门”的教师比例明显偏低。为了使该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一是鼓励教师加强科研。改变过去专科时期只重教学不重科研的传统习惯, 尽快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成果层次。 教师的科研成果多了,晋升职称的问题就能按期解决了。二是鼓励教师攻读学位。教师原有的本科学位、硕士学位已不能满足本科教学的需要, 时间长了低学位的教师就可能被淘汰,要提醒教师增强压力意识,积极考取和攻读博士学位。三是把好教师引进关。引进教师时优先考虑引进“985”、“211”等重点高校的优秀毕业生以优化学缘结构, 引进具有行业背景的而且有高级职称的企业人才以提高学校的实验教学水平。(3)激励与约束机制配套使用, 促进教师尽快转变教学观念。 新升本院校的教师短期内仍习惯于专科阶段的教学思维,多是采用“满堂灌”和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习惯的转变需要借助外力, 学校应适当出台强制性的措施以增加教师的压力, 同时也要给教师思想的转变提供良好的环境。 如多安排教师外出培训或学习, 请知名大学的专家做教学思想观念方面的讲座, 召开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等, 以多种形式促进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在此基础上,再要求教师改变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由灌输式向引导式转变,使课堂由以教师为主向以学生为主转变, 从而最终实现教师队伍的转型升级。

3. 增大选修课的范围和比例, 适时开设辅修专业。新升本院校普遍存在选修课比例偏低的问题,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教室资源相对不足, 选修课相比必修课要占用更多的教室资源。 为解决此类问题,学校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压缩行政用房基建方面的开支,将节余的资金用于新建教学楼、实验室和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以缓解教室不足的压力。另外,新升本院校学科、专业结构相对单一,学校所能开出的选修课往往局限于某一个或几个学科,学生可能不感兴趣,但却没有更多的选择余地。学校应通过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等方式使选修学科的覆盖面更广,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再有,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允许学有余力的学生辅修其他专业,在大学四年可以拿到两个专业的学位,从而增加学生的综合业务素质和就业的适应面,提升就业层次和就业率。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科学化 方法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3)06-0353-01

自从思想政治教育成为理论一级学科下设立的一个独立二级学科以来,其“科学化”、“学科化”、“体系化”建设明显加快,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方便取得了重大进展,以成为理论学科以及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学术领域。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虽然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但毕竟是一门新型学科,不仅有许多问题需要深化研究,而且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会不断提出新课题需要研究。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立论与科学化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虽然已经确立了概念体系研究对象,开展了对学科的理论基础、基本规律、结构功能、价值体系、目标内容、原则方法等主要问题的研究,形成了相应的研究成果,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得到了推广应用,收到了明显效果。但是,除了这些成果还要在学科建设过程中进一步准确充实完善外,学科的理立论基础,即思想政治教育哲学理论,还有待深化与系统。因为这不仅是一个深化提炼突破的理论问题,而且还是一个需要从根本上回答一些人存在的“为什么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质疑。

学科理论需要回答的主要问题有:一是为什么各个社会、各类人群都有思想政治教育和都需要思想政治教育?有的社会与国家没有使用思想政治教育概念,但在事实上都有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这既是一些人存在的疑虑,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应当探究的本源。如果这个问题不从理论上彻底解决,就会使一些人产生思想政治教育只在我国存在、思想政治教育是外在施加的误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要以关于人与社会本质理论为指导,遵循人类社会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辩证,从本源上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与人存在和发展的方式。

二是不同社会、不同国家、不同人群为什么有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普遍性与特殊性问题。各个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概念、目标、内容、方法等各有不同,表现出思想政治教育的阶段性、相对性,正是这些不同社会、不同国家、不同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了人类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的连续性、普遍性。

三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与规律是什么,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与规律,思想政治教育者研究者的研究各有侧重,也各有表述,在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专著中,作了研究与概括,但还需要系统和深入。的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理论、能动性理论、实践论与灌输论,都为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与规律提供了理论指导,但这些理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思想政治教育只是社会实践活动的一个方面,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与研究者,以理论为指导,根据思想政治教育实际,研究、概括其本质与规律,而不是对理论进行阐述,这更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艰巨任务。

从文本中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理论问题,这是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学界研究的新特点。通过对马列经典原著的研究考察,来探求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目的、原则和方法等基本理论问题,可谓是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中的创新,也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正确方向。在马克思、恩格斯著作和文章中使用了大量关于“宣传工作”、“政治宣传工作”、“政治鼓动”、“政治教育”、“理论教育”等提法,这些都是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密切相关的基本概念。他们认为,观念、思维、人们的精神交往是人们物质关系的直接产物,强调思想和精神对人具有巨大的影响力。

