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神经炎的治疗方案范文
时间:2024-01-04 17:46: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面部神经炎的治疗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临床药师;儿童;病毒感染;视神经炎;药学服务
1病例资料
患儿男,5岁6个月,体质量27kg。2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病初无头痛,无视物模糊,无呕吐、腹泻,无发热,无意识障碍等,数小时后患儿诉视物模糊,头晕好转,不伴头痛及意识障碍,对话应答正常,走路正常,无发热、呕吐,家属当时未予重视。之后患儿仍反复诉视物模糊,无明显好转并加重。第10天至当地眼科医院就诊,行相关眼科检查示:双眼视水肿、隆起,正常生理凹陷变浅,双眼黄斑区视网膜形态结构未见明显异常。眼科医院未予特殊治疗。家属又至当地县人民医院就诊,完善头颅MRI示:两侧脑室旁异常信号,考虑脱髓鞘病变可能,予以青霉素(剂量不详)及地塞米松(5mg,qd,ivgtt)治疗3d,治疗效果不理想,随即转院就诊。完善视觉诱发电位(VEP)示:双眼分别闪光刺激,右侧P100潜伏期延长,双侧波形分化及重复性尚可。入院查体:体温(T)36.2℃,心率(HR)100次/分,呼吸频率(RR)22次/分,血压(BP)112/60mmHg。患儿一般状况良好,精神一般,呼吸平稳。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双侧对光反射(+)。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音有力,律齐。双侧巴氏征(-),无感觉、运动障碍,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无大小便失禁。入院诊断:视神经炎。
2治疗过程及药学监护
患儿住院共17d,入院前完善相关眼底检查、VEP、三大常规、腰椎穿刺、肝肾功、大脑和眼眶磁共振成像等。入院期间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注射液250mg,q12h[约20mg/(kgd)]静脉滴注冲击治疗,每3d剂量减半;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IVIG)1g/(kgd),连用2d;甘露醇0.5g/kg,q12h(6月13-18日)至0.5g/kg,qd(6月19-21日)用于减轻视水肿。住院第3天,EBV抗体检查显示EBV-CA-IgG及EBV-NA阳性,提示EBV感染,请临床药师会诊制定抗病毒治疗方案。药师建议不启用抗病毒药物治疗。第12天,回报单纯疱疹病毒(HSV)IgG阳性,IgM弱阳性,药师建议启用阿昔洛韦(ACV)注射液抗HSV感染,剂量10mg/kg,ivgtt,q8h,连用5d。另外,在患儿住院期间,辅以营养神经药物支持治疗。治疗期间监测患儿心功能、血压、肾功能等。经过17d的住院治疗,患儿从视近物模糊不清到视近物明显好转,约10m内视物可,无感觉、运动等障碍,无发热、呕吐、头晕、头痛等,胃纳可,睡眠可,大小便正常,患儿病情好转予以出院。出院带药:甲泼尼龙片24mg/d,qd口服(建议服药时间:早晨8点),阿昔洛韦片每次0.2g,每天5次(白天间隔4h)口服。
2.1视神经炎的治疗
2.1.1视神经炎的类型及发病特点
[2]目前,视神经炎的分型大体包括特发性视神经炎、感染性和感染相关性视神经炎、自身免疫性视神经病以及其他无法归类的视神经炎四大类。其中,特发性视神经炎又包括以下三种:(1)特发性脱髓鞘性视神经炎(IDON),亦称经典多发性硬化相关性视神经炎(MS-ON),特点为20~50岁人群居多,男女比例为1∶3,大多单眼起病,部分患者眼部移动伴随疼痛;(2)视神经脊髓炎相关性视神经炎(NMO-ON),特点为双眼同时或相继发生,有迅速而严重的视力下降,部分出现视水肿,预后差;(3)其他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相关性视神经炎,特点为双眼同时发生,伴视水肿,预后好。而感染性和感染相关性视神经炎中病毒感染可以作为特发性ON的诱发因素,因此感染相关性视神经炎在概念和分类上与IDON有重叠之处,有待今后大规模病例研究进一步明确。病毒感染亦是儿童罹患ON的主要诱因,根据该患儿发病特点,可以判断为由病毒感染诱发的其他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相关性视神经炎。ON通常是单眼起病,而在大约10%的病例中,双眼会出现症状。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双侧视神经炎更常见于12~<15岁的儿童,更常见于亚洲及南非黑人患者[3]。儿童以特发性ON为最常见的病因类型,并伴随视神经炎为主要临床特征,大多数视神经炎患儿在就诊时视力下降更严重,但其视力结局良好,仅约20%的患儿将持续存在视功能的受损[4]。
2.1.2视神经炎治疗方案分析
患儿入院视神经炎诊断明确,腰椎穿刺不是视神经炎必要的诊断性试验,但应考虑用于非典型病例患者(例如有双眼表现,年龄<15岁或有提示感染症状的患者)。住院当天行腰椎穿刺检查:(1)脑脊液(CSF)无色,清澈,无凝固物,无红细胞,WBC1×106/L。CSF-IgG3.96mg/L,CSF-IgA2.95mg/L,CSF-IgM0.54mg/L。(2)CSF体液蛋白定量517.30mg/L,腺苷脱氨酶2U/L,体液糖定量3.60mmol/L,体液氯化物116.00mmol/L。(3)CSF涂片细菌、真菌、隐球菌未找到。(4)其他:血常规、CRP、PCT正常,不考虑细菌感染及真菌感染。目前皮质类固醇药物是非感染性视神经炎急性期治疗的首选用药[2]。有研究证实口服治疗可能对急性视神经炎的短期或长期视功能结果无影响,并可能增加复发风险,因而不推荐口服泼尼松作为初始治疗[5]。同时,一些证据表明静脉用皮质类固醇药物能延迟MS的发病,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视功能的恢复[6]。考虑该患儿的疾病特点,结合国内患者的临床特点,参考欧洲神经病学会、中国视神经脊髓炎诊断治疗指南以及国外关于NMO治疗的权威性述评,在考虑所有可能的获益和风险之后,决定予以静脉使用类固醇,控制视神经炎的发作。启用常规剂量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注射液2mg/(kgd)静脉滴注(6.10~6.12)。第2天眼科会诊,查体双眼视神经边界模糊,视周围血管见充血,诊断为视炎。同意目前采取的全身激素治疗方案。入院第4天,患儿视物较前稍好转,1m内视物尚可,视远物仍然模糊不清,小剂量激素治疗效果不理想。第5天头颅MRA示双侧视神经异常信号,视神经炎可能,头颅MRA未见明显异常。考虑到儿童发生MS的风险更低,故对成人治疗方案进行一些调整是合理的。有个案报道激素减量过快会导致儿童视力下降并复发[7]。因此,相较成人ON的激素治疗方案,临床采用了较慢的激素减量速度。患儿入院第4天,临床启用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封闭免疫。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注射液联合IVIG后,激素逐渐减量直至出院后换为口服甲泼尼龙片。在启用大剂量激素冲击免疫治疗的同时,启用了IVIG。治疗共识以及Uptodate推荐,IVIG用于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的少数患者。因此,该治疗案例IVIG的启用以及启用时机有待考究,对于IVIG的应用仍需要大量的临床对照实验来证明其确切的有效性。但是,通过本案例可以看到,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剂量递减联合大剂量免疫球蛋白的应用或许可加速起效,改善预后,并可减少部分激素的剂量,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患儿病情的改善。
2.2病毒感染的治疗
2.2.1EB病毒
(EBV)感染治疗方案分析患儿入院第3天(6月12日)的EBV抗体检查显示EBV-CA-IgG406U/mL,EBV-NA>600U/mL,提示EBV既往感染,为感染潜伏期。根据治疗原则,初次EBV感染患者几乎不需要支持治疗以外的其他治疗。大部分EBV初次感染者能顺利康复,并产生持久的高水平免疫力[8]。但是,当机体免疫功能受到抑制,某些因素会促发EBV再激活。EBV原发感染的临床表现有:神经系统相关综合征,包括吉兰-巴雷综合征、面神经麻痹、脑膜脑炎、无菌性脑膜炎、横贯性脊髓炎、周围神经炎和视神经炎等。而此时,该患儿接受大剂量激素以及IVIG封闭免疫治疗,免疫功能受到抑制。临床发出会诊询问抗病毒感染治疗方案,是否需要防治EBV潜伏感染再激活,是否有必要使用更昔洛韦(GCV)进行治疗。药师通过查阅相关指南和文献资料,总结抗EBV药物使用要点[8-9]:(1)与其他常见的疱疹病毒相比,疾病再激活不是EBV的突出问题。(2)对于EBV感染急性期,ACV或GCV等药物通过抑制病毒多聚酶、终止DNA链的延伸而产生抗病毒作用。抗病毒治疗可以降低病毒复制水平和咽部排泌病毒时间,但并不能减轻病情严重程度、缩短病程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3)根据新译第44版《热病》等资料提示,EBV感染,不需要使用ACV进行抗病毒治疗,如有扁桃体梗阻,CNS并发症或脾破裂危险患者可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ACV对EBV潜伏性感染无效,其主要效果为在感染急性期短期抑制病毒排出,但无显著临床获益。(4)GCV是一种广谱抗病毒药物,能够对EBV聚合酶的产生形成抑制作用,同时渗入EBV和患儿细胞DNA中,从而抑制EBV-DNA合成增生,阻滞患儿病情延续,其在病毒感染细胞内浓度可以高于非感染细胞100倍,但仍然不能彻底防止潜伏感染的再发。此外,GCV应用于12岁以下小儿患者病毒感染的临床经验有限,使用前应充分权衡利弊。(5)根据患儿目前的疾病诊断及检验指标,患儿现为EBV感染潜伏期,并不是此次视神经炎诱发因素。综上所述,药师建议不启用抗病毒药物作为防治EBV感染潜伏期再激活的预防性应用。
2.2.2HSV感染治疗方案分析
6月21日(入院第12天)回报HSV-IgG检查结果示HSV-IgG(+),HSV-IgM弱阳性,提示该患儿为HSV感染急性期。初步可判定HSV感染为此次患儿视神经炎的主要诱发因素,需要积极进行HSV感染相关的抗病毒治疗。根据新译第44版《热病》推荐,阿昔洛韦是目前公认的抗HSV首选药物。住院期间给予患儿阿昔洛韦静脉滴注治疗5d,出院后口服阿昔洛韦片巩固治疗。
2.3药学监护与服务
