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服务专业课程范文
时间:2024-01-04 17:46: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航空服务专业课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课程的目标模式(theobjectivemode)l的基础和核心是课程开发的目标,课程目标的确定及其实现和评价是目标课程开发模式所围绕的中心点。课程的目标模式强调四个步骤,即: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组织教育经验、评价教育计划,这四个步骤构成了著名的“泰勒原理”。①在编制课程的四个步骤中,泰勒认为,教育目标的确定是课程编制者所有活动中最为关键的因素。
高职航空服务专业课程开设的目标是培养能服务于航空服务以及其他相关服务领域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这一目标的确定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来源和依据:一是学生特点和学生需求状况,二是社会需求状况。高职航空服务专业的课程开发和建设具备如下特点:
2.1开发课程以岗位职业能力及素质需求为依据。岗位划分及分析、岗位能力需求分析不是由学校教师单方面完成的,而是在行业企业的帮助下共同完成。学校以专业群为单位建立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会成员主要来自行业企业,也有兄弟院校,协助学校开发课程、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专业指导委员会的重要职责之一。(表一)
2.2课程设置遵循“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书制度。高职民航服务专业严格执行国家“双证书”教育制度。学生经过三年的学习,除了获得大专文凭外,还应获得以下职业资格证书之一才可顺利毕业,这些职业资格证书包括大学英语等级证书、普通话等级证书、助理物流师、物流师、公关员、安检员、秘书职业资格证书、导游师、茶艺师、调酒师以及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颁发的其他职业资格证书。为了配合学生考证,在课程设置上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2.3构建与职场无缝对接的实践课程体系。学校培养的人才怎样才能顺利融入职场、与职场无缝对接?实践课程的开设在最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实践课程占所有课程的一半或以上,它的开设优化了课程结构,使整个课程体系更科学合理、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表二)
3高职航空服务专业课程的有效组织
根据泰勒的目标课程模式理论,学习经验组织包括垂直组织和水平组织两种方式,垂直组织指的是在不同时期或阶段学习经验之间的联系,水平组织是指不同领域的学习经验之间的联系。学习经验组织有三个准则:第一,连续性,是指课程要素或内容的重复出现。第二,顺序性,是指先得知识成为后得知识的铺垫,并在某些方面更广泛、更深入。第三,整合性,是指课程知识的横向联系,学生应能把所得知识有机整合,形成自己一致的思想和观点,并能融入到自己的行为当中去。②(图1)从以上流程图可以看出,课程在时间安排和顺序上体现了能力和知识目标达成的衔接性、循序渐进性和学生认知的特点。在专业理论课的安排上,第一学年注重学生基础技能和人文素养的达成,要求学生对专业有一个基本的全面的认知。在第二学年,则要求学生在对专业认知和具备基本技能的前提下,加深对专业核心技能的掌握。因此,重要的专业课程一般都集中在这一学年。而在第三学年,所开设的课程则是为学生即将走入社会、迈向职业岗位做准备,同时也注重了技能和知识的拓展。
4高职航空服务专业课程的教学评价
篇2
摘要:分析了国外能力本位高职课程体系的理论基础,借鉴国外能力本位高职课程体系改革的成功经验,提出了高职航空电子设备维修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思想。在此基础上,阐述了能力本位视角下高职航空电子设备维修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原则及开发流程。
关键词 :高职;航空电子设备维修专业;课程体系构建;能力本位;岗位职业能力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能力本位视角下高职航空电子设备维修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项目编号:XJK013CZY132)
作者简介:于坤林,男,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电路与系统;本文其他作者单位均为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15)12-0001-04
航空电子设备维修专业是紧紧围绕我国民用航空发展,服务区域经济而开办的专业,《中国民用航空发展“十二五”规划》指出,计划增加投资1.5万亿,其中,新建机场45个,新增飞机1 900多架,据估计,未来5年,新增航空电子设备维修专业需求在7.5万以上。然而,目前我国高职航空电子设备维修教育缺乏成熟的理论指导,或重技能轻素质混同于中职教育;或重知识轻能力混同于本科教育,因此,所培养的学生其动手能力远不及中职生,理论知识掌握也不及本科生。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摈弃知识本位课程体系的构建思想,在能力本位的理念下,对应职业岗位分析职业能力,重构高职航空电子设备维修专业课程体系,从而满足航空电子设备维修发展的需求,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一、能力本位高职课程体系的理论基础
能力本位职业教育思想(CBVE)以美国、加拿大为代表,产生于二次大战后,它是一种以重视获得岗位操作能力为目标,提倡以能力为基础的职业教育指导思想。[1]能力本位课程观以职业能力为基础,通过职业分析确定能力结构,并依据专项能力的细分进行课程设置,以专项能力所必备的知识、态度、经验和反馈作为内容来组织课程内容,以专项能力的复杂程度确定课程结构、调整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2]
在能力本位课程体系中,课程的目标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课程的设置是建立在岗位职业能力分析基础之上的;课程内容是在学生以后的工作过程中所直接需要的知识;课程结构打破了传统的学科体系而采用模块式结构;课程实施是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的;课程的评价是以能力为标准进行考核评价的。
二、高职航空电子设备维修专业课程体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当前,我国高职航空电子设备维修专业课程体系存在诸多问题,如:培养目标没有对接地方航空产业;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缺乏;课程设置缺乏动态调制机制且重理论轻实践;教材开发严重滞后不足;课程体系缺乏中高职衔接以及与应用本科的衔接;诚信教育缺乏;课程教学方法落后;课程评价方法单一,等等。[3]
三、国外能力本位高职课程体系的改革借鉴
(一)加拿大能力本位高职课程体系改革
1.课程的核心是职业能力培养。它以职业分析所确定的综合能力作为学习的课程,以职业能力分析所需要的专项能力,遵循能力递进的顺序安排教学计划,其课程设置基于企业、岗位和工作的需要,按工作任务所必需的知识、技能、态度编成一定的课程模块。
2.采用DACUM课程开发方法。DACUM课程开发方法是指将许多优秀的企业专家召集在一起进行职业能力分析,而教育专家及教师则不需要参入职业能力分析和讨论,从而保证了职业能力分析的客观性。[4]
3.以学生为中心进行课程实施和评价。在教学中,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只起管理和辅助作用。学生根据学习指南计划来完成学习,课程评价采用学生先自我评价,再由教师考核评价的方式,学生在学习中起主导作用。
(二)美国能力本位高职课程体系改革
1.课程目标和课程设置多元化。课程目标定位为以升学为导向的学历教育和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将课程分开设置为以升学为导向的学历教育课程和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类课程,[5]这就使得以升学为导向的学生选择学历教育课程,从而能够继续接受高等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学生选择职业教育类课程,从而能够提高其从业竞争能力。
2.职业课程与学术课程整合。既开设职业课程又开设学术课程,要求毕业生同时具备一定的职业能力和学术能力,从而提高毕业生的工作竞争力。
3.工作本位学习。突出“学”而非“教”,通过在工作现场完成工作任务来训练与职业有关的知识与技能,通过参与真实的工作任务,促进学生的职业成长。
(三)澳大利亚能力本位高职课程体系改革
1.以能力本位与终身教育思想的融合作为课程的理念。澳大利亚的高职教育是建立在以实际需求为导向的终身教育理念的基础之上的,职业教育不限于学历教育,而以培养实际工作能力为中心,为一切愿意接受教育或培训的人提供服务。[6]
2.以关键能力的培养作为课程的核心。将关键能力培养作为课程的核心内容,课程的实施是在实际工作环境中,注重实践教学,使理实教学融为一体;课程教学以提高能力为原则,开设的纯理论课程以够用为度。[7]
3.以培训包作为课程开发的依据。培训包的核心内容就是能力标准,它将行业技能需求和职业培训的目标相结合,并规定学生达到能力标准所需要的最低考核要求,达到了标准,就可授予相应的资格证书。
4.以不同层次的模块组合来设置课程。课程设置以关键能力进行模块组合,每个模块又分为若干个子模块,以模块来推进教学。模块课程分为不同的层次,层次越高则对应的职业技能要求就越高,学习难度也越大,而获得的职业资格证书等级也越高。
(四)国外能力本位高职课程体系改革的启示
1.确立“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构建理念。要摈弃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知识本位”课程体系构建思想,确立“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构建理念。在高职航空电子设备维修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中,应充分体现以能力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思想,强调校企合作、理实一体,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
2.树立科学发展的能力观,制定行业能力标准。行业能力标准指的是按照行业中所必须履行的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对其所涉及的知识、技能及应用所作的明确说明。我国相关行业也应该根据高职航空电子设备维修人才的培养规格及要求,制定适合自己的行业能力标准。