二、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研究

引领社会思潮的实质是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增强对意识形态的认同感;建构科学、有效的引领机制是引领工作的重要环节。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研究是近年来学界讨论的理论热点。所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其实质就是要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引领”不是“强制、压制、控制”,而是“引导、吸引、凝聚”。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实质,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吸引和凝聚”人心,是依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自身令人信服的力量,让各种社会思潮自觉向你靠拢,在多元和差异中凝聚共识,增强社会各阶层成员的归属感和向心力,在最大程度上形成价值认同。而“吸引和凝聚”的前提是“认同”,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本质上是对意识形态的认同。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离不开有效的教育和传播。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应放在对“9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互联网等新媒介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等问题上。

互联网等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教育影响的研究依然要重视。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中国网络用户总量持续攀升,互联网也成为现代人特别是青年群体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社会在拓展青年群体生活空间的同时,引发的网络道德问题也日益引起社会的关注,网络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

现代化带来了一个不断变迁的社会,由于技术、竞争、政治、经济、全球化等因素影响,人们生活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社会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如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如何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转型来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如何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和国际化也;如何在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课题与新思路的研究中,推动不同领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与发展;如何深入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发展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比较研究、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研究等,也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审美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人的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B8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2)06-0021-04

美是人类生活及社会进步的一个永恒主题,人离不开美,社会需要美,而这一切都来自审美教育。审美教育狭义地讲是通过艺术手段对人们进行教育,广义地讲是运用自然界、社会生活、物质产品与精神产品中一切美的形式给人们以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以达到美化人们行为、心灵,提高人们道德情操的目的。审美教育最终在于促进人的审美发展,即按照“美的规律‘塑造’具有人的本质的丰富性的人,具有丰富的,全面而深刻的感觉的人”,[1]并通过人的审美发展而推动个体的全面发展,进而达到个体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完美状态。在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前提下,审美教育面临两个任务:一是适应时代的需要,重建人们的审美意识,即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高尚的人生态度;二是培养审美能力,即培养人们鉴赏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从而造就一代有丰富个性、完美人格的时代新人。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人的全面发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指在社会主义基本价值中居主导地位的、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规定的、代表人类共同理想的价值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代表着人类文明发展的方向。深入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难发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本质就是强调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从根本上使人获得解放。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质就是“人本”理念,即“以人为本”的观念,这里所说的“人”,并非抽象的人而是具体的现实生活中的人;“本”是指人的行为的出发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把人看做是一切价值的根本,一切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人的全面发展是实现“以人为本”理念的本质要求。“价值的多维性,实质是人的本质的全面性,全面意味着多维之间是相互联结和补充的,统一的基础是人,是人的全面发展。”这里的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容主要包括人的本质的全面发展和人的个性的发展,归根到底是人的整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具体包括:

(一)人的本质的全面发展

人的本质的全面发展实际上是人的社会属性的全面发展。人的属性包括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自然属性是指人作为自然生物所应该具有的本能和基本特征,它会促使人的一些自发性的行为和动机产生。比如母亲保护她的孩子,这是一种天性。而人的社会属性是指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所发生的各种关系。自然属性是人存在的基础,但人的社会属性更为重要。人的本质的全面发展的基本点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因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最根本的特性是人的社会性。人一旦脱离了社会,脱离了社会实践,也就丧失了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说的“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 可见, 离开了社会,离开了一定社会关系和生产关系,个人就丧失了发展的基础。因此,只有全面协调地发展社会关系,人才会有社会归属感。

(二)人的自我个性的全面发展

个性是人在自然属性基础上受环境影响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倾向。个性的全面发展首先表现为个体的全面发展,而个体的发展离不开群体,我们每个人都是自然意义上的人,原则上可以依照自己的意志进行活动,但最终他的行为还是离不开社会规范的约束,因此,人个性的全面发展,不仅要从德、智、体、劳等方面进行,还要强调审美教育,要将人培养成为具有丰富的、全面的、健康的、高尚的情操的道德人,那是德、智、体所不能代替与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要促进人的社会属性的全面发展和自我个性的全面发展。

二、审美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

审美教育思想的提出,是在席勒的《审美教育书简》中出现的,其核心是“我们人类受到既要将自己的内在必然性带给现实,又要使自己的外在现实服从必然性法则这种两重对立的冲动的驱使。”前者强调的是人的感性认识,后者强调的是人的理性认识,针对感觉确保人格性。席勒通过对感性和理性的调和,提出“美的灵魂”的思想,并在此基础上提倡审美教育论。到16至17世纪,在夏夫兹柏利、卢梭、歌德的著作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和谐的人格理想,他们意图通过对人的道德情感的培养来实现“美的灵魂”的理想境界,至此,审美教育有了真正的理论规定,并与美学和教育建立了内向联系。“没有美育,就不可能有个性充分的全面发展。”[2]审美教育以它独特的功能,对人的全面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审美教育促进个体和谐发展