对本例患儿的药学监护与服务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静脉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控制视神经炎的发作,短期治疗的副作用极小,ONTT试验中最常见的副作用为面部潮红、睡眠障碍、体质量增加和消化不良[6]。激素短期的应用并不会对儿童的生长发育产生不可逆的影响。治疗中注意防止患儿体液和电解质紊乱,监测心率和血压。另嘱家属可适时的补充钙剂或食用含钙多的食物,防止骨质疏松。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大多数患儿家属会对激素的应用产生各种疑虑,不知是否会影响孩子生长发育,该患儿在用药期间也出现了满月脸,因此与家属有效沟通至关重要。(2)使用IVIG时开始滴速宜慢,不宜超过1mL/min(10~20滴/分),持续15min无不良反应可逐渐加快,但最快速度不超过3mL/min。该患儿在输注丙种球蛋白时无发热、皮疹、寒颤等不良反应。(3)甘露醇使用时也需关注患儿的心功能,有无低血压(见表2),是否有活动性颅内出血,并注意监测电解质平衡。(4)阿昔洛韦可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肾损害患者接受阿昔洛韦治疗时,可造成死亡。应用阿昔洛韦治疗时,询问患儿家属是否出现肾功能衰竭征兆和症状(如少尿、无尿、血尿、腰痛、腹胀、恶心、呕吐等),并嘱临床医生监测尿常规和肾功能变化。药师在患儿用药期间提醒临床定期复查相应指标,一旦出现异常应立即评估处理或停药。应严格按照说明书推荐的适应证及用法用量用药,避免剂量过大、滴注速度过快、浓度过高。静脉滴注时宜缓慢,否则可发生肾小管内药物结晶沉淀,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应用阿昔洛韦抗HSV感染治疗期间,建议家属给患儿多喝水,以防止药物沉积于肾小管内。(5)嘱咐家长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治疗好转出院后应进行长期随访,观察患儿复发和康复情况。
篇2
方法:选取面神经炎急性期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针灸、TDP及药物治疗方案相同。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7天后观察患者流泪眵涩及病情程度变化情况,结果采用SPSS15.0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两组流泪眵涩与病情程度均有改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结论:综合护理可以改善患者流泪及眼睛眵涩不适,减轻病情程度,促进眼睑正常功能的恢复。
关键词:综合护理面神经炎急性期眼裂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212-0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80例患者均为我院住院和门诊患者,神经内科确诊为面神经炎急性期,80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流泪不适感。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18~65岁,平均年龄(40.12±11.74)岁,病程(3.19±2.03)天;对照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41.31±12.45)天,病程(3.22±1.98)天。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两组均采用相同的基础药物、TDP、针灸治疗。
1.2.2护理方法。综合护理:①预防角膜炎:洁霉素眼药水,滴眼,3~5次/日;②遮眼:采用眼罩护理患侧的眼裂,防止灰层入眼,导致流泪眵涩等不适;③保暖:热敷患侧面部及患眼,改善血液循环;④养眼:注意用眼休息,尽量少用眼,避免长时间看电视,用电脑,看书报等。
常规护理:给患者交代病情,告知治疗手段与治疗时间,不针对眼裂进行特殊护理。
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1.3护理效果判定。7天后,按照正常、明显好转、好转、无变化对眼裂闭合不全导致的流泪眵涩进行评估。正常:流泪眵涩症状完全消失,眼睛恢复正常,无特殊不适感;明显好转:流泪眵涩症状未完全消失,尚有流泪眵涩症状,但已明显减轻;好转:流泪眵涩症状仍存在,有部分减轻,尚有眼部不适感;无变化:临床症状和体征护理前后无明显改善。
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3.0软件分析,计量指标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或秩和检验。P
2结果
2.1眼睑护理前后症状比较。经过7天的治疗与护理后,患者眼睑症状均有一定的改善,流泪眵涩感明显减轻。但观察组改善更明显。其中观察组正常16例,明显好转12例,好转7例,无变化5例;对照组正常5例,明显好转16例,好转10例,无变化9例。两组经秩和检验,X2=-2.869,P=0.004
2.2眼睑护理前后程度比较。经过7天的治疗与护理后,患者流泪眵涩感程度明显减轻。但观察组减轻更明显。其中观察组正常16例、轻15例、中5例、重4例;对照组正常5例、轻16例、中10例、重9例。两组经秩和检验,X2=-2.951,P=0.003
3讨论
3.1面神经炎眼睑护理的必要性。面神经炎的病因通常认为是局部营养神经的血管因缺血或炎症引起,加上面神经组织解剖学上的特点,骨质的面神经管刚能容纳面神经,各种原因的局部受寒、病毒感染等病因,使营养神经的血管收缩发生缺血、缺氧,导致局部神经组织水肿,压迫面神经而致病,病理改变以神经脱髓鞘、轴索变性等变化为主[1],因而面神经炎患者需要一定的治疗疗程。在治疗过程中,因眼睑闭合不全,眼睑结膜部分暴露在空气中,灰尘及冷空气等刺激会产生流泪眵涩不适的症状,严重影响患者心情,因而加强眼睑护理是十分必要的,尤其在急性期进行适宜的护理对减轻症状有肯定的作用。
3.2临床综合护理对治疗的辅助作用。面神经炎治疗的关键是尽早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使局部水肿、炎症的消退,改善神经营养,避免面神经进一步受损,并进而促进面神经功能的恢复[2]。目前临床上急性期常用糖皮质激素及B族维生素类药物营养神经为主,激素使用地塞米松或强的松治疗以抗炎、抗渗出及消除水肿[3]。
3.3加强早期治疗与护理可以提高疗效。面神经炎中医称为“口眼歪斜、口僻”[4],主要是因经络空虚,正气虚弱,风邪乘虚而入,侵袭阳明、少阳两经,以致经气阻滞,经筋失养,肌肤纵缓不收而发病。针灸取穴重点在麻痹部位手足阳明经穴,可舒通通络,调节面部经脉气血,使之充和调达,同时,TDP调节新陈代谢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热效应通过针柄向针身穴位的传导,起到了温针灸的作用,促进了针感在经络中的传导,筋肉得以濡养温煦,加速受损组织的修复等作用,使面瘫得以痊愈。对于面神经炎病人,要及早采取治疗与护理措施,减少和避免后遗症的发生。临床观察到及早采取综合治疗,不仅可以提高疗效,而且可以减少后遗症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张微,孙运花,史庆卫,等.电针对面神经损伤兔面神经超微结构的影响[J].针刺研究,2012;37(4):296-297
[2]李大年,主编.现代神经内科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655-656
篇3
【关键词】纯针灸或以针灸为主治疗周围性面瘫
中国图分类号:R57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8-148-02
临床表现:通常急性起病、往往是患者在清晨起床在漱洗照镜时发现一侧面部表情板滞、闭眼不能、额纹消失、口角歪向健侧、漱口漏水、说话漏风,进餐时食物常滞留在患侧齿颊之间,患侧鼻唇沟变浅、不能作蹙额、皱眉、露齿、鼓腮、吹哨等动作,部分病人初起时枕部疼痛、耳后、耳下及耳心疼痛、压痛或听声音不清楚,个别患者有耳部疱疹等,部分病人出现患侧舌前2/3味觉减退或消失,听觉过敏等症,舌淡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若不及时治疗,患侧面部肌肉功能恢复不完全,常可产生瘫痪肌挛缩、面肌痉挛或联带运动等面瘫后遗症。
鉴别诊断:根据起病形式和临床特点,诊断并不困难。但本病应与中枢性面瘫,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引起的面神经麻痹,以及后颅窝炎症、肿瘤所致的面神经麻痹等相鉴别。
病因:春、夏秋季发病较高,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从中医角度讲,多由局部脉络空虚、风寒之邪乘虚侵袭面部经络(阳明、少阳经),以致经气阻滞,经筋失养,筋肌纵缓不收而发病。
从西医角度讲:周围性面瘫中以面神经炎所致者占绝大多数,一般认为本病是由于茎乳突孔内的面神经经急性病毒、细菌感染和水肿导致神经受压或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而引起面神经麻痹所致。
针灸治疗:对西医诊为面神经炎及膝状神经节疱疹之周围性面瘫,中医诊断为面瘫病证,其治疗以针灸为主,一个月一个疗程,一般一至三个疗程。配以中药、西药,其疗效较好。治疗方案如下:
1急性期(初期)
1.1针灸治疗
针灸法则:疏风通经活络。初期重在患侧局部取穴配合远端取穴,以手足阳明经穴为主,太阳、少阳经穴为辅,手法以泻法为主。取地仓、颊车、牵正、下关、人迎、迎香、承浆或颊承浆等局部浅刺,配合风池、翳风、合谷、太冲循经远端取穴为主,面部有肿胀者地仓透颊车不行针或少行针。选穴每组选五到六穴,两组交替使用。留针同时配合TDP于耳后乳突部照射。
此期针刺时的要点是:针刺面部穴位宜浅不宜深、手法宜轻,面部少行针以减少刺激。
1.2中药治疗:依症状、舌脉、辨证选方用药,每日一剂分三次服。
1.3西药治疗:治疗初期有耳部疼痛的患者一般加用强的松片20―30mg早晨八点左右顿服,一般服5至7天,最长不超过10天,个别超过10天者须减量停药。Vitb12 0.5mg肌注qd或Vitb12 1mg肌注qod等。
1.4调护:急性期至少应休息一周,面部局部保暖防风,眼部白天用眼药水晚上用眼膏或纱布保护眼睛,预防异物进入眼中。
2恢复期
2.1针灸治疗法则:通经活络,取穴以手足阳明经穴为主,太阳、少阳经穴为辅,手法以平补平泻法为主,加用电针治疗。取穴前方去风池。根据症状加用阳白、攒竹、鱼腰、太阳、四白等。加减法:眼睑不能下合、露睛流泪者,加攒竹、鱼腰、丝竹空,阳白透鱼腰。味觉减退者,加廉泉。操作:合谷,太冲针用泻法,下关、牵正、迎香平刺,采用平补平泻法,阳白向下平刺透鱼腰,地仓向颊车平刺留针20―30分钟。余穴均用平补平泻法。留针同时配合TDP于耳后乳突部照射、取针后可配合面部按摩治疗以舒经通络和局部锻炼。
2.2中药治疗:依症状、舌脉、辨证选方用药,每日一剂分三次服。
2.3西药治疗:应用神经生长因子、营养剂,可用穴位注射法,亦可口服。
3后遗症期
3.1针灸治疗:用前方,可采用电针强刺激疗法,局部要对症,有针对性选穴,仍配以循经远处取穴。加大按摩力度及加强功能锻炼。
3.2中药治疗:依症状、舌脉、辨证选方用药,每日一剂分三次服,辨证用药,重在扶正、活血、化痰、通络。
3.3西药治疗:仍可用神经生长因子及末梢神经营养剂。
4疗效判定
4.1治愈:全部症状消失,面部肌肉功能完全恢复;
4.2有效:面部肿胀、枕部、耳部疼痛、疱疹等全部消失,口角歪斜在静止状态正常,说话、笑脸时轻度口歪,眼睑闭合好,但与对侧比较肌力稍差;
4.3无效:患者就诊和治疗后仅面部肿胀或枕部、耳部疼痛等症状消失但闭眼、口歪等症恢复差,患侧肌力明显教对侧差。
5治疗结果
治愈(其中主要以面部肌肉瘫痪为主无耳部疼痛、面部肿胀和疱疹等且病程3天内就诊者20例全部痊愈)78例,治愈率79.6%,有效16例有效率为16.3%,无效4例占4.0%(全部是就诊超过半月患者)。