3.实施校企双主体参与的课程开发。我国高职课程开发缺少行业参与,基本上由学校自己承担课程体系设计和课程开发,这样设计出来的课程体系是无法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要求的。因此,高职课程体系的设计应充分体现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企业应该全方位地参与到学校的课程设计和开发工作中来。
四、能力本位视角下高职航空电子设备维修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一)课程体系构建原则
1.应用为主,够用为度。首先,高职教育职业性很强,学生毕业后就要求能够上岗,可见,高职教育应该更强调应用能力的培养;其次,高职学生文化基础较弱,学制较短,且不需要系统掌握学科知识,即理论知识够用即可。因此,能力本位视角下,高职航空电子设备维修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应遵循应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
2.基础教育与能力培养相结合。首先,高职学生基础差,学制短,自我约束力差,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有限,因此,在高职课程体系构建中更应注重学生的基础教育,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其次,基础知识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转化为能力,而高职很多专业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所以,在高职课程体系构建时,应遵循基础教育与能力培养相结合的原则。
(二)课程体系开发流程
课程体系开发流程为: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指导下,组建专业课程体系团队,选择国内一流飞机维修企业进行调研;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分析高职航空电子设备维修专业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制定相应岗位职业能力标准,分析岗位职业标准,确定岗位职业能力;制定人才培养质量要求,归纳综合人才培养质量要求,构建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专业教学标准开发流程如图1所示。
1.专业调研分析。选择广州飞机维修公司、南方航空公司、深圳航空公司等国内一流飞机维修公司进行调研,收集企业职业岗位信息,分析高职航空电子设备维修专业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形成职业能力需求调研报告。
2.培养目标确定。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指导下,选择国内一流飞机维修企业进行调研,确定高职航空电子设备维修专业培养目标为:面向民用航空器维修企业,从事航空电子设备维护与修理、航线维护、飞机定期检查及生产现场管理等工作,德、智、体、美、能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优良专业技能与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3.岗位职业能力分析。通过调研分析,高职航空电子设备维修主要就业岗位有三个:航空电子设备维护与修理、航线维护、飞机定期检查,各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如表1所示。
4.课程体系架构设计。对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进行归纳综合,按照能力递进的培养规律,将分析结果转换为课程,构建能力本位的高职航空电子设备维修专业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具体架构如图2所示。
综上所述,高职航空电子设备维修专业课程体系是实现航空电子设备维修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所在。在构建该专业课程体系时,必须摈弃原来的以知识为本位的课程体系,只有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才能适应航修业对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冯秀茹,崔会拥.基于能力本位的高职课程模式构建[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1,30(1):78-79.
[2]李海燕.关于职业能力本位课程体系的构建[J].职教论坛,2012(14):42-46.
[3]于坤林.高职航空电子设备维修专业课程体系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J].职教通讯,2014(15):22-25.
[4]李春梅,杨阳.加拿大CBE职教模式及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J].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7(6):10-11.
[5]何锡涛.借鉴国际课程理论促进我国高职课程改革[J].当代教育论坛,2005(3):42-44.
[6]秦峰.澳大利亚TAFE及其对当代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启示[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6.
篇3
>> 司法信息安全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地方高校安全工程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 “卓越计划”模式下本科参与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贸易经济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论民办本科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 本科院校物联网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研究 昆明高校园林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现状研究 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应用型本科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研究 我国部分高校本科阶段俄语专业课程体系研究 应用型本科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研究 我国项目管理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以市场为导向的本科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拓展研究 高职信息安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探讨 高职信息安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开发和设计 信息安全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探讨 高职信息安全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 高职信息安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实践 高职信息安全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 航空服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3] 杜瑞颖,张焕国,彭国军,等. 武汉大学信息安全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与研究[J]. 计算机教育,2007(10):22-27.
[4] 彭国军,张焕国,杜瑞颖,等. 信息安全竞赛与本科生科研创新实践能力培养[J]. 计算机教育,2010(24):1-4.
[5] 武汉大学教务部. 武汉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Z].2010.
Research on Architecture of Major Courses of Information Security Undergraduate
DU Ruiying, ZHANG Huanguo, WANG Lina, CHEN Jing
(Computer School,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2, China)
篇4
[关键词]高职院校 航空专业 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16-0086-02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航空运输业逐渐成为国家战略性先导产业。目前,我国航空市场蓬勃发展,整个航空业正在逐步演变成集民航管理、机场物流、机务维修、空中服务、流程派签、票务销售等业务在内的多元化综合行业,对行业一线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快速增加[1],从而为高职院校建设航空类专业提供了人才需求动力,但同时也提出了如何培养适应航空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多层次、多技能复合型人才的挑战。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立足“南通空港产业园”、“南通航空装备制造产业园”等地方航空产业发展规划,延伸配套服务于长三角及华东地区航空产业对航空专业人才的需求,以航空类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为载体,不断探索校企合作开展民航商务、飞机维修、航空服务等航空类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一、航空类专业人才培养亟待解决的问题
高职航空类专业具有安全防范严、技术含量高、规范操作强的特点,对人才培养的过程和质量都有很高的要求。因此,相对于一般高职专业而言,航空类专业人才培养更需要通过校企合作重点解决以下几方面的实质性问题。
(一)办学定位遵循行业要求
民航业作为高标准、严要求、重安全的特殊行业,服务指向明确、岗位职责清晰、行业标准规范。这就需要高职院校针对行业的发展要求灵活调整专业,依据相应岗位(群)的技能要求确立培养目标,开设民航特有和优势专业。
(二)素质教育体现职业特色
要达到高职航空类专业团结协作、安全规范、遵章守纪、敬业奉献、优质服务的职业素质要求,就必须更好地突出以生为本,将职业素质教育贯穿于航空专业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之中,并融入航空特色的专业文化和企业文化,满足素质教育的总体要求。