人个体的和谐发展,首先是人格的全面发展。人格是一种具有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具有情感、意志等机能的主体。发展完美的人格,是指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或者说是使人在情感、道德、智力、品格等方面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审美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塑造完美的人格,而审美心理结构的培养是塑造完美人格的关键,审美心理结构“从个人来说是经过教育的结果,所以讲欣赏能力……假如我们所受的艺术熏陶多,文化教养水平高,那就会使心理结构丰富,审美能力强,你就能够在人家不能够发现美的地方发现美。”[3]。因此,审美教育实际上就是通过人们的实践活动来揭示美的规律,从而影响人的心理,让人理性的判断、感受、创造美,最终塑造人的完美人格。

篇7

关键词:休闲;大学生休闲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36-0179-0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如何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生活化,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效性是当前多元文化背景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中一个备受关注的焦点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生活化本质上就是“以生活世界思想为指导,以现实生活为中心,以提高大学生生活质量、完善大学生人格、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注重大学生的生活实践和情感体验,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富含教育价值的生活资源,使大学生在生活体验中受到教育与熏陶。”[1]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休闲逐渐成为人们最基本的生活方式。作为一种自主自由的生活体验,“休闲是一种具有独特的文化精神底蕴的生活方式或状态,这种精神底蕴是依靠知识、教养、品行、美德、智慧给人以内在力量,而这种内在力量是人的生命品质的真正体现。”[2]因此,休闲是人们在自由时间内发展自我个性的日常感性生活,休闲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关注自我发展与个性成长的生活教育。在当前普遍化休闲时代背景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休闲教育,不仅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有效路径,而且是当前复杂化社会背景下高校“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生活化模式”[3],回归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本真状态的现实选择。因此,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为抓手,校园文化建设为平台,社团组织培育为载体,深入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休闲教育的实践路径对于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效性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为抓手,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休闲教育的方法途径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要形式,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休闲教育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为抓手,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休闲教育的方法途径,对于提高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休闲教育的生活化教育理念。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生活化的教育理念下,“按照生活的逻辑来组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内容,而不是从知识的逻辑出发来设计”[4]。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内容的编排组织应紧密结合大学生的休闲生活,密切联系大学生的休闲生活,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大学生休闲教育中的指导地位与引领价值。

其次,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休闲教育的主体性教育过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过程中,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针对当前大学生休闲时间比较充裕、休闲空间开放性、休闲方式多样化的具体现实,有意识地选择具有典型性的大学生休闲生活方式,积极引导大学生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理论对于相关休闲生活问题进行深入解析,特别是对休闲生活中的异化现象进行价值批判与理论反思,培养大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批判性思维。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休闲教育的多样化教育方法,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休闲教育过程中,综合运用多媒体,采用案例教学法、课堂讨论等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从而提高大学生自觉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此切实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现实生活的穿透力。

二、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平台,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休闲教育的社会空间

校园文化是指以校园为生活场景,以学生课外业余活动为生活载体,以展现校园精神文明为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的一种文化样态。校园文化的内容不仅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等层面的物质文化和学校的规章制度等层面的制度文化,而且还包括以学生的休闲文化生活为主要内容的精神文化。以休闲文化生活为主要内容的精神文化本质上就是校园休闲文化。“高校校园休闲文化,就是指在高校校园特有的环境下,大学生们在完成日常学习、工作之余从事的带有一定精神内涵的休闲行为所构筑的文化氛围,其实质是大学生现实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它反映出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5]因此,以大学生校园休闲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校园文化建设为平台,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休闲教育的社会空间,是当前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基本路径。

首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突出校园文化建设的时代性与先进性方向。培育富有时代气息与民族精神的大学生休闲生活风尚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大学生休闲教育与休闲文化建设要紧紧依托高校校园这块阵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下,以大学生的休闲文化生活为内容的校园文化风尚才能折射出强烈的时代感,才能够保证校园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才能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得到广泛的社会认同。

其次,创新校园文化生活方式,彰显校园文化的时代特征与价值诉求。以文明创建活动为载体,开展创建文明校园、文明班级、文明宿舍等活动,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文明创建活动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而且能够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休闲文化氛围;以传统节日庆典为契机,积极开展校园文化节,充分利用各种文化资源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丰富大学生的休闲生活,营造一种温馨和谐、友善互助的校园氛围,增强大学生的凝聚力,以提高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及其有效性;以道德楷模、先进典型学习活动为载体,通过先进人物等道德楷模的学习活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时代精神,以此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现实震撼力和时代感召力。

三、以社团组织培育为载体,创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休闲教育的实践舞台

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休闲教育的实践路径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原则,积极寻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休闲教育的社会实践方式。大学社团组织是大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发组织起来的集普及专业知识、展现文艺才能、进行社会志愿服务等为一体的非正式组织。因此,大学社团组织是大学生在课余时间内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觉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实践舞台。作为一种非正式组织,大学生社团组织本质上建构的是一种休闲共同体,能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提供广阔的实践舞台,是大学生深度习得社会主流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场所与社会空间。与大学生的兴趣爱好相关的社团组织不仅是开展休闲教育相关知识的实践舞台,而且能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休闲教育创设广阔的实践舞台,因为“思想教育不可能到人们的头脑中直接作业,它是通过社会生活与交往这些外在形式在人们心田中潜移默化地进行耕耘的一种特殊活动”[6]。因此,大学生社团组织不仅是丰富大学生休闲文化生活的重要载体,而且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渠道。

