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范文

时间:2024-01-04 17:46: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学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中学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篇1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历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04008801

初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历史价值观等,这是每一位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达到的教学目标。本文试探讨初中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以求教于方家。

一、寻找学生最近发展区,选取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初中历史课程有着非常明显的学科特征,所以可以在不同的教学内容中培养学生不同的核心素养。比如初中历史教学的目标之一,就是要求学生能够明晰初中历史的时空观念,要求学生将每个时空中的重大事件以特有的方式贯穿起来,放到时空中进行观察分析,让学生懂得在时空中理解历史事件,并将各事件进行关联,体会不同时空中历史变化的延续性,体会历史事件中的局部和整体。这个教学目标,就是对学生时空观念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将这样的教学目标与每节课的教学内容紧密联系起来,与学生最近发展区进行整合,选择最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教学。又比如,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就要选取合适的史料对学生进行训练。比如在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下同)八年级下册《伟大的历史转折》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掌握党的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主要内容、深圳等经济特区腾飞及历史作用,可以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分成学习小组,搜集与农村实行前后的面貌、深圳经济特区对外开放前后的面貌等相关的图片、文字、音视频资料,并进行整理。在此基础上,由每个小组展示自己搜集到的资料,从而让学生通过史料进行实证,证明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值得一提的是,学习小组可采用同组异质的原则,每组四至六人,自由组合,不同能力、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够在同一小组中交流,既培养了学生史料实证的能力,又提高了学生史论结合进行分析的能力。

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提升核心素养

自主探究是新课改提倡的一种学习方式。它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做课堂的主人。初中历史教学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就是要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如在七年级上册《南方经济的发展》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研究中,真正去探索南方经济的发展。首先,教师要向学生展示研究目标,组织学生成立学习小组,让学习小组搜集相关资料并进行处理。其次,让学生在小组内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交流学习心得。再次,在课堂上,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地理图表,让学生通过阅读图表,指出南北地理分界线,区分南方、江南的地理范围,找出南北方的两条大河。学生在小组内部的交流过程,就是历史理解这个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通过交流,学生真正理解了北方人口南迁的原因、过程,理解了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最后,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研究成果,并进行全班交流。这样,学生在多环节学习中通过主动参与探究,逐步形成了历史观念和历史价值观,切实提升了核心素养。

三、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通过精讲多练,使学生在能力训练中提升核心素养。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仅凭一张嘴一支粉笔就完成了整节课的教学,但在新课改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所以,教师要调动学生参与历史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如九年级《“英特纳雄耐尔”一定要实现》一课,在导读中提出了让学生思考“巴黎公社”这个政权有什么特点,又是怎样失败的。教师就可以针对这个导读引导学生在课前自主思考这个问题,要求学生通过课本上展示的史实进行论证,引导学生在课前查阅相关资料,多角度、多层面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比如课本上为学生展示了拿破仑三世被俘的过程,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课前预习,查阅相关资料,对这个问题进行佐证,从而让学生了解拿破仑三世被俘前后的历史。在这个基础上,再让学生查找巴黎公社形成的特点以及“英特纳雄耐尔”一定要实现的条件,并在课堂上进行小组研讨及全班展示交流、辩论。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学生不断学会如何主动进行历史的学习,这对其历史时空观念、历史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总之,基于核心素B下的初中历史教学,教师要以生为本,以学定教,选择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开展教学。

[参考文献]

[1]朱汉国.浅议21世纪以来历史课程目标的变化[J].历史教学月刊,2015(10).

篇2

摘 要:历史学科的课程设置,要符合时代特点。随着新课改的普及,历史学科的课程结构也发生着巨大变化。其中,历史学科素养成为历史课堂中不容忽视的一个环节。如何将历史学科素养真正融入历史教学实践中,本文主要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历史学科素养;历史教学;作用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学科素养和课程设置已经成为中学教育的重要课题。在学科素养建设和完善的过程中,教师既要从社会发展、教育发展的实际出发,遵循学科改革的一般原则,又要联系各个中学的实际情况,从教育、学校、教师、学生的实际出发。笔者结合历史课堂教学实践,就历史学科素养谈三点思考。

一、提升历史学科的教育地位是培养历史学科素养的根基

我国历史课程的演进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历史教授法阶段、历史教学法阶段、历史教育学阶段和历史课程与教学论阶段。在这四个阶段的演变和发展过程中,历史学科经历了重大变革。新课程改革开始后,历史学科的教育地位随着其真实性和稳定性逐步上升,相较于之前只注重分数教学来说,一些中学开始倾向于引导学生将历史学科作为一种“必修兴趣”,也就是在必修学科的基础上,让学生对历史学习产生兴趣,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将历史知识、历史史实和学习历史的方法内化为学生的自主学习,从而提升历史学科的教育地位。

二、高水平的历史学科教学队伍与人才培养的系统化

教师队伍的建设是整合中学教育系统的重要方面。教师是人才培养的保障,建设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学队伍是中学改革发展的课题,对我国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为提高教师队伍的水平和能力,建立团队合作和互助合作机制,对学校的人才培养有着很好的带动作用。如何实现人才培养的系统化?即启动中学教育的老中青结合系统。中学教育摒弃了以前的书本教育,将素质教育和实践教育融合到了学生教育中。书本中的理论知识变得更加机动灵活。历史学科自身固有的真实性、恒久性与稳定性,使教师只能按图索骥,导致历史学科缺乏主动性和灵活性。因此,中学历史教育要建立老中青三代相结合的教育体系,老一辈的教师多年来积累的教学经验是整个体系中的宝贵财富,可以保证教育教学的准确性,是队伍中的“学科标尺”;中年教师是历史学科发展的中坚力量,在三代队伍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队伍中的“学科砥柱”;青年教师虽然经验不足,但是能够深入到学生内部,了解学生的内心诉求,利用自己的年轻优势活跃课堂氛围,是队伍的“学科活力”。老中青队伍相结合,以老带青,以青偕老,对提高教学水平和建设系统化人才队伍有着重要意义。

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历史教学队伍是中学教育的必修课,进行系统的人才培养是为这支队伍输送新鲜血液的有效途径,两者密不可分。结合新时代下的教育特点,提升中学历史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文化素养是历史学科素养得以良性发展的有效方式。

