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设计的本质范文
时间:2024-01-04 17:46: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服装设计的本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本药物制度;现状
为了保证广大的人民群众能够健康用药和满足群众基本用药需求,进一步地能够减轻有关的费用负担,国家在2009年决定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并对药物生产和使用的一系列的过程做出了详细的规定,并让每个省其中30%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药物的统一配送和采购等。基本药物制度中的基本药物指的是那些能够满足广大人民群众需求的基本药物,并可以在任意时间都有足够的数量且价格适宜,可被群众欣然接受的相关药品。基本药物制度是对药物的流通过程进行严格的管理,充分保证了基本药物的实用性,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群众的看病和用药负担,并且规范了药物的使用功能和生产过程。
1 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现状
基本药物制度作为新阶段中医疗改革的重点,在各地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施了基本药物制度以来,都充分了解国家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重要性,并扭转了"以药养医"的发展模式,发挥自身职能,促进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自身改革和完善,为地区的群众健康提供了充分的基本的保障。目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现状总结有以下几点:
1.1思想统一,各项工作得到落实 在各地区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施了基本药物制度之后,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使其思想统一,并向有关的人员传输这一制度的有关专业知识。且各机构能够充分合理的利用时间对基本药物制度进行宣传,一定程度上推进了这一制度的实施,减轻了群众的费用负担。各机构中的工作人员能够积极正确的引导患者用药,利用各种形式对基本药物制度进行宣传,得到了广泛的支持,提高了各界的参与[1-2]。
1.2遵循规定,严格执行基本药物制度中对药物的采购过程。各地区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自2011年以来,在基本药物的配定过程中严格遵守有关规定,并将相关基本药物的名单落实到了每位医生的手中。用基本药物制度规范每位医务人员的行为,为群众的用药提供了保障。且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遵循基本药物的限价名录,使每种基本药物都能够为群众提供服务,并规定药物的验收、入库等一系列的过程,要求有关的工作人员和各个服务机构配合密切,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沟通和交流,并设法解决。
1.3各地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有关问题和建议 目前,各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实施了基本药物制度之后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当今药品的价格能够做到透明化且就医的人数也在不断地增加。但目前的成效与理想目标之间仍旧存在着差距,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3.1一些机构的负债问题 由于一些机构的基本建设、前期投入设备一系列,相关人员的待遇及有关机构的运行就遭遇到了困难。其次,在实施了基本药物制度之后,一定程度上对存在的利润空间进行了压缩,给服务机构的日常运行带来了困难。
1.3.2有关的基本药物需要进行一定的补充和完善 目前,仍存在个别的科室缺少相关的基本药物,并不能满足群众的日常需要;其次,为促进基本药物制度的进一步实施,需要加大有关部门的补给力度和提高相关医疗服务的价格,这样能够缓解相关地区财政方面的压力和保障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
2 基本药物制度的策略分析
2.1基本药物制度存在的不足 随着如今基本药物制度的实行和不断深入,在这一制度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暴露,例如相关人员对基本药物制度的掌握不够、基本药物的覆盖面积小等。主要有以下的几个方面:
2.1.1基本药物缺少相应的法律保障 在我国颁布了有关基本药物的目录,虽在这一目录中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根据有关统计显示,目前在我国范围内,依然有将近三分之一以上的人民并不能获得有关的基本药物,费用仍旧偏高。并且基本药物的获得是与个人的经济状况密切相关。由于目前国内没有建立起有关基本药物的法律法规,使得在农村地区,仍旧没有系统的基本药物的保障。其次,有关卫生服务机构的成本效率与基本药物的获取性之间存在着利益上的冲突,这一冲突让基本药物享用的过程中存在的不公平问题日益严重。
2.1.2基本药物不能得到宏观的调控,且缺乏对基本药物使用的正确引导 药品的使用和群众的健康和需求息息相关,但药品不能够全部由市场来进行调节。当前政法缺乏对药物的相关环节进行调控,一些急救的药品和廉价的药品供给不足;其次,高仿药品的生产厂家日益增多,市场竞争,药品统一监督困难加剧。
2.1.3基本药物的使用过程中问题较多,不良反应的问题严重
如今的卫生服务机构因种种利益因素,仍旧存在许多不合理用药的现象。这些现象使得费用上涨,一些激素类药品滥用的现象严重,种种的问题让医患之间的矛盾加剧。同时相关评价监督机制的缺乏,使基本药物的使用过程脱节严重,不能保证药物的合理使用。
2.1.4群众缺少对基本药物的认识 由于对基本药物的宣传不够,群众理所当然的对基本药物认识不充分。这种情况造成了药物的配送出现不均衡的现象,最需要基本药物的地区往往最难以获得。且国家还没有相对集中的对基本药物的采购方案,严重滞后了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和深入。
2.2对基本药物制度的完善措施