(三)人才培养突出工学结合
虽然高职航空类专业注重将民航相关职业的岗位需求及职业能力与航空专业教学及课程体系相融合,但基于校企双主体共同开展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专业建设与改革尚未达到有效匹配和无缝连接的理想程度,相关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生产性实训过程管理制度还需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四)教学内容反映工作实际
目前高职航空类专业虽然正在努力摆脱学科化的教学内容体系,逐步向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与课程体系转变,并积极实施以工作项目和生产任务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改革[2][3],但教学内容脱离工作实际的现象仍较为严重,尤其是与航空企业的战略发展及工作流程的融合度较少,与企业的实际工作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二、航空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共建的“五对接”原则
(一)教育对接航空产业
跟进国家航空产业规划,以航空产业的发展和升级为依托,将航空类专业人才教育培养与航空制造、维修、服务等产业领域相结合,并进一步通过航空精神与高职校园文化的深度融合来深化具有航空特色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从而达到建立校企合作创新发展机制以及工学结合长效保障机制的目的。
(二)专业对接航空企业
航空类专业种类多、涉及面广,需要与航空产业链上下延伸的相关航空企业密切合作,立足航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积极拓展合作空间和领域,充分发挥校企各自的传统优势,努力挖掘专业建设对接企业发展的有效途径,认真探索校企共建航空类专业的合作机制,为航空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对接航空生产
基于航空产业链所形成的航空类专业体系在具体教学实施过程中,还需要根据高职教育规律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增强专业教学与航空生产的关联度,探索与航空企业生产管理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学生管理新机制,构建与航空企业工作岗位和生产过程要求相符的课程体系,通过航空实训基地虚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建立,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改革目标。
(四)学业对接航空就业
以就业为导向,探索提高航空类专业学习与学生就业的契合度,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开展定制培养、顶岗实习、订单培养、工学交替等学习模式,在学习内容整体兼容并蓄的基础上实现具有航空类专业特色的学业综合规划新格局,使学生的学习始终贴近航空类企业职业岗位,从而达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业水平的目的。
(五)学历证书对接航空职业资格证书
从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融通的角度更好地实施工学结合与校企合作,根据航空企业的人才需求目标及规格要求,将航空类相关职业资格标准的各项要求分解量化和细化,融入航空类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之中,使之充分符合行业企业的实际需要。
三、创新航空类专业校企共建人才培养模式的途径
针对高职航空类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突出问题,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在提出校企共建“五对接”原则的基础上,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探索了实施航空类专业校企共建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途径。
(一)基于“工学四段递进”构建航空人才培养方案
学院根据航空产业及行业职业岗位在专业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对员工的共性要求,提出“1+0.5+1+0.5”的三年制“工学四段递进”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第一阶段是在一年的校内学习中完成专业基本知识的学习、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第二阶段由学生选择专业方向,学院和企业共同根据不同专业方向所针对的企业特定岗位对知识、能力和素质的不同要求开设企业定制课程,主要依托相关企业的场地和设备,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实施,实现学生对航空类企业的深入了解以及对所选专业方向的进一步认知;第三阶段是在第二阶段以感性认识为主的基础上,按照理实一体化教学理念,根据专业方向所对应的航空类企业的工作过程和典型工作任务确定专业方向课程,依托校内外实训基地,由校企合作共同实施,实现学生有效掌握航空专业知识与技能的目标;第四阶段是最后一学期,学生在民航企业岗位实习,实现专业学习与岗位就业的无缝连接。
(二)基于“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融通”构建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民航行业“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的特点决定其用人单位逐步从“重学历”向“重能力”转变,使得高职航空类专业教育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已不能仅仅停留于教育标准――学历证书的获得,而要将行业标准――职业资格证书的取得纳入教育过程中。学院遵循民航标准,将航空类企业的企业文化和生产经营活动作为航空专业建设与改革的根基,以航空职业技能岗位的知识、技能和态度为依据,确定专业课程种类与内容,构建体现航空职业技能岗位特征的专业课程体系,在坚持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相依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校企共建具有民航安全理念、反映民航生产流程、体现民航技术规范、具备工学结合特点的航空类专业核心课程标准,并建设集专业教材、网络课件、案例分析等为一体的学、做合一的立体化教学资源。
(三)基于“三位一体”构建航空实训教学基地
学院根据航空类专业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以及校企资源优化整合的建设目标,采取有效途径,从系统集成的角度创新构建校内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以及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相辅相成的综合实训教学模式。首先,稳步建设校内航空实训基地。依据民航企业标准和规范,围绕民用航空器维修、航空服务、民航运输、航空物流等专项技能训练和职业习惯养成教育,营造真实航空文化环境和航空工程环境,满足航空专业(仿真)实训教学的需要。其次,大力拓展校外航空实训基地。将航空类企业所能提供的生产场所与企业定制课程相结合,从而真正发挥校外航空实训基地企业实作培训的作用。再次,积极实施校企共建航空培训基地。为了使实训教学能够更好地与民航职业培训相结合,学院通过与政府和行业企业加强联系,校企共同出资并引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创新管理体制与机制,共建“南通航空培训中心”,使之成为集教学、生产、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开放型综合实训基地。
(四)基于“内培外引、专兼结合”构建师资队伍管理机制
基于南通市、江苏省以及长三角地区航空产业快速发展所带来的航空领域专业人才较为集中的优势,学院不断强化与航空制造、维修、服务等民航企业的交流合作,以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为目标共建航空类专业师资队伍。通过内培外引持有民航相关证照的教师和专家,着力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能力突出的航空类专业师资团队。一方面,以岗位技能与实践能力的提高为目标、以专业教师到民航企业挂职锻炼为途径、以专业教师参加民航相关职业资格考证并取得资质为抓手,提高双师型教师的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另一方面,以专兼结合为引导,加强对民航企业兼职教师的聘用、培训和管理,从民航企业聘请一线的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实践技能课程的讲授,积极开拓专兼职教师(尤其是专业骨干教师)的培训途径,通过国内与国外相结合、高校与企业相结合的方式,不断完善师资培训制度,努力形成规范的师资培养环境,构建校企齐抓共管的师资队伍管理新机制。
(五)基于“真实工作任务及流程”构建人才培养过程管理模式
为了适应航空类专业对学生更高素质和技能的要求,学院在航空类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将过程管理机制与企业真实工作流程相结合,进一步明确学院与企业在人才培养工作中的双主体地位,明确校企双方在航空专业人才培养中的责、权、利,努力探索校企合作共同建设、管理和培育航空类专业的创新机制。一方面,通过教学管理流程再造,规范各项教学管理,完善校企共同管理学生实施专业课程教学的管理机制,使之真正符合工学结合的教学管理要求。另一方面,在校外实训基地以及企业顶岗实习过程中,对学生的实习和实训环节进行严格管理和规范要求,实施与企业员工相同或相似的管理模式,与企业合作制定并不断完善相关的质量考核标准和实践监控体系,将其纳入学院总体教学评估之中,突出过程管理与过程考核的重要性与可操作性。
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是高职航空类专业建设和发展的根本所在。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只有通过深入调研与分析,充分明确双方需求、合理体现双方利益,才能在互动共赢的基础上实现高职航空类专业与航空产业的真正结合,开拓航空类高端技能型专业人才培养的创新之路,推动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可持续发展。
[ 注 释 ]
[1] 宋晓燕.高职院校航空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性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2(10):79-80.