高校应该积极鼓励大学生以不同方式成立社团组织,加大对相关社团组织资金扶持力度,将其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保证社团活动常态化发展。积极鼓励大学生在自由时间内深入企业、社区,进行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培养大学生的自我奉献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弘扬社会主义美德,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此外,高校可以根据不同专业,采取多种方式积极培育具有一定专业技术特色的社团组织,利用假期或者业余时间开展社会服务活动,在休闲时间内不仅能够强化自身专业实践能力,而且在服务社会中深刻领会和体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精髓和时代价值。

参考文献:

[1]杜向民.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生活化的实现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0(3).

[2]孙玫贞.休闲生活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江苏高教,2013(1).

[3]李大健.大学生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生活化的人本性及实施策略[J].社会科学战线,2011(5).

[4]许晓菁.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去符号化”――从“生活世界”的观点看思想政治教育[J].学术界,2009(3).

篇8

1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1教育理念不明确

高等教育理念即是回答“大学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一问题的关键。一方面,纵观中国的高等院校,虽然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校训,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实事求是”、“诚朴雄伟,励学敦行”等,但并没有将校训落到实处,没有成文的、人人奉行的规范和准则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体现出来。另一方面,虽然近年来提出了素质教育的新理念,但是并没有完善的理论体系和实施标准,导致大部分学校并不知道该如何有效开展素质教育。上述这两个问题,都是高等教育理念不明确的表现。正如著名教育家潘懋元先生所说的,中国高等教育正面临着“理念危机”,“需要从哲学的高度来拯救,用哲学的观点和方法来重新审视、梳理、明晰、匡正,确立符合时代精神与需要的‘大学理念’”①。

1.2教育方法本末倒置

当今中国的高等教育更多注重的是知识技能的培训,而忽视了道德品质和心智的重要性,或者将道德品质培养的任务草草交给政治思想课。这种沿用苏联式的培养实用型技能式人才的片面的教育方法,在特定的时期会起到特定的作用,但它无法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无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也无法培养出具备高度社会责任感和探索精神的杰出人才。由这种教育方法所培养出的大批“有知识没文化的不健全人才”,已充分说明了这种教育方法的弊端。

1.3教育内容厚此薄彼

当今我国高校明细的专业划分和专业化的课程体系设计,使学生除了本专业的知识之外,对于其他领域的知识几乎一无所知,导致学理工科的学生眼界囿于科学技术层面,缺乏人文科学的熏陶;学文科的学生缺乏必要的科学知识及必要的科学思维方式的训练。同时,这种单一的专业化教育,并不能真正培养出杰出的专门性人才。因为,社会环境和工作环境都在不断发展变化,需要人们具备多学科的素养,利用不同的学科培养不同的能力,并从中受到启发。在学校学到的单一的专业知识,无法适应社会对于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及人们对于自身全面发展的诉求。

2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存在问题的根源

2.1传统核心价值观的缺失

钱穆先生在《现代中国学术论衡》中曾说:“新学校兴起,则皆承西化而来。皆重知识传授,大学更然。一校之师,不下数百人。师不亲,亦不尊,则在校学生自亦不见尊。所尊仅在知识,不在人。②”中国近现代所提倡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多采用最早留学于欧美的学者的建议。这些学者既没有受到深厚的东方价值理念的熏陶,又一知半解地迷信于西方良莠不齐的价值观。他们将民族落后的根源归咎于几千年来遵循的传统文化,导致中国传统价值理念在教育过程中被忽视,使得中国国民逐渐背弃了民族文化的精髓,失去了统一的人人共识的核心价值观、道德观和人格观,这不仅使尊师重道传统逐渐衰落,也导致了大学理念出现严重危机。这是中国教育囿于自身局限性而难以突破的关键点,致使高校不知道应该坚持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正是高等教育出现种种问题的症结所在。

2.2教育本质规律认识的偏差

物理学家吴大猷指出:“教育的目的,不只限于知识的传授,尤其是高等教育,其主要任务是教育学生思考……养成独立思考和敢于创造的习惯,就是对学生心智的训练和提升,就是人文精神的闪耀和张扬。在这个意义上来说,心智训练比知识传授更重要。③”因为,人们外在的行为是由内在无数心理活动的激荡而产生的,只有治心、修心,才能从本质上改善外在不正确的行为。因此,对心智的训练,不仅是教育的本质,也是教育的规律所在。而中国的高等教育并没有彻底意识到教育的本质即为培养人的心智模式,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同时彻底颠倒了教育规律,一味进行知识技能的培训,从未意识到只有心智健康发育的人,才能承担掌握的知识技能所赋予的社会责任;更没有对如何培训心智模式进行过研究和思考。正所谓“: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2.3合理知识结构的忽视