三、历史学科素养与历史课堂教学相结合

历史课堂与探究历史问题一样,有其内在的科学性。“历史研究具有问题意识,它主要包括提出问题、收集材料、分析和解决问题、检验问题解决效果等内容。这种问题意识,在新课程中强调‘过程与方法’学习目标之际,应成为中学历史学科素养的核心内容。”因此,将历史学科素养与历史课堂相结合,使教师和学生更加积极地融入课堂教学中,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历史学科素养的五个方面包括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和历史价值观。这五个方面的内容与历史课堂教学相结合,能够推动中学历史教学的发展。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和历史价值观与中学历史课程紧密相关,书本上的历史知识都是通过史料证实的,具有科学价值和科学依据。将书本中的知识带入课堂,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真正融入历史教学中,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是中学生学好历史这一学科的基本。历史解释则要通过教师利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更好地呈现给学生,使之更加生动形象,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将历史知识融合到生活中去。历史价值观则是从宏观的层面统筹教师和学生,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在教学环节上。教师首先要掌握历史学科素养与历史课堂结合的基本方法,在完成知识传接的过程中,将历史价值观渗透给学生。

通过对历史学科素养的研究,中学历史教育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教学理念的输出和教学方法的改进,探索出有特色的中学历史教学方法。

历史学科素养是历史学科的核心价值。在培养历史学科素养的过程中,把握历史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教学方法是历史教师的必修课。将历史学科素养的整体价值带入到课堂中,学生充分掌握其内在的完整体系,不仅能够使课堂更加生动,还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互助学习能力。科学、精准、恰当地掌握历史知识是历史学科的基本规范,将历史学科素养融入历史教育教学中是中学历史教育中最重要的环节。

参考文献:

[1]吴伟.历史学科能力与历史素养[J].历史教学,2012(21).

篇3

关键词:学科素养;历史教学;建构主义;复习课

初中历史教学中,复习课的地位尤为重要。历史新授课内容多而散,时间跨度长,每周也只有两节课,所以,历史教师常常苦恼学生对历史知识的遗忘。多数教师会在期中和期末考试前上复习课。然而,在实践中,初中历史复习课却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课型陈旧。教师经常把复习课设计成练习课。为了夯实基础,复习课教学环节安排极为陈旧,主要环节多为整理提纲+练习,甚至采取背诵默写的方式,复习课沦为新授课内容的复制。二是学生参与度低。这样的复习课,枯燥而无趣,学生只要“抄”、“背”,缺乏思考的机会。这是学生被动的接受式学习,复习效果自然不尽如人意。这种情况在初中历史教学中非常普遍,在新课改的背景下,看上去像是教师教学理念过于陈旧,没有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其实,奋斗在一线的初中历史教师有苦难言。近年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中学历史教学要培养的五个核心素养: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历史价值观。既然新课改提出要求,初中历史教学也应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为宗旨。然而,在现实的历史教学实践中,教师经常忽略这些核心素养的培养。这反而是出于对学情的考量。

初中阶段的历史教学,重点常常放在史实的普及。因为学生年龄较小,社会阅历浅,思维能力弱,部分初一初二的学生,进入初中阶段后,尚不具备完整阅读教材的能力。此时,初中历史教学便自觉降低能力的要求,回避历史解释,甚至不要求学生理解历史。在新授课时便减少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在复习课时更加做不到将独立的知识连贯起来,让学生融会贯通。表面看去,这种难度的降低似乎是对学情的正确认识,是给初中学生“减负”。然而,在笔者实践教学中,降低难度后反而常有学生产生种种困惑。比如,学生学商鞅变法时,得出认知“重农抑商”是好的政策。为什么到了清朝,重农抑商变成危机了呢?实践证明,如果只普及缺乏理解和解释基础上的史实,非但没给学生减轻负担,反而容易造成学生的思维混乱。从历史学科本身来说,想要学好历史,也必须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不可能原样重复。要探究历史,需要历史学家从各种史料入手,去考证、理解、解释。学科素养本就是基于历史学科所提出的教学目标。我们的学生终有一天离开校园进入社会,他们不可能人人都从事历史工作,他们从中学历史教学中能学到的就是核心素养。在初中阶段“避重就轻”,是教育教学的本末倒置。综上,夯实基础只是最简单的第一步,初中历史教学必须要将重点放在培养学科素养上。其实,在初中教学阶段重视学科素养的培养并非那么困难。无数优秀教师已经用他们精巧的教学设计证明了成功。而笔者认为,比起新授课,复习课更适合初中阶段学科素养的培养。

(一)建构主义理论引入初中教学

近年,“建构主义对教学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建构主义理论学生观认为,学生在学习前已经有一定的认知和经验,学习不是学生被动的,而是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自己在已有的认知经验上整合新知识,主动进行知识体系的重新建构。理论上,初中历史教师对学情的苦恼问题在复习课上会得到削弱。因为通过新授课的学习,复习课内容学生已有初步的印象,即建构主义理论中的“已有经验”。无论这个“已有经验”合适与否,复习课都要比新授课更适合拓展。在复习课上安排思维含量更高、理论水平更深的教学环节,成功率肯定比新授课高。