篇5
随着中国航空机队迅速地扩大,航空机务维修类从业人员实际需求激增。机务维修是航空业的支柱专业之一,是保证飞行安全的基础,具有专业面广、工种复杂、技术难度大、质量要求高等特点,是高风险、高技术、高投入的技术密集型的行业。目前,我国航空机务维修人员的素质整体上还不高,加之此专业技术人员的缺乏,因此市场需求迫切。航空机务维修专业学生的就业岗位对学生的动手能力的要求较高,这种能力素质是单纯的理论讲授所无法满足的,需要引入大量的实作课程和实践活动作为理论课的有益补充来加以锻炼和培塑。
2.加强实践性教学应采取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
(1)机务维修一一技能+规范+质量意识。机务维修是一个重视质量与规范的特殊工作,需要机务维修人员具有扎实的操作技能,严谨的规范意识和高度的质量意识。维修过程中,机务维修人员根据工单或飞机损坏情况,严格按照厂家的维修手册执行,不允许操作人员创新性工作。因维修质量涉及飞机安全问题,维修人员需对个人维修的部分负责,维修后需在工单上签字存底。若因其违规操作维修的部分出现问题,应负法律或相关责任。因此,技能、规范意识与质量意识在机务维修教育中尤为重要。与其他专业相比,机务维修相关专业更应注重钻孔、切割、铆接等基本技能培养,注重规范意识、标准意识教育,特别是100%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教育尤为重要。
(2)贴近工作实际一一岗位实操型教学实训模式。在技能培训中,采用岗位实操型教学实训模式,注重技能训练要素的真实性,譬如在钣金结构件修补训练过程中,修补材料、修补工具及修补要求尽可能采用飞机维修用的真实工具与真实材料。通过实训过程中各细节的精心设计,尽可能模拟实际工作环境,使学生全身心地按照实训目标投入岗位的实际操作训练,培养学生与真实工作实际极其接近的技术技能。
岗位实操型教学实训模式的要领包括两个方面:①明确岗位的工作职耥职能,针对性地设计实训的标准、内容与形式。例如:在培训过程中了解到,机务维修为特殊行业,维修方法及步骤必须按维修手册执行,因此学生培养过程中的标准意识、规范意识培养尤为重要,在飞机机械维修的实训中,要让学生了解实际各大航空公司中维修技师的职责与职能,通过真实的案例,强调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重要性,达到教学与工作岗位的“零距离对接”;②教学设备真实化,实训环境和条件与未来就业的岗位环境和条件越相似,其实训效果越好。若实训中的设备、任务与就业岗位工作尽可能相同,其技能转化效果就会越好。例如: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真实的航空用件,既有利于工作原理的正确理解,也便于研发用于演示教学、移动方便的教学单元。在航空保险训练中选用合适的保险材料使手感贴近航空材料而价格又仅仅比民用高出一些,做到了平衡教学效果与教学成本。
(3)以工作需要为原则,合理选取教学内容。在对理论知识的处理方面,授课教师多以飞机典型故障、典型系统、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工作流程为主线,以工作需要为原则组织教学,用什么讲什么。机务维修是一种极其特殊,安全性、规范性要求又极高的工作,不允许从业人员创新,按规范与要求完成工作是关键,不需要太多的知识,与其花费更多的时间去讲解具体工作不需要的抽象难理解的理论知识,不如让学生多动手,多接触更多的真实案例,培养学生机务维修技能。通过调查研究发现,美国AIAA机务维修更是以职业技能为核心,对理论知识要求更低,如数学、物理等课程内容的要求极低,其内容要求只是国内高中相关课程水平,仅为满足机务维修工作。
(4)人才培养与国际标准深度融合。注重“专业证照能力”培养,特别是注重课程与国际标准的对接。如设立航空维修专班,其课规的制定结合美国AIAA培训课程标准、机务维修鉴定标准,教学中,多应用波音或空客的真实维修手册进行教学,达到人才培养与国际标准的深度融合。因此,国际化人才的培养需要对接国家标准,积极开发与国际先进标准对接的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教学资源及教学条件,引入企业岗位规范,开发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课程。通过利用国际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培养技术技能水平高,具有国际意识、国际竞争力的技术技能人才。
(5)实验实训条件,完备真实、多能好用。建设完备的实验实训设备,且多数实验实训室集教学、实验、创新、体验和研发功能于一体,在承担基本教学实验与综合实训任务的同时,还承担着企业技术服务与科研项目支持。如复合材料实验实训室,不仅用于复合材料制造、加工和维修的实验实训课程,还为部分本科生、研究生提慨展麵项目的研发平台。鼓励专任教师自制研发设备,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将转向系统、尾翼控制系统等不易观察与操作的飞机系统从真机上剥离出来,而开发制作的易于观察与操作、原理清晰、便于教学的实验实训设备,既保留了设备的真实性,又方便教学使用,提高了设备的教学适用性及实用性。通过设备的自制,可以建设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也能雛专业教师深入开展教学改革,锻炼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及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6)师资团队,多类组合,优势互补。教学团队
是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的保障和关键要素,航空维修专业因其特殊性,要求教师不仅具有较高的师德水平、系统的专业知识,还需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扎实的实操技能。建设特色突出的专业师资团队,既有理论扎实、科研能力较强的专任教师,又有经验丰富、技能突出的企业兼职教师。这种同时兼任企业工作和教学工作的兼职教师,能及时掌握行业的新技术、新工艺及发展方向,又能及时将这些知识与技术引入教学工作,保证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同步,是一种值得借鉴和参考的校企合作组建教学团队的方法。
3.结语
篇6
行业案例教学法最大的不同点就是以专业知识为基础,将专业理论知识与未来实际工作相结合,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讨论来引出、学习并巩固专业理论知识,从而使学生对专业概念有更深刻的理解,能对专业技能更娴熟地运用。例如,针对航班延误的案例就应该建立在“航班不正常”、“三个未在”、“航延不同原因”等专业知识基础上,通过分析找出案例中具体原因是什么,由什么而造成,“此航延”与“彼航延”有什么不同,不同机场和民航企业的处理方式有何异同,各种不同情形下民航企业是如何进行航班信息传递、开展航班保障工作的,对于不同情况下旅客的膳宿安排又有何规定。(四)促使职业能力提升行业案例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在具体操作中,以航空服务专业学生今后工作将会遇到的情况为中心,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根本要求,引导学生对民航服务工作中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在课堂上尽量还原曾经或可能会出现的情形,分析这些情况发生的背景及原因,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争辩,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服务技能,群策群力,一同商讨出最佳的解决方案。这一过程实际上就是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法,以实际服务“难题”来促使学生进行思考、研究,开始“工作”,有助于提高其判断、分析、解决工作问题的职业能力。
二、专业课案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主要问题1.复合型专业教师不足导致行业经典案例缺乏不少高等院校近些年才纷纷成立航空服务专业,许多专业课教师或者是由刚毕业的研究生充当,或者是从旅游、艺术等专业教师转型而来,不少教师并非乘务专业科班出身,加之缺少行业工作经验,其课上讲授的案例大多是从互联网下载,或者从相关书籍报刊中选编,并且未得到相关专业人士的印证,这些“道听途说”的案例本身就不太正规,其实用性和合宜性也就大打折扣。2.“洋案例”并非完全符合国情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民航服务业也是国际化、互通性的行业,有些欧美等国外航空公司的优秀“洋案例”,初看其服务品质、服务流程、服务效果都很有层次,能给乘客以美好体验,但是细究这些外国航空公司的企业制度、文化理念、管理方式、员工的人文素质,则与国内民航企业差距甚大。加之国外文化习俗等差异,如果将这些看似适用的“洋案例”直接植入课堂教学,而未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反倒显得水土不服。因此,对于经典的“洋案例”在运用于国内问题时要结合国情适时进行改编,或者讲通讲透“洋案例”的背景及中外的不同之处。
(二)基本对策要想编写出本土化的行业经典案例,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显得十分重要,这些教师一般要具备三方面条件:一要具备扎实的民航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并对行业发展及其特征有一定认识,明确其未来行为方向;二要具有在航空公司或机场的工作、实习、培训等经历,知晓相关岗位职责,熟悉其工作流程,并具备实际操作技能;三是有教学培训工作经验,明确专业课程目标,熟悉案例教学方法,能充分利用相关教学手段,达到教学目的。与复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相应,专业课案例的建设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让一些教学经验丰富、教学能力强并有志于专业课程教学的教师带着案例编写任务外出培训、实习,从事相关一线服务,与旅客零距离接触,切实体验服务行为,收集最鲜活的服务案例;二是引进在职人才,这些工作多年的能手一般都熟悉具体情况,具有丰富的服务工作经验,能够以自身亲身经历或了解的实例来编写案例,并且多年积累的工作经验也有利于案例的丰富完善;三是借用在职专家,对于暂时难以引进的“职场精英”,可以采取聘任其为客座专家、召开专业课程案例编写研讨会、组织共同编写专业课教材等方式请他们参与到案例的收集、整理、编写、审核的工作中,以确保案例的质量。在具体编写过程中,参与人员要本着典型性、时效性、趣味性的原则,将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材料进行汇集、分类、采编,这样编撰成的案例才会成为经典之作。