篇4
关键词:针灸;面瘫;效果
面瘫主要是因为面部神经受到损伤后出现的一系列以面部运动功能障碍为主的疾病,根据患者的病变部位不同可分为中枢性面瘫与周围性面瘫。面瘫治疗的方式较多,其中最有效的是采用针灸进行治疗[1]。但针灸治疗面瘫的要点较多,方法也较多,通过临床经验进行了总结,得出了一些体会,现将其整理如下,望与各临床工作者探讨分享。
1 发病原因
传统中医认为是脉络空虚,感受风寒.其次是肝肾阴虚,凤阳上扰,再次是七情过极(喜.怒.忧.思.悲.恐.惊). 但面瘫是由多种复杂疾病共同表现出的一种症状,若单纯采用针灸疗法对于患者的效果并不显著,由于未得到及时的治疗反而会延误患者病情。所以对于面瘫患者采用针灸治疗时,首先要对其诊断进行明确,并了解病因[2]。其中中枢性面瘫常见的病因包括大脑半球肿瘤与脑卒中;而周围性面瘫常见的病因包括脑干肿瘤、桥小脑角肿瘤、中耳疾病、面神经炎等;此外先天面神经核形成不全、进行性球麻痹、膝状神经节带状疱疹、听神经瘤与鼻咽癌也会造成周围性面瘫。在上述的多种周围性面瘫的病因中,除了面神经炎与膝状神经节带状疱疹可在发病期采取针灸治疗外,其他病因都应当先进行专科的诊治,并控制原发病后再采用针灸进行治疗。
2 辨证分型
中枢性面瘫与周围性面瘫共通的临床表现包括口角变低、鼻唇沟变浅、吹哨困难、鼓颊漏气等。其中周围性面瘫患者还伴有闭眼困难、额纹变浅、不能皱眉和皱额、流泪等,部分患者还可出现患侧舌前2/3味觉障碍以及涎液分泌障碍等。中医通过辨证将面瘫分为以下三类:风热阻络型、风寒阻络型、淤血阻络型。针对不同的分型进行针灸取穴时也不相同,但主穴患侧取迎香穴、牵正穴、地仓穴、颊车穴,对侧取合谷穴。对于配穴的选取则需要辨证取穴:①辨证论治:风热阻络型取双侧曲池穴进行清热,风寒阻络型取双侧风池穴进行疏风散寒,淤血阻络型取双侧血海穴进行活血化瘀;②随证施治:对于皱眉、皱眼困难以及流泪或泪液减少的患者取鱼腰穴、四白穴进行针灸,对于皱额困难或是额纹变浅的患者取患侧阳白穴进行针灸,对于味觉下降的患者可取患侧舌体进行针灸,口角歪斜地仓透颊车,颊车透地仓。
3 分期诊治
现阶段临床上对于面瘫的分期无统一的标准,大部分医务工作者均是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并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分期。作者根据近年来的诊治经验并结合疾病的发展规律进行了分期:①急性期,多为疾病发病后的7d内;②恢复期,多为发病后的7d~3月;③后遗症期,发病后3月后,该观点与国内学者莫永兰、何玮等[3]的研究结果相似。但是该分期不适用于病因复杂的面瘫,所以在治疗过程中应当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与原发病等进行综合性判断,然后进行不同的诊治。
3.1急性期 该时期取患者面部进行针灸,针刺宜浅宜轻,不可使用电针进行刺激,可在面部神经病变部位进行针刺,不可取面部穴位进行注射。急性期进行有效的治疗可治愈。
3.2恢复期 该时期进行针灸效果最佳,患者可每天或隔天坚持治疗。此时可稍微加重刺激,采用电针刺激面部穴位,将电针调节至疏密波,强度以患者能承受为宜。疏密度波能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组织水肿、炎症[4]。对于症状严重的患者可给予维生素B1、B12注射治疗改善周围神经病变,2~3穴/次,0.5ml/穴,在面部主穴交替注射,1次/d或隔天1次。
3.3后遗症期 该时期患者恢复速度较慢,在治疗时需要与患者进行及时的沟通,让患者了解治疗的必要性与及时性。由于患者在此时期多出现口角歪斜、闭眼不全、面部不适等症状,甚至出现倒错现象,所以在治疗时主要以活血通络为主。采用针刺时刺激感较恢复期稍轻,同时不宜采用电针进行强刺激,防止患者面部痉挛出现倒错现象。采用皮肤针叩刺面部时,以患者面部出现潮红为宜,不仅能活血通络,同时还能濡养肌肉。在进行针灸时同时还可将活血化瘀的中药调制成药饼,隔药饼灸。后遗症期采用多种方法结合治疗,若坚持治疗1月后患者效果仍不明显,则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 综合治疗
患者要进行综合治疗,首先要确定的是疾病的诊断,要确定患者属于中枢性面瘫还是周围性面瘫,然后再进行专科检查以定性。对于倒错者、双侧面瘫者、面瘫程度轻微者在诊断时需要更加的细致。在进行治疗时,千万不能只拘泥于某种针灸方法或是只采用单纯的针灸方法。对于面瘫轻微的患者单纯采用针刺法可治愈,对于面瘫顽固的患者或出现后遗症的患者必须配合灸法、穴位注射法、皮肤针法等,或是配合中西药进行整体治疗,同时注意原发病的控制。
5 疗效评价的客观性
对患者进行疗效评价时必须具备客观性,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与体征完全消失,且患侧面部肌肉功能恢复正常视为痊愈;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与体征有所好转,且患侧面部肌肉功能基本恢复正常视为显效;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与体征减轻,视为有效;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与体征无任何变化则视为无效。
6 改善预后
面瘫患者的预后可借助面神经电图进行综合性评价,但大部分患者由于无法配合肌电图进行诊断,多以需要根据患者的麻痹程度以及面瘫的恢复时间进行预后情况的估算,多数患者在发病的10~21d后开始恢复,若患者麻痹程度较轻则预后良好;而在发病21~60d内开始恢复的,若患者麻痹程度较轻则预后一般;若在发病的60~120d后才开始恢复,发病时麻痹程度严重的则预后不良。
参考文献:
[1]蔡宏华.针灸分期治疗贝尔氏面瘫的临床疗效研究[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03(22):33-34.
[2]罗根明.针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面瘫78例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11):169-170.
篇5
【关键词】 急性期面瘫; 针刺疗法
一般将周围性面瘫炎性水肿期(即发病7天以内)称为急性期。依据中医辨证理论,面瘫兼见恶寒、流清鼻涕、咳嗽或咯痰色白、舌淡苔白、脉浮紧者,属风寒型周围性面瘫。对于急性期能否实施针刺治疗,自古至今都有争议。笔者于1993~2005年采用毫针轻刺法治疗属急性期的风寒型面瘫60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并与急性期后才使用针刺疗法的对照组进行疗效与疗程的对照观察,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0例患者均是我院中医科门诊确诊为风寒型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的病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中,男13例,女17例;年龄7~65岁,平均38.4岁;病程平均3.4天。对照组30例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6~63岁,平均38.8岁;病程平均7.6天。为便于比较,少数双侧面瘫病例和复发病例没有纳入观察范围。两组病例一般资料基本相同,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观察组 (1)取穴:攒竹、阳白、迎香、地仓、颊车、翳风、风池、合谷为第一组穴;丝竹空、瞳子、下关、水沟、四白、牵正、承浆、足三里为第二组穴。以上面部穴位均取患侧,肢体穴位可双侧交替取,每天使用一组穴位,两组穴位交替用。 (2)操作:面部穴使用0.25mm×40mm无菌毫针,平补平泻手法,针刺得气后留针30min,留针期间不行针。肢体穴可使用0.40mm×50mm无菌毫针,针用补法。每日1次,病情稳定或略见好转后改用电针治疗。10天为1个疗程。
1.2.2 对照组 急性期后(即发病第8天)开始,取穴、操作同观察组。并连接G6805-2A型电针治疗仪(上海华谊医用仪器厂生产),予以频率为15~20次/min的直流电疏密波治疗。10天为1个疗程。
两组病例每个治疗疗程结束后的间歇休息期均
为5天,病程满35天进行评价。
2 疗效观察
2.1 疗效标准 (1)参照第5次国际面神经外科专题研究研讨会推荐的House Brackmann (H-B) 面神经功能评价分级系统确定。痊愈:面部所有区域正常。显效:仔细观察可看出轻微的功能减弱,可能有轻微的联带运动;面部静止时对称,张力正常,上额运动中等,眼睛用力可完全闭合,口轻度不对称。有效:有明显的功能减弱,单双侧无损害性不对称,可观察到并不严重的联带运动、挛缩和(或)半侧面部痉挛;面部静止时张力正常,上额运动微弱,眼用力时可完全闭合,口明显不对称。无效:面静止时不对称,上额无运动,眼不能完全闭合,口仅有轻微运动。 (2)面神经功能观察指标和计分标准[1]。 ①观察指标:额纹深浅、眼裂大小、鼻唇沟变浅、口角歪斜、鼓腮漏气、食留残渣、味觉障碍、听觉过敏、流泪、眼轮匝肌反射等10项指标。②计分标准:以上各项指标正常为0分;轻度异常(轻微不对称)为1分;中度异常(明显不对称)为2分;重度异常(患侧完全丧失功能)为3分。总分满分30分。
转贴于
2.2 治疗结果 各组疗效比较见表1,各组痊愈病例病程比较见表2,各组急性期(发病7天以内)每日面神经功能积分比较见表3。表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表2 两组痊愈病例病程比较表1数据经统计学分析,观察组痊愈率高于对照组(P
3 讨论
周围性面瘫,即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无明显原因所致病者,西医称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祖国医学认为多由脉络空虚,风邪乘虚侵袭阳明、少阳脉络,以致经气阻滞,经筋弛缓不收而发病。由于风邪大多兼夹不同的外邪一齐致病,便可形成不同证型的面瘫,如:风寒袭络型、风热客络型、风痰阻络型等;风邪侵袭不同禀赋的素体,又可分型为:肝气郁结、气血两亏、肝阳上亢等证型。不同的证型,针刺取穴不同,疗效与疗程也不尽相同。为便于观察比较,我们的资料筛选了仅属于风寒型的面瘫。
对于周围性面瘫的针刺治疗时机问题,目前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面瘫急性期是否能够在患侧面部进行针刺治疗。笔者在临床治疗中体会到面瘫急性期不但可以在患侧面部进行针刺治疗,而且施针越早疗效越好,痊愈的疗程也越短。周围性面瘫病情的轻重和预后,取决于面神经受损的程度。风寒型周围性面瘫是因机体正气虚弱,头面部受到风寒侵袭,寒凝血瘀,导致面神经在面神经管内受压、缺血、缺氧,从而变性水肿、甚至脱髓鞘改变。寒凝血瘀的时间越长,程度越重,面神经受压时间越长,面神经越易变性而难以恢复。在急性期针刺头面部腧穴,能加速局部的淋巴和血液循环,减轻瘀血,从而减轻面神经受压,抑制面神经水肿和脱髓鞘病变的发展;针刺改善头面部血液循环,也加强了面神经的血、氧供应,可促进神经元细胞体蛋白质合成,促进髓鞘再生。由于有这两个重要因素积极而及时的作用,达到了急性期则控制病情,缩短疗程,预后更好的目的。