(二)复习课教学的特点

如前文所言,如果复习课仅停留在普及历史常识的层面上,学生会觉得枯燥、无趣,从而参与度降低。换言之,学生本身其实也希望复习课上教师能提供给他们新的挑战,让他们去构建新的知识经验。新的思维高度和能力训练,比枯燥的练习更易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达到有效教学。所以,复习课的教学目标,就应致力于能力的提升和学科素养的落实,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历史,进而达到解释历史的目的。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参与度高,他们对史实的记忆反比背诵更加深刻。综上,笔者认为,在初中历史教学阶段,要更加注重复习课所起的作用。比起新授课,复习课更有利于学科素养的落实。从这一设想出发,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设计一堂复习课,课题《先秦秦汉史复习》。先秦史是初中历史教学较难理解的一段。在这一段中,学生困惑较多,比如周朝分封诸侯怎么就能巩固统治?既然分封制巩固统治又为何被秦朝中央集权制代替?有鉴于此,我将重难点定位生产工具的变革促进历史演变和发展。第一目佐证传说与文物。从人类起源开始,展出几组材料,让学生分辨哪个是神话传说,哪个是考古文物。从神话传说和考古文物中能得出哪些历史信息,如何辨析可信度等。有了第一单元的基础,学生在这一环节迅速了解研究历史的两种史料来源,并辩证看待两种来源的历史价值。从文物的角度过渡第二目工具的进步。给出打制石器、磨制石器、青铜器和铁器的图片。请同学大致介绍每个工具的使用时期,使用效果。分析工具的进步给经济带来的影响。这就避免了给初一学生灌输生产力的概念,但同学已经有初步的印象。此时再进一步从经济领域拓展到政治领域。通过第二目,学生已经了解聚落的融合、国家的诞生、分封制的产生和奔溃、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诞生等重大历史线索。整堂课节奏紧凑,学生思维活跃、敢于讨论发言、课堂效果极佳,学生牢记并理解分封制、商鞅变法、中央集权的巩固和发展等重要知识点,并辩证分析史料、史实,构建历史解释的能力,学科素养培养到位。实践的成功佐证了笔者的想法。在信息化时代,在新课改的今天,初中历史教学与其徒劳地让学生记知识点,更应让学生学会历史学科方法,提高历史学科思维,培养历史学科素养。只要教学环节设计得当,复习课比起新授课,在培养历史学科素养方面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初中历史教学必须更看重复习课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何善亮.复习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建议[J].当代教育科学,2012,2.

[2]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5版初稿〉.

[3]江建芳.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中学历史教学的启示[J].丽水学院学报,2004,26(6):106-109.

篇4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师;职业素养

一、中学历史教师是中学历史教学活动的主体

中学历史教师是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需要,以自己的知识、智慧和思想品德向中学生传播人类知识财富和思想意识,并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的专业人员。韩愈在《师说》里说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所谓教师,就是指那些专门从事“传道”、“授业”、“解惑”的人。中学历史教师的重要作用在于向学生传授系统的历史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进行相应基本技能的训练。他们是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以传播历史知识为基本手段,把中学生培养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中学历史教师的重要作用还在于在教育过程中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这是因为,未来社会不仅需要人掌握丰富的知识,更需要人具备较高的智力和能力水平,需要人具备完善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可见,中学历史教师是历史教学活动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历史教师的职业角色意识,以及所具备的教学能力等素养,都制约着其主导作用的发挥。

二、中学历史教师应具备的职业素养

21世纪中国教育的质量,关键取决于教师的素质。教师的职业素养是指教师稳定的职业品质,它是以人的先天禀赋为基础,通过师资训练和自我提高而形成的身心特征与职业修养,它是教师履行职责所必备的,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并决定其教育教学效果,对学生全面发展有重要影响的身心特点的总和。理想的中学历史教师的职业素养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所谓职业道德,就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职业生活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职业情操和品质。教师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主力军,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直接关系到亿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国家教委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教师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我们认为,中学历史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担负着培养下一代的光荣职责。尽管不同的历史时代和社会制度对教师的要求有所不同,但忠诚教育事业,为人师表,率先垂范,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是对教师岗位的共同要求,在社会主义制度的条件下尤其如此。一名优秀的历史教师,首先必须是一个爱国主义者。历史上许多革命家、民族英杰都得益于青少年时代教师的教诲。爱国主义传统是中华民族的珍贵历史遗产,是我们国家兴旺发达的巨大原动力。历史教师应当弘扬民族正气,振奋民族精神,同时要热爱教育工作,热爱历史学科。人类全部的知识归纳在一起就是历史学,历史学科内容丰富、生动有趣。要把教育工作作为一项终生为之奋斗的事业,而不是把它作为谋生的职业。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人生能从自己的职业中体会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孔子自述生平,说道:“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种生活,真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了。另外,关心、爱护、尊重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作为教师必须重视且要努力践行。爱是教育的灵魂,是教育的原动力,是照亮学生心灵的点点灯光。英国哲学家罗素说得好,在教师缺乏爱心的地方,无论是品行还是智力都不会得到良好的或自由的发展;而这种爱实质上是将孩子作为目的‘感觉’构成的。爱使师生双方彼此敞开心扉,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起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的情感纽带,使学生的精神格外亢奋和充实,它使教学由单一的认知方面进入全面的心灵对话成为可能,因而教育爱在教学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2、拥有扎实的知识基础

教师的知识结构可以概括为以下方面:一是本体性知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学科知识,即教师对所教科目的理解与掌握;二是条件性知识,指教师所具有的心理学与教育学的知识;三是实践知识,指教师所具有的课堂情境知识及与之相关的知识,或更具体地说,是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

教师是通过系统的知识技能传授和智力开发来完成培养人才的任务的,“术业有专攻”是做一个教师的基本条件。因此,在本学科方面具有精深的专业造诣应成为教师知识结构的核心。为此,教师必须牢固地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以及相应的技能,熟悉本专业的历史和现状,了解最新的科研成果和发展趋势,懂得本专业的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教师还要了解推动本学科发展的历史因素和现实因素,把握该学科对社会、对人类发展的价值以及在人类生活实践中的多种表现形态。此外,教师还要具备一定的同本专业相邻的学科知识,以便适应学科分化与综合的需要。只有掌握了一定的相邻学科的知识,才能从学科交叉、学科对比与学科渗透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启发和教育,从系统理论的高度来驾驭教学内容,有效地促进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还需要掌握教育教学的各种技能,需要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教材教法等教育科学的理论知识。教育科学理论知识可以帮助教师“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掌握教育教学的规律与技巧,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教师应重视反思,善于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作为历史教师而言,这里的知识基础是指雄厚的历史专业素养及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历史教师专业素养的厚薄,直接影响着历史教学质量的高低。历史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它一方面纵贯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另一方面又涉及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科技、文化、艺术等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历史知识多样性的特点,决定了历史教师唯有使自己的专业素养趋向厚实,才能更好地传道、授业、解惑。