2.2.1加大政府对相关基本药物的调控力 基本药物制度作为新阶段的一项重大工程,涉及到了诸多方面。为此应尽快对这一制度进行完善,针对基本药物的名录,制定出相应的措施,运用法律的手段来对基本药物的生产及使用等环节进行有效的监管。同时,对有关各部门进行协调和结合,保障基本药物的配送和供应。
2.2.2科学的对基本药物进行筛选 基本药物作为一种价格事宜,效果显著的基本药物,能够满足广大群众的需求。相反,不合理的对基本药物进行筛选和使用往往达不到很好的治疗效果。国家应积极引进对基本药物的筛选方法,制定出适合我国发展和国情的模式,使选择出的基本药物能够真正的满足广大人民的需求。
2.2.3加强对药物反应的监管,正确的引导群众用药 基本药物制度要与我国当前的技术相匹配,及时的对一些风险较大,不适合临床使用的基本药物进行淘汰,对常见的病症能够科学合理的进行诊断,保障基本用药的安全性。
总而言之,基本药物制度能够使得药物的价格被群众所接受,也能够一定程度的促进基本药物的利用。各区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只有进一步的落实基本药物制度,才能充分发挥为人民服务的职能,保障地区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提高群众的用药水平。
参考文献:
篇2
书法艺术与服装设计看似两个没有联系的文化因素,从本质上看却存在着很大的联系。两者从本上看都由实用功能演变到审美功能的一种艺术,并且在演变的过程中,书法与服装经历的过程与性质是相同的。对于书法艺术而言,它属于中国独特的文化艺术形式,是中国特有的一个视觉符号,拥有着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与重要的艺术价值。而服装设计,要抓住消费者的眼球,就必须具备一定的国际元素,同时还要拥有一定的民族性的特点。书法艺术在当今世界上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为此,在服装设计的过程中还要汲取书法艺术的精髓,将书法艺术应用到服装设计当中,对推动服装设计实现自身的生命力与艺术的价值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中国书法艺术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书法艺术在服装设计中的体现需要从直接体现、间接体现以及应用实例进行分析。
2.1中国书法艺术在服装设计中的直接体现
书法也似乎在服装设计中的体现可以从刺绣以及补花、贴花等方面实现。
(1)刺绣艺术刺绣又被称之为针秀,属于中国传统的手工工艺之一。中国传统的刺绣主要包括苏绣、湘绣以及蜀绣、粤绣这四大门类。它的主要用途包括艺术装饰,如服装、床上用品等等装饰。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现代刺绣工序中,要摒弃传统刺绣费时、费工的缺点,优先的考虑机绣。将书法艺术体现在服装设计中,使服装设计更加的美观,更具视觉冲击力。
(2)补花、贴花艺术补花与贴花艺术都是将面料剪成书法作品并附在衣物上,两者之间的不同之处在于补花的固定需要通过缝缀进行固定,而贴花的固定则需要应用特殊的粘合剂进行粘合。
2.2中国书法艺术在服装设计中的间接体现
书法艺术在服装设计中间接的体现主要表现在将书法所表达的已经以及艺术的情感与服装设计的理念相结合融入。中国书法主要分为楷书、行书、隶书、篆书等书法,我们将主要对楷书与行书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1)楷书艺术楷书产生与汉末,盛行与魏晋南北朝时期,它又被称之为正书。楷书在中心的安放、笔道长短以及两笔相交要求都是比较严格的,书写着一定要按照顺序一笔一划的进行书写,这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作者的创造力。而将楷书与服装相结合,将楷书应用在服装设计当中,创作者可以根据缠绕、包裹等方式制作出方正、挺拔等特点的,同时具有束缚感的、特有创意的服装。
(2)行书艺术行书大致出现在西汉晚期与东汉初期,它是在楷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行书介于草书与楷书之间,是为了能够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过慢以及草书书写潦草的缺点而产生的。在我国行书最著名的代表作品就是《兰亭序》。行书将就的是收放结合,疏密得体等。在书写行书的过程中需要书写者将轻松、活泼、以及动与静完美结合起来,确保能够将行书的气质充分的表达出来。在服装设计中,创作者也正是根据行书的特有气质进行服装设计,很多服装设计中有着悬垂的褶皱,还有一些不规则的设计,灵感都是来自于行书云流水般的特有气质,为服装设计增添了更多创作的灵感与色彩。
3结语
篇3
一、对社会经济发展因素的考虑
社会的经济发展状况,是创意服装设计的最大的前提和基础,旧社会人们食不果腹衣不遮体,创意服装设计自然也不会存在,举例虽然偏激,但是意在表明,经济因素对于服装设计表现的影响是十分直接和显著的。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欧洲的经济危机波及到了全世界,于是全世界的服装的都强调实用和耐用,而相对于华丽的设计则被搁置到了一旁。而到了20世纪中叶,经济开始复苏,服装设计也出现了变化,由实用性开始朝着个性化发展。由此可见经济因素对于服装设计的影响力之巨大。在当今社会,创意服装设计,首先要考虑的就是经济因素。欧美等国的服装设计之所以水平很高,成为全球服装设计的风向标,就是因为他们十分看重创意,不惜花费重金,让设计人员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形成自身的服装设计文化。另一方面,民众对于这种文化和风格的认可,又促进了服装设计的不断创新,由此走上一个良性循环的道路。我国服装产业起步较晚,发展也比较落后,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必须要重视创意和经济文化的结合,设计人员的创意,既能够有新意,为民众所认可,又能符合大多数人的消费能力。同时,在保证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要的关注服装的精神性因素,体现出一定的个性化因素。
二、消费者的生理和心理因素分析
服装所具有的使用的特性,要求服装设计还必须要经过消费者的心理认同和穿着的实际效果,才能得到最完美的展现,或者通俗的说,就是要求既好看又好穿。所以也就要求服装的创意设计和消费者的心理认同,以及实际的穿着感受形成一种统一性。这种统一性的获得,绝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每一个人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都大不相同,怎样使我们的服装设计,既能有创意,又能得到最多数人的认可,成为了一个关键的问题,也是我们的创意能不能变为现实的基础。解决这一问题的良方是在服装的舒适度上下功夫,改变过去那种纯设计的、纯艺术的创作倾向,不能陷入为创意而创意的怪圈,甚至以牺牲消费者的心理和生理感受为代价。真正优秀的创意设计,一定是能够给人以一种舒服的感觉的。最高标准的效果就是,无论男女老少,都觉得这个创意很好,尽管不能自己穿在身上,但是心目中认为,这件衣服穿在某某人身上一定十分好看。有一种普遍意义的认同,最大限度的满足多数人的感受,这一点在很多优秀的额设计作品和著名的品牌中都有着生动和充分的体现。
