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设计前期分析范文
时间:2024-01-04 17:46: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景观设计前期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我们期望将香河流域两侧,这片未开发的区域转化为一个友好的滨河公园,为这座城市预留一片公众使用的绿地,为忙碌紧张的生活提供一个悠闲的场所,作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场所吸引城市居民和游客前往。
1 项目概况
依照《香河县城总体规划2008-2020》的发展原则,为了进一步提升香河县的城市形象和发展竞争力,打造生态靓丽新香河,发挥香河现有资源优势,香河将按照“一体两翼”的城市发展架构,把全县规划布局为一个中心城区,潮白河、北运河两条城市发展带和29个新型农村社区。
项目所在地处于规划城市发展带之一,地处香河县东北部,沿潮白河呈带状分布,全长约27千米,总规划面积约2.8万亩。项目以潮白河的自然水系为依托,旨在打造一个为京津城市经济区服务的,集休闲、娱乐、运动、保健、科教、环保多项功能为一体的大型综合城市滨水绿地。
潮白河滨河景观概念设计范围包括潮白河新左堤线向北偏移150米沿线范围,新左堤线与新左主槽边线之间的范围,新右堤线向南偏移150米沿线范围,新右堤线与新右槽线之间的范围。总面积1887.7万平方米。
2 理论依据
2.1 景观生态学
景观生态学主要研究人类活动对自然景观结构和功能的影响。通过对生态斑块 (patches),本底 (matrix),走廊 (corridors) 等生态结构元素的空间布局关系,形态结构的分析研究,阐释人类活动与自然景观功能变化的联系。
2.1.1 边缘结构多样性
生态区边缘的植物结构与生物的种类数量直接相关。生态区边缘在立面和平面上植物结构相对完整且多样性强的往往能支撑更多的生物种类。
2.1.2 笔直和自然弯曲边缘
笔直的边缘通常导致动植物沿生态去边缘活动迁徙,而自然弯曲边缘更贴近自然原生状态,有利于动植物在生态区和非生态区自由活动迁徙。
2.1.3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指一个地区的生物基因, 种类和生态系统的总和, 它是衡量一个地区生态健康的重要标准。生物多样性支撑着自然生态的循环运作和正常功能,在空气质量、气候、淡水净化、疾病控制、有害动植物控制、动植物植物繁衍、水土流失维护等方面,为人类生存环境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城市范围内,生物多样性正面临着生态栖息地大面积遭到破坏和减少,异域物种侵袭的严重威胁。
2.1.4 内核栖息地和物种
一个生态斑块可分为边缘和内核两大部分,边缘起到缓冲作用,通常容纳较少的生物数量和种类,而内核部分才正真为动植物创造有价值的栖息空间。将一个大的生态斑块分割开,会减少生态内核的面积,造成物种的种类和数量下降。
2.1.5 生态汀步的丧失
在两块较大生态斑块之间分布的小块生态斑块通常起到关键的连接作用,为动植物的迁徙流动提供条件,被称为“生态汀步”(stepping stone)。如果其中一块“生态汀步“遭到破坏,两块大生态斑块的连接将被中断, 造成生态孤立 (Isolation)。
2.1.6 当地物种灭绝概率
较大的生态斑块通常比较小的生态斑块支撑更多的动植物数量,如果生态斑块被人为破坏或减少面积,其中的动植物将很有可能逐渐在该生态斑块内灭绝, 而较的将有机会慢慢恢复。较小的生态斑块通常无法独立支撑大量动植物种类和数量。但一定规模的小生态斑块组团能代替大生态斑块,并且在一定程度提供了大生态斑块所不具备的生态功能。
2.2 河道形态学
河道形态学(river morphology)又称河川地质学是研究河床走向和河道形状随时间产生变迁而带来的影响。 河道的形态是多种自然因素和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 包括河道结构成份,水流侵蚀能力, 河道植物的密度和生长率,随河沉淀物的构成及移动速度,河道沉淀物聚集范围,以及区域河流携带物的聚集和分解率等。河床的笔直和弯曲度直接影响河流速度, 河道的形态主要包括河床的深潜度, 平滑度及驳岸的坡度。因此河道的形态学对河道的物理形态和河道生态结构具有重大意义。河床坡度>10%,河床非常深,呈壕沟状,宽度与深度比较低。不利于驳岸植物生长,也不利于陆地与水域生物互动,因此生态价值低。河床坡度4-10%,河床较深,呈壕沟状,局部地区有叠溪和河湾出现。该类河道较之Aa型,生态价值有一定提升。河床坡度2-4%,呈浅壕沟状,驳岸坡度较小,局部河床出现浅滩。该类河道能为水生动植物提供一定的生存环境,具有中度生态价值。河床坡度
3 水系背景及现状条件分析
潮白河水系背景主要是潮白河以东诸河、冀东滦河以西诸河,这些河流都是独立入海的河流。海河水系北区有3条河流和1条人工开挖的排洪新河道一永定新河。河北省境内主要有3条河道:蓟运河,在北塘入海;潮白新河,在宁车沽加入永定新河,然后在北塘入海;北运河,在天津红桥汇入海河干流。潮白河是京东第一大河,中国海河水系5大河之一。贯穿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三省市。 流经顺义32公里,水域面积14.8平方公里,河面宽度平均500米,最宽水面达800米,河道平均水深2.5米。已建成5闸8桥。潮白河两岸有北京地区最大的平原森林,面积50000亩。在北京地区独一无二。本次项目设计河段为潮白河在香河县的流域范围,由自然式水系向人工化水系变化过渡,景观特色兼具两种不同的风格。潮白河河道两岸有堤,两岸堤长46.74公里,堤顶宽8米,堤高4.5米,堤顶高程13.5~16.8米,河底宽70米,设计河道纵坡1/4000,20年一遇洪峰流量2850立方米/秒,设计水位14.9米。50年校核保证水位15.4米,洪峰流量为3200立方米/秒。出于防洪防汛、提高土地利用价值、改善生态环境等多方面考虑,将在潮白河两岸香河县境内部分区域新建河堤,且对主河道进行疏浚加深。
4 朝白河流域现有自然资源主要有
4.1 水系林
水系林是指自然或人工种植而生长在地表水体周围的植物群落,水系林可防止、减少水土流失、进化地表径流从而保护水体质量。潮白河沿线的水系保护林已人工种植杨树为主,且结构单一,未能到达天然水系林的植物结构层次,因此在设计中可对该部分区域进行补充和提升。
4.2 河滩
河滩是由河水搬运积聚的沉积物――沙或石砾,在浅水处形成笔直的沉积地形,河滩通常是细长的,河滩可依沙的粗细分为砾滩(石滩)、沙滩、土滩等。潮白河流域的河滩基本为土滩,由于河道类型为排洪河道,水位变化较大,因此河滩地区无浓密植物群呈现。
4.3 林带
潮白河沿岸局部分布有林带,林带主要是由村落周围的树林屏障、防洪堤坝两侧的人工防护林以及苗圃果园构成。其中的植物种类包括杨、柳、榆、刺槐、国槐、泡桐、臭椿、桑、枣、苹果、梨、桃、柿子等。林带能够有效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减少污染,并且对区域性的生态质量起到关键作用。
4.4 湿地
篇2
(一)城市道路规划
城市道路规划是城市建设与未来发展的主要项目,在城市规划与管理设计中,管理辖区与具体的区域划分都要按照道路为标准进行划分,进行交通区域的运输网络项目规划和具体细节的设计,将一系列的城市道路组成部分进行联系,并相互协调,形成有机联系的整体,加强城市道路系统规划可以帮助城市美化环境,提高城市艺术设计风格,提高城市美化效果,让一个城市展现出其魅力与特点。城市中的道路规划与道路系统设计需要针对城市具有使用和功能组织情况进行细节划分,制定城市发展特殊的规划布局,城市道路系统中,满足城市交通的设计需要,形成良好的城市发展面貌,对于城市的总体布局与形象设计都有很重要的影响。通过道路规划与设计,提高对城市道路的设计需求也很有必要。加强城市道路规划的秩序,改善城市道路规划的整体布局,按照一些重要组成部分进行标准化建设。其要求为:①在合理的城市用地功能组织的基础上,形成一个完整的道路系统和合理的交通运输网;②满足、适应交通运输发展的需要;③区分不同功能的道路性质,结合具体城市的用地情况组成不同的道路系统;④充分利用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合理规划干道路线走向,减少工程量;⑤考虑城市环境和城市面貌的要求;⑥满足敷设各种管线及与地铁工程相结合的要求。
(二)城市景观设计
城市景观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自然环境景观设计、人文景观设计、创意景观设计等内容。在景观设计与规划道路的过程中,生态景观的主要内容要满足地理、文化、区域等因素的标准,满足现实需求。在不同学科中研究城市景观设计,要满足城市园林景观的需求,要满足自然景观要素和人工景观要素的要求,在自然景观中,主要包括自然景观设计内容,其中有大小山丘、古树名木、石头、河流、湖泊、海洋等。人工景观要素主要有文物古迹、文化遗址、园林绿化、艺术小品、商贸集市、建构筑物、广场等。这些景观要素为创造高质量的城市空间环境提供了大量的素材,但是要形成独具特色的城市景观,必须对各种景观要素进行系统组织,并且结合风水使其形成完整和谐的景观体系,有序的空间形态。在城市景观设计的内容中,主要的景观设计价值在于城市景观设计的服务能力。在城市景观设计中考虑将广场、商业街、办公环境等相互结合,将居住区的景观设计和城市公园规划形成配比,加强城市内公园规划、滨水绿地的相互规划,加强旅游度假区和风景区的规划设计。中国传统符号种类很多,有中国传统的吉祥物: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凤、貔貅、双鱼、蝙蝠、玉兔等;有五行的金、木、水、火、土;还有中国传统的宝相植物:牡丹、荷花、石榴、月季、松、竹、梅等。在“新中式”景观设计中采用以上传统符号用抽象或简化的手法来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内涵,运用形式多种多样,可镶刻于景墙、大门、廊架、景亭、地面铺装、座凳上;或以雕塑小品的形式出现;或与灯饰相结合。(三)城市道路规划与城市景观设计之间的关系城市道路规划指的是城市交通、休憩道路详细设计、建造、使用、反馈的整体过程,然而城市景观设计包含在城市道路规划的建设项目中,城市景观设计更多的指的是城市公园、绿化带、湖边、河边的一系列绿化景观设计。城市道路规划与城市景观设计之间的关系通过城市绿化本身与城市建设本身结合在一起,为了帮助城市道路建设更好的完成绿化覆盖,保证城市道路的使用美观效果,城市景观设计必须要保证持续改进道路规划的细节,改进绿化与休憩带的细节处理,设计更为人性化的城市道路空间,保证城市景观设计的创新性设计和发展。在道路上拥有不同的种植林木、丛林设计要有层次感、例如在混凝土浇筑的树木景观,灌木丛设计,人行道树木等等,丰富了城市的面貌。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作为城市规划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在设计的过程中就要符合城市的整体规划目标,这样才能达到和谐统一的效果。