三、案例教学法四种模式比较分析
在基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思辨能力、服务意识、观察能力、应变能力等综合能力及调动学生发现问题、思考方法、解决问题的积极性的前提下,发现同样是用“由于天气原因造成航班延误”同一情景案例进行教学,但是不同的讲述、引导、组织方式,其教学效果有较大的差异。
(一)教师全包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课前无需了解案例,也不用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即使偶尔的提问也是由教师根据课堂纪律、课程进度调整进行随机安排,整个案例的提出、判断、分析过程几乎全部由任课教师以“独角戏”的方式来完成,学生只需当好听众在台下关注即可。事后检测发现,这种案例教学方式和以前的填鸭式满堂灌在形式上没有区别,其教学效果与教师有很大的关联,但总体而言效果不佳,唯一的变化是将理论灌输变成了案例讲解,对于学生思辨能力、应变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帮助不大。这种教学方式从教师角度看,能有更多时间将案例所涉及的主要知识点讲深、讲透,能够让学生记清到底有哪几种主要的天气容易造成航延和相关的应对处理方式。
(二)课堂讨论式这种教学模式就是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给出同样的“航班延误”案例及相关视频,让他们在观看后自由地发挥并进行研讨,最后要求学生提问,学生回答,共同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在课堂教学中,这种方式在事先明确相关要点后,确实能锻炼学生观察、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但这种形式有时如果管理不善,往往因为太过于活跃或沉闷,容易陷入一盘散沙,时常会出现一部分学生积极参与而另外一部分学生事不关己漠不关心的局面,导致他们的能力和专业知识的提升也大相径庭。但是整体来看,这种方式下学生活跃度还是比较高,参与性也比较强,在讨论的过程中往往会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并且有些建议在预防由于航班延误造成纠纷方面颇有参考价值。
(三)程序问答式在这种模式下,学生一般会被要求课前阅读相关的航班延误案例材料,然后课上在统一回顾后回答相应的问题。这种方式能迫使学生提前准备预习,查找相关资料、想出相关对策,节约课堂教学时间,课堂纪律稳定有序,教师也能有力地掌控课堂教学的时间和进度。这种程序化问答模式短时间采用效果还不错,如果长时间运用,学生处于应接不暇的状态,当遇到难以回答的问题时容易产生厌倦感,另外长时间的提问回答也容易让人疲惫。整体而言,这种状态下学生的学习处于被动状态,被按程序要求作答,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如果没有其他激励措施作辅助补充,往往得不到发挥,容易造成压制心态,甚至会出现长时间的沉默。
(四)师生互动式这一教学模式也是要求学生课前阅读案例并且进行思考,但是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反客为主”,在整个案例教学中居于主体地位,教师则退居其次,只是充当主持人的身份,引导学生发言提问,并顺势讨论解答,调动发言者的积极性。教师在必要时进行简要点评,使讨论紧扣主题,并引导向某一知识点的纵深方向发展,探讨过程的主角主要是学生,教师只是辅助回答,其过程往往会产生许多闪光的思想火花,气氛也比较活跃。可是这种模式的不足之处是,学生的发言提问有时会脱离中心,转移到其它相关问题,这就要求专业课教师保持高度的关注度,具有较强的引导力,并且事先做好各种准备,具备较强的专业素养、相关知识储备和实际“控场”经验,以应对学生突发而来的提问和脱离主题的讨论。总体而言,在实际教学中笔者感觉“师生互动式”案例教学法整体效果最好,教师没有太多的干预,既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全面锻炼他们的综合能力,活跃课堂气氛,又能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处于一种良性互动,当学生无法形成同一认识时,教师最终进行归纳总结又加深了对这一知识点的深刻理解。唯一不足的是,运用“师生互动式”教学法时,有时在激烈的探讨中时间飞快流逝,这需要任课教师要有很好的掌控课堂时间、教学进度和课程重点的能力。总之,上述四种教学模式各有利弊,在具体教学中为了取得更好的效果,可将“教师全包式”用于课堂的首尾的讲授和总结,“学生讨论式”、“程序问答式”适当穿插于中间,主要还应以“师生互动式”覆盖其中,并辅之以增加平时考核成绩等相应的激励机制,这样,案例教学课程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四、与其他教学法和教学手段相得益彰
篇7
关键词:校企合作;机制;教育质量
2009年4月3日至5月3日,作者随高职院校领导海外培训项目第一批赴美国培训,先后到华盛顿、纽约、波特兰等城市,对波特兰社区学院(PCC)等11个社区学院进行了考察学习。2011年6月13-26日又随中国民用航空局高级管理人员培训班赴美国,对波音公司与高等学校的合作进行了考察和交流。通过参观、座谈、个别谈访、培训、参加董事会议、教室旁听、专题研究与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重点对美国社区学院的校企合作进行了考察与分析。学习结束后,带领研究团队对校企合作的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在行业院校办学实践中加以应用。
一、美国社区学院校企合作的特点分析
民航行业的特点是“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民航业的高速发展需要大量高素质的技能人才,这给民航院校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是中国民用航空局下属唯一一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其优势与特色是“依托行业加强专业建设,校企合作集聚优质资源,国际合作增强办学活力,安全理念贯穿培养过程”。但在示范学院建设过程中,我们深感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满足行业特殊人才培养的高要求,需要学习先进办学理念,加强校企合作和国际合作,整合高职教育资源,形成良性发展机制。
美国社区学院的校企合作,帮助学校为社会培养了大批既拥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又掌握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应该说,美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得益于各行业优秀的生产和管理人才,而校企合作为造就这些人才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美国社区学院校企合作的特点包括以下几点:首先,美国校企合作成功的原因在于合作主体发挥各自的积极作用。政府对校企合作的引导度高,企业对职业教育的参与度高,学校对社区及企业贡献率高。政府立法规范校企合作,设立基金扶植校企合作,设置项目促进校企合作,监控保证合作效益。企业认识到提高雇员素质是提升自身竞争力的主要手段之一,纷纷主动与学校合作。行业协会在校企合作的政策制定、技能标准制定、监督和具体实施等方面都起了重要作用。其次,校企合作目标明确、认识到位。校企合作不仅仅是捐钱捐设备,合作双方要为学生和学员服务,要能实现资源共享。[1]
二、美国社区学院校企合作经验借鉴
通过美国飞机制造企业和飞机销售企业的帮助,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与波特兰社区学院和德事隆集团开展校企合作项目实践。校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思路,缔结战略同盟关系,采用项目合作推进模式,开展行业岗位资格证书教育培训的交流与合作、师资交流与培训、专业教育合作、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等。通过国际合作项目的启发,引导学校进一步开展校企合作实践。
第一,调整高职院校的职能定位。学习美国社区学院的做法,适当调整职能定位,为学院的服务对象多作贡献,满足行业和区域的人才培养多样化需求。目前尤其重视继续教育功能的发挥,提出了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重的要求,提供大量的成人培训课程,提供弹性的课程满足职前和职后教育的需求。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面向民航企事业单位开展了飞机维修执照培训等多种类型培训,2011年培训近10万人天。
第二,坚持以实践性教学模式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调整理论课与实践课比例,构建或平行、或交叉、或叠加的多元高职课程结构,使各专业的实践课程学时占总学时的50%或更多。
第三,建立兼容性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双师”素质,降低办学成本。
加强企业技术专家和能工巧匠选拔与聘任工作,积极聘请企业技术专家和能工巧匠来校任教。实现学院的教师队伍由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组成,并逐步使兼职教师占教师总数的50%。