三、消费者的审美因素
大千世界中的人们,都有着各自不同的审美观念,针对这种观念上的差别,一些设计者往往通过讲解的方式,向消费者阐明自己的创意理念,以其获得消费者的认同。但是不能否认的是,消费者的审美观念,还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创意设计本身,每一个设计者都不希望自己辛苦创作出来的作品,却得不到消费者的认可,当听到消费者不满意的声音之后,很多设计者不由的发出类似的感叹,认为创意的评价标准要受到消费者的艺术修养和欣赏水平的影响,自己的创意设计,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普通消费者接受不了,也是一件正常的事情。还有的设计者干脆完全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设计完全由消费者的喜好所决定,而让创意服装设计本身和自己的创意做出了很大的牺牲。这两种观念的都是较为片面和极端的认识。欧美的一些大牌服装,如范思哲、纪梵希等品牌,他们的设计师都会定期的和不同层次的客户进行深入的交流,认真的听取他们对于当前服装潮流的认识和对自己的创意设计的评价,从他们身上总结出大多数人们的审美需要和衣着需要,并且对一些建设性的意见予以积极的采纳。设计出来的作品,一般都能获得多数人的认同。由此可见,在众口难调这个客观现实下,创意服装设计要努力的寻求到一种平衡,既能够满足多数人的审美要求,也要保持的创作服装设计的独立性,一味的孤芳自赏和没有原则的妥协,所创作出来的作品也是没有实际价值和艺术价值的。
四、制衣技术和工艺生产的思考
创意服装设计不能只停留在纸上或电脑中,最终还是要投入生产的,在创意完成之后的,要经过制版、缝制和配套生产,直至成衣的完成。一件服装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制造设备的先进与否,同样,服装的创意设计,也要依赖于制造工艺的先进程度。落后的设备和低劣的技术,不但不能够生产出高质量的服装,也不能充分的体现出创意者的理念。所以作为设计者来说,除了设计本身之外,还要熟知制衣过程的每一个环节,这种对于制衣过程的了解,能够帮助自己的设计,及时的做出调整,使自己的创意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从本质上来说,最终的成衣效果,也最初的设计效果,没有百分百的相同,只有最大限度的体现。所以说设计者也要跟服装生产商进行积极的交流和沟通,以保证自己的设计方案,在设计中不会被扭曲或者改变。
篇4
关键词:服装设计;艺术形态;新陈代谢
中图分类号:TS9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35-0062-01
服装设计艺术形态表达通过“新陈代谢”得以实现,根据设计环境和现实条件把服装设计艺术形态的结构功能转化为特定设计环境下的新形态,实现从一种形态向另一种形态转化。
一、核心概念表达(孕育)
服装设计艺术的核心概念就像形态表达的“种子”,“生命力”强的核心概念要具备合理性、创造性和可操作性的特征。核心概念反映形态表达的本质属性,其本身不是构思,也不是文稿,但常常通过一句话、一块颜色或是一个图形表现出来。核心概念是形态表达的基础和关键依据,具有指导方向或预定目标的意义。服装设计师在进行服装设计时,先要有一个主题也就是我们说的核心概念,通常情况下心中有个大概的轮廓,设计师用一支笔在纸上将图形和色彩绘出,而图形和色彩一般来讲并非只有一个,而是绘制很多个图案,有具象的、抽象的、印象的,各种各样的。最后根据核心概念即“种子”确定最后的图案和色彩。
如居家服设计的概念是首先要解决“家”的概念。其次才是居家服设计,当明确了“家“的核心概念时,居家服的设计也就解决了。
二、文案表达(萌发)
文案表达如同种子“萌发“的过程,需要经过精心的准备,蓄势待发,是形态表达的准备阶段。文案表达的宗旨是围绕核心概念,展开相关信息的分析研究,需要对具体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得出服装设计对象发展的趋势、问题解决的手段方法等,并撰写完成具有可操作性的文案。服装设计师在服装设计中确定核心概念,对于相关主题的服装设计信息进行收集整理,为核心概念即“种子”的萌发做准备,将有可能设计中会遇到的种种问题和设计流程整理书写成服装设计方案。例如服装设计师进行酒店的职业装设计,先对酒店的相关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酒店职业装的特点、种类和客户的要求,然后撰写文案。常用的方法有访问、观察记录、调查分析和统计等。
三、平面、立体和行为表达(开花)
服装设计艺术的艺术形态的“全面开花“包括平面设计、立体表达、空间表达和行为表达的过程,要求依据概念展延伸开,并始终贯穿直至作品的生成。
1.平面表达。围绕核心概念展开平面表达,主要通过设计草图将抽象概念转换为视觉形象的塑造,就是具体描绘出设计形态的形状、色彩、结构等。平面表达经过构思优选后,形成成熟的方案,表达信息准确生动,丰富。
服装设计师在服装设计中确定核心概念,将其整理为文案表达后绘制成多个服装效果图和服装款式图,最后经过严格的层层挑选和比较确定最后的服装效果图和款式图,然后由打版师绘制出结构图,选择合适的面料,最后对服装设计方案形成一个完整的平面表达。
2.立体表达。服装设计艺术形态表达的立体表达具有服装穿着在人体或人台上的属性。陈述方式包括材质和空间两个方面。材质就是制作服装的材料。制作服装的材料多种多样,包括棉布、化学纤维面料、麻布、塑胶、金属、陶瓷、玻璃等等。而空间是服装的载体形成的空间。例如文化衫的设计,将立体形态扁平化,并且依附于二维空间中(即将图案印刷在文化衫上),又在三维空间中展示出来。于是平面的服装进入了特定的空间。
3.行为表达。设计艺术的行为表达,是围绕核心概念、经历文案、平面和立体表达,以开放的事件活动的方式呈现,或即兴或无情节或融入生活的艺术实践并实现意义、行为表达过程就是作品的全部。服装设计师的行为表达是在核心概念、文案、平面和立体表达后,将设计的服装向公众展现,以各种形式的方法将成功的服装设计作品表现融入大众的生活。
例如各大服装设计公司设计的服装定型,就开办服装会和展示会,以开放的方式将设计的服装进行展示,也就是服装设计艺术形态的行为表达之一。
四、评估反馈表达(结果)
设计艺术的形态表达进入最后程序便是“结果“阶段,即传播和评估反馈,经过客观和综合性的评估研究,一方面建立表达者和接受者之间的桥梁形成直接反馈,根据反馈的强或弱,调整表达内容和方法,积累经验。另一方面做出理论上的鉴别和判断,获得新的指导作用,产生出新的价值和影响。