二、城市道路规划与景观设计创新策略
(一)重视道路规划的前期分析
在进行城市道路的规划中,需要重视道路规划的前期分析,在注重分析的前期准备过程中,要做好各项工作的准备工作。在设计阶段要了解好施工和城市规划的方向,掌握具体的成本投入以及损失数量,从而对即将施工的道路建设成本有一个具体的了解。在具体的前期规划内容中要注意几个工作内容:第一,充分了解城市规划的整体状况以及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在其中的定位,这样在进行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的过程中才能够从全局出发,掌握相关资料与信息,为今后的设计工作打下基础。第二,对进行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的城市进行详细的了解,其中包括历史文化、人文环境以及建设条件等。城市的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就是这一城市形象的展示,所以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上述各项因素,并将相关信息融入到设计之中,从而展现出城市特色。
(二)坚持最优化设计
在城市道路规划与景观设计的第二个重要创新,是要掌握设计过程中的重点,包括对最优化设计和科学设计的重视。要考虑到生态效应、经济效应等城市道路规划的新趋势,在城市道路规划与景观设计的重点工作中,认识到低碳节能的重要性,要坚持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设计的过程中要考虑本地的地理风貌和环境因素,考虑到具体城市中的一些特殊情况,考虑到多层次、多种类的植物群落的设计,要符合本地区的要求,还要考虑到道路规划与景观设计创新的规划,营造出一个新的设计方向,在道路规划与景观设计中根据绿化情况实事求是。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也是最能体现城市文化的设计,所以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当地的历史文化与城市特色等因素,不然所有的道路绿化景观设计都一样,那么就无法展现出这个城市的独特风貌与文化特色,也就失去了设计的意义。坚持最优化设计除了让城市环境达到最美的效果外,还要让城市具有活力,展示出城市的特色和地理风情,改善城市本身的风貌除了在道路傍边的园林设计上进行创新外,还要在人文、历史角度进行本土化改进。
(三)加强关键设计点的监督
在进行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应该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准确掌握设计要点,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损失,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第一,要充分考虑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的周围环境,城市道路的设计是离不开城市环境的,所以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其设计是否与周围的建筑与环境相协调,是否能达到良好的比例关系。要配合之间完整的协调关系,加强城市道路规划与景观设计创新的合理组成,从形式上规划道路的布局,随着城市车辆的增加,道路的创新规划要保证车辆和人之间的分流,要完善通行效果。在视觉效果上要让城市规划与景观设计融合为一体,让城市道路规划成为一条动态序列的景观廊道。第二,确定城市道路规划与景观设计结合生态建设风格,让道路规划与绿色景观设计形式结合在一起,只有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综合设计,根据不同城市规划的地域特点,确定绿化形式。
三、结语
篇3
例如莎士比亚在《温莎的风流娘们儿》中,莎士比亚描绘了一个典型人物福斯泰夫。我们透过它看到了在封建社会解体过程中动荡的社会情况,整个历史变革时期的政治经济状况,社会生活风习以及阶级关系的变动,通通生动形象地反映出来了。景观设计对于客观世界的表达相对文学作品而言比较间接,但所达到的效果也更加直观,人们可以身处其中运用各个感官去体会。莎士比亚文学通过文字和各种写作手法以及对现实生活形象的提炼塑造出不同的人物形象或情节。景观设计是通过各种景观语言和材料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或表达。两者都是运用形象思维,用独特的语言讲述创作者的感悟,只是载体不同而已。他们都运用了美感的直觉性、功利性和愉悦性使读者或游者产生对作品的精神交流和共鸣,从而达到所要反映的意义。值得一提的是现代景观设计中已经将文学作品为媒介运用它来表达意境美。总而言之,景观设计和文学作品都是对客观世界的美的追求和反映。其次“莎士比亚化”的特点之一是多方面的反映社会生活的真实。不论是文学作品还是景观设计的创作都离不开客观现实。莎士比亚通过对某个年代特定的历史风貌、人物塑造等等的描写展开一幅特定历史的的画卷。而景观设计也通过现代的各种手法将现实中现象或者是历史上的某种元素运用到设计中,例如三国文化园等等的设计,用一种来源于现实更高于现实的手法去表达对社会的认知或启示。文学与景观设计的表达手法不尽相同也有相同,两者的相互运用与转换可以达到奇妙的表达效果。而“莎士比亚化”特点有多姿多彩的人物个性化描绘以及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都是通过巧妙的文字修辞、人物塑造、情节营造去表达一种特定的氛围。转化为景观设计后。景观设计也需要通过不同的材质、设计手法、空间排列、色彩选取等等来表达整个作品的风格。这其中的各种素材和手法和文学有着共通性。一个好的景观作品同样需要多姿多彩的设计手法、设计素材及具有代表性的景观小品,以及整个游览的空间布局去达到表达的目的。透过对于“莎士比亚化”和景观设计的探究我们不难从中找出对于现代景观设计的启示。
一、客观实在的设计
莎士比亚的戏剧创作来源于客观世界。莎士比亚对客观世界作清醒的观察,在作品中真地、艺术地反映生活而。现代景观设计的浮躁气氛,导致一部分设计出现“假大空”的问题,尤其中国的景观设计出现了单纯“借鉴”国外设计的乏味作品。景观设计应该终于客观现实,通过对场地的现场考察、资料分析等等大量的前期工作得出客观的评价结论并据此做出符合现状及未来需求的设计。并不是单纯追求视觉上的美化。景观设计的前期资料一定保证其真实性才能够保证设计理念的完整表达。如今文化的多样性和生物的多样性一样收到了严重的威胁。在中国,现代景观设计艺术也面临着地域民族文化消逝、历史文脉断落的景观价值取向问题。景观设计所承担的不仅仅是满足休闲需求的单一性。莎士比亚的文学作品仿佛一段史诗,可以从其中鲜明的表现出隶属于那个时代特有的文化特性。现代景观设计也需要从客观现实出发,通过各种景观语言表达现代社会所出现的问题,引导思潮。
二、多种多样的设计并存
当今社会的开放化带来了很多发展的机遇也出现很多问题,各地对于城市的美化运动直接导致“千城一面”问题,地域特色丧失,某些地区为了标榜所谓的“传统文化”在不惜破坏现有文化风貌而建造大量人工遗迹。不同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系列文化景观被现代建设切割成支离破碎的景观片段。现代景观设计中存在的文化遗失需要我们对其重视起来。莎士比亚化中多姿多彩的人物性格个性化描绘和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正是其戏剧作品的魅力所在。景观设计风格的多种多样可以看作是其中多姿多彩的人物和个性,设计构架可以看作是生动和丰富的故事情节。现代景观设计应该具有更强的涵盖性,拒绝单纯的抄袭借鉴,而应真正包含多姿多彩的设计风格。多姿多彩和丰富性还应该表现在现代景观设计的设计手法中,各种风格各种手法的结合运用或许会具有更好的体现效果。百家争鸣的局面是我们所愿意看到的景观设计的未来。
三、意义的升华
篇4
关键词 亚运城 景观工程 设计管理 效果控制
Abstract:The abstract try to analyze the management pattern of the large community’s landscape effect in the background of Guangzhou Asian Games in 2010, which is a summary from the design management of the landscape in Guangzhou Asian games town. It will be greatly appreciate if this article can afford some useful reference.