篇5

(1)注重历史教学与其他学科的辩证统一关系。历史学科不同于历史科学,历史学科蕴于历史科学之中,历史科学是历史学科的集中体现,历史学科与语文学科和政治学科等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它们是辩证统一的。语文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历史学科的学习进程,因为学习历史需要有坚实的语文知识作为铺垫,如学习古代史书,其间全是古汉语的集中体现,都是用古汉语知识记当时事实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等,如果没有深厚的语文素养就难以真正读懂其含义,而现在的素质教育测试中其史料分析题还具有相当的分量,其间就有史书的材料出现。因此,需要历史教师具有坚实的语文知识以传学生之用,也要多激励多辅导学生学习古汉语知识。

(2)将新课程标准作为我们课堂活跃教学的一根无形指挥棒。新一轮课程改革理念的核心是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由追求知识的完整和全面到更加注重学生人格的成长,由传统的整齐划一的教育到关注学生的不同需求。

何为有效教学?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的韩立福先生以“知识建构型”理论为基础,对“有效教学”的概念重新进行了界定。认为“有效教学”是指教师指导下创建学习共同体,使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单位时间内提高学习绩效,全面实现课程目标,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学习过程。

在有效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充分享受学习的过程,在过程中学会,在过程中发展,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参与探索的智慧和快乐。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教学就是为了寻求一种有效的方法,使老师因此可以少教,学生因此可以多学,学校因此可以少一些喧嚣与劳苦,多一些闲暇快乐与坚实的进步。”有效课堂体现的正是这一理念,就像音乐老师上音乐课,是要教会学生自己弹钢琴,而不是帮学生弹钢琴。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教法与学生能力的统一,终极目标是致力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学会学习。其特点是学生学习的效率高,效果好,节奏快,容量大,耗时少。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自主,合作,探究。衡量的基本标准是看课堂上学生参与的人数和参与的质量,看教师是否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是否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是否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3)将学生学习要素组合并且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起来。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有效教育是一个集“课型方式——学生学习方式——评价方式”三位一体的教育教学方法。笔者认为课堂评价的六个指标为:知识性、个性、创造性、互动、主动、能动。其中的主动性是新旧课堂教学的分水岭,是课堂教学评价的关键性指标。根据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知识是在一定的背景中获得的,是学生心理的体验过程。

篇6

关键词:生存与发展教育;历史教学;以人为本

新时期下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持续深入,历史教学的功能也实现了转变,从以往的“传授历史知识,培养学生学科能力”向“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思维,进而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转变。同时历史学科在教学方式、教学实践、教学管理、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评价方面都实现了创新和改进。本文主要针对以生存与发展教育为导向的中学历史教学进行探究,对推动历史学科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一、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进行生存与发展教育

以人为本是开展生存与发展教育的核心理念,是新时期教育创新的重要思想。生存与发展是人类社会的两大主题,而历史教学的目的就是以史为镜,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通过历史教学,教会学生如何生存、如何发展。生存教育的目的不仅是教会学生生存的方法,更是让学生明白生存的意义,发展教育的目的则是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个体精神。在新时期下生存与发展教育更符合时代与社会的发展。

二、将生存与发展教育贯穿于中学历史教学的具体措施

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历史教学在迎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特别是历史教师,一定要充分抓住素质教育的机遇,勇于接受教学中的各项挑战,开拓进取、负重自强、勇于创新,在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在课前准备、课堂教学、教学评价以及教学反思等环节,贯彻生存与发展教育,并且以此为导向,渗透给学生发展意识和生存意识,陶冶学生的人文情操,激发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进而开展主动学习,提高自身的人文修养和道德品格。

1.教学准备环节

在教学准备环节中教师要合理选择教学内容,科学制定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知识水平选择教学策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为学生创设拟真的教学情境,进而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首先,教师要仔细分析学生情况,以生存与发展为立足点,通过问卷调查、提问、谈话以及观察等形式,了解以及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分析每个学生的智力因素,同时还要对学生的性格特点、爱好兴趣、年龄意志等因素进行有效分析;其次,教师要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将生存与发展教育融入教学材料中,如在学习“大禹治水”这一故事的时候,教师要突出讲述在恶劣的环境下,大禹为了部族的生存,带领人们与洪水抗争,开挖水渠,成功治理水患;最后,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知识水平科学选择教学手段,通过教学渗透给学生发展意识和生存意识,通过历史图教学、历史剧编演、历史调查、历史访谈、问题探究以及资料研习等策略开展课堂教学。

2.教学实施环节

教学实施环节是贯彻生存与发展教育的关键环节,但是由于教学实施环节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例如,教学环境变化、教学思路调整、应急事件处理以及学生状态变化等,这些因素可能导致教学实施不能按照教学设计而进行,对课堂教学效果带来一定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灵活选择教学策略,通过鲜活而具体的课堂教学,实现历史教学与生存发展教育的充分融合。如在学习“生命起源”这一知识点的时候,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与学生共同讨论生命是什么,人在社会中应该如何生存,实现自身发展。通过讨论,学生或许无法完全理解生命的意义,教师还要利用教学设备、环境以及教具为学生创设情境,进而开展生存与发展教育,带给学生深刻的印象,实现预定的教学效果。

3.教学评价环节

在教学评价过程中要以生存与发展教育为评价导向,在通过成长档案袋法、学生自评法、活动法、观察法以及考试法等方式进行评价的同时,教师还要注重评价的效果和评价可能给学生带来的影响。在重视学生发展、知识掌握以及思维锻炼的同时,还要重视学生发展与生存的能力,将生存与发展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评价中。

4.教学反思环节

在教学结束后,教师要及时进行教学总结和反思,思考在教学过程中,是否以生存与发展为教学导向,是否落实教学目标,是否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生存意识和发展意识,生存能力有没有得到提高。通过教学反思,教师可以丰富教学经验,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总之,在新时期下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深化改革,中学历史教学迎来了发展新机遇,教师一定要充分认识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生存与发展教育为教学导向,从学校环境、自身情况以及学生实际为出发点,积极参与到历史教学创新中,进而发挥历史作槿宋难Э频幕极作用。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人文精神 中学历史