爱因斯坦曾指出:“仅有专业教育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个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激烈的激情,那么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的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到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④”要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就必须在学习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加强通识课程的学习,这二者不可偏废。通识课程是训练心智的重要途径,而心智又关乎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形成。心智没有训练好,做什么事都不可能取得真正的成功。因此,完善通识教育并使之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是高等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然而,大部分高校并没有意识到通识教育在合理的知识结构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往往通过胡乱开设几门选修课应付了事,并没有系统地针对不同专业设计的通识课程体系,从而导致了教学内容的厚此薄彼。

3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问题改进策略

3.1宏观层面:明确核心价值观,树立囊括“智、仁、勇”精神的高等教育理念

1997年11月1日,主席在美国哈佛大学作了一个著名的演讲,他说从历史文化角度来了解和认识中国,是一个重要角度,因为现实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发展,“四大发明”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中国的文明传统,一直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理想追求,乃至中国的发展方向。这些论断不仅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文明进程的价值,而且说明中国的杰出文化传统,至今仍然是实现中国现代化的精神动力。因此,核心价值观的确立,应深入吸取中国杰出传统文化的精髓,建立凝聚人心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核心,是以“以仁爱人、以义明理”为根基的德性文化。同时,《中庸》讲道:“知(通‘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智、仁、勇”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完整地体现了德性文化的内涵,既是中国传统价值观的核心,也是亚洲文化的核心。而高等教育理念来源于人们的核心价值观,来源于人们对高等教育、对人生价值的认识。“智、仁、勇”的理念体系具足人格完整性、文化悠久性和历史验证性等众多要素,因此,将其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根本理念,可为我国培养杰出人才奠定坚实的精神内核和理念支撑。

3.2中观层面:把握教育本质规律,培养具足“信、进、念、定、慧”五要素的心智模式

教育的本质规律即为培训人们的心智模式,通过心智的转化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中国传统的教育观认为,只有心智发生变化,才能转变思维意识乃至行为语言;思维意识及行为语言的转变,又能强化心智。因此,作为意识形态的核心价值观,其形成受到心智模式的影响,又对心智模式起到强化作用。儒家思想以“智、仁、勇”精神作为根基,认为杰出人才的心智是由“自信心(信)、勤奋(进)、自我反省(念)、执行力(定)、洞察力(慧)”五种心智结构要素组成。这五种要素并非一成不变,而是有一定的恒定性,相互之间可以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可随自己的意愿加以调整和强化。“信、进、念、定、慧”综合能力越强的人,其心智发育得越成熟,自身综合素质也越强。⑤

(1)信———自信心。是指一个人在拿得定(执行力)、见得透(洞察力)的前提下,自觉努力做事的一种内在意愿或无畏的气势。换句话说,一个人如果认为他的能力无法做到一件事,也看不清其过程的时候,他是不会去采取努力的行动(勤奋)的。这也是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所反映的客观事实。因此,自信心要在执行力和洞察力的辅助下才能具备。

(2)进———勤奋。即是自身不断努力的一种过程。一个人对某一事物不懈地追求,主要是在信心的基础上,即确信自己有能力或可把握的前提下,对自身需要的一种向往,而自发地产生自我鞭策行为的一种努力态势,即内在驱动力或情感能力。只有具备了自信心,才可激发勤奋的状态。

(3)念———自我反省。即基于正确价值理念下的自我观察反省,自我鞭策激励能力。也可以理解为“自我修正”,是人类精神世界的总调度。哈佛大学教授、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HowardGadner)提出的“多元智慧理论”(multipleintelli-gencestheory)也指出,人类至少具有七种智慧,当中重要的一项智慧就是“内省智慧”。

(4)定———执行力。是指一个人在不懈努力之后,身心高度和谐统一所引发的清晰、高效、有序的做事状态。古人言:“制心一处,无事不办。”这是任何一个杰出的人才最为突出的过人素质,是将人的精神能量长时间聚焦于目标而最终实现其目标的过程。执行力要在自信心、洞察力和勤奋的辅助下,才能有效贯彻。

(5)慧———洞察力。是指对人对事能够做出当下的准确判断,以适应不同强度的环境变化。加德纳的多元智慧理论认为,智慧并不是很神秘的东西,而是可以在生活中感知的,体现出在生活中以各种方式运作的能力。因此,洞察力须在实践中加以锤炼,以执行力为辅助,才能成为真实的智慧。因此,“信、进、念、定、慧”五种心智结构要素是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并且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得以增长和完善,从而实现心智的全面发展。

3.3微观层面:关注合理知识结构,构建兼顾心智训练与专业培训的课程体系

在明确了核心价值理念和教育本质规律之后,就需要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来加以强化。因此,课程设置应以培训学生的心智模式为根本、以提高学生的科研和实践能力为出发点,全方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之不仅成为拥有过硬专业功底,更拥有强大的精神内核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3.3.1专业素质的培养