Key words:Asian games town, landscape project, design management, landscape effects control;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项目概况
广州亚运城位于广州市番禺区石楼镇,总规划面积2.73平方公里,规划用地现状水系资源及人文景观丰富,水域面积占总用地面积的17%,裕丰涌、南派涌和官涌三条河涌贯穿亚运城南北,河涌边缘散布颇具岭南特色的水上民居建筑,用地有莲花山水道和石楼河及具有羊城八景之一的莲花山(莲峰观海)。
1前期准备阶段―3+1成立前期专题研究
为充分利用广州亚运城规划用地范围内丰富的水系资源和人文景观,挖掘岭南特色的水乡文化;通过前期对用地现状特点及地域文化调研和分析,确立了各种专题研究及规划研究:包括广州亚运城自然水系与景观规划研究、岭南民俗与水系景观研究、广州亚运城光环境研究3个专项研究和广州亚运城夜景规划研究,以上研究分别由国内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团队承担,事实证明其研究成果为后续景观设计工作提供了设计思路和指导方向,同时为亚运城打造独特景观效果奠定了坚实基础。
1.1自然水系与景观规划研究专项
由北京土人景观与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主要对用地范围的水系特征(现状河涌及湿地)、生物保护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对生态水系规划、水质保护、雨洪利用、游憩系统、水系廊道规划等提出了指导性意见,为后续水系、湿地设计提供了技术支撑。
1.2岭南民俗与水系景观研究专项
由华南理工大学民居建筑研究所编写。主要对广州岭南水乡格局及岭南建筑形态进行了研究,并对亚运城岭南文化主题水乡景观设计提出了概念性规划和对岭南建筑形态提出了指导性建议,为亚运城岭南水乡的后续设计工作指导了设计方向。
1.3光环境研究专项
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与技术研究所编写。主要提出了亚运城绿色照明评估框架指标体系、夜景旅游资源开发策略及亚运城照明规划要点。
1.4夜景规划研究
由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写。在亚运城光环境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亚运城夜景规划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碧波炫舞、动静相宜”的夜景规划设计理念,规划了赛时、赛后两种夜景控制模式。
2设计采购阶段―区域设计与总控相结合
根据2010年广州亚运会“兼顾赛后利用”的建设原则,广州亚运城在满足赛时运动员、技术官员、媒体及后勤服务等不同人群赛时使用功能和承接体育赛事的需求外,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到赛后作为大型居住社区的使用功能,即作为广州跨越式发展中重要一环的“广州新城启动区”来规划和建设,因此除了作为大型居住社区外,它同时包含了医院、中小学、消防站、购物中心、体育场馆等多种公用配套设施。不同建筑功能所产生的风格各异的建筑群体,显然需要相应的景观效果来支撑和烘托。根据以往建设管理经验,景观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分离往往产生诸多的矛盾,需要业主花费大量精力协调和沟通,为使景观设计和建筑设计更好的融合,节省宝贵的工期,我们建设方最后决定将广州亚运城景观设计单位采购和建筑设计单位采购合并后一次性采购,即建筑、景观打包后由一个单位承担,这样就避免了室内、外界面划分,简化后续设计管理,建筑标以外的景观区域统一捆绑到亚运城总体设计进行招标,总体设计单位同时承担亚运城整体景观把控的设计管理任务。采用以上的设计单位采购方式,避免了建筑与景观的剥离,能有效使景观、建筑一体化,同时总体设计的总控职能又确保了的亚运城景观设计能按照统一、调和、均衡和韵律的原则有效地开展。
2.110+2确定景观设计单位
10+2即10家景观设计单位和2家赛时景观提升的设计单位。10家设计单位承担了广州亚运城全部园林景观设计任务,其区域包含运动员村组团、媒体村组团、技术官员组团、后勤服务区组团(含中小学、消防站)、市政道路、岭南水乡区域以及综合体育馆及主媒体中心区域、亚运城医院区域、国际区、公共区域及沙滩排球场等,2家赛时景观提升的设计单位分别负责亚运城时花及立体花坛的设计工作和亚运城重要部位的赛时景观营造的设计工作。
2.21+2确定3家总控单位
由于亚运城用地范围达2.73平方公里,且其内存在多家景观设计单位,其设计管理和效果把控管理存在繁杂、耗时长的特点,为快速、有效的解决亚运城景观统一的问题,我们对亚运城11家景观设计单位的设计基础、能力及资源条件进行了分析论证,最后确定由亚运城总体景观设计单位承担景观总控工作;同时,为提升夜间和赛时景观效果,我单位另外增加了时花及立体花坛、夜景总控设计单位,分别对亚运城夜景和赛时效果提升进行总体把握和控制。总之,通过合理借用总控单位资源,对其合理授权,能使业主从管理的琐碎中脱离,从而达到高效、快速管理的目的。
3设计阶段
3.1建立各阶段景观效果汇报制度
各阶段集中组织各区域景观设计单位就实施效果进行汇报,建立由相关专家、施工图审查单位及总控设计单位审核的多种审核机制,层层把关,以有效从项目全过程控制实施景观效果。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方案阶段进行景观效果定位,初步设计阶段予以效果纠偏,施工图阶段进行效果微调,以确保景观效果实现,避免“图上好看,实际变样”,确保效果图与实施效果的高度统一。
3.2建立景观会审制度、夜景确认制度及时花提资制度
(1)景观会审制度,提倡“百花齐放”,但要 “有的放矢”。各阶段组织景观总体设计单位及各区域设计单位进行设计成果会审,保证亚运城景观统一、协调的基础上各具特色。
(2)夜景确认制度,确保亚运城规划夜景效果的实现。在市委市政府对广州城市夜景的统筹管理下,我单位组织完成了广州亚运城的夜景规划方案设计工作;同时,要求亚运城各区域夜景设计成果基于该方案完善后续施工图设计工作,并经夜景规划研究的编制单位审核确认,以确保夜景效果落地实施,避免夜景的“空中楼阁”,让“美好蓝图”变得触手可及。
(3)时花提资制度,立体花坛及时花摆放需基于现有设计成果开展。各区域设计单位需向立体花坛与时花总体设计单位就既有景观成果及已有时花设计进行交底、提资,后者需据此开展方案及后续设计工作,统一时花摆放效果,同时达到景观提升的效果和目的,也避免浪费,节约投资。
4 现场实施阶段―结合赛时景观营造,“景”上添花;事前做好苗木储备,确保赛时效果
4.1苗木选购与储备
广州亚运城最先开展了4个组团及市政道路的景观绿化设计,这5部分的内容涵盖了亚运城大部分的景观设计内容。此部分绿化设计的稳定,为亚运城进行苗木储备提供了前提条件。从后期的苗木供应情况来看,苗源供应非常紧张,后期再进行苗木选购存在非常大的难度,因此,提前开展苗木储备工作,不仅确保了亚运城园林绿化景观效果,同时也对亚运城绿化部分的投资进行了有效控制。
4.2 赛时景观营造与时花及立体花坛布置
建成后的广州亚运城将成为广州岭南式绿色大型居住社区的典范,因此,其景观设计是以服务于赛后利用为宗旨的,为更好地控制赛时景观效果,我们对主要出入口等重要景观节点、部位,结合赛时需求,有针对性地采取景观提升措施,同时结合时花及立体花坛布置,有效烘托赛时氛围的同时,也满足了广州名片展示的需要。
篇5
1.声景观的概念与对比分析声景观与传统意义上的声音的区别如下。(1)声景观研究的不是单纯的声响,而是在研究多种声音进行整和创造后的声音效果和环境。(2)传统的声学研究侧重于声音的物理特性,通常通过定量的方法来对声音进行分析,而忽略了声音所具有的历史性、社会性、环境性等特征。现代的声景观设计研究则是将声音作为一个造景要素进行全面的规划设计,研究的范围包括:人工声、自然声、人类活动声等等。
2.声景观在现代园林中应用声景观是一个环境范畴可对人的心理产生影响。体会和理解声景观,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心理活动过程,受心理状态影响,特定的心理情绪往往左右着对客观事物的直观感受,进而使思想意识带有特定的主观色彩。
二、现代园林中声景观的设计
声景观设计不是简单的声音设计,也不是简单的通过电声系统集成来进行音乐的播放,声景观设计是一种高层次、综合性的设计,它是一种人们主观能动地保护和创造幽美的声音的生态环境保护行动,作为一个景观设计的从业者,我们有必要结合人们的需求,进一步探索声景观设计的相关理论研究,使声景观在改善生活环境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和价值。
1.现代园林声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1)城市的噪音污染现象普遍存在在现代都市,特别是大城市中,人口密度过大,导致城市绿地的游人数量大大超过设计标准,城市绿地中人满为患,特别是节假日,各个景点更是人山人海,人声喧哗。加之,在游览的过程中游人的各种活动也造成了景点人为噪声污染严重。(2)人工声乐缺乏科学的规划设计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智能音响声乐系统也广泛的应用于园林景观设计中,目前的人工声乐系统大多数还停留在固定时间播放音乐。声景观应根据景观设计的主题,收集能够对主题的表达起到积极作用的声音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而目前大多数景观绿地中,电子智能音响声乐系统播放的音乐风格、时间段的选择以及音量等级等没有考虑到对各个层面人群的需求,仅仅做到了有声,而未达到“景观”的水平。