第四,以制度为载体建设校企合作可持续发展的机制。通过制度的建设使得高职办学模式得以创新,如实习实训基地管理制度、特聘教授和兼职教师管理制度、学生实习实训管理制度、学生实习期间劳动管理制度、学生实习期间违规违纪管理制度等等。校企合作双方有良好的联系与联络制度,包括信息有效沟通制度、感情联络制度。
三、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个案研究表明,波音公司通过一个“波音高校关系管理网络”,与世界各地的170所学院和大学有着紧密的联系。根据波音公司慈善捐款的预算,将相关经费分配到该网络中的各高校,通过讲座、项目咨询、课程开发、捐款、设备捐助、实习等活动,使波音公司与院校之间保持了稳定、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也使波音公司分享了他们对毕业生数量和质量的要求。根据与波特兰社区学院签订的交流与合作意向书,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开始建设国际合作的通用航空培训基地,得到了世界著名500强集团之一德事隆集团的大力支持,以及集团旗下赛斯纳飞机公司、莱康明航空发动机公司、贝尔直升机公司等的鼎力帮助,吸引了美国一家培训企业和波特兰社区学院的积极参与。美国的航空企业和学校以及中国的航空企业和学校搭建平台,共同开展通用航空高技能人才培训和培养,是资源共享的成功案例。
民航是国际化的行业。民航高职教育要做强做优,必须坚定不移地走校企合作的道路,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基于上述认识,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努力实践行业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互利互惠、效益良好的长效机制。[2]
战略导向机制。校企合作需要双方从战略高度认识到企业、高职院校合作的结合点是发展科技、培养人才。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发挥教学资源、师资等优势,面向社会开放办学,以行业院校独特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寻求与民航企业的合作,在校企合作中坚持为民航经济发展服务,即专业设置重点适应民航保障安全和优质服务的高技能人才需要,提出基于行业标准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3];教学内容适应于职业岗位需要;人才培养目标适应于行业企业用人需求,保障民航安全的飞机维修和航空港安全检查等专业在校生始终占全校在校生的50%以上。企业在分享学校资源优势的同时,参与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在推行工学结合模式的实践中,使学校、企业做到双赢,促进校企双方和谐发展,实现从战略的高度认知校企合作,为校企合作注入动力、生机与活力。
利益驱动机制。学院根据自身特点、优势,以及自身的办学层次定位选择科研的层次,发挥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功能,在应用领域内为企业作出贡献。在学校同企业共同进行技术开发,为企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为企业在职人员提供继续教育培训,为高等职业教育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行业、企业力量和资源,形成了强大合力,为解决职业教育在经费、师资、基地、设备、毕业生就业等方面的问题开辟道路。
项目牵引机制。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以实质性合作项目的开展为基础,在合作项目取得实质性成果中达成合作“双赢”目标。近几年将合理的专业建设、“双师”素质教师培养、以任务为导向的课程开发、实训基地建设以及教学质量监控作为校企合作的关键项目。
学院以由校企合作主体组成的专业建设委员会为“桥梁与纽带”,以专业设置与建设为项目开展有效的合作,坚持校企紧密合作、工学深度融合,充分依托行业进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与国内外民航企业和学校合作,以飞机维修工程、民航运输、航空港运行与管理等职业岗位核心能力培养为主线,创新了基于行业标准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带动了课程、师资、实验实训条件的全面改革。尤其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做到:行业标准入体系、职业标准入课程,确保专业课程的内容符合和满足职业岗位的要求,7个专业成为国家重点建设专业。
通过构建新的专业课程体系,整合专业课程结构和内容,将高等职业教育的“高等性”、“职业性”落在实处。注重国内外民航行业标准和规章的融合,结合明确的职业岗位标准,按照“行业标准+工作任务+职业能力”的思路重构了“课证一体”的人才培养方案,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全面“嵌入”职业资格证书和技能证书需要的内容。构建了体现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的民航特有专业的课程教学标准和评价体系,以民航飞机维修工程、民航运输、航空港安全检查、空中服务等岗位业务流程为主线,开展专业课程建设。学院建设了一批省部级精品课程,共完成了188门院级网络课程的建设工作。
“内培外引、专兼结合”,通过合作项目,与国内外行业企业和院校合作,打造了一支具有国际特色、行业认可、专兼结合的“双师”专业教学团队。教师熟练掌握“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有效运用案例式教学法、现场教学法、情景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等有利学生职业能力提升的教学方法。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教学团队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级教学团队。
一个重要项目就是建设主体多元化,政府指导、企业参与,融专业教学、职业培训、技能鉴定、技术服务四位一体的实习实训基地。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与民航行业企业合作,共建民航飞机维修工程、航空服务等民航特有专业的校企共享型“公共实训平台”,满足在校生技能培养、全行业技能人才培训的要求,实现校内实训、岗位生产实习的有机衔接和融通。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拥有校内实验实训基地(场所)47个,校外实习基地161个。飞机维修实训基地拥有31架飞机,140多台飞机发动机,5万多种飞机零部件和维修工具,这些主要得益于航空企业的支持。
实施基于行业标准的教学质量监控。将民航行业岗位职业能力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作为基于行业标准的人才培养模式质量监控的红线;将实践教学和基地实训作为质量监控的关键;将教师教学能力和行业实践能力并重,作为质量监控的重点;将人才培养学校与民航企业的密切合作,作为质量监控的要项,从而促进学院培养既熟悉国内民航行业标准,又通晓国际行业规则的“双通”型民航高技能人才,使得基于行业标准的人才培养模式各要素实现全面优化。
政府协调推动机制。企业和高校是社会系统中的两个子系统,校企合作的运行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推动,需要有政府架设校企合作的“桥梁与纽带”,即政府运用行政的、政策的、法律的手段,促进校企合作。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主动向行业政府汇报,争取政府在政策上明确支持企业,为职业院校的学生提供实习实训的场所,提供顶岗实习的机会,让政府对支付实习学生报酬的企业,给予相应具操作性的优惠政策;使政府发挥中介组织桥梁与纽带的作用,协调校企双方合作需求,沟通校企双方在培养计划、培养规格、教育质量评估以及办学条件支持与扶持等方面的事宜,创建一种社会中介组织积极参与高职校企合作的有效的协调、扶植与监督机制。如,国际民航运输协会主动介入民航运输国际证书教学,每次考试都派专人到校,试卷全部带回批改,保证了质量和成绩的可信度。
经过学习与借鉴国外校企合作经验,并坚持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项目建设中开展校企合作,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发生了结构性变化并取得了实质性成果,实现了学院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快速发展,人才培养与民航运输服务行业发展和广州空港经济区建设深度融合,保持了高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的校企合作项目,紧紧围绕“为谁培养人?怎么培养人?谁来培养人?靠什么条件培养人?”的问题进行,项目成效突出。例如,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以民航特有专业公共实训平台“校企合作共建”的建设理念,“双向参与、同一平台,资源共享”的建设方式,“整合校内外、境内外、国内外教育资源”的建设思路,及“学历教育、员工培训、技术开发、科普教育”的功能定位等,有效解决行业高职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的经费、设备、教师、教材和考试等瓶颈问题,在工学结合培养高质量行业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建构等方面,产生了明显的效益,作出了示范,应用前景广阔。
参考文献:
[1]刘存刚.美国校企合作及其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借鉴意义[J].教育探索,2007(8).