服装设计师的设计作品在经过上述层层步骤后,将成功的服装设计作品推向市场,通过消费者对服装的评估和反馈后,调整设计方案,整理出服装的评估和反馈的整理方案,对下一季度或后面的服装设计起到指导作用,从而促进服装行业的良性循环和发展。
综上所述,本文论述了服装设计艺术形态表达 “新陈代谢”的自然生成过程,包括核心概念表达(孕育),文案表达(萌发),平面、立体和行为表达(开花)及评估反馈表达(结果)。通过上述内容大家可以基本了解服装设计师在服装设计行业的设计流程,从而对服装行业的发展起到推动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5
(1)关于创新思维。思维虽然只是一种普通的心理现象,但是其在认识和概括客观事物的本质以及规律的时候极其重要。并且,思维的能力直接从侧面影响着人们的行动能力。创新思维是一种在人为活动中进行创新性操作以及创新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指导人们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经验顺利解决所遭遇实际问题的一种思维。创新性思维是在一般常规性思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高级思维过程,在人类活动的创新性操作环节中至关重要。
(2)创新思维在服装设计中的重要性。众所周知,任何服装的设计都可以用款式、原料、色彩和工艺手段四个元素来概括,但是要在这四个基本元素的基础上出新出彩,就必须依靠服装设计者的创新性思维。服装设计四元素中,款式关乎服装的美观程度;原料是综合设计目的的载体,直接关乎质量问题;色彩则是满足人们视觉审美的必要因素;工艺手段是实现上述三个预设效果的途径和方法。就此而言,关于服装设计的学问是一门跨学科、跨行业以及跨工艺技术的学问。那么如何做好这门学问呢?先抛开关于审美效果、技术工艺这些因素不谈,最基础的就是,服装设计者必须要具有创新性思维并且能够将其熟练运用在服装设计之中。
2服装设计中的创新举措
(1)关注当下潮流文化。服装设计评判标准之中最直观的一个就是,是否符合当下的潮流与时尚风向。服装作为人类“衣、食、住、行”四大需求中最基础的一个载体性元素,在整个人类社会活动中不可或缺。但是,由于历史背景、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每一个时代都有其符合自己时代文化和民众审美标准的衣着需求。这就需要服装设计者时刻紧随时代潮流,设计出符合当下时尚风向的服装。影响当下潮流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现代艺术,其带给服装设计的影响、启示是最为直接有效的,我们都可以看到各种艺术风格的时尚服装频频出现在服装设计的舞台上。所以,我们的服装设计师应该做到时刻关注当下流行的现代艺术,从现代艺术中找寻服装设计的灵感,用服装这个物质载体将现代艺术形象客观地呈现给人们。最后,由此做到传达正确的审美理念、提高人们的审美眼光,推动整个服装设计潮流化的发展。
(2)注重服装的民族性、民俗性。有句话叫“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所以我们在服装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所设计服装的民族性和民俗性。服装设计有着自身的文化内涵,即民族性、传统性和历史性,而创新就是对传统性的继承和发展,将民族性寓于世界性之中,将历史性融合于现代化之中,使服装设计能够走出国门,具有中国特色,只有创新设计,才能使服装设计在世界艺坛上产生出强大的艺术魅力。从20世纪末开始,时尚界就刮起了一股“东方风”“、民族风”,并且此种情况愈演愈烈。旗袍、刺绣、流苏等中国元素和服装形式多次被设计大师们采用,而且多次出现在世界一流的时尚舞台之上。这就是“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最佳写照。在整个服装设计过程,服装设计师对当代的流行文化、流行艺术等因素的全方位考虑是必不可少的。另外,他们还应该对优秀的民族文化、民俗文化以及传统文化都有一定的涉猎。并且,需要他们将这些优秀的艺术文化运用服装设计这个环节合理地表现在人们面前,合理地运用在服装设计的创新环节。很显然,时尚服装的民族性、民俗性要求已经成为整个服装设计创新的一个重要指标。如何合理利用民俗以及民族文化,如何合理吸收国际流行艺术,是当下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3]服装设计师们要想树立起民族文化的时尚大旗,要想创造出符合汉民族文化的自主服装品牌,就必须做到对民族和民俗文化的深刻理解。
(3)提高服装设计者的审美标准。要想做到服装设计的创新,从根源上考虑就必须提高服装设计者的审美要求。只有在服装设计者具有较高的审美眼光和审美素质的前提下,才能谈服装设计创新的问题,才能创造出审美标准较高、符合时尚潮流的服装。但是,审美标准作为一种需要“潜移默化”才能培养的主观能力,没有具体操控的办法。我们能做的只是多学习美学知识,多接触一些引领时尚潮流的高水准服装,以开阔眼界、增长见闻。另外,就要在服装设计过程中投入自己的感情。通过在服装设计中投入感情的过程,服装设计师可以使原本没有生命的服装产生一定的“生命力”。这个过程是服装设计过程中较高的一种境界,对设计师的专业素质和人文素养要求都非常高。
(4)培养设计者的创新理念和创新思维。创新理念和创新思维应该是服装设计创新问题中最直接的影响因素,同样,提高服装设计师的创新理念和创新思维也是服装设计创新中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创新思维的前提就是必须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二者是服装设计师的灵魂。若是缺少想象力,服装设计师也就不能再称为设计师,即便具有再高的专业技能也只能叫做裁缝。自古以来,服装设计最主要的支撑因素和使之不断发展的原因就是想象力和创造力。
(5)注重新技术、新科技的应用。服装设计离不开现代技术和新型科技手段的应用,不管是表演性的时尚服装,还是注重实效的市场成衣类服装都一样。尤其是市场成衣类服装,由于其需求量大、注重实效等因素,对新技术、新科技手段的应用和依赖程度非常高。所以,要想在服装设计上创新,就必须注重新技术、新型科技手段的应用。首先,现代新技术和新型科技手段可以为服装设计创新提供大量的有效信息。其次,现代新型技术和科技手段可以为服装设计创新提供一个比较宽广的视觉空间。最后,现代新技术和新型科技手段还可以为服装设计的创新问题提供大量的操作和表现方法,而且在服装设计创新途径的探索上具有巨大作用。
3结束语
篇6