学生对于自身专业领域知识的掌握是提高学生综合竞争力的第一步;在掌握基础理论的基础上不断地实践,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自身能力是第二步。应根据不同专业的实际情况,具体设计不同专业必须掌握的专业理论和操作课程。

3.3.2心智模式的训练

本文认为,心智模式的训练,必须通过开设通识课程来实现。课程内容必须帮助学生了解古今中外的杰出人物和优秀文化,不仅使学生对自然和人文科学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更要将这些文化所彰显的智慧内化为认知体系的重要部分,促进“信、进、念、定、慧”五要素的均衡发展。

第一,自然规律类:揭示自然规律、利用自然规律是科学研究的终极目标。只有对自然规律有一个客观清醒的认识,才能培养科学、理性的思维习惯,从而透过规律看到本质,了知生命的意义和宇宙的本质,将当下从事的工作和学习当做一个严肃的生命历程,在有限的生命里完成更多有意义的事。由此培养学生的“信”和“进”。自然规律类课程内容的安排可参照:哥德尔不完全定理、现代最新高能物理学进展、现代濒死医学(潜能)等自然科学研究。

第二,原理规则类:除了自然界中的自然规律,还存在着人类社会当中做人做事应遵循的原理规则。这些原理规则是人类的祖先根据世世代代的经验,运用智慧加以总结和提炼的。只有对这些原理有一个深入的了解,才能使人类对生存和发展的规律了然于心,树立思维意识体系中的正知、正见,按规则办事,以取得事半功倍之效。由此培养学生的“念”和“慧”。

篇9

关键词:双基教学 以人为本 审美教育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颁布后,一段时间以来,我们所见到的理论文章或音乐教师的教学论文中,几乎口径一致的批评以往的重视音乐知识与技能教学、训练的做法,似乎这样做就是贯彻新《音乐课程标准》的理念。在对新、旧教学观念的对比,对于上述教学的争议,简单地谈点自己的看法:

一、对"双基"教学的历史回顾

音乐教学在当时的学校教学中,虽不是核心课程,也不存在考试压力,但在这一教学思想的统领下,学校音乐教育也出现了以"双基"教学为重点的教学思想。在学校音乐教学中,教师普遍重视识谱、基本乐理以及演唱(演奏)技能的传授与训练。人们由此普遍认为,这是造成学生"喜欢音乐但不喜欢音乐课"的缘由之一。让我们先来看看旧的教学大纲中对音乐"双基"教学任务的描述:"培养学生具有独立视唱能力,发展音乐听觉和增强音乐记忆力,培养正确的节奏感,获得有关音乐语言要素和音乐表现手段的基本知识......"再从《中小学校音乐教学法》来看如何要求音乐知识和技能教学:必须进行基本乐理知识的讲授和较系统的视唱练耳基本训练......繁、难程度可见一般。由此可见,广大的音乐教师也即按上述方针的要求,积极地开展以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教学为首要的音乐课堂教学。中小学的音乐"双基"教学内容大致包括了乐理知识、视唱练耳以及歌唱、器乐等等。就音乐知识与音乐技能的教学本身来看,原先的系统、孤立的知识传授以及强调技能训练的规范与法则,难免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与中小学生的心理不相适应。加德纳对比中、美两国的音乐教育认为:中国的音乐教育能保证学生取得一定的知识和能力,但由于机械地学习与训练,已使学生丧失了兴趣,没有了创造与表现音乐的想象与愿望。

二、对"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人为本"的全新教学理念的解读

新颁布的《音乐课程标准》提出了十个基本理念,其中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理念,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也合乎音乐艺术的本质属性--音乐艺术从本质上讲是表达情感的。在音乐教学中,只有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充分的体验,进而才能感受到音乐的本质。在这一认识基础上,音乐教育自然要摒弃以往以知识传授、技能训练为首要的教学观念,这是教学思想的历史性的进步。

《音乐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体现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即"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作为美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音乐教育其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不是培养演奏家、理论家的专才教育。"以人为本"是教育思想的一大飞跃。华东师大周蓓提出音乐教育是"人本教育"而非"文本教育"(指把知识的掌握作为能力获得的先决观点),也即要改变过去重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方式,而需以发展学生的音乐感受、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为本的"人本主义"教育方式。如今这已是广大音乐教师共识。

三、审美教育理念下的音乐知识与音乐技能教学

音乐"双基"教学与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学,两者间似乎是有本质的矛盾的。例如前者强调知识、技能的学习与训练,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是被动接受者,它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创造性发挥,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心理,磨灭学生的音乐兴趣。这与要求学生进行情感体验、发展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的审美教育理念的确是背道而驰。因此,新的课程标准不再提出强化音乐知识与音乐技能的教学,也不再有"双基"教学的提法。问题是无论教学理念多么先进,中小学音乐教学始终离不开识谱、歌唱、器乐等教学内容。如唱歌教学就得有一定的规范。新的《音乐课程标准》也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识谱的能力等等。让我们来看看美国的《艺术教育国家标准》,它对音乐学科本身的重视程度没有减弱,要求学生掌握必要的音乐概念、技能它是音乐教育的基本要点。因为,最终音乐课总要教音乐、学音乐。那么,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学,如何来摆正音乐知识与音乐技能在课堂教学中的位置呢?