篇8
关键词:通用航空;专业群;课程体系;工学结合
通用航空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林业、渔业、建筑等行业,可对医疗卫生、抢险救灾、气象探测、疫情防控、海洋监测、科学实验、教育训练、文化体育等开展民用航空飞行作业。其适用面广,前景好,是未来重要的新兴行业。目前,通用航空专业人才需要紧缺,亟待加大通用航空人才储备,因此,通用航空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要为支撑通用航空产业发展而构建,并根据通用航空产业链岗位需求分析,形成相关的人才培养专业群,以期培养更具专业性,针对性,更适宜工作岗位特色与符合要求的人才,提升我国通用航空产业人才素质与能力,为行业进步与发展贡献力量。通用航空专业群各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应当根据通用航空各岗位所需的知识、技术、技能以及职业素养,将相关专业平台课程进行融会贯通,使课程体系直接面向技术领域相同或相近的就业岗位群,这样不仅可以充分发挥专业师资优势,充分挖掘实训基地的使用效能,有效提高实训设备使用效率,而且有利于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进而提升技术技能人才从事通用航空专业的适岗能力[1]。
1 通用航空专业群基本状况
近几年来,世界各国通用航空产业得到长足的发展,从事通用航空业务的企业数量不断增加。2015 年时,中国通用航空器在册数量只有不到美国的0.015%,颁证通用航空机场为美国的0.01%,通航专业飞行员约为美国的0.005%。但到2018 年底,我国在册通用航空器总数相比2011 年增长了222%。同时我国出台了促进国内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 年,通用航空器达到5000 架以上,年飞行量200 万小时以上,通航机场达到500 座”的发展目标,为国内通用航空产业快速发展和市场拓展提供了强大的政策“助推剂”。鉴于发展通用航空产业的良好态势,相关人才培养在各职业院校中陆续展开,但随着产业的迅猛发展,企业的多样性增加,相较之下,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就明显滞后。[2]按照最新教育部公布的高职高专专业目录显示,通用航空专业仅有无人机应用技术、通用航空器维修、通用航空航务技术三个专业,其他皆为民航专业,而且学界和院校更是缺乏对于通用航空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以及专业群课程体系更为全面、系统的研究。
2 通用航空专业群“产教融合”课程体系构建思路
通用航空专业群以通用航空航务技术专业为核心,通用航空器维修专业和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为支撑,同时融入无人机飞手、通用航空器飞行员等专业。通用航空专业群“产教融合”课程构建时须适应与职业院校深度合作企业相关岗位的共性要求,着力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知识、宽泛的专业技术、高超的专业技能、优秀的职业素养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紧紧围绕专业群面向的通用航空管制员、放行工程师、机械员、航务专员等核心技能岗位,有针对性地根据核心岗位要求设计核心专业课程,并不断提高学生适应专业群各岗位的职业能力和职业要求[3]。在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首先要明晰通用航空航务技术、通用航空器维修技术和无人机应用技术三个主干专业的定位关系,把握作为核心专业的通用航空航务技术与其他二个支撑专业在课程体系构建上的内在逻辑,依据行业内大中型骨干企业和校企深度合作单位相同或相近岗位所需知识基础和特定技能设置课程内容。同时根据不同岗位工作任务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设定同一课程在专业群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设计通用航空专业“群平台课程”“群核心课程”和“各专业拓展课程”,并采用模块化教学方式,形成具有行业企业特色、产教融合特点的专业群课程体系[4]。
3 通用航空专业群“产教融合”课程体系构建基本框架
通用航空专业群“产教融合”课程体系以通用航空概论、航空法规、飞行原理、气象学、航空运营管理等课程为基础,融入目前通用航空企业运行所需的基本技能和通用方法。建立以通用航空器结构、动力系统原理、电子技术、民航信息管理、通讯和应急救援等课程为专业群核心课程,强化专业核心技能与知识点。[5]同时面向学生未来职业竞争和专业成长潜力,开设遥感测绘、飞行组织保障、低空空域监视、通讯导航等拓展课程。专业群课程实施平台课程底层共享,核心课程中层分立,拓展课程高层互选,按照学科体系逻辑的先后顺序确定开设时间,将技术类专业、管理类专业和服务类专业的课程按照基础共享、核心分开、拓展交叉的原则确定三大课程模块,形成通用航空多专业、多专业方向间彼此联系、相互渗透、共享开放,又有所区别的一体化课程体系。
4 通用航空专业群“产教融合”课程内容
通用航空专业群课程设置要避免专业定位不明确、课程设置不合理、技能岗位职业特色缺乏的缺点,也要补足实践教学学时少、实训内容单一,创新能力不足的短板。按照通用航空航务技术、通用航空器维修专业和无人机应用技术三个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其岗位必备的知识和能力为:掌握航空运输的基本规章、航空气象、航空器结构及系统等基本知识,具备通用航空航务运行管理、通用航空器维护维修及操控能力,能收集处理相关情报、制定飞行计划、保管航材和设备等。围绕以上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专业群课程,见表1 。
5 构建工作任务驱动的通用航空专业群课程体系
工作岗位对员工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整体要求,是职业院校制订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导原则。在进行通用航空专业群“产教融合”课程设计时,拟定总学时40%的课程作为实践性课程,在教学计划中安排学生在企业适岗学习,在组织课程内容时,以工作任务为核心,结合企业工作要求,开展项目任务实践,突出项目任务与所需知识、技能和态度之间的关联性,促进学生理论知识的运用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并在学习锻炼中突显新知识、新技术以及新工艺的要求,从而使课程教学内容和职业岗位需求之间保持相应性,达到职业能力的持续性提升。此外,采用工学结合方式对创新通用航空专业人才进行培养,重新定位企业内特定或特殊工作岗位,加强校企对接,更加深入的对接学校教学实训和企业岗位实践,构建以企业真实工作环境为场景,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的课程体系框架,同时建立校企共同育人的课程标准,开发校企特色教材,采用项目教学、模块教学等方式,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所需的“职业素养好、技术技能高、综合能力强”复合型人才[6]。
参考文献
[1]田静,石伟平.走向共生:高职专业群课程体系的问题反思与重构路径[J].职业技术教育,2020,41(20):45-49.
[2]严志华,朱贵钦,陆金娴.江苏省通用航空产业链岗位分析及人才需求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0,23(6):170-172.
[3]扈慧强.浙江省通用航空产业人才需求分析及培养对策探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6):277.
[4]王正勇,柳兴国,吴娟.基于成果导向的专业群“平台+模块”课程体系构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2):44-49.
篇9
关键词:高职教育;航空服务专业;产学结合;一体化实训室
一.加强一体化实训室建设的必要性
(一)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随着我国民航运输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对各类民航从业人员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增长。民用航空公司和机场的从业人员中,对航空服务人员(包括客票销售、问询服务、值机服务、行李运输服务、航班运行服务、行李查询、民航国内货物运输、危险品运输、安检服务等)的需求更是增长很快。产学结合、培养大批高素质的航空服务高技能人才,是民用航空业发展中对航空类高职学院提出的迫切要求。
(二)教学模式改革的需求
航空服务专业人才培养主要以“任务导向,学做合一”为模式,专业课程内容主要依据岗位工作内容设置。在教学实施中,采取“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减少理论与实践的差距,增强教学直观性,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参与作用,也体现了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构建产学一体化实训室是其有力保障,
(三)学生学习的需求
学生希望在校期间学习依据岗位工作内容设置的课程,并能获得相关的职业岗位证书,毕业后能直接上岗,实现学生角色与职业角色的零距离转换。因此,建设航空服务专业产学一体化实训室尤为重要!
二.专业实训室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一)专业实训室现状
在示范建设期间,我院航空服务专业新建了电子客票销售实训中心、机场地面服务实训中心、化妆室、语音训练室四个校内实训室;在体育部形体训练室的基础上改建了形体训练室;2011年,新建民航货物配载实训中心。目前共有六个实训室用于专业教学。
(二)专业实训室存在的问题
虽然新建或改建了六个实训室,为航空服务专业教学发挥了很大作用,但任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硬件方面问题
场地问题。受场地条件限制,有的实训室在建设中未达到规划面积,导致无法安放完整的实训设备,给新课程的实施带来一定的困难。由于航空服务专业课程实际操作内容较多,且很多都是完整的服务流程,需要较大的实训场地去实施,而目前由于场地限制和实训设备不完整,无法设置与岗位一致的工作场景,也不能设计与工作内容一致的实训项目,学生能够动手操作的部分过少,教师不能正常完成服务流程的演示,给课程的实施带来一定的困难。
设备问题。近几年,学院为各实训室进行了一系列的投资,但本专业一些实训室在设备方面还是有所欠缺。如机场地面服务实训中心,因资金不足,导致设备不完善,安检实训布局与机场真实的安检通道布局存在一定的差距,不能真实完成旅客通过安检通道工作任务的学习,给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耗材问题。实训过程中需要各种耗材,如登机牌,行李条、乘机申请书、行李运输事故记录单等,这些耗材目前在市场是无法直接购买的,只能依靠民航企业提供。这些民航运输工作实训的耗材,存在成本较高、损耗过大的问题。从2008年至今,航空服务专业的实训耗材基本依赖设备供应商提供,虽能保证正常教学,但存在耗材过旧、与行业规定不相符、数量不足的问题,给课程教学及实训环节带来很大阻力。
(2)管理方面的问题