“象”即形象,客体物象。“象”就是设计者对物象的直觉感受。康德在其著作《判断力批判》中就对形象有一段这样的描述:“在这种形象的显现里面,可以使人想起许多思想,然而又没有任何明确的思想和概念,与之完全相适应……。”服装作品内容中的“象”包括外部形象、内部结构,二者总是结合在一起的。在服装设计中可以将其分为外在形式和内在形式。外在形式又称为造型元素,是指组成客观事物的外形的形式要素,如点、线、面、体、色、质等,还包括这些要素的物理属性,如线的长短、粗细、曲直、疏密;色彩的冷暖、膨胀、收缩、前后;质感的细腻与粗糙、厚重与轻薄等等。内在形式则是指将上述这些要素按一定规律组合,来完美呈现内容的组织结构,其中包含对称、均衡、对比、渐变、重复、点缀、主次、统一等等的形式构成。具体表现在服装的色彩、面料、款式及其造型的形式美法则。例如我们通常会看到自然界中的一些动物如虎、豹、斑马、蟒蛇等毛皮的纹样,或是以抽象夸张的手法演绎,或是直接动物原皮的采用,出现在裙装、外套、大衣、手袋、箱包以及服装配饰上。而这些设计灵感实则是来源于大自然最表面的“象”———动物皮毛中所带有野性与冲击的纹样。设计大师伊夫•圣•罗兰曾以郁金香花型为灵感而设计的裙装,将衣服的廓形与郁金香的形状进行巧妙的融合。又如,由于服装与建筑造型设计在本质上同属于三维空间设计,所以一些服装设计师通常会在设计中借鉴建筑形象,其中一些借鉴有机的形式、变化的曲线和比较柔和的外轮廓,被称之为“软建筑风格”。而另一些则借鉴了简洁与对比强烈的几何建筑造型,被称之为“硬建筑风格”。服装的立体感与建筑的体量感,都能使人在三维空间中感受到一致的空间存在感。服装造型在借鉴建筑样式的同时使服装造型在比例、廓形、结构和细节上产生了丰富的直觉感受。服装设计中的“象”在“崇尚自然”的同时不仅注重自然中万物所呈现的造型、色彩、纹样、肌理等,更应注重其物象在创意设计时,注意对自然物象进行提炼和概括,或将自然物象分解、重构。同时注意自然物象与人体的关系,让自然物象与人体完美地结合起来。
二、服装设计中“意”的情感显现
“意”即意义、含义,主体情思。在服装设计中,“意”引申为设计情感的体现。情感不仅是人对客观事物或客观环境的直接反应状态,还折射出人的价值观。英国著名诗人托马斯•艾略特曾说过“要用艺术形式来表现情感,唯一的方法是设法寻找客观应和的事物,……而且当那些外在的事物置诸我们的感觉经验之时,须能立刻直接唤起人们内心相同的情感的东西。”由此可以看出形式成为了情感表现的一个载体,而情感就是作品的本质内容,它具有精神性和物质性。正如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缀满绣花和垂吊的流苏、打满粗褶细褶波西米娅风格服装,表现出嬉皮士们热爱自然、和平、轻松与浪漫以及叛逆的生活方式,表达了他们对自由的向往,以及他们对美丽姿态自由的肆意的渴求情感。人类的情感是复杂多样的,设计者对情感的分类可依据其主观体验的性质划分,也可根据其客观内容投影在人的主观世界中的客观关系来划分。如从情感对象上可分对自然的情感、社会情感、审美情感等,或侧重主观感受的抽象化,体现为形式感、和谐感、超越感、自由感。或侧重客观内涵的具体化地体现为亲情、友情、爱情、乡情、民族情感、阶级情感、认同感、爱国主义情感、世界情怀、人类中心主义等。换言之,由近及远的血缘情感、亲缘情感、地缘情感。如中国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袒胸露腹的着装,表达他们对社会的蔑视和放逸情怀;唐代仕女的富丽华贵着装表现了当时时尚的博怀与优雅气质;而在上世纪70年代的西方社会,以伦敦街头年轻人为代表的一身穿着镶满铁钉、大头针的皮夹克,破洞牛仔裤,高筒皮鞋,染着彩色鸡冠头造型夸张的新新人类的所谓“朋克”文化,则体现出他们反叛社会、反传统的极端意识。现代服装设计在表现客观世界时不是简单地再现,也不是对可视物象的照搬复制,而是设计设计者对客观世界“意”与“象”表现,是设计者内心的写照,是设计者向人们袒露宽广的宇宙胸怀的载体,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情与景、物与我两相交融的产物。
三、现代服装设计中“意象”的交融升华
意为内在,为人之所思,所欲表达者,象为外在,为人之所能借助的表达方式。两者的关系就是,意借象来表达,是象的目的与内涵,象是意的具体表现,是意的寄托。服装设计是人类用情感和想象,以审美判断的标准把握世界、反映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意象不同于“具象”,却离不开“具象”,意象在于它把对生活表象的描述引申到对生活深层的探求,需要在具象的刻画中强调人的历史内涵和内心的精神。意象主张通过“象”来追求主体的精神情趣,在追求中使服装设计灵魂得到提升与净化。“意与象”内外统一才是服装设计的最高境界。国际优秀的服装设计既能够展现出良好的服装形象,同时又可以形成情感上的感召力,以击中消费心理,激发消费者产生情绪上的共鸣。正如国际各大时装中心的服装品牌与设计师所呈现的不同风格与气质:纽约的简约、巴黎的奢华、伦敦的前卫、米兰的高雅。而正是这样的气质在情感上与消费者产生共鸣,使消费者成为其忠实的追随者。
意是虚无飘渺的东西,象就是其载体。服装作为艺术形象,可以表达设计者所要传达的意。如若服装设计作品没有超以象外的艺术效果,意就是不深远的。意象是介于物象和艺术形象中的一个环节,是消融着认识因素的心意情状,其中包含了理解、情感、想象、表象等诸多因素。设计师川久保玲的“bodymeetsdress”设计、三宅一生(IsseyMiyake)的折皱装设计,以及候塞因•卡拉扬的蜂巢设计,无论是材质还是设计都打破了传统的服装的设计模式,转向对材质的体积探索,通常用不对称的结构处理,打散服装常规分割布局,在人体与服装空间中探寻不稳定性的视觉错乱,来创造一种全新的服装面貌。在无关“外形”的意识主导下,让“神似”的主观意象发挥得淋漓尽致。正如法国罗兰•巴特所说:“任何一个特定的物体都有三种不同的结构:技术的、肖像的和文字上的;相应的也应该有三种‘转换语’供人们支配:从真实到意象、从真实到语言以及从意象到语言。”服装设计也具有这三种结构,从真实到意象到语言的交融升华。
篇7
提到服装设计,现在很多人都能对此说出一二,不论是服装专业人员还是普通百姓。尽管他们看法不一,角度不同,但服装设计对于他们已不再是陌生的词汇。这说明人们对服装的认识越来越多,服装从其心理功能及其社会属性与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贴近,今天的服装作为一个象征时代精神的行业,已被社会广泛接纳,而设计意识的增强则使服装具有了生命活力。
自八十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世界范围的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对我国的全面渗入,服装设计这一新兴的文化形式很快受到国人的瞩目和青睐。各类层次的服装设计专业教育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纷纷建立起来,服装专业毕业生也陆续走上了工作岗位。这无疑是为我国服装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可贵的基础。然而,随着毕业生社会信息反馈,服装专业教育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开始显露出来。