科学精神是人类满足自我求真的心理需要,而人文精神则是满足人的生存、被尊重及自我价值实现的心理需要。新课改所追求的价值目标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无一例外地需要依托心理规律去实现,特别是情感态度的获得,价值观的形成。正是基于上述认识,在我的思品课堂中从教学目标的确定,到教学过程的设计,我总是注重人文关怀、凸显两育并举。以初一思品课“珍爱我们的生命”为例。在教学目标确定上,我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教学目标。因为这种教学目标的片面性就是仅把学科教学定位于知识、技能的传承,只把课堂教学过程看做是“感觉—思维—知识—智慧”的单线过程。

历史学是人文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人”(“作为社会存在物的人”?和“作为历史存在物的人”)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因此,决定了中学历史学科在弘扬祖国优秀文化传统和当代“符合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人文精神方面,肩负重要使命。中学历史教学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贯彻、落实这一目标,是摆在每个历史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新任务。本文略谈笔者浅见,以期抛砖引玉。 所谓人文精神,是在历史中形成和发展的,由人类优秀文化积淀、凝聚、孕育而成的,具有进步性、人民性、革命性的精神。它是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精神,或者是整个人类文化生活的内在灵魂。它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的自由创造和全面发展、自我完善为终极目的。同时,它又是内在于实际主体(也是文化主体)的精神品格。这种品格体现在:作为群体的民族精神的发展和作为个体的人的精神世界。也即在宏观方面,汇聚于作为民族精神脊梁的民族情感之中;在微观方面,体现在人们的气质和价值取向之中。

人文精神具有以下特点:

⑴历史性和时代性。一个民族的精神发展、思想情感是一定物质生活条件和历史的产物。不同时代的精神会有不同的内容和形式。人文精神的本质内容、思想形式及特征,都是受它所在的历史时代及具体条件制约的。

⑵民族性和开放性。人文精神在不同的国家和民族会有不同的具体情形。在历史的辨证发展中,民族的精神有其独立存在的价值和根据。但同时又是互相吸收、互相开放的。尤其是世界进入近代以来,随着世界市场的开拓,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各民族间优秀文化的开放日益成为历史的潮流。

笔者认为中学历史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包括四个递进层次:

第一层次:人文素质的提高。培养目标是: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对历史知识(概念和术语)、历史的研究过程、历史发展的社会影响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养成实证、独立、探索、创新的历史精神和信念,以及解释、预见、认知、审美的价值取向及科学的思维方式。

第二层次:人文素养的改善。培养目标是: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对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关系形成一种全面的、理性的认识,尊重他人,关照后人,公平对待社会的全新的文明观。

第三层次:人文关怀的培养。培养目标是: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重视人的地位、命运、价值与尊严,改善人的情感生活,完善人的道德理想,塑造健全、完善的人格,形成悲天悯人的品格。表现在:①全面(从不同方面关注人的人性、精神、心理)、客观(实事求是判断思维路径、价值取向)、公正地评价历史人物,尤其是对历史发展起阻碍的历史人物,更应该从人性深处那些看不见的微妙角落分析其影响。既重视正面人物、事件的分析,也重视反面人物、事件的剖析。②理解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创造历史的真正主人,特别是历史上的弱势群体的地位。③学会设身处地的体会历史主体的内心世界。④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出现的偶然性及其个性等。

第四层次:人文理想的树立。培养目标是: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尊重客观规律;树立求实、尚理、爱美的精神情操;宁静致远、淡泊明志、从善抑恶、昭明废幽的追求;热爱和追求真理;追求“天人合一”的价值理想;注重社会责任、关心国家社稷;重视群体和谐;推崇精忠为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四个层次是一个统一的结构体。人文素质与素养是基础,人文关怀是核心,人文理想是人类的最高追求目标。

篇8

一、造成中学历史学科现状的原因分析

1.现行教学计划和学校教学管理体制,使历史科客观上成为“副科”。中学阶段各门学科理论上都应当是基础学科,但在现行教学计划和学校教学管理体制中,历史学科在中学阶段长期以来是被忽视的,只有高三文科及初三才出现这门学科存在的价值。在现行教学计划中历史课课时少,一般为两至三节,使得历史教师上课班次多、任务重,加上高考、中考分数比例,使语数外三科成为宠儿。

2.功利主义的社会潮流,忽视历史是必然的。当前我们正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追求经济效益是市场经济的目标之一。历史课作为意识形态学科,在市场经济建设中的直接价值并不大,使社会、家长、学生认为“历史无用”,从而影响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古老的历史学科受到了现代化的严峻挑战。

3.历史学科地位的下降是世界各国的普遍现象,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中国。通过研究国外教育史表明,历史教育呈下降趋势,因而各国在新一轮课程教材改革中都比较重视历史教育,提高了历史学科地位。如:美国把历史课作为中学核心课程之一。

4.教学观念的滞后和教学手段的单调,加剧了历史学科的困境。面对今天信息化的社会,许多历史老师的教学观念仍然停留在“传道、授业、解惑”上,观念陈旧,加上教学手段单一(一本书、一个备课本、一支粉笔),历史课堂教学死气沉沉,毫无新意,根本无法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二、面对现实,更新观念,迎接挑战

对于历史教学的现状,我们既不能麻木不仁,更不能自暴自弃。如果不痛下决心进行改革,任其发展下去,对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都是一场灾难。

1.全社会都来关心重视历史,充分发掘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古今中外都非常重视历史,在市场经济建设的今天,历史学的功能较以往更广泛、更深刻。其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资政功能。历史是过去的现实,古人十分重视史学的致用功能,特别是资政功能,所以唐太宗留下了“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的千年古训。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更是“专取关国家盛衰,系民生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以实现其“以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的政治目的。二是教育功能。历史学能给人们以巨大的教育,这是历史学最普遍的价值所在,体现了历史学科思想教育的功能。它主要包括社会发展规律与前途教育、伦理道德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关系教育、国情教育、社会主义教育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可持续发展教育等。三是素质教育的需要。英国学者培根说过:历史使人明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的是高素质的通用型人才,通过学习和研究历史,能培养人们的历史意识、历史思维和历史方法,进而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素养和历史认同感。历史学科在素质教育中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这是其他学科都无法代替的。外国人提到中国,说中国是泱泱大国,有着5000年悠久的历史和文明,而我们的中学生甚至不知道四大发明是什么,当他们唱着国歌时,对“中华民族到了危险的时候”还能体会这句话的分量吗?所以素质教育更离不开历史。