综合管理存在缺陷。目前实训室都是由专业老师负责,受上课时间限制,实训室的开放程度不够,学生只有在上课时间才能进入实训室学习,完成岗位工作流程的演练,课堂时间的限制,导致学生对岗位工作任务的操作只掌握了表面,根本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另一方面,导致实训室的利用率较低,实训设备成了摆设,利用程度不够。校企合作存在瓶颈。虽然目前已经和西安航旅票务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西安德纳达航空服务有限公司等民航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但合作仅停留在表面,校企合作关系中只是企业单方面的为学院提供着教学、师资、校外实训基地等资源,学院在校企合作中只是被动的接收,不能主动把握合作关系,合作的发展受企业的牵制较多,校企合作未实现双赢。
这两方面的问题限制了航空服务专业产学一体化实训室建设的发展,同时也给专业的发展也带来了一定的阻力,如何在现有实训室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实现校企双方面的深度合作,实现产学一体化的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专业实训室建设构想
本着“校企合作、产学一体化”的原则,贴合民航服务岗位实际和发展要求,加强专业实训中心的建设,强化人才技能培养,促进我院航空服务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培养合格的高技能型民航服务人员。
(一)指导思想
(1)完善实训室功能
航空服务专业学生岗位的综合实践应安排在企业进行,但目前各大机场和航空公司以没有经验为由,拒绝接收学生实习。在解决航空服务类专业学生的岗位实践上,我们只有尽可能的建立与企业实际工作环境一致的实训场所,保证学生学习与工作场景的一致,同时,完成在校期间取得职业岗位资格证书的培训,在就业时,实现学生角色与岗位角色的零距离转换。
(2)充分发挥实训室综合效益
本专业实训室建设,资金投入大,不能只单一的用于教学,还应考虑实训室的效益。实训室的收益可来源于两方面:一方面开展校内职业岗位证书培训,收取一定培训费;另一方面可考虑与企业共建实训中心,解决校内教学实训的同时面向社会开展培训,实训校企合作双赢局面。
(二)建设要点
(1)硬件建设
针对各实训室目前存在的问题,在学院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完善实训室的建设,构建完整的产学一体化的实训场所建设。
①电子客票销售实训中心:购买服务器一台,完善实训条件建设;
②机场地面服务实训中心:寻找面积适合的实训室搬迁,在现有设备的基础上再增加两个值机柜台(含配套设备),托运行李X光检测机,手提行李X光检测机,机场广播系统,机场航显系统,行李发放转盘,完善实训中心的硬件条件建设;
③民航货物配载实训中心:引入标准的民航货物运输系统软件,货物运输相关单据等其他设备,完善硬件条件建设;
④贵宾休息室:新建贵宾服务休息室一个,完善贵宾服务实训条件。
(2)管理建设
和企业一起设置合理规范的实训室管理制度,保证实训室的正常运行,保证教学的正常实施和校企合作的正常发展。
同时,提高实训室的开放性,给学生提供一个高效的模拟实习环境。航空服务类实训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因此必须转变观念,充分发挥实训教学在航空服务专业教学中的作用 提高实训室的开放程度,保证学生对实训室的利用不再局限于课堂时间,使学生的岗位综合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3)校企深度合作
在现有校企合作的基础上,经过前期调研与协商,企业开展以下合作项目,达到校企合作的双赢局面,企业不再单向被动地付出,专业发展也不再被动地受制于企业
(4)开展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培训
目前,民航各岗位职业资格证书都是由中国航协负责考核发放,为了均衡资源,一个城市只设一个培训点。我院申请时间较晚,因西安的培训资格已授权给别家单位,因此不能直接建立培训中心,可考虑和有培训资格的相关单位合作,进行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培训。
四.结语
按照以上四个要点,改进和完善航空专业实训室建设,建设成产学结合的一体化实训中心,这样既能保证我们正常的教学需要,又能满足民航企业的相关培训,还能实现实训室的创收,实现校企合作的双赢。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工作过程系统化;高职;移动通信;课程开发
目前,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正处于“扩大规模”向“内涵建设”转变的重要阶段。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适当控制高等职业院校招生增长速度,相对稳定招生规模,切实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随着我国3g网络商用的全面铺开,我国的信息产业将迎来新一轮的高速增长,对移动通信人才的需求将迅速增加。在探索高职移动通信专业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发现,课程质量是影响毕业生就业的一个重要隐性因素,也是根本因素。为此,应根据移动通信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并借鉴德国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方法,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开发高职移动通信专业课程。
工作过程系统化思想的引入
高职课程改革经历了校企联合开发课程的阶段。在此阶段,高职院校引进国外能力本位的cbe理论和dacum课程开发方法,经过大量的课程改革和建设,使教师转变了观念,很多专业形成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体系。高职院校运用这种课程开发方法基本明确了课程定位和课程内容的设置,构建了理论实践一体的模块化课程。但由于没有进行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工作系统化,使提炼的工作任务模块又不自觉地回归到原学科化的体系之中,没能构建出职业化的课程。因此,虽然在课程中注入了与职业岗位贴近的教学内容,针对性比原课程增强,初步保证了毕业生的职业能力符合生产实际要求,缩短了毕业生的上岗适应期,但仍与毕业生“零距离”上岗的目标有一段距离。
德国“双元制”教学依据“工作过程系统化”思想,基于工作过程导向开发课程,提出了解决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结构的重构思路和方法,解决了dacum课程开发中的不足,使职业教育更贴近生产实际。但是德国和中国的体制不同、国情不同,生搬硬套是行不通的。因此,在借鉴国外课程方案开发方法的基础上,要结合我国的高职教育实际,创新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操作、可实施的课程开发方法。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开发流程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课程开发流程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阶段。
市场调研阶段市场调研是课程开发的一项基础性和关键性工作,目的在于解决专业准确定位的问题。调研的内容包括行业的专业发展趋势、人才需求状况,工作岗位对知识能力的要求、应具备的职业资格等等。在此基础上确定专业定位、专业化方向、专业服务面向的岗位群、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改革的思路等。该阶段的难点是在职业分析的基础上对岗位群进行分析,对需要基本相同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职业(岗位)进行合并,进而形成一种建立在职业分析基础上、符合教育规律的教育载体,即专业,然后再确定具体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而人才需求与专业调研报告必须经行业技术专家充分论证,并在以下几个方面达成共识:行业、企业对高职人才的需求情况;就业情况;专业所对应的工作岗位(群);应设置的专业化方向;职业资格证书;课程体系结构;现行的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课程改革的思路与对策。
确定培养模式阶段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了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因此,移动通信专业课程开发必须是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基础的、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改革,离开了企业就没有改革之源。同时,学校必须以自己的教育服务优势,建立互惠的市场机制,激活企业的“校企合作共建”的兴奋点,使校企合作做到双赢。只有这样,校企双方才能共同探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框架,签订协议,实施校企合作方案(明确合作方式、各自责任和操作形式)。由于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强调教学过程的开放性、实践性及职业性,必须将专业教育融入产业及产业链,明确培养对象面向的岗位(群)职责和任务,结合生产实际,明确专业培养目标。
课程开发阶段课程开发是整个流程的核心部分,是落实就业导向的实质性改革阶段。要解决课程设置的原则、课程载体的选择、课程内容的重构、课程标准的制定、课程情境的创设、课程的实施与评价等问题。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实例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结合我校移动通信专业毕业生的反馈信息以及通信企业的用人需求,对移动通信专业基站维护岗位的学习领域课程开发过程如图2所示。
开发过程中的“三个转换”是把工作过程系统化理念转化为相应课程的关键之处。第一个转换是从工作任务到行动领域的转换。按照从高端复杂的典型工作任务到低端简单的典型工作任务的顺序,进行任务分析,并依据技术复杂程度和知识难易程度,逆向归纳形成由复杂到简单三个层次的典型工作任务。第二个转换是从行动领域(典型工作任务)到学习领域的转换。按照从低端简单的典型工作任务到高端复杂的典型工作任务的顺序,顺向分析对行动领域(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教学论加工。第三个转换是从学习领域到学习情境的转换。划分学习领域的内容,构成学习领域框架内的“小型”主题学习单元——学习情境。学习情境以完成工作中的某一任务为基本单位,以行动导向为教学的出发点。
改革前后的课程对比
以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思想为导向,经过“做中学,学中研,研中做”的多次循环,开发移动通信专业课程。课程改革前后的情况对比如表1所示。
总之,课程建设与改革任重而道远,高职院校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强化教育教学质量意识,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学锋.工作过程系统化高职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4(3).
[2]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欧盟asia-link项目“关于课程开发的课程设计”课题组.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