2.声景观设计原则(1)场地环境保护性原则现代园林中的声景观设计,首先要做的一点是结合规划用地范围内的自然条件和历史、文化以及传统风俗习惯,对场地范围内的声景观元素进行深入的挖掘整理和保护继承。(2)系统规划协调性原则系统协调性原则主要指在声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应考虑声景观与规划场地环境、视觉景观要素之间的协调。从而使声景观的设计能够更好的促进景观主题的表现,创造更加宜人的景观环境。声景观是园林景观表达中的一种重要组成元素,能够带给人们愉悦的感受,声景观并非是简单的将声音作为一种造园要素直接应用在园林中。在设计过程中声景观绝不可以孤立设置,一定要注意游人与现场环境的互动以及园林内外环境的关系。(3)以人为本核心性原则传统的园林景观设计更注重视觉景观的布置,而对于园林绿地的服务对象而言,视力障碍认识已有一定的比例,目前估计全球视力损伤的人群为1.8亿。其中4000万至4500万是盲人。基本没有考虑他们对景观的欣赏,听觉景观的营建非常薄弱,我们可以通过声景观设计来弥补和完善这一缺陷。作为声景观其实是对这种理念更近一层次的深化,通过听觉和视觉两种感官系统,更进一步的体现以人文本的设计思想,体现最贴切的人文关怀。
3.声景观设计程序不同地域的自然条件、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外界条件千差万别,景观的表达形式也多种多样,但无论面对哪一种地域环境和立地条件,设计的方法和流程还是有规律可循的,本研究通过大量的文献参考和对现代园林中声景观设计案例的总结得出,针对声景观的设计工作,按照下列流程:规划场地调查研究划分空间功能区明确各分区的景观主题协调声景与视觉景观的相互关系。
4.声景观设计方法声景观设计通过查阅文献和实例分析,本文初步归纳出声景观设计的6种常用手法。(1)因借得声“借景”是园林规划设计中一种常用的手法,借景就是指有意识的将园外的景观“借”到园内视景范围内来,对于声景观而言,更确切的讲应该是“借声”。声景观可以引起人们的视觉联想,因此声景观容易让人们产生更丰富更有层次的美感。在我国传统园林中这些优美的声音,都被引借到园林中,成为优美景观的“画外音”。例如“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就表明了在古典园林中就有“借声”的意识。由于技术的限制古典园林借声的范围基本局限于自然声音,而且往往受到时间、气候等的影响,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园林可以依靠各类先进的技术,满足视觉景观对各类声响的要求,并且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而且种类多样。(2)增添获声添声主要是指在进行景观设计时,有些传统的声音由于历史的变迁、自然因素的缺乏等原因暂缺或已流失,无法再现,这时就可以通过添声的方法,是这些声音重现,使得游人能够完善感受景观,并增加景观的场所感,同时能够赋予景观浓厚的地域色彩。例如:澳大利亚的一个公园,历史上是个造船厂,为了能够恢复这里的场地记忆,在景观设计时,总是播放一些经典的,例如水声、游船声、汽笛声。并设置了录音系统,循环播放,这种添声手法的应用那个有助于再现当地的历史和文化,体现地方特色。
5.现代园林声景观设计应注意的环节(1)做好规划设计前期的调研对规划用地进行外业调研的过程中,要协调视景与声景的关系。首先,对用地范围内及周边声景观现状进行调研和记录,包括背景声、景观声等,需有全面的了解和把握。(2)降低和消除负面声音来源对于噪音的控制预防办法可考虑通过植物种植、设置消音墙等途径来解决。(3)掌握声景观规划设计尺度结合景观主题,选择合理的声源位置、确定合理的音量,并巧妙合理的安排声景观与游人位置之间的关系,把握好“度”,不要让声景观成为环境中的“声污染”。
三、结语
篇6
关键词:景观设计;互动教学;多学科;路径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计算机及信息化产业的不断创新,给各行各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与活力。我国教育事业也不断朝着科技化、信息化的方向前进。景观设计学科作为一门较为综合的交叉学科,涉及到建筑学、美学、规划学等多学科的内容体系,而且利用先进的计算机设计软件,能够更为直观和准确的向人类展现出拟设计的建筑空间作品或效果图。因此,教师有必要对现阶段的景观设计与其他学科的互动式教学进行分析与研究,以期能够促进景观设计的多元化发展,提高景观设计在不同学科领域中的应用。
一、景观设计与多学科互动教学的重要性
首先,景观设计与多学科互动教学能够极大的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对景观设计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其次,通过分析景观设计与多学科互动教学过程,能够为景观设计课程教学活动提供多角度的理论支持。由于景观设计学科的多元化和特殊性,在实际的景观设计教学活动中,能够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师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有利于对传统单向的知识讲授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最后,景观设计与多学科互动教学能够为景观设计课程教学提供实践指导或者参照。多学科的授课模式,能够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知识。
二、当前景观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基本功训练不扎实
现阶段景观设计专业学生的基本功还远远不够,很多教师对于设计功能、设计空间、尺度、场地知识的教学大多是一带而过,自以为学生都了解了,而没有过多的训练来强化基础知识。由于缺乏必要的重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盲目强调图形的构造与创意设计,学生缺乏基本常识和基本知识的灵活运用。这就造成了学生在设计中只关注平面效果,而忽略了基本的空间、功能、尺度、地形等要素设计。
2、实践教学不足
从我国景观设计教学整体情况来看,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而景观设计是一个需要较强实践能力的学科,因此必须让学生经过案例的分析、实践设计等方式来强化对知识的应用及实践能力的掌握,只有在实践学生才能培养学生的空间感和立体思维,并提高甄别设计作品优劣的能力。而实际的景观设计教学中,教师大多给学生布置虚拟设计作业,以至于学生无从下手,难以仅凭想象而构造出空间实体,实践教学课程的缺乏使得景观设计的学生缺乏必要的设计经验。没有足够的观察和分析,就难以设计出合理的优秀的空间作品。有些教师为图省事,把实践课程积攒到一天来授课,让学生们突击观摩,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3、对互动教学的理解存在误区
很多教师在互动教学中很容易出现角色混乱,甚至将对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把握超过了一定的“度”,致使将学生混淆成教学的主角,互动课堂难以充分发挥其师生互动的实效性。笔者认为,教育应当让学生主动接受知识,独立思考,并且能够根据自身现有的经验展开高效的学习。因此,实践教学、互动教学都是教师设立相应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合理进行分析与探究,运用已学知识处理并解决问题。但是现阶段我国各学校及教师对互动教学的理解还片面的认为学生全部自己去探究,而教师没有及时的对学生加以引导和顾虑消除,以至于学生很盲目,带来的只是表面的“互动”,而难以实现深层次的教学,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三、景观设计与多学科互动式教学的路径
1、景观设计与建筑学的互动
建筑产业要求景观设计与建筑物完美的融合,因此,景观设计与建筑学的互动要注重景观设计的地位和对建筑的重要作用,深入挖掘景观设计对建筑的价值,提升建筑文化的内涵。在实际的互动教学中要积极融入时念与现代化的精神,促进景观与建筑的融合,并合理融入优秀的古典文化或民族风韵,使得建筑更具韵味,更有品味。建筑不是孤立存在的,而应当是与周围环境协调统一,提高环境的整体美感。所以,景观设计时应当充分考虑建筑影响因素,将景观与建筑有机结合,追求环境的和谐与美感。在互动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对建筑所处的周边环境、选址环境等进行全面的分析,按照系统性、协调性的原则进行设计。
2、市政设计中的景观设计的互动