周围性面瘫通常急性起病,于数小时或1~3天内达高峰。即该病发生后,其临床表现如额纹变浅、眼裂变大、鼻唇沟变浅、口角歪斜等症状、体征呈进行性加重,临床观察发现其病情在1周内通常是不稳定的,这是该病的自然发展趋势,普遍认为这一时期是周围性面瘫的急性期。有医者认为急性期行针刺治疗可加重面瘫病情[1]。实际上这是一种误解,误把该病的自然病情发展当成了急性期行针刺治疗的不良反应。本资料用面神经功能积分比较的方法对照观察急性期针刺与不针刺对面神经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两者差异无显著性,说明面瘫发生后,症状与体征的进行性加重是该病的自然发展趋势,与急性期针刺不相关。这是本次实验观察的重点内容。我们在实验中使用的针法是毫针轻刺法。因为面瘫急性期,面部及耳后茎乳孔处血液循环障碍严重,如果使用反复提插捻转的强刺激法,定会导致损伤性瘀血水肿,反而加重病情。当运用毫针轻刺法控制了病情的进展,疾病处于相对稳定阶段时,再使用电针法治疗,这种分阶段运用不同针刺手法的治疗方案,可以提高疗效、缩短疗程。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 星状神经节阻滞; 针灸; 中药;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中图分类号 R246.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5-0046-02
doi:10.14033/ki.cfmr.2016.5.023
面神经麻痹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其起病突然,常表现为一侧面部板滞、麻木、蹙额、皱眉、露齿、鼓腮、闭目等动作困难,口角向健侧歪斜,患侧露晴流泪、额纹消失、鼻唇纹变浅,部分患者初起可伴有耳后、耳下及面部疼痛,还可伴有患侧舌前2/3味觉减退或消失,听觉过敏等症状。临床可将此病分为3期:急性期(发病1~7 d)、静止期(发病8~14 d)和恢复期(发病15 d以上)。神经损伤后数小时内,神经元胞体、轴突、髓鞘、末梢感受器等将发生一系列病理变化,损伤的轴突胞体肿大,尼氏体溶解,轴浆内细胞器肿胀溶解,微管微丝断裂,随时间延长损伤加剧[1]。所以急性期的正确有效治疗对面瘫的预后非常重要,而延迟治疗时间越长,疗效越差,后遗症越明显,虽然也能改善症状,但完全治愈比较困难。原因是单侧面神经因非特异性感染造成长期水肿压迫神经纤维的损伤脱髓鞘病变已经不可逆[2]。笔者所在科室运用星状神经节阻滞结合针灸中药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满意,对此方法进行回顾性对照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周围性面瘫患者69例,均在1周之内前来就诊,将患者按首诊时间分为两组,治疗组为周一、周三、周五就诊者,对照组为周二、周四就诊者。治疗组44例,其中男26例,女18例,年龄18~69岁,平均(36.8±9.6)岁;既往有高血压病13例,糖尿病8例。对照组25例,其中男14例,女11例,年龄19~65岁,平均(35.8±9.6)岁;既往有高血压病6例,糖尿病5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发病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患者发病1周内,符合周围性面瘫诊断标准,临床表现为患者单侧额纹消失、眼裂增宽、闭眼困难、露睛流泪、眨眼功能减退、鼻唇沟变浅、口角歪向健侧,患侧鼓腮困难,不能吹口哨,喝水时口角流水,进食时食物滞留在颊部,或伴有舌前2/3味觉减退、听觉过敏,无耳聋、耳鸣。神经电图显示患/健侧面神经最大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波幅比
1.3 排除标准
诊断为中枢性面瘫者,由其他原因引起的周围性面瘫,如:Guilliain-Barre综合征、脑桥病变、小脑脑桥角损害;中耳炎、乳突炎、中耳乳突部手术及颅骨骨折等面神经邻近部位的病变,以及腮腺炎、肿瘤、颌颈部及腮腺区手术等茎乳孔以外的病变。神经电图显示患/健侧面神经最大CMAP波幅比≥60%;肌电图显示未出现失神经肌电位,主动运动单元消失。本研究符合医学伦理学标准,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知情同意。
1.4 治疗方法
1.4.1 治疗组 (1)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1次/d,连续7~10 d,操作方法:以右侧为例,患者仰卧位,肩下垫一薄枕,稍伸展颈部,令患者微张口,以消除肌紧张。在胸锁关节上方2.5 cm,正中线外侧1.5 cm处,相当于第6颈椎横突所在,其尾侧1.3 cm为穿刺点(即第7颈椎横突所在)。先用左手食指和中指在胸锁乳突肌内缘,把颈总动脉和胸锁乳突肌推向外侧与气管分开,在穿刺点处用5号或7号穿刺针垂直刺入2~3 cm,触及骨质,表明针尖已达第7颈椎横突基底部,退针0.2~0.4 cm后固定针头,回吸无血和脑脊液即可注入1%利多卡因或阻滞液5~10 ml。穿刺时不必勉强寻找异感,如未触及骨质而出现上肢放散感,说明进针过深,已经从横突间穿入,应调整针的方向后再行穿刺。(2)针灸处方:合谷、风池、太阳、颊车、地仓、牵正、阳白,随症选穴:不能抬眉加攒竹,鼻唇沟平坦加人中,目闭不合加丝竹空、睛明,偏头痛加头维、率谷。进针方向一般为直刺和斜刺,深度0.5~1.5寸,不用电针,留针30 min。(3)中药给予祛风通络汤(组成:白附子6 g、僵蚕12 g、全蝎6 g、地龙
9 g、蝉衣9 g、蜈蚣3 g、川芎12 g、红花6 g、当归12 g、赤芍
12 g、防风9 g、g莶草15 g、海风藤15 g、生地黄15 g),1剂/d,煎服。痰湿重者加制半夏、茯苓、胆南星等,头面部疼痛者加白芍、白芷、细辛等,发热者加黄芩、金银花等。同时进行面部表情肌锻炼。
1.4.2 对照组 (1)西医治疗方案:初始口服泼尼松10 mg,3次/d,共用3 d,之后减量为10 mg,2次/d,共用3 d,之后减量为10 mg/d,共用3 d,第10天停药;肌肉注射甲钴胺注射液500 μg,1次/d,口服维生素B1 20 mg/次,3次/d,共用15 d。(2)针灸处方:同治疗组,进针方向一般为直刺和斜刺,深度0.5~1.5寸,加用电针,留针30 min。(3)中药给予祛风通络汤:同治疗组,同时进行面部表情肌锻炼。7 d为一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观察其疗效。
1.5 观察指标与疗效评定标准
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疗效评定标准:(1)痊愈:症状全部消失,表情自如,双侧额纹对称,露齿时无口眼歪斜,饮食正常;(2)显效:面部静态观察基本无异常,进行极度鼓腮或露齿动作时有轻微口歪;(3)有效:症状较前改善,但额纹不对称,露齿时仍有明显口眼歪斜;(4)无效:症状无改善。显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总例数×100%。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的显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治疗组治疗过程中有2例出现短暂声音嘶哑,既往有糖尿病、高血压病的患者血糖、血压平稳。对照组出现食量和体质量增加,精神亢奋;既往有高血压的患者中有5例血压控制不平稳,既往有糖尿病的患者中有3例血糖控制不平稳。
3 讨论
《内经》云“足阳明之筋……其病……卒口僻急者,目不能合,热则筋纵,目不开”。本病多由经脉空虚,风寒风热之邪乘虚侵袭面部经脉,以致气血阻滞,肌肉纵缓不收而面瘫。针灸应用于面瘫的临床治疗已经有很长的历史,针灸治疗面瘫的原理是通过兴奋面部神经,扩张血管,调解面部局部经气血脉,从而达到促进血液循环使面瘫得以康复。从中医学角度讲,不论是因风寒还是风热等邪的侵袭,其根本均为患者自身正气虚弱,脉络空虚而致气血不能正常运行,使面肌失养而诱发。针灸之术就是通过“补虚泻实”来调节、疏通经络,使患者气血得以平衡、正常地运行,以濡养患侧面肌正常活动。电针则是通过输出的脉冲电流通过毫针作用于人体穴位、经络或某一特定部位,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目前关于神经损伤修复的理论认为,在神经损伤后,部分神经近端和远端发生瓦勒变性,神经纤维和髓鞘发生变性坏死,吞噬细胞随后在局部聚集,吞噬消除坏死组织。损伤1周内,许旺细胞沿着基底膜分裂增生,分泌促神经生长因子,帮助修复损伤神经[3]。周围性面瘫的发病机制是由于病毒、缺血、自身免疫、血管痉挛等原因引起面神经损害,导致其所支配的运动神经纤维功能受损,表情肌等的运动功能丧失,患者血液循环发生变化,患健侧温度差增加[4-5]。
然而,在临床中会遇到有些患者久针常灸就是不得痊愈,且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正常生理状态下,神经膜是呈半渗透性的,神经膜的表面带阳离子,膜的里面带有阴离子。如果在患部使用不当的、频繁的电针刺激,会使神经膜的渗透加快出现脱极现象,导致面神经膜渗透改变,而使阴阳离子重新排列组合,致局部组织出现持续充血状态,降低了神经的兴奋性,而使面神经细胞疲劳,病情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导致面瘫部肌肉的水肿,不利于恢复。当病变的面神经局部经受过重的电刺激或者过频的、过强的震颤,也会促使面神经完全变性,很有可能会出现患侧的口眼联动、挛缩、痉挛等后遗症。患侧星状神经节阻滞可解除颈动脉、椎动脉及其分支痉挛,增加其分布区的血流,改善其血液循环,消除神经鞘水肿,改善神经营养状态及缺氧,防止继发性神经损害。所用的祛风通络汤是以牵正散为基础,方中白附子、僵蚕、全蝎化痰祛风通络,地龙、蝉衣、蜈蚣以解痉通络,增强祛风之功,川芎、当归、红花、赤芍以活血化瘀通窍,改善组织微循环,防风、g莶草、海风藤以祛风胜湿通络,但恐虫类药化燥伤阴,并用生地黄以清热凉血养阴。星状神经节阻滞结合针灸中药治疗面瘫,有效克服了传统电针中药治疗面瘫带来的后遗症,本法疗效显著,如早期(发病1周内)应用,治愈率高达99%,且多无后遗症发生。也克服了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带来的不良反应,如水钠潴留、糖代谢异常、高血压、骨质疏松、消化道溃疡和二重感染等。但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操作难度较高,需要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医师才能操作,这也是该疗法不能普遍推广的原因。
参考文献
[1]辛国臣.周围神经损伤的机制与治疗进展[J].河北医学,2004,10(6):570-573.
[2]兰奎玲,王俊富.中西医结合治疗面神经炎急性期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3,10(1):42.
[3]张大鹏,潘世奇,侯明明,等.周围神经损伤后最佳修复时间时机的选择[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14(20):3726-3729.
[4]郭佩宣.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护理[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1,18(4):234.