1、认识到音乐的审美教育是终极目标,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掌握是必要手段,这是亘古不变的。音乐本身是艺术与技术的完美结合,无论是歌唱、乐器还是日常的音乐课堂教学,离开相应的知识与技能,美的音响也就不复存在。因此,知识的学习与技能的掌握是音乐教育过程中必要的教学内容之一。这一点上,无论是过去的教学大纲,还是现在的课程标准,认识上是有共通之处的。然而,新的课程标准更强调音乐教育的审美作用,将其作为教育的核心理念,明确了音乐课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审美目标的相互关系。

篇10

一、核心概念在化学教学中的价值及应用方法

在化学学科,核心概念通常指居于化学学科中心,具有超越课堂的持久价值和迁移价值的关键性概念、原理或方法。信息加工理论认为,被有机地组织成块的信息更容易记忆,因此通过核心概念组织起来的知识更易被学生记忆和掌握,而且这些知识因核心概念而凸显学习的意义与价值。不难看出,核心概念是从很多事实性知识逐级提炼出来的“魂”。把握了核心概念,学生会领悟到知识之间的关联性、系统性,达到“以少胜多”“举一反三”的效果,既可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和负担,又能提升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2]。

运用核心概念组织教学,通常包含建构核心概念和应用核心概念两个过程。

建构的程序一般为:科学事实(提炼、概括)概念(提炼、概括)核心概念[(提炼、概括)更上位的核心概念或观念]。例如,“铁与氧气反应时失电子”“铜与氯气反应时失电子”等是科学事实,“金属在反应中容易失电子”是概念,“金属最外层电子一般少于4个,反应时常显示还原性”是核心概念,“物质的化学性质与其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有关”是更上位的核心概念。

应用的程序一般为:核心概念(理解、解释、预测)新科学事实。

二、以核心概念为统领的“金属电化学腐蚀与防腐”教学设计

笔者在多年的教学中发现,电化学及金属电化学腐蚀等学习内容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许多学生由于学得机械僵化,对“氧化还原反应—电化学—金属的电化学腐蚀”这些内容的认识处于割裂状态,缺乏系统整合,难以领悟到电化学及金属电化学腐蚀的本质原理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本教学内容安排在复习教学阶段,教学中侧重于利用核心概念指导应用,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归纳和进行深层次思考,达到追根溯源、融会贯通的目的,使相关知识更加系统化。

教学设计的概念框架体系如图1所示。框架中以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的联系为上位核心概念,再向下具体到原电池和电解池装置的应用,作为核心概念,用以指导金属电化学腐蚀和防腐的应用。

具体教学流程如图2所示。

主要的教学过程如下。

环节一:复习强化核心概念

(师)引导学生概括: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不同反应物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体现出的性质(氧化性/还原性)。

(生)思考,回答:氧化还原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反应中发生电子转移,反应物表现出氧化性或还原性。

(师)让学生思考:(1)原电池、电解池与氧化还原反应的联系。(2)原电池、电解池反应中能量转换情况。

(生)回答:(1)原电池、电解池涉及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2)原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解池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师)启发、引导学生将以上内容概括成一句话:利用一定装置,氧化还原反应可实现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换(上位核心概念)。

引导学生思考:从氧化还原反应能否自发进行及反应效率的角度,分析原电池、电解池的区别。

(生)回答:利用原电池装置,有利于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的发生。利用电解池装置,可促使不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的发生(核心概念)。

本环节设计意图:从学生既有认知出发,通过一些有深度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理性分析,抽象概括,提炼出核心概念,为后面的应用奠定基础。

环节二:应用核心概念——金属性质

(师)通过以下问题引导学生从氧化还原角度分析金属化学性质:(1)元素及单质的基本分类有哪些,金属与非金属本质区别;(2)金属化学性质(反应种类)及共同特点;(3)从氧化还原角度分析金属化学性质及金属腐蚀的本质。

(生)思考,回答:单质分为金属和非金属。金属最外层电子数较少,在反应中一般失电子,被氧化。金属腐蚀的本质是失电子被氧化。

本环节设计意图:仍从学生熟悉的旧知识入手,深入浅出。通过“对话式”“启发式”引导学生思维,提升其认识高度,并把相关知识“打通”,建立有机联系。

环节三:应用核心概念——金属腐蚀

(师)问:金属腐蚀时谁得电子?金属电化学腐蚀类型?电极反应的异同?