首先,要提高市政设计中的景观设计水平。公共工程是市政工程的设计重点,在进行景观设计时应当注重公用工程的功能性,还应当注重公用工程区域的美观性,确保景观设计时的规划达到整体与局部协调的效果。作为市政设计中的专项设计,景观设计应当具备较强的专业水准,并能够充分反映市政工程项目的重要功能与作用。景观设计不单单是对市政美化与点缀,更是重要的设计组成部分,因此,在景观设计互动教学中,要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处理好景观设计与市政设计的内在关系,提升城市景观的功能性及美誉度。其次,在景观设计与市政设计互动教学中,应当营造合理的竞争氛围。比如在市政工程规划设计之前,可以通过招投标的方式,择优选取优质的设计机构进行设计分析,并挑选出最优方案。市政公共空间的设计要以功能性为主,并在此基础上选择图案效果更佳的设计方案,选择的标准应当具有城市整体与局部协调的理念、绿色的理念等的方案。通过良性竞争促进人才培养方向的合理化。再次,市政设计中的景观设计的互动还应当加强各部门、各成员之间的协作。市政设计是一项综合的、复杂的、系统化的工程,因此,市政设计中景观设计应当建立在多方专业沟通、并基于一定的认识与了解的基础上展开。在教学中,应当加强对学生市政工程基本知识的教学,让学生对市政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再有针对性的进行专业的市政工程的经过设计,实现功能与形式的统一。
3、城市规划学与景观设计的互动
景观设计是城市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城市规划设计中都会包含有景观设计。城市大多都是高楼林立的共性特征,而景观往往是某一所城市规划中的闪光点,更对城市的气候调节与环境美化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合理的景观设计是对“以人为本”的理念的诠释和展现,所以景观设计与城市规划的互动的契合点应当放在城市生态化的绿色设计方面。另外,城市规划与景观设计也是在不断的相互影响过程中的相互渗透。不论是景观设计还是城市规划,前期都需要对特定区域进行全面的社会、经济、文化、自然环境背景调研与分析,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具体合理规划与设计。优秀的景观设计都是在对城市整体情况把握的基础上开展的,而城市的形态、发展程度、格局空间对景观设计影响也十分重大。因此,在实际的景观设计与城市规划互动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正确的把握两者之间的关系,并寻求多方部门的协同配合与参与,形成独具城市特色的城市规划与景观设计。
四、结语
景观设计并非独立存在的,其与教学中的各个学科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其与多学科之间所进行的互动,并注重融入越来越多的内容和知识,丰富景观设计学科的内涵,让其在未来的发展中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姜波.浅谈市政环境工程设计中的景观设计[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2:164.
[2]陈苏丽.析城市规划与景观设计之间的关系[J].现代装饰(理论),2012,05:49.
[3]王红英,玄罡.简论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的融合[A].《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2015年11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2015:2.
篇7
一、虚拟现实技术在高校景观设计教学中的优势浅析
1.给师生带来真实感的教学体验
平面的景观设计碰撞上虚拟现实技术,便诞生了具有三维渲染的景观设计方案。将虚拟现实技术引入景观设计专业教学中,即运用相关技术对景观设计工程项目进行三维建模,按照景观规划方案对项目建模进行各项设计和施工。将原本平面的规划设计3D化,可以实地模拟各种施工方案、施工程序,在一次次模拟中对比,以确定最适合此次景观设计的方案和程序、确定施工工程中具体的施工计划和注意事项。当学生在教学设计过程中遇到困惑和疑问,而老师又顾及不上的时候,容易陷入思维的误区,个人发展停滞不前。由于自身发展的需要,学生在设计方面确实需要一个能大量获取信息的渠道,而虚拟现实技术基本满足了师生发展的需要。三维建模的操作和展示更加真实、具有知觉的直观性,能有效提高师生沟通的效率,节约交流成本,提升教学质量。
2.提高设计的精准度和计算效率
虚拟现实系统在数据表达上的关键技术是三维实时数据库技术。庞大的数据库便于学生快速、准确地度量项目的工程量和施工时间,衡量工程的成本、费用、收益,进而提升项目预算的精准度和效率。虚拟现实数据库为现实系统提供了诸如工程实料、材料样板、环境设施、构造做法等后台数据支持,针对建模对象提供详细的图片、文字、模型等全面信息,学生通过数据库可以随时调查到类似的设计案例和设计技巧,对景观设计的效果、材料、用法等有了更为深刻的认知。虚拟数据库资料翔实、精度令人惊艳,可以快速为各项管理人员提供需要的信息。学生可以根据虚拟现实技术把握项目成本、造价,以挑选合适的用工材料。虚拟现实技术为学生提供了可靠、准确的依据,将虚拟和现实很好地交融,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业务能力。
3.增进师生之间的友好交流
虚拟现实技术搭建起师生之间可视化交流的广阔平台,师生间的正常交流因为这个平台的存在而变得异常便捷流畅。那些原本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沟通,因为虚拟现实技术的可视化优势,而变得清晰明朗,师生之间沟通的成本大大降低、效率有效提升。当学生需要完成一项景观设计的规划时,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基础为学生示范搭建3D模型,由学生借鉴参考。在此三维模型的基础上,学生可以参考前人的设计案例和个人对建筑基地的主观考量,根据建筑基地的主要环境考察资料,去创作能够发挥自己设计理念的景观设计作品。设计过程中,当学生产生思维上的困惑时,可以随时咨询代课老师,交流自己在设计过程中的所思所想,老师也可以针对3D模型提出建设性的改进建议,师生之间的交流基本无甚障碍。师生彼此之间进行思维火花的碰撞,磨合之下诞生了更具有创意和思想的景观设计作品。
二、虚拟现实技术在高校景观设计教学中的难点浅析
1.课程程序设计难
虚拟现实技术只有渗透在信息系统的各个方面,改变传统信息系统的人机交互模式,使之达成以用户为中心的系统,才能真正实现健康的发展。但虚拟现实技术与信息系统的沟通应用还存在一些技术上的难题。为了更好地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景观设计专业,首先需要设置相应的课程程序设计。图形的虚拟环境搭建是程序设计的第一步,这就要求完成三维模型的构建。三维建模十分复杂,我们很多时候是在享受前人千万次失败后的成果,没有真实体会个中艰辛。三维建模是图形渲染技术向真实化过渡的必要过程,真实世界的几何何其复杂,要一点一滴还原为立体的模型。现如今的模型建构基本是人工绘制,如此便需要高薪聘请行业精英人才前来为课程进行专业设计,程序设计和模型构建的费用自然是惊人的,却是必要的产前投入。就园林景观设计而言,一年四季园林景观的风景面貌大相径庭,为了便于我们更人性化地设计景观,就需要录入一年四季不同的风景信息。如何编写VR程序以体现景观的季节性,是VR程序设计的重难点。
2.教学硬件支持难
有程序,也得硬件支持。各种外部设备,都是虚拟现实技术在景观设计应用专业不可或缺的道具,比如戴在头上的立体显示器、立体投影仪、空间定位器、高精度的数据手套,这些每一样都价格不菲。为了完成复杂的三维模型展示,更是需要高性能的图形软件,高校若是提供全套的虚拟现实技术硬件支持,前期必定是投入大于产出,一定时间内看不到明显的收益。这样的经济投入对于任何高校都是一笔不小的支出,而且在教学初期这样的设备安装也是较大的工作量,经济与人力的消耗性支出不可小觑。另一方面,虚拟现实技术在景观设计专业中的运用,需要大量翔实的数据作为支撑。虚拟现实技术与Internet结合,搭建起信息沟通的平台,才能获得信息资源最大化。这样的巨型数据库是教学的知识库,是学生探索知识的海洋,更是软件支持的重头戏。进行精确数据分析的前提便是庞大的数据库信息。在景观设计中,必须搭建3D模型,而各3D模型需要多个面去丰满,诸如侧面图、俯视图、仰视图等。为达到接近理想化的模拟效果,需要计算机有很强大的计算功能,这对计算机的硬件压力也是十分巨大的。综合分析,普通硬件支持和软件支持需要高昂的费用投入、需要人力物力的各项支持,其花费的时间和金钱不可轻易计量。
3.技术教学推广难
技术的推广从来都是需要人力的大量投入。虚拟现实技术在高校课堂教学中,尚属于高端的阳春白雪般的技术,故而对专业水平和计算机水平要求较高。但综合目前各高校的教师能力分析来看,各高校老师只能简单操作计算机,对虚拟现实技术方面的知识不甚了解。在运用虚拟现实技术时,由于自身能力受限,很难较好地运用虚拟现实技术于课堂教学中,无法倾力传授学生。无形中课堂的授课质量也会下降,课堂气氛必然不甚活跃,影响着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吸收程度。另外,当老师不甚了解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时,就会在实际教学中,减少三维建模的课堂教学与体验,影响课堂原有的教学水平,同时也是对教学课件和教具的极大资源浪费。除此之外,更是极大程度制约了虚拟现实技术在各高校的应用推广和发展进程。
三、虚拟现实技术在高校景观设计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1.课程项目分析