2.改革历史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一是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创设积极的学习情境。(1)引导学生体验与感受历史。历史是丰富多彩、多种多样的,学生应站在当时历史人物所处的历史环境中去思考问题,而不应以今天的标准去苛求古人。如讲岳飞抗金时,要求学生展开讨论,有的学生认为岳飞在抗金斗争的大好形势下应该不理朝廷的十二道金牌继续前进,甚至有的学生认为岳飞手握重兵,应取南宋政权而代之。教师应引导学生认识到,岳飞是用封建思想培养出来的将领,忠君报国就是他的人生宗旨,所以他不可能谋反。在引导学生感受历史的过程中,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真实感情,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思考错误甚至于奇谈怪论。(2)采用角色扮演的方法,也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如讲吐蕃与唐的关系时,让学生扮演文成公主、唐太宗、松赞干布等人,围绕“求亲和文成公主入藏”表演历史短剧。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知己”,更要“知彼”,要有“法”,有“新法”、“多法”,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3.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引发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历史老师一般任课班次多,每班课时又较少,师生接触机会不多,如果讲究“师道尊严”,板起面孔说教,高高在上,不仅不受学生欢迎,反而会加大师生距离。因此我们要放下架子主动与学生交朋友,加强师生间的相互了解和情感交流,建立真正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学生才能做到“亲其师,信其道”。

篇9

中学历史教学 学习方法 探究历史问题

多年来,有很多学校的领导把历史看作是小科,觉得好学宜懂。找找、划划历史事件,让学生背过就行。以至于很多学校都是随便安排一位老师去教。于是,有不少年纪偏大的,上课比较吃力的,并没从事过历史教学的老教师就成为历史老师,而年轻的历史系毕业的大学生则另有重任被安排从事语、数、英等所为的“大科”的教学,以免造成“师资浪费”。这实在是一个不高明的做法。因为中学历史虽然涉及的是历史上的事物,但也具有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发展的重要意义。这是因为通过历史教学,既可以使学生掌握历史知识,了解人类的过去,又能够促进学生历史学科能力的发展和历史意识的生成,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使学生学会以全面、客观、辨证、发展的眼光来认识人类社会。因此,历史教学并不是那么简单地划划、背背就行的问题,而是必须运用正确的历史教学法教授学生,才能实现学习历史的真正意义。正如前苏联的教育家巴班斯基曾提倡的最优化教学,在教学方法的问题上,他认为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包括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材难易程度、全班学生的程度、各种教学方法的效用和长短处、教师本人的特点和能力等,这些都需要进行认真的思考和计划。基于这一点,谈谈我在历史教学方面的一些认识。

首先,历史教学活动要求学生对历史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教学的整体目标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为基础,并把历史思维能力视为历史学科能力的核心,从而把历史教学的基本模式由传授知识的类型转变为发展思维的类型。因此,在教学方法上应强调,以思维训练为核心。即历史学习不应该是促成思想固化的过程。因为无论从哪一个角度讲,历史本身和历史学科都不是限定在某一种僵化的模式中。人们对历史的正确认识,需要发散式的思维、复合式的思维,需要广阔的、全面的、客观的、辩证的、变化的、发展的视野,尤其是对历史上因果关系的思考,是对人的思维水平的检验。学生学习历史,像学习数学一样,也是思维的训练和强化,是思考的过程,是获得思维成就的经历,是积累经验的机会。所以,任何教学方法都要以激活、调动、启发学生的思维为主,促进学生历史思维的活跃发展。例如,激发学生兴趣,实施趣味教学。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求知探索的内驱力。在科技异常发达的今天,采用现代技术使文本、图形、动画、声音、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集合在一起,加工编辑成多媒体辅助课件已经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历史教学中利用这些课件,打破时空限制,化远为近,化静为动,图文声像并茂,生动感人,形象逼真地再现已消逝的历史现象,创造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学习主动积极性。利用活生生的画面和悦耳动听的音响刺激感官,使学生耳目一新,身心愉悦,产生乐趣,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情景感染,情绪体验,内心产生共鸣,得到启迪,产生学习的动力。

其次,历史教学活动的意义和价值在于学生的历史学习活动,而这种活动不应该是对历史知识进行机械记诵的模式,而应该是学生对历史原本进行分析与理解的模式,侧重于学生正确地建构其心目中的历史原形,使学生能够识别各种对历史的解释,并提出他们自己的历史解释。因此,学生的学习要以探究问题为目的。没有问题是谈不上学习和研究的,有人曾说:正是问题才把只不过是小碎石的东西变成了历史的证据。那就是:历史教学的真正意义在于使学生发现问题,探讨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因此,所有的教学方法都应该是为了探究问题而设计的,都要给学生机会去了解事情的基本情况,使学生去深入探讨,以达到知识的创新。

再次,历史教学活动的方法运用,主要是围绕学生对历史的感受、了解和认识,侧重于训练学生掌握探究历史的具体方法,尤其是透过师生对各种历史资料的运用,培养学生在掌握证据的基础上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以史料运用为条件。人们认识历史的前提是获取承载历史信息的材料(主要是文字材料),获取史料的过程也是掌握历史学习方法的过程。在对历史信息进行处理时,如果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和储存,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失去学习历史的本来意义,甚至会加重学生的负担,使学生对学历史感到厌倦。我们提倡把学习历史看作是在研究和认识历史,这就要训练学生去掌握和理解历史的信息,注重史料的作用,通过对史料的汇集、整理、辨析、推论,把史料作为证据,用以解决历史的问题。所以,历史教学方法的运用,是离不开对史料的运用的,尤其是学生对史料的运用。我们只有在教学中给予学生充足的史料,才能配合好日常的教学活动。

篇10

新课程的改革的号角在本世纪初已经吹响。各省已先后进行新课程改革,包括教材改革、课堂改革、高考制度改革等,随之出现了各种新的课程评价体系。不论是一线实践,还是理论研究,中学历史课程改革可以说成绩斐然。走在历史理论和实践前沿的一些学术杂志如《中学历史教学参考》《历史教学(中学版)》等,历史学习网站,如中学历史教学园地、历史风云网汇集了一批知名专家理论研究和一线教师的实战心得。

但是,课程改革仅仅是刚刚起步,还存在大量需要解决的问题和疑惑。笔者有幸拜读了叶新建老师的《课堂的追问,让历史课更厚重写》一文(见《历史教学》2012年第01期),叶老师的三个课堂的追问、拓展确实引发了师生的思考和探究,赋予了历史课生命力,使历史课堂多了份历史味,使学生领悟了历史的真谛。但是在现实操作中,即,历史教学中,历史学习的真谛是什么?课堂追问探究会遇到哪些阻碍?怎样的课堂操作才行之有效?