(生)思考,回答:氧化性物质得电子:O2、H+、Cl2、Fe3+、外电源(迫使其他物质失电子)。

通常(自然界中)包括吸氧腐蚀、析氢腐蚀。相同点:原电池负极的金属失电子被氧化。不同点:正极O2或H+得电子。

(师)以铁为例,让学生对比书写其发生析氢腐蚀和吸氧腐蚀的电极反应方程式。

(生)书写,比较。

(师)金属电化学腐蚀有何应用?

(生)回答:构成电解池,进行粗铜提纯等。

本环节设计意图:不简单重复旧知识,而是从氧化还原反应、氧化性、还原性的角度来认识金属腐蚀的不同方式,并把握其共性和本质。

环节四:应用核心概念——金属防腐

(师)让学生思考金属电化学防腐办法的本质。

(生)思考,回答:使其得电子,或避免失电子。概括为:

(师)请归纳具体的办法。

(生)使其做原电池正极(牺牲阳极),或做电解池阴极(阴极电),或避免形成原电池(隔水、O2等)。

本环节设计意图:通过有深度的问题,引导学生把握防腐的本质是阻止金属失电子,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几种具体的电化学防腐措施。

环节五:应用核心概念——巩固拓展

(师)请学生进一步思考:(1)电解时为何阳极一般不用金属电极?(2)阴极电保护法如果不慎接反电极,会有何结果?(3)K、Na、Al等金属常用什么冶炼方法,有何启发?

(生)思考,回答:(1)金属阳极在导电同时,通常易被电能“驱使”而放电,失电子被氧化。(2)加速金属腐蚀。(3)用电解方法,利用电能迫使不易失电子的物质失电子。电可谓是最强的还原剂(同时也是最强的氧化剂)。

(师)让学生结合所学,完成稍有难度的习题。

本环节设计意图:通过稍有难度、挑战性的问题巩固学生所掌握的核心概念。

三、反思与讨论

1.核心概念在本教学中的优势作用

理想的教学过程应是不断促进学生认知发展,由表及面、从肤浅到深刻的过程,这恰恰符合核心概念的教学理念——从事实性知识到概念,再从概念到核心概念,进而利用核心概念统摄应用。当核心概念真正建立起来后,学生的认识和思维将超越具体的事实性知识,对这些知识的认识更加“通透”,有“一览众山小”之感,而且学生记忆的压力可能骤然减轻,起到减负增效的作用。

在本内容中所建构的核心概念,除了应用在理解和解决电化学腐蚀和防腐的问题,还有多方面的应用,比如“利用电解池装置,可促使不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的发生”,学生会联想到K、Ca、Na、Al等活泼金属难于用其他还原剂制取,但可利用电解的方法得到。进而想到,“电”是最强的“还原剂”、最强的“氧化剂”,电化学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除此之外,合理运用核心概念进行教学,往往能提升学生学习的专注度、思维的深广度,使课堂的气氛和效果更好。

2.应用核心概念教学的原则建议

任何教学方式和方法要产生实效,都需要注意其应用条件和环境,把握好应用的原则。

(1)合理选定核心概念

核心概念与上、下位核心概念间的层级关系是相对而言的,不能简单地绝对化。具体选择哪一层作为核心概念,取决于具体学习阶段、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选择的原则应是具有针对性很强的指导应用,与新科学事实有很强的对应关系。核心概念定得过高或过低、过大或过小都不适宜。过高、过大易显得空泛且远离科学事实,作用不易体现;过低、过小则统摄性不强,应用价值有限。除了作用的大小,还要考虑它们能否有助于理解科学活动的本质和科学活动的发现。教师在教学之前应对全部教学内容有整体认识,认真梳理,系统整合,提炼出包含核心概念在内的概念系统。

(2)关注核心概念的同时不能忽视科学事实的学习

在教学中要避免走另一个极端,那就是关注核心概念却忽视科学事实的积累。一方面,缺乏一定数量的科学事实作基础,核心概念难以扎实稳固地建构起来。另一方面,缺少科学事实支撑的核心概念在学生意识中会显得抽象而空泛,难以有效地用来指导应用。总之,如果走入这样的误区,效果往往可能还不及常规教学方式。

(3)合理选择应用时机

核心概念的建构和应用需要寻找合适的时机,除了需要学生有一定的事实性知识积淀,还需要学生的理解能力、归纳能力发展到一定程度。通常,在新课阶段适合进行核心概念的建构,复习阶段适合进行核心概念的应用。在本教学进行之前,学生的事实性知识已经比较丰富,也积累了一些概念,亟待教师引导学生建构核心概念,“盘活存量”。因此教学条件已然成熟,可谓水到渠成。

致谢:感谢北京教育学院周玉芝老师在本文撰写过程中给予指导和帮助。

参考文献:

[1]周玉芝.以核心概念为统领设计化学教学[J].化学教育,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