事必躬亲,方得深浅。景观设计虚拟项目的第一步便是项目设计。这就要求学生实地考察项目的原始地貌、周围环境,认真分析项目进行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做出尽可能具体的项目可行性分析。但现实生活中,受到种种因素的制约,景观设计专业的学生往往没有施工现场实地考察的机会,只能通过老师的描述和前人的案例自由发挥,颇有点随心所欲、不切实际的感觉。这般脱离实际的思维跳跃,严重影响学生对于项目可行性的判断和分析。虚拟现实技术给予了学生这样的“实地考察”的机会,类似3D游戏般,有一个交互式的界面,启发学生设计的创意、构思。学生可以近距离仿真般接触想知道的点点滴滴,可以借此考察项目基地的实地环境、进行环境分析、项目评判,了解项目周围的地域文化、交通情况、聚居人群、风土人情,能够更加系统全面地对课程项目进行合理的分析。
2.设计方案规划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项目进行中的关键便是设计方案规划。在此阶段,需要确定景观项目的定位和定量,需得学生细致准确地描述景观项目的布局。诸如,景观项目的平面图、剖面图、立体图、效果图和局部效果图。每一处小景、每一处大景,都有着细致全面的展示。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学生仿佛置身景观项目场地空间内部,在3D模型中体验实际操控景观布局的。学生不断调整景观布局设置,大到整体布局框架、小到内部装饰摆设、具体到颜色造型的调整,细致观察每一次布局,再进行精密的视觉效果对比分析,可以观察到最适合整体设计方向的规划方案。长此以往的虚拟现实训练,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对于靠山别水的别墅,在景观设计上追求品位和质感,就可以根据3D建模规划别致的美感,在视觉上突破创新,以迎合客户的喜好,为以后实际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3.施工图设计
施工图设计,便是将粗放的方案规划落于细节。如果说方案规划考虑的是布局,那么施工图设计便是考虑如何达到这样的布局。虚拟现实技术将原本二维、平面的施工图升级为三维、立体的实体。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学生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感受VR在设计绘图上的无限魅力。在景观设计施工中,学生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可以高度仿真景观植物的空间组合,对景观植物的种类和植株大小、种植位置进行周密计划,确定景观范围,以此完成整个3D规划里的纵面景观展示。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美学观念和客户的需求偏好,不断调整景观的整体布局、扩大或缩小植物的种植范围,变换种植物种的品类组合、调整植物种植的适当间距,以期达到最佳的生态效益和景观效果,美化景观设计的空间形态。不同的施工对象,需要考虑不同的施工效果,这些在平面上较为抽象的事物,3D化之后,在视觉上呈现出异常清晰的效果,对于施工设计百利而无一弊。
将虚拟现实技术引入景观设计专业,丰富了景观设计教学内容,使景观设计教学更加生动。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将真实的建筑、景点还原至教学课堂,使学生心生身临其境之感,拉近了师生沟通的距离,提升了教学质量,凸显了虚拟现实技术强烈的交互性。但在各大高校实际教学中,囿于虚拟现实程序设计、硬件支持和技术推广的难度,无法最大限度地运用虚拟现实技术,造成资源的浪费。在此,呼吁各大高校增大对于虚拟现实教育的投入,积极培训教职工,以期景观设计专业蓬勃发展。
作者:林崇华 刘曌 单位:河北工业大学
参考文献:
1.郭雨.虚拟现实技术在园林景观设计教学中的应用与效果分析.美术教育研究,2016,10
2.杨萍.园林景观设计教学中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解析.城市地理,2016,22
3.文铮.虚拟现实技术在景观设计教学中的应用前景.中外建筑,2006.5
4.王宏信,赵月宁.虚拟现实技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河南科技,2011.15
5.胡海辉,陈旭,龚束芳.虚拟现实技术在“园林植物景观设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3
篇8
【关键词】:园林景观工程;精细化施工;园林设计
从历史进程来看,园林文化从很早开始就根植于历史的长河中,我们比较熟知的例如颐和园、豫园、个园、承德避暑山庄,都是我国古代优秀园林文化的表现,它们大多秉承着人与自然水融的理念,将自然的美引入到人身边,利用相关园林施工技术,进行精细的设计,保证实用性和美观性[1]。
1、园林景观精细化施工的相关特性
1.1多样性
由于城市园林景观容易受到地理环境、风俗习惯、自然气候等影响,因此在不同的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具有很大差异性。园林景观设计者在设计前期需要对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从而塑造出环境优美且独具特色的园林景观。此外,还可以积极汲取其他城市园林景观优秀的设计方案和经验,并结合城市自身特点对景观园林进行设计和施工,让园林景观设计更富有城市特色。
1.2涉及范围和对象的广泛性
城市园林景观多以植物、水、岩石等其他自然植物为设计主题,在园林景观设计中不但要考虑景观艺术美感,而且还要对整体搭配进行综合考虑,从而使得园林景观设计更加和谐和自然,给城市居民提供更好的城市环境和城市景观。所以园林设计者在设计前期应对地理环境和城市文化进行综合考察,并根据施工现状以及城市特点展开设计工作,从而设计出良好的园林景观建设图。
1.3复杂性
城市园林景观涵盖的知识面相对较广,园林建设施工中会涉及到地理环境考察、气候环境分析以及园林建设设计等,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不但要求设计者具有各种专业知识,而且还需要具有较高的技能水平。由于园林景观工程涉及范围和内容相对较多,因此其工程建设施工较为复杂,导致其结算也极其复杂,结算难度相对较高,部分复杂项目中包含有预算评估、签证以及审计等多个结算工作,只有各方面结算工作相互配合才能顺利完成园林景观建设各项工程[2]。
2、确保建设施工技术精细化
2.1优化设计方案
第一:我们要把施工前进行设计图纸和方案的策划,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避免出现设计误差,以确保施工过程顺利的进行。第二:为了保证施工过程的质量,防止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对于园林景观施工的设计方案一定要严谨专业,施工工人要规范操作,管理人员要及时监督检查。第三:对于施工材料的选购,质量一定要达标,符合施工标准,符合施工环境。对于过渡段来说,设计方案尤其重要,需要实事求是根据实情来设计施工强度,防止园林景观出现垮塌等现象发生。第四:在植被的选择上和建筑材料的选择上,必须符合大众的审美,既保证物质质量又保证精神质量,切实做到园林景观设计方案的美化。
2.2在植被的选择和施工上要符合标准
绿色植被作为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园林景观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不仅能够做到整体的美化,还能够做到净化空气等作用。因此你在进行治污工程的建设时,需要不断提高园林工作者的工作水平,在植物的选择上要熟悉所选植物的生长习性、生长周期、生长状态当然还包括所选植被的色彩、形态,这样才能做好整体的搭配,提高整体审美水平。另外,在进行植被的选择时,一定要符合所在地的自然夂蚧肪常确保植被能够正常生长。
2.3陆地部分的建筑技术提高
一般情况下,园林景观技术分为陆地和水体这两个大的方面,陆地一般情况是假山、楼台、游廊等建筑类施工,在进行陆地假山类施工时,需要根据施工地具体的地形地貌来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充分糅合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性,做到美观、自然,避免出现一些劣质粗糙的、突兀的设计。在施工时,需要对周围的环境进行整体的把握,灵活应对,一建造出美观自然的假山景观。
2.4提高水体部分的施工技术
对于城市园林景观建设工作来说,水景类工程是其重要施工工程之一。在园林景观中增添水景会使其更具有活力,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因此在水景类工程施工中,施工人员可以采用驳岸、人工湖、喷泉等多方面的施工技术,不断丰富园林景观景色,从而使得城市园林景观更富含生命力,让城市居民感受到园林景观的活力。
3、园林景观施工管理精细化措施
3.1提高工人的整体素质