这表现在:专业教育重艺术,轻技术,重纸面效果,忽视服装的内涵本质等。由于许多院校初期的服装教学是由搞绘画艺术的美术教师或搞染织的工艺美术教师担任,学生所接受的训练多是美术基本功和服装画的描绘技法,而服装设计所涵盖的艺术与技术的内在联系没被更多地意识到。造成了学生只会画,不会裁,也不会做(特别是对有变化的结构),无法使设计意图得到完整体现。进入九十年代,服装教学经过前一阶段的发展与反思,教学上有了较大改进,服装的制图、剪裁、工艺缝制的比重加大,对学生强调动手能力,学生的专业素质有了明显提高。
不过,对服装工艺技术的重视并不等于就是抓住了专业教学的本质,对于怎样能使服装设计中艺术与技术相互交融,仍然还是教学中所要探讨的一个主要问题。目前设计教学上,款式造型与结构设计相分离现象还较普遍。结构制图课教学仍然较多地注重在常规服装上,对于款式造型设计及所对应的结构变化分析缺少必要的教学环节。要确实做到艺术与技术的有机结合,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改进。
篇8
在进行服装设计时,怎样运用感性工学的成果,对设计师的感性认识进行调整,完善和深化设计内容,提高作品的亲和力和文化内涵,让客户认可服装的舒适性和可赏性,进而达到服装设计的目的,这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
2服装设计中运用感性工学的目的
一直以来,人们印象中的服装设计是以个人想象和意志为主,具有难以捉摸的特点,其实服装设计也要遵守固定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服装设计的目的就是“以人为本”,满足个体对服装的要求。在服装设计领域使用感性工学理念,是为了让设计有针对性、更加合理、更加完美。将服装设计和感性工学结合在一起,就是为了在设计服装中更能体现出顾客的意象和感受。以前设计服装也在功能和形式上重视顾客的需要,但这些需求是建立在设计师需求和理解基础上的。现在服装设计师对顾客心理的、细微的、不易察觉的反应均予以重视。服装设计添加感性化因素是根据消费者的生活方式,从物理、心理、生理等方面构建起设计模式:根据人的表情、语言、触觉和视觉等心理反应而制定;根据服装穿着人的皮肤冷热变化、肌肉活动以及疲劳等心理反应进行客观测定;对服装面料手感、光反射、表面凸凹以及质地等材料学特征来评估人的心理和生理反应。将上述结合起来,创造新的设计模式,将穿着者的个性体现出来,并满足人心理和生理的要求。
3感性工学在服装设计中的实施要素
服装设计是具有交叉性、综合性的应用学科,也是科技与文化的统一体。在服装设计中引入感性工学,具有以下几个要素。
3.1按照心理学和人机学的评估来把握客户对于服装的感受
服装是为人服务的,人是有情感、有心理需求的,而性格、年龄、文化、性别的差异会产生不同的情感和心理需求。例如男女之间在情感上具有一定区别;个性不同,情感类型也不同;社会地位不同,对服装的需求也不同等等。服装本身虽然没有情感,但是穿着的人有情感,所以设计者就要运用不同设计理念为服装添加感性色彩,用感性服装来满足消费者情感方面的需求。
3.2服装设计特征要根据顾客感性来进行定位
服装设计中满足现代人心理和生理需要是特别重要的。但是在设计服装时,服装感性含有大量不确定因素,所以获得感性体系的感觉量以及物理量是比较困难的。顾客感性需求和个人职业、教养、生活习惯、性格以及他的经济、文化、性别、年龄、民族和生活区域等方面有重要联系,并随着潮流的变化而改变。服装设计师要按照顾客需要对服装特征进行定义,并及时对设计进行调整,来满足客户需要。
3.3将顾客的感受和意象翻译成为服装设计要素并运用在服装设计上
现代人购买服装不再以“经久耐用、质量可靠”为消费方向,服装企业也不能再以“高档”和“廉价”来打开销路。现在的消费时代,人们购买服装时更多地采用非理性、随机的购买形式,服装具有的诱导性能够激发顾客购买的欲望。这就要求服装设计师要将顾客的感受和意象翻译成为设计元素,来引起顾客的共鸣和遐想,进而购买服装。
4感性工学在服装设计中的研究领域
4.1运用服装造型将感性设计体现出来
造型是服装主体构架,是体现设计风格的基础。服装造型能够体现出服装的性质和材质。时装品牌范思哲运用斜体的不对称领型展现出结构设计的无限魅力,给人带来华丽、性感的独特审美。不同服装造型会给消费者带来不同的感受,人们会根据自己的心理暗示对服装做出选择。所以关于服装结构设计,顾客只要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设计师就能够进行服装造型,运用这种方式,能够快速地了解客户心理,进而设计出符合要求的服装。
4.2对色彩所具有的感性因子予以把握
服装色彩能给人以深刻印象,其价值是运用设计方式和心理感受表现出来的。当不同波长的色光刺激视觉器官,视干细胞和视锥细胞就会将信息传入大脑,经过以往经验和个人思维产生联系,进而获得结论。在对色彩的认知而引起个体生理反应的同时,引发意识和情感等心理反应。色彩具有的感性因子和人对色彩的认识以及意志、情绪有关系,也与个体社会心理和处于的社会环境有关。每个人的心理品质不同,对色彩也会表现出不同情感,就算服装色彩相同,产生的心理反应也会不同。例如红色能让人出现热情、积极的情绪,但是也会给人危险、野蛮和卑俗的暗示。因此服装设计在选择色彩时,要考虑到色彩重量感、空间感和冷暖感带来的心理效应。另外色彩的明暗度、纯度和色相都具有各自的感性因子。
4.3运用服装材料对感性设计进行把握
在设计中运用恰当的面料能够体现出服装的个性,使用特殊的质感和细节处理,发挥材料的可塑性,进而展示服装的本质美和个性精神。面料的手感、光反射、凸凹感和质地会给人的心理和生理带来不一样感觉。服装材质能够分为两个类型,其一是视觉和表面分离而出现的视觉型质感;其二是因为触摸而出现的触觉型质感。触觉型材质可以分为绒面、凸面、糙面和光面四种类型。绒面绒毛耸立,给人丰满稳定的感觉;凸面凸凹不平,有如雕塑给人明暗交错的立体感;糙面蓬松粗糙,给人粗犷朴实的感觉;光面顺滑柔软,给人精致优雅的感觉。面料质感不同,产生不同心理感受。因为视觉和触觉具有分离性,其心理特征和质感也存在一定差异,如印花丝绸表面光滑,在视觉上却给人粗糙感。服装设计师要运用面料在视觉和触觉上的感觉探寻制约、影响服装设计的感性因素,进而设计出感性强的服装。
4.4将感性设计运用到服装工艺特征中
工艺特征是运用服装所具有的外在形态表现出服装内在品质,展现出服装的精湛工艺和优良品质。在设计时要处理好剪裁、缝合、归拨、车缝和烫整等程序,对服装的感知精度予以把握。不同的处理工艺会给人不同的视觉感受,就线迹而言,单排线和双排线区别就很明显,单排线比较柔和而双排线比较坚固。线迹的疏密也具有相同效果,线迹疏则感觉粗狂、活泼,线迹密则感觉精致、细腻。所以进行服装设计时要运用不同工艺提高服装理性色彩,满足顾客感性需求。
5结语
篇9
