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对社会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4-01-04 17:46: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创新对社会的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创新对社会的意义

篇1

目前我国还没有建构起一个统一的价值观体系,但是在实践中,其恪守的价值理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以“仁爱”作为价值观基础社会工作起源于西方早期的宗教慈善活动,所以基督教所宣扬的“博爱精神”成为西方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的基础,并成为西方文化传统中成长起来的社会工作者投入专业助人活动的精神支柱。与西方的宗教传统不同,中国的助人活动是以儒家的“仁爱”思想为价值观基础的,一方面,“仁”所强调的是血缘纽带关系,即要求要关心爱护自己家里的人;另一方面,以“仁”为基础的爱不仅要求爱自己的家人,而且要求以宽广的胸怀善待和帮助全天下的人。“仁爱”之说成为协调家庭关系与社会关系的原则,也成为许多社会工作人士热心于救济贫困、无私助人的基本信念。(二)对“助人自助”理念的高度认同从社会工作实践的角度来看,社会工作者的工作是以服务为本的。在工作过程中,社会工作者不仅要提供救助和帮助,而且要特别注重服务对象能力的发展,即所谓的“赋权”增能,从而通过受助者能力的增强使其能够更加有效的面对困难,这就是“助人自助”的理念,也是国际社会工作的基本要求。我国社会工作的产生和发展都受到了国际社会工作的重要影响,对“助人自助”的价值理念也有高度认同。

二、社会工作价值观在管理创新中的意义

(一)使社会管理的目标更加贴近民众的需要并得到民众的接受与认同社会管理创新中的“社会管理”并不是简单的“社会问题管理”或“社会危机管理”,而是“社会问题管理和社会服务”的综合体,因此,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在实践中不应该局限于政府对社会的控制,而应该是将社会公共服务和社会的自制逻辑贯彻到社会管理中,正如社会工作中所强调的“为服务对象提供平等的服务”、“尊重个人的尊严与选择”“、责任心”,秉持这些伦理原则,社会管理中的举措、规划才能贴近人们的生活,才能避免社会管理中只见组织不见人的政策,也才能得到人们的接受与认同。(二)加速社会管理者思维方式与工作习惯的变革随着民主社会的建设,人们关于自身的主体意识逐渐加强,越来越难以接受政府以往依靠行政手段调配资源、以刚性手段实施管理的方式。而且长期以来,服务对象自身的尊严常常被忽略,使他们在接受管理与服务的过程中,自身的能力没有得到增强,自身改变不足,以至于“有问题找政府”的依赖期望更高,这使得政府部门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多。引进社会工作专业价值理念,认识社会工作伦理守则,有助于社会管理人员价值理念与工作手法的转变,例如,社会工作中蕴含的“以人为本”、平等、接纳、差别化的理念,使社会问题的解决中更关注其背后的成因,避免了政府刚性管理的缺陷;在社会救助中,社会工作更注重能力建设与平等发展机会,这就避免了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冷漠,更体现了对社会变迁过程中公平合理分配社会资源的需求的回应。

三、部门管理创新需要价值观建设

篇2

关键词:姜堰市;社会管理;创新;司法行政;调查研究

发挥司法行政机关在加强社会管理中的积极作用,既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也是一项需要司法行政机关不断探索研究实践的重要课题。为此,近年来,姜堰市司法局主动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大胆进行社会管理方式方法、体制机制创新,取得了成效,积累了经验。

一、司法行政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独特的职能优势

司法行政机关是社会管理的重要参与者,其行业特性决定了其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具有特殊的职能优势。

1.资源性优势。司法行政很多工作都是面向社会、面向群众的,涉及社会服务、社会管理和社会建设诸多方面,其“点多、线长、面广”的行业特点在社会管理中呈现出明显的资源性优势。

2.管理性优势。司法行政工作中的社区矫正、安置帮教等工作具有特殊的管理职能,既有教育改造的管理功能,也有扶助帮困的服务功能,可被看作是社会管理中的保障性管理。这种管理职能的发挥,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抗因素,能最直接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因此,是当前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领域。

3.服务性优势。司法行政机关的法律服务职能,是群众利益诉求的重要路径,可以有效减少社会矛盾,从根本上化解矛盾纠纷。这是社会管理的一个重要任务。

4.预防性优势。预防矛盾发生、避免矛盾激化是社会管理工作的关键任务。而司法行政工作中的人民调解工作,就是要通过矛盾纠纷排查,第一时间避免矛盾激化,从根本上解决社会矛盾,这具有独特的预防性。司法行政工作中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是通过开展法制宣传,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也是从源头上治理社会矛盾的重要途径。

二、姜堰市司法行政工作在社会管理创新视角下的新作为

该市司法局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实施社区建设的“六大工程建设”,发挥组织者、实施者、法律服务提供者的作用,全面参与城区22个社区建设的管理工作。

1.加强社区调解组织建设。构建楼栋、片区、社区、镇和市级五级调处机制,让楼栋长成为社区的矛盾纠纷信息员、调解员、普法宣传员。每个社区明确1名专职调解员,鼓励建立个人调解工作室,力求矛盾解决在社区、工作推动在社区、感情融洽在社区。

2.加强特殊人群的帮教管理工作。坚持帮教、治疗、关爱并举,调整充实安置帮教、社区矫正志愿者队伍,在社区设立心理咨询室(点),及时发现和解决心理问题,防范和降低社会风险。

3.加大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创建力度。强化组织建设、民主建设、法治建设、社会和谐发展力度,把创建过程作为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吸引群众广泛参与的过程,引导社区居民依法参政、议政,依法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权利。

4.加大法制宣传教育力度。深入社区开展“六五”普法工作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活动,提高社区居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依法行使民利,依法办事,依法维护自身权益,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杜绝破坏环境、违章搭建、野蛮装修、擅自改变房屋用途、造谣惑众等不良行为,倡导遵章守纪依法办事、依法维权的法制文化。

5.加大社区法律服务力度。整合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服务所人员和社区内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居民自治组织、社会中介组织以及其他社会团体、居民群众中的资源,组建志愿者队伍,使社区居民、法人得到便捷、优质、有效的法律服务,提供在劳动、医疗、保险、住房、养老、托幼、家政、消费、物业管理等方面涉法需求以及老年人、残疾人、优抚对象、下岗职工等特殊群体对涉及法律方面的服务和援助,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

三、目前该市司法行政工作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虽然,该市的司法行政工作在服务社会管理的视野下已经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仍存在地域发展不平衡、业务发展不协调的现象;司法行政工作的体制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司法行政基层基础建设、信息化建设和队伍建设等还存在薄弱环节,司法行政事业科学发展、率先发展的任务还十分艰巨。这些问题的存在,迫切需要进一步提升司法行政工作水平,认清形势,寻求突破。

今后,司法行政事业将进入维护稳定艰巨期、法律服务提升期、社会管理创新加速期、服务民生职能强化期,该市的司法行政工作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又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一方面,改革、发展、稳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成为我国现阶段的主要历史任务,司法行政工作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推进民主法治建设中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随着改革进入关键期,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司法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触及许多深层次问题,思想意识的多元化、利益格局的多样化、经济形势的复杂化和矛盾纠纷的易发多发性,对该市司法行政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社会管理创新视角下提升司法行政工作水平的对策建议

篇3

【关键词】心理和谐 和谐社会 创新影响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健全和完善,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质的提升,社会各项事业也取得了长足发展。在新的发展形势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把视角从物质生活的满足转移到了精神文化水平的提高。公民心理和谐的概念便在这种大背景下应运而生,公民心理和谐不但有利于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身发展,而且对于国家经济社会的长远稳定发展也具有积极意义。促进公民心理和谐已经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背景下的一项重要课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公民心理和谐的基本范畴和重要意义

公民心理和谐一般是指社会中的每一个具体成员能够正确处理各种社会关系,拥有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并科学对待失败、成功、挫折等各种状况的心理健康状态。公民心理和谐的核心价值与科学发展的本质内涵是相一致的,都是以人为本理论的集中体现。目前,很多国家和地区已经将公民心理和谐作为衡量国民幸福水平的重要标准。随着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的不断加速,公民心理和谐也逐渐成为评判社会发展状态的重要指标,代表着政府的工作重心正在发生着转变,即从原来的以经济发展为主要目标转为以发展经济和提高公民幸福水平并重,这一执政理念的变化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

在计划经济体制的长期影响下,很多地方政府仍然片面地以发展经济为核心,以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为代价,换取暂时的经济利益。然而,在这种粗放型的发展模式下,尽管城市的硬件设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并没有得到质的提升,甚至在有些地方还发生了干群关系紧张和大规模频发的现象,破坏了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究其原因,不难发现这些地方政府并没有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真正内涵,并没有将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片面地认为只要经济发展了,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就会得到提高,而忽视了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的关键在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单纯地发展经济不但不利于社会的长远健康发展,而且还极易造成公民心理的不和谐,进而影响社会的和谐和稳定。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发展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必须在实践中予以高度重视,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道德文化水平。心理和谐是提高道德文化水平的重要保证,因为公民只有达到了心理层面的和谐,才能够具备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才不至于将自身的发展同社会的发展相割裂,进而在更高层次上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公民心理和谐可以有效地化解社会矛盾,极大地加速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进程。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形势下,公民心理和谐无疑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评价标准,并逐渐演化成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指标体系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发挥着难以替代的作用。

公民心理和谐的构成要素探析

权利义务观念。中国正在大力进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并取得了巨大成就,各种法律法规得到了全面修订和完善,政府行政权力也在相关法规的约束下进一步规范运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已经初见成效。与此同时,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得到了空前的提高,通过法律途径进行个人维权已经成为大多数人的首要选择。在法治社会中,各项事务的开展都必须严格依照法律的规定进行,而良好的法律秩序的维护必然要求社会公众具备较强的权利义务观念,切实维护法律的权威,保障法律规定得以真正地贯彻执行。权利义务观念是公民心理和谐的构成要素之一,一个人只有具备了权利义务观念,才能够在法治环境中获得认同感和归属感,更好地理解社会责任并科学地通过法律标准不断规范自己的各种行为。权利义务观念的增强无疑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自身的法律意识,这不仅有助于营造良好的法律氛围,而且也可以极大地促进公民心理和谐。

诚信友爱精神。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诚信友爱,所谓诚信友爱是指人与人之间要真诚相待,相互帮扶,互不侵害对方合法权益,在相同的社会环境中和谐相处,最终实现共同发展。公民的心理和谐既来自于内心的思想认识,也来自于外部环境的综合影响。作为一个社会学意义上的个体,人必然与周围的人进行着密切的沟通和联系。良好的社会环境需要社会成员的共同维护,只有社会成员具备了较高的道德文化水平,为人处事以诚相待,才能最大限度地促进社会和谐和公民心理和谐。由此可见,诚信友爱精神是公民心理和谐的重要方面,有效地减少社会矛盾和其他不稳定因素,进而为每个人的发展营造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

包容精神。包容精神同样也是公民心理和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每个社会成员应该具有宽广的胸怀,在坚守自己信念的同时包容别人的思想观念,允许不同意见的存在,尊重他人甚至是竞争对手。包容精神对促进公民心理和谐具有重要作用,对促进人与外界的和谐相处有积极作用,从广义上来讲,这里所指的外界不仅包括他人,还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等等。在现代社会中,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也越来越复杂,并有相当数量的工作任务需要由团队合作来完成。但是,人与人之间必然存在各种各样的分歧,只有具备了包容精神,才能够有力地维护团队的利益,积极化解各种矛盾,进而创造出更多的社会价值。

公民心理和谐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辩证关系

公民要达到心理和谐必须正确处理好三方面的关系,即公民和社会的关系、公民和自然的关系以及公民与自身的关系。在这三个关系中最重要的是公民与社会的关系,只有处理好公民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才能够最大限度地促进公民心理和谐、维护社会稳定。

首先,处理好公民与社会的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心理和谐要求社会成员必须科学处理自己和他人之间的关系,既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又不能对他人的合法权益进行侵害。公民应该具备较强的社会责任意识,积极维护社会公共利益,进而增强自身的社会归属感和认同感。事实证明,一个人的心理和谐主要源自于成功时所获得的满足感,而一个人的成功不仅仅需要自身的努力奋斗,还需要外界的支持和认可,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为自身的成功提供巨大的精神动力,也正是在与他人的相处过程中才能使自己的社会价值得以充分体现。

其次,处理好公民与自然的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在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下,人与自然的关系十分紧张,无休止的生态破坏也给整个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必须正确处理好公民与自然的关系,合理地对自然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提高自身的环境保护意识。尽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环境保护提升到战略高度,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即古人所说的“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再次,处理好公民与自身的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每个社会成员由于自身家庭背景、教育程度、社会职业以及的不同,都会产生具有自身特色的思维模式。积极的思维模式可以使公民正确处理好各种社会关系,并最终达到心理层面的和谐状态。而消极的思维模式则可能造成公民自身与他人、社会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升级甚至激化,非常不利于实现其自身的社会价值。因此,处理好公民与自身的关系是充分发挥自身能力的前提,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

公民心理和谐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创新是心理学上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指在已经掌握的社会资源的基础上变换思维模式,产生出具有新颖性、独特性和实用性的社会活动。从创新的定义可以发现,创新是一种智力创造活动,具有一定程度的系统性和复杂性,创新活动的进行往往需要多方社会力量的共同支持,同时还需要良好的社会创新环境。人才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同时人才也是创新活动的主体,积极培养公民的科学意识和创新意识具有战略意义,而这也是与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相契合的。目前,中国正在大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并科学地认定自主创新才是未来社会经济获得长远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必须积极弘扬创新精神,培养大批专业的创新型人才,为科学创新活动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篇4

Abstract: “was prudent when alone” is the ancient times Confucianist's important thoughts. In the modern society, was prudent when alone the thought still to have the vital significance, first, was prudent when alone the thought and society's development has the significant inspiration and the guiding sense to the individuality value to individual; Second, is prudent when alone the thought to be helpful to the modern people carries on the reasonable appraisal and the understanding again to the morals; Third, is prudent when alone the thought regarding the promotion social morals level, the construction harmonious society to have the great significance.