工人是工程建设的主体,是整个工程建设的主力军。工人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操作水平的高低,这也就决定了最终的工程质量[3]。因此,在进行员工的筛选时,需要重点关注员工的操作技能和操作熟练度,对于员工的整体素质进行把关[3]。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加强员工的技术专业培训,提高操作技能和操作水平,定期进行合规性检查,确保员工在进行具体的实际操作中能都达到项目所要求的操作水平,保证项目的操作质量,减少项目的质量风险,做到安全规范操作,对于整体的建设书评和建设质量都能够得到提高。保证最终的园林景观水平和质量。
3.2做好园林的管理和维护工作
对于园林景观来说,其园林植物能够让园林景观更具有活力和生气,保证园林植物的生命力是非常重要的。园林景观后期维护是确保园林植物生命力的重要工作,其中后期维护工作主要包含有下面几个部分:一是园林绿化负责人需要了解各类植物的习性,加强对植物园林植被养护,定期给植物浇水、除草、修建等,确保园林景观美观效果;二是加强工作人员绿化培训工作,有效提升工作人员的养护水平和职业素养;三是定期检测各类植物长势,及时将枯死植被更换[4]。
结论
园林景观效果直接影响着城市景观和环境效果,因此在实际园林景观施工中应确保施工技术与施工管理精细化,从而确保园林景观美观效果。为了进一步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也为了将我国的园林文化传承和发扬,更适应当前的发展现状,我们需要对园林进行精细化的施工。
篇9
景观设计学是一门综合性与应用性都很强的学科。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条件的限制,景观设计学课程教学存在实践教学环节严重缺少、教学实践项目与社会需求相脱节、实践环节教学缺乏创新性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是,教师明确实践教学目标,丰富实践内容;理论结合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结合学科的综合性特点,培养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
关键词:
景观设计学课程;实践教学;实践教学目标;学科特点
一、景观设计学课程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1.学科相关性较强
景观设计课程的应用性很强,但由于受到自身发展的限制,呈现出与其他学科密切交叉的局面,从而呈现出较强的学科相关性。利用景观设计学的这一特征和优势,高校可以实现校内的教学资源共享,并针对专业特点,对景观设计学的课程设置进行优化。结合学院的教学学科优势,将生态学、城市设计等知识融入到课程教学中。
2.注重应用性
目前,城市公园设计、居住环境、河道景观等的设计都属于景观设计学的研究范畴。虽然,景观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广泛、研究前景广阔,但是,由于学科本身发展尚不成熟,且属于一门新型的学科,在市场上的地位尚不牢固。这就需要景观设计学与其他发展相对成熟的应用型学科进行交叉,如城乡规划学科、建筑设计学科等。
3.设计理念多元化
景观设计学具有多元化的发展特点。这种多元化不仅体现在学科的关联性与实用性方面,还存在于对景观的设计理念方面。在景观设计学中,可持续发展、天人合一、尊重历史等理念都属于景观设计理念的范畴。因此,在景观设计学的课程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采取适宜的教学方式,根据课程的知识内容选择不同的实践教学方法,将景观设计学的内容与相关的知识进行融合,适应景观设计理念多元化的特点。
二、景观设计学课程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实践教学环节严重缺少
景观设计学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要重视对学生实践环节的教学。但由于高校的教学实践经费有限,导致高校没有充足的资金支撑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另外,理论课程较多,实践课程相对较少,学生参与实践的时间不足。
2.实践教学项目与社会需求相脱节
对景观设计学专业学生的培养,重点就是对学生技能的培养。因此,学生掌握的技能应当符合社会景观设计的发展需要,是最新的实用性技能。但是,目前高校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技能的培养不够重视,往往以理论教学代替了实践技能的教学,学生掌握了较全面的理论知识,但却不具备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景观设计经验。另外,景观设计学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绘画基础和艺术才能,但由于受到学生自身素质的限制,学生将记忆转化为工艺品的能力有限。综合以上两个方面,导致景观设计学课程教学的实践项目与社会的实践发展需要严重脱节,偏离了高校景观设计人才的培养目标。
3.实践教学缺乏创新性
景观设计学与绘画等艺术学科具有紧密的联系,需要设计人员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创造出优秀的设计作品。由于高校的景观设计教学过度重视对理论知识的传授,导致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够。且在实践环节,教师选择的教学案例等都是陈旧的,内容缺乏创新,导致学生的兴趣不足,难以启发他们进行积极探索和思考。
三、景观设计学课程实践教学的开展
1.明确实践教学目标,丰富实践内容
多元化与实用性是景观设计学的主要特点,在进行景观设计学课程教学时,需要对课程的教学目标进行准确定位,并根据目标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同时,根据多元化的需要,丰富实践教学的内容,适当增加实践教学的时间,以提高实践教学的效率。另外,根据景观设计学与多学科知识相交叉的特点,在进行实践教学时,应对各个类型的景观设计课题有所涉及,尽量涵盖城市设计、河道湿地环境设计等内容。教师也可以在以上多种景观设计课题类型当中选取一两种进行详细的实践研究,让学生掌握景观设计的技巧与方法,并根据不同类型的设计课题的特点,引导学生发现及解决其他类型景观设计中的问题,从而让景观设计的实践教学达到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
2.理论结合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进行实践教学之前,教师应当选择具有典型教学意义的景观施工场地,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当中进行实践和学习,也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去感受景观设计,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融入到具体的实践操作当中,并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实践技能,让学生发现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讨论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进行结合。同时,在真实的景观设计场地中,学生会对景观设计学有一个深入的了解,以形成景观设计所必须的形象设计思维。在景观设计场地中,也可以通过分组调研的形式,让学生进行实践学习。在分组调研的初始阶段,学生可以对景观实践场地的地形、环境等内容进行了解。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补充,如有错误可进行指正并提出修改意见,然后再进行相关的实践调研学习,分组调研的方式能够对学生的调研任务进行分工合作,便于学生在短时间内完成调研任务,提高实践教学的效率。以校园假山的景观设计为例,学生需要对景观灯、小品建筑、树木、座椅、小品建筑等内容进行充分考虑。同时,对植物的季节色彩变化进行分析,以合理设计假山的自然景观。根据校园的文化特色,进行文化标志以及小品建筑的设计等。
3.结合学科的综合性特点,培养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
景观设计学的学科综合性特点,要求学生的知识结构也必须具备综合性、多元化的特点,同时还必须具备较强的综合实践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对景观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在实践教学中,平面景观设计以及效果图等是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要求学生能够熟练运用Auto、CAD等绘图软件。在实践中,学生通过前期的调研实践活动,对景观设计用地以及周边的环境背景等进行综合考虑,随后设计出假山的景观规划图。首先,学生要对场地进行观察,内容包括周边环境、地形、交通、植物分布等,并对以上材料进行汇总分析,做出基地分析图,完成对景观设计的初步构想。以小组的形式对景观设计的构想进行充分讨论,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其次,根据学生讨论的结果,每组学生都制定出具体的平面设计方案。随后,对平面设计方案展开综合研究和讨论,其他学生指出方案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修改建议。再次,对平面设计方案进行修改,随后完成景观分析图、植物配置图、配套设施图等。最后,由小组共同决定,选出最佳的设计方案。这样,通过多层次的分组讨论,对景观的设计方案进行了多次的修改,融合了学生多方面的修改意见。在实际景观设计的方案制定中,学生锻炼了自身的创新思维能力、动手能力以及项目合作能力,从而提高了自身的综合设计能力。