篇7
局部综合疗法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临床观察林创坚陈怀(4)
牵引推拿治疗颈椎病168例临床疗效观察张建华吕子萌张其云(7)
电针配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50例临床疗效观察周子祝(9)
针刺手法为主治疗髂腰三角综合征50例临床研究姚乃捷黄飞麒许巧玲(11)
无
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肩周炎专题班(10)
门诊教学和蛰龙一起见证传奇(13)
中西医特色技术培训班常年招生(37)
人体节律预测函面授班、节调转运班招生(41)
康复理疗师,推拿针灸师,中医康复保健师国家资格证书培训(45)
全国首家内病外治王氏经筋新疗法常年招生(45)
全国中医推拿理疗中心——中医推拿按摩人才的摇篮(45)
贾氏传统骨内科临床实践大揭秘(46)
招生·培训·就业烟台成人针灸推拿学校、烟台市东方按摩职业技能培训学校联合招生(F0002)
北京成人按摩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招生(F0004)
专题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与腰痛陈耀龙陈淑慧陈荣钟(指导)(12)
常用推拿手法之力学要素分类探讨刘新(14)
按摩与导引 浅谈司马承祯之《导引论》魏燕利(16)
江苏地区不同年龄层人群健身气功习练情况调查朱垚王旭陆明洪兵张舒沈伟吴卓(18)
综合疗法治疗前斜角肌综合征——附30例临床报道杨潞侠王胜军(22)
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60例临床疗效观察吴天宝(23)
颈部仰卧位按摩之我见黄忠(25)
浅谈中医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钟敏(26)
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80例临床观察易绵中(28)
按摩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满意疗效李友信(29)
拔河针法结合推揉髌骨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90例周定波(30)
金瑶池推拿会馆简介(31)
第二掌骨侧全息疗法配合手法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45例王志江陈成(32)
按摩治疗缺乳97例临床体会崔桂花(33)
推拿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观察梁静(34)
宣蛰人手法治疗特殊急性颈肌痉挛1例报告骆文勇钟莉(35)
盲人保健按摩教学体会林智聪(36)
神奇中草药配方战胜风湿类风湿(38)
耳穴探穴仪的研制与应用李克荣刘明乐(38)
健身气功全民化推广方式及意义探讨朱垚陆明王旭金妙文(39)
小儿捏脊疗法的研究进展柏莉娟邰先桃熊磊(指导)(42)
电针治疗臂丛神经损伤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临床疗效观察张沈煜褚立希周俊明徐晓君(1)
推拿手法对家兔实验性类风湿性关节炎血液流变学和微循环的影响魏东明李军刘敬珍(4)
综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黄科生陈学功(8)
运动锻炼指导在膝骨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陈永茂彭华英陈莉(9)
微波法提取当归中阿魏酸及HPLC测定其含量的研究李俊平黄春莲丘振文吕玉兰(11)
髋部骨折并存糖尿病的围手术期治疗的特点连福明周茂垣林志勤朱轶谢彬(13)
气功对顽固性失眠的治疗措施姬爱冬(14)
鼻咽癌放疗患者口腔黏膜反应的护理干预梁琳(16)
联合应用晴尔和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研究单晶丽陈静张瑞杰李红颖(18)
ICU内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肺部感染的临床耐药性分析张小红王红民(19)
手法矫形术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体会郑晓沛(21)
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干预与护理崔明(23)
高职高专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思路探讨金安平强刚(24)
中医院校针推专业课程设置的优化与整合探索王朝辉张欣徐晓红(26)
社区康复对后遗症期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熊洁魏真罗峰(27)
高职护生人文教育的现状与对策游细玉(29)
有关颈椎牵引的几点临床思考范志勇查和萍(30)
探讨针灸教学改革方案戴春玲(32)
异位妊娠破裂致内出血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探讨林红(33)
异丙酚和瑞芬太尼联合应用于无痛胃镜的可行性骆广旗黄洁(34)
局部瘢痕瓣翻转做衬里修复鼻翼缺损王杨王锦文徐珲张雷(36)
中西医结合治疗股骨远端C型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邓晓生邓敏中邓炜坚(37)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脑性瘫痪流涎症疗效分析李林宣继先马晶(39)
健身气功·五禽戏之鸟戏健身养生作用何宜忠周明进(41)
腰俞穴位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46例小结花红兵钱忠权(43)
中药薰蒸结合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00例洪成贵赵锦河戴庆华张丽林(44)
调脊通督针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陈茹丁德光(46)
中国老年人生活质量的转变及健康老龄化与社区护理干预及指导杨东华葛敏于丽(47)
综述
结直肠癌辅助化疗的研究进展靳莲玉张丽李净(49)
按摩与推拿
肘推法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丁国强(51)
中医整骨手法在儿童尺桡骨双折治疗中的应用郑新民(53)
手法治疗落枕110例临床体会按摩与导引 张成立(54)
指针配合手法治疗急性腰扭伤126例报告李新义刘洪涛刘京合(55)
针刺推拿并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47例治疗体会阎固林(56)
仰卧整复手法与低周波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比较范琰(57)
对丹田及其按摩应用之管见董秀阁(59)
平推法推拿的特点分析与应用彭强(61)
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5例的疗效观察王小佶张盛强黄晓莹李会军(62)
刘氏推拿疗法治疗小儿厌食症(脾胃虚弱型)128例临床观察肖一宾彭先和宿绍敏(63)
头面部按摩常规手法的临床应用柯晖(65)
临床经验
常见病的实用疗法曾鸿雁(66)
浅谈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特点赵淮成张从发(67)
探讨尿道损伤的临床诊治张强高宏涛(69)
人工流产后服务岳桂峰(70)
社区老年人颈椎病性心律失常临床特点分析郑文韬刘申(72)
择期剖宫产优点与缺点的临床探讨姜桂波吴洁(73)
胞二磷胆碱联合血塞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梅喜雪汪绍云项道德(74)
技术与方法
针刀治疗根性颈椎病166例分析施问民(75)
针灸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观察何树泉马瑞晨(77)
高血压性脑出血脑内巨大血肿清除微创术治疗杨李予秋(78)
“五位一体疗法”治疗脑血管病后遗症李茂达(79)
肾窦内肾盂肾实质联合切口治疗巨大鹿角形结石15例治疗体会蒋伟张杰(80)
顺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临床分析孟献礼项传红(81)
电针、穴位注射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77例佘映桦(82)
中医临床·中西医结合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中医分型与治疗杨新文(83)
蒙药“三子汤”的临床上辩证应用斯琴高娃(84)
中西医结合分期护理中风患者108例廖海红(85)
浅谈冠心病的中医治疗方案路新友王磊(86)
中西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孙豫(87)
从肝脾论治绝经后阴道出血48例王平(88)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并发无力(附37例治疗报告)郑继成刘成选张自修马治帮李风翔(89)
中西医结合治疗女性膀胱炎58例报告赵大印岳莉云郑继成(90)
康复与护理HttP://
护理的质量在无偿献血中的作用陈永杰赵艳杨秀萍白丽华(91)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技巧及护理吴秀珍(92)
按摩与导引 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病情观察及护理体会张凤华高金霞(93)
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护理体会刘莉王绍青(94)
心理护理在重症监护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刘碧琼(96)
护患沟通在临床护理中的重要性刘艳波(97)
浅谈小儿股骨干骨折的临床护理严灿英黄俐敏(98)
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应注意的问题和护理体会李清华乔关红(99)
肝病癌症护理体会张继英江永贵(100)
浅谈儿科输液过程中注意事项及护理体会李静(101)
高血压患者的社区护理体会尹玉兰朱怀英(102)