1情感因素与服装设计相互影响现代服装设计的过程实质就是表达情感的过程,是一种通过艺术审美视角来发现及展现富有情感色彩的服装艺术形式。因此,情感在现代服装设计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甚至会左右到服装设计作品的整体视觉效果。情感既是设计师的灵感来源,也是设计师别样风格的表达方式,其服装作品中的情感传达也常常容易受到设计师本身情感因素的支配,同时影响着服装设计师的创作激情与动力,对于设计师而言,每个人灵感来源的方式都不一样,那么其情感因素在服装设计中的表达也会存在各种差异,因而服装设计师想要创作出优秀的服装作品就不仅仅要以饱满、丰富的情感投入到设计当中,还要利用独特情感因素的视觉造型来引起人们的情感体验变化,从而勾起人们的购买欲望。当然,服装设计师在创作过程中投入的情感是否浓烈,也决定了服装的表达形式以及设计的独特性、创新性。由此可见,情感因素与现代服装设计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设计师将他们从生活中获得的情感体验融入到服装设计中,同时深入地了解和把握消费群众的情感因素变化,通过简化、夸张、变形等艺术手法来进行设计,从而令服装设计作品蕴含深刻的情感内涵。当然,人们在购买服装过程中会有非常多的选择,而融入了情感因素的服装更能够唤起人们的情感共鸣,让其对服装产生好感。
2服装设计是情感的表现载体事实上,艺术创作活动是一种情感表现的过程,是一种情感表达的方式,著名诗人艾略特也曾指出情感若是要通过艺术形式来传达,则必须找到与之相关的客观事物,同时这种客观事物的外在形象能够立即引起人们的感觉体验,触感因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蔡珍珍人们的情感共鸣。在此,可以提炼出一个信息,那就是在艺术创作活动中不同的艺术形式是情感的表现载体,因为这个形式艺术载体的存在能够让人们通过一个外在事物来唤起人们内心的相同情感,从而达到意料之中的艺术效果。服装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无法缺少的事物,其也是一种情感的载体。每件服装都是设计师的一种情感表达,每种情感的表达都能够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很大影响。因此,设计师在进行服装设计的时候一定要使自己的情感更好地投入到服装这个载体中去。将其情感作为本质内容融入到服装设计中,就能够丰富服装设计作品的精神意义,使具有情感因素作支撑的现代服装设计作品形成一种视觉与心理上的情感效应,通过不同风格的服装作品能够表现与传达不同的情感体验与情感变化。如情侣服装设计,这是设计师为表现爱情这种情感体验的产物,美好爱情总是人们向往与追求的情感体验,于是这种服装设计便成为情感的一种表现载体。
3情感因素与服装设计和谐共生在现代服装设计中,除了讲究服装设计的创新与新颖,造型的独特与潮流之外,情感的表达也是人们对服装设计提出的新要求。因为,人们在面对五花八门、新奇百怪、色彩斑斓的服装时,难免会产生视觉上的审美疲劳,为此现代服装设计并不能一味地遵循传统设计理论,而需要从人们的需求变化出发,以人们的审美需求与审美标准来指导现代服装设计,注重在现代服装设计中融入情感因素,通过打情感王牌来赢得人们的接受与欢迎。现代社会的服装款式种类繁多,不同的消费人群对于着装的风格也不尽相同,这就要求设计师在设计服装的时候应该注意到服装款式的构成,培养对流行时尚把握的敏锐度。从这点我们很容易看出情感因素与现代服装设计不仅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而且还具有和谐共生的关联,设计师通过服装的外观形态来展示蕴含在服装设计当中的情感,同时富有情感因素的设计又在一定程度上增添了服装作品的感染力。于是,现代服装设计在这种和谐共生的环境中得到了长远的发展,其不仅促进着现代服装设计的进步,而且还满足了人们的情感审美体验,蕴含浓厚情感内涵的现代服装设计能够让人们从中获得感同身受的情感体验,进而在情感上、在心理上打动与感染人们。
二情感因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1情感因素使现代服装设计更人性化因为生活环境的差异,人们对于服装的要求也具有其独特的差异性。对于服装设计师来说,服装的设计必须要考虑到人们在不同场合中对于着装的需求,例如,着装者需要参加一个高档性质的晚会,那么设计者就应该采用色彩明艳的面料和高贵奢华的衣服造型来设计一件晚礼服,使着装者的服装可以很好地符合晚会的礼仪要求,这种贴合着装者需求的服装设计通常被称之为人性化设计。人性化设计的含义是指在物质需求的基础上加入情感需求和精神需求的设计。它涵盖了设计的社会性和安全性,加强服装设计的内涵。人性化设计是在保证服装基本功能下,改变服装的外形并且需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设计原理。设计者在进行服装设计时首先要透析设计的目的,在保障服装所具有的使用功能和审美功能结合需求者所处的场所、时间、气候等因素再进行灵感的设计,将人、服装、环境结合在一起。站在穿着者的立场上想问题,根据场合和需求的差异来设计不同款式的服装。例如,在婚庆场所穿着的礼服,所要传递的是一种吉祥、喜庆的氛围和婚礼的正式性。中式礼服一般使用正红色衣料,代表喜庆。在衣料图案上多采用龙凤、牡丹等图案来表达吉祥喜庆的感觉,也代表对新人的祝福。西式礼服在颜色上多选择白色,代表着新人的纯洁高雅。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只有充满人性化的服装设计才能迎合大众的审美期望。这也是服装设计者需具备的时尚神经,把握住流行脉搏才能引导大众的消费观。
2情感因素使现代服装设计带有感彩人类在感知外界事物时通常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情感波动,因为年龄、性别、性格、生活阅历的不同,人们往往会对服装设计中的色彩、面料、图案等方面有着独特的审美,这就要求服装设计师在设计服装时要充分考虑到着装者的情感审美变化。通过衣料材质的不同外部形态我们不难发现,大部分人的审美都不尽相同,于是我们可以选择在不同的衣料材质和线条来表达不同的情感。例如,在表达可爱柔软的感觉时,我们可以采用丰富鲜明的色彩、毛绒的质感、花边等柔和曲线来表达。在突出女性性感的感觉时采用明显的曲线造型、细腻光滑的衣料、艳丽的颜色来展现女性特质。在表达男性冷酷的感觉时采用简单直线感的剪裁,颜色尽量选用冷色系。服装的外在形态表达了服装的性格,拥有性格的服装才具有生命力。所以,服装的外在形态是服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不同比例的剪裁、装饰和形状可以遮掩需求者的身材缺陷,增加需求者的自信、亲切感、威严等。在服装设计中,线条运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服装作品的成功与否,明快的曲线适合营造自由,动态的感觉有利于增加亲切,自由奔放的感觉,具有强烈的生活气息。流畅的曲线有刚中带柔的特质,这样可做到收放自如、有张有弛,使服装设计富有韵律感,这也满足了现代设计中的需求。圆形和椭圆形的线条可表现活泼感,让人觉得美好完满,容易使需求者产生共鸣,激发观赏者的购买欲望。在现代也有利用残缺不全的变化形态来营造时尚、前卫的主题。这种不完整的残缺美组合在一起会产生强大的视觉冲击效果及前卫的艺术感,增强服装的感彩。只有带有感彩的设计才能帮助人们展现自我,增加自信。