作者:王芳 单位: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建筑系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房地产开发项目;景观设计;特点;趋势;小品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72文章标识码:A
一、房地产开发项目景观设计的特点
在进行房地产开发项目景观设计时应根据不同场所的不同建筑功能进行设计,设计过程中还应该综合当地的历史文化、地域特点、自然环境、人文因素等多方面的内容。一般来说,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景观设计具有下述特点:
1.1、限制性特点
房地产开发项目景观设计时具有限制性特点,这是因为在景观设计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相关的标准、规范进行设计,相关的指标必须达到要求,比如说绿化率指标、消防登高面、车位指标、消防车道、地面规划等都需要达到要求,因此景观设计具有限制性特点。
1.2、复杂性特点
房地产开发项目景观设计时具有复杂性特点,景观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到设计的条件、范围以及室外管网等等,会存在许多交叉的界面,在进行景观设计时就要有效的处理这些专业之间的关系,才能确保景观设计的可行性,因此景观设计具有复杂性特点。
1.3、针对性特点
房地产开发项目景观设计时具有针对性特点,这是因为景观设计需要根据具体的房地产开发项目进行合理的策划、定位,并且要对开放项目所针对的客户全体以及建筑产品的特点进行综合性的考虑,之后进行具有针对性的设计,确保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景观设计与客户的要求以及项目的特点保持一致。因此景观设计具有针对性特点。
1.4、独特性特点
房地产开发项目景观设计时具有独特性特点,这是因为在进行景观设计时需要根据不同的建筑空间、场地特点、建筑风格设计出独具特色、别具一格的景观,是之成为房地产开发项目的点睛之笔,因此景观设计具有独特性特点。
二、房地产项目景观的各阶段设计
2.1、总体环境布局优化阶段
景观设计在总体环境布局优化阶段需要对项目周围的环境、地理条件、道路交通、建筑规划的指标等因素进行分析。在前期的规划阶段就应开始从项目的景观规划的角度提出对总体环境布局的优化策略,确保景观设计和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建筑风格保持一致[1]。
2.2、概念方案设计阶段
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景观设计应该符合项目整体概念方案的要求。在进行景观设计之前应该对目标客户的需求进行考察并将其融合到景观设计中,是指成为该项目的红叶子。
2.3、方案设计阶段
方案设计阶段应在建筑空间关系以及整体布局的基础上进行景观设计,并确保其使用功能。设计过程中还需要协调好场地空间关系以及功能布置之间的关系[2]。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景观设计应该遵循少硬景多软景的原则,有效控制软硬境的比例,最好控制在7:3左右。
三、房地产开发项目景观设计的发展
3.1、房地产开发项目景观设计应向着专业化方向发展
设计过程中采用专业化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流程进行辅助设计。房地产开发项目景观建筑设计过程中已经逐步兴起了房地产开发项目景观辅助设计并受到了人们的青睐。房地产开发项目景观设计趋于专业化发展,比如说智能系统的使用、室内装饰以及室外环境设计都采用了高科技的智能技术,使得建筑更加人性化、现代化、安全化。
3.2、房地产开发项目景观设计应向着绿色化的方向发展
为了迎合绿色环保的理念,建筑设计也将房地产开发项目景观小区的绿地率不断提高,并且在进行房地产开发项目景观设计时与房地产开发项目建筑设计完美结合,使得小区的绿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小区的环境质量大幅度提升[3]。并且房地产开发项目景观设计已经在逐步满足人们对一梯一户的需求。
3.3、房地产开发项目景观设计应向着策划设计的方向发展
房地产开发项目景观建筑设计已经住不成单纯的技术设计向策划设计的方向发展开来,也就是说将房地产开发项目景观设计看做是动态的设计过程,应该根据市场需求、迎合消费者心理等方面进行房地产开发项目景观设计。并且房地产开发项目景观设计逐步走向市场化,使得房地产开发项目景观设计充满活力。
3.4、房地产开发项目景观设计应向着精品化的方向发展
房地产开发项目景观设计应采用更加精细化的设计手段。精品设计将是设计单位的核心竞争力,也将会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精品房地产开发项目景观设计一方面展现了房地产开发项目景观的自身的价值,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房地产开发项目景观设计自身的价值,精品房地产开发项目景观设计将会改变人们的生活品质,创造更美好的生活环境。
四、房地产开发项目小品建筑设计方法
4.1、小品的规划设计还应该做到实用性、人性化、观赏性的完美结合。因此在进行房地产开发项目小品的建筑设计时应不断提高设计人员的责任意识,并要求合理的协调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者之间的关系,最大限度的保护生态自然环境,并与当地的地域文化和历史背景有机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园林的景观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保持一致,充满自然魅力和亲和力[4]。
4.2、房地产开发项目小品的建筑设计不能局限于表面的美观还应该提升小品的文化内涵。这就要在设计时进行巧妙的立意,并且应赋予小品一定的文化内涵,除此之外,还应将小品的在园林的局部空间上营造主体的美感。再者,房地产开发项目小品建筑设计应与当地的玩呢哈相结合,不仅能够体现地域文化特色还能提升园林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品位。使得房地产开发项目能够代表城市文化,成为城市的象征性、代表性建筑。
4.3、在进行房地产开发项目小品设计时应该选择合适的材料,优质的材料能够提升小品的品质,还能做好整个园林景观的陪衬,设计过程中还应注意小品的重量,将小品的比重做好合理的配置,并与园林的丛林、花草、雕塑、小路等协调好,发挥最大最好的景观效果。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各种各样的建筑材料,在进行房地产开发项目小品设计时应该尽可能的使用节能环保材料,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节能环保材料。但是考虑到天然材料的价格较高可以使用贴近自然的仿造材料。来迎合环境的美观。除此之外,还应尽量使用可回收利用的材料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再者应该选择容易清洗的建筑材料,尽量不使用在清洗过程中容易腐蚀的材料。
4.4、房地产开发项目小品建筑设计时还应该遵循经济性原则,根据现有的技术水平、施工工艺、建筑材料选择最合理、经济性的设计方案,确保小品的设计能够彰显其核心价值,并且能够起到指引人们行为的作用。再次,在进行小品设计时考虑到小品的功能性要求,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比如说在进行座椅的设计过程中,除了要保证座椅的设计风格与园林景观风格相一致之外,还应该根据座椅的位置进行合理的调整,比如说在广场中的座椅可以设计为圆柱形的,应确保线条的光滑,座椅的光滑。在人流量较大的路边,座椅应该设计成宽大舒服,在树林下的座椅可以提升其文化内涵,设计成木制的或者是摇篮时的来满足人们美的享受和心灵的体验。
五、结束语
景观设计使得房地产开发项目具有了园林般美好的意境,创造出了一种别有洞天、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氛围。优秀的景观设计可以大幅度提升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品质,成造出优美的居住氛围。
参考文献:
[1]苏坤坪.浅谈绿地的场地设计、雨水利用与景观――结合厦门石塘立交桥绿地的景观设计[J].建筑与文化,2008,07:111-115.
[2]尹欣.用专家的声音唤醒房地产精品时代恒大旗下新开发项目金碧海岸花园的景观设计接受专家评审[J].房地产导刊,2005,Z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