1高中历史教学的真谛《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提到:通过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学习,扩大掌握历史知识的范围,深入地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有所了解,初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学会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历史和现实问题,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树立不断完善自我、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和关注民族与人类命运的人生理想。在这段总体概括中,不难看出中学历史教学目标的多元化。

1.1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对于高中历史教学而言,最基本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和对历史规律的最初步的了解,这是由历史学科的学科属性,这也是其他学科无法取代的独一无二的核心功能。新课程历史应该着力展示历史学科的性质和规律,讲明历史学科是一个复杂的综合过程,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政治活动和科学文化、思想活动彼此相互关联、相互作用。这个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动态发展,说明了历史如何从野蛮向文明不断演进。新课程应当在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前提下,使学生基本认识到人类在经济、政治、科学、文化各方面的一部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永无休止的历程。在这个过程中,虽然各国的历史发展路径未必完全一致,但都在遵循着同一个方向,即经济不断发展,物质生活日益改善、社会更加平等,政治逐渐民主,思想更加解放,科学日趋发达的过程。通过历史史实的学习,让学生领悟到:历史依时间的先后为序,记录人类为争取理想社会而进行的经济、政治、思想等一切活动的记录。对中国学生最最重要的,要看到中国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如何从古代辉煌到近代衰败,再到现代振兴的这一历史演变过程,从中汲取社科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激励他们为中华文明和人类进步作出的贡献的责任感。而这种教育效果只有通过通史教学才可以基本达成。

1.2铸造爱国主义的精神。中国中学历史教育就是要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国情,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加深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就中国史教学而言,要发挥历史教育在促进民族认同、发现可资借鉴的历史规律的功能,建立一步为广大社会成员普遍接受的、反映自己民族核心价值观和文明进程的国家历史,这对正在经历剧烈变化的中国而言,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对世界历史教材的学习则应当更加平衡地、客观地、以泱泱大国的宽阔胸襟介绍人类历史进程中各个文明对历史的重要贡献,认真审视和反思我们民族过去的光荣与耻辱,正确汲取各国的历史经验与教训,使学生树立为中华民族复兴与和谐世界的建立的决心和信心。

1.3促进个人成长,成为合格的公民。有这样一种诗意的说法:历史是人类精神的故乡,历史是人类智慧的行囊。历史教育的起点和归宿都最终指向人――历史上的人,生活中的人;课堂上的人,社会中的人。古人已然逝去,学生正在成长,人人借助于形形的人来思考如何做自己。历史教育的本质,乃灵魂与灵魂的对话,包括古人与今人对话,教师和学生对话,学生和学生对话。通过对话,我们希望自己能抛弃愚蠢,学会睿智,忘掉仇恨,增加理解,生活更加美好。在对话中,教师如何对待历史,就是如何对待生活;教师如何对待学生,就是如何对待自己。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作为人文学科的历史教育,必须时时要着眼于人的精神世界的正向度发展。也就是要通过学习人类发展的历史,来认识自我、认识社会和自然及其相互关系,从而形成正确的、积极的历史观和人生观,形成对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历史教育应当以陶冶和升华人的精神境界为根本。历史在人类成长历程中的作用不可谓不大,肖川说,历史“给了我们尽情地展开想象的翅膀的广袤的空间,给了我们的心灵自由地舞蹈的宽阔舞台。在历史的荒原中,有我们可以发现的、能够深刻地校正我们观念的最为异己的文化,使我们获得对于我们自身所处状态的一种洞见,从而使我们自己获得应付陌生事物的信心,就是这样我们一次又一次地从狭隘走向广阔”当我们对历史教育的功用加以梳理之后,内心是不是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我们也进一步明晰为什么说历史教育有两个基本的理论支撑:即公民教育和人格教育。

2目前高中历史教学的现状但是,这些目标的实现遇到种种现实问题的阻碍,叶老师的课堂追问看似在目前的历史课堂中很难进行。历史教学长期以来都处于一个很尴尬的境地,干巴枯燥,死记硬背,学生不愿学,教师不愿教。为什么肩负传承民族文化和塑造民族精神重要使命的历史教育会有如此境遇?

2.1社会人文科学教育没有应有的学术地位,加之“”等社会运动造成的影响,历史教育忌讳犹深。如今,我国的发展虽然异常迅速,但从公共教育的角度看,还没有形成社会人文科学产生质的飞跃的社会环境。

2.2长期以来,人们对基础教育普遍不够重视。教育的重心在大学。无论是高中教育,还是初中教育,都瞄着升大学的思路办。结果是:历史教育不是大学的热门学科,甚至被排除在人们必备教养之外,当然无需重视;校长就不齿教育家的涵养,自然不想让学科教育家存活。高考模式的影响及行政的干预。高考是高中教学的指挥棒。高考指挥棒指到哪里,教学就打到哪里。高考考什么,学生就学什么,老师就教什么,教学是充满功利性的。目前很多高中学校编制教学案,在学案的第一块内容便为考纲要求。如果课堂教学超出考纲范围,就被会评价为不达标的课。学校迫于升学的压力和竞争,总是强调不超纲。还有,鉴于高考模式的影响,历史教学也受到一定冲击。例如,江苏省目前的高考模式是3+2,历史学科的考试成绩不计入总分,仅算等级。一方面,行政干预使得开课节数不能正常,同时在学生的心目中,历史课变为副科,这些问题不能提高历史课的质量,为了完成教学进度不停地赶进度;为了提高分数把大量的时间用于做题目讲练习。至于课堂追问似乎成为一种奢侈。除非是开公开课,为了表演的精彩,才会制造出一些花架子以体现新课改的精神。

2.3新课程教材模式的负面影响。历史课程有其固有的学科特点,那就是依时间先后为序,记录人类为争取理想社会而经济、政治和思想等一切活动的记录。其实不少专家指出目前的高中历史教材的模块编写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困难。某个历史阶段特定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由于分布在三本书中,导致学生难以形成一个整体的把握,所以学生对历史阶段的相关史实的掌握是零碎的。目前的高中历史教材的编写分为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三个模块,而非传统的通史形式。那么学完我们现在的历史新课程,高中学生头脑中能否形成一幅相对完整的世界和中国历史的基本途径和大概线索,能否悟出人类历史各方面是怎样在相互作用中推动历史前进的?这一点很难肯定。学生不大容易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更谈不上对历史发展规律的了解。虽然很多版本的课程标准教科书绞尽脑汁地对课程体系进行了整合、补充、重新排列,制作知识网络和中外历史大事年表,但终因总体结构框架和知识点已经固定,便使这些努力显得牵强而无法根本解决问题。

2.4历史教师本身的专业素养不够。师范院校学科教育的苏联模式仍在延用,教师们的“师范专业性”,即表现在“学教学法”上。这样环环相扣,与时俱进的教学法不得不背着沉重的包袱气喘嘘嘘往前跑,到头来,既进不了历史学的门,也进不了教育学的门。进而使教学法训练出来的教师,都没有做教育家的抱负,做个好的教书匠已经满足了。这便是历史教育的现代尴尬。

作为综合性很强的人文学科,历史学科一直被人们作为传承民族文化和塑造民族精神的一门重要学科。之所以出现目前的历史学科教学的尴尬境遇,究其原因,首都师大刘新成教授说:“现在的历史教学抽走了历史的故事性,使历史课本成为枯燥无味的文字堆砌。”华东师大许纪霖教授进一步指出:“应试教育体制,教科书的枯燥,教学方法的陈旧,使得本来非常精彩的历史变得很无趣,面目可憎。”“史学变成这个样子,一半是因为体制的问题,一半是我们自己的原因。”

3重建有生命力、有历史味的历史课堂

历史本来是很生动的,但是我们现在的教学和考试却把历史变成了死记硬背,失去了应该有的历史厚重。那么,我们究竟如何才能真正使历史起“死”复“活”呢?在我看来,这就必须要变僵死的“课堂教学”为充满勃勃生机的“课堂生活”。历史课堂不是课本知识传授与习得的场所,而是促进人的生命不断发展的场所,它“更加强调师生之间的交往互动,强调对智力的挑战,强调对激情的引发,强调生命对生命的呼唤,强调人性对人性的交流理解,因此更具人文色彩”。

3.1改进历史课堂教学方法。教师应成为引导学生积极学习的助动器,要像导演一样对教学进行引导、组织、控制,并随时诊断教学,对教学活动进行调整。教师与学生的最基本的关系是教学上的朋友。朋友是有共同的爱好和志向的,是互相了解对方的,是互动的,是有交情的,朋友之间的交往是不能靠主观臆想的。所以,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在教学活动中发挥应有的主导作用。历史教学活动的展开,要有利于引导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历史观,使学生经过历史的学习和探究,学会用历史的视野来认识和理解社会现实的问题,学会思考人类的发展和人生的价值。历史教学活动的设计时要注意结合学生的智力水平、要适合学生的特点;注意参考教材实际、符合教学规律;注意难易程度的搭配、挖掘,争取把每一个学生都调动起来,否则,脱离了学生的一切活动都是无用功。历史教学设计,要以探究问题为目的,没有问题是谈不上学习和研究的。而历史问题的设计要以思维训练为核心,既要有定向思想的训练,也要有发散式的思维、复合式的思维的训练,以帮助学生形成广阔的、全面的、客观的、辨证的、变化的、发展的视野。

3.2从教学内容而言,要有一定的“史料”教学。人们认识历史的前提是获取承载历史信息的材料(主要是文字材料),获取史料的过程也是掌握历史学习方法的过程。在对历史信息进行处理时,如果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和储存,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失去学习历史的本来意义,甚至会加重学生的负担,使学生对学历史感到厌倦。所以,要改变历史学习是对现成知识的记忆这种传统的模式。教学方法的运用要使学习的过程与结果得以统一,而不是分离。我们提倡把学习历史看作是在研究和认识历史,这就要训练学生去掌握和理解历史的信息,注重史料的作用,通过对史料的汇集、整理、辨析、推论,把史料作为证据,用以解决历史的问题。所以,历史教学方法的运用,是离不开对史料的运用的,尤其是学生对史料的运用。

3.3科学合理利用多媒体。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计算机的普及、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教学,打破了时空限制,化远为近,化静为动,形象逼真地再现了已经消逝的历史现象。图文声像并茂,生动感人历史多媒体教学,无疑有利于创造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益。可以说,历史多媒体教学已成为历史教学的发展趋势。历史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历史教学的重要手段与方式,很多历史教师在这方面进行了成功的探索。多媒体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所以课件的体系要科学,内容要精简,尤其是史料的选择要恰当,形式不要过于花哨,更不能本末倒置,使教学受控于课件。

3.4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华东师大许纪霖教授有这样的一句话:我改变不了这个世界,但我可以改变我的课堂。而改变自己,提升自身价值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学习。学习可以使我们的内心变得开放、鲜活、细腻和温柔,使我们具有不断增长的分享的内在需要,从而克服对于教学的倦怠感,使教学永远充满活力和内在的感染力。新课程的本质,是一种社会文化的重构。自主、合作、民主、宽容、反省、创新,是新课程的核心价值观。找准教师专业成长的方向,就得明了这一点。要想成为真正的名师,学习的速度务必大于教育变革的速度。教师要将“学习”作为最重要的职业需要,形成“人人是学习之人,时时是学习之时,处处是学习之处,事事是学习之事”的理念。

参考文献

[1]叶建新:《课堂的追问,高中历史课更厚重些》,历史教学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