3情感因素使现代服装设计带有民族文化内涵中国的服装文化历经千年而经久不衰,五十多个民族在几千年来经过岁月所沉淀下来的文化各有其特色,不同时代和不同环境的影响给民族文化带来了不同的民族文化内涵,每个民族的服装都代表着其人民的生活习俗以及人们对于文化审美的自我追求。文化是服装情感因素中最密切的一环。服装是文化里的一个部分,服装可以体现所处的时代、民族、宗教、艺术、习俗、地域等情感特征,同时这些因素也作用在服装设计上。一个民族的文化渗透在他们一切的行为和价值观中。文化选择是一个经过世人认同的过程,一种文化和另一种文化的交融需要在某个方面找到切合点,这都是与文化选择密不可分。例如,李泽厚在《华夏美学》一书中提到:“审美是一种纯感性的行为,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其中有文化熏陶的存在。”在现代的服装设计中已经将更多的注意力投入到服装的文化感性设计中,着重关注服装本身所具有的文化情感设计。所以,从艺术发展的总体趋势来说,服装与所处时代的种种文化元素是相符合的,其不仅是时代精神的体现,更是地域文化的载体。民族文化是经过时间的积累和沉淀的,饱含着民族所认可的部分,具有丰富的人文主义内涵,所以设计的基础必须扎根在民族文化之中。借用传统文化中的典型图案或文化传达出的审美观念,定可以提升服装中的人性化意识。传统文化的魅力总会使外国人心生向往,这种古老的神秘感很容易刺激人们的消费欲望,同样传统文化还会让我们产生认同感和满足感。现代服装不仅要具备它的实用功能,还要附加精神功能,满足使用者的多重需求。如何将民族传统文化元素糅合在服装设计中,刺激人们的精神情感产生共鸣已成为今后服装设计发展的潮流。
三结语
篇10
[论文摘要]现代绘画的各种艺术观念融入了欧美国家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其创作精神、技法、原则对现代服装设计的创作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和积扳推动的作用。
19世纪末是整个西方历史上最大胆、最富冒险精神的时代。现代绘画在这个时期初露端倪.绘画史上出现了一个空前的裂变繁衍的阶段,这种裂变对艺术史所造成的分割,大于文艺复兴以来上所有风格的变迁;各种艺术思潮在这个时期萌芽、蔓延,未来主义、立体主义、表现主义以及与艺术传统彻底决裂的达达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等艺术流派交相辉映,绘画到达了一个空前的激荡人心的高度。同时,现代服装开始从服装的普通含义中脱蛹,在法国巴黎——当时世界艺术家的活动中心.开始出现了高级时装店,标志着服装进人了一个新的纪元,这无疑是与当时的现代艺术活动有着紧密的联系的。20世纪初,在英美出现的POP艺术等更为新潮的艺术现象,在这些艺术思想和表象里已经宣告20世纪现代美术不同方向的特征成熟起来.与此同时,现代时装的概念也被C?F?沃斯的设计轰动初步定义。
绘画与时装虽不是一回事,但两者之间的联系已经历了很长的时间,而现在则愈发地深人和复杂,现代绘画的一颦一笑都影响着服装设计师的灵感动机。艺术家们将自己全新的艺术观念通过全新的艺术语言表达出来,推向社会,这些来源于现代绘画的艺术观念溶人欧美国家的各个社会阶层,并在社会道德方面、生活方式乃至言行举止都有着深刻的烙痕.服装在此方面更是有着明显的追随、呼应。
服装是人们生活状态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状态,作为人们生存的一个基本前提之一.它具有实用性、科学性和艺术性,因而服装本身是一门造型艺术.是区别于绘画、雕塑等造型艺术类别的一门新的艺术。同时,它与这些艺术类别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包括其他艺术的各种特征甚至美学原理.如比例、节奏、平衡、对比等.因而服装设计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创作活动。
每年在巴黎时装节会上的新艺术服装样式.就是从立体派、黑人雕刻、古埃及美术等艺术形式中汲取营养.其特征是多采用直线的、几何纹样的形式,新艺术样式本是来源于巴黎的装饰美术博览会.脱离新美术的趣味和装饰过多的倾向而产生的。它把艺术和产业融合在一起,深受大众的青睐,它给服装带来的影响.使女性们脱掉紧身胸衣,开始穿着机能实用的筒状服装;追求由于身体活动而展开现服装魅力;强调衣服的动感.这无疑是现代画艺术对服装所带来的一种积极的影响。但是.绘画毕竟是以画面表现为目的,而服装则是通过服装表现人.过份注意绘画的表现方式.往往会赞成喧宾夺主,追求形式的新奇也应有节制、分寸,如超出限度,就有可能流于怪诞,如崩克(Punk)服装.着装的颜色令人毛骨悚然,有给人以不快之感的攻击性。
抽象广义绘画一度是现代绘画的主流,它的色彩及构图、造型都给服装以巨大的影响.毕加索、马蒂斯、布拉克、蒙德里安等现代绘画大师还曾亲自参予过戏剧服装设计。他们的绘画作品也给时装设计师们以启迪,曾是他们设计时装的灵感源泉.如法国Y?S罗朗设计的蒙德里安式套装。另外,POP艺术也给罗朗以创作的灵感而发表了著名的一系列POP艺术之唇、之躯等裙装。
现代绘画的创作精神、技法、原则更是对服装有着巨大的影响与指导。这些技法在时装设计中屡用不鲜。最典型的莫如超现实主义对服装的影响了超现实主义(Surrealisn)的哲学定义是纯精神的、不受正规意识支配的行动。另一种解释是指摆脱理性的控制和审美及道德上的偏见,结合象征主义、浪漫主义思想。用夸张和反常的语言形式来追求神奇的艺术效果它在服装领域里的影响相当广泛,如曾经出现了西欧的夏帕瑞丽(Schiaparelli)及其影响下的K?拉加菲尔德,Y?S?罗朗等设计大师,他们都曾熟练地运用超现实主义的精神和技法设计作品倒置设计——将人们固有的视觉习惯或使用、欣赏习惯打翻,倒置而进行设计是超现实主义绘画的观念在服装设计中的典型表现形式之一。例如夏帕瑞丽受画家东根?达利等人的启迪,于l973年设计的一套上衣,前后反转的款式及倒置于头顶的高跟鞋帽子等。设计效果十分出人意料,从哲学意义上来讲,正是这种非理性精神的选择。使服装设计中渗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东西,使之面目一新。
夏帕瑞丽有很高的艺术修养,他与超现实主义画家的交往。使他对超现实主义绘画有着深刻的理解。因而能设计出一系列优秀的时装作品。对服装设计师来说,研究绘画是为能设计出独特而美观的款式。意大利的R.吉利注意文艺复兴的艺术。更注重R?劳森柏等现代绘画大师的作品。留恋于泰菲(Tate)现代绘画画廊.搜集艺术灵感。绘画艺术的素养是时装设计的根本素质。许多时装设计师本人就曾从事绘画艺术或别的造型艺术的。如P?拉邦奴、D?基旺什等.他们设计的时装较现代绘画更容易被人们接受和理解,同样对人们的审美情趣起引导作用在此时,人们对服装的精神性表现出更大的兴趣.更注重服装的审美的艺术性和象征性了。
- 上一篇:中学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 下一篇:供应链管理总结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服装设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