儿童过敏性紫癜临床观察与护理侯福平(103)
非语言性沟通在临床护理中的必要性孔冬梅冯玉梅陶丽华(105)
医疗管理与信息
运用护理程序实施护士长轮转式护理教学查房的探讨李甲荣(106)
浅议如何提高避孕药具利用效率钭小芬(107)
试论医疗保险基金财务核算局限性陈艳孔德山(109)
浅谈医院护理管理安全隐患因素与对策杨维群(110)
浅谈医院支部人力资源管理有效途径的思考吉宏图(112)
谈护理部主任在护理队伍中的凝聚力梁碧琼(113)
浅谈供应室医院感染的管理赵关芳(115)
调查与分析
探讨小儿维生素K缺乏症的几种因素张志枫郭春雁(116)
2006年海珠区7岁以下儿童单纯肥胖症流行状况调查马伟顺卢良坚卢雪珍(117)
探讨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药物间的相互作用王秀梅(119)
探讨溃疡性结肠炎临床复发的原因及对策朱海莹王少荣(120)
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分析李伟萍(122)
外科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案例分析张伟华(123)
病例分析
胎儿宫内窘迫的62例临床治疗分析赵焕君(124)
略谈对26例心肌梗塞患者的治疗浅析秦宏元(126)
肺结核并发呼吸衰竭48例临床分析叶凤刘家春(127)
对36例胆囊切除后并发胆漏导致二次手术的探讨曹明祥(128)
心理护理对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中年患者焦虑的影响林晓华杨平(40)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护理体会杨建芬赵姝芬周丽(39)
“动静结合”思想在中风病康复治疗中的运用赵晓红余焯燊米建平(37)
点穴按摩医疗思想和手法探讨罗淑萍王宗武(36)
小儿斜颈按摩手法之验王端祥郭秋平(35)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几步疗法郭政斌(34)
液体注射加按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施发奇(33)
推拿正骨疗法治疗颈性头痛102例总结余广海李林阁(31)
三联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40例临床观察按摩与导引 赵丽(30)
穴位按摩配以中药渗透治疗前列腺增生临床体会王链海(29)
按摩治疗34例髌下脂肪垫劳损的疗效观察杜魁生(28)
按摩治疗髂胫束劳损34例的疗效观察左雁林(27)
两面七线按摩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300N疗效观察张书民(26)
电针加推拿结合穴位注射治疗肩周炎300例的临床体会周更亮(25)
牵引、中药热敷、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张超(23)
推拿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总结高峰李红(22)
中药熏洗配合推拿治疗上肢缺血性肌挛缩7例宿绍敏(21)
按摩治疗软组织劳损性颈肩痛96例孟宪朵(19)
按摩治疗神经衰弱36例体会张家彪(17)
推拿治疗青少年假性近视疗效观察黄红芳何凝凝谭滔胜(16)
推拿配合状元枕治疗考前紧张综合征160例岳玲杜良生于艳(14)
无
北京成人按摩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招生(F0003)
四维全科医生智能全息辅助系统(32)
江西省爱生按摩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简介(32)
书讯(24)
国研茗萃(北京)国际医药研究院培训处(24)
临床研究
龙氏手法配合使用“科学龙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50例临床分析谢柱周广宇黄平曾科学(8)
手法配合心理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樊云吴淼(6)
按摩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影响张巧凤史雪川陈思红李伟中冯晶李丽燕(4)
推拿治疗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儿童胃胆囊运动功能影响的研究李明(2)
三部推拿法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周运峰(15)
中医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58例临床观察王晓升(17)
推拿和超短波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倪正越(19)
牵引、按摩配合骶管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田常文(20)
推拿手法及复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较观察王炳(22)
平乐推按法配合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廖荣良(25)
益肾蠲痹汤配合腰椎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23例张悦辛艺铭(26)
按摩与导引 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720例刘有绳(27)
封闭牵扳压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戈东成(28)
牵引熏蒸治疗腰椎间盘膨出81例的探讨贾长俊(30)
指压弹拨法配合中药外洗治疗肱骨外上髁炎辛艺铭张悦黄玉有(31)
手法结合物理因子和功能训练治疗髌股疼痛综合征32例秦渭志黄明喜张志海陈金昌(33)
魏氏手法治疗肘后血肿何兴国李应伟许裕荣(35)
篇8
关键词:中医;新玄晏蜡疗灸
1新玄晏蜡疗灸的功效及特点
1.1热透性稳定而持久
新玄晏蜡疗灸熔点低,热量大,导热系数小,加热后产品保持稳定散热一小时左右,在凝固时释放大量热能,并可透达深层肌肉。蜡疗灸通过直线局部效应及通过神经反射的远隔效应作用于机体,使血管扩张,皮肤汗腺大量分泌,使体内有害物质通过汗孔排出体外,激活代谢酶,增强组织代谢,促进炎性渗出物吸收。热效应直接抑制肌梭活性,通过神经反射抑制病例性肌痉挛及肌张力的增高,达到温经散寒,舒经活络,行气活血,散瘀止痛及促进效果。
1.2热疗与药疗的协同作用
新玄晏蜡疗灸根据临床开发不同类型的产品,产品分别加入针对组方的中药提取物及芳香精油,将蜡疗、泥疗、药疗及芳香治疗有机结合,药物通过载体蜡泥的热透作用协同起效,比传统蜡疗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
1.3良好的粘稠性
蜡疗灸采用现代工艺及优质粘合成份,产品温度适宜,柔软便于涂擦,可随意涂擦于身体的任何部位并可与皮肤紧密接触,所以本产品适用于人体各个部位的相关疾病的治疗(如损伤及劳损,腱鞘炎,骨膜炎,关节障碍,循坏障碍,外伤,关节炎,风湿病,肩周炎,网球肘,坐骨神经,盆腔炎,乳腺炎,乳腺增生等)。蜡泥在凝固后体积可缩小10%--20%,紧贴皮肤,产生机械压迫作用,促使温热作用达到深部组织,加深温热效应,增强关节肌肉的灵活性。本产品使用时无创伤、无痛苦、疗效显著、安全无过敏,受到广大患者的一致好评和信赖。
1.4简捷方便的可行性
新玄晏蜡疗灸操作简单,只需按照产品手册每种病症提供的穴位进行治疗。无需具备专业的针灸按摩手法,无需具备执业医师方可操作;该产品适用于广大体力劳动者,也可以作为保健产品,是中小医院,美容院,按摩院,社区卫生站,理疗店,个体门诊,养生保健馆等引进特色项目、提高治疗效果的理想选择。
2新玄晏蜡疗灸的组成
2.1.1石蜡:熔点较低52―54℃,比热较大,0.77卡/克・度,蓄热能较长(1190s),导热系数较小,0.0006,潜热较大。
2.1.2泥:特定一般选海湾泥,含大量无机盐,胶体物质,有机物质,动植物分解产物。
2.1.3吸热剂:加热时风速吸收大量热能使蜡泥快速融化。
2.1.4粘合剂:增加蜡泥的可塑性。
2.1.5熔点调解剂:调节熔点。
2.1.6剂:使蜡泥位于滩涂。
2.1.7中药:见各种病症后的方剂。
2.2.1调匀勺:用来涂擦蜡疗灸的盛器。
2.2.2保温膜。
3新玄晏蜡疗灸的功效
3.1温热作用
通过湿热的局部和远隔效应,可达到促进血液循环、消炎、镇痛作用,抑制病理性肌痉挛,降低肌张力。
3.2机械作用
蜡泥“溶胀回缩”的特点产生机械作用。
3.2.1压迫性,加快水肿吸收。
3.2.2对结缔组织的加压又放松,相当于功能气质性,增强关节的灵活性,皮肤的弹性和柔韧性,防止皮肤松弛和制成皱纹。
3.3转化淤痕组织
温热作用及蜡泥中的化学成份能促进淤痕组织软化,抑制其过度增生。
3.4芳香治疗作用
加入针对治疗需要的精油。
3.5中药治疗作用
本产品组方是经临床验证确有良效,不得随意@@添加其他成分。
3.6机体的反应
轻微的心率加快,出汗。
4新玄晏蜡疗灸的适应症
4.1各种慢性炎症,如附件炎,肠胃炎,前列腺炎。
4.2瘢痕、粘连。
4.3运动系统疾病:如肌纤维组织炎,肌痉挛,软组织扭挫伤,颈椎病,腰椎病风湿性或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外伤挫伤,关节功能障碍。
4.4各种神经痛及周围性神经麻痹,包括神经炎、神经痛、多发性脊髓神经根炎、周围神经外伤后遗症、脊髓膜外伤后遗症,脊髓灰质炎恢复期和后遗症。
4.5冻伤。
5新玄晏蜡疗灸的操作步骤
5.1分析评估
分析评估患者主要临床表现,既往史,过敏史,治疗部位的皮肤情况,体制及心理状况。
5.2物品准备
治疗盘、蜡疗灸、毛巾、毛毯及饮水等。
5.3患者准备
做好患者的沟通解释工作,交代可能出现的反应,注意事项,确定适宜,充分暴露治疗部位,注意保暖。
5.4清洁皮肤
治疗前用毛巾清洁治疗部位并擦干。
5.5加温溶化
打开包装,取出治疗工具及物料,将蜡疗灸连同耐高温包装盒放入微波炉高火加热3~5分钟。
5.6搅拌
将加热溶化的蜡泥取出,用药勺搅拌。
5.7测温
用温度计测量蜡泥的温度,直到降至45―50℃,不能超过55℃,并先于操作者上臂内侧试涂,然后涂于患者治疗部位。
5.8涂擦蜡泥
操作时由“点及线”,“线及面”,“薄而厚”,轻巧操作。
5.9保湿
涂擦蜡疗灸后用保温膜,再覆盖毛巾毛毯。
5.10观察
每次治疗30―60分钟,治疗中观察患者反应,询问患者感受,并及时处理。
5.11回收
治疗结束后揭下凝固的蜡泥块,用干净纱布擦掉蜡泥块表面吸附的体内排泄物,将蜡泥块放入原包装盒,以备下次使用。
5.12频率
每日治疗一次或隔日治疗一次,每疗程10―20次。
5.13复原期