关键词:慎独慎独诚

Key words:Cautious Alone Being prudent when aloneHonest

作者简介:郭彩霞(1971-),女,河南省医药学校讲师,管理学硕士

一、“慎独”一词的本义

(一)“慎独”一词的本义

慎是看重、顺遂、谨慎、认真的意思。首先,慎有谨慎,慎重的意思。朱骏声《说文解字・坤部》云:“慎,假借为顺。”顺又有重的意思,也就是说看重是顺遂的前提。因此,慎就有看重、顺遂的意思。其次,“慎”字从心,从真,最贴切的解释是现代汉语中的认真的意思。独等同于特,指人所没有而己独有之个性,并且要保证这种个性不要在共同体中因同化而受到伤害或消失。所以,慎独就是认真对待自己的个性,由自身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认识能力实现行为的特立独行,使自身的个性、特质都能够真实的呈现出来,而不是按照外界所谓的行为标准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使自身的个性受到损伤。

由对“慎独”的词源考察可以得知,“慎独”的本义强调的是个体的独特性,注重发挥自己的个性,彰显特性,并不具有道德修养上的意义。但当“慎独”一词被儒家吸取,出现于《大学》、《中庸》时,它不再单单是指注重自我的个性,而是被赋予了道德修养上的意义,成为君子进行道德修养的重要手段。继此之后,“慎独”思想经过郑玄、朱熹等人的发展,与人性论、理学思想等相结合,成为儒家的一种重要思想,其内涵不断进行演变发展,获得新的意义。

《大学》中的“慎独”是一种经验的道德修养方法,与它的人性论密切相关。《大学》中的慎独的内涵,本质即是诚意,这是超越于个体所在的处境的,是以内心为切入点的,强调诚意是一切行为的出发点和前提,从而将道德真正落用于日常生活之中,做到独处之时行为的严谨和道德性。《中庸》的慎独是发挥自身个性的一种方法,是通过率性而为实现须臾不离道和行为中正的重要途径,是将善性应用到生活中的一种手段。继《大学》、《中庸》之后,郑玄把慎独解释为“慎其闲居之所为”[3]郑玄的慎独实际上可以看作是个体的自律行为,是强调由道德约束走向主体自律,实现无人之地的规行矩步,做到随心欲而不逾矩。朱熹的慎独就是指在心曲隐微之处遏制自己的不当欲望,不使其滋长,从而不使内心被欲望蒙蔽,做到清心寡欲,将人之善性彰显出来,循性之自然,进而实现大道流行。同时朱熹的慎独以诚为前提和要求,要求无论是显明处,还是隐微处都必须慎重的对待自己的内心,遏制不当欲望,不自欺,处处都以诚为要求,于一处不慎,就违反了诚的要求,就不是真正的诚,也影响了慎独的进行。而王阳明认为慎独的意义不只是道德修养上的,更主要的意义在于将良知这个本体推致于万事万物之中,王阳明不是把诚作为慎独的前提,而是把慎独作为诚实现的前提和基础。

(二)“慎独”思想的两个侧重点

总之,从“慎独”思想的演变来看,古代“慎独”思想主要强调了两个方面。第一、“慎独”必须以“诚”为前提,“慎独”是由内心的诚实现行为上的不偏不倚的。在“慎独”的心理和行为两方面内容中,心理是前提和关键,只有实现内心的诚,才能实现行为的中正,把“慎独”应用到生活之中。第二“慎独”必须以“隐”、“微”为切入点。《中庸》有“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意思是说,一个人的品性越是在隐微的地方,越能真实的显现,所以,君子越是在无人之地越要注意自己的行为。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在明显之处能保持警惕心,慎重对待自己的行为,而对于隐微之地,即闲居之地或是心曲隐微之处,随着道德约束力的减弱,以及无人对自己的行为做出道德上的评判,缺乏社会舆论的监督,个体则会放松警惕,使非理性因素的影响增大。因此,君子必须在隐微之地同样严格要求自己,使道德化为内心的需求,养成一颗道德心,做到无论何时都能规行矩步,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只有做到隐微之地行为的中正,才能真正实现慎独。所以,要“慎独”必须以“隐”、“微”切入点。

二、“慎独”思想的现代价值

通过以上对慎独的内涵的分析,我认为慎独思想在现代社会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它的某些思想可被我们所吸取并赋予新的时代意义,从而继续发挥其价值。慎独思想不仅是个人进行自身修养的重要理论指导,并且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具有重大意义。

(一)“慎独”中个性思想的现代价值

慎独的本义即是认真对待自己的个性,强调个体的独特性,注重将自己的个性发挥的淋漓尽致。另外,《中庸》也强调“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认为道即是循性之自然,并且提出不可须臾离道来强调认真对待自己的个性的重要性。慎独思想中这种对待个性的态度对于现代社会中个人和社会都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一方面,现代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一个人要想在竞争中脱颖而出,靠的不仅仅是知识、技能等传统意义上的竞争力,个性已成为新型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众不同,鲜明的个性是新型人才的一个重要标志。个性所代表的不仅仅是性格上的与众不同,它更是个体独特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的体现。社会作为一个共同体,个人在与他人的交流之中往往会受到共同体的行为准则及思维方式的影响,而个体自身的特性则受到一定程度的忽视和损害。因此,个体必须认真对待自身的个性,认识这种个性,保持这种个性,不使它受到损伤,并将自己的个性应用到工作与生活之中。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现在这个个性社会中凸显出来,超越他人,只有将自己的个性淋漓尽致的发挥出来,才能真正的成就自己。另一方面,个性意味着多样性。一个社会的人们如果都能将自身的个性彰显出来,那么这个社会将是一个丰富多样的社会。所谓“和实生物,同则不继”[4],不同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一种和谐的关系,才能促进事物的发展,而否定事物的多样性,以一种来否定其他只能走向灭亡。因此,一个社会要想发展,必须注重多样性,提倡个性的发挥和张扬,让不同的个性在相互矛盾中吸取对方中有利于自己的东西,进而进一步创新,获得发展。所以说,社会的创造力,发展的动力都来自于不同的个体自身的特性相互之间的作用。个性的张扬,就是创新的开始。不同的个性,意味着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把它应用到工作与生活之中,也就会产生不同的理念,不同的创意。一个提倡个性张扬的社会,才是充满创造力和发展动力的社会。总而言之,慎独思想中独的思想对于个人成功和我国建设创新型社会及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启发意义。

(二)“慎独”思想对道德的重视在新时期的意义

郑玄把慎独释为“慎其独居之所为”,在这里,慎独强调的是个体的自制力,注重个体的自律行为。当个体处于无人之地时,所面对的不再是一个由他的各种社会角色所结成的种种社会关系构成的共同体,他的身份只是他自我,所面对的也只是他自身,不再具有复杂的社会关系,只是我与我的关系,个体自身既是主体又是客体。因此,道德处理各种社会关系的功能在个体面前降到最低,对个人的约束力也降到最小。这时,个体自身的主观自制力就成为道德的替代物,由从道德中产生的自制力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做到独处之时行为的中正与不偏不倚。并且,《中庸》更是有“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的说法,把道德作为人性善的体现。慎独思想中的这种对自律精神及道德的强调,对于现代社会中的个人对道德进行重新定位,从而更好的遵守道德具有重大意义。在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缺乏足够的信任和理解,彼此之间的坦诚交流越来越少。人们只是把道德作为一种交往的工具和方式,只是看到道德的工具性,忽略了道德中的人性思考和理性价值。道德不是被看作个体发自本心的要求,只是所处的生活环境要求的一种交往方式。因此,人们不会把道德看作是德性的体现,而只是把它看作是一种工具,甚至是一种虚伪的面具。故而,在无人之地,人们便会把道德抛在一边,不会顾虑用道德来评判自己的行为,甚至做出有违道德的事情。而慎独思想则认为道德是普遍的,它来自于对人性的思考,是有着深刻理论根源的,不只是一种交往工具,而是为了更好的实现人性之中善性的发挥,遏制不善的一面的,因此无论何时都不能抛弃,即使在道德的约束力将到最小时,也要由产生于道德的自制力来约束自我的行为。总之,道德是不能抛弃的,它蕴涵着人性的思考,不只是一种工具,人们应从慎独思想中吸取这一观点,重新对道德进行定位,进行理性思考,正视道德的价值和意义。

(三)“慎独”中诚的思想在现代的价值

慎独思想中诚的思想对于提升个人道德修养水平,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价值。《中庸》有:“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5]“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6]而在现代社会中,诚有了更为重要的意义。一方面,诚是道德建立的基础,只有立足于诚,道德才有了稳定的基础,才能真正的为人所接受,道德也才能在日常生活正常地发挥其作用。没有了诚,整个道德体系便会崩溃,其规范和约束人的行为的功能便会失去,从而失去其处理各种社会关系的功能。另一方面,社会关系也必须建立在诚的基础之上。人与人之间只有坦诚交流,在诚的基础之上建立社会关系,才能实现社会关系的稳定,进而实现社会的稳定。缺乏诚信的社会是不会建立稳定、和谐的社会关系的。总而言之,诚是处理好各种社会关系,取得人格尊严的基石。我们必须大力提倡诚的理念,鼓励诚信行为,从而实现社会的稳定。并且,我们的和谐社会实际上就是一个以诚为道德支撑的社会,只有实现了诚,社会交往才能正常进行,才能实现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的稳定,从而进一步实现社会的和谐。所以说,诚既是个人进行自身修养的关键,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没有诚,就无法实现社会的和谐。

总之,“慎独”思想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内涵不断的丰富发展。我们既要分析它在古时的内涵和价值,更要注重它在现代新的意义和价值,寻找“慎独”实现的途径,真正将“慎独”应用到生活中去,从而实现社会的稳定、和谐。这是我们研究“慎独”的最终目的。

注释:

[1]王媛,徐阳鸿译注.大学・中庸[M].广州:广州出版社,2004.128.

[2]王媛,徐阳鸿译注.大学・中庸[M].广州:广州出版社,2004.180.

[3]韦政通.中国哲学大词典[Z].北京:水牛出版社,1989.675.

[4]北大哲学系教研室.中国哲学史教学资料选辑[M].北京:中华书局,2003.8.

[5]王媛,徐阳鸿译注.大学・中庸[M].广州:广州出版社,2004.145.

[6]王媛,徐阳鸿译注.大学・中庸[M].广州:广州出版社,2004.148.

参考文献:

[1]冯达文,郭齐勇.新编中国哲学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篇5

关键词:符号;平面设计;意义;运用

成功的平面设计作品能够深刻的表达出设计的主题和意图,除此之外还能有效的传递有创意的信息和能量,还具有给公众带来美的意境。而符号在平面设计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符号的功能和潜能在不断发掘中,合理生动的运用到平面设计中,发挥符号的能动效应,为平面设计增添栩栩生辉的一笔。不起眼的符号也能带来与众不同的反响,也能给公众带来意想不到的社会意义。

一、符号的概念

符号来源于人类社会劳动和语言。人们共同认定的用来代表一定的标志物,传达一定的思想内容。符号是信息表达和传递时不可缺少的基本元素,符号一般所包含有能指和所指的两种含义。“能指”指的一个符号的形式,能被感知而客观存在的形式;而“所指”符号具有或传递一种内涵。两者共同组成了符号独有的表达形式。

二、符号在平面设计中意义

符号从古至今都是为了对社会的秩序的维护而使用的信息符号,作为一种标志物服务于人们的生活中,同时符号也作为一种信息的传播的媒介以简单明了的图像传递着信息和情感。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发展,符号一直伴随着人们的生活中,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伙伴。而平面设计中符号的运用也是一种重要的表现,平面设计也是对符号进行有效的传播,表达符号的带给人们的力量,符号已经无处不在的穿梭在人们的生活中。而在人类的创新平面设计中,符号是艺术设计领域里充满灵气的精灵,在设计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符号代表的信息、创意及其设计精髓等方面对平面设计设计的各个环节产生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且有效促进了平面设计的不断发展和创新。而符号本身就具有的标志物的特征也能更加深入的诠释和传递平面设计的内在本质和含义,正因为符号具备很多优势才能在平面设计中起到每个符号生辉的效果,使平面设计更加具有设计的意义,充分发挥符号的优势和作用,有利于平面设计的发展,有利于艺术的发展,有利于社会文明进步。

三、平面设计中符号的运用

平面设计中的符号运用多种多样,而在实际平面设计中多数都是通过间接的方式运用到设计中,潜移默化的发挥符号的功能,起到点缀的功效,符号的运用无处不在,都是在不经意间表现出来的。

1、符号的直接运用的体现

符号一直都伴随我们现实的生活中,平面设计中直接出现符号,多数情况下是一种标志性图像,它代表着具体的身份,具有感知力量,让人刻骨铭心,也是公众认可的约定的标志物。如,交通中符号标志信息,公益机构等符号标识,与象征性模拟的对象相符合,这种直接以图形为标志的符号平面设计,具有简约、新颖、精炼、形象、生动、让人记忆深刻。不同的国家、民族、地区中,同一个符号可以传递不同的信息和含义,由于不同的国家、民族有不同的信仰、历史、文化,所以,符号在每个区域也都存在很大的差异,符号能展示地不同的域性特点。公众只要对图形符号运用到文化背景中国理解和记忆,就会有不同效果。符号的作用也就发挥出来了。

2、符号的间接运用的体现

多数情况下,平面设计中的符号都不是直接的表达出来了,都是穿插在整个设计中,间接运用把符号看做设计的一种元素,平面设计主要是体现传达信息,把要传达的信息转变成公众易接受的图像,符号代表是具有一定意义的图标和标志物,表达形式多种多样的符号创意设计,增加平面设计的丰富多彩,增加了平面设计传递信息的方式也多种多样等,吸引公众的关注,进而起到传递信息的能力,更好的服务于社会。

3、符号局限性运用体现

在平面设计中符号是重要的组成,在平面设计中起到增光添彩的作用,由于符号是社会的产物,因此它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会因为国家、地域、民族、文化、宗教、风俗、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影响,在平面设计过程中要合理运用符号,设计的过程中要先了解地域国家的社会习俗和及文化背景等,帅选适合的符号,不能违背公众意愿使用符号,符号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接受。所以一个好的设计需要结合社会的背景、社会的发展、才能设计出有时代标志的符号,才能发挥符号的社会功能,进一步推动社会的发展。

四、平面设计的发展前景

符号在平面设计中发挥着不可取替的地位,在设计中要积极开发符号的功能,发挥符号在平面设计中潜能,发挥符号的能动的功效,使符号在平面设计中更广泛的为公众传达信息、传递思想、传播文化与交流,更好的服务于公众。

五、结语

平面设计中符号的作用显而易见,符号可以表达平面设计主题的思维,同时也是平面设计内涵的表达形式。因此必须正确理解掌握符号与平面设计的相互关联,在平面设计中将符号的功效熟练准确的运筹到设计理念中,有效的开发挖掘符号的功能,并在国家、民族、文化、不同的社会环境中对平面设计进行更好的创新,带给公众全新的设计风格,更好的服务于公众,服务于社会的发展。符号在平面设计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它是平面设计思维的主体,是平面设计理念的表现形式,所以,正确理解符号与平面设计的关系,了解符号在平面设计中的作用,知晓符号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情况以及符号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前景,对今后更好地在平面设计中使用符号提供了基础,同时也让人们更加致力于挖掘符号的能动性,更好地使平面设计中的对象社会化,全面地把平面设计融入到社会的大环境中去。

作者:吉沛霞 单位:河北省机电工程技师学院

参考文献:

[1]吴昊.图像符号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J].青岛科技大学.2014,06,(10)

[2]肖保英.符号在平面设计中的意义及运用[J].包装工程.2013,07(,20)

篇6

    社会结构转型问题是社会学理论中的一个基本问题。我国社会学界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结构转型问题已进行了十几年的研究,取得了重要成果。本文借助于这些成果,特别是中国社会处于结构转型时期这一事实判断,来探讨我国的政治系统的调适问题,特别是关于执政党的政治理论问题。

    依照我国学者的研究,“从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是第一次现代化,从工业时代向知识时代、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工业文明向知识文明转变的过程是第二次现代化”(注:中国现代化课题组:《中国现代化报告》(2001),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5-26页。)。本文的社会结构转型的概念,如果取其表层含义,是指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变迁过程,更具体地说,是指社会由以农业社会为基础向以工业社会为基础的变迁过程。因此,这是“第一次现代化”过程。对这种变迁过程,社会学研究者或者将其分解为比较具体的结构变化,如人口结构、就业结构、经济及产业结构、城乡结构、阶层结构等等的变化来分别加以描述,或者从理论上,按照不同的专题诸如社会冲突、社区发展、社会流动、单位制、城市化、价值观与文化、社会关系与社会制度等等,来分析这种变迁过程。前者有助于确认事实,具有明确的公共政策取向;后者对于深化人们的认识,把握社会结构转型的进程、趋势与特征具有重要理论与实际意义。但社会结构转型,其深层含义是国家与社会关系模式的转换。对我国而言,社会结构转型就是从原来的国家与政治社会关系模式向国家与经济社会关系模式转换。这样的结构转型已经突破了表层含义的限制,将我国现代化过程中属于“第二次现代化”的内容也包括其中。无论如何,社会结构转型作为一种社会变迁的过程,既是广泛的,也是深刻的。

    本文的研究基于对我国社会结构转型的如下事实的确认:

    1.社会结构转型的实际过程来源于国家的现代化动员和组织,特别是依赖于国家提供的社会制度与政策。在70年代末以前,我国农业社会的基础地位始终没有改变。党的以及十二大基本完成现代化建设动员的任务。改革开放政策提供了基本的规则,促进了诸如高考升学制度、市场经济体制、人力资源制度等等的恢复、建立、变革与完善。这些政策与制度为社会结构转型提供了先决性的条件,而它们随着社会发展变化不断创新,又为社会结构转型提供了保证机制。这个过程的启动和发展在微观与宏观上带来了当代中国社会结构的逐渐转型。

    2.从微观上说,人的社会行动结构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人的社会行动结构,实质是以个体的普遍意义的社会行动所表现的社会的价值、组织化与制度化的特征,它是对人与社会关系状态的描述。人的社会行动的结构由以下几大基本要素构成:行动的动机与目的、为达到目的而选择的手段、社会制度的制约以及人的社会行动的影响。前两个要素具有主观性,后两个要素具有客观性,但它们不是相互割裂、毫无关联的。一般说,在一定的社会结构状态中,人的社会行动结构是模式化的。正是基于这样的总体假定,T·帕森斯描述了社会系统中人的社会行动结构模型。就我国而言,给定的制度已经成为人们社会行动的“信号灯”,也引导着人们的价值观念的转变。其中一个重要例证是,在70年代末以后,参加高考上大学成为中学生及其家长们的基本期盼,也是青年人成长的首要路径选择。应当说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在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人们行动的模式被迅速打破。人们的社会行动的选择具有了相当的自主性、多样性和个体性。在这样的条件下,社会的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逐渐提上日程。从80年代中期到新世纪之初,在中国社会结构转型中,组织创新与制度创新活动具有标志性。无论是城乡经济组织,还是社区组织,无论是中间组织的涌现,还是企业的公司化改造,都是这种创新的重要表现。它们一方面反映着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人的社会行动结构转型中的新型整合机制。

    3.从宏观上说,整个社会的技术与知识结构、经济结构、社会阶层结构等等都发生了重要变化。例如,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专家历时3年的研究,到新世纪之初,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已经发生重大转变。经过20年的发展,原来形成的两大阶级一大阶层的结构已被十大社会阶层所取代,并预言,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这种阶层结构将呈现稳定发展趋势,所变化的主要是各个阶层的规模,其中专业技术人员、商业服务人员、经理及私营企业主等阶层还会大大扩张(注:这十大阶层是:国家与社会管理阶层、经理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人员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城市无业失业和半失业阶层。见李春玲等《中国目前社会阶层结构研究报告》,载汝信等主编的《2002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一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115-132页。)。应当说,社会分层结构的变化能够更有力地证明社会结构转型的事实。在农业社会中,社会分层比较简单,不同层次之间的等级比较严格和分明,社会成员一般难以跨越自己所在的社会层次。社会阶层秩序以强化这种分明的等级为取向。工业社会中,社会分层复杂化,相对化,社会分层的秩序以合理化为取向,因而具有调整性与可变性。我国社会转型中已形成的阶层结构在形式上已具有工业社会阶层结构的特点。

    4.伴随着社会结构转型的过程,国家与社会的关系面临着必须发生重要变革的压力。我国的经济社会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下迅速发展变化,并正在形成自己的惯性,从而,一种新的经济社会体系正在形成,它对整个社会的作用不断增强,其自主性要求也与日俱增。但毫无疑问,来自政治社会的强有力的牵制,经济社会的自主性及其与国家的互动关系并未形成。政治社会成功地动员和领导了社会变迁的过程,但对社会结构转型所造成的结构状态及其功能性要求并不适应。在改革开放之前业已形成的国家与政治社会的关系模式,并未作出实质性的改变。这样的状态面临着变革的压力(注:参见拙着《政府基础论》,经济日报出版社2002年版,第204-223页。)。因此,社会结构转型中深层次的问题已经提出并需要着力解决。

    上述诸方面是对我国社会结构转型一些基本事实的归纳。确认这些基本事实是我们研究中国政治系统问题的前提性工作。

    二、政治系统模型

    依据政治系统论的一般原理,社会构成了一定政治系统的环境。这个环境与政治系统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社会结构转型意味着社会环境的重要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仅影响社会与政治系统互动的方式,也自然要影响政治系统自身的结构、运行及其功能。

    在这里,我们从社会结构转型的事实出发,首先对我国政治系统作以下初步描述。

    1.关于政治系统与社会环境的边界。“边界”对于政治系统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是政治系统与社会联系的环节,也是居于两者之间的中间地带。边界概念使得政治系统理论具备了可应用性、可操作性,在社会结构中,所有的社会成员一般可归于某一阶层,而与某一阶层相联系的组织体就处于边界之中,所有的此类组织体构成政治系统与社会的边界。在通常情况下,阶层并不具有政治属性,而只是人们依据社会群体某种构成特点而进行的归类。客观地说,不同阶层,其获得资源的属性、方式与数量有区别。阶层通常是结构松散的规模庞大的抽象群体。在社会行动的实际意义上,每个阶层中都分布着数量众多的与阶层成员的职业组织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组织体,这些组织体具有社会整合及其输入的功能,因而具有一定的政治意义。它们在政治系统与社会之间划出了一条“边界”。例如,没有经过该种组织加以整合的任何社会成员的行动,均不具有政治性质,而只能作出“合法”与“违法”,“合理”与“不合理”等法律与道德的评价。非政府公共部门、自治的社区组织、社团组织等均属于这样的组织体,它们存在于社会和政治系统之间,既是社会的“边界”,也是政治系统的“边界”。

篇7

随着新兴媒体技术的发展,微文化也随之诞生。新媒体技术为美术家们提供了巨大的舞台,美术家们只要将作品上传至微信或微博等新兴媒体软件,就能与广大的网民一起分享自己的作品。通过新媒体平台,已经有许多美术家利用微博举办“微展览”,这种新颖的方式,使艺术家的作品被更多人欣赏,将自己的理念传播得更广。而以“微动漫”为代表的影视艺术,以活灵活现的视频,动人于无形,使受众在不知不觉中就接触到了新思想。在“微动漫”创作的过程中,美术家们把自己的艺术理念融入到艺术作品中,让作品充满灵魂。素材取源于生活,作品常常对现实社会现象进行暗讽、比喻,常常对广大群众起着教化的作用。不管是静态的“微展览”还是动态的“微动漫”都是美术类微文化产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微文化也在不断的发展创新。

一、对微文化的分析

(一)微文化的本质。一些微不足道的行为,聚积起来,不经意间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这就是微文化。

(二)微文化产生的背景。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后,人们进入了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渠道的多元化,使信息更新的频率越来越快,内容贮存量也越来越大,而各民族的文化也凭借着互联网在人类社会中交换交融,在这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必定孕育出新兴文化,所以说信息技术的革命是微文化产生的重要历史背景。

(三)微文化产生的条件。近几年来,出现了QQ、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新兴媒体技术,让信息传播变成“弹指一挥间”即轻轻滑动手机,发条微博就能同时把信息告诉几十个人,几百个人,甚至上万个人。新媒体信息传播速度快、更新及时、经济效益高、运用广泛等特点是微文化产生的重要技术条件。

(四)微文化产生的意义。厚积薄发,泰山不辞细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一个人的力量可能微不足道,但是积蓄许多微不足道的力量,就能斗转星移。微文化就是积累微小的力量,不经意地来改变人们的生活,从这方面可以看出,微文化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微文化应运而生,它是当今社会的产物,是当今社会人与人交流的一种方式,是人类进步的象征。

二、对美术类微文化产业的分析

(一)微文化创新产业的理解。微文化创新产业,主要以创新为核心的新型产业,即文化因素或主体文化凭借个人或着团队运用电子技术、创意理念和生产产业化的方式进行开发、推广,并且通过新型媒体技术载体来营销知识产权的一种行业。微文化创新产业有微电影、微动漫、微电台、微电视剧、微漫画、微视觉艺术、微工艺与设计、微雕塑、微广告、微建筑等。

(二)微文化对艺术家们的影响。微文化给美术带来了崭新的存在方式,不但放宽了艺术家的视野,同时也让艺术品大众化,让艺术随时随地地走进人民群众中。当今社会是个多元化社会,艺术家只有放弃旧观念,带着创新精神,关注人民群众,放低身姿,走进生活,和观众对话,心交心,才能获得观众的认可。微文化作为艺术家和广大人民群众良好的沟通平台,给艺术创造者带来了更多展示自己艺术作品的机会,微文化的产生是艺术大众化的过程。

三、美术类微文化产业中的创新要素

(一)创新意识。随着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对物质和精神需求的不断提高,激起了其创造新生事物的欲望,并且在创造的过程中表现出意图、希望和假定,是人类特有的品质,具有积极向上的意义,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必要条件之一。同样的,在美术类微文化产业中,创新的意识是不可缺少的,只有具备创新意识,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最新出现的一种新型产业“微动漫”这一美术类产业,它作为一个独特的艺术形式,由于富有强烈的讽刺感、幽默感和隐喻的作用,而被人民群众喜欢。一部值得一看的微动漫《子狐物语》讲述了小男孩在回家路上遇见了小狐狸,并驯养了小狐狸,与之成为朋友,最后由于分开而领悟到了“肉眼看不见事物的本质,只有心灵才能洞察一切”的道理。导演塑造了一个天真,向往大自然的男孩,也暗示了社会中人与人之间需要用心去交往,同时讽刺了当今社会快节奏的人际交往关系。此动漫是改编自日本电影《生命奇迹的小狐狸》,但是翻拍的动漫却比真人原版更加感人,主要因为在原著中一笔带过的对话情节,却可以做出几十幅颇为有意思的画面,这就需要“漫画家”具有创新理念,跳出原著,琢磨情节,夸张化加入浪漫主义,把自己想象的、自己认为主流的新思想,在画中表达出来,而不是根据原著电影画面情节完完全全地照抄、照描,拍成动漫,这样制作出来的动漫是没有意义的,只是换种画风把原著“录”了下来。想要成功,创新意识是不可缺少的,微动漫是从原来的动漫中创新而来,比原有的动漫更具夸张化、幽默化、戏剧化,在较短的时间内呈现出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才使得微动漫得到发展。因此,美术创造家要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微动漫制作的过程中多动脑,时时刻刻保持创新意识。

(二)知识储备。具有创造力的人不一定就会有创新成果,只有同时具备创造力和足够知识储备的情况下,创新成果才能出现。著名导演卡梅隆给人开过卡车,当过机械维修人员,在大学学习的专业是物理学,但学习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喜欢电影并且开始尝试写剧本,后来又对电影特效产生浓厚的兴趣,于是主攻电影特效,到后期他又发现当导演不错,于是他开始尝试导演的工作,这一系列的经历让他得到了宝贵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他在拍电影的过程中,运用不同的知识有机结合,给人视觉上的冲击,仅仅从《阿凡达》分析,就有了故事情节的创新、特效的创新(3D技术)、人物性格的创新。因此,知识储备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影响你的创新成果,一个艺术家在艺术创造的过程中灵感尤为重要,而灵感往往来源于自身的知识储备和内在修养,微文化创造者要明白知识储备的重要性。

(三)独特的眼光。具有独特的眼光才能创造出有意义的成果,否则就会使文化脱离艺术的轨道,走向庸俗化。一种文化是否具有价值就是看其本身是否存在生命力和感召力,而过于庸俗的文化是不具有生命力和感召力的,微文化作为时代的产物想要更好地发展下去,就必须抛弃庸俗化,而美术离不开微文化,微文化也离不开艺术。因此,美术类微文化产业在创新发展的过程中要避免庸俗化,这就需要艺术家的独特眼光,看准主流方向。

(四)敢想敢做。要做别人不敢做的,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有什么新的观点,新的理念,都要敢于尝试。中国最成功的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全片运用中国特有的水墨画来制成,这就是创新,做别人没做成的。其实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美术家在创作作品的过程中可以尝试不同的途径,虽然结果一样,但是不同的途径有不同的美,要尝试别人不敢尝试的途径。只有抱着敢勇于尝试的心态,才能有机会走向成功。

篇8

机制,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容和方式进行创新化改造与革新。

【关键词】大学生 社会实践 不足 建议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走向社会的重要途径,它帮助大学生们直接了解社会,认识当前国情,锻炼自己的毅力,增强个人才干,培养良好的品格,从而增强学生们的历史使命感以及社会责任感。社会实践相对于课堂教学来说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义

社会实践对当代大学生来讲是非常有意义的,大学的教育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指常规的课堂教育,在课堂教育中,我们主要是学习理论知识,而另一个就是社会实践教育,在社会实践教育中,我们学习的则是社会技能,即将理论知识付诸实践。我们不能只局限于对书本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实践的价值。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个没有实践经验而只会纸上谈兵的人将在社会的洪流中被淹没,对于大学生来讲,社会实践是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是给我们一个将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中的机会。

1帮助大学生了解国情,熟悉社会,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现代的大学生都是在书本中吸取知识,在知识中慢慢成长,但是对我国的国民实情知之较少,真正的社会复杂程度并不是在学校中的书本知识中所能了解的。学校相对来讲还是比较封闭的,大学生了解社会的途径,可能就只限于听讲座和浏览新闻,所以社会实践则为大学生提供了接触社会,深入社会的平台,让学生们真正的亲身体验社会生活,从每一次和人民群众接触的经历中升华思想,加强个人的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

2有利于大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社会技能,拓展才能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现在社会对各种人才的需求也在随之发生变化,所以社会竞争力也越来越大。因此,要想在社会的洪流中站住脚,就必须拓宽自己的专业面,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综合发展自己。社会实践促使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最重要的是真正的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在实践中,大学生们可将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充分地发挥出来,将理论知识转化为社会技能,培养自己的交际能力锻炼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达到拓展自己才能的目的,有利于以后能够更好地在社会中生存。

3社会实践能够完善大学生的个人素质,培养创新意识和提高组织协调能力

在社会实践中大学生作为实践者要和不同的人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在这其中有社会各行业的人,有老师,有公务员,有普通民众等等,在和不同的人打交道中学会运用不同的语言来表达与交流,在潜移默化中完善了学生们的个人素质。

社会实践的面很广,近年来许多大学都有组织或者学生自发的得到学校批准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在大多数实践活动中学生不仅是参与者更是组织者,在很多情况下学生要独立的面对一些问题并解决问题,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他们解决事情的能力。

二社会实践存在着众多不足

社会实践对于大学生来讲有诸多好处,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大学生社会实践任然存在着许多不足,要想更好地发挥社会实践的作用就必须克服这些问题,扬长避短,将社会实践在大学生生活中的作用推到一个更高的高度。

1社会实践形式主义较为严重

目前,有些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存在着流于形式的问题。原因大多是缺少必要的经费和来自于社会的支持。就暑期社会实践来说,好多学生只是把暑期社会实践当做必须完成的作业,所以在实践中都是走马观花似的敷衍一下来完成任务,拍些照片,写个总结就算了事,完全是应付差事,草草收场。社会实践的重点应该放在“实践”这两个字上,实践就是亲身去做而不是看人家做,许多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水分太大,有的甚至打着社会实践的幌子旅游,没有真正的达到为社会作出贡献,为人民群众办实事的目的,更没有达到实践的目的,又何谈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的收获。

2社会实践形式老套,缺乏创新性

长时间来,大学生的社会实践都是有各校团委来组织,所以真正投入到社会实践中的多为学生干部,除此之外,各校团委关于学生社会实践的组织力度和指导力度都不够,导致社会实践中常出现一些问题。其次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形式较为单一,有些高校更是“一切从简”只是让学生发些传单,写写感受了事,并没有把社会实践的精神真正的传达下去。而且,对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时间安排也不合理,大多集中于寒暑假,范围太窄,时间较短,,没有长期性的定点实践基地。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大学生社会实践也要讲究创新,不要总是搞一种形式,要扩大范围开阔眼界。搞出新花样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而且能够扩大实践范围,深入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达到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结合。

3社会实践的总结评比缺乏科学性

总结是评比对社会实践的理论形式的升华,可是有的高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总结评比标准过于简单,比如说,有的大学将社会实践是否有媒体报道,什么级别的媒体报道当做评比的标准,导致社会实践流失了其科学意义和社会实践的实质精神。

三关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建议及意见

1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识

许多大学生不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原因就是他们对社会实践的认识不够,所以提高他们对社会实践的价值认识是非常必要的。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并不是给大学生带来什么物质财富,而是帮助学生们升华自己的个人价值,在社会实践中要懂得以学习为主的观念去看待它,社会实践是为人民服务的,也是锻炼自己的绝好机会。

2要完善社会实践管理机制

社会实践是针对于校外的活动,相对于校内来讲更难于组织及管理,所以形成一个完善的管理机制迫不及待。学校可根据学生实际实践情况对较突出的学生提出表扬并给予奖励,并根据不同情况评选出“组织奖”和“个人奖”。并且对每一次社会实践进行高效率的总结,做成总结报告并加以存档。

3创新实践,科学实践

出彩的社会实践在于创新,社会实践组织的有意义才能吸引大学生加入进来,就能够达到预期的目的。好多人对社会实践的认识并不是很深刻,总以为社会实践就是老传统的“三下乡”所以不愿意参加,所以要创新实践,实践创新。除了要创新还要懂得科学实践,有了科学的指导,社会实践的体制才会更加完善,实践才会更加顺利的完成,科学的力量不容忽视,科学指导实践,实践让学生成长。

4加强社会实践的定点基地建设

社会实践基地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场所,是大学生们走进社会、接触社会、为社会服务的桥梁。要实现社会实践活动稳定的可持续发展,没有固定的社会实践基地是不行的,所以实现社会实践基地的固定性,稳定性才能使社会实践持续性长期性发展, 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从实践中学到知识。

总而言之,大学生社会实践应从单向型转向复合型,提高科技含量,体现服务社会的价值,积极创造精神财富,使广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既受教育又增长知识和才干,为社会做出贡献,并且把大学生社会实践推向更高的高度。

参考文献:

[1]张子健.大型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形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1,(1):62~63

[2]范旭峰.大学生社会实践成果奉献“两会”[N].中国教育报,2005-03-12(2)

篇9

【关键词】:设计艺术;发展

设计是一种社会文化活动。它的创造性,类似于艺术的活动;它的理性,类似于条理性科学的活动。人们常说:"艺术源于生活"。艺术同哲学、宗教等一样是一种文化意义的载体,它负载着丰富而深厚的文化意义。人们通常说艺术的社会意义、理论意义、现实意义、审美意义,归根结底是一种文化上的意义。

可持续发展观已运用到了各个领域,象能源、生态、技术、资源等。作为设计艺术,私以为,也有一个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如何做到可持续发展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

一、继承性

作为文化中的艺术既有继承性又有开拓性,纵观历史上各个时期的文化都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设计艺术亦然。一个成功的艺术必须有"根",这个根就是中华民族之根,要充分考虑民族性。如把传统的中国图文与建筑相结合,不光具备传统的文化的情结,又具备现代设计的特点。

文化需要一个命脉将其进行贯穿这就是文化的脉络既文脉,如果将文脉断开,这种文化就再也不会顺应下去,设计作为文化,也应注意文脉。在现代设计中很多东西是以牺牲传统文化作为代价,这些只会是一时的焰火,观赏完后就什么都没有了。现代设计是一个多文化的发展趋势,我们在自有的传统文化上加附外来先进的设计,取之其精华,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二、创新性

设计的一个基本要求是创新性,超前性,在继承的同时,不要忘了创新,这是设计的本质要求,超越是艺术家和艺术设计师具备的一种艺术创作素质。只有创新才有发展,艺术才能持久。

三、宜人性

艺术设计与其他意识形态一样,都是反映客观世界,是自然与艺术的综合体,即反映自然界的现象及其规律同时也反映以人为中心的社会生活的整体,社会的生活是以人为中心运转的,社会的活动也是以人为主体展开的,因此人是社会生活的中心和主体,离开了人,就无所谓设计艺术。艺术设计的本质特征,就是按照美的规律,用形体美塑造出具有审美属性的形象与典型,整体地综合地形象地反映以人为中心的社会生活,表现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

设计应为人服务,这是基石。需求是设计的原动力,包括生理和心理需求,任何一种设计必须最大程度地满足人类的需求,离开人类,设计将无任何意义。

四、时尚性

"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文化艺术形式特征正好是这种历史变迁的里程碑,其表现出来的造型风格就是里程碑的碑文"。艺术设计有鲜明的时代性,它总是表现出特定的时代、特定社会的情感,不同类别的艺术设计都会以不同的表达形式反映出一定时代和一定环境的审美理想。现代社会是一个科技的社会,科技就是时尚,现代设计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与科技的不可分离,设计艺术就是科技与艺术的融合,将其达到实用而完美的效果。

设计师要把握人们的审美趋势,并不断吸取其他科学的最新成果发展自己,因而科学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艺术设计的发展,科技的发展给艺术带来了更多的表现手法。

五、经济性

艺术设计与经济是一个精神和物质的关系,物质文明决定精神文明,精神文明反作用物质文明,经济能决定艺术设计,艺术设计能反作用于经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艺术与技术结合的产物-艺术设计也是一种生产力。在商品经济发达的这个时代,工业产品设计、包装设计、服装设计……无一不是与经济紧密联系,良好的设计能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这是设计的一种价值体现,从而可以让设计者更好地去设计,没有创造效益的就会被市场所淘汰,还谈什么可持续发展。所以,没有经济的支持,艺术设计举步维艰,只有艺术设计创造了经济价值,才可能得以继续发展。设计师不仅仅是为经济利益为完成工作任务,应该认识到自己是社会文化的缔造者,也是社会文化的传播者,为了人类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要充分认识到自己对社会上设计文化的思潮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为社会审美舆论作正确的导向。

参考文献

[1][美]马文·哈里斯,著.李培茱,高地,译.《文化人类学》.

篇10

关键词:大学生文化素养课程;改进;创新

素质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学生的基本道德品质,思想道德品质是综合素质的基础,要想加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那么首先必须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又可以称之为文化素质。1998年10月,国家教育部在华中科技大学召开了“如何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研讨会议,这也就标志着我国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正式启动,经过了15年的实践过程,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是我国高校文化素质教育改革与创新的重要推动力,加强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同时也加强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样才能与社会的发展保持一致,不与社会脱轨。但是,在文化素质教育15年的实践中,明显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也是需要我们思考与反思的。本文根据高校的文化素质教育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提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改进与创新的策略。

一、大学生文化素质课程改进与创新的重要意义与存在的问题

文化素质是一个人的基本行为准则,同时也是当今社会对所需人才的要求,为了保证当代大学生不与社会脱节,能与国际接轨,加强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势在必行。高校存在的目的就是为社会,为国家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为了能够保证所培养出的人才满足当今社会的需要,首先必须提高大学生的全面素质,这也就代表了传统的大学生文化素养课程需要创新与改进。要想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建立以培养大学文化素质为目的的体系,从而加强与改进大学生文化素养课程。我国几千年来遗留的宝贵财富就是构建这一体系的主要手段。大学生的整体素质不能满足当今社会的需要是现阶段社会与人才的主要矛盾,透过表面看其本质,就是大学生文化素养课程改革与创新的不到位。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国民经济已经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更多的具有想象力与创新能力的大学生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人才,将其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当中,很多高等院校对课程体系进行了改革,学分制就是明显的改革,在对学生专业知识传授的同时,也更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就拿华中科技大学为例,为了实现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学校进行了大学生文化素质课程的改革,非中文专业开设了大学语文,同时还有几十门供学生选择的选修科目,但是在改革的过程中还是会出现很多的问题,比如说课时量不足,选修课程人数不够,课程教材不适合等等。

大学生文化素养课程的内容同样需要改革与创新,几乎所有高校对非中文专业进行文化素养的培养所选用的教材都是《大学语文》,而在这本教材中,更多的是对学生诗词与古文方面的拓展,虽然能够让学生开拓视野,激活学生的思维,并在一定程度上锻炼学生的想象力与创新能力,但这仅仅是在一定程度上,并不能满足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的需求,当学生走向社会时,口语表达与写作能力还不能满足当今社会的需要,因此,大学生文化素养课程必须进行深入的改革与创新。

二、大学生文化素养课程改进与创新的策略

社会仍在不断的飞速发展,为了保证能够满足当今社会的需要,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已迫在眉睫,大学生文化素质又是综合素质的前提与关键,那么如何对大学生文化素养课程进行改革与创新就成为了当今教育部门与学校的工作重点。

要想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必须对文化素养课程的内容进行相应的改革。首先,诗歌虽然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提高品位,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但是也应该适当缩减文化素养课程内容的诗歌部分,同时要在课程的内容上增加名家作品,锻炼大学生阅读与写作的能力。其次就是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虽然在学校里对学生的专业知识进行了充分的灌输,但是一旦面临就业困难与竞争激烈的社会的选择,很多学生会出现无从下手,力不从心的情况,用人单位虽然重视大学生的专业知识,但是更注重的是表达能力与实践能力,有很多的硕士与博士毕业后,在求职信书写方面就能看出问题,格式不规整,求职信的特点无法突出,没有针对性,用人单位很难从求职信当中判断其实际能力。再次,现今社会的交往当中,在人际关系处理方面,口才是最重要的,是人们智慧与能力的体现,好的口才也能够让人们之间相处和睦,心情愉快。如果一个人不能将准确的信息传递,那么就会给工作带来影响,甚至可能会给单位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因此,大学生在校期间,就需要进行口语表达方面的训练,比如说,演讲比赛,辩论赛等,同时这也是大学生文化素养课程改进与创新的内容。

最后,就是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我们在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传授的同时,也要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牢固的掌握,只有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所培养出的人才才是真正为社会所需要,而不是仅仅只会“纸上谈兵”。丰富多彩的活动是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主要手段,同时也是大学生提高文化素养的途径。我们能够通过大量可供学生选择的活动来历练学生,这些活动不仅能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与文化素养,同时也能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结束语

大学生是祖国发展和国家强大的希望,同时也关系到民族发展的未来。因此,在改进与创新大学生文化素养课程上,我们不能仅局限于教育理念的提高与创新,重点应该落实到实际的教育过程当中,只有将大学生的文化素养与实践能力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才能保证满足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而推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参考文献:

[1]王义遒.对新时期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0(1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