治疗后让患者饮水,休息30分钟。
5.14登记
填写《治疗记录单》以及《患者治疗卡》。
5.15整理物品
协助患者着衣,整理床单,清理用品。
5.16医嘱
患者治疗后一定要注意保暖。
6新玄晏蜡疗灸治疗
新玄晏蜡疗灸治疗时所采用的原则:能以医者正确取穴,施术方便,患者感觉舒适自然,并能持续配合治疗。常用于以下:
6.1仰卧位:适用于胸腹部、头面部、颈部、四肢前侧。
6.2俯卧位:用于头、颈、肩、背、腰。四肢的后侧。
6.3侧卧位:用于头、面颊、颈、腹、胸及上下肢的一侧。
6.4仰靠坐位:用于头前面、颜面、颈前和上胸部的治疗。
6.5俯伏坐位:用于头顶、颜后面、颈背部的治疗。
6.6侧伏坐位:适用于头侧面、面颊、颈侧、耳部的治疗。
7新玄晏蜡疗灸的注意事项
7.1严格按照掌握适应症,禁忌症及慎用范围,对症使用。
7.2治疗前向患者解释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反应,不要让患者随意挤压蜡泥。检查病人皮肤是否有感觉障碍,对植皮术后及感觉神经功能障碍者,应适当降低蜡泥温度。
7.3加热融化蜡泥时,室内不得放易燃易爆物品,并备有灭火设备。室内需要保持空气流通,设置通风设施。包装盒老化变形后立即更换。不可将金属物品放入蜡泥内用微波炉加热。拉你加热融化时需要专人看护,加热蜡泥至部分完全融化、大部分软化能搅拌均匀即可。
7.4治疗前应测量蜡疗灸的温度,防止烫伤。
7.5依据患者年龄、体质和病情应确定相应的治疗范围、温度、时间、间隔和疗程。认真观察患者对治疗的反应,治疗过程中如出现头晕、恶心、心悸、汗多以及局部疼痛加剧、皮肤过敏者,应停止治疗。
7.6女性患者使用蜡疗灸(痛经型除外)时,应避开经期。
7.7治疗时机体失水较多,应多饮水,防止水电解质失调。
7.8治疗后至少休息30分钟,穿衣外出注意保暖。
7.9治疗期间应加强营养,及时补充蛋白质、糖及维生素。
7.10按疗程治疗,10―20次为一小疗程,1~3小疗程为一大疗程。每一小疗程间隔1~3天,每一大疗程间隔4~6个月。
7.11蜡疗灸有1000克和500克两种。1000克可使用20次,500克可使用10次。
8新玄晏蜡疗灸的禁忌症
8.1皮肤感觉障碍者慎用。如需治疗,皮肤感觉障碍者应严格控制蜡泥温度甚至适当降低蜡泥温度,避免烫伤,3岁以下儿童慎用。
8.2治疗部位皮肤近期应用过其它外用制剂,可能提高皮肤敏感性,应嘱咐病人在治疗后使用。
8.3高热,化脓,厌氧菌感染,恶心肿瘤,结核,脑动脉硬化,心、肾功能衰竭,出血性疾病,皮肤病,周微循环障碍,严重水肿部位,感染及开放伤口处,经深部放射性治疗的患者及1岁以下婴儿禁用。
9新玄晏蜡疗灸湿热规律
9.1一般规律:
9.1.1温热与介质的关系:介质热容量大,导热性能越强则热刺激强度大。
9.1.2机体对热刺激的反应:热刺激的温度与体表温差大,作用面积大,刺激越突然的情况下机体反应越强烈。
9.1.3温热与作用时间的关系:温热作用所引起的反应程度与作用的持续时间不一定成正比。持续的时间过久,已获得的反应可发生本质上的改变,甚至引起各种不良作用。
9.1.4温热与作用次数的关系:在同一部位反复使用同一程度的温度刺激时,会使机体产生适应,所引起的反应通常逐渐减弱。因此在治疗中,在可耐受的温度下,可逐渐增高温度,以提高机体的反应能力。
9.2个体差异
9.2.1不同个体,对同一种类,剂量的热疗及相同个体在不同状况下对同一类,剂量的热疗会产生不同的反应。
9.2.2原因:不同个体,神经,内分泌等机体生理机能状态不同。
9.2.3年龄、性别:3岁以下儿童慎用,1岁以下禁用(汗腺发育不全,无排汗能力)。老人神经敏感性降低。注意女性经期、更年期。
9.2.4治疗次数:开始温度低,随着治疗次数的增加可调整温度。
9.2.5健康状况:注意禁忌及慎用范围。
9.2.6机体不同部位:注意身体的伸屈侧皮肤对热刺激反应不同。
9.2.7职业:厨师、火炉工对热较不敏感。
9.2.8情绪:心情愉快,治疗态度积极。
9.2.9气候、季节、同一天不同时间:热敏感性及治疗效果会有所不同。
9.2.10治疗环境:通风良好,空气新鲜的环境下,患者对热疗易耐受而感觉舒适。
10各型新玄晏蜡疗灸的治疗方案
10.1筋骨疼痛型:
10.1.1成分:
独活、威灵仙、葛根、川乌、草乌、三七、山甲、蜈蚣、乳香、没药、鸡血藤、桑枝、追地风、千年健等。
10.1.2功效特点:疏通经络,祛风除湿,强壮筋骨,活血化瘀,通利关节,松解粘连,本产品可扩张血管,增强组织代谢,排除体内有害代谢产物,促进炎性渗出物吸收,去除体内风、寒、湿毒之邪气,缓解麻木、肿胀、拘挛、疼痛、屈伸不利等症状。适用于因风、寒、湿邪以及跌打损伤、慢性劳损引起的颈椎病、肩周炎、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慢性腰痛、强直性脊柱炎、肱骨外上髁炎(网球肘)、腱鞘囊肿、足跟痛、坐骨神经痛等,以及中风后遗症(偏瘫)者。
10.2颈肩痛(见图一)
10.2.1有效经穴:
a.胆经:风池、肩井;
b.督脉:大椎;
c.胃经:足三里;
d.脾经:血海;
e.膀胱经:天柱、肾俞、肝俞、隔俞;
f.小肠经:肩中俞、肩外俞;
g.大肠经:合谷;
h.三焦经:外关;
i.阿是穴。
10.2.2经穴意义:
a.风池、外关:祛风通络。
b.大椎:通调督脉之阳气,以祛寒湿之邪;
c.足三里:健脾胃以利气血生化之源;
d.肾俞、血海、隔俞:滋阴血濡筋骨;
e.肝俞:补髓壮筋骨;
f.天柱:疏通太阳经气;
g.合谷:调和气血经络;
h.阿是穴、肩井:疏通局部气血。
10.2.3治疗部位:
a.主要部位:(1)肩颈部;(2)脊背部;(3)腰部;
b.辅助治疗部位:(1)小手臂掌背侧;(2)手背;(3)膝内上侧;(4)小腿前侧;(5)痛区或痛点。
10.2.4成分:
羌活、路路通、姜黄、葛根、川芎、元胡等。
10.3腰痛:(见图二)
10.3.1有效经穴:
a.膀胱经:肾俞、志室、大肠俞、委中、承山、昆仑;
b.胆经:阳陵泉。
10.3.2经穴意义:
a.肾俞:腰为肾之腑,取肾俞以益肾气;
b.大肠俞:可舒通经络止痛,以滋补肾阴;
c.委中:疏通膀胱经气;
d.承山:舒经通络止痛;
e.昆仑:活血化瘀止痛。
10.3.3治疗部位
a.主要治疗部位:(1)腰背部;
b.辅助治疗部位:(1)小腿后侧;(2)小腿外侧;(3)足外踝。
10.3.4成分:
独活、桑寄生、杜仲、秦艽、仙茅参、丹参、赤芍等。
10.4膝关节疼痛:(见图三)
10.4.1有效经穴:
a.阿是穴;
b.经外奇穴:膝眼;
c.胃经:梁丘、足三里;
d.膀胱经:委中;
e.胆经:阳陵泉;
f.大肠经:曲池。
10.4.2经穴意义:
a.膝眼、梁丘、足三里:局部取穴通其经络,调其气血:
b.委中:为循经取穴,守“腰背委中求”之意,疏通膀胱经经气。
10.4.3治疗部位
a.主要治疗部位:(1)膝部周围;(2)小腿前侧;(3)小腿外侧;
b.辅助治疗部位:(1)背部;(2)肘外侧;(3)压痛点。
10.4.4成分:
桂枝、伸筋草、红花、桃仁、乳香、没药等。
10.5颈椎病:(图四)
10.5.1有效经穴:
a.胆经:风池;
b.督脉:大椎;
c.膀胱经:天柱、肾俞、肝俞、隔俞;
d.小肠经:肩中俞、肩外俞;
e.阿是穴。
10.5.2经穴意义:
a.风池:祛风通络;
b.大椎:通调督脉之阳气,祛寒湿之邪;
c.肾俞、隔俞:滋阴血濡筋骨;
d.肝俞:补髓壮筋骨;
e.天柱:疏通太阳经经气;
f.阿是穴、肩井:通局部气血。
10.5.3治疗部位:
a.肩颈部;
b.脊背部;
c.腰部;
d.痛区或痛点。
10.5.4成分:
桑枝、葛根、川乌、草乌、甘草、黄芪、威灵仙等。
10.6肩周炎:(见图五)
10.6.1有效经穴:
a.胆经:肩井;
b.膀胱经:天柱、魄户、膏盲、b@、膈关;
c.小肠经:天宗、肩贞;
d.肺经:中府。
10.6.2经穴意义:
a.肩井:理气通络止痛;
b.天宗:通络止痛;
c.中府:疏通局部经气;
d.天柱、魄户、膏盲、b@、膈关:化瘀通络止痛。
10.6.3治疗部位:
a.后颈部;
b.肩上;
c.肩胛;
d.肩后;
e.肩前内侧;
f.肩外三角肌。
10.6.4成分:
黄芪、元胡、独活、羌活、白芍、桂枝等。
10.7落枕:(见图六)
10.7.1有效经穴:胆经、风池、肩井。
10.7.2经穴意义:
a.风池:疏风通络,解痉止痛;
b.肩井、悬钟:镇痛,解痉活络。
10.7.3治疗部位:
a.后颈部;
b.肩上。
10.7.4成分:
白芷、威灵仙、鸡血藤、川芎、独活等。
10.8颈部挫伤:(见图七)
10.8.1有效经穴:
a.胆经:风池、肩井;
b.督脉:大椎;
10.8.2经穴意义:
a.风池、肩井:疏风通络,解痉止痛。
b.大椎:通调阳气。
10.8.3治疗部位:
a.头后部及后颈部;
b.肩上。
10.8.4成分:
桃仁、红花、赤芍、熟地、三七、穿山甲等。
10.9掌指关节挫伤:(见图八)
10.9.1有效经穴:
a.大肠经:合谷;
b.经外奇穴:十宣、八邪、四缝;
c.三焦经:中渚;
d.阿是穴。
10.9.2经穴意义:
a.中渚:治疗关节背侧经筋迟缓,屈而不伸的有效穴;
b.合谷:疏通经气,宣通气血,有止痛作用;
c.十宣、八邪、四缝:疏通局部气血经络。
10.9.3治疗部位:
a.手背、手掌及十指尖端;
b.痛点。
10.9.4成分:
黄芪、桂枝、生姜、赤芍、丹皮、元胡、穿山甲等。
10.10网球肘:(见图九)
10.10.1有效经穴:
a.大肠经:曲池、手三里、合谷;
b.三焦经:外关、支沟、阳地;
c.心经:少海;
d.肺经:尺泽;
e.阿是穴;
10.10.2经穴意义:
a.曲池、手三里、合谷:舒筋通络止痛;
b.少海:行气活血,消瘀散结;
c.尺泽:治风痹手臂不举。
10.10.3治疗部位:
a.肘部;
b.小手臂背侧;
c.手背侧;
d.疼痛部位。
10.10.4成分:
丹参、黄芪、白芷、千年健、追地风、川乌、元胡等。
10.11胸椎小关节错缝:(见图十)
10.11.1有效经穴:痛点。
10.11.2治疗部位:
a.背部;
b.双侧胸肋部;
10.11.3成分:
血竭、丹参、川乌、草乌、赤芍、红花、黄芪等。
10.12腰椎间盘突出:(见图十一)
10.12.1有效经穴:
a.膀胱经:肾俞、志室、大肠俞、殷门、承山、委中;
b.阿是穴:痛点。
10.12.2经穴意义:
a.肾俞:腰为肾之腑,益肾气;
b.志室:滋补肾阴;
c.大肠俞:滋补肾阴,疏通经络;
d.殷门、承山、委中:疏通经气,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e.阿是穴:疏通局部气血,活络止痛。
10.12.3治疗穴位:
a.腰背部;
b.大腿后侧及外侧;
10.12.4成分:
山甲、蜈蚣、川芎、桂枝、独活、羌活、葛根、桑寄生、防己、杜仲等。
10.13急性腰扭伤:(见图十二)
10.13.1有效经穴:阳关、肾俞、大肠俞。
10.13.2经穴意义:扭伤取穴,依据伤部位。达到行气通络,消肿的目的,使受伤组织功能恢复正常。
a.肾俞:补益肾气,祛腰部湿热;
b.大肠俞:可舒经通络止痛,以滋补肾阴;
c.阳关:益肾中真气。
10.13.3治疗部位:
a.腰部;
b.压痛点;
10.13.4成分:
姜黄、郁金、丹参、大黄、川乌、草乌等。
10.14强直性脊柱炎:(见图十三)
10.14.1有效经穴:
a.膀胱经:殷门、委中、承山;
b.夹脊穴:调和筋骨气血,舒筋通络。
10.14.2经穴意义:
a.殷门、委中、承山:疏通膀胱、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b.夹背穴:调和筋骨气血,舒筋通络。
10.14.3治疗部位:
a.背部;
b.下肢后侧。
10.14.4成分:
山甲、水蛭、丹参、乳香、没药、白芍、黄芪、熟地、金毛狗、大云等。
10.15腰肌劳损:(见图十四)
10.15.1有效经穴:
a.膀胱经:隔俞、肝俞、肾俞、志室;
b.阿是穴;
10.15.2经穴意义:
a.肾俞:补益气;
b.志室:滋补肾阴;
c.命门:温肾益经。
10.15.3治疗部位:
a.背部;
b.腰胃底部;
c.压痛点。
10.15.4成分:
桃仁、红花、赤芍、甘草、丹参、三七、麝香等。
10.16坐骨神经痛:(见图十五)
10.16.1有效经穴:
a.胆经:环跳穴、阳陵泉、悬钟;
b.膀胱经:殷门、委中、承山、昆仑。
10.16.2经穴意义:
a.膀胱经、胆经:活穴疏调下肢气血,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益蜀痹止痛。
10.16.3治疗穴位:
a.腰椎压痛点;
b.下肢左侧;
c.大胞及小胞外侧。
10.16.4成分:
桑寄生、独活、丹参、三七、元胡、川乌、葛根、川芎等。
10.17梨状肌综合症:(见图十六)
10.17.1有效经穴:八s、欢跳、委中、阿是穴。
10.17.2治疗部位:
a.臀部;
b.下肢左侧;
10.17.3成分:
伸筋草、追地风、海风藤、酒军、三甲、全虫等。
10.18髌骨转化:(见图十七)
10.18.1有效经穴:
a.阿是穴;
b.经外奇穴:膝眼;
c.胃经:梁丘、足三里;
d.膀胱经:委中;
e.胆经:阳陵泉。
10.18.2经穴意义:
a.大杼:调和筋骨气血,达到邪去正安的目的;
b.膝眼、梁丘、足三里:百部取穴通其经络,调气血;
c.委中:为循经取穴,即“腰背委中求”,疏通膀胱经经气。
10.18.3治疗部位:
a.膝部周围;
b.小腿前侧;
c.小腿外侧。
10.18.4成分:
川乌、草乌、良姜、白芍、桂枝、黄芪、三七等。
10.1湿性关节炎:(见图十八)
10.19.1有效经穴:
a.膀胱经:隔俞、肝俞、脾俞、委中;
b.督脉:大椎;
c.胃经:足三里;
d.大肠经:曲池;
e.心包经:曲泽;
f.阿是穴。
10.19.2经穴意义:
a.脾俞:为脾经经气传输之处,补之以健脾益气;
b.足三里:使脾阳得神,运化有权;
c.委中:泄血中邪热,凉血消肿;
d.曲池:清泻阳明经气;
e.曲泽:泻血中余热,凉血消肿。
10.19.3治疗部位:
a.脊背部;
b.膝窝;
c.根据疼痛部位治疗肘掌部,肘外侧,小腿前侧及压痛点。
10.19.4成分:
黄芪、桂枝、防己、熟地、赤芍、血竭、三甲等。
10.20足跟痛:(见图十九)
10.20.1有效经穴:
a.膀胱经:仆参、申脉;
b.肾经:水泉、照海。
10.20.2经穴意义:
a.申脉、仆参:疏通局部经络;
b.水泉、照海:舒经活血通络止痛。
10.20.3治疗部位:
a.足外踝后下侧;
足内踝下侧。
10.20.4成分:
吴萸、元胡、赤芍、金毛狗、山药、鹿角霜等。
10.21踝关节疼痛:(见图二十)
10.21.1有效经穴:压痛点、昆仑、太溪、商丘;
10.21.2治疗部位:
a.足外踝周围;
b.足内踝周围。
10.21.4成分:
三七、元胡、川乌、丹参等。
10.22腕关节肿痛:(见图二十一)
10.22.1有效经穴:内关、外关、大陵、列缺、鱼际等。
10.22.2治疗部位:
a.腕部周围;
b.手背。
10.22.3成分:
天麻、川乌、草乌、甘草、元胡等。
10.23中风后遗症:(见图二十二)
10.23.1有效经穴:
a.膀胱经:天柱、心俞、肝俞、肾俞、秩边;
b.大肠经:曲池、手三里、合谷;
c.三焦经:阳池;
d.胆经:环跳、阳陵泉、悬钟;
e.胃经:手三里。
10.23.2治疗部位:
a.主要部位:(1)分次治疗:头颈部+背部;
(2)手臂外侧;
(3)下肢外侧;
10.23.3成分:
天麻、全虫、元胡、独活、熟地、金毛狗、山药等。
10.24胃脘疼痛:(见图二十三)
10.24.1有效经穴:
a.膀胱经:脾俞、胃俞;
b.胃经:梁丘、内廷、足三里;
c.任脉:中脘、下腕;
d.心包经:内关;
e.脾经:公孙。
10.24.2经穴意义:
a.中脘为胃之募穴,足三里为胃之合穴,配内关、梁丘有和胃理中,行气止痛之功效;
b.脾俞、胃俞、内廷、公孙:健脾益胃。
10.24.3治疗部位:
a.背部;
b.腹部;
c.小手臂掌侧;
d.下肢前侧;
e.足背。
10.24.4成分:
香附、积壳、吴萸、元胡、白芍、黄芪等。
10.25痛经:(见图二十四)
10.25.1有效经穴:
a.任脉:气海、关元、中极;
b.肾经:气穴;
c.脾经:血海、三阴交;
d.膀胱经:肾俞、胞盲、膀胱俞、三焦俞。
10.25.2经穴意义:
a.中极、关元、气海:通调充任脉气;
b.肾俞、胞盲、膀胱俞、三焦俞:固本培元补益肾气;
c.血海、三阴交:行气活血、通经止痛;
d.气穴:温壮肾阳。
10.25.3治疗部位:
a.主要部位:(1)下腹部;(2)腰胃底部;
b.辅助部位:(1)膝内侧;(2)小胞内侧。
10.25.4成分:
元胡、山楂、薏米、青皮、三七、大黄等。
注意:除经量过多者经期停用外,一般月经前一周开始使用,连续使用一个疗程。
10.26妇科慢性炎症:(见图二十五)
10.26.1有效经穴:
a.脾经:血海、三阴交、公孙、阴陵泉;
b.膀胱经:隔俞、肾俞;
c.胃经:足三里、内廷;
d.肝经:行间;
e.任脉:气海、关元。
10.26.2经穴意义:
a.气海、关元:调理冲任、行气活血;
b.肾俞配三阴交:健脾固肾,治赤白带下;
c.隔俞、血海:调经祛瘀;
d.脾经诸穴健脾利湿,配行间清泄邪热,热去除湿,冲任调和;
e.足三里、内庭:活血化瘀、清热利湿。
10.26.3治疗部位:
a.主要部位:①背部;②胃底部;③腹部;
b.辅助部位:①下肢内侧;②小腿前侧;③足背。
10.26.4成分:
桃仁、连翘、地丁草、蒲公英、川芎、丹参、元胡等。
10.27月经不调:(见图二十六)
10.27.1有效经穴:
a.膀胱经:脾俞、肾俞;
b.任脉:气海。
10.27.2经穴意义:
a.气海:通调一身元气,气为血帅,气充则血能通;
b.脾胃为生血之本,脾俞辅助中焦而滋生气血生化之源;
c.肾俞:固本培元。
10.27.3治疗部位:
a.腰背部;
b.下腹部。
10.27.4成分:
当归、白芍、柴胡、香附、积壳、元胡、丹参、薄荷等。
10.28乳腺增生:(见图二十七)
10.28.1有效经穴:
a.胆经:肩井;
b.小肠经:天宗;
c.胃经:乳根、膺窗;
d.任脉:膻中;
e.膀胱经:肝俞。
10.28.2经穴意义:
a.为胃脉所过,乳根、膺窗疏通局部经气,消其坚结;
b.肝俞:疏肝理气,消瘀散结;
c.膻中:气会之穴,可宽胸理气;
d.肩井为胆经之穴,胆经行肩液、胸肋,有疏导肝胆郁结之气,天宗以善治之疾而著称。
10.28.3治疗部位:
a.背部、肩上及肩脾;
b.前胸。
10.28.4成分:
瓜蒌、川楝子、通草、王不留、三甲、三七等。
10.29更年期:(见图二十八)
10.29.1有效经穴:背俞穴、三阴交、神门、中极、太冲;
10.29.2经穴意义:
a.背俞穴为脏腑之气输注于腰部的穴位,具有调理五脏六腑的作用。
b.三阴交为肝脾肾三阴经交汇穴,调理脏腑,、冲任;
c.神门为心经原穴养心安神;
d.太冲为足厥阴经俞穴,疏肝解郁;
e.诸穴合用共奏调理脏腑、冲任之功。
10.29.3治疗部位:
a.主要治疗部位:①脊背部;②下腹部;
b.辅助治疗部位:①足背小腿内侧;②上肢内侧。
10.29.4成分:
羊藿、巴戟天、知母、黄柏、龟板、鳖甲、熟地、香加皮等。
10.30肥胖症:(见图二十九)
10.30.1有效经穴:
a.膀胱经:双侧肺俞、脾俞、肾俞。
b.任脉膻中、中脘、关元。
c.肺经:双侧孔最至列缺。
d.大肠经:双侧曲池。
e.胃经:双侧丰隆。
f.脾经:双侧三阴交。
10.30.2经穴意义:
膀胱经的有关俞穴及膻中、中脘、关元、丰隆穴可健脾益肾,宣肺化痰,益气活血,促进新陈代谢,调整内分泌功能,消除体内多余的水分和脂肪,达到瘦身美体效果。
10.30.3治疗部位:
a.主要治疗部位:①背部;②腹部。
b.辅助治疗部位:肥胖的局部。
10.30.4成分:
山楂、石决明、夏枯草、荷叶、三七、大黄等。
10.31增强免疫防御:(见图三十)
10.31.1有效经穴:
a.督脉:大椎至长强;
b.膀胱经:双侧大杼至腰阳关的双侧夹背。
10.31.2经穴意义:
督脉有总督一身阳经的作用,在靠近内侧的膀胱经上有五脏六腑的俞穴,刺激这些俞穴对经络、脏腑有良好的调控作用,还可使经络及五脏六腑的秽浊之气排泄于体外,使机体调整至健康平衡状态。
10.31.3治疗部位:
a.主要治疗部位:脊背部;
b.辅助治疗部位:颈肩部。
10.31.4成分:
黄芪、防风、白术、紫河车等。
10.32前列腺:(见图三十一)
10.32.1有效经穴:
a.任脉:中极、会阴、气海、关元;
b.膀胱经:肾俞、志室;
c.脾经:血海;
d.小肠经:后溪;
e.肝经:曲泉;
f.肾经:大赫。
10.32.2经穴意义:
a.气海以温补下焦达到补肾气、理三焦通淋之效;
b.中极、关元通调下焦之气而利湿热;
c.志室、曲泉温肾壮阳,通利膀胱止痛;
d.血海清热解毒;
e.大赫补肾利尿,舒肝止痛。
10.32.3治疗部位:
a.主要治疗部位:(1)腰骶部;(2)腹部;
b.辅助治疗部位:(1)手背部;(2)下肢前侧;(3)膝内侧。
10.32.4成分:
木通、q蓄、石韦、白茅根、益母草、二花、连翘、穿山甲等。
10.33醉酒:(见图三十二)
10.33.1有效经穴:
a.肝经:太冲、大敦;
b.肾经:涌泉;
c.经外奇穴:里内庭。
10.33.2经穴意义:
a.大敦为肝经经血,主急病,配太冲,定智醒神开窍;
b.涌泉配太冲开窍醒神,宁心止晕;
c.里内庭止痫止痉。
10.33.3治疗部位:
a.主要治疗部位:①足背部;②足底部;
b.辅助治疗部位:腰背部。
10.33.4成分:
葛根、黄芪、生姜、石斛、黑豆、核桃等。
10.34肾阳虚:(见图三十三)
10.34.1有效经穴:
a.督脉:命门;
b.膀胱经:肾俞、心俞;
c.足少阴肾经:太溪;
d.任脉:关元;
e.手少阴心经:神门穴;
f.脾经:三阴交。
10.34.2经穴意义:
a.命门火衰,肾阳不足之阳痿,取命门、肾俞、太溪补肾壮阳;
b.关元为足三阴与任脉之会穴,补之能壮人身之元气,培元固本壮阳;
c.心俞、神门、三阴交补益心脾。
10.34.3治疗部位:
a.主要治疗部位:①腰背骶部;②腹部;
b.辅助治疗部位:下腹部。
10.34.4成分:
肉桂、附子、熟地、山萸、鹿茸等。
10.35哮喘:(见图三十四)
10.35.1有效经穴:
a.膀胱经:肺俞、风门;
b.督脉:大椎;
c.肺经:尺泽、中府;
d.经外奇穴:定喘;
e.任脉:天突。
10.35.2经穴意义:
a.肺俞是肺脏精气输注之处,可统治呼吸道内伤外感诸疾;
b.大椎和定喘既治感冒又可宣肺,平喘定咳;
c.风门有祛风寒、平喘逆之效;
d.尺泽、中府增强理肺止咳之作用;
e.天突理气化痰而逆气自降。
10.35.3治疗部位:
a.主要治疗部位:(1)颈前、胸部;(2)脊背部;
b.辅助治疗部位:肘掌侧。
10.35.4成分:
细辛、麻黄、蛤蚧、紫河车、三七、地龙等。
参考文献: